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红外开放场实验系统

仪器信息网红外开放场实验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红外开放场实验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红外开放场实验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红外开放场实验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红外开放场实验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红外开放场实验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红外开放场实验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红外开放场实验系统相关的资讯

  • 近红外:“开放”的技术,共享的应用
    原想绞尽脑汁写些与众不同的词作为开场白,但在拜读了群里几位近红外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颇有建树的老师的关于“我与近红外的故事”的文章后突有感悟,近红外技术作为一项实用的检测技术,无需堆砌华丽的辞藻和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只需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朴实无华的娓娓道来,其独特魅力已然跃然纸上。循此思路,我也讲讲我在近红外技术领域学习、工作与应用的经历和感受。  和很多从事近红外领域研究的老师一样,我是从读博士开始接触近红外的。所不同的是,我是因为导师有近红外方向研究的课题才读的博士,并且很幸运一开始就从导师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起步,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了博士课题。2000年,我的导师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徐可欣教授刚从国外作为“长江学者”引进人才回到母校,需要博士硕士与其共同开始课题的研究,而我刚好硕士毕业,作为导师回国后的第一批博士生(当时课题组只有我和李庆波2名博士)进入课题组开始工作,也算近红外研究领域的“科班”出身吧。当时的研究课题是“人体无创血糖检测”。迄今为止我仍然认为这是近红外应用领域最难的课题之一,可以说对影响近红外检测技术应用的难点该课题都有涉及,如光在人体中行进的光程不确定性,占人体大部分组成的水分、蛋白、脂肪的吸收对含量相对较低的血糖的吸收的干扰,人体结构的差异和不同个体不同部位的差异都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另外,由于不能对检测对象(人体)做任何样品前处理,解决手段受到很大限制。所涉及到的学科除了属于物理学的近红外,数学的化学计量学,还涉及到医学等其他领域,导师把这一课题作为其终生研究的主方向,也直接影响了我直到现在仍然从事与近红外应用相关的工作。徐老师在课题研究上的两个“态度”使我印象深刻并受益匪浅。一是“开放”的态度,刚回国时,徐老师在无创血糖检测研究上已经处于世界上比较前沿的水平,但在科研领域并不墨守陈规闭门造车,就像现在很多不同领域的近红外专家一样,注重跨学科的合作,取长补短,并经常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如OCT研究的专家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使我们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开拓眼界。除了每人发一本陆婉珍院士的红宝书《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入门的理论基础学习资料外,徐老师还把在国外带回的十几箱研究资料提供我们学习,使我们很快跨过了入门的阶段。另外,虽然以近红外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但并不排斥其他的可能解决方案如紫外、红外、微创、拉曼等等,这也为这些技术在课题组后来的其他检测研究上的良好应用打下了基础。他也始终坚持“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手段,问题的解决才是目的”。二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既是天津大学的校训,也是徐老师从事科研工作一直坚持的态度,这点从其报告中会深有体会。他经常强调“失败并不可怕也并非一无所用,至少别人会从你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但为了成功去编造结果或数据是绝对不允许的”。对我们所从事的研究都要求尽可能的有实验数据支持,并且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具有复制性和可再现性,这可以说切中了近红外技术应用与推广的要点。这一思想对我影响深远,现在我和客户交流时还时不时冒出“我们用数据说话”的口头禅。为此,实验室把大部分经费都用在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耗材上,先后购买了PKI公司的傅立叶变换光谱仪,BRIMROSE公司的AOTF光谱仪,布鲁克公司和尼高力公司的光谱仪。对这些仪器的实际操作与理解,对于我现在从事的近红外仪器销售与推广应用工作可以说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为了得到实际的无创血糖近红外检测数据,我们实验室成员大部分都做过光谱采样的血糖抽血检测(连续糖代谢变化检测)的实验,可以说为科研工作真的付出过“血”的代价。我从事的课题是光子在组织中行进路线的蒙特卡罗仿真研究,除了计算机仿真外,实验室还搭建了不同光程半径的同心光纤环采样实验光谱仪,以及营养液和牛奶的激光穿透组织的模拟实验平台,以至于其他课题组的同期同学不无羡慕的说“你读个博士可真没少花老师的钱”。下图为当时的实验装置:  2003年博士毕业后,我就进入了瑞典波通仪器公司一直工作至今。我们公司早期生产滤光片型的近红外光谱仪,在面粉检测领域占领了80%以上的市场,但在其他领域鲜有建树。进公司的当年正好赶上公司刚刚推出了一款固定光栅二极管阵列的DA7200近红外光谱仪,其最大的卖点是“开放式”检测,即光从上向下直接照射样品,不通过任何石英介质直接照到样品上。当年只卖出了4台,习惯于在面粉这一狭窄的应用领域应用的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的销售对象在哪,也不知道如何利用好这一卖点。第二年,在逐渐熟悉了我们服务的农业领域以后,我在学校时学习的基础知识和课题研究中的经验发挥了作用:对近红外的扩展应用不应仅仅拘泥于理论,而是从整体上消除影响近红外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去适应样品的原生状态和客户的需求。而DA7200“开放式”检测设计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为此,我们开发了适合于液体,尤其是浑浊有沉淀或分层液体的连续流动椭圆石英样品池,采用后样冲前样的方式解决样品冲洗和交叉污染的问题,一下子在油脂和发酵行业打开了市场。针对单粒谷物漫反射信号微弱,谷物颗粒形状不规则导致静态检测时漫反射光各向异性无规律的问题,我们开发了凹面镜聚焦透反射增强信号并自旋转的微量样品检测附件,这又帮助解决了近红外在育种和农业科研领域应用的一些问题,对于象酱料、肉、蚝油等难清洗的样品,我们开发了成本极其低廉的抛弃型样品杯,对于象奶粉、面粉等因内部空气影响样品密度进而影响检测准确度的样品,我们开发了弹性压紧杯。这些改进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解决了影响近红外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样品形态或样品前处理因素。瑞典总部也对波通中国公司采取开放交流的态度,这些附件很多也在其他国家得到了应用。后来,DA7200的销售量逐渐上升,我们也达到了年销售过百台,现在中国市场DA存量过700台的业绩。虽然没法和布鲁克公司那300台的一单相比,但也踏踏实实的对近红外的应用与推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下图是国内开发的部分检测附件:  从事近红外仪器的应用与推广工作,不得不提到我们的客户,这也是我从事这一工作的另外一大动力源。记得刚到公司不久,我接待一个私人油脂公司的老板,我觉得这是展示我知识和能力的机会,我从横向比较讲我们仪器相对于其他如光栅、傅立叶变换等光谱仪的优势,纵向讲我们公司在粮油加工领域应用的历史和经验、业绩,为保险起见还增加了近红外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近红外检测结果和化学值的关系,系统偏差,绝对误差,仪器重复性,误差的正态分布等等相关知识,足有1个多小时,听得我们公司经理频频点头,老板一个问题也没问,我也得意的想:这下把你老板镇住了吧。这时,一脸茫然的公司老板从包里拿出了两个棉籽样品(上图仪器左脚盘子里那样),说:“你说了半天,我几乎一句不懂,也不关心,你测测这俩样品的水分和含油,测准了我就买,测不准就拉倒”。我只好硬着头皮忐忑的开始安装曲线,检测样品,老板也拿着一张纸条不停的瞄着屏幕,应该是在对比检测结果。至今我也不知道检测结果到底准确度如何,只是老板随后的一句话让我如释重负:“我们谈谈合同细节和价格吧”。这件事后我感触良多,对于我们的服务对象,任何理论和分光原理都不是他们关心的,或者说不是最关心的,能够直接反映仪器应用效果的“稳不稳(重复性),准不准(准确性)”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后者,前面我1个多小时的介绍基本清零。最终用户能够购买,另外一个因素是我刚刚得到了一个棉籽用户的数据库和曲线,至少仪器可以直观的显示检测结果,这对很多基础的应用用户是最有说服力的。由此后我们公司制定了政策:鼓励用户收集并提供数据库,而我们也把整合后通用的数据库终身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这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近红外的应用与推广。所以我认为近红外未来的发展一定是数据库的“共享”,也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我再举另外一个例子,约10年前我去一个黑龙江油脂用户那回访,当时厂子的董事长指着院子里的帕萨特对我说:“我原计划要换车的,现在我的奥迪A6变成了DA7200,你们可要让我用好呀”。我顿感压力很大。今年开培训班时,该董事长特别让他们厂的化验室主任对我们公司表示感谢:“近些年国产大豆油脂行业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们周边的几个厂都倒闭了,我们及时转型代中储粮做玉米收购,同时改为加工生产米糠油,在此过程中近红外分析仪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关键作用,给我们带来了不知几个奥迪A6的收益。”我也很受感动,在培训班上以此为案例说明近红外模型共享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和直接收益,客户都很认可。从事近红外应用工作带来的酸甜苦辣不胜枚举,但解决实际问题后得到客户肯定带来的喜悦完全抵消了过程的辛劳,相信很多近红外同仁都有同感。  谈近红外的基础理论知识难免有班门弄斧之嫌,在此我只结合自己实际经历谈个人对近红外应用的几点感受。  1、很多近红外的检测问题并不是分光方法和光谱仪自身的问题,同一个外壳可以装入光栅、AOTF、傅立叶变换等不同的分光系统,不同品牌的近红外仪器也可以使用同一厂家的光谱仪。单纯追求高信噪比和分辨率并不会解决本质的问题,因为检测对象和周边环境或者安装点位置(对于在线)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仪器自身的误差或热噪声,往往进样方式是否合理就已经决定了一个应用的成败。  2、近红外的普及应用是近红外发展的源动力,近红外未来大量的使用还是在生产或贸易环节,只有把科研的成果与实际需求相结合,解决现在生产环节的问题并产生经济效益,近红外技术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3、在线近红外分析仪和便携式近红外分析仪应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如我们有用户购买了一台实验室近红外分析仪,却购买了8台在线分析仪,其需求比例决定了在线仪器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再如我们公司的IM8800便携式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因其检测结果准确,操作方便,在谷物贸易应用中很有市场,很长一段时间用户需要按交钱顺序排期等货,现在用户都直接称呼8800为“快速蛋白机”,以至于其他厂家推出类似功能仪器时直接介绍为“蛋白机”。如果在线仪器能进一步提高性价比,便携仪器能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前景会更光明。  4、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化学计量学如果解决了实验室来源不同的同类样品的数据库合并建模问题,无论使用线性还是非线性方法,并且该方法具有普适性,将对近红外数据库的真正共享起到决定性作用。  再次感谢我的导师,近红外光谱协会的各位专家对我近红外应用工作的支持,也感谢那些与我们共同开发,数据共享的用户们!
  • 2010年质检系统“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启动
    9月1日,以“履职把关 服务社会”为主题的全国质检系统“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在全国同时启动。该活动是全国“质量月”统一部署的13项重大活动之一,也是质检系统“质量提升”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活动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质检系统已经建立起设备先进、人才高端、管理科学、工作高效、覆盖全国的实验室体系。这些实验室在保障质量安全,促进质量提升,应对不断加剧的全球贸易技术壁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技术支持。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前)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记者获悉,质检系统“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将于9月1日到9月30日在全国统一开展。届时,全国质检系统将向全社会展示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质量安全的技术机构和检测实验室。主办方将根据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通过专家现场咨询答疑、观摩现场测试过程、在线访谈、专题短片、展板展示、制作宣传手册等多种宣传形式,全方位展示质检实验室水平,搭建起质检部门与社会各界代表近距离互动的平台。通过集中展示,宣传质量知识,提高社会质量意识,向社会全面解读质检实验室在保障质量安全、服务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服务民生等方面的技术保障作用,促进社会各界对质检机构执法把关情况和技术保障能力的了解。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全国质检系统检测能力建设步子加快。截至目前,已批准筹建国家质检中心328家、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302家。“十二五”期间将再规划建设285个国家质检中心和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详细情况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在“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北京主会场启动仪式上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质检系统实验室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通过此次展示月活动,我们将向全社会展示我们质检部门保障质量安全,服务质量提升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增强全社会对质检工作的信心。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质检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普及质量安全和检测技术知识,促进社会各界对质量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参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度计量科学与精密机械测量技术研究所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各级质检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部署,积极开展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活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主动融入到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区域配合,形成合力,务求活动取得实效。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提高公众产品质量意识,促进社会对质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关心质量、重视质量、提升质量的良好氛围。  会上,实验室代表宣读倡议书,倡议全国质检系统实验室要做到科学公正、服务周到,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严格检测、保证质量,真正做到履职尽责、服务社会。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北京市政府副市长程红等领导共同为北京的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质检中心揭牌。在北京主会场启动仪式结束后,相关部委领导、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院士等参观考察了中国计量院昌平实验基地的实验室现场。  据悉,当日,国家质检总局孙大伟副局长、张纲总工程师、项玉章总检验师分别参加了天津、广西、广东的“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启动仪式。  相关新闻:中国计量院“实验室开放”活动侧记       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实验室向公众开放参观一个月
  • 质检系统40个实验室对公众开放
    从昨天(9月1日)起至9月30日,质检系统40个实验室将对消费者代表和大专院校等开放。昨日上午,全国质检系统“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北京主会场活动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实验基地启动。副市长苟仲文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作为今年全国“质量月”13项重要活动之一,“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昨日同时在北京、天津、广东、广西等四省区市启动。9月份,质检系统40个实验室对本市消费者代表、大专院校、各级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和检测认证机构开放。  苟仲文要求,北京市质检系统要积极开展并落实“实验室开放”活动,搭建好群众与质检系统的沟通平台,促进产品质量和公众质量意识的提高,政府也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加大对质检工作的支持力度。仪式上,苟仲文和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共同为北京的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质检中心揭牌。
  • 浙江检验检疫系统18家实验室首次对外开放
    从9月1日起,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首次对公众开放18个实验室,涉及食品、纺织、机电、动物检疫等7大专业类别,公众可免费参观实验室了解检验检疫部门是如何对进出口商品检测把关的。  9月1日,浙江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正式启动,位于杭州、温州、金华、台州的这18个实验室将组织免费向公众提供进出口质量知识的讲座,免费为公众提供商品(样品)检验检测,安排专家进行现场咨询答疑,邀请公众进行座谈、观摩现场测试过程等现场开放活动。  “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进出口企业对检验检疫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检得快、检得全,还要检得准。”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戴永华表示,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活动,不仅是全面审视自己、查找问题与差距的机会,更是一次让社会各界朋友以观察者身份建言献策、出谋划策、共促发展的难得良机。  目前,浙江检验检疫系统共拥有各类实验室50个,其中13个为质检总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9个为覆盖省域的区域性实验室,已初步形成检验检疫实验室网络体系,特别在食品安全、动植物检疫、机电产品安全和生态纺织品检测等领域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浙江省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按照ISO/IEC17025国际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质量体系和检测检疫能力审核,获得实验室认可和国家级计量认证资质,另有多个实验室获得了国际羽绒羽毛局、国际电工委员会、韩国食药厅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认可。  公众可登陆浙江检验检疫局网站http://www.ziq.gov.cn/portal/的“通知公告”栏目,获取各实验室的参观预约电话。有兴趣的公众,还可登陆该网站的“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机构查询平台”,了解全省系统检测机构分布及所能提供的检测类别、检测项目的查询服务。
  • 红外光学围栏,识毒保卫安全丨谱育科技EXPEC 1950开放光程红外气体分析仪
    EXPEC 1950开放光程红外气体分析仪红外光学围栏全天候全自动检测发现异常可自动报警可监测TIC、VOC等560多种气体仪器简介EXPEC 1950开放光程红外气体分析仪,基于开放光路傅里叶红外光谱遥测技术,可对多种面源有毒有害气体,进行远距离、非接触式、智能持续监测,实时输出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仪器分发射端、接收端两部分。发射端发出扩束准直红外光束,经过被测区域后,被接收端探测器接收,根据气体红外指纹特征谱,通过专利深度神经网路算法处理,实现气体定性定量分析。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的有毒有害气体泄露、弥散等监测。仪器特征01 结构精巧对射式分体设计,无需反射镜阵列;背掀机体构架,维护简单方便;探测器多点限位,保证重复拆装后的测量精度。02 适应性强机体密闭防护,不受外气干扰,适应不同污染环境;提供多种检测器、望远镜等配件,适应不同监测需求;可单独使用,可分段式组网,形成光学围栏。03 检测智能化通过指纹光谱识别,可实现多种混合气体的同时报警;系统智能判断测量方案,自动背景校正。04 检测功能强系统内置多种环境监测模型和专家谱图库,可监测>560种常规气体、工业有毒有害物质(TIC)、有机挥发物(VOC)等;支持监测模型和谱图库在线升级。05 检测精度高采用斯特林深冷MCT探测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分析算法,实现ppb-百分级监测。软件系统♦ 专家库包含VOC、TIC等560多种有毒有害气体的光谱图库;包含多个应用场景分析模型,支持定制分析模型。♦ 智能监测系统智能判断测量方案,自动选择背景校正方式,通过多种专利算法,对比专家谱图库,自动得出气体组分和含量,生成谱图和报表。♦ 智能预警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危险值时触发警报,进行光声预警并汇报控制中心;警报级别可多级自定义设置。♦ 数据存储监测数据实时显示于本地和控制中心,本地保存并上传服务器,可随时进行调取和分析。应用场景EXPEC 1950开放光程红外气体分析仪可为环保、石化、气象、交通、工业制造等提供有效的技术和数据支持,为生态环境安全保驾护航。厂区无组织排放实时预警性监测城市交通、高速公路周边环境空气监测厂区无组织排放实时预警性监测工业生产车间有毒有害气体预警性监测应用案例近日,安装在某化工园区厂界预警检测站的仪器,在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排放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该园区的具体需要,仪器主要检测包括了氨气、氯化氢、硫化氢、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庚烷、氯乙烯、乙炔在内的污染气体,并可定制化选择和扩展检测物质种类。EXPEC 1950开放光程红外气体分析仪保障了园区内的全天候在线检测需求,可实现秒级响应速率,即时发现危险有毒有害气体泄露和排放,监测数据根据环境检测标准协议同步上传到园区数据管理信心化平台,实现实时监控、预警提示。
  • Quantum Design发布最新一代超精准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
    2018年2月,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发布了新一代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OptiCool采用创新型设计,样品腔拥有8个窗口,允许光从各个方向照射到样品上。高度集成式的低温、磁体设计使OptiCool可以方便的放置在实验光路的核心部位。低温光学的未来已经到来! 图1 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我们的科研团队将低温光学设备的性能提高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Quantum Design席技术官Dr. Stefano Spagna 先生骄傲地介绍了创新性磁体设计和振动隔离上的两项新。创新性锥形劈裂磁体能够实现超大均匀磁场和超大孔径,特的振动隔离技术将样品的震动降到了低。这两项技术使OptiCool光学平台性能更加稳定、操作更为方便,这将为低温光学实验提供更多可能性。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技术特点 全干式系统:脉冲管制冷机制冷 完全无需液氦 磁场强度:±7T 控温:1.7K~350K全温区控温 样品降温时间: 室温到4k 约2小时 超低震动:10nm 水平 峰-峰值 4nm 竖直 峰-峰值 超大空间:Φ89mm×84mm 8个光学窗口: 7个侧面光学窗口 (NA 0.11) 1个部光学窗口 (NA 0.7) 新型磁体:锥型劈裂磁体特设计,同时满足超大磁场均匀区、大数值孔径的要求,有效缩短了样品与光学窗口的距离,满足近工作距离要求。 磁场均匀度:±0.03%(1厘米球) ±0.5%(3厘米球) 图2 OptiCool样品腔实物图 图3 OptiCool样品腔结构图早在2016年初,针对市场上缺乏令人满意的强磁场低温光学设备这一现状,Quantum Design 就精心挑选具有多年低温光学研究经验的技术工程师成立了Q-Works精英团队。Q-Works走访了国际知名的大学和实验室,对科研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并认真总结,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不断完善,Q-Works终于不负厚望,成功研制出了全新一代的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OptiCool的设计理念是让样品在获得低温和强磁场的同时能够像室温样品一样满足各种测量的光路要求。在人们惊艳于OptiCool巧夺天工的设计时,Q-Works始终没有忘记设计该产品的初衷,设备做到大繁若简才是至高的追求。OptiCool颠覆了以往人们心目中强磁场低温光学设备的概念,以全新的高度来审视低温光学实验,同时让人们认识到性能更好、方便易用才是低温光学设备的未来。 OptiCool平台的推出,将为强磁场低温光学领域提供无限可能。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重要应用领域 量子光学 低温拉曼 光致发光 紫外/红外反射&吸收 傅里叶红外光谱 NV色心、空位荧光 纳米磁学 低温高压 MOKE/低温MOKE 自旋电子学 Quantum Deign中国子公司将于2018年4月17日-20日在河南师范大学召开的十六届低温物理学术会议上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出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届时欢迎大家莅临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展台了解产品详情。展台处还有OptiCool样机展示及精美礼品赠送,期待与您相会!同时您也可以通过访问官方网站(www.qd-china.com)、关注微信公众平台(QuantumDesign),或致电(010-85120280)了解更多OptiCool产品详情。致敬低温光学,未来已来,你来不来?相关产品及链接:1、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283786.htm 2、完全无液氦综合物性测量系统 DynaCoo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8553.htm3、MPMS3-新一代磁学测量系统: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7089.htm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家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日前,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二十九站: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坐落于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大楼。该实验室下设草地管理与生态、牧草栽培与草产品加工、草坪与城市绿化和牧草种子与生物技术4个研究室,拥有省部级开放实验室2个、部级质检中心1个和教学科研试验站4个;该实验室主要研究草产品加工和利用、草坪与城市绿化和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育种与生物技术3个方向,为北京市绿化美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美化绿化提供草种。也是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在草业行业进行研究、对外服务、提供政策咨询的窗户和平台。中国农业大学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王若军博士  中国农业大学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隶属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研究部主管、副研究员王若军博士,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的到访人员,介绍了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邀请大家参观了位于神内中心的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王博士本人进行研究和对外从事饲料、食品、土壤和水质检测和评价的神内中心研究实验室。  据王若军博士介绍,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现有在职研究人员23人,其中留学归国人员6人,客座研究员5名,在国际学术团体任职者1人,在国内一级学会任副理事长以上者1人,北京市市政府顾问3人;围绕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先后承担“973”、“863”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1项,经费累积3102万元,获省部级奖6项,科技成果转化与转让3项,登记新品种6个。  目前,该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要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抗旱、抗病、长绿草坪草种选育及管理技术”,中美合作项目“草坪草适应性评价”,农业部“草坪质量评价与分级”,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绿汁发酵液技术在紫花苜蓿青贮中应用”和北京市科委“优质高产紫花苜蓿生产关键技术”等项目。  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位于中国农业大学西区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三楼,实验室仪器设备先进,拥有10万元以上的设备30余台/套,全部对校内外开放使用。主要配备了纤维分析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DNA扩增仪、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酶标仪、冷冻干燥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气象色谱、凝胶成像系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这些设备主要用于草业科学师生进行教学和科研及对外检测服务。美国ANKOM纤维分析仪图片说明:主要检测饲料(牧草)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及食品中的总膳食纤维(TDF)。瑞士FOSS凯氏定氮仪图片说明:测定饲料、食品、水和土壤中的氮(粗蛋白质、氨氮)含量。杭州LongGene DNA扩增仪图片说明:用于植物和微生物分子生物研究。赛默飞世尔傅里叶近红外光谱图片说明:根据湿化学方法测定的化学成分,通过与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青贮中的挥发性脂肪酸(乳酸、丁酸)以及霉菌毒素。日本KHB ST-360自动多功能酶标仪图片说明:进行基于ELISA的多种检测如霉菌毒素、三聚氰胺、抗生素、抗体滴度,也可以进行多通道微量比色。LABCONCO冷冻干燥机图片说明:对生物体液(瘤胃液、血液、植物提取液)和生物材料(牧草、动物组织)进行低温干燥,以保持一些待测活性组分的活性。岛津AA-6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图片说明:用于分析生物组织(牧草、动物组织或体液)、土壤和水体中的微量元素。普析通用L6高效液相色谱仪图片说明:2009年年底购买,多用于氨基酸、霉菌毒素、三聚氰胺、糖分含量的测定。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前身)WFZ800-D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图片说明:比较老的设备了,但仍然在使用,主要测定乳中尿素氮、磷和油中的叶绿素含量等,需要比色的试验都可以使用。美国Polychromix手持式近红外快速分析仪图片说明:王若军博士自行出资购买,主要用于野外/现场快速检测淀粉含量、淀粉种类定性以及测定饲料和食品中的养分含量。该设备通过定性模型还可以检测织物纤维的种类、饲料的种类、药物的种类、塑料种类等。  参观神内中心和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王若军博士“寓工作于生活,因工作而快乐”的态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实验室绿植随处可见,办公桌上装饰品是小麦和狗尾巴草;鱼缸里养了大大小小近百条鱼,用来做饲料及微生物对水质(控制COD和氨氮及改善透明度)影响的检测实验。附录1:北京市草业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http://www.cau.edu.cn/grass/index.htm附录2:王若军博士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在河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本科)、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硕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畜牧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美国Langston University 和Cornell University(博士研究生、访问学者)、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研究)从事学习和研究。多年来,一直在世行中国项目、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农业项目活动中从事畜牧、饲料、兽医和生物遗传资源技术及英语翻译工作,具有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爱尔兰、墨西哥、日本、韩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的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翻译、写作和报告编制经历和能力以及与国际专家合作工作的经验。长期从事生物实验室管理和操作,曾任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中心实验室主管和培训主管,美国奥特奇亚太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及人流感大流行防控能力建设项目”中央联办项目协调员,通威股份独立董事。现任神内中国农牧经营研究中心实验室主管和研究主任,兼任通威股份外部董事以及加拿大双低油菜理事会(Canola Council of Canada)、加拿大豆类作物协会(Pulse Canada)和加拿大国际谷物研究院(Canadian International Grains Institute)中国饲料工业技术顾问。  关于王若军博士更多的资讯、文章和论著请参考http://cab.cau.edu.cn/main/index.php?go0=teacher&tid=293
  •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中红外观测系统太阳磁场光谱仪收官在即
    当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的建设,该基地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区域,平均海拔约4000米。偏僻荒凉的赛什腾山成为火热的建设工地(央广网发 王小龙 摄) 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由多个平台组成,其中D平台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为科学家对当今太阳物理前沿如太阳发电机、纤维化磁对流过程、日冕加热的研究提供测量手段。系统的核心部件——太阳磁场测量光谱仪由上海技物所研制。光谱仪光机部分光谱仪调试科研团队经过了多年的艰苦攻关,中红外观测系统的研制工作接近尾声。光谱仪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表明,性能达到任务书指标要求,后续将在冷湖太阳观测基地开展实测。该系统主要由望远镜、偏振光路和超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型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组成,能够测量出太阳谱线通过磁场所产生的微小裂距,从而解算出太阳磁场强度。其中,太阳磁场测量光谱仪部分具有极高的光谱分辨率(指标为0.004cm-1)和极高的空间分辨率(探测元尺寸不到1/4衍射斑),技术难度极大且为国际上首次研制。为满足项目对光谱仪性能的要求,除干涉仪主体外,科研团队还需要完成一系列分系统的研制:如高性能长波红外探测器、冷箱-杜瓦两制冷机系统以及低温光学系统等。 5年来,在所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研制团队群策群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从技术方案论证,到探测器、制冷系统、杜瓦组件、光学薄膜、整机光机电技术攻关,一路走来的桩桩件件难忘而珍贵:有一年除夕夜,各部门参研人员在地下室完成后继光学集成工作;西藏那曲高原试验期间,大家在海拔4475m的高原上一边吸氧一边对仪器关键部件进行环境模拟测试;曾因一根薄膜电缆的接地造成的测试结果不佳而感到沮丧;也因一根管脚莫名导通而需打开冷箱大费周折。近两年多来,各地的疫情辗转反复,给研制任务造成了不少困扰。研制团队始终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把疫情的影响降低到尽小。如杜瓦陶瓷基片加工,团队和总体轮番与加工单位协调进度,到货后又立即安排加班加点,第一时间完成装配!西藏那曲对关键部件进行环境模拟测试正如一名攀登者攀到每个峰顶收获的高兴和经历,是为登顶珠穆朗玛累积经验。前路漫漫,相信在大家的通力协作,专家的指导和研究所的全力支持下,团队成员能够一同拾级而上,创出辉煌!“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项目是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由国家天文台、上海技物所和西安光机所联合承担,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 应用案例 | 基于4.5 μm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开放光路 N2O气体检测系统研究
    近日,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了《基于4.5 μm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开放光路N2O气体检测系统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背景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的温室效应引发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这使得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着很大的威胁。一氧化二氮(N2O)是全球六大GHG之一,相较于人们熟知的二氧化碳(CO2),N2O含量相对较低,但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却是CO2的310倍左右,此外,它对臭氧(O3)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有效探测大气中的N2O含量及其浓度变化趋势是至关重要的。N2O气体分子的吸收谱带主要集中在中红外区域,需要选用中红外光源对N2O气体进行探测。近年来,随着波长可调谐、可室温工作的量子级联激光器(Quantum Cascade Laser, QCL)的研发技术日益成熟,将其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气体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探测,被广泛应用于气体遥感探测领域。目前,结合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及紧凑型多通道气室(MGC),可实现对气体分子的快速响应,并达到较低的检测限,但系统为封闭式光学路径,限制了在户外环境中持续检测的便携性、实际适用性和空间覆盖范围。因此,开放式光学路径的设计,对于户外大范围环境中气体浓度的实时检测是十分必要的。系统搭建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该项目提供了HPQCL-Q&trade 标准量子级联激光发射头、QC750-Touch&trade 量子级联激光屏显驱动器、HPPD-M-B 前置放大制冷一体型碲镉汞(MCT)光电探测器。HPQCL-Q&trade 标准量子级联激光发射头其波数的可调谐范围是 2203.7 cm-1~2204.1 cm-1,最大输出光功率可达 50 mW。 为了充分发挥 QCL 的波长可调谐特性,结合激光器驱动,对 QCL 的工作温度以及电流进行设置,进而得到系统中所需要的激光器发射中心波长。QC750-Touch&trade 量子级联激光屏显驱动器结合触摸屏的显示功能,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进行操作。 通过激光驱动器对注入激光器的电流进行更改,分析发射波数与驱动电流的相关性,调节驱动电流大小,分析在300 mA至360 mA的电流变化范围内,激光器波数随驱动电流变化的响应曲线。可以得到,随着电流逐渐增大,激光器的波数是逐渐减小的,对应的输出波长是逐渐增大的,其响应曲线可以表示为:y = -0.0271x + 2212.972。 同理,对激光器发射波数与温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温度进行调节,使激光器在30 °C至45 °C之间工作,分析激光器中心波数随温度变化的响应曲线。可以得到,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激光器的波数是逐渐减小的,对应的输出波长是逐渐增大的,其响应曲线可以表示为:y = -0.1716x + 2210.216。 综上所述,根据所选用的N2O吸收谱线波数为2203.7333cm-1,因此,所对应的QCL 中心电流和工作温度应分别设置为330 mA和36.0 °C。 HPPD-M-B 前置放大制冷一体型碲镉汞(MCT)光电探测器的感光面积为1×1 mm2,探测范围较为广泛,可达到 2μm-14μm,完全满足本系统探测的需求。由于探测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较为微弱,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前,需要对信号进行放大,而该型号的探测器内部设计有前置放大器,以便后续可直接进行谐波解调和浓度反演等数据处理,同时也对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简化。结论与创新点:使用该检测系统对大气中 N2O 浓度进行实时检测是可行的。(1) 选用QCL作为发射光源。QCL 具有波长调谐范围广、输出功率较高、并且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工作的卓越性能。选取最优谱线位置为 2203.73 cm-1,能有效避免其他气体的干扰,实现对N2O气体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2) 为了避免MGC在远程或户外的大范围环境检测研究中的限制性,选用离轴抛物面反射镜和角反射镜,搭建了开放式光学路径的N2O气体检测系统。将大部分光学元件安装在一个光学平台上,实现了系统的紧凑、便携特性,并满足开放式、大范围环境监测的需求。(3) 经验证,当积分时间为1s时,N2O检测限为1.1 ppb,当积分时间延长至95 s时,系统达到最低检测限为0.14 ppb。结合实验结果,表征了系统的高精确度、高灵敏度、低检测限的性能,并且完全满足对大气环境中N2O浓度测量的标准。参考文献:张玉容,赵曰峰《基于4.5 μm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开放光路 N2O气体检测系统研究》
  • “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出征冷湖观测基地
    2022年4月7日上午,西安光机所参与研制的“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简称AIMS太阳望远镜)项目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式节点——奔赴海拔40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冷湖镇赛什腾山观测基地进行最终安装调试。这是研究所纪念建所六十周年活动启动后的第一个出所项目。   项目出征仪式在蒲城调试外场举行,在湛蓝的晴空映衬下,印着“瞬见万象 光创未来”出征口号的红条幅与“AIMS太阳望远镜出征仪式”的大幅喷绘海报遥相呼应,仿佛表达着此次出征必定携胜而归的决心。参加仪式的人员有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郝晋新、林佳本,西安光机所党委书记孙传东、副所长郝伟、先进制造部、空间光子信息新技术研究室负责人、部分中层领导等共34人,特邀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长办公室主任赵海成、洛轴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印出席。   首先,项目负责人空间光子信息新技术研究室徐崧博副研究员、先进制造部副部长李华分别介绍了项目研制历程与项目管理情况。接下来进行庄重的授旗仪式,先进制造部部长赵建科宣读西安光机所出征冷湖人员名单,由孙传东书记向工作队代表工艺中心主任付兴授予队旗,寄语顺利凯旋同时希望他们发扬西光所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优良科研传统,做好“西光精神”传人,让这面鲜艳的队旗在装调阵地高高飘扬。付兴领读誓词,他表示队伍必定不负嘱托、不负期望、不负祖国。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郝晋新研究员讲话,最后由西安光机所副所长郝伟宣布项目设备运输发车。   AIMS太阳望远镜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物所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等三家单位共同承担,旨在研制国际上第一台中红外太阳磁场观测设备,利用中红外的观测优势,突破磁场测量百年历史中的“瓶颈”问题,实现太阳磁场从“间接测量”到“直接测量”的跨越发展,为诸如天体爆发活动的成因、日冕加热等前沿领域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该项目是大口径、大体积、光学系统极为复杂的地面可见及红外波段光电跟踪设备。研究所高度重视该项目,在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项目团队也是个融合的大家庭,主要来自于空间光子学研究室、先进制造部的装校中心和检测中心,是一支以青年科技力量为主体的战斗团体。三十多人的队伍经验丰富、专业齐备、蓬勃向上、富有朝气和创新意识,他们具备优良的科研作风,始终把产品技术性能先进和质量优良摆在首位,敢打敢拼,不畏艰难,勤奋努力,严慎细实,取得了一系列设计创新、工艺创新、装检技能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党建引领创新等成果。在出所之前的检测装调阶段,适逢西安爆发本土新冠疫情,连续30多天的封闭式管理并没有影响项目的进度,郝伟副所长代表所班子亲自指挥部署,机关积极协调,先进制造部装校中心奋勇当先,持续奋战在岗位,团结协作、众志成城,为项目顺利出所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另外,该项目还得到了众多领导和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家天文台各级领导、专家多次提供帮助与支持,我所老专家熊仁生研究员等也在项目关键性技术方面给予把关审查。这都是项目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   项目团队历经四年多来艰难攻关,顽强拼搏、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终于结出了胜利的果实。4000米,不仅是海拔高度,更是对出征队伍身心意志、水平能力严峻考验的高度,不过我们相信、信任也祝福他们,因为西光人是不怕打硬仗的,我们等待为他们接风洗尘,期待项目组向研究所成立60周年献礼的最美时刻。
  • 胡昌勤:我的近红外情结
    我是从2001年开始从事近红外(NIR)应用研究的,在近红外领域还应当算是一个新人。今年能够获得“第一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科技奖”,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我感到非常高兴与荣幸,感谢近红外光谱学会的同仁对我的厚爱和我们工作的认可。  我于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药品质量控制工作。在我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可以说有二次大的转折:第一次是从我熟悉的生物学专业转行进入化学分析领域 第二次就是从事近红外分析。  大家都知道,假劣药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并且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上世纪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假劣药品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显突出。当时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80%发生在广大农村 农村医疗机构数量多且分散、药品进货渠道多,而药品监督检验资源相对匮乏、打假手段落后,这些都增加了打击制假售假的难度。针对这一状况,2003年初,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前身)牵头成立了农村基层用药快速检查与打假工作协调组,决定研发“药品检测车”,利用其快速流动的特点解决农村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并将我们的研究项目,“近红外假药识别系统”作为药品检测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课题组是从2001年开始从事近红外研究的。当时对近红外的认识只限于“近红外是红外的倍频与合频光谱,近红外可以实现无损检测”等简单概念,可想而知,当时课题组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针对当时假劣药品的特点,我们提出“建立不针对具体企业产品、以制剂活性成分(API)为检测对象、能够在多台近红外光谱仪使用的药品NIR通用性模型”的设想。当时的想法非常朴素,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命题的难度,认为“既然近红外光谱是红外光谱的倍频与合频,红外光谱对化合物可实现专属性的鉴别,利用近红外光谱也一定能实现专属性的鉴别”。但真正开始建模时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建模过程也经历了许多反复,可以说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我们的研究工作得到了陆婉珍院士、严衍禄教授、科大的苏庆德教授、南药的相秉仁教授等老一辈学者的指导与帮助,陆院士还亲临我们实验室观看我们采集的近红外光谱图,并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意见。当时,由于近红外光谱的应用在药检领域还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尤其是“通用性模型”这个概念,在国内外都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因此也引起了一些专家的争议。当时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所所长桑国卫院士在全所组织了一次论证会,不同领域的专家各抒己见 在财政部组织的项目论证会上,专家组组长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苏庆德教授担任,苏教授对我们的课题非常支持,给我们的项目签了字,但直到2004年我们的课题顺利通过以陆婉珍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的鉴定,苏教授才真正放下心,由衷地为我们高兴。此次专家鉴定会上,鉴定专家们评价“如此大规模、系统化、多品种药物的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创新水平,至今在国内外未见披露”。自2006年药品检测车正式向全国装备以来,我们研制的“NIR药品快速检测体系”已经装备于全国400多辆流动的药品检测车上,用于广大基层地区药品的现场快速筛查,并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多个国内重大事件的现场发挥了作用,第一时间保证了用药安全。可以说药品检测车这一项目,凝集了我一生的近红外情结。  谈一下我们的研究团队。当时为保证检测车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从全国10个药检所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近红外建模和检测车试运行两个协作组,并与当时布鲁克光谱仪器公司的药检项目团队紧密配合开展工作。中检所的尹立辉主任药师(当时是一个朴实肯钻研的小伙儿)对车载型近红外光谱仪及通用性模型传递中的误差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姜红主任药师(如今已经是湖北省院的院长了)、殷飞主任药师(一位即能干又能说,走到哪儿就把欢快带到哪儿的“帅哥”)、谢子立主任药师(一位沉稳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在湖北、河南和安徽省建立的大规模应用经验,直接推动了药品近红外快检技术的推广。中检院的冯艳春博士(一位睿智“美女”)首先证明了建立药品近红外通用性定性和定量模型的可行性 广东所的雷毅博士(一位才华横溢的贵州小伙儿)提出定性与定量模型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假劣药品筛查的检出率 崇小萌、逄涣欢、张学博、贾艳华、侯少瑞、刘续平、尼珍、柳艳云、王学良、雷德卿、邹文博等一批有才华的年轻研究生,逐一解决了项目中的诸多科学与应用问题,推动着项目的不断完善,使得我们的药品近红外快速分析系统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药品NIR应用平台。如今,这些年轻人也都已经成为各自单位的骨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我感到无限的欣慰和自豪。  我的近红外故事讲到这儿是想告诉大家,明确的课题目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不懈的努力工作,是任何项目成功的基础。我国已经渡过了缺医少药的年代,假劣药品的猖獗势头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近年来,“QbD(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在制药行业日益凸显,如何从生产源头保障产品质量、如何保证现有工艺能够生产出“质量一致”的仿制药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另一挑战。利用过程控制技术,将药品质量风险在生产过程中得以解决与控制是我们课题组目前的努力方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这项事业中。  胡昌勤  2016年5月7日
  • 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近红外光谱发展史视频征集的通知
    p  strong各相关单位和理事:/strong/pp  国运系于国策,战略决定成败。40年前的春天,一次科学大会,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勾勒出一幅中国未来发展的壮丽蓝图。科学春天的到来,打开了国门,用更为积极的心态去感知世界,也催动了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萌芽与迸发,更造就了今日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千花竞放,百舸争流。/pp  中国近红外光谱,顺应历史洪流,在机遇中诞生,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迈向未来。为了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历史没有真空,为了记录中国近红外光谱迁跃史,为了2021年国际近红外光谱会议中国近红外团队积累素材,中国近红外光谱学会拟向所有近红外相关从业者(近红外仪器生产厂商和用户)征集视频。/pp  视频相关事宜如下:/pp  1.视频应紧扣主题,导向积极向上,表现方式富于创意,语言生动活泼,用新时代的视角捕捉近红外光谱仪器时代变迁,用镜头语言记录近红外光谱带给中国的价值。/pp  2.具体选题内容可围绕在中国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厂家的重要战略任务谈认识谈体会,围绕近红外光谱仪器新品性能参数变化,围绕“NIR在中国各领域的实际应用”阐述近红外人如何看、如何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新时代的NIR真得很酷、我的中国NIR梦,我最欣赏的NIR仪器是XX、一起告白近红外、晒晒这40年以来我用过的近红外、近红外仪器在中国的40年、我与近红外的小美好、反映近红外领域科研先锋人物,近红外领域时代楷模等重大先进典型的感人故事等。/pp  3.视频脚本将由视频制作团队与征集方共同完善,独立视频的版权归征集方厂家所有,完整版视频版权归中国近红外光谱学会所有。/pp  视频时长:1分钟以内短视频 或 1分钟以上5分钟以内宣传视频/pp  视频形式:实拍或者动画,形式不限/pp  视频用途:近红外光谱会议暖场播放,培训宣传插播,行业展会科普展播,二维码形式宣传册传播/pp  视频播出平台: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哔哩哔哩动画,抖音,腾讯微视,仪器信息网,指点网。/pp  分会拟与指点网视频制作团队合作开展这项活动,有意参加这项活动的单位或个人请与指点网联系。/pp  联系方式:/pp  联系人:包锞炜/pp  E-mail:kiwi.bao@zhidian.la/pp  微信:kiwicoco/pp  二维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674a7a3-8722-47a1-b4be-811671d625ed.jpg" title="微信截图_20181229100357.jpg" alt="微信截图_20181229100357.jpg"//ppbr//pp  电话:15962329520/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8年12月28日/ppbr//p
  • 合肥研究院“车载开放光路面源排放VOCs监测系统”成功交付
    p  10月中旬,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开发并与国信聚远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推广的“车载开放光路面源排放VOCs监测系统”成功交付台资企业,标志着国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技术体系开启“车载新时代”。/pp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技术具备可测量谱带宽、光谱分辨率高、信噪比高、扫描速度快等特点,具备对多组分气体进行实时、在线、连续和无人值守的监测能力。当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技术大多通过地面固定站点,监测工业园区上风口、下风口的固定污染源VOCs(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监测,反演算出工业园区的排放通量情况。/pp  随着工业园区规模扩大、爆炸火灾泄露等突发大气污染事故频发,固定地面站点监测在定位排放源方面有所局限。为应对化工园区突发事故应急中,对复杂、动态变化环境条件下的污染物快速、精准识别的迫切需求,适应事故现场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安光所FTIR课题组着手开发车载开放光路面源排放监测系统,以快速获取事故区域的污染物扩散趋势等情况。/pp  车载开放光路面源排放监测系统具备快速灵活的优势,可以对多种污染气体排放进行非接触式、快速自动测量。将载有主机的监测车与阵列角反射镜在较短时间内置于事故现场的两侧,可以快速获取事故现场的污染气体排放情况。另外,该监测设备在化工园区局部高密度污染面源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巡检、厂区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性监测、突发事故中厂区周界有毒有害气体预警性监测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pp  车载开放光路监测系统对仪器稳定性和光学系统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研发人员要确保仪器能适应长途运输颠簸,并能在车辆启动状态仍保持光谱的稳定性。面对挑战,安光所FTIR课题组对光谱仪结构进行了巧妙设计:由于经典Michelson干涉仪结构对光学系统的精密性、镜子的对准以及扫描驱动系统的要求非常苛刻,为了减小经典Michelson干涉仪结构中动镜倾斜的影响,降低对镜子的对准性和动镜驱动性能的要求,本监测系统选用自主研发的双臂扫摆式干涉仪结构。该干涉仪结构利用平面镜实现光束的原路返回,对倾斜不敏感,便于设备的校准 另外它将动镜的直线运动转变为平台的扫摆运动,相对于经典Michelson干涉仪的直线运动而言,扫摆运动可以降低动镜驱动的复杂性,易于实现,可以避免经典Michelson干涉仪动镜运动过程中的形位变化所导致的光谱畸变。2018年3月份,该车载系统完成了方案论证,6月份完成车辆改装,9月份完成车载相关设备的联调联试,10月份交付给用户,用于有毒有害气体泄露巡检预警。/pp  如今,第一台车载开放光路监测系统已经在企业正式运行。这款仪器的推出,为我国园区监测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也将提高我国在高档监测仪器领域的国际竞争地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a51be76e-5241-4e5f-88e8-4bc7e5319bd9.jpg" style="" title="图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车载开放光路面源排放VOCs监测系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eb5e001-c520-4ad7-a5a1-2d40b58cdde1.jpg" title="图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系统原理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354cbc06-ce0e-46a8-8284-4475be165a66.jpg" style="" title="图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系统内部及部分结构/p
  • 【实验室动态】QD中国北京实验室引进美国PSC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样机
    2020年,QD中国迎来了公司的十六个年头。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红外仪器测试需求,更好的为国内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北京总部的样机实验室迎来了一个新的面孔——美国PSC公司(Photothermal Spectroscopy Corp., 前身Anasys)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 mIRage。 mIRage 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是一个全新的光谱测试系统,基于的光热诱导共振(PTIR)技术, mIRage产品突破了传统红外光谱系统的两大难题:1. 无需接触式的ATR部件及AFM探针技术,即可实现亚微米空间分辨的红外光谱和成像分析;2. 非接触的反射测量模式,提供媲美透射模式的IR谱图质量和标准的谱图数据库,大大简化了样品制备和图谱分析过程,并支持厚样品和液体样品的测试。 图 1. mIRage系统及O-PTIR技术原理示意图mIRage采用可调脉冲式中红外激光器激发样品表面,产生光热诱导热膨胀效应,然后将可见光聚焦到样品上作为“探针”探测产生的光热效应,从而实现快速、简易的样品探测,且不接触样品。基于O-PTIR技术,mIRage可支持多种红外测量模式,包括反射模式下高速的单点(图2 A)和线性扫描红外谱图(图2 B)以及亚微米分辨的单一波长下的高光谱成像(图2 C和D),分析样品目标位置上的化学组成及分布。 图2. mIRage系统数据示例(A)单一纤维不同位置的O-PTIR谱图. (B)高分子薄膜红外线性扫描谱图.(C)多层薄膜单一波长下的高光谱红外成像及谱图. (D) 数据存储单元单一波长下的O-PTIR成像, 用于污染检测 另外mIRage可与拉曼联用,实现同时同地相同分辨率的IR和Raman测试(图3A),无荧光风险;且可选配透射模块(图3B),用于观察液体样品,满足科研工作者的不同测试需求。图3. 血红细胞的O-PTIR和Raman同步谱图测试及成像. (B) 透射模式下观察液体样品(上皮细胞) mIRage非接触式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可以快速,准确的实现样品亚微米尺度的红外光谱和成像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多层薄膜、高分子聚合物、生命科学(骨头,细胞,头发等)、医药、法医鉴定、缺陷分析、微电子污染、食品加工、地质学及考古和文物鉴定等多种应用领域。更多的应用仍在不断开发和探索中,我们期待与您早日合作,共同进步!
  • 615公里!我国首次实现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
    记者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袁之良团队利用光频梳技术首次实现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完成615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讯》上。据了解,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和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可实现无条件安全通信。2018年英国东芝欧洲研究所提出新型双场协议,使得安全成码率以信道衰减的平方根线性下降,在无中继的情况下可突破码率界限,是实现500公里以上光纤量子通信的可行方案。双场协议的实现需要两个异地独立激光源在第三方远程节点处实现稳定的单光子干涉,但通信双方激光源的微小频差与长距离光纤造成的快速相位漂移都对干涉有重要影响。目前,传统方案是在遥远两地间架设服务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然后通过时频传输或者光学锁相环等技术,完成两地激光源的频率锁定,这种闭合光纤架构非常不利于多节点的广域量子保密网络应用。据介绍,研究团队基于自主开发的相干边带稳相与异地激光源频率校准技术,研制出首个开放式架构、无须服务光纤的新型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实现低损耗光纤四百公里级、五百公里级、六百公里级的安全成码,并打破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的码率界限,还成功演示臂长差为百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目前最长臂长差记录)。相较之前的实验成果,量子信号光的相位漂移速率降低千余倍,大大降低相位参考光的噪声影响,有助于光纤量子密钥分发距离向千公里级别突破。基于光频梳的开放式架构有利于未来构建多用户多节点的城际量子保密网络,并对基于单光子干涉的分布式量子网络具有重要意义。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 开放高端实验室 服务于地质科研
    2013年秋天,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制定了《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开放实验室管理指南》和网上预约制度,西安地调中心实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实验测试中心”)率先开放了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室、拉曼光谱分析实验室、包裹体显微测温实验室和电子探针分析实验室,为中心及中心以外的地学科研工作者提供开放性测试服务。此后,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以及国内众多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来西安地调中心开展分析测试,促进了实验测试人员与地调科研工作的融合,也促进了实验测试能力与水平的快速提高。  与此同时,实验测试中心依托开放实验室成功申请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北山地区斑岩型铜矿特征矿物测试技术研究”和“斜锆石和碳酸盐定年方法研究及应用”项目。基于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伊利石结晶度测试技术方法研究”项目,应用国际粘土标样,建立的伊利石结晶度测试方法在行业内得到推广应用,实现了行业内粘土矿物分析结果的可对比使用,提高了这一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长安大学依托中心开放实验室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单个流体包裹体CO2碳同位素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研究”。  2014年,西安地调中心进一步开放了扫描电镜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实验室。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实验室实现了完全对外开放,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地学科技工作者的需求,所内外的研究人员纷纷慕名前来实验室开展锆石定年测试工作。尤其是斜锆石定年方法的建立和投入应用,较好地弥补了国内斜锆石定年方面的不足,斜锆石定年数据处理软件BUSTER的开发和使用,更加便利了斜锆石在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5年,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在西安地调中心开放实验室架设了SHRIMP远程共享终端,同时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实验室通过考核正式加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享受平台运行经费支持。同年,依托西安地调中心开放实验室,“西秦岭阳山金矿带花岗斑岩中独居石的成因及年代学研究”、“一种新的Ti-Zr-U氧化物的发现及其矿物学研究”、“绿泥石矿物近红外光谱吸收谱带的位移机理与控制机制研究”、“阿尔金地区新近纪风成红粘土的物源研究”等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促进了青年人才的科研创新工作。同年,实验测试中心承担的“北山地区斑岩型铜矿特征矿物测试技术研究”和“斜锆石和碳酸盐定年方法研究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地调局组织的成果评审,分获“优秀”和“良好”。  2016年,随着大型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Nepture Plus安装调试结束,LA-MC-ICP-MS实验室以国际一流的设备和国际化的开放性服务,热忱服务于国内外地质科研人员。实验室已经建成的分析方法包括: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分析 石英、辉石、长石、黑云母、石榴子石等矿物原位微区元素分析等。合作研究中的分析方法包括:斜锆石、独居石和榍石U-Pb定年 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原位微区元素分析 矿物微区Sr、Nd同位素分析 生物结构(如牙齿、鱼耳石等)中的微区微量元素分析 珠宝玉石的微区无痕微量元素分析等。  2014年以来,开放实验室人员先后访问西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科廷理工大学和西澳大学,就实验室的建设模式和微区同位素地球化学领域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促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中心开放实验室还积极协助行业内其它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安装和技术人才培养,赢得了同行的广泛赞誉。  冬去春来,转眼三载。在持续开放、扩大影响、推动测试分析与科研有机融合的进程中,开放实验室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年测试经费逾400万元。年轻的测试技术人员得到了快速成长,高水平论文数量稳步上升,申报专利数量激增。目前,西安地调中心开放实验室已成为支撑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的重要平台,也是西安地调中心对外展示与交流的窗口,成为分析测试与地质科研相结合、支撑西安地调中心发展与服务社会需求相结合、分析测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行业重点实验室。今后,西安地调中心将继续加大实验测试开放力度,充分发挥先进的分析测试设备在地质找矿突破、科技创新中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 魔力-近红外数据智慧分析处理软件系统发布新版本
    2016年9月26日,由大连达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独立开发,在近红外数据分析处理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的魔力软件系统,发布新版本(v2.0)。在原有v1.0版本的基础上,系统新增模型传递的功能,解决仪器标准化问题,并极大地提升系统的模型分析效率,改善用户体验。魔力软件v2.0版新增的模型传递功能,提供多个方法,有效校正不同仪器间的近红外数据变化与差异,达到仪器数据的标准化,从而提升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的可比性与可用性;同时新版本在大数据量的文件载入、工程文件的保存与打开、内存的高效利用,以及用户体验等诸多方面做足文章,力争把该产品打造成近红外数据智慧分析处理的完整解决方案,在数据分析的智慧化,分析方法的全面性,以及用户使用的便捷性等各个方面,极大超越现有的软件系统,完美解决广大科研工作者与应用工程师在近红外分析中遇到的数据处理难题。 魔力软件系统在近红外数据分析处理中的显著优势,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批量载入某一文件夹下多种类、复杂格式的数据多变量数据分析前,通常需将待分析的数据整合成数据矩阵形式。然而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分析工作者较难实现这个过程,比如不同样本产生的多个数据、样本分析条件差异导致的数据长度差异、数据类型的变化,以及数据中同时含有数字和字符等等。怎么办?魔力软件可快速解决!文件行,文件夹也可以! 一键构建算法流,快速、智能完成数据建模复杂多变量数据分析的流程长、方法多,传统逐步分析的策略费时、费力。魔力软件创新实现基于算法流的数据分析,即用户可任意构建包含多个数据分析方法的方法组合,进而达到建模中的一键处理、多模型处理、方法参数修改后的快速建模与快速重建模,是智慧型数据分析的创新发展。 数据分析过程中,任一阶段随时随地的数据建模数据分析的本质是“让数据开口说话”,告诉你数据背后的隐含内容。优异的数据分析流程应在数据分析的任意阶段,依据用户需求随心所欲地产生新数据、分析新数据、建立数据分析闭环。魔力软件就是这么做的:建立数据、图表、模型、结果间的任意流动,使得数据分析更加得心应手! 全面的数据预处理、变量选择、分类与回归建模方法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有不同的适应性,得到满意的数据分析模型或结果,可能需要对系列方法进行优化选择。魔力软件包括16大类、31小类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以提高数据质量;15大类、36小类的特征选择方法,优选变量;15个数据建模方法,用于探索性分析、分类与回归分析。有如此多方法的支持,不再为发文章而发愁,魔力软件:发文章的利器一枚! 优异的用户体验:数据库管理、工程式文件、使用向导、完美报表等魔力软件独创一键式的数据处理流程,同时模型训练、验证与预测,便捷的导航栏与工程式的文件管理,强大的数据操作与可视化功能,加上丰富的算法与智慧化的分析过程,带给您不一样的用户体验。一个字:爽!(魔力软件功能菜单)目前魔力软件系统的新版本已经全面开放试用,欢迎联系公司获取试用版。与此同时,公司推出促销大惊喜。凡是在2016年12月30号之前购买产品的企业单位,或者高校、科研院所,均可获得惊喜促销价。欢迎垂询。 已经购买魔力软件的用户,可获得免费升级服务;已经试用过魔力软件v1.0版本的用户,亦可重新申请试用v2.0新版本。 大连达硕信息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化学与生物行业数据的整合分析与深度挖掘,辅助决策支持。公司全方位提供数据分析服务、数据处理产品,以及数据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是我国化学与生物数据应用领域的领头羊。公司技术力量非常雄厚,在化学与生物数据分析领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深受客户好评
  • 勇作“追光者”——对话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
    “芯片,就是企业的‘心脏’”新华社记者:1999年,您拿着辛苦积攒的30万元,毅然下海,为什么要投身当时国内还很不成熟的红外热成像领域?信心来自哪里?为什么取名“高德”?黄立: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处弥漫着创新创业的氛围。我也觉得应该在人生有限的时间里,做一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在这样的改革开放大潮下,我加入了其中。红外和红外热成像是很小众的市场。但我读研究生学的是这个专业。当时考虑创业最好选择高科技赛道,同时应该发挥长处,做擅长的专业,所以选择了红外领域。“高德”从字面上理解很直白,“高德”就高尚的品德。做企业首先要把人做好,其次产品的品质也要好。做人好,产品好,企业才会繁荣,长久不衰。新华社记者:你们发展初期企业发展得不错,为什么后来遇到困难?黄立:红外热成像是军民两用技术,国外对技术封锁非常严密。这里面最核心的部分,还是那颗芯片,我们称之为“红外探测器”。国外对此封锁更是严而又严,美国到现在也没卖过一颗给我们。“红外探测器”是红外企业的“心脏”,如果没有“心脏”,我们企业可以说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而且随时可能被西方捏死。如果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高德红外随时可能会灭亡。出于这个考虑,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心脏”,找到自己的“灵魂”。所以“红外探测器”芯片不管有多难,我们都义无反顾,不管要花多大代价,我们都必须要干,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新华社记者:当时有人劝你,芯片研制时间很长,投入很大。红外芯片应该由国家投资研发,作为民营企业,为什么要担当这个责任?黄立:没有必要区分哪些事国家做,哪些事民营企业做。我们都要有这个担当,一定不能等,不能靠,能做就应该去做。中国科技实力提高,应该靠每一个中国人。不管是国家队,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创新的主力军,反倒我觉得企业更应该是创新主体。“经历上千次失败,终于看到曙光”新华社记者:研制芯片十年中,有长达三年停滞不前,当时有放弃研发的想法吗?黄立:从2009年开始研制,大概花了三四年我们就把“红外探测器”做出来了,但性能一直远远达不到要求。主要是材料的问题,卡住了三年。这三年可以说几乎就是毫无进展。理论和技术,西方对我们完全封锁,都要从零开始。研发中,流片就流了可能上千次,每一次流片,花的钱其实都是很多的。老实说,我们当时都想放弃了,觉得可能怎么也突破不了。后来我们创立了自己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按照新的理论和方法,迅速得到非常好的结果,当时感觉就好像黑夜里突然看见了曙光,非常兴奋。新华社记者:目前,高德的红外探测器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黄立:2024年1月,高德的“高性能红外探测芯片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了院士专家组的评价。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们的红外探测器,跟西方最先进的水平比,不差分毫,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在一些地方甚至还有领先之处。从模仿学习到“并跑”,下个目标我们希望能够“领跑”。新华社记者:十年“追芯”成功,这对于国家发展意味着什么?黄立:以前我们从西方一年大概也就进口几百只红外探测器。现在高德一年产量500万只以上。想象一下,500万只,中国所有的领域都能够满足。以前西方卖几万元一只,现在我们可以做到最低几百块钱一只。过去西方限制出口红外探测器,而且价格非常高,因此在国防、汽车、石油、电力、化工等方面的应用都无法开展。比如汽车辅助驾驶,以往几万块,车上装不起,但现在几百块钱,随便装,能有效满足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跨界融合,主动作为”新华社记者:你提出“跨界融合、主动作为,积极推动未来产业发展”。你们的脑机接口项目进展如何?黄立: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一直要在创新之路上。除了红外领域外,我们还在脑机接口,无人机等方面取得创新和突破。高德旗下的衷华脑机公司自主研发的6.5通道、双向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于2023年8月通过了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院士领衔的专家组的科技成果评价,结论是“国际领先水平”。新华社记者:现在无人机市场非常广阔,你们在这方面有哪些布局?黄立:低空经济是前景广阔的蓝海。我们有多年积累的全套底层技术,目前已在武汉、深圳等地成功实施了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项目,是国内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的标杆。我们将加快应用的推广,将我们的普宙科技打造成全国低空经济领军企业,抢占行业制高点。“科技工作者,心中都有一团火”新华社记者:作为成功的创业者,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在一线搞科研,甚至自己做实验?黄立:我认为自己最重要的特质,可能还是工程师,主要工作是做科学发明,包括带领团队去实现科学发明。科技创业者心中都有一团火,都想要干出一些在年老的时候回忆起来,值得炫耀的精彩事情。我想这一辈子,未来可能也一直会这么工作下去。新华社记者:你对民营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信心如何?黄立:真正的动力来自于内因,民营高科技企业,一定是要自发地、非常有干劲地去创新。只有自己坚定信心,看好国家未来的前景,毫无犹豫地投入其中,而且越早投入的话,企业发展就会越好。民营高科技企业应该在创新方面加大投入,要担起责任来,这不仅是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是企业生的存之道。现在西方封锁,我认为恰恰给本土高科技企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市场,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此时高科技企业成长速度可能会更快,更应该坚定信心,加大创新投入。
  • “基于可调谐红外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通过验收
    3月8日至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组织专家,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教育部推荐)“基于可调谐红外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进行验收。基金委副主任谢心澄、化学科学部主任杨学明线上参会,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杨俊林、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相关人员、项目验收组专家、项目四个承担单位负责人、项目组成员等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别由杨俊林和验收专家组组长主持。   谢心澄指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定位是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以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建议专家在验收时重点考察仪器的原创性、研究目标的实现情况、仪器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和指标的先进性,以及对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促进人才培养和推动学科发展所取得的作用。他强调,部门推荐项目验收通过后,基金委适时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后评估。因此,希望项目负责人加强后期管理,注重仪器的运行使用与开放共享,提高科研仪器的使用效率和水平,推动项目成果转化,为探索前沿和服务国家需求夯实技术基础。杨学明指出,过去5至10年,我国在化学领域批准建设的比较重大的科学装置对推动化学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证明化学领域和物理领域的研究人员通过合作可以把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做好,证明我国在高端科学仪器研制方面具有很大的实力。厦门大学副校长江云宝代表项目四个承担单位发言。   专家组认真审阅了验收材料,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作的项目工作报告,以及监理组相关人员作的监理情况报告,并进行了质询和现场考察,听取了仪器测试组报告、财务组验收意见及档案组审核情况报告。经过讨论,专家组认为:项目达到了预期研制目标,符合验收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基于可调谐红外激光的能源化学研究大型实验装置”项目集厦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和大连化物所的相关优势,建设了一套具有先进水平的波长连续可调、覆盖中红外到远红外波段的可调谐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以及基于红外自由电子激光为光源的固/气和固/液表界面反射吸收红外光谱实验线站、原子力显微红外光谱实验线站、和频光谱实验线站、光解离光谱实验线站和光激发光谱实验线站五条实验线站。各实验线站分别在四个参研单位研制,最终搬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集成,经调试、验收后开放运行,为化学、物理、材料以及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和研发平台。   该项目的仪器研制历经8年,在项目团队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克服各种困难,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覆盖中、远红外波段的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具体包括:开发了包含光波导效应的光场数值计算方法和程序,实现了加波导的自由电子激光振荡器的模拟;研发了2856MHz次谐波可调、高重频电子枪,实现了基于同一台电子加速器的中红外和远红外两套振荡器的运行;建成了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反射吸收光谱实验线站、上/下入射激发模式的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原子力显微镜实验线站和红外自由电子激光分子反应散射实验线站。   该项目中,大连化物所江凌研究员团队负责研制了一套基于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的光解离光谱实验站,实现了金属化合物团簇的高灵敏红外光谱探测及结构表征,对诠释催化反应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 开放磁共振成像系统实现产业化 获国外订单
    开放式超导磁共振成像磁体系统  侧身,抬腿,中科院院士都有为躺在一台洁白的开放式超导磁共振成像仪上,轻松地吸了口气。  门外,一台电脑将这台0.7特斯拉(磁感应强度单位,缩写为T)大开放式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ldquo 感知&rdquo 的图像完全显示出来,医生则根据这些清晰的影像进行诊断。  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跟随中科院电工所(以下简称电工所)专家,参观了该所研发的&ldquo 开放式超导磁共振成像磁体系统&rdquo 产业化生产现场,一睹这台设备的神奇魔力。  随后的检测报告显示,尽管年过70,都院士的身体很健康。  &ldquo 虽然设备外观看上去很简单,但核心技术的研发耗费了我们将近5年时间。&rdquo 项目负责人、电工所研究员王秋良介绍说,这套具有异形结构的0.7T大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系统,其研发过程殊为不易。对磁场强度的调整和高精度控制等每个细节,都花费了科研人员大量的心血。最终,研究团队突破了开放式超导磁共振磁体成像系统的技术瓶颈,自主研发出这台在我国超导核磁成像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际领先产品。  自上世纪40年代起,磁共振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开始应用于物理、化学和医疗领域。1973年,保罗· 劳特伯等人首先提出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技术。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ldquo 它作为一种神经外科影像学介入治疗手段,在治疗肿瘤、血管畸形,精准定位病变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rdquo 王秋良介绍说。  然而,传统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且结构形状大多为密闭式,患者容易产生幽闭恐惧症。同时,设备液氦使用量大,运行成本高。&ldquo 更重要的是,传统设备无法实现医生的在线介入治疗。&rdquo 王秋良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电工所就致力于研制全新的开放式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经过5年的努力,如今这一设备终于在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的厂房内&ldquo 开花结果&rdquo 。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和9位院士专家一起走进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的车间。此时,工人们正在进行部件加工。  &ldquo 工人们需要将成对的超导线圈放置在两个相对的环形容器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超导磁体,继而产生主磁场,再利用成百上千块小铁片进行匀场。&rdquo 电工所研究员戴银明介绍说。  在另一车间,工人们将磁体固定成U形,再用类似航空隔热膜的银灰色材料将其完整包裹起来,最后安装好各种线路和制冷设备。经过细心检查后,工人们会给这套设备&ldquo 穿上&rdquo 金属外壳。  &ldquo 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这套设备可设计成全封闭、半封闭、开放式的装置。外国人一般体型较大,加上部分患者对密闭空间有恐惧感,所以我们针对国外市场开发的是大开放式磁共振成像设备。&rdquo 宁波健信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建益表示,该技术颇受国外用户欢迎,目前收到不少国外订单。  &ldquo 这样的开放式设计能满足各种体型病患者的需求,并且我们还开发了可升降设备。&rdquo 电工所副研究员王晖边说边按下按钮,只见设备上半部分缓缓上升。&ldquo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在临床应用时,医生可根据手术需要,对患者头部、腹部等部位实施手术。手术完毕后,按下按钮,仪器马上可以进行磁场校准,让医生通过电脑屏幕查看手术效果,实现一台设备多种用途。&rdquo   &ldquo 与常规磁共振成像设备相比,该系统设计液氦的使用量只有其十分之一,并且磁场稳定度和均匀度高、操控性好、运行稳定可靠,为我国开放式磁共振系统医疗技术产品的发展拓展了新方向。&rdquo 王秋良说,该技术成果已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预计未来3~5年内年产量可达500台,年产值将达数亿元。  由中科院院士甘子钊领衔的成果鉴定专家组对电工所的这一成果给予高度肯定。他们认为,这套设备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dquo 中科院曾提出要大力发展低成本医疗。我们的这套设备、这种设计思路,其实就是低成本医疗的一种。目前,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在国外医疗领域应用很普遍,但在中国的使用率还较低。利用我们研发的设备,不但价格比进口设备便宜很多,而且维护方便,并且具有诊断与治疗融为一体的特点,可以减少病人的检测费用。&rdquo 王秋良表示,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大众,&ldquo 我希望这套设备能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和患者使用&rdquo 。
  •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综合实验场分系统建设取得进展
    作为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于8月9日在京组织项目综合实验场分系统现场评审。综合实验场分系统通过初步验收,后续将逐步面向行业应用部门和区域用户单位开展卫星共性产品综合实验业务服务。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综合实验场分系统是真实性检验场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空基卫星数据产品高质量应用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六个综合实验场,拥有辐射、几何、水体、陆表、大气、植被六类先进的遥感实验设备,具备天空地一体化的综合实验观测能力。   综合实验场具有区域多样性、多要素、多领域、综合性、开放性等数据采集优势,可提供覆盖范围广、地物类型丰富、观测手段多样的星空地同步大型综合实验地面数据集,是真实性检验站点时序观测的有力补充,为开展空基卫星在轨测试评价、遥感产品反演、算法优化和应用验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目前,项目已全面完成全国重点区域的六大综合实验场建设工作,可开展多周期的地表反射率、水体反射率、几何定位控制点、水质参数、土壤含水量、植被含水量、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气溶胶光学厚度、大气含水量、地表覆盖、地面粗糙度等参数测量。   “十二五”期间,项目共完成12次多行业联合实验,采集样方超过5000个,数据条目超过12万条,形成了16种共性产品检验数据集,先后为8颗卫星提供在轨测试和产品检验服务。数据集涵盖空基和高分系列卫星以及航空激光雷达和多光谱数据,累计星地同步航空与卫星影像300余景,为全国重点区域的地表多参数遥感监测,提供多尺度、全谱段和高分辨率数据支撑。   此外,综合实验场正逐步完成智能观测高端仪器装备建设和研制工作,拥有地面、机载、车载等共计44台(套)设备,具有智能化、高精度的走航式及面阵数据采集优势。   经过综合实验场的五年稳定试运行,空天院与用户单位、合作单位、设备研制单位等协同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初步成果。2018年至今,先后为2米/8米光学卫星(3颗)、高分七号、5米光学卫星(多光谱和高光谱相机)、高分多模卫星、资源04A卫星、资源1-F卫星、高分三号B/C卫星、高分五号 01A卫星的在轨测试和共性产品的验证提供了数据支撑和验证报告。从2021年开始,分别在东北综合实验场——“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三江示范区基地以及华中综合实验场——五湖典型水体实验基地,持续开展激光雷达、多光谱飞行实验,同步开展地面观测实验,并协调多颗卫星同步观测,发挥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和产品在区域业务应用中的作用,为黑土地可持续利用与长三角水资源保护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本次验收团队包括项目建设单位、用户单位、监理单位、设备研制单位、软件研发单位的负责人、专家和技术骨干。专家组认为项目按照规划建成了六大综合实验场,实验设备指标先进,采集数据类型丰富,有效支撑了空基项目共性产品检验和共性技术算法模型优化,一致同意综合实验场分系统通过验收。   专家组提出继续进一步完善六大综合实验场的建设,同时加强与行业应用部门的联系,做到卫星遥感应用中的共性、基础性服务需求对接,提升真实性检验大型综合实验能力建设和技术水平,为行业用户提供空间信息产品质量检验与品质保障服务,提高遥感卫星的精细化、定量化应用水平。综合实验场建设初步成果
  • 【热电资讯】QD中国北京实验室引进小型热电转换效率测量系统Mini-PEM样机并正式开放预约体验
    2019年3月22日,Quantum Design中国引进日本ADVANCE RIKO公司小型热电转换效率测量系统Mini-PEM在北京样机实验室成功完成安装并对外开放。Quantum Design中国此次建立的Mini-PEM样机实验室,可对相关领域感兴趣的科学工作者提供真机体验平台。欢迎广大学者预约真机体验。小型热电转换效率测量系统Mini-PEM可以通过自动测量热流量和发电量来获得热电转换效率,电量是通过四探针法获得;热流是通过热流计获得。Mini-PEM体积更为小巧,操作更为简单,集成化设计可实现对小型材料块体方形2-10mm x 1-20mmH测量。可广泛应用于:发电量和热流量测量、热电材料模块的热电转换效率计算、单一热电材料发电量及热流测量、热电材料性能和寿命评估等各个方向。 热电材料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的直接转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而热电转换效率是衡量热电材料这种转换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热电材料的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小型热电转换效率测量系统是能有效测量该指标的仪器。传统的热电转换效率测量方法是将所制得的样品(p型或n型)与标准(n型或p型)材料结合制备成器件,通过对器件进行测试得出转换效率。而近年来,ADVANCED RIKO公司创新性生产出了小型热电转换效率测量系统Mini-PEM,其能以单臂材料为样品,通过测试样品的热流及发电量结合理论计算得到热电转换效率,并且对该类产品申请了。
  • 清华环境安全基础研究开放课题开始申请
    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开始申请  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部于2009年1月批准立项,依托清华大学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拥有国内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有毒有害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控制领域一流的实验室设备和条件,实验室用房面积3000多平方米。现有中试装置和实验系统近百项,研究内容涉及填埋场降解和产气模拟、填埋垃圾水流参数测定、有机废物高固体厌氧消化、污泥湿热法处理技术、焚烧飞灰烧结及熔融固化、渗滤液蒸发、二噁英超痕量检测、电子废弃物处理利用、污泥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及污染控制、焚烧灰渣处理利用、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有毒有害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控制、面源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主要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多万元,包括:色质联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分析仪、离子色谱仪、等离子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BOD5分析仪、溶解氧测定仪、Zeta 电位分析仪、热重及差热分析仪、生物研究显微镜、三用紫外线分析仪、红外气体测定仪、元素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土壤水稳团粒分析仪、红外水分分析、超低温冰箱、高压电泳仪、生物切片冰冻机、工作站服务器和网系统、电泳仪、PCR仪、温控培养箱、微波消化炉等 同时拥有配套的各种软件系统。为满足实验室研究需求,近期还将投入1945万元进行仪器设备的更新、升级和添置。  实验室主要进行应用基础研究,现有四个研究方向:(1) 环境友好型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处理处置 (2) 基于循环经济的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 (3) 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控制系统管理 (4) 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的环境安全。 备注:2009年度本研究基金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09年8月30日,具体详情请见附件文档。 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开放课题研究基金申请指南.doc
  • 【低温资讯】超精准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强势来袭!
    巍巍太行山,涓涓母亲河,华夏古文明,熠熠生光辉。在春暖花开的4月末,众多低温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中原大地,在太行脚下黄河之滨的新乡市召开了十六届低温物理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河南师范大学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台湾、新加坡等地共60余个高校科研院所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和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等仪器厂家应邀参加。此次大会历时4天,会议共设4个分会场,大会特邀报告和分会邀请报告共172场,张贴报告72篇及会议论文摘要250余篇。与会人员围绕量子材料及相关宏观量子现象、超导电性及强关联电子体系、自旋电子学及多铁材料物性、低温实验技术与应用四个主题展开研讨。这次水平的学术盛会为这片华夏文明的诞生地注入了新的智慧和活力。图1: 十六届低温物理学术研讨会现场(图片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官网)借此学术盛会之际,Quantum Design重磅推出了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该系统拥有3.8英寸超大样品腔、双锥型劈裂磁体,可在超大空间为您提供高达±7T的磁场。多达7个侧面窗口、1个部超大窗口方便光线由各个方向引入样品腔。全干式系统,启动和运行只需少量氦气。特的振动隔离技术将测试样品的振动降到了低。OptiCool平台的推出,将为强磁场低温光学领域提供无限可能!图2: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此外,Quantum Design携旗下PPMS (DynaCool)综合物性测量系统、MPMS3磁学性质测量系统、Attocube低温强磁场SPM系统、多款晶体生长炉等众多产品在会议期间进行了产品展示,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图3:会议期间产品展示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作为历届低温会议的主要赞助商,对此次学术会议高度重视,并在会议闭幕式上颁发了墙报奖。公司代表沈逸宁博士和会议主持人陈仙辉院士一起进行了颁奖并做了简短发言。在此Quantum Design祝贺获奖的各位同学以及指导老师,也感谢与会各位老师和众多用户的支持与信任,Quantum Design希望能够和中国低温物理领域的各位学者携手向前、蓬勃发展!相关产品及链接:1、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83786.htm2、新一代磁学测量系统—MPMS3: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7089.htm3、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7086.htm4、完全无液氦综合物性测量系统—DynaCoo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8553.htm5、Montana超精细多功能无液氦低温光学恒温器: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22418.htm6、Attocube低温强磁场无液氦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273802.htm7、高精度光学浮区法单晶炉: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21152.htm
  • 低温强磁场MOKE就选OptiCool!超精准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的MOKE应用
    一、扭曲二维材料磁性体系中的磁畴和莫尔磁性的直接可视化(Science)扭曲非磁性二维材料形成的莫尔超晶格是研究奇异相关态和拓扑态的高度可调控系统。近些年来在旋转石墨烯等多种二维材料中都观察到了很多奇异的性质。有鉴于此,来自华盛顿大学的许晓栋教授课题组报道了在小角度扭曲的二维CrI3中出现的磁性纹理。原文图1,层堆叠依赖的磁性和扭曲双层CrI3的磁光测量作者利用基于NV色心的量子磁强计直接可视化测量了纳米尺度的磁畴和周期图案,这是莫尔磁性的典型特征。该篇文章中研究者利用MOKE和RMCD(反射磁圆二色性)对样品的磁性进行了精细的测量。研究表明,在扭曲的双分子层CrI3中反铁磁(AFM)和铁磁(FM)域共存,具有类似无序的空间模式。在扭曲三层CrI3中具有周期性图案的AFM和FM畴,这与计算得到的CrI3莫尔超晶格中层间交换相互作用产生的空间磁结构相一致。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莫尔磁性超晶格可以作为探索纳米磁性的研究平台。原文图3,双三层扭曲CrI3的磁光和NV磁强计扫描测量图该研究工作中对扭曲CrI3的MOKE和RMCD测量中使用了基于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的低温磁光测量系统。OptiCool具有多个窗口,超低震动,1.7K-350K超大控温区间等诸多优点可以满足这种高精度的低温强磁场光学测量。二、铁磁缘体GdTiO3中相干声子模的磁弹性耦合(PHYSICAL REVIEW B)2020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 San Diego)R. D. Averitt课题组在量子材料调控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工作利用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 Opticool所搭建的测量系统,通过低温磁场环境下的超快泵浦测量详细研究了GdTiO3钙钛矿材料在光激发下自旋与晶格相互作用以及磁性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各种演化机制。这对于可应用于量子信息领域的钙钛矿类量子材料实现超快的量子调控十分重要。相关研究成果以 “Magnetoelastic coupling to coherent acoustic phonon modes in the ferromagnetic insulator GdTiO3” 为题,刊登在PHYSICAL REVIEW B上。GdTiO3材料不同温度下的反射率泵浦测量,(a)反射率随时间的变化;(b)峰值反射率随温度变化;(c) 反射率在不同时间段的演变机制不同温度、不同磁场下时间分辨MOKE测量观察到的GdTiO3材料磁性的演变GdTiO3在钙钛矿材料相图中处于铁磁-反铁磁的边缘区域,在基态时Gd磁晶格与Ti磁晶格成反铁磁耦合排列,材料表现出亚铁磁性,同时材料还是莫特-哈伯德缘体和轨道有序态。该研究工作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磁场环境下对GdTiO3材料进行了时间分辨的反射率和磁光克尔测量。材料的反射率和科尔转角在飞秒、皮秒时间尺度上表现出了多种演化机制。针对在皮秒量上的自旋-晶格相互作用机制,通过采用660 nm对应于Ti 3d-3d 轨道Mott-Hubbard带隙的光激发,对所得MOKE信号的分析可以得出,光激发先扰乱了Ti离子磁晶格的排布,减弱了与Gd磁晶格的抵消作用,使得材料的净磁矩增加。进而光激发所产生的热效应逐渐影响Gd磁晶格的稳定性使得材料的净磁矩减少。另外,实验观察到MOKE和反射率测量在皮秒尺度上都有相干振荡,且随着时间发生明显的红移。该振荡对应于光激发在材料中产生的应力波(相干声子)。通过分析,该应力波与材料的磁性也有密切的对应关系,表明通过声子与磁性的耦合来直接调控磁性也具有很大的可行性。时间分辨MOKE测量系统图片和光路示意图三、为什么OptiCool是更适合做强磁场光学测量的设备?OptiCool是Quantum Design于2018年2月推出的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创新特的设计方案确保样品可以处于光路的核心位置。系统拥有3.8英寸超大样品腔、双锥型劈裂磁体,可在超大空间为您提供高达±7T的磁场。多达7个侧面窗口、1个部超大窗口方便光线由各个方向引入样品腔,高度集成式的设计让您的样品在拥有低温磁场的同时摆脱传统低温系统对光路的各种束缚,真正实现自由光路的低温强磁场实验。OptiCool是全干式系统,启动和运行只需少量氦气。全自动软件控制实现一键变温、一键变场、部窗口90°光路张角让测量更便捷;控温技术让控温更智能;新型磁体结合了超大均匀区与超大数值孔径。OptiCool让低温光学实验具有无限可能。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大数值孔径测量需求,OptiCool先后开发出了近工作距离窗口和集成物镜方案,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OptiCool近工作距离窗口(左)与外部物镜(右)安装示意图内部集成室温物镜(左)与集成低温物镜(右)定制化方案示意图 OptiCool技术特点:☛ 全干式系统:完全无液氦系统,脉管制冷机。☛ 8个光学窗口:7个侧面窗口,1个部窗口;可升底部窗口☛ 超大磁场:±7T☛ 超低震动:10nm 峰-峰值☛ 超大空间:Φ89mm×84mm☛ 控温:1.7K~350K全温区控温☛ 新型磁体:同时满足超大磁场均匀区、大数值孔径的要求。☛ 近工作距离:可选3mm工作距离窗口或集成镜头方案(new!)☛ 底部窗口升:系统可升底部窗口,满足竖直方向的透射实验(new!)。☛ 多种接口:直流通道、射频通道、光纤通道、气体通道(new!)。 【参考文献】1、Song et al., Science 374, 1140–1144 (2021) 26 November 20212、D.J.Lovinger et al., PHYSICAL REVIEW B 102,085138(2020).
  • 1000万!北京理工大学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红外光谱测试系统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ZTXY-2023-H22766项目名称:北京理工大学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采购预算金额:7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7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名称数量单位简要技术要求是否接受进口产品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1套详见招标文件《第六章 采购需求》是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5个月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项目编号:ZTXY-2023-H22774项目名称:北京理工大学紫外可见红外光谱测试系统2.预算金额:25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5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名称数量单位简要技术要求是否接受进口产品紫外可见红外光谱测试系统1套详见招标文件《第六章 采购需求》是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0个月内交货并安装完毕。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12月03日 至 2023年12月08日,每天上午8:30至12:00,下午12:00至16: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华腾北搪商务大厦11层1103室(或邮件方式)方式:现场报名或邮件方式。邮件方式:在本项目招标文件发售截止时间前,将支付标书款凭证发至邮箱baoming_ztxy100@163.com。邮件主题“【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XXX公司”。邮件内容“【项目信息(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投标人信息(公司全称、统一信用代码),联系人信息(姓名、手机号、电子邮箱)】”以标书款到账时间为准,逾期汇款报名无效(未及时发送报名信息导致的后果,投标人自行承担)。售价:¥5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北京理工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联系方式:林老师,010-68917981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中天信远国际招投标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华腾北搪商务大厦11层1103室            联系方式:王文姣、王师安、于海龙、成志凯、张静、鲁智慧,010-51908151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王文姣、王师安、于海龙、成志凯、张静、鲁智慧电 话:  010-51908151
  • 低温、磁场集一身,光、电测量总相宜——两月两篇顶刊,超精准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再露锋芒
    一、单层激子缘体的证据(Nature Physics)众所周知拓扑性和关联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量子相,其中许多原理仍有待探索。近的进展表明,单分子层WTe2在不同量子相之间具有高度的可调性,这一特点表明WTe2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这种二维晶体的基态可以通过静电调谐从量子自旋霍尔缘态转化为超导态。然而,关于量子自旋霍尔缘态的带隙打开机制仍不明确。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Ali Yazdani和 Sanfeng Wu(共同通讯作者)等报道了量子自旋霍尔缘体也是激子缘体的证据,它是由电子空穴束缚态(即激子)的自发形成引起的。文章于2021年12月发表于Nature Physics。原文图2,单层WTe2中电荷中性的缘状态相关测量 文章中作者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结合电输运测量和隧穿谱测量,揭示了在样品电荷中性点存在一种本征缘状态,并证实了这种电荷中性缘态的相关性质。作者提供的证据证明样品不是能带缘体或局域缘体,并支持了在激子缘体相的存在。这些观测结果为理解具有非平凡拓扑的相关缘体奠定了基础,并确定了单层WTe2是基态激子量子相材料,为以后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原文图4,隧穿光谱揭示的关联特征和金属-缘体跃迁在本工作中作者使用Quantum Design生产的完全无液氦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 DynaCool 和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进行了电运输和vdW隧穿的相关测量。OptiCool在2018年面世以来作为新型的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受到了很多好评,并获得了当年的R&D100大奖。OptiCool的多种电学通道非常方便用户进行电学测量和栅压调控实验。OptiCool样品台直流通道(左)与腔体直流接口(右)OptiCool样品台交流通道(左)与腔体交流接口(右) 二、扭曲二维材料磁性体系中的磁畴和莫尔磁性的直接可视化(Science)扭曲非磁性二维材料形成的莫尔超晶格是研究奇异相关态和拓扑态的高度可调控系统。近些年来在旋转石墨烯等多种二维材料中都观察到了很多奇异的性质。在该工作中,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徐晓栋教授课题组报道了在小角度扭曲的二维CrI3中出现的磁性纹理。原文图1,层堆叠依赖的磁性和扭曲双层CrI3的磁光测量作者利用基于NV色心的量子磁强计直接可视化测量了纳米尺度的磁畴和周期图案,这是莫尔磁性的典型特征。该篇文章中利用MOKE和RMCD对样品的磁性进行了精细的测量。研究表明,在扭曲的双分子层CrI3中反铁磁(AFM)和铁磁(FM)域共存,具有类似无序的空间模式。在扭曲三层CrI3中具有周期性图案的AFM和FM畴,这与计算得到的CrI3 莫尔超晶格中层间交换相互作用产生的空间磁结构相一致。该工作的研究结果表明莫尔磁性超晶格可以作为探索纳米磁性的研究平台。原文图3,双三层扭曲CrI3的磁光和NV磁强计扫描测量图该研究工作中对扭曲CrI3的MOKE和RMCD测量中使用了基于OptiCool系统的低温磁光测量系统。OptiCool具有多个窗口,超低震动,1.7K-350K超大控温区间等诸多优点可以满足各种高精度的低温强磁场光学测量。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大数值孔径测量需求,OptiCool先后开发出了近工作距离窗口和集成物镜方案,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OptiCool近工作距离窗口(左)与外部物镜(右)安装示意图内部集成室温物镜(左)与集成低温物镜(右)定制化方案示意图 三、OptiCool设备简介OptiCool是Quantum Design于2018年2月新推出的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创新特的设计方案确保样品可以处于光路的关键位置。系统拥有3.8英寸超大样品腔、双锥型劈裂磁体,可在超大空间为您提供高达±7T的磁场。多达7个侧面窗口、1个部超大窗口方便光线由各个方向引入样品腔,高度集成式的设计让您的样品在拥有低温磁场的同时摆脱大型低温系统的各种束缚。OptiCool是全干式系统,启动和运行只需少量氦气。全自动软件控制实现一键变温、一键变场、部窗口90°光路张角让测量更便捷;控温技术让控温更智能;新型磁体结合了超大均匀区与超大数值孔径。OptiCool让低温光学实验无限可能。OptiCool技术特点:☛ 全干式系统:完全无液氦系统,脉管制冷机。☛ 8个光学窗口:7个侧面窗口,1个部窗口;可升底部窗口☛ 超大磁场:±7T☛ 超低震动:10 nm 峰-峰值☛ 超大空间:Φ89 mm×84 mm☛ 控温:1.7K~350K全温区控温☛ 新型磁体:同时满足超大磁场均匀区、大数值孔径的要求。☛ 近工作距离:可选3 mm工作距离窗口或集成镜头方案 【参考文献】1、Jia et al., Nat. Phys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67-021-01422-w2、Song et al., Science 374, 1140–1144 (2021) 26 November 2021
  •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
    6月10日,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发布2022年度开放课题申请通知。申请时间为2022年06月11日~06月30日,资助金额不超过8万元人民币,资助期限不超过3年,课题起始时间为2022年09月01日。一、申请指南与条件本次申请在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内自主立题进行申请,可重点聚焦下述研究范围,同时,需提出本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做联系人。1、极限测量理论与技术 (1)微纳测试新方法 针对微电子、光电子等先进制造领域的发展需求,研究高分辨力、多尺度的 扫描探针/光学显微测试新方法,在极限空间分辨力和超快测量等方面取得突破; 研究基于新型材料的传感器件特性表征与测量方法;研究分子水平生物过程的测 量方法,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更为先进的研究手段;研究重大工程实践中的微纳 测量问题,发展现场复杂环境下的精密测量方法与技术。 (2)新型三维传感及测量技术 新型三维传感及测量技术在超精密加工、智能制造、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 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开放课题聚焦以光谱色散扫描、衍射光学 投影、二维超表面、近场光学为核心的新型微结构三维测量技术: ① 低反射率微结构三维测量技术; ② 基于衍射光学线激光扫描测量技术; ③ 超表面微纳光学系统技术; ④ 近场光学探针超分辨成像技术。 (3)半导体缺陷测试技术研究方向 以第三代和第四代半导体晶圆/片、芯片、器件等国家战略性材料产业的重 大检测需求以及国际学术前沿为背景,开展半导体缺陷形成与调控机理测试研 究,为国家制备高质量半导体与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征集下列范围内研究课 题: ① 面向金刚石、氧化镓、氮化铝等第四代半导体缺陷形成与调控测试研究; ② 面向 4H-SiC、GaN 等第三代半导体缺陷形成与调控测试研究; ③ 基于半导体晶片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辐照缺陷的形成与退火调控 测试研究。2、微纳制造与微传感器 (1)光学自由曲面制造与评价新方法 以空间遥感、全景成像、虚拟现实、短焦投影等重点领域内的大视场光学系 统需求为背景,重点研究光学自由曲面应用于大视场高像质光学系统制造的关键 技术,研究具有可加工性的连续自由曲面空间表达和数学实现方法,研究多参数 控制下面型设计及像差优化理论,研究自由曲面面形和装配误差对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完善自由曲面光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纳米切削机理,研究刀具伺服技 术在加工自由曲面时的误差模型、误差补偿方法和关键技术,进一步发展自由曲 面加工方法。 面向复杂光学自由曲面表面形貌高精度自动化快速测量需求,突破测量精度 与测量动态范围的制衡,研究全维度、全频段测量评价新方法。研究跨尺度多物 理量综合测量原理,解决极限测量空间限制测量难题;研制高端智能化测量仪器 装置,实现真正意义上任意未知光学自由曲面高精度全自动测量。研究核心高精 度标定及复原新算法,构建系统误差智能补偿数学模型,制定应用端为基础的科 学评价策略,完善光学自由曲面测量理论体系。 (2)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新方法 针对在下一代核心器件与高端传感器的巨大潜在驱动下制造精度再一次提 升并接近材料极限的趋势,提前布局亚纳米至原子精度、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 新方法、新技术的探索研究。采用特殊波段的电磁辐照以及电化学等方法,研究 材料在亚纳米至原子尺度下的增减机理与加工极限,构建过程模拟、可控性与工艺优化、加工质量评价等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与纳米精度 制造的工艺衔接、表面状态演化等跨尺度问题。 3、精密测量与制造智能 (1)声学无损检测研究 声学无损检测研究面向航空航天、石油石化、能源电力、深海远洋等重大行 业需求为背景,重点研究基于包括常规超声、电磁超声、合成孔径超声等超声检 测技术,基于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光纤光学传感等无损检测技术,海底自主航行 智能球及海洋声学检测技术。开放课题选题定位于新型检测技术的基础理论早期研究与探索: ① 海洋环境监测的多参数传感器研发与应用; ② 基于压电材料的面阵声发射传感器研制。 (2)海洋磁场检测技术与磁流体动力学研究 海洋磁场检测技术以海洋资源探测、海洋环境保护以及军事海洋学等重点领 域内的磁场精密测量需求为背景,重点研究基于激光技术的磁场测量新原理、新 型激光磁场探测处理技术及新型激光海洋磁场精密测量装置。 磁流体动力学研究方向以航空、航天及航海等重点领域内的高精度传感需求 为背景,重点研究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的惯性传感新原理、新型磁流体动力学惯性 传感技术及器件、新型磁流体动力学高精度姿态测量装置、液态金属的灌装和密 封、与内外电极的浸润性调节和新型高密度液态金属材料的研制。 (3)激光与光电测试技术 以先进制造、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内的精密测量需求为背景,重 点研究基于激光与光电传感新原理、新型光电探测处理技术及器件,具有重要学 术价值和重大工程应用前景的几何量测量新方法、新技术、新系统。开放课题选 题与设置定位于基础原理探索和创新技术的早期研究与验证,为后续技术研发与 工程应用提供源头动力。征集下列范围内研究课题: ① 面向先进制造的高精度几何量测量新原理、方法与技术;② 高动态条件下多自由度几何量测量新原理、方法与技术;③ 面向现场非可控环境精密测量的精度控制与误差修正方法与技术; (4)高性能声/光子晶体微腔与传感技术 针对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对高精度传感的需求,重点 研究基于声/光子晶体的高精度传感新原理、新型声光耦合技术与传感器件;研 究基于能带拓扑的高性能声/光子晶体微腔设计方法,新型声光传感器件特性表 征与测量方法。开放课题定位于基础理论探索和前瞻性创新技术的早期研究,为后续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提供源头动力。 (5)水下传感网络时间同步技术 以水下多节点分布式探测、识别与跟踪领域内的时钟参数精密测量需求为背 景,重点研究水下传感网络中高精度的时钟参数估计方法和低能耗的时间同步方案设计,力图改善水下传感网络的协同工作性能。开放课题选题定位于基础理论 和方法的早期研究与探索: ① 面向水下蜂窝网络的高精度的时钟参数估计方法; ② 面向节点随机部署水下传感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案;③ 节点时间同步与被动目标定位的联合方案设计。 4、生物与环境检测技术及仪器 征集下列范围内研究课题: (1)海洋生物电生理检测技术及仪器 以鱼类等海洋经济物种为研究对象,探究听觉行为等国际学术前沿问题,研 究涉及脑电传感器、放大器、滤波器等方面的脑电检测技术及仪器,开放课题选 题定位于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早期研究与探索: ① 基于听觉诱发电位响应的传感技术; ② 脑电电位放大器及信号增强方法; ③ 脑电电位滤波器件设计与构建。 (2)生物信息检测技术及仪器 围绕精准诊断、智慧医疗和食品安全等关系国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检测需求, 以世界科技前沿和经济主战场为背景,研究基于微流体、纳流体和柔性传感器的 生物信息检测仪器及设备,推动现代检测技术与重大疾病诊断和慢病监测技术的 融合创新,开放课题选题定位于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早期研究与探索: ① 基于纳米颗粒耦合的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技术; ② 基于喷墨打印的柔性传感器制造技术;③ 基于功能化微针的慢性病无创监测技术;④ 生物传感器的表面结构化修饰及信号增强方法; ⑤ 基于纳米光子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 ⑥ 基于纳米孔道的高灵敏生物检测技术。此外,本次申请优先考虑与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实质性合作研究的申请人或申请单位,并提供证明材料(如合作发表的高水平论文、项目、专利等);本校教职工和学生不能申请。二、申请材料经专家评审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批准的课题,可获得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申请人需提交的材料有:电子申请书(WORD 或 PDF 格式)和纸质原件一式三份,申请书原件需签名,申请者所在单位需同意并加盖公章(国内申请单位划拨经费时会涉及到财务部门,因此需要法人级别的申请单位盖章;国外可只签名);电子版文件统一命名为“所属研究方向-单位-姓名”(所属研究方向详见申请书简表)。在申请受理截止时间06月30日前将相关证明材料及电子版申请书发送到指定的邮箱;纸质申请书原件(三份)最迟07月15日前邮寄到重点实验室。三、开放课题的经费使用及日常管理根据天津大学经费管理办法,获得资助的开放课题经费分期拨款到国内承担单位,经费应严格按照科技部、财政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相关财务规定使用。凡申请拨款的课题负责人均需事先提供当次拨款金额发票,并在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时,提供经费使用情况说明并加盖有效的单位财务公章。重点实验室将通过开放课题进一步加强与课题承担单位的合作与交流,课题申请除相关研究内容外,需说明与重点实验室的合作或交流方式。为方便开放课题联络、运行和管理,所有申请课题都需指定精仪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作为联系人。同时,拟利用重点实验室条件进行开放课题研究的,请通过联系人协调,实验室将尽力解决好研究人员的相关工作条件。请申请者仔细阅读《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申请,凡不符合规定的将不予受理。四、联系方式联 系 人:王明方通信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 92 号天津大学17号楼东配楼精仪国家重点实验室邮政编码:300072联系电话:022-27406643传 真:022-27404778电子邮箱:pilab@tju.edu.cn附件1: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docx附件2: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pdf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06月10日
  • 质检实验室9月向南宁市民免费开放
    都说进口奶粉入境前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测才可上市,可是,您知道检测项目有哪些、检测过程如何、需要多久出结果吗?9月1日,广西质检系统“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宁举行,广西质检系统实验室从9月1日起至9月30日集中向社会开放,市民可走进质检实验室好好了解一番。  进口奶粉检测最受关注  说起实验室,很多市民肯定认为这离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很遥远,其实不然。昨日上午,记者走进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为市民掀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在国家农产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的楼层,穿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都在有序地忙碌着。其中一间实验室桌上摆放着10多个品牌的洋奶粉,施恩、亨氏、雀巢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原来,这里就是负责进出口奶粉安全检测的实验室。  近几年来,国内多个地方曝出“问题奶粉”事件,牵动着不少父母的心。技术中心食品动植物实验室工作人员汪文龙对此深有感触:“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很多市民都主动拿奶粉来要求检测。不过今年人数少一点,大家都希望有知情权。”汪文龙说,截至目前,实验室检测的进口奶粉还未发现含有三聚氰胺。  据汪文龙介绍,对于进口奶粉,国家有一套很严格的卫生标准,检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如果无致病菌,一般5天可以出检查报告 一旦查出可疑病菌,还要进一步检测,需要15天出结果。  有28个检验检疫实验室  在技术中心大楼里,记者还参观了广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这里设有体检部、签证室、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咨询室、医学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确认实验室,服务对象为出境劳务、留学、经商、国外定居等出入境人员。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每年都能从出入境人员中检测出二三十例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  据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刘军义博士介绍,现在广西也有了水产品实验室,5天就可以出结果。而在2006年以前,广西没有自己的水产品实验室,所有产品都要送去珠海检测,25天左右才能得到检测结果,对于每年有10万吨进口水产品的广西来说非常不便。  据了解,广西检验检疫系统目前已经拥有艾滋病初筛和确认、结核病、临床生化、生物媒介监测、家电产品等领域的检验检疫各类实验室28个,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广西出入境人流、物流构建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  市民想参观可提前预约  据悉,全国质检系统“实验室开放”集中展示月活动9月1日全面启动。国家质检总局同时在北京、天津、广东、广西等地举行启动仪式。广西质检系统实验室将在9月1日—30日集中对社会开放。  如果市民想前往参观实验室,需要注意什么呢?刘军义博士提醒说,不管是个人或单位组织参观,都要先预约登记,然后由工作人员安排时间,引导到限定的区域参观 一些关系到知识产权的实验室工作区域将严格控制人数。预约电话为0771—5320529。
  • 精彩回顾丨「走进岛津 感知科学」高校开放日活动圆满举办
    精彩回顾丨「走进岛津 感知科学」高校开放日活动圆满举办导读开放日活动合影近期,岛津广州分析中心联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共同举办了“走进岛津,感知科学”主题开放日活动,由岛津营业姜华女士陪同学院的54名师生来到岛津广州分公司进行交流学习。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校长领航工程基地、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基地,其体育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聚焦师范教育主业的同时,促进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协调发展,为广东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培养“人格健全、文化知识广、专业基础实、职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仪器分析前沿讲座岛津广州分公司业务部李德波经理发表了欢迎致辞。李经理向来访客户介绍了岛津在中国的事业历程。随后,岛津PS团队王志红、王文龙和张文义三位工程师作了题为《引领科技创新,携手谱写未来-岛津色谱质谱的最新应用及技术进展》等三场讲座,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岛津仪器的应用及科研成果,岛津仪器在各领域丰富的应用场景引起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师生们的强烈兴趣。王志红工程师作现场报告分析中心实验室参观学习现场报告环节结束之后,师生们来到岛津分析中心实验室参观学习。岛津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上海、北京、广州、沈阳、武汉、西安、成都共七大分析中心。广州分析中心主要负责华南区域应用支持工作,配备了一个占地近2300平方米的实验室,分为培训、仪器展览、样品前处理三个区域,放置、展出了约80套/台分析仪器设备,每年接待培训学员和来访客户近2000人次。分析中心李婷、张施敬工程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液相色谱区域仪器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及相关应用案例。液相色谱区域目前有两台Q-TOF高分辨质谱,两台MALDI-TOF高分辨质谱、四台三重四极杆液相质谱,LC-20、30、40系列液相色谱仪以及全谱二维液相、离子色谱、氨基酸分析系统等特色机种,应用领域涵盖生物科学、医药、化工、食品、公安司法等行业,拥有丰富的液相色谱应用案例和专业的工程师团队,为岛津仪器用户提供持续支持,助力分析检测与科研工作。李婷工程师分享质谱成像在空间代谢组学检测中的典型案例张施敬工程师分享双进样系统在化妆品检测中的典型案例刘小华工程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气相色谱区域岛津Nexis GC-2030、GCMS-QP2020 NX、GCMS-TQ8050 NX及外围附件HS-20 NX、AOC-6000 Plus等仪器硬件结构、原理、性能特点、突出优势及这些仪器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刘小华工程师分享气相气质仪器在环境领域中的典型案例光谱区域仪器由王利华和唐国轩两位工程师进行介绍。王利华工程师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和ICP-MS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唐国轩工程师介绍了EDX的工作原理与应用特点,随后两位工程师现场取材对学生提供的物品分别进行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口罩材质鉴定和金首饰黄金纯度及镀金厚度EDX测定实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示,有趣的互动实验使同学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科技的力量。王利华工程师演示红外光谱口罩材质鉴定实验唐国轩工程师演示EDX测定首饰黄金纯度及镀金厚度实验最后,尹奕斌工程师向师生们介绍了试验机区域仪器,并现场进行了塑料样品的拉伸力学实验演示,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了解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尹奕斌工程师演示塑料样品的拉伸力学实验岛津分析中心实验室各类高端分析仪器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如高分辨质谱等面向科研的高端仪器,有不少同学表示是第一次见到实物,很多同学对仪器的功能和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介绍过程中踊跃发言提问,在交流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自我。本次的开放日活动,使同学们对仪器分析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对仪器分析和岛津仪器的了解。结语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踏上了返程的大巴,虽然窗外依旧细雨纷飞,脸上却都带着收获知识的喜悦。“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是岛津一直奉行的宗旨。本次高等院校开放日活动,也是岛津公司身体力行、服务社会的延续。岛津也将一如既往,用我们微薄的光亮为大家通往探索科学的学术征程引路。撰稿人:张施敬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