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可视化墒情监测系统

仪器信息网可视化墒情监测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可视化墒情监测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可视化墒情监测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可视化墒情监测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可视化墒情监测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可视化墒情监测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可视化墒情监测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可视化墒情监测系统相关的资讯

  • 智能化管理,实现噪声监测“自动化”与数据“可视化”
    2023年,16部门发布“声十条”,提出2024年底前,设区的市级城市完成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并与省级和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联网。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城市开展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2025年1月1日起,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统一采用自动监测数据评价。不仅如此,一系列行业领域噪声自动检测技术规范等也陆续发布。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实现全国地级及以上的城市建成3800多个自动监测站点,目前,全国噪声领域科研及产业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噪声监测系统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和预警,使得噪声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市场更加广阔。为了解当前噪声监测技术进展、应用成效、行业状况及挑战机遇,向大家展现当前噪声监测市场现状,仪器信息网开展了“噪声监测现状与市场动态”主题约稿活动,本篇文章为北京爱唯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回稿内容。生产生活中工业运营的噪声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从居民健康污染到居民不动产贬值等。减轻工业噪音污染的一揽子方法往往导致更大更贵的一揽子工程。那么,运营者在部署噪声管理策略时,首先的难点是如何在最低的投入下减少系统的总监控成本和资源。工程噪音控制、声屏障和限制营业时间只是有效噪音管理实践的几个例子,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大量投资,而精确智能化部署可以减少超额监测成本,确保更有效地缓解噪音。澳大利亚Envirosuite公司(简称:EVS),旗下子公司爱唯施,有30多年的环境管理经验,以自主开发的智能环境管理软件和噪声监测设备为平台,向客户提供实时及持续的噪声监测,分析报告,溯源预测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噪声管理方案。(1)智能噪声监测软件实现环境数据可视化和自动化:EVS 的Omnis和Anoms是基于云的数据管理平台,提供24/7的噪声监测与数据分析,以专用算法和建模将远程设备的数据可视化,实时设定、监控和导出报告,以实现自动管理其辖区的多个环境参数。包括预测潜在的环境噪音问题,跟踪噪音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等。同时提供噪声事件回放以及噪声阈值警报功能,可用于即时调查违规的噪声事件(频谱图或波形格式),还可以根据导致超标的原因进行噪声分类,帮助了解哪些噪声源不合规,以便进行降噪措施调整以提高噪音合规性。图:EVS 的智能噪声监测软件实现环境数据可视化和自动化(2)适用于任何环境的全天候实时噪声监测设备:EVS 提供专业的全天候噪声监测设备EMU3700 ,可部署在机场、工业、市政运营区内或周边社区的任何场地。EMU3700能够捕获准确的噪音和天气数据,这些数据与EVS噪音监测软件的专有算法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分析与见解。用户友好界面可实时查看噪音和天气数据。使操作人员能监控从设备端到远程的数据。包括测量指数,多种标准的报告格式,警报和报告的触发级配置。产品符合AS/NZS 62368-1 CE & FCC等安全性和合规性标准,独立IEC61672:2013 1级型批认证。Envirosuite的NMT 3700系列专门设计用于在恶劣环境中进行永久、移动和便携式的无人值守操作和噪声监测。产品可以安装部署于采矿作业、工业设施,机场,城市环保和建筑工地等各种行业应用。案例1: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噪声监测项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于2005开始使用EVS为其安装25个噪声监测终端NMT和ANOMS 机场噪声管理软件,通过不同站点安装NMT噪声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记录站点周边的噪声数据, 并通过ANOMS远程管理软件进行噪声监测与分析报告,管理雷达、飞行计划、天气和投诉等一系列环境管理解决方案。爱唯施对后期运维方面的站点校准、硬件软件使用和技术支持、对硬件故障进行判断和排除、对软件服务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用我们的解决方案跟踪噪声、航班,解决投诉,有效处理了机场与居民、航空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机场环境管理和噪声合规提供了稳定而有力的支持。图:Envirosuite 噪声监测智能化管理系统案例2:北京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项目北京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采用EVS噪声管理方案进行城市声环境监测,监测系统于 2007 年安装、2008 年 2 月通过最终验收,已经过多年连续工作,系统在全市包括 1 个监控中心(C/S 架构,服务器及系统软件、客户端软件)、18套噪声监测设备(16套设备在线运行, 2套设备备用),爱唯施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和团队,对本系统提供运行维护服务保障。为项目提供专业的噪声监测管理和报告,运行多年来以其专业性和运行稳定性为国家站噪声采集和分析提供了重要数据,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和认可。噪声监测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中国噪声监测系统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zwnj 这些趋势反映了社会对噪声污染问题的关注度提高以及对噪声监测和管理需求的增加。Envirosuite使用专有技术和实时可视化数据来帮助行业和社区的噪声监测管理并保持合规性,EVS的环境智能技术提供灵活和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来帮助您应对噪音及振动的挑战,通过改善环境性能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 中科院建立重金属离子可视化检测新方法
    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王素华研究团队近期在重金属离子污染现场快速敏感检测研究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可视化检测的新方法,并研制出新型的可视化传感器。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的Analytical Chemistry、英国皇家化学会的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和Nanotechnology国际期刊上。  痕量重金属离子检测目前主要依赖于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实验室方法。尽管这些方法检测精度比较高,但仪器耗资昂贵、运行费用高、操作要求多,检测比较费时、费力,而且测量时需萃取、浓缩富集或抑制干扰等复杂前处理过程。  针对这些难题,智能所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制备出针对汞离子的特异性有机螯合配体,与汞离子通过配体交换反应形成螯合物,进一步在发光量子点表面发生快速的阳离子取代反应,导致量子点的荧光效率发生改变,从而通过荧光强度和颜色的变化实现对汞离子的高灵敏选择性检测(Anal. Chem. 2012, DOI: 10.1021/ac302822c)。随着汞离子浓度的增加,荧光发射峰位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同时伴随着量子点的黄光会逐渐演变成红光(如图示)。研究人员进一步设计并组装了针对汞离子的纸质传感器,实现了对纯水、自然湖水中汞离子的快速可视化检测。  研究团队提出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具有不依赖大型贵重的分析仪器、可进行裸眼观测、响应时间快等优点,能够实现痕量重金属离子的现场快速可视化检测。  研究人员又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发光氧化石墨烯的新型比率荧光纳米复合探针,通过探针不同颜色荧光的比率变化,可将其应用于可视化检测分辨不同价态的铁离子(Fe2+)。在紫外光照下,随着Fe2+浓度的增加,探针的荧光颜色从红色变为蓝色,从而实现对Fe2+的可视化检测(Nanotechnology 2012, 23, 315502)。此外,研究团队还通过对氧化石墨烯的多层规整自组装,研制出了由多层氧化石墨烯组装的电极材料,结合电化学原理,可实现对铜离子的高选择性和敏感检测(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22, 22631)。  该研究得到国家973项目“应用纳米技术去除饮用水中微污染物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中科院“百人计划”支持。图示:针对重金属汞离子的现场快速可视化检测
  • 新疆理化所基于探针结构精细调控实现高氯酸盐可视化检测
    高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和高稳定性,是广泛应用于固体推进剂、军工生产、航天器材、烟花爆竹等领域的重要含能材料之一。据美国爆炸数据中心统计,以高氯酸盐/氯酸盐作为原料直接或间接参与的爆炸案达全球爆炸案总量的63.4%。因此,开展对痕量高氯酸盐固体的高灵敏、准确的现场检测对保障国家公共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爆炸物传感检测团队长期致力于痕量危化品检测方法研究,在危爆品、特别是非制式爆炸物的高灵敏、快速、识别检测原理和器件设计方面发展了系列新的解决方案(Adv. Mater. 2020, 32, 1907043、Adv. Sci. 2020, 2002991、Angew. Chem. Int. Ed. 2022,DOI: 10.1002/anie.202203358等)。近期在高氯酸盐现场可视化检测方面取得进展,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装配合物探针与水凝胶耦合作用协同调控的超高灵敏比色-荧光双模可视化传感新策略,成功实现了超痕量高氯酸盐的现场双模可视化检测。该团队以三联吡啶铂(II)辅助配体为切入口,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系统研究了不同辅助配体对水溶液中三联吡啶铂(II)自组装产物Pt-Pt金属作用导致的MMLCT态光谱能量和发光稳定性的影响,阐明了辅助配体调控高氯酸根诱导聚集产物发光性质的一般性规律。研究发现,异硫氰酸根为辅助配体时,高氯酸根诱导聚集的三联吡啶铂(II)自组装产物具有能量最低且最稳定的MMLCT吸收/发射光谱,而溴为辅助配体时,自组装产物的MMLCT发生强度最高。因此,结合反阴离子调控,获得了具有良好水溶性的三联吡啶铂(II)配合物高氯酸盐比色-荧光双模可视化探针,实现了对高氯酸盐的高灵敏、高特异、快速、双模可视化传感。在此基础上,该团队提出了利用水凝胶反应介质与探针之间的耦合效应对传感材料发光信号局域增强的提升策略。通过将该铂(II)配合物探针与具有均一网络结构的PVA水凝胶耦合,利用自组装生成的微米级一维纤维状聚集体与水凝胶网络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发光产物的完全锚定,实现了对0.75 μm(0.73 fg)高氯酸盐单颗粒的比色-荧光双模传感信号的直接观测,对空气中高氯酸盐悬浮微粒的检测限低至0.02 fg。该研究提出的辅助配体精细调控提升自组装阴离子探针双模可视化传感性能的策略,不仅可为具有特异双模光学响应信号的阴离子探针设计提供指导,还发展了基于单颗粒响应信号直接观测的超灵敏嗅觉传感方法,可为其他超痕量难挥发化学物质传感提供借鉴。此外,爆炸物传感检测团队以该研究为核心,与新疆公安厅共同发布自治区地方标准1项(DB 65/T 4451-2021《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检测目视化学比色法》),为相关行业提供了高氯酸盐检验鉴定操作规范。系列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杂志封底)和《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上,博士研究生苏珍为第一作者,导师窦新存研究员和李毓姝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相关理论计算部分与太原科技大学李坤教授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及自治区相关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2/ta/d2ta00843b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5400521002975封底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2/ta/d2ta90087d
  • 科学岛团队开发MOF荧光传感平台用于食品安全可视化监测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研究员团队在没食子酸(GA)的可视化分析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采用铕离子(Eu3+)与3,5-二羧基苯硼酸(BBDC)配位聚合构建多发射铕金属-有机骨架荧光团,通过便携式传感平台用于对没食子酸的可视化检测。其中,通过设计合成的双发射Eu-MOF荧光探针对茶叶和果汁中没食子酸的共价结合和富集,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食品添加剂监控策略,以保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化学工程类TOP期刊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上。   食品添加剂具有改善感官特性和维持或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作用,尤其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品添加剂正受到社会各年龄段人群的广泛关注。在茶叶和新鲜果汁中的没食子酸具有还原性和多种生物活性,它通过清除活性氧(ROS) 和其他自由基离子对人体具有抗氧化作用,并能显著降低ROS指数。没食子酸不仅天然存在于绿茶、红茶等多种植物中,还因其强大的抗自由基活性和抗氧化作用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中。没食子酸的快速直观检测对分析化学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仅具有很强的抗诱变、抗癌、抗氧化活性,而且是评价食品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   研究人员基于硼酸配体和铕金属离子的聚合,开发了单波长激发下的多发射Eu-MOF,用于快速可视化检测没食子酸,并且利用智能手机APP(颜色识别器)识别荧光探针溶液颜色的RGB值完成了对没食子酸的可视化检测。引入硼酸基团后,Eu-MOF在单波长激发下有两个发射中心,在检测没食子酸时,Eu-MOF的发射颜色在紫外灯照射下可由红色变为蓝色,即由Eu-MOF中能量转移效率的转变引起。这种多发射Eu-MOF具有显著的发光性能、高灵敏度和对没食子酸的快速视觉响应,并对没食子酸的检测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较低的检测限,可用于茶和果汁等实际样品中没食子酸的检测。结合智能手机制备的荧光传感平台,可进行现场、快速、半定量、可视化的检测。所设计的方法为食品质量控制评价体系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并有望扩展多发射Eu-MOF在化学和分析传感领域的应用。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究开发项目和安徽省重点研究开发项目的资助。
  • 化学所开发出单纳米颗粒可视化检测新方法
    纳米尺度物体的可视化检测在纳米材料表征、自组装、化学合成和生物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常规的荧光显微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分子水平检测,但需要荧光探针标记,且存在光漂白等问题。 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宋延林课题组近年来围绕纳米绿色印刷技术制备了多维度纳米光子结构,并对其生物检测应用开展了系统研究,实现了无标记、超灵敏地定量检测。研究发现,当病原体特异性地结合在纳米光子结构上时,会产生散射共振增强作用,显著改变散射光的颜色,可以在10分钟内实现快速检测。不仅如此,纳米光子结构的光学信号可对0 到 1.0 x 105 PFU mL-1 范围内的病原体进行实时响应,检测限降低到 ~1 PFU μL-1。该方法无需荧光标记,也不需要昂贵的实验仪器和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发展简便的高灵敏光学生物检测平台提供了新的思路(Chem. Rev. 2022, 122, 5, 5144–5164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24234;Adv. Mater. Interfaces 2022, 2102164)。 最近,宋延林研究团队基于纳米印刷技术发展了一种快速、无标记、可便携的单纳米颗粒可视化检测方法(图1)。印刷制备的一维纳米结构在可见光区域具有独特的光学共振特性。研究发现,当一维纳米结构的尺寸大于临界值时,散射和衍射信号均出现在可见光区域,能够显著放大纳米尺度物体的光学信号,突破传统的光学衍射极限。基于此,利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甚至手机可以直接观察到单个小至50 nm的物体或缺陷,实现了光学可视化检测多种纳米结构。进而在一维纳米结构表面修饰特异性抗体,实现了实时检测、计数测量生物体液环境中的单个病原体颗粒。与已经报道的纳米尺度光学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可便携,且广泛适用于不同纳米材料和结构,在自组装、微流控监测、集成光子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Matter期刊(https://doi.org/10.1016/j.matt.2022.03.013),论文第一作者是张泽英和赵茂雄,通讯作者是宋延林研究员和苏萌副研究员。 图1 基于印刷一维纳米结构实现单纳米颗粒的可视化检测
  • 2193万元!铜陵生态环境可视化智慧监管系统项目招标
    据生态环保招投标信息平台数据显示,8月17日,安徽省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发布铜陵市生态环境可视化智慧监管系统及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共享项目招标公告。项目采取不见面开标方式,预算金额2193万元。项目概况铜陵市生态环境可视化智慧监管系统及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共享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免费下载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3年09月06日 10时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2023CGSH159项目名称:铜陵市生态环境可视化智慧监管系统及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共享项目预算金额:2193万元最高限价:2193万元采购需求:本项目为铜陵市生态环境可视化智慧监管系统及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共享项目,一标段为生态智慧监管前端及后台应用系统建设,采购内容包括双光谱热成像球机、热成像双光谱网络云台摄像机、180度全景摄像机、高清枪式摄像机、智能广播设备、环保专网整合、生态环境可视化智慧监管系统等,最高投标限价为1047万元;二标段采购内容为视频整合共享应用系统建设,最高投标限价为1146万元。具体采购标的名称、数量、参数以及技术要求等,详见招标文件。合同履行期限:一标段、二标段供货期均为合同签订后180日历天内供货并安装、调试完毕。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 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2. 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本项目符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第六条第3款之规定,为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项目。具体原因如下: 按照本办法规定预留采购份额无法确保充分供应、充分竞争,或者存在可能影响政府采购目标实现的情形。对此项内容如有疑问,可通过书面形式或登录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线上提交两种方式向采购人进行质疑。3. 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8月17日 至 2023年09月06日 ,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3: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方式:本项目只接受已入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库的企业参与投标。投标单位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在中心网站(网址:http://ggzyjyzx.tl.gov.cn)自行下载采购文件。入库方式详见中心网站下载专区“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库入库须知”,因未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导致无法参与投标的,责任自负。售价:0元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时间:2023年09月06日 10时00分 (北京时间)地点: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九室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1、本项目采用网上不见面开标,投标文件解密、询标通知、客观分公示、否决通知等,通过系统在线方式完成。投标人须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使用CA锁自行登陆不见面开标大厅,并在解密指令发出后30分钟之内完成解密,投标人未按规定完成解密,视为放弃投标。投标人在项目开、评标期间应保持在线状态,授权委托人应保持电话畅通,随时通过交易系统接受评标委员会发出的询标等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答复。技术支持咨询电话:400-998-0000。不见面开标大厅登录方式: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选择不见面开标大厅登录。具体操作详见中心网站下载专区的《铜陵市不见面开标大厅-操作手册(投标人)》。2、无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铜陵市生态环境局地址:铜陵市长江东路601号联系方式:0562-2615508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安徽秉弘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地址:铜陵市北斗星城B1座1303室联系方式:18356277828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周女士电话:18356277828 附件:项目需求.pdf招标文件.pdf
  • 我国科学家发展无酶荧光可视化快速检测有机磷农残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蒋长龙团队基于比率荧光材料构建可视化传感平台,实现快速定量检测环境和食品中的草甘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草甘膦凭借其高效、快速等特点成为国际上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在有机磷农药中占有重要位置。但较高的使用量及不合理的使用方法会造成农产品中草甘膦残留量超标,高残留、毒性强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安全。因此,发展快速、高选择性地检测草甘膦残留方法成为了控制和处理有机磷农残污染与危害的关键环节。目前人们通常采用实验室仪器或酶抑制法等检测方法来保证农残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这些方法通常存在对环境要求苛刻以及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建立高选择性及高灵敏的草甘膦残留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对贸易、环境、食品和人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研究人员基于比率荧光纳米传感器开发了一种新型且无酶的便携式传感平台用于草甘膦的快速可视化检测。该传感器由设计制备的蓝色碳点(CDs)和金纳米团簇(Au NCs)构成,当草甘膦与碳点反应时,聚集诱导猝灭(ACQ)导致碳点的蓝色荧光快速猝灭,而金纳米团簇的橙色荧光保持不变。由于该传感器不依赖于酶,仅通过荧光色度变化,所以在极短时间(2秒)内即可实现对草甘膦的快速可视化响应及读数检测,检测限(LOD)低至4.19 nM,远低于国家标准。此外,研究人员还结合3D打印技术及智能手机颜色识别器,开发了便携式荧光检测平台,可在实时/现场条件下对草甘膦进行快速可视化定量监测,为农药残留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策略。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安徽省博士后科研计划的支持。     论文链接图1 比率荧光传感器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草甘膦残留示意图图2 基于智能手机的监测平台可视化定量检测草甘膦
  • 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检测仪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11月28日,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检测仪技术在西安航空基地正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这一技术的国产化,填补了业界空白,大大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无损检测仪器研发与生产方面的差距,是我国无损检测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无损检测在各制造行业的品质管理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超声波检查因其安全、经济、简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无法对任意复杂形状以及非金属物体内部缺陷实现高效、直观地检测。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广泛应用,航空工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迄今对这些新型材料的无损检测还缺乏有效的手段。  由西安金波检测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检测仪,成功突破了无损检测领域中的这一世界科研难题。该检测仪的问世,对任何形状物体及绝大多数材料的内外部探伤,小到电子元器件,大到飞机机身部分均可进行无损检测,并可在高温、有毒等恶劣环境下工作。使用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检测仪对飞机机翼、火车车轴等高速运载工具部件以及发电设备、压力容器等产品进行定期检查,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安全使用寿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如果传统的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被比喻为“收音机”技术,则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无损检测技术就属于“电视机”技术。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检测仪由检测单元和激光单元组成,可简单地将超声波的传播过程可视化,并根据波形变化检查出被测物体内部或表面的损伤,通过计算机屏幕清晰、实时地观察。由于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检测仪技术实现了无损检测的可视化,对物体内部存在的缺陷及损伤的识别变得非常容易,且可防止无损检测中经常发生的漏检和误判。  金波公司研发的“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探测仪”,是西安航空基地入区企业科技创新的典型范例。西安航空基地具有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学为一体的航空产业体系,同时具备各类与航空产业有关的高科技研发群,对于“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检测仪”的使用、推广、乃至产品改良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广阔空间与平台。依托激光超声波可视化检测仪,目前西安航空基地已成立无损检测服务平台与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先后为近百家西安航空基地入区企业及国内航空、航天、军工、核电、电力领域企业提供服务,出具检测报告80余份,解决了众多目前无法解决的难题,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了航空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化学所印刷微生物可视化检测芯片方面取得进展
    细菌、病毒、真菌等与生命健康相关。临床常用的细菌检测方法是平板计数法,需要将菌液培养1-2天,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亟待发展快速灵敏的细菌检测新方法,这是纳米生物检测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宋延林课题组在纳米光子结构的印刷制备、光学性质调控、机理研究和生物检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24234;Chem. Rev., 2022, 122, 5, 5144–5164;Matter, 2022, 5, 1865-1876;Adv. Mater. Interfaces, 2022, 9, 2102164;Sci. Bull., 2022, 67 , 1191–1193;ACS Nano, 2022, 16, 10, 16563–16573)。科研人员利用绿色印刷技术精确地控制纳米光子结构的组装过程,通过周期性地排列结构单元实现了显著的光子共振增强效应,为超灵敏可视化检测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途径。近日,该课题组将一维纳米结构的光学信号放大作用与蒸发过程中毛细力驱动的颗粒预富集相结合,设计出快速超灵敏的微生物检测芯片。研究以聚苯乙烯微球悬浮液为墨水,在基底上印刷制备了大面积的一维纳米光子结构,并利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大量的羧基高效偶联抗体,特异性地识别待检测样本中的致病菌。研究发现,将毛细力诱导的咖啡环效应引入微生物检测,可在基底上对目标病原体进行预富集,提高检测效率。除了捕获细菌,纳米光子结构还具有强的光场局域能力,可显著增强细菌的散射光信号,提高检测灵敏度,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其物理特征如生理环境、活性、繁殖状态进行可视化分析。进一步,研究实现了连续监测水、血清、尿液以及蔬菜等样本中的细菌情况。这种生物检测芯片制备简单、成本低,能够结合普通的商业显微镜或者手机直接获取检测结果,在医疗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科院和北京市的支持。基于一维纳米光子结构生物芯片快速、超灵敏检测细菌感染
  • 科学岛团队双模态传感策略用于氨基甲酸酯类农残可视化快速检测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蒋长龙研究员团队在可视化检测环境中的西维因检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作为主封面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上。西维因作为一种有效的广谱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已广泛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然而,过量使用或错误的使用方式会导致西维因残留,西维因在土壤、水果、粮食等介质中留存时间长,且易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内,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西维因残留的检测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近年来,农药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仍然侧重于仪器检测,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化学分析、色谱等,但这些技术由于检测耗时长和复杂的样品预处理,不能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需求,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因此,开发便携式和可靠的实时分析方法来检测西维因残留,对环境污染物监测和农业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研究人员利用氨基修饰的金纳米颗粒、硅量子点和碲化镉量子点作为传感中心,设计了一种双模态(比色-比率荧光)传感体系,能够可视化定量检测痕量西维因残留。当西维因进入传感体系后,会通过静电效应触发金纳米颗粒团聚,导致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变化,伴随着肉眼可观察到的自然光下的溶液颜色变化。同时,金纳米颗粒的团聚引发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硅量子点的蓝色荧光发射强度逐渐增加,而碲化镉量子点的红色荧光强度显著降低,从而导致体系荧光颜色由红到蓝的显著转换。研究发现,双模态传感体系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与准确性,比色模式下检测限为49.6 nM,比率荧光模式下检测限为16.3 nM,实现了对实际样品中痕量西维因残留的高灵敏度、即时可视化检测。此外,结合3D打印技术与颜色识别应用(APP),研究团队还构建了具有高兼容性的便携式智能荧光检测平台,以扩展其实际应用。该工作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提供新策略,并拓宽了便携式可视化定量检测装置在化学传感中的应用。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的支持。图1. 双模态传感体系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西维因残留的机理示意图,该工作受邀作期刊封面报道。图2. (A)智能传感平台的检测示意图;(B)智能手机对荧光图像的RGB分析;(C)具有高兼容性的便携式传感平台;(D)紫外光下,荧光传感体系在加入浓度为0至200 μM的西维因后的图像;(E)荧光颜色变化(B值/R值)与西维因浓度的线性关系图。
  • 研究员开发便携式传感平台实现有机磷农残的快速可视化检测
    草甘膦凭借其高效、快速等特点成为国际上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在有机磷农药中占有重要位置。但较高的使用量及不合理的使用方法会造成农产品中草甘膦残留量超标,高残留、毒性强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安全。   因此,发展快速、高选择性地检测草甘膦残留方法成为了控制和处理有机磷农残污染与危害的关键环节。目前人们通常采用实验室仪器或酶抑制法等检测方法来保证农残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但这些方法通常存在对环境要求苛刻以及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建立高选择性及高灵敏的草甘膦残留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对贸易、环境、食品和人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蒋长龙团队基于比率荧光材料构建可视化传感平台,实现快速定量检测环境和食品中的草甘膦。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该传感器由设计制备的蓝色碳点(CDs)和金纳米团簇(Au NCs)构成,当草甘膦与碳点反应时,聚集诱导猝灭(ACQ)导致碳点的蓝色荧光快速猝灭,而金纳米团簇的橙色荧光保持不变。由于该传感器不依赖于酶,仅通过荧光色度变化,所以在极短时间(2秒)内即可实现对草甘膦的快速可视化响应及读数检测,检测限(LOD)低至4.19 nM,远低于国家标准。   此外,研究人员还结合3D打印技术及智能手机颜色识别器,开发了便携式荧光检测平台,可在实时/现场条件下对草甘膦进行快速可视化定量监测,为农药残留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策略。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安徽省博士后科研计划的支持。图1 比率荧光传感器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草甘膦残留示意图图2 基于智能手机的监测平台可视化定量检测草甘膦
  • 科学岛团队发展可视化快速检测多菌灵残留新策略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研究员团队,在基于光致电子转移的比率荧光传感体系,用于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环境和食品中多菌灵残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分析领域TOP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   多菌灵是一种苯并咪唑类农药,具有广谱杀菌特征,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但多菌灵在自然界中降解速度较慢,其残留随呼吸、皮肤吸收或误食进入体后,药物毒素会对肾脏造成破坏,甚至导致肾功能受损、精神恍惚等中毒症状,严重危害消费者安全。目前,国内外用于多菌灵残留检测的主要分析方法仍然局限于实验室仪器及免疫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通常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耗时长等问题。因此,发展快速、低成本、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多菌灵检测新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研究团队基于光致电子转移(PET)机理建立了简单、高效、可靠的比率荧光传感体系,并开发了新型便携式传感平台用于多菌灵的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该传感器由超薄石墨氮化碳纳米片(g-C3N4 nanosheet)和罗丹明B(RB)构成,多菌灵通过静电作用与氮化碳纳米片反应,并由光致电子转移引发氮化碳纳米片的蓝色荧光猝灭,而罗丹明B橙色荧光保持不变。传感器通过由蓝到紫的灵敏荧光色度变化,实现对多菌灵的快速可视化响应及读数检测,检测限(LOD)低至5.89 nM,远低于国家最大残留标准。此外,借助3D打印技术及智能手机颜色识别器,研究团队设计的便携式智能传感平台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中多菌灵检测,并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为农药残留现场高灵敏度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策略。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究与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支持。图1. 比率荧光传感器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多菌灵残留的机理示意图。图2. (A)便携式多菌灵检测传感平台设计与基本操作流程;(B)荧光颜色对不同浓度多菌灵的响应;(C)传感平台操作界面;(D)R/B比值与多菌灵浓度的线性关系。
  • GC-IMS技术让风味可视化——海能技术参加功能性食品检测大会
    2022年8月1日-3日,一年一度的FFC 2022中国功能性食品大会于南京市白金汉爵酒店召开,海能技术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以“功能性食品与人类健康”为主题,汇聚业内顶级专家、龙头企业等千余位功能食品界代表,共议科技创新、市场趋势,搭建全产业链交流和对接平台,促进我国功能性食品产业规范发展。 大会期间,海能技术、悟空仪器、新仪科学、G.A.S.来到现场,展出了K116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Wooking K2025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T960全自动滴定仪等仪器,不同系列仪器可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为功能性食品提供多方面的检测。 在“功能性创新产品的开发”分论坛中,我们分享了《可视化的功能性食品风味分析——GC-IMS联用技术》的报告,主要针对可视化风味分析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做了详细介绍。 GC-IMS技术在对功能性食品的风味进行检测的同时给出可视化图谱,优化生产者的加工工艺,并有利于对产品的一致性标准进行评价,可满足消费者对于功能性食品风味上的进一步需求。 中国功能性食品大会是我国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其具有信息面宽、产业链长等特点,促进我国功能性食品产业规范发展。 海能技术非常珍惜在此次大会中与专家、用户线下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也将不断创新,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科学仪器。
  • 合肥物质院固体所在可视化检测农药残留方面取得新突破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研究员团队在氨基甲酸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方面取得新进展,设计制备了两种高效的比率荧光纳米探针,并结合智能手机的颜色识别器,实现对食品和环境水体中农药的可视化定量检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和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主要用作杀虫剂、杀螨剂、除草剂和杀菌剂,已成为农药的一大类别。有机磷农药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病、虫、草害,其挥发性强,遇碱失效。这两种农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农作物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留。但它们在自然界中降解速度较慢,其残留随呼吸、皮肤吸收或误食进入体后,药物毒素会对人体器官功能受损,严重者会出现呼吸麻痹,甚至死亡,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国内外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主要分析方法仍然局限于酶抑制法和免疫测定等,这些方法通常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耗时长等问题。因此,发展快速、低成本、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农药检测新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研究人员基于2, 3-萘二醛(NDA)和亚硫酸盐诱发的类 Strecker 反应原理,构建了一种无酶比率荧光探针,以 CdTe 量子点 (CdTe QD) 作为背景荧光,用于氨基甲酸酯农药(CPs)的全谱视觉识别。CPs加入后,通过亲核缩合反应产生绿色荧光的异吲哚,该荧光探针出现了从红色到绿色的明显颜色变化,实现对氨基甲酸酯的快速可视化响应,检测限(LOD)低至18.6 nM,远低于国家最大残留标准。   此外,通过集成绿色碳点和CdTe量子点(CdTe QD)构建了比率荧光探针,用于甲基对硫磷(MP)的高选择性定量检测。在碱性条件下,MP能迅速水解生成对硝基苯酚(p-NP), 氢键加强的瞬时反应导致碳点和p-NP之间的内滤效应猝灭绿色荧光,从而导致探针产生由绿到红的灵敏荧光色度变化,检测限低至为8.9 nM。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支持。
  • 东方德菲新品推荐---微观可视化驱油工作站
    化学驱油技术是一项比较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高分子化学、油田化学、地质、油藏等多个学科,比注水开发研究要复杂的多, 针对微观可视化驱油机理研究问题,北京东方德菲仪器有限公司与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研发生产了系统集成型可视化驱油系统,即VMF100微观可视化驱油工作站。 VMF100微观可视化驱油工作站,通过可视化的微流控技术,记录和分析驱替液在微纳尺度通道芯片中的驱油过程。VMF100是定量描述不同化学驱油体系微观驱油机理的实验工作站,高效识别剩余油,并表征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的渗流特征,VMF100工作站具有高集成化、高操控精度、芯片多样化、 分析可视化等特点,是微观驱油机理研究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微观可视化驱油工作站由原油注入系统、驱替液压力注入系统、压力监测系统、芯片密封系统、微纳孔道芯片,微观视频系统、操作分析软件组成。该工作站可以完美记录和控制饱和油及驱替的动态过程,评价剩余油再启动能力,并分析剩余油的渗流特征。 微观可视化驱油工作站的功能 1、精密控制和记录饱和油的动态过程原油注入系统采用精密注射泵恒流控制模式,将原油注入微孔道芯片内形成饱和油。微观视频系统可以记录整个饱和油的动态过程。如下图2、精密控制和记录驱油的动态过程驱替液注入系统采用压力恒流模式,将驱替液注入饱和油芯片形成动态驱替。微观视频系统可以详细记录整个驱替的动态过程,如下图:3、剩余油分类识别统计剩余油识别分类统计软件可以定量处理石英芯片的驱替实验视频以及 数值模拟水驱油实验视频,分析整个实验过程中各种类型(膜状流、滴状流、柱状流、多孔状和簇状流)剩余油的数量、面积分布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情况等,结果数据可做进一步处理。 VMF100的性能指标:1.原油注入系统驱动方式:微步进处理器驱动设置方式:彩色LED触屏设置注射范围:0.5ul-50ml直接推力:16kg流速范围:1.28pl/min-88.28ml/min稳定精度:0.05%最小推进速度:0.18um/min2.驱替液注入系统驱动方式:压力驱动方式压力流量设置方式:软件程序控制及本机独立控制压力流量显示方式:彩色LED显示屏通道数量:双通道或三通道zuida压力:200Bar流速范围:7.5nl/min-5ml/min流速精度:7.5nl/min3.压力监测系统压力传感器:全氟油压力传感器压力数据显示及输出:实时显示/输出压力数据压力测量范围:0-115PSI压力测量精度:0.0007PSI4.芯片密封系统密封方式:强磁性密封zuida耐压:500PSI密封尺寸:1/16 peek 管密封5.微纳孔道芯片芯片材质:石英玻璃刻蚀方式:湿法刻蚀模型类别:仿真均质模型、非均质裂缝模型、平行通道模型、环道模型模型尺寸:1.5cm×1.5cm ,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孔道尺寸:20um×7um ,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芯片尺寸:6cm ×6cm6.显微视频系统主机:体式显微镜采集系统:2000万像素彩色CMOS相机放大范围:3.75×-67.5×工作距离:71mm物镜:0.5平场复消色差物镜光源:LED光源实验平台:强磁实验台7.系统集成1)内置部件:流量剂专用支架流量池专用通孔压力监测系统安装板内置多孔电源2)外置部件:仪器箱体配有24寸触控电脑8.软件功能1)基础功能-剩余油分析:视频记录饱和油的动态过程视频记录驱油的动态过程实时记录驱油压力的动态变化分析不同类型剩余油的数量分布分析不同类型剩余油的面积分布2)拓展功能1-孔道参数:孔道配位数分布孔道孔喉比分布孔道等效半径分布孔道最窄半径分布3)拓展功能2-微观接触角:自动识别微观孔道接触角孔道微观接触角概率密度曲线
  • 抗药性菌株可视化检测新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智慧植保创新团队的“检测炭疽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QOI)类杀菌剂抗药性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团队克服了传统植物病原菌抗药性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检测周期长、操作繁琐、效率低等诸多缺点,建立了一种炭疽病菌对QOI类杀菌剂抗药性的田间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田间抗性菌株快速检测、早期预警和快速选药,为构建药剂智能筛选和药效智能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 据介绍,该技术成果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判断直观,通过荧光染色或胶体金检测技术,实现了结果可视化,可指导用户田间地头科学智能选药,实现了精准选药和精准用药。
  • 连发3篇hiPSC文章,单细胞可视化培养系统颠覆传统,分离效率高达100%!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 (hiPSC) 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 CRISPR-Cas9)对已经高度分化的人体细胞进行重新逆分化得到的多能干细胞。传统的hiPSC细胞系构建与培养过程操作复杂、耗材昂贵且费时费力。特别是对于异质编辑细胞池中构建的克隆hiPSC系的培养,受到了传统细胞培养方法的桎梏,很难构建一个高效的hiPSC构建与培养工作流程。此外,现有的单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通常对细胞的处理条件要求苛刻,操作步骤繁琐,无法充分保证单克隆性。为应对hiPSC细胞系构建与培养过程中的诸多挑战,iotaSicences公司采用了以GRID技术为核心的高度自动化的单细胞可视化培养系统isoCell,构建了用于 hiPSC细胞系培养的平台。该平台采用全自动化流程,操作条件温和,对单细胞无损伤,具有高通量、自动化、高成活率等优势,可确保分选出的细胞100%为单细胞。柏林医学大学多能干细胞和类器官研究中心的Harald Stachelscheid团队使用isoCell在Stem Cell Research期刊上发表了三篇构建不同功能的hiPSC细胞系的科研应用文章,展示了isoCell在hiPSC细胞系构建和培养方面的优势。图1 单细胞可视化培养系统isoCell实物图 1. 以isoCell为核心的hiPSC细胞培养平台isoCell系统组成的细胞培养平台是基于GRID技术的高度自动化的实验平台。GRID是指在细胞培养基上采用FC40液体分隔出的网格小室,体积小(耗材少),光学透明度高,可以容纳细胞在内生长,且各个小室之间物质不流通。isoCell系统配备了荧光和成像系统,用于在整个克隆工作流程中记录 GRID 小室的图像(见下图)。图2 GRID实物图 isoCell 可自动执行所有液体处理步骤,包括构建 GRID、将单细胞注射到GRID小室中以及交换培养基和收获单克隆集落,在整个工作流程中自动检测每一个 GRID 小室,并确保每一个单克隆hiPSC细胞系来源于单个细胞。图3 isoCell操作流程图 2. 生成具有 SLC16A2:G401R 或 SLC16A2 敲除的 iPSC系X染色体相关的AHDS综合征的发病特点是由编码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MCT8(单羧酸转运蛋白8)的SLC16A2基因突变引起精神运动发育严重受损。该团队使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 SLC16A2 的外显子3)将AHDS患者错义变体G401R和新型敲除缺失变体 (F400Sfs*17) 引入男性健康供体的hiPSC系(BIHi001-B)。通过isoCell培育成功地获得了SLC16A2基因敲除的hiPSC单克隆细胞系(BIHi001-B-7)和(BIHi001-B-8),并证明了这些新细胞系在模拟 MCT8 缺陷对人类神经发育的影响方面的实用性。文章以Generation of iPSC lines with SLC16A2:G401R or SLC16A2 knock out为题发表于Stem Cell Research期刊上。图4 WB验证SLC16A2 敲除的hiPSC系无法表达SLC16A2蛋白 3. 生成 THRB-GS(E125G_G126S) 和 THRB-KO 人类 iPSC 系以研究非典型甲状腺激素信号传导THRB是一种依赖甲状腺激素 (TH) 结合来调节基因表达的核受体。相同的受体也可以介导细胞质中信号通路的激活。目前尚无法区分这两种机制中的哪一种是造成 TH 生理效应的原因。该团队结合基因编辑与isoCell的单细胞培养基技术,成功建立了一种在 THRB DNA 结合域中具有两个突变 (E125G_G126S) 的hiPSC 细胞系(BIHi001-B-2/3),该突变消除了THRB的核受体作用,因此可以用该细胞系专门研究THRB的信号通路激活作用。该团队还生成了 THRB 敲除细胞系(BIHi001-B-6)以消除所有 THRB 效应。通过比较WT结果和这两种细胞系,将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归因于潜在的机制。文章以Generation of THRB-GS(E125G_G126S) and THRB-KO human iPSC lines to study noncanonical thyroid hormone signalling为题发表于2024年2月的Stem Cell Research期刊上。图5 基因测序验证BIHi001-B-2/3和BIHi001-B-6细胞系敲除或突变了对应基因 4. 使用 CRISPR-Cas9 生成了两个 BAX/BAK 双敲除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系 (iPSC)脑缺血损伤很多是由于脑缺血状态下细胞凋亡导致的。Bcl-2基因相关的X 蛋白 (BAX) 和BCL2 拮抗因子(BAK)是 BCL2 家族的两个促凋亡因子,BAX 和BAK是线粒体凋亡的执行基因,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该团队使用 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两个 BAX/BAK 双敲除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BIHi005-A-17和BIHi250-A-1,并通过isoCell培养获得了对应的hiPSC单克隆细胞系。所得细胞系核型正常,具有典型的形态并表达未分化状态的典型标记,并通过基因技术验证了细胞系已敲除BAK基因。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就可以将该BAX/BAK 双敲除的hiPSC细胞系广泛应用于脑缺血等细胞凋亡相关领域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干预机制研究中。文章以Generation of two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s with BAX and BAK1 double knock-out using CRISPR/Cas9为题发表于2024年4月的Stem Cell Research期刊上。图6 通过基因测序及WB验证BIHi005-A-17和BIHi250-A-1以敲除BAK与BAX基因 5. 结论以isoCell构建的hiPSC细胞培养平台可以对hiPSC细胞进行全自动化且温和地单细胞培养。通过isoCell特有的GRID小室网格技术与可视化分选相结合,可以确保每一个单克隆hiPSC细胞系均来自单个细胞,且节省培养耗材。isoCell的培养条件温和,在以上案例中协助科研人员构建了多个基因改造hiPSC单克隆细胞系,成活率高。 单细胞可视化培养系统isoCell的优势:✔ 全自动化流程✔ 操作条件温和,对单细胞无损伤✔ 全培养、分析流程可追踪✔ 单细胞率高达100%✔ 单克隆细胞系构建成活率高✔ 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省耗材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已在Cell、Advanced Science、Small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知名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如下摘引了近年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大家分享。Soitu C, Stovall‐Kurtz N, Deroy C, et al. Jet‐Printing Microfluidic Devices on Demand[J]. Advanced Science, 2020, 7(23): 2001854.Gangoso E, Southgate B, Bradley L, et al. Glioblastomas acquire myeloid-affiliated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via epigenetic immunoediting to elicit immune evasion[J]. Cell, 2021, 184(9): 2454-2470. e26.Deroy C, Nebuloni F, Cook P R, et al. Microfluidics on Standard Petri Dishes for Bioscientists[J]. Small Methods, 2021, 5(11): 2100724.Deroy C, Wheeler J H R, Rumianek A N, et al. Reconfigurable microfluidic circuits for isolating and retrieving cells of interest[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2, 14(22): 25209-25219.Oliveira N M, Wheeler J H R, Deroy C, et al. Suicidal chemotaxis in bacteria[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1): 7608.样机体验:为更好地服务中国科研工作者,Quantum Design 中国也建立了样机演示实验室,将为大家提供为专业的售前、销售、售后技术支持,欢迎各位老师通过拨打电话010-85120280、发送邮件info@qd-china.com、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参观试用!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此处,即刻咨询/体验! 用户名单用户评价路易莎埃姆斯,研究科学家:The Native Antigen Company(LGC 临床诊断集团旗下公司)“使用 isoCell 进行单细胞克隆工作从一开始就简单可靠,并且已无缝地融入我们的流程中。 该程序对细胞很温和,我们看到非常好的存活率,可以筛选大量克隆。 我们收到的客户服务是优质的。”相关产品1、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551413.htm
  • 可视化CO₂,FLIR GF343帮助能源公司将检测时间缩短50%!
    氢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因其导热系数大,冷却效率高,因此常常作为发电机的冷却气体。但由于无色、无味、无臭,泄漏时肉眼往往难以察觉,因此需要借用专业仪器检测。今天,小菲就来给大家说说澳大利亚能源公司AGL energy使用FLIR GF343光学气体成像(OGI)热像仪检测发电机气体泄漏情况,并在每次检查中为公司节省数千美元的案例!AGL Loy Yang是维多利亚州的发电站。该发电站包含四台500兆瓦以上的汽轮发电机,这些发电机于1984年至1988年投入使用。通过主要维护计划和工厂改进进行升级,如今的发电能力已超过 2200 兆瓦。氢气泄漏检测发电机的维护对于发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汽轮发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保持发电机效率,必须减少这些热量。在这种情况下,AGL Energy使用氢气(H₂)冷却发电机。虽然H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冷却剂,但它与空气混合时也极易燃烧。即使有系统来控制氢气,也可能发生泄漏。汽轮发电机在运行期间基本都会发生泄漏,但一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然而,当这些泄漏变得太大或太多时,很可能会造成重大的安全和爆炸风险。每隔几年的计划停机通常是更换过时设备和检查发电机泄漏的理想时机。泄漏检测的现代化“多年来,AGL工程师使用各种方法检查发电机。”AGL Energy的状态监测工程师Peter Fanning说,“我们常用的泄漏检测方法之一是在每个接头或部件上涂上肥皂水,然后查看泄漏处出现的气泡”。AGL Energy维护团队意识到必须找到更高效的方法来执行气体泄漏检查。2016年底,Loy Yang团队从另一家AGL工厂借用了一台FLIR光学气体成像(OGI)热像仪。使用FLIR热像仪进行了一次检查,立即就让团队相信FLIR OGI热像仪的价值,因此他们决定购买一台FLIR 热像仪供 AGL Loy Lang 工厂使用。00:29使用FLIR OGI热像仪发现逃逸的气体用二氧化碳追踪泄漏虽然没有OGI热像仪可以直接看到氢气(H₂),但可以使用OGI热像仪在“示踪气体”的帮助下发现发电系统中的泄漏:在系统中注入一种辅助气体,以帮助识别泄漏。在这种应用中,AGL Energy选择了二氧化碳(CO₂),FLIR GF343能在安全距离内快捷发现二氧化碳。在计划停机期间,AGL工程师清除发电机涡轮机中的H₂,并在其位置注入CO₂,然后,团队使用FLIR GF343热像仪识别泄漏的配件和组件。FLIR GF343FLIR GF343是一款光学气体成像热像仪,能在安全距离内快速发现二氧化碳的泄漏源。无论二氧化碳是生产工艺的副产物,或者是用于检测发电机是否存在氢气泄漏的示踪气体,还是提高石油采收率项目的一部分,它都可以快速发现。FLIR GF343有出色的分辨率、热灵敏度和高灵敏度模式,使您能够可视化气体泄漏,以便查明排放物的准确来源并立即开始维修。此外,FLIR GF343能精确测量温度,使您能够注意到温差并提高视觉对比度,以更好地进行气体泄漏检测。AGL维修团队对新的FLIR热像仪非常满意,据Peter Fanning说,这款热像仪的好处之一是节省时间。“在我们拥有这台热像仪之前,如果我们不能立即找到泄漏点,围绕发电机进行的检查巡视需要我们花费12小时甚至数天的时间。现在,我们可以在6小时内完成对发电机的检查,并且检查的非常彻底。”FLIR GF343可以让您在安全距离内快速、轻松地看到二氧化碳泄漏将检测时间缩减50%“考虑到我们公司使用这款热像仪能够节省大量资金,以及快速的投资回报时间,购买FLIR GF343对我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Fanning说。由于减少了泄漏检查时间,AGL还能够限制发电机停机时间并减少发电收入损失。Fanning算了一下:“使用旧的泄漏检测方法,我们的检查工作导致大概两天的发电收入损失。假设FLIR热像仪可以将我们的检测时间减少 50%,那么我们可以节省24小时的发电损失成本,每个实例的成本约为672,000美元。”除此之外,由于减少了套管泄漏,AGL可以显著减少氢气的使用。AGL估计每年大约可以节省30,000美元。维修团队查找泄漏的工时成本减少,估计每年为20,000美元。安全准确定位泄漏点AGL维护团队也赞赏使用FLIR GF343的安全优势。尽管该公司在巡查过程中遵循严格的安全程序,但传统的检测方法(例如肥皂水)要求检查员靠近H₂的泄漏源。但是,使用FLIR光学气体成像热像仪,团队可以根据泄漏的大小在安全距离内检查设备。传统检测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检测结果包含了很多的猜测。肥皂水方法效率很低:在未知位置寻找泄漏可能需要数小时。此外,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微小的泄漏,因为过多的氢气流会将溶液推到一边而不会形成气泡。“可视化非常宝贵,它让我们更有信心地确定泄漏位置,”Fanning说。“泄漏在热像仪图片中如此清晰可见:我经常将其比作乌贼喷墨。”AGL Energy的Peter Fanning:“泄漏的可视化是非常宝贵的,它让我们更有信心确定泄漏位置。”“此外,能够向现场同事展示泄漏情况并立即纠正它,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金钱。以前,我们必须写下发现泄漏的地方或在设备上做标记,这要麻烦得多。”除发电机外,维护团队还考虑使用FLIR GF343检查更多设备。“我们有几公里长的线路通往发电站,在任何类型的压力测试中,我们都可以使用热像仪来扫描泄漏,我们只需向设备注入示踪气体,就可以开始了。”FLIR GF343让您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CO₂的泄漏,可靠的非接触式CO₂检测使工厂能够在设备仍联网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检测,避免非计划停机,非常适合石油、氢冷发电机、碳捕集系统、乙醇生产、工业气密性测试等行业。
  • 我国团队研制出纳米探针,借助手机实现农药残留可视化定量检测
    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科学物质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固体所研究员蒋长龙团队设计制备了两种高效的比率荧光纳米探针,并结合智能手机的颜色识别器,实现对食品和环境水体中农药的可视化定量检测。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和《ACS可持续发展化学与工程学研究》上。图 1. 比率荧光探针可视化检测氨甲基酸酯农药残留的机理示意图。 图 2. 比率荧光探针快速可视化定量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机理示意图。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主要用作杀虫剂、杀螨剂、除草剂和杀菌剂,已成为农药的一大类别。有机磷农药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病、虫、草害,其挥发性强,遇碱失效。这两种农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农作物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留。但它们在自然界中降解速度较慢,其残留随呼吸、皮肤吸收或误食进入人体后,药物毒素会使人体器官功能受损,严重者会出现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目前,国内外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主要分析方法仍然局限于酶抑制法和免疫测定等,这些方法通常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耗时长等问题。因此,发展快速、低成本、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农药检测新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研究人员构建了一种无酶比率荧光探针,以CdTe量子点作为背景荧光,用于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全谱视觉识别。氨基甲酸酯农药加入后,通过亲核缩合反应产生绿色荧光的异吲哚,该荧光探针出现了从红色到绿色的明显颜色变化,实现对氨基甲酸酯的快速可视化响应。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集成绿色碳点和CdTe量子点构建了比率荧光探针,用于甲基对硫磷的高选择性定量检测。在碱性条件下,甲基对硫磷能迅速水解生成对硝基苯酚, 氢键加强的瞬时反应导致碳点和对硝基苯酚之间的内滤效应猝灭绿色荧光,从而导致探针产生由绿到红的灵敏荧光色度变化,并且检测限远远低于国家最大残留标准。
  • 让单克隆细胞成活率更高!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重磅来袭
    近年来,随着单细胞组学、单细胞克隆研究的持续走热、循环肿瘤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高效、准确地分选单细胞成为研究工作中的桎梏。作为单细胞分选与培养领域领先者,英国iotaSciences公司推出了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不仅确保分选所得的样品中只有单个单细胞,分离效率高达100%,更进一步实现了将挑选出的单个细胞自动化地、直接地培养成单克隆细胞系,且分选与培养过程全程可验证、可追踪,保证每一个单克隆细胞系均来自单细胞。Quantum Design中国作为iotaSciences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将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引进中国,为中国研究人员提供可靠且功能强大的单细胞分选与培养技术和解决方案。 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 iotaSciences公司特有的网格式单细胞腔室技术(GRID技术)是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自动化分离和培养单细胞解决方案的核心。该技术每个腔室尺寸微小、光学清晰度卓越且无边缘效应(如下图所示),可以清晰地查看腔室内的细胞数量与形态。设备创新性的将GRID技术与可视化分选相结合,确定腔室内只有单个细胞,通过自动化地微流控技术从GRID腔室挑选出单个细胞用于下游应用,也可以在GRID腔室内将单个细胞直接培养成单细胞系,单克隆细胞系成活率高。 单细胞的分选与培养操作流程高度自动化保证了单细胞的高活性与单克隆细胞系的高成活率,且全流程可视化监控确保了每一个单克隆细胞系均来自单个细胞。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的优势:☛ 全自动化流程☛ 操作条件温和,对单细胞无损伤☛ 全培养、分析流程可追踪☛ 单细胞分离效率高达100%☛ 单克隆细胞系构建成活率高☛ 直接转移到PCR管或96孔板☛ 结构紧凑,体积小 文献举例: 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已在Cell、Advanced Science、Small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知名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如下摘引了近年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大家分享。 Soitu C, Stovall‐Kurtz N, Deroy C, et al. Jet‐Printing Microfluidic Devices on Demand[J]. Advanced Science, 2020, 7(23): 2001854.Gangoso E, Southgate B, Bradley L, et al. Glioblastomas acquire myeloid-affiliated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via epigenetic immunoediting to elicit immune evasion[J]. Cell, 2021, 184(9): 2454-2470. e26.Deroy C, Nebuloni F, Cook P R, et al. Microfluidics on Standard Petri Dishes for Bioscientists[J]. Small Methods, 2021, 5(11): 2100724.Deroy C, Wheeler J H R, Rumianek A N, et al. Reconfigurable microfluidic circuits for isolating and retrieving cells of interest[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2, 14(22): 25209-25219.Oliveira N M, Wheeler J H R, Deroy C, et al. Suicidal chemotaxis in bacteria[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1): 7608.样机体验: 为更好地服务中国科研工作者,Quantum Design 中国也建立了样机演示实验室,将为大家提供为专业的售前、销售、售后技术支持,欢迎各位老师垂询!用户名单 用户评价路易莎埃姆斯,研究科学家:The Native Antigen Company(LGC 临床诊断集团旗下公司)”使用 isoCell 进行单细胞克隆工作从一开始就简单可靠,并且已无缝地融入我们的流程中。 该程序对细胞很温和,我们看到非常好的存活率,可以筛选大量克隆。 我们收到的客户服务是优质的。“
  • 自带“可视化功能”的成像技术,让你的分析更有“深度”
    仪器信息网讯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成像技术(MALDI-TOF Imaging),作为直观反映组织器官中分子水平化合物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可视化方法,目前已在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中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岛津的成像质谱显微镜(Imaging Mass Microscope, iMScope TRIO ),前端是搭载高分辨光学显微镜的大气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Atmospheric Pressure -MALDI),后端配置离子阱和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IT-TOF)。iMScope TRIO 是光学与成像质谱分析完整融合的独特技术,拥有领先的5μm高空间分辨率,可进行高精度多级质谱结构解析,为未知物的结构解析提供丰富的碎片信息,是具备高端性能的革新性分析系统。   成像质谱分析保留样品组织的位置信息的同时,可以直接使用质谱仪测定生物体分子和代谢物,既可以对样品进行形态学上的细微观察,也可以得到样品上特定部位的化学信息。因此,除了在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应用外,近年来在农业、食品安全、中药、环境以及特殊类型样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岛津公司于2014年推出成像质谱显微镜 iMScope TRIO 以来,在诸多领域发挥其独有的高清晰度成像、光学图像融合、定性定位分析的特长。本文介绍了岛津日本合作实验室大阪大学Shimma教授基于iMScope TRIO 在领域拓展方面开展的部分工作。   1.姜黄素在姜黄干样品中分布的可视化分析:通过观察轴向和径向切片,对姜黄素的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姜黄具有非常规则的内部结构,而姜黄素就被封闭在管状结构中。 轴向切片中姜黄素具有线性分布特征,具有管状结构分布在植物体内的可能性   2.芦笋中抗高血压有效成分Asparaptine的分析:使用iMScope TRIO 对芦笋中的Asparaptine 进行了定位分析。Asparaptine的分布方式是从中心向外扩展,从下端向尖端扩展。同时在鳞片和维管束周围分布有大量的Asparaptine。通过借助MALDI-MSI技术,我们成功实现了对一种此前尚不明晰其分布的物质的详细定位信息的分析和确认。 芦笋的尖部、中部、下端和鳞片中的Asparaptine 分析   3.果蝇质谱成像方法建立以及脑部GABA成分的空间分布:首次对果蝇这种特殊样品建立了成像方法,可应用于昆虫体内杀虫剂成分可视化分析。使用上述方法,对果蝇脑部的γ─氨基丁酸(GABA)分布进行可视化,为神经递质的研究提供更可靠的空间分布信息。给药后的果蝇腹部检测出大量吡虫啉成分果蝇脑部GABA成分的分布   4.马毛中药物成分的直接检测:通过负离子模式分析,成功在马毛中检测出目标药物。给药后的马毛样本中,在距毛囊16.48 mm 位置处观察到较强的药物信号。根据马毛的平均生长速度。可推算出给药时间,大约在24-25天前。由于磷酸酯可在体内迅速代谢,直接在毛发中检测到未变化药物同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成果。 给药后的马毛中DexaSP 分布检测结果   iMScope TRIO 通过叠加不同检测原理的图像进行分析,为成像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并提高研究水平。   基于此,2020年7月9日,岛津“镜质合璧,还原真实”新品发布会将在仪器信息网举办,届时岛津将携新一代iMScope 成像质谱显微镜产品首次与中国用户见面。   届时尽请关注!
  • 高效构建hiPSC系的全自动化神器,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让单细胞培养不再复杂!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 (hiPSC) 是一类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 CRISPR-Cas9)对已经高度分化的人体细胞重新逆分化得到的多能性干细胞。hiPSC的出现为科学家构建复杂的疾病模型和推进药物发现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然而,传统的hiPSC细胞系的构建与培养过程往往操作复杂且耗时耗力。特别是从异质编辑细胞池中构建的克隆hiPSC系的培养受到了传统细胞培养方法的桎梏,很难构建一个高效的hiPSC构建与培养工作流程。此外,现有的单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通常对细胞的处理条件苛刻,操作步骤繁琐,不能充分保证单克隆性。 为应对hiPSC细胞系构建与培养过程中的诸多挑战,IotaSicences公司采用了以GRID技术为核心的高度自动化的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来构建 hiPSC系的分选与培养平台,并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对hiPSC进行了单细胞分选与培养研究。图1 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实物图 以isoCell为核心的hiPSC细胞分选与培养平台 isoCell是一款基于GRID技术的高度自动化细胞分选与培养平台。GRID是指在细胞培养基上采用FC40液体分隔出的网格小室,体积小,光学透明度高,可以容纳细胞在内生长,且各个小室之间物质不流通。isoCell系统配备了荧光和成像系统,用于在整个克隆工作流程中记录 GRID 小室的图像(见下图)。isoCell 可自动执行所有液体处理步骤,包括构建 GRID、将单细胞注射到GRID小室中以及交换培养基和收获单克隆集落。并且,isoCell可在整个工作流程中自动检测每一个 GRID 小室,并确保每一个单克隆hiPSC细胞系来源于单个细胞。 图2 GRID实物图 材料与方法 在分别铺了Laminin-521、Vitronectin-N和iMatrix 细胞培养基质的60毫米培养皿上制备的GRID网格以待使用。制备hiPSC的单细胞悬浮液,并使用 isoCell全自动地将细胞铺在GRID上(种植)。 使用isoCell自带的显微镜鉴定每个GRID室并标记每个包含单个细胞(第 0 天)的室,将该培养皿放入培养箱培养。在第3天,将标记的含有单个细胞的GRID小室加满600 nl培养基。从第5天开始,每天观察标记单细胞的GRID小室,并对选中的GRID小室补充培养基。最后,使用isoCell观察并标记构成了hiPSC单细胞群落的GRID小室,使用isoCell全自动收获标记的GRID小室中的hiPSC细胞(通常在 6-8 天之间)。 图3 以isoCell为核心的hiPSC细胞分选与培养平台工作流程图 高效的hiPSCS细胞分选与培养平台 按照上述的工作流程,利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质(包括 VTN-N、LMN-521 和 iMatrix)构建并培养了两个独立的hiPSC细胞系,并评估所得细胞的克隆效率。如图4所示,两个不同的hiPSC测试系在不同培养基质条件下,均在GRID室中显示出非常高的克隆效率,这表明采用GRID小室低容量培养方法和细胞的自动化温和处理可产生非常适合单细胞高效生长的培养环境。 图4 GRID中的单细胞 hiPSC 克隆效率(克隆效率表示培养第5天时单细胞长成细胞群落数占第0天单细胞数的百分比) 结论 以isoCell构建的hiPSC细胞分选与培养平台可以对hiPSC细胞进行全自动化且温和地单细胞分选与培养。通过isoCell特有的GRID小室网格技术与可视化分选相结合,可以确保每一个单克隆hiPSC细胞系均来自单个细胞,且isoCell的分选与培养条件温和,hiPSC单克隆细胞系成活率高。 单细胞可视化分选系统isoCell的优势:- 全自动化流程- 操作条件温和,对单细胞无损伤- 全培养、分析流程可追踪- 单细胞分离效率高达100%- 单克隆细胞系构建成活率高- 直接转移到PCR管或96孔板- 结构紧凑,体积小 单细胞可视化分选培养系统-isoCell已在Cell、Advanced Science、Small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知名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如下摘引了近年五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大家分享。 Soitu C, Stovall‐Kurtz N, Deroy C, et al. Jet‐Printing Microfluidic Devices on Demand[J]. Advanced Science, 2020, 7(23): 2001854.Gangoso E, Southgate B, Bradley L, et al. Glioblastomas acquire myeloid-affiliated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via epigenetic immunoediting to elicit immune evasion[J]. Cell, 2021, 184(9): 2454-2470. e26.Deroy C, Nebuloni F, Cook P R, et al. Microfluidics on Standard Petri Dishes for Bioscientists[J]. Small Methods, 2021, 5(11): 2100724.Deroy C, Wheeler J H R, Rumianek A N, et al. Reconfigurable microfluidic circuits for isolating and retrieving cells of interest[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2, 14(22): 25209-25219.Oliveira N M, Wheeler J H R, Deroy C, et al. Suicidal chemotaxis in bacteria[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1): 7608. 样机体验 为更好地服务中国科研工作者,Quantum Design 中国也建立了样机演示实验室,将为大家提供为专业的售前、销售、售后技术支持,欢迎各位老师垂询! 用户名单 用户评价 路易莎埃姆斯,研究科学家:The Native Antigen Company(LGC 临床诊断集团旗下公司) “使用 isoCell 进行单细胞克隆工作从一开始就简单可靠,并且已无缝地融入我们的流程中。 该程序对细胞很温和,我们看到非常好的存活率,可以筛选大量克隆。 我们收到的客户服务是优质的。”
  • 2021年食品所首席专家团队在食品安全可视化、高灵敏、实时、高效检测方向取得新突破
    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由于食品基质复杂、有害成分含量低、风险因素多变,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需求,面对新挑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食品所张峰首席专家团队在食品安全可视化、高灵敏、实时、高效检测方向取得新突破。   在食品安全可视化检测方向,团队在质谱成像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液相色谱等传统检测技术可获得食品中有害物的平均含量,却无法获得其空间分布信息,无法实现可视化。光学成像和显微成像等传统成像技术空间分辨率低、灵敏度低、干扰高,难以准确定量。团队应用显微成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技术获得食品组织高分辨率空间分布及原位含量信息,创建新型“暴露曲线”模型,揭示了食品内源性有害物的代谢变化规律,实现了食品外源性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评价。图1 显微成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图及“暴露曲线”模型 在食品安全高灵敏检测方向,团队在检测新材料研发领域取得新突破。由于食品基质复杂,有害物含量低,需要高效的富集净化材料实现高灵敏检测,但传统吸附材料制备条件苛刻、吸附容量低,难以实现有效富集与净化。团队在70 ℃温和条件下研制出新型磁性多孔有机材料Fe3O4@COF (BAPTPDA-Dt)、Fe3O4@TAPB-Tp和Fe3O4@PDA@UPOPs,键合了脲类等多种官能团,赋予其丰富的疏水性及亲水性,使其吸附能力大大提升。其中,新材料Fe3O4@TAPB-Tp用于牛奶中玉米赤霉烯酮富集净化,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定量限可达0.012 μg/kg,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GB 5009.209-2016)规定的方法定量限4 μg/kg相比,灵敏度提高了数百倍。这些新材料实现了制备条件温和、吸附容量高等技术突破,检测灵敏度从ppb向ppt级跨越,实现食品中多种痕量有害物的高灵敏检测。图2 Fe3O4@TAPB-Tp材料合成路线(A)和检测流程(B)图 在食品安全实时检测方向,团队在质谱关键元件研发领域取得新突破。目前对食品安全检测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光谱技术能满足实时检测需求,但结构信息少,难以满足准确定性定量要求。传统敞开式电喷雾离子源质谱可直接进样并定量分析,满足实时检测需求,但其选择性不足、灵敏度低,难以应用于复杂食品基质的分析。团队将高选择性吸附材料与敞开式质谱离子源相结合,研发出一系列分离、电离一体化高选择性敞开式质谱离子源,明显提高了其选择性。其中将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材料集成于敞开式质谱离子源,用于蜜蜂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检测速度≤1分钟,方法定量限可达0.3 μg/kg,与《蜂蜜中16种磺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18932.17-2003)制定的方法定量限2.0 μg/kg相比,灵敏度提高近10倍,检测速度由几十分钟缩短至几十秒,检测灵敏度从ppb向sub-ppb级跨越,实现了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实时、灵敏检测。图3 亲水性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制备流程图图4 所研发的新型敞开式质谱离子源 在食品安全高效检测方向,团队将食品组学拓展到未知风险判定新领域。食品安全的未知风险因子判定非常困难,几乎没有成熟技术。团队将智能质谱手术刀与组学技术相结合,开发了新型全息鉴别技术,获得反复冻融肉和过度加热肉的特征标志物,检测速度由几十分钟缩短至几秒钟,实现了过度加工食品中风险因子的高效判别。图5 新型全息鉴别技术流程图综上,2021年团队在食品安全可视化、高灵敏、实时、高效检测方向取得系列突破。研发了新型富集材料3种;申请发明专利24件,其中授权6件;制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3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5项;获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 2 个;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1篇,其中SCI/EI期刊收录论文24篇,包括SCI Ⅰ区TOP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IF = 6.986)、《Environmental Pollution》(IF = 8.071)、《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IF = 5.279)等。
  • 岛津成像质谱显微镜应用专题丨米曲可视化
    镜质合璧 还原真实成像质谱显微镜用于米曲中磷脂和葡萄糖的可视化分析 引言米曲是清酒酿造中的关键元素。它在清酒酿造中的主要作用被认为是提供分解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酶。众所周知,米曲成品的成分对清酒的品质(味道和香气)有很大的影响。然而,目前为止对米曲质量的评估经常依赖于首席酿酒师的经验。这意味着此领域相关科学知识的不足,且仍有发展空间。当首席酿酒师评估米曲质量时,米曲的物理结构,即外观和质地似乎是质量指标之一。在过去的研究中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来研究米曲的内部结构,但直到近几年,评估米曲结构和成分关系的研究仍然进展甚微。由于岛津iMScope成像质谱显微镜可同时观察样品结构和成分分布,在本应用报告中,我们将iMScope应用于发酵领域,并尝试可视化分析米曲结构和成分分布。 如图1所示,质谱成像(MSI)是非常适合观察米曲结构以及决定其有效成分分布的技术。MSI应用于食品的论文,已有芦笋中天冬酰胺和姜黄根中姜黄素分布可视化的应用报告⑴,⑵。本文针对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发酵”新应用领域,尝试着将米曲内的结构和成分分布可视化。由于米曲非常易碎,在进行MSI分析时,未经前处理制作米曲切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研究了各种切片制备方法,并成功实现从生米到蒸米和米曲过程中的代谢物可视化分析。图1 质谱成像(MSI)工作流程 实验 2-1试剂使用羧甲基纤维素(CMC)(FUJIFILM Wako)为包埋剂,配制浓度为4%的CMC水溶液,并将溶液放入70℃的恒温箱过夜来确保完全溶解。本实验中使用的基质是α-氰基-4-羟基肉桂酸(CHCA)和N-(1-萘基)聚乙烯二胺二盐酸盐(NEDC)(Merck),溶剂为乙腈、异丙醇和甲醇(FUJIFILM Wako)、超纯水。 2-2切片制备使用清酒酿造用的抛光率为70%的山田锦大米(白鹤酒造株式会社)制成的蒸米和米曲。生米可视化研究中使用市售大米。如前所述,这些样品材料极其脆弱。因此,采用冷冻切片机制备切片并使用粘性冷冻膜(cryo-lab)回收获得的切片。将米粒包埋在上文所述的4%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在-80℃冷冻。切片厚度为20 μm,获得的薄膜利用导电双面胶带(3M公司)固定在ITO涂层玻璃载玻片上(无MAS涂层,表面电阻:100 Ω/m2)(松浪玻璃工业株式会社)(图2)。图2 米曲切片制备 2-3基质涂敷在检测米粒切片和米曲切片中的磷脂时,使用岛津iMLayer基质升华系统将CHCA沉积在样品表面(图3),接着喷涂CHCA溶液(3)。基质升华的膜厚度为0.5 μm。利用由乙腈、异丙醇、超纯水(3: 1: 6)构成的含0.1 %甲酸的混合溶剂溶解CHCA,调节其浓度为10 mg/mL。已知可以有效电离葡萄糖的基质NEDC,利用iMLayer进行升华,升华时设置温度为220℃、时间为10分钟。NEDC基质升华后,利用5%甲醇溶液进一步进行重结晶。图3 iMLayer基质升华系统 2-4质谱成像MSI检测使用岛津iMScope成像质谱显微镜进行。激光照射次数为100次/点。正离子模式检测磷脂,空间分辨率为25 μm,负离子模式检测葡萄糖,空间分辨率为50 μm。检测范围:正离子模式m/z 400-800,负离子模式m/z 180-230。在所有检测中,激光强度均设置为45,检测器电压为2.1 kV。 2-5构建MS图数据分析和MS图像构建采用岛津MSI分析软件Imaging MS Solution和IMAGEREVEAL MS进行。IMAGEREVEAL MS是通过统计学功能实现非靶向分析的软件。它拥有卓越的校正函数(图像过滤、像素插值),并含有“相似图片提取”功能。本文后半部分所示的葡萄糖可视化数据是利用IMAGEREVEAL MS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3-1生米、蒸米和米曲中磷脂的分布图4显示了生米、蒸米和米曲切片中胆碱的分布。胆碱是一种在米曲制作过程中分布和数量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典型成分。生米的结果在碾米之前测得,且结果表明胆碱累积在大米胚芽中。在碾碎后的蒸米中,来自胆碱的峰急剧下降,但在米曲的内部则观察到极强的峰。这表明胆碱在米曲发酵过程(即米曲制作过程)形成。因此,使用MSI 可以观察到米曲制作过程中胆碱数量和空间分布发生急剧变化的现象。图4 生米、蒸米和米曲中胆碱的分布 在米曲的内部还观察到各种磷脂(包括溶血磷脂)的累积(图5)。尤其是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0),m/z 496.34和LPC(18:2),m/z 520.34显示这一趋势(4)。而磷脂m/z 748.35和786.30的MS图像显示出其在米曲中的不均匀分布。这种异质性被认为由曲霉(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侵入蒸米中生长出雾状菌丝导致,这个过程就被称为“hazekomi”。下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一种将hazekomi过程可视化的方法开发以及将这种方法与MSI结合使用的结果。图5 米曲(山田锦,稻米抛光率:70 %)中溶血磷脂和磷脂的分布 3-2hazekomi可视化及其与MSI的配合使用⑸,⑹haze指的是米曲霉菌丝在蒸米表面扩散时呈现的白点,在首席酿酒师进行米曲目检时被作为一个结果指标。在早期的hazekomi可视化研究中,Yoshii等人发表了一篇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的报告,他们通过将米曲霉传播过程直接可视化的方式成功观察到了米曲中米曲霉的生长,该结果有助于改善制曲过程(7)。 利用SEM将hazekomi过程可视化时,观察微观区域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特征。不过,我们认为将整个米曲hazekomi过程可视化的方法以及可获取成分分布信息的技术也是有用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采用β-葡萄糖醛酸酶(GUS)作为标志基因的GUS报告系统用于hazekomi可视化。具体来说,通过构建米曲霉GUS表达株以及生产使用该菌株的米曲(以下称为GUS米曲)来实现对制曲过程中米曲霉生长的清晰观察。GUS米曲的使用实现了通过颜色反应来可视化米曲霉位置,而当这种技术和MSI配合使用时,可获取关于成分分布的信息。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同时实现了整个米曲的hazekomi可视化以及成分分布的可视化研究。 在此我们将对这种旨在把GUS报告基因系统应用于米曲的创新研究进行阐述。GUS报告基因系统最初是为了将植物组织中菌丝体的可视化而开发的。在植物组织中,常见做法是将样品浸泡在5-溴-4-氯-3-吲哚-β-D-葡萄糖苷(X-Gluc)溶液中,这是一种用于着色的显色底物。拥有极硬细胞壁的植物组织即便是长期浸泡在X-Gluc溶液中,也能够毫无问题地维持样品观察所需的形态。 不过,如前所述,米曲非常脆弱,且其性状和植物组织完全不同。这意味着采用现有的着色方案将极为困难。事实上,我们证实了在米曲浸泡在X-Gluc溶液中固定着色所需时间内,样品的形态由于吸水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必须改变添加X-Gluc的方式。因此,我们构思了一种通过将X-Gluc溶液喷洒在GUS米曲切片上的方法来可视化分析hazekomi过程。 图6显示了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这里制曲使用的是抛光率为70%的抛光白鹤锦稻米(白鹤酒造株式会社的酒米),并在制曲开始24h、31h以及43h后取样。随着制曲的进行,可以观察到靛蓝色从曲的表面渗透到内部。尤其是在43小时之后、制曲完成时,不仅在曲的表面,在内部也能检测到浓烈的靛蓝色,表明米曲霉已经到达了稻米内部。 曲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在酿造(发酵)阶段提供各种酶,以便形成酵母菌所需的营养。观察到的主要酶为α-淀粉酶或葡萄糖淀粉酶,这两者会形成作为酵母生长所需的葡萄糖。此外,也有报道表示α-淀粉酶可能是影响曲霉菌丝体侵入性生长的非常重要的酶。图6 GUS米曲中hazekomi过程的可视化分析(比例尺:1 mm(插入图片:200 μm)) 尽管既往研究中报道了制曲后葡萄糖的增加,但hazekomi和葡萄糖分布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在制曲过程每个阶段的米曲质谱图中,确实观察到了葡萄糖峰强度的升高(图7)。已有报道表明NEDC可以增加癌组织中葡萄糖检测的灵敏度(8)。因此,当使用NEDC作为葡萄糖MSI的基质时,[M+Cl]-= m/z 215.02在负离子模式下被检测到。 为了研究GUS米曲的hazekomi过程和葡萄糖分布之间的关系,使用GUS染色切片相邻的切片进行了MSI,比较获得的葡萄糖离子强度和GUS染色图像的分布,图8显示其结果。 观察葡萄糖分布及与GUS染色图像的叠加可以了解到从制曲初始阶段到后期阶段,葡萄糖从外到内增加。这一结果表明hazekomi和葡萄糖分布之间存在相关性。 另外,有些区域由于X-Gluc为深色且葡萄糖强度很高而成像为蓝色(黑色箭头显示),同时在本实验中也能看到有些部分虽然也观察到了hazekomi,但葡萄糖强度低,例如以黑色圆圈表示的区域。这些结果表明位置不同,hazekomi产生的葡萄糖量存在差异性。今后,可以通过包含各种代谢物(例如氨基酸、糖类、糖醇)分析的探讨来实现从化学角度更好地了解hazekomi现象。 虽然目前的考察着重于葡萄糖并解释了伴随hazekomi过程葡萄糖分布的变化,但可以想象,形成的酶的扩散范围和活性也会受到诸如米粒特征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新的可视化技术(GUS米曲和MSI的融合)预期可以改进米曲和其他曲衍生产品的制曲流程。图7 利用NEDC基质获得的葡萄糖峰的时间依赖性变化图8 GUS米曲中葡萄糖([M + Cl]–)的可视化(比例尺:1 mm) 结论 在本研究中,分析了磷脂在山田锦大米(清酒酿造米)中的空间分布,并利用白鹤锦米(白鹤酒造株式会社的专有清酒米)可视化分析hazekomi过程和葡萄糖分布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利用白鹤锦米制备了一种表达GUS的米曲品系,并用于揭示hazekomi过程和葡萄糖分布之间的关系。这种新的可视化技术利用了GUS米曲和MSI相结合,可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米曲和其他曲衍生产品的制曲流程并改进制曲方法。由于本实验中采用的岛津iMScope成像质谱显微镜能同时实现微观区域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以及显微镜下的质谱分析,将iMScope应用于各种酒曲和其他麦芽的分析,可以获得发酵领域相关新科学知识。 iMScope QT(图9)是iMScope的新一代产品,于2020年6月发布。在延续iMScope TRIO卓越的显微镜观察功能和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新的iMScope QT提供了更高的质量分辨率、检测灵敏度和分析速度,让分析变得更轻松。同时,由于能够分析更宽的质量范围,期待MSI技术可以进一步扩展在不同研究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图 9 iMScope QT 参考文献(1) K. Miyoshi, Y. Enomoto, E. Fukusaki, and S. Shimma, Shimadzu Application Note (No. 57).(2) S. Shimma and T. Sagawa, Shimadzu Application Note (No. 63).(3) S. Shimma, Y. Takashima, J. Hashimoto, K. Yonemori, K. Tamura, and A. Hamada, J. Mass Spectrom., 2013, 48, 1285(4) N. Zaima, N. Goto-Inoue, T. Hayasaka, and M. Setou, Rapid Commun.Mass Spectrom., 2010, 24, 2723.(5) A.P.Wisman, Y. Tamada, S. Hirohata, K. Gomi, E. Fukusaki, S. Shimma, J. Biosci.Bioeng., 2020, 129, 296(6) A.P.Wisman, Y. Tamada, S. Hirohata, K. Gomi, E. Fukusaki, and S. Shimma, J. of Brew.Soc.Japan (in press).(7) M. Yoshii and I. Aramaki, J. of Brew.Soc.Japan, 2001, 96, 806.(8) J. Wang et al., Anal.Chem., 2015, 87, 422. 文献题目《成像质谱显微镜用于米曲中磷脂和葡萄糖的可视化分析》 使用仪器岛津iMScope TRIO 作者Shuichi Shimma *1, 2, Yoshihiro Tamada *3, Adinda Putri Wisman *1, Shuji Hirohata *3, Katsuya Gomi *4 Eiichiro Fukusaki *1,2*1 大阪大学工程研究生院生物技术系*2 大阪大学岛津组学创新研究室*3 白鹤酒造株式会社*4 日本东北大学农学研究生院未来生物产业的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系
  • Science:新的可视化技术让电镜都要遭淘汰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00" height="313" title="201603021706111347.jp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13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noimg/7a1ec47f-f19b-4270-8e1d-b31287684551.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3-1-1.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真核生物/span/a核的分子结构很大程度上仍未被开发。在2月25日的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运用最新的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Cryo-ET)对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1-T000-3-1-1.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HeLa细胞核/span/a周围进行了三维快照。Cryo-ET提供的三位细胞图像现在有越来越高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了亚纳米级的具有细胞形态的分辨率。/pp  原位成像技术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因为有很多限制,但是现在可以克服了:(i)低温聚焦离子束可以洞察冷冻的细胞和组织,这些样本直接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会太厚。(ii)直接观测提高了冷冻透射电镜的图像质量。(iii)最近开发的电压相位板(VPP)提高了特别是低空间频率的相,且没有散焦需要对比,让获得的图像能直接显示结构状况。/pp  Hela细胞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946 -微管蛋白,mCherry标记组蛋白2B。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对核附近的三维图像分析显示可以对在核内和核膜的大分子复合物直接可视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00" height="321" title="1.pn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21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noimg/4cc5407a-09b1-4d75-8492-ed3eb13800eb.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为了提供更好的量化的检测,该研究对80S的核糖体进行了检测,单个核糖体产生平均分辨率为28img width="18" height="20" title="QQ截图20160304111628.jpg" style="width: 18px height: 20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noimg/c84cbc0e-83e3-459e-88f8-a590434c82fb.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的图像,而后根据他们在内质网的空间排列,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每143粒)产生了分辨率为35img width="18" height="20" title="QQ截图20160304111628.jpg" style="width: 18px height: 20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noimg/66bf6e39-479d-4c00-bd4b-12227f0a9942.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的图像。亚X线断层对核糖体的平均和分类体现了这种细胞质翻译机器的自然结构和组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00" height="213" title="2.pn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213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ee3add8e-4904-43be-a77d-22c7bbdf5346.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大分子复合物通常不能严格地确定,因为它的结构是根据功能改变的。该研究对核孔复合物的大型动态结构分析显示显示了这项新技术可以检出单个复合物的差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50" height="388" title="3.pn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88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noimg/6a1c1a19-cd57-4550-aa7b-c318a22d5f6e.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Cryo-ET可用于对以前难以琢磨的结构比如核小体的链,核层状结构的丝进行原位可视化。/p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重大科研成果应用推广项目 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中医CT)落地云南
    7月9日,云南省再生经济研究会联合省老教授协会中医药专委会、云南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的智库专家,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行的“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云南)项目进行了评审。参加评审的省中医药智库专家,全票支持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中医CT)落地云南,此举标志着云南中医药现代化迈出重要的一步。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是国家中医药行业重大科研成果。早在2008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召开《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前景》研讨会,会议把红外热成像技术和中医药临床运用结合起来探索研讨,并将此项技术及时转化成为了“中医CT设备研发”。2014年3月,国家中医药行业重大科研专项课题《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正常人体中医特征热图研究》【201407004】正式立项启动,“中医可视化数字红外智能诊断系统”被国家纳入了“十三五”100个重大工程项目之一。2020年1月,国家中医药行业重大科研成果“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结题验收,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中医红外热成像技术规范标准》(ZYYXH/T472-2015)。项目课题正式步入成果转化阶段,并由《全国亚健康红外检测服务基地》与《全国医用红外特色专科百名工程办公室》实施推广。至此,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拉开了序幕。  据介绍,“中医CT”检测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无损伤、无介入的绿色检测技术,方便快捷、无辐射,随来、随检,全身检测直到拿到检测报告只需3—5分钟;“中医CT”检测可对全身九大系统、上百种疾病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作用,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乳腺和甲状腺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可提前6—12个月的预警作用;通过早预见、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老百姓重大疾病风险。目前,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为该项目的开展保驾护航。  “中医CT”检测是以治病为目的的中医辅助诊断手段,其《中医健康评估报告》,用简单明了的中医术语阐述人体中医辨证体质,一人一方的经方/成药、经络/穴位和饮食/药膳调理方案,从而为老百姓解决了就医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样就能助力实现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及“慢病就近规范治”和“小病康复在乡村”行动方针。  据承担云南省该项目落地和推广工作的云南彝仁堂中医馆有限责任公司介绍,为了快速推广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云南省亚健康数据采集任务,根据行政区域划分,预计将在云南29个区域内设500个中医CT检测数据采集网点,主要植入现已开通医保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药店等。  当天评审结束后,专家们还实地考察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直管单位“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授牌、国家商标局授权使用“黄十字商标”在昆明落地的昆明尧康医院的“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中医CT)”项目运营。
  • 微生物代谢的原位拉曼可视化定量分析成功实现
    记者21日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张鑫课题组和孙超岷课题组共同合作,基于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通过三维定量成像实现了长期、近实时、非破坏性的微生物监测,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情况进行可视化及定量分析,为未来分析微生物原位生物过程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微生物学谱》上。固体培养基培养的菌落的三维定量成像示意图 课题组供图记者了解到,张鑫课题组在之前的工作中,观测到我国南海冷泉环境中单质硫含量丰富。随后,孙超岷课题组发现了冷泉细菌Erythrobacter flavus 21-3可以高效氧化硫代硫酸钠生成单质硫,张鑫课题组通过拉曼光谱鉴定后发现单质硫结构为环状S8,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学领域权威期刊《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杂志》。后续两个课题组合作将E. flavus 21-3及其突变株布放到深海冷泉喷口附近进行原位培养,证实该菌株在深海原位环境中也能形成硫单质,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生物学期刊《微生物学》,为解释我国南海冷泉喷口广泛分布硫单质的成因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E. flavus 21-3在高氧条件下的三维拉曼成像分析 课题组供图由此可见,微生物是深海硫形成和循环的重要贡献者,其介导的硫代谢的研究对于了解深海硫循环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深海环境极端复杂,采样困难、微生物难于分离培养等因素,以及缺少对硫元素的形成的近实时无损的监测方法,深海微生物的原位探测面临巨大挑战。目前,主要通过经典的生物和化学方法研究硫元素的生成过程,例如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高效液相色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离子色谱法或化学计量法等。但是,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取样来获知特定时间点的微生物代谢情况,不能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连续监测其在时间尺度上的代谢过程;并且,其中一些方法样品制备复杂,会破坏细胞的原位真实性;也可能会出现取样不均匀及污染的情况,导致难以实现连续的原位观察。因此,亟需新的方法突破此瓶颈。低氧条件下E. flavus 21-3的三维拉曼成像分析 课题组供图共聚焦显微拉曼三维成像技术拥有低成本、快速、无标签和无破坏性的优势,具有将定性、定量和可视化完美结合的潜力,为我们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为证明此技术的潜力,研究团队构建了一套固态基底上微生物群落拉曼三维定量原位分析方法,将光学可视化与拉曼定量分析相结合,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无损定量表征微生物群落代谢过程。该技术已成功应用到深海冷泉细菌E. flavus 21-3硫代谢过程的原位监测。据介绍,基于拉曼三维成像进行体积计算和比率分析,课题组对不同环境下的菌落生长和代谢进行了量化,发现了生长和代谢方面不为人知的细节,为厘清深海冷泉生物群落中广泛分布的硫单质成因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尝试长期监测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的原位无损技术。我们能够快速确定代谢产物,推断反应发生的途径,并快速筛选产硫细菌。由于这一成功的应用,不仅证明了该方法在未来对微生物原位过程的可视化及定量分析的潜力,也为研究深海中附着在岩石沉积物等固体表面上的微生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张鑫对《中国科学报》表示。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重点部署项目、泰山青年学者计划等项目联合资助。
  • 科学家发明体内DNA合成可视化新技术
    瑞士苏黎士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物质,可用来标记和观察动物体内的DNA合成过程。该技术的应用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策略。相关研究论文于12月5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详细了解动物体内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合成是理解生物系统和设计疾病治疗策略的必要条件。通常,通过人工合成小分子标记物掺入生物体自身合成过程来达到可视化DNA合成的目的。但是,直到现在该方法有一个重大的局限性:标记物具有毒性并导致细胞死亡。内森利德基(Nathan Luedtke)领导的小组研发了一种叫“F-ara-Edu”的核苷。用它来替换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DNA对生物体基因组功能几乎没有影响,毒性也大为降低,检测也更灵敏。  利德基表示,通过可视化新DNA的合成,就能够鉴定病毒感染和肿瘤增长的位点。这将引领药物研发新策略。(科学网 任春晓/编译)  相关仪器及方法:热型质谱仪  完成人:内森利德基课题组  实验室:瑞士苏黎士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  更多阅读  PNAS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 FEI 5500万美元收购3D可视化软件公司VSG
    2012年8月1日,FEI宣布其已经收购法国VSG??集团(Visualization Sciences Group),收购价格为4480万欧元,约5500万美元。 VSG提供高性能的三维可视化软件产品和工具,其客户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地质、采矿、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工业检测等。  &ldquo 我们的战略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完整的成像和可视化解决方案,而收购VSG是加速和延伸了该战略,&rdquo FE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on Kania说。&ldquo VSG的产品和开发能力与我们的目标市场非常契合,尤其是在我们高增长的自然资源和生命科学业务方面。我们的客户对成像系统创建数据的分析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FEI打算继续发展VSG的不断增长的软件业务。我们对VSG的解决方案留下深刻印象,包括先进的3D渲染、开放的应用程序框架、面向对象的三维数据库和强大的三维数据管理能力。VSG拥有强大的管理团队和优秀的员工。&rdquo   &ldquo 与FEI相结合,使我们增加了广度和实现继续增长的分销??能力,&rdquo VSG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an-Bernard Cazeaux评论到。&ldquo 我们期待着为FEI在高增长的市场的机会贡献力量,在那些市场FEI有坚实的客户基础,如生命科学和自然资源,并期待着在所有FEI的应用市场贡献我们的专业力量。&rdquo
  • 自带“可视化功能”的成像技术,让你的分析更有“深度”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仪器信息网讯/span/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成像技术(MALDI-TOF Imaging),作为直观反映组织器官中分子水平化合物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可视化方法,目前已在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中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岛津的成像质谱显微镜(Imaging Mass Microscope, iMScope iTRIO /i),前端是strong搭载高分辨光学显微镜的大气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Atmospheric Pressure -MALDI)/strong,strong后端配置离子阱和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IT-TOF)。/strongiMScope iTRIO /i是光学与成像质谱分析完整融合的独特技术,拥有领先的5μm高空间分辨率,可进行高精度多级质谱结构解析,为未知物的结构解析提供丰富的碎片信息,是具备高端性能的革新性分析系统。/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成像质谱分析保留样品组织的位置信息的同时,可以直接使用质谱仪测定生物体分子和代谢物,既可以对样品进行形态学上的细微观察,也可以得到样品上特定部位的化学信息。因此,除了在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应用外,近年来在农业、食品安全、中药、环境以及特殊类型样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岛津公司strong于2014年推出成像质谱显微镜 iMScope iTRIO /i以来,在诸多领域发挥其独有的高清晰度成像、光学图像融合、定性定位分析的特长/strong。本文介绍了岛津日本合作实验室strong大阪大学Shimma教授基于iMScope iTRIO /i在领域拓展方面开展的部分工作/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1.姜黄素在姜黄干样品中分布的可视化分析:通过观察轴向和径向切片,对姜黄素的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姜黄具有非常规则的内部结构,而姜黄素就被封闭在管状结构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2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8836d4b4-9fea-4393-b991-a4ed888b4e16.jpg" title="1.png" alt="1.png" width="600" height="22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轴向切片中姜黄素具有线性分布特征,具有管状结构分布在植物体内的可能性/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br//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2.芦笋中抗高血压有效成分Asparaptine的分析:使用iMScope iTRIO /i对芦笋中的Asparaptine 进行了定位分析。Asparaptine的分布方式是从中心向外扩展,从下端向尖端扩展。同时在鳞片和维管束周围分布有大量的Asparaptine。通过借助MALDI-MSI技术,我们成功实现了对一种此前尚不明晰其分布的物质的详细定位信息的分析和确认。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8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ef44e6ca-ea8c-42a4-9efa-fa1f77260e78.jpg" title="2.png" alt="2.png" width="600" height="38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芦笋的尖部、中部、下端和鳞片中的Asparaptine 分析/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br//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3.果蝇质谱成像方法建立以及脑部GABA成分的空间分布:首次对果蝇这种特殊样品建立了成像方法,可应用于昆虫体内杀虫剂成分可视化分析。使用上述方法,对果蝇脑部的γ─氨基丁酸(GABA)分布进行可视化,为神经递质的研究提供更可靠的空间分布信息。/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1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59dd0c6e-d0c9-42b9-8093-e5992653b81d.jpg" title="3.png" alt="3.png" width="600" height="218" border="0" vspace="0"/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给药后的果蝇腹部检测出大量吡虫啉成分/stron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9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7de7f4fa-d0e3-435c-9432-fcba56308d4c.jpg" title="4.png" alt="4.png" width="600" height="39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果蝇脑部GABA成分的分布/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br//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4.马毛中药物成分的直接检测:通过负离子模式分析,成功在马毛中检测出目标药物。给药后的马毛样本中,在距毛囊16.48 mm 位置处观察到较强的药物信号。根据马毛的平均生长速度。可推算出给药时间,大约在24-25天前。由于磷酸酯可在体内迅速代谢,直接在毛发中检测到未变化药物同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成果。/span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010bad1f-4e37-4900-b7b8-284a581772bf.jpg" title="5.png" alt="5.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给药后的马毛中DexaSP 分布检测结果/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iMScope iTRIO /i通过叠加不同检测原理的图像进行分析,为成像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并提高研究水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基于此,2020年7月9日,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岛津/span/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pan style="color: rgb(227, 108, 9) "strong“镜质合璧,还原真实”/strong/spanstrong新品发布会/strong/span将在仪器信息网举办,届时岛津将携strong新一代iMScope 成像质谱显微镜产品首次与中国用户见面/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届时尽请关注!/strong/ppbr//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