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三腔室互相传递系统

仪器信息网三腔室互相传递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三腔室互相传递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三腔室互相传递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三腔室互相传递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三腔室互相传递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三腔室互相传递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三腔室互相传递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三腔室互相传递系统相关的论坛

  • 如何理解 屏蔽系统能传递分布范围窄的离子能量?

    参考书上说,八级杆中用纯氦气碰撞模式可以减少反应池气体和分析物之间的副反应的发生,这样就可以利用屏蔽炬系统传递分布范围窄的离子能量。——————————————————————————1.屏蔽系统是指炬管外层的屏蔽圈吗?2.如果上述正确的话~~按照样品测试流程,屏蔽在碰撞池前,如何理解屏蔽系统传递分布范围窄的离子能量?3.对碰撞池,势能垒对不同元素设置的应该不一样,实际测量时如何动态设置呢?

  • 司长解读空气自动监测臭氧标准传递

    近期,环境保护部印发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臭氧标准传递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环境空气臭氧一级校准作业指导书(试行)》《环境空气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间接比对作业指导书(试行)》《环境空气臭氧传递标准间逐级校准作业指导书(试行)》《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现场比对核查作业指导书(试行)》等4项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4项作业指导书)。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日前对4项指导书的出台背景、意义和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b]问:《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b]2012年国家环境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新标准出台后,我国环境空气自动连续监测得以迅猛发展,目前已建成1436个国家环境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自动监测站,主要监测臭氧(O[sub]3[/sub])、颗粒物(PM[sub]2.5[/sub]和PM[sub]10[/sub])、二氧化硫(SO[sub]2[/sub])、二氧化氮(NO[sub]2[/sub])、一氧化碳(CO)等6项基本污染物,监测数据实时向社会公布。与此同时,我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建立健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环境空气监测质控措施与监测活动同步实施,保障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2017年3月,我部印发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明确了臭氧一级、二级和三级标准传递机构的定位和职责,初步构建了我国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  为进一步明确国家环境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监测事权上收后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工作监督管理的具体要求,指导各级臭氧标准传递机构开展臭氧标准传递和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SRP)间的比对工作,规范臭氧标准传递工作的操作流程,制定臭氧标准传递和比对合格的标准,完善臭氧标准传递工作技术规范,我部依据现有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管理规定》为指导,组织编制了《实施方案》和4项作业指导书,对《管理规定》中关于臭氧标准传递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等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补充,编制了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间接比对、臭氧标准间逐级校准等技术指导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  [b]问:出台《实施方案》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是完善了我国环境空气臭氧监测质量控制体系。[/b]《实施方案》和4项作业指导书明确了现阶段环境空气臭氧标准传递工作的目的,明晰了臭氧标准溯源与传递路径,提供了臭氧标准传递的技术指导,提出了臭氧标准传递、监督核查和培训考核的具体要求,健全了臭氧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层面的运行机制,统一了全国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和运维机构的臭氧传递标准和工作标准,使环境空气臭氧标准传递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b]二是落实《“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的具体举措。[/b]2016年11月,我部印发了《“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是“十三五”时期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为今后一段时期开展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工作方案》要求“建成臭氧自动监测量值溯源传递体系,制定臭氧量值溯源/传递有关技术规范、传递计划并组织实施”。《实施方案》和4项作业指导书的印发,是细化、落实《工作方案》的具体举措,将进一步提升臭氧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b]问:《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明确了工作目的。[/b]现阶段环境空气臭氧标准传递的工作目的是规范国家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量值溯源与传递工作程序,统一各级臭氧标准传递技术要求、核查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强化对运维机构臭氧标准传递工作监督,保证臭氧标准的溯源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  [b]二是规定了工作程序。[/b]臭氧一级、二级、三级标准传递机构应定期制定工作计划,采取逐级或跨级传递方式,按照相应的标准技术规范或作业指导书开展臭氧标准溯源、传递和比对工作,按时提交臭氧标准传递和比对工作报告。  [b]三是明晰了传递路径。[/b]监测总站和标样所作为臭氧一级标准传递机构,每年向上溯源到中国计量总院,向下传递至臭氧二级标准传递机构(区域质控中心),或跨级传递至臭氧三级标准传递机构(不承担区域质控任务的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和运维机构);臭氧二级标准传递机构向下传递至臭氧三级标准传递机构,臭氧三级标准传递机构负责臭氧工作标准和臭氧分析仪的标准传递工作。  [b]四是统一了臭氧量值溯源体系。[/b]国控网和地方网执行国家统一的臭氧标准传递技术规范和要求,全国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和运维机构的臭氧传递标准和工作标准要溯源至我国统一的环境空气臭氧标准传递体系。  [b]五是提出了监督检查要求。[/b]监测总站负责制定环境空气臭氧监测质量监督检查计划,与区域质控中心按计划共同开展臭氧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每年对国控网的监督检查比例不低于总点位数的20%。除常规监督检查外,监测总站和区域质控中心应按照环保部要求开展双随机检查和计划外监督检查工作,并按时提交各类检查报告。  [b]六是要求人员持证上岗。[/b]国控网臭氧标准传递以及运维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环保部委托监测总站负责臭氧标准传递持证上岗培训以及考核工作。  [b]问:4项作业指导书解决了哪些问题?   答:[/b]《环境空气臭氧一级校准作业指导书(试行)》适用于臭氧一级标准向臭氧二级标准量值传递的工作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规定了一级标准传递机构开展臭氧一级校准的要求、方法及其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程序;规范了一级标准传递机构开展臭氧一级校准的工作程序,使得一级标准传递机构开展臭氧一级校准工作有据可依,保障了环境空气臭氧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中臭氧一级标准量值传递的权威性。  《环境空气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间接比对作业指导书(试行)》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内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的间接比对和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规范了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的间接比对工作,建立我国环保系统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间接比对技术,保障了我国环保系统臭氧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测量量值一致性、可比性。为建立全国统一、完整的环境空气臭氧溯源链提供了技术保障。  《环境空气臭氧传递标准间逐级校准作业指导书(试行)》适用于经一级校准合格的臭氧二级传递标准对三级传递标准开展的二级校准工作,以及经二级校准合格的臭氧三级传递标准对四级传递标准开展的三级校准工作;规定了各级监测、运维机构使用其经过上一级臭氧传递标准校准合格的传递标准对下一级臭氧传递标准方法开展校准工作的方法及相关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规范了各级监测、运维机构的逐级校准操作,使得各级监测、运维机构开展的臭氧逐级校准工作有章可循,保障了环境空气臭氧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体系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使各级监测、运维机构的臭氧传递标准能够追溯至臭氧一级标准。  《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现场比对核查作业指导书(试行)》适用于各级监测机构对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质量进行现场核查,用以评价现场分析仪的性能和状态,评估臭氧自动监测数据质量和变化趋势;结合近年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的现状和国家考核对数据质量的要求,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制定了核查比对数据结果的评判标准;规范了现场比对工作程序、现场核查数据的记录、统计和评价方法,可作为评价运维公司的技术手段,同时可对重点关注数据和可疑数据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保障国控网环境空气臭氧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 【分享】细胞中“宅男宅女”miRNA充当系统内信息传递“信号”大使

    一直被科学家当做“宅男宅女”的miRNA,最近却在研究中发现它们被赋予了比传统激素、细胞因子等信号蛋白更加高效、强劲的信息传递功能,即miRNA能够被一种细胞分泌出来后,经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另外一种受体细胞内,通过降低其相应靶基因的翻译,从而调节受体细胞的功能。在7月9日出版的著名学术期刊《分子细胞》上,南京大学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将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生物系统内信息传递的本质规律,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新机制,并发展出新的治疗策略与方法。 miRNA是一类动植物细胞内自然产生的非编码小RNA。以前,科学家一直认为miRNA是一类喜欢“宅”的分子,从“出生”起,一辈子就在一个细胞中活动。可是,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辰宇、曾科和同事们,却在研究一种编号为miRNA150的微小RNA时,发现免疫系统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在受到某种刺激后,会增加制造出miRNA150,并释放到循环的血液里,顺血流钻入内皮细胞中,刺激内皮细胞迁移。 以激素/细胞因子—受体及抗原—抗体等为代表的已知传统的细胞间信号传递方式,通常发生在特定种类的细胞,并且一般只有一个或数个分子直接作用。因而,这种通信方式是“单通道”的。而所有类型的细胞都具有分泌与接受miRNA的能力,并且在特定的生理与病理生理条件下,细胞可一次性分泌多种miRNA,在靶细胞中更能调节多个基因的翻译,所以,miRNA的信号传递方式是“双通道”或“多通道”的。 张辰宇说,糖尿病、红斑狼疮等在目前看来发生机理尚不明确的病症,在将来却有可能通过切断细胞间信号传递通道等方式进行防治。

  • 【资料】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一、导热(热传导) 基本概念 : 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称导热。 如:固体与固体之间及固体内部的热量传递。 从微观角度分析气体、液体、导电固体与非金属固体的导热机理。 ( 1 )气体中:导热是气体分子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温度升高,动能增大,不同能量水平的分子相互碰撞,使热能从高温传到低温处。 ( 2 )导电固体:其中有许多自由电子,它们在晶格之间像气体分子那样运动。自由电子的运动在导电固体的导热中起主导作用。 ( 3 )非导电固体:导热是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所产生的弹性波来实现的,即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的。 ( 4 )液体的导热机理: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类似于气体,只是复杂些,因液体分子的间距较近,分子间的作用力对碰撞的影响比气体大;第二种观点类似于非导电固体,主要依靠弹性波(晶格的振动,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产生的)的作用。 说明:只研究导热现象的宏观规律。

  • 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气象在线监测系统

    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气象在线监测系统

    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气象在线监测系统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能搜集和提供气象要素信息,如:气温、气压、湿度、风力、风向、雨量等,积累各地区的气象资料,并通过无线电发射机自动地定时发往相距数百公里的中心气象台。中心气象台收到气象信息后可进行实时显示,也可记录和存储下来供以后进行气象分析和气象预报之用。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一般是用各种传感器对大气压力、温度、相对湿度、风向、平均风速、大风速、累计雨量和降水现象等要素进行自动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变换成无线电信号,再由4G无线通讯发往中心气象台,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供电不便,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可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加蓄电池,满足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自身用电。[img=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220922505275_5197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是按照国际气象WMO组织气象观测标准,研究而开发生产多要素自动观测站。可监测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雨量、土壤温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具有自动记录、超限报警和数据通讯等功能。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使用4个超声波探头来测量风速和风向,没有任何移动部件,仪器更加耐用,数据更加可靠。内置的温度、湿度和气压传感器能预报天气变化。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实时现场天气信息的需要。准确的数据可以帮助相关组织对影响安全和操作的气候条件作出重要决定。传统的气象仪器是由若干个传感器包括风杯组成,这很容易断裂和在低风速下数据精度不好。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包含各种气象传感器,没有移动部件,是一个结构紧凑的仪器。[img=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220923067968_4111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

  • 传递窗相关信息咨询

    想要请问检测行业各位前辈使用的传递窗都是什么类型的以及效果怎么样,在第三方检测公司生物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是否必须配备传递窗?

  • 微生物洁净室传递窗

    传递窗应用传递窗是一种洁净室的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洁净区域非洁净区之间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把对洁净室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传递窗原理传递窗是设置在洁净室出入口或不同洁净度等级房间之间,传递货物时阻断室内外气流贯通的装置,以防止污染空气进入较洁净区域和产生交叉污染。风淋式传递窗在传递物料时,顶部吹出高速、洁净气流,吹除货物表面的尘粒,此时,两侧门可以打开也可关闭,洁净气流起到气闸作用,以保证洁净室室外的空气不会影响室内的洁净度。传递窗的两侧门内侧边装有专用密封条,以确保传递窗的气密性。传递窗分类1. 电子联锁传递窗2. 机械联锁传递窗3. 自净式传递窗传递窗优点传递窗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平整光滑。长距离传递窗工作台面采用无动力滚筒,传递物品轻松方便。双门互为联锁有效阻止交叉污染,设有电子或机械联锁装置,并配装紫外线杀菌灯。

  • 液相色谱的压力传递问题

    整个液相系统有很多压力传感器,可是有谁想过整个系统内部的压力传递问题吗?比如哪个部分的压力是一样的?哪个部分的压力会影响到下一级单元........................

  • 【资料】中国的量值传递体系

    中国的量值传递体系 计量基准、标准的作用及法律地位 计量基准一般分为国家计量基准(主基准)、副计量基准和工作计量基准。 国家计量基准,简称国家基准,是在特定计量领域内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并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经国家鉴定、批准作为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 副计量基准,简称副基准,是通过与国家基准比对或校准来确定其量值,并经国家鉴定、批准的计量器具。 工作计量基准,简称工作基准,是通过与国家基准或副基准比对或校准,用以检定计量标准的计量器具。 在一个国家内,量值溯源的终点(即量值传递的起点)是国家基准,它必须具有最高的计量学特性,它体现了一个国家计量科学技术的水平。 副基准在全国作为复现计量单位量值的地位仅次于国家基准。它用以代替国家基准的日常使用及验证国家基准的变化。一旦国家基准损坏,副基准可用来代替国家基准。然而,并非所有的国家基准下均设副基准,这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工作基准在全国作为复现计量单位量值的地位在国家基准和副基准之下,设立工作基准主要是为了不使国家基准由于使用频繁而丧失其应有的计量学特性或遭受损坏。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规定的准确度等级,用于检定较低等级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计量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这就确立了国家计量基准的法律地位。计量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分别确立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及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的法律地位。中国的量值传递体系 量值传递的作用 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实现量值的准确可靠是计量工作的核心。量值不仅要在国内统一,而且还要达到国际上的统一。“量值传递”及其逆过程“量值溯源”是实现量值统一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它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实验、贸易结算、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提供了计量保证。 量值传递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量值的准确和一致。即保证全国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下测量同一量值的计量器具都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工作。

  • 实验室传递窗的要求

    食品P2传递窗的要求是要求几个,有哪个文献或者标准有要求的吗?求分享!!!谢谢啦

  • 磁电纳米粒子可传递药物直入大脑

    中国科技网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赫伯特·韦特海姆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以向大脑传递的磁电纳米粒子,以充分释放抗艾滋病病毒(HIV)药物活化型三磷酸体(AZTTP)的革命性技术。该研究成果刊登在4月17日出版的《自然·通讯》上。 多年来,血脑屏障让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学家和医生很伤脑筋。血脑屏障是一种天然的过滤器,只允许极少数的物质通过其进入大脑,把大多数药物拦截在外,以致目前99%以上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AZTTP,在到达大脑之前都会沉积在肝、肺等器官内。 实验中,研究人员把药物插入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然后将其注射到人体内,药物随磁电纳米粒子进入大脑。一旦药物到达大脑,低能量的电流会触发药物释放,然后将其用磁电引导至目标。试验中几乎所有的治疗都达到了预期效果。 研究人员采用磁电纳米粒子(MENs)穿透血脑屏障,高达97%的药物AZTTP能够到达被HIV感染的细胞。而AZTTP可竞争性地抑制病毒逆转录酶和终止DNA链增长,从而阻碍病毒繁殖。 研究人员说,这是一个可满足多种疾病治疗的方法,还可以帮助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癫痫、肌肉萎缩症、脑膜炎和慢性疼痛的人,也可以适用于癌症。目前,该技术正在申请专利。(记者华凌) 总编辑圈点 血脑屏障本是脑毛细血管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进入脑组织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使脑组织少受甚至不受循环血液中有害物质的损害,“忠心耿耿”地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的基本稳定。然而这种“铜墙铁壁”式的结构也会认“友”为“敌”,阻止用于治疗某些疾病的药物的进入。文中的新技术,成功化解了这一“误会”,二者联手筑起更加坚固的防御长城,共同抵御神经系统疾病的侵扰。这对久治不愈的患者们来说,绝对是个利好的消息。 《科技日报》(2013-04-19 一版)

  • NIMDO远程时间溯源装置——构建精准时间溯源传递体系

    [font=Tahoma, &][color=#444444] 在国际单位制规定的7个基本物理量中,时间的测量准确度最高、应用最广。高精度时间频率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参量,渗透至基础研究领域、工程技术领域,乃至国计民生的诸多方面,关系着国家社会的安全稳定。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准确、独立的时间频率基准的国家之一。中[/color][/font]国计量科学研究院[font=Tahoma, &][color=#444444](NIM)建立了我国的时间频率计量基准,包括秒长国家计量基准和原子时标国家计量基准UTC(NIM)。[/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 高准确度的时频传递系统是时间频率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链接我国时间频率基准到各级标准及时间频率用户之间的桥梁,对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间可利用电波来进行高准确度量值传递是其显著特点,这也是使得时间频率形成计量系统内唯一扁平化溯源体系的最重要要素。尽管使用单向GPS授时技术的时间标准可溯源到GPS时间,但这既因各种误差[/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源在单向授时中消除效果差而性能受限,又无法保证其在我国的合法溯源性和安全性,尤其是航空航天等对安全、稳定有着高要求的行业及其用户来说,对国家时间频率计量基准的精准溯源就尤为重要。[/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 根据中国国家计量法[/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法定时间频率量值应溯源到国家时间频率计量基准。在2016年修订实施的最新的时间频率计量器具检定系统[/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表当中,时间标准这一层级在我国实际尚属空白状态,原因在于对时间标准的概念不清晰,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同时时间标准的实现需要建立技术复杂度高、操作和维护难度大的授时系统,对人力、物力和资金都是极大的消耗,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国家时间频率计量基准的应用。[/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 为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系统研究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远程时间频率传递技术和时间传递链路校准技术,成功研制了远程时间溯源装置—— NIMDO,实现了基于GNSS时间频率传递的可准实时验证的溯源或授时技术,通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现远程时间频率源与原子时标国家计量基准UTC(NIM)的比对,进而实施对远程时间频率源的实时驯服,最终实现其与UTC(NIM)的实时同步。它的目标是解决我国地方基本没有时间标准(守时系统)的问题,同时这项技术也可作为一种纳秒级高精度授时技术来使用。当然,它也可以进而以UTC(NIM)以外的其他标准时间作为参考,实现与其他标准时间的溯源同步。以UTC(NIM)作为参考时,可在远程端以一定的偏差(90%情况下优于10纳秒)及其不[/color][/font]确定度[font=Tahoma, &][color=#444444]水平(偏差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优于5纳秒)复现UTC(NIM),也就是在远程端实现了一个高性能的实时溯源到UTC(NIM)的原子时标(即NIMDO)。[/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 GNSS时间频率传递功能是NIMDO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基本原理可描述为:时间频率传递双方都将各方GNSS时频传递装置与本地时间频率参考建立链接,双方通过GNSS时间频率传递装置测量记录同时段的GNSS观测数据,通过解算,分别得到两站时间频率参考与GNSS(系统)时间的差,它们的单差为两站时间频率参考的比对结果,即两站时间频率传递结果,如图1所示。NIMDO支持全球定位系统(GP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等,支持码和载波相位测量,能够生成与接收机无关的交换格式(Rinex)和国际时间频率咨询委员会时间传递标准格式(CGGTTS)及其实时数据(每16分钟产生一个数据文件),可实现本地数据向远程端服务器的自动上传下载,并且能够通过实时交互数据与其他观测站进行比对。[/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 NIMDO的时间标准精密驯服算法为NIMDO的另一项关键技术,包括NIMDO内可控振荡器的噪声特性分析建模、时间频率参数预测和驯服控制等,用于保证振荡器以可控方式运行,确保其时间和频率输出准确、稳定、可靠及与UTC(NIM)的实时溯源性。[/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 NIMDO配套专业的用户软件,无论是在局域网还是在互联网上,均可由用户通过网页浏览器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界面友好,中英文显示,方便操作。用户可在装置本地登陆或通过网络远程登陆查看装置实现时标与UTC(NIM)时差的实时曲线(最小时间间隔30秒)和历史比对曲线。[/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 总而言之,NIMDO是GNSS时间频率传递装置的重要扩展,其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NIM-TF-GNSS-3型时间频率传递模组基础上,集成“GNSS全/共视法”实时比对和时间频率标准实时精密驯服算法,将本地时钟远程溯源并同步至UTC(NIM)(或其他标准时间上),从而实现时间、频率的远程复现及传递。当NIMDO持续运行时,它成为一个实时溯源及同步到UTC(NIM)的时间尺度,产生标准时间和频率信号。当然,NIMDO 也可单独作为 GNSS 时间频率传递装置, 实现用户原子钟和时间频率计量基准、标准的远程(实时)比对, 生成标准格式的时间频率传递数据文件, 解决用户远端原子钟的校准问题。[/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 NIMDO在满足运行条件时可随时开机,之后自动稳定运行,不需要人为干预,与参考标准时间在几小时内同步锁定在预期指标内,因此显著减少了人力和物质资源的使用并且大大节省了时间。NIMDO已在军民多个领域中使用,包括通信、电力、航天等,尤其在无人值守条件下,实现了与原子时标国家计量基准UTC(NIM)实时同步和溯源的时间频率标准,有力保障了高性能远程校准及网络授时能力,可以满足中国各地区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交通、互联网、移动通信(5G)和大数据等领域对高准确度时间频率量值的溯源需求。[/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 在此基础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分别在黑龙江、新疆和贵州的省级计量机构建立试点,安装了NIMDO,构建了各试点的时间频率标准,并通过溯源比对系统实现了其与UTC(NIM)的实时比对,形成了远程时间频率溯源示范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在贵州省计量测试院布设的远程时间溯源装置,经过近4年的验证运行,与UTC(NIM)的溯源结果有90%以上的观测点在5纳秒以内,98%以上的观测点在10纳秒以内,20纳秒以内的观测点达到99.85%,频差结果小于5e-14的观测点达到61%。基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远程时间溯源装置NIMDO”,实现了与原子时标国家计量基准UTC(NIM)的实时溯源并同步的时间频率标准,基本可以满足区域各类时间频率量值的溯源需求。[/color][/font][font=Tahoma, &][color=#444444] 目前,以NIMDO为核心,在贵州和青岛分别成立了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贵州和青岛应用中心,与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上海实验室(以NIMDO为重要溯源手段)共同成为国家远程时间溯源体系的重要节点。同时,若干地方和行业计量机构及一些其他企业和重要机构正在筹划基于NIMDO建设时间频率相关的精密实验室,它们的成立将在我国时间频率计量基准量值的传递与应用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同时为高速铁路、北斗卫星导航应用、5G移动通信、大数据传输、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提供高精度的时间频率技术服务。[/color][/font]

  • 科学家首次让中微子穿过厚石传递信息

    科技日报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 本报讯 科学家利用中微子通信的设想已提出数载,但如何方便地发射和探测中微子,把信息有效地调制给中微子并解调出来,一直是有待解决的难题。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14日报道,科学家首次成功采用几乎无质量的一束中微子,以接近光的速度穿过240米厚的石头传递信息。这个团队已将相关研究论文提交给《现代物理学杂志》。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丹描述这项研究说:“不使用卫星或电缆,人们通过使用中微子可在地球上任意两点间交流。中微子的通信系统会比现在的通讯系统更复杂,其在未来将有重要的战略用途。” 大多数通信是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完成,但电磁波不能够轻易通过很多种物质,会被水和山以及许多其他液体和固体阻挡住。中微子是一种质量极小、又不带电的中性基本微粒,它能以近乎光速进行直线传播,并极易穿透钢铁、海水,而本身能量损失很少,因此是一种十分诱人的理想信息载体。 研究人员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使用了两个关键设备。第一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通过让质子沿着2.5英里周长的轨道加速,然后用碳靶碰撞它们而打出高强度的中微子束。第二个是位于地下100米洞穴中被称作MINERvA的重达几吨重的探测器。由于在探测时,中微子不容易被探测到,所以用这种探测器来探寻,会从大约上百亿个微粒中探测到一个。 通信测试进行了两个小时,期间加速器正加速到其充分强度的一半时,MINERvA探测器在同期采集到了通信测试的交互数据。具体操作是,在一端,科学家使用中微子发送的信息被转化成二进制代码,换言之,把单词“中微子”描绘成一系列的“1”和“0”;在另一端,用MINERvA探测器探测到中微子,计算机把其传过来的二进制代码转换成英语,于是“中微子”这个词被成功接收。 参与这项实验的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物理教授弗兰德说:“显然,我们目前使用中微子传递信息的技术还需要大量的高科技设备,这在现今是不实用的。但这一步是促使现今技术朝向未来实际应用中微子通信的一个示范演示。”(华凌)

  • 【资料】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align=left][font=宋体][size=3]一、导热(热传导) [/size][/font][font=宋体][/font][/align][size=3][/size][size=3][/size][align=left][size=3][font=宋体]基本[/font][font=宋体]概念 :[/font][/size][/align][size=3][/size][size=3][/size][align=left][size=3][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称导热。 [/font][/size][/align][size=3][/size][size=3][/size][align=left][size=3][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如:固体与固体之间及固体内部的热量传递。 [/font][/size][/align][size=3][/size][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从微观角度分析气体、液体、导电固体与非金属固体的导热机理。 [/size][/font][/align][size=3][/size][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 1 )气体中:导热是气体分子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温度升高,动能增大,不同能量水平的分子相互碰撞,使热能从高温传到低温处。 [/size][/font][/align][size=3][/size][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 2 )导电固体:其中有许多自由电子,它们在晶格之间像气体分子那样运动。自由电子的运动在导电固体的导热中起主导作用。 [/size][/font][/align][size=3][/size][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 3 )非导电固体:导热是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所产生的弹性波来实现的,即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的。 [/size][/font][/align][size=3][/size][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 4 )液体的导热机理: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类似于气体,只是复杂些,因液体分子的间距较近,分子间的作用力对碰撞的影响比气体大;第二种观点类似于非导电固体,主要依靠弹性波(晶格的振动,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产生的)的作用。 [/size][/font][/align][size=3][/size][size=3][/size][align=left][font=宋体][size=3] 说明:只研究导热现象的宏观规律。 [/size][/font][/align]

  • 迪马20周年“传递”幸运大抽奖

    不论您是迪马的老客户还是新客户,不论您是否购买使用过迪马的产品,只要您是一位色谱工作者,只要您想了解迪马,就来参加幸运大抽奖,传递一份幸运,就这么轻轻一点您可能成为下一位传递幸运的人!活动时间:即日起——2013年10月31日活动说明: 迪马20周年“传递”幸运大抽奖,每月一期,共2期,月末抽取50位幸运客户,上月未中奖名单将进入下月抽奖池中继续参加抽奖直到活动结束。 各位摩拳擦掌准备起来!大奖等您来领取! 奖项公布:2013年11月底在迪马官方网站(www.dikma.com.cn)公布,敬请期待!点击详情 一等奖(10名):价值200元爱国者移动电源(11200毫安)http://www.dikma.com.cn/Public/Uploads/images/1(167).JPG 二等奖(30名):价值100元金士顿16G U盘 http://www.dikma.com.cn/Public/Uploads/images/2(102).JPG 三等奖(60名):价值40元韩国进口三光云彩玻璃杯(颜色随机) http://www.dikma.com.cn/Public/Uploads/images/3(77).JPG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属于迪马科技

  • 【仪器心得】 微生物用传递窗 使用心得

    【仪器心得】 微生物用传递窗 使用心得

    [align=center][b][font=宋体][color=#333333][font=宋体]【仪器心得】[/font]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微生物用传递窗[/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 [font=宋体]使用心得[/font][/color][/font][/b][/align][font=宋体][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和大家分享一下微生物最基础的设施传递窗,这款是国产的传递窗,目前看除了生产线上面的,实验室用国产设备能够满足试验需要。[/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1.关于仪器的使用经验:[/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font=宋体]物品的传入:一般作业区操作人员打开一般作业区一侧的传递窗门,将外表面已清洁、消毒的传递物品置于传递窗中,关闭传递窗。打开紫外灯,照射[/font][font=宋体]15分钟后,关闭紫外灯,通知清洁作业区操作人员取出传递物品。[/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font=宋体]物品的传出:清洁作业区操作人员将传递物品置于传递窗中,关闭传递窗门。一般作业区操作人员打开另一侧传递窗门,将传递物品取出。[/font]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传递窗两侧门不得同时打开。[/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font=宋体]观察传递窗高效过滤器初始压差,当高效过滤器阻值大于[/font][font=宋体]2倍初阻值或小于初阻值时需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更换。[/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font=宋体]记录紫外灯照射时间,当紫外线灯照射时间累计达到[/font][font=宋体]2000h或紫外线灯辐照度值超限度时,更换紫外线灯管。[/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2.仪器的优点和不足[/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防止低级不洁净空气在传递物料时进入高级洁净房间[/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它使洁净室的污染降低最低程度。传递窗作为洁净车间的一种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区、非净区与洁净区之间的小件物品的[/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传递[/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3.总结[/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传递窗作为基础设备,建议大家按照超净工作台或者生物安全柜的监控进行验证,尤其是对于里面的高效过滤系统要去关注,可以使用压差的监控方式控制。里面的紫外灯建议用试纸条法定期检测,必要的及时更换。[img=,690,92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41651184459_2206_2227357_3.jpg!w690x920.jpg[/img][/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

  • 杨氏干涉法和衬度传递函数的关联

    杨氏干涉是通用测量信息分辨率的方法~信息分辨率是用传递传递函数定义的~求问,两者怎么个联系的呢?就算忽略非晶样品对衍射强度的影响,可怎么从FFT里面提取衬度传递函数呢?感谢感谢

  • 【分享】隔振器怎样隔绝振动的传递?

    假设有一系统是由质量块和弹簧组成,如果激振力(外力)是由基础通过系统中的弹簧传给质量块,通常是属于隔振问题。当激振力的频率远高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质量块的位移就会远小于基础的位移。这就是说.外界的振动通过基础传递给系统时将受到很大的抑制,或者说尽管外界存在着强烈的振动,但系统却很少受到其影响,这就是隔振的理论基础。我们设想如果使仪器不受外界振动的影响.可以在仪器与基础之间插入一个弹簧或橡胶垫块等弹性支承物,使仪器与基础脱离直接接触,这样外界的影响就大大减弱了,这就是隔振的作用。

  • 传递窗材质选择

    据我们多年的生产经验, 许多客户在购买传递窗的时候往往不太了解自己企业需要购买什么样材质的传递窗, 而传递窗的材质又是传递窗价格影响的最主要因素, 那么我们需要购买什么样材质的传递窗呢?传递窗采用材质及厚度;厚度我们建议最少使用1mm厚的板材,这样可以保证箱体的的牢固,如果采用更薄的板材,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变形;而采用的板材要根据现场实际的情况来决定,例如以下几个场合: 实验室、食品行业传递窗:一般像实验室用的大部分因为湿度不大,一般选用的是外壳扎钢板喷涂,内壁一般选用304不锈钢(304不锈钢可以抵抗一般酸碱的腐蚀避免生锈);当然,在一些湿度较大的实验室里也有选用全304不锈钢的传递窗;但有一些像食品包装类的,因为空气比较干燥,而且在使用过滤程没有酸碱腐蚀,也可以采用201不锈钢来做内壁和箱体; 电子行业也是像上述湿度进行选择,但在制药行业一类的,因为国家规范中有要求,所以我们会建议客户使用全304不锈钢的传递窗; 冷扎钢板喷涂与不锈钢的分类造成传递窗在价格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根据不同的应用来选用不同的材质选用最合适自己的传递窗;

  • 【资料】环境监测中的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

    1 前言90年代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已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强化管理制度,要求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环境监测不仅要做好浓度控制的监测,而且要进一步开拓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监测;在完成城市环境监测的同时,要逐步开拓生态环境的监测。因此,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正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共同关注。环境监测的对象具有成分复杂,随机多变,时间、空间、量级上分布广泛,不易准确测量等特点。因此,环境监测的质量要求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主要内容有:监测分析的方法、采样方式、样品的处理与保存、质量控制程序、仪器设备的选择和校准、试剂及基准物质的选用、人员的技术培训、实验室的环境、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等。环境监测中要求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可比性,在监测数据的使用中,要求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性。2 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计量法中的量值传递,就是通过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溯源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计量法中的量值溯源,是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能够与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同样保证了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用国家计量基准校准1级标准物质,再用1级标准物质校准2级标准物质,以达到校准工作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反过来,通过工作计量器具的准确校验,来比较2级标准物质,比较1级标准物质,与国家计量基准物质相一致,使工作计量器具达到准确。3 环境监测工作的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环境监测工作的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见图2所示。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用2级环境标准物质,通过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溯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再通过连续的比较链,用质量控制样品来检验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得出检验数据;通过环境监测中的质量评审,不合格的纠正,合格的被接受,保证了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和一致。4 结语4.1在环境监测中使用环境标准物质和计量器具作量值传递及使用质量控制样品和计量器具作为量值溯源,提高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和可比性。4.2 标准物质是一种传递准确度的工具,是量值传递的物质基础,只有当它和标准的测量方法及通过鉴定的计量仪器结合在一起,即测量系统经过标准化并达到稳定后方可使用标准物质,也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3 在环境监测中要选择与待测样品的基本组成和待测成分的浓度相似的标准物质,严禁使用过期失效的标准物质。

  • 【转帖】细胞间存传递致癌蛋白“木马”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北卡罗莱纳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最新发现显示,细胞感染人类疱疹病毒(EBV)后,会产生小泡或被称为外体的液囊,从而改变细胞中所含的蛋白质和RNA(核糖核酸)。这种变质的外体一旦进入健康细胞,就能转变细胞的良性生长方式,使之变成不可控的致癌生长。这一发现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EBV可能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病毒,它无法被免疫系统彻底清除,几乎每个人终生都被它感染。它们不断进入唾液,在这里进行有效地传播。感染这种病毒很少致病,然而在几种主要的癌症中都发现了它的踪迹,包括淋巴瘤和鼻咽癌,它的蛋白质劫持了细胞生长调控机制,引发不可控的细胞生长,从而导致癌变。研究认为一种名为潜伏膜蛋白质1的蛋白质是EBV的致癌基因。通过外体,它们被传递给未受感染的细胞。研究人员还指出,EBV也彻底改变了外体的内含物,在细胞之间传递能激活癌症的蛋白质,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这些发现表明,通过这种方式,病毒感染细胞能广泛影响并潜在控制全身其他细胞,引发它们的不可测生长。免疫系统不断地监视着外来病毒蛋白质,然而经外体携带的这些蛋白质可以不向免疫系统“报告”感染,并刺激癌细胞生长,由此容许了一种不可测的生长。该研究还显示,细胞能产生血管,这一被称为血管新生的过程很容易接受变质外体并引发潜在生长。北卡罗莱纳大学莱恩伯格综合癌症研究中心微生物与免疫学教授南希·瑞玻-特拉玻说:“外体就像特洛伊木马,EBV通过木马甚至能控制那些还没有感染的细胞。但重要的是,外体的产生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标靶,封锁它们就能控制癌症蔓延。”论文第一作者、瑞玻-特拉玻实验室博士后戴维·麦克表示,下一步研究是测定哪些蛋白质被选中进入外体,病毒如何控制了这些蛋白质,以及怎样才能遏制这一过程。

  • 【分享】隔振器怎样隔绝振动的传递?

    假设有一系统是由质量块和弹簧组成,如果激振力(外力)是由基础通过系统中的弹簧传给质量块,通常是属于隔振问题。当激振力的频率远高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质量块的位移就会远小于基础的位移。这就是说.外界的振动通过基础传递给系统时将受到很大的抑制,或者说尽管外界存在着强烈的振动,但系统却很少受到其影响,这就是隔振的理论基础。我们设想如果使仪器不受外界振动的影响.可以在仪器与基础之间插入一个弹簧或橡胶垫块等弹性支承物,使仪器与基础脱离直接接触,这样外界的影响就大大减弱了,这就是隔振的作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