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总则(一) 目的对中心医学工作者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加强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从而遏制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中心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 常备不懈2.设施规范 管理到位3.主动监测 反应及时4.依法处理 措施果断5.机制通畅 遏制危害(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中心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四)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在微生物实验时,很多因为细菌的存在需要做大量的预防和现场事故处理,对于一下情况大家应如何操作?1. 生物安全柜使用过程中报警和损坏;2. 负压门失灵;3. 负压室内有员工突然晕倒;以上应采取何种预防和现场事故应急处理?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 化学品事故是指一种或数种化学品意外释放造成的事故。如1979年,温州电化厂氯气泄漏造成人59死亡,下风向成片草木枯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万元。由此可见,化学品事故与其它事故相比,其后果更严重,因此如何预防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以及怎样将化学品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小(即应急处理),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下面就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原则进行简略的介绍。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一般包括报警、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几方面。 1、事故报警 1.1 报警及时传递事故信息,通报事故状态,是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处理得当会使可能形成灾难性事故变成灾害性事故,而一些小事故处理不当,延误时间,也能形成灭顶之灾。 当发生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检查事故部位,并向有关人员和“119”报警;如果是发生在企业内部,应向当班车间主任或值班长,同时向企业调度室报告;如果是在运输途中应向当地应急救援部门或“119”报警。 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1.2救援队伍 各主管单位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组织一个应急救援专业队,各救援队伍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群众撤离、疏散,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清除工作;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以便事故调查。 等待急救队或外界的援助会使微小事故变成大灾难,因此每个工人都应按应急计划接受基本培训,使其在发生化学品事故时采取正确的行动。 2、紧急疏散 2.1建立警戒区域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2.2紧急疏散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每个车间应至少有两个畅通无阻的紧急出口,并有明显标志。 3、现场急救 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 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C—42°C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 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每一个从事感染性微生物工作的实验室都应当制订针对所操作微生物和动物危害的安全防护措施。在任何涉及处理或储存危险度3 级和4 级微生物的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的防护实验室和四级生物安全水平的最高防护实验室),都必须有一份关于处理实验室和动物设施意外事故的书面方案。国家和/或当地的卫生部门要参与制订应急预案。意外事故应对方案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应当提供以下操作规范:1、防备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和爆炸2、生物危害的危险度评估3、意外暴露的处理和清除污染4、人员和动物从现场的紧急撤离5、人员暴露和受伤的紧急医疗处理6、暴露人员的医疗监护7、暴露人员的临床处理8、流行病学调查9、事故后的继续操作。在制定意外事故应对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1、高危险度等级微生物的鉴定2、高危险区域的地点,如实验室、储藏室和动物房3、明确处于危险的个体和人群4、明确责任人员及其责任,如生物安全官员、安全人员、地方卫生部门、临床医生、微生物学家、兽医学家、流行病学家以及消防和警务部门5、列出能接受暴露或感染人员进行治疗和隔离的单位6、暴露或感染人员的转移7、列出免疫血清、疫苗、药品、特殊仪器和物资的来源8、应急装备的供应,如防护服、消毒剂、化学和生物学的溢出处理盒、清除污染的器材物
一、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要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应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二、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 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并进行医学处理。要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三、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 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应当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官员。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 h内)严禁人员入内。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通风系统,则应推迟进入实验室(例如24 h)。 应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在生物安全官员的指导下来清除污染。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四、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 应当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受感染性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然后在上面倒上消毒剂,并使其作用适当时间。然后将布、纸巾以及破碎物品清理掉;玻璃碎片应用镊子清理。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如果用簸箕清理破碎物,应当对他们进行高压灭菌或放在有效的消毒液内浸泡。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在所有这些操作过程中都应戴手套。 如果实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复制,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五、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例如30min)使气溶胶沉积。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例如30min)。发生这两种情况时都应通知生物安全官员。 随后的所有操作都应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 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见第14章)。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 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擦拭,并再次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六、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 所有密封离心桶都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如果怀疑在安全杯内发生破损,应该松开安全杯盖子并将离心桶高压灭菌。另一种方法是,安全杯可以采用化学消毒。七、火灾和自然灾害 在制定的应急预案中应包括消防人员和其他服务人员。应事先告知他们哪些房间有潜在的感染性物质。要安排这些人员参观实验室,让他们熟悉实验室的布局和设备,这都是十分有益的。 发生自然灾害时,应就实验室建筑内和∕或附近建筑物的潜在危险向当地或国家紧急救助人员提出警告。只有在受过训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他们才能进入这些地区。感染性物质应收集在防漏的盒子内或结实的一次性袋子中。 由生物安全人员依据当地的规定决定继续利用或是最终丢弃。八、紧急救助:联系对象 在设施内应显著张贴以下电话号码及地址:1、研究所和实验室本身的电话及地址(打电话者或呼叫的服务人员可能不知道详细地址或位置)2、研究所所长或实验室主任 ;3、实验室主管 ;4、生物安全官员 ;5、消防队6、医院/急救机构∕医务人员(如果可能,提供各个诊所、科室和∕或医务人员的名称)7、警察 ;8、医学官员 ;9、负责的技术员 ;10、水、气和电的维修部门九、急救装备 必须配备以下紧急装备:1、急救箱,包括常用的和特殊的解毒剂 ;2、合适的灭火器和灭火毯 建议配备以下设备,但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1、全套防护服(连体防护服、手套和头套——用于涉及危险度3级和4级微生物的事故)2、带有能有效防护化学物质和颗粒的滤毒罐的全面罩式防毒面具(full-face respirator)3、房间消毒设备,如喷雾器和甲醛熏蒸器 ;4、担架5、工具,如锤子、斧子、扳手、螺丝刀、梯子和绳子6、划分危险区域界限的器材和警告标示。
[b][size=15px]1 编制目的[/size][/b][size=15px]为规范实验室作业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工作, 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size][size=15px]员伤亡、财产损失,[/size][size=15px] [/size][size=15px]结合本单位实[/size][size=15px]际,特制定本预案。[/size][b][size=15px]2 编制依据[/size][/b][size=15px]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size][size=15px]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size][b][size=15px]3 适用范围[/size][/b][size=15px]本预案适用于本实验室机构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size][b][size=15px]4 工作原则[/size][/b][size=15px]坚持“ 以人为本” 的指导思想,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积极应对”的原则。把保障人 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预防与事故应急[/size][size=15px]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size][size=15px] [/size][size=15px]增强[/size][size=15px]应急救援能力。[/size][b][size=15px]5 组织体系及职责[/size][size=15px]5.1 领导机构[/size][/b][size=15px]成立应急保障领导组,下设若干执行实验室作业应急保障小组:[/size][size=15px]总指挥:XXX[/size][size=15px]副总指挥:XXX[/size][size=15px]成员:XXX XXX[/size][b][size=15px]5.2 工作机构[/size][/b][size=15px]领导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履行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size][size=15px]作用。应急管理办公[/size][size=15px]室职责如下:[/size][size=15px]a)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和各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size][size=15px]实施;[/size][size=15px]b)及时向领导机构报告事故重要情况和建议;[/size][size=15px]c)向当地政府机构、主管机构报告实验室作业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情况;[/size][size=15px]d)组织开展实验室作业人员安全培训;[/size][size=15px]e)组织实验室作业事故演练;[/size][size=15px]f)负责实验室作业事故的调查和鉴定工作;[/size][size=15px]g)负责实验室作业事故的善后工作。[/size][b][size=15px]5.3 职责[/size][size=15px]5.3.1 领导组[/size][/b][size=15px]总指挥:总体负责组织实验室作业安全事件应急救援工作;[/size][size=15px]副总指挥: 根据业务分工,协助总指挥具体做好应急救援工作。[/size][b][size=15px]5.3.2 保障小组(含现场作业人员)[/size][/b][size=15px]隔离实验室作业现场, 抢救伤亡人员, 撤离无关人员;[/size][size=15px]根据现场情况, 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并实施;[/size][size=15px]根据现场情况变化, 及时调整处置方案;[/size][size=15px]及时向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事故进展及需要协调的应急资源;[/size][size=15px]协助实验室作业事故的调查和鉴定工作。[/size][b][size=15px]5.4 应急处置[/size][/b][size=15px]实验室作业事故发生后,应根据事故不同情况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等报告。[/size][b][size=15px]5.5 应急响应[/size][/b][size=15px]a)当实验室作业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成员立即报本单位应急管理办公室,紧急情况下应报警。根[/size][size=15px]据下列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size][size=15px]b)当发生重大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时, 迅速开展人员抢救, 立即报警;[/size][size=15px]c)当发生摔伤、扎伤等时,立即开展自救,根据情况送医院救治;[/size][size=15px]d)当出现意外情况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实验室作业并查找原因;[/size][size=15px]e)在高温环境作业的人员出现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做降温处理,必要时立[/size][size=15px]即送医院医治;[/size][size=15px]f)当发生触电事故,最早发现触电者,迅速拉闸断电,用木棒等不导电材料将触电者与触电线等[/size][size=15px]电气设备分离,[/size][size=15px] [/size][size=15px]对伤员进行救护,必要时立即送医[/size][size=15px]院医治;[/size][size=15px]g)当发生淹溺事故时,迅速将患者营救出水,立即清除其口、鼻内的杂物, 根据情况进行倒水处[/size][size=15px]理,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size][size=15px]h)当发生人员超剂量照射时,立即撤离事故现场相关人员,封锁现场,迅速送往专门的医疗单位[/size][size=15px]进行诊断和治疗。[/size][b][size=15px]5.6 应急保障[/size][/b][size=15px]确保事故处置的应急人员的通信畅通,车辆、救治物品和设备等应急物资处于完好状态,应定期[/size][size=15px]检查维护。[/size][b][size=15px]5.7 调查鉴定[/size][/b][size=15px]应急保障部门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机构、主管机构等部门对重大实验室作业事故的调查和鉴定。[/size][b][size=15px]5.8 事件总结[/size][/b][size=15px]实验室机构应及时对实验室作业事故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输入管理评[/size][size=15px]审,不断提高[/size][size=15px]实验室[/size][size=15px]作业安全水平和应急处置工作能[/size][size=15px]力。[/size][b][size=15px]5.9 应急救援机构联系电话[/size][/b][size=15px]公安报警:110 消防报警:119 医疗急救:120 应急管理办公室电话:XXXXX[/size][b][size=15px]5.10 预案管理与修订[/size][/b][size=15px]本预案由应急保障部门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 根据需要及时修订完善。[/size][size=15px]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size]
实验室应急处理办法 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多数是有毒、有腐蚀性、可燃或者有爆炸性的,若操作不当,就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我们要预防为主,设置相应的提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随便出入,假如出现事故,要冷静处理,避免人员伤亡。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270957_393255_235269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251701_392972_2352694_3.jpg1、 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吞食并不常见,主要有可能发生误食事故。若误食,患者中毒发生痉挛或昏迷时,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可随便进行处理。要立刻找医生治疗,并告知其引起中毒的化学药品的种类、数量、中毒情况(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肤等)以及发生时间等相关情况。(1).为了降低胃中药品的浓度,缓延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服用牛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2).如果一时弄不到上述东西,可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50克活性炭。用前再添加400毫升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3)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若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于半酒杯水中,加入15毫升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毫升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给予饮服(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进入气管的危险,因而,遇到此类情况不可催吐)。绝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时内,即从胃转移到肠。(4)还可以根据毒物性质,服用相应的解毒剂。2、 吸入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在使用挥发性试剂时,我们应该在通风橱中操作,一旦中毒,应该按照以下方法处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9/201209270957_393256_2352694_3.jpg(1).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服,放松身体。(2).呼吸能力减弱时,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3).就医。3、 沾着皮肤时的应急处理方法首先应该了解附着物性质,做相应处理:(1).用自来水不断淋湿皮肤。(2).一面脱去衣服,一面在皮肤上浇水。(3).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4、进入眼睛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撑开眼睑,用水洗涤5分钟。(2).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3)就医。 化学实验室中,有毒、有腐蚀性、可燃或者有爆炸性的物品很多,我们平时要严格管理,杜绝意外事故发生。实验室相关人员做到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41851]危险物质的处理-实验室安全第一章[/url][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41852]危险装置的使用-实验室安全第二章[/url][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41853]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实验室安全第三章[/url]
新版评审准则附件4 2.10.2 20)中明确提出:[font='Times New Roman'][font=仿宋_GB2312]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有效识别检验检测活动所涉及的安全因素(如危险化学品的规范存储和领用、危废处理的合规性、气瓶的安全管理和使用等),并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应急设施,制定相应预案。之前,安全和环境应急预案是政府机构的要求,RBT214-2017没有明确要求。现在要把这部分纳入到体系文件中。[/font][/font]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06年02月27日 发布 1 总则 1.1 工作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 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制定本预案。 1.3 事故分级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四级。 1.4 适用范围 在食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社会公众大量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适用本预案。 1.5 工作原则 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则,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有关部门按照本预案规定,落实各自的职责。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2 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2.1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根据需要成立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全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国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确定。 2.2 地方各级应急指挥部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事故级别成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指导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地区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由本级政府有关部门组成,其日常办事机构设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 2.3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日常管理机构 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日常监管工作。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协调以及管理工作。 2.4 专家咨询委员会 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专家库,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从专家库中确定相关专业专家,组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专家咨询委员会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提出咨询和建议,进行技术指导。 3 监测、预警与报告 3.1 监测系统 国家建立统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各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设立全国统一的举报电话。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3.2 预警系统 3.2.1 加强日常监管 卫生、工商、质检、农业、商务、海关、环保、教育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高风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贮藏、经营、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报告系统,及时分析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预警,并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3.2.2 建立通报制度 (1)通报范围: a.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b.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通报方式: a.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与事故有关地区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通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 b.根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危险源监控信息,对可能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险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必要时及时上报。 涉及港、澳、台地区人员或者外国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响到境外,及时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者有关国家通报。 3.2.3 建立举报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国务院有关部门举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食品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 国务院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或者通报有关部门,对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3.2.4 应急准备和预防 及时对可能导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进行分析,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措施。 接到可能导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后,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事态严重时及时上报,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做好可能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分析、预警工作。 3.3 报告制度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应当按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主动监测,按规定报告。 3.3.1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报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当地政府、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也可以直接向食品药品监管局或者省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报告。 3.3.2 报告范围 (1)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3.3 下级向上级报告 地方人民政府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报告,并在2小时内报告至省(区、市)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和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和食品药品监管局以及相关部门报告。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相关部门、事故发生地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在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3.3.4 责任报告单位 (1)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及餐饮单位; (2)食品检验机构、科研院所以及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单位; (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 (4)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3.3.5 责任报告人 (1)行使职责的地方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2)从事食品行业的工作人员; (3)消费者。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3.3.6 报告时限要求 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在知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1小时内作出初次报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的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在事故处理结束后10日内作出总结报告。 3.3.7 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3.3.8 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3.9 总结报告 包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内容: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个人安全急救常识录像资料:vcd\录像带\视频文件都可以。春节过后单位里想搞这方面的培训,很急啊。有这方面资料的朋友帮忙。
前言 污水处理厂既是污染源的处理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潜在污染源、危险源。特别是工业区的综合污水处理厂,污水成分复杂、处理工艺复杂、厂区设备繁多、常驻工作人员多,突发环境事故、安全事故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财产损失。 本文试着介绍某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的应急预案,以供版友参考。 一、指导思想 为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强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坚持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掌握生产工艺及操作技术,增强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必须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程序指挥,消除事故的蔓延和发展,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损失,基本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它人员。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在日常生产管理中,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应学会采取各项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和自救,必要时要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必要的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事态,对发生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害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污染源和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有效进行救援。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不同的事故发生,以及对人体、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及时采取封闭、隔离、洗消、检测等措施,防止对人体的继续危害和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三、实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责任制 1、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污水处理厂区发生事故时,负责指挥厂区内抢救工作,第一时间向119、120、110有关部门报告和求援。日常生产时,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在厂内,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未到现场前,值班带班者即为临时代理组长,全权负责落实抢险工作。 四、应急物资准备 防火防水物资:救护物资有水泥、黄沙、麻袋、铁丝等,数量充足。 救灾装备器材:安全帽、救生圈、水裤、一般五金工具、雨衣、雨鞋、手电筒等。统一存放在仓库。 消防器材:干粉灭火器,国标消防栓。 急救物品:配备急救药箱,口罩、各种外伤救护用品。 其他必备的物资供应渠道:保持社会上物资供应渠道(电话联系),随时确保供应。 急救车辆:厂区每天值班小车,或报120急救车救助。 五、应急程序 1、水质事故 a)发现进水水质超出进水设计标准:CODCr>500mg/L或SS>200mg/L或PH>8.5或PH<6.5时,立即向工业区管委会汇报; b)发现进水水质严重超标:CODCr>800mg/L或SS>500mg/L或PH>10或PH<4.0或其他严重恶化水质时,立即向工业区和市环保部门汇报; c)发生上述情况时,立即对进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化验数据对相关工艺进行及时调整,避免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大的危害。 2、台风、突发暴雨 a)根据天气预报预先对曝气机、水泵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完好; b)随时观察集水池的水位并向领导汇报; c)外出巡视,必须注意个人安全,注意防滑,需要有人配合时两人或三人一起协作操作。 3、水量超负荷 a)污水量超过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30000m3/d)时,立即向工业区管委会汇报; b)随时观测集水池的水位,及时向领导汇报; c)取水样检测COD,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艺调整。 4、突然停电 a)立即启动发电备用机组。 b)向工业区领导报告,并和供电公司及时联系送电情况。 c)来电后,按操作规程关闭发电机组,恢复通常生产状态。 5、火灾 a)立即报警。当接到发生火灾信息时,应确定火灾的类型和大小,并立即报告指挥小组。启动紧急预案,指挥小组要迅速报打“119”火警电话,。并及时报告工业区领导,便于及时扑救处置火灾事故。 b)人员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在现场平面布置图上绘制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人员可按图示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 c)协助武警消防队灭火:联络组拨打“119”“120”求救,
[align=center][b][size=16px]实验室安全应急情况有哪些?附应急预案[/size][/b][/align][size=15px]农业检测[/size] [size=15px][color=var(--weui-FG-2)]2023-09-06 14:00[/color][/size] [size=15px][color=rgba(0, 0, 0, 0)]发表于北京[/color][font=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size=16px] 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需要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正常运转。今天给大家讲讲实验室安全应急情况有哪些……[b]火灾[/b]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 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 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b]爆炸[/b]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 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 设备老化存在故障,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引起爆炸。[b]中毒[/b]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 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 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 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 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进行有毒有害操作时不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不按照要求处理实验“三废”,污染环境。[b]触电[/b] 违反操作规程,乱拉电线等; 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b]灼伤[/b] 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溴等引起的局部外伤: 在做化学实验时没有根据实验要求配戴护目镜,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在紫外光下长时间用裸眼观察物体; 使用毒品时没有配戴橡皮手套,而是用手直接取用化学毒品; 在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没有在通风橱中进行,吸入了药品和溶剂蒸气; 用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用鼻子直接嗅气体。 [/size][/font][/size][b](未完待续)[/b]
[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1.gif[/img][color=#e95d00][size=5][b]“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漏洞吗?[/b][color=#000000] [size=3]1 总则 [/size][/color][/size][/color][size=3][/size][b][size=3] 1.1 工作目的 [/size][/b][b][size=3]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size][/b][b][size=3] 1.2 编制依据 [/size][/b][b][size=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制定本预案。 [/size][/b][b][size=3] 1.3 事故分级 [/size][/b][b][size=3]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四级。 [/size][/b][b][size=3] 1.4 适用范围 [/size][/b][b][size=3] 在食物(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造成社会公众大量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适用本预案。 [/size][/b][b][size=3] 1.5 工作原则 [/size][/b][b][size=3] 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则,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有关部门按照本预案规定,落实各自的职责。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size][/b][b][size=3] 2 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size][/b][b][size=3] 2.1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 [/size][/b][b][size=3]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根据需要成立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全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国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确定。 [/size][/b]
[list][b]应急预案是什么?[/b]应急预案是针对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预先进行编制的一种应对措施方案和应急响应程序,从而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其中,单位和基层组织可根据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制定本单位、本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编制。目前,按规定完成各类应急预案编制、评估和备案正逐渐成为各类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重点核查内容之一。[b]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备案怎么准备?[/b]目前,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两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须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以下5类企业须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备案。且至少每三年对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并视实际情况进行修订!1、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2、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3、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4、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5、其他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企事业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材料如下:[img]http://www.ponytest.com/UpLoadFiles/Article/2019-1/2019012809172455418.jpg[/img]谱尼测试拥有专业的环境咨询团队与检测团队,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进行突发环境事件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并出具编制说明等;同时可以编写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和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聘请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全方位协助企事业单位完成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如需了解更多详情,欢迎拨打免费咨询电话400-819-5688或者点击www.ponytest.com查询。[/list]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 1.1 工作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制定本预案。 1.3 事故分级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四级。
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总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预案》(以下简称《应急反应预案》)精神,为提高全国质检系统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应对、及时预防和控制发生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高效组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工作手册。[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87879]国家质检总局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手册[/url]
[font=黑体][B]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 内容简介[/B][/font] 本书介绍了危险化学品事故管理的理论、相关法律法规和方法。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概念、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成因及其特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方法、各类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扑救和救治技术、事故后的调查分析等,同时提供了一些典型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 本书可供从事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师生和相关培训人员的参考书。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 本书目录第1章 概述1.1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定义1.2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1.3 危险化学品事故致因和发生机理1.4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判别与分类第2章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其系统2.1 概述2.2 应急救援预案的必要性2.3 国内外重大事故应急系统简介2.4 应急救援预案的体系及运作2.5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2.6 应急救应急救援预案2.7 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估第3章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扑救3.1 化工企业事故概述3.2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3.3 几类典型化学反应事故的扑救3.4 几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扑救第4章 事故区人员救援及医院救治4.1 现场医疗救护及自救4.2 医疗护送及救治4.3 危险化学品的中毒急救4.4 化学烧伤4.5 其他救治方法第5章 事故发生后的处理5.1 事故的调查5.2 事故分析技术5.3 事故分析方法5.4 事故现场的清理5.5 事故后的恢复与善后工作第6章 事故的管理6.1 伤亡事故管理概述6.2 事故费用的概念6.3 事故经济损失估算方法6.4 事故责任的追究第7章 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7.1 “8.12”油库特大火灾事故分析7.2 “8.5”危险化学仓库特大爆炸火灾事故分析……附表 危险化学品的疏散距离参考文献[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5348]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url]
学校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指导思想:为创建平安校园,确保师生安全,切实落实学校安全防范教育工作,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尤其是与实验室有关的各种安全紧急情况出现时能得到妥善有效的处理,特制订本安全防范应急预案,以防患于未然。二、组织领导:1、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其它学校行政班子成员任成员。2、应急小组: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体育教师、青年科学男教师等代表组成。三、安全预案(一)防火防范预案(措施)1、严禁将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易爆化学物品随意带出实验室;2、实验室内使用酒精灯等火源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严禁违规操作;3、定期组织师生听取消防安全知识讲座;4、对学生进行自护疏散、教师进行消防器材使用及紧急状态时切断电源、火源等演练;5定期组织专业人员检修、补充消防器材;应急预案1、出现火警:立即组织有效扑救,切断电源、燃气源,防止火势蔓延;若是小火教师应立即自救;2若烟雾浓、火情大应立即命令学生取手帕或衣服捂住口鼻,弯腰以行走方式,切不可跑,遇有阻塞时,应自觉停步,不可向前拥挤,以免发生踩踏事故的发生,迅速组织学生从最近的安全通道疏散(不得组织学生抢救); 3、在实施第一、第二条款同时,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必要时拨打119火警电话,以求援助(火警电话必须讲清楚事发地点、所处地域、方位、火情种类等);4、及时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5、及时排查事故原因,尽快处理并上报教育局;(二)用电安全预案:防范预案1、组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用电安全知识辅导;2、严禁私自拆、卸电器及开关、插座等;3不得擅自从插座内引出电源接入其它用电器;4、组织学生进行用电安全防范知识讲座;5、定期检测用电器是否漏电、触电保护器是否正常工作;应急预案1、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2、遇有紧急情况立即用绝缘棒或非导电棒、棍击打,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3、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拨打120急救中心求援;4、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以便组织施救;5、排查事
1.水上泄漏的应急处理 氰化物泄漏入水后,首先应当分析其水溶性。绝人多数重金属无机氰化物难溶于水,例如氰化锌、氰化亚铜、氰化汞等;其它类氰化物大都易溶于水,例如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钙、氰化铵、氰化氢等。低分子量的有机氰化物 (或称腈类)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例如乙腈能与水混溶,丙腈和丙烯腈也可溶解于水,但丁腈以上难溶于水。工业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以碱金属盐类氰化物、丙烯腈等液态腈类较为常见,这类物质在水中大都能溶解,事故处理较艰难。在运输过程中,如氰化钠或丙烯腈在水体中泄漏或掉入水中,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报警和伤员救护,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现场控制与警戒 在消防或环保部门到达现场之前,如果已有有效的堵漏工具或措施,操作人员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堵漏操作,控制泄漏量。否则,现场人员应边等待当地消防队或专业应急处理队伍的到来,边负责事故现场区域警戒。根据 2000版《北美化救指南》,大量氰化钠(200kg)在水中泄漏时,紧急隔离半径应不小于95m。现场人员应根据氰化钠泄漏量、扩散情况以及所涉及的区域建立500~10000m左右的警戒区,应组织人员对沿河两岸或湖泊进行警戒,严禁取水、用水、捕捞等一切活动。 (2)环境清理 根据现场实际,现场可沿河筑建拦河坝,防止受污染的河水下泄。然后向受污染的水体中投放大量生石灰或次氯酸钙等消毒品,中和氰根离子。如果污染严重的话,可在上游新开一条河道,让上游来的清洁水改走新河道.溶或不溶性腈类液体泄漏到水中时,对于密度比水大的 (例如苯乙腈),应当尽快采取措施,在河底或湖底位于泄漏地点的下游开挖收容沟或坑,同时在收容沟或坑的下游筑堤防止泄漏物向下游流动。对于密度比水小的(例如戊腈、苯乙腈),应尽快在泄漏水体的下游建堤、坝,拉过滤网或围漂浮栅栏,减小受污染的水体面积。 (3)水质检测 检测人员定期检测水质,确定氰化物污染的范围,必要时扩大警戒范围。检测人员及现场处理人员应佩戴橡胶耐油防护手套。
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由玻璃等东西造成的外伤化学实验安全手册第三章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4.由玻璃等东西造成的外伤[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11066]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由玻璃等东西造成的外伤[/url]
小弟实验室正在加强安全管理,现急需化学实验室事故处理和应急措施,请大虾们援手一下!
请教各位: 哪里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个人防护用品应急箱(包)及现场采样工作箱出售?如果知道,请告知。谢谢!请回复mhcdcjyk@126.com.再次谢谢!
二硫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吞食时,给患者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将患者躺下并加保暖,保持通风良好。甲醛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吞食时,立刻饮食大量牛奶,接着用洗胃或催吐等方法,使吞食的甲醛排出体外,然后服下泻药。有可能的话,可服用1%的碳酸铵水溶液。氰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不管怎样要立刻处理。每隔两分钟,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5~30秒钟。这样氰基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无毒的氰络高铁血红蛋白。接着给其饮服硫代硫酸盐溶液。使其与氰络高铁血红蛋白解离的氰化物相结合,生成硫氰酸盐。1).吸入时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横卧着。然后,脱去沾有氰化物的衣服,马上进行人工呼吸。2).吞食时用手指摩擦患者的喉头,使之立刻呕吐。决不要等待洗胃用具到来才处理。因为患者在数分钟内,即有死亡的危险。卤素气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吸入氯气时,给患者嗅1∶1的乙醚与乙醇的混合蒸气;若吸入溴气时,则给其嗅稀氨水。
二硫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吞食时,给患者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将患者躺下并加保暖,保持通风良好。 甲醛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吞食时,立刻饮食大量牛奶,接着用洗胃或催吐等方法,使吞食的甲醛排出体外,然后服下泻药。有可能的话,可服用1%的碳酸铵水溶液。有机磷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使患者确保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万一吞食时,用催吐剂催吐,或用自来水洗胃等方法将其除去。沾在皮肤、头发或指甲等地方的有机磷,要彻底把它洗去。 三硝基甲苯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沾到皮肤时,用肥皂和水,尽量把它彻底洗去。若吞食时,可进行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将其大部份排除之后,才服泻药。 苯胺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如果苯胺沾到皮肤时,用肥皂和水把其洗擦除净。若吞食时,用催吐剂、洗胃及服泻药等方法把它除去。 氯代烃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把患者转移,远离药品处,并使其躺下、保暖。若吞食时,用自来水充分洗胃,然后饮服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不要喝咖啡之类兴奋剂。吸入氯仿时,把患者的头降低,使其伸出舌头,以确保呼吸道畅通。 草酸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立刻饮服下列溶液,使其生成草酸钙沉淀:i).在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丁酸钙或其它钙盐制成的溶液;ii).大量牛奶。可饮食用牛奶打溶的蛋白作镇痛剂。 乙醛、丙酮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用洗胃或服催吐剂等方法,除去吞食的药品。随后服下泻药。呼吸困难时要输氧。丙酮不会引起严重中毒。 乙二醇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用洗胃、服催吐剂或泻药等方法,除去吞食的乙二醇。然后,静脉注射10毫升10%的葡萄糖酸钙,使其生成草酸钙沉淀。同时,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聚乙二醇及丙二醇均为无害物质。 酚类化合物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吞食的场合 马上给患者饮自来水、牛奶或吞食活性炭,以减缓毒物被吸收的程度。接着反复洗胃或催吐。然后,再饮服60毫升蓖麻油及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不可饮服矿物油或用乙醇洗胃。2).烧伤皮肤的场合 先用乙醇擦去酚类物质,然后用肥皂水及水洗涤。脱去沾有酚类物质的衣服。 乙醇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用自来水洗胃,除去未吸收的乙醇。然后,一点点地吞服4克碳酸氢钠。 甲醇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然后,把患者转移到暗房,以抑制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为了防止酸中毒,每隔2~3小时,经口每次吞服5~15克碳酸氢钠。同时为了阻止甲醇的代谢,在3~4日内,每隔2小时,以平均每公斤体重0.5毫升的数量,从口饮服50%的乙醇溶液。 烃类化合物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因为如果呕吐物一进入呼吸道,则会发生严重的危险事故,所以,除非平均每公斤体重吞食超过1毫升的烃类物质,否则,应尽量避免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 硫酸铜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将0.3~1.0克亚铁氰化钾溶解于一酒杯水中,后饮服。也可饮服适量肥皂水或碳酸钠溶液。 硝酸银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将3~4茶匙食盐溶解于一酒杯水中饮服。然后,服用催吐剂,或者进行洗胃或饮牛奶。接着用大量水吞服30克硫酸镁泻药。 钡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将30克硫酸钠溶解于200毫升水中,然后从口饮服,或用洗胃导管加入胃中。 铅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保持患者每分钟排尿量0.5~1毫升,至连续1~2小时以上。饮服10%的右旋醣酐水溶液(按每公斤体重10~20毫升计)。或者,以每分钟1毫升的速度,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水溶液,至每公斤体重达10毫升为止。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会同先期抵川的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率领环境保护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四川灾区指导环境应急工作。工作组听取了四川省政府关于抗震救灾情况的介绍和四川省环保局、西南环保督查中心关于环境应急工作的汇报,察看了成都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和821厂核设施的环境状况,对灾区环境应急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周生贤指出,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深入,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将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灾区次生环境事故的危害,密切关注不同时期灾区的环境状况。一些污染治理设施受到损害,一些化工企业被埋在地下,一些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还有数百万只家禽被掩埋,各类环境问题都有可能发生。环保部门要时刻提高警惕,大灾小灾要做防大灾的准备,一种灾害多种灾害,要做防多种灾害的准备。对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要做好预案,切实做到有备无患、从容应对。周生贤强调,当前灾区的主要环保任务是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在地震的前、中、后期都有可能出现这类环境安全问题。关于四川地区核设施的安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重视,多次做出了重要批示。一些核设施老化失修,加上这次地震的影响,存在一些环境安全隐患,各级环保部门不能掉以轻心,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要尽快解决,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应急预案,出现问题要及时应对。还有一个问题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一些倒塌的医院、企业存放的放射源,目前被掩埋在地下,现在我们已组织专门的队伍进行收集、贮存工作,要按照既定的工作方案,将放射源收贮工作落实到位,对救援过程中反映的放射源问题要及时妥善应对。关于饮用水安全问题,这是环境安全的核心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时刻予以高度关注。一方面要加强对污染源的排查,特别要关注污水处理厂、化工厂、危险化学品对饮用水源可能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要加强水质监测,并及时向居民公布饮用水源的水质状况。周生贤要求,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开展环境损失评估和重建工作。要摸清环保系统受损失的情况,及时提出恢复环境监测、监察能力的意见。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恢复灾区的环境监测能力,必要时可组织相邻地区进行对口支援。环境保护部将从技术、资金和设备方面给予必要的帮助。目前,紧急调拨3500万元资金和设备支援四川省环境应急工作。
问题:我司属于建筑资源再生利用行业,按照国标GB/T4754行业为“C42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主要原辅料为建筑废弃物,主要生产工序为”卸料、预处理(破碎、磁选、风选、筛分)、清洗”产品为细沙、干泥,产生的生产废水于工序上循环使用不外排,请问是否需要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回复:您好,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四十一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定期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开展环境风险评估,依法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的规定,您公司需要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
常见化学试剂中毒应急处理二硫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吞食时,给患者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将患者躺下并加保暖,保持通风良好。 本文来自:博研联盟论坛 甲醛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吞食时,立刻饮食大量牛奶,接着用洗胃或催吐等方法,使吞食的甲醛排出体外,然后服下泻药。有可能的话,可服用1%的碳酸铵水溶液。 有机磷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使患者确保呼吸道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万一吞食时,用催吐剂催吐,或用自来水洗胃等方法将其除去。沾在皮肤、头发或指甲等地方的有机磷,要彻底把它洗去。 三硝基甲苯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沾到皮肤时,用肥皂和水,尽量把它彻底洗去。若吞食时,可进行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将其大部份排除之后,才服泻药。 苯胺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如果苯胺沾到皮肤时,用肥皂和水把其洗擦除净。若吞食时,用催吐剂、洗胃及服泻药等方法把它除去。 氯代烃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把患者转移,远离药品处,并使其躺下、保暖。若吞食时,用自来水充分洗胃,然后饮服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不要喝咖啡之类兴奋剂。吸入氯仿时,把患者的头降低,使其伸出舌头,以确保呼吸道畅通。 草酸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立刻饮服下列溶液,使其生成草酸钙沉淀:i).在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丁酸钙或其它钙盐制成的溶液;ii).大量牛奶。可饮食用牛奶打溶的蛋白作镇痛剂。 乙醛、丙酮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用洗胃或服催吐剂等方法,除去吞食的药品。随后服下泻药。呼吸困难时要输氧。丙酮不会引起严重中毒。 乙二醇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用洗胃、服催吐剂或泻药等方法,除去吞食的乙二醇。然后,静脉注射10毫升10%的葡萄糖酸钙,使其生成草酸钙沉淀。同时,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聚乙二醇及丙二醇均为无害物质。 酚类化合物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吞食的场合 马上给患者饮自来水、牛奶或吞食活性炭,以减缓毒物被吸收的程度。接着反复洗胃或催吐。然后,再饮服60毫升蓖麻油及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不可饮服矿物油或用乙醇洗胃。2).烧伤皮肤的场合 先用乙醇擦去酚类物质,然后用肥皂水及水洗涤。脱去沾有酚类物质的衣服。 乙醇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用自来水洗胃,除去未吸收的乙醇。然后,一点点地吞服4克碳酸氢钠。 甲醇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然后,把患者转移到暗房,以抑制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为了防止酸中毒,每隔2~3小时,经口每次吞服5~15克碳酸氢钠。同时为了阻止甲醇的代谢,在3~4日内,每隔2小时,以平均每公斤体重0.5毫升的数量,从口饮服50%的乙醇溶液。 烃类化合物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因为如果呕吐物一进入呼吸道,则会发生严重的危险事故,所以,除非平均每公斤体重吞食超过1毫升的烃类物质,否则,应尽量避免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 硫酸铜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将0.3~1.0克亚铁氰化钾溶解于一酒杯水中,后饮服。也可饮服适量肥皂水或碳酸钠溶液。 硝酸银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将3~4茶匙食盐溶解于一酒杯水中饮服。然后,服用催吐剂,或者进行洗胃或饮牛奶。接着用大量水吞服30克硫酸镁泻药。 钡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将30克硫酸钠溶解于200毫升水中,然后从口饮服,或用洗胃导管加入胃中。 铅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保持患者每分钟排尿量0.5~1毫升,至连续1~2小时以上。饮服10%的右旋醣酐水溶液(按每公斤体重10~20毫升计)。或者,以每分钟1毫升的速度,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水溶液,至每公斤体重达10毫升为止。 汞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饮食打溶的蛋白,用水及脱脂奶粉作沉淀剂。立刻饮服二巯基丙醇溶液及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作泻剂。 砷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吞食时,使患者立刻呕吐,然后饮食500毫升牛奶。再用2~4升温水洗胃,每次用200毫升。 二氧化硫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进入眼睛时,用大量水洗涤,并要洗漱咽喉。 氰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不管怎样要立刻处理。每隔两分钟,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5~30秒钟。这样氰基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无毒的氰络高铁血红蛋白。接着给其饮服硫代硫酸盐溶液。使其与氰络高铁血红蛋白解离的氰化物相结合,生成硫氰酸盐。1).吸入时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横卧着。然后,脱去沾有氰化物的衣服,马上进行人工呼吸。2).吞食时用手指摩擦患者的喉头,使之立刻呕吐。决不要等待洗胃用具到来才处理。因为患者在数分钟内,即有死亡的危险。 卤素气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吸入氯气时,给患者嗅1∶1的乙醚与乙醇的混合蒸气;若吸入溴气时,则给其嗅稀氨水。 氨气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给其输氧。进入眼睛时,将患者躺下,用水洗涤角膜至少5分钟。其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涤。 强碱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吞食时立刻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部洗至中性。然后,迅速饮服500毫升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2).沾着皮肤时立刻脱去衣服,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止。接着用经水稀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但是,若沾着生石灰时,则用油之类东西,先除去生石灰。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连续洗涤15分钟。 强酸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吞服时立刻饮服200毫升氧化镁悬浮液,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东西,迅速把毒物稀释。然后,至少再食10多个打溶的蛋作缓和剂。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2).沾着皮肤时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如果立刻进行中和,因会产生中和热,而有进一步扩大伤害的危险。因此,经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氢钠之类稀碱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但是,当沾着草酸时,若用碳酸氢钠中和,因为由碱而产生很强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此外,也可以用镁盐和钙盐中和。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洗涤15分钟。 镉(致命剂量10毫克)、锑(致命剂量100毫克)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吞食时,使患者呕吐。 化学药品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患者因吞食药品中毒而发生痉挛或昏迷时,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可随便进行处理。 除此以外的其它情形,则可采取下述方法处理。毫无疑问,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刻找医生治疗,并告知其引起中毒的化学药品的种类、数量、中毒情况(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肤等)以及发生时间等有关情况。1).为了降低胃中药品的浓度,缓延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述任一种东西:如牛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2).如果一时弄不到上述东西,可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50克活性炭。用前再添加400毫升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一般10~15克活性炭,大约可吸收1克毒物。3).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若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于半酒杯水中,加入15毫升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毫升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给予饮服(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进入气管的危险,因而,遇到此类情况不可催吐)。绝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时内,即从胃转移到肠。4).用毛巾之类东西,盖上患者身体进行保温,避免从外部升温取暖。(注:把二份活性炭、一份氧化镁和一份丹宁酸混合均匀而成的东西,称为万能解毒剂。用时可将2~3茶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做成糊状,即可服用)。转自:博研联盟论坛
我们实验室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装有ECD,按新的管理条例需要申报安全许可。哪位大虾有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事故预案?我的邮箱lxh116013@sina.com.先谢谢。[em53]
实验室等级划分~http://emuch.net/bbs/images/smilies/cool.gif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时,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生物安全防护一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P1实验室:实验室具备跟一般微生物学实验室相同等级的设备.若在此级实验室内同时进行非基因重组的实验时,需明确划分实验区域,小心进行操作.进行实验时,宜关闭实验室的门窗.每日实验结束时需灭菌实验台,如实验中发生污染,需立即加以灭菌.实验所产生之所有生物材料废弃物,需尽快灭菌后再依院方「感染性废弃物管理」相关办法丢弃.被污染的器具需先经灭菌后,再清洗使用或丢弃.不得用口做吸量操作.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及保存食物.操作重组体之后,或离开实验室之前要洗手.在所有操作中,应尽量避免产生气雾.要从实验室搬离被污染物品时,必需将其放入坚固且不漏的容器,在实验室内密封后才可运出.防除实验室的非实验用生物,如昆虫及鼠类等.若有其他方法可用,应避免使用针头.实验用衣物的使用,需遵从计画主持人的指示.需遵守计划主持人所订之其他事项.p2实验室:1、 符合BSL-2实验室建设要求。2、 实验室门口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3、 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摆放物品以方便使用。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处还有供长期使用的存储空间。4、 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处应有存放个人衣物的条件。6、 在实验室所有的建筑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和验证,以保证符合要求。7、 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8、 设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应急喷淋装置。9、 考虑机械通风,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有防虫纱窗。10、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设备用电源。11、实验室出口有在黑暗是可明确辨认的标识。P3实验室全称叫“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P是英语protect 保护 的缩写。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实验室内部的气体不会跑到外面而造成污染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实验室中必须安装Ⅱ级或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当这类操作不得不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时,必须采用个体防护与使用物理抑制设备的综合防护措施。 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副为宜)。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