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有毒有害物质识别仪

仪器信息网有毒有害物质识别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有毒有害物质识别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有毒有害物质识别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有毒有害物质识别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有毒有害物质识别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有毒有害物质识别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有毒有害物质识别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有毒有害物质识别仪相关的论坛

  •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14250.html[/url]有毒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通过检测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管理控制,确保采购的原料和加工制造的产品能够符合不含有毒或低毒环保要求及各国环保之法律法规,使产品走进国内外市场,并能满足客户要求及环保发展的趋势。有毒有害物质重点检测内容:RoHS/REACH/SVHC/PoHS/WEEE/检测、抗氧化剂检测、阻燃剂检测、防霉剂检测、紫外吸收剂检测、邻苯二甲酸盐检测、多环芳烃(PAHs)检测、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检测、石棉检测、全氟辛酸及盐类(PFOA)检测、玩具19大重金属检测、VOC检测、偶氮检测、COD检测等。

  • 【全球@视野】日本补充指定有毒有害物质

    2007年5月1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通报,补充指定有毒有害物质。  有毒有害物质有: 1- 十二基醋酸胍盐(1-Dodecylguanidinium acetate), O- 乙基S-丙基 [(2E)-2-(亚氨基)-3- 乙基醯亚氨二酸 – 1- – 1- y1]硫代膦酸酯(O-ethyl S-propyl [(2E)-2-(cyanoimino)-3-ethylimidazolidin-1-yl] phosphonothioate), 3-(氨甲基)苄胺(3-(Aminomethyl)benzylamine)  相关文件:基本的法律是《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法》。批准时,所述的修正案将在“KAMPO”(政府官方公报)上发表。

  • 【转帖】数码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要从源头根除

    中国电子报记者 范蓉   2007年3月1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办法》(简称《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在所涉及的1800种产品中,占据数码产品比重最高的MP3、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所包含的含有铅、镉、汞、六价铬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成分较高。在数码产品中,芯片、电路板、照相模组、摄像头、电池、LCD(彩屏)、包装盒、焊锡丝、外壳、包装材料等各种配套零部件都会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目前,有些数码厂商已经开始寻找和研发新的材料,如数码相机专用环保光敏电阻,在整个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无铅焊接,在外包装上采用无铅油墨印刷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产品牌MP3产品,大部分都是OEM,MP3产品主要构成部件受上游企业影响较大,而目前上游企业在绿色替代物上还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寻找,因此短时间内贴绿标的可能性不大,大部分在3月1日后生产的MP3产品只能贴橙标。相对MP3而言,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几乎被掌握核心技术的日系品牌所垄断,如索尼、佳能等很早就针对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成立了专门的研究部门,但绿色环保的替代原材料仍旧是他们推出绿色环保产品的一大难题,因此,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在短时间内贴绿标的可能性也不大。   有毒有害物质多在零部件中   其实,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有很多。但是,《管理办法》所限制的有毒有害物质只有六种。因此,准确地讲,组成数码产品的材料,可能含有《管理办法》所限制的六项元素,这些物质分别是: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   在MP3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基本集中在闪存、译码芯片、收音机模块、充电IC、锂电池、显示屏、控制芯片、解码芯片(DSP)和LCD液晶屏组的组成部件中。   中国赛宝实验室罗道军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码产品是由许多类似的零部件组装而成,且线路板的组装与零部件本身的封装的技术、工艺或材料基本一样,如都使用了表面安装技术(SMT)、通孔插装技术(THT),都使用回流焊工艺、波峰焊工艺等制造工艺,使用的材料则主要包括焊料、助焊剂、专用胶水、清洗剂等等,有害物质则主要集中在焊料里面,如铅。   而在使用的元器件方面,集成电路(IC)的封装形式已经基本固化,从DIP、SOP、QFP、BGA以及CSP等外形封装形式都使用了基本一致的材料,传统的产品的有害物质则基本是集中在引线框架以及粘接材料上。对于其他的阻容元件或分立器件,有害物质则主要集中在引线脚镀层、触点与电极端子、色料与油墨、玻璃体、陶瓷等部分,这些地方重金属含有的概率非常高。而两个阻燃剂PBB与PBDE则主要集中使用在电子产品的外壳、还有高压部分的热塑性的塑料件中,起到防火阻燃的作用。   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企划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码产品主要是从零部件来控制,这就需要整机厂商与上游厂商提出明确要求,从原材料上杜绝产品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   MP3、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中很多零部件都含有铅、镉等重金属。比如MP3内部的主要组成部件液晶显示屏、微处理器、数码信号处理器(DSP)芯片、电池等零部件中都含有毒有害物质,而数码相机产品中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中也含有不少的有毒有害物质。   目前,有些厂商在数码相机镜头的光学部分均使用环保的无铅玻璃材料,有些厂商已经掌握了无铅焊接技术,但考虑到成本、材料等因素,目前数码产品的很多零部件依旧在使用铅焊接工艺。   目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元件;另一种是CMOS器件。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MOS和CCD一样同为在数码相机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而半导体中会存在镉这种有毒有害物质。另外,在数码产品中印刷电路板中所含的铅是有毒有害物中的第二大来源。   已有部分特殊替代环保材料   对于某些材料,虽然其六项或其中某项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高,但由于目前业界还没有开发出能够满足其性能要求的替代材料及相应的加工工艺,因此这些材料将被暂时的沿用。但是,大部分的材料都已经可以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对于一些特殊材料,也已经有了新的替代环保型材料。   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文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欧盟RoHS采用的是豁免法,因此对于这些含量超标但目前找不到替代材料的物质,欧盟的RoHS会暂时将这些产品列在豁免目录中。我国颁布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在今年3月后只要求产品做相应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标识,而没有限量要求,在新的强制认证目录出台后,在该目录范围内的产品,将被要求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标。中国的《管理办法》采用的穷举法,列在该目录范围内的产品,都是从技术上经过论证,所有材料都是可以符合限量标准的。因此,中国的《管理办法》也没有豁免一说。   但对于数码产品而言,目前属于欧盟RoHS豁免的材料有:微处理器针脚以及封装连接所用的由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80%~85%铅含量的焊料,倒装芯片中封装半导体芯片以及载波器的焊料。   现在,有些数码相机采用了环保光敏电阻。例如索尼公司所销售的数码产品,在整个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采用无铅焊接材料。同时,采用的全新包装将使用回收纸材料及纯天然不挥发印刷油墨进行生产,更加符合健康环保的标准。一些大公司已经注意到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性并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如数码照相机已经在包装盒上声明:本产品采用无铅焊接;采用无铅油墨印刷。   更多难点亟待突破   我们在日常使用的数码产品都或多或少含有这类重金属,如在数码产品中都大量使用的液晶显示屏中会含有铅、汞等有害物质;所有的电路印制板中也会用到铅;而在塑料外壳中,都会加入作为耐燃剂的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镉在数码产品中的应用没有铅和汞那样广泛,它用于一些电镀产品和电池中,我们在日常接触到的数码产品中,如果不是采用了锂电池,那么一般都是镉镍电池。   现在数码企业在环保产品中将要突破的难点仍然有很多。李文静表示,由于《管理办法》和一般的电子电器的法规不同,其他的国家标准或法规,是对一个产品的整体符合性的要求。但是,《管理办法》从根本上讲,是针对组成产品的每个具体材料而言的法规,因此,企业应对《管理办法》的措施和战略将有一定的共通性。   生产企业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原材料生产商,部件或组件生产商以及整机生产商。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和侧重点也不同,例如:原材料厂商的供应商和产品都较为单纯,他们的侧重点就应该在生产过程和物流控制中 整机厂商的供应商比较多,供应商的质量参差不齐,产品的组成也很复杂,因此供应商的管理以及关键高风险部件及材料的控制将是整机厂商的管理重点。   目前,由于管理办法的要求还停留在标识阶段,因此,除了满足《管理办法》的要求,在标识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及环保期限的同时,如何在这两个环节上,能够让本企业在这个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或者说保持优势是这些企业面临的难点。

  • 日本拟将3类化学物质列入有毒有害物质列表

    日本拟将3类化学物质列入有毒有害物质列表来源: WTO检验检疫信息网 时间: 2011-09-22 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已通报世贸组织,该国计划将以下 3类化学物质加入其有毒有害物质列表: 3-氯-1,2-丙二醇,以及含该物质的制剂,1-(4-氟苯基)丙-2-胺,及其盐类和制剂, 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及其盐类和制剂 该提案的评议期截至 9月19日。日本计划于10月15日实施该项修正案。如有疑问,请致电PONY谱尼测试零七五五二六零五零九零九

  • 化妆品原料需要检测哪些有毒有害物质?

    刚到一家化妆品公司,奉命组建一个实验室,对原料进行监控。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的要求,成品需要检测砷、铅、汞、甲醇和二恶烷,另外还有上千个禁用物质及限用物质。公司领导只要求对原料进行监控,除了砷、铅、汞、甲醇和二恶烷这几个项目外,还应该检测哪些项目?本人感觉还应包括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有毒有害物质,如苯、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卤代烃等物质,还有哪些?欢迎参与讨论。

  • 【讨论】以下国家或地区对有毒有害物质(ROHS)的要求

    大家是否熟悉以下国家或地区对有毒有害物质(ROHS)的要求,相应的指令,限量要求?阿联酋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奧地利澳大利亚(澳州)巴林加拿大中国埃及香港印尼以色列印度日本韩国黎巴嫩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利宾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泰国土耳其台湾美国越南南菲

  • 日本厚生省拟将3类物质加入有毒有害物质列表

    据chemicalwatch网站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通知世贸组织,该国计划将3类物质加入有毒有害物质列表. 这3类物质如下: .3-氯-1,2-丙二醇以及含有该物质的制剂 .1-(4-氟苯基)丙-2-胺及其盐类与制剂 . 5-甲氧基-N,N-二甲基色胺及其盐类与制剂 据了解,此项提议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为9月19日,日本政府计划于10月15日实施该项修正提案. 原文链接:

  • 有毒有害物质器皿的洗涤方法

    [size=10.5pt][font=微软雅黑]清洁的实验器皿是实验得到正确结果的先决条件,因此,实验器皿的清洗是实验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而且根据不同的污垢采用正确的方法,不能一刀切。[/font][/size][b][size=10.5pt][font=微软雅黑]有毒有害物质器皿的洗涤方法:[/font][/size][/b][font=微软雅黑][size=10.5pt]1.对分析致癌性物质或qinhuawu等剧毒物质容器洗涤时,为防止对人体的危害,在洗涤之前,要使用对这些有害物质有破坏作用的洗涤液进行浸泡,然后再进行洗涤。[/size][/font][size=10.5pt][font=微软雅黑]2.分析[/font][/size][font=微软雅黑][size=14px]qinhuawu[/size][/font][size=10.5pt][font=微软雅黑]的容器可用3%NaOH溶液浸泡消毒,然后用常规方法清洗;[/font][/size][size=10.5pt][font=微软雅黑]3.分析苯并芘的玻璃容器用20%HNO3溶液浸泡24h,取出后用自来水冲去残留酸液,再按常规方法清洗。[/font][/size]

  • 【分享】木家具中封边材料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应重视

    木家具中封边材料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应重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http://www.aqsiq.gov.cn/zjxw/dfzjxw/dfftpxw/200806/t20080626_80351.htm 日前,温州检验检疫局对已通过注册登记的出口木制家具企业的成品进行全面排查检测时发现,一家具企业的一批床头柜样品重金属铅含量严重超标。经复查证实,其铅含量超标的原因是使用了三聚氰胺封边带所造成,这种封边带中可溶性铅含量每公斤高达3961毫克,可溶性铬含量每公斤也达到350毫克,分别超过了标准的44倍和4.6倍,该封边带上并未使用油漆等高风险染料。 目前,温州局已将企业库存的20箱该种封边带全部销毁,并责令企业将已使用该种封边带的所有产品进行返工,把所有产品上的该种封边带全部消除。 由于封边带等类辅助材料并未被列为风险性原辅材料控制,因此,温州局提醒监管部门和相关企业,除了对油漆、密度板等风险性原辅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外,对其他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应引起高度关注。

  • 论坛版友分析的那套体系文件没有“有毒有害物质处置的”

    各位版友,CL10强调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置程序,谁有,能分享,或给个链接吗,以前单位的程序不适用,以前单位直接移交给物业,物业隶属于一个大的集团,那个集团有资质处理化学试剂,所以这个程序很简单,就2小结。。平时评审老师也没挑。现在,在新实验室,要做一个程序,我还是想参考着成熟的程序写,闭门造车,效率低,也不见得能做好,先,谢谢了。

  • 【分享】《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中文版和英文版)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91622]《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中文版 [/url][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91623]《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英文版[/url]

  •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质防护

    [align=center][size=21px]实验室有毒、有害[/size][size=21px]物质[/size][size=21px]防护[/size][/align][size=16px] 实验室有毒物质很多,很多试剂,如甲醇、乙腈、四氢呋喃等都有一定毒性,长期吸入或接触对身体有一定危害。标准品,标准品很多也是有毒的,比如农药残留检测的标准品,各种生物毒素等。其中黄曲霉毒素毒性非常大,是目前人们碰到的毒性最大的东西,比砒霜毒性还大的多,粘上少量有可能就会致癌或死亡。有毒气体,比如甲醛、二噁英等。[/size][size=16px] 有毒物质防护,一是戴口罩,毒性大的或浓度高的甚至得带防毒面具。二是带一次性手套,严防毒物接触手等皮肤。三是穿工作服,比如白大褂、防护衣等。四是实验室常通风,降低实验室内毒气浓度。五是常洗手,防止手有微弱的接触。六是有的试剂配置或实验能在[/size][size=16px]通风厨内进行[/size][size=16px]的尽量在[/size][size=16px]通风厨内进行[/size][size=16px]等。[/size][size=16px]七是尽量在阴暗、干燥、低温、通风好的环境保存,防止挥发、泄漏等。[/size][size=16px] 有害物质实验室也是有很多的,比如具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盐酸、[/size][size=16px]磷酸、[/size][size=16px]硫酸、硝酸、[/size][size=16px]王水、氢氟酸等,其中浓硫酸、王水的腐蚀性之强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皮肤接触上,接触部位可能瞬时就[/size][size=16px]被腐蚀掉。氢氟酸也是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它不仅腐蚀金属,腐蚀玻璃也[/size][size=16px]不在话下,腐蚀能力也极其强。而且它还易挥发,还分液体和气态存在方式,很危险,平时在实验室一定不要接触或吸入它。[/size][size=16px] 这种腐蚀性物质防护,和有毒物质防护有一定类似的地方,比如带防腐蚀面[/size][size=16px]具,穿防腐蚀工作服,[/size][size=16px]对它的操作尽量在[/size][size=16px]通风厨内进行[/size][size=16px],实验室常通风,常洗手[/size][size=16px]。保存也尽量不存在阴暗、干燥、低温、通风好的环境下保存,不要在人多或其它物料多的地方大量存放,避免发生意外。[/size][size=16px] 有毒、有害的物质很多都是实验和实验室必须具备的物质,只能尽可能少的拥有,完全避免是不太可能的。[/size][size=16px]为了不发生意外,实验室日常防护是非常必要的,安全无小事,在实验室辛勤工作的大家一定得[/size][size=16px]警记于心[/size][size=16px],不能马虎、大意。[/size]

  • 【资料】-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 5073-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2001-09-03发布 2001-1 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前言    本标准中汞、铅、镉和贝类毒素限量的确定主要参照了欧委会法规(EC)N0466/2001、欧洲议会指令2001/22/EC中的规定,甲基汞限量的确定参照国际食品标准CAC/GL 7-1991((鱼中甲基汞限量指标)的规定,其他指标的确定与我国强制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的规定相同。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联珠、李晓川、周德庆、陈远惠、翟毓秀、尚德荣。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水产品中重金属、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生物毒素限量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捕捞及养殖的鲜、活水产品。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5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GB/T 5009.17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8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9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 5009.45-1996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一 GB/T 9675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方法 GB/T 12399食品中硒的测定GB/T 14962食品中铬的测定方法SN 0294出口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 SN 0352出口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 3 要求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见表1。 表1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项 目 指 标汞(以Hg计),mg/kg ≤1.0(贝类及肉食性鱼类)≤O.5(其他水产品)甲基汞(以Hg计),mg/kg≤O.5(所有水产品)砷(以As计),mg/kg 40.5(淡水鱼)无机砷(以As计),mg/kg ≤1.O(贝类、甲壳类、其他海产品)≤O.5(海水鱼)铅(以Pb计),mg/kg 41.O(软体动物)≤O.5(其他水产品)表1(续) 项 目 指 标镉(以Cd计),mg/kg ≤1.O(软体动物) ≤O.5(甲壳类)≤O.1(鱼类) 铜(以Cu计),mg/kg ≤50(所有水产品)硒(以Se计),mg/kg ≤1.O(鱼类)氟(以F计),mg/kg ≤2.O(淡水鱼类)铬(以Cr计),mg/kg ≤2.O(鱼贝类)组胺,mg/100g ≤100(鲐鳞鱼类)≤30(其他海水鱼类)多氯联苯(PCBs),mg/kg ≤O.2(海产品)甲醛 不得检出(所有水产品)六六六,mg/kg≤2(所有水产品)滴滴涕,mg/kg≤1(所有水产品)麻痹性贝类毒素(PSP),μg/kg≤80(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DSP),μg/kg 不得检出(贝类)4 试验方法4.1 汞的测定 按GB/T 5009.17中的规定执行。4.2甲基汞的测定 按GB/T 5009.45中的规定执行。4.3砷的测定 按GB/T 5009.11中的规定执行。4.4无机砷的测定 按GB/T 5009.45中的规定执行。4.5铅的测定 按GB/T 5009.12中的规定执行。 4.6镉的测定 按GB/T 5009.15中的规定执行。 4.7铜的测定 按GB/T 5009.13中的规定执行。 4.8硒的测定 按GB/T 12399中的规定执行。 4.9氟的测定 按GB/T 5009.18中的规定执行。4.10铬的测定 按GB/T 14962中的规定执行。4.11组胺的测定 按GB/T 5009.45-1996中4.4的规定执行。 4.12多氯联苯的测定 按GB/T 9675中的规定执行。4.13甲醛的测定 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执行。 4.14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按GB/T 5009.19中的规定执行。4.15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按SN 0352中的规定执行。4.16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按SN 0294中的规定执行。5 检验规则 5.1 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法5.1.1 组批规则 同一水产养殖场内,品种、养殖时间、养殖方式基本相同的养殖水产品为一批。5.1.2抽样方法 5.1.2.1鲜、活水产品取样量见表2。 表2鲜、活水产品取样 批量 尾或只取样量 尾或只500250l~100041 001~5 000 105 00l~10 00020≥10001305.1.2.2鲜、活水产品取样方法:将鲜、活水产品(鱼、甲鱼、蟹、对虾等)洗净体表,取肌肉(或可食部 分),样品总量不得少于200 g。其中:鱼洗净,取样部位为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及鱼皮;虾洗净,去头、去皮、去肠腺(大型虾)后取肌肉;蟹洗净,去皮,取肌肉及生殖腺;甲鱼洗净,取可食部分l贝类洗净、去壳,取可食部分。5.2判定规则 5.2.1 水产品中所检的各项有毒有害物质指标均应符合标准要求。 5.2.2所检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允许加倍抽样将此项指标复验一次,按复验结果判定本 批产品是否合格。 A.1鉴别方法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A.1.1 试剂 A.1.1.1 12%氢氧化钠(NaOH)溶液:称取12 g氢氧化钠固体,溶于100 mL水中。 A.1.1.2 1%间苯三酚溶液:称取1g间苯三酚,溶于100 mL 12%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 A.1.2检验步骤 A.1.2.1 称取5 g样品切碎或研碎,加入10 mL蒸馏水浸泡30min。A.1.2.2取5 mL浸泡液,加入1 mL 1%间苯三酚溶液,观察显色反应。注意显色反应时间较快,溶液不宜放置过久。A.1.3检验结果A.1.3.1 溶液呈橙红色,检出甲醛,甲醛含量高。A.1.3.2溶液呈浅红色,检出甲醛,甲醛含量低。A.1.3.3溶液不变色,甲醛未检出。 A.2[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测定法 A.2.1 仪器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电热恒温水浴箱、80 mL具塞顶空瓶、1.O mL注射进样器。 A.2.2样品处理A.2.2.1 液体样品:直接取液体样品5 mL于80 mL具塞顶空瓶内,加纯水15 mL,混匀。立即用垫有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反口橡皮塞塞好,置恒温水浴箱中,60℃恒温平衡40 min。在保温情况下,用1.0mL 注射进样器,从瓶塞处取1.O mL上部气体,注入色谱仪,测其峰面积定量。A.2.2.2 固体样品:取具代表性固体样品5g,粉碎均浆后置于80mL具塞顶空瓶内,加纯水15mL,混匀。以下步骤同液体样品。A.2.3色谱条件 氢火焰检测器(FID)、GDX一101色谱柱(1.5 m×4 mm),柱温160℃,检测器温度220℃,进样品 180℃,载气流速20 mL/min,补充气压力15 kPa。A.2.4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 取一份液体样品,均匀分成8份,做精密度实验。另取8份液体样品,分别加入10 mg/L的甲醛溶 液1.0 mL做回收率实验。

  • 生态环境部关于公开征求《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我部会同国家疾控局组织编制了《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现联合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可登录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阅。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和建议请书面反馈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和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并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电子版材料请同时发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3年9月25日。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董璟琦  电话:(010)65645732  传真:(010)65645732  邮箱:wrdk@mee.gov.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2号  邮政编码:100006  联系人: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刘园园  电话:(010)68792380  传真:(010)68791767  邮箱:liudx@nhc.gov.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4号  邮政编码:100088  附件:1.[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309/W020230908656527675929.pdf]征求意见单位名单[/url]   2.[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309/W020230908656528172971.pdf]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url]   3.[url=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309/W020230908656528670989.pdf]关于《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url][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align][align=right]  2023年9月8日[/align]  (此件社会公开)

  •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常用检测技术比较

    探究当前较理想的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技术。介绍了纺织品中甲醛、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技术,对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测试要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萃取法是检测纺织品中甲醛的较理想方法;原子吸收法虽是目前检测纺织品中重金属的常用方法,但ICP-AES法可实现对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同时检测;纺织品中有害有机物的检测技术中,LC—MS技术适用于中等极性以上有机化合物的分析,GC—MS技术则包括对有机物的定性分析,并可利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目前,国际上对出人境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有限量要求,我国虽然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但由于在纺织品检测方面起步较晚,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许多技术专利都还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掌控。为尽快与国际纺织品检测技术水平接轨,近年来我国也陆续颁布了一些检测技术与标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快速、准确、高效的对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已成为当今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纺织品中常见的3类有害物质,分析其毒理学特性,对其各种检测技术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以期推进我同纺织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技术水平。

  • 【讨论】识别制程有害物质风险性的基准

    大家讨论一下,如果要分析制程中是否具有有害物质风险。你的评价基准是什么?我想到的:成型工艺/焊锡相关工艺/涂装/电镀/印刷工艺/液态材料使用工艺/高温接触工艺大家有不同的意见,请拿出来讨论。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