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液相色谱理论实验

仪器信息网液相色谱理论实验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液相色谱理论实验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液相色谱理论实验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液相色谱理论实验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液相色谱理论实验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液相色谱理论实验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液相色谱理论实验相关的解决方案。

液相色谱理论实验相关的论坛

  • 【资料】液相色谱教程(从理论到实验)

    液相色谱的教程,从液相色谱的理论,到仪器各个组成部分的使用维护及实验共二十一章。[~177515~][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77525]20091023181634.rar[/url]

  • 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比理论值偏大

    我用液相色谱分析农药制剂含量,按配制的小样加入的原药量理论值应该是0.2%,但是用液相色谱分析结果为0.27%,请教高手分析可能原因,谢谢

  • 【讨论】液相色谱用到了多少个理论?

    [b][color=#000000][size=3]液相色谱除了用到色谱理论,你知道它还用了其它多少个理论吗?(使用时的检测理论也算)[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502.gif[/img][/size][/color][/b]

  • 液相色谱对照品正常,样品理论塔板数很低

    液相色谱一个序列连续进样对照品6+2,样品2+2,面积都很稳定,对照理论板数1W+,但是样品理论板数只有2000+,序列最后补进的对照也是1W+,而且面积依然很稳定。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已经换过好几个品牌型号的柱子,换过三个有机项甲醇的品牌,自测重复性也很正常,仪器厂家工程师来检查过,设备没问题,实在没办法了!怀疑是样品问题,但是这个样品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了,以前都没有这个问题。就只有近半年出现仪器,e2695流动相,甲醇水25:75色谱柱,用过赛默飞 的ods c18、bds c18、迪马的diamonsil plus c18等等。

  • 新装好的高效液相色谱柱,求助如何测定它的理论塔板数

    [color=#444444]最近做了几根高效液相色谱柱,用之前要测它们的理论塔板数,我看之前人论文中写的是以硝基苯胺为分析物来测定,但具体怎样操作没说,还有具体的公式怎样计算?有木有同志给解答一下,或者给点相关文献,多谢啦[/color]

  • 你觉得液相色谱系统适应性试验必须包括理论塔板数吗?

    你觉得液相色谱系统适应性试验必须包括理论塔板数吗?

    由药典中一品种液相色谱系统适应性试验未规定理论塔板数想到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4/201204161527_361667_163872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4/201204161527_361668_163872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4/201204161527_361669_163872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4/201204161527_361670_1638724_3.jpg

  • 【原创大赛】液相色谱分析重要指标之一——理论塔板数

    【原创大赛】液相色谱分析重要指标之一——理论塔板数

    液相色谱分析重要指标之一——理论塔板数 理论塔板数是色谱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来源于塔板理论。塔板理论是色谱学的基础理论,它是将色谱柱(色谱的核心部件)看作成一个分馏塔,将分离组分(被分离的样品)在分馏塔的塔板间移动,在每一个塔板内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形成某种平衡,随着流动相的流动,组分分子不断从一个塔板移动到下一个塔板,同时形成新的平衡,直至完全被洗脱(移动)出去。 理论塔板数是反应色谱柱性能的主要参数,是表示色谱柱对样品的分离能力或是分离效率(简称柱效),常用“N”表示。通常N值越大,柱效越高,分离能力越强,分离效果就越好。 N取决于色谱柱固定相(填料)的种类、性质(粒度、粒径分布等)、填充状况、柱长、柱内径、流动相的种类和流速及测定柱效所用物质的性质。如果色谱峰形对称并符合正态分布,N可近似表示为: 理论塔板数=5.54(保留时间/半高峰宽)2,也就是N=5.54(t/w1/2)2。柱效率用理论塔板数定量的表示:N=16(t/w)2。其中,t是样品保留时间(样品从进样到峰形最高点的时间),单位秒(s),w为峰宽(该样品峰在基线处的宽度),单位厘米(cm)。 不同的色谱柱在同一色谱条件下,理论塔板数大的色谱柱柱效高。N的大小和色谱柱的柱长关系密切,色谱柱越长(塔板数越多),N值越大。 N的大小主要和色谱峰中的两个因数有关,一是保留时间,二是色谱峰宽,保留时间越长N越大,色谱峰宽越窄N越大。要想提高色谱峰的分离效果,增加N值,我们只要从这两个方面做起就足够。一是尽量延长保留时间,二是尽量减小色谱峰宽。延长保留时间方法很多,比如选择更长的色谱柱,降低色谱柱温度,减小流速(这个最好不要变,因为流速减小,色谱峰宽也会变宽,检测灵敏度也会降低,这样可能会得不偿失),适当降低流动相中有机相的含量(主要针对反相色谱)等等。减小色谱峰宽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减小进样量,减小进样器到检测池之间管路的死体积,尤其是缩短连接管路,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当然采用缩短(和延长保留时间的方法正好相反)保留时间的方法也能减小色谱峰宽,但这样可能对增加N并无帮助。有些方法在改变这两个因数时相互矛盾,我们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取利避弊,争取达到最佳效果。 通常我们增加N最常采用的办法就是一是选择更长的色谱柱,二是减小进样量,实际中这两种方法是非常常见的也是非常实用的。 下面我们就用几个具体的实列,简单的说明下。 这是150mm长色谱柱色谱图效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7/201407272352_508091_2369266_3.jpg 这是250mm长色谱柱色谱图效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7/201407272352_508092_2369266_3.jpg 这是20ul进样量色谱图效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7/201407272352_508094_2369266_3.jpg 这是10ul进样量色谱图效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7/201407272352_508093_2369266_3.jpg 增加色谱柱长度和减小进样量对于增加理论塔板数效果还是不错的。对于调节其它色谱条件来改变理论塔板数过程比较复杂,结果可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做起来难度较大,在这我暂不做比较。 另外如果色谱柱的柱效下降了,N值降低到了很低时,我们一般会选择换一根柱效高一些的能满足实验要求的色谱柱。这也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但为了减少实验成本,我们不妨试试对色谱柱采用一些再生的方法,如果还不行,那也没遗憾了。 反相色谱柱分别用甲醇:水=10:90,纯甲醇(色谱纯),异丙醇(色谱纯),二氯甲烷(色谱纯)等溶剂作为流动相,依次冲洗,每种流动相流经色谱柱不少于30倍色谱柱体积。然后再以相反的次序以不少于30倍色谱柱体积冲洗。 正相色谱柱分别用正己烷(色谱纯),异丙醇(色谱纯),二氯甲烷(色谱纯),甲醇(色谱

  • 【资料】中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

    中药是一个典型的复杂未知样品,其化学物质基础的阐明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液相色谱是中药分析中应用最普遍的技术,也是进一步与质谱、核磁共振等联用的基本分离手段。本论文在总结了中药复杂体系的特点和分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后,提出了中药分析的思路,开展了线性梯度下的液相色谱保留值规律、峰形规律的研究,发展了快速获取液相色谱保留参数、峰形参数的方法,从而将未知样品快速转化为色谱已知样品。并以实际样品藏茵陈和黄芪为例,应用发展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液相色谱参数数据库,提供中药活指纹图谱的信息基础。同时,面向实际应用,发展了中药组分的目标优化方法。建立了液-质联用表征黄芪皂甙的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快速制备黄芪组分的方法并初步发现了具有诱导分化白血病细胞的组分。发展了用五次线性梯度快速、准确地获取液相色谱保留值方程的方法。以线性梯度a、c 值预测任意梯度下的溶质的保留时间,并发展了基于内标峰的校正方法。应用于藏茵陈和黄芪样品的色谱保留参数获取,对c-a 关系进行了考察。基于EMG模型和自动曲线拟合技术,首次建立了以线性梯度快速获取液相色谱液相色谱峰形参数和峰形规律的方法。以线性梯度峰形规律预测了任意梯度条...[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31320]中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url]

  • 【求助】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物质含量时,理论塔板数达不到5000

    我是液相新手,在做液相时发现理论塔板数达不到5000,只有三千多,但是分离度达到1.5以上,峰形也较好,这样的结果有效么?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啊?另外,当做平行测定时,发现峰宽不稳定,导致五个点的RSD大于2%,这是什么原因啊?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和流动相有很大的关系么?液相型号:岛津LC-20AT;色谱柱型号:shim-pack vp-ODS请各位大师们帮忙指导一下,万分感激!谢谢!

  • 【资料】-超高效液相色谱

    【资料】-超高效液相色谱

    [b]超高效液相色谱[/b][i]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第二版)作者:于世林[/i]由以上讨论中,可知在HPLC分析中,使用粒度dp为5~10μm固定相,色谱柱长10~25cm, Δp为3~10MPa,就可获得n≥3000的柱效,使用大多数有机溶剂或水作流动相,可在2~30min内,实现大多数不同组成样品的分析要求。上述结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获得的,90年代后,液相色谱使用了粒度dp=3.5μm的固定相,2000年很道了使用dp=2.5μm的固定相,由于高压愉液泵提供压力的限制,实现了仅用色谱柱长为3~5cm的快速分析。直至2004年美国Waters公司在匹茨堡会议上展出了最新研制的ACQUITY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ay,UPLC),它使用dp仅为1.7μm的新型固定相,色谱仪提供的Δp达140MPa(2000psi),可使在常规高效液相色谱需要30min时间的样品分析在超高效液相色谱短短为仅需5min,.并呈现出色谱柱柱效达20万块/m理论塔板数的超高柱效。 UPLC保持了HPLC的基本原理,全面提升了液相色谱的分离效能,不仅提高了分辨率,也使检侧灵敏度和分析速度大大提高、使液相色谱更高水平上实现了突破。因此,必将大大拓宽液相色谱的应用范围,井大大加强了UPLC在分离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一、超高效液相色谱的理论基础在高效液相色谱的速率理论中,范第姆特方程的简化表达式(7-23):[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11/200611251040_33593_1613333_3.jpg[/img]如果仅考虑固定相的粒度dp对H的影响,其简化方程式可表达为[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11/200611251042_33595_1613333_3.jpg[/img]

  •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__(第二版)

    跟大家分享一本书《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第二版,感兴趣的版友可以下载附件查阅,也欢迎补充。全书的目录如下:作 者: 于世林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社特价书所属丛书: 色谱技术丛书 册 数: 条 形 码: 9787502569068 ; 978-7-5025-6906-8I S B N : 7502569065 出版时间: 2005-6-1开 本: 小16开 页 数: 333定 价: 39 元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一、与经典液相(柱)色谱法比较二、与气相色谱法比较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四、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发展简介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一、按溶质在两相分离过程的物理化学原理分类二、按溶质在色谱柱洗脱的动力学过程分类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一、应用范围二、方法的局限性参考文献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仪简介第一节 流动相及储液罐一、储液罐二、流动相脱气第二节 高压输液泵及梯度洗脱装置一、高压输液泵二、输液系统的辅助设备三、梯度洗脱装置第三节 进样装置一、停流进样装置二、六通阀进样装置三、自动进样器第四节 色谱柱一、柱材料及规格二、柱填料三、保护柱四、柱连接方式五、柱温控制第五节 检测器一、检测器的分类和响应特性二、紫外吸收检测器三、折光指数检测器四、电导检测器五、荧光检测器六、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第六节 色谱数据处理装置一、微处理机二、色谱工作站参考文献第三章 液固色谱法和液液色谱法第一节 分离原理一、吸附系数二、分配系数第二节 固定相一、液固色谱固定相二、液液色谱固定相第三节 流动相一、表征溶剂特性的重要参数二、液固和液液色谱的流动相第四节 二元溶剂体系中液固和液液色谱的保留规律一、溶质保留值的基本方程式二、液固色谱的保留值方程式三、液液色谱的保留值方程式参考文献第四章 键合相色谱法第一节 分离原理一、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二、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第二节 固定相一、键合固定相的制备及分类二、键合固定相的性质三、使用键合固定相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 流动相一、溶剂的选择性分组二、在键合相色谱中选择流动相的一般原则三、改善色谱分离选择性的方法四、多元混合溶剂的多重选择性五、溶质保留值随溶剂极性变化的一般保留规律六、用线性溶剂化自由能关系(LSER)来表征反相液相色谱中溶质的保留值方程式第四节 新型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一、新型高效化学键合固定相二、化学键合固定相分类方法简介三、整体色谱柱四、超热水流动相第五节 离子对色谱法一、分离原理二、固定相、流动相和对(反)离子三、影响离子对色谱分离选择性的因素参考文献第五章 梯度洗脱第一节 基本原理一、等度洗脱二、梯度洗脱第二节 影响梯度洗脱的各种因素一、梯度洗脱时间(tG)对分离的影响二、强洗脱溶剂组分B浓度变化范围的影响三、梯度陡度对保留值的影响四、柱温变化对保留值的影响五、梯度洗脱程序曲线形状的影响六、影响梯度洗脱的其他变量第三节 优化梯度洗脱的方法一、建立梯度洗脱方法的一般步骤二、梯度洗脱中的实验条件第四节 梯度洗脱的图示方法一、二元溶剂梯度洗脱二、三元溶剂梯度洗脱三、四元溶剂梯度洗脱四、用极坐标和球面坐标描述梯度洗脱参考文献第六章 体积排阻色谱法第一节 分离原理一、分布系数二、体积排阻色谱法的特点第二节 固定相一、固定相的分类二、凝胶固定相的特性参数三、凝胶色谱柱的制备及谱图特点第三节 流动相一、凝胶渗透色谱的流动相二、凝胶过滤色谱的流动相第四节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分布一、聚合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测定的意义二、凝胶渗透色谱图的解析及数据处理参考文献第七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表征液相色谱柱填充性能的重要参数一、总孔率二、柱压力降三、柱渗透率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速率理论一、影响色谱峰形扩展的各种因素二、范第姆特方程式的表达及图示第三节 诺克斯方程式一、描述色谱柱性能的折合参数二、诺克斯方程式第四节 色谱柱操作参数的优化一、三个柱操作参数的表达式二、HPLC中实用柱操作参数的优化三、柱操作参数优化的图示表达方法第五节 “无限直径”效应和柱外效应一、“无限直径”效应二、柱外效应第六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超高效液相色谱的理论基础二、实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必要条件三、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参考文献第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参数的相关性一、色谱参数的分类二、色谱参数的相关性第二节 色谱分离条件优化标准的选择一、难分离物质对的峰对分离优化标准二、整体色谱图的优化标准第三节 色谱响应函数和色谱优化函数一、Morgan和Deming提出的色谱响应函数二、Watson和Carr提出的色谱响应函数三、Glajch和Kirkland提出的色谱优化函数四、Berridge提出的色谱响应函数第四节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方法一、单纯形法二、窗图法三、混合液设计实验法四、重叠分离度图法五、等强度洗脱和梯度洗脱的优化图示法第五节 优化HPLC分离的计算机辅助方法一、实验设计系统二、人工智能系统第六节 高效液相色谱专家系统简介一、专家系统的组成二、专家系统的使用方法参考文献第九章 微柱液相色谱法第一节 方法简介一、微型柱的分类二、微柱液相色谱法的优点和缺点第二节 基本理论一、柱外效应二、管壁效应三、稀释效应四、分离阻抗第三节 仪器装置一、输液泵系统二、进样系统三、柱系统四、检测器系统五、连接管和接头第四节 微柱的制备一、评价微柱性能的重要参数二、影响微柱分离效率的相关参数三、微柱的制备方法第五节 微柱液相色谱的新技术一、纳米液相色谱技术二、超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参考文献第十章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一节 描述分离体系效能的参数一、峰容量二、信息量第二节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的技术功能一、切割功能二、反冲洗脱功能三、痕量组分的富集功能第三节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的流路系统一、多通路切换阀二、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的流路系统第四节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参考文献第十一章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和实验技术第一节 样品的性质及柱分离模式的选择一、样品的溶解度二、样品的分子量范围三、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分析特性第二节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一、容量因子和死时间的测量二、色谱柱操作参数的选择三、样品组分保留值和容量因子的选择四、相邻组分的选择性系数和分离度的选择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一、溶剂的纯化技术二、色谱柱的装填技术三、色谱柱的平衡、保护与清洗、再生技术四、梯度洗脱技术五、色谱柱前和柱后的衍生化技术六、样品的预处理技术参考文献符号表

  • 液相色谱与离子色谱共用输液泵的问题

    各位老师大家好。小弟最近遇到了一个烦心的事情,关于液相色谱泵与离子色谱系统共用输液泵的问题。理论上,离子色谱属于液相色谱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检测器的不同而已。 我想组合一个仪器,液相和离子色谱合并在一起的,共用一个输液泵,液相部分主要走反相流动相,离子色谱做阴离子分析,问题就在这里: 我看过戴安900的离子色谱资料,说是离子色谱系统严禁有机溶剂进入,那么,我共用色谱泵的话,即使结果充分的冲洗、置换,还是有可能因为管路和泵的残留将甲醇/乙腈等有机试剂带入离子色谱系统,这样话,是不是不可以? 离子色谱的抑制器、Ionpac的阴离子柱子和电导监测器接触有机溶剂会有什么坏的结果吗?有没有哪位前辈用过液相色谱、离子色谱共用泵的?谢谢!

  • 【讨论】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区别!总结在7楼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它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如保留值、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容量因子、分离度等),与气相色谱是一致的,但又有不同之处: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的主要区别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希望各位版友踊跃发言,叙述越详细将会得到意外惊喜。。。。。。

  • 【求助】液相色谱流动相的废液可以再次使用吗?

    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废液可以再次使用吗?在以前的公司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这里的流动相的废液完全可以继续使用。理论上讲好像不可以,但是公司这么做,并没有给试验带来多大的误差。关于这个问题,一直很困惑,请各位多指教!

  • 【转帖】高效液相色谱原理和操作详解

    高效液相色谱原理和操作详解个人觉得很好资料,简单易懂,并且各方面都很全,目录大家看一下就知道了好不好自己决定I.概论 2一、液相色谱理论发展简况 2二、HPLC的特点和优点 2三、色谱法分类 3四、色谱分离原理 3II.基本概念和理论 5一、基本概念和术语 5二、塔板理论 8三、速率理论(又称随机模型理论) 9III.HPLC系统 10一、输液泵 11二、进样器 13三、色谱柱 14四、检测器 17五、数据处理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20六、恒温装置 20IV.固定相和流动相 20一、基质(担体) 20二、化学键合固定相 22三、流动相 231.流动相的性质要求 232.流动相的选择 243.流动相的pH值 244.流动相的脱气 255.流动相的滤过 256.流动相的贮存 267.卤代有机溶剂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268.HPLC用水 26V.HPLC应用 27一、样品测定 27二、方法研究 27附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复核细则 28高效液相色谱原理和操作详解.doc http://www.fs2you.com/files/33e26d02-0f53-11dd-be9f-0014221f4662/

  • 《液相色谱技术与应用精品课》实现领域提升,告别只会机械操作的实验“工具人”

    杜振霞教授(博士生导师)积累多年教学&实战经验,打造11节《[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技术与应用精品课》课程涉及[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的发展历程、速率理论、方法开发、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系统/全面讲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技术,帮助学员实现领域提升,告别只会机械操作的实验“工具人”原价699元,限时折扣低至69元,扫码进群立享折扣[img=,690,122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6/202406141542548308_357_4197640_3.jpg!w690x1226.jpg[/img]

  • 【原创大赛】液相色谱之核心液相色谱柱检测

    【原创大赛】液相色谱之核心液相色谱柱检测

    Pgrandsil-STC-C18色谱柱检测报告说明:由于业务需要,根据某色谱柱厂商要求,对其提供的色谱柱进行某些性能及技术指标的测试,并详细记录了实验现象及数据,通过计算总结给出检测报告。实验报告部分1.目的1. 测试和评价某厂商提供的色谱柱是否合格2.原理和依据1. JJG705-2002液相色谱仪2. GB/T26792-2011 GB/T22388-20083. 厂家色谱柱评价方法4. 个人经验判断3.测试内容由于仅测试被测试色谱柱性能指标,因此仅关注如下指标序号测试科目要求检验目的1保留时间3-10min检测保留性2定性重复性1500检测柱性能5拖尾因子0.8-1.2检测填料和键合是否流失6柱压400-1500psi检查有无堵塞或坍塌7不同条件测试趋势与理论相符检查保留能力测试时将依据但不限于以上内容。主要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如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171252_458254_2369266_3.jpg1) 峰高(Height):峰顶点至基线的距离;2) [fon

  •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

    请问各位大神,做高效液相色谱实验中需要配制溶液,溶液的配制过程中有哪些操作的关键步骤?

  • 液相色谱定量分析

    大家好!小弟刚接触液相色谱,前一阶段做了了个质量衡算的实验,即通入确定浓度和体积的待分离物(消旋体),结果达到基线分离。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流出的质量,但计算值与理论值有很大差异(偏大);做无柱实验,有偏小。结果很让人费解,望有人指点迷津,感激涕零。

  • 液相色谱仪使用心得

    [u][size=12px] 刚踏入工作岗位,小白一枚,接触了液相色谱仪。在校期间学习了液相色谱仪的的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实验课上进行了标准曲线制作,仅此而已。 工作后,通过实际检测项目的开展,和细心指导的单位老师的培养,对于液相色谱仪的了解更加深入了。通过工作多年的实践积累,正好有仪器信息网的本次线上活动,在工作之余,总结凝练了一些经验心得,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一、[u]液相色谱仪[/u]器发展简介 [u]液相色谱仪[/u]根据所要分析的化合物性质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检测器进行检测。同时因检验检测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该类仪器已逐渐向超高效[u]液相色谱仪[/u]发展。 二、使用心得1理论联系实际: 使用[u]液相色谱仪[/u]器之前,要做好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如它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关键部件、色谱柱、流动相等方面;之后如有相关检验检测项目,建议开展一两项,检测的样品量可以由少至多,通过实际操作实践,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如有相关仪器公司、网络培训、单位内部培训等,建议再进行专业系统的知识培训,对自己以往掌握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进一步丰富知识树。2遇到问题多思考,多与工程师交流: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状况,包括压力过高、压力过低、不进样、进样器堵塞等情况,遇到问题建议第一时间回忆仪器经历了什么,与本次出现的这种状况是否有关系,找到可能的问题所在,通过自己动手、查找资料(一些仪器公司有专门的维修维护操作模块,或者一些相关视频)、咨询工程师等,对怀疑的问题所在进行检查或维修等操作,使得仪器恢复正常。因每家仪器的具体结构,易出状况等各不相同,所以建议出现问题自己不能解决时,及时联系工程师,他们处理的状况比较多,经验也更为丰富,可以更好的进行指导。3要把[u]液相色谱仪[/u]看做是有生命的个体,待测成分在仪器中要以流动的状态进行思考: 尽管我们工作中所使用的仪器是没有生命的,但还是建议大家把它内部的相关工作想象为动态的过程,比如说进样的过程想象为一个生命体吃饭的过程,流动相载着样品经过色谱柱、检测器等,想象为生命体摄入的食物经过体内相关器官,当出现柱压过高情况,想象为脑梗等,这样对于一些故障等就更容易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快速的解决。[/size][/u][size=24px][font=微软雅黑][/font][/size]

  • 【分享】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70年代急剧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为液体的色谱技术。在经典的液体柱色谱法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实现了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和操作自动化。这种柱色谱技术称做高效液相色谱法。它可用来作液固吸附,液液分配,离子交换和空间排阻色谱(即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应用非常广泛。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1.1 高压 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作为流动相(称为载液),液体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为了能迅速地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施加高压。在现代液相色谱法中供液压力和进样压力都很高,一般可达到150~350×105Pa。高压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一个突出特点。1.2 高速 高效液相色谱法所需的分析时间较之经典液体色谱法少得多,一般都小于1h,例如分离苯的羟基化合物七个组分,只需要1min就可完成;对氨基酸分离,用经典色谱柱,柱长约170㎝、柱径0.9㎝、流动相流速30mL·h-1,需用20多小时才能分离出20种氨基酸,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只需1h之内即可完成。载液在色谱柱内的流速较之经典液体色谱法高得多,一般可达1~10mL·min-1。1.3高效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效能很高,柱效约为2000塔板/米;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柱效更高,约可达3万塔板/米以上。这是由于近年来研究出了许多新型固定相(如化学键合固定相),使分离效率大大提高。1.4高灵敏度 高效液相色谱已广泛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进一步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如紫外检测器的最小检测量可达纳克数量级(10-9g);荧光检测器的灵敏度可达10-11g。高效液相色谱的高灵敏度还表现在所需试样很少,微升数量级的试样就足以进行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具有上述优点,因而在色谱文献中又将它称为现代液相色谱法,高压液相色谱法或高速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虽具有分析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质量大(大于400以上)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75%~80%)原则上都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如保留值、分配系数、分配比、分配度、塔板理论、速率理论等与气相色谱法是一致的,但有其不同之处。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的主要区别可归结于流动相的不同。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为液体,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为气体。液体的扩散系数只有气体的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液体的粘度比气体大一百倍,而密度为气体的一千倍左右。这些差别显然将对色谱过程产生影响。

  • 【原创大赛】盘点液相色谱填料及色谱柱新进展

    近几年,液相色谱仪器在硬件方面最大了突破就是推出了UHPLC或UPLC系统;但在色谱柱填料及形式方面也还是有一些新的技术,我收集了相关资料,简单回顾一下此方面相关的新技术。  一、色谱柱填料新技术  1、亚2微米填料  首当其冲就是很热门的亚2微米填料。根据色谱速率理论,粒径越小,柱效越高,而且当粒径小到亚2微米左右时,线速度的提高,其分离度就不再降低,而亚2微米填料的优势也正在与此。这个理论很早就有,但是为什么UPLC或UHPLC直到2004年才出现呢?原因主要是粒径减小,柱压的急剧升高,因此亚2微米填料对系统的耐压性能要求很高,长久以来,材料及工艺不能满足亚2微米填料对系统的要求。  随着材料及技术的进步,2004年沃特世推出了首款商品化地UPLC系统及配套的亚2微米填料的色谱柱。如今已有沃特世、安捷伦、赛默飞(戴安)、岛津、日立、珀金埃尔默等10余家公司推出UHPLC系统;国内上海伍丰也推出了国内首台UHPLC系统。但在填料方面,相比于常规的液相色谱填料,能够生产亚2微米色谱柱的公司还不是很多,色谱柱的种类也偏少。但毫无疑问,UPLC或UHPLC、亚2微米填料是液相色谱发展的主流。沃特世公司首席科学官Thomas E.Wheat先生认为,“未来10-15年,UPLC有可能完全取代HPLC。”  2、核壳型填料  最近,多家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液相色谱填料——核壳型填料。这种填料的优势在于,其可以缩短分析时间,提高柱效,但是对系统压力的增加却不是很多。换句话说,可以部分实现亚2微米填料的优势,但是由于对系统耐压要求不高,其可以在常规的HPLC上运行,可视为UPLC/UHPLC好的替代品。  核壳型填料就是在坚实的硅胶核心上生成一个均匀的多孔外壳。由于核心硅球是实心的,这样样品在通过色谱柱时,只需要花费少量的时间便能扩散出硅球表面的颗粒孔中,在较短时间完成扩散,更快地传质,因此分析速度及柱效都较原来普通的色谱柱有很大提高。目前,生产和供应核壳型填料的厂家有安捷伦、菲罗门、Sigma-Aldriich等。  3、整体柱(monolithic column)  整体住也是近年来液相色谱柱填料研究的又一大方向。整体柱,又称为棒状柱、连续床层、无术塞术,是一种用有机或无机聚合方法在色谱柱内进行原位聚合的连续床固定相。与常规装填的液相色谱柱相比具有更好的多孔性和渗透性,以及具有灌注色谱的特点,即色谱柱中既有流动相的流通孔又有便于溶质进行传质的中孔(几十个纳米),目前多应用于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快速分离分析,应用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商品化的整体柱产品也不是很多,主要还处于科研阶段。在售的整体柱比较有名的是默克公司的ChromolithTM。  二、色谱柱新形式  1、色谱饼  色谱饼这一说法源自西北大学现代分离科学研究所、现代分离科学陕西省重点实验室耿信笃教授课题组,其与普通的色谱柱最大区别在于,其柱直径远远大于柱长,因而呈现饼的形状,故称为色谱饼。  此种形式的改变带来的好处是,色谱柱的平衡时间、进样、洗脱及色谱柱的平衡时间都显著地缩短,从而实现了快速。当然使用色谱饼的前提是,分离度不能有很大的损失。目前,这一形式的色谱柱在分析蛋白方面有很好地效果。  2、固定相优化液相色谱(Phase Optinized Liquid Chromatography POPLC)  固定相优化色谱产品来自于德国BISCHOFF公司,上海通微是该产品在中国的代理。POPLC改变了我们原来创建分析方法的传统思路,不从改变流动相或更换色谱柱来改善分析效果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优化固定相”的角度出发来摸索分析方法。据悉,目前商品化的固定相种类非常多,如何从中选出适合的固定相是头疼的问题。研发者希望通过固定相的组合能帮助方法开发人员更快更好地找到适合的固定相。  德国BISCHOFF公司开发的POPLC系统由迷你柱管、填装不同填料的可替换短柱芯和分析软件三部分组成。在实验中,先选择几根装有不同填料的短柱芯作为一个实验组,通过单根柱子先做基础实验,然后用配套软件计算可能的柱连接方式(即将各种固定相串联),再预测分离效果,最后做验证实验。实验表明,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缩短分离时间,相应提高检测灵敏度。

  • 【原创】超效液相色谱系列专题之一:知识介绍

    [color=#DC143C][size=4][B][center]超效液相色谱系列专题之一:知识介绍[/center][/B][/size][/color][color=#00008B]该帖撰写的内容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属侵权违法行为![/color]===================================================================================================================[B]一、超效液相色谱仪器发展[/B]在所有色谱技术中,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LC)是最早(1903年)发明的,但其初期发展比较慢,在液相色谱普及之前,纸色谱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和薄层色谱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主流。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将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的理论与技术应用到液相色谱上来,使液相色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其在生命科学、药物化学、食品卫生、环境化学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填料制备技术、检测技术和高压输液泵性能的不断改进,使液相色谱分析实现了高效化和高速化。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代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在输液泵、检测器、色谱柱及数据控制和处理系统等方面采用了许多专利技术,使泵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检测器的灵敏度和检出能力、色谱柱的分离效能和应用范围及数据处理软件的智能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早在1964年,Gidding指出最大理论塔板数和分离速度与色谱系统的操作压力有关,并提出增高色谱柱压力改善分离度的方法。1969年,Bidlingmeyer等第一次使用亚2um填料填充的色谱柱进行研究,但因仪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实验结果重复性较差。1974年,Guiochon等对使用超高压的液相色谱行为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压力对分离的影响规律。1997年,MacNair等使用粒径为1.5um的无孔填料填充了52cm×30um的毛细管柱,使用压力达到410MPa,获得的最高柱效为30万块塔板/m’。这一实验结果被认为对超高压液相色谱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3年,Jerkovich等填充了填料粒径为1.0um 的色谱柱,最高柱压达到700MPa,等度分离5种组分仅用了8min,分析时间大大缩短。使用37cm×30um的色谱柱分离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柱效分别达到50万塔板/m和62.5万块塔板/m。当多数公司都认为HPLC技术已经发展到极致了,而同时用户对性能没有更高的需求,因此HPLC的目标应该是降低成本、走向更低的价格以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在1996年,Waters公司率先推出了超效液相色谱(UPLC)。

  •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液相色谱柱柱效测试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液相色谱柱柱效测试

    最近因为测试新柱的柱效引发了柱效测试的思考,与售后工程师进行了相应的交流,结合一些资料和自己的感悟写下此篇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在实际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东西。 1941年,马丁与詹姆斯提出了塔板理论。 195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他们两位以表彰他们在气液分离过程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当然,我们现在也知道塔板理论也是适用于液液分离机理阐述的。 自从有了塔板理论,以理论塔板数为代表的色谱柱柱效评估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们知道在色谱柱柱长一定的情况下,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与理论塔板高度成反比。组分在一个塔板高度内完成一个分配平衡过程(或者吸附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但是不断的平衡过程导致组分之间差异得到体现,最终引起了不同性质组分之间的分离。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组分间存在差异,但是差异需要多次的平衡才能最终达到我们想要的分离效果,平衡的次数的多少就由理论塔板数来体现。 1956年,荷兰人范得梅特对塔板理论做出了修正,提出了速率理论。速率理论的公式如下: [img=,414,97]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2/201712112037_01_3332275_3.jpg!w414x97.jpg[/img] 其中,A项为涡流扩散项,B项为纵向分子扩散项,C项为传质阻力项。它们每一项都会对色谱柱的理论塔板高度,乃至进一步对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产生影响。在这里,我们重点关注一下A项,即涡流扩散项,也可以表述为多路径效应。A项的产生源于填充色谱柱内的填料粒径大小及其分布所引起相同组分不同分子在色谱柱内产生了不同的分离路径导致的平衡延缓。A项的存在是导致填充柱与毛细管柱柱效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填充柱来说,如何改善A项呢?粒径越小,分布越均匀的色谱柱,其A项的值也越小。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对应的色谱柱理论塔板高度越低,理论塔板数越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些年随着工艺水平的提升,色谱柱的粒径已经能够做到越来越小,粒径普遍在2μm以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已经越来越多的取代了粒径普遍在5μm左右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系统进入各类大型的制药食品类企业及它们的上游包装厂家或者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中。 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随着色谱柱填料的粒径越来越小,在更短的色谱柱上就可以达到以前较长的色谱柱才能达到的色谱柱柱效,但是伴随而生是柱外效应的影响变得愈发重要。各类管路接头、色谱柱阀切换部件、扩充定量环等等的使用虽然方便了实验的运行,使得液相操作人员的操作更加简单,但是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测试的色谱柱柱效。 色谱柱厂家测试色谱柱柱效往往在十分理想的情况下,各种柱外可能的展宽因素都降到了最低,而对于一个特定的检测室特定的液相仪器而言,是无法达到此种理想情况,因此即使是新柱,可能首次测试的色谱柱柱效也较出厂报告的中色谱柱柱效报告相差较大。以W家2.5μm粒径的实心核颗粒柱为例,利用二氢苊丙酮溶液进行色谱柱柱效测试,即使完全按照色谱柱出厂测试条件进行柱效测试,一般能有出厂报告柱效的70%就是比较好的情况了,而我们实验室的Arc仪器上面实测新柱只有出厂报告的55%。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仪器上加装了许多的部件,色谱柱阀、扩充定量环以及因此增加的接口,这些是否都有意无意的增加了柱外展宽可能的诱因,导致实测的色谱柱柱效偏低;另一方面,实验室的除色谱柱外仪器的当时状态是否也有一些诱导实测柱效较低的因素存在呢,这都是我们可以深刻考虑的。 当然,最终要说的是,即使我们的实测柱效较出厂报告相差较多,如果可以分离我们想要分离的组分,并且对称性优良,仍旧不失为一个好的色谱柱。我们需要记录第一次测试的柱效报告上面的参数,这里面包含理论塔板数、保留时间、拖尾因子等,然后留待以后出现分离问题时利用相同浓度的色谱柱测试标准液进行柱效测试并与首次测试的值相对比。 一切都是为了实验,从实验出发,回到实验中去。 作者写本文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色谱柱的柱效以及更好的指导工作,写作过程受认知的限制可能存在一些纰漏或者错误,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