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数字化绝缘测试仪

仪器信息网数字化绝缘测试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数字化绝缘测试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数字化绝缘测试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数字化绝缘测试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数字化绝缘测试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数字化绝缘测试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数字化绝缘测试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绝缘测试仪相关的资讯

  • 绝缘电阻仪器体积电阻表面电阻测试仪使用前都要注意什么?
    绝缘电阻仪器体积电阻表面电阻测试仪使用前都要注意什么?绝缘电阻仪器体积电阻表面电阻测试仪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否则将造成仪器损坏或电击情况。1. ◇检查仪器后面板电压量程是否置于10V档,电流电阻量程是否置于104档。2. ◇接通电源调零,(注意此时主机不得与屏蔽箱线路连接)在“Rx”两端开路的情况下,调零使电流表的显示为0000。然后关机。3. ◇应在“Rx”两端开路时调零,一般一次调零后在测试过程中不需再调零。 4. ◇测体积电阻时测试按钮拨到Rv边,测表面电阻时测试按钮拨到Rs边,5. ◇将待测试样平铺在不保护电极正中央,然后用保护电极压住样品,再插入被保护电极(不保护电极、保护电极、被保护电极应同轴且确认电极之间无短路)。6. ◇电流电阻量程按钮从低档位逐渐拨,每拨一次停留1-2秒观察显示数字,当被测电阻大于仪器测量量程时,电阻表显示“1”,此时应继续将仪器拨到量程更高的位置。测量仪器有显示值时应停下,在1min的电化时间后测量电阻,当前的数字乘以档次即是被测电阻。7. ◇测试完毕先将量程拨至(104)档,然后将测量电压拨至10V档, 后将测试按钮拨到中央位置后关闭电源。然后进行下一次测试。8. ◇接好测试线,将测试线将主机与屏蔽箱连接好。量程置于104档,打开主机后面板电源开关按钮。从仪器后面板调电压按钮到所要求的测量电压。(比如:GBT 1692-2008 硫化橡胶 绝缘电阻率的测定 标准中注明要求在500V电压进行测定,那么电压就要升到500V)9. ◇禁止将“RX”两端短路,以免微电流放大器受大电流冲击。10. ◇不得在测试过程中不要随意改动测量电压。11. ◇测量时从低次档逐渐拨往高次档。12. ◇接通电源后,手指不能触及高压线的金属部分。13. ◇严禁在试测过程随意改变电压量程及在通电过程中打开主机。14. ◇在测量高阻时,应采用屏蔽盒将被测物体屏蔽。15. ◇不得测试过程中不能触摸微电流测试端。16. ◇严禁电流电阻量程未在104档及电压在10V档,更换试样。技术指标1、电阻测量范围 0.01×104Ω~1×1018Ω2、电流测量范围为 2×10-4A~1×10-16A3、仪器尺寸 285mm× 245mm× 120 mm4、内置测试电压 100V、250V、500V、1000V5、基本准确度 1% (*注)6、内置测试电压 100V、250、500、1000V7、质量 约2.5KG8、供电形式 AC 220V,50HZ,功耗约5W9、双表头显示 3.1/2位LED显示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前务必详阅此说明书,并遵照指示步骤,依次操作。2. 请勿使用非原厂提供之附件,以免发生危险。3. 进行测试时,本仪器测量端高压输出端上有直流高压输出,严禁人体接触 ,以免触电。4. 为避免测试棒本身绝缘泄漏造成误差,接仪器测量端输入的测试棒应尽可 能悬空,不与外界物体相碰。5. 当被测物绝缘电阻值高,且测量出现指针不稳现象时,可将仪器测量线屏 蔽端夹子接 上。 例如: 对电 缆测缆 芯与 缆壳的 绝缘 时,除 将被 测物两 端分 别接于 输入 端与高压 端, 再将电 缆壳 ,芯之 间的 内层绝 缘物 接仪器 “G”,以消 除因 表面漏 电而 引起的测 量误 差。也 可用 加屏蔽 盒的 方法, 即将 被测物 置于 金属屏 蔽盒 内,接 上测 量线。
  • 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常见的有哪些问题?
    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常见的有哪些问题?1 为什么在测量同一物体时用不同的电阻量程有不同的读数? 这是因为测量电阻时为防止过电压损坏仪器,如果出现过量程时仪器内保护电路开始工作,将测试电压降下来以保护机内放大器。在不同的电压下测量同一物体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且当测量电阻时若读数小于199,既只为三位数且di一位数为1 时,其准确度要下降。所以在测量电阻时当di一次读数从1 变为某一读数时,不应再往更高的量程扭开关以防对仪器造成过大的电流冲击。在实际使用时,即读数位数多的比读数位数少的准确度高。2为什么测量完毕时一定要将量程开关再拨到104档后才能关电源? 这是因为在测量时被测物体及仪器输入端都有一定的电容,这个电容在测量时已被充电到测量电时的电压值,如果仪器不拨到104挡后关电源这个充电后的电容器会对仪器内的放大器放电而造成仪器损坏。当被测量物体电容越大,测试电压越高时,电容器所储藏的电能越大,更容易损坏仪器,特别是在电阻的高量程或电流的低量程时因仪器非常灵敏,仪器过载而损坏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一定要将量程开关再拨到104挡后才能关电源。3为什么测量时仪器的读数总是不稳? 一般的材料其导电性不是严格像标准电阻样在一定的电压下有很稳定的电流,有很多材料特别是防静电材料其导电性不符合欧姆定律,所以在测量时其读数不稳。 这不是仪器的问题,而是被测量物体的性能决定的。有的标准规定以测量1分钟时间的读数为准。通常在测量高电阻或微电流时测量准确度因重复性不好,对测量读数只要求2位或3位。另外在测量大电阻时如果屏蔽不好也会因外界的电磁信号对仪器测量结果造成读数不稳。4为什么测量一些物体的电流时用不同的量程也会出现测出结果相差较大? 这是因为一般物体输出的电流不是恒定流,而仪器有一定内阻,若在仪器上所选量程的内阻过大以至于在仪器上的电压降影响被测物体的输出电流时会造成测量误差。一般电流越小的量程内阻越高,所以在测量电流时应选用电流大的量程。在实际使用时即只要电流表有读数时,读数位数少的小的比读数位数多的准确度高。 5 为什么测量完毕要将电压量程开关再拨到10V档后关闭电源? 这是因为机内的电容器充有很高的电压(zui高电压达1200V以上),这些电容器的所带的电能保持较长的时间,如果将电压量程开关再拨到10V档后关闭电源,则会将机内的高压电容器很快放电,不会在测量的高压端留有很危险的电压造成电击。如果仅拨电源线而不是将电压调至10V档,虽然断了电源,但机内高压电容器还有会因长时间保持很高的电压,将会对人员或其它物体造成电击或损坏。在仪器有问题时也不要随便打开机箱因机内高压造成电击,要将仪器找专业技术人员或寄回厂家修理。6为什么在测量电阻过程中不要改变对被测物的测试电压? 在测量电阻过程中如果改变对被测物的测试电压,无论电压变高或变低时都将会产生大脉冲电流,这个大的电流很有可能使仪器过量程甚至更损坏仪器。另一方面如果电压突然变化也会通过被测量物体的(分布)电容放电或反向放电对测量仪器造成冲击而损坏仪器。有的物体的耐压较低,当您改变测量电压时有右能击穿而产生大电流损坏仪器。如果要改变测量电压,在确保被测量物体不会因电压过高击穿时,要先将量程开关拨到104档后关闭电源,再从仪器后面板调整到所要求的电压。有的材料是非线性的,即电压与电流是不符合欧姆定律,有改变电压时由于电流不是线性变化,所以测量的电阻也会变化。
  • 长春智能生产绝缘材料电气强度测试仪
    GJW-50kV计算机控制电压击穿试验仪一、适用范围 本机主要适用于固体绝缘材料如:绝缘漆、树脂和胶、浸渍纤维制品、云母及其制品、、陶瓷和玻璃等在工频电压下击穿电压,击穿强度和耐电压的测试,符合GB1408.1-2006标准常温状态下的测试。二、主要技术参数及精度1、输入电压: AC220V2、输出电压: 0~50KV(交直流)3、测量范围: 5kV~50kV4、高压分级及升压速率 1)0~5kV 升压速率 0.5kV/S 2)>5kV 升压速率 1kV/S 3)升压速率连续可调5、耐压试验电压: 0~50KV连续可调整6、耐压时间: 0~4H7、功率: 5KVA8、电源: AC220V ± 10% 50-60HZ三、精度等级:1级四、主要功能该仪器采用计算机控制,能过人机对话方式,完成对、绝缘介质的工频电压击穿,工频耐压试验,主要适用于固体绝缘材料。并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快速、准确地进行采集、处理、存取、显示、打印。本仪器属我公司首创,国家专利批为我公司专利五、基 本 配 置1、主机2、试验台一个3、油箱一个4、试验电极三个5、试验软件6、清华同方计算机一套7、A4彩色喷墨打印机一台 公司名称:长春市智能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长春市经济开发区昆山路2755号联系电话:0431-848644218 13944864580 传真:0431-84642036 联系人:芮小姐Http://www.znyq.com. E-mail:rsm-72@163.com
  • 推进检验检测数字化进程——“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发展研讨会”在慕尼黑生化展普析展位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7月11日,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开展。7月12日,在慕尼黑生化展-普析展位举办了“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发展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主办,北京益谷检测科学研究院承办,活动邀请了相关行业学会/协会的代表,长三角地区质检院的有关专家,相关检测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次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我要测视频号以及信立方其他平台全程直播的观看人数总计已超过7000人,观看人次2万次。活动现场研讨会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常务副会长生飞主持,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Dr. Martin Lechner发表致辞,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红梅,江苏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大经,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啸虎,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振方,国贸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佳,江西赣锋锂业集团检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力鸿检验集团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刘国强等分享报告。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常务副会长 生飞 主持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当前检验检测领域和检测仪器制造领域热门话题,也逐渐成为检测实验室创新发展和技术应用的一种趋势。生飞介绍道,目前大家对于检测实验室和检测仪器的数字化、智能化的认识和理解不完全一致,由于应用场景、技术支持条件和方法的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些都为检验检测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和借鉴。此次研讨会在展会现场举办,搭建了检测机构和仪器厂家直接对接和交流的平台,大家可以在参与研讨的同时,观摩和体验数字实验室,提出意见建议。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的交流互动,共同分享、碰撞、合作共赢,加深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认识,共同推进检验检测的数字化发展。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Dr. Martin Lechner 致辞Dr. Martin Lechner表示非常高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成为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发展研讨会的主办方。他表示,检验检测领域目前是重要的高新技术行业,本次研讨会将参展厂商和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搭建了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面向未来的智能化实验室发展,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普析的感谢,并祝愿研讨会圆满成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李红梅《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及应用》从实验室数字化系统与LIMS系统的不同之处讲起,李红梅分享了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对检验检测机构、行政监管部门、企业与公众等的重要意义,并基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了国内外检测行业数字化当前的现状与需求,数字化技术应用成效,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及展望等。报告中她还特别介绍了由普析牵头的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动态多谱分析仪的开发及应用研究”的进展和成果。江苏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潘大经《实验室智慧化的理论与实践》潘大经认为实验室的数字化建设不仅服务于实验室自身内部管理,更大的意义在于满足整个经济社会、传统产业供应链环节的需求,实验室的信息化水平要匹配生产制造环节的需要。从检测机构的角度,他谈到了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并表示检测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应该从实验室自身的条件做起。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曾啸虎《从华测数字化实践来思考TIC行业数字化转型》曾啸虎从华测以创新为驱动力的数字化建设、华测对数字化的理解和实践、对TIC机构数字化的思考等展开分享。他提到数字化不是一蹴而就,也无法通过一次性购买来实现;数字化需要多种要素的加持、自上而下的规划及自下而上地务实地演进;华测在数字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成果。同时,他强调数字化的成长需要全员创新的环境,以及企业开放透明的氛围。他提供了一系列建议供大家参考。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振方《关于科学仪器数字化的一点思考》未来在硬件、操作软件上的创新可以为用户创造多少价值?科学仪器数字化、智能化的最佳实现路径是否从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向社会化……针对这些思考的问题,张振方分享了海能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一些探索,比如通过提升仪器自动化水平、构建网络版工作站、积极对外合作的数字化实践等。国贸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佳《检测实验室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发展——人机合一、绿色发展》在下半场活动中,刘佳介绍了中粮质量管理体系、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即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库、网络资源,精准匹配品类检测项目、方法及价格等。同时,他也从企业食品实验室的角度,提出了食品检测方法、LIMS升级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于检测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建议。江西赣锋锂业集团检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强《赣锋锂业实验室数字化管理与构想》李强介绍了一方实验室和三方实验室的区别,以及作为一方实验室,赣锋锂业实验室的挑战及愿望、赣锋实验室数字化建设构想等。报告中,他不仅表达了对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提升数据质量与追溯性、降低成本与风险等的数字化实验室的愿景展望,并对实现样品、设备、过程的数字化,搭建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检测与管理工具、搭建实验室可视化管理与数据分析工具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力鸿检验集团新技术研究所所长 刘国强《大宗产品检测实验室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力鸿集团为例》刘国强向大家介绍了力鸿集团的技术成果,分享了力鸿集团实验室数字化实践心得。从实验室数字化需求分析的角度,他探讨了采样方案、解决方案的智慧化应用情况,对合作协同、智能化装备、云与互联网、大数据与区块链4部分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普析展位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在实验室仪器、检测行业深耕多年,在保证数据安全和保护客户隐私的基础上,利用自身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和专业技术掌握,开发出了Dlabs实验室数字化管理系统。该产品经过行业专家多次论证,并在多家有代表性的客户端进行了试运行,验证了系统的高效和平稳性。为了向大家展示这套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普析与多家联盟企业在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展出了他们的产品。在研讨会开始之前,仪器信息网主持人进行了普析展位的巡游,普析相关人员为大家介绍了实验室数字化产品,展示了不同展区的仪器设备,包括微生物检测数字化展区、理化检测数字化展区、有机检测数字化展区、无机检测数字化展区、数字化实验室装备生态联盟展区等。仪器信息网 直播主持人(左)普析展位巡游选择数字化,就是选择未来,未来一定是数字化的时代,科学仪器行业也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活动期间,仪器信息网也采访了3位数字联盟伙伴,向大家介绍了数字化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互联互通。仪器信息网采访数字联盟伙伴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回看本次活研讨会全程过程:关于普析: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于1991年 , 是一家集科学仪器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平谷,产品包括光谱、色谱、质谱、X 射线类分析测试仪器、移动检测车等百余种,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普析”品牌的销售网络和快速服务系统遍布世界,在全球拥有数万家专业客户,深得广大客户认可和信赖。关于益谷:北京益谷检测科学研究院由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 益谷开展与检测科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培训、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与应用、评估、技术研发;建设科普基地,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和承接与检测科学相关的政府委托服务等业务。关于品牌合作伙伴:仪器信息网的品牌合作伙伴项目始于2006年,至今已有17年历史。每年精选30家拥抱数字营销,践行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链接仪器及检测上下游产业资源,共同引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请访问2023品牌合作伙伴专题,体验全新互动。仪器信息网品牌合作伙伴:https://www.instrument.com.cn/event/2023partner
  • 中电仪器参加黑龙江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仪器设备培训班
    7月29日-31日,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仪器设备培训班黑龙江站在哈尔滨举行,专注于测试测量的中电仪器安排广电业务技术人员对来自黑龙江省内各县市区共77个台站的技术负责人进行了培训。 培训基于电子测量的现有技术形态,围绕电子测量仪器在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中的应用以及DTMB地面数字电视频谱分析仪的测试方法着重展开。授课现场,中电仪器赵润年高工与在场学员一起分享了DTMB频谱分析仪的测试方法及操作流程,得到与会学员的强烈关注和高度认可,纷纷动手操作仪器设备。同时中电仪器也携带了针对广电行业测试的天馈线测试仪、光纤熔接机、射频综合测试仪等测试设备,专业的培训设置拓展了学员的视野,认真的授课提高了学员对多种测试设备的操作能力。此次,中电仪器参与中标的黑龙江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DTMB频谱分析仪项目,仅仅代表了中电仪器服务广电的开始,后续将不断加深与广播电视系统的合作,继续推出适应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技术、新仪器,不断助力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新发展!本文来自由仪器仪表商情网
  • 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发展——2022中国国际计量展成功举办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2022年9月7日-9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上海高登商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2第四届中国国际计量测试技术与设备博览会”(简称“CMTE CHINA”)在江苏.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会议受到国内计量专业研究单位、计量技术应用单位、政府计量主管部门以及国际法制计量组织、部分国家计量管理部门、国外计量技术机构以及全球知名计量测试仪器仪表生产企业等众多国内外组织、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会议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发挥计量在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国家计量测试行业高质量发展。博览会期间,中国计量协会理事长吴方迪、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爱文、原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副司长钟新明、原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副司长刘新民、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战略中心副主任于连超、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陈熙源、中国计量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学功以及各地计量主管单位领导亲临现场,相关领导还出席国际计量测试论坛并做主题发言。博览会还得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协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中国计量协会智能传感专委及相关计量机构的大力支持。吴方迪作《数字时代的计量》主题报告。当前,我们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尤其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未来发展如履薄冰。21世纪以来,第四次科技革命以人工智能、数字技术、量子技术为典型代表性技术,正在快速发展迭代,并将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报告详细介绍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计量所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以及国际组织、国家在顶层设计上所做的科学谋划和战略布局;并结合计量发展规划,分享数字时代计量发展的新应对策略。马爱文作《量子时代的计量测试技术发展趋势》主题报告。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报告详细介绍了国际计量单位变革的主要内容,即7个基本计量单位的新定义都与量子的基本特性相关联,这一变革为测量带来一系列有利影响与挑战。国际单位制的变革促使人类社会与科技进入量子时代,而量子测量是量子时代最基本的特征。报告系统介绍了量子测量基本情况、发展简史、物理实现方式、重要技术领域、各国技术战略、产业链、未来发展趋势等。参展企业满意度达92%以上,成交额超1.5亿第四届中国国际计量展阵容强大,博览会总展出面积为12000平米,共吸引来自国内外282家计量测试企业与16000余名专业观众亲临现场参会。展品范围涉及计量基准标准、质量检测、精密测量仪器、测量试验设备与装置、数字化测量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传感器等测量器件、工业智能网联系统、测量控制软件、工业4.0计量测试解决方案、量子化计量技术与应用以及用于贸易结算、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医疗健康、安全防护和行政监管的先进计量器具产品和数字化实验室系统其他众多类别。该博览会会为计量企业提供了形象展示和产品推介的平台,经调查,参展企业满意度达92%以上,成交额超1.5亿,意向订单多达1200余项,展现了国际计量博览会强大的号召力。同期活动精彩纷呈本届计量博览会以“数字时代的计量”为主题,以“展览+论坛+培训及系列活动”的形式展开。除展会活动外,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智慧监管与计量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国际计量测试发展论坛”、“智能传感产业技术交流会”、“产业计量专题培训(线上)”、“数字时代的计量——计量行业数字化转型”相关论坛。同时还评选出2022中国计量器具最新产品奖。参展与参会嘉宾一致认为,本届博览会引领了计量测试领域创新的未来之路。线下参展+线上直播融合为了丰富展会宣传方式,博览会主办方还开启了图片直播和视频直播。展会期间,图片直播浏览量超过57000人次,线上展览小程序浏览人数达36000余人次。博览会的组织方表示:中国国际计量测试技术与设备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反映了计量作为国之大器必定会受到业内外各方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反映出计量测试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有极大的行业探讨价值,从侧面也肯定了本次盛会能够给予这样一个专业的交流平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安捷伦借工业测试仪器拓展渠道
    1 月14 日,安捷伦科技隆重召开主题为“安全便捷 橙动中国”的工业电子测量仪器中国经销商年会暨新闻发布会,宣布推出具有优秀移动性、高精度和良好经济性的安捷伦工业电子测量仪器系列产品。安捷伦同时还宣布,部分手持式仪器开始使用更醒目的橙色作为外表颜色,以突出体现安捷伦在确保用户安全方面的不懈努力。这种颜色更鲜明,具有更高的可见度,并且在工业上通常用于表示“警示色”,可以提醒用户注意安全。  安捷伦副总裁兼基础仪器部总经理 Ee Huei Sin 表示:“全球越来越多的现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希望,测量仪器能够方便地运输、安装和维护。为满足这些需求,仪器必须具有以下 3 个关键特性:移动性、精度和经济性。安捷伦工业电子测量仪器(IET)的设计初衷是为这些关键领域提供高价值的测试设备。其中包括台式、手持式和模块化设备,例如基本型电源、 台式和手持式数字万用表、手持式示波器、USB 数据采集设备、显示器测试仪、Agilent VEE 软件和连通性网关。”她特别强调,“客户要求的其实是低端化的高端产品,我们希望借助安捷伦的高端科技实力,专注于基于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研发。”目前,IET已经成为安捷伦增长最为快速的部门,即使遭遇经济危机冲击,依然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  最新推出的安捷伦 U1210 系列手持式钳形表 具有高达 1000 A 的大电流测量能力,能够测量直径达 2 英寸的电缆。为进一步保护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高电压和大电流环境下进行工作的安全性,安捷伦 U1240B 和 U1250B 系列数字万用表(DMM)和 U1210A 钳形表具有 CAT III 1000 V、CAT IV 600 V 的安全等级。上述数字万用表均获得 IEC 61010 和 CSA 标准认证,并通过了比这些标准更严格的附加高压(“高压绝缘试验”)测试。  在本次经销商大会上,记者见到了安捷伦工业电子测试仪器的全国各地授权一级分销商和不同产线的授权代理商。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通过工业电子测试仪器和基础仪器的推广,安捷伦正在不断加强自己在全国的分销渠道建设,亚太区渠道经理陈力就坦言:“安捷伦的高端仪器确实更适合直销模式,但基础仪器和工业测试仪器则更适合交给代理商,因为他们可以提供更好地市场覆盖和产品供货,能够让许多较为偏僻地区的用户可以快速购买到急需的安捷伦产品。”在现场有许多相关的电子分销商正是伴随着安捷伦近年来在工业电子测试仪器和基础仪器方面的优秀市场表现共同成长。  另一方面,陈力也介绍:“虽然我们的竞争对手进行了渠道整合,但这对安捷伦是个机遇而非简单的挑战。因为安捷伦的渠道策略更为专业更为集中,让代理商能够明确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销售的产品领域,通过培训代理商相关知识,使其也会变得更为专业的产品代理商,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一些原有竞争对手的代理商最近纷纷加入安捷伦代理商家庭,这就是最好的成绩。”
  • 普析展位丨“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发展研讨会”将于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召开
    2023年7月11日-13日,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期间,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将进行实验室数字化产品、仪器设备展示及展位巡游直播等一系列活动。其中,值得关注的是,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期间将在普析展位举办“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发展研讨会”,届时将邀请业内专家和企业代表分享数字化实验室需求和应用案例,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搭建业内专家、企业和机构之间的交流平台,支撑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仪器信息网将为大家进行相关活动的直播跟踪,敬请关注!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时间:2023年7月11日-13日地点:2023第十一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国家会展中心(上海)2.2H 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大道333号普析展位号:【2.2B101】一、普析实验室数字化产品展示√ 微生物检测数字化展区√ 理化检测数字化展区√有机检测数字化展区√无机检测数字化展区√数字化实验室装备生态联盟展区二、慕尼黑展会期间主要活动√普析展位巡游时间:2023年7月12日 13:30—14:00走进实验室数字化展区 体验数字技术创新成果☑ 提高检测效率 ☑ 保证数据质量☑ 降低人员要求 ☑ 管理合规透明☑ 安装使用便捷 ☑ 联盟数据共享√检测实验室数字化发展研讨会时间:2023年7月12日(星期三) 14:00-17:00研讨会主题:检测实验室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发展主办单位: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承办单位:北京益谷检测科学研究院支持单位: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主要议程:时间主题嘉宾主持人7月12日 下午13:30-14:00普析展位巡游,实验室数字化检测系统,为您带来全新价值体验7月12日下午14:00—16:40研讨会开幕及报告 生飞 中国检验检测学会 常务副会长 14:00-14:05致辞Dr. Martin Lechner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14:05-14:25报告李红梅 首席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14:25-14:40报告伏广伟 主任/理事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14:40-14:55报告曾啸虎 副总裁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55-15:10报告张振方 总经理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5:10-15:20直播间互动抽奖15:20-15:35报告刘佳 总经理国贸食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5:35-15:50报告李强 总经理江西赣锋锂业集团检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15:50-16:05报告刘国强 所长力鸿检验集团新技术研究所16:05-16:35专家与线上、线下观众交流讨论16:35-16:40直播间互动抽奖 & 活动结束线下参与:普析展位(2.2B101)线上参与:以上活动预约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直播间期待您的参与!关于普析: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于1991年 , 是一家集科学仪器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平谷,产品包括光谱、色谱、质谱、X 射线类分析测试仪器、移动检测车等百余种,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普析”品牌的销售网络和快速服务系统遍布世界,在全球拥有数万家专业客户,深得广大客户认可和信赖。关于益谷:北京益谷检测科学研究院由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益谷开展与检测科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培训、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与应用、评估、技术研发;建设科普基地,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和承接与检测科学相关的政府委托服务等业务。关于品牌合作伙伴:仪器信息网的品牌合作伙伴项目始于2006年,至今已有17年历史。每年精选30家拥抱数字营销,践行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链接仪器及检测上下游产业资源,共同引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请访问2023品牌合作伙伴专题,体验全新互动。仪器信息网品牌合作伙伴:https://www.instrument.com.cn/event/2023partner
  • 仪器智能的进步——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数字化转型
    引言实验室工作流程正在快速变化,以跟上当今快节奏的世界。因此,产品和人员也必须适应,不仅要提高生产力,还要消除人为错误和工艺变化引起的异常或不一致。主要挑战包括要求越来越复杂的质量控制来抑制错误,结合先进的分析来获得有意义的信息或可靠的诊断。数据再现性也至关重要,因为在再现和验证结果方面的失败威胁到科学研究的完整性和声誉。自动化必须与人类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仪器智能可以在许多方面提供帮助。例如,取决于数据的性质以及获取和存储数据的过程。关键资源是实施基于机器学习和统计数据分析的工具,该工具可用于突出显示异常值或可疑值序列,识别不同数据源和数据模式的不一致性,并通过自动填写缺失值或指出应收集更多数据的位置来减少测试次数。本电子书概述了仪器智能解决方案,并展示了如何修改几个实验室部门,以实现更快、无错误的生产。这尤其可以通过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来实现。本电子书的内容包括威利的著作《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的摘要,该书讨论了与人工智能(AI)在实验室转型中的作用相关的机遇、需求和挑战,生物医学研究中“工业”革命的一篇文章的摘要,以及安捷伦智能反射工作流工具的信息图。一、生物医学研究的“工业”革命——数据爆炸和再现性危机促使实验室工作流程发生变化有几个因素正在推动生命科学实验室组织工作流程的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医学诊断还是基础研究。这些变化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生成的数据量激增,同时数据生产成本快速下降。这需要越来越复杂的质量控制来抑制错误,并结合先进的分析来获得有意义的信息或可靠的诊断。对实验室工作流程造成变化的另一个挑战是再现性,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重要结果的再现和验证失败威胁到生物医学研究的完整性和声誉。深度学习和自动化深度学习(DL)的兴起越来越要求产生准确的数据集,以避免偏见和错误结论。反过来,这需要更多地使用自动化来消除由人为错误和过程变化引起的异常或不一致。例如,批量效应——这会破坏DL工作——在没有自动化的情况下会变得更糟。可以减轻批量效应的算法通常使用某种形式的贝叶斯推理,该推理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以过滤与过程相关的不一致性。然而,这些算法也可以消除生物学上显著的变化。不断增长的自动化从一开始就消除了批量效应的许多原因,从而为DL的强大应用奠定了基础。链接不同的专业知识‍尽管如此,工作流的挑战并不局限于自动化和数据分析。更大的问题在于协调自动化与人类专业知识,特别是在诊断实验室。随着全基因组测序(WGS)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的出现,对帮助临床医生有效利用计算能力的新技术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为了克服诊断瓶颈,已经开发了能够识别数百种与罕见遗传病相关的突变的扩大的携带者筛查小组。这些小组可以发现否则无法检测到的突变,这就是机器和人类之间的整合变得重要的地方。工作流和人工变化实验室的工作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正如安捷伦科技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最近的一项举措所表明的那样。安捷伦技术公司是实验室工作流程分析工具和软件的专业开发商,于1999年由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分拆而成。Frost&Sullivan开展的一项研究中,根据来自中国、德国、印度、韩国、瑞士、奥地利和美国的650名实验室经理、主任和主管的回答,他们的第一次制药实验室领导者调查结果于2019年6月公布。安捷伦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达琳所罗门(Darlene Solomon)表示,研究结果已经导致实验室设备发生了变化。她说:“85%的受访者告诉我们,他们正在购买更精密、更具特异性的仪器。”。所罗门补充道,工作流程的压力,以及实验室技术人员技能水平的变化,都推动了更易于使用和培训需求的减少。所罗门说:“我们有一些例子表明,一个看似微小的改变,例如使用带有触摸屏的仪器,确实有助于提高使用和训练的便利性。”。“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一些地区的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形象已经发生了变化。虽然几年前,实验室技术人员可能是具有质谱或气相色谱专业教育的理科毕业生,但如今,他们很可能是具有人文学科学位的多面手,这意味着实验室管理人员希望仪器易于使用、易于培训,以及不需要由专家操作。”另一个主要趋势是人工智能(尤其是DL)的日益融合,以适应实验室中复杂或重复的任务。所罗门说:“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现代人工智能方法在基于组织染色的数字病理学领域尤其有前景,可以提高癌症诊断和治疗决策中病理切片解释的准确性并降低其复杂性。”。“例如,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效率,提高计算细胞等耗时任务的准确性,或者识别高级细胞染色产生的复杂模式的准确性,这些模式可能会让人工解释感到困惑。”所罗门强调,需要可靠的数据来为DL算法提供数据,并强调了整个工作流程一致性的重要性。“样本分析总是从样本准备开始。良好和一致的样本准备是迈向自信和高质量结果的一大步,这将在后端产生有意义的理解,”她解释道。解决治理和道德问题安捷伦调查范围之外的工作流程还有另一个维度,即激励和道德考量的作用,以确保一致和公平的结果。马拉维大学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教授亚当森穆拉强调了这一点。他解释说:“如果没有适当的系统,即使是最好的设备也无法发挥最佳作用。”。“也许我们也可以采用约瑟夫姆富索本戈(Joseph Mfutso Bengo)的LEGS(领导力、道德、治理和系统)模型。”穆拉指的是马拉维为加强卫生系统而开发的名为LEGS的框架,特别是在治理和法治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1]。根据LEGS研究的作者,道德规范会在各个层面,如采购、临床工作和研究,加强内部社会控制。提高再现性虽然临床需要一致性和准确性,但再现性已成为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的一大挑战。无法再现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当正面结果比负面结果更受青睐时,发表偏见。还有一种被称为HARKing(结果已知后假设)的现象,研究人员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好像他们从一开始就被假设了一样[2]。虽然并非所有研究人员都同意HARking完全不利于科学进步,但这其中存在不诚实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带来偏见,因为该假设可能只是从结果中推断出的几种假设中的一种。一种解决方案是再次改变工作流程,在进行实验之前预先注册工作计划和假设,以避免选择性报告或HARking。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生物心理学教授马库斯穆纳夫(Marcus Munafò)是感兴趣的研究者之一,他研究与酒精和药物滥用相关的神经通路。Munafò博士毕业后,在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后,发现许多发现不如看起来可靠时,他对工作流程和再现性之间的联系产生了兴趣。他解释道:“我对我们的激励结构和工作方式有何贡献感兴趣。”。“现在,我有兴趣思考如何改进我们的激励结构和更广泛的研究文化,以关注质量,至少与创新、新颖性和发现一样多。在过去几年中,我们朝着开放的研究工作流程迈进。我们从预注册研究协议开始,现在我们定期归档数据,我们开始归档用这些分析脚本,我们发布所有手稿的预印本。最初,这仅用于赠款资助的活动;现在是我们所有的活动,包括学生项目。”Munafò补充道,在这一正在进行的过程中,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比如分享更多的研究材料。他说:“这有几个好处——它允许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并为内部检查提供了激励。”。根据Munafò的说法,最大的挑战是在研究人员中灌输长期观点,并清楚地阐明其益处,以便团队成员认同所需的努力。这与马拉维LEGS项目传达的信息一致,其基本主题是,研究的动机需要围绕科学和数据而不是希望和愿望引导的一致性和透明度进行重新调整。这几乎是对人性本身的挑战。References[1] Mfutso-Bengo, J., Kalanga, N., and Mfutso-Bengo, E.M. (2018) Proposing the LEGS framework to complement the WHO building blocks for strengthening health systems: One needs a LEG to run an ethical, resilient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health rights. Malawi Med. J., 29 (4), 317.[2] Kerr, N.L. (1998) HARKing: Hypothesizing After the Results are Known. Personal. Soc. Psychol. Rev., 2 (3), 196–217.[3] Hunter, P. (2020)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biomedical research. EMBO Reports 21, e50003.二、人工智能(AI)改造实验室数字化正在我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蔓延,从纸张到数字不仅仅是改变存储数据的媒介。本文讨论了与人工智能(AI)在改造实验室中的作用相关的机遇、需求和挑战。实验室的数字化在某些领域比其他领域更快,这取决于从纸面向数字化转变的需求和机会。Al可以作为过程中的催化剂,提供一系列附加服务,包括健全性检查、异常值检测、数据融合和数据预处理阶段的其他方法、数据分析和建模的不同方法、数据消耗监测和实验室中的其他动态过程,以及对领域专家的决策支持(图1)。图1。从数据预处理和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融合到数据分析和不同过程的监控,AI可以在不同方面支持实验室。资料来源:Dunja Mladinic提供。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的性质、获取和存储数据的过程或其他一些数据属性,Al方法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帮助数据预处理。例如,我们可以有一个基于机器学习和统计数据分析的工具来突出显示异常值或可疑值序列,识别不同数据源和数据模式的不一致性,并通过自动填写缺失值或指出应收集更多数据的位置来减少测试数量。如今,Al方法能够高效组织大量异构数据,支持高效搜索和检索。除此之外,根据数据形态,可以为用户提供强大的数据探索工具,包括丰富的数据可视化、自动异常值检测、数据建模和预测。此外,数据分析可以应用于实验室工作的不同阶段,从监测和指导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存储和建模到搜索历史实验室数据(例如,测试结果和笔记本),并使科学家能够跨问题和实验室共享数据和模型。过程监控实验室中的过程涉及可能从监控和建模中受益的活动和数据。我们讨论的是一个过程或一组可能相互关联的过程的动态和结果建模。历史数据可用于建立一个参考模型,该模型可根据监控过程的当前背景和趋势进行调整。由于Al方法用于构建机器、物流流程或生产工厂的数字孪生,因此它们也可用于构建实验室中某些流程的数字孪生。这将有助于监控相互依赖性、可能的异常检测以及对流程未来发展的模拟,使专业人员能够提出假设问题。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实时建模和监控的能力,我们可以在同一实验室内或不同实验室内分析数字实验室笔记本。以类似的方式,由于机器学习方法已被用于数十年的研究出版物中,以预测科学中的下一件大事,[1]人们可以分析和监控实验室中的过程和数据流。人类在回路中无论我们在实验室中使用了多少以及在哪些过程中使用了人工智能,我们都应该记住,人工智能可以涵盖一些智能,但人工智能无法涵盖人类给过程带来的其他维度,在采取行动之前预测行动的后果,并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智力与清晰、专注和有选择的思维有关,需要我们的指导,以避免迷失在细节或幻想中。根据瑜伽哲学,智慧是实现人生成功所需的三种创造力之一:意识、智慧和能量。[2] 例如,为了知道我们想要表现什么以及如何表现,我们需要资源/能量来真正做到这一点;要知道要展示什么和拥有资源,我们需要一个策略。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决定某些工作或实验室实验的目标,智能地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并利用资源来实施策略和实现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ferences[1] Lawton, G. The next big thing in chipmaking. Computer (Long. Beach. Calif). 40, 18–20 (2007).[2] Mladenic, 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 Transforming Laboratories.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atory 289–295 (Wiley, 2021). doi:10.1002/9783527825042.ch21.原文:Advances in Instrument Intelligence——Using AI to Achieve Digital Transformation供稿:符 斌,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 大立新品推介 | T12 电网数字化巡检专业热像仪
    近日,大立科技发布新品——T12电网数字化巡检专业热像仪,产品有何特点呢?让我们来了解下吧!产品特性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640×512像素,红外热图像最大可超像素至1280×1024像素。AccMT大立创新测温算法,±1℃高精度测温,可实现多种固定场景及变化场景全适应。智能变焦,手动/电动/激光/触屏/场景自动聚焦,多种规格的手自一体镜头,镜头即插即用、自动识别。5"高清触摸大屏,可视更大更轻松,操作点触更直接。云平台数据接入,实现数据云储存,云下载,云分析。5G、WIFI、蓝牙,满足电网数字化平台接入。安卓高性能系统,超像素、多种测温模式、智能诊断、双波段融合等功能,图像数据分析软件以及预留的扩展功能。测温场景全覆盖,可扩展到2000℃,测温范围:-20℃-+650℃。全景拍摄功能,红外全景图技术,自动识别画面中需要测温的所有设备。应用场景适用于电力检测、建筑诊断、电气/机械检测、铁路、钢铁石化、自动化应用等行业。大立科技——专注红外三十年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浙江省测试技术研究所,2001年完成改制,2008年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14)。大立科技是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成像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惯性导航光电产品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少数技术自主可控、完全知识产权、独立研发 从生产热成像核心器件、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制造,并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专业制造商之一。公司先后承担了“核高基”、“重大科学仪器”等多项国家级科研专项。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石化、民用消费等领域,设有杭州、上海和北京三个技术研发中心,是国内唯一实现量产双技术路线(非晶硅与氧化钒)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的红外企业。大立科技基于“努力成为全球著名光电产品供应商”的发展愿景,赓续成熟的研发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售后服务体系,以“技术让用户放心,服务让用户满意”为核心的品牌价值观,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专业化的服务。结合自身对光电应用技术的不断探索,为全球客户提供具有显著实效的行业解决方案。
  • 湖北省计量院组织召开 “先进测量体系数字化建设研讨会”
    5月6日,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湖北省计量院)组织召开了“先进测量体系数字化建设暨省自然基金项目中期研讨会”,邀请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何琨教授团队来院进行学术研讨交流。湖北省计量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邱蓓琳,省自然基金项目“基于图计算的计量数据存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会上,邱蓓琳概要介绍了湖北省计量院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目标定位。随后,湖北省计量院项目组详细介绍了业务场景、选题思路、项目进展及远期规划等方面工作情况。何琨教授团队就华中科技大学在图计算及数字挖掘领域的先进成果进行了介绍,并展示了知识图谱、组合优化算法等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应用成果。双方就量值溯源领域的数字建设思路及方法进行了深入交流。   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湖北省计量院计量检测领域数字化转型工作进一步加速,“计量+数字”体系创新发展的理论和技术支撑进一步强化。未来,湖北省计量院将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各自学科和技术优势,以“技术共研、规范共建、成果共享”为主要路径,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数字计量在科技创新中的“种子”和“引擎”作用,以及计量数据对产业生产、社会管理的指导性作用,不断提升数字计量技术驱动和支撑能力,努力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更加坚实的计量技术支撑与保障。   会后,何琨教授团队一行实地参观了湖北省计量院声学、光学、力学、电磁兼容等领域高端计量实验室。
  • 中科先见发布数字PCR、数字化单分子测定仪新品
    2022年10月27日,深圳市中科先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后称“中科先见”)在南昌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CACLP)展会上发布了国内首款完整生物信息挖掘产品系统。该产品由面向分子核酸的全集成一体化数字PCR系统芯弃疾®JX-P系列和面向高灵敏蛋白质测的单分子免疫检测系统芯弃疾®JX-E系列组成,本次系统展示了中科先见及合作伙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近十年的原始创新及工程化研发成果。在本次展会上,中科先见CEO、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究员吴天准博士为大家展示了最新发布的两款仪器:“基于芯弃疾® JX-8P芯片的全自动数字PCR仪”和“基于芯弃疾® JX-1E芯片的单分子免疫分析仪”。这两款仪器将其专利半导体技术与生物医疗检测技术深度融合,采用同一系统架构,分别面向分子和免疫两大市场的高灵敏检测应用,其部分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中科先见也是业内首家同时布局单分子核酸和蛋白超灵敏检测的企业,并将在未来进一步芯片化、集成化,实现对单分子/单细胞(核酸/蛋白/细胞)的低成本、超灵敏、全自动检测。吴天准博士深耕半导体及生物医学领域逾15年,长期致力于半导体技术与医疗器械的跨界创新,领导开发了一系列BioMEMS与微流控芯片的核心技术,拥有超过100项国内外专利,主持及常务主持各类科研/产业化项目金额达1.8亿。他介绍了如何以半导体的数字化技术为IVD检测产品提供全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吴天准博士进行了精彩的分享随后,中科先见营销总监任浩凡和研发总监张雷分别介绍了全自动数字PCR仪和单分子免疫分析仪在科研/临床中应用和布局,并展示了最新项目进展。未来公司将重点布局上游市场,提供高端器械及芯片的核心解决方案,助力肿瘤液体活检、病原检测和产前诊断等多个相关研究应用领域。目前这两款产品已与国内的著名医院、临床研究机构等单位开展科研及临床方面的合作,并获得IVD领域的重要客户验证,将来可对外提供OEM/ODM技术服务。本次发布会不仅吸引了众多从业者和上下游客户的关注,现场还有多家医院、医疗器械经销商向中科先见表达了明确的合作意愿。中科先见作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一级持股的高科技医疗器械企业,在生物芯片+医疗领域有深厚的积累,致力于打造出半导体和生物医疗互联互通的操作系统,开发基于跨界创新半导体芯片的高灵敏‍‍‍‍传感的三类高端医疗器械,包括数字PCR/单分子免疫系统等。另外,公司还成立子公司深圳市勃望初芯半导体科技,旨在为高端医疗器械细分行业提供国内首创的多样化、先进的医疗半导体芯片解决方案,填补国内医疗芯片的上游空白。芯弃疾®系列产品,提供高通量、自动化、多指标、低成本解决方案中科先见创始人吴天准表示,本次芯弃疾®系列产品核心技术是中科先见及中科院团队历经近十年技术沉淀,多学科交叉所实现的真正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截至目前,中科先见产品相关技术已申请及授权的专利接近30项。预计2023年底,公司将完成20余项国内发明专利的申请和5例全球范围内PCT专利的申请。芯弃疾®-JX-8P全自动数字PCR仪芯弃疾® JX-1E单分子免疫分析仪对比以往的医疗检测产品和高精度的生物信息挖掘产品,芯弃疾®系列产品拥有的最大优势是简易性和通用性。目前,生物信息挖掘和医疗检测的需求80%集中在细胞、蛋白、核酸分子层面。相关科室如果想要具备上述检测能力,需要购买进口流式细胞仪、电化学发光、数字PCR/测序仪以及相关的检测试剂盒,同时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这种情形下科室需要花费数千万元的成本。而本次发布的芯弃疾®系列产品是可以在细胞、蛋白、核酸层面通用化、高灵敏检测的产品,并且能够满足低丰度、珍稀样本、3~5μL样本的测试场景,节省用户综合成本接近80%。此外,参与测试的样本体积从以往的动辄几百μL变为现在的几μL。因此,在微观尺度上,分子间的运动特性发生变化,使得以往至少需要近20分钟的免疫测试,现在测试时间缩短一半,大幅提升了检测的精准性与效率。在操作层面,芯弃疾®系列产品采用便捷的一键操作模式,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即时检测。对用户而言,芯弃疾®系列产品比采用传统模式的产品节省80%左右的后期操作、维护及保养成本,不仅降低了操作难度,提升了操作的简易性,同时减少了综合成本,降本增效提质明显。瞄准小型化、个人化、家庭化商业场景,纵深拓展重疾早筛和精准诊断市场关于未来规划,吴天准表示,在国家鼓励医疗器械创新的大背景以及精准医疗和个性化用药等利好的推动下,芯弃疾®系列产品的市场将持续扩容。芯弃疾®生物信息挖掘系统产品,借助通用、创新、精确、快速和低成本的优势,助力整个万亿级医疗检测市场发展。他同时指出,芯弃疾®系列产品面对的市场不再是单一的“存量”或者“增量”市场,而是在“存量”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增量”空间,将在医疗检验各个细分领域乃至类似医疗检验的CGT等细分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市场开发和产品创新。再者,借助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医工协同”模式,以及今年NMPA和国家医保总局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相信原始创新、十年磨一剑的芯弃疾®系列产品的未来将会不可限量。在接下来商业化过程中,中科先见将基于当前芯弃疾®JX-P/JX-E系列产品对市场的深耕和洞察,进一步完善家庭化商业产品芯弃疾®JX-C的芯片化与自动化,以补足中心化PCR 实验室难以覆盖的家庭碎片化检测需求,最终实现重疾早筛及精准诊断产品的“高灵敏+低成本+简易性”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国创中心分子诊断联合实验室、分子诊断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除了发布重磅产品,在此次展会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中科先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分子诊断联合实验室,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子诊断中试线的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也一并正式揭牌。该联合实验室将围绕高灵敏核酸/蛋白检测的微流控、方法学和检测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展为期三年的共同开发。同时揭牌的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国创中心分子诊断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基于十四五期间的国家级产业转化载体,对外开展联合开发、医疗芯片整体解决方案合作、OEM产品开发、市场合作等全方位合作模式,以先进的体外检测技术赋能分子诊断等IVD领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端IVD医疗器械快速发展!
  • 数字赋能推动乡村振兴 托普云农数字化项目独占两元
    为推广浙江省数字赋能典型实践经验,推动各地互学互鉴,学学相长,日前,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首批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典型企业和平台名单。其中,入选数字农业领域的7个案例中,浙江森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作为项目支撑单位打造的数字化项目独占两元——浦江葡萄“超级农场”与桐乡“数字牧场”。 浦江“超级农场” 甜蜜“智”富路 金华市浦江县拥有500年种植葡萄的历史,到如今葡萄已经成为浦江农业的第(di)一大产业。浙江森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作为项目支撑单位,通过数字赋能“超级农场”,创新使用农场“数字孪生”技术、全面汇集农事Al专家、全新使用农事行为自动捕捉。以全方位3D影像呈现农场真实场景,基于数字化设备对葡萄生长的全方位数据采集,农事AI专家全自动给出生产建议与种植情况结果分析。 通过自动化数字种植管理技术,浦江“超级农场”降低人工成本 90%以上,降低农事失误率 90%以上,每年总体有效节约劳动力投入、农资投入等成本30%。全新打造的智慧葡农“一键通”应用,将葡农贷款、补贴申请、项目申报流程再造,推动业务流程重塑。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满身土”的传统种植方式,到“手机点一点、不见人奔忙”的现代化生产模式,浦江葡萄种植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真正成为富农产业。 桐乡“数字牧场” 智养“二师兄” 为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桐乡市以乡村振兴为引领,规划建设数字化牧场,盯紧生猪增产保供目标任务,联合浙江森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打造桐乡“生猪精密智管”应用,给每头猪一张专属“电子身份证”,认真养好每头“二师兄”。 “生猪精密智管”应用依托生猪智能生物耳标的信息采集监测和数据自动传输功能,重构养殖模式,建立预警体系、打通生猪生产与金融、保险等的关联数据,实时采集动物行为感知分析、动物生命体征信息感知等数据,并对养殖异常状况作预警提示。通过对生猪饲养、防疫、检疫、屠宰、调运、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精(jing)准监管,解决过去养殖用工量大、效率低、产销信息不及时等难题,让生猪生产管理更加智能精细,让政府监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数字赋能农业发展,智慧助力乡村振兴。不止浦江葡萄“超级农场”、桐乡“智慧牧场”,依托强大信息化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托普云农不断锻造数字化精品应用,比如,仙居杨梅“产业大脑”、兰溪“柚香畲风”数字果园、重庆南川区数字茶园、四川安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等,通过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的科技样板,让数字经济红利更好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 云南省:服务高端仪器 推动关键计量测试仪器国产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全面提升计量创新能力、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促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结合云南省实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提出《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要服务精密制造和高端仪器发展。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溯源技术研究和先进测量仪器及零部件制造。围绕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强化计量在仪器设备研发、设计、试验、生产和使用中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计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加快面向智能制造、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领域计量标准、专用计量仪器仪表的研发制造。拓展高端仪器设备评价测量领域和范围,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促进国产计量测试设备的推广使用。  具体到仪器品类,强调在疾病防控领域,加强生物安全柜等疾病防控关键设施校准能力建设。在医疗器械领域,积极填补核酸提取仪等新仪器的计量溯源能力,开展环氧乙烷灭菌柜校准方法研究。到2025年,建设国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个,力争建设国家级先进测量实验室1个。  全文如下: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全面提升计量创新能力、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促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我省产业关键测量技术创新为方向,以健全和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为主线,以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为目标,以“创新突破、改革引领,需求牵引、供给提升,政府统筹、市场驱动,协同融合、开放共享”为原则。到2025年,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部分领域计量科技创新力、影响力达到国内先进,计量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协同推进计量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到2035年,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计量关键技术逐步突破,先进测量体系全面建成,综合实力跻身国内第一梯队,建成满足云南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现代化计量技术体系和治理体系。  二、强化计量基础研究,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一)强化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聚焦绿色能源、绿色铝、绿色硅等全产业链高质量集聚发展,推动计量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研究内容纳入各级政府科技计划支持范围。积极参与“量子度量衡”计划,推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的研究,开展测量不确定度、测量程序与有效性研究。  (二)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积极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数字国际单位制,结合云南区位优势推行国际公认的数字校准证书。开展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计量数据融合、共享和应用研究,开展云南特色产业计量数据中心建设,加强计量数据的溯源性、可信度和安全性研究。在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一批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规范计量数据使用,推动计量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三)加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结合云南绿色能源、有色金属、绿色铝硅等产业复杂环境、实时工况环境和极端环境的计量需求,研究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和方法,解决准确测量问题。开展扁平化量值溯源体系建设,积极参与数字化模拟测量、工业物联、跨尺度测量、复杂系统综合计量等关键技术研究。参与国家标准物质在制备、定值、保存、溯源及量值传递应用新模式等方面的全寿命周期、系统性研究与评价。推动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四)聚焦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开展数字化模拟测量、工况环境监测、碳排放在线监测等基础共性计量技术研究,提升在线校准、原位检定、动态测量、远程智能化计量校准技术能力。推动高精度、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新型传感技术研究,服务计量测试仪器设备核心关键部件和技术升级改造。加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提升计量新技术、新方法向产业转移的服务能力。  (五)营造良好计量科技创新环境。强化综合性、行业性科研院所导向引领作用,建设一批高水平计量测试实验室和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计量优势资源力量,加大产学研用计量科技合作,依托各类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基地,构建计量、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等联动互通的计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计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三、强化计量应用,促进重点领域发展  (六)服务先进制造与质量提升。建立一批绿色铝硅、有色金属、轨道交通等领域延链补链强链急需的计量标准,着力解决测不了、测不准难题,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建设产业计量中心和计量测试联盟,搭建一站式计量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全要素的计量服务。积极参与国家工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发挥计量对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提质增效服务能力。建立云南省工业计量基础数据库,加强工业制造领域计量检定、校准、测试和检测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  (七)服务精密制造和高端仪器发展。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溯源技术研究和先进测量仪器及零部件制造。围绕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强化计量在仪器设备研发、设计、试验、生产和使用中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计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加快面向智能制造、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领域计量标准、专用计量仪器仪表的研发制造。拓展高端仪器设备评价测量领域和范围,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促进国产计量测试设备的推广使用。  (八)提升航空、航天和高原湖泊计量服务能力。建立完善航空、航天、水领域计量保证与监督体系,推动测量仪器数字化、体系化发展,构建全寿命周期的计量评价体系,补齐关键、特色参数计量测试能力短板,提升仪器装备质量控制水平。健全高原湖泊立体观测、生态预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监测等领域计量保障体系。  (九)服务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发展。积极应对计量融入数字世界以及将计量“数字化”的双重挑战,探索计量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及其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中的新应用。推动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测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推进测量仪器设备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加快测量数据智能化采集、分析与应用,推进测量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建立智慧计量实验室和智能计量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赋能。  (十)服务数字云南建设。围绕数字云南建设需求,推动基于协调世界时(UTC)的分布式可靠时间同步技术的数字计量设施建设。开展计量标准和测量仪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研究。加大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等领域关键参数测量技术研究,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设计、核心器件、核心控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依托大型国有企业,深化行业数字化转型探索,以推动测量行业公共支撑能力为核心,引导行业数据集聚、共享和应用,强化数据、业务、技术、基础设施深度融合的行业级大数据中心建设。  (十一)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研究建立云南省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标准保障体系,开展符合高原环境的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建设碳计量标准装置,满足温室气体排放计量监测溯源需求,为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计量支撑。落实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的碳计量要求。建设公共机构低碳计量试点。持续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及应用。健全完善资源环境计量体系,加快能源、水文水资源和环境计量中心建设,推进能耗、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积极参与国家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培育壮大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服务市场主体。  (十二)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加快疾病防控、生物医药、养老领域、医疗器械、可穿戴设备、营养与保健食品等领域计量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气象、地质、地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防御的计量保障体系。加强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地质勘查等安全生产相关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加强交通安全、社会稳定和安全等领域的计量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交通监管设备、警用装备、刑事技术产品等计量测试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体育设施和器材计量技术研究和测试服务,促进高原特色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服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全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城市交通系统、能源资源保障体系、水资源配置网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重大工程、重要装备、重要运营线路计量需求,加强工程测量、专用设备计量溯源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计量服务效能。开展交通一体化综合检测、监测设备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服务智慧交通建设。加强通关口岸的计量保障能力,提升物流效率和安全环保水平。加强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四、加强计量能力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  (十四)稳步构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面向国际国内网络化、量子化前沿技术,持续加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强化量值传递体系的法制保障和基础保障,科学规划标准建设,填补应用领域的量值传递空白,确保体系完整、有效运行。提高技术能力,优化量值溯源网络,提升量值溯源效能。鼓励和推动社会资源参与市场化、竞争性量值溯源技术服务。  (十五)加快计量标准建设。围绕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求,建立以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行业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为主体,层次分明、链条清晰的计量标准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一批云南特色产业、重点产业、行业急需的计量标准,加快推进各级各类计量标准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推广嵌入式、芯片级、小型化的计量标准在制造过程的实时在线测量和最佳控制中的应用。  (十六)加快标准物质研制应用。鼓励各行业龙头企业、高校、技术机构、科研院所加大对标准物质的研发投入,加强涉及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发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围绕云南优势产业、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对照药材等重点领域需求,研制一批标准物质,培育一批标准物质研究团队,建设一批标准物质量值核查验证实验室。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提升标准物质等级和不确定度水平,提高标准物质监管能力。  (十七)强化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技术检验检测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州、市人民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重点实验室,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服务机构,为全省科技创新、产品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计量测试服务。  (十八)强化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云南省计量专家库,支持科技人员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多层次计量交流合作。依托重大计量科研攻关、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计量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行动,培养一批计量科技人才,引进一批国内外计量顶尖人才,储备一批青年科技人才。落实计量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管理、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职称、职业技能等级、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衔接等制度。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建立首席研究员、首席计量师、首席工程师等聘任制度。  (十九)强化企业计量体系建设。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专业计量技术服务机构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行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计量管理能力。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鼓励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行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鼓励工业企业争创计量标杆示范。按照国家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的有关普惠性政策规定,对企业新购置的计量器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鼓励社会各方加强对企业计量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支持。  (二十)融入区域计量协调发展。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长江上游四省市、泛珠三角区域计量协同发展体系,深化协同发展,推进计量基础设施共享、计量规范共建、计量结果互认、计量行政许可互通。强化区域计量数据协同应用,力争国家区域计量数据协同应用中心落户云南。加强区域合作,开展区域计量科技创新、技术合作、计量比对、能力验证、技术培训等活动,加大计量技术指导帮扶力度,推动区域计量协调发展。  (二十一)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有机融合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要素资源,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探索推进测量数据成果标准化,以精准计量推动标准数据和方法的科学验证,通过标准促进计量价值的应用体现。全面规范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计量溯源性要求。加强各行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计量技术规范、标准的分析、运用和共享。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在关键领域形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二十二)推进计量国际交流合作。开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计量交流合作,利用澜湄区域国家计量发展协同机制,参与国家间的计量援助和知识传播。参与相关国际计量互认活动,支持建立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证书指定实验室。  五、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提升计量监管效能  (二十三)完善计量监管制度体系。提升计量依法行政水平和现代化治理能力,组织开展对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地方计量监管制度的梳理、规范和制修订。严格执行国家强制管理计量器具目录、部门行业专用计量器具目录。健全云南省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成立云南省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建立计量技术规范与计量标准建设协调机制,开展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实施和效果评估。  (二十四)强化计量监管制度建设。坚持一般监管与重点治理相结合,构建计量监管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创新计量监管制度。推动监管重点从管器具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的全链条计量监管模式转变,探索实施智能计量器具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新型监管制度。完善计量比对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培育一批承担省级计量比对的主导实验室。开展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使用监督检查。落实市场主体计量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强化计量风险防范意识,快速有效处置计量突发事件。  (二十五)强化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加强供水、供电、供气等相关民生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保障能力。面向精准医疗、可穿戴设备、体育健身、养老等民生领域,完善相关计量保障体系,夯实高品质生活的计量基础。围绕食品安全、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领域的计量监管需求,加强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能力建设。持续开展民生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向“三农”领域延伸,持续提升乡村计量技术创新和服务供给水平,持续缩小计量领域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助力共同富裕。  (二十六)创新智慧计量监管模式。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探索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新型监管模式,建立智慧计量监管平台和数据库。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建立智能计量管理系统,探索计量端设备采集数据直接上链,从源头上确保计量数据的真实性。推广智慧计量理念,支持产业计量云建设,推动企业开展计量检测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质量控制和智慧管理水平,服务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  (二十七)推进诚信计量分类监管。推进“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共治。深入开展诚信计量行动,引导经营者参与诚信计量示范活动。强化计量数据归集共享,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市场主体计量信用记录,推动计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督落实。  (二十八)加强计量执法体系建设。加强计量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执法装备水平,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执法协作,提升计量执法效果。加大对制造、销售和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的违法行为,对举报计量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进行奖励。  (二十九)促进计量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吸纳各类社会机构参与法制计量工作,构建开放、多元的法制计量格局。培育计量校准、计量测试、产业计量等高技术服务新兴业态,培育和壮大专业化计量技术服务市场,持续满足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强化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所属实验室及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用仪器设备的计量溯源性要求,保障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六、保障措施  (三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计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意见实施全过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计量工作,把计量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有效衔接,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扎实抓好意见各项任务的落实。有关部门、行业、企业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意见各项任务落实。  (三十一)加强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对公益性计量技术机构予以支持,将公益性计量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预算。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和计量标准、标准物质、计量数据等国家战略资源能力建设,确保产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和监管体系有效运行。发展改革、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投资、科技和人才保障支持政策,加大对计量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应用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引导社会资金有序参与计量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服务。  (三十二)加强文化建设。创新开展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引导,开展好世界计量日等主题文化活动,推动计量文化研究、发展计量文化产业,开发计量科普资源,依托市场监管科普基地大力传播计量文化、弘扬“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计量文化魅力。积极开展计量先进典型的培养和宣传,弘扬新时代计量精神、工匠精神,不断增强广大计量工作者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十三)加强协调联动。充分发挥计量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跨系统跨部门贯通的工作机制,推进军地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优势和作用,集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  (三十四)狠抓工作落实。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技术机构、行业、企业要建立贯彻落实意见的工作机制,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意见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通过第三方评估等形式开展意见实施的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  附件:1.全省计量发展主要指标  2.重点任务清单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22年7月14日  附件1全省计量发展主要指标  附件2重点任务清单
  • 伍丰仪器:不断创新 着眼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
    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Tsweet提出色谱法开始,色谱技术这一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已走过百年历史。上世纪60年代,由于气相色谱对高沸点有机物分析的局限性,为了分离蛋白质、核酸等不易气化的大分子物质,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方法被重新引入经典液相色谱,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问世,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如今,液相色谱仪因其样品适用范围广、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样品回收方便等特点,在制药、食品、环保、石化、农林、医疗卫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最重要的分析仪器之一。/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为了解液相色谱技术及应用的最新进展内容,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strong“包罗万象——液相色谱技术及应用大赏”/strong专题,并邀请液相色谱主流生产商来分享对液相色谱技术发展及最新应用进展的看法。此次,我们特别向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伍丰仪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稿,谈一谈伍丰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和优势,以及未来液相色谱技术和应用发展等内容。/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国产液相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前后起步,相对于进口产品,发展历程。其中,伍丰仪器创立于1998年,20年来一直深耕液相色谱领域,是目前国内液相色谱领域的佼佼者之一。自液相色谱产品上市以来已经获得超过7000家用户的青睐,仪器广泛用于制药、科研、食品安全等相关领域,销售业绩一直稳居国产液相的前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2b5a3100-6877-4e9d-9fc0-3777e28b860c.jpg" title="1.jpg" alt="1.jpg"//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伍丰用20年的研发历程,掌握了液相产品的核心技术:包括输液系统,从并联输液单元、串联输液单元,到最新的直线数字技术四元输液系统 多种检测器,根据不同用户的应用需求,配置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差检测器等。近年来,伍丰仪器致力于研发最新的软件平台,从数字化控制到远程控制,都已经存于公司技术库中,为今后的新产品做好了铺垫。/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从创立至今,伍丰仪器屡获殊荣,创造了中国智造液相色谱行业多个佳话:/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2004年全数字化控制液相色谱系统LC-100诞生 /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1年智能化、专业化自动进样器ARCUS 5面世 /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4年超快速高效液相色谱系统EX1700上市 /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7年数字化四元输液系统研发成功。/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strong伍丰不断探索液相色谱技术/strong/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2008年,伍丰开始投入研发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得到了上海市科委项目的大力扶持。2010年三月100MPa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鉴定 2012年根据国内实际应用情况推出69MPa的EX1700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即刻获得国内用户的亲睐,并在2015年获得BCEIA金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9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16fb1450-5e91-4fbd-af0a-3dc4638cf107.jpg" title="2.png" alt="2.png" width="450" height="292" border="0" vspace="0"//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伍丰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分离能力更强,出峰对称性更好,基线更加稳定,分辨率更高,分析时间大大缩短,即降低客户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同时,伍丰全新的数字化四元梯度系统,区别于传统的凸轮驱动四元梯度技术,采用创新的数字化直线电机技术,可数字化控制输液单元的柱塞杆位移量,配合毫秒级正反相切换的新型电机,使多达四个通道的输液电磁阀精准开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24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0cdc019b-50c5-43e7-b25d-fd152f1a8f26.jpg" title="3.png" width="450" height="248" border="0" vspace="0" alt="3.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181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b9224a2a-4186-4ec2-a9a6-756680ac8abb.jpg" title="4.jpg.png" width="450" height="181" border="0" vspace="0" alt="4.jpg.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355bbb22-2b01-4686-9dd0-fb3258c020ac.jpg" title="7.png" width="450" height="503" border="0" vspace="0" alt="7.pn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503px "/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186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a049c40e-6c28-4c42-bd8c-826c2aec3714.jpg" title="5.png" width="450" height="186" border="0" vspace="0" alt="5.png"//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年来,伍丰也一直致力于多维液相、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及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研究。即将发布的EX1800,同时兼容兼容常压液相和超高效,在软件平台上可同时控制多种输液系统、检测单元、色谱柱管理系统和自动进样系统等。从单一分析升级为多维检测,实现智能联动。最新产品研发了双二元、双四元输液系统,多种检测器、色谱柱管理系统,远程控制模块(实时状态监控和数据分享)大大提高了实验室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感受。/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strong伍丰液相应用于制药、医疗/strong/spanbr//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制药领域是液相色谱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也是伍丰销售业绩的主要来源,包括拜尔制药、强生制药,美罗药业、信立泰等知名药企都是伍丰的客户。近年来国家的政策大力扶持中医药的复兴,伍丰仪器也一贯重视中医药行业,通过多年的应用积累和当地的企业合作来推广伍丰的液相产品。去年,伍丰仪器与广东、广西地区中药企业华逸,建立了联合应用实验室,助力企业更快、更好、更精准的发展我国的中药瑰宝。/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51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7ad6dced-fede-4bfc-a137-cfc8e0135c70.jpg" title="6.jpg" alt="6.jpg" width="600" height="451" border="0" vspace="0"//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相较于其他行业,药厂由于其样品数量及品种众多,对仪器自动化程度要求更高,需要满足其高效快捷检测、连续多次进样等需求。同时,制药行业对仪器的稳定性、精准度要求也十分严苛。少数极端梯度条件下,同样要求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重现性,以及数据完整合规性,符合追踪审计功能等。/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针对这些要求,伍丰全新的数字直线四元系统正好可以发挥它的优势。提供4个通道同时输液,或者通道之间的来回切换输液,用户只需要针对不同样品编辑不同的分析条件,即可实现从分析,到清洗的全自动化操作,提供了灵活多变的方法配置。内置在线脱气,配合108位自动进样器,样品测试更为高效准确。经过严格测试的小体积混合器设计,混合效率更高,平衡时间更短,无需更多时间,即可进样。全数字直线电机,运行更为稳定,在应对极端梯度比例时,能够保证足够的流量准确度、低的基线噪音、结果更值得信赖。标配药厂专业版软件,具有分级权限,审计追踪功能,全面符合国内GMP的认证要求 三年全保服务, 即使在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药企,也能让用户用的放心。/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医疗行业、临床检测也是伍丰仪器关注的领域,公司已经和不同区域的大学医学院、药学院、医院等进行合作。例如,某大学医学院的主任医师,用伍丰液相来检测血液中间,5-氟尿嘧啶、紫杉醇的含量,从事精准医疗研究,已发表多篇相关文献;某药科大学实验室,使用EX1600进行血液中间药物的降解过程的监测;某精神病医院使用伍丰液相检测精神病人的血液中间几种药物的浓度。/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right "稿件来源:上海伍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pbr//p
  • 专访致远电子研发副总:国产测试仪器可以做得更好
    p  致远电子2001年成立,原本是一家从事嵌入式产品开发的公司。可在2012年开始决定进入测试测量仪器领域后,第一个功率分析仪产品,从定义到产品下线,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随后,更是连续推出了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电子负载、CAN总线分析仪、以及ZST光伏逆变器检测仪等等测试仪器,逐渐在测试测量行业崭露头角。最近,电子工程专辑记者有机会采访了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研发副总刘英斌,他见证了致远测试仪器的起步与发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50" height="338" title="3.jp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a76d6372-d292-4c5a-8a9e-a5857b27252f.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研发副总 刘英斌/strongp  strong缘起/strong/pp  一直以来,国产测试仪器都是给人一种高性价比,档次不高的印象。致远电子是做嵌入式产品开发的,在开发过程中需要用到不同的测试仪器,“我们会购买不同厂商的仪器,不论是国内厂商的,还是国外厂商的,但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买到的仪器都不太合用。”刘英斌对电子工程专辑记者表示。/pp  “以前,我们去买安捷伦的那些仪器,其中一个示波器花了5、6万元,附带的一个小推车就卖我们7、8千元,”他回忆说,“当时我们就觉得,高端测试仪器好像被国外厂商垄断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pp  同时,从致远电子购买的国内厂商生产的一些仪器来看,刘英斌认为国内厂商做产品不够用心,产品大都是能用,但并没有把性能完全发挥出来,在高端测试仪器里面基本没有话语权。/pp  因此,他们开始决定进入测试测量行业,而且一开始就决定做客户想要的产品。/ppstrong  行动/strong/pp  致远电子最熟悉的莫过于工业领域,因为不管是他们的嵌入式产品、无线通信产品,还是CAN总线产品,基本上都是应用在工业市场。因此,他们从工业领域里常用的功率分析仪入手了。/pp  刘英斌表示,“我们先安排了3到5个人去做市场调研,然后把功率分析仪的所有功能和需求细化出来。我们根据这些需求分析,哪些功能是我们现在就可以提供的,比如基础模块 哪些是跟设备相关的,需要重新开发的?”/pp  他进一步解释称,基础模块就是指以太网、USB驱动、触摸屏、操作系统等所有产品都会用到的技术。跟设备相关的模块和技术,如果是功率分析仪的话,就是指1459算法以及其他的一些功率算法等等。/pp  在明确了需求后,“我们会将基础模块部分安排到公司的嵌入式团队去处理,而跟设备相关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应用相关的功能则由功率分析仪的团队负责开发。这个团队大概20人左右。”/pp  由于致远电子在嵌入式领域有十多年的研发积累,也由于他们这种模块化的分工合作方式,“我们很快就推出了我们的功率分析仪产品。当时功率分析仪做得最好的就是横河和福禄克,他们占了大部分的市场,而现在,我们抢了国内大部分的市场,在功率分析仪市场我们起码占了1/3以上的市场,成为高端功率分析仪的国产厂家”刘英斌自豪地表示。/ppstrong  突破/strong/pp  当然,致远电子并没有在做出功率分析仪以后就止步了,他们随后,还开发出了电能质量分析仪、CAN总线分析仪,以及具有数据挖掘功能的示波器等等测试仪器。/pp  谈起这些,刘英斌特意指出,他们做的测试仪器跟其他国产仪器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主要针对工业市场,其他国内仪器厂商更多面向学校市场。”/pp  他拿功率分析仪来说,“跟国外厂家比,我们更偏重硬件,我们是全硬件架构处理。”/pp  功率分析仪和示波器、万用表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同时分析电压和电流信号,从而实现对功率信号的分析,如果要实现对功率的准确分析,则必须准确测量电压和电流信号,并且需要同时实现对电压和电流信号的采样,电压和电流信号经过ADC数字化过程中每一个采样点都必须发生在同一时刻,否则就无法实现同步测量。/pp  “为了实现严格的同步测量,在功率分析仪内部,我们的方法就是采用一个更高频率的同步时钟,比如高稳定性温度补偿的100MHz同步时钟,以避免温度变化带来的时钟漂移所引入的误差,严格保证ADC对各通道电压和电流的同步测量,减少了电压电流的相位误差的引入,从而保证了功率测量的精度。”刘英斌强调。/pp  说到示波器方面的突破,他更是兴奋,“是德科技曾宣称其示波器是100万次刷新率,以前我们觉得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门槛。后来,我们经过仔细分析,发现是德科技是自己开发了一个芯片来实现的,的确做的很快,但也带来了副作用,那就是示波器的存储容量受到芯片的固化,一般是2M,最多扩展到8M。”/pp  他进一步阐述,“我们后来经过思考后,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来实现100万次的刷新率,那就是有FPGA加DSP的方式来实现。比如我们这台ZDS4054示波器,不仅具有100万次的刷新率,还拥有512M的大数据存储。这是因为我们采用了5个FPGA和1个DSP,我们所有的运算都是用FPGA的硬件来算的,而其他厂家更多的是通过DSP来进行运算,这样我们的仪器可以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pp  由于具有了100万次的高刷新率和512M的大数据存储,ZDS4054示波器可以实现“大数据捕获-异常捕获-测量-搜索与标注-分析-找到问题”这样全新的测试分析过程,开创了示波器在数据挖掘与分析新时代。/pp  ZDS4054示波器支持51种参数测量,还支持30多种免费的协议解码。协议解码功能虽然很多测试测量仪器都有,但他们基本都是收费的。/pp  当然,他承认这么用FPGA加DSP的架构成本会提高很多,但用户体验会好很多。/pp  “其实客户最在意的是整体价格和硬指标,而我们的售价跟是德科技和泰克差不多,硬指标差不多或者更高,这样客户也能接受。”刘英斌谈到致远电子测试仪器的竞争力时表示。/ppstrong  未来/strong/pp  在刘英斌看来,国产仪器的未来一片光明,因为中国的市场很大,比如说国家在号召《中国制造2025》,如果要配合这个战略的话,会需要很多仪器。/pp  不过他也指出,国产测试仪器厂商需要走向行业,做针对行业应用的仪器会更有市场。/pp  他举例说,“以前功率分析仪只有横河和福禄克在做,但现在,除了我们,是德科技和泰克也开始做了。”这说明,他们也看到了这块市场的潜力。/pp  他承认国内仪器厂商做产品会受到一些制约,比如说芯片,高端仪器需要的ADC芯片基本都是属于禁运范围。/pp  “做测试仪器,最关键的还是创新,最好不要跟别人去比价格,拼BOM成本。”刘英斌指出。/pp  对于创新,他的理解是给用户带来价值,解决用户的问题。“比如CAN分析仪,以前用示波器来测CAN总线,只是把CAN总线的高低电平测出来,然后分析。现在我们把眼图、反射特征等实用功能都整合进去,把好几个仪器的功能融合在一起,这样一个仪器就可以给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测试。最关键的是我们会把我们的经验,加上我们的一些测试手段,全部融合到我们的应用里面去,让客户很容易找到问题所在。”/pp  他表示,未来致远电子会沿着时代的脉搏,推出对客户更有价值的测试产品。/pp /p/p
  • 浙江省计量院自主研发助力实现检测过程数字化监控管理
    近日,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发液压装置数据拟合算法系统,并获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据了解,该软件充分结合企业及省计量院检测信息化要求,通过设计人性化的人机界面程序,实现“傻瓜式操作”。系统功能明确、简洁,可直接录入实验相关信息记录,进行自动运算处理以及试验记录的模板化生成,从而实现对实验的记录高效管控。此外,该系统可对接省计量院LIMS系统,直接导入原始记录生成报告,极大提高测试数据采集、记录、处理及分析工作效率。该系统的研发解决了液压检测力值及硬度数据自动运算处理、试验记录单/多模板化生成、实现数据的模块化管理等难题,最终实现液压装置检测过程数字化监控管理。
  • 李明教授:对数字化转型中精密测量技术发展的思考
    前文回顾:几何量数字化测量技术发展趋势我们目前经常讨论的测量,一般都是对于某个特性和指标开展的。但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面向过程的在线检测、面向应用的性能综合测试,以及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监控等需求也日益呈现,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使测量的对象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也对测量技术,以及测量技术的融合应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对测量界而言更是一种挑战。为了应对挑战,近年来,测量技术本身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系统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大批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被修制订,从而在根本上保障了测量数据的可信度。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测量又会担纲一个怎么样的角色呢?今天在讨论数字化转型时,都会谈到数字孪生(Digital Twin)这一概念。国际ISO在《ISO 23247-1:2021自动化系统和集成制造系统数字孪生架构 第1部分:概述和一般原则》标准中给出了数字孪生的定义:Digital Twinmanufacturing fit for purpose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an observable manufacturing element with a means to enable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element and its digital representation at an appropriate rate of synchronization数字孪生制造系统制造系统可观测要素满足要求且具有同步特性的数字表达。(注:作者译)这里的制造系统可观测要素(Observable manufacturing element ,OME)是指制造系统中可观测的物理存在以及操作的内容,包括人、设备、材料、过程、设施、环境 、产品、以及支持文档等。从ISO数字孪生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孪生的核心在于实体和对象相关特征属性与其数字表达之间的同步,以及实时性。在这个数字环境的表达过程中,实体方面特征参数的获取就是靠测量来实现的。换句话说,没有测量就没有ISO标准中所定义的数字孪生。面对数字孪生的同步表达要求,其对测量操作要求就不仅是精准、还有实时的要求,因为数字孪生另一个特点是需要在实时精准数据基础上完成实时的控制和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对测量操作更高的要求:1. 测量数据的精准可信是测量根本,其间,规范和控制测量操作是核心,它要求操作者关注人、机、料、环和法的影响,通过规范操作来控制这些影响,并通过测量不确定度估算等数字化手段来评估和控制测量系统的能力,确保测量数据可信度,并支撑数据的交付。随着实时、同步和全生命周期的数字表达要求,对测量系统能力的控制要求也必然会拓展到这些场景;2. 当测量操作走出实验室,融入进系统和设备、融合到生产现场,实时实地开展动态数据的高精度采集,海量的数据必然会对边缘计算、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提出全新的要求;3. 对测量操作而言有一个最基本的对偶原则,即必须正确响应前端设计给出的要求,并按规范进行测量操作。换句话说,测什么是由前端设计给出的。因此,要真正形成数字孪生的数字表达,其被测对象和要素的定义将是关键,在这个定义过程中,就必然会要求测量介入前端,以配合前端被测要素定义时的可测性分析,以及测量结果的表达形式、处理操作、集成方法和管理方法;4. 在用数字表征要素时,甚至整个系统要素属性的测量数据到手后,就必然会有开展更深层次的数据关联需求,以便更为精准地描述孪生模型,此时大数据工具将会有用武之地,当然这方面工作到底由谁有做是一个问题,但当成体系的数据在测量手里时,测量也确实能够做一些数据处理,如边缘计算、相关性分析及换视角的深层次观察等;从上面的讨论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时代的测量技术除了本身的专业性以后,还将被数字时代赋以同步性和系统性特点,在此,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测量技术的应用在测得了(被测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测得快(被测对象的动态性和实时性)、测得准(各种尺度下技术参数的高精度测量)和测得省(系统角度的经济性)、测得全(被测对象的全数字表达)等方面又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 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全方位、多参数的同步测量、数据融合和边缘计算能力等,已成为现代数字测量的一个全新特征,并将推动测量传感器、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的发展;3. 测量操作重心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前移,特别是在前端采用基于模型的定义(MBD)技术传输测量要求并驱动后端时,测量操作的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并不是简单的淘汰第一线的测量操作人员,用机器换人,而是对测量从业人员和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进一步要求测量从业人员在坚守原测量操作专业性的基础上,更具有测量可行性分析、测量规范设计、自动化测量操作转换和系统构建、测量能力数字化评估、测量数据分析和协同管理等能力。而对于测量行业而言,则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更高要求。测量作为一项基础技术,不仅在数字化转型中必不可少,而且在联合国和我们国家目前积极创导的双碳中的碳轨迹、碳排放和碳交易活动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在整个双碳过程中,所有决策的数据全部依赖于第一线通过测量得到的基础数据。换句话说,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测量技术和能力,特别是基础平台的支撑,才会有双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由于测量的重要性,联合国将其列为国家质量基础(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NQI)中三大要素之一。此外,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到2025初步建立“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总之,测量在整个国家数字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将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测量的价值也将越来越重要,并被释放。 作者介绍:李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导。robotlib@shu.edu.cn韦庆玥,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实验师
  • 乘御东风,蓄力“数字化”发展
    日前,融京科技非常荣幸地迎来北京市数字科普协会秘书长曲学利先生,携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营商环境风控分会秘书长吴溪先生莅临公司参观考察,并给与公司发展战略指导。“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融京科技作为一家立足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在公司董事长 - 周建国先生的带领下,全面践行“产/学/研/销/服”各业务板块全面发展,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方面深耕多年,始终致力于做出优秀的中国制造——目前我司已有三项完成独立研发的科研设备成果:Rocel植物活体影像系统、Sclis生物发光显微成像仪、Glucher高灵敏度化学发光分析仪;以及五项在研设备,覆盖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特别是近日新完成研发的植物活体影像系统,我们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植物科研领域专家 - 孙加强研究员来司给予指导并测试观察,其稳定性及试验结果均获得了高度肯定,专家十分满意。此款设备一经上市,一定会成为垄断多年进口同类产品的国产优秀替代,不仅能够解决一直以来国外施加的“卡脖子”问题,同时,以全国科研单位需求体量每年400台测算,每年更将减少8000万美元外汇支出,将为节省国家财政外汇支出做出积极贡献!Rocel公司发展至今,我们已深感产业要向网络数字化、智能数据化迈进的趋势性和必要性。基于这一重要战略发展目标,公司成功将“存、管、算”深度融合的数据智能系统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彻底解决了科研医疗领域实验室海量数据处理问题,成功实现高性能计算、高通量计算、人工智能、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在本次参观考察的研讨沙龙环节中,各位领导还对公司发展给予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和建议。“公司要清楚了解和清晰解读国家推进扶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提升公司各方面标准以尽力达到国家认可的资质要求,成为高品质、高规格的高科技企业代表。”曲学利秘书长表示。“为更好地向生物网络数字化的战略方向发展,公司可与北京科研院所等对口研发单位加强合作,专向、定制化培养并为公司输送与业务发展需求更为匹配的人才队伍。”吴溪秘书长强调。融京科技非常感谢本次北京市数字科普协会,和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营商环境风控分会的参观考察及发展战略指导。要进一步拓宽智能制造之路,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今后也会以更加奋进的态度和落到实处的行动,为推动中国产业发展忠诚履行好自身的一份职责!公司介绍 融京科技是集研发、制造、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是科研领域的服务专家,致力于为生命科学领域提供最前沿的仪器平台、实验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数据超算整体解决方案,专业的科技产品覆盖生物信息学、动物影像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研究及应用领域。 公司以技术服务为支撑,以专业化产品为辅助,提供包括产品选配、平台建设、实验室搭建等顾问式管家服务,成为客户身边的仪器专家,全方位服务生命科学领域,目前公司已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解放军三〇二医院、天坛医院等200多家科研医疗单位的长期实验室服务提供商。代理品牌
  • 海克斯康推出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
    一、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的目标: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企业在不断寻求各种有效的技术升级手段与方法,以便以更新的技术、更优的品质和更低的成本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相应企业的应用需求,今天,先进的测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制造企业设计、工艺装配、制造、质量控制乃至品质分析的每一个环节,而“如何整合各种测量设备,如何优化所有的测量系统,如何提升更高效的质量管理……”成为追求高效率高品质的企业领导者和专业测量技术人员日渐关注的新课题。该课题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包括: 如何实现各个环节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析? 怎样使这些数据能够更有效的应用于生产指导和加工调整? 如何使检测过程更加高效、可控? 如何让测量数据得到各部门的认可? 如何更高效的管理供应商的检测数据? 如何有效管理和使用各种测量设备? 如何解决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带来的检测方案更新、检测程序更改的问题? 如何实现将输出模拟量的测量结果转化为数字量,实现现场测量数据的数据库化管理? 基于以上目标,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所力求实现的是,打破测量的“孤岛”,利用网络技术和企业先进的设计、制造与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不同环节、不同类型测量系统的数据以信息整合,以求更加紧密与企业实际相融合。 二、海克斯康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 – 联通测量的网络 以虚拟技术模仿现实状况 制造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最显著的变化就是CAD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利用CAD设计技术,之前很多需要动用人力、材料和设备实现的事情,今天都可以在计算机的世界中虚拟实现,降低整体成本的同时,带给人们的是更多样的选择与更多的信息。 应该说,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和需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计量检测也同样如此。早在多年前,就有客户希望降低精密测量对技术工程师的依赖,减轻人为工作量,甚至有客户提出是否可以实现全自动的程序编制,所有的这些都是对精密计量高自动化和高智能化的需求。为了迎合市场对超高智能和超高自动化检测操作的需求,海克斯康提供的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中的智能编程和智能测量两个功能模块,显著实现了测量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我们知道,数控测量机可以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进行工件的测量,而测量程序的编制也经过了自学习、基于CAD进行脱机编程几个阶段,而今,海克斯康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中的智能程序编制模块将测量程序的编制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意味着只要在CAD工件模型上标注GD&T(几何尺寸和公差)检测信息,该CAD就会在PC-DMIS测量软件中自动脱机创建所有的检测程序,随后,PC-DMIS还能实现智能优化检测路径、脱机模拟检测过程、完成碰撞测试,在保证程序安全、优化的基础上,智能化编程的模块将原来工程师控制的自学习编程的效率提高了80%强还多,同时,还确保与产品设计同步,提供了经过调试与测试的完整的零部件测量程序。 简化的测量操作,提供了规范、统一的测量标准 为了降低高节奏检测工作中操作员的疲劳度,数字化检测平台的智能测量操作模块为操作员创建了更简易清晰的操作界面和操作规程。在该模块中,操作员不必直接面对测量软件界面,所有复杂的界面和程序查找过程都被封装到一个只有几个按钮的简易界面后台,从复杂界面里连续挑选和实现多个功能的检测操作被简化为单个按钮的点击,除了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人工操作的疲劳度,还因此减少了人为操作错误,甚至没有计量知识的非技术人员也可以自如操作检测设备、完成检测任务。 超高智能化编程和超高自动化检测操作,是数字化检测解决方案提供高效率工作水准最基本的层面。 及时掌握和了解各种测量设备的状况 各种测量设备在制造企业的广泛使用,对于企业管理者或者是专业计量管理人员来说,所带来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更好的了解每台设备的运转状况?如何根据设备工作状况进行工作任务的分配?通过智能设备监控模块,所有的测量系统都连接在网络上,只要是需要,随时可以在管理终端了解到远处计量室或者车间正在进行的工作,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者随时了解情况,最重要的是,帮助生产管理系统自动实现测量任务的指派与安排,从而改单机的自动操作为多机的网络化自动操作,这个模块,对于一些拥有多台测量设备、分布在不同场所的用户来说,能够更加充分发挥每一台设备的效用。 测量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分流 今天,SPC的统计分析工具已经越来越多为企业所认可,成为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之一。全新的智能数据管理模块,提供了全新的用户接口和开放的数据库和完全定制的监控与报告工具。 测量数据经常是分散在制造工厂的每一个角落:来自测量机、激光跟踪仪、关节臂、影像测量系统、卡尺、测高仪等等。结果的产生以各种不同的格式,经常是相互的独立,决定于使用的设备。智能测量数据管理模块允许用户可以从任何EMS系统软件包中采集测量数据,如PC-DMIS CMM、PC-DMIS Vision和PC-DMIS Portable,另外还可以导入各种格式的数据,自动产生Microsoft SQL Express的数据库结果。通过将所有的数据集合在一个数据库当中,能够从不同的设备中收集信息,整合后集中存放。智能数据管理模块的用户,能够方便的进行数据的移动和管理,执行相关的研究,定制相关的输出格式以满足各种制造的应用。鉴于SQL数据库是一个标准的格式,数据能够从其它程序和源头进行导入与导出到数据库,为客户定制提供了大量的选择。 统一“技术语言”的软件技术是数据化检测平台的核心 不同的测量设备往往采用不同的软件处理系统,尤其当不同环节检测过程应用不同的测量设备时,如果需要分析质量问题,要取得一致的结果就会比较困难,因为不同的软件系统通常对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各方的沟通很难一步到位,问题处理效率大大降低。所以,统一“技术语言”的软件技术搭建“大一统”的技术沟通平台,对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犹如画龙点睛之笔。 对于海克斯康提供的数字化检测方案,基于其PC-DMIS技术核心的EMS(企业计量解决方案)系列软件产品,具有强大的兼容性,能够适用于几乎所有不同类型的计量设备,从小型影像类量仪、关节臂测量机、白光测量系统、激光跟踪仪到各式测量机,并为企业设计、制造、测量直至专业的数据统一分析,提供了完整的软件模块。通过横向连接制造的每个环节,纵向贯通不同的测量设备,一个统一、平等的技术沟通平台——EMS(企业计量解决方案)完美的呈现在现代化数字工厂中。 同时,除了沟通通畅无阻的优势,同一个技术核心的软件技术平台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好处还有低廉的培训成本、使用和置换成本,甚至在上一个检测环节的A设备上编写的程序,无须修改即可应用到下一个检测环节的B设备上,从侧面提高了质量检测的工作效率。 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是联通质量管理的纽带 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当代高效工作与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化” 就是“数字化”的翅膀,“网络技术”能够使得“测量软件技术”如虎添翼。 跟PLM、CAD/CAM/CAE及MES等众多管理系统一样,质量管理处于生产制造的终端环节,但是其数据确是上述所有管理环节的一个“结果”,所有的设计、制造流程都需要质量数据的支撑才得以完美闭环。所以,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制造流程末端的质量管理环节,所有的管理系统也开始逐渐纳入正规的质量管理数据。 在海克斯康提供的数字化检测方案中,我们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信息网,在该“网”中,前端管理和传递最新的质量信息和检测程序,中端收集来自各检测环节不同计量设备的检测数据——基于EMS同一技术核心的技术数据的格式是可以互相兼容的,终端则将各方数据实时传递到各管理层/部门或者公司外部相关客户/供应商处,并建立可追溯的电子化产品质量数据库,形成实时、透明的信息闭环,促成最高效的生产质量决策。至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并不复杂却又高效实用的信息化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工作流程。优化的质量工作流程和透明化的质量管理会成为从基层操作人员到高层管理决策部门之间加速产品生命周期闭环的润滑油,大大缩短产品出厂周期。 海克斯康企业级数字化检测平台除了自成一系,也可以与企业原有的管理系统(如PLM、CAD/ CAM/ CAE及MES等)兼容,即并入这些系统,成为支持这些管理系统的一个模块。
  • 国产数据通信测试仪器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1、前言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到今天人手一部手机,实现随时随地视频通话。短短一百年来,通信产业呈指数性增长。测试技术与仪器仪表自通信产品的诞生起就成为通信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通信技术同步甚至超前发展。伟大的科学家门德列耶夫说过:“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钱学森同志说过:“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技术、通信技术三部分组成。测量技术是关键和基础。”数据通信测试仪器主要泛指通信传输与网络测试仪器,是对通信终端设备和通信网络设备的科研、生产、试验和运营管理全寿命周期的各种定量、定性参数进行分析评定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涉及语音、报文、数据、图像、视频的采集、信元和信道编码、传输媒质、信令与协议等设备和产品的测试与分析评估。本文简要介绍国内数据通信测试仪表的发展历程,展望面临的挑战。2、数字测试--数据通信测试仪器的昨天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中国引进数字程控交换机进入数字化时代起,测试技术与产品得到发展。这一阶段通信主要以语音传输为主,涉及的测试技术主要有语音测试、传输测试和信令规程测试。相关的测试仪器主要有话路特性测试仪、传输分析仪、信令测试仪和规程测试仪等产品。语音测试主要测试话路语音质量测试,主要参数包括频率、电平、失真度等。话路特性测试仪是对语音模拟信号的较为全面测试,PCM测试仪则对话音通道的语音/数字编码转换和数字编码/语音转换进行测试,二者互为补充。传输测试是当时通信测试最重要的一项测试技术,主要对通信传输质量进行测量和评估,除最重要的误码率这个参数外,还有抖动、漂移等测试评估参数。这类仪器根据通信传输的线路不同可分为高速比特误码测试仪、PCM综合测试仪(2Mb/s)、PDH数字传输分析仪、PDH/SDH数字传输分析仪和电信/数据传输分析仪。高速比特误码测试仪速率一般在140Mb/s~15Gb/s连续可调,PDH数字传输分析仪用于PDH 1~4次群通信设备的研制、生产、通信建设和维修,主要测量误码和抖动。PDH/SDH数字传输分析仪用于STM-1/4/16/64/256等速率的SDH通信设备的测试,兼顾PDH测试。信令测试仪则用于程控交换机的控制平面测试,全面测试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可接入SS7、GSM、CDMA、V5、ISDN及中国一号信令等各级接口,完成协议的有效性与兼容性测试。测试分为信令监测与仿真测试二种。规程测试仪则主要完成相关数据通信接口测试,常见有V.11、V.24、V.35、X.21等,具备DTE与DCE测试能力,支持同步与异步测试,主要进行误码测量和误码性能分析。这一时期,网络产品稀少且较为初级,各生产厂家确保产品可用即可,主要进行功能测试。网络测试仪器较为简单,只是进行发送和接收测试。3、网络测试--数据通信测试仪器的今天随着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产品的广泛运用,网络测试技术得到重视。网络测试技术包含内容有测试对象、测试方法、测试工具及测试经验等方面内容,逐渐形成以RFC相关规范为基础的测试方法标准化,如RFC1242规范了网络互联设备的基本术语,RFC2544规定了互联设备的基准测试方法,RFC2889规定了交换设备的测试方法等。测试内容覆盖了ISO二至七层。测试方法有主动测试与被动测试(监测)。在测试功能上除网络性能测试外,还具备网络业务测试,可对业务支持能力、业务性能、业务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行测试评估。在云网融合、算网一体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面向高速以太网、物联网、5G承载网、5G核心网等核心技术领域的需求,作为网际互联中的核心骨干组成部分,路由交换设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网络的性能瓶颈。网络接口复杂多样、电信级业务流量、接入用户指数级增长对于高速数据通信下的网络承载能力提出了进一步挑战。与此同时,我国新一代路由交换设备的迭代发展速度,迫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数据通信测试仪器发展水平,这对数据通信测试仪器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对数据通信测试仪器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数据通信测试仪表取得了重要进展,基本解决了测试功能和速率覆盖的问题。在产品形态上,有手持式、便携式与机架式;在速率上,最高测试达到400Gbps;端口密度达到整机80个100Gbps端口,单板20个80个100Gbps端口;在协议方面,支持路由、接入、组播、数据中心等协议仿真,以及VxLAN、EVPN、SRv6等新协议测试;支持RFC2544等多种套件;同时支持自动化测试,可适配TCL、Python等自动化接口,满足网络设备从研发到生产各个环节的测试需求。4、面向下一代网络测试---数据通信测试仪器的明天随着5G/6G时期的到来,网络设备的不断革新、新兴协议的不断提出以及电信级网络应用业务升级,现有的仪器不论是测试端口密度、时延测量精度以及协议仿真覆盖率等核心指标,难以满足测试需求,必须跟踪最新网络技术发展。高速率、IPv6+、确定性网络、超融合等网络技术应用场景给数据通信网络测试仪器提出了新需求:1)高速率测试随着互联网和5G用户的增加以及来自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和虚拟现实流量的延迟敏感性流量激增,数据中心的带宽要求与日俱增,并且对低延迟有极高的要求,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人工智能应用中,800GE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测试仪器必须具备多达几十个端口的800GE测试能力。2)高精度测试现有的毫秒级的流量调度及采样结果统计不能满足TSN/TTE、无损以太网等高性能网络测试要求,网络测试仪必须实现微秒级的流量调试和纳秒级时钟同步精度。3)灵活智能的高性能软件架构平台随着新兴的数据网络架构及新协议、新业务的持续不断的出现,要求测试仪器能够快速满足新协议与新业务测试需求。这就要求测试仪器具备灵活、智能、弹性的高性能软件架构平台,解耦软件平台与硬件平台,集中主控运维管理,统一硬件驱动层,屏蔽硬件差异,支持多种速率与多种测试端口,支持快速迭代、增加新协议测试功能,满足车载网络、云网融合、算网一体等下一代数据网络测试需求。结束语当前,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需求是网络测试技术发展的驱动力,网络测试仪器前景看好。新技术的发展快于相关标准制定的速度,各国都在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国发展需求的新网络架构与新协议。这对国内测试厂商是一次机遇,也是挑战。测试仪器厂家应积极参与未来网络技术研究,参与到相关标准制定工作中,将标准与产品体系进一步融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为通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 北京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发布 标杆项目最高奖3000万元
    为深入贯彻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部署,发挥制造业对全市经济发展和创新转型的基础支撑作用,推动北京市制造业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了《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6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达标,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培育100种以上数字化转型优秀供给产品,培育20 家市级及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 20 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示范工厂或“世界灯塔工厂”,新增 100 家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京津冀三地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总数达 60 个以上,服务企业节点超6 万个。《实施方案》指出,接下来北京将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推进数字化转型路径,加强数字化转型示范推广。由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高、投入大,北京将对企业和园区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实现数字化达标的,按照每达标一家不超过10万元的标准,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奖励;对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并实现园内企业100%达标的,给予园区运营主体200万元奖励,推荐评为北京市数字化转型先进园区,经认定的先进园区对其后三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提供优惠贴息支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北京市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并实现企业数字化达标,按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服务项目金额10%的比例给予奖励,单个项目对供应商奖励最高100万元;对于新获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世界达沃斯论坛“灯塔工厂”的企业,按建设过程中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的固定资产投资额30%的比例给予奖励,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征集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制造业细分领域的垂类示范应用及解决方案,鼓励形成典型应用、形成推广案例,对实现首次应用的优秀方案给予500万元的奖励。相关资料下载: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 年).pdf
  • 国家药典委推出首部数字化国家药品标准 —《数字化中药材标准》
    主 编国家药典委员会开 发科迈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  综合消息。近日,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主编的《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版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该数字出版物由科迈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为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背景下的国家药品标准的实现形式和集大成者,《数字化中药材标准》作为全数字化中英文对照出版物,旨在为海内外广大用户系统使用及研究包括《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2015年版在内的我国各级中药材质量标准提供数字支撑平台。  建立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数字化平台是我国药品标准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完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引导药品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标准管理效率等方面将具有“以点带面”的示范及推动作用。有鉴于此,国家药典委员会自去年开始积极组织并探索开展了数字化药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第一阶段计划主要从我国具有国际主导权的中药材标准入手,拟建立涵盖《中国药典》、局(部)颁药材标准以及地方药材标准等在内的我国数字化中药材标准体系。  《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版收录了包括《中国药典》一部及增补本所收载的中药材品种,以及《中药材显微鉴别图鉴》、《中药材及原植物图鉴》、《中药材薄层色谱彩色图集》、《高效液相色谱图集》等药典配套丛书及其支持数据。共计收载中药材标准618项,相关性状、显微鉴别、含量测定等各类专业插图3452幅。标准正文同时提供中、英文版本并支持双语对比显示。此外,软件界面采用了中、英、法、德、日语等多种语言;还实现了对同时期《美国药典》、《欧洲药典》、《日本药局方》、《印度药典》、《越南药典》、《韩国药典》等各国药典关于中药材(植物药)质量标准收载情况的统计。整个平台自设计开发阶段即融入了特色鲜明的药品标准“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概念,从而更好地为全行业提供围绕药品标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服务。  经过国家药典委员会和有关委员、专家及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版现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这是我国中药材标准领域首次探索性提出数字化标准的概念,其必将对加速构建我国自主创新的数字化药品标准体系、促进中药材质量标准持续提高、巩固我国在中药材标准制定和国际协调等方面的主导地位、提升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将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中承担应有的历史使命并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家药典委员会张伟秘书长向美国药典会首席执行官Ronald Pievincenzi赠送最新出版的《数字化中药材标准》
  • 【好书推荐】《大话数字化转型:迎接全行业的数字未来》
    后疫情时代,直播带货、远程办公、远程医疗,以及在线教育等数字经济新兴业态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我们的社会正在加速进入数字化时代。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的业务转型,逐渐成长为具有数字化基因的成功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前沿的大数据技术,持续地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的数字增值服务。本期小电荐书带来的就是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通老师精心撰写的,讲解数字化转型赋能全行业数字未来的好书——《大话数字化转型:迎接全行业的数字未来》。在当今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比传统经营模式下的企业具有更强的运营能力、更强的市场反应能力、更强的业务创新能力,以及更强的综合产业竞争力,这些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上的成功。由此可见,数字化是未来企业战略改革的大势所趋!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数字化转型呢?数字化的核心理念是,企业采用数据分析技术,从开源的公共数据和大规模的业务数据中用统计分析或智能算法发现有价值的业务规律,面向企业的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业务进行优化,发展新的业务形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价值。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理解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思想与重要观点呢?产品的虚拟化和服务的定制化是数字未来的典型特征,从技术视角来看,数字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把正确的服务和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提供给正确的用户。市场结构变复杂了,因此商业的底层逻辑也要改变。以前是人找服务,在数字化的场景下,则需要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实现服务找人!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善所在行业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呢?对于上述问题,《大话数字化转型:迎接全行业的数字未来》给出了独特性的答案,本书针对当前社会正大力推广的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目标,以及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对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求,从组织管理、技术思路、应用创新等多方面,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概念和实践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时代洪流奔涌向前,市场对数字化业务的需求十分强烈。无论是消费者、生产者,还是管理人员,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要求都十分迫切。我们对数据应用的需要一直以来都存在,只是先前时机还不成熟,但现在,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所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做好了迎接变化、迎接挑战的充分准备。对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当下就是最好的时代!
  • 关于招募中国特检协会无损检测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伙伴的通知
    关于招募中国特检协会无损检测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伙伴的通知中检协[2022]秘字第21号各无损检测机构及相关单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然而,当前我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数量众多、规模普遍较小、信息化水平不高,在数字化转型中普遍存在“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担忧和困扰,也面临资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专业软件缺乏等实际难题。为帮扶协会会员渡过难关,避免重复开发、重复投入。在前期广泛调研和座谈的基础上,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起建立“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云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通过构建“协会引导—平台赋能—共建共享-多元服务”的联动机制,持续推出“上云”“用数”“赋智”数字化转型技术服务,以带动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行业自律和高质量发展。目前,云平台(一期)项目已完成开发和测试工作,即将在全行业推广使用。云平台(一期)项目重点开发无损检测项目管理和报告服务系统,可满足无损检测机构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检测记录实时录入、报告自动生成和批量修改、远程审核和签章、数字化存档、记录溯源及报告真伪验证等功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核准规则》《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准则》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报告电子化的要求。云平台采用SpringCloud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研发,将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测试,并获得由公安部门核发的备案证明,以确保用户数据相互独立和安全可靠。云平台采用大数据、区块链、电子签章等技术,在行业专有大数据中心部署,确保检测数据加密传输,电子报告签字存证验真及有效追溯,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彻底解决困扰行业多年的“虚假报告”难题,维护使用单位合法权益。系统目前内置包括RT、UT、MT、PT、ECT、TOFD、PA、DR、CR、MFL和AE等11种检测方法的各种常用记录表格、报告模板百余个,满足T/CASEI 004-202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报告编制规范》、NB/T 47013、SH/T 3543和SY/T 4109等标准要求,未来还将继续增加SH/T 3503、Q/SY 1476等标准模板,完全契合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业务特点及业务流程,是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行业的专属SAAS平台。数字化转型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和持续发力。为抓住时代机遇,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协会启动“无损检测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在全行业公开招募战略合作伙伴,构建行业数字化生态圈,持续推进有关技术研究、产品(平台)研发、供需对接、推广应用等方面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助力无损检测数字化发展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招募条件本次公开招募战略合作伙伴50家左右,其中,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40家;另外,招募无损检测数字化、智能化相关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或成果示范应用等方面的协同伙伴单位10家。(一) 无损检测机构1、应为经核准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且是协会会员。2、自愿报名申请,有强烈合作意愿。3、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参加云平台(一期)项目测试的;(2)无损检测工委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单位;(3)各区域联席会推荐单位的;(4)已缴纳2021年会费的协会会员,并积极参加我协会各类活动。(二) 开发机构1、应为无损检测数字化、智能化相关技术研究、产品研发或成果示范应用的单位。2、自愿报名申请,有强烈合作意愿。3、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具有无损检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研究、产品研发的技术实力和实际经验,相关研究成果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且具有良好推广应用价值;(2)开展过无损检测数字化、智能化成果示范应用或具有成果示范应用潜力的用户单位。二、招募程序1、有意向的单位应于4月29日前,将无损检测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伙伴申请表(见附件)发送到niuyj@casei.org.cn,自愿参与“中国特检协会无损检测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伙伴计划”。2、协会将根据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遴选,确定意向合作单位,并进行公示。3、公示结束后,协会与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正式成为“中国特检协会无损检测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伙伴”。三、责任与义务1、合作伙伴应发挥各自优势、调动各方资源,共同构建无损检测行业数字化生态圈,加快推动我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数字化、智能化发展。2、合作伙伴应积极参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项目研究、产品(平台)研发、成果推广等方面工作。3、合作伙伴应为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行业数字化项目研究及平台建设分摊部分成本。4、合作伙伴还享有以下权益:(1)云平台(一期)3年免费使用权、终身年费折扣优惠、超大空间容量、专属在线客服等VIP超值特惠大礼包;(2)在云平台主页滚动战略合作伙伴单位名单或LOGO;(3)优先参与云平台项目二期、三期的研发、测试、使用;(4)作为我协会战略合作伙伴,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获得数字化转型有关专家、委员、科技奖项和知识产权奖等推荐资格;(5)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可定期参与有关研讨、交流和成果推介。四、有关说明为便于大家了解云平台(一期)项目的工作进展和基本功能,项目组拟定于4月21日举办在线视频直播,重点对云平台(一期)产品功能进行实操演示,请大家关注我协会有关通知。五、联系方式欲了解其它相关情况者,可按下述方式与我秘书处联系: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6号四层联系人:牛永吉联系电话:010-59068860电子邮箱:niuyj@casei.org.cn附件:无损检测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伙伴申请表(无损检测机构适用).docx无损检测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伙伴申请表(研究开发机构适用).docx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 2022年4月13日中检协[2022]秘字第21号文件下载.pdf
  • 国药试剂出席生物医药数字化平台运营研讨峰会圆桌会议
    2016年10月10日,生物医药数字化平台运营研讨峰会在2016慕尼黑生化分析展N5展厅顺利召开。本次会议联合多家跨国品牌公司、物流平台、实验室代表,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主题为「从场景应用到生态重建」的研讨峰会。峰会现场座无虚席,5 名特邀嘉宾从生物医药商城的采购、物流、商品展示等方向,分享前沿思想。在随后的圆桌论坛中,国药试剂代表与参会嘉宾围绕“生物商城全面数字化运营是大势索取或难以落地”这一论题展开激烈交锋,唇枪舌战,新解不断。 会中,丁香通营销总监王辉先生发表了主题为《围绕生物医药商城场景化以及生态建设》的精彩演讲,指出“生物医药商城的生态核心是用户与客户,而在用户存在之前,就应该有用户画像,即分类结构”。而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陈鸿军先生从科研生态体系为切入点,倾情分享中国农科院物资采购平台运营体系。接着,默克生命科学研究与应用业务部、市场及商业服务总监郭鸣霏先生带来了《生物医药行业数字化商城运营》主题演讲,为到场嘉宾分享创新思路。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平台的结合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科研物资管理与供应主管朱嫣晔女士,以科学研究为基点,为到场嘉宾献上了《服务于科学研究的电子商务平台e-supply》主题演讲,预示了电商平台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充满无限想象。从行业物流领军企业的角度,中关村国际生物试剂物流中心副总经理王洪平先生讲解了《数字化平台构建生物试剂进出口绿色通道》。 接着,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电子商务负责人鲍芳女士出席了峰会的圆桌论坛,与阿拉丁、上海易励、上海迈达,围绕大家最关心的生物商城生态建设核心痛点及解决方案,就“生物商城全面数字化运营是大势所趋或难以落地”的议题开展了辩论。鲍芳女士指出,全面数字化运营是放大了数据价值在电商运营中的作用。电商作为互联网与线下商业结合的产物,它必然有传统行业不具备的能力,所有的数据都会产生价值。如何获得流量,如何获得足够量大的用户数据和交互行为,这些数据如何变为核心生产力,成为技术驱动业务创新和商业变革的重要力量,都是我们当下生物商城所面临的挑战。顺应大势,以互联网思维、借助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化运营,用趋势建立优势,是赢得未来的必然选择。论坛的另外三方也纷纷表达了各自观点,上演了激烈的思想交锋,最后达成“生物商城全面数字化运营是大势所趋,但在整个落地过程中还是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痛点”这一共识。
  • 数字化改革“成绩单”⑫丨数字乡村:亲民智治
    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为探索具有火星村特色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钱塘新区火星村村委搭建“火星村智慧数字云平台”,并由浙江森特信息(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技术支撑,通过数字化为群众搭建一座“链接”政府的桥梁,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智治,赋能乡村振兴。一、应用需求 乡村治理效能不足 ①标准规范缺失,数据采集手段落后,对火星村底数不清; ②村务公开不够实时、彻底,村民参与渠道单一,缺乏内生动力; ③持续运营机制未形成,导致乡村治理数字化效果不明显。 农业发展模式落后 ①传统生产模式缺乏科学管理,农业生产效率、品质不高,产业发展慢; ②火星村土地有效利用率不高,土地流转不够高效,供需关系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缺少规范化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相关政策扶持。 农民服务手段相对单一 ①目前村内较多事务采用手工式、经验式工作方法,效率有待提高; ②农民反馈渠道单一,不能及时得到响应,对于解决过程不能及时信息同步。二、改革创新 围绕数字化改革理念,目前平台已建设乡村数据资源、乡村土地管理、乡村服务应用、特色应用四大模块,聚焦智慧、治理、邻里、生产等未来乡村场景,赋能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致力打造村域整体智治有机闭环体系。 汇数据:完善乡村数据资源 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设备等新兴技术,充分挖掘、整合乡村特色数据资源,建立火星村乡村数据仓和数据驾驶舱,遵循《浙江省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基础数据规范》,完成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分析等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与省、市、区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促发展:全面推动土地管理数字化 基于火星村土地管理、流转业务管理需求,结合GIS技术,实现“以图管土地”,“以图管流转”的信息化、jing准化管理模式。建立土地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土地资源信息图形化来实现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具备对土地基础信息、流转信息查询和统计等功能;同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属、流转合同等进行数字化档案管理。 惠民生:建设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建立乡村生活服务体系,构建“数字火星人”应用,搭建政府、村委与村民的信息交互桥梁,结合“浙里办”、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入口形式让村民快捷的获取信息服务、获得帮助、解决问题。让“数字火星人”成为激发乡村活力的纽带。建立“红黄绿”三色服务动态管理机制,对村民服务落实状态进行预警,体现火星村“诉求做到你钉我来办,你盯着我办,我办好你顶”的服务型政府管理理念。 巧治理:提升智慧便民功效 建立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依托钱塘华数的电视内容、乡村服务一体机等服务方式,结合“数字火星人”应用,实现乡村信息发布的“五屏”同步公开(触摸屏、电脑屏、大屏、手机屏、电视屏),实现一键通知,五屏同步,扩大乡村信息发布影响力,提升工作效率。三、应用成效 ①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建成可视化、可研判的“火星村智治一张图”,目前已整合党建服务、乡村土地、乡村产业、智慧安防等数据要素,以数字赋能撬动火星村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变革,提升乡村产业、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数字化水平,打造运行规范、提质增效、决策科学、全民参与的整体智治乡村。 ②打造乡村服务新体系。建成“火星码”,聚焦乡村数字鸿沟与服务不均等问题,为村民提供无感知、有温度的数字服务,你呼我为,解决村民服务诉求,打破信息不对称,让数字福利惠及全村村民。
  • 专家教你如何用数字化评价优质肉类
    肉类是人类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口感和美味,还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来源之一。肉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成分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该如何评价优质肉类?仪器信息网邀请到了天津华测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田寒友老师,带大家从另一个角度为肉类食品“打分”。一、背景如何评价优质的肉类食品是消费者和肉类企业共同的需求。1、消费者端:美食与餐饮、个护/美妆、科技/手机是消费者在日常花费中最关注领域的前三名。随着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持续提升,安全、健康营养、口味口感逐渐成为消费者选购食品时重要的因素。2、肉类企业端:挖掘产品优势,凝练产品卖点,助力企业销售。3、建议:挖掘出产品优势后,通过标签、商品详情页、广告等多种形式突显产品特性,与消费者达成健康共识。①品质:宏量营养素、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功能成分和嫩度、保水性等食用品质的检测和分析。②感官体验:风味口感可视化。③认证:有机、绿色、天然、低糖、低脂等。二、优质肉类食品评价方法将模糊的“好产品”转化为精准的数字化信息,从安全、营养、健康、功能性、感官评价及消费者调研等维度中找出与“好”相关的评价指标,科学、客观的评价产品并将其数字化的呈现给消费者和肉类企业。1、安全性监管严格的乳品行业已不允许使用“生态牧场”、“母乳化”等模糊信息,肉类行业常用的产品原来来自某某草原、优选某某品种、精选某某部位肉等模糊信息描述已无法使用未来监管形式,客观的数据才是最有力、最透明的宣传。①安全指标:肉类食品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兽药残留、微生物、重金属等污染物、添加剂超标等。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基础的判定执法标准,只能判定合格、不合格。NY/T 398《农畜水产品污染监测技术规范》、HJ 332《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还会使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或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来判定产品或者产地的安全等级,一级为安全性产品和清洁产地,二级为安全性预警产品和尚清洁产地,三级为不安全产品和不安全的产地,合格产品和产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一级、二级可以作为风险管理、预警或者原料、产地筛选的依据,亦可以作为企业产品安全性的数据化宣称。科研领域还会对超标的产品和产地进一步划分为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根据污染程度选择适合的污染治理方案。重金属污染还可使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地质累积评价,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充分考虑重金属的毒性、迁移转化规律和生态效应,可定量评估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重金属地积累指数法主要考虑人为活动和成岩作用等自然因素,以不同地区土壤、水域沉积物背景值作为参考标准,评价重金属的污染状况。2、营养根据产品属性进行特色营养成分的挖掘和检测,具化产品营养特色。①营养评价通过原料、成品的营养成分与食物营养成分表、每日推荐摄入量对比,或依据GB 28050规定的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确定宣称。对肉中主要的氨基酸、脂肪酸等成分进行评价,氨基酸可使用氨基酸评分(AAS、CS)进行评价,氨基酸评分为非生物学方法,无需耗时和代价昂贵的生物试验,是目前常用的蛋自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以FAO/WHO推荐的标准氨基酸或全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为对照,分值越高说明氨基酸营养价值越高。脂肪酸评价主要从不饱和脂肪酸的正面评价和饱和脂肪酸的负面评价进行,不饱和脂肪酸评价包括了不饱和脂肪酸比例、n-3/n-6 比值是否符合FAO/WHO 推荐人类膳食中的适宜比值等角度进行,饱和脂肪酸评价主要从饱和脂肪酸引发血栓的几率AI,动脉硬化的几率TI等角度实现不同产品饱和脂肪酸的量化评价。还可从能反映营养素组成的总体情况的营养当量值(NEU)进行营养评价,通常检测21种营养素成分数据后计算得出,综合评价食品中营养素的综合供给能力,其值越高营养品质越高。②营养设计依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WST 578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营养配餐与膳食评价实用指导—营养师必读》、《营养师速查手册》等核心原则、权威标准以及研究报告深度挖掘餐品“目标人群”(如儿童、青少年、控卡减脂健身餐、朝九晚五打工人、老年人、传统养生滋补、精英高品质需求等)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与“细分场景”(如家庭聚餐、节庆时令、朋友小聚、轻松早午餐、夜宵小放纵等)的特别需求。③营养或风味指纹图谱评价因品种、养殖、加工方式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产品具备不同的特征指纹图谱(如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氨基酸、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等),通过大量营养和风味相关数据,可计算不同样品(真实样品之间、真实样品和疑似变质样品或假冒样品之间)的相似度,对产品稳定性、一致性进行评价,也可以对溯源、打假提供分析评价方法,可使用韦恩图/UpSet图直观显示不同产品具有相同/不同指纹图谱因素种类的数量,使用热图不同产品不同指纹图谱因素的相对含量差异和聚类情况。同时,挥发性化合物还可以根据数据库种不同化合物的阈值计算并筛选出关键风味化合物(含量大于阈值)及其风味描述,实现肉类食品风味的数字化描述。3、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是一门将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技术应用于人类的感官评价(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科学学科。它作为实验室仪器测试和消费者测试之间的桥梁,可用于指导产品创意探索、产品配方的设计优化和产品沟通,正被各大知名企业广泛应用于产品创新、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感官营销。①已有感官优势的产品评价针对种类繁多的肉类产品,基于市场上已有卖点,结合标准、文献等专业描述和互联网上消费者评价,通过内外部结合进行卖点大爆炸共创,产出感官卖点和感官营销点。②暂无感官优势的产品评价通过描述性感官专家小组量化描述产品的感官特征产出产品感官地图,用于直观展示产品之间的感官差异,并识别品类的感官机会点,明确产品最佳组合阵容,或通过大量消费者评测,结合判罚分析等分析工具,产出消费者偏好地图,给予产品优化的明确建议。作者简介田寒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华测检测食农及健康产品研究院特色食农产品项目负责人,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丰台区科技新星项目资助。作为食品科普专家参与中央电视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科普节目录制,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编制行业标准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进步奖4项。
  • 迅杰光远再获亿元融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石化化工行业不仅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命脉,还关系着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以及民生福祉。随着全球工业4.0的推进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石化化工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转型机遇。作为提供初级产品的高耗能产业,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并存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转型升级压力大,结构调整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作为典型的流程制造产业,化工工业又“天生”具备可通过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实现生产过程全局优化的“特性”。在化工流程制造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正在悄然掀起一场技术与效率的革命。这种被誉为“分析巨人”的光谱技术,不仅赋予了化工制造以“透视”物质内部结构的超能力,更在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分析技术,具有高效、快速、无损、无污染、维护成本低等特点,在复杂样品分析方面呈现出特别优势,能够把控化工生产过程,提升生产效能,助力化工企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迅杰光远是一家以近红外光谱传感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专注于光谱分析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其研发的光谱传感分析仪器及配套解决方案已在粮油贸易、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生物制药、工业发酵、精细化工等多个行业成功应用,特别是在精细化工领域,凭借其核心技术优势、定制化开发能力和全周期服务能力,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迅杰光远粮油贸易、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等行业应用实例)近日,无锡迅杰光远科技成功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金额过亿。本轮融资由投资机构达晨财智、元生资本共同领投,闲庭基金跟投,点石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据悉,该公司早在 2022 年下半年即获得钟鼎资本的天使轮融资。随着新一轮融资的完成,无锡迅杰光远科技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洞悉行业难题,以“用户思维”解决客户痛点迅杰光远成立之初,主要针对的是之前大型国外分析仪器厂商难以触及的国内下沉市场,即农副产品贸易环节。在洞悉这个市场的需求之后,公司走了MEMS(微机电系统)光谱技术传感化的路线,成功实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设备的小型化和普惠化。这一战略使得迅杰光远的便携式小型设备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截至2023年底,其产品已出口至北美、欧洲、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023年10月,迅杰光远设立了新加坡办公室,今年1月,正式成立新加坡子公司,以进一步增强在亚太及欧美地区的市场辐射力和服务能力。在国内外农产品流通市场取得成功后,迅杰光远开始采取交叉行业延伸策略来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公司专注于研发在线分析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行业生产流程的需求。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化工行业,迅杰光远不仅持续在技术上推陈出新,更在服务和解决方案上与客户紧密合作,深入理解化工行业的生产流程、工艺要求及挑战,针对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迅杰光远提供模块化和系统集成化的整体定制化解决方案,满足化工行业中各种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在当前大规模设备更新及国产替代的背景下,化工企业对于检测行业的升级需求日益迫切,以助力其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迅杰光远始终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提供定制化开发和全周期的贴心服务,通过在线监测技术帮助客户积累和分析数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迅杰光远在线解决方案帮助化工产线实现实时监测,安全生产)(次氯酸纳近红外光谱在线分析系统架构图)以迅杰光远合作的一家化工企业为例,次氯酸钠的合成在次钠塔中进行,氢氧化钠与水经过合适的配比后放于储罐中,尾氯由次钠塔底部进入,氢氧化钠溶液由塔顶喷淋而下与次钠塔底部的氯气接触产生反应,生成目标产物。这一化学反应需要不断监测过程中的有效氯和氢氧化钠的含量范围来判断是否到达反应终点。常规的理化检测方法是通过标准溶液滴定结合指示剂颜色变化来计算各指标的含量,这一方法需要人工反复地现场取样,送检等待检测结果,这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还不可避免地带来人为误差。针对这一问题,迅杰光远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定制开发了实时监测技术和控制系统,使得次氯酸钠的生产过程能够实现实时准确地检测,为控制反应终点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在线分析技术的引入,使得生产线上的生产品质问题能够得到实时、连续的监测和解决,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这种非侵入性的分析方法减少了操作人员与化学物质接触的可能性,为公司的生产环境加上了一把“安全锁”,也大大减少了传统理化实验中化学试剂、溶剂等耗材的使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农药中间体近红外光谱在线分析系统架构图)在农化行业中,迅杰光远的在线分析技术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农药中间体氯甲酸甲酯为例,这一物质作为光气产业链中的常规产品和重要的农药中间体,其精馏后的纯度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合成工艺中原药的有效含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氯甲酸甲酯的含量及变化进行高频次、实时的监测和分析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光气具有生化武器的特性,传统的人工取样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操作人员需要频繁进出生产区域,增加了他们与有害物质接触的机会,对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构成了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迅杰光远的在线分析技术应运而生,为农化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它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氯甲酸甲酯的含量变化,并将数据反馈至生产DCS系统中,为生产过程提供全面、实时的监测。由原有需3-4小时反馈结果的传统分析手段转为实时在线分析后,产品质量及成品收率均有显著提高。同时,在线分析还具有无损、无废液产生的特性,这不仅大大节省了分析成本,更避免了废液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企业的高效、环保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加速企业数智化转型。迅杰光远在化工行业解决方案中提供的定制服务包括需求调研评估、离线验证、工况勘查并制定方案、现场施工与调控、在线建模、交付及培训维护,确保了解决方案的有效性与适用性。通过这种方式,迅杰光远不仅满足了化工行业客户的特定需求,也极大地提升了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目前,迅杰光远正在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参与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组织的《次氯酸钠过碱量及有效氯测量 近红外光谱法》团体标准制定。持续优化创新,解锁多行业检测新可能自成立以来,迅杰光远凭借大量的研发投入和50%硕博占比的研发团队,已经成长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近红外产品服务提供商。至今已累计获得近70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其中包括多个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公司积极参与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国家标准以及多个应用行业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为行业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迅杰光远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备受肯定,荣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BCEIA金奖”、国家科技部创新积分500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青年奖”、智能制造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公司还与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且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这不仅加强了技术研发能力,也为其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动力和人才支持。迅杰光远拥有四大核心技术平台:数字曝光型光谱平台、双聚焦透射光栅光谱平台、微型傅立叶光谱平台和全自动建模平台。这些平台为其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迅杰光远在光谱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开发上具有显著优势,从初始设计、研发到市场推广,均采用自主研发的策略,确保了技术优势和产品特点。迅杰光远IAS云端数据库累积了数百种产品模型,储备了上万个具有理化值的样品。这种大规模的数据积累,使其公司能够不断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同时,公司早在数年前便开始深入研究AI算法优化和自动化建模,提高分析技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目前,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了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建模及模型评估系统,该系统不仅能高效分析数据,还能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模型,确保其准确性和适应性,同时还能实时优化工艺,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就近几年的市场开拓来讲,迅杰光远正在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从核心的农业、化工工业场景向更广泛的场景扩展。比如在新能源、半导体领域。近红外分析法可以应用在如磷酸亚铁锂电池电解液的检测,也可以应用于半导体原料清洗环节对清洗液的成分的实时监测。根据迅杰光远市场部调研情况,未来农业流通和精细化工领域依然是近红外分析法最核心的应用领域,国内市场规模预计过百亿;而在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也存在着数十亿的市场空间。并且,国际市场规模约为国内的3倍。展望未来,迅杰光远将以农业为基本盘、以工业和海外市场为增长方向,不断挖掘和拓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更多应用场景。迅杰光远将继续致力于探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化工安全、环保和节能等方面的创新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迅杰光远将为化工行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让光谱照亮智能制造,推动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数字化与工业4.0时代 热分析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
    p  作者:耐驰分析和测试业务部门数据科学家Michaela Lang和Jigyasa Sakhuja,/pp  strong介绍/strong/pp  在数字化和工业4.0时代,strong大数据/strong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工业公司、社交媒体还是在超市的个人购物中,每天都会产生和存储大量的数据。如此大的数据量(可以是结构化的或非结构化的)称为strong大数据/strong。目标是从收集的数据量中获取信息,以便根据实际的需要获得观点。大数据集通常是如此复杂和庞大,以至于无法再使用常规方法(如数据库系统)处理它们。为此,我们使用数学方法和程序来分析这些数据集。/pp  耐驰分析与测试业务部门与时俱进,在热分析领域承担着这些新课题。在这个关于大数据最重要主题的博客系列中,耐驰想向您介绍strong数据科学/strong和strong机器学习/strong等新术语,并更详细地解释它们的用法。/pp  strong系列1:大数据的影响/strong/ppstrong  大数据定义/strong/pp  大数据是当今快速增长的数据,能够帮助企业以强而有利的方式处理海量信息。一方面,它描述了大量复杂且变化迅速的数据,另一方面,它还包括用于分析大量数据的数字技术。/pp  strong使用大数据的好处/strong/pp  特别是在谈到非结构化数据时,许多公司创建了大量数据,但他们不知道如何使其作用于业务。在公司中,技术和经济数据通常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和庞大的数量展现。为了快速高效地搜索和访问这些数据量,传统的方法(如数据库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甚至不再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开发了多种技术来处理和加工大量数据。从数据存储到数据分析都有不同的过程。找到适合各自公司的需求和流程结构的方法很重要。大数据的使用对公司格局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因为大量的可用数据为公司提供了对其产品的全新见解,例如购买行为、材料性能甚至市场风险。/pp  无论是小公司还是大公司,如果知道如何使用大数据方法,都可以从中受益。所有新开发的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将技术数据与公司的业务数据相连接,并使各领域之间的关联变得可见。这将带来全新的机遇,并能创造新的商业模式。/pp  strong热分析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行业的大数据/strong/pp  在聚合物领域开展业务的公司获得了额外的好处,因为在机器学习的帮助下发现了新的聚合物(Montalbano,2019)。同时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对聚合物的材料行为进行预测和分类。对于热分析,特别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行业,预测参数变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可以优化工艺,使行业更加兴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pp  strong如何使用大数据?/strong/pp  为了有效地处理大数据,必须实现清晰定义的数据存储结构和良好的数据加工。为了使数据强大,今天使用的关键词是数据科学。为了从收集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必须对其进行分析。作为这方面的先决条件,必须认真准备数据。但与数据准备同样重要的是数据质量本身。不仅数据的数量是高度相关的,而且给定数据本身的信息在分析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使我们得出结论:你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但没有任何数据质量,你就无法合理有效地使用它。数据中提取的信息越丰富,获得的数据质量就越高。通过使用复杂的数据分析,公司可以从这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中获得新的见解。/pp  strong预告/strong/pp  在下一篇博客文章中,耐驰想发布一个关于评估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大量数据的可能性和方法的概述。耐驰想给你一个被称为数据科学的概述,并展示它的应用可以实现什么。/pp  所以请关注耐驰大数据系列的下一篇博客文章!/pp  文中引用的链接:https://www.designnews.com/materials-assembly/researchers-use-ai-discover-new-polymers/67744341261255/ppbr//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