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包裹式植物茎流计

仪器信息网包裹式植物茎流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包裹式植物茎流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包裹式植物茎流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包裹式植物茎流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包裹式植物茎流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包裹式植物茎流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包裹式植物茎流计相关的解决方案。

包裹式植物茎流计相关的资讯

  • 植物茎流仪、果实生长变化仪、茎秆生长变化计应用于上海市农科院
    2020年5月,我公司为上海果蔬种植基地(上海清澄果蔬专业合作社)提供植物茎流仪、果实生长变化仪、茎秆生长变化计等数据采集系统。 上海清澄果蔬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480亩,先后被评为中国农业部和财政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先进科技示范户、2017年上海农业科学院梨树试验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合作社坚持农旅结合,打造特色农业生态合作社,并利用网络平台开设微店,生产的各种特色果品深受市民喜爱。 PEM1000X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是北京博伦经纬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的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分别有监测部分、采集部分、传输部分组成,监测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和供电部分;采购部分包括:数据记录仪、数据存储部分和支架配件部分;传输部分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此系统包括:茎秆生长变化、果实生长变化、茎流等指标,可根据客户的需要酌情添加或减少传感器,可以长期地监测植物的生理变化和影响植物生长变化的监测系统。HPV茎流量传感器是一款校准型、低成本的热脉冲液流传感器,输出校准液流量、热速、茎水含量、茎温等数据,功耗低,内置加热控制,同时改善了传统的加热方式,其原理采用热脉冲速率法(HPV),测量范围:-200~+1000cm/hr(热流速度)或-100~+2000cm3/cm2/hr (茎流通量密度),可广泛用于于茎流量监测、植物茎流蒸发计算、植物茎流蒸腾量、植物灌溉等植物茎流是树木内部的“水”运动,而蒸腾是从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蒸发流出的水分。树液流量和蒸腾量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通常理解是同一回事。但是,严格地说,它们是不同的,这体现在它们是如何被测量的。SAP流量以L/hr(或每天、每周等)为单位进行测量。蒸腾量以每小时、每天、每星期等毫米(mm)为单位测量。 蒸散量=蒸腾量+蒸发量 蒸腾量以毫米为测量单位,可与降雨量以毫米计作比较。随着时间的推移,降雨量(水输入)应与蒸腾量(输出)相匹配。如果蒸腾作用更高,通常是树木作物的蒸腾作用,那么这种差异必须通过灌溉来弥补。 蒸发量(evaporation),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由土壤或水中的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1mm(降雨量)=1㎡地面1kg水1mm(蒸腾量)=1㎡叶面积的1升树液流量(水) 例如:在果园和葡萄园等有管理的树木作物系统中,蒸发量与蒸腾量相比非常小。因此,为了简化测量,通常忽略蒸发量,将蒸腾量取为平均蒸散量(ETo)。 技术指标测量范围:-200~+1000cm/hr(热流速度)分辨率:0.001cm/hr准确度:±0.1cm/hr探针尺寸:φ1.3mm*L30mm温度位置:外10mm,内20mm针距:6mm探针材质:316不锈钢温度范围:-30~+70℃响应时间:200ms加热电阻:39Ω,400J/m电源:12V DC电流:空闲5mA, 测量270mA线缆:5m,Max 60mDE-1T 树木生长变化传感器茎秆直径范围:60mm茎秆变化测量范围:0~10mm分辨率:0.005mm温度响应: 0.02% /℃工作环境:0~50℃预热时间:5s电源:10~30V DC功耗:1.5W防护等级:IP64尺寸:90 W × 60 H × 23 Dmm测量杆尺寸:160 L × 4Φ螺纹管口尺寸:10 L × 5Φ标准线缆:4m长,可选择10mFI-LT果实生长传感器是一个系列位移传感器,主要用于记录完全圆形的果实的生长尺寸和生长速度,在7 -160毫米范围内,通过三个直径变化测量。移动臂原始设计为平行四边形,提供牢固的笔直的传感器位置,用于果实研究。FI型传感器由一个安装在特殊夹子上的LVDT变送器,以及一个DC电源信号调节器组成。测量范围:30~160mm分辨率:0.065mm准确度:±0.3mm温度响应: 0.02% /℃工作环境:0~50℃预热时间:5s电源:10~30V DC功耗:1.5W防护等级:IP64标准线缆:4m长,可选择10m
  • 博伦气象发布HPV 植物茎流传感器/植物液流计新品
    HPV 茎流量传感器/Sap Flow SensorHPV茎流量传感器是一款校准型、低成本的热脉冲液流传感器,输出校准液流量、热速、茎水含量、茎温等数据,功耗低,内置加热控制,同时改善了传统的加热方式,其原理采用双方法(DMA)热脉冲法,测量范围:-200~+1000cm/hr(热流速度)或-100~+2000cm3/cm2/hr (茎流通量密度),可广泛用于于茎流量监测、植物茎流蒸发计算、植物茎流蒸腾量、植物灌溉等植物茎流是树木内部的“水”运动,而蒸腾是从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蒸发流出的水分。树液流量和蒸腾量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通常理解是同一回事。但是,严格地说,它们是不同的,这体现在它们是如何被测量的。SAP流量以L/hr(或每天、每周等)为单位进行测量。蒸腾量以每小时、每天、每星期等毫米(mm)为单位测量。 蒸散量=蒸腾量+蒸发量 蒸腾量以毫米为测量单位,可与降雨量以毫米计作比较。随着时间的推移,降雨量(水输入)应与蒸腾量(输出)相匹配。如果蒸腾作用更高,通常是树木作物的蒸腾作用,那么这种差异必须通过灌溉来弥补。 蒸发量(evaporation),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由土壤或水中的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1mm(降雨量)=1㎡地面1kg水1mm(蒸腾量)=1㎡叶面积的1升树液流量(水) 例如:在果园和葡萄园等有管理的树木作物系统中,蒸发量与蒸腾量相比非常小。因此,为了简化测量,通常忽略蒸发量,将蒸腾量取为平均蒸散量(ETo)。 技术指标测量范围:-200~+1000cm/hr(热流速度)分辨率:0.001cm/hr准确度:±0.1cm/hr探针尺寸:φ1.3mm*L30mm温度位置:外10mm,内20mm针距:6mm探针材质:316不锈钢温度范围:-30~+70℃响应时间:200ms加热电阻:39Ω,400J/m电源:12V DC电流:空闲5mA, 测量270mA信号输出:SDI-12线缆:5m,最大60m茎流量传感器参考文献:1. Kim, H.K. Park, J. Hwang, I. Investigating water transport through the xylem network in vascular plants.J. Exp. Bot. 2014, 65, 1895–1904. [CrossRef] [PubMed]2. Steppe, K. Vandegehuchte, M.W. Tognetti, R. Mencuccini, M. Sap flow as a key trait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plant hydraulic functioning. Tree Physiol. 2015, 35, 341–345. [CrossRef] [PubMed]3. Vandegehuchte, M.W. Steppe, K. Sap-flux density measurement methods: Working principles andapplicability. Funct. Plant Biol. 2013, 40, 213–223. [CrossRef]4. Marshall, D.C. Measurement of sap flow in conifers by heat transport. Plant Physiol. 1958 , 33, 385–396.[CrossRef] [PubMed]5. Cohen, Y. Fuchs, M. Green, G.C. Improvement of the heat puls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ap flow in trees. Plant Cell Environ. 1981, 4, 391–397. [CrossRef]6. Green, S.R. Clothier, B. Jardine, B.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eat pulse to measure sap flow.Agron. J. 2003, 95, 1371–1379. [CrossRef]7. Burgess, S.S.O. Adams, M.A. Turner, N.C. Beverly, C.R. Ong, C.K. Khan, A.A.H. Bleby, T.M. An improved heat-pulse method to measure low and reverse rates of sap flow in woody plants. Tree Physiol. 2001 , 21, 589–598. [CrossRef]8. Forster, M.A. How reliable are heat pulse velocity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ree transpiration? Forests 2017 , 8, 350. [CrossRef]9. Bleby, T.M. McElrone, A.J. Burgess, S.S.O. Limitations of the HRM: Great at low flow rates, but no yet up to speed? In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ap Flow: Book of Abstracts, Seville, Spain, 22–24 October 2008.10. Pearsall, K.R. Williams, L.E. Castorani, S. Bleby, T.M. McElrone, A.J.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 of a novel dual heat-pulse sensor to measure volumetric water use in grapevines under a range of flow conditions. Funct. Plant Biol. 2014, 41, 874–883. [CrossRef]11. Clearwater, M.J. Luo, Z. Mazzeo, M. Dichio, B. An external heat pulse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sap flow through fruit pedicels, leaf petioles and other small-diameter stems. Plant Cell Environ. 2009 , 32, 1652–1663.[CrossRef]12. Green, S.R. Romero, R. Can we improve heat-pulse to measure low and reverse flows? Acta Hortic. 2012 , 951, 19–29. [CrossRef]13. Green, S. Clothier, B. Perie, E. A re-analysis of heat pulse theory across a wide range of sap flows. Acta Hortic. 2009, 846, 95–104. [CrossRef]14. Ferreira, M.I. Green, S. Concei??o, N. Fernández, J. Assessing hydraulic redistribution with thecompensated average gradient heat-pulse method on rain-fed olive trees. Plant Soil 2018 , 425, 21–41.[CrossRef]15. Romero, R. Muriel, J.L. Garcia, I. Green, S.R. Clothier, B.E. Improving heat-pulse methods to extend the measurement range including reverse flows. Acta Hortic. 2012, 951, 31–38. [CrossRef]16. Testi, L. Villalobos, F. New approach for measuring low sap velocities in trees. Agric. Meteorol. 2009 , 149, 730–734. [CrossRef]17. Vandegehuchte, M.W. Steppe, K. Sapflow+: A four-needle heat-pulse sap flow sensor enabling nonempirical sap flux density and water content measurements. New Phytol. 2012, 196, 306–317. [CrossRef] [PubMed]18. Kluitenberg, G.J. Ham, J.M. Improved theory for calculating sap flow with the heat pulse method.Agric. For. Meteorol. 2004, 126, 169–173. [CrossRef]19. Vandegehuchte, M.W. Steppe, K. Improving sap-flux density measurements by correctly determiningthermal diffusivity,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bound and unbound water. Tree Physiol. 2012 , 32, 930–942.[CrossRef]20. Looker, N. Martin, J. Jencso, K. Hu, J. Contribution of sapwood traits to uncertainty in conifer sap flow as estimated with the heat-ratio method. Agric. For. Meteorol. 2016, 223, 60–71. [CrossRef]21. Edwards, W.R.N. Warwick, N.W.M. Transpiration from a kiwifruit vine as estimated by the heat pulsetechnique and the Penman-Monteith equation. N. Z. J. Agric. Res. 1984, 27, 537–543. [CrossRef]22. Becker, P. Edwards, W.R.N. Corrected heat capacity of wood for sap flow calculations. Tree Physiol 1999 , 19, 767–768. [CrossRef]23. Hogg, E.H. Black, T.A. den Hartog, G. Neumann, H.H. Zimmermann, R. Hurdle, P.A. Blanken, P.D. Nesic, Z. Yang, P.C. Staebler, R.M. et al. A comparison of sap flow and eddy fluxes of water vapor from aboreal deciduous forest. J. Geophys. Res. 1997, 102, 28929–28937. [CrossRef]24. Barkas, W.W. Fibre saturation point of wood. Nature 1935, 135, 545. [CrossRef]25. Kollmann, F.F.P. Cote, W.A., Jr. Principles of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lid Wood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Germany, 1968.26. Swanson, R.H. Whitfield, D.W.A.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heat pulse velocity and theory. J. Exp. Bot. 1981 ,32, 221–239. [CrossRef]27. Barrett, D.J. Hatton, T.J. Ash, J.E. Ball, M.C. Evaluation of the heat pulse velocity technique for measurement of sap flow in rainforest and eucalypt forest species of south-eastern Australia. Plant Cell Environ. 1995 , 18, 463–469. [CrossRef]28. Biosecurity Queensland. Environmental Weeds of Australia for Biosecurity Queensland Edition Queensland Government: Brisbane, Australia, 2016.29. Steppe, K. de Pauw, D.J.W. Doody, T.M. Teskey, R.O. A comparison of sap flux density using thermaldissipation, heat pulse velocity and heat field deformation methods. Agric. For. Meteorol. 2010 , 150, 1046–1056. [CrossRef]30. López-Bernal, A. Testi, L. Villalobos, F.J. A single-probe heat pulse method for estimating sap velocity in trees. New Phytol. 2017, 216, 321–329. [CrossRef] [PubMed]31. Forster, M.A. How significant is nocturnal sap flow? Tree Physiol. 2014, 34, 757–765. [CrossRef] [PubMed]32. Cohen, Y. Fuchs, M. Falkenflug, V. Moreshet, S. Calibrated heat puls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ater uptake in cotton. Agron. J. 1988, 80, 398–402. [CrossRef]33. Cohen, Y. Takeuchi, S. Nozaka, J. Yano, T. Accuracy of sap flow measurement using heat balance and heat pulse methods. Agron. J. 1993, 85, 1080–1086. [CrossRef]34. Lassoie, J.P. Scott, D.R.M. Fritschen, L.J. Transpiration studies in Douglas-fir using the heat pulse technique. For. Sci. 1977, 23, 377–390.35. Wang, S. Fan, J. Wang, Q. Determining evapotranspiration of a Chinese Willow stand with three-needleheat-pulse probes. Soil Sci. Soc. Am. J. 2015, 79, 1545–1555. [CrossRef]36. Bleby, T.M. Burgess, S.S.O. Adams, M.A. A validation, comparison and error analysis of two heat-pulse methods for measuring sap flow in Eucalyptus marginata saplings. Funct. Plant Biol. 2004 , 31, 645–658.[CrossRef]37. Madurapperuma, W.S. Bleby, T.M. Burgess, S.S.O. Evaluation of sap flow methods to determine water use by cultivated palms. Environ. Exp. Bot. 2009, 66, 372–380. [CrossRef]38. Green, S.R. Measurement and modelling the transpiration of fruit trees and grapevines for irrigationscheduling. Acta Hortic. 2008, 792, 321–332. [CrossRef]39. Intrigliolo, D.S. Lakso, A.N. Piccioni, R.M. Grapevine cv. ‘Riesling’ water use in the northeastern UnitedStates. Irrig. Sci. 2009, 27, 253–262. [CrossRef]40. Eliades, M. Bruggeman, A. Djuma, H. Lubczynski, M. Tree water dynamics in a semi-arid, Pinus brutiaforest. Water 2018, 10, 1039. [CrossRef]41. Zhao, C.Y. Si, J.H. Qi, F. Yu, T.F. Li, P.D. Comparative study of daytime and nighttime sap flow of Populus euphratica. Plant Growth Regul. 2017, 82, 353–362. [CrossRef]42. Deng, Z. Guan, H. Hutson, J. Forster, M.A. Wang, Y. Simmons, C.T. A vegetation focused soil-plant-atmospheric continuum model to study hydrodynamic soil-plant water relations. Water Resour. Res. 2017, 53, 4965–4983. [CrossRef]43. Doronila, A.I. Forster, M.A.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via sap flow monitoring of three Eucalyptus species for mine site and dryland salinity phytoremediation. Int. J. Phytoremed. 2015, 17, 101–108. [CrossRef]44. López-Bernal, á. Alcántara, E. Villalobos, F.J. Thermal properties of sapwood fruit trees as affected byanatomy and water potential: Errors in sap flux density measurements based on heat pulse methods. Trees2014, 28, 1623–1634. [CrossRef]创新点:HPV茎流量传感器是一款校准型、低成本的热脉冲液流传感器,输出校准液流量、热速、茎水含量、茎温等数据,功耗低,内置加热控制,同时改善了传统的加热方式,其原理采用双方法(DMA)热脉冲法,测量范围:-200~+1000cm/hr(热流速度)或-100~+2000cm3/cm2/hr (茎流通量密度),可广泛用于于茎流量监测、植物茎流蒸发计算、植物茎流蒸腾量、植物灌溉等植物茎流是树木内部的“水”运动,而蒸腾是从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蒸发流出的水分。树液流量和蒸腾量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通常理解是同一回事。但是,严格地说,它们是不同的,这体现在它们是如何被测量的。HPV 植物茎流传感器/植物液流计
  • 卓立汉光激光拉曼光谱助力矿物包裹体研究
    引言包裹体(inclusion)是指矿物中由一相或多相物质组成的并与宿主矿物具有相的界限的封闭系统,包裹体中的物质成分是研究相关地质过程中的密码,它可以揭示不同时期成岩成矿的物化条件和物质来源。激光拉曼光谱作为一种高精度、原位、无损和便捷的分子谱,现已成为研究包裹体的重要手段[1]。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可以获得包裹体中分子和化学基团信息,了解其成分、结果和对称性;也可以对包裹体进行一些定量分析,比如利用特征峰与浓度、内压之前的线性关系,对其盐度和压力等性质进行分析[2]。此外激光拉曼光谱系统与其他设备联用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材料信息。卓立汉光的应用团队成功地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矿物包裹体的鉴定与分析中,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实现对天然绿辉石包裹体的组分鉴定,其中不仅可以对裸露在外的包裹体进行光谱测量,而且还可以对隐藏在样品内部的包裹体进行光谱测量;利用Mapping自动分析功能,实现矿物包裹体的空间结构分析。实验方案  实验设备采用的是卓立汉光“Finder930”全自动化拉曼光谱分析系统,测量过程均为共聚焦检测;激发波长为532nm;激发功率:~6.5mW;光谱仪参数:320mm焦长,600g/mm光栅刻线;物镜:50X长焦物镜;针孔大小:50μm;狭缝宽度:100μm。图1 “Finder930”全自动化拉曼光谱分析系统实验主要对绿辉石(主晶)的矿物包裹体进行拉曼光谱研究。选取了3个包裹体进行单点检测和Mapping扫描,采集时间依样品的实际拉曼光谱而定。结果分析1、包裹体的单点拉曼光谱分析天然绿辉石会因为其无序-有序的相变而表现出不同的拉曼光谱特征。一般而言,绿辉石的拉曼光谱可以分成四个部分:100cm-1~300cm-1区域内存在一些低强度的拉曼峰;300cm-1~450cm-1区域内会出现一组重叠峰;在600cm-1~800cm-1区域内存在一个强的非对称特征峰(~680cm-1);在800cm-1~1300cm-1区域内会出现一个强的非对称特征峰(~1010cm-1)[3]。当绿辉石内部的有序性发生变化时,其特征拉曼光谱也会产生些许变化。图2为绿辉石(主晶)和其包裹体的拉曼光谱图,与之相对的包裹体图像也附在图中。图2 绿辉石(主晶)和包裹体1-3的拉曼光谱图2、包裹体的Mapping拉曼光谱分析从包裹体的拉曼光谱可以发现,包裹体的谱图区别在于主晶(绿辉石)的特征峰(具体已在图中使用蓝色三角进行标识),因此我们可以选取这三个特征峰,对不同包裹体的共焦拉曼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图3所示的Mapping图像。图3 包裹体1-3的Mapping结果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Finder930”全自动化拉曼光谱分析系统可以持续稳定地对样品材料进行Mapping扫描。结论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无损的分子检测光谱,可以简单快速地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可以看到通过搭配透射式光源,“Finder930”全自动化拉曼光谱分析系统可以非常好地对岩石包裹体进行检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对裸露在外的包裹体进行检测,而且可以对隐藏在岩石切片内部的包裹体进行检测;此外还可以对相应的包裹体进行持续稳定的共聚焦拉曼成像扫描,得到更为丰富的数据信息。共聚焦拉曼成像数据是一个多维数据,一般包含样品点位置(X、Y轴坐标点)、光谱、强度和时间等信息,无法直观地对空间样品进行显示,但可以针对性地对拉曼成像数据进行选取,即降低成像数据维数以显示信息。在这一过程中,一般会选取位置、波数、强度信息来进行二维Mapping成像,比如上文中的Mapping成像便是以样品的位置、特征峰波数、特征峰强度等信息实现的。
  • HPV-06 插针式植物茎流计应用于东北农业大学
    2020年10月份,我公司为东北农业大学提供6套HPV-06插针式植物茎流监测采集系统。
  • 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的半包裹金纳米粒子
    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开发高度可靠和灵敏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用于检测复杂系统中的化合物。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不完全包裹的普鲁士蓝(PB)构建Au核的策略,用于高可靠性和高灵敏度的SERS衬底。包裹的铅层可以提供内标(IS)来校准SERS信号浮动,而金岩心的暴露表面提供增强效应。信号自校准和增强之间的平衡(因此SERS可靠性和灵敏度之间的折衷)通过Au核上PB层的近似半包裹配置(即SW-Au@PB)来获得。提出的SW-Au@PB纳米粒子(NPs)表现出与原始Au NPs相似的增强因子,并有助于使用R6G作为探针分子的校准SERS信号的超低RSD (8.55%)。SW-Au@PB NPs同时实现的可靠性和灵敏度还可以检测草本植物中的有害农药残留,如百草枯和福美双,平均检测准确率高达92%。总的来说,这项工作主要为不完全包裹的纳米粒子提供了一种可控的合成策略,最重要的是,探索了在具有不同溶解度的危险物质的精确和灵敏的拉曼检测中的概念验证实际应用的潜力。a)IW-金@PB纳米颗粒的制造。b)IW-金@PB纳米粒子系统信号自校准能力的原理。c)模拟原始金纳米颗粒、IW-金@PB纳米颗粒和基于核壳的FW-金@PB纳米颗粒的局部电场分布。d)IW-金@PB纳米颗粒的拉曼光谱。e)具有不同铅包裹度的IW-金@PB纳米颗粒的典型TEM图像,包括LW-金@PB、SW-金@PB和NFW–金@PB纳米颗粒。f)原始金纳米颗粒、PB纳米颗粒和具有不同PB层包裹程度的IW-金@PB纳米颗粒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g)关于IW-金@PB纳米颗粒红移的吸收光谱的放大图。R6G的典型SERS光谱,其中原始Au NPs、LW-Au@PB NPs、SW-Au@PB NPs和NFW–Au @ PB NPs作为SERS基底。b)当在硅片上蒸发SW-Au@PB NPs/R6G时,R6G特征峰(612cm-1)和IS峰(2155cm-1)的SERS强度以及它们在随机选择的15个点上的强度比。c)当在硅晶片上蒸发Au NPs/R6G时,R6G特征峰(612cm-1)的SERS强度穿过随机选择的15个点。d)硅晶片上SW-Au@PB NPs分布的典型SEM图像。e-f)硅晶片上蒸发的SW-Au@PB NPs/R6G (e)的校准SERS信号和Au NPs/R6G (f)的SERS信号的映射结果。g)疏水纸上SW-Au@PB NPs分布的典型SEM图像。h-I)SW-Au @ PB NPs/R6G(h)的校准SERS信号和Au NPs/R6G (i)的SERS信号在疏水纸上蒸发的映射结果。a-b)在硅片(a)和疏水纸(b)上具有不同R6G浓度的SW-Au@PB NPs/R6G的典型SERS光谱。c)R6G特征峰的校准SERS强度与R6G浓度的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d)基于SW-Au@PB NPs和疏水纸,跨10个批次的R6G特征峰的相对SERS强度,在每个批次中随机选择5个点。e)长期储存SW-Au@PB NPs和疏水纸后R6G的典型SERS光谱。f)长期稳定性试验中R6G特征峰的相应相对SERS强度。a)基于SW-Au @ PB NPs/疏水纸系统的不同浓度百草枯的典型SERS光谱。b)百草枯特征峰的相对SERS强度与百草枯浓度对数的对应关系。c)基于SW-Au @ PB NPs/疏水纸系统的不同浓度的福美双的典型SERS光谱。d)福美双特征峰的相对SERS强度与福美双浓度的对数的对应关系。三种草本植物中百草枯(e)和福美双(f)的典型SERS光谱。相关成果以“Semi-wrapped gold nanoparticles for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detection”,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
  • 垃圾分拣站除臭机,垃圾分拣房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
    垃圾分拣站除臭机,垃圾分拣房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新闻导读】众所周知,垃圾投放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站散发出的恶臭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市民反映的热点问题,为了加强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垃圾中转站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关于垃圾投放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站环境治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严高。  特别是在炎炎夏日,在垃圾投放站、中转站、压缩站、分拣区、堆放区等场所,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都会散发着难闻的恶臭气体,大量的臭气飘散对周边或附近的住宅小区、厂区等众多场所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垃圾除臭难题,采用智能垃圾站除臭设备有效改善站内环境空气质量是势在必行的。  如今,很多垃圾投放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站为了彻底解决垃圾恶臭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了新型的科技手段—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湿机,实现了垃圾站环境的科学治理。这项工程不仅造福于民,更是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身心以及市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采用的是超声波雾化技术,将除臭剂(或植物液)均匀喷洒在整个除臭空间,只有1-10微米的雾化颗粒能够迅速扩散,在空气中快速有效去除硫化氢、氨、有机胺、硫醇、硫醚等恶臭分子 具有高效、节能、维护方便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与环卫部门的一致好评。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注入中性除味剂可自动为酒店、商场、写字楼、厕所等空间除味,注入中性消毒水可为室内自动消毒,注入自来水可为场所空气自动加湿。根据上海、广东、福建、湖北、湖南、北京等地垃圾站喷淋除臭装置试运营的情况来看,垃圾房使用该设备主要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高效除臭:将用于除异味浓缩液雾化成气态,使其能与异味分子充分混合,从而发挥高效除臭、除异味作用。  ◎杀菌灭蚊:可定时喷天然植物液不仅除臭、除异味,还能杀菌灭蚊,清新空气,大大降低使用成本维护费用。  ◎节约成本:雾气主要成分是水,成本低 添加少许除异味的浓缩液,超声波雾化技术将浓缩液的活性高效发挥。  ◎超细雾滴:经过超声后的雾滴极其细密,因此表面活性强、吸附力大,使植物液对臭味分子的包裹反应效果好。  ◎节省人工:添加一次用于除臭、除异味的浓缩液之后,半个月或一个月无需打理,自动完成喷雾除臭、除异味。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垃圾分拣站除臭机控制方式及技术参数: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垃圾分拣站除臭机,控制方式采用数字时序控制器自动循环控制,自动循环控制周期由一秒钟到九十九分钟五十九秒,可任意设置工作时间及停止时间,设定好后可连续工作,无需人员职守 配有5.5公斤水容量的自备水箱,水箱上端连接有注水口,下端配有放水开关 可根据实际需要连接⊙75mm的PVC管路,其传输距离可在5-8米左右 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欢迎您来咨询垃圾分拣站除湿机,垃圾分拣房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的详细信息!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产品,是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的原理,从而达到均匀喷雾除臭的目的 对于其他喷雾除臭方式的除臭机而言,具有【雾化颗粒细】 、【使用能耗低】 、【雾化能效高】,【加湿速度快】的显著优势,箱体采用全不锈钢材质,表面喷塑处理,此举既保证了外形美观大方又满足了设备防腐的要求。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型号:ZY-10/ZY-20/ZY-30/ZY-40/ZY-60/ZY-80/ZY-100)技术参数: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所产生的雾粒直径只有 小于10μm,颗粒均匀,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当中,具有空气加湿、除臭净化、消毒灭菌、以及预防静电和减少粉尘、降温降尘等多种用途 既可以较大空间进行均匀喷雾除臭,也可对特殊空间进行局部喷雾除臭,具有较高的使用灵活性,改善你我共同呼吸的空气。  杭州某个垃圾投放分拣站由于站内设备陈旧、设备设施不足等原因,造成该站运营效率不高,只能基本满足镇内各类垃圾收集和转运要求,而且密闭不严,容易产生和散发恶臭气体,苍蝇蚊子较多,尤其是夏季高温天气,臭气散发,影响环卫工人和周边街坊的工作、生活,引起群众的不满。 在使用了喷雾除臭装置--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后经检测显示,该站臭气浓度由原来的7244(单位:无量纲)下降至316(单位:无量纲) 氨浓度由原来的36.3(单位:PPM)下降至1.01(单位:PPM) 硫化氢浓度由原来的1.8(单位:PPM)下降至0.05(单位:PPM)。其效果比原来的掩盖除臭方法好的太多。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垃圾投放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站等站内的恶臭问题都是广大市民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垃圾投放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站的站点也会越来越多,对中转站的管理和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一项重大工程。  正岛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ZY-1800及ZY系列垃圾分拣站除臭机相比其他除臭方法来说,喷雾除臭更加简单有效,性价比也更高。相比用喷雾除臭使用掩盖臭味的方式,不但耗费人力物力财力,除臭效果也不是很好,而它不但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污染因子90%左右,而且耗能小,可采用自动化控制,也不耗费人工,经济实惠,是垃圾站、垃圾投放站、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站、垃圾分拣站以及垃圾处理厂等除臭、杀菌、消毒的理想选择!以上关于垃圾分拣站除臭机,垃圾分拣房植物液雾化除臭装置的全部新闻资讯报道是正岛电器为大家提供的,仅供大家参考与学习!
  • 仅需1min无损快筛,让涉毒快递包裹无处遁形
    ► 2022年4月,福建省和广西省公安联合破获一起快递藏毒案件。犯罪人将海洛因藏在电脑硬盘内,以快递的形式寄给对方。 ► 2022年2月,浙江某市公安局破获一起通过快递邮包方式贩卖毒品的案件。犯罪人通过快递邮包的方式层层兜售,累计销售多种管制精神药品680余例。 警钟:快递运毒日渐增多人体藏毒、开车千里运毒… … 一直以来,普通群众对于贩毒、运毒等犯罪活动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的影视剧和新闻报道中。然而,伴随着电子支付、网络购物等行业的发展,毒品交易方式也随之变化,线上不见面交易、线下交付方式日渐流行,辐射地域和服务人群逐步扩大。物流寄递的需求扩容、规模成型、种类多样,除了带来生活上的便捷外,却也被毒品犯罪分子盯上。与传统运毒方式相比,这种运毒行为具有货物中转速度快、全程人货分离等特点,给公安民警侦查破案带来了一定难度。然而,传统的筛查需要破坏快递包裹,且毒品的鉴定使用传统的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周期长,不利于快递包裹的大面积快速筛查。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筑牢寄递物流行业禁毒管控壁垒的同时,借助科技化手段与大数据支撑,不断加强打击能力,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 痛点:毒品流通“寄递化”,如何堵截“毒快递”?在以往,面对一个集装箱的快递包裹,公安机关如果要进行检查,只能将其中的包裹全部卸下,再对其进行一一检验,最后再将包裹装回集装箱中,耗时耗力不说,还非常影响快递企业的正常工作。有没有一种技术,可以让公安民警快速对大规模包裹进行统一检测?答案是:有的!岛津DPiMS-8060NX,可以在不破坏快递包裹的前提下,1 min内快速筛查包裹表面的可疑毒品残留。 岛津DPiMS-8060NX 对策:1min无损快筛潜在藏毒风险 方案优势分析过程实验结果 l 1min内快速分析21种毒品和精神类药物使用棉签棒充分擦拭快递包裹表面后,放入2 mL 50%异丙醇溶液中浸泡。取10 μL浸泡液上机分析,可在1 min内快速检测21种毒品和精神类药物。 表1. 21种毒品及精神类药物信息及MRM优化参数部分代表性化合物色谱图 l 稳定性良好取21种毒品混标溶液连续进样6次,峰面积的重复性在3.86-13.07%之间。 l 检出限低将溶剂空白(50%异丙醇)进样分析,得到溶剂空白色谱图。21种化合物的检出限约为0.1~5 ng/mL。 表2. 21种毒品及精神类药物检出限l 分析效果佳取5种常见毒品溶液滴在快递包裹表面,待充分晾干后,用本方法进行检测。5种毒品均检出,如下图所示。 结语 岛津DPiMS-8060NX可以在1 min内快速筛查快递包裹表面的21种可疑毒品及精神类物质,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且不破坏快递包裹,为科技禁毒擦亮“慧眼”,让快递包裹藏毒无处遁形。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输美植物提取物谨防“杀虫剂残留”
    据美国FDA官方网站统计,今年8月份,中国输往美国的植物提取物有6批次因“含有一种杀虫剂”和“含有一种不安全的农药”而遭拒绝入境,而该类产品2012年全年都未见类似通报。主要产品涉及红景天提取物、欧洲越橘提取物、银杏提取物等。    植物提取物是应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从植物原料(水果、药食两用植物、中草药等)中定向获取和浓缩的某一种或多种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而形成的产品。按照提取植物的成分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其用途非常广泛,不仅可作为制药行业的主要原料,还可应用于普通食品、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化妆品、食品添加剂(色素、甜味剂等)、香精香料等行业。在美、日、韩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植物提取物为原料的保健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逐年上升。    中国提取物出口美国量近两年来不断增长,美国FDA今年以来对植物提取物的关注度提高,对农残限量要求呈不断加严趋势。由于植物提取原料来源广泛,目前FDA对植物提取的质量和农药残留进行判定主要基于以下标准:一是对所有在美国药典(USP-NF)中已经列名的提取物,依据美国药典(USP36-NF31)标准进行判定。二是对于其他在药典中无列名的提取物,农残则按照NF28进行检测和判定(NF28相当于USP36,比USP36的限量指标稍微宽松)。美国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考量,不断加重农残限量检测砝码,一些农药检测限量值一般要求在0.01PPM以下,中国部分野生植物和中药材原料的提取物,都有可能被检测出微量残留而遭拒绝入境,今年国内一些大公司出口量比较大的产品而因此遭到美国FDA退货。  美国是宁波地区植物提取物出口的重要出口市场,为防止相关企业再遭美国通报,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各出口企业一定要谨防输美产品杀虫剂和农药残留:一是要把好植物原料、中药材等采购关,对于种植的原料,要调查清楚种植户的用药情况或相关记录。二是要把好原料验收关,原料进厂时,企业应加强抽样自检,有代表性的抽样送往专业机构检测杀虫剂、农药残留等项目,同时,做好原料的批次验收和核销记录,确保植物提取物产品质量可追溯。三是要把好产品出厂检验关,加强成品检验,尤其是针对提取物有效成分高的产品,由于提取浓缩幅度大,溶剂残留和农药残留更容易超标,一定要加大检测把关力度,以避免不必要的退货损失。
  • 新技术把核桃油变“植物黄油”
    核桃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但易氧化、存储时间短限制了应用。云南农业大学了盛军教授、田洋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罗嘉等人,在不添加增稠剂的情况下,成功制备出食用油凝胶,使核桃油变成固体“植物黄油”。并在国际期刊Food Hydrocolloids在线发表了相关成果。我国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2022年,云南核桃产量达191万吨。核桃含油量约65%,核桃油中优质多不饱和脂肪酸丰富,亚油酸约占60%,α-亚麻酸约占10%。当今,健康生活提倡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同时降低动物源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消除反式脂肪酸。“因此,将核桃油凝胶化替代传统塑性脂肪,是增加核桃油利用、促进居民健康的一种有效途径。”盛军介绍。研究团队以具有特殊结构和生物降解性、机械性能优越、表面活性强的食用纳米纤维素作为唯一凝胶因子,以核桃油为载体,通过乳液模板法,成功构造出性能良好的核桃油凝胶,使核桃油变身“植物黄油”。在乳液阶段,食用纳米纤维素吸附并紧密包裹在核桃油油滴表面,形成不均匀的致密网格结构,降低液滴的聚集;经过冷冻干燥后,其结构产生形变,获得油脂结合能力强、凝胶强度大、稳定性好的核桃油凝胶。由于纳米纤维素可定向“裁剪”,因此可构造不同性质的多不饱和油凝胶,这为核桃油的多元化利用,以及可调控食用纳米纤维素油凝胶的应用提供了新路径。“这一技术方法的创新和突破,延长了核桃油保质期,增加了核桃油的食用范围和应用场景,使核桃深加工增加了新品类,延长了核桃产业链,突破了产业的痛点。”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云南农业大学李秀芬博士说,相关成果,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食用油的油凝胶化,用核桃油按需开发功能性油脂产品。
  • 2014年高速逆流色谱技术讲座-武汉植物园站
    2014年高速逆流色谱技术讲座-武汉植物园站 2014年4月15日下午2:30,由上海同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召开的“2014年高速逆流色谱技术讲座-武汉植物园站”,在武汉植物园行政楼1号会议室热烈召开。参与交流会的有郭明全教授及各老师,以及数20名博士生研究生。 此次讲座主要向老师同学系统介绍了高速逆流色谱(High Speed Counter Current Chromatography)这种新兴的无耗材制备色谱分离技术,此技术既能实现高纯度物质的分离纯化,又能实现相当量级制备能力的新技术。会上主要做了如下三个专题讲座:1、《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原理、运用及最新进展》 2、《高速逆流色谱与其他色谱的联用技术、溶剂体系筛选》 3、《最新型高速逆流色谱TBE-300C介绍及性能比较》 会议持续2个半小时,老师同学踊跃提问,从反复提问回答探讨中,深入了解了高速逆流色谱技术,通过案例分享比较,老师同学都很兴奋探讨此项技术为现有的分离纯化平台带来的优化解决方案,总结得出这项分离纯化技术处理量大,分离纯度高,前处理简单,运行成本低,回收率高,是一场分离技术的革命。
  • 拉曼光谱是流体包裹体领域非破坏性研究重要手段——访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倪培教授
    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矿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圈闭的流体,即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分析是矿床学和地质流体研究不可或缺的环节。包裹体中的物质成分是解读相关地质信息的密码,保存了当时地质环境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如P、T、pH、X等)。研究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包裹体中的古流体的定性或定量分析,获得各种数据、信息来解释所研究的地壳及地幔中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甚至是获得古环境(如古海水、古气候)信息。流体包裹体分析已广泛应用于矿床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地质研究领域,同时也被应用于古环境研究和宝玉石鉴定。/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那么,流体包裹体领域的研究目的是什么?工作具体内容有哪些?都用到哪些仪器?对分析手段有哪些具体的要求?有哪些新兴的、适合的分析手段?为深入了解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具体工作内容和科学意义,仪器信息网编辑带着以上问题采访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倪培教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213.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b895be8f-73cf-404b-8016-f58fe6b66d5b.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倪培/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流体包裹体研究可提供准确而详尽的古流体物理化学信息/strong/span/pp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建立的,全国第一家矿床地球化学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93年开始建设,95年通过评估。“我们课题组主要从事矿床学和地质流体研究工作,课题方向以金属矿产的研究为主,比如金矿、铜矿的研究。”倪培说,“我们主要通过研究成矿模式和成因类型来指导找矿勘察。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做得很多,比如东北、华南的金矿,江西、福建的铜、金矿。现在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闽浙赣这一带。”/pp  对于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倪培介绍,“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主要是关于热液流体矿床的研究,这类矿产一般温度比较高,最高能达到四五百度。研究热液流体矿的成矿机制和成矿模型,是我们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而研究成矿流体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因为金属矿物都是在某种流体中沉淀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把流体包裹体的情况搞明白。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主要包括温度、压力、密度等物理化学条件和成分的研究。除此以外,我们还开展了人工合成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相关模拟实验等研究工作。”/pp  流体包裹体成分在许多情况下代表了包裹体形成时流体的原始组成,可以反映当时地质过程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方法和仪器设备用于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分析,但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技术,都可以归结为群体包裹体分析或者单个包裹体测定。由于同一样品中的流体包裹体通常是由不止一个世代的包裹体所组成,而不同世代的包裹体性质有很大差别,因此群体包裹体分析不仅复杂而且分析结果的代表性相对较差。单个包裹体测试可以准确的分析感兴趣的特定包裹体,其所代表的地质信息是确定的或是唯一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是流体包裹体非破坏性分析的重要手段/span/strong/pp  “检测不同相态的包裹体里面的成分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倪培说,“如果能对单个包裹体来做成分分析将会解决很多问题。用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拉曼光谱法,一种是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p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是一种破坏性的分析技术。近年来在国际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虽然已经被成功的应用于单个包裹体元素组成的定量分析,但是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的LA-ICP-MS分析技术,仅西方少数单位掌握,我国目前尚没有成功建立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分析实验室。而显微镜(包括可见光、荧光和红外显微系统)、冷热台、高温台、激光拉曼光谱仪等是目前国内外单个流体包裹体非破坏性测试的重要且被广泛采用的测试手段。/pp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作为一项新兴的微区分析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渗入地学领域,其在微区分析上所显示的高精度、原位、无损和快速的特点,使之逐渐成为地球科学基础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分析手段。目前,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宝玉石学等各个地球科学的分支学科。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可用于矿物鉴别(尤其是微细矿物和矿物包裹体)、矿物结构和应力分析、流体(熔体)包裹体的成分和温度测定、油气成藏信息获取、宝玉石鉴定等方面研究。此外,拉曼光谱与特定温度-压力仪器相结合,可以为地质领域矿物相转变、流体相变等原位分析研究提供有效的手段。/pp  “拉曼光谱在地质领域应用得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在矿物领域和包裹体领域应用得最多。”倪培说,“拉曼光谱已经成为流体包裹体研究必不可少的仪器。”如今,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已经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接纳并采用,而且越来越受到地质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现在来讲,能稳定测定包裹体里挥发分的非破坏性方法,除拉曼光谱外,没有其他非破坏性的方法可以代替。”倪培如是说。/pp  随着科研的深入,国内地学工作者发现技术设备的更新是推进流体包裹体研究及其它地质研究的关键,且由于与国际研究接轨的迫切需求,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经过多方数据收集、文献调研和实地勘查的基础上,于2001年引进了一台雷尼绍(Renishaw)RM2000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用于开展流体包裹体及相关地质领域的研究,该台设备是国内地学领域最早引进的拉曼光谱仪之一。/pp  基于Renishaw RM2000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倪培课题组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流体包裹体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并将拉曼光谱与特定温度-压力仪器相结合,进行地质领域矿物相转变、流体相变等原位分析,以及将拉曼测试应用于矿床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甚至是古环境研究和宝玉石鉴定,都获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工作在国内很多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pp  “中国流体包裹体及相关地质领域最早的一台拉曼光谱是西安地化所在80年代引进的,我们不是最早的,但目前在地质学界,我们的拉曼光谱实验室是将拉曼光谱应用于流体包裹体及相关地质研究的最好的实验室之一。”倪培解释到,“第一,在国内我们是最先用拉曼光谱来开展包裹体的低温相平衡研究的团队。我们在国内率先发表了一些论文,把它介绍给国内的一些学者 第二,利用拉曼定量计算挥发分的组成,在国内我们是最早的之一。在95-96年,我在英国金士顿大学做博后,当时我的导师Andrew H. Rankin是英国矿学会主席, 是英国流体包裹体、矿产研究领域的权威,当时实验室就有一台Renishaw的拉曼光谱,这个方法就是从那儿学的。之后,我们自己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科研工作者对拉曼光谱的自动化程度、灵敏度、稳定性、仪器精准度等要求越来越高/span/strong/pp  对于仪器的选择,倪培介绍说“我看中了Renishaw的两点:首先,他们最早开发建立了一个矿物谱库,可以做谱图比对。像我们做地质研究的人,有的不是专门做谱学的,有这样一个谱库可以作比对非常方便,在这方面Renishaw做的很好。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在英国用的就是Renishaw,比较熟悉他们的产品,用起来方便。”/pp  这样一台使用了十几年的老仪器,还能满足如今的实验需求吗?倪培回答说,“目前还是完全能够满足实验需求的,自2002年投入使用以来,除了常规耗材更换外并没有大的维修,期间还承受了一次由老校区至新校区的搬运,至今一直运行良好。我认为,仪器的良好运行需要有专业人才来使用和维护。在国外很多大型的质谱仪,用了二十多年的有很多,关键在于仪器操作者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售后服务也很重要。在这十几年的使用过程中,我的感受是,Renishaw售后服务非常好,响应非常快,我认为这对我们做研究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21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dfc0dc57-76b2-418c-89a7-efd52e913ce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strong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丁俊英正在使用Renishaw RM2000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strong/span/pp  拉曼光谱有其局限性,这导致了应用限制,如:并非所有物质都具有拉曼效应,有些物质具有强荧光效应且无法规避导致干扰测试结果。此外对流体包裹体测试而言,针对不透明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因在可见光下观察不到故无法测试,以及对烃类包裹体而言存在的荧光干扰也是致命的。/pp  倪培提出,希望拉曼光谱技术今后在几个方面做出改进,“一是如果能用同一个光路,既能做拉曼也能做红外,可以统一调节的,这我觉得是重要的。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能否将拉曼和红外显微镜结合,比如现在很多不透明金属矿物没办法检测,那么在红外下面能不能做拉曼呢?这我觉得也很重要。第三,我们发现当矿物的粒度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荧光干扰会非常强,这个缺点是很致命的,就是矿物小到一定粒度时,很多信号就测不出来了。此外,数据库可以进一步扩充,需要不断地完善。”/pp  strong后记/strong: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在测试过程中具有微区、无损、快速、原位的优点,而且易与一些其它的小型设备结合使用,获得更丰富的测试结果。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或事物是绝对完美的,显微激光拉曼光谱除了自身固有的非拉曼效应物质、荧光干扰等问题外,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科研工作者对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灵敏度、稳定性、仪器精准度等要求越来越高。/pp  针对流体包裹体研究而言,全国配备流体包裹体实验室的科研单位本就不多,配备拉曼光谱仪的实验室也在少数,以台式拉曼光谱仪为主,便携/手持拉曼光谱仪极少见。但是,综观整个地质行业,已经有众多科研单位意识到拉曼光谱仪的重要性,并加以引进。 随着拉曼光谱仪在地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甚至在某些方面已成为常规测试手段,相信拉曼光谱仪在地质领域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pp style="text-align: right "采访编辑:李博/pp  strong倪培简历/strong/pp  倪培教授,男,1963年12月生,安徽淮南人,分别于1980、1984、1987年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留校工作,1995~1996年在英国金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被南京大学聘为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地质流体研究所所长 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矿物协会矿物包裹体工作组主席,国际成矿流体包裹体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产资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副主编,《矿床地质》、《矿物岩石》、《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高校地质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等学术期刊编委。/pp  倪培教授长期从事矿床学和包裹体地球化学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矿床成矿机理和成岩、成矿过程的流体作用,包括:①金、铜、钼、铅、锌、钨、稀土等矿床的成矿流体、成矿机理及成矿模式研究 ②沉积盆地、油气盆地和现代盐湖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③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低温相平衡和原位拉曼光谱研究 ④成岩成矿过程的流体包裹体面(FIP)研究。他主持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项目、老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整装勘查区关键基础地质研究项目、全国重要矿集区找矿预测项目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他已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Lithos》、《Precambrian Research》、《Ore Geology Reviews》、《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Geofluid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Palaeoworld》、《Carbonates and Evapotites》、《科学通报》、《地质学报》、《岩石学报》、《矿床地质》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参与编著出版《流体包裹体》专著和《环境地质学》教材。/pp  倪培教授曾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等。他曾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环境地质学》、《矿相学》、《包裹体地质学》等课程,已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33人。他于2006年发起召开ACROFI(Asi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国际会议,该会议目前已经成为与PACROFI(Pan-Americ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和ECROFI(Europe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并列的三大国际流体包裹体会议之一。/p
  • 同田中标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高速逆流色谱仪项目
    经过大半年的技术跟进,上海同田中标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高速逆流色谱仪项目,这也是昆植所本部首次采购高速逆流色谱仪。中科研昆明植物研究所是国内顶级的植物学研究机构,现已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信息、仪器分析测试、标本馆、种质资源库以及植物园等重要科技支撑条件。设有&ldquo 两室一园一库&rdquo (即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室、植物化学研究室、植物园和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拥有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本次采购预示着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已逐渐成为常规的分离技术手段,被广泛的使用。仪器简介:TBE -300B 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 背景技术简介高速逆流色谱 (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 HSCCC )是 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高效的液&mdash 液分配色谱分离技术, 它不用任何固态的支撑物或载体。 它利用两相溶剂体系在高速旋转的螺旋管内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单向性流体动力学平衡,当其中一相作为固定相,另一相作为流动相,在连续洗脱的过程中能保留大量固定相。 由于不需要固体支撑体,物质的分离依据其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实现,因而避免了因不可逆吸附而引起的样品损失、失活、变性等,不仅使样品能够全部回收,回收的样品更能反映其本来的特性,特别适合于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而且由于被分离物质与液态固定相之间能够充分接触,使得样品的制备量大大提高,是一种理想的制备分离手段。 它相对于传统的固&mdash 液柱色谱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灵活、高效、快速、制备量大、费用低等优点。目前 HSCCC 技术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分离纯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天然产物、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特别在天然产物行业中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新型分离技 术;适合于中小分子类物质的分离纯化。 我国是继美国、日本之后最早开展逆流色谱应用的国家,俄罗斯、法国、英国、瑞士等国也都开展了此项研究。美国 FDA 及世界卫生组织( WHO )都引用此项技术作为抗生素成分的分离检定, 90 年代以来,高速逆流色谱被广泛地应用于天然药物成分的分离制备和分析检定中。关于上海同田生物上海同田生物是高速逆流色谱领域的领导者;公司致力于高速逆流色谱仪( HSCCC )、双柱塞恒流泵、超纯水机以及高纯度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单体、天然药物原料 / 中间体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autobiotech.com 上海同田市场部2010.9.9
  • 中石化研制世界首台高性能单体包裹体成分分析仪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高性能单体包裹体成分分析仪,建立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单体油气包裹体剥蚀成分分析新技术。  据介绍,该技术突破性地实现了不改变单个包裹体内原始油气组成下的有机成分提取和分析。利用该分析仪,我国首次实现对塔河油田不同期次单体油气包裹体的成分分析,为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油气充注过程、油气成藏期次提供了可靠证据。同时,建立的一系列油气包裹体分析新技术方法所获得的分析数据及地球化学信息,已有效应用于塔河油田、普光气田、胜利油田等油气源对比、油气运移以及成藏过程研究,也为南方海相天然气勘探、我国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2021年3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正式发布GB 23200.1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该标准涉及到蔬菜、水果、食用菌、糖料、谷物、油料、坚果、茶叶、香辛料、植物油类10大类农产品,规定了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并将于今年9月份正式实施。新标准实施在即,月旭科技针对GB 23200.1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了梳理,整理出了该方法中所用到的样品前处理耗材、色谱柱耗材、分析标准物质以及通用耗材等,旨在为新标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GB 23200.121-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产品配置方案表
  • 五洲东方参加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研讨会
    2010年3月26-31日,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研讨会在深圳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30多个生命科学研究所及重点综合性大学的近400余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院士、专家、教授、青年学生参会,五洲东方作为生命科学通用实验室仪器供应商赞助了此次研讨会,并通过此次会议成功宣传了五洲东方代理的美国PERCIVAL植物培养箱、法国VILBER荧光成像系统、美国REVCO超低温冰箱、德国SIGMA离心机、德国BRAND移液操作等与植物学研究密切相关的仪器,其中美国PERCIVAL系列植物培养箱以其专业性和在国内拥有众多专业用户备受关注。 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PERCIVAL公司不断为环境控制工业建立标准,现已生产13个种类,近80个型号的培养箱,覆盖整个植物培养领域以及动物和环境测试领域。另外,还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验需求量身定制培养箱。默克(Merck)、礼来(Eli Lilly)、罗氏(Roche)、法玛西亚普强(Pharmacia & Upjohn)、美国陶氏益农公司(Dow AgroSciences)、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杜邦(DuPont)、孟山都(Monsanto)、诺华(Novartis)及法国葡萄酒酿造厂等著名跨国企业都是PERCIVAL的客户。在我国,北大、清华、复旦、中科院、农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天药药业、泰德制药等众多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也正在使用PERCIVAL的各类产品。 美国PERCIVAL中国总代理 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5号(100083) 电话:010-82388866 传真:010-82388989 邮箱:info@ostc.com.cn 公司网址:www.ostc.com.cn
  • 植物提取物的前景分析--“它”具有权威发言权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98" height="148" title="4444.jpg" style="width: 539px height: 118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cb2775ae-cfc0-49d9-aa29-dedf08ad738f.jpg"//pp  产品定义/pp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的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 按照性状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2]/pp  市场供求/pp  植物提取物有许多不同品种[3] ,这些产品供需随年份及各种市场因素不断变化,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时有发生。/pp  ① 产品供给影响  由于植物提取物行业原材料为农林产品,容易受天气、病虫害、播种面积等因素影响,不同年份的原材料收购价格及数量会出现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使天然植物提取物产品的价格、产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动,发生市场供需失衡。/pp  ② 市场需求影响/pp  多数生产企业对海外市场需求认识有限,可能对市场需求缺乏科学和长期准确判断。当某一产品市场需求较好时,短期内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市场失衡情况,但随着市场信息的传播,大量企业会一拥而上重复生产,导致产品供大于求。/pp  生物碱/pp  是一类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和医疗效果。如麻黄中含有治疗哮喘的麻黄碱、莨菪中含有解痉镇痛作用的莨菪碱等。/pp  苷类又称配糖体/pp  由糖和非糖物质结合而成。苷的共性在糖的部分,不同类型的苷元有不同的生理活性,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洋地黄叶中含有强心作用的强心苷,人参中含有补气、生津、安神作用的人参皂苷等。/pp  挥发油/pp  又称精油,是具有香气和挥发性的油状液体,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具有生理活性,在医疗上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止咳、平喘、发汗、解表、祛痰、驱风、镇痛、抗菌等。药用植物中挥发油含量较为丰富的有侧柏、厚朴、辛夷、樟树、肉桂吴茱萸、白芷、川芎、当归、薄荷等。/pp  单宁(鞣质)/pp  多元酚类的混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特别是在杨柳科、壳斗科、蓼科、蔷薇科、豆科、桃金娘科和茜草科植物中含量较多。药用植物盐肤木上所生的虫瘿药材称五倍子,含有五倍子鞣质,具收敛、止泻、止汗作用。/pp  其他成分/pp  如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酶、有机酸、油脂、蜡、树脂、色素、无机物等,各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其中很多是临床上的重要药物。/pp  综合各国的立法范畴和概念及使用情况,植物提取物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各国所接受与认可的,也是传播草药在各国通用的共性表达方式。中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额早在1999年就已超过中成药的出口额。在欧美国家,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植物药或食品补充剂)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已发展成一个年销售额近80亿美元的新兴产业。/pp  中国的植物提取物总体上是属于中间体的产品,目前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药品、保健食品、烟草、化妆品的原料或辅料等。用于提取的原料植物的种类也非常多,目前进入工业提取的植物品种在300种以上。/pp  产品功效——遏制癌症/pp  美国科学家说,他们通过对膀胱癌的研究,证实了绿茶提取物能有效遏制癌肿瘤发展,同时不损害健康细胞。由美籍华人科学家领导的这个研究小组认为,绿茶提取物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pp  这一成果当天发表在《临床癌症研究》杂志上。主持这项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饶建宇说,他们的成果“增进了对绿茶提取物作用机理的理解”。如果人们对绿茶提取物遏制肿瘤的机理有所了解,就能确定哪种类型的癌症患者能从绿茶提取物中受益。/pp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癌肿瘤的发展与癌细胞的扩散运动密切相关,癌细胞要运动,就必须启动一个被称为“肌动蛋白重塑”的细胞进程。一旦这一进程被激活,癌细胞就能够侵入健康的组织,导致肿瘤扩散。而绿茶提取物能破坏“肌动蛋白重塑”进程,使得癌细胞粘附在一起,其运动受到阻碍,此外它还能使癌细胞加快老化。/pp  饶建宇说,癌细胞具有“侵略性”,而绿茶提取物打破了它“侵略”的路径,能限制癌细胞,使其“局部化”,使癌症治疗和预后工作都变得相对简单。/pp  此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揭示了绿茶提取物对包括膀胱癌在内的许多癌症具有效果,它能够引起癌细胞过早凋亡,并阻断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饶建宇对新华社记者说,他们研究小组的一些成员正在验证绿茶提取物对胃癌等其他癌症的效力。/pp  他说,与以前类似的研究不同,他们使用的绿茶提取物,其成分和饮用的绿茶非常相似,这意味着常饮绿茶可能有某种抗癌效果,至少可以增强人体对癌症的防御能力。不过研究人员也认为,目前他们只实验了有限的几个膀胱癌细胞系,要揭示绿茶的抗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pp  其他科学家当天评论说,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绿茶在预防和治疗癌症方面所具有的潜力。尤其在膀胱癌治疗方面,新成果有助于发现膀胱癌的易感者,降低发病率。/pp  产品功效——抗氧化性/pp  自1900年Gomberg提出自由基(tripheylemthylradical)学说以来,人们对自由基的研究逐渐加深。传统合成的抗氧化剂虽然抗氧化能力比较强,但长期食用有潜在的毒性,有的甚至会产生致畸、致癌作用,因此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排斥 而蜂花粉是蜜蜂从花朵上采集的花粉粒,含有黄酮类、维生素、激素、核酸、酶类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衰老作用,是良好的抗氧化食品。葛 根 、杜仲叶、 枸 杞 、 枳 椇 子 、 茯 苓 、 五 味 子 、 银 杏 、 竹叶、柠檬、柑橘和蜂胶的抗氧化作用均已得到实验证明。因此,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物质对食品和医药工业都有重要意义。/pp/p
  • 新芝,助力植物源性食品农残检测
    植物源性食品为人体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生活品。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其中农残问题尤为突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许多农药由于其化学结构稳定,自然条件下难以快速降解,长期食用农残食品对人体会造成巨大危害,威胁生命健康。植物源性食品的农残检测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是绕不开的问题,必须确保植物源性食品农残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目前常用的植物源性食品农残检测方法有色谱法、酶抑制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法、分子印迹法等。其中色谱检测由于其发展较早,目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完善,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气质联用法等多种技术,满足大多数农残检测需求。国家最新的植物源性食品农残检测以液相-质谱联用方案作为检测方法。  农残新国标GB23200  植物源性食品样品的检测除了需要高灵敏度的分析检测手段,如何高效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也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前处理过程不但能够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后续的样品提取效率,提高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针对不同的物料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食用菌、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水生蔬菜、茎菜类蔬菜、豆类蔬菜、核果类水果、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瓜类蔬菜等采用先切碎后匀浆进行样品的前处理。  注:干制蔬菜、水果和食用菌则进行研磨粉碎处理  2.谷类研磨粉碎后使其全部何通过425μm的标准网筛处理。  3.油料、茶叶、坚果和香辛料(调味料)研磨粉碎处理。  4.植物油类均匀搅拌处理处理。  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后续的提取离心分离,过滤后进行上样检测。    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新芝为客户提供两种能够进行组织分散仪器,S10手提式高速匀浆机以及XHF-DY高速分散器分别能够故处理小体积(1-120mL)和大体积(3-1000mL)处理量,供需选择。提供SCIENTZ-48高通量组织研磨器,可搭配多种研磨球和适配器,能够灵活方便进行高通量样品研磨。提供HSC-2015L/HSC-3020L高速冷冻离心机两款,其中HSC-3020L是前一款的升级款。    以上,就是我们新芝生物能为植物源性食品农药残留检测实验提供的仪器清单,供需查询。  详情请登录新芝官方https://www.scientz.com  参考文献  1. GB23200.121-2021植物源性农残检测国标  2. 植物源性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_张丽  3. 植物源性食品中手性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_陈丹丹▼End
  • 即将实施! GB/T 42954-2023《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示431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修改单。其中GB/T 42954-2023《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为首次制定,该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正式实施。本标准描述了肥料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所用仪器、样品制备及提取过程、色谱及质谱参考条件、测定及试验数据处理过程。 01 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GB/T 42954-2023《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02 标准制定背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经人工提取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一类小分子物质,具有作用面广、针对性强、见效速度快、效益高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农药,需要严格按照登记批准标签上规定的使用剂量、时期和方法进行使用。如果肥料中隐形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造成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重复使用,导致农产品的质量显著下降,同时造成对农作物种植环境的残留危害,给百姓健康造成安全隐患。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动员部署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查处叶面肥等肥料中非法添加农药,尤其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违法行为。针对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测,国内已陆续制定GB/T 36204-2018、GB/T 37500-2019、GB/T 40459-2021,GB/T 40460-2021等多个国家标准,已发布的标准中胺鲜酯、多效唑、烯效唑已有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定量方法,但检出限相对较高;氯苯胺灵、噻节因、仲丁灵、氟节胺尚无检测标准。检测技术的缺失,成为隐形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技术难题。制定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标准,可进一步完善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技术体系,为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03 标准主要内容(一)明确了肥料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原理。本标准明确了肥料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由气相色谱和配电子轰击离子源的质谱仪串联完成,通过气相色谱将待测样品分离后直接导入质谱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采用串联质谱选择离子扫描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学噪音,提高信噪比,用色谱保留时间结合化合物的指纹质谱图鉴定组分,极大提高了对混合物分离、定性、定量效率。(二)建立了肥料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高效净化技术。一是对液体和固体样品的制备过程分别进行了描述:液体样品混匀后直接称取,固体样品粉碎后全部过1.0 mm试验筛;二是明确了提取试剂类别和纯度:提取试剂为色谱纯丙酮;三是对样品提取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称取样品于离心管中氮吹至近干,加入提取剂丙酮10 mL,室温下超声10 min;四是规定了提取液的净化过程:提取液经5000 r/min条件下离心5 min,上清液过0.22 μm有机相微孔滤膜。 (三)建立了肥料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气相色谱分离技术。本标准明确了气相色谱参考条件:1.色谱柱类型为石英毛细管柱,长30 m,内径0.25 mm,膜厚0.25 µm,固定相为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2.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以 20℃/min升到280℃,保持5 min。3.载气(氦气)流速:1.0 mL/min;4.进样口温度:280℃;5.进样方式:不分流;6.进样量:1μL。(四)建立了肥料中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质谱确证技术。本标准明确了质谱参考条件:1.离子源类型为电子轰击离子源;2.电子轰击源电离能量:70 eV;3.扫描模式:选择离子扫描;4.质量扫描范围:50 u至550 u;5.离子源温度:280℃;6.传输线温度:280℃;7.四级杆温度:180℃。本标准详细描述了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质谱分析参考参数,包括目标物定性离子、定量离子,另外还规定了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04 标准实施意义《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适用于肥料中胺鲜酯、氯苯胺灵、噻节因、仲丁灵、氟节胺、多效唑、烯效唑的测定。根据目前肥料中违禁添加或过量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现状,研究目标物的性质,筛选、优化肥料产品中各违禁组分的前处理方法,对肥料产品中的胺鲜酯、氯苯胺灵、噻节因、仲丁灵、氟节胺、多效唑、烯效唑进行测定,确定了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回收率高、易于操作的检测方法。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有如下意义:一方面,可以避免因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或过量使用带来的“药害”损失,保证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完善了国内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技术标准体系,提升了肥料检测行业标准化工作的能力水平,为打击在肥料中违法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为及开展肥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提高了检测及监管信息反馈工作效率,对于规范肥料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5 相关标准下载GB_T 40460-2021 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pdfGB_T 34764-2017 肥料中铜、铁、锰、锌、硼、钼含量的测定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pdfGB_T 40459-2021 肥料中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性筛选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GB_T 42955-2023 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杜马斯燃烧法.pdfGB_T 40462-2021 有机肥料中19种兽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GB_T 42954-2023 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dfGBT42954-2023.pdfGB_T 42958-2023 肥料产品使用说明编写指南.pdf 质谱仪涉及所有的分析测试行业,国际竞争的技术壁垒较高、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也是高科技产业共性技术。随着关系人类健康的生命科学、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学科的发展,质谱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同时也推动了质谱技术与仪器的快速发展。2023年仪器信息网联合北美华人质谱学会(CASMS),于12月12-15日联合举办第十四届质谱网络会议(iCMS 2023),会议中设立了质谱在食品分析领域的技术应用进展专场,聚焦质谱技术在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点击图片,免费报名参会!
  • 植物研究所成立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
    12月29日上午,植物研究所举行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启动仪式。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综合规划处处长刘杰、副处长许航,整合生物学处处长娄治平出席仪式,李家洋、植物所所长方精云院士、植物所匡廷云院士、洪德元院士为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揭牌。植物所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参加了启动仪式。  仪式由方精云主持,植物所副所长葛颂从资源植物研发的重要性及国内外现状,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成立的必要性,定位和研究内容,研究基础和条件,发展目标,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是植物所举全所之力,整合植物所在资源植物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的核心力量而成立的所级重点实验室,是植物所为适应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对生物资源的新需求,在深入分析中科院和植物所的定位和长远科技目标基础上,对植物所学科布局、科研组织方式做出的重要调整和尝试。  在学科定位上,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我国特色与优势资源植物为研究对象,发挥植物所基础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系统开展资源植物的收集、评价、研究和开发利用 在资源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的整合研究,解决我国在资源植物发掘与利用方面的重大科技难题和实际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资源植物的收集、评价和共享 (2)资源植物关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3)资源植物优良种质的发掘和利用。  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的目标是力争1-2年内在资源植物基础研究领域取得明显进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发队伍,建成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争取在5-8年内,在资源植物基础研究和种质资源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引领我国资源植物的创新发展,显著提升我国资源植物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生物产业升级,带动生物产业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争取最终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  在组织与管理形式上,作为植物所科研组织形式改革的试点机构,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将采取新的管理模式,以研究群(Research Team)和研究组(Research Group)为基本运行单位,每个群下设若干研究组。实验室目前设有6个研究群: 1)资源植物收集与评价研究群 2)植物抗逆机理与应用研究群 3)环境和能源植物研发研究群 4)园艺植物研发研究群 5)种子特性及应用研究群 6)药用植物研发研究群。  在评估评价机制上,实验室将根据基础类、应用基础类、技术开发类研究任务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在人才队伍方面,植物所引进了“千人计划”研究员桑涛任实验室主任,聘任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院士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即将就研究群负责人(Team Leader)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  刘杰受院生物局局长张知彬、副局长苏荣辉的委托致辞,对成立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表示祝贺,并希望植物所继续发挥基础性研究优势,加强交叉和综合性研究,特别是加强系统性研究。他说,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是研究所在经过深入研讨后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在强调基础性研究的同时,也强调科技成果产业化,整合分散的研究力量开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集成性研究,符合中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要着力实现的“9个转变”,符合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相信植物所在今后几年内一定会做出好成绩来,同时祝实验室早日进入院重点实验室序列。  李家洋对植物所在学科布局调整中的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植物所在资源植物研究方面有很好的研究基础,而成立资源植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可以将分散的研究力量整合起来,集中开展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体现了植物所的特色和优势。李家洋特别强调,作为历史悠久的基础类研究所,植物所需要找准定位,进一步凝练学科目标,凝聚研究力量,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前沿领域。李家洋希望植物所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和院“创新2020”规划,做好研究所的战略部署,统筹强弱学科、传统与新兴学科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通过“特色”学科建设,推动“特色”研究所建设。  方精云对院领导的到来表示感谢,同时感谢院领导和生物局对植物所工作的肯定与支持,感谢以葛颂为组长的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筹备组前期的努力工作。他简要阐述了重点实验室成立的简要背景,为适应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新需求,植物所将系统与进化、生态环境、发育与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和植物资源科学利用等5个研究领域作为重点领域进行部署。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是植物所面向国家对生物资源的重大战略需求而进行的重要举措,是植物所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研究所将用更加精良的装备,更加宽松良好的环境,更加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更加合理的评估体系来建设和管理实验室,使其在资源植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取得双丰收,并争取把若干个项目推向产业化。  植物所将以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的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和优化研究方向,整合研究和开发队伍,引进高端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加快形成植物研究所的资源植物研发的特色和优势,推动植物研究所“十二五”规划和“创新2020”规划的目标的实现。
  • 探秘逆境植物实验室
    这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它的四周由玻璃制成,看起来好像是一间巨大的温室,里面摆放着各色植物,有的植物因为长期未浇水,已经变得枯萎,有的植物则被特意种植在盐碱土壤中,还有的植物则被放置在具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它们所有的生长繁殖都被记录下来,进行科学研究。  这就是逆境植物实验室,用来观察植物的抗逆性,并且进行各种转基因实验。近日,记者来到了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对山东省逆境植物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探访。  狗尾巴草  进入温室  在山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楼前的空地上,记者见到了已经建成一年之久的“山东省逆境植物重点实验室”,据生命科学学院正在读博士的侯蕾同学介绍,这只是逆境植物实验室的一部分而已。  记者走进这间实验室发现,里面摆满了各种植物,有的植物因为缺水,叶梢已经开始发黄枯萎,还有的培养皿中带有一些白色的结晶颗粒。  “这些都是实验室要用的植物,”侯蕾向记者解释说,为了研究植物的抗逆性,实验室会专门针对不同的植物进行模拟生态繁殖。比如说有的植物会种植在富含盐碱的土壤中,有的植物则要种植在干旱的土壤中。更让记者惊讶的是,在温室的一角,记者居然发现了大量的狗尾巴草,而它们则是实验室进行抗逆实验的一部分。“我们给予这些狗尾巴草各种恶劣的环境,观察它们对恶劣的环境所产生的应变反应。”  除了进行模拟自然条件下恶劣的生长环境外,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跟教授们还在进行着各种尝试,比如通过各种特殊的灯光模拟紫外线对植物进行光照,考察植物的反应 或者是可以降低或提升温度,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等等。“事实上所谓的逆境实验室,就是给植物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逼迫促使它们在生长中对这些环境产生应对能力。”侯蕾告诉记者说,对于植物来说,当它们遭遇到严酷的逆境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变:“不可能每一株植物都会产生基因的突变,但是总会有一小部分的植物能够适应突变的环境,生存下去。”如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为的促进植物进行进化。  未来用海水种植水稻?  那么逆境植物实验室将为科学家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山师大的博士生导师张慧所描述的场景里窥得一二。  “我们都知道现在地球的淡水资源在减少,那么将来淡水不够用了怎么办?我们可以用海水来灌溉农田。”张慧向记者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未来的数年间,我国沿海各省将会在海边修建大量的水利工程,蔚蓝色的海水被引入内陆地区,经过河道或者专用的管道,然后送到水稻田中进行大面积的灌溉。  这些生活在蔚蓝色海水中的水稻,像普通的水稻一样生长,发芽,最后结果,然后被收割机收割,最终送上我们的餐桌 而困扰我们的干旱和沙漠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一株株特殊的植物开始在干旱的沙漠中快速生长,原本漫天的黄沙变成了绿洲 原本惧怕低温的农作物开始在北方不断的生长发育,威胁到我们身体的重金属污染也因为一些特殊植物的出现而被分解消化。  “这么说可能大家觉得是在痴人说梦,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研究植物抗逆性的专家来说,这个梦想已经距离现实越来越近了。”张慧肯定的告诉记者说。  喝盐水长大的满天星  张慧为何会如此确信海水种植水稻不是梦想呢?记者在逆境植物实验室中找到了答案。  在实验室的温室中,一种特殊的植物被大量培育,其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盐分,经过仔细观察记者发现,这些植物的表面都有着层层的白色颗粒,“这些白色的东西就是土壤中的盐分。”张慧告诉记者说,这种植物叫做补血草(即俗称的满天星)。与其他植物不同,补血草本身具有一种分泌盐分的能力,“这就好比我们人类,剧烈运动时,我们的汗腺会排出大量的汗水,补血草本身也具有这种类似汗腺的东西。”当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用含盐量高的水去灌溉补血草时,它们会把盐分通过根茎吸收,然后通过叶子表面的“汗腺”把其中的盐分排出体外,从而得以继续生存。  如今,张慧正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培育大量的补血草,然后在显微镜下将补血草叶面的“汗腺”分离出来进行观察,“为什么补血草会有这种汗腺,而其他植物没有呢?我们可以通过DNA的对比,发现其汗腺出现的原因,然后尝试着去把这种DNA镶嵌到水稻中去,让水稻也具有排泄盐分的能力。”  张慧告诉记者说,世界上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在研究类似的问题,“大家都在尝试着使用海水去灌溉植物,因为在未来淡水资源会越来越珍贵,所以如何利用海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在不同的环境下,植物会表现出各种抗逆性,比如说抗旱、抗盐碱、抗低温或者抗高温等等,这些都是植物的抗逆性。”张慧告诉记者说,我国一直很重视农业发展,因此在研究植物的抗逆性上投入了很大的资金:“希望我们通过植物的逆境实验,能够培育出抗旱、抗盐碱、抗低温或者是抗高温之类的植物,来改变生态环境,加大农业的发展力度。”  可以分解重金属的植物  “除了可以培育出抗旱、抗盐碱、抗低温高温的植物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植物的抗逆性来分解重金属污染。”张慧告诉记者说,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比如说蔬菜,前一段时间就有新闻报道说某些地方的蔬菜重金属污染超标,但是某些植物对于重金属有分解作用。”张慧告诉记者说,在一些富含重金属的矿山附近,往往会生长着一些植物,这些植物对于重金属污染已经有了分解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模拟矿山或使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培育一些植物,然后观察它们对重金属的抗逆性,根据它们的变化来选择出可以分解重金属的物种进行研究,然后培育出可以分解重金属或者是抵抗重金属的植物。”  名词解释  植物抗逆性  到底咋回事?  “任何一种植物,都具有抗逆性。”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慧告诉记者说,所谓的植物抗逆性,是指植物所具有的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举个简单的例子,仙人掌可以在极度缺水的沙漠中存活,海南的红树林可以长期生活在海水中等等,这都是植物所具备的抗逆性。”  张慧告诉记者说,在遥远的远古时期有很多的植物,当地壳因为运动而发生改变时,这些植物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剧烈变化:有的时候因为大陆的抬升,造成了气候的湿润和温度的降低,有时候地面的凹陷,导致了河水海水的倒灌,在环境的剧烈变化下,大批的植物因为无法适应突变的环境而死去,但是也有少数植物,虽然其生理活动遭到了重创,但是却顽强的活了下来。  周围生存环境的剧变依然在延续,这些顽强生存下来的植物开始逐渐的适应这些环境,于是它们继续开始繁殖,其体内的基因也开始逐渐变化,最后直至完全适应了现有的生存环境。“一些植物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抵抗各种胁迫因子,这就是植物的抗逆性。”张慧告诉记者说,正是因为植物具有这种抗逆性,才能够不断的适应环境,经过数千万年的不断进化,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各种植物。  “当然,正因为植物具有抗逆性,它们的其他方面就会减弱,比如说仙人掌,虽然耐旱耐高温,但是生长缓慢。”从事植物抗逆性基因研究多年的张慧不由得感慨造物主的神奇:“这就好像人一样,你的某一方面突出的同时,另一方面可能就会弱化,所以说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全能型人才就是这个原因。”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中心实验室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的市场情况和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家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近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七十五站: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院中心实验室(以下简称:中心实验室)。该实验室负责人刘善江研究员热情地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5月,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立最早的研究所之一。该所中心实验室是一集实验测试与实验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还拥有北京市肥料质量监督检验站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新型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站。  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院中心实验室负责人 刘善江研究员  刘善江研究员介绍到:“中心实验室现有员工20名,他们既有科研任务也承担检测业务,没有明确区分。总体来说,我们实验室1/4的精力从事科学研究,科研方向主要是相关检测方法的建立,监测与评价 另外3/4的精力是从事检测业务。”  “我们能提供的检测业务主要包括土壤、肥料、农产品、水、植物营养诊断等领域的检测项目与技术服务,具体项目视客户要求而定。实验室在无机检测方面较有优势,近年来也在增强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能力。实验室除了承担政府下达的抽查任务外,其它的检测业务也很多,每年承担的检测项目为3-8万个,检测收入约一百多万。”  “中心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名声在外,经过老客户的口碑相传,许多新客户都是慕名而来。客户既包括质监局、工商局这样的政府机构,也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还有百事公司等国内外大型企业,还包括种植户个体如农民,覆盖面较广。”待检样品客户送样  中心实验室田野博士带领我们参观了实验室,并介绍了仪器的相关情况。刘善江研究员还介绍:“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院所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近五年5年的财政专项经费的支持,除了配置齐全的常规仪器仪器设备外,也基本配置齐全了光谱设备与色谱设备,诸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光度计、原子荧光仪、ICP、ICP-MS、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质仪、离子色谱仪、氨基酸分析仪,明年准备购入液相色谱仪。。实验室的仪器以进口仪器为主。”  “明年实验室还要购进了一批价值近500万元的仪器。至于采购仪器的选型,我个人认为,在采购仪器时还是主要考虑仪器的市场普及性与本身的性能。如果该仪器的市场普及率高,在文献与标准中提到的方法都采用这台仪器进行,那么购买者可能更信赖,购买信心就会更强。”瓦里安 715-E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左)吉天仪器 AFS-920 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右)北分瑞利 WFX-1208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左)  岛津 AA-680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右)  赛默飞世尔科技 TRACE GC ULTRA 气质联用仪(左)  岛津 GC-2010 液相色谱(右)  莱驰 RM200 研磨机(左)  耶拿 2100TOC 测定仪(右)  承德华通 CTL-12 化学需氧量速测仪(左)  北京京立 LD5-2B 台式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右)  上海一恒 LRH-70 生化培养箱(左)  巩义英峪 SHZ-D(Ⅲ) 循环水式真空泵(右)  刘善江研究员(中)、田野博士(右二)与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合影  附录: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院  http://www.yzs.baafs.net.cn/   http://www.woyaoce.cn/member/T100887/
  •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产品配置方案
    2018年6月份,国内首部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联用系统用于多种农药残留检测的国家标准《GB 23200.113-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发布,并于2018年12月21日正式实施。《GB 23200.113-2018》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植物源性食品,包括蔬菜、水果、食用菌,谷物、豆类、油料作物,茶叶、香辛料,植物油等9大类23种样品基质。目标针对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包括有机磷、有机氯、菊酯、三唑类、酰胺类、三嗪类、苯氧羧酸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月旭科技针对GB 23200.113-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了梳理,整理出了该方法中所用到的样品前处理耗材、色谱柱耗材、分析标准物质以及通用耗材等,旨在为新标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上期回顾《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产品配置方案。GB 23200.113-2018《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产品配置方案表
  • Dolomite Bio隆重推出Nadia单细胞测序自动包裹仪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觉许多群体细胞,完整个体水平的研究只是研究多种类细胞,多个细胞共同作用的“平均值”,淹没了细胞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针对单个细胞的研究技术,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Single Cell Genomics Study)成为生物学研究迫切的方向,并成为再生医学,发育生物学,肿瘤研究,免疫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关键研究手段。 英国Dolomite Bio公司基于其已有的单细胞RNA测序系统和μEncapsulator细胞包裹系统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及客户反馈。2017年11月,Dolomite Bio公司隆重推出Nadia单细胞自动制备仪,可平行运行1,2,4,8个样品, 每个样品18min内可生成6000个单细胞库;专为DropSeq方案设计;使用一次性试剂盒,防止污染;自动检测试剂盒状态,触摸屏控制,全自动运行。同时,添加Nadia创新平台,可以使用自己的试剂,开发新的方法,可调节液滴大小、频率、温度、搅拌和时间等参数,一旦条件摸索成功,可通过Nadia单细胞自动制备仪在相同条件下平行运行2,4,8个样品。 Nadia单细胞自动制备仪及其创新平台的问世,为单细胞研究者提供了更多、更灵活的研究手段,相信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肿瘤、免疫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在真正的单细胞水平取得更大的进展!
  • 华南植物园发现新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
    由于工矿企业的发展,农业化肥的过量使用,污水灌溉等,中国乃至世界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它具有治理效果的永久性、治理过程的原位性、治理成本的低廉性、环境美学的兼容性、后期处理的简易性等优点。这个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超富集植物。虽然目前全世界已发现400多种超富集植物,但是大多数超富集植物都有生物量小,生长缓慢,弱抵抗力,种子少,缺乏与当地植物竞争的能力等缺点,所以能够真正应用于植物修复技术的超富集植物并不多。因此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来筛选更多超富集植物是非常必要的。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土壤生态与生态工程研究组博士研究生张杏锋在导师夏汉平研究员的指导下,首次提出了用土壤种子库-重金属浓度梯度法来筛选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并成功找到一种Cd的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Solanum photeinocarpum)。该方法是指利用土壤种子库筛选对重金属具有超富集特性的植物,然后通过重金属浓度梯度实验对其超富集特性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当土壤Cd浓度为60mg/kg时,少花龙葵的生长未受影响,根部Cd含量高达473mg/kg,茎、叶和地上部Cd含量分别达215、251和230mg/kg。在两个浓度梯度实验中,少花龙葵地上部Cd含量均超过Cd超富集植物的临界含量标准(100mg/kg),具有Cd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是Cd的超富集植物。  这一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环境工程领域主流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1,189: 414–419)上。  土壤种子库—重金属富集植物初步筛选实验中的植物种类(重金属添加到土壤中65天后)。最高的植物为少花龙葵。盆中数字分别表示如下:1-CK, 2-Cd4, 3-Cd8, 4-Zn100, 5-Pb300, 6-Pb600, 7-Cu100, 8-Cu300。
  • 台湾地区修订输入植物或植物产品检疫规定
    台湾地区修订输入植物或植物产品检疫规定,4月1日生效  2013年3月18日,台湾地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发布农防字第1021490147号公告,修订“输入植物或植物产品检疫规定”,并自2013年4月1日生效。修订要点如下:  1. 订定“澳大利亚产苹果鲜果实输入检疫条件”。  2. 修正“甲、禁止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一点第三十一项“国家或地区栏”规定,增列美国科罗拉多州除外规定。  三、修正“甲、禁止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一点第四十六项及“乙、有条件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二点第五项“国家或地区栏”规定,增列美国马塞诸塞州Worcester郡及俄亥俄州Clermont郡为光肩星天牛疫区,另纽约州Suffolk郡自疫区删除。  四、修正“乙、有条件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一点第一项“检疫条件栏”规定,增列澳大利亚产苹果依澳大利亚产苹果鲜果实输入检疫条件办理输入规定。  五、修正“乙、有条件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一点第二十三项“国家或地区栏”规定,增列以色列及韩国为细菌性果斑病疫区。  六、修正“乙、有条件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一点规定,增列第三十五项马铃薯斑纹病规定。  七、修正“乙、有条件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五点规定,增订未带地下部与果实的蔬菜及食用菌的子实体免办理首次输入风险评估的除外规定。  八、修正“乙、有条件输入之植物或植物产品”第十点检疫有害生物清单,于病毒类增列四种有害生物名单,及于杂草类增列四十三种有害生物名单 另于真菌类删除栎树猝死病菌(Phytophthora ramorum)。  详情参见:http://www.xmtbt-sps.gov.cn/download.asp?id=5897
  • 未来,植物基食品会是什么样?福斯首席科学家访谈
    本周,福斯参加的FBIF食品创新展中,创新论坛里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就是“新植物基时代”。植物食品业务正在不断发展。现在,如果你打开电子购物平台输入植物基食品,跳出来的产品有植物汉堡、植物酸奶、植物牛排,甚至还有植物酸菜鱼。未来,植物基食品会是什么样?让我们听听福斯首席科学家Mette Skau Mikkelsen的最新见解。「 Mette拥有植物食品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植物食品的成分研究、产品开发和营养评估等方面的工作。」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植物食品?这一切都是从大豆和豆腐开始的。豆腐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欧美广泛消费。它如今是许多无肉生活方式的人的重要蛋白质来源,也是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豆腐是一种受人欢迎的植物产品,但现在面临着其他蛋白质来源的竞争,这些蛋白质来源可以更好地复制动物肉的味道和质地。小麦面筋(如seitan)、真菌菌丝体蛋白(如quorn),以及豌豆和蚕豆等豆类蛋白在植物基产品中都越来越受欢迎,许多公司正在试验不同的发酵工艺,以使最终产品更有“肉质”。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些产品的味道和质地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伦敦的植物博览会上,我们吃了以色列Redefine meat公司的3D打印植物牛排。如果我不是事先知道,我会想,我吃了一块真正的牛排,但其实这是一块全植物牛排,由豌豆和大豆蛋白制成。“完全一样,又完全不同”,植物食品的未来包括以更好的方式复制动物食品,但作为植物食品本身,它们也应挖掘自己的独特价值。企业有很大的潜力去重新定义我们认为的植物产品,并在更大范围内挑战它所模仿的肉类。植物食品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最大的挑战是需要不断创新。新植物产品的开发需要在创新方面进行巨额投资。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增加给植物产品生产商增加了另一层压力,而在更传统的食品生产方面,这种压力并不明显。当谈到公众对植物性产品的兴趣时,许多趋势专家一致认为,该行业可能会遵循S曲线:开始时比较低,一段时间后迅速增长。起初,兴趣会很低,并会反复受挫。但随着规模的上升和价格的下降,市场渗透率可能会达到10%或更多。这就是线性增长突然转变为指数增长的关键点。这是我们在从冰箱到智能手机的数十种技术中看到过的趋势。FOSS 的植物食品研究都有哪些?在FOSS,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研究植物性食品。在“植物细胞”这个项目下,我们的创新部门有几位同事,他们正在为植物性行业创建分析解决方案。FOSS如何为食品体系的绿色转型做出贡献的一个例子是,在DTU国家食品研究所领导的一个项目中,FOSS与丹麦公司Thise Dairy、KMC、科汉森和哥本哈根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将MilkoScan&trade FT3用于检测植物性乳制品,并将尝试新应用开发,例如,监测发酵过程,以准备好适合这一新兴行业的解决方案。该项目旨在开发生产植物性发酵食品的工艺和发酵剂,比如以豌豆、燕麦和土豆为基础的酸奶产品。新的发酵剂将提高植物乳制品替代品的性能和质量,使所有全球生产商受益,并扩大乳制品行业以外的潜在客户范围。FOSS 的分析解决方案如何帮助植物食品产业?市场上的植物性食品正在蓬勃发展,生产商真的开始探究其质地和口味,尤其是肉类替代品。所有这些新食品都和传统食品一样需要分析的支持,以确保标准化的生产和安全统一的质量。我们一直在与植物乳制品和植物肉生产商密切合作,创建分析包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许多植物性肉类和乳制品制造商在生产中难以实现一致的质量,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其产品详细成分的了解。如果你想确保产品的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不变,你需要能够在整个生产过程的每一步,从原材料到成品,检测成分的关键参数。这也将使你能够使用正确的原材料混合物,并优化生产流程,从而减少浪费并降低成本。然后,你就可以始终如一地提供你的消费者想要的东西:一种美味、健康、对地球有益的产品。一种完全符合标签上所说的产品,没有更多,也没有更少。一种看起来、尝起来和感觉起来都像独特的“肉类和乳制品”的产品。同时,你达到了改进流程,降低成本,提高营收。
  • 赫施曼助力动植物中角鲨烯含量的测定
    角鲨烯是一种高不饱和的天然萜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妆品等相关领域。根据GB/T 43732-2024,动植物中角鲨烯含量的测定方法为:气相色谱法。非油脂类样品(油脂类样品直接皂化和甲酯化)经水解,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提取,皂化和甲酯化。用正已烷萃取,经气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实验涉及标准工作溶液的配置:角鲨烯标准工作溶液:用Miragen电动移液器加0.300mL标准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再采用20mL规格的opus电子瓶口分配器,stepper模式设置4个体积分别为1.00、2.00、4.00、5.00mL,然后按分液键,将4个体积的标准储备液(100μg/mL)分别加到100mL容量瓶中,用正已烷定容,得到质量浓度为3.00、10.0、20.0、50.0、100μg/mL的系列溶液。样品前处理:1.非油脂类提取:水解后的样品,用瓶口分液器加入10mL95%乙醇,混匀,然后加入50mL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振摇5min,静置10min。用少量的乙醚-石油醚混合溶液冲洗具塞试管和塞子,将醚层转移到250mL烧杯中。按照以上步骤重复提取水解液两次,将三次收集的醚层合并到250mL烧杯中。放置于水浴锅上蒸发至干得到样品提取物。2.皂化及甲酯化:将提取物用正已烷溶解并完全转移至25mL试管中,用氮吹仪吹干,用Miragen电动移液器加入1mL的1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在涡旋振荡器上振荡2min,用Miragen电动移液器加入5.0mL正已烷,在涡旋振荡器上萃取1min,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至中性,静置,使水相和正已烷相分层。用Miragen电动移液器取正已烷相3mL于10mL试管中,加入约0.3g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用0.22μm滤膜过滤,待测。移取液体的一般是量筒和移液管,存在三个缺点:一是敞口操作,对强腐蚀、有毒有害、挥发性的液体,存在安全隐患;二是操作上环节多,需目视确认凹液面,实现精度难以保证;三是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液体移取的工作需求。赫施曼瓶口分配器可代替量筒、刻度移液管,便捷、安全地进行0.2-60mL的常规液体(酸、碱、有机试剂等)的移取,而实验室移取小体积(几微升到10毫升)的液体,一般采用移液器。Miragen电动移液器,数值靠设定或选定,电机控制活塞运动,吸液和排液也更加稳定,还有步骤少、调数快、模式多等诸多优势。赫施曼的opus电子瓶口分配器分辨率可达微升,不仅可用于常规的等体积分液,一次装液还可完成10个不同体积的连续分液,可用于毫升级的母液添加和分液,大体积的型号可代替烧杯、玻璃棒、洗瓶,用于稀释液的快速、准确地添加,非常适合做标准曲线和毫升级大批量灌装。
  • 【瑞士步琦】人体免疫助力天然植物吉洛伊的冷冻干燥处理
    天然植物吉洛伊的冷冻干燥处理吉洛伊(Giloy)也称为心叶青牛胆(Tinospora Cordifolia),是一种印度阿育吠陀草药,在印度医学中得到认可并长时间使用;在我国湖北西部、陕西南部、四川东部、西藏东南部、贵州、江西、福建及两广地区均有分布。在梵语中,吉洛伊被称为“仙露”(Amrita),译为“永生之根”,源于它具有丰富的药用特性。在传统的印度医学中,吉罗伊是最有用的阿育吠陀草药之一。它被用作:增强免疫力治疗慢性发热促进消化治疗糖尿病减少压力和焦虑减轻哮喘症状治疗关节炎减缓肿瘤生长提高视力减少年龄痕迹防治呼吸系统问题在本应用中冷冻干燥作为一种干燥方法来保存吉洛伊。由于实验过程处于无液态水、无氧气和低温的操作环境下,冷冻干燥一直被认为是最适合保存天然植物及生物材料的技术之一。它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来去除水分,同时获得最高质量的最终产品,能够保留生物活性化合物,以及质地、颜色和气味,同时减少样品重量更加方便运输。吉洛伊茎和其研磨的膏体可以直接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干燥后的吉洛伊茎和膏体可以研磨成粉末,直接食用或做成果汁享用。尽管冷冻干燥是一种温和的干燥过程可以保留产品的特性,但某些特质:例如颜色、气味、质地、复水性、体积特性、流动性、水分活性以及营养物质和挥发性化合物的保留,都可能受到干燥过程的影响。例如,生物活性化合物和营养质量的保留,会受氧含量或过高温度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冻干方法时应考虑到这点:以吉罗伊为例,如果温度超过45°C,营养成分可能会受到影响,在设置冷冻干燥方法时必须注意这一参数。 1仪器和实验材料冻干机 BUCHI Lyovapor&trade L-200 Pro,搭配可加热搁板冻干软件 BUCHI Lyovapor&trade Software真空泵 Pfeiffer Duo 6”海尔低温冰箱 -40°C 2实验流程样品准备:新鲜采集的绿色吉洛伊茎 600g,切成长度约 5cm 块。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后放入托盘中,连同搁板一起放入 -40℃ 冰箱中进行预冻。冻干参数设定:经过一夜深度冷冻后,冷冻的吉洛伊茎连同托盘和搁板一同被转移到 Lyovapor&trade L-200 冻干机中,冷冻干燥参数如下表所示。可加热搁板的初始加载温度设定为 -25℃,然后设定升温至0℃。此次冷冻干燥分为初级干燥和二级干燥两步,初级干燥时长约为 12 小时,二级干燥搁板温度设定为 40℃,持续时间 12 小时 30 分钟。为保护植物中营养物质不受破坏,因此搁板温度控制在 40℃ 以避免达到临界温度。 3 实验结果冷冻干燥前冷冻干燥后在冷冻干燥处理后,可观察到吉洛伊茎已成功干燥。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植物外形未受任何影响,去除水分93.5%(下表)。描述重量(g)初始重量600最后重量172.58吉洛伊重量161.40总除水量%93.5 %本实验使用 LyovaporTM L-200 冷冻干燥机,采用一级和二级冷冻干燥编程的方法成功干燥吉洛伊植物茎。冷冻干燥是以温和并高效的方式除去产品中水分的技术,所以非常适合温和干燥吉洛伊这类天然植物。在干燥处理后,冻干的吉洛伊茎可以使用研磨机磨成粉,直接食用或制备成胶囊,也可以加入到果汁中,以获得其中植物性免疫活性成分增强身体免疫能力。4参考文献https://www.fda.gov/inspections-compliance-enforcement-and-criminal-investigations/warning-letters/emmbros-overseas-lifestyle-pvt-ltd-565631-02052019https://food.ndtv.com/health/10-amazing-benefits-of-giloy-the-root-of-immortality-1434732#:~:text=%E2%80%9CGiloy%20(Tinospora%20Cordifolia)%20is,of%20its%20abundant%20medicinal%20propertiesMayer, A.M. Harel, E. Polyphenol oxidases in plants. Phytochemistry 1979, 18, 193–215.Gibson, L.J.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mechanics of plant materials. J. R. Soc. Interface 2012, 9, 2749–2766.Kulkarni RC, Mandal AB, Munj CP, Dan A, Saxena A, Tyagi PK. Response of coloured broilers to dietary addition of geloi (Tinospora cordifolia) during extreme summer. Indian Journal of Poultry Science. 2011 46(1):70-74Bhattacharyya C, Bhattacharyya G.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Giloy, Tinospora cordifolia (Wild.) Hook. f. and Thomson (Menispermaceae): The magical herb of ayurve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 Biol. Arch. 2013 4(4):558-584.
  • Dolomite Bio成功举办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单细胞液滴包裹技术交流会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觉许多群体细胞,完整个体水平的研究只是研究多种类细胞,多个细胞共同作用的“平均值”,淹没了细胞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针对单个细胞的研究技术,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Single Cell Genomics Study)成为生物学研究迫切的方向,并成为再生医学,发育生物学,肿瘤研究,免疫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关键研究手段。 Dolomite Bio公司基于其已有的单细胞RNA测序模块系统和μEncapsulator单细胞包裹模块系统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及客户反馈。2017年11月,Dolomite Bio公司隆重推出Nadia高通量单细胞建库仪,可平行运行1/2/4/8个样品, 每个样品18min内可生成6000个单细胞库;专为DropSeq方案设计;使用一次性试剂盒,防止污染;自动检测试剂盒状态,触摸屏控制,全自动运行。同时,添加Innovate新方法开发平台,可以使用自己的试剂,开发新的方法,可调节液滴大小、频率、温度、搅拌和时间等参数,一旦条件摸索成功,可通过Nadia高通量单细胞建库仪在相同条件下平行运行2/4/8个样品。 2018年4月24日-27日, Dolomite Bio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澳门成功举办了Nadia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交流会,会议现场Dolomite Bio公司CEO Mark Gilligan先生详细介绍了液滴微流控技术应用在单细胞研究的优势,高通量单细胞RNA测序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B细胞和T细胞、FACS分选等应用,并现场利用Nadia单细胞建库仪和Innovate新方法开发平台演示了单细胞库制备的整个实验过程。现场部分客户被邀请亲自体验了实验过程,客户对实验结果非常满意,并对Nadia通量高、操作简单、Innovate灵活开放的特点给予了极大的肯定。清华大学会场中科院学术会议中心会场华大基因会场澳门大学会场Mark给客户演示Nadia样机
  • 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植物激素检测平台举办技术讲座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一系列天然微量有机物小分子化合物, 调控着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生理反应,但其定量分析检测一直是限制研究深入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北京)从2007年开始致力于植物激素测定平台的建设,经过不断努力探索,目前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生长素、脱落酸、茉莉酸和水杨酸等激素的测定方法,并对外提供技术服务,部分数据已发表在Plant Cell、Cell Host & Microbe等杂志上。  为了充分发挥植物激素检测平台的作用,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北京)于11月26日举办了植物激素检测技术讲座。  此次讲座由负责植物激素检测平台工作的褚金芳主持。Waters公司的王则含首先介绍了超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痕量组分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及优势。随后,褚金芳就国内外植物激素检测的现状、植物激素检测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建立以及植物激素检测流程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详细说明。来自所内外多个科研院所的7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大家就植物激素检测相关问题踊跃提问,并得到了细致耐心的解答。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