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光电关联整合平台

仪器信息网光电关联整合平台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光电关联整合平台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光电关联整合平台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光电关联整合平台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光电关联整合平台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光电关联整合平台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光电关联整合平台相关的解决方案。

光电关联整合平台相关的资讯

  • 广电计量签约无锡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
    近日,第十届IEEE下一代电子国际学术会议(ISNE 2023)暨第一届无锡集成电路产研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无锡高新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吴汉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倪松涛,市工信局局长冯爱东,区领导顾国栋、朱晓红、刘成,大会创办主席IEEE Fellow刘俊杰,以及来自全球集成电路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产业大咖出席活动。无锡广电计量作为第一批第三方技术服务型单位,入选测试服务(EMI/EMC 测试) 和失效分析及可靠性 (FIB分析) 服务子平台。   签约仪式上,吴汉明、崔荣国、倪松涛、冯爱东、顾国栋、朱晓红、刘成、刘俊杰共同见证无锡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平台)与无锡广电计量、华润安盛、迪思微、东南大学无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芯启博、纳瑞电子6家服务子平台合作签约。本次签约的子平台可优先为本地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包括失效分析及可靠性、测试服务、晶圆制造服务、封装服务等在设计、制造、封测等关键节点的公共技术专业服务,将进一步整合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实现资源优势互补、降本增效、协同发展。   在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领域,广电计量目前已投入300多台高端检测分析设备,形成了以博士、专家为核心的人才队伍;打造了8个专项实验室,1个功能安全认证中心,全面提升在元器件筛选与国产化验证、半导体器件与模块质量提升工程,以及车规级芯片AEC-Q认证这三大板块的检测和科研咨询服务核心竞争力,并完善半导体材料分析技术及集成电路量产测试技术能力,全方位打造一流的半导体产业检测服务平台。IEEE下一代电子国际学术会议(ISNE)是由“IEEE”与“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联合发起的大型国际学术系列会议。本届活动以“芯未来 与时代同频”为主题,邀请到50余名院士和专家,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高校的300余名学者和产业专家出席活动。会议重点围绕“先进集成电路设计及可靠性研究”“功率器件及集成电路”“集成光电器件”“新一代通信技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低维半导体材料及器件”“新型传感器研发及应用”等微电子、集成电路、信息控制及物联网应用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研讨。   广电计量是一家全国布局、综合性的国有第三方计量检测上市公司。无锡广电计量是广电计量的全资子公司,是无锡市重点计量检测机构、无锡市质量发展服务联盟的主要发起单位之一,并与无锡市合力打造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长三角经济圈的半导体、汽车、航空、轨道交通、食品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领域提供计量检测技术支撑。同时依托母公司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可为各行业领域客户提供便捷的技术服务。
  • 低温、磁场集一身,光、电测量总相宜——两月两篇顶刊,超精准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再露锋芒
    一、单层激子缘体的证据(Nature Physics)众所周知拓扑性和关联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量子相,其中许多原理仍有待探索。近的进展表明,单分子层WTe2在不同量子相之间具有高度的可调性,这一特点表明WTe2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这种二维晶体的基态可以通过静电调谐从量子自旋霍尔缘态转化为超导态。然而,关于量子自旋霍尔缘态的带隙打开机制仍不明确。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Ali Yazdani和 Sanfeng Wu(共同通讯作者)等报道了量子自旋霍尔缘体也是激子缘体的证据,它是由电子空穴束缚态(即激子)的自发形成引起的。文章于2021年12月发表于Nature Physics。原文图2,单层WTe2中电荷中性的缘状态相关测量 文章中作者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结合电输运测量和隧穿谱测量,揭示了在样品电荷中性点存在一种本征缘状态,并证实了这种电荷中性缘态的相关性质。作者提供的证据证明样品不是能带缘体或局域缘体,并支持了在激子缘体相的存在。这些观测结果为理解具有非平凡拓扑的相关缘体奠定了基础,并确定了单层WTe2是基态激子量子相材料,为以后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原文图4,隧穿光谱揭示的关联特征和金属-缘体跃迁在本工作中作者使用Quantum Design生产的完全无液氦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 DynaCool 和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OptiCool进行了电运输和vdW隧穿的相关测量。OptiCool在2018年面世以来作为新型的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受到了很多好评,并获得了当年的R&D100大奖。OptiCool的多种电学通道非常方便用户进行电学测量和栅压调控实验。OptiCool样品台直流通道(左)与腔体直流接口(右)OptiCool样品台交流通道(左)与腔体交流接口(右) 二、扭曲二维材料磁性体系中的磁畴和莫尔磁性的直接可视化(Science)扭曲非磁性二维材料形成的莫尔超晶格是研究奇异相关态和拓扑态的高度可调控系统。近些年来在旋转石墨烯等多种二维材料中都观察到了很多奇异的性质。在该工作中,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徐晓栋教授课题组报道了在小角度扭曲的二维CrI3中出现的磁性纹理。原文图1,层堆叠依赖的磁性和扭曲双层CrI3的磁光测量作者利用基于NV色心的量子磁强计直接可视化测量了纳米尺度的磁畴和周期图案,这是莫尔磁性的典型特征。该篇文章中利用MOKE和RMCD对样品的磁性进行了精细的测量。研究表明,在扭曲的双分子层CrI3中反铁磁(AFM)和铁磁(FM)域共存,具有类似无序的空间模式。在扭曲三层CrI3中具有周期性图案的AFM和FM畴,这与计算得到的CrI3 莫尔超晶格中层间交换相互作用产生的空间磁结构相一致。该工作的研究结果表明莫尔磁性超晶格可以作为探索纳米磁性的研究平台。原文图3,双三层扭曲CrI3的磁光和NV磁强计扫描测量图该研究工作中对扭曲CrI3的MOKE和RMCD测量中使用了基于OptiCool系统的低温磁光测量系统。OptiCool具有多个窗口,超低震动,1.7K-350K超大控温区间等诸多优点可以满足各种高精度的低温强磁场光学测量。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大数值孔径测量需求,OptiCool先后开发出了近工作距离窗口和集成物镜方案,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OptiCool近工作距离窗口(左)与外部物镜(右)安装示意图内部集成室温物镜(左)与集成低温物镜(右)定制化方案示意图 三、OptiCool设备简介OptiCool是Quantum Design于2018年2月新推出的超全开放强磁场低温光学研究平台,创新特的设计方案确保样品可以处于光路的关键位置。系统拥有3.8英寸超大样品腔、双锥型劈裂磁体,可在超大空间为您提供高达±7T的磁场。多达7个侧面窗口、1个部超大窗口方便光线由各个方向引入样品腔,高度集成式的设计让您的样品在拥有低温磁场的同时摆脱大型低温系统的各种束缚。OptiCool是全干式系统,启动和运行只需少量氦气。全自动软件控制实现一键变温、一键变场、部窗口90°光路张角让测量更便捷;控温技术让控温更智能;新型磁体结合了超大均匀区与超大数值孔径。OptiCool让低温光学实验无限可能。OptiCool技术特点:☛ 全干式系统:完全无液氦系统,脉管制冷机。☛ 8个光学窗口:7个侧面窗口,1个部窗口;可升底部窗口☛ 超大磁场:±7T☛ 超低震动:10 nm 峰-峰值☛ 超大空间:Φ89 mm×84 mm☛ 控温:1.7K~350K全温区控温☛ 新型磁体:同时满足超大磁场均匀区、大数值孔径的要求。☛ 近工作距离:可选3 mm工作距离窗口或集成镜头方案 【参考文献】1、Jia et al., Nat. Phys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67-021-01422-w2、Song et al., Science 374, 1140–1144 (2021) 26 November 2021
  • 新品发布 | 蔡司新一代冷冻光电关联显微镜解决方案
    冷冻TEM薄片制备和冷冻体积成像的全新工作流程解决方案 蔡司冷冻关联工作流程联接了光学显微镜和双束电镜(FIB-SEM),从而用于分析细胞的超微结构随着蔡司冷冻关联工作流程的发布,蔡司为生命科学研究团体提供了一种新的软硬件结合的冷冻显微镜解决方案。该工作流程将宽场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和双束电镜(FIB-SEM)无缝地连接起来,且便于使用。该解决方案提供了针对冷冻关联工作流程需求而优化的硬件和软件,从荧光大分子的定位到高衬度体积成像和用于冷冻电子断层成像的薄片减薄。冷冻关联显微镜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大分子结构分析技术。由于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可以不带人为假象的保存下来,因此冷冻显微镜可以在接近自然的状态下观察细胞结构。然而,这项技术却给用户带来了复杂的挑战,例如耗时的样品制备和成像流程、去玻璃化、冰晶污染或样品丢失。“在蔡司,我们通常致力于确保研究人员能够更快地采集数据,更好地分析数据。借助蔡司的冷冻关联工作流程,我们正朝着简化和优化科学家的工作流程的方向迈出下一步,以便他们能够完全专注于自己的研究。” 蔡司研究显微镜解决方案负责人Michael Albiez博士强调道。各种研究领域,如细胞生物学、癌症研究、植物科学和发育生物学,都将受益于冷冻显微镜获得的超微结构信息。蔡司冷冻关联工作流程帮助研究人员更容易获得这一先进技术,使他们能够更快地评估样品的质量,获得高分辨率、高衬度的3D数据流,并简化TEM薄片制备的工作流程。简化的工作流程和样本的安全传输蔡司冷冻关联工作流程联接宽场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蔡司Axio Imager、蔡司LSM 900/980 with Airyscan)和双束电镜(蔡司Crossbeam),以实现体积成像和TEM薄片的高效制备。专用的配件简化了工作流程,并有助于在显微镜之间安全的转移玻璃化样品。这些部件与冷冻关联显微镜样品台台Linkam CMS196V³和冷冻传输系统Quorum PP3010Z兼容。数据管理由蔡司联用软件ZEN Connect负责。这一系列的工具都有助于增强成像效果。最高的成像性能贯穿全工作流程得益于适用于冷冻成像的物镜和蔡司Airyscan探测器的高灵敏度,蔡司共聚焦显微系统能够以高分辨率探测和定位蛋白质和细胞结构,同时温和的光照可以防止样品去玻璃化。蔡司双束电镜Crossbeam提供了高衬度体积成像-甚至样品没有经过重金属染色。这两种方式为彻底了解超微结构提供了有价值的功能和结构信息。在室温下使用可提高工作效率不同于其他解决方案,该工作流程中使用的蔡司显微镜不仅可用于冷冻显微镜技术,也可用于室温的应用。将设备从冷冻状态转换为室温状态非常快速且无需专业技术。这种灵活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时间。成像平台可以从更高的利用率和更快的投资回报中受益。
  • 国科大冷冻光电关联显微成像技术成功解析神经突触超微结构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title="" alt=""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225/3c8aab60dba745dba378baa58e3763e7.jpeg" height="300"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450"//pp  2018年2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以封面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与生命科学学院毕国强、刘北明与周正洪教授合作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利用冷冻电子断层三维重构技术(cryo-electrontomography,cryoET)与冷冻光电关联显微成像技术(cryo- correlative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cryoCLEM)解析神经突触超微结构。/pp  突触是大脑行为、意识、学习与记忆等功能的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元,同时也是多种脑疾病发生的起源。精确解析突触的分子组织架构,及其在神经活动过程中的变化被认为是解密大脑奥妙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神经科学中最基础的研究工作之一。早期,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等研究发现了突触中的各种大量分子和细胞器组份,并揭示了突触的各种功能特性和可塑性规则。然而,由于研究手段的局限,突触中的这些不同的组件是如何组织成复杂的机器来执行不同的功能,还远远没有充分观察和解析。最新发展的冷冻电镜技术(cryoEM),尤其是cryoET技术能够实现对亚细胞乃至全细胞在纳米水平分辨率的三维成像,为突触分子组织架构的解析提供了契机。/pcenter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253px " title="" alt=""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225/1a09c6615b644cab8d1b801fb8bf6375.jpeg" height="253"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450"//p/centerp  合作课题组利用cryoET结合自主研发的冷冻光电关联显微成像技术实现了对中枢神经系统中两类最主要突触-兴奋性/抑制性突触的精确区分以及结构特征的定量化分析。通过将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培养在冷冻电镜的特型载网上,随后进行快速冷冻后并直接进行CryoET/CryoCLEM成像,课题组获得了一系列完整突触在近生理状态下的三维结构。结合定量分析手段,首次报道了抑制性突触的均匀薄片状突触后致密区结构,并发现两类突触中均存在椭球状突触囊泡,结束了关于两类突触在突触囊泡和突触后致密区形态精细结构上的由来已久的争论。进一步,利用当前最先进的结合了Volta相位板、电子能量过滤器和直接探测相机的冷冻电镜成像设备,合作课题组获得了突触在分子水平的精细组织架构,实现了在突触原位直接观察单个神经递质受体蛋白复合物及其与支架蛋白的相互作用。/pcenter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title="" alt=""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225/3d9159e6d55349468de507eb6529dbf6.jpeg" height="338" hspace="0" border="0" vspace="0" width="450"//p/centerp  这是当前国际上首次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对完整突触进行系统性定量分析。这一工作,一方面推动了对突触超微结构与功能这一“黑匣子”的解密,另一方面为突破冷冻电镜技术在复杂细胞体系中原位解析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组织结构这一技术挑战奠定了基础。/pcenterimg alt=""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225/45e3e783ec57412d8f858989386d1214.jpeg" height="454" width="356"//centerp  图: 利用CryoET解析离体培养海马神经突触三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渲染(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8年2月7号封面)/p
  • 蔡司ZEN Connect软件解析:光镜电镜图像数据关联 助力材料学研究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0516/463960.s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蔡司于去年推出了采用增强成像技术的软件模块——蔡司ZEN connect/span/a。3月4日,蔡司官方对这款软件模块进行了进一步解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0, 255) "i“组织任意来源的图像,实现多模态数据关联/i/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0, 255) "i  ——蔡司 ZEN Connect 助力材料科学研究”/i/span/strong/pp  大学、研究机构及工业实验室的材料研究人员均可以利用蔡司ZEN Connect软件,整合所有的显微成像技术(甚至包括非蔡司的系统)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pp strong 获得独特洞察力,提高效率,节省时间/strong/pp  蔡司 ZEN Connect允许用户对齐和叠加任意来源的图像。研究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蔡司 ZEN Connect的工作流程,从光学显微镜的大视场概览图像,无缝过渡到高分辨率显微图像。您可使用ZEN Connect软件在概览图像上进行导航,所有相关图像将自动出现在概览图像中。 然后不同模态的数据会以项目的形式有序存储,并带有直观的图像标签。/pp  strong关联工作台/strong/pp  关联工作台可以实现从样品的完整宏观视图放大到纳米级细节。以样本为中心的全方位关联工作环境可以处理多尺度和多模态图像。/pp  strong智能数据管理/strong/pp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材料显微研究也不断革新,研究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图像和数据,这种情况在研究机构中尤为明显。蔡司ZEN Connect 支持CZI、TIF、JPG、BMP、RAW等多种图像格式。蔡司 ZEN Data Storage软件将图像、数据与图像处理流程科学地分离开来,使实验室的每个人都能更高效地协同工作。/pp  strong蔡司ZEN Connect助力不同领域的材料研究/strong/pp  例如,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人员为了开发出更好的产品,需要对永磁体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人员可以对同一样品进行表面形态,以及磁学性能等的表征,从而全方位地理解样品。比如首先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大视场的成像,然后使用Kerr显微镜观察局部的磁畴,进而发现性能更优的磁体相。更进一步,如果需要对这些磁体相进行高分辨的表征,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纳米级别的观察,从而获得更微观的结构信息。所有尺度的分析结果、所有设备的分析图像,均可以关联起来,从而为永磁体的整体表征提供更全面的研究信息。/pp  此外,蔡司 ZEN Connect将多模态显微技术关联的能力为诸多材料研究领域带来了助益,如:研究钙处理钢中的夹杂物、石油开采或碳捕捉与储存。例如,研究人员可以获取成像和分析数据,将形态与化学成分相关联,以便更好地理解材料特性,从而推进钢的各向异性研究。研究碳酸盐岩的地质学家可以识别不同尺度的孔隙结构和体积。在这些实验中,蔡司 ZEN Connect能够始终将微观数据准确链接到宏观图像的对应区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a6065e39-bded-45be-945c-fbb14feb234c.jpg" title="1.jpg" alt="1.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291px " width="600" vspace="0" height="291" border="0"//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蔡司 ZEN Connect可始终将微观数据准确链接到宏观图像的对应区域,帮助大学、研究机构及工业实验室的材料研究人员得出独特的见解,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省工作时间。/span/pp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112, 48, 160) color: rgb(255, 255, 255) "strong关于蔡司/strong/span/pp  蔡司是全球光学和光电领域的先锋。蔡司致力于开发、生产和行销测量技术、显微镜、医疗技术、眼镜片、相机与摄影镜头、望远镜和半导体制造设备。凭借其解决方案,蔡司不断推动光学事业的发展,并促进了技术进步。公司共有四大业务部门:工业质量与研究、医疗技术、视力保健/消费光学和半导体制造技术。蔡司集团在40多个国家/地区拥有30多座工厂、50多个销售与服务机构以及约25个研发机构。/pp  全球约27,000名员工在2016/2017财年创造了约53亿欧元的业绩。公司于1846年在耶拿成立,总部位于德国奥伯科亨。卡尔蔡司股份公司是负责蔡司集团战略管理的控股公司。公司由Carl Zeiss Stiftung(卡尔蔡司基金会)全资所有。/pp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112, 48, 160) color: rgb(255, 255, 255) "strong蔡司研究显微镜解决方案/strong/span/pp  蔡司研究显微镜解决方案是光学、电子、X射线和离子显微镜系统的一站式制造商,并提供相关显微镜的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包括生命科学和材料研究以及工业,教育和临床实践有关的产品和服务。该部门的总部设立在耶拿。其他生产和开发基地位于奥伯科亨,哥廷根和慕尼黑,以及英国剑桥、美国马萨诸塞州皮博迪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普莱森顿。蔡司研究显微镜解决方案属于工业质量和研究部门。部门约6,300名员工在2016/2017财年创造了总额达15亿欧元的业绩。/p
  • 聚光携中科光电、吉天、鑫佰利等亮相CIEPEC2015—打造“绿色智慧环境”综合管理平台
    由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信部、住建部、北京市政府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于6月12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成功闭幕。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携中科光电、吉天仪器、鑫佰利、清本环保等下属子公司亮相本届环保展推出“智慧环境”整体规划建设方案。 作为环保行业最具权威、最专业的展会,CIEPEC吸引了国内外环保领域300余家领先的企业和专业人士展览和参观。展会期间,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王云龙、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振华、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会长王心芳等领导莅临展会现场参观指导。科技部领导莅临聚光展位指导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携中科光电、吉天仪器、鑫佰利、清本环保等下属子公司亮相本届环保展推出“智慧环境”整体规划建设方案。从环境物联网仪器仪表、环境信息化平台、环境大数据及咨询管理、环境治理工程及运营服务,聚光已实现从环境监测业务向环境综合管理转型。聚光科技环境事业部总经理接受《中国环境报》采访时说:“智慧环境建设方案为各地环保部门提供整体规划咨询方案,不只是简单的设备和监控平台,而是将整个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而这个平台,称之为“智慧型平台”。通俗地说,聚光科技就是要构建一个环保‘windows’,让环保部门的业务工作都在这个平台上运行。”聚光科技展台 政府自14年起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环境保护法》,今年4月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为“十三五”规划建设铺路。聚光紧跟 “十三五”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前实现业务能力储备,针对水、气、土壤为主题的环保产业提供规划、监测、治理及运营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在展会上,聚光科技展出的大气颗粒物单通道采样器PMS-200、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Mars-400便携式气质联用仪等仪器仪表以及浙江省空气质量(AQI)发布平台(实时发布浙江省内各个点位的空气质量,包括SO2、NOX、PM2.5、PM10、CO、O3等指数)、杭州市空气质量智慧管理平台等数据中心系统受到广大专业观众与政府领导的广泛关注,并在现场与公司研发人员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现场大数据演示系统 展会同期,高级工程师高利花代表聚光科技在展商技术交流会上做了关于“工业园区智慧安环一体化规划建设”的报告。针对工业园区环境纠纷突出、风险隐患突出、园区治理能力不足、缺乏科学有效的监控手段等问题,提出点、面、域的监管思路,对园区内企业的末端排放、危险废物、全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实现减排目标。聚光在展商技术交流论坛发言 此次聚光科技与下属子公司中科光电、吉天仪器、鑫百利、清本环保以环境舰队群模式参展。聚光于2011年成立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与集成应用,为环保、气象和科学研究部门提供相关咨询、产品和技术服务。同年并购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战略布局实验室仪器市场。2010年,公司成立清本环保工程(杭州)有限公司,提供VOC废气治理与服务,正式进入环境治理领域。并于2014年并购北京鑫百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废水处理业务。聚光科技构建起智慧环境全业务流程体系。 立足国家和企业用户对环境管理的需求,聚光将凭借自身产品开发能力和业务整合能力,依托全国销售服务团队,为实现中国“蓝天清水”和“生态城市”贡献力量。
  • 临床小型NGS诊断平台的契机——HBV病毒-肝细胞DNA整合检测
    概要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BV)肝细胞整合与肝癌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劫持多种细胞功能,以促进其复制和有利于病毒粒子的后代。为了确保这一点,一些病毒进化出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的能力,对宿主细胞产生各种后果,包括破坏基因、致癌或细胞过早死亡,并可能最终通过病毒DNA遗传信息在此过程中的改变、被筛选遗促进自身演化。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是逆转录病毒等病毒的必经步骤,而乙型肝炎病毒(HBV)作为逆转录病毒,早在1980年代即发现其可整合在宿主基因组中。HBV作为DNA致癌病毒之一,是被感染者产生肝细胞癌(HCC)的主要原因。在被感染的肝细胞中,HBV的DNA可以通过插入式诱变过程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造成基因组稳定性异常或者导致癌基因的异常激活等,从而诱发肿瘤的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整合的HBV基因组片段,会产生病毒蛋白,即使在未整合的HBV病毒复制被抑制后,也可能持续存在而导致细胞损伤。HBV整合片段几乎存在于全部HBV感染后肝癌中,从这个角度,它也类似肿瘤基因组突变,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继而出现靶向肿瘤中HBV蛋白的免疫治疗方案,促进HCC新型治疗策略的发展。因而针对HBV病毒整合检测的新的方法和技术,慢慢被重视,类似其他基于肿瘤突变检测的手段,可用于监测HBV慢性感染患者中肝癌的发生,并可用于治疗后肿瘤复发监测。HBV整合检测: 杂交、克隆、扩增和下一代测序(NGS)解决方案相对于巨大的人类基因组(3Gb),数百到2000个碱基的HBV DNA片段非常短,插入后会被淹没在宿主基因组背景中。此外,单个肝细胞含有的病毒整合数量有限。虽然目前没有充分的单细胞DNA水平证据探讨明确的单个肝细胞内的病毒整合数量,在携带HBV整合的基因组背景较为均一的细胞系中,HBV不超过10个。例如,HepG2.2.15细胞系最多可能包含5个整合【1】, PLC/PRF/5细胞系有9个整合区【2】。根据体外模型感染肝脏细胞的观察,估计每103∼104个细胞中约有1个整合【3】。因此,需要有足够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来识别组织大量细胞中相对有限的事件。早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用杂交方法证明细胞系和肿瘤组织中存在HBV病毒DNA的整合【4,5】。简单来说,在Southern印迹杂交中,经过限制性酶处理后的消化DNA与32P标记的HBV DNA探针杂交,对分离凝胶中的消化后DNA条带进行放射自显影,从而确定携带放射性片段的目标DNA片段,纯化的得片段可以连接入质粒中,并可以用于放射性标记制备后续原位杂交的探针。对携带整合的这些质粒克隆可以进行Sanger测序之前,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查看这些探针与染色体的结合,用这种经典细胞遗传学方法确定病毒整合体的染色体位置【6】。后续结合克隆测序,可以确定病毒整合位点的基因组序列及整合的病毒序列【7】。然而克隆策略本身效率较低,在大量克隆中筛选到的目标克隆较为繁杂,需要完成对大量克隆的单独测序也是制约分析通量的原因,因而对病毒整合的分析刻画缺乏一个全面、高效的技术平台。1995年,Minami等人开发了Alu PCR策略,改进HBV整合分析的方法【8】。Alu序列,作为常见的重复序列,在人类基因组中散在分布,将整个基因组间隔成相对较小的区域,长度适合于进行PCR扩增,在扩增引物引物对中,其中一个可以设计为特异性结合Alu片段,另一个特异性结合HBV序列(多选择HBV的X基因),即可以成功扩增病毒-宿主嵌合区域【9】。采用这种方法,Devrim等人在一项研究中快速从18名患者中发现了21个病毒整合【10】。类似的思路,为实现把巨大基因组分割成适合扩增的小区域,Mason等人首先用NcoI将肝细胞总DNA裂解成片段,同时NcoI在HBV基因组的核苷酸1374处切割DNA,然后将这些片段连接成环,用于病毒-宿主细胞连接处的嵌套PCR,作为整合检测的【11-14】。尽管如此,不是所有的整合都紧挨着Alu元件或NcoI的裂解位点,或者恰好整合了病毒X基因,分析受到扩增引物设计覆盖的影响,未必能无偏发现病毒整合事件。基于第二代测序平台(NGS)的解决方案,无论是直接测序还是病毒DNA富集后的靶向测序,可实现对几十到几百个样本的整合事件平行及近似无偏分析。提取的组织DNA被随机打断以构建测序库,生物信息学分析识别测序数据中所谓的 "交界读长 junction read"或 "嵌合读长 chimeric read",即源于整合事件的边界,由HBV和人类DNA共同组成的测序读长。前面提到HBV整合的频率相对较低,直接对组织核基因组测序需要足够的测序覆盖率/深度来发现边界区的嵌合片段。Jiang等人采用深度全基因组测序(80X,每个样本240G;240X,每个样本720G),在三个HBV阳性的HCC患者的成对肿瘤和邻近肝脏组织中发现了255个整合【15】。然而这种策略的高成本和高数据分析要求,限制其在人群中的广泛应用。目标DNA片段富集策略被证明在人类基因组外显子测序中非常有效降低了费用和分析负荷,激发了使用病毒DNA探针进行HBV DNA富集后再进行测序分析,从而大大降低测序量,每个组织样本仅用2G测序量即可实现对整合片段的深度测序【1,16】。基于此,Zhao等人在一项研究中从426名患者组织样本中,获得了4225个整合断点,从而为断点规律的分析提供更充分的数据支持,引发后续各研究团队的跟进【16-21】。HBV整合检测与肝癌液体活检病毒DNA富集策略在HCC组织中成功应用不久,2018年开始先后有团队公布在外周血游离DNA(cf DNA)中的尝试。我们的团队在2018年4月EASL年会上以Late Breaker摘要形式收录于Journal of Hepatology,在国际上首次用利用探针捕获方式实现对外周血HBV-宿主细胞整合片段富集,完整研究发表在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会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上【1】。同年,台湾中研院团队也报道其在肝癌手术前后的外周血监测结果,术后入血的HBV整合片断显著降低甚至消失,依旧存在外周血病毒整合片断检出的个体出现复发【22】。之后,我们在外周血游离DNA全基因组甲基化数据中意外发现,既往报道的病毒整合区域,无论病毒整合是否发生,在HCC组织中均出现显著的去甲基化现象,一些候选区域可作为cf DNA甲基化的标志物用于HCC筛查,表现出极佳的灵敏度合特异性(BMC Medicince,2021)【23】。今年,“无创产检之父”卢煜明教授在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22撰写最新肝癌液体活检综述 《Circulating bio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将上述三篇文章列为基于HBV整合的HCC检测的标志性技术进展。“没有配套治疗方案的检测不是好应用”,这应该是基因检测从业者在过去十几年学到的刻骨铭心的经验。明确诊断结果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然后怎么治疗呢?值得指出的是,2019年Antonio Bertoletti教授团队在Gastraneterology杂志提出利用针对源于病毒整合片断的HBV蛋白谱设计用于HCC免疫治疗的T细胞,并表明即使是整合入肝癌细胞的病毒DNA片段,即便不编码完整的HBsAg而仅是其部分片段,也可产生HBsAg衍生的表位,用于基于T细胞的肝癌免疫治疗【24】;2020年,de Beijer等人尝试确定HBx和聚合酶衍生的T细胞表位,用于有效的HBV抗原特异性免疫疗法【25】。慕尼黑工业大学病毒学研究所所长Ulrike Protzer教授作为科学创始人之一成立新加坡SCG细胞治疗公司,进一步拓展此种T细胞疗法对于HBV感染后HCC的临床治疗,其SCG101是第一个在美国、新加坡和中国获得临床试验批准的细胞疗法产品。可以预见,HBV整合位点的外周血无创检测配合HCC新兴免疫治疗方案,一方面可以动态检测肿瘤的复发,另一方面对HBV整合片断的分析可以协助此类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评估。肿瘤液体活检技术中,针对特定基因组突变进行检测,后期在临床推广过程中,受成本控制的要求,往往放弃NGS平台,检测仅需要针对特定位点进行PCR扩增后,对产物进行分析,反而带热了整体检测成本更为低廉、擅长候选位点分析的荧光定量PCR、核酸质谱平台。但病毒整合位点,断裂位点无论在病毒基因组还是在宿主基因组,均存在随机性,无法针对特定位点的检测。DNA序列捕获一方面克服了引物设计扩增无法全面涵盖全部病毒整合的特征,另一方面需要依赖NGS测序平台对断点进行序列分析,同时测序量不高,单个样本1-2G测序量,有可能成为医院小型测序平台,除无创产前诊断外新的拓展应用。此外,除HBV外,各种致癌病毒相关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案也迅速涌现,例如HPV的方案也逐渐浮出水面,未来病毒整合相关的临床检测应用,可真正赋能医院小型自建测序平台,充分展现其临床检测价值。图1 HBV整合断点捕获检测a.研究的阶段设计:阶段I:HepG2.2.15细胞系中捕获探针的设计验证;2)HBV感染后肝癌、胆管癌肿瘤和癌旁组织中的病毒整合检测;3)肝癌患者外周血、肝癌、癌旁配对样本的病毒整合片断分析;4)慢肝患者外周血的病毒整合片断检测;b.宿主DNA打断即整合边界人基因组序列模式特征示意: 整合位点有微缺失,整合区域两侧存在重复序列;c. DNA捕获富集病毒整合的原理;d. NGS平台测序通量要求及测序数据中整合边界来源的HBV-宿主嵌合测序读长的序列比对特征示意。参考文献详见附件:参考文献.docx作者简介:张大可博士张大可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 疾病发生、进展及治疗过程中的组织损伤或受累细胞群体的表观遗传重塑,主持及参加国自然、科技部国家“十三五”精准医学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等十余项,任中国抗癌学会肿瘤测序与大数据分析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Cancer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杂志编委;北航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期刊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杂志编委;Cell旗下The Innovation杂志青年编委;JCTH《临床与转化肝脏病杂志》2021年度优秀青年编委,共发表SCI论文3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21篇。如有技术干货、科研成果、仪器使用心得、生命科学领域热点事件观点等内容,欢迎相关行业朋友投稿。投稿邮箱:lizk@instrument.com.cn
  • 聚光科技:打造环保产业中的Windows平台效应
    编者按:随着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浙江大地的深入实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成为创新的主角,彰显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国际范儿。它们凭借着自主研发的高尖端技术,或成为了国内行业的龙头,或是与国外的跨国大牌企业较着劲。本网特别策划《“高尖端”技术在浙江》系列报道,带你走进这些企业中的“高富帅”。   浙江在线浙江科技新闻网01月07日讯 (见习记者 王莉)智慧环保,对很多人来说,这个词汇应该不会陌生。然而,什么是智慧环保,它对于生态坏境有着怎样的意义?对于政府有着怎样的价值?对于人们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关联?也许很多人就不太了解。  近年来,一直专注于工业气体在线分析与环境在线检测领域的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凭借着丰富的检测经验和强大的研发团队,不仅在环境检测领域保有全国市场最高占有率,且在污染源检测以及环境信息化方面,均领先于同行业水平。  聚光科技的目标是,希望产品线发展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将环保行业打造成类似于微软的windows平台。届时,在这个平台里,针对节能、环保、安全这三个方面,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且这些技术、管理方法,都已获得全国性的验证,并具国内外领先水平。  智慧环保的核心是关注城市的生态发展  聚光科技环境事业部行业战略研究部总监王奇锋透露,智慧环保将是聚光科技未来大力发展的重要领域。“智慧环保的核心关注点是城市的生态发展,因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就成为智慧环保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智慧城市的建设来说,难点不是技术,是顶层设计。”  什么是“顶层设计”?这是一个工程学概念,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智慧城市以城镇化和大数据为背景发展而来,城镇化的发展导致人越来越多,而城市的面积以及环境的承载力都非常有限,如何以最优的关联方式,印证和处理好彼此间的矛盾,这就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目的。”  王奇锋介绍,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借助于物联网技术,聚光科技与同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绝不是只为数据建库,更不是简单的数据采集,而是做与大数据相关的决策性分析。也就是说,通过主体建设以及环境的相关性分析来判断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以及城市的规划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比如,我们最近在做的智慧交通,将自主研发的传感器,放置高速公路的各个主要监测点,监测和采集车辆的流动信息、尾气的排放信息,然后,分析和判断周边高速公路对整个城市的污染情况,继而提出可行性的治理方案。”  挥发性有机物(VOC) 是未来监管的大方向之一  在王奇锋看来,如何力推智慧城市建设,首要的是对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做一个有效的评估体系,也就是说清楚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未来环境的变化趋势,按照目前的工业企业的发展进度,判断未来将会怎样,“还有最重要的是,能告诉政府如何集中优势资金投入,解决关键的环境问题。比如,政府在投入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本地代价,以及从中获益的代价,是污染多,还是节能多,这就需要进行有效评估。”  有效的评估体系,靠的不仅仅是专业从事环境研究的工作人员,还有尖端的检测设备。  王奇锋介绍,当下普遍认为,PM2.5是灰霾形成的“帮凶”,但真正“元凶”其实是附着在颗粒物上的重金属和VOC,这就需要相关的高尖端设备来协助处理。  VOC是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无味无色,可吸入,一旦产生就快速扩散,比如你进入加油站,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油气挥发的味道,这就是VOC。“如果对这类气体不加以监管和控制,将导致整个城市中VOC的无组织集中排放,人们大量吸入VOC后,会严重影响健康,甚至致癌。因而,对于VOC的监测治理将会是国内以及世界各国未来的一个方向。”  对此,聚光科技自主研发了拥有变温吸附技术的有机废气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装置、以及有机废气活性炭颗粒吸附回收装置,可将多种有机物高效吸附,吸附率达到75%到80%,不但可以治理voc,还将回收来的voc当二气燃料使用,为企业提供了最有效且经济的VOC治理技术。  还有油气回收技术以及浓缩燃烧技术。油气回收技术,通过冷凝,除去水和一部分油气重组分物质,可以有效回收油气,增加经济效益。而浓缩燃烧技术,通过转轮或转环吸附的浓缩作用,继而提高有机物浓度,并采用燃烧法将其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CO?)和水(H?O),实现实时达标排放。  发展环保事业需要了解国家战略定位  环保企业不单单是一个行业性的公司,或是区域性的发展模式,而是依托于政府引导,掌握政府的投资方向,包括国家战略定位等。这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有了很强的政策保障,符合国内以政府为引导的管理机制,在这样的管理机制内,最终将环保发展成产业化。“就目前来说,中国的环保行业还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有着极大的市场空间可供开拓,这也是聚光投身于环保行业的初衷所在。”环境事业部行业战略研究部总监王奇锋说。  王奇锋介绍,聚光科技的目标是希望产品线发展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将环保行业打造成类似于微软的windows平台。届时,在这个平台里,针对节能、环保、安全这三个方面,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且这些技术、管理方法,都已获得全国性的验证,并具国内外领先水平。  “我们也希望能够为工业用户、环保局、环保厅等单位提供更系统化、一体化、智能化的环保产品,例如环保物联网,从监测数据到采集传输数据再到分析决策的信息化,实现整体的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王奇锋说。(来源于:浙江科技新闻网)
  • 投资7000万元 国内首个光电探测器研发平台开建
    航展期间记者获悉,中航工业航电系统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将共同投资7000万元,联合建设“光电探测集成器件及应用实验室”,建设国内第一个全状态光电探测器研发平台。  根据协议,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以3500万元现金投资,建设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封装测试线,与电子科技大学已建成的6英寸MEMS加工线合并。这将成为国内第一个集MEMS设计、MEMS加工、器件封装与测试的全状态光电探测器研发平台。该平台将具备年产3000只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生产能力,通过10-15年的努力,将打造成一个年经营规模100亿元,国际一流的光电探测器供应商。  据了解,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导效应制成的一种光探测器件。所谓光电导效应,是指由辐射引起被照射材料电导率改变的一种物理现象。光电导探测器在军事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广泛用途。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新国表示,光电探测器的研发、生产是光电产业核心价值环节,本次合作将从根本上打破国外公司的产业垄断,对加速我国光电产业核心器件的自主创新进程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通过校企创新,将全面实现我国光电产业的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延伸。
  • 投资7000万元 国内首个光电探测器研发平台有望建成
    记者获悉,中航工业航电系统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将共同投资7000万元,联合建设“光电探测集成器件及应用实验室”,建设国内第一个全状态光电探测器研发平台。  根据协议,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以3500万元现金投资,建设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封装测试线,与电子科技大学已建成的6英寸MEMS加工线合并。这将成为国内第一个集MEMS设计、MEMS加工、器件封装与测试的全状态光电探测器研发平台。该平台将具备年产3000只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生产能力,通过10-15年的努力,将打造成一个年经营规模100亿元,国际一流的光电探测器供应商。  据了解,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导效应制成的一种光探测器件。所谓光电导效应,是指由辐射引起被照射材料电导率改变的一种物理现象。光电导探测器在军事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广泛用途。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新国表示,光电探测器的研发、生产是光电产业核心价值环节,本次合作将从根本上打破国外公司的产业垄断,对加速我国光电产业核心器件的自主创新进程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通过校企创新,将全面实现我国光电产业的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延伸。
  • 原子能院建成国内首个锕系元素化合物低温光谱研究实验平台
    近日,原子能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建成国内首个锕系元素化合物低温光谱研究实验平台,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该平台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兼具样品制备、精确光谱测定与计算、结构和性能研究的锕系化合物与材料研究设施,提升了我国锕系化合物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为锕系化合物的后续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低温光谱测定平台锕系元素(不包含钍)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电子能级光谱和相关的振动能级耦合光谱,对这些光谱进行精确测定,可为锕系浓度分析、化合物表征、配位研究以及反应性能等相关应用科学研究提供关键信息。然而受到温度展宽效应的影响,锕系化合物的光谱在常温情况下会呈现较宽的谱峰,形成较大重叠,无法提供精细的能级信息。相比于常温状态,温度展宽效应在低温状态下可被消除,谱峰将分裂成锐利的谱线,由此可有效区分光谱中的电子能级和振动能级,并与相关的物化性能明确关联。为此,放射化学研究所项目团队克服了洁净室改造、仪器调试、疫情影响等困难,成功建成国内首个锕系元素化合物低温光谱研究实验平台。该平台采用闭式液氦循环,可将锕系化合物样品降温到3.3K(开尔文)的低温;以窄线宽激光器作为光源、高分辨光谱仪作为探测器,可精细测定化合物的光谱;通过集成设计,实现了对同一低温样品进行荧光光谱及寿命、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的测定,并建立了针对相关光源和探测器校准、仪器信号同步以及大量实验数据的独特处理方法。通过测定代表性铀酰化合物的低温吸收与荧光光谱,项目团队确定了电子跃迁与振动能级的相互耦合,并拓展了锕系元素激发态计算方法,阐明了锕系离子f-f(电子壳层)电子跃迁与锕酰离子振动耦合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还通过在计算中引入一阶微扰方法,成功得出与电子跃迁能级耦合的不同振动能级。 基于院长期基础研究专项,原子能院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形成了一支专业的锕系化合物实验与理论基础研究团队。未来,项目团队将依托平台持续开展锕系化合物光谱能级测定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
  • 坐拥五家上市公司 上海仪电酝酿全面整合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引领上海国企改革方向的上海仪电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上海仪电),近年来却陷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困局。  参与上广电重组后,上海仪电在原有上海金陵、飞乐股份、飞乐音响三家上市公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广电电子和广电信息两家上市公司。不过,上海仪电旗下的这些公司均存在主盈能力不强、业务交叉同业竞争的问题,按照上海市《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上海仪电重组在所难免。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上海仪电董事长蒋耀强调:“仪电的整个业务要整合,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的方向。”  仪电系问题由来已久  仪电系的问题由来已久。  上海仪电的前身是上海市仪表工业局,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非常辉煌,甚至被认为是“上海制造”的代名词。1985年,上海的电视机、录音机、收录机产值分别占全国的15%、13.6%和16.2%。但到了1990年,这组数据已下降到6.5%、1.7%和6.8%。1992年,上海仪电下属企业亏损严重,仪表局整个系统账面负债率高达93%。  1995年,在经历仪电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过渡后,上海仪表局更名为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此后,上海仪电就成了上海市国资改革的试验田。  一位熟悉上海仪电的国资委人士认为,上海仪电的问题就在于公司的定位。作为上海国资委的资产整合平台,上海仪电过多地扮演了处置资产、消化历史包袱的角色,而没有做大做强自己的主业,浪费了很多机会。  “仪电系下面的几家上市公司盘子都不大,主业盈利能力不足。”上述国资委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从规模上看,仪电系几家上市公司与前段时间刚刚完成重组的ST东航、上海建工、上海医药等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制定三步走战略  2008年9月,上海市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由此掀起了新一轮上海国资改革的热潮。  一份来自仪电的内部文件显示,上海仪电已经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2009年至2011年明确制造业、不动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初始布局,进行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加大核心业务投入,剥离非核心业务,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业务重组,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二步,从2011年到2015年,集团将进行国内资源整合。集中仪电集团的优势,做强做大做好电子制造业,不断扩大不动产的规模和价值,稳步扩大非银行金融业务规模,逐步形成三大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 在此基础上,2016年到2020年为发展的第三步,集团在这个阶段将进行国际资源整合,通过兼并收购,加强技术、研发和品牌优势,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上海仪电的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具体的实施则是通过有进有退、有调整有重组的结构调整和业务重组,加快三大业务板块——电子信息制造业、不动产业和非银行金融业的发展。  三公司已确定发展方向  蒋耀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强调:“仪电的整个业务要整合,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的方向。小飞(飞乐音响)的定位很清楚,重点发展绿色照明 大飞 (飞乐股份)将主要发展汽车电子 上海金陵专注商办地产。”不过对于广电信息和广电电子下一步的重组,蒋耀并没有过多透露,只是谨慎地表示:“这两家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先把它救活,然后是梳理资产,再研究下一步的定位。”  从近一段时间仪电系的举动来看,在三步走和三大主业战略的指导下,上海仪电的调整已经展开。  11月5日,上海金陵股东大会通过了资产置换重组方案,一次性置出金陵表贴等七家电子制造类公司的股权,以置换控股股东上海仪电名下的怡科公司。通过置入商办房地产,上海金陵将成为上海仪电不动产资源整合平台。  无独有偶。11月13日,上海仪电控股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飞乐股份发布公告称,以1.93亿元价格向大股东上海仪电出售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100%股权。按照飞乐股份的说法,退出科学仪器行业是为了集中优势发展汽车电子产业。  分析人士认为,仪电系两家上市公司一系列的资产剥离背后,可能是基于相同的考虑。在上海仪电接手广电信息和广电电子后,两家公司相继进行了资产剥离,广电信息受让了上海夏普电器、上海科技网络通信以及上海索广映像等相关资产 而广电电子则出售上海广电富士和上海索广映像部分液晶相关业务,基本上成为“净壳”。  上述人士认为,上海金陵和飞乐股份剥离下来的电子制造和科学仪器类资产将有可能注入到广电信息 而相对资产较为干净的广电电子则有可能被华鑫证券借壳,成为上海仪电旗下的非银行金融业平台。
  • 2021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生命科学与电镜平台专场集锦(下)
    仪器信息网、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联合报道:2021年10月15-17日,由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主办、南方科技大学承办的“2021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在东莞市举办。大会共设置十个分会场:1)显微学理论、技术与仪器发展;2)原位电子显微学表征;3)功能材料的微结构表征;4)结构材料及缺陷、界面、表面,相变与扩散;5)先进显微分析技术在工业材料中的应用;6)扫描探针显微学(STM/AFM等);7)扫描电子显微学(含EBSD);8)低温电子显微学表征;9)生命科学显微成像技术研究;10)中国电子显微镜运行管理开放共享实验平台。10月17日,第八分会场(低温电子显微学表征)、第九分会场(生命科学显微成像技术研究)、第十分会场(全国电镜运行管理开放共享科研平台)分别围绕电镜在生命科学、生物学与医学、材料与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以及电镜平台管理等热点议题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分享经验。以下是各分会场部分专家的精彩报告内容:报告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张磊报告题目:《基于冷冻电子显微学的水环境微观体系结构与功能机制研究》张磊教授通过三维结构重构,对水环境物质单物体形貌、多物体相互作用进行了表征,实现了结构均一样品(稳态)的原子分辨率和结构动态性样品(瞬态)的纳米分辨率。在生命物质结构与功能机理研究方面,基于冷冻透射电子显微学技术,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明重要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原子分辨率结构,揭示功能作用物理机理,筛选特异分子药物。报告人: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张晴报告题目:《超低剂量冷冻电镜实现敏感金属钾与其SEI的原子尺寸成像》传统钾离子电池面临着材料选择照搬锂电、研究方向单一、未能发挥钾电特点及优势等问题,而固态电解质膜(SEI)是反映电极材料与电解液适配性的关键,但缺乏有效手段深入探究机理。张晴通过使用超低剂量冷冻电镜首次成功获得了电子极度敏感的钾金属与钾基SEI高分辨图像,得到了钾基SEI代表性结构模型和化学组分信息,为优化钾电池电解液选择,实现商业化提供了见解和指导。报告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朱艺涵报告题目:《低剂量电子显微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在电子辐照下,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的结构是不稳定的,辐照损伤的机理十分复杂。朱艺涵教授通过低剂量电子显微技术得到了的MOFs和COFs的高分辨成像,并探索了MOFs材料在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雪锋报告题目:《冷冻电镜观察金属锂电池》王雪锋研究员通过冷冻电镜研究锂离子电池和金属锂电池等辐照敏感材料,得到了纳米和微米尺度的结构、成分和分布信息,发现金属锂沉积经历了非晶到结晶转变,为制备高性能锂电池提供了策略、指导和依据;同时通过冷冻电镜结合聚焦离子束等先进表征手段系统性研究了全固态电池的界面问题。报告人:浙江大学研究员 张岩报告题目:《Insights into lipid regulation of GPCR signaling》张岩在报告中提出,研究发现胆固醇稳定存在于GPCR-G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中;磷脂PI4P在5-ht1A受体功能中起关键作用;脂质不仅提供膜环境,而且调节受体活性。报告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名姝报告题目:《基因编码的超分辨成像探针》张名姝研究员报告中提到,超分辨荧光成像揭示了生物分子纳米尺度的精确结构和动态定位,而光电关联成像整合目标分子的特异定位和细胞环境的超微结构;发展了新探针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活细胞成像的时空分辨率,实现厚组织样品高精度光电关联成像以及双色超分辨成像;最后介绍了关于红色超分辨成像探针和双色光电关联探针的最新进展。报告人:北京大学工程师 刘轶群报告题目:《双束扫描电镜在生命科学应用详解》刘轶群使用双束扫描电镜针对不同课题,选择不同工作距离、拍照电压、束流以及制样条件的组合,完成更大尺度的三维重构;通过多种电镜结合应用,实现了如利用三维光电关联获得样品三维结构及目的蛋白定位、用APEX标记确定目的蛋白定位、使用免疫电镜确定目的蛋白定位等应用。报告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陈明霞报告题目:《温度对电镜生物样品的影响》陈明霞报告中讲解了生物医学电镜样品制备中的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并研究了温度对细胞结构的影响,对于样品在戊二醛内结冰样品、直接进入液氮样品、未在戊二醛固定液内结冰样品的可用性进行了探讨。报告人:中山大学副教授 卫斌报告题目:《二维材料结构相变与亚稳相的原位研究》卫斌副教授对二维材料相变与亚稳相——二碲化钼从2H到1T’的相变、硒化镓相变与高温亚稳相、硒化铟中亚稳相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报告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高级工程师 高尚报告题目:《EDS和EBSD的测试技术进展》高尚从扫描电镜的发展方向,谈到了电镜分析的技术限制、SDD探测的普及和几何优化、窗口优化等。随着显微分析技术的进展,SDD探测器及CMOS探测器在拓展技术适用范围的同时,降低了对测试条件的要求,并且在微观和宏观尺度上拓宽了表征范围,使得EDS和EBSD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伴随着EDS和EBSD变得日益强大,扫描电镜可以同时具备成分、结构和成像功能,更全面地反应样品的微观特征,变得更为强大。报告人: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师 张杨报告题目:《FIB-球差电镜在材料学科中的应用》张杨分享了西安交大分测中心电镜实验室的情况、FIB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球差电镜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电镜管理实践及规划四部分内容。报告中还分享了电镜在压电薄膜——柱状有序结构、功能氧化物薄膜-纳米共存相、弯曲氧化物薄膜、热电半导体点缺陷-置换原子等案例中的应用。报告人:浙江大学副研究员 王晋报告题目:《扫描电镜原位力学表征测试方法》王晋报告中介绍了开发的基于SEM原位一体化表征平台,通过高通量表征与大数据集成,探索从案例式研究向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的材料研究途径;发展了先进的高温力学耦合的表征方法,借助科学手段和定量化数据,促进材料的研发水平。颁发优秀报告奖(部分合影)10月17日,随着第八分会场(低温电子显微学表征)、第九分会场(生命科学显微成像技术研究)、第十分会场(全国电镜运行管理开放共享科研平台)的报告接近尾声,2021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也即将圆满结束。【系列报道】:2021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生命科学与电镜平台专场集锦(上)【系列报道】:2021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生命科学与电镜平台专场集锦(中)【点击报道专题链接】——2021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专题
  • 华大智造携手安捷伦 共推测序平台与实验室信息化系统深度整合
    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2019年11月12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与华大智造在高通量测序领域展开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测序平台和实验室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为行业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高通量测序整体解决方案。/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近日,在深圳举行的第14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安捷伦与华大智造与举行了“华大智造DNBSEQTM-安捷伦SLIMS合作签约”仪式。华大智造执行副总裁刘健与安捷伦Genohm高级总监及总经理Frederik Decouttere签署了合作协议,华大智造总裁余德健、安捷伦副总裁兼软件与信息事业部总经理John Sadler见证了签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1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00c61956-b333-4e0f-8ef8-f39ee7b5b1bb.jpg" title="安捷伦与华大智造签约现场.jpg" alt="安捷伦与华大智造签约现场.jpg" width="600" height="401" border="0" vspace="0"//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安捷伦与华大智造签约现场/span/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签约人左为:安捷伦Genohm高级总监及总经理Frederik Decouttere;/span/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右为:华大智造执行副总裁刘健)/span/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DNBSEQTM是华大智造测序仪的基础核心技术,主要包括DNA单链环化和DNB制备、规则阵列载片、DNB加载、cPAS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技术、双端测序技术、碱基识别算法等。该技术具有高准确性、低重复序列率、低标签跳跃的重要特性,能有效避免传统PCR测序中出现的错误积累。以DNBSEQTM为核心,华大智造开发了覆盖高、中、低通量和各应用场景的系列测序平台。/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安捷伦SLIMS是一款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和电子实验记录本(ELN)功能的实验室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包含电子实验记录本、样品管理、工作流管理、订单管理、数据展示板五大主要功能模块,可应用于生物样本库、医药行业QA/QC、高通量测序、分析实验室、临床诊断等多个行业,符合全球多个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通过此次合作,华大智造DNBSEQTM系列测序平台将与安捷SLIMS实验室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深度整合,从而实现硬件与软件的无缝对接。/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在此次签约仪式上,安捷伦Genohm高级总监及总经理Frederik Decouttere分享了此前安捷伦SLIMS与华大智造于澳大利亚华大实验室开展的合作。该合作始于2017年,实现了华大智造测序平台与SLIMS的无缝对接,并根据澳大利亚定制的实验室需求,完成了库存管理,实验流程的在线版本管理。/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基于这样的良好基础,双方均对今后的合作充满信心,华大智造执行副总裁刘健表示:“这项合作充分发挥了双方优势,期待通过双方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实验室运行效率,为更多应用领域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安捷伦副总裁兼软件与信息事业部总经理John Sadler表示:“安捷伦SLIMS团队期待与华大智造开展一个长期并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共同推进高通量测序行业发展”。/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此次合作对于测序行业的多种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安捷伦SLIMS与华大智造广泛且多元化的生命科学仪器相结合,整套系统不但能充分发挥仪器的综合潜能,同时还能更加便利地整合更多外部仪器,将实验室多种设备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用户同时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益。/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关于华大智造/strong/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大智造)秉承“创新智造引领生命科技”的理念,致力于成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专注于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精准医疗、精准农业和精准健康等国计民生需求,提供实时(Real Time)、全景(Whole Picture)、全生命周期(Life Long)的全套生命数字化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strong关于安捷伦科技公司/strong/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拥有50多年的敏锐洞察与创新,我们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在2018财年,安捷伦的营业收入为49.1亿美元,全球员工数为15550人。/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right "来源:安捷伦/p
  • 力扬:将优秀资源整合在一个平台 为用户打造整体解决方案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5年10月27-30日,第十六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BCEIA 201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多家业内知名仪器厂商携带最新产品盛装亮相。/pp  作为此次展会的战略合作媒体,仪器信息网在此次展会现场视频采访了多家知名的国内外仪器厂商,共同记录了全球科学仪器行业的技术创新及应用进展。/pp  力扬企业有限公司在BCEIA2015展会上举办了高效实验室科技活动,据销售总监陆高宏介绍,本次高效实验室科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向国内用户推广一些国外成熟的产品,同时将国外的优秀资源整合在力扬这个平台上,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产品。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打造整体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pp  另外,此次展会上,力扬也带来了溶出仪、薄层色谱-质谱联用接口、超临界流体色谱制备系统等很多国外企业的优秀产品。/pscript src="https://p.bokecc.com/player?vid=B896D79C2F1E2D63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tru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playertype=1"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 QD公司隆重推出全新的PPMS、Versalab平台光电输运性质测量产品
    2016年美国物理学年会上,Quantum Design公司隆重推出一款全新的应用于PPMS和VersaLab平台的光电输运性质测量选件。该选件包含了一根集成有光纤及样品托的多功能样品杆以及光源和单色仪,结合PPMS和VersaLab平台的电输运测量功能,该光电输运选件将能够帮助用户实现光照下对样品电输运性质的研究。该选件的推出,进一步拓展了PPMS综合物性测量系统在光、电磁等多种环境下对样品物理性质的研究,也给用户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PPMS、Versalab平台光电输运性质测量选件 在此次更新的光电输运性质测量选件中,光源为100W卤素灯光源,输出的波谱范围从350nm一直延伸到1850nm,通过单色仪,能够输出约为10nm线宽的单色光线,并能够在整个波谱范围进行变化。结合PPMS和VersaLab系统的变温或者变磁场样品腔环境,我们将能够在不同温度以及不同磁场条件下对样品进行不同波段光辐照下的电输运性质研究。PPMS平台正在用光电输运性质测量选件进行光电性质测量 该光电输运选件能够同时支持两个4线法测量的样品同时进行测量,方便用户在同样的物理环境下对多种不同组分样品进行更直观的对比,也大大提升了样品测试的效率。我们也期待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PPMS系统以及我们新的选件做出更多更的科研成果。不同温度下的光电阻测量数据 相关产品PPMS 综合物性测量系统: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7086.htm完全无液氦综合物性测量系统 DynaCool: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8553.htm多功能振动样品磁强计 VersaLab 系统: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19330.htm关于Quantum Design Quantum Design是的科研设备制造商和仪器分销商,于1982年创建于美国加州圣迭戈。公司生产的 SQUID 磁学测量系统 (MPMS) 和材料综合物理性质测量系统 (PPMS) 已经成为公认的测量平台,广泛的分布于上几乎所有材料、物理、化学、纳米等研究领域的实验室。2007年,Quantum Design并购了欧洲大的仪器分销商LOT公司,现已成为著名的科学仪器领域的跨国公司。目前公司拥有分布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巴西、印度,日本和中国等地区的数十个分公司和办事处,业务遍及全球一百多个和地区。中国地区是Quantum Design公司活跃的市场,公司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几十年来,公司与中国的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合作有成效,为中国科研的进步提供了先进的设备以及高质量的服务。
  • 高分子表征技术专题——荧光关联光谱在高分子单链研究中的应用
    2021年,《高分子学报》邀请到国内擅长各种现代表征方法的一流高分子学者领衔撰写从基本原理出发的高分子现代表征方法综述并上线了虚拟专辑。仪器信息网在获《高分子学报》副主编胡文兵老师授权后,也将上线同名专题并转载专题文章,帮助广大研究生和年轻学者了解、学习并提升高分子表征技术。在此,向胡文兵老师和组织及参与撰写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高分子表征技术专题前言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们要做好高分子的科学研究工作,掌握基本的表征方法必不可少。每一位学者在自己的学术成长历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有幸获得过学术界前辈在实验表征方法方面的宝贵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高分子实验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中国的高分子学术论文数已经位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国内关于高分子现代表征方法方面的系统知识介绍较为缺乏。为此,《高分子学报》主编张希教授委托副主编王笃金研究员和胡文兵教授,组织系列从基本原理出发的高分子现代表征方法综述,邀请国内擅长各种现代表征方法的一流高分子学者领衔撰写。每篇综述涵盖基本原理、实验技巧和典型应用三个方面,旨在给广大研究生和年轻学者提供做好高分子表征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训练。我们的邀请获得了本领域专家学者的热情反馈和大力支持,借此机会特表感谢!从2021年第3期开始,以上文章将陆续在《高分子学报》发表,并在网站上发布虚拟专辑,以方便大家浏览阅读. 期待这一系列的现代表征方法综述能成为高分子科学知识大厦的奠基石,支撑年轻高分子学者的茁壮成长!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术界同行一起加入到这一工作中来.高分子表征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高分子学科的持续进步,为提升我国高分子研究的国际地位作出了贡献. 借此虚拟专辑出版之际,让我们表达对高分子物理和表征学界的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敬意! 原文链接:http://www.gfzxb.org/article/doi/10.11777/j.issn1000-3304.2020.20238《高分子学报》高分子表征技术专题链接:http://www.gfzxb.org/article/doi/10.11777/j.issn1000-3304荧光关联光谱在高分子单链研究中的应用周超 1,2 ,杨京法 1,2 ,赵江 1,2 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机构 北京 1001902.中国科学院大学机构 北京 100049作者简介: 赵江,男,1967年生. 分别于1989年、1992年在吉林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分别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日本产业综合研究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起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Fellow. 以单分子荧光显微与光谱方法开展关于高分子物理基础性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多电荷大分子、聚合物表界面、高分子动力学、相变与玻璃化转变等 通讯作者: 赵江, E-mail: jzhao@iccas.ac.cn摘要: 荧光关联光谱(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FCS)是一项用于研究体系动力学性质的统计光谱技术,随着它被引入材料与化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了大量全新的研究成果. 该技术在高分子科学研究中也逐渐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聚合物结构和动力学方面,这表明它在高分子领域的巨大潜力. 本文将从FCS的基本原理、实验技巧以及在一些具有挑战性体系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着重介绍它在高分子溶液,如聚电解质溶液、高分子混致不溶现象,以及不同的表界面体系中取得的新成果,展示FCS区别于其他传统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关键词: 荧光关联光谱 / 高分子 / 聚电解质 / 表界面 / 混致不溶 目录1. 荧光关联光谱的基本原理2. 荧光关联光谱的实验技巧2.1 实验样品的标记和纯化2.2 激发体积的校准3. 荧光关联光谱在高分子单链研究中的应用3.1 FCS在聚电解质体系中的应用3.2 FCS在高分子混致不溶现象中的应用3.3 FCS在表界面体系中的应用3.4 FCS在有外场作用的体系中的应用4. 荧光关联光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5. 结论参考文献高分子物理研究的目标之一是探究聚合物在不同尺度上的结构与动力学,及其对于高分子体系性质的决定性. 其中,聚合物构象是最为基础的研究内容. 高分子构象是指由于主链上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链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对于中性聚合物体系,由于分子链的结构自相似性,利用标度理论可以成功描述其在良溶剂、θ溶剂以及不良溶剂中分子链的尺寸. 散射技术是研究高分子链构象最成功的方法,如:光散射、X射线散射以及中子散射. 就动态光散射而言,它通过检测高分子溶液散射光强随时间涨落而得到其关联函数,从而获得单分子链的扩散速率信息,并获得分子链的流体力学半径信息[1,2]. 结合静态散射实验所获得的回转半径,可以确定聚合物在溶液中的形态[3,4]. 虽然光散射方法在具有短程相互作用的中性聚合物体系表征中非常成功,但是该项技术在一些条件或情形下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多电荷体系、多组分复合体系、表界面体系等. 在多电荷体系中,多重长程静电相互作用使得动态光散射信号中出现令人费解的“快慢模式”[5~7]. 用光散射法来考察高分子的混致不溶现象时,混合溶液中强烈的组分涨落导致强烈的光散射背景信号,严重影响了光散射对信息的提取[8]. 因此,采用新的技术和研究方法开展高分子表征无疑是重要的.荧光关联光谱(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FCS)是表征高分子的有效新方法之一. 它与动态光散射同属于光子相关光谱技术,通过分析光信号的涨落而得到分子链动力学信息. 然而,FCS具有很高的探测灵敏度,通过获取荧光涨落信号而得到单个分子的动力学信息. 荧光关联光谱技术是由Madge、Elson和Webb[9~11]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随着Rigler等[12]将共聚焦技术引入,FCS得到快速发展. 采用共聚焦显微技术,FCS的激发-探测空间体积缩小至~10−15 L,激发-探测空间内的分子数目大大地降低,实验的信噪比也随之提高. 与此同时,具有很高灵敏度的单光子检测器的采用使得FCS实现了单分子水平的测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据采集卡能够实时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和相关性计算,使得FCS技术得到了重要的突破,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FCS在高分子物理研究中逐渐表现出重要作用,相比于传统的散射技术,它有着独特的优势. 第一,FCS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以在极稀薄条件下(~10−9 molL−1)进行测量,同时具有达到光学衍射极限空间分辨率(~200 nm)与出色的时间分辨率(10−6 s). 第二,FCS的信噪比与聚合物的分子量无关. 在实验中,聚合物链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实现一比一的荧光标记,因此,分子量不同的样品对于信号的贡献相同. 但是,对于光散射技术而言,散射光强与聚合物分子量具有依赖性,因而信噪比也随之改变,分子量偏小样品的实验难度较大. 第三,对样品的荧光标记同样带来了可选择性与识别性,实现了同一体系中不同组分的区分式研究. 例如,通过对不同组分使用不同的荧光分子进行标记,采用多色FCS对各组分间的运动及其关联进行分析;也可选择性地对多组分体系中的特定组分进行标记,实现复杂体系中特定组分的研究.伴随着FCS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其他研究手段的联用,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生物领域[13~15]到胶体[16,17]、聚合物[18,19],从溶液[20~23]到熔体[24~26]、凝胶[27~29]、表界面体系[30~32]等,都取得了许多原创性的成果. 值得指出的是,FCS在测量平动和转动扩散系数、反应速率常数、平衡结合常数、细胞内粒子浓度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33~35].1. 荧光关联光谱的基本原理当一个体系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分子的热运动会导致体系浓度、密度等发生局部涨落. 通过相关分析方法,计算这些局部涨落的关联函数,就可以从信号中提取出体系的热力学信息. 动态光散射技术正是运用了此方法,通过测量溶液的散射光强随时间涨落而获得其关联函数,从而获得样品的动力学信息. 荧光关联光谱测量共聚焦空间内样品荧光强度随时间的涨落,通过计算其关联函数而得到对涨落有贡献的热力学性质信息.在激发空间内在任一时刻荧光强度F(t),激发空间内荧光信号在t时刻的强度涨落δF(t)为:其中,⟨F(t)⟩=1/T∫0TF(t)dt,为从0到T 时间内的平均荧光强度.上述涨落的归一化自关联函数为G(τ):自关联函数包含了导致共聚焦空间内荧光信号强度涨落的所有信息,如:平动及转动扩散导致的荧光信号涨落、探针的光物理和化学变化(如:三重态)等导致的涨落等. 对于单光子激发体系,激发空间内的光强分布满足三维高斯分布,对在溶液中进行三维扩散的荧光分子而言,其浓度的涨落满足扩散方程,因而其关联函数的表达式为:其中,Veff=π1.5w02z0为激发空间的体积,特征时间τD=w02/4D为荧光分子通过激发空间所需的平均时间. G(0)=1/Veff⟨c⟩=1/N为激发空间内荧光分子平均数目的倒数,当样品的浓度越低时,G(0)值越大.从G(τ)的表达式可知,FCS的自关联函数有4个变量w0、z0、⟨c⟩、D,其中w0、z0属于仪器的参数,即共聚焦空间的横向半径与纵向半高度,而⟨c⟩、D分别是荧光分子的平均浓度和扩散系数. 因此,在准确标定仪器参数w0w0、z0z0的条件下,通过数值拟合将得到未知样品的浓度和扩散系数. 扩散分子的流体力学半径可以根据Stokes-Einstein方程得到:其中,kB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温度,η为介质黏度.FCS仪器结构如图1所示,激光器的输出光经过准直扩束后由二向色镜反射进入物镜,并经物镜聚焦在样品中激发荧光. 产生的荧光由同一物镜收集,再次通过二向色镜以及滤镜将杂散的激光以及背景光过滤压制,最终由透镜聚焦并由针孔进行空间滤波进入到检测收集系统.图 1Figure 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instrument structure of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由于单光子检测器可能出现接收一个光子产生多个电子的情况,为了消除这个过程带来的误差,可以将荧光信号分成等强度的两部分,然后对2个通道内的信号作交叉关联:2. 荧光关联光谱的实验技巧由于一般的聚合物不发光,因此FCS实验所采用的样品需要进行荧光标记. 另外,在实验操作方面,最需要注意对于激发体积的严格校准,以确保实验测量的准确性.2.1 实验样品的标记和纯化样品标记方法主要有以下2种:第一,在样品需要标记的位点预留反应的基团,如:氨基、羧基、叠氮基团等,再根据不同的基团及FCS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活性荧光分子进行化学键合. 为了获得较高的标记效率,在标记过程中加入的荧光分子的量远大于聚合物,所以反应结束后有大量游离的自由荧光分子存在,需要通过体积排除色谱和超滤等方法进行分离提纯,直至滤液中不再检测到荧光信号.第二,在样品合成过程中加入适当比例的共聚合荧光单体进行共聚,例如,通过RAFT聚合制备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时,可以加入适当比例的荧光单体来合成具有一定分子量范围、分子量分布较窄和荧光标记的样品[36]. 反应完成后同样也需要超滤、透析等方式进行分离提纯.2.2 激发体积的校准FCS实验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正得到仪器激发体积的参数. 采用已知浓度和扩散系数的荧光分子样品来进行校正,例如Rhodamine 6G (Rh6G)分子,它在纯水中的扩散系数为414 μm2s−1 (25 °C),实验中一般将其配置成5×10−9 molL−1 (5 nmolL−1)的水溶液进行FCS测量,然后通过对测得的关联函数进行拟合即可得到激发空间的尺寸.另外,温度对于扩散系数的影响很大,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时,同样需要对扩散系数进行校正,校正的公式如下:如图2所示,以波长为488 nm的激光作为激发光,对FCS测量得到的Rhodamine 6G的自相关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激发空间的尺寸为w0=0.224 μm,z0=1.608 μm.图 2Figure 2. A typical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curve and the fitting result of free Rhodamine 6G molecules in water.需要说明的是,FCS的测量会受到样品体系折射率不匹配的影响. 如图3所示,当样品溶液与物镜的折射率不匹配时,会导致表观的激发体积出现显著变化:第一,表观的w0值随折射率不匹配的增加而减小,这是折射率不匹配产生的像差导致;第二,随着物镜焦点位置从界面处愈加深入到样品溶液中时,折射率不匹配导致的表观w0值的变化愈明显[36].图 3Figure 3. (a) Representative normalized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curves of fluorescent nanoparticles diffusing in aqueous solution of glycerol at a small focal depth (25 μm) (b) Values of the apparent lateral radius of the excitation-detection volume of FCS as a function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solution. The distance of the focal point in the sample medium away from the coverslip surface is displayed.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36] Copyright (201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依据FCS的原理,w20=4DτDw02=4DτD,因此,即使微小w0变化也将显著影响探针分子拟合得到的扩散系数值. 因此,选择合适的溶液体系和物镜使得折射率尽可能匹配,对于FCS的测试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折射率不匹配问题无法避免时,如图3(b)中,可以使用一个较低的焦点位置(25 μm)能有效地避免激发体积的畸变[36].此外,如图4所示,以厚度为0.16 mm的盖玻片为例,当实验使用物镜的校正环与样品池底部的盖玻片厚度不匹配时,激发体积的尺寸也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所以在实验前还需注意物镜校正环与盖玻片厚度是否匹配[37].图 4Figure 4. Values of the apparent lateral radius of the excitation-detection volume of FCS as a function of the value of correcting collar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37] Copyright (2018)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因此,在FCS实验中,应该尽量选择合适的物镜类型以匹配样品的折射率,并调整镜头校正环数值与盖玻片厚度一致,如果折射率不匹配的情况不能避免,那就选择较低的、固定的焦点深度值以保证实验结果可靠可信.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激光光强的选择,过强的入射光容易导致荧光探针发生光漂白而带来实验误差,因此应该降低进入物镜的激光光强进行实验.3. 荧光关联光谱在高分子单链研究中的应用FCS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一些传统研究手段难以涉足的高分子体系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例如:考察水溶液中聚电解质的单链动力学[38~44]、混致不溶现象中高分子链构象的变化[36]、表界面体系中高分子的扩散动力学[30~32,45~48]等等.3.1 FCS在聚电解质体系中的应用聚电解质是主链或者侧链上带有可离子化基团的聚合物,在极性溶剂中,聚电解质主链由于解离而带电,同时存在大量带有相反电荷的抗衡离子[49,50]. 正是聚电解质链间、链段间以及链与抗衡离子间多重长程静电相互作用,在赋予聚电解质丰富性质的同时,也给聚电解质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51~53]. 例如,当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带电聚合物体系时,在低离子强度的聚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快与慢”的2种松弛模式. 为了探究聚电解质中的这种多级松弛模式的起源,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提出了多种可能的解释,但至今仍未有一个确切的回答[5,6,54~56].如果采用传统散射技术来研究低离子强度条件下带电聚合物体系的扩散运动,实验中遇到不少困难,而FCS实验中样品极稀浓度和极高选择性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依靠FCS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在极稀薄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在聚电解质溶液体系获得全新的信息.Wang等[38]利用FCS在实验上第一次观察到了在无扰溶液中疏水聚电解质的一级构象转变. 如图5(a)所示,弱聚电解质聚(2-乙烯基吡啶) (P2VP)分子的构象随带电分数的变化而呈现出一级转变特征,即:随pH的升高由伸展的线团构象至坍缩的链球. 除了通过pH值改变聚电解质的带电分数,聚电解质的构象转变也可以由改变外加盐的浓度导致,即:抗衡离子吸附与静电屏蔽作用. 如图5(b)所示,P2VP的单分子链流体力学半径随着静电屏蔽长度的增加而连续增加.图 5Figure 5. (a)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P2VP as a function of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Inset: The hydrodynamic radius of P2VP as a function of pH value (b) The hydrodynamic radius of P2VP as a function of Debye length of the system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38] Copyright (2007)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Xu等[39]利用FCS技术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强聚电解质的构象. 实验发现,在无外加盐的情况下,强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NaPSS)和季胺化聚(4-乙烯基吡啶)(QP4VP)的流体力学半径和聚合度之间分别存在着0.7和0.9的标度关系,说明在低离子强度时,聚电解质链的构象比中性聚合物在良溶剂中溶胀的无规线团构象更加伸展. 如图6所示,采用棒状构象的分子模型得到了理想的拟合结果(其中QP4VP在高分子量部分出现偏离是高分子量聚电解质吸附更多的抗衡离子所导致的). 拟合结果显示分子链的直径分别为2.2和2.3 nm,这比理论假设的裸露水合聚电解链的直径0.8 nm要大很多,这也说明了聚电解质链的周围有抗衡离子云的存在.图 6Figure 6. Values of hydrodynamic radius of NaPSS and QP4VP plotted as a function of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The solid lines denote the numerical fitting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diffusion of a rod-like molecule, and the dashed line denotes the fitting results using the diameter of a hydrated chain, i.e., d=0.8 nm.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39] Copyright (2016)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Xu等[40]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外加盐浓度情况下聚电解质链的构象. 如图7所示,聚电解质分子链构象具有分子量依赖性:在低盐浓度时,短链分子的聚电解质采取棒状构象,而长链分子采取无规线团构象;随着外加盐浓度的增加,所有的NaPSS和QP4VP均采取无规线团构象.图 7Figure 7.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NaPSS (a) and QP4VP (b) as a function of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under salt concentrations of 10−4, 0.1, and 1.0 molL−1, respectively The solid lines represent the results of fitting using the relation of Rh∼N−v.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40] Copyright (2018)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Ren等[41]通过FCS技术研究了i-motif DNA的解折叠过程. 如图8所示,在不同盐浓度的条件下,随着pH值的升高,i-motif DNA均发生了从有序的四联体结构到无规线团的构象转变,并且这一转变对盐浓度有着依赖性:盐浓度越高,解折叠的起始pH值就越低. 这种盐浓度依赖性的主要原因是外加盐的引入导致更多的抗衡离子吸附在DNA链上而降低了链的电荷密度,降低了链周围的局部质子浓度,而后者是控制折叠形成的关键因素.图 8Figure 8. The values of hydrodynamic radius of a single i-motif DNA strand as a function of pH value in the solution Three conditions were chosen: solution without any salt addition (salt-free), and 50 mmolL−1 and 100 mmolL−1 NaCl solutions (physi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tart and end points of the conformation transition are denoted by the arrows.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41] Copyright (2018)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如果将光子计数直方图(PCH)技术与FCS相结合,可以对聚电解质主链的电势、有效带电量、抗衡离子分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Luo等[42]将pH敏感的荧光探针标记于NaPSS链的不同位点,采用PCH技术测量分子链局部的pH值,发现聚电解质链附近的局部氢离子浓度比本体溶液中高2~3个数量级,而末端效应使得分子链中间的静电势高于末端的静电势. 同时,他们还发现氢离子浓度在径向呈现出e指数衰减的趋势,这证明了聚电解质链周围存在抗衡离子云的说法[43].Jia等[44]研究了抗衡离子分布与聚合物浓度的依赖关系,通过FCS测量NaPSS溶液中作为抗衡离子探针的带负电荧光分子的扩散系数,确定自由探针和吸附于主链的探针2个组分,发现与主链结合的抗衡离子组分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Xu等[40]采用PCH测量NaPSS单分子链电位,发现其随着聚合度的增大而单调上升,且在聚合度大的区间达到饱和. 这说明主链的静电势与分子量不是线性关系,其有效带电分数以及有效电荷密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小. 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聚电解质抗衡离子与主链的相互作用是吸附与脱附的动态平衡,而不是经典的Manning抗衡离子凝聚[57~60].3.2 FCS在高分子混致不溶现象中的应用高分子的混致不溶现象(cononsolvency)是一类回归型过程:2种高分子的良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反而成为了不良溶剂[61,62].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常温下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在水与一定比例的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DMSO等良溶剂的混合液中不再溶解,溶液的相分离温度显著改变,溶液黏度下降,PNIPAM凝胶溶胀率下降. 研究人员对这一现象的起源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至今未能达成共识[8,63~66].了解高分子链的构象对于理解混致不溶现象至关重要. 前人采用光散射方法研究了水和甲醇混合溶剂中PNIPAM链从线团到塌缩球再到线团的构象转变[64].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在极稀溶液中获得足够高的散射强度与信噪比,研究中采用了分子量高达107 gmol−1的样品. 当采用FCS技术研究该过程时,由于其超高的灵敏度以及与样品分子量无关的信噪比,可在混合溶剂环境下高分子单链的研究中提供独特的信息[67]. Wang等[36]利用FCS研究了PNIPAM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混致不溶过程. 如图9所示,PNIPAM具有非对称的回归型构象变化特征: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在一个很窄的乙醇浓度范围内PNIPAM链剧烈塌缩,然后在很宽的乙醇浓度范围内逐渐地再度伸展,说明这一构象转变不是先前文献中所认为的一级构象转变过程. 这表明乙醇分子比水分子更强烈地与PNIPAM链发生作用,这是由乙醇较强的疏水水合效应所致,暗示了Tanaka提出的模型中水合/失水的协同能力强于醇分子吸附/脱附的协同能力[65,66].图 9Figure 9. Normalized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curves of diffusing single chains of PNIPAM with five degrees of polymerizations in pure ethanol (a) and at xEtOHxEtOH of 0.25 (b) The solid line with each data set denotes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fitting using three-dimensional diffusion model Rh6G in (a) denotes the results of free fluorescent Rhodamine 6G, and its drastic difference from those of polymers indicates the successful labeling and sample purification (c) The values of hydrodynamic radius of PNIPAM single chains as a function of xEtOHxEtOH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36] Copyright (201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如图10所示,不同乙醇浓度下得到PNIPAM单链的尺寸的标度率(Rh∼NυRh∼Nυ)表明,标度指数νν随着xEtOHxEtOH变化:随着乙醇的浓度的增加,ν从~0.57到0.5再到~1/3变化,说明在上述3个区域,PNIPAM高分子链分别采取了溶胀、无规线团、坍缩链球的构象,即:由纯水中的溶胀线团经无规线团构象而急剧转变为塌缩链球构象,进而又再度逐渐伸展,经过无规线团构象变化至溶胀线团构象. 从标度指数的变化也可以发现回归型链构象变化的高度非对称性,进一步印证了Tanaka提出的协同吸附-优先吸附模型[65,66].图 10Figure 10. Typical double-logarithmic plot of hydrodynamic radius of single PNIPAM chains as a function of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under different solvent compositions: (a)xEtOH=xEtOH=1.0, (b)xEtOH=xEtOH=0.28, (c)xEtOH=xEtOH=0.25 Solid lines are the least-squares linear fitting (d) The vv values as a function of xEtOHxEtOH The three dotted lines denote the theoretical values of the static scaling index for a random coil (0.588), an undisturbed coil (0.5), and a compact globule (1/3).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36] Copyright (201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3.3 FCS在表界面体系中的应用受限高分子链,尤其是处于界面的高分子链结构及动力学性质,直接关系到表界面的机械性能、摩擦性能、流变性能等,这些性质与高分子材料在表界面上的应用息息相关,如涂料、润滑剂、胶黏剂等[68~71]. 但是对于高分子链在表界面处的动力学研究存在着不少技术难题,主要原因是表界面动力学带来的浓度涨落被局限于二维或准二维空间,探测难度极大,使得传统的散射方法难以应用. 近年来,得益于单分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空间和时间分辨能力分别有了显著的优化,极大提高了人们直接“观察”分子或粒子行为的能力,这为我们从分子水平认识聚合物在界面上的动力学性质打下了基础.荧光关联光谱因其极高的灵敏度与显微测量能力被成功地应用于表界面体系的研究中. 对于处于二维自由扩散的分子而言,其自关联函数为:其中,w0是二维FCS观察区域(即激发空间在界面等二维平面投影)的半径,⟨ρ⟩=⟨N⟩/A,即单位面积内荧光探针的平均数量,A是激发空间在界面等二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Sukhishvili等[30]利用FCS研究了荧光染料标记的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O)在固-液界面上的扩散. 从分子链界面扩散运动行为出发,分析出在极稀浓度的条件下聚合物分子在固-液界面上呈现出了紧密吸附的pancake构象,发现了界面扩散系数与分子量的-3/2的独特标度率. Zhao等[31,32]则利用FCS研究了PEO在固-液界面上扩散速率与界面吸附浓度的非线性关联性,即: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其扩散系数先增加并在某一浓度值达到极值,进而骤然大幅下降. 这是由于极低浓度分子链紧密吸附的pancake构象会随着吸附浓度的增加变成loop-tail-train构象,即:吸附使得分子链构象变得相对松散,其扩散速率由与基底接触的train部分占主导. 随着吸附浓度的增加,较为自由的loop-tail部分则增加了其运动能力,因此扩散系数增加;更高浓度时扩散系数出现骤降是因为体系中出现了jamming效应,即分子链间的作用增强,阻碍了分子链的扩散运动.Ye等[45]利用FCS研究了不同拓扑结构的聚合物链在石英-二氯甲烷界面上的扩散,如图11所示,线形聚苯乙烯(PS)扩散的标度率为D∼M−1.5,重现了reptation模型;而环形PS的标度率则为D∼M−1,展现为Rouse模型. 两者的差异是由于环形分子没有末端,无法像线形分子一样完成蛇行运动,而是由一系列链段受到热激发进行跳跃,跨过局部能垒的运动组成.图 11Figure 11. Double-logarithmic plots of center-of-mass diffusion coefficient against molecular weight for surface diffusion of cyclic (c-PS) and linear (l-PS) polystyrene chains on fused silica-DCM interface The solid lines with slopes of 1 and 3/2 are drawn as guides to the eye The dashed lines through the points representing the best fit of the data give power law slopes of 1.46 for linear chains and 1.00 for cyclic chains.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45] Copyright (2016)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Yang等[46]利用FCS研究了不同盐溶液作为液相时,NaPSS在疏水单层分子膜界面上的扩散行为. 如图12所示,吸附在疏水表面的聚电解质分子链的扩散受到液相中不同阴离子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阴离子效应改变了界面疏水相互作用强度,从而改变了界面与分子链之间摩擦力,造成扩散系数的显著改变.图 12Figure 12. Typical data of the later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a NaPSS single chain at the interface of a hydrophobic surface and an aqueous solu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salt concentration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46] Copyright (2011)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Yang等[47]利用FCS技术研究了聚苯乙烯与聚异戊二烯(PI)的嵌段共聚物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与PI聚合物构成的液体界面上的扩散运动. 如图13所示,在本体聚合物分子量跨越了2个数量级的变化,界面上PS-b-PI的扩散系数仅有轻微的下降. 这表明,在PI/DMF的体系中,存在很低黏度的界面层,该界面层的黏度与构成界面的本体聚合物的分子量不存在明显依赖性.图 13Figure 13. Interfaci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single PS-b-PI chain as a function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bulk PI The dashed line is for the guide of eye Inset: illustration of the sample geometry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47] Copyright (2008)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Li等[48]利用FCS探究了PEO分子在烷烃-水界面上的扩散行为. 研究发现,PEO在该界面上聚合物的横向扩散为正常扩散,与二维布朗运动模型相吻合. 如图14所示,液-液界面上的PEO的界面扩散系数与其聚合度之间存在D∼N−0.5的标度关系,这一新的标度关系表明其界面扩散运动遵循着新的运动机理.图 14Figure 14. The logarithm of interfaci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PEO as a function of the logarithm of molecular weight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48] Copyright (2020)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从单分子层面上研究界面扩散,有助于发现分子最真实和原始的扩散行为规律,这在传统的系综平均实验中往往会被忽略或者被多种因素耦合而产生的运动行为掩盖,这是上述FCS实验结果最大的优势之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固-液界面上聚合物扩散机理时,不同研究团队利用FCS和单粒子追踪(single particle tracking, SPT)技术,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及界面扩散机理,也因此导致了FCS和SPT 2种技术在界面分子动力学研究上存在多年的学术争论[30,31,72,73]. 我们基于这个问题也展开了实验对比,发现FCS和SPT都能够提供准确且可靠的实验结果,在条件满足时两者能够得到相互吻合相互匹配的实验结果,相关数据结果将在未来进行发表.3.4 FCS在有外场作用的体系中的应用对于聚合物而言,在其合成、分离、加工等过程中有可能会经历电场、流动场、剪切场等作用,尤其在生命体中更是常见. 因此,对于外场作用下的聚合物性质的研究也是极为重要的.当我们将荧光关联光谱应用于外场作用下的体系中时,除了分子热运动导致平动扩散引起的荧光信号涨落,还不得不考虑外场导致荧光分子定向运动通过激发体积带来的信号涨落. 带有定向运动的FCS,如果其运动的方向垂直于激光光束的方向,经过修正的模型拟合关联函数可以获得扩散系数与定向运动速率:其中,vf=w0/τf即为定向运动速率.Dong等[74]将FCS和毛细管电泳结合起来测定了量子点在极稀溶液中的表面电势. 利用FCS的自关联函数拟合得到荧光粒子的定向运动速度和扩散系数,在电泳实验中定向运动的特征时间τf和自扩散系特征时间τD之间满足:其中,Q为带电量,E为外加电场强度. 通过测定不同电场强度下定向运动和扩散的特征时间,通过线性拟合得到荧光粒子的表面电势. Wang等[75]利用FCS研究了P2VP在交变电场下的单链构象转变. 结果表明电场强度对于分子链构象的影响存在滞后转变. 这种滞后现象可以归因于单个疏水性聚电解质链的不对称双稳态能态,由于抗衡离子的解离、迁移和凝聚,其coil和globule构象之间的势垒可以通过交变电场诱导的偶极子降低到kBT以下.4. 荧光关联光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FCS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双色荧光关联光谱(DC-FCCS)[76,77]、双焦点荧光关联光谱[78,79]、FCS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联用[80,81]、可连续改变共焦体积荧光关联光谱[82]等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相较于传统的FCS,可以获取样品更多的热力学信息. 图15是DC-FCCS的简单示意图,采用2种波长的激光分别激发2种对应的荧光分子,然后选择性光学器件对不同波长的荧光进行分离,最后由2个APD检测器分别检测2种荧光信号,再对信号进行关联性分析. DC-FCCS的基本原理就不在此赘述,除了对2种荧光分子的荧光强度涨落进行各自的自关联分析之外,我们还可以对这2种荧光信号做交叉关联分析得到两者相互运动乃至相互作用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选择的这2种荧光分子在光谱上必须分离得很好,否则会出现很大的串扰影响实验结果.图 15Figure 15.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dual color fluorescence cross-correlation spectroscopyChen等[83]利用DC-FCCS和光散射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聚电解质溶液中单链运动之间的关联性,发现了聚电解质分子链间的运动耦合. 将DC-FCCS实验得到自关联函数的自由扩散部分转化为均方位移数据(MSD),发现其在长短2个时间尺度上分别存在具有不同扩散系数的正常扩散运动,表明链间的静电排斥相互作用带来的“笼子效应”导致了单个分子链的自扩散运动中同样存在一快一慢2种时间尺度上的扩散模式:短时间尺度上为“笼子”内的快扩散行为,长时间尺度上为跨越不同“笼子”的慢扩散行为(如图16所示). 这2种松弛模式均存在强烈的离子强度依赖性,随着外加盐浓度的增加,削弱了链间的排斥作用而弱化了“笼子效应”,导致了长短时间尺度上的动力学非均匀性减弱,甚至消失. 实验结果还表明,聚合物浓度的增加限制了聚电解质链的运动,从而削弱了链间运动的关联性(如图16(b)所示). 将其与光散射中“慢模式”对应的扩散系数对比发现,“慢模式”对应的扩散系数数值处于分子链自扩散长短时间尺度的扩散系数之间,这说明光散射观察到的“快慢模式”与长程静电相互作用引起“笼子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说明聚电解质的多级松弛过程比我们预想的更加复杂.图 16Figure 16. (a) Values of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the short-time diffusion (Dshort-timeDshort-time) and the long-time diffusion (Dlong-timeDlong-time) of NaPSS with three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under different salt concentrations (b)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single NaPSS chain with three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at short- and long-time lag as a function of concentrat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s measured by DLS (the slow mode, DDLS,slowDDLS,slow) are displayed for comparison.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83] Copyright (2019)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5. 结论荧光关联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显微统计光谱方法,能够有效地在多种复杂条件下开展高分子动力学的研究,包括:极稀薄溶液、表界面等等. 这项技术出色的空间分辨能力以及由于荧光标记带来的分子识别性,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应用能力与前景. 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拓展,相信未来它会和传统的散射技术一样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使用,在多个领域都能取得丰富且具创造性的成果.致 谢 感谢研究生及合作者的辛勤劳动与贡献.参考文献[1]Wu C, Zhou S. Phys Rev Lett, 1996, 77(14): 3053−3055 doi: 10.1103/PhysRevLett.77.3053[2]Gao J, Wu C. Macromolecules, 1997, 30(22): 6873−6876 doi: 10.1021/ma9703517[3]Liu X B, Luo S K, Ye J, Wu C. Macromolecules, 2012, 45(11): 4830−4838 doi: 10.1021/ma300629d[4]Morishima K, Ishiwari F, Matsumura S, Fukushima T, Shibayama M. Macromolecules, 2017, 50(15): 5940−5945 doi: 10.1021/acs.macromol.7b00883[5]Sedlak M, Amis E J. J Chem Phys, 1992, 96(1): 826−834 doi: 10.1063/1.462468[6]Muthukumar M. Macromolecules, 2017, 50(24): 9528−9560 doi: 10.1021/acs.macromol.7b01929[7]Zhou K, Li J, Lu Y, Zhang G, Xie Z, Wu C. Macromolecules, 2009, 42(18): 7146−7154 doi: 10.1021/ma900541x[8]Hao J, Cheng H, Butler P, Zhang L, Han C C. J Chem Phys, 2010, 132(15): 154902 doi: 10.1063/1.3381177[9]Magde D, Webb W W, Elson E. Phys Rev Lett, 1972, 29(11): 705−708 doi: 10.1103/PhysRevLett.29.705[10]Elson E L, Magde D. Biopolymers, 1974, 13(1): 1−27 doi: 10.1002/bip.1974.360130102[11]Magde D, Elson E L, Webb W W. Biopolymers, 1974, 13(1): 29−61 doi: 10.1002/bip.1974.360130103[12]Rigler R, Mets U, Widengren J, Kask P. Eur Biophys J Biophy, 1993, 22(3): 169−175[13]Dross N, Spriet C, Zwerger M, Muller G, Waldeck W, Langowski J. PLoS One, 2009, 4(4): e5041 doi: 10.1371/journal.pone.0005041[14]Mtze J, Ohrt T, Schwille P. Laser Photonics Rev, 2011, 5(1): 52−67 doi: 10.1002/lpor.200910041[15]Schwille P, Haupts U, Maiti S, Webb W W. Biophys J, 1999, 77(4): 2251−2265 doi: 10.1016/S0006-3495(99)77065-7[16]Xie J, Nakai K, Ohno S, Butt H J, Koynov K, Yusa S. Macromolecules, 2015, 48(19): 7237−7244 doi: 10.1021/acs.macromol.5b01435[17]Caruso F, Donath E, Mohwald H. J Phys Chem B, 1998, 102(11): 2011−2016 doi: 10.1021/jp980198y[18]Vagias A, Raccis R, Koynov K, Jonas U, Butt H J, Fytas G, Kosovan P, Lenz O, Holm C. Phys Rev Lett, 2013, 111(8): 088301 doi: 10.1103/PhysRevLett.111.088301[19]Lumma D, Keller S, Vilgis T, Radler J O. Phys Rev Lett, 2003, 90(21): 218301 doi: 10.1103/PhysRevLett.90.218301[20]Cherdhirankorn T, Best A, Koynov K, Peneva K, Muellen K, Fytas G. J Phys Chem B, 2009, 113(11): 3355−3359 doi: 10.1021/jp809707y[21]Schaeffel D, Yordanov S, Staff R H, Kreyes A, Zhao Y, Schmidt M, Landfester K, Hofkens J, Butt H J, Crespy D, Koynov K. ACS Macro Lett, 2015, 4(2): 171−176 doi: 10.1021/mz500638e[22]Jee A Y, Cho Y K, Granick S, Tlusty T. P Natl Acad Sci USA, 2018, 115(46): E10812 doi: 10.1073/pnas.1814180115[23]Jee A Y, Dutta S, Cho Y K, Tlusty T, Granick S. P Natl Acad Sci USA, 2018, 115(1): 14−18 doi: 10.1073/pnas.1717844115[24]Cherdhirankorn T, Floudas G, Butt H J, Koynov K. Macromolecules, 2009, 42(22): 9183−9189 doi: 10.1021/ma901439u[25]Cherdhirankorn T, Harmandaris V, Juhari A, Voudouris P, Fytas G, Kremer K, Koynov K. Macromolecules, 2009, 42(13): 4858−4866 doi: 10.1021/ma900605z[26]Doroshenko M, Gonzales M, Best A, Butt H J, Koynov K, Floudas G. Macromol Rapid Commun, 2012, 33(18): 1568−1573 doi: 10.1002/marc.201200322[27]Michelman-Ribeiro A, Boukari H, Nossal R, Horkay F. Macromolecules, 2004, 37(26): 10212−10214 doi: 10.1021/ma048043d[28]Zustiak S P, Boukari H, Leach J B. Soft Matter, 2010, 6(15): 3609−3618 doi: 10.1039/c0sm00111b[29]Modesti G, Zimmermann B, Borsch M, Herrmann A, Saalwachter K. Macromolecules, 2009, 42(13): 4681−4689 doi: 10.1021/ma900614j[30]Sukhishvili S A, Chen Y, Muller J D, Gratton E, Schweizer K S, Granick S. Nature, 2000, 406(6792): 146 doi: 10.1038/35018166[31]Zhao J, Granick S. Macromolecules, 2007, 40(4): 1243−1247 doi: 10.1021/ma062104l[32]Zhao J, Granick S. J Am Chem Soc, 2004, 126(20): 6242−6243 doi: 10.1021/ja0493749[33]Ries J, Schwille P. Bioessays, 2012, 34(5): 361−368 doi: 10.1002/bies.201100111[34]Elson E L. Methods Enzymol, 2013, 518: 1−10 doi: 10.1016/B978-0-12-388422-0.00001-7[35]Papadakis C M, Kosovan P, Richtering W, Woll D. Colloid Polym Sci, 2014, 292(10): 2399−2411 doi: 10.1007/s00396-014-3374-x[36]Wang F, Shi Y, Luo S J, Chen Y M, Zhao J. Macromolecules, 2012, 45(22): 9196−9204 doi: 10.1021/ma301780f[37]Zheng Kaikai(郑锴锴). Dynamics of a Single Polymer Chain under Shear(剪切场下聚合物分子单链动力学行为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8.[38]Wang S, Zhao J. J Chem Phys, 2007, 126(9): 091104 doi: 10.1063/1.2711804[39]Xu G, Luo S, Yang Q, Yang J, Zhao J. J Chem Phys, 2016, 145(14): 144903 doi: 10.1063/1.4964649[40]Xu G, Yang J, Zhao J. J Chem Phys, 2018, 149(16): 163329 doi: 10.1063/1.5035458[41]Ren W, Zheng K, Liao C, Yang J, Zhao J. Phys Chem Chem Phys, 2018, 20(2): 916−924 doi: 10.1039/C7CP06235D[42]Luo S J, Jiang X B, Zou L, Wang F, Yang J F, Chen Y M, Zhao J. Macromolecules, 2013, 46(8): 3132−3136 doi: 10.1021/ma302276b[43]Luo Shuangjiang(罗双江), Gao Peiyuan(高培源), Guo Hongxia(郭洪霞), Yang Jingfa(杨京法), Zhao Jiang(赵江). Acta Polymerica Sinica(高分子学报), 2017, (9): 1479−1487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65[44]Jia P, Yang Q, Gong Y, Zhao J. J Chem Phys, 2012, 136(8): 084904 doi: 10.1063/1.3688082[45]Ye S, Tang Q, Yang J, Zhang K, Zhao J. Soft Matter, 2016, 12(47): 9520−9526 doi: 10.1039/C6SM02103D[46]Yang Q, Zhao J. Langmuir, 2011, 27(19): 11757−11760 doi: 10.1021/la202510d[47]Yang J F, Zhao J, Han C C. Macromolecules, 2008, 41(20): 7284−7286 doi: 10.1021/ma8015135[48]Li Z, Yang J F, Hollingsworth J V, Zhao J. RSC Adv, 2020, 10(28): 16565−16569 doi: 10.1039/D0RA02630A[49]Oosawa F. Polyelectrolyte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1971[50]Dobrynin A V, Rubinstein M. Prog Polym Sci, 2005, 30(11): 1049−1118 doi: 10.1016/j.progpolymsci.2005.07.006[51]Forster S, Schmidt M, Antonietti M. Polymer, 1990, 31(5): 781−792 doi: 10.1016/0032-3861(90)90036-X[52]Fuoss R M. J Polym Sci, 1948, 3(4): 603−604 doi: 10.1002/pol.1948.120030414[53]Muthukumar M. J Chem Phys, 2004, 120(19): 9343−9350 doi: 10.1063/1.1701839[54]Mattoussi H, Karasz F E, Langley K H. J Chem Phys, 1990, 93(5): 3593−3603 doi: 10.1063/1.458791[55]Reed W F, Ghosh S, Medjahdi G, Francois J. Macromolecules, 1991, 24(23): 6189−6198 doi: 10.1021/ma00023a021[56]Li J, Li W, Huo H, Luo S, Wu C. Macromolecules, 2008, 41(3): 901−911 doi: 10.1021/ma071284b[57]Manning G S. J Chem Phys, 1969, 51(3): 924−933 doi: 10.1063/1.1672157[58]Manning G S. J Chem Phys, 1969, 51(3): 934−938 doi: 10.1063/1.1672158[59]Manning G S. J Chem Phys, 1969, 51(8): 3249−3252 doi: 10.1063/1.1672502[60]Manning G S. Biophys Chem, 1977, 7(2): 95−102 doi: 10.1016/0301-4622(77)80002-1[61]Schild H G, Muthukumar M, Tirrell D A. Macromolecules, 1991, 24(4): 948−952 doi: 10.1021/ma00004a022[62]Winnik F M, Ringsdorf H, Venzmer J. Macromolecules, 1990, 23(8): 2415−2416 doi: 10.1021/ma00210a048[63]Chee C K, Hunt B J, Rimmer S, Soutar I, Swanson L. Soft Matter, 2011, 7(3): 1176−1184 doi: 10.1039/C0SM00836B[64]Zhang G Z, Wu C. J Am Chem Soc, 2001, 123(7): 1376−1380 doi: 10.1021/ja003889s[65]Tanaka F, Koga T, Kojima H, Xue N, Winnik F M. Macromolecules, 2011, 44(8): 2978−2989 doi: 10.1021/ma102695n[66]Kojima H, Tanaka F. Soft Matter, 2012, 8(10): 3010−3020 doi: 10.1039/c2sm06883d[67]Grabowski C A, Mukhopadhyay A. Phys Rev Lett, 2007, 98(20): 207801 doi: 10.1103/PhysRevLett.98.207801[68]Fleer G J. Adv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10, 159(2): 99−116 doi: 10.1016/j.cis.2010.04.004[69]Granick S, Bae S C.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2006, 44(24): 3434−3435 doi: 10.1002/polb.21004[70]Granick S, Kumar S K, Amis E J, Antonietti M, Balazs A C, Chakraborty A K, Grest G S, Hwaker C J, Janmey P, Kramer E J, Nuzzo R, Russell T P, Safinya C R.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2003, 41(22): 2755−2793 doi: 10.1002/polb.10669[71]Guo Z Y, Cao X L, Guo L L, Zhao Z Y, Ma B D, Zhang L, Zhang L, Zhao S. J Dispersion Sci Technol, 2020, Doi:10.1080/01932691.2020.1725543 doi: 10.1080/01932691.2020.1725543[72]Skaug M J, Mabry J N, Schwartz D K. J Am Chem Soc, 2014, 136(4): 1327−1332 doi: 10.1021/ja407396v[73]Walder R, Nelson N, Schwartz D K. Phys Rev Lett, 2011, 107(15): 156102 doi: 10.1103/PhysRevLett.107.156102[74]Dong C, Ren J. Electrophoresis, 2014, 35(16): 2267−2278 doi: 10.1002/elps.201300648[75]Wang S Q, Chang H C, Zhu Y X. Macromolecules, 2010, 43(18): 7402−7405 doi: 10.1021/ma101571s[76]Schwille P, Meyer-Almes F J, Rigler R. Biophys J, 1997, 72(4): 1878−1886 doi: 10.1016/S0006-3495(97)78833-7[77]Schaeffel D, Staff R H, Butt H J, Landfester K, Crespy D, Koynov K. Nano Lett, 2012, 12(11): 6012−6017 doi: 10.1021/nl303581q[78]Goossens K, Prior M, Pacheco V, Willbold D, Mullen K, Enderlein J, Hofkens J, Gregor I. ACS Nano, 2015, 9(7): 7360−7373 doi: 10.1021/acsnano.5b02371[79]Muller C B, Loman A, Pacheco V, Koberling F, Willbold D, Richtering W, Enderlein J. Epl, 2008, 83(4): 46001[80]Price E S, Aleksiejew M, Johnson C K. J Phys Chem B, 2011, 115(29): 9320−9326 doi: 10.1021/jp203743m[81]Torres T, Levitus M. J Phys Chem B, 2007, 111(25): 7392−7400 doi: 10.1021/jp070659s[82]Masuda A, Ushida K, Okamoto T. J Photoch Photobio A, 2006, 183(3): 304−308 doi: 10.1016/j.jphotochem.2006.06.040[83]Chen K, Zheng K K, Xu G F, Yang J F, Zhao J. Macromolecules, 2019, 52(10): 3925−3934 doi: 10.1021/acs.macromol.9b00025
  • 史上最大的血浆蛋白质组研究发布 有助建立基因组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在2日发表于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安进 (Amgen)制药属下deCODE基因公司的科学家们展示了通过结合序列多样性和RNA表达的数据,测量出迄今最大规模血浆中大量蛋白质的水平,以深入了解人类疾病和其他表型。  deCODE基因公司的科学家们使用了血浆中的5000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以群体规模的多重平台为目标,以解开它们的遗传决定因素以及它们与人类疾病和其他特征的关系。  利用技术平台“SOMAscan”的蛋白质组学测定法测量的血浆蛋白质水平,deCODE基因公司的科学家们测试了2700万个序列变异与35559名冰岛人血浆中4719种蛋白质水平的关联。他们发现了18084个序列变异与蛋白质水平之间的关联,其中19%与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确定的罕见变异相关。总体而言,93%的关联是新颖的。此外,他们分别基于“SOMAscan”方法和基于抗体的OLINK精准蛋白质组学分析,从现有最大的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重复了83%和64%的报告关联。  科学家们测试了血浆中蛋白质水平与373种疾病和其他特征的关联,并产生了257490个这样的关联。他们整合了序列变异与蛋白质水平、疾病和其他特征的关联,发现已报告的与疾病和其他特征相关的大约5万个变异中的12%,也与蛋白质水平相关。  deCODE基因公司首席执行官、该论文的资深作者之一凯瑞斯蒂凡森表示,蛋白质组学可以帮助解决遗传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难题:确定哪个基因负责序列变异对疾病的影响。此外,蛋白质组还提供了一些时间相关的测量方法,因为血液中的蛋白质水平会随着事件发生和发生的时间而上升和下降。
  • 上海分析技术产研院汇报建设成果,多平台整合资源集聚行业优秀企业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仪器信息网讯 10月31日,“G60科创走廊分析技术产业集群建设成果展示暨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宣介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分析技术行业的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齐聚一堂,见证G60科创走廊分析技术产业集群的建设成果,共商我国分析技术产业未来发展大计。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f289c7b7-8409-4278-97cd-ab933ef72566.jpg" title="图片 1.png" alt="图片 1.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会议现场/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活动伊始,上海市松江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许雁在致辞中介绍了松江建设G60科创走廊的最新成果,并回顾了松江区政府联手启迪控股建设G60科创走廊分析技术产业集群的合作历程。G60分析技术产业集群是松江区与启迪控股全面深化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松江区出台了支持分析技术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给予通过评审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五百万元到一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这是松江首个针对具体行业出台的专项支持政策。松江区将大力支持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打造新模式,引领长三角分析技术行业的发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fa7f9c56-3626-43f3-8195-b220b6f04c4c.jpg" title="图片 2.png" alt="图片 2.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上海市松江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许雁/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关亚风在致辞中指出国产分析仪已经从低端仪器的生产走向中高端仪器的研发。随着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的结合,分析仪器的发展也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建议研究院要把握这一机遇,尤其要整合一批分析仪器核心零部件开发的创新型团队,帮助企业加速原型化进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9bb40b9-33cf-4d8b-aaee-f8cc427c83e7.jpg" title="图片 3.png" alt="图片 3.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关亚风致辞/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副总经理张延军在发言中表示,启迪科技园秉承集群式创新理念,积极发挥国内外院士专家的高层次人才力量,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集聚更多分析技术行业的创新资源汇聚上海松江。园区在投入数千万建设公共实验和孵化空间的基础上,还将在二期、三期开放更广阔的空间,支持优秀的分析技术行业团队入驻。/pp style="text-indent: 2em "启迪控股拥有覆盖全球的创新网络资源,涵盖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大健康等与分析技术领域密切相关的实业板块,以及能满足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融资需求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撑。启迪将整合优质资源,加速推动分析技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成长壮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0280b3b7-af49-477e-baf4-75e75eb7f84a.jpg" title="图片 4.png" alt="图片 4.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启迪漕河泾科技园副总经理张延军发言/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欧阳证教授回顾了产业集群的建设历程,提出研究院要在松江打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发掘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承接最具有增长潜力的产业方向。研究院也将带动创业者、政府、投资者三个主体建立良好的联动合作模式,在松江快速聚集起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企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84ef5b14-ce49-48a3-a8ec-b902d6abc6e9.jpg" title="图片 5.png" alt="图片 5.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欧阳证/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康怀志介绍了研究院正式成立半年多以来,在分析技术垂直领域的探索。详细说明了研究院的主要职能、服务特色、软硬件条件建设以及团队发展等情况,重点介绍了研究院正在全力打造的公共服务、原型化创新、金融服务三大平台,全方位支撑分析技术在研究院以及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1fb34f1e-814c-41e3-bf8d-cdf23660a5f6.jpg" title="图片6.png" alt="图片6.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康怀志/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启迪漕河泾科技园招商总监李杨介绍了园区的空间规划,详细解答了企业代表最关心的园区企业服务和配套设施等问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68c29a72-7743-41ea-afad-791059f7959f.jpg" title="图片 7.png" alt="图片 7.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启迪漕河泾科技园招商总监李杨/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2010年,国际检验检测巨头必维国际检验集团落户上海松江。2017年以来,松江区政府和启迪漕河泾科技园通力合作,又联手引进多家分析技术行业企业和创新项目。目前,G60分析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已初具规模,松江区已汇聚了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上海仪电分析、谱尼测试、广州检测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多个高层次人才创新项目,行业领域方向涵盖了高端分析仪器、第三方检验检测、检测技术与生物分析、微流控技术与应用和分析仪器核心零部件以及新材料等。G60分析技术产业集群未来五年计划引进和孵化120家相关领域企业,在松江汇聚4000名产业人才。/pp style="text-indent: 2em "本次活动正值国内分析技术产业盛会“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的首日开幕,吸引了百余位分析技术产业和学界代表参加。/pp style="text-indent: 2em " /ppbr//p
  • 快讯!MOTUS波浪传感器成功整合到大型浮标平台
    背景在恶劣环境中的设施将大大增加对气象海洋学参数信息的需求。处于这些环境中的操作员们希望能减少安装的传感器平台数量以提升效率。欧洲大型传感器平台的一家主要制造商选择与我们合作,结合利用 Aanderaa MOTUS 波浪传感器与 Aanderaa 多普勒流速剖面仪,以监控海浪和洋流。通过联合激光雷达与其他传感器,我们致力于为最终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实现高质量的气象海洋学监控。MOTUS 波浪传感器MOTUS 波向传感器的产品经理 Stig B. Øen 为我们介绍了更多有关 MOTUS 传感器的最新动态:针对来自 MOTUS 传感器用户和 MOTUS 浮标用户的反馈,我们始终用心倾听并积极响应,为此我们专门对传感器进行了升级:添加了一些基于竖向时间序列位移的波浪参数,并新增了 NMEA AIS 模式。MOTUS 传感器中的新增参数包括:平均波周期 T1/3;有效波高 H1/10;平均波周期 T1/10波;高 H1/1;平均波周期 T1/1;参考东向和北向水平时间序列,可配置为 2Hz 或 4Hz 采样。有关 MOTUS 波浪传感器的参数,请查阅数据表。MOTUS 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浮标为了测量海浪特征,在理想情况下,传感器平台应完美地跟随水面运动。如果未应用补偿,则 MOTUS 传感器会根据安装位置的竖向平台位移计算波高。波向则基于水平浮标位移的方向。为了在众多不同类型的浮标中脱颖而出,MOTUS 传感器提供以下补偿功能。偏心补偿:在不同形状的大型浮标的旋转原点处安装传感器通常难度较大。通过向传感器提供其安装位置相对于旋转原点的信息并激活传感器偏心补偿功能,可以补偿误差。浮标响应/传递函数:如果浮标无法满足在所有频率下均理想地跟随水面,则可以通过激活和修改浮标传递函数来补偿限制。Anderaa 开发了一款简单工具,以帮助您了解不同尺寸形状浮标的期望阻尼因子。磁性:如果传感器受到电磁干扰,则可以将外部罗盘直接连接到 MOTUS 传感器。MOTUS 适用于海上风力/海上设施结合使用 Aanderaa 提供的海浪和洋流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例如环境传感器和激光雷达),可为您提供完整的预研究平台和全面投产的海上风电场。MOTUS 传感器可在其内部完成对波浪参数的所有处理,通过实时/近实时输出基于频率和时间的参数,提供风浪和涌浪的全波频谱。对于海上风电场的运营来说,监控该区域的海浪将有助于确定是否将船只或技术人员派往现场、缩短停运时间,以及对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持高度关注。
  • 量子关联上转换新方案,实现超灵敏中红外光谱探测
    中红外(2.5-25 μm)波段能够覆盖复杂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揭示多种分子的基础吸收带和复杂化合物独特的光谱特征。因此,高效分析工具——超灵敏中红外光谱探测,成为智能生化传感、新兴材料研究、环境气体监测、高精度医学层析成像等领域的重要测量手段。近年来,随着非线性频率上转换技术的进步,基于频率上转换的中红外光谱探测技术表现出显著的科研潜力。该技术利用强泵浦光场作用于非线性光学材料,将中红外光子耦合转换至近红外或可见光波段进行探测,从而规避了现有中红外探测器噪声大的不足,成为了一种有效的中红外直接光谱探测的替代方案,有望在中红外光谱探测灵敏度、探测效率、响应速度、成本效益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现有对中红外光谱探测系统的研究成果表明,进一步扩大中红外频率上转换技术的超灵敏、宽频段的优势,可使其更广泛适用医学、生物、国防等领域的应用。然而,基于多种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宽带中红外频率上转换系统往往需要强泵浦场来提升宽带转换效率,且系统在短波泵浦模式下工作,强泵浦场导致的非线性参量噪声将覆盖中红外波段,使得实现超灵敏的宽带中红外光谱探测极具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愕、陈昱、蔡羽洁等研究团队基于非简并光子对的时间-光谱量子关联技术,提出了一种低功耗、强鲁棒性的高灵敏中红外单光子光谱探测方案,实验验证了单光子水平光子通量下的中红外样品光谱测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hotonics Research 2022年第11期。该文章报道了一种极低光子通量条件下的中红外上转换光谱测量方案。该方案利用结合同步频率上转换技术的非简并关联光子、对时间-光谱量子关联特性实现了单光子水平的中红外上转换光谱探测,降低了强泵浦非线性噪声和环境噪声对中红外光谱测量的影响,大幅度提高单光子水平下的中红外光谱测量灵敏度和鲁棒性。图(a)展示了基于时间-光谱量子关联的宽带中红外单光子上转换光谱探测系统光路图。利用啁啾极化铌酸锂晶体中的非线性过程,自发参量下转换产生非简并宽频带的关联光子对,光子对产生率6.76×106 counts s-1 mW-1。其中,中红外信号光子覆盖3.14-3.80 μm中红外波段,提供了大于660 nm的光谱探测波长窗口。图(a)单光子频率上转换量子光谱系统图;(b)38 μm厚聚苯乙烯薄膜透射光谱实验基于同步脉冲泵浦技术实现了中红外信号光子的非线性频率上转换,验证了中红外上转换光子(0.78-0.81 μm)与共轭的近红外预报光子之间的非经典相关性得以保留,展示了基于时间-光谱量子关联的中红外单光子上转换光谱测量的可行性。利用该系统对38 μm厚的聚苯乙烯样品进行透射光谱的测量,如图(b)所示。入射样品的中红外光子通量低至每脉冲0.09光子。实验表明,中红外单光子上转换光谱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的测量结果吻合,系统的光谱分辨率约为11.4 nm(10.5 cm−1)。相比于传统FTIR光谱探测方案,基于时间-光谱量子关联技术的宽带中红外单光子上转换光谱系统,既能够利用光子对的时间关联、频率关联量子特性降低频率上转换过程中多种噪声的影响,将中红外光谱测量灵敏度推进至单光子水平;又能使单光子探测器和单色仪等元件工作在其最优的工作波段,无需受待测样品特征波长的限制,拓展了系统的应用场景。系统高灵敏、低噪声、强鲁棒性、结构简单的优势,为光敏生化样品的中红外光谱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后续将进一步开展更宽中红外带宽、更高灵敏度、更高信噪比的上转换光谱成像研究。
  • 863计划被动光学高光谱强度关联成像技术课题通过验收
    p  2017年7月28日,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先进遥感技术主题“强度关联遥感成像技术研究(二期)”项目下设课题“被动光学高光谱强度关联成像技术”顺利通过技术验收。/pp  为突破传统光学成像体制对光谱成像技术在探测灵敏度、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上的原理性制约,课题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被动光学高光谱强度关联成像技术,经过三年技术攻关,突破了随机相位编码器的优化设计、随机色散光谱分光光路设计、高效快速三维多光谱图像重建算法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次曝光高光谱强度关联成像外场试验样机,并完成了基于浮空平台的典型应用场景成像试验,充分展示了这一全新光谱成像方案的高速、高效获取光谱分辨图像信息的能力。课题组还在单光子探测灵敏度的强度关联光谱成像技术、光参量无噪声图像放大技术在超高探测灵敏度强度关联遥感成像中的应用、强度关联成像系统图像获取能力定量描述、系统优化设计和图像重构、以及光学强度关联成像体制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一流的理论和实验成果。/pp  单次曝光高光谱强度关联成像技术具有高探测灵敏度、高图像信息获取效率及高光谱和空间分辨率等优点,在资源环境、灾害评估等领域,该技术可以弥补现有光谱遥感成像技术的不足,可以在弱光源及其它不良天候环境下获取高光谱遥感影像,更好地满足城市安全、土地资源监测、自然灾害、林业、农业、水利、环境等众多遥感应用领域的需求。/pp/p
  • 聚光科技成为阿里云Link城市物联网平台首批授牌合作伙伴
    【导语】坐落在杭州西南的西湖新十景之一云栖竹径,“五云山上五云祥,云栖坞里云栖晾,云栖竹径生天雨,天雨淅沥落云栖。”由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全球云计算TOP级峰会“云栖大会”的永久举办地正是在这个极具灵性之所。  2017年10月11日,2017杭州云栖大会如期开幕。10月12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受邀参加云栖大会-阿里云IoT智能城市合作伙伴峰会,成为阿里云Link城市物联网平台首批授牌合作伙伴。聚光科技环境安全事业部总经理孙越应邀参加授牌仪式。授牌仪式现场 聚光科技环境安全事业部总经理孙越参与授牌仪式  今年云栖大会的主题是“飞天?智能”,内容上设置了19个板块,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科技领域。本次加入首批阿里云Link城市物联网平台合作伙伴的企业共有20余家,象征着阿里云Link城市物联网平台第一次以品牌化的形式,整合行业生态,打通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联系,开放资源,共享物联网环境下给企业与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聚光科技作为“绿色智慧城市”领域典型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生态环境智能监测、智慧管理、环境治理领域已有多年沉淀,致力于打造生态环境“测、管、治”一体化协同联动平台,构建环保大数据,做政府的一站式“环保管家”。  阿里与聚光科技双方成为合作伙伴,将在环保物联网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利用阿里IoT平台提升聚光科技物联网产品开发能力,包含物联网设备开发、数据开发、应用开发等,赋能聚光科技城市生态环保大数据建设。此外,双方将建立优势资源共享的业务合作和市场推广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和引领“绿色智慧城市”建设。  【后记】聚光科技智慧环保主营业务:覆盖环保咨询规划、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化、环境治理、第三方检测与运营维护等,客户群覆盖部、省、市县、园区、企业多级和环保、交通、水利、水务、市政、安监、电力等多行业,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争做绿色“一带一路”引领者。
  • 2023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生命科学与电镜平台专场集锦(上)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仪器信息网联合报道 2023年10月26日-30日,2023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在东莞市会展国际大酒店龙泉厅盛大召开。大会由电镜学会电子显微学报编辑部主办,南方科技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仪器信息网作为独家合作媒体参会报道。大会共设置13个分会场:显微学理论、技术与仪器发展;原位电子显微学表征;功能材料的微结构表征;结构材料及缺陷、界面、表面、相变与扩散;先进显微分析技术在工业材料中的应用;扫描探针显微学(STM/AFM等);扫描电子显微学表征(含EBSD);聚焦离子束(FIB)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低温电子显微学表征;生物显微学研究;生物医学和生物电镜技术;全国电子显微镜运行管理开放共享实验平台经验交流;先进材料。27日和28日下午、29日全天,第九分会场(低温电子显微学表征)、第十分会场(生物显微学研究)、第十一分会场(生物医学和生物电镜技术)和第十二分会场(全国电子显微镜运行管理开放共享实验平台经验交流)分别围绕电镜在生命科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以及仪器平台管理和人才培养等热点议题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分享经验。以下是各分会场部分专家的精彩报告内容报告人:南开大学 教授 潘雷霆报告题目: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及其在免疫检查点上应用潘雷霆教授在报告中提到自主搭建的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系统(SMLM),揭示了人红细胞CD47以单体形式随机分布于质膜。并提出了二抗交联+SMLM的方法,在近无损条件下定量证明红细胞CD47存在约14%的骨架结合率,且骨架CD47附着于Ankyrin复合物。发现红细胞衰老过程中的CD47密度和聚集能力降低的现象。这为膜蛋白组织分布及与骨架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策略,提出CD47密度降低和成簇能力变弱共同导致衰老红细胞被吞噬的新观点。报告人:福建医科大学 教授 付志飞报告题目:超分辨电关联成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可以提供研究目标精细的结构信息,但是无法获取研究目标所处的超微细胞环境信息。电子显微成像技术具有亚纳米的成像分辨率,但是无法提供研究目标的精确定位。超分辨光电关联成像技术结合了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所提供研究目标的精确定位信息与电子显微成像技术所提供研究目标的超微结构信息,是比较前沿的生物成像技术。报告人: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总师/教授 刘瑞报告题目:新形势下落实国务院70号文,推动仪器开放共享近年来,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增长,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但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基于此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许多举措,包括建设重大设施和大型仪器国家平台、开展评价考核、开展查重评议及大力宣传和推广国产仪器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工作进展,结果令人颇为满意。下一步科技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统筹推动,进一步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充分发挥网络管理平台作用。报告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正研级高工 吴波报告题目:共享优势资源,助力科技创新:大湾区电镜中心简介及技术交流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大湾区电镜中心)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重大科学装置平台之一,该中心紧密结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总体布局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物质结构研究发展规划。利用超高空间分辨和超高能量分辨像差校正电子显微镜为主的显微分析设备、离子束微纳加工设备以及原子级晶体生长设备,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以期逐步成为能够代表国家水平的物质微结构研究基地和显微技术人才培养及教育基地,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物质结构研究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结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报告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张仲凯报告题目:植物布尼亚病毒—Orthotospoviruses在寄主细胞中的分布特征布亚尼病毒(Orthotospoviruses)是一种属于负向单链RNA病毒,人和动物、植物的重要病毒,人和动物感染后会出现肾综合出血热等症状,具有高致死率。种子和果实传播是新发或早生区Orthotospoviruses的主要来源,为源头与绿色防控提供依据。Orthotospoviruses在寄主细胞中的分布特征因病毒种类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可能与N或NSm与寄主蛋白互作的差异相关。Orthotospoviruses以RNPs在细胞间形成系统侵染,同时可能存在溶解细胞壁的发生到达相邻细胞。报告人:西湖大学 研究员 孙异临报告题目:如何做一名超微病理医生孙异临研究员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详细解答了如何做好一名超微病理医生。首先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要有整体观念,对准备诊断的病理标本的组织学、解剖学等超微结构特点要了如指掌,要了解该病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要有全方位综合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电镜诊断结论。其次要熟悉生物电镜标本制备技术,严谨、细致的把好每一关,苛求把每例标本都做成精品。最后要熟练操作和使用电镜仪器设备,当出现图像畸变、像散等现象时要知道其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只有精益求精,将每一个步骤都尽可能做到极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电镜病理诊断医生。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处长 张文娟报告题目:从平台支撑迈向能力提升张文娟处长分享了生化与细胞所在平台建设方面的心得与体会,详细介绍了平台从搭建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做法。以建设高水平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为总体目标,以技术创新和高效、高质服务为工作重点,整合、优化现有仪器、技术资源,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规范、细致的日常管理,精心维护、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并且十分注重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未来将不断优化平台质量管理水平,创新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开放共享和协作研究。报告人:陕西修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总经理 雷运涛报告题目:改良实验室环境,提高电镜效能报告中谈到之所以要改造电镜实验室是因为实验室周边磁场、地面震动、空气中的噪声都会诱使电子束偏离理想的路径,使成像质量变差。陕西修业就是一家高端实验室规划咨询、工程设计与技术服务的实验室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实验室整体设计、施工及智能化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现场评估为实验室改造提供有价值的方案,如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电子显微镜中心,就是用1200 m2的图书馆改造而成,并将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制样间、培训室等按功能区分为3个区域。
  • 广电计量子公司着力推进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
    广州无线电集团大力推进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持续推动所属企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近日,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核及公示,广州无线电集团成员企业广电计量(002967)(SZ 002967)子公司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安广源)正式获批成为“2022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中安广源是广电计量(002967.SZ)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全国性的评价咨询和检验检测公司,在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卫生评价、综合咨询、环境检测、职业卫生检测、节能分析、环保验收、环保工程和安全环保信息化开发等领域处于国内较高水平,拥有安全评价、职业卫生评价、建筑工程施工承包三级、节能评估、工程咨询、CMA检测等资质和互联网+评价评估软件开发能力。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安广源已经在企业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紧跟国家政策,以产业创新的思维服务广大客户,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此次获评此殊荣,是对中安广源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中安广源将持续输出高质量企业服务能力,在围绕“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社会,构建一个更绿色更环保的环境”的定位基础之上,打造成为全国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服务机构,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是指由法人单位建设和运营,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需求为导向,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创业、培训、融资等公共服务,管理规范、业绩突出、公信度高、服务面广,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服务平台。中安广源入选该名单,标志着企业服务能力获得国家与行业的认可。   中安广源EHS一站式技术服务平台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安全评价与咨询、环境影响评价与咨询、职业卫生评价与咨询、节能评估与咨询、工程咨询、EHS专业技术培训、环境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以及EHS信息化应用等专业服务,推进中小企业提效降本,规范中小企业管理水平,规避经营风险,实现企业持续发展。2020年,平台共服务中小企业上千家,其中公益性服务或低收费服务数百家,客户满意度达标,实现了服务中小企业的质量、数量双提升。   未来,中安广源将进一步优化公司管理,促进各区域优势互补,积极推广安全、环保信息化产品,争取在安全、环保、健康、节能等行业领域内,实现拓展区域最广、业务体量最大、服务内容最全、相关资质最多、技术质量优质的发展目标。
  • 为光电领域专家提供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卓立汉光应用专家覃冰访
    2023年8月25日,由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四届“逐梦光电”国产光电分析仪器研制与应用研讨会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大知名高校及研究院的“政、用、产、学、研”不同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卓立汉光应用专家覃冰。覃冰在采访中表示,卓立汉光公司作为一家国产科学仪器制造商,愿景是登上世界的舞台,成为国际知名的光电科学仪器的制造商。正是基于这样的初心,卓立汉光在2020年的时候召开了第一届“逐梦光电”用户研讨会,到2023年南京这一届已经是第四届。本届会议,卓立汉光邀请到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24位嘉宾老师分享报告,涵盖了材料科学、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涉及的技术包括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光电测试技术,高光谱影像、等离子体探测、超快光谱等6大类分析测试技术。据覃冰介绍,“逐梦光电”用户研讨会旨在通过这样的会议来把全国各地光电领域的专家们聚集在一起,为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一个平台。本次研讨会卓立汉光设置了两个成果展示区,即仪器展示区和学术展示区。更多内容请查看采访视频以下为现场采访视频:
  • 聚光科技:积极寻找目标企业进行收购整合
    5月7日讯 今天,在聚光科技(300203)2011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董事长兼总工程师王健在采访中表示,聚光科技对于企业的收购整合,目前正在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  对可能进入细分市场做摸排  聚光科技作为中国分析仪器行业和环保监测仪器行业龙头企业,在完成了对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的整体收购后,将继续对国内外相关行业进行调研,寻找适当的目标企业收购整合。当记者问起目前收购进展情况时,王健表示,聚光科技目前正在做广泛的市场调研,其中收购计划包括对可能进入的细分市场做摸排,跟对象企业进行沟通等。收购还处于调研过程中,已经投入了不少精力。  通过收购拓展实验室市场  实验室仪器是聚光科技未来大力发展的领域,从2011年公司完成了对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的收购后,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将成为公司发展实验室仪器的重要整合平台。北京吉天仪器2011年实现净利润约3078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0%,成为公司业务新亮点。  王健介绍到,聚光科技从2008年其实已经开始开发实验室项目,也已经形成了像合金分析产品的销售。目前中国的实验室市场规模很大,国内实验室发展薄弱,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厂家占领。同时,中国科技部、发改委重视国产实验室的发展,科技部更是在去年实施了重大科学仪器专项,聚光科技今后将会加大实验室领域的投入力度。
  • 生物物理所开发冷冻结构光照明与电镜关联成像新技术
    面向原位结构解析的冷冻电子断层成像(cryo-ET)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原位高分辨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关键技术。但受限于电子束穿透能力,需要先利用聚焦离子束(cryo-FIB)将细胞和组织样品减薄成200纳米左右的薄片后才能进行cryo-ET数据采集。冷冻光电关联成像技术可以为cryo-FIB精准制备包含特定目标结构的冷冻含水切片提供荧光定位指导,但是冷冻荧光显微镜的光学分辨能力以及光镜、电镜图像的对齐精度是制约冷冻光电关联实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瓶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一直致力于开发新型冷冻光电关联成像技术,在前期自主研发的冷冻光电关联成像高真空光学冷台HOPE(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2017)基础上,通过引入结构光照明成像技术,成功研制了冷冻结构光照明成像系统HOPE-SIM,实现了横向优于200纳米的光学分辨率,以及优于150纳米的光镜-聚焦离子束三维关联对齐精度,相关研究成果于4月29日在线发表在《通讯-生物》(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   光镜-电镜关联成像技术(Correlative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CLEM),是利用荧光特异标记对特定生物大分子或亚细胞结构进行荧光示踪,实现对整个细胞的三维荧光定位成像,之后通过荧光图像和电镜图像的配准,获得荧光标记信号和电镜超微结构的关联信息。冷冻光电关联成像技术的应用方向之一,是通过关联图像,指示出荧光标记的结构在电镜图像中的具体位置,实现对荧光示踪目标物的电镜高分辨率结构解析。而得益于光镜成像对生物样品的无损特性,可以在不损伤样品的前提下获得样品内部的三维荧光定位信息,再通过光电关联成像流程和关联对齐软件,将三维荧光图像与扫描电镜图像关联匹配,实现在荧光信号的指导下进行cryo-FIB对目标区域的减薄加工。如此,便可以避免“盲切”,实现对荧光指示目标物的指导切割,以期提高冷冻聚焦离子束技术用于电子断层成像切片样品制备的效率。   目前,光电关联成像指导cryo-FIB减薄技术流程的实现方式有多种类型,根据系统构成可以分为光镜电镜分体式光电关联成像系统和集成型光电关联成像系统。生物成像中心技术团队自2013年开始专注于冷冻光电关联成像技术方法学研究,在光镜电镜分体式光电关联成像系统研制方面, 于2017年自主研制了一款可搭载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上的高真空光学冷台HOPE(High-vacuum Optical Platform for cryo-CLEM),HOPE可与透射电镜冷冻样品杆适配连接,完成荧光定位后样品将随冷冻样品杆被转移进电镜当中进行高分辨率数据采集,同时结合光电关联定位软件,可以实现大视野光学定位成像与电镜成像的匹配。HOPE采用冷冻样品杆来实现冷冻光镜成像、冷冻传输以及冷冻透射电镜成像,有效避免了光电关联成像过程中对冷冻载网的反复夹取,保证了冷冻样品的完整性和同一性,有效提高了关联成功率和实验效率。  然而,基于宽场成像技术的HOPE系统受限于光学衍射极限和冷冻光学成像装置的空间限制等,仅能使用长工作距离、低数值孔径的冷冻荧光成像系统,所能达到的横向分辨率约为400-500纳米,纵向分辨率则达微米级,这对于精准捕获数微米厚度细胞内百纳米尺度的目标结构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结构光照明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在能提高宽场荧光显微镜一倍分辨率的前提下,还具备不需要特殊的荧光探针、成像速度快、辐照密度低等技术优势,是所有超分辨成像技术中最适合应用到冷冻环境中对冷冻样品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技术。因此,研究团队选择了结构光照明成像技术作为提高冷冻荧光成像分辨率的手段,基于倒置荧光显微镜自主研制了大腔室高真空冷台,腔室内置0.9NA长工作距离光学物镜和防污染器系统(ACS和cryo-box)、外接真空传输系统(TPS)以及冷冻电镜样品杆(cryo-holder)适配器。同时,借助三维结构光照明(SIM)光路,实现了真空环境下对冷冻样品的三维结构光照明成像,在提高冷冻光镜分辨率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光电关联成像样品传输过程中对冷冻样品的保护。图1 冷冻结构光照明成像系统HOPE-SIM。a.HOPE-SIM硬件组成,b. HOPE-SIM设计原理图,c. HOPE-SIM光路原理图   借助HOPE-SIM高分辨率冷冻光电关联成像系统以及自主编写的三维关联对齐软件3D-View,团队成功制备了包含宿主细胞内鼠疱疹病毒(图2)和海拉细胞内荧光标记的中心体(图3)的细胞切片样品,通过冷冻电子断层原位结构分析图像处理流程和软件分析其在原位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OPE-SIM技术的高精度冷冻光电方法可以实现优于150nm的三维对齐精度,为尺寸较大、胞内丰度高的目标物的原位捕获提供了一种高效、精确的靶向冷冻聚焦离子束减薄技术方案。图2 基于 HOPE-SIM冷冻光电联技术捕获宿主细胞中的MHV-68病毒颗粒。a.冷冻明场透射光图像;b.HOPE-SIM荧光图像的z投影。绿色,荧光微球。红色,MHV-68病毒;c将b中的荧光图像与a中的明场图像合并,以显示目标信号的位置;d.冷冻SIM和冷冻FIB图像之间的三维关联匹配;e.对目标区域减薄后的冷冻FIB图像;f.减薄后冷冻扫描电镜图像,与b中冷冻SIM图像的融合;g.制备的冷冻含水切片的冷冻透射电镜显微照片(3600倍);h.冷冻断层扫描成像,放大倍率为64000倍,显示了被捕获的病毒颗粒。 图3 基于HOPE-SIM技术流程精准捕获海拉细胞内红色荧光标记的中心体。a.3D-View光-电关联软件获得的冷冻结构光-cryo-FIB关联配准图;b.cryo-FIB对红色荧光标记所在区域进行减薄;c.cryo-FIB减薄获得的200nm冷冻含水切片;d.冷冻含水切片在透射电镜下8700倍成像,黄色框线内为目标中心体;e.目标中心体的cryo-ET数据采集(53000倍)激光指向位置主动稳定系统示意图。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等项目的资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集成型光电关联成像系统研制方面, 2023年1月,《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报道了中科院院士、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徐涛和研究员纪伟团队研发的cryo-CLIEM系统和生物成像中心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三束共焦成像系统ELI-TriScope系统,在双束扫描电镜真空腔室内集成了光学成像系统,避免了样品传输过程,有效提高了冷冻光电关联成像的精度和成功率。其中生物成像中心技术团队自主研发ELI-TriScope系统集成了一个基于冷冻样品杆的传输系统(cryo-transfer system),并在冷冻样品下方嵌入了一个倒置荧光成像系统(cryo-STAR system),从而实现电子束(E)、光束(L)和离子束(I)被精确地聚焦到同一点上,可以在cryo-FIB减薄的同时实时监控目标分子的荧光信号,显著提高了cryo-FIB减薄技术对特定目标物的捕获精度,将制备冷冻含水切片的时间成本从每片2-2.5小时降低到约0.8小时。   生物成像中心技术团队研发的基于结构光照明技术的HOPE-SIM系统可以实现三维高分辨率冷冻荧光成像,同时还可以通过冷冻样品杆直接衔接三束共焦光电关联成像系统ELI-TriScope,实现高分辨三维冷冻荧光成像的同时,完成后续原位荧光实时监控聚焦离子束减薄全技术流程,有效提高了冷冻聚焦离子束减薄的效率、准确性、成功率和样品制备通量,为原位结构解析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解决方案,在未来的原位结构生物学中有巨大应用潜力。
  • 地方科技平台建设典型经验交流会在沪隆重召开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要部署,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政府科技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地方科技平台建设工作,国家科技部于2008年1月17日在上海虹桥迎宾馆隆重召开地方科技平台建设典型经验交流会。  本次会议由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和上海市科委共同举办,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应用促共享,以服务促创新,推进地方科技平台建设。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副市长杨定华致辞,科技部副秘书长郑国安主持会议。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有关单位、各省、市、自治区代表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刘燕华副部长做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应用促共享,以服务促创新,推进新时期地方科技平台建设工作》的讲话。他指出,加强国家科技平台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是科技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地方科技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科技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各地要站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科技平台建设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推进。  刘燕华副部长首先回顾和总结了国家和地方科技平台建设的总体进展。2005年国家正式启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以来,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自然科技资源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资源物质与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整合共享存量科技资源并积极提供开放服务,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科研、生产活动和重大工程建设 明显提高了中央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盘活了上百亿的国家存量科技资源 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增强了政府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全社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理念逐步增强,社会科技创新环境得以有效改善。  在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的带动下,各地方结合本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科技平台建设工作。上海、北京、重庆、江苏、浙江等地方科技平台建设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形成了初步体系。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在本市及长三角区域已经形成了一定品牌。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地方和区域特色、形式多样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有效支撑了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60%的省市制定了地方平台建设发展规划并设立了专项资金,约三分之一的省市科技平台建设经费占科技投入比例超过20%。  刘燕华副部长强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完善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逐步确立,政府在创新中的角色要与时俱进。科技主管部门不仅需要通过组织项目攻关来直接支持创新,还需要更多地通过制定政策、搭建平台等手段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搭建各类创新平台,夯实科技持续发展的基础,减少创新资源的重复和分散,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风险,这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科技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地方科技平台建设工作。要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要制订长远规划,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平台工作的投入力度 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增强政府科技公共服务能力 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平台建设。刘燕华副部长还希望各地方认真总结经验,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享经验。科技部今后将继续引导和支持地方科技平台建设,加强国家和区域、地方的衔接互动,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财政部有关司局领导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地方科技平台建设的进展和成效。  会上,有关省市就本地科技平台建设经验进行了典型发言。上海市科委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公共服务,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的专题汇报中,介绍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经验及向长三角区域拓展建设情况。重庆、江苏、北京、浙江等省市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科技平台建设经验。作为国家和地方科技平台建设的典型案例,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国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湖北省光电测试平台、海南省农技110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和上海多媒体公共服务平台也分别介绍了最新进展和经验体会。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领导就下一步地方科技平台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与会代表在上海市科委的陪同下,还实地考察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参观上海多媒体公共服务平台、上海生物医药平台(实验动物资源中心)等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科技平台。  上海市科技平台的建设有机整合了全市的科技资源,提高了创新效率,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推动了对外合作和提升了原始创新能力。本次交流会的召开,不仅加强了全国地方科技平台建设者工作经验的交流,促进了地方科技平台建设的进展,还为今后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平台建设,以及为科技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提供高度的指导。
  • 整合创新 我们在路上——访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华
    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2015年8月,彭华女士正式出任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总经理,同时兼任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平台总经理及平台旗下子公司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天仪器”)、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谱实验”)总经理。2015年9月,彭华在“聚光安谱携手同行客户媒体见面会”上首谈聚光科技的“智慧实验室业务平台”,谈对聚光科技收购整合的个人感悟。2016年8月,在“吉贤聚智,天下为先——吉天仪器LOGO变更仪式暨新产品发布会”上,彭华再谈“智慧实验室”的内涵以及吉天仪器的重造。每次采访,彭总总会带给我们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平台的新变化和她自己独到的新经验、新见解。/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2017年9月,仪器信息网编辑走进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再次与彭总面对面,谈一谈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平台的整合新进度、彭总的管理心得以及对聚光科技实验室平台的期望。/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19e6d3bd-9a85-4756-83c0-6199f8270e4a.jpg" title="penghua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华/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三地轮转 享受充满挑战的生活/strong/span/pp  聚光科技总部在杭州,吉天仪器在北京,安谱实验在上海,身兼集团、实验室业务平台及两个业务板块的总经理,彭总在哪儿办公也成了业界关心的话题。“周一周二在北京,周三对外,周三晚上到上海,周四晚上到杭州,周五或者周六从杭州返回北京。”彭总爽朗得报上了自己的行程表。“我现在去机场的次数比回家都多。”彭总笑着说。/pp  “保持' 喜新厌旧' 是我能坚持下来的原因吧!我现在的工作面临很多挑战,如管理不同文化的公司、公司体量不断增大的同时仍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率、如何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面对这些挑战和新课题,唯有逼迫自己不断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享受到了人生中很难有人体验到的感受。现在如果给我一份重复性的工作,也许我很快就厌倦了。”彭总云淡风轻得向我们描述她的辛路历程。/pp  其实,彭总之所以能从容游刃于不同角色的事务间,得益于聚光科技优良的管理传统——放权。成立至今,聚光科技一直实行扁平化管理,总经理下面的职位是总监,而总监级别的职位占聚光科技总人数的2%左右,总监们都很负责任、能力很强。公司制定了管理制度,将权力和责任进行细分,对总监的授权较大,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公司实行年度预算管理制度,年初制定详细的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计划明确到每条产品线、销售额等数据。作为总经理,彭总的主要工作是审核预算和计划、评审各类管理相关的方案和把控风险,而不用花太多精力在公司琐事上,这样就可以将精力用于考虑和探知公司发展战略相关的工作。/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以变应变 聚光科技智慧实验室业务平台持续发展/span/strong/pp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在彭总的带领下,聚光科技智慧实验室业务平台快速实现了平稳对接与可持续增长。对此,彭总为我们介绍了其秘诀。/pp  对于单一产品线的公司,近两年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而聚光科技的多产品线策略保证了其业务在这两年里的不断增长。2016年,吉天仪器的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2017年上半年,快速溶剂萃取迎来了采购高峰期 粮油系统的近红外快检产品也有不少机会 由聚光科技实验室GC产品衍生成的在线VOCs分析仪,移动监测车在今年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pp  对于未来产品线的扩充,彭总说:“既然定位于‘综合服务供应商’,我们就一直在寻找新的产品线,我们需要寻找的是有技术亮点或者应用亮点的产品,而不是市场上已经是红海的量产产品。我们愿意与更多的院校和厂家通过资本或者协作的方式来开发新产品,但这其实并不容易。”/pp  目前,国家正在对很多国有资本进行市场化改革,这将导致仪器采购模式和供应模式的改变。这种转变使得企业和第三方的用户更愿意给国产仪器厂商机会,愿意去了解国产产品,考虑产品的性价比,这对国产仪器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2017年初公司就开始了从政府市场向第三方和企业市场拓展的工作,且在这两个市场的表现都不错。/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整合更新 明确定位智慧实验室综合服务供应商/strong/span/pp  整合,对于聚光科技而言,一直是一个不断在探索的课题,公司智慧实验室业务平台的整合目前正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未来还需要探索更多创新的方法。采访中,彭华也分享了自己的整合经验:“聚光科技的整合是在不断的试错和创新中发展起来的。整合过程中,我们会尝试不同的方向和方法,对的方向、好的方法就继续,偏离的方向、不好的方法就改正。单个人想出来的方法在执行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难于实现,而大家群策群力想出来的方法在实行过程中就会顺利很多。”/pp  2016年初,聚光科技对其实验室业务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确定将吉天仪器作为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的仪器销售主平台,安谱实验作为耗材试剂主平台,原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单元的销售和市场划归吉天仪器。现在的吉天仪器不再是单纯的仪器生产厂商,而是面对不同研发部和供应链的仪器营销平台。这一调整形成了现如今拥有吉天仪器、聚光科技、安谱实验三大知名品牌的实验室综合服务平台。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提高客户的“采购效率”,朝着“智慧实验室综合服务供应商”目标去发展。/pp  吉天仪器为了保持其在国产仪器中的领先地位,在2015年研发架构调整后,对其所有的产品进行了一轮全面的更新。以原子荧光光谱仪为例,近几年产品的技术变化不大,且与其他先进技术行业(如航空航天)相比,在电路设计、机械设计及光路设计等方面都有差距,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吉天仪器采用先进的元器件和设计对产品从内到外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我相信通过客户未来两年的使用和体验,会对吉天仪器有全新的认知。”彭总非常自信的说道。/pp  采用先进的元器件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也会带来产品成本的增加。对此,彭华如此解释:“聚光科技目前规模已经够大,虽然材料成本会上升,但是通过管理可以降低人工成本,产品在价格上同样有竞争力。而且新技术和高质量会增加我们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反过来促进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更多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促进整体技术的提升。”/pp  在吉天仪器的此轮产品升级中也随处可见安谱实验的身影。有些仪器配备了安谱实验研发的专用试剂包,有些仪器使用了安谱实验的配套色谱柱。/pp  作为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平台成员之一的安谱实验,经过两年多准备,公司新的电商平台将于2017年10月19日正式对外发布。与原平台相比,新平台不仅有查询功能,还可以直接下单,并增加了知识库、解决方案等更贴心的服务功能。安谱实验电商平台定位为“实验室的京东网”,目前包括了安谱实验所有自有产品和代理产品,未来还可以邀请其它厂商入驻。为保证平台产品的质量,安谱实验对自有产品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对于代理产品则以供应商评审制度进行把控,由安谱实验创始人夏敏勇先生在全球范围内对供应商进行评审,保证品质,对客户负责。/pp  彭华说:“当90后成为采购主力时,实验室电商业务将会快速发展。这个平台对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平台的意义在于:第一促进我们业务的增长 第二通过交易数据,分析客户需求,从而支持仪器的开发与销售。”/pp  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平台以联合研发、联合推广、信息共享等方式在进行不断的整合发展,在未来,多品牌战略依然是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平台明确的战略定位。“这与两类产品的销售模式有关,仪器和耗材虽然常常都是客户需要的,但实际购买时,客户需要了解的信息、决策人员都有很大差别,这也就决定了一个销售人员很难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求,如果勉强兼顾的话,专业性肯定会大打折扣。”彭华解释道。/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实现双赢 解决方案满足公司内部和客户的双重需求/strong/span/pp  解决方案是现在很多厂商都在使用的推广方式,但在彭总看来,解决方案的推广对实验室平台下吉天仪器和安谱实验有着多重的意义。/pp  在不同公司的整合过程中,销售人员容易产生“谁动了我的蛋糕”的想法,而彭总需要做的是找到一个“开放共赢”的方式,让销售人员觉得“并没有人动我的蛋糕,而是蛋糕变大了”,解决方案的推广可以同时推广仪器、试剂和耗材,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pp  在用户方面,由于外企普遍能提供解决方案,很多客户也已逐渐习惯了这种方式。如果公司只销售产品而不能提供解决方案的话,客户会觉得提供的服务不够完整。所以,解决方案既能解决用户问题,打消客户担忧,又能提高实验室业务平台在用户中的影响力,实现双赢局面。/pp  为了能很好地将解决方案推广这一思路贯彻下去,彭总招聘了许多有外企从业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希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出一条更加贴近用户的国产仪器振兴发展之路。/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新品不断 “BCEIA 2017” 亮点大展示/strong/span/pp  采访的最后,彭总向我们提前剧透了一下即将在“BCEIA 2017展会”上发布的三款新产品:新型原子荧光光度计系列、全自动多参数流动注射分析仪及全自动快速溶剂萃取仪。/pp  整体来说,此次即将发布的新品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在产品命名上,吉天仪器做了很大的改变,采用了比较流行的个性字母与短数字结合的方式,适应现代年轻人喜欢简洁、有个性的特质。其次在产品外观设计上,吉天仪器聘请了专业团队进行设计,黑白两色的完美搭配,现代感十足。在产品技术上,新品全部采用了当下的先进技术,致力于打造国产仪器的性能与质量的至高点。/pp  在这三款新品中,彭总特别提到了全自动多参数流动注射分析仪。这款产品不仅拥有自动化的前处理系统,灵敏度高,重复性高、精密度好,而且配套了安谱实验专门的试剂包,可以大大减少用户试剂操作方面的误差,提高测试的精密度。吉天仪器的新产品发布会将会在BCEIA期间10月10日下午在国家会议中心 E2368会议室召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f4c64038-86bd-4a8f-bc44-3032d30148c5.jpg" title="xianchang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采访现场/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strong(采访编辑:李学雷)/strong/span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br//strong/span/p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strong后记:/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以前的采访,彭总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时间以分来计算,而此次的采访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期间彭总幽默的言辞、睿智的思维、独到的见解让整个采访轻松愉悦且受益匪浅。彭总是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平台发展的最佳见证人,从她的状态变化侧面印证了聚光科技实验室业务平台越来越良好的运行,虽然挑战依然很大,但是目标逐步清晰和理性,尽管工作依然忙碌,但胸中有乾坤,一切皆尽在掌握中。/span/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