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光热催化微反装置

仪器信息网光热催化微反装置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光热催化微反装置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光热催化微反装置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光热催化微反装置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光热催化微反装置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光热催化微反装置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光热催化微反装置相关的解决方案。

光热催化微反装置相关的资讯

  • 中教金源发布CEL-GPPCT高温高压光热催化微反(600℃,6MPa; 800℃,10MP新品
    主要技术参数:(高温高压同时满足的光热反应)1)压力:光热催化耐压6MPa,(根据反应器不同耐压有所变化);常规热催化耐压6MPa 2)温度:600℃;工作区恒温:±1℃;加热炉:3段;3)选配方案:800℃ ,10MPa,与标配方案600℃,6MPa,可以二选一;选配方案由于压力温度较高,反应器的重量比较重,如果不是实验需求必须要高参数,请慎重选择选配方案。4)工作区光照:直径20mm,采用双面照射,蓝宝石视窗;5)预热炉参数10MPa,600℃,提高混气效果,增加催化效率;6)三路气:可以任意选择气标配预热炉, 气体(内含几十种气体选择项),流速:100,100,200ml/min7)一路液:内含备用液路管路及液路加热,200℃,计量泵选配;8)选配 GC:采用双FID+TCD三检测器方案,可以测试所有组分,采用进口VICI自动进样阀(控温200℃),实现任意两检测器的同时在线测试,反控工作站。 常用实验参考方案1.常用光热实验参考方案,参考GPPCM2.GPPCT,可以实现常规热微反实验,标配高压热催化反应管,实验温度800℃ 实验压力10MPa;可实现三气一液的各种热催化反应。 实现催化剂的热催化评价,出口可实现气液分离,或全组分检测分析。3.合成氨实验4.甲烷重整5.脱硫脱硝SCR6.二氧化碳加氢授权专利:(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 110652951 A(43)申请公布日2020.01.07 (21)申请号201911085807.9(22)申请日2019.11.08(71)申请人 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100070北京市丰台区科兴路7号401室(园区)(72)发明人 王新伟 蔡春水 王方亮 崔红利张国超 解西宁 王维(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11352代理人陈福(51)Int.CIB01J 19/12(2006.01)B01J 8/06(2006.01)B01J 3/04(2006.01)B01J 3/03(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光催化管式反应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催化管式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筒(7)和石英内筒(15),金属外筒(7)与石英内筒(15)为分体结构,金属外筒(7)套在石英内筒(15)外 金属外筒(7)左右两侧设有导光筒(9),导光筒内装有导光柱(10),光通过导光柱(10)穿过石英内筒(15) 金属外筒(7)上下端分别设有上端口接头(3-1)和下端口接头(3-2) 反应气体和反应液体从上端口接头(3-1)进入反应器内,反应后从下端口接头(3-2)流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温高压光催化管式反应器石英为催化剂载体,左右双向光照,高温800℃下,长期使用压力可达10MPa,突破了光催化管式反应器只能做常压实验的限制,扩大了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范围。创新点:高温高压同时满足的光热反应CEL-GPPCT高温高压光热催化微反(600℃,6MPa; 800℃,10MP
  • 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发布《催化裂化及催化重整装置催化剂碳含量的测定元素分析仪法》(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由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组织起草的《催化裂化及催化重整装置催化剂碳含量的测定元素分析仪法》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编制工作。为使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现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对标准内容提出建议和意见。请各单位于2024年1月16日之前将征求意见表(附件1)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我会。 联系人: 梁缙联系电话:18601248576邮箱地址:liangjin@ciep.org.cn 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2023年12月17日附件1:附件1. CIEP团标征求意见表.doc附件2:标准文本——催化裂化及催化重整装置催化剂碳含量的测定元素分析仪法 讨论稿-第二版.docx附件3:编制说明——催化裂化及催化重整装置催化剂碳含量的测定元素分析仪法 讨论稿-第二版.docx
  • 北京中教金源参加2018第一届能源与环境催化会议
    2018第一届能源与环境催化会议于5月25日至5月28日在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成功举办。参加本次盛会的有来自全国范围的高校及科研机构500多名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会议的主题是“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绿色能源”。会议由清华大学朱永法发起,获得了光催化业内的广泛支持。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应邀参加了此次盛会。会上与广大科研工作者进行深入交流,中教金源在此次学术研讨会上展示了包括表面光电压谱仪、多位光解仪,光催化活性评价系统(D6/D8),可调单色光,气相光催化微型反应装置,光热协同系统,最新款氙灯光源以及高端反应釜等在内的多款主打产品亮相本次光催化会议,充分展现了企业风采和科技实力。受到了参会人员的高度关注。中教金源展台一览与客户交流互动
  • 实践与创新结合,催化剂评价实验装置助力学生实现突破
    在化工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中,催化剂评价实验装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增加实际操作经验,还能深入了解催化剂的性能和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我们的催化剂评价实验装置,具备先进的功能和设计,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灵活性和安全性兼备的实践平台。 作为催化剂评价实验装置的核心部分,固定床管式反应器是模拟真实工业反应条件的理想选择。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需求进行规格定制,使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到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复杂环境。同时,反应器的样品加热炉设计方便灵活,可以轻松更换不同的反应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验设计和开发的机会。 为了确保操作安全和温度控制的准确性,我们的实验装置配备了超温超压报警系统和高精度的程序控温技术。学生可以放心进行实验操作,并深入了解温度对催化反应的重要性。此外,实验装置的管式反应器设计合理,可装填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帮助学生们理解各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催化剂选择的能力。 除了基本实验功能外,我们的实验装置还配备了一些创新功能,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通过扫描装置二维码,学生可以观看实验装置的动画演示,动画内容包括催化剂评价实验装置及模拟流体在预热器及反应器内的流动形态。配备的全流程语音讲解可以深入解读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从而提高学生对催化反应过程的理解。此外,动画截图展示了设备不同角度含播放进度条的截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装置的操作过程。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的装置配备了配套软件系统。该系统可进行网上题库建立、试卷制作和考试成绩统计。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建立题库,自主选择题型、权重和分值,并轻松生成试卷。考试成绩能够自动统计,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反馈。 我们的实验装置采用工业一体机进行控制和数据显示,让学生提前接触工业控制相关知识。这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现代化工工艺控制技术。此外,我们还配备了实验辅助系统,提供操作截图和分步式操作视频指导学习。学生们可以通过装置自带的操作终端观看分步式操作视频,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端APP随时随地学习实验指导视频,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催化剂评价实验装置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实习实践教学,它在化工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数据可以为催化剂开发、催化反应工艺优化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我们的实验装置,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实践能力,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的催化剂评价实验装置通过先进的功能和创新的设计,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灵活和安全的实践平台。它不仅满足了学生的知识点要求,还能帮助他们在实习实践中获得真实而深入的体验。我们相信,通过实践和探索,学生们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为化工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欧世盛发布欧世盛EMC-3 双通道全自动催化剂 评价装置新品
    EMC-3 双通道全自动催化剂评价装置适用于催化剂研发与筛选阶段反应,可为您节省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该装置以微反应技术为核心,全自动流程控制为基础,保障气液固反应效率。这款全自动、紧凑型、具有创新控制技术的系统能够提供催化剂测试所需要的各种配置与选项。通过一套交互式软件控制系统进行一系列实验,实时获取高精度、高重现性的结果。EMC-3 双通道全自动催化剂 评价装置特点:关键技术:基于清华大学微反应器技术的气液混合器,能够控制气泡达到微米级,气液混合效率更高,传质速度是普通300倍,反应效果更好。双通道同时评价:日平均评价10-20种催化剂配方,同时根据用户需求扩展4、6、8通道同时评价。交互式系统管理软件:多任务管理模式,可视化操作界面,全流程控制,数据参数可追溯,一套软件可实现多台评价装置同时运行。反应参数更改:可通过触摸屏快速更改气液流速、反应压力、温度。一机两用:催化剂筛选及催化剂寿命评价,筛选速度快,效率高。系统平衡时间:数分钟,死体积小,不易反混,副产物少。重复性:重复性好。体积小:可将仪器放入通风橱内,节省实验室空间。输送粘性反应物或纳米颗粒悬浊液:加装双注射高压恒流输液泵,适用于粘性反应物或纳米颗粒悬浊液输送。系统压力调节器:全自动背压阀。全自动气液分离器,分离罐体积5mL。预留100位样品自动采样接口,可设置采样间隔时间,自动完成样品采样。预留在线红外、在线紫外、在线液相、在线气相接口,可根据应用需求,在线实时检测评价结果。技术参数:型 号EMC-3反应单元材 质316L反应器通道数双通道(标配)反应压力≤10Mpa反应温度室温~500℃预热器温度室温~500℃液路伴热温度(选装)室温~200℃供液单元液路数量2路(可根据应用需要扩增)液体流速0.01~3ml/min液体精度±1% F.S.供气单元气路数量3路(可根据应用需要扩增)气体流速5~100sccm气体精度±1% F.S.气液分离单元气液分离器体积5mL出液滞后体积1mL检测液体体积±0.1mL创新点:基于清华大学微反应器技术;体积小可放置通风橱,节省实验空间;系统平衡时间数分钟,死体积小,不易反混,副产物少;双通道同时评价;欧世盛EMC-3 双通道全自动催化剂 评价装置
  • 上海比朗公司首家推出“气体光催化装置”
    Bilon品牌自2007年推出以来,一直不断地进行着技术的改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着高品质的检测产品。继2010年7月推出Bilon光化学发反应仪,Bilon家族再度创新,于2011年8月,上海比朗公司首家荣耀推出BILON-R-BA型&ldquo 气体光催化装置&rdquo ,该装置系统由反应系统和分析系统组成。配合我公司生产的光化学反应仪可完成气体的在线反应。气体光催化装置特征 气体光催化装置是一全密闭的反应器,其内部装有200mm*100mm大小,外部可调节高度的支撑块,测试样片放置在支撑块上。支撑块上方有一与其平行的光路窗口,反应器外部的紫外光通过此窗口照射到样片表面。通过调节支撑块的高度使得样片表面与窗口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反应气只能在样片表面和窗口之间通过。光路窗口材料可选用石英玻璃或硼玻璃。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测试是在连续流动反应装置中进行,反应装置由反应气供应、光源、光催化反应器组成。由于反应物浓度很低,因此构成装置的材料必须满足低吸附性呵抗紫外线的要求,测试装置原理图见下图。产品详情请咨询:上海比朗仪器有限公司www.sh-bilon.com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988号7号楼5楼Tel:021-52965995/52965969
  • 第四届能源与环境催化会议在长沙正式召开
    第四届能源与环境催化会议”重新启动,会议于2022年8月15-16日召开,我们在长沙等待与您相聚! 中教金源展品一览: 一、GPPCM微型光热催化微反系统;二、CEL-PECRS2000全自动光电催化流动反应系统;三、PCRD300-12光化学反应仪及气体分配仪;四、CEL-PF300-T9氙灯光源系统(高端一体);五、GC7920全自动系统气相色谱;六、HPRS-PEC250光催化光电反应釜;七、CEL-NP2000-2(10)A强光光功率计;八、CEL-GPRT100鼎式光催化反应釜;
  • 北京中教金源应邀参加2018电催化与电合成国际研讨会
    3月30日至4月1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和湖南大学共同承办的2018电催化与电合成国际研讨会在长沙召开。开幕式由大会共同主席王双印教授主持,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曹一家副校长出席活动。来自5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家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近500名电催化与电合成领域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北京中教金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光电催化领域的国内知名的实验室设备仪器生产商和提供商,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也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设置主会场1个,分会场3个,大会主题报告1个,大会报告13个,分会主题报告21个。邀请报告51个和口头报告15个。厦门大学孙世刚院士,武汉大学庄林教授,吉林大学林海波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楼雄文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唐智勇研究员,中山大学童叶翔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姚向东教授,重庆大学魏子栋教授,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蒋三平教授,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陈少伟教授等做了报告。 会议充分展示和交流了近年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电催化与电合成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和突出成果,深入探讨了该领域当前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电催化与电合成的研究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本次会议中教金源由蔡总亲自带队,携2018全力打造的新产品高温光热催化反应系统(光热协同)参会。会议现场中教金源展台蔡总和客户交流
  • 第二十二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召开在即
    第二十二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2018年10月12-14日) 上海岩征邀请您参加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大学协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 本届会议将全面展示和反映近两年来我国在稀土催化材料以及稀土催化剂研究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深入地探讨稀土催化领域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和活跃我国稀土催化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将围绕“稀土催化领域新概念与工业技术发展”的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交流形式包括大会报告、特邀报告、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墙报展讲等。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十三五期间我国稀土正从原材料的开发向推广应用转变,稀土催化作为稀土科学和和催化科学的重要分支,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加强稀土催化在能源、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既可提高生产效率,又能高效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国家十三五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十月的青岛,气候凉爽,景色宜人。在这美丽的季节,我们期待各位相聚青岛、相聚“第二十二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 我司将携带微型高压反应釜(机械搅拌);平行高压反应釜;高温高压光热催化装置;多通道催化剂评价装置参加此次会议,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前来参加指导。会议地址:青岛中国气象局青岛气象度假村东海东路87号会议时间:2018年10月12-14日
  • 杜克泰克受邀参加第十七届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
    第十七届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助力科研杜克泰克2023年7月28日至31日,第十七届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会10个分会场共进行了39场主题报告、165场邀请报告、36场口头报告和110个墙报展交流,参会人数达1500人以上,是我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科研工作者的一次盛会。作为两年一届的学术盛会,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西湖大学孙立成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金龙院士、黑龙江大学付宏刚教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孟庆波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余家国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教授、河北大学/NIMS叶金花教授、清华大学朱永法教授、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张铁锐研究员作大会报告。杜克泰克作为国内光声光谱技术领导者,在本次大会中展示了光声光谱技术及自研催化反应装置在催化行业的应用。 杜克泰克催化过程气体分析监测系统,基于光声光谱痕量级多气体分析仪和光热催化反应箱,可用于为ppm、sub-ppm级微量浓度气体分析与监测。光声光谱气体分析仪 DUKE 光声检测器 DUKE催化反应箱 DUKE
  • 南京大学李剑、夏兴华教授团队:用于催化研究的纳米红外技术
    红外光谱是研究催化过程的有力工具,能够识别与催化剂性能和催化环境相关的化学物质,有助于深入理解催化机理。然而,传统红外光学显微镜受制于衍射极限,仅能提供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对于具有纳米级空间异质性的催化剂,传统红外技术无法有效地解析其构效关系。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纳米红外技术(nano-IR)能够克服光学衍射极限,利用金属AFM针尖聚焦红外光,实现纳米尺度的电磁场增强,在针尖水平上测量光-质相互作用,进而研究微观水平的催化过程。这些技术包括测量光学信号的散射型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和测量光生力信号的光热诱导共振显微镜(PTIR)、光诱导力显微镜(PiFM)以及峰值力红外显微镜(PFIR)。尽管已经有一些开创性的工作,AFM-IR技术仍未充分应用于催化过程的研究中。催化过程是动态的变化过程,涉及复杂的传质、物质转化、电子转移和能量交换。亚单层水平的活性物质在不同形状、尺寸、晶面和多相组分的催化剂上通常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这些行为又进一步受到如温度、气体/液体环境(包括pH、溶剂和溶剂化物浓度、载体等)、电场和磁场、光和机械力等因素的调控。AFM-IR提供的纳米红外成像和纳米红外光谱对分析催化剂异质性和特定位点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催化过程的复杂性对AFM-IR技术的灵敏度、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又提出了挑战。近期发表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的“Atomic Force Microscopy-Based Nanoscale Infrared Techniques for Catalysis” 回顾了近年来应用纳米红外开展的催化过程研究,并总结了将纳米红外技术用于研究催化过程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方向。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李剑博士,通讯作者为夏兴华教授。
  • 定制GC课堂系列一丨催化让“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众所周知,由于CO2大量排放贡献了大部分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CO2主要来源矿物质燃烧、呼吸以及微生物降解等等。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通过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升级、能源转型以及节能减排来实现碳达峰,对于碳中和最有效的途径是想办法把滞留大气中的CO2减下来、吸收掉、利用好。如何利用好CO2既助力碳中和目标,又能变废为宝? 目前,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在CO2催化还原领域进行课题研究,将CO2变成经济价值较高的烃类、氧化物等化合物。如何有效地评价催化剂效果?通过催化产物分析是评判催化剂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岛津提供配套系统气相用于CO2催化反应产物分析。 岛津Nexis GC-2030系统气相配套催化装置岛津GC-2014系统气相配套催化装置 方案设计● 离线/在线光解水、CO2催化气相产物分析。● 一次进样完成ppm级光解水、CO2催化气相产物。● GC-2014/2014C、Nexis GC-2030多种机型选择。 优势● 13分钟内可完成H2、O2、CH4、CO、C2H4、C2H6和C2H2组分分析。● 预柱反吹/放空设计,增强系统稳定性和色谱柱寿命。● 烯烃、炔烃不进入转化炉,延长转化炉使用寿命。● 可实现无人值守在线自动取样进样分析。● 交钥匙解决方案,出厂设备随机带原厂方法文件、数据等相关资料。 流路图手动进样流路图自动连续分析流路图 色谱图TCD通道H2、O2色谱图FID1通道CH4、CO色谱图FID2通道C2H4、C2H6、C2H2色谱图 注:由于催化产物关注化合物种类、浓度多变,因此解决方案需要灵活调整来满足客户特定需求,具体可联系当地营业。
  • 精微高博:进口设备不再是催化实验室的唯一选择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7月3-8日,被学术界誉为“催化领域奥运会”的第十六届国际催化大会(ICC 16)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国际催化大会首次在我国举办,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30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作为国内知名催化剂表征与评价装置生产商,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受邀参加此次盛会。据该公司总经理古燕玲介绍,精微高博主推的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化学吸附仪等仪器设备,都是催化行业研发人员的必备工具,我们在各大高校催化实验室都能看到这类仪器的身影。精微高博展位  “目前而言,国内实验室的催化评价装置多数为进口设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国产仪器发展比较晚,比国外晚约半个世纪;二是大部分国内催化行业的高校经费充足,更希望购买国外设备。”古燕玲谈到,“但随着国产仪器技术的进步,同时又基于成本和成效的综合考虑,部分高校用户逐渐接受了国产设备,如吉大、北京化工、成都理工等高校都先后购买了精微高博的催化评价设备。”  此次参会,精微高博主要展出了两款产品:JW-BK200C型研究级双站微孔分析仪和JW-M100A型全自动真密度仪。  作为国内行业唯一获得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认证产品,JW-BK200C型核心硬件全部采用国际先进品牌,配备有“涡轮分子泵”及1torr小量程压力传感器,配合微孔分析模型的准确应用,完全实现了微孔的精确分析,氮吸附微孔最小孔径实际可测达0.35nm,测试结果准确性、精确性、稳定性完全达到进口同类仪器水平,性价比极高,非常适合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沸石、MOF材料等超微孔纳米粉体材料的研究。JW-BK200C型研究级双站微孔分析仪  JW-M100A型产品则引进美国核心技术,测试精度及重复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测试精度± 0.03%,重复精度± 0.01%。仪器具有真密度、真体积、骨架密度、孔隙率等测试功能,可以对块体、泡沫材料等规则型固体材料的开孔率、闭孔率进行准确测试。JW-M100A型全自动真密度仪  此次参会,精微高博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催化行业专家及用户,双方就产品的性能、实际应用在会上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古燕玲认为,此次参会收获颇丰,一方面了解了国际催化行业的前沿动向,同时与更多新老用户互动交流,也大大提升了精微高博的国内外知名度。
  • 立足光催化实验设备,保持50-80%年增长率——“创新100”访北京镁瑞臣科技有限公司
    为助力国产科学仪器发展,筛选和扶持一批优秀的科学仪器产品和企业,在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下,由仪器信息网主办、我要测网协办的“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于2013年正式启动。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通过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借助报道、走访、调研等方式,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本期“创新100”访谈,仪器信息网走进北京镁瑞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C镁瑞臣”),带大家了解这家致力于光催化实验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 关于镁瑞臣 仪器信息网:请介绍一下MC镁瑞臣,公司创立的初衷和定位是什么?MC镁瑞臣:MC镁瑞臣是一家集科研仪器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以光催化行业为经营主线,致力于环境清洁、新能源、新材料、碳中和纵向深入发展和横向拓展并行的高科技企业。具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企业信用评级AAA级企业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在光催化实验设备技术研发方面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为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光解水制氢制氧和全解水、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光催化合成氨(固氮)、光催化降解VOC、甲醛等实验提供运行更稳定、操作更便捷的实验设备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创立的初衷是“改变”,定位是“立足光催化,服务全行业”。仪器信息网:请介绍一下MC镁瑞臣当前规模概况,与哪些单位建立了合作?MC镁瑞臣:MC镁瑞臣创建于2018年,目前总公司及分公司和办事处共有在职员工3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10人,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300万元,未来还将以每年营业额的10%-15%继续投入。公司主打产品小镁SPB10系列实验系统和PF300系列实验光源自2020年上市以来在全国高校、研究所已启用超过2000台,服务高校、研究所600余家,深入合作的课题组超过170个,协助超3000位客户取得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物理所、淮北师范大学、四川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福州大学等数十家高校研究所与MC镁瑞臣建立了产学研项目合作关系,并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仪器信息网:MC镁瑞臣现阶段主推的产品及型号是什么,产品/技术可应用于哪些领域?MC镁瑞臣:公司现阶段主推的产品为小镁系列实验系统,包括小镁光催化实验系统MC-SPB10,小镁微正压实验系统MC-SPB20,小镁光热催化实验系统MC-SPB30。以上小镁系列实验系统可完成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光解水制氢、制氧和全解水、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光催化合成氨(固氮)、光催化降解VOC、甲醛等光催化、光电催化、光热催化,流动相和固定相相关化学实验。(小镁系列实验系统MC-SPB10、MC-SPB20、MC-SPB30)仪器信息网:与同类型产品相比,贵司产品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什么?MC镁瑞臣:小镁系列实验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1、高度集成,一体化设计,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2、高自动化,自主研发电脑软件返控,全自动进样检测,简单可靠;3、高实用性,言信行果,100%实验启动,不存在不适用或不能用情况;4、高气密性,-0.1Mpa保压120小时以上;5、高效循环,自主知识产权循环系统,3-10分钟扩散均匀,保证检测精度;6、高重复性,检测数据计算误差3‰以内;7、免维护,真空玻璃阀门精简到3个,5000小时以上维护一次,真正免维护;8、免责质保,30天无条件退换,易损品180天免责质保,整机18个月免责质保。国内外同类产品一般宣传4和5气密性和循环效率,单不说参数对比的真实和客观性,作为实验系统保证气密性和检测精度是必要条件,是一个实验系统是否合格的基础标准,不应该是产品优势。如果简单概括MC镁瑞臣产品优势就是实用性强保证100%实验启用,免维护和免责质保。仪器信息网:贵司下一步在市场和产品方面有何具体计划?MC镁瑞臣:小镁系列产品目前已经有小镁光催化、小镁微正压、小镁光热,下一步还会开发小镁电催化、小镁热催化、小镁测试系统和小镁表征系统,力争把小镁打造为MC镁瑞臣的子品牌,让小镁系列产品适用于催化剂从筛选、评价到表征的全部实验条件。 对话创始人 牟涛,MC镁瑞臣创始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2008年进入教育科研仪器行业中的光催化行业,曾先后担任本行业其他知名公司联合创始人、股东、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仪器信息网:请问当初为何选择进入这个赛道并创立这家公司,创业背后有哪些故事值得分享?牟涛:当年选择这个赛道比较偶然。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和环保两大行业蓬勃发展,2008年我毅然辞去收入稳定的计算机专业相关工作投身健康和环保行业开始创业。宏伟的理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中国人民享受更加健康环保的“阳光、空气和水”,但没有核心技术仅仅靠经销贸易势单力薄,恰逢全球金融危机,这一次创业很快就失败了。思考了第一次创业的失败经历后,我开始寻找可以实现获得健康环保的“阳光、空气和水”的核心技术,最后在高校光催化实验室中找到了。这个行业里到处是领先于市场上所有产品的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相关的核心技术,这些科研工作者就好比掘金者,在不断的发现更有价值的技术和材料,并把它们公之于众。如果我可以作为工具和水的提供者,那将是一份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作为化学专业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对于实验工具的实用性和性价比有着很强烈的渴望,而当时大部分用于光催化实验的仪器设备大多来源于日本和美国,国产仿制的都寥寥无几。2010年,我开始了光催化实验设备国产化方面的创业。这次创业经历了7年,使我更深入了解了光催化行业以及教育科研行业的需求痛点和客户期望,并成功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2018年,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三次创业,为了铭记自己创业的初衷就是要“改变”,我给公司命名为MC镁瑞臣MerryChange,希望这是一次美好的改变。MC镁瑞臣每年投入300万元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终于在2020年一体集成的小镁光催化实验系统SPB10正式上市,也宣告属于MC镁瑞臣的小镁时代来临!为了纪念太阳能光催化第五代产品小镁光催化实验系统,MC镁瑞臣把2020年定为公司市场化元年。(太阳能光催化第一代产品“手动系统”,第二代产品“半自动系统”,第三代产品“全自动系统”,第四代产品“一体化全自动系统”,第五代产品“模式化全自动系统”)2020年作为公司元年,重建产品线,扩建团队,完善公司经营管理制度和流程,力争用3-5年时间把MC镁瑞臣打造成产品性能实用、质量过硬、服务优质,团队凝聚力强、战斗力高,流程合理、高效的优质公司,配合市场的稳步增长在光催化行业树立行业第三的市场形象,争取行业第二的市场地位。3年疫情虽然阻碍了我们快速发展,但也促使了我们3年稳步发展,MC镁瑞臣每年保持50-80%的平均增长率,核心产品小镁实验系统从仅有小镁光催化发展为小镁光催化、小镁微正压和小镁光热同时供应市场。2023年3月,新冠疫情终于宣告结束,市场完全放开,MC镁瑞臣的产品线建设已经完成并实时更新,团队逐步壮大,流程管理已经更加完善,目标是每年100%以上增长率,为客户、为合作伙伴、为每一位MC镁瑞臣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成就我们共同的科研人生。仪器信息网:您如何评价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对公司未来发展有怎样的愿景,最想要实现的一件事是什么?牟涛:我对公司目前的发展情况评价是:前景光明,符合预期,目标明确,继续努力。公司的愿景是以诚信为本,抱着一颗服务用户、承载希望、回馈社会的诚心,努力改变自己、改变未来,力求在教育科研市场里用品牌和服务去成就每一位应该成功的人,与用户携手迎接更加美好、光明、快乐和充满希望的明天。我现在最想要实现的一件事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信任MC镁瑞臣的品牌和产品,让我们的品牌和服务能够成就更多信任和支持我们的伙伴!仪器信息网:您认为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或挑战是什么,希望借助“创新100”获得怎样的资源或帮助?牟涛:我认为MC镁瑞臣当年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市场的信任与认可。品牌积累需要时间,虽然使用过MC镁瑞臣产品的用户对我们产品后评价都很高,但是基数有限,还有很多客户没用过和不了解我们的产品,即便我们可以免费试用得到的反馈是:你跟其他家产品技术同源,他们不能用或不好用,你的产品也不会强到哪里去,不用试了!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MC镁瑞臣产品30天无条件退换,买错了都可以退,而且可以长时间试用,觉得不适用还可以退,客户用别人的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来衡量我们有些不客观不公平。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MC镁瑞臣产品的用户数量会不断增加,终有一天会改变客户对不知名品牌和产品的态度,因为MC镁瑞臣将不再不知名,而是值得客户信赖的知名品牌。MC镁瑞臣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继续改变的动力,小的成功会阻碍改变,大的成功会中断改变,因为一般人在常态下都会下意识拒绝改变,觉得没有必要,认为改变会制造更多的问题,但事实是改变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即便出现了问题也是本来就有问题,只是原来没有发现而已,而改变让问题显现才有机会解决它,完善它。MC镁瑞臣希望借助“创新100”获得更多客户的关注、了解和信任,也许我们不是行业里实力最强、技术最高、服务最好的公司,但是我们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是想用改变去成就客户的公司,可是我们自身的力量有限,希望能获得更高维度平台的支持与扩散,帮我们把MC镁瑞臣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传递给每一位需要成功的人。
  • TOC分析的在线高温燃烧法比较:催化燃烧与非催化燃烧
    简介工业用水和废水的工艺监测技术必须长时间运行,且维护要求低,才能提供稳定可靠的监测数据来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工艺决策。采用高温燃烧法的总有机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分析技术具有处理多种样品类型所需的稳健性。就燃烧氧化技术来说,催化燃烧和非催化燃烧有所差别,主要体现在工艺监测的运行时长、维护要求、使用成本等方面。本文概述了在线催化与非催化高温燃烧TOC之间的主要差别。为了方便起见,下文将这些燃烧技术分别简称“高温催化燃烧(HTCC,High Temperature Catalytic Combustion)”或“催化法”,和“高温非催化燃烧(HTNCC,High Temperature Non-Catalytic Combustion)”或“非催化法”。本文中的比较只适用于在线技术和高温燃烧TOC技术。想了解更多?燃烧法检测TOC主要用于监测含有废水、工艺水、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和难氧化有机化合物的样品。催化燃烧包括在一个炉子中加热样品,使用铂金催化剂支持氧化。添加催化剂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样品中所有的有机碳都被完全氧化。催化燃烧法的炉温不够高,无法仅通过温度来彻底氧化样品中的有机碳。非催化高温燃烧法将炉管中的样品加热到更高温度,能够确保彻底氧化样品中的有机碳。非催化法无需使用催化剂,从而减少了诸多干扰因素。为了防止频繁出现维护问题,必须充分考虑高温非催化燃烧和高温催化燃烧中的盐含量。高温催化燃烧的温度比高温非催化燃烧低。采用高温催化燃烧时,未燃烧的盐会“毒害”催化剂,甚至“毒害”燃烧管。虽然替换燃烧管和催化剂,可以帮助催化燃烧装置在含盐的环境中运行,但会限制分析仪的测量范围和性能,还会增加维护工作量。如果采用高温非催化燃烧,所有的盐都会在更高的温度下彻底燃烧。无需催化剂意味着减少维护工作量。催化燃烧和非催化燃烧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工艺设备的维护要求、运行时间、使用成本。Sievers® TOC-R3非催化在线型TOC分析仪Sievers TOC-R3采用非催化高温燃烧法,具有维护简单、使用成本低、运行时间长等优点。Sievers TOC-R3使用光电离检测器(PID,Photoionization Detector)来直接监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或使用电化学检测器(ECD,Electrochemical Detector)来监测总氮(TN,Total Nitrogen),因而具有满足任何应用需求的灵活性。即使对于挑战性样品基质,此款分析仪的自动稀释、冲洗、标准品检查等功能,都能大大延长仪器的运行时间。此款分析仪采用稳健的模块化设计,能够对样品基质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此款分析仪还具有预测诊断功能,提供无与伦比的可靠性。结论与催化燃烧法相比,非催化燃烧法要求更少的耗材和更低的维护要求,这意味着仪器的使用成本更低、运行时间更长。有了更长的运行时间和更可靠的监测数据,非催化燃烧法就能更好地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工艺决策。Sievers TOC-R3采用非催化高温燃烧法,功能稳健且灵活,能够满足所有应用需求。◆◆◆联系我们,了解更多!
  • TOC分析的在线高温燃烧法比较:催化燃烧与非催化燃烧
    简介 工业用水和废水的工艺监测技术必须长时间运行,且维护要求低,才能提供稳定可靠的监测数据来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工艺决策。采用高温燃烧法的总有机碳(TOC,Total Organic Carbon)分析技术具有处理多种样品类型所需的稳健性。就燃烧氧化技术来说,催化燃烧和非催化燃烧有所差别,主要体现在工艺监测的运行时长、维护要求、使用成本等方面。本文概述了在线催化与非催化高温燃烧TOC之间的主要差别。为了方便起见,下文将这些燃烧技术分别简称“高温催化燃烧(HTCC,High Temperature Catalytic Combustion)”或“催化法”,和“高温非催化燃烧(HTNCC,High Temperature Non-Catalytic Combustion)”或“非催化法”。本文中的比较只适用于在线技术和高温燃烧TOC技术。想了解更多? 燃烧法检测TOC主要用于监测含有废水、工艺水、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和难氧化有机化合物的样品。催化燃烧包括在一个炉子中加热样品,使用铂金催化剂支持氧化。添加催化剂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样品中所有的有机碳都被完全氧化。催化燃烧法的炉温不够高,无法仅通过温度来彻底氧化样品中的有机碳。非催化高温燃烧法将炉管中的样品加热到更高温度,能够确保彻底氧化样品中的有机碳。非催化法无需使用催化剂,从而减少了诸多干扰因素。为了防止频繁出现维护问题,必须充分考虑高温非催化燃烧和高温催化燃烧中的盐含量。高温催化燃烧的温度比高温非催化燃烧低。采用高温催化燃烧时,未燃烧的盐会“毒害”催化剂,甚至“毒害”燃烧管。虽然替换燃烧管和催化剂,可以帮助催化燃烧装置在含盐的环境中运行,但会限制分析仪的测量范围和性能,还会增加维护工作量。如果采用高温非催化燃烧,所有的盐都会在更高的温度下彻底燃烧。无需催化剂意味着减少维护工作量。催化燃烧和非催化燃烧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工艺设备的维护要求、运行时间、使用成本。Sievers TOC-R3非催化在线型TOC分析仪Sievers TOC-R3采用非催化高温燃烧法,具有维护简单、使用成本低、运行时间长等优点。Sievers TOC-R3使用光电离检测器(PID,Photoionization Detector)来直接监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或使用电化学检测器(ECD,Electrochemical Detector)来监测总氮(TN,Total Nitrogen),因而具有满足任何应用需求的灵活性。即使对于挑战性样品基质,此款分析仪的自动稀释、冲洗、标准品检查等功能,都能大大延长仪器的运行时间。此款分析仪采用稳健的模块化设计,能够对样品基质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此款分析仪还具有预测诊断功能,提供无与伦比的可靠性。结论与催化燃烧法相比,非催化燃烧法要求更少的耗材和更低的维护要求,这意味着仪器的使用成本更低、运行时间更长。有了更长的运行时间和更可靠的监测数据,非催化燃烧法就能更好地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工艺决策。Sievers TOC-R3采用非催化高温燃烧法,功能稳健且灵活,能够满足所有应用需求。◆ ◆ ◆联系我们,了解更多!
  • 北京精微高博公司倾情赞助第十六届国际催化大会
    第16届国际催化大会将于2016年7月3日~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届时,来自全世界催化学术界、工业界的专家学者预计超过3000人将参加这一盛会。 作为催化剂表征与催化剂评价装置的权威生产厂家,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受邀参加此次盛会,并倾情赞助本次会议。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将在会议现场展示最新的BET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多种气体吸附分析仪、催化剂表征产品等,欢迎来自各地的朋友莅临参观与交流! 国际催化大会是世界催化学术领域内规模、影响的会议,被誉为国际催化领域的奥运会。  我国从1980年开始参加国际催化大会,一直希望能将其引入中国,先后在1988年、2000年、2004年申办,但均未成功。近年来,我国催化工作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相关研究工作在国际催化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大幅提升。  此次申办成功是我国几代催化科学家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标志着我国催化领域已具备了国际水平的竞争力和国际范围的影响力。  第16届国际催化大会在我国举办,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催化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催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提供一次让国际催化界了解中国、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我国相关研究走向国际的契机。 时间:2016年7月3日-8日 【July 3(SUN)-8(FRI), 2016】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China 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 (CNCC)】 展位:32号
  • 麦克仪器提供全套催化剂表征仪器加速催化剂开发
    Loyola大学研究人员考察麦克仪器的气体吸附仪和催化剂评价装置。 材料表征技术全球领导者麦克仪器(micromeritics),扩展了其用于多相催化剂测试的仪器组合,因此客户现在可以很容易地选择多个高效协同工作的系统来加速催化剂开发。麦克仪器的研究级气体吸附仪ASAP2020和全自动实验室催化剂评价装置Microactivity Effi,为目前流行且强大的组合。ASAP2020用于定量活性催化剂和载体的主要物性,Effi可用于相关条件过程的催化剂评价,来自Universidad Loyola (Seville, Spain)的Dr Manuel Antonio Díaz Pérez是使用这一双仪器解决方案进行高效催化剂研究的最新客户之一。 “当谈到建立我们的新实验室时,我毫不犹豫地直接去麦克仪器公司复制了一套在以前的工作中证明对我有价值的测试设备,” Díaz Pérez博士 表示,“EFFI是非常有效和高度可靠的。硬件稳定,软件直观,如果您需要,更换部件非常容易。我对ASAP 2020的体验主要是为了物理吸附来研究表面积和孔隙率,这是任何多相催化剂都需要的性能表征。展望未来,我希望投资于Micromeritics的更多设备,以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研究能力。他们提供的一系列设备可得到丰富的相关和有用的数据,可加快催化剂的开发。” Díaz Pérez博士在University of Loyola工程系内建立一个新的实验室,以开发解决特定环境问题的新材料。研究课题包括将生物燃料转化为大宗化学构件的催化剂和二氧化碳的吸附剂。ASAP2020气体吸附仪为物理吸附加化学吸附配置,采用体积法分析催化剂的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布,这些参数定义了反应物和产品进出活性催化剂位点的难易程度,帮助研究者在分子级别优化反应环境。Effi催化剂评价装置可用于研究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产率和典型条件下的失活,可得到动力学数据和合适的催化剂再生条件。 “高质量、可靠的分析设备是一项值得投资的项目,” Díaz Pérez博士表示 “这对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生产力有很大影响。麦克仪器的产品非常好用,该公司在具体分析和应用方面提供快速有效的帮助。我相信我们购买的新仪器将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Micromeritics Microactivity Effi 催化剂评价装置 Micromeritics ASAP 2020 Plus 气体吸附仪关于麦克仪器麦克仪器公司是提供材料表征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厂商,在密度、比表面积及孔隙度、粒度及粒形、粉体表征、催化剂表征及工艺开发等五个核心领域拥有一流的仪器和应用技术。麦克仪器公司成立于1962年,总部位于美国佐治亚州诺克罗斯,在全球拥有400多名员工。同时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库和一流内部生产制造, 麦克仪器公司产品覆盖了石油加工、石化产品和催化剂、食品和制药等多个行业,以及为下一代材料例如石墨烯、MOF材料、纳米催化剂和沸石等提供最前沿的表征技术。在Particulate Systems旗下,麦克仪器公司发现并商业化独特和创新的材料表征技术,对核心产品线进行补充。商业测试实验室–Particle Testing Authority (PTA)实验室可提供表征分析测试服务。战略收购富瑞曼科技有限公司(Freeman Technology Ltd)和PID公司(PID Eng & Tech),也反映公司一直致力于在粉体和催化等工业关键领域提供优化、集成的解决方案。仪器咨询:400-860-5168转0677
  • 把烟囱“搬”进显微镜,浙大制出不会“中毒”的催化剂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氮氧化合物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如何“减排”至关重要,工业上称之为脱硝。但是,目前广泛的SCR脱硝法存在一处“软肋”:在450-523K的中低温区间,哪怕废气中存在一丁点儿的二氧化硫,都会导致催化剂失效。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勇和杨杭生研究团队通过原位环境电子显微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实时观察到了脱硝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动态行为,解码了催化剂中毒的微观机理,在此基础上成功设计制备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它能在低温下持续、稳定、高效地脱硝,达到了准工业级水平。/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font-size: 16px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font-size: 16px text-indent: 2em "看——把烟囱“搬”进显微镜/span/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工业上,通常有燃烧的地方就有氮氧化合物产生。这是一类对人类很不友好的气体,可引起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也是人类健康的威胁因素,人们一直在想办法去掉它们,保护大气。上世纪八十年代,选择催化还原技术(SCR)开始用于工业现场,对于火电厂等产生的高温废气,它们有着优秀的脱硝能力,但对于钢铁、陶瓷、玻璃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中低温尾气,它们却束手无策。/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科学界称催化剂失效的现象为“中毒”。低温工业尾气净化往往先脱硫,再脱硝,在脱硫阶段残余的二氧化硫会严重影响脱硝阶段的成效。催化剂为何中毒?科学家希望通过电子显微镜在原子尺度观察“中毒”现象,帮助它们认识其深层机理。/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研究团队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里构建了一个人工“烟囱”,里面的气压和温度与真实工业线保持一致。“这里模拟了工业线上的脱硝环境,在原子层级实时呈现催化剂的‘中毒’过程。”王勇说。通过实验,科研人员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张原子分辨级的催化剂中毒照片。/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在催化剂氧化铈晶体的部分表面,我们看到它的晶格结构已经模糊,二氧化硫与催化剂反应形成硫酸盐颗粒,表面覆盖累积,形成许多不均匀的小凸起。“正是这些凸起遮蔽了催化剂与废气的接触,束缚了催化效力的发挥。”王勇说。/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9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a39f3b22-860e-4d0a-8ed1-fe370db5bcc3.jpg" title="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当氨气经过中毒的催化剂表面,沉积在氧化铈表面的硫酸盐凸起渐渐“消肿”.PNG" alt="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当氨气经过中毒的催化剂表面,沉积在氧化铈表面的硫酸盐凸起渐渐“消肿”.PNG" width="450" height="29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当氨气经过中毒的催化剂表面,沉积在氧化铈表面的硫酸盐凸起渐渐“消肿”/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如何破解中毒难题?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的“烟囱”里,继续探索催化剂“解毒”的过程。他们发现,当氨气经过中毒的催化剂表面,沉积在氧化铈表面的硫酸盐凸起渐渐“消肿”了,“这是催化剂的‘解毒’的过程。”杨杭生说,“‘消肿’后的催化剂,可以恢复催化能力。”“氨气本来是参与SCR催化反应的气体,通过原位电镜研究,我们意外的发现在合适的实验条件下氧化铈可以实现硫酸盐的沉积与分解的动态平衡,这个信息对我们“解毒”至关重要。”王勇补充说。/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9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5b16ca19-0219-41c7-ac0e-99e84cd079d3.jpg" title="反应循环的建立确保硫酸盐的沉积与分解达到动态平衡.png" alt="反应循环的建立确保硫酸盐的沉积与分解达到动态平衡.png" width="450" height="393" border="0" vspace="0"//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反应循环的建立确保硫酸盐的沉积与分解达到动态平衡/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算——“白马”“黑马”最佳配比/span/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在脱硝催化剂领域,氧化锰是催化性能优异的“白马”,而氧化铈是表现一般的“黑马”。但是,“白马”容易受到二氧化硫的干扰,一遇到二氧化硫,其性能就直线下降。氧化铈虽然催化效力差氧化锰很远,但它自带的“解毒”本领,让科学家看到了它的潜力。王勇说,氧化铈能让硫酸盐的沉积与转化实现动态的平衡,这是其“解毒”机制的核心。“下一步是希望怎样把两者的优点结合,扬长避短。”/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根据电子显微镜提供的信息,理论计算科学家通过第一性原理模拟,试图去寻找“白马”与“黑马”的最佳配比方案。这种复合催化剂的思路,该研究团队并不是第一个想到的。但他们发现,常见的混合方法容易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硫酸(氢)铵网络结构,导致氮氧化物和氨气分子无法靠近锰离子并与之发生反应,造成催化剂活性下降。/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4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ebd9855f-f73c-48d5-8d08-f935b9636cba.jpg" title="理论计算理解位阻效应.png" alt="理论计算理解位阻效应.png" width="450" height="334"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理论计算理解位阻效应/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通过原位环境透射技术的观察和第一理论计算,我们得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案。”王勇介绍,这是一种新型的氧化铈、氧化锰复合催化剂,两者以全新的方式混合,形成一定的微观结构。“氧化锰颗粒形成团簇,分布于棒状的氧化铈晶体上,氧化锰团簇的尺寸在1纳米左右。”杨杭生补充道:“这些都是通过精密的理论计算得出的。”/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测/span/strong/span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1000小时耐力测试/span/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新型的催化剂的“减排”能力究竟如何?需要有接近工业现场的实验验证。研究团队在实验室构建了一个仿真的烟气处理装置,新型催化剂在进行真实场景的考验。/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19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f0dad4cd-8d6c-4218-9ef4-2826072f4f45.jpg" title="持续稳定的抗中毒性能.png" alt="持续稳定的抗中毒性能.png" width="450" height="193"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持续稳定的抗中毒性能/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在“起跑”的最初几个小时,传统的氧化锰催化剂与新型催化剂齐头并进,共同处于催化能力的高位。但不到24小时,氧化锰的催化能力锐减,迅速跌破“黑马”氧化铈的能力线。而新型催化剂则一路“笑到最后”,实验持续进行了1000小时,其能力线一直平稳的处于高位。/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可以说,这种催化剂达到了准工业级的应用要求。”杨杭生说,这一氧化铈氧化锰的复合催化剂,解决了低温尾气持续高效净化的难题。在此之前,科学界曾尝试用添加“牺牲剂”的方法去消除二氧化硫的干扰,但王勇认为,牺牲剂虽然在短时间内能消除二氧化硫,但需要不断补充添加才能得以实现“抗毒”效果,否则将很快中毒失效,因此应用于工业现场并不现实。“我们的方法是既维持了硫酸盐的沉积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又保持了催化剂的高效催化。”/span/p
  • 科学家研制出含铁燃料电池催化剂
    新材料不含贵金属 成本不再高企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邓德会、研究员潘秀莲、院士包信和等与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燃料电池研究部合作,首次完成用铁替代燃料电池催化剂中贵金属的实验。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据了解,利用氢气发电是未来先进可持续能源体系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为重要能量转换装置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将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该类燃料电池需要大量的贵金属,如铂、钯、钌等作为催化剂,进而影响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大幅降低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中的贵金属含量,并最终采用地球上丰富的“廉”金属元素完全替代贵金属已成为该领域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为此,该研究团队创造性地将铁基金属纳米粒子限域到具有豆荚状结构的碳纳米管的管腔中,采用该研究组新近研制成功的深紫外光发射电子显微镜,并借助上海光源先进的X射线吸收谱,结合理论计算,首次观察到金属铁的活性d电子通过与组成碳管壁的碳原子相互作用而“穿过”碳管管壁,使富集在碳管外表面的电子直接催化分子氧的还原反应。  该实验和理论研究进一步证实,在这一体系中,包裹纳米金属铁的碳壁阻断了反应气体与铁纳米粒子的直接接触,从原理上避免了反应过程中活性金属铁纳米粒子的深度氧化以及反应气氛中其他有害组分对催化剂的毒害,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纳米金属铁作为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稳定性难题。  业内专家认为,该项研究不仅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贵金属替代研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由此发展出来的概念为在苛刻条件下运行的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开辟了新方向。  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等相关项目的资助。
  • 文献解读丨基于铁基催化剂的CO₂高效转化制备烯烃:Na,Mn催化助剂协同作用探究
    本文由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电子能谱实验室所作,第一作者为徐尧老师,文章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21736–21744)。 多相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优化常需借助多种组分(或助剂)来实现,充分理解这些不同组分(或助剂)在催化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各组分(或助剂)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协同效应,对于理性设计多相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CO2的有效转化是实现当下碳中和目标下的主要途径,Na和Mn常被用作助剂添加到铁基催化剂中以改善CO2加氢转化制备烯烃过程的活性和选择性。此前的研究通常将Na、Mn助剂作为独立的变量来考察,而对两者共存时Na、Mn助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尚缺乏系统性认识。 由于催化反应往往在催化剂的表面发生,XPS表征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助剂对催化剂表面结构的影响提供了有利的检测手段。利用岛津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通过设计准原位XPS实验,对不同助剂影响下铁基催化剂表面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态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助剂在实现CO2高效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设计合成高效CO2转化到烯烃催化剂提供了重要依据。 Axis Supra文献解析图一. Na、Mn助剂促进铁基催化剂上CO2高效转化制备烯烃示意图 表一. 不同铁基催化剂催化CO2加氢性能的比较aaReaction conditions: 100 mg catalyst, 340˚C, 2.0 MPa, CO2/H2/Ar = 24/72/4, 20 mL min-1. bThe carbon ratio of olefin to paraffin. cThe approach to equilibrium factor for the RWGS step (Eq. 1). dThe net rate of the RWGS step (i.e. the net CO2 conversion rate Eq. S1 of SI). eThe forward rate of the RWGS step (Eq. 2). fThe rate of the FTS step (Eq. S2 of SI). gCannot be calculated accurately due to the established equilibrium of the RWGS step. 通过动力学分析分别获得RWGS和FTS的本征速率,发现Mn的加入会同时抑制两步反应的活性,而Na则是调控烃类产物分布的关键因素。当两种助剂同时加入时,Na的介入使Fe和Mn的相互作用减弱,使更多的活性位得以暴露,在两种助剂的协同作用下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反应活性和烯烃选择性。 对催化剂的准原位XAFS和XPS表征表明,Mn可以促进Fe5C2相的形成和稳定,而Na的加入减弱了Fe和Mn之间的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Fe5C2相的生成。该影响使得FeMnNa催化剂中Fe5C2活性相的比例相比于FeMn催化剂明显减少,而体系中Fe3O4相的含量则相对增加。正是两种助剂的协同作用使催化剂中Fe5C2和Fe3O4相的比例达到了最优状态,从而使得该催化剂在获得高CO2加氢活性的同时也表现出最优的烯烃选择性。 图二. 反应3 h后催化剂的a)Fe k-边XANES谱图和b)Fe k-边 EXAFS 谱图反应条件:340˚C, 2.0 MPa CO2/H2/Ar = 24/72/4 图三. 反应3 h后催化剂的a)Fe 2p XPS谱图和b)C 1s XPS谱图反应条件:340˚C, 2.0 MPa CO2/H2/Ar = 24/72/4 通过上述实验,可发现对于使用共沉淀方法制备的铁基催化剂,Mn的添加可以有效地促进Fe的分散,但Fe和Mn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在CO2加氢转化过程中却表现出了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包括对RWGS反应活性的抑制和烯烃产物生成速率的降低。造成前者的原因是Mn的加入促进了RWGS的活性相Fe3O4向FTS反应活性相Fe5C2的转变,而造成后者的原因则与Mn增加了Fe5C2活性相上FTS反应的空间位阻有关。而第三组分Na的加入不仅提高了CO2的加氢活性和烯烃的选择性,还减弱了Fe与Mn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Mn转变成为对CO2加氢转化有利的助剂。 以上结果表明,对于类似的复杂多相催化体系,在设计催化剂时,关注多种助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非孤立地关注各助剂对于催化活性位的影响)或许能够为构筑高性能催化剂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策略。而应用具备特殊样品杆和配气装置的Axis Supra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为以上实验的表征提供有效助力。 文献题目《Highly Selective Olefin Production from CO2 Hydrogenation on Iron Catalysts: A Subtle Synergy between Manganese and Sodium Additives》 使用仪器Axis Supra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作者Yao Xua, Peng Zhaia, Yuchen Denga, Jinglin Xiea, Xi Liuc, Shuai Wang*,b and Ding Ma*,a a. Beijing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olecular Sciences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and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BIC-ESA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P. R. China) b.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Physical Chemistry of Solid Surface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hemistry for Energy Materials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Green Chemical Productions of Alcohols-Ethers-Esters, and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 (P. R. China) c.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Conversion,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O. Box 165, Taiyuan, Shanxi 030001 (P. R. China), and Synfuels China. Beijing 100195 (P. R. China)
  • 催化燃烧技术终结者——红外气体分析技术
    催化燃烧技术传感器应用广泛并且价格便宜,但易被污染中毒、缺乏安全自检、要求定期维护、标定以及使用寿命短。红外气体传感器这些年发展迅速,克服了以上催化燃烧的缺点,符合IEC61508安全标准,在检测碳氢化合物气体时可提供快速可信的检测结果。本文将就两种传感器的不同优缺点作出比较,以供大家了解。催化燃烧 催化燃烧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采矿业,早期简单的铂丝线圈传感器由于能耗大、零点漂移严重不适于连续操作。 当前催化燃烧检测器连接两个铂丝线圈,每个都包裹着氧化铝粘土。检测单元包裹着催化剂,可燃气通过时可促进氧化发热。 催化燃烧优点 1、 检测器价格低廉、供应广泛; 2、 可使用各种可燃气,如果方法正确,可用于特殊物质检测; 3、 装置简单,除了标准气,没有其他特殊的维护装备; 催化燃烧缺点 1、 易中毒,如果暴露在有机硅、铅、硫和氯化物组分中,将失去对可燃气的作用; 2、 易产生烧结物,阻止可燃气与传感器接触; 3、 没有自动安全防护装置; 4、 在某些环境下灵敏度会下降(特别是硫化氢和卤素); 5、 需要至少12%的氧气浓度,在氧气浓度不足情况下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6、 如暴露在可燃气体浓度过高的环境下,会被烧坏; 7、 使用时间越长,灵敏度越低; 8、 寿命有限,最长3-5年; 9、 需定期进行气体测试和标定;红外技术 包含一个原子以上的气体能吸收红外光,这样碳氢化合物和一些气体比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能通过红外技术进行检测。二氧化碳气体分析示意图 为了区分红外吸收,气体和其他物质比水,需要额外增加一个波长宽带为2.7-3um的传感器。碳氢化合物在此范围没有吸收峰。这可以阻止错误报警发生和减小干扰物质的信号。双光束设计就是被用来防止光学组分污染造成错误报警。 红外技术优点 1、 较快的反应速率:响应时间一般小于7秒; 2、 自动故障操作:电源错误、信号错误、软件错误都能反馈给控制系统; 3、 对污染性气体的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4、 寿命长,一般大于10年; 5、 维护成本低; 6、 无需氧气; 7、 高浓度可燃气体条件下,不会烧坏; 8、 不会烧结,相应的问题也不会发生; 红外技术缺点 购买价格高于催化燃烧检测器 催化燃烧需要定期测试(通过标气)。有些海洋石油平台通常每六周需测试一次,每3-5年需要更换一次,这样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 不会烧结的红外气体检测仪器可自我检测,比检测如灯、传感器、窗口、软件等这些不可恢复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较少的零点、量程漂移及高灵敏度意味着红外气体检测仪器的校准和常规维护少,一般为6-12个月。 同时,红外传感器的价格近年已经显著下降,虽然价格还是高于催化燃烧检测器,但实践经验表明,红外传感器的成本可通过减少维护成本来降低。故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取代催化燃烧技术大势所趋。 四方仪器自控系统有限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传感器核心技术为依托,成功研制红外烟气、沼气、煤气、尾气、天然气等节能减排仪器仪表,并已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煤化工、石油化工、垃圾焚烧、厌氧发酵、机动车及发动机检测、石油天然气勘探、煤层气综合利用、空分、节能环保部门、科研院校及民用等领域。 红外传感器可检测特征吸收峰位置的吸收情况,以确定某种气体的浓度。这种传感器过去都是大型的分析仪器,但近些年,随着以MEMS技术为基础的传感器工业的发展,这种传感器的体积已经由10升,45公斤的巨无霸,减小到2毫升(拇指大小)左右。 微型红外传感器 使用无需调制光源的红外传感器使得仪器完全没有机械运动部件,实现免维护,有效降低维护成本,从而降低工业过程气体的监测成本。(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工业过程气体监测技术)
  • 美国麦克仪器公司携新品点亮国际催化大会
    2016年7月3-8日,被学术界誉为“催化领域奥运会”的第十六届国际催化大会(ICC 16)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国际催化大会首次在我国举办,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30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作为催化剂表征与催化剂评价仪器的专业供应商,美国麦克仪器公司将受邀参与此次盛会,并倾情赞助此次会议晚宴,公司英国区域经理Steve Coulson出席晚宴,并对美国麦克仪器公司的全球概况、产品架构及技术应用优势作了简短介绍。Steve Coulson出席晚宴 美国麦克仪器公司同期展出了Microactivity Effi,为全球催化领域打造了崭新的催化剂评价整体方案,深度诠释了台式反应器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该款仪器可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表征和测试,实时获取高精度、高重现性的数据结果,适用于催化剂研发与筛选阶段的各种反应。 麦克默瑞提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人良介绍说,使用Microactivity Effi,用户可在催化剂活性测试前进行表征以预测催化剂性质 在活性测试后再进行表征,可帮助用户确定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整个表征-测试-表征的实验过程均可在一台设备中自动完成,Microactivity Effi可以说是全球首款全自动的催化剂评价微反装置,可实时控制反应过程。麦克仪器亮相ICC 16
  • 北化院BHL催化剂完成首次工业应用试验
    近日,北京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新型BHL催化剂在中科炼化道达尔ADL环管聚乙烯工艺装置成功完成首次工业应用试验,综合性能全面超越进口同类催化剂。道达尔ADL工艺对催化剂性能要求高,此前均使用进口专利商催化剂。北化院针对道达尔ADL工艺,历时多年开发新型高性能钛系催化剂——BHL催化剂。试验过程中,中科炼化和北化院团队紧密合作,催化剂切换顺畅,生产过程平稳,以创纪录的16.5小时将各项产品参数调整合格。相对于进口催化剂,BHL催化剂活性提高10%~20%,氢调性能平稳,共聚性能提升10%以上,制得的聚合物颗粒形态良好、细粉更少,树脂产品达到优级标准。BHL催化剂工业应用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北化院研发的催化剂技术在国内淤浆聚乙烯工艺领域实现全覆盖。下一步,北化院将与中科炼化进一步深化产销研用合作,提升树脂产品质量,开发新型树脂产品,助力中科炼化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 色谱法化学吸附仪在催化剂行业中的应用
    摘自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色谱法多功能催化研究装置》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气象色谱(GC)对催化反应、化学吸附和气体扩散进行联合研究的设计,建立了相应的装置,并拟投入定型化仪器生产。根据要求,可以使用脉冲法、连续流动法、迎头法,以及程序升温脱附技术,在一套设备上逐个测定催化剂的反应速度、金属分散性或其它活性中心、表面酸碱度和质量传递性能等,以便参照催化全过程的多种原位数据,有效地改进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及寿命。一、序言 在多相催化中,由于反应体系的复杂性,使得再解释催化活性及其机理上遇到了困难,因而妨碍了对特定化学过程最佳催化剂的选择。在近代,虽然有着各种能谱,光谱,磁学方法,场发射技术等应用于催化精细结构的研究,但由于各自在仪器和理论方面的限制,它们存在以下主要缺点:1、由于价格昂贵,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能得到所希望的仪器设备;2、由于催化材料的多样性,不是每种仪器都能获得所希望的数据;3、多数物理方法在“非原位“条件下所得到的数据,很难与催化行为直接关联。 近十多年来,随着色谱理论和技术的日臻成熟,并且由于它没有以上缺点和具有简便、快速、定量准确等优点,因而在催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则是在接近于反应的条件下,研究固体催化剂的大多数表面化学性质,并在同时测定他们的催化性能,以便关联这些数据,加深对某特定过程催化作用本质的了解,并控制它的最佳催化剂的选择。为此,在综合以前工作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对催化行为进行联合研究的设计,并建立了可以作为定型化仪器的示范装置。现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介绍如下。二、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GC技术通常按两种方式用在催化研究中,一种是将催化剂直接填充在色谱柱中,另一种是附加一个微型反应器与GC。用此可以测定物理表面积,传递参数,化学吸附和表面行为,反应速度等催化过程所需要的几乎全部数据。由于使用物理吸附法进行总表面积和孔分布的测定熟为人知,因而将不予涉及。在此,仅介绍笔者及其同事曾经进行和较感兴趣的几个方面。应用GC技术研制的程序升温化学吸附仪PCA-1000系列可进行以下催化剂性能分析:1. 催化剂活性表面积或金属分散性 催化剂的活性表面积仅占物理总表面积的一小部分。这一数据对于考虑催化反应的结构敏感性行为和计算转换数是不必可少的。通常,它也可以用在催化剂上的活性中心数目来表示。并且,通过用用脉冲色谱技术测定不可逆化学吸附,能够获得这一结果。金属和负载的金属催化剂,是研究的最多的对象。我们曾对重整过程中的各种催化剂和双金属催化剂进行研究。吸附质可以使用氢气、氧气、一氧化碳等。最优越的是化学吸附氧的氢脉冲滴定法。吸附体积的测量,按催化剂上消耗的吸附质数量来计算2. 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 当吸附的质点被提供的热能活化,以至能够克服为了它的逸出所需越过的势垒时,便产生脱附。由于脱附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指数地增加,同时,又因覆盖度的减小而减小,因此,正比于脱附物质浓度的信号,即脱附速度曲线呈TPD谱。 我们曾用氢气的TPD法,对国内外工业和实验室重整催化剂,发现在以Pt为主要组分,以氧化铝为载体的单、多金属催化剂上,存在着两类主要的活性中心。其低能中心是Pt的某种结构所特有的,它主要与加氢-脱氢反应活性有关;而第二或第三组元的引入,则只改变了高能中心的结构特征,它主要与异构化和环化反应有关。两类中心的相对数量和谱图的形状,决定着各基元反应的选择性;而催化剂的稳定性,则可由谱图的值估价。由此向我们提供了改进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以及使用寿命的方向。3. 固体材料表面酸碱性能的研究 在多相酸碱催化或双功能催化反应中,催化剂或者在体表面的酸碱度、酸碱中心类型,以及强度,对其活性、选择性、甚至寿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田部浩三曾系统的介绍了这一催化现象和对其进行实验测定的各种方法。特别是应用GC技术的气相酸碱物质的化学吸附法,在快速、准确、简便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例如,当气体碱在酸性中心上吸附时,与强酸的结合将较在弱酸中心上更稳定,因此,随着温度的上升,吸附在后者上的碱性物质将优先的因热能激发而逸出。于是,在各种温度下逸出的吸附碱的份数,能够作为酸强度的量度;而从气相中所吸附的碱量,则作为表面酸度的量度;如果选择适当的吸附质,也有可能对表面Bronsted酸和 Lewis酸中心加以区分。4. 微型催化反应器技术 将微型催化反应器与GC相结合,提供了一个节省催化反应性能、动力学参数。特别是研究起始速度。中毒效应、催化剂失活等缓慢现象的手段。而且,它也容许方便地获得有关反应机律的情报。 笔者所给出的这种实验设计,可以按两种方式操作:一种是所谓的尾气技术,它与一般的连续流动法没有什么区别;一种是脉冲技术,它更能体现出GC法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在各种条件之下快速筛选和评价催化剂的情形。结合选择加氢催化剂的研制,我们曾有效地使用了环己烯、噻吩、异戊二烯模型化合物的微型脉冲催化反应研究法。考察了在许多催化剂上的活性、选择性,以及在某些工业催化剂上的吸附竞争性、反应机理,并计算了主要过程的反应活化能。在本文报道的装置上,还用类似方法研究了环戊二烯在各种类型催化剂上的选择加氢行为。 在非稳态脉冲条件下反应动力学的理论研究指出,只有在一级反应的情形中,或者在脉冲宽度远大于床层高度的条件之下,才能得到与连续流动法反应一致的结果。因此在进行动力学测量时,仔细的把握这一条件是十分重要的。5. 催化剂有效扩散系数的测定 质量传递作用,即扩散效应在使用多孔固体催化剂的工业过程中,对于产品的生产率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关于催化剂有效扩散性的测定是十分重要的。利用我们给出的装置,还可以按照另外一种途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点是在各种流速上,用测定非化学作用气体脉冲加宽的办法,来计算有效扩散系数。
  • 原油催化裂解技术实现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
    近日,中国石化所属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原油催化裂解技术在扬州石化成功进行工业试验,直接将原油转化为轻质烯烃和芳烃等化学品。这是原油催化裂解技术的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标志着我国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世界上原油催化裂解技术路线领跑者。原油催化裂解技术,是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路线之一。该技术可以“跳过”传统炼油的常减压蒸馏和原料精制等过程,直接将原油转化为轻质烯烃和芳烃,大幅增加乙烯、丙烯和轻芳烃等高价值化学品产量,同时显著降低综合能耗和碳排放。试验结果表明,低碳烯烃和轻芳烃总产率提升2倍,高达50%以上,即采用该技术每加工100万吨原油可产出高价值化学品约50万吨,经济价值巨大。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对化解我国炼油产能过剩、化学品供应不足矛盾具有重要意义。该院院长李明丰表示,这一技术为原油制化学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预计化学品收率最高可达70%,这意味着每加工100万吨原油可产出高价值化学品约70万吨。未来这一技术将应用于新建化工型炼厂或炼厂现有催化裂化装置的升级改造,为保障我国化学品供应链安全、缓解行业供需矛盾、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 魅力光催化,聚焦西华师大——2017光催化中青年学者论坛暨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11月4至5日,由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华师范大学联合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承办,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主题为“光催化与可持续发展”的2017光催化中青年学者论坛暨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召开。4日上午,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元君,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朱永法,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安太成,大会委员会代表以及来自全国2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0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出席在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术厅举行的开幕式。安太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光催化中青年学者论坛主要是讨论光催化基础技术的完备和基础性的课题研究。他谈道:“从1972年正式研究光催化至今,光催化研究已经进入选择性的路口,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学科怎样进步,对研究者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5日下午,朱永法等六位光催化领域专家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与参会学者、师生和企业代表深入探讨光催化技术的相关问题。我司总经理陈磊先生对光催化基础性研究与应用化研究相结合这一观点做了发言。
  • 2018北京中教金源隆重推出光热协同系列新产品
    CEL-OPTH-Ⅰ高温光热催化反应系统(光热协同) CEL-OPTH高温光热催化反应系统(光热协同),在光热协同的作用下,实现催化新材料的合成与光热催化活性的表征。系统由高温反应炉、石英反应管、法兰接头、氙灯光源、导光柱、滑动平台等部分组成,该系统的优势是在高温加热过程中,上方氙灯光源产生的光可通过导光柱由外向内导入石英反应管并照射到反应样品上,实现了光热催化协同作用。材料合成,高温加热(最高1000℃)的同时加入光源,提高催化剂材料的产率、改变材料的形貌特征、提高材料的各种催化性能。材料表征,评价光热协同情况下催化剂材料的活性。CEL-OPTH高温光热催化反应系统(光热协同),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合成烧结、催化剂材料的制备、材料的活性评价、光解水制氢、光解水制氧、二氧化碳还原、气相光催化、甲醛气体的光催化降解、VOCs、NOx、SOx、固氮等领域。CEL-OPTH高温光热催化反应系统的特点:高温光热催化反应系统实现高温过程中光催化反应体系,常温~1000℃(连续可调、程序升温);可以让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等光源照射到催化剂材料的表面,实现光热协同;光热催化反应器采用高透光石英玻璃管,内含石英专用样品台;可以实现气氛保护、抽取真空、PECVD、多种气体流量控制等功能;系统采用滑动可平移的滑动结构,可以随时调整样品位置,实现快速加热或快速冷却;采取模块化设计,光源、高温反应炉、高温石英反应器、高真空、PECVD等,可根据情况任意更换。可根据用户需求,特殊定制,生产周期短、效率高。 光热协同系统技术参数 CEL-OPTH-Ⅰ高温光热催化反应系统(光热协同)序号技术参数1加热功率1.2KW(220V、50Hz)2炉体隔热风冷隔热3控温范围常温~1000℃(±1℃),最高1200℃;4加热/冷却加热≤30℃/min,冷却≤60℃/min5标配光源CEL-PF300-T8氙灯光源系统(含滤光片)
  • 著名催化剂专家魏可镁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原福州大学校长、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著名的催化剂专家魏可镁先生,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梗塞、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于2014年10月23日凌晨1时30分不幸逝世,享年75岁。  魏可镁院士,1939年8月出生,福建福清人。1965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师从著名科学家卢嘉锡教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福建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ldquo 全国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rdquo 、 &ldquo 全国先进工作者&rdquo 、&ldquo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rdquo 、&ldquo 全国侨界十杰&rdquo 等荣誉称号。  魏可镁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催化剂专家,主要从事化肥催化剂、汽车尾气催化剂和净化器的研发。他先后研发成功并产业化四个系列十二个化肥催化剂,在全国上百家合成氨厂推广应用并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完成了FD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研发,并已达到欧Ⅴ排放限值,成为外企在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并已实现年产销量15万套,为我国净化器产业的国产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魏可镁院士曾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奖6项,为我国化学化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魏可镁院士教书育人四十余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党的教育事业、科技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毕生精力。他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求索取、只知奉献的催化剂品格,是我国科技教育界的光辉典范。以魏可镁院士为代表的勇于拼搏的奉献精神被列入福州大学的&ldquo 三种精神&rdquo 之一,将激励和泽及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魏可镁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化学化工科学与教育界、福州大学的重大损失。敬爱的魏可镁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麦克仪器推出催化剂原位表征系统ICCS为多相催化剂研究助力
    ▼点击蓝字,关注麦克▼麦克仪器推出催化剂原位表征系统ICCS为多相催化剂研究助力原位直接评估反应条件对催化剂主要性能的影响麦克仪器公司推出了新的原位催化剂表征系统(ICCS),原位直接评估反应条件对催化剂主要性能的影响。ICCS是Micromeritics公司和PID Eng&Tech公司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产物,PID Eng&Tech公司最近被Micromeritics公司收购,并以其微反应器和中试工厂技术而闻名。ICCS使研究人员能够有效地量化反应对定义催化剂参数(如活性中心数量)的影响,所得数据直接支持开发更有效的多相催化剂。 麦克仪器的化学吸附技术如程序升温分析和脉冲化学吸附在全球范围内应用逛逛。另一方面,MicroActivity Effi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催化剂筛选工具,用于测量工艺相关条件下的产率、转化率、选择性和催化剂再生。ICCS将化学吸附和程序升温技术(如TPR、TPO和TPD)与Microactivity Effi的现有功能相结合,从而可以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测试,然后对其进行重新表征,以评估反应的影响。所有这些都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受到外部环境污染的风险。 ICCS催化剂原位表征系统集成了用于全自动精确气体控制的质量流量控制器和用于去除冷凝蒸汽的冷阱。精确的热导检测器监测流入和流出样品反应器的气体浓度的变化。ICCS可以连接到任何微反应器,甚至是定制的反应器,以提供有关被测催化剂的重要信息。 当ICCS与Microactivity Effi直接相连时,ICCS可以进行原位化学吸附测试,可以对催化剂、催化剂载体和其他材料进行分析,不会有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风险,因为不需要将样品从反应器中取出。这消除了大气气体和湿气污染的可能性,因为大气气体和湿气可能会损坏活性催化剂并损害数据完整性。程序升温实验,包括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氧化(TPO)和程序升温脱附(TPD),可以在大气压或高达20bar的压力(取决于相关筛选系统的额定压力)下进行,提供有关高压下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的重要信息。可以使用相同的样品对相同的材料进行多种表征。 欲了解更多ICCS信息请点击查看Micromeritics原位催化表征系统 (ICCS) 与 Microactivity EFFI关于麦克仪器公司麦克仪器公司是提供材料表征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厂商,在密度、比表面积及孔隙度、粒度及粒形、粉体表征、催化剂表征及工艺开发等五个核心领域拥有一流的仪器和应用技术。麦克仪器公司成立于1962年,总部位于美国佐治亚州诺克罗斯,在全球拥有400多名员工。公司同时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库和一流内部生产制造,为石油加工、石化产品和催化剂、食品和制药等多个行业,以及下一代材料例如石墨烯、MOF材料、纳米催化剂和沸石等表征提供高性能产品。公司设有Particle Testing Authority(PTA)实验室,可提供商业测试服务。战略收购富瑞曼科技有限公司(Freeman Technology Ltd)和PID公司(PID Eng & Tech),也反映公司一直致力于在粉体和催化等工业关键领域提供优化、集成的解决方案。设备咨询热线:400-860-5168转0677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