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空气污染控制系统

仪器信息网空气污染控制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空气污染控制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空气污染控制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空气污染控制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空气污染控制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空气污染控制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空气污染控制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空气污染控制系统相关的资讯

  • 赛默飞温控部参加车内空气污染控制学术年会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温度控制部应邀参加由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中国汽车会议网。车内空气污染控制、检测与环保材料应用学术年会。并在会上介绍了目前欧美汽车行业运用Thermo雾化测试仪在汽车材料VOC检测的最新技术。 由于目前车内环境污染严重己越耒越受到汽车主机厂和众多配套厂家的重视, 如何净化车内环境, 保障车主及乘客的身心健康, 已然成为整个汽车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国家的环保部和质监总局关于车内环境标准己于近日公布,并将于2012年3月1日执行。 相信这对推进环保、安全、美观、舒适和节能的汽车产业升级和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同时对我们也是一次机遇和挑战。 有理由相信, 我们的努力会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环境更清洁, 生活更安全。
  • 陈荣强:网格化精准监控为科学治理空气污染添利器
    当前,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真正的难点在哪?带着问题,新华网记者走访了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河环保”)总裁陈荣强。  陈荣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个城市数百个工地,上千个企业及民生工程,如果全部关停会造成很多误伤,也会打击环境治理工作做得好的企业积极性。只有建立起大范围、高密度的监控网格,以实时监测数据精准锁定污染源头,擒住污染龙头,让每一处污染无处遁形,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治理。所以,现在迫切需要一套能够精准找到污染源头、科学施策、分步实施的科技抓手。先河环保的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及决策支持系统(简称“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就是这样应运而生。  据陈荣强介绍,先河环保早在2012年就开始研发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累计投入经费2000余万元对传统监测方法进行理念、产品上的全面创新。公司于2015年在市场最先提出并最早试点该系统,截至目前形成了大范围的应用实践经验。这套系统基于环境监测、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组合布设微型化、小型化监测设备,形成大范围、高密度的环境监控网格点,结合政府管理手段,建立“监测、执法、治理”为一体的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和决策指挥平台,并直接打通了环境监测到监管的通道。图为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荣强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  在应用上,该系统已在11个省(河北、河南、甘肃、广东、山东、山西、广西、湖北、福建、安徽、四川),40个城市(石家庄、保定、唐山、衡水、沧州、廊坊、新乡、德州、兰州、桂林、荆门等)以及近20个县级行政区域(正定、鹿泉、无极、永清、高碑店等)广泛应用,布设点位数量已经超过8500个,使各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了“消息树”和“发令枪”,发挥出强有力、更精准的抓手作用。  在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陈荣强向新华网重点介绍了河南省新乡市对系统的应用效果。新乡市(环保部划定的26个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之一)自2016年11月安装先河环保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后,应用效果非常明显。截至今年的3月底,新乡市的城市综合指数、优良天数、pm10、pm2.5等监测数据都有了很大提升。其中空气质量综合指数(9.078)同比下降17%;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9天)同比增加17天;全省综合指数累计排名从2016年倒数第1(10.933)提升至倒数第6(9.078);在2+26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累计排名中,从2016年倒数第7提升至倒数第15。  陈荣强强调,根据目前已经运行的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管理的经验来看,新乡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管控措施,而是把一些超标的排放企业进行重点管控或者关停。  环保部在京津冀及周边(2+26个)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强化督查工作中,从每天公布的问题清单中可以看出,“散乱污”成为高频词。  对此,陈荣强表示,要全力依靠更加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实施科学治理,精准治理。对“散乱污”的治理,排放源是造成污染的源头,可以利用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找到这个源头,并进行合理选择和治理。此外,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春夏季o3已成为新的首要污染物,反映出一些地区工业和机动车排放强度居高不下,臭氧的前体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还不到位,需要锁定污染源头,进行精准管控。  通过系统分析后,对地方经济贡献率低、对环境污染贡献高的“僵尸企业”和超标车辆,就必须坚决砍掉,而对于经济贡献高、废气污染贡献也高的企业,就需要采用综合治理手段,对废气进行净化至达标排放,甚至将部分废气变成可再用资源实现循环使用,从根本上改善大气环境。  另据了解,先河环保目前在产业集群区开展的vocs第三方治理模式,是对污染企业进行综合性治理、支撑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有益探索,目前已经获得行业内和地方政府的关注。  尽管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在市场应用中被越来越多的环境监管者认可,但陈荣强面对行业的发展,也透露出些许担心,对企业自身来讲,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提升的地方,比如,大数据应用、气象数据应用对企业提到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颇为急切。最让人头疼还是市场的跟风模仿,以低价、低质手段扰乱市场。希望国家标准早日出台,给市场一个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  陈荣强还认为,网格化精准监控系统毕竟只是个工具,必须有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相配套,最终做到“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发挥出应有的强大效用。(转自新华网)
  • 评论:空气污染真的影响寿命么?
    p  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城市,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一组科学家在《Nature》杂志发表了他们的研究,通过构建模型,他们试图确定多少“过早死亡”(premature deaths)是由空气污染造成的。他们报告说,室外空气污染导致每年300万多人过早死亡,而且这些案例主要发生在亚洲。本站也对此研究进行了报道(空气污染是人类过早死亡的重要原因)。/pp  过早死亡指的是,在人类个体没有到达寿终正寝年龄(如75岁),就已经死亡。英国国家健康服务机构NHS给出的过早死亡五大原因分别是,癌症,心脏疾病,中风,呼吸系统疾病和肝病。这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多与个体生活环境的空气污染存在关联。/pp  这项研究的作者ProfJos Lelieveld是德国马克普朗克化学研究所主任,他的主攻方向是大气化学( atmospheric chemistry)。他在上一期的《Nature》期刊上发表的Letter文章里称,全球七种来源的空气污染贡献了大量的过早死亡。不同来源的空气污染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例如作者们认为,在像美国和欧洲的发达国家,交通运输行业带来的空气污染影响很大。而在俄罗斯则主要是农业生产中化肥导致的硝酸铵和硫酸铵会对民众健康产生主要影响。在亚洲国家(如印度和中国),因为室内取暖和商业建筑内使用燃料带来的空气污染则贡献了这些地区超过50%的过早死亡数据。/pp  这项研究发表后,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关注,很多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结果,也带来了一些启示。/pp  例如,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环境科学教授Ian Colbeck认同本研究的重要性,他提到,“本文证实了早期的工作,即由于暴露于室外空气中的颗粒物PM2.5,导致了超过全球范围内300万人的过早死亡。这是第一次对于不同来源的空气污染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估计,这突出了家庭能源在空气污染造成民众过早死亡中的重要性。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全球每年430人死亡,主要发在发展中国家,首要原因却是室内空气污染。这些室内空气污染主要由于烹饪时木材、粪便和煤炭燃烧带来的颗粒物和烟尘。”/pp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大气科学Oliver Wild博士也认同这个研究的意义,他认为,“这项研究首次确定了,不同的污染物来源对于空气污染暴露造成的过早死亡有怎样不同的影响。有趣的是,它确定了,家用能源的使用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是室外空气污染造成的过早死亡的主要贡献者。即使在迅速工业化的国家(如中国)家用能源如木材、煤炭等带来的污染依然很大。这项研究明确了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不仅要关注室外的空气污染,室内的空气污染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这些额外的死亡,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室内能源的使用一定需要考虑换成清洁能源,或者设法控制室内空气的质量。尽管英国空气污染水平低,其他研究表明,臭氧和二氧化碳水平的增加,导致了儿童哮喘或其他呼吸问题的急诊入院人数的激增。这说明,在这个国家,空气污染预警仍有重要意义。”/pp  但是,如上一期关于这篇空气污染文章的Nature News中提到的,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们并没有解决空气中的PM2.5入肺造成健康影响的剂量效应。也就是说并没有提出这些可吸入颗粒带来健康影响的定量数据。同时也没有区分不同空气污染来源的颗粒的毒性差异,因此该研究还存在一些疑问。/pp  空气污染在历史上也带了过很大的危害,如英国伦敦和美国洛杉矶。如今发达工业国家已经远离了这些工业活动带了的空气污染,但是汽车等带来的空气污染则无法摆脱。对于亚洲国家问题则更加严重,室内燃料在有些地方并没有很好的替代品,替换成清洁能源需要很大的努力。但是,对于这些家庭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危害,如果有适当的宣传,鼓励人们寻找清洁能源(如电能等),任何朝着减轻空气污染的尝试,都是在挽救生命。/p
  • 车内空气污染案例频发暴露标准缺位
    由于甲醛兴风作浪,我国消费者对于室内空气污染有了相对足够的重视,但是在车厢这一狭小的空间内,同样存在大量有害气体。由汽车内空气质量引发的健康问题屡见不鲜,而系列车内空气检测的数据更是触目惊心,频发的车内污染案例彰显出国家标准的明显缺位。  车内空气检测数据触目惊心  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获悉,该协会2009年底公布的一份“汽车空气检验情况报告”显示,在抽查的29辆汽车中只有奥迪A4\A6等八个品牌汽车的室内空气符合标准,其余21辆不同品牌的汽车室内空气均存在甲醛超标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含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据了解,这项针对呼和浩特市市场上销售的不同品牌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学工业检验测试所实施,检测项目为甲醛、苯、氨、TVOC等四个,检测的标准参照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结果表明:72%以上的新汽车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问题,其中以甲醛的超标现象最为严重,大多数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所含的甲醛含量都超过室内甲醛国标限量值。  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汽车增加和高档装饰盛行的同时,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这一问题却逐渐显露出来。  类似的检测数据已经多次显示出近似的结果。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1月,广东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的60款车型中,有50款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上海有关机构抽查的100辆轿车中只有17辆达到国家室内标准,八成以上的轿车内可吸入颗粒物超标,最严重的超过国家室内标准七倍。  污染源主要来自内饰材料  据专业机构的调查显示,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较为复杂,有几百种之多,包括烃类、醛类、酮类物质等。主要受到关注的是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几种。  “特别是甲醛对婴幼儿和妇女特别敏感。由于很多消费者买新车是因为结婚,然后生小孩,因此车内空气很大一部分是针对敏感性人群,这样的社会危害就相对更大。”国内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贾新光表示,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装修污染,原因之一是使用劣质装修材料,污染的主要特点就是甲醛含量高,与此相类似,车内空气的污染源也源于类似的因素。  专家表示,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成因比较简单,主要是汽车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车内空气质量状况与车辆制造工艺和零部件种类有直接关系,影响较大的主要为汽车仪表台板、门内饰板、地毯、顶棚、汽车线束、座椅总成等。  仅以汽车的内饰构造而言,主要以皮质、纤维和各种工程塑料(12085,-25.00,-0.21%)组成,而这些材料在生产时便需要使用到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有着完善质量管理系统的企业会在内饰组件出厂前进行一轮“消毒”处理,但碍于成本,并不是所有零件配套企业都会做足“消毒”的功夫。同时,车内装饰物如毛绒玩具、塑料地毯等是造成二次污染的主要来源。  车内污染案例频发  “有关标准得到重视的起因,是有车主得了白血病,但最终官司却没有打赢,法院不支持的理由是没有证据。”贾新光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2002年8月,北京朱女士购买了一辆国产奥拓轿车,同年9月底发现身上有大量出血点,被医院确诊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发作并接受治疗。2003年3月,朱女士因医治无效病逝。2004年4月,北京丰台区法院审理认为,原告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为苯中毒所致证据不足,因此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示。  自2003年以来,因车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法律纠纷开始增多,除了“奥拓车苯超标引发死亡赔偿纠纷案”外,还包括“道奇公羊车甲醛超标案”、“奇瑞QQ疑致儿童白血病案”、“ 新甲壳虫甲醛超标三倍”、“中华轿车六年后甲醛仍超标4.4倍”等事件。  记者了解到,由于国内外没有适用的车内空气污染物控制标准,一些企业对车内空气污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且并未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发生相关诉讼案件时,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由于没有车内污染物判定标准,无法对消费者权益实施有效的保护,也无法约束企业的生产活动。  发生在2003年的那场命案中,虽然法院认为,原告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为苯中毒所致的证据不足,但由于存在没有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问题,法院为此向国家质监总局发出了司法建议书,建议尽早制定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同时建议将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作为汽车制造业的强制性规定。  相关标准制定迫在眉睫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表明,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达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其中乘用车产销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1%和52.93% 商用车产销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02%和28.39%。2009年,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0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增速在10%左右,有望达到1500万辆。  环保部相关专家根据相关调研的结果表示,汽车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两方面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汽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噪声对车外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就是车体材料释放有害物质造成的车内环境污染。  对汽车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国家已经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汽车大气污染物和噪声排放标准,并实施了型式核准、生产一致性检查和在用车排放检查制度,对控制汽车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车内环境污染,国家尚未制定控制标准和采取污染治理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汽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车内空气污染问题会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已经显得较为迫切。
  • 印度也将公布空气污染指数
    &ldquo 我们一直在抱怨印度空气质量差,现在到了知道它到底有多差的时候了,这是改善空气质量的第一步。&rdquo 印度环保专家萨拉特· 古蒂昆达所说的&ldquo 第一步&rdquo 指的是将于本周开始公布的印度空气污染指数。尽管这一指数目前只涵盖包括新德里在内的印度10座大城市,但这被看做印度首次权威发布空气污染等级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的调查显示,印度首都新德里是世界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之一,PM2.5年平均值高达153,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非健康标准值的6倍,是美国非健康标准值的12倍。特别是冬天,印度多数北方城市受低温及露天焚烧树叶等综合因素影响,达到&ldquo 危险&rdquo 级别的天数明显增加。《印度时报》6日报道说,根据印度环保部门近3年监测,印度首都圈空气质量逐年下滑,去年10月至今年2月,新德里达到&ldquo 污染&rdquo 级别的天数超过80%。  尽管印度各界一度质疑上述调查数据的真实性,但频繁被警告也令印度环保部门坐不住了。印度环境部部长扎瓦达卡日前表示,&ldquo 清洁的空气是我们生而有之的权利,印度理应将改善空气质量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近10年我们显然没有正视该问题&rdquo 。印度新德里污染控制委员会曾有一套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但该系统的监控数据在发布前必须要经有关部门&ldquo 审核&rdquo 。对此,有关专家称这是印度环保部门为了使数据不太吓人而采取的粉饰太平的措施。
  • 《自然》最新评论文章:室内空气污染及健康影响需要全球行动应对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评论文章呼吁,人们对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健康影响所知甚少,需要全球行动应对这一被忽视的挑战。在这篇评论文章中,英格兰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托弗惠蒂(Christopher Whitty)、英国卫生和社会护理部黛博拉詹金斯(Deborah Jenkins)、英国约克大学阿拉斯泰尔刘易斯(Alastair Lewis)三位作者指出,尽管室内空气污染在2020年全球可能导致了与室外空气污染一样多的死亡,但这一忽略惯性仍然存在。该评论文章介绍,空气污染是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哮喘、肺癌和慢阻肺等。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设立了全球范围的室外最低空气质量标准,并通过国家规范和法律保护公众,但室内空气污染未能受到同样的关注。这忽视了工业化国家中人们大约有80-90%的时间处于室内。室内空气污染的相关科学进展也不及室外空气的研究,使政府部门难以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控制。评论文章作者强调,需发展室内空气污染的科学,为标准和政策提供信息,其目标包括:建立一套室内空气质量的广泛衡量标准,以支持研究优先性和控制排放;开发更好的室内排放模型;探索本地房屋建筑、利用和通风系统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理解改进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佳方式。他们总结认为,现在已经是时候请研究者建立(室内空气污染及影响健康)证据,好让政府、商业和个人“接棒”行动,建立基于科学的室内空气质量全球标准,以降低排放、暴露和危害。《自然》对媒体表示,此评论文章非研究论文,其刊发评论文章是关于科学研究及其影响有关的专题性、权威性的稿件。
  • 恼人的汽车尾气空气污染,如何破局?
    环境空气污染中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成重中之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下,我国近几年的环境质量改善取得了优异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完善颗粒物(PM2.5)与臭氧(O3)协同控制监测网络,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了《“十四五”全国细颗粒物与臭氧系统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218号》,其中明确要求:以交通、工业园区和排污单位为重点开展污染源专项监测。随着城市中工业外迁,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等各种措施的综合作用下,由工业污染作为重要污染来源的污染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机动车污染占比越来越重,正在成为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为中国城市PM2.5污染源占比分析图看似不起眼的路边交通站,却是监测一次源排放的“必备品”交通站(路边站)是为监测道路交通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而设置的监测点,代表范围为人们日常生活和活动场所中受道路交通污染源排放影响的道路两旁及其附近区域。△ 上图为全国各地不同的交通站展示本世纪初在一些大型城市,就已经在陆续开展交通站的建设,赛默飞作为专业环境监测设备供应商,一直全力支持交通站监测建设。四字真言!赛默飞用实力践行空气质量监测重任赛默飞是全球最大的环境分析仪器制作商,拥有四十多年全球范围内空气质量监测经验,持有多项发明专利,全面的服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给客户提供稳、准、快、全的完整监测解决方案。01. 特征一:系统性能“稳”系统的性能稳定是在线监测设备的重要评价指标,7x24小时连续不间断运行,无故障运行时间和设备的使用寿命是在线监测设备最优质的的表现。赛默飞的空气在线监测系统在有记录的使用用户中,最高连续运行25年以上,持续为空气质量准确监测提供数据。02. 特征二:数据测量“准”作为分析仪器,测量准确是基础,准确的测量数据是客户评价环境改善的重要依据,为精准施策贡献力量。赛默飞的空气在线监测设备,获得了EPA、CPA、CCEP等国内/国际的多个环境空气相关的认证,是测量准确的有力证明。△ 上图为赛默飞获得的多项国际及国内环境空气相关认证03. 特征三:分析速度“快”交通站是用来测量流动污染源的污染状况的,汽车、飞机、装卸车辆、轮船等都是快速通行的,对环境的污染也具有时间瞬时性,比如:污染源的快速移动,污染浓度也会出现瞬时快速变化,只有快速监测分析,才能够反映出污染的实时变化情况。△ 上图为Thermo ScientificTM 5030i型颗粒物监测仪(SHARP)实时监测数据赛默飞提供的交通站监测设备的分析速度都是快速分析设备,时间分辨率全面满足交通站的监测需求。△ 上图为赛默飞各类空气监测仪器测量周期展示04. 特征四:满足的监测项目“全”交通站是对流动污染源排放的全面检测,监测项目多种多样,不同的监测点位类型,要求监测项目不同。赛默飞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的环境分析仪器提供商,可以提供全面的监测设备支持,满足各类监测需要。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系统控制监测网络能力,赛默飞作为全球最大的环境分析仪器制作商,以其稳定的性能、精准地测量、快速地分析和全面的监测,为监测环境空气污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互动福利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简介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超过35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为50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7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运营。我们在全国还设立了8个应用开发中心以及示范实验室,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拥有100多位专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及70多项专利。创新中心专注于针对垂直市场的产品研究和开发,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6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 报告称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7个在中国
    由亚行与众多专家完成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昨日发布,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5个。     1月12日,武汉城区被雾霾笼罩    1月12日,北京三里屯附近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下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5天严重超标,其他多地也持续受到雾霾天气困扰。环保部14日紧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继续强化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基础上,突出抓好工业烟粉尘、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  当日,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称,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多位专家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治理P M 2.5超标,应尽快在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采取措施,顶层设计治本之策。  严令  各地控污染物排放  记者了解到,14日,北京市气象局继续发布最高级别的霾橙色预警。北京仍维持能见度小于2000米的霾。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4日10时,城区和南部地区直径小于2 .5微米的颗粒物(简称PM 2 .5)小时浓度仍在每立方米250微克以上,远超过2012年颁布、2016年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每立方米35毫克(一级天)和75毫克(二级天)。  从北京到天津,从河北到山东,从河南到广西,我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正在影响人们的生活。据新华社此前报道,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沙—湘潭路段上,13日的早上8点到下午5点的9个小时内,连续发生40多起交通事故 北京、济南、石家庄、南宁等城市各大医院里,呼吸内科、过敏源测试科等接诊人数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飙升了7至8倍。  不仅地方多管齐下,环保部也在14日晚间披露,当天在一份紧急通知中,要求各地以防治细颗粒物为重点,切实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在继续强化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基础上,突出抓好工业烟粉尘、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工作,在重点地区建立最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排放限值制度和新建项目污染物总量倍量替代制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要建立和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增强区域治污整体合力。  环保部承认,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和气象预报分析,目前,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仍在持续,多地遭受严重污染,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环保部对此称,要落实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的应急预案。要根据污染级别,建立响应机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行动,切实减轻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不利影响。  恰在同一天,在大气能见度较低的北京北四环,一场由亚洲开发银行、清华大学等主办和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等官员、专家参与的跨国研讨会聚焦了中国的环境问题。该研讨会上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中文版报告提出,尽管表示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地运用财政和行政手段治理大气污染,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仍有7个位于中国。  “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可以说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复杂,”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哈米德谢里夫(H am idL . Sharif)说,“虽然中国环境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改善,但是由于环境压力增大,整体形势仍在恶化。在中国的环境形势达到转折点之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原因  涉及产业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  14日,北京市环保局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原巡视员李新民14日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坦陈,把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200万吨以内,才能满足适合户外活动的“三级天”要求 但“十一五”末期较“十五”末期减排二氧化硫超过10%之后,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仍然达到2200多万吨,仍然远远超过1200万吨,“和二氧化硫一样,其他污染物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排放水平,短期内仍不能满足群众的舒适度和健康需求”。  “大气污染涉及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方面面,短期内针对‘重污染’天气而采取的临时性应急措施无济于事。”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说。李新民则表示,近十年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都未得到明显改善。  亚洲开发银行等发布的报告则表示,上述所有污染物来自工业点源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一方面,大部分二氧化硫排放均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这些行业占二氧化硫总排放的85%以上,大大高于它们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另一方面,由于包括PM 2 .5等多种污染物,机动车尾气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而过去几年,民用机动车(即非军用车、公务车和私家车)的数量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私家车年增长率更是达到20%。  具体到PM 2.5,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告诉记者,大型城市PM 2.5严重超标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 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以北京为例,五六环外尘土飞扬 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等 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物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 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建言  顶层设计治本之策  “这么高的人类活动强度,这么多的环境历史欠账,熬过这么几天,来年还会遇到这种‘破天气’。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夏光认为,要建设宜人、宜居、宜游、宜商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布局、工业结构、管理水平都要进行全面调整。这个调整过程,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  亚洲开发银行上述报告显示,总体上,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比中小城市严重得多。中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人口在100万至200万之间。此外,在中国局部地区,污染物相互作用,并且与来自附近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叠加,形成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因此,随着烟雾、阴霾、酸雨发生频率增加,这些区域的环境质量总体上在下降。  郝吉明指出,这几天,除PM 2.5之外的其他大气污染物也是超标的。PM 2.5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其他大气污染物经过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而二次生成的。但由于PM 2.5被炒得很热,实际上,“只治理PM 2.5,是治标不治本”。  除发达地区外,一位与会并发言的中国官员预计,当前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于东部地区10个百分点 未来五到十年,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有望赶上东部地区。谈到如何避免重蹈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的覆辙时,该官员表示,不主张在西部地区建设北京、上海那样的特大型城市。他建议,要发展“关中—天水”“成渝”“北部湾”三大城市群,在大型城市周边建设若干个小城市,周边再点缀若干个小城镇,这有助于突破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瓶颈。  李新民则建议,尽快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大气污染“治本之策”。一方面,随着未来十年城镇化率的持续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物排放源防治的水平,一定要跟得上城镇化进度。另一方面,环保部门不能只当生态修复和事故处置的“消防队”,也不能只当严防死守环境风险而疲于奔命的“守门员”,环境保护必须充分介入到工程审批、发展规划、经济政策之中,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财政资金,又能建设好“美丽中国”。
  • 室内空气污染源解析:当前挑战与未来方向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Dikaia Ε. Saraga通讯单位:Atmospheric Chemistry &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Laboratory, INRASTES, NCSR Demokritos, Aghia Paraskevi, Athens 15310, Greece论文DOI:10.1016/J.SCITOTENV.2023.165744成果简介由于室内污染来源的多样性和高度可变性,室内空气污染的源解析(SA)具有挑战。近日,环境领域国际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的题为“Source apportionment for indoor air pollution: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的综述文章,回顾了目前使用的SA技术的相关信息,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和局限性。引言过去二十年里,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室内空气污染可能比室外严重得多。直接或间接来源都可能导致室内环境污染。考虑到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住宅、办公室或其他公共建筑中度过,人类的空气污染暴露主要发生在室内。然而,空气质量标准和指南主要是针对室外空气制定的。考虑到在不同室内微环境中的暴露时间较长,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非常相关,特别是在弱势群体中。因此,了解室内污染物的行为和来源,并将其与室外污染物区分开,对于健康风险评估、制定室内空气质量监管准则以及设计和实施旨在减少人类暴露于污染空气中的缓解战略都至关重要。源解析包括用于获取有关一个或多个源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区域的影响的信息的各种技术。室内污染物浓度水平,受室内和室外源以及影响其物理化学特性的物理参数(如:通风、光照、温度、相对湿度、室外条件等)的控制,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与室外有显著不同。虽然主要的室内来源已经被确认,但仍需要了解室外产生的污染物穿透室内对室内污染物浓度的贡献,以及上述参数对SA的作用。本文对200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有关室内空气SA研究的科学文献进行综述,以便对未来室内空气SA研究提供指导。图文导读1、统计概述Fig. 1. a–c. Distribution of source apportionment studies (January 2009–December 2022) for indoor air by a) number of studies per country b) targeted pollutants c) SA method used.根据地理位置,有47%的研究在亚洲进行,34%在欧洲,15%在美国、加拿大和南美洲,2%在非洲,2%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室内环境方面,48%的研究在住宅建筑中进行,29%在学校和大学建筑中进行,11%在办公楼中进行。此外,2%的研究集中在养老院,2%的研究集中在餐馆和酒吧,1%的研究集中在医院。7%的研究考察了具有特殊特征的室内环境(酒店、游戏中心、工业设施、教堂和购物中心)。36%的研究包括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季节取样。48%的研究包括室内和室外测量,52%的研究只包括室内测量。2、室内源解析方法PMF、PCA和CMB用于64%的室内SA研究。CMB模型的优点是,不需要输入大量数据,例如,不需要在采样位置重复测量。此外,CMB输出不需要额外识别贡献源/影响因素。该模型求解了源贡献,同时明确地考虑了每个物质同时存在的室内和室外源。但缺乏特定来源的化学特征的变化限制了该模型的应用。利用PMF和PCA方法对室内SA的研究较为丰富。它们已被应用于PM和VOCs的来源分配。主要优点是不需要来源的特定化学特征,通过对受体处获得的化学数据集的多变量分析来识别相关来源。所有的观测结果都可以放入一个大模型中。缺乏非负性约束是PCA和CMB的重要限制。3、目标污染物室内SA研究中最常用的PM组分是细颗粒物PM2.5,其次是PM10、PM1和超细颗粒物(UFP)。很少有研究关注总悬浮颗粒(TSP)、室内表面沉降尘埃和可吸入的PM或PM4。超过20%的研究对VOC、羰基和醛类进行了室内SA。确定这些有机化合物的室内来源具有挑战性,因为其中许多物质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有多种来源,其强度可能因温度、相对湿度和其他因素而有所差异。4、已知来源和贡献在每个室内SA研究中确定的源数量在2到13之间。绝大多数研究强调了室外源的作用。鉴定来源的数量和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SA方法中用作示踪剂的化学物质的选择。SA文献中考虑的室内污染源可分为以下几种:建材和家具、室内燃烧、烹饪、再悬浮、清洁和消费品、室内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以及其他产品和活动。大约三分之一的研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来源作为组合或混合来源呈现。总结与展望各项研究中室外环境对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差异很大。典型的室外源对室内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贡献大小可能因当地条件以及所选的 SA 技术而有所不同。由于室内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室外污染物的化学特征在进入室内环境时会发生变化。相反,室内 VOC 排放的影响越来越被认为是室外 VOC 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这项工作强调了室内空气污染SA的一些研究空白,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和数据选择的优化,以及将室内空气物理化学过程纳入已经制定的SA方法中。
  • 【关注】中国环保技术闪耀美国舞台 先河控股子公司美国SCI 参加美国全国空气污染监测大会
    美国全国空气污染监测大会 当地时间8月13-16日,美国全国空气污染监测大会(NAAMC)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举办。因主要参会者来自美国联邦环保机构、各地区环保局及美国知名大学,每年一届的NAAMC大会都会倍受关注,被誉为美国空气污染监测和治理的“风向标”。 本届展览会由美国联邦环保局主办,美国空气污染控制协会和美国清洁空气协会承办,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家在全球环保领域领先的国际企业参展;3天内举办了100多场空气监测领域的报告和讨论。 美国SCI作为先河子公司,携集团总部的网格化传感器技术和产品以及在环境大数据精准治霾的先进经验,首次亮相美国市场。 基于我国环保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环保企业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和经验已走在国际行业前列。会议期间恰逢波特兰地区遭遇附近森林大火影响,PM2.5 小时浓度一度接近100 ug/m3,属污染天气。美国SCI安装在俄勒冈环保局附近的传感器成功捕捉到这次污染事件。采用机器学习动态校准方法的传感器,在与美国国控点仪器的观测数据对比中,相比其他同类型产品展现出了良好的优越性。引起参会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短短三天美国SCI就收到来自美国联邦政府、地方环保局和多家环境企业的合作邀请。下图为8月14日波特兰市中心,受森林大火影响空气质量较差下图为细粒子(PM2.5)传感器(蓝色和绿色)与美国国控点数据(红线)的对比图先河出色的传感器质控技术也被美国同行在大会报告中作为唯一的中国优秀案例被提及 先河环保作为全球领先的网格化监测技术的开创者和引领者,首次将传感器产品在美国大型展会上展出并收获好评,为下一步辐射欧美乃至东南亚市场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 卫星网络将实时监测空气污染
    近期,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东翼陷入了空气污染漩涡。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大气科学家Gabriele Pfister说,确定污染源并逐时了解其动态是非常复杂的。据《科学》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定于4月7日发射的传感器,将为Pfister提供一幅更清晰的动态画面。Pfister和其他观测者急切等待着安装在商业通信卫星上的对流层排放:污染监测仪器(TEMPO)成功发射。它将停留在北美上空3.6万公里处,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TEMPO是组成第一个专门监测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空气污染情况网络的3个静止轨道仪器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已于2020年发射并运行至今的韩国对地静止环境监测光谱仪(GEMS)和将于2024年发射的欧空局哨兵4号卫星(Sentinel-4)。从前,科学家需要每天从轨道上拍摄一次观测快照,有了TEMPO,他们就能获得北美大部分地区每小时的观测图像。TEMPO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到阳光照射大气分子时在特定波长下被吸收以及反射的光的微小差异。它将在2.1乘4.5公里的精细网格面积上,测量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甲醛以及气溶胶等污染物,帮助科学家追踪其来源。TEMPO可以帮助空气质量不达标地区改善公共卫生警报预测。比如,丹佛地区在努力控制的与哮喘和其他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升高有关的近地面臭氧层污染。目前Pfister都是依靠计算机模型、卫星、地面观测站的零散数据来估计污染水平的,她希望TEMPO能填补盲点,改进二氧化氮(臭氧的来源之一)来源的模型。但这3颗卫星组成的网络仍有一个很大的盲点——南半球。哈佛大学大气科学家Daniel Jacob表示,尽管理论上该网络几乎覆盖了全球,但这些仪器是为了放大追踪北半球情况而制造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国家的局限性。
  • 美国绘制全球空气污染地图 亚欧最严重
    美国最新绘制的全球空气污染地图,深褐色区域是因空气污染导致居民早逝的地区,蓝色区域是自1850年以来空气污染持续升高的地区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宇航局地球气象台最新绘制了一张地球空气污染地图,呈现了全球各地弥漫悬浮微粒的污染状况。  图中显示深褐色区域是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的居民区,相反浅褐色区域是空气污染程度较轻,不会导致大量居民死亡的地区 蓝色区域是自1850年污染指数升高的地区,例如:美国南部。  这张地图显示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亚洲,尤其是中国。同时,欧洲东部具有较高的煤烟、灰尘和汽车尾气指数,这对于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危害。  最新研究显示,每年因悬浮微粒(FMP)空气污染导致全球210万人死亡,某些国家的死亡率上升。地球气象台最新绘制的地图可清晰呈现全球空气悬浮微粒污染情况。  图像对比了1850年1月1日至2000年1月1日之间空气悬浮微粒污染数据,显示平均每年1000平方公里范围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分布状况。该项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环境研究快报》上。  悬浮微粒是由一些微粒构成,例如:灰尘和煤烟,它们的直径为2.5微米,或者更小。由于其体积非常小,被科学定义为悬浮微粒2.5。  悬浮微粒能够进入人体肺部,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悬浮微粒2.5通常是由汽车尾气排放。中国东部、印度北部地区悬浮微粒指数已敲响了警钟,同时,整个欧洲地区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层中悬浮微粒指数持续升高。
  • 院士为雾霾洗冤:中国空气污染元凶是烟霾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年初,雾霾袭击华北大部分地区,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全国1/6国土受到影响,让这些地区居住的人们谈霾色变。不过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谢克昌却表态称,其实雾霾是被冤枉了,我国的空气污染元凶并不是它。  谢克昌院士表示其实以往大家对于霾的概念是有一个混淆的,往往一说到霾就觉得是雾霾,但其实霾是包括雾霾、烟霾、灰霾几个不同的分类,而我们国家主要是受到烟霾的污染。这个污染要比雾霾本身还要严重得多,它会导致脑血管、呼吸道和心脏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生。  谢克昌就分析说,产生烟霾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来说第一是因为我国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增速很快,同时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的化学能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再一个是我国进入汽车社会的时间非常短,但是效率却很高,所以大城市的机动车数量猛增,再加上燃油质量比较低,所以导致了尾气污染的严重。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律远远滞后于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这些都加剧了烟霾污染的情况。  谢克昌就建议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碳消费战略来推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并且国家要尽快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政府也要创新环境管理机制避免生态下降,在生活理念上要强化生态意识,共同应对大气污染。
  • 车内空气污染严重可致癌 奇瑞QQ导致儿童白血病
    经常开车的人都知道,新车通常都有股刺鼻味,有些新车味道甚至刺激得眼睛都睁不开,味道会持续半年以上才会变淡。即使是开了很久的旧车,在烈日暴晒下,仍然会散发出极其难闻的味道。   为此,记者采访了曾申请国内首个《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轻工中心主任代良。让他来谈谈汽车车内空气污染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震惊!车主每天生活在毒气室内   根据轻工中心检测,用室内环境污染标准(GB50325)来对比,国内至少超过九成的新车有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都超过国家规定的室内空气标准,尤其是甲醛和苯,超标数倍.普通车如此,豪华车也一样。   这也意味着,大多数车主每天都生活在汽车这个毒气室里.据代主任介绍,即使开了五年的旧车,按照GB50325标准,也很难有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   前不久,“奇瑞QQ导致儿童白血病案”和“中华轿车六年后甲醛仍超标4.4倍”的汽车空气污染事件,给人们加强了警钟。   空气致癌 车内空气污染触目惊心   据代主任介绍,汽车车内主要有苯、甲醛、酮、TVOC、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也就是我们装修中常见的有害气体。其中,苯有可能导致白血病,而甲醛是公认的致癌物质之一。这些有害气体轻则对免疫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摧毁,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重则致癌。   现在群众对室内空气污染有了相当的认识,却还没有对汽车空气污染引起足够的认识。   国内没有车内空气标准 国际上也没有   汽车空气污染情况如此严重,由此引起无数纠纷:“长安奥拓致人死亡案”、“道奇公羊甲醛案”、“奔驰毒气室”事件等,这些官司都因为没有车内空气标准而难解决。   代主任介绍,四川省质检局轻工中心曾在04年申请过《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这是国内首个申请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标准由于种种原因而流产,轻中重心又在07年向国家部门申请了《待速状态下的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相关部门至今没有批复。   今年国家在3月1日正式实施了指导性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法》,不过并没有规定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所以检测部门能检测出汽车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而不能下汽车空气是否超标的结论。   代主任还介绍说,不仅是国内没有一个空气标准,就是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一个针对汽车车内空气的标准,这个标准制订之难在于影响汽车空气质量的因素太多,停车和开车,开不开窗,温度多高,外部污染,汽车改装,抽烟等都会影响到汽车空气质量,因素变化导致标准很难制订,国内国际上,这都是个难题。   欧美一般是通过对汽车内饰等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来间接保证汽车空气质量,日本则大力使用环保板材和用光触媒消除污染。   如何检测汽车空气污染情况?   车内空气污染标准对汽车质量问题引起的纠纷有用处,对大部分的车主来说,最有实际意义的是,如何检测开车时的车内空气是否受到污染。   代主任介绍,轻工中心是国家指定的国标50325的检测单位,同时也可以检测汽车车内污染物浓度,先密闭汽车两小时左右,用空气采样仪提取空气样本,再通过专业的空气检测设备检测,大约两天后就能出一份关于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专业报告。
  • Palas®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帮助应对空气污染挑战
    空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其质量优劣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伴随冬季的到来大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污染物不易扩散。Palas对城市细粉尘污染的监测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对恶劣天气下的空气质量监测同样熟悉。颗粒物监测专家Palas提供的AQ Guard Smart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仪和Fidas单颗粒计数气溶胶粒径分布光谱仪是用于空气质量监测的专业仪器,为测量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提供监测支持。用吸烟的危害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的粒径仅2.5微米。因为这些颗粒足够小,可以深入肺部进入血液,并引发心脏病、中风、肺癌和哮喘等疾病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同时人们深谙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一家著名的环境机构通过环境监测数据报告,设计了一款应用程序,通过将空气质量与吸烟的数量联系起来,将空气污染与吸烟行为造成的危害进行对比,对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帮助人们了解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其结果直观且引人注目,通过该应用程序可查看不同地区的空气污染信息。例如在一天内的监测中,海南的空气污染程度相当于一天吸0.4支香烟,系统提示当前的空气质量令人满意,空气污染很少或没有风险,人们可以享受平常的户外活动;而保定的空气污染程度则相当于一天吸9支香烟,系统提醒目前的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可能影响身体健康,人们应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弱势人群。由此可知空气污染在一些城市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现状,人们需要时刻关注空气污染所带来的伤害。海南与保定两地一天内的空气污染用吸烟量衡量的对比恶劣天气中的气溶胶监测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专注于研究气溶胶和颗粒物的监测专家Palas带来了空气质量监测解决方案。2021年9月隶属于西班牙加那利群岛(Islas Canarias)的拉帕尔马岛(La Palma),发生了50年不遇的火山喷发。而后不到半年,今年2月又遭遇了由强季节性风引起的沙尘暴。接踵而至的自然灾害对当地的空气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Palas即刻响应,部署员工飞往该岛安装了10台AQ Guard Smart 网格化监测仪。面对此次沙尘暴AQ Guard Smart再次为西班牙当局提供实时监测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决策并告知公众。AQ Guard Smart监测到的火山灰和撒哈拉沙尘PSD成相图可靠的Palas监测仪器Palas稳定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能对颗粒物浓度和分布进行可靠、连续、灵活的测量,找出颗粒物污染产生原因,并对其扩散作出预测,可用于移动走航监测、颗粒物排放扩散研究、安全工作条件的监控,以及在路边位置、建筑工地或工业厂房进行临时或长期的空气质量监测等,以帮助人们应对各种空气污染的挑战。AQ Guard Smart网格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仪选配数据云平台,即插即用,实时查看热点数据:AQ Guard Smart 是适用于室外空气气溶胶监测的光谱仪,以通过 EN 16450 标准下的 Fidas 200 为基础,采用单颗粒物散射光测量原理。可加载气体传感器(SO2、CO、NO2、O3),从而提供评估空气质量数据。AQ Guard Smart 不需要重新校准,可长时间运行。可通过对粒度分布的具体分析来确定粒度测定的偏差和PM值的偏移,并且将其作为系统自测的内容,当多出容差时系统自动显示和报警。AQ Guard Smart通过 Palas MyAtmosphere 传输测量数据;单独运行时,可以借助带或不带太阳能支持的外部电池来运行系统。产品优势以经过认证的 FIDAS 200 系列为基础而开发的技术,可以保证细粉尘值的高准确度和可重现性;以公认的快捷方便的现场校准而闻名通过云 MYATMOSPHERE 实现短时间调试和即时记录测量值通过 Wi-Fi 热点、远程访问和外部触摸板,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配置通过 GPRS/3G/4G/Ethernet/Wi-Fi 通信,可选:LoRaWAN可扩展气象站和气体传感器,可以更好地评估和评价颗粒物数据以高时间分辨率测量 Cn、PM1、PM2.5、PM4、PM10(可选:SO2、CO、NO2、O3)颗粒物测量范围从 0.175 - 20,000 nm 到 100 mg/m³ 质量浓度或 20000 个颗粒/cm³ (单一颗粒物分析)应用领域工业: - 生产过程 - 散装物料处理(混合,卸料,储存,包装等) - 厂界监控施工现场:道路,铁路,拆除现场建筑物:学校,幼儿园,医院,酒店,办公室,公共服务建筑物建筑工地或其他污染区域附近的住宅建筑公共交通:机场,火车站,电车和地铁站,游轮,客舱,例如在电车、火车上Fidas 单颗粒计数气溶胶粒径分布光谱仪Palas Fidas单颗粒计数气溶胶粒径分布光谱仪是为管制空气污染而开发的气溶胶光谱仪。它可以连续分析环境空气中存在的细粉尘颗粒,测量尺寸范围为180 nm – 18 µ m,并计算PM10和PM2.5排放值。同时计算并记录的还有PM1,PM4,PMtot,颗粒数浓度Cn和粒度分布。因此,通过计数、单颗粒测量原理即可提供有关细尘颗粒信息。产品优势获得德国TÜ V Rheinland认证以及英国MCERTS认证连续和同时实时测量多个PM值基于颗粒物粒径分布的详细信息可调时间分辨率从1 秒以上至24小时通过Palas服务器云区域进行全球数据检索低维护、低消耗品应用领域监测网中合规性监测颗粒物特征科学研究移动走航监测颗粒物排放扩散研究
  • 根治车内空气污染,赛默飞雾化仪助您一臂之力
    2012年03月09日 08:54:41 浙江在线环保新闻网--  3月1日,一部与汽车有关的行业标准文件,即《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简称《指南》)开始执行。一时间,从&ldquo 看&rdquo 车到&ldquo 闻&rdquo 车的探讨好不热闹。这部《指南》的颁布,填补了我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空白,使得车内空气检测终于有标可依。虽然《指南》并非强制性国标,目前只是一个推荐性的国家标准,但根治车内空气污染,终现一线曙光。面对终于出台的相关标准和如何有效参照并改善的爱车空气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一同解读《指南》背后的故事,谈一谈如何处理车内异味这一实际问题。  八年,为何姗姗来迟?  其实,自从汽车走入我们的生活,便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和它一同行驶,一同&ldquo 呼吸&rdquo 。近两年,中国汽车业的蓬勃发展,也让我们饱受了汽车尾气的困扰。然而,车内空气质量不该被忽略。尽管我国对这方面的关注由来已久,但是《指南》的现身却迟了八年。  2004年,我国着手制订车内污染控制标准,但因种种原因难产。2004年6月,我国《汽车内环境质量标准》起草专家小组成立,但因检测技术存在难点等原因,标准搁浅。  2008年3月,《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实施。虽然该&ldquo 方法&rdquo 明确了车内存在的一些污染物种类,但并未包含如何判定车内空气污染物超标等问题,使消费者维权面临无据可依。  2009年年底,针对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议,该文件应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ldquo GB/T&rdquo ,而非强制性的&ldquo GB&rdquo 代号。  2011年,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该《指南》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新车内的苯甲醛等八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设定限值。参与标准制定的除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等机构外,还包括大众、日产、通用三大汽车公司。该指南的实施可以为汽车内空气质量监督检测提供科学的标准和依据,主要适用于销售的新车,使用中的车辆也可参照使用。  车内空气缘何不够清新?  许多新车的车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开车门,多少有些刺鼻的气味马上扑面而来,无奈,只能期待时间长了难闻的气味终会挥发干净。除了忍受,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可是,为什么车内空气会这样,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我们先看看《指南》。《指南》中明确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有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八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这也就是说,这八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来自哪里,哪里就有可能成为空气污染源。作为该标准的起草人之一,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汽车动力性及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葛蕴珊说:&ldquo 这些污染大多来自车辆的内饰,如座椅、仪表盘、地胶、密封条等,或来自车辆生产所需的稀释剂、胶水油漆及涂料。&rdquo   据了解,车内空气污染的三大来源是:一、新车的车内各种配件;二、汽车内饰件材料,主要有塑料类、纤维纺织类、皮革类、橡胶类等四大类材料;三、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型油漆、稀释剂和黏合用的胶水油漆和涂料。  这些必不可缺的零配件在为我们打造爱车的同时,也成为我们难与爱车亲近的隐患。因为车内空间狭窄、密闭,污染物不容易挥发,尤其是夏天阳光照射和冬季开暖气时,污染物很容易大量聚集。新车从出厂到库存、运输,交到客户手上,一直处于密闭状态,污染性气体很难挥发。所以,当新车交付时,车内污染物浓度往往会达到较高水平,对车主健康造成较大伤害。  怎样才能帮爱车去味?  有什么办法,可以标本兼治?那只能先从源头说起。要提高车内空气质量,离不开生产厂家的努力。一是原材料,二是加工工艺。首先,汽车生产厂商应尽量选用挥发性少的原材料,保证车辆使用材料的环保性,从根本上减少车内空气污染来源。再者,不同的加工工艺也会影响车内空气质量。比如说,有些车内材料是用胶粘的,在加工过程中没有经过烘烤和通风,就会导致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高。与胶粘相比,焊接工艺能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挥发。而在粘胶过程中增加烘烤和通风环节,也能使有害气体在整车装车前尽量挥发。  撇开生产环节不谈,新车到手,有哪些招可以散散这难闻的气味呢?  温馨提示一:新车在行驶的前六个月内,应尽量少用空调,时常开窗以加强车内通风换气。  温馨提示二:如要进行车内装饰,饰品须严格选择,防止把含有害物质的地胶、座套垫装饰放到车内。  温馨提示三:对于新购买的车内座套等纺织品,应先用清水漂洗以后再使用。慎用香水,目前许多香水是化学合成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污染,在购买时应注意选择由天然材料制成的。  温馨提示四:新车出厂时通常会有一些塑料包装,车主在开始用车后应尽早去除这些包装,以免污染闷在车内,从而产生空气污染。  《指南》能帮您维权  在该《指南》出台前,车主能够参考的空气质量评定标准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两者相对比,《指南》涉及的部分指标浓度均比室内空气标准略为宽松。就如对于甲苯的浓度,室内标准是不超过0.2毫克/立方米,车内标准是不超过1.1毫克/立方米。但是《指南》的发布,无疑增强了消费者向&ldquo 空气&rdquo 开战的信心和提供了依据。  虽然目前《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只是一个推荐性的国家标准,但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推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或在法律法规引用,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在经济合同中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必须执行。这或许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发现购买的乘用车内相关指标无法达到《指南》标准,则说明产品存在问题,不合格。消费者可以据《指南》进行维权,要求更换或维修汽车。
  • 冬季车内空气污染需警惕
    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成分较为复杂,存在的挥发性有机物有几百种之多,常见的有烃类、醛、酮类等物质,危害较大的几种污染物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及丙烯醛。当达到一定浓度时,短时间内人们在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损伤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01新车本身汽车下生产线就直接进入市场,各种配件和材料的有害气体和气味没有释放期。如果安装在车内的塑料件、地毯、车顶毡、沙发材料达不到环保要求,会直接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02车内装饰大多数消费者买车以后都要进行车内装饰,有的车开了一段时间也要重新进行装饰,还有的经销商也以买车送装饰为优惠条件,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座套垫、胶粘剂进入到车内,这些装饰材料会散发有毒气体,主要包括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必然会造成车内的空气污染。03空调蒸发器若车用空调蒸发器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护理,就会在其内部附着大量污垢,所产生的胺、烟碱、细菌等有害物质弥漫在车内空间里,导致车内空气质量差。04车内吸烟如果司机或乘客吸烟,不仅会大大增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和尘埃之类的空气污染物水平,所散发出的气味也可能会长期停留在车厢内。如何确定车内空气有害物质是否超标?国家标准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于2012年正式实施,并于2017年进行了修订,对车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等有害物质制定了更严苛的限量值。试验过程要求将待检测车辆放置于标准环境中(环境温度25℃,相对湿度50%RH),按照标准规定要求执行程序(准备阶段→密封阶段→采样阶段)。在采样阶段, TENAX管采集苯系物类物质,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系统(TD-GC/MS)分析;DNPH管采集醛酮类物质,采用液相色谱系统(LC-PDA)分析。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新、健康,应该注意以下五方面:01车内原始包装必须拆除新车通常会有一些塑料包装,车主在开始用车后应尽早去除这些多余的包装,以免原本可以解决的污染闷在车内“发酵”,从而产生空气污染。02六个月内应少使用空调新车在六个月内,应尽量少使用空调,并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从而保持车里空气的自然流通。如确实不能开窗,应将通风系统设置为外循环模式。03慎重选择购买车内装饰防止把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座套垫装饰放到车内。新购买的车内座套等纺织品,应先用清水漂洗以后再使用。04慎用化学合成车香水目前许多车香水是化学合成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污染,在选择购买时应更谨慎,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制作的。慎用车内空气净化器和其他净化剂。05避免长时间驾驶乘坐特别是体质较弱者、妇女、儿童和有过敏性体质的人,要尽量避免长时间驾驶和乘坐新车。
  • 室内空气污染:一个亟待重视的研究领域 ——访清华大学张彭义教授
    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strong前言:/strong谈到空气污染,大家通常关注的是室外大气污染。事实上,室内环境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远比室外要大得多。调查显示,成年人有70-8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老年人和婴幼儿待在室内的时间超过90%。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指出,目前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已经高出室外污染5-10倍,全球4%的疾病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每年大约有200多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所致疾病而过早死亡,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十大威胁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与大气污染相比,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众多,成分复杂,使用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办公设施、生活用品,以及室内的通风状况和人类自身活动等均可能对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产生影响,从而使相应的监测和控制工作变得极具挑战性。为更好地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仪器信息网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Instrument)特别采访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张彭义教授,请他就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危害、最新的净化技术手段、相应的检测方法和仪器、以及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等大家所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阐述。/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00px height: 6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90163c22-06eb-4cd7-bf05-cb3818debf89.jpg" title="图片 1.png" alt="图片 1.png" width="400" height="60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清华大学 张彭义教授/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strong室内空气污染:研究对象多,研究投入不足/strong/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Instrument: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哪些?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strong/span/pp  strong张彭义:/strong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有两大来源,室外源和室内源。室外源包含来源于室外的颗粒物、臭氧和工业点源污染等。当前最受关注的是细颗粒(PM2.5)污染,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质量准则值中PM2.5的年均值为10μg/m3,而中国很多城市的PM2.5年均值仍在50μg/m3以上。除颗粒物之外,臭氧污染也应当引起广泛重视。室内源主要分为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所引起的污染,如甲醛、VOCs、放射性污染物等,以及人体本身活动所排放出来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水蒸气和VOCs等。人体污染一般不被提起,但实际上新风系统就是为了解决人体污染物释放而发展的。/pp  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很多,主要可分为颗粒物(以悬浮颗粒物为主)、气态污染物(如甲醛、VOCs、臭氧等)、微生物、及放射性物质(如氡)等。这些污染物无论在种类或数量上的增加,都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现象,被统称为“病态建筑物综合症“,症状包含头晕、头疼、咳嗽、打喷嚏、眼睛流泪、精神不振等,严重的还会引起癌症,如高浓度甲醛、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Instrument:现阶段室内空气污染研究包含哪些方面?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从全球来看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strong/span/pp strong 张彭义:/strong室内空气污染研究主要包含污染状况、健康影响、检测方法、污染控制四个方面。具体来说,污染状况是要了解可能的污染物种类、污染水平、释放规律以及二次反应、迁移等。健康影响则是要搞清楚这些污染物单独、复合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用的机制等。检测方法,就是对各种室内微痕量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手段。污染控制包括从源头上削减、末端的净化手段等。/pp  室内空气污染研究的研究内容从污染物的角度来看,从最开始的室外大气污染所带来的二氧化硫、颗粒物、以及氡、环境烟气等,扩展到现在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PM2.5、臭氧、二氧化碳等。从需要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一是解决室外大气带来的颗粒物、臭氧污染等,二是解决室内装修污染,三是解决建筑节能换风次数降低背景下人体及室内材料的污染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不同层次的需求。当前,发达国家更多的是面临第三个问题,而我国则主要还是需要解决前面两个问题。/pp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近二十多年来相继出现装修污染、颗粒物污染等问题,我们国家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活跃,也有不少研究人员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力,已经从学习跟跑阶段提升到并跑阶段甚至领跑,但是在新问题的发现能力、新研究方向的开拓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pp  室内空气污染是一个交叉性的研究领域,这个领域现有的主要力量来自建筑暖通学科,很少一部分来自环境学科。全球范围内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不多,科研经费投入也少,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与室内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的重要性不匹配,很多问题也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譬如不明的有害物质,痕量臭氧、自由基的反应,微量甲醛/VOCs的快速检测,室内新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及其作用机制,嗅味物质的致嗅机制,各种污染物尤其是VOCs和气味物质的有效去除手段等。/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strong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不断探索,从挑战走向成功!/strong/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 Instrument:针对一些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如甲醛、VOCs、臭氧等,当前的控制和净化技术有哪些?效果分别如何?/strong/span/pp  strong张彭义:/strong针对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的三大原则为:源头控制、通风和末端净化处理。源头控制是通过原材料控制、制造流程优化、热处理(加速释放,降低后期释放速率)和喷剂(反应、渗入/覆盖,延缓释放)等方式,达到减少源头污染物的种类及降低污染物的释放速率的目的。通风则是通过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新风净化的方式稀释室内污染物。而末端的净化处理手段主要包括:吸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化学反应(氧化:臭氧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光催化、等离子体催化、热催化和室温催化)三种方式。/pp  从污染物角度分析,针对甲醛的去除手段研究较多,目前比较有效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化学吸附,譬如对活性炭表面的官能团进行改性或接氨基官能团,利用氨基和甲醛发生配位吸附;二是室温热催化分解甲醛,一类采用贵金属,如铂、金等,价格昂贵,另一类就是我们课题组近几年来研究比较多的活性锰,采用二氧化锰分解片分解甲醛为二氧化碳;三是利用反应性的喷剂,譬如含氨基或胺基的化学试剂。其他还有采用气态试剂来去除甲醛的,譬如氧化性的二氧化氯、氯气、臭氧,以及氨气等,但这些气体本身也是有毒气体,所以并不提倡。/pp  臭氧的去除主要采用室温催化分解手段,基础的催化剂是锰氧化物。臭氧去除面临最大的挑战是空气里的水分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这方面我们研究了近十年,近两年获得了两个比较好的催化剂,可以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这些材料的性能虽然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但由于大众对臭氧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目前这些产品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pp  室内VOCs种类多、浓度低、释放速率变化大,除传统的活性炭吸附外,尚需开发更经济有效的技术和材料。/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Instrument: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哪些?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strong/span/pp strong 张彭义:/strong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装修材料VOCs和人体污染物的有效去除。装修材料所释放的VOCs种类繁多,浓度较低,且不少类别污染物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室温下快速分解在理论上几乎行不通;同时,室内空间有限,净化装置的体积不能太大,而室内空气的总体积大,这就使得单次通过净化装置的时间在毫秒量级,在这样的短时间内要使污染物高效去除,采用分解的手段几乎不可能。人体污染物的种类也很多,包含各种VOC、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以及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传统上这些污染物是通过输入室外空气换气/稀释解决的。但现在建筑物密闭性增加,要求进一步节能,降低新风量,这样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有没有可能开发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来解决低换气次数条件下的人体污染问题,而且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成本/能耗不能高于建筑物所节省的能耗。/pp  对于以上挑战,我们团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提出的技术发展方向如下:开发易低温热再生的吸附材料和高效的低温催化分解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灵巧的净化设备。易低温热再生吸附材料在室温下快速吸附污染物,再在室温稍高的温度(如50-60℃)下能快速脱附完全,用较低的能耗实现污染物的持续、安全去除。高效的低温催化分解材料是在比室温稍高的温度下对脱附出来的有机污染物有着持续、高效的催化分解能力。/pp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科研与产业化同行/strong/span/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 Instrument:您从何时开始关注室内空气污染这一问题?对此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哪些?/strong/span/pp  strong张彭义:/strong我在1998年底博士毕业时就开始关注室内空气污染这一问题,2000年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开展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吸附光催化降解研究,后面陆续得到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的资助,并陆续开展了室内VOCs、甲醛、臭氧催化分解方面的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光催化、臭氧辅助光催化、185nm紫外光催化、活性锰甲醛分解材料、锰氧化物臭氧分解材料等。/pp  我们的研究成果中比较成功的是室温分解甲醛的活性锰材料,可以将甲醛在室温条件下催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单位质量的材料对甲醛的去除能力超过600mg/g,对于室内浓度水平的甲醛的去除能力是改性活性炭化学吸附容量的20倍以上,在长达1700多小时的长时间试验中保持活性稳定。基于此材料先后开发出甲醛分解毡、活性锰折叠滤芯和空气净化器等产品。通过多次技术改进,从2016年起实现了规模化的销售,累计销售产品20多万套。近年来,我们还开发了去除甲醛的喷剂,从2019年开始销售,已实现销售近万套。/pp  除此之外,我们所研究的室温臭氧分解材料在性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能够进行小批量的催化剂生产,基本完成了在多种基材上的涂覆试验,并且开展了几个月的寿命试验,已经能够满足室内外源低浓度臭氧的长期连续去除要求。同时,适合入住前室内装修污染净化处理用的185nm紫外光催化净化器已经完成了小风量样机的实测工作,目前正在开展600m3/h风量净化机的研制工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9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1336dec1-87a4-4724-ac51-994d56eabfd1.jpg" title="2.png" alt="2.png" width="600" height="29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图左:甲醛分解毡、图中:活性锰折叠滤芯、图右:带有活性锰去除甲醛滤芯的空气净化器/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Instrument:请问您的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是如何顺利实现的?是否有和相关企业开展一些合作?/strong/span/pp  strong张彭义:/strong首先,这些产品的研发和关键材料的生产基本都是我们团队自己做的。在“南京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的支持下,我们在2013年成立了南京宇杰环境科技公司并开始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一开始也没什么公司感兴趣,我们只好自己尝试做销售推广,但效果不好;后来慢慢有了一些知名度,不少公司跟我们来洽谈,我们就开始跟其他公司合作,将市场推广和销售交给他们,很快实现了规模化的销售。像甲醛分解毡、活性锰分解滤芯和甲醛去除喷剂等小型产品都是团队自主生产,而像空气净化器这种生产成本比较高的产品,我们将机壳和外部结构交给专业公司来做。/pp  为了更好地进行产品测试,弥补校内实验室空间的不足,我们今年开始在浙江建设实验室,这样就有条件更好的开展产品的研发工作,譬如在模拟室内环境条件下对产品性能进行长时间的测试,以得到更可靠的数据来支持我们的产品。可以说,销售推广都是合作伙伴在做,我们只负责做产品和技术支持。我们的课题组是“两条腿走路“,一个是由研究生、博士后组成的研究小组,主要做应用基础研究,就新材料开发、材料性能机理及材料表征等展开研究;另一个是由科研助理等技术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前期的研究成果,以及针对产品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Instrument:您的课题组目前正在进行的相关项目有哪些?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是什么?/span/strong/pp  strong张彭义:/strong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主要有甲醛和臭氧的室温催化材料、VOCs的吸附材料,这些研究得到了苏州-清华创新引领行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VOCs易热再生吸附材料、低温催化氧化材料,还将开始布局开展人体污染物的释放和去除研究。/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18px "strong“治检产品”的身影在室内空气污染领域随处闪现/strong/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 Instrument:在您的研究中主要会用到哪些仪器设备?从您的实践看,相关仪器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和改进?/strong/span/pp strong 张彭义:/strong在我们的研究中会用到很多仪器设备,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用于气态污染物的检测分析,例如臭氧分析仪、气相色谱、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仪、颗粒物检测仪等;二是用于材料的表征,例如物理吸附仪、化学吸附仪、XRD、SEM、HRTEM、球差电镜、XPS、顺磁共振等。/pp  在气态污染物检测方面主要是检测限的问题,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很低,通常在ppb级别,我们希望能够测定到ppb级别的二氧化碳,同时也能实时地测定ppb级别的VOCs。而在材料表征方面主要对高分辨的球差电镜、STM有需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催化剂的结构、形貌以及污染物的降解机制。/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 Instrument: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针对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及室内装修污染治理的产品,如何进行快速分辨?/strong/span/pp  strong张彭义:/strong总体来说,现有的室内装修污染治理的产品仍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目前的产品形式主要有喷剂、被动式产品、净化器三类。喷剂主要有光触媒、生物酶等类型,其原理一般是掩盖/封闭或反应,对快速去除空气中的甲醛有较好的效果,也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起到降低污染物释放量的作用,但是效果不持久,污染物以后还会不时地释放出来。被动式产品包括活性炭包、甲醛分解片等,在小空间内比较有效,应该组合使用,但还是缺少较好的除味产品。净化器具有快速去除大空间污染物的优点,但是要匹配适当风量的净化器,比如一个十几平米的卧室,一般选择风量至少在300m3/h以上的净化器,风量越大效果越好,同时还要考虑滤网的配置,应该选用配置有活性炭、活性锰滤网的净化器,并且要经常更换活性炭滤网。如果是着重于防止室外颗粒物污染,那么应该选用HEPA滤网。/pp  在室内空气检测产品方面,有众多的便携式甲醛、TVOC检测器,这些设备的可靠性较差,不建议选购几百元的检测仪,可以找专业的检测机构,甲醛检测盒作为参考。便携式颗粒物检测仪可靠性相对较好。 /p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后记:/strong张彭义教授认为,环境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对应用型学科的人来说,所追逐的梦想不应该只是发表高影响力的论文,也要做一些真正实用的产品出来。张教授在采访过程中也强调,一种新材料或新试剂研发出来,除了考虑技术指标之外,还要考虑制备成本的经济性、制作过程的环保性等一些实际情况,否则一个技术即使成功卖给企业了,企业也不一定能做出合格的产品,勉强做出来可能也没法用。/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在和张彭义教授的交谈中,让笔者深刻感受到,做产品有时候可能需要比搞科研更加全面的考虑。一个成功的产品也许要为之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采访编辑:李学雷/pp style="text-align: right "撰稿编辑:陈星羽/p
  • 今冬空气污染形势严峻 成都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
    p  “这套扬尘监管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人不能发现的,可以通过它发现,系统充分利用了GPS系统和天网的优势,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再监督。“PM10均值浓度为100微克/立方米,有点偏高,PM2.5均值浓度40微克/立方米,比较正常??”11月8日,在红牌楼附近某工地,市城管委工作人员拿出手提电脑,屏幕上便显示出附近的空气污染浓度。/pp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殷鹏) “这套扬尘监管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人不能发现的,可以通过它发现,系统充分利用了GPS系统和天网的优势,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再监督。”11月8日,成都市首次搭建的扬尘治理和建筑垃圾处置监管信息系统平台试运营,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尽最大努力抓实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和连续雾霾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pp  由于受盆地通风不畅、冬季降雨量少等先天因素制约,成都今年冬季可能还将出现连续雾霾天气,因此市城管委提出“治霾不等风来”的目标,目前已采取搭建扬尘治理和建筑垃圾处置监管信息系统平台等一系列措施。/pp  “PM10均值浓度为100微克/立方米,有点偏高,PM2.5均值浓度40微克/立方米,比较正常??”11月8日,在红牌楼附近某工地,市城管委工作人员拿出手提电脑,屏幕上便显示出附近的空气污染浓度。这套“神奇”的仪器,名叫可视化人居环境监控检测仪,它的数据将直接录入到系统平台,“我们在后端就可以了解到具体的空气污染指数,如果严重超标,将马上采取下一步措施。”/pp  据悉,这套可视化人居环境监控检测仪,已经安装在30辆车上实施“流动”监测。此外,市城管委和市扬尘办日前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对全市工地扬尘管控、扬尘治理四大工程、建渣排放和处置,道路绿化带冲洗除尘以及运渣车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项督查。/p
  • 北京空气污染“超过了可检测的最差水平”
    21日的北京因为大雾,空气污染达到5级“重度污染”,成为2011年首个重度污染天。而据法新社报道,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当天的独立检测结果显示,21日北京的空气污染程度“超过了可检测的最差水平”。(2月23日《环球时报》)  一句北京天气“危险且超过指标”,令人黯然而不安。所谓超过指标,大概是指面对糟糕的空气指标,现行测量指标失灵了、束手无策了,因为它超过了指标所能承受和想象的可怕程度。应该说,所谓的“北京空气糟糕到无法检测”并非信口开河,这一点北京市环卫部门的检测数据也提供了佐证——2月21日,雾气弥漫的京城出现今年首个重度污染天,当天北京市空气平均污染指数为333,达到5级重度污染。对此,环保局专家建议老年人和心肺疾病患者减少室外活动,或者“老人和儿童应避免外出”。  空气糟糕不是新闻,但糟糕到测量指标无法检测的地步,委实算得上新闻,每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也许都在劫难逃,都免不了惶恐。“北京空气糟糕到无法检测”提醒我们,是时候关注城市空气污染了,也是时候大力遏制空气污染了。  当然,空气污染不是北京的专利,国内不少城市都存在空气污染现象,而北京的空气污染似乎更严重。商人史玉柱前不久在微博上公布了这样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张跃(笔者注:张跃,远大中央空调集团董事长)的远大是做空气生意的。他随身携带2个空气检测仪器我很好奇,就拿来玩。里面有他去过的城市空气污染记录,换算成吸一天该空气相当于一天吸多少支高焦油香烟,记录如下:丽江1,北京21,广州25,上海9,南京9,长沙13,成都12,武汉13,如果我生活在丽江,一天抽20支烟,和北京不抽烟的人被危害程度是一样滴。”  如果说这些数据只是一个业内人士的随机试验,那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研究,则可证明空气污染的严重事实。“50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2008年6月12日,在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上,钟南山说,根据临床和手术统计数据显示,因吸入污染物过多,广州人一旦超过50岁,肺部就变成了黑色。大气污染致肺癌成常见病——“珠三角正面临着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威胁!”  很显然,在一个空气急剧恶化的时代,但凡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在乡村,空气或许也好不了哪里去),都不得不承受空气的侵袭。不妨以笔者本人为例,笔者刚到北京的好长一段时间内,嗓子咳嗽得厉害,久久难愈,用药也解决不了问题,原因就是北京空气干燥且污染。  单单嗓子难受倒还罢了,空气污染带给人们的更有深度的身体危害,比如对身体的心血管、肺部等造成伤害,统计显示,一到灰霾天、大雾天,医院呼吸科的门诊量都会上升20%。研究还表明,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甚于饮用水,空气中不可见的微尘、细菌、挥发性气体及金属颗粒,是导致人类68%以上疾病的根源。据报道,香港大学分析1996年至2006年间香港的能见度和死亡率,发现香港地区每年平均有1200人因空气污染致死。  平心而论,30多年前的国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如此富足 同样的是,30多年前的国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空气污染会如此糟糕。“开着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的讽刺”,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如是说。诚然,开着宝马喝污水、垃圾堆旁食鲍鱼,确实很具讽刺性。更具讽刺的是,绝大多数人开不起宝马,但不得不承受喝污水、吃地沟油、呼吸污染空气,这更是不容回避的悲剧。现在几乎每个城市都在打造幸福指数,都在提高城市的宜居度,如果连安全的空气都呼吸不上,幸福和宜居就是虚妄之谈。
  • 臭氧再成长三角珠三角首要空气污染物
    (见习记者 张嫣)环保部发布4月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空气中,臭氧污染相比去年同期继续恶化,并再次取代PM2.5,成为区域首要空气污染物。  5月25日发布的报告称,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中,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PM2.5。长三角臭氧8小时值与上年同比上升10.1个百分点,珠三角亦见3.7个百分点的增长。而三大区域PM2.5月均浓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同比下降,珠三角地区降幅达22%。  总体来看,虽然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24.1%-76.7%)仍在长三角(51.7%-96.7%)和珠三角区域(80%-100%)之下,但与本区域上年同比和上月环比均有所改善,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则出现同比、环比均下降的趋势。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财新记者,臭氧污染持续加重会成为未来的一个长期趋势,提高光化学烟雾的风险,并对人体造成更大危害。虽然平流层上的臭氧层阻挡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但是近地面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臭氧,却是看不见的健康危害。臭氧的强氧化作用,不仅会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而且会危害神经甚至生殖系统。  马军表示,臭氧污染作为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VOC光照后形成的二次污染,一次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当年的天气日照情况都会影响该年臭氧污染量的波动。因此,某种程度来讲,臭氧污染与PM2.5的污染会呈现跷跷板的关系。当PM2.5得到控制时,大气透明度好,光照便加强,就会有利于氮氧化物与VOC进行反应。  据悉,上海、北京等地方政府正在讨论制定相关地方标准,其中包括VOC控制指标。环保专家呼吁,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应当进一步对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控制,以防止二次污染物的爆发。
  • 央视曝光奔驰宝马豪车车内空气污染
    对于有一部分买了奔驰和宝马的车主来说,还要不要坐奔驰开宝马,真的成了一个头痛的问题。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国家质检总局3月15日刚刚公布的2012年汽车产品缺陷信息投诉情况显示,除了变速器、气囊、轮胎等质量问题之外,车内异味目前已经成为了车主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曾经有句俗话说“坐奔驰、开宝马”,奔驰和宝马这两大国际知名品牌,一直是高质量轿车的代表,然而,对于有一部分买了奔驰和宝马的车主来说,还要不要坐奔驰开宝马,真的成了一个头痛的问题。乘用车内空气质量检测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于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之前我国一直没有针对车内环境的污染控制标准,此标准一出,立刻引发厂商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针对车内空气污染情况,仪器信息网特推出“乘用车空气质量检测”专题。   车内异味持续两三年之久  从2012年9月份开始,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广州、深圳、成都等地陆续出现奔驰车主的集中投诉,车主普遍反映花了近四十万元购买的北京奔驰C系轿车,车内臭味难闻,而且有的车异味持续了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2012年10月,全国各地的奔驰车主自发成立了“奔驰C系异味问题维权”QQ群,截至目前共有超过450位维权车主,而且维权车主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些车主反映的问题一致指向了北京奔驰C系轿车车内长期存在刺鼻难闻的异味,车厢内空气污染严重。  在从去年10月至今长达五个月的调查中,记者注意到,除奔驰外,在多家知名汽车网站的论坛里,同样是高端豪华车品牌的宝马、奥迪也遭到了不少车主的投诉,投诉的问题同样是车里有着奇怪难闻的异味,有车主怀疑是空调出了问题,但更多的车主怀疑他们的宝马、奥迪车里存在污染。  记者联系到了北京的宝马车主谢先生,他的宝马520i是2005年华晨宝马生产的第一批车。当时,他听说第一批国产的华晨宝马5系车质量能与进口车相媲美。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辆总共花了50多万购买的豪华车,在使用至今的七年多时间里,持续释放着奇怪的臭味,家里人坐车后都感觉身体不适。经过与4S店多次沟通协商,查找原因,到后来甚至把全车的内饰件都一一拆除了,也没有找到车内异味的来源。  奔驰宝马车里刺鼻的臭味究竟来自哪里?  阻尼片等部件是异味元凶  在上海奔驰车主王先生和北京宝马车主谢先生提供的照片中,我们看到,虽然他们的车体内饰都已经拆得只剩下个外壳了,可是他们反映仍然会闻到怪异的臭味。  在一家汽修工厂的车间里,记者注意到一辆正在整修的奥迪事故车,后座被拆掉之后,座椅底下的钢板上粘着大片黑色的胶片,记者仔细闻了闻,黑色的胶片散发着明显的臭味。在车门的钢板内侧,同样贴着一块块黑色的胶片。汽修工人介绍,这样的胶片在不同的车里,会被喷成跟钢板相同的颜色,经销商告诉我们这个胶片叫作阻尼片。  记者咨询了汽车材料研究专家,这种被称为阻尼片的东西,贴在车体钢板壁上是为了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所有小轿车里都安装有阻尼片,奔驰、宝马也不例外。  中国重汽技术中心材料工艺所高级工程师周光亚说,奔驰、宝马和奥迪车上的阻尼片如果有臭味,就很有可能像汽车配件商所说的那样是沥青做的。沥青是指煤焦油或石油提炼后产生的残渣,因含有多环芳烃及硫、酚等多种对有害物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早在1976年就将煤焦油沥青列为一类致癌物质。  专家指出,沥青可以持续挥发刺鼻的臭味,那么,奔驰、宝马和奥迪车里使用的阻尼片究竟是不是沥青做的呢?记者在汽车专家的帮助下,分别随机取样,送到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成分检测。6个阻尼板样品分别取自北京奔驰C系车、E系车,华晨宝马3系车、5系车以及一汽奥迪的A6、Q5。这6辆取样车均为近3年内生产的新车。  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吕超表示,他们从三个不同品牌的国产车取出不同的样品,用热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用70号沥青作为对照,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三个品牌的国产车的热失重曲线与70号沥青是相吻合的。  检测结果显示,六个随机送检的阻尼片样品,奔驰C级、E级,宝马3系、5系,奥迪A6、Q5果然和专家推断的结果一致,均含有70号沥青成分。  以一辆车为例,需要贴这种阻尼片的部位有八到十二处,其中大多位于封闭的汽车驾驶室内,总面积约3平方米,沥青的总用量大约为十公斤。  周光亚说,车内阻尼片因为它是紧贴在钢板上的,夏季经过太阳的暴晒,钢板最高的温度有可能超过100度,阻尼片长期在这种状况下,有可能本身就促使了老化,经过老化以后,这个阻尼片本身就可能进行分解而放出有毒有害气体。  专家介绍,由于太阳暴晒及发动机散热,紧贴钢板的沥青阻尼片因受热极易分解释放有毒的多环芳烃气体,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释放过程。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刘长庭说,多环芳烃中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苯并芘,是一种突变原,是一种致癌的物质,是一种脂溶性比较强的物质,吸入到体内,可以停留在肺的粘膜上,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细胞变异,那么这种变异到最后产生一些阴影,或者肿瘤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时间。  据汽车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汽车阻尼片一般都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作为原材料,这两种原材料都不会挥发有毒有害气体。专家指出,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进口品牌车国产后,之所以采用沥青而不采用树脂、橡胶等环保材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没有关于汽车零部件和辅助材料的相关国家标准,另一方面,使用沥青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普通的三厢轿车为例,它在车里面的沥青阻尼片,如果以两毫米厚的话大概使用3个平方,它的价格,如果是沥青阻尼片,大约在50元到70元左右,用环保材料的话可能在成本上,每辆车增加150块钱到200块钱左右。  厂家仅为降低100多元成本  据专家测算,2012年全年,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和一汽奥迪三大品牌的轿车销售总量约65万辆,仅使用沥青阻尼片一项,一年即可产生总计9700万至1.3亿元的利润。  让周光亚更为担心的是,在一辆由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的汽车上,阻尼片不过是一种连零配件都称不上的汽车辅助材料。仅仅为了降低100多元的成本,厂家就选用可能对车内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危险原材料。而对于车里其它同样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材料,我们无法一一进行检测,那么,阻尼片的沥青成分是不是车内有害气体的唯一来源、车里是否还存在其它污染源?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周光亚说,沥青是不是唯一的污染源?其实并不是,汽车里还有十几种各种的材料,例如内饰塑料件中的增塑剂以及人造皮革中揉革剂等,这些材料的助剂呢,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如果选用的是价格比较低廉的非环保材料,肯定也会对车内环境造成污染,像奔驰、宝马、奥迪这三大高端品牌为了省钱,在小小的阻尼片上都使用有污染的材料,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其它材料是否也用了有污染的材料呢?这三大公司应该如实地给中国的广大车主一个负责任的说法。汽车不只是要追求驾驶的安全,车内空气质量也同样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安全,这同样也是个事关公共安全的大问题。
  • 我国环境监测太片面 未反映空气污染现状
    清晨听广播,说天气晴好,空气质量达标 但推开窗户却看到蓝天不蓝,天空总有点灰蒙蒙 走出门外,还有让人想咳嗽的感觉。长期以来一直不理解这种矛盾现象。前不久请教了有关专家,并查阅了相关资料,方知是我国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发布失之片面,缺失了对造成天灰气浊的元凶———细颗粒物的监测,也就是说,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和发布没有客观地反映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  按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每天监测和发布的主要有三项空气污染物指标: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这些指标的指数在0-50时为优,51-100时为良,100以上为污染,依照指数由低到高分别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空气质量优良为达标。需要注意的是,标准规定监测的“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但不包括“个头更小”的、小于2 .5微米的颗粒物(简称“细颗粒物”,又称pm 2.5)。在上述三项污染指标中,可吸入颗粒物在空气污染中的比率最大,而细颗粒物又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占70-80%。可见,未受监测的细颗粒物对污染空气发挥的坏作用举足轻重。  医学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细颗粒物十分微小,可以穿透呼吸道的防护结构,深入到支气管和肺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诱发肺部硬化、哮喘和支气管炎,甚至导致心血管疾病。而且细颗粒物吸附在肺泡上很难脱落,这种吸附是不可逆的。  当大量细颗粒物浮游在空中,大气能见度就会变小,天空呈现灰蒙蒙,在气象学上叫做“灰霾天”。这种灰霾天已成为北京和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空气污染的突出问题。而造成这种灰霾天的罪魁祸首就是细颗粒物。据南京市环境监测站做的一项调查,通过2007-2009年三年间大气污染物的研究发现,细颗粒物的含量占到浮尘霾总量的2/3。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去年公布的一张世界空气质量地图显示,全球细颗粒物污染最高的地区是北非以及中国的华北、华东和华中全部,中国大部分地区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接近80微克/立方米,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有关污染指标的八倍。中国环境科学院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珠三角、长三江、京津冀、四川盆地和沈阳等地城市群,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日益严重,不但造成能见度低,也导致居民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我国没有开展对细颗粒物的监测和发布,但国际上早已有之。自从1997年美国率先将细颗粒物列为监测空气质量重要指标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陆续制定了相关监测标准,包括泰国、印度、墨西哥等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确立了相应标准实施监测和发布。  那么,我国为什么不开展这方面工作?是因为技术和设备跟不上吗?据有关专家说,完全不是。究竟是何原因?从下述情况可见端倪。  近半年多来,有关单位正在讨论修改我国1996年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于是否把细颗粒物列入监测和发布范围,产生了很大分歧。最后环保部门官员作出的结论是“当前国家制定实施细颗粒物环境质量标准时机不成熟”。何谓“时机不成熟”?据了解,这关系到政绩和城市影响问题,如果对细颗粒物实施监测和发布,空气污染指数会急转直下地恶化,势必使大多数城市重回污染城市的行列,这不仅影响城市形象,危及旅游和招商工作,也会使当地政府的政绩黯然失色。  当前刻不容缓的是要正视现实,切实把细颗粒物这个“隐形杀手”列为监测对象,并及时公布结果,保证广大居民对空气质量真实情况的知情权,以便于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减少细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产生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排放的残留物,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设法减少和消除相关污染源,让芸芸众生享有更多的蓝天白云和新鲜空气。
  • 环保部专家:治理空气污染需投资1.75万亿
    12月07日讯,据了解,中国在几乎所有空气污染类别中都排在世界首位。据媒体援引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的话说,要在明年之前实现中国减少空气污染的目标,需要投资1.75万亿元,但投资缺口给这一行动带来了巨大障碍。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6日报道,专家还指出,京津冀地区是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在近日举行的“2016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王金南说:“几乎所有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和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在全世界排放量都是第一,整个大气的压力前所未有。”  他说,在京津冀区域有大量的污染物排放,直接的结果是导致PM2.5上升,全国来看,最近几十年能见度平均下降50公里左右,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员雷文说,近10年来,国家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体来看,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并没有得到最根本的改变。  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在201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工厂不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成为污染的主要原因。  雷文说,虽然中国大部分火电站都安装了先进的过滤装置,但工厂的燃煤未受到很好监管,它们继续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  工信部下属的赛迪研究院说,2015年非电工业领域耗煤量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46%,这些工业炉窑的环保标准没有火电行业严格。  王金南还说,环保投入不足仍是一个突出问题。中央政府承诺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为1.5%左右,但近几年真正投入环境保护的没有那么高,大致只有1%左右。  对于空气污染治理概念股的投资布局,市场人士建议关注以下四大领域环保股:  1、空气质量监测领域。要进行PM2.5等颗粒物的污染治理,首先受益的是检测仪器厂商,主要投资标的有先河环保、聚光科技、天瑞仪器、雪迪龙等。  2、除尘治理领域。从根源上杜绝颗粒物的排放是治理的本质,从事大气除尘、工业粉尘治理的有龙净环保、科林环保、三维丝、菲达环保等。  3、硫化物、氮氧化物治理领域。因为氮氧化物或硫化物在空气中可生成毒性更大的硝酸或硝酸盐气溶胶,形成酸雨,造成严重危害,涉及脱硫脱硝的主要上市公司有燃控科技、龙源技术、远达环保、国电清新、永清环保等。  4、空气净化领域。净化设备类企业前景光明,尤其是提供工业企业空气净化的创元科技。
  • 像“特洛伊木马”,空气污染让流感病毒深入肺部
    空气污染究竟是否会加重呼吸系统病毒感染?现在,中国科学家发现,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态中心)刘思金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方敏研究员等合作,发现大气细颗粒物可以打破流感病毒本身在动物体内散播方式,像“特洛伊木马”一样将病毒运送到细胞中,同时让病毒更容易进入肺脏深部,甚至进入肝脏、脾脏和肾脏等肺外器官。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期刊。“我们的研究详细阐释了空气污染如何影响呼吸道感染,说明了考虑空气质量管理和减少空气污染政策的紧迫性。”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刘思金对《中国科学报》说。诞生在校车上的合作2020年9月里的一天,担任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刘思金像往常一样搭乘校车从研究所前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给研究生上课。这段一个多小时的教学之旅,他喜欢在车上和邻座的老师学生们聊聊感兴趣的研究。这一次,刘思金遇到了方敏,交流中,他们发现了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M2.5等大气颗粒物可以吸附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但它们是否会增加人群的疾病风险及其相关机制并不清楚。刘思金团队主要开展大气细颗粒物暴露的健康危害研究,特别关注颗粒物诱发机体损伤效应的过程和机制;方敏团队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免疫、病原与宿主互作的研究,在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让他们对大气细颗粒物如何影响呼吸系统病毒感染这个长期未解答的跨学科问题都十分感兴趣。两人越聊越投机,短短的旅途上,初步的合作意向已经达成。随后,两个团队合作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面上项目,以及原创性探索项目。他们开始以流感病毒为研究对象,着手研究大气细颗粒物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与机制。“之所以选择流感病毒,是因为流感病毒是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并且可以在微生物所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操作。我们也在小鼠流感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方面积累了一些技术方法和实操经验。”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方敏对《中国科学报》说。细颗粒化身“特洛伊木马”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当空气污染严重时,人类呼吸道病毒传播似乎也会增加。空气中细颗粒与病毒究竟如何协作?合作团队选择了四种具有不同来源和组成的颗粒物来验证其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大气环境中采集的PM2.5、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粉尘颗粒、通过生物质燃烧形成的生物炭颗粒以及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黑颗粒。“大气中的病毒不是纯粹自由态存在的,它往往是有载体的。我们发现,细颗粒物就可以作为一个载体,它们可以像‘特洛伊木马’一样将病毒运送到细胞中。”刘思金比喻说。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发现,细颗粒物与病毒的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物理化学性质。例如PM2.5比其他三种细颗粒物吸附的病毒要多得多,因为它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和孔隙率等特性。生物炭的病毒载量紧随其后。那么,装载在细颗粒物上的病毒是否可以感染呢?研究者通过经典的血凝素实验对细颗粒物与病毒的复合物进行了检验。“血凝素(H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它能够与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红细胞上的血凝素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方敏介绍,研究发现细颗粒物与病毒复合物的凝聚能力是纯病毒的70%~90%,其活性在培养4小时后保持不变,这说明被吸附或者沉积在颗粒物上的病毒仍然具有较高的感染活性。针对搭载“特洛伊木马”的病毒被机体吸入后产生的损伤效应,合作团队发现所有的细颗粒物都能在不同的程度上增强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并促进了病毒的出芽和释放。更为重要的是,小鼠实验发现颗粒物可以运载病毒进入肺脏深部,并且突破气血屏障,到达肝脏、脾脏和肾脏等肺外器官,导致小鼠产生更严重的损伤效应,包括全身性炎症、局部组织损伤和体重减轻等。“由于颗粒物的载体作用,改变了流感病毒在呼吸道的分布,并运载病毒到达肺外器官。与单独的病毒相比,复合体由于颗粒性质更容易被细胞摄取,这个过程可以不依赖病毒特异性受体。另外,颗粒物可以通过脂筏促进子代病毒出芽释放,导致病毒的整个感染过程被重排和加速了。”方敏解释说。红细胞上的流感颗粒(蓝色;人工着色),可搭载细颗粒进入细胞图片来自:NIBSC / SPL/Nature“摸着石头过河”《自然》(Nature)对这项研究进行了专文报道,认为该研究“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空气污染严重时流感病毒感染更加严重”。“我们的研究为空气污染对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提供了详细的见解,也表明了考虑空气质量管理和进一步减少空气污染政策的紧迫性。”刘思金说。刘思金课题组成员、论文第一作者董政告诉《中国科学报》,该研究从2020年9月开始,到现在花费了将近三年时间。由于研究中涉及到环境化学、病毒学以及免疫学等跨学科知识和技术方法,很多实验思路和方法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才能逐步建立。董政说,“做研究有趣的地方正在于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后的喜悦感。”不过,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实验室模拟与真实的环境条件可能存在差别,同时实验动物与人体存在很大的差别,单纯动物实验得到的结论不能完全外推到人体,接下来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对此进行深入探索。空气中的细颗粒,如PM2.5、灰尘、生物炭和碳黑,可吸附不同数量的病毒,形成传染性的细颗粒-病毒复合物。复合物通过非病毒受体依赖的途径感染宿主细胞,引导病毒的内化和出芽。不同的细颗粒负载的病毒沿着呼吸道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并运输到更远处的肺外器官图片来源:受访对象
  • 专家告诉你:廉价空气污染检测仪是否有用
    人们对于空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度日渐提高,推动了空气污染检测仪市场的繁荣。近几年来,每到雾霾严重时,有些电商的空气污染检测仪甚至会卖到脱销。  然而,这些民间使用的空气污染检测仪真的准确吗?2016年7月7日,两名英国约克大学国立大气科学中心的大气化学家阿拉斯泰尔?刘易斯(Alastair Lewis)和彼得?爱德华兹(Peter Edwards)在《自然》杂志撰文,质疑廉价空气污染检测装置的精度,呼吁研究者和政府加强对这些检测仪精度的检验,并出台相关标准。  财新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作者之一的彼得?爱德华兹,他向财新记者介绍,传统的空气污染检测装置采用的技术,在使用前都经过了专业机构的反复测试,它们的测量方法都是可追溯的,其不确定性也是可控的。这些装置唯一的问题是成本很高,一般每一台设备需要一万至十万美元不等。  而在上述文章中提到的廉价的小型检测仪,虽然价格低廉、宣称精准,其使用的技术没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在真实的大气环境中不能进行准确测量。少数的研究中,这些廉价设备被拿来和专业的设备对比,检测特定的空气污染物,结果发现,廉价设备的检测结果变化很大,干扰物以及稳定性问题使这些设备很难做出真正可靠的测量。  财新记者:这些廉价检测仪一般被用在哪些领域?  彼得?爱德华兹:文章中提到的廉价检测仪由各种各样的公司售卖,有的用于城市范围的空气质量检测,有的用于个人周围的空气监测。这些检测仪所用的技术,过去大多都用于工业风险检测,对这种技术来说,在典型大气环境中是否测得准并不重要。  财新记者:对用户来说,是否他们只是把这些数据当做一个参考,所以有没有标准其实不是很重要?  彼得?爱德华兹:如果廉价检测仪只是被当做对空气污染的一个粗浅估测,那么它们能否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确实没那么重要。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检测仪就应该在售卖和营销时说明它们的局限,任何购买这些仪器的人都应该被告知这些情况。  财新记者:官方的高质量检测和个人用的廉价检测仪之间有什么区别?  彼得?爱德华兹:专业的检测设备所用的技术都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用于测量真实大气环境中的特定污染物。这些设备是基于光谱或质谱法制造出来的高度专业化的仪器,能够最小化来自其他化学成分的干扰从而最大化其精度和可靠性。因此,这些设备都具有极好的性能,其检测结果也经过多次的验证,非常可靠。  相反,大多数廉价检测仪所用的技术并不是为了检测大气环境中的化学成分而发明的,它们原来都是用作工业用途,在工业的应用场景中,目标气体浓度远高于一般的的环境,而干扰也会少得多。这些技术在真实的大气环境中效果如何目前尚缺乏验证。  财新记者:为什么专业设备和廉价设备之间的成本差距这么大?  彼得?爱德华兹:专业设备所要求的组件往往非常昂贵,比如激光和高反射镜。此外,对设备性能的检测和验证也会使成本上升。  财新记者:检测仪的精确度和其成本是成正比的吗?  彼得?爱德华兹:基本上如此,但这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有人可能会以极高的价格卖一个精度很低的仪器。一个仪器最重要的是其使用的技术是否和其用途相符合。
  • 上海将推出"环境空气污染预警"
    当天的空气质量是否适合学校长跑测试,是否适合哮喘病人户外活动……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而言,环境污染是难以规避的问题,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也深受其影响。那么人们如何才能知晓当天的环境空气质量呢?  记者1月12日上午从上海市环保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圆满完成世博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之后,环保局将着力强化后世博环保长效机制建设。作为今年实事为民的工作之一,环保局正积极研究筹划,准备推出空气质量指数和污染预警即时发布系统,市民不久将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户外广告甚至手机等渠道即时了解到空气质量情况。  据介绍,上海市环保局拟每日多时段多媒体发布即时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若遇到API(空气污染指数)超标,便发布污染预警。一般来说,API超150,为轻度污染程度,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超200便达中度污染,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而超300就是重污染了,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甚至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环保局的负责人表示,对于不同程度的污染,他们拟采用媒体滚动播报的形式进行预警,提醒上海市民注意适当采取保护措施 同时,考虑使用预警色块和图标,在固定区域作出提示,目前具体内容还在研究之中。
  • 李书福:车内空气污染危害大 应出台强制性标准
    南方日报讯 昨日,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将车内空气污染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出台强制性标准,要求车企提升汽车车内空气质量。  李书福称,车内各种配件、车内饰、油漆等都可能是车内空气污染源,近年来媒体曾报道过多起因车内空气污染伤人致死的事件,由此引发的纠纷、诉讼也日渐增多。鉴于此,他建议由国家环保部、质检总局牵头建立权威的乘用车内空气检测和发布机构。此外,还应尽快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转变到国家强制性标准。
  • 4台监测车一路追“霾” 确认空气污染南下路径
    4台监测车一路追&ldquo 霾&rdquo 确认空气污染南下路径  &ldquo 大风把雾霾吹到了武汉。&rdquo   这本是网友的一句玩笑话,不曾想现在却找到了科学依据。  4台监测车一路南下追霾  10月11日开始,武汉市环保局联合北京、济南、合肥环保部门,派出4台环境探测车,随冷空气南下的步伐,边行驶边监测,一路追踪北方城市的污染团。12日7时左右,4台探测车先后抵达武汉。经过监测发现,基本确定此次空气污染是由北往南运动。  环境专家介绍,本次联合追踪雾霾行动,采集了大量珍贵的监测数据,对今后更准确地预警预报空气质量、分析雾霾成因提供了参考数据。  根据武汉市环保局发布消息,12日凌晨3时开始,武汉城区颗粒物浓度急剧上升,PM10浓度从102微克/立方米上升至238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从93微克/立方米上升至224微克/立方米 上午8点,PM2.5小时浓度值一度到达224微克/立方米,为24小时内最高。这也是本月以来,武汉遭遇的第二次雾霾天气。  一路治&ldquo 霾&rdquo 原因  据悉,4台四辆车上的配置不同,且都是边走边测,在监测参数上互有补充,对霾团移动的信息掌握更全面。监测项目包括颗粒物污染(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项。  追&ldquo 霾&rdquo 车  对于选择这轮霾团启动跟踪监测的原因,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透露,今年3月,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空气中的污染团会在某种驱动下移动上千公里。比如京津冀的雾霾天气,会在某种天气下转移到华中地区。近期京津冀城市处于严重雾霾之中,而10月12日正好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因此预判到霾团会一路南移并影响到武汉。&ldquo 其实之前对于是否启动追踪监测一度很纠结。一直到11日上午,都还没确定北方这轮霾团是否会影响到武汉。&rdquo 武汉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梁胜文说,尽管如此,追踪监测的各项准备却一直在进行,随时可以开拔。直到11日中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方面综合大气环境及气象条件,确定了可能对武汉产生影响,于是各路监测立即上路,一路向南。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谭自强博士的观测证实了此污染路径。谭自强说,从北京出发时,北京市区污染指数明显较高,抵达郑州后,污染团已经南下,郑州夜间的空气污染情况开始加重,在郑州大学监测时,PM2.5的小时数值在200以上。昨日早上,由于冷空气已过境,郑州PM2.5的数值回落到50左右。  为什么选择这两天追踪污染团?王自发介绍,在3月的研究中,他们就发现空气中的污染团会在某种驱动下移动上千公里。近期京津冀城市处于严重雾霾之中,12日正好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监测人员预计污染团会南下影响至武汉,所以才从北方一直跟到武汉。  监测数据有助于提前预报空气质量  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梁胜文透露,围绕武汉空气质量变化进行的追踪监测,今后可能会越来越多。收集的数据很宝贵,可成为分析大气污染带移动和变化规律的有效参考值,便于技术上对影响武汉大气环境的因素作出更深入分析。  从市民关切的角度来讲,动态数据越多,环保部门发布的空气质量预报会越精准,预报时间越早,方便市民提前作出应对。  更深层来说,对武汉城市防霾降尘措施的制定和规划布局,能够提供权威参考。而多地环保部门联手,联防联控空气污染,是未来治理大气环境的一个必然趋势。
  • 韩国91人为空气污染起诉中国,同时批韩政府应对不力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f2cc6098-47cc-489b-a856-d5079e74bb83.jpg" title="1.jpg"//pp  据韩联社24日报道,由韩国环境财团代表崔律和律师安庚载牵头的粉尘危害赔偿诉讼团23日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再次递交诉状,起诉韩国和中国政府,要求赔偿粉尘污染对他们造成的精神伤害。/pp  报道称,崔律和安庚载等7人曾于4月5日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递交过诉状,但由于现在要求一起参加诉讼的人员规模增大,于是将上次诉状撤回,重新递交。此次联名递交诉状的人数达到91人,韩国学界、医疗界、文化界等各界人士均有参与。/pp  此次诉讼主张与第一次递交时基本相同,即提出“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把污染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认为中国在治理污染方面还未达到应有的力度”。诉状同时指出,韩国政府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也没有拿出适当的对策,甚至连污染物的来源都未能掌握。韩国纽西斯通讯社援引他们的话说,近期以来韩国国内的粉尘污染程度已完全超出国民的忍耐范围。 /pp  韩国“焦点新闻”称,他们在诉状中要求的赔偿额为每人300万韩元(约合1.8万元人民币),如果胜诉,其所得2.73亿韩元赔偿金将全部捐赠。安庚载称,该诉讼的胜负本身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想以此推动韩中两国尽快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拿出适当的治理措施。/pp  韩国的雾霾来自中国,曾不止一次被韩媒热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回应有关“韩日民众对中国空气污染扩散表达不满”的提问说,中国政府致力于让中国人民尽快享有更多蓝天和清洁空气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同时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至于是不是中国的空气污染影响到了周边国家,这需要进行科学和专业的研究论证。中国的环保部门与其他国家,包括周边邻国保持着密切沟通。/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