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近红外荧光光谱仪

仪器信息网近红外荧光光谱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近红外荧光光谱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近红外荧光光谱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近红外荧光光谱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近红外荧光光谱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近红外荧光光谱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近红外荧光光谱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近红外荧光光谱仪相关的资讯

  • 300万!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近红外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OITC-G220221834项目名称: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近红外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3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1、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包号货物名称数量(台/套)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采购预算(万元人民币)1近红外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1是300投标人可对其中一个包或多个包进行投标,须以包为单位对包中全部内容进行投标,不得拆分,评标、授标以包为单位。2、技术要求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的3个月内交货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将产品应用与用户需求结合,上海棱光展出F98荧光分光光度计和S45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9月27日-29日,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1)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作为一家有近半个世纪研制光谱及其他分析仪器历史的高科技开发型公司,本次展会上海棱光携多款特色产品精彩亮相。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兵,请他就参展仪器特点、公司当前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本届展会,上海棱光向业界推介展示了F98荧光分光光度计、S45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等产品。据介绍,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长期从事分光光度计的研发和生产,产品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三大类。采访中,李兵表示,F98荧光分光光度计已研制开发了数年时间,在市场上好评如潮,其主要性能指标已与进口产品站在同一个水平上。上海棱光一直致力于将产品应用范围与用户需求结合,使得国产仪器能够更好地助力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随着近红外技术在市场上的应用不断扩大,S45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也逐渐在用户中有一定的应用,近红外的应用近两年已得到非常大的发展。李兵介绍,S45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主要用在一些生产现场,包括质量控制现场。近红外的快速无损特点为质量控制和生产带来很大的便利。采访最后,李兵也谈了自己关于国产仪器的看法,并表示国产仪器只靠政策保护是行不通的,还是要靠产品的竞争力来说服和争取用户。更多内容请观看采访视频:关于上海棱光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分析仪器总厂研究所一部分改制而成的高科技开发型公司,是以研发、生产光学仪器、分析仪器、医疗生化仪器及计算机应用系统为主体产品,并提供咨询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有近半个世纪研制光谱及其他分析仪器的历史,技术人员的比例高达70%。上海棱光的产品分为三大系系列:实验室分析仪器系列、生命科学仪器系列和农产品品质分析仪器系列。包括近红外农产品品质快速测定仪(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生物芯片阅读仪、DA620/620S荧光基因探针检测仪、S22PC分光光度计、S24分光光度计、S53/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F96CRT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均为广受市场青睐的产品。
  • 深圳先进院拓展近红外荧光成像光谱范围
    p style="line-height: 1.5em "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蔡林涛团队发现一类分子染料在NIR-1a和NIR-1b区域中都具有不同的荧光发射峰,并通过植物绿萝叶脉和动物脑胶质瘤模型证明NIR-Ib区域近红外荧光成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相关研究成果以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 in the largely unexplored window of 900–1,000 nm为题,发表在Theranostics上。/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近红外荧光成像的波长主要集中在700-900 nm波段(NIR-1a)和1,000-1,700 nm波段(NIR-II),其波段中自发荧光低、散射率小和生物组织吸收弱。近年来,尽管近红外荧光成像发展迅速,但科学家很少关注900-1000 nm(NIR-1b)区域的近红外荧光成像,一方面是因为NIR-Ib区域存在水吸收峰,科学家认为它会影响这个波段的近红外荧光成像质量,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几乎没有在NIR-1b区域荧光发射峰的分子探针。/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植物绿萝的叶脉成像和动物的脑胶质瘤成像实验评价NIR-1b区域近红外荧光成像的性能,结果表明,与NIR-Ia区域近红外荧光成像相比,NIR-1b区域近红外荧光成像能够产生更清晰的叶脉和脑胶质瘤图像。此外,研究人员设计了植物叶片和动物肌肉组织的模拟实验,利用线性光谱分离方法分析,发现在NIR-1b区域中自发荧光、散射率和生物组织对光吸收均减少,说明NIR-1b区域近红外荧光成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这些发现拓宽了近红外荧光成像的光谱范围,对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广东省纳米医药重点实验室和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等的资助。深圳先进院研究员蔡林涛和龚萍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课题组成员邓冠军为论文的第一作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8/insimg/2a98611d-132f-4e61-bde9-06c89b45ae9a.jpg" title="W020180802392944094930.png"//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七甲川菁染料分子探针在NIR-1a和NIR-1b区域中具有不同的荧光发射峰,及其在植物绿萝叶脉成像的应用/ppbr//p
  • 天津科大采购红外/近红外光谱仪等仪器
    受天津科技大学的委托,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将以公开招标方式,对红外/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项目实施政府采购。现欢迎合格的投标人参加投标。  一、项目名称:红外/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项目(招标编号:JG2011-003)  二、招标内容:  红外/近红外光谱仪等设备  附件:采购货物一览表.doc采购货物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电化学工作站/石英微天平(进口)套12红外/近红外光谱仪(进口)套13发光生物分子成像仪(进口)套14激光光散射仪(进口)台15悬浮芯片(进口)台16全自动多功能荧光显微镜(进口)台17真空离心浓缩仪(进口)台18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进口)台19自动快速微生物鉴定系统(进口)台110毛细管电泳(进口)套111数字印刷机(进口)台1  三、投标人资质要求:  1.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2.法定代表人授权书(须有法人代表签字和盖章)。  3.供应商应在招标前交纳1%的投标保证金,未递交保证金的投标将被拒绝。  四、获取招标文件时间、地点及招标文件售价:2010年12月14日至2011年1月4日12:00止,每日8:30至16:30(法定节假日除外)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计划科获取。招标文件售价为200元。标书一经售出,所收费用概不退还。  五、投标截止时间及地点:2011年1月6日9:00前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采购科,逾期收到或不符合规定的投标文件恕不接受。  六、开标时间及地点:2011年1月6日9:00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201室。  七、凡参加投标的投标人均被视为接受上述采购项目的招标要求。投标人如对本招标文件有疑义的,请在开标截止日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送达本中心,逾期将视为认同本招标文件的公平、公正性。  八、采购代理机构: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  联系地址:天津市河东区万新村嵩山道  邮政编码:300162  网 址:211.81.21.157  电子邮箱:gyzx@tj.edu.cn  联系电话:(022) 24372057  传真电话:(022) 24372057  联 系 人: 刘刈 邓国彬  开户银行:工行万新村支行  帐 户:0302011429300093709  采购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采购代理机构: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  2010年12月14日
  • 近红外光谱仪相关企业走访调研
    仪器信息网讯 作为“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政策保障体系研究”专项课题调研活动的一部分,2012年4月9日-11日,该课题调研组走访了江苏、上海两地的国内外近红外相关仪器厂商。  调研组成员包括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近红外光谱仪器研发专家以及应用方法开发的专家,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该课题具体负责人,业内专家等,如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执行副主任燕泽程、总后油料研究所刘慧颖研究员、浙江大学的戴连奎教授、江苏大学食品学院陈斌教授、华东理工学院倪力军教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褚小立博士、业内资深人士李云济博士、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杨丽及常静 同时仪器信息网亦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 调研组部分成员(上排从左至右分别是:燕泽程、刘慧颖、戴连奎;下排从左至右分别是:陈斌、倪力军、褚小立)  “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政策保障体系研究”专项课题此次选择的调研对象包括:近红外光谱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即将进入或正在进入近红外光谱仪器领域的企业,以及国内外知名的近红外光谱仪器生产企业等。  在调研过程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科学仪器学术工作委员会执行副主任燕泽程向各企业介绍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基本情况,并指出,“作为一个立体式的服务平台,学会希望在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的杨丽、常静向各企业介绍了专项课题的设立背景和目的,“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政策保障体系研究”专项课题由科技部设立,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联合开展研究。为了推动2011年科技部、财政部首次设立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有效实施,此专项课题构建了相关政策保障体系,确保能够促进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江苏飞格光电:半导体激光器生产企业 人均产值高达200多万  江苏飞格光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坐落于江苏镇江科技新城。江苏飞格光电拥有最先进的激光器技术和封装技术,主要经营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组件、光发射/接收模块、光收发一体模块等,具备光器件、光模块的全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加工能力。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江苏飞格光电年产值已达9000万,而其员工则不到40人,其人均产值高达200多万,是一家具有潜力的企业。江苏飞格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詹敦平先生  江苏飞格光电主要产品之一的半导体激光器,可作为近红外光谱仪的光源。半导体激光器应用在光纤通信领域的波段是从760nm—2900nm,而近红外光谱(780—2526nm)区域与光通信用的光谱波段有很大的交集面,因此,半导体激光器在激光光谱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从分子光谱、等离子物理、高阶谐波产生的应用到大气污染的监测及癌症的诊断等。半导体激光器在光谱仪器中优势主要有可调谐性、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波长易调制性、高单色性、价格低且寿命长及高可靠性。780nm、850nm、980nm、1270—1610(20nm间隔)波长范围的半导体激光器可以直接应用到近红外光谱仪器上。  江苏惠通:国产基于MEMS技术近红外光谱仪将产业化  江苏惠通集团主要产品为遥控器、显像管插座、连接器、控制系统装置、其它电子产品五大类,专业开发生产遥控器已有十余年,拥有40条遥控器专业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4500万只。为飞利浦、东芝、夏普等国际知名公司及国内名牌厂家配套。江苏惠通集团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龙涛先生  江苏惠通集团工程技术中心龙涛主任热情接待了前来调研的专家们,并介绍了公司研发中心的情况以及近红外光谱仪研发过程中的问题等。惠通几年前就开始研发近红外光谱仪技术,于2010年3月,该公司的《MEMS内嵌式、便携式智能红外光谱探测器研发》项目通过了验收。但是,该仪器的一致性、光学效率等性能的提高还需要时间解决。目前,该仪器正在多个应用单位使用,通过用户的反馈不断完善仪器技术,相信不久该产品将实现产业化。  集团拥有60多人的省级技术开发中心,用于生产的技术支持 同时又内建由30多人组成的电子产品研究中心,专门致力于尖端领先产品的研究开发,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RF产品及其它各类智能化产品的能力,包括近红外光谱仪、压电陶瓷触摸按键等的研发。  福斯:为客户提供世界上最好的专业的分析解决方案  1956年,Nils Foss先生在丹麦成立福斯公司。目前,公司在世界各地约有1155名员工,在四个国家建立了研究和开发中心、在四个国家设立了制造工厂、在20多个国家成立了销售和服务公司、世界各地拥有超过75个专用经销商。2011年福斯公司销售额约1.9亿欧元,98%的业务产生在丹麦以外。福斯赛诺分析仪器(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Rikard先生福斯赛诺分析仪器(苏州)有限公司商务经理 田毅先生  在全球范围内,福斯公司有40000多个用户,几乎包括了所有食品和农业方面的前100强的跨国公司,和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全世界85%的牛奶生产、80%的粮食交易和75%的啤酒生产都是使用福斯的解决方案进行测试。  福斯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拥有超过200名的高级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的研发部门,每年将销售额的11%投资于产品创新和开发。在福斯公司研发部门中,有一个专门进行“概念设计”的团队——研发未来10年用户会用的技术 而且福斯公司新产品研发的流程控制严格,有效规避了研发风险 同时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还积极邀请了客户参与,保证了所开发的新产品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上海棱光:步履艰难的国产近红外厂商  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由上海分析仪器总厂研究所的一部分改制而成,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研制光谱及其他分析仪器的历史。目前,公司共有员工60多人,年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其中出口量达18%。上海棱光原总经理 吴树恩先生上海棱光总经理 李兵先生  吴树恩先生介绍了一些上海棱光技术创新的例子,和专家一起分析探讨了其中成功、失败的原因。李兵先生介绍了上海棱光的发展概况。  上海棱光以勇于创新为企业精神,公司技术人员比例达70%,大学以上学历达到95%,技术开发人员在分光光度计领域都有着数十年的开发经验,研发力量雄厚,并与中国农大、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与开发关系。上海棱光还承担了上海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国家级火炬计划、国家创新基金、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及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上海棱光主要产品有分子光谱仪器、物理光学仪器、生命科学仪器等,公司产品全部为拥有自主产权的新型仪器。目前,上海棱光根据国内行业及市场的需要,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中高端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开发与应用。其中,F97系列荧光分光光度计代表了国内一流水平。近红外系列仪器是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已于2002年通过部级专家验收,自主开发研制,包括两项专利,其中S400为农产品品质快速测定仪,是针对农产品、种子、饲料工程等行业收购检测分析所用。  赛默飞:提供实验室、在线、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全线产品  赛默飞世尔科技年销售额120亿美元,员工约39000人。借助于Thermo Scientific、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三个首要品牌,赛默飞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  1982年,赛默飞在中国建立第一个销售办公室。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目前赛默飞在中国拥有1900名员工,服务于第一线的专业人员超过1000名 6家生产工厂,苏州在建的大规模工厂2012年也将投产 在北京和上海共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 位于上海的中国技术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 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多个城市设有分公司或销售办公室,2012年还将在武汉、西安成立分公司。赛默飞中国区市场传播总监 毛君玲女士赛默飞中国区市场便携式光学分析销售经理 徐征宇先生  赛默飞近红外光谱仪产品和技术包括来自尼高力的研究型、在线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产品,以及来自于Polychromix公司的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Polychromix公司利用提供给NASA(美国宇航局)的MEMS技术,开发出了首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手持式近红外分析仪,应用于医药、海关、食品安全、农业、饲料、塑料回收、织物回收、以及烟草等行业,为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快捷的检测方式。  海洋光学:创新20年 定位于Key Components Provider  1989年,Michael J.Morris博士获得了美国能源部资助项目——测量海水中酸度、颜色的变化。1992年Morris博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型光纤光谱仪,创立了海洋光学公司。2004年海洋光学被豪迈集团收购。海洋光学加入豪迈集团后,制定了正确的市场战略和定位、完善了产品线、获得了充裕的资金和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等,市场快速扩张,保持了市场份额第一。海洋光学涉及到的技术和产品线包括光谱仪、化学传感器、度量仪器、光纤、薄膜及光学元件。至2011年,海洋光学在全球累积售出了180000套光纤光谱仪。海洋光学亚洲分公司首席顾问 龚雅谦先生  2006年,海洋光学在上海成立亚洲分公司 2009年,成立了蔚海光学仪器公司,开始中国本地化生产和研发 2010年,部分产品线从美国转移到中国 2011年,海洋光学亚洲销售额比2006年增长了20倍,占全球的四分之一。海洋光学在上海主要生产组装光纤和部分光谱仪产品,并且已经开始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做一系列解决方案。  海洋光学的愿景——Powered byOcean Optics,即公司主要发展方向是提供微型光纤光谱仪这个“心脏”。其大部分产品都隐藏在合作伙伴的环保仪器里面,因此大家很少能直接在市面上看到海洋光学的产品,就好像Intel的CPU一样。而其中也包括多款用于近红外光谱中的光学器件和可独立使用的近红外光谱仪。  在技术创新方面,近期,海洋光学投入10000美金设立创新奖“Blue Ocean”,“Blue Ocean”的设置旨在积聚创造性的创意和技术,激发有志之士发掘潜能改造世界,实现最终的市场商品化。Blue Ocean 奖项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的奖项发布旨在为新创意新技术的评估及开发提供资金,进行概念的考证。  瑞士步琪: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专业性与应用性  1939年,瑞士步琪公司创始人Walter Buchi先生创立了一间玻璃工厂,即瑞士步琪公司前身 1957年,瑞士步琪公司推出世界上首台旋转蒸发仪,有效地解决了化学实验室中有机溶液的快速回收问题,至今已经成为全球旋转蒸发技术的市场领导者 1961年,瑞士步琪公司推出凯氏定氮仪、熔点仪 1999年,瑞士步琪公司收购了瑞士布勒集团的分析技术部门,主要引入了近红外光谱仪产品线和整个技术团队。  2005年,瑞士步琪公司在中国成立子公司——步琦实验室设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全面负责瑞士步琪公司在中国(含香港、澳门)的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在内的一切业务。步琦实验室设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邱世章先生  目前,瑞士步琦近红外光谱仪主要有两款,如,2005年上市的NIRFlex N-500,2010年上市的IP 54防尘防水NIRMaster近红外以及2012年推出的IP65防尘防水的NIRMaster近红外。瑞士步琦近红外技术采用了专利的偏振干涉仪,将傅里叶变换近红外的抗震性提高了40倍 其NIRCal化学计量软件,可自动建模、评估模型优劣。  国产近红外光谱仪器发展探讨  在此次近红外光谱仪器相关厂商走访活动中,专家与厂商负责人通过深入交流,探讨了近红外光谱仪器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光源、探测器等工艺需要保障其稳定性、一致性、可靠性等 稳定且具有一致性的近红外光谱仪是标准化所要求的基础,同时模型传递方法的应用是以重复性极好的仪器设备为前提的   小型化、便携式、单一性专用仪器与通用性共同发展,未来可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相结合,发展专用仪器   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软件的维护较其他分析仪器的要求更多一些,所以,近红外光谱要发展,最终需要有用户企业组建应用团队   专注1~2个具体的应用领域,面不要太广,即选好用户   近红外光谱市场前景很好,但是需要培育,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   国产近红外光谱仪新产品开发中缺乏快捷的科技信息沟通、最新的元器件等   近红外光谱原理创新的难度大,其新产品技术的研发需要人力、技术的积累   应将更多的、有一定规模的国内仪器公司拉入近红外光谱领域   “做”仪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对市场需求、国家政策、标准、上下游企业、知识产权等需要深入了解、并且要与之相符合。
  • 分子荧光光谱的新方法、新视角、新探索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随着科研需求的发展,分子荧光光谱相关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也在不断的深入拓展中,尤其是在附件的多样化、联机,以及其他功能性拓展方面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为了多方位展现分子荧光光谱领域的最新成果,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制作《不可或缺分子荧光光谱技术及应用进展》网络专题,旨在展现分子荧光光谱仪的最新技术及应用情况。/span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作为分子荧光光谱领域的代表企业,HORIBA一直在推陈出新,推出了一系列分子荧光光谱新产品、新技术,给相关的科研用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HORIBA荧光产品经理周磊博士给大家分享HORIBA在分子荧光产品方面的布局和规划。/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30px height: 256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936d099b-37f2-46a1-87fb-50a656e98b66.jpg" title="周磊.jpg" alt="周磊.jpg" width="230" height="256"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HORIBA荧光产品经理 周磊博士/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仪器信息网:与其他分析仪器相比,不少人认为分子荧光光谱新产品的推出不是很活跃,甚至市场也略显“沉寂”,请问您如何评价该类仪器的市场活力及竞争格局?/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周磊:/strong 分子荧光光谱确实是比较经典成熟的方法,不过仪器的核心技术水平一直在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HORIBA的分子荧光产品就一直在推陈出新,这些产品技术不仅得到了仪器信息网各位专家和用户的好评,甚至多次获得仪器信息网“优秀新品奖”,对于整个荧光光谱仪的创新起到了积极鼓励的作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例如Aqualog(同步吸收-三维荧光光谱仪),基于A-TEEM专利技术,在荧光内滤效应消除问题、超快三维荧光采集、复杂样品多组分分析等关键问题上具有全新突破,已在环境有机污染物、食品分析、医药等市场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另一款荧光寿命光谱仪Delta系列,具有全球同类产品中最快的寿命衰减采集时间(低至1ms)和超宽的寿命测试范围(25ps~1s)等性能。该系统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业界高度关注,发表了数篇重量级文献,其中仪器仪表类的国际一流期刊“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文章显示:“全球首次将百兆赫兹级半导体激光和超短10ns死时间TCSPC计时单元完美匹配,避免了样品的再激发和信号丢失问题,可快至1ms收集荧光衰减曲线。” 2014年刊登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的文章显示:“基于最新技术的DeltaFlex系统,在无需更换检测器和电子器件条件下实现了皮秒至秒的宽寿命测试,首次利用内源氨基酸监测了不同温度对蛋白变性转换的动态影响。”另外,去年推出的小型荧光光谱仪Duetta也收到了良好反馈,解决了市场上小型荧光在近红外一区波长检测的短板,并且吸收和荧光功能二合一,因此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广受欢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仪器信息网: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您认为目前分子荧光光谱有哪些新的技术值得期待?/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周磊:/strong随着稳瞬态荧光光谱技术的发展及多种硬件扩展附件的开发,如低温变温附件(液氮、液氦)、荧光显微镜耦合分析、各种激发源(白光激光器,OPO激光器、X射线源等)荧光光谱仪在不同科研实验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我们发现,在一些仪器功能上,市场正在逐渐接受新技术带来的新方法、新视角,还是以HORIBA几项新技术为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Duetta的近红外一区高效检测能力解决了常规设备700nm以后的检测短板,拍照式的CCD检测技术带来了全新动态荧光光谱采集功能,可以在磷光材料、长余辉样品、易光漂白样品等应用上获得全新视角。/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Delta荧光寿命光谱仪中的荧光寿命动力学技术,带来了全新的动力学研究视角,解决了光漂白样品不能直接用于动力学研究的问题以及常规寿命技术采集速度慢而不能用于动力学的困难局面,该技术已经成功的被用于蛋白质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2013, 89: 1071–1078)。TRES时间分辨发射光谱技术让我们能够观察到样品分子在某一时刻的发射光谱,并且可以按照很短的时间内(皮秒、纳秒)依次观察光谱的变化,从而说明发光机理。解决了常规寿命测试技术,因为测试速度慢,光源能量低,重复频率低以及高级拟合软件分析的问题,进而造成该技术没有很好地被利用起来的问题。Delta荧光寿命光谱仪可以同时配备多个检测器(最多可配置四个检测器),实现多通道检测,同时检测多个波长在物质作用变化时寿命的动态变化,提供全新的分析方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在时间分辨发射光谱中还有一个重要分支,延迟光谱(或磷光光谱)技术,其特点是通过门控技术(或单脉冲实时采集SSTD技术)对信号采集时间控制,有效分离不同时刻的发射光信号,譬如OLED材料中的荧光、磷光光谱分析,常规技术只是采用虚拟或者电子的门控进行采集,其是将荧光和磷光信号一并采集,最终按照时间输出,这样存在样品中的强荧光信号造成检测器饱和,而弱磷光信号又没有得到有效采集的问题。真正的门控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硬件设备的采集时间,避开荧光信号,特别适用于弱的磷光信号采集,这对于揭示磷光材料的真实发射光谱和发光机理是非常必要的手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在寿命成像方面,常规技术中的逐点扫描技术,在获得一张寿命成像上花费很长的时间,HORIBA最新推出的FLIMera是一款大视场成像相机,可以实现视频级的荧光寿命成像。FLIMera不是单点共聚焦扫描成像,其每个像素点均包含4096的时间通道,24576个像素点可实现基于TCSPC的荧光寿命成像,完成快速荧光寿命成像,满足动态寿命成像的需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在日益受到客户关注的近红外区域,HORIBA模块化荧光光谱仪也有着其独有的优势,通过同一检测器就可完成稳态与瞬态的测试,并且相比较于采用常规的PMT而言,红外测试范围可以扩展至5500nm。/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仪器信息网: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当前分子荧光光谱仪器的应用和研究热点分布在哪些领域?在科研过程中能给大家带来哪些“惊喜”?/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周磊:/strong荧光作为一个热门技术,一直以来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制药、化工、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如今通过荧光信息给出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传递的证据,比如载流子寿命,还可以评价材料改性的影响,这在太阳能、光催化材料开发中有重要意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例如,在OLED发光材料中,已经不局限于过去的激发/发射光谱、量子产量的测定。随着第三代OLED的进展,TADF得到了重点关注,在TADF机理阐述中对于延迟光谱(或磷光光谱)的表征显得尤其重要,这对荧光光谱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常规功能上的采集,还需要延迟光谱能力,以及极短微妙寿命测试。太阳能材料中的钙钛矿作为明星材料已经得到跨越式发展,在太阳能电池研究过程中,对于载流子传输的表征尤其重要。寿命技术是一种便捷、易于使用的方法,但是太阳能钙钛矿层极其薄(nm级别)、发射波长偏红外、表面散射光强以及怕水和氧气,这些对于寿命设备的灵敏度、检测能力、光路设计、测试速度和气氛保护装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荧光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检测中已经被广泛使用。近红外探针的开发在荧光影像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红外探针分为近红外一区和近红外二区探针,在常规的荧光光谱仪中很难满足这两个区的波长范围,特别是近红外一区的检测,典型的PMT检测波长范围难以达到,而科研大型模块化设备需要定制化配置和高成本、操作复杂的近红外PMT(例如型号R5509的PMT,需要预热2h,续流型消耗液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中红外材料在通信、环境监测及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为其发光的波长范围处于中红外段,常规的荧光设备很难实现这个波长范围检测,并且过去的技术中又很难检测发光寿命。提供适用波长范围的高灵敏度检测器,并且同时能够检测寿命的检测器尤为重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仪器信息网:分子荧光光谱仪相关的应用标准情况怎么样?在应用拓展方面,有哪些制约因素?/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周磊:/strong分子荧光光谱仪相关的一些国家标准正在制定,HORIBA也参与到了一些标准的制定中去,例如教育部的行业标准“荧光光谱分析方法通则”等。作为HORIBA用户,美国NIST还基于HORIBA的荧光光谱仪制定了荧光标准方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我也从HORIBA用户国家计量科学院的贾志立副研究员那了解到:现在分子荧光光谱仪相关的应用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分光光度计,一方面是仪器相关的标准,包括仪器的分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另一方面是检测方法的标准,如叶绿素含量测定、炭黑分散性和刑事技术的微量物证的检测方法等,检测方法中关于发光物质荧光检测相关的标准较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另外,分子荧光光谱仪不仅包括分光光度计,还包括光学显微镜与光谱仪相结合的微区荧光系统,微区荧光系统在研究荧光材料的显微光谱信息方面应用广泛,但目前缺乏相关的标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目前在分子荧光光谱的应用拓展方面,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可能是相关标准的宣贯方面不足:另一方面是一些仪器客户如高校、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相关标准不熟悉,没有认识到标准在科研应用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相关标准物质的缺乏也会限制校准方法类标准的应用拓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当前主推的产品?最具优势的领域?/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周磊:/strongHORIBA是唯一研发设计生产全系列科研荧光光谱仪的厂家,型号涵盖了稳瞬态光谱仪,覆盖了紫外-可见、近红外、中红外光谱范围。针对不同应用领域,HORIBA会根据客户的实际应用需求特点,来推荐相应的特色配置,可以说我们并不会强调说主推某款产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譬如:Aqualog主要针对于复杂水环境,大气颗粒物中的发光基团等的整体研究,无论是软件功能或者硬件设计,都从环境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解决环境科研分析的需求。例如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Duetta针对于生物荧光探针等具有近红外一区快速检测需求的应用时(量子点,有机荧光探针、金纳米团簇等),由于其配备的CCD具有一次性采谱与宽检测范围(250~1100nm)的特点,在连续监测范围上十分具有优势,按压式的样品仓方面客户在实验室环境中操作时的便捷性,不开盖加样的设计满足了客户在测试过程中去添加样品,以此来查看两种或多种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全谱的变化信息;荧光寿命光谱仪具有高能量窄脉宽寿命光源,皮秒稳瞬态检测器及自动拟合寿命软件,在太阳能钙钛矿,光催化研究中得到了广大科研用户的认可;模块化荧光光谱仪产品,通用性强,采用开放式模块化光路设计,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系统,并且在近红外光谱和寿命采集上具有其独有优势,可以同时检测近红外光谱与寿命。全新软件可以实现稳瞬态功能同时控制,内含特质化功能,同时包含多种数据处理方式,融合多种寿命测试技术,多元化满足客户寿命测试需求。模块化荧光光谱仪等主要针对于多功能,高灵敏度,定制化的科研领域在近红外研究领域,如稀土元素掺杂的材料中更有其独有的优势(碳管,三维荧光需求),同一检测器就可实现近红外光谱与寿命的测量,性价比更高);DeltaFlex和DeltaPro专注于荧光寿命的表征,在表征钙钛矿材料中载流子等方面(分子互作,比率荧光),有着很大的应用优势;视频级的荧光寿命成像技术(FLIMera荧光寿命成像相机),在研究神经传导,分子微环境(如pH值、离子浓度的不同)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潜在应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仪器信息网:针对当前的市场格局,贵公司在分子荧光光谱产品方面有什么样的定位和布局?/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周磊:/strongHORIBA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满足客户不同应用需求的产品,并且针对不同热点研究领域,提供针对性的配置方案。HORIBA着重于科研应用市场,并且深入工业分析、研发市场。如果说HORIBA以往产品技术更加专注和擅长于高端科学研究领域,将来,更多领域的应用都需要更专业的仪器,我们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新品Duetta的更快捷测试技术、更小巧的外观设计等也使该产品从科学研究领域向分析测试、工业应用市场的拓展成为可能,分析测试、工业领域等未来潜力市场也将得到HORIBA的重点关注。/ppbr//p
  • 天美:这款荧光光谱仪横跨科研和常规分析市场——点亮光谱仪器“高光”时刻
    2012-2021年,这十年,光谱仪器及技术突飞猛进。拉曼、近红外、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太赫兹、高光谱、超快光谱、光谱成像......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不仅给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是给企业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光谱十年之际,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点亮光谱仪器 “高光”时刻》系列征文活动,以期盘点光谱仪器及相关技术的突出成果,展现光谱仪器及相关厂商的“高光”时刻。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天美公司分析产品线产品经理张轩给大家分享天美光谱仪器的“高光”时刻。天美公司分析产品线产品经理 张轩仪器信息网:过去十年间,哪些光谱技术的进步让您印象深刻?张轩:光谱是人们借助光与物质发生的不同故事,以谱的形式进行表达,来获取物质的丰富、精细的物质结构、成分及含量等信息。过去十年,是光谱技术变革的十年。对于我而言,较为关注的是分子发射光谱领域,比如荧光光谱以及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研究的推进,特别是各类新型发光材料的开发变得火热,荧光光谱仪的应用方向也是一直在延伸和变化,市场的需求也是在变化的,对于弱光探测能力和探测波段范围要求越来越高,对仪器功能和附件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以天美公司旗下爱丁堡仪器的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为例,一直致力于提升荧光光谱仪的性能、功能和使用便捷性,从未停止步伐。从十年前经典的FLS920到现在的FLS1000,爱丁堡仪器一直在对仪器硬件以及软件进行提升,利用最先进的光探测和噪音抑制技术,灵敏度一直处在行业领先水平,测试信噪比可达35000:1,相比较FLS920时代的测试灵敏度有了质的飞跃;测试波段目前也从原来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区(200-1700 nm)拓展到了低至120 nm的极紫外区以及高至20 um远红外区,探测范围有了一个极大的拓展;覆盖在一台仪器上同时搭载的光源、探测器、附件等功能模块也越来越多,例如荧光寿命成像模块、X-ray 激发的光谱及寿命测试模块等,都是针对用户新的研究需求进行的开发和定制,面对如此多的功能模块,仪器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也一直在进步,来帮助用户从繁琐的切换各种模块中跳脱出来,回归顺畅高效地使用荧光光谱仪的各种功能模块。拉曼光谱一直是非常火热的光谱技术,分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科研群体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伴随着在生命科学、半导体及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的火热,鉴于拉曼光谱特有的技术优势,特别是显微拉曼光谱仪,可以赋予样品空间维度信息,使其在应用上大放异彩。天美集团也是非常看好拉曼光谱的良好前景,旗下爱丁堡仪器,基于深厚的光谱研发和制造底蕴,在2019年和2020 年分别推出了两款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显微拉曼光谱仪,分别是一体化显微拉曼光谱仪RM5和模块化显微拉曼光谱仪RMS1000。历经多年的研发,目前两款显微拉曼光谱仪,在良好的测试信噪比的基础上,也具备了超快速拉曼成像、3D拉曼成像以及粗糙表面拉曼成像等优秀的成像功能。仪器信息网:截至目前,贵公司有哪几款光谱仪器曾经获得“科学仪器优秀新品”奖 ?该仪器研发的背后有什么样特别的故事? 张轩:天美集团在2013年初收购专注于生产和研发高性能研究级光谱仪的英国爱丁堡仪器公司。同年,FS5一体化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重磅发布,这是英国爱丁堡被收购后发布的第一款新产品,该产品也荣获了科学仪器优秀新品奖项。在这款产品发布之前,爱丁堡光谱仪专注于科研级别的全功能模块化搭建的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FLS系列产品,并受到各研究工作者的高度认可。但常规的日常分析应用等对于光谱仪的技术参数需求并不太高,尽管认可爱丁堡仪器的品牌技术,但往往因为价格问题望而却步。因此,打造一款既能满足科研需求又可以满足常规分析的产品,成为爱丁堡FS5新品设计的初衷。爱丁堡仪器希望能够为中档价位的荧光光谱仪在全球分析和科研市场上创立一个全新的标准。基于爱丁堡仪器多年稳态瞬态研发的研发制造经验,一款全新的紧凑型一体化荧光光谱仪FS5在中国全球首发亮相。FS5光谱仪的发布,不但丰富了爱丁堡光谱系列产线,同时也为科研及常规分析市场提供超高性价比的选择。这款仪器同样采用单光子计数技术,具有同类型仪器中的超高灵敏度,快速数据获取,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FS5的专用软件Fluoracle在数据的操控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Fluoracle是F900软件的升级,新版的Fluoracle能够完全控制爱丁堡仪器稳态和瞬态测试。此外,FS5荧光光谱仪保持了FLS系列灵活配置的特点,在标准配置上可以进行各种选项的升级。当选择升级选项的时候,FS5的所有标准功能都会留下来,而且很多升级的选项是可以兼容的。其升级选项包括NIR近红外光谱区域扩展、POL荧光偏振度和各向异性的测量、MCS微秒级到秒级寿命测试、TCSPC皮秒到微秒级别的寿命测试等。仪器信息网:获奖产品的销售情况如何?解决了哪些关键问题?有哪些典型用户或典型的应用案例?行业影响力及用户的反馈情况如何?张轩:自2013年发布以来,FS5一体化光谱仪的销售情况逐年上升,并于2020年创新历史年销售台数的历史新高。特别是在去年疫情的严重影响下,FS5光谱仪的销售业绩证明了该产品的产品设计及市场定位的成功。FS5紧凑型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在设计初衷希望既能够保留爱丁堡仪器灵活配置和高灵敏度的优势,同时增加自动化程度,提高用户的使用感。首先,从软件上来说有很大的提升,全新的软件能够实现在一个软件中进行稳态光谱、瞬态寿命测试以及数据分析等所有功能。同时,新增的Batch功能可以实现编辑、执行多种测试方法,进行批量测试样品,大力节省人力和时间操作等成本。此外,结合以往用户测试的问题,增加了由软件控制的全波段覆盖的自动滤光片轮,使用者无需再因为光谱测试时出现的倍频峰问题而苦恼手动添加哪块波长的滤光片。另外,近年来FS5软件不断更新升级增添了定量测试功能、多波长对扫描、偏振光谱动力学测试、色度与半峰宽等同时输出的功能,为客户使用提供更多的功能与选择。随着科研需求的不断发展,光谱仪的扩展及联用耦合技术等也在不断深入,如近年来荧光探针在生物成像领域的应用,特别是近红外二区探针的应用,需要扩展至近红外波段的探测器,FS5光谱仪就能够满足需求,而这是常规荧光分光光度计无法实现的。此外,对显微微区的荧光测试需求也逐渐增加,如一些晶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等,FS5荧光光谱仪可以搭载多种科研显微镜实现PL以及TRPL和FLIM等高端测试功能。再如,一些闪烁体材料尤其是随着新型钙钛矿闪烁体材料的研究,对于耦合X射线源的需求逐渐增加,FS5可以轻松实现耦合主流X射线源厂家,实现整体X-ray 荧光测试。如:福州大学用户使用FS5荧光光谱仪耦合X射线源先后在顶级期刊Nature 上发表两篇[Nature 561,88-93(2018) Nature 590,410-415(2021)]关于闪烁体材料X射线探测的科研工作。总体而言,爱丁堡FS5一体化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是一款横跨基础常规分析到高端科研领域的产品,同时可支持特殊需求产品定制化。目前,我们的客户覆盖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众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广州某大型集团工业研究院、深圳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半导体光电企业,以及多家三方检测单位及省级市级检测检验机构等等。每年天美和爱丁堡仪器会共同举办多场线上、线下的技术交流研讨会与培训班获得用户的一致好评。仪器信息网:未来贵公司光谱产品线的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哪些类别的光谱产品?张轩:天美集团的定位里光谱产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线,基于旗下爱丁堡仪器,以分子光谱为主,紫外吸收、荧光、拉曼光谱等领域均有覆盖,未来还会开拓更多的分子光谱类产品。仪器信息网: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说,您认为目前光谱仪器整体技术水平怎么样?未来最具前景的光谱仪器或者技术是什么?最具前景的应用将体现在哪些方面?张轩:光谱技术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技术,光谱仪器在科学仪器中占比很大,应用也是非常的广泛的。光谱仪器自从应用于分析及研究以来,一直在迅速发展。伴随着光谱技术发展,在未来的光谱仪检测中,检测极限和精度将进一步提高。另外,便捷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现在已经开发出很多有潜力的应用,比如显微拉曼的单分子单光子声子探测技术,比如太赫兹光学在航空航天领域以及安检领域的应用;比如荧光光谱在新材料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都是非常有前景的。个人觉得最具有前景的领域还是在半导体以及新能源等领域,新材料的开发和检测都需要使用到光谱技术,需求增长旺盛,未来可期。
  •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吴海龙:与近红外光谱缘分的点滴回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89776b86-95a5-4bfc-8dcb-acdf44a0cecb.jpg" title="吴海龙.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湖南大学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吴海龙/pp  strong初识近红外光谱/strong/pp  曾记得,我在湖南大学本科攻读分析化学专业期间修仪器分析课程时,无意之中获得了董庆年老师编著的红外光谱法一书作为课外自学教材。较详细地知道了借助红外光谱来研究煤这样一个复杂的体系,并用红外光谱跟踪煤相关绿色反应历程,取得较好进展。后来,听说我同班同学李志良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具体指导的化学计量学研究方向的本科生龙义成同学在北京石油化学研究院为近红外光谱应用尽力,参与编写了化学计量学软件等,开始留意近红外光谱有关内容。尽管认识模糊,但已知有近红外光谱存在这回事了。湖南大学俞汝勤先生研究小组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购置了红外光谱成像仪,想开展化学计量学在红外光谱成像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本人参与相关工作。但后来由于湖南春天实在湿气太重,仪器抽湿维护不够到位等致使仪器成像不清晰而中断了相关研究。虽然也发表了一些论文,例如发表了可用于判断聚合物材料分子链接特性等图像处理方法工作,但遗憾的是没能形成系列成果。/pp  strong湖南大学与近红外光谱/strong/pp  曾记得,我同门湖南大学蒋健晖博士、杜一平博士等,在湖南大学获得化学计量学方向分析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后,曾赴日本大阪关西学院大学尾崎幸洋研究室从事与近红外光谱相关的博士后研究,取得了例如结合PLS筛选近红外光谱最佳波长等好工作,而俞汝勤先生2000年以后还招收了有企业近红外光谱应用经验的博士生继续开展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相关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学研究。不仅探讨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构建近红外校正模型时,如何保证校正样本具有必需的代表性,并实现代表性样本的自动选择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波长变量选择,能否建立较通用的自动选择策略 在定量分析建模方面,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复杂性使不论信号预处理与校正模型选择均存在较大的多义性,多种模型如何有机融合 在化学模式识别方面,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潜力如何进一步开发等。本人作为团队主要成员开始接触近红外光谱亦越来越多。本人的一名硕博连读生也积极参与相关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成果。这样,使我们对近红外光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若干工作包括:/pp  1. 吴海龙*,韩清娟,宦双燕,林伟琦,俞汝勤,化学计量学与近红外光谱相结合研究的若干新进展,见陆婉珍等编,当代中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10月,第54-57页。/pp  2. Yan-Ping Zhou, Jian-Hui Jiang, Hai-Long Wu, Guo-Li Shen, Ru-Qin Yu* and Yukihiro Ozaki, Dry film method with ytterbium as the internal standard for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ic plasma glucose assay coupled with boosting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Journal of Chemometrics, 2006, 26 (1-2): 13-21/pp  3. Qing-Juan Han, Hai-Long Wu*, Chen-Bo Cai, Li-Juan Tang, Ru-Qin Yu, Using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differential adsorption bed method to study adsorption kinetics of orthoxylene on silica gel,Talanta, 2008,76 (4): 752-757/pp  4. Lu Xu, Yan-Ping Zhou, Li-Juan Tang, Hai-Long Wu, Jian-Hui Jiang, Guo-Li Shen, Ru-Qin Yu, Ensemble preprocessing of near-infrared (NIR) spectra for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8, 616 (2): 138-143/pp  5. Chen-Bo Cai, Lu Xu, Qing-Juan Han, Hai-Long Wu, Jin-Fang Nie, Hai-Yan Fu, Ru-Qin Yu*, Combining the least correlation design,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est to reduce the size of calibration set for NIR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multi-component systems, Talanta, 2010, 81(3), 799-804/pp  6. Hai-Yan Fu, Shuang-Yan Huan*, Lu Xu, Jian-Hui Jiang, Hai-Long Wu, Guo-Li Shen, Ru-Qin Yu*, Construction of an Efficacious Model for a Nondestructive 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Liuwei Dihuang Pills from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Using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Moving Window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alytical Sciences, 2009, 25(9), 1143-1147/pp  7. Weiqi Luo, Shuangyan Huan*, Haiyan Fu, Guoli Wen, Hanwen Cheng, Jingliang Zhou, Hailong Wu, Guoli Shen, Ruqin Yu,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 to classify different types of apple samples, Food Chemistry, 2011, 128,(2):555-561/pp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来,我们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林伟英教授课题组在有机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化学生物学应用上取得了系列新进展。 他们开发了新型HClO近红外荧光探针,其被进一步应用于活动物中HClO的近红外荧光成像。近红外荧光染料可为开发近红外荧光探针和生物影像剂提供平台,有望在活体生物成像领域得到重要的应用(J. Am. Chem. Soc. 2011, DOI: 10.1021/ja209292b)。 还合成了新颖的荧光探针分子FP-H2O2-NO。 FP-H2O2-NO在细胞内与H2O2、NO和H2O2NO作用后能产生三组不同的荧光信号。这个独特的优点使FP-H2O2-NO可以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分子工具来研究生物体中H2O2和NO的相互作用(J. Am. Chem. Soc. 2011, DOI: 10.1021/ja2100577)。还构建了具有大准斯托克斯位移的的pH荧光探针(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375-379)。揭示了钴离子与探针分子作用后降低卟啉部分的摩尔吸光系数而改变能量传递效率的能量调控机制,由此实现了对钴离子的比率测定(Adv. Funct. Mater. 2008, 18, 2366-2372.)。 该论文被美国科学院院士Timothy Swager在评述期刊Synfacts作为研究亮点专题介绍(Synfacts 2008, 11, 1167-1167.)。而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也开展了应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在油茶籽油脂肪酸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工作,见(《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12期 )。通过透反射模式采集了114个油茶籽油(茶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NIR),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对光谱进行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茶油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5种脂肪酸含量的校正模型,并通过实际测定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的PLS模型所预测的茶油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与实际的化学测定值较接近,而亚麻酸的预测集与实际测定值相关性不理想,仍需进一步研究摸索。这证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和准确的方法在茶油主要脂肪酸含量测定中推广应用。/pp  strong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第二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strong/pp  我特别难忘的是,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我们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于2008年11月19-22日期间,在湖南长沙共同承办并顺利召开了全国第二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该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主办的,由我们敬爱的俞汝勤院士和陆婉珍院士分别担任大会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任。/pp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以下内容摘自仪器信息网/span/strong/p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本次大会为近红外光谱工作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展示了我国近红外光谱的一流研究和应用成果,主要以大会报告和墙报的形式举行,有40余位专家和学者作大会报告、20余位优秀青年学子作分会报告,多次获得国际谷物学会、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大奖的著名近红外专家加拿大Phil Williams教授、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秘书长Ozaki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也都在大会作专题报告。/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陆婉珍院士在作大会主旨报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必须继续发展”中指出:自从2006年第一届近红外光谱会议以来,这项分析技术已经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注意并在几十个专业中得到了应用 但是作为一项既快捷又廉价的分析技术,其应用范围仍未达到应有的广泛程度,一方面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般大学分析专业的学生只有部分同学了解这一技术),与此同时在技术上也还存在着一些急待完善的难题,例如:(1)建立大量可长期应用的分析模型,(2)尽快发展便携式仪器,(3)形成公认的标准化方法是有效的宣传途径,(4)结合需要研究适应各种分析对象的光谱采集手段、保证其分析速度,(5)在线分析系统的集成化,(6)近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间关联于应用工作的开展,(7)近红外光谱技术过去是在不断新技术(如光纤、化学计量学及计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后希望如能将更多的新技术(如激光光源提高灵敏度、微机制造MENS使其更小型化等)被引入。/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加拿大Phil Williams教授在他的大会报告“近红外光谱:过去、现在和未来(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中系统回顾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历史,给涉及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的十八个阶段发展作了简洁评论,并指出操作费用低、获得数据可靠、分析速度快使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于近红外光谱的应用前景应该从定量和定性的观点上进行讨论,定性应用是回答“Does it belong?”,而不是“How much is there?” 只要其定量应用将继续得到广泛的使用,定性应用很可能变得更加普遍 另外,未来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网络化技术也可能比较突出,可望进入越来越多的领域,包括在环境监测和勘探、动物和人类医疗诊断等方面的应用。/span/pp  陆婉珍院士与部分参会代表在一起/pp  本人后来也曾多次参加近红外光谱为主题的国内外学术会议,深切地感受到近红外光谱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深深被国内这样一批科研同行们为发展我国近红外光谱事业而努力艰苦奋斗、呕心沥血的精神所折服、所感动。本人也愿意为我国的近红外光谱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pp  谨以此文纪念为我国近红外光谱以及石化工业化验检测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陆婉珍院士和我国国际“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之一、中南大学梁逸曾教授。/pp style="text-align: right "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 "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 "br//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吴海龙 男,理学博士、工学博士(日本)。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前主任、顾问和学术委员会顾问,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长期建设责任人。兼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副主任,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副主任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理事兼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任、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理事及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等。/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分析化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化学计量学、化学生物传感分析等方向及内容的教学和科研,发表学术论文逾260篇,其中SCI论文逾200篇。曾荣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2012年10月,荣获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最高奖--梁树权奖。/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人生格言: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span/ppbr//p
  • 爱丁堡FS5一体化荧光光谱仪全球首次亮相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0月23日,BCEIA 2013在北京展览馆召开。展会期间,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在其展台举行了爱丁堡FS5荧光光谱仪的新品发布会,据悉这也是该款仪器在全球的首次亮相。发布会现场:爱丁堡仪器公司COO Roger Fenske介绍FS5的相关情况  2013年年初,天美(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了英国爱丁堡公司100%股权。FS5荧光光谱仪是爱丁堡公司被收购之后发布的第一款新产品。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裁付世江(右)与爱丁堡仪器公司Mark Goossens博士(左)一起为FS5荧光光谱仪揭幕FS5荧光光谱仪  据介绍,FS5是爱丁堡苏格兰工厂全新打造的新一代紧凑型一体化荧光光谱仪,相对爱丁堡公司的FLS980而言,FS5属于为中档价位的荧光光谱仪。这款仪器基于高标准进行设计,具有高灵敏度、快速数据获取、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还有丰富的样品支架可供选择。此外,FS5的专用软件Fluoracle在数据的操控性上具有独特的优势,Fluoracle是F900软件的升级,新版的Fluoracle能够完全控制爱丁堡仪器稳态和瞬态测试。  FS5荧光光谱仪的标准配置上可以进行各种选项的升级。当选择升级选项的时候,FS5的所有标准功能都会留下来,而且很多升级的选项是可以兼容的。其升级选项包括NIR近红外光谱区域扩展、POL荧光偏振度和各向异性的测量、MCS微秒级到秒级寿命测试、TCSPC皮秒到微秒级别的寿命测试等。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展位  新品发布会之后,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总裁付世江还接受了仪器信息网的视频采访,详细内容请关注仪器信息网后续报道。
  • 天美-爱丁堡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等产品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科学仪器供应商,始终把对用户的技术服务作为立足之本,为了更好的为爱丁堡仪器和日立电镜用户提供服务,促进爱丁堡仪器和日立电镜的应用交流。2017年4月5日-7日,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在河南郑州凌云温泉酒店举办了河南省第三届天美-爱丁堡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河南省第二届日立电镜等产品最新技术和应用研讨会。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安阳师范学院、郑州航空航天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洛玻集团、科隆电器、烟草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70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天美(中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总经理蒲蓉女士主持了本次会议。并对天美公司的发展历程、产品线和售后服务体系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爱丁堡公司工程师Johnny Bray,针对稳态/瞬态荧光光谱最新应用方向和应用领域作会议报告。天美市场部产品经理覃冰女士针对显微镜耦合、上转换分析、单线态氧分析、紫外区/近红外区量子产率测试、温度相关变温荧光以及荧光吸收光谱仪的应用等内容做了详细的报告。另外天美公司的电镜部产品经理周海鑫博士介绍了日立扫描电镜最新进展和应用、120kv透射电镜在生物和材料方面的应用等方面做了报告、日立公司的席晓宁做了原子力显微镜最新进展及电镜联用等方面的报告。  通过本次技术交流,加深了公司与用户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彼此间的了解。拓展了仪器的性能,解决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一些用户表达了交流会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帮助以及感谢天美公司组织了本次交流会,期待在以后工作中多沟通多合作,多推荐好的产品。天美公司西安分公司总经理蒲蓉女士做欢迎致辞爱丁堡公司工程师Johnny Bray做产品最新应用介绍认真听讲的专家学者天美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覃冰女士做荧光报告电镜市场部产品经理周海鑫博士做电镜应用方面的报告关于天美:  天美(控股)有限公司(“天美(控股)”)从事表面科学、分析仪器、生命科学 设备及实验室仪器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及分销 为科研、教育、检测及生产提供完整可靠的解决方案。继2004年於新加坡SGX主板上市后,2011年12月 21日天美(控股)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香港股票代码1298),成为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第一家在国际主要市场主板上市的公司。近年来天美(控股)积极 拓展国际市场,先后在新加坡、印度、澳门、印尼、泰国、越南、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公司亦先后收购了法国 Froilabo公司、瑞士Precisa公司、美国IXRF公司、英国 Edinburgh Instruments公司等多家海外知名生产企业和布鲁克公司Scion气相和气质产品生产线,加强了公司产品的多样化。
  • HORIBA:近10年推出了哪些分子荧光光谱技术?——点亮光谱仪器“高光”时刻系列活动
    2012-2021年,光谱仪器及技术突飞猛进,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拉曼、近红外、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太赫兹、高光谱、超快光谱、光谱成像......不仅给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是给企业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光谱十年”之际,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点亮光谱仪器 “高光”时刻》系列活动,以期盘点光谱仪器及相关技术的突出成果,展现光谱仪器及相关厂商的“高光”时刻。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了HORIBA 科学仪器事业部荧光产品经理周磊博士讲述HORIBA分子荧光光谱仪的“高光”时刻。仪器信息网:过去十年间,哪些光谱技术的进步让您印象深刻?周磊博士:从1972年推出第一台商业化模块化荧光光谱仪至今,HORIBA Scientific已经拥有50多年设计和生产各类荧光光谱仪的历史。HORIBA从荧光光谱仪这项技术刚开始起步时就一直在推陈出新,每一个新产品都伴随着全新技术的应用,并且一直站在模块化、多寿命技术(相调制、TCSPC、Strobe、MCS、SSTD等)、多功能扩展、多附件耦合的技术前沿,不断创新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技术革新,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技术包括:表1近10年令人印象深刻的分子荧光技术时间新技术2011• 推出Aqualog光谱仪• 同步吸收-三维荧光技术:消除内滤效应,获得真实指纹图谱2012• 单壁碳纳米管三维荧光分析软件NanoSizer:管径、手性指数分析• 多波长对动态扫描技术:同时多组激发/发射波长切换,获得多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动力学,适合比率荧光研究2013• 新一代近红外检测技术:全新单点液氮制冷型IGA检测器,工作温度-196℃,具有低噪音,高灵敏度,宽波长范围~2200nm可选的特点2014• 推出Delta系列荧光寿命光谱仪• 创新的荧光寿命动力力学技术:1ms获得荧光寿命,连续动态采集寿命变化• 快速荧光寿命检测技术:新一代高频脉冲光源(100MHz)、死时间10ns的计时单元和皮秒寿命检测器• 新一代25ps寿命检测器:一体式设计、信号装置集成化,避免时间展宽• 新一代皮秒高频脉冲激光器:100MHz可调脉冲皮秒寿命光源,即插即用,全软件控制频率匹配寿命测试2015• 近红外阵列检测技术---碳纳米管红外三维荧光分析(~2200nm)2016• 快速显微光谱成像技术:配合CCD检测器,快速高分辨区域成像• 显微寿命技术:提出光纤耦合、自由光路耦合的标准化方案,轻松耦合多种显微镜,实现显微寿命测试2017• 双通道寿命同时采集技术:配合计时单元的短死时间10ns,同时采集双波长下寿命曲线2018• 推出Duetta荧光及吸收光谱仪• A-TEEM吸收-透射三维荧光技术:同时获得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消除内滤效应,得到准确的峰位和强度,扩展荧光测试浓度范围• 新一代5ps检测器,满足5ps~1s全寿命范围测试2019• 新一代寿命软件Eztime:寿命拟合全自动化、触摸软件设计• 新一代光谱仪技术:集成长焦长350mm、双进口/双出口、非对称光路设计、全谱慧差校正和三光栅塔轮技术2020• 四通道寿命同时采集技术:配合计时单元的死时间5ns,同时采集四波长下寿命曲线• 荧光寿命视频级成像技术:大视场成像相机,可以实现视频级的荧光寿命成像2021• 推出新一代模块化荧光光谱仪Fluorolog-QM• 单脉冲实时采集(SSTD)技术:全波长范围185~5500nm寿命采集• 新一代激发光源技术:低功率高收集效率无臭氧氙灯,波长范围扩展至180nm起• 新一代积分球技术:全球认证内衬材料spectraLon,99%漫反射、宽波长范围250~2500nm,低抖动;专用装样孔、固液分离式测量,避免球体污染• 新一代高灵敏红外稳瞬态检测器:采用液氮制冷,低噪音高效率、宽波长范围响应(800~5500nm可选)、同时满足稳态和寿命测试仪器信息网:截至目前,贵公司有哪几款光谱仪器曾经获得“科学仪器优秀新品”奖 ?该仪器研发的背后有什么样特别的故事? 周磊博士:HORIBA的分子荧光产品一直在推陈出新。这些产品技术不仅得到了仪器信息网各位专家和用户的好评,也多次获得仪器信息网“优秀新品奖”,为整个分子荧光市场注入了新活力。2011年 Aqualog获得2011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Aqualog凭借其高灵敏度、超快速等国际领先技术, 成为全场唯一获奖的分子荧光光谱仪,也是六年来唯一获得此奖项的分子荧光光谱仪。2014年 DeltaFlex获得2014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产品 2014年,DeltaFlex凭借全球同类产品中最快的寿命衰减采集时间(低至1ms)和超宽的寿命测试范围(25ps~1s)等性能,成为全场唯一获奖的分子荧光寿命光谱仪,也是九年来唯一获得此奖项的分子荧光寿命光谱仪。2018年 Duetta获得2018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产品 Duetta凭借全球产品中唯一能够一次采集覆盖宽光谱范围(250~1100nm)和专利A-TEEM技术,成为全场唯一获奖的分子荧光光谱仪。2018年 Duetta同期获得2018Pittcon Today Gold Award仪器信息网:获奖产品的销售情况如何?解决了哪些关键问题?有哪些典型用户或典型的应用案例?行业影响力及用户的反馈情况如何?周磊博士:Aqualog(同步吸收-三维荧光光谱仪)基于A-TEEM专利技术,在荧光内滤效应消除、超快三维荧光采集、复杂样品多组分分析等关键问题上具有全新突破,已在环境有机污染物、食品分析、医药等市场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例如,陕西科技大学陈庆彩团队围绕“大气颗粒物中新型健康风险物质的污染特征、来源和形成机制”课题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在ES&T、ACP、EI等一系列大气环境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7篇高水平论文。大气颗粒物中的发色团物质组分复杂,基于HORIBA Aqualog 同步吸收-三维荧光光谱仪,使用A-TEEM方法可以有效鉴定和识别多种简单发色团类型,并能够提供构建化学反应中结构-活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具体种类发色团产生光化学反应提供了重要方法途径。Aqualog扫描速度快,比常规扫描速度快百倍;软件可自动溯源硫酸奎宁校正曲线及校正内滤效应影响,以及锐利和拉曼散射线,快速输出至多变量分析(例如PARRAFAC),是实时在线分析大气气溶胶的利器。陕西科技大学陈庆彩教授所用的大气气溶胶在线分析系统照片(图上部设备为Aqualog)荧光寿命光谱仪Delta系列,具有全球同类产品中最快的寿命衰减采集时间(低至1ms)和超宽的寿命测试范围(25ps~1s)等性能。该系统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业界高度关注,助力科研人员发表了数篇重量级文章,其中仪器仪表类的国际一流期刊“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文章就曾提到:“全球首次将百兆赫兹级半导体激光和超短10ns死时间TCSPC计时单元完美匹配,避免了样品的再激发和信号丢失问题,可快至1ms收集荧光衰减曲线。”刊登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的文章显示:“基于最新技术的DeltaFlex系统,在无需更换检测器和电子器件条件下实现了皮秒至秒的宽寿命测试,首次利用内源氨基酸监测了不同温度对蛋白变性转换的动态影响。”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国内较早的DeltaFlex寿命光谱仪的用户之一,一直以来服务于科研用户。平台在购买荧光寿命测试系统的时候,关妍博士比较了多个厂家,最终选择HORIBA 的DeltaFlex也是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仪器操作简单、相应的配置性能好、具有多种扩展性等。关妍博士在接受仪器信息网采访时曾表示:“其中光源、检测器、计时单元是三个关键因素:一套设备覆盖了皮秒到秒的测试范围;配备了紫外可见区和近红外区两个波段的检测器;此外,计时单元的响应速度等也决定了测试的准确性等,测试速率是满足预期的。”(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0614/222022.shtml )。关妍博士最新的两篇文章( “Ultralong Polymeric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s Fabricated by Multiple Hydrogen Bondings Resistant to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和“Organic Persistent Luminescent Materials: Ultralong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and Multicolor-Tunable Afterglow” )基于HORIBA磷光寿命技术和延迟光谱功能对材料的双重(荧光和磷光)发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在不同的延迟时间获得了从蓝色到黄色到紫红色的多色可调余辉,有望应用于高水平的防伪。HORIBA磷光寿命技术使用无拖尾的SpectraLED光源,真实实现1μs寿命测试,可以消除闪烁氙灯拖尾的影响。延迟光谱功能采用真实门控技术,全波长185~5500nm光谱范围覆盖,避免虚拟(或电子)门控造成的检测器饱和和灵敏度不高的问题。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关妍博士所用的DeltaFlex照片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关妍博士所用的Nanolog和DeltaFlex的照片另外,HORIBA在2018年推出的荧光光谱仪Duetta也收到了良好反馈,解决了市场上小型荧光在近红外一区波长检测的短板,并且吸收和荧光功能二合一,因此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广受欢迎。西南大学国家特聘专家郭鸣明教授研究组是Duetta最早的用户之一,课题组自2018年底购置Duetta荧光仪以来,已完成超过千余个测样量,目前是课题组使用最频繁最方便快捷的仪器之一。超快的三维荧光光谱图测试功能为课题组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荧光紫外吸收同步测试方法更是方便了制样与节约检测时间,动力学跟踪方法已经是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探索中不可或缺的方法,多种样品支架满足课题组多个方向的人员使用,固体、液体、薄膜均能快捷检测。前段时间郭鸣明教授还利用该仪器成功测出室温磷光光谱。更多研究成果可以参考课题组已经发表的代表作:Influence of carbon nano-dots in water on sonoluminescence. Nanoscale, 2021,13, 14130-14138和 Optically induced insulator-to-semiconductor transition in fluorescent carbon quantum dots measured by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Carbon, 2021, 174, 741-749。西南大学国家特聘专家郭鸣明教授研究组所用的Duetta照片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光谱仪器的生产工艺是如何把控的?在产品的质控及生产车间管理方面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周磊博士:HORIBA Scientific拥有200年的光学光谱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经验,公司掌握着两大核心设计能力,即核心部件如光栅、探测器(包含独有的皮秒寿命检测器)、单色仪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整体光学光谱系统的设计生产能力。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专注于TCSPC系统的开发,拥有寿命系统所有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经验,不断在稳瞬态系统上保持高性能以及简单实用的特点。凭借核心部件研发制造能力,HORIBA可以开发出更高性能指标的光学光谱仪器。同时,仪器制造的创新需求又在推动核心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独有的核心能力,成就了HORIBA仪器的百年品质。2018年HORIBA美国新工厂揭幕,投资21亿日元,建筑面积12,292m2,专注提升荧光和搭建光谱技术的研发及生产。HORIBA相信,为客户提供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确保我们超越客户期望和公司持续成功的关键,我们通过 ISO-9001:2015 标准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并不断提高效率。HORIBA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新研发及生产工厂HORIBA对待每一个产品都非常用心,所有核心部件出厂之前都要进行长时间大量的内部检测,采用多控制流程,例如文件管理控制,CE、REACH、RoHS法规要求、客户满意度调查系统、设备校准和认证。整机仪器,如荧光光谱仪,不同用户的配置是不一样的,有些甚至是定制的,所以我们所有的设备都是单独逐一测试。我们有一套严格的QC指标,这些QC测试人员与生产仪器者独立分工,做到确认检验和过程中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控制。荧光光谱仪强调强度校正(激发/发射端、积分球,检测器、光谱仪及偏振等),从而保证宽光谱范围检测准确性。在校正方法和工具开发上,HORIBA一直以来与NIST保持长期标准方法开发合作。HORIBA荧光光谱仪整体系统采用NIST标准校正样品、工具和方法,保证整机性能可溯源。仪器信息网:未来贵公司光谱产品线的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哪些类别的光谱产品?周磊博士:HORIBA是唯一研发设计生产全系列科研荧光光谱仪的厂家,型号涵盖了稳瞬态光谱仪,覆盖了紫外-可见、近红外、中红外光谱范围。针对不同应用领域,HORIBA会根据客户的实际应用需求特点,来推荐相应的特色配置,并不会刻意主推某款产品。譬如:Aqualog主要针对于复杂水环境,大气颗粒物中的发光基团等的整体研究,无论是软件功能或者硬件设计,都从环境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解决环境科研分析的需求,比如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判断污染物的组分;Duetta针对于生物荧光探针等具有近红外一区快速检测需求的应用(量子点,有机荧光探针、金纳米团簇等),由于其配备的CCD具有一次性采谱与宽检测范围(250~1100nm)的特点,在连续监测波长范围上十分具有优势,按压式的样品仓方便客户在实验室环境中操作时的便捷性,不开盖加样的设计满足了客户在测试过程中去添加样品,以此来查看两种或多种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全谱的变化信息;荧光寿命光谱仪具有高能量窄脉宽寿命光源,皮秒稳瞬态检测器及自动拟合寿命软件,在太阳能钙钛矿,光催化研究中得到了广大科研用户的认可;模块化荧光光谱仪产品Fluorolog-QM,通用性强,采用开放式模块化光路设计,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系统,并且在近红外光谱和寿命采集上具有其独有优势,可以同时检测近红外光谱与寿命。全新软件可以实现稳瞬态功能同时控制,内含特质化功能,同时包含多种数据处理方式。融合多种寿命测试技术,多元化满足客户寿命测试需求。模块化荧光光谱仪等主要针对于多功能,高灵敏度,定制化的科研领域,在近红外研究领域,如稀土元素掺杂的材料中更有其独有的优势,同一检测器就可实现近红外光谱与寿命的测量,性价比更高;针对纳米材料研究专门开发的Nanolog模块化荧光光谱仪,配合专利技术碳管分析软件,特别适合于碳基半导体研究中的碳管管径、手性指数分析,扩展波长的近红外阵列检测器,轻松实现2100nm范围的三维光谱检测;DeltaFlex和DeltaPro专注于荧光寿命的表征,在表征钙钛矿材料中载流子等方面(分子互作,比率荧光)有着很大的应用优势;视频级的荧光寿命成像技术(FLIMera荧光寿命成像相机)在研究神经传导、分子微环境(如pH值、离子浓度的不同)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潜在应用。仪器信息网: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说,您认为目前光谱仪器整体技术水平怎么样?未来最具前景的光谱仪器或者技术是什么?最具前景的应用将体现在哪些方面?周磊博士:HORIBA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满足客户不同应用需求的产品,针对热点应用领域,推出专业化解决方案。例如目前非常热门的OLED显示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AIE、碳基半导体等。HORIBA着重于科研应用市场,并且深入工业分析、研发市场。如果说HORIBA以往产品技术更加专注和擅长于高端科学研究领域,将来更多领域的应用都需要更专业的仪器,我们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新品Duetta的更快捷测试技术、更小巧的外观设计以及磷光光谱(延迟光谱)中经典的真实门控技术,太阳能应用的专属寿命系统也使HORIBA荧光从科学研究领域向分析测试、工业应用市场的拓展成为可能,分析测试、工业领域等未来潜力市场也将得到HORIBA的重点关注。
  • 日立发布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新品
    从1962年推出首台商品化紫外分光光度计以来,日立凭借全球先进的光栅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满足用户的科研和检测需求。这次推出的台式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融合了日立精密的光栅技术,使用了新研发的蚀刻衍射光栅,既可测定液体样品的吸收光谱,也可测定固体样品的反射和透过光谱,另外丰富的附件满足您多方面的测定需求!主要特点如下:1. 宽波长范围190-3300nm,满足所有测定需求。2. 低噪音采用连续可变狭缝,在近红外波长区测定低光量时,自动加宽狭缝;测定高光量时,自动减小狭缝宽度。支持低噪音测定超大范围波长区域3. 高速扫描采用齿轮驱动,实现了紫外-可见-近红外区域的快速扫描。4. 低杂散光、超大测光范围标配新研发的蚀刻衍射光栅和高光量单色器。5. 采用全新控制软件,操作更加便捷采用UV Solutions Plus,新增数据表和数据处理结果的列表显示功能、报告格式的自定义功能、仪器性能检查功能。6. 提供丰富的配件,支持液体到固体样品的测定各种配件一应俱全,满足分光光度计的多种测定需求,如溶液中微量样品的测定和片状样品、薄膜样品的测定等。更详细的资料请参考日立高新技术官网https://www.hitachi-hightech.com/cn/product_detail/?pn=ana-uh5700&version=创新点: 1.190~3300nm的宽波长,支持紫外-可见-近红外区,满足更多测定需求。 2.秉承日立优异的光栅制造技术,使用具有日立专利的蚀刻衍射光栅,衍射效率高,散射光量低,极大提高测光范围。 3.自动可变狭缝设计,根据样品在不同波长处的光量自动设定狭缝,实现紫外-可见-近红外宽波长内的低噪音测定。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
  • 首发|日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全面上市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9年12月28日,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正式推出可测定紫外到近红外区的台式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strong“UH5700”/strong。br//pp  分光光度计是一种使用棱镜和衍射光栅,将白光分解成单色光,照射在样品上,通过对透过的光进行检测,来对物质进行鉴定和计算浓度的装置,广泛用于材料、环保、制药和生物等领域。按测量波长范围,分光光度计可分为: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pp  2013年9月2日,日立高新发布了UH41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4150在秉承U-4100的高度可靠性的同时,提供更高通量的测定,技术更加先进。strong而此次推出的UH5700则是一款全新的台式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系列/strong,技术与性能得到全面升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7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2/uepic/7b731a4f-8018-489a-8cbe-f6db70a60132.jpg" title="仪器图片.png" alt="仪器图片.png" width="450" height="27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span/pp  此次发售的UH5700可测定波长范围从紫外波长区到近红外波长区(190nm~3300nm),覆盖了分光光度计的最大可检测波长范围。丰富的附件满足固体、液体等样品的多方面测定,如用于紫外区的透射光谱测定和可见区的溶液测定,以及近红外区玻璃样品的可见光透过率和太阳光透过率、涂料的太阳光反射率等的测定。/pp  strongUH5700主要特点如下:/strong/pp  1. 采用高光量单色器和新研发的光栅,实现了同级别设备最佳的低杂散光/超大测光范围sup*1/sup/pp  2. 采用连续可变狭缝,可低噪音测定紫外波长区到近红外波长区的超大波长范围/pp  3. 台式设计占用空间小,可直接放在实验台上/pp  4. 采用全新的数据处理软件UV Solutions Plus,操作更加便捷。新数据处理软件在深受用户好评的UV Solutions上作了进一步的技术升级/pp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rgb(127, 127, 127) "*1依据日立高新技术公司的调查结果,截至2019年4月日本的在售型号(支持测定近红外波长区域、具有单色器)/span/pp  strong更多产品信息请点击以下产品链接:/strong/pp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73076.htm"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73076.htm/span/a/pp  新品的应用和产品详细信息,请锁定日立高新技术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p
  • 日立发布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新品
    从1962年推出首台商品化紫外分光光度计以来,日立凭借全球先进的光栅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满足用户的科研和检测需求。这次推出的台式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融合了日立精密的光栅技术,使用了新研发的蚀刻衍射光栅,既可测定液体样品的吸收光谱,也可测定固体样品的反射和透过光谱,另外丰富的附件满足您多方面的测定需求!主要特点如下:1. 宽波长范围190-3300nm,满足所有测定需求。2. 低噪音采用连续可变狭缝,在近红外波长区测定低光量时,自动加宽狭缝;测定高光量时,自动减小狭缝宽度。支持低噪音测定超大范围波长区域3. 高速扫描采用齿轮驱动,实现了紫外-可见-近红外区域的快速扫描。4. 低杂散光、超大测光范围标配新研发的蚀刻衍射光栅和高光量单色器。5. 采用全新控制软件,操作更加便捷采用UV Solutions Plus,新增数据表和数据处理结果的列表显示功能、报告格式的自定义功能、仪器性能检查功能。6. 提供丰富的配件,支持液体到固体样品的测定各种配件一应俱全,满足分光光度计的多种测定需求,如溶液中微量样品的测定和片状样品、薄膜样品的测定等。更详细的资料请参考日立高新技术官网https://www.hitachi-hightech.com/cn/product_detail/?pn=ana-uh5700&version=创新点:从1962年推出第一台商品化紫外分光光度计以来,日立凭借全球领先的光栅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满足用户的科研和检测需求。此次,全新推出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1. 标配新研发的蚀刻衍射光栅和高光量单色器2. 连续可变狭缝,齿轮驱动方式,实现低噪音和高速扫描测定。3.使用全新控制软件UV solutions Plus,操作界面进行了大幅度改进,提升用户体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
  • Adv. Funct. Mater. 北理工张加涛课题组:首次实现了近红外掺杂荧光的高效多模防伪和保密应用 | 前沿用户报道
    供稿:白冰成果简介2021年4月,北京理工大学张加涛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材料学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 10.1002/adfm.202100286,IF=16.836) 发表了题为Dopant Diffusion Equilibrium Overcoming Impurity Loss of Doped QDs for Multimode Anti-Counterfeiting and Encryption 的论文,利用杂质扩散平衡策略首次实现了近红外掺杂荧光的高效多模防伪和保密应用。半导体之所以能被广泛应用在光电产品世界中,凭借的就是在其晶格中植入杂质改变其电性,调控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光、电、磁性质,实现高效率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自旋电子器件等新型光电子器件的应用。Cu+作为一种通用的掺杂杂质,可以用来调控半导体纳米晶的光电性质。但是在掺杂纳米晶高温外延生长钝化层的过程中,Cu+杂质容易向外扩散,容易造成掺杂失效,阻碍了掺杂纳米晶的进一步应用。要实现半导体纳米晶的广泛应用,必须解决掺杂问题。北京理工大学张加涛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新型的杂质扩散平衡策略,向Cu+掺杂CdSe纳米晶溶液中引入额外的Cu+,在纳米晶内外部杂质离子扩散平衡的条件下进行表面钝化层的高温外延生长。该策略成功制备出Cu 掺杂CdSe@CdS(CdSe:Cu@CdS)核壳纳米晶。只具有本征荧光的CdSe@CdS和同时具有微弱本征荧光和强近红外荧光的CdSe:Cu@CdS纳米晶分别记录了干扰信息和关键信息,且这两种信息在肉眼下无法被明显分辨;而关键信息的近红外荧光则可以通过普通商业手机摄像头和滤光片(截止边800 nm)的组合轻松获取,首次实现了近红外掺杂荧光的高效多模防伪和保密应用。图文导读通常直接在Cu+掺杂CdSe纳米晶表面外延生长钝化壳层容易造成杂质Cu+向外部扩散,导致掺杂失效,阻碍了掺杂纳米晶的进一步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张加涛课题组向溶液中引入额外的Cu+,溶液中的Cu+与纳米晶内部的杂质Cu+形成扩散平衡,该扩散平衡在高温下阻碍了纳米晶内部的Cu+向外扩散,最终在CdSe@CdS核壳纳米晶内部形成了有效的Cu+掺杂,保持了Cu+掺杂核壳纳米晶的近红外掺杂荧光。图1 杂质扩散平衡策略示意图和防伪/保密应用图2 CdSe:Cu和CdSe:Cu@CdS纳米晶的形貌、光学和结构表征图3 近红外荧光防伪和保密图案在多种商业手机中的成像效果Cu+掺杂CdSe纳米晶拥有一个较宽的掺杂荧光发射峰,该峰覆盖了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光区(700 nm-1100 nm),在此范围内使用常规的荧光光谱仪无法获得连续且完整的荧光光谱数据。HORIBA Duetta 荧光光谱仪装备了CCD检测器,可以连续地获取从250 nm 到1100 nm 范围内的荧光光谱信息,为探索材料的新结构、新性能和新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Duetta 荧光及吸收光谱仪如果您对上述产品感兴趣,欢迎扫描二维码留言,我们的工程师将会及时为您答疑解惑。总结展望现阶段基于可见荧光的防伪手段面临着易被破解的风险。基于不可见近红外荧光的防伪/保密应用明显地提高了破解的难度,拥有更高的信息安全性。常用的手机摄像头可以有效地捕获近红外荧光,降低了这种基于不可见近红外荧光防伪/保密应用的门槛,有望取代现有的可见荧光防伪/保密模式,实现大规模应用。文献信息Dopant Diffusion Equilibrium Overcoming Impurity Loss of Doped QDs for Multimode Anti-Counterfeiting and Encryption文章署名作者:Bing Bai, Meng Xu, Jianzhong Li, Shuping Zhang, Chen Qiao, Jiajia Liu, Jiatao Zhang扫码查看文献张加涛教授简介张加涛教授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首位徐特立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杰出奖 获得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Nature、Science、Nature Nanotech、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 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50 余篇,他引 2800 余次。
  • 多项新技术写入《分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日前,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发教育行业标准《分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通则》修订版的征求意见稿,实施了20年的《JY/T025-1996光栅型荧光分光光度方法通则》(JY/T 002—1996)迎来了一次"大修订"。说是“大修订”,是因为新《通则》增加了多项分子荧光光谱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JY/T025-1996光栅型荧光分光光度方法通则》编写于1996年,1997年4月1日实施。原有标准主要是针对传统有机荧光化合物的分析,而在近20年的发展中,荧光分析的范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包括荧光粉体材料、量子点等一大批的新型荧光材料不断涌现,它们均能够用分子荧光的技术进行分析和测试。  此外,20年来,荧光光谱仪性能有了较大的发展,荧光寿命和绝对量子产率、时间分辨发射(激发)光谱等技术不断完善。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标准的作用,指导用户利用荧光光谱仪正确地实施检测分析,并作为制定具体分析方法标准的主要指导性技术文件,修订组根据原有标准的内容和荧光光谱分析在上次标准发布后的技术更新,并区分X-射线荧光分析,将标准名称更新为“分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与原通则相比,新通则增加了荧光偏振、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同步荧光扫描、三维荧光光谱、时间分辨发射(激发)光谱测试等新的方法原理、分析步骤和结果表述。  在原有试剂和材料的基础上,新《通则》补充了Nd-YAG、罗丹明101、Ludox、毛玻璃等,分别用于近红外区发射波长确认、绝对光致发光量子产率确认和校正、荧光寿命测试中灯谱测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精度的确认等。  此外,在仪器方面,新《通则》还分别介绍了稳态荧光光谱仪、瞬态荧光光谱仪的相关情况,并给出了稳态荧光光谱仪的技术指标。  本标准修订编写建议稿由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作为主持修订单位,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东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作为辅助修订单位一起完成。具体来说,四川大学吴鹏负责范围、定义、方法原理和仪器 北京大学陈明星负责试剂和材料、分析步骤、仪器 东华大学徐洪耀负责样品和仪器 兰州大学巨正花负责分析结果的表述、安全注意事项、仪器。而且,工作组还邀请了Horriba Jobin Yvon公司技术中心应用专家对初稿进行审定和修正。  详细内容参见附件:分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通则(征求意见稿).doc
  • 日立高新UH41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发售
    [导读] 本次所开发的UH41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以下简称UH4150)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更高的样品通量以及方便的操作性(图1)。下面将简单介绍UH4150的特点。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于2013年9月2日发布了UH41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使用棱镜和衍射光栅,将白光分解成单色光,照射在样品上,通过对透过的光进行检测,来对物质进行鉴定和计算浓度的装置,广泛用于材料、环保、制药和生物等领域。 U-41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可实现足以令&ldquo 著名日立光度计品牌&rdquo 自豪的精度,对于在实际固体样品检测方面需要高质量数据的用户,例如半导体开发、光学样品和新材料领域的用户而言,是最佳的选择。UH4150在秉承U-4100的高度可靠性的同时,提供更高通量的测定,技术更加先进(图1)。下面将简单介绍UH4150的特点。 图1. UH4150的外观UH4150的特点: (1)切换检测器波长时UH4150可实现高精度的测定。 安装在积分球上的多个检测器可在紫外-可见-近红外的波长范围内进行测定。由于使用日立专业的积分球结构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等,将检测器切换时(信号水平的差异)吸光度值的变化降到最小。检测器切换时附近波长测定数据例(金纳米棒的吸收光谱)(2)日立高性能的棱镜-光栅双单色器系统,可实现低杂散光和低偏振。 UH4150采用棱镜-光栅(P-G)双单色器的光学系统,秉承U-4100光学系统的特点。棱镜-光栅(P-G)系统与常见的光栅-光栅(G-G)系统相比,S和P偏振光强度没有大的改变。即使对于低透过率和反射率的样品,UH4150也可实现低噪音测定。镜面反射率测定示例(3)平行光束可实现反射光和散射光的精确测定。 入射角对固体样品镜面反射率的测定非常重要。对于会聚光束,由于入射角根据透镜的焦距等因素会不同,因此,像导电多层膜和棱镜等光学薄膜的模拟设计值将与实际测定值不同。 但对于平行光束,相对于样品入射角始终相同,实现了高精度镜面反射率的测定。此外,平行光束可用于扩散率(雾度)的评价和透镜透过率的测定。(4)可提供适合不同测定目的的多种检测器。 可使用八种不同材料、尺寸和形状的积分球。检测器产品线(5)采用全新人体工学设计。 改进样品室门,提升操作性。为了便于更换样品和附件的操作,采用了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 (6)兼容多种U-4100附件。 通用附件适用于两种型号,U-4100型附件也可用在UH4150型,由于附件可拆卸,适合更多的测定类型。 (7)比U-4100型更高的样品通量。 在秉承U-4100型光学系统高性能的同时,UH4150提供更高通量的测定。之前型号的仪器在1 nm数据间隔下测定时,扫描速度必须是600 mm/min。UH4150型可在1,200 nm/min的扫描速度下以1 nm的间隔进行测定,显著缩短测定时间。UH4150在约2分钟内可从240 nm测定到2,600 nm。对需要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波长范围内测定的样品,如太阳能反射材料,尤其有效。 扫描速度为600 nm/min的太阳能反射材料的反射光谱 扫描速度为1,200 nm/min的 太阳能反射材料的反射光谱 关于此产品的更多信息请参考:http://www.hitachi-hitec.com/global/cn/zh/science/uv_vis/uh4150.html   关于日立高新技术公司: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是一家全球雇员超过10,000人,有百余处经营网点的跨国公司。企业发展目标是&ldquo 成为独步全球的高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rdquo ,即兼有掌握最先进技术水准的开发、设计、制造能力和满足企业不同需求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身份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公司。日立高新技术公司的生命科学系统本部,通过提供高端的科学仪器,提高了分析技术和工作效率,有力推进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开发。我们衷心地希望通过所有的努力,为实现人类光明的未来贡献力量。更多信息请关注日立高新技术公司网站:http://www.hitachi-hitec.cn
  • 讲座: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在材料分析中的最新应用和通用技巧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是分析光学材料的主要工具。材料样品形状各异(如薄膜、透镜、小尺寸、大尺寸等),测量要求多变(透过、反射、角度、偏振等),对分光光度计有很高的要求。作为世界一流的光谱仪器制造商,日立高新技术公司高度关注此方面,在此为大家介绍光学材料领域的最新应用和解决方案。   在3月24日上午10:00-12:00的网络讲堂上,我们将以“日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在材料分析中的最新应用和通用技巧”为主题,给大家介绍镀膜材料、偏振片、棱镜、遮热涂料等典型样品的应用实例,对光学性能分析常见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供测量建议,期待大家的参与!? 报名网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791关于日立UH415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请点击: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C185793.htm 关于日立高新技术公司: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于2013年1月,融合了X射线和热分析等核心技术,成立了日立高新技术科学。以“光”“电子线”“X射线”“热”分析为核心技术,精工电子将本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株式会社日立高新,因此公司变为日立高新的子公司,同时公司名称变更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科学,扩大了科学计测仪器领域的解决方案。日立高新技术集团产品涵盖半导体制造、生命科学、电子零配件、液晶制造及工业电子材料,产品线更丰富的日立高新技术集团,将继续引领科学领域的核心技术。更多信息敬请关注: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
  • 新品速递 | 日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
    从1962年推出首台商品化紫外分光光度计以来,日立凭借全球领 先的光栅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满足用户的科研和检测需求。此次,全新推出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开启光学检测新未来! NEW!核心特点:(1)宽波长范围190-3300 nm, 满足所有测定需求(2)低杂散光标配新研发的蚀刻衍射光栅和高光量单色器(3)低噪音连续可变狭缝,自动灵活调整(4)高速扫描齿轮驱动方式, 提高工作效率应用领域:既可测定液体样品的吸收光谱,也可测定固体样品的反射和透过光谱,还有丰富的附件满足您的测定需求。六价铬的吸收光谱和标准曲线玻璃的透过光谱(左)和 涂料的反射光谱(右)关于UH57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详情,请见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C373076.htm关于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日立高新技术公司,于2013年1月,融合了X射线和热分析等核心技术,成立了日立高新技术科学。以“光”“电子线”“X射线”“热”分析为核心技术,精工电子将本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株式会社日立高新,因此公司变为日立高新的子公司,同时公司名称变更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科学,扩大了科学计测仪器领域的解决方案。日立高新技术集团产品涵盖半导体制造、生命科学、电子零配件、液晶制造及工业电子材料,产品线更丰富的日立高新技术集团,将继续引领科学领域的核心技术。
  • 干货|​近红外二区荧光宽场显微活体成像技术和应用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近红外二区荧光宽场显微活体成像技术和应用的文章,本文的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的钱骏教授。传统的荧光成像技术是基于可见光波段(400~760 nm)和近红外一区波段(760~900 nm)实现的,但是由于受生物组织散射和自发荧光的影响,这些波段的光对厚样本、活体样本成像时,成像深度和空间分辨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近红外二区波段(1000~1700 nm, NIR-II)的光受生物组织散射和自发荧光的影响大大降低,因而用这个波段的光成像时,成像的深度和信噪比都显著提高。近年来,NIR-II荧光宽场显微术在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信背比和大深度组织穿透方面获得突破性发展,这些得益于荧光探针和成像仪器设备的开发和改进。作者在本文中通过介绍NIR-II荧光宽场显微活体成像的机制特点、演进历史、系统进展以及在不同生物模型上的最新应用,展现其临床试验的巨大潜力,使NIR-II荧光宽场显微成像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上得到更进一步的普及。1、NIR-II荧光活体生物成像近年来,研究者们展开了一系列的NIR-II荧光成像研究,实现了对活体生物样本的深层和功能性成像,尤其伴随着探测器性能的提升和荧光新探针的开发,NIR-II的活体荧光成像迅速成为热点。尽管NIR-II荧光成像应用日趋广泛,但其成像窗口的定义却并不统一。长期以来,NIR-II在学术界被定义为1000~1700 nm。然而,工业领域认可的典型短波红外波段为900~1700nm。浙江大学钱骏教授团队模拟了NIR区域(至2340 nm)中的光子传播,确认了活体成像中适度利用水对散射光子的吸收能提高信背比,并将NIR-II窗口扩展为900~1 880 nm,定义了2080~2340 nm为近红外三区。其中,1400~1500 nm和1700~1880nm分别被定义为NIR-IIx和NIR-IIc区域。图1:定义并扩展NIR-II窗口为900-1880nm2、NIR-II荧光宽场显微成像系统活体成像研究中,NIR-II的宏观成像不仅可以实现主动脉和微小血管循环检测,也可以实现各类器官的成像,如心、肝、脾、肺、肾、肝、肠、胆道等。但是,组织的微结构观察和检测需要更大倍率的成像系统,以提高生物组织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实现生物微结构的清晰成像。钱骏教授团队与宁波舜宇仪器(SOPTOP)公司合作,开发出新型NIR-II荧光正置显微成像系统,将短波红外探测器与传统的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结合,可实现宽场激发、面阵探测,具备成像深度大、时间分辨高、空间分辨好、操作简便等优势,可实现深层组织的高倍探测,已满足商用要求。此系统先后被相关科研院所购置,已在宫颈癌靶向化疗、小鼠脑血管研究等领域得到应用和报导。图2:舜宇仪器 NIR II-MS 近红外二区活体显微影像系统3、NIR-II荧光宽场显微成像的应用基于NIR-II荧光成像的大深度、高分辨率等优势,诸多生物医学应用得以开发。其中,活体大深度显微成像不仅能够对脉管系统、组织器官清晰破译,而且能够获取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细微过程的动态信息,具有对生理和行为动态观察的巨大潜力。NIR-II荧光宽场显微系统提供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可实现脑血管实时解析成像,以及血流速度和心跳周期的测量。作者团队针对血流测速开展工作,静脉注射IR820(0.5 mg/mL, 200 μL)后,使用NIR-II荧光宽场显微系统监测小鼠脑血管结构和实时血液流动,实时获取150 μm深度处的毛细血管血流速度为725 μm/s。同时,研究人员使用NIR-II荧光宽场显微系统记录开颅小鼠头骨下方0 ~800 μm深度下脑血管图像,并在800 μm的深度下区分出直径仅6.1 μm(半高全宽)的毛细血管。图3:小鼠活体脑血管成像血管造影方法可提供血管状态的有用信息,用于监测疾病过程。NIR-II荧光宽场显微成像技术能以高时空分辨率实现深层组织血管可视化。作者及唐本忠院士课题组开发了一种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射(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纳米颗粒,借助NIR-II荧光宽场显微成像系统,对小鼠大脑中的光致血栓形成缺血(Photo-Thrombotic Ischemia, PTI)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损伤过程实现了精确监测。图4:NIR-II荧光宽场显微成像系统用于血流动力学研究和小鼠脑血栓性缺血的实时跟踪肿瘤和炎症性病变的检测和诊断仍是临床的巨大挑战,而NIR-II荧光宽场显微系统亦可用于肿瘤的精准检测。唐本忠院士、钱骏教授等将AIE纳米颗粒TQ-BPN注射进入具有旧肿瘤(4周)和新肿瘤(2周)的小鼠体内,使用NIR-II荧光宽场显微系统来识别不同生长阶段的肿瘤。NIR-II荧光宽场显微系统凭借穿透深度大和成像实时的优点,能够清晰地原位显示肿瘤部位的EPR效应,这将有利于早期肿瘤检测和转移研究。图5:使用NIR-II荧光成像在肿瘤部位原位显示高渗透长滞留(EPR)效应除普通小鼠、大鼠外,大型灵长类动物(如狨猴)的NIR-II荧光成像技术的探索更有利于临床转化,对于这些动物神经活动和脑血流调节的研究,有利于揭开人类大脑疾病的神秘面纱。钱骏教授、高利霞教授及唐本忠院士等首次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进行了穿薄颅骨大深度脑血管显微成像。图6:高空间分辨率的狨猴穿颅脑血管显微系统NIR-II荧光宽场显微系统拥有高时间分辨率以监测动态生物过程,提供高空间分辨率以观察微小生物结构、精准定位药物分布,还具备大成像深度。同时,该系统对比其他显微成像系统(如共聚焦显微术、光片显微术)易于上手使用并且成本适中,便于在活体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推广。通过相关研究团队的努力,实现了从小鼠、大鼠、狨猴到猕猴,从脑血管、肿瘤血管到炎症组织及离体细胞、组织切片等的NIR-II荧光宽场显微成像,证明了NIR-II荧光宽场显微成像技术的巨大潜力。综上所述,NIR-II荧光宽场显微成像技术不断在更大的成像深度、更优的信背比、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快的成像速度上得到创新、改进和突破。NIR-II荧光宽场显微成像系统有望在各种生物和材料研究实验室推广,甚至在医学机构和医院临床获得普及和应用。以上便是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近红外二区荧光宽场显微活体成像技术与应用,其中所采用的实验设备均为宁波舜宇仪器的NIR II-MS活体显微影像系统。作为全球首款近红外二区活体正置显微成像系统,可以实现对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的光学表征以及活体生物样品、厚生物组织等的大深度、高时空分辨成像,选择25X红外水镜时,活体成像深度≥1.4mm,空间分辨率≤2μm。其操作简便的系统,具备在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领域作为活体成像的基础工具的潜力。本文为SOPTOP舜宇显微系统供稿。如有技术干货、科研成果、仪器使用心得、生命科学领域热点事件观点,欢迎广大相关行业朋友投稿。投稿邮箱:lizk@instrument.com.cn
  • 科学家揭示荧光团缺电子性在近红外荧光探针识别机制中的作用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韩克利、朴海龙与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XtalPi)的科研团队合作,发现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荧光探针分子的整体识别性能受控于传统意义上的识别基团,且与荧光团的缺电子性相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GST是一种重要的II期解毒酶,通过催化谷胱甘肽(GSH)亲核进攻并加合到目标物的亲电中心,增加其亲水性以便于运输和排出细胞外,从而达到解毒目的。相比于正常组织和细胞,GST在多种癌症中的过表达,成为重要的多药抗性癌症标记物。近红外荧光探针具有高穿透性、低背景荧光、便于活体成像等优点,因而更具实用价值 然而,文献中对检测GST的该类探针鲜有报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研究人员在前期工作(Research,2020)的基础上,以保持系列识别基团不变为前提,通过引入带正电荷的近红外菁类荧光团HCy以替换先前的双光子荧光团NI,发现HCy系列探针均比相应的NI系列探针具有更强的非酶促和酶促反应性。从实验和理论计算两个层面,对该研究及相关文献中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进行分析推理论证,研究人员发现,上述现象源于荧光团更强的缺电子性而非亲水性,由此导致HCy系列探针中兼具高灵敏度和低背景反应噪音的实用探针为识别基团亲电性更弱的HCy2(对位取代基为三氟甲基)和HCy9(对位为氢原子),这与对位取代基为氰基的NI3形成对比,打破已有研究中科研人员对氰基的固有依赖。在该现象的“信号放大”效应下,识别基团之间反应性差异导致的其对不同亚型同工酶的选择性区别得以显现,该结论得到分子对接模拟结果的印证。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细胞、组织及模式小鼠活体成像的结果,验证HCy2和HCy9检测GST的实用性。此外,尽管学界普遍认为不易通过光致电子转移(PET)调控近红外探针的荧光传感,该研究通过超快光谱和量化计算,证明HCy系列探针的传感机理的确是PET,且识别基团的亲电性也会影响荧光传感效率。该研究为荧光探针的整体设计观提供启示和借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科学》(Chemical Science)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资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6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2d332ee2-7b8b-43b3-8023-34bf05daf078.jpg" title="1000.jpg" alt="1000.jpg" width="600" height="36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图.荧光团缺电子性在近红外荧光探针识别机制中的作用/strong/ppbr//ppbr//p
  • 岛津与SPI签订近红外荧光成像应用共同开发协议
    近日,岛津制作所(社长:中本晃、京都市中京区)与SPI( Summi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公司(社长:寺胁良树、东京都中央区)签订了以开发岛津手提式小动物用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正在开发中,使用1000 nm以上波长)新应用为目的的共同开发协议。 手提式小动物用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原型机) 本系统是由岛津制作所与东京理科大学(校长:藤嶋昭、东京都新宿区)在从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期间的共同研究中成功开发的、小动物用in vivo(生体内)荧光成像装置原型机,可使用比过去近红外荧光成像所用的700~900nm波长带更长的1000 nm以上近红外区域,可降低生物组织所造成的光散射及光吸收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高解像度实现了高精细成像。并且,具备可单人移动的紧凑外形尺寸与重量,可以满足研究人员将其携带到动物管理区域等中实施快速测定的需求。 SPI公司是in vivo发光?荧光成像装置进口销售的大型公司,是引导日本in vivo成像市场的行业先驱者,特别在小动物用成像装置的商品销售以及应用支持方面广获好评。 【共同开发的目的与今后的动向】 为发挥分析计测仪器的性能满足各种的研究需求,分析方法与应用的开发必不可少。岛津与SPI将快速推进共同开发,力求建立本系统的全新应用,以满足生命科学研究市场的需求。 岛津制作所将依据本共同开发的成果,实施原型机的商品化,争取在2014年投入市场。 备注:※所谓荧光成像是将荧光标记化的探针聚焦在生物体内的目标分子或細胞?脏器中,在体外从空间?时间角度监测生物质发现、细胞?脏器功能、探针动态的技术。已成为在解明肿瘤转移机理、再生医疗等利用实验动物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技术。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 深圳先进院成功研制首台近红外二区荧光介观成像系统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炜研究员团队与南京大学吴培亨院士、张蜡宝教授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首台近红外二区荧光介观成像系统,成果论文" Depth-resolved NIR-II fluorescence mesoscope" 发表在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期刊上。该期刊是由美国光学学会主办的生物医学光学领域旗舰期刊,当前影响因子3.91,在全球95本光学类SCI期刊里排名第15位,生物光学领域排名第1位。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 nm)荧光成像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成像技术,具有高穿透深度、高信噪比等优点。以往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研究多集中在荧光染料的开发上,光学成像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在本项研究中,文章第一作者廖九零博士借助南京大学自主研制的高性能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or,SNSPD),采用特殊的三维扫描和小孔滤光技术,实现了近红外二区的介观成像,成像视场可达7.5× 7.5 mm2,可以覆盖整个小鼠大脑,成像分辨率达到6.3 μm,可以分清单根毛细血管,并且该系统还具备大深度的三维成像能力。利用该系统,研究人员可以在活体、非开颅的条件下,对小鼠整个大脑的血管进行三维高分辨成像,可以观测单根毛细血管的形态、走向以及血液流动情况,为脑血管研究提供新的工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支持。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a href="https://www.osapublishing.org/boe/abstract.cfm?uri=boe-11-5-2366" target="_self"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论文链接/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e920d141-26cd-4a12-85cd-8512f780021d.jpg" title="W020200409423828001781.jpg" alt="W020200409423828001781.jpg"//pp图1 NIR-II介观成像结果。(A)正常小鼠大脑经颅三维成像结果;(B)脑缺血小鼠大脑经颅三维成像最大强度投影图。 /p
  • 近红外荧光成像导航手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复旦大学化学系张凡教授课题组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徐丛剑教授团队合作,利用近红外探针实现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导航卵巢癌实体瘤和转移灶的精准切除,此方法有望在临床上用于腹腔恶性转移肿瘤的精准手术导航。7月24日,相关研究论文以《活体内自组装的近红外二区纳米探针用作增强卵巢癌转移灶的手术导航》(“NIR-II Nanoprobes in-vivo Assembly to Improve Image-guided Surgery for Metastatic Ovarian Cancer”)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 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 2898)。复旦大学化学系博士生王培园为论文第一作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手术切除通常是恶性肿瘤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外科医生触诊和目视检查并不足以确保区分恶性和正常的组织类型,因此可能导致不完全切除或健康组织不必要切除。相比于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手术中视觉检查及触诊,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由于其即时性、高分辨率、高特异性等检测优势,为精准手术导航技术领域提供了较好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可见光区(400 - 750 nm)和近红外一区(NIR-I, 750 - 900 nm)荧光,由于其组织穿透深度较浅和严重的自体荧光干扰,极大地限制了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以及淋巴结转移病灶在手术导航中的应用。此外,手术切除过程中需要荧光探针具有长效的肿瘤内滞留时间和光稳定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8e54b7f-2dec-4f1c-a053-3576dfab39d8.jpg" title="20180725复旦.jpg"/ /pp style="text-align: left "图1. 表面分别修饰配对DNA(L1/L2)和修饰靶向蛋白的近红外探针。对于这两种配对DNA修饰的探针采用两针注入法,通过肝脏、肾脏的快速代谢,体内正常组织的荧光信号可以降到最低;肿瘤内的探针自组装可以对肿瘤实现长达6小时的稳定标记,确保精准的手术导航。/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张凡课题组与徐丛剑团队合作,利用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NIR-II, 1000 - 1700 nm)的深组织穿透和低自体荧光优势,结合化学自组装设计实现了探针在肿瘤内的长期稳定标记,极大地提高了光学成像的信噪比。初步实现了卵巢癌腹膜转移以及淋巴结转移肿瘤在荧光成像指导下精准切除(图1),为该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提供了可能。/pp 该工作得到了复旦大学化学系、聚合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学者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上海科学技术规划委员会的大力支持。/ppbr//p
  • 深圳先进院研制出近红外二区荧光寿命成像系统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研究员郑炜团队,与南京大学教授吴培亨、张蜡宝团队合作,研制出近红外二区荧光寿命共聚焦成像系统,在近红外二区波段实现三维多色荧光寿命成像,相关研究成果以Intravital confocal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microscopy in second near-infrared window为题,发表在Optics Letters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荧光寿命成像可以在体现荧光物质形貌信息之外,还能够灵敏地反应荧光基团生化特性以及周围微环境的变化情况。科研人员(余佳与张荣丽,论文第一作者)利用高性能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or,SNSPD)将荧光寿命成像与共聚焦成像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活体三维荧光寿命成像,时间分辨率可达109 ps,空间分辨率可以区分生物组织的亚细胞结构。该系统为进一步实现活体三维功能成像奠定基础,有潜力应用于肿瘤识别,病变诊断等领域。/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等的支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a href="https://www.osapublishing.org/ol/abstract.cfm?uri=ol-45-12-3305" target="_self"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论文链接 /span/stron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pic/e5f1df2a-da39-4368-a17c-925b39d93258.jp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近红外二区荧光寿命成像区分不同染料染色的细胞。(a)-(b)荧光强度图;(c)-(d)荧光寿命标记图。/strong/p
  •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杨季冬:初识近红外 神奇峰叠嶂
    p strong 1、初识神奇/strong/pp  在读博时的主攻方向聚焦在分子光谱分析同时测定多组分的研究工作上,主要手段是荧光(FL)与共振瑞利散射光谱(RRS)分析技术。我曾做了很多同系物、相似物、同分异构体的同时测定的工作,以及后来专攻手性对映体不经分离而同时测定的研究。读博时我师从刘绍璞先生,研习RRS分析方法。这项有意思的工作非常满足我的好奇心,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灿烂朝阳、绚丽晚霞、蓝天白云、湛蓝大海等等都可以用瑞利散射(RS)去分析解释。可是在荧光分析仪上,共振瑞利散射(RRS)一直是令人讨厌的杂散光,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人Pasternack才把它用作为定量分析手段,随后刘绍璞先生又发展了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分析技术,把RRS分析方法的研究推向了极致。为此我对分子光谱分析的研究保持了极大的兴趣,并激发集聚起我潜在的巨大能量。而在把RRS用于多组分同时测定的长期研究工作中,我一直很困惑的是RRS的灵敏度虽很高,但并不很快捷,且利用单一的RRS分析技术乏陈特异性和选择性。/pp  当我在查阅参考文献拓展其他分子光谱分析同时测定的工作之时,偶看到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参考文献,其中也有袁洪福、韩东海、梁逸曾、邵学广、吴海龙等老师的大作,更有国内近红外光谱研究的大师、令人钦佩的陆婉珍院士和严衍禄教授的经典著作。神奇的近红外光谱使我眼前一亮,它本身就是一种多种组分同时测定的快检方法。于是我订购了大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的书籍,开始了废寢忘食的恶补近红外光谱基础知识。机缘巧合我就这样结识了近红外工作且深陷不能自拔。/pp  近红外光谱是神奇的,有人说近红外光谱就好似一锅粥,在我看来,它好似婉约飘逸的彩虹,风姿绰约述陈着它本身的曼妙和神奇。形同诗人观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f833d39d-e4ad-4f79-9b54-585a0719b2a6.jpg" title="图谱. 自建中成药多组分体系的近红外光谱图数据库.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图谱. 自建中成药多组分体系的近红外光谱图数据库/strong/pp  因为在近红外波段内若干X-H键的倍频与合频的共舞构成近红外光谱尤如远处的崇山峻岭,神奇峰叠嶂,美仑美奂。近红外光谱分析非同于常规的特征分析方法我们虽然找不到一个特征峰来入手作分析,也难怪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段可见光外的光波段(1800年),却一直莫可奈何,无助于分析。现在有了化学计量学帮忙把近红外光谱的美与数学建模的妙,有机关联起来,于是演变成了一个让人无限推测暇想近乎完美的二次分析。/pp  正因为它是大量样本的多指标统计建模,从大数据中抽取有效信息,所以它不需要再作选择性实验,直接可得出定性定量的结果 正因为它是大量校正集样本的近红外光谱与经典方法测量的标准值相关联建模,所以它的分析精度直接依赖于经典方法,所以它不需要再作针对性的偏差分析 也正因为它是大量样本的多组分的可区分指标的统计建模,可以从相互重叠的信息中提取差异信息,所以它能够按模型进行混合物中多组分定性定量分析,也可以进行区分真伪或优劣的聚类分析鉴定。/pp  近红外光谱分析有独特的分析过程,由于是大量样本的统计建模后,须经内部校正和外部检测,得到精干的数学模型,能够做出快速、简便、准确、无损、清洁的分析,同时由于它的精干建模可搭载光纤的轻便,最适宜承载互联网加进行远程在线分析。/pp  正是近红外的这些不含糊的优势吸引了我,或许可以开辟一条多组分同时测定的便捷之路,于是我安排研究生和我一起着手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研究工作。后来我就开始招收近红外光谱分析方向的研究生,开始了饶有兴趣的新知识的学习研发和拓展,每一个假期带领我的研究生参加近红外光谱培训,于是我的团队开启了在近红外领域里的长途跋涉。终于在2008年我带领学生参加了全国近红外光谱第二届年会,学生杨琼带着我们的第一篇论文《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与会交流,获得了梁逸曾等老师的好评,得到优秀墙报奖鼓励,并得到了陆婉珍院士的赞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5/insimg/c239b545-2968-4877-ab1b-3c5a3e0c938e.jpg" title="10.jpg"//pp  这以后我们每届都参加国内的近红外光谱大会,也出席了在泰国、南非、法国和韩国等国际近红外光谱大会,在学术届广泛交流我们的研究成果。/pp  strong2、拓展关联/strong/pp  记得师从刘绍璞老师读博前,曾有同门师姐报道过两篇近红外光谱的研究论文,经查阅文献那实际是在近红外波段内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的纯度以及物理参数,尚未涉及近红外建模解决问题的实质进展的方法。而我所关注的是用近红外光谱建模的方法建立多组分体系同时快速检测的方法,在我看来这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的特点,建模分析解决问题也是近红外光谱分析过程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我的兴趣所在。当然在短波长的近红外光谱中也是能找到分析特征峰的,这说明在短波近红外波段内是可以发展分光光度法分析,近年来报道近红外成像分析如雨后春笋、朝霞璀璨,也说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尚有广阔的拓展空间。/pp  我们也注意到同样是散射分析方法,拉曼光谱(RS)与红外光谱(IR)有内在关联,RS与IR存在互补关系 而共振瑞利散射(RRS)与荧光(FL)确有内在关联,与荧光相互作用,存在能量转移和补偿。而在生物大分子参与作用的体系中,多有本源荧光,则多发生在近红外波段内,尤其是上转换荧光神奇地在红外、近红外、可见与紫外多个波段内的受激与发光的特异转换,这似乎在荧光或散射与近红外之间有一定的内涵关系,值得我们去探索,这样或许会更好地利用近红外光谱的分析作用和功能。/pp  目前,在我们的工作中,荧光散射与近红外的做法上是迥然不同的,但在我看来,它们彼此是内涵相通的。受神奇峰叠嶂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鼓舞,我一直在寻求两者之间融合。为此这使我愿意乐此不疲的探窥其中的奥秘和精华。于是我将每一届研究生都分为两组两个方向,而在多组分体系的同时测定的方法推进演变中,致力寻求高灵敏度与特效选择性的结合,或许在近红外波段内建塑荧光、散射方法的运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同样在生物大分子参与作用的体系中,多有近红外波段内的本源荧光,或许我们在这特定的波段范围内找到特效的区分方式,来仿生解决同时测定中较难的手性识别问题。因而我在申报第三项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上表述了“探索在近红外波段内利用荧光、散射方法仿生检测生命体中的手性环境”的设想。事实上这几年要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连续资助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工作。/pp strong 3、明确方向/strong/pp  实际上我们于2004年在长江师范学院建立起近红外光谱分析实验室,在市地两级政府和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资助下已逐步培育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一直致力于近红外光谱、荧光、散射和化学发光等分子光谱分析,以及化学计量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攀登,并与太极集团和涪陵乌江榨菜集团合作,形成高校与企业结合的产学研一条龙研究体系,组建一支研究服务地方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团队,这得到重庆市科委、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在2010年获批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团队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长期探索中,结合三峡库区和乌江流域资源丰富的地方特点,形成以下三个具有地域特色的研究方向:/pp  (1)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同时测定水环境中的多种监控指标/pp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具备多组分多指标同时检测、测定速度快、测试重现性好等优点开发水环境中多种监控指标的同时测定的研究。我们试验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多种分析手段开发了垃圾处理声渗滤液中多种组分如金属离子和有机多苯酚、酸类的快速监测。尤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同时测定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BOD指标,经《理化检验.化学分册》、《JWARP》报道后得到国内外广泛的转录引用。这项工作在2010年得到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的表彰。/pp  (2)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同时测定中成药中的多种活性成分/pp  在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的资助下,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各种天然药用植物进行品质和产地鉴定,以及对中成药的活性成分发展了快速检测。根据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建立天然药用植物和中成药的多种活性成分与近红外光谱数据之间的数学关联模型,从而建立起其中多种组分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的新方法。至今为止,我们已经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检测藿香正气液、黄芪精口服液、通天口服液等九种中成药口服液以及药丸、片剂的活性成分,对本地区盛产的黄莲、虎杖等二十多种地方天然药用植物进行品质和产地鉴定,同时开发集成了天然药用植物的近红外光谱谱图数据库。为进一步实现中药现代化的质量监控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中药化学动力学和药理学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pp  (3)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同时测定榨菜品质的多种成分/pp  创新团队协同太极集团、涪陵榨菜集团,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地方农副产品如涪陵榨菜和山地烤烟品质进行分析测定,通过实验采集榨菜和烤烟品质指标的近红外光谱图数据,建立榨菜品质指标与近红外光谱数据之间的关联模型,建立对榨菜中多种指标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的新方法,并开发近红外光谱分析测定榨菜品质的简便快速、在线及无损检测的实用技术。对享有中国榨菜之乡涪陵的榨菜做了深入的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价涪陵榨菜品质、同时测定了涪陵榨菜中果胶和总糖的含量、快速鉴别涪陵榨菜品牌的研究。/pp  strong4、工作成就/strong/pp  自团队被批准为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以来,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的平台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果。主持完成了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快速无损在线检测中成药活性成分的研究》(CSTC, 2010AC5170)和重庆市教委攻关项目《近红外光谱快速在线检测榨菜品质的研究》(KJ101303),以及在研其它省部级项目和地方合作项目十余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近红外领域专业论文三十余篇,曾在泰国(2009年14届国际近红外学会)和南非(2011年15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两次国际学术会上交流论文。/pp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在融合荧光、散射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推进多组分体系同时测定的研究中取得长足的进展,受近红外光谱“神奇峰叠嶂”的启发,我们自主研发了“同原射线计量分析法”,并申报发明专利《谱峰完全重叠的双组分混合物同时测定的光谱分析方法》,解决了教科书中谱峰完全重叠的双组分混合物不能同时测定的岐见,也使我们在“不经分离而同时测定手性对映体”的研究有重大突破。之后我们又相继申报了《近红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废水中的COD和BOD指标》、《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农副食品中的无机盐》、《一种增氧缓释肥的制备和应用》、《一种利用污水处理产生的淤泥生产肥料的方法》等十一项发明专利,现已获授权八项 自2009年以来曾三次获重庆市、区两级政府科技进步奖项 培养近红外方向的硕士生6名,博士生2名,这些学生毕业后都继续从事近红外研究工作。与此同时,与国内外同行广泛交流,2009年在泰国参与14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2013年赴法国、2015年赴韩国参与两次国际学术会,并交流论文 国内每两年一届的近红外光谱学会都有大会交流文章,所带研究生的报展均获优秀奖。与此同时,创新团队也在发展壮大,近年来晋升高级职称多人。使团队切实形成了充满活力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队伍。/pp strong 5、研究展望/strong/pp  目前,创新团队将继续发展对三峡库区生态的各种环境指标、区域天然植物的药用成分和地方农副产品质地检测的研究工作,并致力于更深入的与太极集团、涪陵乌江榨菜集团合作,力争尽快把近红外在线检测推广应用到制药和农副产品加工的生产线上。同时拓展近红外光谱的研究工作:①加强基础研究,攻克近红外光谱分析理论上的局限。如近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联,近红外光谱与其它光谱的联系,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其它分析技术的联用。这些研究工作的突破都有可能推进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更加完美和更为广泛的应用。②加强应用推广,促进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实际应用。结合我们已在环境监测分析、中成药活性成分分析和榨菜品质分析上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我们期待把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实用技术真正推广到实际生产线上,要解决建立一些实际分析模式,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的优势,切实解决实际应用上的难题。③加强自主创新,开发和改进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硬软件。要加快推广近红外光谱分析应用,要发展普适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和便携式分析仪器,以及对某些专门特殊的仪器的改进 建立适宜筛选各种算法的建模软件,建立普适的分析模型 研究改进适应各种分析对象的光谱采集手段。④近红外用于生命和生物科学的选择性分析,这是我的第三个自然科学基金的出发点。为探索生命体系中自然的手性匹配、手性降解和手性转化的选择性行为,及其自发的手性拆分和自聚集的手性复制的自然规律,以启迪人们对生命体系天然手性识别的新思维,这将破解手性均一化机制对生命进化的重要作用。为此本项目利用近红外波段内的吸收、荧光和散射光谱分析及其成像技术对生命体中的手性环境进行测量及其相关检测研究,建立近红外光谱检测生物大分子手性及其手性识别的新方法。前期研究已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适宜生物活性分析,结合多种光谱分析拓展技术手段的优势,可作为探究生命体中手性环境的特效工具,检测生命体中的手性环境及其机制效能,或将有利于人类进一步窥见生命的奥秘,揭示手性起源,也有助于开启手性分析应用的广阔前景。/pp  回顾与展望,结识近红外,人生平添翼。驾驭新技术,学研任翱翔。感谢近红外领域里的前辈和同仁,有你们结伴同行真好!/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杨季冬 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pp style="text-align: right "二〇一七年三月三日 于重庆三峡学院 芳香居 成稿/ppbr//p
  • 中国暨亚洲近红外光谱会召开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颁发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8年6月22日,全国第七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暨第六届亚洲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ANS2018)在云南世博花园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近红外光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仪器厂商等42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主办,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同创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近红外光谱分会挂靠单位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信息网)协办。/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4e9d2020-2fdb-4b15-8e5b-9c47ede12ed7.jpg" style="" title="IMG_6321_meitu_1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3e725f3c-bd84-4e4e-8faa-94fcdd9cc289.jpg" style="" title="IMG_6305_meitu_1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会议现场/pp  本次会议是国内和国际会议一并召开,得到了国内外知名学者高度重视,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主席Tom Fearn、日本Yukihiro Ozaki等出席大会并做主旨报告。国外参会代表来自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印度、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参会国家也是历年最多的。另外,这次参展的国内外近红外光谱仪器厂商总数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接近上届的两倍。/pp  会议开幕式上,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景强、亚洲近红外光谱理事会理事长Satoru Tsuchikaw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彤分别致辞,热情欢迎与会代表,并预祝大会顺利召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fd95250f-77a0-4052-b96f-5add9e6ee677.jpg" title="IMG_6244_meitu_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景强/strong/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d7b9181a-c67d-4f46-9c70-c1c25a8fce8e.jpg" title="IMG_6252_meitu_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亚洲近红外光谱理事会理事长Satoru Tsuchikawa/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f04fdf57-adda-4513-a0a1-930469aca39e.jpg" title="IMG_6262_meitu_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彤/strong/ppspan style="color: rgb(23, 54, 93) "  strong开幕式的主要议程是进行第二届“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的颁奖仪式。此次陆婉珍近红外光谱贡献奖授予了梁逸曾和刘慧颖,陆婉珍近红外光谱科技奖授予了邵学广和刘燕德,陆婉珍近红外光谱青年奖授予吴志生和陈瀑。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际交流贡献奖授予了Yukihiro Ozaki。/strong/span/pp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由陆婉珍院士提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设立。在2015年9月召开的近红外光谱分会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上讨论通过了“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评选方法。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在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上颁奖。“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的设立是为了鼓励我国科技人员投身于近红外光谱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促进和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25c4492c-baea-4591-ab4e-bd693e12fb8a.jpg" title="IMG_6275_meitu_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近红外光谱分会理事长袁洪福、副理事长杜一平为梁逸曾(曾仲大代领)和刘慧颖颁奖/strong/pp  梁逸曾,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和化学计量学家,是中国化学计量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2016年获国际化学计量学学会颁发的 “化学计量学终身成就奖”。曾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pp  刘慧颖,1995年开始开展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军用燃料质量技术和装备研究,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年~2014年,受聘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68648c63-ccec-4df0-b1a4-bf11f1ab84fb.jpg" title="IMG_6283_meitu_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徐可欣、副秘书长唐海霞(仪器信息网CEO)为邵学广和刘燕德颁奖/strong/pp  邵学广,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近红外光谱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建立了多种基于统计分析的变量选择新方法,及时开展了大数据及云计算等相关的方法研究,??将研究成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促进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行业或相关领域的应用进展。/pp  刘燕德,华东交通大学教授。2003年开始从事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果领域的应用研究,带领团队研制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果内部品质快速无损检测与分选装备”,首创了水果漫透射检测的杂散光消除方法,为NIR技术在我国水果智能检测与机械装备领域的推广和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aba2fe4d-bcf8-4cef-93d0-e41de08399cd.jpg" title="IMG_6294_meitu_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韩东海、副理事长杨辉华为吴志生和陈瀑颁奖/strong/pp  吴志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在中药生产过程质量实时检测误差理论研究中,创建了基于奈曼-皮尔逊检测理论的多变量检测限和多变量定量限计算方法。针对多变量模型构建与性能提升,提出了中药近红外(NIR)实时检测误差理论,创建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NIR实时检测的多变量检测限计算方法等。/pp  陈瀑,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研究室光谱分析方法开发工程师,从事近红外、中红外、拉曼以及荧光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在油品快速分析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参与“基于web的原油快速评价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项目,在近红外光谱在原油、汽油快速分析的工业应用推广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99854de2-6848-4781-a659-a6ee6c7f3624.jpg" title="IMG_6303_meitu_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彤为Yukihiro Ozaki颁奖/strong/pp  Yukihiro Ozaki,教授,Kwansei Gakuin大学副校长,日本光谱学学会会长。多年来,Yukihiro Ozaki教授热衷于开展与中国学术界进行交流,现任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名誉教授,他也是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br//pp  颁奖仪式后,进入了大会邀请报告环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9d0d364a-396f-4813-bb49-089252c2d58b.jpg" title="IMG_6309_meitu_8.jpg"//pp  报告题目:In Praise of Probability/pp  报告人:Tom Fearn (Department of Statistical Science,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K)/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e01d946a-6594-4bdc-9b53-9ca28fc4edb9.jpg" title="IMG_6335_meitu_9.jpg"//pp  报告题目:Frontiers of NIR Imaging of Biological Samples/pp  报告人:Yukihiro Ozaki (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wansei Gakuin University,Ja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2f2d6193-91b3-4510-aa63-e6c0d7f31d93.jpg" title="IMG_6342_meitu_10.jpg"//pp  报告题目:Temperature Dependent Near Infrared Spectra for Quantitative and Structural analysis/pp  报告人:Xueguang Shao (College of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Chin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e1a4dbd6-2f88-4a79-94ae-a487317a2206.jpg" title="IMG_6356_meitu_1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北京化工大学郭隆海主持大会开幕式/strong/pp  本次大会同期也举办了小型的仪器展览,赛默飞、布鲁克、福斯、瑞士万通、聚光科技等多家国内外相关的仪器公司参加同期的展览会。当天晚上,近红外仪器公司瑞士万通举行晚宴欢迎全体参会嘉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7996a69c-4f8d-4b43-bebc-6d7927f5490b.jpg" title="IMG_6397_meitu_1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小型展会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dde936bb-5d24-4ad1-8b35-3b1833659224.jpg" title="IMG_6489_meitu_1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晚宴现场/ppbr//p
  •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陈星旦:我们与近红外光谱仪打了几十年交道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08f40a91-c813-4e8b-9c84-d50fdccd4a36.jpg" title="陈星旦院士.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陈星旦院士/strong/pp  长春光机所建所之初(1952年),就确定了光谱仪的研究方向。至1958年完成中型和大型摄谱仪研制后,王大珩先生提出光谱仪器自动化,要我去北京请教自动化所杨嘉墀先生。杨先生建议研制自动记录红外分光光度计。在此项目的牵引下,光机所开辟了一些新的技术领域。1963年红外光谱仪通过鉴定,1964年获国家科委、计委、经委联合颁发的工业新产品一等奖。此后,长春光机所相继开展了多类光谱仪器的研制。/pp  1980年代初,成立光谱仪器研究室。当时,近红外分析技术引起国内许多行业的重视,大量购进国外仪器。注意到这种情况,研究室开始招收研究生。在中国农科院吴秀琴女士的协助指导下,最早由研究生设计研制的实验装置,分析烟草的糖、油菜籽的油及小麦的蛋白质,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0.88,0.86。/pp  1989年,商业部按“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研制”的要求,和我们签订研制两台仪器的协议,1991年在长春验收,用48份小麦粉,56份面粉,30份油菜籽预测,标准差均小于0.2%。/pp  1990年代期间,由四川省成都粮食储藏研究所出面组织,我们合作承担完成了“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饲料生产近红外快速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粮食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的研究与开发”。研制的仪器,得到粮食及饲料部门的认可。/pp  本世纪初的十多年,我们先后招收了十多位博士生及博士后,他们对茶叶、燃煤、人参、红枣及土壤等某些参数进行了近红外光谱分析并研制了相关仪器,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也开展了近红外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等前沿性科研工作。/pp  总之,几十年来,我们承担过多项国家及地方的近红外项目。这些项目的本意是要制造产品在社会应用,但最后都是研制一两台通过鉴定就结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相关部门没有持续支持的计划,课题组成员结题后就各奔东西了。也许当时的领导们不知道,从研制一两台样机到做成产品,是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另外,也曾有一些企业家和我们商谈过合作。一开始,他们认识到近红外的市场潜力很大,愿意出资 但一知道投资不能短期内收回并赚钱,就退却了。/pp  2004年,我应聘去广州暨南大学工作(双聘),在那里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实验室,培养了近十名硕士、博士生。2013年,与广州市签订院士工作站协议。2014年注册成立以近红外光谱仪器为主要方向的公司,聘用了几位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骨干,开启了近红外光谱仪器研产结合的发展之路。2016年这个公司生产的仪器已经销售到多家饲料厂。在广东省的提倡和支持下,公司还成立了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保障产品研发,支持近红外光谱仪在产业化道路上开疆拓土。看来,我们和近红外光谱仪器打的几十年交道,要开花结果了。/pp  科研如同艺术创造,科研成果就是一种作品,比如一幅画、一件雕塑、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科研成果得到社会应用,也能获得自我欣赏或满足,这是我搞科研的兴趣所在。回顾我从事科研六十多年,经历了几起几落,在其它领域也有一些成果获得了认可。近红外应该是我科研事业的最后一部作品。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国产近红外仪器遍地开花,走向国际。近年国内形势利好,国产仪器上升趋势已成。近红外同仁应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加速核心元器件的自主化进程,谱写出国产仪器的新篇章。/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 "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trong陈星旦 长春光机所/strong/p
  • 光学薄膜研究利器-日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第12届上海国际高功能薄膜展会于5月1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展会吸引了约600家薄膜相关行业的生产商和供应商。  对于光学薄膜等相关行业用户来说,必须借助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光学性能分析。  日立高新技术作为全球高端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生产商,参与了此次会议并,向与会者介绍了日立UH4150型分光光度计为光学薄膜研究者和生产者所能提供的专业解决方案,受到了与会用户的关注与一致好评。  日立UH4150是一款专业级别的分光光度计,对象定位于向各类光学样品。具有噪音低、准确性好、重现性高、检测器切换差异小、附件种类丰富等特点,能为客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关于日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4150,请点击链接: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C185793.htm 关于日立高新技术公司:日立高新技术公司,于2013年1月,融合了X射线和热分析等核心技术,成立了日立高新技术科学。以“光”“电子线”“X射线”“热”分析为核心技术,精工电子将本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给了株式会社日立高新,因此公司变为日立高新的子公司,同时公司名称变更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科学,扩大了科学计测仪器领域的解决方案。日立高新技术集团产品涵盖半导体制造、生命科学、电子零配件、液晶制造及工业电子材料,产品线更丰富的日立高新技术集团,将继续引领科学领域的核心技术。更多信息敬请关注: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
  • 日立发布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新品
    主要特点:1. 低杂散光、超大测光范围采用Czerny-Turner高光量单色器和新研发的光栅,实现了同级别设备最 佳的低杂散光/超大测光范围。2. 低噪音、宽测定波长范围采用连续可变狭缝,在近红外波长区测定低光量时,自动加宽狭缝;测定高光量时,自动减小狭缝宽度。支持低噪音测定超大范围波长区域。3. 采用全新的数据处理软件,操作更加便捷新数据处理软件在深受用户好评的UV Solutions上作了进一步的技术升级。新增了数据表和数据处理结果的列表显示功能、报告格式的自定义功能、仪器性能检查功能。4. 提供丰富的配件,支持液体到固体样品的测定各种配件一应俱全,满足分光光度计的多种测定需求,如溶液中微量样品的测定和片状样品、薄膜样品等材料样品的测定等。创新点:1.超大波长范围的台式分光光度计,支持高速扫描。2.使用全新控制软件UV solutions,操作便捷。简单的操作步骤及丰富的数据处理功能,使分析更加顺畅。3.连续可变狭缝,通过采用连续可变狭缝,可在紫外/可见/近红外的超大波长范围(190~3,300 nm),低噪音测定样品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H5700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