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离子探针

仪器信息网离子探针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离子探针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离子探针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离子探针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离子探针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离子探针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离子探针相关的解决方案。

离子探针相关的资讯

  •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离子探针质谱仪器研发进入攻坚阶段
    2010年1月16-17日,由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主办的“2009北京SHRIMP成果报告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多位院士、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地学界同仁等约100人出席了开幕式。自2002年起,一年一度的“北京SHRIMP成果交流会”已经成为中国地学界同仁们进行学术交流、展示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其在学界的地位得到了业内人士越来越高的重视。  2010年1月16-17日的“2009北京SHRIMP成果报告会”开幕式上,“中心”主任刘敦一研究员向与会领导及来宾总结汇报了“中心”2009年度的主要工作进展 ,其中他也谈到了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自主研发离子探针质谱类大型科学仪器的相关情况:  目前,在科技部和财政部的支持下,该项建议已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发》中立项,其中《二次离子质谱仪器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的研究与开发》子项目由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牵头负责并开始实施。在各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的各项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对主要关键技术的攻关有了突破进展;完成了TOF-SIMS和Trap-TOF的整机设计、气体离子源的整体设计,加工了部分关键部件;液体金属源创新研究顺利进行,样品台三维微聚焦系统完成了方案设计及关键部件选型;离子光学系统、二次离子源及质谱接口完成了理论模拟、方案设计及优化;TOF专用高速数字转换器(ADC)已完成方案设计,实现了部分电路子系统;实现了飞行时间质谱模块和模拟电路系统模块、数字测控模块及软件系统模块;搭建了离子阱离子反应器实验装置,完成了角反射式TOF系统的设计及关键器件的研制。  而据“中心”近期透露,仪器研发项目的最新进展是: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并已显示出中心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雄厚的基础和发展前景。
  • 我国引进首台纳米离子探针通过验收
    我国引进的第一台NanoSIMS 50L型纳米离子探针验收会于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中国科学院地质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吴福元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法国CAMECA公司纳米离子探针设计师、Franç ois Hillion博士所作的验收报告。专家组对仪器的验收指标有关问题进行了提问,一致认为该仪器的技术参数不仅全部达到合同要求,大部分还优于合同要求的验收指标。纳米离子探针  纳米离子探针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Cs+源束斑小于 50nm,O-源束斑小于200nm),与我所已有的CAMECA ims 1280高精度离子探针互补,构成国际上非常先进的的离子探针分析平台。新引进的NanoSIMS 50L型纳米离子探针配置了7个信号检测器(每个配置法拉第杯和电子倍增器),可以同时测量7个同位素(或元素),分析精度好于千分之一。该仪器可以分析除稀有气体以外,元素周期表中从H至U的全部同位素(元素),并能获取同位素分布的高分辨图像。纳米离子探针的引进,为我国比较行星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大型实验分析平台。
  • 世界最先进离子探针质谱仪将落户山东 可用于探月工程
    p  8月14日上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与澳大利亚科学仪器公司签约,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SHRIMP V)将落户山东,这是全世界第一台第五代离子探针仪,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微区原位轻同位素分析仪器,将来可为探月工程做贡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81eda97-f10d-44dc-9871-e108305c44f1.jpg"//pp  strong山东省地质科学院与澳大利亚科学仪器公司签约,订购全世界第一台第五代离子探针仪/strong/pp strong 多次调研,决定引进/strong/pp  2016年6月3日,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山东离子探针中心,拟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当年10月26日,山东离子探针中心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包括5位院士在内的专家委员会的可行性论证;10月27日,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宋守军带队赴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调研,为在省地科院成立山东离子探针中心做准备。/pp  离子探针分析仪是一种分析“神器”,它最擅长的是测定岩石年龄,对石油、大气、地质构造、地震等学科的研究也大有用处。但设备昂贵,目前我国仅有2台Ⅱ代产品。在通过院士、专家论证及广泛调研基础上,山东省地科院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决定花3000余万元订购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高分辨率的第V代离子探针分析仪。这台离子探针,比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还要先进三代。/ppstrong  为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科技平台/strong/pp  8月14日上午10点,山东省地质科学院与澳大利亚科学仪器公司签约,订购全世界第一台第五代离子探针仪。离子探针仪将于两年后完成生产,运抵济南,在山东离子探针中心投入使用。/pp  这台离子探针仪将是全世界第一台第五代离子探针仪,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微区原位轻同位素分析仪器,将来,我国探月工程采集的月岩样品有可能会拿到山东离子探针中心,通过这台仪器来进行年代学研究。/pp  省地科院党委书记、理事长于学峰说,“山东离子探针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创新地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促进金矿资源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我省国土资源创新平台体系,更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pp  strong培养人才,用五年打造国际影响力/strong/pp  作为山东离子探针中心项目的促成者——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主任刘敦一教授介绍,之所以选择与山东省地科院合作,促成第五代离子探针仪的引进,就是看重了山东省地科院积极向上的科研追求精神,“这种主动性非常可贵,而且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又特别支持科技创新,将来的山东离子探针中心成就显而易见。”/pp  “引进第五代离子探针仪只是关键一步,与之配套的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都要跟上。”在签约仪式上,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宋守军表示,离子探针仪是世界领先的高精尖科技仪器,仪器引进来从使用到维修保养都需要专业人才,省地科院要加快人才培养,在五年的时间里将山东离子探针中心建设成一个方向明确、特色突出、技术先进、向全国和国际开放的国际化实验室,尽快将山东离子探针中心推向国际地学研究的舞台前沿。/pp /p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的市场情况和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家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近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五十四站: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该中心学术秘书王晨女士热情地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1年12月18日,是由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中科院共同出资1800万元,以共建共享方式建立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现依托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该中心成立九年以来,坚定不移地走大型仪器共建共享的道路,仪器运行效率和科研成果产出率都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中心副主任张玉海高级工程师(左三)、杨之青工程师(右二)、王晨女士(左二)与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合影  王晨女士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中心的主要仪器及其在实验室相关测试、研究业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心的核心仪器是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Sensitive High 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II ,SHRIMPⅡ)。相应的配套仪器包括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探头、水冷系统、超净台、显微照相、空气压缩机以及用于制样的镀金仪、抛光机等。”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主要仪器情况  拥有国内唯一两台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测试业务专门面向地质学相关领域开放  “中心于2001年5月引进的SHRIMPⅡ是世界上第九台、国内第一台SHRIMPⅡ,它是专门针对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宇宙地球化学等地质学相关研究中的重同位素分析而设计,特别是锆石微区定年。该仪器是磁质谱,配备单接收器,当时购买价格为1800万元。”  “多年来,SHRIMPⅡ运行情况一直良好,坚持每天24小时,每周7天不间断运行,年分析机时(指仪器进行样品或标准样品分析的时间)保持在7200小时左右,达到科技部有关大型仪器运行效率规定的优秀标准(1600小时/年)四倍之多,成为世界上运行效率最高的一台SHRIMP。”  “鉴于SHRIMPⅡ的超高使用效率以及仪器维护保养方面的考虑,财政部2005年出资3000万元为北京离子探针中心添置了第二台二次离子探针质谱——SHRIMPⅡe-MC,该仪器相比于SHRIMPⅡ,离子源添加了铯源,在分析重同位素的同时又能分析轻同位素,且配备了多个接收器。鉴于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新基地还未建好,所以该仪器暂且还停放在澳大利亚,预计2011年会移至新基地。”  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SHRIMPⅡ)  样品前处理:精“挑”细“选”、细致“打磨”  “矿物样品在进入SHRIMPⅡ分析之前,要经过一系列的前处理,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首先是选矿,将采来的岩石标本粉碎成粉末,经过筛选、磁选、手工挑选等步骤后,挑选出其中的锆石颗粒,一般一个样品会挑选出几十颗至上千颗锆石颗粒。”  “其次是样品制靶,将选出的锆石颗粒,固定在双面胶上,将标样与样品排列在指定位置,随后用模具注入环氧树脂,抽真空,烘干,使树脂固化后对其进行打磨、抛光,使靶表面光滑。”  样品靶  (图注:靶上面的“线”即是锆石颗粒阵列。)  “第三是用显微镜给靶照相,该步骤的目的有二:一是给锆石样品定位,二是通过显微镜的透、反射光对样品的照射,分析锆石颗粒的内部结构以及检查其表面是否有裂隙、瑕疵,为SHRIMPⅡ分析时选点提供依据。”  “最后是阴极发光照相,将显微镜照相后的靶进行超声波清洗,在靶的检测光面上镀上金膜,随后放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做阴极发光照相,以确定锆石颗粒内部同位素的分布情况。经过这些步骤后,靶才可以放入SHRIMPⅡ内进行分析了。”  日立S-3000N扫描电子显微镜  (图注:该仪器配备GATAN公司Chroma阴极发光探头,可提供彩色及黑白阴极发光照片。)  S-3000N拍摄的锆石照片  奉行“开放、共享、高效”的运行原则,仪器使用率与开放程度堪称典范  “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奉行‘开放、共享、高效’的运行原则,面向国内外地学界全方位开放共享。2005年12月,中心项目组研发出了离子探针远程共享控制系统(SROS,SHRIMP Remote Operation System),该系统实现了在Internet公共网络环境下,实时远程控制SHRIMPⅡ,观测样品图像实时变化,在线获取试验数据、远程协同信息交流等远程实验功能,达到了亲临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进行实验的效果,更好地实现了SHRIMPⅡ的开放、共享。”  “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给中心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和众多的访问者。中心成立九年以来,共有来自国土资源部、中科院、大专院校以及港台地区的30多个相关单位的数百名科研工作者使用中心的SHRIMPⅡ对自己的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一批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韩国、巴西、古巴、蒙古国、波兰和土耳其等国的学者也来中心完成锆石定年工作和短期访问,其中不乏国际一流的地质学家。正是因为如此,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仪器利用率和开放程度均居国际同类实验室的前列。”  打造“测试、技术、研究”三位一体的实验室,从事质谱仪器研发  在谈到中心的总体发展情况时,王晨女士转述了中心主任刘敦一研究员的看法:“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如果仅作为一个测试平台,其功能是有限的,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我们就应当坚持测试、技术、研究这三方面并行发展的策略。通过测试业务,我们了解到科学家们对SHRIMPⅡ的性能有哪些方面要求,进而中心的技术人员对仪器进行改进,然后仪器使用者再使用,并给予反馈。如此反复,我们仪器相关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而这方面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中心的研究工作。所以测试、技术、研究这三方面是相互促进的,三者的融合让我们有可能实现各种革新与突破。”  “中心现在主要从事的研究有:从事地质年代学和宇宙年代学研究 进行必要的矿物微区稀土地球化学研究 解决重大地球科学研究课题中的时序问题,特别是太阳系和地球的形成及早期历史研究 主要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研究 地质年代表研究 大型和特殊矿床成矿时代研究 发展定年新技术新方法等。”  “除此之外,中心还从事科学仪器研发。中心主任刘敦一研究员认为:科学仪器自主研发能力的重要性再明显不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独立自主的科学仪器研发能力,其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能领先,其工业、农业创新体系不可能形成,独立自主的国防体系不可能建立,因而科学仪器自主研发能力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发展的大事。目前北京离子探针中心承担了《二次离子质谱仪器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正从事二次离子质谱(SIMS)及飞行时间(TOF)串联质谱的若干关键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究。”  王晨女士(中)向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介绍SHRIMPⅡ  附录: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http://www.bjshrimp.cn/
  • 世界上首个高精度离子探针设备在澳建成
    一个能够检测武器级的铀(signs of weapons-grade uranium)、新的矿石储量和验证地球上早期生命的科研实验设备最近在西澳大利亚大学建设成功。  这个建于该大学显微研究中心,带有超灵敏微型离子探针(ultra sensitive microprobe)的高灵敏度显微镜,具有独特的描述和分析功能。该中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安放两台此类实验装置的实验室。在启动仪式上,创新、工业与科研部长Kim Carr说,这种超灵敏的微型离子探针将会极大地提高该设备开展世界领先科研的能力。  新的微型探针通过打在检测样本上的高能量离子束,有能力检测出各种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特性的差异。它能用来追踪远古已灭绝动物的迁移轨迹,从而搜寻它们灭亡的原因。  其它应用还包括研究珊瑚的生长规律,以便更好地了解澳大利亚大堡礁珊瑚白化病的成因和气候变化问题,以及区分造成危害的污染来源。  微型探针也能够被用于研究远古的陨石, 帮助我们了解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  这种新型微型探针在南半球目前只有一个,而全世界也只有15个。  Kim Carr部长,这个设备的潜力是广阔和巨大的, 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人员将会非常渴望使用这一新设备。对于600万澳元的微型探针的高投入,澳大利亚政府已经投入了150万澳元经费支持。政府还将继续投资新的大型科研设备。
  • 北京2台离子探针仪器全球“最忙”
    在过去10年里,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两台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SHRIMP Ⅱ和SHRIMP Ⅱe-MC)或许是全球最忙及成绩最好的科学仪器。在12月18日该中心十周岁庆祝会上,中心主任刘敦一教授表示,以这两台仪器为核心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极大推动了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  过去10年,SHRIMP仪器处于样品分析的机时平均为266.8昼夜/年,开放机时平均为76%。自2007年起,单台SHRIMP仪器的科研论文产出量已连续位居世界同类仪器的第一位。  高效源于中心建立的SHRIMP远程共享控制系统。该网络不仅实现了国内科研人员可实时观测样品图像、在线获取实验数据等应用,还使跨国远程共享科学仪器进入常态,开创了通过远程共享系统共享国外SHRIMP仪器的功能。  “十一五”以来,该中心又联合国内外22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在SHRIMP远程共享平台的基础上,整合了一批微束类分析仪器,构建起网络虚拟实验室,为进一步建立以远程操作为主要手段的大型仪器虚拟中心奠定基础。  刘敦一透露,该中心将继续发展以SHRIMP为代表的大型科学仪器远程共享网络,尽快在西班牙和巴西建立服务器系统,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建立远程工作站。该中心还将积极投入大型科学仪器自主研发工作,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优秀技术专家和研发设施的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基地。  据了解,SHRIMP Ⅱ在锆石微区年龄测定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引领锆石年代学进入微区、原位分析的新时代。2001年,我国引进第一台该机器,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也于当年成立。该中心今年被科技部和财政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 生物质谱探针电喷雾离子源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专家对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燕主持承担的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生物质谱探针电喷雾离子源的研制”进行了结题验收。经过现场测试和档案审阅,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圆满完成了研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意通过验收。项目验收会现场  电喷雾电离(ESI)离子源是生物质谱最常用的一种离子源,但仍具有如不能直接分析含高盐的生物样品的缺点,需要对高盐样品预先脱盐处理,也不能与使用缓冲盐的液相色谱联用。该项目针对商用ESI离子源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基于具有耐盐能力的电喷雾离子化技术(PESI),设计制造了生物质谱探针电喷雾离子源,在进样模式、仪器构建、应用开发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探索性研究。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研制完成一套可应用于高盐样品及生物样品的直接分析,也可与使用含高盐缓冲溶剂的液相联用的探针电喷雾质谱离子源设备。  项目组研究人员通过不断优化控制方式、样品加载方式、高压接通方式及离子传输方式,使其具备了抗高压干扰、耐盐、抗基质干扰等特性,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发了液相接口,使得该离子源可与使用高盐缓冲溶剂的液相色谱联用。  通过现场测试和应用实验证明,该项目研制的PESI具有高耐盐性能和无毛细管堵塞特点,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程序,可直接分析牛奶、微量天然产物等复杂样品,提高高盐生物样品的分析效率。此外,该项目所研发的设备已在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推广试用,用户反馈良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 群贤毕至,继往开来|离子与原子探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12月22日,由中山大学承办的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离子与原子探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从化文轩苑会议中心成功召开。离子与原子探针专业委员会是根据离子与原子探针相关领域的生产、研究、应用及教学的发展需要,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批复设立的分支(代表)机构。来自离子与原子探针领域的近百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专委会成立。大会现场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陈建研究员主持,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爱文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和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李献华院士分别致辞。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陈建研究员 主持开幕式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马爱文教授 致辞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爱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自2019年5月20号开始,国际计量七个单位全部定义到基本物理常数上,代表着国际测量科学全面进入量子化时代,量子测量将成为未来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也将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主题。量子测量就是利用量子基本特性进行的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量工作,离子和原子探针技术就是利用离子和原子特性进行测量,是一项前沿先进的测试技术。马爱文希望委员会能够紧紧围绕国内外离子与原子探针技术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和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紧紧围绕离子与原子探针前沿技术发展方向,不断开展学术交流学术会议,推动量子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要紧紧围绕量子化测量方法,评价体系的开展,团体标准的制定,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科普创新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离子与原子测量技术,让更多的领域应用这些先进技术。中山大学副校长 邰忠智 致辞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指出,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的计量事业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中国科协的一级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聚集了我国计量测试领域中一大批具有高科技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学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优势和作用,集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领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 李献华院士 致辞李献华院士表示,从1993年开始,以清华大学查良镇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就自发组织了二次离子质谱研讨会,而原子探针技术用户研讨会到目前也举办了十二届。离子与原子探针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为提升中国离子与原子探针研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也将为我国举办2026年的国际二次离子质谱大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天离子与原子探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是我们大家多年的夙愿,也是我国离子与原子探针专业领域的新起点。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共享资源,协同创新,建立产学研用交流服务的大平台,促进科研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开幕式致辞结束后,会议议程环节由天津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丽霞教授主持。天津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赵丽霞教授 主持会议议程赵丽霞在会上回顾了专委会成立前的历史和前期工作,并宣读了《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关于同意成立离子与原子探针专业委员会的批复》。之后,会议审议和表决通过了《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离子与原子探针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选举产生了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离子与原子探针专业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并宣读最终选举结果及颁发聘书;提名表决产生了专委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研讨了《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离子与原子探针专业委员会“十四五”工作计划》草案。颁发聘书会议总结发言会议选举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陈建研究员任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秋立、北京国家质谱中心主任汪福意研究员、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部负责人张磊研究员和南京工业大学胡蓉教授任副主任委员,天津工业大学赵丽霞教授任秘书长,上海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研究员李慧任副秘书长。会议最后,由新当选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其他领导分别做会议总结发言。至此,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离子与原子探针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之后,大会进入特邀报告环节。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秋立报告题目:《原子探针分析诠释锆石离子探针U-Pb体系年龄怪现象》锆石是大型离子探针U-Pb定年技术应用最早和最广的矿物,离子探针U-Pb定年可以有效获取粒径微小锆石或具有复杂环带结构的锆石中不同区域的年龄信息。但高U锆石的离子探针U-Pb分析中存在随U含量升高而表现更老的现象,称之为"高U效应"。对此,李秋立团队利用原子探针分析揭示出锆石微观尺度为锆石-磷钇矿-铀石等多项成分固溶体;高U锆石中U原子以铀石-锆石-磷钇矿的过渡成分赋存;高U锆石微观尺度下基体成分与锆石标准样品存在明显差别,造成离子探针分析校正结果出现偏差。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李海洋报告题目:《高质量分辨连续离子束源二次离子飞行时间质谱装置研制》据介绍,质谱与快速检测研究中心面向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领域对现场、原位和快速分析仪器的新需求,用创新的离子精准调控技术和集成化方案,做能解决问题而且用户体验好的新仪器。SIMS是高灵敏的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的工具,TOF-SIMS(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具有独特优势及应用范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表面分析技术之一,是一种具有高质量分辨本领(质量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空间分辨率)的表面分析技术。但用SIMS实现分子的定性更需要质谱的高分辨率。针对于此,李海洋在报告中介绍了团队在DC- TOF SIMS 设计和单元技术进展和DC- MTOF SIMS 研究进展。报告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吴渊报告题目:《Effects of local chemical orderings on properties of high-entropy alloys revealed by atom probe tomography》高熵合金,以其多主组元,高构型熵的设计理念以及独特的性能,成为近十多年来合金领域内的热点材料。在研究初期,高/中熵合金所形成的单相固溶体,其组成原子被认为是完全无序分布在晶体点阵中。由于多组元元素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合金在凝固或者热处理后,呈现局部短程有序结构,成为了高熵合金的一个关键特征。局部化学有序性对高熵合金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吴渊在报告中指出,原子探针层析成像(APT)可以在表征LCOs和揭示其对HEAs力学行为的影响方面发挥强大作用。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教授级工程师 夏小平报告题目:《矿物水中的SIMS测试及其地球与行星科学应用》水,即使是微量的,对岩浆性质影响很大,是成岩、成矿等地质过程的关键因素。地球内部藏着海洋。水含量是星体演化的重要因素,确定水的含量和同位素组成对理解行星体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夏小平团队利用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同时测试锆石中水含量和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月球、火星、地球晚期大轰炸的地质事件,分享了来自月球陨石锆石同位素及水含量可能代表的“星际故事”,并表示早期陨石撞击曾经给月球带来大量的水。报告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任同祥报告题目:《计量+离子/原子探针=?》质谱法测全血中锌元素含量的方法有外标法、标准加入法、同位素稀释法等,其中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IDMS) 被化学计量公认为5个绝对测量方法之一,是痕量、超痕量成分的权威性测量方法。报告中,任同祥介绍了如何用同位素稀释法测锌,以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浓缩同位素标准物质和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 质谱新技术丨原位探针离子化质谱仪DPiMS 第三期
    《质谱新技术丨原位探针离子化质谱仪DPiMS 第一期》为大家介绍了DPiMS的技术背景和工作流程;《质谱新技术丨原位探针离子化质谱仪DPiMS 第二期》介绍了DPiMS在食品安全、法医学、临床毒理学和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本期将隆重介绍DPiMS家族新成员——DPiMS QT,进一步拓展这一极具潜力的新型离子源的应用边界。 DPiMS QT 特点 1 前处理简单、操作简便、快速完成测定● 只需简单的前处理即可开始分析。● 与Q-TOF质谱仪联用,实现高分辨质谱分析。● 仅需微量样品即可完成分析,大大降低对于MS离子源的污染。 2 只需简单的前处理即可测定液体或固体样品● 使用传统方法分析血液、尿液和其他生物样品所需的时间减少约 50%。● 可以分析食物、组织切片和其他固体样品。● 样品前处理时间显着减少。3 快速定性分析● DPiMS QT定性筛查分析时,无需等待色谱分离的时间,效率更高。4 无残留的分析系统● 每次进样时,仅几十pL的样品粘附在探针上,无需担心质谱仪内部受到污染。也可以通过更换探针来防止样品残留,在测定浓缩样品和未知浓度的样品时无需担心交叉污染。5 在 DPiMS QT 和 Q-TOF LC/MS 之间轻松切换● 移除 DPiMS QT 装置约仅需15秒,即可重新配置为LC-QTOF系统。通过 DPiMS QT 实施初步筛查和定性分析,可以减少 LC-QTOF 分析所需的资源(溶剂和色谱柱),从而减少需要定量分析的样品数量,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应用实例 对添加曲唑酮(500 ng/mL)的全血样品进行定性分析, MS和MS/MS分析在一个序列中同时进行。LabSolutions Insight Explore 支持组成推测、库搜索和结构解析。 1 MS分析检查色谱峰——通过在化合物表中输入分子式或对应的质量数来提取目标离子的质量色谱图。组成推测——从获得的质谱图中,选择任意 m/z 的质谱,并使用组成推测功能按匹配度分数顺序列出预测的分子式。 2 MS/MS分析碎片归属——使用 LabSolutions Insight Explore 中的结构分析归属功能,根据产物离子质谱图对碎片进行归属。通过谱库检索评分——通过使用 LC-QTOF 创建的质谱库,对使用 DPiMS QT 分析得到的质谱图进行评分。
  • 刘敦一谈中国仪器研制困境——访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主任刘敦一研究员
    刘敦一研究员,曾任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2001年至今任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主任。他是中国地学界的杰出领军人物,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同时,身为中国最早一辈从事质谱技术与仪器研制的科学家,刘敦一研究员曾多次就仪器研制相关问题向科技部、财政部提建议,呼吁相关部门关注、促进中国仪器研制事业的发展。  近日,仪器信息网编辑专访了刘敦一研究员,请他谈谈:他目前的仪器研制工作,以及他对中国仪器研制情况的看法。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主任 刘敦一研究员从二次离子质谱仪器研制谈起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核心仪器是高分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计(Sensitive High 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II ,SHRIMPⅡ),该仪器是同位素地质年代学领域最先进的科学仪器之一,也是刘敦一研究员在仪器研制方面的主要研究对象。2006年,北京离子探针中心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二次离子质谱仪器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研究与开发》,目前该课题已处于验收阶段,即将结题。  作为课题负责人的刘敦一研究员首先介绍了该课题的相关情况:“我们课题的总目标与内容是:攻克二次离子质谱(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 ,SIMS)及飞行时间(TOF)串联质谱的若干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一批SIMS和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核心关键部件。这个课题是由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牵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等单位参与其中,各自负责不同的子课题。”  “我们取得了一系列课题成果。本课题的主要目标是仪器核心部件,但也搭建了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仪(Trap-TOF)的整机。通过课题组成员近四年的努力,课题组完成了课题任务书既定的各项指标,发表科技论文29篇(其中向国外发表5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4项,国际发明专利6项,其中已有2项国内发明专利和1项国外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形成有关二次离子质谱(SIMS)及飞行时间(TOF)串联质谱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和计算机软件等19项;有5项成果已在相关领域成功应用;培养、凝聚和造就了一支过硬的理论和技术人才队伍;建立了5个高端质谱仪器及关键部件试验平台和研发基地,为飞行时间质谱、串联质谱、高分辨ICP、辉光放电、高分辨气体同位素等高端质谱仪器自主研制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次研制出来的各仪器部件有的是针对地学领域,但大部分是没有针对性的,比如离子源、样品台、离子阱、飞行管道、电学系统、高压模块等部件,这些与通常的飞行时间质谱与离子阱质谱的核心部件是一样的。所以,这些部件将来会有很广泛的适用领域。”  “SIMS的应用范围其实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在地学领域,还可以应用于生命科学、材料、微电子、纳米等多个领域。未来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仍将继续在SIMS方面努力探索。在‘十二五’,我们首先要提升本次研制出的各部件的各项指标,缩小其体积;然后,打算继续联合大连化物所等国内科研机构或国外相关机构专家,研制专门针对地学领域的TOF-SIMS。”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SHRIMPⅡ(图注:SHRIMPⅡ是磁质谱,其售价目前在3000万人民币左右,该仪器体积庞大,一台仪器占地面积就达几十平米。)  “TOF用在高精度同位素地质测量上是史无前例的,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研制成功的话,那将是世界上第一台专门用于地学领域的TOF-SIMS。虽然我们不能保证研制出来的TOF-SIMS能比现在的SHRIMPⅡ在精度上有很大的提升,但只要该仪器能达到磁质谱的水平,这就是很大的创新与突破。先达到,再提高,这是一条新路子。但毫无疑问的是,TOF-SIMS的造价相比于SHRIMPⅡ将下降一半,体积也会缩小许多。”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仪器研制的种种困境  刘敦一研究员长期关注中国仪器研制现状,在其担任政协委员时他曾写过一个名为《开展我国仪器研发制造的第二次创业》的提案,他在提案中说到:科学仪器自主研制能力是关系到国家安全与民族发展的“大事”。而刘敦一研究员在长期工作中也形成了关于中国仪器研制困境的独到观点。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这些观点的话,那就是他在采访中提到的“实事求是”。  中国仪器研制有两“缺”  “中国在仪器研制方面是一穷二白、白手起家,基础非常薄弱。目前国内基本没有研制出大型仪器,只在一些小型仪器上有所突破,且在高端仪器研制方面没有太多投入。早期中国在仪器研制方面与国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电子学方面,现在这种差距已不明显。但中国仪器研制现在缺两样东西,一是缺乏仪器整机设计思想,二是缺乏仪器部件精密加工能力。这两方面是我们现在最需要提升的。”  “仪器研制是长期任务,如果不长期发展,是无法研制出好的精密仪器的。仪器研制不是找几个科学家、专家立几个项就能达成的,而应培育、设立仪器研发基地与仪器精密部件加工基地。对于国内一些在技术、人才、实验装置都配备较完善的单位,国家可以考虑将其建成为仪器研制基地,同时可以考虑培养、建立几家专门为高精尖仪器加工零部件的工厂。”  研制仪器核心部件比研制整机更艰难  “研制仪器整机,首先是要完成整机设计方案,然后着手各部件的研制与连接。因为仪器整机研制着眼是整体,很多核心部件可向国外供应商购买。所以在国内,仪器整机研制的过程有可能就沦为了仪器部件拼凑的过程。”  “中国如果没有研制仪器核心部件的能力,我们的仪器工业还是要依赖于外界,以后的发展还是会受到限制。所以,中国必须自己研制仪器部件,这样我们的仪器工业才能独立,大量进口仪器的价格才有可能下降。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与鼓励仪器部件的研制。”  “仪器核心部件的研制没有捷径,需要研究者从头做起,以中国的薄弱基础与粗糙的仪器部件加工能力,研制仪器核心部件的难度非常大。此外,研究者在部件研制出来以后,为了验证该部件的性能,还可能需要搭建整机,这又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所以‘研制仪器核心部件比研制整机更艰难’。”  仪器研制项目过于强调“大联合”  “目前,国内很多仪器研制项目的申请与实施是多家国内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大联合’。毫无疑问,这样的‘大联合’在项目申请时会比较具有优势。但对于项目实施而言,这并不见得是好事。联合的单位越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就越困难。管理不到位,最终可能导致课题目标无法完成。所以,在技术力量足够的情况下,联合的单位越少越好,这样效率可能更高,不要总是过于强调‘大联合’。”  对仪器研制项目成果的期望值过高  “在对待仪器研制项目成果的态度上,我们的期望值不能过高。但现在一些人总是期望每个仪器研制项目都能做出原始创新成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以中国现有的仪器研制基础,一些高、精、尖的仪器能够仿制出来就是很大的突破。所以,我们不能要求每一项仪器研制成果都是自主创新,不能因为一些成果没有太多自主创新的成果就‘看不起’,否则会打击许多仪器研制人员的热情,不利于中国仪器研制的发展。在这点上,政府的眼光应放长远些,应有耐心。”促进中国仪器研制,相关制度变革更关键  当笔者问到“如何促进中国仪器研制事业发展”的时候,刘敦一研究员有些感慨:“中国把仪器研制耽误了这么多年,现在相比于国外落后这么多,想一下子跟上来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要大力发展中国仪器研制事业,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但我认为,变革现有相关制度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其实,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仪器研制了,相关的财政投入也在加大。据可靠消息称:在‘十二五’规划中,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10亿元的支持外,新设立的‘重大科学仪器装置研究专项’每年投入更多资金;此外,科技部设立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对仪器项目的支持力度将上不封顶。但这些钱‘可能还不容易发出去’,因为自然科学基金是支持基础研究,目前这方面的仪器研制项目并不多,基金委可能较难找到合适项目来资助。所以我个人认为,目前的财政支持力度是够的。但在制度方面,情况却不这么乐观。”  仪器科研项目财政管理制度亟待改进  “目前,仪器研制项目的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太‘死’,一是项目预算‘死’,要求在项目进行前就将项目预算计划得非常精确;二是项目周期时间太‘死’,规定一个非常确切时间段,比如三年或五年。此外,一些项目计划一旦更改,比如要申请追加项目经费,上报审核过程非常繁琐、漫长,太费时间。仪器研制项目是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受很多未知因素影响,我们无法将预算做得很精确,无法将项目周期控制得毫厘不差。项目负责人需要一定的自由度。”  与仪器研制成果产业化相关的知识产权、审计制度要跟上  “仪器研制项目的成果应考虑产业化,这样才能让国家与民众受惠,才能让仪器行业发展得更好。但仪器研制成果产业化涉及利益分配,如何分配是个大问题。由此牵扯进来的知识产权、财务审计等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仪器研制者如考虑将成果产业化可能会遇到很多障碍。”  “首先,知识产权问题。目前科研人员研制出来的仪器属于职务成果,这个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于研究者所在单位,而科研人员个人能否受益和受益的比例完全取决于所在单位的土政策,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这是不合理的,会打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其次,财务审计问题。目前,仪器产业化必然要与企业发生关联,或者是科研人员与所在单位设立公司,或者将成果出售给其他公司。因为是职务成果,所以相关的财务审计程序繁多又琐碎,让许多科研人员非常头痛,难以专心搞科研。要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相关制度应该跟上。”  需打破人才制度禁锢,保护仪器研制人员利益  “目前,许多仪器研制项目主要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国家现有人才制度对进入这些单位的人员的学历要求很高,这有很多弊端。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技术水平,且仪器研制需要的人才种类很多,并不是每一个岗位都需要博士那样的高学历。而那些学历较低但在仪器研制方面很有天赋的技术人才却得不到发掘与重用。”  “我国专门研制仪器的人员少,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将仪器研制作为‘副业’。如果仪器研制者在科研单位中不是专门从事仪器研制工作,那么他是非常吃亏的。他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其地位、待遇较低,发文章较难,职称很难评上。在这样的情况下,科研单位留住这些仪器研制人才比较困难。我国仪器研制人才本来就匮乏,用人单位还招不到人、留不住人,这样情况就更糟糕了。相关人才制度方面该做点调整了。”  适当时候,一些强制性制度支持国产仪器产业是必要的  “目前,在购买仪器的时候,许多资金充裕的单位多是考虑国外进口仪器,对国产仪器则不作考虑,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国产仪器的发展。如果将来国产仪器发展到一定水平,国家可以采取一些强制制度,即只要国产仪器能够达到使用要求,仪器购买单位必须购买国产仪器。这样的强制性制度虽然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其对中国仪器研制以及国产仪器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定是巨大的。”  针对以上方面,刘敦一研究员曾向相关部门提过许多建议,比如延长仪器研制项目周期,灵活调整项目经费,让科研人员能够享有一定比例的知识产权,允许用人单位采用岗位责任制与合同制等等。让人欣慰的是,有关部门在参考多方建议之后已经在许多方面有所调整了。  在采访的最后,刘敦一研究员还说到:“质谱类仪器研制需要机械、电子、物理、电气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成果,其对技术的要求是综合的、是最高水平的。这类仪器的研制可以带动其他种类仪器的发展,所以我一直建议重点发展质谱。介入这类比较高端仪器的发展,我们要鼓励自主创新,也要鼓励拷贝复制。我国各行各业对有机质谱的需求很大,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研制出来,能保证仪器性能稳定,那么中国可以少买很多进口仪器,节省很多资金。”  采访编辑:杨丹丹  附录1:刘敦一研究员简介  刘敦一,1937年4月生,男,黑龙江人。196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1962年至今,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同位素地质及其质谱技术方法研究。期间多次出国与国外同行进行合作研究或短期学术访问;曾长期担任同位素地质研究室和同位素地质开放实验室主任;1991年晋升为研究员;2001年至今,任国家大型仪器中心“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主任;曾任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副主席(1992—2000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提名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现任国际地质科学计划(IGCP)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国际前寒武研究中心主任。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在早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学、超高压变质岩定年、蛇绿岩定年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首次发现并厘定了38亿年和38.5亿年我国最老岩石和锆石;在同位素质谱技术方法和净化实验室建立上引领了我国同位素地质实验室的发展;引进了世界上先进的SHRIMPⅡ质谱仪,并快速建立锆石U-Th-Pb微区定年技术;2010年,其采用锆石SHRIMP定年法测定了来自美国的月岩和月球陨石样品年龄,重新确定了月球雨海纪的年龄,获国际认可。  他领导的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以最高的仪器利用率和开放程度,为国内外地学界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年代学实验与研究平台,以及大型科学装备远程共享示范研究—离子探针系统实现世界首创远程控制技术,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一致赞誉,并成为一个国际性开放实验室。  他曾发表论文151篇,其中国际SCI论文29篇;获得国土资源科技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排名为第二、三、七;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3项,排名为第一、一、二。  2008年,美国科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出版专刊庆贺刘敦一的70岁生日(AJS,2008年3月号,Vol.308 No.3),该刊序言称其为“中国地学界杰出的领军人物”,褒扬其领导的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为“世界上运行最成功的实验室之一”。  附录2: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http://www.bjshrimp.cn/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01201/052094.shtml
  • 配备DPiMS QT原位探针离子源的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在全血中毒物毒品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应用优势★ 简化样品预处理工艺,快速筛查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成分。★ 无需色谱柱系统即可在3分钟内完成定性分析。 介绍在刑事科学调查毒品毒物分析中,需要更快速的定性分析技术来鉴定样品中的有效化学成分。 本应用通讯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质谱分析技术,采用配备原位探针技术离子源DPiMS QT的LCMS-9030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图1)快速鉴定全血中的药物成分。图1:配备DPiMS QT的LCMS-9030外观 DPiMS QT可直接进行全血样品分析,更大限度地减少从样品制备到分析所需的时间,可以全面获取所有化合物成分的MS / MS谱图信息。 分析方案DPiMS QT可将探针快速多次蘸取样品板上微量样品溶液并重复进行MS采样,探针的尖端施加电压同时将粘附在探头表面的微量样品溶液离子化。在将经过电离的样品导入质谱仪中分析。在这项研究中,将17种药物成分添加的全血样本(500 ng / mL)。取10μL人全血溶液,加入90μL去离子水水稀释,加入100μL乙醇溶液混合并离心,取10μL上清液滴注在样品板上待分析。 采用配备DPiMS QT离子源的 LCMS-9030质谱系统,可兼容并使用ESI-QTOFMS各类药物,毒物方法包的目标。仅需将采集到的数据和预先加载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即可。表 1 列举了MS分析条件。 表1 分析条件人全血加标样品分析表2展示了人全血样品中添加17种药物化合物样品的数据库比对结果分数。所有添加物的比对分数均在84至100间,这表明原位探针离子化方式可在3分钟内,简化样品制备方式并得到高速质谱检测条件下的优质检测结果。 图2展示了每种药物在谱库比对模式下的MS/MS谱图。由于MS/ MS谱图是在窗口宽度收窄为1 Da,因此可减少干扰物成分及同位素离子对定性比对结果的影响。 表2 人全血中药物(500 ng/mL)的数据库比对结果评分应用新闻图2展示了每种药物在谱库比对模式下的MS/MS谱图。由于MS/ MS光谱是在窗口宽度收窄为1 Da,因此可减少干扰物成分及同位素离子对定性比对结果的影响。改为“图2展示了每种药物在谱库比对模式下的MS/MS谱图。由于MS/ MS光谱是在窗口宽度收窄为1 Da,因此可减少干扰物成分对定性比对结果的影响。 结论使用配备DPiMS QT离子源的LCMS-9030高分辨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可实现17种有毒物质在人全血样品中的快速筛查并获得良好的数据库比对结果,数据库比对分数在84到100。 设定母离子采集窗口宽度为1 Da并采集MS/MS质谱信息的检测方案,可降低生物样品中含有的干扰物信息的影响。简化样品制备流程,建立3分钟内快速质谱检测方案可应用于生物样品中各类药物、毒物的快速分析。 * 仅供研究使用。不适用于诊断程序。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3250万!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纳米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采购项目
    一、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纳米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29-244OIT300852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杨帆 陈小舫 任伟松项目联系电话:021-64318161/010-68290551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采购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采购单位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采购单位联系方式:全老师 021-69906570代理机构联系方式:代理机构: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代理机构联系人:杨帆 陈小舫 任伟松,021-64318161/010-68290551 yzjiao@oitc.com.cn代理机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互联网金融中心20层二、采购项目内容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受招标人委托对下列产品及服务进行国际公开竞争性招标,于2024-01-02在中国国际招标网公告。本次招标采用传统招标方式,现邀请合格投标人参加投标。1、招标条件项目概况:纳米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 1套资金到位或资金来源落实情况:已落实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的说明:已具备2、招标内容招标项目编号:0729-244OIT300852招标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纳米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采购项目项目实施地点:中国上海市招标产品列表(主要设备):序号产品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规格备注1纳米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1详见具体技术参数部分无3、投标人资格要求投标人应具备的资格或业绩:无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不接受未领购招标文件是否可以参加投标:不可以4、招标文件的获取招标文件领购开始时间:2024-01-02招标文件领购结束时间:2024-01-09是否在线售卖标书:否获取招标文件方式:现场领购招标文件领购地点:登陆“东方招标”平台(http://www.oitccas.com/)注册并购买招标文件售价:¥600/$1005、投标文件的递交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2024-01-23 13:30投标文件送达地点: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19号8号楼13楼会议室开标地点: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19号8号楼13楼会议室6、投标人在投标前应在必联网(https://www.ebnew.com)或机电产品招标投标电子交易平台(https://www.chinabidding.com)或中国国际招标网(http://chinabidding.mofcom.gov.cn)完成注册及信息核验。评标结果将在必联网和中国国际招标网公示。7、联系方式招标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联系人:全老师联系方式:021-69906570招标代理机构: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互联网金融中心20层,邮编:100080联系人:杨帆 陈小舫 任伟松联系方式:021-64318161/010-68290551 yzjiao@oitc.com.cn8、汇款方式:招标代理机构开户银行(人民币):招商银行北京西三环支行招标代理机构开户银行(美元):交通银行北京分行阜外支行账号(人民币):862081657710001账号(美元):110060239012015620014三、预算金额:预算金额:3250.000000 万元(人民币)
  • 岛津发布原位探针电喷雾离子源DPiMS-8060新品
    p style="text-align: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pic/159d68d7-ca0f-467f-bd56-3f7a7c6d1b9a.jpg!w400x400.jpg" alt="岛津原位探针电喷雾离子源DPiMS-8060"//pp style="text-indent: 32px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可以用于不同领域,对于复杂基质中痕量分析物进行限定性确证和可重复性定量,如临床研究,法医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环境分析及食品和饮品检测等广泛领域。岛津/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LC-MS/M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结合了世界先进的岛津/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UHPLC/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系统的色谱分离能力,并应用岛津独有的超快速技术(/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UFM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技术),其中包括超快速/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MRM/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测定,/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MS/M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采集和超高速正负极切换,使/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LC-MS/M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能以超快速的性能获得大幅度的分析通量提高。/span/pp style="text-indent: 32px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在此基础上,岛津推出原位探针电喷雾离子源——/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PESI/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Probe Electro Spray Ionizatio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 "1/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可用于岛津/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LC-MS/M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无需样品前处理即可实现简便、快捷的质谱分析。/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PESI/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技术特点:/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1/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高性能的样品原位质谱分析。/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2/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无需直接加热,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合物分析。/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3/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有效避免复杂基质对质谱仪的污染。/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Calibri "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适用于各类样本的测定,如:/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1/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体液,如血和尿液。/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2/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组织切片,例如来自实验动物或食品的切片。/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3/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植物样本,如蔬菜和水果。/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应用案例:/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小鼠肝脏/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26/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种代谢产物(氨基酸/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有机酸/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糖)代谢组学分析/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 "2/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span/pp style="text-indent: 32px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在该例实验中,代谢产物(/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26/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种组分)如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的离子对参数用于小鼠肝脏的代谢组学分析。使用/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PESI-M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系统测定由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组织中的主要成分。基于牛磺酸对/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PC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载荷图中群组分离的显著贡献,在模型组和对照组之间观察到显著差异(/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lch' 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检验结果/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p 0.001/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该差异在箱线图中得到了验证。/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br//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由/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CCl4/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诱导急性肝损伤,牛磺酸是模型组和对照组主要差异物质。/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 new="" times="" /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参考文献:/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1/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Kenzo Hiraok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07 21: 3139–3144/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2/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Kei Zaitsu/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nal. Chem. 2016, 88, 3556?3561/span/ppbr//pp创新点:/pp技术特点:1、高性能的样品原位质谱分析。2、无需直接加热,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合物分析。3、有效避免复杂基质对质谱仪的污染。适用于各类样本的测定,如:1、体液,如血和尿液。2、组织切片,例如来自实验动物或食品的切片。3、植物样本,如蔬菜和水果。/pp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40450.htm" style="font-size:22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arget="_blank"strong岛津原位探针电喷雾离子源DPiMS-8060/strong/a/p
  • 3250万!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纳米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采购项目
    一、招标内容招标项目编号:0729-244OIT300852招标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纳米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采购项目项目实施地点:中国上海市招标产品列表(主要设备):序号产品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规格备注1纳米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1详见具体技术参数部分无二、招标文件的获取招标文件领购开始时间:2024-01-10招标文件领购结束时间:2024-01-17是否在线售卖标书:否获取招标文件方式:现场领购招标文件领购地点:登陆“东方招标”平台(http://www.oitccas.com/)注册并购买招标文件售价:¥600/$100三、投标文件的递交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2024-01-31 13:30投标文件送达地点: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19号8号楼13楼会议室开标地点: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19号8号楼13楼会议室四、联系方式招标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联系人:全老师联系方式:021-69906570招标代理机构: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互联网金融中心20层,邮编:100080联系人:杨帆 陈小舫 任伟松联系方式:021-64318161/010-68290551 yzjiao@oitc.com.cn五、汇款方式:招标代理机构开户银行(人民币):招商银行北京西三环支行招标代理机构开户银行(美元):交通银行北京分行阜外支行账号(人民币):862081657710001账号(美元):11006023901201562001
  • 化学所在新型细胞原位荧光探针研究中取得进展
    荧光探针具有敏感性高、选择性好、响应时间短、易于直接观测、便于实时监测等优点,可以在一些特殊的应用体系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新原理的开发和新型探针材料的设计、合成,成为了近年来光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的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荧光传感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新型器件的研究,他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高效的新型荧光探针分子,包括ESIPT类化合物、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和一类新型的三芳基硼类发光分子,并应用于纯水体系中氟离子和汞离子的检测(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29), 4915-4918, Anal. Chem. 2013, 85 (8), 4113-4119.)、宽范围温度的检测等领域(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35), 8072-8076 Adv. Funct. Mater. 2013, 23 (3), 340-345 Chem. Comm. 2014, 50, 2778-2780.)和细胞内的pH值检测等(Chem. Comm. 2014,50, 8787&mdash 8790)。  最近,在前期对三芳基硼化合物的特性研究基础上,研究人员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咪唑盐和醚链的水溶性三芳基硼化合物。该化合物遇ATP后可发生有限的聚集,导致三芳基硼基团周围的环境极性发生显著降低,使三芳基硼的荧光大大增强。该化合物对ATP选择性好、细胞毒性小、渗透细胞膜能力强,并且在细胞内的分散性好,因此可作为活细胞内的ATP探针,对ATP的分布及示踪开展研究。通过荧光显微成像及荧光寿命显微成像等技术,研究人员利用该荧光探针研究了NIH/3T3细胞中ATP的分布及浓度。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30), 7809-7813.)。  图1 利用荧光探针进行ATP 检测原理示意图  图2 共聚焦显微荧光成像,检测细胞内ATP的分布
  • 上海药物所等开发新型复合荧光探针
    p  过氧亚硝酸盐(Peroxynitrite,ONOO-)是由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一氧化氮自由基形成的具有高活性的活性氮物种,是许多体内循环途径的信号传导分子。同时,该分子具有强氧化性,可引起自由基介导的硝化反应,从而会影响生物体内多种生物过程,对脂质、蛋白、DNA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研究表明,过氧亚硝酸盐被认为是包括炎症、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许多疾病的关键致病因子与生物标志物。所以,灵敏、特异性地检测过氧亚硝酸盐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pp  荧光探针有荧光素类探针、无机离子荧光探针、荧光量子点、分子信标等。荧光探针除应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外,在核酸染色、DNA电泳、核酸分子杂交、定量PCR技术以及DNA测序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荧光探针最常用于荧光免疫法中标记抗原或抗体,亦可用于微环境,如表面活性剂胶束、双分子膜、蛋白质活性位点等处微观特性的探测。通常要求探针的摩尔吸光系数大,荧光量子产率高 荧光发射波长处于长波且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 用于免疫分析时,与抗原或抗体的结合不应影响它们的活性。也可用于标记待定的核苷酸片断,用与特异性地、定量地检测核酸的量。/pp  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良好的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胞内生物分析物成像等领域备受化学生物学家的青睐。但开发的小分子荧光检测探针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溶解性大大限制了其在体内环境中的应用。/pp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综合期刊《化学科学》(Chemical Science)在线报道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臧奕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贺晓鹏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蛋白质杂交策略,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荧光探针HSA/Pinkment-OAc。首先,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荧光光谱、SAXS、ITC、分子对接等)验证了复合探针的成功构建,随后,在体外溶液以及细胞实验中验证了该体系对过氧亚硝酸盐的快速、灵敏检测。值得一提的是,该探针进一步被应用于小鼠急性炎症模型中过氧亚硝酸盐异常表达时的检测,与单独荧光探针相比,复合探针的检测性能得到大大提升。研究人员希望该方法可作为一种通用策略,用于改善疾病相关不溶性小分子试剂的溶解性问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3fe3a9b5-05cf-45ea-9c7c-c8aa5065b7ce.jpg" title="W020200326393492078327.png" alt="W020200326393492078327.png"/strongHSA/Pinkment-OAc的构建策略、表征手段(SAXS、Molecular Docking)以及体内成像/strong/pp  该研究工作主要在双方导师的指导下,由上海药物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韩海浩与合作单位Adam C. Sedgwick博士、博士研究生尚莹等协作完成,并得到中科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Jonathan Sessler以及英国巴斯大学教授Tony D. James的指导与支持。相关同步辐射测试与分子对接测试分别得到上海光源BL19U2线站博士李娜与上海药物所研究员于坤千的大力支持。/p
  • 《自然—通讯》:中国团队开发出新型荧光探针
    论文截图9月12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中心储军课题组的最新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研究人员研发了在活细胞内具有12倍荧光变化的高性能基因编码的cAMP绿色荧光探针(命名为G-Flamp1)。该研究结合显微成像和光纤记录等技术,实时高灵敏监测了果蝇和小鼠等模式生物在特定行为过程中特定神经元的cAMP信号时空动力学变化,探索了cAMP动力学与动物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Nature Methods的审稿人在审稿过程中对该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G-Flamp1探针具有非常棒的性质,在荧光探针的性能上具有很大的提升,该探针打开了很多有趣的cAMP信号研究的大门,是非常及时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深圳先进院储军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深圳先进院助理研究员王亮博士及北京大学邬春灵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细胞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绝大部分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不断地接受周围环境的信号,并将其转变为细胞内相应分子(如蛋白质、有机小分子、离子、DNA和RNA等)的数量、分布和活性状态的变化,从而改变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学功能等。该过程的异常则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因此,科学家们往往通过检测上述关键分子的时空变化来理解细胞的功能,并阐明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取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环磷酸腺苷(cAMP)作为研究目标。cAMP可传递细胞表面多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信息,在学习与记忆、药物成瘾、运动控制、免疫、肿瘤、代谢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活细胞和活体水平的cAMP分子浓度变化的高时空分辨率荧光成像是解析cAMP信号通路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发高灵敏的cAMP荧光探针成为研究复杂生物过程的关键。”论文通讯作者储军研究员表示。与非基因编码探针(染料和材料类)相比,基因编码探针像正常蛋白质一样,可以定位到生物体特定细胞或特定细胞亚结构,具有低毒性、低背景、可遗传等优点,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现有的50多个基因编码的cAMP荧光探针要么灵敏度低(荧光变化最大只有1.5倍),要么荧光亮度较暗,很难监测活体中微弱的内源性cAMP变化,极大地限制了生理和病理状态下cAMP分子调控机理和功能的研究。为了开发适用于活体检测的高灵敏度探针,研究人员将环化重排绿色荧光蛋白(cpGFP)插入细菌MlotiK1通道蛋白的cAMP结合结构域(mlCNBD)中。经过插入位点筛选、连接肽优化、荧光蛋白及感应模块优化,得到了具有高亮度、高灵敏度、合适亲和力和快响应速度等特征的高性能基因编码cAMP绿色荧光探针G-Flamp1。特别的,该探针在活细胞中的荧光变化可达12倍,是目前少数几个在10倍以上的荧光探针之一。随后,研究人员将G-Flamp1探针应用在果蝇这一模式生物中。果蝇脑部蘑菇体(mushroom body)的Kenyon细胞中cAMP信号通路在气味相关的记忆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人员首先获取了Kenyon细胞中表达G-Flamp1探针的转基因果蝇,然后利用双光子成像发现,果蝇受到气味或电击刺激时,蘑菇体不同子区域呈现不一样的cAMP信号时空变化,暗示不同子区域可能在联想性学习中起着相对独立的作用。为验证G-Flamp1探针在活体动物中检测cAMP 动态变化的实用性,研究人员利用腺相关病毒在小鼠运动皮层中共表达绿色G-Flamp1探针和红色jRGECO1a钙探针。活体双光子成像揭示了跑步运动中细胞特异性的cAMP信号,并与钙信号无明显相关性。这反映了小鼠运动时大脑皮层M1神经元反应的异质性。最后,研究人员在小鼠大脑深部的伏隔核(NAc)脑区中表达G-Flamp1探针,并利用光纤记录听觉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任务中该脑区cAMP信号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训练的熟练,小鼠得到奖赏时cAMP信号幅度在降低,而听到相应声频信号时cAMP信号幅度在升高;该特性与多巴胺信号类似,暗示多巴胺释放引起了cAMP信号。因此,G-Flamp1探针的高信噪比和高时间分辨率能够高灵敏检测到活体小鼠中内源性cAMP信号的动态变化。综上所述,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活体检测的cAMP荧光探针,并初步揭示了果蝇和小鼠等模式生物在特定行为过程中特定神经元的cAMP信号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理解cAMP信号的调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与广泛使用的钙离子探针GCaMP相比,G-Flamp1才仅仅只是开始,目前已有几十家国内外实验室在使用G-Flamp1,未来将会有更多实验室利用G-Flamp1来研究复杂的生物学问题。”论文通讯作者储军研究员表示。在未来研究中,研究团队将进一步提高探针性能,开发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下一代高灵敏cAMP探针,并利用其揭示活细胞和活体中cAMP信号的规律、调控机制及生物学功能。与此同时,结合高内涵药物筛选平台,研究团队开发的新型探针也将尝试应用于针对GPCR受体的药物筛选,以期发现更多的具有临床价值的GPCR药物。
  • 我国研究者成功合成荧光探针新材料 可用于金属定量检测
    记者日前从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获悉,该学院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合成了2个罕见的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该材料可作为荧光探针高效检测铁离子等金属离子浓度,可为皮肤病和贫血症等疾病中Fe3+的定量分析以及环境中Fe3+的监测提供简单、高效的检测方法。  “传统荧光探针存在荧光信号不强、选择性差、灵敏度低、回收困难等问题,而金属—有机骨架荧光探针在用于金属离子检测方面,具有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刘建强说。  刘建强说,该研究以分子工程学为依据,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方法合成了2个罕见的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该新型材料对不同浓度的离子进行探测后,对于铁离子和重铬酸根离子表现出了特殊的敏感性,荧光强度出现了快速的降低,并对二氧化碳有选择性吸附作用。  在探索合成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规律的基础上,该团队将该材料应用于荧光探针领域,对金属离子可进行高效检测。“检测极限值越低代表灵敏度越高,检测效果也越好。以铁离子的检测而言,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做成的荧光探针检测限度,远优于传统材料。”刘建强说。  “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探针材料,表现出对铁离子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在荧光探针和生物标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李宝红说。  此研究由该学院博士刘建强和西北大学博士侯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博士斯图尔特巴顿等完成。相关科研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ChemPlusChem》上。
  • 中国科学家开发新型胰岛素分泌监测荧光探针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和胰岛素分泌紊乱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驱动因素。胰岛素分泌是一个精细的动态调控过程,如何可视化胰岛素分泌过程,揭示胰岛素分泌调控机制是胰岛生物学领域的难点问题。胰岛素在β细胞内与高浓度锌离子形成晶体结构,因此采用不透膜的锌离子荧光探针可标记胰岛素/Zn2+晶体,从而指示胰岛素囊泡分泌。但目前已开发的锌离子荧光探针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该技术在生理、病理情况下的应用:一是探针亲和力过高,导致胰岛内非囊泡分泌信号较强;二是探针发射波长较短,无法与其他荧光探针联用;三是探针生物相容性差、光毒性较强,无法长时间记录胰岛素分泌过程。近日,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ed- and Far-Red-Emitting Zinc Probes with Minimal Phototoxicity for Multiplexed Recording of Orchestrated Insulin Secretion”的研究论文,通过对传统不透膜锌离子探针进行基团替换、化学结构调整,并采用全新的late-stage N-alkylation(在最后的合成阶段进行N-烷基化)合成策略,开发了一系列低亲和力、不透膜的红色和远红发射的锌离子探针,实现多色、多维、长时程胰岛素分泌监测。该研究为胰岛内分泌和2型糖尿病生理、病理机制研究,以及治疗胰岛素分泌异常疾病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技术。注:此研究成果摘自《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109510
  • 中科院在SERS光纤探针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四室研究员孟国文课题组与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毛庆和课题组合作,在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的光纤探针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基于静电吸附原理,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普适的组装方法,将多种具有等离激元特性的带电金属纳米结构组装到锥形光纤探针表面。该结构可用作SERS光纤探针,对污染物的远程、便携式在线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结果发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17247?17254上。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污染物的高通量、远程实时SERS检测开辟了新途径,其核心思想是将高SERS活性纳米结构耦合到光纤探针表面,并集成到便携式光纤拉曼光谱仪上,通过采集并检测污染物的SERS信号,实现污染物便携快速检测。为了实现此目的,研究人员发展了涂拉法、光化学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将贵金属纳米结构沉积到光纤探针上。然而,这些研究方法制备的SERS光纤探针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涂拉法,SERS活性纳米结构在光纤表面的附着力较弱,在液体样品中容易扩散,进而影响到检测信号的稳定性 对于物理气相沉积和激光诱导的光化学沉积法,由于受限于制备过程,难以精确调控纳米结构的形貌和尺寸,无法优化其局域电磁场增强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不能保证SERS检测污染物的灵敏度。  针对上述问题,孟国文课题组和毛庆和课题组合作,采用静电组装法(如下图),将带有正/负电性的贵金属纳米结构组装到硅烷偶联剂修饰的锥形光纤表面,构筑了一种高效的SERS光纤探针。首先,在基于液相法构筑形貌可控的纳米结构的过程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纳米结构呈现出可控的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如带有正/负电、亲/疏水性等。其次,光纤主要成分是氧化硅、表面有大量羟基,易于与硅烷偶联剂通过形成Si-O-Si键耦合 同时硅烷偶联剂末端具有一个官能团,使光纤整体富有特定的功能性。因此,对于带负电的纳米结构(如柠檬酸根保护的金纳米球),选取带氨基的硅烷偶联剂修饰光纤 反之,对于带正电的纳米结构(如CTAB保护的金纳米棒),采用带羧基的硅烷偶联剂修饰光纤,可实现贵金属纳米结构在光纤表面的有效组装。比如,可将多种不同形貌及光学特性的SERS活性纳米结构(金纳米球、金纳米棒、金@银核壳纳米棒和立方银)可控组装到光纤表面。这种SERS光纤探针具有稳定性高(相对信号偏差低于3%)、面向光纤种类多(适用于单模、多模、D型和微纳光纤等)及灵敏度高等优势,对农残甲基对硫磷的敏感度达到10纳摩尔。相关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发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杂志上。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左:带电纳米结构组装到锥形光纤探针上的示意图。中:纳米立方银组装到光纤前后的光学照片及扫描电镜照片。右:SERS光纤探针在分析物溶液中及空气中的SERS信号。
  • 新一代核探针信号探测系统研制成功
    记者近日获悉,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新一代多功能核探针信号探测与数据获取系统。项目组负责人李晓林介绍,“该系统具有全元素分析、三维成像和微器件制作等三大功能”,可在中科院核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扫描核探针上,同时开展微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卢瑟福背散射、质子激发伽马射线分析、弹性反冲分析和扫描透射离子显微成像等分析以及质子束刻写微器件加工。  他们研制了4LB-I多站多参量数据采集与束流扫描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扫描核探针多站多参量数据采集与束流扫描这一关键核心系统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问题。
  • 扫描力探针技术在能源纳米技术研究中大有可为
    p  能源纳米技术,泛指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尺度的特征效应构筑能源纳米器件,致力于解决可再生能源转化和存储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目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交叉领域。能源纳米器件显著区别于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其工作机制决定于器件中电子、空穴和离子等载流子的长程传输过程,其传输过程常与化学转化相耦合,并且不同于传统化学反应中电子被局域在原子核附近。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发展的扫描力探针显微术(SFM)从最初的形貌扫描工具,逐步发展成了可探测力学、电学、热学、磁学、光学和化学等性质的多模式功能成像技术,同时结合其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适应于复杂环境的原位工况成像能力等优势,被广泛用于能源纳米器件工作机理的研究。/pp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陈立桅团队,长期致力于能源纳米器件界面形貌、化学结构和电子过程的扫描力探针研究,目前已在Acc. Chem. Res,Nat. Commun.,JACS,Adv. Mater.,Joule,Nano Lett.,Nano Energy 等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近日,受邀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撰写题为Functional Scanning Force Microscopy for Energy Nanodevices 的综述文章(DOI: 10.1002/adma.201802490),聚焦近年来能源纳米器件的扫描力探针技术的研究进展。/pp  该综述首先介绍了扫描探针各种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基本的形貌成像模式开始(图1),依次介绍纳米力学模式、化学成像模式、载流子探测模式和时间分辨成像技术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各种扫描力探针功能成像模式在能源转换器件,如有机光伏电池和有机-无机钙钛矿电池中的进展。该部分重点突出了原位工况研究器件内部界面动态演化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挑战(图2)。在第三部分中,该综述介绍了以锂离子电池为典型代表的能源储存器件中固态电解质中间相(SEI)的形貌、力学性质、化学组分在电池循环中的演变,及其与电池循环性能的关联(图3)。该类器件区别于能源转换器件的主要特点是器件行为决定于离子的传输,因此推动了一系列探测离子运动的功能成像模式的发展。最后,该综述总结了扫描力探针技术在能源纳米技术发展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时指出进一步提高测量分辨率和测量精度对于推动能源纳米技术领域革新具有重要意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此综述和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内外合作者的大力支持,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先导专项和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苏州纳米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2011计划)以及苏州纳米所的经费资助与研发条件支持。br/img title="1.jpg" alt="1.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3077aae7-37fa-4433-af33-770f8402160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图1.扫描力探针技术原理图,通过针尖扫描过程中是否振动将扫描力探针技术分为非振动模式(a)和振动模式(b)两大类br/img title="2.jpg" alt="2.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611aebf3-4b8d-49b6-9176-fdacae6f7a8e.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图2.原位工况研究有机光伏器件和有机-无机钙钛矿光伏器件能级结构的演变br/img title="3.jpg" alt="3.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b1bdb1ed-c242-4cdc-952b-b2a6033070e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图3.锂离子电池SEI形成原理示意图及其形貌变化的原位表征/ppbr//p
  • 阿美特克发布电化学柔性探针新技术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6年6月14日,阿美特克集团科学仪器部在北京分公司召开“VersaSCAN微区电化学技术交流会”,并在此交流会上发布新技术——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柔性探针技术,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此次交流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df310fa7-7498-4447-9824-d8d13bc1311e.jpg" title="现场.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交流会现场/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23d87ea2-0dc1-4803-b034-50c862613922.jpg" title="john.jp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阿美特克公司科学仪器部微区电化学产品经理John Harper 博士/strong/pp  John Harper 博士为与会者详细介绍了此次发布的新技术。此次发布的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柔性探针技术专用于“普林斯顿应用研究VersaScan”产品的柔性接触和等距测试,是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物理和电分析化学实验室(LEPA-EPFL)Hubert Girault教授课题组经数十年的研究而实现的。阿美特克科学仪器部与该实验室签署了独家合作协议,集成并销售其柔性探针技术。柔性探针使得广大研究者可同时进行等距离和等高模式的SECM测试,可分离3D表面电化学活性响应图中表面物理形貌和电化学响应的贡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8b8cff7a-e52b-499e-a9c8-7301f57e1cc4.jpg" title="未标题-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柔性探针/strongbr//pp  与市场上常用的硬性探针相比,柔性探针具有以下优势:1)柔性探针等距SECM无需额外增加昂贵的控制与测量硬件 2)测量时无需为达到控制距离而预先测试样品表面的地形地貌 3)探针设计为与样品进行柔性接触,当与样品表面接触时,探针会发生柔性弯曲,避免探针自身被划伤以及探针对样品表面的损害 4)常规技术中硬性探针和样品直接接触会导致表面易损样品被损坏,如人体组织等。而柔性探针技术接触样品的接触力仅为常规硬接触探针的千分之一。/pp  未来,阿美特克集团科学仪器部与LEPA-EPFL还将共同致力于实现其它探针材料与技术的商业化,希望SECM柔性探针技术能帮助SECM成为标准电化学测试利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2e21944f-8e7c-4060-bf35-cf3d26b32e96.jpg" title="颁奖.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阿美特克公司科学仪器部亚洲区经理杨琦女士(左)和浙江大学刘艳华博士(右)/strong/pp  为鼓励更多的用户致力于微区电化学的研究,此次交流会特设“普林斯顿应用研究微区电化学优秀论文奖”。本次奖项颁发给了浙江大学刘艳华博士,以表彰其使用VersaScan微区电化学测试系统在涂装材料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由阿美特克公司科学仪器部亚洲区经理杨琦女士为其颁奖。/pp  随后的技术交流过程中,John Harper 博士、刘艳华博士和厦门大学林昌健教授针对微区电化学的技术和应用为大家进行了分享。/pp  VersaScan微区电化学测试系统是一个模块化配置的系统,可实现现今所有微区扫描探针电化学技术以及激光非接触式微区形貌测试,包括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扫描振动电极测试、扫描开尔文探针测试、微区电化学阻抗测试、扫描电解液微滴测试、非触式光学微区形貌测试等。此次发布的柔性探针技术主要针对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目前阿美特克可提供有效直径15um的柔性碳探针。John Harper 博士还重点介绍了柔性探针技术的应用案例,包括癌细胞成像和黑色素瘤的分期变化(如皮肤癌)、电子应用-电沉积和成像、电催化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42c2696e-55a0-4b85-a413-b27b8d2fcd46.jpg" title="刘.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浙江大学刘艳华博士/strong/pp  刘艳华博士介绍了扫描振动电极测试技术在涂层金属腐蚀研究中的应用。刘博士主要介绍了两项工作:一是采用电沉积技术合成了负载缓蚀剂的超疏水二氧化硅薄膜 二是构建了基于硅烷修饰的E-Sio2薄膜和环氧树脂的新型防护体系。在此两项工作中均利用了扫描振动电极测试技术来表征其微区耐腐蚀性能,与其它表征手段结果均有较好的吻合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6/insimg/57ccfb9f-0203-43e8-9257-ca5e1f843bb5.jpg" title="林.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厦门大学林昌健教授/strongbr//pp  据了解,林昌健教授自1979年开始研究微区电化学技术,至今已有37年。林教授认为微区电化学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一是科研需求,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应用此技术使其成为热门研究领域 二是科技发展,科技水平的发展也使微区电化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未来,微区电化学技术发展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探针技术的发展。林教授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新型探针。林教授发现,在空间分辨率足够高的情况下,除电流、电压信号外, pH值和氯离子浓度也可以很好的表征局部腐蚀程度,故其团队开发了可测量pH值和氯离子浓度的探针。未来此探针有望集成到VersaScan微区电化学测试系统上。/pp style="text-align: right "(编辑:李学雷)br//p
  • 黄伟国团队开发基于菲啶的多功能荧光探针分子
    利用荧光探针监测微环境在细胞成像、疾病诊断、材料缺陷跟踪和高分辨传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多数荧光分子只能检测微环境中的一种或几种分析物或物理参数,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动态复杂微环境中的应用。开发可检测多种分析物或物理参数的荧光探针不但可用于监测多种微环境,还能提供更全面的微环境信息,实现实时监测微环境的动态变化。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黄伟国团队设计开发了基于菲啶的荧光探针分子:B1,F1,和T1。B1由菲啶和吡咯单元融合,表现出一维线性的分子构型。F1含有三个B1单元,中间以苯环为核进行连接,呈现出二维的刚性平面共轭分子构型。T1含有四个B1单元,中间以1,3,5,7-环辛四烯(COT)为核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三维的动态共轭分子构型。基于COT的特性,T1可发生由马鞍形三维分子构型和平面二维分子构型的动态转变。由于三个分子均含有菲啶单元,因而可和多种分子形成Polar-π相互作用,展现出反刚致变色行为。菲啶单元上的 “N” 杂原子可对微环境中质子和离子进行响应。在极端高压下,三者均展现出荧光发射红移,其中以F1荧光红移程度最为明显(高达163nm),并实现了有机荧光分子鲜有的全彩“压致变色现”象。在细胞成像方面,F1和T1选择性地对细胞核进行染色,而B1主要对细胞质进行染色。该研究为具多重响应的荧光探针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并在信息安全、细胞内传感、早期诊断及“靶向选择性” 治疗方面具潜在的应用前景。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等的支持。多功能荧光探针在微环境检测方面的应用
  • 长春应化所小分子探针生物分析领域获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聪课题组系统考察了平面芳环有机小分子探针的荧光特性及其与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对探针自组装体的集聚-解集聚平衡的精细调控,发展了一种高选择性、灵敏、方便的蛋白质生物分析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王斌、于聪: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1485–1488)上。   蛋白质的灵敏检测在基础研究、环境分析和医学诊断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抗原-抗体检测蛋白质具有很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是应用最多的方法。核酸适配体是通过SELEX(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过程进行体外筛选得到的寡核苷酸。与抗体类似,核酸适配体也可以与目标分子特异性地结合。利用适配体建立新的分析检测方法是近年来生物及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相对于抗原-抗体检测法有许多优势:核酸适配体可以通过化学方法体外合成,且费用低廉;可以识别更多的目标物;可以很容易地标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适于长时间保存。   研究人员合成了具有独特的可p-p紧密堆积的荧光生色团的阳离子二萘嵌苯衍生物,并利用核酸适配体可以诱导探针分子集聚导致荧光猝灭的现象,及适配体与蛋白质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对探针自组装集聚的精细调控,构建了一种检测蛋白质的新方法。   长春应化所研究人员在小分子探针诱导自组装领域已取得系列研究成果,相关工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 Proc. Natl. Acad. Sci. USA, Chem. Commun., Organic Letters, Analyst等杂志上。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百人计划启动基金、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基金的支持。
  • 电子探针丨带您走进光纤的微观世界-低损耗光纤
    导语信息关乎一切,为满足信息化数字化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目标和要求,国家层面在算力枢纽、大数据和云计算集群、“东数西算”等工程作了资源调配和长远的规划。用户层面对高质量视频和数据传输需求、对低时延的更苛刻要求、5G技术使用的接入,以及千兆光纤入户规划,对超高速互联网接入的追求似乎永无止境。低损耗光纤的研究正是为了满足高质量的数据接入需求。岛津电子探针通过搭配52.5°高取出角和全聚焦晶体波谱仪,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征,可以为光通信企业及研究院的产品生产、研发、技术突破等方面,如未来的多芯或空芯的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光纤损耗小科普光纤损耗是指每单位长度上的信号衰减,单位为dB/km。光纤损耗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传输距离或中继站间隔距离的远近,对光纤通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光纤之父高锟博士提出:光纤的高损耗并不是其本身固有的,而是由材料中所含的杂质引起的。之后,科研人员和光通信企业开始致力于光纤损耗降低的课题研究。根据光纤损耗,把光纤大致分为普通光纤、低损耗光纤、超低损耗光纤三类,其中,&bull 普通光纤衰减为0.20dB/km左右,&bull 低损耗光纤衰减小于0.185dB/km、&bull 超低损耗光纤的衰减小于0.170dB/km。长久以来,国外厂商在低损耗和超低损耗光纤的研究中保持领先地位。现在国内新建主干网络以及骨干网的升级改造中已有大规模低损耗光纤的部署。岛津电子探针的特点岛津电子探针EPMA通过配置统一四英寸罗兰圆半径的、兼具灵敏度和分辨率的全聚焦分光晶体,以及52.5°的特征X射线高取出角,使之对于微量元素的测试更具优势,不会错过微量元素的轻微变化。【注:从微米级别空间尺度产生的元素特征X射线经过全聚焦晶体衍射后还会汇聚到微米级别范围,不会有检测信号的损失,也无需在检测器前开更大尺寸的狭缝,从而具有更高的特征X射线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注:高取出角可获得特征X射线试样在基体内部更短的穿梭路径,减少基体效应的影响,即更少的基体吸收更少的二次荧光等,从而具有更高的特征X射线检测灵敏度。】在远距离传输中,由于光纤材料的吸收(材料本征的紫外和红外吸收以及金属阳离子和OH-等杂质离子吸收)和散射、光纤连接以及耦合等方面造成的衰减问题难以避免,低损耗光纤的推出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骨干网改造、超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过程中,低损耗(Low-loss optical fiber, LL)、超低损耗(Ultra-low-loss optical fiber, ULL)光纤已有大规模部署。我们使用岛津电子探针EPMA-1720测试了两种低损耗光纤。&bull 第一种光纤为单模光纤,纤芯直径10μm,掺杂Ge+F。低损耗光纤元素分布情况测试结果如下:&bull 第二种光纤纤芯为比较高纯度的SiO2,在包层区掺氟降低折射率,未掺杂常规元素Ge。定量元素线、面分布特征分析见以下系列图。超低损耗光纤元素分布情况测试结果如下:结语信息通信是重要的国家级基础设施,通信光纤建设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高质量数据通信要求都在不断提高。目前骨干超高速400G、800G乃至1T的工程规划都给光通信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研发和生产亦是永无止境。岛津电子探针有着高灵敏度和高元素特征X射线分辨率的特性,能够为光通信企业及研究院的产品开发、技术突破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检测和分析手段。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广东医科大学合成新型探针材料可快速检测贫血症
    日前从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获悉,该学院通过国际合作,成功合成了2个罕见的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该材料可作为荧光探针高效检测铁离子等金属离子浓度,可为皮肤病和贫血症等疾病中Fe3+的定量分析以及环境中Fe3+的监测提供简单、高效的检测方法。  “传统荧光探针存在荧光信号不强、选择性差、灵敏度低、回收困难等问题,而金属—有机骨架荧光探针在用于金属离子检测方面,具有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刘建强说。  刘建强说,该研究以分子工程学为依据,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方法合成了2个罕见的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该新型材料对不同浓度的离子进行探测后,对于铁离子和重铬酸根离子表现出了特殊的敏感性,荧光强度出现了快速的降低,并对二氧化碳有选择性吸附作用。  在探索合成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规律的基础上,该团队将该材料应用于荧光探针领域,对金属离子可进行高效检测。“检测极限值越低代表灵敏度越高,检测效果也越好。以铁离子的检测而言,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做成的荧光探针检测限度,远优于传统材料。”刘建强说。  “纳米孔稀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探针材料,表现出对铁离子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在荧光探针和生物标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李宝红说。  此研究由该学院博士刘建强和西北大学博士侯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博士斯图尔特巴顿等完成。相关科研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ChemPlusChem》上。
  •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新型高灵敏钙信号荧光蛋白探针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章晓辉团队、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友军团队与中国科学技大学教授唐爱辉团队合作开发构建了一类新型的检测钙信号的荧光蛋白探针“尼莫”(NEMO),该探针具有更强和更精准的定量测定性能。近日,该成果在线发表于期刊《自然-方法》。生命体的许多活动都离不开钙离子(Ca2+)信号分子。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时空变化被称之为钙信号,它控制或调节各种细胞生命活动。开发灵敏和精准的钙信号检测探针工具对探究生命活动相关的信号机制和规律至关重要。在相关领域内被广泛应用的钙探针主要包括有机小分子类探针和遗传编码的(荧光)蛋白探针(GECIs)。目前最被广泛应用的单荧光GECI工具为GCaMPs系列,它由钙感知和荧光反应两大模块组装构建而成。其中,钙感知模块包含钙结合蛋白(如钙调蛋白CaM)及其靶肽(如M13/RS20),产生荧光变化的模块为环化重排的绿色荧光蛋白cpGFP。科学家们发现,通过改变CaM、M13与GFP三个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连接短肽及互作界面中的关键氨基酸等方式,可改善GECIs的表现。因此,在2001年最初构建的GCaMP1版本上多次迭代改造后,至2023年最新发展的GCaMP8系列具备了显著改善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但它们的反应幅度,即对钙信号大小的分辨率和线性动态范围始终有待提高。对此,合作团队采用了全新策略构建的新型高灵敏钙离子探针。从增强GECI对钙离子浓度变化的的荧光反应大小出发,合作团队采用亮度更高的新型荧光蛋白mNeoGreen(mNG)来替换广泛使用的cpGFP,结合多种设计及优化策略组合,构建了含几十个候选复合分子的GECI库,并通过系统的钙离子成像筛选和体外鉴定后,最终获得到了一组名为NEMO的新型GECI探针。与现有的GCaMP系列探针相比,NEMO探针的灵敏度及钙响应幅度有了显著提升,在领域中首次实现GECI探针对细胞内钙信号的反应幅度超过100倍;同时具有更好的抗光淬灭能力与pH稳定性,并能实现对钙离子水平的绝对定量检测。合作团队进一步在对非兴奋性细胞系、分离培养的大鼠神经元、小鼠脑内神经元在体双光子激光成像和深部脑区光纤记录等测试中发现,相比于最新或最广泛使用的GCaMP8s或GCaMP6s,NEMO系列对胞内钙信号的反应速度相当,但更灵敏并具更高的信噪比,且反应幅度提高达约10倍之多。
  • 《Nature Methods》|新型高灵敏钙信号荧光蛋白探针被成功研发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章晓辉团队、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友军团队与中国科学技大学教授唐爱辉团队合作开发构建了一类新型的检测钙信号的荧光蛋白探针NEMO,具有高灵敏度和反应能力,对钙信号的动态分辨范围有了很大提升。荧光探针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开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科学家正在医学、制药和绿色生物技术等领域都有应用,荧光探针在很多情况下被描述为荧光化学传感器,荧光探针是具有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的小分子,通常是更长的波长(称为荧光的过程),用于研究生物样品。 这些分子可以附着在目标分子上,作为荧光显微镜分析的标记,也称为荧光团。细胞中的一些蛋白质或小分子是天然荧光的,这称为内在荧光或自发荧光,比如绿色荧光蛋白 (GFP)。 蛋白质、核酸、脂质或小分子可以用外在荧光团(一种荧光染料)标记,它可以是小分子、蛋白质或量子点。遗传编码钙离子指示剂(genetically encoded calcium indicators,GECIs),是一种新型的钙离子指示剂,它可以实现在体实验中对钙离子的长时程检测和实时动态检测,并且还可以借助细胞器的特异性定位信号表征某些特定的亚细胞结构的钙离子变化情况。目前常用的荧光蛋白指示剂有Cameleons、TN-XXL、GCaMP、Pericams和Camgaroo等。GCaMP系列蛋白(Single-fluorophore)特别是GCaMP6系列蛋白是最主要的钙离子指示剂。与GCaMP6s相比,NEMOs能够检测到体内SBR峰高2倍、中位SBR峰高4倍的神经元的单动作电位,从而优于大多数现有的最先进的GECIs(蛋白探针)。科学家们发现,通过改变CaM、M13与GFP三个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FF0C,连接短肽及互作界面中的关键氨基酸等方式,可改善GECIs的表现。合作团队采用了全新策略构建的新型高灵敏钙离子探针。从增强GECI对钙离子浓度变化的的荧光反应大小出发,合作团队采用亮度更高的新型荧光蛋白mNeoGreen(mNG)来替换广泛使用的cpGFP,结合多种设计及优化策略组合,构建了含几十个候选复合分子的GECI库,并通过系统的钙离子成像筛选和体外鉴定后,最终获得到了一组名为NEMO的新型GECI探针。在领域中首次实现GECI探针对细胞内钙信号的反应幅度超过100倍;同时具有更好的抗光淬灭能力与pH稳定性,并能实现对钙离子水平的绝对定量检测。科学家们用与gcamp6兼容的成像装置检查了在电场刺激下离解大鼠神经元中NEMO传感器的反应(Figure 3)。我们观察到,所有NEMO传感器都能够检测到由单个动作电位(AP)引发的Ca2+信号(Figure 3a),其峰值SBR大约是gcamp6或gcamp6的两倍。NEMOf足以区分频率高达5 Hz的神经元反应(图3b)。总的来说,NEMO传感器可以作为监测哺乳动物细胞、组织或体内以及植物中Ca2+动态的首选工具。
  • 福建物构所稀土纳米探针荧光免疫分析研究获进展
    镧系解离增强荧光免疫分析技术(DELFIA)作为目前最灵敏的荧光生物检测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医疗领域已获得广泛的商业应用。商用的DELFIA试剂盒采用传统的分子探针如稀土螯合物作为标记物,存在着稀土离子标记比率低(最高10~30个稀土离子)、光化学稳定性差和价格昂贵等缺点。与稀土螯合物相比,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高、可修饰性好、潜在生物毒性低等优点,是目前普遍看好的新一代荧光生物标记材料。然而,由于稀土离子4fN电子组态间的禁戒跃迁特性,直接利用稀土离子自身的敏化发光无法达到高灵敏检测的需求。因此,科学家设想能否结合DELFIA技术,将稀土纳米晶作为纳米探针替代分子探针稀土螯合物,利用纳米晶高度浓缩的稀土离子(每个纳米晶含成千上万个稀土离子)来提高其标记比率,并借助DELFIA增强液将纳米晶溶解生成大量强发光的稀土胶束,从而达到提高发光与检测灵敏度的目的。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ldquo 973&rdquo 计划和重大科学仪器开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创新国际团队项目等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陈学元研究小组和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明东研究小组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稀土纳米晶溶解增强的荧光免疫分析技术(DELBA)。该技术沿用了商用DELFIA的操作流程,简单地以稀土纳米探针替代分子探针稀土螯合物,利用稀土纳米晶高度浓缩的稀土离子提高其标记比率,极大地增强了体系的发光与检测灵敏度。项目组通过高分辨荧光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以~9 nm NaEuF4为纳米荧光探针和&beta -萘甲酰三氟丙酮(&beta -NTA)为增强剂,揭示了稀土纳米晶溶解增强的发光机理,并实现了对人体广谱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的高灵敏DELBA检测,检测极限达0.1 pg/mL,比商用DELFIA试剂盒降低了近3个数量级,为迄今CEA检测最优值。进一步地,该团队利用发展的DELBA技术测试了肿瘤医院20例血清CEA值,结果与商用DELFIA试剂盒基本一致,并通过测定变异系数、回收率等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上述工作以通讯形式于8月11日在线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DOI: 10.1002/anie.201405937),并申请了中国和PCT国际发明专利。  此前,该团队在基于稀土纳米荧光探针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面已取得系列研究进展。例如,利用LiLuF4:Yb3+,Er3+上转换纳米荧光探针实现了对疾病标志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 亚单位(&beta -hCG)的上转换荧光(UCL)检测(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1252 Frontispiece) 利用超小CaF2: Ce3+/Tb3+纳米荧光探针实现对人体肿瘤标志物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的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传递(TR-FRET)检测(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6671)。  基于稀土纳米探针的溶解增强荧光免疫分析原理示意图:a-传统DELFIA b-新技术DELBA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