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红外导航监测仪

仪器信息网红外导航监测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红外导航监测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红外导航监测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红外导航监测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红外导航监测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红外导航监测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红外导航监测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红外导航监测仪相关的资讯

  • 近红外荧光成像导航手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复旦大学化学系张凡教授课题组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徐丛剑教授团队合作,利用近红外探针实现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导航卵巢癌实体瘤和转移灶的精准切除,此方法有望在临床上用于腹腔恶性转移肿瘤的精准手术导航。7月24日,相关研究论文以《活体内自组装的近红外二区纳米探针用作增强卵巢癌转移灶的手术导航》(“NIR-II Nanoprobes in-vivo Assembly to Improve Image-guided Surgery for Metastatic Ovarian Cancer”)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 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 2898)。复旦大学化学系博士生王培园为论文第一作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手术切除通常是恶性肿瘤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外科医生触诊和目视检查并不足以确保区分恶性和正常的组织类型,因此可能导致不完全切除或健康组织不必要切除。相比于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手术中视觉检查及触诊,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由于其即时性、高分辨率、高特异性等检测优势,为精准手术导航技术领域提供了较好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可见光区(400 - 750 nm)和近红外一区(NIR-I, 750 - 900 nm)荧光,由于其组织穿透深度较浅和严重的自体荧光干扰,极大地限制了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以及淋巴结转移病灶在手术导航中的应用。此外,手术切除过程中需要荧光探针具有长效的肿瘤内滞留时间和光稳定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b8e54b7f-2dec-4f1c-a053-3576dfab39d8.jpg" title="20180725复旦.jpg"/ /pp style="text-align: left "图1. 表面分别修饰配对DNA(L1/L2)和修饰靶向蛋白的近红外探针。对于这两种配对DNA修饰的探针采用两针注入法,通过肝脏、肾脏的快速代谢,体内正常组织的荧光信号可以降到最低;肿瘤内的探针自组装可以对肿瘤实现长达6小时的稳定标记,确保精准的手术导航。/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张凡课题组与徐丛剑团队合作,利用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NIR-II, 1000 - 1700 nm)的深组织穿透和低自体荧光优势,结合化学自组装设计实现了探针在肿瘤内的长期稳定标记,极大地提高了光学成像的信噪比。初步实现了卵巢癌腹膜转移以及淋巴结转移肿瘤在荧光成像指导下精准切除(图1),为该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提供了可能。/pp 该工作得到了复旦大学化学系、聚合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学者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上海科学技术规划委员会的大力支持。/ppbr//p
  •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为肿瘤手术“导航”
    2013年,美国哈佛医学院教授John V Frangioni提出,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帮助,未来十年将在肿瘤术中极具应用前景。在中国,MI从实验室走进手术室,已然让这一设想成为现实。  近一百年来,人类获取癌症信息的方法不断创新:从上个世纪初的X射线到70年代的CT,再到本世纪初的核磁共振(MRI),借助这些设备,人们对癌细胞不仅看得到还看得清,更能看得准。  创新无止境。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研发的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MI),让我们不仅对癌细胞&ldquo 看得早&rdquo ,而且与以上三种手段不同的是,MI能在手术中从分子层面精准定位癌细胞,为医生&ldquo 导航&rdquo 。  &ldquo 其貌不扬&rdquo 的MI  &ldquo 这是第一代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那是现在最新的产品化样机。&rdquo 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坤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了新老几代MI设备。MI看上去&ldquo 其貌不扬&rdquo :普通的液晶显示屏、支架、镜头、可以移动的箱体,外观&ldquo 温和谦逊&rdquo ,不如核磁共振等医疗设备看着威风。  其实,MI极具内涵和实力。&ldquo 最新的MI设备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国内多家医院开展临床应用。&rdquo 王坤说。无论是术中肝癌微小肿瘤灶的检测,还是乳腺癌、胃癌、前哨淋巴结精确定位手术,MI都大显身手。  目前手术仍是治疗癌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对于肿瘤边界的精确定位却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通常,医生凭借经验对肿瘤组织进行切除,如果少切可能会造成复发,而多切又会对患者造成伤害。&ldquo 所以,一种术中提供客观肿瘤边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dquo 王坤说。  MI是国内成功研制的首台肿瘤术中早期精准定位的临床检测设备。问世不到3年时间,它已成功诊治百余例肿瘤患者,并实现了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重大突破。  手术室来了&ldquo 新伙伴&rdquo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教授在2009年世界分子影像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到:术中客观的肿瘤边界信息获取为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这也是对分子影像导航技术广泛应用的进一步肯定。  分子影像导航技术是如何在人体内实现的?自动化所助理研究员迟崇巍解释说,当人体病灶发生病变之后,肿瘤细胞外部会产生某些蛋白靶或酶分子的靶标。人们通过注射一种带有荧光或者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通过配体、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实现探针在体内的自动寻靶,这样便可通过影像学设备实现在体成像,从而反映出体内肿瘤变化情况。  2012年,迟崇巍跟随该所研究员田捷开始研究分子影像。那时,他们带着第一台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走出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来到汕头大学肿瘤医院。第一台不怎么&ldquo 漂亮&rdquo 的MI设备成了手术室里的新家伙。  根据《新英格兰》杂志的报道,对于乳腺癌I期和II期的病人来说,如果早期发现并实施治疗,其5年期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临床操作规范指南明确指出,乳腺癌早期(I期或者II期)腋窝淋巴结阴性的病人必须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ldquo 我们研发的MI设备,能够在术中客观显示肿瘤及其他病灶的边界信息,这为临床医生手术治疗提供了有效帮助。&rdquo 迟崇巍说,他们对22例乳腺癌早期患者前哨淋巴结进行精确手术导航切除实验。这组实验数据与组织病理金标准进行验证,检出率为100%,同时病人也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通过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方法一方面可以在术中对乳腺癌肿瘤及微小转移灶进行应用,同时可以实现对乳腺癌不同亚型进行术中分子分型,达到术中实时病理的目的 另一方面该方法不仅可以应用在乳腺癌上,同时还可以在肝癌、肺癌、胃癌等多种癌症上进行应用,实现不同肿瘤的分子影像技术应用突破。  走出实验室练就&ldquo 铁骨&rdquo   创新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需要一个团队长时间积累与探索,MI正是如此。它不仅集光学、物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知识于一体,走出实验室后,还要有一副经得起临床测试的&ldquo 铮铮铁骨&rdquo 。  最初到汕大医院手术室,MI开始有点&ldquo 水土不服&rdquo 。&ldquo 能否将无影灯关闭一会?能否给手术室配上遮光窗帘?&rdquo 迟崇巍的要求让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感到有些为难。  这是因为MI需要采集荧光,而荧光的光强只有自然光的千分之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铅房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可以非常方便地采集荧光,但在手术室中受各种光源影响,采集起来却不容易。  之后,田捷团队与医生、护士不断沟通,终于得到了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更重要的是,科研人员精进技术手段,克服了这一难题。  另一个研发难题是算法。通过对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理论及方法的基础研究,自动化所科研人员研发出基于生物组织特异性的高阶近似数学模型和快速动态成像算法,并建立较为完整的、系统的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数据融合方法。前期研发的系统样机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合格检测报告,验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此外,MI还选用了更先进的荧光染料。他们结合新的分子荧光染料&mdash &mdash 吲哚菁绿(ICG)的特性,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实时的荧光图像和彩色图像。在实际临床试验过程中,注射ICG3分钟左右,医生便可以看到前哨淋巴结的位置。这样,医生根据MI的引导进行精确定位,准确切除前哨淋巴结组织。切除后,医生还可以根据荧光反馈判断是否有荧光残余、是否达到准确切除的目的。  不断精进的MI现在是多家医院手术室里的利器:301医院的大夫可以利用MI进行分子影像术中肝门部胆管癌的精确检测 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医生可以利用该设备进行肝癌门静脉癌栓方面的检测 珠江医院的医生借助MI开展术中肝硬化微小肿瘤灶检测 西京医院的医生使用这种设备进行胃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精确定位手术。
  • 中国将在天津建北斗天津导航系统国际海事监测中心
    p  天津11月24日,在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将在该中心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海事监测中心,具体负责开展北斗系统海事监测工作。/pp  自2012年底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正式提供公开服务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北斗海事应用国际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pp  201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式认可BDS并将其纳入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成为继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之后向国际海事界提供导航服务的第三个卫星导航系统。/pp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事测绘处副处长黄永军介绍说,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要求,中国海事局作为代表全球北斗海事用户的政府主管机关,需要履行政府承诺,开展北斗系统海事监测工作。/pp  根据中国海事局的总体部署,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开展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海事监测中心建设筹备工作。/pp  “现已完成技术论证、建设方案编制和运行机制制定等工作,为下一步正式开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永军说。/pp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副主任柴进柱告诉记者,监测中心建成后,将履行中国政府对IMO作出的承诺,开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海事监测工作,对系统的精度、运行状态、空间信号质量、服务性能等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向海事用户公告系统运行状况信息,确保全球海上用户能获得高可靠的北斗卫星导航服务。/pp  2012年12月20日,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在天津挂牌运转,负责中国北海海区的航海保障服务,辖区范围覆盖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天津四省一市。/p
  • 中国2015年前建起北斗导航检测认证体系
    新华网北京8月3日电 解放军总参谋部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3日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国将用3年时间建立起一个“法规配套、标准统一、布局合理、军民结合”的“北斗”导航检测认证体系,以期全面提升“北斗”导航定位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北斗”导航系统运行安全。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并计划在2012年年底正式开通服务。截至目前,“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已经有11颗卫星在轨运行,拥有12万军民用户。到2020年前,“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卫星数量将达到30颗以上,导航定位范围也将由区域拓展到全球,其设计性能将与美国第三代GPS导航定位系统相当。  据总参测绘导航局介绍,随着“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建设发展,“北斗”导航应用即将迎来“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的重大历史机遇,也对“北斗”产品的检测认证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军地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国将在2015年前完成“北斗”导航产品标准、民用服务资质等法规体系建设,形成权威、统一的标准体系。同时在北京建设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在全国按区域建设7个区域级授权检测中心,加快推动“北斗”导航检测认证进入国家认证认可体系,相关检测标准进入国家标准系列。  相关负责人称,尽快建立起“北斗”导航检测认证体系,既是“北斗”系统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具体举措,也对创建“北斗”品牌,加速推进“北斗”产品的产业化、标准化起到重要作用。
  • 北斗导航检测中心启动建设
    9月11日,上海北斗导航及位置服务产品检测中心(筹)正式启动建设。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为中心揭牌。同时北斗(上海)位置综合服务平台和上海北斗卫星导航平台有限公司也正式揭牌成立。
  • 国家级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检测机构成立
    国家通信导航与北斗卫星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6日在石家庄市挂牌,该中心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成立。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测绘导航局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批准该研究所成立&ldquo 北斗卫星导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rdquo 。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级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检测机构成立。  据了解,两个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认监委和总参测绘导航局指导下,制定北斗卫星导航及卫星应用标准 研究北斗卫星导航设备检测方法和测试技术 开展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检测认证 提升北斗卫星导航产品质量,推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 向行业主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及广大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信息。  两个中心的成立将有利于北斗导航应用普及,尽早发挥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使用效能 帮助提升北斗导航产品质量,增强北斗导航核心竞争力 有利于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北斗导航的应用与国际接轨。
  • 高光谱成像等技术纳入“地球观测与导航”重大专项申报指南
    2月19日,科技部发布“地球观测与导航”等10项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通知。“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围绕新机理新体制先进遥感探测技术、空间辐射测量基准与传递定标技术、高性能空天一体化组网监测系统技术、地球系统科学与区域监测遥感应用技术、导航定位新机理与新方法、导航与位置服务核心技术、全球位置框架与位置服务网技术体系、城市群经济区域与城镇化建设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示范、重点区域与应急响应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示范等9个方向,共部署45个重点任务。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16年启动7个方向15个重点任务的部署,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 本项目涉及技术包含“关键技术攻关类”、“关键技术攻关类与应用示范类”、“基础前沿类”、“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类”等几大类,列入关键技术攻关类的有:静止轨道高分辨率轻型成像相机系统技术、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技术、超敏捷动中成像集成验证技术、基于分布式可重构航天遥感技术、面向遥感应用的微纳卫星平台载荷一体化技术。全文如下: “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按照《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及《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启动该专项2016年度项目部署,并发布本指南。本专项围绕新机理新体制先进遥感探测技术、空间辐射测量基准与传递定标技术、高性能空天一体化组网监测系统技术、地球系统科学与区域监测遥感应用技术、导航定位新机理与新方法、导航与位置服务核心技术、全球位置框架与位置服务网技术体系、城市群经济区域与城镇化建设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示范、重点区域与应急响应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示范等9个方向,共部署45个重点任务。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16年启动7个方向15个重点任务的部署,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针对重点任务中的研究内容,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申报。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承担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本专项2016年部署项目的申报指南如下:1.“新机理新体制先进遥感探测技术”方向1.1静止轨道高分辨率轻型成像相机系统技术(关键技术攻关类)研究内容:面向同时兼顾高空间分辨率、高时效观测能力的各类区域性监测任务要求,开展不低于2.5m分辨率的静止轨道光学相机系统技术研究,包括基于天地一体化的静止轨道空间轻型相机系统总体技术、相机自适应光学检测与控制技术、静止轨道高分辨率相机稳像技术等研究;完成全尺寸地面原理样机的研制,对关键技术进行地面试验验证,为发展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于我国高分辨率海陆安全监测、突发灾害探测等重大应用需求。考核指标:实现静止轨道不低于2.5m空间分辨率的全色对地成像和不低于5m分辨率的多光谱对地成像,实现单帧幅宽不小于100km×100km,成像质量MTF×SNR优于5(太阳高度角20° 、地面反射率0.05)。实施年限:5年拟支持项目数:2项1.2 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关键技术攻关类)研究内容:针对防灾减灾、环境、农业、林业、海洋、气象和资源等领域高光谱遥感的应用需求,开展静止轨道高光谱成像技术研究,突破全谱段高光谱高灵敏探测、大口径低温光学集成装调、超大规模高灵敏度面阵红外探测器组件、高精度定标与反演等关键技术,形成波段范围覆盖紫外至长波红外的全谱段高光谱成像原理样机系统,为静止轨道高光谱探测技术及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考核指标:研制空间分辨率不低于25m(紫外至近红外波段)、50m(短波红外至中波红外波段)、100m(长波红外波段),波段范围0.3μ m~12.5μ m,光谱分辨率不低于0.01λ 、波段可编程,单帧幅宽不小于400km的高光谱成像原理样机系统。实施年限:5年拟支持项目数:3项1.3 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技术(关键技术攻关类)研究内容:针对大气痕量气体的临边和天底超光谱探测需求,开展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仪总体技术研究,进行指标体系和总体方案设计;开展高效率干涉成像技术研究,实现高性能干涉仪的设计和装调,突破高精度高稳定性机构控制技术、激光计量技术;开展低温光学和系统制冷技术研究;开展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高精度定标技术研究;研制大气辐射超光谱探测仪工程样机;突破数据预处理和气体反演技术,开发数据处理软件系统。考核指标:谱段:3.2μ m~15.4μ m;光谱分辨率不低于1.25px-1(天底)、0.375px-1(临边);空间分辨率(@705km)不低于0.5km×5km(天底)、2.3km×23km(临边);幅宽不低于5.3km×8.5km(天底)、37km×23km(临边);辐射测量精度:0.3K;光谱定标精度:0.2px-1;信噪比不低于30:1。实施年限:5年拟支持项目数:2项1.4 超敏捷动中成像集成验证技术(关键技术攻关类)研究内容:面向高分辨率、高效率、高价值对地观测卫星发展需求,开展超敏捷、动中成像技术攻关。完成动中成像模式的总体设计;完成高分辨率相机成像质量保证技术攻关,确保实现图像的高辐射质量和高几何质量;完成姿态快速机动并稳定控制技术攻关、动中成像高平稳姿态控制技术攻关,开发相关的核心控制部件并完成系统闭环验证;构建动中成像集成验证系统,模拟在轨动中成像过程,进行姿态机动与相机成像集成试验验证。考核指标:相机角分辨率:优于0.5μ rad;姿态机动速度:绕任意轴机动25° 并稳定时间不超过10s;最大角速度不低于6° /s;最大角加速度:不低于1.5° /s2;动中成像过程姿态稳定度优于5×10—4 ° /s(三轴,3σ );系统在轨传函:≥ 0.1(Nyquist频率);图像目标定位精度:常规推扫优于5m,动中成像优于30m(星下点,无控制点)。实施年限:3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2.“高性能空天一体化组网监测系统技术”方向2.1 基于分布式可重构航天遥感技术(关键技术攻关类)研究内容:面向应急遥感等迫切任务需求,开展基于分布式可重构航天器的智能遥感技术与方法研究;开展航天器空间分布方式、可重构方法与遥感技术的关联性研究。开展凝视、推扫、视频与多星组网的多种成像模式相结合研究;研究空间多航天器空间遥感探测系统的分布式测量方法、通信组网与数据共享机制;研究快速自动合成与高精度定位以及分布式航天器组网系统技术。开展具有实时姿态、位置、时间和自标定等综合信息能力的智能化载荷系统标准研究;形成标准化的分布式姿态测量与控制模块,网络化通信与数据共享模块,高精度遥感模块三大核心能力。考核指标:完成6~8颗分布式可重构卫星试验样机,实现分布式可重构卫星集群姿态测量、通信、测控和成像功能验证,完成分布式可重构遥感卫星网络演示系统;姿态测量与控制模块,总重量小于1kg,实现三轴姿态测量精度优于10″ ,角速度测量精度优于0.001° /s,角度控制精度优于0.02° 。数据通信与共享模块重量小于1kg,功耗小于1W,其包括星间通信数率大于30Kbps,距离大于20km,星地数据通信包括测控与数传,其中测控数据率上下行均大于30Kpbs,数传大于10Mpbs。高精度载荷模块重量小于5kg,对地分辨率优于4m,幅宽大于8km;系统具有自主成像的能力,无控制点图像定位精度优于100m,通过半物理仿真演示验证在全球任意地点达到在2小时内实现快速重访。实施年限:5年拟支持项目数:3项2.2 面向遥感应用的微纳卫星平台载荷一体化技术(关键技术攻关类)研究内容:面向多尺度实时敏捷全球覆盖的需求,开展20kg量级卫星的平台载荷一体化总体技术研究;构建标准化的微纳型遥感载荷单元与微纳型姿态测量控制单元,能源流单元和信息流单元。开展面向微纳型遥感卫星在轨遥感参数自标定和互标定技术研究,并通过地面演示验证;研究部署地球空间环境探测传感器微型化与集成设计技术,如空间大气、粒子辐射、电磁场、微重力等探测。突破探测微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其与微纳星微平台一体化设计和集成技术。建立低成本货架式微纳型遥感卫星技术体制;开展基于商业器件的批量化微纳卫星遥感系统的建造技术、标准化模块、载荷的集成、测试方法研究;完善微纳型遥感卫星的建造规范,为未来实现百颗量级微纳卫星遥感编队奠定技术基础。考核指标:完成20kg量级一体化微纳型遥感卫星系统以及相应的演示验证。完成微纳型遥感卫星的姿态标准化单元,完成微纳型遥感卫星的能源系统标准化单元,实现整星功耗大于20W的能源有效分配和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对信息流标准化单元,基于商业器件实现遥感信息、测控信息、数据传输等的信息流统一处理。通过地面演示验证微纳型遥感卫星在轨载荷单元与姿态参数的互标定精度优于2,载荷系统的内部自标定精度优于0.2。实施年限:5年拟支持项目数:2项3.“地球系统科学与区域监测遥感应用技术”方向3.1 基于国产遥感卫星的典型要素提取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研究并建立全球多尺度典型要素标准体系和全球典型要素信息提取技术规范;研究国产低—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无场几何定标与验证技术、大规模境外多源遥感数据高精度协同处理技术;研究全球典型要素自动识别、快速提取与定量遥感技术,研究全球典型要素的增量更新技术;研究毫米级全球历元地球参考框架(ETRF)构建关键技术;形成典型要素协同生产技术体系,开展地表特征、资源、环境、矿产、生态、减灾典型要素信息提取示范应用。考核指标:标准体系覆盖全球多尺度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地表模型(DSM)、地形核心要素、水体、湿地、人造地表、耕地、冰川和永久积雪、森林、草地、灌木地、裸地、矿产开发地、碳酸盐岩区、盐碱地、石漠及荒漠化地等典型要素,满足10m~20m地表覆盖分类要求;信息提取技术能够支持我国主要自主卫星数据产品的快速处理,典型要素提取自动化程度达到80%以上,精度达到像元和亚像元级;全球尺度DOM数据产品分辨率优于2.5m、DEM数据产品分辨率优于10m、无控平面和高程精度优于5m、地形核心要素矢量数据产品精度不低于1:5万;境外重点区域DOM数据产品分辨率优于1m、DEM数据产品分辨率优于5m、无控平面精度优于3m、无控高程精度优于2m、地形核心要素矢量数据产品精度不低于1:1万;水体、湿地、人造地表、耕地、冰川和永久积雪、森林、草地、灌木地、裸地、矿产开发地、碳酸盐岩区、盐碱地、石漠及荒漠化地等要素数据产品分辨率达到10m~20m、要素信息提取准确率不低于85%;建立毫米级全球历元地球参考框架技术体系。生产全球3~5个典型区域的要素信息产品。实施年限:5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有关说明:鼓励产学研结合3.2 地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研究全球典型区域资源、能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的监测指标体系,研究任务驱动的多源国产卫星协同立体监测、预警、应急调查技术,研究面向环境要素应急与监测耦合遥感观测技术,研究天地联合多时空尺度监测数据在线融合处理及协同分析技术,研究基于多源多时相卫星影像的全球尺度及典型区域地表覆盖、自然灾害、资源能源开采环境、生态环境等标志性特征的高可信变化检测、分析评价、模拟预测技术;研究天地联合多时空尺度近地空间环境监测关键技术;形成地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开展相关领域的应用示范。考核指标:监测指标体系覆盖全球典型区域资源、能源、生态与健康环境、自然灾害动态变化要素与特征,满足资源环境动态监测要求;高价值时敏目标监测精度优于90%、虚警率小于5%;实现至少15类遥感载荷的多源数据融合与协同处理;对重大基础设施的形变监测精度优于3mm/年,形变时间序列监测精度优于4mm;具备资源与环境要素的年度监测能力,全球尺度产品空间分辨率不低于30m、重点区域产品空间分辨率不低于10m;全球典型区域自然灾害、资源能源开采地、湿地和森林等生态环境敏感因子的变化检测准确度大于85%;动态观测数据驱动的典型自然灾害实时模拟精度达到85%、时效性高于亚小时;天地联合监测区域尺度200km~1000km,获取空间环境信息要素不少于4类,数据处理周期不超过2小时。选择3~5个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实施年限:5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有关说明 :鼓励产学研结合4.“导航定位新机理与新方法”方向4.1 高精度原子自旋陀螺仪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海洋资源勘探对水下探测器长航时高精度导航技术需求,开展高精度原子自旋陀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关键技术攻关,研制原理样机;同时,探索面向便携式自主导航的金刚石色心原子陀螺的理论与方法,研制原理验证样机。考核指标:探索导航定位新机理与新方法,并研制两类高性能原子自旋陀螺样机:(1)高精度原子自旋陀螺原理样机,实现漂移优于0.0001° /h;(2)金刚石色心原子陀螺原理验证样机,实现漂移优于10° /h。实施年限:5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4.2 海洋大地测量基准与海洋导航新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面向海洋资源环境探测、水下导航定位的应用需求,研究海底大地测量基准建立和陆海基准的无缝连接技术,构建陆海(含海底)一致的、连续动态的海洋区域高精度大地测量基准和位置服务系统,包括高程基准(大地水准面);研究水下参考框架点建设与维护和陆海大地水准面无缝连接等技术方法;完成水下方舱设计、标校和测试方案论证与试验;研究海洋(水面、水下)融合导航技术和重力匹配导航技术,研制海底信标、重力和惯性定位相融合的水下综合导航设备。考核指标:海底大地控制点坐标精度优于± 0.5m;1×1海洋重力异常图精度优于± 3~5mGal;大地水准面精度优于125px。最大工作水深不小于3000m。水下定位精度优于± 10m;实时重力测量处理精度优于± 3mGal。实施年限:5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5.“导航与位置服务核心技术”方向5.1 协同精密定位技术(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攻关类)研究内容:面向大众用户对室内外无缝定位服务的需求,研究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的协同精密定位服务平台架构;联合通信与卫星导航技术,建立协同定位平台和A—GNSS服务技术体系;以云计算、云存储技术为基础,突破海量基准站实时观测数据安全管理及精密定位增强信息分布式处理技术;开展基于通信、卫星导航等多源协同定位关键技术研究;突破面向大众应用的高性能、低成本协同精密终端关键技术;开展云平台精密定位信息安全及基于性能分级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联合多卫星系统、全球覆盖地面基准站网及地面通信网络,研制面向大众用户的协同精密定位关键器件和自主可控的协同精密定位服务平台,开展应用示范。考核指标:能够实时处理联合全球和我国的GNSS基准站数据,处理能力不少于2000个站;实现秒级更新的卫星轨道、钟差及相关参数联合处理,满足亚纳秒至毫秒级精度的授时服务,以及毫米级至亚米级的定位服务;大众用户室外定位精度优于0.5m,授时精度优于1ns;形成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建议,平台服务用户能力不少于1千万,每日定位处理能力不少于100亿次。实施年限:5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5.2 室内混合智能定位与室内GIS技术(关键技术攻关类)研究内容:围绕室内复杂环境智能定位与多体系位置自适应和应用服务等关键科学问题,面向大型复杂公共场所的安全监控与预警和应急救援与管理等重大应用需求,研究开发基于地面基站的无线定位或室内特征匹配等混合智能室内定位技术,通过导航电文的精确坐标定位数据、室内多种无线通讯信号、室内特征的位置信息等,构建大范围高精度室内混合定位示范系统,开发新型的核心芯片,研制室内GIS软件。重点研究以下关键技术:无线定位信号载波频率及导航电文播发协议,室内特征获取与计算;地面基站及无线广播发射机关键技术;接收机核心芯片(射频前端及接收机基带信号SoC芯片)关键技术;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及定位、室内特征匹配与定位算法;室内定位接收机开发,室内GIS研制,室内位置服务应用系统构建。考核指标:室内定位精度优于1m;室内图像匹配精度达到亚像素;建立室内定位示范系统,定位区域可以覆盖大型城市,复杂建筑群广场面积达到50万平米以上,超大型机场日客流量超过20万;完成室内定位系统基准站研发和室内定位接收机核心芯片及算法的开发、室内特征匹配与室内GIS研制;形成室内无线定位技术国家标准建议,核心理论方法论文不少于3篇,自主核心专利不少于10项。实施年限:5年拟支持项目数:3项有关说明:鼓励产学研结合,鼓励配套支持经费 5.3 全空间信息系统与智能设施管理(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围绕人机物混合的三元世界的全测度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探索多元空间协同表达与时空基准、全尺度空间数据模型、设施信息标准化模型等理论方法,攻克多尺度多模态大数据归一化、多元空间数据分析模型与态模型耦合、全空间信息符号化表达与可视化等前沿核心技术,研制具有原始创新、世界领先的全空间信息系统原型,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示范应用系统,促进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创新发展。考核指标:理论上原始创新,核心理论方法的标志性论文不少于50篇,自主核心专利不少于20项;新型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算法不少于100种,实时动态可视化三角面片超过100万量级,GB级空间数据可视化速度优于秒级;研制适用国内大城市公用设施管理的示范系统,示范验证系统可管理物件超过百万件。实施年限:5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有关说明:鼓励产学研结合6. 全球位置框架与位置服务网技术体系6.1 广域航空安全监控技术及应用(关键技术攻关类)研究内容:面向应对运输航空突发安全事件和管控通用航空安全风险的需求,研究基于自主PNT资源和通信资源的广域航空安全监测网技术架构、航空器飞行动态信息一致性/完好性/安全性保障与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星基自动相关监视和多照射源低空监视等全空域航空器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高风险航迹追踪识别与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北斗机载设备检测与适航评估技术;研制构建功能性验证系统,针对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开展验证性应用示范工作;为建立广域航空安全监控网、提升国家空域安全监控能力进行技术探索与储备。考核指标:建立具备全球覆盖能力的全空域航空安全监视及风险预警实验平台、具备模拟北斗最低性能及高精度增强模拟等能力的实验平台,搭建广域航空安全监控网功能验证系统,形成广域航空安全监视网技术架构和技术规范。航空器运行风险识别符合ICAO DOC4444要求,告警位置信息不低于1次/min;北斗机载设备安全评估符合SAE ARP4761和CAR25.1309要求;监视航空器数量大于1000架,监视数据更新时间小于10s,三维位置精度优于2m、三维速度精度优于0.1m/s、时间精度优于20ns(95%置信度);3000m及以下非合作目标监视范围不小于120 km×120 km,水平定位精度优于50m,矢量速度精度优于1m/s,数据更新率不低于1次/s。实施年限:4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7. 重点区域与应急响应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示范7.1 区域协同遥感监测与应急服务技术体系(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研究区域应急响应空天地组网遥感监测应急服务体制机制,研究应用机理并确立应用需求和技术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卫星普查观测、浮空器定点观测、长航时无人机巡航观测、轻小型无人机重点观测、地面移动终端信息实时采集的空天地一体化协同观测和应用系统总体技术;突破区域空间应急信息链构建、突发事件空间信息聚合分析、应急决策支持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建区域应急响应空间信息服务规范标准,构建“一带一路”、边境口岸等重点敏感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服务系统,以重点区域和典型突发事件为案例,开展规范、技术体系与系统集成方案的应用示范。考核指标:形成完整的空天地组网遥感监测应急服务运行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支撑重点区域观测信息获取实现优于小时量级的覆盖频度、突发事件响应时间优于2小时能力,协同观测至少包括亚米级高分卫星遥感、低空遥感与地面移动终端等3类监测手段,实现分米级移动信息采集;完成应急服务演示系统研制,系统应具备满足应用部门功能与性能需求的应急响应指挥、信息获取、资源规划部署、调度、应急信息获取与管理、综合分析与信息产品生成、应急决策等能力;应用示范应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相关边境口岸、敏感地区城镇以及境外重点区域,构建至少1个区域空间信息服务与应急指挥示范平台。实施年限:3年拟支持项目数:2项有关说明:鼓励产学研结合
  • 浙江嘉兴开展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仪研发实现航天科技成果转化
    p  近日,浙江嘉兴市食药检院章展煌院长等二名同志应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领导一起赴北京参加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的探月工程科技成果转化调研会。/pp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作为探月工程的参与单位,通过技术攻坚,在深空探测领域掌握了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原位光谱探测技术,实现了月球表面土壤成分的快速分析。为了贯彻“军民融合”的战略方针,针对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对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行业需求,开展了食品药品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仪器研发,以实现航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pp  浙江嘉兴市食药检院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近红外快速检测试点单位,于2008年装备了德国布鲁克Matrix-F近红外光谱仪,结合药品快速检测软件,每年进行1000余批次药品现场快检筛查。/pp  今年以来,浙江嘉兴市食药检院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嘉兴光电工程中心强强合作,协助进行了近红外检测技术在食品药品快速检测领域的研究。双方技术人员通过国产仪器和进口仪器的数据比对实验,为国产仪器的研发提出了建议,实现了技术互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pp  此次两单位一起赴北京参加探月工程科技成果转化调研会,通过新样机现场演示、PPT成果展示等方式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汇报了项目的研究进展,得到了广泛好评。/pp  下一步,浙江嘉兴市食药检院将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嘉兴光电工程中心进一步开展深入科研合作,推进近红外检测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在促进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构建全国性的光谱云检测系统方面进一步探索与研究。/p
  • 国内首家通信导航设备质检中心揭牌
    12月16日上午,国家通信导航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中电科第54所认证中心在石家庄高新区创业园区正式揭牌。  这是国内首家开展卫星导航产品的认证机构,将对保障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提高卫星导航领域产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并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及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实力。  国家通信导航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1990年在中电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成立,主要从事通信、导航、广播电视等产品的检验与试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被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所认可。去年,54所被国家认监委授权,成为唯一开展卫星导航产品认证业务的机构。今后,中心的认证将向家电、通信、广播电视等产品领域拓展。  中心的导航认证,简称为“N”认证。认证标志是由指北三角形图标、象征地球卫星轨道的外圈蓝带、象征卫星的两个圆点、英文字母C、H、N以及证书编号组成,这将成为今后消费者选购优质导航产品的认证标识。近期内,54所将在官方网站发布第一批获得认证产品的目录。  石家庄副市长、高新区工委书记刘晓军出席揭牌仪式。
  • 详|复工潮下需求再涨:22家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企业盘点
    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NCP)疫情之下,体温测量是疫情检测的第一关口。红外体温检测仪因其非接触、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点,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关口、车站、机场、医院、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等被广泛使用,并被国务院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51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4ab9cfa2-732f-4820-9660-7723464d5348.jpg" title="1.png" alt="1.png" width="450" height="251"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indent: 2em "应用于多种场合的红外体温检测仪/span/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trong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一、什么是红外体温检测仪/span/strong/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0 K或-273.15℃)的物体,均会自表面向外发出电磁辐射,且该辐射与物体的固有温度成比例。在这种辐射中,包含用于实现测温的红外辐射。当该辐射贯穿大气后,借助专用镜头便能将其聚集在探测器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0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d1a6191f-7300-4e83-a0de-8a3348b0bf08.jpg" title="1.jpg" alt="1.jpg" width="500" height="20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随后,探测器会生成与该辐射成比例的电信号。该信号得到放大,并通过接受连续的数字信号处理而转化为与物体温度成比例的输出信号。如此一来,在显示器上便会显示出温度的测量值,并输出便于识别的色彩图像。这就是外热成像测温仪的工作原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7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noimg/1b69178d-d8c6-45a7-a496-40c2ab0cd500.gif" title="热成像动图.gif" alt="热成像动图.gif" width="600" height="27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常用的红外体温检测仪可分为strong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仪/strong和strong红外体温计/strong(红外耳温计和红外额温计等)两类。/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对于小区、商超场景,strong红外体温计/strong或手持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基本可满足需要。红外体温计设备简单、使用方便、价格实惠,可实现对人员的依次、快速测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42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6541d39-f840-4e9c-b45e-58e060a5315b.jpg" title="1.png" alt="1.png" width="300" height="425"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但是对于大规模场景而言,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快速寻找超温目标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大量人员通行时很容易漏检。这就需要strong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仪/strong进行大面积监测,自动跟踪、报警高温区域,与可见光视频配合,快速找出并追踪体温较高的人员。当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仪集成人脸识别、手机探针、AI等技术时,还能掌握体温较高人员的更多信息。/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255, 255, 255) 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20px "strong二、“复工潮”之下,多种场景需求再增/strong/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2020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组织做好红外体温检测仪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将红外体温检测仪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033f5a7-8937-4222-aea3-1f558fc20fa3.jpg" title="1.png" alt="1.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2月2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王伟答记者问时表示,目前为止,红外体温检测仪企业复工率已达到50%左右,国内共收到各地红外体温检测仪需求大约2万台,手持式测温仪需求30余万台;预计全国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需求6万台,手持式测温仪55万台。目前中国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日产量已达800台左右,未来日产能有望达1500台,手持式测温仪日产能可达15000台。/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当下正值节后工潮,各行各业相继开工,此背景下,红外体温检测仪的更多应用场景需求再次催生,除了医院、出入境口岸、车站、机场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共场所,当前已经延伸至机关办公楼、商务写字楼、宾馆饭店、商场、公工娱乐场所、居民小区、企业等较多人流聚集的场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64px height: 20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a24f3768-e202-4b04-9c7b-0ecc368b7d24.jpg" title="2.png" alt="2.png" width="664" height="205"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2月7日/span/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零售、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中,要求经营场所配备测温仪,对进入经营场所的消费者测量体温。/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2月9日/strong,北京市铁路、民航、公共交通等多个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铁路部门已对所有到京旅客实施百分百测温。目前,北京地区各车站共配备了体温检测设备370套,其中,门式测温仪12台、固定式红外线测温仪88台。首都机场共设旅客测温点52个,测温通道54条。北京大兴机场共设旅客测温点23个,测温通道26条。截至2月8日:北京两机场共计测温155.5万人次,共计发现发热旅客188人,转运旅客79人,由机场医院医护工作人员,对发热旅客进行体温复检、隔离,并联系120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2月5日,/strong48个产业园区复工在即,上海虹口区鼓励科技企业在园区安装 “红外测温仪”,对出入园区的人群进行无接触式筛查。虹口科委(园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收集所辖园区红外测温的需求,后续将帮助有需求的园区尽快安装系统,为企业全面复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准备。/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2月5日/strong,西藏贡嘎机场引进了首台人体热成像测温仪。同时,拉萨火车站将参照民航部门的做法采购人体热成像测温仪,切实提高旅客进出站体温检测的效率。/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2月7日/strong,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就将14460个手持测温仪发放到了14000多天公交车、700多个公交总站,实现了运营车辆、总站测温工作全覆盖。/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2月10日/strong,特斯拉超级工厂复工,管委会、园区公司已协助特斯拉工厂向其紧急提供一万只应急口罩、两台应对大客流员工的测温仪等防疫物资。/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trong… … /strong/span/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trong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0, 0) color: rgb(255, 255, 255) "三、面对火速点燃的需求,红外体温检测仪企业们吹响“战疫”号角/span/strong/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火速点燃的需求之下,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企业们纷纷吹响“战疫”号角。一时间,许多红外厂家、安防企业、AI创企、互联网公司几乎都在推出自己的测温产品,驰援肺炎阻击战。/pp style="text-indent: 2em "纵观行业,既有大立科技、高德红外、睿创微纳等红外龙头企业的“日夜赶工”,春节期间就拉着上游原料商一起每天量产上百台设备;又有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等安防企业的快速担当,向疫区运送成百上千的不同类产品;还有百度、旷视、澎思等科技公司的争分夺秒,将红外测温与AI人脸识别结合,找货源、搞试点、推落地… … /pp style="text-indent: 2em "作为领先的科学仪器、分析仪器、检测及测试设备专业门户网站,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border: non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仪器信息网/span/a结合本网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176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红外热成像仪仪器专场/span/a与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15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红外测温仪专场/span/a数据情况及红外体温检测仪近期市场动向,对部分主流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红外热成像体温快速筛检仪/strong/span生产企业的相关红外体温检测仪产品情况和“战疫”举措盘点如下,以供业界参考,同舟共济,共同“战疫”!/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另:关于红外体温计(红外耳温计和红外额温计等)企业盘点,点击:/span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213/521878.s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选购指南——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额温计/耳温计企业全盘点/span/a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127, 127, 127)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72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6fab136-e2b0-4317-876e-ad33222ac5d3.jpg" title="3.png" alt="3.png" width="172"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3769/" target="_blank"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美国菲力尔公司/strongstrong/strong/span/a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strong(FLIR Systems, Inc.)成立于1978年,是高性能低成本机载应用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倡导者,世界最大的红外热成像产品供应商。热成像系统检测由所有人、物体和材料辐射的红外能量(热量)。/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16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4026bb8c-73fd-470c-b287-bfbc413b44ac.jpg" title="4.jpg" alt="4.jpg" width="500" height="169" border="0" vspace="0"//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 "由于FLIR红外热像仪有类似颜色或声音报警的内置装置,因此可以被设置成超过某一温度时就响起报警,所以操作者能立刻确定是否进行医疗检查。FLIR红外热像仪可测温差最小可达0.07℃,当红外热像仪以50赫兹的频率实时拍照时,总评估过程不超过1秒,因此红外热像技术对快速甄别大量人群非常有用,比如机场、火车站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cb4a5ca5-0994-4da2-9df9-a9b5e8170005.jpg" title="1.png" alt="1.png" width="500" height="20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疫情之下,FLIR携手代理商迅速在全国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地铁站等地部署红外热像仪器仪人体体温检测装置的安装。据悉,为迎接反京客流高峰,北京南站、西单站、将台站等已经安装了FLIR A3xx系列红外热成像仪。成都地铁站则安装了FLIR T600红外热成像仪。其它相关产品型号还包括FLIR E4、FLIR ONR PRO等。/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51px height: 6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fb07ba45-9d94-4665-a95b-8486532850f3.jpg" title="2.png" alt="2.png" width="151" height="62"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strong身为1984年成立的浙江省测试技术研究所,2001年完成改制, 2008年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是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成像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惯性导航光电产品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pp style="text-indent: 2em "大立科技的核心负责人在2月2日的电话会议中表示,大立科技、中电十一所、鱼跃医疗三家企业都被工信部列入了红外热成像测温仪重点供货名单,坚持“优先疫区,其次是政府、公共部门,最后企业”的原则,由工信部派出专人协调设备采买、运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16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6567aa7f-ee5a-47d9-b527-7eebcd4510ca.jpg" title="3.png" alt="3.png" width="500" height="16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大立科技的相关负责人称,国内高性能红外体温检测仪的市场缺口可能远远不6000台,春节以来公司已接了许多一单就需要200台~300台设备的订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2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b63a3de8-1941-42c0-8584-8949c23c6054.jpg" title="4.png" alt="4.png" width="450" height="325"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1月以来,为保障生产材料的持续稳定供应,公司供应链体系扩增供应商名单,加快各项工作审批,科学分配生产任务,有条不紊提升产能。公司目前产能充足,可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进一步提高产能,省经信厅还向公司派驻了驻厂干部,帮助公司协调相关部门和供应商,确保供应链的持续稳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63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a1823988-857d-4881-bdcf-967b2a2072ca.jpg" title="5.png" alt="5.png" width="263"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strong创立于1999年,是规模化从事红外核心器件、红外热像仪、大型光电系统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高德红外工业园位于“中国光谷”,占地200余亩,总资产50亿元,高科技人才2600余名,已建成覆盖底层红外核心器件至顶层完整光电系统的全产业链研制基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0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b98924a-9445-4bdc-919f-50db88f8bbe9.jpg" title="6.png" alt="6.png" width="600" height="202"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2月4日,高德红外在举行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拥有自主可控的探测器芯片生产线,产品中核心的芯片是现成的,新投产的产品已经在准备过程中,将快速形成大批量产品投放市场。测温产品生产过程中最耽误工时的是校温,目前行业只有公司有全自动校温线,因此生产效能是没问题的。后续新投产产品的原材料配齐后,每天产能可达1000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ea063861-e128-4b50-8330-b695fc81b1d7.jpg" title="6.jpg" alt="6.jpg" width="450" height="33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到目前为止,上千台高德红外所生产的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已经安装到了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川、云南、安徽等全国多地的医院、车站、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据了解,高德红外是一家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光电系统研制生产企业。高德红外主要提供的三个型号产品有XT236及MS系列,还将推出3-4种型号来应对疫情防控,同时会保持24小时轮班生产制度,充分释放产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88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8a088aae-85f2-45c2-bce2-d084ce18adbc.jpg" title="7.png" alt="7.png" width="88"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strong创立于1994年,是首批国家级创新企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数控系统分会理事长单位、全国机床数控系统标委会秘书长单位、高档数控系统及其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理事长单位。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一等奖8项,有9项产品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华中数控系统被列入首批自主创新产品目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7c3d5a6f-d917-4358-bf91-56accbafed90.jpg" title="8.png" alt="8.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华中数控HY-2005B“红外热成像智能体温检测系统” /span /pp style="text-indent: 2em "新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科技实力,全体人员紧急动员,加班加点生产了近百台“红外智能体温检测系统”--HY2005B,努力为武汉市和全国的疫情防控做出新的贡献。/pp style="text-indent: 2em "2003年,华中数控研制的红外体温检测系统为抗击非典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国家发改委紧急立项支持华中数控“远距离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产业化项目,完成了“红外智能体温检测系统--HY2005B”产品研发,建成了两条产能达到年产2000台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的生产线,以满足非典防控的紧急需求。/pp style="text-indent: 2em "此次发往全国各地的是华中数控研制的新一代红外人体测温设备“智能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该产品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有了一个更大的提升,同时已经具备适应网络化前端大数据采集能力等智能化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22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3824540e-c139-48a7-8e5f-2af2625b48bd.jpg" title="9.png" alt="9.png" width="122"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InfiRay® (艾睿光电)/strong是睿创微纳(科创板:688002)旗下品牌,艾睿光电是睿创微纳全资子公司,是研发生产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机芯组件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的红外热成像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研发人员占比51%,已获授权及受理专利技术311项,涵盖的技术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开发、MEMS传感器设计和制造、MatrixⅢ图像算法等。/pp style="text-indent: 2em "InfiRay® 产品已经应用于航空航天、红外夜视、智慧安防监控、智能工业、自动驾驶夜视、物联网、人工智能视觉等领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401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ca23b8a7-4118-4529-9e8e-e52e74635bd5.jpg" title="10.png" alt="10.png" width="500" height="401"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艾睿光电各种类型红外测温成像仪器和模组芯片都齐全的。其产品不仅可以直接供给医疗机构等一线部门使用,还可以把红外成像芯片和模组供应给给下游红外成像仪整机厂商。/pp style="text-indent: 2em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艾睿光电部分研发和生产人员中止春节假期,加班加点将产品发往合作伙伴和防疫前线。/pp style="text-indent: 2em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其系列产品春节期间正常供应,助力高效精准监测和有效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产品测温模组和人体体温快速精准筛查红外热像仪已经应用到广州白云机场、成都(东站、北站)、武汉(协和医院)等疫情筛查一线中,其他城市在陆续安装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93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00bd30ec-44e6-4dcf-a38d-8d948766df60.jpg" title="1.png" alt="1.png" width="193"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福禄克电子仪器仪表公司/strong于1948年成立,Fortive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福禄克是一个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埃弗里特市,工厂分别设在美国、英国,荷兰和中国,其销售和服务分公司遍布欧洲、北美、南美、亚洲和澳大利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19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6c37e9b-206d-4628-a2eb-5b28b353b572.jpg" title="2.png" alt="2.png" width="450" height="19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福禄克表示,其红外热像仪助力打响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战。其产品在线红外热像仪TV43/46,可以快速准确判断温度同时,利用软件报警功能对探测到的异常温度进行报警提示,同时保存触发报警时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保证检测效率同时不会漏掉每个细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18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d48d596e-ae60-4e24-af81-752ee11663d2.jpg" title="3.png" alt="3.png" width="118"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德国德图集团/strong(Testo SE & Co. KGaA)是全球便携式及在线测量技术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总部位于德国黑森林地区。为空调通风、食品质量、建造技术、排放控制以及其他诸多领域寻找创新的测量方案而不懈努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19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0ecfcdb5-ad8e-4b31-8085-5ce825c61924.jpg" title="4.png" alt="4.png" width="450" height="19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德图 testo 885/890 高端红外热像仪有报警功能,可以设置声音/颜色双重报警提示,避免因人员疲劳或提示不明显而造成的遗漏。具有防疫检测功能的热像仪具有人脸识别算法,自动测量人体眼窝处的温度,且对人群中每个被测者进行逐一检测,可引导使用者快速完成准确的温度筛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57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3fc680a1-987b-4149-9930-c13bf2d6e75b.jpg" title="5.png" alt="5.png" width="257"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海康威视/strong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海康威视拥有视音频编解码、视频图像处理、视音频数据存储等核心技术,及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前瞻技术。为PBG(公共服务事业群)、EBG(企事业事业群) 、SMBG(中小企业事业群)三个事业群客户提供专业的细分产品、IVM智能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br//pp style="text-indent: 2em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海康威视成立应急工作组,从研发、生产到供应链不同层面全力保障红外测温等相关设备的供给,助力疫情防控。据不完全统计,1月22日至今,发往武汉的视频采集与分析、红外测温等系列产品近千套。1月23日,获悉湖北红外测温仪仍存在短缺情况后,公司又连夜调拨40台红外测温设备驰援武汉。该批产品已被安装在武汉市第七医院等地,协助进行高精度体温筛检,扎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392f6f0c-a35f-4838-8cf0-73fb80afc483.jpg" title="6.png" alt="6.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后续,海康威视还将设置红外测温产品生产专线、进一步优化工艺,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生产,争取达到每天千套的产能,助力全国各地抗击肺炎疫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99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5204ca2-6be1-42bc-835f-e66b9c66eee0.jpg" title="7.png" alt="7.png" width="199"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strong,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提供端到端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系统及服务,为城市运营、企业管理、个人消费者生活创造价值。/pp style="text-indent: 2em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大华股份第一时间成立了针对疫情防控的应急专项小组投入到了前线疫情防控工作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5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c046b83f-8da4-407a-9545-13eb89773b4f.jpg" title="8.jpg" alt="8.jpg" width="500" height="25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大华无感红外人体热成像测温系统中,黑体的应用成为测温精度的关键,通过将黑体设置在热成像视野范围内,利用黑体的特性开展测温标定,建立灰度与温度的准确对应关系,进行测量温度实时校正,将视频画面和个人体温对应显示,大幅度提高了人体测温的测温精度,减少测温误差到± 0.3℃,利用顶级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在机场、高铁站、地铁、车站等交通枢纽出入口部署无感红外人体测温系统,为交通站点提供技术支持,有效遏制公共场所疫情传播。/pp style="text-indent: 2em "目前,该方案已在上海火车站投入使用,上海虹桥机场及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也已成功试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28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ad96a72-a59c-47a2-8b05-df6cd0dd7487.jpg" title="9.png" alt="9.png" width="228"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广州飒特红外股份有限公司/strong是一家总部设在中国广州、专注于红外热像仪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以在全球大面积普及、推广红外热成像应用技术为己任,使“飒特红外”成为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无处不见的安防卫士,成为驰名海外享誉世界的国际品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499e807b-d409-4647-a319-4c6dbbef369c.jpg" title="10.jpg" alt="10.jpg" width="45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抗击肺炎疫情,飒特红外针对疫情高温发热特点,加班加点生产红外测温产品,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工作提供科技服务。/pp style="text-indent: 2em "飒特红外董事长吴继平如是说,“特殊时刻,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我们的生产纪录也被刷新,目前生产计划已排到了4月底,公司组织干部和部分员工,坚守工作岗位,确保加班加点连续生产和库存储备充足,维护产品价格稳定,平价保障供应是法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3px height: 4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ecfaacfe-dd5e-4953-96a6-ea1684afe06b.jpg" title="1.png" alt="1.png" width="303" height="4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是一家以研发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技术创新实现分析检测及监测的现场化、自动化、智能化。我们拥有完善的研发、生产和服务中心,致力于各类高端分析仪器的研制与产业化,助力实现分析仪器行业的“中国梦”。谱育科技在环境监测、石化、稀土、冶金、医药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15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44d2c913-ba1f-4119-a5ac-2a176ef94513.jpg" title="1.png" alt="1.png" width="450" height="152"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局势,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谱育科技“)第一时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快速做出响应,紧急召回相关人员,调动一切可能物资,从研发、生产、技术应用等不同层面全力保障红外热成像测温产品的应急保障,助力疫情监测防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19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86834aa8-00e7-4fca-8fa7-2f8e7c9d691f.jpg" title="2.png" alt="2.png" width="450" height="19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截止目前,首批近百套由谱育科技制造的AI智能型红外热成像分析系统已全部紧急调拨派往前线,先后在北京首都机场、北京大兴机场等京津冀、长三角的机场、车站、医院等人员流动密集区域投入使用,相关技术人员也已紧急奔赴全国各地,协助进行高精度体温筛查的应急监测工作,为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68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c022fe37-b928-49cc-baf7-cb6aa75a8e7f.jpg" title="11.png" alt="11.png" width="268"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北方广微科技有限公司/strong成立于2006年7月,注册资金2.7亿元人民币,隶属于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热成像系统核心控制部件--非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及机芯组件研制与生产,并具有自主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18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fbcb2e35-3e6d-459a-830f-a2266d35e27b.jpg" title="12.png" alt="12.png" width="218"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strong主要从事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少有的、同时具备红外热像仪和激光测距仪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具有先进水平的各型制冷红外热像仪、非制冷红外热像仪以及激光测距仪等产品,在红外热成像技术、激光测距技术、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方面具有综合学科优势,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pp style="text-indent: 2em "1月21日,针对武汉市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久之洋公司紧急调整生产产能布局,对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安排,扩增生产红外测温系列产品。公司现已全力备产,员工春节期间紧急动员,协力政府,加班加点,投入抗击这次新型病毒的保卫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91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e3abb2fd-03c9-455b-8a9e-d63cb7b492dc.jpg" title="13.jpg" alt="13.jpg" width="450" height="291"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2月10日,久之洋称,针对当前疫情,作为地处武汉的红外企业,地方政府第一时间与公司协调了备产红外测温产品的要求,公司责无旁贷承担了测温仪生产任务,扩增生产测温系列产品,相关原材料和物资配套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协调,后续公司将根据需要,会相应再调整产能。公司近两年任务量不断增加,现任务饱满,都在备产之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51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d1fdf156-130c-488f-a62b-7b34187f41c8.jpg" title="14.png" alt="14.png" width="251"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科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rong成立于1999年,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北京中关村,试验验证展示基地在昌平区,生产基地在山东莱阳,在济南、深圳、武汉和南京等地设有办事处。目前拥有员工六百余人,是国内领先的安防和夜视产品专业供应商。/pp style="text-indent: 2em "据科盾科技介绍,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快速反应,广泛在公司内部进行宣传,迅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了公司经营正常运转。公司红外测体温的产品未来可以用于人员较集中的场合,银行、电信等服务网点,交通场所等。另外,公司也通过提供视频会议解决方案等方式协助客户战胜疫情,高效地完成工作。同时,公司也积极捐助,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6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aabe11d4-7956-4a98-90dc-d07d3870795e.jpg" title="15.png" alt="15.png" width="306"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浙江红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rong成立于2005年,为金盾股份全资子公司。专注红外热像、紫外成像、气体成像、激光清障仪器、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十多年来,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红相科技为60多个国家累计提供30000多套测温类红外热像仪、成像类红外热像仪和紫外成像仪,广泛应用于电力、国防、能源、视频监控、科研、工业、医疗、消防、汽车等领域,为设备和人类安全保驾护航。/pp style="text-indent: 2em "春节期间,红相科技全体员工放弃休假,除夕开工到深夜,积极投入到TI160-P系列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的生产和服务。据悉,金盾股份全资子公司红相科技是工信部红外成像类重点防控物资对接三家单位之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8ade6b35-64d3-4898-9ded-879d7c9bb559.jpg" title="16.jpg" alt="16.jpg" width="450" height="33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2月10日,公司表示,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大量需求,按照目前的订单情况,对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会有影响,公司现在加班加点挖掘所有的生产能力在保证已下单客户的需求,后续如果各地分管教育的机构有这个需求,公司也一定尽力以赴,尽公司的最大能力保障每一位未来祖国接班人的健康和平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31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af120953-a9f9-46b5-956f-5b6af945768a.jpg" title="17.png" alt="17.png" width="231"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上海热像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rong(FOTRIC)中国总部位于上海,美国总部位于达拉斯(Dallas),专注于热像技术的品牌,其命名也由此而来:FO是英文PHOTON(光子)的简写,TRIC是英文ELECTRIC(电)的简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f1685255-e955-4ad1-a55f-be8cca795d35.jpg" title="18.png" alt="18.png" width="450"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1月24日,玉龙雪山在克服设备紧缺、物流停滞的困难下,从上海热像科技公司购置了3台专业热像测温仪(一台科研级Fotric 347、两台手持型Fotric 323Pro)。FOTRIC工作人员介绍,Fotric 347高端体温筛查热像仪,具有安全距离保障、测量精度高、检测范围广、显示多样化、智能报警、数据记录与分析、语音控制等特点,可对镜头内的人群进行精确测温,并在测温仪显示屏上实时显示被测人群中的最高体温,若测量值超出预定阈值(自行设定)则会以蜂鸣声报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53ed5a46-4b45-4255-98e5-7a208a389922.jpg" title="19.png" alt="19.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rong总部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50号。成立于1999年11月,注册资金34,398万元人民币。2009年10月,金亚科技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公司具备数字电视系统端到端的设计、集成、工程施工的能力和经验。经过多年服务数字电视行业的资源积累,与产业链的上下游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与各运营服务商、高校科研院所和付费频道行业协会、互动媒体协会等建立了研发合作关系,在家庭普能终端、多屏互动增値业务开发、宽带接入与传输等领域开展了多课题攻关。/pp style="text-indent: 2em "自疫情发生以来,金亚科技第一时间成立应急生产领导小组,该公司高管于2020年1月26日终止休假,并动员生产一线员工返厂,一线生产工人已积极复工复产,加班加点生产手持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物资。截至发稿,金亚科技已完成第一批次近3000台次手持测温仪交付任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9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49c51b59-0cb9-4aa9-9287-2f47b8daf720.jpg" title="20.png" alt="20.png" width="59"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焜腾红外/strong是专注于高端红外热成像智能传感器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总部位于浙江嘉兴,公司有红外热成像领域顶级的专家、多年从事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研制的行业资深人员组成。公司依托自身深厚的技术累计、独特的制造工艺、先进的红外材料。以优异的产品性价比、优异的产品性能,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性能超群的红外热成像产品。/pp style="text-indent: 2em "众合科技2月4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投资的浙江焜腾红外科技有限公司自行研发的大型红外测温仪已投入应用,近百套产品已率先使用在浙江嘉兴各交通枢纽、主要旅游景区和三甲医院中,大大提高了密集场所体温检测的效率,助力构筑防疫第一道防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66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b08b6895-0ae6-4f39-a9ff-b23c5ddfecf6.jpg" title="21.png" alt="21.png" width="366"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广州科易光电技术有限公司/strong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种红外光电产品及红外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2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d34eac16-ee6e-4b0a-bc5e-25f4e3011f4a.jpg" title="1.png" alt="1.png" width="500" height="20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相关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产品包括:HL-640S,HL2-640B,KC320,KC640,KC800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94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8d28cfab-1acb-4551-9184-fb5842fdc049.jpg" title="22.png" alt="22.png" width="194"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上海巨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strong致力于红外焦平面阵列和热像仪的开发,不断推出融合多种创新技术的高性能热像仪。推出在线式测温,手持式测温,成像型,特殊定制型多个系列产品,并可为客户推出红外行业解决方案。此前H7N9禽流感疫情爆发时期,国内部分火车站机场安保部门采用了巨哥电子MAG33人体测温仪进行实时监测人流体温。/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红外成像领域其他知名进口品牌还包括:/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196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910f2eb9-8ff8-48fe-9441-9726e0bbf10e.jpg" title="23.png" alt="23.png" width="196"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 LYNRED/strong被公认为商业、太空和国防应用工程红外探测技术的领导者。LYNRED于2019年由Sofradir及其子公司ULIS合并而成。此次合并旨在满足全球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消费者市场对红外产品的需求,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40多年来,LYNRED为系统集成商和OEM提供了最佳的红外产品,这些红外产品可提供出色的性能,图像,可靠性和价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24px height: 6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14e2e57d-b27e-487f-aad5-376bc9cc26f0.jpg" title="24.png" alt="24.png" width="224" height="6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L-3 Communications/strong是美国一家提供指挥和控制,通信系统和产品,航空电子设备,海洋产品,培训设备和服务,仪器仪表,空间和导航产品的公司。于1997年成立,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64px height: 5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8825a1e7-b567-4e58-b05a-6146a9d1e43e.jpg" title="25.png" alt="25.png" width="464" height="5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NEC/strong,是日本的一家跨国信息技术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港区。NEC为商业企业、通信服务以及政府提供信息技术(IT)和网络产品。在台湾被称为恩益禧,是日本一家跨国信息技术公司,总部位于东京港区。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分成三个部分:IT解决方案、网络解决方案和电子设备。/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20px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trong附:/strong/span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76, 240) font-size: 18px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205/521336.shtml"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76, 240) font-size: 18px "科普|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的红外体温检测仪是什么仪器?/a/span/pp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pp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征稿活动:/strong“红外体温检测仪技术及相关应用”主题征稿活动进行中,一经入选,将在资讯栏目发布并支付一定稿酬,并择优邀请做线上专家报告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127, 127, 127) "(新冠病毒主题研讨会---红外体温检测仪检测技术与应用现状)/span。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抗“疫”!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176, 240) "(投稿或自荐邮箱:yanglz@instrument.com.cn)/span/span/pp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更多红外体温检测仪技术与应用相关资讯点击以关注以下专题:/span/pp style="margin-top: 0em margin-bottom: 1em padding: 0px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宋体, " Arial Narrow" 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hwcwy" target="_blank"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42, 123, 192)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important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6214fb81-41dd-4869-b8d4-8361d93b54d2.jpg" title="3.png" alt="3.png" width="600" height="171" border="0" vspace="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171px "//a/p
  • 导航产品亦需警惕辐射超标
    汽车导航仪也要小心辐射问题。(图文无关)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汽车GPS导航产品检测结果 12企业产品不合格  汽车导航仪常会出现地图错误、死机、搜不到卫星信号等问题,但人们可能不知道还有辐射问题。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对国内81批次汽车GPS导航产品的检测结果,12家企业被检出的不合格导航产品中,有11家企业的产品出现辐射超标情况,而不合格产品全部出自广东厂家。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被检出的不合格导航产品中,有的在佛山市场销量还不错。  重磅:导航产品不合格,主要因辐射超标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抽查了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湖南、广东等6个省、直辖市81家企业生产的81批次汽车GPS导航产品,根据相关要求对汽车GPS导航产品的系统定位精度、位置更新率、捕获、效率、车辆定位及地图匹配功能、地图显示功能、目标检索功能、路线计算功能、路线引导功能、地图数据库、数据通信接口、高温工作、高温贮存、低温工作、低温贮存、振动、安全性、电源端子骚扰电压/电源端子干扰电压、辐射骚扰/辐射干扰场强等19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的合格率约为85%,抽查发现有12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涉及到辐射骚扰/辐射干扰场强、电源端子骚扰电压/电源端子干扰电压项目(具体抽查结果见附表)。记者看到,12批次被检不合格产品全部出自广东。并且,12批次产品中,11家企业的产品为辐射超标。  车主:导航仪辐射超标,闻所未闻  有专业人士说,“辐射骚扰不合格的导航产品会影响车载电子产品的正常使用,也会干扰其它电子设备,尤其影响一些病人的生命维持电子设备,像心脏病人安装的起搏器等。GPS导航的辐射与手机类似,其辐射强度相当于一部通话中的手机。” 不过,很多车主在受访时表示,对导航辐射超标的问题闻所未闻。南海一位此前经历过某美系车型“辐射门”事件的车主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原车导航,他选导航仪的话首先看导航效果,然后看价格合不合适,“具体有没有辐射看不到,也说不清。”  还有车主提到,其汽车导航开启时,经常短时间会出现手机信号不稳的情况,但不知道是否与导航仪的辐射有关,“从没往那方面想,以后还是要注意,特别是家里有孕妇的时候。”  提醒:导航仪还存在不少问题  据了解,导航仪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三大方面。其中,GPS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定位精度低,灵敏度差,信号经常丢失,无法导航。同时,各品牌导航仪所装载的运行软件不同,也经常出现各种问题。  相关认证机构的调查还显示,有的导航软件编制不合理,经常令司机绕道行驶 另外,有的导航软件缺少路径重算功能,致使一旦偏离预定路线,导航仪就只会不停重复“请调头”,而不会进行路径重算,并最终导致死机。  市场:部分品牌佛山常见,有的还销售不错  记者随机走访了禅城、南海部分汽车用品店和专门销售车载导航的网点。在12家被检出不合格产品的导航品牌中,不少在佛山市场有售,有的品牌还被作为主打导航品牌。有商家告知,好像不合格的主要都是一些中小品牌的导航产品,比较出名的像欧华,据其所知卖得还不错。  据其介绍,导航仪生产技术并不高端,生产厂家中小规模的居多,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相差巨大。而且现在外置导航设备很多人已开始在网上购买了。  另外,有的不合格产品型号看起来像专为部分车型配置。记者为此询问了相关车型品牌的部分4S店。有4S店认为,即使是某些车型专用导航仪出现问题,也不一定和汽车生产厂家有关。一是不少导航品牌都设计有专车专用导航设备,但非汽车厂家原装导航 二是有的车型导航设备非出厂时所带,不少为4S店自行联系提供,消费者选配。
  • 量子导航领域又一突破:原子自旋陀螺仪原理样机研制成功
    全空域、全时域的无缝定位导航是未来定位导航产业的技术制高点。随着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量子精密测量的陀螺及惯性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小体积、低成本等优势,将对无缝定位导航领域提供颠覆性新技术。  “十二五”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主题项目“基于磁共振的微小型原子自旋陀螺仪关键技术”由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承担,项目研究开展一年半取得突破性进展。项目组攻克了核自旋-电子自旋耦合极化与检测等精密量子操控技术,完成了小型化磁共振气室、高效磁屏蔽等元件的精密设计与制造,并研制成功我国首个基于磁共振的原子自旋陀螺仪原理样机。样机零偏稳定性优于2° /h,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与美国技术差距从10年缩小到7年。  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基于磁共振的微小型原子自旋陀螺仪的精度与集成度,为支撑我国量子导航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原子陀螺仪的技术突破使现有应用于高端装备的无缝定位导航系统的体积、质量、功耗、成本等下降约两个数量级,将应用于大众定位导航市场,可在微小体积、低成本条件下实现米级定位精度,提供不依赖卫星的全空域、全时域无缝定位导航新能力。
  • 仿生机器鱼搭载哈希水质监测仪横穿太湖检测水质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航程监控及接受水质参数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机器鱼太湖巡游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0" border=0 探测任务完成后,科研人员检查水质监测仪工作数据 2007年11月下旬,无锡太湖畔的渔民们惊奇地发现一条长约1.6米的鱼形机器人和他们一起出港入港,但它似乎对太湖里的各种水产品不感兴趣,而是在科研人员的控制下,将大量的水质数据传回控制台,为这个时间段太湖的水质诊断提供第一手数据。 本次水质探测任务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制的新一代仿生机器鱼搭载美国哈希(HACH)公司的Hydrolab多参数水质监测仪进行。哈希公司的水质参数检测仪除了能检测常规参数外,还可以检测叶绿素、蓝绿藻等10余种参数指标,适用于检测大范围内的蓝藻危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是国内最早开展仿生推进机理研究和仿生机器鱼研制的单位,2004年,他们使用仿生机器鱼对福建东山海域郑成功古战舰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探测试验。经过3年的改进研制,仿生机器鱼在推进高效性、机动灵活性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较之早先平台,仿生机器鱼的航程提高了5~6倍,在经济航速每小时3.6公里的情况下,航程达到60公里,相当于一口气穿过大半个太湖。此外,新一代仿生机器鱼配备了完善的机动控制系统,可以设定巡游深度和GPS导航航线,使得整个水质探测的任务自动完成。在定深巡航状态下,它的导航信息和控制命令都通过一个水面浮标传递。 研究人员认为,随着续航能力和机动控制性能的提升,仿生机器鱼可携带仪器到达人们无法到达或高危险的水域,长时间的在水下巡游工作,为行业应用提供一种快捷、省力的新型装备。据悉,此次检测实验完成后,沿途获得的水质数据,已提交有关科研和监管单位参考。
  • 用磁场做导航 纳米机器人精准搏杀肿瘤细胞
    团队用靶向给药微纳米机器人在小鼠身上做了实验。他们用了乳腺癌细胞种植的皮下肿瘤模型,对30只小鼠跟踪了30天。团队发现,这种方法对小鼠肿瘤确有靶向杀伤作用,且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最小。  上映于1966年的科幻电影《神奇旅程》,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为给一名科学家实行高难度血管手术,5名医生被缩小成头发丝大小,置于针筒中,注射进他体内。5人驾驶着“潜艇”,躲过了免疫细胞的攻击,一路乘风破浪,成功完成任务。  50多年过去,当初的幻想,已经部分成为了现实。微纳米医疗机器人,就被认为是一种颇具前途的智能给药平台,目前被广泛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卓越百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林课题组,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更为智能的肿瘤靶向机器人。它有了伪装,还有了导航,能够在磁场的驱动下,精准抵达战场,投掷杀伤肿瘤的弹药。  让巨噬细胞吞下纳米药物,变身微纳米机器人  让纳米机器人装载药物,到达指定地点,定向治疗炎症或清除肿瘤,这是医学纳米技术的终极目标之一。但传统微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的运动,其实靠的是分子之间的结合力,这是一种“被动靶向”,难免脱靶。“就好比我们知道,人群中具有某种特质的两类人可能会碰上。但茫茫人海中你最后碰上的是不是想要的人,其实要打一个问号。”冯林说。  而且,也如当初那部电影里所展示的,被注射进人体内的纳米机器人,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兢兢业业工作的免疫细胞的攻击。  能不能让这类医疗机器人更为安全且精准地到达要去的地方?  2016年从日本回国后,冯林就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在北航机器人所的支持下,冯林和陈华伟老师合作申请获批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重大项目“靶向给药微纳米机器人”。在一次讨论中,陈华伟问可不可以让活细胞作为载体。这句看似很随意的提问提醒了冯林:直接让活的细胞吞进载药纳米颗粒变身微纳米机器人行不行?  他们想到了巨噬细胞——这是一种喜欢吞食并处理异物的细胞。  合适的载体和“伪装”找到了,接下来,就是设计机器人的“导航系统”。  磁性纳米颗粒可以由磁场来控制,药物释放可以利用红外或者超声波。几乎是从零开始,冯林团队自行设计了复合磁控系统。他们从电子线圈开始设计,一点点调整、摸索技术参数。磁性纳米颗粒进入小鼠体内后,通过这套系统,他们可以在体外对其行走路径进行高精度控制。  再接下来,就是让磁性纳米颗粒装载药物,并让它在合适地点,通过合适方式,释放药物。  这款机器人其实设计有许多层。在阿霉素外层,是聚乙二醇,一种具有良好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再外一层,是吲哚菁绿,它是药物研究中常用的荧光标记物,帮助科研人员判断机器人所在的位置。最后他们还包裹了一层脂质体,它具有非常高的生物相容性。  团队还为机器人设计了一个开关——近场红外光。近红外光穿透表层皮肤,磁性纳米颗粒吸收光线,产生热量,会释放出阿霉素。  如此一来,纳米机器人基本实现“指哪打哪”的效果。  “接收指令,执行指令,完成任务,在我们做机械的人眼中,具备这些能力的,才是智能的机器人。”冯林说。  团队用靶向给药微纳米机器人在小鼠身上做了实验。他们用了乳腺癌细胞种植的皮下肿瘤模型,对30只小鼠跟踪了30天。团队发现,这种方法对小鼠肿瘤确有靶向杀伤作用,且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最小。  9月,纳米科学领域权威期刊《小》(Sma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在机械学院,他们建立生物医学实验室  冯林的团队中,有好几个医学生物专业出身的博士。在他的机械实验室里,还有一块专门区域,用来做生物医学实验。  所以,你能看到这样一个略显奇特的景象——实验室里,有各类机械模型,有专业级的显微镜,以及小白鼠。  去采访时,由于已经结束了上一轮的实验,小白鼠所剩不多,正在笼子里踱来踱去,安度余生。  冯林是“80后”,本科学的电子信息工程,硕士专业是生物机器人,博士留学日本名古屋大学,跟着导师新井史人教授一头扎进了更为微观的世界——微纳米机器人。  回国后,冯林来到北航,获得北航“卓越百人”,加入了机械学院张德远老师领导的仿生与微纳系统研究所,之后又得到北京市“科技新星”资助。北航提倡“医工结合”,冯林也被聘入了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更深入地进入到医疗机器人领域。  “不能只是炒概念,说纳米机器人未来能如何如何。”冯林一直存着这个念头,就是要真正把纳米机器人打入体内,真正杀死体内的肿瘤细胞。  就在不久前,冯林指导的学生团队凭借Medcreate磁悬浮胶囊机器人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本科生创意组全国第五名。  它用到的技术,也是“复合场磁控”。  这是一款主动可控高速图像传输型胶囊机器人,能对胃部等大体积消化道器官进行全方位无死角视频探查。胶囊机器人可以悬浮运动,无需改变患者体位,就能完成整个胃部的覆盖式检查。  冯林为学生取得的成绩高兴,但他也知道,要完善各类治疗型的微纳米机器人,还“路漫漫其修远兮”。  从小鼠到人体,从试验到临床,还需要一步步完善和摸索,这并非坦途。“你要舍得花一辈子的时间。”冯林说。
  •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傅立叶红外温室气监测仪项目顺利中标
    我公司于2014年10月30日,凭借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研发的UoW FTIR温室气体在线分析仪顺利中标“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傅立叶红外温室气监测仪项目,招标编号:SZRF2014-G-025号”。 UoW FTIR温室气体在线分析仪应用多光程—傅里叶红外变换(FTIR)光谱测量解析技术和高性能红外检测元器件,结合了完善的控制软件系统,能够全自动地运行,在线精确连续测量环境大气(或其他种类的混合气体)中CO2、CO、CH4、N2O的大气浓度,以及CO2中δ13C,运行成本低,适于长期连续观测。 UoW FTIR温室气体在线分析仪
  • 国内首个矿用导航技术实验室正式建成
    10月3日,国内首个矿用导航技术实验室在中国煤科太原研究院正式建成。作为煤矿采掘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子实验室,该实验室加快了行业高端导航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煤矿采掘工艺复杂,工作面环境多变,少人化、无人化采掘工作面的建立一直是矿山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方向,其中自动导航定位技术是制约采掘装备智能化发展的主要“卡脖子”环节。十多年来,中国煤科太原研究院潜心研究矿用导航定位方法,积极参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间的学术交流,与澳大利亚研究机构同时在两个同类工作面同步完成掘进工作面基于惯性导航系统的采掘装备全工况对比定位试验,试验结果取得预期效果。同时,加速开展自主研发工作,持续不断进行科研攻关和工业性试验,成功突破了导航定位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应用难题,实现掘锚机规划截割,助力快掘系统实现月进尺3088米的世界纪录。基于导航定位技术,操作人员可以远离巷道迎头,在高效掘进的同时确保作业安全和职业健康。目前,经多轮迭代形成的系列矿用导航产品,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矿用导航技术实验室的建成,拓宽了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科研创新领域,增强了矿用导航技术在系统级和核心部件级动静态特性测试能力,提高了矿用导航产品在工程应用中的可靠性。
  • “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基于光丝激光雷达的大气污染多组分监测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方案检查会在天津召开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基于光丝激光雷达的大气污染多组分监测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方案检查会在天津召开。该项目由南开大学牵头组织实施,参加单位包括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南开大学副校长许京军、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项目承担单位、专项总体专家组相关领导和专家合计20余人参加了会议。br/ 项目负责人汇报了项目任务目标与实施方案,专家组针对该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研讨交流,并对今后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宝贵建议。会上,项目组成立了咨询专家组,并由许京军副校长为咨询专家组专家颁发聘书。br/ 该项目瞄准大气污染多组分监测国家重大应用需求,面向在轨应用时所面临的探测距离远、大气环境复杂及载荷环境适应性要求高等诸多挑战,开展光丝激光雷达技术的前瞻性研究工作,目标是解决强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具体包括飞秒激光在复杂大气中远程传输机制、诱导荧光谱分子动力学及在光纤放大器中的非线性效应等,力争在飞秒激光多维相干合成、光丝远程调控、高灵敏度组分荧光谱识别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br/ 本次检查会上,与会专家从系统性、针对性、计划进度、成果形式、关键节点和风险控制等诸多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为项目顺利开局和后续实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p
  • 泉州市传感智能制造和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
    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更好地推广专利导航服务,宣传知识产权科普知识,推动创新主体有效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培育竞争优势,6月21日,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织开展传感智能制造和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推介系列活动,成果发布会设立泉州主会场和晋江、南安、安溪分会场,来自泉州市各县市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行业协会代表共800余人参会。  活动介绍了泉州市重点产业专利导航数据库及可视化监测系统,邀请了2位资深中级知识产权师,进行泉州市传感智能制造产业和泉州市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对传感智能制造和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专利导航报告、《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进行解读,并进行问卷调查及现场交流,积极对接企业需求,为参会人员进行专业辅导和耐心答疑,帮助强化提升专利质量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了重点产业发展现状,明晰了产业专利导航研究目标,梳理了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论证了重点企业专利导航技术分解需求和专利导航成果应用需求,为推动专利导航项目顺利实施,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打下良好基础。  下一步,保护中心将继续完善专利导航项目,提供更加精准和实用的专利信息,进一步支持创新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支持,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价值的最大化,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
  • 湖北省“十四五”将造环境监测仪器、基因测序仪、PCR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其中多条建设内容与科学仪器、检验检测两大产业息息相关。  详情如下:  环境监测仪器仪表  重点研发水质毒性监测、大气污染多参数连续监测与预警、生物监测、应急环境监测等技术装备。大力发展工业烟气在线自动监测、汽车尾气监测、光化学烟雾监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污水在线监测、环境水质在线监测等系统集成监测设备,激光气体分析仪、VOC气体分析仪、水质监测仪、生物监测仪器、环境事故应急监测仪等仪器仪表制造业。  量子信息  加快发展量子通信。发展激光稳频、飞秒光梳、精密光谱、冷原子与物质波干涉等前沿技术与方法,研制微型光梳、多维相干光谱仪等原子分子量子传感器。加快突破量子激光器、原子传感器、量子探测、原子陀螺、原子钟、原子重力仪等关键核心技术。  精准医疗  以基因测序、分子诊断、个性化给药、细胞治疗技术等前沿医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引领,着力搭平台、促融合、用场景,重点发展无创产前筛查(NIPT)、以CRISPR/Cas9技术为主导的基因修饰技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癌症早筛、个人基因测序技术等,加快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荧光定量/恒温/数字PCR技术、细胞治疗、个性化靶向用药产品、体外病毒核酸控制试剂和技术的开发应用,积极探索药品研发与诊疗融合路径,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治疗方案,实现疾病科学分类和精准诊断。规划建设细胞临床研究中心及再生医学研究基地,组建高通量单细胞测序临床研究中心与基因检测临床应用示范中心。  智能制造装备  加快新型光电子智能产品产业化,发展高性能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制造成套装备、柔性印刷显示制造技术与装备、道路路面动态检测关键技术及装备、光纤光栅探测系统、大型医疗诊断仪器、电子产品制造装备等光机电一体化装备。完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标准体系,加速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  检验检测  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聚集区(湖北)建设,发展一批融合分析试验、标准研制、技术研发、培训咨询等多功能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在航空航天、北斗导航、生物医药、高端制造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等领域,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或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优化计量测试服务业市场供给。  加快建设产业基础领域质量检测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围绕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需求,探索突破计量、检验检测技术,分行业逐步建设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推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推动优势领域积极申报国家级平台,强化计量、标准和关键检验检测技术一体化建设,分类推进产业质量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开展产业基础技术、工艺等基础数据搜集工作,掌握全省基础工艺技术发展情况,为产业创新攻关提供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引。
  • 一文了解我国科学家主导发起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
    近日,由我国科学家主导、发起,并得到国内外科学界广泛响应和支持的国际大科学计划(Proteomic navigator of the human body,又称π-HuB)的执行总部在广东智慧医学国际研究院正式揭牌。这是继2001年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发表后,破解人体构造“天书”的另一个国际科学计划,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为该计划首席科学家。该计划旨在绘制人类全生命周期、全球性重大疾病及代表性膳食模式、生存环境的蛋白质组图谱,解析人类蛋白质组构成原理和演变的规律,探索生物医学大数据从信息知识到智慧的路径,实现人体蛋白质组定位系统的精确空间定位、准确状态定性和人体从非健康状态到健康状态的精准导航。  什么是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  提起蛋白质,大家并不陌生。不过“蛋白质组”一词却鲜有人了解。其实,蝴蝶由卵变虫、成蛹、再破茧成蝶,幕后“操盘者”并非基因组,而是蛋白质组。  过去人们认为,只要绘制出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就能了解疾病的根源,但是却发现基因组并不如预期那样能够揭示人类生、老、病、死的全部秘密,如何解读这本“天书”成为一大难题。  “生,源于基因组 命,却一定由蛋白质组决定。只有蛋白质组才能根本阐释生命。”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认为。基因组序列只是提供了一维遗传信息,而更复杂的多维信息发生在蛋白质组层面,因此想要解密基因组,必须先系统认识蛋白质组。π-HuB计划就是这样一个旨在绘制人类全生命周期、全球性重大疾病及代表性膳食模式、生存环境的蛋白质组图谱的计划。  那么,何谓“导航”?π-HuB计划将致力于解析人类蛋白质组构成原理和演变的规律,探索生物医学大数据从信息知识到智慧的路径,实现人体蛋白质组定位系统的精确空间定位、准确状态定性和人体从非健康状态到健康状态的精准导航。这项大科学研究将为人类健康管理、科学养生以及疾病精准防控诊治提供全新理论、技术和方法。该计划将为人类带来什么?贺福初院士主要从事蛋白质组学、精准医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早在2002年,他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两谱”“两图”“三库”的科学目标和行动策略,领衔完成了国际首个人类器官(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建成了该领域领先国际水平的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并联合国内数十家基础研究和临床团队协作完成了中国人体蛋白质组研究等大型科学项目。2020年经国家科技部遴选评审立项,π-HuB计划成为首个生物医药领域国家大科学计划培育项目。  根据广州会议上公开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白皮书2.0,在未来30年,π-HuB计划将投入数十亿元人民币,以实现三大目标:  1、绘制人体蛋白质组结构空间参比图谱,按照人体构成层次,绘制从单分子到蛋白质复合体,细胞到组织到器官的各层级蛋白质组构成图谱   2、阐明人体蛋白质组状态空间参比图谱,追踪人体从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直到衰老的生命全周期过程中,不同膳食模式、不同环境因素、体内不同微生物类型和不同疾病状态下的蛋白质组图谱的动态变化。  3、建立人体蛋白质组导航系统,整合蛋白质组学数据和其他人类组学数据构建元人体数字模型,利用人体蛋白质组在状态空间中定位,对健康状态进行判定,进而实现对疾病风险的预判和早期疾病诊断,和制定最佳治疗干预措施。早在200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蛋白质组学研究“两谱”“两图”“三库”的科学目标和行动策略,领衔完成了国际首个人类器官(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在国家“863”、“973”和重点研发专项的共同支持下,贺福初团队联合国内数十家基础研究和临床团队协作完成了中国人体蛋白质组研究等大型科学项目,并提出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理念。贺福初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围绕中国学者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对其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对我们解读生命密码的帮助等进行解读。至于为何要发起这样一个国际大科学计划,贺福初表示,大科学计划是强国的重要引擎,“当一个国家成为全球科学中心时,它将迅速成长为世界顶级强国”。问:贺院士,我国学者发起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是一项大科学计划,为什么您要积极推进我国的大科学计划呢?贺福初:在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我国明确提出了在2050年要建成全球科学中心,这是作为全球科技强国非常重要的标志。对科学发展史的研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一个国家成为全球科学中心时,它将迅速成长为世界顶级强国。比如,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初期的德国。判断现代大国的强盛与否,首先要看它能否成为全球科学中心,能否发动技术革命。20世纪初,在欧洲大陆爆发世界大战时,美国吸引了全球大量的顶级科学家赴美研究,迅速成长为全球科学中心,发展出一系列突破性技术。而在崛起的过程中,美国相继发动了多个大科学计划,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些大科学计划是美国发展为世界第一强国的重要引擎,也在科学史上开启了真正的大科学计划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问:我们知道蛋白质组学比基因组更为复杂,您和很多中国学者很早就在这一领域布局研究,如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具体的情况请您介绍一下。贺福初:大科学计划需要调动全国甚至全球的科技力量,通过协作式的联合科学攻关,达成计划的既定科学目标,这种模式可以带来国家科技力量的迅速腾飞。医务工作者最熟悉的大科学计划或许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了,它全面推动了遗传学研究、疾病机制研究和药物靶标发现,为精准医学计划奠定了雄厚基础,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类基因组计划绘制了一部人类生命密码的“天书”,但如何解读这本“天书”,成为当时科学家更加关注的问题。最终在人类基因组图谱完成之际,一批基因组学学者不约而同地向蛋白质组学发出呼唤:“用蛋白质组学解读基因组这部‘天书’。”于是,“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PP)”应运而生。的确,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比,蛋白质组计划会更为复杂。因为同一个体不同器官、同一器官不同细胞的基因组是相同的,蛋白质组却可以千差万别。因此,尽管大家都知道要向蛋白质组寻找答案,但对于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如何推进,各国学者莫衷一是。在2002年,由我国领衔、全球11个国家参与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Human Liver Proteome Project,HLPP)”正式启动。该计划是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启动的第一个人体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计划,也是中国科学家倡导和领衔的第一个国际大型合作计划。最终,我们鉴定了超过1万种人类肝脏蛋白质,并利用这些数据对肝脏生理功能进行了系统解读,为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全面展开发挥了示范作用。2014年,在“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科技部启动了“中国人蛋白质组计划(CNHPP)”重点专项。如今,在人体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我国的科研水平已领先世界。问:贺院士,您提出的“π-HuB”计划是下一个新的目标吗?您对它有什么期许吗?贺福初:随着这种数据驱动而非假设驱动研究的积累,多维动态而非一维静态数据的丰富,人体细胞与内外环境间信息的集成,将在更高层次获得对人类个体、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的全新认知,推动智慧医学的到来。基于这些,我们提出了“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该计划的愿景是在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与数据共享模式下,全人类共同探索人类未知前沿,揭示宇宙中最复杂物质系统——“人体”的蛋白质组谱系及其构成原理与演变规律,系统阐释人类发育、衰老及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并依此制订覆盖人类生命全周期的精准防控、诊治、康养策略,开创智慧医学新范式,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 “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
    p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将“高性能计算”等8个重点专项的2018年度拟立项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1-8)。/pp  公示时间为2018年5月7日至2018年5月11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pp  “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pp  联系人:徐泓/pp  联系电话:010-68104417/pp  传真:010-68338012/pp  电子邮件:xuhong@htrdc.com/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2018-05-13_182840.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0a609fd7-be4e-4e6c-94b6-8e5e1a6924c3.jpg"//pp  附件:a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5/ueattachment/1da40778-5f3b-4ec4-9dd5-b5154017aeff.pdf"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pdf/span/a/pp/p
  • 傅里叶红外光谱立体监测家族再添新成员——傅里叶红外移动走航监测车为雄安环境保驾护航
    p  近日,安徽光机所环境光学中心FTIR课题组研制的傅里叶红外大气移动走航监测车正式交付雄安生态环境局使用,该技术将助力雄安新区建设成绿色生态宜居城市。/ppscript src="https://p.bokecc.com/player?vid=12C9FDB51D0DE46B9C33DC5901307461&siteid=D9180EE599D5BD46&autoStart=false&width=600&height=490&playerid=621F7722C6B7BD4E&playertype=1"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pp  建设绿色生态雄安新区是国家千年大计,生态环境规划被列为雄安新区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快速、高效的推进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雄安生态环境局提出建设“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采用最先进的监测手段和最有力度的举措,不断改善雄安新区生态环境质量。/pp  大气移动走航监测车是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四位一体”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实现对指定区域突发环境污染气体、温室气体、腐蚀性气体、恶臭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组分进行实时走航观测。/pp  经过大量前期调研和技术对比,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环境光学中心FTIR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成为雄安新区大气移动走航监测车的首选监测技术。本次国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技术能够圆满承担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测这一历史重任,得益于傅里叶红外光谱监测技术的技术优势,以及近些年国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监测技术的飞速发展:/pp  首先,FTIR技术具有多组分同时测量的优势,能够实现对特征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实时在线走航,且该技术能打破常规走航观测技术只能测量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无法对具体特征污染物进行精确走航观测的不足。同时,FTIR技术在克服工业现场恶劣使用条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本次项目中,研发团队相继攻克了复杂背景条件下光谱定量解析、抗震性红外光谱仪设计、光谱干扰抑制等系列关键技术,确保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任务。/pp  雄安新区本次采购的傅里叶红外大气移动走航监测车,可以实现多种特征污染物实时走航观测,可监测组分包含400多种大气污染物,是FTIR技术应用于车载走航观测的又一次成功应用,当前大气移动走航监测车正式交付并得到了高度评价,该车将在雄安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中发挥重要作用。/pp  本次雄安新区傅里叶红外大气监测车项目的成功实施,得益于课题组在国家各类军民项目强力支持中的长期技术积累,是课题组坚持“基础研究为根基,应用研究为茎叶”的协同创新发展理念结出的又一硕果,更是课题组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体现。/pp  strong关于研发团队:/strong/pp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环境光学中心FTIR科研团队,是国内较早开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的科研团队,团队坚持“基础研究为根基,应用研究为茎叶”的协同创新发展理念,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解决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环境问题为己任,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pp  20多年来,在刘文清院士和刘建国院长的指导下,在高闽光研究员的带领下,相继开展了环境大气红外光谱检测方法与技术、工业燃烧过程气体在线检测方法与技术、国防和公共安全气体检测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国家环境大气污染监控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工业燃烧过程分析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为国家国防和公共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pp  近年来,在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方面,先后承担或参与了总理基金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大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重点部署等国家和地方科研任务。课题组自主开发的系列监测设备在监测范围,检测下限,测量组分,反演精度,尤其是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具有优越性,总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相关研究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促进发展奖和2018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fa69adfa-6dc2-45ee-a95d-7eff827fbf77.jpg" title="图1_副本.png" alt="图1_副本.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大气傅里叶红外走航检测车实时结果展示 /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8c6e2a87-e661-461a-bb40-1c5ddbbb362c.jpg" title="图2_副本.jpg" alt="图2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傅里叶红外大气移动走航监测车外景 /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f6d7a424-fbaf-4558-ab3f-090263d128bd.jpg" title="图3_副本.jpg" alt="图3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傅里叶红外大气走航检测车内部布局图/strong/p
  • “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7年度项目公示
    p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423号)等文件要求,现对“先进轨道交通”等9个重点专项2017年度拟立项的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pp  公示时间为2017年6月5日至2017年6月9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pp  strong“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strong/pp  联系人:徐泓/pp  联系电话:010-68104417/pp  传真:010-68338012/pp  电子邮件:xuhong@htrdc.com/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7年度项目公示清单/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a42fbf54-a8aa-46d5-b13c-8fb36d794380.jpg" style="" title="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ba4ac629-7f6e-4ec9-b699-36fc68b7d6ad.jpg" style="" title="2.jpg"//pp  附件:span style="line-height: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6/ueattachment/2d446fb9-dda1-47ac-8e65-8b13bb17c58b.pdf" style="line-height: 16px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7年度项目公示清单.pdf/a/span/p
  • 航天科工自主研制核电站环境监测机器人
    近日,在技术人员控制、遥测设备的保障下,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自主研发的核电站环境监测机器人走出试验室开始了&ldquo 踏青&rdquo 之行。  众所周知,核电站在产生巨大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一旦发生事故,现场的强辐射等环境将给人员勘察和处置带来极大困难。针对此种情况,33所自主研制成功核电站环境监测机器人,目前已通过性能测试和验收,即将交付客户。  核电站环境监测机器人系统由机器人和控制终端组成。其显著特点是车前带有一对有力的双手&mdash &mdash 机械摆臂,别看个头不大,依靠双手它能翻越比自身高很多的障碍物。配备的高功率密度电机,使其上下楼梯轻松自如。加上360° 旋转的眼睛&mdash &mdash 全景红外摄像机,使&ldquo 小家伙&rdquo 能把远处目标拉近观察,前后行走摄像机作为辅助视觉系统,更使其实现了&ldquo 无死角&rdquo 观看。这多双&ldquo 眼睛&rdquo 捕捉的画面可实时传回至控制终端,操作者即使是远程遥控机器人作业也如同身临其境。控制终端还综合考虑了人机工程和外形美观,使操作者长时间控制机器人也不会觉得疲劳。  后续,33所还将研制强辐射环境下核事故处置机器人,进一步优化机器人结构,完善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实现机器人半自主导航和失控后自主返回,提升我国在核电机器人装备领域的技术水平。
  • 量子导航新突破!全新3D量子传感器将精度提升50倍
    在最近发布在arXiv上的一篇预印本论文中[1],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一个团队描述了一个量子加速度计,它使用激光和超冷铷原子;相较经典器件,可以以50倍的精度优越性测量三维运动。这项工作将量子加速计扩展到了第三维度,可以在没有GPS的情况下带来精确的导航。013D模式的原子干涉仪,测量物质的波状属性我们已经每天都在依赖加速度计。拿起一部手机,显示屏就会亮起来;把它转过来,正在阅读的页面就会转换方向。一个微小(基本上是一个连接在类似弹簧的机制上的质量)的机械加速度计与其他传感器,如陀螺仪一起使这些动作成为可能。每当手机在空间中移动时,它的加速计就会跟踪这一运动:甚至包括GPS掉线时的短暂时间,如在隧道或手机信号死角。尽管它们很有用,但机械加速度计往往会漂移失调。意思是,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它们就会积累成千米级的误差。这对与GPS短暂失联的手机来说并不重要,但当设备长期在GPS范围之外旅行时,这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对于工业和军事应用来说,精确的位置跟踪在潜艇上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潜艇在水下无法使用GPS;或者,在船舶失去GPS时作为备用导航。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在开发量子加速度计,以提高位置跟踪的准确性:量子加速度计不是测量压缩弹簧的质量,而是测量物质的波状属性。这些设备使用激光来减缓和冷却原子云;在这种状态下,原子的行为就像光波一样,在它们移动时产生干扰模式。更多的激光器诱导并测量这些模式如何变化,以跟踪设备在空间中的位置。早期,这些被称为原子干涉仪的设备,是由遍布实验室长椅的电线和仪器组成的一团“乱麻”,只能测量一个维度。但随着激光和专业技术的进步,它们变得更小、更坚固:现在它们已经变成了3D模式。02首个3D量子加速度计:精度提升50倍由法国团队开发的新的三维量子加速度计,看起来像一个金属盒子,长度与一台笔记本电脑差不多。它使用激光沿着所有三个空间轴来操纵和测量被困在一个小玻璃盒中的铷原子云,并将其冷却到绝对零度。像早期的量子加速度计一样,这些激光器在原子云中引起涟漪,并通过解释由此产生的干扰模式来测量运动。这是首个量子加速度计三元组(Quantum Accelerometer Triad, QuAT),它沿三个互为正交的方向测量加速度。(a)量子加速度计三元组(QuAT)的设计概念和几何形状。加速度分量是沿垂直于波段kx、ky和kz的波段测量的。(b)安装在旋转平台上的传感器头的三维模型。为了提高稳定性和带宽,以适应在实验室外使用的要求,新设备在一个利用两种技术优势的反馈回路中结合了经典和量子加速度计的读数。由于该团队可以极其精确地控制原子,他们可以进行类似的精确测量。为了测试加速度计,他们将其连接到一个摇晃和旋转的桌子上,并发现该系统比经典的导航级传感器要精确50倍。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由经典加速度计测量的设备的位置偏离了一公里;而量子加速度计将误差“钉”在了20米以内。量子和经典加速度计之间的混合方案。左边的开环方案描述了过滤后的经典加速度计如何用于修正量子加速度计的振动。静态时,量子加速度计提供了由于重力引起的投影g的离散测量。右边的闭环方案显示了经典加速度计是如何通过比较其输出和量子加速度计的输出而定期进行偏置校正的。这里,混合加速度计的输出是连续的,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提供重力和运动引起的加速度a的投影之和。033D传感器是工程化的进步尽管取得了重大成果,加速计仍然比较大、重,不会很快步入实用。但如果做得更小、更坚固,该团队说它可以被安装在船舶或潜艇上,用于精确导航;或者,它可以通过测量重力的细微变化,进入寻找矿藏的野外地质学家的手中。更多的量子传感器,如陀螺仪,可能会加入这个行列。尽管它们在离开实验室之前还需要进行几轮的收缩和加固。就目前而言,3D化是一个进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John Close对这一成果这样评价[2]:“三维测量是一件大事,是实现量子加速度计任何实际用途的一个必要和出色的工程步骤。”参考链接:[1] Tracking the Vector Acceleration with a Hybrid Quantum Accelerometer Triad[2] New 3D Quantum Accelerometer Is 50 Times More Accurate Than Classical Sensors
  • 民用航天“十三五”预研多模态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项目通过验
    7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熊伟研究员团队承担的民用航天“十三五”预研项目“多模态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顺利通过现场验收评审。评审会由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和合肥研究院共同组织,来自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五院508所等单位的10位领域专家组成了验收评审专家组,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了现场验收及审核。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项目管理中心宋书林主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郑小兵所长、项目负责人熊伟研究员及项目骨干、科研项目主管及财务主管等20余人参加了项目现场验收会。   郑小兵所长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向与会领导和专家致欢迎辞,介绍了合肥研究院在航天领域的布局和发展情况,诚挚地希望各位专家针对该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改进方向多提建议,为后续型号项目立项和持续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与会专家审查了项目组提供的文档资料,现场查看了样机和软件等成果,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充分讨论和质询,经专家打分统计,一致同意该项目以“优秀”等级通过现场验收评审。校飞试验现场项目验收会
  • 一环境监测仪器厂商注销控股子公司
    埃森环境(838542)近日发布公告,南京埃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4年1月23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注销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议案》,同意对上海吉纳波环境测量仪器有限公司进行注销。议案表决结果为5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本议案不涉及关联交易,无需回避表决,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该议案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拟注销控股子公司的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上海吉纳波环境测量仪器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14746505486R  成立日期:2003年1月14日  住所:上海市嘉定区澄浏公路52号39幢2楼J933室  法人代表:张萍  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0000万元整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仪器仪表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仪器仪表修理,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机械设备研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许可项目: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上海吉纳波环境测量仪器有限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根据公司经营战略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公司管理及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公司拟注销控股子公司上海吉纳波环境测量仪器有限公司。子公司注销后不会对公司的整体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况。  资料显示,埃森环境专注于环境智能监测仪器和关键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运维服务。立足于水分仪、流速仪和预处理部件等核心产品开发和生产,持续为CEMS系统集成商提供稳定、可靠的配套服务。同时,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结合国情,配合国内市场需要,开发出标态干基烟气分析仪、烟气配气校准装置等系列产品,实现进口替代。
  • 高端近红外线水分检测仪 深芬仪器研制成功
    高端近红外线水分检测仪深芬仪器研制成功,CSY-JH近红外水分检测仪是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高端近红外水分检测仪,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慢反射方式对样品水份进行测定,CSY-JH近红外水分检测仪采用无损检测,不破坏样品理化指标3-5S内对样品进行快速检测水分含量。CSY-JH近红外水分检测仪可广泛应用于一切需要快速测定水分的行业,如医药、粮食、饲料、种子、菜籽、脱水蔬菜、烟草、化工、茶叶、食品、肉类以及纺织,农林、造纸、橡胶、塑胶、纺织等行业中的实验室与生产过程中对水分测定的要求;同时满足固体、颗粒、粉末、胶状体及液体含水率的测定。近红外水分检测仪仪器优点:1、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慢反射方式对样品水份无损检测。2、测量速度快速3-5S内对样品进行快速检测水分含量。3、自定义多种测量模式,可以预设1-10不同测量模式4、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基本不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长期稳定性好5、测量精度精确,近红外水分检测仪采用光栅式红外技术,其稳定性比六光束、八光速大大提高,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近红外水分检测仪技术参数:测量范围:0.01-100%测量精度:0.01%测量时间:3-5S探头:光栅式红外技术
  • MGD磁导向钻井技术,通过多种测量仪器实现地下“厘米级”导航
    太空对接不易,入地连通更难。工程技术研究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GD磁导向钻井技术,利用井下探管实时检测人工磁场或井下落鱼的磁场分布特征,将测量的微弱磁信号采集、处理,利用定位算法模型及工程解释软件,给出钻头与目标靶点的相对距离、相对方位和相对井斜。在明确相对位置关系后,调整井眼轨迹走向,最终实现井眼空间位置的“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向井技术是当今世界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最先进的钻井技术之一。它是应用特殊井下工具、测量仪器和工艺技术有效控制地下井眼轨迹,使钻头沿着特定方向钻达预定目标的常规钻井工艺技术。随着全球油气田开发的深入推进,通过复杂井型建立油气通道,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提高采收率、降低综合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尤其是在煤炭地下气化、超稠油开采、中低熟页岩油原位开发等需要精确定位邻井位置的情况下,最终以U型井、平行井、小井距水平井簇、立体井网等复杂井型完钻,解决其高精度“测、定、导”一体化关键技术难题。该技术起源于美国,最初是为了实现对井喷失控井进行压井作业而开发的一项技术,后又衍生出有源和无源两大类型多种型号的精确磁导向技术与配套工具。近年来,MGD磁导向钻井技术被规模化应用,源于该技术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优势。精准对接是建设U型“地下锅炉”的基础。U型井是由一口水平井与直井连通构成的井组,在煤层气开采中可实现水平井排水和直井采气;在煤炭地下气化中可实现可控后退式点火;在地热开发中可实现取热不取水。与压裂、射孔相比,井眼对接是最直接、有效的连通方式。精密平行是搭建水平井“地下炼厂”的关键。平行井是由2口以上相互平行的水平井构成的井组,在超稠油SAGD开发中,可降黏提采50%以上;在低熟页岩油原位转化中,有希望动用潜力巨大的页岩油资源;与常规水平井相比,水平段间距的精密度提高了99.7%(千米水平段井间误差由10米左右降至0.3米以内)。精确导钻是敷设非开挖“地下管网”的前提。非开挖是在入土和出土小面积开挖情况下,敷设、更换和修复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新技术,不会破坏绿地、植被、建筑物,不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与传统开挖施工相比,施工速度可提高60%,综合成本可降低40%,入土和出土点偏差±1米。老井精细处置是保障“地下粮仓”密封完整的核心。救援井是在发生井下复杂、通道丢失时通过伴行跟踪实现目标井重入的一种技术,尤其适用于解决精细处置储气库疑难老井封堵、老油田涌水冒油、井喷失控等问题,筑牢油气安全环保第二道防线。MGD磁导向钻井技术已在储气库、地热、稠油等六大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工业应用,累计推广了近500口井,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该技术解决了储气库复杂老井“封天窗”技术难题,使老井封堵作业成本下降90%,并为国内首座海上储气库冀东油田南堡1号储气库、辽河储气库群等重大工程提供了支撑利器。2023年,该技术支撑了中国石油深层U型地热井、国防管道铺设、重大塌陷救援等10余个重点项目,创造了2810米最深储层千米对接、2520米非开挖穿越等13项国内纪录。“十四五”期间,该技术有望在中低熟页岩油原位开发、煤炭地下气化、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干热岩开发等多个领域实现推广应用,助力构建“地下炼厂”“地下锅炉”等新能源开发新模式。面向未来,MGD磁导向钻井技术将接续研发,实现提档升级,推动磁导向技术与工具向着谱系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具备万米深井井喷救援能力,并积极开拓丛式井网防碰、疑难复杂老井一体化处置、大埋深定向钻等新领域新业务,为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干热岩采热储能耦合开采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提供关键核心技术支撑。(本文作者系工程技术研究院非常规油气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 工信部:核酸试剂产量达疑似患者40倍 红外监测仪发货82台
    p  2月3日,国新办就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情况举行发布会。/pp  对于湖北不断出现物资告急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在发布会上回应表示,总体来看,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大大缓解,我们定义为目前属于“紧平衡”的状态。物资供应正在复工复产,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a31f01e2-7f25-4733-b8dd-5f0df25273f4.jpg" title="e7cd7b899e510fb3563b21a4da0bef93d1430ca4_副本.jpg" alt="e7cd7b899e510fb3563b21a4da0bef93d1430ca4_副本.jpg"//pp  田玉龙指出,截至2月2日24时,总共协调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发送了医用防护服15.45万件,运抵13.12万件,N95口罩发货13.36万件。/pp  “目前,N95口罩运抵了13万个,全自动红外监测仪已经发货82台,运抵62台。”他说。/pp  对于湖北产能方面,田玉龙表示,湖北产能恢复得也非常快。特别是在医用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上,湖北的产能已经上来了,因为湖北是我们国家医用物资的重要生产基地,所以湖北的产能恢复,大大缓解了前线的医用物资紧缺问题。当然,现在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目前仍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湖北省外和省内紧密对接,精确对接。/pp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核酸检测试剂,田玉龙指出,这是一种很成熟的传染病检测手段,目前是卫生系统和医院直接从企业采购,这个试剂盒理论上讲应该是没有保供的问题,当然因为前期的时间问题、复产的问题,出现了一些小的困难。但目前来看,产能已经恢复。/pp  “到1月21日,我们日产量已经达到了77.3万人份,相当于疑似患病者的40倍,从总的供应来看,已经基本满足要求了。当然,产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只达到了百分之六七十,后续的工作主要还是恢复产能。”田玉龙说。/pp  口罩方面,田玉龙指出,国家总体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这个产能也是全球最大的。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从总体来看,产能还需要一定时间恢复。/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