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

仪器信息网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相关的解决方案。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相关的论坛

  • 【分享】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infrastructure of nature reserves ( HJ/T 129-2003 2003-10-01实施) 为了引导、限制、规范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制订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本规范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和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含保护点和保护站)管护基础设施的建设。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45253]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url]

  • 五部门:到2025年底先期布局建设一批质量基础设施项目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进一步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指导意见》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聚焦重点、分类施策,提出了明确的行动目标:通过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充分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加快形成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新格局,实现上中下游各环节质量联动发展,推动点线面各层级质量协同共进,在打造安全可靠、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显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底,先期布局建设一批质量基础设施项目,支撑行动目标实现。《指导意见》提出,绘制质量图谱和质量问题清单、重点攻关项目清单、质量政策工具清单。以现代先进的测量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力、以协同领先的标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以专业高效的检验检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以权威公信的质量认证认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端化。[size=14px][color=#707d8a][ 来源:湖南日报 ][/color][/size][size=14px][color=#707d8a][i]编辑:张圣斌[/i][/color][/size]

  • 【分享】关于印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基本标准(涉及大量微生物检测仪器)

    国食药监食130号 2011年03月28日 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和水平,确保公众饮食安全,国家局组织制定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基本标准》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基本标准》,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快实施 加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全面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是有效履行监管职责,全面加强科学监管,确保公众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能力建设,为全面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 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关于征集《云南省绿色低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评价导则》团体标准参编单位的通知

    [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各相关单位:[/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为加快建设云南省绿色低碳园区,助力我省园区有序推动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建设、改造提升和运营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和《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经我会园区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研究决定,提出《云南省绿色低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评价导则》团体标准编制计划。[/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云南省绿色低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评价导则》旨在建立一套内容覆盖全面、指标设计合理、等级划分鲜明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绿色低碳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评价提供依据,促进园区核心竞争力整体提升,助力园区实现“双碳”目标。[/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为切实做好此团体标准编制及宣贯工作,提高标准编制宣贯工作的开放性、公正性、透明性,提升标准的实用性和影响力,现公开征集标准参编单位,具体事项通知如下:[/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一、标准参编单位及起草人条件要求[/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一)参编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经营并在行业内有较高影响力,正在建设绿色低碳园区以及愿意提供标准应用场景的园区或企业优先。[/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二)起草人应有责任心,能积极承担、合作完成标准起草组安排的各项工作。熟悉标准制修订工作流程和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者优先。[/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三)能够积极参与标准起草的工作,确保标准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先进性。[/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四)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会员单位优先。[/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二、标准参编单位权利[/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一)参编单位名称列入标准起草单位名单;参编单位推荐的参编人员列入起草人名单(每个参编单位最多不超过2人)。[/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二)参编单位有了解标准编写工作计划以及编写范围、进度等详细情况的权利,享有参与对应标准编写和提出修改意见的权利。[/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三)享有优先使用和推广团体标准的权利。[/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三、标准参编单位义务[/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一)能够全程参加标准编制工作会议、积极参与标准编制相关的各类座谈会、讨论会、协调会及调研活动,按时完成标准编制工作组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二)能够共享本单位在相关标准技术方法等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为标准编制工作组提供参考。[/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三)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积极提出意见。[/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四、申报要求[/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拟参编单位需完整填写《团体标准参编单位申请表》,请于2023年8月31日前将申请表(见附件)盖章扫描件以邮件形式反馈至协会,协会秘书处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参编确认函发送申请单位。[/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 [/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附件:团体标准参编单位申请表[/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 [/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联系人:李梦凡[/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联系电话:0871-63396270 18314475793[/size][/fon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邮箱:gyyqxh@163.com[/size][/font][align=righ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size][/font][/align][align=right][font=宋体, SimSun][size=18px]2023年8月8日[/size][/font][/align][img]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img][url=https://www.ttbz.org.cn/upload/file/20230808/6382710361598959952897446.pdf]关于征集《云南省绿色低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评价导则》团体标准参编单位的通知.pdf[/url][img]https://www.ttbz.org.cn/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img][url=https://www.ttbz.org.cn/upload/file/20230808/6382710365191365431329080.docx]附件:团体标准参编单位申请表.docx[/url]

  • 发改委: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蔬菜市场预测及2014年工作重点》。《重点》提出,2014年将加大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落实降低蔬菜流通成本的有关措施,完善冬春蔬菜储备等调控手段,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引导。  发改委表示,2014年将继续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北方大城市蔬菜流通设施的扶持力度,改善蔬菜存储流通条件。研究制定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目录,引导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菜店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蔬菜生产供应总体保持平稳,1-9月蔬菜价格同比上涨5.2%。预计今冬明春蔬菜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但价格将呈现一定的上涨态势。2014年要在落实好已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着力围绕加强市场监测、完善冬春蔬菜储备等调控手段、降低流通费用、改善设施条件等方面开展工作,保证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发改委预计,随着天气转冷并受“元旦”、“春节”等节日消费的拉动,预计今冬明春特别是春节前,菜价将呈现一定的上涨态势。从明年全年情况看,受人工、运输费用等成本刚性上涨影响,蔬菜价格将继续小幅上涨,不排除个别时段一些品种受到极端气候灾害影响大幅走高,从而带动菜价整体攀升的情况。

  • 【转帖】决胜全球!日本的清洁基础设施(一)——民间主导推销低碳技术

    【转帖】决胜全球!日本的清洁基础设施(一)——民间主导推销低碳技术

    日本政府与民间在基础设施出口方面“同唱一首歌”。在铁路、自来水、可再生能源及废弃物处理等清洁基础设施领域,在与全球企业的竞争中取得长足发展的日本企业已为数不少。如何在风险较高的海外市场上确保收益、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呢,笔者对这方面的先进企业进行了跟踪调查。 日本政府及民间目前已开始着手进行基础设施的出口。但是,成本要求严格、竞争对手林立的海外市场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必须有可提高收益性的独特战略才行。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081411_298626_1978540_3.jpg

  • 【转帖】决胜全球!日本的清洁基础设施(五)——落户中国的垃圾焚烧炉

    【转帖】决胜全球!日本的清洁基础设施(五)——落户中国的垃圾焚烧炉

    实际上,在都认为新兴市场国家没有需求的情况下,有一家企业却先于欧洲,在2010年4月向中国提供了气化熔融技术。那就是开发“CKK系统”的川崎重工。CKK是海螺(Conch)、川崎(Kawasaki)、(kiln)的缩写。是川重与中国水泥大亨海螺集团合作建设的水泥工厂与焚烧炉的一体化设施。 在设施内,热分解垃圾得到的气体用于水泥窑,垃圾的灰也用作水泥原料。由于焚烧后的排气处理依靠水泥工厂,因此,建设费只有中国国内常见的焚烧设施的三分之一。“开发正是因为同时着手水泥制造设施和垃圾焚烧才得以实现。今后,我们将推荐拥有水泥工厂的海外城市采用该系统”,川重成套设备环境公司营业本部副本部长高山健次这样表示。 城市基础设施与产业基础设施相互利用的设想今后估计可以应用于新城市的设计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131457_299586_1978540_3.jpg 因此,日本废弃物处理设备厂商的海外战略是在亚洲主打炉排炉,在欧洲主打气化熔融炉。

  • 【转帖】决胜全球!日本的清洁基础设施(二)——在中国掘井的中小企业

    【转帖】决胜全球!日本的清洁基础设施(二)——在中国掘井的中小企业

    凭借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业务,6年前按照日本《民事再生法》申请破产的一家大阪中小企业开始复活。 这家公司名叫“那贺株式会社”,1934年创业时是一家铁丝网企业。60年代后半期之后,开始生产石油精炼厂使用的金属网筛(细网)。目前只有3家公司通过了汽油精炼厂内部装置使用的网筛技术的认证,而那贺就是其中之一。以该技术为基础,那贺还涉足了水井和水处理业务。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090800_298803_1978540_3.jpg然而,20世纪90年代由于在商用前景不明的新技术开发领域投入巨资,导致经营恶化。2004年8月,进入破产程序。作为创始人的社长离开公司,此前担任营业部长的三村社长走马上任。 2010年6月,那贺开始在中国辽宁省凌源市着手旧水井的改修工程。在该省的沈阳市,该公司开掘新井,利用配备自主开发的水处理装置的地下水净水厂,推进自来水供应计划。

  • 【原创】2011中国上海国际教育技术装备及高教仪器展览会

    咨询热线 021-26807833 61503505 13387581087 李先生 2011中国上海国际教育技术装备及高教仪器展览会2011年9月14-16日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主办单位: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技术专委会、全国职业教育技术研究会、 上海远距离高等教育学会、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会背景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基础行业之一,2011年全国“两会”继续确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提出至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第二届上海教育技术装备展”已于2011年3月12日在上海落下帷幕,包括科大讯飞、视睿、多维信联、微光科技、汉王、先临、翰博尔、企想、海捷、哲天、普析、ONELAN中国、五指峰、广托、联腾、绿兰、恒蓝、心意答、西觅亚、优利德、艾博德、沪冠、海森诺、台均、立人、惠普、松齐明、德凡、锐测、法国机器人、好小子机器人等百余家企业参加了展出。全国各地以及上海地区教育局、高校、职校、中小学相关经销商共计近万人次参观第二届SIEE。SIEE经过两届培养,已经形成全国电化教、多媒体教学与教育信息化为特色的国际交流平台。SIEE还呈现出较强辐射力,吸引了大批我国中东部地区以及境外相关人士前来观摩。人民网、新闻晨报晚报等主流媒体对SIEE进行报道。上海市作为中国对外最大国际窗口和科教重地,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第三届SIEE将于2011年9月份继续举办,根据经验教训,更换场馆,联合上海地区主要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资源,组织参观数据也扩大数万范围,并加强技术研讨会力度,继续加强中东部地区以及境外相关人士组织,将SIEE积极打造成教育信息化为特色的国际教育技术展览会。参展内容一、各种适用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教育技术装备、仪器和材料:教学仪器及成套设备、实验室与教室专用器具、图书馆设备、教学用标本模型、教具、教学用品印刷及复印设备、教育图书教材、教学资源光盘、优秀教学课件、学校用家具、学生公寓用品、学校体育用品设施、特殊教育设备仪器等。二、IT信息技术设备及软件:校园网络平台、学校管理系统、教学辅助支持系统、多媒体技术、网络计算机和各类终端、微机房UPS系统及环境控制设备、计算机会议系统及网络电视、数据处理终端、语音识别系统、信息安全技术、学生数码影音产品、个人电脑及外设、各类编程开发及应用软件等。 三、电化教学及影音视频设备:视听多媒体技术、投影设备、音频设备、电子白板、胶片、大屏幕显示及附属设备、电化教育设备、教学与测试软件、打印复印设备、投影机、投影幕、录播及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课件、数字图书馆设备、数字化校园、校园广播系统等。四、远距离教育设备: 卫星多媒体传输平台、终端接受系统、远程教育直播教室、电视播控系统、中继及测试设备、视听媒体、语言实验室;幻灯机、视频展示台、远程电化教育设备; 五、实验室仪器、设备与材料:显微设备、玻璃仪器、测试仪器、校准仪器、探测器及信号感测器、分析仪器、、控制装置、操作员界面、记录器及显示装置,医疗器械及生化实验仪器、生物实验及生命科学研究仪器设备等。展位收费:国际标准展位(3m×3m): 国内企业RMB 9800元/展位 国外企业$ 3000美元/展位。室内特装展位(36㎡起租):国内企业RMB 1000元/㎡ 国外企业$ 320美元/㎡。配备:标准展位搭建配置包括三面围板、公司名称楣板、咨询桌一张、椅子两把、射灯两只、220V/5A电源插座一个。需特殊用电请事先说明,另行收费。光地不带任何展架及设施,展馆另收特装管理费及施工用电费。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推进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是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加强县级地区(含县级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b]一、总体要求[/b]  (一)指导思想。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城乡统筹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短板,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治理能力。  (二)工作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建设。综合考虑地域特点、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针对其他垃圾类别,按照“宜烧则烧,宜埋则埋”原则,选择技术适用、经济可行、环保达标的处理方式,有序推进设施建设。  坚持系统谋划、聚焦短板。以市为单位系统谋划辖区内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县域面积较大地区结合实际布局乡镇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充分利用存量处理能力,合理确定新建设施规模,优化设施布局,既要聚焦补上能力短板,又要防范项目盲目建设、无序建设风险。  坚持技术引领、建管并重。加强小型焚烧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攻关,稳妥有序推进适用于县级地区的焚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工作。加强新上项目质量管理,强化存量项目污染物排放监管,不断提升设施运营管理水平。  坚持城乡统筹、共建共用。立足县级地区实际情况,鼓励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或就近处理等模式,推动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覆盖范围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以城带乡、共建共用提高县级地区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国县级地区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具备条件的县级地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全覆盖。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具备条件的县级地区,应建尽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不具备建设焚烧处理设施条件的县级地区,通过填埋等手段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到2030年,全国县级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技术、商业模式进一步成熟,除少数不具备条件的特殊区域外,全国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处理需求。  [b]二、强化设施规划布局[/b]  (四)开展现状评估。各地要抓紧开展县级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和焚烧处理设施现状评估工作,全面梳理辖区内生活垃圾产生、收集、清运、处理情况,排查存在的短板弱项和风险隐患,持续推进相关工作。[font=仿宋][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负责指导,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再列出)[/b][/font]  (五)加强项目论证。强化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项目评估论证,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区地域特点、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结合生活垃圾产生量、清运量、处理需求及预期变化情况、现有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科学安排设施布局,合理确定设施规模,避免超处理需求盲目建设项目。[font=仿宋][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b][/font]  (六)强化规划约束。各地方人民政府要抓紧梳理本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相关专项规划,结合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需求,及时开展规划编制或修订工作。健全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做好各类规划衔接工作,确保规划可实施、能落地。[font=仿宋][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b][/font]  [b]三、加快健全收运和回收利用体系[/b]  (七)科学配置分类投放设施。各地要综合考虑辖区自然条件、气候特征、经济水平、生活习惯、垃圾成分及特点等因素,科学构建与末端处理能力相适应的县级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方式,并相应配备生活垃圾投放设施,避免出现“先分后混”。鼓励农村地区推行符合农村特点和生活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方式,厨余垃圾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八)因地制宜健全收运体系。县级地区要根据辖区地域特点、经济运输半径、垃圾收运需求等因素合理布局建设收集点、收集站、中转压缩站等设施,配备收运车辆及设备,健全收集运输网络。到2025年底,东部地区实现县级地区收运体系全覆盖,中部地区基本实现县级地区收运体系全覆盖,西部和东北地区有条件的县级地区实现收运体系全覆盖。[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负责指导)[/font][/b]  (九)健全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地区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后可回收物数量、种类等情况,统筹规划建设可回收物集散场地和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推动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示范性强的资源化利用项目。推动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农村环卫清运网络的“两网融合”,加强废旧农膜、农药肥料包装等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理。[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供销合作总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  四、分类施策加快提升焚烧处理设施能力[/b]  (十)充分发挥存量焚烧处理设施能力。各地要根据现有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负荷率等因素,在保障运行经济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健全与焚烧处理能力相匹配的收运系统,尽可能扩大设施覆盖范围,确保现有设施处理能力得到充分利用。现有焚烧处理设施年负荷率低于70%的县级地区,原则上不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十一)加快推进规模化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东部等人口密集县级地区,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达到建设规模化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条件的,要加快发展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适度超前建设与生活垃圾清运量增长相适应的焚烧处理设施。鼓励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建设城乡一体规模化焚烧处理设施。[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十二)有序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共建共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人口密度较低、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少、不具备单独建设规模化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条件的县级地区,可通过与邻近县级地区以跨区域共建共享方式建设焚烧处理设施。各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共建共享要求,协调推动相关项目落地。[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十三)合理规范建设高标准填埋处理设施。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等人口密度低、转运距离长、焚烧处理经济性不足的县级地区,且暂不具备与邻近地区共建焚烧设施条件的,可继续使用现有无害化填埋场,或严格论证选址、合理规划建设符合标准的生活垃圾填埋场。[font=仿宋][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b][/font]  [b]五、积极开展小型焚烧试点[/b]  (十四)推动技术研发攻关。针对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装备存在的烟气处理不达标、运行不稳定等技术瓶颈,形成亟需研发攻关的小型焚烧技术装备清单,组织国内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研发攻关,重点突破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垃圾焚烧需求的100吨级、200吨级小型垃圾焚烧装备,降低建设运维成本。[b][font=仿宋](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十五)选择适宜地区开展试点。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边境地区为重点,选取人口密度较低、垃圾产生量较少的部分县级地区积极开展小型焚烧试点,重点围绕技术装备、热用途、运营管理模式、相关标准等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对试点地区的小型焚烧设施,各地可在试点期间根据实际确定适用的技术参数和标准要求。[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十六)健全标准体系。研究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污染排放特征,提出适用可行的废气、废水、灰渣等污染防治要求。建立健全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建设标准、环保标准以及相关配套技术规范。[b][font=仿宋](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  六、加强设施建设运行监管[/b]  (十七)提升既有设施运行水平。积极推动存量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提标改造,持续提升设施运行管理水平,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逐步推动将生活垃圾收集站、转运站以及焚烧厂内垃圾运输、卸料、贮存等设施进行密闭式改造。加强存量填埋设施规范化运行,补齐渗滤液、填埋气等处置设施短板;规范有序开展到期填埋设施封场治理工作。[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十八)加强新上项目建设管理。各地要加强新上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建设应符合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落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措施及工作程序。[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十九)强化设施运行监管。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排放监管体系,提升全流程监管水平,强化污染物排放监管和日常监管,加强对焚烧飞灰处置、填埋设施渗滤液处理的达标监控。[font=仿宋][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b][/font]  [b]七、探索提升设施可持续运营能力[/b]  (二十)科学开展固废综合协同处置。推广园区化建设模式,在具备条件的县级地区建设静脉产业基地,鼓励开展辖区内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污泥等固体废物协同处置,实现处理能力共用共享,提升项目经济性。对没有焚烧处理能力的县级地区,可在确保稳定处理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二十一)推广市场化建设运营模式。推广特许经营等市场化建设运营模式,鼓励技术能力强、运营管理水平高、信誉度良好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具备条件的县级地区因地制宜推进垃圾处理整体托管模式,避免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设过程中低价中标、以次充好等问题。充分发挥专业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营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配合当地主管部门做好进场垃圾量统筹工作,有效提升所在地区的垃圾焚烧处理率。[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二十二)探索余热多元化利用。加强垃圾焚烧项目与已布局的工业园区供热、市政供暖、农业用热等衔接联动,丰富余热利用途径,降低设施运营成本。有条件的地区要优先利用生活垃圾和农林废弃物替代化石能源供热供暖。[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  八、保障措施[/b]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县级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综合统筹和政策支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指导各地区加强项目谋划和建设工作,生态环境部要指导各地区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监管。省级人民政府对县级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要把县级地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作为解决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任务,列出责任清单,建立任务台账,层层抓好落实。[b][font=仿宋](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二十四)完善政策支撑。积极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活垃圾小型焚烧试点予以支持,充分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将符合条件的县级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财政加大对县级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资金支持力度。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优先纳入绿电交易。指导各地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依法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鼓励结合垃圾分类探索推进差别化收费政策,创新收缴方式,有效提升收缴率。落实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所得税按15%缴纳的财税优惠政策。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县级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b][font=仿宋](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证监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二十五)强化要素保障。各地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将县级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作为重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库,依法加快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手续,积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服务,提高项目立项和前期手续办理效率,推动项目顺利建设投用。[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  (二十六)加大宣传引导。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加强宣传报道,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加快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广绿色生活消费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保证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正常安全运行基础上向社会开放,接受公众参观,有效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客观认识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凝聚共识,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b][font=仿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font][/b][align=right]  国家发展改革委[/align][align=right]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align][align=right]  生态环境部[/align][align=right]  财?政?部[/align][align=right]  中国人民银行[/align][align=right]  2022年11月14日[/align]

  •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补贴购买和应用智慧农业技术装备的用户

    粮食种植基地内,智能遥感设备正忙着给地块拍摄“X光片”,为个性化种植进行[b]产前诊断[/b];绿色果蔬大棚里,葡萄、黄瓜长势喜人,作物生长信息尽在“掌”握;以京东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京稷)为代表的农业大数据一体化平台,搭建起了产业和金融的链接管道,助力农户们开启奔富之门……近年来,数据已成为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农业变革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提高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能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到了数据相关工作。[b]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如何向数据要产能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b][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18px]数字化“运营”资源[/size][/b][/color][/align]广东湛江到北京近2500公里,消费者王女士在网上下单后的第二天一箱海鲜就被送到了她家中。王女士说:“这箱海鲜品质有保证,买得放心。”“扫一扫产品上的溯源码,养殖环境、产品检疫等信息一目了然。”王女士买到的海鲜产自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恒兴”),她的“安全感”是从海鲜外包装上溯源二维码而来的。“[b]农产品溯源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b]”恒兴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京东农业科技推出的农产品溯源平台,所有产品在养殖、监管、加工、物流、质检报告等环节,所有信息均实现了高效数字化管理。消费者只需扫描产品上的溯源码,便能全面了解该农产品的所有信息,包括养殖数据、农事记录、仓储加工过程等。不仅如此,在生产端和销售端,恒兴也和京东农业科技深度合作,让湛江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以数字化的方式“活”了起来,拉近了海产品供给与城市消费之间的距离。[align=center][img=图片]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0eb0775c-2b4c-46b4-b9a8-2d66f00e1849.jpg[/img][/align]该负责人介绍,在生产端,京东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与广东恒兴智慧水产养殖设备完成深度融合,可以实时观测水产养殖的实时数据和状态。[b]在销售端,京东农业科技携手京东零售的力量,助力广东恒兴与京东在零售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其金鲳鱼和虾产品现已正式入驻京东自营店、京东POP以及京东京造等零售渠道。双方的合作将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b][align=center][size=18px][color=#ff0000][b]“家财万贯带毛的全算”[/b][/color][/size][/align]活体牲畜担保难、抵押难一直是造成养殖户贷款难、融资难的最大障碍。宁夏同心县养殖户老罗也面临过同样的难题。老罗家一年能养四五头牛,下小牛后,若是母牛,就留下继续繁育,若是公牛,就养上一年多的时间再去附近的集上卖掉。“因为没有适合种庄稼的地,喂牛的草料要花钱买,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老罗说,“我们搞生产需要资金,但要用牲畜来抵押贷款,简直太难了。”[align=center][img=图片]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8053cb60-3e5a-48c3-a088-8c8e9a305c1b.jpg[/img][/align]如今,老罗家的老大难问题有了解决方案。京东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京稷)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IoT等能力,将生物资产以及种植、养殖过程数字化,实现生物资产的“数字孪生”,解决了金融机构对肉牛、生猪、肉禽、蛋禽、水产、羊等多个品类难题。“我们要让家财万贯带毛的全算!”京东农业科技产品相关负责人底气十足。[img=图片]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eb36f856-ef82-48ab-9f32-bb67f148a903.jpg[/img]显然,京稷让农牧企业的生物资产真正发挥了“有效资产”的作用。[b]为了让平台效用更好被挖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农业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农业生产、流通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提供决策支持。[/b]同时,通过政策鼓励,加快生物资产数字化体系和溯源体系的建设,为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风险评估依据,促进农业企业和农户获得高效、低成本的信贷支持。[align=center][b][size=18px][color=#ff0000]数据要素要为农业真正创造普惠价值[/color][/size][/b][/align]“数据要素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有望为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多个环节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介绍,在精准种植、养殖方面,通过分析土壤、水文和气象等多种数据,可以为作物提供个性化的生长方案,提高产量和质量。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利用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分析,可以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策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数据要素还可以应用于农业金融、农业保险等领域,为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必须要让数据能生产出来、能共享、能发挥应用作用。”张照新指出,数据要素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力,并最终提高产业质量,生产出个性化多元化的优质产品,从而提高效益水平。为了实现数据要素在农业产业中的真正应用,张照新认为,需要解决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及应用等。[align=center][img=图片]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f4355c90-6287-4845-a63c-7100d73b552e.jpg[/img][/align]首先,数据采集是数据要素走向农业产业应用的基础。农业数据涵盖了从农田环境、作物生长到农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通过遥感技术、物联网设备、智能传感器等手段,可以实现对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收集土壤、气象、病虫害等关键数据。此外,通过记录农事活动、农产品销售等信息,可以构建完整的农业数据链。其次,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对于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清洗、整合、标准化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农业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支持。然而,要实现数据要素在农业产业中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例如,物联网设备成本较高阻碍数据要素在农业中的普及。同时,还需要加强农业数据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业产业对数据要素的利用能力。对此,[color=#ff0000][b]曹鹏建议,设立专项补贴资金,用于对购买和应用智慧农业技术装备的农民和农业企业进行补贴[/b][/color];建立监管和评估机制,确保补贴资金的有效使用和效益发挥;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开展先进智慧农业案例的挖掘、树立和宣传,积极推广先进的智慧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模式,促进智慧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来源:农民日报][align=right][/align]

  • 《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夜间施工噪声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政策解读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住建厅联合印发了《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夜间施工噪声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以下简称《工作机制》),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b]一、编制背景[/b]  近年来,城市夜间噪声投诉数量居高不下,其中建筑施工类噪声问题最为突出。由于各地建筑施工噪声监管涉及住建、城管、生态环境以及各类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凝聚部门合力,自上而下完善生态环境部门和住建、城管部门间的联动配合制度,统筹建协调设项目参建单位、街道乡镇等多方力量,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工作机制》。 [b] 二、主要内容[/b]  《工作机制》共4部分。  [b]第一部分是落实防治各方责任,[/b]主要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沟通协调单位及行政监管单位各自承担的噪声防治责任。  [b]第二部分是严格规范夜间施工证明办理,[/b]主要是对因特殊需要必须开展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严格规范夜间施工证明文件办理核发,包括明确对区域的限定(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对工艺的限定(抢修、抢险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的工艺)以及施工时限、提前公示等要求。  [b]第三部分是建立纠纷化解机制,[/b]包括“建立夜间施工公示制度”“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规范信访调度处置”,具体要求[b]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b]及时公示建设项目具体信息及夜间施工作业情况,统筹各方诉求,主动开展施工噪声污染协调处理,妥善解决施工噪声引发的纠纷;[b]相关监管部门[/b]根据职责划分及时介入,推动化解;同时规范信访调度处置,快速响应,协调联动,提升群众满意率。  [b]第四部分是建立长效监管工作机制”,[/b]包括“建立联合会商制度”“加强联合监管力度”和“强化监管结果应用”,明确全省各级生态环境、住建、城管等部门定期开展会商联动,综合分析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日常通过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问题(线索)移交等举措,强化部门联合监管;将监管结果纳入差异化管理、联合惩戒或重点项目考核,提升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工作机制》从保护声环境角度,围绕化解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目标,在各地市制定印发噪声法部分条款部门职责分工方案基础之上,从上至下明确生态环境、住建和城管部门共同参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监管,并要求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共同推进施工噪声长治长效,切实解决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突出问题。

  •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补贴购买和应用智慧农业技术装备的用户

    粮食种植基地内,智能遥感设备正忙着给地块拍摄“X光片”,为个性化种植进行[b]产前诊断[/b];绿色果蔬大棚里,葡萄、黄瓜长势喜人,作物生长信息尽在“掌”握;以京东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京稷)为代表的农业大数据一体化平台,搭建起了产业和金融的链接管道,助力农户们开启奔富之门……近年来,数据已成为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农业变革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提高网络、数据等安全保障能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提到了数据相关工作。[b]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如何向数据要产能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b][align=center][color=#ff0000][b][size=18px]数字化“运营”资源[/size][/b][/color][/align]广东湛江到北京近2500公里,消费者王女士在网上下单后的第二天一箱海鲜就被送到了她家中。王女士说:“这箱海鲜品质有保证,买得放心。”“扫一扫产品上的溯源码,养殖环境、产品检疫等信息一目了然。”王女士买到的海鲜产自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恒兴”),她的“安全感”是从海鲜外包装上溯源二维码而来的。“[b]农产品溯源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产品品牌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b]”恒兴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京东农业科技推出的农产品溯源平台,所有产品在养殖、监管、加工、物流、质检报告等环节,所有信息均实现了高效数字化管理。消费者只需扫描产品上的溯源码,便能全面了解该农产品的所有信息,包括养殖数据、农事记录、仓储加工过程等。不仅如此,在生产端和销售端,恒兴也和京东农业科技深度合作,让湛江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以数字化的方式“活”了起来,拉近了海产品供给与城市消费之间的距离。[align=center][img=图片]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0eb0775c-2b4c-46b4-b9a8-2d66f00e1849.jpg[/img][/align]该负责人介绍,在生产端,京东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与广东恒兴智慧水产养殖设备完成深度融合,可以实时观测水产养殖的实时数据和状态。[b]在销售端,京东农业科技携手京东零售的力量,助力广东恒兴与京东在零售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其金鲳鱼和虾产品现已正式入驻京东自营店、京东POP以及京东京造等零售渠道。双方的合作将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b][align=center][size=18px][color=#ff0000][b]“家财万贯带毛的全算”[/b][/color][/size][/align]活体牲畜担保难、抵押难一直是造成养殖户贷款难、融资难的最大障碍。宁夏同心县养殖户老罗也面临过同样的难题。老罗家一年能养四五头牛,下小牛后,若是母牛,就留下继续繁育,若是公牛,就养上一年多的时间再去附近的集上卖掉。“因为没有适合种庄稼的地,喂牛的草料要花钱买,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老罗说,“我们搞生产需要资金,但要用牲畜来抵押贷款,简直太难了。”[align=center][img=图片]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8053cb60-3e5a-48c3-a088-8c8e9a305c1b.jpg[/img][/align]如今,老罗家的老大难问题有了解决方案。京东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京稷)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IoT等能力,将生物资产以及种植、养殖过程数字化,实现生物资产的“数字孪生”,解决了金融机构对肉牛、生猪、肉禽、蛋禽、水产、羊等多个品类难题。“我们要让家财万贯带毛的全算!”京东农业科技产品相关负责人底气十足。[img=图片]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eb36f856-ef82-48ab-9f32-bb67f148a903.jpg[/img]显然,京稷让农牧企业的生物资产真正发挥了“有效资产”的作用。[b]为了让平台效用更好被挖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农业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农业生产、流通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提供决策支持。[/b]同时,通过政策鼓励,加快生物资产数字化体系和溯源体系的建设,为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风险评估依据,促进农业企业和农户获得高效、低成本的信贷支持。[align=center][b][size=18px][color=#ff0000]数据要素要为农业真正创造普惠价值[/color][/size][/b][/align]“数据要素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有望为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多个环节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介绍,在精准种植、养殖方面,通过分析土壤、水文和气象等多种数据,可以为作物提供个性化的生长方案,提高产量和质量。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利用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分析,可以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策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数据要素还可以应用于农业金融、农业保险等领域,为农业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必须要让数据能生产出来、能共享、能发挥应用作用。”张照新指出,数据要素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力,并最终提高产业质量,生产出个性化多元化的优质产品,从而提高效益水平。为了实现数据要素在农业产业中的真正应用,张照新认为,需要解决一系列关键问题,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及应用等。[align=center][img=图片]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f4355c90-6287-4845-a63c-7100d73b552e.jpg[/img][/align]首先,数据采集是数据要素走向农业产业应用的基础。农业数据涵盖了从农田环境、作物生长到农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通过遥感技术、物联网设备、智能传感器等手段,可以实现对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收集土壤、气象、病虫害等关键数据。此外,通过记录农事活动、农产品销售等信息,可以构建完整的农业数据链。其次,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对于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清洗、整合、标准化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农业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支持。然而,要实现数据要素在农业产业中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例如,物联网设备成本较高阻碍数据要素在农业中的普及。同时,还需要加强农业数据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业产业对数据要素的利用能力。对此,[color=#ff0000][b]曹鹏建议,设立专项补贴资金,用于对购买和应用智慧农业技术装备的农民和农业企业进行补贴[/b][/color];建立监管和评估机制,确保补贴资金的有效使用和效益发挥;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开展先进智慧农业案例的挖掘、树立和宣传,积极推广先进的智慧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模式,促进智慧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来源:农民日报][align=right][/align]

  • 2024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中石化爆出多项黑科技

    [b][/b][color=#000000]2024年3月25日~27日,[color=#ff0000][b]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4)[/b][/color]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圆满举办。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家企业参展,[b][color=#ff0000]中国石化[/color][/b]多款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闪亮登场。[/color][align=center][img=图片,600,401]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e64c2b46-fe79-4ab2-af03-d70c27d67690.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中国石化装备展区[/color][/align][b][color=#ff0000]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color][/b][color=#000000](以下简称工程院)聚焦“深地、深海”工程建设、页岩油勘探开发、示范井工程等油气和新能源等领域重大技术需求,携各种钻完井工具、测控仪器和油田化学剂等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隆重亮相。[/color][align=center][img=图片,600,404]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26345664-318c-4c33-a50c-b999fa124174.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工程院大陆架公司展示自主研发的以封隔式分级注水泥器与平衡液缸尾管悬挂器为代表的深地工程利器[/color][/align][color=#000000]本次展会,[color=#ff0000][b]工程院大陆架公司[/b][/color]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以封隔式分级注水泥器与平衡液缸尾管悬挂器为代表的深地工程利器。深地工程建设以来,工程院大陆架公司持续为中国石化顺北油气田、川渝天然气基地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提供包括各类尾管悬挂器、分级注水泥器、回接固井工具、插入固井全套井下工具与技术支撑,在跃进3-3XC井和中国石油深地塔科1井等深地工程建设方面大放异彩。[/color][color=#ff0000][b]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b][/color][color=#000000](以下简称石化机械)主打“高端、智能、绿色”,在服务能源安全中展现了硬核实力。展区分为[b]高端装备[/b]、[b]高端钻完井工具[/b]、[b]数智化服务[/b]和[b]绿色能源[/b]4个模块。[/color][align=center][img=3.jpg,600,40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e0eeac62-93cd-42e9-b786-6558378132c1.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石化机械新能源自动化修井作业装备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24)金奖[/color][/align][color=#000000]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资深专家评审,石化机械“[/color][color=#000000]新能源自动化修井作业装备[/color][color=#000000]”从2000家参展商近万种展品中脱颖而出,获“cippe展品创新金奖”。[/color][align=center][img=图片,600,40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50942cb1-ec34-4779-93d7-40eb956c2809.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石化机械数智化服务展区展示的智能控制系统[/color][/align][color=#000000]石化机械数智化服务展区配有装备控制系统、SOFElink数据平台、600型柱塞泵PCM控制箱。[/color][color=#ff0000][b]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b][/color][color=#000000] (以下简称石化油服)着力优化装备结构,大力推进装备电动化自动化发展,强化装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加快向油藏综合一体化服务、高端仪器仪表制造等延伸业务、新业务拓展。石化油服自主研发的系列装备产品先后为“深地工程”、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color][align=center][img=图片,600,45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e8963000-481f-4e23-8049-9bb8139db43e.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展示“胜利天工”自动化装备、钻完井工具、海洋工程装备[/color][/align][color=#ff0000][b]胜利石油工程公司[/b][/color][color=#000000]智能坐岗、智汇盒、装备MRO等数智化产品首次亮相石油装备展,现场展示的“胜利天工”自动化装备、钻完井工具、海洋工程装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石油石化行业技术人员前来交流。[/color][align=center][img=640.jpg,600,40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7f4fed47-f824-47a8-9acd-229ffc8d25d5.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展示的井下高温高压测试完井工具[/color][/align][color=#ff0000][b]江汉石油工程公司[/b][/color][color=#000000]本次展览工具十三支,包含SSC-JMR可回收式机械封隔器、SSC-SHLR可回收式液压封隔器等井下高温高压测试完井工具,最高指标达232摄氏度、105兆帕、V0等级,达到行业第一,国内领先水平,在中国石化“深地工程”跃进3-3XC井成功应用。[/color][align=center][img=1.jpg,600,450]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e70ef944-3e08-4b72-a470-abf26de2fbd2.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经纬公司展示的经纬领航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color][/align][color=#ff0000][b]经纬公司[/b][/color][color=#000000]经纬领航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经纬视界超高温高压测井仪器、经纬刚毅大功率牵引器等仪器装备亮相展会,[b]仪器装备制造向高端化,自主化智能化方向发展[/b],有力支撑勘探开发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color][color=#000000]科技创新是[/color][color=#000000]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石化将不断强化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产业[/color][color=#ff0000][b]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b][/color][color=#000000]发展。[/color][来源:中国石化报][align=right][/align]

  • 普仁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4版)》

    《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4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科技部、环保部共同编制发布。共向全行业570多家企事业单位征集了1200项技术装备,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专家、企业的意见,经过两轮评审和公示,最终形成2014年版《目录》。《目录》包括107项技术装备,其中开发类22项,应用类31项,推广类54项;涵盖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噪声与振动控制、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和药剂、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八个领域。普仁仪器研发的“基于离子色谱法的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和“PM2.5 中阴阳离子及重金属在线三通道分析仪”入选《目录》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项,占据了107项技术装备中的2项。同时,普仁仪器成为此两大环保技术装备的依托单位。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360se6/Application/User Data/temp/2_094719_1.jpg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360se6/Application/User Data/temp/2_094719_1.jpg

  • 【讨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你都配齐了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近发布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基本标准》,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检测机构的食品安全仪器配备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各位所在的实验室属于哪一级?对应的仪器都有了吗?平时的利用率怎么样?大家都来说说看。

  • 【讨论】食药监局公布餐饮食品安全检验机构仪器装备基本标准

    国家开始对食品检测机构严格要求了,2011年4月1日食药监局对餐饮食品安全检验机构仪器装备有了严格的规定:关于印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基本标准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基本标准的通知国食药监食1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和水平,确保公众饮食安全,国家局组织制定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基本标准》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基本标准》,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快实施  加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全面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是有效履行监管职责,全面加强科学监管,确保公众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能力建设,为全面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优化配置,提升效能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从本地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优化配置、提升效能、有效保障、适度超前的要求,以现有的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为基础,在充分发掘和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加快配备,尽快达标,以适应全面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三、争取支持,强化检查  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建设,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关进展情况及时报国家局。

  • 【分享】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摘 要:什么样的实验室算是标准化实验室?怎样建设标准化实验室?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初中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四个行业标准,对中小学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和理科教学仪器配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的形式进行了规范,这也为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介绍了实验室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为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实验室管理标准化;控制点;教学仪器的保养。 近年来,关于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的问题已经纳入全国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议事日程,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技装处也把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什么样的实验室算是标准化实验室?怎样建设标准化实验室?2006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初中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四个行业标准,对中小学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和理科教学仪器配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的形式进行了规范,这也为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涉及“建、配、管、用”四个方面,因此,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也应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不仅实验室建设和仪器配备要标准化,实验室管理和使用也要标准化,只有“建、配、管、用”都实现标准化,才算实现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化,这样的实验室才能算是标准化实验室。 一、标准化的定义 要想解决实验室管理标准化的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标准化。国家标准GB/T 3951—83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根据这个定义,我们了解到,标准化的实质就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 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中小学实验室管理是一项“重复性事物”,因此,中小学实验室管理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 二、实验室管理标准化的提出 实验室管理是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常说“ 建设” 是基础, “ 配备” 是条件, “ 管理” 是关键,“使用”是目的。由此看来,实验室管理是整个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中的关键一环,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各地装备部门都为实验室管理出台过不少文件,制定过许多制度,但各地出台的文件、制度的内容不尽相同,要求也不一致,有些要求显得繁琐, 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学校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之间由于各自的职责、任务不同,工作协调上也存在问题。 根据标准化的“统一、简化、协调、最优化”原理,实验室管理标准化工作很自然地就提上了各级教育技术装备部门议事日程,通过实现实验室管理标准化,力求使实验室管理工作达到统一、简化、协调和最优化。统一只是相对的,省与省之间在教育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区别,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出台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但以省为单位实现实验室管理标准化还是可行的,因此,我省就在这方面作了些探索。

  • 国家质量基础NQI一站式服务需要不断完善?!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的意见》,提出开展全方位“质量体检”服务,为企业“诊断把脉”。 截至2020年9月末,全国实有市场主体稳定增长,登记在册市场主体共计1.34亿户,其中,企业4200万户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反应快、活力强,但在质量管理方面一直存在标准合规不够、质量管理不严、品牌美誉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建立国家质量基础集聚区,积极推进一个统筹规划,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出台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强质量基础设施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深化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逐步推进一个共享平台。根据高新区产业特点、企业需要和资源现状,因地制宜搭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协同服务的流程与机制,探索构建“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生态。试点一个受理窗口。依托现有技术机构、园区、重点企业等建设实体性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窗口,实现统一窗口办理,探索多机构的网上联合受理。试验一揽子服务。在法定资质允许范围内,提供产品研发、采购、生产、供应、售后各环节所需的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一揽子服务,做好企业全产业链条、全经营周期的综合服务。争取一个结果通行。统筹协调各层级、各类校准、检测、认证、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推动实现“一个标准、一次合格评定、一个结果、多方互认共享”,最大程度提高运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深圳市卓越质量品牌研究院 ?沈斌院长

  • 河南省印发重大技术装备攻坚方案,将高端仪器仪表列为主攻方向

    [color=#000000]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坚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color][color=#000000]《方案》明确,到2025年,力争重大技术装备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20%,打造6个千亿级装备产业链,争创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和先进农机装备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培育重大技术装备176项,认定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600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服务支撑重点产业链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00家,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color=#c00000][b]高端仪器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实现部分领域国产化替代等。[/b][/color][/color][color=#000000]《方案》同时明确,[/color][color=#000000]到2035年,力争重大技术装备产业营业收入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40%,累计申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50项,认定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500项,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完善,重点行业研发创新、集成应用水平等进一步提升,有效赋能制造业强省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发展。[/color][color=#000000]为抢占装备制造产业链高端,《方案》提出了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坚的四大主攻方向:成套矿山装备、智能掘进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国际领先装备,先进农机装备、高端起重机械、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工业母机、机器人等国内领先装备,[color=#c00000][b]氢能装备、储能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端仪器仪表等前沿装备,[/b][/color]轴承、齿轮及传动装置、液压元器件及密封装置等关键核心部件。[/color][color=#000000]其中,为打好高端仪器仪表攻坚战,《方案》提出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丰富应用场景,加强本地配套,实现部分领域国产化替代。[color=#c00000][b]突破发展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创新发展免疫、微生物、生化、分子、凝血等医疗检测设备,增强全面产品解决方案和整体服务提供能力。突破发展超广角血流成像设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影像设备、电生理标测仪器、三维心脏功能成像仪器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仪[/color][/url]、燃气安监系统、矿用多光谱AI(人工智能)视频监测系统。[/b][/color][/color][color=#000000]在氢能装备方面,《方案》提出聚焦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关键环节,提升高端氢能装备供给能力。突破发展高效制氢装备,安全稳定、高效可靠的储氢、加氢装备。研发高端制氢电源关键设备,加快燃料电池系统、车载供氢系统技术攻关,突破发展高效可靠的氢能与燃料电池装备。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郑州城市群为载体,创新发展氢燃料电池控制与集成装备。[/color][color=#000000]在储能装备方面,《方案》提出推动先进储能技术攻关,加快突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储能装备。夯实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锰酸锂材料、三元系材料、磷酸铁锂材料等优势,创新发展长寿命、高效锂离子电池,攻坚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发展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储能调控装备和稳定可靠的风光储能电源。开展电堆、电解液、电极材料、系统集成等技术攻坚,突破发展百兆瓦级及以上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做优动力电池,做强退役动力电池储能梯级利用装备,[b][color=#c00000]突破发展储能电池及系统在线检测、状态预测和预警技术及装备。[/color][/b][/color][color=#000000]为加快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坚,《方案》部署了五项重点任务:着力创新突破、示范引领、龙头带动、人才引育、融合发展。[/color][color=#000000]其中,《方案》提出建强研发创新平台。[color=#c00000][b]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参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检测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验室等重点研发平台[/b][/color],引领带动省、市级研发创新平台发展。鼓励产学研用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创新中心等行业创新平台,强化联合攻坚,提升装备制造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能力、行业服务能力和研发创新整体水平。[/color][来源:仪器信息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align=right][/align]

  • 重大技术装备进口亮红灯 发改委草拟禁限名单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发布日期 :2006-11-17 文章作者:王延春 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将被禁止和限制进口。本报获悉,一份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禁止和限制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目录》已初步成稿,进入首批目录呼声最高的包括石油化工设备、仪器仪表、工程机械等九个行业的相关产品。 这是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一揽子政策的一部分。与此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在制定中,困扰装备制造业的税收倒挂现象也在解决之列。禁止和限制 本报获悉,这个目录目前已进入意见征求阶段。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相关人士说,首批禁止和限制引进的重大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目录尚未最终确定,但石油化工设备、仪器仪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冶金设备、环保设备、数控机床、煤矿设备、电力设备等9个行业的相关产品业界呼声最高。 这份目录旨在防止盲目和重复引进国外技术和装备。具体目录将以关键单机为主,对于关键零部件,基本采取不限制的政策。 解决装备制造业中存在的税收倒挂现象也是这个目录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调研论证稿都经过了五六轮了,才最后定下这一结果。”中国纺机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第一批调整的新税目就包括一类纺织机械产品。 所谓“倒挂现象”,即装备制造企业为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所需要进口的材料和配套零部件,必须全额交纳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而进口成套设备,则可减免上述两项税收。 “这样一来,企业都愿意进口成套设备,没兴趣搞自主研发。”上述纺机协会的人士表示。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曾经做过机电设备税收扭曲现状分析课题。他说:“实际上,扩大进口机电设备政策与振兴自主装备产业政策是矛盾的。”据悉,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内外差别政策曾经在1996年取消,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了吸收外资,防止经济下滑,又恢复了这一政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人士表示,一些企业为了获得进口设备上的税收优惠,只好到境外注册公司,把注册资本追加到400万美元,以享受外商进口设备的税收优惠,这样进口几台机器可以节省十几万元。 根据现行政策,只有一小部分国家鼓励类产业可享受进口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并且外商投资项目采购国产设备享受增值税退税政策,国内企业不在退税之列。系统方案 在国家明确振兴装备制造业、鼓励自主研发的大环境下,调整相关税收政策已成必然。目前,涉及到装备制造业的税收优惠还包括,企业可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等。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9日也透露,将修订《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进一步缩小内外资企业进口设备免税待遇差距,最终实行统一的进口设备税收政策。 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完成的“关于装备制造业税收政策问题研究”的课题中,提出了对装备制造业进行税收调整的系统方案。这份方案已经引起了高层的关注。 课题组成员、财政部财科所税收室副主任张学诞表示,跟国外促进产业发展的税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税收政策显得非常凌乱,难成体系,税收激励的目标不明确。 财科所的报告建议,在东北地区业已取得增值税转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将这一改革由地区试验扩大为全国范围内的产业行业试验,对装备制造业采用固定资产进项全额抵扣制度。 对企业比较关心的进口货物免税制度,报告提出,对于装备制造业进口的自用设备及配(备)件,国内又无替代品的原材料等,建议参照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自用设备给予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 报告同时建议,对成套设备引进可只给予免征进口增值税的照顾,对进口关税则不予免征;对于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引进则同时给予免征增值税和免征关税的照顾,以此调节进口结构,促进国内自主研发。 该报告还建议,对商品铸锻件、模具产品、数控机床产品等装备制造业产品在整个装备制造业全部企业范围内按照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给予全部先征后返。 “但是,先征后返的税款不再直接到达企业的资金账户,而是用全部先征后返的税款建立全国范围内的装备制造业科研开发基金,由这个基金会专项向企业的科研开发提供资助。”课题组人士说。 事实上,东北三省进行的增值税改革,在部分行业中已推广了增值税转型试点,也就是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其中包括装备制造在内的八大行业。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说,要根本解决税收上的扭曲,核心问题就是加快增值税转型全国推广进程。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为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制定本纲要。  [b]一、形势背景[/b]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全民质量意识显著提高,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更有保障,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旅游、金融、物流等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逐步彰显,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质量作为繁荣国际贸易、促进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越来越成为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焦点。当前,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发展基础还不够坚实。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b]二、总体要求[/b]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品牌建设,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着力提高全民质量素养,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技术、规则、标准,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质量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  ——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瓶颈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一二三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建成一批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  ——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  ——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布局更加合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建成若干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打造一批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  ——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更趋完备,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质量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数量更好适配现代质量管理需要,全民质量素养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b]三、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b]  (三)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全流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建立质量专业化服务体系,协同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打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  (四)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绿色、高效再利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五)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开展质量惠民行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质量改进,促进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提质扩容,满足多样化、多层级消费需求。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动经营者诚信自律,营造安全消费环境,加强售后服务保障。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鼓励企业投保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保险,健全质量保证金制度,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b]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b]  (六)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开展材料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验证,提高材料质量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水平。改进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性能指标,提升可靠性、耐久性、先进性。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数字智能、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和精益性。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实现工业质量分析与控制软件关键技术突破。加强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计量测试、合格评定、知识产权、工业数据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  (七)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推动产业质量升级,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质量、管理协同创新,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质量创新促进服务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加强服务业质量监测,优化服务业市场环境。加快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八)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支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集群加强先进技术应用、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培育形成一批技术质量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深化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创新,构建质量管理协同、质量资源共享、企业分工协作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组建一批产业集群质量标准创新合作平台,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开展先进标准研制,推广卓越质量管理实践。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打造技术、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九)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强质量政策引导,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推动东部地区发挥质量变革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质量竞争新优势,实现整体质量提升。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内支柱产业质量升级,培育形成质量发展比较优势。推动东北地区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和质量振兴。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深化质量强省建设,推动质量强市、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zcwj/zyygwj/202302/W020230207332228347920.jpg[/img][/align]  [b]五、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b]  (十)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定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互联互通标准,加大监测力度,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严格管控直接上市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的认证管理,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加快构建全程覆盖、运行高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能力,优化中药审评机制,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  (十一)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强化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制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对质量问题突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消费品,严格质量安全监管。  (十二)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复杂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制度,加强检测评定能力建设,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完善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保障重大设备质量安全与投资效益。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提高机械、电子、汽车等产品及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进品质升级。[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zcwj/zyygwj/202302/W020230207334363655014.jpg[/img][/align]  [b]六、提升建设工程品质[/b]  (十三)强化工程质量保障。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质量。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工程施工岗位责任制,严格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运营维护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辅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企业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  (十四)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和认证评价体系,倡导选用绿色建材。鼓励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推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驻厂监造。落实建材生产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严格建材使用单位质量责任,强化影响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建材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水泥、电线电缆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实施缺陷建材响应处理和质量追溯。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促进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的建材行业质量提升。  (十五)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树立全生命周期建设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完善勘察、设计、监理、造价等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鼓励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论证机制,突出地域特征、民族特点、时代风貌,提供质量优良、安全耐久、环境协调、社会认可的工程设计产品。加大先进建造技术前瞻性研究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化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创新开展工程建设工法研发、评审、推广。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水平应用,打造品质工程标杆。推广先进建造设备和智能建造方式,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筑应用,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zcwj/zyygwj/202302/W020230207334363790909.jpg[/img][/align]  [b]七、增加优质服务供给[/b]  (十六)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技推广、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专业服务。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系统性集成、流程再造等服务,提升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咨询等科技服务水平,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优化国际物流通道,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提高现代物流、生产控制、信息数据等服务能力,增强产业链集成优势。加强重大装备、特种设备、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安装、维修、保养质量水平。  (十七)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大力发展大众餐饮服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打造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等精品项目。提升面向居家生活、户外旅游等的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推动航空公司和机场全面建立旅客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航空服务能力和品质。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活动、社区健身等服务项目,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品质。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新型消费体验中心,开展多样化体验活动。加强生活服务质量监管,保障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  (十八)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强化科技标准支撑和物资质量保障。持续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控传染病跨境传播能力。加强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zcwj/zyygwj/202302/W020230207334363904055.jpg[/img][/align]  [b]八、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b]  (十九)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鼓励企业加强质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质量改进项目,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品牌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技术创新能力。  (二十)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实施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考核评价,推动质量形成过程的显性化、可视化。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制定等,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重视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队伍建设。  (二十一)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开展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和结果应用。统筹开展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认定,完善老字号名录体系。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为优质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zcwj/zyygwj/202302/W020230207334364004015.jpg[/img][/align]  [b]九、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b]  (二十二)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推进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完善国家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规范和引导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深入推进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不断提升标准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深化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加强公益性机构功能性定位、专业化建设,推进经营性机构集约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深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优化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监管,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从业行为。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运行监测和综合评价,提高质量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水平。  (二十三)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国家、区域、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突破量子化计量及扁平化量值传递关键技术,构建标准数字化平台,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模式,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快认证认可技术研究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性、集成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开展先进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方法、高端计量仪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研制验证。完善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品牌培育、发展、保护机制,推动形成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加大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逐步增加计量检定校准、标准研制与实施、检验检测认证等无形资产投资,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围绕科技创新、优质制造、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等技术服务,推动数据、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更好服务市场需求。深入实施“标准化+”行动,促进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拓展伙伴计划,构建协同服务网络,打造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为产业集群、产业链质量升级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区域内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集成融合,鼓励跨区域要素融通互补、协同发展。建设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跟踪、研判、预警、评议、应对。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国内国际衔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zcwj/zyygwj/202302/W020230207334364102704.jpg[/img][/align] [b] 十、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b]  (二十五)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健全质量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产品质量法,推动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建设。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违法违规等行为,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监管执法合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支持开展质量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有效执行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担保与争议处理机制,推行第三方质量争议仲裁。加强质量法治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  (二十六)健全质量政策制度。完善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开展质量统计分析。完善多元化、多层级的质量激励机制,健全国家质量奖励制度,鼓励地方按有关规定对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实施激励。建立质量分级标准规则,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引导优质优价,促进精准监管。建立健全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质量披露制度,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承诺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和招投标制度,健全符合采购需求特点、质量标准、市场交易习惯的交易规则,加强采购需求管理,推动形成需求引领、优质优价的采购制度。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强化对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将质量内容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支持高等学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完善质量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培训制度和职称制度,实现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着力培养质量专业技能型人才、科研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建立质量政策评估制度,强化结果反馈和跟踪改进。  (二十七)优化质量监管效能。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创新质量监管方式,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制度改革,分类放宽一般工业产品和服务业准入限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产品以及重点服务领域,依法实施严格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强工业品和消费品质量监督检查,推动实现生产流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抽查,探索建立全国联动抽查机制,对重点产品实施全国企业抽查全覆盖,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开展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健全产品召回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召回技术支撑,强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构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加强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建立质量安全“沙盒监管”制度,为新产品新业态发展提供容错纠错空间。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质量竞争、优胜劣汰。严格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持续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机制。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重点区域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强化网络平台销售商品质量监管,健全跨地区跨行业监管协调联动机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二十八)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创新质量治理模式,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强化基层治理、企业主责和行业自律。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动员各行业、各地区及广大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全方位推动质量升级。支持群团组织、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学会及消费者组织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标准制定、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推进行业质量诚信自律。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健康安全消费理念,主动参与质量促进、社会监督等活动。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和最佳实践,曝光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质量文化建设,鼓励创作体现质量文化特色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二十九)加强质量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双多边质量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有关国家的质量对话与磋商,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等,建设跨区域计量技术转移平台和标准信息平台,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健全贸易质量争端预警和协调机制,积极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规则和标准制定。参与建立跨国(境)消费争议处理和执法监管合作机制,开展质量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双多边合作。定期举办中国质量大会,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性质量会议。[align=center][img]https://www.mee.gov.cn/zcwj/zyygwj/202302/W020230207334364259970.jpg[/img][/align]  [b]十一、组织保障[/b]  (三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建立质量强国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整体有序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实施。  (三十一)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质量强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将纲要主要任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同步推进,促进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三十二)开展督察评估。加强中央质量督察工作,形成有效的督促检查和整改落实机制。深化质量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对纲要实施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建立纲要实施评估机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夜间施工噪声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通知

    [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城市管理[/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委员会),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交通与建设局、综合执法与应急管理局:[/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现将[/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福建省[/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夜间[/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施工噪声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印发给你们,请各地[/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认真[/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执行。[/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 [/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 [/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 [/color][/font][align=center][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福建省生态环境厅[/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 [/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 [/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color][/font][/align][align=center][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 2022[/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年[/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11[/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月[/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11[/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日[/color][/font][/align][font=仿宋_GB2312][color=windowtext](此件主动公开)[/color][/font][font=黑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ont][font=黑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ont]附件:[url=http://sthjt.fujian.gov.cn/zwgk/zfxxgkzl/zfxxgkml/mlflfg/202212/P020221201429982860091.doc]环规20222福建省生态环境厅_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夜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通知.doc[/url]相关链接

  •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

    [align=center][b]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石油展)[/b][/align]时间:2019年3月27-29日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b]展会概况:[/b] 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简称cippe),从2001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8届,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苏格兰、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18个国际展团参展,目前已成为一年一度的世界石油装备大会。作为国际石油石化行业例会,展会将有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石化报、Upstream、Worldoils、Oil and Gas Australia、Offshore World、Interfax、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华尔街日报及新华网、新浪、搜狐、人民网等上千家国内外权威媒体报道。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2019),将于2019年3月27日至29日继续在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cippe聚集八大专业板块,展示国际国内顶尖新技术,引领行业新趋势,致力于打造石油石化行业全产业链的展示交流平台。[b] 八大板块:[/b] 石油石化装备、天然气、管道与储运技术装备、防爆及仪器仪表、海洋石油天然气、海洋工程、页岩气、油田土壤修复[b]国际国内知名展商:[/b] 国际:展商包括埃克森美孚、俄油、俄气、俄罗斯管道运输、卡特彼勒、国民油井、斯伦贝谢、贝克休斯GE、卡麦龙、霍尼韦尔、飞利浦、施耐德、陶氏化学、罗克韦尔、康明斯、AkzoNobel、API、3M、E+H、 MTU、ARIEL、KSB、泰科、Atlas Copco、山特维克、雅柯斯、海虹老人等国内: 展商有中石油装备展团、中石化、中海油、中国船舶、中船重工、中国航天、中航工业吉航、中集来福士、宏华、杰瑞、科瑞、南阳二机、三一集团、北方重工、中信泰富、惠博普、杰利阳、安东石油、上海神开、 铁虎石油、西部石油、泰富重装、海油集团、西安科迅、东方先科、金碧集团陕汽金玺、冠能固控、华油飞达等[b]同期活动:[/b] 第十一届国际石油天然气产业高峰论坛 cippe2019驻华使馆(油气)推介会 cippe2019采购对接会 2019 国际石油石化技术会议[b]观众预登记:[/b]1.在线登记:http://ezt.exporegist.com/CIPPEPC/参观收费说明:        2019年3月26日中午12:00前:预登记免费        2019年3月27日至3月29日:现场售票,人民币30元        2019年3月27日至3月29日:微信注册并支付,人民币20元1. 微信预登记:搜索微信号“cippe振威国际石油展”关注cippe石油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参观登记3.参观团:为行业大型企业打造的参观服务,节约参观时间。(20人以上)咨询电话:010-58236537 / 6 591

  • 2019国际石灰及深加工技术装备展览会

    [align=center][b]2019国际石灰及深加工技术装备展览会[/b][/align][align=center][b] [/b][/align]国际石灰及深加工技术装备展览会(以下简称Lime Expo),致力于推动行业迈向高品质发展的步伐,打破行业壁垒,推动行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入Lime Expo与我们携手共创全球行业发展新机遇。[img=,16,16]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720\wps2.png[/img] 展会时间:2019年10月26日—28日[img=,16,16]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720\wps3.png[/img] 展会地点:中国河北.邯郸.国际会展中心[img=,16,16]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720\wps4.png[/img] [b]权威主办[/b]中国石灰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筑材料行业分会邯郸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河北省委员会[img=,16,16]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720\wps5.png[/img] [b]专业承办[/b]北京建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邯郸市支会[img=,16,16]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720\wps6.png[/img] [b]展示范围:[/b]Ø 机械装备:石灰窑(混烧竖窑、麦尔兹窑、套筒窑、回转窑、梁氏窑、气烧竖窑)、氢氧化钙生产装备、轻质碳酸钙生产线、环保设备、电机、风机、传动设备、余热发电设备、皮带机、振动筛、计量秤、计量斗、卸料进料设备、除尘设备、提升设备、燃烧器、粉体分选设备、自动化设备、破碎机、脱硫装置、脱硝装置、粉磨设备、装载机、矿山机械等Ø 技术服务:窑炉修复、内衬喷补、生产线提标改造、人员培训Ø 产品:硅钙板、高反应性氢氧化钙、食品级氢氧化钙、食品级轻质碳酸钙、特种石灰产品Ø 耐火材料:耐火砖、浇注料等Ø 钙产业博览会展览范围:硅钙板高反应性氢氧化钙食品级氢氧化钙食品级轻质碳酸钙氢氧化钙生产装备轻质碳酸钙生产线纳米碳酸钙生产装备重质碳酸钙生产装备高比表面积氢氧化钙超细氧化钙装备[img=,172,130]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720\wps7.png[/img][img=,148,123]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720\wps8.png[/img][img=,148,123]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720\wps9.png[/img][img=,172,130]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720\wps10.png[/img]2 展会精准定位石灰行业,拥有众多优质采购商资源。参加国际石灰展,您可以接触更多海内外新客户,遇见更多商机。2 展会主办方中国石灰协会及贸促会建材分会与海内外50多家行业媒体通力合作,着力宣传企业形象,大力推广国际石灰展,助力企业品牌塑造。2 展会现场,举办多场高端论坛,大咖云集共同探讨石灰行业现状及未来走向,一对一解决石灰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为石灰行业转型升级添砖加瓦。2 展会现场投资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资本融入,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2 引进国内外最新生产工艺,带领企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商机,同时不出国门让您全面了解国外先进生产技术。[img=,16,16]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720\wps11.png[/img] [b]展位价格:[/b][table][tr][td=1,2][align=center]收费 标准[/align][/td][td]国内:室内:850元/平米室外:550元/平米光地(36平起)[/td][td]标展(9平米起)8500元/个 [/td][/tr][tr][td]国外:室内:200USD/平米室外:150USD/平米光地(36平米起) [/td][td]标展(9平米起)2200USD/个[/td][/tr][/table][img=,16,16]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8720\wps12.png[/img] [b]联系方式:[/b]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甲11号电话:010-88083966手机:18618253293邮箱:410186163@qq.com

  • 【分享】实验室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国际水准的专业现代化实验室规划与设计对一座成功的现代化实验设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验设施和设备水平越高、越现代化,其意义也越重大。我国的实验设施建设正处于向现代化高速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实验设施规划与设计能够提出既切合实际又具有深刻思想的方案和工艺设计。 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2003年春季SARS突发性疾病的暴发,对实验室研究、检测的需求急剧增加。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以来在地方财政支持下得以动用国债资金建设新疾控大楼,开始建立相应的研究、检测实验室。然而实验室不同于一般性场所,它是从事对人可能产生危害的试验的场所,尤其是从事微生物、病毒等对人、畜有高度传染性的烈性传染病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反恐)和检测(如SARS)的工作,因此其实验室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如果防范措施不力,轻则造成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重则因传染性毒物外泄而殃及社会,造成大范围环境污染和传染病的流行,甚至可能导致生物灾难的发生。对于一般的理化和仪器实验室,虽不致于如此危险,但在建设时也必须遵循实验学科的技术特点,充分考虑实验空间、实验装备、通风系统、上下水、电力配置、仪器接地、劳动保护以及相应的办公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合理设计与配置。  实验室的专业设计和施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一个学科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有专门的国际组织和机构从事实验室设计和施工的研究,比如SEFA(国际科学实验设备和家具协会)、美国SST PIANNER等。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目前还很不完善。经过将近10年的发展,各类实验室已经开始注意到实行专业设计和专业施工,采用专用的实验室辅助设备,不再采用原来的水泥台加木质家具等严重影响实验室环境和实验数据准确性的建设方式。特别是在广东、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实验室建设已逐步接近国际先进实验室的建设水平。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区和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对实验室的认可和认证工作也已全面展开。一个合格的实验室,第一要素是保证其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实验人员、外环境和仪器设备的安全也必须得到可靠的保障,而基础设施的科学布置和合理使用均对这两个方面产生直接影响,这些因素也是实验室认可和认证必定检查的内容之一。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实验室认可规范等法律法规。卫生部2002年发布了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2003年8月1日实施),2004年4月5日,由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负责起草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国家标准通过审定,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发布是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认证认可体系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工作步入了科学、规范和发展的新阶段。标准就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的建设原则作了规定,同时还规定了生物安全分级、实验室设施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广泛涉及卫生、农业、科技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系统的实验室。

  • 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 铀矿冶》等4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铀矿冶、铀矿冶退役以及卫星地球上行站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工作,规范区域电磁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现批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 铀矿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 铀矿冶退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 卫星地球上行站》《区域电磁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法(试行)》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并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 铀矿冶》(HJ 1347.1-202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 铀矿冶退役》(HJ 1347.2-202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 卫星地球上行站》(HJ 1348-2024)《区域电磁环境调查与评估方法(试行)》(HJ 1349-2024)以上标准自2024年3月1日起实施。标准内容可在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查询。特此公告。[align=right]生态环境部[/align][align=right]2024年1月7日[/align]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4年1月8日印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