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身高体脂分析仪质量技术标准

仪器信息网身高体脂分析仪质量技术标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身高体脂分析仪质量技术标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身高体脂分析仪质量技术标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身高体脂分析仪质量技术标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身高体脂分析仪质量技术标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身高体脂分析仪质量技术标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身高体脂分析仪质量技术标准相关的解决方案。

身高体脂分析仪质量技术标准相关的资讯

  • 重点分析仪器测试技术标准项目专家组成立
    仪器信息网讯 2013年12月5日,北京中苑宾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以下简称&ldquo 协会&rdquo )《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II)》项目专家组成立大会召开。会议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渝英女士主持,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向先生到会并致辞,协会汪正范研究员作了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标准化项目:《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情况介绍。本次会议共有行业专家和专业生产厂商代表近50人到会。  协会张渝英秘书长  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方向副主任  协会汪正范研究员为到会代表作了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标准化项目:《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情况介绍。首先介绍了2009年《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I)》中5个子项目的完成情况:(1)标准体系研究及建立,(2)开展质谱及质谱联用仪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 ,(3)开展原子荧光光谱仪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 ,(4)以紫外/可见光谱仪为基础的快速检测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5)分析仪器数据格式标准及通用接口标准研究。该项目已经提交了11份研究报告,提交了4项国家标准草案,并已获得国标委立项。  协会汪正范研究员  报告中还介绍了2013年《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II)》项目中8个子项目的立项内容、承担单位、具体的考核指标。8个子项目是: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体系研究、质谱性能测试方法研究、&ldquo 液相色谱仪&rdquo 的性能测试方法研究、原子荧光光谱与液相色谱联用仪的性能测试方法、基于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快速检测仪器性能测试方法、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用空心阴极灯性能测试方法、离子色谱柱性能测试方法、原子荧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数据格式。  为更好地完成2013年《重点分析仪器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制(II)》项目,特别对项目组织形式加以规范:  (1)项目的承担单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项目负责人:张渝英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3)项目办公室:汪正范、尹碧桃、赵羽  (3)按项目课题成立7个课题组,各课题承担单位成立工作组,明确负责人和联系人  (4)各课题承担单位成立专家组,指导工作  大会宣布成立7个课题组,8个课题分别由下述单位承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锐光仪器有限公司。  大会宣布成立4个项目专家组:高效液相色谱仪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专家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用空心阴极灯的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专家组、飞行时间质谱仪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专家组、离子色谱柱的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研究和制定专家组。4个项目专家组共计47人,方向先生为项目组专家现场颁发聘书。  方向副主任为项目组专家颁发聘书  各课题组随后召开小组讨论会。会议中,讨论气氛热烈,通过讨论基本明确小组今后的工作内容和方向,初步拟定项目内分析仪器性能测试的项目,明确课题组每一个成员的任务和规范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工作交流形式。小组讨论会  小组讨论会小组讨论会小组讨论会小组讨论会
  • 技术标准解析 - CDE纳米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指导原则解读
    本文摘要本文将通过对马尔文帕纳科两款纳米颗粒表征设备NTA和DLS在测量颗粒粒径上的相同点和区别点,为您选择符合技术标准的不同技术用于纳米药物质量控制研究中的颗粒表征提供有意义的指导。相关技术标准中的粒度表征技术为规范和指导纳米药物研究与评价,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纳米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三项关于纳米药物研究、质控、评价的技术指导原则。其中《纳米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主要内容是围绕着纳米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质量可控性展开的。在这三个方面,质量的可控性显得尤为重要,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粒径表征方面,该指导意见关于粒径表征的相关表述如下:“应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对纳米药物的粒径及分布进行研究,并进行完整的方法学验证及优化。粒径及分布通常采用动态光散射法(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进行测定……粒径分布一般采用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表示。除此之外,显微成像技术(如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系统(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 NTA)、小角X射线散射(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和小角中子散射(Small-angle neutron scattering,SANS)等也可提供纳米药物粒径大小的信息。”注:本文介绍的两种纳米颗粒表征技术如何选择合适的颗粒表征技术呢?那么,测量纳米级颗粒粒径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呢?本文将着重给大家讲一下NTA和DLS在测量颗粒粒径上的相同点和区别点,方便大家更好的去选择不同的技术。DLS技术利用分散在溶液中的纳米颗粒的布朗运动测量颗粒粒径,其粒径检测范围在0.3nm-10μm之间。NTA技术利用激光照射溶液中的悬浮纳米颗粒,后者产生的散射光被高灵敏度的相机捕获并成像。由于该技术是单颗粒跟踪技术,所以能提供极高精度的颗粒粒度的数量分布,既适合分析粒度分布较窄,也适合分析粒度分布较宽的样本,其粒径检测范围在10-1000nm之间。我们以100nm和200nm的聚苯乙烯颗粒(PS)标准品为考察对象。研究NTA 和 DLS两种技术分别在粒径窄分布和宽分布的样品上的测量差异。图1 NTA和DLS测量窄分布样品合并图(上)和宽分布样品合并图(下)从图上可以看出,DLS和NTA都能很好的表征粒径窄分布的样品,且其平均值及主峰值都十分接近,但是NTA得到的粒径分布峰更窄,这也和其采用的单颗粒跟踪技术相符合。右图明显可以看到DLS对体系中的大颗粒更敏感,而NTA对体系中大、小颗粒的敏感程度较为接近。总体来说,NTA的粒径分辨率能达到1:1.3,而DLS的粒径分辨率最低只能到1:3。MADLS (多角度动态光散射)技术是马尔文帕纳科专为Zetasizer Ultra系列产品开发的新技术。MADLS可从多个光散射角度对样品进行自动全面分析,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为样品提供更完整的视角。下图以脂质体为例,分别用NTA和MADLS技术测量样品粒度,可以看到二者测得的粒径均值及主峰值都十分接近,MADLS得到的粒径分布峰也和NTA同样窄。图2 脂质体样品的粒度分布,上图为马尔文帕纳科NanoSight的测量结果,下图为马尔文帕纳科Zetasizer 的测量结果。MADLS和NTA两种技术互补:MADLS可在较宽范围内快速获得包括粒径、颗粒浓度等信息,几乎不需要样品的前处理;NTA则可用于获得粒径分布更多的细节,用于颗粒浓度分析时,测量下限也更低。在两种技术重叠的测量范围内,获得的结果也高度一致。马尔文帕纳科MADLS和NTA技术今年又再添新品,Zetasizer 智能样品助手,可实现无人值守过夜测量,解放研究人员的双手;NanoSight Pro新一代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通过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算法加持,实现对脂质体(LNP)、外泌体和细胞外囊泡(EV)等样品的高分辨率的粒径和浓度检测。感兴趣的老师可观看新品发布回放,了解更多内容。 关注马尔文帕纳科微信公众号观看回放视频
  • 《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厅科[2012]1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有关行业协会,部直属单位:  为贯彻《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1〕47号),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规〔2012〕211号)的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组织开展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以专项方式整合优势资源,持续加大投入,系统解决产业发展急需的标准问题,全面提升标准对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等重点工作的支撑能力。  现将《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联系电话:010-68205240)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2012年9月20日  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确保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有效实施,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落实“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以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重要技术标准研制为重点,完善和优化工业和通信业技术标准体系,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标准,提升工业和通信业标准的整体水平和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水平,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技术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工业和通信业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基本完善,行业标准标龄明显降低,主要工业产品质量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标准体系的完备性、协调性、先进性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取得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重要技术标准和配套标准大量制定,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标准,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重大技术标准实施效果显著,有效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标准化基础能力显著增强。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有效加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高效,信息服务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人员队伍进一步壮大,保障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到“十二五”末期,制定800余项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技术标准,工业和通信业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标准整体水平有效提升,标准化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标准成为支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武器。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服务产业发展需求  工程要紧密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要,加强重要技术标准研制,不断完善、优化技术标准体系,提升标准技术水平,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标准支撑。  (二)注重提升标准技术水平  工程要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制约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加大重要技术标准研制力度,加快标准修订速度,加大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转化力度,着力提升标准技术水平。  (三)着力促进标准协调发展  工程要做好与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处理好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协调关系,构建科学、先进、和谐的技术标准体系。  四、主要任务  紧密围绕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的核心工作,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标准,提升工业和通信业标准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标准化工作的基础能力,实现“一个突破、两个提升”。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推进专项  紧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标准需求,着力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关键环节,开展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确保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开放性和协调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技术标准预先研究。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关键材料、核心元器(部)件、关键工艺、装备与系统等重要技术标准,紧密结合技术研发的进展,及时开展标准预先研究工作,协调、优化关键技术指标,为标准制定奠定坚实基础。  3.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技术标准制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体系为指引,以标准预先研究成果为基础,产学研用联手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制定工作,总结、固化技术创新成果,引领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着力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关键环节。  4.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标准应用示范。加强与地方优势产业发展的结合,部省联手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标准应用示范,推动标准有效实施,充分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5.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标准化推进。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引导有实力的企业、企业联盟或组织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自主技术标准加速走向国际,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主动权,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标准技术水平提升专项  加大标准制定力度,加快标准制定速度,提升标准的技术水平,主要开展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完善工业和通信业技术标准体系。以工业和通信业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和优化为核心,着眼“十二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需求,明确各行业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方向、重点和规模,指导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科学发展。  2.重点领域重要技术标准研制。加强重点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预先研究和试验验证,加大力度开展电子电气、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等工业产品的可靠性、节能环保和能效标准,食品、化妆品、玩具等日用消费品的安全、卫生标准,显著提升标准技术水平,促进工业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3.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对比分析与转化。细分行业领域,深入开展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对比分析研究工作,明确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相比的差异、不足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快转化先进的、适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迅速提升我国标准的技术水平,支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要。  4.行业标准复审与修订。坚持开展标龄满5年的行业标准复审工作,加快行业标准的修订速度,更新标准的技术要求,提升标准对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和支撑作用。  (三)标准化基础能力提升专项  针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目标、方法、措施等要素,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加强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针对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如重要技术标准研制管理、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标准应用示范、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标准化推进等,加强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以及标准化运行机制和管理手段研究,指导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建立标准化管理和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优化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效率。支持各地方、各行业的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发展,构建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网络,提升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强标准化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专家队伍,培养熟悉专业技术、掌握标准化方法、精通国际标准制定规则与程序、外语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地方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标准化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基础人才队伍建设。  五、进度安排  工程实施的总进度为2012—2015年。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可分为启动、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  完成工程的总体方案,启动工程实施工作。  主要任务是提出工程的主要任务、分工和整体进度安排,提出工程实施的总体要求,发布工程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  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推进专项、标准技术水平提升专项、标准化基础能力提升专项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  主要任务是开展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工作,完善、优化技术标准体系,明确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结合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加强重要技术标准研制工作 成套成体系组织标准制修订工作,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标准技术水平 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标准应用示范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技术标准加速走向国际 开展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管理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培养,增强标准化基础能力。  (三)总结阶段  汇总各专项任务的工作成果,组织开展项目验收,以及全国性的经验交流活动,推广工程的成功经验。  主要任务是组织工程各项任务的验收工作,总结成功经验,挖掘典型案例 组织全国性的工程总结交流活动,推广工程的成功经验,推动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工程是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贯彻《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落实“重点突破、整体提升”思路的重大举措,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二)建立机制,加强检查  各有关单位要完善工程实施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工作开展。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加强本地区、本行业工程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每年年底要将相关情况向部(科技司)通报。  (三)加大投入,保障实施  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做好工程实施与地方产业发展规划、行业发展战略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的衔接,多渠道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制度保障,务实有效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四)多方参与,企业主体  各有关单位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作用,特别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任务分解表.doc
  • 第六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及其在材料研究中应用研讨会通知
    p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各行各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普及和提高行业标准化程度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发展、规范生产行为、促进生产协作的有效手段,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指标之一。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着我国微束分析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宣传、贯彻、推广等任务,旨在为行业技术制定标准和提供技术指导。/pp  电子显微镜(以下简称电镜)作为最常见的微束分析仪器之一,是人类直接观察微观世界的有力工具。近年来,电镜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冷冻电镜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使全球的电镜工作者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在可预见的将来,以电镜为代表的大型科学仪器的持有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对电镜的相关操作、制样、维护、维修人员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加。/pp  为进一步推动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工作,促进广大电镜技术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满足各单位在质量认证、计量认证、实验室认证与认可等工作中的需要,将举办第六届微束分析标准宣传贯彻及实施和应用研讨会,以使我国各微束分析实验室、相关的科研和企事业单位能更好地执行这些标准,提高分析技术水平及技能,提供更好、更准确的分析结果,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pp  一、组织委员会/pp  本次宣贯会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主办,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协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pp  会议组织委员会名单如下:陈家光、陈振宇、丁泽军、范光、高灵清、龚沿东、葛广路、洪健、洪崧、贺连龙、鞠新华、李香庭、李玉武、柳得橹、刘芬、毛骞、马通达、孙振亚、汤斌兵、王孝平、魏宝和、吴文辉、伍超群、杨勇骥、许钫钫、徐坚、姚雷、姚文清、曾荣树、曾毅、曾荣光、章晓中、张作贵、赵江、祝建、朱如凯、钟振前。注:姓名按首字母顺序排序。/pp  二、大会报告专家/pp  三、会议时间/pp  2019年11月24日-28日(报到时间:2019年11月24日)/pp  四、会议地点:广州京溪礼顿酒店 标间/单间 450元/天/间(含早餐)/pp  (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pp  五、会议费及培训费:1800元/人。/pp  六、本次拟宣贯的微束分析技术标准主要内容:/pp  1.中国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国家标准研制的发展 /pp  2.植物病毒的电子显微镜检测 /pp  3.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及标准化 /pp  4.EDS分析国家标准中几个关键问题解读 /pp  5.如何获得准确的能谱定量结果 /pp  6.研究并讨论微束分析实验室认可和微束分析实验室比对分析等有关问题 进一步讨论实施微束分析实验室比对分析的有关事宜。/pp  七、日程安排见第二轮通知。(请参会人员于2019年11月20日前将会/pp  回执发送至会务组)/pp  八、会务组联系方式:/pp  单位名称: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pp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北科大厦 邮编:100089/pp  联 系 人:朱凌云:010-68722460 13717666003 spnh88@126.com/pp  网 址:www.lab.org.cn/pp  咨询电话:章燕 010-68731259 伍超群 13660034359/pp  九、付款信息:/pp  汇款户名: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pp  汇款银行:华夏银行北京紫竹桥支行/pp  帐 号:4043200001801900001154/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pp style="line-height: 16px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a style="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11/attachment/2ada361e-c967-4280-85c7-16f540422f4f.pdf" title="第六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4).pdf"第六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4).pdf/a/ppbr//p
  • 第六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及其在材料研究中应用研讨会通知
    p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各行各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普及和提高行业标准化程度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发展、规范生产行为、促进生产协作的有效手段,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指标之一。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着我国微束分析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宣传、贯彻、推广等任务,旨在为行业技术制定标准和提供技术指导。/pp  电子显微镜(以下简称电镜)作为最常见的微束分析仪器之一,是人类直接观察微观世界的有力工具。近年来,电镜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冷冻电镜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使全球的电镜工作者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在可预见的将来,以电镜为代表的大型科学仪器的持有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对电镜的相关操作、制样、维护、维修人员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加。/pp  为进一步推动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工作,促进广大电镜技术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满足各单位在质量认证、计量认证、实验室认证与认可等工作中的需要,将举办第六届微束分析标准宣传贯彻及实施和应用研讨会,以使我国各微束分析实验室、相关的科研和企事业单位能更好地执行这些标准,提高分析技术水平及技能,提供更好、更准确的分析结果,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pp  一、 组织委员会/pp  本次宣贯会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主办,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协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pp  会议组织委员会名单如下:陈家光、陈振宇、丁泽军、范光、高灵清、龚沿东、葛广路、洪健、洪崧、贺连龙、鞠新华、李香庭、李玉武、柳得橹、刘芬、毛骞、马通达、孙振亚、汤斌兵、王孝平、魏宝和、吴文辉、伍超群、杨勇骥、许钫钫、徐坚、姚雷、姚文清、曾荣树、曾毅、曾荣光、章晓中、张作贵、赵江、祝建、朱如凯、钟振前。注:姓名按首字母顺序排序。/pp  二、 会议时间/pp  2019年11月24日-28日(报到时间:2019年11月24日)/pp  三、 会议地点:广州京溪礼顿酒店 标间/单间 450元/天/间 (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pp  四、 会议费及培训费:1800元/人。/pp  五、 本次拟宣贯的微束分析技术标准主要内容:/pp  1. 中国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国家标准研制的发展 /pp  2. 植物病毒的电子显微镜检测 /pp  3.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及标准化 /pp  4. EDS分析国家标准中几个关键问题解读 /pp  5. 如何获得准确的能谱定量结果 /pp  6.研究并讨论微束分析实验室认可和微束分析实验室比对分析等有关问题 进一步讨论实施微束分析实验室比对分析的有关事宜。/pp  六、 日程安排见第二轮通知。(请参会人员于2019年11月1日前将会议回执发送至会务组)/pp  七、 会务组联系方式:/pp  单位名称: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pp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北科大厦 邮编:100089/pp  联 系 人:朱凌云:010-68722460 13717666003 spnh88@126.com/pp  网 址:www.lab.org.cn/pp  咨询电话:章燕 010-68731259 伍超群 13660034359/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pp  第六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及其在材料研究中应用研讨会/p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border: none"tbodytr style=" height:31px" class="firstRow"td width="108" colspan="2"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1"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9px vertical-align:baseline"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单位名称/span/p/tdtd width="505" colspan="5"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1"br//td/trtr style=" height:38px"td width="108" colspan="2"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8"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9px vertical-align:baseline"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详细地址/span/p/tdtd width="217" colspan="3"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8"br//tdtd width="121"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8"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8px vertical-align:baseline"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邮/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编/span/p/tdtd width="167"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8"br//td/trtr style=" height:29px"td width="108" colspan="2"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29"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9px vertical-align:baseline"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姓/spanspan /span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名/span/p/tdtd width="36"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29"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9px vertical-align:baseline"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性别/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别/span/p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9px vertical-align:baseline"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职务/span/p/tdtd width="83"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29"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9px vertical-align:baseline"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职/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务/span/p/tdtd width="97"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29"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9px vertical-align:baseline"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部门名称/span/p/tdtd width="121"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29"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9px vertical-align:baseline"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电/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话/span/p/tdtd width="167"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29"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9px vertical-align:baseline"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手/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机/span/p/td/trtr style=" height:34px"td width="108" colspan="2"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36"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83"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97"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121"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167"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rtr style=" height:34px"td width="108" colspan="2"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36"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83"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97"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121"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167"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rtr style=" height:34px"td width="108" colspan="2"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36"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83"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97"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121"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d width="167"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4"br//td/trtr style=" height:36px"td width="60"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6"p style="margin-top:0 margin-right:8px margin-bottom: 0 margin-left:8px margin-bottom:0"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备/spanspan /span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注/span/p/tdtd width="553" colspan="6" valign="top" style="border: 1px solid rgb(0, 0, 0) padding: 5px " height="36"p style="text-indent: 14px line-height: 24px vertical-align: baseline"span1/span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本表格可复印,请认真填写报名回执表,/spanspan11/span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月/spanspan1/spanspan style=" font-family:宋体"日前发至会务组/span/pp style="line-height: 24px vertical-align: baseline"span 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pan /span/span/p/td/tr/tbody/tablep style="line-height: 16px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a style="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9/attachment/c7cf7a1d-89b6-4dc4-b0cc-47354a23d6c1.pdf" title="第六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pdf"第六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pdf/a/ppbr//p
  • 致力于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标准体系——访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业首席研究员庞国芳院士
    早在2005年,仪器信息网曾就破解蜂产品国外技术壁垒相关问题对庞国芳研究员进行了专访。3年的时间过去了,庞国芳研究员已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国际AOAC资深专家奖;主持完成的36项农兽药残留测定方法已作为国家标准发布…不久前,来自质检总局的一则新闻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2008年11月12日-13日北京,庞国芳院士主持研究的79项农产品食品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通过了审定。国家质检总局食品专业首席研究员 庞国芳院士2008年12月12日上午,庞国芳院士亲临仪器信息网,就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国家标准的研究与意义、实施与推广等问题接受了专访。构建我国农产品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体系提到2008年底通过审定的79项国家标准时,庞国芳院士说到:“由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有关专家组成的30余人的评审组对79项标准的评价是: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标准居国际领先地位,兽药残留检测标准居国际先进水平。”“这次79项国家标准的研究是2006年36项标准的继续,也可说是我们10多年研究的结晶。我们目标是打造一个残留检测技术平台,使检测的品种再提高一个档次,使标准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只有把技术和标准做得无可挑剔、近乎完美才能得到同行认可,标准是科研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神圣的科研工作。标准要经得起现实的考验、历史的考验,一句话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是庞国芳院士在30多年科研攻关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也是在技术创新、科技兴检工作中一贯奉行的工作态度。1、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研究的背景庞国芳院士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科研工作的目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破解国外技术壁垒。”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食品出口遇到一些先进国家所设置的种种技术壁垒,都与农药兽药残留限量相关,相关行业中有近90%的企业受到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有82%的企业称减少了市场份额,而35%的企业则被挤出了市场。每年受国外技术壁垒带来的经济损失由2001年约70亿美元,到2006年增加到1000亿美元。庞国芳院士说到:“2006年,美国涉及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万多项,欧盟2万多项,日本5万多项,本系列标准发布前,我国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足500项。” 如日本2006年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对农产品中800多种农兽药规定了限量指标,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限量管理法规。“在检测技术水平方面,以一次制样可以测定农药品种数量为例,美国可以测试300多种,欧盟以德国为准可以测试300多种,日本可以测试260种;然而,2006年本系列标准问世以前,我国多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测试的种类不足50种。所以,不论是检测技术标准还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和先进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我们必须尽快迎头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立我们的技术标准体系,应对发达国家的挑战。”2、世界常用1000种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多残留高通量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研究如何实现超痕量农药残留多组分高通量的检测,庞国芳院士说到:“必须彻底解决三个方面的技术难题:第一,采用什么样的萃取技术,能把数百种亿分之几的多类化学残留物从基质千差万别的农产品中完全提取出来。第二,采用什么分离技术和富集技术把共萃取的大量干扰物分离出去,使目标化合物得到富集。第三,采用什么检测技术能够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高通量检测数百种农药残留,并能准确的定量分析,使方法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所规定的限量要求。” “科学研究要有系统思维能力,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论。研究要不断深入,切忌浅尝辄止。”庞国芳和他的科研团队对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了近10年的系统研究,主持设计了化学、物理学、微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案,先后组织13个省市检验检疫局,以及大专院校和科技机构200多位专家联合攻关,历经四个研究阶段,突破了这些技术难题,关键技术精雕细刻成28项多残留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分别应用于水果、蔬菜、粮谷、茶叶、中草药、食用菌(蘑菇)、动物组织、水产品、原奶及奶粉、蜂蜜、蜂王浆、果汁果酒等农产品食品中806种农药残留的检测,使我国农药多残留同时检测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标准接轨,在同时检测的品种数量上,居国际领先地位。这项研究实现了三方面的创新:(1)对1000多种农药的液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以及凝胶渗透色谱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三个分析参数数据库,奠定了高通量检测技术理论基础。(2)集成加速溶剂萃取、高速匀质提取、固相萃取和凝胶渗透等先进前处理技术,攻克了800多种含量十亿分之几的农药残留从50余种农产品中有效提取出来,并将大量共萃干扰物有效分离掉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建立了居国际领先地位的高通量样品前处理技术。(3)突破靠更换检测器或色谱柱增加检测品种的传统技术,研究开发了色谱质谱按时段分组检测新技术,将化学性质和保留时间相近的农药分成若干组,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将每组农药按出峰顺序,细分时段检测,提高了方法灵敏度;对检测农药选择离子进行优化,降低噪音干扰,提高了方法的分辨率,开发出国际领先的高通量样品检测技术,实现了500种农药残留可同时检测,比传统单残留方法提高工效上千倍,形成了一个自动化水平比较高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标准体系。3、世界常用200多种兽药等化学物质的分离、富集与检测技术研究庞国芳院士还主持研究了牛羊猪鸡兔等畜牧业和渔业、蜂业、乳业产品中26类200多种兽药等农用化学品的检测技术。荟萃当代先进的酶化学、衍生化、固相萃取、离子交换、免疫亲和色谱等20多种样品前处理技术;集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以及色谱-质谱串联技术等10多种检测新技术,开发了26类200多种兽药按门类提取分离与富集技术。建立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认可实验室同步的有前瞻性的国家标准72项,可应用于牛羊猪鸡兔等畜产品,鱼虾等海产品中200多种兽药残留的检测。据统计,庞国芳院士在农药兽药残留分析领域研发的关键技术,制定为国家标准139项。这些标准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药兽药残留分析方法标准体系,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标准的接轨,一些检测技术实现了跨跃式发展,破解了世界先进国家这些领域的技术壁垒。在谈到这些检测技术国家标准的研究意义时,庞国芳院士说到:第一,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俗话说,得标准者得天下,羸得技术标准研究的优先权,就有了优先的话语权。比如,在进出口某种农产品贸易谈判中,外商要检测300种农残,外商问你们有这种检测技术吗?如果我们没有,他会说,那就按我们标准做,主动权就在对方手中,如果我们说我们有能测400种的标准,外商马上哑口无言,并投以尊畏的目光,主动权就掌握在我方。从这个角度讲,“你无我有,你有我优”,战略意义十分重大。第二,有重要破解技术壁垒的意义。在国际竞争中,世界先进国家利用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利益,已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我国因先进国家技术壁垒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国外技术壁垒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障碍,农产品食品是我国遭遇国外技术壁垒比较多的部门,所以这些技术标准的研究,将成为破解世界先进国家技术壁垒的有力武器,这也反映出发展中的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俗话说“强者面前无壁垒”就是这个意思。第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兽药残留限量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准入门槛,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面对农产品食品国际贸易残留限量门槛越设越多,越设越严的严峻形势,面对国际贸易快节奏、高效率的发展,必然对检测技术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高通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些多残留检测技术基本达到了这些要求。第四,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农药多组分同时检测技术是当前各国同行热点研究课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题。我们的研究,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接轨,同时检测的品种方面,超过了先进国家的同类标准。研究论文在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得到了国际同行认可。我们在国际会议上的报告也得到同行赞许,扩大了我国在国际残留分析和食品痕量分析化学领域的国际影响,促进了该领域的技术进步。破解我国蜂产品世界三大主销市场技术壁垒20世纪90年代起,庞国芳院士对我国蜂产品在欧洲、美洲和日本世界三大主销市场遭遇的300多项农用化学品技术壁垒开展了系统研究。建立了31项检测技术标准,初步构建了蜂产品检测技术标准体系,改写了我国蜂产品先进检测技术空白的历史,一跃达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这些检测技术标准破解了我国蜂产品在欧盟、美国和日本世界3大主销市场所遇到的369种贸易技术壁垒,得到国际蜂产品界认可;彻底摆脱了我国蜂产品出口受制于人的局面,也为我国争得了在蜂产品进出口贸易中检验检疫工作的主动权;有力地促进蜂产品的出口,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同时,这些标准也满足了我国蜂产品生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的迫切要求,对促进我国蜂业发展、提高蜂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这项新技术在促进我国蜂蜜质量的提高中发挥作用,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四次走出去,四次请进来”向全国推介蜂产品检测新技术,并向广大用户承诺:“蜂蜜真假鉴别,收到样品后24小时报出结果;全年无节假日,一天24小时提供服务”。由于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服务快速周到,从1998年起到目前,在开发新技术的项目、送检样品的厂家和受检样品的数量三个方面,翻了四五番。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技术实力,很快在国内外传开。国外的一些客商,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在签订购买中国蜂蜜的合同中明确规定,某某项目送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2000年6月16日中国驻德国汉堡总领事馆在“综合与调研”第5期(总第10期)发回国内的一份报告中,对秦皇岛局蜂蜜检测实力和水平在德国客户中产生的影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谈及秦皇岛国家级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庞国芳院士说到:“不是养蜂大省、蜂产品出口仅占全国0.2~0.5%的河北,港口不出口蜂蜜、也没有较大蜂产品加工企业的秦皇岛,我们却在这里创建了‘国家级蜂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使全国28省市400多家企业直接受益,每年出口蜂蜜检验量已占全国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出口多达40多个国家,每年促创汇0.5亿美元,可以说,我们的实验室为我国‘蜂产品出口大国’的美名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研究国家标准,国际接轨与实际应用并重庞国芳院士主持研究的检测技术标准中采取LC-MS/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占据绝大多数,对此庞国芳院士说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所处的位置特别,不容有失,检测结果必须准确、快速。在对外贸易谈判、对外交流中,掌握了更先进的技术就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能够达到经济效益所达不到的意义。正因为我们的这些标准研究所具有的战略意义,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尽量与国际接轨,方便沟通,容易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并且达到与国际贸易接轨的目的。”因此,这些标准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将LC-MS/MS引入国家标准之初,并没有被一些专家所赞同,普遍认为:LC-MS/MS仪器价格较高,大量企事业检验单位没有这种设备,标准普及时会有困难。但庞国芳院士站在国家标准研究的角度仍坚持:“第一,国家标准研究不能迁就落后,迁就落后则永远处于被动地位;第二,国家标准研究要追赶国际先进,与国际接轨;第三,国产仪器厂商必须忍受阵痛,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其乐无穷’在后。”“其实,标准研究中不但考虑了与国际接轨,也考虑了实际应用。多残留方法与单残留方法一样简单,方法程序灵活可调,所测定的品种数量可变;新的品种只要适合这些方法的技术体系,就可以用这些标准进行测定,方法测定范围可无限扩大;这些标准采用的色谱柱、试剂等都是商品化、通用的产品,操作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并且,在中国省级以上的质检、检验检疫机构都具备这样的仪器设备,也在使用着这些标准。”我国分析仪器技术和工业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国家对分析测试领域越来越重视,分析仪器行业方兴未艾,其发展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快。“国产仪器厂商需做的工作很多,仪器、耗材等各个方面都急需提高。我们实验室与某公司合作研发的两种净化材料已在新通过的国家标准中使用,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扬起风帆,再次启航自80年代初进入秦皇岛检验检疫局工作,至今20多年来,庞国芳院士长期工作在我国外贸进出口商品质量检测第一线;每天面对的都是试管、瓶子、样品和检测仪器,对这种单调又枯燥的试验,庞国芳院士却是乐此不疲,经常微笑着说:“兴趣和责任是我工作最大的动力。”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着检验检疫“国门卫士”的神圣使命,发扬技术创新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庞国芳院士为我国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成绩和贡献:(1)研究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关键技术精雕细刻成141项国际国家标准,为建立食品安全体系,提供了一系列与先进国家接轨的技术标准保障。(2)破解中国蜂产品欧美日世界三大主销市场370多项农用化学品的技术壁垒,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出口,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使全国28省市400多家企业受益。(3)对企业实施风险分析残留监控15年,促秦皇岛正大跻身我国外资企业500强,年销售达12亿元,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4)两次领导组织美国、英国、日本等12个国家33个实验室参加的国际协同研究,建立了两项国际AOAC标准,开创了我国学者领导研究国际AOAC标准的先河。2008年在美国召开的第122次国际AOAC年会上, 应邀做了“动植物源性食品中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专题报告,将其中一个课题列入了AOAC先进标准研究计划。在谈到今后3年的工作计划时,庞国芳院士表示,团队的工作重点转换为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的大面积推广、宣传、普及,“同行有兴趣可到秦皇岛检验检疫局来参观、学习,我们保证学员以最短时间掌握标准方法、仪器操作;如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到同行的实验室进行指导。同时,调研这些标准在使用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对发现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修订。”最让庞国芳院士感到欣慰的是,目前,作为科技带头人,他以老带新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朝气蓬勃的专家队伍;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2名、国家质检系统优秀中青年专家2名、研究员4名、破格高级工程师2人。庞国芳院士说到:“我们为了相同的兴趣、责任而走到了一起,共同为我国对外贸易保驾护航。”后记一个科学工作者或团组在事业上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政治家的英明决策,纵观世界各国科学发展历史,远到太空技术,近到我们日常的生活科学,都是如此。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脉搏跳动,时刻要保持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需要、国际接轨一脉相通,这就是科研选题立项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一个科技工作者对事业要有浓厚的兴趣,要有执著追求的激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在科学探索中不断做出新贡献。采访编辑:刘丰秋 附录1:庞国芳院士简介庞国芳院士,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之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国际公职化学家联合会(AOAC)资深专家。20多年如一日,始终工作在检验检疫第一线,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兽药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了1000多种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建立了141项国际、国家技术标准,提升了相关产品的质量,促进了外贸发展,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3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次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次荣获国际AOAC科学技术奖。论文论著80多篇(部)500万字。担任《分析化学》、《色谱》、《中国养蜂》杂志编委,是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美国)、TALANTA(美国)和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荷兰)3个国际权威杂志的审稿专家。培养带出了一支包括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和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附录2: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证书附录3:“本土技术 破解蜂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访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庞国芳研究员”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060614/011376.shtml
  • 第四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及其在材料研究中应用研讨会
    p  随着我国工业、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及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进程的加速,标准化工作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多年来,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与支持下,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开展微束分析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成果,其中,制定并出版相关技术标准近50项。/pp  为满足各单位在质量认证、计量认证、实验室认证与认可等工作中的需要,似举办第四届微束分析标准宣传贯彻及实施和应用研讨会,以使我国各微束分析实验室、相关的科研和企事业单位能更好地执行这些标准,提高分析技术水平及技能,提供更好、更准确的分析结果,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pp  会议网站:a href="http://meeting.lab.org.cn/default.php?hyid=99" target="_self" title=""http://meeting.lab.org.cn/default.php?hyid=99/a/pp  一、 组织委员会/pp  本次宣贯会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主办,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协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pp  会议组织委员会名单如下:陈家光、陈振宇、程斌、丁泽军、范光、高灵清、龚沿东、洪健、李香庭、李玉武、刘安生、柳得橹、刘芬、毛骞、邱丽美、孙振亚、王孝平、王海、魏宝和、吴文辉、吴正龙、杨勇骥、俞彰、许钫钫、徐坚、谢景林、姚文清、曾荣树、曾毅、张萌、章晓中、张增明、张作贵、赵江、祝建、庄世杰。注:姓名按首字母顺序排序。/pp  二、 会议时间/pp  2017年8月24日-28日(报到时间:2017年8月24日)/pp  三、 会议地点:/pp  兰州饭店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四百八十六号/pp  标间:380元/间天 单间:340元/间天(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pp  四、 会议费及培训费:1600元。/pp  五、 本次拟宣贯的微束分析技术标准主要内容:/pp  1.X射线能谱及波普定量分析有关的文字标准,以提高各X射线能谱实验室的定量分析水平,使其能真正实现有标样的定量分析 /pp  2.微束分析术语有关的标准,如: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术语、扫描电子显微术术语等 /pp  3.扫描电镜分辨率、放大倍数以及与微米、纳米级物体测量的有关技术标准 /pp  4.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钢铁材料缺陷电子束显微分析方法有关的文字标准 /pp  5.微束分析标准化动态 /pp  6.研究并讨论微束分析实验室认可和微束分析实验室比对分析等有关问题 进一步讨论实施微束分析实验室比对分析的有关事宜。/pp  六、 大会报告详见二轮通知。/pp  七、 汇款信息:汇款户名: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pp  汇款银行:华夏银行北京紫竹桥支行/pp  帐 号:4043200001801900001154/pp  行 号:3041 0004 0067/pp  八、 会务组联系方式:/pp  单位名称: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pp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 北科大厦 邮编:100089/pp  联 系 人:朱凌云:010-68722460 手机:13717666003 邮箱:spnh88@126.com/pp  王 晨:010-88517114 手机:18101083321 邮箱:lhxh88@126.com/pp  咨询电话:章燕 010-68454626 刘芬 010-62553516/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ppbr//pp附:/pp style="line-height: 16px "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6/ueattachment/8e5f0eab-ff27-4a53-888e-b0531a7ef514.pdf"厂商邀请函.pdf/a/ppbr//p
  • 关注!首个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行业技术标准正式实施
    2021年12月22日,经国家能源局批准,电力行业标准《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DL/T2376—2021)公开发布,并于2022年3月22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作为首个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行业技术标准,填补我国发电领域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行业标准空白,进一步完善了发电行业碳排放监测核算技术体系,从技术标准层面为我国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奠定了核心基础。发电行业作为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管控的重点行业,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可靠是全国碳市场有效规范运行的基础保障。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等典型问题案例,全面通报了发电行业控排企业碳排放核算数据弄虚作假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暴露出发电行业碳排放量核算法的不足。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作为发电行业碳排放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碳排放核算法的不足,可以作为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计量和校核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推进二氧化碳排放管理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碳排放连续监测是国际通行做法。美国和欧盟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火电厂烟气CO2排放连续监测政策法规体系和实施细则。其中,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政策法规规定,受酸雨计划约束的火电机组(发电装机超过25MW的机组)需要根据40 CRF第75部分要求向EPA报告CO2排放量,燃煤和采用其他固体燃料的发电机组必须采用CEMS监测CO2;欧盟在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三阶段(2013-2020年)明确规定纳入碳市场的企业采用CEMS监测的碳排放量数据等同于核算法计算碳排放量数据。发电行业在2018年启动了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标准制定的相关研究工作。  一、政府主导,行业协会与电力企业联合研究  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发函委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开展发电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其中包括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在碳排放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等课题研究。  中电联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牵头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能源、国家电投、粤电等大型发电集团成立专项研究工作组,联合开展CEMS在碳排放监测领域应用研究,编制完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在碳排放监测领域应用研究》并报送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形成的观点和结论对促进我国发电行业碳市场建设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  中国华电及其直属研究单位华电电科院在2017年自主设计建设了行业首个碳排放连续监测实验平台,主要研究烟气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可行性、关键影响因素及相应监测参数不确定度分析,研究结果充分论证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应用于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监测的技术可行性和应用可行性,为现场技术示范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华电电科院自2018年底率先系统性开展示范电厂碳排放连续监测的现场研究工作,选定中国华电宁夏灵武、福建可门和江苏句容的4台机组作为示范机组,示范机组有代表性的覆盖不同装机容量、不同监测点位等情况,实现碳排放量实时、准确计量,深入推进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的现场应用示范,为火电厂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应用和标准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支撑,国际经验,实体验证,规范制定  2019年6月,基于前期研究成果,中电联牵头成立标准编制组,组织开展《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整体工作由中电联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承担,华电电科院作为唯一技术承担单位具体执行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技术标准调研阶段,为充分掌握国外内技术标准基本情况,编制组组建技术调研组赴美国、加拿大等地与设备厂家、火电企业和政府部门就碳排放在线检测技术开展调研和技术交流,对美国、欧盟温室气体监测政策法规开展了细致全面的梳理;并通过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形式对中国华电90多家火电厂的气态污染物CEMS、流速CMS和湿度CMS现状调研,掌握现有CEMS监测条件、监测技术应用以及运行维护管理现状,在此工作基础上确定标准重点研究内容。  技术标准编制阶段,以中国华电宁夏灵武、福建可门和江苏句容的4台典型机组作为示范,统筹推进CO2排放连续监测技术应用和现场施工工作,完成调试并开展数据监测,为标准现场验证测试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现场示范电厂建设和相关领域专家的沟通交流,持续深化草案的完善工作,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初稿。  技术标准验证阶段,根据现场验证测试方案,选取3家典型电厂多台火电机组开展烟气二氧化碳浓度和烟气流速等监测设备关键技术性能指标和内容进行现场验证测试工作,研究确定各性能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初稿,形成中期汇报稿和编制说明。  技术标准评审和征求意见阶段,编制组先后组织两次召开专家评审会,征求意见过程中共收到146条意见建议,编制工作组对专家反馈意见逐条分析、评估和处理,并对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技术标准审查阶段,由电力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行业标准送审稿审查会,25名业内权威专家组成的审查委员会对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质询和审议,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编制工作组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对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进行修改,形成报批稿。  技术标准报批阶段,经国家能源局批准,电力行业标准《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于2021年12月22日公开发布,并于2022年3月22日正式实施。  三、统筹规划,科学推广  2021年生态环境部提出碳监测评估体系的建设任务,并于2021年10月24日正式启动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中电联以及中国华电、国家能源和上海电力等发电集团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发电行业参与试点共计18家火电厂22台机组,以《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DL/T2376—2021)为技术标准高质量推进碳监测试点工作。  中国华电选取10家火电厂12台机组作为试点机组,涉及的6家区域公司和10家试点企业作为试点具体落实现场实施;在技术路线上,按照全面性、代表性、可行性原则,科学选取10家火电企业的12台火电机组作为试点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工作,结合碳监测试点二氧化碳浓度和流速研究需求,将试点机组分为四类,针对不同类型试点机组,制定差异化的监测技术路线,开展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和烟气流速测量原理、进口和国产仪表性能对比研究;在工作方法上,按照“一厂一方案”的原则制定各试点企业技术方案,统一进行二氧化碳监测成套设备选型及采购,明确技术指标验收、运行维护、定期校准校验,核算法关键数据实测,监测数据定期报送要求,确保监测数据质量。  截至目前,在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和中电联指导下,发电行业参与试点的18家火电厂22台机组已全面开展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工作,为发电行业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推广应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数据质量是全国碳排放管理以及碳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市场信用信心和国家政策公信力的底线和生命线,也是我国高质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核心。发电行业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作为碳排放量计量的重要手段和核算法的重要补充,其技术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利于全面推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发电行业碳排放监测核算技术体系,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国家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发电行业的力量。
  • 两会声音:修改《疫苗管理法》 统一技术标准和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修改《疫苗管理法》的议案”。《疫苗管理法》的进一步完善,能够为群众享受更安心、便捷、高效的疫苗接种服务提供条件。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  作为百姓特别关注的重点课题,疫苗安全是我国公共卫生的关键防线。新冠疫苗的诞生更让人们认识到疫苗的重大价值。此时提出修改完善《疫苗管理法》,将对我国未来的疫苗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疫苗管理法》需再优化 全流程可追溯存在完善空间  为保障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我国于2019年颁布实施了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简称《疫苗管理法》),明确提出在全国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为实现疫苗全流程数据可追溯,建立起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整合疫苗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追溯信息,实现疫苗可追溯。  目前,各地区疫苗的供应信息尚未充分公开,市民们很难根据自身需要快速查询到当地疫苗接种服务点的疫苗种类、库存、预约情况等,使得各地疫苗接种门诊效率较低。  因此,我国疫苗安全管理与追溯方面的工作,仍有完善和提升的空间。议案中提出的“建议实行疫苗供给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疫苗接种预约系统”,有助于大幅降低管理成本,优化疫苗资源分配,实现高效合理利用,提升百姓接种体验,从而进一步实现全国疫苗全流程数据可追溯。  保障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 统一技术标准意义重大  基于现行的《疫苗管理法》,议案还包括“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疫苗存储及运输技术标准、借助物联网技术对当前疫苗存储及运输进行智能化升级”等内容。  疫苗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对温度等环境状态的要求较为严格。冷链设备内的疫苗状态如果缺乏监控和追溯,便难以保障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记者了解到,疫苗法颁布后,部分城市已经通过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了门诊的智慧化升级。但是,现实中我国尚未为疫苗制度制定关于其储存、运输的全国性技术标准。由于缺乏更为细化的技术规范,部分地区的冷链管理技术水平还有待完善,这些都不利于保障疫苗的质量以及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在疫苗储存、运输环节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对传统冷链设备进行物联网化升级,对保障百姓健康意义重大。一方面能够通过免疫规划有效对抗疾病传播,另一方面形成完整的疫苗接种反馈机制,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  海尔生物助力疫苗接种智能化升级 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在贯彻《疫苗管理法》的进程中,已有不少地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多地政府通过积极建设智慧城市、构建智慧门诊的方式,不断升级百姓接种体验。  其中,以海尔“海乐苗”为代表的智慧接种方案,创新融合了物联网技术与低温存储技术,破解了百姓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追溯难题,为各地提供了构建智慧门诊、优化接种体验的全新思路与升级路径。目前,“海乐苗”智慧城市疫苗网已在青岛、深圳、广东省等28个省市,3000多家接种点落地应用,通过构建的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推动城市疫苗管理体系互联互通。  物联网技术在免疫接种方面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疫苗接种模式,有效助力了疫苗接种智能化升级,推动了行业变革及创新。除了智慧门诊,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也被应用在保障偏远地区的免疫规划接种方面。作为我国免疫接种形式的补充,移动接种方案的落地是我国在智慧接种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疫苗接种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由中国疾控中心并联海尔生物共创的移动智慧接种方案,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接种难题。目前已应用于河南、新疆、内蒙古等偏远地区的免疫接种。  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疫苗全流程进行创新改造,实现疫苗生产、储存、运输、预约、接种等全流程数据信息追溯,也将为我国后续进行新冠、流感等疫苗大规模接种提供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另外,在统一的技术体系平台下,全国各地的接种者信息实现标准化管理,对国家实现全流程免疫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面对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物联网技术对公共卫生安全水平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因此,一部在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方面更为完善的《疫苗管理法》,将成为保护公共卫生安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力武器,对百姓健康意义重大。
  • 我国建立科研用试剂核心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平台
    日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科研用有机试剂标准规范的制定及工程化研究》通过了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组织的课题验收和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该课题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试剂标准化、质量控制等相关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对提高我国科研用试剂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用试剂是科学研究中的必需和关键物质基础,在生命科学、新药创制、新型材料、新能源、食品、环境等重点领域科学研究有广泛需求,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科研用试剂种类多,应用广,质量要求高,更新换代快,工程化和标准化难度大。我国科研用试剂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核心基础有机科研试剂仍然大量依赖进口。  为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于2010年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科研用有机试剂标准规范的制定及工程化研究”,联合天津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等4家单位对科研用基础和核心试剂标准规范的制定及工程化进行研究。  该课题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研用高纯有机试剂核心单元物质及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制与开发》成果基础上,以“质量控制标准化、共性关键技术规范化、产业化基地工程化、产学研用联盟机制化”为核心目标,以开展我国高纯有机试剂质量及标准规范研究,提高高纯有机试剂产品质量为主要内容,深入研究高纯有机试剂制备关键技术,开展有机试剂工程化研究及特殊包装储运过程质控评估体系研究。  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所长李红梅研究员介绍,通过技术攻关和机制、模式的创新,课题组重点解决了科研用有机试剂标准规范的制定及工程化研究,首次建立了农残级乙腈、光谱级乙腈、质谱级乙腈、农残级乙酸乙酯、农残级乙醇、光谱级乙醇、色谱级正己烷、农残级正己烷等8种高纯有机试剂分析方法体系 建立了有机试剂、无机同位素试剂产品的包装物及储运质控和评价体系各1套 建立了有机同位素试剂质控和评价体系1套 建立了科研用高纯有机试剂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良性机制模式。  课题组还创新性地建立了“超精细实时在线精馏控制、农残级溶剂中超痕量目标杂质去除”等关键制备技术,申报了包括5项国家标准在内的25项标准,为31种科研用高纯有机试剂产品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转化和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课题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所建立的科研用试剂核心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平台,打破了我国高纯有机试剂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降低了对国外的技术依存,为提高我国高纯试剂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 全国首家“石墨烯技术标准研制与检测基地”揭牌
    p  6月26日,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第一家“石墨烯技术标准研制与检测基地”揭牌剪彩仪式在欧铂公司隆重举行。/pp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东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许建仁、东营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高琼、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杨同贤、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总裁张在忠、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金杰共同为基地剪彩。/pp  山东海科化工集团始建于1988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建设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石油化工、特种化学品、氯碱化工、生物制药、新材料、金融物流和国际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工企业集团。近年来,海科集团在各级政府和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把石墨烯业务列入战略聚焦发展方向,持续深耕布局,并取得显著成果。/pp  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成立于2014年9月,总投资5.8亿,规划产能为5吨/年高品质石墨烯及5000吨/年石墨烯改性超级活性炭。欧铂公司的研发能力和检测能力出众,组建的高素质研发团队成功突破了石墨烯规模化生产技术,实现了石墨烯的自动化工业生产,配备了最专业的分析检测人员,检测平台分析设备价值两千余万,其中FESEM 、SEM、BET、XRD、TGA、DSC、IR、拉曼、智能金相显微镜等大型分析设备及专业检测人员可提供石墨烯材料及活性炭材料的全面分析测试,具备对外检测能力。公司石墨烯在改性防腐涂料、改性橡胶、高分子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均具有优异的性能。/pp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东营市各级领导、山东海科化工集团对本次战略合作表示高度重视,并对石墨烯技术标准研制与检测基地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同时,剪彩仪式上首发全国第一项“石墨烯材料的术语、定义及代号”联盟团体标准。/pp  “石墨烯技术标准研制与检测基地”的成立是石墨烯行业标准制定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一步,使石墨烯行业标准化体系发展进入崭新的阶段,将推动石墨烯相关企业乃至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蓬勃壮大。欧铂公司将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努力把“石墨烯技术标准研制与检测基地”打造成为最权威的标准制定和检测平台,成为国内外行业标杆,成为培养最专业、最高端检测人才的摇篮,为推动我国石墨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p
  • 山东省质检院:推进油品快检技术发展 建立快检技术标准体系
    山东省质检院:推进油品快检技术发展 建立快检技术标准体系2020-06-03 11:25:38 中国质量报本报讯 (王 洁)为充分发挥成品油质量抽检在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质检院在全省开展推广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快速检测工作,探索成品油监管新模式,逐步完善油品快速检测技术标准。为构建成品油长效监管机制,自2015年起,山东省成品油流通领域质量抽检实现100%全覆盖,确保全省油品质量合格稳定,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变化和成品油标准的频繁升级,以往抽检工作模式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制约了油品质量监管效能提升。通过反复摸索实践和大量实验验证,山东省质检院联合中石油、中石化等销售公司以及京博石化、东明石化等20余家炼油企业,制定发布了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方法、快速筛查技术规范等6项车用汽油、柴油、乙醇汽油快速检测山东省地方标准,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油品质量快速检测标准体系。标准规定的检测指标覆盖了硫含量、烯烃、芳烃等环保、安全、质量方面的重点指标,同时规定了采样及快速筛查的明确方法。经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快速检测指标的准确性、可靠性能够达到常规实验室检测水平。油品快速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引领和支撑作用,检测方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山东省质检院率先在油品检测领域将近红外光谱法上升为技术标准,率先在国内开展油品质量快速筛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引领了我国油品快速检测技术的进步,为成品油快检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中国质量报》
  • 我国第一本《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通过审查
    日前,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我国第一本《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送审稿)通过审查。审查委员会认为,该标准作为我国第一本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的国家标准,明确规范了钢结构现场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技术指标合理,可操作性强,技术上有所创新,总体上达到了国际水平。审查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对该标准的审查。
  • 第十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五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第一轮通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束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不同实验室和机构之间微束分析的结果存在差异,给科学研究带来困扰。因此,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推广标准化制、修定工作,不仅能提高科学实验工作效率,还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电子显微镜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微束分析仪器之一,可直接观察纳米级尺度结构,在科研和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电镜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微束分析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FC98/TC03科学试验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河南省电镜学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五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育教学论坛”将于2024年4月12日-15日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届时将邀请业内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内容主要涉及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电镜维护与实验室管理、实验技术教育教学、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等方面。欢迎全国从事微束分析、电镜技术、维护管理及教育培训的同仁到“八朝古都”开封共襄盛会。会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2024年4月12日-15日二、会议地点: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中州颐和酒店三、会议组织机构:大会主席:赵江(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杨勇骥(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大会副主席:高灵清 薛志勇 傅声雷 管铮大会秘书长:郭新勇大会副秘书长:王岩华 张康主办单位: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FC98/TC03科学试验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河南省电镜学会承办单位:开封市人民政府 河南大学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协办单位:微束科技集团 国仪量子集团 动生科技集团 电子显微镜博物馆支持媒体:人民网 仪器信息网 百测网 开封网 开封日报 开封电视台四、会议主题(一)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宣贯(二)电镜维护与实验室管理(三)实验技术教育教学(四)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五、会议期间活动(暂定)(一)微束分析国家标准推介(二)“电镜人的史话”作品征集(详见附件1)(三)电子显微镜博物馆新馆参观(四)第三届电镜整机维护培训六、报名方式:方式一:登录会议官方网站(http://emmt.henufz.com/)报名;方式二:微信扫描“报名二维码”报名。七、会议费用:会议注册费1200元人民币/人,食宿及交通自理。八、会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 系 人:王岩华 13683643797 (会议主题一)赵胜蓝 13298325853 (会议主题二、三、四及会务)邮 箱:microbeam@iccas.ac.cnmicrobeam_kf@126.com邮寄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中州颐和酒店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FC98/TC03科学试验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河南省电镜学会2024年1月15日报名二维码附件1:“电镜人的史话”作品征集活动一、活动目的电子显微镜(以下简称电镜)作为人类直接观察显微物质结构的有力工具,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其相关成果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为了收集电镜行业动人故事,留下电镜行业珍贵史料,纪念电镜人的巨大贡献,激励年轻人不忘初心、继往开来、自立自强,特举办此次“电镜人的史话”作品征集活动。二、活动内容我们邀请您分享与电镜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包括您在实验室里与电镜度过的日日夜夜、电镜帮助您解决过的科学难题、博物馆与您使用过电镜的故事、电镜与您的老师和同学等,我们期待您以独特的视角讲述那些不寻常的感人故事。三、活动要求本次活动征集作品分为文章、书画摄影、音视频、文创作品共四类:(一)文章类参选文章应契合活动主题,积极向上,感情真挚,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1、文章体裁不限,鼓励创新和多元化的表达方式;2、文档名称统一为“征文活动-文档题目-撰稿人姓名-单位”;文档格式:题目、小三、黑体;正文、小四,宋体,单倍行距;3、语句通顺、条理清晰、观点鲜明,字数不少于1500字(诗歌类作品除外);4、文章类作品请在投稿时提交 PDF 格式文档,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和所在单位。(二)书画摄影作品书画作品:书法作品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69cm×138cm);绘画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画(丙烯画)以及各类综合性绘画等,尺寸均不超过对开(约53cm×76cm)。所有作品无需装裱,需另附PDF文档注明作品题目、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摄影作品:数码、胶片不限,作品仅接受电子文件,以图片文件提交,需大于3MB,格式为JPEG,保留EXIF信息,包含单幅作品和组照作品(组照作品每组不得超过6张照片)。提交图片时,应同时提交作品说明。作品仅可以对图片进行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构图剪裁等简单后期处理,不得对原始画面的影像内容进行添加或删减。不接受电脑合成、电脑创意作品、添加水印以及修饰用边框。(三)音视频作品音频作品:音频诵读作品,体裁不限,可包含诗词、散文、小说、故事、歌曲等多种类型,鼓励原创。报送音频作品统一采用MP3格式,时长不超过5分钟,文件名为作品+署名,须提交音频原文。视频作品:祝福视频作品时长控制在1分钟以内,表达对电镜行业发展的切身体会;其他视频作品体裁不限,表达形式可丰富多样,如纪实类、剧情类、对话类等,内容鼓励由小及大、见微知著,切勿面面俱到,时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视频需横屏录制,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文件格式为MP4,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四)文创设计作品文创作品包括文创产品、文创展板和图文卡片等。文创产品类提交产品实体照片和产品设计图,格式为PDF,文件小于50MB。文创展板和图文卡片类提交图片,格式为JPEG,竖版1476×2420px,分辨率150dpi,色彩模式RGB,文件小于50MB。四、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3月15日五、投稿方式请将作品以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edu@emcn.com.cn),邮件主题请注明“电镜人的史话”作品征集活动。六、评选方式初选:由第十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五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育教学论坛大会组委会组织专家对所有投稿作品进行初选,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秀作品入围下一轮评比。终审:由大会组委会对入围作品进行终审,评选出最终获奖作品,并在本次会议上进行颁奖。七、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2000元及证书;二等奖(5名):奖金1000元及证书;三等奖(10名):奖金500元及证书;优秀奖(50名):精美纪念品及证书。所有获奖作品将在电子显微镜博物馆永久收藏,优秀作品将被推荐至媒体发表。八、注意事项投稿作品须为原创,如涉及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由作者自行承担,若有抄袭、剽窃等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参评资格;主办方有权对投稿作品进行修改、编辑和发布,不另付稿酬。对于获奖作品,主办方有权在相关媒体和平台上进行宣传和推广。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协助,请联系我们。参与本次征文活动即视为同意以上条款。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河南中镜科仪科技有限公司电子显微镜博物馆2024年1月15日
  • 第九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 第四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第一轮)
    第九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四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第一轮通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协作范围越来越广泛,必须以标准化为基础保证其互换性与通用性。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要求“构建多层次从业人员培养培训体系,提升科研人员标准化能力,开展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和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教育。”因此,对技术标准进行宣贯具有重要意义。电子显微镜(以下简称电镜)作为人类直接观察微观世界的有力工具,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等各个领域。在可预见的将来,以电镜为代表的大型科学仪器的持有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对电镜的相关操作、制样、维护、维修人员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加,且随着国家对大型仪器共享相关政策的出台,各单位也在积极地开展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工作。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电镜技术普及教育委员会、河南省分析测试协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四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育教学论坛”暂定于2022年4月15日-17日举行(如遇疫情,会议时间改至10月14日-16日或线上)。届时将邀请国内外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同时,邀请长期从事电镜技术的一线工作者,将交流和分享电镜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电镜维护与实验室管理、实验技术教育教学、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方面内容,会议期间举办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创办十周年纪念活动。欢迎全国从事微束分析和电镜的工作者到“八朝古都”开封共襄盛会。会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2022年4月15日-17日(如遇疫情,会议时间改至10月14日-16日或线上)二、会议组织机构:大会主席:赵 江(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杨勇骥(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大会副主席:高灵清 方 蒙 管 铮 肖文兴大会秘书长:郭新勇大会副秘书长:王岩华 李 盛主办单位: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电镜技术普及教育委员会河南省分析测试协会承办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开封市科学技术局河南省科研设施与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管理委员会协办单位:微束科技集团国仪量子集团动生科技集团河南省科学器材供应中心支持媒体:人民网仪器信息网百测网开封网开封日报开封电视台三、会议主题(一)微束分析国家标准宣贯(二)电镜维护与实验室管理(三)实验技术教育教学(四)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四、会议期间活动(暂定)(一)微束分析国家标准宣贯《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标准样品技术条件导则》《微束分析 薄晶体厚度的会聚束电子衍射测定方法》《微束分析 电子背散射衍射 钢中奥氏体的定量分析》《微束分析 用于波谱和能谱分析的粉末试样制备方法》(二)河南大学110年校庆—首届全国实验技术创新创意大赛启动仪式(三)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创办十周年纪念活动(四)河南省大型仪器开放绩效评价颁奖仪式五、会议地点: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六、报名方式:方式一:登录本次会议官方网站(http://emmt.henufz.com/),按照要求填写信息,完成报名;方式二:微信扫描下方的“报名二维码”,按照要求填写信息并提交,完成报名。七、会议费用:会议注册费1100元人民币/人,食宿及交通自理。八、会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 系 人:王岩华(13683643797)microbeam@iccas.ac.cn 赵胜蓝(13298325853)microbeam_kf@126.com 联系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中州颐和酒店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电镜技术普及教育委员会2022年1月28日
  • “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强调支持团体标准
    p  日前,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印发《“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规划》中谈到,虽然“十二五”期间,在政策的引导和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是,面对新形势与新需求,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重点领域标准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技术标准与科技、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开展技术标准研制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发展政策环境需要优化 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技术标准的质量效益亟待提升。/pp  “十三五”期间,将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政策制度优化完善为动力,激发技术标准创新活力,着力构建新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在淘汰落后产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支撑能力,助推加速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着力健全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pp  具体来说,有如下目标:/pp  研制技术标准成为科技计划的重要任务,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研制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国家标准1000项以上,一些新兴和交叉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 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推动1000项以上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多双边合作,以及推动中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重点领域和区域建设50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效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建设50个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为标准技术方法和关键指标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培育形成一批重要的团体标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载体更加丰富、渠道更加通畅 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发展的创新型、先导型企业,企业技术标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工作越来越普遍,企业技术标准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跨界、复合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人才不断涌现。/pp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多次强调团体标准的重要地位:/pp  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建立和完善利益共建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机制措施,及时将创新技术和产品制定为联盟标准或团体标准,加快市场化推广。/pp  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积极承担创新性、引领性及交叉融合技术领域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推荐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积极推动团体标准纳入科技成果统计,将团体标准纳入科技和标准化奖励范畴。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引用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团体标准。建立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需求,鼓励联盟、社会团体等与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强合作,将实施效果良好的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pp  鼓励社会团体建立健全团体标准中专利处置、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措施,推动社会团体成员自有和共有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提升协作创新、全产业链创新效益和效率。/pp  简化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定程序,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快速承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pp  详细内容如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strong/pp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战略部署和政策规划,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健全科技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引导科技、产业等各类资源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新型技术标准体系,促进发展动力转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制定本规划。/pp  一、形势与需求/pp  “十二五”期间,在政策的引导和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技术标准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对制定国际标准的贡献显著增加,科技和标准化互动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抓手。/pp  进入“十三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愈发明显,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产品更新步伐加快,技术创新和标准研制日益融合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利用技术、标准、专利等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创新布局,争夺标准制定主导权,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确立竞争新优势。/pp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与经济的联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这些都对增强技术标准创新能力、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提升技术标准创新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实施标准战略,明确了技术标准创新发展的重点,要求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pp  面对新形势与新需求,重点领域标准供给能力有待提高,技术标准与科技、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市场主体开展技术标准研制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标准化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发展政策环境需要优化 技术标准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技术标准的质量效益亟待提升。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技术标准创新提出的需求,解决技术标准研制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标准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增强技术标准有效供给。/pp  二、总体要求/pp  (一)指导思想/p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政策制度优化完善为动力,激发技术标准创新活力,着力构建新型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在淘汰落后产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支撑能力,助推加速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着力健全技术标准创新服务体系,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pp  (二)基本原则/pp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全面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与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破除科技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障碍,为技术标准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将创新置于技术标准发展的核心位置,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制度和模式创新为突破,发挥科技创新在技术标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技术标准水平。/pp  政府引导,协同推进。发挥政府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中的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完善政策环境,持续加强对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引导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创新性、引领性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pp  立足国情,面向国际。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对技术标准工作提出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补齐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短板,加速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统筹技术标准“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大优势特色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力度,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pp  (三)发展目标/pp  到2020年,技术标准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技术标准研制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协同推进、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技术标准战略实施更加深入人心,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pp  ——研制技术标准成为科技计划的重要任务,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研制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国家标准1000项以上,一些新兴和交叉领域标准水平领跑国际 /pp  ——研制国际标准200项以上,推动1000项以上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多双边合作,以及推动中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pp  ——在重点领域和区域建设50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效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pp  ——建设50个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为标准技术方法和关键指标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pp  ——培育形成一批重要的团体标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载体更加丰富、渠道更加通畅 /pp  ——培育一批以标准引领发展的创新型、先导型企业,企业技术标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pp  ——科技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工作越来越普遍,企业技术标准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跨界、复合型和具有国际视野的标准化人才不断涌现。/pp  三、以科技引领技术标准水平提升/pp  (一)加强新兴和交叉领域技术标准研制/pp  在现代农业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清洁高效能源技术、现代交通技术与装备、高效生物技术、现代食品制造技术、现代服务技术等创新活跃、技术融合度较高的领域,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同步部署产品和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化推广,通过技术标准加速创新技术和产品市场化进程、缩短产业化周期。/pp  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建立和完善利益共建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机制措施,及时将创新技术和产品制定为联盟标准或团体标准,加快市场化推广。鼓励标准化技术组织和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在重要战略领域积极组织相关技术研发机构,主导提出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研制工作,通过标准提升产业竞争优势。/pp  (二)推动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优化升级/pp  将研制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具有市场应用前景、产业目标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目标内容,加大科技计划对重要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将先进适用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技术标准,更新标准核心技术和关键指标,持续提升标准技术水平。围绕国家基础保障和治理能力提升对技术标准的需求,开展能源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卫生健康、重要领域安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加快健全基础通用与公益技术标准体系,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落实国家重大产业政策规划,加强农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共性技术标准研制,开展重要产业领域综合标准化研究,以标准水平提升引领和倒逼产业转型升级。/pp  专栏1 基础通用与公益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pp  1. 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pp  研究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循环利用及能源与环境管理、环保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等标准 人类工效、图形符号、术语、元数据、标准数据、标准样品、统计方法等技术标准 消费品、特种设备、信息、交通、消防、海洋、危险化学品等领域通用标准 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信用、社会责任、品牌培育、质量追溯、防灾减灾等社会公益标准。/pp  2. 产业共性技术标准/pp  研究基础数据共享和交换、数字化协同、系统集成、过程控制、自动识别以及制造服务等智能制造标准 生态设计和评价、工艺及供应链等绿色制造标准 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等制造业共性标准 结构性材料、功能性材料等新材料标准 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新能源标准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新型显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标准服务等服务业共性标准。/pp  (三)加强技术标准研制过程中的科技支撑/pp  强化科技资源对重要标准研制的技术支持。在基础通用与公益、产业共性技术标准和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以及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研制和实施过程中,开展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建设,对标准的重要技术内容、指标、参数等进行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逐步建立完善重要技术标准的试验验证和符合性测试机制,增强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pp  四、以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pp  (一)加强对科技计划中研制技术标准的服务/pp  鼓励和支持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科技计划中技术标准研制需求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结合标准体系、国内外现状等,为研制技术标准类型、性质、适用范围、主要内容等的确定提供咨询意见。标准研制任务确立后,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应积极配合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任务的实施,组织开展标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报批等工作。/pp  标准化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科技计划研制技术标准的快速立项程序,对前期已经充分论证并纳入科技计划研究任务的技术标准,简化立项程序、缩短立项周期。根据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丰富技术标准形式,拓宽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和推广应用的渠道。依托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为有标准研制任务的科技计划承担单位提供国内外标准题录检索、强制性国家标准全文免费阅读、经授权的标准文本在线阅读等服务。/pp  (二)推动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pp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方法研究,研制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指南,为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标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效果的评估评价机制,健全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pp  (三)创新技术标准服务模式/pp  加快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鼓励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培育发展第三方标准化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孵化出嵌入企业核心业务的技术标准战略咨询、标准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等专业化服务业态和模式,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技术标准的需求。/pp  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规划,加快建设区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聚焦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标准的需求,集聚标准化、科技创新及产业资源,打造涵盖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全过程、为广大企业特别是采用“四众”模式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创新服务的平台。/pp  在国家重要政策规划提出的重点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建设一批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着眼于新兴和交叉融合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对技术标准的需求,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整合标准化资源,打造创新技术和产品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孵化器,及时制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技术标准。/pp  五、培育中国标准国际竞争新优势/pp  (一)提高我国对国际标准的技术贡献/pp  加大科技计划对国际标准研制的支持力度,加强我国优势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际标准研制的前瞻布局,持续开展国际国外技术标准、技术法规跟踪及其与我国技术标准的比对研究,及时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和标准研制为国际标准。将国际标准化纳入国际科技合作重要内容,联合相关国家共同推动国际标准研制。/pp  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等积极与国际、国外相关组织进行对接,组织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泛参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研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科研院所牵头建设以国际标准化工作为主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通过市场化协作机制,构建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国际标准创新服务平台。鼓励企业结合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联合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和标准化专业机构等,将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以及企业标准研制为国际标准,提升中国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比重。/pp  专栏2 重要领域国际标准研制/pp  主导或参与信息通信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标准研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技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冶金、机械、电工、船舶等技术基础好的传统产业,以及农林、轻纺、有色金属、家电、中医药、食品及稀土、煤炭、工程建筑等我国优势特色领域,研制一批包含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国际标准。/pp  (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pp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需求,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境外工程建设,开展我国优势技术标准在境外的适用性技术研究,以及我国标准与目标国家标准的互认支撑技术研究,促进中国标准被国外标准引用和转化,或被境外工程建设和产品采用,助推我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学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牵头组织,围绕重要贸易国家、区域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需求,开展基于我国创新技术的标准研制与应用合作,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技术和标准的海外实际应用。/pp  专栏3 中国标准“走出去”适用性技术研究/pp  在钢铁、有色、铁路、公路、水运工程、石油天然气、民用核能、特色农产品等领域,配合我国海外工程服务开展中国标准境外适用性研究 在电力、汽车、航空航天、中医药、海洋工程等领域,推进实施综合标准化,提高全产业链标准水平,促进与国际标准整体接轨。/pp  六、激发市场主体技术标准创新活力/pp  (一)提升企业的技术标准创制能力/pp  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标准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鼓励企业将技术标准工作纳入企业核心战略,围绕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广,加强技术标准创制,厚植企业竞争优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标准化专业机构共同承担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任务。全面取消企业技术标准备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技术标准创新松绑。鼓励企业将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进行自我声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基于第三方的企业技术标准水平、标准创新型企业评估评价机制和技术标准领跑者制度,逐步形成第三方机构实施、社会监督、市场选择和政府采信的技术创新、标准研制、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正循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培育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pp  (二)增强社会团体的技术标准创新活力/pp  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积极承担创新性、引领性及交叉融合技术领域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推荐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积极推动团体标准纳入科技成果统计,将团体标准纳入科技和标准化奖励范畴。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政府采购、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引用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竞争优势的团体标准。建立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政府主导制定标准的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需求,鼓励联盟、社会团体等与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强合作,将实施效果良好的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pp  七、健全技术标准创新协同推进机制/pp  (一)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pp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标准化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等工作中的协作,对于产业化目标明确的科技计划、以技术为引领的产业和工程项目,同步部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在科技计划、产业和工程项目实施中,强化项目承担单位与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的协作,推动科技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将标准化专家纳入科技专家库和行业专家库,推动标准化专家库与科技专家库、行业专家库共建共享。探索建立科技信息资源与标准化信息资源对接和交汇机制,推进科技与标准化资源共建共享。/pp  鼓励企业基于创新技术、专利,制定优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培育市场竞争优势。鼓励社会团体建立健全团体标准中专利处置、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措施,推动社会团体成员自有和共有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提升协作创新、全产业链创新效益和效率。健全技术标准中涉及专利的管理措施,统筹协调好专利保护和技术标准研制工作。/pp  (二)健全军民标准融合发展机制/pp  建立健全军民标准通用化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军民标准规划、计划的协调对接。健全军民标准化技术组织融合发展机制,加强军民标准化技术组织合作与人员交流,推动军民融合重点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共建共管。完善军民标准双向转化和军民通用标准制修订制度措施,推动军方采用民用标准和军用标准转化为民用标准,加强军民通用标准制定和整合。建立完善军民标准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军民标准数字化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pp  八、强化规划实施保障/pp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pp  充分发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加强科技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与标准化主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研究本规划实施涉及的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技术标准的研制与实施进行协调。加强本规划与科技创新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实施的衔接,鼓励各行业制定实施支持技术标准创新的政策措施。/pp  充分发挥各地方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作用,推动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纳入地方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实施鼓励和支持技术标准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标准化管理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在技术标准创新方面的互动支持,对能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技术标准研制项目,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给予优先支持 对有技术标准需求的地方科技项目、产业项目和工程项目,地方标准化管理部门主动协调服务,推动相关标准立项与实施。/pp  (二)加强新模式、新业态下技术标准发展路径研究/pp  开展“互联网+”标准化研究,推动技术标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加快构建适应互联网、物联网等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体系架构 开展“标准化+”研究,优化完善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生态文明、消费升级和公共服务等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好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 开展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技术标准创制模式研究,使技术标准研制、应用更好适应产品生产与服务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pp  (三)健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机制措施/pp  推进实施《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科技计划研制的技术标准快速立项通道。加快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建立国家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技术标准机制。简化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定程序,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快速承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pp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pp  在科技计划实施中,为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一线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研制活动,提升科研人员技术标准创新意识和能力。面向企业广泛开展技术标准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鼓励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参与技术标准创新,鼓励企业专家牵头承担重要技术标准研制项目。依托科技计划和标准研制项目,支持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活动,支持科研人员主动提出并主持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pp  (五)完善技术标准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pp  科技计划专项经费主要支持具有战略意义、技术含量较高的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强制性标准、国际标准的研究,以及中国标准“走出去”适用性技术研究。对于实施效果好、技术引领和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技术标准,以风险补偿、财政后补助和政府采购等方式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探索建立以研制技术标准作为无形资产进行融资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各方面共同投入技术标准研制。/p
  • 全国分析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即将成立
    关于召开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124/SC6)三届一次会议暨国家标准送审稿审查会议的通知各位委员、专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委办综合[2016]66号文《国家标准委办公室关于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换届及组成方案的批复》中,同意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届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124/SC6)换届及组成方案。现筹备工作就绪,兹定于2016年6月13日~6月16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暨标准送审稿审查会。希望各位委员、专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务必准时出席,个别委员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会,请提前请假或申请他人替代。  一、会议时间及地点  1、报到时间:2016年6月13日  2、会议地点:北京亚丁湾商务酒店(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9号院甲1号楼(水立方正南) www.adenhotel.cn)  二、会议主要内容及日程安排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有关领导讲话。  2、颁发由国标委统一签发的委员证书。  3、第二届全国分析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做本届工作总结。  4、第二届全国分析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做本届工作总结。  5、第三届全国分析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讲话。  6、讨论《第三届全国分析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工作文件》(草案稿)。  7、讨论第三届全国分析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工作设想。  8、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社团标准工作细则(试行)。  9、国家标准送审稿审查:  a) 《在线分析仪器系统规范》   b) 《质谱仪通用规范》   c) 《固体水分仪电解法》。  三、其他事宜  1、会议会务费(含资料费):1000元/人   2、食宿:会议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3、请会议代表将住宿要求和入住时间在回执上注明,并于6月3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回复会议回执(见附件1)。  4、本次会议由北京国如达华会议服务有限公司协办。  秘书处联系方式:  电话:010-62403152 传真:010-68539126/62403152  E-mail:myajuan@126.com 手机:13611013933  联系人:马雅娟、娄兴军  附件1: SAC/TC124/SC6三届一次会议回执姓名职称(职务)性别单位名称邮编联系电话传真手机号码住宿要求□合住□单住请假(是/否)替代人员姓名入住时间月 日至 日请假理由: 单位 盖章   注:请将此回执于2016年6月3日前返回秘书处。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 第五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二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第二轮通知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第五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第二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第二轮通知/pp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各行各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普及和提高行业标准化程度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发展、规范生产行为、促进生产协作的有效手段,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指标之一。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着我国微束分析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宣传、贯彻、推广等任务,旨在为行业技术制定标准和提供技术指导。/pp  电子显微镜(以下简称电镜)作为最常见的微束分析仪器之一,是人类直接观察微观世界的有力工具。近年来,电镜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冷冻电镜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使全球的电镜工作者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在可预见的将来,以电镜为代表的大型科学仪器的持有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对电镜的相关操作、制样、维护、维修人员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加。/pp  为进一步推动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工作,促进广大电镜技术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电镜在管理与教学方面的应用与发展。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教育(实验技术与培训)委员会、河南省电子显微镜学会主办,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开封市科技局、开封市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二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定于2018年4月17-20日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届时将邀请国内外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长期从事电镜技术的一线工作者,将交流和分享电镜在生命科学领域、材料科学领域的标准化分析测试技术、电镜操作与维护方法、电镜实验室管理经验、电镜技术教学、电镜用户技术培训等方面内容。热烈欢迎全国从事微束分析和电镜的工作者到古都开封共襄盛会!/pp  会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pp  一、会议时间:2018年4月17日 - 4月20日/pp  二、会议地点:河南省开封市中州国际饭店/pp  三、会议组织机构/pp  大会主席:赵 江(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pp  大会副主席:杨勇骥(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pp  会议筹备会委员:(以姓氏拼音排序)/pp  陈振宇 崔 丽 丁明孝 范 光 方 蒙 高灵清 郭新勇 管 铮/pp  洪 健 李吉学 李 炎 刘 芬 刘 伟 柳得橹 马洪骏 毛 骞/pp  牛景阳 徐 坚 杨勇骥 杨箴立 赵 江 张锦平 邹本三 祝 建/pp  主办单位: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pp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教育(实验技术与培训)委员会/pp  河南省电子显微镜学会/pp  承办单位: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pp  河南科技大学/pp  开封市科技局/pp  开封市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pp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pp  协办单位:河南锐欣人力资源有限公司/pp  四、会议主题/pp  1、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pp  2、电镜及电镜实验室管理/pp  3、电镜教学及培训/pp  五、论文征集/pp  1. 本次会议征集论文议题为:微束分析标准化、电镜实验室管理、电镜样品制备、电镜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或教学/培训经验类文章 /pp  2. 被录用的论文将通过《化学研究》出论文集(出版费公司赞助)。对优秀文章将在《化学研究》或《电子显微学报》上正式发表(出版费公司赞助,个人可获得稿费) /pp  3. 征稿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1日 /pp  4. 稿件投递要求:提供2版面论文摘要。论文全文以word版形式发送至电子信箱:zk_15890901833@163.com,请在论文首页右顶端注明类别(微束、管理、制样、维护/维修、教学/培训)。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籍贯,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E-mail和联系电话(必须提供)。/pp  六、会议日程安排/pp  4月17日:下午14:00 报到(开封市中州国际饭店)/pp  4月18日:会议开幕,专家讲座/pp  4月19日:全天报告/pp  4月20日:会议报告,参观电镜博物馆、考察洛阳中国重型船舶第725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学/pp  4月21日:离会/pp  七、会议交通/pp  1、开封火车站(开封中心站):专车接站。/pp  2、开封高铁站(开封北站):专车接站。/pp  3、开封宋城路城铁站:专车接站。/pp  4、郑州火车站:乘地铁1号线至郑东高铁站,换乘至开封宋城路城铁站或开封北高铁站,专车接站。/pp  5、郑东高铁站:乘高铁至开封宋城路城铁站或开封北站,专车接站。/pp  6、新郑机场:乘机场巴士至开封豪德广场转盘站,专车接站。/pp  7、报到地点:中州国际饭店(开封市金明区大梁路9号)/pp  七、会议费用/pp  会议注册费1000元人民币/人,食宿及交通自理。住宿标准:标间440元/间· 天(合住220元/人· 天)。/pp  八、会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pp  刘 芬 电话:010-62553516 邮箱:fenliu@iccas.ac.cn/pp  张 康 电话:15890901833 邮箱:zk_15890901833@163.com/pp  邮寄地址: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开封市东京大道与七大街交叉口西/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教育(实验技术与培训)委员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河南省电子显微镜学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8年2月6日/pp/p
  • 第二轮通知 | 第十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五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
    第十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五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第二轮通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束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不同实验室和机构之间微束分析的结果存在差异,给科学研究带来困扰。因此,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推广标准化制、修定工作,不仅能提高科学实验工作效率,还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电子显微镜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微束分析仪器之一,可直接观察纳米级尺度结构,在科研和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电镜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微束分析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FC98/TC03科学试验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河南省电镜学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五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育教学论坛”将于2024年4月12日-15日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届时将邀请业内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内容主要涉及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电镜维护与实验室管理、实验技术教育教学、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等方面。欢迎全国从事微束分析、电镜技术、维护管理及教育培训的同仁到“八朝古都”开封共襄盛会。会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2024年4月12日-15日二、会议地点: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中州颐和酒店三、会议组织机构:名誉主席:王海舟 院士大会主席:赵 江(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杨勇骥(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大会副主席:高灵清(河南省电镜学会理事长)薛志勇(开封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傅声雷(河南大学副校长)李光勇(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大会秘书处:郭新勇、王岩华、刘红超、刘志勇、管 铮主办单位: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FC98/TC03科学试验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河南省电镜学会承办单位:开封市人民政府河南大学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协办单位:微束科技集团动生科技集团电子显微镜博物馆支持媒体:人民网、仪器信息网、百测网、开封网、河南电视台、大河报、开封电视台、开封日报四、会议主题(一)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宣贯(二)电镜维护与实验室管理(三)实验技术教育教学(四)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五、会议日程六、会议期间活动(暂定)(一)微束分析国家标准推介(二)“电镜人的史话”主题征文(详见附件1)(三)电子显微镜博物馆新馆参观(四)第三届电镜整机维护培训七、报名方式:方式一:登录会议官方网站(http://emmt.henufz.com/)报名;方式二:微信扫描“报名二维码”报名。报名二维码八、会议费用:会议注册费1200元人民币/人,食宿及交通自理。九、会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 系 人:王岩华 13683643797 (会议主题一)赵胜蓝 13298325853 (会议主题二、三、四及会务)邮 箱:microbeam@iccas.ac.cn microbeam_kf@126.com邮寄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中州颐和酒店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材料与试验标准化委员会FC98/TC03科学试验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河南省电镜学会2024年3月2日附件1:“电镜人的史话”作品征集活动一、活动目的电子显微镜(以下简称电镜)作为人类直接观察显微物质结构的有力工具,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其相关成果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为了收集电镜行业动人故事,留下电镜行业珍贵史料,纪念电镜人的巨大贡献,激励年轻人不忘初心、继往开来、自立自强,特举办此次“电镜人的史话”作品征集活动。二、活动内容我们邀请您分享与电镜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包括您在实验室里与电镜度过的日日夜夜、电镜帮助您解决过的科学难题、博物馆与您使用过电镜的故事、电镜与您的老师和同学等,我们期待您以独特的视角讲述那些不寻常的感人故事。三、活动要求本次活动征集作品分为文章、书画摄影、音视频、文创作品共四类:(一)文章类参选文章应契合活动主题,积极向上,感情真挚,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1、文章体裁不限,鼓励创新和多元化的表达方式;2、文档名称统一为“征文活动-文档题目-撰稿人姓名-单位”;文档格式:题目、小三、黑体;正文、小四,宋体,单倍行距;3、语句通顺、条理清晰、观点鲜明,字数不少于1500字(诗歌类作品除外);4、文章类作品请在投稿时提交 PDF 格式文档,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和所在单位。(二)书画摄影作品书画作品:书法作品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69cm×138cm);绘画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画(丙烯画)以及各类综合性绘画等,尺寸均不超过对开(约53cm×76cm)。所有作品无需装裱,需另附PDF文档注明作品题目、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摄影作品:数码、胶片不限,作品仅接受电子文件,以图片文件提交,需大于3MB,格式为JPEG,保留EXIF信息,包含单幅作品和组照作品(组照作品每组不得超过6张照片)。提交图片时,应同时提交作品说明。作品仅可以对图片进行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构图剪裁等简单后期处理,不得对原始画面的影像内容进行添加或删减。不接受电脑合成、电脑创意作品、添加水印以及修饰用边框。(三)音视频作品音频作品:音频诵读作品,体裁不限,可包含诗词、散文、小说、故事、歌曲等多种类型,鼓励原创。报送音频作品统一采用MP3格式,时长不超过5分钟,文件名为作品+署名,须提交音频原文。视频作品:祝福视频作品时长控制在1分钟以内,表达对电镜行业发展的切身体会;其他视频作品体裁不限,表达形式可丰富多样,如纪实类、剧情类、对话类等,内容鼓励由小及大、见微知著,切勿面面俱到,时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视频需横屏录制,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文件格式为MP4,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四)文创设计作品文创作品包括文创产品、文创展板和图文卡片等。文创产品类提交产品实体照片和产品设计图,格式为PDF,文件小于50MB。文创展板和图文卡片类提交图片,格式为JPEG,竖版1476×2420px,分辨率150dpi,色彩模式RGB,文件小于50MB。四、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3月15日五、投稿方式请将作品以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edu@emcn.com.cn),邮件主题请注明“电镜人的史话”作品征集活动。六、评选方式初选:由第十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五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育教学论坛大会组委会组织专家对所有投稿作品进行初选,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秀作品入围下一轮评比。终审:由大会组委会对入围作品进行终审,评选出最终获奖作品,并在本次会议上进行颁奖。七、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2000元及证书;二等奖(5名):奖金1000元及证书;三等奖(10名):奖金500元及证书;优秀奖(50名):精美纪念品及证书。所有获奖作品将在电子显微镜博物馆永久收藏,优秀作品将被推荐至媒体发表。八、注意事项投稿作品须为原创,如涉及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由作者自行承担,若有抄袭、剽窃等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参评资格;主办方有权对投稿作品进行修改、编辑和发布,不另付稿酬。对于获奖作品,主办方有权在相关媒体和平台上进行宣传和推广。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协助,请联系我们。参与本次征文活动即视为同意以上条款。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河南中镜科仪科技有限公司电子显微镜博物馆2024年1月15日
  • 第六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及材料科学应用研讨会召开
    p  2019年11月25日至28日,“第六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应用研讨会”在花城广州召开。/pp  会议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主办,全国纳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9)和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协办,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谢先德院士做特邀报告。来自全国各地50余位微束分析行业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pp  会议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芬研究员主持。/pp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坚教授致开幕辞。徐教授结合自己曾经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微束分析技术委员会(ISO/TC202)主席的经历,阐述了中国标准对于提升国家形象的重大意义,介绍了我国微束分析标准化工作近年来的发展,强调标准强则国强,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助力我国早日成为标准化强国。/pp  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的唐维学主任作为东道主,对前来参会的嘉宾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以及中心近年来在标准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b81761fd-a402-439f-9cb5-152535e7e845.jpg" title="1.jpg" alt="1.jpg" width="450" height="338" border="0" vspace="0"//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合影由左至右:伍超群高工(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徐坚教授(深圳大学)、谢先德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唐维学主任(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刘芬研究员(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pan/pp  会议正式开始,谢先德院士的报告《微束分析在鉴定陨石中细小新矿物上的应用》,从地球地质科学专业角度阐述了陨石鉴定工作中的多种微束分析技术在不同分析尺度上的应用,其中特别提到了借助微束分析手段,发现了新矿物的过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f7be8f13-75a6-43ef-98a7-b42b1cfc01b2.jpg" title="2.jpg" alt="2.jpg" width="450" height="338" border="0" vspace="0"//pp  随后,多位微束行业大咖次第登场,从严肃的学术科研,到接地气的技术应用,干货满满,高潮迭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501dea28-b73a-417d-9e2d-7bfc94b51264.jpg" title="3.jpg" alt="3.jpg" width="450" height="33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图:《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及标准化》/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杨勇骥研究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c744bac7-ae59-4974-992e-ddeed99ec7d8.jpg" title="4.jpg" alt="4.jpg" width="450" height="33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图:《如何获得准确的能谱定量结果》/spanbr/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曾毅研究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a1d740cb-8d9a-4953-92fa-fbe1948df894.jpg" title="5.jpg" alt="5.jpg" width="450" height="33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图:《中国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国家标准研制的发展》/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陈振宇(教授级高工)/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54e17e67-f3fd-4ba5-ab3f-0ef3c03833d7.jpg" title="6.jpg" alt="6.jpg" width="450" height="33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图:《电子探针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状况》/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华南理工大学测试中心 雷淑梅高工/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aa9f29c5-ce35-425b-8481-3ddcfa55942a.jpg" title="7.jpg" alt="7.jpg" width="450" height="33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图:《实验室认可微束分析标准的注意事项》/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 伍超群高工/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16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890e711e-1bfc-4f52-a200-3142762eb7da.jpg" title="8.jpg" alt="8.jpg" width="450" height="216"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pan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图:《植物病毒的电子显微镜检测》/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浙江大学 洪健研究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91a5b1d8-1784-497a-953a-18066c4b2edd.jpg" title="9.jpg" alt="9.jpg" width="450" height="33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图:《EDS分析国家标准中几个关键问题解读》/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李香庭研究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49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2160f912-2420-49fa-ac60-c74506334975.jpg" title="10.jpg" alt="10.jpg" width="500" height="49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56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ac1ad370-9793-412b-a214-60554d2d9bd8.jpg" title="11.jpg" alt="11.jpg" width="500" height="562"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图:精彩报告 豪华阵容/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35b8dd3d-f18c-402f-a193-96f14c72ae50.jpg" title="12.jpg" alt="12.jpg" width="450" height="33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图:会场报告座无虚席/span/pp  此外会议还得到了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阿美特克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和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中镜科仪技术有限公司等厂家的大力支持。/pp  布鲁克、阿美特克和牛津仪器三家公司的技术精英也分别介绍了各自公司在微束分析技术创新中的工作进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2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cc58a0f8-d6ed-4dda-b87e-1d7ad75e33db.jpg" title="13.jpg" alt="13.jpg" width="450" height="227" border="0" vspace="0"//pp  其中,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2019年8月起,成为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单位委员,由徐宁安高工担任联络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9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f95de6d9-0018-4f54-831c-60e44a6acf1a.jpg" title="14.jpg" alt="14.jpg" width="450" height="29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图:刘芬秘书长特别向徐宁安高工颁发了单位委员聘书/span/pp  本次标准宣贯及技术应用研讨会在短短三天内获得了可喜的成效。对于广大电镜技术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部分解答了参会代表在质量认证、计量认证、实验室认证与认可等工作中的遇到的难题,进一步推动了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工作的良性有序发展。/pp  下一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应用研讨会”将于2020年10月25-27日在河南开封举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00px height: 33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3eefae4f-fcdb-4a28-9bf7-7ad0a6716e44.jpg" title="15.jpg" alt="15.jpg" width="500" height="332"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图:参会代表合影/spanbr//pp  strong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简介:/strong/pp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成立于1984年,负责全国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电子显微镜、离子探针等一类微束原位的分析领域本身的标准化工作,也包括其它重要相关学科中以微束分析为主要研究工具的标准化工作。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由来自生产、教学、科研各方面及全国各地区的专家组成,目前为第六届,有32名委员,设有3个单位委员。已发布和实施国家标准102项,另有9项国家标准在制定中。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微束分析技术委员会(ISO/TC 202)。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1991年的ISO/TC 202是由中国倡导成立、并设立秘书处的我国第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 即“先有TC38,后有TC202”。ISO/TC 202和SAC/ TC38的秘书处目前均设立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pp style="text-align: right "“微束分析标准化与中镜科仪”提供资料/p
  • 第五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二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通知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第五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第二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第一轮通知/strong/pp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各行各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提高和普及行业标准化程度已经成为引领经济发展、规范生产行为、促进生产协作的有效手段,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指标之一。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着我国微束分析事业内技术标准的制订、宣传、贯彻、推广等任务,旨在为行业技术制定标准和提供技术指导。/pp  电子显微镜(以下简称电镜)作为最常见的微束分析仪器之一,是人类直接观察微观世界的有力工具。近年来,电镜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冷冻电镜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更是给全球的电镜事业和电镜同仁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予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在可预见的将来,以电镜为代表的大型科学仪器的持有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对相关操作、制样、维护、维修人员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加。/pp  为进一步推动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工作,促进广大电镜技术工作者交流与合作,提升电镜在管理与教学方面的应用与发展。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教育(实验技术与培训)委员会主办,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开封市科技局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二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定于2018年4月17-20日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大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长期从事电镜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做大会特邀报告,交流和分享电镜在生命科学领域、材料科学领域的标准化分析测试技术、电镜操作与维护方法、电镜实验室管理经验、电镜技术教学、电镜用户技术培训等方面内容。/pp  热烈欢迎全国从事微束分析和电镜工作者到古都开封共襄盛会!/pp  会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ppstrong  一、会议时间/strong/pp  2018年4月17日 - 4月20日/ppstrong  二、会议地点/strong/pp  河南省开封市中州国际饭店/pp  strong三、会议举办单位/strong/pp  主办单位: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pp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教育(实验技术与培训)委员会/pp  承办单位: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pp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pp  开封市科技局/pp  协办单位:河南锐欣人力资源有限公司/ppstrong  四、会议主题/strong/pp  宣传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工作,研讨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方法/pp  strong五、论文征集/strong/pp  1. 本次会议征集论文议题为微束分析标准化工作、电子显微镜维护管理、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电子显微镜维修等相关工作经验或教学经验类文章;/pp  2. 被录用的论文将通过《化学研究》出论文集(出版费公司赞助)。对优秀文章将在《化学研究》或《电子显微学报》上正式出版(出版费公司赞助,个人可获得稿费);/pp  3. 征稿截止日期为2018年1月31日;/pp  4. 稿件投递要求见附件2,同时提供2版面论文摘要。论文全文以word版形式发送至电子信箱:zk_15890901833@163.com,并注明“会议论文”。作者简介要求提供:作者姓名(出生年-),籍贯,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E-mail和联系电话(必须提供)。以便于编辑部联系;/pp strong 六、会议日程安排/strong/pp  4月17日:下午14:00 报到/pp  4月18日:会议开幕,专家讲座/pp  4月19日:全天报告/pp  4月20日:会议报告,参观电镜博物馆/pp  strong七、会议费用及缴费方式/strong/pp  会议注册费1000元人民币/人,食宿自理/pp strong 八、会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strong/pp  刘 芬 电话:010-62553516 邮箱:fenliu@iccas.ac.cn/pp  张 康 电话:15890901833 邮箱:zk_15890901833@163.com/pp  邮寄地址: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开封市东京大道与郑开七大街交叉口/pp style="TEXT-ALIGN: right"  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教育(实验技术与培训)委员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7 年10月20日/pp style="TEXT-ALIGN: left"  /pp style="LINE-HEIGHT: 16px"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11/ueattachment/80c26744-5155-45bf-bb0a-33f4a18c6f3c.docx"附件一:会议回执.docx/a/pp style="LINE-HEIGHT: 16px"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11/ueattachment/3146cd43-4966-4835-800b-89bf5fa31afc.docx"附件2:《化学研究》投稿模板.docx/a/pp style="LINE-HEIGHT: 16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热烈欢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国从事微束分析和电镜的工作者/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到古都开封共襄盛会!/pp/p
  • 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四大方向 分析技术标准化位列其中
    2016年的全国两会近日在北京召开,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一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反观过去一年我国的食品安全情况,也可以用“稳中有好,稳中有进”来进行概括。2015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构筑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方向1  微生物控制和食品分析技术标准化  直击全球食品安全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  据悉,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抽检了172310批次食品样品,其中检验不合格样品5541批次,而监督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中,微生物污染占不合格样品的27.9%,成为食品抽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另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持续五年开展的年度食品安全热点解析的内容显示:微生物污染已连续两年位列舆情关注的热点之首,这与全球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相吻合,尤其在肉制品、水产品等微生物污染的高危行业,如何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已成为把控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另外,一直以“分析结果、全球可信”为宗旨的AOAC国际组织,多年来通过协商一致原则,开发统一的确认分析方法和实验室质量保证程序,其官方方法已被全世界的监管机构和组织广泛接受和认可为“金标准”,许多AOAC方法也被一些国家和地方以法律方式确定或以联邦食品标准形式执行,如食品法典委员会分析方法标准中所引用的大多数为AOAC方法。那么,如何借鉴AOAC的标准化体系,加速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和分析技术的国际化步伐成为当务之急。  方向2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科学评价及产业预测  深度解读食品工业健康转型的新趋势  粮食安全是底线,食品安全是保障,营养安全是目标。这一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深度剖析,将营养与健康列入我国食品安全的未来趋势与终极目标。中国工程院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项目报告组专家也提出将食品营养与民众健康水平列入我国中长期发展纲要的建议,报告中有关“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政策建议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此可见,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下,食品产业界向营养与健康的转型将毫无疑问地成为新的增长点。此外,国内外食品科学家多年来在食品营养与健康方面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亟待寻求与产业对接的突破口,部分研究已逐渐支持其相关食品产业的发展,让人备受鼓舞 尤其是在老年营养与健康产业发展中,老年食品的研发已引起诸多知名食品企业的关注,部分科研机构对老年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前期调研与情况分析,也有力地支撑了未来老年食品产业的科学发展。  方向3  进出口食品安全与互联网渠道的新风险  全方位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吸引着众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强大的消费需求和对进口食品的盲目信任,造就了一个非常可观的进口食品市场。自2004年起,中国已从食品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质检总局对进出口食品的监管亦从以出口为主,转变为对出口、进口食品同样严格的监管,并将监管的链条由企业延伸到产地 另一方面,原料来源日趋多元化,供应链复杂化,输入性风险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已从境内延伸到境外。特别是去年通过新的《食品安全法》之后,对于进口食品和进口食品原料的管理,令众多企业不知如何应对。  导致进出口食品消费快速增加的原因除了贸易开放与关税壁垒大幅降低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时代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全球采购的供销平台。在全新渠道下,食品安全的监管也变得更具挑战。进出口食品出现了“海淘” 自制食品可以在网上随意开店销售 餐饮O2O模式对传统营销带来巨大冲击。食品产业在融入“互联网+”的概念后,呈现出更加复杂而多变的业态模式。面对这样全新的业态,政府层面该如何监管,电商企业需要如何把控风险,消费者怎么样才能保护自身的利益,都是需要集合多方的智慧去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方向4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以“科技界共识”回应媒体与消费者的“共需”  2015年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其中增加了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规定,即“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其技术机构,应当按照科学、客观、及时、公开的原则,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及新闻媒体,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进行交流沟通。”  食品安全是行业坚守的底线,而风险交流则是行业发展的助力。食品安全不存在零风险,风险交流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意义重大。有效的风险交流能够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现状的认知,而错误的风险交流则会将行业推向另一个深渊,因此必须正确地使用这把“双刃剑”。
  • AOAC食品分析检测难点及乳品检测技术标准研讨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29-30日,由AOAC中国分部主办的食品分析检测难点及乳品检测技术标准研讨与培训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来自AOAC组织及国内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疾控系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食品风险评估中心、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食品企业、仪器厂商等单位的近300位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会议内容精彩详实受到与会代表热烈欢迎。会议现场会议主办方AOAC中国分部主席 鲍蕾博士  会议首先邀请了AOAC国际理事会成员AOAC SPIFAN项目主席Darryl Sullivan博士介绍AOAC的最新科研计划及进展。在报告中Darryl Sullivan博士详细介绍了AOAC的发展、取得的成就及下一步的项目计划。在第二天的专题研讨会中,Darryl Sullivan博士就其主持的AOAC SPIFAN项目(婴儿配方奶粉及成人营养素国际标准)细节及检测方法流程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并倡议中国的检测单位和企业积极的参与到此项目中来。AOAC国际理事会成员AOAC SPIFAN项目主席 Darryl Sullivan博士  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室的肖晶研究员所做的主题为&ldquo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理化检验方法清理工作及整合要点&rdquo 的报告,吸引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室 肖晶研究员  肖晶首先在报告中介绍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此次清理标准包括基础标准、食品产品标准、检验方法与规程等总计4916项,并介绍了质检总局、卫生部、农药部、国标委等部门归口管理标准的情况,对这些标准提出了整改意见,列出了继续有效、转化、修订、整合、废止和不纳入标准目录。具体到理化检验方法标准整合情况,肖晶说,理化检验方法标准原1240项,整合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563项、废止的14项、不纳入的663项。在报告最后,肖晶给出了2014年标准完成计划目录。  肖晶研究员详细解答了与会代表提出的标准清理规则等问题,并希望大家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的工作中来,对将要制修订的标准提出积极的建议。  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杨钊副所长主持了29日下午的会议,其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大家为之倾倒,其所作的主题为&ldquo 食品和保健品中违禁添加药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rdquo 报告使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到目前保健品中违法添加药物的严峻形势。青岛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副所长 杨钊  杨钊在报告中说,目前对食品、保健品中添加化学药缺乏有效的检验标准及检测方法控制其质量,不过国家食药局正在补充检验方法。  具体到检验方法,他说HPLC法在遇到食品、保健品成分复杂时,易出现假阳性 HPLC-MS在对比对照品中色谱峰的RT、紫外光谱图、一级质谱、二级质谱图的方法来定性检测,选择性想对较差、操作繁琐。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法,采用多反应检测模式,选择一对定量离子对和一对定性离子对,并规定了离子比率,使检测方法的选择性更强,灵敏度更高,还可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经过三年的时间(2009-2011年)建立了UPLC-MS/MS测定四大类食品及保健品中违禁添加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符合欧盟标准2002/657/EC&ldquo 应用液质联用系统进行复杂体系中微量组分分析&rdquo 的规定,且具有简单易操作、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准确和快速的优点。  在30日上午的会中,来自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黄晓蓉研究员,所做的主题为&ldquo 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的评价&rdquo 的报告引起了相关厂商的兴趣。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黄晓蓉研究员  黄晓蓉研究员介绍说,商品化的试剂盒在酶联免疫分析、放射受体分析、PCR分析、光谱分析等等分析手段的前处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更方便简单的可直接获得检测结果的产品也推向了市场。而目前由于缺乏规范的评价制度和市场准入门槛,冒牌产品、无证产品和无说明书产品屡见不鲜,质量得不到保证。基于此种现状,由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国家认监委、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完成的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评价制度的研究》于2011年1月通过鉴定。该项目对试剂盒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评价方法与评价试点规则。评价试点工作于2011年3月正式启动,并与同年的5月20日,在福州首次举办了&ldquo 商品化检测试剂盒评价培训班&rdquo ,对来自检验检疫系统和试剂盒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就评价工作的开展以及技术方案设计进行了培训,并建立了评价工作机制。  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评价依据主要根据《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简称试剂盒)评价规则》(国认科2011[11]号文附件)及SN/T 2775-2011《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评价方法》中的有关规定。  此次会议中的其他报告同样精彩,如:国家食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广州)毒理学部程树军部长的&ldquo 食源性神经毒素的体外毒理学检测方法与标准化&rdquo 、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邵兵研究员的&ldquo 乳制品中激素类物质及壬基酚、双酚A检测技术&rdquo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王娉博士的&ldquo 克罗诺杆菌的检测、中间鉴定及分子分型研究&rdquo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林燕奎副主任的&ldquo 食品中多种砷形态测定方法和前处理技术&rdquo 等。(撰稿:孙立桐)国家食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广州)毒理学部 程树军部长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邵兵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王娉博士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林燕奎副主任现场现场现场现场参会代表合影
  • 【技术标准解析】CDE纳米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解读(一)
    #本文由马尔文帕纳科应用专家张鹏博士供稿# 为规范和指导纳米药物研究与评价,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纳米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纳米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纳米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三项关于纳米药物研究、质控、评价的技术指导原则。并由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8月27日予以发布通告,三项技术指导原则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施行。 其中《纳米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主要内容是围绕着纳米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质量可控性展开的。在这3方面,质量的可控性显得尤为重要,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指导原则进一步将纳米药物细分为三类:药物纳米粒、载体类纳米药物以及其他类纳米药物,前两类药物适用于该指导原则。 在研发过程中,纳米药物的质量控制指标又可以分为纳米相关特性和制剂基本特性两大类。其中纳米相关特性是可能与药物在体内行为息息相关的重要质量指标。又包括例如平均粒径及其分布、纳米粒结构特征、微观形态、表面性质(电荷、比表面积等)包封率、载药量、纳米粒浓度、纳米粒稳定性等等。 质量控制指标涉及方面较多,本文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指标: 1. 粒径(平均粒径及其分布)2. 表面电荷3. 纳米粒浓度 在粒径表征方面,该指导意见原文如下:“应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对纳米药物的粒径及分布进行研究,并进行完整的方法学验证及优化。粒径及分布通常采用动态光散射法(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进行测定,需要使用经过认证的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进行校验,测定结果为流体动力学粒径(Rh),粒径分布一般采用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表示。除此之外,显微成像技术(如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系统(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 NTA)、小角X射线散射(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和小角中子散射(Small-angle neutron scattering,SANS)等也可提供纳米药物粒径大小的信息。对于非单分散的样品,可考虑将粒径测定技术与其它分散/分离技术联用。” 在了解动态光散射技术(DLS)之前,我们先来讲一讲粒径测量时的“等效球体”的概念。 想象一下,当我们完成颗粒粒径测试后,该如何用准确的数值来描述这些三维颗粒的大小呢?当颗粒是规则的形状时,比如说正方体、球体,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值,例如:边长、直径,来表示这个颗粒的大小;但是,当颗粒呈现的形貌是无规则的话,我们就无法用一个数值来描述这个颗粒大小了,那有人会说,用一系列数值来描述这些颗粒不就行了吗,这个方法确实可行,但是随之带来了数据呈现的复杂度以及颗粒粒径大小比较的困难度。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引入“等效球体”概念了。 什么叫做等效球体呢? 当我们通过某种技术测量颗粒在某一方面的性质,并得到了一个具体的数值,如果一个刚性球体在该性质方面的数值和前者一样,那么我们就认为待测物的颗粒大小和这个刚性球的大小一致。 等效球体概念在粒径上的应用既能满足准确表示待测颗粒的粒径大小,又能使得这些数值能够被用来进行大小比较(单个数值)。 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得知,当一个不规则的颗粒采用不同的测量技术(沉降法、电阻法、体积法等等)去进行测量时,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粒径值。 而我们说的动态光散射技术测量的是颗粒的扩散速度,所以,具有同样大小扩散速度的刚性球体的直径就是待测颗粒的粒径大小,我们一般称之为流体力学直径。 动态光散射 接着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什么是DLS技术: 分散在溶液相的纳米颗粒由于受到溶剂分子的撞击,呈现出无规则的运动,我们称之为布朗运动(Brownian motion),如果我们将一束激光照射至含有该纳米颗粒的溶液中,溶液相中的颗粒会产生散射光,随后在一定的角度收集相关的散射光,我们就能得到如图2所示的散射光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大颗粒布朗运动较为缓慢,散射光强的变化频率较慢(图2,上)。小颗粒则相反,由于其布朗运动剧烈,接收到的散射光强的变化频率较快(图2,下)。 而动态光散射技术则可以捕获上述散射光变化的频率,进而获得颗粒的布朗运动速率大小,最后通过反演算法获得颗粒的粒径和分布。 根据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Stokes-Einstein)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颗粒的运动速率是和它的粒径成反比的,运动速率越快,粒径越小,运动速率越慢,粒径越大。 该方程式:DH=KT/3πηD K:玻尔兹曼常数T:整个体系的绝对温度值η:溶剂粘度值D:颗粒平动扩散系数 那具体如何获得颗粒的布朗运动速率(D)呢? 接下来我们要引入“相关性”这个概念,如图3所示,如果我们将t时刻的散射光强度和其后较长时间的散射光强相比较,显然,他们没有什么相关性。但是,当我们将时间缩短至极短时间范围内,也就是将t和t+δt时刻的光强值进行比较,就能得到很强的相关性,随着时间的增加(δt, 2δt, 3δt, 等等),其散射光强值和t时刻的相关性不断衰减,最后接近0值,相关性通常用数值来描述(1→0),数值越靠近“1”代表相关性非常高,越接近“0”代表相关性很低。δt的时间非常短,一般在纳秒(nanosecond,ns)或者微秒(microsecond,μs)。 散射光强在不同时间点的相关性我们用G (τ)来表示:G (τ)=A[1+Bexp (-2Γτ)] τ代表着信号采集滞后时间Γ=Dq2,q=(4πn/λ0) sin(θ/2),散射矢量D:颗粒平动扩散系数n:溶液的折光指数λ0:入射光波长θ:散射光接收角度 最后,我们用相关方程来描述这种相关性随时间的变化(图4),大颗粒的散射光强的相关性随时间变化慢,信号衰减慢(左),小颗粒的散射光强的相关性随时间变化快,信号衰减快(右)。 聊完了DLS的基本原理,我们再来看看大家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 1. 什么是Z-average size(平均粒径)、PI(polydispersity index,多分散指数)? Z-average size表示样品中颗粒的平均粒径大小,根据ISO 13321:1996,我们可以知道,该数据是通过累计分析法得到的。 PI代表着样品的粒径分布宽度,数值越小,说明体系里的粒径大小越一致,数值越大,说明体系里的粒径分布群体越多,粒径分布较宽,一般我们认为当PI值大于0.7时,表示这个体系不再适合用DLS这种技术进行表征了。 除了平均粒径和PI,我们还能得到颗粒的光强粒径分布图,在这个分布图里,我们能得到不同粒径下对应的散射光强占比数据,这些分布图是根据分布算法得到的。 2. 如何看待不同测量角度下得到的粒径数据? 市面上主要存在两种测量角度的纳米粒度仪,分别是90°和173°,前者我们称之为侧向角,后者我们称之为背向角。 当测试的样品为粒径窄分布时,例如聚苯乙烯标准样品,两种测量角度都能得到很好的粒径分布图,结果也非常一致(图5)。 当测试的样品为粒径宽分布时,比如一些生物样品,两种测量角度得到的粒径分布图就会有区别(见图6)。 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和颗粒的散射性质有关系的,当颗粒的粒径大小小于入射波段的1/10时,颗粒在各个方向上的散射光强度都一样,我们称之为各向同性,那么在这两个角度上进行测量,都能得到正确的数值。但是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加,颗粒在各个方向上的散射光强开始变得不一致,越靠近0度角,其散射光强增加越强烈,我们称之为各向异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粒径的颗粒其散射强度在90°要比在173°要强一些,当体系中大颗粒开始变多时,来自于大颗粒的散射光强贡献度在90°角下就会比在173°角下要更多,因为粒径分布的数据是根据不同粒径的散射光强在整个体系的占比中得到的,所以在90°角下会使得颗粒的粒径分布更容易倾向于体系中存在的大颗粒。
  • 关于举办食品分析检测难点及乳品检测技术标准会议的通知
    针对食品分析检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需求,为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进一步交流毒理学替代检测技术、食品掺假、食品溯源等国内外最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了解AOAC 关于SPIFAN ( International Stakeholder Panel on Infant Formula and Adult Nutritionals)国际婴幼儿乳品标准项目进展,了解AOAC 标准的制定程序,AOAC 中国分部将举办食品分析检测难点及乳品检测技术标准研讨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  2014 年5 月29-30 日,5 月28 日报到。  二、会议地点  成都高新皇冠假日酒店,成都高新西区西芯大道1 号。  三、会议内容(一)食品安全检测难点、热点及解决方案研讨  1、化学污染物检测难点(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非法添加等)  2、食品毒理检测难点3、营养元素检测难点4、食品掺假鉴别分析、食品溯源检测难点5、微生物检测难点  (二)AOAC SPIFAN (International Stakeholder Panel on Infant Formula and Adult Nutritionals )国际婴幼儿乳品标准项目最新进展及中国实验室的参与(三)AOAC 标准的制定程序  四、报名方式及会议费请将附件参会报名表发送至section@aoacchina.org ,或登录  http://www.aoacchina.org/_d276317864.htm 进行网上报名。会议不统一安排住宿,食宿、交通费用自理。会议费:800 元。请在5 月25 日前汇至帐户(户名:青岛市公定  分析学会 帐号:80219-02-0029405-7 开户行:青岛银行浙江路支  行),汇款请注明参会人姓名、单位及发票抬头。具体事宜请联系:梁军舰电话:18615951165 E-mail: section@aoacchina.org 静平电话: 15192010681 E-mail: jingp@aoacchina.org
  • 分析仪器标准技术委员会组织团体标准立项预评审会议
    2021年3月12日,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批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分析仪器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分析仪器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将专项开展仪器团体标准的相关工作,旨在通过标准化工作助推经济发展,推动团体标准为行业和市场服务。 经过一年的讨论与征集工作,分析仪器标准技术委员会于2022年3月11日上午组织召开了首次团体标准立项预评审会议,邀请到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参会评审。 会上,各标准申报单位首先就标准的立项背景、必要性及主要编制内容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则结合行业发展实际以及标准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及适用性,从内容规范、方向定位及应用等层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次会议的顺利举办,也为分析仪器技术委员会的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团体标准的研制将成为我会的常态化工作之一,欢迎大家积极申报或推荐政策法规符合性好、市场适用性良好、具有技术先进性等的团体标准或立项建议,合力推动分析仪器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特色应用的高质量发展。 联系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李老师 电 话:010-58851186 邮 箱:lyc@fxxh.org.cn
  • 第七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三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开幕
    第七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三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开幕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在这菊花飘香的季节,第七届全国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宣贯会暨第三届全国电镜维护管理与教学论坛正式拉开了序幕。大会开幕式由中镜科仪集团市场中心程书洁经理主持,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赵江、河南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方蒙、开封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刘伟,分别代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当地政府致辞,在当前形势下,对此次会议采取线上举办表示赞赏和支持,对本次会议及科研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更高的期许,希望这个论坛能够长期开办下去,把我国的科学和技术不断深化融合,标准化思想和科学普及不断深入人心,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赵江河南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方蒙开封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刘伟本次大会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电镜技术普及教育委员会、河南省分析测试协会电镜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大学、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开封市科学技术局承办。会议为期三天,共安排了14场不同专业方向的报告及“科研实验室管理”“微束分析标准化宣贯”两场圆桌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等业内专家、行业领军人物以及电镜专业的学生,将从“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化应用”、“电镜维护及实验室管理”、“电镜教育教学及培训”和“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等方面进行报告与研讨。旨在用严谨的科学思想和开放的创新精神,宣贯微束分析技术标准,发展电镜维护管理技术,促进电镜技术人才培养,推动电镜科研领域的进步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会议现场赵江研究员《漫谈国际标准制定》张立新教授《叶绿体蛋白转运和功能调控》宋敬东副研究员《MorphogenesisandcytopathiceffectofSARS-CoV-2infectioninhumanairwayepithelialcells》张跃飞教授《扫描电镜中几种原位分析测功能的开发与应用》王建波教授《氧化物结构演化过程的原位电镜研究》本日的报告内容涵盖了国际标准、生命科学、疾病控制、测试技术等,这些报告不单单使参会者学习到了各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更是深刻感受到微束分析技术和电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让大家学习了嘉宾在专业上不断研究、探索的科研精神。会议现场问答互动报告专家与在线听众就专业技术、应用方向、学术前沿等方面进行了互答解疑,大家踊跃发言,气氛热烈。行业老师积极参会电镜专业在校生集体参会抽奖现场抽奖环节,共有23位参会者获奖。奖品是电镜专业相关书籍和微束分析标准,“送书籍、送知识”也是本会议的一大特色。温馨提示:请中奖者尽快联系会务人员联系方式:王晓丽13103789869(微信同号)●↓查看次日会议日程●2020.11.06视频展播时间:08:00-08:30厂商简介视频免费展播(按报名先后顺序)北京中科百测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镜科仪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河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布鲁克(Bruker)、岛津(Shimadzu)、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FisherScientific)、OSIS、日本电子(JEOL)、天津三英精密仪器、泰思肯(TESCAN)、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中科科仪(KYKY)、聚束科技、徕卡(Leica)、日立(HITACHI)、国家复合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泽融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大一减振(DAEILSYSTEMS)......大会报告时间:08:30-09:20报告人:李琳琳(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报告题目:电镜三维重构技术在脑科学中的应用大会报告时间:09:20-10:10报告人:林中清(安徽大学)报告题目:扫描电镜图像的清晰度与辨析度大会报告时间:10:10-11:00报告人:李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报告题目:SEM-FIB-TEM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及行星科学应用视频展播时间:11:00-13:30轮播往届全国电镜会、人物风采、新技术、新产品等视频一、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2009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郭可信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暑假讲习班》(2009年7月郑州)二、第九届全国农林电镜学术交流会、第三届全国医学电镜交流会(2009年8月云南)三、上海显微学会2009年会员大会(2009年11月上海)四、中国材料研讨会先进材料测试及表征分会(2010年6月长沙)五、第八届第六次华北五省市电子显微学研讨会(2010年7月张家界)大会报告时间:13:30-14:20报告人:郭运波、王寅初(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报告题目: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汇报大会报告时间:14:20-15:10报告人:魏佳星(中科百测)报告题目:微束方法在材料和生物领域中的应用圆桌论坛时间:15:10-18:00科研实验室管理圆桌论坛主持人:郭振玺(北京大学)讨论主题:1.大型科研仪器查重评议2.冷冻电镜的运维管理、制样、数据处理要领3.工程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及体系建立4.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绩效特邀嘉宾:(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曹密、常圣海、丁明孝、丁玮、郭运波、韩玉刚、季刚、唐圣明、王培毅、王荣荣、许耀华、徐振国、赵长征抽奖活动时间:18:00-18:05奖品类型:微束分析国家标准、电镜专业等30多种相关书籍和文献《心内膜下心筋生検》[日]佐藤茂等《腎生検》[日]佐藤茂等《ラットの正常構造(1肝臓)》[日]佐藤茂等《ラットの正常構造(2リンパ節)》[日]佐藤茂等《ラットの正常構造(3胸腺)》[日]佐藤茂等《脑肿瘤与神经组织电镜图谱》孙异临《生命科学中的电子显微镜技术》丁明孝等《电子显微分析实用方法》柳得橹等《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石德珂《材料现代分析测试实验》张庆军《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编写组《扫描电镜测长问题的讨论》周剑雄陈振宇《微分析物理及其应用》丁泽军等《医用电子显微学实验技术》张文丽等《扫描电镜与能谱仪分技术》张大同《实用电镜技术》徐柏森等《表面化学分析纳米结构材料的表征》等二十一种微束分析国家标准.........会议预告时间:18:05-18:35当日会议回顾,次日会议预告
  • "十三五”分析仪器领域标准计划项目开始征集
    p  日前,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技术委员会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下发通知,根据《关于开展机械工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编制的通知》(机联秘标[2016]138 号)的要求,开始向行业内各有单位征集2017~2019年度分析仪器领域内的标准计划项目,本次征集项目主要类型包括基础通用类标准、产品类标准和方法类标准。本次征集方案后,原则上 3 年内不再对新标准项目进行征集立项工作。/pp  10月17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工业和通信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6〕516号)的要求,编制了《机械工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围绕产业生态链部署标准体系建设,系统推进重点标准和基础公益类标准制定,不断完善优化机械工业标准体系,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提升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服务机械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体系建设方案》是指导机械工业“十三五”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依据,涉及专业领域多、任务重、要求高,分析仪器领域内的标准计划项目在此次标准体系建设内。/pp  以下为通知原文(拟立项标准申报表见附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关于开展分析仪器领域机械工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建设方案的通知/strong/pp各有关单位:/pp  根据《关于开展机械工业“十三五”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编制的通知》(机联秘/pp  标[2016]138 号)的要求,为更好贯彻《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要求,按照《机械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的指导意见》的部署,切实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实施,围绕产业生态链部署标准建设体系,系统推进重点标准和基础公益类标准制定。我分委会特向行业内各有单位征集2017~2019年度分析仪器领域内的标准计划项目。本次征集方案后,原则上 3 年内不再对新标准项目进行征集立项工作。/pp  本次征集项目主要类型包括:/pp  1、基础通用类标准,如指导标准编写的基础性标准,通用技术语言标准,产品/pp  质量保证和环境条件标准等 /pp  2、产品类标准,如工业产品标准,产品相应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通用要求/pp  等 /pp  3、方法类标准,如有关产品技术要求的检验方法、统计方法、作业方法、操作/pp  规程和施工规范等。/pp  请各有关单位将拟立项项目按照附件要求填写,并于 2017 年 1 月 30 日前,/pp  将计划申报项目报送至秘书处(电子邮箱:myajuan@126.com,联系人:马雅娟)。/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技术委员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pp style="line-height: 16px "  附件: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612/ueattachment/0de4eeb4-d702-4808-b2db-fc5d63f0fb13.doc"机械行业十三五标准规划的通知.doc/a/ppbr//p
  • 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科发资[2016]3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计划单列市科技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本《意见》所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实施中进一步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强化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支撑,以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标准水平,以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中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技术标准(本《意见》中的技术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研制技术标准已成为科技研发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以来,通过政策引导和科技计划持续支持,我国技术标准研制和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技术标准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新常态下,技术标准研制和科技创新同步趋势愈发明显,技术标准研制逐步嵌入到科技活动各个环节中,为科技成果快速进入市场、形成产业提供着重要支撑和保障。技术标准研制不仅关系科技计划实施成效,还关系科技创新效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标准战略,要求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有关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标准化工作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提高财政科研经费使用效益,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标准研制(包括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的研究,下同)工作,强化技术标准在科技创新中的导向和保障作用。  二、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专项中研制技术标准的分类引导  专项项目(课题)中的标准研制任务应与标准化主管部门确定的标准体系(规划)相衔接协调。根据专项项目(课题)预期成果的应用范围和技术成熟度等特点,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可考虑研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对于预期成果可以形成具有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应用前景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且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存在空白或其方案优于现有国际标准的项目(课题),宜将研制国际标准作为研究任务 预期成果为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的项目(课题),宜将研制国家标准作为研究任务 预期成果涉及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的项目(课题),宜将研制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研究任务 在创新活跃、发展变化速度较快技术(产业)领域,预期成果技术方案不十分稳定、市场前景不明朗的项目(课题),可将研制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作为研究任务 预期成果为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且相关领域没有国家标准的项目(课题),宜将研制行业标准作为研究内容 预期成果相关领域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满足地方自然条件、民族风俗习惯的特殊技术要求,可以将研制地方标准作为研究内容。  三、在专项设立阶段统筹协调把握技术标准研制需求  对于应用导向比较明确的专项,在设立过程中应考虑技术标准研制任务或内容。涉及标准研制任务的专项,科技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共同推荐技术领域和标准化领域专家参与。  四、在专项项目(课题)立项阶段明确技术标准研制任务和要求  有技术标准研制需求的专项,应将技术标准研究相关内容纳入项目(课题)申报指南 申报单位在项目(课题)申报书中应提出技术标准研究的具体目标、内容和预期成果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以下简称专业机构)在项目(课题)立项评审过程中,应注重发挥相关领域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研究机构及标准化专家作用,为项目(课题)中标准研制任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咨询论证服务 项目(课题)任务书中应明确研究技术标准的数量、名称、标准类型以及推进的目标进度。  五、在专项项目(课题)实施阶段强化技术标准研制的要求与服务  在技术标准研制任务实施中,专业机构及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充分发挥前期参与专项设计、实施方案编制和指南编写标准化专家的技术咨询与评议作用 在标准关键技术和指标的评估、验证及确定中,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充分发挥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 将修订标准作为研究任务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主动与原标准编制单位进行有效沟通 项目(课题)研究任务变更中涉及标准研制任务的,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提前就标准研制任务变更事项与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做好协调沟通,由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变更后标准的性质、类型、名称、适用范围、主要内容等提供咨询意见建议 对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任务的变更,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征得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专项研制技术标准的快速立项程序,对前期已经充分论证并纳入专项研究任务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争取将其立项周期压缩一半 对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可视其技术方案成熟度和市场应用前景,省略立项论证、公示等环节,予以优先和快速立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 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为有标准研制任务的专项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开通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提供国内外标准题录检索、强制性国家标准全文免费阅读、经授权的标准文本在线阅读等服务 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应为标准研制任务承担单位提供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方法的服务与指导。  六、在专项项目(课题)验收阶段把握技术标准研制任务完成情况  有技术标准研制任务的专项项目(课题),邀请相关领域标准化专家参加验收。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应提供相关标准计划立项、征求意见、报批的文书,以及标准报批稿或标准文本等,作为标准研制任务验收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于标准中有首次应用的技术和指标,或技术指标与同层级现有标准规定不一致的,需附上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提供的标准中关键技术和指标的评估、验证报告。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技术标准研制任务终止或延期的,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七、支持在研和已结题验收专项的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  科技主管部门和标准化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工作机制,选择部分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试点,支持在研或已结题验收的专项项目(课题)产出应用前景广、市场需求大的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应用进程。  八、加强专项中研制技术标准的统计与应用  将专项研制技术标准纳入科技成果统计和科技报告,强化统计信息的公开共享。将技术标准研制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后续承担技术标准研究和制修订工作的重要依据。  九、加强技术标准人才培养和专家队伍建设  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科技主管部门和相关专项专业机构,为承担技术标准研制任务的项目(课题)承担者提供技术标准知识、工具和方法培训。支持承担技术标准研制任务的专家参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在标准化试点示范、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表彰等工作中,优先支持技术标准研制任务完成出色的单位和团队。加强国家科技专家库和标准化专家库信息的交换共享。  十、鼓励地方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地方科技主管部门会同标准化及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地方科技计划专项研究技术标准的支持政策,对有助于促进地方优势产业培育、集聚和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技术标准研究项目(课题),在科技计划专项项目(课题)和产业项目安排上给予优先支持。对有标准研制任务的科技计划专项,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做好标准立项、实施、应用推广等工作。在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等工作中,充分发挥科技计划专项项目(课题)形成的强制性技术标准的作用。鼓励将科技计划专项项目(课题)形成的技术标准作为政府采购和公开招投标的依据。  附件:主要名词解释说明  科技部 国家质量监督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检验检疫总局  2016年9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主要名词解释说明  标准性质:按照《标准化法》规定,标准根据法律效率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依据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需要统一技术、管理和服务要求,应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法律法规对标准制定另有规定的,按现行法律法规执行。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医药卫生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按现有模式管理。安全生产、公安、税务标准暂按现有模式管理。核、航天等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军工领域行业标准,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指为仍处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如变化较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标准化主管部门:包括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标准委),是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指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标准化工作)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由国家标准委、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在一定专业领域内,分别在全国、行业或地方范围内从事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  标准制定阶段:指依据标准制定程序,将标准制定过程划分形成的区间段落。以制定国家标准为例,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规定,我国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分为9个阶段,即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  国家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指由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牵头建设,涵盖国家标准化、国际标准化、WTO/TBT/SPS、标准文献及全文等资源,为用户提供包括标准化信息检索、在线阅读、信息咨询等国内外标准化信息专业服务的资源平台。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指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审议确定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要从事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承担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管理工作的科技管理类事业单位或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
  • 事关流式细胞仪性能验证!国家卫健委发布《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等4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
    流式细胞术多次被提及,卫健委发布多个检验相关的重要文件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了多个和检验相关的重要文件,包括1项《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和《临床化学检验基本技术标准》等4项行业标准。前者是我国国家级检验医学中心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后者是对所有层级检验医学实验室开展日常工作和进行科室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需要广大检验同仁关注、学习并了解这些内容。点击阅读:流式必备|免疫功能检测项目列入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现发布《临床化学检验基本技术标准》等4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WS/T 804—2022     临床化学检验基本技术标准WS/T 805—2022     临床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标准WS/T 806—2022     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WS/T 807—2022     临床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上述标准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特此通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11月2日这四项行业标准均是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组织领域内知名专家精心编写、反复打磨制定的,对临床生化、临床微生物、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专业常用检验项目/检测技术的开展提出了标准化的要求,也是实验室应该遵守的基本要求。这4项标准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成为相关实验室的建设、运行管理和认可评审的重要依据。其中【WS/T 806—2022 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规定了医学实验室在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领域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血液一般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流式细胞分析、体液检验常用检测项目的基本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开展血液与体液检验的医学实验室。文中针对从事流式分析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对于流式细胞分析的常用检测项目中抗体选择要求、对流式细胞分析仪的性能验证内容等均做阐述。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