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

仪器信息网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相关的论坛

  • 检测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

    [font=宋体] 检测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font]1 [font=宋体]目的[/font] [font=宋体]对检测实验室的设施和检测区域的环境条件实施控制,确保检测[/font][font=宋体]工作能正常进行。[/font]2 [font=宋体]适用范围[/font] [font=宋体]适用于对检测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监控和管理。[/font]3 [font=宋体]职责[/font]3.1 [font=宋体]质量部门负责实验室校准[/font]/[font=宋体]检测的设施和环境的正常运行和监控,并对检测工作环境和影响检测质量的设施进行定期或随机检查以及维护。[/font]3.2 [font=宋体]安全负责人负责消防安全设施、环境卫生、[/font][font=宋体]供水系统的管理;[/font]3.3 [font=宋体]实验室负责日常检查本部门的设施和环境。[/font] 4 [font=宋体]工作程序[/font]4.1[font=宋体]设施[/font]4.1.1[font=宋体]设施范围:[/font] a [font=宋体]恒温恒湿设备[/font] b[font=宋体]通风排气设备[/font] c [font=宋体]动力和照明设备[/font] d[font=宋体]消防安全设施[/font] e[font=宋体]供水系统[/font]4.1.2 [font=宋体]设施的维护与监控[/font]a[font=宋体])实验室要每天对恒温室的恒温、恒湿、通风、动力及照明设备功能实施检查,并记录。[/font]b[font=宋体])设备管理员负责组织对检测工作环境和影响检测质量的设施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并制订相应的设施维护措施。[/font]c[font=宋体])仪器设备需要委托外部维修时,及时书面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对影响检测结果或安全的问题办公室应及时作出处理措施。[/font]d[font=宋体])消防安全设施、[/font][font=宋体]供水系统由办公室负责联系有关部门维护;[/font]4.2 [font=宋体]环境[/font]4.2.1 [font=宋体]环境要求[/font] a[font=宋体]实验室按照功能划分。[/font] b[font=宋体]办公室与实验室要分离,防止对检测工作的不利影响。[/font] c[font=宋体]校准[/font]/[font=宋体]检测室的温、湿度要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font] d[font=宋体]与检测无关的杂物不得放在检测室内,恒温环境不得进行具有烟和火的试验。[/font]e[font=宋体]实验室必须保持清洁,工作台上、储物柜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font]f[font=宋体]相邻区域的检测工作互有影响的,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font]g[font=宋体]如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油烟或有害气体,在其产生位置附近必须安排并使用通风排气装置。[/font] h[font=宋体]检测工作所需的易燃、有毒等危险品应在其盛装品上贴有危险警告标示,平时应存放在非恒温室内的安全位置,如需带入恒温室内使用,应只带入少量,若较长时间(超过一天)不再使用,将剩余量带出恒温室放回原位置。[/font]i[font=宋体]易燃、有毒等危险品必须有专人保管,其领用手续必须完善,违反规定者,追究保管人及负责人责任。[/font]4.2.2 [font=宋体]措施:[/font]a[font=宋体]恒温室配备必要的温度、湿度测量仪表(仪器),对温度、湿度进行监控,确保恒温室的环境条件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font]b[font=宋体])恒温室的温度、湿度测量仪表(仪器)纳入计量器具管理网络,使其保持应有的准确度并在有效期内使用。[/font]c[font=宋体])实验室应在“实验室环境检查记录表”中记录各室的温度、湿度情况,当环境条件无法达到检测要求时,立即停止检测,并由实验室负责人书面上报。[/font]d [font=宋体]进入恒温室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工作服、鞋不许在恒温室以外区域使用,工作服、鞋必须定期清洗。[/font]e[font=宋体]不得在恒温室内抽烟、吃食物及饮料等。[/font]f[font=宋体]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恒温室及其他实验室,如因工作需要,应经业务部批准方可进入,并要有工作人员陪同。[/font]g[font=宋体]工作完成后清理现场,恢复仪器设备原状态,离开时关闭电脑,切断电源、水源、关好门窗。[/font] 5 [font=宋体]相关记录[/font]5.1 [font=宋体]环境检查记录表[/font]

  • 有奖问答 多选题:对检测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的控制应包括( )

    [b][b][font=宋体]有奖问答 多选题:[/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对检测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的控制应包括[b][font=宋体]( )[/font][/b][/font]a.[font=宋体]采取措施确保实验室的良好内务[/font] b.[font=宋体]实验室应对所有检测环境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font]c.[font=宋体]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font] d.[font=宋体]影响检测质量的区域的进放和使用,应加以控制[/font][/font][/b]

  • 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抽样、检测时都有哪些控制要求?

    我们是水质检测实验室,评审准则4.3.2中的规定在检验检测机构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检验检测时,应予以特别关注,必要时,应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并记录,以保证环境条件符合检验检测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条文释义:检验检测机构在从事抽样、检验检测前应进行环境识别,根据识别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诸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振级等予以重视,使其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具体应该怎么在程序文件中规定呢,我除了想到雨天不应外出采样外,其他就不知道该怎样控制了,有没有了解的小伙伴给点建议呢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09.gif

  • 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

    设施和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检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测时应特别注意环境条件的影响。请问大家,水质检测在哪些地方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检测的过程中哪些地方需要受到环境条件的控制。例如仪器方面是要控制的,在滴定过程中需要控制吗?如果需要控制,是要多少温度和湿度范围。

  • 【原创大赛】实验室环境和设施控制之我见

    实验室环境和设施控制之我见[font=SimSun]对实验室用于检测的设施和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检测环境不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不良影响,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使实验室保持整洁、有序、卫生,为检测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font][font=SimSun]设施指实验室区域内适合于检测工作实施的空间,包含检测区域、办公区域、工作台以及其它特殊用途的区域。[/font][font=SimSun]环境条件指适合于检测工作的条件,包含但不仅局限于电力、通风、照明、温度、湿度。[/font][align=left][font='新細明體','serif']我们需要[/font][font=SimSun]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检测人员在规定的区域内[/font][font='新細明體','serif']和[/font][font=SimSun]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内鉴别和监控环境条件[/font][font='新細明體','serif'],[/font][font=SimSun]做好环境清洁和内务整理。设备管理员[/font][font='新細明體','serif']负责[/font][font=SimSun]对实验室环境监控设施进行管理。技术负责人[/font][font='新細明體','serif']负责[/font][font=SimSun]组织建立设施的各项环境条件[/font][font='新細明體','serif'],[/font][font=SimSun]监督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措施的实施。实验室经理[/font][font='新細明體','serif']负责[/font][font=SimSun]确保需要的检测设施。确保实验室设施符合要求的环境条件。[/font][/align][align=left][font=SimSun]文控管理员负责所有设施和环境条件记录的保存。[/font][/align][font='新細明體','serif']具体[/font][font=SimSun]运作程序[/font][font='新細明體','serif']内容如下:[/font]1.0[font=SimSun]设施和环境条件的建立[/font][font=SimSun]根据检测技术规范要求,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建立适合于检测活动的设施和环境条件。提出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的申请,经实验室经理批准后实施配置。[/font]1.1 [font=SimSun]实验室应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如紧急喷淋装置,以保证人员在受到强酸、强碱等试剂和溶剂伤害时能迅速的冲洗掉,以确保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font]1.2 [font=SimSun]实验室应配置急救箱,如有任何安全意外产生,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报告,并立即采取必要处置措施。[/font]1.3 [font=SimSun]实验室内应于方便、明显处配置灭火器,以备出现火灾时使用。[/font]1.4 [font=SimSun]实验室应提供足够的、不间断的、平稳的电力系统,包括[/font]UPS[font=SimSun]、稳压电源、保护开关和接地系统,并提供足够的、符合仪器和检测要求的电源插座用于仪器和检测。[/font]1.5 [font=SimSun]实验室的空调电源、检测工作电源、照明电源应由独立电路供应。实验室的面积应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应为工作设备和所有必要的辅助设备和仪器保留存储空间,应有足够的空间满足所有测试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需要。[/font]1.6 [font=SimSun]实验室装配通风设施如抽风机、空调等,使实验室的温湿度符合规定要求,并应每天进行点检,记录于《实验室温度[/font]/[font=SimSun]湿度记录表》内。[/font]1.7 [font=SimSun]实验室应维持充分的适合于工作实施的照明设施,窗户应安装窗帘等设施避免阳光直射到仪器或影响检测工作。[/font]1.8 [font=SimSun]检测区域应配备足够的工作台面和必要的设施并维持适当的间隔以进行检测工作,并尽量减少混乱。[/font]2.0[font=SimSun]环境条件的监控[/font]2.1[font=SimSun]检测标准中对环境有要求时,要按要求对环境进行监控和记录。化学实验室的监控区域有天平室、[/font]ICP[font=SimSun]测试室、[/font]GC-MS[font=SimSun]测试室和样品室,要求温度控制范围为[/font] 18-25[font=SimSun]℃,湿度控制范围为[/font]20%-70%[font=SimSun];物理实验室的监控区域有样品区、测试区、燃烧区要求温度控制范围为[/font] 21-25[font=SimSun]℃,湿度控制范围为[/font]20%-70%[font=SimSun];要求工作人员每天上午[/font]9:00[font=SimSun]之前,下午[/font]3:00[font=SimSun]点检查温湿度(燃烧区除外,燃烧区只需要测试时才做记录),记录于《实验室温度[/font]/[font=SimSun]湿度记录表》;当温湿度超出上限或下限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其改善方法:调节空调或抽湿机过段时间后再进行点检,直到温湿度恢复到控制范围后才能重新开展工作,同时记录温湿度超出范围时的时间点与恢复到控制范围时的时间点。技术负责人每天分别对不同的监控区域进行审核并签名。[/font]2.2 [font=SimSun]用于检测的设施如场所、能源动力、照明、空调和消防设施应通过目视检查监控来确保满足预期的检测要求和日常安全管理要求。[/font]2.3 [font=SimSun]对于不兼容的供电、温度要求或活动区域,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避免相互交叉影响。[/font]2.4 [font=SimSun]如发现环境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不符合检测要求时或影响检测结果时,应立即停止检测,并执行文件《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要求。[/font]2.5 [font=SimSun]实验室应对影响检测质量的所有区域的进入和使用加以控制。外来人员未经实验室经理同意,不得任意进出;如有工作需要,在经过实验室经理批准后方可在指定人员的陪同下进入相关检测区域,并登记在《外来人员出入登记表》。[/font]2.6 [font=SimSun]实验室内应依工作性质的不同[/font], [font=SimSun]明显标示区别本实验室的设施配置。[/font]2.7 [font=SimSun]实验室产生的检测废弃物、废液分类存放于废物桶内,统一进行处理。[/font]a .[font=SimSun]属于化学品前处理产生的有害废弃液体的,应收集在废液桶中,由其按相关规定收集一定数量后,联络被政府机构批准的有资质的回收商,回收处理。[/font]b.[font=SimSun]属于固体废弃物的,应收集在分类存放在对应的废物箱内,由其按相关规定交由有资质的回收商,回收处理。[/font][font='新細明體','serif']所有资料[/font][font=SimSun]由文控管理员对相关的记录进行保存。[/font][align=left]END[/align]

  • 程序文件:设施和环境控制-实例(ZT)

    程序文件:设施和环境控制1. 目的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应加强实验室的 设施和环境控制。 2. 适用范围 实验室的设施包括固定的和流动的设施和环境。3. 职责 3.l 办公室负责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 3.2 各检测专业实验室有专人负责所在区域的设施和环境安全、卫生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所有实验室均进行装修,保证室内采光、通风良好,清洁、整齐。 4.2 天平、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原子荧光、[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等精密仪器,均放置在坚固的实验台上,大型仪器室内设置缓冲间。附近不得有震动源、热源、幅射源、有害气体、粉尘等。 4.3 对有温、湿度要求的房间均配置空调,有避光要求的应安装不透光的双层窗帘。气压钢瓶单独存放在气瓶柜内,保持良好通风,防止光线直射。 4.4 细菌室有准备室、无菌室,并设缓冲间和灭菌装置。 4.5 放射性检验室与一般工作室分开,并设保护装置。以上两室无关人员禁入。 4.6 标准室应有存放各种标准试剂的设备,室内干燥无尘,温度保持在10℃~25℃之间。 4.7 各房间均配备照明设备,安装合格灯具,光线充足。并设有专用通风橱。相互干扰项目分开检测。 4.8 进出实验室均按规定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戴鞋套),保持室内卫生。 4.9 控制噪音,保证实验室噪声低于55dB。实验室内的试验工作区域总体环境控制:温度15℃~30℃,相对湿度45%~70%,电压变动应在10%以内。 4.10 配置停电、停水、防火的安全设施。电器设施均接地线电阻应≤20Ω。计算机室设不间断电源。 4.11 工作环境须经环保部门检测,符合规定要求。 5. 相关文件 (1)质量手册 第七章 (2)实验室内务管理

  • 【原创大赛】浅谈检测实验室设施及环境的基本要求

    [align=center][b][color=#333333]浅谈检测实验室设施及环境的基本要求[/color][/b][/align][align=center][color=#333333][b](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尤尼娜)[/b][/color][/align][align=left][b][color=#333333] 检测实验室基础设施及环境条件的是保障检验工作开展、保证检测质量的基础。本人在实验室多年检测工作的经历,深刻意识到基础设施的良好管理、环境条件的控制,对监测数据影响较大,对工作效率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因此,实验室[/color]的检测和校准设施以及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设施和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b][/align][color=#333333][/color][align=left][b]通过十多年来我对不同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配置的研究分析和收集整理,针对实验室[color=#333333]基础设施及环境条件的要求做如下[/color]汇总[color=#333333]。[/color][/b][/align][b][/b][align=left][b]  一般实验室温度控制23±5℃,湿度控制65±15%RH,对于不同实验室要求不一样,具体应包括如下要求:[/b][/align][align=left][b]1、实验室应有足够的通风换气设备,以及实验废气的排放管道,保持实验室内的空气新鲜洁净。[/b][/align][align=left][b]2、实验室应配备冰柜用以保存样品和试剂。[/b][/align][align=left][b]3、实验室应配备保险柜用以保存剧毒物品。[/b][/align][align=left][b]4、对实验室内部不同功能的区域,尤其是进行具有高毒性和“三致效应”的环境污染物分析场所,应进行分隔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加以区分。[/b][/align][align=left][b]5、对进入不同区域的人员、设备和分析项目存在干扰的情况进行控制,如使用警示标识或门禁,以避免实验室环境发生交叉或外来干扰。[/b][/align][align=left][b] 对于专用实验室,根据其特性要求不同,分类列述如下。[/b][/align][align=left][b]天平室或傅立叶红外分析室要求室温20±5℃,湿度65±5 %,内部应安装空调或除湿机等必要的设备,保证必需的恒温恒湿条件。[/b][/align][align=left][b]  光谱分析室、质谱分析室、光衍射分析仪器室要求配备样品处理间和仪器室。样品处理间必须有洗涤池、实验台、通风柜等。光谱分析仪器室要求室温20±5℃,湿度65±5%RH,仪器激发部分的上方要有局部排气罩装置。质谱分析仪器室室温20±5℃,湿度60%~65% RH,质谱仪有汞蒸汽逸出,室内需局部通风,仪器上方要有局部排气罩装置,质谱仪有汞蒸汽逸出,室内需局部通风,仪器上方要有局部排气罩装置,水压不低于2Kg/cm[sup]2[/sup], 需单相三线110VAC、220VAC及三相五线380VAC电源。光衍射分析仪器室室温20±5℃,湿度65±5% 要有足够的防护厚度,防护门要有打开关闭的信号装置,要有良好的通风,需具备真空、压缩空气、冷却水的供应。[/b][/align][align=left][b][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或原子荧光室、液相色谱室、[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室要求配备样品处理间和仪器室。需配备单相三线110VAC、220VAC及三相五线380VAC电源。配备样品处理间必须有洗涤池、实验台、药品柜、通风柜等。仪器室必须配备有稳固的色谱仪器台,仪器台应离墙距离至少600mm以上,以便于仪器的检修。应注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或原子荧光室、液相色谱、[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三个仪器室不易放在同一个房间。[/b][/align][align=left][b][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或原子荧光仪器室室温要求在15~30℃,湿度不大于80%RH。一般设有三种气路管线:笑气、乙炔气、压缩空气。气路由气瓶贮藏间进入室内,室内总管线通过稳压阀分向每一台色谱仪,在连接每一台色谱仪前加针型阀,助燃气可用空气压缩泵。[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用可燃气体,燃烧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仪器的上方要有局部排气罩装置。[/b][/align][align=left][b]液相色谱室室温要求10~30℃,相对湿度不低于85%RH。液相色谱有有机气体,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在仪器的上方要有局部排风罩装置。[/b][/align][align=left][b][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室室温要求室温15~27℃,湿度不大于75%。一般设有四种气路管线:氮气、氢气、氦气、压缩空气,气路由气瓶贮藏间进入室内,气路上要加过滤器,进入室内后总管线通过稳压阀分向每一台色谱仪,在连接每一台色谱仪前加针型阀。助燃气可用空气压缩泵,氢气可用氢气发生器。TCD检测器的尾气要用管线连接到室外。色谱室有氢气和燃烧放出的二氧化碳,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b][/align][align=left][b]  固体样品加工制样室需配备具有降噪功能的专用样品加工仪器处理间,有操作台、干燥箱台架、洗涤池间等,样品加工上方要有局部除尘排气装置和清扫用的空压机。[/b][/align][align=left][b]  总之,实验室的功能不同,要求的设施和环境配置也不同。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质量、分析人员的身体健康、以及工作效率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建立良好的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是保证获得准确测试结果的重要前提,严格按照标准管控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将大大降低实验测试数据误差,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公正性。[/b][/align]

  • 电气检测实验室危险源控制设施定期评审报告

    各位老师: 有没有实验室控制设施定期评审报告的模板。 实验室识别了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制定了控制设施以降低风险。实验室未提供危险源控制设施定期评审报告,请问大家有没有相应的模板可供参考一下,谢谢各位。

  • LWS1000智能风速控制器(稳定风速分路控制风速)

    LWS1000智能风速控制器(稳定风速分路控制风速)

    [b][font=宋体]关键词:[/font][/b][font=宋体]智能、风速补偿、控制器、温湿度、测量、大气压、自动读取、输出、触摸屏。[/font][b][font=宋体]概述:[/font][/b][font=宋体]LWS1000[/font][font=宋体]智能风速控制器,内置采集外部标准风速、温湿度、大气压、测量与控制外部风机功能,同时支持不同测试以及不同标准,实现风速的自动控制以及风速补偿算法的自动计算,2种单位自由切换,控制与显示一体,自动完成风速输出及测量并显示在液晶屏上,便于用户读取数据。触摸屏操作界面简洁大方,方便简捷。[/font][b][font=宋体]技术参数:[/font][/b][font=宋体]1) [/font][font=宋体]性能:自动采集和自动控制风速,按标准进行计算和修正[/font][font=宋体]2) [/font][font=宋体]风速单位:m/s,Pa[/font][font=宋体]3) [/font][font=宋体]小数点位数:6 位[/font][font=宋体]4) [/font][font=宋体]补偿温度范围:15 ~ 45 °C (59 ~ 113 °F)[/font][font=宋体]5) [/font][font=宋体]工作温度范围:0 ~ 50°C (32 ~ 122 °F)[/font][font=宋体]6) [/font][font=宋体]供电接口:AC220V 1A 保险 2A[/font][font=宋体]7) [/font][font=宋体]重量约:10 kg[/font][font=宋体]8) [/font][font=宋体]尺寸:长*宽*高 324*350*150[/font][font=宋体]9) [/font][font=宋体]预热时间:建议5min[/font][font=宋体]10) [/font][font=宋体]通信:RS232 ,9600-8-N-1[/font][font=宋体]11) [/font][font=宋体]显示屏:7.4”电容式液晶触摸屏操作[/font][b][font=宋体]功能:[/font][/b][font=宋体](1)智能风速控制器内置采集外部标准风速、温湿度、大气压、测量与控制外部风机功能,同时支持不同测试以及不同标准。控制与显示一体,自动完成风速输出及测量并显示在液晶屏上,便于用户读取数据。[/font][font=宋体](2)2种单位自由切换。[/font][font=宋体](3)触摸屏操作[/font][font=宋体](4)通用的RS232通信模式,与上位机通信。[/font][font=宋体](5)操作界面简洁大方,便于用户操作。[/font][font=宋体]北京莱森泰克科技有限公司[img=,520,50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061408163664_8925_5627570_3.jpg!w520x507.jpg[/img][img=,520,52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061408163410_1965_5627570_3.jpg!w520x520.jpg[/img][img=,520,51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061408159199_5166_5627570_3.jpg!w520x516.jpg[/img][/font]

  • 某水质监测站实验室设施改造方案

    (一)通风系统一、工程概况: 大楼共5层,实验室设于3、4、5楼。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国家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对使用多年的通风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实验室内通风柜的布置和数量规格见附件1(实验室设施改造平面图)及附表1(通风柜规格一览表)。二、总体要求:1、根据实验室通风量的要求将通风系统切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应充分考虑实验室功能区域的要求以及实验室实际空间情况,根据现场情况,拟将实验室排风工程分为11个子系统,子系统分别编号为S1、S2、S3、S4、S5、S6、S7、S8、S9、S10、S11。排风系统考虑防止雨水倒灌,每个子系统具体情况见附表2(通风子系统一览表)。通风系统切分的方案可变动,但必须更优化方可。2、根据每个实验室的通风要求和实验要求,充分考虑美观、实用、降噪、防震等要求,设计实验室通风系统。整体改造不得影响实验室检测要求。3、施工过程应采取防震、防尘措施,避免实验室检测器材受到污染。实验室内严禁吸烟。4、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工期问题,总体上现场工期应控制在十五天以内,以免影响检测工作。三、设计依据: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简明通风设计手册》(3)《暖卫、通风、空调技术手册》(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5)《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BJ 16-20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通风柜标准》(7)水质监测站提供资料。*四、设计参数:1. 实验室的通风换气次数取每小时8-20次。2. 支管内风速取6-12m/s,干管内风速取8-14m/s。3、排毒柜的柜门高度为35-40cm时,柜门的表面风速为0.5m/s-0.8 m/s。系统压力划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五、通风系统设计要求:*1、风机选型:实验室通风系统风机全部采用玻璃钢风机,要求耐腐蚀、寿命长、性能稳定、维护方便、噪声低。*2、管材要求:本系统风管采用PVC管材或玻璃钢管材,风管采用矩形管材,安装时风管的上测紧靠建筑物的横梁。风管板材厚度应大于6mm。*3、噪声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应安装消音装置,屋顶通风系统的噪声须控制在65dB以下,实验室通风柜的噪声应控制在55dB以下。4、减震要求:风机采取减振措施,加装橡胶减振器,风机进风口安装减振软接头,风机底座为水泥基础,水泥基础的高度根据现场情况可做适当调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风机基础高度不小于20cm。5、安装要求:*1)风管固定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安装位置和方式应便于维修和维护。2)风机出口的风管管径只能变大,不能变小,出风口要安装杂物网,偏向上出风时须增加风雨帽,采取措施防止风倒流。3)外墙为200厚空心粘土砖,风管穿墙时需要考虑墙体渗漏处理问题。4)每台通风柜与风管连接均应考虑电动调风阀,通风柜停止运行时,电动风阀关闭,防止实验室交叉污染。6、变频系统要求:采用智能变频控制系统,根据系统中通风柜开启的数量自动跟踪、调节系统风量;通风柜等通风设备加装电动调风阀和手动风阀,用于控制设备开关和平衡系统风量。每台通风柜均能独立开启。六、通风柜要求:(全钢或玻璃钢通风柜)1、通风柜采用狭缝式通风柜,上、中、下三个部位均设排气口,长度大于2米的双柜通风柜设置活络间壁,通风柜深度85厘米,台面高度78厘米(个别根据要求调整),柜内净高大于1.5米,通风柜的上部设管道检修柜,直封至平顶。通风柜前壁下口设引水槽,避免冷凝水下滴。柜门采用平衡锤式,平衡锤系统所用的材料需考虑耐锈蚀问题。

  • 设施与环境控制程序

    1 目的为有效控制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满足检测规范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和设备正常使用,确保检测工作的正确实施,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影响检测质量区域的工作环境条件和设施的控制。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环境和设施的配置、公司内部安全工作、治安保卫及清洁卫生管理。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或指导有关部门制定设施和环境配置的技术要求。3.3 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设施和环境的配置要求、日常维持与监控。4 工作程序4.1 设施和环境要求的识别4.1.1实验室总体布局应满足CNAS-CL10: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的要求,识别潜在的对样本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如安全防护和报警、环保等提出设施和环境配置要求。4.1.2 如果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温湿度、声级和振级对检测结果和人员健康有影响,实验室应采取相应的防范和监控措施。4.1.3 关键消耗品和标准物质的储存条件应予以满足,避免材料和物质的损坏或变质。4.1.4 样品的收发、制备、检测和储存保留环境应符合规定或样品特定的要求,特殊样品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样品污染变质或对环境造成危害,详见《样品管理程序》。4.1. 5试验过程中有废气、烟雾产生的检测项目,应装有通风排气系统,或配有试验通风柜并在柜内操作,以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健康不受影响或损害;废水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到下水道,以减少对环境污染,见《废弃物处置程序》。4.2 环境条件的监控和记录4.2.1 检测人员应在技术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测,检测开始前,应先检查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当环境条件达到后,方可开始进行检测。4.2.2 将观察和记录环境条件,并记录到《环境监测记录表》中。4.2.3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注意环境条件的变化,发现影响检测质量的环境因素时应即使进行调节;若调节后仍无法解决,应通知主管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短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停止检测并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报告。4.2.4当环境条件可能使检测结果无效时,检测人员应停止检测并向主管汇报。4.2.5 质量监督员应不定期对环境和设施是否满足要求进行监督检查。4.3 工作安全4.3.1本公司根据《安全和内务管理程序》,对人员定期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并保证提供安全所

  • 【原创大赛】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条件的控制

    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条件的控制实验的环境条件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因此,实验室应对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进行管理和控制。1 设施与环境条件要求的确定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根据检验标准、仪器设备说明书、样品要求、人机工程和周围环境情况识别所需要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实验室设施需有利于检验工作的正确实施。实验室环境条件,不会使检验结果无效,或对检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实验室主任根据检验流程、实际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合理布局设施设备,以保证检验工作的有序进行,实验室主任制定环境设施的配置、改造或维修报告,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其环境条件的效果进行鉴定,并予以记录审核,实验室主任批准后予以实施。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配置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保证动力电和照明用电的供给;二是,配备空调、暖气保证温湿度的控制;三是,产生有害气体作业场所安装通风排气系统;四是,实验室有与检验范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洗眼器、灭火器、应急药箱等安全防护装备及设施;安全员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对上述装备和设施功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五是,在实验室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检验时,需保证检验区域的环境符合检验要求,同时此区域应单独隔离、标识等。2 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和管理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检验场所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识别和管理,检验场所需合理分配空间,并施加明确的标识。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对环境设施有特殊要求的检验场所制定管理办法,形成制度。各检验场所配置温湿度表等监控设施,检验员及时监测、控制和记录标准规范、方法或作业文件中明确要求的环境条件,填写[url=%E8%B4%A8%E9%87%8F%E8%AE%B0%E5%BD%95\\16%E8%AE%BE%E6%96%BD%E4%B8%8E%E7%8E%AF%E5%A2%83%E6%9D%A1%E4%BB%B6%E6%8E%A7%E5%88%B6%E5%92%8C%E7%BB%B4%E6%8A%A4%E7%A8%8B%E5%BA%8F\\01%E6%A3%80%E6%B5%8B%E7%8E%AF%E5%A2%83%E7%9B%91%E6%8E%A7%E8%AE%B0%E5%BD%95%E8%A1%A8.doc]检验环境监控记录[/url]。实验室技术负责人组织监督员定期检查设施和环境的控制、监测和记录情况。发现不符合,按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执行。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验结果时,检验人员立即停止工作,报告不符合,对已检验的数据要标明无效,并采取措施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待环境条件恢复正常后再继续进行工作。3 检验区域安全管理仪器设备长期不用时需切断电源,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工作;检验区域需备有消防设备,放置在固定场所,并保持有效,有关人员应熟悉使用方法。对进入控制区域的人员严格限制。检验区与办公区要保持有良好的隔离,并加贴“实验受控区”或等同标识,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检验区域;非实验室人员进入检验区域时,必须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并在本实验室工作人员陪同下进入;实验室任何人员不得将未经批准的非本单位人员带入实验室参观。4 相邻区域不利影响的隔离检验场所相邻区域内的工作对检验有不利的影响时,需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予以消除,使之环境条件符合要求;当隔离措施不足以消除不利影响时,应停止检验,待不利影响消除后检验。

  • 仪器设备的处置应符合认可准则中《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的要求

    仪器设备的处置应符合认可准则中《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的要求

    在我们进行咨询的检测公司和检测中心中,我们发现有的检测公司和检测中心的仪器设备的处置不符合认可准则中《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的要求。在一些单位的液相和气相所使用的气瓶放置在仪器的旁边或同一间房间,严重的不符合认可准则中《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的要求。 像这种情况,应将气瓶放置在另外的房间或放置在检测房间的外面,最好是配置一个气体瓶处置柜,将气体瓶放置在处置柜中,处置柜应由通风装置和报警装置等保证安全的装置。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111158_304190_1749512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111158_304189_1749512_3.jpg

  • 实验室如何实施、监控并定期评审控制设施的措施

    [b]6.3.4 实验室应实施、监控并定期评审控制设施的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a) 进入和使用影响实验室活动的区域;b) 预防对实验室活动的污染、干扰或不利影响;c) 有效隔离不相容的实验室活动区域。解读:[/b]该条款是对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控制措施的要求,对于控制措施实验室不仅要实施、监控,还应定期评审措施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控制措施的问题,以及根据控制要求和控制设备、控制手段等的变化进行调整。该条款针对3种较为通用的情况提出了要求,但实验室应对自身的需求进行识别,针对自身实验室活动的需要确定除了这3种外是否还有其他情况需要采取控制措施。a)实验室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确定需要控制的范围,采取适当但有效的措施。同时还应注意保护客户和实验室的机密及所有权,保护进入和/或使用相关区域的人员的人身安全等。b)实验室应识别可能影响实验室活动的情况,如污染、干扰或其他不利影响,提前采取措施予以预防,如隔离、屏蔽等。有些措施应在实验室建筑设计和布局时就应考虑。c)对于不相容的实验室活动区域,应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隔离。例如洁净区与污染区、样品处理区域与精密仪器分析工作区域等。

  • 环境控制设施评价

    [font=&]各位老师,CL01 准则 条款6.3.4 实验室应实施、监控并定期评审控制设施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font][font=&]a) 进入和使用影响实验室活动区域的控制;[/font][font=&]b) 预防对实验室活动的污染、干扰或不利影响;[/font][font=&]c) 有效隔离不相容的实验室活动的区域。[/font][font=&]其中“b) 预防对实验室活动的污染、干扰或不利影响;”污染包含哪些?干扰包含哪些?不利影响包含哪些,要对这些进行评价。有没有环境设施表的评价模板?如何进行评价?谢谢大家[/font]

  • 环境控制设施的措施如何做评审?

    在新准则CNAS-CL01:2018第6.3.4条规定“实验室应实施、监控并[color=#ff0000]定期评审[/color]控制设施的措施,...”这里面如何评审控制设施?需要什么样的记录来支撑?

  • 关于痕量金属元素分析范畴及设施环境条件控制的问题

    CNAS CL01-A002:202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 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6.3 设施和环境条件 6.3.1 实验室应合理分区,避免交叉污染和相互干扰,并配置必要的防护设施。从事痕量分析的实验室应验证检测设施及环境不影响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注 1:例如痕量金属元素分析需要关注环境中存在的灰尘、烟气或酸雾,应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交叉污染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实验室涉及EN71-3和GB 6675.4 玩具中可迁移元素的测试项目,是否属于痕量分析的范畴?如果是,关注环境中存在的灰尘、烟气或酸雾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检测和控制?

  • 讲解洁净室的压差控制及正压保持方法

    随着现代工业高速发展,其产品技术含量更为复杂,为适应愈来愈多的行业依赖于洁净无尘室内生产和装配自己的产品,保证设备的质量稳定和高使用寿命。于是现代洁净室被不断运用于我们各行各业。如何保证现代洁净室内洁净度等级始终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现代洁净室技术将洁净室设计建造、洁净室测试与检测、洁净室运行三大范畴介绍,了解洁净室内正压压差控制机理,保证洁净室高效节能运行,是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对洁净室环境迫切要求。 洁净室首先由建筑设计院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根据所属行业产品的环境要求特性配套相应洁净度等级去作好设计工作。这是属于洁净室设计建造的前提工作,同时也是基础性工作。  (一)洁净室压差的建立  洁净室的测试和检测是建设施工单位依据设计单位设计施工图纸,在所有通风和空调设计安装到位后,对一些项目进行的分项分别测试和测定,主要有风量调试和压差调试,洁净度测试,洁净室室内温、湿度的测定。  (1)风量调试:根据设计施工图纸设计计算的送、回管路;设计风量的大小,确定各管路送回风阀门的开启状态,以及各支路风量大小来测试。本文不在赘述。  (2)洁净度测试:分为空态条件下测试、静态条件下测试、动态条件下测试,分别测试洁净室内粉尘的含量。  空态条件下测试是指系统(洁净室)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但工艺设备、生产人员还未进入情况下测试的。  静态条件下测试是指系统(洁净室)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经安装完成但未运行,室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测试的。  动态条件下测试是指系统(洁净室)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生产人员都已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测试的。  建设施工单位由分别根据以上的测试结果,对在不同的生产环境条件下对粉尘含量浓度测试,以达到建设设计者和建设单位所要求的洁净度等级,保证这个粉尘浓度始终低于这个数值,合格交付建设单位使用。  (3)压差调试:为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洁净室而使室内洁净度增高,要求室内压力保持高于外部压力也就是说在洁净室内要求不同洁净度房间必须保持一定压力梯度,这样可在室内维持一定的压差下有效避免洁净室被邻室污染或污染邻室。压差调试的过程为保证洁净室换气次数及设备排风和除尘效果,尽量不改变送风量及设备排风机和除尘风机的风量。主要通过调节回风量和系统排风量进行压差调整。《洁净室设计规范》明确说明洁净室室内压力保持高于外部压力,则称为正压洁净室,反之称为负压洁净室。正压与负压是相对而言,一个洁净室对大气而言是正压洁净室,但对另外一个房间而言可能是负压洁净室。并规定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以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不小于5Pa,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不小于10Pa.  人净区内各功能房间应顺人净路线为:非洁净走廊、换鞋、一次更衣室、二次更衣室、缓冲间、洁净内走廊。  洁净室内走廊与非洁净区至少维持30Pa正压压差。  这种压差建立基本原理是送风量大于回风量、排风量、渗漏风量来维持正压。通过洁净室的送入风量与排风量+压差风量(余风量)之间达到平衡便建立压差。  对全新风空气系统:新风量=排风量+压差风量  对循环空气系统:新风量+回风量=回风量+排风量+压差风量  归根到底洁净室压差,即新风量=排风量+压差风量,它们之间平衡关系建立。  总之,设计、施工和调试是保证净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三个重要环节,通过调试我们可以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有所了解,从而可以完善设计方案,规范施工操作,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调试工作是保证洁净室室内压差和洁净度是否达标的重要和必要环节。系统正常运行则属于正常的使用生产环节。  (二)洁净室压差波动干扰因素及控制方法:  室外风压、风速的变化等引起洁净室对室外保持压差的变化  沿海城市与风速较大的城市须进行迎面风速压力复核计算,调整压差值。  空调系统在随时间的运行,系统的阻力会发生一些变化,主要是由于过滤器阻力的变化,引起送风量的变化,影响到洁净室压差的建立,因为空调系统运行到一定时期后系统的阻力变化止一定的数值时,系统阻力增大,影响到总送风量减小,实际送风量小于设定送风量,无法保证原有的室内压差的建立。同时由于洁净室内人员流动,洁净室内门窗频繁开、启,洁净室内原有密封性能降低,严重漏风最后都影响到洁净室内原有压差的建立。针对以上的问题。为保证洁净室室内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差,须采取一定措施来维持室内正压。  (1)在回风口装空气阻尼层;  (2)排风管装电动密闭阀中效过滤器;  (3)余压阀,一般设在洁净室下风侧墙壁,采取此种措施时要求室内须有足够的剩余风量;  (4)调节回风阀或排风阀;  (5)调节新风阀;  (6)风机、风阀联锁控制;  (7)定期更换一些必要的过滤器。

  • 如何定期评审控制设施的措施

    [font=&]CNAS-CL01:2018 [/font]6.3.4实验室应实施、监控[color=#ff6666]并定期评审控制设施的措施[/color],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a) 进入和使用影响实验室活动区域的控制;b)预防对实验室活动的污染、干扰或不利影响;c)有效隔离不相容的实验室活动区域; [color=#ff6666]请教大家是如定期评审控制设施的措施的呢?[/color]

  • 风速传感器在气象监测领域的应用及解决方案

    风速传感器在气象监测领域的应用及解决方案

    [color=#333333]面对大自然,人们的探索总处于不断创新的阶段,对于自然灾害人们可以提起知晓,并预防,为了更好的防止大风天气所造成的破坏人们就根据风力的变化与风速的大小的直接的关系,针对不同的风力对于一些自然事物的影响设计了[/color]风速传感器[color=#333333],风速传感器是可连续监测上述地点的风速、风量(风量=风速x横截面积)大小,能够对所处巷道的风速风量进行实时显示,是需要检测物体通风安全参数测量的重要仪表。其传感器组件由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color]传感器[color=#333333]支架组成。主要适用于港口、码头的环境监测和控制、气象站和环境保护的监测和控制、工程机械作业过程的监测和控制、高空作业过程的监测和控制、其它与风速风向安全相关的工业过程的监测和控制等领域。[/color][color=#333333][img=,482,31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2/201712151704_3136_3332482_3.jpg!w482x311.jpg[/img][/color][color=#333333][b]风速传感器在气象上的应用[/b]在气象领域,通常需要对许多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如风速与气象的变化,当然还有风向的变化,对于风向的测量工作,现在基本是使用风向仪或者风向传感器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自动气象站通过安装不同的传感器,可对大气温度,环境湿度,露点温度,大气压力,平均风速风向,瞬时风速风向,紫外照射,降水量,土壤温度,风力等级监测等多种常规气象要素。自动气象站通过不同的传感器采集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数据采集完成后通过网络统一传输到气象探究学习服务器上,再经气象采集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观测的实时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通过专业气象软件传出,并在气象站主机上自观显示各项气象要素值.不同自动气象站点所观测的气象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上传到学校网站上、供师生实时查寻,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color][color=#333333][img=,331,28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2/201712151705_3163_3332482_3.jpg!w331x281.jpg[/img][/color][color=#333333]地面风向变化的测量:在沙漠、高原地区的风沙治理工作中,通常人们需要注意气流流动的速度与风向的变化,这样可以掌握到更多的气象数据,一边制定更完善的治理方案,所以在整个过程中用到风向传感器这种气象设备。海洋风暴预警:可以说海洋气象预警系统是风向传感器在气象领域重要应用之一,它为海洋气象预警系统提供的风向变化数据,是预测台风覆盖范围以及“运行”轨迹的重要参数之一。综上所诉工釆网小编向大家推荐—法国LCJ Capteurs超声波风速传感器 - CV7-OEM[/color][color=#333333][img=,294,30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2/201712151705_5896_3332482_3.jpg!w294x302.jpg[/img][/color][color=#333333]传统的风速计有旋转的机械部分然而这些移动的部分容易使得传感器损坏,超声波传感器的设计在于避免任何的机械部分, 确保更可靠的操作。 超声波传感器有着长期的稳定性而不需要维护。其中声音在交叉口由流动的物体传输。电子声学传感器(1)用超声波信号(2)在他们之间通信,沿着正交轴, 由风速(3)引起声波传输时间不同。 CV7 传感器则是在他们之间通信传输 4 种不同的测试,测试得到的食量头部风用于计算,结合测量计算出风速和根据基轴计算出风向。这个方法给出了 0.15m/S的风速灵敏度,卓越的线性度,可达到 40m/S,其中温度测量是用于校准,由于传感器的设计减小倾角的影响(4)(传感器倾角的影响能被部分校正是由于传感器空间的形状) 所以整个风速传感器不仅具有很好的耐恶劣环境的适应性还具有精度高、信号无限放大、电压范围宽、稳定可靠等优点可广泛用于气象、海洋、环境、机场、港口、实验室、工农业及交通等领域。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仪器仪表应用_传感器应用_智能硬件产品 - 工采资讯[/color]

  • 化学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及实施

    [color=#ffffff]导[/color][b][color=#ffffff]读[/color]公信力是检验检测机构的生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技术是公信力的有力保障。本文作者为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刘崇华研究员[/b]化学检测实验室作为产品检测服务机构,其检测结果作用越来越大,检测结果质量不仅是实验室始终关注的重点,也是结果使用方(利益相关方)最关心的因素。作为出具检验报告的质检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ISO/IEC 17025:2017国际标准(CNAS 认可准则(CNAS-CL01:2018))7.7 条款确保结果有效性对实验室质量控制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和有效,实验室质量控制对质检机构至关重要。  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是指为将分析测试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可分为: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大类。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主要技术方法有:采用标准物质进行核查、实验室内部比对、留样再测、加标回收、空白实验、平行样分析、校准曲线的核查、仪器设备的标定以及使用质量控制图等。新版本ISO/IEC 17025标准还增加了使用其他已经校准能够提供可溯源结果的仪器和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审查报告的结果、盲样测试等方式。它是实验室分析人员对测试过程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也称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主要技术方法有:参加能力验证、测量审核以及其他实验室间的比对等等方式。它是发现和消除一些实验室内部不易核对的误差,特别是存在的系统误差的重要措施。一般由熟练掌握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程序的实验室或专业机构承担。  [color=#0070c0]1 室内质量控制技术[/color]  1.1 采用标准物质监控  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实验室可以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和(或)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结果核查,以判断标准物质的检验结果与证书上的给出值是否符合,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通常的做法是实验室直接用合适的标准物质作为监控样品,定期或不定期将标准物质以比对样或密码样的形式,与样品检测相同的流程和方法同时进行,检测室完成后上报检测结果给相关质量控制人员。也可由检测人员自行安排在样品检测时同时插入标准物质,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用标准样品定量分析的结果与已知的含量相比较来评价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此时标准样品的已知含量可作为真值,标准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是测量值,由此计算出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可用来评价该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如结果差异过大,应由检测室查找原因,进行复测。若复测结果仍不合格,对检测过程进行检查,查到原因后立即进行纠正,必要时同批样品复测。  这种方法可靠性高,但成本高,一般用于:刚实施的新标准、新方法、新检测项目、设备的校准和核查等。当然,对于日常检测标准方法和项目,如有必要,均可采用这种方法。  1.2 实验室内部比对  实验室内部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在同一实验室内部,由两个或多个人员(也可方法、设备)对相同或类似的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根据验条件的不同,一般有人员比对、方法比对、设备比对等几种方式。  这些比对的一般做法是除了需要比对的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尽量完全相同(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的试验,通过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价该比对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如:人员比对,需要采用相同的试验方法或程序,采用相同的检测设备和设施,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仅由不同的检测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的试验,通过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价人员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实验室内部比对方式多样,操作灵活。不同的比对可适于不同的目的,通过多方面的比对可全面考察实验室内部质量状况,根据比对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1.3 留样再测  留样再测指仅考虑试验时间先后的不同,用以考核上次测试结果与本次测试结果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评价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事实上,留样再测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实验室内部比对,即不同时间的比对。  留样再测以密码样或复测样的方式不定期安排进行。试验结束后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原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准确性。若两次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室应采用有效的方式查找原因,并对与同批检测的样品进行复测。  留样再测作为内部质量控制手段,主要适用于:有一定水平检测数据的样品或阳性样品、待检测项目相对比较稳定的样品以及当需要对留存样品特性的监控、检测结果的再现性验证等。  1.4 加标回收  由于不是任何样品都能找到标准样品来评价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找不到相应的标准样品时,可用测定回收率的方法来评价度。  加标回收法,即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通过测定其回收率以确定测定方法准确度,反映出本次检测过程的总体质量水平。加标回收是化学分析实验室一个重要的经常使用的质控手段。  具体的做法是:  将被测样品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已知量的欲测组分,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这两份样品,按下式计算回收率:[align=center][img]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9235e0b1-e795-4a3d-bafe-f8f68327f14f.jpg[/img][/align]  通常情况下,回收率越接近100%,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就越高,因此可以用回收率的大小来评价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加标回收质量监控的适用范围:各类化学分析中,如各类产品和材料中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项目检测结果控制、化学检测方法准确度、可靠性的验证、化学检测样品前处理或仪器测定的有效性等。  [color=#0070c0]2 室外质量控制技术[/color]  2.1 参加能力验证  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确定的准则来评价参加者能力的活动”。对于实验室而言,参加能力验证活动,是衡量与其他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识别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也是实验室最有效的外部质量控制方法。  由于能力验证通常由相关检测行业权威专业机构(即能力验证提供者)组织,其评价结果可靠性较高,参加实验室较多。对于化学检测能力验证,通常的做法是,组织机构将性能良好、均匀、稳定的样品分发给所有参加实验室,各实验室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或统一方法对样品进行测定,并把测定结果反馈给组织机构,由组织机构负责对这些测定结果进行统计评价,然后将结果和报告通知给各实验室。实验室通过参加能力验证计划,不仅可检查各实验室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及时发现、识别检测差异和问题,从而有效地改善检测质量,促进实验室能力的提高。  2.2 参加测量审核  由于能力验证涉及的实验室较多,持续的时间较长,因此,可参加能力验证相对较少,而测量审核是对能力验证的补充,即:实验室对被测物品( 材料或制品) 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的活动。该方式也用于对实验室的现场评审活动中,可以认为测量审核是一种特殊的,即只有1个参加者的能力验证。相对来说,测量审核更为灵活,快速。  通常测量审核由权威检测实验室组织,由其将样品分发到测量审核申请实验室,回收其测量结果,依据参考值和允许误差对参加实验室结果进行评价,该参考值既可是有证标准物质证书值,也可是能力验证样品指定值、或者是参考实验室的测定值等。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必须在切实施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  [color=#0070c0]3 质量控制方案的设计及实施[/color]  3.1 方案设计的主要原则  [i](1) 可靠性原则[/i]  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案以保证质量控制结果的可靠性是进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如果方案设计不合理,导致产生错误的质量控制结果,这对检测十分不利。举个简单的例子,采用加标回收试验时,由于添加水平与加标样品含量水平差异很大,可能会得到回收率异常的结果,而这种异常不一定说明该检测方法存在问题。因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必须掌握各类质量控制技术方法的特点,把握各自的规律,必须在满足其使用范围,符合其限定的条件下使用,以获得可靠的质量控制结果。  此外,由于质量控制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需要对质量控制的过程、质量检测点、检测技术人员、检测相关人员、测试方法、测试样品、测试类型和数量、评价方法和指标等个方面进行决策,这些决策完成后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方案设计的可靠性。  [i](2) 灵活性原则[/i]  由于质量控制方法很多,每种质量控制方法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操作形式,只有不断符合要求的改进。也没有所谓的先进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标准规程、标准体系,每一种质量控制方法都只有一些原则的方法和其特殊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等,即使世界一流的大检测公司适合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方法未必适合自己实验室。方案的设计既要广泛参考或应用各种各样的质量控制方法,遵循一定的质量控制理念和原则,又必须根据当前的主要目的,结合考虑到实验室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  质量控制过程本身是永不间断地改进过程,在每一活动中,必须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无论是检测环节,还是后勤供应保障环节,亦或是领导管理、决策执行、人事更迭、交流培训等相关方面。  此外,在整个质量控制过程中,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计质量控制方案时,必须重点考虑人员这一因素,对人的管理必须基于服务基础上。质量控制需要的不是强制达标,而是柔性地、系统地、顺畅地达到质量最高境界。 [i] (3) 关键性原则[/i]  关键性原则是进行质量控制方案设计的重要原则。一个检测实验室,进行的检测项目繁多,每一检测项目的检测过程一般包括它是从检测原材料投入到检测数据出具整个检测过程等多个检测步骤,涉及诸多影响质量的要素。  具体来说,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主要来自检测人员(对标准/规程的了解深度,操作的熟练水平,是否经过培训等等)、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状态、是否定期校准等)、检测材料(试剂材料的质量情况)、方检测法(标准/规程的采用、作业指导书的制定、方法的确认等)和检验环境(检测场所、能源、照明、采暖、通风等)等五个方面。这些因素,每一要素都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但具体到每一要素,不同检测项目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质量控制方案的设计必须全面考虑各要素的影响,然而,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不可能是向产品检验那样对每个产品进行全过程检验,只能是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检测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督和控制,也即以检测全过程为对象,以对检测结果质量的影响有关因素和质量行为的控制和管理为核心,通过建立有效的关键管理点,制定严格的检测监督、检验和评价制度以及信息反馈制度,进而形成强化的质量保证体系,使整个检测过程中的检测质量处在严格的控制状态。  建立有效的关键管理点是搞好质量管理的关键。关键管理点所管理的特性或对象应尽可能用数据表示。如一个检测试验关键管理点,可以是某类商品的关键质量特性,例如钢板的硬度、拉力强度、屈服强度等,也可以是材料中的某种元素的含量,某类主成份定性 也可以是一批检测任务的关键要素,如检测用的试剂、环境变量或仪器技术参数、检定校准不确定度等 化学试验关键管理点如试验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等。  [i]一般来说,在化学检测中,以下情况都应建立检测关键点:[/i]  ① 仪器的检测性能,包括:检测灵敏度、精密度、计量不确定度以及对它们有直接影响的零部件的关键质量特性等。  ② 试验方法本身有特殊要求,或对下一操作步骤有影响的质量特性,以及影响这些特性的支配性操作要素。  ③ 检测人员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等。  ④ 检测过程使用的的标准物质和试剂等。  ⑤ 检测质量不稳定,出现不满意结果多的质量特性或其支配性要素。  ⑥ 实验室客户反馈来的,或内部审核及外部审核不合格的质量项目等。  ⑦ 容易出现干扰的情况。  ⑧ 某些关键的样品制备、样品处理步骤和操作等。 [i] (4) 经济性原则[/i]  过于追求效益的实验室不利于质量控制,但是,质量控制也必须考虑成本。质量控制的成本和效益两者必须达到一种平衡。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认为:质量应当是“最经济的水平”与“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完美统一。因此,在设计质量控制方案时,既要考虑质量控制的成本,更要考虑其效益。离开效益和质量成本谈质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3.2 主要步骤  [i](1) 确定目的[/i]  所有质量控制的目的都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但是由于不同的质量控制方法具体的作用有很大差异。实验室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检测实验室的情况变化,明确每项质量控制措施的目的。  [i](2) 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i]  综上所述,检测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归纳如表1所列:[align=center]  表1 检测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方法[/align][align=center][img]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wycimg/f9208d0d-5e40-48e4-925f-eb8f8e9e9893.jpg[/img][/align]  实验室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应定期对所实施的控制方法进行有效性评审,并研究改进措施,使其不断完善形成一个适合实验室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案,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i](3) 制定方案[/i]  按实现的频率来考虑,质量控制包括日常质量控制和定期质量控制。对于日常质量控制,一般依据作业指导书或具体的专业检测标准规定来进行,无须针对每次质量控制操作制定方案 而对于定期质量控制,实验室一般需要提前做好质量控制的年度计划,年度计划的制定应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如:根据新开展项目、新上岗人员、重要的设备、客户的投诉和反馈等关键点来选择确定。年度计划中规定的每一项质量控制应制定相应的具体的质量控制实施方案,每一质量控制方案设计应重点考虑方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即“为什么要做”和“怎么做”两个问题,具体来说,一般应考虑选取什么样品、检测什么项目、采用什么检测标准方法、检测仪器、安排谁来做、什么时间做、结果采用什么方法来评价、谁来负责组织实施、质量控制结果处理以及其他注意的事项等。通常可以设计一些表格来填写上述内容,不同的质量控制方法重点关注的内容有一定差异,但都是围绕其目的,依据方法特点来确定。 [i] (4) 执行操作[/i]  这个阶段是实施计划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控制方案和相关标准进行抽样、制样、测试、提交结果等。作为组织者应提前与实施相关人员做好沟通和准备。作为实施者,在执行操作请应首先仔细阅读掌握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确定的要求来进行,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i] (5) 检查评价[/i]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结果如何,是否发现什么问题,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  在质量控制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不符合情况,实验室应该及时启动不符合工作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杜绝类似不合格项的再次发生。如是共性问题,在整改完成后,应重视事后的人员培训及宣贯,做到举一反三,可将其列入日常监督计划,在实施一定期限内,如未发生类似不合格项,则可视为此次纠正行之有效。  [i](6) 质量改进[/i]  质量改进就是根据检查评价的结果采取措施、巩固成绩、吸取教训、以利再干。这是总结处理阶段。  实验室应该对质量控制实施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一般至少每年1次对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定期评审,并依据反馈的信息对检测能力的水平做出评估,进而对技术能力控制的有效性及改进的可能性和措施做出决定。  参 考 文 献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编著. 质检机构管理知识.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12.   ISO/IEC17025: 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   李春萍. 理化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控制和管理.检验检疫科学,2008,2(18).   刘崇华,董夫银, 等. 化学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3

  • 理化实验室环境控制要求

    [font=微软雅黑][size=16px]理化实验室[url=http://www.anytesting.com/search/q-%E7%8E%AF%E5%A2%83.html]环境[/url]控制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1、所从事的检测和抽样所遵循的标准要求;[/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2、所用仪器设备要求的环境条件或设施;[/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3、样品对环境条件的要求;[/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4、对检测人员的健康安全需求。[/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此外,设施和环境条件还应考虑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有关健康、安全和环保的设施要求。[/size][/font][b][font=微软雅黑][size=16px]一、标准与规范的要求[/size][/font][/b][font=微软雅黑][size=16px]理化检验实验室环境条件要求没有统一的指标规定,应该根据开展测试项目的要求而定。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示例(应按最新标准规范执行):[/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GB/T 27025-2008/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S -CL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2010] 49 号)、《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管理办法》(国食药监许[2010]82号)、GB/T 27404- 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HJ/T 155-2004《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规范导则》、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3690- -200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等。[/size][/font][b][font=微软雅黑][size=16px]二、检验环境与设施的要求[/size][/font][/b][font=微软雅黑][size=16px]1.化学实验及样品前处理室[/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实验室必须有排风设施,独立通风柜,有机、无机前处理分开;墙、地板、实验台、试剂柜等要绝缘、耐热、耐酸碱和耐有机溶剂腐蚀;地面应有地漏,防倒流。设置中央实验台的实验室应设供实验台用的上下水装置、电源插头。[/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2.大型仪器室[/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符合要求,需要防静电地板,温度控制在15°C~25C,湿度60%~70%。互相有干扰的仪器设备不要放在同一室,检测无机物质的仪器要有排气斗,检测有机物质的仪器有可调排风罩。[/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3.天平室[/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天平室应有双层玻璃和窗帘,有恒温、恒湿系统,天平台必须防振,天平台放置必须离开墙壁lcm,可购置防振型天平台或砖砌大理石台面天平台。[/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4.小型仪器室[/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小型仪器室应有足够的电源插座,最好安装稳压装置,配备洗手池。[/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5.碘缺乏病(IDD) 实验室.[/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为防止交叉污染,有独立的实验室,设置独立的消化柜。[/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6.电烤室[/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应有足够的电功率,最好用防火材料做隔断。[/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7.洗涤室[/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要有专门清洗玻璃器皿区域,有机分析用的器皿与无机分析用的器皿分开,用于检测有毒物品的器皿要专用。[/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8.实验用水制备室[/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要有防尘设施,工作台面应坚固、耐热,配设有能满足制水设备功率要求的电源线路。供水水龙头应有隔渣网。[/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9.暗房[/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用于荧光物质、霉菌毒素及避光物质的检测,既要避光又要通风,最好安装通风柜。[/size][/font][b][font=微软雅黑][size=16px]三、 人体健康要求[/size][/font][/b][font=微软雅黑][size=16px]制定并实施有关实验室安全和保证人员健康的程序,应有与检测范围相适应并便于使用的安全防护装备及设施,如个人防护装备、烟雾报警器、毒气报警器、洗眼及紧急喷淋装置、灭火器等,定期检查其功能的有效性。[/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一)环境条件对人员的影响[/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实验室劳动环境的气象条件称为微小气候,它是指实验室局部的气温、湿度、气流速度以及工作现场中的设备、被检测/校准物品的热辐射。环境条件构成的微小气候,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作业能力和舒适感觉。不良的环境不仅增加员工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影响员工的健康。人体感觉舒适与否主要决定于气温、湿度和风速。此外,人的体质、年龄、性别、衣着等均对舒适程度有重要影响。一般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21°C土3C,湿度为40%~ 60%,实验室内最佳空气流动速度是0.3m/s。[/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1.气温[/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为空气的冷热程度。气温通常用三种标度表示,即摄氏温度(°C)、 华氏温度(F)、热力学温度(K)。我国采用摄氏温度。[/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2.湿度[/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湿度为空气的干湿程度。每立方米空气内所含的水汽克数(即水汽密度)为绝对湿度,由于直接测定水汽密度有--定困难,通常把空气里所含水汽的压强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在水与水汽共存的条件下,当空气中的水汽与水之间的转换达到动态平衡时,空气中的水汽达到了饱和,该饱和水汽的压强称为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被定义为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空气的绝对湿度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实验室环境的湿度常用相对湿度表示。高气湿主要是由于水分蒸发与释放所致。[/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3.气流速度[/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为空气流动的速度。普通办公室内最佳空气流速是0. 3m/s。[/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4.热辐射[/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为物体发射电磁能,并被其他物体吸收转变为热的热量交换过程。实验室环境中的高[/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温炉、开放的火焰、熔化的被检测/校准物品、被加热了的材料均能产生热辐射。[/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二)实验室的噪声[/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实验室的噪声有室外噪声源和室内噪声源。实验室外噪声包括交通干线上的车辆噪声,机器、锻锤、锅炉房等工业噪声。室内噪声源包括真空泵、压缩机、空调机、排风机等机械噪声,气流噪声及某些测量设备引起的电器噪声。噪声给实验人员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实验室噪声的常用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1)室外噪声源通常在实验室选址及房屋设计的时候考虑。[/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2)室内噪声源控制:①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②将噪声设备集中放置,集中治理,以限制噪声传播;③控制管道气流速度,一般在8m/s以内,要求高的可控制在5m/s以下,以避免或削弱气流噪声的产生;④使用消声器及综合治理。[/size][/font][b][font=微软雅黑][size=16px]四、环境保护要求[/size][/font][/b][font=微软雅黑][size=16px]1.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及提高环保意识,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重视执行环保管理制度。[/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2.进一步建立健全环保组织,明确职责,发挥作用。要认真做好关于环保方面的宣传、教育、检查工作,处理有关环保工作方面的各种问题;对于新进实验室的人员,必须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3.严格控制污染源。实验室在完成检测任务的同时,必须考虑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控制、积极防治各种污染源(如废气、废液、废渣、粉尘、垃圾、放射性物质及噪声、振动、恶臭等),废物排放要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规定。[/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4.对于实验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严禁直接倒人水池或下水道;废气严禁排入室内;废渣严禁随意乱扔。对于有机废液,定期收集,统一处理。对于废酸、废碱液,需经中和后再排入下水道。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要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后,再利用通风设施排入高空。对于废渣,根据其性质,适当地深埋地下;实验产生的粉尘要采用除尘装置。[/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5.对于有放射源或产生电离辐射的仪器设备,要专人负责,加强管理及保护,不得丢失,不得随意转让,不得超剂量操作;对于射线泄露较严重的仪器设备,必须设有相应的保护设备及措施,以减少对操作人员的照射,否则不能使用。凡新购入或者要做重大变更的带放射源或产生电离辐射的仪器设备都要对射线泄漏性进行严格检查,制定安全操作规程。[/size][/font]

  • CMA环境检测领域日常监督检查内容——检验检测场所和设施

    [size=18px][b][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检查依据:《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9[/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条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3[/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6[/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项,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24[/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条,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43[/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条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1[/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项;《[/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 [/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4.3[/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项[/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第4.4.2项[/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ff0000];《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ff0000]十一[/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ff0000]条[/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color][/font][/b][/size][font=仿宋_GB2312][size=18px][color=#000000]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具有固定的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要求,工作场所性质包括:自由产权、上级配置、出资方调配或租赁。检验检测机构应将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场所、环境要求制定成文件。不满足上述要求的,判定该项目不符合。[/color][/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8px][color=#000000]检查相关场所能够独立支配使用的证明文件,不满足上述要求的,判定该项目不符合。[/color][/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8px][color=#000000]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具有批准的能力附表中环境检测方法和相应技术规范规定的场所和环境条件控制设施。应按照监测标准或技术规范对现场测试或采样的场所环境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并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电力供应、安全防护设施、场地条件和环境条件等;应对实验区域进行合理分区,并明示其具体功能,应按监测标准或技术规范设置独立的样品制备、存贮与检测分析场所;根据区域功能和相关控制要求,配置排风、防尘、避震和温湿度控制设备或设施;避免环境或交叉污染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环境测试场所应根据需要配备安全防护装备或设施,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现场测试或采样场所应有安全警示标识。[/color][/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8px][color=#000000]不满足上述要求的,判定该项目不符合。[/color][/size][/font]

  • 关于“检验检测机构的活动设计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领域时”的讨论

    新版准则中“检验检测机构的活动涉及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领域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应识别、评估、实施的程序。应制定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提出对风险分级、安全计划、安全检查、设施设备要求和管理、危险材料运输、废物处置、应急措施、消防安全、事故报告的管理要求,予以实施。关于这句话的讨论,我在论坛找了半天也没搞得特别明白。后来我觉得这段话,应该分开来看。1.”检验检测机构的活动涉及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领域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应识别、评估、实施的程序“这是一个内容,讲述的是检测机构从事风险评估时应指定相应的调查、评估程序;这里的关键词是“领域”这就是说你实验室的经营范围,而不是自己的内部风险。2.” 应制定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提出对风险分级、安全计划、安全检查、设施设备要求和管理、危险材料运输、废物处置、应急措施、消防安全、事故报告的管理要求,予以实施“这是另一个内容,讲的是实验室应该指定安全管理程序,对自身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这里看后面的内容,风险仅指安全风险, 什么检测结果不准确并不包括。有人用这段文字来解释:检验检测风险在不同区域、领域或者不同时期会有差异,资质认定部门应从实际出发,识别获得资质认定证书的检验检测机构的业务特点和风险点,逐步形成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以下为风险程度较高领域:  1.涉及安全的领域,例如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安全、建筑安全等领域;  2涉及司法鉴定、质量仲裁等领域;  3.涉及民生、公益和消费者利益的领域,如装饰装修材料检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等领域。  资质认定部门应对从事上述领域工作的检验检测机构重点关注。我觉得有些驴唇不对马嘴,这段话是用来规范资质认定机构的,就是评审方的,是要求评审方队这3类检测机构进行特别关注,因为这几类机构的检测结果影响比较大。但并不是用来说明这个条款的。当然从事这3条相关领域的,可以认为属于涉及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领域。

  • 环境控制设施定期评审报告

    各位大神: 实验室对环境的各种控制设施需要每年进行评审,评审报告是单独的文件吗?这个文件该如何制定?有哪些输入资料?还请各位给个建议。

  • 【我们不一YOUNG】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font=&][color=#666666]食品检验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对食品的感官指标、营养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污染物、食品添加剂等的分析与检测,以评估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手段。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是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用来衡量食品卫生质量以及是否可被食用的重要判定依据之一。研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检验检测人员、设备仪器、样品采集和处理、检验检测方法标准、环境设施、试剂耗材、标准菌株等方面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简要论述。[/color][/font]

  • 【原创】关于物理检测实验室环境设施技术要求

    【原创】关于物理检测实验室环境设施技术要求

    不知各位对物理检测实验室的环境设施控制是否严格,而在对环境设施进行控制时,应首先要了解物理实验室的环境设施的具体要求,最近我整理了一下,供大家参考。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1/201101130845_273714_2047931_3.jpg

  • 如何做好对环境条件的监测、控制和记录?

    [font=宋体]RB/T 214-2017 4.3.2明确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其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这是对环境条件的总体性要求。4.3.3进一步规定“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或环境条件影响检验检测结果时,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不利于检验检测的开展时,应停止检验检测活动”。[/font][font=&][/font][font=宋体]检验检测机构几乎所有的检测方法都有相应的环境条件的要求,从事检测活动,我们应具备识别环境条件的能力,并对环境条件予以监测、控制和记录。所以,对环境条件的识别和控制是检测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是保证数据结果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实验人员应具备监测和控制环境条件的能力。[/font][font=&][/font][font=宋体]本标准提出了在两种情况下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a)标准或技术规范有要求时;b)环境条件影响结果有效性时。监测,温湿度是最敏感的环境条件,有温湿度计可实施监测;控制,也有相应的控制设施,比如空调、恒温恒湿系统;那么,对环境条件该怎么记录呢?[/font][font=&][/font][font=宋体]通常情况下有两种记录环境条件的方式:一种是专门的环境条件的记录,在温湿度旁挂有记录表,实验人员定期监测和记录,可以反映环境条件的变化,但过于繁杂。一种是在原始记录表格上记录温湿度,目前,在原始记录上记载的只是在产生数据时的一个时间点,不能反映真实的环境条件的变化。[/font][font=&][/font][font=宋体]我们可以考虑另外的记录方式。因为检测是一个过程,为保持数据结果的可追溯性,应监控整个过程的环境条件。可以将上述两种记录方式结合在一起,在原始记录表格中设计多个环境条件的记录点,比如三个点或五个点,这样既对检测过程的环境条件进行了记录,又避免了繁杂。至于间隔多长时间记录一次,实验室可经过统计分析予以规定。[/font][font=&][/font][font=宋体]对环境条件的控制,还应考虑[/font][font=宋体]在固定场所以外进行检验检测或抽样时的情形。RB/T 214-2017 4.3.2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在固定场所以外进行检验检测或抽样时,应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以确保环境条件满足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font][font=&][/font][font=宋体]固定场所以外,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工作环境条件难以复现,应提岀对环境条件的控制要求。[/font][font=宋体]如果标准或技术规范中有规定,检测人员只需要按照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识别和控制。如果标准或技术规范中没有规定,就需要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形成文件予以控制,[/font][font=宋体]以确保满足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font][font=&][/font][font=宋体]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重新认识,[/font][font=宋体]为了监控实验室环境条件,实验室挂了很多温湿度计,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这些温湿度计需要检定或者校准吗?[/font][font=&][/font][font=宋体]考虑到检测方法的要求,当识别环境条件对数据结果有影响的,应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比如控制恒温恒湿的设施,应该进行检定/校准。而有些对数据结果影响不大或在可控范围内,可不进行检定/校准。但为了确保温湿度计监测环境条件的可信度,实验室可检定或者校准一台作为核查标准,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其他的温室度计进行核查,证明其是准确可靠的即可。作为温湿度计核查使用的核查标准,只能专门用于核查,不能用于工作测量。这应该是一种较好的方法。[/font]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