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降雨监测仪

仪器信息网智能降雨监测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智能降雨监测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智能降雨监测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智能降雨监测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智能降雨监测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智能降雨监测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智能降雨监测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智能降雨监测仪相关的厂商

  • 宁波尧零智能检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是位于宁波市国家高新区的智能型科技企业,主要涉及智能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销售、维修、计量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型公司。公司生产整套完整的精密测量仪器及相关解决方案,并代理、经销国内外几百家知名品牌的检测仪器和机械设备。主要涉及:机械设备检测仪器、长度类、力学类、电学类、试验类、光学类、精密量仪类、无损测试、理化分析、教学仪器、专用量仪及环境试验设备仪器等等系列,销售产品达成千上万多种,为企业质量管理及企业认证提供完善硬件设备的一条龙服务。
    留言咨询
  • 浙江恒达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原杭州恒达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位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是专业从事环境监测仪器开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型经济实体。公司自1997年始,以杭州恒达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为实体,自主开发、生产了环境大气、工业废气、酸雨、工业废水及劳动职业卫生监测用仪器等九个系列三十种环境监测仪器。在同行中率先于2000年通过了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多次取得国家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合格证书和环保仪器的认可证书、计量认证证书。企业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仪器在全国各省、市用户中取得良好的信誉,不少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多年来获得省、市及科技部的奖励,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奖励。我公司自2000年即开始致力于酸沉降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工作,并于2001年得到我省监测站负责酸雨监测工作的站领导比对后的认可,将原计划全省酸雨网全部更新进口酸沉降的计划改为采用恒达自动ZJC-II双桶降水采样器,随后全省陆续增添达112台,最长使用时间已达8年之久,目前均在良好的使用中。随后上海、福建、江苏、山东、广东、海南、辽宁、陕西、新疆、宁夏、贵州、四川等省市陆续自行采购,江西、重庆为省级集体采购,仪器均得到用户的普遍信任和赞誉。一些省市资深环保仪器经销商的降水采样器均代理我公司产品,酸沉降采样器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上,公司倾注了大量心血,因此长达八年多的日晒雨淋仪器坚固无损,开、关盖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始终如一。公司在雨量计方面也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最终选配了上海气象仪表厂的经典产品SL-3的翻斗式雨量计,并将其数据输入到仪器的主控制器中,由软件计算出毫米水柱进行显示和储存。该仪器已得到长达五年的考验,在雨量计量方面与气象台的数据一致。为了适应远离市区的郊区网点的雨水保存,我们增添带半导体冷藏功能的ZJC-V型产品,冷藏箱是我公司多年来用于便携式水样采样器产品的配套产品,该产品是国内较大规模的车载冷藏箱生产企业的成熟产品,因此整机具有十分良好性能。公司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在各省市监测站、企业、劳动职业卫生系统得到广泛的认可,特别在酸雨采样器和等比例分瓶水采样器及个体空气采样器三类产品从多年的实践和用户的反馈都体现了产品性能的先进性和稳定性。另外在自动酸雨采样器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在线酸雨采样分析系统,今年成功投入市场后受到用户广泛欢迎,该产品将为酸雨监测工作提供与国际接轨的监测手段。公司拥有一支多年从事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开发、生产经验的高、中级技术人员,在软、硬件及外形设计上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仪器的生产和现场的集成安装、调试方面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队伍。近年来在工业废气、工业废水的自动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方面,结合自有的产品,做了较多的在线监测系统集成工作。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1)监测酸沉降类:ZJC-I智能降雨采样器、ZJC-II智能降水采样器、ZJC-III(08型)智能降水采样器、ZJC-V恒温酸沉降自动采样器、AMR降雨自动监测仪(在线)。(2)水采样和流量在线监测类:ZSC-II智能恒温水样采样器、ZSC-B智能便携水样采样器、ZSC-I便携式水样采样器、ZSC-H便携恒温水样采样器、LMC型超声波明渠流量计、工业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工业废水在线监控系统等。(3)检测采集烟、尘、气、油、毒气体采样器类:PC个体空气采样器、ZC-F便携粉尘采样器、ZC-L便携尘气(毒)两用采样器、ZC-Q便携大气采样器、ZC-H智能恒温连续便携采样器、ZLC-II智能恒温连续大气采样器、ZC-Q1000智能TSP大流量采样器、ZC-Q0101智能TSP智能中流量采样器、ZC-Q0102智能综合大气采样器、PM10-100中流量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PM10-1000大流量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LK-孔口流量计、ZML智能膜式流量校准仪、ZYC-III(08型)智能烟尘油烟采样器、ZYF-II智能烟气分析仪等。以上仪器的控制部分均采用高级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和强大的软件功能,因此具有满足我国环保、职业病监测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功能。公司讲信誉、重质量,全心全意为用户着想。公司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决心下大力气围绕国家环境监测总体目标做好仪器的开发、生产和售后服务工作,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公司通讯地址:杭州市三墩西湖科技经济园西园三路8号总机:0571-88914933销售电话:0571-85358709 85358976售后服务电话:0571-88074842传真:0571-88805929网址:www.ihenda.com公司邮箱:sales@ihenda.com 浙江恒达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留言咨询
  • 东莞市玖弘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检测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设备制造民营企业,其主要业务范围是研发、产销各种检测仪器仪表如:电子仪器仪表、自动化设备及配件、通用机械设备、注塑机、五金配件、模具、以及机电设备专业的仪器维修和技术服务、高分子材料产品质量检测、销售计量器具、货物进出口等。未来东莞市玖弘检测仪器有限公司将继续在领域保持定力,开拓奋斗,希望与广大的朋友们一起携手共进!
    留言咨询

智能降雨监测仪相关的仪器

  • 崂应5021型 智能降水监测仪 一、产品概述 本仪器可对降水进行自动监测,自动采样,自动测量降水量、降水的PH值以及电导率,记录采样数据并对采样数据打印输出等。应用当前计算机、感雨传感器、雨量计及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竭力为用户提供一台质量可靠、性能稳定、适合国情的高品质仪器。二、执行标准 GB 13580.1- GB 13580.13 大气降水采样和分析方法-系列标准 HJ/T 165-2004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 HJ/T 174-2005 降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三、产品特点 降水采样器、电导率仪、PH计及雨量计一体化设计 设计场次、时间、雨量、综合四种采样模式供用户选择,满足不同采样需求 进样漏斗、样品储存桶均采用惰性材料,保证样品本底无污染 感雨器专利设计,准确判断采样状态,防止误判采样 具备干沉降采样功能,接雨漏斗恒温加热,具备融雪功能 可实现实时查询并通过微型打印机打印采样数据报表 可伸缩箱体设计,整机结构紧凑操作容易 大数据量存储,具备掉电保护功能 独特加热控制装置,具有低温加热功能 特殊设计的恒温箱储存样品,恒温条件(2~19)℃可调 测试仪具备USB接口,可外接U盘,对测试数据进行转存输出 可选配无线传输功能 说 明:1、以上内容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因产品升级或有图片与实机不符, 请以实机为准,本内容仅供参考。2、如果您的需求与其有所偏离,请致电服务热线:400-676-5892 或详细咨询区域销售代表,谢谢!
    留言咨询
  • 崂应5021型 智能降水监测仪 一、产品概述 本仪器可对降水进行自动监测,自动采样,自动测量降水量、降水的PH值以及电导率,记录采样数据并对采样数据打印输出等。应用当前计算机、感雨传感器、雨量计及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竭力为用户提供一台质量可靠、性能稳定、适合国情的高品质仪器。二、执行标准 GB 13580.1- GB 13580.13 大气降水采样和分析方法-系列标准 HJ/T 165-2004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 HJ/T 174-2005 降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三、产品特点 降水采样器、电导率仪、pH计及雨量计一体化设计 场次模式下具有电导连续测量功能 仪器开盖时,排放上一次测量雨水;仪器关盖时,排放本次测量剩余雨水 接雨漏斗选用惰性材料制作 整机外壳耐腐蚀处理 设计场次、时间、雨量、综合四种采样模式供用户选择,满足不同采样需求 进样漏斗、样品储存桶均采用惰性材料,保证样品本底无污染 感雨器专利设计,准确判断采样状态,防止误判采样 具备干沉降采样功能,接雨漏斗恒温加热,具备融雪功能 可实现实时查询并通过微型打印机打印采样数据报表 可伸缩箱体设计,整机结构紧凑操作容易 大数据量存储,具备掉电保护功能 独特加热控制装置,具有低温加热功能 特殊设计的恒温箱储存样品,恒温条件(2~19)℃可调 测试仪具备USB接口,可外接U盘,对测试数据进行转存输出 可选配无线传输功能 内置电子标签,可与仪器出入库管理平台软件配合实现仪器智能化管理 说 明:1、以上内容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因产品升级或有图片与实机不符, 请以实机为准,本内容仅供参考。2、如果您的需求与其有所偏离,请致电服务热线:400-676-5892 或详细咨询区域销售代表,谢谢!
    留言咨询
  • 崂应5021型 智能降水监测仪 一、产品概述 本仪器可对降水进行自动监测,自动采样,自动测量降水量、降水的PH值以及电导率,记录采样数据并对采样数据打印输出等。应用当前计算机、感雨传感器、雨量计及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竭力为用户提供一台质量可靠、性能稳定、适合国情的高品质仪器。二、执行标准 GB 13580.1- GB 13580.13 大气降水采样和分析方法-系列标准 HJ/T 165-2004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 HJ/T 174-2005 降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三、产品特点 降水采样器、电导率仪、pH计及雨量计一体化设计 场次模式下具有电导连续测量功能 仪器开盖时,排放上一次测量雨水;仪器关盖时,排放本次测量剩余雨水 接雨漏斗选用惰性材料制作 整机外壳耐腐蚀处理 设计场次、时间、雨量、综合四种采样模式供用户选择,满足不同采样需求 进样漏斗、样品储存桶均采用惰性材料,保证样品本底无污染 感雨器专利设计,准确判断采样状态,防止误判采样 具备干沉降采样功能,接雨漏斗恒温加热,具备融雪功能 可实现实时查询并通过微型打印机打印采样数据报表 可伸缩箱体设计,整机结构紧凑操作容易 大数据量存储,具备掉电保护功能 独特加热控制装置,具有低温加热功能 特殊设计的恒温箱储存样品,恒温条件(2~19)℃可调 测试仪具备USB接口,可外接U盘,对测试数据进行转存输出 可选配无线传输功能 说 明:1、以上内容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因产品升级或有图片与实机不符, 请以实机为准,本内容仅供参考。
    留言咨询

智能降雨监测仪相关的资讯

  • 提质增效,节能降本:百特在线颗粒级配智能监测系统
    日前,原材料工业司会同科技司、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及审查专家组就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召开标准技术审查会,经讨论审议,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标准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以及相关政策要求,建议修改完善后,尽快提请发布。有相关行业专家对水泥人网表示:预计《通用硅酸盐水泥》新标准实施后,我国水泥质量控制的水平会迎来新一轮的提高,其中,水泥粒度分布(颗粒级配)作为决定水泥性能的关键因素,其检测工作将会越来越严格。然而,当前仍有很多水泥厂采用人工取样与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进行水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频繁的取样不仅耗费了化验员大量的工作时间,还因实验室化验结果的滞后性导致不合格水泥产出。为克服人工取样实验室检测的弊端,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东百特”)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多年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研制成功了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为实时智能监测水泥颗粒级配提供了一个完美解决方案。据丹东百特相关技术人员介绍,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是一种应用于包括水泥等工业粉体生产线上的实时智能颗粒级配监测与控制系统。它采用激光散射技术测量粒度,通过自动取样技术实现智能测量、回收和数据处理,并向控制中心实时传输颗粒级配数据,并可通过DCS等系统控制生产设备,从而为水泥生产线提供 24 小时颗粒级配监测与控制。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检测,具有以下优越性能:自动取样与自动测试。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的取样器可直接插到水泥斜槽里或磨机出料口等处,通过负压直接将样品抽取到激光粒度仪进行测量,测量后的样品还能直接送回,从而实现自动、实时和零排放测试。实时控制功能。本系统除进行监测粒度外还具有控制功能。控制的方式是根据监测的颗粒级配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通过DCS、OPC或4-20mA信号等方式,控制磨机、分级机参数,实现对设备闭环控制,从而达到了提质增效、节能降耗的目的。自动运行,无人值守。百特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直接安装到生产设备旁边,通过双气幕防镜头污染系统、抗干扰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等,实现了长期、连续的粒度监测与控制,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免维护连续运行时间长达180天。可靠的采样系统。BT-Online1的采样系统采用了文丘里结构,通过多点取样以及防堵(反吹)设计,保证了测试的实时性、准确性和连续性。系统的综合性能。具有断电保护和气压异常保护功能,使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有序自动停止运行;电路和机械系统设有抗干扰功能,适应生产现场复杂的电磁环境;具有自动对中功能,保证测量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具有高度的重复性和准确性。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同时,自动对中系统使仪器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保证采样速度达3500次/秒,有效减少少数异常数据;68个探测器,使得无论样品是单峰、双峰还是多峰都能准确自动测试。同一样品不同时间段测试结果长时间运行的重复性系统的准确性优异的准确性、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使得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一经推出,便迅速得到了水泥等行业的瞩目和好评。目前BT-Online1在中建材、南方、海螺、金隅冀东、华润、华新、红狮、三峡、鲁中等多家水泥集团获得成功使用。并出口到德国、韩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如今,在国内水泥产能明显过剩的大背景下,降低水泥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是决定企业生存的两大秘籍。BT-Online1在线激光粒度监测系统是水泥企业提质增效的利器,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陕西发文: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赋能降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扎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近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陕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如下目标:“十四五”期间,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方案》同时提出四大重点任务:一、调整优化产业低碳发展布局,引导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资源环境可承载地区有序转移。鼓励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原生与再生、冶炼与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二、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简称“两高一低”项目)准入关;三、优化重点行业产能结构;四、不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以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航空等24条重点产业链为引领,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创新实现集成电路、光子、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产业化,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氢能、未来通信技术、北斗导航、生命健康等一批未来产业。此外,《方案》特别提出,要强化数字化信息化融合赋能降碳。一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对工艺流程和设备升级改造。强化数字化信息化在工业领域的降碳增效作用,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等智能化改造;二要建立碳数字化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等领域的监测与分析应用,加快“秦碳云 ”数字融合平台体系建设,提升重点用能设备碳排放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三要推行“工业互联网 绿色低碳”。鼓励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和工业企业加强合作,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统筹共享低碳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配合等提供数据支撑。原文详见:陕西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扎实推动我省工业领域碳达峰,根据《陕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生态环境部三部委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发展,统筹处理好工业发展和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工业领域高质量碳达峰为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结构、用能结构低碳转型为关键,以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为突破,着力降强度控总量,推进资源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强化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统筹兼顾,稳步推进。确保能源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工业生产各方面和全过程,持续推进能源和原料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分区域、分行业、分阶段、分重点,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节约优先,提高效率。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提升利用效率,推动企业能源资源循环化利用,加强产业间耦合链接,推进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创新驱动,低碳转型。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全力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低碳技术工艺装备创新和突破,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低碳化,以最小的碳排放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示范带动。以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为引领,以实施重点绿色低碳零碳项目为突破,树立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低碳创新示范典型,以点带面推进企业、行业以及工业园区碳达峰。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发挥政府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和措施保障,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强化企业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作用,加强机制创新,充分调动企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装备工艺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二、重点任务(一)优化产业布局结构降碳1.调整优化产业低碳发展布局。贯彻落实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推进黄河流域重点区域产业有序转移和承接。引导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资源环境可承载地区有序转移。鼓励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原生与再生、冶炼与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培育关中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化工、钢铁、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改造升级,打造低碳科技创新高地。夯实陕南生态碳汇、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基础,打造绿色食品、生态康养等优势产业集群。推动陕北、关中、陕南绿色低碳协调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2.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严把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简称“两高一低”项目)准入关。科学评估拟建项目,对国家明确的产能已饱和的行业按照“减量替代”原则压减产能;对产能尚未饱和的行业按照国家和省上布局以及审批备案等要求,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落实“两高一低”项目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全面排查在建项目,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一低”项目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对存量项目,组织开展能效水平审核,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强化常态化监管,坚决关停不符合要求的“两高一低”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3.优化重点行业产能结构。严格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钢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严控新增产能。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建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落实以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为主的综合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持续化解过剩产能。(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不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以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航空等24条重点产业链为引领,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努力培育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全国领先、陕西特色的产业集群。以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为导向,创新实现集成电路、光子、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产业化,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氢能、未来通信技术、北斗导航、生命健康等一批未来产业。发挥我省能源工业、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基础优势,培育一批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民用低碳装备优秀技术企业,推动低碳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促进重点关键节能降碳1.推动用能结构低碳化。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有序推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煤炭减量替代。发挥煤炭原料功能,提升能源转换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促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高效清洁利用。科学控制成品油消费。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增长。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高效热泵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拓宽电能替代领域,在铸造、玻璃、陶瓷等重点工艺及行业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扩大电气化终端用能设备使用比例。重点对工业生产过程1000℃以下中低温热源进行电气化改造。〔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加快节能降碳升级改造。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积极推广工业重大低碳技术目录和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指南,推动制造业主要产品工艺升级与节能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工业产品能效水平。在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能效“领跑者”行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实施变压器、电机等能效提升计划,推动工业窑炉、锅炉、电机、压缩机、泵、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重点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磁悬浮离心风机等新型节能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核查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落后产品和设备的行为。(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切实强化节能监督管理。开展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监察和日常监察,制定节能监察工作计划,加强节能法律法规、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用能行为。加强重点耗能领域、行业碳排放的督察监管,强化对企业碳排放报告报送、核查及履约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全面实施节能诊断和能源审计,发挥重点领域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带头开展节能自愿承诺。(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发展循环经济增效降碳1.促进原料低碳替代。保证水泥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应用高固废掺量的低碳水泥生产技术,引导水泥企业通过磷石膏、矿渣、电石渣、钢渣、镁渣、粉煤灰等非碳酸盐原料制水泥。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衍生可燃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氢,优化合成氨、甲醇等煤化工产品原料结构。支持发展生物质化工,鼓励企业利用植物油、生物基废弃物等生物质原材料替代化石原料,开发生物质聚酯、生物质塑料等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构建多元化、低碳化原料体系。鼓励依法依规进口再生原料。〔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公布碳足迹。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钢铁、镁、铜等金属废碎料,以及废纸、废塑料、废旧纺织品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围绕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到2025年,废钢、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超过1000万吨,到2030年超过1100万吨。〔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推进高端智能再制造。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培育大型工业装备、机床、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再制造企业。对机电产品实施智能再制造升级改造,面向采矿、电力、交通、钢铁、石化化工等行业机电设备维护升级需要,培育再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实施智能升级改造。打造再制造创新载体,加快增材制造、柔性成型、特种材料、无损检测等关键共性再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加强再制造产品认定,建立自愿和自我声明结合的产品合格评定制度。(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支持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加快全固废胶凝材料、全固废绿色混凝土等技术研发推广。深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探索形成基于区域产业特色和固废特点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路径。到2025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62%。(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税局、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强化数字化信息化融合赋能降碳1.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对工艺流程和设备升级改造。强化数字化信息化在工业领域的降碳增效作用,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等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加强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开展绿色用能监测评价,持续加大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力度。在机械、汽车、电子、轨道交通、航空等行业打造数字化协同的绿色供应链。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建立碳数字化管理体系。加强信息技术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等领域的监测与分析应用。加快“秦碳云 ”数字融合平台体系建设,提升重点用能设备碳排放的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打造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础数据库。加强对重点产品产能产量监测预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推行“工业互联网 绿色低碳”。鼓励电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和工业企业加强合作,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统筹共享低碳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配合等提供数据支撑。聚焦能源管理、节能降碳等典型场景,培育推广标准化的“工业互联网 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和工业APP,助力行业和区域绿色化转型。〔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重点行动(一)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提升达标行动1.制定技术改造实施方案。落实国家《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在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重点行业,建立炼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烧碱、纯碱、电石、乙烯、对二甲苯、黄磷、合成氨、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炼铁、炼钢、铁合金冶炼、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电解铝等25个重点领域企业的能效清单目录。对标国家《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和有关技术改造指南,推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制定技术改造方案,开展节能降碳改造。(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稳步推进技术改造升级。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要求,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到2025年,首批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达到能效基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到100%,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达到30%。到2030年,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企业比例大幅提升,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严格利用能耗、环保、质量、安全和技术等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严格落实有关产能置换政策,加大闲置产能、僵尸产能处置力度。严格执行《产能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规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严禁新建、扩建限制类项目,在一定时期内改造升级限制类现有生产能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牵头,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4.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并逐步增加碳排放核查内容。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工艺设备改造,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结果作为差异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重点行业碳达峰和低碳发展行动1.实施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碳达峰行动。制定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钢铁行业稳妥推进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发展。石化化工行业加快“油转化”进程;加强煤化工节能降耗,提升低碳原料占比,加快应用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合成气一步法制乙烯、乙醇,加快发展高端聚烯烃;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和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研发可再生能源与化学品制造工艺的融合技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有色金属行业积极发展推广高效低碳技术,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建材行业推广应用全氧、富氧、电熔等工业窑炉节能降耗技术。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占比稳步提高;“减油增化”取得积极进展,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成品油产量占原油加工量比例下降至40%以下;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下降3%以上。到2030年,短流程炼钢占比达20%以上,在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建设一批减污降碳绿色低碳生产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消费品行业低碳发展行动。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消费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塑料、橡胶等行业,鼓励发展符合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要求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环保型新产品,按照绿色产品认证要求,执行标准化工艺流程,从品种、环保等多维度加快传统产品升级换代;在造纸、皮革等行业,以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成本为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开发差异化、多元化的特种产品;在纺织服装行业,以生态印染加工关键技术为突破,研发推广应用纺织绿色制造技术,推进发展高效低耗及短流程印染技术、非水介质印染技术、绿色纺织化学品、印染废水高效低成本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到2025年,消费品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整体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0%。(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装备制造业低碳发展行动。围绕电力装备、石化通用装备、重型机械、汽车、航空等领域绿色低碳需求,聚焦重点工序,加强先进铸造、锻压、焊接与热处理等基础制造工艺与新技术融合发展,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推广抗疲劳制造、轻量化制造等节能节材工艺。到2025年,一体化压铸成型、无模铸造、超高强钢热成型、异质材料焊接、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激光热处理等先进近净成型工艺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到2030年,研发创新一批先进适用绿色低碳工艺,生产能耗大幅降低。(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电子行业低碳发展行动。充分发挥我省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优势,强化行业集聚和低碳发展,进一步降低非电能源的应用比例。以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典型电子整机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晶硅、电极箔、磁性材料、锂电材料、电子陶瓷、电子玻璃、光纤及光纤预制棒等生产工艺的改进。到2025年,连续拉晶技术应用范围95%以上,锂电材料、光纤行业非电能源占比分别在7%、2%以下。到2030年,电子材料、电子整机产品制造能耗显著下降。〔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绿色低碳工业产品供给提升行动1.加快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推广。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举办工业绿色低碳设计大赛。聚焦消费领域工业产品和减污降碳目标,鼓励企业采用自我声明或自愿认证方式,发布绿色低碳产品名单。推行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到2025年,创建一批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能源生产领域绿色低碳装备供给。推动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协同创新。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设备升级,提高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支持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落实储能电池等行业规范条件、综合标准体系。加快提高多晶硅电池及组件生产工艺及技术水平,优化太阳能光伏发电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做大光伏玻璃、光伏设备等配套产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支持省内龙头企业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高城市公交、出租、邮政快递、环卫、城市物流配送、渣土、商混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提升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和加氢网络体系。落实汽车节能减排标准。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20年降低25%和20%以上。推动下一代国产民机绿色化发展。积极发展电动无人机等能源航空器。〔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城乡建设绿色低碳产品提质行动。将水泥、玻璃、陶瓷、石灰、墙体材料等产品碳排放指标纳入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开展绿色建材试点城市创建,推广节能玻璃、高性能门窗、新型保温材料、建筑用热轧型钢和耐候钢、新型墙体材料,促进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推动高效节能空调、照明、电梯等用能设备以及太阳能、分布式光伏、空气热泵等清洁能源设备在建筑领域应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重点工程(一)绿色低碳制造体系引领工程1.建设绿色低碳工厂。鼓励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加强动态化管理。鼓励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绿色工厂,制定企业达峰方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尽早实现碳达峰。强化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监督管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支持汽车、机械、电子、通信等行业龙头企业,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全过程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绿色低碳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加快“公转铁”,应用新能源车辆和封闭式管道进行运输,优化物流运输结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推动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促进资源能源循环高效利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建设集中供热供气、工业余压余热、废气废液废渣资源化利用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具备条件的绿色工业园区要制定碳达峰方案,开展碳达峰试点先行先试,综合施策,到2025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碳达峰实践经验和案例,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促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引导中小企业提高环境意识,积极开展节能诊断,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创新低碳服务模式,推动企业提升绿色制造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探索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评价。实施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促进工程。鼓励在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创新、节能提效技术装备等领域争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重点领域低碳技术攻关和项目引领工程1.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突破。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充分发挥“揭榜挂帅”机制作用,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加强“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低碳颠覆性技术研究,加强关键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攻关和产业化。重点支持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打造低碳技术创新驱动低碳发展典型。鼓励探索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新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2.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或优势领域,支持一批重点企业,开展生产工艺深度脱碳,工业流程再造、电气化改造、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低碳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建设。加强智能光伏关键技术创新,加快先进太阳能电池及部件智能制造,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开展示范。支持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开展电动重卡、氢燃料汽车研发及示范应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产业低碳协同示范项目。推动传统能源、再生能源、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电力等行业循环链接,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行业间企业协同降碳,加强产业链跨地区协同布局,构建互联互通耦合发展产业链。支持一批“产业协同”“以化固碳”示范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4.多元化储能技术及装备示范项目。鼓励企业、园区推进“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压缩空气储能、“光伏 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探索中深层地热能规模化应用。推进氢能“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促进氢能产业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和先进成熟技术规模化,支持该领域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构建陕西氢能产业核心竞争力。〔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推进退役风电机组及叶片、光伏组件、动力电池等循环利用,支持建设一批集规范回收、分选拆解、再制造及高值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示范项目。加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技术创新,支持冶炼废渣、脱硫石膏、结晶杂盐、金属镁渣、电石渣、气化渣、尾矿等大宗工业固废高值利用。鼓励钢化联产,支持开展氢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CCUS)一体化试点示范项目,低品位余热供暖项目。探索开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试点开展固废利用碳汇项目(CCER)。鼓励油田伴生气资源循环利用,支持推进示范项目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6.“零碳”工厂“零碳或近零碳”供应链示范项目。发挥重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支持创建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鼓励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支持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园区)创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鼓励“一链一策”制定低碳发展方案,发布核心供应商碳减排成效报告,组织开展“零碳或近零碳”供应链试点工程。〔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政策保障(一)建立健全法规标准。完善工业领域碳达峰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国家工业领域碳达峰标准,积极构建省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鼓励依法制定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培育先进团体标准。鼓励行业协会、企业、标准化机构等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定,建立健全工业领域碳计量体系。(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强化财税政策支持。落实国家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税收对市场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调整优化相关支持产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方向,进一步加大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支持力度。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支持工业重点领域低碳技术攻关和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建设,引领工业低碳发展。加大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力度。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政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完善市场化机制。落实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政策,探索在园区内、企业间开展用能权交易,倒逼企业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促进能源高效配置。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打通绿色认购、交易、使用绿色通道。落实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强化绿色低碳产品、服务、管理体系认证。鼓励企业参与碳汇项目开发,协同提升生态功能与增强碳汇能力。(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加大金融服务创新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广“绿色供应链 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 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公司”模式,以及基于碳账户的管理方式,为具有显著碳排放效应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推动支持减碳脱碳。产业主管部门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低碳技改项目,争取绿色信贷支持,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接力度。利用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平台,争取绿色信贷支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抵质押贷款,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大力发展绿色贷款、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积极推动我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落地见效。争取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支持我省传统产业和资源富集地区绿色转型。(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银保监局、陕西证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强化绿色低碳服务保障。加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低碳相关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地方、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以及重点企业积极探索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新机制。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搭建“三秦碳惠”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打造普惠集成的低碳环保服务平台。培育一批智慧能源、低碳专业技术服务企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开展国家核准自愿减排量(CCER)认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等服务。加快培育专业从事供应链服务的标杆企业,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加强对外合作。加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政策对外交流和经验互鉴。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绿色低碳项目合作,扩大与海外在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领域的贸易合作,在光伏、能源化工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提升绿色低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鼓励绿色低碳相关企业服务和产品“走出去”,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组织实施(一)加强协调稳步推进。贯彻省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整体部署,加强部门间协同,推动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节能审查与能耗和碳排放双控政策的衔接,促进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形成推动工业领域碳达峰合力。加强碳达峰工作的跟踪调研和节点评估,确保相关工作扎实稳妥有序推进。(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夯实责任强化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各地工信主管部门要细化强化责任落实,结合本地区工业发展实际,编制相关工作方案,明确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工业园区、国有企业、重点用能企业和龙头企业要强化主体责任,发挥引领作用。落实情况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三)绩效管理强化督导。落实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落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要求。强化重点用能企业碳排放强度、能耗强度分级管理,通过差异化管控和与企业信用信息挂钩,调动企业节能降碳积极性。加强工业碳达峰目标任务落实检查,对碳达峰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工业园区及重点企业要实施督导、通报批评、约谈问责。(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标准化组织、各类媒体、产业联盟等机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鼓励企业组织碳减排相关公众开放日活动,引导建立绿色生产消费模式,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 120元的国产智能甲醛检测仪问世 采购意向浓厚
    5月6日,广东南海普锐斯科技有限公司在金谷· 光电产业社区开业,其带来了一款主打产品&mdash 甲醛传感器和检测仪。用户通过它可随时随地监测家庭的温度、空气质量等情况,通过手机&ldquo 触网&rdquo 远程控制,并依据数据降解甲醛等有害物质,提供智能化的专业解决意见。  这款产品预计下月在桂城量产,依托佛山广阔的家电制造业市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袁定胜对产品信心满满。由于拥有传感器新材料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他在内的4名海归博士核心研发团队,成为佛山今年最新引进的第二批市级创新科研团队之一。各界人士参观普锐斯公司  看准佛山强大制造业基础  何为传感器?形象一点地来说,如果把相连的物体看成人体一样的整体协作系统,传感器如同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等,能够感知颜色、气味、声音等信息,并将信息迅速传送到指挥中心&mdash 大脑神经系统,再由指挥中心做出反馈命令。未来的物联网世界,其根基就是传感器,由许许多多物体构成、互通互联、协调的整体网络系统。一个个小小的传感器&mdash 甲醛检测仪,或将给家居行业带来智能化的变革。  一进入普锐斯公司,左侧的一个多层金属架十分引人注目,4000多个厚薄大小如硬币般的小圆柱体整齐地排列着。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一氧化碳传感器,这个小小的东西安装在报警器上,一旦周边一氧化碳达到一定浓度,智能口便会产生电流,报警器就会报警。  一氧化碳传感器是该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袁定胜说,他们专业研究先进电化学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公司由4位博士组成研发团队,团队带头人是教育部长江学者付宏刚教授,袁定胜本人是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ldquo 千百十&rdquo 人才计划入选者。团队成员彼此有多年深入的合作基础,合作研究过国家高技术(863)重大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目前,团队承担的科研经费超过5400万元,申请专利82件,其中已授权47件,团队成员的成果实现产业化,销售额已超过1200万元。  前期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化经历为项目奠定了基础。普锐斯研发的传感器用催化剂把尺寸从10nm降低到3nm,贵金属用量下降到国际竞争产品的20%,目前一氧化碳传感器已进入量产阶段,产品销往德国、芬兰、捷克等国家。&ldquo 传感器在国际的材料成本需要60元,我们实现了材料和集成技术的突破,只需20元便可以,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rdquo 袁定胜说。  他介绍,该公司的产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一氧化碳报警器,主要用于煤矿和石油等工业生产,民用主要是走进千家万户警示一氧化碳中毒,目前产品远销欧美。第二类是甲醛传感器和检测仪,目前已研发成功并小批次生产,主要用于汽车内部、环境、居家和室内甲醛监测,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市场。第三类是公司规划研发和生产的燃气传感器和报警器。  在他看来,与很多选择桂城金谷· 光电产业社区的科技型企业一样,普锐斯也是看中这里靠近广州的地理位置和肥沃的创业土壤。更重要的是,佛山有着广阔的制造业基础及美的、志高等家电龙头企业,甲醛传感器在佛山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并希望与燃气热水器、空气净化器等企业形成产业链,支持佛山家电产业发展。目前公司已与多家重点企业接洽,未来将开展合作。普锐斯生产的一氧化碳传感器  物美价廉叫板海尔&ldquo 醛知道&rdquo   实际上,在普锐斯甲醛检测仪面世前,全球第一白电品牌、家电巨头海尔就在今年年初发售了一款新型智能甲醛监测仪&ldquo 醛知道&rdquo 。在佛山,美的、志高等家电巨头近年主推各类除甲醛空调产品。普锐斯产品与他们相比有何优势,底气从何而来?  据相关媒体报道,海尔的&ldquo 醛知道&rdquo 智能甲醛监测仪,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把检测数据传送给用户,让用户了解所有的检测数据,守护家人的健康。此外,它还具备三大创新功能:首先,记录用户家中环境数据,建立个性化的专属环境健康档案 其次,根据家中环境指数提供专业的解决参考方案 最后,&ldquo 醛知道&rdquo 是空调的智能伴侣,让普通空调瞬间变智能,并且不限空调品牌。  据专业人士评测,&ldquo 醛知道&rdquo 非常敏感,精准度达极高,只要甲醛浓度稍有变化就会显示数值变化,向用户发出预警。机身小巧,方便随身携带,而且待机时间超长,屏幕高清,显示非常直观。同时实现了实时数据远程监控,甲醛数据异常的话,预警会发送至手机。并且可与空调互联,通过远程操控空调控制室内空气质量。  袁定胜说,其公司生产的甲醛检测仪,不仅具备以上绝大多数功能,更重要的是,成本远远低于海尔的&ldquo 醛知道&rdquo :&ldquo 海尔的产品售价500多元,而我们产品的成本不超过120元,已与多家重点企业达成广泛采购意向。一经面市,将远远降低目前降甲醛空调成本,或将与美的、志高等企业开展合作共赢。&rdquo   不仅如此,普锐斯甲醛检测仪还克服了目前市面上相关产品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欠缺、气体选择范围小等难点。&ldquo 目前市面上甲醛传感器检测器产品普遍不太稳定,例如一款从英国进口的高端甲醛传感器,如果将大量的气体或者风对着甲醛测试仪吹,就会显示&lsquo 爆表&rsquo ,我们的产品目前正在做稳定性能测试,将克服这些难点。&rdquo 袁定胜说。普锐斯科技有限公司内部  或打破进口垄断,领跑国内细分市场  在6日的开业典礼流程表上,普锐斯公司特别列举了4位金融机构投资人名单。袁定胜介绍,投资人除了看重团队的核心技术实力,更重要的是对传感器市场的把握。  传感器可完成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控制等多重要求,具有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多种功能,是实现自动化的第一环。在21世纪,传感器已无处不在,一个小小的智能手机中就存在多种传感器。例如重力传感器,在极品飞车、天天跑酷等游戏中有着近乎完美的体现 加速度传感器,例如手机的摇一摇功能就是对手机的加速度进行感应 光线传感器,例如手机的自动调光功能 距离传感器,例如接电话时手机离开耳朵屏幕变亮,手机贴近耳朵屏幕变黑&hellip &hellip   据工信部不完全统计,中国传感器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2004年的15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3年突破1300亿元,部分行业的应用出现了爆发式增长,远超国内各行业平均增长率。  然而,在巨大的市场中,中国95%以上的传感器都是进口。这些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大型工程、汽车电子、通信电子、消费电子等设施中。国内的传感器产品目前存在大量的品种短缺,产品技术档次低,特别是一些高档传感器、MEMS传感器、汽车用传感器以及专用配套传感器等,仍然主要依赖进口。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从事各类敏感元件与传感器研制、生产和应用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有1246家,但大多为科研院所和小规模民营企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不足百家。  而这无疑是一块巨大的市场,目前,普锐斯的团队学术带头人和几位核心成员,围绕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调控,研究阳极催化剂、阴极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及其膜电极,以关键催化剂材料和膜电极为纽带,形成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的关系。借助赶超欧美国家的传感器核心技术,他们期待从甲醛传感器和检测仪入手,让普通空调瞬间变智能,领跑国内家居行业传感器细分市场。  按照计划,公司的智能甲醛传感器和检测仪下个月将进行量产,&ldquo 今年将加快甲醛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并重点关注多孔吸附、多孔催化、多孔降解。&rdquo 袁定胜说,产品未来可应用于智能医疗、环境监测、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智能生活、智能物流等多个方面,这是一片有待开发的广阔蓝海。目前,公司已建成一条生产线,明后两年计划投入3条生产线扩大生产,产品超过20万支,产值超过4000万元。

智能降雨监测仪相关的方案

智能降雨监测仪相关的资料

智能降雨监测仪相关的试剂

智能降雨监测仪相关的论坛

  • 【分享】降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降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utomatic rainfall sampler ( HJ/T 174-2005 2005-05-08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降雨自动采样器(以下简称“采样器” )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在起草本标准的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降雨自动采样器相关技术指标和国内生产厂家的相关企业标准以及我国制定的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具有自动采集降雨(混合样、分段样)等功能的采样器的研制、生产和性能检测。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00223]降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url]

  • 智能环境监测仪室外气象观测

    智能环境监测仪室外气象观测

    智能环境监测仪室外气象观测智能环境监测仪是一款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集成多项气象要素的可移动观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新型一体化结构设计,做工精良,可采集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射、雨量、气压、光照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露点等多项信息并做公告和趋势分析,该系统分有线站和无线站两种形式,配合软件更可以实现网络远程数据传输和网络实时气象状况监测,是一款性价比突出的智能环境监测仪。智能环境监测仪观测支架采用目前为先进的第三代气垫减震收缩技术,有效避免支架在收缩时损伤架体,延长支架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支架完全收缩后整体高度只有1米配合单肩旅行袋可以轻松带走,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做工精良,测量精度高。该系统采用新型一体化结构设计,是一款的小型自动气象站。具有手机气象提醒服务功能,可以通过多种通讯方法与气象中心计算机进行通讯,将气象数据传输到气象中心计算机数据库中,用于对气象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img=智能环境监测仪,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220921444654_936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智能环境监测仪根据气象成型原理、现代监测技术研发而成,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林业、园艺、畜牧业等领域,实现对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智能环境监测仪是绿光自主研发生产的一款便携式智能气象监测仪器,所测量数据可通过一键发送或设置数据发送间隔,实时发送到至服务器上,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网,均可查看下载数据。主机具有GPS定位功能,大屏幕中文实时显示采集数据,记录组数,传感器连接数量,经度纬度,信号强度,低电压电量示警提示。[img=智能环境监测仪,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1/202211220922079153_4850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

  • 【分享】HJ/T 175-2005 酸雨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降雨自动监测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判断。在起草本标准的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降雨自动监测仪相关技术指标和国内生产厂家的相关企业标准以及我国制定的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和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河北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降雨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附件:[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97742]HJ/T 175-2005 酸雨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url]

智能降雨监测仪相关的耗材

  • ZJC系列智能降水采样器
    ZJC系列智能降水采样器主要特点 1.主机控制部分采用先进的嵌入式系统,性能好,功能全,具有看门狗功能,确保仪器高可靠性。 2.产品结构件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能长年经受日晒雨淋; 3.酸雨桶盖采用四联杆传动机构,接到降水信息后会自动作弧线运动,能准确平稳地将酸雨桶罩在盖的海绵体内,保证采雨桶的密封性,从而确保刮风时采雨桶的清洁无尘埃; 4.分单、双桶型式,双桶分干尘降和湿尘降; 5.灵敏度高,并可调开关盖延迟时间; 6.能自动贮存、查询200条降雨信息(降雨启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7.仪器控制部分的显示屏采用背光液晶字符显示,使露天工作的采样器在光线较暗和强日光照射下均能清晰地显示即时信息。 备注:双桶四连杆、全不锈钢,可查询200条降水信息,带雨量计量功能(集雨桶内径¢400)
  • 奥斯恩 便携式环境监测仪 其他环境监测仪配件
    就我国目前的产业地区分布来说,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导致工业园区分布很广,这给相关环境监测人员的监测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环境监测人员不可能将大型的实验室检测设备运送至各处。尤其相当数量的乡镇企业已经蓬勃兴起,但许多乡镇还没有具备检测的能力,在预防和治理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不便和隐患。便携式检测仪器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试样在传输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减少样品固定和保存的繁杂手续,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检测人员的工作量,实时掌握环境等动态变化趋势,从而尽可能地将潜在的风险降至最低。在现实的环境事故应急处理中,便携式检测仪器是采用综合检测的方式对突发性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监测,为应对突发性重大环境事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奥斯恩便携式环境检测仪产品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主打产品有便携式粉尘检测仪、便携式空气质量检测仪、便携式VOCs检测仪、便携式恶臭检测仪、便携式噪声检测仪等,产品功能接受个性化定制。 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具有操作方便、体积小巧等特点,可方便携带至不同的地方检测。自带大容量锂电池供电,开机就可以使用,能快速、准确地进行检测,并通过触摸屏显示实时监测的数据,方便现场操作人员及时查看,适用于各种应急监测、巡逻监测等场景。
  • 辐射监测仪配件
    辐射监测仪配件是全球领先仪器, 它采用欧洲CERN的混合像元探测器制造,具有优异的辐射监测灵敏度和超低的噪音。辐射监测仪配件可以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也可使用WIFI远程控制,能够识别单个粒子及其能量,可用于射线(阿尔法,贝塔,伽马)的监测,成像和追踪,也可用于X射线成像和中子成像。辐射监测仪配件特色:100M WIFI 或Internet连接能力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计算机控制SD卡存储数据单个网线即可供电选配的电池可提供4小时工作保障辐射监测仪配件应用:识别单个粒子及其能量,射线(阿尔法,贝塔,伽马)的监测,射线成像和追踪,X射线成像和中子成像辐射监测仪配件参数:图像分辨率:256x256像素像素大小:55x55 um传感器大小: 14.1x14.1mm采用速度:2fps (WIFI), 15fps (网线)数据连接:wifi 或网线软件: 提供配套专业软件供电:5V 或12-50V功耗: 5W尺寸: 97x65x35mm重量:275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