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

仪器信息网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相关的仪器

  • 欢迎了解了长沙容测电子的雷击浪涌测试仪,以下是ES-516A雷击浪涌测试仪的功能特点、应用领域、符合标准的相关介绍。 雷击浪涌测试仪应用领域低压电器通讯通信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轨道交通医疗器械汽车电子电力灯具照明工业设备等等雷击浪涌测试仪功能特点1、集成式设计,整机大小4U/19",节省空间的同时,方便测试,移动。2、Android操控系统,配10寸彩色电容触控显示屏3、采用半导体电子开关技术,波形平滑,输出精准4、浪涌电压输出范围0.1~6KV,优于标准要求高于标准测试电压范围,可进行严酷试验。5、内置示波器功能,浪涌每次干扰输出,其输出电压、电流波形可在屏幕上实时显示。6、浪涌冲击后,支持样品失效性判断,提供蜂鸣警报7、仪器内置校准系数,用户可连接示波器和电压探头在现场校验电压,无需返厂校准。8、EUT容量AC:0~260V/20A DC:0~200V/20A9、每次试验可选择自动保存或直接导出Word格式测试报告,报告模板支持编辑、选择。可通过USB直接导出至外部存储设备。 雷击浪涌测试仪符合标准IEC61000-4-5GB/T17626.5EN61000-4-5美国ANSI 更多关于ES-516A雷击浪涌测试仪的技术参数可以进入长沙容测电子网站了解。http://www.etest-emc.com/product/3.html 长沙容测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EMC电磁兼容测试仪器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拥有从事EMC行业十余年的技术人才队伍,有着丰厚的技术底蕴。致力于电磁兼容测试设备的研发以及电磁兼容测试技术的推广普及,全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EMC测试产品和解决方案。EMC电磁兼容测试仪主要有:军工EMC测试设备,48V汽车电子可编程电源,汽车电气性能测试设备,新能源汽车EMC测试设备,BCI大电源注入、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雷击浪涌测试仪,阻尼振荡波测试仪,静电放电发生器,电压跌落发生器,阻尼振荡磁场,射频传导抗扰度等。
    留言咨询
  • ES-5110系列 雷击浪涌测试仪输出精度高,操作简单智能,广泛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产品特点1、10.1智能电容触控显示屏,操作简单2、试验电压范围:0.1kV~10kV3、波形光滑,无毛刺现象4、耦合去耦合网络自动切换5、浪涌电压、相位输出精准6、每次浪涌冲击,波形在屏幕上实时显示(选配)7、浪涌冲击后,支持样品损坏报警。8、自动储存报告,模板可选9、设备稳定性好,经久耐用10、支持HDMI、USB高清触控投屏◆ 符合标准IEC61000-4-5、GB/T17626.5、EN61000-4-5、美国ANSI◆ 技术参数雷击浪涌测试仪规格被测样品容量ES-5110A ES-5110B AC:0~220V/20A AC: 0~220V/32 DC:0~110V/20A DC: 0~110V/32A浪涌电压输出范围0.1kv~10kV浪涌电流范围0.05kA~5kA步进电压0.1kV~2kV自由设定输出电压精度<±5%输出电压极性正*、负*、正负交替、负正交替输出波形浪涌综合波开路电压波前沿:1.2us±30% 脉冲宽度:50us±20%短路电流波前沿:8us±20% 脉冲宽度:20us±20%阻抗2Ω、12Ω耦合方式共模、差模耦合电容差模9uF,共模18uF退耦电感1.3mH脉冲间隔时间7~600s可调节(根据冲击电压范围而定)注入角度异步、同步相位角0~359°,角度分辨率为1°可调标准相位0°、90°、180°、270°IEC标准内置,直接调出即可按照IEC或者GB/T标准测试脉冲次数1~9999次触发方式自动、手动、外部触发绝缘电阻电源输入端与外壳间电阻大于10MΩ耐压电源输入端与外壳间 AC:1500V时长一分钟耦合去耦合网络内置单相三线耦合去耦合网络网络切换方式自动切换操作系统Android屏幕1280×800LCD彩色液晶触摸显示,支持10点触控语言中文、英文切换其他接口HDMI、RS485、USB等二次开发支持RS485程控使用环境温度:10℃~40℃,湿度:30%~70%设备供电AC:100~250V@50Hz/60Hz外形尺寸4U/19"标准机箱重量14kg◆ 应用领域低压电器、通讯通信、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轨道交通、医疗器械、汽车电子、电力、灯具照明、工业设备等等
    留言咨询
  • 1、产品概述:雷击浪涌发生器SUG61005TB是针对电磁兼容-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的要求而专门设计的测试系统,产品完全符合并超越EN/IEC61000-4-5和GB/T17626.5最新标准要求。本系统采用7.0英寸彩色触摸屏设计,操作方便、设备内置高压差分探头、电流探头,可以监测仪器输出波形和测试样品残压。内置温湿度计。高压实时显示,EUT显示等诸多特点。2、设备参照标准:IEC/EN61000-4-5、IEC/EN60664、GB/T17626.5、GB/T16927.1、UL1449、ITU K20、IEC/EN 61010、ITU K44、IEC/EN 61643-1、ITU K45、ANSIC62.41/453、产品主要特点:符合EN/IEC61000-4-5和GB/T17626.5 UL1449最新标准要求;7.0寸触摸屏、中英显示,操作方便;采用进口程控高压电源,性能稳定;大功率航空插头,安全可靠。内置500欧姆 阻抗脉冲耐压功能浪涌试验方式全档位自动切换,无须人为操作;浪涌注入相位角度异步或0-360°自由设定;内置温湿度显示、实时高压显示,内置单点调试功能,可自己对电压进行单点调试。内置高压差分探头和电流互感器,可通过同轴线连接示波器,实时测量仪器波形参数(输出端口,源端口都可实时测量/产品残压);内置国标模式、用户自定义模式,编程模式,操作便捷;内置RJ45和RS232接口,可通过电脑实施远程控制,自动记录实验数据,保存打印测试报告。 4、产品图片:
    留言咨询

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相关的方案

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相关的论坛

  • “七问七答” 解开雷击浪涌之谜!

    [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6f87861883188a3e10f3bcc167223055.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服务对象:照明灯具厂、封装厂、芯片厂家、电源厂。[/align][align=left]服务内容:[/align][align=left]1:检测灯具雷击抗扰度等级。2:检测电源雷击抗扰度等级。3:雷击浪涌电路评估与提供整改方案。4:雷击浪涌现场整改测试。[/align][align=left]关于“雷击浪涌测试”的常见问题,小编荣幸地邀请到了金鉴资深失效分析工程师周工来为我们解答。[/align][align=left]问题一:什么是浪涌?[/align][align=left]答:沿着线路或电路传送的电流、电压或者功率的瞬态波,其特征是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align][align=left]问题二:雷击/浪涌测试目的?[/align][align=left]金鉴实验室周工指出,GB/T 17626.5-2008 / IEC 6100-4-5:2005两个标准规定了设备由开关和雷电瞬变过电压引起的单极性浪涌(冲击)的抗扰度要求,本部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评价电气和电子设备在遭受浪涌(冲击)时的性能。本部分规定的试验方法用来评定设备或系统对规定现象的抗扰度。[/align][align=left]问题三:浪涌产生的原因?[/align][align=left]金鉴实验室资深电源失效分析工程师周工表示,导致浪涌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电力系统开关瞬态,二是雷电瞬态。具体可以细分为这些:[/align][align=left]1.电力系统开关瞬态[/align][align=left][color=#262626]1)主要的电力系统切换骚扰,例如电容器组的切换,电容瞬间放电或者充电;[/color][color=#262626][/color][color=#262626]2)配电系统中较小的局部开关动作或者负载变化;[/color][color=#262626][/color][color=#262626]3)与开关器件有关的谐振现象;导致电压出现振荡波形;[/color][color=#262626][/color][color=#262626]4)各种的系统故障,例如设备组合对接地系统的短路和电弧故障。[/color][/align][align=left]2.雷电瞬态1)直接雷,它击于外部(户外)电路,注入的大电流流过接地电阻或外部电路阻抗而产生电压;2)间接雷(即云层之间或者云层中的雷击或击于附近物体的雷击产生的电磁场),他在建筑物内、外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压和电流;3)附近直接对地放电的雷电电流,当他耦合到设备组合接地系统的公共接地路径时产生感应电压;4)雷电保护装置动作时,电压和电流可能迅速变化,并可能耦合到内部电路。[/align][align=left][color=#262626]问题四:试验的等级?[/color][color=#262626][/color][/align][align=left]答:该等级为优先测试等级,该标准做了规范,具体测试等级的选择根据客户或自己公司标准做变动。金鉴实验室也会根据客户提出的雷击浪涌测试等级要求制定具体测试方案。[/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b8db0c1f291c2bdf3b90b851e3d7daf3.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问题五:试验设备/组合波发生器?[/align][align=left]答:[/align][align=left]1.通信线要求:对称通信线的端口,使用10/700us组合波发生器;10/700us组合波发生器:[/align][align=left]1.开路电压;要求:开路电压波前时间10us;开路电压半峰值时间700us。2.短路电流。要求:短路电流波前时间5us;短路电流半峰值时间320us。[/align][align=left][color=#262626]2.电源线、互连线[/color][color=#262626][/color][color=#262626]要求:电源线和短距离信号互连线,使用1.2/50us的组合波发生器。[/color][color=#262626][/color][color=#262626][/color][color=#262626]1.2/50us的组合波发生器:[/color][color=#262626][/color][color=#262626]1.开路电压;[/color][color=#262626][/color][color=#262626]要求:开路电压波前时间1.2us;开路电压半峰值时间50us。[/color][color=#262626][/color][color=#262626]2.短路电流。[/color][color=#262626][/color][color=#262626]要求:短路电流波前时间8us;短路电流半峰值时间20us。[/color][/align][align=left][color=#262626]综上:因为照明行业均采用电源线设计,所以一般照明/电源行业均采用1.2/50us的组合波发生器进行雷击浪涌测试。[/color][/align][align=left][color=#262626]1.2/50μs-8/20μs 波形参数的定义:[/color][/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624cc894596186285568b9b9d7f9e257.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问题六:LED死灯与雷击浪涌的关系?[/align][align=left]答:金鉴实验室周工表示,十年来一直从事LED失效分析,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失效案子,导致LED死灯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灯珠自身质量缺陷、外部环境之外,还有驱动电源缺陷。驱动电源缺陷很难分析,因为电源缺陷(尤其是开关瞬间或雷击导致的浪涌电流)造成LED死灯之后,LED电源往往没有明显异常。出现这类失效现象时,为失效买单的往往是LED灯珠生产厂家,有的时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而罪魁祸首LED电源厂家确可以逍遥法外。[/align][align=left]金鉴实验室经过长时间的实验验证以及对LED电源电路设计分析,我们对失效品进行表征分析后可以有效判定是否是LED电源缺陷导致LED死灯。[/align][align=left]下面我们进行一些案例分享......[/align][align=left]案例分享:[/align][align=left]某知名LED灯具客户送测一款户外照明灯,表示出现了批量死灯的情况,该客户诉说这批灯具涉及的货量金额都比较大,如果找不出具体原因,一是责任不清,无法交代,还有后面的生产线都得停工整顿,急需委托金鉴实验室查明具体失效原因。[/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f37978d4a10acebaa097de120273a42d.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金鉴工程师仔细检查该批失效灯具,发现LED灯珠死灯失效和IC击穿失效,而且失效位置较固定。[/align][align=left]金鉴工程师对失效灯珠1和失效灯珠2分别使用9V@10mA进行I-V电性测试,可以观察到失效灯珠均出现开路失效。[/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cc02055ea7ab38d3f4ef4f47ee0f4937.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金鉴工程师取失效灯珠1和2在X-RAY下进行观察,可观察到失效灯珠1的P电极断线开路;失效灯珠2未见明显异常。[/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0257510c3ed2e9cb24584c26946e80b3.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金鉴工程师对失效灯珠1和2进行物理开封后在SEM下观察,可观察到失效灯珠1的P电极、金道、外延层以及芯片桥接处均烧毁;失效品灯珠2金道、外延层以及芯片桥接处均烧毁。[/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07f12059b3ce814607e911b14f5a2843.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金鉴工程师取失效品1灯具修复后的灯具进行雷击测试验证性试验,参照标准(IEC 61000- 4- 5)。测试条件:耦合L→N;电压±4KV;自动相位;间隔:60S,次数:各5次。测试结果:灯具出现失效,贴片保险管烧毁,第一段灯珠有3PCS死灯失效。[/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a5aa18496b52e47c3ebfff50d64baf6b.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76e171da67c74f64920134a3cee6186f.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金鉴工程师取失效品2灯具修复后的灯具进行雷击测试验证性试验,参照标准(IEC 61000- 4- 5)。测试条件:耦合L、N→PE;电压±6KV;自动相位;间隔:60S,次数:各5次。测试结果:灯具出现失效,IC出现烧毁,第一段部分灯珠出现死灯失效。[/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ea728068af680b97b60a883cdf1c79e6.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cca2246b19577f23333c1d657f359484.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综上:雷击会导致灯具出现死灯失效。[/align][align=left][color=#262626]金鉴工程师随机取差模雷击和共模雷击测试失效品进行表面观察,均可观察到失效品胶面烧毁发黑现象。[/color][color=#262626][/color][/align][align=left][color=#262626][/color][/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eb8dbcfb5fb7d818d0e951de14e318f0.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对差模雷击和共模雷击测试失效品分别进行物理开封后在SEM下观察,差模雷击测试失效品金道、外延层以及芯片桥接处烧毁;共模雷击测试失效品P电极、金道、外延层以及芯片桥接处均烧毁。[/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7f88852018b25399376cee6e76df7494.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color=#262626]综上,雷击浪涌测试失效现象与委托单位送测失效品失效现象基本一致。[/color][/align][align=left]金鉴工程师取失效品1灯具上死灯灯珠修复后通电测试:[/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3e3c5385f5513349d66653ea40e135c6.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color=#262626]1.开启时灯具会出现闪烁后再稳定点亮灯具,说明是整流后滤波电容过小(单颗贴片电容量为22nF),另外该滤波电容使用过小,雷击吸收作用较小。建议使用电解电容并加大电容量。[/color][/align][align=left]2.作为户外产品,电路中未架构共模雷击吸收电路设计,存在雷击失效可能性,说明设计中存在设计缺陷。[/align][align=left]综上:因电源电路中雷击回路设计缺陷导致LED灯珠灯珠失效。[/align][align=left]问题七:雷击浪涌导致电子设备的失效机理?[/align][align=center][img]http://cdn.eastsea.com.cn/newdata/201908/31/6cedaf8e875d97b1eb74fcc9d3533901.jpeg.thumb.jpg[/img][/align][align=left]金鉴工程师周工表示,雷电是雷云与大地间或带异号电荷雷云的放电现象,可引起破坏作用的雷云对地面放电,同时绝大多数引起破坏性作用的雷云是带负极性(负电荷)的,当带有负电荷的雷云在物体上空时,由于空中电磁场效应,地面物体朝向雷云的表面将聚集相应的异性电荷(正电荷)。[/align][align=left]当雷云的电荷与其他物体或雷云间放电后,雷云内的负电荷迅速消失,电磁场效应也立即消失,聚集在物体表面的正电荷也立即流向大地,由于电流较大,会因为在流动的路径上由于电阻的原因产生很大的电压,这个电压就是感应雷击的过电压。而且这个过电压会对附近的金属物体进行放电,发生感应雷击;也有可能传入电气回路中,造成用电器感应过电压而损坏。[/align]

  • 【原创大赛】防雷击损坏仪器,给实验室室内配电箱加装浪涌保护器

    【原创大赛】防雷击损坏仪器,给实验室室内配电箱加装浪涌保护器

    [font='宋体'] 有的企业实验室分析仪器,在雷雨天气下遭受雷击,时有损坏,频率较高。这时,就应该检查一下本公司电力线路安装的二(三)级浪涌保护器失效没有![/font][font='宋体'] 通常,企业电力供电系统的防浪涌(雷电)的保护设计,对于普通保护要求,有一级二级。对于要求较高的精密仪器,可采取四级保护。一级防浪涌保护,安装在电力变压器配电房;二级防浪涌保护安装在部门配电间,三级防浪涌保护安装在工作室配电箱上,四级防浪涌保护一般是防浪涌插排插座(有些仪器自带防浪涌保护电路,可以不用增加另外的四级保护)。原理图如下:[/font][font='宋体'][img=,690,28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11010014163_5827_1807987_3.jpg!w690x287.jpg[/img][/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 在雷雨天,仪器遭受雷击损坏,说明仪器电源插座之前的电力线路防浪涌(雷电)保护失效。在检修仪器的同时,应检查供电线路上的浪涌保护器状况,如果已经失效,应予更换。要注意的是,有的企业分析室是改建的,或分析室建设年限久远,原有的电力线路设计可能没有二、三级浪涌保护,这就需要进行加装。[/font][font='宋体'] 本文,仅对于实验室的室内配电箱而言,如果原设计没有三级浪涌保护器,企业又处于雷电活动区,部门配送电距离较远,仪器易遭受雷击或强电干扰损坏,应安装[font=Times New Roman]2P[/font][font=宋体]浪涌保护器。[/font][/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color][/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强烈告示:应由专业电工进行安装!!![/color][/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可选用适合单相交流电源的[font=Times New Roman]20KA/420V[/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2P[/font][font=宋体]浪涌保护器:[/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宋体][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11012096586_4193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font][font='宋体']浪涌保护器背面,有卡槽及金属锁扣,可以很方便地卡在配电箱金属导轨上,拆装都很容易:[/font][font='宋体'][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11013069009_2558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接线原理图如下,浪涌保护器应接在配电箱电源总开关下方,与[font=Times New Roman]L[/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N[/font][font=宋体]并联,接地线越短越好:[/font][/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宋体][img=,690,51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11014120643_6456_1807987_3.jpg!w690x510.jpg[/img][/font][/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font][font='宋体']下面是一个室内配电箱,[font=Times New Roman]2008[/font][font=宋体]年的产品:[/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11015045155_8286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掀开盖子,看见一个[font=Times New Roman]2P[/font][font=宋体]进线总开关([/font][font=Times New Roman]2P[/font][font=宋体]断路器),一个[/font][font=Times New Roman]1P[/font][font=宋体]照明线路开关([/font][font=Times New Roman]1P[/font][font=宋体]断路器),三个带漏电保护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2P[/font][font=宋体]断路器,三个[/font][font=Times New Roman]2P[/font][font=宋体]断路器(其中,边上[/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个灰色开关断路器备用),没有配置浪涌保护器:[/font][/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11015043524_7529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拆下外罩:[/font][font='宋体'][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11016410183_3300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看见内部开关电器分布结构:[/font][font='宋体'][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11017411600_6066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宋体']由于没有空位,又不要改动太多,只好拆除边上的备用[font=Times New Roman]2P[/font][font=宋体]断路器,换上[/font][font=Times New Roman]2P[/font][font=宋体]浪涌保护器(红色)。浪涌保护器的进线[/font][font=Times New Roman]L[/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N[/font][font=宋体]端分别接原备用[/font][font=Times New Roman]2P[/font][font=宋体]断路器的进线[/font][font=Times New Roman]L[/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N[/font][font=宋体]端,接地端暂时用手头[/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根[/font][font=Times New Roman]2.5[/font][font=宋体]平方毫米的铜电线连接到接地排,下次可用[/fon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8[font=宋体]平方毫米铜电线换回:[/font][/font][/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11022424492_4607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将外罩安装好:[/font][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11023286698_9309_1807987_3.jpg!w690x517.jpg[/img][font='宋体'] 若企业电源已经有一、二级浪涌保护,可选标称放电电流[font=Times New Roman]10KA[/font][font=宋体](最大[/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KA[/font][font=宋体]),最大持续工作电压[/font][font=Times New Roman]280V[/font][font=宋体],保护残压[/font][font=Times New Roman]1.5KV[/font][font=宋体](或[/font][font=Times New Roman]1.2KV[/font][font=宋体])的浪涌保护器产品,作为第三级保护,更为灵敏精细一些。但电源波动大的地区,宜选[/font][font=Times New Roman]280[/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420[/font][font='宋体']V[font=宋体]规格的产品。[/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b]结束语:[/b]对室内配电箱加装浪涌保护器,简单易行,费用低廉([font=Times New Roman]TB[/font][font=宋体]上,一个[/font][font=Times New Roman]2P[/font][font=宋体]浪涌保护器[/font][font=Times New Roman]10[/font][font=宋体]元左右),为仪器室又增加一道防雷击和强电尖峰冲击的保护伞。如果企业处于雷电活动区,仪器受雷击损坏故障率高,应请专业电力设计人员,对本单位供电系统进行一次排查,针对雷击进行供电线路防浪涌优化,更加安全可靠。[/font][/font][font='宋体'][/font]

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相关的耗材

  • 防雷装置检测浪涌保护器安全巡检仪
    北京朋利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可燃气体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大地网测试仪,土壤电阻率测试仪,等电位测试仪,环路电阻测试仪,回路电阻测试仪,直流电阻测试仪,防雷元件测试仪,浪涌保护器安全巡检仪,智能高压绝缘电阻测试仪,压敏电阻测试仪,标准电阻,感烟探测器功能试验器,感温探测器功能试验器,数字照度计,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滤光片,超声波流量计等。序号仪器设备名称配置台数主要性能要求甲级乙级1. 激光测距仪√√量程:0-150m2. 测厚仪√√金属厚度测量,超声波3. 经纬仪√√量程:0-360°,分辨率:2″4. 拉力计√√量程:0-40kgf;指针式5. 可燃气体测试仪√√适用气体:可燃气体6. 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电流:20mA(正弦波),分辨率:0.01Ω7. 大地网测试仪√测试电流:3A,分辨率:0.001~99.999Ω,频率可选8. 土壤电阻率测试仪√√四线法测量,测试电流:20mA(正弦波)分辨率:0.01Ω9. 等电位测试仪√√测试电流: ≥1A,四线法测试,分辨率:0.001Ω,具备大容量锂电池;10.环路电阻测试仪√√电阻测量分辨率:0.001Ω,电流测量分辨率:1μA 11.防雷元件测试仪√√测试器件:MOV,具备大容量锂电池。12.绝缘电阻测试仪√√0-1000MΩ13.表面阻抗测试仪√√测量范围:103-1010Ω14.静电电位测试仪√√测量范围:±20kv15.数字万用表√√电压、电流、电阻测量,分辨率:3位半16.防爆对讲机√防爆对讲17.标准电阻√√10-3~105欧姆,功率1/2w,线绕型18.钢卷尺√√分辨率:0.01m19.游标卡尺√√量程:0-150mm20.防雷检测仪器携带箱(选配)●●用于上述设备的存放和携带,内衬激光开模高倍海绵:对仪器提供坚实保护。
  • 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元件测试仪
    北京朋利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可燃气体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大地网测试仪,土壤电阻率测试仪,等电位测试仪,环路电阻测试仪,回路电阻测试仪,直流电阻测试仪,防雷元件测试仪,浪涌保护器安全巡检仪,智能高压绝缘电阻测试仪,压敏电阻测试仪,标准电阻,感烟探测器功能试验器,感温探测器功能试验器,数字照度计,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滤光片,超声波流量计等。序号仪器设备名称配置台数主要性能要求甲级乙级1. 激光测距仪√√量程:0-150m2. 测厚仪√√金属厚度测量,超声波3. 经纬仪√√量程:0-360°,分辨率:2″4. 拉力计√√量程:0-40kgf;指针式5. 可燃气体测试仪√√适用气体:可燃气体6. 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电流:20mA(正弦波),分辨率:0.01Ω7. 大地网测试仪√测试电流:3A,分辨率:0.001~99.999Ω,频率可选8. 土壤电阻率测试仪√√四线法测量,测试电流:20mA(正弦波)分辨率:0.01Ω9. 等电位测试仪√√测试电流: ≥1A,四线法测试,分辨率:0.001Ω,具备大容量锂电池;10.环路电阻测试仪√√电阻测量分辨率:0.001Ω,电流测量分辨率:1μA 11.防雷元件测试仪√√测试器件:MOV,具备大容量锂电池。12.绝缘电阻测试仪√√0-1000MΩ13.表面阻抗测试仪√√测量范围:103-1010Ω14.静电电位测试仪√√测量范围:±20kv15.数字万用表√√电压、电流、电阻测量,分辨率:3位半16.防爆对讲机√防爆对讲17.标准电阻√√10-3~105欧姆,功率1/2w,线绕型18.钢卷尺√√分辨率:0.01m19.游标卡尺√√量程:0-150mm20.防雷检测仪器携带箱(选配)●●用于上述设备的存放和携带,内衬激光开模高倍海绵:对仪器提供坚实保护。
  • 防雷装置检测静电电位测试仪
    北京朋利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可燃气体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大地网测试仪,土壤电阻率测试仪,等电位测试仪,环路电阻测试仪,回路电阻测试仪,直流电阻测试仪,防雷元件测试仪,浪涌保护器安全巡检仪,智能高压绝缘电阻测试仪,压敏电阻测试仪,标准电阻,感烟探测器功能试验器,感温探测器功能试验器,数字照度计,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滤光片,超声波流量计等。序号仪器设备名称配置台数主要性能要求甲级乙级1. 激光测距仪√√量程:0-150m2. 测厚仪√√金属厚度测量,超声波3. 经纬仪√√量程:0-360°,分辨率:2″4. 拉力计√√量程:0-40kgf;指针式5. 可燃气体测试仪√√适用气体:可燃气体6. 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电流:20mA(正弦波),分辨率:0.01Ω7. 大地网测试仪√测试电流:3A,分辨率:0.001~99.999Ω,频率可选8. 土壤电阻率测试仪√√四线法测量,测试电流:20mA(正弦波)分辨率:0.01Ω9. 等电位测试仪√√测试电流: ≥1A,四线法测试,分辨率:0.001Ω,具备大容量锂电池;10.环路电阻测试仪√√电阻测量分辨率:0.001Ω,电流测量分辨率:1μA 11.防雷元件测试仪√√测试器件:MOV,具备大容量锂电池。12.绝缘电阻测试仪√√0-1000MΩ13.表面阻抗测试仪√√测量范围:103-1010Ω14.静电电位测试仪√√测量范围:±20kv15.数字万用表√√电压、电流、电阻测量,分辨率:3位半16.防爆对讲机√防爆对讲17.标准电阻√√10-3~105欧姆,功率1/2w,线绕型18.钢卷尺√√分辨率:0.01m19.游标卡尺√√量程:0-150mm20.防雷检测仪器携带箱(选配)●●用于上述设备的存放和携带,内衬激光开模高倍海绵:对仪器提供坚实保护。

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相关的资料

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相关的资讯

  • 浅谈仪器仪表雷电防护的必要性
    浅谈仪器仪表雷电防护的必要性 静电放电(ESD)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X寸仪器仪表系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静电放电在5 ~20tMHz的频率范围内产生强烈的射频辐射。 此辐射能量的峰值经常出现在35~45MHz之间发生自激振荡。许多信息传输电缆的谐振频率也通常在这个频率范围内,结果电缆中便串入了大量的静电放电辐射能量。电快速瞬变脉冲群也产生相当强的辐射发射,从而耦合到电缆和机壳线路。当电缆暴露在4 ~8kV静电放电环境中时,信息传输电缆终端负载上可以测量到的感应电压可达到600V这个电压远远超出了典型数字仪器仪表的门限电压值0~4V典型的感应脉冲持续时间大约为400ns仪器仪表在使用中经常会遇到意外的电压瞬变和浪涌,从而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损坏的原因是仪器仪表中的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可控硅和集成电路等)皮烧毁或击穿。据统计仪器仪表的故障有75%是由于瞬变和浪涌造成的。电压的瞬变和浪涌无处不在,电网、雷击、爆破,就连人在地毯上行走都会产生上万伏的静电感应电压,这些,都是仪器仪表的隐形致命杀手。因此,为了提高仪器仪表的可靠性和人体自身的安全性,必须对电压瞬变和浪涌采取防护措施。 防雷端口根据仪器仪表应用的工程实践,仪器仪表受雷击可大致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传导雷。但不论以哪一种形式到达设备都可归纳为从以下4个部位侵入的雷电浪涌,在此把这些部位称为防雷端口,并以仪器仪表举例说明。 外壳端口比如说,我们可以把任何一个大的或小的仪器仪表或系统视为一个整体的外壳,如传感器、传输线、信号中断、现场仪表、DCS系统等,它们都有可能完全暴露在环境中受到直接雷击,造成设备损坏。 标准规定,当设备外壳受到4kV的雷电静电放电时,都会影响仪器仪表或系统的正常运行。例如放置于室外的传感器端子箱有可能受到雷电接触放电;位于机房内的DCS机柜有可能受到大楼立柱泄流时的空气放电。 信号线端口含天馈线、数据线、控制线等。 在控制系统中,为了实现信号或信息的传递总要有与外界连接的部位,如过程控制系统的信号交接端的总配线架、数据传输网的终端、微波设备到天线的馈线口等等,那么这些从外界接收信号或发射信号出去的接口都有可能受到雷电浪涌冲击。因为从楼外信号端口进来的浪涌往往通过长电缆,所以采用10/7(0Fs波形,标准规定线到线间浪涌电压为05kV,线到地间浪涌电压为1kV.而楼内仪器仪表之间传递信号的端口受到浪涌冲击相当于电源线上的浪涌冲击,采用1.2/50(8/20)Ms组合波,线到线、线到地浪涌电压限值不变。一旦超过限值,信号端口和端口后的设备有可能遭受损坏。 电源端口电源端口是分布最广泛也最容易感应或传导雷电浪的部位,从配电箱到电源插座这些电源端口可以处在任何位置。标准规定在L 2/50(8/20)Ms波形下线与线之间浪涌电压限值为Q 5kV线到地浪涌电压限制为1kV但这里的浪涌电压是指明工作电压为220V交流进入的,如果工作电压较低则不能以此为标准,电源线上受较小的浪涌冲击不一定立即损坏设备,但至少寿命有影响。 接地端口尽管在标准中没有专门提到接地端口的指标,实际上信息技术设备地端口是非常重要的。在雷电发生时接地端口有可能受到地电位反击、地电位升格地满□高影响,或者由于接地不良、接地不当使地阻过大达不到电位要求使设备损坏。接地端口不仅对接地电阻接地线极(长度、直径、材料)、接地方式、地网的设置等有要求,而且还与设备的电特性、工作频段、工作环境等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从接地端还有可能反击到直流电源端口损坏直流工作电压的设备。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设备的防雷可以考虑从四个关键的端口入手,如所示。 仪器仪表防雷的四个关键的端口,仪器仪表的端口保护外壳端口仪器仪表的外壳端口保护不仅仅是建筑物外壳,也应当包括某个设备的外壳或者某套系统的外壳,比如说机柜、计算机室等。按照EC 1312-1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第一部分(一般原则)的适用范围为:建筑物内或建筑物顶部仪器仪表系统有效的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安装、检查、维护。其保护方法主要有三种:接地、屏蔽及等电位连接。 接地EC1024-1已经阐述了建筑物防雷接地的方法,主要通过建筑物地下网状接地系统达到要求。仪器仪表系统防雷时还要求对相邻两建筑物之间通过的电力线,通信电缆均必须与建筑物接地系统连接起来(不能形成回路)以利用多条并行路径减少电缆中的电流。 仪器仪表系统的接地更应当注意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止其它系统干扰。一般来说工作状态下仪器仪表系统接地不能直接和防雷地线相连,否则将有杂散电流进入仪器仪表系统引起信号干扰。正确的连接方式应当在地下将两个不同地网,通过放电器低压避雷器连接,使其在雷击状态下自动连通。 屏蔽从理论上考虑,屏蔽对仪器仪表外壳防雷是非常有效的。但从经济合理角度来看,还是应当从设备元器件抗扰度及对屏蔽效能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屏蔽方法。线路屏蔽,即在仪器仪表系统中采用屏蔽电缆已被广泛应用。但对于设备或系统的屏蔽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EC提出了采用建筑物钢筋连到金属框架的措施举例。 表系统的主要电磁干扰源是由一次闪击时的几个雷击的瞬时电流造成的瞬态磁场。如果包含仪器仪表系统的建筑物或房间,用大空间屏蔽,通常在这样的措施下瞬时电场被减少到一个足够低的值。 等电位接连等电位连接的目的是减小仪器仪表之间和仪器仪表与金属部件之间的电位差。在防雷区的界面处的等电位连接要考虑建筑物内的仪器仪表系统,在那些对雷电电磁脉冲效应要求最小的地方,等电位连接带最好采用金属板,并多次与建筑物的钢筋连接或连接在其它屏蔽物的构件上。对于仪器仪表系统的外露导电物应建立等位连接网,原则上一个电位连接网不需要直接连在大地,但实际上所有等电位连接网都有通大地的连接。 信号线端口信号线端口保护现在已经有许多类型的较为成熟的保护器件,比如仪器仪表信号网络不同接口保护器、天馈线保护器、终端设备的保安单元等。在保护器选择时除了保护器本身的性能外,应该注意保护设备的传输速率、插入衰耗限值、驻波比、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等相关指标,如果在同一系统(或网络)使用多级保护还应该考虑相互配合问题。值得提出的是,当前由于商业因素,在同一网络中有过多使用保护器的倾向,其反而带来降低速率、增大衰耗、传输失真、信息丢失等问题。因此对某一网络的信号端口保护应在网络信号进出的交界面处安装合适的保护器即可。 在信号端口窜入的瞬态电流最容易损坏信号交换或转换单元及过程控制计算机,如主板、并行口、信号接口卡等。事实上瞬态电流或浪涌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被引入到信号传输网络中,EEE 802-3以太网标准中列出了四种可能对网络造成威胁的情况。(1)局域网络元件和供电回路或受电影响的电路发生直接接触。(2)局域网电缆和元件上的静电效果。(3)高能量瞬态电流同局域网络系统耦合曲网络电缆附近的电缆引入)(4)彼此相连的网络元件的地线电压间有细小差别(例如两幢不同建筑的安全地线电压就有可能略有不同)。 以数据通信线为例,在R-232的串、并行口的标准中,用于泄放高能浪涌和故障电流的地线同数据信号的返回路径共享一条线路,而小至几十伏的瞬态电压都有可能通过这些串、并行口而毁坏计算机及打印机等设备,信号传输线也能直接将户外电源线上的瞬态浪涌传导进来,而信号接口能够传导由闪电和静电泄漏引起的浪涌电压。 用户应当对数据线保护器慎重选择有些保护器虽然起到了“分流”作用,但常常是将硅雪崩二极管(SAD)接在被保护线路和保护器外壳之间,测试表明SAD的钳位性能很好,但它电涌分流能力有限。同时压敏电阻(MOV池不能在数据线保护器上使用。先进的过程控制系统的信号接口防雷保护装置无论是R-232串等通信接口还是计算机同轴网络适配器接口)目前均采用瞬态过电压半导体放电管,其冲击残压参数指标很重要。有条件能够采取多级保护设计电路效果更佳。 天馈线保护器基本采用波导分流原理,其中发射功率400W,额定测试放电电流(8/20s)5kA传输频率25GH插入损耗08响应时间100ns 23电源端口原则上采用多级SPD做电源保护,但信息系统的电源保护由于其敏感性必须采用较低的残压值的保护器件,且此残压应当低于需要保护设备的耐压能力。同时还必须考虑到电磁干扰对仪器仪表系统的影响,因此带过滤波的分流设计应当更加理想。 所以对于仪器仪表系统电源保护特别注意的两点是:前两级采用通流容量大的保护器,在仪器仪表终端处则采用残压较低的保护器。最后一级的保护器中最好有滤波电路。对仪器仪表系统电源端口安装SPD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多级SPD应当考虑能量配合、时间配合、距离配合。如果配合不当的话,效果将适得其反。 (2)连接防雷保护器的引线应当尽量粗和短。 (3)全保护时尽可能将所有连接线捆扎在一起。内容来自看仪器网
  • 专家约稿|碳化硅功率器件封装与可靠性测试
    1. 研究背景及意义碳化硅(SiC)是一种宽带隙(WBG)的半导体材料,目前已经显示出有能力满足前述领域中不断发展的电力电子的更高性能要求。在过去,硅(Si)一直是最广泛使用的功率开关器件的半导体材料。然而,随着硅基功率器件已经接近其物理极限,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正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很难将它的阻断电压和工作温度分别限制在6.5kV和175℃,而且相对于碳化硅器件它的开关速度相对较慢。另一方面,由SiC制成的器件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从不成熟的实验室原型发展成为可行的商业产品,并且由于其高击穿电压、高工作电场、高工作温度、高开关频率和低损耗等优势被认为是Si基功率器件的替代品。除了这些性能上的改进,基于SiC器件的电力电子器件有望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冷却要求和无源元件要求来实现系统的体积缩小,有助于降低整个系统成本。SiC的这些优点与未来能源转换应用中的电力电子器件的要求和方向非常一致。尽管与硅基器件相比SiC器件的成本较高,但SiC器件能够带来的潜在系统优势足以抵消增加的器件成本。目前SiC器件和模块制造商的市场调查显示SiC器件的优势在最近的商业产品中很明显,例如SiC MOSFETs的导通电阻比Si IGBT的导通电阻小四倍,并且在每三年内呈现出-30%的下降趋势。与硅同类产品相比,SiC器件的开关能量小10-20倍,最大开关频率估计高20倍。由于这些优点,预计到2022年,SiC功率器件的总市场将增长到1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8%,预计最大的创收应用是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光伏逆变器和工业电机驱动中。然而,从器件的角度来看,挑战和问题仍然存在。随着SiC芯片有效面积的减少,短路耐久时间也趋于减少。这表明在稳定性、可靠性和芯片尺寸之间存在着冲突。而且SiC器件的现场可靠性并没有在各种应用领域得到证明,这些问题直接导致SiC器件在电力电子市场中的应用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生产高质量、低缺陷和较大的SiC晶圆是SiC器件制造的技术障碍。这种制造上的困难使得SiC MOSFET的每年平均销售价格比Si同类产品高4-5倍。尽管SiC材料的缺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克服,但制造工艺还需要改进,以使SiC器件的成本更加合理。最近几年大多数SiC器件制造大厂已经开始使用6英寸晶圆进行生产。硅代工公司X-fab已经升级了其制造资源去适应6英寸SiC晶圆,从而为诸如Monolith这类无晶圆厂的公司提供服务。这些积极的操作将导致SiC器件的整体成本降低。图1.1 SiC器件及其封装的发展图1.1展示了SiC功率器件及其封装的发展里程碑。第一个推向市场的SiC器件是英飞凌公司在2001年生产的肖特基二极管。此后,其他公司如Cree和Rohm继续发布各种额定值的SiC二极管。2008年,SemiSouth公司生产了第一个SiC结点栅场效应晶体管(JFET),在那个时间段左右,各公司开始将SiC肖特基二极管裸模集成到基于Si IGBT的功率模块中,生产混合SiC功率模块。从2010年到2011年,Rohm和Cree推出了第一个具有1200V额定值的分立封装的SiC MOSFET。随着SiC功率晶体管的商业化,Vincotech和Microsemi等公司在2011年开始使用SiC JFET和SiC二极管生产全SiC模块。2013年,Cree推出了使用SiC MOSFET和SiC二极管的全SiC模块。此后,其他器件供应商,包括三菱、赛米控、富士和英飞凌,自己也发布了全SiC模块。在大多数情况下,SiC器件最初是作为分立元件推出的,而将这些器件实现为模块封装是在最初发布的几年后开发的。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分立封装的制造过程比功率模块封装要简单得多。另一个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发布的模块已经通过了广泛的标准JEDEC可靠性测试资格认证,这代表器件可以通过2000万次循环而不发生故障,因此具有严格的功率循环功能。而且分离元件在设计系统时具有灵活性,成本较低,而模块的优势在于性能较高,一旦有了产品就容易集成。虽然SiC半导体技术一直在快速向前发展,但功率模块的封装技术似乎是在依赖过去的惯例,这是一个成熟的标准。然而,它并没有达到充分挖掘新器件的潜力的速度。SiC器件的封装大多是基于陶瓷基底上的线接合方法,这是形成多芯片模块(MCM)互连的标准方法,因为它易于使用且成本相对较低。然而,这种标准的封装方法由于其封装本身的局限性,已经被指出是向更高性能系统发展的技术障碍。首先,封装的电寄生效应太高,以至于在SiC器件的快速开关过程中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和噪音。第二,封装的热阻太高,而热容量太低,这限制了封装在稳态和瞬态的散热性能。第三,构成封装的材料和元件通常与高温操作(200℃)不兼容,在升高的操作温度下,热机械可靠性恶化。最后,对于即将到来的高压SiC器件,承受高电场的能力是不够的。这些挑战的细节将在第二节进一步阐述。总之,不是器件本身,而是功率模块的封装是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它阻碍了封装充分发挥SiC元件的优势。因此,应尽最大努力了解未来SiC封装所需的特征,并相应地开发新型封装技术去解决其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问题与能源问题愈发严重,为了提高电能的转化效率,人们对于用于电力变换和电力控制的功率器件需求强烈[1, 2]。碳化硅(SiC)材料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场强高、电子饱和速度大、热导率高等优点[3]。与传统的Si器件相比,SiC器件的开关能耗要低十多倍[4],开关频率最高提高20倍[5, 6]。SiC功率器件可以有效实现电力电子系统的高效率、小型化和轻量化。但是由于SiC器件工作频率高,而且结电容较小,栅极电荷低,这就导致器件开关时,电压和电流变化很大,寄生电感就极易产生电压过冲和振荡现象,造成器件电压应力、损耗的增加和电磁干扰问题[7, 8]。还要考虑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器件本身加以改进,在封装工艺上也需要满足不同工况的特性要求。起先,电力电子中的SiC器件是作为分立器件生产的,这意味着封装也是分立的。然而SiC器件中电压或电流的限制,通常工作在低功耗水平。当需求功率达到100 kW或更高时,设备往往无法满足功率容量要求[9]。因此,需要在设备中连接和封装多个SiC芯片以解决这些问题,并称为功率模块封装[10, 11]。到目前为止,功率半导体的封装工艺中,铝(Al)引线键合封装方案一直是最优的封装结构[12]。传统封装方案的功率模块采用陶瓷覆铜板,陶瓷覆铜板(Direct Bonding Copper,DBC)是一种具有两层铜的陶瓷基板,其中一层图案化以形成电路[13]。功率半导体器件底部一般直接使用焊料连接到DBC上,顶部则使用铝引线键合。底板(Baseplate)的主要功能是为DBC提供支撑以及提供传导散热的功能,并与外部散热器连接。传统封装提供电气互连(通过Al引线与DBC上部的Cu电路键合)、电绝缘(使用DBC陶瓷基板)、器件保护(通过封装材料)和热管理(通过底部)。这种典型的封装结构用于目前制造的绝大多数电源模块[14]。传统的封装方法已经通过了严格的功率循环测试(2000万次无故障循环),并通过了JEDEC标准认证[15]。传统的封装工艺可以使用现有的设备进行,不需要额外开发投资设备。传统的功率模块封装由七个基本元素组成,即功率半导体芯片、绝缘基板、底板、粘合材料、功率互连、封装剂和塑料外壳,如图1.2所示。模块中的这些元素由不同的材料组成,从绝缘体、导体、半导体到有机物和无机物。由于这些不同的材料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为每个元素选择适当的材料以形成一个坚固的封装是至关重要的。在本节中,将讨论七个基本元素中每个元素的作用和流行的选择以及它们的组装过程。图1.2标准功率模块结构的横截面功率半导体是功率模块中的重要元素,通过执行电气开/关开关将功率从源头转换到负载。标准功率模块中最常用的器件类型是MOSFETs、IGBTs、二极管和晶闸管。绝缘衬底在半导体元件和终端之间提供电气传导,与其他金属部件(如底板和散热器)进行电气隔离,并对元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直接键合铜(DBC)基材在传统的电源模块中被用作绝缘基材,因为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不仅能满足电气和热的要求,而且还具有机械可靠性。在各种候选材料中,夹在两层铜之间的陶瓷层的流行材料是Al2O3,AlN,Si2N4和BeO。接合材料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连接每个部件,在半导体、导体导线、端子、基材和电源模块的底板之间提供机械、热和电的联系。由于其与电子组装环境的兼容性,SnPb和SnAgCu作为焊料合金是最常用的芯片和基片连接材料。在选择用于功率模块的焊料合金时,需要注意的重要特征是:与使用温度有关的熔化温度,与功率芯片的金属化、绝缘衬底和底板的兼容性,高机械强度,低弹性模量,高抗蠕变性和高抗疲劳性,高导热性,匹配的热膨胀系数(CTE),成本和环境影响。底板的主要作用是为绝缘基板提供机械支持。它还从绝缘基板上吸收热量并将其传递给冷却系统。高导热性和低CTE(与绝缘基板相匹配)是对底板的重要特性要求。广泛使用的底板材料是Cu,AlSiC,CuMoCu和CuW。导线键合的主要作用是在模块的功率半导体、导体线路和输入/输出终端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器件的顶面连接最常用的材料是铝线。对于额定功率较高的功率模块,重铝线键合或带状键合用于连接功率器件的顶面和陶瓷基板的金属化,这样可以降低电阻和增强热能力。封装剂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半导体设备和电线组装的组件免受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潮湿、化学品和气体。此外,封装剂不仅在电线和元件之间提供电绝缘,以抵御电压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热传播媒介。在电源模块中作为封装剂使用的材料有硅凝胶、硅胶、聚腊烯、丙烯酸、聚氨酯和环氧树脂。塑料外壳(包括盖子)可以保护模块免受机械冲击和环境影响。因为即使电源芯片和电线被嵌入到封装材料中,它们仍然可能因处理不当而被打破或损坏。同时外壳还能机械地支撑端子,并在端子之间提供隔离距离。热固性烯烃(DAP)、热固性环氧树脂和含有玻璃填料的热塑性聚酯(PBT)是塑料外壳的最佳选择。传统电源模块的制造过程开始于使用回流炉在准备好的DBC基片上焊接电源芯片。然后,许多这些附有模具的DBC基板也使用回流焊工艺焊接到一个底板上。在同一块底板上,用胶水或螺丝钉把装有端子的塑料外壳连接起来。然后,正如前面所讨论的那样,通过使用铝线进行电线连接,实现电源芯片的顶部、DBC的金属化和端子之间的连接。最后,用分配器将封装材料沉积在元件的顶部,并在高温下固化。前面所描述的结构、材料和一系列工艺被认为是功率模块封装技术的标准,在目前的实践中仍被广泛使用。尽管对新型封装方法的需求一直在持续,但技术变革或采用是渐进的。这种对新技术的缓慢接受可以用以下原因来解释。首先,人们对与新技术的制造有关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与新制造工艺的结合表示担忧,这需要时间来解决。因此,考虑到及时的市场供应,模块制造商选择继续使用成熟的、广为人知的传统功率模块封装技术。第二个原因是传统电源模块的成本效益。由于传统电源模块的制造基础设施与其他电子器件封装环境兼容,因此不需要与开发新材料和设备有关的额外成本,这就大大降低了工艺成本。尽管有这些理由坚持使用标准的封装方法,但随着半导体趋势从硅基器件向碳化硅基器件的转变,它正显示出局限性并面临着根本性的挑战。使用SiC器件的最重要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在高开关频率下工作。在功率转换器中推动更高的频率背后的主要机制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系统的尺寸,并通过更高的开关频率带来的显著的无源尺寸减少来提高功率密度。然而,由于与高开关频率相关的损耗,大功率电子设备中基于硅的器件的开关频率通常被限制在几千赫兹。图1.3中给出的一个例子显示,随着频率的增加,使用Si-IGBT的功率转换器的效率下降,在20kHz时已经下降到73%。另一方面,在相同的频率下,SiC MOSFET的效率保持高达92%。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硅基器件在高频运行中显示出局限性,而SiC元件能够在更高频率下运行时处理高能量水平。尽管SiC器件在开关性能上优于Si器件对应产品,但如果要充分利用其快速开关的优势,还需要考虑到一些特殊的因素。快速开关的瞬态效应会导致器件和封装内部的电磁寄生效应,这正成为SiC功率模块作为高性能开关应用的最大障碍。图1.3 Si和SiC转换器在全额定功率和不同开关频率下的效率图1.4给出了一个半桥功率模块的电路原理图,该模块由高低两侧的开关和二极管对组成,如图1.4所示,其中有一组最关键的寄生电感,即主开关回路杂散电感(Lswitch)、栅极回路电感(Lgate)和公共源电感(Lsource)。主开关回路杂散电感同时存在于外部电源电路和内部封装互连中,而外部杂散电感对开关性能的影响可以通过去耦电容来消除。主开关回路杂散电感(Lswitch)是由直流+总线、续流二极管、MOSFET(或IGBT)和直流总线终端之间的等效串联电感构成的。它负责电压过冲,在关断期间由于电流下降而对器件造成严重的压力,负反馈干扰充电和向栅极源放电的电流而造成较慢的di/dt的开关损失,杂散电感和半导体器件的输出电容的共振而造成开关波形的振荡增加,从而导致EMI发射增加。栅极环路电感(Lgate)由栅极电流路径形成,即从驱动板到器件的栅极接触垫,以及器件的源极到驱动板的连接。它通过造成栅极-源极电压积累的延迟而降低了可实现的最大开关频率。它还与器件的栅极-源极电容发生共振,导致栅极信号的震荡。结果就是当我们并联多个功率芯片模块时,如果每个栅极环路的寄生电感不相同或者对称,那么在开关瞬间将产生电流失衡。共源电感(Lsource)来自主开关回路和栅极回路电感之间的耦合。当打开和关闭功率器件时,di/dt和这个电感上的电压在栅极电路中作为额外的(通常是相反的)电压源,导致di/dt的斜率下降,扭曲了栅极信号,并限制了开关速度。此外,共源电感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触发事件,这可能会通过在错误的时间打开器件而损坏器件。这些寄生电感的影响在快速开关SiC器件中变得更加严重。在SiC器件的开关瞬态过程中会产生非常高的漏极电流斜率di/dt,而前面讨论的寄生电感的电压尖峰和下降也明显大于Si器件的。寄生电感的这些不良影响导致了开关能量损失的增加和可达到的最大开关频率的降低。开关瞬态的问题不仅来自于电流斜率di/dt,也来自于电压斜率dv/dt。这个dv/dt导致位移电流通过封装的寄生电容,也就是芯片和冷却系统之间的电容。图1.5显示了半桥模块和散热器之间存在的寄生电容的简化图。这种不需要的电流会导致对变频器供电的电机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例如,汽车应用中由放电加工(EDM)引起的电机轴承缺陷会产生很大的噪声电流。在传统的硅基器件中,由于dv/dt较低,约为3 kV/µs,因此流经寄生电容的电流通常忽略不记。然而,SiC器件的dv/dt比Si器件的dv/dt高一个数量级,最高可达50 kV/µs,使通过封装电容的电流不再可以忽略。对Si和SiC器件产生的电磁干扰(EMI)的比较研究表明,由于SiC器件的快速开关速度,传导和辐射的EMI随着SiC器件的使用而增加。除了通过封装进入冷却系统的电流外,电容寄也会减缓电压瞬变,在开关期间产生过电流尖峰,并通过与寄生电感形成谐振电路而增加EMI发射,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未来的功率模块封装应考虑到SiC封装中的寄生和高频瞬变所带来的所有复杂问题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封装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主开关回路的电感需要通过新的互连技术来最小化,以取代冗长的线束,并通过优化布局设计,使功率器件接近。第二,由于制造上的不兼容性和安全问题,栅极驱动电路通常被组装在与功率模块分开的基板上。应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与功率模块尽可能地接近使栅极环路电感最小化。另外,在平行芯片的情况下,布局应该是对称的,以避免电流不平衡。第三,需要通过将栅极环路电流与主开关环路电流分开来避免共源电感带来的问题。这可以通过提供一个额外的引脚来实现,例如开尔文源连接。第四,应通过减少输出端和接地散热器的电容耦合来减轻寄生电容中流动的电流,比如避免交流电位的金属痕迹的几何重叠。图1.4半桥模块的电路原理图。三个主要的寄生电感表示为Lswitch、Lgate和Lsource。图1.5半桥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封装和散热器之间有寄生电容。尽管目前的功率器件具有优良的功率转换效率,但在运行的功率模块中,这些器件产生的热量是不可避免的。功率器件的开关和传导损失在器件周围以及从芯片到冷却剂的整个热路径上产生高度集中的热通量密度。这种热通量导致功率器件的性能下降,以及器件和封装的热诱导可靠性问题。在这个从Si基器件向SiC基器件过渡的时期,功率模块封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散热挑战。图1.6根据额定电压和热阻计算出所需的总芯片面积在相同的电压和电流等级下,SiC器件的尺寸可以比Si器件小得多,这为更紧凑的功率模块设计提供了机会。根据芯片的热阻表达式,芯片尺寸的缩小,例如芯片边缘的长度,会导致热阻的二次方增加。这意味着SiC功率器件的模块化封装需要特别注意散热和冷却。图1.6展示了计算出所需的总芯片面积减少,这与芯片到冷却剂的热阻减少有关。换句话说,随着芯片面积的减少,SiC器件所需的热阻需要提高。然而,即使结合最先进的冷却策略,如直接冷却的冷板与针状翅片结构,假设应用一个70kVA的逆变器,基于DBC和线束的标准功率模块封装的单位面积热阻值通常在0.3至0.4 Kcm2/W之间。为了满足研究中预测的未来功率模块的性能和成本目标,该值需要低于0.2 Kcm2/W,这只能通过创新方法实现,比如双面冷却法。同时,小的芯片面积也使其难以放置足够数量的线束,这不仅限制了电流处理能力,也限制了热电容。以前对标准功率模块封装的热改进大多集中在稳态热阻上,这可能不能很好地代表开关功率模块的瞬态热行为。由于预计SiC器件具有快速功率脉冲的极其集中的热通量密度,因此不仅需要降低热阻,还需要改善热容量,以尽量减少这些快速脉冲导致的峰值温度上升。在未来的功率模块封装中,应解决因采用SiC器件而产生的热挑战。以下是未来SiC封装在散热方面应考虑的一些要求。第一,为了降低热阻,需要减少或消除热路中的一些封装层;第二,散热也需要从芯片的顶部完成以使模块的热阻达到极低水平,这可能需要改变互连方法,比如采用更大面积的接头;第三,封装层接口处的先进材料将有助于降低封装的热阻。例如,用于芯片连接和热扩散器的材料可以分别用更高的导热性接头和碳基复合材料代替。第四,喷射撞击、喷雾和微通道等先进的冷却方法可以用来提高散热能力。SiC器件有可能被用于预期温度范围极广的航空航天应用中。例如用于月球或火星任务的电子器件需要分别在-180℃至125℃和-120℃至85℃的广泛环境温度循环中生存。由于这些空间探索中的大多数电子器件都是基于类似地球的环境进行封装的,因此它们被保存在暖箱中,以保持它们在极低温度下的运行。由于SiC器件正在评估这些条件,因此需要开发与这些恶劣环境兼容的封装技术,而无需使用暖箱。与低温有关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热循环引起的大的CTE失配对芯片连接界面造成的巨大压力。另外,在室温下具有柔性和顺应性的材料,如硅凝胶,在-180℃时可能变得僵硬,在封装内产生巨大的应力水平。因此,SiC封装在航空应用中的未来方向首先是开发和评估与芯片的CTE密切匹配的基材,以尽量减少应力。其次,另一个方向应该是开发在极低温度下保持可塑性的芯片连接材料。在最近的研究活动中,在-180℃-125℃的极端温度范围内,对分别作为基材和芯片附件的SiN和Indium焊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和表征。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战略的实施,提高我国在新能源领域技术、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实现高可靠性碳化硅 MOSFET 器件中试生产技术研究,研制出满足移动储能变流器应用的多芯片并联大功率MOSFET 器件。本研究将通过寄生参数提取、建模、仿真及测试方式研究 DBC 布局、多栅极电阻等方式对芯片寄生电感与均流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我国碳化硅器件封装及测试能力。2. SiC MOSFET功率模块设计技术2.1 模块设计技术介绍在MOSFET模块设计中引入软件仿真环节,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三维温度场仿真软件、三维应力场仿真软件、寄生参数提取软件和变流系统仿真软件,对MOSFET模块设计中关注的电磁场分布、热分布、应力分布、均流特性、开关特性、引线寄生参数对模块电特性影响等问题进行仿真,减小研发周期、降低设计研发成本,保证设计的产品具备优良性能。在仿真基础上,结合项目团队多年从事电力电子器件设计所积累的经验,解决高压大功率MOSFET模块设计中存在的多片MOSFET芯片和FRD芯片的匹配与均流、DBC版图的设计与芯片排布设计、电极结构设计、MOSFET模块结构设计等一系列难题,最终完成模块产品的设计。高压大功率MOSFET模块设计流程如下:图2.1高压大功率MOSFET模块设计流程在MOSFET模块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很多问题,例如:散热问题、均流问题、场耦合问题、MOSFET模块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等等。MOSFET芯片体积小,热流密度可以达到100W/cm2~250W/cm2。同时,基于硅基的MOSFET芯片最高工作温度为175℃左右。据统计,由于高温导致的失效占电力电子芯片所有失效类型的50%以上。随电力电子器件设备集成度和环境集成度的逐渐增加,MOSFET模块的最高温升限值急剧下降。因此,MOSFET模块的三维温度场仿真技术是高效率高功率密度MOSFET模块设计开发的首要问题。模块散热能力与众多因素有关:MOSFET模块所用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MOSFET芯片的布局、贴片的质量、焊接的工艺水平等。如果贴片质量差,有效散热面积小,芯片与DBC之间的热阻大,在模块运行时易造成模块局部过热而损坏。另外,芯片的排布对热分布影响也很大。下图4.2是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块内部的温度场进行分析的结果:图2.2 MOSFET模块散热分布分析在完成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取后,采用ANSYS软件的热分析模块ICEPAK,建立包括铜基板、DBC、MOSFET芯片、二极管芯片以及包括铝质键合引线在内的相对完整的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实际工作条件,施加相应的载荷,得到MOSFET的温度场分布,根据温度场分布再对MOSFET内部结构和材料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设计要求范围内的最优。2.2 材料数据库对一个完整的焊接式MOSFET模块而言,从上往下为一个 8层结构:绝缘盖板、密封胶、键合、半导体芯片层、焊接层 1、DBC、焊接层 2、金属底板。MOSFET模块所涉及的主要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导体、绝缘体、半导体、有机物和无机物。MOSFET模块的电、热、机械等性能与材料本身的电导率、热导率、热膨胀系数、介电常数、机械强度等密切相关。材料的选型非常重要,为此有必要建立起常用的材料库。2.3 芯片的仿真模型库所涉及的MOSFET芯片有多种规格,包括:1700V 75A/100A/125A;2500V/50A;3300V/50A/62.5A;600V/100A;1200V/100A;4500V/42A;6500V/32A。为便于合理地进行芯片选型(确定芯片规格及其数量),精确分析多芯片并联时的均流性能,首先为上述芯片建立等效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电力电子系统中的滤波器、电缆和电机负载模型,搭建一个系统及的仿真平台,从而对整个系统的电气性能进行分析预估。2.4 MOSFET模块的热管理MOSFET模块是一个含不同材料的密集封装的多层结构,其热流密度达到100W/cm2--250W/cm2,模块能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首要因素是良好的散热能力。散热能力与众多因素有关:MOSFET模块所用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MOSFET芯片的布局、贴片的质量、焊接的工艺水平等。如果贴片质量差,有效散热面积小,芯片与DBC之间的热阻大,在模块运行时易造成模块局部过热而损坏。芯片可靠散热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键合的长度和位置。假设散热底板的温度分布均匀,而每个MOSFET芯片对底板的热阻有差异,导致在相同工况时,每个MOSFET芯片的结温不同。下图是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块内部的温度场进行分析的结果。图2.3MOSFET模块热分布在模块完成封装后,采用FLOTHERM软件的热分析模块,建立包括铜基板、DBC、MOSFET芯片、二极管芯片以及包括铝质键合引线在内的相对完整的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实际工作条件,施加相应的载荷,得到MOSFET的温度场分布的数值解,为MOSFET温度场分布的测试提供一定的依据。2.5. 芯片布局与杂散参数提取根据MOSFET模块不同的电压和电流等级,MOSFET模块所使用芯片的规格不同,芯片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不同。因此,详细的布局设计放在项目实施阶段去完成。对中低压MOSFET模块和高压MOSFET模块,布局阶段考虑的因素会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DBC与散热底板之间的绝缘、DBC上铜线迹之间的绝缘以及键合之间的绝缘等。2.6 芯片互联的杂散参数提取MOSFET芯片并联应用时的电流分配不均衡主要有两种:静态电流不均衡和动态电流不均衡。静态电流不均衡主要由器件的饱和压降VCE(sat)不一致所引起;而动态电流不均衡则是由于器件的开关时间不同步引起的。此外,栅极驱动、电路的布局以及并联模块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开关时刻的动态均流。回路寄生电感特别是射极引线电感的不同将会使器件开关时刻不同步;驱动电路输出阻抗的不一致将引起充放电时间不同;驱动电路的回路引线电感可能引起寄生振荡;以及温度不平衡会影响到并联器件动态均流。2.7 模块设计专家知识库通过不同规格MOSFET模块的设计-生产-测试-改进设计等一系列过程,可以获得丰富的设计经验,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任意一种电压电流等级的MOSFET模块的设计思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大功率MOSFET模块的系统化设计知识库。3. SiCMOSFET封装工艺3.1 封装常见工艺MOSFET模块封装工艺主要包括焊接工艺、键合工艺、外壳安装工艺、灌封工艺及测试等。3.1.1 焊接工艺焊接工艺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焊料,通过加热和加压,使芯片与DBC基板、DBC基板与底板、DBC基板与电极达到结合的方法。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是真空焊接技术,保证了芯片焊接的低空洞率。焊接要求焊接面沾润好,空洞率小,焊层均匀,焊接牢固。通常情况下.影响焊接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焊接“空洞”,产生焊接空洞的原因,一是焊接过程中,铅锡焊膏中助焊剂因升温蒸发或铅锡焊片熔化过程中包裹的气泡所造成的焊接空洞,真空环境可使空洞内部和焊接面外部形成高压差,压差能够克服焊料粘度,释放空洞。二是焊接面的不良加湿所造成的焊接空洞,一般情况下是由于被焊接面有轻微的氧化造成的,这包括了由于材料保管的不当造成的部件氧化和焊接过程中高温造成的氧化,即使真空技术也不能完全消除其影响。在焊接过程中适量的加人氨气或富含氢气的助焊气体可有效地去除氧化层,使被焊接面有良好的浸润性.加湿良好。“真空+气体保护”焊接工艺就是基于上述原理研究出来的,经过多年的研究改进,已成为高功率,大电流,多芯片的功率模块封装的最佳焊接工艺。虽然干式焊接工艺的焊接质量较高,但其对工艺条件的要求也较高,例如工艺设备条件,工艺环境的洁净程度,工艺气体的纯度.芯片,DBC基片等焊接表面的应无沾污和氧化情况.焊接过程中的压力大小及均匀性等。要根据实际需要和现场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3.1.2 键合工艺引线键合是当前最重要的微电子封装技术之一,目前90%以上的芯片均采用这种技术进行封装。超声键合原理是在超声能控制下,将芯片金属镀层和焊线表面的原子激活,同时产生塑性变形,芯片的金属镀层与焊线表面达到原子间的引力范围而形成焊接点,使得焊线与芯片金属镀层表面紧密接触。按照原理的不同,引线键合可以分为热压键合、超声键合和热压超声键合3种方式。根据键合点形状,又可分为球形键合和楔形键合。在功率器件及模块中,最常见的功率互连方法是引线键合法,大功率MOSFET模块采用了超声引线键合法对MOSFET芯片及FRD芯片进行互连。由于需要承载大电流,故采用楔形劈刀将粗铝线键合到芯片表面或DBC铜层表面,这种方法也称超声楔键合。外壳安装工艺:功率模块的封装外壳是根据其所用的不同材料和品种结构形式来研发的,常用散热性好的金属封装外壳、塑料封装外壳,按最终产品的电性能、热性能、应用场合、成本,设计选定其总体布局、封装形式、结构尺寸、材料及生产工艺。功率模块内部结构设计、布局与布线、热设计、分布电感量的控制、装配模具、可靠性试验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等的彼此和谐发展,促进封装技术更好地满足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模块化和系统集成化的需求。外壳安装是通过特定的工艺过程完成外壳、顶盖与底板结构的固定连接,形成密闭空间。作用是提供模块机械支撑,保护模块内部组件,防止灌封材料外溢,保证绝缘能力。外壳、顶盖要求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高,耐高温,不易变形,防潮湿、防腐蚀等。3.1.3 灌封工艺灌封工艺用特定的灌封材料填充模块,将模块内组件与外部环境进行隔离保护。其作用是避免模块内部组件直接暴露于环境中,提高组件间的绝缘,提升抗冲击、振动能力。灌封材料要求化学特性稳定,无腐蚀,具有绝缘和散热能力,膨胀系数和收缩率小,粘度低,流动性好,灌封时容易达到模块内的各个缝隙,可将模块内部元件严密地封装起来,固化后能吸收震动和抗冲击。3.1.4 模块测试MOSFET模块测试包括过程测试及产品测试。其中过程测试通过平面度测试仪、推拉力测试仪、硬度测试仪、X射线测试仪、超声波扫描测试仪等,对产品的入厂和过程质量进行控制。产品测试通过平面度测试仪、动静态测试仪、绝缘/局部放电测试仪、高温阻断试验、栅极偏置试验、高低温循环试验、湿热试验,栅极电荷试验等进行例行和型式试验,确保模块的高可靠性。3.2 封装要求本项目的SiC MOSFET功率模块封装材料要求如下:(1)焊料选用需要可靠性要求和热阻要求。(2)外壳采用PBT材料,端子裸露部分表面镀镍或镀金。(3)内引线采用超声压接或铝丝键合(具体视装配图设计而定),功率芯片采用铝线键合。(4)灌封料满足可靠性要求,Tg150℃,能满足高低温存贮和温度循环等试验要求。(5)底板采用铜材料。(6)陶瓷覆铜板采用Si3N4材质。(7)镀层要求:需保证温度循环、盐雾、高压蒸煮等试验后满足外观要求。3.3 封装流程本模块采用既有模块进行封装,不对DBC结构进行调整。模块封装工艺流程如下图3.1所示。图3.1模块封装工艺流程(1)芯片CP测试:对芯片进行ICES、BVCES、IGES、VGETH等静态参数进行测试,将失效的芯片筛选出来,避免因芯片原因造成的封装浪费。(2)划片&划片清洗:将整片晶圆按芯片大小分割成单一的芯片,划片后可从晶圆上将芯片取下进行封装;划片后对金属颗粒进行清洗,保证芯片表面无污染,便于后续工艺操作。(3)丝网印刷:将焊接用的焊锡膏按照设计的图形涂敷在DBC基板上,使用丝网印刷机完成,通过工装钢网控制锡膏涂敷的图形。锡膏图形设计要充分考虑焊层厚度、焊接面积、焊接效果,经过验证后最终确定合适的图形。(4)芯片焊接:该步骤主要是完成芯片与 DBC 基板的焊接,采用相应的焊接工装,实现芯片、焊料和 DBC 基板的装配。使用真空焊接炉,采用真空焊接工艺,严格控制焊接炉的炉温、焊接气体环境、焊接时间、升降温速度等工艺技术参数,专用焊接工装完成焊接工艺,实现芯片、DBC 基板的无空洞焊接,要求芯片的焊接空洞率和焊接倾角在工艺标准内,芯片周围无焊球或堆焊,焊接质量稳定,一致性好。(5)助焊剂清洗:通过超声波清洗去除掉助焊剂。焊锡膏中一般加入助焊剂成分,在焊接过程中挥发并残留在焊层周围,因助焊剂表现为酸性,长期使用对焊层具有腐蚀性,影响焊接可靠性,因此需要将其清洗干净,保证产品焊接汉城自动气相清洗机采用全自动浸入式喷淋和汽相清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子单元键合前清洗,去除芯片、DBC 表面的尘埃粒子、金属粒子、油渍、氧化物等有害杂质和污染物,保证子单元表面清洁。(6) X-RAY检测:芯片的焊接质量作为产品工艺控制的主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芯片的散热能力、功率损耗的大小以及键合的合格率。因此,使用 X-RAY 检测机对芯片焊接质量进行检查,通过调整产生 X 射线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对不同的焊接产品进行检查。要求 X 光检查后的芯片焊接空洞率工艺要求范围内。(7)芯片键合:通过键合铝线工艺,完成 DBC 和芯片的电气连接。使用铝线键合机完成芯片与 DBC 基板对应敷铜层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芯片之间的并联和反并联。要求该工序结合芯片的厚度参数和表面金属层参数,通过调整键合压力,键合功率,键合时间等参数,并根据产品的绝缘要求和通流大小,设置合适的键合线弧高和间距,打线数量满足通流要求,保证子单元的键合质量。要求键合工艺参数设定合理、铝线键合质量牢固,键合弧度满足绝缘要求、键合点无脱落,满足键合铝线推拉力测试标准。(8)模块焊接:该工序实现子单元与电极、底板的二次焊接。首先进行子单元与电极、底板的焊接装配,使用真空焊接炉实现焊接,焊接过程中要求要求精确控制焊接设备的温度、真空度、气体浓度。焊接完成后要求子单元 DBC 基板和芯片无损伤、无焊料堆焊、电极焊脚之间无连焊虚焊、键合线无脱落或断裂等现象。(9)超声波检测:该工序通过超声波设备对模块 DBC 基板与底板之间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查,模块扫描后要求芯片、DBC 无损伤,焊接空洞率低于 5%。(10)外壳安装:使用涂胶设备进行模块外壳的涂胶,保证模块安装后的密封性,完成模块外壳的安装和紧固。安装后要求外壳安装方向正确,外壳与底板粘连处在灌封时不会出现硅凝胶渗漏现象。(11)端子键合&端子超声焊接:该工序通过键合铝线工艺,实现子单元与电极端子的电气连接,形成模块整体的电气拓扑结构;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实现子单元与电极端子的连接,超声波焊接是利用高频振动波传递到两个需焊接的物体表面,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两个物体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超声波焊接具有高机械强度,较低的热应力、焊接质量高等优点,使得焊接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在功率模块产品中应用越来越广泛。(12)硅凝胶灌封&固化:使用自动注胶机进行硅凝胶的灌封,实现模块的绝缘耐压能力。胶体填充到指定位置,完成硅凝胶的固化。要求胶体固化充分,胶体配比准确,胶体内不含气泡、无分层或断裂纹。4. 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测试4.1 单脉冲雪崩能量试验目的:考察的是器件在使用过程中被关断时承受负载电感能量的能力。试验原理:器件在使用时经常连接的负载是感性的,或者电路中不可避免的也会存在寄生电感。当器件关断时,电路中电流会突然下降,变化的电流会在感性负载上产生一个应变电压,这部分电压会叠加电源电压一起加载在器件上,使器件在瞬间承受一个陡增的电压,这个过程伴随着电流的下降。图4.1 a)的雪崩能量测试电路就是测试这种工况的,被测器件上的电流电压变化情况如图4.1 b)。图4.1 a)雪崩能量测试电路图;b)雪崩能量被测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示意图这个过程中,电感上储存的能量瞬时全部转移到器件上,可知电流刚开始下降时,电感储存的能量为1/2*ID2*L,所以器件承受的雪崩能量也就是电感包含的所有能量,为1/2*ID2*L。试验目标:在正向电流ID = 20A下,器件单脉冲雪崩能量EAS1J试验步骤:将器件放入测试台,给器件施加导通电流为20A。设置测试台电感参数使其不断增加,直至器件的单脉冲雪崩能量超过1J。通过/失效标准:可靠性试验完成后,按照下表所列的顺序测试(有些测试会对后续测试有影响),符合下表要求的可认为通过。测试项目通过条件IGSS USLIDSS or IDSX USLVGS(off) or VGS(th)LSL USLVDS(on) USLrDS(on) USL (仅针对MOSFET)USL: 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 最高上限值LSL: lower specification limit, 最低下限值4.2 抗短路能力试验目的:把样品暴露在空气干燥的恒温环境中,突然使器件通过大电流,观测元器件在大电流大电压下于给定时间长度内承受大电流的能力。试验原理:当器件工作于实际高压电路中时,电路会出现误导通现象,导致在短时间内有高于额定电流数倍的电流通过器件,器件承受这种大电流的能力称为器件的抗短路能力。为了保护整个系统不受误导通情况的损坏,系统中会设置保护电路,在出现短路情况时迅速切断电路。但是保护电路的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长,需要器件能够在该段时间内不发生损坏,因此器件的抗短路能力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尤为重要。器件的抗短路能力测试有三种方式,分别对应的是器件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因为电路突发短路(比如负载失效)而接受大电流大电压时的反应。抗短路测试方式一,也称为“硬短路”,是指IGBT从关断状态(栅压为负)直接开启进入到抗短路测试中;抗短路测试方式二,是指器件在已经导通有正常电流通过的状态下(此时栅压为正,漏源电压为正但较低),进入到抗短路测试中;抗短路测试方式三是指器件处于栅电压已经开启但漏源电压为负(与器件反并联的二极管处于续流状态,所以此时器件的漏源电压由于续流二极管的钳位在-0.7eV左右,,栅压为正),进入到抗短路测试中。可知,器件的抗短路测试都是对应于器件因为电路的突发短路而要承受电路中的大电流和大电压,只是因为器件的初始状态不同而会有不同的反应。抗短路测试方法一电路如图4.2,将器件直接加载在电源两端,器件初始状态为关断,此时器件承受耐压。当给器件栅电极施加一个脉冲,器件开启,从耐压状态直接开始承受一个大电流及大电压,考量器件的“硬”耐短路能力。图4.2 抗短路测试方法一的测试电路图抗短路测试方法二及三的测试电路图如图4.2,图中L_load为实际电路中的负载电感,L_par为电路寄生电感,L_sc为开关S1配套的寄生电感。当进行第二种抗短路方法测试时,将L_load下端连接到上母线(Vdc正极),这样就使L_sc支路与L_load支路并联。初态时,S1断开,DUT开通,电流从L_load和DUT器件上通过,开始测试时,S1闭合,L_load瞬时被短路,电流沿着L_sc和DUT路线中流动,此时电流通路中仅包含L_sc和L_par杂散电感,因此会有大电流会通过DUT,考察DUT在导通状态时承受大电流的能力。当进行第三种抗短路方法测试时,维持图4.2结构不变,先开通IGBT2并保持DUT关断,此时电流从Vdc+沿着IGBT2、L_load、Vdc-回路流通,接着关断IGBT2,那么D1会自动给L_load续流,在此状态下开启DUT栅压,DUT器件处于栅压开启,但漏源电压被截止状态,然后再闭合S1,大电流会通过L_sc支路涌向DUT。在此电路中IGBT2支路的存在主要是给D1提供续流的电流。图4.3 抗短路测试方法二和方法三的测试电路图1) 抗短路测试方法一:图4.2中Vdc及C1大电容提供持续稳定的大电压,给测试器件DUT栅极施加一定时间长度的脉冲,在被试器件被开启的时间内,器件开通期间处于短路状态,且承受了较高的耐压。器件在不损坏的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最长开启时间定义为器件的短路时长(Tsc),Tsc越大,抗短路能力越强。在整个短路时长器件,器件所承受的能量,为器件的短路能量(Esc)。器件的抗短路测试考察了器件瞬时同时承受高压、高电流的能力,也是一种器件的复合应力测试方式。图4.2测试电路中的Vdc=600V,C1、C2、C3根据器件的抗短路性能能力决定,C1的要求是维持Vdc的稳定,C1的要求是测试过程中释放给被测器件的电能不能使C1两端的电压下降过大(5%之内可接受)。C2,C3主要用于给器件提供高频、中频电流,不要求储存能量过大。对C2、C3的要求是能够降低被测器件开通关断时造成的漏源电压振幅即可。图4.4 抗短路能力测试方法一的测试结果波形图4.4给出了某款SiC平面MOSFET在290K下,逐渐增大栅极脉冲宽度(PW)的抗短路能力测试结果。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过程中,每测量一个脉冲宽度的短路波形,需要间隔足够长的时间,以消除前一次短路测试带来的器件温度上升对后一次测试的器件初始温度的影响,保证每次测试初始温度的准确。从图中可以看出,Id峰值出现在1 μs和2 μs之间,随着开通时间的增加,Id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时间变化趋势。Id的上升阶段,是因为器件开启时有大电流经过器件,在高压的共同作用下,器件温度迅速上升,因为此时MOSFET的沟道电阻是一个负温度系数,所以MOSFET沟道电阻减小,Id则上升,在该过程中电流上升的速度由漏极电压、寄生电感以及栅漏电容的充电速度所决定;随着大电流的持续作用,器件整体温度进一步上升,器件此时的导通电阻变成正温度系数,器件的整体电阻将随温度增加逐渐增大,这时器件Id将逐渐减小。所以,整个抗短路能力测试期间,Id先增加后下降。此外,测试发现,当脉冲宽度增加到一定程度,Id在关断下降沿出现拖尾,即器件关断后漏极电流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到0A。在研究中发现当Id拖尾到达约12A左右之后,进一步增大脉冲宽度,器件将损坏,并伴随器件封装爆裂。所以针对这款器件的抗短路测试,定义Tsc为器件关断时漏极电流下降沿拖尾到达10A时的脉冲时间长度。Tsc越长,代表器件的抗短路能力越强。测试发现,低温有助于器件抗短路能力的提升,原因是因为,低的初始温度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使器件达到Id峰值。仿真发现,器件抗短路测试失效模式主要有两种:1、器件承受高压大电流的过程中,局部高温引起漏电流增加,触发了器件内部寄生BJT闩锁效应,栅极失去对沟道电流的控制能力,器件内部电流局部集中发生热失效,此时的表现主要是器件的Id电流突然上升,器件失效;2、器件温度缓慢上升时,导致器件内部材料性能恶化,比如栅极电极或者SiO2/Si界面处性能失效,主要表现为器件测试过程中Vgs陡降,此时,器件的Vds若未发生进一步损坏仍能承受耐压,只是器件Vgs耐压能力丧失。上述两种失效模式都是由于温度上升引起,所以要提升器件的抗短路能力就是要控制器件内部温度上升。仿真发现导通时最高温区域主要集中于高电流密度区域(沟道部分)及高电场区域(栅氧底部漂移区)。因此,要提升器件的抗短路能力,要着重从器件的沟道及栅氧下方漂移区的优化入手,降低电场峰值及电流密度,此外改善栅氧的质量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 抗短路测试方法二:图4.5 抗短路能力测试方法二的测试结果波形如图4.5,抗短路测试方法二的测试过程中DUT器件会经历三个阶段:(1)漏源电压Vds低,Id电流上升:当负载被短路时,大电流涌向DUT器件,此时电路中仅包含L_sc和L_par杂散电感,DUT漏源电压较低,Vdc电压主要分布在杂散电感上,所以Id电流以di/dt=Vdc/(L_sc+L_par)的斜率开始上升。随着Id增加,因为DUT器件的漏源之间的寄生电容Cgd,会带动栅压上升,此时更加促进Id电流的增加,形成一个正循环,Id急剧上升。(2)Id上升变缓然后开始降低,漏源电压Vds上升:Id上升过程中,Vds漏源电压开始增加,导致Vdc分压到杂散电感上的电压降低,导致电流上升率di/dt减小,Id上升变缓,当越过Id峰值后,Id开始下降,-di/dt使杂散电感产生一个感应电压叠加在Vds上导致Vds出现一个峰值。Vds峰值在Id峰值之后。(3)Id、Vds下降并恢复:Id,Vds均下降恢复到抗短路测试一的高压高电流应力状态。综上所述,抗短路测试方法一的条件比方法一的更为严厉和苛刻。3) 抗短路测试方法三:图4.6 抗短路能力测试方法二的测试结果波形如图4.6,抗短路测试方法三的波形与方法二的波形几乎一致,仅仅是在Vds电压上升初期有一个小的电压峰(如图4.6中红圈),这是与器件发生抗短路时的初始状态相关的。因为方法三中器件初始状态出于栅压开启,Vds为反偏的状态,所以器件内部载流子是耗尽的。此时若器件Vds转为正向开通则必然发生一个载流子充入的过程,引发一个小小的电压峰,这个电压峰值是远小于后面的短路电压峰值的。除此以外,器件的后续状态与抗短路测试方法二的一致。一般来说,在电机驱动应用中,开关管的占空比一般比续流二极管高,所以是二极管续流结束后才会开启开关管的栅压,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考虑仅开关管开通时的抗短路模式,则第二种抗短路模式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当一辆机车从山上开车下来,电动机被用作发电机,能量从车送到电网。续流二极管的占空比比开关管会更高一点,这种操作模式下,如果负载在二极管续流且开关管栅压开启时发生短路,则会进行抗短路测试模式三的情况。改进抗短路失效模式二及三的方法,是通过给开关器件增加一个栅极前钳位电路,在Id上升通过Cgd带动栅极电位上升时,钳位电路钳住栅极电压,就不会使器件的Id上升陷入正反馈而避免电流的进一步上升。试验目标:常温下,令Vdc=600V,通过控制Vgs控制SiC MOSFET的开通时间,从2μs开通时间开始以1μs为间隔不断增加器件的开通时间,直至器件损坏,测试过程中保留测试曲线。需要注意的是,在测试过程中,每测量一个脉冲宽度的短路波形,需要间隔足够长的时间,以消除前一次短路测试带来的器件温度上升对后一次测试的器件初始温度的影响,保证每次测试初始温度的准确。试验步骤:搭建抗短路能力测试电路。将器件安装与测试电路中,保持栅压为0。通过驱动电路设置器件的开通时间,给器件一个t0=2μs时间的栅源脉冲电压,使器件开通t0时间,观察器件上的电流电压曲线,判断器件是否能够承受2μs的短路开通并不损坏;如未损坏,等待足够长时间以确保器件降温至常温状态,设置驱动电路使器件栅源电压单脉冲时间增加1us,再次开通,观察器件是否能够承受3μs的短路开通并不损坏。循环反复直至器件发生损坏。试验标准:器件被打坏前最后一次脉冲时间长度即为器件的短路时长Tsc。整个短路时长期间,器件所承受的能量为器件的短路能量Esc。4.3 浪涌试验目的:把样品暴露在空气干燥的恒温环境中,对器件施加半正弦正向高电流脉冲,使器件在瞬间发生损坏,观测元器件在高电流密度下的耐受能力。试验原理:下面以SiC二极管为例,给出了器件承受浪涌电流测试时的器件内部机理。器件在浪涌应力下的瞬态功率由流过器件的电流和器件两端的电压降的乘积所决定,电流和压降越高,器件功率耗散就越高。已知浪涌应力对器件施加的电流信号是固定的,因此导通压降越小的器件瞬态功率越低,器件承受浪涌的能力越强。当器件处于浪涌电流应力下,电压降主要由器件内部寄生的串联电阻承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器件在施加浪涌电流瞬间的导通电阻,减小器件功率、提升抗浪涌能力。a)给出了4H-SiC二极管实际浪涌电流测试的曲线,图4.7 a)曲线中显示器件的导通电压随着浪涌电流的上升和下降呈现出“回滞”的现象。图4.7 a)二极管浪涌电流的实测曲线; b)浪涌时温度仿真曲线浪涌过程中,器件的瞬态 I-V 曲线在回扫过程中出现了电压回滞,且浪涌电流越高,器件在电流下降和上升过程中的压降差越大,该电压回滞越明显。当浪涌电流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时,I-V 曲线在最高压降处出现了一个尖峰,曲线斜率突变,器件发生了失效和损坏。器件失效后,瞬态 I-V 曲线在最高电流处出现突然增加的毛刺现象,电压回滞也减小。引起SiC JBS二极管瞬态 I-V 曲线回滞的原因是,在施加浪涌电流的过程中,SiC JBS 二极管的瞬态功率增加,但散热能力有限,所以浪涌过程中器件结温增加,SiC JBS 二极管压降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回滞现象。在每次对器件施加浪涌电流过程中,随着电流的增加,器件的肖特基界面的结温会增加,当电流降低接近于0时结温才逐渐回落。在浪涌电流导通的过程中,结温是在积累的。由于电流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结温的差异,导致了器件在电流下降过程的导通电阻高于电流在上升过程中导通电阻。这使得电流下降过程 I-V 曲线压降更大,从而产生了在瞬态 I-V 特性曲线电压回滞现象。浪涌电流越高,器件的肖特基界面处的结温越高,因此导通电阻就越大,而回滞现象也就越明显。为了分析器件在 40 A 以上浪涌电流下的瞬态 I-V 特性变化剧烈的原因,使用仿真软件模拟了肖特基界面处温度随电流大小的变化曲线,如图4.7 b)所示,在 40 A 以上浪涌电流下,结温随浪涌电流变化非常剧烈。器件在 40 A 浪涌电流下,最高结温只有 358 K。但是当浪涌电流增加到60 A 时,最高结温已达1119 K,这个温度足以对器件破坏表面的肖特基金属,引起器件失效。图4.7 b)中还可以得出,浪涌电流越高,结温升高的变化程度就越大,56 A 和 60 A 浪涌电流仅相差 4 A,最高结温就相差 543 K,最高结温的升高速度远比浪涌电流的增加速度快。结温的快速升高导致了器件的导通电阻迅速增大,正向压降快速增加。因此,电流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器件的导通压降会更快速地升高和下降,使曲线斜率发生了突变。器件结温随着浪涌电流的增大而急剧增大,是因为它们之间围绕着器件导通电阻形成了正反馈。在浪涌过程中,随着浪涌电流的升高,二极管的功率增加,产生的焦耳热增加,导致了结温上升;另一方面,结温上升,导致器件的导通电阻增大,压降进一步升高。导通电压升高,导致功率进一步增加,使得结温进一步升高。因此器件的结温和电压形成了正反馈,致使结温和压降的增加速度远比浪涌电流的增加速度快。当浪涌电流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时,触发这个正反馈,器件就会发生失效和损坏。长时间的重复浪涌电流会在外延层中引起堆垛层错生长,浪涌电流导致的自热效应会引起顶层金属熔融,使得电极和芯片之间短路,还会导致导通压降退化和峰值电流退化,并破坏器件的反向阻断能力。金属Al失效是大多数情况下浪涌失效的主要原因,应该使用鲁棒性更高的材料替代金属Al,以改善SiC器件的高温特性。目前MOS器件中,都没有给出浪涌电流的指标。而二极管、晶闸管器件中有这项指标。如果需要了解本项目研发的MOSFET器件的浪涌能力,也可以搭建电路实现。但是存在的问题是,MOS器件的导通压降跟它被施加的栅压是相关的,栅压越大,导通电阻越低,耐浪涌能力越强。如何确定浪涌测试时应该给MOSFET施加的栅压,是一个需要仔细探讨的问题。试验目标:我们已知浪涌耐受能力与器件的导通压降有关,但目前无法得到明确的定量关系。考虑到目标器件也没有这类指标的参考,建议测试时,在给定栅压下(必须确保器件能导通),对器件从低到高依次施加脉冲宽度为10ms或8.3ms半正弦电流波,直到器件发生损坏。试验步骤:器件安装在测试台上后,器件栅极在给定栅压下保持开启状态。通过测试台将导通电流设置成10ms或8.3ms半正弦电流波,施加在器件漏源极间。逐次增加正弦波的上限值,直至器件被打坏。试验标准:器件被打坏前的最后一次通过的浪涌值即为本器件在特定栅压下的浪涌指标值。以上内容给出了本项目研发器件在复合应力及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测试方法,通过这些方法都是来自于以往国际工程经验和鉴定意见,可以对被测器件的可靠性有一个恰当的评估。但是,上述方法都是对测试条件和测试原理的阐述,如何通过测试结果来评估器件的使用寿命,并搭建可靠性测试条件与可靠性寿命之间的桥梁,就得通过可靠性寿命评估模型来实现。
  • 肉类水分快速测试仪需要用检测试剂吗
    肉类水分快速测试仪需要用检测试剂吗,肉类水分快速测试仪一般不需要使用检测试剂。这种仪器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如烘干法或电阻法等,来直接测量肉类的水分含量。在使用肉类水分快速测试仪时,用户需要将仪器的检测探头针状电极插入被测样品的肌肉中(避免插入脂肪、筋腱、骨头和空气中),然后按照仪器的操作步骤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仪器会自动计算出基准值并显示结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肉类水分快速测试仪可能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和测量原理,因此在使用前建议仔细阅读仪器的说明书,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此外,还有一种肉类水分检测试纸盒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检测试纸来间接判断肉类是否注水。这种方法虽然简便快速,但并不能直接测量肉类的水分含量。因此,如果需要准确测量肉类的水分含量,建议使用肉类水分快速测试仪。

雷击浪涌测试仪原理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