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作业场所环境检测

仪器信息网作业场所环境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作业场所环境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作业场所环境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作业场所环境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作业场所环境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作业场所环境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作业场所环境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作业场所环境检测相关的论坛

  • 【原创大赛】某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案

    【原创大赛】某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案

    某铝业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案2012年9月20日,某公司向我中心提出委托申请,要求对该公司 400KA电解槽合金化节能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9月22日,我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公司400KA电解槽合金化节能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现场预调查和工时调查,了解现场相关情况,根据调查情况,特制定检测方案如下。一、预调查基本内容根据厂方委托,2012年9月22日,我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公司400KA电解槽合金化节能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现场预调查和工时调查,主要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产品、副产品和中间品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因素,生产工艺流程、原料投入方式、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型号、功率、厂家、安装日期)的完好程度进行调查,了解各车间、岗位、工种作业人员作业方式、人数、作业时间、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程度、频度和持续时间等相关情况,对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等进行现场查看。根据调查结果,针对该企业现场作业环境存在危害因素,确定现场采样及检测地点、频次和时间。二、采样及检测依据(一)布点依据根据现场预调查及工时调查情况,确定作业场所危害因素主要为粉尘、化学因素(氟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高温、噪声等,同时对环境微小气候进行检测。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高频电磁场》(GBZ/T189.2-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工频电场》(GBZ/T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高温》(GBZ/T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T189.8-2007)的规定,确定采样点位置、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二)检测依据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测定:总尘浓度》(GBZ/T192.1-2007)2、《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GBZ/T160.36-2004)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8-2004)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高频电磁场》(GBZ/T189.2-2007)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工频电场》(GBZ/T189.3-2007)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高温》(GBZ/T189.7-2007)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噪声》(GBZ/T189.8-2007)三、人员及时间安排中心确定8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调查、采样、实验室检测、数据收集整理及检测结果评价工作,定于10月18日—10月25日开展现场采样及检测工作,具体人员分工及时间安排见表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032335_401207_1751239_3.jpg四、检测内容本次检测主要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因素(氟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微小气候。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1.1 检测条件按相应卫生标准规定的条件执行。1.2 检测与分析方法 本次作业场所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分析方法见表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032336_401208_1751239_3.jpg1.3 采样及检测仪器本次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检测及微小气候检测采用的仪器见表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032337_401209_1751239_3.jpg2. 检测地点及检测数量2.1场所粉尘检测点及采样数量本次检测主要对工作场所粉尘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进行检测,每个检测点连续检测3天,每天检测总尘、呼尘各2份,部分工作场所巡检岗位检测个体粉尘。检测点布点原则依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要求,其中,400电解车间共分两个子车间,每个车间内布有114个电解槽,根据布点原则,每个车间内布置10个检测点,400电解车间共计20个检测点;400净化车间共3个操作段,每段有2个超浓相工作台面,每个工作台面布置2个检测点,同时,在载氟氧化铝料仓共布置3个检测点,累计布置15个检测点;在组装车间残极压脱机、磷铁环压脱机、电介质颚破机、链式输送机系统、磷铁环清理滚筒、阳极浇铸系统和中频感应炉旁各设置1个检测点,累计布置8个检测点;在氧化铝料仓共有3个操作平台,选取2个操作平台,在其操作平台上、堆料堆旁、操作平台下部各设置1个检测点,累计布置6个检测点;在锅炉房进煤口设置1个检测点,所有检测点连续检测3天,每天检测总尘、呼尘各2份。同时,对400电解车间巡检工人进行个体粉尘采样,选择2名工人,连续采样3天,每次采样一个工作时段(8小时),采样地点及样品数量见表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032338_401210_1751239_3.jpg2.2化学因素检测点及采样数量本次检测主要对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氟化物进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检测, 其中,电解车间与净化车间布点与粉尘布点相同,熔铸车间共3条生产线,在每条生产线出铝水口、打渣口各设置1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采集样品2份(含空白对照1份),连续检测3天,检测地点及样品数见表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032339_401212_1751239_3.jpg本次检测对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进行检测,其中,400电解车间检测点设置在电解槽旁,具体位置与粉尘采样点设置相同,组装车间设置在中频感应炉旁,锅炉房设

  • 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的管理体系和环境要求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由实验室人员在其实验室固定场所之外实施的检测活动, 主要包括携带设备在非固定场所开展的检测活动、利用临时设施开展的检测活动、利用移动设施开展的检测活动等。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的要求很多,我们这次重点讨论是管理体系和环境要求,其他的方面我们后续会陆续讨论管理体系要求:1 实验室应制定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的程序,对开展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的人员职责和任职条件、工作程序和质控方法等予以规定。2 实验室的质量手册或相关质量文件应覆盖所有在非固定场所开展的检测活动。3 实验室应明确规定在非固定场所实施检测活动的能力范围, 如建立可实施检测能力清单。必要时,实验室应针对特定的检测活动制定专门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a)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需要使用的设备,及其操作方法;b)对非固定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求;c)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的检测方法及补充规定;d)对非固定场所获得的检测活动的记录、处理和偏离的要求(应包括防止未经授权修改数据的措施) ;环境要求:1 非固定场所检测的设施和场地条件,应满足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的要求。2 应对可能影响非固定场所检测结果的环境参数予以记录。3 在非固定场所检测多个参数时应注意避免项目之间的相互干扰。4 当人员的活动、行为影响检测范围内的环境条件并可能导致检测结果无效时,应对进入现场的人员做出限制规定。5 实验室应有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环境的处置程序, 确保开展检测活动的环境不受到破坏

  • 【求助】作业场所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结果该如何出具?是否需要碱空白

    公司最近刚刚开展作业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采用的是红外直读式仪器,请问大家一般出具二氧化碳检测浓度时是否需要减去空白值?我本次检测的是一件操作室,室内通风效果不错,检测得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与室外测得的差距不大仅0.040%左右,我觉得在出具一氧化碳报告时,肯定应该减去,但二氧化碳的话,我就不确定了,请各位达人讨论看看,求指导,谢谢!!!

  • CMA环境检测领域日常监督检查内容——检验检测场所和设施

    [size=18px][b][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检查依据:《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9[/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条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3[/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6[/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项,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24[/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条,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43[/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条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1[/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项;《[/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 [/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4.3[/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项[/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第4.4.2项[/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ff0000];《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第[/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ff0000]十一[/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ff0000]条[/color][/font][font=仿宋_GB2312][color=#000000]。[/color][/font][/b][/size][font=仿宋_GB2312][size=18px][color=#000000]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具有固定的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要求,工作场所性质包括:自由产权、上级配置、出资方调配或租赁。检验检测机构应将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场所、环境要求制定成文件。不满足上述要求的,判定该项目不符合。[/color][/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8px][color=#000000]检查相关场所能够独立支配使用的证明文件,不满足上述要求的,判定该项目不符合。[/color][/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8px][color=#000000]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具有批准的能力附表中环境检测方法和相应技术规范规定的场所和环境条件控制设施。应按照监测标准或技术规范对现场测试或采样的场所环境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并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电力供应、安全防护设施、场地条件和环境条件等;应对实验区域进行合理分区,并明示其具体功能,应按监测标准或技术规范设置独立的样品制备、存贮与检测分析场所;根据区域功能和相关控制要求,配置排风、防尘、避震和温湿度控制设备或设施;避免环境或交叉污染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环境测试场所应根据需要配备安全防护装备或设施,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现场测试或采样场所应有安全警示标识。[/color][/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8px][color=#000000]不满足上述要求的,判定该项目不符合。[/color][/size][/font]

  • 【求助】室内环境空气检测作业指导

    请问下室内环境检测这块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吗?我在一个网站上看到的作业指导ADT/OG011-B.0-2007 《室内环境污染物大气采样与验收的要求》,这是什么资料,为什么我怎么都下载不到呢?

  • 检验检测机构和实验室的场所要求及管理

    一、场所的类型[size=16px][b]1、固定的场所:[/b]指不随检验检测任务而变更,且不可移动的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的场所。[/size][size=16px][b]2、临时的场所:[/b]指检验检测机构根据现场检验检测需要,临时建立的工作场所(例如对公共场所和作业场所环境的噪声检验检测的现场;在高速公路施工阶段和桥梁通车前所建立的检验检测临时场所)。[/size][size=16px][b]3、可移动的场所:[/b]指利用汽车、动车和轮船等装载检验检测设施设备,可在移动中实施检验检测的场所。[/size][size=16px][b]4、多个地点的场所(多场所):[/b]指检验检测机构存在两个及以上地址不同的检验检测工作场所。[/size]二、评审要点[size=16px] 1检验检测机构的场所(包括固定的、临时的、可移动的或多个地点的场所)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并与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中填写的工作场所一致。[/size][size=16px]2、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对工作场所具有完全的使用权,例如租赁合同。[/size][size=16px]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地点(场所),是否覆盖所有检验检测项目。[/size]三、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策划[size=16px]《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4.1.3条规定:“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应覆盖在固定设施内、离开其固定设施的场所,或在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的工作。”为满足其规定,必须对实验室的多检测场所工作进行调查、分析,对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性策划。[/size][b][size=16px]1、明确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size][/b][size=16px]通过实验室的多检测场所工作的调查、分析,对实验室多检测场所的工作性质进行分类整理,目前,实验室的多检测场所分为:[/size][size=16px]①实验室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在某地建立的检测实验室。该检测实验室的资源(人力资源、仪器设备、设施)均可由实验室独立调配;[/size][size=16px]②实验室和某组织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在某地建立检测实验室,其日常管理由实验室负责;[/size][size=16px]③实验室和某组织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在某地建立检测实验室,其日常管理按股份制管理模式进行;[/size][size=16px]④实验室利用自身检测人员的丰富经验,在客户处使用客户的仪器设备和场所开展检测工作,进行验货服务;[/size][size=16px]⑤实验室利用自身检测人员的丰富经验和仪器设备,使用客户场所开展检测工作,进行验货服务等等。[/size][size=16px]从上述多检测场所工作性质的分类整理,明确实验室管理体系应覆盖的范围:①、②、④、⑤四两种种情况必须纳入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范围,②、③的情况应根据合同要求,如果实验室能够在经营管理中起决定作用,其资质证书要挂靠在实验室名下的话其管理体系应纳入实验室管理体系。否则,应另外建立一套管理体系,并另外申请实验室资质。在明确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范围的同时,还应明确各检测场所所从事的检测能力。检测能力覆盖的专业领域、检测项目的多少和难度的高低、工作量的大小,对建立管理体系的规模都有着直接的影响。[/size][b][size=16px]2、确定统一的方针和目标[/size][/b][size=16px]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就是建立在实验室远见和宏观决策的基础上,包括了对质量工作的指导原则,适用于影响实验室质量的所有活动。建立质量方针为实验室提供了关注的焦点,对内可以用于形成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对外可以显示实验室在质量领域的追求,以取得客户的信任。质量方针一般体现一种理念,比较原则和抽象,要靠质量目标支持得以实现。目标是实验室为实现质量方针而自己设定的阶段性任务,是联系检测服务实际的、可测量的,并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通过实现质量目标来达到向客户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检测服务,获得客户信任。因此,实验室应确定统一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不能因检测场所的变更而改变,除非实验室在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适宜性评审后决定更改。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在各检测场所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结合工作实际,对质量目标进行展开和分解,落实分解后目标的实施,以确保实验室总的目标的实现。[/size][b][size=16px]3、规定清晰的职责和权限[/size][/b][size=16px]具有多检测场所的实验室,不仅仅是要明确各检测实验室的各岗位职责和权限,还应对实验室具有质量管理、监督、技术管理、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等部门明确对各检测实验室检测工作开展应负的职责和权限,使各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不至于脱离实验室的管理控制。比如:在人员管理方面,人力资源部门至少应负责各检测实验室各类人员的任用、资质确认、培训考核和上岗证的发放,薪金制度等。技术管理部门至少应负责各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的符合性、检测标准的有效性、开展检测工作作业指导书的审核、检验原始记录的审定、检测能力的确认等等。[/size][b]四、实验室多检测场所业务流程的梳理[size=16px]1、识别过程[/size][/b][size=16px]从合同的签订到向客户交付检测报告或建议书的全部过程,是管理体系直接增值的过程。首先,应明确各检测实验室的客户是谁,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有哪些,客户的要求有哪些,检测能力的核定。[/size][size=16px]其次,开展检测工作的管理职责、检测过程与支持过程,以及为控制过程所需要的文件:如程序、作业指导书等以及相关的资源要求,如需要新增的设备、工具、组织人员培训等。对各检测实验室岗位目标考核要求以及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方法和准则。开展检测工作及其检测工作符合要求证实性记录格式的确定。[/size][b][size=16px]2、明确顺序工作流程[/size][/b][size=16px]在识别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基础上,实验室应结合实际对各工作内容进行排序,使工作链简洁、清晰、接口明确,避免工作间的相互扯皮、推诿,提高工作效率。[/size][b][size=16px]3、确定准则[/size][/b][size=16px][/size][size=16px]明确工作流程后,实验室应根据相关方的要求和有关规定,明确每一过程的控制要求和评价准则:[/size][size=16px]在文件控制方面,应明确规定受控文件的范围;各检测实验室内部文件批准、发布、变更与实验室的文件控制的衔接关系;文件有效性控制的方式和收集的渠道。[/size][size=16px]合同评审方面,要注意与实验室能力的组合,充分发挥实验室与检测实验室的双重作用和时间、进度协调。[/size][size=16px]检测分包方面,应明确分包任务的审批权应在实验室的技术负责人;明确第一分包方为实验室本部,当实验室本部由于不可预见的情况不能承担分包任务时,经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分包给满足要求的实验室。[/size][size=16px]在采购方面,应明确实验室控制的范围:检定/校准服务单位、环境设施施工单位、人员培训老师资质、合格供应商名单的批准、重要消耗材料的验收标准等。检测实验室一般负责其消耗材料的控制,仪器设备的验收等。[/size][size=16px]信息沟通方面,应规定检测工作质量控制等级和处置规定,当检测实验室的工作有可能影响实验室形象时,无论其信息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均应明确向实验室哪些部门反馈,反馈的程序。在对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后效果评价结果应报实验室的有关部门。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应送到经批准的检定/校准服务单位进行检定/校准,需自校准的仪器设备应按规定的量值溯源系统图进行自校准,并按规定进行核查,等等。样品的管理应与实验室的管理规定一致。[/size][b][size=16px]4、配置资源[/size][/b][size=16px]实验室应根据开展工作量的大小和检测项目的多少,核定人员配置,应确保开展工作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的人员的能力;确保聘用人员的能力满足开展工作的需要,并得到充分的监督。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核查,确定仪器设备的增补,配置的仪器设备使用前的检定/校准;实施检定/校准单位的资质确认;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情况。对环境设施进行考察评价,确定开展检测工作环境设施建设/改造方案;技术资料的准备等。[/size][color=#0052ff][b][size=20px][/size][/b][/color]五、实验室多检测场所的管理和控制[b][size=16px]1、数据核查[/size][/b][size=16px]各检测实验室的人员配置方面,应配置有熟悉开展检测工作的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加强检测过程关键环节的控制,把握检测参数相关性,采取密码样考核、样品复测、使用标准物质等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正确、可靠。[/size][b][size=16px]2、日常监督[/size][/b][size=16px][/size][size=16px]多个检测场所的技术能力能否持续保持实验室本部的检测技术能力是实验室实施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关键之所在。在我们所使用的技术校核方法中,利用实验室间比对、定期使用标准物质是很好的核查方法。实验室可以有计划的实施实验室间比对,有目的的开展多检测场所人员比对、仪器比对,通过对标准物质的检测发现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纠正措施,确保多检测场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size][b][size=16px]3、内部审核[/size][/b][size=16px]带有多检测场所的实验室的内部质量审核,不同于其他实验室内部质量审核。《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明确规定:“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应覆盖实验室在固定设施内、离开其固定设施的场所,或在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的工作。”因此,带有多检测场所的实验室的内部质量审核策划应覆盖所有检测场所,审核中应特别关注关键控制过程运行情况、技术校核的结果,纠正/纠正措施实施验证情况,与实验室本部接口情况、信息反馈,客户申诉和投诉等等。通过审核,发现开展多场所检测工作中过程识别不充分、控制要求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充分的情况,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价管理体系实施效果,采取预防/纠正措施,确保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size][b][size=16px]4、管理评审[/size][/b][size=16px]实验室管理体系包括控制实验室运作的质量、行政和技术体系。它既包含政令是否畅通、工作秩序是否流畅、工作活动是否有据可依,也包含技术能力能否满足客户需求。管理评审输入资料中特别要注意多检测场所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客户的反馈、投诉、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实验室组织的比对结果等等,评审中尤其是多检测场所资源配置的充分性、工作是否满足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客户要求特别是潜在要求是否满足,客户期望是什么?多检测场所工作流程是否需要调整??,通过评价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适宜性,对内部质量审核、外部质量审核结果分析,对相关信息、数据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根据措施要求调整工作内容。[/size][color=#0052ff][b][size=20px][/size][/b][/color]六、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实践方案[size=16px]方案1:实验室在原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按现有的管理体系文件架构,将识别多检测场所的过程及要求填写进去,必要时,添加程序文件或其他文件。但是,此方案易造成文件过于繁杂,当多检测场所不止一个时,易有遗漏,并且多检测场所的管理特点不宜显现。此方案适用于多检测场所开展的工作简单,多数过程在实验室本部展开的情况。[/size][size=16px]方案2:实验室在质量手册中对多检测场所的要求、职责和途径加以描述。程序文件描述通用的、本部所涉及的质量活动。各检测场所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手册。工作手册针对具体检测工作的开展描述质量活动,特别是关键过程的控制。工作手册可以作为第三层次文件来管理。既符合不同检测场所工作实际,又便于管理,也可以突出实验室管理特点。[/size][align=center][/align]

  •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常规项目作业指导书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常规项目作业指导书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函以环办监测函249号文印发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该作业指导书包含28个文件,规定了国家地表水网监测任务全过程的操作规程,要求各地环境保护厅(局)应及时将作业指导书转发监测部门使用并遵照执行。 该作业指导书除收录GB3838-2002表1、表2的监测指标,还收录了叶绿素a和硅酸盐,术语定义,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要求,现场监测项目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室分析测试方法选择,地表水监测项目操作作业指导书,内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要求以及数据处理及报送要求等内容。各监测指标的作业指导书是依据现行有效的方法标准编制、细化、补充而成,它不仅是承担国控监测任务各有关环境监测站必须执行的SOP,也可作为各水质检测实验室和检测人员的指导用书。欢迎各位版友下载。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3/201703121337_01_1634717_3.jpg附件: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试行)

  • 【分享】气相色谱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溴苯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溴苯用活性炭管采集空气中溴苯,二硫化碳解吸经改性聚乙二醇20M(FFAP)色谱柱分离,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4814][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溴苯[/url]

  • 对标题:某建筑材料检测公司的主场所位于城区内,因业务拓展需要及环保的要求,在城外又租借了一个场所开展新增项保温材料的燃烧试验。但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未对新场所检测环境要求作出规定。

    某建筑材料检测公司的主场所位于城区内,因业务拓展需要及环保的要求,在城外又租借了一个场所开展新增项保温材料的燃烧试验。但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未对新场所检测环境要求作出规定。[table][tr][td][font=华文仿宋]第十条[/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font=华文仿宋](附件[/font][font=华文仿宋]4 [/font][/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2.10)[/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符合检验检测要求。[/font][/td][/tr][tr][td][font=华文仿宋][font=华文仿宋](一)(附件[/font][font=华文仿宋]4 [/font][/font][font=华文仿宋]2.10.1*)检验检测机构[/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应当[/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具有符合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的检验检测场所[/font][font=华文仿宋],包括固定的、临[/font][font=华文仿宋]时的、可移动的或者多个地点的场所。[/font][/td][/tr][tr][td][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16)检验检测机构的工作场所与[/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检[/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填写的工作场所地址一致。[/color][/font][/td][/tr][tr][td][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17)检验检测机构对工作场所具有完全的使用权,并能提供证明文件[/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如[/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租[/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用[/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借用场[/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地[/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期限不少[/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于[/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1[/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年[/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font][/td][/tr][tr][td][font=华文仿宋][font=华文仿宋](二)(附件[/font][font=华文仿宋]4 [/font][/font][font=华文仿宋]2.10.2)检验检测工作环境[/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及[/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安全条件符合检验检测活动要[/font][font=华文仿宋]求[/font][font=华文仿宋]。[/font][/td][/tr][tr][td][font=华文仿宋]18)检验检测机构的场所符合开展检验检测相应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font][/td][/tr][tr][td][font=华文仿宋]19)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对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的环境条件有要求,或者当环境条件影响检验检测结果质量时[/font][font=华文仿宋],[/font][font=华文仿宋]检验检测机[/font][font=华文仿宋]构[/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应[/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当[/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使其持续符合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font][font=华文仿宋]求[/font][font=华文仿宋]。[/font][/td][/tr][tr][td][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20)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有效识别检验[/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检测活动所涉及的[/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安全因素[/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如危险化学品的规范存储和领用、危废处理[/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的合规性、气瓶的安全管理和使用[/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等),并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应急[/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设[/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施[/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制定相应预[/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案[/color][/font][font=华文仿宋][color=#006fc0]。[/color][/font][/td][/tr][/table]

  • 【原创大赛】质量手册的编写雏形记—4.3场所和环境条件

    质量手册的编写雏形记—4.3场所和环境条件最近因事务较多,此篇稍稍的晚了些,请有需要的版友见谅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6.gif 下面直奔主题…4.3 场所与环境4.3.1.场所要求 中心管理体系覆盖中心固定设施内所有场所,未从事离开固定设施进行的检验检测工作。4.3.2环境要求4.3.2.1识别检验检测所需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编写必要的文件,并有相应的环境条件控制措施,确保环境条件不会使检验检测结果无效,或不会对检验检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4.3.2.2、在中心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时,予以特别关注,必要时,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并记录,以保证环境条件符合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4.3.3环境的监控与记录中心环境条件可以确保其不会使检验检测结果无效,不会对所要求的检验检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现有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均有利于检验检测活动的正确实施,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测,特殊需要时,特别注意环境条件的影响并做好相关记录。4.3.3.1 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对环境条件有要求,以及各科室发现环境条件影响检验检测结果质量时,相应科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4.3.3.2在从事抽样、检验检测前应进行环境识别,根据识别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诸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振级等予以重视,使其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中心的环境控制执行《环境控制程序》4.3.3.3 在环境条件存在影响检验检测的风险和隐患时,需停止检验检测,并经有效处置后,方可恢复检验检测活动。监测、控制环境条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水、电具体情况是否可以满足要求2)如何保证洁净区尘埃控制3)温、湿度如何控制4)震动控制。5)防火。6)通风排气设施: 7)“三废”控制:。8)其他措施:中心配备了应急救护装置(中心西侧装有实验室紧急救援设施,每个前处理实验室均安装了洗眼器或紧急喷淋装置),以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保护人员安全。9) 处理污染发生的应急预案。4.3.4区域隔离与内务管理当相邻区域的工作或活动不相容或相互影响时,应对相关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包括空间隔离、场的隔离和生物安全等的隔离),采取措施消除影响,防止交叉污染。例如在微生物检测领域,洁净区和污染区必须有效隔离并对区域的标识要明示等。4.3.4.1 对人员进入和/或使用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区域时加以控制(但绝不等于“闲人免进”),根据特定区域的设计能力和技术要求、检验检测标准规范的规定以及对检验检测结果的影响等确定控制的范围,作出明示,可写为“检测区域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在确保不会对检验检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同时还应注意保护客户和检验检测机构的机密及所有权,保护进入和/或使用相关区域的人员的人身安全等。经中心领导批准,来访人员方可进入检测区,并有中心人员陪同,同时须遵循本中心保密规定及其他有关管理制度。4.3.4.2 内务管理 中心有良好的《内务管理程序》,有措施确保中心的环境满足舒适、规范、有序、安全、环保的要求,包括建立并保持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化学危险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建立并保持环境保护程序,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确保检测/校准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废物等的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4.3.5支持性文件****-05-2016《环境控制程序》****-06-2016 《内务管理程序》

  • RB/T 214 4.3.1中,检测检测机构应有固定,临时,可移动,多地点场所,其中移动的包括噪声检测场所吧?

    RB/T 214 4.3.1中,检测检测机构应有固定,临时,可移动,多地点场所,其中移动的包括噪声检测场所吧?如果是这样,在申请CMA认定时检验检测机构设施类型怎么选择呢?是选固定还是固定、临时一起选呢?参考答案:CMA中检验检测机构的设施特点分为:固定的,临时的,可移动的,多场所的。噪声的现场检测是属于可移动场所的范畴。临时的场所,比如说汽车碰撞试验,用的碰撞场地可以是临时的场地。可移动的场所,类似于环境采样车这种,就是设备和人员是固定的,测试的时,拿到现场做实验,依据实验情况移动操作。多场所:就是实验室有两个及以上的场所,比如某个实验室在广州的天河和黄埔两个区设立了实验室,这两个实验室就是多场所。本问题的描述申请CMA时,需要勾选可移动的、固定的两个选项

  • 关于“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室内空气检测”的检测方法方法验证或确认

    各位前辈,“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室内空气检测”有没有像环境检测或职业卫生检测一样,对方法验证或确认,有一份明确的导则性文件?指导我们怎样去做方法确认,做哪些指标。。。。例如环境检测有“HJ 168-2010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职业卫生有“GBZT 210.4-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 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

  • 检测机构如何理解场所、设施和设备?

    实验室的三个基本概念是场所、设施和设备,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混淆,使标准文本难以理解。有必要区分这三个概念。场地是指适合检验范围的场地和空间。在RB/T214-2017 4.3.1.指定场所包括固定场所、临时场所、移动场所和多个场所,明确了场所应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至于“场所和环境要求应制定成文件”,更倾向于理解场所供水、供电、供热、污水排放、交通便利、周边环境条件、无污染源、无噪声、无振动等场所自身条件的要求。现实中有这些要求,实验室应将这些要求制定成文件,使其在选择场所时能够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应区分场所和设施。场地仅指场地。什么样的设施取决于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设备制造和检验对设施配置的要求完全不同。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有害气体排放、通风设施、温湿度控制、空调或恒温湿度系统、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气系统等相应设施。设施与环境条件密不可分,相当一部分设施是为了满足环境条件的要求而配置的,设施的配置与环境条件密不可分。在实验室中,测试活动不同,设施和环境条件不同,微生物室有微生物室要求、预处理要求、物理化学要求、大型仪器室有大型仪器室要求等,“设施应有利于测试工作的正常发展”。设备和设施也有不同的概念,设施不直接产生数据,但会直接影响数据结果。该设备直接生成数据,对数据结果的影响最直接。因此,设备管理是各机构管理内容最多、工作量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部分。设备的配置取决于实验室对市场的判断,包括实验室活动领域、范围、产品、参数、使用标准方法、测试领域和标准方法。设备应满足检验和检测的要求,即检测方法的要求,包括抽样、样品设备和预处理、检测分析和数据处理。设备应包括抽样设备、样品设备、样品预处理、检测分析和数据处理设备,设备应满足检验和检测的要求。明确场所、设施和设备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标准的要求,也有利于实际工作的管理和控制。

  • atp荧光检测仪可以用于哪些场所

    ATP荧光检测仪是一种高效的、用于检测物体表面洁净度的工具,其工作原理基于萤火虫发光原理,利用ATP试剂与样品中微生物细胞释放出的ATP反应产生光,再通过荧光检测仪检测发光值,从而判断出微生物以及其他生物残余量。这种仪器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得出结果等优点。  ATP荧光检测仪在多个场所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食品加工与制造场所:ATP荧光检测仪可以用于检测食品加工设备、生产线、包装材料以及工作表面的卫生状况,确保食品安全。  医疗卫生场所:在医院、诊所等医疗卫生场所,ATP荧光检测仪可以用于检测手术器械、病房环境、实验室等的清洁度,降低感染风险。  公共场所:在餐厅、酒店、办公室等公共场所,ATP荧光检测仪可以检测各种表面,如桌椅、门把手、地板等的清洁度,提高卫生水平。  工业制造场所:在制造业中,ATP荧光检测仪可以用于检测生产线、设备、工具等的清洁度,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的卫生。  此外,ATP荧光检测仪还可以用于其他需要检测表面清洁度的场所,如学校、实验室、科研机构等。  总的来说,ATP荧光检测仪以其高效、快速、准确的特点,在多个领域和场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卫生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降低感染风险。[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4/202404291510452843_9813_6238082_3.jpg!w690x690.jpg[/im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