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医脉诊仪的标准

仪器信息网中医脉诊仪的标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中医脉诊仪的标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中医脉诊仪的标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中医脉诊仪的标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中医脉诊仪的标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中医脉诊仪的标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中医脉诊仪的标准相关的解决方案。

中医脉诊仪的标准相关的资讯

  • 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研制
    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td width="81"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成果名称/p/tdtd width="540" colspan="3"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trong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strong/p/td/trtrtd width="90"p style="line-height: 1.75em "单位名称/p/tdtd width="540" colspan="3"p style="line-height: 1.75em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p/td/trtrtd width="90"p style="line-height: 1.75em "联系人/p/tdtd width="172"p style="line-height: 1.75em "代金刚/p/tdtd width="148"p style="line-height: 1.75em "联系邮箱/p/tdtd width="202"p style="line-height: 1.75em "zhongyidai@163.com/p/td/trtrtd width="90"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成果成熟度/p/tdtd width="537" colspan="3"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正在研发 √已有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p/td/trtrtd width="90"p style="line-height: 1.75em "合作方式/p/tdtd width="537" colspan="3"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合作开发 □其他/p/td/trtrtd width="648" colspan="4"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trong成果简介: /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strong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c64fe431-0b98-4684-b513-e067a9cf00a6.jpg" title="1.png" width="350" height="254"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style="width: 350px height: 254px "//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br//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经过10余年的不断完善,自主设计研制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该仪器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课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strong关键技术及创新点:/strong本仪器较好的解决了中医脉学仪器研发的两项关键技术问题,①strong动态标准化传感器定位技术/strong、②strong动态标准化脉图建模技术/strong。这两项技术目前处于业界领先水平。strong示范应用研究:/strong应用该仪器开展的“平人四时脉变化规律研”, 从脉学的角度获得了中医学“人应天地”的现代数据证据,绘出了人体脉诊参数伴随天地四时同步规律性变化的图示。用现代技术,回答了《黄帝内经》中提出的“脉其四时动奈何?”的问题。/p/td/trtrtd width="648" colspan="4"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trong应用前景: /strongbr/ 成果的主要用途、适用领域:中医脉学贯穿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全过程,因此,该仪器可以用于中医基础及临床的教育、科研及临床工作中。 br/ 市场预测:随着现代中医学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该仪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p/td/trtrtd width="648" colspan="4"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trong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strongbr/ 本单位拥有该仪器的核心技术及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名称: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专利号:ZL200720181609.9。strong项目获奖情况:2010年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2016年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三等奖。/strong/p/td/tr/tbody/tablepbr//p
  • 中医药鉴定迈入规范化标准化基因鉴定时代入选中医药十大新闻
    1月10日下午,&ldquo 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发布会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报告会&rdquo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世界中医药网总编辑陈贵廷在会上发布了2014年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包括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传统医学决议,敦促各成员国实施《世卫组织2014-2013年传统医学战略》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首批中医药国际标准 美国《科学》杂志首次推出《中医专刊》,介绍中医药研究进展 中医药鉴定迈入规范化标准化基因鉴定时代等等。  原标题:&ldquo 国际标准&rdquo 入选中医药十大新闻
  • 中医药团体标准“组团”发布 共计109项标准
    p  11月26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和中国药膳研究会在京发布了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中医神志病诊疗指南》《a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zc/31.html" target="_self"红外/a热成像技术规范》等32项标准 中国中药协会发布的《中药学基本术语》、《道地药材标准通则》、《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中药机器煎药规范》等37项标准 中国针灸学会发布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神经根型颈椎病》等9项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发布的第一批14项维吾尔医临床技术标准《白病(白癜风)维吾尔医诊疗指南》 中国药膳研究会本次发布的17个常用特色药膳品种的技术指南等。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的发布,对于规范中医药临床诊疗、基本术语及评价方法等意义重大。/pp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桑滨生表示,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随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推进和不断发展,中医药标准化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凸显,成为推动继承创新、促进学术进步的有效途径,成为保持和发扬特色优势的重要载体,成为规范行业管理、加强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成为提高服务质量安全水平的基本依据,成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成为中医药成果推广与传播的重要形式,成为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与发展的战略举措。/pp  国家标准委服务业标准部主任杨泽世表示:今年3月1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中首次提出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在标准制定主体上,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这次发布的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贯彻落实国务院改革方案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各学会、协会承接政府职能的一种重要体现,对于完善中医药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鼓励中医药技术创新,解决中医药标准缺失问题,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推动中医药传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药团体标准化是加强中医学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只有用标准化、规范化的形式再现中医理论和医疗技术,中医学才能更广泛的与现代科学相融合,也才能更快的实现现代化,也才能真正的走向世界。”/pp  “针灸和中医一样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将前人的经验智慧以标准形式固化出来,显示出来,这是一项历史使命,也是我们当今针灸人应该很好去完成的一项重任。尤其在当前针灸在医学目的的调整、医学模式的变革以及医疗改革的深入开展大的形势下,针灸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如何通过标准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来保障临床的质量,减少临床的一些不良反应,是我们制定这个标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说。/pp  目前,针灸已经不仅是中国的,而是堂堂正正地走向了世界。据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所做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180多个国家在使用针灸。在美国,西医1500多个指南当中,已经有30多个指南把针灸纳入其中。“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作为针灸的发源地,中国自己的指南和标准规范的制定,确实已经很有紧迫性,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针灸规则不能让别人主导去制定。”刘保延说。/pp  标准化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能够对中医中药与现代科学相融合,真正走向世界,并传承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培育和发展中医药团体标准方面,我们鼓励制定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也更加鼓励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团体标准更应及时的吸纳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成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中医药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也鼓励中医药行业管理部门探索在行政管理、产业政策、政府采购、合格评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中引用团体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用团体标准,如果这个团体标准好,我们也在研究一种机制,看如何让它上升成国家标准。”杨泽世说。/pp  国家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姜黎滨认为,在标准化的战略上,中国的企业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未来在国际贸易上才有话语权。多年来从事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姜黎滨有一个很深的感触,“美国政府的标准制定原则是先抢占国际标准,然后把国际标准变成国家标准和国内其他标准,而其他国家,包括我们国家,以前是先做产品,再做企业标准,大家做来做去,实际上我们和别人的竞争差距是越来越大了。”/pp  11月6日,国际标准组织(ISO)中央秘书处通知,《中药煎药机》国际标准(ISO 18665:2015)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中医诊疗设备领域的第二个国际标准,也是中医药领域发布的第四个国际标准。姜黎滨是该标准的项目负责人,他告诉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从2009年向ISO提交《中药煎药机》国际标准草案至标准出版发行,经过了6年的时间。“我国的煎药机销售量在世界上占到50%,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拿到了煎药机国际标准主导权,这个标准的颁布实施,让中国的煎药机可以免费打上ISO标识,其他国家同类产品要经过ISO的审批。这就是标准真正的意义。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我们不要仅仅局限于团体标准的制定,满足于团体标准,也希望更多有识之士,把我们的团体标准变成国际标准,中国未来要走向世界,和发达国家竞争,实际上最后就落在国际标准的竞争上。”与此同时,姜黎滨团队又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第二个国际标准提案——《中药煎药机操作规范的国际标准》,该提案也已经列入到了2015年的ISO发展计划。br//p
  • 我国理应主导制订中医国际标准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但一些国家却“捷足先登”,通过相关国际标准的研究制订,将中医药“去中国化”,如称其为“东方医学”、“东亚医学”等。  加快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程已被列为国家战略。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正式落户上海,标志着我国开始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主导权,中医药从“国家标准”迈向“国际标准”获得了可喜突破。  潜移默化提升文化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列的同时,“软实力”也日益增强。在中华文化提升全球影响力过程中,中医药堪称一大法宝。  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沈远东教授说,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现代医学无法完全解决健康问题,传统医学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2008年世卫组织北京宣言发布,呼吁各国政府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体系。  作为传统医学的代表,中医药“简、便、验、廉”,广受欢迎。在世界各地,中医诊室、中医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针灸、中草药的“神奇”功效也得到普遍认可。  “文化认同往往源于直接的日常生活”。中医药直接服务于健康,很多外国朋友就是从中医药开始接触中国文化,继而又对中医药所依托的独特理论和哲学思想产生了兴趣和喜爱。  “被异化”屡有发生  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推广应用,却因为“标准化”未跟上,而面临不少阻碍,甚至造成了负面影响。  一些国家和地区自行举办的中医培训机构,缺乏相关资质,一些人仅“学”了几个月的皮毛,就开设中医诊室自称“中医”,乱用中医诊法、滥用中草药的现象不少。如某国进口中药原料“附子”,所谓“中医师”却不懂附子有轻微毒性,必须经过规范的泡制,而是因其有“温阳”功效直接让病人服用 还有某国治疗肺炎时大量用小柴胡,结果均酿成严重后果。  “中医有完备的理论基础,强调辨证施治,中药也讲究多种药剂配伍、互补,对使用量有严格规定。由于缺乏统一权威的国际标准,一些地方不正确地使用中医诊法和药物,造成不良后果,脏水最后却泼在了中医药身上。”沈远东说。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看到了中医药的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争取对针灸、中药、基础术语等国际标准制订的主导权。在此过程中,“非中国化”甚至“去中国化”的倾向屡有抬头。如某医疗组织给穴位命名,既不是音译也非意译,而是简单地“编号”,所谓“1号穴、2号穴”,完全背离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辨经取穴”的理念。又如一些国家在制订的标准中,将以中医药为母体和主体的传统医学体系命名为“东方医学”、“东亚医学”,中医药的原创性和民族特点在这种大而化之的命名中消失了。  面对中医药的种种被“异化”现象,由我国主导制订国际标准,已刻不容缓。  掌握标准的“话语权”  有专家指出:“中医药不同于冰箱、手机等,国际标准的制订不仅与经济利益有关,而是攸关中国文化精华的传承和民族自豪感的发扬,中国理应发挥主导作用,掌握根本的话语权。”同时,只有依托中国悠长丰厚的中医药传统、环境和资源,制订的国际标准才可能精确地体现中医药精髓,对中医国际化起到正本清源、去芜存菁的作用。  据介绍,“十一五”规划中,积极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已被列入了国家战略。去年9月,有“技术领域联合国”之称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我国提案,成立了传统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并由我国承担秘书处工作。日前,位于上海的秘书处已经启动工作,积极筹备将于今年6月在我国举行的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大会。“我国现有27项中医药国家标准、209项行业标准,秘书处将从中选择已经成熟的,利用合理程序推进为国际标准。”秘书处工作人员说。  标准化与中医强调个性化治疗的传统是否冲突?沈远东表示,祖国传统医学要在继承中创新发展,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是必由之路,而标准化则是这一结合的基础。同时,自主制订国际公认的标准,可使我国中药出口从过去以原料、半成品为主,转为高附加值的成品出口,对相关的产业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 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规划:技术与标准并行
    p  日前,科技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解决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构建更加符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特点的研究模式和技术体系,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pp  规划中强调要提高中药资源保障水平和新药研发能力。攻克一批常用大宗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质量控制的技术难题,培育一批中药材大品种,打造中药材大健康产业链 突破中药新药发现、制剂、安全性评价等瓶颈问题,研发一批创新中药 研发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制药装备,促进中药工业绿色智能升级。/pp  在标准体系方面,规划中特别指出要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完成5-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药品注册 建立一批中医药研究中心与联合实验室,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专栏 中药标准化在行动/span/p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strong中药质量标准提升研究/strong。加强中药质量标准的基础研究,突破中药药效指标成分确认、中药质量评价分析方法、中药毒性成分微量分析等关键技术,提高质量标准整体研究水平,开展100-150种常用中药材及饮片、100个大品种中成药的现代质量标准研究,健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具有整体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现代中药质量标准方法学体系。strong力争50项示范性中药质量标准进入国家药典,100项成为行业标准。/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中药质量标准国际化研究/strong。选择50种国际认可度高、出口份额大、拟开展国际注册的中成药产品原料药材,按照符合国际主流药典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药典》、《欧盟药典》、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的相关技术要求,制定质量标准专论,被《美国药典》、《欧盟药典》等国际主流药典和ISO收录。同时,选择20-30种拟开展欧盟传统药物注册的中成药产品原料药材,撰写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专论,通过欧盟药监局(EMA)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进入欧盟药监局草药专论目录。/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专栏 strong中医药“一带一路”/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strong建立若干中医药、民族医药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产品研发、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跨境民族医药标准研究等国际科技合作/strong 建立“一带一路”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平台、中试技术平台 推进相关民族医药古籍文献保护利用、理论研究以及医药产品和保健品研发等合作,培养中医药“走出去”专职科研团队,帮助技术力量薄弱的国家与地区培养中医药科技人才。/span/pp  strong发展前沿关键技术与创新方法/strong是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其中特别指出要发展中药智能制造技术和新型中医诊疗信息采集前沿技术。具体来说发展符合中药制造特点的信息物理系统、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基于模型技术、混合制造技术,加快智能装备、智能生产线、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研发,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智能化工厂(或车间),推动我国中药制造技术迈向高端水平 运用信息理论与技术、类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等多学科方法,结合太赫兹波、电致人体发光、人体成像等现代技术,重点发展新型中医诊疗信息采集、识别、处理与分析的方法、技术和装备,构建现代化中医诊断系统和平台。/pp  此外,在规划中还多次强调构建strong中医药创新网络与支撑体系/strong,具体来说要统筹加强和积极推进国家、部门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技术创新中心、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等建设,推进科技资源和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建立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协作网络,打造一批中医药临床研究、产业转化的高地,以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中医诊疗防治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中药产业发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专栏 中医药创新网络与支撑体系/span/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1.大力推进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围绕重大疾病、优势病种、特色疗法等方向推进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协同创新网络建设,系统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打造高水平的中医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2.统筹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统筹加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完善名老中医传承、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及服务体系和中药种质资源库等服务平台,深化中医药防治慢病和传染病临床科研协作体系、中医药康复临床科研协作体系与中医药科研伦理平台体系建设。/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3.促进中医药科技资源和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加强中医药古籍与现代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医药科研信息数据库和生物样本信息库建设。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和数据信息,strong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中医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4.强化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与壮大科技中介服务主体,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探索符合中医药成果特点的融资模式,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  5.促进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发展。加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服务、“互联网+”中药产业、中医药健康产品、中药产业园区集群等方面创新创业,大力发展中药大健康产业。/span/pp  详细内容请查看附件: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6/ueattachment/e70f15a4-6e0a-43f3-afaa-e20600e00add.doc"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doc/a/p
  • 2016:加速中医药标准国际化,推进中医药全面发展
    p  1月14日,201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卫计委副主任、中国中医药局局长王国强在工作报告中从十个方面总结了2015年中医药发展取得的成效,包括法制建设、继承创新、深化改革、服务能力建设、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民族医药、海外发展和系统党建。/pp  strong2015年中医药发展亮点多/strong/pp  回顾2015年,中医药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比如法治建设方面,《中医药法(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一次审议,进入最后立法程序。国家标准和政策方面,发布实施3项目国家标准和一批团体标准,建立了12个濒危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民族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6" style="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span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8" style="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span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8" style="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span/spana title=""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industry-S22.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医药标准化/strong/span/aspan id="_baidu_bookmark_end_9" style="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spanspan id="_baidu_bookmark_end_7" style="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span建设也同步推进,发布14项维吾尔医诊疗标准等。还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医改文件,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育计划等。/pp  王国强表示,2015年,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服务总量也大幅提升。并出台了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指导意见,深化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制定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文化建设方面,首次在全国开展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和中医药知识普及率调查。/pp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医药也在相关沿线国家紧密布局,中捷中医中心可谓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的首个卫生合作项目。甘肃、四川、海南等多个省市都在积极布局“走出去”战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王国强.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insimg/230fcca1-9ce9-4d72-81c0-edd17d781c61.jpg"//pp  strong2016年中医药发展全面推进,精准发力/strong/pp  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对于今年中医药发展的主要任务,王国强透露,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抓好规划制定与实施等。包括抓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制定与实施,编制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2030纲要、深化医改等国家重大专项规划编制,体现中医药特点、发挥中医药作用。/pp  同时,还将积极推进中医药立法,持续推动深化医改等各项改革。王国强表示,各项改革任务要向中医药振兴发展这个目标聚焦、向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聚焦、向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聚焦,扭住关键,精准发力。/pp  此外,还将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一是要加快中医医疗服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三级中医医院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能力。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创新中医医院服务模式,推进社会办中医,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办医格局。二要推动养生保健和特色康复服务发展,推进“治未病”能力建设,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合作试点,为居民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促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发展,鼓励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与康复疗养机构的转诊与合作。三要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健康旅游新业态。四要壮大相关支撑产业,推动中医诊疗设备、中医健身产品、中药、保健食品的研发,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产品开发和服务项目设计,丰富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培育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推广科学规范的养生保健知识,传播好中医声音。五要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监督管理,建立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引入认证制度,引导行业自律。/pp  中医药继承创新方面也将加快推进。王国强说,“我们要学习屠呦呦研究员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坚持继承创新、团结协作、辛勤耕耘、甘于奉献、勇攀医学高峰的精神,积极探索新时期中医药继承创新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措施。”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把握原则,加强自主创新。二要探索路径,加强中医古籍、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和整理,加紧编撰《中华医藏》,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整理研究,探索现代传承模式和解读方式。三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中医诊疗体系,建立中医药疗效、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研发中医诊疗仪器设备,开发中药新药和以中药为基源的新产品,发展中药产业和中药装备制造业,推进中药全产业链标准化和支撑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推进中医药标准化,以标准化促进创新发展。/pp  作为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以及继承创新的第一资源,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也将得到尽快发展。在中医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继续加快促进民族医药发展。/pp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将成为2016年中医药发展的一大重点。王国强表示,将全力推动中医药的海外发展,以服务“一带一路”为重点,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pp  具体包括加快建设中医药海外中心,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建设一批服务贸易示范机构,逐步建立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和国际营销体系,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推动建立中医药标准国际化体系等。/ppbr//p
  • 院士指出要制定中医药的国际标准
    p  中医药的发展、传承,要做好新药的研发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要制定中医药的国际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9日在安徽亳州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作此表示。/pp  中医药也叫汉族医药,随着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pp  张伯礼在会上说,当前缺血性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占到中国医疗负担的70%。此外,传统的药物研发花费巨大的资金和时间,十几年才能成功研发出一种新的药品,带来沉重负担。/pp  “中药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近年来中医药发展迅速。现在中国销售额过亿元人民币的中药品种已经超过500个,过10亿的品种已经达到50个。销售过亿元品种数量已经有十倍的增长。”张伯礼说。/pp  他同时表示,中医药要发展,必须做好传承工作。传承首先要做好新药的研发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药研究突破瓶颈和前瞻性技术 其次,要制定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包括生产流程标准和产品标准。“中国要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制订者、新的竞赛场地的主导者。”/pp  据介绍,中国中医药资源丰富,近年来向海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根据中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传统中药资源总数多达1.3万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三大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表示,2013年中药出口达31.4亿美元,已在新加坡、古巴、越南、阿联酋、俄罗斯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pp  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9日在亳州举行,将围绕互联网+中医药的跨界融合、“一带一路”中医药海外发展战略规划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pp  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与前景/pp  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世界第二大OTC药物市场,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在中药现代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大中药产业逐渐形成。中药农业、工业、商业、保健品、食品、日用品、兽药、美容、中药制药设备等构成新兴战略产业,已成为我国快速增长的产业之一。/pp  大中药产业是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新型产业。除了药品,还包括中药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剂,中药农药、中药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等。/pp  2013年全国医药产业完成产值21682亿元,同比增长17.9%(2012年18255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化学药品原药3820亿元,同比增长13.7%(2012年3305亿元,同比增长16.6%) 化学药品制剂5731亿元,同比增长15.8%(2012年5089亿元,同比增长24.7%) 中药饮片1259亿元,同比增长26.9%(2012年1020亿元,同比增长26.4%) 中成药5065亿元,同比增长21.1%(2012年4136亿元,同比增长21.3%) 生物生化药品2381亿元,同比增长17.5%(2012年1853亿元,同比增长20.5%) 医疗器械1889亿元,同比增长17.2%(2012年1573亿元,同比增长20.6%)。/pp  2013年医药产业实现利润2197亿元,同比增长17.6%(1833亿元,同比增长20.4%),继续维持较高水平。中药饮片、中成药增速较快,分别为30.9%(2012年27.5%)和21.4%(2012年16.9%) 化学药品原药14.1%、医疗器械13.2%、生物生化药品13.2%增速稍低。2013年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利润率约10.1%(2012年10.2%)。/pp  2005年至今,中药行业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超医药行业平均水平。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已占据三分之一强的国内保健食品市场。中药题材的护肤化妆类产品、洗涤类产品及口腔清洁类产品已占据20%的相关产品市场,增速远高于其他题材的相关产品。/pp  201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28914.4亿元,(全国医药产业产值18255亿元)。占我国GDP的5.15%(美国占17%)。而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要达到8万亿元以上。这么大一个市场“蛋糕”和历史性机遇,谁主沉浮,谁分杯羹?/pp  中医资源持续增长,医药兄弟携手前进。2013年末,全国卫生部门中医药人员总数达到52.3万人,中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41966所,其中:中医医院3590所,中医门诊部、诊所38328所,中医研究机构48所。全国有中医病床79.4万张,万人口中医床位数为5.05张。近年来中医病床数占全国医疗机构总病床数的比例逐年上升,表明中医床位资源增长快于西医床位的增长。/pp  中医服务量快速增长,中药市场海阔天空。2013年,全国中医门诊14.1亿人次,其中:村卫生室6亿,中医院4.9亿人次,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1.2亿人次,其他医疗机构2亿人次。中医治疗出院人数2276.0万人。/pp  2013年全国中医门诊和住院服务量分别以9%、13%的增长率快速增长,高于全国医疗卫生机构6%、8%的增长速度。而且近年来全国中医医疗服务量在全国医疗服务总量中的比例逐年增大,门诊服务量占比由2008年的14.3%增加至2013年的15.4%,住院服务量占比由9.7%增至11.9%,这说明中医医疗服务量占全国医疗服务总量的比例的增长更有意义,说明中医在全国医疗总量中的比例和地位提高了,这是可喜且来之不易的。/pp  发展大中药产业的理念和策略/pp  一、树立发展大中药产业的理念/pp  巩固中药工业商业,积极发展中药相关产业,提升中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依托、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大中药产业体系。要优化大中药产业发展环境,制定和完善大中药产业发展相关法规和规划。设立大中药产业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对中药产业投资和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要通过重组、兼并、融资等市场化手段,建立大中药企业。/pp  二、市场与信息是中药材种植业关键/pp  以农业为基础的中药材产业化,就是以千家万户的自主生产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及多种中介组织的带动,把千家万户的药农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结合起来。要采取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等形式,将中药材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引导中药材生产由供给型向效益型转变。/pp  中药材的生产经营活动一旦脱离了市场信息,中药材种植极易产生盲目性,造成产量大起大落,价贱伤农,影响生产和市场供应。因此,认真研究和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和价格动态,指导中药材的生产和种植。/pp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pp  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联盟,建立在市场机制下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综合开发中药优势特色资源与产品,培育壮大国内外市场,促进中药产品结构调整,推进中药现代化、产业化进程。/pp  加强中药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建设要从资金和政策两方面去做。包括:加强国家创新研究基地的建设 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力度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 扶植科技型中小企业 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中药化学对照品中心、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心、中医药信息网络中心。支持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国家中药工程中心建设 加快中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pp  四、建立中药质量标准体系/pp  没有标准是走不远也走不长的。目前我国还未能建立适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这不利于中药产业本身的发展,也阻碍了中药走出国门。要逐步建立完善国家质量标准,将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浸出物测定、杂质检查、水分测定、重金属测定、农药残留量检测、微生物限量检测等有选择地列入药材质量标准或相应的饮片和制剂质量标准,保证中药产品质量的稳定。还要健全GAP认证的配套标准,增强认证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淘汰未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继续采用GMP“飞检”等方式监督中成药生产企业 对药品销售企业执行GSP情况进行监管,杜绝假冒伪劣中药的流通。/pp  五、增强中药产业的市场营销能力/pp  营销是企业与市场联系的桥梁,一个企业的营销能力是企业生产技术、服务技术和管理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增强中药企业的营销能力是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营销的企业巨人最终是破产的矮子,卖不出去的商品就是废品。/pp  六、加强中药人才的培养/pp  中药从业人员是中药生产的主体,其素质高低决定着行业兴衰。要把“人才强药”作为中药现代化和各个企业的战略核心,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中药研发与生产人才,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除研发人员外,中药企业最缺的是管理人才和市场策划营销人才,也就是缺乏既懂中医药又懂企业管理经营的复合型人才。/pp  七、注重资源保护/pp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统计,按来源分类,中药资源可分为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3种,分别有11146种、1581种和8O种 按使用情况可分为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3种,分别有1200多种、4000多种和7000多种。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国家正在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动植物培育园区,加强珍稀濒危品种的替代品研究。全体中药行业要树立保护、利用、开发中药资源的观念。/pp  八、重视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pp  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中药产业化的一个战略问题,保护研制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对于维护中药产业健康、有序、持续、快速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药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等内容。注重商标保护和专利保护,对于中药产业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pp  九、加强国际合作,走向世界医药市场/pp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和中西医药的差异,部分国家对中药还不了解或不接受。因而,要增强国际间交流合作,通过在国内招收国际中医药留学生和举办中医药国际培训,在国外开设中医药学校和中医院等形式,努力使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中医独特的治病理论以及中药独到的治疗效果,同时加大出口贸易和市场运作,从而使他们逐步接受中医药,使中医药不断扩大国际市场的份额。要学习借鉴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大力推进中药的出口。/pp  十、观念要更新/pp  天津天士力集团是个中药企业,他们根据市场需求从药业向健康业转型,2012年产值二百亿元,其中“一袋药”丹参滴丸等中药一百亿元,他们新投资开发的西藏矿泉水“一瓶水”、贵州茅台(190.75, -1.11, -0.58%)镇“一杯酒”、云南普洱的“一碗茶”合计产值一百亿元。他们正在大举进军健康产业市场。/pp  十一、升级中医药保健品与保健食品/pp  今后竞争的核心必将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企业要重视保健品的应用与基础研究,努力提高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使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成为主流。只有中医药保健产品企业不断更新技术和提高技术含量,开发出效果好、质量高、有特点的第三代保健品,使产品从低层次的价格战、广告战中走出来,转向高层次的技术战、服务战,才能缔造出我国中医药保健品的世界品牌,才有能力进军国际市场。/pp  发展中药化妆品、洗涤用品等日化产品,提高科学技术含量。中医药膳,取中药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把药物治疗和食物美味完美融合,相得益彰。/ppbr//p
  • 中医药标准国际联盟在成都宣布成立
    p  无统一标准的“个性化”诊疗,是中国传统医药区别于西医的特点,也成为中医药国际化路上公认的“绊脚石”。10月24日,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政府论坛上传来消息,中医药标准国际联盟于当日在成都成立,将致力于建立国际普遍认同的中医药标准体系。/pp  在中医药领域,不同的医生,面对同一个患者可能开出不同药方 同一个医生,对患有同类病症的不同病人也会开出不同药方 而同一服中药,不同的医生可能给出不一样的煎煮方式建议。“中医遵循特有的一套哲学,但对西方人来讲确实难以想象。”本届大会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由于中医药和西药的标准体系完全不同,语言体系也不一样,自己跟外国朋友在有关中医药的交流上,很长时间里都“仅限于聊聊天”。/pp  最近20年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从235亿元提升到2015年的7867亿元,增长了30多倍,跻身增长最快速的产业之一。/pp  在张伯礼看来,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举例来讲,20年前分析一个中药里面的成分,可能需要一整年,如今随着实验室条件越来越先进,再加上全国联网分析,很快便可以拿到数据。/pp  随着科技实力增长和产业快速发展,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以及治未病方面的价值也越来越被国外理论界和用户所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际中医药产业市场规模在500亿美元左右,但2015年中国中药出口额仅37.7亿美元,成长空间巨大。/pp  当天的政府论坛上,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与会代表发布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成都宣言》:未来将广泛联合相关国际组织、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联盟建设。/pp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教授、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果德安认为,宣言释放的信息非常清楚:一个由中国主导或牵头,国际各方广泛参与的中医药国际标准,是中医药产业真正走向世界的大前提。/pp  与会专家建议,基于联盟,我国可以牵头开展中医药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建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打造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和创新网络。/ppbr//p
  • 两岸专家呼吁统一中医药标准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 于 11月14日—15日在北京举行。参加本次大会的海峡两岸中医药界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达1200余人,其中台湾同胞150余人。  “中华医药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加强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中医药繁荣发展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甘肃扶正药业、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等单位签订了6个合作意向书和一些实质性的合作协议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王承德说,大会已由以往的单纯学术交流在向实质性合作转化。  据悉,台湾2008年底启动了“两岸搭桥专案”,预定进度为“一年交流、两年洽商、三年合作”。该专案以中草药等产业打头阵,旨在扩大两岸产业交流,推动两岸建立产业合作平台。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副校长李英雄教授说,本次会议就两岸中医药研究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及发展的方向等从横向与纵向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  两岸中药的检测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大陆对有效成分的研究和控制高于台湾 而台湾则更加重视安全性指标的控制,对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量控制较为严格。“两岸药品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应共同探讨两岸互认标准和相关技术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的认可,这对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有着重大意义。”厦门市药品检测所李玲玲表示。  王承德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面临的挑战,需要海峡两岸业界同仁联合起来,探讨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长效机制,使中华传统医药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 我国已提交中医药国际标准提案32项
    日前从国家标准委获悉,截至目前,我国作为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国,已向ISO提交中医药国际标准提案32项,涉及中药材、中医器械设备、中医药名词术语及信息化等重要领域,占该委员会全部提案总数的63%,其中立项提案15项,占68%,有效引领和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一门医学科学,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2009年,ISO批准组建传统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并由我国承担秘书处工作。委员会成立后不久,由我国提出并主持制定的《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和《中医药 人参种子种苗 第1部分:亚洲人参》等ISO标准相继出版,成为ISO出版的第1批中医药国际标准,充分展示了我中医药大国的专业技术水平。  据介绍,为推动制定发布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实施,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协调与沟通,主动与日、韩、德、美、加、澳等主要国家加强合作。经过不断探索,我国参与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活动逐步形成了稳定、高效的工作模式。在管理层面,充分发挥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双向协调职能 在技术层面,设立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和各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组技术依托单位,负责我国专家参与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技术协调工作 在战略层面,组建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咨询委员会,作为我国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智库,从战略层面保障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目前我国现有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专家120人,覆盖了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各个领域。
  • “以岭杯”2015年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揭晓,中医药国际标准榜上有名
    p  2016年1月10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中联)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由世界中联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和世界中医药网邀请有关媒体及专家评出的《“以岭杯”2015年世界中医药十大新闻》榜单揭晓,内容如下:/pp  1、strong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strong/ppstrong  Chinese Scientist Tu Youyou Wins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5/strong/pp/pp  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 C· 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pp  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登上诺奖论坛,以《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为题,讲述了中国科学家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让全世界眼前一亮,感动之余意识到中国医药学是一个开发潜力巨大的宝库。/pp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获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 古斯塔夫颁发的诺奖证书。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本土上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也是中国医学界和中医药成果迄今获得的最高奖项。/pp  2015年12月25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发布的97568第96939-97570号公报称,第31230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屠呦呦(Tu Youyou)星”。从此,在宇宙苍穹间有了一颗遨游的小行星,名叫“屠呦呦”。/pp/pp  strong2、中国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好时机/strong/ppstrong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lcomes all the Aces and Big Chance/strong/pp/pp 2015年12月9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2015年12月21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进行了首次审议。草案一旦获得立法表决通过,中国将诞生第一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对依法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pp  2015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宣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贺信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批示并讲话,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中医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pp/pp  strong3、匈牙利《中医立法实施细则》10月19日生效/strong/ppstrong  Detailed Ru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gu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ungary Goes into Effect on October 19/strong/pp/pp  2015年10月19日,由匈牙利人力资源部颁布的《中医立法实施细则》正式生效。此法令对中医人员行医许可证的发放条件做了明确规定,为中医在匈牙利行医提供了法律保护。民调显示匈牙利约25%以上的人尝试过中医疗法及中医药产品。该国前总理迈杰希认为,中医疗法在匈牙利是非常重要的补充疗法,中医法案获国会顺利通过并付诸实施,对中医药在匈牙利的发展,造福民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pp/pp strong4、ISO/TC249正式命名,新发布4项中医药国际标准/strong/ppstrong  ISO/TC249 has been Formally Named, 4 International TCM Standards Issued/strong/pp/pp  2015年6月1~4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暂定名)技术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投票表决方式解决了悬置6年的名称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的名称正式确立。/pp  2015年5月1日,ISO发布了《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分类》国际标准(ISO/TS 18790-1:2015 Health informatics-Profiling framework and class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 informatics standards development-Part1: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该项标准为ISO/TC215(健康信息技术委员会)与ISO/TC249首个联合工作项目。/pp  2015年7月21日,《中医药—中草药重金属限量》国际标准(ISO 18664:201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herbal medicines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发布。/pp  2015年11月1日,《中医药—煎药机》国际标准(ISO 18665:201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rbal decoction apparatus)和《中医药—艾灸具》(ISO 18666:201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moxibustion devices)正式公布出版,这是ISO出版的首批中医药器械国际标准。/pp  以上标准发布,将对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pp/pp  strong5、中捷中医中心、中法中医药中心成立/strong/ppstrong  China- Czech TCM Centre, China-France TCM Centre is Established/strong/pp/pp  当地时间2015年6月17日,捷克首家中国-捷克中医中心在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医院成立。该中心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与赫拉德茨市医院合作开办,将致力于中医领域治疗方法的研发、培训和临床试验,为捷克及周边国家提供中医治疗方案。这是捷克乃至中东欧国家第一所由政府支持的中医中心。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捷克副总理别洛布拉代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等出席了揭牌仪式。/pp  2015年11月9日,中法中医药中心在法国巴黎成立。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中国驻法国使馆公使关键、中法中医药合作委员会法方主席基诺等共同为中心揭牌。该项目是在中法中医药合作委员会框架下,第一家由两国政府支持成立的中医药中心。该中心由中国江苏省中医院与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比提耶医院合作开办。主要功能是中医药的科学文化展示、信息交流,同时在两国医学专家之间开展相关科研和培训等工作。/pp  以上两个中心的成立,体现了中捷、中法政府间卫生合作的重要成果及典范。/pp/pp  strong6、康莱特注射液、连花清瘟胶囊获批进入美国FDA临床研究/strong/ppstrong  Kanglaite Injection and Lianhuaqingwen Capsule Receive FDA,US Approval for Clinical Tests/strong/pp/pp  2015年6月27日,浙江中医药大学在北京召开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中药“康莱特注射液”获批进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三期临床研究,允许在美国癌症患者中扩大使用。这是首个允许在美国本土进入三期临床研究的抗癌中药注射剂产品。/pp  2015年12月25日,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YILING PHARMACEUTICAL,INC.接到美国FDA批复,“连花清瘟胶囊”获批同意在美国进行二期临床研究。这是全球第一个获准进入的治疗感冒和流感的复方中药产品。/pp  美国FDA是国际公认的药品审批与监管的权威机构,以上中药产品获准进入美国FDA临床研究,对推动中医药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pp/pp  strong7、WFCMS与WHO建立官方正式关系,WJTCM英文刊创刊/strong/ppstrong  Official Relations between WFCMS and WHO is Established,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arts Publication/strong/pp/pp  2015年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执行委员会召开第136届会议第14次会议,通过了包括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在内的非政府组织与WHO建立官方正式关系的决议。2015年3月11日,WFCMS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WHO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代表陈冯富珍总干事到会祝贺并讲话。WFCMS主席佘靖女士表示,这体现了WHO对发展中医药的重视以及对WFCMS国际地位和综合影响力的认可,有利于拓宽WFCMS参与国际活动的渠道和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对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与发展,推动中医药进入各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pp  2015年1月31日,由WFCMS主办的《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刊(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JTCM)正式创刊。该刊以国际化专家团队和中医药学科领域前沿的学者、作者为支撑,采用国际标准化办刊流程,旨在全方位展现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及成果,引领中医药学术的国际化发展。2015年6月25日,该刊被列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新增2015年度D类资助项目。/pp  strong8、首家中医针灸国际传承基地落户加拿大多伦多/strong/ppstrong  First TCM Acupuncture & Mosibustion Inheriting Base Sets up in Toronto, Canada/strong/pp/pp  2015年9月25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中医针灸国际传承基地授牌仪式”在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中医学院举行,这是迄今为止WFAS设立的首个中医针灸国际传承基地。WFAS主席刘保延表示,希望通过设立针灸国际传承基地,使针灸医术及经验能得到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使之发扬光大,并称未来5年内还计划在欧洲等地设立多家传承基地。/pp  2015年9月25~27日,由WFAS主办的“2015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也在多伦多同时举行。来自6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近300名代表出席。加拿大总理斯蒂芬· 哈珀等致信祝贺。大会以“交流、协作、创新”为主题,遴选了129篇优秀学术论文进行交流和研讨,并举办了针灸新技术、新产品展览展示,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范围内针灸学术的发展。/pp/pp  strong9、WHO传统医药合作中心落户澳门/strong/ppstrong  WHO Collaborating Center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augurates in Macao/strong/pp/pp  2015年8月18日,“国际传统医学论坛暨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药合作中心成立典礼”在澳门举行。该中心将携手WHO,共同致力于传统医药的人员培训、药品质量及安全合作,并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将传统医药纳入公共卫生体系。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在中心成立典礼上表示,WHO传统医药合作中心落户澳门,将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传统和补充医学政策分享与研究的宝贵场所。/pp/pp  strong10、国际制药巨头及农场业者瞄准中药市场商机/strong/ppstrong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Giants and Farm Operators Target Market Opportunit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rong/pp/pp  2015年3月2日,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凡诺华缓解关节肌肉疼痛片(Phynova Joint and Muscle Relief Tablets)”成为首个获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MHRA)批准发售的中药产品。该药片的活性成分为豨莶,中国亦称“猪膏草”,主要用于治疗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凡诺华首席执行官罗伯特· 米勒(Robert Miller)称,公司正计划申请第二例传统中成药产品,用于治疗感冒和流感。/pp  2015年7月30日,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宣布,在中国的首个独家中成药非处方药(OTC)“乐可通”正式上市。这是勃林格殷格翰携手中国辅仁药业首次拥有中成药品牌,并进军中成药市场。希望将此款中药产品作为其“乐可舒”的重要补充,构成完整的“乐可”系列产品组合,借此赢得巨大的便秘治疗市场的更多份额。/pp  2015年12月29日,据中新网报道,愈来愈多美国农场业者投入中国草药的生产,企图争取这个获利丰厚的新市场。虽然中医业者对中药需求仍仰赖中国进口,但因中国野生草药产地日益萎缩,使得美国生产的草药需求升高,数州并成立“草药种植团体”,以协助农场业者尝试种植最普遍使用的草药。据估计,此市场一年产值可达2亿至3亿美元。由于传统中国医药日益被美国主流接纳,全美有照中医业者约3万人,有46州核发中医执照。/ppstrongbr//strongbr//ppstrongbr//strongbr//ppstrongbr//strong/ppbr//p
  • 中医药技术国际化标准制定在上海启动
    《医药经济报》记者获悉,在1月底闭幕的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发布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上海”的消息。  有业内人士相信,上述事件标志着我国开始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主导权,并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遇。  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际标准组织如果要做中药标准,特别是中药原料药材的标准,肯定要与中国接轨,因为日本、韩国乃至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所用的中药原料多数来自中国。”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记者从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代号:ISO/TC249)了解到,此番ISO为中医药设立单一的技术委员会,旨在协调全球中医药行业各类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截至目前,该委员会已包含18个参加成员国,10个国家以观察成员国身份加入。秘书处落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挂靠于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据该秘书处张姓负责人介绍,设想中的国际标准内容涵盖整个中医药产业,包括医疗机构、疾病诊断、教育机构设立等等。事关中医药技术国际标准的具体框架,秘书处方面则表示,按照ISO的工作流程,TC249的具体工作范围和范畴将会在2010年6月初的第一次正式大会上讨论决定。  记者从TC249处了解到,目前该秘书会已经启动相关工作。今年1月25~26日,TC249的前期筹备讨论会议暨中医药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共有来自奥地利、瑞典、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中国、越南、新加坡等19个国家的60余名中医药专家和标准化官员参加。会上,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及西班牙专家就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必要性、规划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专题报告。与会专家还就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范畴进行了讨论。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指出,  TC249的成立说明了国际标准组织对传统医药标准化特别是中医药标准化的认同和期待,是国际传统医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记者了解到,在“十一五”规划中,积极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已被列入了国家战略。“我国现有27项中医药国家标准、209项行业标准,秘书处将从中选择已经成熟的,利用合理程序推进为国际标准。”该秘书处工作人员如是表示。  悬疑种种  由于涵盖内容极其驳杂,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备受各方关注。  天士力医药营销集团复方丹参滴丸产品经理刘晋平对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在各个环节均有独立标准,譬如种植源头的GAP标准、提取标准GEP、生产标准GMP、终端的GSP标准,但这些标准彼此分离,所以如果能站在整个产业链的角度上,建立一整套涵盖各环节的标准,对保证中药产品的稳定性意义十分重大。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峥涛教授此前曾多次参与中医药技术国际标准的讨论,其对记者表示,目前倾向的标准制定路径应该是在现有的各种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提炼出一部分标准,通过专家讨论,并在临床上试行验证,因此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国际标准的制定总归是大势所趋,因为要在国际间相互认同,标准首先就要一致。而相比中医诊断标准,中药标准可能相对容易操作。”王峥涛如是分析。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中药(植物药)标准除了中国之外,主要来自日、韩、美、欧四大区域。在王峥涛看来,由于国际上植物药标准已经相对成熟,故而在制定国际通行标准的过程中,相比技术难题,政府政策层面的门槛以及涉及贸易保护、技术贸易壁垒等问题,似乎更加难以克服。  制定标准其实是为了监控和保证原料药材或其成品的质量,以确保它在用药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种中药可能出现在不同功效的方剂中,很难把不同方剂的功效简单均归结为某种中药的某种活性成分。就这个意义上说,阐明中药的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可能是实现中药现代化,也是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必要条件。  质量标准必须与有效性及安全性相联系,否则没有任何意义。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中药的活性成分不清楚,活性成分的量效关系更不清楚,很难制定出与某种功效相关的活性成分在原料药材或者成品中的含量标准,无法确保药材及其成品的“有效性”。另外,如果某个中药原料药材或其成品有某种不良反应,则必须阐明与该不良反应相关的毒副作用成分,并在探讨毒副作用成分的量-毒关系基础上,制定出它的含量限度,以确保原料药材或其成品的“安全性”。姚新生表示,上述问题正是制约中药有效性、安全性的关键,也是中药国际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难题。  姚进一步表示,从中药原料药材角度,或许还可以提出相对质量标准 至于成品,如果处方各异,更谈不上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总之,在实现中药现代化与推进国际化过程中,既要保证达到作为现代药物必须具备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条件,又必须设法适当保留中药及其成品作为复杂体系的特点,力求做到两者兼顾,才是应当坚持的正确方向。  民间组织辅导国际化路径  在探明中药作用机理等中药现代化难题之外,中医药技术ISO标准若要真正国际化依然需要各方条件的成熟。  正因为如此,在单个国家内部的标准实施往往需要相关立法作为配套。但国际间标准通行的惯例又与之不同。王峥涛表示,与政府行为相比,通过民间的世界性行业协会或者国际组织来推动标准的国际化反而更加现实和容易操作。  但王峥涛也认为,最大的制约还是中医药如何在国际上被更多国家认可的问题。针对目前不少国家只将中药当作保健品或食品补充剂应用的情况,王峥涛表示,如何让很多国家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医保体系并给予法律保护是解决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如此一来,中医药国际标准与中医药合法地位似乎又成了“鸡与蛋的悖论”。  另一方面,由于新的标准制定或将决定未来行业的准入门槛,并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对中药企业而言意义重大。刘晋平表示,在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特别需要中药现代化的标杆企业尤其是原创型企业加入其中,充分互动。
  • 《“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印发: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中医药信息标准应用
    12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系统梳理了“十三五”时期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分析了“十四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围绕中医药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目标,主要部署了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夯实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基础,提出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推进中医药信息标准应用3个方面具体措施。二是深化数字便民惠民服务,提出加强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优化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做优智慧中医医联体4个方面具体措施。三是加强中医药数据资源治理,提出强化中医药政务服务和管理、实施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建设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平台、推动中医药统计数据开放共享4个方面具体措施。四是推进中医药数据资源创新应用,提出加快中医药关键数字技术攻关、助力中药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创新中医药数字教育新模式、推动中医药文化数字化建设4个方面具体措施。同时,在四大任务下设立4个信息化项目专栏,共14个项目,全面支撑任务的具体部署、实施和落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国中医药规财函〔2022〕2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局机关各部门、直属各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等文件精神,我局制定了《“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2年11月25日“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是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信息革命机遇,加快信息化建设,激发中医药行业新发展活力,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中医药行业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部署,坚持“融入、整合、跨越”发展思路,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水平不断提升,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日益凸显。一是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实施《“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实施《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部署“十三五”信息化建设 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专章部署“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融入中医药各领域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二是中医药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提升。中医药行业重点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中医药项目、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依托现有资源初步建立了国家和省级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31个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近1.62万家中医馆接入,部署了9个行业系统,基本建成局直属管中医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为3.23。三是数字便民惠民服务深入推进。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实施《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就医诊疗、结算支付等10项“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逐年提升、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逐步缩短,截至2020年,81.96%的中医医院建立了中医电子病历系统,94.08%的建立了门(急)诊医生工作站,95.36%的建立了住院医生工作站,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达46.53%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治未病、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医辅助诊疗、中医临床研究分析等系统得到应用,互联网中医院、中医云诊间、智慧中药房、共享中药房以及中医远程医疗服务等不断发展 信息化支撑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统计中心,强化行业信息化建设与支撑 22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设立信息相关学院、开办中医药信息专业 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制定中医药信息国际标准18项、国家标准2项、团体标准94项 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对事业发展的参与度显著提高 网络和数据安全责任及防护能力进一步强化。(二)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开端,是信息化创新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应用,为中医药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互联网+中医药”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了更大可能。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药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深入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与数字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民健康信息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基础设施、数据应用等方面存在较大短板弱项,中医药政务信息化水平不高,中医医院信息化基础较差,中医药特色信息系统应用不够,便民惠民能力有待提高 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体系尚不健全,贯通行业的综合统计平台还未建成 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尚未激活,挖掘应用不够,“数据壁垒”依然存在 专业人才不足,标准应用尚需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亟待完善,中医药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仍不能满足需求。同时,中医药信息化管理职能相对薄弱、投入保障亟待加强,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普遍缺乏专门管理力量,顶层设计不足、推进落实乏力。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信息化支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业务应用为核心,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中医药信息化体系化、集约化、精细化发展,全面夯实基础设施,持续推动中医药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确保正确方向。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把握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把信息化贯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域,加强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和集约建设,发展和推广普惠便捷的数字中医药服务,增进人民福祉。融合发展,协同共享。深入推进中医药与信息技术全面融合,探索构建中医药与数字化融合的多元场景,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关键作用,强化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统筹推进中医药数据资源的治理、共享及创新应用。安全可控,规范有序。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守住网络安全底线,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把安全治理贯穿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全过程,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中医药管理体制相适应、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与医疗健康融合协同的中医药信息化体系,基础设施、人才、标准等发展基础全面夯实 完成中医药政务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互联互通,中医药综合统计体系健全完善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速开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有影响的试点示范 中医医疗智慧化水平明显提升,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平均水平基本达到4级,数字便民惠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中医药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信息化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三、主要任务(一)夯实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基础1.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绿色集约、高效智能、应用驱动、可信可用为导向,依托现有资源加强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深度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助中医药主管部门开展信息化相关工作。加强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中医药业务平台应用及完善,鼓励各级中医医疗机构规范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探索构建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中医药信息平台,畅通部门、区域、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通道,增强数据管理和应用能力。中医医院完善医院信息平台功能,整合医院内部信息系统,推进新一代医院数据中心建设,在保证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医院信息系统云上部署。2.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全面贯彻《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责任制,压实主体责任。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框架下,推进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级保护、数据分类分级安全管理、个人隐私保护、安全审查、数据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强化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事件分析和快速恢复能力,支持发展社会化网络安全服务,形成多方共建的网络安全防线,全面提升中医药行业安全保障能力。3.推进中医药信息标准应用。健全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优先制修订中医药分类编码、系统共享、数据治理、数据安全等信息标准及中医药统计指标元、中医医疗服务统计数据标准,加强与医疗健康信息标准协同对接,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发挥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的作用,多形式开展标准应用推广培训、实施咨询服务,强化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的应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化活动,提升参与中医药信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专栏1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基础项目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建好国家、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推动建立稳定的专业化技术团队,参与区域中医药信息化规划编制和实施、承担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指导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研究和制定信息标准、开展统计调查、组织人才培训等。中医药信息标准推广应用组织开展中医药信息标准培训和推广应用。研究与制修订50项信息分类、系统建设、数据治理、数据共享等基础性标准,中医医疗服务统计标准以及与医疗健康信息共享标准。(二)深化数字便民惠民服务1.加强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鼓励各地开展智慧中医医院建设,探索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推进医疗业务协同、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精准决策,建成一批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一体化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智慧中医医院。鼓励各地研发应用中医电子病历、名老中医传承信息系统、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中医药特色系统,推广智慧中药房等服务模式。加强中医医院数据质量体系建设,构建中医医院主数据管理系统,强化中医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控制。推动各地加大对县级中医医院信息化支持力度,建设以医院管理和中医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系统,涵盖便民服务、医疗服务、医疗管理、运营管理等功能,实现临床诊疗与患者服务的有机衔接,推进通用信息系统开发及试点应用。2.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持续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推进10项服务30条便民惠民措施落地落实,建设中医互联网医院,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加强信息化支撑中医药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力度。3.优化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继续推进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业务功能一体化集成,推进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持续完善中医药知识库和视频课程内容,增强中医适宜技术、中药处方的智能推荐。鼓励各地发挥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引领作用,试点联通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积极扩展本地化功能。4.做优智慧中医医联体。鼓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的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开展智慧化建设,统一建设部署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等信息平台,实现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检查检验结果实时查阅互认共享等。医联体牵头中医医院发挥技术辐射带动作用,探索构建远程医疗中心、共享中药房,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和统一规范的中药药学服务。发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推动中医医疗信息共享和服务协同。专栏2 数字便民惠民服务项目智慧中医医院试点建设支持20家左右三级中医医院开展智慧医院建设,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级别达到国家要求。中医药数字便民惠民试点建设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遴选数字便民惠民应用场景,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案例,发展普惠便捷的数字中医药便民服务。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提质升级扩大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覆盖范围,优化升级辨证论治、知识库、远程教育和治未病等核心功能。智慧中医医共体建设试点支持10家左右中医医共体开展远程医疗中心或共享中药房建设,实现中医医共体内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中药制剂共享、中药同质化服务等。(三)加强中医药数据资源治理1.强化中医药政务服务和管理。根据国家政务信息化有关要求和标准,建设中医药政务信息化网络,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业务应用管理。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行政管理,有效提升国家中医药局直属机关及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的管理效能。坚持顶层设计与试点应用相结合,积极稳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按照应上尽上原则,推动行政管理业务网上办理,推进业务流程优化、行政管理模式创新,促进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强化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推动中医医院提升管理水平。2.实施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贯彻实施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加快建设制度完善、方法科学、过程可控的中医药综合统计体系,制定中医药综合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分析评价指标、管理制度等。加强中医药综合统计调查部署、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评估、统计分析、发布共享等全流程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开展中医药相关专项统计试点和预调查。3.建设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平台。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家、省级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完善中医药统计直报系统。加强数据源头治理,建设数据采集报送、传输处理、存储管理、发布共享等信息系统,形成数据上下流通的循环体系。建立完善中医药综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评估和反馈机制,开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监督检查,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4.推动中医药统计数据开放共享。构建统一规范的国家中医药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加强与业务应用系统协同共享,初步建成中医药综合统计数据资源库。探索建立中医药综合统计数据汇交、协同机制,与卫生健康等统计信息安全共享机制。研究中医药统计数据资源分类、分级、分域开放应用,开展深度分析挖掘,建立统计数据定期发布机制,稳步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专栏3 中医药数据资源治理项目中医药政务信息化网络建设建设中医药政务信息化网络,推动核心业务线上流转、建设具有中医药政务信息化特色的跨地区跨部门应用,实现政务信息互联互通。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加强制度宣贯及人员培训,开展数据采集、数据汇总、分析研究、督导检查等工作,推动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落地实施。全国一体化的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平台建成国家-省级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平台,建立统一规范的中医药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构建统计设计、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分析研究等统计生产流程,加强与业务应用系统互通衔接,实现统计渠道共建、数据集中共享。(四)推进中医药数据资源创新应用1.加快中医药关键数字技术攻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等活态传承,支持中医学术流派发展。依托现有数字平台建设国家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构建中医古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平台和中医药知识服务系统。针对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依托高水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中医医院以及中药创新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鼓励和支持智能中医设备研发及应用。支持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数字馆。2.助力中药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持续开展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不断充实全国中药资源基础数据库,有序推进中药资源基础信息共享应用。推进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中药重点品种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加快中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提升中药饮片、中成药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3.创新中医药数字教育新模式。推动构建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中医药数字教育体系,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网络平台,推动中医药在线开放教育资源和移动教育应用软件开发,开设在线课堂和远程学堂。鼓励各地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教协同的融合应用,开发多样化在线开放课程。4.推动中医药文化数字化建设。鼓励中医药机构将中医药文化资源数据采集、加工、挖掘与数据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加强中医药领域数字出版、文化资源库、数字文化传播平台等建设,增强中医药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加强网络原创优质内容建设,丰富中医药数字化文化产品创制,推动搭建数字化文化体验的线下场景,扩大中医药文化资源的开放范围。专栏4 中医药数据资源创新应用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医药结合应用研究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智能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集成应用研究,探索一批中医药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建设国家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组织实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数字化、影像化,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推动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数字馆从藏品的采集、保护、展陈以及藏品资源的数据挖掘,制作数字藏品,建立藏品数据库,以数字化的思维规划建设智慧型国家中医药博物馆。中药资源基础数据库持续开展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充实全国中药资源基础数据库,有序推进中药资源基础信息开放共享和应用创新。中医药数字教育及管理示范完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开发一批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实践为重点的慕课、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探索国家中医药考试数字化管理。四、保障措施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引领,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根本保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确保中医药信息化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中医药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工作联动,及时研究和推动解决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强和完善中医药信息化、综合统计管理职能,合理配置人员力量。(二)强化资金保障。建立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通过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的办医主体责任,引导社会投入,加大中医药信息化与统计投入保障,切实推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中医药信息学建设,依托相关机构建立中医药信息化及综合统计人才培养实训平台,培训1000名中医药信息管理与技术人员、1000名中医药统计人员,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数字化转型领军人才,一批熟知中医药、掌握数字技能的卓越工程师和“数字工匠”,一批掌握了解中医药综合统计的管理者和数据工程师,形成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建立中医药信息化、综合统计专家智库,完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专家咨询制度。(四)完善实施评估机制。强化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保障,注重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持续开展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医院智慧管理与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五)注重宣传引导。加强正面宣传和科学引导,大力宣传中医药信息化与统计建设发展成效。及时总结提炼地方好的做法和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作用,形成利用数字技术支撑保障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格局。
  • 广州中医药行业将率先制定中药含硫标准
    “推进无磺中草药高峰论坛”10月14日开幕,广州中医药行业率先承诺——“国外有中草药含二氧化硫的标准,但我们国家却没有。作为广东的企业,应该先行先试,成为制订标准的领头羊!”10月14日上午,为响应“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号召,本报主办的“推进无磺中草药高峰论坛”正式开幕,包括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致信中药饮片、市药材公司、健泽药业等药企,以及多家三甲医院在内的近20家单位、企业、医院参加了会议,三大药企率先签署自律承诺书,引进先进设备,降低所收购药材中的二氧化硫,让市民能用上健康、放心的中草药材。  广东应“标准先行,敢吃螃蟹”  今年9月1日始,本报连续多日,报道目前国内中草药“硫磺熏蒸”泛滥的现实,引起了主管部门、中医药行业及市民的高度关注。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中医药专家指出,含有过量的二氧化硫将破坏中药饮片药性,甚至可能对人体造成重金属中毒。  昨日上午,由新快报主办,南方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支持的“迎亚运创造健康中医药环境——暨推进无磺中草药高峰论坛”隆重召开,包括知名药企、广州各大三甲医院、连锁药店及药监局在内的近20家单位参与了会议,就目前中药含硫是否应该制定标准、如何制定标准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广东新快报社社长李宜航、总编辑陆扶民,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制处副处长张建山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  与会的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祁海指出,广东是中医药大省,也应该成为中医药强省。中医药强省怎么来?祁海用八个字归纳:标准先行,敢吃螃蟹。“国家没有标准,广东可以先搞呀,可以提请广东省政府组织专家进行实验研究及评估,及早出台中草药的标准。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模范,可以成为制定标准的领头羊!”  三大药企承诺控制含硫量  在此次高峰论坛上,广东省政协委员罗活活传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制定中草药含二氧化硫的标准势在必行,但企业自律更加重要。作为在广州各大医院、零售药店拥有着较大市场的三家药企:广州市致信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广州市药材公司和广州健泽药业有限公司,对此纷纷响应,他们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制定中药含二氧化硫的标准,而在相关标准出台前,企业会主动将二氧化硫纳入药材性状的检测范围内,在饮片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的含量。在高峰论坛结束前,三家药企还当场签署自律承诺书,控制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代表唐洪梅还指出,作为广州中医药学会的理事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希望能够推进中药含二氧化硫国标的制定,但希望得到药监部门及其他医院的支持。  “消费者还要转变用药观念,有些外观看起来越好的药品,药效反而越差,打磺越严重。”致信中药饮片董事长魏平表示,外观重于质量是很多人挑药的标准,比如说天麻,它就是皱巴巴黄瘪瘪的一块,硬是通过打磺注水等方式让它白净饱满。消费者应该转变观念,一起让中草药回归它的本质。  焦点问题  一、为什么要制定标准?  中药材含硫标准出台已迫在眉睫  中药材到底能不能打磺?药材中是否可以完全避免含有二氧化硫,不能的话又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对于这些问题,与会的所有药企和专家的观点几乎一致:打磺行为虽不可取,但中药材不可能完全做到不含硫,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二氧化硫含量标准。  对于中药材打磺的行为,广州健泽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成君称,从整个中国药材的发展史上来看,中药材打磺并非完全有害无益,在古时的中国,用硫磺熏制中药材,实际上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保藏方法。但是到了现代,利益熏心的药农和药商使用硫磺过度熏制药材,以使产品色泽鲜艳好看,便于出售和囤积。  “但是药农对中药材打磺也有一定的原因。”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GAP研究开发中心专家邓乔华表示,药材普遍打磺是因为水分严重超标,在保存期内极易生虫发霉而变质,生产者和经销商为了方便和利益就对药材打磺。  健泽药业总经理助理何云同样认为,这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困惑。“拒绝打磺并不意味着中药材不能含硫,因为土壤中本来就会含硫,如果要求中药材不含硫的话,那么我们将面临着无药可医的状态,所以最终这里面要有一个标准。”  二、企业如何制定标准?  制定行业间标准企业自律应先行  既然制定二氧化硫含量标准迫在眉睫,那么该如何制定标准呢?广东省政协委员罗活活,以她20多年来办企业的经历为例,传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尽管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标准,但企业应该制定自己的内部标准,实行企业自律。有了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才会有品质保障。”  “中草药制定标准有一定难度,众所周知,出标准前是要做实验的,国际上用老鼠用狗,但同样的中药,用在人和动物身上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副厂长甘爱皆举例道:“比如说断肠草,小猪因为水肿、哮喘、肠胃不消化而长不大,可以用断肠草熬汤给小猪喝,用以治病。但人吃了断肠草,反而会致命。”  但是这一问题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说,是一个可以突破的问题。该院药剂科主任唐洪梅表示,“二氧化硫本身并不是罪大恶极,我们呼吁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标准。”她同时表态:“我们有着强大的力量,有能力、有水平做出相关标准来,并在药监部门的支持下,最终将这一标准做成行业标准推向全国。”  3制定标准有何进展?  穗多家龙头药企将严控含硫药材  为保障群众用药安全,营造良好的中药行业氛围,与会的药企纷纷现场表态,将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二氧化硫含量超高的中草药材,而健泽药业更是率先表态将把二氧化硫含量纳入检测项目。  致信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平表示,在新快报报道之后,该企业非常重视中药含硫的问题,且已将二氧化硫纳入检测的范围。尽管国家仍没有标准,但该企业承诺:自媒体曝光之后起,致信生产的都将是能达到国际标准的中药材。“我们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已经开发出用蒸气蒸透的方式将附在药材上的大部分二氧化硫去除。”魏平表示,尽管这样一来,企业的总成本将可能上升2%—3%,但却可以提高药材的品质。  而广州健泽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成君表示:“针对目前中药材原料市场打磺现象的普遍性,我们已经将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作为原料采购的一个重要检测审核指标,订购了‘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仪器’。”王成君表示,这样既可保证市场需求的供应,又能尽最大限度控制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同时,该企业与暨南大学和中科院广州分院检测中心,已就二氧化硫在中药材中残留的快速检测和后期加工的脱硫讨论草拟科研课题,并会在近期确定课题具体内容,尽快推进落实。  在会议结束后,与会的四家药业公司,除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外,广州致信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健泽三家龙头药企同时积极响应本报倡导并在承诺书上签字,将严格控制二氧化硫含量高的中草药材,营造健康良好的行业氛围,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省政协委员罗活活直指:中药走不出国界就因无含硫标准  新快报讯“为什么我们的中草药走不向世界?即使在国外,也只是在华人区里得到认可?就是因为没有含硫的标准!”在昨日上午的高峰论坛上,省政协委员罗活活用激昂的话语传达了她的观点:制定中草药含磺标准势在必行,而企业自律也非常重要。“但是,自己制定和执行标准是一件非常痛苦和矛盾的事情,因为成本会增加,肯定影响企业利润。”罗活活说,中草药打磺的一个理由就是让其外观靓丽,可以达到“以次充好”的目的,而这中间的利润空间非常大。  广州市药监局:硫磺熏蒸中药材发现一处查一处  新快报讯 广州市药监局对新快报此次主办的高峰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高峰论坛的举办可以让全社会共同关注药品安全,促进医药经济健康发展,这是对食品药监部门工作的最大支持。”该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张建山表示,为保障群众安全,营造良好的药材市场氛围,药监局将坚决打击硫磺熏蒸中药材违法行为。  据张建山介绍,2003年,广州市药监局就发现市场上存在硫磺熏蒸中药材违法行为,在坚决打击的同时,及时上报省药监局、国家药监局。2004年,国家药监局下发相关批复,明确规定:对于在市场流通领域的部分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通过采用硫磺熏蒸或浸泡达到外观漂白的行为,应按照生产、销售劣质药查处。  张建山表示,广州将坚决贯彻国家药监局的要求,对此类违法行为发现一宗查处一宗,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广州华侨医院中医科主任孙升云博士呼吁:研究中药保质期发挥最佳效果  新快报讯 “硫磺是中药,用不用不是药厂也不是医院说了算,是医生说了算。”广州华侨医院中医科主任孙升云博士说:“如果病人非得要吃硫磺,我给他开1。5克到3克就行了,何必吃太多含硫超高的药材?”这话引起了在场人员难得的笑声。  “花精力去制定含硫量标准是一回事,切实解决中药材保存方法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同时,国家也要加强科研力度,让药监局或者相关部门去做一个专项研究,把中药材的保质期做出来,用以发挥中药材的最佳效用。”  现场PK  国家暂未出台标准是否就说含硫合理?  新快报讯 “要说中草药含硫超高,那食品的含硫量不更高?”该代表举红酒为例,“红酒的含硫量为160毫克/千克,半斤算他40毫克/千克,对比韩国中药材含硫标准30毫克/千克,它算不算高?但喝了有危害吗?”  麦克风里还在延续着这位代表的疑问,广州赛特检测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永旭立马纠正他:“红酒的含硫量最低下限是250毫克/千克!”  “中国用硫磺熏制中药的传统沿袭了几千年,有关药学研究专家表示其源头都无法追溯。中药材打磺存在这么久,国家又有钱又有专家,也没有见要制定什么含量标准啊!”该代表说。  郑永旭对此却持有不同观点:“的确,中草药的含硫标准国家没有出台,但食品的标准已经有了,这也是在食品打磺行为长期存在之后出现的。”
  • 2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有望于2014年发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2月10日在京召开&ldquo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rdquo 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王炼指出,以我国为主申报的共计21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提案,其中8项已正式立项,6项顺利推进到准备阶段,另外还有两项进入批准阶段,有望于2014年发布,成为ISO/TC249平台上最先发布的中医药国际标准。  &ldquo ISO/TC249是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第46届技术局会议上通过成立的一个新的技术委员会。&rdquo 据王炼介绍,该委员会称为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由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承担具体工作。王炼表示,该委员会的成立,对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标志着我国的原创医学体系&mdash &mdash 中医药学在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占有一席之地。
  • 里程碑!中国标准化协会成立中医药标准化分会
    p  1月15日,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pp  分会会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院士任秘书长。分会秘书处挂靠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pp  中医药标准化分会的宗旨是搭建中医药标准化合作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中医药标准化事业健康发展。分会主要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的研究 组织制定中医药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等团体标准 搭建中医药标准实施效果动态监测平台,开展标准制定、实施、评价、反馈、修订的过程跟踪,形成标准评价长效机制 组织开展中医药标准化人员培训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1/insimg/24e8f0a4-f0ee-42eb-8a5a-4f4f538dd402.jpg" title="1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大会现场/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1/insimg/53ff14c9-da9d-4544-8e0e-b887f8a1fb18.jpg" title="2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会长王永炎院士发言/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1/insimg/42e9a4eb-ba3c-4cd7-b16e-8a7ce2a2bfe8.jpg" title="3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王炼讲话/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1/insimg/6f4d0171-6a43-4bbe-b464-6a1fa970e22d.jpg" title="4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纪正昆讲话/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1/insimg/463a49ef-f60e-49a1-a9c2-c3ff8cf800c3.jpg" title="5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秘书长黄璐琦院士主持大会/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1/insimg/967b83fc-a9b3-47c0-af61-bef41937d61b.jpg" title="6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常务理事合影/span/strong/ppbr//p
  • 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助力中医药发展
    日前,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公告,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首批160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也将于不久发布。首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制定凝聚了药品监管部门、企业、专家等各个方面的辛勤努力和付出,目标是形成“最严谨的标准”。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全面实现对中药配方颗粒安全性、有效性的整体质量控制,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也是中医药产业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此次建立的160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每个标准设立的项目、指标、限度等均可较好地实现从中药材、中药饮片到中药配方颗粒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特别是对其中的基原、质量传递、量值关系、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具有开创性特点。整体而言,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明确多基原药材品种,使中药基原源头可控更精准。在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研究制定过程中,注重对多基原药材品种的深入研究,分析不同基原内在质量的差异。标准原则上区分了不同基原,并建立了专属的质量标准。如甘草,研究发现目前资源主要为乌拉尔甘草,因此甘草配方颗粒暂以乌拉尔甘草为基原建立了其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不断研究建立其他基原的甘草配方颗粒标准,这更好地厘清了不同基原的中药差异,便于更精准地使用中药。  二是充分体现水煎煮传统工艺,确保饮片足量投料。标准制定过程充分考虑了经研究确定的饮片量、水煎煮工艺、干燥浓缩方式、浸膏出膏率以及制成量等信息,确保了饮片的足量投料,充分体现了水煎煮传统工艺。  三是能有效甄别中药配方颗粒的真伪优劣,实现中药的整体质量控制。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基本均设置了薄层鉴别、特征/指纹图谱、浸出物、含量测定等项目。既可以很好地反映中药配方颗粒的真伪,又可体现其优劣,同时充分反映了中药复杂体系质量控制的特点,更好地保证了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的质量。  在标准研究和审核中,充分考虑了大量样品的研究情况,制定相对合理的有关限度及评判指标等,尽可能地合理考虑了中药材种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特点,又科学防止了随意使用不合格原料投料等问题。  如钩藤配方颗粒,设置了以钩藤(钩藤)对照药材、异钩藤碱对照品作为对照的薄层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特征图谱】中规定了10个特征峰的控制,可基本保障钩藤配方颗粒的真伪和足量投料。另外,还设置了浸出物项目规定不得少于20.0%,含量测定规定每1g含去氢钩藤碱(C22H26N2O4)、异去氢钩藤碱(C22H26N2O4)、钩藤碱(C22H28N2O4)和异钩藤碱(C22H28N2O4)总量的上下限,这有效保证了钩藤配方颗粒质量的优劣。  四是全面实施新版《中国药典》对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的要求,使中药配方颗粒更具安全保障。在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的研究起草中,对一些毒性药材、外源性有害残留物以及生产过程可能转化的一些需要控制的成份作了很多研究工作。通过研究,也促进企业加强了对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研究、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及源头管控等方面的工作,使中药全产业链质量控制走上正规。  在对中药配方颗粒进行外源性等有害残留物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等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进行了统一的规定要求,大大提高了中药的安全性。还对一些需要控制的成份进行了合理的检查限量控制。如酒萸肉配方颗粒,对炮制产生的5-羟基糠醛进行了合理的上下限控制,既考虑了传统的炮制方法,又防止了过度炮制的问题。  五是合理规定贮藏、流通环节条件,更好保障中药配方颗粒质量。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与贮藏及流通环节条件息息相关,在标准的起草中,充分考察了有关方面的情况,对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因素,如水分的合理限度、贮藏方式进行了充分考虑。例如,薄荷配方颗粒,由于其具挥发性成份多,储存条件对产品质量影响大,经专家审核,不同意去除“阴凉处”,并要求补充薄荷脑的含量测定项目,保证其质量。  综上,首批推出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整体经过了深入研究、认真审评、充分讨论。标准整体设置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的认识也会不断提高,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进一步优化。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会得到越来越好的保障,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会越走越强。  (作者: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季申)
  • 连日雾霾催"热"空气净化器 无统一检测标准
    最近雾霾天气成为影响市民生活的重要因素,怎样合理的防范与预防成为新的话题。自22日山东省解除雾霾黄色预警后,雾霾天气的影响却促使空气净化器成为最近市场上的销售新星。而记者了解到,这些空气净化器的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并且宣称99%去除甲醛、pm2.5等污染物。经记者了解,目前空气净化器行业还没有统一的强制性质量检测标准,空气净化器厂家所宣传的功能多被夸大。  雾霾频袭,空气净化器成“香饽饽”  22日,记者来到滕州市几家大型商厦发现,空气净化器一时成为了市民热捧的对象。记者在其中一家商厦中看到,某知名品牌的空气净化器摆在显眼位置,在该品牌空气净化器专柜前的宣传栏上写着“可清除雾霾”的醒目字样,虽然已时近中午,但也有不少市民前来咨询。其中一位市民咨询销售人员空气净化器有何作用时,销售人员介绍道,对室内的甲醛、花粉、tvoc异味等都能起到良好的空气清洁净化作用。当记者询问是否能够净化飘入室内的“雾霾”时,该销售人员讲道,其实也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具体是否能彻底净化,她还得咨询一下厂家才能知道。  同时,该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的空气净化器比往年要卖得好。往年空气净化器属于“冷淡”型产品。而最近雾霾天气频繁,家中有孩子的市民都前来咨询,并有意向购买。“有些家庭一下就买两三个,客厅、卧室各一个。”销售人员说道。在展示台,记者观察到空气净化器的价格从几千元到万元不等,特别是一些价格不高而且功能较全的空气净化器倍受市民推崇。  不仅实体店空气净化器的人气很高,而在网上空气净化器的销量也成直线上涨。一家网店已经挂出致歉信:“因受雾霾天气影响,店铺订单暴增,此期间我店如未提供周到贴心服务,请见谅。”翻看网页时,记者注意到,其中一款价格为1599元的空气净化器卖得最好,月销量2571件。还有的店铺挂有“微量现货”的字样。  净化有没有效,多数商家“空口无凭”  记者了解到,许多空气净化器产品,都标称对pm2.5、甲醛等有害物质具有净化功能,其中很多空气净化器的产品都打出了“pm2.5去除率达99%”、“甲醛净化率99%”的口号。但究竟效果如何,能否给出书面证明材料,多数代理商家都表示不清楚,也拿不出相关检查证书。  在其中一大型商厦,恰逢一位空气净化器的代理商家在现场,许多市民都比较关心甲醛、苯、pm2.5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这些方面,商家表示可以保证。“去除率都能达到99%,什么空气污染物都能除,一般一小时可以循环2至6次,有的净化器内安装电子眼,如果室内污染程度比较高,那电子眼就会显示红色,一般十几分钟后就会变成绿色,这就说明室内已经完成了一次净化。”但当记者问是否能够看一下检测报告时,商家却以各种理由不肯拿出检测证书。  专家说法  没有明确界定标准 容易被过度宣传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目前,空气净化器的界定标准很难。没有统一标准,不同的净化器产品所谓的净化效能也基本不具有可比性。比如同样是声称甲醛净化效果能达到98%,有的净化器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能达到,而有的净化器却需要十几个小时。所以有些空气净化器产品执行的是推荐性的国家标准,而有的产品执行的是自己的企业标准。如果没有强制性国标,空气净化器市场就很容易出现过度宣传、混淆概念等现象。  专家指出,目前空气净化器标准只是在安全和性能上有部分规定,但对于综合适用面积等因素净化效能的规定还不够细致,基本都是推荐标准,对企业没有强制执行力,也很难判定这些净化器产品不合格。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选购空气净化器时,还是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能片面的听从导购的推荐和介绍,要注意一下净化器参数、适用面积等,要在购买前做到心里有数,不要盲目认为贵的就是好的。”
  • 中医药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近日,中医药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及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承办。共有来自奥地利、瑞典、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中国、越南、新加坡、泰国、突尼斯、加纳等19个国家60余名中医药专家和标准化官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石保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及上海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沈远东。  王国强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为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的一件盛事,充分体现了当前世界传统医药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影响力日益扩大,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关注。TC249的成立说明了国际标准组织对传统医药标准化特别是中医药标准化的认同和期待,是国际传统医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王部长特别强调TCM是源于中国传统医学的经验、理论和技术,在世界许多国家不同程度推广、应用和发展,具有国际广泛性的传统医学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将积极支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石保权在致辞中希望与会专家进一步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相互尊重,共谋合作发展,通过各国的努力,形成更多的共识,取得更大的成绩。  研讨会中各国代表简要介绍了本国传统医药历史及发展现状。中国、日本、韩国、德国及西班牙专家就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必要性、规划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专题报告。与会专家还就新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范畴交流意见,一致认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有助于中医药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交流,更好为各国人民健康服务。这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讨会为各国传统医学标准化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机会,也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机构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 国家药监局成立中医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成立中医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公告原文如下:为推动中医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医疗器械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标准化组织体系,国家药监局决定成立中医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现予公布,组成方案见附件。  特此公告。  附件:中医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组成方案国家药监局2022年6月2日1654591567419033964.docx
  • 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过仪器信息网订购远慕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
    上海远慕是国内elisa试剂盒优质供应商,本司代理销售不同elisa试剂盒品牌的进口/国产elisa试剂盒,专业供应科研实验所需的培养基,抗体,动物血清血浆,标准品对照品,化学试剂,酶联免疫试剂盒,白介素试剂盒,金标检测试剂盒,微生物,蛋白质,ELISA种属涵盖广,凭借多年行业经验,完善的售后服务,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客户一致好评,欢迎来电咨询! 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过仪器信息网订购远慕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 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一般在2-8℃之间冷藏保存(原则上最好保存在15℃以下的阴凉处),但相对于产品运输时,并不是所有产品的运输温度与储存温度一致,冷冻保存的温度在0℃以下。有些产品在运输时有暂时升温的可能性,个别产品特殊要求,我们将冷藏运输。 规格:可定制多种纯度、多种级别、多种包装的产品,详情联系我单位客服; 用途:含量测定 保存:常温,避光 级别:色谱纯、分析纯、化学纯。 贮存:密封阴凉保存。 供货期:最新批次现货供应,周期短,检验结果准确。 应用领域:使用前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仅供科研使用,不得用于医学诊断。 我们给这位客户介绍了该产品并报完价格发去产品说明书,客户和我们沟通的非常顺畅,了解我们的产品后,客户对我们非常有信心,当即就下了订单,下面是和客户的沟通记录: 远慕生物,专业供应科研实验所需的培养基,抗体,动物血清血浆,标准品对照品,化学试剂,酶联免疫试剂盒,白介素试剂盒,金标检测试剂盒,微生物,蛋白质,ELISA种属涵盖广,凭借多年行业经验,完善的售后服务,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客户一致好评,欢迎来电咨询与订购!
  • 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推进中药标准化行动
    据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近日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药材的资源保护和中药材的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联合工信部、食药总局、国家林业局等多部门共同推进规划的落实,解决好中药的质量和资源问题,保障民众用药安全。  第一,通过推动开展第四次中药资源的普查工作,着力摸清全国中药资源的家底,建设中药材资源的动态监测网络,构建中药种子资源的保护体系,切实加强对中药材主要产区资源的监测和保护,提升中药材资源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要促进优质中药材的生态种植,坚持以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为导向,建设常用的、大宗的、优质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鼓励野生孵育和利用山地、林地、荒地、沙漠来建设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生产基地,保证临床和产生的原料供应,坚持以道地药材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支撑,加大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的力度,从源头上保证优质中药材的生产。  第三,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中药的标准化行动。重点针对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加工、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的质量提升等生产全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缺失或过时等问题,着力于中药生产各流程的技术规范优化、中药产品标准及中药产品可溯源的系统建设,完善并修订一批中药生产全流程标准,强化中药产品的监督、鉴别和鉴定的方法,系统构建中药标准化服务支撑体系,促进中药产业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使人民群众吃上好药。
  • 继推进《欧洲药典》川芎检测标准修订后,《中医药-川芎》国际标准重磅发布
    3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中医药-川芎》国际标准(ISO 8071:202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gusticum chuanxiong rhizome )。这项标准在四川省中医药局和省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四川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同欧洲药典中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荷兰莱顿大学教授王梅博士,以及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等共同组建团队推进研制。该标准是四川主导研制的首个中医药ISO国际标准,是四川中医药领域国际标准化建设进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是四川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生动实践,填补了我省中医药国际标准制订的空白,为川芎药材国际贸易取得了规则上的主动权,对培育我省中医药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积极的作用。《欧洲药典增补本11.5》修订此前,该团队负责修订《欧洲药典增补本11.5》(European Pharmacopoeia Supplement 11.5)川芎质量标准(专论第2634号)。本次修订升级将《欧洲药典》原有川芎标准中检测项(TESTS)干燥失重修订为水分测定(甲苯法),控制指标由8%修改为12%(mL/g),使得该控制项目更为科学合理,与川芎药材特有的质量属性和特点更加吻合。2022年,研究结果在欧洲药典权威官方杂志Pharmeuropa 34.4上进行了公示。2023年,经成员国意见收集、欧盟药典委员会专家讨论等流程,纳入欧洲药典委员会2024年1月出版计划。川芎川芎是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应用广泛,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1607种,其中含川芎成方246个,占比15.3%。为深入推进四川中医药出川出海,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在国、省两级市场监督及中医药主管部门指导下,由省中医药标委会国际标准提案专家川农大侯凯博士与荷兰SU生物医药王梅博士领衔、副主任委员莫玲教授代表中方团队协助,省中医药科学院组织协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等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组成技术团队联合发起“中医药-川芎”国际标准提案,于2021年7月通过投票获得正式立项。提案针对川芎药材在国际贸易中的困扰问题,结合相关国家和区域药典等标准收载情况,对包括挥发油、水分、浸出物、农残、重金属等重要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和考察,通过反复磋商和充分讨论,与各国在指标设置及限值规定达成共识。
  • 中医药国家标准湖北造 拒绝“东亚医药”称谓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定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近日公布,湖北省中医学院主持制定的中医药两项国家标准分获二、三等奖。  19日,该校毛树松教授介绍,正是这两项推广应用达13年之久的国家标准,去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全球传统医学会议上,将日本、韩国等国代表所谓“东亚医药”的提议挡在门外。  ●中医走向世界的“标准”之痛  这两项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国标分别是《中药分类与代码》和《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毛树松是其主要制定者。  “它们一个管药一个管医,是关于中医药最重要的两个标准。”毛树松说,“中医药属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有百家学说,多靠口传心授,缺乏统一标准,因而难以得到世界认可。比如,中医正脊理论有1000多年历史,在治疗手法上远远优于西方整脊术 但缺乏国家标准,中医正脊法至今仍流落民间,无法登上世界舞台。”  毛树松说,这两项国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将“东亚医药”挡在世卫组织门外  去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就各国传统医学纳入疾病分类体系召开会议,毛树松受邀与会。  “当时,这两项国标发挥了作用。”毛树松说,“会上,日本、韩国等国代表极力反对中日韩三国传统医学以‘中医’形式加入世卫组织,并提出所谓‘东亚医药’的概念,主张大家都冠以这个称呼。表面上看,这是在壮大中医药体系,实际上是使中医药去中国化。中方代表据理力争,介绍我国宪法承认中医药地位以及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上的努力,中医最终以独立身份加入国际疾病分类体系。”
  • 宜春市中医院100.00万元采购核磁共振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 核磁共振 开标时间: null 采购金额: 100.00万元 采购单位: 宜春市中医院 采购联系人: 宜春市 采购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 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 熊先生 代理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详细信息 宜春市中医院院内公开询价公告询价公告 江西省-宜春市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4-18 宜春市中医院院内公开询价公告询价公告 2022年04月18日 16:21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宜春市中医院院内公开询价公告 品目 货物/专用设备/医疗设备/医用X线设备 采购单位 宜春市中医院 行政区域 市辖区 公告时间 2022年04月18日 16:21 获取采购文件时间 2022年04月18日至2022年04月23日每日上午:8:00 至 14:00 下午:12:00 至 21: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预算金额 ¥100.0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 项目联系电话 0795-3918082 采购单位 宜春市中医院 采购单位地址 宜春市中医院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 0795-3918082 代理机构名称 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省政府大院北二路92号(咨询大厦)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熊先生 0791-86272683 项目概况 宜春市中医院院内公开询价公告 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公告内下载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2年04月24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宜春市中医院院内公开询价公告 采购方式:询价 预算金额:1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1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宜春市中医院院内公开询价公告 经我院设备管理委员会讨论、院党委会审议通过,近期需拟采购一批医疗器械等物资。为规范政府采购前期准备工作,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特公开邀请各生产厂家或代理供应商来我院参加院内公开询价。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公示时间:2022年4月18日-2022年4月23日 二、询价时间:2022年04月24日上午9:00 12:00 三、询价地点: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约谈室。 四、要求:在满足临床需求和产品要求的前提下,请优先提供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目录内的限价产品,其次是其它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五、询价项目: 详见采购清单(附件1) 六、其他事项: 1.请按附件2的格式填写好两份报价清单、配置清单、省内收费标准,要求内容完整并加盖单位公章(否则视为无效报价,不予受理)。 2.单价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须提供生产企业或销售代理的授权书;(提供相关产品在其它医院或地方的合同、发票、中标通知书等,最好是省内同级医院至少三份)。 3.医疗设备提供3份产品彩页,近两年内市场成交价(中标合同原件,如是合同复印件请加盖公章,并签字承诺与原件一致)的相关材料;提供有效期内与本项目相关经营范围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或三证合一复印件;提供本公司授权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提供虚假材料的单位或个人,将列入我院黑名单。 4.如该设备涉及耗材,应在省、市耗材中标目录范围内。 5.如有疑问,请致电咨询: 0795-3918082(采购科) 0795-3918601(纪检监察室) 6.疫情期间特别注意:凡是来我院参加院内公开询价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政策,需持48小时内有效新冠核酸检测报告,否则一律不予接待,敬请谅解!另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到达现场的企业,可将资料邮寄至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地址:宜春市中山中路501号宜春市中医院门诊三楼采购科)。 附件: 1.采购清单 2.院内询价报价清单 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 2022年4月18日 附件1: 采购清单 使用部门 物资名称 拟采购数量 产品要求 放射科 3.0T核磁共振 1台 1. 磁场强度 3.0T 2. 磁体长度 170cm 3. 磁体孔径 70cm 4. 具备主动及被动匀场功能 5. 单轴梯度场强(X,Y,Z轴,非有效值) 45mT/m 6. 单轴梯度切换率(X,Y,Z轴,非有效值) 200T/m/s 7. 射频发射功率 36KW 8. 具备全身各部位射频接收线圈 9. 具备全身静音扫描平台 10.最小二维层厚 0.1mm 11.具备压缩感知技术 12.具备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 ASL技术) 13.交钥匙工程,提供机房屏蔽、水冷机、精密空调等附属设施。 放射科 超高端CT(256排) 1台 1.探测器宽度:宽体CT 256排或双源CT 2 64排 2.高压发生器功率: 108KW 3.机架转速 0.28S 4.最小管电压 70KV 5.球管热容量(非等效) 7.5MHU或0兆球管 6.球管阳极最大散热率 2100KHU/min 7.空间分辨率 X-Y轴方向(MTF=10%) 19LP/CM 8.最大螺距 1.8 9.具备低剂量技术 10.各厂家提供原厂后处理工作站 放射科 DSA 1台 1.悬吊机型,满足临床心,脑,周围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需求。 2.球管热容量3.5兆, 3.16Bit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4.高清影像链2K*2K。 5.射线剂量低,配备栅控。 血透室 血透机 29台 该产品由血泵、肝素泵、流量泵、负压泵、超滤泵、浓缩液泵、温度监控、压力监控、平衡监控、超滤监控、气泡监控、漏血监控和肝素泵监控组成。临床用于对40公斤及以上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单纯超滤等治疗。 附件2: 院内询价报价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价(元) 生产企业名称 产品备案凭证号或注册证号 1.是否省限价机型 2.配置清单(必填) 3.所需耗材、价格(必填) 4.用户名单 1 2 3 4 5 6 … 总价: 元 报价单位(加盖单位公章) 报价时间: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合同履行期限:详见询价公告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三、获取采购文件 时间:2022年04月18日 至 2022年04月23日,每天上午8:00至14:00,下午12:00至21: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公告内下载 方式:公告内下载 售价:¥0.0 元(人民币) 四、响应文件提交 截止时间:2022年04月24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 地点: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约谈室 五、开启 时间:2022年04月24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约谈室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宜春市中医院 地址:宜春市中医院 联系方式: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 0795-391808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省政府大院北二路92号(咨询大厦) 联系方式:熊先生 0791-86272683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 电 话: 0795-3918082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核磁共振 开标时间:null 预算金额:100.00万元 采购单位:宜春市中医院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宜春市中医院院内公开询价公告询价公告 江西省-宜春市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4-18 宜春市中医院院内公开询价公告询价公告 2022年04月18日 16:21 公告信息: 采购项目名称 宜春市中医院院内公开询价公告 品目 货物/专用设备/医疗设备/医用X线设备 采购单位 宜春市中医院 行政区域 市辖区 公告时间 2022年04月18日 16:21 获取采购文件时间 2022年04月18日至2022年04月23日每日上午:8:00 至 14:00 下午:12:00 至 21: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预算金额 ¥100.000000万元(人民币)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 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 项目联系电话 0795-3918082 采购单位 宜春市中医院 采购单位地址 宜春市中医院 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 0795-3918082 代理机构名称 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 代理机构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省政府大院北二路92号(咨询大厦) 代理机构联系方式 熊先生 0791-86272683 项目概况 宜春市中医院院内公开询价公告 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公告内下载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2年04月24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宜春市中医院院内公开询价公告 采购方式:询价 预算金额:1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 最高限价(如有):100.0000000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宜春市中医院院内公开询价公告 经我院设备管理委员会讨论、院党委会审议通过,近期需拟采购一批医疗器械等物资。为规范政府采购前期准备工作,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特公开邀请各生产厂家或代理供应商来我院参加院内公开询价。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公示时间:2022年4月18日-2022年4月23日 二、询价时间:2022年04月24日上午9:00 12:00 三、询价地点: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约谈室。 四、要求:在满足临床需求和产品要求的前提下,请优先提供江西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目录内的限价产品,其次是其它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五、询价项目: 详见采购清单(附件1) 六、其他事项: 1.请按附件2的格式填写好两份报价清单、配置清单、省内收费标准,要求内容完整并加盖单位公章(否则视为无效报价,不予受理)。 2.单价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须提供生产企业或销售代理的授权书;(提供相关产品在其它医院或地方的合同、发票、中标通知书等,最好是省内同级医院至少三份)。 3.医疗设备提供3份产品彩页,近两年内市场成交价(中标合同原件,如是合同复印件请加盖公章,并签字承诺与原件一致)的相关材料;提供有效期内与本项目相关经营范围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或三证合一复印件;提供本公司授权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提供虚假材料的单位或个人,将列入我院黑名单。 4.如该设备涉及耗材,应在省、市耗材中标目录范围内。 5.如有疑问,请致电咨询: 0795-3918082(采购科) 0795-3918601(纪检监察室) 6.疫情期间特别注意:凡是来我院参加院内公开询价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政策,需持48小时内有效新冠核酸检测报告,否则一律不予接待,敬请谅解!另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到达现场的企业,可将资料邮寄至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地址:宜春市中山中路501号宜春市中医院门诊三楼采购科)。 附件: 1.采购清单 2.院内询价报价清单 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 2022年4月18日 附件1: 采购清单 使用部门 物资名称 拟采购数量 产品要求 放射科 3.0T核磁共振 1台 1. 磁场强度 3.0T 2. 磁体长度 170cm 3. 磁体孔径 70cm 4. 具备主动及被动匀场功能 5. 单轴梯度场强(X,Y,Z轴,非有效值) 45mT/m 6. 单轴梯度切换率(X,Y,Z轴,非有效值) 200T/m/s 7. 射频发射功率 36KW 8. 具备全身各部位射频接收线圈 9. 具备全身静音扫描平台 10.最小二维层厚 0.1mm 11.具备压缩感知技术 12.具备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 ASL技术) 13.交钥匙工程,提供机房屏蔽、水冷机、精密空调等附属设施。 放射科 超高端CT(256排) 1台 1.探测器宽度:宽体CT 256排或双源CT 2 64排 2.高压发生器功率: 108KW 3.机架转速 0.28S 4.最小管电压 70KV 5.球管热容量(非等效) 7.5MHU或0兆球管 6.球管阳极最大散热率 2100KHU/min 7.空间分辨率 X-Y轴方向(MTF=10%) 19LP/CM 8.最大螺距 1.8 9.具备低剂量技术 10.各厂家提供原厂后处理工作站 放射科 DSA 1台 1.悬吊机型,满足临床心,脑,周围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需求。 2.球管热容量3.5兆, 3.16Bit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4.高清影像链2K*2K。 5.射线剂量低,配备栅控。 血透室 血透机 29台 该产品由血泵、肝素泵、流量泵、负压泵、超滤泵、浓缩液泵、温度监控、压力监控、平衡监控、超滤监控、气泡监控、漏血监控和肝素泵监控组成。临床用于对40公斤及以上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单纯超滤等治疗。 附件2: 院内询价报价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价(元) 生产企业名称 产品备案凭证号或注册证号 1.是否省限价机型 2.配置清单(必填) 3.所需耗材、价格(必填) 4.用户名单 1 2 3 4 5 6 … 总价: 元 报价单位(加盖单位公章) 报价时间: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合同履行期限:详见询价公告 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三、获取采购文件 时间:2022年04月18日 至 2022年04月23日,每天上午8:00至14:00,下午12:00至21: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公告内下载 方式:公告内下载 售价:¥0.0 元(人民币) 四、响应文件提交 截止时间:2022年04月24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 地点: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约谈室 五、开启 时间:2022年04月24日 09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约谈室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宜春市中医院 地址:宜春市中医院 联系方式: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 0795-3918082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省政府大院北二路92号(咨询大厦) 联系方式:熊先生 0791-86272683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宜春市中医院采购科 电 话: 0795-3918082
  • 最新!“疑似病例具肺炎影像学特征”成湖北临床诊断标准
    p style="text-indent: 2em "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见文末附件)/span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作为湖北省临床诊断病例标准,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255, 0, 0) "strong这提示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诊断不再依赖核酸检测结果/strong/spanstrong。/strong/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第五版”官方解读表示,“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湖北省增加“临床诊断”分类。而且“疑似病例”标准修改为:无论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只要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和“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这2条临床表现,便可考虑为疑似病例。相当于疑似病例标准放宽了/span。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255, 0, 0) "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为临床诊断病例/span。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确诊病例诊断标准没变/span。”/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31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94a63805-da05-4bd1-bce5-74d9c3feb85e.jpg" title="1.png" alt="1.png" width="600" height="319"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indent: 0em "  日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教授在朋友圈发布“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选诊断方法”言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pp style="text-indent: 0em "  “这是根据医学科学和临床经验所得。”张笑春5日对此公开说明,“病毒核酸检测是最终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无创诊断的金标准,然而检测结果‘CT阳性、核酸阴性’的结果,可能影响临床排查。目前核酸检测特异性高、敏感性偏低,不排除存在部分假阴性。”/pp style="text-indent: 0em "  她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被发现不久,检测和诊疗还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加上核酸试剂盒研发时间较短,现有采样人员紧缺,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等因素,短期内对大量密切接触、家庭留观及高度疑似患者检测排查存在一定困难。/pp style="text-indent: 0em "  “CT检查方便、快捷、直观,在基层医院易于普及。虽然CT只是辅助诊断手段,但在防控形势严峻的今天,武汉等地区的防控必须采取‘不放过一个’的非常规手段,减少交叉感染。”张笑春说。/pp style="text-indent: 0em "  张笑春提醒,CT阳性和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也要被纳入隔离治疗,非常时期“宁错勿漏”,即使是其他病原体肺炎,也会因为及时治疗而受益。这样才能尽快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使尽可能多的人不被感染,感染的无症状患者能及时被发现和及早治疗。/pp style="text-indent: 0em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中华放射学会神经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徐海波教授表示,CT既是专业手段,也是循证工具;既是诊断者,也是评价者。CT作为快速诊断有特有优势。在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CT筛选或将成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首选方法。/pp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strong官方解读:/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解读/span/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2020年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第五版”,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br/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目前报告的病例多数有武汉居住史或旅行史,在个别地区已发现无武汉旅行史病例。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br/  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试行第二版、试行第三版和试行第四版。br/  试行第五版内容包括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临床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治疗、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转运原则和医院感染控制等内容。br/  第一,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介绍了冠状病毒亚科分为α、β、γ和δ四个属。加上这次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7种。大多数冠状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及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可引起肺炎、甚至重症肺炎,且可在人际间传播。br/  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大部分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应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手消毒剂。br/  第二,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改为“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br/  第三,临床表现。潜伏期1-14天,一般为3-7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因部分重症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为低氧血症,改为“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强调“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br/  实验室检查增加“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和“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br/  胸部影像学的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br/  第四,病例诊断根据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区别对待。br/  湖北以外其他省份仍然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两类。基于已经发现没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确诊病例,故将“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也纳入疑似病例进行排查。确诊病例诊断标准没变(需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b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湖北省增加“临床诊断”分类。而且“疑似病例”标准修改为:无论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只要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和“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这2条临床表现,便可考虑为疑似病例。相当于疑似病例标准放宽了。/strong/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为临床诊断病例。/strong/span确诊病例诊断标准没变。br/  第五,临床分型。根据是否有临床症状、是否有肺炎、肺炎的严重程度、是否出现呼吸衰竭、休克、有无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等分为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普通型(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的);重型(呼吸窘迫,RR≥30次/分;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和危重型(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出现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br/  第六,鉴别诊断。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多达100余种,其中病毒约占30%,而且其它病毒导致的肺炎与常见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有相似之处,单从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难以鉴别,需依靠病原学检测来区分。br/  第七,病例的发现、报告与排除。湖北省和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有所不同。br/  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病例的发现与被告程序和第四版一样,没有变化,强调转运要确保转运安全前提下尽快将疑似患者转运至定点医院。br/  针对湖北省,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和临床诊断病例后,应当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单间隔离,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尽快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br/  疑似病例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方可排除。br/  第八,治疗包括隔离、对症支持,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呼吸频率、指氧饱和度等。br/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收治在同一病室。br/  危重症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br/  抗菌药物使用: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br/  抗病毒治疗:增加“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在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基础上,增加“或可加用利巴韦林”。同时,要注意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以及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br/  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成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要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应加强心理疏导。br/病情监测,增加“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br/  呼吸支持:(1)氧疗:重型患者应接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并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是否缓解。(2)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当患者接受标准氧疗后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无法缓解时,可考虑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通气。强调“若短时间(1-2小时)内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3)有创机械通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小潮气量(4-8ml/kg理想体重)和低吸气压力(平台压 30cmH2O)进行机械通气,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4)挽救治疗:对于严重ARDS患者,建议进行肺复张。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应进行12小时以上的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者,如条件允许,应尽快考虑体外膜肺氧合(ECMO)。br/  循环支持: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改善微循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br/  其他治疗措施: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内(3~5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1~2mg/kg/日,应当注意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免疫抑制作用,会延缓对冠状病毒的清除;可静脉给予血必净100ml/次,每日2次治疗;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对有高炎症反应的危重患者,有条件可以考虑使用体外血液净化技术。br/  关于中医治疗。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可参照推荐的方案进行辨证论治。br/  第九,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在“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基础上,增加“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br/  第十,转运原则。为保证转运安全,运送患者应使用专用车辆,并做好运送人员的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毒。/pp style="text-indent: 2em "附件: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932018.shtml" target="_blank"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pdf/span/a/pp style="text-indent: 2em "br//p
  • “生物银行”助力中医精准医学
    银行是存钱的,但是医院建设“生物银行”是用来存什么呢?8月24日,全国首家“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样本库分中心”揭牌仪式在广东省中医院举行,这是该院携手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旨在共同推进中医药精准医学创新科技基础平台。  “生物样本库”,到底是干什么的呢?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恒骏教授对此做了个形象的比喻,“生物样本库其实就是生物银行,与一般银行不同的是,它的储存品不是钱,而是各种组织、血液、细胞、体液、器官、DNA、RNA、蛋白等生物样本,以及与这些生物样本相关的各种临床资料与随访等信息数据,是按严格的技术标准专业化收集、运输、存储、管理和使用的资源库。”  据悉,早在三年前,广东省中医院就已经成立了中医药系统首家生物资源中心。去年3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中医药学组”也落户该院。目前,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生物资源中心实验室已在建设中。中心目前储存具备完善的病证结合中医特色样本近7万份,样本类型包括全血、血清、血浆、血凝块、肝穿刺、前列腺穿刺、PBMC、RNA、粪便、尿液等。  一般来说,人类生物样本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正常人群的,比如储存脐带血、加入骨髓库等,有疾病或健康需求时,可以为自己或他人提供帮助 另一种是从病人身上获得的,通过对患者病变组织、血液样本保留研究,造福于更多人的健康与疾病诊治。  以肿瘤病人为例,以前在医院采集的病理标本仅有一小部分用于检测,其余部分难以长期保存,被作为医疗废弃物统一销毁,有了生物银行后,就可以将其储存起来,同时还记录相关信息,比如治疗时对哪种药物敏感、化疗有何副作用等内容。当样本达到一定数量时,经过分析整理,可为跟踪、预防及治疗疾病提供很大便利,对于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预测疾病提供依据。  “中医理论中的 整体观念 、 阴阳平衡 、 辨证施治 、 治未病 ,对应到现代医学就是 基因组学及系统生物学 、 免疫平衡 、 个性化医学 、 预测医学及营养基因组学 。我们所做的工作,正是以标准化的生物样本资源为基础,开展中医药精准医学的研究,从而达到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有机整合和交融。 ”省中医院副院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中医药学组组长卢传坚表示。
  • 镇平县中医院5970.00万元采购核磁共振
    详细信息 镇平县中医院设备购置项目采购公告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1-18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镇平县中医院设备购置项目采购公告 发布时间:2022-11-18 16:23:07 镇平县中医院设备购置项目采购公告 项目概况: 镇平县中医院设备购置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镇平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2年 11 月 22 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4113240420221101001 2、项目名称:镇平县中医院设备购置项目 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4、预算金额(最高限价):5970万元 序号 包号 包名称 包预算 包最高限价 1 4113240420221101001001 一标段:3.0T核磁共振 3200万 3200万 2 4113240420221101001002 二标段:256排CT 2770万 2770万 5、采购内容:3.0T核磁共振一台、256排CT一台(具体要求详见采购文件) 6、采购范围:设备的供货、运输、保险、装卸、安装、调试、验收、交付、培训、售后保修及相关伴随服务 7、资金来源:自筹资金 8、标包划分:本项目共分为两个标包 9、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10、交货安装期: 一标段:接招标人通知后90日历天内供货安装调试完毕 二标段:接招标人通知后60日历天内供货安装调试完毕 11、质保期:一年 12、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合格标准,满足采购人提出的技术标准及要求 13、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是 1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 二、供应商资格要求: 1、供应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22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满足的资格要求:本项目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促进监狱企业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 3.2投标产品须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739 号)相关规定,取得有效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投标人为代理商应具有有效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投标人为生产商应具有有效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3.3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近三年财务审计报告,成立时间不足的,自批准之日算起,成立不足一年,仅需提供财务报表) 3.4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提供承诺书,格式自拟) 3.5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近三个月缴纳税收凭证和缴纳社会保障金的相关材料,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文 件) 3.6供应商必须出具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 3.7供应商须出具“无行贿犯罪行为承诺函”(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如遇投诉、举报,经查证其承诺不实,后果自负。(提供承诺函,格式自拟。) 3.8根据《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和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 号)、豫财购(2016)15 号的规定,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 拒绝参与本项目政府采购活动(查询渠道:“信用中国”(wwww.creditchina.gov.cn)网站、“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 开标时提供相关网站查询截图,查询日期不早于本项目公告发布日期); 3.9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不得转包、分包和拆分。本项目供应商可以同时投报多个标段,但只能中一个标段。 4、本项目实行资格后审,审查内容以投标截止时间前填报上传企业诚信库信息为准,过期更改的诚信库信息不作为本项目评审依据。诚信库上传信息必须内容齐全,真实有效,原件扫描件清晰可辨。否则,由此造成应得分而未得分或资格审查不合格等情况的,由投标企业承担责任。 三、获取采购文件 1、时间:2022年 11 月 2 日上午8:00至2022年 11 月 8 日下午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 地点:《镇平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 方式:潜在供应商需通过www.zpggzy.com登录交易系统进行采购文件下载。(详见镇平县公共资源交易网资料下载专区《3.0供应商操作手册》)。 售价:0元。 四、投标截止时间(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2年 11 月 22 日9点30分(北京时间) 地点:《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镇平县)》首页--网上开标大厅 五、发布媒介及公告期限 本次采购公告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镇平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发布。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注意事项: (1)该项目需要使用网上不见面开标,供应商无需前往到达现场参与投标。各供应商根据手册要求,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操作网上不见面开标手册地址(首页资料下载—文件下载中下载) (2)该项目自行上传投标文件,无需寄送和递交加密投标文件电子版等。需要注意开标前登录网上不见面系统进行等候签到;投标时间截止后才可以签到,签到时间段系统设定为20分钟,错过签到时间段,由此产生的后果,供应商承担一切责任。 (3)因供应商无需现场参与开标,所有准备工作需要自行到位。开标过程中如遇到紧急事项,可在不见面开标大厅中进行提出答疑,严重问题可拨打现场技术电话:0377-63196389、0371-60203062或0371-55960862。 (4)网上不见面开标过程中,如因供应商准备不到位或网络问题造成未能及时解密的情况导致开标无法继续的,视为该供应商自动放弃投标,签到时间段截止后不再执行投标文件解密。 (5)监督部门:镇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方式:0377-65995836 七、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镇平县中医院 地 址:镇平县中山大街136号 联系人:李先生 电 话:0377-65978157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河南润和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南阳市第二技工学校 联系人:孙先生 电 话:15539936566/18625629251 3、项目联系人信息: 项目联系人:孙先生 联系方式:15539936566/18625629251 附件: 采购公告扫描件.pdf 一标段采购文件.pdf 二标段采购文件.pdf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核磁共振 开标时间:2022-11-22 09:30 预算金额:5970.00万元 采购单位:镇平县中医院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河南润和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镇平县中医院设备购置项目采购公告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1-18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镇平县中医院设备购置项目采购公告 发布时间:2022-11-18 16:23:07 镇平县中医院设备购置项目采购公告 项目概况: 镇平县中医院设备购置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镇平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2年 11 月 22 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4113240420221101001 2、项目名称:镇平县中医院设备购置项目 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4、预算金额(最高限价):5970万元 序号 包号 包名称 包预算 包最高限价 1 4113240420221101001001 一标段:3.0T核磁共振 3200万 3200万 2 4113240420221101001002 二标段:256排CT 2770万 2770万 5、采购内容:3.0T核磁共振一台、256排CT一台(具体要求详见采购文件) 6、采购范围:设备的供货、运输、保险、装卸、安装、调试、验收、交付、培训、售后保修及相关伴随服务 7、资金来源:自筹资金 8、标包划分:本项目共分为两个标包 9、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10、交货安装期: 一标段:接招标人通知后90日历天内供货安装调试完毕 二标段:接招标人通知后60日历天内供货安装调试完毕 11、质保期:一年 12、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合格标准,满足采购人提出的技术标准及要求 13、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是 1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 二、供应商资格要求: 1、供应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22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满足的资格要求:本项目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促进监狱企业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 3.2投标产品须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739 号)相关规定,取得有效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投标人为代理商应具有有效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投标人为生产商应具有有效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3.3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近三年财务审计报告,成立时间不足的,自批准之日算起,成立不足一年,仅需提供财务报表) 3.4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提供承诺书,格式自拟) 3.5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近三个月缴纳税收凭证和缴纳社会保障金的相关材料,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文 件) 3.6供应商必须出具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 3.7供应商须出具“无行贿犯罪行为承诺函”(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如遇投诉、举报,经查证其承诺不实,后果自负。(提供承诺函,格式自拟。) 3.8根据《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和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 号)、豫财购(2016)15 号的规定,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 拒绝参与本项目政府采购活动(查询渠道:“信用中国”(wwww.creditchina.gov.cn)网站、“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 开标时提供相关网站查询截图,查询日期不早于本项目公告发布日期); 3.9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不得转包、分包和拆分。本项目供应商可以同时投报多个标段,但只能中一个标段。 4、本项目实行资格后审,审查内容以投标截止时间前填报上传企业诚信库信息为准,过期更改的诚信库信息不作为本项目评审依据。诚信库上传信息必须内容齐全,真实有效,原件扫描件清晰可辨。否则,由此造成应得分而未得分或资格审查不合格等情况的,由投标企业承担责任。 三、获取采购文件 1、时间:2022年 11 月 2 日上午8:00至2022年 11 月 8 日下午17:3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 地点:《镇平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 方式:潜在供应商需通过www.zpggzy.com登录交易系统进行采购文件下载。(详见镇平县公共资源交易网资料下载专区《3.0供应商操作手册》)。 售价:0元。 四、投标截止时间(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2年 11 月 22 日9点30分(北京时间) 地点:《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河南省﹒镇平县)》首页--网上开标大厅 五、发布媒介及公告期限 本次采购公告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电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镇平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发布。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注意事项: (1)该项目需要使用网上不见面开标,供应商无需前往到达现场参与投标。各供应商根据手册要求,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操作网上不见面开标手册地址(首页资料下载—文件下载中下载) (2)该项目自行上传投标文件,无需寄送和递交加密投标文件电子版等。需要注意开标前登录网上不见面系统进行等候签到;投标时间截止后才可以签到,签到时间段系统设定为20分钟,错过签到时间段,由此产生的后果,供应商承担一切责任。 (3)因供应商无需现场参与开标,所有准备工作需要自行到位。开标过程中如遇到紧急事项,可在不见面开标大厅中进行提出答疑,严重问题可拨打现场技术电话:0377-63196389、0371-60203062或0371-55960862。 (4)网上不见面开标过程中,如因供应商准备不到位或网络问题造成未能及时解密的情况导致开标无法继续的,视为该供应商自动放弃投标,签到时间段截止后不再执行投标文件解密。 (5)监督部门:镇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联系方式:0377-65995836 七、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镇平县中医院 地 址:镇平县中山大街136号 联系人:李先生 电 话:0377-65978157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河南润和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地 址:南阳市第二技工学校 联系人:孙先生 电 话:15539936566/18625629251 3、项目联系人信息: 项目联系人:孙先生 联系方式:15539936566/18625629251 附件: 采购公告扫描件.pdf 一标段采购文件.pdf 二标段采购文件.pdf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发布 增加抗原检测阳性为诊断标准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切实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及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特点和感染者疾病特征,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重点修订内容如下:一、对疾病名称进行了调整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考虑,疫情早期新冠病毒致病力较强,临床上大部分有肺炎表现。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奥密克戎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后,病毒致病力减弱,感染人体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咽痛等,仅有少部分感染者会进展为肺炎。因此,“新冠病毒感染”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疾病特征。二、不再判定“疑似病例”随着诊断手段的日益丰富和诊断效率的不断提高,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可通过核酸和抗原检测等实现及时、快速、准确诊断。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符合疾病特点但病原学检测较长时间不能明确的情况。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效率,更好实现快速收治,十版方案不再判定“疑似病例”。三、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抗原检测对于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性。随着抗原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检测准确性的不断提高,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传染性较强的感染者,能够通过抗原检测得到及时诊断。且考虑到多数感染者居家治疗,抗原检测操作简便,方便感染者进行快速自我检测。因此,十版诊疗方案在诊断标准中增加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四、进一步优化“临床分型”从疾病临床表现来看,普通型一般代表了疾病最常见的典型表现。新冠病毒早期致病力较强,相当数量感染者出现典型的肺炎表现,因此,在临床分型上采用了“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分类方式。随着病毒不断变异,特别是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以来,病毒致病力逐渐减弱,疾病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发生肺炎的比例大幅降低。为更好体现疾病特点,十版方案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主要根据感染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五、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随着乙类乙管措施的实施,新冠病毒感染者可根据病情救治需要选择居家治疗或到医疗机构就诊,各类医疗机构均可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为此,十版方案因时因势调整收治策略,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六、进一步完善了治疗方法一是将我国已经批准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纳入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丰富抗病毒治疗手段。二是进一步完善了重型、危重型病例诊断标准和预警指标,对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病例进行科学准确判定,同时将未全程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加入重症高危人群,将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监测指标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三是进一步强化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疾病共治理念,强调要加强感染者基础疾病相关指标监测,并针对基础疾病给予相应治疗,更加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四是进一步优化了儿童病例临床表现和救治相关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了儿童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特点,完善了儿童重型病例早期预期预警指标,对儿童感染者可能出现的急性喉炎、神经系统并发症等特殊情况提供了治疗方案。五是进一步完善了中医治疗相关内容。加强了对重型、危重型病例中医药救治指导,增加随症用药方法,更加贴合临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儿童病例中医药治疗方案,增加针灸治疗方法,结合部分患者恢复期咳嗽明显等情况,提供了相应的中医治疗措施。七、调整“出院标准”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实行后,不再强化对感染者的隔离管理,而是可按乙类传染病予以诊断治疗。为此,十版方案不再对感染者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提出要求,而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基础疾病或其他疾病诊疗及健康恢复状况等进行综合研判。当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超过24小时,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可以转为口服药物治疗,没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并发症等情况时,可考虑出院。八、调整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所有医疗机构都有接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可能,我们在十版诊疗方案中对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使感染防控措施更加科学精准,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一是进一步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患者分流。同时,指导就诊患者和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提供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指导。二是加强诊室、病房、办公室和值班室等区域清洁消毒和通风。三是根据暴露风险落实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四是规范处理医疗废物,落实患者转出或离院后的终末消毒。附相关资料:最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附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pdf
  • 全国人大代表熊维政:建立中医药质量标准体系 释放企业创新力
    中医药独特的理论和应用方式决定了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与评价的特殊性。”3月7日,对于中药企业新时期实现创新发展的机遇,记者连线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熊维政。此次两会上,熊维政提交了多项建议,“建立符合传统中医药特色的质量标准体系,促进中药产业发展”是其中之一。熊维政表示,中药外用药品如传统中药膏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应用中的辅料大多无药物标准,但在国外早已广泛应用(如合成橡胶、热可塑橡胶等)。按我国现行法规要求,如改变基质辅料需要进行临床试验,而进行临床试验投入大、周期长,不利于中药生产企业技术创新。在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如对中药外用制剂基质辅料免做临床研究,对基质辅料实行备案制,并借鉴国外经验增加外用制剂所需辅料纳入药典的数量等,将会释放企业的自主创新力。此外,熊维政认为,国家将中药产业化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中药资源商品化的程度仍然相对缓慢,中药的市场份额占比一直处在20%-30%左右,其中,基本药物和医保目录的中药品种过少。他希望国家加大力度支持中药产品特别是中药保护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和医保目录,加快中药产业化、商品化进程。并提出“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经典廉价药品的市场有效供给”的建议,以改善廉价经典药品“跟风申报或扎堆生产”,而罕见病、市场需求量小的急需药品企业不愿意申报生产的现状。对于《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熊维政充满期待。他希望通过实施中医药产学研医政联合攻关工程,制定鼓励政策,激发产学研各方积极性,开展经典名方和临床验方的开发和研究,使其转化为市场化产品,一方面可以为老百姓提供疗效好的药品,同时符合国家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的要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