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国标没给最低检测

仪器信息网国标没给最低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国标没给最低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国标没给最低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国标没给最低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国标没给最低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国标没给最低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国标没给最低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国标没给最低检测相关的资讯

  • 中国原奶质量世界最低?炮打乳业新国标
    乳业新国标是进步,还是倒退,是个问题  是保护消费者,还是保护奶农,是个问题  是受制于现实,还是鼓励先进,也是个问题  细菌含量超出国外数十倍的原奶,用还是不用?  蛋白质含量远低正常标准的原奶,用还是不用?  炎症缠身的病体奶牛挤出的原奶,用还是不用?  怀揣着上述疑问的上海奶协副秘书长顾佳升,刚参加完6月上旬的中国奶业首届大会,未能寻到答案。  在行业反弹雀跃中举行的这次盛大集会,洋溢着对产业一体化的期许,几乎屏蔽了三鹿事件后的安全阴影。顾佳升再一次嗅出了曾经的集体沉默的味道。  这些质问,本是抛给6月1日正式施行的乳业“新国标”的,此前数月,作为业内专家,他反复被新国标究竟是历史倒退还是进步的争论声浪所淹没,在化名博客里,他直言不讳,“对三聚氰胺事件的反思正走向歧途”。  两个月前,在另一处奶业的集会上,压抑在业内的腹诽之声,最终却是因为一位好事者的意外提问,才在会议结束前刻,公然引爆。  那场不免愤激的评论中,不止一家乳企,不止一家行业协会,也不止一位专家,炮打了乳业新国标,“离奇”、“意外”等说法频频出口。中国乳业阵营林立,互相攻讦的事情并不新鲜,但放诸一项集11部委、机构之力,耗时近两年,并被寄予开启食品安全新纪元期待的新国标之身,还是令人惊诧。  乳业新国标怎么了?官方语境中的共识之下,究竟掩盖着什么样的秘密和争议?  一夜退回25年  现在的中国原奶质量,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低了  问题出在了乳业新国标的分支“生乳安全标准”中的蛋白质含量、菌落总数等细分指标的设定上。  三鹿事件中,元凶三聚氰胺正是在生乳环节添加,而添加的最直接动机就是增加蛋白含量,可见这些指标的生死攸关。  一直以来,对于生乳(又称鲜乳,生鲜乳),中国奶业从不乏标准,引用最频的当是1986年农业部颁发的收购标准,以及2003年卫生部的鲜乳卫生标准。  三鹿事件后,奶业标准混乱之弊屡被提及,并一度成为反思所向。2009年初,清理原有乳业标准,再造新国标,即已启动,卫生部受托领衔。  然而,对照两份旧有的生乳标准,在蛋白含量上却难得一致,均系2.95%(即100克生乳含2.95克乳蛋白),菌落总数(通俗理解就是细菌含量)亦呈从严之势,从原有的最低容许每毫升400万提升至50万。  三鹿垮台后,国务院紧急出台《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在反思中尤为提及“对生鲜乳及乳制品(以下统称乳品)质量监管存在严重缺失,标准体系不完善”,上溯一年,2007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更是明确要求“把提高原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  前有国家指导思想,后经三鹿事件血般教训,太多人坚信,新国标必将更趋严格生乳细分指标,以构筑乳业的第一道安全之门。  然而,2010年4月,等到千呼万唤的新国标正式颁布,年近八旬的原国家乳制品订标组副组长曾寿瀛,难抑惊诧,“这简直是一夜退回25年前”。  若单纯从数值上看,甚至连25年前都不如了,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下调至200万,均为历史新低。在丹麦,在新西兰,在几乎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10万,丹麦是3万,更是严至中国的数十倍。“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标准放低至此?二十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历史经验,为什么骤然被推翻?”曾感慨,“现在的中国原奶质量,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低了。”  此外,一度呼声颇高的体细胞标准,也未出现在终稿中。体细胞,是反映奶牛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国际上早已通行,“不设此标准,新国标开宗明义的生乳应来自‘健康乳畜’的定义几乎是一纸空文。  立足于国情的政府,立足于利益的企业,乳业新国标集众多“智慧”,却被指一夜倒退25年。 (梁伟驰/图)  被推翻的专家“共识”  “与其桌面下偷偷摸摸做,不如把事情拿到桌面上解决。”  因为生乳并不直接饮用,很难说,这些数字上的变更会立竿见影地带来安全祸患,但质疑者仍不免担心,关键标准的显著降低,会传递出宽松妥协的信号,置乳业于新的不可预知的风险之中。  1986年农业部生乳标准中悄然取消了“不准有任何添加或提取”的条款,二十余年后,三聚氰胺被肆意添加,“很难说当初的取消没有埋下纵容的种子。”一位业内人士称。  这样全线放宽的标准何以出台,让顾佳升和曾寿瀛两位专家颇为惶惑,他们都曾参加专家起草组会议,并均认为:“在蛋白质含量等标准上,专家组已达成共识2.95%,何以最终形势逆转?”  曾寿瀛记得,2009年6月第一次参加专家组会议,关于蛋白含量的争议,“会场就像是钟摆,左边喊2.8,右边喊2.95,甚至还有喊2.7的,莫衷一是。”  同年7月,在重庆的一场奶业集会上,部分与会代表公开叫板“对于乳蛋白质含量,不能降低标准迁就落后的生产者和生产方式。”曾寿瀛为此还写信给卫生部领导,直陈“蛋白质菌落总数的指标,无论加加减减,都要有客观依据。”  曾寿瀛在信中回忆,自己早年主持乳业标准制定,之前都要在全国东南西北选中5个城市的卫生单位及企业,每年根据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采样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处理,最后提出项目指标。  而这一次,因为重在梳理和归并整合,且领衔单位卫生部不分管奶源,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遂造成了各种意见,各怀动机,各自为政。  多少因为领导批示此信的作用,8月的专家会上局势出现了变化。尤其是8月19日,“专家送审稿,几乎是专家一条条地过堂,再也听不到2.8%的呼声了。”他说。  但显然,老先生过于乐观了。先是两个月后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中,蛋白质含量标准被折中为2.95%,附加每年5-9月为2.8%,至正式发布稿,则只余2.8%了。  南方周末记者获悉,最终拍板是在专家送审稿的审定会议上,一位参会专家回忆说,农业部和奶协,力挺2.8%方案,这一意见最终被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采纳。  这位专家记得,当时农业部门的人指出, 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北方地区,许多散户奶源蛋白含量连2.8%尚难达到,何谈2.95%?  “没有哪个企业敢说它没有收过2.95%以下的牛奶,与其桌面下偷偷摸摸做,不如把事情拿到桌面上解决。2.8%就是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农业部奶办主任王俊勋此前回应媒体时称。  鼓励先进,还是保护落后?  “急于比照欧盟或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乳业才要垮了。”  立足国情论,得到了主持新国标制定的专家起草组组长、国家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王竹天的认同。  他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蛋白质含量降低、菌落数放宽,是兼顾行业现实,保障散户奶农的利益,而体细胞未被纳入则还考虑到,一旦增设,整个行业将要增加巨额设备添置和检测成本,且监管体系也未做好准备,“步子不能走得太前”。王教授还直言,急于比照欧盟或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乳业才要跨了。”  支持“立足国情”论者不乏其人,比如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坦言,过去标准中的2.95%均非强制性,从没有被严格遵守过,所谓”退“,无从谈起。  而以黑龙江、辽宁、内蒙古为代表的北方奶源大省的奶协,更是立场坚决,甚至私下联合纵横,辽宁奶协秘书长卢戈川说,他们调研发现超过40%的奶户原奶质量不能稳定在2.95%之上。  从1986年的旧生乳国标颁布至今,中国奶牛的养殖水平仍在低水平徘徊,生乳质量也没有顺时改善,反而频露混乱之相。“这就是必须正视的无情的现实。”王竹天说。  甚至有支持专家认为,三聚氰胺事件之所以爆发,正是因为过去的生乳标准强调蛋白含量的要求太高了,部分散户奶农达不到要求,才不惜铤而走险。  这就是农业部门弃2.95%取2.8%的用心所在,作为强制性新国标,如果标准定高,要不增添散户奶农造假的几率,要不“万一出现企业拒收,奶农倒奶,则事关三农稳定的大局了”。  是保护奶农利益,还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成了难以取舍的选择题。  三聚氰胺风波之后,基于奶源环节暴露出的漏洞,奶牛养殖规范化和规模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是上海奶协的副秘书长曹明是就曾高呼,中国乳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终结落后的生产方式——散户养殖。现在,“尊重这样的现实,究竟在鼓励先进,还是保护落后?”  四川新希望乳业的一位高层亦直言,“奶牛正常养殖,生乳完全可以达到2.95%,反之,必是养殖不科学,现在标准低了,其后果就是再不科学也可以达标,中国奶源质量何时才能真正提高?”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一位专家一言以蔽之,新国标将“食品安全问题和民生问题混为一谈了”,从而可能坐失行业自新的机遇。  一锅被利益搅浑的粥  “七十多位不同领域的专家,11个部委机构的联合,难道会是摆设?”  漩涡还不止于是否立足国情这般简单,企业也被认为是推手之一。  新国标正式颁布前,曾经历了公开征集意见阶段。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征求意见汇总表显示,力主生乳指标放宽的意见中不乏一些大型乳企的身影。  比如一家企业就主张降低标准,反对增设体细胞指标,而另一家则希望菌落总数放宽至1000万(这一数值是欧盟标准的100倍),理由是散户奶源需要一定时间规范和提升。“这些特大企业,一直以来奶源的覆盖面广,质量不稳定,若是标准定高,势必会影响合格奶源持续充足的供应。”一位业内人士如是分析。  实际上,新国标的制定从始至终,一直被人指责受企业干扰。最具代表性的细节是,新国标起初吸纳了蒙牛、伊利等大企业参与,这本是国标制定的惯例,但后来引发指责,最终的折中结果是,新国标有史以来第一次没了起草人和起草单位的栏目。  中国乳业一直以来还被认为存在着巴氏奶阵营和常温奶阵营的尖锐对立,通常的分析是,巴氏奶阵营,因对奶源质量要求更高,自是乐见标准提高,而常温奶阵营则相反。  一位观察家推测新国标可能存在着刻意平衡利益的影子:强制性地赋予了巴氏奶标鲜的地位,易于其被市场识别,这被视为胜利之处,而作为平衡,在生乳标准上,则适当倾向于常温奶阵营的诉求,如是则互有攻守。  这样的揣测被相关企业反驳,强调自己从头至尾,也没有动议过放宽生乳标准,所谓1000万菌落数的动议也是无中生有。  专家起草组组长王竹天,尽管也承认新国标是“各方利益协调后的产物”,但断然否认存在国标为大企业左右的情况,“七十多位不同领域的专家,11个部委机构的联合,难道会是摆设?”  而作为最初生乳标准的起草单位的另一家企业则未接受采访,其参与起草工作的代表只是强调:“争论这么久,难得新国标有了共识,不要再起波澜了。”  叫屈者解释,若论实际影响,放宽生乳标准,只会使奶企在奶源收购上损失对奶农的话语权,且增加低标准原料的加工成本,企业怎会自乱阵脚?  而质疑者坚定认为,降低标准,客观上特大企业是受益的,可以借此扩大收购半径,缓解原料匮乏压力,“至于增加加工环节成本的弊,远小于扩大奶源带来的利。”  作为反击,在征求意见稿的回馈中,一家企业也曾指责动议增加体细胞的部分专家“存在商业目的,因为大部分在推销检测仪器”。  对于不明就里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互相指摘、揣度越发增其安全忧虑,而未及整肃中国乳业乱相,新国标自己已陷入乱麻之中。  乳业大国不设防?  “什么都进口,我们自己究竟留下了什么?”  新国标的争议正在私下酝酿,但专家组组长王竹天强调,“国标再低,各个企业可以针对自身的需求来提高企业标准。”  起草专家内部也有抱释然态度的,江苏省疾控中心研究员袁宝君就称“蛋白质含量、菌落总数并不直接威胁消费者安全,因为最终面对消费者的成品质量标准并没有降低”。  曾寿瀛很不以为然,蛋白质关乎营养,菌落总数则攸关质量,“难道非要有毒才叫威胁安全?”  质疑者如顾佳升难掩遗憾,“三聚氰胺事件,表面上是一个偶发的安全事件,但背后恰是中国乳业表面繁荣、基础薄弱的必然反映。”这位唱反调的专家,一度被视为“盲目比照国外标准”的论坛专家。  看看支撑乳业大国的基础,“既进口奶牛又进口牧草,进口了黄油、奶酪、奶粉,又进口乳清粉,还在进口其他各种乳原料,以及一些从乳汁中提取出来的种种天价添加剂,我们自己究竟留下了什么?”他忧心忡忡。  没有配套的饲料基地建设,奶牛养殖模式分散却又缺乏长远规划,乳制品名目繁多而背离牛奶本质,这些问题本可以借三聚氰胺事件一并被反思,梳理,继而重新出发。  2009年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乳业显示了强劲的反弹的势头,三聚氰胺事件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已渐消弭,保卫行业的努力正收获实效。  只是,被寄予构筑质量安全之门第一步的乳业新国标,才落地,已飘摇。
  • 岛津倾情赞助CFAS 2019解读多农残检测新国标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联合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以及北京中仪雄鹰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国际论坛”(简称 CFAS 2019)”于2019年7月11-12日在南京曙光国际大酒店举办。岛津公司作为赞助商参加了此次大会,围绕“交流、促进、安全、健康、营养”的主题来开展学术交流和展示活动。 会议首日开幕式领导致辞后,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率先发表了《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解读》的报告,从我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食品安全”的概念、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回顾、食品安全的思考和在审视四个方面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到国外食品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三个特点,分别是食品深加工的比例越来越高、加工能力越来越强,高新技术不断向食品加工业渗透和融合,产业化经营的水平越来越高。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 陈院士发表结束后,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朱蓉从“自动化,零开发”等角度切入,对新国标(GB 23200.113-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该解决方案从标准品、配套色谱柱、QuEChERS试剂包、三重四级杆气质、Smart MRM农残数据库、教学视频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完美契合GB 23200.113-2018的要求。同时,也提到岛津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具有超强抗污染性能和超高灵敏度,仪器最低检出限可达阿克级,是复杂样品痕量分析的有力利器。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朱蓉会议期间,岛津公司在展区也进行了展览,解答与会嘉宾的疑问,吸引了大批用户前来询问,双方讨论非常热烈。岛津展台 次日,会议继续召开,在农药残留检测专题的分会场中,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市场部王磊经理为参会代表详细讲解了GB 23200.113植物源性食品多农残国标,会上提到GB 23200.113标准暂时在2763限量标准中未被采用、推荐,但是在2019版本的2763标准中将会被引进,届时就会享受到新国标带来的便利。同时王磊还为大家讲解了完整的耗材应对方案,以及新国标优化方法及注意事项。最后还为大家带来草甘膦检测前处理及分析方案,有效提升草甘膦项目的回收率以及分析定量精确度。与会嘉宾对岛津的兽药残留一次前处理一次进样检测方案,真菌毒素检测系列方案表达了较高的兴趣,讨论不断。农药残留检测专题的分会场岛津(上海)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市场部王磊经理
  • 玩具涂料国标出台 市场鲜见涂料说明书
    玩具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有些玩具表面上色彩鲜艳、造型新奇,其实暗藏着很多问题。10月1日起,我国首部《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对玩具涂料中的铅、砷、汞等有害物质含量制定了上限,玩具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新标准实施近一个月,南宁市面上卖的玩具是否符合新标准?21日、22日,记者就此进行采访发现,市场上很少见玩具用涂料说明。  新规出台  经营者、市民多数不了解  记者从自治区质监部门了解到,《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对儿童玩具涂料中五类有害物质进行了具体规定:在产品明示的配比条件下,按相关检测要求,玩具涂料铅含量不得超过600mg/kg,砷含量不得超过25mg/kg,汞含量不得超过60mg/kg,甲苯、乙苯、二甲苯的比例不得超过0.3%,以及八项可溶性元素、六类邻苯二甲酸酯的限量要求。  21日、22日,记者在南宁的一些玩具市场走访时发现,一些经营者并不了解此规定,在民主路一家经营婴幼儿用品的店内,当记者拿着一款涂有涂料的电动玩具询问是否符合标准时,售货员称从没听说过这个标准。  质监部门称,该标准对玩具涂料中的铅、砷、汞等有害物质含量制定了上限,新国标将有利于规范玩具生产,家长给孩子买玩具也更放心。  对已经实施的新标准,有市民表示,虽然对那些涂有涂料的玩具不太放心,但不太了解已经出台的新标准,希望主管部门多多宣传。  市场走访  玩具鲜见涂料说明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南宁市几个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发现市场上售卖的儿童玩具没有任何关于涂料的标识,大部分玩具有合格证、安全认证和生产厂家,可有的玩具连生产厂家都没有标示。  22日上午,记者来到朝阳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发现该超市大部分儿童玩具皆明示了生产厂家、适用年龄、执行标准和合格证,还带有“在成人监视下使用”、“防止小物件被食用引发窒息”、“勿与酸碱性强的物质共同摆放”等警告,有些玩具还标识了“100%无毒材料”、“无毒塑胶,放心使用”等标志,但没给出这些“无毒材料”的成分。  记者注意到,在玩具产品说明中,只有使用安全警示,没有明确玩具具体用哪种涂料。对此,销售员表示:“涂料只是为了让玩具更吸引眼球,正规厂家生产的玩具,材料应该没问题。”  在济南路一家大型批发市场,记者走访了几家玩具店后发现,不少玩具标识不清晰,有的只有警告,有的只有厂家,有的包装上全是日语、英语,有的什么都没有。记者拿起一袋彩色塑料玩具问售货员是否安全,售货员表示:“得看着孩子玩,不能让他塞进嘴里。”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玩具都是用塑料、静态塑胶、小五金和木头等材质做成,色彩亮丽,适用年龄不等,不过鲜见玩具用涂料说明。  专家提醒  别把问题玩具带回家  在济南路某批发市场一玩具店里,南宁市民吴女士正在为自己的孩子选购玩具枪。她说:“买玩具会看有没有生产厂家,但是没注意过涂料成分。”  质监部门的专家表示,玩具直接接触孩子的身体,一旦玩具涂料中的有害物质超标,可能导致儿童肝肾功能下降、血液中红细胞减少,甚至有致癌危险,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消费者购买玩具时,首先要注意玩具的材料组成是否含有毒性。例如在选择塑料玩具时,聚乙烯(PE)类的塑料是无毒的,聚氯乙烯(PVC)中的增塑剂含有有害物质。玩具上所涂的颜料通常都含有砷、铅、汞等有毒物质,在选购时应尽量选含量低于标准的产品。小孩玩玩具时,家长最好在旁监视,并要求小孩玩完后洗手。
  • 儿童家具国标新增重金属检测
    目前仅测甲醛,专家建议8月后购买更安全  “六一”到来,商场里的儿童家具进入促销期,但如果你不急着购买,或许可以等到8月1日《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例》实施后再选购,届时儿童家具不但在甲醛、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上做出严格限制,还对产品的尖角、孔穴、缝隙大小等做出明确规定。  记者昨天走访市场后发现,在售儿童家具大多仅能拿出甲醛一项的检测报告,各类安全警示标识也没有贴出。  商家检测报告仅有甲醛一项  记者在几家家居广场内看到,部分商家已经启动了儿童家具的优惠促销,最大折扣力度可以达到对折。但和即将实施的儿童家具国标相比,在售儿童家具显然缺乏各类环保及安全性检测。  “我们的儿童家具全部是用松木制作的,上面只用了一层清漆,绝对安全的。 ”在一家儿童家具专卖店里,销售人员表示,相比密度板产品,实木家具更适合儿童使用,使用的胶水少,自然气味也小。不过当记者要求看一看其环保证明时,她仅能拿出一张2011年送检书桌的检测报告,而检测项目也只有甲醛一项。而当记者追问所用的油漆是否安全时,销售人员无法拿出相关证明。  另一家儿童家具专卖店则主要销售密度板产品,不但鲜艳的色彩更容易受到小朋友的喜爱,相比实木上万元一套的价格,密度板家具几千元的报价也更为实惠,因此一直是儿童家具中的主流。但是商家却依旧仅有甲醛达标的检测报告,对于铅、水银等重金属的检测,更是一问三不知。同时,一款转椅也尚未按照新规贴上安全警示标志。  儿童爬行垫等产品多有异味  今年8月1日前,国内儿童家具基本按照成人家具的标准来执行,而其家居类衍生产品的质量更为堪忧。  日前,杨先生在超市购买了一套爬行垫,计划铺在家中让2岁多的儿子在上面游戏。但回家一打开,却是一股难闻的异味。由于担心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只能搁置不用。  记者调查发现,诸如此类的异味爬行垫充斥市场。  记者昨天在一家大型超市内看到,各类爬行垫的售价从30多元到100元不等,其中一款售价35元的EVA地垫的使用范围是“学校、家庭、幼儿园等”,包装上印着一个宝宝在地垫上爬的照片,显然这是供儿童使用的产品。但这款产品同时在使用说明中标注:“使用时将包装撕开后放置于通风处,待气味散尽后使用。 ”  记者随后致电其经销商,询问该产品的安全性,出人意料的是,其工作人员竟然建议记者不要给小孩子使用这款地垫:“这个价格太便宜了,肯定会有味道,对小孩子不是很好。建议您购买我们另外一款90多元的产品,那一种的材料不会有异味。 ”  记者随后在网上搜索发现,同类产品正在大量销售,价格最低的只有十几元,其安全性令人怀疑。  新标准引入更多检测指标  在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近期家具市场并不景气,但儿童家具依旧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因此,儿童家具的安全性终于引起重视。业内专家指出,相比过去的甲醛“一票否决制”,最新的儿童家具标准引入了更多的检测指标。  “过去国内家具环保检测存在误区,家具是否环保都只看甲醛的含量,但是铅、水银、二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会对幼儿的大脑、肾脏发育带来很大影响。 ”有业内人士指出,。  市消保委家具专业办公室副秘书长王伟斌表示,对于儿童家具,消费者最担心的就是有毒有害的气味,即甲醛。同时油漆中的重金属如汞、铅、镉、铬等有毒物质的检测也将更为严格。“过去是甲醛一票否决制,其他指标都不是强制性规定,即使检出超标也很难判定该产品是不合格的。 ”但事实上,儿童在使用家具时,常常会有触摸、啃咬的情况出现,对于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也比成人高出5倍,危害巨大。所以从8月1日起,重金属、甲醛、可迁移元素、PH值、阻燃性、未贴安全警示、未留通气孔等项目如检出不达标,都能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大大提高了儿童家具的安全性。
  • 酒精检测“新国标”颁布确保结果更准确
    日前,国家标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GB/T 42430-2023)正式发布,将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记者从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司鉴院”)法医毒物化学研究室主任法医师刘伟处获悉,相较于之前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此次国家标准扩展了酒精检测的方法并明确了“双柱系统”刚性要求,检测结果都将更为准确和公正。 据介绍,原行业标准的检测手段仅依赖气相色谱分析技术,而国家标准增加了色谱与质谱的联用,不仅增加了定性的判断手段,更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让检测结果更具科学性。 “尤其在刑事侦查领域,犯罪嫌疑人血液或尿液样本通常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例如酒精、毒品、药品等等,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可以从结构信息的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和鉴别。不同种类化合物的定性有助于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模式,比如是否处于酒精或毒药物等的影响下,这些证据线索在实践中往往会发挥关键作用。”刘伟表示。国家标准还明确了“双柱系统”的刚性要求。因为不同化合物在一种性质的色谱柱上可能呈现相同的保留时间,这可能会导致结果误判,“双柱系统”明确检测时,要依据两种不同性质色谱柱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将误判的概率降到最低。 刘伟曾受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司法鉴定,人证物证均表明那位肇事的驾驶员没有喝酒,唯独酒精检测结果显示其血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乙醇”。办案机关将血样送到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进行重新鉴定。在采用两种不同性质的色谱柱进行检测后,刘伟发现,这名驾驶员血样中含有的“乙醇”成分其实是被称为七氟烷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在一种性质的色谱柱上的表现形式与乙醇相似,但在另一种性质的色谱柱上则“原形毕露”。原来这位驾驶员遭遇车祸后进行了开颅手术,而麻醉药品之一就是七氟烷。“准确是公正的前提,准确性对于酒精检测,对于司法鉴定至关重要,鉴定质量尤为如此。”刘伟说,“尤其是驾驶员的酒精检测,鉴定结果影响巨大,即使是万分之一的误判概率,对于当事人而言都是灭顶之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误判导致的悲剧发生。”据了解,在酒精检测中,从样品的采集、保存,到检测、分析,再到最后的数据解读,都有着明晰的规范。围绕相关标准的制定,司鉴院一直致力于对鉴定规范、鉴定质量的提升。从1995年酒精检测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开始,到涉及道路交通中酒驾、毒驾等的地方标准、部颁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再到今天的国标,司鉴院一直是参与者、引领者。 长期以来,司鉴院还对检测样品采取“双样”管理模式。一份样品用于当次实践,另一份则封存,供复核用。这样的机制确保了鉴定程序的规范,从而保障了鉴定结果的准确和公正。 “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对于司法机关,是判定判决的衡量依据;对于检测人员,是实施检测的方法指南;对于公众,是构建信任的解释说明。”刘伟说,“技术标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演进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酒精及其他各类化学物质的检测将更加科学规范,我们也将始终坚持以科学捍卫公正。”
  • 戴安提供完全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新国标溴酸盐检测方法
    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将于10月1日起实施。记者获悉,新标准最受关注的是新增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的溴酸盐指标限量。新国标被公认为最大的亮点就是:增加了溴酸盐的限量指标,每1L(升)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的溴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01mg(毫克)。据了解,溴酸盐是在各个饮用水行业厂家大量使用臭氧进行杀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一种毒副产物。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潜在致癌物。 现行饮用天然矿泉水国标GBT8538-2008规定的溴酸盐检测使用的是离子色谱法,同时包含使用氢氧根系统淋洗液和碳酸盐系统淋洗液,分别使用IonPac AS19(250mm× 4 mm)分析柱、ASRS-ULTRAⅡ型抑制器和IonPac AS9-HC分析柱,两者直接进样矿泉水500&mu L,最低检测质量浓度都达到了0.005 mg/L。戴安公司提供完全符合现行矿泉水国标GBT8538-2008和10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提供包括氢氧根系统和碳酸根离子色谱仪、色谱柱及抑制器,戴安最新推出的AS23高容量柱被推荐为AS9-HC的替代色谱柱,除了分离效果更佳以外,还具有柱容量更高,可以耐受更复杂基体的特点。 有需要了解这方面客户请联系戴安中国北京应用中心010-62849182,戴安中国市场部010-64436740转市场部或点击www.dionex.com.cn。 我国自来水等城镇供水的消毒方式主要以二氧化氯消毒为主,但是瓶装水的消毒则有部分采用臭氧消毒。溴酸盐是用臭氧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时产生的一种消毒副产物。研究表明,当人们终生饮用含溴酸盐为5.0 µ g/L或0.5 µ g/L的饮用水时,其致癌率分别为万分之一和十万分之一。臭氧对溴氧化生成溴酸盐的过程如下: 由于溴酸盐的致癌作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溴酸盐的毒性给予了极大关注,对饮用水中的溴酸盐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并且制定了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最大容许浓度。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在第一阶段饮用水控制法案中规定饮用水中BrO3-的最大容许浓度为10&thinsp µ g/L;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为25&thinsp µ g/L&thinsp 。我国规定的溴酸盐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0&thinsp µ g/L,这个规定从2005年6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 戴安中国市场部 戴安公司成立于1975年(纳斯达克股票:DNEX),位于美国硅谷Sunnyvale。公司奋斗目标是不断为全球化学工作者提供高科技产品,帮助减少繁复而耗时的实验室工作环节。戴安公司成立同年推出了世界第一台商用离子色谱,该项革命性的分析技术使得全球化学工作者能够从混合物中快速分离鉴别出各项离子成分。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戴安各项成熟技术已被大大扩展,包括离子色谱仪IC,高效液相色谱HPLC包括毛细管和微流量液相色谱Nano-LC氨基酸直接分析仪AAA-Direct,快速溶剂萃取仪ASE和固相萃取仪Autotrace及在线分析仪器等。 Dionex Corporation was founded in 1975 with the goal of helping chemists become more productive by providing them with products that eliminate repetitive, time-consuming tasks. At the time, Dionex was developing ion chromatography (IC), an innovative analytical technique that enabled chemists to quickly separate, isolate, and identify ionic components of chemical mixtures. Since then, the scope of Dionex technology has expanded to include a broad range of techniques, including IC,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including capillary and nano LC, AAA-Direct,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 (ASE), automation, and on-line process analys.
  • 青岛食品有害物检测中心可为市民检测 费用最低20元
    近日,位于青岛黄岛区的食品有害物质监督检验中心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食品综合性检测省级质检中心。这也是全国首家将工商、质监、发改、行政执法、卫生、农发、海洋渔业等七大部门综合起来的检测中心。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该中心接受普通市民的申请,为公众维权提供权威证据。   随机抽取食品来检测  1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青岛市黄岛区沅江路1号的山东省食品有害物质监督检验中心。此时,几位农发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带着韭菜、酱油、白醋等抽检样品来办理检测手续。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是刚刚从几所大学、小学和火锅店抽检的,按照区食安办的安排,他们会定期随机从大型市场、酒店、超市等场所抽取一定批次的食品来进行检测。“这些猪肉是从一家火锅店里抽取来检测它的注水量的,现在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这次过来就是来取检测报告的。”在该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的检测报告中,记者看到这批猪肉样品注水量为68%,符合猪肉注水量77%的国标要求。  检测中心负责人、质监所所长张风光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形成了以食品为主的检测优势,食品检测项目涵盖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微生物以及三聚氰胺、瘦肉精、孔雀石绿、硝基呋喃、苏丹红等。中心现在也是西海岸唯一一家具有三聚氰胺检测资格资质的机构。  市民遇食安问题可检测  记者在该质量监督所看到,质量检验收费标准表上明确罗列着食品类、铝合金门窗、聚氯乙烯建筑门窗、室内环境检测、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人造板及其制品6大类检测项目。其中占主要部分的就是食品类的检测项目,多达67项,其中分布了细菌总数、大肠杆菌、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项目。  在食品中最贵的检测项目是重金属镉、盐酸克伦特罗、苏丹红(1-1v)、农药残留等几项,价位在300元至650元不等,最便宜的包装外观及质量、完整率项,须要20元每次。市民想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要需300元、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需要240元。  记者还看到,最贵的检测种类当属建筑用的塑钢门窗,空气渗透性能、抗压性能等每一项检测费用都在1000元。而在室内环境检测和木家具类的检测项目中,最贵的就是对人体最有害的甲醛含量检测,高达500元。
  • 塑胶操场“新国标”正在征求意见 有害化学物质检测限值越严越好?
    6月30日,江苏省扬州市,汶河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庆祝“放暑假了”。 6月23日晚,北京市平谷区第六小学操场拆除工作开始进行,包括操场的塑胶草皮及塑胶草皮下的水泥地面都将全部铲除。 5省份已制定塑胶操场地方标准 4省份增加有毒有味物质检测 上海操场达“啃咬”标准  日前,曾经参与起草2005年出台的(GB/T19851-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委有关专家透露,近日,教育部、国家标准委等部门正在对操场的“国标”进行修订。目前,新国标已拟出了讨论稿,正在征求专家意见,具体公布时间仍未确定。  2015年底以来,江苏、深圳、北京、浙江、上海等地陆续有学校家长称,孩子因校园塑胶操场“有毒”,出现头晕、流鼻血等症状。有关塑胶跑道的建设标准因此成为关注焦点之一。  教育部今年6月时曾表示,将会同环保部、住建部、体育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等部门,研究相关标准的制定等有关问题。  实际上,各地标准已陆续以不同形式出现。新京报记者近日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共有湖南、深圳、上海、江苏、浙江5省份,分别以行业协会指导书或是政府文件的形式,确定各地塑胶操场施工标准。其中除湖南外,其他4地均新增了部分化学物质的检测 湖南则是在现有国家标准基础上,增加了物理性能方面的检测。  记者了解到,新国标与“上海标准”有相近之处,除沿用现有国标的项目和限值外,新增了多环芳烃、短链氯化石蜡等物质的检测,并设定了限值 同时增加了有害物质释放速率检测和气味评级等要求。  前述专家指出,“国标”讨论稿中有一些指标还在商榷,终稿可能会有变动。另外,国标讨论稿不仅考虑增加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还将对场地的运动性能和安全性等作出规定,比地方标准考虑得更加全面。  焦点1  各地制定主体不同“浙标”官方制定  记者梳理发现,已出台的“地方标准”,分别以行业自律和政府规范两种形式出现。  江苏标准即以行业指导书的形式出现,体现行业自律性。“2014年底,住建部取消体育场地设施工程的资质审批”,江苏省体育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副会长沈祖建说,这意味着今后需要通过行业自律解决商业问题。  江苏省体育建筑施工行业协会随后组建,至今已运行一年半,“协会里60%到70%的企业是曾经有体育场地设施工程资质的”。他说,协会要求所有会员单位签订责任状和承诺书,必须执行指导书和相关协会规范,做不到的话,协会会取消其资格,追究相关责任。  同时有质量督察组,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后进行处置。但沈祖建强调,这份指导书是行业自律性质,对非协会成员不具备强制性。  虽然并非全部企业加入到协会之中,但已有项目招标时,将协会会员资格写入要求之中。“发展得还算不错”,沈祖建说,但还需要政府行政主导部门来大力配合,“希望行政管理部门配合出台地方性法规等,对企业进行要求。”  湖南的操场新标准去年11月左右,由湖南体育设施建设协会出台,也属于行业自律性标准。据湖南体育设施建设协会会长李宏武介绍,该标准主要沿用了现有国标的检测要求。  浙江省新标则不同,虽然内容与江苏指导书类似,但是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四部门共同研究,经专家论证后出台。  这也是目前唯一一份由省级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省级新标,相较于行业协会指导书更具有强制性。浙江“省标”还规定,检测不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此外,上海的塑胶跑道“新标准”虽然是由上海市化学建材行业协会研究制定,但上海市教育部门和住建、环保等部门要求,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塑胶场地建设管理工作要参照该标准进行。  焦点2  4省份“新标”增加有毒有味物质检测  “毒跑道”事件频发后,原有国标是否符合需求也成为关注焦点。  截至目前,国内塑胶跑道送检时,使用的依然是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中制定的标准,其中的检验检测项目有苯、甲苯和二甲苯总和、重金属(包括可溶性铅、可溶性镉、可溶性镉、可溶性汞),以及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而在已制定地方标准的省份中,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湖南,其他4个地方的新标准中,均出现了多环芳烃、短链氯化石蜡等有毒有味物质的检测。  其中,上海和深圳的标准较为严格,上海的地方标准甚至被评为“史上最严”有害物质限量行业标准。  深圳的地方塑胶操场建设规范,则是首个有官方认定的“地标”,由深圳市教育局委托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广东省体育设施制造商协会副会长、长河集团董事长赵文海曾参与深圳“地标”的制定之中,他介绍,深圳的标准中,在延续对成品检测的同时,增加了对原材料有害物质的限量,“要从源头进行管控”。  赵文海说,深圳的检测项目在国标基础上,增加了MOCA、多环芳烃、游离甲苯氰酸酯、短链氯化石蜡等物质的检测内容,均为已证实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可起到增塑和阻燃作用的短链氯化石蜡,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产生影响 多环芳烃则是致癌物。  他以“毒牛奶”事件作比,“当年毒牛奶里的三聚氰胺,约等于毒操场事件中的短链氯化石蜡等物质”,赵文海认为,毒操场的根源之一在于,厂商为降低成本违规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因此新标准中,需要增加相关检测。  深圳还提出了要现场闻味检测、户外常温检测和使用特殊设备进行高温检测的要求,“分得比较细”,赵文海说。  新增的检测物质对人体有毒害,为何还要使用?对此,曾承包过北京多家中小学塑胶操场铺设的某企业负责人介绍,原材料的毒性并不可简单判定为成品“有毒”。  “很多化学材料都是有毒有害物质”,他说,但在制作过程中,要通过工艺使化学反应充分完成,才能将毒害降至对人体没有损害的程度,所以需要标准进行规范。  新标准的制定,与目前塑胶操场的施工流程也有关。目前只会监控施工流程步骤,对于材料配比和环保性能等方面,关注较少,“看的都是物理性能,对化学成分和原材料关注很少”,赵文海说。  江苏、浙江同样新增了有机物项目的检测。不过与上海、深圳相比,在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值方面,江浙的新标显得较为“温和”。  沈祖建介绍,其实目前实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很严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知的进步,会考虑加入新的检测项目。  焦点3  上海最严格甚至达“啃咬”标准  深圳之后,赵文海也参与了上海地方标准的制定。  和其他4地比起来,上海这份在7月下旬公布的《学校运动场地塑胶面层有害物质限量》,除了增加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外,还对现有国标中的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指标进行了提升。  记者查阅文件发现,比如苯的限量,国家标准为0.05g/kg,上海标准标注为“不得检出”。考虑到苯的最低检出剂量为0.02g/kg,“不得检出”就意味着不得高于这个数值。  “参考了一些国外的标准”,赵文海介绍,目前上海市塑胶操场的标准中还加入了出口玩具的材料检测要求和欧盟相应的技术指标,比较严格,孩子不仅可以直接接触,甚至啃咬也可以保证安全。“但是会让塑胶操场的成本上升30%至40%。”  同时,上海新标准中也提出了“有害物质释放速率”等新的指标。赵文海解释说,上海的标准一方面形成了塑胶操场从原材料到成品全链条的检测流程,另一方面把现在所有可能有毒的物质列入其中。  另外在针对有毒有害有机物的检测中,上海参考了室内装修的标准,包括GB18583-2008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标准中,关于“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的部分,以及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检验方法第二部分里,关于“化学污染物”的内容。  赵文海开玩笑说,根据上海的标准,可能有些人家房屋内的空气质量,也达不到合格要求。  目前,上海的塑胶跑道地方标准已经正式实施,上海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塑胶场地建设管理工作,均被要求参照该标准进行。  上海市教委等有关部门明确,有关项目的招投标及施工验收进行全过程管理,违规将追偿。  ■ 追问  有毒物质限值越严格越好吗?  专家:国标制定需考虑大多数企业能否达到标准  在有毒有害物质的限值上,记者梳理发现,上海深圳的检测剂量更为严格,江苏浙江的则基本沿用了国标。  不同限值的背后,是各地专家、企业对标准制定的不同认识。沈祖建认为,标准并不是越严格越好,而是要讲究实际操作,“应当关注产品本身就有的东西,符合国内的加工能力,考虑大多数企业能不能做到这个水平”。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家标准委专家,参与过教育部有关部门和国家标准委进行的国标研讨。“国标应该考虑得更加全面”,沈祖建认为,国标考虑的是合格性,而不是优质性,“地方标准可以体现优质性”。  沈祖建表示,国标可以体现为合格线,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制定更高的环保标准,没有条件的则执行普遍的标准。  曾参与奥运场馆塑胶场地铺设的杭州顺帆化学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金鹏则认为,现有的国标已经很严格,“问题在于执行上有人拼命加增塑剂等,来降低成本”。他说,正常成本为200到300元一平米的塑胶操场,能降低到百元左右。“国标的任务在于强制性,让企业必须遵守。”他认为,如果一味追求严格标准,降低限量,也可能对业界造成伤害。  ■ 北京情况  京版塑胶操场标准正在制定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曾透露,北京中小学塑胶操场及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目前正在制定过程中。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若学校操场已铲除,可考虑使用土操场等方式过渡。  据了解,北京市政府6月曾发文要求,市教委、质监、环保、住建等部门要尽快制定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塑胶操场建设标准。  有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市塑胶操场标准将充分侧重学校特点,考虑到学校内的操场要兼有运动、活动、游戏等多重功能的需求。而在环保方面,对挥发物的要求将严于田径场地,并需要通过毒理专家的相关实验等。  同时,考虑到校园体育运动的一些特点,如运动急停对身体可能形成的冲击,会对塑胶操场弹性、延展性能作出一定要求。  曾承包过北京多家中小学塑胶操场铺设的某企业负责人期待新标准的出台,“现在很多项目都停工了”,他说,对于企业来说,标准出台后,还要考虑行业内的自律。  这同样是体育场地设施工程资质审批取消后,有关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简政放权后,协会行业自律也是政府提倡的趋势之一”,上述负责人透露,目前北京有关企业正筹备组建北京市体育设施建设运营协会,经有关部门审批后,会将行业自律提上日程。
  • 追踪:上海检测报告佐证农夫山泉标准宽于国标
    图片来自农夫山泉前天公布的检测报告截图  在被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下称“协会”)批评“执行的产品标准不如自来水标准”以后,农夫山泉不正视其执行的标准低于国标的问题,而是于前天公布了几份检测报告来表明其“产品品质高”,试图转移视线。不过,其中的一份检测报告恰恰向外界证实:农夫山泉一直执行的浙江地标(DB33/383-2005),就是不如自来水标准。  此前,协会指出,农夫山泉目前执行的浙江地标不仅不如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即自来水标准),也不如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2008年修改后版本),而后两项标准是瓶装水企业执行标准的底线。  对于协会指出的这一问题,浙江质监局食品监督管理处处长周晓林曾解释说:上述3个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完全相同。但是,周晓林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国家标准委2008年两次针对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下发修改单,对该标准中的砷、镉、溴酸盐等危害人体物质的指标限量做了从严修订。此番修订过后,在砷、镉、溴酸盐等指标上,自来水标准和瓶装饮用水标准完全一致,而浙江地标不仅宽松于前二者,对溴酸盐指标还没有作出规定 在危害人体物质硒的指标上,浙江地标甚至比自来水标准宽松至5倍。  上述修改细节被披露后,上周五有媒体报道称,浙江省卫生厅和浙江省质监局发布了一个新闻通稿,这才公布了“国家标准委曾下发修改单”一事,并称,省质监局已根据以上修改单的内容,在《浙江省饮用天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评价规则》中作了相应修改。  如果按照新闻通稿的说法,修改过的浙江地标应该在砷、镉、溴酸盐等指标上与自来水标准、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两个国标一致了,但是,农夫山泉昨天公布的一份检测报告却显示,农夫山泉目前执行的浙江地标,根本没在砷、镉、溴酸盐、硝酸盐等指标上做任何修订。  这份由上海某检测机构于2012年11月为农夫山泉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其采用的衡量指标仍是浙江地标(DB33/383-2005),其中对于砷、镉、硒、溴酸盐的指标限值仍不及自来水标准(图中红圈部分)。  “事情过了这么多天,农夫山泉一直说他们执行的地标中有两项指标限值超过了国家标准,而回避砷、镉、硒、硝酸盐等指标限值宽松于国家标准的事实。”协会方面表示,饮用水标准的各项指标限值要遵循“水桶理论”——只要有一块短板,就会被否定全部。  ■相关  农夫山泉起步阶段曾借修订标准抨击对手  农夫山泉现在逃避“就高”修订标准,不过在十几年前,刚刚起步的农夫山泉却是修订标准的积极推动者,曾凭借“标准要与时俱进”抨击竞争对手。  据《投资导报》报道,2000年4月下旬,农夫山泉以“长期饮用纯净水无益人体健康”为由宣称:基于对消费者负责的考虑,决定就此退出纯净水市场。此举一出,业界哗然。2000年6月8日,由娃哈哈发起、全国69家主要纯净水生产企业及行业协会参与的声讨大会在杭州召开,会议指责农夫山泉不正当竞争,要求其立即停止诋毁纯净水的广告宣传活动并公开道歉。  面对众多纯净水厂商的责难,农夫山泉再次主动出击。2000年6月15日下午,其设擂广州召开“饮用水市场发展恳谈会”,与参与《瓶装饮用水》(1998年版)国家标准的制定者,就纯净水的生产标准进行切磋。会上,农夫山泉表示,1989年4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三条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以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  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当时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旧有的标准已不再适合。尽管国家对纯净水的标准早有规定,但由于国家标准往往是最低标准,只是最低的市场通行证。“该标准只代表了制定时的最高水平,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加深,有必要与标准的制定者就现行标准的认识差异性进行交流切磋,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水’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全国饮用水市场。”  彼时农夫山泉强调的“水标准应及时修订、废止”,今天依然适用。然而时异事殊,十几年后的农夫山泉,却从旧标准的挑战者变成了维护者。
  • 添加剂检测标准缺失 洋快餐钻"中国标准"空子
    添加剂检测标准缺失 洋快餐钻"中国标准"空子     口号为“我就喜欢”的麦当劳最近有点让人喜欢不起来了。从最近的“橡胶”麦乐鸡,联想到此前的苏丹红、滤油粉,到含镉玻璃杯,洋快餐的安全着实让人担忧。  7月16日晚,国家药监局通报针对麦乐鸡的检测结果,“特丁基对苯二酚”的含量未超国标,而“聚二甲基硅氧烷”则因无相关标准暂无法检测。由于国内现行食品安全检测环节还存在不少漏洞,“橡胶”麦乐鸡之争,洋快餐再次以“符合中国现行标准”完胜。  添加剂检测标准缺失  虽然一种添加剂未超标,但另一种的检测标准缺失,凸显出快餐食品的部分添加剂目前还处在监管盲区。  根据国家规定,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肉制品、油及油炸食品等。而通报称,通过对4省份22家麦当劳餐厅抽取的35份样品检测,未发现麦乐鸡及其煎炸用油中“特丁基对苯二酚”的含量超过国家最大允许使用量200mg/kg。而另一种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国家法定检测方法标准尚未颁布,有关部门正研究建立相关检测方法。  此前,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郭子侠也曾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和北京食品安全的部署,麦当劳属于餐厅,其内现场制售的一切食品包括麦乐鸡都属于卫生监督部门的日常监管范围。目前对麦乐鸡等油炸快餐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方式,主要是对半成品、食用油和成品的抽检,包括检查油的卫生状况、制作过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超量,从目前了解的有限信息看,一些橡胶类化学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日常检测项目。  不标添加剂践踏知情权  不仅是部分添加剂检测标准的缺失,快餐中的食品添加剂甚至都不在外包装上标明,消费者可谓吃得“不明不白”。  今年6月初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要求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并在标签上标明“食品添加剂”字样,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要保障使用者知情权,要求成分全标注。但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快餐食品包装上未标注食品添加剂。  7月16日,记者通过麦乐送订购了麦当劳的麦辣鸡腿堡、麦香鸡、双层板烧鸡腿堡、麦辣鸡翅、麦乐鸡、薯条、可乐等食物。在记者拿到的食物包装上,并未看到任何食品成分或添加剂成分的标注,甚至没有食品成分组成的标示,只是在一些汉堡和薯条的外包装上出现了营养成分表。在肯德基的汉堡、薯条、鸡翅和必胜客的比萨、鸡翅等洋快餐食品包装上,记者同样也没有找到食品添加剂或食品成分的标注。  对此,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表示,目前《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主要针对的是工厂生产的食品,由于有标签法的约束,其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必须一一标明,监督机构通过标注名目对产品添加剂情况进行检查。但是快餐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强制性标注规定,目前国家只是建议和鼓励快餐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包装上标注成分与添加剂的使用,但是由于实施存在难度,很多快餐企业并没有在产品包装上标注添加剂及成分的使用。  洋快餐仍是“三高”重灾区  频发安全事件的洋快餐,“不健康”一直是其饱受诟病的致命缺陷。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很多洋快餐企业也在努力改进食物品种及搭配,但是洋快餐仍是“三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的重灾区。  以麦当劳的食品为例,麦辣鸡腿堡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显示,一份麦辣鸡腿堡的能量是570卡路里,占一个成人每日摄入热量(2000卡)的29% 脂肪的含量为31g,占52%。一份中薯条的能量为330卡,占17% 脂肪为16g,占27%。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王玉梅指出,洋快餐的共同特点是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高。通常一个套餐最高占了全日需要热量的113%~212%,最低能占30%以上。  此外,洋快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含钠量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们每日钠的摄取量不超过2000mg。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份中薯条的含钠量为360mg,一份麦辣鸡腿堡的含钠量为990mg,如果一个人一日吃两个汉堡加一份中薯条,就可能会钠超标。此前因为含盐量超标的问题,麦当劳还上了英国《泰晤士报》的“黑名单”。  洋快餐安全事件主角大揭秘  丙毒(丙烯酰胺)  事件回放:2005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对麦当劳、肯德基、宝洁等9家著名连锁快餐店和食品制造商提起诉讼,要求法庭强制他们用警告性标签标明其炸薯条、薯片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WHO网站也发布简要报告警告某些食品中非故意性生成的丙烯酰胺污染物可能引起公共卫生隐患。肯德基和麦当劳首当其冲,因为它们的炸薯条等几种“当红”食品都被点名。  名词解释:丙烯酰胺(俗称“丙毒”)是一种透明、晶状的固体,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国际癌病研究会的资料显示,丙烯酰胺会导致基因突变,并曾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其会促进形成良性或恶性肿瘤,也会导致中枢和末梢神经系统受损。炸薯条、炸土豆片、某些种类早餐谷类(谷类食品)食物和黑麦面包干,以及在高温下煎炸烹烤的某些食品中,含有较高水平的丙烯酰胺。  苏丹红  事件回放:2005年,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调料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1号)”,此后国内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出售这两种产品。  名词解释:“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它的化学成分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氢化脂肪(反式脂肪)  事件回放:2006年2月8日,麦当劳公开承认,每份麦当劳炸薯条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反式脂肪的含量比以前增加了三分之一。2006年6月,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起诉肯德基,称肯德基应当避免使用反式脂肪含量较高的烹饪油,或明确告知消费者产品中含有过量的反式脂肪。  名词解释:氢化植物油也叫反式脂肪,俗称奶精、乳马林或是人造奶油,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加氢催化的产物。它不但能延长保质期,还能让糕点更酥脆,因此广泛用于食品加工。氢化植物油比真正的奶油要毒上好几百倍,食用后会对肝脏产生伤害,进而破坏人体细胞膜,造成细胞的缺陷,影响细胞未来的复制与再生,长期大量使用,可以使人产生身体过早衰老的症状。  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  事件回放: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  名词解释:聚二甲基硅氧烷又称二甲基硅油,被用于皮革柔软剂、染色工业消泡剂、橡胶或塑料制品脱模剂、化妆品添加剂、医药食品酿造发酵时的消泡剂和添加剂等。特丁基对苯二酚对大多数油脂有防腐作用。按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规定,特丁基对苯二酚可作为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饼干、方便面、速煮米、干果罐头、腌制肉等制品的添加剂。
  • 2023年普遍低于预期,华测检测业绩增速或为六年最低,不利影响何时消除?
    1月17日,华测检测(300012.SZ)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55.41亿元—56.95亿元,同比增长8%至11%,实现净利润9.04亿元—9.21亿元,同比增长0.2%至2%,实现扣非净利润7.83亿元—7.99亿元,比上年同期变化为-1.88%—0.15%。由此可见,其扣非净利润或现负增长,同时记者发现,公司2023年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的同比增速,或为最近六年来最低增速。1月18日盘中,华测检测股价震荡走低,盘中最大跌幅一度超10%,最终收跌4.62%报11.35元。1月19日,股价收跌0.35%报11.31元。对此,受访专家均表示,“这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对公司的业绩预告感到失望,导致对股价产生了压力。”就相关问题,本报记者致函华测检测,但截至发稿未收到正式回复。受医药医学板块影响致业绩增速放缓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全年华测检测预计实现营收55.41亿元-56.95亿元,同比增长8%至11%,预计实现净利润9.04亿元-9.21亿元,同比增长0.2%至2%,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7.83亿元-7.99亿元,比上年同期变化为-1.88%—0.15%;公司2022年度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规模分别为51.31亿元、9.03亿元、7.98亿元。据公司财报显示,2018年—2022年,公司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6.56%、18.74%、12.08%、21.34%及18.52%,而2023年预计营收最大增速为11%;2018年—2022年,公司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1.63%、76.45%、21.25%、29.19%及20.98%,而2023年预计净利润最大增速仅为2%;2018年—2022年,公司年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8.15%、111.41%、34.17%、34.90%及23.45%,而2023年预计扣非净利润最大增速仅为0.15%,且或出现负增长。其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公司在业绩预告中也坦言,“公司全年经营业绩增速有所放缓。”华测检测将其归因于,“报告期内,医药及医学服务板块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公司全年经营业绩增速有所放缓。较去年同期相比,剔除一次性业务的影响,其他业务板块稳健增长,尤其汽车、电子科技、计量校准、双碳/ESG等业务表现良好。”同时华测检测在1月18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未发生大额减值的情况,其他板块运行正常。”在2023年四季度,“医药医学板块在2022年同期高基数、医疗行业整治以及CRO下行等多因素叠加之下,受影响较大。”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不过,华测检测在业绩说明会上对医药医学板块后期发展回复称:“长期来看,公司在医疗行业改革的背景下有望受益于规范化整治工作。在医药医学板块中,有部分体量较小的赛道表现良好。同时公司已经对CRO二期基地进行调整,从原先主要专注CRO业务转变为整个医药医学产业园,包括药品细胞实验室、药品检测相关产品线以及医疗器械产品线等。医药医学板块虽然当前阶段性面临挑战,但公司仍认为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发展、重视团队价值,同时调整投资节奏。”不过,记者发现公司此前财报显示,其医药及医学服务板块所占营收比重较小。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医药及医学服务产品实现营收分别为3.69亿元、5.51亿元及2.06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8.53%、10.74%及8.06%;实现利润分别为1.78亿元、2.55亿元及1.02亿元,利润占比分别为8.06%、8.08%及10.05%。对此,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可能是因为该板块的业务增速较其他板块更快,其业绩下滑使得公司整体业绩增速放缓。此外,市场对于公司未来在医药及医学服务板块的业绩表现可能有所预期,当实际业绩低于预期时,会对整体股价产生影响。不利影响何时消除尚未可知据公开资料显示,华测检测是第三方检测与认证服务机构,是中国检测认证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深耕生命科学、工业测试、消费品测试、贸易保障、医药与医学服务等多领域检测。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及公司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检测市场中,华测检测为国内的第三方检测民营龙头,市场份额为1.2%。如今,受到医药医学板块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公司业绩增速放缓。对此,浙江证券发布研报对其仍持“买入”评级,并表示,“华测检测作为综合性检测龙头,主业经营稳健、优势突出,随着一次性业务影响逐步消除、土壤三普进入放量期,预计24年有望重回双位数增长。”同时,国泰君安对其维持增持评级。国泰君安在研报中表示,华测检测2023年业绩略低于预期,医药及医学服务板块短期下滑,汽车、电子科技等稳步增长,有望通过外延并购进一步完善新兴检测市场布局,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那么,针对医药医学服务板块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公司该如何应对?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可以采取多种应对措施,例如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渠道等,以应对行业变化和挑战。同时,也需要关注投资者的反馈和需求,调整战略规划,保持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此,华测检测在2023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收购了广州维奥康药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维奥康”)100%股权进入药学CMC研究领域,完善包括药物合成、药品处方与生产工艺开发、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以及药品的注册申报全链条服务能力的布局。同时,公司收购并增资广东纽唯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获得80%股权,成为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在医疗器械检测领域能够提供有源、无源综合解决方案的检测机构,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布局。然而,外部环境对公司的不利影响何时消除尚未可知,同时,公司2023年最终业绩情况也有待观察,对此,记者将持续关注公司动态。
  • 八水厂接受“新国标”检测
    前天,市城管与执法局公用事业监管中心委托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杭州监测站,对市区八大水厂进行“新国标”106项指标水质检测。  记者跟着检测人员到了市区东向水厂。在水泵房门口,两位检测人员从车子后座抬下一个大箱子,里面装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瓶子,后备厢里还有好几个可密封的塑料水桶。  检测人员取出部分容器摆在一起,说:“这就是一个水厂需要取样的量了。”数了数,小到试管大小粗细的试剂瓶,大到好几升的塑料水桶、玻璃溶液瓶,一共有九样,总共大概装40升出厂水。水泵房门口的水龙头流出的,就是刚刚处理完成的自来水,也成了该厂的取样点。工作人员先用最小的试剂瓶取了水,加入一片药片,水变成了粉红色。  “这是DPD药片,用来测"余氯",即水经过加氯消毒后,所余留的氯。余氯量越高则水越红,太高会致癌,太低则后续消毒作用不持久。新国标里余氯的范围是每升水含0.3-4.0毫克。”他将试剂瓶装入手持仪器的槽里,盖上盖子,一按按钮,仪器很快就测量出余氯的数值:0.84。  浑浊度是另一现场检测指标,操作手法和仪器与测余氯类似,马上就出了结果。工作人员说,这是现场快检,回到实验室后还会进行一次更精确的检测。  剩下的瓶瓶罐罐都被灌满水样,贴上标签,装进盛有冰块的保温箱—其他全套检测都将在杭州的实验室里完成,预计全部检测出具报告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据了解,昨天接受检测的市区八大水厂分别是:东向水厂、状元水厂、西山水厂、藤桥水厂、浦东一厂、浦东二厂、梧田水厂以及瞿溪水厂,负责市区近90%区域的日常供水。此前三个季度抽检结果均为合格。
  • 有国标的产品出现了团标,是否不能依据国标检测?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问:1、现在市场和行业里出现的团体标准越来越多,即便是有国家标准的产品也出现了团体标准,这类产品是不是必须用产品标明的团体标准进行检测判定,不能依据国家标准?2、对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如果想认证团体标准获得CMA资质,是不是和国家标准的认证方式一样,有没有特殊规格?3、市面还有越来越多的产品都是执行的企业标准,查看企业标准的内容发现,很多企业标准的要求低于国际推荐标准,这种企业标准是如果通过咱们相关部门审核的?这种情况可以直接用国家推荐标准判定产品不合格吗?总局回复:关于第一个问题,首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一条相关规定,团体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国家鼓励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其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相关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其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企业公开标准的技术要求。同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的相关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因此,一般应依据企业公开的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企业公开的标准可以是企业标准,也可以是团体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 关于第二个问题,根据所涉及职能,已请认可检测司进行答复。 关于第三个问题,首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国家实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因此,企业标准不再实行审核备案制度。其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一条相关规定,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国家鼓励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企业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三十六条相关规定,生产、销售、进口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不符合其公开标准的技术要求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因此,若其声明公开执行推荐性国家标准,则可用该标准作为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回复部门:标准创新管理司
  • 重金属何时列入粮食检测国标
    漫画/美堂  吴杭民  针对“湖南万吨镉超标大米流向广东”的报道,深圳市粮食集团副总经理曹学林表示,通常国家只要求在粮食流通中进行质量指标的检测,如水分、杂质、碎米等,并未要求对卫生指标,如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相关检测全靠企业自觉。(2月28日《第一财经日报》)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无疑就是最大的食品安全。但令人后怕的是,国家并未要求对粮食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共同颁布的《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中,也没有有关土地污染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的考核指标,对于正常储存年限内的粮食,仅有常规指标检验规定。原来,我们的粮食流通的条件是那么简单、轻松。  虽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信息近日被环保部称为“国家秘密”,但2011年年底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的正式报告中表示,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也曾公开指出,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约3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追问,粮食国标检测何以如此“低门槛”?粮食国标检测的短板何时能“补缺”?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检测何时能列入粮食国标?
  • 油耗检测酝酿2013年启用“国标”
    工信部日前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将建立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公示制度。就在工信部公布首批涉及了105家企业的近6000个车型油耗数据时,许多细心的车主发现,此次公布的车辆油耗虽然远比厂家之前发布的更加真实,但不少车型离真实油耗仍然有差距。参与起草《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示管理规定》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上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标示的油耗其实仍由厂家提供,并且使用欧洲工况进行检测。专家们透露,为了使得检测数据更加准确,相关部门目前正在研究适合中国现状的“国标”,计划在2013年时开始启用。  标示油耗由厂家提供  在“标示管理”发布之前,国内的汽车油耗一直没有统一标准,购车时看到的数据都是由厂家提供的那些并不具备实际参考价值的等速理论油耗。中汽研标准所所长方茂东指出,由于车辆油耗跟各种因素相关,在不同的气压环境,不同的路况,不同的驾驶风格等情况下都会出来不同的油耗结果。因此,作为参考标准的标示油耗原则上要求覆盖绝大多数车型。但他披露说,事实上目前公示的标示油耗仍由厂家提供,不过工信部会根据企业上报数据制定检测机构进行二次检测校对,如果检测结果在4%范围以内宣告合格。而如果高于厂家提交数据的4%,则需要再进行三次检测,最后直接采用三次重测数据的平均值进行公示。  有望启用“国标”检测  专家介绍说,要使油耗检测更加接近真实状况,还必须靠检测标准。方茂东表示,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油耗检测标准,但通用的主要有日美和欧洲两种工况标准。而我国按照《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检测的正是欧洲2000年开始实施的NEDC循环标准。据悉,国内目前能担负工信部检测的机构主要有天津的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长春、襄樊及重庆等四五个检测中心。  中汽研标准所副总工程师金约夫认为,虽然这些检测机构设备都基本一致,能保证国内的统一性,但由于国内实际工况跟欧洲模拟工况并不一致,因而会出现差别。“例如,欧洲模拟工况中,市区行驶占31%,市郊行驶占69%,但此前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该数据接近市区70%,市郊30%,刚好倒置。另外,欧洲工况所使用的是稳态工况,而日本、美国所使用的是损态工况。”他表示,为了使检测试验更能符合国情,很有必要实施自主内容的“中国标准”。业内人士认为,也只有这样,今后外资企业才能像重视C-NCAP一样来重视中国标准。  中汽研副主任张建伟指出,此事将是一个耗时耗资的巨大工程,再加上我国目前道路状况不稳定,还面临巨大挑战。“中国工况标准我们正在探索,目前还没有定论。”但金约夫表示,现在计划的工况正在由稳态向损态方向发展,考虑低温启动、高温空调损害等情况下的因素。并且,新的工况标准有望在2013年出台,届时所测油耗将更为接近实际驾驶平均水平。
  • 自来水检测过程揭秘 新国标要查106个项目
    自来水检测步骤(部分)工作人员在样品室取水样。工作人员在全封闭的微生物室对水样化验。工作人员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室使用仪器对水质进行化验,每种水样都进行了仔细编号。 工作人员在微生物室对器皿进行高压消毒以确保化验准确。 新国标将老国标35项检测指标,大幅增加至106项  自来水是否可以直饮?专家建议还是烧开喝  7月1日起,国家出台的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正式强制实施。新标准将沿用了27年之久的老国标35项检测指标,大幅增加至106项,使其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水平。  新标下的自来水究竟如何检测?成都的检测能力,又能否达到新国标要求?如此严格的要求下,自来水是否拧开就能喝了呢?  昨日上午10点,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我省唯一一个能完成新国标106项检测项目的供水企业检测实验室成都市自来水公司水质中心,实地探秘成都自来水检测全过程。  怎么测?  自来水管网取水样 30台仪器同时开测  成都市自来水公司水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成都青羊上街,其原址为成都市最早的自来水厂成都自来水一厂。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省县级以上225家城市自来水厂,仅成都能自检106项水质指标。  昨日上午10点,站内一片繁忙。身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走近取样室,将刚从中心城区管网取下的水质样品一一分类,然后带到各自的实验室进行分析。  华西都市报记者看到,中心的三楼和四楼分布着微生物室、原子荧光室、等离子发射光谱室等10余个实验室。按照新国标要求,分别检测着水中微生物、毒理、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等各项指标。  “监测站中,共有30余台大型的检测仪器。为缩短检测时间,这些设备同时开机检测,部分设备甚至是24小时连续运行。”中心主任工程师李朝晖指着一台崭新的色相质谱仪说,这些设备都是2007年新国标公布实施以来,成都自来水公司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分批购置的。  测多久?  完成106项新国标耗时两周花费两万  在普通市民看来,自来水检测就是在水中放入试纸,结果很快就能得出。但真实的自来水检测,其实过程十分繁琐、耗时也很长。  上午10点30分,在中心微生物检测室内,检测员将取样的自来水,小心翼翼地滴在培养皿中。这里正在进行最基础的检测菌落总数指标的检测。从取样、到菌类培养、最后得出检测结果,仅这项检测就要花48个小时。  据统计,如果要完成全部106项新国标检测指标,至少需要两周时间。谢海英说,即便如此,要在水样有效期内完成检测,也要举全站之力加班加点才能完成。  除了时间的增加,新标准也相应增加了检测成本。谢海英表示,完成所有项目,仅检测费用就达到了2万元以上。  安全吗?  一年完成三次体检成都自来水均过关  成都市民每日饮用的自来水,是否都符合新国标,是否能够安全饮用?  谢海英介绍,早在2007年自来水新国标实施公布以来,中心就开始着手进行检测手段的升级准备。  去年年初,该中心按照新国标要求,进行首次106项水质指标全检。紧接着,在去年12月和今年3月,新国标正式实施前,又一次根据新国标进行了检测。  而三次检测均显示,成都市中心城区的自来水全部符合新国标中106项指标要求,总体水质评价为良好。  新国标规定,以地表水为水源的供水企业至少每半年完成一次出厂水106项检测。谢海英表示,今年第二次检测定于10月展开。  好在哪?  水源来自岷江水系常年达二类水体标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少水质专家表示,如果一个城市的取水口水源不好,不论后期处理设备如何给力,水质都难以保证。  “所以在我看来,我们成都人是很有口福的。”谢海英介绍,成都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来自于长江上游支流岷江水系,在常态情况下,岷江水水质处于二类水体标准,是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的水源。  同时,记者了解到,成都市政府还总投资6.2亿元,于2009年启动了应急水源建设工程。日前,位于都江堰紫坪铺的成都市应急水源工程全面建成投运。这无疑给成都市民安全用水,加上了一个牢固的保险锁。  追问新国标  新国标后自来水拧开就能喝?  存在“二次污染”建议还是烧开喝  那么通过了新国标106项指标检测的自来水,是否就能达到直接饮用的水平?  对此,相关水质专家介绍,如果是按照标准来说,达标水便是可安全饮用的水。在这一标准下,即便是长期饮用七十年,每天饮用两升,对人体健康也是没有影响的。  但该专家同时指出,高层用户采用二次供水系统,水质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比如水箱、蓄水池是开放式的,或者没有定期清洗、消毒,阀门、龙头腐蚀等等。  因此,自来水不能直饮,建议还是烧开饮用。  为何有时水呈白色?系气泡不影响饮用  有市民提出,最近接连下雨,用透明玻璃瓶接自来水,会看到水呈乳白色,放一会儿就清了,这是怎么回事,能饮用么?  对此,谢海英表示,自来水发白主要是因为供水管网中溶入了空气,经压力作用分解成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气泡,气泡的紧密排列就会感觉到流出的水呈乳白色。  当在容器中静止数分钟后,随着气泡消失,水就变清。而这种现象不会影响到自来水水质,可以放心饮用。
  • 国标不再检测天然大理石放射性
    近日,《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中已经不再要求天然大理石出具放射性检测报告。这一国家标准的出台肯定了天然大理石的安全性。这为天然大理石更多的进入家装市场扫除了障碍。  质检确认辐射可忽略  近些年来,石材产品装修不时爆出负面消息,加上一些&ldquo 辐射说&rdquo 、&ldquo 石材放射说&rdquo 盛行,消费者对于大理石消费总觉得不放心。社会上普遍流传的天然大理石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误解。中国石材协会、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大理石产品对人体无放射性危害的通告》。通告解释,大理石属于沉积岩,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从天然大理石形成的地质过程分析,天然大理石的形成均与放射性物质没有直接关联,对于人体不具有放射性危害。  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10年来对市场上常用的100余种国产及进口大理石样品进行的放射性检验结果显示,所有被检大理石样品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平均为0.02,仅为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A类指标(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的五十分之一,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为正名国标提前修订  据了解,早在2008年12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口商品名录(2009年)》,其中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大理石及其相关产品调出《法检目录》,不再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管,即不再进行放射性强制检验。但建筑装饰工程领域涉及建材产品放射性检验的标准中依然有关于放射性的要求。此类国标一共有两个,《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虽没有要求检测,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5.2.1条规定:&ldquo 民用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rdquo   该标准本来2014年要重新修订,在获得了天然大理石放射性的真实情况后,相关领导认为&ldquo 影响了石材行业的健康发展&rdquo 。于是今年6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专门为天然大理石出版了局部修订版,将原标准中5.2.1条规定改为&ldquo 民用建筑工程,建筑主体采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建筑装修采用花岗岩、瓷质砖、磷石膏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第三章、第四章要求&rdquo 。至此,天然大理石被剔出检测范围,可以放心使用这一事实得到了国标和行业的全面支持。
  • 蜂蜜国标将再度修订 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记者9日从正在此间举行的“上海沪郊蜂业联合社2011蜂农年会”上获悉,针对当前国内蜂产品市场鱼龙混杂、造假现象严重的局面,国家有关部门正加紧对已有的蜂蜜国家标准进行修订,“打假”成为此次修订的关键词。  日前多家媒体曝光了国内部分蜂产品企业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以次充好、添加劣质果糖等行为,引起国内消费者广泛关注。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张大隆说,当前蜂产品行业的种种乱象暴露了现有国家标准的不足,为此,国家标准委员会等已牵头开展修订蜂蜜标准的工作。  据了解,蜂蜜的国家标准最初发布于2002年,2006年曾进行过一次修订,修订后的标准由推荐性改为部分条文强制性,对不同品种的蜂蜜提出了不同的蔗糖含量要求,同时也增加了蜂蜜的真实性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得到彻底遵守和执行。有的不法企业甚至钻标准的漏洞,“按照标准来造假”。  作为专家参与最新国标修订工作的张大隆介绍,此次蜂蜜国标的调整将围绕着如何更好打假来展开。一方面要提高检测技术水平,通过检测蜂蜜中的果糖含量和蔗糖含量,判断蜂蜜生产过程中是否有违规添加 另一方面,不少专家和正规厂商也主张,今后要将蜂蜜的原料和成品区分开来,“只要加工过程中采用了一定工艺,就不能把产品简单命名为蜂蜜,而要在外包装上醒目标出诸如‘脱水蜜’‘加工蜜’等字样。”
  • 检测设施尚未到位 "最严农残国标"落地有点难
    由农业部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的新版食品安全国标《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上月起实施,我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由原来的2293项增加到3650项。而记者近日采访无锡市农技站和部分农贸市场、超市发现,这个被称为&ldquo 史上最严&rdquo 的农残新国标目前落地还有点难,相关检测设施要到明年才能到位。  无锡市农技站农产品质量检测部门人士告诉记者,新国标增加了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并要求部分农药残留量降低,如用于除虫的农药毒死蜱残留限量明确为最高0.1mg/kg,而以前的监测标准为0.1-0.5mg/kg之间。新国标还首次制定了果汁、果脯、干制水果等初级加工产品的农残限量值,基本覆盖了农业生产常用农药品种和公众经常消费的食品种类。  当前,无锡市对蔬菜基地的蔬菜农药残留情况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再加上省、市一年数千批次的抽检,对蔬菜农药残留的控制日益严格。&ldquo 由于检测试剂等都是按年度安排的,目前省、市农产品检测部门还无法立即按新国标检测,正在进行调整,最迟将于明年实施。&rdquo 市农口人士说。  记者走访解放东路附近的吉麦隆、天惠等超市,超市负责人表示公司对每批蔬菜都要索取检测报告,会按新标准执行。靖海等农贸市场负责人则表示,目前市场普遍使用的快速检测只能检测蔬菜是否含有高毒农药残留,无法明辨各种农药的具体残留量。市朝阳蔬菜批发市场人士也表示,目前检测中心检测项目等正在按新国标进行调整。
  • 乳清蛋白含量新国标遭质疑:空有指标无检测标准
    乳清蛋白含量新国标有指标规定无检测标准卫生部正研制新检验方法  雅培事件新闻追踪   南方日报讯 最近雅培奶粉身陷“质量门”事件,再度引发了人们对新国标的质疑。在新国标中明确规定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指标,该指标被部分专家认为是判别奶粉是否易为幼儿消化。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新国标里没有该项目的检测标准,在日常监管中,也非常规抽查项目。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承认,由于采用现行乳清蛋白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实际含量存在一定的误差。据悉,目前卫生部正在组织研制新的乳清蛋白的检验方法。  最近雅培与香港CER公司的“口水战”,引发人们对我国新国标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指标的争议。根据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这个比例应为6:4,而CER公司检测的结果是41:59,故CER检测报告得出雅培涉事奶粉“质量最差”。  记者昨天从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获悉,我国《婴儿配方食品》国标中,确有要求以乳或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所占总蛋白质的比例应大于等于60%。“该要求主要是参考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一则《对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比例的说明》中称,乳清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为人体提供必需氨基酸等成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中规定有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要求,在日常监管部门的抽查中,这并不是一个常规抽查项目。有乳品专家指出,目前国内缺少配方奶粉工艺标准,甚至连检测标准都没有。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坦承,目前卫生部正在组织有关单位研制新的乳清蛋白的检验方法。
  • 乳品“新国标”纷争 关键指标的显著降低让人惊讶
    新标准出台过程令人费解,关键指标的显著降低让人惊讶,而非止一处的标准模糊或硬伤,令人担忧其是否堪当整饬乳业的重任  来自商务部、卫生部等中央部委的数十名官员共商食品安全议题。一名听众当场质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司司长徐景和:“食品安全监管到底谁说了算?究竟能不能管好?管不好应该如何问责?”徐景和一时语塞。  在食品安全成为重大公共话题之际,由卫生部牵头制定,今年4月下旬公布、6月陆续开始实施的《生乳》(GB19301-2010)等66项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下称“新国标”),自公布之日起即引起行业震动,其中不乏亮点,但同时饱受行业内外争议和责问。  “新国标”取消了1986年“国标”中生鲜乳收购标准的四个等级,只设最低限度。尤其是生乳收购标准中的蛋白质最低值及微生物限量这两项核心指标,与1986年相比显著降低。  1986年“国标”中,就必须优先遵照、因此最具可比性的生鲜乳第一等级而言,规定蛋白质最低值为2.95%,而2010年“新国标”设定蛋白质最低值为2.8%。中国主要奶牛品种为荷斯坦奶牛,在国际奶牛养殖界,通常认定这种奶牛的蛋白质最低值为3.18%。  1986年“国标”中,生鲜乳第一等级的微生物限量为每毫升50万个;“新国标”微生物限量为每毫升200万个。美国、欧盟生鲜乳微生物限量为每毫升小于10万个,香港的限量为每毫升小于20万个,丹麦一级奶的微生物限量为每毫升小于10万个,优级奶则为每毫升小于3万个。  1986年“国标”与国际标准已有明显差距,2010年标准在其基础上又大幅降低。不少乳业界人士直斥“新国标”是“历史性倒退”。  “中国奶业完了,新标准名义上照顾奶农利益,实际上却把牛奶搞得乱七八糟。”中国畜产品加工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享有中国“乳业泰斗”之誉的骆承庠对《财经》记者表示。  “全世界恐怕都没有这样低的指标。”曾参与“新国标”讨论的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顾佳升认为。  利拉伐(上海)乳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家淇亦称,新标准与科学化饲养奶牛、提高奶牛品质单产的产业初衷相背离。“既然随便饲养都能合格,农民还有什么动力改善质量。”5月中旬,在绵阳举行的一次乳业发展论坛上,张家淇对《财经》记者表示,长远来看,“新国标”可能造成的遗患将难以消弭。  作为食品卫生标准的一个试点,乳业新标准的制定有望给整个食品安全新标准探路。而对于尚未完全从三聚氰胺事件沉重打击中恢复过来的中国乳业,“新国标”无疑将影响其未来方向。  关键指标的降低只是一个火药引子,在专业人士眼里,“新国标”中非止一处的模糊界定甚至明显硬伤,令人担忧其是否堪当整饬乳业的重任。  经过最近“黄金十年”的快速发展,虽有行业丑闻困扰,且受经济低迷打压,中国乳业的发展速度仍然稳健。  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今年4月公布的数字: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工业总产值累计1650.2亿元,同比增长12.38%,乳制品总产量1935.1万吨,同比增长12.88%.如此涉及数亿消费者的千亿元规模的行业,国家标准的些微改动,均易牵涉各方力量与利益的复杂博弈。  火线任务  2007年年初,卫生部即开始组织有关部门对中国现行乳与乳制品标准进行清理与归并,筹备制订乳业“新国标”,但进展甚缓。  2008年9月,三鹿事件爆发。次月9日,国务院火速出台《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其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职权负责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并赋予卫生部组织制定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责任。”  当月,卫生部就召集乳品企业加工代表及卫生系统专家,参与制订乳业新标准。知情者回忆,此次会议上,专家对于乳业标准制订归属权争论尤为激烈,反对者称,标准制订者应为奶牛养殖归口单位农业部,而非对乳业并不熟悉的卫生部。  11月,不甚明晰情况的卫生部提出,生乳标准以农业部意见为主,并希望农业部每月单独例会讨论后反馈意见。  由于乳业涉及部门众多,2008年12月开始,卫生部会同农业部、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等机构,成立了乳品安全标准工作协调小组和乳品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正式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担任协调小组组长,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国家标准委副主任孙晓康等担任协调小组副组长。专家组组长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王竹天担任。逾70名专家成员来自相关部委、大专院校及乳品企业。  《财经》获悉,“新国标”具体起草任务由卫生部监督局委托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担,参与起草的人数超过70人,标准分设乳品产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理化检测方法、微生物检测方法及乳品生产规范五个工作组,参与讨论人数超过600人。  2008年12月29日,卫生部联合农业部、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在京召开乳品质量安全标准工作第一次协调小组会议,会议决定,标准制订工作分四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为2008年12月末起到2009年2月,主要工作是调查和分析现行乳品标准存在的问题,参照国际标准的框架和原则,拟定乳品质量安全标准框架和制修订原则。  第二阶段为制修订标准阶段,时间为2009年2月-5月。  第三阶段为广泛征求意见阶段,时间为6月-7月,包括社会征求意见和世贸组织成员征求意见。  第四阶段为标准批准程序,时间为2009年8月-9月。  但卫生部整体协调工作费时费力,导致标准进展一再拖延。  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再次认定了卫生部作为标准起草者的主体地位。  该法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直至2009年底,标准起草实际工作方见起色。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2009年12月,陕西金桥乳业、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再次爆出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标产品丑闻,国务院责令乳业“新国标”早日出台。  至2010年2月6日,国务院又高调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共有15个部门参加,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任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王岐山任副主任。重压之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在此形势下,乳业安全新标准,被当做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试点,出台紧迫性日甚一日。  应急而生  标准参与讨论者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顾佳升称,在众多标准中,耗时最久的是《生乳》(GB19301-2010)标准,而熟悉情况的农业部几乎没有参与。“卫生部并不了解奶业的实际情况,导致会议多数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讨论上,使得标准推出时间大大延期。”顾佳升告诉《财经》记者。  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高工程师张宗城说,与会专家普遍对奶业状况缺乏了解,迫于时间压力,最终的工作只是对数千项指标的整理合并。  在会议上,与会专家多是各省疾控中心的官员,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合并的问题,而没有借鉴提高。“很多都是原封不动地合并,所以工作量并不大。”张宗城回忆道。  会议对既有的混乱体系做了归纳修订,以黄青霉素为例,既有法规中,对指标检测的不同规定就达五种,对乳品脂肪含量的不同规定亦达三种。  在标准制订过程中,一稿至三稿的评审均秘密进行,并未广泛征求意见,只在最后一稿进行了公示。在整个过程中,卫生部没有主动征求奶农意见。  征求意见稿的统一过程耗时甚久,临近截稿,各类反馈意见仍未能逐一采纳,卫生部不得已最终采用“一刀切”的办法。  卫生部最终在对160余项现行和正在制订中的乳品相关标准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75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产品标准、生产规范和检测方法标准三大类,其中产品标准17项,生产规范2项,检测方法56项。  其中66项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的审查,发布为国家安全标准。  和原来160余项数量繁多、相互打架的乳品“国标”相比,现在颁布的66项标准大为精简,其中值得称道的是,吸纳了原属于“政府规章制度”的关于“液态乳标鲜、标纯、标复原”的“三标”内容,大大提升了这项规定的法律地位,这使得消费者可通过各类标识一目了然地区分市场上的各种液态奶。  前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郝煜称,作为目前惟一强制执行的标准,“新国标”最大遗憾是“守旧”.  专家组工作的原则只是“整合梳理”,因而缺乏应有的“与时俱进”动力。  同时,“新国标”没有注明起草单位、参与起草人及后续承担宣传解释的对应部门。“这种不符合立法规范的情况在乳业历史上还是头一回。”一名熟悉乳业相关法律法规起草规程的内部人士称。  《财经》记者多次向卫生部提出采访要求,但截至发稿,亦未获安排。一位卫生部官员告诉《财经》记者,鉴于乳业标准已引起行业内外巨大争议,卫生部将于近期组织一次媒体交流会,就相关问题进行说明。  受质疑的专业性  长久以来,奶业管理沿袭前苏联模式,行政权力条状分割非常明显,涉及部门多达15个,质检总局负责制定产品标准,卫生部门制定卫生标准,农业部门制定农业标准,商务部门制定商业标准,工信部制定加工标准,这些标准常有相互抵触之处。生乳标准的话语权历来不在最为熟悉情况的农业部,而在其他各类主管部门。  “这导致众多政策推行不力,问责不清。”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称,以学生奶为例,推行十年普及率至今不足2%.  政出多门导致各主管部门的专业能力缺乏。“卫生部专家知识背景多是公共卫生和分析检验,但缺乏乳品行业背景尤其是乳品工艺,因而导致很多标准避重就轻。”顾佳升称。  专业性不足导致乳业“新国标”体系结构与国际标准存在很大不同,国内以最终的产品标准为主,检验方法也是为终端成品“把关”需要而配置的。术语标准和工艺标准则几乎是空白。而国际标准体系的结构则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专业术语定义、生产和加工过程工艺、检验方法,产品成品标准退居其次。  一名三元乳业的高管表示,“新国标”规定生乳是“健康奶畜所产”,但究竟什么是“健康奶畜”却缺乏明确规定,在检测指标里,也未对用于判定是否健康奶畜的体细胞检测作出规定。  另外对于一些重要参数缺乏基础研究依据,例如“200万微生物含量”依据何来。“很多东西看起来是拍脑袋决定的。这就不是一个很完善的标准,合理性大打折扣。”上述三元高管表示。  “新国标”中关于生产工艺的规范只有寥寥两项,且含混不清。例如《杀菌乳安全标准》,对究竟采用何种加工工艺、加热温度与受热时间等关键元素指标只字未提。“现在的标准是重检测轻过程控制,本末倒置。”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王丁棉称。  乳品加工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减少加工过程营养的损失和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成。在国际上,各国政府都对杀菌工艺过程进行参数限定,并列入现场监管范畴。  “新国标”这种轻工艺过程的做法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例如超高温瞬间灭菌技术(UHT)在加工过程中使用超高温和长时间存放会导致褐变,产生的有毒元素达到一定量可致癌。  王丁棉认为,“新国标”对乳品行业的核心加工要素--热处理方法、强度不作具体规定,会导致企业滥用这一技术。过度热处理不但使营养损失,有害物质大大增加,而且改变了乳的质地与风味,反过来促使企业使用稳定剂和香料等食品添加剂,从而增加了乳品的不安全性。  但是这些建议均未得到采纳。  据顾佳升统计,世界上“乳与乳制品”不安全事件80%以上集中在“食品的物理、生物和化学三大危害”之一的“生物危害”上,而中国则几乎集中在“化学危害”.他认为这与乳企特别偏爱通过“过度热处理”杀灭乳品细菌,进而在过程中添加香料改进口感息息相关。  谁在推动标准降低  生乳“新国标”关于蛋白质及微生物含量两项核心指标趋低,引起业内激烈反弹。  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乳品加工委员会副主任、原“卫生部全国乳与乳制品定标组”副组长曾寿瀛对《财经》记者表示,“没有好面蒸不出好馒头。原料奶蛋白质含量降低带来的不是一般的问题,会带来乳品加工行业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  曾寿瀛回忆,早在2009年6月19日召开的全国乳品安全委员会工作会议前,关于蛋白质含量标准的讨论已有十余次,绝大多数与会者支持沿用原来的2.95%标准。两大乳业巨头蒙牛和伊利则属于“降低派”。会议主持人动员曾寿瀛宣讲维持2.95%的必要性。  “一直到8月底,所有专家委员会成员都再也没有对蛋白质的标准提出异议。”曾寿瀛说。  但其后进展却颇多变数。作为生乳“新国标”后期的参与审稿者,曾寿瀛回忆,直至2009年8月底,在送交农业部与卫生部的审稿中,蛋白质含量都是2.95%.10月20日,卫生部网站上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的标准已经修改为:每年5月至9月标准为2.8%,其余时间为2.95%,到2010年4月22日“新国标”正式网上公布时,标准已悄然变为2.8%。  “短短几个月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我问了其他参与审稿的人,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作为制订参与者,我们没有裁决权,甚至连一点知情权都没有。”曾寿瀛说。 这一重大更改事前没有通知,事后也没有任何解释,变更原因至今未明。  就生乳标准与卫生部有过密切配合的一位农业部官员表示,卫生部将2.8%确定为“新国标”这一决策的不透明性,他也不理解。  《财经》记者获悉,将蛋白质最低值标准降至2.8%的最大推动力,来自农业部。  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巡视员、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王俊勋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抛开现在的论争,”新国标“会在今后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他认为,标准的高和低只是看法问题,标准低并不代表不正视问题。  王俊勋透露,2008年10月,卫生部首次与农业部讨论的就是原奶收购标准。在标准起草之初,卫生部曾希望提高原奶收购标准,但农业部认为在现有时机提高原奶收购标准并不合适。  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成立于2008年10月24日。此前农业部对全国原奶整体指标也缺乏了解。为了配合完成生乳标准制订,王俊勋迫在眉睫的工作就是收集原奶收购方的各类数据。  在其努力下,农业部一年之内收集到十余万个原奶收购数据,这些来自国内规模较大的乳品企业、第三方渠道以及奶站的基础数据,对于标准最终确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部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最大的一些乳品加工企业,夏天时蛋白质含量基本都达不到2.95%,个别情况下甚至低至2.26%,达标的企业寥寥无几。“没有哪个企业敢说它没有收过2.95%以下的牛奶,与其桌面下偷偷摸摸做,不如把事情拿到桌面上解决。2.8%就是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王俊勋称。  中国奶协数据显示,国内奶牛养殖仍以小规模散养为主,1头-5头奶牛农户比例达78%,6头-20头所占比例约13%,其散养规模占全国奶牛总存栏量的80%-90%,王俊勋称,“短时间内扭转这种局面是不切合实际的。”  另一项中国奶协调研数据显示,2009年3月,全国奶牛养殖户亏损面超过50%,黑龙江省一度达到75%,时至今日,亏损面尚有35%。“奶业需要的是休养生息,长此下去整个产业基础就全没了。”王俊勋表示。  他认为,蛋白质含量标准设置太高会危及奶农生存。在既有利益分配格局中,对奶农而言,尚无一个合理退出机制,不甘被动退出的人会以造假形式蒙混过关,从而引发质量隐患。  达能营养中心(中国)总代表张国雄也主张,相对宽松的标准,可以避免奶农作假。以微生物含量为例,他认为,在既有饲养水平没有改善的情况下,过高的标准会刺激更多危险行为,一些奶牛饲养者可能会采用臭氧消毒灭菌的办法,在此过程中会产生致癌溴化物。  王俊勋甚至认为,2.8%的标准其实亦显多余。之所以还要规定蛋白质最低值,是由于《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要制定乳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不仅是安全标准,也有质量标准。”  “不管蛋白质高低,牛奶都是可以饮用的。不同的原奶可以生产不同的产品。不应该将一部分奶农排除在市场以外。这里面也有维稳的因素。”王俊勋表示。 对于农业部降低标准的主张,全球最大乳制品包装企业利乐公司中国副总裁杨斌认为,监管部门把民生问题与产业发展问题相混淆了。“保护弱势群体是否必须以牺牲整个产业安全和消费者利益为代价,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兆林认为,标准的降低使收奶范围放宽,变相地为养殖水平低的农民散户养牛开绿灯,短期内有利于农民增收,长远来看与国家推行规模化饲养并不匹配。  隐现利益博弈  在标准降低的背后,一些业内人士多次提及蒙牛、伊利两大乳业巨头的表现。  一位知情者透露,在标准讨论过程中,伊利负责奶源的会议代表曾表示,按照现行2.95%标准,内蒙古、黑龙江分别有10%、6%原奶无法达标,河北亦有相当比例原奶无法合格,全国数量更为惊人,以此希望降低标准。  蒙牛、伊利两者共占据中国乳业市场31%份额,且增势凶猛。  “如果蒙牛、伊利的牛奶都不合格,监管部门会怀疑标准制定的普遍适用性,如此大的体量使得监管部门不得不参考其意见。”一名知情者称。  据称蒙牛也希望“国标”放宽口子。针对卫生部网上公布的乳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稿,有消息称蒙牛曾提供反馈意见,希望将细菌含量放宽至每毫升1000万个。这几乎是欧盟标准的100倍。  但蒙牛方面对《财经》记者坚决否认有过上述主张,相关人士解释道,蒙牛目前可控奶源占其全部奶源的70%以上,并要以更高品质标准来赢得市场,无须主张降低标准。  全国乳业目前50%以上均是手工挤奶,刚挤下的原奶中微生物含量一般每亳升不超过30万个,微生物超标的原因主要是二次污染及疾病。一旦当地收购半径过大难以及时辐射,这些牛奶通常会存放在奶罐中一到两天甚至更久。  与蒙牛方面提供的数据相反,业内人士认为蒙牛对散户奶源的依赖性极强。降低细菌标准,客观上它是受益的,可以借此扩大收购半径,缓解原料匮乏压力,并降低原奶收购成本。 即使是一些看起来有进步意义的标准,在实际制订过程中,也不得不达成某种妥协。  在2009年8月5日和8月19日的专家组会议上,卫生部决定引入原农业部和质检总局关于“三标”的规定内容,将其提升至法律地位 同时在相应乳品标准里,增加各种液态乳的基本特性描述和主要技术指标等内容,并配套设立相应的检验方法标准,为具体落实“三标”规定提供判别技术支撑。  但是,到了10月20日,在卫生部网站公示的“乳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里,各种液态乳基本特性描述和主要技术指标内容及相应检验方法标准均被删除,仅保留了“三标”内容。  这一结果被业内专家认为有利于常温奶的壮大。常温奶占据着中国的90%乳品市场。而市场上的常温奶40%-50%是用复原乳制成,并且只有极少数产品在包装上标明“复原”字样。“消费者从口感上很难知道这一点。如果知道了,很多人可能就会选择不喝。”一位业内知情者说。  蒙牛、伊利都是以常温奶为主,主要生产“利乐包/枕”包装、保质时间长的超高温灭菌奶,借助强大营销攻势占领市场。但其全国性销售网络及超长供应链使其能够达到“标鲜”标准的产品极少。“‘三标’规范越详细,无疑越不利于它们的发展。”一位行业知情者说。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一名官员曾对起草专家说:“标准是各方利益协调的产物,很遗憾有关工艺规范的内容没能保住,希望你们能够理解。” 在标准起草的前期,蒙牛、伊利还负责起草了与乳品生产企业最为密切的三大产品标准:《巴氏杀菌乳安全标准》和《灭菌乳安全标准》由蒙牛起草,《生鲜乳安全标准》由伊利起草。  尽管政府机构邀请大型企业参与标准起草,不乏国际惯例,但蒙牛和伊利作为标准起草者的资格仍遭受质疑。有人认为与其发展规模相比,蒙牛这种奶业巨头并未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也存在重大污点。  在由王丁棉组织的2009年7月17日中国(重庆)奶业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奶协、20多家乳品企业和数家大中院校的代表,在会上纷纷公开指责蒙牛、伊利在标准修订过程中于己牟利。  “由常温奶企业起草巴氏杀菌乳标准,背后是利益集团的影子。参与标准修订的乳企显然不愿意自我束缚手脚。”王丁棉称,这导致在标准制订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很多时候只是走程序。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名誉副会长魏荣禄透露,蒙牛在起草之初即希望将“复原乳”一词写进《巴氏杀菌乳安全标准》和《灭菌乳安全标准》中,以求将其法律化。而在定稿《灭菌乳安全标准》中,蒙牛成功使得“复原乳”成为“灭菌乳”定义的一部分。在该标准中,“超高温灭菌乳”和“保持式灭菌乳”的定义都含有以下文字:“以生牛羊乳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复原乳……”  “复原乳”一词最终没被写进《巴氏杀菌乳安全标准》中。但魏荣禄等业内人士认为,《巴氏杀菌乳安全标准》中,“巴氏奶”的定义--“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的液体产品”,由于定义模糊,最终可能为用复原乳制作巴氏奶提供了缝隙。  魏荣禄称,“这个标准使蒙牛等大量用复原乳生产纯牛奶的企业,有可能撇开之前‘24号文’(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关于必须标注‘复原乳’名称的规定 其次,用法律文件的形式,间接明确了巴氏奶阵营可以使用复原乳生产巴氏奶,瓦解传统巴氏奶厂家‘鲜’的核心卖点。”  2005年的“24号文”出台之际,蒙牛和伊利就曾极力反对标注“复原乳”.  作为复原乳的反对者,魏荣禄和顾佳升均没被邀请参加该标准最终讨论。2009年中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的闭门研讨会上,魏“不请自来”到会场旁听,在会上他提出标准要营养和安全并重,大力倡导发展巴氏奶,遏制复原乳的畸形发展,但很快遭到各方驳斥--“一些人以会议讨论的是安全问题、与营养无关为由,根本不让我发言。”  在2009年5月研讨会议上,光明乳业牵头制定的《酸奶安全标准》,曾遭到蒙牛、伊利炮轰。光明试图将自己独自掌握的一种无菌酸奶工艺写进标准之中,但蒙牛、伊利激烈反对在新标准中写入这一新工艺。  在乳业标准的意见稿中,农业部曾希望删除鲜奶收购中的“感官指标”标准,“它主观性太强,在操作中不可能有标准的眼睛和鼻子去看去闻,因此经常被奶企用于原奶收购时克扣奶农。”但这一建议遭到蒙牛反对,最终流产。  但对于上述情况,蒙牛、伊利最终均谢绝接受《财经》记者正式采访,不愿进行公开的回应。
  • 二手车检测系统试水武汉 首个国标有望全国推行
    买二手车,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车况看不懂,车价雾里看花。如何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二手车?记者了解到,从明年开始,二手车首个国标有望在全国推行。已有二手车市场“闻风而动”,斥资在武汉开先河,引入二手车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  哪里补过漆仪器可查  一辆二手车看上去车况还不错,操作人员手里拿着个仪器,在车身不同部分进行“打探”。昨日,记者在汉西二手车市场检测认证拍卖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示范如何检测漆面。从引擎盖到车门、再到车尾保险杠,随着操作人员手中的漆面厚度仪的移动,仪器上的数据也在不断变化。“别看这仪器个头小,但灵敏度很高。由于软件上设定了严格的检测程序,所以稍微不按程序来,这些数据就进不了系统,就出不了检测报告。”操作人员说。  据介绍,通过检测漆面厚度,可以判断这辆二手车哪个部位补过漆。整个车身漆面,需要检测120多个部位,所有部位数据采集完毕后,操作人员再通过检测软件,将这些数据与出厂参数进行比对。10分钟后,该车的漆面检测报告出炉,比如哪里补过漆、有划痕、变了形等,均有明确显示。  汉西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总经理刘光明告诉记者,该公司近期投入150万元,从北京引进了这套二手车检测系统,预计将于明年春节后正式投入使用。除了漆身检测外,还可以检测发动机、变速箱等。整台车完全检测的话,涉及100多个项目。  据了解,在二手车市场,一些不良卖家常用的伎俩为隐瞒车辆事故记录、虚报二手车“年龄”、在里程表上做手脚等 买卖双方也存在“信任危机”。记者从湖北省质监局获悉,我省目前暂无官方的二手车鉴定机构,不少人买车时特意请来老师傅,让老师傅凭经验判断车况。  刘光明称,有了这套二手车检测系统后,可以出具较为客观而准确的车况评估报告,化解“信任危机”。以此为基础做出的估价,也将更为准确。  二手车检测国标:  有望明年在全国推行  今年7月,国家商务部网站发布了《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二手车检测国家标准。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关负责人称,如果不出意外,预计这个国标有望于明年在全国推行。  刘光明表示,汉西旧机动车市场是这项国标的起草单位之一。国标将明确规定车辆在哪检测、如何检测,以及车况检测的流程步骤和方式方法,在执行上可以进行较好的把控和监督。  最值得一提的是,该国标可有效解决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难题。2011年,曾有权威部门指出,制约我国二手车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信息不对称。而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交易信息、价格信息、车况信息不对称。其中,车况信息不对称最为关键,而解决办法就是引入二手车评估鉴定第三方服务机构,利用国标进行鉴定。  在这个背景下,一些二手车市场开始引进行业版二手车检测系统。目前在北京、上海和福州三个城市已开始试用,明年全国30家大型二手车交易市场都将投入使用,武汉的汉西二手车市场是其中之一。  二手车买主:  愿意花点钱检测买放心  车况有了具体鉴定后,二手车的质量便有了谱。为了让价格体现公平,汉西二手车市场引入了竞价拍卖形式。拍卖前,检测方可根据车况检测评估报告进行估价 拍卖成功后,再根据实际交易额的2%,收取检测费用。一旦检测出现误差怎么办?刘光明表示,将承担赔偿责任,并接受工商部门的监督。  据称,这笔检测费用,可由交易双方共同承担,也可由其中一方承担,具体由双方协商。  记者随机采访的多名买主表示,买辆几万元的车,检测费用也就几百元,如果检测结果真实可靠,为了买着放心,可以接受。
  • 常州“毒校”风波调查:反复检测背后的博弈
    从去年11月开始,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8年级学生刘厉(化名)就在校园里闻到奇怪的异味,他一直以为是雾霾,“后来,异味不断弥漫,越来越浓”。  他听说这异味是从学校对面飘来的,那里原来是化工厂,关于这片的“毒地”流言也越来越多。父母知道后,专门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得了感冒需要休息。而另一名8年级的学生张德(化名)在检查之后,被发现淋巴肿大,他班上的43名学生中,有很多人出现类似的症状。  “有毒”的学校  “我女儿来这里上学之后,不断掉头发,去医院检查了,淋巴肿得很大。”一位家长看了新闻报道后,准备带女儿再去复查。  一位家长提供的“常外七八年级学生自发体检并自愿提供体检结果的汇总表”上,参与统计的样本共计641人,体检异常人数为493人,占76.9%。而“异常”的项目包括“甲状腺结节”262例、“淋巴肿大或结节”194例、“血液其他指标异常”90例等,其中多数学生同时出现多种异常症状。  这位家长提供了自己13岁的孩子今年1月底和3月底两次体检的报告单,上面显示被检查者“甲状腺左侧叶结节,双侧颈部、颌下、腋窝淋巴结肿大”。  “2016年1月中旬,家长们就自发在校门口抗议过,希望学校能搬离现在的地址,但到学校至今没给我们明确答复。”家长张先生说。  常州市卫计委组织成立了医学专家组,定期分析学生健康状况。医学专家组组长、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华飞介绍说,今年1月11日至2月29日上午9点,常州8家医院共接诊常外学生就诊及体检597人,检查结果正常的464人,部分检查指标异常的133人。其中,甲状腺结节71人、颈部淋巴结肿大22人、甲状腺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7人、肝功能异常5人、肾功能异常8人、支气管炎3人、桥本两人、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人、WBC4000的4人。  华飞说,专家组针对学生检查指标的异常情况进行了专门分析,但学生出现的这些症状“是不是与环境污染物有关,还无法确定”。  对于网上所传的白血病和淋巴癌的案例,华飞表示,经过核实,不存在得白血病的学生,存在一起淋巴癌案例,但发病是在2015年7月,当时学校尚未搬迁到新校址。  据常州市政府通报,目前,全校应到校的2451名学生中,除1人事假、4人病假、5人正在办理转学手续外,其余学生全部到校 210名教师中,除3人病假外,其他教师全部到校,学校教学秩序正常。  反复检测背后的博弈  常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慧原以为搬到新学校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此前的老学校是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拥挤而且有安全风险,没想到迁入新校短短几个月时间,校园中就开始弥漫异味。  曹慧原表示,去年8月,学校迁入之前专门委托相关机构进行了室内检测,“就怕装修有毒气残留”。  然而,去年12月中旬,她也闻到了空气中的异味,后来发现学校对面有人在施工,那里原本是化工厂,政府开放用作商业用地进行土地修复。随后,她向区政府反映了相关情况。  12月25日,新北区环保局要求全面停止施工。但在接下来半个月里,气味并没有消失,反而加重了。  不断有家长找到学校抗议。后来学校决定,1月12日,七年级和八年级回家自习,没有举行期末考试,直接放寒假,而九年级学生和高中部学生在校参加期末考试。  1月15日,新北区政府作出决定,将该地块由商业开发调整为生态公园。5天后,该地块调整报告通过专家咨询评审,随即启动修复调整工程。2月15日,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作出结论: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完全达标。  曹慧说,学校与建设方商定的结果是,寒假1月21日开始施工,2月5日完工,2月15日要拿验收结果。  2月18日,学校委托第三方对学校室内、室外、地下水分别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合格,学校认为已具备开学条件。  但家长们接到2月21日的开学通知后,对此表示不理解,对检测结果也不认可。  3月24日,上海一家公司在常州外国语学校校区内开展采样了工作,内容涉及室内空气、土壤以及地下水,采集样品送到两家不同的检测公司进行检测。一份由学校委托检测机构送检,另一份由家长自行委托送检。  今年4月15日,由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盖章出具的“关于常外校区环境检测结果的说明”指出,由于两家公司在室内空气检测采用了不同的检测方法,导致部分因子检测限有所差异,但不影响评价结论。对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两家公司检出的甲醛、TVOC、苯、甲苯、二甲苯值,均远低于标准限值要求。土壤、地下水检测结果满足学校环境质量要求。  是否符合安全距离  直到看到这份说明,学生家长张涛(化名)心中的巨石才落下。但他一直不明白,学校怎么会建在一个化工厂旁。  张涛曾先后七八次到修复土地围墙外,他记得第一次时看到挖土形成的大坑里有积水,挖出的土堆积在一边,颜色很深。  据曹慧介绍,2012年7月,新北区规划局给了学校项目意见选址书。8月,规划局核发了土地规划许可证。2011年8月,他们与隔壁另一所学校一起举行了奠基仪式。2013年8月,他们拿到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才正式施工。  常外项目环评报告由常州环境科学研究院出具,该院院长徐圃青介绍,环评报告中对该地块包括农药生产的特征污染因子在内的194种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检测。检测数据表明,常外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未受到污染。  据新北区建设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原常隆地块位于新北区龙虎塘街道,是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农药厂、常州市华达化工厂、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原厂址,地块总面积约26.2公顷。  为改善空气质量,新北区于2009年5月启动了该地块化工企业的搬迁工作,2011年6月前完成原常隆化工等企业搬迁,2013年立项、2014年3月正式实施该地块修复工程。  常州市新北区环境检测大队长吴荣炳说,修复工程挖出的土壤都交给一家水泥厂综合利用,原本计划2015年6月完工,但没想到水泥厂经营不善,无法接纳土壤,造成工程延期。  原本计划在学校开学前就应完成的修复作业,延迟半年之久。  曹慧说,修复作业挖出的土壤形成堆场,而学校7年级教室距堆场不到200米。  徐圃青说,按照要求堆场应做封闭处理,挖出来的土壤被污染,暴露在空气中,把气味刮到校园里。  作为该地块修复工程的建设方,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李飞回应,水泥厂表示可以接纳土壤,不用分选翻晒,为了减少污染环节,他们并没有采取钢结构封闭措施,只盖了薄膜。  最后,常州市政府对此界定为“由于防护不当导致散发异味引发投诉”。  但最受争议的是,学校建设在化工用地对面,是否符合安全距离要求。  在常外的环评报告中还专门提到“周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对北地块的影响”。其中提到,常隆地块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并指出本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此外,报告还特别指出,常隆地块修复会产生一定空气污染,学校如果在修复验收完成之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土地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  国标与“民标”差距有多大  这次风波中,备受诟病的还有检测标准。虽多次检测结果都是合格,但学生的实际感受却不同。  “老百姓反映有味道,去现场检测结果却是达标的。”新北区环保局一位副局长表示,如果把老百姓的人体感知度比作“民标”,他认为国标与“民标”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  该局长称,目前国内的检测手段与国际先进检测手段有差距,检测力量确实跟不上,检测设备太落后。产生的污染因子多,很多都不在国家标准的检测范围之内,“我们只对我们检测的内容负责”。  常州市新北区环境监测站站长王淑媛也表现了目前基层环保部门的“无奈”。她说,发现问题,只能依靠标准来评价,没有标准的无法给出评价。  王淑媛介绍,目前,国内空气质量检测要求在10项左右。但在室内空气中存在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20多种,致病病毒200多种。  实际上,此次常州“毒校”的情况并非个案。  徐圃青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化工厂、电镀厂等都要搬离居住区,但搬离厂房剩下的土地会被地方政府重新利用。很多化工用地会作为商业用地,在这之前必须要对土地进行修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进行环境健康风险评估,调查场地是否有污染,只有达到土壤的功能要求,才能重新开发利用”。  早在2007年,常州就开始将一些这样的土地进行修复重新利用,仅常州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几年内就接受了上百宗这样的案例。徐圃青说,场地修复的价格很高,没有资金平衡,地方政府不会去做这样的项目。  对陷于恐慌的学生和家长而言,已不敢相信那些复杂难懂的检测数据。他们翘首以待的,是环保部和江苏省组建的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报告。
  • 大连依利特提供符合三聚氰胺检测国标的解决方案
    依利特提供符合三聚氰胺检测国标的全套解决方案 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知名厂家,秉承着&ldquo 质量更佳、服务更优、创新更快&rdquo 的理念,十几年来为食品安全、药品检测及高校应用等众多行业提供着完善的分析方法及先进的仪器配置。从苏丹红、孔雀石绿到此次&ldquo 三鹿奶粉三聚氰胺&rdquo 事件,关系着国计民生的&ldquo 食品安全&rdquo 问题一次次的敲响警钟,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ldquo 三聚氰胺&rdquo 事件,依利特人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按照GB/T 22388&mdash 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的&ldquo 国标&rdquo 方法,在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后,为您提供符合三聚氰胺检测国标的包括分析方法及推荐仪器配置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 【仪器与试剂 】 U1201紫外-可见检测器;P1201高压恒流泵;ZWII型色谱柱温箱;三聚氰胺标准品(99%);辛烷磺酸钠(色谱纯);柠檬酸(分析纯)、乙腈(色谱纯)、超纯水(二次过滤)。 【分析方法】 按GB/T 22388&mdash 2008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色谱柱:Elite MSP C18 5&mu m(ID4.6mm× 250mm) 流动相:乙腈/缓冲盐=10/90(缓冲盐&mdash &mdash 10mM辛烷磺酸钠、10mM柠檬酸水溶液,调pH值至3.0) 流速:1.0mL/min 波长:240nm 温度:40℃ 进样量:20&mu L 【实验结果】 1. 标准品谱图 2&mu g/mL的三聚氰胺标准品的实验谱图如下: 图1 2&mu g/mL标准溶液谱图 表1 2&mu g/mL标准溶液组分信息 2. 重现性 采用GB/T 22388-2008法分析三聚氰胺,连续进样重现性良好。 图2 2&mu g/mL标准溶液连续进样11次重现性 表2 2&mu g/mL标准溶液连续进样11次重现性数据 3. 标准曲线 配置浓度分别为0.2、2、20、40、80&mu g/mL的三聚氰胺标准溶液。将以上5种标准溶液在下述色谱条件下按浓度由低至高进样: 图3 按GB法实验的校准曲线 4. 检测限、定量限 依据噪声值,按3倍信噪比,计算其理论检出限,按10倍信噪比,计算其理论定量限如下: 检出限(mg/kg) 定量限(mg/kg) 0.011 0.038 5. 实际样品定性和定量结果 按照GB/T 22388-2008分析三聚氰胺,三个平行样品测试稳定性良好,偏差也达到国标要求。 图4 三个平行鲜奶样品谱图叠加 表3 三个平行样品分析结果对比 编号 样品一 样品二 样品三 RSD% 结果 9.54mg/kg 9.57mg/kg 9.79mg/kg 1.42%
  • 云唐更新新品|高精度农药残留检测仪严格按照国标检测
    云唐更新新品|高精度农药残留检测仪严格按照国标检测  山东云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精度农药残留检测仪广泛应用于主要用于蔬菜、水果、茶叶、粮食、农副产品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依据国标GB/T5009.199-2003进行检测,适用于果蔬茶生产基地以及农贸批发销售市场现场检测,餐馆、学校、食堂、家庭果蔬加工前的安全速测等。高精度农药残留检测仪产品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655/C534319.htm 高精度农药残留检测仪创新点和产品特性:  1)仪器采用台式一体化系统检测技术,新型农残检测模块、数字化管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高度集成于一体,同时预留升级检测方法。  2)仪器检测模块标准化、智能化,可随意自由组合。检测箱体内置多个标准检测单元,检测模块可以调整配置。  3)仪器采用全新安卓智能系统,主控芯片采用 ARM Cortex-A7,RK3288/4核处理器,10.1寸高清液晶触摸竖屏,更加高效的UI交互界面,运转快捷 仪器配备无线通信模块: 4G(APN)通讯模块、Wifi模块,蓝牙传输,同时具有双USB接口以及RJ45接口能以多种方式实现数据保存和数据传输功能。  4)创新检测模式:  检测通道:≥12通道 采用精密旋转比色池设计,使用同芯片同光源校准精度,解决不同光源之间的误差值。1-12通道间误差0.1%。(专利号:ZL202022821055.2)仪器具有自动识别比色皿检测功能,即:将样品比色皿放入仪器后,点击样品检测,仪器自动识别比色皿进行通道检测。  5)进口高精光源:  高精度进口四波长冷光源,通道配置 410、520、590、630nm 波长光源,一个光源芯片驱动一个光源,误差极小,每台设备单独精确校准光源,精确比对,同时参照四种不同波段光源全方位覆盖市面上99%的农残食品项目检测,可按照实际需求进行食品项目检测升级。  6)智能操作分析系统:  便捷操作系统:设备检测时可在同一检测界面自动对应相关检测通道一次性选择1-12个样品名称,无须退出界面,节省操作时间。  6.1.数据集成系统:设备首页自动统计检测数据包含:周检测数据、月检测数据,全部检测总数量,均包含检测总数,合格数,不合格数,以及相关柱形分析图,对各项检测数据清晰掌握,无需电脑查询,更加快捷直观。  6.2.项目预设系统:支持添加单个及多个相同或不相同的任务预设,一键快速调取,每一个任务分别可以设置不同的样品、批次、编号、来源、备注、抽样信息、检测信息、受检信息、复核信息等更多信息。  6.3.数据监管系统:同步对接监管平台,数据可局域网和互联网数据上传,检测结果可选择直接传至食品安全监管平台。集成OSS输出存储服务、区分设备定向管理应用,进行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及大数据分析处理与数据统计,检测区域食品安全长短期动态,达到食品安全问题预估、预警。  6.4.自定义打印系统:内置新创自定义打印系统,可按需灵活设置开启或关闭:产品合格证(国家农业部标准),二维码,抽样信息、检测信息,受检信息、复核信息、抽样日期、检测日期等信息的打印。  6.5.A4版本报告打印功能(选配):设备可自动生成A4版报告,外接打印机即可打印  6.6.系统远程更新功能:可定向分客户分仪器更新系统,按照不同客户后期实际需求添加项目,无需设备返厂,即可远程实时升级全新系统,节省时间成本及避免运输造成设备损坏。  7)安全证书,放心保障:仪器具有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准证书,权威认证。
  • 【青岛盛瀚】新国标登场,草甘膦盐检测将有据可循
    呼吁了多年的新草甘膦国家标准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施行,面对长期以来市面上草甘膦不同盐型混淆的现象,“新国标”此番登场将如何接招?正文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13号》,公告显示,本次国标的修订包括草甘膦水剂和可溶粉(粒)剂。2017版草甘膦新国标较2006版最大的变化主要在草甘膦盐型方面进行了修订,明确增加了一项对特定盐型成分的测定(如下表所示)。从12月1日即将实施的两项新国标《GBT 20684-2017 草甘膦水剂》和《GBT 20686-2017 草甘膦可溶粉(粒)剂》来看,草甘膦鉴别方法用到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而钠离子、钾离子、异丙胺离子等阳离子用到的是离子色谱法。采用离子色谱法可同时检测草甘膦制剂中的钾盐、铵盐、钠盐、异丙胺盐,以及铵盐和异丙胺盐等的混合物。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精密度均能达到对制剂定量分析的要求,可以作为农药草甘膦盐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大批样品的定性及定量分析。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了分析草甘膦盐及其制剂的方法,CIC-D120型离子色谱仪搭配相关配件耗材,可实现对各类草甘膦制剂的产品性能及其含量判定。各类型产品样品图如下:1.草甘膦钾盐样品谱图:2.草甘膦异丙胺盐样品谱图:3.草甘膦异丙胺盐和草甘膦钾盐混合样品谱图:4.草甘膦异丙胺盐 铵盐 钾盐 钠盐混合样品谱图:结语:青岛盛瀚CIC-D120型离子色谱仪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各种草甘膦制剂中的阳离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完全符合《GBT 20684-2017 草甘膦水剂》和《GBT 20686-2017 草甘膦可溶粉(粒)剂》的要求。
  • 垃圾焚烧监测新国标实施 二恶英每年监测一次
    大多数行业,投资者都会受到地方招商引资的热烈欢迎。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垃圾处理企业首先要考虑一个尴尬问题:选址。  2014年7月1日,《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正式实施,对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选址要求、技术要求、入炉废物要求、运行要求、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实施与监督等内容做了规定。  新国标出台,不仅直接关系垃圾焚烧企业,也将影响与之相关联的环保企业。  新国标接近欧盟标准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首次发布于2000年,2001年第一次修订,这是第二次修订。  &ldquo 新国标出台的背景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出台新国标,主要也是为了平衡这两方面的需求,防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规范垃圾焚烧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促进生活垃圾焚烧技术水平和环保水平的提高。&rdquo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琪研究员说,同旧国标相比,新国标对污染物排放限值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ldquo 过程控制&rdquo 和&ldquo 风险控制&rdquo 的先进理念,增加了在垃圾焚烧设施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要求,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填补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污水厂污泥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空白。  王琪表示,新国标在我国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首次采用的时均值和日均值两套限值做法,这也是借鉴了欧盟标准。不过,新国标没有采用欧盟标准中的半小时均值,采用的是小时均值 部分指标限值与欧盟标准相比也出现差异,如氯化氢含量的小时均值与欧盟标准的半小时均值相同,但日均值比欧盟标准宽松。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含量较高,其中氯含量要大大高于欧洲国家生活垃圾,因此从技术可行性的角度做了适当调整。也有一些指标严于欧盟标准,如二氧化硫的小时均值采用了100毫克/立方米,与欧盟的半小时均值200毫克/立方米相比大幅加严,&ldquo 这是由于欧盟标准制定较早,技术进步和环保要求的严格,使标准提高成为可能&rdquo 。  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环境研究所赫晓霞强调,新国标更多反映了对公众关心的热点环境问题的回应,提高了标准的可操作性。新国标在选址要求上更明确,要求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重点考虑垃圾焚烧厂的有害物质泄漏、大气污染物排放、事故风险及对周边居民健康和日常生活影响 在监测要求方面,明确要求运行工况和烟气在线监测结果采用电子显示板进行公示,让周边群众可以实时了解企业运行状况、污染物排放水平。  &ldquo 总体上讲,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具体数值,我国垃圾焚烧标准与欧盟标准处于一个水平之上,没有实质上的差异。&rdquo 王琪说。  新国标对高精度监测仪企业重大利好  针对公众关注的有害排放物,新国标直接与欧盟标准保持一致,并且采用了更高的监测频率。这对于监测仪器研制生产企业,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总院总工徐海云表示,新国标中颗粒物、重金属如汞、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公式英(编者注:应该是二恶英)类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均不同程度收紧,尤其是公众最为担忧的二公式英和颗粒物的变化最为突出。  欧盟将二公式英(编者注:应该是二恶英)排放标准定为0.1ngTEQ/m3(即每立方米烟气中二公式英(编者注:应该是二恶英)含量小于一百亿分之一克),这也是目前全世界学术界无争议、无害、最安全的标准。而新国标中,二公式英类(编者注:应该是二恶英)排放标准提高到0.1ngTEQ/m3,直接与欧盟标准保持一致。  不过,新国标要求二公式英(编者注:应该是二恶英)的监测频率为一年一次,这样的监测频率能否满足监管和维护公众健康的要求?  徐海云表示,对二公式英(编者注:应该是二恶英)和重金属排放的监测不是靠增加监测频次来保障的。&ldquo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就是一年10次也不能代表常年的运行状况。美国垃圾焚烧二公式英(编者注:应该是二恶英)监测一年一次,瑞士是两年一次,就是欧盟也是一年两次,不能像常规污染物那样规定很高的频次。  二公式英(编者注:应该是二恶英)为极其微量的&ldquo 痕量物质&rdquo ,1个二公式英(编者注:应该是二恶英)样品(3次/样)的实验室检测费用高达数万元人民币。王琪说,监测二公式英(编者注:应该是二恶英)需要有抽取大量烟气进行浓缩的高精度测定仪器,监测成本要大大高于其他项目,而且难以对焚烧工况形成在线反馈控制。  &ldquo 新国标规定对烟气中二公式英类(编者注:应该是二恶英)的监测应当每年至少开展1次,有条件地方可以要求更高的监测频率。而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和焚烧炉的燃烧温度、烟气中颗粒物浓度和氯化氢浓度等可以综合地间接反映二公式英(编者注:应该是二恶英)控制水平,而这些指标项目都是可以实现在线监测的。&rdquo 王琪说。  部分企业须技术改造才能达到国标要求  新政策出台后,企业需要&ldquo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以适应新国标要求&rdquo ,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涛说。  光大国际隶属于光大集团,是香港上市公司,以绿色环保和新能源为主业,环保能源、环保水务和新能源等为其业务发展重点。  陈涛认为,目前国内部分中小型垃圾焚烧设施并没有完善的烟气处理系统,污染物排放很难达到新国标的要求。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小城镇和农村还是不适宜推行中小规模垃圾焚烧设施。  陈涛认为,一方面靠企业自律,企业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加强管理,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以适应新国标要求 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做好监管工作,做到信息公开,取信于民。以苏州垃圾焚烧监管为例,2009年苏州市就成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垃圾焚烧企业进行监管。对焚烧炉温、主要烟气污染物如颗粒物、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进行在线监控,并派驻监管人员现场办公进行监管。  &ldquo 生活垃圾焚烧从业者要通过实践尽快理解、认识生活垃圾的性质及其燃烧和控制规律 环保和行业监管者应尽快从&lsquo 达标排放&rsquo 的末端控制向&lsquo 达标运行&rsquo 过程控制转变,认识和掌握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的规律,尽早发现污染前兆,避免污染及其事故的发生。&rdquo 王琪说。  &ldquo 除环保部门的例行监测外,还应鼓励和推动社会监督 发展企业周边的社区居民成为环保志愿者,通过直接观察,如道路遗撒、恶臭发生、烟囱排放异常等现象,及时向环保部门举报 鼓励一些环保类社会组织参与便携式环境监测,可更及时地发现问题。&rdquo 赫晓霞说。  徐海云说,要将新国标执行到位,必须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落实监管制度、监管资金等 避免垃圾处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对真正做好的生活垃圾焚烧企业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那些不达标的要依法处罚。
  • 国标在手-消毒副产物检测不用愁!
    国标在手-消毒副产物检测不用愁!关注我们,更多干货和惊喜好礼上周五(2020.4.24),生态环境部标准《HJ 1050-2019 水质 氯酸盐,亚氯酸盐,溴酸盐,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已经开始实施啦。消毒副产物(DBPs)的监测,正式从生活饮用水、矿泉水,扩展到环境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领域。这一系列标准方法,为水质中DBPs的全方位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中国大地提供了全方位的水质安全保障。新冠病毒来袭,勤洗手、戴口罩、定时通风和消毒,成了老幼皆知、妇孺共守的日常习惯。“宅在家里消消毒,买菜回来消消毒,出入小区消消毒。”一场疫情,让消毒剂成了普通人大战新冠病毒的必备武器。但也有人担心,大量使用的消毒剂作为生活废水排放是否会引发健康风险?如何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其实对于饮用水问题,大家不用如此焦虑,无论是废水还是饮用水的排放,我国都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规范。众所周知,无论取自何处的源水,都有被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卵等多种微生物污染的可能。为了防止通过饮水传染疾病,对饮水进行化学消毒是国际上公认和普遍采取的消毒工艺。 飞飞:国内水质采用何种消毒方式?赛老师:化学消毒方式(氯剂、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是主流消毒方式。 飞飞:消毒副产物是什么?如何产生的呢?赛老师:采用化学消毒工艺时,消毒剂不可避免的会与饮用水中的一些天然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反应生成不同消毒副产物(DBPs)。 飞飞:DBPs主要包括哪些物质?有什么危害?赛老师:DBPs主要是三卤甲烷,卤代乙酸和卤氧化物等,大多具有较强的致癌性、致突变和致畸性。溴酸盐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2B级潜在致癌物质。 飞飞:DBPs有什么监测手段?赛老师:可采用GC、HPLC、IC进行监测。其中极性较强的卤代乙酸和卤氧化物,采用IC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等优势。 国标中消毒副产物限量多少? 高“三致”危害,必然有严格的限量规定。《GB 8537-2018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将溴酸盐含量限定为10ppb。《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居民饮用水中卤氧化物和卤代乙酸进行了严格限定。 DBPszui大允许浓度BrO3-10ppbDACC50ppbTACC100ppbClO2-0.7ppmClO3-0.7ppm国标中的消毒副产物检测方法对于卤氧化物的测定,《GB/T 5750-2006》《GB/T 8538-2016》以及正式实施的《HJ 1050-2019》均推荐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对于卤代乙酸的测定,《GB/T 5750-2006》推荐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正式实施的《HJ 1050-2019》推荐与卤氧化物同时一次进样完成分离测定。 赛默飞消毒副产物监测方案方案壹抑制型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溴酸盐,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常规7种阴离子和5种消毒副产物分离色谱图优势赛默飞-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IC-CD)测定卤氧化物和卤代乙酸,具有以下优势:1. 样品无需前处理,过滤后即可上机测试;2. 无需柱前或柱后衍生化操作,直接测定;3.特色高选择性离子交换色谱柱(IonPac AS27),提供强极性离子形态和价态的差异化分离;4.特色高容量离子交换色谱柱(IonPac AS27),提供高样品基质兼容能力,兼容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等复杂基质;5.水质中5种消毒副产物的检出限可达0.43-1.53ppb;6.满足HJ 1050-2019 、GB/T 5750.10-2006、GB/T 8538-2016的检测要求;Thermo Scientific™ Dionex™ Integrion 离子色谱仪“只加水”离子色谱仪原理图淋洗液自动发生器(Eluent Generator,EG)原理图电解抑制器原理图赛默飞Integrion高压离子色谱只加水技术,提供简单、方便、高效和高灵敏度的分析选择。方案贰 离子色谱-质谱法(IC-MS)测定水中卤代乙酸和卤氧化物 质谱利用质荷比进行化合物的定性筛选,是理想特异性检测器,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IC-MS/MS)比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具有更高的选择性、灵敏度和更少的假阳性。对于消毒副产物的检出限,IC-MSMS法可低至0.01-0.27ppb。赛默飞IC-MSMS方案,除满足碘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及卤氧化物等热门DBPs的定性定量监测外,还可扩展完成所有氯代和溴代卤乙酸的分析测定。碘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和卤氧化物9种卤代乙酸优势赛默飞提供du家的离子色谱和质谱自由平台,在IC-MSMS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1.离子交换分离端兼顾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所有技术优势;2.联用接口——在线电解抑制器,持续稳定的在线脱盐,无需修改IC分离方法,完美对接质谱;3.质谱检测器的HESI II离子源探针盐耐受能力强,稳定性好;4.质谱检测器平台提供单杆质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以及高分辨质谱等完整质谱选项;5.Chromeleon 变色龙统一软件操作平台,实现离子色谱和质谱的同时控制。离子色谱串联质谱(IC-MSMS)抑制器脱盐原理图总结从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到高端的离子色谱串联质谱(IC-MSMS),赛默飞提供了水质中卤代乙酸和卤氧化物的完整分析解决方案。消毒剂使用Tips:1. 按照说明书,合理使用消毒剂,避免和减少消毒剂的滥用。2. 各类消毒剂应单独使用,不要混合使用。3. 消毒产品只能用在说明书标识的对象上,不可超范围使用。4. 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制消毒剂,保证说明书最少消毒时间。5月7日赛默飞将云集国内外大咖 携HPIC高压离子色谱助您加速启程 探索离子世界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赛默飞全行业解决方案,或关注“赛默飞色谱与质谱中国”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了解更多的产品及应用资讯,可至赛默飞色谱与质谱展台。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244/
  • 专家:婴幼儿乳粉检测国标有不足之处
    我要测讯 近日,恒天然奶粉肉毒杆菌事件沸沸扬扬,多家乳品企业受到影响,此次事件主因肉毒杆菌检测为非常规检测项目,并且肉毒杆菌检测在全球范围内均无检测标准,因此在监管过程中出现了漏洞。  细数历年来婴幼儿奶粉不合格事件,从三聚氰胺到南山奶粉黄曲霉毒素超标、日本明治奶粉碘含量不足致脑损、雅培奶粉乳清蛋白营养成分不达标,再到美素丽儿事件,以及近期发生的新西兰奶粉亚硝酸盐超标等,婴幼儿乳品暴露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同时反映出我国目前政策监管和检测标准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2013年,国家政府部门加强了婴幼儿奶粉质量的监督监管工作力度,今年5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采用电子监管码等手段,做到全程可追溯。另有媒体报道,国家质检总局正在修订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预计9月完成,该细则完成后,婴幼儿奶粉从生产到上市需经过66道检测关卡。  从第五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乳品检测专场获悉,目前我国制定的婴幼儿乳品检测标准中有部分标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部分待发布的标准制定过程中也遇到部分技术问题。  此次论坛邀请了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副主任姜金斗、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实验室副部长林海丹、中国检科院综合测试中心食品营养和添加剂检测部部长张凤霞等多位专业人就我国现有婴幼儿检测标准及日常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报告人: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副主任姜金斗报告题目:GB 5413-2010婴幼儿食品和乳品检测方法标准探讨  姜金斗在报告中指出,GB 5413-2010标准是婴幼儿配方乳粉标准检测标准的骨干标准,涵盖了30多项检测,包括营养成分、理化成分以及部分安全指标,是一个较全面且比较复杂的标准体系。经过多年实践应用,多家乳品企业也给予相应的问题反馈,发现GB 5413-2010标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报告以乳糖、蔗糖、维生素A、D、E、β-胡萝卜素、脂肪酸、叶酸、生物素、黄曲霉毒素等为例,详解了GB 5413-2010标准中的方法在样品前处理、制备、上机检测过程中对流动相、色谱柱等的要求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建议相关从业人员在选择国标方法时要根据自身实验室条件和技术能力选择。此外,姜金斗认为LC-MS-MS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蛋白质(抗原抗体)生物芯片技术在乳品检验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报告人: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实验室副部长 林海丹报告题目: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维生素的检测方法报告人:中国检科院综合测试中心食品营养和添加剂检测部部长 张凤霞报告题目:乳粉中营养素检测方法的问题讨论  林海丹和张凤霞两位报告人针对乳粉中营养素检测国标和检测方法的现状做了详细分析。目前我国乳粉中营养元素的检测方法相关国家标准主要有五个:GB 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9-2010《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70-2010《婴幼儿灌装辅助食品》、GB 25596-2010《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主要依据GB 5413-2010中的检测方法对婴幼儿乳粉中主要营养元素进行检测。  婴幼儿乳粉的检验在有关细则中要求的是企业必须全程检验,来自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的朱亚仙在论坛上报告了多美滋企业实验室对特殊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奶粉中牛磺酸含量的检测国标方法探讨。此外,论坛还邀请德国CLF实验室微生物/生物化学数据分析经理Matthias Fischer讲解阻抗技术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控制微生物的技术。报告人: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 朱亚仙报告题目:国标法检测深度水解蛋白奶粉中牛磺酸含量的探讨报告人:德国CLF实验室微生物/生物化学数据分析经理 Matthias Fischer报告题目: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使用阻抗技术来控制微生物
  • 生活饮用水新国标解读:大幅增加质谱相关检测方法
    6月28日,由仪器信息网和e路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八届水质分析技术”网络研讨会与线上盛大开幕。本次大会围绕给水和排水两大主题,聚焦饮用水质量检测(解读5750新国标)、地表水水源地监测、智慧供水与排水、污水检测与处理技术等。多位专家大咖齐聚线上,深度交流行业热点,共话未来水环境高质量发展之道。本次大会报名火爆,吸引到众多来自水务、环保、疾控、科研、政府等不同领域的听众参会。据了解,《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23》已于2023年3月17日发布,并将于10月1日实施。此前在2022年,《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也早已正式实施,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等。关乎民生的水质新标准中涉及到哪些新增检测方法?聚焦于此,本次大会特别开设了 “饮用水新国标技术解读”专场。其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主任/研究员张岚分享了《新国标要求下供水水质检测方法发展新趋势》。报告指出,本次的新标准进一步强化了质量控制的要求、进一步丰富了样品前处理方法、进一步扩充了质谱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强调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融入了自动化检测方法、并强调配套性的同时体现了前瞻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2023版新标准增加的水质检测方法中,以质谱技术相关的方法居多,涉及质谱技术的检测方法由2006版旧标准的3个增加至本次的28个。其中气相色谱质谱法由原有的2个增至14个,新增1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个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增加了11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张岚表示,这些新增的检测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将检测工作向高通量方向进一步推动,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未来,高通量检测、自动化检测等方法预计还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教授陈白杨报告题为《饮用水中卤乙酸检测新国标方法技术对比及未来趋势》。报告提到,GC法样品前处理的过程中包括液液萃取、衍生化、中和样品等步骤。报告指出,在一氯乙酸。一溴乙酸等卤乙酸的检测过程中,由于其浓度较低,尚存在诸多难题,如检测易受常见阴离子干扰(如Cl-,SO42-,NO3-)、方法检出限较高(在ug/L级别)。目前常用高级IC法检测HAAs,如离子色谱联用电喷雾串联质谱、二维离子色谱、单泵柱切换离子色谱等。下午的“地表水及水源地监测”专场,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昆明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正高级工程师刘丽萍进行了报告《云南省十四五环境监测探讨》,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关玉春对《水质 丙烯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HJ 1288—2023》进行了技术解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程澄进行了报告《水质荧光指纹污染溯源技术在跨界断面污染监管中的应用》。6月29日,大会还将继续。报名速戳》》》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wateranalysis2023.html06月29日上午 污水检测与处理技术专场09:30--10:00在线水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赵友全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教授10:00--10:30TOC分析仪在水环境有机物检测中的应用高婷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化学应用工程师10:30--11:00污水处理厂仪表、控制与自动化的发展与应用翟家骥原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水质检测中心 技术主任/高级工程师6月29日下午 智慧水务专场主持人 周珉 (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水研究中心主任)14:00--14:30水务数据治理与应用的思考白瑶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自然资源行业-水务架构师14:30--15:00市政污水的工艺过程监测及RTC方案介绍晏章华哈希水质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高级应用工程师15:00--15:30常熟污水管网的智慧化养护管理王福忠江苏中法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分公司 管网技术总监/高工15:30--16:00以水平衡为核心的智慧水厂探索-上海南市水厂智慧化项目陈会娟上海西派埃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 创新研发部经理/高级工程师16:00--16:30浅谈水务行业的数字化使命和方向索学越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智慧规划经理报名速戳》》》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wateranalysis2023.html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