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环境检测评价标准

仪器信息网环境检测评价标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环境检测评价标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环境检测评价标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环境检测评价标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环境检测评价标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环境检测评价标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环境检测评价标准相关的解决方案。

环境检测评价标准相关的资讯

  • 两项水生态监测评价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正式批准发布
    4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2023年 第13号)批准《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河流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HJ 1295—2023)和《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湖泊和水库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HJ 1296—2023)两项标准正式发布。  基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等项目(课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组织国内相关优势单位在松花江、辽河、淮河、太湖、洞庭湖等重点流域开展了大量水生态状况调查与试点监测工作,于2014年形成了《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指南》(总站水字〔2014〕124号),支撑了2020~2022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中“重点流域水生态状况调查监测”专项任务,为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经近10年的应用验证,编制组吸纳相关反馈意见对技术指南进行修订,为新标准的发布奠定了基础。  两项标准规定了河流、湖泊和水库水生态监测中水生生物监测点位布设与监测频次、监测方法、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评价方法等技术内容。水生生物监测类群包括着生藻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大型水生植物和鱼类;水生生物评价方法涵盖生物完整性指数、污染耐受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及群落或种群特征参数四大类。该标准填补了水生态监测与评价领域相关标准空白,对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支撑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批准发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诚信评价标准》团体标准
    各相关单位:根据《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团体标准制定程序》的有关规定,由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等单位编制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诚信评价标准》团体标准已按规定程序审查、审批通过,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GCETA0001-2024,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特此公告。穗建检协字【2024】9号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关于批准发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诚信评价标准》团体标准的公告.pdf
  • 木器涂料行业首个气味评价标准出台,家居企业开启嗅觉营销新赛道
    由宣伟(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广东华润涂料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等23家单位负责编制的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团体标准《木器涂料及其涂饰制品气味评价》(T/CADBM 59-2022),已于2022年4月20日正式发布,于2022年7月20日开始实施。对本标准的解读,完整视频请点击以下链接直播回放 | 独家解读木器涂料行业首个气味评价标准 (qq.com)此次标准解读由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贤冬先生和宣伟华润OEC气味评价中心颜显龙经理共同完成。直播现场颜显龙经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标准中0-5级感官评价标准和操作方法的专业性,并通过消费者测评的方式验证了气味等级评价标准的实用价值。解读中多次提到,针对家居气味问题,最重要的是先找准影响气味的关键点。结合专业的气味分析设备GC-O-MS找到气味关键组分,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原材料和工艺的优化,减少盲目开发带来的资金、人力和时间成本。颜经理以宣伟华润今年推出的3D净味Max PU产品的开发为例,演示了涂料和原材料企业如何通过《木器涂料及其涂饰制品气味评价》团体标准,来指引企业高效高质的净味产品研发和升级。作为家居企业,此项标准也为经常遇到的气味投诉问题提供了专业的分析和解决方案。颜经理在直播中介绍,家居企业可以将有需要检测的产品送到OEC气味评价中心进行取样检测,通过标准中讲到的制样、检测、分析,最终出具详细的气味分析报告,准确的找到问题点,从而有的放矢的解决气味问题。本文部分主要内容转载于华润家具漆公众号直播回放 | 独家解读木器涂料行业首个气味评价标准 (qq.com)气相色谱-闻嗅技术介绍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O所使用的嗅觉检测口ODP热脱附设备介绍最新热脱附仪TD3.5+GERSTEL热脱附进样的多样性:可以对多种样品进行分析,包括固态样品、吸附剂、用于SBSE的搅拌棒Twister、液态(微型瓶)、薄膜固相微萃取 TF-SPME、以及同时热脱附TF-SPME和SBSEGERSTEL “VOCs+气味溯源”整体解决方案:多种VOC萃取技术(TD/HS/DHS/SPME/SBSE)+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C-O-MS)
  • 《新冠肺炎疫情现场消毒评价标准》等3项标准正式实施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现场消毒评价标准》等3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这三项标准将于2月20日起正式实施。《WST 774-202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标准》主要用于新冠疫情相关的现场消毒评价,其中规定了新冠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原则、消毒过程评价、消毒效果评价及注意事项。《WST 775-2021 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标准》主要用于新冠病毒实验室消毒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标准中规定了消毒因子对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的基本要求、病毒灭活试验方法、结果评价和注意事项。《WST 776-2021 农贸(集贸)市场新型冠状病毒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主要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和常态化防控期间,疫情防控相关机构和人员对农贸(集贸)市场 等场所环境和从业人员开展监测,包括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等内容。其中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对农贸(集贸)市场等场所环境和从业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监测的监测对象、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具体文本如下:《WST 774-202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标准》.pdf《WST 775-2021 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标准》.pdf《WST 776-2021 农贸(集贸)市场新型冠状病毒环境监测技术规范》.pdf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新标将实行
    绿色建筑评价新标准将于近日实行   国家与地方“双重补贴”刺激   “过去可能在利用可再生能源这块要有2万元投入,那么有些项目就买了10个2000元的太阳能草坪灯,就可以打个勾。权重是没有体现的,不少开发商就挑最便宜的做出来,而不是根据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真正能起到节能、节水的效果。”“2006年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模本,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经过试运行后,前几天已经在北京定稿,马上要实行。”记者近日从住建部专家处获悉,被视为中国绿色建筑“国标”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于近日起实行。而最新的国标,将比2006年的版本“要求更严、内容更广泛”。   上述专家告诉记者,其预测这一国标的最终版本,将向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靠拢,“会使工程技术人员觉得比过去难”。   过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六大指标,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每个指标下有若干项。每个指标下,满足一定的项数即可被评为一星级、二星级或三星级绿色建筑。   然而,在上述标准的试运行中,也产生过一些问题。“过去可能在利用可再生能源这块要有2万元投入,那么有些项目就买了10个2000元的太阳能草坪灯,就可以打个勾。权重是没有体现的,不少开发商就挑最便宜的做出来,而不是根据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真正能起到节能、节水的效果。”上述专家表示。   而新的标准里则是采用打分的方式,总分达到45-50分是一星级,60分是二星级,80分是三星级。评审专家认为重要的就打8分、10分,有的虽然需要,但做起来容易,也不需要多少钱,就4分。   专家告诉记者,这样一来,不少过去被评为一星级的项目现在可能评不上了,二星级可能降为一星级,三星级则将为二星级或者一星级。   事实上,自从去年4月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167号文”)和今年1月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下称“1号文件”)出台后,“绿色建筑”一夜间变成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眼中的“香饽饽”。167号文规定,达到二星级标准的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奖励45元,三星级每平方米奖励80元,保障性住房基本保障一星级,到一定规模也给定额的补助。此前新增绿色建筑的成本大致为一星级增加100元,二星级增加200元,三星级400元,而最新的测算结果显示,一星级增加29元,二星级增加50元,三星级增加100元。   为了解决奖励和成本增加倒挂的问题,真正刺激开发商的是地方给的再一重补贴。“有些地方给的是双重补贴,在国家补贴之外,地方政府可能还会打个折扣再给一份补贴。对企业的刺激非常大。”上述专家告诉记者。   而地方推动绿色建筑的动力则来自国家的硬性规定。今年的1号文件,将绿色建筑行动目标完成情况落实到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   “完不成就要问责,好多外国人听到我们去年的167号文件、今年的1号文件,都非常surprise。”中国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有为说,有不少城市已经超额完成了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市政府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开始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此外厦门、深圳、武汉、江苏等地都将把绿色建筑作为强制性要求。   到“十二五”末,新建绿色建筑要达到10亿平方米。而截至去年年底,全国一共有724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7581万平方米。   “中国的碳排放,建筑占到43.7%,比重很大,建筑不抓起来,节能减排是达不到目标的。(目前的状况)离节能减排目标差太远,下一步准备要规模化发展。”王有为说,下一步将要实施更多的措施来促进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包括“十二五末”,八省四市要求城镇新建房地产项目5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另外要拿到“绿色生态城区”项目称号,新建建筑要全面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的标准,二星级要达到30%以上 此外,绿色建筑奖励及补助资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资金向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倾斜,保障性住房达到一星级标准的也有优惠。   “3600万套保障房,如果以60平方米一套算的话,马上20亿平方米就出来了。所以通过这三大措施,几十个亿的绿色建筑就出来了。”王有为说。   【原标题】《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新标将实行 向发达国家标准靠拢
  • 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发布团体标准《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由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等单位起草的《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评价标准》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的编制。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现公开征求意见。诚挚邀请各有关单位及专家对本标准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于2023年8月25日前将《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以电子邮件或信函邮寄至联系人。逾期不回复,按无异议处理。联系人:罗雯巍联系电话:020-83343656电子邮箱:632968530@qq.com附件:1.《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2. 《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评价标准》编制说明3. 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 2023年8月15日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关于征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评价标准》团体标准意见的通知.pdf附件3 《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评价标准》征求意见表.doc附件2《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评价标准》编制说明.pdf附件1 《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诚信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pdf
  • 中国高档翡翠等级评价标准面世
    记者今日从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获悉,中国首份针对高档翡翠制定的质量检验标准——《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于十一月三日在云南通过评审,被称为翡翠“护照”的中国首份“高档天然翡翠饰品质量检验证书”也同步在昆明面世。该院院长邓昆表示,从此翡翠有了相应的价值标准。   据介绍,该标准突破性地采用质量等级划分,将天然翡翠分为上品、珍品、精品、佳品和合格品等“五档十二级”,在合格品外,每个档次又分三个级别,又从质地、透明度、颜色和工艺、综合印象五方面进行详细评价,采用千分制的“五加一评分法”,把翡翠饰品的具体全貌归属到具体品质的区间。弥补了过去高档玉石等级评价只能检验真伪,不能说明品质和高档程度的缺陷。除了将质量纳入评价标准,在翡翠质量检验证书上还将记述历次交易详情,更详述它的外观、工艺,即消费者能从证书上看到玉石的代表意义,相关文化包涵,买卖次数等更加人性化的内容。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由云南省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经市场调研后,结合企业、消费者的需要,耗时一年多起草而成,并于十一月三日通过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成为云南省地方标准。   “对翡翠分级是规范翡翠市场的重要前提,但由于翡翠颜色、品种的多样性,以及样品价格昂贵等因素的影响,翡翠分级一直是行业难题。”云南珠宝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鉴定师张位及说,新标准评价理念符合人性化需求,对翡翠质量的检验证明一目了然,对消费者区分开高档翡翠与合格品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将很好地推动翡翠消费,促进翡翠行业的发展。   另外,新标准将翡翠的文化含义纳入综合评定,也改变了只有绿色翡翠才是高档翡翠的观念,包含了所有色彩的翡翠鉴定。这在全国也是首创,对推动云南省率先实现翡翠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有重大意义。   云南省与缅甸接壤,从古至今都是翡翠进入中国的集散要地,凡是销往内地及沿海的翡翠成品、半成品、原石,几乎都是由云南转口出去的。目前,云南省经营翡翠原石的商家有六百多家,平均每年成交额约为五千万美元,最高峰时曾达到两亿美元。数据显示,每年出省的原石为百分之七十,成品为百分之二十,宝石或半成品为百分之十。
  • 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标准将发布
    日前从工业和信息化信部获悉,今年,工信部将通过开展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示范、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和加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等措施,推行工业领域清洁生产。   据了解,二季度将发布实施《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导则》和《工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编制通则》。完成钢铁、焦化等9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启动铬盐、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修订工作。与有关行业协会编制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防治方案和废旧铅酸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发布和组织实施《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综合防治方案》。落实《钢铁企业烧结脱硫实施方案》,引导钢铁企业选择先进适用的脱硫技术。同时,将推进电子电气产品污染控制立法工作,修订《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调整办法适用范围和规范内容。
  • 国内首个企业碳资信评价标准发布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上首个碳资信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正式发布。《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标准是首个反映双碳目标下企业偿债意愿和能力的标准。该标准的发布是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加强绿色低碳领域的切实举措。该资信评价标准的发布为企业提供了全面刻画企业碳能力的工具,是对企业双碳适应能力的分析评价,是对企业主动进行减排降碳行为的价值进行评估,同时接轨传统信用评级的财务因素并对接金融资源。企业碳资信评价体系采用“业务-资产”二元划分架构,遵循四层推进逻辑。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通过将宏观风险、区域风险、行业风险与企业地位分析相结合,形成企业的业务状况意见。通过分析企业的碳资产和非碳资产,形成企业的资产状况意见。通过确定各大行业的评价主题及相应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碳资信标准将在以下场景应用。首先,该标准可应用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信托保险等绿色金融业务,提供绿色项目评价依据;其次,可应用于各级政府的技能降碳目标与绿色降碳体系,作为各级政府评价低碳企业、低碳园区的依据;再次,该标准可应用于相关指数的构建;最后,标准可对接ESG评级体系,为评级提供参考。该标准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牵头起草,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沈阳环境资源交易所、河北碳排放权服务中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十多家机构联合编写。今年6月,宁波市已正式启动企业碳资信评价试点工作,部分金融机构已采用企业碳资信评价等级结果,创新“绿色低碳+普惠金融”的概念,为当地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节约融资成本。企业碳资信评价的等级结果可以为银行发放绿色信贷、金融机构发放绿色债券、金融机构申请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支持,为碳中和基金、绿色信托、绿色保险等提供参考。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及认证目录(第四批)的公告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及认证目录(第四批)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6〕86号)中关于“统一发布绿色产品标识、标准清单和认证目录,依据标准清单中的标准组织开展绿色产品认证”的要求,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提出了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及认证目录(第四批),现予以公告。 附件: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及认证目录(第四批) 市场监管总局 2023年6月13日
  • 甲流疫苗批量下线 远超国际公认评价标准
    9月3日,北京科兴的工作人员在分装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据新华社电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盼尔来福.1”3日获得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颁发的药品批准文号,这也是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甲流疫苗。   国家食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伟介绍,北京科兴此前完成的临床试验结果初步显示,该疫苗安全性良好。在有效性方面,该疫苗一剂免疫后21天,儿童、少年和成人三个年龄组保护率均在81.4%至98.0%范围内,达到了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保护率70%以上)。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尹卫东透露,北京科兴的甲流疫苗月产量可达200万至300万人份,在今年国庆前,预计可以生产出500万人份的疫苗,以满足北京市乃至国家的储备需求。   他表示,北京科兴将流感疫苗的商品名定为“盼尔来福.1”,一方面表明该疫苗是用于预防由甲流病毒引起的流感大流行,从而与针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大流行流感疫苗“盼尔来福”相区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这支全球首个完成临床研究并率先获准正式投入使用的甲流疫苗。    甲流在全球暴发后,我国共有10家疫苗企业投入甲流疫苗的研发。据了解,目前除北京科兴外,其他9家企业都已完成甲流疫苗的临床试验,正在陆续申报注册。华兰生物生产的甲流疫苗已于9月1日通过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的专家评审,有望继北京科兴之后,成为第二家拿到疫苗生产批号的企业。   张伟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继续按照审评审批工作方案完成其他9家疫苗生产企业的审评审批工作,预计9月中旬可全部完成。
  • 张兴赢委员: 加快建立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
    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转化为对美好生存环境的需求,更加关注所呼吸的空气、所饮用的水和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成为瓶颈制约,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 “短板”。 /p p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筹谋划,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室(中国气象局遥感应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行动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p p   但张兴赢也注意到,环境控制和生态修复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大工程,涉及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当下我国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出现了“散”“乱”和“自管自评”的问题,没有形成合理、科学、规范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p p    strong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散”。 /strong 目前,国家各个部门都有各自侧重不同的生态监测网,如环保生态环境监测网、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网、林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中科院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等,分别散落在不同的机构和部门,未能统筹资源,形成合力。 /p p    strong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乱”。 /strong 生态监测要素没有科学的界定、生态红线划定的范围没有科学的论证、生态监测的方法没有规范的标准,造成目前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比较混乱,难以形成科学、规范、统一的高质量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 /p p    strong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自管自评”问题多。 /strong 目前正在开展的部分监测,如大气环境监测,这些年出现了一些地方监管人员对监测数据的造假行为,原因就在于监测、执法、评价均由一个责任主体来承担,为了“治理业绩”,就出现了各种对监测数据的干扰行为。比如,给监测仪器“戴口罩”,在监测仪器附近喷水降低监测值,等等。 /p p   “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国家的重复投资,而且还会由于不同部门不同的监测结果带来负面的社会效应。”张兴赢说。 /p p   张兴赢建议,尽快建立客观、科学、统一的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并纳入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当中。建立一个监测要素明确、监测方法科学、监测标准统一、效果评价规范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有序、稳步地恢复和改善。 /p p   张兴赢认为,应当统筹规范各部门现有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客观、科学、量化的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大数据体系。整合和规范现有各个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同时充分吸纳高科技的成果,挖掘国家现有卫星遥感资料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潜力,利用卫星遥感的长时间、宽覆盖、科学性,使得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结果 “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p p   “积极引导和培育生态市场经济的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百姓的金山银山,才能从源头切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是需要成本的,如果绿水青山变不成金山银山,那么,在市场生存法则的驱使下,难免还会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张兴赢说。 /p
  • 怀柔仪器硬科技创新服务系列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与评价标准实践培训 在怀成功举办!
    怀柔仪器硬科技创新服务系列活动——科技成果转化与评价标准实践培训于2023年8月16日在怀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主办,北京怀柔硬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特别邀请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成果与技术评估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武思宏作现场报告,武部长具有丰富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以及科技政策、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国际科技合作等战略研究与评估经验,并参与编写大量相关的政策文件。活动共吸引了近30余位的科技工作者参加。培训会上,武部长紧紧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转化年报、评价政策、评估规范等展开了精彩的演讲,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对科技成果转化和评价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清晰的认知,表示本次培训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怀柔仪器硬科技创新服务系列活动”由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联合北京怀柔硬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推出,旨在提升各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培育高级科技服务人才,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全面推动怀柔区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后将继续举办“怀柔仪器硬科技创新服务系列活动”,为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领域的人才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落地。
  • 新材料检测评价平台: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正式成立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7年6月16日,“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新材料检测评价平台“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正式成立,干勇、王海舟、屠海令等多位院士及发起单位等专家领导共同出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89c5cd64-d9ca-4af9-9a26-4821e75166c0.jpg" title=" 1.jpg" height=" 338"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大会现场 /strong /p p   中国新材料检测评价联盟由有研总院联合钢研钠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和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共7家单位发起。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22256057-e6ad-4a0f-b9cb-046a2d3896af.jpg" title=" 2.jpg" height=" 338"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4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揭牌仪式 /strong /p p   中国新材料检测评价联盟的 strong 目标 /strong 是,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引,促进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合作与发展,聚集行业中坚力量、检测机构及用户单位,协同行业上下游资源,优化新材料产业体系,为实现关键战略材料国产化提供重要保障。联盟的 strong 主要任务 /strong 是,围绕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与应用,联合开展新材料全生命周期检测评价技术与标准研究,搭建新材料检测评价平台,完善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检测评价体系,为我国新材料产业提供优质服务,加快推动新材料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p p    strong 附录: /strong /p p & nbsp & nbsp & nbsp 2016年12月,“中国新材料检测评价联盟”筹建座谈会在京召开 /p p   2017年1月,“中国新材料检测评价联盟”成立座谈会在京召开 /p p   2017年6月,“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p
  • 我国专设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
    7月10日电 国家卫生计生委今日就食品安全标准有关工作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陈锐副司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ldquo 三定&rdquo 方案,专门设立了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相关工作。新的司局成立以后,一共有四项主要的职责。   陈锐对这四项主要的职责进行了详细解释,他说,一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二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三是依法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标准 四是负责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新原料、新品种的安全性审查。   陈锐首先介绍了食品安全标准工作进展情况,他指出,国家卫生计生委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工作,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主要进展有:   一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公布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办法。组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负责标准审查工作。二是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ldquo 十二五&rdquo 规划》和《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科学规划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和现行食品标准清理任务,指导&ldquo 十二五&rdquo 期间的食品安全标准工作。   三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制定完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五是开展标准宣传解读和跟踪评价。结合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组织开展标准跟踪评价,了解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   六是积极开展食品标准的国际交流。连续7年担任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和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的主持国,2011年当选并在今年连任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亚洲地区执委。通过这些有利条件,加强对国际食品标准的跟踪研究,促进我国食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发展。   陈锐指出,食品安全法公布实施以来,卫计委已完成乳品标准清理整合工作,对食品污染物、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食品标签等标准进行清理,公布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基础标准。为做好标准清理工作,卫计委还组建了食品标准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组。   陈锐最后表示,目前,专家技术组已经召开43次标准清理工作会议,完成了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特殊膳食食品标准的清理任务,将于近期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其他食品标准已基本完成清理任务,将分批征求意见。
  •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明年起实施
    广大消费者翘首盼望多年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终于尘埃落定。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2011,该标准自明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国内率先提出车内环境污染问题的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检中心主任宋广生,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标准是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绿色低碳环保发展进步的规范性文件,意义现实而深远。   9成以上车辆存在污染问题   人们在充分享受驾车乐趣的同时,却不知自己正长期与车内空气污染这个“无形杀手”相伴。据了解,广州市曾对2000辆汽车进行为期7个月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显示:92.5%的车辆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针对不断发生的车内污染事件,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车内环境监测中心曾在2004年发布了第一号车内环境消费警示:警惕新车车内空气污染。   据宋广生介绍,与室内环境相比,车内的空间与环境更狭窄和更密闭,如在夏天长途行车,车内材料在骄阳下长时间封闭暴晒后,有害物质大量挥发,浓度可能会增加数倍,而消费者连续待在狭小封闭的环境中达数小时,有害物质对人身的伤害不言而喻。据调查统计,大约有65%的驾驶员在驾车时会由于车内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头晕、困倦和咳嗽等现象,车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导致驾驶员感到压抑、烦躁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对北京地区进行百辆新车检测发现,新车内污染问题高达90%以上。由于我国没有针对车内环境中的污染控制标准,这些调查基本上都是采用了室内环境的相关标准。   新标准引发社会关注   明年即将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根据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和对车辆主要内饰材料本身挥发特性的分析,确定了8种主要被控制物质,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稀、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宋广生分析认为,该指南的发布实施,对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绿色低碳环保发展进步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相对于室内环境污染,车内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解决车内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宋广生说,该指南的发布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车内空气质量问题的重视,把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保护驾车人和乘车人的身体健康成为包括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和汽车材料内饰企业在内全社会的共识。   据悉,新车内空气污染问题与汽车生产工艺和材料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外的一些生产厂家对材料释放的化学污染甚至气味污染都十分重视,我国还处于研究之中,个别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了有污染的胶粘剂、阻尼片等有污染的材料,成为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问题。而此次指南的发布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生产企业对材料的选择和控制程度。   为质监部门提供监督依据   近年来,由于没有车内空气质量评价规范,频频发生的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影响到消费者对政府进行汽车质量监督管理的信心。该指南的实施可以为汽车内空气质量监督检测提供科学的标准和依据,为各级质量监督部门提供了规范性监督检查的依据。另外,还可以加强我国对进口汽车的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近年来,我国汽车进口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进口汽车的车内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影响消费者健康和权益保护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家室内环境质检中心受理了多起进口高档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投诉,但是往往由于缺乏法律性的规范文件难以处理。   宋广生介绍说,虽然目前《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是一个推荐性的国家标准,但是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推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或者在法律法规引用,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在经济合同中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必须执行。我国第一例室内环境甲醛污染案例就是采用的推荐性标准。   同时,该标准还可以促进车内空气质量净化治理技术和产品产业的发展。据了解,目前解决车内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室内环保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出现了一大批专业从事车内空气净化器、净化材料和解决车内环境污染问题的服务公司,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车内环境污染问题。该指南的发布实施可以推动我国车内空气净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车内环境污染问题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一是来自于新车的车内各种配件。第一类是座椅类。包括车内座椅类的座垫、座椅靠背、座椅套和座椅面料,头枕等材料 第二类是内饰类。包括车内地板、门内护板、侧围护板、后围护板、车顶棚衬里、窗帘、地板覆盖层等 第三类是功能类。包括车体保温材料、防撞填料、仪表板、杂物箱、室内货架板或后窗台板、遮阳板、轮罩覆盖物、发动机罩覆盖物等等。   二是来自于汽车内饰件材料,包括由单一材料或复合材料、有机材料制成的汽车用内饰部件,主要有塑料类、纤维纺织类、皮革类、橡胶类等四大类材料。   三是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型油漆、稀释剂和黏合用的胶水油漆和涂料。一方面溶剂型油漆的使用增加了车内和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汽车内饰的增加,大量使用各种黏合剂和有机溶剂、助剂、添加剂,据调查,目前一辆家庭轿车使用的黏合剂的用量也达到5公斤以上,最高的可以达到27公斤。
  • 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天津揭牌
    今天(20日)上午,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揭牌仪式在天津举行。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执行秘书Wendy Watson-Wright博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孙大伟,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建平共同为亚太区域中心揭牌。   刘赐贵局长代表国家海洋局向在亚太区域中心成立过程中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国际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国家有关部委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亚太区域中心终于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在承担制定全球海洋观测标准、实现全球海洋观测数据资源共享、提升海洋观测质量等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表示国家海洋局会信守申请亚太区域中心的承诺,认真履行职能,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将亚太区域中心建设成为引领区域海洋标准计量质量技术发展的专业技术机构,为实现提高全球海洋观测整体质量和观测数据资源共享水平的宏伟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认监委等国家相关部委、天津市政府、涉海科研院校、国家海洋局机关和局属单位等60余位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   据了解,作为全球6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之一,亚太区域中心将依据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的职责,通过与其他38个区域成员国的共同努力,积极开展海洋计量校准服务,提供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技术支持,组织开展海洋仪器国际比对,推动建立全球海洋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体系,推进海洋国际标准的制定,共同促进亚太区域海洋标准计量和质量控制技术发展。该中心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承建。   据悉,国际海洋学与海洋气象学联合技术委员会(JCOMM)从2009年起在全球6个区域建立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力求通过制定统一的观测标准、开展海洋仪器的校准和国际对比、建立全球海洋仪器质量监督体系,提高海洋观测质量。2009年在JCOMM第三届大会上,中国正式申请在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的基础上承建亚太区域中心;2011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和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批准了中国承建亚太区域中心的申请。
  • 《主要农业废弃物提取加工与功效评价标准研究》项目总结研讨会在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研发中心召开
    p   7月5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农业废弃物提取加工与功效评价标准研究》项目总结研讨会在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研发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兰州化物所主办,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等20个科研院所参加,兰州化物所青岛研发中心副主任乔竹辉出席会议。 /p p   “主要农业废弃物提取加工与功效评价标准研究”项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下设5个课题,分别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所、中国计量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项目计划用2年半的时间,完成20项农业废弃物提取加工与功效评价相关国家标准以及14项农业废弃物中天然产物标准样品研制工作。该项目旨在通过对主要农业废弃物加工与功效评价标准和标准样品的研究,衍生开发出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新产品,以及更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更有效的功效评价方法,为提升我国农业废弃物高值资源化利用和检测利用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延伸农业产业链,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 /p p   研讨会上,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的节点目标和完成情况、亮点工作、经费使用情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与会人员就各课题存在的问题和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目前本项目已成功立项并完成20余个农业废弃物中活性成分的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完成10余个农业废弃物中活性成分的检测及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的制定。 /p p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推动项目所研制的农业废弃物提取加工与功效评价相关国家标准和标准样品的后期评审、应用和项目的顺利验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bf3e04ca-0fab-4cf2-8582-d5bb267d5fb3.jpg" title=" 1_副本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8c70545f-1a0d-49cf-948e-6b4f6f8b4d0d.jpg"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c0862b11-0d81-4ffe-9cf7-c0f7fb0bc26b.jpg" title=" 3_副本.jpg" / /p
  • 国家药监局: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机构建设
    p   当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仍然存在短板,基层监测评价机构数量有所减少,专业人才队伍不足,监测信息系统滞后,监测评价能力亟待提高,经费保障难以满足需求,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药安全水平的提升和公众健康权益的保障。 /p p   针对此,日前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快构建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为专业技术机构、持有人和医疗机构依法履行相关责任的“一体两翼”工作格局。围绕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和能力建设目标,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机构建设 加快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制度体系;着力建设监测评价人才队伍;打造高效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研究探索上市后药品安全监测评价新方法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药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国药监药管〔2020〕20号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药品监督管理局: /p p   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化妆品不良反应、药物滥用监测评价(以下统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制度规范不断完善,监测评价体系逐步建立,报告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风险控制手段更加成熟,国际合作持续加强,为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必须看到,当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仍然存在短板,基层监测评价机构数量有所减少,专业人才队伍不足,监测信息系统滞后,监测评价能力亟待提高,经费保障难以满足需求,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药安全水平的提升和公众健康权益的保障。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加强新时代药品安全工作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p p   一、主要目标 /p p   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坚持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要求,持续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监测评价能力,全面促进公众用药用械用妆安全。到2025年,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p p   (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更加健全。科学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技术体系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技术体系。 /p p   (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制度更加完善。加快制修订法律法规相关配套文件,形成系统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规章制度和指导原则。 /p p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人才队伍全面加强。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具备监测评价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药品监测评价队伍。 /p p   (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全面升级。丰富报告途径,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数据管理和分析,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纳入品种档案,强化信息共享和利用,支撑产品风险信号的识别管控。 /p p   (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基地)建设,整合社会优势专业资源,创新监测评价模式,持续推进上市药品安全监测评价新方式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p p   (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国际合作持续深化。推进与乌普萨拉监测中心在数据共享、人员交流、方法学研究方面的深度合作 及时转化实施ICH相关指导原则 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在制修订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测评价国际通用规则和技术指导原则方面的活动。 /p p   二、主要任务 /p p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快构建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为专业技术机构、持有人和医疗机构依法履行相关责任的“一体两翼”工作格局。围绕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和能力建设目标,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任务。 /p p   (一)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机构建设。适应药品监管工作要求,科学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技术体系发展规划。以强化统筹、系统提升为重点,全面加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建设。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应当配合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组织开展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市后安全性评价技术工作,组织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技术标准和规范,强化对地方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技术机构业务指导。以完善功能、强化配套为重点,大力推进省级和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机构建设。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机构应当配合做好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的规划和设计,承担职责范围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上市后安全性评价技术工作,对市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技术机构进行业务指导。设区的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技术机构承担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以扩大覆盖、夯实基础为重点,稳步推进县级监测评价技术机构建设。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技术机构应当承担职责范围内辖区报告的收集、核实、上报、宣传、培训等工作。 /p p   (二)加快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制度体系。落实《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和指导原则。加快修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药物滥用报告与监测管理相关要求,研究制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警戒年度报告撰写指南、药物警戒委托协议撰写等指导原则。探索研究医疗器械警戒制度。加快制定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及配套技术规范。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形成系统完备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制度体系,基本建成符合我国监管实际的药物警戒制度。 /p p   (三)着力建设监测评价人才队伍。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根据业务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具备监测评价能力的医学、药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人员培养和培训指导,提高信息收集、风险识别以及综合分析评价等能力,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监测评价人才。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评价、风险评估专家数据库,充分发挥专家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中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健全完善监测评价技术岗位晋升机制,合理设定各级岗位比例和相应薪酬分配机制,确保专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监测评价能力不断提高。 /p p   (四)打造高效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加快推进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有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二期)工程建设。依托“国家药监云”强化基础支撑环境,转化实施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E2B(R3)数据标准,建立在线报告、网关传输等多种报告途径,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方法,实现数据共享与反馈、风险预警与识别、持有人考核评估智能化等功能。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纳入品种档案,实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与国家药品监管数据共享平台的对接。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和《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要求,推进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建设。探索患者直接报告不良反应新渠道,建成方便报告、易用兼容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 /p p   (五)研究探索上市后药品安全监测评价新方法。以实施监管科学行动计划为引领,持续推进上市后药品安全监测评价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继续推进建设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哨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基地,充分发挥高水平技术支撑单位的专业技术优势和示范作用,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承担专项任务等 建设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主动监测与评价系统,提升药品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能力 联合高校、医联体、区域医疗中心等,试点建设药物警戒研究基地 探索利用真实世界数据,研究上市后安全监测评价新方法 以创新性产品、高风险产品在临床使用环节的风险为重点,运用多来源数据,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p p   (六)指导和督促持有人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包括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和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依法履行产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监测评价体系,依法开展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主动收集、跟踪分析、及时报告疑似不良反应信息,对已识别风险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和督促持有人落实直接报告不良反应等要求,加大对持有人及其代理人监测评价工作的检查力度,强化持有人安全主体责任。强化监测评价与注册审评工作的有机衔接,将不良反应监测情况纳入产品再注册(延续注册)的重要审查要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机构应当加强对持有人的技术指导。 /p p   (七)坚持和巩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机制。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与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坚持和巩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加强数据共享,形成不良反应报告源于临床、服务临床的良性循环。省级及以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同级卫生健康部门合作,建立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考核机制和定期通报制度,实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监测全覆盖。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机构应当加强培训指导,提高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识别能力和报告意识,促进信息填报完整、内容准确规范。继续推进医疗机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依法履行报告责任,加强监测数据分析利用。 /p p   (八)持续提升公众对不良反应的认知水平。加强与医药院校、行业协会、医疗机构等合作,力争把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列为专业基础课程和医务人员再教育、职业技术级别评定的重要内容,实现医生、护士、药师、技师安全用药用械知识培训全覆盖。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媒介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知识,依托安全用药月、医疗器械宣传周、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国际禁毒日等平台,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知识进医院、进社区、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公众认知水平。 /p p   (九)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国家药品监管机构、乌普萨拉监测中心(UMC)在药物警戒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申请成为WHO国际药物监测项目合作中心。推进与乌普萨拉监测中心在数据共享、人员交流、方法学研究方面的深度合作。积极推进ICH药物警戒相关指导原则转化实施,参与ICH、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国际药物警戒学会(ISOP)、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等药物警戒、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领域国际通用规则和技术指导原则的制修订,为国际药物警戒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p p   三、组织保障措施 /p p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深刻认识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从有效实现药品安全全程风险管控以及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的高度,认真研究谋划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各项工作,健全监测评价制度,强化体系和能力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p p   (二)强化经费保障。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的资金投入,充分保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和开展报告收集、调查核实、分析评价、应急处置等工作所需经费和装备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扎实推进监测评价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p p   (三)强化责任落实。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明确监管责任和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着力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监测评价体系和能力建设情况纳入对地方政府年度考核,并适时组织专项督导检查,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实到位。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国家药监局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20年7月28日 /p p br/ /p
  • 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发布 风险监测覆盖县乡村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规划》指出到“十三五”末,将完成30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根据标准分类重点建设7个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核心实验室。发展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鉴定、耐药和环境抗性预测技术,食源性病毒高通量检测分型技术。  《规划》还强调,风险监测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并延伸到乡镇农村 省、地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达到相应监测能力建设标准要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监测队伍得到充实,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以下为“规划”全文:  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为贯彻《食品安全法》,落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整体要求,切实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关任务和党中央、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部署,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工作成效。  近年来,卫生计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全面完成标准清理整合,初步构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框架体系。建立完善标准管理制度,清理整合近5000项食品标准,解决长期以来食品标准之间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制定公布926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涵盖1万余项参数指标,基本覆盖所有食品类别和主要危害因素。担任国际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主持国,牵头研制多项国际标准,协调解决涉外贸易食品安全标准问题。二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全面推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力技术支持。设立风险监测点2656个,覆盖所有省、地市和92%的县级行政区域,建立起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为技术核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为主体,相关部门技术机构参与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监测品种涉及30大类食品,囊括300余项指标,累积获得1500余万个监测数据,基本建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库。三是风险评估工作不断深入,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制定一系列风险评估相关规定和技术指南,开展食物消费量调查、总膳食研究、食品毒理学研究等风险评估基础性工作,逐步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累计开展近百项风险评估项目。四是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初步掌握了我国食源性疾病分布及流行趋势。在全国设置主动监测哨点医院3883家,建成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五是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监测和评估等管理办法,规范工作程序,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监督机构食品安全工作规范,明确职责任务。组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成立由8个部门、10余个领域400余名专家组成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和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中央投资23亿元,支持建立8个国家级参比实验室、32个省级风险监测中心,加强400余个地市级技术机构建设,提升基层履职能力。  (二)形势与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食品安全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要求食品安全落实最严谨的标准等“四个最严”的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了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为我们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从大健康、大卫生的角度做好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在转型升级,食品消费从全面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居民对食品营养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快速发展,食品生产经营量大、面广,我国仍处于食品安全矛盾凸显期和问题高发期。另一方面,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开发应用,以及各种新的食品化学污染物和致病微生物不断出现,给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在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促进食品安全标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释放产业活力,以及改革和加强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等“三新食品”管理,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各地监测评估能力发展不均衡,基层监测能力总体较弱。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数量与指标仍有缺失,食品安全标准研制和跟踪评价能力不足。二是 “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新技术对食品营养安全惠民措施的支撑作用有待充分发挥。食物消费量、食品毒理学和营养监测等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不够系统全面,食品安全未知风险识别技术研发力量薄弱。三是相关行业和社会机构有序参与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的协作共享机制尚不完善。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实现百姓“吃的安全、吃的健康”目标,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必须做到“四个最严”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国情民情、跟踪国际前沿,坚持以健康为中心,促进食品安全与健康融合,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基层为重点,补齐短板,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充分发挥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在“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基本原则。  1.依法履职,强基固本。  围绕法定职责,针对履职中的薄弱环节,找准建设重点,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履职能力建设,筑牢工作基础。通过规划建设,提高国家级食品安全机构技术能力,强化地方,特别是市县工作基础,全面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能力和保障水平。  2. 改革创新,科学实用。  坚持科学实用、以用为本,科学规划制定相关发展目标和能力建设标准,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全面深化食品安全大数据运用,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标准研制能力、风险隐患发现和系统性风险识别能力。  3.统筹规划,分级负责。  适应现状和发展需要,统筹国家和地方不同层级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体系发展规划和能力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食品安全技术机构的建设任务。各地按照规划总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各司其职、分级负责,有序推进任务落实。  4.开放共享,协同共治。  秉持开放共享理念,整合优势资源,发挥行业组织、科研院所、第三方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多方参与,推动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在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中构建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  (三)发展目标。  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战略为契机,全面构建“标准严谨实用、监测准确高效、评估科学权威、履职保障有力”的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体系。到“十三五”末,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制度创新和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国家、省、地市、县并延伸至乡镇和农村的四级工作网络基本完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信息化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和信息惠民的能力显著提高,为公众健康和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围绕建立最严谨的标准,不断构建和完善以国家标准为框架、地方标准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成30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 根据标准分类重点建设7个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核心实验室 加强标准宣传、培训和跟踪评价,提升标准服务,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标准的咨询等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明显提升。风险监测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并延伸到乡镇农村 省、地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达到相应监测能力建设标准要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监测队伍得到充实,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推进。形成相对完善的风险评估管理规范和技术指南体系 完成第6次全国总膳食研究,构建覆盖24大类食品的食物消费量和毒理学数据库 完成食品中25种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阶段性开展食品安全限量标准中重点物质的再评估。  4.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不断加强。国家食源性疾病报告覆盖县乡村,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覆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分型溯源网络逐步延伸到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得到提升。  5. 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到2020年,在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打造一支100人左右的食品安全技术领军人才队伍,为省级培训食品安全专业人才1000人,为地市级培训4000人,为区县级培训10000人,人才队伍结构基本满足工作需要 建成国家和省级两级信息化平台,并实现与地市级、区县级的互联互通。  三、“十三五”时期主要任务  (一)依法履职,统筹做好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  1.不断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实用性。  一是制定、修订30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针对监管需要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制定修订亟需的基础标准、生产经营卫生规范、配套检验方法和农兽药残留等标准。重点加强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特殊人群营养型食品标准,以及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重点人群集中供餐食品安全与营养操作规范类标准的研制。不断提升标准实用性,加强标准制定与监管的衔接。二是完善标准管理制度。制定公布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实现食品安全标准与“三新食品”衔接,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衔接,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与进口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指定标准衔接。三是提升标准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各级卫生计生部门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平台,完善地方标准,使地方标准成为国家标准的有效补充。组织开展标准培训、咨询、跟踪评价工作,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服务监管部门、行业和企业。四是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基础研究。加强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及其他有害因素的监测和抽检等数据在标准制定中的应用。整理完善国家层面技术法规与标准等方面基础数据,为标准制定修订、行政监管、产业发展、风险交流等提供技术基础。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标准。加强标准相关基础研究,推动促进相关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  2.提高风险监测工作质量,提升监测科学性。  一是科学布局监测网络。以点带面、规范发展,将监测网络覆盖至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并向乡镇农村延伸,逐步消除监测的“死角”和“盲点”,综合运用统计学原理、地理定位和信息技术,科学设置监测点,结合地域特点和重点污染地区、婴幼儿和学生等重点人群需求,分类监测,强化监测工作的针对性和代表性。二是科学设置监测项目。根据食品安全形势研判和治理需要,每年适当调整或增加可能存在隐患风险的监测项目,提高风险隐患发现能力。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风险监测计划和地域特点,制定本省(区、市)风险监测方案。三是强化监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监测工作管理办法和采样、检验、信息报告等技术规范,在各级监测技术机构建立和应用风险监测实验室质量流程管理系统,制定监测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监测工作的督导,强化监测全程质量控制,保障数据的准确可靠。四是做好风险监测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利用。不断充实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相关基础数据,系统绘制重点食品污染谱系图,掌握重点污染地区特异性污染状况。加强风险监测结果分析和通报会商,发挥监测数据在风险预警和健康宣教中的作用。  3. 夯实风险评估工作基础,保障风险评估权威性。  一是逐步完善评估相关基础数据。开展食物消费量调查、总膳食研究和人群生物样本监测,实施毒理学计划。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开展食物消费量调查等风险评估基础性工作。二是着力研发新的评估技术方法。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基于疾病负担和预期寿命的定量综合评估模型,探索研究生态环境-食品安全-食品营养-人群健康的内在联系和共性指标。结合《国民营养计划》开展健康影响的风险-受益评估等技术研究。三是提高未知风险识别能力。建立未知风险的识别和排查关键技术,开展新型风险隐患评估研究。依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32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实验室。四是扎实有序开展评估工作。系统开展食品中25种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逐步开展食品安全限量标准中重点物质的再评估,提出标准制定修订、风险控制和食品安全治理咨询建议。  4.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提高通报及时性。  一是国家食源性疾病报告覆盖县乡村,加强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能力和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分型溯源网络建设。建立主要有毒动植物DNA条形码、国家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等数据库。二是地方各级食源性疾病监测溯源实现互联互通,开展食源性疾病信息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关联性分析,建立与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食品安全隐患信息。三是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处理专业技术队伍,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四是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相关技术研究。发展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鉴定、耐药和环境抗性预测技术,食源性病毒高通量检测分型技术。  5.加强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防控食品安全引发的营养健康问题。  全面部署并实施以保障食品安全为基础的《国民营养计划》。一是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纠正不洁饮食习惯和行为,减少贫困地区居民由食源性疾病引发的营养缺乏和健康损害。二是研究编写中小学食育课外读物,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食育教育活动。三是因地制宜制定膳食营养指导方案,编制立足于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资料。四是拓展传播渠道,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和渠道,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传播到目标人群,注重发挥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五是推动将公众营养、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纳入“健康城市”考核指标。加强营养、食品安全科普队伍建设。  (二)共建共享,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体系。  1.分级负责,建立完善工作网络。  围绕“完善体系、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建立健全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公众健康需求相适应,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专业评估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支撑,以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和医疗机构为辅助的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的工作网络,科学、全面履行卫生计生系统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和评估职责。  一是重点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能力建设和新址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国家食品安全科学技术资源中心。依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立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研究中心,提升标准工作能力。建立国家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病因学实验室应急检测技术平台,提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二是加强地方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机构建设,建设以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32个风险监测参比实验室为核心,以地市级技术机构为骨干,县级技术机构为基础的“横向贯通、上下联动”的工作网络。三是加强卫生计生系统基层食品安全工作规范管理,构建县、乡、村一体化的基层食品安全工作格局,畅通食品安全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  2.分层分类,培养开发人才队伍。  围绕“学科全面、技术领先、作用关键”,大力加强卫生计生食品安全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加大人力资源投入,优化人才配置结构。适度增加高层次专家型人才和基层一线紧缺人才,充实风险评估、检验分析、信息统计学、流行病学、食品营养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一是完善人才结构。在省、地市、县各级卫生计生技术机构编制框架内明确适当比例专(兼)职人员从事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均衡配置高中低研究人才与实用人才,发挥最大团队人才效益。二是实施卫生计生食品安全人才培育“1-1-4-1”工程。到2020年,在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打造一支100人左右的食品安全技术领军人才队伍 为省级培训食品安全专业人才1000人 为地市级培训4000人 为区县级培训10000人。开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报告人员培训。三是进一步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率。根据人才培养需求,有重点地开展分级、分类培训,采取集中式、分散式、互动式、模拟式等形式多样的现场教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培训的实战性。加强培训考核管理,促进食品安全人才队伍业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四是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523”人才计划,打造一流的国家级食品安全专家智库,落实食品安全首席专家制度。  3.互联互通,提升信息化支撑水平。  加快推动互联网与食品安全业务的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构建“覆盖全国、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系统。  一是编制卫生食品安全大数据应用指导方案,明确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和具体路径。按照“标准统一、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安全可靠”的原则构建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网络体系。建立覆盖全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目录检索系统,推进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食源性疾病等系统的整合升级和一体化应用。二是深入融合新技术,建设国家和省两级食品标准与安全大数据应用平台,注重数据的目录统一、分级管理、创新应用、安全可信。整合食品技术法规和标准、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舆情监测、风险评估、消费量、总膳食、毒理学和营养健康等相关数据,构建基础数据库。融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和食用农产品监测抽检等数据资源,深化可视化数据挖掘技术和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研究,形成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实时分析和跨界关联应用。建立覆盖县乡村医疗机构的国家食源性疾病网络直报系统,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和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分型溯源网络。构建互联互通的地方各级食源性疾病监测溯源平台。三是创新数据应用,优先推动便民惠民服务类数据向社会开放共享,促进业务创新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做好标准在线查询及意见反馈等服务工作。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移动应用产品,如营养膳食计算器、患者营养支持、运动健康指导等,方便基层群众获得信息,提高信息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提升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切实提高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的支撑能力。  (三)改革创新,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制度机制。  1.健全工作制度。  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等配套制度,规范履职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制定卫生计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食品安全工作指南,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相关工作。  2.加强国际国内合作。  加强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交流,开展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比研究,加快研究转化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做好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主持国工作,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提高我国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吸纳国际知名专家参与编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增强我国标准的国际公信力。  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作组,在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发布、风险监测与评估的数据共享和会商通报、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建立健全与食药、农业、国标委等部门协调配合、良性互动、顺畅高效的合作机制,形成合力。畅通高校、相关行业组织和专业机构有序参与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的渠道,充分借助国内外专家智库和外脑资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3.创新管理方式。  适应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要求和相关产业发展需要,推动改革和加强“三新食品”管理。落实企业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加大在标准研制方面的投入,参与标准研制,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协调发展,形成社会共治格局。推进将标准制定、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作为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依据,建立完善本领域专业与管理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强化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新技术手段对食品安全和营养惠民措施的支撑作用,针对特定目标人群,开展专项行动,创新膳食指导个性化、差异化和推广健康烹饪模式等,不断满足公众对改善食品安全和营养信息指导的需求。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要健全责任制度,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规划任务,明确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督促落实重点工作任务,抓紧抓好实施工作。  (二)保障经费投入。 建立与职责和任务相匹配的财政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地方各级政府要依法将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经费纳入本级预算。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地方要落实工作经费预算,形成国家、地方共同投入,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有效保障的经费保障机制。  (三)营造有利环境。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专业机构开放日、社区讲座、制作和散发各种形式的科普载体等活动,加强正面宣传和工作成果普及应用,做好相关政策措施和标准等的解读。全程引导,增强社会对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和评估等工作的认知和理解,争取社会支持,营造有利于食品安全协同共治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督查评估。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对相关单位和地方食品安全工作督查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开展考核。建立中期和末期评估制度,对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开展全面精细化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 浙江全面开展保健食品质量检测评价工作
    根据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年度工作安排和省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要求,为准确评价全省市场保健食品产品的质量状况,加强保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近日,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决定在全省开展保健食品产品质量检测评价工作。   本次评价分市场上产品质量检测评价和省内生产企业重点保健食品用原料品种质量情况评价调研两部分。市场上产品质量检测评价为专项品种和一般品种两类,共800批次。专项品种包括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糖类、辅助降血压、减肥类和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类、进口产品共6个类别产品 一般品种包括2010年以来有举报投诉的、发布违法广告的、以及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大的品种。   此次检测评价工作将于2010年11月结束。
  • 上海空气质量评价拟采用国际标准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气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庄国顺介绍,目前国际上将PM2.5作为空气质量评价标准,“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科学研究分析后建议的评价标准。他们认为,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关键,因此建议以PM2.5来衡量空气质量。 ”   我国目前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是PM10,即在每立方米50-100微克之间的空气质量为良。上海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也是参照这一标准。   记者在复旦大学第四教学楼楼顶看到,众多仪器正在监测着空气质量。 “这台仪器监测的是PM2.5和PM10。”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气化学研究中心博士后林燕芬介绍说,它能监测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以及两者之间的颗粒物浓度,包括瞬间浓度、1小时浓度和24小时浓度等。   “虽然我国还未采用国际标准,但有关部门已经在研究中。”庄国顺告诉记者,去年他曾收到一份发自国务院的征询意见书,询问他是否支持将PM2.5写入国家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庄国顺在回函中写道:“完全支持”。   2009年8月1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评估报告》,肯定了上海筹办世博中在空气治理上的努力。在谈及PM2.5时,报告建议:“目前上海PM2.5的监测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到PM2.5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我们建议政府加强对此的监测工作。 ”   上海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也曾表示,针对PM2.5,未来上海将尽快推出一系列措施,希望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指标降下来。
  • 科技部将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机制?
    11日,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浦江创新论坛——绿色低碳创新论坛在上海举办。记者从论坛获悉,科技部将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机制,促进各方形成合力。  此次论坛以“聚焦绿色转型,共享低碳未来”为主题。上海市副市长刘多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悉心指导下,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着力打造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要承载地,持续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面向未来,上海将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做强国际化绿色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赛道绿色产业集聚地,不断营造一体化绿色科技创新生态。  2023年是中柬建交65周年和“中柬友好年”,两国持续推进中柬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领域合作。柬埔寨工业与科技创新部部长韩万迪表示,气候变化超越国界,无差别地影响所有人,国际社会必须共同、全面地应对这一挑战。绿色技术银行是中国在绿色低碳创新道路上的一项关键举措,期待未来与绿色技术银行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取得进一步合作。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祝学华说,近年来,科技部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抓紧布局环境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碳中和关键技术研发,全面加快推进绿色技术银行建设,支撑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不断丰富。下一步,科技部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一是按照中央科技委办公室的职能定位,统筹协调相关部门以及地方低碳科技创新部署,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机制;二是营造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的创新环境,加大对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低碳科普;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促进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新动能;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  论坛开幕式上,祝学华发布了《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该目录由科技部组织编制,收录6个领域85项技术成果,涉及水污染治理领域18项、大气污染治理领域15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领域23项、土壤和生态修复领域10项、环境监测与监控领域6项、节能减排与低碳领域13项。  建设绿色技术银行是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期间,绿色技术银行管理中心分别与柬埔寨环境部、同济大学签订“中柬绿色技术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并聚焦分布式风能、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农产品深加工等绿色领域开展项目合作;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签订“碳标签产业联合创新中心共建协议”等。
  • 348.5万!2021年加工所谷物毒素与品质检测评价仪器设备采购
    项目概况2021年加工所谷物毒素与品质检测评价仪器设备采购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 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网址:http://www.jxsggzy.cn/web/) 获取招标文件,并于 2022年02月22日 09点30分 (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JXFX-2022-NC1262项目名称:2021年加工所谷物毒素与品质检测评价仪器设备采购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485000.00 元最高限价:3203800.00采购需求:采购条目编号采购条目名称数量单位采购预算(人民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赣购2021F000550492谷物毒素与品质检测评价仪器设备1批485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1F000550493谷物毒素与品质检测评价仪器设备1批50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1F000550495谷物毒素与品质检测评价仪器设备1批250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国产的一个月,进口的三个月。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1.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1.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1.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1.4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1.5参加本次政府采购活动的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1.6法律、法规及采购文件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格证明。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2.1本项目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2.2本项目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监狱企业扶持政策、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具体内容详见采购文件。3. 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供应商如非所供产品制造商,需提供所供“脂肪测定仪(油脂氧化稳定性分析仪)、多功能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带顶空)(气质联用仪(带顶空))、全自动脂肪酸值测定仪(自动电位滴定仪)、荧光分光光度计”产品制造商或中国总代理(如为中国总代理,需出具证明)针对本项目出具合法有效的唯一授权书和售后服务承诺函。(制造商出具的授权书如是外文须提供中文翻译件并加盖供应商公章)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2年01月30日 00:00 至 2022年02月11日 23:30(提供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地点: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网址:http://www.jxsggzy.cn/web/)方式:网上免费报名和下载招标文件售价:0.00元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2022年02月22日 09点30分 (北京时间)(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20日)地点:南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南昌市红谷滩丰和中大道1318号)四楼第四开标室。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投标人须在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门户网站注册和办理江西省CA数字证书与电子签章(含单位公章和法人亲笔签名)后方可参加本项目竞争性招标活动,未办理确认手续之前将无法参与本项目。[办理事项详见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门户网站(网址:http://jxsggzy.cn/web/)和江西省政府采购网门户网站(网址:http://www.ccgp-jiangxi.gov.cn/web/)发布的《江西省政府采购面向全国征集注册投标企业信息库的公告》、《关于办理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数字证书及电子签章有关事项的通知》]。登录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门户网站(网址:http://ggzy.jiangxi.gov.cn/jxzbw/)进行网上报名和下载采购文件(投标人网上操作遇到问题可拨打新点软件客服电话400-998-0000)。特别说明: 为进一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责任,强化近期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开标大厅一楼入口处设置体温监测点,要求所有进入人员一律佩戴口罩、自觉接受工作人员体温监测,并主动出示电子通行证(填报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和身份证,高风险地区出示核酸检测结果,配合招标代理机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代表做好进场人员健康情况登记填写《开评标人员健康信息登记表》保存备查。经检测通过的人员才可进入开标现场,拒不配合出示要求的证件或登记工作的,工作人员拒绝其进入。本项目投标单位仅允许委派不超过2名代表参加,开标现场人员保持适当间隔距离,错排或错开座位就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开标现场:一是最近14天接触过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二是来自全国高风险地区重疫区隔离期未满的;三是近期有发热、乏力、干咳、气促等可疑症状的;四是体(额)温超过37.3℃的。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地址:南昌县莲塘北大道1738号联系方式:0791-87090105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江西凡响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广场写字楼1210A室联系方式:0791-86497738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万文婷、易玲见、陈超电话:0791-86497738
  • 双碳“双考”,建立监测评价机制迫在眉睫
    如今,全球正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和技术性变革,完成“双碳”目标,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在这张“考卷”上,不仅要实现全行业减排,更要重视碳减排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所谓双碳“双考”。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多位专业人士围绕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革命发展等内容建言献策。参会嘉宾认为,建立“双碳”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机制迫在眉睫,加大对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至关重要。风口已至,如何践行好“双碳”战略名片,激活高质量发展“绿色动能”值得关注。建立监测评价机制在5月27日举办的“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多位参会嘉宾围绕如何实现“双碳”目标、能源革命转型内容建言献策。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必须制定出清晰明确的战略路线图和具体举措。“科技部将大力抓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落地落实。”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雨东在致辞中表示,统筹协同相关部门以及地方低碳科技创新部署,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监测评价机制,促进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营造适宜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科技环境,加大对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低碳科普;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促进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新动能。零碳能源是碳中和的基石与先导,零碳能源成本是国家竞争力和行业减排新技术应用的主要推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国家实验室主任徐南平建议,重点发展光伏、绿氢、大规模长时化学储能三大标杆技术。同时,零碳流程再造是中国碳中和的重点领域,需要长期战略规划,构建基于低成本零碳能源的新型流程工业体系。另外,非二氧化碳减排技术体系构建面临巨大挑战、碳汇与负排放技术亟需加强趋势研判,这些方面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在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中,能源、资源和产业结构转型需求比以往任何阶段都更为迫切。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朱庆山看来,实现双碳目标首先需要能源革命,而在工业化过程中,钢铁产业也对碳排放产生巨大影响。钢铁在我国所有行业中碳排放量最大,约占所有工业碳排放量的30%以上。因此,钢铁超低碳技术的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能源破题2023年是“双碳”目标持续深化的一年,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低碳转型为主导。助力“双碳”目标,新能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氢能为例,氢能的核心是切实降低企业能耗,为用能企业节省成本。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一文中明确应充分发挥氢能清洁低碳特点,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终端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作为一家致力于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亿华通带来的参展展品是该公司自主开发的180kW高效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这项系统全自主开发了智能网联控制算法,大幅提升了氢电之间能量转换效率、动态响应速度。亿华通总裁付晓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碳”目标的达成,需要通过氢能等零碳能源实现化石能源的替代,目前看最可行的方向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氢能作为一条新的技术路线,在特定地区和应用场景下,解决可再生能源长周期、大规模的储能问题,是实现国家能源用能体系转型的重要方式。燕山石化公司也是众多布局新能源业务的公司之一,该公司以氢气新能源作为绿色能源转型升级的方向,从制氢、提纯、场景应用、氢能技术研发以及分析化验实验室等多领域,助力公司加快向绿色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燕山石化公司首席专家李军良介绍称,氢气的应用场景非常广,除目前交通用氢外,氢气在石化、钢铁、建筑及储能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其关键是降低成本,并做好氢安全知识的普及,推动氢能全方位发展。氢的应用关系到多领域的技术进步,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与市场。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看来,走好低碳治理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改变能源结构,另一方面是提高能源效率,目前新能源发展前景无限,但也需要注意到市场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产能过高就会容易造成业绩不稳定的情况,下一步企业如何实现较好盈利能力还有待观察。投入成本挑战“双碳”背景之下,乘风而起的不只有风电、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行业也在朝着节能减排方向不断努力。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了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工作要求,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也成为国家关注重点。不过,在发力“双碳”这条道路上,企业走的也并非一帆风顺。李军良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氢能源与传统能源进行竞争,面临着成本挑战,这个成本包含氢的本身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以及终端应用装备的生产成本。以绿氢为例,绿氢生产成本较煤制氢或工业副产氢等现有的制氢成本高,还需从风电、光电及电解水制氢效率等多方面进行技术提升”。付晓明也持有同样的看法,他进一步指出,“现在的化石能源用能体系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如果要达成‘双碳’目标,就要将原有的用能装置替换掉,就会面临投入成本高等重大挑战。其次就是以氢和氢衍生的用能部分装备,在技术上和成本上处在示范应用期,这些装备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技术攻关和规模化量产,才能实现更好的性价比”。实现“双碳”目标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实现“双碳”目标可能存在的挑战有多种。从技术来看,清洁能源技术、能源存储技术、碳捕获与利用技术在成本、效率和规模化应用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经济方面,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如何筹集足够的资金大规模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成为一大难题。
  • 【通知】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性能评价标准起草征集
    近日,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成立“实时荧光定量PCR 仪性能评价通则”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的通知。根据国标委发【2019】40 号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 2019 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项目代号 20194004-T-604 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 仪性能评价通则》为国家标准制定项目。本项目的主管单位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124/SC6)。现组织成立项目标准起草工作组,请贵单位指派一名熟悉该产品的技术人员参加,并按附表填写报名单,在 2021 年 1 月 31 日前反馈到标委会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电子邮件 E-mail:myajuan@126.com(地址:北京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 号1号楼6层 TC124/SC6 秘书处,联系人:马雅娟,手机电话:13611013933)。 附件: 3088-关于成立国家标准“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性能评价通则”起草工作组的通知.pdf关于成立国家标准“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性能评价通则”起草工作组的报名单.docx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 药典蛋白质组学分析标准二次公示!增加QC评价标准
    随着质谱技术以及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在未知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结构的解析、靶向蛋白质定量、以及生物技术药物研发、质量控制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药典委拟制定《中国药典》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及应用指导原则,并于2024年2月20日发布第一版公示稿并征求意见。为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现将拟增订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及应用指导原则(第二次)公示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详见附件)。公示期自发布之日起一个月。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及应用指导原则公示稿(第二次).pdf蛋白质组学分析基本流程主要包括:1. 蛋白样品的提取,变性还原,酶解与多肽分离富集;2. 多肽的分析与鉴定;3. 数据分析。在分离和富集中采用凝胶电泳和色谱技术,分析与鉴定中采用质谱、二维凝胶电泳、X射线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及应用指导原则第二次公示稿修改说明 根据 2024 年 2 月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及应用指导原则第一次公示稿的反馈 意见和建议,国家药典委员会相关专业委员会进行了研讨,在第一次公示稿的基 础上修订了部分内容,主要为:一、适用范围1. 将文中“蛋白”修改为“蛋白质”。二、蛋白质组学的分析策略 1. 将“通过质谱分析技术检测到肽指纹图谱进行多肽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修改为“通过质谱分析技术检测肽段一级与二级谱图进行多肽的鉴定和定量分 析”。2. 将文中“图谱”修改为“谱图”。三、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 1.“2.1 质谱技术”增加其他质谱碎裂技术,修订为:“蛋白质组样品经过提 取、分离富集或者进一步变性还原、酶切、多肽分离富集处理后,选择适宜的分 离系统导入离子源离子化,电离生成带电荷离子,离子通过碰撞诱导解离 (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 CID)、高能碰撞诱导解离 High energy collision dissociation, HCD)、电子活化解离(Electron activated dissociation,EAD)或其 它适宜的解离技术进行碎片化,后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 器,通过质量分析器分离和过滤不同质核比的离子,过滤后的离子最终经检测系 统转换为可测量的信号,从而得到质谱图,以获得蛋白质的相关信息”。 2. 将文中“质核比”修改为“质荷比”。 3. 将“数据库检索对肽段碎裂质谱谱图和数据库中的理论序列谱图进行匹 配,实现肽段鉴定”修改为“质谱数据文件的数据库检索对肽段碎裂质谱谱图和 数据库中的蛋白质计算机模拟消化肽段碎裂模式进行匹配,以进行肽段鉴定”。4. 将“肽谱图匹配(peptide spectrum matching,PSM)”,“肽谱图匹配 (peptide-spectrum matches,PSM)”,统一为“肽段谱图匹配 (peptide-spectrum matches, PSMs)”。 5. 将“统计学分析(如 p 值)”修改为“统计学指标(如 p 值)”。 2024 年 6 月 与第一次公示稿比较,修改处加橙色标记 四、蛋白质组学分析的质量控制 1. 在表 1 中增加样品处理中酶解漏切率、酶解位点特异性等 QC 评价指标 及描述;增加色谱分析中峰宽和半峰宽等 QC 评价指标及描述;增加质谱分析中TIC 图等 QC 指标及描述。2. 调整仪器性能参数的描述顺序。将“建议结合仪器的性能进行设置,例 如可将两个参数均设置为 20ppm,也可以将母离子质量误差设置为 10ppm,子离 子质量误差设置为 0.02Da”修改为“建议结合仪器的性能设置质量误差,如将母 离子质量误差设置为 10 ppm,子离子质量误差设置为 0.02 Da,也可将两个参数 均设置为 20 ppm”。3. 将“鉴定的蛋白质应具有至少 70%的覆盖率,即被鉴定的多肽的氨基酸 序列覆盖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百分比,70%的蛋白覆盖率可提高鉴定结果的可信 度和全面性”修改为“蛋白质覆盖率是指被鉴定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覆盖蛋白质 氨基酸序列的百分比,70%及以上的蛋白质覆盖率可提高鉴定结果的可信度和全 面性”。
  • 环保部:地表水水质月报评价项目及标准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函[2003]2号文的规定,河流评价项目为水温、pH值、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汞、铅、挥发酚、石油类和流量。   湖库评价项目为水温、pH值、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汞、铅、挥发酚、石油类、总磷、总氮、透明度、叶绿素a和水位。   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Ⅰ类~劣Ⅴ类六个类别进行评价。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执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总站生字[2001]090号文,按贫营养~重度富营养六个级别进行评价。
  • 中国特检协会检测评价工委会年会暨首届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检测技术应用与评价工作委员会年会暨首届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第二轮通知)工委会各成员、有关单位及人员:由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检测技术应用与评价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委会”)主办的“中国特检协会检测评价工委会年会暨首届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现定于2023年5月23日至2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工委会现有成员274名(含委员、组员和候补组员及增选公示人员),由来自石油石化、化工、电力、新能源、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诸多行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安全监察、制造安装、维修改造、检验检测、使用维护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中从事无损检测研究、应用和管理专家组成,本次年会是工委会成立以来的首次全体会议,希望各成员按时参会、交流研讨、共商共建!无损检测事关安全和质量,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我国经济运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技术,随着新产业、新材料、新结构和高参数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无损检测面临向现代无损检测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为此,首届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将邀请院士、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做主题交流,包括线下全体大会、分会场和线上学术分会场,届时将同步开通网络直播,致力于推动和促进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本次大会期间,还将举办检验检测机构能力业绩展示、检测仪器设备展览会。我们诚挚邀请广大专家学者和企业院所,积极参与和支持本次大会,共同推动我国尤其是特种设备行业无损检测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大会整体日程安排1、5月23日全天,工委会成员报到。2、5月24日全天,工委会年会;新技术论坛参会人员报到。3、5月25日至26日上午,举办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其间25日下午举行工委会内部专题研讨会)4、5月26日下午,拟召开无损检测考试工作研讨会(另行发布通知)。5、5月24日、25日,检验检测机构能力业绩展示、检测仪器设备展览会。日程安排如下:二、大会主要内容会议具体内容根据征集的需求逐步细化,最终以会议议程为准。拟定的大会主要内容如下:1、工委会年会:(1)工委会2021~2022年度工作报告;(2)行业分析与工委会重点工作研讨;(3)团标、考评、教材、能力验证等先进经验分享;(4)成员调整和先进工作者评选;(5)研究制定工委会2023~2024年度重点工作任务。2、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围绕“高质量发展——检测新时代”论坛主题,拟设立六个分会场:(1)现代超声检测与应用(2)现代射线检测与应用(3)现代电磁检测与应用(4)无损检测新技术与应用(其他无损检测技术)(5)无损检测管理与标准(6)线上学术分会场(线上宣讲、线上参会)三、论文投稿和报告宣讲报名1、论文投稿截止日期:2023年5月10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无损检测》、《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期刊投稿格式。论文投稿发送邮箱:wsjc@casei.org.cn,备注 “论坛投稿”。论坛将采用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含邀请报告)等形式对录用的论文进行交流。本届论坛评选出的优秀论文,经作者同意并作适当修改,推荐至《无损检测》、《中国特种设备安全》及相关领域其他高水平期刊发表(预计年底前可见刊)。2、报告宣讲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5月10日。报告内容要求:报告名称、报告人姓名和单位,报告主要内容,主要创新点。报告发送邮箱:wsjc@casei.org.cn,备注 “论坛报告”。论坛将采用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等形式对所报名的报告择优选择。入选论文和报告将在协会网站或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微信公众号中分期分批予以公布。四、展示和展览大会同期举办检验检测机构能力业绩展示、检测仪器设备展览会,并开通网上直播。热忱邀请国内外检验检测机构、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器材制造厂家及代理商积极参加(另行发布通知)。五、会议地点福州闽江世纪金源会展中心大饭店(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潘墩路188号)。六、会议缴费1、会议费:(1)工委会成员:800元,含年会与论坛会议费。(2)新技术论坛:会议入选论文/报告作者:1000元;参会人员:1200元;学生:800元;仅参加线上学术分会场:免费。2、与会代表往返交通、住宿费用自理,食宿由会务统一安排。住宿:标间合住190元/人天(含早餐);单人单住 380元/天(含早餐)。3、付款方式(1)请于报到前电汇至以下账户,工委会成员请在备注栏注明“工委会成员”,参与新技术论坛人员请注明“检测新技术论坛”字样,持汇款凭证复印件报到。户 名: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开户行:交通银行北京和平里支行账 号:110060224018010003152(2)未提前汇款的可于会议报到现场缴费。七、报名及回执1、工委会成员:请于2023年4月30日前扫描下方的“报名二维码”进行报名。2、参加新技术论坛人员:请于2023年5月10日前扫描下方的“报名二维码”进行报名。报名二维码八、会议组联系方式联系人及电话:赵一铭 13716386117 010-59068304原可义 13466554205 010-59068594传真:010-59068596
  • 全国承压设备安全及检测评价学术交流会成都举行
    近日,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承压设备专业委员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与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联合举办的第2届全国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安全运行及检测评价技术学术交流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与会代表共同研讨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监管、企业管理、安全保障技术等维度探索解决办法、交流先进经验。  会上,质检总局特设局有关负责人从制定背景、总体思路、主要内容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顶层设计方案。中国特检院院长林树青作了关于金属材料超声无损检测及微损测试关键技术研究与仪器研制的主题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国特种设备的基本情况和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体系的发展历程。  会议面向全国征集会议论文,共收到论文156篇,经专家评审,录用论文121篇,并编辑成论文集《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安全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与会专家、学者就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安全运行策略、腐蚀与防护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此外,会议还同期举行了管道腐蚀与防护系统、管道完整性检测及设备等相关展览,共有16家特种设备相关企业参展,为与会代表展示了相关技术能力和最新产品。  专家称,此次学术交流会对于推动我国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技术进步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凝聚力量,共同提升我国承压设备安全保障技术水平。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