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自热方便食品标准

仪器信息网自热方便食品标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自热方便食品标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自热方便食品标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自热方便食品标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自热方便食品标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自热方便食品标准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自热方便食品标准相关的解决方案。

自热方便食品标准相关的论坛

  • 【原创大赛】终于等到你!《食品用发热包》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size=14px][/size][align=center][size=14px]在,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有点难。[/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不过,“说吃就吃”的快乐还是很容易实现的。[/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自热方便食品的出现便是“懒人福音”。[/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深夜时分,嘴巴寂寞,[/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打开一个自热火锅或自热米饭,[/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10几分钟后,口腹的满足,就能让你幸福感爆灯![/size][/align][size=14px]2020年,随着疫情的出现,居家速食食品的消费需求暴增,其中,自热方便食品市场份额爆发式增长,位居“网红食品”的榜单中。面对红利风口,除了主流品牌,许多新兴品牌也纷纷涌入。但因缺少相应的行业产品标准,该行业市场秩序混乱,产品质量良莠不一,导致产品使用时存在很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关于自热方便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受到极大的关注。[/size][size=14px]2019年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起了自热方便食品的抽查检验活动,结果表明,发热包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存在易燃易爆风险[/size][sup][1][/sup][size=14px]。另外,该类产品因发热包质量低劣导致爆炸或烫伤的事故也时有报道。行业急需制定标准来规范产品,确保产品的使用安全。[/size][size=14px]为了有效扼制市场乱象,规范产品质量,统一行业标准,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更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环境,2020年8月4日,重庆标准化协会发布了团体标准[/size][b]T/CST 3-2020《食品用发热包》[/b][size=14px],并将于[/size][b] 2020 年 9 月5日[/b][size=14px]正式实施。[/size][size=14px][/size][b][size=16px][color=#eb1111]▬ [/color] 食品用发热包[/size][/b][size=14px]食品用发热包作为自热方便食品的热源,主要是由自热材料(主要成分有氧化钙、碳酸氢钠等)经无纺布密封包装,利用自热材料与水反应产生的水蒸气生成的热量来加热食物。[/size][b][size=16px][color=#eb1111][/color][/size][size=16px][color=#eb1111]▬ [/color] 标准项目要求[/size][/b][size=14px]团标T/CST 3-2020《食品用发热包》主要要求分为材料要求、感官要求、性能指标、理化指标和净含量要求五部分,其中以性能指标和理化指标两部分为关键。[/size][b][size=14px]1.性能指标:[/size][/b][size=14px]对使用时的温度和持续稳定供热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充分考虑到运输和使用前后出现的跌落或浸水等可预见的特殊情况下对发热包的安全性考验。具体见以下表1。[/size][align=center][size=14px][img]http://www.cttlab.com/examjob/php/upload/20200821/15979749028819.png[/img][/size][/align][b][size=14px][/size][size=14px]2.理化指标:[/size][/b][size=14px]产品的重金属按照食品级要求,保证发热包的质量安全。具体见以下表2。[/size][align=center][size=14px][img]http://www.cttlab.com/examjob/php/upload/20200820/15979038603656.png[/img][/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4px][/size][/align][b][size=16px][color=#eb1111]▬ [/color] 团标对行业的影[/size][size=16px]响[/size][/b][size=14px]此次发布的团标T/CST 3-2020《食品用发热包》从范围、术语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和贮运等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规范要求,并且结合实际使用和运输场景也提出了对发热包自身的稳定性要求。标准的发布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也通过标准的建立,提升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行业健康发展。[/size][b][size=16px][color=#eb1111][/color][/size][size=16px][color=#eb1111]▬ [/color] 温馨提示[/size][/b][size=14px]团体标准《食品用发热包》从材料、安全、质量等方面均做了规定,填补了行业标准空缺,为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规范和积极指引。为了您的产品拥有足够的竞争力,CTT提醒您:在关注自热食品味道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发热包和自热盒的安全要求和性能要求的质量管控意识。如有测试需求或技术问题,欢迎与小C联系。[/size][size=14px][/size][i][size=12px]参考资料:[/size][size=12px][1]上海消费者协会实验表示,自热火锅加热会产生氢气,严重还会爆炸—消费新法制。[/size][/i]

  • 关于冲调类其他方便食品的企业标准的问题

    [font=SimSun, STSong, &]如题,现我公司有一类产品(冲调类其他方便食品)需指定企业标准,想请教各位应参照哪个标准更合适?看了一下GB/T23781-2009黑芝麻糊,里面最后的微生物和污染物指标说是参照相关规定,有点迷茫?国标也可以这样吗?[/font]

  • Talin®索马甜被批准列入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Talin?索马甜提取自非洲竹竽(Thaumatococcus Daniellii),现已正式被批准列入中国食品国家标准,继Talin?索马甜成功进入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多个市场后,我们将Talin?索马甜进而带入了庞大的中国市场。Talin?为Naturex索马甜产品之品牌凭借30余载之经验,Naturex可谓索马甜的全球引领者。Talin?为一种多功能食品添加剂,于食品饮料具有口感改良作用,同时可掩盖不良口感,此外亦可增强风味从而改善糖和盐的口感。索马甜采自于西非雨林地带,其果实称为西非竹竽(Thaumatococcus Daniellii),此果通过水提取可确保索马甜的百分百天然特质。纯度标准及分析方法的建立Naturex于2010年启动Talin?索马甜在中国的食品添加剂法规项目的申请工作,此次得到中国卫生部官方批准并公布,着实是对我们团队做出努力的最佳回报。中国法规中的纯度标准以及严格的分析检测方法皆基于Naturex所开发和使用的独有的测试方法。使用范围及市场机遇此次荣获批准,为我们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带来了绝佳的机遇。Talin?索马甜目前可使用范围为绝大多数饮料类,加工坚果与籽类,焙烤食品以及餐桌甜味剂等。Naturex预见在“低热量”饮料类中索马甜将大显神通,因其可使口感更圆润,甜味更丰满;对于餐桌甜味剂,由于Talin?索马甜为一天然甜蛋白,加之其热量极低,可谓是更健康的选择。

  • 【资料】加拿大对方便食品微生物指标提出新要求

    近日,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发布公告:加拿大卫生部新修订的《方便食品中李斯特菌含量标准》于2011年4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涵盖肉、家禽、鱼类、水果、蔬菜及奶制品等。加方宣称此次标准修订是在强化对高风险产品中李斯特菌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为企业控制和确证该菌提供技术指南,并从法律层面界定与李斯特菌生长相关的方便食品范畴。 与2004年实施的标准相比较,新标准在6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加严了成品符合性的判断标准,使其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2009)标准大体一致;对监控李斯特菌的产品类别进行了调整;对加工环境及成品中检测李斯特菌取样方面的细节要求进行了修改;要求所有企业必须建立加工环境中李斯特菌的监控计划;允许企业通过使用抑制剂等方式控制或杀灭该菌;要求政府对暴露于李斯特菌感染高风险下的员工提供技术支持。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建议:尽快对新标准开展研究,科学评估对我国产品出口所产生的影响并积极应对。在充分了解新标准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官方出口产品监控和检测方案,指导企业建立李斯特菌自检自控计划;收集、研究我出口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检验情况,为建立口岸李斯特菌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并为下一步实施符合我国实际的李斯特菌微生物减少计划提供依据。 针对新标准,适度调整我国进口加拿大食品中李斯特菌的监控范围及检测力度。加方新的检测标准,为我国有针对性监控加拿大出口至我国的相关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利用该标准调整我进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合理利用TBT/SPS技术性措施,有效地限制或禁止国外产品冲击我国市场,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发展。

  • 【分享】加拿大对方便食品微生物指标提出新要求

    近日,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发布公告:加拿大卫生部新修订的《方便食品中李斯特菌含量标准》于2011年4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涵盖肉、家禽、鱼类、水果、蔬菜及奶制品等。加方宣称此次标准修订是在强化对高风险产品中李斯特菌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为企业控制和确证该菌提供技术指南,并从法律层面界定与李斯特菌生长相关的方便食品范畴。 与2004年实施的标准相比较,新标准在6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加严了成品符合性的判断标准,使其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2009)标准大体一致;对监控李斯特菌的产品类别进行了调整;对加工环境及成品中检测李斯特菌取样方面的细节要求进行了修改;要求所有企业必须建立加工环境中李斯特菌的监控计划;允许企业通过使用抑制剂等方式控制或杀灭该菌;要求政府对暴露于李斯特菌感染高风险下的员工提供技术支持。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建议:尽快对新标准开展研究,科学评估对我国产品出口所产生的影响并积极应对。在充分了解新标准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官方出口产品监控和检测方案,指导企业建立李斯特菌自检自控计划;收集、研究我出口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检验情况,为建立口岸李斯特菌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并为下一步实施符合我国实际的李斯特菌微生物减少计划提供依据。

  • 冲调类方便食品可以添加亚硒酸钠么?

    [font=SimSun, STSong, &]求助大神 公司生产一款方便食品添加的有亚硒酸钠、执行标准是GB 19640的基础上申请的一个企业标准 标准里面没有明确表示可以添加亚硒酸钠 产品中是否可以添加亚硒酸钠呢 请大神附出处和依据。[/font]

  • 四项新食品安全标准公布

    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别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29922-20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29923-2013)、《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和《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将于2014年年底前完成50%以上整合工作任务,到2015年底,完成对各类食品标准中涉及安全内容的整合工作,基本解决现行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  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苏志介绍说,2014年还将加快食用植物油、蜂蜜、饮用水、粮食等重点领域、品种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形成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框架、原则、主要内容基本一致的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苏志说,为了方便社会各界使用标准,卫生计生委将认真落实《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和企业标准备案工作,开展标准的宣传贯彻和跟踪评价,改进标准的查询、咨询等服务工作。  据介绍,2013年卫生计生委基本完成食品标准清理工作,实现了预期目标。系统梳理近5000项现行食品标准,包括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深入研究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标准或指标废止、修订和继续有效的清理意见;构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这个框架包括约1000项标准的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明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任务。在清理基础上,制定整合工作方案,部署2014-2015年食品标准整合工作,为构建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

  • 【原创】绿色食品品质标准和包装要求

    最新消息:绿色食品的品质包括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卫生品质三部分。其外观及营养品质与国家普通食品标准相同或更严,卫生品质要求更高。在AA级绿色食品中,任何化学合成农药残留均不得检出;在A级绿色食品中,允许限制使用的化学合成农药的残留限量仅为国家或国际普通食品的1/2,其他禁用的化学合成农药的残留则不得检出。标准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要求、微生物学要求等四方面。食品包装是为了在食品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而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其基本要求是要有较长的保质期(货架寿命),不带来二次污染,少损失原有营养及风味,成本较低,储运方便、安全,可刺激消费者食欲。绿色食品包装除须满足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外,还应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的要求,将绿色食品标志用于产品的内外包装。标准图形、字体、图形与字体的规范组合,标准色、广告用语及用于食品系列化包装的标准图形、编号规范,均应符合《手册》的严格要求。其包装标签必须标注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和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和贮藏指南,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号及其他特殊标注内容。

  • 【标准解读】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标准解读】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标准解读】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014年12月31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该标准将替代2011年版本并于2015年5月24日起实施。修订概况◆ 相比2011版,新版食品添加剂标准增补了原卫生部2010年16号公告至国家卫计委2014年17号公告的食品添加剂规定;◆ 将食品营养强化剂和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名单调整由其他相关标准进行规定;◆ 修改了3.4带入原则,增加了3.4.2条款;◆ 修改了附录A、B、C、D、F中的部分内容;◆ 增加“附录A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索引”。修订特点● 增强科学性:依据JECFA风险评估报告科学调整使用范围及用量;● 跟进行业发展:明确“预混料”这一添加剂发展新方向的使用;● 结合实际:对部分缺乏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进行修订,完善食品类别。部分主要修订内容1. 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调整2011年我国居民铝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面食含铝量最高,且面粉、馒头、油条对铝暴露量的贡献率最高,结合国际上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和卫生部关于含铝食品添加剂征求意见的结果,对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进行了调整;同时为减少膨化食品带来的儿童含铝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删除7种合成着色剂铝色淀在膨化食品中的使用规定。(见下表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2/201502101706_535191_1536848_3.jpg2. 梳理无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在新版标准修订过程中,根据行业调查发现2011版标准中有28种食品添加剂的34条规定没有工艺必要性,因此删除了这些规定。部分被删除的食品添加剂见表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2/201502101707_535192_1536848_3.jpg3. “带入原则”中明确“预混料”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新版标准3.4.2条指出:“当某食品配料作为特定终产品的原料时,批准用于上述特定终产品的添加剂允许添加到这些食品配料中,同时该添加剂在终产品中的量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在所述特定食品配料标签上映明确标示该食品配料用于上述特定食品的生产。”这类常见配料如:用于肉制品加工的复合调味料和裹粉、煎炸粉;用于糕点加工的蛋糕预拌粉。同是规定食品添加剂由食品原料带入食品终产品的情况,3.4.2与3.4.1条(即旧版3.4条)的区别是:  ——3.4.1规定的是添加剂在食品原料中发挥工艺作用,随原料不可避免被带入终产品,在终产品不发挥工艺作用;  ——3.4.2规定的是添加剂在食品原料中不发挥工艺作用,以食品原料为载体被加入终产品,在终产品中发挥工艺作用。举例:某植物油产品是某种蛋糕的配料,为方便蛋糕(终产品)生产,该植物油中添加了在蛋糕生产过程中起着色作用的β-胡萝卜素(脂溶性色素,在植物油中分散均匀,便于在蛋糕中使用)。根据GB2760-2014的规定,β-胡萝卜素不能在植物油中使用,但可作为着色剂在焙烤食品中食用,蛋糕属于焙烤食品,因此β-胡萝卜素可在蛋糕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1.0g/kg。由此可判断,在该植物油中可添加β-胡萝卜素且在植物油中的添加量换算到蛋糕中时不超过1.0g/kg,该情况符合带入原则3.4.2.。同时,该植物油标签上应明确标示用于蛋糕生产。4. 表B.1“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增加了食品类别“16.02.01茶叶、咖啡”。5. 表B.2“允许使用的食品用天然香料名单”  ——八角茴香、牛至、甘草根、中国肉桂、丁香、众香子、莳萝籽已列入食品香辛料名单,属食品调味料,不宜作为香料品种,故在表中删除上述品种;  ——规范部分香料名称,有的进行必要说明和完善,如“杭白菊油”修改为“杭白菊花油”;“茶树油”修改为“茶树油(又名互叶白千层油)”。6. 表C.1“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要限定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增加了过氧化氢品种。7. 修订了附录F“食品分类系统”修订了46个食品类别,修订内容包括分类、分类依据、分类的具体描述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11版中的“04.05.02.02包衣的坚果和籽类”(如鱼皮花生)在新版分类中被取消,将其涵盖在已有食品类别中,其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相应发生改变(见表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2/201502101708_535193_1536848_3.jpg

  • 【资料】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全部食品标准pdf整理

    下载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160290.shtml20110210-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全部食品标准pdf整理资料简介20110210-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全部食品标准pdf 313个标准,pdf格式,中英文标题对照。 Title 中文标题翻译 Title中文标题翻译Standard for Fresh Fungus "Chanterelle"关于蘑菇"Chanterelle"的标准Regional Standard for Canned Humus with Tehena关于罐装“Humus with Tehena”的区域标准Regional Standard for Canned Foul Medames关于罐装污染“Medames”的区域标准Regional Standard for Tehena关于“Tehena”的区域标准Regional Standard for Fermented Soybean Paste豆鼓酱的区域标准Regional Standard for Ginseng Products人参产品的区域标准Regional Standard for Gochujang关于“ Gochujang”的区域标准General Standard for the Labelling of Prepackaged Foods包装食品标签的一般标准Standard for Canned Salmon罐头中沙门氏菌的标准Standard for Honey蜂蜜标准Standard for Preserved Tomatoes西红柿的贮藏标准Standard for Canned Applesauce罐头器具的标准Standard for Edible Fats and Oils not Covered by Individual Standards关于非个体可食用油脂的标准Standard for Olive Oils and Olive Pomace Oils橄榄油和橄榄油渣的标准Standard for Quick Frozen Finfish, Eviscerated or Uneviscerated速冻长须鲸、“Eviscerated”或“Uneviscerated”的标准Standard for Canned Shrimps or Prawns罐装虾仁或虾的标准Standard for Edible Fungi and Fungus Products可食用菌类的标准Standard for Dried Edible Fungi可食用菌类干制品的标准Standard for Quick Frozen Peas速冻豆类的标准Standard for Canned Pineapple罐头菠萝的标准Standard for Quick Frozen Strawberries速冻草莓的标准Standard for Special Dietary Foods with Low-Sodium Content特殊食物中最低钠含量的标准Standard for Canned Mushrooms罐装蘑菇的标准Standard for Processed Tomato Concentrates浓缩番茄酱加工过程的标准Standard for Canned Raspberries罐装覆盆子的标准Standard for Canned Pears罐装梨的标准Standard for Canned Strawberries罐装草莓的标准Standard for Table Olives橄榄油药丸的标准Standard for Raisins葡糖干的标准Standard for Quick Frozen Raspberries速冻覆盆子的标准Standard for Canned Tuna and Bonito罐装金枪鱼和鲣的标准Standard for Infant Formula and Formula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s Intended for Infants婴儿配方特殊药品的标准Standard for Canned Baby Foods罐装婴儿食品的标准Standard f

  • 2015年“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与国际接轨

    国家卫生计生委称到2015年底,1000多项食品安全标准将基本制定完成,主要食品安全指标将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并适应中国膳食结构和食品产业国情。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司长苏志介绍,根据计划,今后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目录多达1000多项。现在已经新制定颁布400多项,另有400多项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计划,还有200-300项需要新制定。到2015年底,1000多项标准将基本完成。苏志指出,下一步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要通过2014-2015两年的努力,使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一致,主要食品安全指标设置和控制要求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并适应中国膳食结构和食品产业国情。我国还将制定公布新的食用植物油、蜂蜜、粮食、包装饮用水、调味品等一批重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了方便各方查询和使用食品安全标准,有关部门还开发了食品添加剂标准查询软件,将于近期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卫生计生委网站开通启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王竹天介绍,在现行的标准中,食品添加剂标准占大头。GB2760里面有2000多项食品添加剂的指标,同时还有很多食品的分类,普通老百姓使用非常不便。这款软件,比如输入“苯甲酸”,就会立即告知苯甲酸可以在哪些食品中使用,使用多大量。再比如,输入“酱油”一词,立即就能查出在酱油里面允许使用多少食品添加剂,非常方便公众查询。严格的标准是我国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步。如何确保标准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首先要从精准的监管部门检测和企业自检开始。2014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展览会(FIE,雅森食安展)将于2014年8月27-2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c

  • 英国食品标准发布去除食品色素相关指导

    英国食品标准局(FSA)于2011年9月15日发布一份指导意见,旨在帮助食品企业从产品中去除某些可能与儿童多动症有联系的食用色素。据悉,在该机构委托代理的研究中显示,多种允许使用的食用色素与防腐剂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结合后,其产生的物质可能与儿童日益增加的多动症发病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中的食用色素包括:日落黄(sunset yellow ,E110)、喹啉黄(quinoline Yellow,E104)、蓝光酸性红(carmoisine E122)、诱惑红(allura red E129)、酒石黄(tartrazine E102)和胭脂红(ponceau 4R E124)。目前,已有许多生产商和零售商采取行动不再使用这些食用色素。同时,食品标准局也鼓励生产商能积极寻求替代物,按照英国政府部门和食品标准局在2008年发布的要求,自愿淘汰使用这些食用色素。指导文件包括了更为详细的技术内容,并向企业提供更多信息,以帮助企业为产品寻求更为合适的替代色素。

  • 2016年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已发布68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GB 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GB 17325-2015)两项标准均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起草,已于2015年11月13日发布,将于今年11月13日实施。产品类 2016-09-22实施:GB 14930.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GB 1496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胶原蛋白肠衣GB 1740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便面GB 271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制品GB 271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腌菜GB 272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GB 272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 273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腌腊肉制品GB 709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GB 710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饼干GB 3160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3160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便面(征求意见稿)2016-11-13实施:GB 1013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GB 1014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动物油脂GB 1519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油脂制品GB 1732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GB 1929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果冻GB 196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料GB 2415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运动营养食品通则GB 273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动物性水产品GB 274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GB 275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709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罐头食品GB 710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3160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GB 3160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干海参食品营养强化剂类2016-03-22实施:GB 3060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2016-05-13实施:GB 1903.1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亚铁GB 1903.1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乳酸锌GB 1903.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L-盐酸赖氨酸GB 1903.1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GB 190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甘氨酸锌GB 1903.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5’单磷酸腺苷GB 1903.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氧化锌GB 1903.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维生素E琥珀酸钙GB 1903.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锰GB 1903.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葡萄糖酸铜GB 1903.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亚硒酸钠检测方法类2016-03-21实施:GB 500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2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叶酸的测定GB 5009.7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GB 5009.7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GB 5009.7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 5009.8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食品添加剂类 2016-01-05实施:GB 1886.10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有关问题的复函)GB 1886.10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有关问题复函)2016-03-22实施:GB 1886.10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 1886.1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又名冰蜡酸)GB 1886.10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微晶纤维素GB 1886.10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一钠GB 1886.11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甜菜红GB 1886.11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GB 1886.11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菊花黄浸膏GB 1886.1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紫胶(又名虫胶)GB 1886.11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黑豆红GB 1886.11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GB 1886.11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羟基香茅醛GB 1886.11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杭白菊花浸膏GB 1886.11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1,8-桉叶素GB 1886.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 1886.12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己酸GB 1886.12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丁酸GB 1886.1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GB 1886.12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桃醛(又名γ-十一烷内酯)GB 1886.12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α-己基肉桂醛GB 1886.12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广藿香油GB 1886.12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肉桂醇GB 1886.12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酸芳樟酯GB 1886.12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甲基环戊烯醇酮(又名 3-甲基-2-羟基-2-环戊烯-1-酮)GB 1886.12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丁香酚GB 1886.13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庚酸乙酯GB 1886.13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α-戊基肉桂醛GB 1886.1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高锰酸钾GB 1886.13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己酸烯丙酯GB 1886.13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枣子酊GB 1886.13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γ-壬内酯GB 1886.13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醇GB 1886.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丁酸苄酯GB 1886.13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十六醛(又名杨梅醛)GB 1886.13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2-乙酰基吡嗪GB 1886.13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百里香酚GB 1886.14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八角茴香油GB 1886.1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没食子酸丙酯GB 1886.14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α-紫罗兰酮GB 1886.14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γ-癸内酯GB 1886.14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γ-己内酯GB 1886.14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δ-癸内酯GB 1886.14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δ-十二内酯GB 1886.14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氢香芹醇GB 1886.14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芳樟醇GB 1886.14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己醛GB 1886.15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甲酸香茅酯GB 1886.15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甲酸香叶酯GB 1886.1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GB 1886.15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辛酸乙酯GB 1886.15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已应助】求助2010年最新食品方面的国家标准

    GB 1930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 GB 542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酪 GB 1167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 GB 1310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炼乳 GB 1964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 GB/T 25009-2010 蛋制品生产管理规范 GB/T 25007-2010 速冻食品生产HACCP应用准则 GB/T 25006-2010 感官分析 包装材料引起食品风味改变的评价方法 GB/T 25005-2010 感官分析 方便面感官评价方法

  • 2016年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已发布68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上待发布的400余项整合标准,共涵盖1.2万余项指标,初步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食品580收集整理了2016年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供大家参考。产品类 2016-09-22实施:GB 14930.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GB 1496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胶原蛋白肠衣GB 1740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方便面GB 271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淀粉制品GB 271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腌菜GB 272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味精GB 272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GB 273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腌腊肉制品GB 709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GB 710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饼干GB 3160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3160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方便面(征求意见稿)2016-11-13实施:GB 1013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GB 1014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动物油脂GB 1519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脂制品GB 1732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GB 1929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冻GB 196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料GB 2415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运动营养食品通则GB 273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GB 274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蛋与蛋制品GB 275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709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罐头食品GB 710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GB 3160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GB 3160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食品营养强化剂类 2016-03-22实施:GB 3060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2016-05-13实施:GB 1903.1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亚铁GB 1903.1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乳酸锌GB 1903.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L-盐酸赖氨酸GB 1903.1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GB 190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甘氨酸锌GB 1903.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5’单磷酸腺苷GB 1903.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氧化锌GB 1903.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维生素E琥珀酸钙GB 1903.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锰GB 1903.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铜GB 1903.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亚硒酸钠检测方法类 2016-03-21实施:GB 5009.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21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叶酸的测定GB 5009.7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GB 5009.7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GB 5009.7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 5009.8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食品添加剂类 2016-01-05实施:GB 1886.10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有关问题的复函)GB 1886.10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有关问题复函)2016-03-22实施:GB 1886.10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 1886.1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冰乙酸(又名冰蜡酸)GB 1886.10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微晶纤维素GB 1886.10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一钠GB 1886.11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甜菜红GB 1886.11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GB 1886.11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菊花黄浸膏GB 1886.11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紫胶(又名虫胶)GB 1886.11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黑豆红GB 1886.11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GB 1886.11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基香茅醛GB 1886.11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杭白菊花浸膏GB 1886.11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1,8-桉叶素GB 1886.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GB 1886.12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己酸GB 1886.12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丁酸GB 1886.1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GB 1886.12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桃醛(又名γ-十一烷内酯)GB 1886.12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α-己基肉桂醛GB 1886.12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广藿香油GB 1886.12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肉桂醇GB 1886.12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芳樟酯GB 1886.12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甲基环戊烯醇酮(又名 3-甲基-2-羟基-2-环戊烯-1-酮)GB 1886.12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丁香酚GB 1886.13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庚酸乙酯GB 1886.13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α-戊基肉桂醛GB 1886.1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高锰酸钾GB 1886.1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己酸烯丙酯GB 1886.13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枣子酊GB 1886.13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γ-壬内酯GB 1886.13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苯甲醇GB 1886.13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丁酸苄酯GB 1886.13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十六醛(又名杨梅醛)GB 1886.13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乙酰基吡嗪GB 1886.13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百里香酚GB 1886.14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八角茴香油GB 1886.1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没食子酸丙酯GB 1886.14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α-紫罗兰酮GB 1886.14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γ-癸内酯GB 1886.14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γ-己内酯GB 1886.14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δ-癸内酯GB 1886.14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δ-十二内酯GB 1886.14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氢香芹醇GB 1886.14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芳樟醇GB 1886.14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己醛GB 1886.15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甲酸香茅酯GB 1886.15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甲酸香叶酯GB 1886.15-2015 食品安全

  •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问答

    一、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主要措施。食品营养强化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国际上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情况  国际社会十分重视食品营养强化工作。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87年制定了《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为各国的营养强化政策提供指导。在CAC原则的指导下,各国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本国的食品强化。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营养强化标准,实施联邦法规第21卷104部分(21 CFR Part 104)中“营养强化政策”,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指导。欧盟2006年12月发布了1925/2006《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特定物质的添加法令》,旨在避免由于各成员国对于食品中营养素强化量不一致而造成的贸易影响。其他国家也通过标准或管理规范等途径对食品营养强化进行管理。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修订的背景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1994)自1994年发布以来,对规范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指导生产单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卫生部继续以公告的形式增补和扩大新批准的营养素品种和使用范围,实现对该标准的动态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和卫生部标准清理计划,为做好本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方便生产单位使用和消费者理解,亟需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的最新营养状况和食品营养强化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在第三章对食品安全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第十八条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第十九条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第二十条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第二十一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制定。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产品国家标准涉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内容的,应当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一致。第二十二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第二十三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第二十四条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规定,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第二十五条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当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在本企业内部适用。第二十六条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

  • 方便面:油炸还是热干?

    方便面被发明的时候,在几种可能的干燥方式中发现油炸是最有效的,于是很多年里方便面都是被“炸”干的。伴随着对于油炸食品的批评,非油炸的方式又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热干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油炸”和“热干”的区别在哪里,对于方便面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一、 方便面和常规面的区别从根本上说,方便面就是一种熟的面条。为了“方便”,面条被蒸熟之后,要进行干燥才能保存。干燥之后的面条重新放回热水中,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吸水变软,恢复煮熟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既没有产生新的“营养成分”,也没有产生“有害”的东西。面条还是那个面条。早期的方便面甚至没有调味包,那是在后来才发明的。当然,为了增加保存的稳定性,也可能要加入一些适当的添加剂。只要是合法的添加剂,本身没有什么危害,也并不会改变面条的营养成分。二、 油炸对方便面的影响对方便面来说,最有效最方便的干燥方式就是油炸。蒸熟的面条放入140~160°C的油中,一两分钟就可以把面条中的水分含量降到百分之一二的样子。在这样的含水量下,细菌不会生长。密封的方便面在室温下也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不腐坏。在面条被炸的过程中,面条里的水变成蒸汽逃跑了,留下许多空腔,而油则趁虚而入,在那些空腔中安营扎寨。另一方面,油会附着在面条的表面,冷却之后变成固体。这样,油炸方便面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大量的油。一般而言,油炸方便面的含油量在百分之二十上下。用来炸方便面的一般是棕榈油。这种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所以室温下是固体。饱和脂肪酸熔点高,稳定性好。但是,从健康角度说,我们喜欢不饱和脂肪酸,这也是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健康”的原因。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油稳定性不好,容易氧化,尤其是在高温之下。氧化产物中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产物,这是普通植物油炸东西的弊端。用棕榈油来炸算是两种考虑的折衷。棕榈油毕竟含有一些不饱和的脂肪酸,在油炸过程可能氧化,在保存中也会缓慢氧化。所以,油炸方便面的变质主要是油的氧化。而为了增加保存稳定性,通常就加入一些抗氧化剂。可以在食品中使用的抗氧化剂很多,国家标准对于每一种类的用量都有明确的规定。三、 “热干”对方便面的影响因为现代人对于脂肪的反感,油炸型方便面也就饱受批评。因此,避免油炸的热干型方便面就越来越受到关注。“热干”是指热风干燥,热干面和油炸面生产过程除了干燥这一步之外也都一样。热干面是使用80°C以上的热空气去吹蒸熟的面条,通常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之内,可以把面条的水含量降到10%左右。这个含水量大大高于油炸面,对于保存的要求相应也就要高一些。一般认为,在恰当的密封包装之下,可以保存一年的时间。热干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含油,自然也就没有了氧化变质的问题,而热干面的变质也就主要是细菌生长。同时没有了油,也就避免了脂肪所带来健康方面的疑虑。不过,面条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多孔结构要好于热干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泡好油炸面所需的时间一般要比热干面短。另一方面,油炸会产生更好的风味。所以,热干面能否做得象油炸面一样好吃,是对于厂家的考验。四、 方便面如何吃得健康对于方便面,一种经常的批评是“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客观地说,方便面本身无所谓“有没有”营养。它跟单独的米饭或者馒头一样,主要提供淀粉类的成分。作为单一食品,的确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这不是方便面本身的问题,任何食品都是如此。没有任何一种食品自己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所有成分。作为食谱的一部分,它跟常规的面条并没有本质区别。另一种却是说“含有人体所需的六大组分,是一种营养相当均衡的食品”。这种说法混淆了“有没有”和“有多少”的问题。比如说,这种说法认为方便面中含有10%左右的蛋白(评议中的国家标准是不低于8%),所以就“含有”蛋白质。首先说,面粉中的蛋白质满足人体氨基酸需求的能力只有鸡蛋牛奶豆腐等食品中的蛋白质的四分之一。其次,这个“含有蛋白”伴随着大量的淀粉。一般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是四五十克,如果依靠面条中的“劣质”蛋白,就需要这个量的四倍,大约二百克。如果按照方便面中含有10%蛋白质,那么需要每天吃两公斤才行!而且,这个两公斤是指发水之前的干面,发水之后得是多少?其它的成分更是如此,不可能指望由方便面来提供。“没有坏的食物,只有坏的食谱”,是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方便面作为一种方便食品,可以提供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是油炸面的话,还提供大量的脂肪。但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这些就比较缺乏。如果在吃方便面的同时,每天吃上两三个鸡蛋或者一些瘦肉、几个水果或者比较多的蔬菜,方便面就跟米饭馒头一样成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了。当食谱中的蛋白质来源比较多的时候,不同蛋白质所缺乏的氨基酸互不相同,互相弥补,还能提高蛋白质的总体效率。

  • 【分享】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99年增补品种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1996(1999年增补品种)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及使用量。本标准适用于1999年度申请单位申报的新增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卫生标准以及某些现有品种的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本标准为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续篇。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 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12493-1990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14880-19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1999新增食品添加剂品种种类(代码) 名称 使用范围 最大使用量(g/kg) 酸度调节剂(01.0) 磷酸硷 非硫酸饮料 2.0 磷酸三钾 非硫酸饮料 1.5 酶制剂(11.0) 真菌淀粉酶(米曲酶) 低聚异麦芽糖生产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转移葡萄糖苷酶(黑色曲霉) 水份保持剂(15.0) 乳酸钠60% 肉和禽肉类;糖果;饺子皮类 30102.4 乳酸钾 肉和禽肉类;糖果; 3010 营养强化剂(16.0)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双鞭甲藻) 婴儿配方奶粉 0.4~1.8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3,金枪鱼油) 婴儿配方奶粉孕产妇乳粉 0.4~1.80.3~0.5 花生四烯酸(ARA) 婴儿配方奶粉 1.6~2.6 富硒食用菌粉 按GB14880规定执行 稳定性维生素A 、B1、 B2、 E 按GB14880规定执行 甘氨酸钾 按GB14880规定执行 甜味剂(19.0) D-甘露糖醇 无糖口香糖 200   氧化羟丙基淀粉 各类食品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磷酸酯双淀粉 葫芦巴胶 冷冻食品烘烤食品糖果面粉 0.10.150.20.3 聚丙烯酸钠 各类食品 2.0 沙蒿胶 饺子粉杂粮面方便面;火腿

  • 【转帖】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最新标准更新通报

    2009年3-7月,将有一些新的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实施,旧的检验方法将作废,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些检验方法的研究和制定、修订,解决了一些检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添加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将更多、更好的检测方法实现标准化,使方便、快捷、准确度高的检测技术用于食品卫生检验,从而提高检验水平和检测能力,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 选择正确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出具的检测结果才能准确可靠,为保证检测方法的统一,满足检测的需要,现将已经实施和即将实施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最新标准通报如下:

  • 对《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理解

    对《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理解一、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主要措施。食品营养强化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间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国际上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情况  国际社会十分重视食品营养强化工作。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87年制定了《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为各国的营养强化政策提供指导。在CAC原则的指导下,各国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本国的食品强化。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营养强化标准,实施联邦法规第21卷104部分(21 CFR Part 104)中“营养强化政策”,对食品生产单位进行指导。欧盟2006年12月发布了1925/2006《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特定物质的添加法令》,旨在避免由于各成员国对于食品中营养素强化量不一致而造成的贸易影响。其他国家也通过标准或管理规范等途径对食品营养强化进行管理。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修订的背景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1994)自1994年发布以来,对规范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指导生产单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卫生部继续以公告的形式增补和扩大新批准的营养素品种和使用范围,实现对该标准的动态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和卫生部标准清理计划,为做好本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方便生产单位使用和消费者理解,亟需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的最新营养状况和食品营养强化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修订的基本原则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是对《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1994)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和历年卫生部批准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情况进行汇总、梳理以及科学分类。主要修订原则如下:  1.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确保标准的科学性。  2.充分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的法规标准和管理模式。  3.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4.重点解决基础标准与产品标准间的矛盾、重复、不协调等问题。  5.兼顾行业现状和发展需要,确保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五、修订的主要过程  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本标准起草过程充分体现了公开、透明的原则。标准起草组多次组织来自行业、相关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召开研讨会和专家咨询会10余次,并充分听取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生产单位以及个人意见。本标准通过卫生部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1000余条反馈意见和修改建议。标准起草组逐一分析,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处理,并进一步完善标准文本。  本标准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六次主任会议审查通过,于2012年3月15日公布,自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六、标准的属性  本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基础标准,旨在规范我国食品生产单位的营养强化行为。本标准属于强制执行的标准,其强制性体现在一旦生产单位在食品中进行营养强化,则必须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要求(包括营养强化剂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可使用的营养素化合物来源等),但是生产单位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在产品中强化相应的营养素。  七、标准的基本框架  本标准包括正文和四个附录。正文包括了范围、术语和定义、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使用营养强化剂的要求、可强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食品类别(名称)说明和营养强化剂质量标准八个部分。四个附录则对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品种、使用范围及使用量,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允许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及化合物来源,以及食品类别(名称)四个不同方面进行了规定。

  • 食品添加剂方便面中最多,你还敢吃方便面吗?

    近两天,一条名为“别吃方便面,有毒”的微博引发无数网友关注。该微博称:“方便面、薯片、饼干等食品所含的添加剂最多,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又一次刺激到公众敏感的神经。以后你还会喜欢吃方便面吗?大家对食品添加剂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吧?

  • 【分享】各类食品落菌总数的标准

    菌落总数是食品中重要的安全卫生指标,表示食品受细菌污染的程度。但很多人确不知道食品落菌总数的标准,上海尼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摘录下,仅供参考。1、膨化食品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401-2003《膨化食品卫生标准》规定,膨化食品的菌落总数应为≤10000cfu/g、大肠菌群应为≤9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膨化食品。2、固体饮料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规定,固体饮料产品的菌落总数应≤1000cfu/g;大肠菌群应≤90MPN/100g;霉菌应≤50cfu/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固体饮料。3、糕点、面包、月饼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规定,月饼产品中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500cfu/g,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0MPN/100g,霉菌计数不得超过100cfu/g;蛋糕生产的标准要求:菌落总数≤10000cfu/g,大肠菌群≤300MPN/100g,霉菌≤150cfu/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糕点类产品。4、食醋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19-2003《食醋卫生标准》规定,食醋中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00cfu/mL ,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食醋。5、冷冻饮品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59.1-2003《冷冻饮品卫生标准》规定,含淀粉或果类的冷冻饮品菌落总数应≤3000cfu/g,大肠菌群应≤100MPN/100g;含乳蛋的冷冻饮品的菌落总数应≤25000cfu/g,大肠菌群应≤45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雪糕或冷饮。6、饼干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7100-2003《饼干卫生标准》规定,非夹心饼干的菌落总数不得超过750cfu/g,夹心饼干菌落总数不得超过2000cfu/g;饼干产品的霉菌计数不得超过50cfu/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饼干。7、巴氏杀菌、灭菌乳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645 -2005《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规定,灭菌乳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cfu/g,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乳制品。8、蜜饯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4884-2003《蜜饯卫生标准》规定,蜜饯食品中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0cfu/g;霉菌不得超过50cfu/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乳蜜饯产品。9、调味品的落菌总数标准 依据SB/T10371-2003《鸡精调味料》标准规定,鸡精调味料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9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鸡精产品。10、瓶装水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324-2003《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纯净水的菌落总数应≤20cfu/ml,大肠菌群≤3MPN/100ml;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的菌落总数应≤50 cfu/ml,大肠菌群应≤3MPN/100ml;强制性国家标准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规定,天然矿泉水的菌落总数为50cfu/ml,大肠菌群为0。若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纯净水或矿泉水。11、酱腌菜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规定,酱腌菜产品的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0MPN/100g,若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酱腌菜。12、食糖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3104-2005《食糖卫生标准》规定,白砂糖、绵白糖的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cfu/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糖制品。13、肉干、肉铺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规定,肉制品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肉制品。14、油炸小食品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6565-2003 《油炸小食品卫生标准》规定,油炸类炒货大肠菌群为≤3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炒货制品。15、果、蔬汁饮料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297-2003《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规定,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产品的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酵母不得超过20cfu/mL,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果、蔬汁饮料。16、果冻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299-2003《果冻卫生标准》规定,果冻中菌落总数≤100cfu/g、大肠菌群≤3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果冻产品。17、黄酒的菌落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58-2005《发酵酒卫生标准》规定,黄酒产品的菌落总数应≤50cfu/ml,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黄酒。18、芝麻酱的菌落总数标准依据国家标准规定芝麻酱产品的大肠菌群应≤90个/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芝麻酱。19、碳酸饮料的菌落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59.2-2003《碳酸饮料卫生标准》规定,碳酸饮料产品的酵母应≤10cfu/mL,菌落总数应≤100cfu/mL,大肠菌群应≤6MPN/100mL;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碳酸饮料。20、熟肉制品的菌落总数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规定,菌落总数标准限量值为≤30000cfu/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熟肉制品。21、豆制品及面筋的菌落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11-2003《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规定,定型包装非发酵豆制品的菌落总数为≤750 cfu/g;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12-2003《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规定,定型包装发酵性豆制品的大肠菌群为≤30MPN/100g。若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豆制品或面筋。22、方便面的菌落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400-2003《方便面卫生标准》规定,方便面的面块+调料菌落总数为≤50000cfu/g,大肠菌群为≤150 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方便面。

  • 食品包装标准汇总(现行有效)

    食品包装标准 汇总,方便各位同仁查阅,标准链接取消,因为链接到别的网站,在这里只提供标准编号,有需要的同仁可以直接复制搜索后下载,谢谢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11.gif12/23GB/T 5009.58-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12/23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2/23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2/23GB/T 5009.61-2003 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2/23GB/T 5009.67-2003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2/23GB/T 5009.71-2003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2/23GB/T 5009.78-2003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2/23GB/T 5009.98-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 12/23GB/T 5009.99-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2/23GB/T 5009.100-2003 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2/23GB/T 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12/23GB/T 5009.119-2003 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 12/23GB/T 5009.122-2003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1-二氯乙烷的测定 12/23GB/T 5009.127-2003 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 12/23GB/T 5009.152-2003 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 12/23GB/T 5009.156-2003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 12/23GB/T 5009.166-2003 食品包装用树脂及其制品的预试验 12/23GB/T 5009.178-2003 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 06/09BB/T 0054-2010 真空镀铝纸 12/13QB/T 4254-2011 陶瓷酒瓶 12/11GB/T 20499-2006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膜中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迁移量的测定 09/25HG/T 2945-2011 食品容器橡胶垫圈 09/25HG/T 2944-2011 食品容器橡胶垫片 06/12GB 9686-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内壁环氧聚酰胺树脂涂料 06/09GB/T 28118-201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 12/22GB 9684-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 03/25GB/T 17876-2010 包装容器 塑料防盗瓶盖 02/23GB/T 19161-2008 包装容器 复合式中型散装容器 02/22BB/T 0055-2010 包装容器 铝质饮水瓶 01/24QB/T 1710-2010 食品羊皮纸 12/27QB/T 1014-2010 食品包装纸 11/02GB/T 23156-2010 包装 包装与环境 术语 11/02GB/T 18455-2010 包装回收标志 11/01SN/T 2499-2010 中型食品包装容器安全检验技术要求 05/29GB/T 15170-2007 包装容器 工业用薄钢板圆罐 05/15BB/T 0034-2006 铝防伪瓶盖 05/03食品包装标准汇编更新版(2010年6月2日更新) 05/01GB/T 14354-2008 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食品容器 04/30QB/T 2461-1999 包装用降解聚乙烯薄膜 04/30QB 2388-1998 食品包装容器用聚氯乙烯粒料 04/30QB 1128-1991 单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 04/30GB/T 16719-2008 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片材 04/30GB/T 12671-2008 聚苯乙烯(PS)树脂 04/30GB/T 10440-2008 圆柱形复合罐 04/30GB/T 10813.4-1989 青瓷器系列标准 食用青瓷包装容器 04/30GB 10442-1989 夹链自封袋 04/30GB 8058-2003 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 04/30GB 4806.2-1994 橡胶奶嘴卫生标准 03/29GB/T 19063-2009 液体食品包装设备验收规范 03/17GB/T 24334-2009 聚偏二氯乙烯(PVDC)自粘性食品包装膜 02/20GB/T 24696-2009 食品包装用羊皮纸 02/20GB/T 24695-2009 食品包装用玻璃纸 01/11GB/T 13484-1992 接触食物糖瓷制品 10/21GB/T 23243-2009 食品包装材料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0/20SN/T 1504.2-2005 食品容器、包装用塑料原料 第2部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酚类抗氧化剂和芥酰胺爽滑剂 09/29SN/T 1504.5-2005 食品容器、包装用塑料原料 第5部分:聚烯烃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 09/29SN/T 1504.4-2005 食品容器、包装用塑料原料 第4部分:高密度聚乙烯中酚类抗氧化剂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 09/28GB/T 23508-2009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 术语 08/27GB/T 23778-2009 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 08/26GB/T 23887-2009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 08/25SN/T 1880.1-2007 进出口食品包装卫生规范 第1部分:通则 08/17SN/T 1891.11-2007 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第11部分:聚丙烯树脂 08/17SN/T 1888.13-2007 进出口辐照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卫生标准 第13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 08/17SN/T 1880.3-2007 进出口食品包装卫生规范 第3部分:软包装 08/17SN/T 1888.12-2007 进出口辐照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卫生标准 第12部分:玻璃制品 08/17SN/T 1888.11-2007 进出口辐照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卫生标准 第1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08/17SN/T 1880.2-2007 进出口食品包装卫生规范 第2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包装 08/01GB/T 23509-2009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 分类 07/23GB 10457-2009 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 07/21GB/T 10003-2008 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07/04SN/T 1891.13-2007 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第13部分:聚氯乙烯树脂 07/04SN/T 1891.12-2007 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第12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 07/04SN/T 1891.10-2007 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第10部分:聚苯乙烯树脂 07/04SN/T 1891.9-2007 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第9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07/04SN/T 1891.8-2007 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第8部分:聚碳酸酯树脂 07/04SN/T 1891.7-2007 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第7部分:偏氯乙烯-氯乙烯共聚树脂 07/04SN/T 1891.6-2007 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第6部分:玻璃制品 06/15GB/T 10004-200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05/12GB/T 4456-2008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05/08GB 9690-2009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 04/06GB/T 17374-2008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03/12GB/T 17590-2008 铝易开盖三片罐 02/24QB/T 1125-2000 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 02/14GB 9685-200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02/09GB/T 4768-2008 防霉包装 12/26GB/T 13252-2008 包装容器 钢提桶 11/10GB/T 18706-2008 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 11/10GB/T 18192-2008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 11/10GB/T 17030-2008 食品包装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状

  • 儿童食品尚无食品标准

    最近,一些食品生产商为了吸引眼球,打出了“儿童食品”或儿童词的标注,目前我国没有“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中国协会明确表示,一些高糖,高热,高钠或含有一些调味品,添加剂和其他休闲食品,不适合儿童的零食消费长期大。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安全,营养均衡的食物对孩子成为父母的追求。但在我国,目前,除三岁的年龄,没有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的儿童食品。即使明确标注“儿童”或印有孩子的头的话(卡通)的食物,只能用普通的食品标准管理。中国协会还指出,高热高糖,目前的数量,高钠或含有一些调味品,添加剂和其他休闲食品不适合儿童长期食用的零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在配料中的成分的产品包装或说明书,标明食品的营养和能量值,等等。如果食品生产主要针对儿童,建议标签,如实反映食品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利用营养成分,能量值,敏感材料,提醒,最好根据每公斤体重标签推荐有限的日常消费和充分保护消费者的权利要知道回避和选择,让孩子们享受一个安全,健康和美味的食物。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儿童食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引导和鼓励行业内的生产企业,以及研究和开发更适合儿童食用安全、营养均衡的食物。学校和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健康饮食,食品购买前仔细检查食品包装说明,引导他们远离“山寨”和“三不”的食物。

  • 儿童食品尚无食品标准

    最近,一些食品生产商为了吸引眼球,打出了“儿童食品”或儿童词的标注,目前我国没有“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中国协会明确表示,一些高糖,高热,高钠或含有一些调味品,添加剂和其他休闲食品,不适合儿童的零食消费长期大。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安全,营养均衡的食物对孩子成为父母的追求。但在我国,目前,除三岁的年龄,没有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的儿童食品。即使明确标注“儿童”或印有孩子的头的话(卡通)的食物,只能用普通的食品标准管理。中国协会还指出,高热高糖,目前的数量,高钠或含有一些调味品,添加剂和其他休闲食品不适合儿童长期食用的零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在配料中的成分的产品包装或说明书,标明食品的营养和能量值,等等。如果食品生产主要针对儿童,建议标签,如实反映食品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利用营养成分,能量值,敏感材料,提醒,最好根据每公斤体重标签推荐有限的日常消费和充分保护消费者的权利要知道回避和选择,让孩子们享受一个安全,健康和美味的食物。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儿童食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引导和鼓励行业内的生产企业,以及研究和开发更适合儿童食用安全、营养均衡的食物。学校和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健康饮食,食品购买前仔细检查食品包装说明,引导他们远离“山寨”和“三不”的食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