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分析化学手册

仪器信息网分析化学手册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分析化学手册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分析化学手册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分析化学手册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分析化学手册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分析化学手册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分析化学手册相关的解决方案。

分析化学手册相关的资讯

  •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发行 扩充无机质谱等6册
    仪器信息网讯 2017年2月28日,在北京天文馆召开的2016年北京光谱年会上,《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与广大科研工作者正式见面。2016年北京光谱年会上亮相的《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原子光谱分析》分册  《分析化学手册》是一套全面反映现代分析技术、供化学工作者使用的专业工具书。第一版于1979年出版。有6个分册 第二版扩充为10个分册,于1996年至2000年陆续出版。  为更好总结分析化学技术进展,为广大读者服务,化学工业出版社自2010年起开始启动《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的修订工作,成立了有分析化学界30余位专家组成的编委会,这些专家包括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多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各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在编委会的领导下,作者、编辑、编委通力合作,历时六年完成了这套1800余万字的大型工具书。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二版10分册的基本构架,将其中的3个分册进行拆分,扩充为6册,最终形成了10分册13册的格局。其中原《光谱分析》拆分为《原子光谱分析》和《分析光谱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拆分为《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和《碳-1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质谱分析》新增加了无机质谱分析的内容,拆分为《有机质谱分析》和《无机质谱分析》,并对仪器结构及方法原理进行了全面更新。另外,《热分析》增加了量热学方面的内容,分册名变更为《热分析与量热学》。  《分析化学手册》(第三版)格局如下:  1 基础知识与安全知识  2 化学分析  3A原子光谱分析  3B分子光谱分析  4电分析化学  5气相色谱分析  6液相色谱分析  7A氢-1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7B碳-13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8热分析与量热学  9A有机质谱分析  9B无机质谱分析  10化学计量学
  • 分析化学 — 我们身边的化学
    由中国化学会和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于9月24日上午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ldquo 分析化学 &mdash 我们身边的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mdash Science we need&rdquo 。 会议现场 据会议执行主席林金明教授介绍,本次会议收到上百篇论文摘要,涉及分析化学各前沿研究领域。研讨会邀请了多位国外分析科学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并有近百篇论文作为口头报告或墙报展讲方式进行交流。 Executive Chair: Prof.Jin-Ming Lin 会议首日共有5位分别来自瑞士、日本、中国、美国和德国的分析化学家做大会报告。这些报告部分反映了当下分析化学学科在仪器技术和应用领域的发展方向。 首先,敞开式离子源质谱技术(例如:二次电喷雾电离源,SESI)依然是目前分析化学领域的一大热点,并且其应用也由初期的毒品、爆炸物检测开始向疾病诊断、药代动力学研究、病人用药量的控制等方面拓展。不过,距离相应的商品化便携式仪器的开发完成尚有一段距离。第二个所反映出的研究热点是单分子或单细胞检测方面,例如使用扩展纳流控技术,以提高分离效率及捕获目标分子的能力。第三、传统分析技术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例如发展实时&ldquo 可视化&rdquo 色谱分离技术结合非接触重复扫描电导检测技术以提高毛细管离子色谱检测的性噪比等。(主编当班) Prof.Dr.Renato Zenobi Prof.Takehiko Kitamori Prof. Xiurong Yang Prof. Purnendu K Dasgupta Prof.Dr.Ulrich Schreiber
  •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更名为《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为适应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形势,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更名为《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在此表示热烈祝贺!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刊号CN 11—6005/O6)是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主办的无机分析化学专业科技学术期刊。本刊包括岩矿分析、冶金分析、材料分析、环境分析、化工分析、生物医药分析、食品分析、仪器研制、综述评论、技术交流、信息之窗等栏目。   作为全国性的专业科技学术期刊,《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将本着“读者第一、作者至上、以人为本、以质为根”的办刊理念,主要报道无机分析化学领域科研成果、最新发展方向,服务无机分析化学新技术的推广,促进无机分析化学工作人员科研素质提升,推动无机分析化学技术行业发展和进步, 全方位为从事无机分析化学及相关技术的广大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相关企事业单位服务。   我们深信,在各级领导和业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精心呵护下,在全体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无机分析化学》一定会成为无机分析化学界技术交流的平台以及企业和同行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将越办越好!   2011-3-10
  • 吴海龙:默默耕耘在分析化学一线的探索者
    p   要把握分析化学研究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前沿、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攻关力度、引进高端人才、开展合作研究。在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学科前沿探索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结合国家、地方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需要,开拓分析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新方向。——吴海龙 /p p   他用赤子般的心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他用铁人般的意志刻苦地磨砺着自己的灵魂 他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他期盼着有所创新、有所发现 他为人坚毅,在遇到困难时决不轻言放弃 他多年来从事化学计量学、化学传感技术及环境和生命科学中的新分析技术等研究,并在pH化学传感器研制、稳健多元统计学发展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应用、多维数阵分析、高阶张量校正和高阶张量标准加入法的理论及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系列创新性成绩。他就是湖南大学化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名字叫吴海龙。 /p p    strong 少小立下宏伟志,一朝金榜题名时 /strong /p p   吴海龙出生于浙江舟山一个农民家庭,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很小时他就懂得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自打上学时起,吴海龙的成绩就一直非常优秀,同时他还担任学校及班级的学生干部,协助老师管理学生日常事务。聪明、勤奋而又能干的吴海龙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走来,深得老师们的喜爱,因为他知道,恩师们给予他的帮助太多,使他从小领悟到了人生的价值。 /p p   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应届高中毕业生,吴海龙考上了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1982年,吴海龙凭借出众的成绩成为了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俞汝勤先生,在生物碱、pH等液膜传感器研制方面取得了令国内外同行注意的成绩,先后获得分析化学专业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留校在环境保护研究所工作并参与原机械工业部环境检测总站的筹建。1988年4月又在俞汝勤先生、曾北危先生精心指导下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并于1992年3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在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水环境背景值系统稳健表征、液膜化学传感器等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同时还为湖南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吴海龙深信,只有扎扎实实地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p p    strong 师夷长技以自强,满腔热血报祖国 /strong /p p   1993年5月,吴海龙东渡日本学习深造。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曾主持编制、组装计算机辅助/容积可变/流动注射进样装置 曾短期工作于富士通等公司,参与相关化学软件编制(化学结构式变换) 曾利用日本千叶大学难得的分析仪器及实验条件,在日本科学协会Sasakawa科研助成金资助下,瞄准国际化学计量学前沿,开展复杂体系数学分离精准定量基础研究,并取得具有原创性的系列成果。五年后,学得一身技术本领的吴海龙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回到了伟大的祖国,留在母校湖南大学,并在恩师俞汝勤院士的帮助下选定重点继续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令国内外瞩目的科研成果。 /p p   吴海龙不仅紧抓科研项目研究,还十分注重学科建设及教学等管理。2001年,他具体负责组织申报的我国高校第一个分析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依托湖南大学边建设边开放。2002年11月,经过短短的一年多时间,该实验室从组建精干团队、凝练学术方向到建设科研平台、多出科研成果、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建设验收。 /p p   该实验室特别注重科研人才引进培养和团队建设。仅建室后8年里,就已经成功完成和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达百项之多,发表SCI收录论文逾千篇,迄今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就有三项,成为国内该领域的佼佼者。而实验室也拥有了一支以俞汝勤院士、姚守拙院士、谭蔚泓院士、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柯敏教授、沈国励教授、吴海龙教授、魏万之教授、何凤娇教授、蒋健晖教授、陈金华教授、张晓兵教授、楚霞教授、聂舟教授等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梯队,并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数百名、博士研究生逾百名。而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也在数次全国性评估中名列前茅。 /p p    strong 天道酬勤人为本,成绩斐然创佳绩 /strong /p p   三十多年如一日,吴海龙教授一直从事化学计量学、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环境与生命科学中的新分析技术等教学和科研,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973预研项目、国家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以及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资助计划项目和博士点基金项目等二十余项。吴海龙目前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度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多年来在液膜pH化学传感器、稳健统计学新应用、三维数阵分析、二阶张量校正、二阶标准加入分析及其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在分析化学、化学计量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论文逾220篇,被引用逾4000篇次,H指数逾30 参编著中英文论著8本中10章节,其中参著的英文学术书籍“FUNDAMENTALS AND ANALYTICAL APPLICATIONS OF MULTI-WAY CALIBRATION”(Elsevier集团出版,2015年8月17日正式发行),应邀撰写其中两章,正文165页,约占全书篇幅三分之一,该书已成为Elsevier出版集团畅销书(a Best Seller)。还主译著“化学计量学实用指南” 共同主编分析化学手册化学计量学分册(梁逸曾、吴海龙、俞汝勤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个人指导培养博士生毕业22名、在学6名 指导培养硕士生毕业逾60名、在学8名。任俞汝勤院士学术小组组长长达16年之久。 /p p   自1982年以来,吴海龙先后从事过液膜生物碱药物传感器研制,液膜氢离子(pH)选择性电极研制,大气和水质环境监测,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长江水系水环境背景值系统分析与稳健表征研究,化学计量学实验优化设计、多元分辨及校正新算法,液膜碘离子电极研制,流动注射分析系统计算机辅助进样装置研制,多维数阵分析理论及其在现代分析化学中应用,张量校正及张量标准加入法研究、HPLC-DAD和三维荧光光谱等现代分析仪器新应用,智能化荧光光谱仪试制等科研工作,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p p   主要贡献包括:1)打开了现代分析科学中三维数阵分析理论及应用研究的新局面,拓展了化学计量学研究领域。率先规范了三维数阵分析研究的理论平台,建议改善了科学的符号体系,发现了三线性模型的内在循环对称性,规范了模型及方法的分类,开展了三维数阵化学秩估计新方法研究,基于交替最小二乘原理,提出了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算法及其以此为基础的张量校正法和张量标准加入法等,建立了优势突出的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交替不对称三线性分解、交替拟合残差算法等系列新方法及新算法,建立了优势突出的交替惩罚四线性分解(APQLD)、交替五线性分解(AQQLD)等新方法和新算法以及相应的张量校正法和张量标准加入法等,进一步拓展完善了多维数阵分解的相对唯一性、内在循环对称性等理论,倡导并力行以“数学分离”代替或增强现代分析仪器中的化学和物理分离等步骤,结合三维荧光光谱、LC-DAD、LC-MS等先进分析仪器,在解决静态复杂体系快速、同时、多组分、绿色、精准定量分析和复杂化学动力学过程多组分近实时定量解析等分析难题中获得突破,继承发展了现代分析化学定量分析新理论-化学多维校正理论,也为研发新型分析仪器提供了新的设计依据 2)较早将稳健统计学思想和方法引入到(长江水系)水环境背景值研究领域,建立了大批量量测数据自动处理的稳健表征系统 3)较早开展聚合膜pH化学传感器研究,取得较好进展。这些工作皆获国内外同行较高评价。此外,吴海龙他们还合成多个化合物首次用作液膜pH电极活性材料,其中甲基二正十八脘胺被Fluka化学与生物化学跨国公司高价销售三十年至今。除此之外,长江水系水环境背景值系统分析与稳健表征研究工作作为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的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曾多次获得国家及部省级奖励。 /p p   近些年来,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及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先后关注、跟踪并进一步开展化学计量学多维校正方面的工作。他们运用吴等发展的二阶校正方法与现代分析仪器相结合,在工业产品分析、农副产品监测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实用性的研究工作。例如,南开大学的邵学广课题组运用近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方法相结合,用于工业产品的过程分析及质量控制(Ind. Eng. Chem. Res. 2011, 50, 7677-7681) 他们通过比较,认为吴等提出的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方法优于其他二阶校正方法,而ATLD方法更能胜任此类过程分析和控制,这进一步证明了吴等提出的方法的优越性。而四川大学的李梦龙课题组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与吴等发展的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APTLD)方法相结合用于茶叶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同时定量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定性定量结果(J. Agric. Food Chem. 2011, 59, 10839-10847) 该文称,将吴等发展的APTLD方法与现代分析仪器相结合,即使在未知背景干扰共存和分离提纯比较困难时,用于复杂体系中氨基酸的同时定量分析仍具有快速、准确、成本低廉等优点,是一种极具经济效益和市场推广应用价值的潜在分析策略。 /p p   吴海龙教授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已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较高评价,曾应邀在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惠州学院、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湘南学院等高校和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作学术报告,曾应邀在IUPAC 2001年分析科学大会化学计量学分会(东京)、2004年亚洲化学计量学与生物信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海)、2009 TRICAP(化学与心理学交叉领域三维数据分析方法国际前沿研讨会,西班牙牛利亚山谷)、长春电分析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会议(Changchun-ISEAC)、北京分析测试报告会暨仪器展览会(BCEIA 2009和2013)、中日韩分析化学系列研讨会(CJK-ISAC)(北京、武汉、南京、济州、上海、九州、沈阳、釜山、武夷山、东京等)、中法双边生物传感技术学术研讨系列会(SFW-SEBA,法国Ceret、里昂等、中国长春、长沙等)、第十三届至第十六届分析化学中化学计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CAC 2012:布达佩斯,匈牙利 CAC2014:里士满,美国 CAC2015: 长沙,中国 CAC2016: 巴塞罗那,西班牙)、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国际论坛(IFPAC/PAT 2013: 巴尔的摩,美国 IFPAC/PAT 2014:北京,中国 IFPAC/PAT 2015:重庆,中国)等国际或海外会议作邀请及口头报告。在海峡两岸分析化学研讨会(北京、高雄、大连、重庆等)、中国化学会系列年会(长沙、长春、厦门、北京、大连)、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和计算机化学 中国色谱学会色谱、中国质谱学会质谱、中国光学会和中国化学会的分子光谱学和化学发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年会、化学传感器、近红外光谱等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邀请及口头报告近百次。 /p p   吴海龙教授他们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亦已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很高评价和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已被《分析化学百科全书》有关综述,作为国际化学计量学界二阶校正领域有代表性的原创性工作获得大篇幅正面引用。这篇由国际化学计量学学会创始人和前会长、美国华盛顿大学B.R.Kowalski教授等所撰写的综述性文章对此给予较高评价。国际分析化学界名著《化学因子分析》的第三版,以新增章节形式独立介绍介绍了他们的三线性分辨及校正等五个新方法。该书是化学计量学的经典著作,在美国20多年来分析化学领域引用次数最多的25部书籍中排名第四,被称作“曾经教育了一整代化学计量学家”的著作。该书新增的三个章节,以长达四页的显著篇幅介绍了多个三线性分解及校正新方法,让湖南大学在各国同行中脱颖而出。 /p p   美国分析化学期刊双年综述,多次高度评价湖南大学化学计量学研究工作,有篇综述一次引用他们的论文10篇。海外Elsevier著名网站专题报道其发展的交替非对称三线性分解算法,认为它的性能比其它方法更好,收敛更快,并对此作专题跟踪报道。2007年,多国著名分析化学家应邀合作撰写的发表在《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的有关校正专题综述,引用湖南大学工作11篇,并认为吴海龙等工作处于国际定量分析化学(二阶校正)理论及应用前沿。同刊的另一篇专题综述,引用湖南大学代表性工作工作5篇,认为吴等发展的二阶校正理论及方法研究处于国际前沿,并特别指出在色谱联用、三维荧光光谱等相结合应用方面为国际最早。2008年,国际同行在《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上发表二阶校正分析应用专题综述,湖南大学的工作被引用13篇,国际同行应用湖南大学发展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的论文被引用9篇,且湖南大学工作的理论先进性、方法独创性和应用有效性被进一步证实。 /p p   2007年11月,美国SANDIA 国家实验室发表了由国际著名数学家撰写的题为“Tensor Decompositions and Applications”的专题调研报告(Tamara G. Kolda (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应用数学博士) & amp Brett W. Bader,SAND2007-6702,Printed November 2007),将吴等论文列为国际数学学科张量(Tensor)及多线性代数(Multilinear algebra)领域化学计量学研究前沿的代表性工作。该报告后来正式发表于SIAM Reviews 这一国际数学界著名综述期刊(SIAM Review,2009,51(3):455-500), 短短数年迄今已被数学、统计学、通讯、信号处理、化学、生物、医学等较多领域引用逾4000篇次。该研究小组后续发表的相关报告及论文(如SAND2009-0857)也较多篇次引用湖南大学相关研究工作。 /p p    strong 默默耕耘数十载,灿烂人生别样红 /strong /p p   吴海龙的科研项目主要包括“三维分子荧光数阵分析用于细胞动态解析及成分测定研究” “三维数据阵分析及其在现代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立方阵数据分析及其在复杂体系二阶校正和化学动力学过程解析中的应用研究” “复杂体系多维数阵分析化学计量学研究”等。其中“复杂体系成分分析与波谱解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科研成果已获得200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俞汝勤、梁逸曾、吴海龙、沈国励、蒋健晖、陈增萍)和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俞汝勤、梁逸曾、吴海龙、沈国励、蒋健晖)。吴海龙是代表性成果的主要贡献者。 /p p   吴海龙本人也曾荣获湖南大学第二届杜邦奖学金、首届“科技希望之星”称号、首届“天语教师奖”等,曾荣获湖南省青年化学化工奖,第四届(2006年度)“湖南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等。2008年3月进入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亦曾获得日本科学协会Sasakawa科学研究奖励助成金和日本国际教育协会科研资助等。 /p p   吴海龙曾数十次担任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分别以秘书长和副主席的身份组织了2002年生物分析化学与纳米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06年生命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08年生物医学工程和生命分析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作为中方主要代表先后参与组织和负责组织了2006年法中(法国佩皮尼昂)和2008年中法(中国长沙,湖南大学)表面生物电化学和传感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曾担任第35届国际光谱学大会(厦门)组织委员会委员(具体负责化学计量学分会场的组织工作),参与中国化学会第26届到30届年会的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分会具体组织工作,并担任第27届、第28届、第29届、第30届年会的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分会共同主席等。2015年6月,与梁逸曾教授、许青松教授等,共同成功组织在中国长沙召开第十五届分析化学中化学计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CAC 2015:长沙,中国),这是该系列会议首次在亚洲召开。还担任2016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成功召开的第十六届分析化学中化学计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CAC 2016)科学委员会委员。 /p p   几十年弹指一挥,祖国各项事业都在蓬勃稳健地向前迈进,化工行业和分析仪器行业也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自信和勤奋让吴海龙走上了更加宽广的人生舞台。创新无止境,已经习惯于攀登的他正在向更新的目标前进! /p p    strong 吴海龙教授简介 /strong /p p   吴海龙,湖南大学化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理学博士(湖南大学)、工学博士(日本千叶大学)。1993年赴日本留学,1998年回国,曾任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室常务副主任(2001.07-2004.07)、主任(两度被国家教育部下文聘任,2004.07-2009.12期间),2002年担任湖南大学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责任人。现兼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暨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任 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副理事长 分析仪器分会学术委员会、光谱专业委员会、关键部件专业委员会等委员 还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副理事长、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任《分析化学》、《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分析科学学报》等七种学术期刊编委,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吴海龙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化学传感器,流动注射分析,环境监测,HPLC-DAD,三维荧光光谱 化学计量学,稳健统计学,对应分析,多元校正,最优化实验设计,三维数阵分析,二阶校正,交替最小二乘,张量校正 多维数阵分析应用 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中的多维数阵分析等。曾荣获国内分析化学领域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12年10月荣获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最高奖--梁树权奖 主持完成国家973课题、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等,尤其在化学多维校正等方面,主要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及领先水平,应邀共同撰写化学多维校正英文专著,引领国际相关前沿研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7718f42a-c7cd-457c-9245-08c8f97dd7c9.jpg" title=" 1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2007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院士在当时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和副省长唐之享同志的陪同下,视察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前左一为吴海龙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e3c59174-967a-42dc-b642-2b42f9b8c57a.jpg" style=" " title=" 2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0/insimg/f58bfa2d-cd98-4fcb-b7d2-b8ee027de673.jpg" style=" " title=" 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俞汝勤院士领衔的湖南大学化学计量学研究小组:俞汝勤、梁逸曾、吴海龙、沈国励、蒋健晖 /p
  • 《分析化学》邀请您莅临参加BCEIA
    p   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第十六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举办(会议时间:2015年10月27日—10月30日)。《分析化学》将通过BCEIA2015的平台和用户亲密接触,展示期刊的辉煌发展历程和发布的科研成果,以满足长期以来关心《分析化学》发展的广大用户的需求。BCIEA会议期间到V21展台,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可领取一份精美礼品。 /p p   热烈欢迎广大新老用户莅临! /p p & nbsp img title=" 11111111111111111111.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0/insimg/0f944278-64d6-4b6e-931a-121e680d208d.jpg" / /p
  • 因特网上的分析化学资源
    因特网上的分析化学资源可通过WWW(World Wide Web)浏览器、email和文件传输(FTP)等方法获得。然而在因特网的信息海洋里仅与分析化学有关的信息网站就有数千个之多,在此只能对有关的Web网站和email的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一、 ACSWeb和TrACWeb   (一) ACSWeb   ACSWeb是美国化学会(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站点,它的网址:www.acs.org。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化学站点,全面介绍美国有关化学方面的信息,如化学工业及产品、化学教育、科学研究、出版期刊著作、化学学术交流活动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化学文摘(CA CHEMICAL ABSTRACTS)服务,它摘录了世界各国主要化学期刊的论文摘要和专利,现已有化学文摘和专利1400   余万条和1800余万种物质,拥有完备的数据库和档案。它有188个链接,34个技术服务部。在ACSWeb的主页(Home Page)上有11项目录,分别为   Membership. ChemCenter. Office of Industry Relztions.   Publications. Education.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Government Affairs. Belmont.   Local Sections and Technical Divisions. 1998 ACS Elections   (二) TrACWeb   TrACWeb是Trende in 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趋势)站点,它的网址:   www.elsevicer.nl/homepage/saa/trac/。它以短小精悍的论文介绍在分析化学领域内最前沿的课题,包括分析仪器设备、生物化学、生物技术、临床化学、环境化学、法庭化学、实验室自动化、材料科学、药物化学、过程分析、表面科学和毒理学等。在TrACW的主页有15项目录近百个链接,可以一层一层展开,深入查找。另外还可以从本站点转入其他分析化学站点。使用极为简单方便。在&ldquo Trende Analytical Chemistry&rdquo 期刊上已开辟因特网专栏(Internet column),介绍因特网上的有关分析化学站点信息。   二、因特网上的分析化学信息网站   (一)各国化学学会协会网址   1. ACS www.acs.org   2. Analytical Division www.nexus.chemistry.duq.edu/analytical/analytical.html   3. AOAC: www.aoac.org   4.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www.electrochemical.org/ces/ecs.Html   5. FACSS: www.facss.org/info.Html   6. IUPAC: www.chemistry.rsc.org/rsc/iupac.Html   7. PittCon: www.pittcon.org   8.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www.chemistry.rsc.org/rsc /   9. Society for Applied Spectroscopy: www.esther.la.asu.edu/sas/society.html   10.Derwent: www.derwent.co.uk   11.Questel-Orbit: www.bedrock.com/patents   10,11为专利网址。   (二) 各国化学公司网址   1. Aldrich-Sigma: www.sigma.sial.com   2. Argus Chemicals: www.textnet.it/argus/argus.html   3. BOC Gases: www.science.com.au/boc/welcom.html   4. Calgon: www.calgon.com   5. ChemSOURCE: www.chemsource.com   6. Dow Chemicals: www.dow.com/specialty/index.html   7. Eastman Chemicals: www.eastman.com   8. Fisher: www.sigma.sial.com   9. Fluka: www.sigma.sial.com   10.Glas-Col Lab Products: www.glasco.com/storefront.html   11.InterLab: www.interlab.co.uk   12.Jepson Bolton: www.jepbol.com   13.Labglass: www.pages.prodigy.com/labglass   14.Mettler-Toledo: www.mico.mt.com   15.Technical Class: www.csn.net/rbihier /   16.TrippNT: www.tripnt.com   17.Whatman: www.whatman.com/html/products.html   18.WWW Chemicals: www.chem.com   (三)化学仪器设备制造商网址   1. ATI-Mattson www.netopia.com/ati-inst/matson.html   2. ATI-Unicam: www.netopia.com/ati-inst/unicam.html   3. Beckman: www.beckman.com /   4. Brucker: www.ir.soft.brucker.de   5. Coherent: www.techexpo.com/firms/coherent.html   6. Dionex: www.dionex.com   7. Finnigan: www.finnigan.com   8. Hitachi: www.hii.hitachi.com   9. HP: www.dmo.external.hp.com:80/apg/products/products.html   10.Jasco: www.jasco.co.jp /   11.Jeol: www.jeol.com   12.Keithley instruments: www.keithley.com   13.Kratos Analytical: www.kratos.com   14.Millipore: www.millipore.com   15.National instruments: www.natinst.com   16.Nicolet: www.nicolet.com   17.Perkin Elmer: www.pe.com   18.Rheodyne Valver: www.rheodyne.com   19.SGE: www.sge.com   20.Shimadzu: www.shimadzu.com   21.Spectracell: www.netaxs.com   22.Teknevent: www.la.inetr.net/teknivent   23.Thermo Jarrell-Ash: www.tja.com   24.Varian: www.varian.com/inst/index.html   25.VGO rganic: www.vgorganic.co.uk   26.VG Isotech: www.vgorganic.co.uk   27.Wartes: www.waters.com /   (四)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有关化学和分析化学)公司网址   1. Beilstein: www.beilstein.com (软件和数据库公司)   2. Biosym: www.biosym.com   3. Cambridge: www.camsci.com   4. Chemical Concepts: www.vhgroup.de/cc /(软件和数据库公司)   5. Chem Innovation: www.cheminnovation.com   6. Hyper Chem: www.hyper.com   7. Infometrix: www.halcyon.com/infometrix/welcome.html   8. Jandel Scientific: www.jandel.com   9. Labtech: www.labtech.com   10.Mathsoft: www.mathsoft.com   11.Softshell: www.softshell.com   12.Synopsys: www.synopsys.co.uk   13.Window Chem: www.windowchem.com   14.Dayligth: www.daylight.com (数据库公司)   (五)化学期刊新闻快报网址   1. Chemical Week: www.chemicalweek.com   2. Net Sci: www.palms.awod.com/netsci /   3. Labtrader: www.palms.awod.com/netsci /   4. New Scientist: www.newscientist.com   5.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www.osc.edu/chemistry.html   6. TrAC: www.elsevicer.nl/homepage/saa/trac /   7. The PRF Analtical Sensing Group: www.in.umist.ac.uk /   8. Analytical Letters: www.dekker.com   9. 化学通报(中国): www.scichina.com   10.化学通报: www.chemistrymag.org   以上所述的网址是很少的一部分,因特网上的分析化学站点还在不断地增加,Web页面也在不断的更新。在这里仅给读者一个提示,如果您能上因特网实践一下,您将在这个信息海洋中能找到您想要的东西,获得新知识。   三、Internet上的化学CAI资源   剑桥大学的化学实验室 http://www.ch.cam.ac.uk   牛顿大学的化学实验室http://www.chem.ox.ac.uk/dp/defaudt.html   有机分子的表达式照片图库   http://www.micro.agnet.fsu.edu/micro/gallery.html   化学演示实验集锦   http://www.anachem.umn.se/cgi-bin /pointer.exe demonstration   化学CAI教育性软件http://www.sfu.ca/chemed /   化学教育资源http://lightning.chem.www.edu/dept/mdeeue.html   多媒体有机化学   http://www-chem.harvard.edu/webchemistry/software/organic.html   化学虚拟图书馆http://www.chem.ucla.edu   Internet化学结库http://www2.icc.unierlangen.de   剑桥化学软件http://www.camsoft.com   ChemDex书架 http://www.shef.ac.uk/chem/chemdex   美国化学会http://www.aes.org   四、用E-MAIL获取信息   Email又称电子邮件,它的功能强大,在因特网上发email不仅便宜,而且快速,保密性好,这是普通邮件无法相比的。Email在国外已普及,而且能从网页上找到。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与技术学研究院的科仪制造和分析科学所设有三个电子信箱:   Analysis-1@fs4.in.unmist.ac.uk   Interface-1@fs4.in.unmist.ac.uk   Process-1@fs4.in.unmist.ac.uk   他们24h在线接待来访者。   我国化学和分析化学方面的期刊,有的也公布了email。如:   高等化学学报 cjcu@mail.jlu.edu.cn   中国化学 100341.2372@compuserve.com   中国化学快报 springer@cyberway.com.sg   科学通报 csb@biblo.las.ac.cn   中国科学 sicp@biblo.las.ac.cn   分析测试学报 gzwyzny@publicl.guanzhou.gd.cn   在国际上各种期刊和出版物出印刷品外,还有电子版。可发email索取,通常在数分钟之后就能收到回答。WWW(World Wide Web)浏览器、Email和文件传输(FTP)是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而用email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 生物分析“闪耀”分析化学年会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10月27-29日,“第十一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全国分析化学年会每三年举办一届,此次参会人员近1700人,征集论文1500余篇,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   在本次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做了将近350场学术报告,其中,大部分报告内容集中在生物分析领域。例如,在27日的13场大会报告中,最少有10场报告是涉及生命科学内容的。大会报告题目见附录。   生物分析为何如此之热?   俞汝勤院士:“分析化学为生命科学服务并与之融合是分析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生命科学的特征之一是其研究对象包括人类自身是极其复杂的体系,这种对象的研究带来十分庞大的数据量,用“数据爆炸”似乎还不能加以表达,化学计量学家用了“数据海啸”这样的名词来形容。“化学计量学的思路是将从混合物获得的混合信号以用数学方法分离,只要找出与混合物中各单一组份对应的信号,就等同于所寻求的质谱分析前彻底的物理化学分离,而数学分离比彻底的物理化学分离容易实现,成本低,是真正意义的‘绿色’分离方法。这可能显著简化‘鸟枪法’蛋白质组研究。”   林金明:“生物分析‘大热’正是符合了分析化学的发展规律”   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将分析化学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000多年前即开始的元素分析阶段 之后是已有100年历史的有机分子分析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最近10年的生物大分子分析阶段,例如生命组成单元、蛋白质、基因等的分析。   庄乾坤:“申请项目多集中在生物传感器技术”   国家基金委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主任庄乾坤也提到,“目前各位学者申请的项目多集中在生物传感器技术,以解决重大疾病诊断问题为目的。”   邵学广教授:“分析化学研究应该百花齐放”   “大家都去做生物分析是不对的,分析化学研究应该百花齐放”,南开大学邵学广教授说,“未来,我仍将继续坚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不会转向大分子分析。”   “原子光谱,或说无机元素分析向何处去?”   陈杭亭:“由于毕业、发表论文、申请项目的压力,大家纷纷转向了纳米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   《分析化学》主编陈杭亭研究员指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原子光谱研究的论文发表又较困难,而纳米材料、生命科学等方面论文交容易发表。大学生出于毕业压力,而教授专家则存在发表论文、申请项目的压力,纷纷转向了热点领域。”   张新荣教授:“立即转向?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但努力有所突破,把一条冷板凳想办法再坐热?”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谈到,“前十届的分析化学年会皆是和原子光谱学术会议一起举办,也就是说原子光谱在分析化学研究中具有非常显赫的地位。但在这届分析化学年会的9个分会场(原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及波谱分析、纳米分析化学、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生物分析化学、仪器装置交流专场、青年论坛、国家基金论坛)中,除国家基金论坛之外,原子光谱分析分会场是报告数最少的一个会场,并且在为数不多的报告中,还有一些化学计量学研究方面的报告。”   “分析化学研究热点、研究方向已向生物大分子分析转移,原子光谱乃至元素分析技术处在非主流位置,研究论文不容易被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发表,研究成果的被关注度也在降低。”使得张新荣教授不得不发出,“原子光谱,或说无机元素分析向何处去?”   张新荣教授一直在寻求无机分析与生命科学研究有哪些交叉点、怎样才能使元素分析在生命科学中发挥作用,所以此次报告中,张新荣教授介绍了其关于无机质谱ICP-MS在生物分析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主要采用稳定同位素标记与ICP-M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生物大分子,为原子光谱分析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开拓了一条新路。张新荣教授提出,“就科学研究而言,对于一个已经变冷的研究领域,如原子光谱分析,一个方法就是立即转向,放弃现有的研究领域,追逐热点,使自己不要落伍。另一个方法就是仍然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但努力有所突破,把一条冷板凳想办法再坐热。也许后一条路走通了会更有成就感?”  附录: 序号 报告人 题 目 单 位 1 汪尔康 DNA保护的荧光银纳米簇及其生物分析应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 陈洪渊 光电化学生物分析法研究 南京大学 3 俞汝勤 化学计量学—分析化学应对“数据海啸”挑战的强力手段 湖南大学 4 姚守拙 基于核酸与多肽的新型传感器研究 湖南大学 5 董绍俊 分子计算逻辑体系的研究及分析应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6 庄乾坤 分析化学创新研究与基金申请 国家基金委 7 张新荣 无机质谱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清华大学 8 邵元华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及其在软界面电分析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 9 陈国南 基于工具酶技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的构建及应用 福州大学 10 杨芃原 糖蛋白的定量鉴定新技术 复旦大学 11 王柯敏 纳米生物探针在复杂生命体系中的应用新进展 湖南大学 12 庞代文 病毒单颗粒动态示踪新方法 武汉大学 13 杨秀荣 食品毒素赭曲霉素A和违禁食用添加剂瘦肉精的分析检测研究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闭幕 观分析化学进展与未来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6月17日,由中国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西北大学、南京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圆满闭幕。本次会议主题为“分析化学进展与未来”,由大会特邀报告、主题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展讲等环节组成,吸引2500余位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促进分析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 /p p   本次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做了426场学术报告。15、17日两天的大会报告环节中,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综述了分析化学发展新形势。仪器信息网摘录报告如下,观分析化学进展与未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c156ce9e-256d-47dc-b682-4caa8b7af8f6.jpg" title=" 汪尔康.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 /strong /p p   汪尔康院士说到,分析化学诞生至今的一百多年中,经历了仪器化、电子化、计算机化、智能化再到今天信息化、仿生化的演变,已发展成一门由物理、数学、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的科学,与国民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分析化学是测量和表征的科学,社会和其他技术给分析化学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仪器设备是国民经济的倍增器,仪器仪表产值虽然仅占工业总产值的4%,却关乎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发展分析科学的同时,也应重视仪器工具的研制创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c5d08b73-d995-48b0-9c3b-e8c3689b0e5d.jpg" title=" 俞汝勤.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 /strong /p p   俞汝勤院士指出,随着数据海啸式增长,数据密集型科学探索成为一个独特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作为在化学各门中以获取与解析分析数据为己任的分析化学,理所当然地应特别重视迎接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密集型科学探索第四范式新的机遇与挑战。需发扬信息化时代化学计量学/化学信息学在发展第三范式中的不俗表现,在人工智能时代有新的作为,发展无愧于新时代、服务于化学及各相关领域的数据型科学,即现代分析化学,增进人类健康、环境及其他福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61bd4b0c-0687-4e1a-a31d-e726b6610c4b.jpg" title=" 陈洪渊.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 /strong /p p   陈洪渊院士谈到,分析化学迈入新时代,已逐渐向一门量测科学演变,包含更多的物性(理)内涵。分析化学的概念扩展到从物质的存在及其相互作用的测量,包括各种物理立场的作用和化学反应(含生物反应),包括大至天体宇宙,小至细胞,分子间等电荷迁移、能量转换、物质运输等相互作用。进入21世纪,分析化学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显微成像分析、基因测序分析、质谱分析等手段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机遇与挑战,陈洪渊院士认为诀窍在于创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a3ecd784-c39f-453d-9d90-d833a7aa9293.jpg" title=" 图片2.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第十三届分析化学年会投稿情况统计 /strong /p p   据统计,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投稿1671篇。从分布情况看,电化学内容的投稿论文数量最多,共330篇,占总投稿论文的20% 其次是纳米分析,投稿总计225篇,占比13% 随后是光谱与波谱分析,投稿196篇,占比12%。从学术分会的日程安排也可看出,电化学、纳米分析、光谱与波谱分析、色谱与分离技术、显微成像与生物分析5个分会场的口头报告数量都超过30个,人气十足。 /p p   单分子与单细胞分析是本次大会的热门之一,大会分设“单分子与单细胞分析”分会,投稿论文数量共48篇。单细胞内生物分子传导中的生命信号是一个未知领域。如何更精准、更原位、更实时地测定单细胞内生物分子在生命运动过程中的定量变化,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之一。 /p p   质谱方面,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研究是当下热点,常压敞开式质谱、同位素质谱的关注度也居高不下。另外,国内近几年在质谱仪器的基础研究、应用拓展和产业化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国产质谱仪器不断有成果问世。色谱的论文投稿集中在新型分离材料的研制应用 从投稿数量上看,光谱领域表面增强拉曼的研究方兴未艾。 /p p   此外,年会新设“高新分析技术论坛”,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领衔的15位学者介绍新时代的分析化学新技术。基金委化学部化学测量学项目主任王春霞在“基金论坛”上介绍化学测量学申请代码与资助格局。 /p p   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董绍俊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国家纳米中心赵宇亮院士等33位专家学者也带来精彩报告,就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等内容展开交流,联袂打造一场分析化学的饕餮盛宴。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6月15日大会特邀报告: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8e675bfe-2943-4b2b-baaf-5cfaeca239e3.jpg" title=" 董绍俊.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绍俊院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开拓新型纳米酶及应用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f1406a12-80a3-4e9d-80cb-701d447e3957.jpg" title=" 江桂斌.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细颗粒分析方法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640dbbcd-c92e-4fb7-8a0d-ee104dcdf0ab.jpg" title=" 唐本忠.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Bioanalyses by AIEgens》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79827bb7-81d1-4dcd-9484-8253f06e9f63.jpg" title=" 田禾.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Luminescent Supramolecular Systems for Potential Sensing》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285dd58d-69e2-4742-b390-6b1403f37625.jpg" title=" 刘买利.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物理数学研究所刘买利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1H-14N NMR方法及其生物学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e1d040ec-dc2b-4cae-ba23-5488b4570a08.jpg" title=" 邵元华.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大学邵元华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玻璃微、纳米双管的制备、表征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45e0f584-cac7-4393-a1d2-17795ffb1ae2.jpg" title=" 鞠熀先.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细胞表面糖基与细胞内蛋白质糖基化的原位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1c2f6dd5-1fc3-4545-a589-0f78d1375dfe.jpg" title=" 刘虎威.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用于蓝细菌活体表面脂质组学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5fc9915d-6267-44b9-9c84-cf73e0e64254.jpg" title=" 任斌.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厦门大学任斌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高时空分辨电化学拉曼光谱技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3141fc9c-6c04-43a9-8dcf-251cbaf363a1.jpg" title=" 张学记.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科技大学张学记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纳米诊疗一体化进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ef4d04ae-a643-41c8-9d4b-465a45e0b614.jpg" title=" 严秀平.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江南大学严秀平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功能化长余辉纳米粒子的生物分析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4af6feee-d068-49a3-9109-6c3bc790fa84.jpg" title=" 朱俊杰.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南京大学朱俊杰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基于等离子体显微镜的纳米生物传感技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eec2014b-bf47-40c3-a16d-980eed527894.jpg" title=" 樊春海.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樊春海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基于DNA纳米技术的有序界面构筑与生物传感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13deff7e-dd73-4ae8-8d0b-06255e302661.jpg" title=" 亢晓峰.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北大学亢晓峰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仿生和天然膜蛋白的组装及应用》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bf0fd5f7-febe-486c-b2b3-1f24585f452c.jpg" title=" 杨帆.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杨帆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分析化学-打造国际化精品中文科技期刊》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55faedd1-a977-4d33-ad9f-39fa4a8b0d0b.jpg" title=" 郝临晓.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化学会郝临晓博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化学会旗舰新刊CCS Chemistry 介绍》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6月17日大会特邀报告: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9efdf4ca-3110-4764-acf5-a91fc65b0b29.jpg" title=" 张新荣.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质谱流式细胞检测方法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c4b59f01-4910-44a1-a7f8-3f4d86fbdbc9.jpg" title=" 毛兰群.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毛兰群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活体电分析化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51c493ad-3545-4fcd-bd23-a61b69ef43e3.jpg" title=" 李景虹.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清华大学李景虹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单体电化学:从单分子、单粒子到单细胞分析化学》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c11fd24c-900f-4341-8591-b7f6027790e1.jpg" title=" 龙亿涛.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华东理工大学龙亿涛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纳米孔道限域传感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9cc0bb36-b937-48e3-a9fd-675ef686ffd8.jpg" title=" 赵宇亮.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纳米中心赵宇亮院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纳米生物效应及其化学生物分析方法》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e40ea73c-39c2-4bf0-9395-be88ca0264bb.jpg" title=" 逯乐慧.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逯乐慧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聚多巴胺黑色素为载体的纳米探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91bdc931-c401-4c0f-b888-49df587bc037.jpg" title=" 蒋兴宇.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国家纳米中心蒋兴宇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结合微流控芯片和纳米技术提高生化分析的效率》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86be856f-bcb0-4ba7-8de0-8e04a2a944ae.jpg" title=" 夏兴华.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南京大学夏兴华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光电分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34dc16d2-5f20-4548-ae88-2f30fab9f447.jpg" title=" 张晓兵.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湖南大学张晓兵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高性能荧光生物成像探针的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2f2b124d-2a3c-4ea1-ade8-b0bf535398f2.jpg" title=" 高学云.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学云研究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基于团簇分子的临床原发癌转移风险评估》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576e543a-0710-4285-b343-6916e490711f.jpg" title=" 江云宝.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厦门大学江云宝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基于Ag+-硫醇配位聚合物的光谱传感》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8b50583f-0253-4b67-b6e1-a37519f97bde.jpg" title=" 庞代文.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武汉大学庞代文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量子点:从生物标记、示踪、成像到光电显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b899e7f9-619b-4fa1-ad28-552692e60527.jpg" title=" 刘宝红.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复旦大学刘宝红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微纳分析系统用于单细胞生物分子高灵敏度检测》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982abacb-9063-4986-b20f-1a3eb5a767d0.jpg" title=" 牛利.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广州大学牛利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面向生物分析应用的分析仪器设计》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1b2fc8a2-bd58-4856-a137-af32ad657bac.jpg" title=" 卢小泉.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天津大学卢小泉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卟啉电化学与生物传感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6668916e-40d8-411f-a055-403c60197085.jpg" title=" 杨小峰.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北大学杨小峰教授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生物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f6233362-ccc2-47ae-aac6-0f01bf3c3152.jpg" title=" 刘麟.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刘麟博士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未知化合物探索的解决之道-岛津全新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系统》 /strong /p p   闭幕式上,大会颁发仪器信息网优秀墙报奖,华东理工大学龙亿涛教授、仪器信息网市场拓展经理陈丽英为20位获奖者颁发证书。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7972857e-0395-4bad-9f0d-7146238f08f6.jpg" title=" IMG_5646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赞助优秀墙报奖颁发 /strong /p
  • 中科院院士、著名色谱分析化学家张玉奎:注重自主研发、仪器研制,向着分析化学强国迈进
    癌症有没有可能在早期就被诊断?体检可不可以只抽一微升血… … 近年来,精准医学概念的兴起,也将其背后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的这片“隐秘地带”逐渐引入公众视野。  分析化学的迅速发展为生命科学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很多待解的难题,因为分析化学的介入找到新的解决路径。比如,通过利用色谱技术纯化中药,将有毒物质马兜铃酸进行分离。  那么,分析化学是如何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国内分析化学的发展有何新的趋势?具体而言,它在精准医学方面有哪些应用?如何解决国产仪器产业化发展难题,推动我国从分析化学大国走向分析化学强国?  著名色谱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玉奎,谈及分析化学发展的最新趋势及仪器产业化方面的思考。  分析化学的转向  “一般讲上个世纪是化学的世纪,而这个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大家研究的重点是研究人、研究生命科学。化学也转向了以生命科学为研究重点,我们现在已经把蛋白质组学的定性定量,转向精准医学和重大疾病的发展。”  张玉奎院士说,分析化学已经无孔不入,任何一个新兴的科学都少不了分析化学,也服务于生命科学,为它提供研究方法和手段。  比如,人的蛋白组学的磷酸化。这个磷酸化有两种,一种是氧磷酸化,一种是氮磷酸化,氧磷酸化比较稳定。这块可以用来研究磷酸化和各种癌症的直接关系,也就是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过程中,癌症形成了病及康复的过程。  但是,关于氮磷酸化的研究却非常少,因为它不稳定,遇到酸就分解,样品非常难处理。“所以生物学界就给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就合成了一个分子,它有两个新的中心,专门抓氮磷酸化,用这个办法就可以把磷酸化保存下来,抓住鉴定,研究它的生物功能。”  张玉奎院士谈及,生物学上对这个磷酸化研究早了20多年,但依然对它了解较少。而分析化学上介入之后,很快就解决了这个“卡脖子”的难题。  这就是分析化学服务生命科学的一个典型例子。  实际上分析化学可以为生命科学做很多事情,张玉奎院士团队的很多工作也都是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来发展方法和技术。当然,生命科学的发展也对分析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玉奎院士认为,分析化学发展的新趋势可以用“三高”来概括。其一,高灵敏度,需要检测到很多非常微小的变化,这也是需要永远追求的目标 其二,高选择性,要排除其他单位的干扰 其三,高通量,测算速度要快,满足大批量检测需求。这是分析化学或者测量学发展的新趋势。  除此之外,质谱、色谱的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有个色谱公司,现在已经在苏州搞了一个分公司,推动色谱和质谱联用。这其中涉及几万种蛋白,色谱是把它分离开,然后质谱一个一个告诉你都是什么东西。”张玉奎院士表示。  驱动精准医学  去年9月,国家层面着眼于“十四五”时期加快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提出了“四个面向”,即“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面向生命健康也成为分析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色谱领域的领军人物,张玉奎院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所在的分离分析重点实验室一共有大约600人,他们都在干一件事,那就是分离分析。“现在我们朝着大健康方向发展,除了技术之外,我们还要建立大的数据库。因为你只有对健康人的统计,对各种疾病进行统计,才能够知道变化趋势是哪里。”  中国工程院詹启敏院士此前曾公开表示,临床疾病治疗的现状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疾病诊断大多在中晚期,死亡率很高,尤其是癌症 二是治疗的被动性和盲目性,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背景、变异免疫和内分泌改变导致细胞、分子改变,进一步导致组织器官病变造成疾病发生,而患同种疾病的不同病人针对相同的治疗方法会出现不同的临床愈后。因此,临床上要进行不同表型的分型,并找到分子标志物。  这就是精准医学临床发展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蛋白质组学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大众视野以来,其在肝癌、胰腺癌、糖尿病等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和分型等精准医学领域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张玉奎院士表示:“所有重大疾病,包括癌症,大家过去认为是基因在变化,现在看来实际上是基因里蛋白的变化。这可以用来诊断疾病,同时还可以诊断疗效。这样一来,诊疗过程就会更为精准。”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驱动了精准医学的发展。特别是精准医学涉及的精准测量、精准定性、精准定量等都需要分析化学提供研究方法的支撑。  比如,尿液跟踪检测。从你健康的时候起一直到病发连续检测你的尿液,录入专门的数据库。长时间跟踪就会发现你的尿液里的蛋白是朝着哪种疾病发展,然后进行及时调整,持续跟踪你的健康。  再比如,怎么判断一个人是抑郁症还是郁闷。我们就发现,得了抑郁症有两个蛋白它表达特别高。所以,这两个蛋白就有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标记,如果它高了就考虑是得了抑郁症了,就要赶快做心理上的纾解。  “这就叫蛋白质组学驱动精准医学,它为精准医学提供了一个工具或研究方法,它能够让诊疗更精准一点,治病依据更加充分一点。”张玉奎院士表示。  单元部件是新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几代人从0到1的艰苦探索,中国已经是色谱、分析化学大国,从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从业人员来看都是世界首位。  不过,张玉奎院士认为,我国依然还不是分析化学强国。“因为很多重要的设备,高端的消耗品还依赖国外进口。接下来,还要更加注重自主研发、仪器研制及产业化发展,朝着分析化学强国迈进。”  值得注意的是,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离分析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分离分析实验室)在产学研方面已经取得不小的突破。比如,大连化物所在色谱产业化方面,拥有国内一流的液相色谱生产企业大连依利特。  就在去年,色谱分离技术的第三代研究者之一——汪博士团队,通过海创人才长三角创业服务中心引进并落地嘉兴南湖,所创办的浙江博颐生物将致力于基于新型分离材料的生物提取和生物合成新技术的产业化。令人欣喜的是,浙江博颐生物与苏州纳微科技以及大连化物所梁博士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所开发的高效色谱填料和色谱柱已经可与国外部分最新产品相媲美。  色谱原本只是个分析工具,而现在已经很多人把色谱制备拿来做生物医药的分离、纯化,并且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效。张玉奎举例,自己的“弟子”梁鑫淼团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南昌搞了一个达87米的大装置,用五基色谱来纯化生中药。他已经把张伯礼院士开的“清肺排毒汤”,经过分离纯化,把马兜铃酸这个有害物质拿掉,把四个有效成分进行富集,最后变成了粉末,制成胶囊。  “现在国际上对马兜铃酸的要求是零检出,但是我们中药天生就含有这个元素。过去中医上没有办法,就采取控制剂量的方法,不让你中大毒,实际上这是很危险的。”他表示,通过这种分离纯化的手段,困扰多年的中药出口难题也得以解决。  再说到质谱。目前国内还是以进口为主,比如大连化物所生物楼里有40余台质谱,其中一台就是200万~300万元,成本高昂。不过,大连化物所分离分析重点实验室已经开始自己制造质谱,“去年疫情期间国外设备进不来,我们的质谱还卖出去30台。”  张玉奎院士表示:“我们希望把质谱做大,还联合投资公司一起在杭州落地了一个公司,希望借此推动它的产业化。我们的目标就是临床质谱,解决临床问题,所以希望把它做成一个大产业。”  质谱可以用于公共交通的防爆检测,也可以用来做肺结核筛查,还可以用于手术麻醉剂量的控制等方面。张玉奎院士认为:“将来质谱发展到临床,可以整个推动我们大健康朝前走,就不是说癌症怎么治疗,而是怎么预防癌症,怎么健康地活着。”  目前,大连化物所分离分析重点实验室质谱和色谱都可以实现自主研制。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大力支持下,国产仪器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距离真正实现产业化,达到跟国外竞争的水平,还有个过程。从基础研究到产业方向、资金、技术实力、用户认可度等方面,国产仪器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张玉奎院士认为,国产仪器要想真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该重点朝着单元部件的方向发展。首先就应该去解决部件问题,而不是都来做整机,这样研发力量就会分散,造成资源浪费。而是要走差异化路线,这个部件一批人生产,另一个部件另外一批人生产,然后再组装成一个整机,这样就会形成一种高质量发展的机制。  “单元部件的高质量研究,应该成为今后的重头。”张玉奎院士认为,各研发机构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这样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产业化。
  • BCEIA2023电分析化学分会精彩预告:创新与机遇
    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3) 将于2023年9月6-8日在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召开。作为中国分析与生化技术交流与展示的“峰会”,BCEIA2023将营造浓郁的学术会展氛围,同期举办大会报告、分会报告、高峰论坛、同期会议、墙报展等精彩学术活动,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邀请国内外顶尖学者分享最具前瞻性的研究进展。2023年9月7-8日,BCEIA2023学术报告会——电分析化学分会将在学术会议区W102举行,该论坛聚焦“创新与机遇”主题,围绕电化学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表面修饰与表征、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联用技术、纳米电分析化学、生物电分析化学等方向,邀请到24位国内电分析化学领域资深科学家及青年才俊带来精彩报告。召集人简介郭少军,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吉林大学学士、中科院应化所博士(导师:汪尔康院士)、布朗大学博士后、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奥本海默杰出学者;独立工作以来以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NSC系列(24)等高影响力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论文被引6万余次,2014-2022连续9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化学、材料);获首届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重要奖项;任Adv. Energy Mater.、Chem. Commun.、Sci. Bull.、Sci. China Mater.等20余个知名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特邀报告人专家简介汪尔康,分析化学家。1952年上海沪江大学毕业。1959年在捷克获博士学位(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J. 海洛夫斯基),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日本分析化学会荣誉会员。曾任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所长。发表收录论文1000多篇,总引62,000多次。h指数115。国际大会报告100多次,在27个国家和地区作学术报告200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省部级奖14项及吉林省首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国际奖2项,发明专利40项。培养研究生100多名,3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人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9人获优秀奖。己有5人入选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连续9次跨19年获选全球高被引用科学家。2017年在第十三届电分析化学大会上获中国电分析化学终身成就奖:在第19届电化学大会上获中国电化学成就奖。2021年7月1日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奖。六十九年来为发展中国的分析科学做出重要贡献。专家简介1931年生于山东青岛。1952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一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化学修饰电极,光谱电化学,生物电化学等领域科学研究。1999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主任(1986-1998),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分析化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获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和省部级奖10项,国际奖1项。出版专著、专论24部/册,获授权发明专利6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0余篇,论文被他引6万余次,H-指数120。曾被聘为 美、法、日三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为6种国际学术刊物(Chem. Commun., Electrochem. Commun., Biosens. & Bioelectron.等)的编委和顾问编委。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专题和邀请报告100多次,在27个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讲学,进行报告100多次。培养100多名研究生中取得博士学位的90多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3人, 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的5人, 获中科院优秀奖的14人,及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奖1人。近期归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毕业研究生中获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创优支持计划2人,优秀毕业生1人。在培养的研究生中,己有1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9名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近期有12人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董绍俊先生本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共三届),“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共十二届),及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杰出贡献指导教师”。2015年,获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首届中国女分析化学家奖;在全国第十八届电化学大会上获中国电化学成就奖;2020年在第十四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上获电分析化学终身成就奖。连续9次跨19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用科学家(ISI Web of Science)。专家简介杨秀荣,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1年于瑞典隆德大学分析化学系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曾任国家863、973、科技攻关、重大基金等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在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ACS Nano. Chem Commun、Anal Chem、 Sci Rep等发表SCI研究论文278篇;总引用5000多次,h指数为41;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54次,申请发明专利13项,获授权5项;发表国内外专著5篇章;合作研制多种新型分析仪器,部分实现了产业化;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2项排名第一,2项排名第三),分析化学梁奖等;被聘为《分析化学》等4种刊物编委;现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化学会分学委员会主任等社会兼职。培养研究生40余人,已获博士学位者30人。专家简介李景虹,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分析化学所所长,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基金委创新团队负责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99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获化学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双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李景虹学风端正,治学严谨,责任心强,近年来致力于电分析化学、生物电化学、单细胞分析化学、纳米电化学及能源环境电化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anotech., Nature Protocol, 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Anal. Chem.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50余篇,应邀在Acc. Chem. Res.,Chem. Rev., Chem. Soc. Rev.等期刊发表综述,论文被引用47,000次,H-index 109。2015-2019年连续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他有关生物传感研究工作之一入编了被广泛采用的Chemistry: The Central Science《化学:中心科学》美国著名大学教材的第12-14版(2010-2020年版权)。他始终坚持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长期为本科生讲授基础理论课程,多次被评为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教师、Eli Lilly 亚洲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等,为我国化学界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近40人成长为教授、副教授等科教中坚力量。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创新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电化学贡献奖等。任Chem. Soc. Rev., ACS Sensors,Biosensors Bioelectronics,Small Methods, Materials Today Adv., Current Analytical Chemistry等期刊编委或副主编、并积极参与推动中国期刊的建设与发展。他是九三学社社员,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以来一直为我国的科技、教育、生态文明、公共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等重要国计民生领域积极建言献策。报告摘要Reaction time manipulation is a key issue that accompanies the field of chemistry. Although the onset time of chemical reactions can be manipulated by mechanical, electrical, and optical methods, its chemical control remains highly challenging. Herein, we report a new approach for manipulating the emission onset time of chemiluminescence (CL) reactions using a chemical timer. Redical scavenger thiourea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postponed CL emission ofluminol analogues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The delay was attributed to a slow-release-scavenging mechanism, which was found to be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various types of CL reagents such as L012, luminol, N-(4-Aminobutyl)-N-ethyl isoluminol (ABEI) and OH• scavengers such as catechol, dopamine, o-phenylenediamine, gallic acid, pyrogallic acid, ascorbic acid, catechin, p-phenylenediamine and hydroquinone.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powerful platform for engineering CL kinetics using chemical timers, which ha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s in bioassays, biosensors, CL microscopic imaging, microchips, array chips and informatics.专家简介崔华,1990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同年任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讲师,1995年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副教授,2000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其间曾先后在荷兰Utrecht大学和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作为博士后和访问学者从事研究工作。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2年获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国内分析化学的最高奖项),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第四届十大杰出妇女”称号,2015年获得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女分析化学家奖”。2015-2016年任国际生物发光与化学发光理事会成员。已在Nat. Commu.、Chem. Sci.、Proc. Natl. Acad. Sci. U.S.A.、Anal. Chem.、Chem. Eur. J、J. Phys. Chem. B & C、Chem. Comm.、 Biosens. Bioelectron.、Analyst等国际重要化学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多篇。目前担任长春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电化学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分析化学》和《分析科学学报》杂志编委。报告摘要水作为最常用的溶剂分子,其特有的氢键、偶极结构对许多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均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双电层的重要组成成分,水的局部结构和取向将极大地影响双电层的静电性质,其在固/液界面随外部电场演变的研究受到了极大关注。从分子水平上获取界面、底物、产物、离子、水等组份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信息仍然是表界面科学中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发展了真空条件下表面增强红外光谱与电化学联用方法,利用电位、离子、光照等多重扰动,系统探究了双电层中水的结构对界面电位和电容的影响,进一步与限域策略结合,实现了对界面相互作用力的精准解析与调控。专家简介姜秀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学研究所。2006年-2010年先后在德国Bielefeld大学、德国ULM大学及德国Karlsruhe技术研究所从事洪堡学者及博士后研究。2010年加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独立科研团队。主要从事谱学电分析化学分析、纳米尺度细胞相互作用机制及抗肿瘤研究。迄今,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nal. Chem.等期刊共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中国仪器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吉林省三八红旗手、德国亚历山大洪堡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宝洁奖学金等奖项和荣誉称号。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的Fundamental Research 编委。专家简介鞠熀先教授,1964年11月生,1986、1989、1992年分别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96-1997年为加拿大Montreal大学博士后,1999年任南京大学教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教育部教授、2009年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电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担任《Front. Chem.: Anal. Chem.》主编,《Sensors》、《J. Anal. Testing》、《Telomere & Telomerase》副主编,《Electroanalysis》、《Trends Anal. Chem.》、《Anal. Lett.》、《Chemosensors》、《中国科学:化学》(2006-2018)、《化学学报》、《Chin. J. Chem.》,《分析化学》、《Open Biomarkers J.》等刊编委。研究方向为生物分析化学与分子诊断,主要研究领域为免疫分析、细胞分析化学、纳米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和临床分子诊断。报告摘要外泌体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体液中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多种生物分子,如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外泌体由细胞通过胞吐作用产生,被靶细胞摄取,可在细胞之间传递生物信号。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由于外泌体可以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并且在体液中的丰度较高,因而已经成为一种富有潜力的液体活检标志物,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然而,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外泌体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急需发展外泌体检测的新方法。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化学信号进行检测的技术,不仅整合了电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技术的优势,而且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易于操作等优点,为外泌体的简便、快速、灵敏检测开辟了新的途径。对于生物传感器来说,传感器基体材料的性能对传感器的构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基于纳米材料优异的性能所设计的生物传感方法在提高其灵敏度和精确度上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并被广泛用于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其中,金属/共价有机框架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以金属/共价有机框架作为生物传感器的基体材料,并利用其独特性质负载电化学活性分子,同时结合多种信号放大策略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建立了若干快速、灵敏和特异的外泌体电化学分析新方法,有望为癌症的早期诊断、进展预测及精准医疗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专家简介李根喜,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4~1994年在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6月跨学科在生化系做博士后,1996年5月出站并留生化系任教,1996~2000年为副教授,2001年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1998~2000年分别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生物系、日本东北大学药学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生化与分子药学系做访问学者,1999.1~2010.5任南京大学生化系系主任,2006年任上海大学兼职教授,2008.11~2011.10任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先后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第九、十、十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十一、十二届理事会理事,蛋白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副主任兼秘书长;《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的副主编以及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报告摘要限域效应可以显著改变分子传输和反应动力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催化能源等领域。然而,纳米尺度空间的受限反应环境十分复杂,发展高灵敏度和高分辨化学测量方法,对探索电化学反应在纳米受限空间的限域效应及多孔材料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开发了基于介孔材料负载三联吡啶钌纳米反应器的电化学发光成像技术,从单分子水平原位观察和验证了纳米限域孔道对电化学发光反应的增强效应和传质过程,实现了复杂体系中单颗粒的电化学动态测量,并对细胞表面的膜蛋白进行了高分辨成像和可视化分析。专家简介刘宝红,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科学仪器教育部工程中心PI。199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97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流控分析、生物传感与单分子检测等。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曾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曙光学者、启明星计划等,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发表SCI论文两百余篇,被引用九千多次。Analyst副主编,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专家简介卢小泉,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入选者。长期致力于卟啉的仿生界面电子转移机理、仿生界面电子诱导的电化学发光,纳米界面可视化传感,荧光探针生物监测平台的构建等传感和污染物检测/监测方法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Appl. Catal., B, Small, Anal.Chem.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专利40余项。荣获甘肃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教育部“第四届青年教师奖”和甘肃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奖励。现任高原交汇区水资源安全与水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电化学技术与纳米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区域环境分析及特色功能材料应用电化学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报告摘要Electrochemical sensing methods aiming at providing the quantitative and spatiotemporally resolved picture accurately describing the chemical events during a physiological or pathological process have been facing big challenges in directly monitoring biomolecules in vivo. One of the long-standing obstacles is the selectivity issu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numerous species displaying similar electroactivities on the probing electrode surface and thus overlapped potential windows for detection. To tackle this challenge, we have formulated an idea on engineering the electrode interface chemistry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s of target molecules on the formal potential axis. For target molecules showing thermodynamic dominance in terms of lower formal potential for oxidation or higher formal potential for re多项技术产业化,在100多个国家使用。以上报告内容由BCEIA2023组委会提供欢迎扫码报名参加BCEIA2023
  • 创新与机遇 BCEIA2023电分析化学分会报告会在京召开
    2023 年9月6-8日,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2023)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召开。作为BCEIA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报告会邀请了来自海内外众多著名科学家,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除大会报告之外,BCEIA2023还设立了色谱学、质谱学、光谱学等11个分会报告会。7日上午,电分析化学分会报告会正式开讲,围绕电化学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表面修饰与表征、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联用技术、纳米电分析化学、生物电分析化学等几个专题方向,邀请到24位国内电分析化学领域资深科学家以及青年才俊带来精彩报告。部分报告嘉宾BCEIA2023电分析化学分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绍俊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杨秀荣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崔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姜秀娥研究员、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南京大学李根喜教授、复旦大学刘宝红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毛兰群教授、南开大学庞代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田阳教授、天津理工大学王铁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文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王宏达研究员、南京大学徐静娟教授、南京大学夏兴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于萍教授、东南大学张春阳教授、南京大学朱俊杰教授、临沂大学张书圣教授、深圳大学张学记教授、东南大学张袁健教授共24位专家带来精彩报告。电分析化学分会以“创新与机遇”为主题,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电化学学科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专家们基于电分析化学相关理论展开报告,详细分享了用于检测神经分子、生理信号、细胞器官等的生物传感器技术,也有结合新型发光体和纳米手段等的新成果汇报。本次会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紧扣时下研究热点,充分展现出电分析化学在生物检测、医疗诊断和技术研发等领域的重要价值。
  • 《分析化学》SCI影响因子攀升至0.790
    据2010年6月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2009年SCI数据显示,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中国化学会共同主办、汪尔康院士任主编的《分析化学》影响因子为0.790,较2008年度的0.633又有新的提升,在国内化学学科期刊中排名第四。   《分析化学》1972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也是目前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分析化学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化学学科的前沿和进展。刊物设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评述与进展、 仪器装置与实验技术、来稿摘登、NEWS等栏目。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新的分析化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为分析化学工作者提供国内外最新分析仪器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该刊自1999年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正式收入《科学引文索引扩大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 SCIE)以来,SCI影响因子稳步提高。同时,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该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中国科技期刊排序前列。曾连续三届获“国家期刊奖”殊荣,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07年度和2008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等称号。这标志着《分析化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中影响力的增长。   表1大陆化学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 ISSN Total Cites Impact Factor 5-Year Impact Factor Immediacy Index Articles Cited Half-life EigenfactorTM Score J NAT GAS CHEM 1003-9953 267 0.95   0.082 73 2.9 0.00097 CHINESE J CHEM 1001-604X 1780 0.891 0.774 0.077 404 3.7 0.00508 SCI CHINA SER B 1006-9291 1049 0.83 0.758 0.109 311 8.2 0.00171 CHINESE J ANAL CHEM 0253-3820 1818 0.79 0.524 0.136 369 4 0.00301 CHINESE J CATAL 0253-9837 1180 0.786 0.755 0.046 216 4 0.00259 ACTA CHIM SINICA 0567-7351 2471 0.751 0.678 0.07 469 4.7 0.00379 CHINESE J CHEM ENG 1004-9541 615 0.693 0.606 0.066 152 3.7 0.00208 PROG CHEM 1005-281X 7280.649 0.624 0.033 307 3.3 0.00237 CHINESE CHEM LETT 1001-8417 1629 0.643 0.449 0.136 398 4.4 0.00432 CHEM J CHINESE U 0251-0790 2746 0.62 0.56 0.112 520 5 0.00397 CHINESE J INORG CHEM 1001-4861 1471 0.606 0.534 0.124 403 3.9 0.00276 CHINESE J ORG CHEM 0253-2786 1272 0.603 0.588 0.058 293 4.5 0.00247 RARE METALS 1001-0521 496 0.601 0.548 0.024 125 3.4 0.00256 J RARE EARTH 1002-0721 905 0.572 0.453 0.046 217 3.8 0.00354 CHINESE J STRUC CHEM 0254-5861 1001 0.544 0.521 0.047 276 4.4 0.00197 CHINESE J POLYM SCI 0256-7679 387 0.526 0.526 0.133 105 4.9 0.00089 ACTA POLYM SIN 1000-3304 770 0.437 0.423 0.061 214 5.3 0.00119 J INORG MATER 1000-324X 665 0.379 0.344 0.059 256 4.4 0.00165 PROG BIOCHEM BIOPHYS 1000-3282 307 0.193 0.189 0.048 209 4.8 0.00068   表2 中国大陆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Rank 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 ISSN Total Cites Impact Factor 5-Year Impact Factor Immediacy Index Articles Cited Half-life 1 CELL RES 1001-0602 3260 8.151 5.65 1.962 104 2.8 2 NANO RES 1998-0124 294 4.37 4.389 0.57 100 1.4 3 FUNGAL DIVERS 1560-2745 893 3.803 2.669 1.184 49 2.7 4 MOL PLANT 1674-2052 346 2.784 2.784 0.901 111 1.3 5 CELL MOL IMMUNOL 1672-7681 945 2.765   0.31657 3.6 6 EPISODES 0705-3797 1134 2.122 2.55   0 8.6 7 WORLD J GASTROENTERO 1007-9327 12740 2.092   0.254 863 3.6 8 COMMUN COMPUT PHYS 1815-2406 549 2.077 2.087 0.541 109 2.2 9 TRANSPORTMETRICA 1812-8602 82 2.038 1.569 0.083 12   10 J DIGEST DIS 1751-2972 131 1.791   0.154 52 2.2 11 ACTA BIOCH BIOPH SIN 1672-9145 923 1.482 1.162 0.175 120 3.6 12 J ENVIRON SCI-CHINA 1001-0742 1438 1.412 1.012 0.079 267 3.1 13 J INTEGR PLANT BIOL 1672-9072 928 1.395 1.211 0.248 117 2.7 14 CHINESE PHYS 1009-1963 2846 1.343 1.121   0 3.9 15 CHINESE PHYS B 1674-1056 1141 1.293 1.294 0.182 887 1.4 16 HEPATOB PANCREAT DIS 1499-3872 845 1.183   0.121 107 4.2 17 ACTA GEOL SIN-ENGL 1000-9515 1382 1.172 1.309 0.217 120 5.4 18 INSECT SCI 1672-9609 266 1.118 0.983 0.356 59 2.6 19 PEDOSPHERE 1002-0160 635 1.103 1.106 0.034 88 3.8 20 CHINA PART 1672-2515 183 1.102 2.593   0 3.8 21 J ZHEJIANG UNIV-SC B 1673-1581 619 1.041   0.156 128 3.1 22 SCI CHINA SER G 1672-1799 567 1.04 0.845 0.439 269 1.9 23 ACTA PHYS SIN-CH ED 1000-3290 6600 1.003 0.891 0.123 1414 3.6 24 CHINESE PHYS LETT 0256-307X 4903 0.972 0.775 0.266 1018 3.1 24 J BIONIC ENG 1672-6529 171 0.972   0.283 53 2.1 26 CHINESE MED J-PEKING 0366-6999 3407 0.952 0.89 0.161 570 5.1 27 J NAT GAS CHEM 1003-9953 267 0.95   0.082 73 2.9 28 INT J SEDIMENT RES 1001-6279 173 0.908   0.297 37 6.1 29 PARTICUOLOGY 1674-2001 82 0.899 0.942 0.229 70   30 CHINESE SCI BULL 1001-6538 5079 0.898 0.909 0.187 631 6.1 31 CHINESE J CHEM 1001-604X 1780 0.891 0.774 0.077 404 3.7 32 CHINESE J ASTRON AST 1009-9271 543 0.888 0.65   0 4 33 J SYST EVOL 0529-1526 98 0.88 0.891 0.259 54   33 SCI CHINA SER D 1006-9313 2032 0.88 0.996 0.161 199 5.6 35 ACTA METEOROL SIN 0894-0525 678 0.874   0 63 7.4 36 ACTA MECH SINICA-PRC 0567-7718 485 0.865 0.876 0.082 97 4.4 37 J COMPUT MATH 0254-9409 554 0.848 0.795 0.267 45 6.5 38 CHINESE J GEOPHYS-CH 0001-5733 1578 0.844 0.873 0.239355 4.6 39 SCI CHINA SER B 1006-9291 1049 0.83 0.758 0.109 311 8.2 40 J MATER SCI TECHNOL 1005-0302 886 0.828 0.594 0.073 165 4.3 41 J GENET GENOMICS 1673-8527 194 0.813 0.827 0.195 77 1.9 42 CHIN OPT LETT 1671-7694 661 0.804   0.04 321 2.6 43 CHINESE J ANAL CHEM 0253-3820 1818 0.79 0.524 0.136 369 4 44 CHINESE J CATAL 0253-9837 1180 0.786 0.755 0.046 216 4 45 ACTA CHIM SINICA 0567-7351 2471 0.751 0.678 0.07 469 4.7 46 ACTA PHYS-CHIM SIN 1000-6818 1416 0.718 0.599 0.108 425 3.5 47 PROG NAT SCI 1002-0071 1143 0.704 0.688 0.132 228 4.2 48 NUMER MATH-THEORY ME 1004-8979 24 0.696 0.696 0.154 26   49 CHINESE J CHEM ENG 1004-9541 615 0.693 0.606 0.066 152 3.7 50 ADV ATMOS SCI 0256-1530 899 0.691 0.908 0.181 116 6.1 50 SCI CHINA SER C 1006-9305 551 0.691 0.708 0.22 141 4.2 52 SCI CHINA SER E 1006-9321 699 0.682 0.641 0.114 484 3.6 53 PROG CHEM 1005-281X 728 0.649 0.624 0.033 307 3.3 54 CHINESE CHEM LETT 1001-8417 1629 0.643 0.449 0.136 398 4.4 55 JCOMPUT SCI TECHNOL 1000-9000 445 0.632 0.588 0.041 97 4.5 56 CHEM J CHINESE U 0251-0790 2746 0.62 0.56 0.112 520 5 57 EARTHQ ENG ENG VIB 1671-3664 183 0.614   0 52 5.5 58 CHINESE J INORG CHEM 1001-4861 1471 0.606 0.534 0.124 403 3.9 59 CHINESE J ORG CHEM 0253-2786 1272 0.603 0.588 0.058 293 4.5 60 RARE METALS 1001-0521 496 0.601 0.548 0.024 125 3.4 61 SCI CHINA SER A 1006-9283 1309 0.584 0.599 0.084 214 8.6 62 ACTA MATH SIN 1439-8516 1126 0.579 0.655 0.084 167 5.6 62 COMMUN THEOR PHYS0253-6102 1678 0.579 0.509 0.155 439 3.7 64 J RARE EARTH 1002-0721 905 0.572 0.453 0.046 217 3.8 65 J EXERC SCI FIT 1728-869X 23 0.571   0.083 24   66 CHEM RES CHINESE U 1005-9040 475 0.556 0.41 0.046 196 3.5 67 CHINESE J STRUC CHEM 0254-5861 1001 0.544 0.521 0.047 276 4.4 68 CHINESE J POLYM SCI 0256-7679 387 0.526 0.526 0.133 105 4.9 69 ASIAN J SURG 1015-9584 305 0.524   0.114 44 4.8 70 J GEOGR SCI 1009-637X 157 0.518   0.048 62 4.5 71 CHINESE J CHEM PHYS 1674-0068 368 0.4890.382 0.12 108 4 72 ACTA METALL SIN 0412-1961 1038 0.483 0.448 0.082 244 5.4 73 ACTA OCEANOL SIN 0253-505X 629 0.481 0.656 0.029 69 6.5 74 ACTA MECH SOLIDA SIN 0894-9166 273 0.465 0.528 0.073 55 6.1 75 APPL GEOPHYS 1672-7975 161 0.457  , 0.048 42 10.0 76 T NONFERR ME, TAL SOC 1003-6326 1226 0.445 0.383 0.05 439 3.7 77 ACTA POLYM SIN 1000-3304 770 0.437 0.423 0.061 214 5.3 78 CHINESE GEOGR SCI 1002-0063 125 0.426 0.308 0.085 47 4.2 79 CHIN J INTEGR MED 1672-0415 100 0.42   0.039 77 3 80 J UNIV SCI TECHNOL B 1005-8850 453 0.416 0.486   0 4.4 81 J MT SCI-ENGL 1672-6316 133 0.4   0.07 43 4.7 82 APPL MATH MECH-ENGL 0253-4827 760 0.393 0.329 0.025 158 7.9 83 SCI CHINA SER F 1009-2757 283 0.387 0.473 0.054 2244 84 ALGEBR COLLOQ 1005-3867 268 0.38 0.438 0.106 66 5.8 84 PLASMA SCI TECHNOL 1009-0630 332 0.38 0.369 0.104 144 3.5 86 J INORG MATER 1000-324X 665 0.379 0.344 0.059 256 4.4 87 WORLD J PEDIATR 1708-8569 56 0.365   0.236 55   88 CHINESE ANN MATH B 0252-9599 335 0.356 0.548 0.017 58 7.5 89 J WUHAN UNIV TECHNOL 1000-2413 550 0.352 0.462 0.019 214 4.4 90 ACTA PHYTOTAXON SIN 0529-1526 427 0.333 0.388   0 10.0 91 ACTA MATH SCI 0252-9602 346 0.328 0.337 0.037 136 6.6 92 J HUAZHONG U SCI-MED 1672-0733 384 0.311   0.067 163 3.8 93 NUCL SCI TECH 1001-8042 91 0.31   0.014 73   94 J ZHEJIANG UNIV-SC A 1673-565X 322 0.301   0.066 213 3 95 J CENT SOUTH UNIV T 1005-9784 481 0.3 0.302 0.041 171 3.596 CHINESE J AERONAUT 1000-9361 123 0.294   0.02 100 3.7 97 J SYST ENG ELECTRON 1004-4132 195 0.269   0 196 3.1 98 CHINA OCEAN ENG 0890-5487 245 0.26 0.423 0.077 65 5.6 99 CHINESE PHYS C 1674-1137 126 0.251 0.256 0.066 331 1.4 100 HIGH ENERG PHYS NUC 0254-3052 343 0.233 0.186   0 4.5 101 J CHINA UNIV GEOSCI 1002-0705 173 0.21     0 3.6 102 J IRON STEEL RES INT 1006-706X 263 0.201 0.292 0.004 453 3.7 103 CHINESE J CANCER RES 1000-9604 40 0.198   0 50   104 PROG BIOCHEM BIOPHYS 1000-3282 307 0.193 0.189 0.048 209 4.8 105 PETROL SCI 1672-5107 49 0.174   0.062 65   106 J THERM SCI 1003-2169 97 0.165   0.053 57   107 RARE METAL MAT ENG 1002-185X 1062 0.161 0.206 0.017 696 3.8 108 CHINA FOUNDRY 1672-6421 16 0.159  0 50   109 CHINESE J ELECTRON 1022-4653 205 0.156 0.157 0.013 156 4.6 110 CHINA COMMUN 1673-5447 18 0.118   0 65   111 CHINA PET PROCESS PE 1008-6234 17 0.07   0 45   112 INT J MIN MET MATER 1674-4799 1     0.008 121   112 J EARTH SCI-CHINA 1674-487X 34     0.393 84   112 RES ASTRON ASTROPHYS 1674-4527 33     0.264 125
  • 第七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日程安排公布
    由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第七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将于2014年9月24-2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也得到了清华大学分析中心的大力支持,将围绕&ldquo 分析化学&mdash &mdash 我们身边的科学&rdquo 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涉及领域涵盖环境、食品安全、制药与中医领域、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领域的技术与应用。仪器信息网作为大会支持媒体,将进行跟踪报道。同时,欢迎广大用户莅临仪器信息网在慕尼黑上海生化展上的展位现场参观,展位号:N2.2426、2001,将可免费索阅《国产好仪器手册》一本。   大会日程安排如下:   The 7th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alytical Chemistry   Program September 23 Afternoon Registration Sept.24 Sept.25 AM PM AM PM Opening & Plenary Lectures (N2-M42) Food Safety (Session 2) (N2-M41) Separation Sciences / Mass Spectrometry(Session 4) (N2-M41) Separation Sciences / Mass Spectrometry (Session 4) (N2-M41) Pharmaceuticals and TCM (Session 1) (N2-M42)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 (Session 3) (N2-2W2) Environmental Bioanalysis (Session 5) (N2-2W2) Environmental Bioanalysis (Session 5) (N2-2W2) POST ((N2-M42 Corridor) Dinner party Poster Award (18:30-20:00) Sept. 24th , 2014 Opening & Plenary Lectures Chair: Jin-Ming Lin, Oliver J. Schmitz Venue: (N2-M42) 08:45-09:00 Opening: Prof. Jin-Ming Lin Prof. Jin-Ming Lin, Tsinhua University/China Prof. Xiurong Yang, Institute of Changchun Applied Chemistry, CAS/China Prof. Oliver J. Schmitz, Messe Mü nchen International/Germany Dr.Reinhard Pfeiffer, Messe Mü nchen International/Germany 09:00-09:40 P-1 On-Line Analysis of Exhaled Breath using 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Prof. Dr. Renato Zenobi, Laboratoriumfü r Organische Chemie/Switzerland 09:40-10:20 P-2 Pico-, Femto-, Atto-Liter Bio-Analytical Instrumentation on Extended-Nano Fluidic Device Prof. Takehiko Kitamori, 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10:20-11:00 P-3 Fundamental and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Nanostructure/Nanomaterial Based on Microorganisms Prof. Xiurong Yang, Institute of Changchun Applied Chemistry, CAS/China 11:00-11:40 P-4 Chromatography with X-ray eyes: When you can see inside a column, You Can Separation develop in real time. Prof. Purnendu K Dasgupta,Jenkins Garrett Professor and Chair,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Arlington TX /USA 11:40-12:20 P-5 Origin of life in the upper continental crust &ndash Super critical CO2 as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ebiotic chemistry I Prof. Dr. Ulrich Schreiber,Faculty of Biology, Department of Geology,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Germany 12:20-14:30 Lunch Session 1: Pharmaceuticals and TCM Session Chair: Shao-Ping Li, Heinz Schmeiser Venue: N2-M42 14:30-14:55 1-I-1 Drug discovery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f. Yan Zhang,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ACS/ China 14:55-15:20 1-I-2 Aristolochic acid a human cancer hazard in herbal remedies Dr. Heinz Schmeiser, Germa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Heidelberg/ Germany 15:20-15:35 1-O-1 A novel method for on-line detect ginsenoside in the serum Cuicui Liu, Yanbian University/ China15:35-15:50 1-O-2 Electrochemical Unveilness of Intracellular Purine Nucleotide Metbolism by Ultra-sensitive and Regenerable Graphene/Ionic-Liquid Modified GCE Guang-Gang Gao, Jiamusi University/ China 15:50-16:10 Coffee break (20 min) 16:10-16:35 1-I-3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rbohydrates in Chinese Medicines Prof. Shao-ping Li, University of Macau/China 16:35-16:55 1-I-4 High-Pressure Ion Chromatography &ndash A New Platform for High Resolution or High Throughput Separations of Ionic Compounds Joachim Weiss,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GmbH, Im Steingrund 4-6, 63303 Dreieich/ Germany 16:55-17:10 1-O-3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carbon nanotube modified pencil electrode as a sensor for determination of illicit drug of furosemide Behzad Rezaei, Isfa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ran 17:10-17:25 Shimadzu new UFMS technology -LCMS-8050 Zhicheng Deng, Shimadzu (China) Co., Ltd. Session 2: Food Safety Session Chair: Gongke Li, Torsten Schmidt Venue: N2-M41 14:30-14:55 2-I-1 Multiclass Residue Analysis by LC/MS using alternative ioniz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rinciple Prof. Heiko Hayen, University of Mü nster/ Germany 14:55-15:20 2-I-2 Progress of online sampl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for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Prof. Gongke Li, Sun Yat-sen University/ China 15:20-15:35 2-O-1 Investigation of Triacylglycerols in Edible Oil using GC-MS and LC-MS Xu Xu,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 15:35-15:50 2-O-2 Improve the Extraction of Synthetic Food Colorants in Fish Ball with Chitosan for Their Sensitive and High Recovery Determination by HPLC Cong Kong, 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China 15:50-16:10 Coffee break (20min) 16:10-16:35 2-I-3 Compound-specific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in food authenticity control Prof. Torsten Schmidt,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Germany 16:35-16:55 2-I-4 Advanced Thermal Analysis Methods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Waste Dr. J. Blumm, NETZSCH-Gerä tebau GmbH, Wittelsbacherstr. 42, D-95100 Selb/Bavaria/ Germany 16:55-17:10 2-O-3 Fast,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Extrac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from Edible Oils Using a Dual-Layer SPE Cartridge Michael Ye, Supelco, Div. of Sigma-Aldrich/ USA 17:10-17:25 2-O-4 Development of an electrochemical DNA-biosensor for sensitive monitoring of chrysoidine, a banned dye, in foods and textile effluents Ali A. Ensafi, Isfa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ran Session 3: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 Session Chair: Guohua Zhou, Schmitt-Kopplin Venue: N2-2W2 14:30-14:55 3-I-1 A novel ultra-sensitive GC-ion source for an Orbitrap-MS Prof. Oliver J. Schmitz,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Germany14:55-15:20 3-I-2 Integrating Multiple Analytical Dimensions for Meta-Metabolomics of Microbiomes Prof. Philippe Schmitt-Kopplin, GSF / Germany 15:20-15:35 3-O-1 High throughput extraction of peptides/proteins by nanostructure materials Ren&rsquo an Wu,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15:35-15:50 3-O-2 Metabolomics driven the discovery of functional small molecules towards a diversity of biological innovations Haitao Lu, Chongqing University/ China 15:50-16:10 Coffee break (20min) 16:10-16:35 3-I-3 &ldquo TubeLab&rdquo : A contamination-free platform for multiplex detection of genomic biomarkers for personalized medicine Prof. Guohua Zhou,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16:35-16:55 3-I-4 Concerned about quality of medicines Sharing healthy life together -Hitachi&rsquo s analytical instruments in medicine research solutions Dr. Xiaoli Mou,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16:55-17:10 3-O-3 Analytical Biotechnologies for Salivary Molecular Diagnostics Hua Xia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Sept. 25, 2014 Session 4: Separation Sciences / Mass Spectrometry Session Chair: Philip Marriott,Huwei Liu Venue: N2-M41 09:00-09:25 4-I-1 Essential Oil Analysis by Using Novel Design of Separation Systems with Olfactometry and MS/MS Detection &ndash &lsquo TAAAS&rsquo Prof. Philip Marriott,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09:25-09:50 4-I-2 Direct chemical labeling and LC-MS analysis of below nMphytohormone of gibberellins Prof. Yi Chen,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09:50-10:05 4-O-1 A robust, automated, quantitative, method-integrated system for ultratrace analyses using Direct Speciated Isotope Dilution (D-SID) mass spectrometry, with applications in drinking water (2-3 ppt) and human blood (30 ppt) Matt Pamuku, Applied Isotope Technologies/ USA 10:05-10:20 4-O-2 Fast quantification of endogenous carbohydrates in plasma using 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Yu Che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10:20-10:40 Coffee break (20min) 10:40-11:00 4-I-3 The Concept of Peak Capacity in 2D-LC and 1D-UHPLC and its True Value to Compare Methods for Highly Complex Sample Analysis PD Dr. Frank Steiner (ThermoFisher) 11:00-11:25 4-I-4Plasma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imaging analysis Prof. Huwei Liu,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11:25-11:40 4-O-3 Feasibility of electrophoresis coupled with HPLC-MS/MS for rapid screening &alpha -glucosidase inhibitors from medicinal plants Xiaoyu Xia, Yanbian University/ China 11:40-11:55 4-O-4 The MostRecent Development of Superficially Porous Particles for HPLC/UHPLC for Small Molecules and Large Proteins Wu Chen,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USA 12:00-13:30 Lunch Session 4: Separation Sciences / Mass Spectrometry Session Chair: Jack Syage, Qun Fang Venue: N2-M41 13:30-13:55 4-I-5 Microfluidic analysis and screening with the SODA systems Prof. Qun Fang,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13:55-14:20 4-I-6 Effects of preanalytical factors on metabolome: suggestion on sample collection and storage in biobank Prof. Guowang Xu,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ACS/ China 14:20-14:354-O-5 Bioimaging and Hair monitoring of Metal Complexes by Laser Ablation-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Kelvin Sze-Yin Leu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China 14:35-14:50 4-O-6 Rapid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D2 in Edible/Medicinal Fungi by HPLC-DAD Jianyong Wu,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ina 14:50-15:10 Coffee break (20min) 15:10-15:35 4-I-7 Atmospheric Pressure Photoionization (APPI) for the Direct Analysis of Drugs of Abuse in Urine Dr. Jack Syage, Morpho Detection, Inc. / USA 15:35-16:00 4-I-8 New approaches to highly selectiv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online hyphenation with LC-MS for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 机遇与挑战的再审视——生命分析化学
    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会议于4月19日在西安曲江国际学术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来自于国内外上千名的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分享着在色谱领域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在此次会议上,来自于南京大学的陈洪渊院士向到场的嘉宾和观众介绍了近年来生命分析化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单细胞成像、单细胞操控技术等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与现场嘉宾和观众进行了分享。   陈洪渊首先讲到了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所经历的三次重大变革,即第一次变革是在20世纪初,物理化学溶液理论的发展为分析化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建立了四大平衡理论,使得分析化学由一门技术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次变革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分析化学从以化学分析为主的经典分析化学发展到以仪器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第三次变革是在21世纪,随着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发展的要求,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引领,从使分析化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接着,陈洪渊院士谈到,分析化学研究的核心目标是对物质时空组成的性质和含量的信息提供准确、灵敏、选择、通量、快速以至自动获取。分析化学研究的热点为发现和利用物质间和物质与各种力场间相互作用的原理、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广泛吸纳和应用所涉及的自然科学技术,最大限度的获取所需信息和有关科学数据,从而实现对物质化学成分与组分的认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解决的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与时俱进,成为分析化学发展永恒的原动力。同时,对于物质在极端状态下(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强辐射、宇宙空间、外星、高速运动等)信息和数据的获取又使分析化学(科学)的状态进入新的境界。 陈洪渊院士   生命分析化学是分析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命体系中生物分子的组成、浓度、空间分布、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的量测科学,也是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分析试剂、材料、方法和仪器的一门学科。生命分析化学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挑战主要来自于研究对象&ldquo 生命体&rdquo 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包括在特别下的空间、特殊的时间、特定的外界条件下进行物质的形貌等分析工作。例如对单细胞的分析,细胞生理过程涉及多种生物分子在细胞局部空间的协同作用,因此要求对多种生物分子同时检测,阐明这些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   目前单细胞分析研究的前沿问题涵盖组学研究、单细胞成像和单细胞操控,其中组学研究包括现在最前沿的单细胞基因组、蛋白组和代谢组。这些组学的研究为生命过程的理解提供了深入的、全面的理论依据,而阵列毛细管电泳、生物质谱、液相色谱和核磁共振等则为这些组学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平台。同时,陈洪渊院还指出生命分析化学所面临的其他一些机遇与挑战,如有关癌症早期诊断、体育运动兴奋剂检测、基于智能手机和穿戴设备的疾病检测、数字化PCR、数字微流控等。最后陈洪渊院士借用了王国维&ldquo 悬思&mdash &mdash 苦索&mdash &mdash 顿悟&rdquo 的治学三重境界对生命分析化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 化学+生物的梦幻联动!电分析化学主题网络研讨会年末上线!
    这是一个神奇的领域,仪器设备简单易行,分析过程敏捷高效;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表面技术,超分子体系以及新材料合成的发展和应用,该领域进一步向微量分析,单细胞水平检测,实时动态分析,无损分析以及超高灵敏和超高选择等方向迈进。这就是电分析化学(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做为仪器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电分析化学近年来在生物分析与生物传感、电分析化学联用等方面的前沿研究及应用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电分析化学生物传感器主要包括微生物电极传感器、电分析化学免疫传感器、组织电极与细胞器电极传感器、酶传感器、电分析化学DNA传感器等。2022年12月21日,由仪器信息网与广州大学联合举办,中山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协办的“第三届电分析化学”主题网络研讨会重磅上线!本次研讨会针对当下电分析化学前沿研究及应用热点进行探讨,为电分析化学相关从业人员搭建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促进我国电分析化学及相关仪器技术与应用的发展。会议邀请广州大学分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牛利教授主持。多位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及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大连化物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的专家进行最新的技术分析与最新结果科研成果的分享。21日上午的会议聚焦电化学技术与生物传感器的结合应用。将电化学技术拓展至生物细胞研究等领域,这相比传统的荧光、质谱等手段有着怎样的优势?生物分析的检测范围是否会因此进一步拓宽?化学+生物的梦幻联动,是否会带来一次新的技术变革?数位杰青、长江学者、名校教授、一线研究员将在本次研讨会中深度解读——点击参会》》》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electroanalytical2022徐静娟 南京大学 教授《单细胞电化学分析》点击参会徐静娟,南京大学教授,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4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4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Analytica Chimica Acta的编辑。已在Sci Adv, Chem, Angew Chem, JACS等刊发表论文500余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单细胞层面,测量生命各种状态下细胞中重要生物分子含量的变化对于理解生命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单细胞的方法主要包括电化学、荧光和质谱等方法。这些技术中,基于微/纳米电极的电化学方法以其高灵敏度的特性成为实时定量检测单细胞的重要技术。本次,徐静娟将介绍课题组近年来在单细胞内生物分子和离子测量方面的工作。刘松琴 东南大学 教授《关于酶界面电子传递的几点思考》点击参会刘松琴,2003年6月在南京大学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分别为德国Potsdam大学和加拿大Lakehead University博士后,2005年被聘为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松琴主要从事生物界面、生物组装和电化学分析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开展纳米生物探针、纳米增强高分子材料等产业化研究。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3件。本次,刘松琴将就《关于酶界面电子传递的几点思考》进行经验分享。戴志晖 南京师范大学 教授《功能界面的分子识别与电化学传感》点击参会戴志晖,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分析化学研究,将表界面结构调控和传感表界面的功能化相结合,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成功提高了分析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及选择性,并在若干体系中获得理想的检测效果;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本次,戴志晖将就《功能界面的分子识别与电化学传感》进行分享:通过界面合成,使功能材料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组成、电荷密度;通过表面分子组装改性等方法,建立了从分子到纳米层次的生物电化学界面;对界面电化学性能进行调控,设计合成了新型高灵敏纳米生物探针,提高了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发现了生物传感检测中的新原理,发展了新的信号放大分析方法,拓展了生物分析检测范围,为从分子水平上实现复杂生命体系的分析检测提供了可能。只金芳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电分析化学的前沿---基于超微电极的微区电化学检测技术》点击参会只金芳,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只金芳及其所在的实验室一直从事电化学及电化学分析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环境检测及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方面有较扎实和系统的工作积累。本次,只金芳报告题为《电分析化学的前沿---基于超微电极的微区电化学检测技术》:基于超微电极电化学碰撞技术的单粒子和选择性检测,可以提供单细胞代谢活性或单颗粒催化活性,获得待测粒子-电极间相互作用等大电极体系检测所不能分辨的信息,具有研究单个粒子活性的可能性。报告提出以硫堇作为一种带正电的电子介体,依靠静电引力吸附在微生物表面,并被微生物还原。当一体化的硫堇-微生物碰撞在电极表面时,还原态的硫堇在电极表面被重新氧化,从而产生尖峰信号。信号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被微生物还原的硫堇的量,从而可以根据尖峰的大小来直接的判定微生物的活性。点击参会》》》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electroanalytical2022
  • 分析化学进入“生命研究”的时代——访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
    分析化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炼金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分析化学发展到了“仪器分析”的阶段,并且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分析化学已经不再局限于“是什么”的阶段,而是追求更多更全面的信息,特别是社会发展到如今,生命研究向人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赋予了分析化学更高的“使命”。   当前,分析化学已经成为科学技术的眼睛,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那么,分析化学的发展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当前最“热”的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近期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请其为大家介绍一下分析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其所在课题组近期的研究工作。 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 细数分析化学发展历程   2012年10月份在青岛召开的第十一届分析化学年会上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生命分析“闪耀”全场。对此,林金明介绍到,“生命分析‘大热’正是符合了分析化学的发展规律”。而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很有必要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并且明确分析化学现阶段的任务,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控当前的研究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了“赶论文”。   分析化学的“突跃”:从元素到分子   “1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用火烧的方式来识别铜和金,这就是早期的元素分析。再到后来的‘炼丹术’等各种方法基本上都跟元素有关系,整个过程持续了上千年。”   “随着技术的发展,上个世纪初分析化学的研究领域从元素拓展到了小分子,这是分析化学的一个大‘突跃’。色谱技术的出现给小分子的分离和分析带来了很大的机会,其中气相色谱的出现使得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物质得以分离,而对于一些较大的分子,比如医药中的一些不能挥发的物质,气相色谱就不够用了,于是就出现了液相色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直到本世纪初,以往的技术已经满足不了蛋白质、基因等更大分子的检测需求,于是就出现了电泳、毛细管电泳等技术,这项技术目前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   “物质分离之后就需要检测,除了紫外、荧光等检测器,质谱是至今为止最典型的检测技术。”   总体而言,在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中,社会的需求促进了分析仪器的发展,同时仪器技术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不过,林金明还提到,“虽然分析化学从元素到小分子、中等分子、大分子,很多方法都有了,但还不是很完善,比如,更大分子的检测需求摆在了人类的面前,而且分子最大能到多大并没有一个极限,另外,对于一些有机高分子或者纳米材料的内部结构还没有搞清楚,等等这些都需要科学家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分析化学的“挑战”:从无生命到有生命   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却被各种各样的疾病问题所困扰。特别是癌症,我国首次发布《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了肿瘤发病情况。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由此来看,生命分析迫在眉睫!而研究构成生命的最小单元-细胞摆在了科研工作者的面前,也是目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林金明谈到,“之前的研究不管是元素、小分子,还是大分子,都是没有生命的。一旦涉及到生命活动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检测,目前还是难题。现在的水平也只是简单的分离,还不能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此外,林金明还介绍到,现在美国的一些化学家都在活跃于细胞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细胞本身的分离;二是细胞内部物质的检测。只是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  “不过,细胞分析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目前分析化学向人们提出的‘挑战’。我认为,细胞分析可以使疾病的诊断更直接、更有效果,比如,以前是通过癌细胞释放出来的蛋白质的检测来判断是否患了癌症,但是癌症最初都是由癌细胞组成的,如果能解决细胞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只要测出有没有癌细胞,有多少,就可以直接判断是否患了癌症。” 一辈子科研聚焦两件事   介绍完分析化学的发展历程,林金明介绍到:“前十年,我主要做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且和企业合作实现了产业化 后十年,工作重点转向细胞分析技术及方法的研究。生命分析是目前的热点也是难点,我当前的工作就是‘迎难而上’”。   前十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模仿,但是做到了实用   化学发光在中国有很多人做,但是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有做到应用。林金明自2001年从日本回国之后到2011年十年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此项工作,实现了不同癌症标记物的检测,把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癌症产品做成了一个系列。这十年期间,他和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最终将这项技术推向了临床应用,现在试剂盒正在各大医院推广使用,同时也使得原来进口的化学发光试剂及仪器的价格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就此项工作,林金明还编写《化学发光基础理论与应用》以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两部著作。   对于这项工作,林金明这样评价:“这是我前10年里做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虽然,这项技术在国外用了十多年了,我们才模仿着去做,去推广,但是不管怎样也是一种技术进步,对社会有帮助。这些工作虽然文章发的不是很好,除了CAI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奖”之外,也没去申请其它的奖。现在有很多公司也在模仿这项工作,不过,我认为作为一个科学家能将技术传递给大家就是一件自豪的事情。”   据林金明介绍,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以及其他技术的产业化方面与企业的合作很愉快,目前实验室研究经费的一半左右来自企业合作。对当前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林金明认为,“首先科研院所的工作要做到精致,必须要重现、可靠、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交给企业进行后期的产业化;另外,科学家把利益看少一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开发能力弱的问题,科研院所的经费也能得到不小的补充。”   后十年:细胞研究,创新,致力于实用并提升理论水平   林金明说,现在分析化学的热点是生命科学,而其后十年工作亦将紧扣时代需求,重点做细胞相关的研究工作,不仅要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理论上有所提升。“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在国际上也没有很清晰的理论,我希望通过化学的手段来解释生物学的过程,这是非常明确的一个目标,我将致力于这项工作直到退休为止”。   “但是在做的过程中感觉难度很大,比如有些癌细胞在体内的含量特别少,活体细胞很难保存等。最终选择了多通道微流控芯片技术进行细胞的培养、分离。在检测技术方面,我尝试了化学发光、荧光、紫外、电化学等方法,最后发现所有的检测方法各有优势,但是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最后选择了质谱这一当前最普遍、信息量也较为全面的检测技术。”   “其实,微流控芯片和质谱联用技术很早就有了,但是大多是单通道芯片,我们希望建立多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和质谱的联用。因为这项工作很综合,要会做芯片,要懂细胞学,还要懂质谱。另外由于细胞代谢物很少,还需要样品前处理、富集与分离的知识。而现在很多实验室做的很‘专’,所以国内外都很少有人做。与他们不同,我们实验室做的比较‘杂’,检测、分离、样品前处理等都有,在细胞培养方面也招了生物系的学生一起来做,并且之前的一些工作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我们有能力做这项工作。”   谈到这项技术的前景,林金明说:“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解决了小分子的分离检测问题;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解决了中等大小非挥发物质的分离和检测问题;CE-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实现了蛋白质、基因的分离和检测;若微流控芯片和质谱的联用能够解决的好,就可以解决细胞的分离和检测,另外小分子、中等分子、大分子等的分离和检测也都可以在此平台上实现。”   采访手记:  大家都知道分析化学作为一个工具,科学家若是看不到应用的前景或者理论系统的提升,做起来会很枯燥。但是林金明却将在科研工作中解决问题当成一种乐趣。采访的过程中,林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很多“宝贝”——液基细胞保存液、基因检测芯片等,就连最普通的毛细管也能给我们演示出应用的价值。林金明反复表示,这是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能为中国的分析化学做一些贡献,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采访中我们也发现,林金明在科研工作中目标性特别强,并且致力于将科研成果做到实用。对于科研工作中不懂的地方,林金明始终在学习。我们在其办公室中发现书架以及办公桌上都摞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厚厚的《细胞的分子生物学》就在电脑旁边。据林金明介绍,在我们去之前,他正在学习这本书的内容。   采访编辑 叶建   附:林金明个人简历   林金明,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1984年福州大学毕业,1992-2002年在日本留学和工作,1997年3月获得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学任教。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受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引进”,2008年受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现为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化学系教授,副系主任,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责任主编,Current Anal. Chem.副主编,J. Pharm. Anal.副主编,Talanta、Luminescence、J. Flow Injection Anal.等10多种国内外杂志编委。目前研究方向为超微弱化学发光研究及微流控芯片上的细胞分析方法研究。先后培养博士生34名(其中留学生1名),博士后9名(其中留学生2名)、硕士生21名。目前在校博士后3名(留学生1名),博士生9名(其中留学生1名,联合培养1名)。   林金明研究组:http://www.linlab-tsinghua-edu.org   邮箱:jmlin@mail.tsinghua.edu.cn
  • 第十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大会报告
    仪器信息网10月31日讯,由中国化学会主办,扬州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全国分析化学年会”于10月30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在大会开幕式之后,大会报告如期举办,报告内容就分析化学的一些宏观问题以及一些技术方面的新成就、新进展进行了交流。大会报告如下:   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探讨分子识别和特异性-亲和性及特异性评判药物筛选   分子识别和结合对于决定生物分子功能结构其积极重要的作用。理解和掌握亲和性和特异性是当今挑战的课题。这不但可以揭示生物分子的结合原理,而且对药物和生物传感器的设计有直接应用。   汪尔康院士在报告中表示,探讨分子识别的特异性和亲和性,首先要定义一个新的变量,即本征特异性比值(ISR),描述区别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的自然态和类自然态的能力差异。通过分子模拟法,可以得到相关的能谱和对于每个小分子的不同ISR值。从两维角度交叉评价搜索数据库中的小分子有助于特异性小分子的发现。并把ISR(本征特异性比值)应用到拥有竞争性受体的体系中(COXs蛋白),以COXs为研究体系来进一步阐明了ISR的相关意义和应用。从理论上讲,ISR概念同样能应用到CADD的各个领域。在具体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工作中,采用亲和性和本征特异性评价更据有意义。   中国科学院俞汝勤院士:分析化学当前发展趋势的若干思考   分析化学的当前趋势史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从国家发展和公众关注度来看,涉及人们生或质量与生活水平的研究应放在突出位置,为生命科学服务并与之结合,仍是分析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分析化学作为化学的二级学科,应从整体上全面发展。各种方法、仪器与策略,应均衡发展,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应得到重视。色谱学、波普学、传感器和化学计量作为分析化学的“四大支柱”,色谱学与传感器在我国发展势头较好,波普学的发展还不太均衡,化学计量学在我国虽然得到一些发展,但离分析化学面临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此外,分析化学作为解决实施问题的学科,应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发展。分析化学在诸多相关跨学科综合研究中,常会起到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分析化学工作者应努力面向国家需求的重大课题研究中多做贡献,从而推动分析化学向前发展。   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色谱进展   色谱学已发展成为分析化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的要求,带动了色谱学科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新的分离模式不断出现,成为分析化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   张玉奎院士在他的报告中对柱填料、基于整体材料的新型柱模式、多维色谱、等方面的研究或技术应用进展做了简要介绍。张玉奎院士表示,“高效、高分辨、高通量、高灵敏度”是色谱发展的要求,“新型分离材料、新型柱模式、多为多模式分离技术、多种联用技术、新仪器”等方面技术的进步是色谱技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在生命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标志,同步辐射装置是一种先进的高端大科学研究设施。作为独特的宽光谱高亮度光源,同步射光源提供了其他光源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我国建成的大科学(上海光源),标志着我国在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大科学实验装置方面具备了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和集成与创新能力。   陈洪渊院士重点介绍了同步辐射光源在生命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并以上海光源为例介绍了同步辐射装置的发展和应用状况,旨在唤起和推动我国分析化学家的高度重视,充分利用这一大型装置,将生命分析化学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董绍俊研究员:水体毒性检测的一种新途径   我国作为贫水国之一,同时存在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毒性”作为一项综合生物学指标,在环境监测及检测中起到全面衡量污染物对生物体危害的重要作用。早期的毒性检测采用生物体作为受试对象,试验周期长、技术复杂;近期的Microtox法虽然已获国际认可,但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局限。   基于此,董绍俊院士课题组提出要建立一种具有广谱性的、水体总毒性快速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原位培养微生物膜反应器可对水源毒物作出更灵敏、快速响应的原理,并结合新的反应器分析信号的微量方法进行工作。该系统适用于长期在线毒性检测,并实现现场的毒性灵敏检测、快速检测,提供水体毒性的真实信息。   董绍俊院士课题组对以上的设计以提供了可靠基础:以地表水、生活污水为目标水体,进行了原位培养微生物膜实验;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生物体,详细研究了时间对于人工媒介体的毒性检测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该体系毒性测试一般在60分钟即可达到平衡,确实有效的缩短了检测时间,进一步结合生物反应器实验,有望完成具有广谱性的、快速现场毒性检测,并能及时反馈重要的毒物学信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梁文平研究员:科学基金与化学基础研究   梁文平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了我国化学基础研究现状:中国国际论文20.8万篇(2007年),占世界第二位,其中,化学占13.93%。我国化学学科产出力与影响力明显上升,从1997年的世界第十七位到2006年已上升到世界第三位。   此外,他还介绍了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SCI论文总体的产出与引用情况,他认为我国科学论文产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不懈的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导思想。就科研人员比较关注的内地及香港学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Advanced Materials等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的情况,梁主任也进行了介绍。他指出,青年学者是这些高水平论文产出的主体,而且其中很多学者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   最后,梁文平指出,在化学领域,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化学界提出的可持续化学的理念。提出可持续化学的欧洲技术平台的最初目的是帮助和推动欧洲化学、化工和工业生物技术的持续发展,促进欧洲化学和化工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包括4项战略,一是为欧洲提供创新的动力,提供原材料,提供衣物、药品、能源等领域创新的源泉;二是作为支撑知识经济社会新技术的核心,化学是纳米科技、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的核心;三是为可持续发展投资,让产品改进和加工过程更具生态效应,使资源使用最佳化,对环境影响最小化;四是保护和发展就业市场、专业人才和生活质量。   国家科技部条件财务司郑健博士:方法创新与仪器自主创新   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基石,是经济发展、民生问题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尤其是高端科学仪器设备基本依赖进口,严重影响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的实施。强化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能力,从源头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技工作由追踪模仿向引领发展转变的策略,势在必行。   促进仪器自主创新,需要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1)进行创新方法研究、(2)建立应用示范(3)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4)加强基地建设、(5)各部门的多元投入、(6)好的政策环境、(7)良好的文化氛围、(8)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大学邵元华教授:软界面上分析相互作用与成像分析   邵元华教授首先介绍了软界面电分析化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1、界面结构未知;2、可供选择作为有机相的有机溶剂数目有限;3、没有很好的获取转移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手段;4、iR及充电电流较常规化学更加严重。   通过对软界面上分析相互作用与成像分析研究,邵元华得出结论并发表了自己的展望:1、软界面电化学是一个较新的领域;2、其研究重点仍然是发展新的方法与技术;3、在液/液界面上所发展的方法与激活素可用于液/膜界面及单细胞检测;4、需要联立连用技术平台。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张新荣教授:化学发光阵列传感器的研究   阵列传感器是传感器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它集成了单个传感器的功能,能够最大程度地模拟动物的嗅觉器官。   张新荣课题组利用纳米材料表面的化学发光机理提出了阵列传感器的新模式,以纳米材料表面为反应基础,以化学发光为检测信号,用于分子识别及纳米催化剂的快速、高通量筛选。这种阵列传感器与传统的光化学传感器相比,最大特点是,可选的传感材料广泛,可以从多个方面提供丰富的分子结构的信息用于分子识别。它不需要外部光源,通过化学反应自身提供的能量产生检测所需的光信号,因而从根本上简化了传感器的结构。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易于集成化和微型化。这一结果也为化学发光分析体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复旦大学杨芃原教授:糖蛋白的分离分析和结构鉴定   蛋白质糖基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糖基化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作为蛋白质组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糖蛋白质组学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质谱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灵敏度的多级质谱分析已成为现实。这些仪器的发展促进了对糖基化位点和糖链结构的深入分析。   杨芃原教授基于高分辨率、高精度、高灵敏度及良好表现力的多级质谱技术,探索了糖蛋白质谱分离分析的技术流程。通过对糖蛋白分离的各个步骤、酶的选择及条件、提肽液的组成、基质的组成、点样方法进行了优化,形成了简单易行、无需糖肽富集标记的糖蛋白溶液酶解-质谱分析和胶上分离酶解-质谱分析的技术路线,为实际样品体系中糖蛋白的结构解析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武汉大学庞代文教授:活细胞合成量子点等生物纳米标记材料一种“时空耦合”合成新策略   庞代文教授在报告中表示,利用活酵母细胞作为反应器,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成功地合成出尺寸可控、闪闪发光的CdSe量子点。Na2SeO3的代谢以及CdCl2的解毒过程是酵母细胞内固有的生化反应途径,而这两个原本不相关的生理过程正好可以提供合成CdSe量子点所必需的合适价态的原料,当‘迫使’它们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相遇,就有可能得到我们所期待的产物。   通常采用生物的方法合成纳米材料时,主要是简单地利用某种生物模板或者生物本身的某一条代谢途径来做,而该研究在利用生物学方法和体系解决化学领域问题上取得了突破。   新方法整个反应过程是在30℃下进行的,避免了所有易燃、易爆、有毒的有机试剂,并且CdSe是在活的酵母细胞内得到的,这说明这种方法对于细胞的毒性相对较小,生物相容性较好。此外,还能实现对合成产物的性能控制。   大会报告结束后,为庆祝“第十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的胜利召开,欢迎大家的到来,大会承办方扬州大学与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盛大的招待晚宴。 安捷伦欢迎晚宴现场 扬州大学校领导共同祝酒
  • 中科院化学所:立足分析化学,为生命科学奠定基础
    上世纪50年代起,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让生命科学走进了分子时代。作为我国分子科学研究的先锋,中科院化学所较早时期即瞄准了生命化学的前沿,敢为人先地开展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化学分析工作,为生命过程化学本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以分析化学为基础  中科院化学所生命科学分析研究始于分析化学的牢固基础。六十年来,化学所分析化学学科发展历经多次变迁,最终确定以生命科学为研究对象,开始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探索。  据化学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形式上,分析化学的发展双轨并进,一是依托于分析专业研究队伍的集中发展,二是寓于其他学科的分散发展。  建所初期,以分析化学为中心的研究单元立足无机化学,属无机分析方向。而有机分析最早隶属于有机合成,直到1960年前后并入分析单元,两个方向合称为“分析化学研究室”,由梁树权先生领衔。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分析化学研究室逐渐发展完备。当时,科研人员们紧密结合国家需求,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开展了多项前瞻性创新研究。  1985年,随着化学所撤销研究室建制,分析室分散为组,两年后复建,并于1989年更名为“生命科学中的分析化学研究室”。  在业内科学家们看来,该研究室较早部署了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为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活体电分析示意图  毛细管电泳的先驱  对从事分析化学的研究人员而言,生命分析化学的难点在于,从相对简单的无机分析体系转至复杂生命体系样品的研究。首当其冲的便是分离问题。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该研究室研究员竺安便开始思考生物大分子的分离问题。“生物大分子相对慢的扩散速度,会限制它们在色谱过程中的分离效率,但在电泳过程中却正好相反,分子越大、扩散系数越小,电泳分离的效率反而越高。”当时,竺安敏锐地意识到了毛细管电泳将在生命分析化学上大有可为。  于是,当毛细管电泳尚未引起国际权威分析化学专家注意的时候,化学所在竺安的带领下,开始了毛细管电泳的探索,成为毛细管电泳研究的先驱。  如今,毛细管电泳已经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分离分析的利器,人类的科技到20世纪末才能测定分子庞大、结构复杂的人类和动物基因的DNA序列,靠的正是这一技术。毛细管电泳研究也在化学所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化学所成为我国此领域研究的中心之一。化学所研制低温毛细管电泳仪  瞄准生命科学前沿  2009年,“中科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创新群体”也在这里诞生。科研人员敢为人先,将生命分析化学推向更高层次,并极大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  十多年来,毛兰群课题组创新性地发展了系列活体分析化学原理和方法,实现了模型动物的活体原位和活体在线分析,进而展开了诸如脑缺血和耳聋等神经生理和病理的分子机制研究和探索。  陈义课题组在毛细管电泳、色谱及其与质谱联用等活体分离分析方法上进行了不懈探索,建立了针对活植物、活昆虫直接取样的超痕量分析方法。生物分子真实生理环境中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平台也随之发展起来,包括免标记、可仿生的高通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方法等。基于此方法,他们自主研制了商品样机和软件工作站,能用于约两千个识别反应的同时监测。  同时,马会民、方晓红、王树、高明远等课题组也系统地开展了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创新研究,例如,他们创制了结合STED超分辨成像、扫描探针成像和质谱成像等三大成像技术的高分辨化学成像系统。部分成果可用于重大疾病标志物的快速分析和药物等研究。  此外,细胞质谱测定技术、亲和色谱技术、脂质组学研究、氢氘交换质谱等新的生命科学分析创新成果也不断涌现。  活体分析化学是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该领域研究虽然备受关注,但是系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急需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未来,化学所活体分析化学研究将依据化学与生命交叉研究的指导思想,不断开展活体分析化学新原理和新方法的前沿探索。
  • “十二五”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
    分析化学是关于测量和表征的科学,被誉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眼睛”。随着国际经济交流的深入和各新兴学科领域的飞速发展,处于交叉学科中心位置的分析化学应该如何发展?   在日前在武汉召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十二五”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著名分析化学家汪尔康院士指出,发展新的分析原理和新型动态分析检测及多元参数的检测分析方法,从而研制出相应的新型分析仪器,将是21世纪分析科学发展的主流和分析科学第三次变革的主要内容。   据介绍,本次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承办。56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并建言献策,大会共收到各类建议和报告30余份。   关乎国计民生的分析技术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汪尔康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即分析化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他认为,当前分析化学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国内检测合格的产品,到了国外却被检测出有毒物质超标,除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缺失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对分析检测技术重视不够。”汪尔康告诉记者,美国每年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分析的费用超过500亿美元,影响着美国2/3以上产品的质量。“加大分析技术的基础研究非常必要。”汪尔康说。   来自南京大学的陈洪渊院士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国家的经济实力反映在产品质量上,而产品质量则体现着分析检测水平。陈洪渊举例说,由于技术手段不足,我国在食品农药残留物检测方面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数据显示,美国FDA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食品中360多种农药残留物,德国的方法可检测325种,加拿大的方法可检测251种,而我国却只能检测180种农药残留。   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最为基础的手段。据介绍,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我国出口食品所设立的贸易技术壁垒,大多集中在评价标准和检测技术领域。反观近年来反映出的我国出口食品安全问题,检测技术相对落后是对其进行改善的极大障碍。   “人们以前简单地将分析化学看成工具,而忽视了它的基础作用。”汪尔康认为,下一步应该从国家需求的角度,加紧研究涉及重大疾病与国家和公共安全的检测分析方法,如重大疾病、食品、环境有害物、爆炸物、毒品、生化恐怖源等的快速、准确、灵敏的分析方法,以满足维护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紧迫需求。   更紧密地服务生命科学   从2001年全球首例手足口病,到2003年的SARS病毒,再到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断暴发的全球流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灾难,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也为分析化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生命科学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研究的重点和前沿,美国、欧洲各国和日本正在进行一场以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和生物高技术为中心的激烈竞争和较量。而生命科学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如高通量测序、蛋白质组、超高分辨率细胞成像等都离不开分析化学家的参与。   “生命活动及其行为规律,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最杰出的模板,并指出了直接和明确的途径。”陈洪渊认为,生命过程中涉及的分子识别与作用、物质传输与转化、信息转导与提取、能量转化等过程大都发生在“界面”上,如何在“界面”上进行结构与功能仿生组织和组装,高效地发挥其功能,是建立生命活动中生物分子分析检测的新原理、新方法与新技术,揭示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和信号转导机制,以及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关键。   为生命科学服务并与之融合,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专家们认为,发展基于新型分子探针和纳米生物技术的重大疾病检测和诊治新方法与新手段,对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对发展基于纳米科技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诊断及治疗技术、满足我国防治危害人口健康重大疾病的迫切需求,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鼓励分析仪器自主研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回顾科学发展的历程,事实已经证明技术方法及科学仪器的不断创新,是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中,由于对仪器或测试方法进行创新而获奖的科学家约占1/4。   在谈到分析化学未来发展时,湖南大学姚守拙院士指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分析新仪器的开发,不仅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挑战,也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重要任务。   据介绍,现在国内分析化学的大部分研究工作,还是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的开发,在分析仪器自主研发这一层面上的工作相对较少。造成的后果是,国内分析化学的发展非常依赖于进口仪器的发展,新开发的分析方法往往也局限于进口仪器具备的功能上。这就导致我国在分析仪器核心技术上,始终落后于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平,在产业化这一块始终无法做大做强。   “人民辛辛苦苦赚的钱,都花在购买高档进口仪器上了。”姚守拙痛心地说,摆脱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仪器,以摆脱对国外进口仪器的依赖,并推进新的分析方法和手段的产生。   作为本次会议承办单位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在仪器自主研发上可谓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6年,由该所提出的“300MHz~5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研制”得到科技部“十一五”科学仪器研究开发项目支持。目前,研究所自主研发了包括核磁共振控制台等主要的关键核心部件,培养、吸引、凝聚和稳定了一批仪器研发的创新人才队伍,初步建立了核磁共振仪器研发平台,并成功研制出一台500MHz双通道核磁共振波谱仪试验样机。   “仪器创新是分析化学的创新源头之一。”北京大学教授邵元华建议,可以考虑建立国家科学仪器研发中心,集中不同领域的人才,有目的地研发通用的分析化学仪器。此外,每个研究机构可以建立机械电子加工中心,为仪器的改进提供服务,为仪器装备的创新提供雏形。   “有了自己的分析仪器,一方面可以不用把大把的钱都花在进口仪器上,另一方面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姚守拙说。
  • 电分析化学“大家”齐聚长春应化所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8月20日,第13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13th ISEAC)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会议为期3天,来自国内外电分析化学及其相关领域的500余位专家学者云集一堂,共同探讨当前电分析化学领域的技术前沿与应用进展,交流彼此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亦参加了会议。 13th ISEAC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国家电化学和光谱分析研究中心、长春分析仪器研究和技术开放中心共同主办,同时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化学会、吉林省科技厅、长春应化所等部门的赞助支持。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汪尔康院士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   汪尔康院士在致辞中说到,国际电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是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电分析化学实验室于1987年发起和承办的国际电分析化学的重要的学术会议,一直由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主办,由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每两年在长春举办一次,与BCEIA同步举行,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和参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已成为电分析化学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   本次大会为电分析化学家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科研论坛,以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还吸引了国际一流的电分析化学家共探学术,推动国际合作。最后汪尔康院士预祝第13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圆满成功! José N.Onuchic教授荣获2010年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称号   在会上,中科院长春应化研究所所长安立佳研究员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第亚哥分校José N.Onuchic教授2010年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称号。“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是中国科学院于2004年推出的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通过邀请国际著名科学家来访讲学及选派优秀科研骨干进行学术回访等形式,加强研究所科研人员同世界顶尖科学家的联系与交流。 陈洪渊院士(中国) Hubert H.Girault教授(瑞士) Takashi Kakiuchi教授(日本) Alan M.Bond教授(澳大利亚)   本届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院士和教授作电分析化学及相关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综括及展望和专题报告,其中包括22个大会报告、109个分会场报告,报告内容主要集中在生物电化学、光谱电化学、纳米电化学、生物及化学传感器、界面电化学、电分析化学联用技术以及与生物学、材料学、信息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等领域,为数百位参会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代表了当前电分析化学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对于积极推动国内外电分析化学的发展与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海报展现场 台湾学者代表   此外,本届会议还安排了电分析化学学术海报展,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美国、法国等地知名大学的学者纷纷在此展示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会议主办方最终会从中评选出“TOP 10”,并在21日晚宴现场中进行了颁奖。 颁奖现场 晚宴现场   最后值得提及的是,此次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恰逢电分析化学知名专家董绍俊院士80岁寿辰,国内外众多专家纷纷送上了祝福,庆贺董绍俊院士生日快乐!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 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参展通知
    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参展邀请通知   由中国化学会、中国光谱学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主办的三年一届盛会——“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定于2009年10月30至11月1日在扬州大学召开。会议将就我国自上届学术会议以来分析化学学科的新成就、新进展和加快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邀请国内外从事分析化学研究的著名科学家、中青年学者、技术人员参加,预计本届与会代表800-1000人左右。   本届大会学术论文报告分为第1天全体代表大会报告,第2~3天设为10个学术小组做分会报告及墙报展。学术交流主要涉及原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分析、波谱分析、色谱分析、毛细管电泳分析、化学计量学、电化学分析、生物分析化学、纳米分析化学及综合等。   会议同期举办“国内外分析仪器、设备及耗材新技术、新成果展示会暨产品技术交流活动,为参会代表提供了解最先进的分析技术,同时厂商可以直接与行业专家进行应用技术交流及用户拓展,共同促进我国分析仪器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企业、科研机构能积极参与。   详情参见本次会议登陆网址http://ac.yzu.edu.cn,参展厂商请尽早预订参加项目,位置有限。   特别感谢以下赞助单位: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 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分公司 美国海洋光学亚洲分公司 奥地利安东帕(中国)有限公司 成都超纯科技有限公司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莱伯泰科有限公司 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组委会   展览筹备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小姐 宾小姐   电 话:010-52086694 51289220   传 真:010-52086507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3号院领地OFFICE-B座1306室   邮 编:100107   邮 箱:fxhx2009@126.com   会议网址:http://ac.yzu.edu.cn   欢迎国内外分析仪器公司、厂商到会介绍和展出产品,有关具体事宜请与筹备组联系。
  • 2017第十三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
    2017年4月14日-16日,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仪器仪表会,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办的2017第十三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在南昌绿地华邑酒店隆重举行。本届学术会议由杨秀荣院士担任大会主席,邀请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董绍俊院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万立骏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等多位顶级权威专家,以及从事电分析化学中青年学者、研究生参加。大会分为电分析化学理论及方法、生物电分析化学、纳米电分析化学和电化学发光、电催化等不同分场,全面探讨了电分析化学领域的发展与挑战。 Gamry作为此次会议的金牌赞助商也荣幸参加展览,与电分析化学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需要低噪声电化学测试系统的支持。30年来,Gamry电化学工作站在低噪声电化学测试系统领域不断创新,提供可靠、稳定和准确的低电流测试技术是Gamry一直以来的技术特色。不需添加任何附件,Gamry Reference 600+ 电化学工作站就可以提供600fA的电流档,测量超微电流。Gamry用户在2016年的Nature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Fully integrated wearable sensor arrays for multiplexed in situ perspiration analysis. Nature, 529, 509-514(2016)。这是μA级低噪声的Gamry电化学工作站与可穿戴生物传感器研究和结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传感器研究中心和斯坦福大学基因技术中心,采用Gamry电化学工作站开发了系列传感技术。该技术采用微电极集成块,电流响应为nA级,很好的建立了浓度与电流的线性关系,用于原位跟踪测试汗液中的组分,例如Na+、K+、葡萄糖等。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美国MIT等研究机构也采用Gamry的准确低电流测试技术,包括循环伏安与计时电流,开发了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传感器。电化学联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 Gamry开发了一种快速、具备阻抗扫描的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eQCM是一种兼容性很好的仪器,可以和1-10MHz的任何晶片、任何电解池相兼容,质量检测分辨率可以达到ng/cm2。可以自己单独使用,也可以和电化学工作站联用,由Gamry测试软件同时控制。eQCM是研究界面过程的强有力工具,可以用来研究电活性聚合物、Li+嵌入、电沉积、自组装单层、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吸附、蛋白质吸附、离子和溶剂运输等。拉曼光谱电化学 Gamry的iRaman系统由两个激光选项:532和785nm。热电冷2048像素CCD为拉曼位移覆盖范围可达4000cm-1,分辨率为3cm-1。该体系具有两种不同的电解池设计:一个设计是将探头浸泡在测量液体中,另一个设计是比色皿电池套件。太阳能电池的测试系统(IMPS/IMVS) IMPS/IMVS是可用于表征染料敏化太阳能技术电池(DSSC)。Gamry IMPS/IMVS系统利用两个Gamry恒电位仪,一个稳压器驱动一个LED,另一个进行太阳能电池表征。两个恒电位仪之间的数据采集是同步的。该体系还包括一个微型光学平台,采用表征电池进行背景校正。光源包含红、白、蓝、橙、黄等。同时还配备了最新的光学屏蔽箱,既可以作为法拉第屏蔽周围电磁干扰,又可以消除环境光线的干扰。这是为太阳能电池研究量身定制的有力工具! 光谱电化学 Gamry光谱电化学系统将分光光度计115E(350-1050nm),或者115U(200-850nm)和Gamry电化学工作站有机结合。115E和115U能够轻松配置吸收或发射测试。其中氚/钨光源光谱范围200-2500nm。 想要了解更多Gamry电化学,请登录cn.gamry.com。 刚瑞(上海)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市杨浦区逸仙路25号同济晶度310室邮编:200437,电话:021 65686006微信公众号:Gamry电化学
  • 瞄准分析化学研究国际前沿热点
    日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杨秀荣院士主持完成的“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项目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项目属于分析化学学科,是分析化学研究的国际前沿热点。该项目立足于学科发展,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瞄准分析化学中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通量的科学问题,发展基于生物分子识别的新型分析材料、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 在这个项目中,有多项重要科学发现:一是首次成功利用微波热解法制备出无毒、具有荧光和电化学发光双重性质的碳点;发展了非共价技术制备稳定的、对氧还原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铂纳米立方体修饰碳纳米管的材料;该系列材料在生物分子识别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发现了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新型共反应剂:二丁基乙醇胺。使用该试剂,三联吡啶钌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响应是使用传统共反应剂三丙胺的100倍,在提高电化学发光灵敏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构筑了新型功能化纳米传感器,并将其成功用于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生物分子识别分析:发展了杂交双链DNA功能化荧光银纳米簇的制备新方法,实现了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单碱基突变的识别。该方法对于基因单碱基变异的识别具有普适性;设计与合成了新型纳米多功能荧光探针:SiO2/ED-TA/Eu3+,可以选择性识别炭疽热孢子标志物,检测灵敏度比传统方法提高了2个数量级,2分钟即可完成检测,并实现了检测的可视化;开发了基于三重氢键识别的功能化金纳米粒子检测三聚氰胺的比色方法,裸眼检测限比美国安全标准低2个数量级,实现了低成本、准确、原位检测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目的。 四是发展出具有荧光、表面增强拉曼和共振光散射等多种检测手段,非放射性的生物芯片技术,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达到了对生物分子识别进行高通量研究的目的。 五是研制出实时、在线的分子识别电化学分析仪。有关该仪器的科技部专家组验收意见认为“该仪器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科技成果,填补了该类仪器国内外空白。”
  •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通知(附大会日程)
    p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发展,加深学者之间的交流,强化学科交叉,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将于2016年12月16-19日在南京召开。与前三届会议的宗旨一致,本次会议仍然以形成自由研讨的氛围,让思想撞击出火花,使创造力突涌为目的,集小智为大智,化零散为整体,逐渐形成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的独特战略思路,壮大具有特殊战斗力的我国生命分析化学研究队伍,开创生动活泼的生命分析化学研究新局面。 /p p   本次会议除有关学术报告外,还将设立5-8个生命分析化学重大学术问题主题讨论会,和青年科学家专场报告。欢迎代表们提出您认为有价值的讨论主题或建议。 /p p   拟讨论的主题:1)生命分析样品处理方法,2)生物及环境复杂样品分析,3)组学分析方法,4)单细胞、单分子及活体分析,5)临床、医药与法庭分析,6)化学生物学分析方法,7)生物成像分析,8)新仪器与新技术,9)食品、药品安全及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有意参加研讨会的各方代表请尽快报名并将回执和论文摘要通过会议网站(http://2016acls.nju.edu.cn/)投稿。 /p p   论文摘要格式:论文摘要篇幅限A4纸1页,打印范围(板芯)15× 23 cm。题目用三号黑体 作者姓名用四号宋体、单位及地址以及摘要内容用五号宋体 摘要模板请在网上下载:http://2016acls.nju.edu.cn/login.asp /p p   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10月30日。 /p p   报到日期:2016年12月16日 14:00—21:00 /p p   报到地点:江苏辰茂新世纪大酒店 /p p   会议时间:2016年12月17-19日,19日下午2:00后可以离会。 /p p   会议地点: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88号) /p p   参会费用:会议交通和食宿自理,会务费:800元/人。(请在网上自助缴费或对公转账,现场不收取注册费) /p p   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 /p p   承办单位: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p p   学术委员会: /p p   鞠熀先 南京大学 /p p   夏兴华 南京大学 /p p   邵元华 北京大学 /p p   张新荣 清华大学 /p p   陈 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p p   庄乾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 /p p   组织委员会: /p p   徐静娟 南京大学 /p p   朱俊杰 南京大学 /p p   刘虎威 北京大学 /p p   林金明 清华大学 /p p   毛兰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p p   庄乾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 /p p   稿件联系人: 鞠熀先教授,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hxju@nju.edu.cn。 /p p   会务联系人: 徐静娟教授,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a href=" mailto:xujj@nju.edu.cn" xujj@nju.edu.cn /a 。 /p p br/ /p p strong img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strong a style=" 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612/ueattachment/c290ae14-5ed3-4130-9a44-9328164eb84b.pdf"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日程安排(终版本).pdf /span /strong /a /p p /p p br/ /p
  • 第十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10月30日讯,为期三年一届的“全国分析化学年会”今天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本届年会为第十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由中国化学会主办,扬州大学承办、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协办。会议就我国自上届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召开以来,关于分析化学学科的新成就、新进展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大力支持,千余名国内外从事分析化学研究的著名科学家、中青年学者、在校研究生、技术人员和仪器生产厂商参加了本届年会,仪器信息网作为唯一一家特约支持媒体也应邀参加。 第十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现场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主持。扬州大学校长郭荣教授首先致辞,对扬州大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代表扬州大学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第十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教授主持开幕式 扬州大学校长郭荣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在会上发言,汪尔康院士表示,分析化学在国家经济建设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广大青年分析化学工作者继续努力,争取在下一届年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国的分析化学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在会上发言   大会组委会主席、扬州大学副校长胡效亚教授介绍了本届年会的筹备情况,中国分析化学会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是继2006年在南昌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之后又一届规模盛大的分析化学界学术聚会。全国各级高校、研究院所对组委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纷纷投稿,截止2009年8月30日,大会共收到论文1200多篇。大会报告均经过了组委会的认真审核讨论。本届年会与上届相比,增加了邀请报告的人数,增加了青年论坛专场报告会,增设了墙报的评优奖。 大会组委会主席、扬州大学副校长胡效亚教授介绍年会情况   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吴荣坤董事长致辞,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概况,并希望大家支持国产仪器,期望与有关专家展开合作,共同促进国产仪器的发展。 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吴荣坤董事长在会上致辞   会议还颁发了颁发“梁树权奖”和“《分析化学》优秀论文奖”。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东北大学王建华教授、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因在分析化学领域做出的贡献而获得“梁树权奖”。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浙江大学药学院程翼宇教授、武汉大学曾百肇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尤进茂教授、中山大学栾天罡教授获得“《分析化学》优秀论文奖”。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中国科学院俞汝勤院士、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为获奖嘉宾颁奖。 “梁树权奖”获奖嘉宾与三位院士合影 “《分析化学》优秀论文奖”获奖嘉宾与三位院士合影   附录:   梁树权奖   中国化学会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梁树权教授于1992年9月17日在祝贺梁树权教授诞辰80周年和从事化学工作60周年大会上,将他和他夫人林兰女士日常节省下来的人民币贰万元捐赠给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决定将此捐款作为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励奖金,并由所属分析化学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奖励为3年评选一次。由本人申请,经本单位学术组织或中国化学会理士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委员推荐,由申请人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于每年的6月1日至8月31日前将参加评选的科研成果及推荐材料寄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并由该委员会组织书面评议,再由本奖励委员会于12月底前集体讨论、投票、评出获奖者1至数名,报中国化学会批准备案。   《分析化学》优秀论文奖   为了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展现当前分析化学的研究水平和优秀成果,《分析化学》编辑部特举办06~07年度《分析化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在《分析化学》06年度和07年度发表并被SCI收录的论文均可参评。该奖旨在鼓励专家学者发表创新性强的研究成果,推动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获奖作者将获得奖金及奖牌证书。   评选依据:   1. 研究成果在同类研究工作中处于领先水平,研究成果曾获奖或得到同行认可,并经同行专家评议。   2. 论文被SCI检索,并有被引频次的统计数据,被引频次在本刊同期发表论文中排名靠前。
  • 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开幕在即
    中国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承办的&ldquo 第十二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rdquo 将于2015年5月8日~11日在武汉洪山大礼堂召开。这是我国分析化学领域三年一届的盛会,会议将就我国自上届学术会议以来分析化学学科的新成就、新进展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将组织分析化学前沿的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和讨论,并邀请部分国外学者和海外华裔学者与会。汪尔康院士担任本次大会主席,华中师范大学杨光富教授担任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 本次会议将涉及分析化学20个领域,包括:(1)原子光谱分析 (2)分子光谱分析 (3)色谱法与分离科学 (4)电分析化学 (5)波谱分析(包括顺磁、核磁共振) (6)质谱分析 (7)显微成像分析 (8)微流控芯片分析 (9)联用方法与自动化分析 (10) 形态、表面及结构分析 (11) 生物分析化学 (12) 药物和代谢物分析 (13)环境分析化学 (14)食品分析 (15) 蛋白质分析 (16)核酸分析 (17)纳米分析化学 (18)分析仪器及装置 (19) 质量控制 (20)化学计量学与生物信息学。 本次会议将集中反映我国分析化学领域的科学家们,最近几年在分析化学领域所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 最新会议日程
  • 网友争议:分析化学“君子动口不动手”?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仪器信息网论坛网友hxf00000曝出其所在单位公开招聘,应聘者有本科、博士等学历人员。该网友负责出考题,要求应聘人员用液相色谱仪对未知液体测定烟酸含量,结果博士&ldquo 基本全军覆灭&rdquo ,要么不出结果,要么回收率过低。单位领导批评该网友&ldquo 出的题目太难&rdquo 。   该帖子一经发出,众网友即参与讨论。网友watertime认为&ldquo 楼主挨批是正常的&rdquo ,并说,&ldquo 如果贵处招聘博士是为了摇瓶子,还真是让人无语。&rdquo   网友icetrob则认为,&ldquo 搞科研的不动手,难道动嘴皮子么?做分析的难道都是摇瓶子?博士不是拿来做摆设的,最起码的,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会,还指望他们能做什么,还能指望他们做出什么创新的东西来?现在不少博士都是背书背出来的,跟个老学究一般,还真拿不上台面。&rdquo   据仪器信息网人才频道负责人介绍,当前分析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理想,尤其是知名度较低的院校,&ldquo 这些院校分析化学专业的学生使用的仪器相对落后,很难接触并亲手操作当前的主流仪器,因此在用人单位处操作面试时,根本不会使用仪器。&rdquo   在争论中,也有网友认为,当前会使用液相色谱仪的新毕业分析化学专业学生很少,该检测未必非要使用液相色谱仪,操作相对简单的紫外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可以解决问题。   分析化学研究专业人员是否需要对仪器原理了如指掌?是否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会并顺利地动手操作仪器,得出实验结果?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哪一项更重要?欢迎您访问该论坛帖子参与讨论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31213/5105014/index_1.shtml。
  • 我国分析化学基础研究的质量和国际影响明显提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和快速增长的支持下,我国分析化学基础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和色谱分析等传统分析化学三级学科研究中保持了已有的优势,还在纳米分析、微纳流控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以及单分子单细胞分析等分析化学热点和前沿领域跃居世界先进行列。据统计,我国2007-2011年五年间发表在本领域最有影响的刊物Analytical Chemistry(ACS刊物)上的论文已达704篇,是上一个五年在该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247篇)的近3倍,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学者在该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如果从单篇论文的平均引用率看,美国学者近五年在该刊物上的单篇论文平均引用率为12.03,而我国学者发表论文的单篇平均引用率达到17.92,表明我国学者分析化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受关注程度正在快速升高。更可喜的是,今年中国分析化学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自2013年3月1日起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被美国ACS聘为Analytical Chemistry副主编,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邹汉法研究员被聘为Analytical Chemistry编委(2013年1月1日起),彻底改变了2012年前该刊没有来自中国编委的现状,一次从美国以外的一个国家同时聘请这么多专家担任副主编、编委,这在美国化学会刊物中尚属首次。   国际同行对我国学者的研究也给与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我国学者进行高水平学术交流的积极性日益增高。在中-日-韩分析化学会议、中-加分析化学会议的基础上,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支持下,201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中-美分析化学会议,由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Cooks教授承办,美国NSF分析化学负责人Kelsey D.Cook、美国Analytical Chemistry主编Murry和多数副主编都出席了这次会议。我国分析化学学者15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达成了两个重要共识,一是中-美分析化学家之间的高水平交流对国际分析化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这种交流应该形成一种2年一次的固定形式 另一个是美国学者普遍认识到美国化学会主办的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应该有中国学者参与。在2012年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美分析化学双边会议上,Analytical Chemistry新任主编Sweedler教授与中国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还顺访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学所、北京蛋白质研究中心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充分肯定了近几年中国分析化学的发展。   虽然我国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充分的认识到,在分析仪器装置原始创新研究方面我国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应更加注重青年学者的培养,重视原创性工作,使我国分析化学基础研究跃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 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的通知
    《第十五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并受中国化学会委托,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会议将于2015 年8 月13 日至16日在长春应化所举办,特邀国际著名电分析化学家出席,会议语言为英语,欢迎参加,本次会议采取网上投稿和注册(请提交英文摘要,截止日期:2015年5月15日),随后寄上录用通知,现场收费(国内来宾注册费900元)。详细信息(电子文件格式等),请登录http://iseac2015.csp.escience.cn/。联系人:徐国宝 研究员,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 号,邮编:130022。电话/传真:0431-85262747,电子邮件:徐国宝,iseac15gbxu@ciac.ac.cn 张巍,mirandazhang@ciac.ac.cn)。   国际顾问和组织委员会   H. D. Abruna (美), C. Amatore (法), R. Baldwin (美), A. J. Bard (美), J. Barek (捷), G. Bidan (法), A. M. Bond (澳), Ana Brett (葡), C. Brett (葡), C. R. Cabrera (美), H. T. Chang (台湾,中), J. X. Chen (中), H. Y. Chen (中), R. Compton (英), S. Cosnier (法), R. Crooks (美), A. Deronzier (法), Z. F. Ding (加), S. J. Dong (IAB主席,中), N. El Murr (法), A. Eychmü ller (德), H. Girault (瑞士), J. J. Gooding (澳), Lo Gorton (瑞典), R. Guilard (法), P. Hinterdorfer (奥), J. A. Ho (台湾,中), I-ming Hsing (香港,中), T. Imato (日), A. Ivaska (芬), N. Jaffrezic-Renault (法), G. B. Jiang (中), L. Jiang (中), T. Kakiuchi (日), K. Kalcher (奥), A. A. Karyakin (俄), J-M. Kauffmann (比), H. Kim (韩), N. A. Kotov (美), A. Kuhn (法), F. Kusu (日), X. C. Le (加), W. Y. Lee (韩), C. M. Li (新加坡), K.C. Lin(台湾,中), Z. Liu (中), Y. Lu (美), C. Lunte (美), S. Lunte (美), J-L. Marty (法), G. Q. Max Lu (澳), R. L. McCreery (加), M. E. Meyerhoff (美), C. K. Mitra (印), O. Niwa (日), A. Offenhaeusser (德), M. Opallo (波), Y. Ozaki (日), F. Paolucci (意), J. M. Pingarron (西), M. Richter (美), I. Rubinstein (以), R. Sandulescu (罗), F. W. Scheller (德), P. Schmuki (德), N. Sojic (法), Z. Stojek (波), W. H. Tan (美), N. J. Tao (美), N. Teramae (日), Z. Q. Tian (中), A. P. F. Turner (英), P. Ugo (意), L. J. Wan (中), J. Wang (美), H. Wä tzig (德), P. Weis (美), I. Willner (以), G. Wittstock (德), K. Y. Wong (香港,中), X. R. Yang (中), S. Z. Yao (中), R. Q. Yu (中), J-M. Zen (中), X. E. Zhang (中), Y. K. Zhang (中), H. J. Zhao (澳), Q. K. Zhuang (中), Yu. A. Zolotov (俄) 下载通知: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的第一轮通知.pdf
  • 关于举办第十三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的通知
    《第十三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并受中国化学会委托,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会议将于2011 年8 月19 日至22 日在长春应化所举办。会议将特邀国际著名电分析化学家参加,会议语言为英语,欢迎参加,如提出报告,请交英文摘要一份(截止日期:2011 年5 月15 日)。联系人:张柏林 研究员,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 号,邮编:130022。电话/传真:0431-85262430,电子邮件:blzhang@ciac.jl.cn),随后寄上录用通知(国内来宾注册费600 元)。最新详细信息请登录http://iseac.ciac.jl.cn/。   国际顾问和组织委员会   H. D. Abruna (USA), M. Aizawa (日), C. Amatore (法), R. Baldwin (美), J. Barek (捷), G. Bidan (法), A. J. Bard (USA), A. M. Bond (澳), Ana Brett (葡), C. Brett (葡), H. Y. Chen (中), Y. Chen(法),S. Cosnier (法), R. Crooks (美), A. Deronzier (法), S. J. Dong (中, IAB 主席), P. Dumy (法),N. El Murr (法), M. Fujihira (日), T. X. Gian (越), H. Girault (瑞士), J. J. Gooding (澳), Lo Gorton (瑞典), R. Guilard (法), W. R. Heineman (美), T. Imato(日), A. Ivaska (芬), N. Jaffrezic-Renault (France), G. B. Jiang (China), L. Jiang (China), T. Kakiuchi (日), K. Kalcher (奥), A. A. Karyakin (俄), J-M. Kauffmann (比), H. Kim (韩), N. A. Kotov (美), A. Kuhn (France), F. Kusu (日), C. Lunte (美), S. Lunte (美), J-L. Marty (法), M. Mascini (意), R. L. McCreery (加), M. E. Meyerhoff (美), C. K. Mitra (印), O. Niwa (日), M. Opallo (波), Y. Ozaki (日), S. M. Park (韩), J. M. Pingarron (西), R. Renneberg (香港), M. Richter (USA), I. Rubinstein (以), Z. Samec (捷), F. W. Scheller (德), Z. Stojek (Poland), W. H. Tan( 美), I. Taniguchi (日), N. J. Tao (USA), N. Teramae (Japan), Z. Q. Tian (中), A. P. F. Turner (英), P. Ugo (意), P. R. Unwin (英), G. G. Wallace (澳), L. J. WAN (China), J. Wang(USA), H. S. White (美), I. Willner (以), G. S. Wilson (美), K. Y. Wong (香港), Z-L. Xue (美), S. Z. Yao (中), R. Q. Yu (中), J-M. Zen (台湾), X. E. Zhang (中), Y. K. Zhang (中), H. J. Zhao (澳), Q. K. Zhuang (中), Yu. A. Zolotov (俄).   《第十三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组委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