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沉降颗粒分析仪

仪器信息网沉降颗粒分析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沉降颗粒分析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沉降颗粒分析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沉降颗粒分析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沉降颗粒分析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沉降颗粒分析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沉降颗粒分析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沉降颗粒分析仪相关的论坛

  • 请问专家大气沉降颗粒物样品预处理方法

    专家,你好,我打算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光谱仪[/color][/url]做大气干沉降颗粒中痕量元素的分析,样品的预处理准备采用微波消解法,那么请问采用微波消解能否消解完全,若不能应附加什么方法,还有请专家详细介绍一下大气沉降颗粒物微波消解预处理的步骤,谢谢。

  • 沉降光透法测量颗粒粒径

    请问,用沉降光透法测试粉体粒度分布时,仪器是怎么计算粉体粒度呢?疑问是,这里可以有两种方法计算粒径。一是测量光强度变化的时间,然后采用斯托克斯定律来计算出颗粒直径。 二是采用兰伯特比尔定律根据光强度变化来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如果是用后者,那么怎么确定光行程、颗粒浓度、吸光系数和颗粒形状系数等一系列参数呢?

  • 动态颗粒图像分析仪的研制

    动态颗粒图像分析仪的研制摘要:本文论证了研制动态颗粒图像分析仪的必要性与背景, 介绍了winner100实现动态颗粒测试的方法以及技术特征。评价了动态颗粒图像分析仪的实用价值与科学意义。关键词.. 动态颗粒, 图像分析, 粒度与形状,3 维一、问题的提出颗粒是组成材料的基本单元, 影响材料的性能的不仅是颗粒的化学组成, 颗粒的大小与颗粒的形态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巨大, 因此颗粒粒度与形态的检测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的重视。目前检测颗粒大小和颗粒形态的方法有多种,激光粒度分析仪、沉降粒度仪、电阻法粒度亦、颗粒图像分析技术是最常用的技术。激光粒度分析仪、沉降粒度仪、电阻法粒度仪, 只能检测颗粒大小, 不能检测颗粒形状;颗粒图像分析技术是一种不仅可以检测颗粒大小也可以检测颗粒形状对唯一方法, 但是由于此种技术有几个致命的缺点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1.样品制备困难。颗粒在载玻片上很难得到充分的分散, 由于颗粒粘连使得颗粒分析的准确性大受影响; 2.颗粒处于静态, 非球形颗粒的取向会对测试结果造成偏离;3.由于显微镜的视场有限, 被测得颗粒数目受到很大限制, 因此取样的代表性差, 重复性不好。由于以上问题, 颗粒测试中急需一种性能更加优越的测试装置, 能够获得颗粒的准确图像, 操作简便, 满足颗粒形状和颗粒粒度分析的更高要求。国际上荷兰安米德公司、德国新帕泰克公司、德国莱驰公司均推出了同时测定颗粒粒与形状的图像分析仪。国内尚无此种产品, 济南微纳公司通过3年的攻关研制的winner100 颗粒图像分析仪填补了此项空白。二、动态颗粒测试的方法与技术特征Winner100突破了传统的颗粒图像仪的工作模式, 采用超声样品分散系统分散颗粒, 高速摄像头对动态颗粒图像进行采集, 1微秒可以采集一幅颗粒图像, 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 达到对颗粒粒度与形态进行三维同时测试的目的。其主要技术特征有:1.彻底改变了手工制样操作繁琐的局面, 样品制备操作非常简单, 分散效果好; 2.采用功能强大的动态颗粒图像分析软件, 具有高速采样、自动颗粒图像处理, 实时显示当前图像、实时分析粒度分布、连续统计分析结果, 处理策略自行编程, 多种粒径定义选择, 粒度统计、形状分析等多种功能。打印报告允许自行编辑。3.动态测试使颗粒采样数量无限增加, 统计结果真实可靠, 代表性好、重复性高;4.动态测试使颗粒不同侧面得到采样, 实现了三维测试, 彻底消除了二维测试的颗粒取向误差;粒度测试结果可以与激光粒度分析仪比美。5.winner100动态图像分析专用软件具有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6.支持多种粒径选择和多种粒度分布, 具有多种图像处理功能及其集成处理, 支持图像采集间隔设定与实时显示颗粒形貌与当时粒度分布和累计粒度分布, 记录并显示粒度波动图, 可以输出多种分析图表, 高性能的软件使使用者的颗粒分析工作变得十分轻松方便。7.本成果不仅可用于实验室颗粒分析, 也适用于颗粒在线粒度与粒形监测。对杜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意义本项目突破了显微静态图像分析的局限, 在国内率先提出动态颗粒图像分析的概念;由于颗粒运动中测试, 克服了二维颗粒图像分析的弊病, 大大提高了采样代表性, 消除了颗粒取向误差, 使颗粒粘连问题彻底解决。本项成果克服了静态颗粒图像仪的缺陷, 提供了一种对运动颗粒同时进行粒度与形状分析的先进手段, 具有操作简单, 测试范围广, 代表性好, 准确可靠, 直观可视, 适用于1-6000微米的各种固体颗粒。可以广泛应用于建材、化工、石油、金属与非金属、环保、轻工、国防等众多领域的实验室和在线颗粒粒度与形状分析。无疑, 对于提高我国各行业颗粒测试水平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颗粒测试的基础是颗粒的表征, 本项成果提供了一种颗粒动态测试的实用手段, 因此颗粒的三维表征问题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颗粒的三维表征对颗粒学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color=blac

  • 沉降分析的几个实际问题

    沉降分析的几个实际问题 (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胡荣泽) 一﹑沉降常数的确定  沉降分析粒度时,需要预先确定颗粒密度,沉降介质的粘度系数和密度等沉降常数。目前,有关固体材料的密度有三种说法:  ①表观密度。对颗粒物质而言,有松装密度和摇实密度等称呼。  ②有效密度。由固体浸入介质中排开介质的排出量测定密度,对有孔材料,这样测量的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有效密度。  ③真密度。  沉降分析中所说的颗粒密度,对有孔材料,它指的是有效密度。当颗粒致密时,可以应用颗粒材料的真密度。   沉降分析中还要知道沉降介质的密度,它可由比重计直接测量之。沉降介质的粘度系数,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恩格勒粘度计测量。恩格勒粘度计测量得到的数值称恩格勒度,即20℃时,用200毫升水,流经粘度计小孔所需时间,和所测介质在同一温度下使用同样体积(200毫升)流经小孔所需时间之比值。把恩格勒度E0 代入下面的经验公式, 即可求出该介质的粘度系数:η=0.01 E0 7.6[1-1/ ( E0 )3] ρ0 式中,ρ0是测量温度下介质密度。二﹑分散技术  在粒度分析技术中,如何将颗粒分散是个重要问题,这在沉降分析时尤其突出。沉降时,若颗粒是团聚的或颗粒溶解于介质,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但也不能说,颗粒越分散越好,还要看颗粒工艺的具体情况。  与颗粒分散有关的因素有:沉降介质﹑分散剂﹑分散方法和悬浮液的颗粒浓度。所谓沉降介质是指用于分散颗粒的流体。它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不过后者不常用,分散性能也不好。因此,我们只讨论液体作为沉降介质的情况。  首先,使用的沉降介质,应能将样品很好浸润。化学上,常把易被水(或油)浸润的物质称为亲水(或油)性物质;把难以被水(或油)浸润的物质称为疏水(或油)性物质。金属一般是亲油的,而玻璃和方解石是亲水的。其次,要求沉降介质与测定的颗粒不发生溶解,也不会使颗粒膨胀。第三,为了不带入外来杂质,应当使用高纯度的沉降介质。如使用有机介质时,如果样品或介质内有微量的水,会促使颗粒团聚而难以分散,所以样品应注意脱水,要预先烘干。  常用的沉降介质有: 水﹑水+甘油﹑ 无水酒精﹑无水酒精+甘油。这里,甘油是增粘剂,以使颗粒在介质中具有适当的沉降速度。除了甘油,也有用植物油﹑蔗糖浆作增粘剂的。加入增粘剂时,应注意搅拌均匀,并且搅拌时气泡能够逸出。  但很多样品,除非加入分散剂,否则在沉降介质中颗粒不能充分地分散。这是由于颗粒和液体间相互作用所致,添加少量分散剂,可改变颗粒表面与液体间的亲和性。例如,颗粒在水中分散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颗粒表面吸附离子的水合程度,离子水合程度的有亲介质序列是:CsRbLiKNa,BaBrCaMg。加入适量的电解质作分散剂,如六偏磷酸钠,有助于水合作用,即颗粒表面吸附电解质的正离子或负离子,使颗粒间互相排斥,当排斥力大于颗粒间的范氏引力时,使颗粒保持良好的分散状态。  常用的分散剂有: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氨水﹑水玻璃﹑氯化钠等。分散剂浓度为0.005~0.05%(重量)就可。  颗粒物质容易团聚,特别是细粉。团聚颗粒,即团粒,含有两个以上的颗粒。 每个团粒具有不同程度的结合强度, 要把它分离为各个单个颗粒, 就必须施加外力。 除了分散介质 (沉降介质和分散剂)的分散作用(即浸润毛细管力尖劈作用表面活化),还必须辅以其它分散技术,即:简单的摇动和搅拌,悬浮液在真空中脱气,或煮沸,用球磨机或研钵将悬浮液研磨,超声分散。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将上述分散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选择合适的悬浮液浓度,也是颗粒分散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配制悬浮液,颗粒浓度不宜太高,如对光透过法,百分浓度一般以0.02~0.1%为好,其它沉降方法的百分浓度约在0.1~3%范围内。  为了判断各种分散技术的分散效果和各个分散因素的影响,有必要进行分散性试验,试验方法有:①显微镜观察,这是确定分散程度的最简单办法;②流变试验,流变行为是牛顿型的,分散良好。否则分散不良。似固体,如形变时屈服点﹑显示膨胀性等;③测量沉降颗粒体积。沉降体积越小,分散越好。三﹑重力沉降的临界颗粒直径  1﹑达到等速运动的时间  在重力作用下,悬浮在介质中颗粒的运动方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  式中,和分别为颗粒和由颗粒所排开的介质的质量;为颗粒作沉降运动的加速度;是沉降介质对颗粒运动的阻力;是重力加速度。  在层流域,球状颗粒在介质中作等速运动情况,斯托克斯导出的阻力公式是:  式中,是颗粒直径;是介质粘度系数。  再设介质密度为,颗粒密度为,则式(2)应是:  式(4)积分之,得:  或写作:  式中,。显然,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很快地接近定值。当时,,我们视为等速运动。则可就如下实验条件:,对不同尺寸的颗粒可求出其达到等速运动的时间﹑平衡速度,以及平衡前沉降的距离。具体数值见表1。  2﹑临界雷纳数  雷纳数定义为:  通常设为应用斯托克斯公式(3)的临界雷纳数,在颗粒运动等速情况,即,式(4)变为:由式(7)和(8),可求出应用斯托克斯公式的临界颗粒直径:  3﹑布朗运动  当颗粒非常小时,单个介质分子的碰撞作用会使颗粒作无序运动。这就影响到在外力作用下,颗粒在介质中的定向运动。布朗运动的位移量由下面公式表达:  式中,为给定方向时间所作的线性位移量的统计平均值,是气体常数,是绝对温度,是阿佛加德罗常数,是由介质不连续性所引入的修正系数。  表2比较了不同大小的颗粒在重力沉降时,1秒钟内由重力作用所引起的位移量和由布朗运动所引起的位移量。计算时,设颗粒为球状,其密度2克/厘米3,沉降温度21。  可见,对密度为2克/厘米3的球状颗粒,在水中重力沉降时,甚至对大于1微米的颗粒,其布朗运动引起的位移量已超过重力作用的位移量。  4﹑光散射  和沉降天平法累计技术不同,光透法属于增量分析方法。测量速度比较快,悬浮液用量也少。由于配合使用离心沉降,是测量的最细颗粒度小到0.1微米。  但是,应该指出,对于0.1-5微米的细颗粒,粒度已同可见光波长相当,必然发生光散射现象。从而,光被颗粒阻截就不仅和颗粒投影面积有关,消光系数随粒度变化很大。  国外对这个问题研究不够,我国对此问题相当重视。消光系数的理论值为:  式中,为相应系数。  这时粒度累积百分数计算应计入消光系数影响:式中,是光密度。  图1示意了消光系数随粒度变化的理论曲线,它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 【第一届网络原创作品】地表水样品沉降时间对铁锰测定的影响分析

    【第一届网络原创作品】地表水样品沉降时间对铁锰测定的影响分析

    再发一篇自己写的文章作为参赛作品.因为我是做实验室应用这块的,而且有幸仪器没怎么坏过,所以维修方面写不出什么经验了.只能写点应用方面的文章,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摘要:地表水中铁锰总量的高低是评价水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地表水中铁锰总量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成正比。地表水中铁锰主要来源于悬浮颗粒物的吸附,溶解态铁锰很少。水样中铁锰含量随自然沉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当水样自然体系中加入硝酸后情况有所不同。因此,样品采集回来后样品的自然沉降时间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关键词:地表水;沉降时间;铁锰总量;测定1.实验理论地表水中总铁、总锰即包括溶解态铁锰和颗粒吸附的不可溶性铁锰。若仅测定溶解态铁锰,只需将样品通过0.45um滤膜后用火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法测定即可,如要测定铁锰总量则需进行消解后测定。当地表水中泥沙含量较高时,颗粒吸附大量的不可溶性铁锰。此时,泥沙含量高低会直接影响铁锰的测定结果。地表水体受船只搅动等外界因素影响,泥沙含量变动较大。泥沙受重力作用自然沉降,样品采集后于不同的沉降时间取样测定,分析结果相差甚远。而当水样加入硝酸固定后沉降情况是否一样不得而知。因此,笔者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和讨论。2.实验部分2.1.实验仪器及试剂耶拿ZEEnit700[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分光光度计硝酸(优级纯)、盐酸(优级纯)、氯化钙(分析纯)2.2.实验一于某断面采集五次样品,样品编号分别为A、B、C、D、E。摇匀后测定铁锰总量,并同时测定总悬浮颗粒物(SS)。2.3.实验二静置实验:选取样品B、C、E,每个样品摇匀,分别于静置0.5h、1h、2h、4h、6h、8h、12h、24h、48h、72h时段取上层液100.0ml,分析铁锰总量。抽滤实验:将样品通过0.45um滤膜后测定可溶解性铁锰。2.4.实验三于该断面另取样品F,加优级纯硝酸20.0ml后摇匀,分别于静置0.5h、1h、2h、4h、6h、8h、12h、24h时段取上清液100.0ml,分析铁锰总量。3.结果与讨论3.1.分析结果实验一的分析结果见表1。[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2/200902101624_132227_1604896_3.jpg[/img]实验二的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2/200902101627_132228_1604896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2/200902101628_132229_1604896_3.jpg[/img]B、C、E三个样品的铁锰含量与自然沉降时间的分布关系可见图1和图2。[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2/200902101634_132231_1604896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2/200902101636_132232_1604896_3.jpg[/img]实验三的分析结果见表4。[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2/200902101638_132233_1604896_3.jpg[/img]F样品在加酸固定后的铁锰含量与沉降时间的分布关系可见图3和图4。[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2/200902101641_132234_1604896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2/200902101641_132235_1604896_3.jpg[/img]3.2.讨论(1)、本实验部分操作根据GB 11911-89进行。实验二部分的静置实验与国标有所不同,是在不加酸的自然体系中测定铁锰总量。实验三部分则是按照国标方法加入硝酸固定后测定铁锰总量。(2)、从表1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①随着水体中总悬浮颗粒物(主要是泥沙)含量的升高,混匀水样中的铁锰总量也逐渐增大。这说明泥沙吸附的铁锰对地表水中铁锰总量作了主要贡献,地表水中泥沙含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铁锰总量的高低。②该断面混匀水样中总铁与总锰的浓度比值在22.6-29.8之间。(3)、从表2和表3的分析数据及图1、图2可以看出:①随着自然沉降时间的延长,样品铁锰总量的测定结果逐渐降低。②地表水中溶解性铁锰均小于检出限。由此可见,地表水中铁锰大部分是不可溶性的,主要来源于悬浮颗粒物的吸附。③从实验现象看,静置72小时后溶液并未澄清,表明仍有细小颗粒物悬浮于水体中。反映在分析结果中即静置72小时后上清液中仍有一定的铁锰含量。④样品B经沉降48小时后上层液铁锰总量的削减率分别为87.8%和89.2%;样品C经沉降72小时后上层液铁锰总量的削减率分别为91.4%和96.3%;样品E经沉降48小时后上层液铁锰总量的削减率分别为98.3%和94.6%。由此可说明在自然体系中同一样品铁与锰的沉降速率是大致相同的。(4)、从表4和图3、图4可以看出:当水样原来的自然体系因加入硝酸后上层液铁锰总量不随沉降时间延长而成规律性降低。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水体中原有的自然体系因加入硝酸而遭到破坏所致。地表水含有一定量的胶体物质,直径在10-6—10-4mm之间,颗粒小,重量轻,单位体积所具有的比表面积很大,因而其表面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大量的金属离子。同类胶体因带有同性电荷而相互排斥,不能相互粘合而处于稳定状态。所以胶体颗粒不能依靠重力作用自行沉降。而当水体中加入硝酸后,相当于加入了电解质,原来的自然体系被破坏,胶体颗粒变大,相互发生碰撞从而絮凝(实验现象确是如此,当加入硝酸混匀后发现形成大量矾花)。同时,该体系由于加入酸后还存在铁锰的溶出效应,吸附于颗粒物表面的铁锰逐渐被溶解,从固相向液相转移。此时体系中存在两种效应,即沉降效应和溶出效应。从图3看,在加入硝酸静置0—2小时时段总铁浓度呈下降趋势,沉降速度大于溶出速度。静置2小时之后总铁浓度呈上升趋势,大部分颗粒物已沉降,上层液浊度明显减小。此时沉降速度减小,溶出效应占主导作用。从图4看,在加入硝酸静置0—4小时时段总锰浓度呈上升趋势,溶出速度大于沉降速度。静置4小时后总锰浓度呈下降趋势,溶出速度减小,沉降效应占主导作用。对比图3和图4可见,当自然体系中加入酸静置时,前期锰的溶出速度大于铁的溶出速度,后期锰的溶出速度下降较快,而铁的溶出速度下降较慢。4.结论综上所述,地表水自然体系中铁锰总量与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成正比。自然沉降时间对地表水中铁锰总量的测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当水样自然体系加入酸固定后,其上层液铁锰浓度的变化情况与自然体系有所不同。在同一流域的同步监测中如果各断面采样时间同步,但在取样分析前的沉降时间不一致,所得分析结果将大相径庭。笔者认为这是同步监测中所得数据可比性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建议采用统一的沉降时间分析样品,使不同实验室间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更能反映水质的真实情况。

  • 不适合用沉降法测算粒度的粉体有哪几类?

    不适合用沉降法测算粒度的粉体有哪几类?1.样品密度接近于沉降介质(如水)的粉体,因为在此场合下,样品与沉降介质的密度差太小而难以沉降;2.团聚类粉体,如磁性粉体3.不同密度的混合蜜桃 粒度是粉末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例如对荧光粉来说,粒度会显著影响荧光粉的亮度,而且根据具体应用的不同要求荧光粉具有一定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对粒度分析的需要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和测量仪器。例如电阻法,沉降法和激光粒度仪法,其中激光粒度仪法测量速度快,重复性好,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测量方法。 济南微纳是国内最专业的激光粒度仪生产家,济南微纳自1982年承担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伊始,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公司于2014年作为中国颗粒测试行业的第一支股票,成功登陆新三版(证券名称为“微纳颗粒”,证券代码为430410)。实现了中国颗粒仪器界在股市上零的突破。 1987年12月“激光衍射粒度分析系统”成功通过国家鉴定。2015年9月被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证实,是国内研发的第一台激光粒度仪。同时还授予济南微纳中国颗粒测试事业特别贡献奖。济南微纳三十年专注颗粒测试,不断技术领航连创十多个中国第一:l 1984年 第一台循环测试湿法粒度仪l 1987年 第一台激光衍射粒度分析系统l 1990年 第一台在线粒度仪l 1992年 第一台便携式粒度仪l 1998年 第一台干法粒度仪l 2007年 第一台动态颗粒图像仪l 2008年 第一台纳米粒度仪l 2008年 第一台数字相关器l 2009年 第一台大量程激光粒度仪l 2014年 中国颗粒测试第一股 2014年 第一台在线粒度监测仪

  • 离心机沉降系数测定

    离心机沉降系数测定沉降系数测定是分析离心机最主要的用途。通常只需要几十毫克甚至几十微克样品,配制成1~2毫升溶液,装入分析池,以几小时的分析离心,就可以获得一系列的样品离心沉降图。根据沉降图可以作样品所含组分的定性分析,亦可以测定各组分的沉降系数和估计分子大小,作样品纯度检定和不均一性测定,以组分的相对含量测定。1.原理  沉降系数的测定原理就是在恒定的离心力场下测定样品颗粒的沉降速度。因为样品颗粒很小,不能直接看到它们的沉降运动,所以把离心时样品颗粒的界面移动速度看作是样品颗粒的平均沉降速度。通常使用Schlieren和吸收光学系统来记录界面沉降图。在沉降图中样品界面一般表现为一个对称的峰,峰的最高点代表界面位置。通常沉降系数测量精度为±2%,但是如果面界图型表现为不对称峰型,或希望沉降系数测量精度达到±1%或更小的情况时,按峰的最高点作为界面位置就不够了这时应该使用二阶距法计算界面位置。2.沉降系数测定实例⑴样品:牛血清白蛋白⑵样品溶液与离心:按0.6%浓度将牛血清白蛋白溶于0.14M NaCl、0.01M磷酸缓冲液中,pH7.0。用12mm厚双槽分析池,一边加入溶液一边加入溶剂,约各0.3ml。分析池与平衡池平衡重量,使平衡池比分析池轻0.5g以内,然后分别装入分析转头。分析转头装于分析离心为什么,关转动腔,抽真空。开 Schlieren光光源,选择工作速度一60000转/分,离心室温。转动腔达到真空后离以机开始运转加速,此时在观察窗口可以看到离心图型。达到工作速度后即为恒速离心。待看到样品峰的尖端后即可以6分钟间隔照相,共照6张。照完相即可关机,取出样品液,清理转头和分析池。照相用强反差显影冲洗后即得Schlieren光路沉降图形照片。⑶沉降图象测量:Schlieren沉降图可以用比长仪,读数显微镜,或投影仪测量。要求测量的横向量程为6cm,测量精度应优于10μm。通常读数显微镜已能满足要求。投影仪可以使图象放大于屏幕上,读测比较容易,眼睛不易疲劳。测量时把沉降图象的底片放于测量仪器上,使液面的垂直线与测量仪中的垂直线重合,然后用十字标线依次测量内参孔,液面,界面峰尖,和外参考孔的位置,每个图象至少读测三次,取平均值。依次把每个图象依同样方法测量,把数据列成表。照相号x1(mm) x2(mm) x3(mm) x4(mm) (x3-x1)/a log1 45.426 37.626 33.807 13.810 0.6125 0.79672 45.640 37.830 33.351 13.420 0.6485 0.79923 45.890 38.070 32.895 13.663 0.6854 0.80174 45.733 37.921 32.163 13.523 0.7161 0.80395 45.802 38.000 31.580 13.593 0.7507 0.80626 46.009 38.211 31.172 13.800 0.7830 0.8084(4)沉降系数S的计算:沉降图测量完,先检查每一张图和第六张图的x2-x1值,二张图的x2-x1值的差应该小于界面峰位置的测量误差。实测x2-x1的差值为0.002,说明液面在离心30分钟内变动为 0.002mm。界面峰在30分钟内移动距离是第六号图的x1-x3减第一号图的x1-x3,是3.208mm,其峰位测量意味着允许为0.03。可内陆液面变动0.002mm远小于峰位测量误差0.03mm,说明离心时没有发生漏液。  按a=(x4-x1)/1.7求算光路对分析池的放大倍数,然后按(x3-x1)/a求算界面峰离开内参考孔的实际距离,再按x=5.65+(x3-x1)/a求算界面峰离开旋转中心的实际距离,再由对数表求算logx植,计算数据亦列于表5中。3.离心图象的分析  当离心刚开始时如果见到有快速沉降的

  • 当代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当代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当代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任 中 京( 济南微纳颗粒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 250022)摘 要:简要介绍了当代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最新主要的进展。内容涉及测试原理的发展、仪器结构的改进、数据处理技术的突破、多次散射的处理、样品分散系统的多样化、颗粒形状对测试的影响、颗粒散射模型、工业在线应用等一系列理论和应用问题。关键词:激光,粉体,颗粒,散射,测试1 前言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说: 假如由于某种大灾难,所有的科学知识都丢失了,只有一句话传给下一代,那么怎样才能用最少的词汇来表达最多的信息呢? 我相信这句话是原子的假设,所有的物体都是用原子构成的 。”可见物质组成在人类文明中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20 世纪,人们对于宏观与微观的物理世界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微观粒子到宏观物体之间的大量物理现象却知之甚少。颗粒正是二者之间的中介物。如大颗粒主要表现为固体特性。随着颗粒变小,流动性明显增强,很像液体;颗粒进一步变小,它将像气体一样到处飞扬了;颗粒尺度再小,它的表面积则迅速增大,表面的分子所处状态与大颗粒完全不同,颗粒的性质将发生突变,显示出某些令人震惊的量子特性! 现在, 世界上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正在这个介观领域辛勤耕耘,大量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将在这一领域诞生。导致颗粒性质发生如此变化的第一特征是它的大小。颗粒大小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也非常重要。如水泥颗粒磨细些,水泥早期强度将明显提高;药品粒度越细,人体对它的吸收越好;磁性记录材料越细,存储密度越高。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颗粒超细化已经成为提高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颗粒大小测定受到人们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人们为了测定颗粒大小,几乎采用了可以想到的一切办法。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介绍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概况。2 激光怎样测量颗粒大小激光测量颗粒大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光散射、光衍射、多普勒效应、光子相关谱、光透法、消光法、光计数器、全息照相等,本文所说的激光颗粒分析专指通过检测颗粒群的散射谱分布,分析其大小及分布的激光散射( 衍射) 颗粒分析技术。众所周知,一束平行激光照射在颗粒上,将发生著名的夫琅禾费衍射,使用傅里叶变换透镜汇集衍射光,在透镜后焦面可得到此颗粒的衍射谱。如果颗粒是球体,则衍射谱是著名的Airy 图形,中心的Airy 斑直径与颗粒直径成反比。若将一同心环阵光电探测器置于后焦面用于衍射谱的检测,再配以信号处理系统, 即构成基本的激光衍射颗粒分析系统 (见图1)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221524_579009_3049057_3.jpg当光束中无颗粒存在时,光会聚在探测器中心; 当小颗粒进入光束时, 探测器的光强分布较宽;当大颗粒进入光束时,探测器光强分布较窄。如果进入光束检测区的是具有一定粒度分布的颗粒群, 则探测器的输出为全部颗粒衍射谱的线性叠加,使用反演技术可根据衍射谱反求被测颗粒群的粒度分布 。激光衍射颗粒分析系统适用于粒度大于激光波长很多的颗粒,测量范围大约在6Lm 以上,测量上限决定于透镜焦距,已知最大可测到2000Lm.激光颗粒分析系统的优点是非常突出的,其中包括(1) 测量速度快,其他方法无法比拟;(2)测量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准确可靠;(3)衍射谱仅与颗粒大小有关,与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无关,因此适用面极广。3 从衍射到散射使用衍射原理的激光颗粒分析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在小颗粒范围测量误差很大,特别是无法测量亚微米颗粒的大小。随着颗粒技术的进步,颗粒粒度迅速向超细发展,夫琅禾费衍射已不能满足测试要求,必需采用更精确的Mie 理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2/201512221525_579010_3049057_3.jpgMie 散射理论是球形颗粒对单色光的散射场分布的严格解析解。夫琅禾费衍射是Mie 散射理论在特定条件下的近似。Mie 散射理论指出,当颗粒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小得多时,颗粒的前向散射与后向散射场分布对称;当颗粒直径与入射光波长近似时,前向散射比后向散射强,且散射场关于入射光轴呈周期分布;当颗粒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大得多时,颗粒将只有前向散射场,这正与夫琅禾费衍射理论一致(见图2) 。由此可见,Mie 散射理论比夫琅禾费衍射理论适用范围更广,更精确。为了适应小颗粒散射谱的测量,光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平行光路由会聚光路取代。颗粒样品由置于透镜前改为透镜之后,可接收的散射角达到70b。经改进的颗粒分析新光路测量范围从0.1um 至数百um,只要改变样品位置即可方便地调节测量范围,不必更换透镜 。至此,Mie 散射理论正式担当了颗粒分析的主角。4 多重散射激光散射颗粒分析在原理上要求被测颗粒无重叠随机分散在与光路垂直的同一平面内。但是这一要求在实际上很难做到,例如干粉从喷嘴喷出往往呈三维分布,前面的颗粒使平行激光发生散射,散射光遇到后面的颗粒再次散射,此过程经历多次,散射谱分布大大展宽,这种现象称为多重散射。可以证明,N 次散射光场的复振幅是单次散射光场的复振幅的N重卷积。颗粒分布得越厚,散射谱展宽越严重,颗粒分析结果将严重地向小颗粒偏移。为了抑制多重散射,人们曾采用了多种办法。我国学者分析了多重散射与颗粒浓度的关系,发现颗粒三维分布时仍存在最佳衍射浓度,在此浓度下,多重散射可以得到有效抑制。颗粒分布越厚,最佳衍射浓度则越小。在此理论指导下,我国研制的干粉激光颗粒分析仪,其测量结果可以同湿法激光颗粒分析仪相比。5 反演——追求真实的努力我们的测量对象很少有单一粒径的颗粒集合,往往是有一定粒度分布的颗粒群。我们所测得的谱分布是由颗粒分布函数为权重的颗粒散射谱分布对所有粒径的积分。在颗粒分析中的反演运算即通过所测谱分布反求粒度分布(颗粒的散射谱分布作为理论已知)。反演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此技术的成败。本文不想全面论述反演技术,只简要介绍两种反演思路。流行的一种方法是先假定被测颗粒粒度服从某种分布函数( 如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R - R 分布等,然后叠代求取分布参数。如果预先的假定是错的,那么反演结果必错。怎样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结果呢? 我国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无约束自由拟合反演技术,即对粒度分布函数不作任何约束,令每一权重因子独立地逼近最佳值。此技术已在仪器上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颗粒大小分辨率,保证了反演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此技术在其他场合也有应用价值。6 大小与形状有关吗?通常认为物体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是互不相关的两个概念。近期关于颗粒学的研究表明,颗粒大小的表征不仅与颗粒形状有关,而且与颗粒测试的方法有关,这恐怕是人们预料不到的。以沉降法为例来说明。在重力场中,某非球形颗粒A 的最终沉降速度与另一同质球体B的最终沉降速度相同,则定义颗粒A 的粒径即为颗粒B 的球体直径,称为沉降粒径。二者实际体积并不相同。与此相反,体积相同的两颗粒,若形状不同,一为球体另一为非球体,则其沉降粒径也不同。由此看来颗粒大小与形状有关。与沉降法类似,激光散射法所测粒径也与形状有关。截面积相同的两颗粒,非球体的衍射谱比球体的谱宽。若用球体衍射谱度量非球体,则测试结果偏小。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国学者引入椭圆颗粒衍射模型,即取非球体颗粒的最小外圆直径为长轴,取其最大内圆直径为短轴,所作椭圆即为该颗粒的椭圆模型。颗粒的球体模型发展到椭圆模型是颗粒学的一个进步,椭圆模型引入的实质就是承认颗粒大小与颗粒形状有关,并把形状因素引入大小度量的范畴。椭圆模型的引入,为激光颗粒分析用于非球形颗粒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精度。7 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事实上颗粒测试生产线早已需要一种颗粒在线检测设备。例如粉磨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原料磨细,因此颗粒大小就成为粉磨工艺的首要检测指标,但是无论是沉降法还是库尔特法,无论是图像法还是超声波法,均难担此重任。目前人们只能靠检测磨机负荷与监听磨机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它的工作状态,至于产品粒度则需数小时一次间隔取样,到试验室分析,再返回现场调整磨机,由于检测不及时,导致产品过粗或过粉磨现象司空见惯,造成的浪费无法计算。现在,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出现与成熟,为颗粒在线测试提供了可能。激光颗粒分析技术除前面谈到的许多优点外,还有一些优点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它可用于运动颗粒群的实时颗粒分析;(2)它不但适用于液体中的颗粒,也适用于气体中的颗粒。所有这些优点都注定了这种测试方法必定要在现代化的颗粒生产线担任在线粒度测试的主角。此技术在粉磨系统的应用必将改变磨机的控制模式,磨机将发挥出更大的潜力,能耗也将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我国在气流粉碎机方面的粒度在线测控研究工作业已取得可喜的成果。预计不久,选粉、造粒、喷雾、干燥、结晶等许多工艺过程都将由激光颗粒分析仪担当在线分析的重任。到那时,此种技术的潜力才可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8 结束语激光颗粒分析技术的研究从70 年代起步,到今天才不过20 年的时间,它已经在测量精度、测量速度、分辨能力、动态检测能力等方面远远超过传统分析方法,在世界许多实验室与生产企业应用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产品正在选择激光颗粒分析技术作为产品检验标准。此种

  • 【原创】粒度分析仪的概念含义

    粒度分析仪,当被测颗粒的某种物理特性或物理行为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或其组合)最相近时,就是把该球体的直径(或其组合)作为被测颗粒的等效粒径(或粒度分布)。粒度测量实质上是通过把被测颗粒和同一种材料构成的圆球相比较而得出的;不同原理的仪器选不同的物理特性或物理行为作为比较的参考量,例如:沉降仪选用沉降速度、激光粒度仪选用散射光能分布、筛分法选用颗粒能否通过筛孔等等;将待测颗粒的某种物理特性或物理行为与同质球体作比较时,有时能找到一个(或一组)在该特性上完全相同的球体(如库尔特计数器),有时则只能找到最相近的球体(如激光粒度仪)。由于理论上可以把“相同”作为“近似”的特例,所以在定义中用“相近”一词,粒度分析仪使定义更有一般性;将待测颗粒的某种物理特性或物理行为与同质球体作比较时,有时能找到某一个确定的直径的球与之对应,有时则需一组大小不同的球的组合与之对应才能最相近。

  • 常见颗粒物分析方法比较

    零件表面的残留颗粒物污染物会对零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在精密制造领域需要对零件表面的清洁度进行分析检测,从而确保产品的可靠性。以下是常见颗粒物分析方法的比较。http://www.particle-scanner.cn/system/upload/day_151203/201512031108357900.jpg  (1)筛分法。  优点:简单、直观、设备造价低,常用于大于40um的样品。  缺点:结果受人为因素和筛孔变形影响较大。  (2)颗粒物图像分析法。  优点:简单、直观,可进行形貌分析,适合分布窄(最大和最小粒径的比值小于10:1)的样品。  缺点:代表性差,分析分布范围宽的样品比较麻烦,无法分析小于1um的样品。http://www.particle-scanner.cn/system/upload/day_151203/201512031106239491.jpg德国安捷莱清洁度检测仪可用于ISO 16232以及VDA-19的清洁度检测。  (3)沉降法(包括重力沉降和李新沉降)。  优点:操作渐变,仪器可以连续运行,价格低,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测试范围较广。  缺点:测试时间较长,操作比较繁琐。  (4)电阻法。  优点:操作渐变可测颗粒数,等效概念明确,速度快,准确性好。  缺点:不适合测量小于0.1um的颗粒样品,对粒度分布宽的样品更换小孔管比较麻烦。  (5)激光法。优点:操作简便,测试速度快,测试范围广,重复性和准确性好,可进行在线测量和干法测量。缺点:结果受分布模型影响较大,仪器造价较高,分辨力低。  (6)电子显微镜法。  优点:适合测试超新颗粒甚至纳米颗粒,分辨力高,可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  缺点:样品少,代表性差,测量易受人为因素影响,仪器价格昂贵。  (7)光阻法。  优点:测试便捷快速,可测液体或气体中颗粒数,分辨力高。  缺点:不适用粒径小于1umde样品,进行系统比较讲究,仅适合对尘埃、污染物或已稀释好的药物进行测量,对一般粉体用的不多。  (8)透气法。  优点:仪器价格低。不用对样品进行分散,可测测性材料粉体。  缺点:只能得到平均粒度值,不能测粒度分布;不能测小于5um细粉。

  • 【求助】关于沉降法测试几个观点,请辨析

    看到几篇沉降法测试粒度的文献,有几个观点矛盾:1: “....沉降仪,如果[color=#DC143C]只采用重力沉降[/color],那么当粒径小于2[B]mm[/B]时, 布郎运动对沉降过程的影响已达到难以忽视的程度,如果用来测更小的颗粒,会有很大误差....。”2:“....沉降法测试范围为2~50um,小于2[B]um[/B],布朗运动占有优势,大于50um,沉降是湍流的....”3:“....离心沉降仪测试的理论下限是0.1um”请大家帮忙分辨对错。

  • 沉降动力学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一定浓度的纳米颗粒的动力学沉降曲线,为什么我的吸光度随着时间的递进,吸光度数值反而是往上走的?我看的文献都是降下去的啊

  • 颗粒度分析仪有德国的牌子?

    各位专家,我们公司想采购一台颗粒度分析仪,进行气体颗粒度的分析,但是价格比较贵,听说德国的性价比比较高,不知道有什么比较好的牌子推荐下。谢谢~~~

  • 【转帖】颗粒度测试中样品处理方法(如何分散样品)

    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胡荣泽) 在粒度分析技术中,如何将颗粒分散是个重要问题,这在沉降分析时尤其突出。沉降时,若颗粒是团聚的或颗粒溶解于介质,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但也不能说,颗粒越分散越好,还要看颗粒工艺的具体情况。  与颗粒分散有关的因素有:沉降介质﹑分散剂﹑分散方法和悬浮液的颗粒浓度。所谓沉降介质是指用于分散颗粒的流体。它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不过后者不常用,分散性能也不好。因此,我们只讨论液体作为沉降介质的情况。  首先,使用的沉降介质,应能将样品很好浸润。化学上,常把易被水(或油)浸润的物质称为亲水(或油)性物质;把难以被水(或油)浸润的物质称为疏水(或油)性物质。金属一般是亲油的,而玻璃和方解石是亲水的。其次,要求沉降介质与测定的颗粒不发生溶解,也不会使颗粒膨胀。第三,为了不带入外来杂质,应当使用高纯度的沉降介质。如使用有机介质时,如果样品或介质内有微量的水,会促使颗粒团聚而难以分散,所以样品应注意脱水,要预先烘干

  • 盐雾试验箱中盐雾沉降率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盐雾试验箱中盐雾沉降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沉降的盐雾量,是盐雾试验的一个重要参数,反映喷雾密度和均匀性的特性。盐雾试验的腐蚀产生,除腐蚀介质氯离子本身的作用外,还受金属表面液膜中氧的扩散影响。盐雾颗粒越细,所形成的表面积越大,被吸附的氧量越多,腐蚀性也越强。自然界中,90%以上盐雾颗粒的直径为1Lm以下。研究表明:直径1Lm的盐雾颗粒表面所吸附的氧量与颗粒内部溶解的氧量是相对平衡的。盐雾颗粒再小,所吸附的氧量也不再增加。但如果液膜中的氧是静止的,当液膜与金属接触,金属会很快腐蚀,同时液膜中的氧也很快下降,使腐蚀反应减慢。如果液膜不断更新,腐蚀就会连续进行。金属表面液膜的更新速度随盐雾试验箱中盐雾沉降率的增加而加快。盐雾沉降率太低,就会影响到金属表面液膜的更新速度。当沉降率小于0.3mL/80cm2·h时,腐蚀速度随沉降率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金属表面液膜较薄,氧很快到达阴极表面,故腐蚀率会缓慢上升,并逐步趋于平稳;当沉降率超过1.2mL/80cm2·h时,液膜继续增厚,氧扩散距离加大,到达阴极表面困难,腐蚀速度反而不加快。因此,取适中的盐雾沉降率,使腐蚀速度稳定,试验结果重现性好。通常要求盐雾沉降率控制在1~2mL/80cm2·h范围内,以保证盐雾试验箱中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 【原创】沉降离心机沉降系数

    沉降离心机沉降系数: 1、沉降系数 (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s)根据1924年Svedberg(离心法创始人--瑞典蛋白质化学家)对沉降系数下的定义:颗粒在单位离心力场中粒子移动的速度。沉降系数是以时间表示的。 用离心法时,大分子沉降速度的量度,等于每单位离心场的速度。或s=v/ω2r。s是沉降系数,ω是离心转子的角速度(弧度/秒),r是到旋转中心的距离,v是沉降速度。沉降系数以每单位重力的沉降时间表示,并且通常为1~200×10^-13秒范围,10^-13这个因子叫做沉降单位S,即1S=10^-13秒.2、基本原理 物体围绕中心轴旋转时会受到离心力F的作用。当物体的质量为 M、体积为V、密度为D、旋转半径为r、角速度为ω(弧度数/秒)时,可得: F=Mω2r 或者 F=V.D.ω2r (1) 上述表明:被离心物质所受到的离心力与该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离心角速度以及旋转半径呈正比关系。离心力越大,被离心物质沉降得越快。 在离心过程中,被离心物质还要克服浮力和摩擦力的阻碍作用。浮力F}和摩擦力F}}分别由下式表示: F’=V.D’.ω2r (2) F’’=f dr/dt (3) 其中D}为溶液密度,f为摩擦系数,dr/dt为沉降速度(单位时间内旋转半径的改变)。 基本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可有 : F=F’+F’’ V.D. ω2r =V.D’ω2r + f. dr/dt dr/dt =Vω2r (D-D’)/f (4) 式(4)表明,沉降速度与被离心物质的体积、密度差呈正比,与f成反比。若以S表示单位力场(ω2r=1)下的沉降速度,则 S=V(D-D’)/f 。S即为沉降系数。 http://www.centrifuges.com.cn/news02.htm

  • 【分享】颗粒度测试中样品处理方法

    在粒度分析技术中,如何将颗粒分散是个重要问题,这在沉降分析时尤其突出。沉降时,若颗粒是团聚的或颗粒溶解于介质,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但也不能说,颗粒越分散越好,还要看颗粒工艺的具体情况。  与颗粒分散有关的因素有:沉降介质﹑分散剂﹑分散方法和悬浮液的颗粒浓度。所谓沉降介质是指用于分散颗粒的流体。它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不过后者不常用,分散性能也不好。因此,我们只讨论液体作为沉降介质的情况。  首先,使用的沉降介质,应能将样品很好浸润。化学上,常把易被水(或油)浸润的物质称为亲水(或油)性物质;把难以被水(或油)浸润的物质称为疏水(或油)性物质。金属一般是亲油的,而玻璃和方解石是亲水的。其次,要求沉降介质与测定的颗粒不发生溶解,也不会使颗粒膨胀。第三,为了不带入外来杂质,应当使用高纯度的沉降介质。如使用有机介质时,如果样品或介质内有微量的水,会促使颗粒团聚而难以分散,所以样品应注意脱水,要预先烘干。 常用的沉降介质有: 水﹑水+甘油﹑ 无水酒精﹑无水酒精+甘油。这里,甘油是增粘剂,以使颗粒在介质中具有适当的沉降速度。除了甘油,也有用植物油﹑蔗糖浆作增粘剂的。加入增粘剂时,应注意搅拌均匀,并且搅拌时气泡能够逸出。  但很多样品,除非加入分散剂,否则在沉降介质中颗粒不能充分地分散。这是由于颗粒和液体间相互作用所致,添加少量分散剂,可改变颗粒表面与液体间的亲和性。例如,颗粒在水中分散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颗粒表面吸附离子的水合程度,离子水合程度的有亲介质序列是:CsRbLiKNa,BaBrCaMg。加入适量的电解质作分散剂,如六偏磷酸钠,有助于水合作用,即颗粒表面吸附电解质的正离子或负离子,使颗粒间互相排斥,当排斥力大于颗粒间的范氏引力时,使颗粒保持良好的分散状态。  常用的分散剂有: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氨水﹑水玻璃﹑氯化钠等。分散剂浓度为0.005~0.05%(重量)就可。 颗粒物质容易团聚,特别是细粉。团聚颗粒,即团粒,含有两个以上的颗粒。 每个团粒具有不同程度的结合强度, 要把它分离为各个单个颗粒, 就必须施加外力。 除了分散介质 (沉降介质和分散剂)的分散作用(即浸润毛细管力尖劈作用表面活化),还必须辅以其它分散技术,即:简单的摇动和搅拌,悬浮液在真空中脱气,或煮沸,用球磨机或研钵将悬浮液研磨,超声分散。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将上述分散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选择合适的悬浮液浓度,也是颗粒分散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配制悬浮液,颗粒浓度不宜太高,如对光透过法,百分浓度一般以0.02~0.1%为好,其它沉降方法的百分浓度约在0.1~3%范围内。  为了判断各种分散技术的分散效果和各个分散因素的影响,有必要进行分散性试验,试验方法有:①显微镜观察,这是确定分散程度的最简单办法;②流变试验,流变行为是牛顿型的,分散良好。否则分散不良。似固体,如形变时屈服点﹑显示膨胀性等;③[URL=http://www.clgj.net]测量[/URL]沉降颗粒体积。沉降体积越小,分散越好。

  • 【原创大赛】颗粒度分析

    1、颗粒的定义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大多是固体颗粒:土壤、砂石、大气与水中的有机与无机颗粒尘埃等等。它们有的造福于人类,有的则为害于人类,威胁着健康和各种机械的安全运转,被视为“污染颗粒”。广义地说,颗粒也可以由气体或液体组成,称液体颗粒或气体颗粒。如燃烧室中喷嘴喷出的雾滴,是气体中的液体颗粒,液压油、燃油中的水滴是液体中的液体颗粒;滑油、液压油、推进剂中的微小气泡和战斗机翻转时油箱中的气泡,是液体中的气体颗粒;在自然界则更是如此,人类环境、宇宙空间,从星际尘埃到足下土地,从天空、山川,到田地、河流,到处皆有颗粒。因此,从宏观上看,可以说物质的世界是颗粒的世界。2、颗粒学的出现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颗粒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颗粒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已深入到兵器、航空、航天、航海、化工、冶金、石油、煤炭、电力、轻工、环保、地质、水利、医药、食品、气象、材料以及交通运输等许多领域中。它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大到宇宙爆炸星球起源的研究,小至分子、原子技术、生物工程的开发利用。3、颗粒的物化性能不同的颗粒粒径,使得颗粒呈现出不同的物化性能,从而有时对夹带它的流动介质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利和弊。燃油中适量的微小气泡可以提高喷嘴的雾化性能而促进其燃烧,提高发动机效率(如加气喷嘴等);过大的气泡则会导致燃烧恶化甚至熄火;火箭推进剂中的固体颗粒会堵塞喷嘴,使发动机工作失常;纳米级微粒则可能使一些物质具有独特的物化特性;在液压系统中大的颗粒易于被滤除,而小一些的颗粒则会进入系统破坏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4、颗粒分析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对于航空航天领域,燃油、滑油、液压油及火箭推进剂系统中污染颗粒的测量分析应包括粒度测量和颗粒分析。粒度测量问题由于颗粒形状及粒相的三态性,使得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个颗粒几何线度测量问题。球形固体颗粒可以在显微镜下测量并溯源到几何量,而球形气、液态颗粒则无法直接用几何测量法来测量;对非球形颗粒来说,无论其等效投影粒径、等效体积粒径、等效质量粒径、等效沉降粒径、等效流阻粒径还是等效光散粒径都不是简单的几何测量问题。5、颗粒度分析的重要性颗粒是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存在,粒度量通常是用一定量的颗粒群体的粒径统计分布来表示。其影响因素包括颗粒线度、颗粒形状、颗粒的表面状态、颗粒在测量体中的方位、折射率、密度及其他物理特性等。因此,在通常的工程科研中,粒度量的校准是采用物化性能与被测的颗粒相近的标准粉尘或由它配制的标准样液。为了分析污染颗粒的来源,光有颗粒度测量还不够,还必须对颗粒成分进行分析。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