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车内甲醛检测

仪器信息网车内甲醛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车内甲醛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车内甲醛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车内甲醛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车内甲醛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车内甲醛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车内甲醛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车内甲醛检测相关的论坛

  • 【原创大赛】整车车内VOC法规进展及检测方法

    【原创大赛】整车车内VOC法规进展及检测方法

    文/江小雪(华测团队)前言 环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危害。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尾气排放、噪声、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三个方面,其中,车内VOC对人们造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由于车内空间狭小、密闭性好,如果有大量苯类、醛类等VOC挥发,则可能致癌、致畸,并产生刺激性的气味,甚至严重危害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改善车内环境,保护人身健康,促进汽车行业绿色发展,国家和汽车行业高度重视对车内VOC的管控。1 车内VOC法规进展 国内关于车内VOC的管控标准主要是针对整车,对于零部件和材料VOC管控目前还没有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主要靠企业自主管控。故本文主要介绍整车车内VOC的标准进展。1.1 客车 我国在2009年就发布了GB/T 17729-2009《长途客车内空气质量要求》,并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相应的测试标准GB/T 28370-2012 《长途客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法》于2012年5月1日开始实施。GB/T 17729-2009管控的VOC项目为:甲苯,二甲苯,甲醛,TVOC。因目前很少有车厂参照该标准进行测试,所以关于测试方法本文不作介绍。表1 长途客车车内空气限值管控物质甲苯二甲苯甲醛TVOC限值(mg/m3 )0.240.240.120.601.2乘用车 我国在2007年就发布了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并于2008年3月开始实施。相应的限值标准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已经于2011年10月27日发布,并于2012年3月1日开始实施,适用于M1车型。目前该限值标准GB/T 27630-2011已修订为强制性国标,要求整车企业必须满足标准的要求,征求意见稿已于2016年初发布,预计最晚会在2017年实施。新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有如下几点: 1)标准由推荐性标准修订为强制性标准。 2)增加了信息公开和环保一致性检查的相关内容。车内空气质量测量结果及主要内饰零部件配置等信息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上报备案。环保一致性检测时内饰零部件与备案信息一致,车内空气检测结果如果8项均满足限值要求,则环保一致性合格,如有一项不合格,则追加三辆车的检测,三辆均满足要求则环保一致性合格。 3)增加了环保一致性检查下线时间的规定,要求车辆下线时间在28d±5d以内。 4)对原标准的部分限值进行了修订,见表2。表2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管控物质浓度要求 (mg/m3) GB/T 27630-2011GB 27630(征求意见稿)苯0.110.06甲苯1.101.00乙苯1.501.00二甲苯1.501.00苯乙烯0.260.26甲醛0.100.10乙醛0.050.20丙烯醛0.050.052 整车车内空气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的整车企业基本上都采用HJ/T 400-2007来测试整车车内空气。该标准的测试方法如表3。表3 HJ/T 400-2007整车测试方法HJ/T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车辆静止状态下,VOC和醛酮的采样和测量。适用M1,M2,M3,N类车辆环境条件采样舱温度 25±1℃,湿度50±10%,环境气流速度≤0.3m/s背景浓度甲苯≤0.02mg/m3,甲醛≤0.02mg/m3采样点M1 1个(前排座椅头枕连线的中点,前排座椅滑轨滑到最后) M2 不少于2个(中轴线均匀布置)M3 不少于3个(双层或绞接客车,测量点为6个,中轴线均与布置)N 1个(驾驶舱内座椅头枕连线的中点)高度与驾乘人员呼吸带高度一致。采样车辆准备阶段:所有门窗打开,静止放置不少于6h,最后4h对环境进行监测,采集舱空白。封闭阶段:安装好采样装置,关闭车辆门窗封闭16h,开始采样。期间对环境进行监测,采集舱空白。采样:用TENAX管采集VOC,流速 100-200ml/min,采集30min,用DNPH管采集醛酮,流速100-500ml/min,采集30min 测试TEANX管用ATD-GCMS测试VOC,DNPH管用乙腈洗脱后,洗脱液用HPLC测试醛酮。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311603_607675_3051334_3.png另外国际上也有针对整车车内空气的检测标准ISO 12219-1-2012,这个标准和我国标准的差别在于,除了有常温模式的采样外,还有高温和行驶模式的采样要求。详见表4。[

  • 【第二届网络原创大赛】车内VOC气味检测

    [color=#DC143C]车内VOC气味检测[/color][color=#00008B]下面我们先看一下三个案例:[/color]2002年12月,某法院开庭审理了国内首例新车气味污染案。消费者的车内甲醛含量比室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高26倍,属于严重超标。 2004年1月,某法院开庭审理某新车苯超标中毒案,此案轰动全国,几十家媒体进行了采访并作了详细的报道。2004年2月,某市民购买一辆新车后两个月,其两岁孙子得了白血病,经检测甲醛超标1.5倍,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6倍。

  • 关于如何检测车内多环芳烃——3月加2钻石币

    前两年轰轰一时的车内多环芳烃事件,现在好像消沉下来了。当时报道多款车型多环芳烃(PAHs)含量超标,检测汽车内与人体接触的汽车座椅、头枕、方向盘等内饰中的多环芳烃含量,国内多款车型的配件内含有多环芳烃。目前,针对车内空气环境而出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已实施,但该条例只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并未规定多环芳烃的浓度标准。现在标液迪马官网也有16种和18种之分。不知有人做过相关监测没有,应该怎么做,怎么选择合适的标液?

  • 车内甲醛生病的导火线

    车内甲醛生病的导火线

    刚刚换了一辆新车,还没开几天,小罗便开始跟她的老公怄气。原来,小罗新买了辆奔驰,为了打理方便,车子都是真皮座椅。新车里本就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这下,夹杂着真皮味道更加难闻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3/201603101029_586521_3085400_3.jpg 和老公一起开车上路时,她执意要开窗驱走甲醛味,可老公却不同意,硬是要关窗开启内循环,给出的理由也是响当当:“窗外PM2.5指数都快爆表,雾霾那么重,毒性一点儿都不比你这车内的气味低。” 吵架归吵架,小罗还是觉得,关着车窗在路上行驶时间长了,脑袋便会昏昏沉沉的,所以宁可开窗去吸尾气。 广州青继阳工作人员,很多已经提车的车主均反映,新车内异味感强烈。那么,这些说不清楚的味道究竟来源于哪里?又有哪些方法可以祛除这些异味呢?  数字   部分新车甲醛超标十倍 “新车嘛,总是有味道的,应该算是正常现象吧。”这是青继阳工作人员在此次采访中听到的最多的答复,回答的人中包括汽车厂家、经销商,也包括像小罗一样刚刚购买新车的消费者。 此前在深圳结束的某大型国际车展上,一家权威机构对现场在售的新车做了一项甲醛超标检测。随后出炉的报告显示:55款首批测试新车只有一款车达标,有些车型甚至超标十倍以上。 这样的数字让人颇为震惊。我们欢欣鼓舞买的新车,原来是一个“毒气罩”!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今年上半年在深圳爆发的一场维权事件。15名奔驰车主戴着口罩,不是防非典,而是拿着购车发票、医疗机构的病历等,代表160多名奔驰车主进行群体投诉。原因就是他们在2008年至2012年间购买的北京戴克公司生产的奔驰C级车内异味远超新车该有的异味,多数车主先后头疼、胸闷、咳嗽,进而出现肺感染、眼睛瘙痒红肿,有部分车主甚至检查出癌症,孕妇查出胎儿畸形。 不光奔驰,大部分新车车主反映,刚买的车几乎都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味道,在车内时间呆久了很容易头晕。   疑问   新车的“异味”来自何方? “其实新车主闻到的异味,大多是车内甲醛或苯含量超标所散发的气味。”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新车空气中的超标甲醛多是来自座椅沙发垫、车顶装饰布内衬等装饰材料,而苯则来自胶粘剂。 据贾新光介绍,还有一些豪华品牌新车异味来源于阻尼片,它是贴在车身内表面的一种粘弹性材料,紧贴车身的钢板壁,主要是为了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的作用。“今年3月央视曝光的三大豪华品牌车内空气质量污染就是因为这些车型使用了有毒沥青阻尼片。” 广州一汽大众百瑞店的售后经理告诉青继阳工作,新车异味来源通常有三个方面:一是新车本身零部件中会散发有害气体;二是安装在车内的塑料件、地毯、车顶毡、座椅等也会散发相关气味,有害气体包括苯、甲醛、丙酮和二甲苯等;三是由于使用的空调或车舱密封不好,使外部污染物进入车内造成污染。 长安福特技术人员介绍,当前,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在车辆喷漆中普遍使用的是传统的油性涂料,而油性涂料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物质挥发到空气中,也容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妙招   如何祛除新车异味?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建议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最好先打开车门闻闻味道,特别是家有孕妇、小朋友的车主,尽量选择无异味或异味较轻、符合国家标准的车型。 在购买新车初期,上车之前最好先打开车门散散异味,行驶过程中最好不要时时紧闭车窗,在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路段适当打开车窗,哪怕是留有一条缝隙就可让新车味道大大减轻。在使用空调时,则应多采用外循环模式。 广汽丰田(微博)4S店的售后主管告诉青继阳工作人员,如果是皮质座椅发出的气味,多开窗就行,很快会散掉。如果是地胶、地垫等造成的,可以把它拆除或扔掉。“用空气清新剂或香水来掩盖车内异味是治标不治本的。” 记者也从多家4S店的售后服务部搜集了一些去除新车异味的方法。 最常见的便是在车内放置大量竹炭包,或把买来的竹炭用干净、透气性好的纱布包好放在车内和后备箱内,可吸附车内散发的甲醛味道。 不用车时,车主可以打一小桶清水,再加一些食用醋放在车里,因水可以吸附甲醛,醋可以起到稳定甲醛作用。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放置一台广州青继阳空气净化一体机。这个品牌的空气净化功能已非常成熟,不仅能祛除甲醛、苯、pm2.5等有害气体,还可以祛除异味、杀菌、释放维它氧。

  • 【资料】车内空气检测标准要实施 厂家避讳成本问题

    车内空气检测标准3月实施 厂家避讳成本问题 来源:广州日报 〗 从今年3月1日起,国内首次制定的检测车内空气污染的标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以下简称《方法》)正式实施,http://www.zhb.gov.cn/tech/hjbz/bzwb/dqhjbh/jcgfffbz/200712/W020071213503543675322.pdf这个标准对于防治车内空气污染,改善车内环境质量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何谓艰难?事实上,这个法规从起草到正式制定,历经4年多,期间几次推迟出台时间,皆因可参考的国外标准不多。 然而在记者近日的采访中发现,不仅是消费者,就是汽车的业内人士对这《方法》也不甚了解,还提出了不少疑问。事实上,正如广州市环保局的相关人士所说,这只是我国环保部门对车内污染问题处理的第一步。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监控,日后的路还是很长。 检测结果:八成车内空气不合格 2003年3月,北京一市民疑因新车内苯污染超标导致中毒患病,经多月医治无效后死亡,其亲属李某遂将生产厂告上法庭,要求生产厂赔偿经济损失70余万元,成为全国首例新车内污染超标致人死亡诉案;2004年4月,原告李某因证据不足而败诉。这件案例,被汽车业界视为关注“车内空气污染”的导火线。此后,车内环境问题引起了消费者高度关注,更引发了消费者呼吁国家尽快出台有关车内空气污染相关标准的法规,汽车内饰也从此走向“环保”变革。 根据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国产新车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检测结果。在接受检测的20个品牌、50款上市3个月的国产新车中,仅有9款轿车车内5项有害元素的含量符合检测指标达到合格标准。换言之,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车辆,超过80%车内空气标准不合格,大部分车型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   环保局:检测方法出台只是第一步 据悉,3月1日实施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规定了测量机动车乘员舱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点设置、采样环境条件技术要求、采样方法和设备、相应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数据处理、质量保证等内容。 不过,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该《方法》并未包含如何判定车辆车内空气污染物超标,以及国内汽车厂家是否需要定期提供产品样品进行抽检、消费者发现车内空气污染物质超标后如何维权等内容。此外,该《方法》所检测的对象,是建立在车辆静止状态下由于车内构件材料和装饰材料造成的空气污染,并不包括实际使用时汽车发动和行驶,尾气窜入车内引起的车内污染。 对此,广州市环保局相关人士在采访中如此表示:此《方法》的出台,虽暂时未能一步到位彻底监控车内的各类空气污染,但是有望从源头将车内空气污染进行部分遏制。换句话说,该《办法》仅仅是监控“车内空气污染”相关标准的第一步。 厂家:对成本是否增加避而不谈 车内空气污染测定标准的出台,对于厂家来说影响有多大? 记者试图先后拨通几家汽车厂家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希望了解其对车内空气污染标准出台的应对措施,以及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不过大部分厂家对此并没有过多的直接回复,只有几个厂家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自身的产品会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并且达到此次实施的《方法》所提及的检测标准。 上海大众方面的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其生产的产品一直依照德国大众最新的车内气体散发标准进行制造,并对车内所有非金属材料的选用进行严格控制,其各类车型均比国家法规规定的时间至少提前2年达到排放法规要求,并有专人在德国接受气味检验培训以确保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和舒适度符合健康标准。 然而,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厂家对由车内空气污染标准所引起的生产成本压力,有所避讳。不过,一汽丰田有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因此产生的成本并不会太多,也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记者发现,参与此次标准制定的厂家虽然包括了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但实际上由于此标准暂时未对厂家生产制造过程有硬性的约束检测时间和要求,因此真正关注此标准的汽车厂家并不多。

  • 【原创大赛】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实验室建设方案

    【原创大赛】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检测指标  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对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8种常见的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设定了限值(具体数值如下)。  表1 车内空气中有机物浓度要求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01438_342835_2053088_3.jpg  据了解,目前知名的检测机构,如SGS、TUV、华测检测等机构,设立的车内空气质量相关的实验室的检测项目并不局限于以上指标(请参见表2)。  表2 车内空气质量主要检测指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01437_342834_2053088_3.jpg  注:带*为《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8 个组分  二、检测项目:  各检测机构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将检测项目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汽车整车测试:检测整车VOC和醛酮类物质浓度,测试方法主要参照《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 400-2007)》。  (2)汽车零部件/内饰/总成测试:检测汽车零部件、内饰、总成(如汽车的仪表盘,由各零部件组成)散发的VOC和醛酮类物质浓度。  检测此类物质主要有两者方法:  ·Tedler Bag法(袋子法):气体采样袋经过净化处理后,根据标准方法或客户指定方法的要求将特定大小的样品放入采样袋并密封,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定的时间后,根据检测项目分别用不同的采样管进行采样(醛类物质用DNPH 采样管、VOCs 类物质用Tenax 采样管),捕集了醛类物质的DNPH 采样管经过洗脱后利用HPLC 法进行分析;捕集了VOCs 类物质的Tenax 采样管利用TD-GCMS 法进行分析(请参见图1)。  该种方法是在日本汽车制造商中比较普遍的测试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车内的总成、零部件、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图1 Tedler Bag法(袋子法)工作流程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01452_342845_2053088_3.jpg  ·VDA法:主要参照VDA276进行,该方法在欧美车企中使用较多。  (3)汽车材料测试:检测汽车生产相关材料释放的VOC和醛酮类物质的浓度,也是采用Tedler Bag法和VDA法。不过在VDA法中,参照的标准不一样。  表3 汽车材料测试VDA法参照的标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01441_342837_2053088_3.jpg  汽车生产商(整车厂)、汽车供应商有不同的检测需求,测试机构设置的以上检测项目能满足他们差异化的检测需求。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01442_342838_2053088_3.jpg  图2 汽车生产商、汽车供应商与测试机构之间的检测业务关系图  三、仪器配置  根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结合《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 400-2007)》、《汽车内饰零部件挥发性有机物限值要求(Q/FT A203-2010)》以及欧美、日本相关标准的相关规定,建造一个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实验室所需的仪器、消耗品以及主要供应商如下:  表4 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消耗品及其供应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01445_342839_2053088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01445_342840_2053088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01446_342841_2053088_3.jpg  (备注:带﹡的仪器为《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 400-2007)》中未涉及的项目,如果筹建的实验室仅检测《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指定的8种污染物,可以不采购带﹡的仪器。)  便携式有机物气体检测仪器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的特点,可用于现场检测,可依具体情况采购。  表5 部分便携式有机物气体检测仪供应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301453_342846_2053088_3.jpg  此外,SGS等检测机构还配置了一些有机物在线监测仪器,比如德国Testa GmBH公司的汽车内饰件挥发性有机物连续监测系统(由帕莫瑞科技有限公司代理),用于连续监测车内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 车内空气检测

    偶在汽车厂打工,需汽车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检测相关资料或标准,请各位大虾帮助,谢谢先。

  • 谱尼测试分享:相比网红“甲醛检测仪”,检测机构更让人放心

    [list]据央视新闻报道,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近日公布了对网红产品“甲醛检测仪”的风险监测结果,该结果显示:无一批“甲醛检测仪”产品示值误差符合技术要求,无一批次“甲醛检测仪”在设定的检测环境条件下的重复性符合要求。消费者花钱购买检测仪,来量化居住和办公环境的健康程度,却得到不准确的数据反馈,身处高危的环境还高枕无忧,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深思。甲醛(HCHO / CH₂ O)又称蚁醛,是具有挥发性质的原生性毒物,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特别易溶于水。甲醛可通过呼吸道系统、消化道系统、皮肤系统进入人体,产生头痛、恶心、皮肤红肿等不良症状,甚至可能引发婴儿畸形、白血病和多种癌症。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去除甲醛的常用方法:[b]1、通风法[/b]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从而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该方法长期效果显著且零成本,也广为消费者使用。[b]2、除味法[/b]通过甲醛除味剂、净化活性炭的使用,吸收并吸附空气中的甲醛,净化并消除异味。该方法短期效果明显但成本较高,推荐对除甲醛要求较高的消费者使用。本次检测结果表明,市售的网红“甲醛检测仪”所测数据往往不靠谱,甲醛的检测要认准专业的[url=http://www.ponytest.com/]第三方检测机构[/url]。消费者和企业在选择甲醛检测机构时,首先要确认该机构是否取得了相关资质。另外,本次检测结果也警示甲醛检测仪的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要尽快完善产品标准,加强质量监测。PONY谱尼测试集团具备CMA、CNAS、公共场所卫生技术服务等资质,面向社会各界提供室内、办公、车内的空气[url=http://www.ponytest.com/huanji.html]环境监测[/url]服务,包括甲醛、PM2.5、烟尘、臭氧、硫酸雾等等。如需了解更多检测、监测等服务,请拨打集团全国服务热线400-819-5688。[/list]

  • 谈谈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方法与检测

    对于车内空气质量,目前我国只有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因为没有强制效力,致使一些汽车厂商明知理亏,但对消费者的诉求还是置之不理。那你知道汽车内的空气都含有哪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吗?征集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方法与检测方法,评价车内空气质量,你都知道哪些呢?快来参与分享吧!参与就有积分奖励

  • 【转载】坚持就有未来!——博纳艾杰尔与车内空气检测的五年之缘

    本文转自:http://www.antpedia.com/news/68/n-201668.html【导语】北京摇号的规定不能浇灭人们买车的热情,可拥有一辆私家车,到底是否有益身心健康?从2004年最早见诸媒体的一系列车内空气污染的事件,就呼唤着对车内空气的监测标准的出台。《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终于在2012年3月1日正式实施;3月2日,李书福作为人大代表,在两会提案要将其推为强制性法规。我国分析测试界从2007年开始,也致力于推动车内空气的检测方法的实施,比如研发方法、关键前处理耗材、以及科学仪器。日前,我们采访到博纳艾杰尔科技的杨定忠经理,他作为当年DNPH-Silica醛酮气体采集材料的研发人,向笔者回顾了近几年的研发历程。衷心希望更多的分析测试界企业,也能通过长期的坚持,迎来美好的未来……http://img.antpedia.com/attachments/2012/03/13322_201203050923361.jpg采访对象:杨定忠 现任高级客户经理(当年产品的研发负责人)  antpedia:杨经理,请您讲讲当时研发车内空气检测产品,最初的想法来源于什么呢?为什么想到要做这类产品?  杨经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于2012年3月1日开始实施,汽车内空气的检测,进入了公众的视线,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买车除了看性能,还需要关注内饰的污染,各方媒体也较为集中地发布着各类的消息。而“2012车内空气污染控制、检测与环保材料应用学术年会”也在3月2日南京开幕,各业内专家学者参与本次年会,我也很荣幸地在会上做了一个报告。由此,本《标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其实,这并非是事件的开始,早在2007年初,相关部门就已经开始了此标准的制定与产品的开发,当时我们承担了北京市海淀区科委的项目《检测空气中羰基化合物材料DNPH-Silica的制备》,目的在于开发中国自己的醛酮气体采集材料。当时国内很多行业着手制定空气中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其中所有涉及检测甲醛和羰基类污染物方法中的大部分均采用DNPH衍生法。当时大家主要使用的都是国外进口的DNPH-Silica采样管。由于采样管需要在4°C冷藏,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货周期漫长,很容易导致醛酮本底值的增加,使检测结果受到影响,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当时我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参与了项目的整个研发过程,可以说,我对这个产品的感情是很深的,毕竟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 当时公司已经有了上百种的固相萃取产品,而且全部产品均为本地化生产,无论在技术还是硬件上,已经具备了研发DNPH-Silica管的条件,当时我们很快组建了一个攻坚团队, 也是非常有信心做好这个产品. 记得项目刚刚拿到之后,我激动的一夜未眠,索性半夜起来做起了方案,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我的同事们也都是如此,当时大家的想法是,一定要做出国产的DNPH-Silica管,代替进口,也一定要给国家一个满意的答卷!也许,这就是博纳艾杰尔向业内展示能力的机会来了!Antpedia:请您谈谈产品研发的过程?有哪些特别的感想吗?  杨经理: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努力,产品出来了,尽管在此过程中,有过无数次的失败,我们这个团队都没有任何灰心丧气,一直都是斗志昂扬的,我们相信,只有这样出来的产品才会是合格的产品。我们也给了海淀科委一个满意的答卷。2007年12月,Cleanert DNPH-Silica醛酮采集管实现产业化生产,并通过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计量验证;2007年12月,Cleanert DNPH-Silica醛酮采集管又获得了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然而,在这一系列的成绩之后,我们却感到了一丝失落。 随着车内空气质量引发的维权纠纷日益增多,2008年3月1日,国家颁布了-《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迈出了改善车内坏境的第一步,该《方法》规定了测量采样技术要求、采样方法和设备,以及相应的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等内容,但是并未给出各种污染物的限制,加之是行业标准,所以,在这期间,汽车内空气的检测,仍然还停留在一纸空文,虽然有些汽车厂家有先见之明,已经着手开始了自检,还有一些相关科研单位,也是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此类检测工作,但是,毕竟不是汽车出厂的强制检测项目,市场的容量还是非常有限的。这也是我们失落的原因。我们知道,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我们怎么能够称的上英雄呢? 但是,我们前行的脚步并未停止。我们的产品产业化之后,就开始给各个检测单位免费试用,因为只有经历足够多的实战经验后,我们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产品,并且逐步优化产品。当时,我们的产品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毕竟,大家一听说是国产的,信任度骤减,但是,我们并没有气馁,一次次敲开客户的大门,给他们讲解我们的研发实力,以及获得的荣誉和认可,后来越来越多的客户们给了我们机会。我想在此代表公司和我本人,衷心感谢这些客户的友好和信任!我至今还记得给我们提过建议的客户们,给我们鼓励的朋友们。一个新产品的问世,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跟实际条件不太吻合,比如,我们的产品,最初是固相萃取柱管形式,就是管子上端是开放的,广口的,使用的时候,需要加一个转接头,当然,在最初的研发阶段,这个并不影响使用效果,后来有一个客户告诉我们,他们要使用的话比较麻烦,需要先加一个转接头,在往转接头上加软管,如果不需要转接头就可以直接加软管,那就非常方便了,我们听从了这个建议,立刻做了改进,客户也表示很满意。这只是其中一个

  • 暴晒后的车内空气有毒吗?

    炎炎夏日,相信有车一族要室外停车时,都会为太阳暴晒后,车内温度过高、有异味等问题而苦恼吧。另外,有很多传闻经太阳暴晒后,车内会产生有害气体。这是真的吗?今天,小编看到一篇报道,现在特意转载,给大伙解谜。近日一则“夏天露天停放车辆不要上车就打开空调,否则会瞬间吸入毒气,长期易致癌”的提醒,在微信朋友圈疯传。这种说法正确吗?从事车内空气检测的唐鸣表示,太阳暴晒下,车内有害气体的挥发量会大幅提升。口说无凭,实验为证。为此,浏阳日报邀请天鸣峰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8辆车提供免费的车内空气检测,检测车辆为公开征集。  检测温度:24-31℃检测时间:10点—13点检测对象:8辆不同品牌小车检测机构:浏阳市天鸣峰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昨天的太阳不太给力,不过由于气温较高,本报组织对8辆小汽车车内空气的检测照常进行。车主们在上午9点前均赶到了本报篮球场,检测从上午10点开始,每辆车的检测大约费时20分钟;直到下午1点,8辆车的检测才全部完成。检测结果显示,密闭1小时以上,8辆车车内空气中甲醛含量全部超标,甲醛含量最高的达0.65毫克/立方米,这一数值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规定的甲醛含量0.1毫克/立方米的6.5倍。生活提醒:开车第一件事应该是打开车门通风换气  “目前对于车内甲醛治理,没有特别明显有效的方法。”左野夫介绍,汽车上使用的人造皮革和一些黏合剂都会释放甲醛,即便对车内饰的原材料标准严格把控, 高温下的车辆污染物也会大幅提升。因此,夏天开车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步,先打开四门、车窗通风换气;第二步,启动车辆,打开空调风机(先不按A/C按 钮),将空调系统中的热空气吹走;第三步,开启空调制冷,保持车窗开启;第四步,空调制冷1分钟后,关闭车窗。   左野夫说,目前对于车内甲醛的治理没有特别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通风,另外可以适当放一点具有吸附功能的物件。来源:互联网

  • 热解吸—气质联用技术在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中的应用

    [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汽车作为一种消费品也逐渐进入到更多的家庭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汽车车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font]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  挥发性有机物([/font][font=微软雅黑]VOC)是造成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甲醛、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氯代烃等。这些有机物主要是从汽车内饰材料中释放出来的,如皮革、织物、塑料、木材、胶水粘合剂等。本文针对汽车内饰材料中的VOC,阐述了各国对车内VOC检测方法的概况,及热解吸-[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质谱联用技术车内VOC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1 各国汽车内饰材料VOC检测方法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  车内[/font][font=微软雅黑]VOC的污染要从源头内饰材料控制起,因此一些国家和汽车制造商制定了一些关于控制汽车内饰材料VOC的检测方法。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检测标准,其中以欧美和日本的检测标准[/font][font=微软雅黑]zui为成熟。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整车测试标准,于2008年开始实施HJ/T 400—2007《[/font][/color][/font][url=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1666052167.html][font=微软雅黑][color=#0000ff][font=微软雅黑]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font][/color][/font][/url][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并于[/font][font=微软雅黑]2012年开始实施[/font][/color][/font][url=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6277742.html][font=微软雅黑][color=#0000ff][font=微软雅黑]GB/T 27630[/font][/color][/font][/url][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font][/color][/font][url=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6277742.html][font=微软雅黑][color=#0000ff][font=微软雅黑]乘用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评价指南[/font][/color][/font][/url][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该指南规定了汽车车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和[/font][font=微软雅黑]bin烯醛共8种物质的限值要求。由于车内空气中的VOC都是由汽车内饰件挥发而来的,因而要想保证整车车内空气满足标准要求,就必须对内饰材料的VOC挥发进行管控,但目前国内对整车VOC的检测已经发布相关标准,而对非金属零部件的VOC检测尚无相关标准,国内对非金属零部件的VOC检测方法不统一。纵观国外的相关标准,汽车内饰材料的VOC测试根据不同采样方式,主要有日系袋子法、欧系VDA法和VOC整车测试三大类,其区别如表1所示。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  袋子法可以体现零件[/font][font=微软雅黑]/总成的挥发量,便于较为直观地体现各零件对整车污染的贡献比例。丰田、日产、本田均采用袋子法测VOC,要求各不相同,是目前测定部件、材料VOC较完善的方法。大众、通用等欧美车系目前的方法主要是借鉴VDA方法进行VOC测试。 其中气候箱法能够检测的试验项目是zui多的,同时可以实现在线检测,但气候箱法是VDA法中成本zui高的。顶空法和热解析法是欧美汽车企业测试挥发性有机物的常用方法:顶空法采样 、检测过程简单,成本低,但不能同时测得醛/酮类物质的含量。热解析法既可以测试整车车内 VOC,又可以测试内饰件的 VOC 含量,而且热解吸管可以重复使用,节约了设备采购成本。因此,该方法的测试成本较低,适合大批量试验样品的检测和分析,但是检测结果的代表性和一致性要比顶空法稍差。国内车系测定VOC采用方法主要是借鉴袋子法和VDA法。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  总结上述[/font][font=微软雅黑]5种方法,VOC测试方法[2]主要有:容器采样-[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法[3-7]、固相吸附-溶剂萃取-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法[8-9]、固相吸附-热解吸-[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质谱法[10-11]。这三种检测方法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2 热解吸-[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color][/url]技术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  热解吸即被吸附于界面(固体吸附剂)的物质,在一定温度和载气流速下,离逸界面(吸附剂)重新进入体相的过程,也称热脱附,是一种无溶剂、干净、通用、高灵敏度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而热解吸[/font][font=微软雅黑]-[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color][/url]技术是将固体、液体、气体样品或吸附有待测物的吸附管置于热解吸装置中,当装置升温时,挥发性、半挥发性组分从被解吸物中释放出来,通过惰性载气带着待测物进入[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GC-MS[/color][/url]分析的一种技术。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  随着人们对车内环境的高度关注,热解吸[/font][font=微软雅黑]-[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color][/url]技术在车内VOC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Grabbs [12]等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GC-MS[/color][/url]测定了新车内VOC总量,YOU Ke-wei[13]等采用TD-[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GC-MS[/color][/url]法测定了新车与旧车在静态条件下车内VOC的含量。Faber [14]等采用TD-GC-FID/MS法测定了新车车内VOC含量,指出车内空气主要由内饰材料决定。赵寿堂[15]等用热脱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质谱对车内VOCs进行分析,研究汽车处于静止状态下VOCs的组成特征及其浓度水平。石腾龙[16]等采用热脱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color][/url]-质谱联用技术对三种不同校车的车内VOC进行研究。吴洁珊[17]等建立了汽车内部装饰材料中挥发性苯系物的热脱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质谱检测方法。杨欣卉[18]等建立了热解吸吹扫捕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质谱联用测定汽车装饰用皮革材料中6种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付铁强[19]等基于环境行业标准HJ/T 400—2007的试验方法,测试了不同档次乘用车车内污染物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随车辆档次的变化趋势不同,同一型号车辆污染物的种类基本相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车内污染物总量明显下降。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3 车内VOC检测方法趋势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  目前,测量车内[/font][font=微软雅黑]VOC的主要方法有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法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质谱法,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样品分析检测具有滞后性;复杂样品预处理耗时费力,需要消耗大量的样品和试剂,易发生交叉污染导致检测结果发生偏差;检测费用高。随着各种现代化、智能化分析仪器和联用技术的发展,快速地对样品做出准确判断已渐成趋势。因此,车内VOC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和相关仪器的开发就显得迫在眉睫[20-21]。近年来,在线监测方法[22]的研究,如激光光谱技术[23-25]、膜萃取[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技术[26]、飞行时间质谱技术[27]、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28]、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技术[29-30]等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开发的一些在线监测设备由于存在价格较高、体积较大、操作和维护困难等缺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便携式在线监测设备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成功地开发出来,并得到广泛的应用。[/font][/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4 结论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微软雅黑][color=#333333][font=微软雅黑]  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必须综合考虑整车、内饰件和非金属材料等因素。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属于超微量检测范畴,在目前国内缺少高洁净度采样舱的情况下,采用热解吸[/font][font=微软雅黑]-[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质谱法和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法检测汽车内饰件和非金属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科学和经济的办法。 [/font][/color][/font][font=Calibri] [/font]

  • 【原创大赛】解析车内VOC主要来源及检测

    【原创大赛】解析车内VOC主要来源及检测

    解析车内VOC主要来源及检测 前言 大家对于VOC了解甚少,对汽车驾驶舱内的VOC的了解更是微乎其微。汽车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上万个零部件中包括:塑料、橡胶、纤维织物、胶粘剂等化工产品,而这些化工产品、助剂中就有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VOC。2011年中国汽车的产销位居全球NO1,重要的是大部门车辆是内销,也就是说汽车内饰VOC对我们的伤害程度、危害力度在蔓延,如果不及时监控与整改,最终损害的还是老百姓自己的健康。本文主要分析车内VOC的来源及检测方法。正文一、车内VOC来源1.1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英文缩写。家族成员主要包括芳香族物质、醛酮类物质。危害:毒性、致癌。1.2 车内VOC来源车内VOC主要来源是由各个零部件共同挥发而产生,主要挥发的零部件总成有:塑料件:立柱护板;主、副仪表板;车门内板;橡胶件:车门、门框密封条纤维织物件:座椅面料、地毯、顶蓬其他:各类复合零部件中应用的胶粘剂、阻尼胶板。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61548_381951_1610969_3.jpg 车内VOC来源主要零部件1.3 VOC来源分析下面就几个主要产生VOC的各零部件总成进行分析,查找VOC挥发的根源,从而对症下药,控制、降低VOC的挥发,保障驾驶者与乘车者的身心安全。1.3.1座椅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61549_381953_1610969_3.jpg 汽车座椅结果图 由上图可知,现阶段汽车座椅主要由座椅骨架、聚氨酯发泡和面料三部分组成。座椅骨架主要材料是金属(传统用材),金属材料自身不会产生VOC。座椅的污染重在在于聚氨酯发泡和座椅面料上。聚氨酯发泡是由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共混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在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本身原料中就含大量的芳香烃、醛酮类有机物,两者的不完全反应、催化剂、发泡剂的使用以及副反应产生,都会在聚氨酯发泡体内残留VOC。汽车的座椅面料不单单是像我们衣服面料一样,在面料的背面通过火焰复合添加一层聚氨酯泡棉,所以摸上去很柔软。在柔软、舒适的同时,却增添了二次污染。汽车座椅面料又可分为皮革面料与植物面料。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61550_381954_1610969_3.jpg 皮革座椅面料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61551_381957_1610969_3.jpg 织物座椅面料 在皮革(天然革、人造革)加工过程中,鞣制工艺中会采用加工助剂,而这些助剂就是由大量VOC组成,同时皮革后期加工中会添加一些阻燃剂、固化剂、染色剂、耐磨助剂、耐光老化剂等等等易挥发有机物。这些VOC在后期处理如若不得当,那么这些物质会随着零部件带到4S店,最终来到购买者手中,如果购买者不进行一些处理,会直接影响到购买者的身心健康。织物面料亦如此。需要提示的是,座椅在车内的使用面积较大,更是污染源的重中之重,同时座椅是一个典型的复合材料零部件,涉及到的材料有聚氨酯、织物、皮革,而汽车内饰零部件组成的材料无非这几种。1.3.2仪表板、副仪表板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61552_381958_1610969_3.jpg仪表板、副仪表板总成算是汽车内饰中最大的塑料件了。塑料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添加色粉、增韧剂、脱模剂等众多助剂与填料,这些助剂、填料会在高温分解、后处理不完全而残留在塑料制品中,影响我们的健康。一、车内VOC 检测车内VOC管控、检测项目主要从三方面体现;1. 冷凝雾化2. VOC气味3. VOC[/fo

  • 【讨论】车内空气污染案例频发 暴露标准缺位

    由于甲醛兴风作浪,我国消费者对于室内空气污染有了相对足够的重视,但是在车厢这一狭小的空间内,同样存在大量有害气体。由汽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引发的健康问题屡见不鲜,而系列车内空气检测的数据更是触目惊心,频发的车内污染案例彰显出国家标准的明显缺位。[B]  车内空气检测数据触目惊心[/B]  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获悉,该协会2009年底公布的一份“汽车空气检验情况报告”显示,在抽查的29辆汽车中只有奥迪A4\A6等八个品牌汽车的室内空气符合标准,其余21辆不同品牌的汽车室内空气均存在甲醛超标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含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据了解,这项针对呼和浩特市市场上销售的不同品牌汽车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的检测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学工业检验测试所实施,检测项目为甲醛、苯、氨、TVOC等四个,检测的标准参照GB/T18883-2002《室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检测结果表明:72%以上的新汽车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问题,其中以甲醛的超标现象最为严重,大多数被测新车车内空气中所含的甲醛含量都超过室内甲醛国标限量值。  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汽车增加和高档装饰盛行的同时,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问题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这一问题却逐渐显露出来。  类似的检测数据已经多次显示出近似的结果。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1月,广东参照室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检测的60款车型中,有50款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上海有关机构抽查的100辆轿车中只有17辆达到国家室内标准,八成以上的轿车内可吸入颗粒物超标,最严重的超过国家室内标准七倍。[B]  污染源主要来自内饰材料[/B]  据专业机构的调查显示,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较为复杂,有几百种之多,包括烃类、醛类、酮类物质等。主要受到关注的是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几种。  “特别是甲醛对婴幼儿和妇女特别敏感。由于很多消费者买新车是因为结婚,然后生小孩,因此车内空气很大一部分是针对敏感性人群,这样的社会危害就相对更大。”国内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贾新光表示,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装修污染,原因之一是使用劣质装修材料,污染的主要特点就是甲醛含量高,与此相类似,车内空气的污染源也源于类似的因素。  专家表示,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成因比较简单,主要是汽车内饰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状况与车辆制造工艺和零部件种类有直接关系,影响较大的主要为汽车仪表台板、门内饰板、地毯、顶棚、汽车线束、座椅总成等。  仅以汽车的内饰构造而言,主要以皮质、纤维和各种工程塑料(12085,-25.00,-0.21%)组成,而这些材料在生产时便需要使用到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有着完善质量管理系统的企业会在内饰组件出厂前进行一轮“消毒”处理,但碍于成本,并不是所有零件配套企业都会做足“消毒”的功夫。同时,车内装饰物如毛绒玩具、塑料地毯等是造成二次污染的主要来源。[B]  车内污染案例频发[/B]  “有关标准得到重视的起因,是有车主得了白血病,但最终官司却没有打赢,法院不支持的理由是没有证据。”贾新光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2002年8月,北京朱女士购买了一辆国产奥拓轿车,同年9月底发现身上有大量出血点,被医院确诊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发作并接受治疗。2003年3月,朱女士因医治无效病逝。2004年4月,北京丰台区法院审理认为,原告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为苯中毒所致证据不足,因此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示。  自2003年以来,因车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法律纠纷开始增多,除了“奥拓车苯超标引发死亡赔偿纠纷案”外,还包括“道奇公羊车甲醛超标案”、“奇瑞QQ疑致儿童白血病案”、“ 新甲壳虫甲醛超标三倍”、“中华轿车六年后甲醛仍超标4.4倍”等事件。  记者了解到,由于国内外没有适用的车内空气污染物控制标准,一些企业对车内空气污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且并未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发生相关诉讼案件时,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由于没有车内污染物判定标准,无法对消费者权益实施有效的保护,也无法约束企业的生产活动。  发生在2003年的那场命案中,虽然法院认为,原告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为苯中毒所致的证据不足,但由于存在没有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的问题,法院为此向国家质监总局发出了司法建议书,建议尽早制定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同时建议将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作为汽车制造业的强制性规定。[B]  相关标准制定迫在眉睫[/B]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表明,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达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其中乘用车产销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1%和52.93% 商用车产销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02%和28.39%。2009年,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0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增速在10%左右,有望达到1500万辆。  环保部相关专家根据相关调研的结果表示,汽车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两方面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汽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噪声对车外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就是车体材料释放有害物质造成的车内环境污染。  对汽车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国家已经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汽车大气污染物和噪声排放标准,并实施了型式核准、生产一致性检查和在用车排放检查制度,对控制汽车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车内环境污染,国家尚未制定控制标准和采取污染治理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汽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车内空气污染问题会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和颁布已经显得较为迫切。————————————————————————如果都不买车就好了——关键现在咱买不起[em09502][em09502]

  • 汽车内饰有害物质检测,请问大家这个行业前景如何?

    大家好,我现在是做农药检测的。现在有个工作机会是做汽车内饰化学检测,主要是汽车内空气和VOC检测。请问大家这个行业前景如何啊??还有对身体危害大吗,我现在做的农药检测对身体危害比较大。有了解这个的吗???

  •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前世今生

    关注实验室,关注第三方检测市场研究(微信号test2005)。最近听说车内空气标准即将修订为强制性标准,难道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将翻身农奴把歌唱?虽然总体来,这是好事。但作为消费者,眼瞅着GB/T27630-2011这两年的实施情况,不免担心——是否变为强制标准就能解决问题了呢?我看未必!下面我们来回顾下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出台历程。2004 年5月下达的《关于下达〈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任务的函》(环办函318号)中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列入2004年国家环保标准制修订计划。 2004年7月,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宣布《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制订工作正式启动,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环境科技开发中心、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标准编制组负责编制。2004 年9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该标准列入了《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国标委计划函58号)。 本来是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合二为一的,但是标准编写组和相关专家组认为应先编写《车内空气污染物测量方法》作为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以便进一步开展大批量的数据采集工作,为国家标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确定限值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几年的调查和研究,标准编制组起草了《车内空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后更名为《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于2007年11月29日通过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召开得标准审议会,并于2007年12月7日批准发布,标准号:HJ/T 400-2007,于2008年3月1日正式实施。时间过的很快,一晃眼过了三年了,估计很多人都忘记国家最初要制订《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这回事了,话说这几年的调查和研究应该也够了吧?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对挥发性有机组分(正己烷到正十六烷之间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总称)和醛酮类化合物(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丁烯醛、丁酮、丁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甲基苯甲醛、环己酮、己醛等化合物总称)进行检测,至少可以分析超过20中有害物质。到2008年,编写组大概拟定了8种有机物作为标准的限量物质,至于他们为什么仅仅拟定8种(配套检测方法可检测至少20种),而不是更多,我们姑且相信这是权威调查和研究的最佳结果。 2008年,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发文对车内污染物数据进行征集(环科函37号“关于开展车内空气质量状况调查的函”),目的是为标准的制定提供实测数据参考。期间,标准编制组完成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征求意见稿初稿 2008年9月,标准编制组召开会议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更名为《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浓度要求》,并确定为推荐性标准。 2008年各大媒体也纷纷发文称“标准”有望在2009年3月1日实施,就在大家以为尘埃落定的时候,时间又这么慢慢的流逝了。 到2011年10月27日,环保部才正式发布“标准”,这次又改名为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除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和《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浓度要求》除了适用范围少有区别之外,对污染物的限制均完全一致,为什么标准出台之后又要暂停3年才发布?是因为用这3年作为缓冲期吗?或者是遭到厂家的一致反对?过了两年后的今天,又折腾要转为强制标准了,何不一开始就弄成强制。还有,转为强制标准就解决问题了吗?我看未必!GB/T27630-2011规定的只有8种污染物的现值,但是车内挥发的有机物估计有好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就算拿HJ/T 400-2007检测也不只检测8种有机物。要是其他有机物危害,难道消费者就只能默默忍受了?还有,就算GB/T27630-2011变成强制标准,但是里面的指标和限值会不会变?是变好还是变坏?中国据说被企业绑架的标准不在少数。有人说,不管怎么样这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好处,呵呵,真的吗?大家都知道,汽车厂商都是大佬,你拿份报告,别人不见得认可。他们可能只会认可内部或指定检测机构的报告,就类似美泰为什么要他们的供应商的实验室都通过他们的认可和CNAS认可,一定程度上也是不想认可外面第三方的报告。这种情况在汽车行业已有先例,你说这个市场能暂时开放给多少第三方?虽然,国务院法制办关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释义》“常见的具体缺陷表现形式”中,就包括了“车内的苯、甲苯、甲醛等挥发性有毒有害物质影响车内人员健康”的解释。因此,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应属于缺陷产品范畴。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些有机物的检测费用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是笔不小的费用,这样算下来维权成本过高,导致大部分人可能放弃维权。这个估计也是为什么今年到4月份,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就收到有关车内异味或污染问题投诉/报告1564例。维权不成(成本太高),只能投诉了!总之,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执行是一条漫漫长路,仅仅是强制标准不见得会改变现在“一纸空文”的局面。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Q3MjUzMQ==&mid=200211302&idx=1&sn=bf3d226e990c2fff8a513382135b49f2#rd

  • 大家的觉得自己车内空气好吗?

    车内空气质量成为近期炙手可热的话题。  在9月中300名车主集体投诉奔驰汽车甲醛超标4倍事件后,9月14日某网站公布的一份“健康汽车检测报告”表明11款主流车型可能存在致癌风险,长安、奇瑞、上海通用、华晨等企业榜上有名,这再次将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盖世汽车网联合本报于9月18日至9月20日,围绕车内空气质量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在线调查,982位被调查者中,52%的被调查者认为90%以上的车型都存在空气污染,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针对绝大多数人士对国内新车空气质量心存担忧的问题,近期汽车厂家也纷纷有所举措。记者了解到,奇瑞已专门将车送到国家机动车检测中心进行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  而上汽一汽等国内大型汽车企业,专门就车内空气质量被指超标之事,上书国家质检部,希望有关部门能拿出公正权威的检测报告,以消除消费者的心头之患。  曲解欧洲标准?  某网站公示的“健康汽车检测报告”中,包括长安悦翔、天津威志、奇瑞A3 内饰多环芳烃含量超过10mg/kg,对于常接触物品而言危害极大,对成人和儿童都有较大致癌风险,而其他的7款车内饰多环芳烃含量在5到10 mg/kg之间,超过儿童接触限值的25倍以上。  “一个报告,首先要样本科学,方法科学,并且得出的是一个有价值的结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所所长吴卫并不认同这样的调查结果。  在记者采访中,汽车企业们也纷纷提出质疑。某自主品牌企业高层认为,该网站的说法存在几个误区。“首先拿国外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产品,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其次,这个报告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测试环境和测试条件,而且测试的机构也并不权威,可信性值得怀疑;第三,其测试的手段是从市场上购买零部件,并没有证据能表明所购买的零部件是原厂件,没有说服力。”  而上海通用公关部相关人员也印证了这一说法。“除了上海通用的4S店,其他渠道购买的零部件都非原厂件。”  而另一家合资企业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查阅了欧洲相关法规后,认为该网站对数据解读有误,有意夸大实情误导消费者。  以方向盘和头枕为例,按照德国技术设备及消费品委员会(AtAV) 于2007年所发表的ZEK 01-08标准,属于“第二类产品”,即“可预见与皮肤的接触超过30秒的有机材料”,该标准明确表明安全的多环芳烃的检出量为10mg/kg。而一些被该网站指出超标的车型如荣威350、上汽通用五菱宝骏等车型 ,实际尚未达到6mg/kg,完全符合欧洲标准,却被该网站指为超标。  同时该网站完全曲解了欧洲标准。“小于0.2,属于小孩可以食用的标准,5到10mg/kg之间,是指超过儿童食用标准的25倍,并不能解释为超过儿童接触限值的25倍以上,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有企业向记者指出,在被该网站所指出的十一款车型中,主要针对自主品牌车型,和部分欧美车型,并没有日本车,也没有此前被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奔驰和比亚迪(14.78,-0.06,-0.40%)。  车内空气质量是个谜  盖世汽车网调查显示:除了超过一半的人认为90%以上的车都有空气质量问题外,还有22%的被调查者认为50%~90%之间的车都有空气质量问题;认为存有空气质量问题车辆的比例不到50%的人群仅占4%;另有约22%的人群选择了“说不清”。  “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认为,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的不信任,产生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强制性标准的缺失,汽车制造商并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在生产过程中选择何种材料与配件,采用何种工艺,无须过多考虑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其次,国内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与设备的缺少,以及监管不严的环境,也加剧了业界及公众对这一问题的担忧。而日渐增加的车内空气质量安全维权事件,也印证了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  我国并没有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几年前,曾有国内一些行业机构曾经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汽车进行过检测,结果十分不乐观。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空气监测中心曾对200辆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近90%的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问题,而且大部分车辆甲醛超标都在五六倍以上。  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皮革、纺织品、塑料配件、胶合剂等内装饰材料,它们散发出的苯、甲醛、二甲苯等有毒气体,对人体肝、肾、呼吸系统、造血器官、免疫功能等会造成严重危害。  “此前国内主要以初次购车为主,相对而言消费者对车内污染的关注度并不高,甚至还有消费者认为新车内一定要有味道,没有味道就怀疑这辆车不是新车。”某自主品牌企业负责产品规划与开发的高层告诉记者。  不过,随着国内消费者的成熟,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关心程度日渐上升。先有奔驰车主自费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甲醛超标4倍多。后又有比亚迪车主认为F3内饰材料有毒物质严重超标,引发车主严重不适,将比亚迪告上法庭。不过,这些车主的维权要求均因为国内没有成文的法律,而维权遭拒。  我国于2012年3月开始正式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目前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明确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有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车内空气污染,大多是指上述这8种物质。  符合这一标准的新车,有望在出厂时贴上车内空气质量合格认证标志,以期改变目前各品牌各说各话、缺乏公认标准的局面。  但这一标准只具有推荐性而不具备法律约束,这使得业界质疑这只会成为一纸空文,而不会促进任何实质性的改善。  呼唤强制性标准出台  “其实我们也非常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应的标准,这样对行业而言也比较公平。” 某自主品牌企业负责产品规划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国家并没有标准,此前企业设计车型确实也不怎么关注这块。”不过,随着国家推荐性政策的出台和消费者意识的改变,企业在设计时也越来越重视这块。  但是,提高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同时,实际上企业也要为此付出成本,如果标准是统一的,那大家都要为此投入,如果没有标准,那就导致一些企业进行了投入,而另外一些企业没有投入,这部分的投入看不见摸不着,在汽车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形下,这部分的投入反而会降低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此外,因为没有强制性的标准,消费者形成的印象总是自主品牌做得没有合资企业好,这样的观念存在对自主品牌企业也非常不利。盖世汽车网的调查也显示:约23%的人士认为高档豪华车型的内部空气污染低,而仅6%的人数选择了中高档与中低档车型。  在政府没有出台强制性标准的前提下,一辆汽车的内部空气质量的最重要的控制关口落在了整车厂的采购标准上。  近年来,随着汽车竞争的加剧,一些厂家不堪压力,纷纷转嫁压力,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通过零部件供应的压价来转嫁压力。而一些零部件供应商也想出了“应对策略”进行了偷梁换柱,更换材料以缓解成本压力。  如一辆奔驰C级车的最高降幅高达7.5万元,而整车厂对供应链体系的管理,基本以抽查为主,2万多个零部件,不定期抽查,被抽到的概率并不高,而供应链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可能是车内空气质量的风险增加。  在盖世汽车网的调查中,多达90%的人士认为政府应该立即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安全的强制性标准,因为这事关民众健康,刻不容缓。

  • 【分享】车内污染有人管了

    新装修过的房子常常因为有毒气体超标而不能马上入住,而在汽车这个更小的空间内,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不好对人体的危害会更大。现在有车族们可以放心了,因为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将首次有标准来限制。日前,记者从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缺失了多年的《汽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有望在今年10月出台,全国数千万辆车的主人将获得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的知情权。 空气标准最快10月出台 《汽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目前已经走过了论证和征求意见的两大阶段,最快将在10月出台,消费者和汽车企业对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的检测、监督将有法可依。 据了解,有关部门曾经进行过一次有关汽车内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活动。测试结果触目惊心:在接受测试的1175辆汽车中,全部检测项目均达到标准的车辆仅为52辆,占已测总数的6.18/100。这些问题车中不乏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轿车。 出现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超标问题,大多数厂商都把它归咎于用户购买汽车后进行车内装饰时产生的污染,因为有的消费者使用的车内装饰材料存在苯、甲醛等含量超标问题。专家们则认为,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不合格,有消费者的装饰问题,也有汽车生产厂家在生产汽车时使用的胶和其他材料的问题。 负责制定该标准的中国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汽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的工作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启动,尽管当时有些企业代表对此颇有异议,但专家一致认为,鉴于目前车内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制定一个专门针对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的标准,势在必行。原计划该《标准》在去年年底实施,但因为存在争议推迟了出台时间。 记者同时了解到,车内空气污染物标准并不等同于室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其制定工作存在较多技术难题,因为至今国内外尚没有一部类似的标准。这些技术难题包括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制定、主要污染物筛选、测量情况的确定及大量测试等。此前,怀疑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超标的消费者,只能参照装修房子时的相关室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来进行车辆的检测。伴随着《汽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的出台,消费者对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的好坏将一清二楚。 避免污染专家支招 专家透露,汽车的车厢状况跟室内有很大差异,比如夏天车内材料在骄阳下封闭暴晒几个小时后,有害物质大量挥发,浓度可能会增加数倍,而室内环境在同样气温条件下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目前情况下,消费者应该如何避免车内空气的污染呢?专家提醒:如果新车甲醛超标,车主千万别忘开窗通风。有关检测人员透露,车内甲醛等主要来源于汽车仪表盘的塑料件、地毯、车顶毡、沙发和其他装饰时使用的胶水等。由于汽车空间窄小,车内空气本来就不多,加上汽车密闭性好,因此,汽车内有害气体超标比室内有害气体超标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更大。尤其是甲醛,对人的神经有麻痹作用,容易引起头晕、胸闷,影响人的情绪,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用空气清新剂或香水来掩盖车内异味是治标不治本。消费者在买了新车后,应先请专业人员彻底清除新车内的有害气体,在检测合格后再驾驶。

  • 有没有从事汽车车内检测行业的前辈,能给我们普及点知识嘛?

    如今,室内空气的检测机构已经很多,关于专门从事汽车车内空气检测的机构也应该不少吧。那么汽车车内空气检测的方式和平常的室内检测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嘛?比如报告、使用仪器只用便携式的还是什么、等等。有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前辈帮我们普及点知识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17.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17.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17.gif

  •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迷惑了?

    早在2004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就已经启动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的制订,2011 年10 月27 日环保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稀、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限值,主要适用于销售的新汽车,使用中的车辆也可参照使用,标准自2012年3 月1 日起实施。对于检测方法,要求按照HJ/T 400-2007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进行车内空气中有机物检测。 我做车内醛酮类物质的采样测定时,我把标准从头到脚,从前到后看了又看,都没发现采样是要采多少升的空气,流速什么的也没有要求?只在最后原始采样记录里面有要记录的采样时间和采集流量,那就是我想采多久就采多久了,想多大就多大了?实际中,各位大侠到底是怎么采集的呢?人家隔壁邻居GB/T 18204.26 还有明确的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呢?

  • 【转帖】怎样清除和降低新车内空气污染

    一些消费者购买了新车,还有的要驾车出游或者探亲访友,大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驾驶新车的半年内,切勿在行驶时紧闭车窗,应该尽量少用空调,以加强车内通风换气,使车内有害物质尽快释放; 2、如果车主有自家车库,可以在不开车的时候经常打开车门和车窗通风; 3、进行车内装饰要严格选择,防止把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座套垫装饰到车内; 4、新购买的车内座套等纺织品里面容易含有甲醛,最好先用清水漂洗以后再用; 5、可以选择一些能够释放香味的植物、花卉或者水果放在车内,但是,这样只能起到遮盖新车内令人不快的气味的作用,不能清除车内空气污染; 6、许多车主喜欢在自己的车内放香水以改善新车内的气味,要注意选择天然材料制作的,目前许多香水是化学合成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污染,要慎重选择; 7、采用车内空气净化器和其他净化剂一定要慎重。目前一些厂家生产了一些净化车内空气的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内污染,但是一定要注意选择有效果和副作用小的; 8、如果车主自己驾驶新车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有体症反应,比如感觉熏眼睛、呼吸刺激甚至头晕,如果在三个月甚至六个月内气味都不能完全散发,就应该进行一下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检测,以尽快发现和清除车内污染源; 9、四类人要特别注意新车内污染物质的危害:体质较弱者、妇女、儿童和有过敏性体质的人,这些人要尽量避免长时间驾驶和乘坐新车。研究证明:妇女对苯、甲醛的吸入反应格外敏感,特别是妊娠期妇女长期吸入苯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和流产。

  • 【分享】【资料】最新调查结果表明:新车车内空气污染严重

    最新调查结果表明:新车车内空气污染严重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进入了汽车增长的高峰期,有车族们在车内度过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而汽车内空气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也逐渐被社会所关注。   新车车内甲醛、苯、二氧化碳严重超标 最近,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监测中心,对使用半年内的50辆新购轿车进行了车内空气污染状况的检测。检测标准参照《室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GB/T18883-2002)》。被检车内的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52%~70%,且密闭时间不少于20分钟,其检测结果显示:车内甲醛浓度最低的为每立方米0.09毫克,最高的浓度达每立方米0.95毫克,有99%的车内甲醛浓度超标,最高的超过国家标准9倍;车内苯的浓度最低的为每立方米0.029毫克,最高的浓度达每立方米1.502毫克,有40%的车内苯浓度超标,高过国家标准13倍;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79%~2.26%,超过国家室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的7~12倍。(《室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最大限值为0.10%,甲醛的最大限值为每立方米0.10毫克,苯的最大限值为每立方米0.11毫克。) 新车车内污染何处来 :根据调查,新车内空气中的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新车本身。现在我国很多汽车下了生产线就直接进入市场,各种配件和材料的有害气体还未过释放期;安装在汽车内部的塑料件、地毯、车顶毡、橡胶、皮革、涂料等不符合环保要求,会直接造成车内空气污染。二是来源于车内装饰材料。大多数消费者买车后都要进行车内装饰,而装饰材料如地胶、座套垫、胶粘剂等会释放含有甲醛、苯、TVOC等的有害气体,这必然会造成车内空气污染。同时,由于汽车内空间狭小,密封性能比较好(尤其是新车),除了有化学污染外,还会有一些生物污染,如可吸入颗粒物、细菌、霉菌等,还有因人体排放的废气导致的污染。因此,汽车内的空气污染比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要严重得多。   目前,汽车内主要的污染物有:苯、甲苯、二甲苯、甲醛、TVOC、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细菌、霉菌等几十种有害物质。   处在有害气体中的人体将受到伤害 据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专家介绍,若长期在车内接触这些超过《室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标准》的有害气体,将会导致人体患病。甲醛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气体,对人体的伤害首先表现在嗅觉方面,且有刺激症状出现(流泪、鼻塞、呼吸道炎症,如鼻炎、咽炎、喉炎、气管炎等)。甲醛对免疫功能也有影响,可导致机体内IgG和T淋巴细胞减少。另外,甲醛还会导致机体过敏,对人体记忆力和遗传基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是一种略带芳香味的有机溶剂,挥发性强。在日常生活中,苯用作装饰材料中的黏合剂、空气清新剂和杀虫剂的溶剂。苯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液态苯能引起肺水肿和出血,苯可以造成皮肤脱脂,引起红斑、起疱干燥和鳞状皮炎。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低下,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专家还指出,车内的二氧化碳、氨以及细菌等污染物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人体呼吸可造成车内二氧化碳浓度的累计,若驾驶员在二氧化碳浓度超标的环境中驾驶车辆,会导致驾驶员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增大了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要多通风,不要随意做车饰 通过这次监测结果统计表明,由于汽车内空间狭小,密封性能好,所以新购轿车内有害气体的污染程度与购车时间、车内温度和装饰材料的使用有密切关系。购车时间越短,车内温度越高,使用了含有有害气体的装饰材料,则有害气体的浓度越高,对驾驶员身体的危害也越大。   专家提醒,新车使用前半年一定要注意多通风,不要随意对车内进行装饰,要慎用含有化学合成品的空气清新剂和净化剂。某些过敏体质的人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更要注意。

  • 甲醛浓度检测

    [size=16px][color=#333333]点解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38001.html[/url]服务背景[/color][/size]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化学式是HCHO或CH?O,分子量30.03,又称蚁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长期暴露于甲醛可降低机体的呼吸功能、神经系统的信息整合功能和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肾也具有毒性作用。甲醛检测范围公共场所甲醛、室内甲醛、装修甲醛、家具甲醛、化学工业品甲醛、纺织品甲醛、日用品甲醛等。[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内容[/color][/size]甲醛检测项目甲醛含量检测、浓度检测、毒性检测、分光光度法检测、电化学检测法检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法检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法检测、传感器法检测等。

  • 新车内如何防污染

    新车内如何防污染  1.在驾驶新车的半年内,切勿在行驶时紧闭车窗。应该尽量少用空调,以加强车内通风换气,使车内有害物质尽快释放。如果车主有自家车库,可以在不开车的时候经常打开车门和车窗通风。      2.进行车内装饰要严格选择,防止把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地胶、座套垫装到车内。新购买的车内座套等纺织品里面常含有甲醛,最好先用清水漂洗以后再用。   3.选择天然材料制作的香水。目前,许多香水是化学合成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污染。      4.采用车内空气净化产品要注意选择有效果和副作用小的。      5.如果车主自己驾驶新车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有体征反应,比如感觉熏眼睛、呼吸刺激,甚至头晕,如果车内气味在3个月甚至6个月内都不能完全散发,就应该进行一下车内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检测,以尽快发现和清除车内污染源。   6.四类人要特别注意新车内污染物质的危害:体质较弱者、妇女、儿童和有过敏性体质的人。这些人要尽量避免长时间驾驶和乘坐新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