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电动双轴倾斜台

仪器信息网电动双轴倾斜台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电动双轴倾斜台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电动双轴倾斜台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电动双轴倾斜台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电动双轴倾斜台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电动双轴倾斜台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电动双轴倾斜台相关的解决方案。

电动双轴倾斜台相关的资讯

  •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进一步向开放成果与人才倾斜
    随着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及市场化运营机制的不断完善,今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将在继续扩大仪器设备开放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开放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倾斜。  六大领域平台搭建完善开放体系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第十四届软博会上,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各个建设单位集中展示了各自领域平台的建设及资源开放情况。  据介绍,2009年,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所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环保四大领域平台及12家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实现了264个国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3112台套仪器设备、约76.3亿元的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  今年四五月间,北京市科委先后授权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分别搭建技术转移、装备制造领域科技条件平台,标志着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体系已扩展至六大领域,再加上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由12家增加到14家,基本涵盖了北京市重大产业发展领域。  随着条件平台在产业领域和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建设上的拓展,首都科技资源开放量将继续增长,今年有望新增资源开放量25亿元,开放总量达100亿元。  今年授牌的装备制造领域平台突出了服务的前瞻性和引领性。该平台除开展仪器测试方面的服务外,还依托数控装备联盟服务于高端制造业,依托生产力促进服务联盟服务于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领域依靠单个企业研发突破很难,只有借助平台联合企业共同研发,才能在共性关键技术上获得突破。”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部长陈立军告诉《科学时报》记者。  对于装备制造领域平台和之前的平台是否存在资源竞争的关系,陈立军表示,竞争关系肯定存在,比如电子信息领域平台的成员单位北京自动测试技术研究所,也有针对装备制造领域的测试服务内容,但这部分资源并没有纳入装备制造领域平台。  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业务发展部孙启向《科学时报》记者介绍,北京自动测试技术研究所的资源目前已被纳入北京市科学研究院,该院是今年新成立的两个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之一,这就相当于通过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把资源整合起来,而不再计算入电子信息领域平台的开放范围。  陈立军认为,目前虽然需要北京市科委在科技资源和指标划分上予以统筹协调,但六大领域平台形成一个整体团队、加强合作、共同作好服务的目标和意愿非常明确。  成果转化成平台工作重点  同样是今年授牌的技术转移领域科技条件平台,其开放的科技资源不仅包括仪器设备,更包括科技成果和人才。  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高级顾问钟之绚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资源开放的角度看,技术转移平台丰富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资源的种类,并且更侧重于成果开放,即以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要工作内容。  据介绍,技术转移平台在成果转化的运行方式方面也区别于一般的成果转化方式。一般的成果转化通常是把成果汇集成册集中向企业推荐,技术转移平台则采取相反的方式,即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捕捉,然后把需求向其他领域平台“开放”,主要为了促成各领域平台之间的成果和需求对接。  钟之绚说:“我们既收集仪器设备的测试需求,更注重对企业技术难题、技术需求的收集。目前已征集企业需求近100项,下一步需要就这些需求与相关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和其他领域平台进行对接。”  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事业二部部长张利军表示,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作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14家基地中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基地,近期工作重点为对一批科技成果进行开放,该基地目前已征集40多个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优秀科研成果,并侧重这些科研成果的地方转化工作。  张利军介绍,前不久包括激光显示、绿色印刷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集中落户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即提供了全程式的跟踪服务。而未来在与地方科技局的合作中,该中心将进一步挖掘地方需求,通过需求导向,不断挖掘中心内部科技资源,以实现和地方的有效对接。  孙启也表示,电子信息领域平台今年也将重点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的工作,“我们在探索,希望通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资源优势,把手中拥有的许多科研成果推广下去,特别是找到一些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 高光谱&激光雷达&倾斜摄影融合
    8月12日,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410-Shark机载高光谱、Lidar50机载激光雷达以及AZ3D-2机载倾斜摄影进行了设备验收,在同一地块分别进行了不同传感器的影像数据飞行实验,并进行了高光谱与激光雷达的数据融合处理,实验结果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410 Shark机载高光谱Lidar 50机载激光雷达AZ 3D-2 机载倾斜摄影410 Shark机载高光谱处理结果ENVI中打开高光谱影像数据高光谱3D Cube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Lidar 50机载激光雷达处理结果Lidar 50点云实时预览Lidar 50样区正摄影像图Lidar 50解算完成点云图AZ 3D-2 机载倾斜摄影处理结果角度1 观测角度2 观测410 Shark机载高光谱与Lidar 50激光雷达 数据融合结果RGB与lidar点云融合结果CIR与lidar点云融合结果NDVI与lidar点云融合结果
  • 东方德菲推出特惠产品LSA60 pro---高速视频接触角测量仪+电动斜板附件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东方德菲公司结合当前形势,与德国Lauda Scientific公司商议推出一款高速多功能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LSA60 pro---电动倾斜台与高速测量相机相结合,特殊时期特价销售,打造出高性价比产品。同时德国Lauda Scientific公司在疫情期间打通特殊生产和运输渠道,将确保客户3周内使用上高性价比的多功能接触角测量仪。LSA60 pro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是由德国LAUDA Scientific公司生产的一款多功能的接触角测量仪器。它可以准确可靠的完成接触角测量,滚动角测量、表面自由能测量和界面张力测量等常用的测量任务。LSA60pro 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功能:静态接触角的测量特殊基线接触角测量动态接触角的测量滚动角的测量高速记录吸收材料的吸收过程实时跟踪显示液滴体积变化液体表面张力的测量液体界面张力的测量固体表面自由能的计算LSA60pro 配置:- 高速高分辨率视频系统- X轴精确导轨定位视频调焦台- Y/Z两轴精确导轨定位样品台- Y/Z轴精确导轨定位注射平台- 自动注射单元- 自动倾斜台- SurfaceMeter 专业测量软件 特点:高速视频接触角仪+ 电动斜板附件,特殊价格,3周到货期特价仅限于疫情的特殊时期,感兴趣的客户请与我们联系。东方德菲联系电话:400-860-5168转0629
  • 提升芯片制造SEM测量水平,NIST联合KLA开发电子束倾斜测量技术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和半导体及相关行业检测和测量系统提供商 KLA Corporation 的研究人员提高了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测量的准确性。SEM用于半导体制造中的过程控制应用,有助于确保高产量生产功能性高性能芯片。SEM使用聚焦电子束对小至1纳米的特征进行成像,使其成为表征半导体器件结构的重要仪器。在芯片制造过程中,高分辨率 SEM 用于许多检测和计量应用,包括检测非常小的缺陷、识别和分类光学检测员发现的缺陷、图案特征的关键尺寸测量、覆盖测量等。这些信息有助于芯片工程师表征和微调其制造工艺。当电子束通过SEM时,它会受到仔细控制。电子束与理想路径的轻微偏差或电子束撞击芯片表面的角度的微小错位都会使生成的 SEM 图像失真并歪曲器件的结构。NIST和KLA通过考虑电子束的这些角度错位,提高了SEM的精度。该联合研究项目测量光束倾斜的精度小于一毫弧度,即百分之五度,这需要在角分辨率和测量验证方面取得进步。为了测量光束倾斜,NIST和KLA创建了电子显微镜的原型标准,并以一种新的方式分析了所得的电子显微照片。原型标准由一系列锥形硅柱组成,称为锥形视锥体,形成对光束倾斜高度敏感的图像。倾斜表现为视锥体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图像中心之间的偏移。利用他们在模拟电子-物质相互作用方面的专业知识,研究人员使用模拟来展示亚毫弧度精度的潜力,指导他们正在进行的标准工件的设计和制造。已知位置的锥形视锥体阵列有可能测量 SEM 扫描和成像的区域内光束倾斜的任何变化。这些测量可以进一步校准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和畸变。此外,新标准还适用于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其他显微镜方法,包括原子力和超分辨率光学显微镜。比较不同显微镜方法结果的能力有助于在不同方法之间可靠且可重复地传输信息,并提高测量模型的准确性。锥形视锥体阵列的模型“电子束倾斜会改变器件特征的表观位置,降低SEM测量的准确性,”NIST研究员兼涵盖这项研究的行业论文的第一作者Andrew C. Madison说。“我们的新标准和分析方法可以检测电子束位移,因为它在整个成像场中变化。“有了这些数据,SEM制造商可以实施校准和校正,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测量精度,”NIST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Samuel M. Stavis说。“作为半导体检测和计量领域的专家,我们不断探索可以扩展当前测量极限的新技术,”KLA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Yalin Xiong说。“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在发现有助于推进芯片行业过程控制的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与NIST的联合研究旨在提高用于表征芯片制造工艺的基本测量的准确性。
  • 食药工作向基层倾斜 北京323个街镇全部设置食药快检室
    p  记从北京市食药安委办获悉,《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报告(2016年)》(即食品药品安全白皮书)已于近日发布。白皮书指出,北京16个区均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323个街道(乡镇)全部设置了食品药品快检室,在社区建立了2000个食品药品安全监测点。/ppstrong  食药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strong/pp  在全国率先建立统一权威高效食药监管体系 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2013年全面整合5部门监管职责,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创新设置“垂直+分级”的食品药品监管新体制,实现统一监管和执法力量下沉、监管全面覆盖,在全国率先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任务,改革的成果得到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pp  北京市食药监局新闻发言人指出:“新机构组建后,食药监管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人员、装备和经费保障优先配置基层。目前基层一线执法人员与机关人员配备比例已达到7:3 持续提升基层监管所管理水平,示范所和达标所达250个,占基层所总量77.4% 2016年基层所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处理的投诉举报数量占到了全系统的60.8%和90%。”/ppstrong  建章立制从源头控制风险/strong/pp  针对新业态及监管标准存在的空白,先后制定并颁布了《北京市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启动《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修订,开展《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立法调研。/pp  行政执法流程更加规范、透明 制定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实施细则等文件,明确执法各环节岗位职能,统一工作标准、执法文书,规范行政处罚载量标准,执法全过程有迹可循。形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全面公开。/pp  北京市整合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审评机构。16个区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监控中心,323个街道(乡镇)全部设置了食品药品快检室,在社区建立了2000个食品药品安全监测点。/pp  不断完善市、区两级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和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机构。从源头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ppstrong  开展“明厨亮灶”工作/strong/pp  根据《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组织开展餐饮服务业“明厨亮灶”工作,全市千余家餐饮服务单位通过隔断矮墙、透明玻璃幕墙、视频显示等方式,将餐饮食品的加工制作过程向消费者公开,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为2017年全市实施“阳光餐饮”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北京市规范网络订餐监管,在全国率先出台《北京市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利用自主研发的互联网违法案件线索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订餐平台及平台上的2.4万户北京地区餐饮店铺,网络订餐平台餐饮店铺许可证件公示率由2016年3月几乎为零提升到98.0%以上。/pp  北京实施无照无证治理,坚持“取缔一批、转型一批、替代一批、疏解一批”,有效压减存量,坚决遏制增量,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餐饮单位,全市综合治理无照无证餐饮单位2.6万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ppstrong  实施六大创新监管举措/strong/pp  北京市食药监局完善创新六大食药监管举措。一是积极推动建立京津冀食品药品协同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京冀食用农产品产销协作机制,试行进京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目录制管理,推进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在河北省沧州市北京医药产业园异地设厂。牵头组织了多部门参与、京津冀协作的跨区域、大范围、一体化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pp  二是积极推进食品药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对问题产品实施主动召回。2013年以来,共有52家食品生产企业主动召回75个不安全产品,25家药品生产企业主动召回27个问题产品,10家医疗器械企业主动召回14个问题产品。/pp  三是积极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出台《药品上市后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办法》,制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配套制度,完善监测抽验工作程序和质量公告发布程序,全面提升对食品药品各类风险的监测、分析、评估、预警能力。2013年以来,共发布43期食品药品消费提醒预警。/pp  四是落实国家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全面推进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已有64家企业启动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2013-2015年,北京市共获得临床批件366个,获得上市许可新药品种9个 共有29个医疗器械产品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创新医疗器械,其中6个产品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pp  五是加强药品零售环节规范化管理,对5000余家零售药店实施分类管理。启动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2015年完成量化评定55250户,量化评定率99.8%。2016年全市完成风险分级评价市场主体达11万家。/pp  六是健全监管机制和信用监管制度,强化部门协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和媒体监督作用,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构建社会共治格局。/ppstrong  加大执法力度完善行刑衔接/strong/pp  北京市全面加强行刑衔接,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和惩治力度。2013年至今,本市未发生较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市民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度由2014年的近70%,逐年上升到2016年的86.7%。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开展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连续4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pp  2013至2015年办理涉刑案件97件,配合抓获犯罪嫌疑人313人,刑拘209人。/pp  公众满意度逐年上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位于全国领先水平。/p
  • 重磅!高校、科研院所薪酬改革启动,薪酬分配向两类人员倾斜
    2023年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把推动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作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逐步建立激发创新活力、知识价值导向、管理规范有效、保障激励兼顾的薪酬制度,进一步激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创新创造活力。  会议强调,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要根据薪酬管理需要和实际,优化和规范分配制度,树立正确分配导向,坚持人才为本,突出创新优先,坚持薪酬分配要同绩效紧密挂钩,向扎根教学科研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向从事基础学科教学和基础前沿研究、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员倾斜。要加强薪酬管理监督,确保把国家的钱用在人才激励和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专 家 解 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宋河发  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会议强调,薪酬分配要向扎根教学科研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向从事基础学科教学和基础前沿研究、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员倾斜。  事实上,国家早已关注到科研人员薪酬制度改革。我国2011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将课题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首次提出允许提取绩效。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在项目预算调整、劳务费用管理、间接费用管理、结余经费使用等五个方面赋予单位一定的自主权,尤其是要求结合一线科研人员实际贡献公开公正安排绩效支出,体现科研人员价值,充分发挥绩效支出的激励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7月31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要求提高间接费用比重,加大绩效激励力度。  此后,又相继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指导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意见》等法律和政策,对科技创新人才实行现金、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突出基于贡献的激励,强化对科技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者的奖励。  随着多项制度文件在全国各地落地,身负重大科研项目、有重大成果产出的科研人员的收入进一步得到保障,科研人员尤其是进入长聘体系人员的工资上限不断打破限制,突破“天花板”,创新人才成长得到激励。  当前,我国基础研究、集成电路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还存在短板,急需从0到1的突破。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产生的根本在人才,待遇是激励人才、稳定人才的重要抓手。  此次会议提出青年科研人才、基础研究等关键词,强调让扎根教学科研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从事基础学科教学和基础前沿研究、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员的待遇得到保障。  当前,我国科研人员收入分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薪酬工资制度,二是协议工资制度。二元工资制度是应用范围较普遍的制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实行三元工资制,主要由基础工资、岗位津贴和科研绩效三部分构成。该分配制度相当一段时间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但基础研究领域高水平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为了获取更高工资,也滋生出了一些现象——科研人员不断申请竞争性科研项目,从更多项目中获得更高绩效,不利于科研人潜心研究,影响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破,多头竞争也存在降低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风险。长聘工资制度随着近年来各大高校探索的长聘制产生。  长聘制借鉴国外大学终身教授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教师聘用、使用、管理制度。照此制度,新入职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考核后,达到长聘的条件,将获聘终身教职,其工资实行年薪制。年薪制一定程度上保障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不受经济因素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制度不断完善,科研界需要更多元、更高水平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更高水平”不等于“更高”,科研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应该建好机制,规范化管理,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从事责任科研、兴趣科研,避免逐利思想在科研界传播。  具体执行上,要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中寻求经验,根据薪酬管理需要和实际,优化和规范分配制度,确保把国家的钱用在人才有效激励和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 “十二五”高新技术发展政策向地方倾斜
    记者从近日在长沙召开的全国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科技部继2010年开展农业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试点后,将于今年在高新技术领域全面启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说,此次改革由科技部统一部署,高新技术板块作为2011年改革重点之一,将覆盖包括能源、信息、先进制造、材料等7大领域。今后项目申报将按照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集成示范3大类型进行统一申报,并依据新的原则开展项目管理,构建一个“打破计划界限” 的“科学公正的计划管理体系”。  从2011年开始,高新技术项目的立项过程中,国家项目初审环节将逐步取消专家集中评审,改为结合远程音、视频的形式开展属地评审,初审过关项目将进入一个由科技部统一建设的“备选项目库”。  2011年启动的所有项目,都应该来自于该备选项目库,入库后3年未予立项的则会被清理“出库”。最终经过凝练立项的项目,再按照“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相关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进行管理。  与过去的科技项目“自由申报”不同,此次科技部对各项目申报主体也给出了明确的指标限制,改“自由申报”为“限项申报”。  科技部近期发布的项目指南中,明确了限项申报的分配额度:教育部400项,中科院100项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其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分别为30或20项。教育部所属高校和中科院系统的项目申报限额总数低于各省指标总额。  这一举措意味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正在向地方倾斜,今后地方单位参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而过去具有较强科研优势的中科院和高等院校,将面临从增加项目数量向提升高新技术水平转变的挑战。
  • 上海标准化专项资金向六大领域倾斜
    标准化推进专项资金怎么用?上海市质监局日前公布方案,项目重点支持推进重大战略实施的配套项目、推进重点领域发展的突出项目,以及推进重要创新实践的突破项目。  具体支持现代服务业领域,涉及金融服务、物流服务、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设备监理工程咨询服务、航运服务、电子商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商贸服务、旅游服务、居民服务、文化产业服务、体育产业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等。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 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储能电池等新能源产业 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与专用化学品、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纳米和智能及其他前沿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生物产业等成为重点。  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机械装备、船舶 汽车 石油化工 精品钢铁 成套设备 电子、电气设备、智能运输系统 建材质量安全以及绿色建筑相关材料 家具、化妆品、纺织品、家用电器等消费品及安全要求,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消费品等入选。  现代农业领域包括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 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 农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安全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配套检测方法 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 动植物疫病防控和生物安全 农技推广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 现代林业 现代种业等。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则考虑到用能产品能效、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数据中心节能、节能计算评估标准、节能服务、节能量交易、能效持续改进标准等节能产业 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环保产品、环保评价与服务、环境友好型产品等环保产业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机电产品再创造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包括公共教育 公共文化 公共体育 劳动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社会福利、老龄服务等基本社会服务 人口和计划生育 卫生监督、职业安全卫生、医疗服务、中医药等公共医疗卫生 绿化和市容、水务、公共交通、公园和风景园林、智慧城市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 校园安全、社会治安、危险化学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地下空间安全、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等城市运行安全 社会公益科技服务 公共行政服务等。  此次专项资金向以上六大重点方向和领域倾斜,并且对纳入上海市标准化发展规划或工作重点计划,在标准制修订、承担标委会工作、示范试点和采用国际标准中已取得&ldquo 新突破、新成效、新进展、新水平&rdquo 的项目,予以优先考虑,重点资助。申请项目限于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5月30日获得批准的项目,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批准日期截至今年6月30日。
  • 2024两会提案:对高端大仪维修维护及再制造做出政策倾斜
    “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是人类促进科技创新、拓展认知疆域的重要工具,更是推进我国科技走向高水平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2024上海人代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东师大发展规划部部长兼重点建设办公室主任段纯刚对记者说。“然而,我国高端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成为悬在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头顶的一柄利剑。”  因此,他建议:“必须提升高端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可持续运行能力,提高自主维修维护及再制造能力,加强科研仪器维修维护体系建设,为相应的国产设备替代性研发争取宝贵的战略发展期。”  “要让人才觉得有干劲、有奔头”  在上海这座中国科技创新的领军城市,段纯刚看到了曙光。  “上海的高校院所、国内仪器厂商、第三方维修维护企业林立,科技活动极为活跃,培育了一大批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由此可见,上海市已经具备从事高端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维修维护及再制造的人才基础和技术储备,是领衔发展高端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可持续运行的最佳城市选择。”  段纯刚深知,高端大型科学仪器设施(以下简称“大仪”)的维修维护与中小型科学仪器不同,要求相应的技术团队应掌握来自各领域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储备、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背景以及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来自多领域的交叉合作。  他发现,当前人才评价体系不利于高端大仪维修维护及再制造,高端大仪维修维护及再制造也面临一些问题,如: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缺乏稳定长期的资金支持,供需对接机制亟待建立。  因此,他建议,对高端大仪维修维护及再制造做出政策倾斜。“高端大仪维修维护及再制造应纳入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并在高校院所内开展落实,与职称评定和人才评比挂钩”,他坦言,此举是为了激发相关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有干劲、有奔头,从源头上培养一批研究队伍,也让高端大仪维修维护及再制造、国产高端大仪自主研发的传承成为可能。  设立专项基金进行扶持,段纯刚认为也很重要。“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选拔一批有潜力,有价值的维修维护及再制造项目,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特殊扶持,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这一领域。”  建议成立维修维护基地,建设共享服务平台  他还认为,对达服务年限且无修复价值的大仪,及时转变用途、修旧利旧,最大程度激发资产效能。建议制定颁布市级层面的报废处置管理办法,并依托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建立公物仓,将低效、闲置的高端装备零配件等统一纳入,集中管理。  段纯刚建议,在上海市大仪维修维护具有较好基础的高校院所、第三方维修维护企业、国产仪器厂商设立一定数目的科研仪器维修维护基地,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推动三方战略合作,扩大高校院所仪器维修维护队伍和第三方维修维护企业的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同时,建议上海建设维修维护共享服务平台,包括建立高端大仪技术资料库,建立完备的器件信息数据库。提供供需双方对接平台,高校院所和检测机构在平台发布维修维护需求,维修企业在平台“接单”。建立完整的监督管理运行机制,保障维修维护工作规范展开。
  • 药品审批将向重大专项和临床短缺等领域倾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2011年药品注册审批年度报告》。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药品审批将向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支持项目、临床短缺及亟需仿制药等领域倾斜。  《报告》显示,去年,该局共批准621个注册申请开展临床研究,同比减少32.21%,其中,110个为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申请。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既涵盖了肿瘤、心血管病等常见病的治疗药物,也包括了特发性肺纤维化等罕见病的治疗药物。  国家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创新药的审评时限进一步缩短,批准临床试验的排队等待时间由过去的9个月~10个月减少至5.8个月,批准生产的审评时间平均为10个月~11个月。该负责人表示,今后将逐步建立起中央集中审评与国家管控的区域性药品审评中心辅助审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报告》显示,2011年,该局受理药品注册申请6931个,同比增加637个 批准药品注册申请718个,同比减少282个 批准化学药品仿制药注册申请431个,较2010年的640个减少32.66% 批准境内药品注册申请644个、进口药品注册申请74个。
  • 两会之声:政府采购科研仪器需向国产仪器倾斜
    p  美国仪器仪表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4%,拉动相关经济产值却达66%。与之形成的对比是,我国科研仪器市场长期以来为进口仪器占据,2014年,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的贸易逆差高达177亿美元。/pp  “孱弱的国产科研仪器装备产业链,是导致市场竞争失利的根本原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列举的一组数字,让现场话题的讨论戛然而止。/pp  徐涛顿了顿,继续抛出数据说,发达国家一方面在研制环节通过国家投入资助仪器装备的原始创新,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主要科学仪器设备计划,每年投入上亿美元支持仪器开发 另一方面,国外通过政府采购等形式保护本国产品,如美国规定政府采购要优先购买“在美国生产或者制造的零部件的成本要超过所有零部件成本的50%”的“美国产品”等。/pp  “我国在采购环节的相关规定不够完善,导致进口仪器装备占据大部市场。”徐涛说,“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我国就把政府采购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效果但不明显。/pp  一直沉默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开始频频点头,徐涛接着说,在国内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政府采购理应成为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拉动我国科研仪器装备产业发展的“第四驾马车”。/pp  “希望能细化落实国产科研仪器装备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机制,对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品实行加分和优先采购机制??”徐涛话音未落,隔壁委员就插了一句,“附议徐涛委员的提案,一点小意见是:条件稍微差点也要向国产仪器倾斜”。/pp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部门对国产产品价值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创新产品和仿制产品并没价格区别,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按产地原则(进口和国产)进行价格分类。/pp  “这种简单的分类法无视高端及先进产业创新技术的价值,歧视自主创新品牌。”在徐涛看来,要建立对自主创新产品的科学定价机制,以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对科研创新投入,促进仪器装备的自主创新。/p
  • 两部委发通知督促各地加强污染防治资金管理 环保支出向受疫情影响较重市县倾斜
    p  近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出通知,督促各地加强污染防治资金管理,要求环保支出向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市县倾斜,资金使用聚焦重点支出方向,优化资金安排程序,抓紧推动项目实施,加强资金监督管理。/pp  两部委要求,各省份继续保障财政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结合本地区疫情防控的实际,分配污染防治资金时要向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市县倾斜,给予积极支持,切实保障好这些地区污染防治资金需要,防止疫情次生灾害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pp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水污染防治资金要支持开展应急监测和处置、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监管等,保障民众用水安全 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可支持废物应急处置,确保安全处置效果 农村环境整治资金要结合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村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切实提高卫生水平和环境质量。/pp  对已经安排下达的污染防治资金,可根据疫情实际需求,在现有规定范围内做适当调整,切实保障疫情防控经费需求。对疫情防控重点环保项目,应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可适当简化项目立项、入库审批程序,待疫情结束后统一备案。/pp  具备开工条件的生态环保项目,要在保证安全基础上,及时开工建设 暂时不能开工的,要提前谋划、采取措施,积极开展项目设计、评审等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一旦具备条件立即推动项目实施 确定不能按时执行的,可予以合理顺延。/p
  •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重点向中医药等战略领域倾斜
    5月30日,中国工程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代表主席团作报告。在回顾过去四年的工作时他提到,中国工程院在过去四年间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院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精神。重点围绕改进院士遴选制度、维护院士称号纯洁性、更好发挥院士作用等方面深化院士制度改革。为了严肃院士队伍作风、提高院士队伍质量,中国工程院首次开展院士年度工作信息采集工作。李晓红特别提到,目前严肃院士增选纪律的“八不准”已经在广大院士、候选人和机关干部中深入人心,成为端正增选风气的制度保障,“跑院士”现象已经得到显著遏制。而在最近两次的院士增选过程中,中国工程院更是依据相关规定主动取消了多位候选人的参评资格或评审程序。此外,中国工程院还针对此前备受关注的院士工作站开展了规范清退行动,目前已无不合规受聘院士工作站。李晓红提到,经过2019年和2021年两次增选,共有159名优秀工程科技工作者加入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队伍,并选出了48位外籍院士。而经过这两次增选,院士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60岁(含)以下院士比例由过去的17.4%增加到了21.2%。不仅如此,院士队伍的学科领域结构也更加平衡,区域分布得到改善。比如院士中来自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人数进一步增加,来自西部边远地区的院士人数更是创历史新高。此外,为了将院士队伍发展融入党和国家科技事业大局,院士增选还重点向中医药等国家战略领域进行了倾斜。
  • 基金委:加强女科学家培养 实施多项倾斜政策
    8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2016年项目资助进展。三十年来,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作用更加凸显,资助格局更加合理,规章制度更加健全,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科学基金还有哪些良苦用心?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副秘书长韩宇、计划局局长王长锐回答了科技界广泛关心的热点问题。  引导社会多元投入  近年来,基金委通过多种方式力推协同创新,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同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其中,联合基金是一类重要的项目资助方式。“由科学基金发挥导向作用,吸引和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同时也引导科研人员关注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高瑞平介绍。  最近几年,这类资助规模稳步提高。根据基金委8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16年,各类联合基金共安排资助计划12.58亿元,比2015年增长17%,其中基金委出资6亿元,联合资助方出资6.58亿元。  联合基金包括与科研和行业部门、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同设立基金等三类。其中,与科研和行业部门共同设立基金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如与中科院设立天文联合基金、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设立高铁基础研究联合基金等。  “与地方政府共同设立的联合基金,则重点解决地区发展中的科学问题。”高瑞平表示,“目前,已和广东、云南、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开展合作。”与企业共同设立的联合基金则主要服务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目前已和宝钢公司联合设立钢铁联合研究基金,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国内8家汽车企业参与的联合基金等。  将持续支持引力波研究  今年2月,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引起科学界高度关注。事实上,基金委在1986年成立之初,已资助了一项引力波相关研究项目。三十年来,引力波相关领域基础研究项目得到了持续资助。  截止2015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支持相关领域各类项目共计374项,总经费约1.92亿元。高瑞平指出,今年五月,基金委通过了加强对引力波及基础物理相关领域基础研究支持的一揽子资助方案,“在各种面上项目、重大项目、应急管理项目中,计划资助直接费用合计8700万元”。  据悉,目前,已通过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点项目等类型支持引力波相关研究16项,直接经费1149万元。此外,围绕“引力波相关物理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以及针对原初引力波探测、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的相关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工作预计在年底前将完成。  高瑞平表示,与引力波相关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研究是基金委一如既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加强女科学家培养  女性科研人员如何更好地参与科研中的竞争,历来是科学界的热点问题。韩宇表示,基金委也历来重视女性基础研究队伍的建设,在各项政策制定和人才培养中充分考虑女性科研人员权益,为更好发挥女性在基础研究中重要作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据悉,基金委对女科学家实施了多项倾斜政策。例如,自2011年起,将青年科学基金中女性申请年龄上限放宽到40岁,较男性的35岁增加了5年的申请机会。在2012年设立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将女性申请年龄上限设定为40岁,较男性的38岁增加了2年的申请机会。在科学基金所有项目执行期间,允许女性项目负责人因孕期和哺乳期延长结题时间。  这些政策逐步取得了成效。2016年,“优青”获资助者中女性占比达到19.25%,比2015年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杰青”获资助者中女性占比达到13.5%,比2015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
  • 丹纳赫5年收购分析:向生命科学和诊断倾斜
    仪器信息网讯 丹纳赫,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跨国仪器公司,可以说是全球仪器兼并收购市场中的&ldquo 常客&rdquo 。尤其是近5年,丹纳赫围绕旗下生命科学与工业两大业务,频繁地&ldquo 买入&rdquo 和&ldquo 卖出&rdquo ,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并一举成为2011年、2012年&ldquo 全球仪器公司TOP25排行榜&rdquo 中的冠军。而在2010年,其在该排行榜中还只排名第四。  在总结丹纳赫近年来的收购方向时,德意志银行分析师Nigel Coe说:&ldquo 十几年前,丹纳赫还没有生命科学业务。&rdquo   2005年,丹纳赫以5.5亿美元收购Leica Microsystems,正式进入到生命科学仪器市场。2011年丹纳赫在完成贝克曼库尔特收购案后,生命科学与诊断业务跃居为公司最大的业务。在今年的Life Tech出售案中,丹纳赫一度被分析师列为潜在买家之一,并且有&ldquo 最大理由&rdquo 参与收购。  2009-2013年,丹纳赫已实施的10项收购案中有5项属于生命科学和诊断领域,另外,丹纳赫正在竞购强生Ortho临床诊断业务。尽管丹纳赫在该领域有一项出售案,但仅仅出售的是贝克曼库尔特基因组位于摩里斯维尔的设施,&ldquo 并不是贝克曼基因组业务&rdquo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发言人说。  过去5年,丹纳赫在生命科学领域已经花费了86亿美元用于收购,占其近期收购总额的87%。其中最大规模的两项收购案均属于生命科学和诊断领域,一项是11亿美元收购MDS Inc分析技术部门,此举使丹纳赫进入到一个新的技术领域&mdash &mdash 质谱仪;另一项是68亿美元收购贝克曼库尔特,这应该是丹纳赫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宗收购案。  此后,丹纳赫的战略发展重点开始加速向生命科学和诊断领域倾斜,尤其是医疗诊断这一细分领域。2013年丹纳赫Q3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生命科学和诊断业务收入为16.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1%,增长点主要来自于临床、急性护理、病理诊断等领域,这与丹纳赫战略发展方向相吻合。  仪器公司间的兼并收购可间接体现出全球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投资热点。据生命科学市场研究公司DeciBio预估,2016年生命科学仪器市场将增长至458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各大仪器公司掀起了收购狂潮。  除丹纳赫外,赛默飞今年斥资136亿美元收购Life Tech,跻身基因测序市场重量级供应商行列,并成为年度最大规模收购案;2012年,安捷伦以22亿美元收购丹麦癌症诊断公司Dako,通过战略性收购扩张生命科学业务;2011年,PerkinElmer以6亿美元收购分子成像与诊断测试产品公司Cailper Life Sciences,拓宽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涉猎范围&hellip &hellip 由此可以预见,跨国巨头正在对科学仪器的下一个全球市场布局作准备。其势必于不久后对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形成相关的影响。(编撰:刘玉兰)近五年丹纳赫已实施的收购案(亿美元)目前丹纳赫拟实施的收购案(亿美元)近五年丹纳赫已实施的出售案(亿美元)  声明:此为仪器信息网研究中心的研究信息,未经仪器信息网书面形式的转载许可,谢绝转载。仪器信息网保留对非法转载者的侵权责任追讨权。如需进一步信息,请联系刘先生,电话:010-51654077-8032。
  • 贸易摩擦与国产倾斜 加速外资本土化战略升级—— 访HORIBA Scientific(中国)总经理濮玉梅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日趋升温,由此引发的双方科技之争给世界分工带来巨大冲击。宏观来看,政策牵引和支持、国产采购倾斜,支持国产仪器发展似乎已经成为政府、市场以及公众的共识。此背景下,科学仪器外资企业在华本土化战略正迎来质变。从进口到本土生产,到本土设计、本土研发;从扎根中国、服务中国,再到打造本土化高端科学仪器等,正成为越来越多外资仪器企业在中国布局的明确规划。作为知名跨国分析仪器系统及系列产品生产制造商,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HORIBA, Ltd.)在中国市场投资始于本世纪初,亲历中国入世20年变化,经历了技术换市场、资本与市场融合、本土伙伴关系布局等阶段后,面临新的挑战,正在抓紧新机遇,建立全新中国工厂,努力成为与中国共生关系和共赢格局的贡献者和受益者。近日,仪器信息网采访了HORIBA Scientific(中国)总经理濮玉梅,请其就HORIBA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在华本土化战略变化等发表了看法。贸易摩擦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中美贸易摩擦和全球疫情背景下,外资企业在华市场不断面临挑战,一些在美国生产的产品,或对于一些敏感单位用户,都可能会受到进口或销售限制。同时,国产采购倾斜等政策也给外资企业带来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濮玉梅认为,对于HORIBA,迎接挑战的同时,也蕴藏新的发展机遇。比如,本土化蓬勃发展下,HORIBA对应的OEM产品市场迎来增长;同时,HORIBA本土化加大的基础上,覆盖市场也不断扩大,从以往的科研市场下沉拓延至工业市场;另外,全球疫情也对世界分工带来巨大冲击,一些产业在其他国家比较薄弱,但在中国则得以进一步发展和需求释放,HORIBA全自动检测仪器在国内钢铁行业的增长就是一个案例。所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HORIBA在这方面一直十分敏锐,上半年业绩就可见一斑。据介绍,HORIBA科学仪器业务在中国业绩,虽然受到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影响,但由于不断加大本土化投资,抓住半导体等工业市场增长机遇,整体上半年业绩依然达到目标,且下半年还将有可喜的预期。在华本土化战略升级 将建成HORIBA全球第四大研发中心HORIBA在中国投资开始于本世纪初,2002年在上海成立“堀场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起初HORIBA的五大事业部中,汽车测试系统、过程&环境、医疗、半导体等业务部门在中国设置了一定的装配线或研发,但科学仪器业务部由于仪器相对复杂,本地没有研发和生产,产品完全依赖进口。面对新的形势,HORIBA在华本土化战略不断升级,适时做出新的布局,更好地配置资源,发挥竞争优势,进一步落实本土化发展。HORIBA去年财报就曾描述,将投资预算总费用约6亿元在上海建设新工厂,作为新的开发、生产和售后服务基地。濮玉梅表示,新工厂已于今年6月交付,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实现正式运营,新工厂的建立对于HORIBA在华本土化战略具有里程碑式意义。首先,在上海新工厂中,科学仪器业务部将作为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本土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科学仪器的本地研发。这意味着,从新工厂运营开始,HORIBA科学仪器将要组建本地研发团队。研发计划方面,分三步走。第一步,目标在国内实现定制化产品的生产,包括研发、设计、生产等都在国内完成;第二步,做到仪器本身在国内专配,而这是国内生产的基础;第三步,实现最终的目标,即国内销售的仪器都可以在本地生产。第二部分,构建全新应用中心“Application Research Center”。命名中增加“Research”,主要是在传统支持售前售后工作的“应用中心”的基础上,更多强调与客户的合作,如在科研领域,与高校院所合作培养学生;在工业领域,与客户共同开发应用方法等。这部分显现出HORIBA围绕本土用户需求全面升级产品力的决心和信心。第三部分,即维修中心。通过新工厂的运营,逐渐改变以往维修依赖国外的局面,逐渐建立国内仪器维系体系。上述三部分目标的实现,将使HORIBA逐步从生产制造、研发体系、营销渠道、本土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融入中国市场,这对HORIBA来说,是本土化发展的一次飞跃。其次,上海新工厂建立的整体目标是建成HORIBA全球继日本、法国、美国之后的第四大研发中心,真正实现在中国销售的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在本土完成。当然,中国本地的技术与产品将来也会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惠及全球用户。最后,濮玉梅也表示,这将是一个长远计划,新工厂的竣工只是计划的开始,但这一切对于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的本土化发展已经具有非凡的意义。在此基础上,HORIBA未来本土化战略有可能还要向更深的层次发展。HORIBA与岛津合作开发LC-Raman系统将进入中国市场据悉,HORIBA与岛津合作开发的LC-Raman系统已于近期在日本市场发布,这项技术为许多领域提供了更多应用空间。濮玉梅表示,该LC-Raman系统将来目标肯定是全球化推广。至于何时进入中国市场,双方近期可能会磋商。双方也期望能够通过共同的努力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应用空间的新技术产品,为大家带来更好的体验。
  • 370万!清华大学高速双光子显微镜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清设招第2022214号项目名称:清华大学高速双光子显微镜采购项目预算金额:37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7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名称数量是否允许进口产品投标01高速双光子显微镜1套是设备用途介绍:1)可以进行小型动物如小鼠、大鼠等的活体成像及结合行为学的相关成像;2)实现更深的、低热损伤、高信噪比的活体成像,以保证斑马鱼、果蝇、小鼠等小型动物的长时程、反复成像;3)支持在清醒小动物中进行光遗传实验和成像同步、行为和在体成像实验同步;4)能够实现活体或活细胞超高速、超敏感成像,如血流、离子浓度、钙火花检测等快速变化的应用。简要技术指标 :龙门型正置荧光显微镜系统 :① 电动激发块转盘≥7孔,无需拆卸可更换激发块,内置电动光闸;配置蓝紫、绿、GFP激发块;② 具有压电陶瓷快速电动Z模块。2) 双光子光路及光路自动调节系统:① 光轴自动校正模块,≥3轴可调,激光光斑位置X、Y位移和X、Y倾斜角度θX,θY中≥3个参量均能独立自动调节;② 具有深焦观察模式,激光光束自动调整模块,可以在高分辨率和高成像深度模式之间自主选择,不少于五档可调。3)清醒小动物电生理同步设备:① ANALOG模拟信号输入≥4通道,TTL数字信号输入≥6通道,TTL数字信号输出≥5通道。与双光子显微镜为同一品牌的数模转换控制系统,触发控制能通过双光子软件界面统一控制,不需调用第三方控制软件;4)同步光刺激及光遗传系统:① 固体可见光激光器通过激光整合器整合,由光纤导入,通过AOTF进行0.1-100%强度控制和快速开关。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5个月内交货。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重庆市建成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测试平台
    近日,依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建设的电动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测试平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该平台具备电动汽车电池、电机测试能力,针对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并形成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与污染物排放试验方法》、《电动汽车车内噪声振动试验方法》、《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150kHz-30MHz)试验方法》、《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与制动安全试验方法》等4项试验方法,保障了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提升了电动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开发水平,为全市电动汽车的研发及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文章转载自:重庆市科委
  • “双一流”建设 请亮出“实力”!
    下为具体内容:一、关于加快《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落地见效2020年出台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方案》大力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淡化功利性、行政性色彩,在各类评价中突出对创新的质量和贡献评价,引导树立好的评价指挥棒。为推进《方案》精神落实落地,教育部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涉及科技评价、人才评价、教师考核评价等多方面,推动建立相对完整的科研评价制度体系,让高校科研人员真正安心研究、专心研究、潜心研究。一是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会同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印发《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应用的若干意见》,以破除论文“SCI至上”和提升高校专利质量为突破口,扭转高校科技评价中“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导向,着力引导高校科技工作回归学术初心。二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深入实施“转学风、提质量”攻坚行动,强化作风学风建设,建设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水到渠成的创新文化。树立正确政策导向,引导高校科技人员脚踏实地、胸怀祖国,消除“学术泡沫”,自觉抵制“急功近利”,主动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实现基础研究真有发现、应用研究真有突破、成果转化真有贡献。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抓好评价改革文件的落实工作,针对高校落实情况开展分类指导,切实让高校科研回归学术本质。同时,将大力营造利于潜心研究的创新生态,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创新的行动自觉,真正实现潜心研究、贡献祖国,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二、关于鼓励地方高校在重大科技创新中演好自己的“角色”教育部高度重视发挥地方高校在重大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通过加强宏观指导、优化科研平台布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方式,全面提升地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引导地方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邀请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部分地方高校参加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高校科技工作专题培训等,指导地方高校进一步明确新阶段科技工作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等,并根据自身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强化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地方高校不断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创新发展思路。二是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教育部统筹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正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构建高校高质量科技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分级分类开展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布局。支持地方高校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整合创新资源,建设各类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加大在教育部科技平台基地建设中对地方高校的支持。例如,已立项建设的183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75%由地方高校牵头,对地方高校更好服务区域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三是加大对地方高校的经费支持力度。近年来,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不断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2016年,财政部、教育部印发《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在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奖补资金的基础上,整合设立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更好的支持各地改革完善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推动地方高校深化改革和内涵式发展。资金在分配时向包括河北省在内的高等教育薄弱地区倾斜,在使用上给予地方较大自主权。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力度,在科技平台基地建设布局中加大对地方高校的倾斜。同时,进一步指导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使用,支持地方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次、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产出创新成果。三、关于推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教育部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大对河北高校的学科和科技创新指导力度,有力促进了河北高校的创新发展。一是指导加强河北高校学科建设。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比选为手段、确保平稳推进”的路径进行调整认定,不搞平衡照顾。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更大程度发挥其引导作用,辐射一批区域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带动地方政府对河北高校的更大支持,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河北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河北省高校在新兴交叉学科、薄弱学科和关键急需领域新增布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河北省高校发挥现有学科基础、区域资源等方面优势,积极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已支持河北省高校建设了6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下一步,教育部将通过部省合建、对口支援、专项工作等多种途径加大对河北省学科建设的指导,支持其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优势特色。进一步发挥京津冀高校科技创新整体优势,鼓励京津冀高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通过京津冀大学科技园联盟等多种形式推进协同创新,全面提升河北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
  • 双碳背景下,上海成立这一平台将承担哪些任务
    7月底上海的双碳顶层设计文件出台,后续“1+1+8+13”的各项政策文件也将逐步推出。在此背景下,8月30日,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应对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以下简称“专委会”)。 专委会以推动全社会向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推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目标,通过支撑政府相关工作,做好政策宣贯和标准研究;加强行业交流合作,规范成员单位行为;服务成员单位需求,反映成员单位诉求;推广社会绿色低碳理念,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专委会揭牌现场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启洲表示,希望借助专委会这个平台,汇聚各方聪明才智,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主题进行深入、务实的研讨交流,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专委会接下来将承担哪些重任?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副总经理齐康介绍称,专委会将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宗旨,做好三项任务即支撑政府加强行业管理、赋能行业发展、服务社会降碳和应对气候变化;打造三个平台即行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展示平台、行业信息咨询的分享平台、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开放的交流平台;达成三个目标,即产品有口碑、技术有影响、行业有规模。齐康表示,上海在全国低碳实践领域走得很靠前,双碳顶层设计的发布,碳评纳入环评等都是重要的标志。 近年来,上海高度重视双碳工作,积极推动建立双碳政策体系,全力支持全国碳市场发展,持续深化本地碳市场,努力开展低碳示范创建工作。 除了强调科技创新对于双碳工作的推动支撑作用,在此前下发的《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集聚优势,加快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深入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倾斜。在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支持方向。这意味着“金融降碳”将成为上海“双碳”工作的特色之一。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介绍了上海碳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从碳市场、碳金融和碳普惠三个方面发力。上海作为全国最早启动碳交易试点的地区之一,上海碳市场已纳入27个行业约300家企业和近1000家机构投资者,是最早纳入航空行业,唯一纳入水运行业的地区,也是唯一一个连续8年100%履约的地方碳市场。 同时,上海碳市场在链接碳金融产品方面也有很多创新,包括碳融资工具(碳资产质押、碳信托)、交易工具(碳远期、借碳)和支持工具(碳保险、碳中和指数、碳基金)等。此外,今年8月,上海市浦东新区还成为首批国家级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 在“双碳”工作中,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生产经营活动是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之一。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胡静表示,随着欧盟一揽子气候计划,减碳行业已从原来的水泥、电力、钢铁、铝、化肥等行业扩展到有机化学品、塑料、氢和氨等。同时,温室气体配额管理范围也更加宽泛,比如化肥行业等行业考虑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另外,从碳价来看,最近虽从历史高位回落,但仍在90欧元左右,价格远远高于国内碳价,针对这些情况,企业应当做好准备。 上咨集团副总经理、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董事长孙蔚说:“对于企业,做好双碳工作,讲好应对气候变化故事,既是自身内在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新的竞争优势,又是衔接国内国际可持续发展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降低潜在的外部贸易壁垒对业务的影响,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和挑战。” 为了鼓励公众和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上海在2021年初就提出“出台碳普惠总体实施方案”,在2022年双碳顶层规划提出“推动建立碳普惠机制”。碳普惠机制是通过方法学及场景设计,将小微企业与公众的减排行为记录、量化,并通过转让注销、政策支持、商业奖励等消纳渠道实现其价值,建立起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以引导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激励小微企业和公众的减排。
  • 欧盟电动玩具新安全标准出台
    2012年11月15日,欧盟《官方公报》刊登一则和玩具安全指令(第2009/48/EC号指令)有关的通报。根据指令条文,欧盟国家须于2011年7月20日前实施该项指令。  通报列出多项安全标准的最新名称及参考编号。该等标准关乎(1)玩具的机械及物理特性 (2)玩具的易燃性 (3)供家庭使用的动态玩具 (4)电动玩具。  欧盟标准化机构欧洲标准委员会(CEN)及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委员会(CENELEC)制订的安全标准,补充了玩具安全指令附件二所载的基本安全要求。于2012年11月15日发出的通报,提及由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委员会订立的电动玩具安全标准,其参考编号为EN 62115:2005/A11:2012。这项欧洲标准列出的电力安全规定,是针对供14岁以下儿童使用,至少有1个功能依靠电力运作的玩具。  指令本身也对玩具的电力特性订立具体规定。根据指令,在欧盟销售的玩具和玩具零件:  不得由额定电压超过24伏特的直流电源或相当的交流电源驱动   须有妥当的绝缘装置及机械保护,以防范触电风险   须确保直接可触及表面的最高温度不会导致烫伤 及  须没有由雷射光束、发光二极管(LED)或任何其他辐射引致眼睛或皮肤受伤的风险。  受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委员会新电动玩具安全标准监管的玩具,例子包括电动组装玩具、实验型玩具、电动功能玩具及视频玩具。使用电力以支援次级功能的玩具,例如内部装有电灯的娃娃屋,也落入这项标准的监管范围。  新电动玩具安全标准修订了欧洲标准EN 62115: 2005,只涵盖玩具的电力安全方面。非电力安全事宜,由EN 71系列监管。下列为新标准的部分重点:  升温及不正常运作 – 评估装有保护性电子电路的玩具:装有保护性电子电路的玩具,必须符合标准所列的要求。测试旨在检查玩具不会因为电磁现象而失灵,影响安全。  升温及不正常运作 – 可触及部分的升温情况:玩具若超过针对较低年龄组别的升温上限,必须附有警告字句,声明不适合较低年龄组别儿童使用。  关于电脑玩具的规定:玩具的使用说明应指出该玩具只能连接某一种设备,或导电部分不可被触及。导电部分和可触及部分之间的绝缘体至少须有1毫米厚度,并能承受一项1500伏电强度测试。至于连接电脑或同类装置的电脑玩具,可触及部分和导电部分之间至少须有1.5毫米的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  使用变压器的玩具—新警告规定:使用变压器的玩具,必须附有年龄警告,例如「警告:不适合36个月以下儿童」,让消费者购买该产品时注意得到。除了年龄警告,亦应附有关于变压器的危险警告,例如「不当使用变压器可引致触电」。  通报列出的标准,业者可以付费购买,详情可向欧洲标准化机构(欧洲标准委员会、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委员会)或欧盟成员国的标准化机构查询。www.cen.eu 及 www.cenelec.eu载有联络资料。
  • 世界最大单台推力电动振动台问世
    近日从在苏州召开的“创新驱动发展成就展暨军民融合交流大会”上获悉,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单台推力电动振动台在苏州问世。这台推力达到50吨的大型电动振动台由苏州东陵振动试验仪器公司独立研发,已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校准验证。  据该公司总设计师江运泰介绍,研究团队在50吨振动台的研发过程中,相继攻克了动圈的一阶轴向共振频率控制、驱动线圈绕组冷却效果控制、内短路环冷却效果控制、功率放大器与振动台阻抗匹配等关键技术难关。与国外单台最大推力电动振动台相比,新问世的振动台在最大正弦力、最大位移、最大随机力等5项关键技术指标上领先,其他3项关键技术指标持平。  据了解,在产品故障失效事件中,30%的事件是由振动引起的。因此,振动试验成为预计产品的振动特性以及检验产品性能及其可靠性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近年来,我国相继开展登月工程、大飞机工程、高铁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对振动试验设备的推力需求不断加大,国内科研单位迫切需求大推力的电动振动试验设备。在单台50吨电动振动器问世之前,国内外为满足振动试验需求,采取两台或多台振动台并机激振的方式来解决单台振动台激振推力不足的难题。“并机系统有诸多先天性缺陷,是一种推力达不到情况下的权宜之策。”江运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他介绍说,多台并机结构需要在多台小推力的振动台顶部附加一个大尺寸、大质量的公共台面,附加台面易引起台面振型模态的变化、大幅降低台面运动的均匀度指标等试验问题,从而使整个振动试验系统的有效推力与可靠性大幅降低。  该公司于2008年研制出35吨级电动振动台,打破了欧美对该设备的技术垄断与禁运封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动振动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子才表示,50吨电动振动台部分指标已经达到并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让国际为之振动”。
  • 海顿科克新应用-精密显微镜电动载片平台
    海顿科克直线传动是世界领先的直线运动产品制造商,公司最近发布了一个驱动精密显微镜窄片平台的应用,该工作平台移动的最小步长为15微米,最大推力为13N,在这个非常紧凑空间里的实现传动要求,无疑这是一个完美的机械结构,在精密的微流体或者光学仪器中经常会有这种需求。这个结构大约有22MM宽,25.2MM高,其行程最大可以达到64MM。 一个轻型的经过阳极氧化的铝合金型材做成的底座,底座两端分别安装有螺杆衬套和电机安装支架,整个结构的核心是海顿15000系列的永磁式直线步进电机,该电机已经成功应用在几千种结构应用中,该电机不需要复杂的控制设备,只需要简单的速度脉冲和方向信号。 整个结构的移动滑块是用带有自润滑效果的聚缩醛材料做成,滑块本身带有张紧弹簧,这能使滑块在运动过程中保证运动的精确性,滑块由2根涂有TFE涂层的直线滑轨做导向。滑块由KERK的螺杆驱动,螺杆由303不锈钢制成,并且由5种导程可选,分别是0.3MM,0.4MM,0.5MM,1.0MM,2.0MM,该螺杆一端固定在底座的螺杆衬套中,由于螺杆精密,所以当电机工作时,自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 该电动载片平台结构还可以客户化定制,比如客户特定的底座,不同的行程(最高可达64MM),传感器安装,客户化的布线等等,都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制。 更多信息请访问海顿直线电机(常州)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haydonkerk.com.cn
  • 重磅:9个国家级“双碳”文件出炉,均涉及氢能!
    “双碳”目标的现实需求,必然加速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化发展,而氢能可以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载体,实现能源转型中的大规模和长周期的能源存储与多样化的终端利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9个国家级“双碳”政策文件出炉,均涉及氢能。  详情如下:  《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  2022年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指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管理,加快完善氢能标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开展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多元化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制,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  重点围绕可再生能源制氢、电氢耦合、燃料电池及系统等领域,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建立健全氢能质量、氢能检测评价等基础标准。  专栏4氢能标准化专项行动  7.全产业链绿氢标准完善行动。完善氢能标准管理体系,开展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研究和标准化顶层设计,形成标准体系框架和体系表,开展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安全标准研究,结合产业试点示范项目经验,推进相关标准制修订。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2年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推进氢能制储输运销用全链条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 研究实施氢冶金行动计划 突破推广一批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 开展电动重卡、氢燃料汽车研发及示范应用。加快充电桩建设及换电模式创新,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 加强船用混合动力、LNG动力、电池动力、氨燃料、氢燃料等低碳清洁能源装备研发。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2年7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指出:根据既有能源基础设施和经济承受能力,因地制宜探索氢 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2022年6月24日,科技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其中指出:氢能技术。研发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制氢技术、大规模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技术、大规模及长距离管道输氢技术、氢能安全技术等 探索研发新型制氢和储氢技术。  低碳零碳钢铁。研发富氢或纯氢气体冶炼技术 研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技术。研发高性能电动、氢能等低碳能源驱动载运装备技术。研究基于合成生物学、太阳能直接制氢等绿氢制备技术。  强化氢的制-储-输-用全链条技术研究,组织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 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煤炭制备化学品等示范工程。在钢铁、水泥、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建设规模富氢气体冶炼、生物质燃料/氢/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等集成示范工程。  围绕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低碳工业流程再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推动设立碳中和科技创新国际论坛。  《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2022年5月30日,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支持政策,稳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2022年5月8日,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文件提出要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推动高校加快储能和氢能领域人才培养,服务大容量、长周期储能需求,实现全链条覆盖。  《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1年12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指出:支持模块化氢电池和太阳能板房等在小型或边缘数据中心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结合储能、氢能等新技术,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数据中心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提升铁路系统电气化水平。  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到2030年,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要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推广智能交通,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加氢站建设,促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
  •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与通微共建“微流电动分离技术联合实验室”
    p  10月2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与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微流电动分析技术联合实验室”签字仪式在化物楼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兰州化物所副所长张俊彦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邸多隆主任与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阎超董事长分别代表本单位签署合作协议。br/span  /span兰州化物所师彦平研究员、邵士俊研究员、邱洪灯研究员及其他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向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捐赠了TriSep-3000高效微流电动液相色谱仪一台。br//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40a7b4ac-bc52-4e67-8535-2153d27d0ff8.jpg" title="1_副本.jpg" alt="1_副本.jpg"//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副所长张俊彦研究员发言br//strong/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71f0ce81-2a38-4311-a427-942b57e677ea.jpg" title="5.jpg" alt="5.jpg"//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strong邸多隆研究员介绍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br//strong/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372450f4-d751-4856-b5fe-a52f709a0850.jpg" title="2_副本.jpg" alt="2_副本.jpg"//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strong李静博士介绍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strong/pp  签字仪式由邸多隆研究员主持,李静博士和邸多隆研究员分别介绍了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和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br//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ec438115-1b48-4622-9827-d63a98fd61f4.jpg" title="3_副本1.jpg" alt="3_副本1.jpg"//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strong共建“微流电动分离技术联合实验室”签字仪式/strong/pp  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长期合作”的原则,在未来就功能化色谱填料的开发、复杂体系的分离分析、微分离色谱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并在此基础上联合申报国家或地方科研项目、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促进双方在色谱分离分析新材料、新技术(特别是微流电动分离新技术、新仪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br//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74aeaaa1-f296-4196-855e-6998d486d6f1.jpg" title="4_副本.jpg" alt="4_副本.jpg"//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阎超教授做学术报告/strong/pp  由于正值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六十华诞,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博导阎超教授,还做了题为“高效微流电色谱(eHPLC)和定量毛细管电泳(qCE)的最新进展与应用”的学术报告,为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六十华诞献礼。/pp  strong报告人简介:/strong/pp  阎超,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药分和代谢组学课题组组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通微(Unimicro Technologies) 创始人、董事长,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国际Electrophoresis杂志编委, 中国《色谱》 副主编,美国CASSS副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色谱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副会长,上海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分析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员。1991年获得美国乔治城(Georgetown)大学博士后在瑞士诺华制药(Novartis))做博士后,之后回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任助理研究员。1996年回国后曾分别在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任客座教授,2000年入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百人计划”,任课题组长、研究员、博导。2006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导。在分析化学和色谱分析领域,特别是在微流电动分析分离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制出世界首台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仪、定量毛细管电泳仪和中国第一台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多项成果为国际首创,填补国内空白。 已完成国家及省部级各类项目等50余项,包括2011年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在色谱领域共发表300余篇科学论文,申请和获得80余项国际和中国专利。出版英文专著1部,参编4部。 曾获中科院“百人计划”优秀奖、中国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当代发明家、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上海优秀发明人奖、BCEIA金奖、上海实施发明成果优秀企业家称号等奖项20余项。/p
  • GB/T 36972-2018《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将于2019年07月01日正式实施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GB/T 36972-2018《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国家标准于2018年12月28日正式发布,将于2019年07月0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对推动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工作及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也为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引领了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大国,经过多年的市场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消费者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工信部数据显示,当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约2亿辆,年产量为3000多万辆。而锂电池产品占有量仅约10%。随着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即将于2019年04月15日强制实施,新的电动自行车国标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需具有脚踏骑行能力,zui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整车质量(含电池)不超过55Kg,电机功率不超过400W,蓄电池标称电压不超过48V等。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执行,在车型结构、重量及相关性能等各方面要求很大程度指向锂电款,铅酸电池因其重量过大,加之标准对车辆脚踏行驶能力有要求,所以铅酸款电动自行车要通过3C认证比较困难,未来电动自行车采用锂电池是大势所趋。随着强制性新国标的势在必行,让具备质量轻、容量大、充放电次数多等优势的锂电池成为新日、爱玛、雅迪、立马、绿源、台铃、新大洲、新蕾、绿能、绿佳、凤凰、小牛、金箭、新本?冈田等多家电动自行车企业产品研发的主攻方向。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相比,在安全性、性价比、互换性和回收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此次工信部正式发布出台的GB/T 36972-2018《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新的标准体系以锂离子蓄电池为核心,主要从电芯及电池组、附件及部件和电动自行车应用等方面完善优化,以促进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自行车市场中的应用。GB/T 36972-2018《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主要由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信迪生电源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杭州万好万家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登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南环宇赛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振龙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云南能投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捷奥比电动车有限公司、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本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型号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组(以下简称电池组)。此次同时发布的还有其他几项相关标准:1)GB/T 36943-2018《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型号命名与标志要求》本标准主要由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优科能源(漳州)有限公司、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本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型号命名方法和标志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2)GB/T 36945-2018《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词汇》本标准主要由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本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的一般词汇。本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新国标GB17761的发布及实施,要求整车重量不大于55KG。采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已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强制标准的要求。为适应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要求,很多企业纷纷推出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源的电动自行车。然而现行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标准要求滞后,行业缺乏准入门槛。该三项锂电池国家标准的实施将对促进锂电池产品技术水平提升,引导行业升级,走高质量发展道路。3)GB/T 36944-2018《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技术要求》本标准主要由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西普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南京特能电子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澳柯玛(沂南)新能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浙江聚源电子有限公司、江苏江禾高科电子有限公司、江苏海宝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奥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协津自行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等单位起草。本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的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充电器。本标准不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用车载充电器。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是使用极为广泛的民用品,同时它也是新能源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充电器质量问题,可能直接导致被充电的铅酸或锂离子电池损坏,甚至引起人生、财产安全事故。目前,涉及普通消费者的其他产品基本都有安全标准,该标准项目是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使用中的迫切需求的,可以填补国家标准在这方面检测标准的空白,对于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规范及发展和普通消费者的安全使用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Delta德尔塔仪器专注于锂电池方面的检测设备,如锂电池温控型外部短路试验机|锂电池过充过放测试系统|过充过放测试防爆试验箱|锂电池振动冲击试验台|锂电池挤压针刺一体试验机|锂电池重物冲击试验机|锂电池热冲击(热滥用)试验箱|锂电池燃烧喷射试验机|锂电池加速度冲击试验台|锂电池高低温冷热冲击试验箱|锂电池跌落试验机|锂电池高空低气压试验箱。除了锂电池方面的检测设备,还专注电动自行车用的电气安全安规、环境可靠性、车架部件检测设备的研发制造,如电动自行车充电器测试仪|电动自行车路视仪|电动自行车把立管弯曲强度试验机|电动自行车车架前叉振动试验机|车架前叉组合件落下试验机|车架前叉组合件落重试验机等等,符合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要求。18128028677张工。
  • 清研精准获长城资本战略投资,加速智能电动汽车检测技术革新
    近日,清研精准宣布获得长城资本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此次投资不仅标志着清研精准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潜力方面得到了行业巨头的高度认可,也预示着双方将共同推动加速智能电动汽车检测技术的革新。此前,清研精准已获得包含百度风投、壳牌资本、奇绩创坛、小苗朗程等多家机构的投资。左:长城资本总经理唐杰 右:清研精准创始人兼CEO董汉清研精准研发工具测试平台覆盖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售后的全生命周期场景,从多维度数据融合的角度,打造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清研精准实现了测试工具链的核心硬件100%自主可控,充分满足整车企业及零部件供应商的研发测试需求,同时自研的核心软件平台能够完全向车企开放。清研精准新能源汽车测试设备据悉,清研精准作为行业领先的基础工具提供商,也在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已与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的当地企业展开深度战略合作。清研精准实现全球化的深度融合,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未来将继续发挥其在检测领域的专业优势,与更多的国际伙伴强强联手。引入产业资本是清研精准商业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本次长城汽车通过旗下产业资本对清研精准进行战略投资,体现了在基础检测工具方面的战略布局和对清研精准的高度认可,不仅在研发、生产、售后端为清研精准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也进一步推动了其在新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生产质量管控、售后维修维护等方面的创新突破。长城资本总经理唐杰提到,在汽车产业快速变革的当下,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汽车检测工具及其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智能化的检测工具不仅能够提高汽车研发、制造以及维修的效率,保障车辆的安全性能,也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长城资本看好清研精准在汽车国产化检测工具领域的卓越表现,唐杰表示:“清研精准在检测领域具备深厚积累和创新能力,我们希望帮助清研精准加速技术迭代和市场拓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携手推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出席见证了签约仪式,他谈到:“清研精准是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的孵化企业,在汽车检测装备领域健康快速成长。公司名副其实,‘精准’二字不仅是品牌标识,更是其检测技术的核心所在,展现出清华对品质的追求与技术的把控。清研精准携手国内顶尖的产业投资力量长城资本,为清研精准导入丰富的行业资源,助推其在汽车检测赛道上加速发展。”清研精准创始人兼CEO董汉表示:“长城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不仅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拥有深厚的积淀,更在智能电动汽车的创新发展上具备前瞻性的战略布局。长城资本为我们带来了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还有深厚的行业背景、丰富的资源网络以及对汽车产业链的深刻理解。我们期待与长城资本携手,共同探索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从左至右:清研精准联合创始人兼CTO舒伟、长城资本总经理唐杰、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清研精准创始人兼CEO董汉、清研精准联合创始人兼CMO陈超)
  • 陈清泉院士:氢能和四网四流融合推进双碳目标
    目前,世界各国能源供需格局加快调整,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新的共识,新能源发展进入活跃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行业重塑。 氢能与电能类似,是常见的二次能源,需要通过一次能源转化获得。同时,氢能的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了解决方案。我国提出,争取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发展氢能产业是重中之重。其中,绿氢的发展尤为重要。我们要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过去十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以1.5%速度增长,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气体排放375亿吨,各种温室气体排放55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发达国家多数把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定在2050年。 201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98.39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9.69%,人均排放6.98吨,是全球人均排放量的1.6倍。 我们在承受气候灾害和风险的同时,高碳粗放发展也使我国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为了规避气候变化的风险,也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事关国家发展和未来。 我国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力争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减少65%,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5%,实现风光电装机达到12亿千瓦。到2060年,我国将实现控制化石能源的总量,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效率,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用时大概需要70年,日本、美国需要40年左右,而我国仅有30年时间。 2022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同时,要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氢能源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绿色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氢能源的需求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发展氢经济是人类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 积极践行绿色制氢路线 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挑战,表明我国化石能源只能打减量牌,我们必须要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如太阳能、风能、水力能的利用潜力要进一步挖掘。我国可再生能源有深厚的资源禀赋,相当于我国峰值能源需求总量的2.7倍。但是可再生能源需要储能来解决稳定供应问题。 氢能可以解决大规模电力的储存问题,也可以解决将来单一电网不能解决的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原料问题。目前,我国主要有两条绿色制氢路线。一是通过光伏、风力发电,开展水电解制氢,实现绿色制氢;二是通过光合作用,利用种植植物,通过生物发酵乙醇重整制氢。 从现有情况看,我国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目前已经可达到25%,度电成本不超过0.25元,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制氢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和可控,是当下比较符合国情的绿色制氢发展之路。 此外,我国氢气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作为工业副产品的氢气资源非常丰富,煤制氢产氢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但副产氢气的问题是它含杂质多,不能用于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目前基本上用于化工和石油工业。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用氢量不到1%,主要是因为氢气提纯成本太高,工艺难度大,压缩耗能高,导致最终应用成本高。 燃料电池用氢气方面,大型化是制氢装备用于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前提。欧美等国家制氢装备开发较早,已有大型化成熟产品,但低成本技术仍未解决。 我国质子交换膜关键材料技术和大型化方面还是有短板,低成本技术有待加强攻关,产业化速度应该尽快提升。随着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氢能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仍需加速。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事保障中,国电投氢能车辆在延庆赛区、北京赛区总投入200辆,累计出车7200多次,总行驶里程超过88万公里,是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推动四网四流融合 仅仅依靠技术不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和迎接新的挑战,必须将人文世界、物理世界、信息世界等深度地融合,以“四网四流”融合推进碳中和、促进数字经济。 所谓“四网”,是指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四流”是指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通过四网四流融合,可以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出行革命联动起来。通过建立“人-机-物”系统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发掘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数据红利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并在前三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总和的基础上,爆发出指数级增长。 “四网四流”有三个载体:第一个载体是区域的智能能源管控中心;第二个载体是电动汽车,也是移动的载体储能;第三个载体是光伏的建筑,也是一个发电厂,多余的电量可以跟电网连接,可以制氢,可以给电动汽车充电。 在能源里,存在多种形态,通过不同能源形态的耦合,比如风能、太阳能是间歇性的,在电网不能接受时,把它们拿来制氢,就把能源流变成了物质流;等需要时,氢气再跟氧气结合,通过燃料电池发电,有助于解决电力能源和化工能源的矛盾问题。 通过“四网四流”形成智能能源,既能把没有用的能源变成有用的能源,又能促进实现“碳中和”。 而氢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氢气不仅具有能源和物质的属性,而且具有燃料和材料的属性,所以能够耦合电力能源和化工能源,耦合能源流和物质流。可以肯定,氢能在我国未来的能源系统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 中石化石科院在线参加“双碳”主题亚洲炼油年会(ARTC)
    亚洲炼油年会亚洲炼油年会(ARTC)由世界炼油协会主办,本次年会的会议主题为“emission peak (碳达峰) carbon neutrality(碳中和)”,旨在探讨在减排降碳成为全球性时代命题的前提下,石油化工行业作为传统工业中的碳排放“大户”,如何在积极应对挑战、实现转型的同时实现企业盈利和效益提升。会上,来自亚洲20家石化企业的从业者分享了31篇报告,内容涵盖碳排放政策解读、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炼厂2030年转型发展远景规划、电动汽车行业兴起对传统石油炼化行业的影响、塑料回收行为对石化行业的影响、替代燃料在未来低碳生活中的关键作用等。分享创新洞见石科院催化重整研究室丁璟工程师在会上作题为“High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Hydrogenation Technology for Olefin Removal from Reformate(高效环保加氢脱烯烃技术)”的口头报告,向行业分享了中国石化及石科院在成品油质量升级、减少污染物及碳排放方面的先进技术。开门办科研通过参加本次亚洲炼油年会,石科院科研人员向亚洲地区石化从业者展示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石科院在“双碳”背景下的社会责任担当及先进科学技术。同时围绕石化行业,特别是亚洲地区的石化行业的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未来目标、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充分地学习探讨。未来石科院将继续加强交流研讨,研发出更多切合行业需求的绿色高效技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能源化工研究院。
  • 电动汽车电池及充放电标准将在“十二五”期间出台
    电动汽车电池及充放电标准将在“十二五”期间出台  电动汽车换电池只需一分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名誉总工程师黄其励在全国两会期间透露,目前国家电网正在研究电动汽车充电、电池生产等相关标准,预计将在“十二五”期间出台。  据悉,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目前各省市都计划或试点建设了充电站和充电桩。但是电动汽车充电需要时间,快速充电要10分钟,正常充电要1个小时。因此国家电网正在研究汽车充电换电池的方案及相关标准,但这首先需要全国出台相关的统一标准。  黄其励说,对于充电站来说,电动汽车的电池可以统一进行充电,充电的时间也可以灵活掌握,比方可以在全国用电低谷的时候充电。对于汽车用户来说,只需要把原来的电池卸下来,把充满电的电池再装上去就行,1分钟之内就可以换好电池,会比加油还简单。  据悉,充电、换电池的工作现在由哪个部门来负责尚未确定,但大家普遍认为由电力公司来统一操作比较合适。黄其励认为,电动汽车充电可换电池的相关国家标准只要一出台,电动汽车的发展就会非常快了。  据介绍,现在推广电动汽车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造价问题。“刚开始可能电池的价格会比较高,一般家庭买不起。但政府可以适当给予一些补助,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情况就会好起来。”黄其励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