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公共检测

仪器信息网公共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公共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公共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公共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公共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公共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公共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公共检测相关的资讯

  • 陕西省公共检测中心、化学品检测中心揭牌
    11月14日,陕西省公共检测中心、化学品监测中心揭牌授牌仪式在陕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举行。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司长王伟中,科技部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元,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邱义路出席会议,仪式由省科技厅副巡视员杜克飞主持。   建立公共检测中心和专业化检测中心,是响应省政府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改变目前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共享总量较低、服务范围相对较窄、仪器设备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展配套服务能力较弱,探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工作的一项新的举措。建成后的公共检测中心,将以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为基础,联合省内60多家专业技术先进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通过有效整合相关领域、行业、区域的大型仪器设备及科研技术力量,逐步实现我省部分科研实验室设备整体对社会开放与共享共用,从而在更广大的范围和更深入的领域实现全省科技资源的共享共用,更好地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   目前,公共检测中心有陕西省材料分析研究中心、陕西省地质资源与环境检测中心、陕西省化学品检测中心和陕西大仪科技检测中心4个实体机构开展日常分析检测服务业务,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数百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及陕西省分析测试协会近千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公共检测服务的技术支撑,可向全社会提供分析检测领域的信息交流、检测服务、专业培训、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下一阶段中心将继续整合、建立若干行业专业化检测中心,增强分析检测服务能力 在完善现有分析测试培训体系基础上,在省内其他地区新建若干培训基地 探索建立公共检测远程服务系统。   新组建的陕西省化学品检测中心是由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西北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分析测试中心、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管理办公室等六个省内从事化学品科学研究试验机构组成的科技资源协作共享联合体。共有100多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3亿元,技术专家100余名。中心将联合省域内化学品分析测试技术力量,发挥协作单位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提高综合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以科学、公正、准确的检测手段,面向社会开展广泛的专业检测服务、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为化学品研发培养分析测试技术人才,提供技术咨询、工程示范和化学危险品的应急处置故障分析等服务。
  • 上海质监:检测机构须报备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检测结果
    新华网上海4月30日电 接受企业委托对产品进行检验,如果发现产品检测结果可能影响公共安全,而检验检测机构没有向相关监管部门汇报的话,检验检测机构或将承担法律责任,记者从上海市质监部门了解到的信息。   据了解,《上海市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列入2013年度市政府立法重点调研课题,力争在下半年形成完整的立法起草材料,为上海检验检测行业的快速、有序、健康、良性发展创造法治条件。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沈伟民介绍,在即将出台的管理办法中,将明确检验机检测构的义务,包括承担公益性检测任务的,凡是发现影响区域性、行业性安全的监测信息,机构除了要对检测对象负责外,还需向政府相关监管部门报告,让政府相关部门掌握相关信息,这不仅是对社会公共安全的负责,也是一种风险提示。“如果不报,检验检测架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数据显示,上海获得计量认证的检验检测机构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2012年底已近700家,全市检验检测从业人员近4万人,年产值接近100亿元人民币,检验检测涉及建材、环境检测、卫生医药、轻纺、机动车检验、食品、化工等国民经济各方面,上海已成为我们国内检验检测市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 拟支持公共服务检测、研发平台名单公布
    现将2012年拟支持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2年7月11日-7月17日。如有意见,请将意见以书面(实名)形式,反馈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经贸处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投资计划处。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  联系电话:010-68552518   传  真:010-68552879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联系电话:010-68205132   传  真:010-66038830   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一日 2012年拟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示范基地 1 超深亚微米ESL软硬件协同设计实现平台 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信息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2 海淀园中关村软件园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软件和信息服务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 3 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 电子信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4 玻璃及深加工新品种新工艺研发及检测平台 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 玻璃制造及深加工河北沙河 5 扩建“检测车间”及检测设备配套 盐山县中原金属材料与防腐检测有限公司 钢材深加工河北盐山 6 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中试平台建设项目 通化万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医药产业吉林通化市 7 吉林省生物化工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 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 生物产业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8 黑龙江省林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扩建项目 黑龙江省林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轻工(林木产品制造)黑龙江穆棱经济开发区 9 张江药谷新药产业化加速器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 生物医药•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 10 微纳机电制造(MEMS)中试平台 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子信息江苏苏州工业园区 11 分子诊断和基因测序技术研发 江苏华创医药研发平台管理有限公司 医药江苏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 杭州高新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有限公司 电子信息(物联网)杭州高新区(滨江) 13 产业用纺织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浙江海宁经编生产力促进中心 纺织(产业用纺织品)• 浙江海宁市 14 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 安徽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铜及铜材加工安徽铜陵经济开发区 15 福建省软件评测中心-嵌入式软件测试公共平台 福建省软件评测中心 软件和信息服务福州软件园 16 钨与稀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发服务能力建设 江西省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江西赣州经济开发区 17 功能糖产品检验检测研发中心提升项目 山东福田药业有限公司 生物产业• 山东德州市 18 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淄博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新材料山东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 烽火科技-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平台 武汉光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信息(光电子)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20 宜昌市磷化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宜昌兴磷科技有限公司 化工(磷化工)• 湖北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21 风电装备检测检验平台建设项目 湘潭高新科技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装备制造(能源装备)湖南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 民爆器材生产设备自动消防及高性能金属粉末工业雾化检测试验项目 湖南平江工业园区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军民结合湖南平江工业园区 23 面向现代照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公共服务平台 中山市古镇镇生产力促进中心 轻工(灯饰)广东中山市古镇 24 工业设计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广东工业设计城发展有限公司 工业设计广东佛山顺德区 25 广西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汽车零部件产品检测能力提升项目 柳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汽车产业广西柳州市 26 消费电子及军工电子产品检测验证平台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军民结合• 四川绵阳科技城 27 物联网共性技术及产品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重庆电信研究院 电子信息(物联网)• 重庆南岸区 28 稀贵金属电接触新材料产业化应用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材料(稀贵金属)•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9 宁夏山羊绒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 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 纺织(羊绒制品)• 宁夏灵武市 30 光伏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及关键设备研制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1 氯碱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平台建设 新疆兵团现代绿色氯碱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化工• 新疆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32 海信家电电子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家电及电子信息山东青岛市 33 家电产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 宁波赛宝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家电产业• 浙江余姚 34 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中心(厦门) 厦门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中心 装备制造• 厦门集美台商投资区
  • 重庆质监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居西部前列
    重庆市质监局坚持政事分开,推进资源整合,在全国省级质监部门率先推行技术机构改革,计量质检院成为全市三大科技平台之一 国家级检测中心达到10个,居西部第二 实验室面积达到10.3万平方米,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多 完成技术装备投入1.6亿元,技术装备总值达到2.53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73.8%、居西部第三 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达到59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资格的检测机构居西部首位 取得871项计量检定、校准和4683项产品质量检验项目资质,汽车、摩托车等检测项目与12个国际知名技术机构实现检测结果互认。车辆检测研究院有力地促进了汽摩支柱产业发展,国家农副产品及调味品中心在应对“三鹿事件”中承担了西部7个省市的抽检任务,特检中心填补了国内500吨升船机检验技术空白。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产业配套能力,助推了对内对外开放,对于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 温州龙湾服务地方产业 巨资打造公共检测平台
    日前,温州市龙湾区财政一次性拨款200万元,省不锈钢检测中心自筹100万元,巨资联合打造创建公共检测平台。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省不锈钢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设备更新和升级,资金的到位和有效利用,对于提升检测能力,尽快构筑公共检测平台,避免不锈钢、阀门行业因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取证导致检测设备的重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省不锈钢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于2003年落户温州市龙湾区,中心的建设被区委、区政府列为2009年重要工作之一。今年,该中心在原有检测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增加水暖洁具、食品机械、铜业等检测项目,并争取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使扩大的检测项目能覆盖龙湾区阀门、无缝钢管、水暖洁具、民用电器等支柱产业的需求,为龙湾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优质服务。
  • 广东副省长佟星:加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
    中新广东网广州2月21日电 (程景伟 符信) 21日上午,广东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在佛山市召开。广东省副省长佟星指出,广东要加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覆盖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公共安全的高水平国家级质检中心。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广东省“十一五”质监工作,并对“十二五”和2011年工作进行部署等。佟星指出,“十一五”时期,广东质监事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全省推动以质取胜、名牌带动、技术标准三大战略的实施,推进质量兴市、质量兴企、质量兴业活动,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等。   佟星强调,全省质监系统要运用“质量强省、技术标准、名牌带动”三大手段,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夯实质量工作基础,提升广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质量强省活动全面展开。把质量强省工作当作“省长工程”来抓,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要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政策体系,建设广东现代产业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化活动。   三要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着力打造品牌广东。要加大名牌培育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名牌带动效应。   四要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加强食品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力度。   五要加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为提升质量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建设一批覆盖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公共安全的高水平国家级质检中心,切实为企业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技术保障和服务。
  • 生物纳米园公共检测中心获国家级认可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专为生物医药产业打造的生物纳米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检测中心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成为了江苏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级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之一。而获得CNAS认可,相当于加入了全球生物医药实验室的“WTO”:超过43个国家的相关实验室都将认可园区公共分析平台的数据结果。这也使得生物纳米园内的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获得全球认可的实验数据。   生物纳米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现有42名员工,其中博士19名、硕士10名。其中,创新生物医药平台以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要依托,国家863高技术生物和医药领域专家组组长詹启敏教授领衔,并由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姬云博士为主要负责人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团队。而另一个子平台——纳米靶向药物传导技术平台则是以“药物传导之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罗伯特兰格教授为核心,拥有一支由6名博士、2名硕士组成的专业管理团队。   在完善硬件、专业化管理团队的同时,生物纳米园还为平台开设了一个便捷的服务窗口:建设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服务平台。企业只需登陆网站,即可查询、预约一站式搞定。思坦维生物公司就充分尝到了覆盖产业链的公共技术平台带来的“甜头”:截至目前,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已使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700余次,其产品已进入到临床前研究阶段,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公司总经理周群敏表示,现在,在产品研发的每一个阶段都在使用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估算下来,使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帮我们节省了上百万元资金。 ”   为了帮助企业甩掉“成长的烦恼”,近期生物纳米园还将启动建设扶持企业产业化发展的中试生产平台。
  • “检学研”合作建设珠海生物监测公共实验室
    中新网珠海4月28日电 (冒韪 宋镭)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工程技术学院,28日在珠海检验检疫局举行合作建设生物监测公共实验室协议签署仪式,力争用两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为立足本地、服务港澳和珠三角地区的医学媒介生态与病原学检测鉴定重点实验室。   珠海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朱绍智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实施和港珠澳大桥的开工建设,为珠海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频繁的经济往来,将对珠海的公共卫生管理带来严峻的考验。合作建设的公共实验室不仅要为珠海地区提供医学媒介生物检测技术服务和科技创新平台,还要加大与澳门卫生当局的交流合作,认真落实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下的有关疫情疫病防控合作内容。   根据协议规定,三方约定的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医学媒介生物的基础研究 开展国家自然基金等科技项目申报 对相关领域内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等。
  • 荆州企业公共检测平台将落户沙北新区
    荆州市因无全省、全国级公共检测机构,本地企业只得到外地寻找公共检验检测平台的技术支持。10月28日,记者从荆州市“质量兴市”工作情况通报会上获悉,荆州市公共检验检测平台项目已经申报,此举必将带动荆州质量监督工作水平大提升。   目前,荆州市共有四机牌钻机等6个中国名牌,白云边牌兼香型白酒等81个湖北名牌,其总数和平均数均位居全省第二位。此外,还有“凯乐”牌塑料管材等11个国家免检产品和洪湖大闸蟹、洪湖莲子2个地理标志产品。全市共获得福娃、白云边、雪尔、洪城4个中国驰名商标,41个湖北省著名商标。荆州市有效使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标志农产品达378个。   荆州市质监局局长周宏智介绍,荆州市尚无一个国家级或省级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荆州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为“荆荆宜”城市群的荆门,已拥有2个国家级公共检验检测平台。   周宏智说,公共检验检测平台有望明年上半年动工,在沙北新区中心地段安排不少于50亩的土地。市质监部门拟打造8大质检中心,即国家级石油钻采设备及装备制造质检中心、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国家级化工和医药生物制品检测中心、省级电子电器产品检测中心、省级食品检测中心、省级塑料制品检测中心、省级石化装备产品检测中心、省级白酒质量检测中心。
  • 温岭鞋类出口基地公共试验检测平台通过验收
    不久前,浙江台州检验检疫局承担的“浙江省2012年度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温岭鞋类出口基地公共试验检测平台”接受验收。验收组采用申请单位工作汇报、审查项目资料、现场核查项目相关设备及发票、服务企业优惠措施等方式对平台建设进行核查,认为该项目符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外贸公共平台建设是浙江省响应国家政策,促进外贸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台州局和温岭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鞋类实验室筹建之初,就根据实验室的规划以及温岭地方产业特色,认真准备申报资料,将鞋类实验室作为温岭鞋类出口基地公共试验检测平台申报给浙江省商务厅并获批,成为浙江省系统首个鞋类公共试验检测平台。   台州作为我国最大的仿皮鞋生产基地,目前有制鞋企业5000多家,从业人员超20万人,年总产值近300亿元,2010年至2012年连续3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而温岭市鞋类出口额占台州鞋类总出口额的95%,无论是产量、产值还是出口国家数,都稳居全国各县市首位。公共试验检测平台的建立,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有助于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并最终提高产品质量,更是检验检疫部门服务地方经济的有力举措。
  • “五大公共检测平台”助力沈阳经济区
    “明年,沈阳将依托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基地、计量标准检测基地、特种设备检测基地、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一个包括百余个国家级实验室、年检验检测能力40万件、辐射东北、国内一流的国家级质检基地。”5月11日,在铁西区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公共研发促进中心的建立,标志着聚集区公共研发平台建成启动。   目前,铁西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全力推进聚集区公共研发、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人才培养、公共制造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要求,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3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20余亿元,使五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公共研发平台全面提升。聚集区已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及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106个。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科技型团队20余个、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16户、国内著名金融机构7家、国内外研发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20家,支持国内高校、研究机构与区内企业共同建设研发中心。   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引进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盛京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 积极推进中科招商基金、渤海基金及各类风险投资公司入区 探索企业融资新方式,以沈阳铸锻工业园项目为主体发行企业债券,现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 推进企业上市,目前,聚集区上市企业已达6户。   现代物流服务平台初具规模。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已落户企业82户,今年还将有15户企业入区。园区物流产业年营业规模将达到20亿元,第三方物流业务量将超过50%。同时,引进了中外运、久凌、中床、普洛斯、香港招商局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提高了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通过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开展校政合作,共同开发建设了聚集区的人才培养平台。   公共制造平台已形成能力。按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铁西区对沈重、沈矿、沈鼓等热加工资源进行整合,完成了建设占地37万平方米的沈阳铸锻产业园,现已全部建成投产。
  • 乐枫纯水检测服务成功加盟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2016年7月底,通过一系列审批,上海乐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准正式加盟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构建开放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有效整合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研发资源,通过开放仪器设施与研究基地,促进科技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高效配置和共享利用。此次乐枫被批准加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标志着乐枫在纯水水质方面的检测技术水平达到相当水准,同时也将促进乐枫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此平台上,乐枫目前已推出两项纯水水质的检测服务:1. 纯水TOC含量检测服务该服务采用乐枫实验室目前使用的GE公司Sievers 5310 C TOC分析仪,为用户检测纯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检测范围从4 ppb 到 50 ppm。 Sievers 5310 C TOC分析仪是设计专门用来做实验室纯水有机物含量检测的一款产品,提供行业最佳的分析性能。系统采用可靠的TOC检测技术,确保检测结果在动态运行范围内都能实现优越的重现性和精确度。2. 纯水电阻率(电导率)检测服务。该服务使用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 TOLEDO)专业生产的在线电阻率检测仪M300。M300 配备2- 和 4-极电导率传感器,可检测电导率、电阻系数和温度,精确性可达测量值 ± 0.5%,检测纯水的电阻率(电导率)。乐枫的检测设备每年都会定期通过标准检测程序,经过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标准设备校验,并获得相关校验报告。乐枫加盟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旨在为实验室纯水的用户提供专业保障并具有权威性的服务,确保纯水使用者在实验过程中用水无忧。乐枫近期将出台服务详细信息和操作流程。相关信息请关注乐枫官网www.rephile.com.cn 或咨询相关工作人员。关于上海乐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乐枫是一家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专业提供水纯化和实验室分离纯化产品制造商和供应商。发展之初,上海乐枫就树立了尊重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理念,积极建立自己的品牌,目前上海乐枫已经成为全球密理博纯水系统兼容耗材产品线最齐全的供应商,同时提供实验室纯水系统和实验室样品制备前处理针头式过滤器等。产品品质和服务被市场认可,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更多 RephiLe 产品信息,请登陆:www.rephile.cnRephiLe 企业微信名:乐枫纯水
  • 湖北公共检测平台在建项目投资近3亿元
    湖北加快公共检测平台建设 在建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   记者从湖北省2010“打假扶优协作年会”上获悉,截止目前,已有10个地市州政府计划在国家级或省级中心基础上,组建地方综合性公共检测平台,在建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   湖北省质监局局长王泽洪表示,围绕湖北“两圈一带”战略和“千亿元产业计划”、61个重点产业集群等区域经济布局,将加快壮大光电子、太阳能、无损检测等一批现有技术机构实力,加快筹建节能建材、车船蓄电池、汽车零部件等一批国家级质检中心,加快与地方党委政府共建钢结构、乳制品、童车、盐化工、绿松石、石油钻采等一批省级质检中心,加快改善一批基层局检验检测基础条件。“十二五”期间,与全省重点产业集群相配套的公共检验检测体系将基本建成,湖北企业将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检验检测服务。
  • 投10亿 首个国家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开建
    为全力打破目前我国没有国际公认的检验检测机构局面,使更多&ldquo 中国造&rdquo 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宣布:全国首个&ldquo 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rdquo 落户上海闸北区彭浦镇,打造国家级检验检测产业&ldquo 自贸区&rdquo 。今天是第7个&ldquo 世界认可日&rdquo (由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和国际认可论坛联合设立),闸北区政府、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联合向中外媒体发布这一消息,并推出一系列扶持&ldquo 示范区&rdquo 建设举措。   普遍呈现&ldquo 小、散、乱&rdquo 现象   来自国家质监总局、国家认监委的信息显示,我国目前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发展空间位居全球首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也达2.6万多家,可谓检验检测认证大国。但我国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普遍呈现&ldquo 小、散、乱&rdquo 现象,且很少有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的,从而造成我国至今还没有国际公认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国内不少机构还条块割据&ldquo 窝里斗&rdquo ,重复检测、结果不互认。由于国内众多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缺乏国际公认,许多产品出口时经常遭遇进口国设置的层层壁垒,想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须付出昂贵代价。   全面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检验检测认证属于高技术服务业,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特别是帮助国内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具有很重要作用,而且经济收益可观,仅上海2013年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营业收入就近130亿元。&ldquo 我们要从检验检测大国,跻身检验检测强国,必须整合行业资源,走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rdquo 市质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全国首个&ldquo 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rdquo 落户闸北区,一方面是因为该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高度集聚,区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已达65家,集聚了TUV莱茵技术、TUV南德、ITS天祥、华测检测、德凯质量认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检验检测认证龙头企业,年检测认证服务业营业收入达20亿元,且以10%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另一方面,闸北区是目前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上海唯一的&ldquo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rdquo ,在发展检验检测认证等现代服务业上,可从财税扶持、资源配置、人才引进等层面先行先试一些创新举措,优先承接国家&ldquo 自贸试验区&rdquo 成果的溢出效应。   优先承接自贸区改革举措   闸北区政府、彭浦镇政府已在位于中环线上的江场西路、沪太支路上的彭浦产业园,腾出26.6万平方米用地,投入逾10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约35.4万平方米的示范区,目前已建成11万平方米办公用房和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市检测认证协会、光明乳业质量检测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检理化检测有限公司、农业部乳业检测站等龙头检验检测企业,已搬迁或签订落户该示范区。   新闻通气会上,市质监局等还联合发布了自今年7月1日起优先承接自贸区有关检验检测的三项改革政策等一系列扶持上述&ldquo 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rdquo 做大做强的新举措,即委托闸北区质监局直接受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质审批申请;在闸北区内开展以计量认证为基础的检验检测机构资格认定制度探索,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在资格许可时直接采信计量认证结果;除食品检验机构、机动车安检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等涉及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和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领域以外,对注册地在闸北区内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审批的标准变更、实验室场所变更、授权签字人变更实行告知承诺制度。
  • 保定英利集团:公共检测中心获UL认证
    近日,记者在英利集团了解到,该公司公共检测中心通过国际知名检测机构UL认证,检测标准达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国内可检测项目最多的光伏实验室,可在无UL技术人员在场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测试并出具UL认可的测试报告。此认证实验室可大幅降低国内光伏企业产品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为产品测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同时对提升国内光伏产品质量、规范产品检测标准具有重大意义。   在新近出台的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国六条”中,加强光伏产业标准和规范建设赫然在列,意味着国家将着手设立光伏行业准入“门槛”,解决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局面。据消息人士透露,工信部正着手起草《太阳能光伏行业准入条件》,英利作为光伏行业领军企业,其关键性环节指标高于当前行业平均水平,对于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具有引领意义,英利标准或成为重要参考指标。   据了解,近年来英利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狠抓技术研发与创新,依托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能源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大技术团队”,英利“熊猫”单晶高效电池转换效率业已超过20%,提前完成国家“863”课题目标,同时在储能和多晶硅制备领域均处行业领先位置。   与此同时,英利大力推动全员创新,创新成果快速孵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截止2013年6月,英利共计申请专利1092项,授权655项,其中2012年,申请专利达633项,为企业节省资金上亿元。   另据了解,英利产品拥有国际知名认证机构莱茵TUV、UL、SGS和国内鉴衡认证中心等多项认证,同时在全球各大厂商组件测试中均有不俗成绩,UL认证实验室为其转型升级再添砝码。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应当从生产成本、转换效率、专利数量等多方面制定严格的准入门槛,通过整合淘汰落后产能,让拥有技术、市场、质量优势的企业存活下来,从而根治产能过剩。
  • 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揭牌
    上证报记者 宋薇萍 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12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车芯联动,创芯未来”2023上海市汽车芯片产业创新发展工作推进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出席会议,并为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揭牌。  据悉,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由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承建,实验室技术能力已通过国家认可委CNAS认可,可提供AEC Q系列、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汽车芯片检测服务。
  • 两会:建立公共检测平台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建立一个统一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公用服务平台,保障食品安全监管,显得十分重要。   据了解,目前,食品安全专门检验检测机构和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分布在卫生、农业、质检等部门,各个部门检测的结果比较独立,且只在本系统、本部门内互认,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共享和互认机制。同时,由于检测信息只限部门内部使用,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督权和选择权难以得到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李华栋认为,要建立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综合管理,积极探索检验检测体制的市场运行机制,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和科学监管水平,真正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他说,可以整合省、市、县三级食品检测资源,打破部门、地区和行业单位的条块分割,将现有食品检验检测资源充分整合为独立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承担综合性食品、农产品法定检测职能,负责辖区内食品质量评价性检验和监督性检查及农产品农药残留检验,副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整个过程的检验,并设立公共食品安全数据处理库,定期将食品安全信息向社会发布。为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不仅要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还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检测队伍,确保食品检测质量的提高。   李华栋委员认为,保证食品安全应“预防重源头,保证在过程”。为此,他建议采取县级建站、乡镇和市场建点的方法,建立和完善快速监测网络,推行农产品例行检测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起优质农产品销售通道。同时,加强企业食品安全自我检测,全面实施食品市场召回制度。制定地方法规,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强制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对其自身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设备、人员、环境和有害物进行自我检测,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 随州市公共检测中心开放共享仪器解决企业检测难题
    “感谢你们共享仪器设备,为我们的产品质量把关。”近日,湖北山鸠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琼拿到农残检测报告,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这下,公司生产的无菌蛋可以销往全国各地了。  原来,山鸠蛋业的无菌蛋产品上市前需要检测是否有农药残留,而该公司无相关的检测能力。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市公共检测中心主动开放共享气相质谱仪、液相质谱仪等仪器设备,帮助企业检验检测,出具了专业的检测报告,解决了企业的难题。  每一项新技术、新产品诞生前,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检验检测。而价格动辄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的大型检测仪器设备,常常让企业望而却步。  湖北肽源实业是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今年新招引落户的一家香菇深加工企业,主要从优质香菇中提取香菇多肽、小分子肽等进行深加工。6月14日,市公检中心负责人带领检测业务技术骨干走访该公司,了解到建造新产品检测实验室成本高昂的困难,为公司开出了仪器共享的“良方”。“自建实验室,需要几百万元的投入,这对企业来说,不是笔小数目,且检测人员招聘难。”该公司负责人李成强为仪器共享点赞,“这大大降低了我们的检测成本!”  想要提升产品、材料的质量,但检测水平达不到;想要专业的检测报告,却无专业的检测实验室和技术精湛的检测人员。这是中小微企业共同的难题。根据走访调研了解的情况,市公检中心计划将现有的43台套、总价值约1740万元的大型检测仪器设备向企业开放共享,进一步弥补企业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降低企业检测成本。同时,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口支援服务,提供新产品研发探索性研究,免费为企业培训检测人员。  “我们将把技术优势、设备优势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来增加检测项目,扩充检测参数,提供免费培训,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企业的心坎上。”市公检中心负责人说。
  • 国家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正式成立
    12月4日,记者从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批准包括“国家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在内的11个国家质检中心正式成立,安徽再添“国字号”质检中心。国家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安徽)于2013年11月经原国家质检总局(现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筹建。中心依托于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是系统内较早从事公共安全产品检验的技术机构之一。自筹建以来,安徽省质检院在省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开展各项建设工作。中心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投入总预算近1亿元。已建有电磁兼容(EMC)、视音频、电性能、信息安全、消音、环境试验、可靠性等实验室,拥有视音频分析仪、声频分析系统、码流分析仪、综合网络测试仪、混合域示波器、EMC等专项产品性能检测设备54台套,累计拥有相关主要设备总值4050万元,已具备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品领域CMA、CNAS资质和检验能力,关键项目的检测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中心围绕国家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开展安全技术防范电子产品、消防电子产品、道路交通安全电子产品以及信息安全专用设备等电子信息产品的质量检验、科研、标准制定及培训咨询等工作。在电磁兼容、烟感和温感探测器、安防工程等检测方面形成自身特色,与TÜVRheinland InterCertKft、上海联广认证有限公司(Nemko中国)、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德凯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等实现互认,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国家质检中心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高水平技术机构建设发展,是检验检测行业的重要力量,是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应用的重要载体。作为市场监管系统一支重要技术力量,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专业技术保障,为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持续把这一“国字号”品牌做专做精,下一步该中心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企业产业研发和质量提升,有效支撑行业主管部门对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品的监管,助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国家质检中心发展“助推器”作用,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为政府、企业和客户提供高效、便捷、一站式优质服务,为国家公共安全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 国内首个氢能全链条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在保定建成
    近日,特嗨氢能检测(保定)有限公司远程管控大屏上,467辆行驶在河北、江苏、上海等5省市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数据不断跳动,让技术人员实时监测、分析和验证长上“千里眼”。屏幕显示,这些车辆已总计行驶440多万公里,累计减排二氧化碳4100多吨,节约柴油量1300多吨。公司标准项目主管张英说,这仅是此中心实施在线监测的部分车辆,通过其检测行驶路上的氢能汽车总数已超过800辆。2016年,该公司投资5.7亿元建设氢能检测中心,于2018年投入使用。检测中心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成主体综合测试区、供氢及液态储氢加氢区、能源供给区,拥有标准试验室12个,引进欧美各类高尖端设备240余台套,在储氢安全性、燃料电池和系统性能、整车性能等领域形成200多项检测能力,成为目前世界领先、国内首座大型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关键组件综合型研发中心。张英说,目前此中心已向社会开放,主要从事燃料电池各种模块的全生命周期检测,实施储氢部件及系统、燃料电池系统、整车的检测和氢能检测装备开发,同时开展外部人员培训、标准制定等技术服务。作为国内唯一能够涵盖氢能整体产业链发展和技术研发的项目,该公司已拥有3项国内优质测试资源,分别为国内第一套105兆帕氢循环测试系统,国内最大规模、最全面的燃料电池测试实验室,国内第一套涉氢动力总成测试系统。在燃料电池实验区,聚集着外国专家和30位中国工程师。试验区建有的50多个实验站,工作人员在利用尖端诊断设备从事不同功率和电堆测试能力检测。张英说:“我们可以进行非常大量的单电池检测使用,比如说零伏特一直到1400伏特的电压。”实验区所有测试站台都具有远程监控和控制能力,客户和合作伙伴可以随时参与其中,对检测实时控制和调整及收集数据。在储氢系统测试实验室,4位外国专家和24位中国工程师主要从事液压检测、高压氢循环等方面测试,以及相应的物理化学和盐雾腐蚀实验等测试。实验室负责人武晓飞说:“实验室的一些破坏性检测,可以考察储氢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及安全性,这属于我们核心的检测能力。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试验前技术评审和试验后复盘,让测试创造更大价值。”在特嗨氢能检测(保定)有限公司还看到,一些车辆正在做车辆的震动和耐久性等性能测试。此公司可对两驱、四驱燃料电池汽车的电机检测和传动、控制系统和能源消耗、安全的检测验证和校正,以及氢气消耗、氢气排放、续航里程及动态性能检测。未势能源已构建“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应用”一体化的产业链生态,其100辆氢能49吨级重卡已投用易县至雄安新区的运营线上,多批氢能环卫车应用于保定市区及周边的区县。2018年至2023年,该公司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申报了氢能技术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建设“氢能研究院”,与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的氢能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建设入列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氢能源燃料电池堆开发项目建设已形成燃料电池堆周边匹配能力、系统集成及测试能力。同时,启动保定市氢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建设,发挥地处京津冀和临近雄安新区优势,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巩固雄安新区绿色及新能源战略地位。至今,特嗨氢能检测(保定)有限公司已获得CNAS认可、CMA资质认定和由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产品检测和试验机构认可证书,参与了7项国家标准编制,取得9项国家专利授权。2022年,河北省燃料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该公司牵头组织省内产学研单位建立河北省氢能标准体系,2023年编制发布了5项氢能标准。近年来,保定着眼将新质生产力赋能于未来,全力布局“7+18+N”重点产业体系,实施产业升级千百亿行动,鼓励各类检验检测机构面向社会开放、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培育了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同时,引进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在保设立分支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了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保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检验检测体系。目前拥有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7家,获得CMA资质检验检测机构271家,14家央企国企检验检测机构在保设立子公司,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保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检验检测体系初具规模。从保定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特嗨氢能检测(保定)有限公司已获评2023年度河北省检验检测行业典型标杆,成为国内第三家拥有此项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当前,我们正在编制《保定市检验检测产业(2024-2026年)发展规划》。”保定市市场监管局认证认可处处长明雪刚表示,将进一步推动组建以产业机构、检测认证机构、协会组织、科研机构、营销平台为成员支持的“高质量发展联盟”,为新兴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校准、测量、测试等技术的“一站式”服务,以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力保障。
  • 729万!玉门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仪器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YMZFCG[2022]070号项目名称:玉门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预算金额:729.339653(万元)最高限价:729.339653(万元)采购需求:完成玉门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合同履行期限:按合同约定执行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玉门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公告.pdf
  • 首个国家级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落户上海
    全国首家&ldquo 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rdquo 正式落户上海。闸北区人民政府、市质监局、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昨天召开发布会,宣布国家认监委已批复同意上海市闸北区创建 &ldquo 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rdquo 。同时,市质监局和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ldquo 锦上添花&rdquo ,分别公布支持闸北优先承接自贸区有关检验检测的3项改革举措和支持闸北开展示范区建设的5项政策。   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至少有6大功能,其中最显著的功能是引领产业发展,发挥检验检测机构集聚产业技术和人才的优势,主导先进标准的制修订,从而掌握标准领域的&ldquo 话语权&rdquo 而最&ldquo 深刻&rdquo 的功能则是借助平台,让企业实现检测设备、试验场地、检验技术等资源的共享,提高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效率,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
  • 54家单位入选!重庆首批现代制造业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出炉
    近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公布首批重庆市现代制造业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名单,全市共有54家单位入选。重庆市现代制造业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开展创建,能积极参与研究制定全市现代制造业检验检测相关行业规划、法规、政策、标准,且能主动开放共享仪器、设备、信息等检验检测资源,提供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等服务。此外,平台可根据国内外制造业发展趋势和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面向基础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跨行业通用检验检测技术,以及推广先进检验检测方法,参与检验检测装备研制与开发;瞄准检验检测综合性人才培养,建立区域性、行业性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根据行业特点开展知识普及、技能提升等专业培训。重庆首批现代制造业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是按行业细分领域择优选出,将助力我市促进检验检测资源开放共享,构建高水平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湖北省宣恩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多举措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湖北省宣恩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定位,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快构筑服务体系,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推进资源整合、服务提质,打造综合性公共检验检测平台。一是稳步推进机构改革。以“三定”方案为准绳,结合县域特色和实际,科学谋划中心规划,积极推进中心职能建设。二是加强业务交流。组织技术骨干到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三峡中心、秭归中心等9个部门参观调研,参加省、州检验检测研讨会和培训会,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三是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培训方案》,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取得各类资格证书21个,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 需求牵引,重点突破。聚焦企业发展和群众关切,依托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着力提升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一是计量检定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出租车计价器检定装置标准考核,增加商品量和商品包装检测项目,检定能力由原来的6个标准12个检定项目扩充到8个标准18个检定(检验)项目。二是检验检测取得新进展。积极建设硒检测实验室,预算投资400万元,配置仪器设备60台,用于开展硒形态分析研究、重金属元素和农药残留的检验检测,标志县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即将迈入新阶段。 聚焦发展,精准服务。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有效维护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产业建设增势赋能。一是做好周期检定工作。对全县燃油加油枪、压力表、衡器、天平和水银血压计定期开展检查检定,保证量值准确和单位制统一。二是聚力精准服务企业。主动服务湖北一正药业和康乐食品有限公司,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对县内茶叶、白柚、药材等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上门服务,通过采取“技术指导、现场培训、后续跟踪服务”等方式,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三是发挥技术支撑作用。配合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对县城大型超市、集贸市场、水产品门店、金银饰品店、烟草收购站等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服务,营造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
  • 浙江省质检院充分发挥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功能
    “去年的三四月,真是一段备受煎熬的日子,若不是省质检院的专家及时送来了新的检验方法,公司的贸易合同损失将会超过1亿元。”浙江省海宁市蒙努集团副总经理徐寿春的话语充满感激之情。   2009年3月17日,欧盟发布技术法规,规定从当年5月1日起,禁止含有富马酸二甲酯(DMF)的产品投放市场或在市场上销售。而此时徐寿春对于如何检测产品是否含有DMF还一无所知。没有检测证书,5月1日后,公司将有超过1亿元的欧美贸易合同无法按时交付,公司上下为此焦急万分。令徐寿春没有想到的是,在浙江省质检院国家皮革检验中心实验室里,一群专家早就在研究他们关注的问题了,并已经形成欧美主要采购商认可的检测方法。   原来,在欧盟颁发这一新的技术指令前期,浙江质检院专家就敏锐捕捉到国际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并在2008年下半年成立攻关小组,针对DMF开展前瞻性研究。浙江质检院研究的这项测试技术在蒙努公司和浙江通天星集团、山东大桓九集团、河南焦作隆丰集团等全国近十家皮革出口企业使用后,保证了超过10亿元的欧盟出口订单顺利交付。   这样以检测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的故事,2008年以来,在浙江省质检院发生过很多。企业和基层质监部门的同志说,现在的省质检院,担负起了全省质检科技机构龙头的责任,发挥出了检测公共平台的作用。   “服务转型升级,首先是把自己建设成创新型技术机构。两年来,浙江省质检院转变传统片面追求业务规模和经济总量的粗放式发展观念,逐步由承接单一检测任务向依托科技创新、提供质量风险预警和质量诊断提升等综合性服务转变。”浙江省质检院院长徐生坚告诉记者,按照浙江省质监局的要求,浙江质检院把提供公共服务和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突出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建设。2008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休闲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浙江省皮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完成了全国皮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革分会和浙江省橡胶塑料与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浙江大学建设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浙江省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一直以来都是贸易技术壁垒的重灾区,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不少外商通过技术壁垒的手段终止合同,给出口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为此,浙江质检院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跟踪,开展产业急需的检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2008年6月27日,欧盟正式实施《关于限制全氟辛烷销售及使用的指令》,国内尚未研发出能符合欧盟控制标准的纺织品助剂,也没有出台用量控制国家标准,如不及时应对,该项指令对我国皮革、纺织品等行业的出口会带来灾难性影响。   浙江质检院临危受命,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该禁令公共检测技术平台。经过项目组成员两年攻坚,形成了《纺织品、皮革中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和全氟辛酸盐(PFO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检测方法》地方标准。通过这项创新技术,浙江纺织和皮革企业不再购买指定供应商销售的助剂,直接改进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数亿元,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强了国际竞争优势。   两年间,浙江质检院在应对欧美RoHS指令、皮革和纺织品防霉剂限制、重金属含量限制、阻燃剂限制、短链氯化石蜡限制等禁令上,浙江质检院都能及时研究攻克测试方法和标准,第一时间提供产业解决方案,及时提升标准,推动产业质量改进和升级。   块状经济是浙江经济的特色所在,全省有工业产值超5亿元的块状经济产业园近500个。浙江质检院紧贴块状经济发展需求,采取质检中心入园、专家组入厂等举措,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合作、为块状产业提供“零距离”服务,推进产业升级。   温州永嘉县被誉为“教玩具之都”,产业高度集聚,游乐玩具与文教用具产量约占全国教玩具市场的60%。由于进入技术门槛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教玩具产业存在生产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企业效益低的三低问题。   为有效帮扶这个特色产业提升,浙江质检院由丁浩博士牵头组成的玩具专业技术团队深入企业车间,就标准制修订、工艺改进、现场检测和产业发展需要联合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展调研,拟定出了以标准创新为重点的技术提升和规范生产的帮扶计划,并承担了国家质检总局公益性科研项目《大型玩具安全指标确证方法及检测装置的研究》,组织产业内企业起草了《家用秋千、滑梯及类似用途室内、室外活动玩具》国家标准等重要标准,填补了空白。   以国家电器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技术力量为依托,在防触电安全、机械安全、材料安全、节能环保等领域里,浙江质检院细致指导嵊州的吸油烟机产业群、慈溪的小家电产业群、嘉兴的浴霸产业群、建德的开关插座产业群等许多机电块状产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产品转型换代,使之符合或超过最新的国际标准要求。   浙江质检院还与Intertek等国际权威机构联手,提供CB、S、ASTA、ETL、3C等国际国内的一站式服务,做到了“一张证书,全球通用”。出口企业不用将产品寄往欧美国家和地区进行检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小样品阶段检测就能得到质量控制,避免大批量生产出现质量问题,减轻了企业负担。   提升质量监管技术支撑的主动性、前瞻性和有效性,是浙江质检院打造公共安全检测平台的重要任务之一。他们积极参与质量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委托检验、监督检验、买样试验、重点关注产品检测等多形式的技术活动,主动掌握行业和产业在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动态情况,及时开展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安全信息分析、监测及评价,主动向行政监管部门提出预警信息。   2008年以来,浙江质检院先后完成了总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信息化共性技术研究》课题和浙江省质监局《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系统》课题。该院食品检测部申报的“恒温核酸检测技术在食品生物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成功列入“浙江省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专项,这个研究针对浙江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将开展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研究。由该院承担的重大科研计划项目“乳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酶联免疫快速检测的建立及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成功申请了专利。鉴于在全国质检系统科技工作中成绩突出,今年国家质检总局授予该院“科技兴检”先进集体称号。
  • “十一五”湖北质监系统公共检测平台跨越发展侧记
    抢占科技制高点 ——“十一五”湖北省质监系统公共检测平台跨越发展侧记 湖北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泽洪(中)深入企业调研。   上篇:科技兴检硕果累累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质监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监管执法工作水平明显提升,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部门形象显著改善,质监事业呈现出了加速发展、整体向好的良好态势。   2008年4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质量兴省战略以来,各地、各部门将质量问题上升至促进湖北科学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高度统筹谋划、深入推进,为全省质监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全省质监系统上下紧抓机遇,壮大了一批现有技术机构实力,筹建了一批国家级质检中心,加快了与地方政府共同建设综合性公共检测平台的步伐,改善了一批县市局检验检测机构的基础条件。为谋划“十二五”质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全省质监系统共有行政机构199个,检测机构203个,省本级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等11个直属单位。全省质监系统现有在册干部职工9072人,其中高级职称476人、中级职称1765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专业技术专家29人。   2010年全省系统检测办公面积35.4万平方米,与2005年的19.72万平方米相比增长80% 2010年全省系统规划建设检测办公场地用地126.4公顷,与2005年的23.9公顷相比增加4.2倍 2010年全省系统房屋建筑物总值6.33亿元,与2005年2.55亿元相比增长1.48倍 2010年全省系统总资产15.44亿元,与2005年的6.36亿元相比增长1.43倍 2010年全省系统技术装备总额3.8亿元,与2005年的1.5亿元相比增长1.53倍。自2007年开始至2010年年底,全省系统所有县市局基本解决了检测检验和办公场所,其中24个市县局检测楼基本建设项目纳入了省发改委统一规划,已建成和开工18个。27个市县局自筹检测楼基本建设项目纳入省质监局统一规划,陆续开工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质检中心和省级检测技术研究院为高端、行业检测站和市州级检测机构为骨干、县区级规范实验室为延伸的检测技术支撑网络。2007年以来,全省质监系统财政拨款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3%,为未来5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队伍结构改善   “十一五”期末,全省系统博士研究生学历8人 硕士研究生学历188人,与“十五”期末相比上升2.35倍 本科学历2683人,与“十五”期末相比上升54.02% 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数81.52%。   检测平台跨越发展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质监系统检测平台建设实现新跨越。全省质监系统将公共检测平台建设作为落实质量兴省战略的重要基础工作,围绕湖北“两圈一带”战略和“千亿元产业计划”、61个重点产业集群等区域经济布局,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创新机制,共建共享”的原则,掀起了技术检测平台建设的热潮。现已建成国家光电子质检中心、国家太阳能质检中心、国家棉花质检中心、国家饮料及粮油制品质检中心等国家级质检中心15个,筹建5个 已建、在建湖北蓄电池质检中心(襄樊)和湖北大别山农产品检测中心(黄冈)等省级质检中心21个,筹建12个。   “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投入8280万元,建成了以武汉实验室为中心,以9个主产棉市州实验室为依托,以新疆图木舒克实验室为补充的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网络,共配置大容量棉花测试仪(HVI)33台,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    全省质监系统实验室面积增加图    规划投资近亿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中南计量测试中心综合大楼破土动工。    图为总投资1亿元,占地4公顷、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国家光电子质检中心。   国家光电子质检中心2008年底建成,2009年11月正式挂牌,是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全国第一家国家级光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光电子质检中心位于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区域,检测能力涵盖光、电、声三大领域,覆盖90%的主导光电子信息产品,在光通信、工业激光和汽车电子类产品检测方面国内领先。      总投资过亿元,占地5.3公顷、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国家节能建材质检中心已列入本届省政府“十大中心”建设项目,省政府批准立项。   科研投入不断加大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质监系统共承担科研课题17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72项,地市级41项,自研课题49项。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2项,与“十五”期末14项相比,上升了4.86倍。全省系统科研经费投入2630万元,与“十五”期末100万元相比,增长了25.3倍。   在此期间,先后有湖北省质检院荣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先进集体,邓阳春荣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先进个人称号。湖北省计量院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武汉特检所研究开发的桥式起重机虚拟操纵系统项目荣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   各级政府大力支持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直部门大力支持质监部门项目建设,不断加大装备投入力度。(见表一)      各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支持质监部门服务湖北“两圈一带”战略和“千亿元产业计划”、61个重点产业集群等区域经济布局,大力推进公共检测平台建设,配套建设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全省公共检测平台建设热潮涌动。(见表二)      下篇:技术机构众星闪烁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依法设置的直属湖北省质监局领导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建立的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中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的技术实体。2003年经湖北省质监局批准在该院基础上建立了“湖北省计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计算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站”。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建立了“国家光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无损检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   该院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要求,建立、保存中南地区和湖北省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负责该地区的量值传递和溯源,执行计量检定和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评价,从事计量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研究,计量标准的研制,承担计量科技成果的检测鉴定,提供各种计量校准技术服务以及完成国家质检总局、湖北省局委托的计量认证、计量标准考核、计量仲裁、质量监督检验、教育和培训等其他任务。   近年来,围绕国家光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软硬件建设、能力提升、人才引进,实现组织架构、人事管理制度、分配制度、运行模式和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加强人员、设备、样品管理,建设网络管理平台、设备公共平台,形成资源共享,将光电子中心建设成既对内又对外、既提供检测服务又提供科研服务的完全共享的开放型实验室。实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光电子中心管理模式的创新问题,努力实现“装备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目标定位,达到“市场认同、政府认同、国际机构认同”的管理目标。   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依法设置,隶属湖北省质监局领导,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产(商)品质量检验技术机构。国家质检总局在该院内设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国家饮料及粮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内设的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司法鉴定中心是湖北省司法厅批准、国家司法部备案的司法鉴定机构。湖北省质监局在该院内设有湖北省建筑与装饰装修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省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湖北质检院2002年通过了按ISO/IEC 17025要求的国家实验室认可、机构验证和计量认证,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鉴衡认证公司、中饮标(北京)安全饮品认证公司、中酒联合(北京)认证公司和广州中诚认证公司的认证检验签约实验室,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3C、饲料和有机产品认证检验实验室,是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指定的白酒、食用酒精、磷肥、复混肥、复合肥、摩擦材料、防水卷材和人造板等产品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检验实验室,是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食品市场准入(QS)生产许可证换发证检验实验室,是全国重点质检机构之一。   湖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   湖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位于美丽的东湖之滨,2007年10月由原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与原湖北省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所合并组建而成。共占地约0.6公顷,检测、科研、办公楼总面积为3200平方米。   该院拥有一流的检验设备,现装备有技术先进的各类检测仪器设备350多台(套),主要有:各类探伤仪、内窥镜、超声波测厚仪、台式金相仪、合金分析仪、光谱分析仪、32通道声发射仪、16元素定量分析仪、埋地管道检测仪、燃烧效率仪、烟气分析仪、多功能TOFD系统、电梯智能测试仪、电/扶梯综合分析仪、激光测拱仪等等 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和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了微机终端,拥有比较齐全的办公设施,固定资产原值2000.31万元。   该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该院现有职工10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36人,中级技术职称21人,初级6人 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人员57人,大专35人,中专10人。持证技术人员共81人,国家高级检验师4人,国家检验师54人/项,持检验员资格证72人/项,无损检测高级人员15人,无损检测中级人员持证112人/项。美国ASME授权检验师1人。特种设备检测机构鉴定评审员6人,特种设备证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员44人,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员11人,实验室评审员5人,计量/审查认可评审员3人,工业产品许可评审员3人,有会计证人员7人。   湖北省标准化研究院   湖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是经湖北省编委批准设立的社会公益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机构,科研服务办公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设标准文献馆、综合研究部、机构代码部、物品编码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湖北分中心)、网络管理部、办公室和资产管理部,其工作职能和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国内外技术法规、标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服务 湖北省组织机构代码标识配套数据库的建设维护 湖北省物胁编码技术的推广应用服务 标准化研究与服务等。该院按照国家和省的总体发展规划要求和职能定位,经过多年建设,现已成为省级标准化信息科研服务的权威技术机构,有一大批从事标准信息管理与标准服务的技术人才。另外,作为省级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管理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实现全省联网,代码数据库数据已累计达到30多发展商品条码,系统成员3000多个,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提供了基础性信息保障。该院曾多次荣获湖北省质监系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湖北省纤维检验局   湖北省纤维检验局是直属湖北省质监局领导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公正检验机构,具有纤维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职能。参照国家公务员制管理,2001年4月,经湖北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湖北省纤维检验局。   湖北省纤维检验局于1998年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复查。2001年5月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国家质检总局计量认证/机构验收,即“三合一”评审。2006年3月又通过了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的复评审,以后又多次通过了监督评审和扩项评审,其检验技术和纤维质量监督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   2007年1月,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在湖北省纤维检验局基础上建立“国家棉花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   湖北省纤维检验局、湖北省纤维制品检验中心、国家棉花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承担国家和省有关部门下达的棉花等纤维的质量监督检查和公证检验 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的棉、毛(绒)、茧丝、化纤等纺织纤维及其制品的委托检验、仲裁检验 承担各种纤维标准的制修订、纤维实物标准的更新、仿制 纤维专用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 检验技术培训交流、技术咨询服务以及纤维质量行政执法等工作。
  • 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落地嘉定,打造中国汽车芯片的“检测认证一体化中心”
    为更好地承载上海集成电路“北翼”功能定位,加快推进汽车芯片公共性研发平台、汽车芯片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等建设,日前,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揭牌启用,这也是国内各机动车检测平台中率先开展建设车规级芯片检测认证的公共实验室。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由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承建,可提供芯片功能及可靠性、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失效分析等汽车芯片检测服务。在上海汽检的汽车芯片检测实验室里,多台设备正在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芯片检测研究实验室主管工程师刘力介绍:“我们当前开展的是车规级芯片的功率循环测试,根据相关的模型推算,在实验室内部完成一周左右的测试时间,可以很好地模拟芯片装车10年间的应用表现。”汽车芯片耐久测试目前,上海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已经建成针对车规级认证标准AEC-Q100的全套测试能力,拥有十万级无尘净化间、ATE等集成电路自动测试系统、超声扫描显微镜等实验检测设备。如何给芯片做体检?在超声扫描显微镜下,正常芯片上产生的白色斑驳就相当于我们人体的“病灶”。芯片检测研究实验室主任助理张瑜一边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图片,是通过超声波扫描显微镜拍摄的。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可以锁定芯片哪个区域发生了损坏,这是属于芯片的一个无损测试方式。就好比我们进行体检过程中的第一步,先锁定这个芯片的病灶在哪个位置。”汽车芯片超声波影像随着汽车“三智”不断发展,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不断扩大。嘉定作为汽车生产制造的前沿阵地,对于汽车芯片的需求旺盛。“从行业公布的数据来看,新能源车单车从2012年平均使用567颗汽车芯片增长至2022年平均使用1459颗。长期来看,芯片对于汽车的重要性会不断提升。”张瑜说,“目前,上海汽检已投入4000万元以上的资金,建成2个高水平的汽车芯片实验室,将通过打造中国特有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立一个系统化、自主可控的汽车芯片可靠性评估技术规范和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汽车芯片功能检测上海汽检方面表示,目前实验室已服务包括泛亚汽车、上汽英飞凌等5家以上企业,进行了10款左右芯片产品的检测验证。未来,实验室将继续深耕检测技术研究,建立完整的车规级审核评价能力和一站式审核评价服务平台,与上下游产业伙伴共同赋能国产芯片,推动国产半导体产业的高速发展。下阶段,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公共实验室将通过建设六大平台:集成电路测试服务平台、第三代半导体测试服务平台、汽车专用传感器芯片测试服务平台、多芯片模组测试服务平台、汽车被动组件测试服务平台和芯片失效分析服务平台,为芯片企业和汽车企业提供从研发到验证到失效分析溯源的完整服务能力,并实现芯片性能测试、芯片测试技术及设备开发、标准研究、芯片可靠性和一致性评估、混响室等芯片集成验证,推动长三角汽车芯片检测能力互联互通,测试资源共享。
  • 中关村标准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北京中关村产品检测和质量认证服务中心今天(9日)上午揭牌,至此中观村企业将享受标准产品检测、认证的一站式服务。   今天(9日)上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北京市政府签署的推进北京质量首善之区建设合作备忘录的签字仪式上,相关领导正式为服务中心揭牌,标志着中关村标准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始启用了。根据规划,这个中心将向企业提供标准咨询、质量检测、质量分析与改进、质量评价等服务,同时根据企业需求,中心还可以根据国际和国家的标准,向具有认证需求的组织提供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服务,服务企业的品牌建设,一站式服务也是其中的一项。   根据今天(9日)上午签订的推进北京质量首善之区建设合作备忘录的规划,质检总局和北京市政府都会制定出一些扶持的政策,吸引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化专业组织入驻,形成标准化服务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北京市政府将会对入驻规划当中的中关村国际标准大厦的标准机构提供办公用房租金补贴等优惠,这些优惠政策可能现在意向当中将会吸引国际标准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等这些国际标准组织入驻,它的聚集效应慢慢的会聚集起来。
  • 湖北“十一五”公共检测平台建设投入达9.8亿
    1月14日,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透露,“十一五”期间,湖北公共检测平台建设投入达9.8亿元,累计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15个,省级质检中心21个。   2010年,中南计量测试中心综合大楼正式奠基,国家节能建材产品入选省政府“十大中心”建设项目,国家棉花质检中心顺利接受总局验收评审,车船蓄电池、家电能效、纺织服装等国家级质检中心开始筹建。与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配套的钢结构、乳制品、盐化工、绿松石等省级质检中心建设进度加快。
  • 厦门首批6个公共检测平台获得1280万扶持
    今后,厦企出口接受相关检测的检测费用有望大大减少。   昨日,厦门市商务局和市财政局联合举行“厦门市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协议签约仪式,首批6个公共检测平台获得1280万元的资金扶持。   翔安区蔬菜协会打造的 “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平台是其中一个,签约完后,其将获得100万元的扶持资金。   “这100万,最终受益者会是种植户。”翔安区蔬菜协会会长蒋朝辉表示,翔安红萝卜出口额年达数亿元,此前曾多次因农残超标而滞销,协会为此建设该平台为种植户质量把关,“现在每吨检测费6元,有这100万,种植户有望免费检测了”。   对于“厦门市外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市商务局熊衍良局长表示,这些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原来主要用于出口企业检测认证,“签约后,这些平台必须承诺,在今后的三年里,以优惠价格,为厦门出口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熊衍良举例,比如原本100元的检测费用,但因为有了财政资金的扶持,出口企业或许只要支付50元就可以。   “首批获得扶持的6个平台,主要涉及厦门市LED、鞋服、汽车、农产品等出口产品,将有效填补厦门相关认证、检测、LED专业信息等服务空白。”熊衍良表示,降低企业认证检测成本,将有利于厦门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研发水平,满足企业提升能力、开拓市场的需求。   据介绍,2010年7月,财政部、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安排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用于扶持为专业性基地内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厦门共争取到资金4380万元。   “这次安排1280万元,剩余的资金将继续用于扶持相关平台建设,希望那些主要用于服务出口企业的平台建设方,积极申报。”熊衍良介绍,按照商务部和财政部的规定,厦门符合标准的专业性基地具体如下:服装、纺织品、鞋、石材、家具、箱包、节能灯、伞、工艺品、健身器具、游艇、水暖器材、农产品、汽车和新材料基地。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