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纳米双轴位移台

仪器信息网纳米双轴位移台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纳米双轴位移台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纳米双轴位移台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纳米双轴位移台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纳米双轴位移台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纳米双轴位移台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纳米双轴位移台相关的解决方案。

纳米双轴位移台相关的资讯

  • 亚纳米皮米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与仪器
    1 引 言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具有大量程、高分辨力、非接触式及可溯源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精密计量、微电子集成装备和大科学装置等领域,成为超精密位移测量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近年来,随着这些领域的迅猛发展,对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提出了新的测量需求。如在基于长度等量子化参量的质量基准溯源方案中,要想实现1×10−8 量级的溯源要求,需要激光干涉仪长度测量精度达0. 1 nm 量级;在集成电路制造方面,激光干涉仪承担光刻机中掩模台、工件台空间位置的高速、超精密测量任务,按照“ 摩尔定律”发展规律,近些年要想实现1 nm 节点光刻技术,需要超精密测量动态精度达0. 1 nm,达到原子尺度。为此,国际上以顶级的计量机构为代表的单位均部署了诸如NNI、Nanotrace 等工程,开展了“纳米”尺度测量仪器的研制工程,并制定了测量确定度在10 pm 以下的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研发战略。着眼于国际形势,我国同样根据先进光刻机等高端备、先进计量的测量需求,制定了诸多纳米计量技术的研发要。可见,超精密位移测量技术的发展对推进我国众多大高端装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目前纳米度下测量领域逐步发展的重大研究方向。2 激光干涉测量原理根据光波的传播和叠加原理,满足相干条件的光波能够在空间中出现干涉现象。在激光干涉测量中,由于测量目标运动,将产生多普勒- 菲佐(Doppler-Fizeau效应,干涉条纹将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称为拍频现象。移/相移信息与测量目标的运动速度/位移关系满足fd = 2nv/ λ , (1)φd = 2nL/ λ , (2)式中:fd为多普勒频移;φd为多普勒相移;n 为空气折射率;v 和L 为运动速度和位移;λ 为激光波长。通过对干涉信号的频率/相位进行解算即可间接获得测量目标运动过程中速度/位信息。典型的干涉测量系统可按照激光光源类型分为单频(零差式)激光干涉仪和双频(外差式)激光干涉仪两大类。零差式激光干涉测量基本原理如图1 所示,其结构与Michelson 干涉仪相仿,参考光与测量光合光干涉后,经过QPD 输出一对相互正交的信号,为Icos = A cos (2πfd t + φ0 + φd ) , (3)Isin = A sin (2πfd t + φ0 + φd ) , (4)式中:(Icos, Isin)为QPD 输出的正交信号;A 为信号幅值;φ0 为初始相位。结合后续的信号处理单元即可构成完整、可辨向的测量系统。图1 零差激光干涉测量原理外差式激光干涉仪的光源是偏振态相互垂直且具有一定频差Δf 的双频激光,其典型的干涉仪结构如图2 所示。双频激光经过NPBS 后,反射光通过偏振片发生干涉,形成参考信号Ir;透射光经过PBS,光束中两个垂直偏振态相互分开,f2 光经过固定的参考镜反射,f1 光经运动的测量镜反射并附加多普勒频移fd,与反射光合光干涉后形成测量信号Im。Ir = Ar cos (2πΔft + φr ) , (5)Im = Am cos (2πΔft + φm ), (6)式中:Δf、A 和φ 分别为双频激光频差、信号幅值和初始相位差。结合式(5)和式(6),可解算出测量目标的相位信息。图2 外差激光干涉测量原理零差式激光干涉仪常用于分辨力高、速度相对低并且轴数少的应用中。外差式激光干涉仪具有更强的抗电子噪声能力,易于实现对多个目标运动位移的多轴同步测量,适用于兼容高分辨力、高速及多轴同步测量场合,是目前主流的干涉结构之一。3 激光干涉测量关键技术在超精密激光干涉仪中,波长是测量基准,尤其在米量级的大测程中,要实现亚纳米测量,波长准确度对测量精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中,稳频技术直接影响了激光波长的准确度,决定激光干涉仪的精度上限;环境因素的变化将影响激光的真实波长,间接降低了实际的测量精度。干涉镜组结构决定光束传播过程中的偏振态、方向性等参数,影响干涉信号质量。此外,干涉信号相位细分技术决定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分辨力,并限制了激光干涉仪的最大测量速度。3. 1 高精度稳频技术在自由运转的状态下,激光器的频率准确度通常只有±1. 5×10−6,无法满足超精密测量中10−8~10−7的频率准确度要求。利用传统的热稳频技术(单纵模激光器的兰姆凹陷稳频方法等),可以提高频率准确度,但系统中稳频控制点常偏离光功率平衡点,输出光频率准确度仅能达2×10−7量级,无法完全满足超精密测量的精度需求。目前,超精密干涉测量中采用的高精度稳频技术主要有热稳频、饱和吸收及偏频锁定3 种。由于激光管谐振腔的热膨胀特性,腔长随温度变化呈近似线性变化。因此,热稳频方法通过对谐振腔进行温度控制实现对激光频率的闭环调节。具体过程为:选定稳定的参考频标(双纵模激光器的光功率平衡点、纵向塞曼激光器频差曲线的峰/谷值点),当激光频率偏离参考频标时,产生的频差信号用于驱动加热膜等执行机构进行激光管谐振腔腔长调节。热稳频方法能够使激光器的输出频率的准确度在10−9~10−8 量级,但原子跃迁的中心频率随时间推移受腔内气体气压、放电条件及激光管老化的影响会发生温度漂移。利用稳频控制点修正方法,通过对左右旋圆偏振光进行精确偏振分光和对称功率检测来抑制稳频控制点偏移的随机扰动,同时补偿其相对稳定偏置分量。该方法显著改善了激光频率的长期漂移现象,阿伦方差频率稳定度为1. 9×10−10,漂移量可减小至(1~2)×10−8。稳频点修正后的激光波长仍存在较大的短期抖动,主要源于激光器对环境温度的敏感性,温差对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大。自然散热型激光器和强耦合水冷散热型激光器均存在散热效果不均匀和散热程度不稳定的问题。多层弱耦合水冷散热结构为激光管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稳频环境,既能抑制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对激光管产生的扰动,冷却水自身的弱耦合特性又不影响激光管性能,进而减小了温度梯度和热应力,提高了激光器对环境温度的抗干扰能力,减少了输出激光频率的短期噪声,波长的相对频率稳定度约为1×10−9 h−1。碘分子饱和吸收稳频法将激光器的振荡频率锁定在外界的参考频率上,碘分子饱和吸收室内处于低压状态下(1~10 Pa)的碘分子气体在特定频率点附近存在频率稳定的吸收峰,将其作为稳频基准后准确度可达2. 5×10−11。但由于谐振腔损耗过大,稳频激光输出功率难以超过100 μW 且存在MHz 量级的调制频率,与运动目标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相近。因此,饱和吸收法难以适用于多轴、动态的测量场合。偏频锁定技术是另一种高精度的热稳频方法,其原理如图3 所示,通过实时测量待稳频激光器出射光与高精度碘稳频激光频差,获得反馈控制量,从而对待稳频激光器谐振腔进行不同程度加热,实现高精度稳频。在水冷系统提供的稳频环境下,偏频锁定激光器的出射光相对频率准确度优于2. 3×10−11。图3 偏频锁定热稳频原理3. 2 高精度干涉镜组周期非线性误差是激光干涉仪中特有的内在原理性误差,随位移变化呈周期性变化,每经过半波长,将会出现一次最大值。误差大小取决光束质量,而干涉镜组是决定光束质量的主导因素。传统的周期非线性误差可以归结为零差干涉仪的三差问题和外差干涉仪的双频混叠问题,产生的非线性误差机理如图4 所示,其中Ix、Iy分别表示正交信号的归一化强度。其中,GR为虚反射,MMS 为主信号,PISn 为第n 个寄生干涉信号,DFSn 为第n 阶虚反射信号。二者表现形式不完全相同,但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数纳米至数十纳米的测量误差。可见,在面向亚纳米、皮米级的干涉测量技术中,周期非线性误差难以避免。图4 零差与外差干涉仪中的周期非线性误差机理。(a)传统三差问题与多阶虚反射李萨如图;(b)多阶虚反射与双频混叠频谱分布Heydemann 椭圆拟合法是抑制零差干涉仪中非线性误差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基于最小二乘拟合,获得关于干涉直流偏置、交流幅值以及相位偏移的线性方程组,从而对信号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Köning等提出一种基于测量信号和拟合信号最小几何距离的椭圆拟合方法,该方法能提供未知模型参数的局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通过Monte Carlo 随机模拟后,其非线性幅值的理论值约为22 pm。在外差干涉仪中,双频混叠本质上是源于共光路结构中双频激光光源和偏振器件分光的不理想性,称为第1 类周期非线性。对于此类周期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主要可以从光路系统和信号处理算法两个方面入手。前者通过优化光路可以将非线性误差补偿至数纳米水平;后者通过椭圆拟合法提取椭圆特征参数,可以将外差干涉仪中周期非线性误差补偿至亚纳米量级;两种均属补偿法,方法较为复杂,误差难以抑制到0. 1 nm 以下。另一种基于空间分离式外差干涉结构的光学非线性误差抑制技术采用独立的参考光路和测量光路,非共光路使两路光在干涉前保持独立传播,从根本上避免了外差干涉仪中频率混叠的问题,系统残余的非线性误差约为数十皮米。空间分离式干涉结构能够消除频率混叠引起的第1 类周期非线性误差,但在测量结果中仍残余亚纳米量级的非线性误差,这种有别于频率混叠的残余误差即为多阶多普勒虚反射现象,也称为第2 类周期非线性误差。虚反射现象源自光学镜面的不理想分光、反射等因素,如图5所示,其中MB 为主光束,GR 为反射光束,虚反射现象普遍存在于绝大多数干涉仪结构中。虚反射效应将会使零差干涉仪中李萨如图的椭圆产生畸变,而在外差干涉仪中则出现明显高于双频混叠的高阶误差分量。图5 多阶虚反射现象使用降低反射率的方法,如镀增透膜、设计多层增透膜等,能够弱化虚反射现象,将周期非线性降低至亚纳米水平;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Weichert等通过调节虚反射光束与测量光束间的失配角,利用透镜加入空间滤波的方法将周期非线性误差降低至±10 pm。上述方法在抑制单次的虚反射现象时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在面对多阶虚反射效应时作用有限。哈尔滨工业大学王越提出一种适用于多阶虚反射的周期非线性误差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关键虚反射面空间姿态,精准规划虚反射光束轨迹,可以将周期非线性误差抑制到数皮米量级,突破了该领域10 pm 的周期非线性误差极限。3. 3 高速高分辨力相位细分技术在激光干涉仪中,相位细分技术直接决定系统的测量精度。实现亚纳米、皮米测量的关键离不开高精度的相位细分技术。相位的解算可以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进行。最为常用的时域解算方法是基于脉冲边缘触发的相位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高频脉冲信号对测量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周期计数,进而获取两路信号的相位差。该方法的测量速度与测量分辨力模型可表达为vm/dLm= Bm , (7)式中:vm 为测量速度;dLm 为测量分辨力;Bm 为系统带宽。在系统带宽恒定的情况下,高测速与高分辨力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只有提高系统带宽才能实现测量速度和测量分辨力的同时提升,也因此极度依赖硬件运行能力。在测量速度方面,外差激光干涉仪的测量速度主要受限于双频激光频差Δf,测量目标运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需满足fd≤Δf。目前,美国的Zygo 公司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利用双声光移频方案所研制的结构的频差可达20 MHz,理论的测量速度优于5 m/s。该方法通过增加双频激光频差来间接提升测量速度,频差连续可调,适用于不同测量速度的应用场合,最大频差通常可达几十MHz,满足目前多数测量速度需求。从干涉结构出发,刁晓飞提出一种双向多普勒频移干涉测量方法,采用全对称的光路结构,如图6所示,获得两路多普勒频移方向相反的干涉信号,并根据目标运动方向选择性地采用不同干涉信号,保证始终采用正向多普勒频移进行相位/位移解算。该方法从原理上克服了双频激光频差对测量速度的限制,其最大测量速度主要受限于光电探测器带宽与模/数转换器的采样频率。图6 全对称光路结构在提升测量分辨力方面,Yan 等提出一种基于电光调制的相位调制方法,对频率为500 Hz 的信号进行周期计数,该方法实现的相位测量标准差约为0. 005°,具有10 pm 内的超高位移测量分辨力,适用于低速测量场合。对于高速信号,基于脉冲边缘触发的相位测量方法受限于硬件带宽,高频脉冲频率极限在500 MHz 左右,其测量分辨力极限约为1~10 nm,难以突破亚纳米水平。利用高速芯片,可以将处理带宽提升至10 GHz,从而实现亚纳米的测量分辨力,但成本较大。闫磊提出一种数字延时细分超精细相位测量技术,在硬件性能相同、采样频率不变的情况下,该方法利用8 阶数字延迟线,实现了相位的1024 电子细分,具有0. 31 nm 的位移测量分辨力,实现了亚纳米测量水平。该方法的等效脉冲频率约为5 GHz,接近硬件处理极限,但其测量速度与测量分辨力之间依旧存在式(7)的制约关系。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的Köchert 等提出了一种双正交锁相放大相位测量方法,如图7所示,FPGA 内部生成的理想正交信号分别与外部测量信号、参考信号混频,获取相位差。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10 pm 以内的静态测量偏差。双正交锁相放大法能够处理正弦模拟信号,充分利用了信号的频率与幅值信息,其测量速度与测量分辨力计算公式为vm/0. 1λ0= Bm , (8)dLm/0. 5λ0=Bs/dLc, (9)式中:Bs为采样带宽;dLc为解算分辨力。图7 双正交锁相方法测量原理可见,测量速度与测量分辨力相互独立,从原理上解决了高测速与高分辨力相互制约的矛盾,为激光干涉仪提供了一种兼顾高速和高分辨力的相位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现代工业中系统化和集成化的测量需求,美国Keysight 公司、Zygo 公司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相继研发出了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一体化板卡,能够实现高于5 m/s 的测量速度以及0. 31 nm 甚至0. 077 nm 的测量分辨力。此外,从变换域方面同样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相位解算。张紫杨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相位细分方法,通过小波变换提取信号的瞬时频率,计算频率变化的细分时间,实现高精度的位移测量,该方法的理论相位细分数可达1024,等效位移精度约为0. 63 nm。Strube 等利用频谱分析法,从信号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后的相位谱中获取测量目标的位移,实现了0. 3 nm 的位移测量分辨力。由于采用图像传感器为光电转换器,信号处理是以干涉条纹为基础的,适用于静态、准静态的低速测量场合。3. 4环境补偿与控制技术环境中温度、气压及湿度等变化会引起空气折射率变化,使得激光在空气中传播时波长变动,导致测量结果产生纳米量级的误差。环境误差补偿与控制技术是抑制空气折射率误差的两种重要手段。补偿法是修正空气折射率误差最常用的方法,具有极高的环境容忍度。采用折光仪原理、双波长法等可以实现10−7~10−8 量级的空气折射率相对测量不确定度。根据Edlen 经验公式,通过精确测定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和大气压等),可以计算出空气折射率的精确值,用于补偿位移测量结果,其中温度是影响补偿精度的最主要因素。采用高精度铂电阻传感器,设备可以实现1 mK 的温度测量精度,其折射率的补偿精度可达10−8量级,接近Edlen 公式的补偿极限。环境控制技术是保证干涉仪亚纳米测量精度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在现行的DUV 光刻机中,采用气浴法,建立3 mK/5 min 以内恒温、10 Pa/5 min 以内恒压、恒湿气浴场,该环境中能够实现10−9~10−8 量级空气折射率的不确定度。对于深空引力波探测、下一代质量基准溯源等应用场合,对激光干涉仪工作的环境控制要求更为严苛,测量装置需置于真空环境中,此时,空气折射率引入的测量误差将被彻底消除。4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超精密位移测量的精度需求逐渐从纳米量级向亚纳米甚至皮米量级过渡。国内在激光干涉仪中的激光稳频、周期非线性误差消除和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上均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LISA 团队规划的空间引力波探测方案中,要求在500 万千米的距离上,激光干涉仪对相对位移量需要具有10 pm 以内的分辨能力。面对更严苛的测量需求,超精密位移测量依然严峻面临挑战。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归结如下。1)激光波长存在的长期漂移和短期抖动是限制测量精度提升的根本原因。高精度稳频技术对激光波长不确定度的提升极限约为10−9量级。继续提升激光波长稳定度仍需要依托于下一阶段的工业基础,改善激光管本身的物理特性,优化光源质量。2)纳米级原理性光学周期非线性误差是限制激光干涉仪测量精度向亚纳米、皮米精度发展的重要瓶颈。消除和抑制第1 类和第2 类周期非线性误差后,仍残余数十皮米的非线性误差。由于周期非线性误差的表现形式与耦合关系复杂,想要进一步降低周期非线性误差幅值,需要继续探索可能存在的第3 类非线性误差机理。3)测量速度与测量分辨力的矛盾关系在动态锁相放大相位测量方法中得到初步解决。但面对深空引力波探测中高速、皮米的测量要求,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弱光探测下的高分辨力相位细分技术;同时,需要研究高速测量过程中的动态误差校准技术。高速、高分辨力特征依旧是相位细分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全文下载:亚纳米皮米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与仪器_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pdf
  • ALIO六轴位移台Hybrid Hexapod® 重新定义纳米加工和精 准对位贴合技术!
    ALIO六轴位移台Hybrid Hexapod重新定义纳米加工和精 准对位贴合技术!自昊量光电推出以来全新的六轴位移台,ALIO Industries的Hybrid Hexapod彻底改变了6D运动的方法,并重新定义了运动控制在需要平整度和直线度加上刚度的应用中的作用,如纳米加工和精 准对位贴合技术中的应用。ALIO工业公司总裁Bill Hennessey表示:“在6自由度(6DOF)纳米技术应用领域,Hybrid Hexapod技术允许在纳米级精度的运动中提供身体所有6DOF性能的文件证明。因此,它是独 一 无 二的,这是第 一次成为可能。我们现在看到领 先技术研发人员在光学、半导体、制造、计量、激光加工和微加工领域致力于纳米应用,并取得了以前无法企及的成功。”所有的传统六足位移台运动系统都在三维空间内运行,并且在所有的六个自由度上都存在误差。然而,传统六足位移台的运动系统通常只能用单自由度的运动数据来表征。这种做法在几个自由度上留下了误差来源,特别是在平面和直线度方面,这是纳米级别的关键精度需求。所以说,一个传统的六足位移台在测量行程的平整度和直线度时,每轴会损失几十微米的精度。庆幸的是,Hybrid Hexapod完全克服了这些问题。Hennessey继续说道:“因为传统六足位移台有六个独立控制的连杆连接在一起,移动一个共同的平台,平台的运动误差将是所有连杆和关节误差的函数。众所周知,传统六足位移台在执行z轴运动时具有最 佳的精度和可重复性,因为所有连杆在相同的相对连杆角上执行相同的运动。然而,当任何其他X、Y、俯仰、偏航或摇摆运动被指令时,由于所有连杆执行不同的运动,传统六足位移台的精度和几何路径性能大幅下降。传统六足位移台的关节不精确,运动控制器无法实现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方程,因此误差的来源更加明显。”Hybrid Hexapod由ALIO开发,旨在解决传统传统六足架设计的关键弱点,以及堆叠串行级的弱点,并在运动过程中实现纳米级的精度、可重复性和高完整性的平面和直线度。它采用了一个三脚架平行运动学结构来提供Z平面和尖 端/倾斜运动,集成了一个整体串行运动学结构来进行XY运动。一个旋转平台集成到三脚架的顶部(或下面,根据应用需要)提供360度的连续偏航旋转。在这种混合设计中,每个轴可以定制,提供从毫米到1米以上的行程范围,同时保持纳米级的精度。Hennessey总结道:“让我们看看4K镜头的制造商。典型的4K镜头需要极其高科技的材料技术,精密的组装实践,以及非常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技术。所有方向的公差几乎为零用于制造透镜的制造过程经常会导致误差,这就是为什么它们需要不断的主动对准。 传感器和镜头对齐,多个目标沿着镜头投影到传感器,然后拍摄图像。调制传递函数(MTF)总是由主动对准装置不断监测,以保持每个MTF值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内。当满足限度时,用紫外光对胶粘剂进行部分固化,然后再进行完全热固化。这确保了在对准镜头和传感器平面时的极端准确性。Hybrid Hexapod被证明是这种应用的完美选择,因为它的绝 对重复性和精度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产生准确的结果。” “必须激励在可能的前沿工作的工程师提出更多要求,因为他们看到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其他人无法实现的目标,具有促进创新的潜力,并且可以优化制造的效率和成本效益。Hybrid Hexapod 比传统六足位移台精度高出几个数量级,刚性提高100倍,速度提高30倍,可用工作范围是传统六轴位移台的10倍。 和传统六足设备同类型型号主要参数对比优势关于生产商:ALIO Industries 成立于 2001 年,由一支由杰出工程师组成的无与伦比的团队推动,他们痴迷于纳米级运动控制、客户成功以及尽可能突破感知界限。今天,ALIO非常重视对客户的响应。作为一家公司,我们一直专注于纳米级精度,因此我们拥有声誉、知识库和稳定性,这在需要超精确和可靠的运动控制时是无法比拟的。与 ALIO 作为您的合作伙伴,您将与一个强大、完善、财务稳定、全球认可和受人尊敬的品牌合作,为各种行业领 先客户提供服务。我们培养伙伴关系的基本含义,相信当知识在整个团队中公开共享时,结果总是更好。这也使我们能够创造性地为任何应用找到实用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ALIO 的团队以诚实、正直和热情为特征。我们专注于成功,而不是为了现金流而出售解决方案。这就是性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纳米级运动控制解决方案领域享有无与伦比的声誉。上海昊量光电作为ALIO在中国大陆地区最 大的代理商,为您提供专业的选型以及技术服务。对于ALIO有兴趣或者任何问题,都欢迎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者微信与我们联系。 如果您对六轴位移台有兴趣,请访问上海昊量光电的官方网页:https://www.auniontech.com/details-1529.html欢迎继续关注上海昊量光电的各大媒体平台,我们将不定期推出各种产品介绍与技术新闻。关于昊量光电: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知 名光电产品专业代理商,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光电产品代理企业。除了拥有一批专业技术销售工程师之外,还有拥有一支强大技术支持队伍。我们的技术支持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设备安装,培训,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工作。秉承诚信、高效、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昊量光电坚持以诚信为基石,凭借高效的运营机制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为我们的客户与与合作伙伴不断创造价值,实现各方共赢!您可以通过我们昊量光电的官方网站www.auniontech.com了解更多的产品信息,或直接来电咨询4006-888-532。
  • Nature、Science! mK极低温纳米精度位移台在二维材料、石墨烯等领域的前沿应用进展
    nature:二维磁性材料的磁结构与相关特性研究关键词:二维铁磁材料;低温纳米精度位移台;反铁磁态;二次谐波 近年来,二维磁性材料在国际上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近日,中国与美国的研究团队合作,在二维磁性材料双层三碘化铬中观测到源于层间反铁磁结构的非互易二次谐波非线性光学响应,并揭示了三碘化铬中层间反铁磁耦合与范德瓦尔斯堆叠结构的关联。同时,研究团队发现双层反铁磁三碘化铬的二次谐波信号相比于过去已知的磁致二次谐波信号(例如氧化铬Cr2O3),在响应系数上有三个以上数量的提升,比常规铁磁界面产生的二次谐波更是高出十个数量。利用这一强烈的二次谐波信号,团队成功揭示双层三碘化铬的原胞层堆叠结构的对称性。图一 双层三碘化铬的二次谐波光学显微图 运用光学二次谐波这一方法来探测二维磁性材料的磁结构与相关特性是此实验的关键。团队利用自主研发搭建的无液氦可变温强磁场显微光学扫描成像系统,完成了关键数据的探测。值得指出的是,该无液氦可变温强磁场显微光学扫描成像系统采用德国attocube公司的低温强磁场纳米精度位移台和低温扫描台来实现样品的位移和扫描。德国attocube公司是上著名的端环境纳米精度位移器制造商。公司已为全科学家生产了4000多套位移系统,用户遍及全球著名的研究所和大学。它生产的位移器设计紧凑,体积小,种类包括线性XYZ线性位移器、大角度倾角位移器、360度旋转位移器和纳米精度扫描器。图二 attocube低温强磁场位移器、扫描器attocube低温位移台技术特点如下:参考文献:Sun, Z., Yi, Y., Song, T. et al. Giant nonreciprocal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from antiferromagnetic bilayer CrI3. Nature 572, 497–501 (2019). nature:石墨烯摩尔超晶格可调超导特性研究关键词:石墨烯 超晶格 高温超导高温超导性机制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世纪性的课题。这种超导性被认为会在以Hubbard模型描述的掺杂莫特缘体中出现。近期,美国和中国的国际科研团队合作在nature上报道了在ABC-三层石墨烯(TLG)以及六方氮化硼(hBN)摩尔超晶格中发现可调超导性特征。研究人员通过施加垂直位移场,发现ABC-TLG/hBN超晶格在20K的温度下表现出莫特缘态。进一步通过冷却操作发现,在温度低于1K时,该异质结的超导特特性开始出现。通过进一步调控垂直位移场,研究人员还成功实现了超导体-莫特缘体-金属相的转变。 图1.德国attocube公司低温mK纳米旋转台电学输运工作的测量是在进行仔细的信号筛选后,本底温度为40mK的稀释制冷机内进行的。值得指出的是,样品的面内测量需要保证样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这必须要求能够在低温(40mK)环境下实现良好且工作的旋转台来移动样品,确保样品与磁场方向平行。实验中使用了德国attocube公司的mK纳米精度旋转台(如图1所示)。Attocube公司可提供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旋转台,使样品与单轴线管的超导磁场方向的夹角调整为任意角度。通过电学输运结果,证实了样品中存在超导体-莫特缘体-金属相的转变(结果如图2所示),为三层石墨烯/氮化硼的超晶格超导理论模型(Habbard model)以及与之相关的反常超导性质和新奇电子态的研究提供了模型系统。 图2. ABC-TLG/hBN的超导性图左低温双轴旋转台;图右下:石墨烯/氮化硼异质节的超导性测量测试结果,样品通过attocube的mK适用旋转台旋转后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参考文献:Guorui CHEN et al, Signatures of tunable superconductivity in a trilayer graphene moiré superlattice, Nature, 572, 215-219 (2019) nature: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区的非线性光学研究关键词:量子霍尔效应 四波混频 化激元设计光学光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量子科学的一项重要挑战。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Institute of Quantum Electronics, ETH Zürich, Zürich,)的研究团队在光学腔中嵌入一个二维电子系统的时间分辨四波混频实验,证明当电子初始处于分数量子霍尔态时,化激元间的相互作用会显著增强。此外,激子-电子相互作用导致化子-化激元的生成,还对增强系统非线性光学响应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有助于促进强相互作用光子系统的实现。值得指出的是,该实验在温度低于100mK的环境下进行,使用德国attocube公司的低温mK环境纳米精度位移台来实现物镜的移动和聚焦。参考文献:Knüppel, P., Ravets, S., Kroner, M. et al. Nonlinear optics in the fractional quantum Hall regime. Nature 572, 91–94 (2019). Science:NV center在加压凝聚态系统中的量子传感研究关键词:NV色心 量子传感器压力引起的影响包括平面内部性质变化与量子力学相转变。由于高压仪器内产生巨大的压力梯度,例如金刚石腔,常用的光谱测量技术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巴黎十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款新型纳米尺度传感器。研究者把量子自旋缺陷集成到金刚石压腔中来探测端压力和温度下的微小信号,这样空间分辨率不会受到衍射限限制。为此加州伯克利大学团队采用了德国attocube公司的与光学平台高度集成的闭循环低温恒温器- attoDRY800来进行试验,其中包含了attocube公司的低温纳米精度位移台,以此来实现快速并且控制金刚石压强的移动以及测量实验。参考文献:[1] S. Hsieh et al., Science, Vol. 366, Issue 6471, pp. 1349-1354 (2019) [2] M. Lesik, et al., Science, Vol. 366, Issue 6471, pp. 1359-1362 (2019)[3] K. Yau Yip et al., Science, Vol. 366, Issue 6471, pp. 1355-1359 (2019)
  • 极低温mK级纳米精度位移台助力量子通讯网络现实化
    光纤通信因其具有高带宽、低损耗、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支柱。同时,传统的微波无线技术也展现出了有效的泛在感知与接入能力。而将上述两种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则诞生了微波光子学。微波光子学为电子传感和通信系统提供了上述优势,但与非线性光学领域不同的是,到目前为止,电光器件需要经典调制场,其变化由电子或热噪声而不是量子涨落控制。从理论到实际的量子通讯不仅需要用于量子纠缠的组件,而且还需要一个低损耗和鲁棒性很好的网络来做进一步的数据分发和传输。超导处理器与光通信网络的接口问题是量子领域的一个开放性问题,也是目前面临的大挑战。近期,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位于奥地利克洛斯特纽堡)的约翰内斯芬克小组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他们通过使用纳米机械传感器将双向和芯片可伸缩转换器的超导电路集成到大规模光纤网络中开辟了一条道路(如图一所示)。文章中介绍了一种可在毫开尔文环境下工作的腔电光收发器,其模式占用率低至0.025± 0.005噪声光子。其系统是基于铌酸锂回音壁模式谐振器,通过克尔效应与超导微波腔共振耦合。对于1.48 mw的大连续波泵浦功率,演示了X波段微波到C波段电信光的双向单边带转换,总(内部)效率为0.03%(0.7%),附加输出转换噪声为5.5光子(如图二所示)。10.7兆赫的高带宽与观测到的1.1兆赫噪声光子的非常慢的加热速率相结合使量子有限脉冲微波光学转换触手可及。该装置具有通用性和与超导量子比特兼容的特点,为实现微波场与光场之间的快速、确定的纠缠分布、超导量子比特的光介导远程纠缠以及新的多路低温电路控制和读出策略开辟了道路。图一: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二:转换噪声与模式布居结果在10mK温度下,实现转换的关键是:光纤与微波芯片的对准和稳定连接需要一套用于x、y和z精密移动的位移台。实验中使用了attocube公司的 ANPx101/RES/LT-linear x-nanopositioner,ANPz101/RES/LT-linear z-nanopositioner,ANPx101/ULT/RES+/HV-Linear x-Nanopositioner和ANPz102/ULT/RES+/HV-linear z-nanopositioner系列mk环境兼容的位移台。attocube公司是上著名的端环境纳米精度位移器制造商,已为全科学家生产了4000多套位移系统,用户遍及全球著名的研究所和大学。它生产的位移器设计紧凑,体积小,种类包括线性XYZ线性位移器、大角度倾角位移器、360度旋转位移器和纳米精度扫描器。图三 attocube低温强磁场位移器,扫描器,及3DR旋转台低温mK纳米精度位移台技术特点如下: 参考文献:[1]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4460 (2020) [2] PRX Quantum 1, 020315 (2020)
  • 亚洲唯一无噪声实验室!让纳米尺度科研突破极限
    工程师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检测样品表面成分。连日来,嘉庚创新实验室工程师黄声超博士都泡在无噪声实验室里,通过三束流聚焦离子束加工与表征系统加工样本,帮助企业优化工艺。这座亚洲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无噪声实验室,能提供当前全球极限精度的测试分析与加工条件,是嘉庚创新实验室的闪亮名片之一。2021年,嘉庚创新实验室设立全资公司——嘉析检测技术服务(厦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析检测”),依托嘉庚创新实验室公共支撑平台能力,在分析测试、微纳加工和智能计算等方面,集成厦大等各方面的资源,为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企业以及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助力开展国际领先的原创基础研究,实验室打造总值近3亿的高端设施平台设备,具备全球领先和产业急需的研发设施和实验环境条件,为深入研发分析和极限精度加工的实现提供了顶尖硬件基础。”嘉析检测副总经理阙启康表示,为了更好支撑产品研发和质量改进,公司集成嘉庚创新实验室和厦门大学的实验室资源,以“计算模拟-材料制备-微纳加工-分析表征”全流程研发为主线,已为企业和科研院校等200余家用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技术服务。打造“无声世界” 服务顶尖基础科学研究走进嘉庚创新实验室里的“厦门大学无噪声超精密加工和表征实验室”,就进入了世界上震动最小的几个角落之一。在这里,纳米尺度的科学研究基本不受外界环境干扰。黄声超将芯片样本送入仪器后,转身走到实验室外的操控台,开始进行样品的失效分析。“芯片放大后就像一栋房子,通过仪器分析,可以准确定位出失效位置并对失效点进行分析。”黄声超介绍,实验室里还能实现小于3纳米精度的加工、精修等工艺,小于百纳米/秒的振动能让高精尖仪器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无噪声实验室能够为未来纳米尺度下顶尖基础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创新提供接近理想条件。”阙启康说,这是继瑞士、美国、德国后的全球第四座、亚洲首座无噪声实验室,不仅成为厦大师生开展研究的重要平台,三安光电、云天半导体等一批光电、半导体、新材料、仪器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也利用该实验室,推进关键核心材料研发。据介绍,无噪声实验室已配备空间分辨率达到亚埃级的双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三束流聚焦离子束加工与表征系统,以及自主研制的单分子超快光电表征系统,将在空间分辨极限、加工精度极限以及时间分辨极限方面不断突破。“这些设备可提供全球极限精度的测量、表征与加工条件,为科研人员创造了梦寐以求的研发工具。”阙启康表示。高端科研平台 满足多种研发测试需求除无噪声实验室以外,嘉庚创新实验室还建设了微纳加工平台、电子显微平台、谱学分析平台等高端科研实验室平台,配备大面积、亚十纳米加工精度的电子束光刻机,高通量智能仿真模拟系统等。三层楼的35间实验室,共有30多名固定技术人员在此提供研发分析等服务,其中博士6人,硕士14人,有多年产业经验的工程师20余人,具备良好的技术解决能力。晶圆加工、光刻清洗、镀膜……在嘉庚创新实验室1000平方米的微纳加工平台,一批技术人员正在设备前进行各项操作,帮助企业优化芯片工艺。“这里提供微纳加工打样验证服务,帮助客户尽快实现产品验证,”嘉析检测有关负责人表示,服务已应用于电子信息、工业制造、生物与医疗科学、航空航天及环境科学等领域,具体满足薄膜制备、图形加工、表征测试及后道封装等一系列加工需求。在分析测试中心,十多间实验室按百、千、万级等不同洁净度分类,技术人员正在这里做材料的纯度、成分、结构及性能等分析。“依托嘉庚创新实验室高端的仪器设备和厦大的资源优势,我们希望帮助解决企业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碰到的材料鉴定和刷选、失效分析、工艺改善、新材料与新器件开发等问题。”阙启康表示,公司未来将继续在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领域,为客户提供测试分析、微纳加工和智能计算等服务,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 中国科大在大量程纳米位移光学感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纳光学与技术课题组王沛教授和鲁拥华副教授在大量程纳米位移光学感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课题组利用光学超表面(metasurface)设计了一种简捷的光场偏振态空间编码,结合精巧的光学系统设计,发展了一种大量程(百微米量级)、高灵敏(亚纳米)、简捷实用的位移感测技术。该研究成果10月12日以“Ultrasensitive and long-range transverse displacement metrology with polarization-encoded metasurface”为题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纳米精度的高灵敏位移测量对于半导体制造、精密加工和先进成像等领域都具有关键性作用。以半导体制造为例,不同层光刻图案的叠对误差对提升产品良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要求叠对误差测量技术(overlay metrology)的精度优于光刻线条宽度的五分之一。因此,对于10纳米以下节点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必须发展纳米及亚纳米的位移感测技术。   以往的研究表明,利用纳米光学天线的定向散射光场可以实现亚纳米位移感测的技术指标。课题组在先前的研究中也分别提出了硅纳米天线对(OE, 26 : 1000-1011, 2018)、表面等离激元天线对(PRL, 124, 243901, 2020)的技术方案。但是基于光学天线散射的感测方法通常只有百纳米的量程,且存在信噪比低的问题,给叠对误差测量等位移感测的实际应用带来较为苛刻的限制。   在这项研究工作中,课题组利用光学超表面独特的位相和偏振调控能力,将空间位置信息编码在光场的偏振取向上,并通过精巧的光学系统设计让光场两次经过超表面结构,从而将超表面相对于光束的横向位移信息转化为读出光强信息。由于超表面结构可以在亚波长精度上调控光场的偏振和位相分布,从而可以极大提高偏振空间编码的梯度,进而提高位移感测的灵敏度。   实验测试证明,这一偏振编码超表面系统的位移感测精度可以达到100皮米(图1)。进一步,课题组通过移相方法实现了测量范围的周期性延拓,并消除了感测灵敏度的“死区”,偏振编码超表面系统的感测量程可以拓展到200微米以上。   与基于光学天线散射的纳米位移感测技术不同,这项研究工作在保持亚纳米的位移感测精度的同时,极大地拓展了感测的量程,而且,通过光强读出位移信息,具有可工程化、简单可靠且精度高的特点,为其在叠对误差测量等位移感测领域的实际应用带来便捷。 图1 偏振编码超表面位移感测系统示意图和实验测试结果   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的臧昊峰、席铮特任教授和张植宇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鲁拥华副教授和王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和先进激光技术安徽省实验室主任基金的经费资助。
  • 上海微系统所实现片上亚纳米量级的超灵敏位移传感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信息功能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硅光子课题组研究员武爱民团队、深圳大学教授袁小聪、杜路平团队及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授Anatoly V. Zayats课题组合作,在硅衬底上提出了基于布洛赫表面光场的非对称传输特性实现超灵敏位移测量的方法,并实现了亚纳米级的位移传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scale上,并被选为当期封面文章。光学手段为精密位移测量提供了非接触的方案,可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位移检测,在纳米尺度位移传感、半导体技术及量子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激光干涉法具有非接触和精度高的特点,然而,其对激光波长的稳定性要求高且严重依赖光学器件和光学路径,难以满足光学系统集成化和轻量化的发展需求。布洛赫表面波产生于多层介质膜与周围环境的界面处,具有低损耗,宽色散域,高定向性和CMOS兼容等优势。该研究基于硅基衬底,利用不对称狭缝形成纳米天线调控布洛赫表面波,实现了布洛赫表面光场的非对称传输,布洛赫表面波的不对称光场对纳米天线和入射高斯光场的相对位置具有超灵敏的依赖作用,通过对其远场表征就可以获得精确到亚纳米量级灵敏度的位移传感。该工作利用纳米尺度的狭缝实现了布洛赫表面波的非对称传输,通过连续改变光与狭缝的相对位置,在实验上实现了对于位移的精确测量,灵敏度可达0.12 nm-1,分辨率和量程达到8 nm和300 nm。该研究为纳米测量及超分辨显微提供了新的物理原理,并为超灵敏的位移测量提供了精巧的微型化方案。
  • 莫尔超晶格重大突破发文Nature!低温强磁场纳米位移台扮演关键角色
    背景介绍 载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凝聚态物理学的热门研究和重点关注对象。调控这种相互作用的能力将有望调控复杂的电子相图。近年来,二维莫尔超晶格已经成为量子领域非常具体潜力的一个研发平台。莫尔系统通过调整层扭转角、电场、莫尔载流子浓度和层间耦合,可以实现其物理参数的高度可调。进展概述 近期,Xiaodong XU(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小组报道了光激发可以高度调整莫尔捕获载流子之间的自旋-自旋相互作用,从而产生WS2/WSe2莫尔超晶格中的铁磁有序。该研究中,作者使用了德国attocube公司提供的ANPxyz101系列兼容低温强磁场纳米精度位移台,以确保在低温强磁场环境中精确控制样品位置。文章以《Light-inducedferromagnetism in moirsuperlattices》为题,发表于Nature期刊。 图1显示了丰富的填充因子依赖的磁光响应,在填充因子为&minus 1时,RMCD显示出超顺磁样响应。当空穴掺杂明显减少(见图1e)时,一个磁滞回线开始出现, 这是铁磁性的标志。在&minus 1/3的填充因子(即每3个莫尔晶胞中有一个空穴)附近,随着激子共振激发功率的增加,在磁圆二色性信号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磁滞回线。图1. WS2/WSe2异质结中的磁圆二色性随填充因子变化。a) 器件示意图 b) PFM图像,标尺:20 nm c) 反射谱随偏置电压变化 d-e) 磁圆二色(RMCD)随填充因子变化 图2a显示了在1.6K温度与填充因子为-1/3时RMCD信号与激光功率的关系。当功率小于16 nW时,RMCD信号与磁场之间的关系消失,表现为一条无特征的直线。当功率增加到临界阈值以上时,出现一个滞回线。图2b中零磁场下RMCD信号的强度随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大,最终达到饱和。在低填充因子下,由于空穴距离更大固有磁相互作用明显较弱。因此,在分数填充因子为&minus 1/3处出现的功率依赖的RMCD响应表明,通过光学诱导的长程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出现了铁磁序。磁滞回线宽度对光激发功率的依赖关系可以忽略不计,这意味着在温度远低于居里温度时,磁滞回线宽度主要由磁各向异性决定。如图2c-d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磁滞回线宽度减小,有效的居里温度被确定为8K左右。图2. 在填充因子为-1/3的时候对光致铁磁性的观察。a-b)1.6K温度,不同激光功率下RMCD信号随磁场变化。c-d)磁滞回线宽度与温度的关系,激光功率103 nW 课题组进一步在填充因子为&minus 1/7下进行了温度与激光功率依赖性的RMCD测量(图3)。图3a显示了在不同的激光功率下的测量结果。作者定义了一个临界温度Tc,超过这个温度,RMCD的磁性响应(心跳线形状)就会消失。以253 nW光激发为例,心跳线形状保持强至约40K。为了进一步突出这一效应,图3b中绘制了提取的RMCD信号振幅与激发功率和温度的变化关系。这些数据表明,一旦光激发功率足够大,可以引入磁序,Tc可以从20K左右的调谐到45K。观察到的现象指出了一种机制,其中光激发激子促成了莫尔捕获空穴之间的交换耦合。这种激子促成的相互作用可能比莫尔捕获空穴之间的直接耦合范围更长程,因此即使在稀空穴体系中也会出现磁序。这一发现为莫尔量子物质的丰富的多体哈密顿量增加了一个动态调谐方案。图3. 利用光激发功率和填充因子调节磁态。a-d) RMCD信号强度与磁场、温度、填充因子的关系图 图a-b中填充因子为-1/7 值得指出的是,整个实验都是在低温及强磁场中进行的。这其中关键的设备就是德国attocube公司提供的ANPxyz101系列兼容低温强磁场纳米精度位移台,该位移台能够在极低温环境下提供纳米级的精确位移,成为整个变温及磁场调控过程中精确控制样品位置的关键设备。 attocube公司生产的位移器设计紧凑,体积小巧,种类包括线性XYZ线性位移器、大角度倾角位移器、360度旋转位移器和扫描器,并以稳定而优异的性能,原子级定位精度,纳米位移步长和厘米级位移范围受到科学家的肯定和赞誉。产品广泛应用于普通大气环境和极端环境中,包括超高真空环境(5E-11mbar)、极低温环境(10 mK)和强磁场中(31 T)。图4 attocube低温强磁场位移器,扫描器attocube低温位移台技术特点如下:参考文献:[1]. Xiaodong XU, et al. Light-induced ferromagnetism in moiré superlattices. Nature 604, 468–473 (2022)
  • 30mK极低温近场扫描微波显微镜研发核心:attocube极低温纳米位移台
    关键词:低温位移台;近场扫描微波显微镜; 稀释制冷机 背景介绍扫描隧道显微镜(STM)[1]和原子力显微镜(AFM)[2]等基于扫描探针显微术(SPM)的出现使得科学家能够在纳米分辨率下去研究更多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图形。以这些技术为基础的纳米技术、材料和表面科学的迅速发展,大地推动了通用和无损纳米尺度分析工具的需求。尤其对于快速增长的量子器件技术领域,需要开发与这些器件本身在同一区域(即量子相干区域)中能够兼容的SPM技术。然而,迄今为止,能够与样品进行量子相干相互作用的纳米尺度表征的工具仍非常有限。特别是在微波频率下,光子能量比光波长小几个数量,加之缺乏单光子探测器和对mK端温度的严格要求,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固态量子技术飞速发展迫切需要能够在此端条件下运行的SPM探测技术。技术核心近场扫描微波显微技术(NSMM)[3]结合了微波表征和STM或AFM的优势,通过使用宽带或共振探头来实现探测。在近场模式下,空间分辨率主要取决于SPM针尺寸,可以突破衍射限的限制,获得纳米别的高分辨率图像。NSMM的各种实现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非接触式的探测半导体器件[4],材料中的缺陷[5]、生物样品的表面[6]及亚表面分析,以及高温超导性[7]的研究。但是在低温量子信息领域中的应用还鲜有报道。英国物理实验室NPL的塞巴斯蒂安德格拉夫(Sebastian de Graaf)小组与英国伦敦大学谢尔盖库巴特金(Sergey Kubatkin)教授小组合作开发了一种在30 mK下工作的新型低温近场扫描微波显微镜,同时,该显微镜还结合了高达6 GHz的微波表征和AFM技术,旨在满足量子技术领域的新兴需求。整个系统置于一台稀释制冷机中(如图1(b)所示),NSMM显微镜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在石英音叉上附着了一个平均光子占有率为~1的超导分形谐振器。一个可移动的共面波导被用来感应耦合到谐振器上进行微波的发射和信号的读出。整个系统的核心是德国attocube公司提供的兼容低温的铍铜材质的纳米精度位移台,该小组使用一组ANPx100和ANPz100纳米位移器将样品与针在x,y和z方向上对齐,同时使用一个小的ANPz51纳米位移器进行RF波导的纳米定位和耦合。图1.(a)NSMM显微镜的示意图。(b) 稀释制冷机中弹簧和弹簧悬挂的NSMM示意图。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Sebastian教授演示了在单光子区域中以纳米分辨率进行扫描的结果。扫描的区域与在硅衬底上形成铝图案的样品相同。扫描显示三个金属正方形(2×2μm2)与两个较大的结构相邻,形成一个叉指电容器。叉指电容器的每个金手指有1 μm的宽度和间距,尽管在图2中,由于的形状,这些距离看起来不同。图2. 在30 mK下扫描具有相邻金属垫的交叉指电容器.(a)得到的AFM形貌图。(b) 单光子微波扫描(~1)显示了微波谐振腔的频移,微波扫描速度为0.67 μm/s.(c)高功率微波扫描结果(~270)。(d) 在调谐叉频率(30 kHz)下解调的PDH误差信号,与dfr/dz(~270)成正比。(e) 扫描获得的信噪比(SNR)作为平均光子数的函数。attocube低温位移台德国attocube公司是上著名的端环境纳米精度位移器制造公司。拥有20多年的高精度低温纳米位移台的研发和生产经验。公司已经为各地科学家提供了5000多套位移系统,用户遍及全球著名的研究所和大学。它生产的位移器设计紧凑,体积小,种类包括线性XYZ线性位移器、大角度倾角位移器、360度旋转位移器和扫描器。德国attocube公司的位移器以稳定而优异的性能、原子的定位精度、纳米位移步长和厘米位移范围深受科学家的肯定和赞誉。产品广泛应用于普通大气环境和端环境中,包括超高环境(5E-11 mbar)、低温环境(10mK)和强磁场中(31 Tesla)。图3. attocube低温强磁场纳米精度位移器,扫描器,3DR主要参数及技术特点参考文献:[1]. Binnig, G., Rohrer, H., Gerber, C. & Weibel, E. Surface studies b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Phys. Rev. Lett. 49, 57 (1982).[2]. Binnig, G., Quate, C. F. & Gerber, C.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Phys. Rev. Lett. 56, 930 (1986).[3]. Bonnell, D. A. et al. Imaging physical phenomena with local probes: From electrons to photons. Rev. Mod. Phys. 84, 1343 (2012).[4]. Kundhikanjana, W., Lai, K., Kelly, M. A. & Shen, Z. X. Cryogenic microwave imaging of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in doped silicon. Rev. Sci. Instrum. 82, 033705 (2011).[5]. Gregory, A. et al. Spatially resolved electr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ene layers by an evanescent field microwave microscope. Physica E 56, 431 (2014).[6]. Gregory, A. et al. Spatially resolved electr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ene layers by an evanescent field microwave microscope. Physica E 56, 431 (2014).[7]. Lann, A. F. et al. Magnetic-field-modulated microwave reectivity of high-Tc superconductors studied by near-field mm-wave. microscopy. Appl. Phys. Lett. 75, 1766 (1999). 更多文章信息请点击: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9-48780-3
  • 技术线上论坛|7月28日《亚纳米级位移解决方案》
    主题:Next Level of Precision: Customized Motion & Sensing Solutions[报告简介]德国attocube公司致力于提供超高精度与稳定性的纳米位移解决方案。其提供的多种压电定位器,非常适合各种端环境。另外与基于光纤式的皮米精度激光干涉仪相结合,为先进的纳米定位系统奠定了基础,并实现了亚纳米精度的位移控制精度。我们将展示:☛ 为显微镜应用定制的亚纳米位移解决方案☛ 为端环境中的亚纳米应用及反馈解决方案☛ 如何结合位移和传感解决方案,实现限纳米位移精度 您将收获:☛ 对实现真正纳米精度和度的关键问题的详细见解☛ attocube以应用为中心的工程研发流程概述☛ 现场问答环节,与attocube工程师讨论您的具体需求问题[注册链接]欢迎点击此链接https://app.livestorm.co/attocube-systems-ag/next-level-of-precision-customized-motion-and-sensing-solutions?type=detailed观看讲座。[主讲人介绍][报告时间]开始: 2021年7月28日 15:00(CST)结束: 2021年7月28日 15:30(CST) 2021年7月28日 15:30(CST) 2021年7月28日 15:30(CST)请点击注册报名链接,预约参加在线讲座(北京时间21:00开始)[更多相关报告]1. ON-Demand: Moiré excitons in 2D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s2. Online DEMO: Nano-precise optic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on-demand)3. Online DEMO: Nano-precise positioning with multi-axis piezo stages (on-Demand)4. Online Demo: Standardized Calibration of CNC Machines & CMMs (on-demand)5. Online Demo: Standardized Calibration of CNC Machines & CMMs6. Online DEMO: Nano-precise positioning with multi-axis piezo stages7. Online DEMO: Nano-precise optic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8. Moiré excitons in 2D semi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s[技术线上论坛]http://www.qd-china.com/zh/n/2004111065734
  • 踏樱寻“联”——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纳米生化平台联合共建实验室
    随着生物大分子制药的飞速发展,产业急需先进的技术平台以加快研究进程并提高整体效率。而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及细胞研究企业入驻,规划于集齐产业力量,提高科研水平。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下称“苏州纳米所”)更是产业内骄楚,此次珀金埃尔默公司有幸与苏州纳米所纳米生化平台进行联合共建实验室,依托其平台为周边企业展示在杂交瘤筛选、表型筛选、小动物活体成像及组织水平生物标记物等研究领域一系列先进的仪器和研究方案。通过本次共建合作希望把更先进的技术和方案带进园区,为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和转化医学科研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双方领导签署合作协议:纳米生化平台主任李炯(右);珀金埃尔默中国区生命科学部业务总监严洁敏(左)双方领导为联合共建实验室揭牌:纳米生化平台主任李炯(左);珀金埃尔默中国区生命科学部业务总监严洁敏(右) 纳米生化平台是院地共建的面向生物制药及转化医学产业领域的开放式研发支持和服务机构,有利的支持了苏州及周边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非常感谢珀金埃尔默公司共同组织了如此有意义的共建活动。”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纳米生化平台主任李炯首先致辞对与会者表达了欢迎,“纳米生化平台累积吸纳入驻企业约50家,并向上百家所外用户提供过技术服务。这有赖于大家对于我们的信任,以及合作伙伴给予我们的支持,我们也会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与业内专家共同学习探讨,力争为产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苏州纳米所作为中科院在长三角地区重点建设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拥有强大的科学研发能力,对周边地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珀金埃尔默中国区生命科学部业务总监严洁敏随后谈到,“通过纳米生化平台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客户关系,以及珀金埃尔默在生命科学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我们一起努力,必定能帮助周边企业在科研上取得长足进步。” 经过4年的耕耘及努力,珀金埃尔默已经在十余个城市与客户组建了近二十个共建实验室,仅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就累计了近400的用户数。去年更是与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一同,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中关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成立转换医学共建实验室及转化医学工程委员会。如此持续的巨额投资旨在与业内分享经验,从而辐射到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帮助我们的客户完成科研要求并促进产业蓬勃发展。 珀金埃尔默亚太区高级市场经理刘肖也表达了公司多年服务中国客户的感触:“2018年是珀金埃尔默进入中国的第40周年,也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作为第一批投身于中国的外资企业,这些年来我们始终秉持着以客户需求为先的宗旨。虽然目前共建实验室合作形式在一些城市获得了非常积极地反馈,但是相对于中国市场庞大的市场,这些仍微不足道。珀金埃尔默今后一定会以包括共建实验室等合作形式,持续、大力地对中国市场进行投资。”珀金埃尔默亚太区高级市场经理刘肖致辞随后双方技术专家及参会嘉宾进行了技术交流。相关资料请点击下载:分子影像技术在转化医学研究中的应用: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880945.shtml组织切片多标记技术与新型生物标记物发现: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880943.shtml生物大分子整体解决方案: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880940.shtml 珀金埃尔默技术专家及参会嘉宾珀金埃尔默除了拥有科研合作能力,也不乏一双发现客户美丽之处的眼睛:我们的产品技术经理为各位倾情拍摄苏州纳米所外美景,请您共同欣赏。关于珀金埃尔默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仪器和服务提供商,珀金埃尔默公司致力于为创建更为健康的世界而不懈努力。我们的业务涵盖医学诊断、科研和分析仪器等。我们在全球拥有9000名专业技术人员,时刻准备着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各项科学难题。我们在分析检测、医学成像、信息技术和售后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深入的市场洞察力,可协助客户为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而不懈探索。2016年,珀金埃尔默年应收达21亿美元,为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公司的信息,请访问PerkinElmer官方网站。
  • Queensgate仪器推出双传感器技术 实现亚纳米级分辨率
    【2013年1月10日,上海】Elektron Technology公司旗下品牌Queensgate近日宣布推出其革命性新款双传感器技术(Dual Sensor Technology)。这一尖端的控制技术与以往相比,可实现更快、更准确以及更稳定的显微镜物镜聚焦。 全新双传感器技术克服了传统纳米定位系统的限制,可提供更快的阶跃响应,提高有效载荷出现变化时的稳定性,并且显著增加自动显微术应用时的机械带宽。     NPC-A-1110DS 独立式模拟单轴闭合环路传动装置  Queensgate推出的双传感器技术彰显了纳米定位技术领域的阶跃性变化是目前业内最尖端的控制技术之一。目前Queensgate的OSM-Z- 100B 100μm目标扫描机构以及NPC-A -1110DS独立式模拟单轴闭合环路传动装置已率先采用这一革命性创新技术系统。其中最新的OSM-Z-100B 100μm目标扫描机构,它将双传感器技术与Queensgate著名的电容纳米传感器(NanoSensors?)的卓越性能结合在一起,以非凡的聚焦稳定性实现亚纳米级分辨率。这项突破性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各种袖珍模拟和数字控制器,其操作简便,为用户提供顶尖性能。 OSM-Z-100B 100 μm 目标扫描机构  Queensgate 是Electron Technology公司的下属品牌,成立于1979年的英国伦敦,是一家为高科技为工业领域提供纳米定位和感应技术的解决方案商。公司服务于全球客户并为其提供技术领先且质量卓越的纳米定位技术已超过30年。公司设计团队将领先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全新纳米定位系统中。 即使在当今这个全球新技术瞬息万变的环境下,Queensgate 依然处于该领域的前沿地位。凭借着卓越的技术,出色的品质为诸多领域,例如微系统、通信、半导体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提供相关支持,并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完美结合,实现微纳米尺度的操纵。
  • 流式用户福利!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细胞流式平台测试优惠通知
    过去两年,受国际疫情反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及医药行业自身的周期性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生物医药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纳米生化平台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下属的所级公共技术支撑和研发平台,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协助周边企业渡过难关。因此,经研究决定,纳米生化平台将在满足研究所科研需求的前提下对周边企业和高校客户给出测试优惠:一、流式测试优惠详情 1)整体折扣:2023年全年流式测试费用超过10万元的客户,总额打8折,折扣金额将直接充值到上机卡中用于客户后期测试费用。测试费用超过5万元的折扣为9折。比如全年消费10万元的客户,会有额外折扣的费用2万元直接充值到上机卡的余额中;整体折扣计算时间从2023年1月1日到2023年12月31日。2)分选优惠:对分选客户,免收300元开机费,按照每小时800元计算。该项规定从2023年6月12日开始执行。3)分析服务提升:对于流式测试客户,平台一如既往的提供方案设计和方案建立服务,协助客户完成多色流式实验前期上机操作、补偿设置等。并且将开放所有分析设备全时段的使用时间,客户凭卡上机,自主登记。二、流式分析&分选平台服务概述纳米生化平台现有流式分选设备两台,均配置单细胞分选装置,除了完成常规分选以外,还可以完成96孔板,384孔板以及自定义的单细胞分选;两台传统流式分析设备,带有高通量自动进样器,可以完成96孔板和384孔板的自动化上样。除此之外,平台2023年初安装了宸安的质谱流式细胞仪,目前已经完成20和30指标的免疫分型样本制备、检测、tSNE分析,以及barcoding编码高通量测试,现正式对外提供项目服务。(文末附细胞流式设备参数详情)三、其他测试项目1)CURIOX层流洗涤系统:轻松实现流式细胞术简易又经济的自动化。层流洗涤技术通过免离心洗涤,带来优越的一致性和稳健性高的流式数据。在待流式检测的悬浮细胞处理过程中,层流洗涤技术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优势。2)PE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具备明场成像、高对比度DPC明场成像、荧光宽场成像、荧光共聚焦成像多种检测模式。能完成复杂而有挑战性的项目—如活细胞追踪、稀有事件排查、3D微组织毒性分析等。3)其他项目服务:项目服务内容较多,列表和服务价格下次单独发公众号,我们将持续更新服务内容,并提高大家的服务体验,敬请期待。附纳米生化平台细胞流式相关设备:1) BD FACS AriaII 流式分选(1)2) BD FACS AriaII 流式分选(2)3) BD Celesta流式分析4) Beckman CytoFlex S5) 宸安生物质谱流式一站式服务平台6) Operetta CLSTM 高内涵成像分析系统设备配置特色应用列表Nipkow 转盘式共聚焦成像系统细胞自噬分析八线高能激发和八位发射光滤光片胞内蛋白表达分析N.A1.0的水浸系物镜受体内化分析Harmony高内涵成像和分析一体化软件线粒体分析多种即用型解决方案供常规检测斑马鱼实验轻松量化包括复杂3D模型在内的细胞表型3D类器官分析PhenoLOGIC 机器自学习功能助力图像分析共定位分析四、联系我们平台网站:纳米生化平台 (sinano.ac.cn) ;http://shpt.sinano.ac.cn/ 平台公众号:联系人:樊老师18862190980;原老师 13402615929注:联系时请说明在仪器信息网看到,享受优先测试排期和项目咨询服务。生化平台简介:纳米生化平台是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下属公共服务平台,与区域生物医药研究与产业深度融合。平台拥有一支包括生物、化学和仪器研发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人才队伍,可以为生物医药企业和学术机构提供个性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平台重点布局抗体药物、细胞基因治疗和体外诊断领域,建立了一系列满足产业需求的技术能力。平台拥有上万平米实验空间,包括生物实验室、合成实验室、分析仪器实验室以及GMP级细胞间等设施,配备各类仪器设备总值约6000万元。平台于2019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抗体药物筛选与分析双创支撑平台建设项目”,目前已建成完整的单抗药物测试评价服务体系,可完成从理化表征、生物分析、残留检测、药效/药代等临床前方法开发和验证的全系列工作。同时,平台参考CRO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内部规范和信息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客户对于外包服务参与申报和核查的需求。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向数百家用户提供过技术服务,近期上市的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大多数是平台用户。
  • 德国ART展示全球唯一纳米级定转子技术 --- 在PCHI化装品展获得满堂彩
    德国ART展示全球唯一纳米级定转子技术--- 在PCHI化装品展获得满堂彩 2014年2月19日-21日,德国ART首次登场PCHi全球化妆品/个人及家庭护理用品展,展示全球唯一纳米级定转子技术,即获得满堂彩。 PCHi展会为来自全球的化妆品,个人及家庭护理用品制造商,原料供应商,化妆品包装、设备商和产品检测机构等设计的一个专业顶级盛会,是化妆品及相关行业的高端交流活动平台。ART 作为德国有多年历史的顶级品牌,德国乃至全球最专业的分散乳化专家,全球化妆品行业的专用户,亦携系列实验室分散匀浆机及中试设备精彩亮相PCHi展会。 ART 产品是采用定转子技术进行分散/均质/乳化的设备,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实验室/中试/工业设备悉数覆盖,是世界上唯一的能使用定转子技术让处理效果达到纳米级的品牌。德国专家在展会现场做起了各种实验,用实验室分散机D-15分散其它相关品牌不能一次性处理的样品,如开心果,核桃,淀粉,色拉油等,效果震憾全场,引来太多的化妆品用户围观,叹为观止。相关专业媒体也对此创新技术作了专门报道。 德国药学博士/教授,世界著名纳米粒子专家,德国ART终身科学顾问 – Mrs. Cornelia Kerk, 应组委会邀请, 作为皮肤渗透会议论坛演讲嘉宾,主讲“如何提高化妆品功能性活性剂的渗透“。其中的活性的载体之一纳米晶体可以用ART的最新定转子纳米技术-D27中试设备来实现。该技术自去年推出以来,已经得到科学家与专业用户的验证。该产品是化妆品,制药,食品等行业的最得力的助手。 展会在赞叹声中结束。 关于语特和英国Bibby/ 德国ART ( http://bibbyyt.instrument.com.cn, www.bibby-scientific.com.cn. 电话: 020 2802 3589 电邮: GZ_YT8@163.com)广州语特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搅拌器/分散乳化机等实验室样品制备等通用仪器, 光度计等分析仪器,以及PCR等生命科学仪器。 作为英国比比(Bibby )在中国南方的首代,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海南,贵州和西藏是我司的服务范围。语特公司也是德国ART在中国的首代,是ART在中国的联络站点,服务面向全中国。英国BIBBY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作为英国最大的实验室科学仪器仪器生产商,世界上拥有最广泛产品系列的实验室仪器制造商之一, 其向全球提供的品牌产品以高品质和高操作性能而著称. 旗下有4个子品牌:Stuart,Techne,Jenway,Electrothermal.l Stuart: 专注于样品前处理等通用实验室仪器,包括: 菌落计数器, 熔点仪, 搅拌器, 混匀器,摇床, 纯水蒸馏器系列;l Techne: 专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设备(基因扩增仪和杂交箱), 以及温度控制产品系列(包括水浴和干浴) ;l Jenway: 是紫外/分光光度计, 火焰光度计,色度计等分析仪器的专家;l Electrothermal: 作为有70多年历史的BIBBY的新成员,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提供者,提供电加热套,平行反应设备, 凯氏定氮设备, 电子本生灯系列。其电加热套是全球市场领导者。 德国ART 成立于上个世纪,是德国乃至全球最专业的分散乳化专家之一。其分散乳化产品从实验室仪器,中试产品到工业设备,分散头种类极多,可满足客户各类需求;应用领域覆盖了化工,化妆品,制药,食品,环保等各大领域。
  • Science:纳米范德瓦尔斯材料上的红外双曲变面研究
    2018年2月,西班牙Rainer Hillenbrand教授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Infrared hyperbolic metasurface based on nanostructured van der Waals materials的全文文章,发现纳米范德瓦尔斯材料上的红外双曲变面特性,在红外可变平台设备的开发中取得重要进展。文章中Hillenbrand团队利用超高分辨散射式近场光学显微镜neaSNOM,对纳米氮化硼薄膜表面进行了精细扫描。该类型薄膜表面一般具有光学超表面特性,同时可以支持深度亚波长尺度的声子化激元。研究者在在这样的纳米结构基础上,通过neaSNOM优于10nm空间分辨率的光谱和近场光学图像观测到了发散化子束的不规则波前,如下图所示。图1 A为该项工作的原理示意,图1 B为该结构的形貌表征;图1 C、D为近场强度信号在该结构中的纳米成像并分辨对应HMS(实线)及hBN(虚线)结果。这些表征结果描述了hBN光栅功能面内的HMS。图1:散射式近场光学显微镜(neaSNOM)下声子化激元在20纳米的hBN-HMS的成像结果。C、D 即为近场强度信号在该结构中的纳米成像并分辨对应HMS(实线)及hBN(虚线)结果。该工作在光学超表面光学性质的研究,对于控制材料的等离子体化激元有着突出的意义,其中利用到一种特的相位和振幅信号分离技术,这种技术是超高分辨散射式近场光学显微镜neaSNOM申请,如下图,HMS-PHPs的波前成像结果显示其发散化子束的不规则波前,是双曲化子的重要特征。近场增强和限制可以有效操纵交换表面发射的热辐射。该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各向异性材料中化基元的不规则波前,与此同时,该类型纳米结构尺寸的范德华材料拥有优异的双曲线性质,使得红外可变平台设备的开发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成为可能。图2:散射式近场光学显微镜(neaSNOM)下HMS-PHPs的波前成像结果。C中近场成像结果获取于w = 1430 cm-1单色波长激发。★ 科普小知识 ★neaSNOM是德国neaspec公司推出的三代散射式近场光学显微镜(简称s-SNOM),其采用了化的散射式核心设计技术,大的提高了光学分辨率,并且不依赖于入射激光的波长,能够在可见、红外和太赫兹光谱范围内,提供优于10nm空间分辨率的光谱和近场光学图像。由于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neaSNOM业已成为纳米光学领域热点研究方向的科研设备,在等离基元、纳米FTIR和太赫兹等众多研究方向得到了许多重要科研成果。★ 超高分辨成像技术的诸多特点,你知道吗? ★◆ neaSNOM是目前上成熟的s-SNOM成像产品◆ 保护的散射式近场光学测量技术——有的高10 nm空间分辨率◆ 的高阶解调背景压缩技术——在获得10nm空间分辨率的同时保持高的信噪比◆ 保护的干涉式近场信号探测单元◆ 的赝外差干涉式探测技术——能够获得对近场信号强度和相位的同步成像◆ 保护的反射式光学系统 ——用于宽波长范围的光源:可见、红外以至太赫兹◆ 高稳定性的AFM系统,——同时优化了纳米尺度下光学测量 ◆ 双光束设计——高的光学接入角:水平方向180°,垂直方向60°◆ 操作和样品准备简单 ——仅需要常规的AFM样品准备过程相关产品及链接1、超高分辨散射式近场光学显微镜: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70040.htm 2、纳米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Nano-FTIR: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980/C194218.htm
  • 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近日成立
    近日,一则喜讯从京城传到苏州工业园区,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正式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  这是全国第一个以产业方向为主题的大学科技园,改变了以往大学科技园的认定模式,明确了产业方向,是我国首个以专业化为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模式的变化预示了什么?  变化了的模式为何首选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测试平台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纳米靶向药物传导技术服务平台   重中之重的新兴产业  近年来,“纳米”这个似乎离人们还很遥远的词汇在苏州工业园区渐成热词,与纳米有关的新闻动态接连不断。  2007年11月,由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在苏州工业园区揭牌,这是一个国际化的纳米科技创新集群区,是全国仅有的三个类似园区之一、首个纳米领域国家级创新园。  2009年12月9日,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顺利通过中科院验收。这是由院省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出资创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2010年8月11日,苏州纳米技术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委员会汇集了30多位海内外纳米技术领域的顶级专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当选主任委员。专家们讨论通过了园区纳米技术产业创新基地的建设方案,为纳米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智力支持。  2010年11月13至15日,由科技部、中科院、江苏省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暨纳米技术成果与产品展”将在苏州工业园区隆重举行……  为落实国家和省市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苏州工业园区把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立足区域实际,坚持错位竞争,强化发展特色,确定了纳米光电子、生物医药、融合通信、生态环保、创意产业五大新兴产业,随后又将纳米技术产业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重大突破口和引领区域转型发展的核心产业,着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新兴产业品牌,新兴产业尤其是纳米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狠抓政策聚焦、资源聚焦、项目聚焦和人才聚焦,园区加快打造“中国纳米技术产业创新基地”,纳米技术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增长。2009年全区实现纳米技术产业产值24亿元、增长110%,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7亿元、同比增长50%。  纳米技术产业资源日趋丰富。依托生物纳米园重点载体,大力引进纳米技术相关领域的研发机构、研究团队和优质项目。目前,已集聚70余家纳米技术企业和以苏州纳米所、东大、中科大等为主的10余家纳米技术相关研究所和实验室。  园区建立健全了全方位的能提供全面有效支撑服务的综合软、硬件公共服务平台,并着力打造了支撑纳米技术产业的功能平台,形成了以苏州纳米所为依托的“江苏省纳米技术测试、加工和工程化平台”,已向苏州乃至全国近120家科研院校和企业提供了相关技术支持与服务,“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也即将建成。  以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工程为契机,园区大力引进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纳米技术产业人才。已聚集了从事纳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人才超2500人,其中中科院百人计划18人、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3人、园区领军人才19人。  纳米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日趋活跃,产业合作影响日增。与美、德、芬、以、俄、日、英、加、韩等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 以苏州纳米所为代表的一批科研院校和企业纷纷与国外知名机构、跨国企业开展研发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创新合作联盟。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成立以来,已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200余个,对外竞争获得合同经费超过2亿元,累计申请专利百余项,参股成立了7家产业化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生物纳米科技园内的35家纳米技术企业今年底将超过2亿产值,其中14家企业超过500万。  园区初步形成了以纳米新材料、纳米光电子、微纳制造、纳米生物医药、纳米环境治理等纳米技术应用领域为核心的发展布局,成为国内纳米技术产业链最为完整、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园区的纳米技术产业在国内已逐渐显露出具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产业特色。  纳米技术产业曙光初现  10月26日,2010年亚洲创新大奖在香港颁奖。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奖项。从参赛的亚洲300家企业中,以企业创新性对社会影响力为评估标准,产生进入决赛的12强,中国大陆有三家企业入围,苏州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名例其中,另两家是落户大陆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和IBM健康实验室。换句话说,真正入围的本土企业只有苏州纳通。在12强中,苏州纳通又脱颖而出荣获银奖,书写了苏州纳米技术产业的一个传奇。  苏州纳通公司是一家开发新型医疗产品的纳米企业,坐落在生物纳米科技园内。董事长徐百拿出的主打产品“纳米微针”让记者倍感新奇。  这是一个比钢笔稍粗的物件,针头部分是一个绿豆大小的银色方块,上面细细密密地布满了36个纳米微针的针头,用肉眼很难分辨。打针时,只要把银色方块往皮肤上一贴就可以了。记者试了一下,毫无疼痛感。  徐百介绍说:通常打针在皮下,真皮层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人们会感到疼痛。而我们的产品打针在皮内,没有穿透表皮,只穿透表皮最外层的角质层,而这是一层死细胞,所以不会有疼痛感。“纳米微针”最大的优点是,打针不疼痛、不出血,疗效更高。  纳米微针的问世被誉为是一项革命性的给药方式。“我们拥有的核心技术是‘平通技术’。”徐百解释说:“平”和“尖”是对应,我们虽然也叫“针”,但针头却是平的。一般平的针头打不开角质层,我们的纳米微针虽然是平的,但却能够通透,达到和注射同样的给药量。  苏州纳通公司做的是终端产品,用半导体纳米制造技术生产医疗器械。传统半导体制造采用的是薄膜技术,苏州纳通的创新点是,制造技术采用厚膜技术,使用一模一样的设备,却能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国内厚膜技术大部分是四英寸晶圆,我们采用的是基于八英寸晶圆的厚膜制造技术,这个纳米制造技术我们是目前世界唯一掌握的。”徐百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公司目前拥有6项授权发明专利,申请了3项国际专利,并获得了国家药检局的批号。  “自从进入亚洲12强后,大的跨国公司的订单就来了,现在订货的电话都打爆了。”徐百称:苏州纳通入驻园区仅3年,第一年公司生产500片,第二年上千片,今年年产已达5万片。企业现在的重点已经开始从研发转向批量生产和试销。  “电子产业代表过去,IT产业代表现在,纳米技术则代表着未来。我们要做生物医药行业里的英特尔。”说这话时,徐百显得底气很足。  在园区纳米领域打拼的创业者里,有一位与徐百同为园区首批领军人才的新星——江必旺,他被誉为“国字号”纳微米球之父。以他为首的5名留美博士创建的苏州纳微科技公司,是目前全球微球种类最多、应用领域最广的纳微米球材料供应企业。  江必旺,福建南平建瓯人,武夷山下农民的儿子。2006年回国创建了深圳纳微公司,次年10月在苏州工业园区注册创办了苏州纳微。  “纳微米材料是产业的源头材料,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我们公司的主打领域是生物制药和平板显示,是这两个新兴产业非常核心的材料。”江必旺介绍说:“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可以给生物制药和平板显示这两个行业同时提供纳微米球材料,而我们可以同时提供跨行业的高端微球材料,而且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微球都能做,每个球都能达到高度的均匀性,满足不同行业的各种应用需求。”  “纳微生产的微球介质产品可以用于生物分子的分离纯化。与传统制药行业劳动力成本居高不同,生物制药行业最大的成本在分离纯化,这一块占成本的50%—80%。分离纯化就是分离介质,过去这个领域一直由世界上极少数公司垄断,中国只能依靠引进,而美国公司卖给中国的价格高于本国市场价格30%,而且每年上涨10%,如果不解决这个关键问题,中国的生物制药产业无法和国外竞争。”  “现在苏州纳微已渡过企业发展的困难期,今年市场销售比较好,企业已进入快速发展、做大做强阶段。”  “公司主打的第二大应用领域是平板显示。在我们产品出来之前,国内市场一直由日本两家公司垄断,微球价格每公斤高达十几万元,而我公司的产品价格每公斤只卖5万元。所以我们产品在市场一露面,日本公司的价格马上降到每公斤7万元。我公司产品打入市场仅一年,目前已占国内市场的20%,我们力争在两年内把日本公司挤出中国市场。”  “我们生产的纳微米球大小完全一样,采用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均粒二氧化硅微球制备技术,我们掌握的一些核心技术是世界上绝对没有的,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苏州纳微目前有员工50多人,去年销售额二三百万元,今年销售额可望近3000万元,其中生物制药2000万元,产品已出口到欧美 平板显示1000万元,产品出口到韩国。  可以用喜忧参半形容江必旺的心情,喜的是没想到两个主打行业的市场需求这么旺盛,忧的是产能跟不上。明年年底,苏州纳微将建成2万平方米厂房,届时将缓解产能不足问题。  苏州纳微是生物纳米园第一家搬进独栋研发楼的企业。前几年在深圳创业时,由于企业发展太快,两年内他就搬了三次家。2008年入驻苏州生物纳米园时他只需要1000平方米的研发面积,但担心不久又要搬家,所以要了3000平方米的独栋研发楼,没有想到现在又面临场地不足的问题了。  “苏州生物纳米园给了我们三年免租的优惠政策。”江必旺说:“在深圳研发租房非常贵,3000平方米的研发用房一年少说也要200万元。”  在苏州生物纳米园,已有入驻的汉朗、吉码等20多家企业使用了苏州纳微的产品。江必旺非常自信:“只要是生物医药企业一定会用到我的产品。”  苏州纳微的纳米微球产品属于纳米材料,有着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可以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分析柱、医疗诊断的试剂和细胞分离等,江必旺称:很少有一项技术对中国这么多产业产生影响。  提起园区发展纳米技术产业的环境,江必旺非常满意:“我是苏州纳米所纳米加工、测试分析平台最大的客户,公司与纳米所正好门对门,使用仪器非常方便。”  园区实施的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去年新增了一个项目——领军成长型项目。与往年领军创业项目、领军孵化项目相比,领军成长项目重点扶持能够快速成长、迅速产业化的项目。苏州晶能科技有限公司即是被选中的园区纳米企业。  在园区中新生态科技城中新工业坊标准厂房楼群中,苏州晶能公司独占一幢三层小楼。公司董事长孙卓带着记者逐层参观,一楼是精密机械加工,布满了自动化程度极高的数控设备 二楼是生产线 三楼是办公区,三层面积共4700平方米。  孙卓介绍,公司2008年3月入驻中新工业坊,主攻LED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是国内此项目的第一个产业化基地。去年组建产业化研发团队,目前公司生产的LED照明产品正处在产业化中试向规模化生产过渡的阶段。经过对生产线设备的调试,产品试制、优化,最近已有两条生产线实现量产,明年将真正实现规模化生产。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了9年研究员的孙卓教授,回国后任华东师大纳米功能材料器件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06年创办了上海芯光公司,2008年组建了以产业化为目标的苏州晶能公司。同时他也是上海市光电子行业协会半导体照明专业委员会主任。  孙教授称,半导体照明(LED)今年刚开始使用,今年应该算是元年。上海世博会集中展示了LED的应用。随着技术的成熟,LED已经逐渐由示范工程向通用照明应用扩展。苏州晶能主要是提升LED照明产品的性能、发光效率、可靠性,降低产品成本,延长使用寿命,使LED照明产品普及。今后准备在上海做基础研究,在苏州做产业化研发。  “现在公司生产的LED照明产品售价偏高,所以主要用于工厂照明。”孙卓给记者算了笔账:“用18瓦LED照明灯可等效替代普通40多瓦荧光灯,使用寿命5到6年。企业应用一年节约的电费就可以收回买灯的成本,如果使用5年,后4年节约的电费实际就是效益,而且还节省了维修费用。”  孙卓侃侃而谈他的市场销售秘诀:“今年的LED照明产品市场反响很好,从去年起就接到不少订单。我现在的销售模式是,如果一家工厂需要3万根日光灯,我免费给他使用,和他签5年到6年的合同,这几年为企业省下的电费,双方按百分比分成。这种销售模式是出于我对产品的节电效果有信心才这样做,当然这需要银行、企业和我三方合作。现在大企业的节能压力很大,如果每年把照明用电降下来,节能效果显著,而且企业还无需一次性投入。”  “在公共照明市场,我们主要面向商场、超市和连锁店。经过评估,如果用户每天有12小时照明,两年内节约的电费就足可收回成本。”  苏州晶能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高反射率纳米复合材料,替代银反射薄膜,使成本下降,发光效率提升,可靠性提高。公司拥有独特的平台封装工艺,自主开发了暖白光系列荧光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除芯片之外,所有封装材料都是企业自主研发的。企业拥有19项发明专利,从工艺、材料、封装结构到光源系统都拥有发明专利。  去年年底,企业融资3000多万元,其中2500万风投资金。现在已建成年产30万支日光灯生产线,今年的销售额可望达到2000多万元,明年预计销售将突破亿元。  “国外的同类产品,是我们产品价格的四倍。我现在是订单一堆,客户找上门来要货,供不应求。本来还打算在一楼建个仓库,可现在生产多少用户就拿走多少,经常连样品都被拿走了,所以现在是零库存,不需要建仓库了。”孙教授欣喜地说,“明年上半年的生产任务已经排满。目前只能利用原有空间扩产能,明年上半年挖掘一下潜力可扩产到年产100万支日光灯,这幢楼到明年估计就没有空间了。我准备建独立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大楼,这件事已和园区签订了协议。园区将批给我30亩地,规划建设3幢大楼,总共有几万平米,其中一幢搞研发……”  在园区,像这样已经准备好在全球纳米产品市场上崭露身手的亮点企业还有很多:在纳米光电领域,园内形成了纳维科技的氮化镓LED衬底材料研发生产、纳凯科技的OLED有机发光材料研发生产、盟泰励宝的LED照明产品开发产业链 在微纳系统制造领域,欧普图斯光纳科技公司开发生产的激光拉曼光谱检测仪因具有一秒钟快速检测液体、固体成分的功能,而被选定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安保专用产品。  更为可喜的是,区内纳米企业自发形成了多条具有上下游合作关系的产业链:利穗科技与欧普图斯,形成基于检测诊断的1000万合作合约 纳维科技、盟泰励宝、纳凯科技形成基于LED照明产品开发产业链 纳微科技与汉朗光电,形成基于多稳态液晶的上下游合作 纳微科技与赛分科技,形成分离纯化的上下游合作……  越来越多的纳米企业已经跨过研发阶段,筹划着走出入驻时间并不太长的孵化单元,扩建生产线,搬入独立研发楼,建造企业产业化基地,创业领军人才考虑的也不仅仅是技术攻关,而是市场,是销售,是融资。对很多纳米企业来说,这个变化仅仅是一两年的时间。  打造中国纳米技术产业第一园  转型升级、二次创业,在苏州工业园区绝不是口号。园区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事关在新一轮发展中园区能否继续处于领先位置?事关能否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的地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怎么落地?国家高新区责无旁贷地应该成为组织者。  但转型升级,“转”向何处?“升”向何方?园区的思路清晰明确:重点锁定纳米技术产业,以纳米技术产业引领发展新兴产业和创新性经济。这对园区纳米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来说,既是引领、推动,也是因势利导、乘势而为。  苏州工业园区素以敢于先行先试闻名全国。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于“拿来”,敢于“试水”,敢于解放思想,敢于大胆借鉴创新突破。这里创造了许多“第一”,诞生了许多“唯一”。  如今,园区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种“敢”字当头的特质,把这样一股子劲,这样一种“精气神”用在打造中国纳米技术产业高地上来。  谋定而动,一旦锁定目标,必倾其全力,攻而克之。  园区响亮地提出加快“打造中国纳米技术产业第一园”的动员令。思路是:瞄准国内外纳米产业高端人才和领先技术,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推进纳米技术产业向前沿化、集群化转型升级,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办法,打造中国纳米技术产业第一园,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用市委常委、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的话来说,园区就是要聚焦纳米产业,要把纳米产业做大做强。  园区的发展目标可谓雄心勃勃:3年内,无论在企业、产值还是中高端人才方面都要实现纳米技术产业“双倍增” 5年内,将园区打造成为中国纳米技术发展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成为国内外纳米技术企业、人才及投资的集聚地,引领纳米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和国际知名、国内第一的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  5年内,园区将投入100亿元,累计建成250万平米的创新载体和产业基地,建成创新、孵化、产业化全覆盖的“纳米科技谷”,带动产业投资总规模累计达到500亿元。  建立国家纳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实验室”、3—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5—3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形成3—5个引领国家创新前沿的产业技术领域和30个以上规模销售的优势创新产品。  引进纳米技术相关领域海内外院士、千人计划等知名专家20名,省双创、姑苏领军、园区领军、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等高端创新创业人才200名,高端产业技术研发人才2000名,纳米技术产业人员20000名 培养纳米技术相关人才5000名以上。  引进和培育4—5家规模超10亿元,15家以上超亿元的国际化纳米技术骨干企业,500家以上拥有核心发明专利和自主关键技术的成长型、规模型纳米技术高科技企业,形成规模达200亿元的纳米技术产业集群,带动相关产业领域产值达千亿元。  为保障上述目标的实现,园区出台了一揽子措施方案,手笔之大,魄力之大,令人赞叹:  在领导决策机制方面,成立园区纳米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工委主要领导任组长,以纳米技术产业为园区“一号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推动发展,并在科技局内增设纳米产业处,归口管理纳米技术产业发展   在专家咨询机制方面,组建国家级纳米技术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由院士及知名技术、产业专家组成,为纳米技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在国资引领机制方面,组建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发展公司,注册资金12亿元,全力专注于纳米技术的投资、建设、招商等工作   在资金保障机制方面,设立1亿元的纳米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主要用于纳米技术产业投资,推动纳米技术成果加快本地转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进程,引导创投及社会资本参与后续融资。  园区将建设四大功能载体。加速形成从应用研发到产业化一条龙布局:  一是设立“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产业研究院”。预计总投资约6.8亿元,以中科院与江苏省、苏州市、园区共建的方式,加速推动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二期建设,2年内建成9万平方米工程化办公用房,包括4个应用研究所、10个工程化中心和中试基地、1个纳米技术学院。  二是设立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预计总投资10亿元,在科教创新区内规划建设20万平方米载体,建设开放式、专注于纳米技术领域的大学科技园。  三是建设纳米技术创新孵化基地。首期以生物纳米园已建成的6.6万平方米研发群楼为主要载体,力争2-3年内打造成为国家级纳米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器,3-5年内吸引300家以上纳米技术相关企业进驻。二期在生物纳米园和科教创新区二期内再规划14万平方米载体,投资7亿元,扩建打造成为纳米技术创新孵化基地。  四是规划建设“苏州纳米城”——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预计总投资约70亿元,在科教创新区二期内规划建设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园区将完善产业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公共技术服务和产业支撑服务三大服务平台。其中包括:完善建设纳米加工测试分析、纳米生物、纳米环保、微纳制造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搭建纳米技术信息共享中心、投融资服务中心、纳米技术产业孵化服务中心、纳米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中心等,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同时园区还将每年引进100个高端纳米项目 在园区领军人才工程中独立增设“纳米科技领军人才” 出台专项产业政策,全面启动促进创新资源集聚、产业规模发展的“纳星计划”,对纳米技术产业招商引智给予倾斜扶持 在现有科技发展资金基础上每年新增1亿元作为纳米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用于创新资源引进、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平台研发……  园区决策者已吹响了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向纳米技术产业高地进军的集结号,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中国纳米技术及其产业化创新的发源地、中国纳米技术产业的前沿地标。
  • 德国ART展示全球唯一纳米级定转子技术 --- 在PCHI化装品展获得满堂彩
    2014年2月19日-21日,德国ART首次登场PCHi全球化妆品/个人及家庭护理用品展,展示全球唯一纳米级定转子技术,即获得满堂彩。 PCHi展会为来自全球的化妆品,个人及家庭护理用品制造商,原料供应商,化妆品包装、设备商和产品检测机构等设计的一个专业顶级盛会,是化妆品及相关行业的高端交流活动平台。ART 作为德国有多年历史的顶级品牌,德国乃至全球最专业的分散乳化专家,全球化妆品行业的专用户,亦携系列实验室分散匀浆机及中试设备精彩亮相PCHi展会。 ART 产品是采用定转子技术进行分散/均质/乳化的设备,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实验室/中试/工业设备悉数覆盖,是世界上唯一的能使用定转子技术让处理效果达到纳米级的品牌。德国专家在展会现场做起了各种实验,用实验室分散机D-15分散其它相关品牌不能一次性处理的样品,如开心果,核桃,淀粉,色拉油等,效果震憾全场,引来太多的化妆品用户围观,叹为观止。相关专业媒体也对此创新技术作了专门报道。德国药学博士/教授,世界著名纳米粒子专家,德国ART终身科学顾问 –Mrs. Cornelia Kerk, 应组委会邀请,作为皮肤渗透会议论坛演讲嘉宾,主讲“如何提高化妆品功能性活性剂的渗透“。其中的活性的载体之一纳米晶体可以用ART的最新定转子纳米技术-D27中试设备来实现。该技术自去年推出以来,已经得到科学家与专业用户的验证。该产品是化妆品,制药,食品等行业的最得力的助手。展会在赞叹声中结束。 关于语特和英国Bibby/ 德国ART ( http://bibbyyt.instrument.com.cn, www.bibby-scientific.com.cn. 电话: 020 2802 3589 电邮: GZ_YT8@163.com)广州语特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搅拌器/分散乳化机等实验室样品制备等通用仪器, 光度计等分析仪器,以及PCR等生命科学仪器。 作为英国比比(Bibby )在中国南方的首代,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海南,贵州和西藏是我司的服务范围。语特公司也是德国ART在中国的首代,是ART在中国的联络站点,服务面向全中国。英国BIBBY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作为英国最大的实验室科学仪器仪器生产商,世界上拥有最广泛产品系列的实验室仪器制造商之一, 其向全球提供的品牌产品以高品质和高操作性能而著称. 旗下有4个子品牌:Stuart,Techne,Jenway,Electrothermal.l Stuart: 专注于样品前处理等通用实验室仪器,包括: 菌落计数器, 熔点仪, 搅拌器, 混匀器,摇床, 纯水蒸馏器系列;l Techne: 专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设备(基因扩增仪和杂交箱), 以及温度控制产品系列(包括水浴和干浴) ;l Jenway: 是紫外/分光光度计, 火焰光度计,色度计等分析仪器的专家;l Electrothermal: 作为有70多年历史的BIBBY的新成员,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提供者,提供电加热套,平行反应设备, 凯氏定氮设备, 电子本生灯系列。其电加热套是全球市场领导者。 德国ART 成立于上个世纪,是德国乃至全球最专业的分散乳化专家之一。其分散乳化产品从实验室仪器,中试产品到工业设备,分散头种类极多,可满足客户各类需求;应用领域覆盖了化工,化妆品,制药,食品,环保等各大领域。
  • 胜科纳米董事长李晓旻:我和我的第一台FIB
    我和我的第一台FIB作者:胜科纳米(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晓旻Dec 2007- Dec 2022陪伴了我15年的这台FIB Nova NanoLab-200终于正式退役了。这是胜科纳米企业发展史上自主拥有的第一台分析仪器。满满的回忆。他是我的爱骑。他的出现,结束了我长达三年只能半夜租用研究所设备的“赤脚医生”生涯,拉开了胜科纳米在新加坡快速发展的序幕,并于2011年一举成为东南亚最大最高端的商业化运作芯片分析实验室。至今为止,上千家世界顶级半导体公司的芯片产品,都经历过他的洗礼。他的来历本身就是个传奇。15年前,当我融资四处碰壁,FEI区域总经理那句“银行和投资机构信不过你,我信得过你”,让他成为FEI公司历史上唯一的一台融资租赁设备,并幸运的落户胜科。胜科人也没有让FEI失望,我们不仅提前还清了所有欠款,还逐年加大采购,连续多年成为FEI(今天的赛默飞)最大客户之一。我们在这台设备上开发的应用及技术改进方案,全数回馈给了FEI,成就了后期FEI垄断全球十余载的Helios FIB主力机型,并奠定了胜科纳米跟赛默飞坚不可摧的合作基础。15年后的今天,这个相互成就的故事仍然是广为流传的佳话。而他的生日,听起来又是那么“生不逢时”。2008,近几十年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截至2009年中,这层楼上的十几家科技公司几乎全部倒闭。而初出茅庐的他,不畏艰难,助力公司实现了2008全年营收增长3.5倍的不老神话。他意气风发,战功卓著。在这台设备上,我成功开发了45-28纳米芯片线路修改全流程方案。在这台设备上,我成功突破了“硬盘磁碟纳米级嵌入式缺陷定位”技术,成为当时全球唯一掌握该技术的人,并连续多年垄断此类分析全球市场。他奠定了胜科纳米强大自主研发的必要基础,厚积薄发,为后续公司业务持续爆发式增长立下汗马之功。他曾无数次在各种采访报导中露面。而他低调到15年来一直矗立于那个仅够容纳两名操作人员同时在场的狭小空间,每次都让摄影师无从落脚,不知道要从哪个角度拍摄,才能够充分展示出这个一代名骑的气势磅礴,骁勇善战。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即使在中后期胜科纳米栉比鳞次的全新型号FIB设备中,他也一直以极其稳定的状态,为胜科人源源不断贡献产能输出。一代又一代的胜科新人,都在这台设备上获得培训,并成长为优秀的技术工程师。他是我的传奇,我曾在公司15周年庆典纪念册上,为他立传。他更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胜科人的理想与实践。关于这台设备的去留,同事曾经有激烈的讨论,甚至有建议,将它运到苏州总部大楼,放在展厅展览。但我把这种纪念方式看的很淡。科技一直在发展,我们必须时刻向前看。曾经驰骋疆场的战马,已经化身完美独角兽传说。怀念是心底的,精神永在。这恰恰最完美的诠释了胜科纳米深厚的文化底蕴内涵。2022年12月23日李晓旻作者简介李晓旻,北京大学学士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微电子专业),现任胜科纳米(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目前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并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及合著书籍2本。2001年就职于新加坡科研院,2004年创立胜科纳米(新加坡)有限公司,2012年创办胜科纳米(苏州)有限公司,目前已是国内最具规模的半导体芯片分析测试服务平台和辅助研发中心。提出Labless新概念,将产业链中的“必要非核心”研发环节从行业中剥离,成为全新的独立行业赛道。 新加坡资深新闻工作者郑明杉最新著作《头家青春梦》中将李晓旻作为半世纪以来影响行业格局的著名企业家的故事收录其中。2021年5月荣登新加坡《时代财智》5月刊,成为该刊物创刊以来最年轻的封面人物,获得了业界的赞赏和高度认可。
  • 美国科学家研发出生物纳米电子平台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多功能的混合平台,利用脂质覆盖的纳米线来构建生物纳米电子设备的原始模型。科学家表示,将生物组件混合在电路中可增强生物感测及诊断工具的功能,促进神经修复,甚至有可能增加未来电脑的运行速度。该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的网络版上。  现代的通信设备多依靠电场和电流携带信息流,生物系统的信息传达方式则要复杂得多。它们通过大量的膜受体、通道和“泵”来控制信号的转导,而这是最强大的计算机也无法比拟的。例如,将声波转换成神经冲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对于人耳来说却轻而易举,没有任何执行障碍。  此次研究的主导科学家,亚历山大诺依表示:“使用含有复杂生物组件的电子电路可以更有效率。”尽管早期研究曾试图将生物系统融入微电子中,但都未达到无缝的材料混合水平。“而随着与生物分子大小相媲美的纳米材料的诞生,我们可以在定域的能级范围内对生物系统进行融合。”  为了研制出生物纳米电子平台,研究小组使用了脂质薄膜,其在生物细胞中十分普遍。这些薄膜构成了稳定、可自我修复、对于离子和小分子来说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尼潘米斯拉谈到,脂质薄膜中还能够容纳无限的蛋白质机械,其可在细胞内执行临界识别,信号传输、转导等功能。  研究人员借助连续的脂质双层薄膜覆盖了纳米线的外层,将薄膜融入硅纳米线晶体管中,在纳米线表面和溶液间形成了屏障。诺依表示,这种屏障结构能使薄膜上的细孔成为离子到达纳米线的唯一途径。这也是其借助纳米线设备监视特定的传输,对膜蛋白进行控制的关键所在。通过改变纳米线设备的触发电压,研究人员可以实现膜细孔开合的电子控制。  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胡里奥马丁内兹和另一名联合作者也都表示,除了一些基础工作,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付出大量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脂质薄膜在纳米电子器械中的应用。
  • 苏州市纳米新材料协会成立!
    12月23日,苏州市纳米新材料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以线上形式召开。会议宣读了苏州市纳米新材料协会成立批文,汇报了协会筹备情况,审议通过了《苏州市纳米新材料协会章程(草案)》等相关文件,确认了协会第一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监事。苏州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韩文佳,苏州纳米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总裁张淑梅,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江必旺,以及来自苏州各板块的初始会员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纳米公司会场纳米技术是引领21世纪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苏州工业园区从2006年就开始围绕第三代半导体、微纳制造、纳米新材料、纳米大健康等领域,布局发展纳米技术应用产业,截至2021年底,实现产值1255亿元,成为国家级纳米技术产业高地,跻身全球八大纳米产业集聚区。2021年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区的苏州市纳米新材料集群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纳米新材料产业的主要集聚区,截至2022年9月底,苏州工业园区培育纳米新材料相关企业400余家,实现产值规模超370亿元,从业人数超过1.5万人,涌现上市企业7家。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纳米新材料集群发展,在苏州市科技局的牵头推进下,苏州市纳米新材料协会应运而生。苏州市纳米新材料协会是由苏州市纳米新材料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全市性、行业性社会团体,将立足苏州,充分利用现有地方优势,搭建苏州市纳米新材料企业之间的桥梁,整合国内外纳米新材料产业技术资源,开展纳米新材料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为苏州打造纳米新材料领域技术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化高地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纳米新材料产业和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在发起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协会前期筹备组建工作进展顺利,明确了发展定位,搭建并健全了协会管理运行体系,同时经广泛征集筛选,会员队伍持续壮大,目前初始会员达52家。会上宣读了于会前进行的协会第一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监事选举结果。纳微科技江必旺当选协会第一届会长,桐力光电石东、汉纳材料陈新江、纳维科技王建峰担任副会长,纳米公司仇苏宇担任秘书长,同时在52家初始会员单位中选举出12家理事单位、2家监事单位。园区科创委王正宇主持会议韩文佳宣读协会成立批文江必旺发言桐力光电石东发言海狸生物任辉发言南大光电王陆平发言作为协会发起单位和会长单位,江必旺博士表示,新材料是现代产业的基础支撑,其发展不仅关系到这个产业本身,而还关系到很多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产业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苏州历代以来都保持着追求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恰好契合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基因,以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苏州的纳米新材料产业才会实现从空白到国内领先的突破,同时以中国唯一一家新材料实验室落户苏州为契机,更好地承担国家重大需求。纳米新材料协会的创建会进一步促进纳米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为该领域的创业者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和合作平台。协会可以对接科研院所新材料领域技术专家资源,联系相关专家帮助创业公司解决核心技术问题;对接产业上下游关系,明确客户需求,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对接政府资源关系,协同相关领域产业园及中试生产平台解决新材料创业过程中涉及的共性问题。我们非常欢迎新材料创始人积极参与纳米新材料协会,共同为苏州纳米新材料发展做出贡献。张淑梅代表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协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她表示,苏州纳米城是苏州纳米新材料产业的主要集聚区,集聚了一众创新企业、上市企业、成长型企业、明星企业,技术应用广泛辐射各领域、各环节。作为秘书长单位,纳米公司会把协会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切实发挥协调、联络、组织等功能,搭建好政企沟通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联动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打造社会组织服务企业的标杆,推动纳米新材料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 中国纳米粉体材料界的开拓者和领航者——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亮相亚太电池展
    gbf asia 20172017第二届亚太电池技术展览会时间:2017年8月16-18日地点: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a区规模:50000㎡|800+展商|35000+观众 精微高博 ▏欢迎您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将隆重出席8月16-18日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a区举办的gbf.asia 2017第二届亚太电池展。展位号:a218-220公司简介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开拓者,研发生产的动态与静态两大jw系列吸附仪产品专业用于微纳米粉体材料物性测试,是业内唯一通过科技部科学技术专家鉴定的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厂家,鉴定jw系列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成立于2004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设有分公司。jw系列产品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和市场综合占有率遥遥领先;jw产品已远销海外,出口至美国、日本、欧洲、巴西、伊朗、泰国等十余个国家。jw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制药、新能源、电池、催化剂、吸附剂、稀土、陶瓷、石墨等行业的生产企业,以及高校粉体新材料的研究。自主创新、精益求精、推动中国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发展是精微高博始终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力2005年,精微高博研制成功首台动态法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试仪,实现了动态氮吸附孔径分析仪在技术与应用上的重大突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9年,成功研发了静态容量法微孔分析仪,具有自主创新与现代技术集成的鲜明特色,填充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再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3年,jw-bk112荣获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2013年度,jw-bk132f获得北京粉体技术协会、中国粉体网颁发的“最受关注产品奖”、“优秀产品奖”2014年,jw-bk200c型研究级超高性能双站微孔分析仪通过中国计量院认证,微孔分析技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中国计量院计量认证 2015年,jw-bk132f获得仪器信息网“国产好仪器”2016年,jw-dx荣获由中国仪器仪表协会颁发的cisile2016“自主创新金奖”2016年,“一种新型动态吸附法比表面仪”项目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科学技术三等奖 产品介绍jw-bk200c研究级超高性能双站比表面及微孔孔隙度分析仪,完全继承jw系列孔径分析仪所有技术特点,自主独特创新。该款仪器配备有“涡轮分子泵”及1torr(或0.1torr)小量程压力传感器,配合微孔分析模型的准确应用,完全实现了微孔的精确分析,氮吸附微孔最小孔径实际可测达0.35nm,测试结果准确性、精确性、稳定性完全达到进口同类仪器水平,性价比极高,非常适合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分子筛、沸石、mof材料等超微孔纳米粉体材料的研究。 jw-m100a型全自动真密度/开闭孔率测试仪,采用气体置换原理,是jw-m100真密度仪的升级版。该款仪器引进美国机芯,外形结构设计独特、简单、大方,液晶屏全触摸一体机显示及控制,模块化设计,独具一格的恒温装置,再配以超强的软件分析技术,使得该款产品综合性能更加完善,测试结果准确性、精确性、稳定性达到最佳,性价比极高。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1号楼2206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00-5039网址:http://www.jwgb.net
  • 牛津纳米孔宣布收购NNi 进军固态纳米孔领域
    ONT今天宣布收购 Northern Nanopore Instruments (NNi),这是一家加拿大初创公司,集中在固态纳米孔制造和工具化方面。ONT通过此次并购增强了固态纳米孔专业知识和专利组合,逐渐布局固态孔,扩大了其生物孔之外的长期技术管线。 NNi创立于2020年,本质上是将渥太华大学物理系全职教授Vincent Tabard-Cossa 实验室开发的固态纳米孔制造的受控击穿方法进行了商业化。NNi定位是一家仪器公司,提供研究工具和解决方案,以支持固态纳米孔的基础和应用研究。NNi 专门从事低成本、精确的固态纳米孔制造和原位尺寸控制,提供用于制造纳米孔和执行高带宽、低噪声传感的仪器。NNi 还提供易于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及可能需要的其他定制研究解决方案。Vincent Tabard-Cossa实验室发明了受控击穿 (Controlled Breakdown) 制造纳米孔的方法,可直接在溶液(例如 1M KCl pH8)中创建单个固态纳米孔,简单、快速且经济高效。传统的透射电子和聚焦离子束钻孔方法速度慢、繁琐、产量低,并且需要由专业用户操作的昂贵设备。相比之下,CBD 方法只是简单地在固态膜上施加电场,其强度接近膜的介电击穿强度。监测隧道电流,直到急剧增加表明纳米孔的自发形成和离子电流的开始。这样就可以通过施加时变电压波形精确地扩大孔径。该课题组发表的PLoS ONE原始文章和Nature Protocols文章展示了 CBD 纳米孔制造的流程,并免费向研究界提供软件、构建硬件的计划以及可靠地自动化制造低噪声、精确尺寸固态纳米孔所需的最新操作协议。NNi公司的四名核心创始成员也加入ONT公司作为顾问。NNi /渥太华大学团队将继续与ONT合作开发和扩展固态纳米孔制造技术,包括速度、精度和阵列尺寸等,长期目标是开发固态纳米孔阵列。无论是检测DNA、量化一组蛋白质生物标记物,还是读取下一代分子硬盘中编码的数字信息,固态纳米孔都具有巨大的变革潜力。通过NNi进入固态纳米孔,ONT无疑将能有力补充现有的高性能纳米孔传感技术,为未来的分析物的测量铺下垫脚石。通过并购NNi,ONT获取了一种高效制备固态纳米孔的技术路线,但CBD并不是制造相对较小纳米孔的唯一技术路线。当然,这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固态纳米孔不管是开发用于测序还是其他分子的感测,还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制造的一致性稳定性、如何持续提高阵列的密度、如何对孔做修饰,在测序上如何控速以及信号端的重新学习训练等等。但毫无疑问,巨头入局,这可能会带来固态纳米孔开发的一次注目。我们国内也不乏一些固态孔公司的身影,包括罗岛纳米、儒翰基因、丽纳芯、纳生科技Genvida等,也期待在固态纳米孔上,我们不输海外。
  • 苏州纳米所在太赫兹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p  太赫兹波在电磁频谱中介于毫米波和红外之间,在材料科学、信息传输、环境监测、生命健康等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利用太赫兹波可穿透非金属和非极性材料(如纺织品、纸板、塑料和木料等)而不产生电离损伤的特点,太赫兹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人体安检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由于处在基于宏观经典理论电子学与基于微观量子理论的光子学之间的过渡区,太赫兹光源和探测器等核心关键器件的效率低下或需在低温下工作,太赫兹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了核心器件缺乏的严重制约。/pp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秦华课题组在“十一五”末成功开发了基于氮化镓高浓度二维电子气的室温、高速、高灵敏度太赫兹探测器。“十二五”期间,课题组围绕探测器的优化、可制造工艺和模块化集成等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材料-器件-工艺-电路-集成的技术能力,成功开发了室温工作的高灵敏度单像元探测器模块和太赫兹焦平面成像器件,为进一步发展面向太赫兹成像和通信等应用的核心器件研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目前课题组已经成功研制出单像元、线阵列和焦平面太赫兹成像模组。/pp  图1所示的是针对220 GHz、340 GHz、650 GHz和850 GHz等大气吸收窗口研制的单像元太赫兹探测器模块。模块的电压响应度大于1 MV/W,等效噪声功率小于50 pW/Hz1/2,响应时间小于1& #956 s,其综合指标优于热释电和高莱等商业化太赫兹探测器。单像元模块的高速和高灵敏度性能已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的快速太赫兹成像仪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太赫兹通信演示系统中得到试验验证。/pp  图2所示的是规模为32× 32的焦平面和1× 64的线阵列太赫兹成像芯片,属于我国首次实现的基于场效应混频探测技术的太赫兹成像器件。其中,面阵列成像芯片由基于氮化镓的阵列探测器和基于CMOS的阵列读出电路通过倒装焊技术互连而成,线阵列成像芯片可由基于氮化镓的线阵列探测器和CMOS线阵列读出电路直接互连而成。/pp  图3(a)所示为0.9 THz太赫兹光斑和0.34 THz牛顿干涉环的视频成像截图。图3(b)所示为1× 64线阵列成像器件探测得到340 GHz的一维太赫兹光斑图像。图5为对旋转塑料叶片进行实时成像的视频,帧频达到29Hz。基于目前已掌握的核心器件设计与工艺技术,可进一步扩大像素规模,近日已试制成功规模为128× 128的探测器阵列。/pp  研制工作得到了苏州纳米所纳米加工平台、测试分析平台和相关合作团队的大力支持。在太赫兹焦平面成像芯片的研制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所罗木昌博士领衔的合作团队研制开发了基于CMOS的阵列读出电路和成像信号处理系统,并承担了芯片互连和封装工艺的技术开发工作。/pp  场效应混频探测器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50" height="450" title="01.jp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450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noimg/45779c52-57c8-4ebc-9fa4-fc5eb69a2afd.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1. 单像元太赫兹探测器模组及其扫描成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2.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insimg/3511e5b9-ef9e-4126-a5b3-87656719a3c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2. 32× 32焦平面和1× 64线阵列太赫兹成像芯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50" height="469" title="03.jp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469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3/noimg/212d7e26-5fa3-4b58-b624-c77457012250.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3. 焦平面和线阵列太赫兹成像。br//p
  • 中科院研发出基于二硫化钼/碳纳米复合材料的钠型双离子电池
    p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碳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的钠型双离子电池。相关研究成果以Penne-Like MoS2/Carbon Nanocomposite as Anode for Sodium-Ion-Based Dual-Ion Battery为题,在线发表在Small上。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6177974b-2ba4-49ab-b8d7-66db7c701632.jpg" title="1.jpg"//pp  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但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加之锂资源的匮乏和分布不均,使锂离子电池成本日益攀升,难以满足未来能源存储的低成本、长循环寿命、安全可靠等要求。钠与锂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且储量丰富、成本较低,使得基于钠离子的二次电池体系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钠离子半径较大,导致Na+在电极材料中扩散缓慢,从而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pp  为改善钠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唐永炳研究团队成员朱海莉、张帆等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碳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的钠型双离子电池。该电池采用膨胀石墨作为正极材料,具有分级结构的MoS2/C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由于这种具有分级结构的MoS2/C具有更宽的晶体片层间距,有利于提高Na+在其中的离子扩散速率,且碳层的引入提高了材料的电导率,使基于该MoS2/C纳米复合材料的钠型双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结果表明,该电池在1.0-4.0V的电压区间,2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85%。这种新型钠离子电池在低成本、环保大规模储能领域,如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p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的资助。/span/ppbr//p
  • 纳米技术领域首个国际性研究机构在欧洲成立
    7月21日, 伊比利亚国际纳米技术实验室在葡萄牙落成。该实验室是全球纳米技术领域第一家,而且是唯一一家国际性研究机构。这是欧洲第一个在国际法律框架下设立的、专注于纳米技术研究的实验室,同时也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第一个国际性科学研究机构。像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其他一些国际性研究机构一样,该实验室首次为欧洲纳米技术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机遇和便利条件。  该实验室于2005年11月由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政府共同倡议设立的,并已经同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众多享有国际声望的大学和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该实验室的主楼建设刚刚竣工,并将迎来第一批入驻的工作人员。他们将开始运营实验室,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招募杰出的研究人员。实验室预计于2009年年底正式开始科研活动。  该实验室将与全世界各地的大学、研究中心和商业孵化机构紧密合作,在以下四个领域开展项目:纳米医学,环境监测、食品质量控制及安全,纳米电子和纳米操控技术。  该实验室计划聘请200名研究人员,其中包括25%的终生职位。此外,还将吸纳100名博士生和100名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及其他辅助人员,总人数将达到大约400人左右。目前,伊比利亚国际纳米技术实验室正在向世界其他国家公开招募会员。  纳米技术在原子和分子层面进行研究,对科学和应用的若干领域,如医药、工业等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由于纳米技术可以提高现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且能推动医学快速进步,一直被欧盟认为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驱动力。欧盟成员国在欧盟第七个科研和技术发展框架计划(2007-2013)期间共计投入了35亿欧元用以资助纳米技术的研究上,这同样反映了欧盟对于纳米技术的重视。
  • 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固态纳米孔基因检测仪工程样机苏州问世
    11月21日,苏州丽纳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第四代固态纳米孔基因检测仪工程样机发布会在花桥国际创新港举行。据悉,这是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固态纳米孔基因检测仪样机,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工具及精准医疗进步的基石。丽纳芯首席技术官朱博士讲解新一代检测仪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 小型化、高速度、大通量的固态纳米孔基因检测芯片的制作已经实现,并使得检测芯片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近年来在业内被充分公认,低成本、规模化是固态纳米孔测序仪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丽纳芯作为苏州昆山高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公司,拥有纳米孔芯片的核心工艺、生产技术。据悉,丽纳芯作为中国首个固态纳米孔基因检测仪开创者,在2022年12月发布了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第四代固态纳米孔基因检测Lsmart-SP1原理样机。2023年3月发布了搭载Lsmart-SP1专有纳米孔芯片 Cell-231 以及配套试剂,研制了第二代Cell -241芯片,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工具已应用到动物、植物、微生物、环境、人类以及临床等研究中。日前发布的Lsmart-SP1工程样机所对应的目标产品是一款Ipad 大小手持式纳米孔基因检测仪,无需扩增,便可以直接读取结果出具报告,将其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工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环境、人类、临床等研究以及临床医学包括肿瘤早筛、伴随诊断、病原微生物检测、疾病预后分析、基因测序等。一经商业化,可打破基因测序仪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成为我国第一台高通量、高集成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及临床医学的固态纳米孔基因检测仪。丽纳芯CEO谭博士表示:“丽纳芯开创了中国固态纳米孔基因检测高通量、集成化、低成本、小型化、移动式、超快速、检测灵敏性代入‘单分子识别’时代。丽纳芯作为国内第一个固态纳米孔基因检测商业化敢为人先的团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固态纳米孔基因检测仪首先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工具,在动物、微生物、植物、环境、人类、临床研究等发挥着高精尖的作用,其次在临床医疗领域包括有精准预防、早期筛查、精准诊断、癌症早筛、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临检快速报告等发挥巨大优势。”在发布会上,丽纳芯首席技术官朱博士对新一代检测仪工程样机的原理、系统构成、检测过程以及检测数据进行了讲解和展示,丽纳芯也共享阶段性数据。该样机能够以“基于电压反馈控制”方式,自动化地完成检测全过程。从现场演示情况来看,整个过程除加入待测样本之外,无需其他人工操作,具有非常高的自动化程度。中国乃至全球,生命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而生命经济的核心就是基因测序技术,国家级人群基因组学研究是精准医学的基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第一个人类的基因组,从1990年到2003年,由2000名科学家历时13年,花费38亿美金才完成,图谱中包含了人类染色体的近30亿个碱基对的核苷酸序列,由于高度重复的DNA块组成,当时技术的局限,这份图谱仍留下了约8%的空白区,这部分的测序难度非常大。1975年至今,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测序时间从13年缩短到5小时,测序金额从38亿美金降低到1000元人民币,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各国纷纷推出国家级大规模人群基因组测序项目。以英国为例,2012年12月,英国启动10万人基因组计划,历时5年半的时间才完成7万多例全基因组测序。谭博士表示:“二代每台每天能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未来实现国家级大规模人群基因组测序,只需数百元、几小时、高集成、高通量即可完成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应该不是梦想”。据了解,丽纳芯制定了三步走战略规划,第一步在已推出样机的框架基础上,研发团队进一步的优化开孔电流噪声,电流稳定性,数据分析算法,流体芯片开孔率等问题,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即在2024年7月左右,推出面向生命科学研究市场的国内首款固态纳米孔基因检测仪产品。在此基础之上,再用两1-2年左右的时间,推出面向临床医学市场的高通量、高集成的检测仪,立足于清晰的技术路线,经过后续优化,仪器最终检测准确率可达到99%以上。突破将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降低至百元人民币左右,数小时内完成大规模检测全过程的目标。
  • 苏州纳米所携手德国大学共建纳米器件研究中心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与德国布伦瑞克理工大学半导体技术研究所合作签约共建纳米器件研究中心。苏州纳米所所长杨辉与德国布伦瑞克理工大学半导体技术研究所所长Prof. /Dr. Andreas Waag代表双方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此次签约仪式上,Wagg教授阐述了本次合作的意义,杨辉表示高度赞同,并提出希望在GaN方面开展可能的深入合作。双方还就后续合作工作的开展达成共识。  根据协议,该中心将在生物纳米园筹建办公场所,主要致力于以下三方面工作:做好半导体研究链从材料生长、器件加工到产品检测的衔接 利用校企各自优势,搭建学生交流平台 推进相关技术转移、推广及知识产权保护。苏州纳米所纳米器件重点实验室也将配合协助该中心的建设。之后,Wagg教授一行参观了纳米器件重点实验室太赫兹实验室。
  • 单颗粒ICP-MS应用:带您了解防晒霜中的纳米科技
    炎炎夏日,酷暑难当,出门在外, 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晒。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方式就是涂防晒霜。防晒霜为什么能防晒?里面有哪些高科技?请跟随我们一起了解下。日光中含有紫外线,按照波长的不同,紫外线分为四类:01 UVA:波长320~400nm,这是紫外线中波长最长的一种紫外线,具有非常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真皮层,能够深入皮肤,加速黑色素的合成,使皮肤变黑,并且会使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受损从而加速皮肤的老化,所以UVA会造成皮肤老化和变黑,这种作用虽然进展缓慢却是不可逆转的,而且这种紫外线无法被臭氧层吸收。02 UVB:波长275~320nm,大部分可以被臭氧层吸收,也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虽然如此,剩余的紫外线可到达真皮层,导致皮肤日光灼伤,红斑、晒黑等现象,UVB对皮肤作用迅速,是皮肤晒伤的根源。03 UVC:波长200~275nm,只到皮肤的角质层,且绝大部分被大气阻留,所以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很大的危害。04 UVD:波长100~200nm。又称真空紫外,无法穿过臭氧层。所以,防晒产品的目的是减少UVA和UVB照射到皮肤,按照作用原理的不同,分为物理性防晒剂和化学性防晒剂。物理性防晒主要使用纳米级TiO2。纳米级TiO2的抗紫外线能力及其机理与其粒径有关:当粒径较大时,对紫外线的阻隔是以反射、散射为主,且对UVA和UVB紫外线均有效,但防晒能力较弱。随着粒径的减小,对UVB紫外线的吸收性明显增强,对UVA的阻隔以散射为主。最近随着对环境的更加关注,防晒产品中的纳米颗粒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TiO2颗粒集中在水环境中,对鱼类和其他生物有害。因此,了解防晒产品中TiO2的粒径和数量,对评估其防紫外线性能和对环境的潜在危害,都非常有意义。长期以来,纳米粒子的粒度表征方法主要有场流分级法(FFF),动态光散射法,和显微镜等。最近,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P-ICP-MS)作为一种能同时测量和表征纳米粒子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优势在于更快的分析速度和更详尽的分析结果。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SP-ICP-MS技术,分析不同防晒产品中的纳米级TiO2的颗粒浓度和粒径分布。样品及前处理防晒霜样品购自本地一家商店。对于每个防晒霜样品,称取15mL加入到50mL的容器中,混合3分钟形成均匀的样品。称取均匀的样品0.2克,加入1%的Triton-X溶液200mL,超声至无明显聚状物(5-10分钟)。超声处理后,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00–200,000颗粒/毫升。仪器条件所有的分析都在PerkinElmer NexION 350D ICP-MS上使用Syngistix Nano应用软件模块进行,下标分别为仪器设置和方法参数。实验结果在不含TiO2颗粒防晒乳液中添加了浓度为6.65μg/L的40nm TiO2颗粒,产生的信号下图所示。由于每个峰代表一个粒子,显而易见的TiO2粒子可以很容易地在防晒霜基质中检出。软件可以将这些脉冲信号换算成颗粒的粒径,下图是这个样品中TiO2粒径分布信息。下图为标签TiO2含量浓度为5.1%的样品,稀释20000倍后测试的粒径分布结果。下表分别为实验中5个防晒霜样品的标签信息和SP-ICP-MS测试的TiO2纳米颗粒粒径和数量信息。其中3号样品没有检出TiO2纳米颗粒,同其标签信息一致。结论利用NexION系列ICP-MS和Syngistix Nano应用软件模块,使用本实验的测试方法,可以简便快速测定防晒产品中的TiO2纳米颗粒含量和粒径分布。了解更多应用资料和产品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珀金埃尔默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防晒霜中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相关资料。
  • 广州大学王家海教授团队在纳米孔单分子计数器和纳米孔整流器领域的系统性成果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纳米孔在核酸测序领域已经成功实现商业化,在分子诊断领域(分析化学)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期间,研究者发展了不同种类的纳米孔,包括蛋白质纳米孔、高分子纳米孔、玻璃纳米孔和各种无机薄膜纳米孔。于此同时,理论研究和各种功能化技术也逐渐完善。研究内容从核酸测序扩展到对药物小分子、蛋白质、核酸碱基突变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对象进行检测。本文主要介绍王家海教授团队在纳米孔领域取得的一系列进展和成果。(一)将纳米孔的离子整流现象运用到分析化学,提高纳米孔的应用范围和深度2008年之前,基于纳米孔的分子检测主要使用电阻脉冲方法(Resistive-pulse method)(图1):在纳米孔两边施加电压时,纳米孔一端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通过纳米孔,可观察到稳定的恒电流;当带有一定体积和电荷的探测物存在于溶液中时,电场的作用使其通过纳米孔,纳米孔中的离子浓度临时改变,可观察到一系列的电阻脉冲峰(Resistive pulse)。根据峰的大小、持续的时间和频率,即可对探测物进行定量和定性测量。图1. 基于蛋白质纳米孔的电阻脉冲方法电阻脉冲方法高度依赖纳米孔的孔径、稳定性、长度和表面的电荷及表面功能基团。譬如用于基因测序的蛋白质纳米孔,孔径只有两纳米左右。这些苛刻的要求,限制了该方法广泛用于生物体系中不同对象的探测及其实用化。因此发展新方法能使纳米孔分析化学应用更广泛和深入。2008年,为了提高纳米孔在分析化学上使用范围和深度,把离子整流现象运用到分析化学(Nanomedicine, 2008, 3, 13-20)。相关工作两次在国际大会进行专题报告。离子整流方法:在锥形纳米孔(带负电)两端实行电压扫描时,观察到一个非线性的电流对电压的曲线(I-V curve);把带正电的探测物置于溶液,探测物会选择性吸附到锥形纳米孔内表面,探测物改变或逆转了孔内表面电荷数目,当再次对锥形纳米孔两端实行电压扫描时,会观察到一个改变的非线性的电流对电压的曲线,通过对电流改变值进行分析,即可对探测物进行定量分析(图2)。图2. 基于锥形纳米孔的离子整流方法随后,该团队进一步把这个原理运用于探测不同疏水性药物小分子(Talanta, 2012, 89, 253-257)。药物检测原理如下(图3):(1)当不断改变药物分子在锥形纳米孔小端一侧的浓度时,观测到一系列变化的电流电压曲线。当药物分子达到一定值时,药物在纳米孔内的吸附达到饱和,电流电压曲线不再发生变化,这时候表面覆盖率达到1。(2)没有药物分子的时候,药物表面覆盖率为0,电流电压曲线为黑线。对应一定药物浓度的表面覆盖率,可以利用特定电压所对应的电流计算。(3)表面覆盖率与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和药物与表面的结合常数相关联。(4)如果以表面覆盖率为Y轴,药物浓度为X轴,结合Langmuir方程式,就可以拟合出药物与薄膜内表面的结合常数。不同疏水小分子在薄膜上的吸附能力不一样,所以可以用电流电压曲线区分不同小分子(图4);小分子Hoechst 33342 在20微摩尔时薄膜内表面吸附达到饱和(图4A),分子Propidium Iodide 在1毫摩尔时薄膜表面吸附达到饱和(图4B)。分子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 在8毫摩尔时在薄膜内表面吸附达到饱和(图4C)。图3. 离子整流定量检测药物分子。(A)不同浓度的药物引起不同的离子整流和电流电压曲线。(B)药物在纳米孔表面的覆盖率可以通过相对电流改变量计算。(C)药物表面覆盖率与溶液中的药物浓度和药物与表面的结合常数通过Langmuir方程式相关联。(D)如果以表面覆盖率为Y轴,药物浓度为X轴,结合Langmuir方程式,就可以拟合出药物与薄膜内表面的结合常数。图4. 区别不同疏水性带正电的药物小分子。(A)对应于小分子Hoechst 33342的电流电压曲线图和相应的表面覆盖率随药物浓度变化图。(B)对应于小分子Propidium Iodide的电流电压曲线图和相应的表面覆盖率随药物浓度变化图。(C)对应于小分子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的电流电压曲线图和相应的表面覆盖率随药物浓度变化图。相对于电阻脉冲方法,离子整流方法带来新的期待,它对纳米孔大小、表面修饰、膜厚度的要求都比电阻脉冲方法宽松很多。尽管如此,离子整流仍然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高分子膜中50纳米以下纳米孔在电镜的观测下,会变形,测量不准,误差很大,且操作费事;高分子膜表面的疏水性影响了探针分子的修饰,纳米限域内的分子探针修饰无论是成功率还是重现性都比开放表面修饰差很多;基于高分子纳米孔离子整流,离子整流的整流系数变化还不太理想,使整个体系的检测限与其他表面技术和荧光方法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离子整流的应用范围需要继续扩展。(二)发展基于光透射技术的纳米孔孔径测量方法此前常用的表征核孔膜孔径的方法有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SEM测试费用昂贵,操作时间长。光学显微镜只能测量微米尺度以上的物体。况且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够实现在线监测。为了纳米孔孔径测量更方便,测量时孔径不变化,该团队发展了一种基于光透射技术的测量方法(Chem. Commun., 2013, 49, 11451-11417)。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出核孔膜的大小(图5),可以覆盖50纳米到1微米的区间,有望填补在线检测核孔膜生产的技术空缺。该团队发明的这个方法,优势在于简单(图6),可以生产出微型化的装备快速检测孔径大小(图7),主要运用于高分子核孔膜的制备与表征(Track-etched Membrane),实现实时在线检测。该团队已经基于该方法开发了相关检测仪器,已经与企业开始技术转化洽谈。[1]图5. 核孔膜孔径在增大的过程中孔的周边会有一个缓冲带,这个区域会随着孔径增大而同时变大,会反射光。逐渐增大的缓冲带会使薄膜越来越不透明图6. 薄膜仅仅需要放在紫外样品池支架上(静电吸附)图7. 核孔膜孔径与光反射log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三)设计无探针修饰的纳米孔分析平台,消除限域纳米孔内立体阻碍的干扰高分子膜表面的疏水性影响了探针分子的修饰,纳米限域内立体阻碍对探针和被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很大的影响,造成纳米限域内分子探针修饰无论是成功率还是重现性都比开放表面的修饰差很多。针对这个不足之处,该团队设计了无探针修饰的纳米孔分析平台(Microchim. Acta, 2015, 59, 4946-4952 Talanta, 2015, 140, 219-225 Biosens. Bioelectron., 2015, 63, 287-293 J. Mater. Chem. B, 2014, 2, 6371-6377)。在运用纳米孔作为检测平台时,探针修饰是常用的做法,但这种方法有不足之处,譬如纳米孔内表面的立体阻碍,影响检测限的优化。纳米孔内高电场也影响了探针在孔内的稳定性。在该团队的工作中,探针游离在溶液当中,可以高选择性的和目标对象结合(多余的探针被单碳纳米管除去),只有结合了目标物的探针才能被纳米孔吸附,从而改变纳米孔表面的电荷,因此能用纳米孔选择性检测目标分子。这个新方法的优势在于,探针与目标对象的作用完全在溶液中,不受表面影响。将该方法用于对三价镉离子的探测,仅仅通过选择适当的缓冲溶液就可以做到。图8. (a-c)在纳米孔表面吸附高分子PEI,然后吸附Zr4+离子,纳米孔具备吸附核酸探针的能力;(d)与探测物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吸附到纳米孔表面,没有与检测对象相结合的自由核酸适配体被单壁碳纳米管吸附带走。纳米孔表面的电荷改变可以通过离子整流探测。基于高分子的纳米孔整流器容易发生非特异性吸附,尤其是含有胺基的小分子容易吸附在纳米通道表面,这会降低纳米通道传感器的效率。该课题组利用主客体相互作用来消除过量小分子的影响,在检测三聚氰胺中利用环糊精(Cyclodextrin)解决了这一个问题。与单壁碳纳米管(SWNTs)相结合,β-环糊精(β-CD)为涂覆有聚乙烯亚胺(PEI)和锆离子(Zr4+)的锥形纳米通道提供了优异的传感性能。以三聚氰胺为检测对象,制备的纳米通道可以选择性检测三聚氰胺诱导的双链DNA(dsDNA)(Biosens. Bioelectron., 2019, 127, 200-206)。全部工作在广州大学完成。图9. 环糊精可以屏蔽三聚氰胺的非特异性吸附(四)借助纳米通道支撑基底,发现高分子膜材料上具备完美的离子二极管效应和离子整流现象高分子纳米孔离子整流系数变化不够大,其检测能力与其他表面技术和荧光方法还有一定差距。通过提高纳米孔的离子整流效率可以进一步降低检测限。借助纳米通道基底,该团队发现气体高分子响应膜材料上完美的离子二极管效应和离子整流现象(RSC Adv., 2015, 5, 35622-35630)。二极管效应早先是电子二极管很重要的一种现象,有广泛的应用实例。在后来的蛋白质纳米通道中也发现了二极管效应,与电子二极管不同的是电流的载体是离子,这种效应是离子二级管效应,其原理也被其他人工材料采用。本文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离子二极管,并用新的物理化学机理解释了超薄气体响应高分子膜的这种离子二极管效应。该高分子膜除了可以应用在油水分离、海水淡化和能源隔膜等领域中,对应用在分析化学中也是很有前景,其离子整流系数达到几万倍,几乎接近完美。图10. (A)和(D)核孔膜电镜图(200 nm),(B)和(C)长满高分子膜的PET膜的上下两面。(E)和(F)高分子膜的厚度(1.6 μm)。图11. 只要调换溶液和控制电压方向,就可以制备可开关的离子二极管。电压方向可以控制离子在薄膜附近的浓度,从而引起薄膜亲水或者疏水。(五)运用离子整流解释高分子薄膜内羧基可以带正电纳米孔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需要继续扩展,譬如运用离子整流观测表面化学反应,把纳米孔集成到微小器件中用于体内检测。2011年该团队运用离子整流解释了高分子薄膜内羧基可以两步质子化反应带正电(Nanoscale, 2011, 3, 3767-3773)。发现不对称锥形纳米孔内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聚脂薄膜内表面的羧基可以通过两步质子化使薄膜内带负电荷、呈中性、带正电荷三种状态。该工作打破了近十年的传统观念,以前认为薄膜内表面只能具备带负电荷、呈中性两种状态。表面羧基(COOH)是由NaOH刻蚀聚脂薄膜PET产生的,在中性溶液中薄膜内表面带负电荷(COO-),在溶液pH 下降到3 或更低时,电流电压曲线发生反转。要通过电流电压曲线观测到这个现象,需在比较宽电压范围内扫描。图12. 不需要生物化学修饰的离子整流器。(A)锥形纳米孔图,(B)薄膜表面电荷性质发生变化。(六)将二维纳米孔折叠成三维微米器件,用于细胞培养和药物释放目前基于纳米孔的分析检测都是在体外进行,要想将更加先进的检测技术运用到体内,必须和能用于体内的其他智能化的微小器件相结合。该团队曾经把二维的纳米通道折叠成三维的微米器件(Nano, 2009, 4, 1-5)。这种立体盒子的每个面都带有纳米孔,可以进一步功能化。该立体盒子(微米)可以用作细胞存放的容器,譬如能产生胰岛素的细胞。盒子的每一面的纳米孔都能感知周围的环境,根据需要用于营养成分的交换,保证盒内的细胞正常生长,并且在体内为患者提供源源不断的胰岛素。还可以把其他的药物分子放入微米器件内,为患者提供帮助。该工作只是初步的把纳米孔和其他先进器件相结合,后续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工作。图13. 三维纳米孔器件(七)小分子功能化的纳米孔通道可以调控离子流在家禽业中滥用金刚烷胺(ADA)及其衍生物作为兽药,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快速、廉价、超灵敏的ADA检测方法。该团队建立了一种灵敏的锥形纳米通道传感器,利用主客体竞争的独特设计快速定量检测ADA。该传感器使用对甲苯胺类对纳米通道表面进行功能化来构建,然后用葫芦素(Cucurbit[7]uril,CB[7])组装而成。当ADA加入时,由于主客体的竞争,它会占据CB[7]的空腔,使CB[7]从CB[7]-p-甲苯胺类络合物中释放出来,导致纳米通道的疏水性发生明显变化,这可由离子电流确定。在最佳条件下,该策略允许在10-1000 nM的线性范围内灵敏检测ADA。基于纳米通道的ADA传感平台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重复性,检测限为4.54 nM。该文首次利用纳米通道系统实现了基于主客体竞争的非法药物快速、灵敏的识别,并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可行性。该策略为将主客体系统应用于小分子药物检测纳米通道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有效的方法(Talanta, 2020, 219, 121213)。全部工作在广州大学完成。图14. 葫芦素调控的纳米孔检测三维金刚烷胺(ADA)(八)核酸纳米结构作为纳米孔信号传导载体检测病毒基因片段运用纳米孔直接检测小分子或者其他目标对象挑战性非常大,如果把对目标对象的检测转化成对核酸纳米结构的检测,可以解决很多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Analyst, 2022, 147, 905-914)。特别是,具有明确三维纳米结构的DNA四面体是用作信号传感器的理想候选。该团队展示了在反应缓冲液中检测HPV18的L1编码基因作为测试DNA靶序列,其中连接DNA四面体到磁珠表面的长单链DNA被靶DNA激活的CRISPR-cas12系统切割。DNA四面体随后被释放,可以通过玻璃状纳米孔中的电流脉冲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有几个优点:(1)一个信号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不同的目标;(2)孔径比目标DNA片段大得多的玻璃状纳米孔可以提高对污染物和干扰物的耐受性,避免纳米孔传感器性能的降低。图15. 纳米孔结合CRISPA-cas12 检测病毒片段王家海教授简介王家海,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研究生和博士后导师,2008年5月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化学系毕业,师从Charles R. Martin;2008年5月至2009年1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生物工程系博士后,从事微纳米器件加工课题,致力于智能器件的设计及其应用性能的探讨;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分别在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从事体外诊断纳米孔检测相关的技术开发。2014年10月加入山东大学,任研究员,从事氢能源催化剂材料的开发。2017年至今加入广州大学,百人计划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首批促进会会员,广州市高层次青年后备青年人才,全球顶尖十万科学家之一。目前团队研究方向包括能源催化材料、锂电池、生物化学传感器、纳米孔单分子计数器和5G通讯。代表性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J. Am. Chem. Soc.、Nano Letters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精彩会议预告:点击图片免费报名参加“第五届基因测序网络大会”
  • 全新一代纳米光谱与成像系统-neaSCOPE,在可见、红外和太赫兹光谱范围实现10 nm高分辨光谱和成像!
    一、 neaspec推出全新一代纳米光谱与成像系统neaSCOPE系列产品 近期,全球知名纳米显微镜领域制造商neaspec推出了纳米光学显微镜neaSCOPE全新一代系列产品,加载了全新技术,拓展了产品功能,以满足客户多样的实验需求。neaSCOPE是基于针增强的纳米成像和光谱,以应用为目的,满足客户在科学,工程和工业研究等不同领域的科研需求。由于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neaSCOPE已成为纳米光学领域热点研究方向的科研设备,在等离子激元、二维材料声子化、半导体载流子浓度分布、生物材料红外表征、电子激发及衰减过程等众多研究方向得到了许多重要科研成果。neaSCOPE技术特点和优势包括:♢ 行业的针增强技术,高质量的纳米分析实验数据。♢ 采用模块化设计,针对用户的实验需求量身定制配置,同时兼顾未来的升需求,无需重复购置主机。♢ 软件使用方便,提供交互式用户引导功能,让新用户也能快速上手。流程化的软件界面,逐步引导用户轻松完成实验操作。♢ 功能多样、可靠性高,已得到大量发表文章的印证,在纳米光学领域有很深的影响力,是国内外实验室的头号选择。二、neaSCOPE全新一代产品型号 IR-neaSCOPE:基于AFM 针的激光诱导光热膨胀的纳米红外成像和光谱。IR-neaSCOPE可测量纳米红外吸收谱。该设备利用AFM-IR机械信号来检测样品中激光诱导的光热膨胀。IR-neaSCOPE无需红外探测器和光学干涉仪,为热膨胀系数大的样品(如聚合物、生物材料等)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纳米红外成像及光谱研究的解决方案。IR-neaSCOPE提供红外吸收成像,点光谱和高光谱成像,并可升到IR-neaSCOPE+s,拓展更多功能,实现更多种类材料的研究。♢ 将样品的光学与机械性质有效地去耦,实现无伪影的吸收测量。♢ 将激光地聚焦在探针上,实现优化条件下对样品的无损表征。♢ 互动式软件界面,帮助新用户直接上手,获取高质量数据。IR-neaSCOPE+s:探测商用AFM针的弹性散射光,实现纳米红外成像和光谱。IR-neaSCOPE+s能实现10 nm空间分辨率的化学分析和电磁场成像。该设备利用先进的近场光学显微镜技术来测量红外吸收和反射率,以及局部电磁场的振幅和相位。设备支持红外纳米成像、点光谱、高光谱、以及纳米 FTIR,可使用CW照明源,宽波激光器,以及同步辐射源。IR-neaSCOPE+s在有机和无机材料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案例以及特殊的近场表征手段,如定量s-SNOM或亚表面分析。♢ 同时探测样品吸收和反射,适用于各类型材料。♢ 快速可靠的s-SNOM成像和光谱系统,在不影响数据质量的情况下实现高效数据产出。♢ 结合多光路设计和多项技术,实现大量选配功能(纳米 FTIR、透射、底部照明、光电流等)。...… VIS-neaSCOPE+s:局部电磁场偏振分辨的近场成像(振幅和相位)。VIS-neaSCOPE+s优化了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振幅和相位的矢量场成像。利用的s-SNOM技术实现对等离子体纳米结构和波导结构的近场成像和光谱研究。VIS-neaSCOPE+s提供灵活的光路配置,能够进行偏振测量、侧面和底部照明。同时支持升纳米FTIR 和TERS功能。♢ 检测局域电磁场的振幅和相位,实现对波衰减、模场和色散的全面表征。♢ 有的100%无背景检测技术和稳定的无像差对焦,保证在可见光全波数范围内的实验结果。♢ 灵活的光路选配,可将光源聚焦到样品或探针上,适用于等离子体不同的研究方向。 THz-neaSCOPE+s:纳米尺度太赫兹 (THz) 近场成像和光谱多功能平台。THz-neaSCOPE+s可在纳米尺度上实现太赫兹成像和光谱。该设备基于完全集成的紧凑型 THz-TDS 系统,可直接用于半导体纳米结构、二维纳米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系统的电导率研究。THz-neaSCOPE+s同时支持用户自由耦合太赫兹和亚太赫兹源,并集成了市面上SPM仪器中的软件界面,是强大的纳米太赫兹分析仪器。 ♢ 全反射光路,大程度上兼容宽波和单波太赫兹源,覆盖全部光谱范围。♢ 模块化设计和多光束路径设计,支持多种分析功能,包括光电流、泵浦以及纳米FTIR。♢ 基于THz-TDS 技术,实现紧凑且完全集成的太赫兹纳米光谱。 IR-neaSCOPE+fs:10 fs 时间分辨率和 10 nm 空间分辨率的超快泵浦光谱。IR-neaSCOPE+fs实现了泵浦光谱空间分辨率的突破。设备基于纳米FTIR 的fs激光系统,提供完全集成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实现纳米的时间动态研究。该系统具备有的双光路设计、无色散光学元件、以及可选配的SDK,兼容各种泵浦激光器,使用成熟的高功率实验配置进行突破性的超快研究。♢ 完全集成的系统,帮助用户免于复杂的设备调试,专注于研究本身。♢ 无芯片的光学元件进行光聚焦和收集达到大时间分辨率。♢ 灵活的硬件和软件界面,可根据客户实验需求定制。 IR-neaSCOPE+TERs:nano-FTIR与nano-PL和TERS相结合,突破性的纳米尺度光谱探测技术。IR-neaSCOPE+TERs将纳米FTIR与针增强拉曼TERS和光致发光(PL)光谱相结合,在同一显微镜内利用弹性和非弹性散射光同时进行表征。该系统通过简单的光路校准可实现互补的红外光和可见光散射,可使用商用镀金的AFM探针进行稳定的纳米拉曼和PL表征。 ♢ 模块化设计和多光路设计,实现AFM探针在同一位置的纳米FTIR和纳米拉曼/PL光谱。♢ 通过简单的光路校准收集AFM探针针的强弹性散射光。♢ 使用商用AFM探针获得大 TERS 信号。♢ 优化的软件数据收集处理,在同一用户界面进行所有测量。 cryo-neaSCOPE+xs:超低温环境纳米光学成像和光谱。cryo-neaSCOPE+xs可在端低温下实现近场光学纳米成像和纳米光谱。该设备可获得高质量的近场信号,且支持可见光、红外光、以及太赫兹源。因此,该系统可实现10 K以下不同能相关的研究。cryo-neaSCOPE+xs 基于全自动干式低温恒温器,无需液氦。该系统同时具备共聚焦以及接电功能,以实现低温条件下的多功能研究。♢ 的s-SNOM和纳米FTIR技术,实现低温下纳米光学分析,温度低至10K。♢ 使用neaspec 照明和检测模块,兼容红外到太赫兹光源,应用领域广泛。♢ 使用全自动闭式循环高真空干式低温恒温器,降温速度快,使用成本低。 三、背景简介neaspec创立于2007年,起源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因其在纳米分析领域的一系列突破性技术而受到广泛关注。neaspec和Quantum Design结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并于2013年次引入中国。产品经过多次升换代,设备的各方面性能均已达到高度优化。目前在国内的用户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诸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所。此次升使得系统在软件用户交互性、模块化、后续升兼容性方面具有更大的提升。 四、应用案例1. Nature: 双层旋转的范德瓦尔斯材料中的拓扑化激元和光学魔角 相关产品:IR-neaSCOPE+s 2018年W. Ma等在Nature报道了范德瓦尔斯材料α-MoO3 中的面内双曲声子化激元的重要发现。2020年6月,G.W. Hu等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预测并在实验上证实了双层旋转范德瓦尔斯材料α-MoO3体系,可以实现由转角控制的声子化激元从双曲到椭圆能带间的拓扑变换。在这个变换角附近,光学能带变成平带,从而实现激元的直线无衍射传播。类比于双层旋转石墨烯中的电子在费米面的平带,作者因此将这一转角命名为光学魔角。 研究中作者采用散射型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对双层α-MoO3 旋转体系进行扫描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接近魔角时,光学能带变平,声子化激元沿直线无衍射传播。此外,通过测试不同转角的双层体系,作者成功观测到在不同频段大幅可调的低损耗拓扑转换和光学魔角。这一重要发现奠定了“转角光子学”的基础,为光学能带调制、纳米光操控和超低损耗量子光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也衍生出“转角化激元”这一重要分支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发展“转角声学”或“转角微波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启发。(引自:中国光学-公众号,2020年6月11日《Nature:光学魔角!二维材料转角遇见光》) 【参考】 Topological polaritons and photonic magic angles in twisted α-MoO3 bilayers. Nature, 2020, 582, 209-213.2. Nature: 天然双曲材料的声子化研究 相关产品:IR-neaSCOPE+s W. Ma在自然材料体系(α-MoO3)中观察到在平面内各项异性传播的声子化激元,包括传播速度不同的平面椭圆型和单向传播的平面双曲型声子化激元;并发现了在α-MoO3中支持的声子化激元具有低的损耗。实验发现,α相三氧化钼在两个光谱范围内存在两个剩余射线带,声子化激元的传播行为在两个剩余射线带内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在低剩余射线带内,α相三氧化钼可以在中红外波段支持双曲型声子化激元,也就是说声子化激元仅沿一个方向传播([001]方向),在垂直方向[100]的传播完全被抑制,这种化激元有多种具吸引力的性质,它具有强的场局域特性,可以支持厚度可调节的波导模式,并且损耗低。而在另外一个剩余射线带内,α相三氧化钼在中红外波段支持椭圆型声子化激元,化激元沿着[001]和垂直方向[100]以不同的波长进行传播,这种化激元传播寿命高达约8 ±1 ps,远高于目前已知的高寿命。研究进一步促进了光学器件的微型化和多元的调制特性,并且再次证明自然材料中仍然具有无穷的挖掘潜力。 【参考】 In-plane anisotropic and ultra-low-loss polaritons in a natural van der Waals crystal. Nature, 2018, 562, 557–562. 3. 纳米空间分辨超快光谱和成像系统在范德瓦尔斯半导体研究中的应用 相关产品:IR-neaSCOPE+fs近年来,范德瓦尔斯(vdW)材料中的表面化激元(SP)研究,例如等离化激元、声子化激元、激子化激元以及其他形式化激元等,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成为了低维材料领域纳米光学研究的热点。其中,范德瓦尔斯原子层状晶体存在特的激子化激元,可诱导可见光到太赫兹广阔电磁频谱范围内的光学波导。同时,具有较强的激子共振可以实现非热刺激(包括静电门控和光激发)的光波导调控。2020年7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Aaron J. Sternbach和D.N. Basov教授等研究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Femtosecond exciton dynamics in WSe2 optical waveguides”的研究文章。研究者以范德瓦尔斯半导体中的WSe2材料为例,利用德国neaspec公司的纳米空间分辨超快光谱和成像系统,通过飞秒激光激发研究了WSe2材料中光波导在空间和时间中的电场分布,并成功提取了飞秒光激发后光学常数的时间演化关系。同时,研究者也通过监视波导模式的相速度,探测了WSe2材料中受激非相干的A-exciton漂白和相干的光学斯塔克(Stark)位移。【参考】 Aaron J. Sternbach et.al. Femtosecond exciton dynamics in WSe2 optical waveguid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3567 (2020) 4. ACS Nano:光致发光、拉曼、近场光学同步测量技术揭示二维合金材料新特性 相关产品:IR-neaSCOPE+TERs 单层异质结构的应用潜力直接受到材料内在和外在的缺陷影响。乔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Abate教授的带领下,利用neaSNOM散射式近场光学显微镜,研究了二维(2D)单层合金光致氧化过程中纳米尺度下的奇异界面现象。他们发现界面张力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局部势阱来集中本征激子,从而实现高的热稳定性和光降解稳定性。该实验结果由neaspec公司特的nano-PL / Raman和s-SNOM同步测量技术所采集,并已发表在ACS NANO中。在实验中,作者合成了由单层面内MoS2-WS2异质结构制成的2D纳米晶体,这些晶体在富Mo的内部区域和富W的外部区域间,显示出了较强的纳米合金界面。在针增强照明刺激下(100天),作者进一步观察到,光降解过程中界面的激子稳定性、局域性和不均匀性。得益于高度敏感的s-SNOM成像技术,作者探测到富W的外部区域的反射率出现急剧下降。该反射率始于晶体边缘,并随时间向内传播。在同一样品区域获得的高光谱纳米光致发光(nano-PL)图像显示,W氧化相关的激子的猝灭会遵循与s-SNOM相同的模式(在边缘开始并向内传播)。值得注意的是,合金界面的内部区域表现出了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即使在光降解100天后,它仍具有很强的s-SNOM信噪比和未淬灭的nano-PL信号。为了进一步研究结构变化,作者使用nano-PL进行了增强拉曼高光谱纳米成像测量,并在同一扫描区域的每个像素处获取了空间和光谱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晶体的光降解过程中,WS2拉曼峰逐渐消失,而在内部区域中的MoS2仍然存在。该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同一显微镜下测量相同的晶体,由于热诱导的合金和基底晶格常数的不匹配,导致光氧化与局部应变存在一定的关联。而合金界面可防止该应变传播到内部区域,从而防止其降解。 【参考】 Photodegradation Protection in 2D In-Plane Heterostructures Revealed by Hyperspectral Nanoimaging: The Role of Nanointerface 2D Alloys. ACS Nano 2021, 15, 2, 2447–2457. 5. Cryo-SNOM低温近场在氧化物界面的新应用 相关产品:cryo-neaSCOPE+xs 氧化物界面处的二维电子体系(2DES)做为一个特的平台,将典型复合氧化物、强电子相关的物理特性以及由2DES有限厚度引起的量子限域集成于一体。这些特的性质使其在电子态对称性、载流子的有效质量和其它物理特性方面与普通半导体异质结截然不同,可以产生不同于以往的新现象。然而氧化物界面多掩埋于物质间使其难以探测,为探究其局限2DES需要一个无创并且具有很高空间分辨率的表征技术,如果还能提供一个较宽范围内温度变化的平台将大地推进该领域的研究。通常光学显微镜可用于上述研究,其中,远场的探测技术由于受到波长和衍射限的限制缺乏空间分辨率,而红外波段的光束探测传导电子的Drude反应分辨率仅有几个微米的量,无法满足测试需求,而利用散射式近场光学显微镜(s-SNOM)可以克服这一限制,使其具有10-20 nm的空间分辨率并获得光响应信号中的强度和相位信息。近期,Alexey B. Kuzmenko团队在Nat. Commun.上获得新进展,他们利用s-SNOM来研究从室温下降到6K时LaAlO3/SrTiO3界面的变化情况,从近场光学信号,特别是其中的相位分量信息可以看出对于界面处的电子系统的输运性质具有其高的光学敏感度。这一模型说明了2DES敏感性来源于AFM针和耦合离子声子模型在很小穿透深度下的相互作用,并且该模型可以定量地将光信号的变化与冷却和静电选通控引起的2DES传输特性的变化相关联,从而提供操控光学信息的有效手段。从利用s-SNOM得到的实验结果和建立的模型结果来看,二者之间具有很好的拟合,这一结果说明了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对于在零动量时的表面声子离子模型的散射化吸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考】 High sensitivity variable-temperature infrared nanoscopy of conducting oxide interfa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2774. 6. Science:近场太赫兹光电流-石墨烯等离子体在近费米速度传播下的非局域量子效应 相关产品:THz-neaSCOPE+s西班牙光子科学研究所(ICFO)的 Marco Polini教授和Frank H. L.Koppens教授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Tuning quantum nonlocal effects in graphene plasmonics的文章。 在本篇文章中,研究者利用散射式近场光学手段,对石墨烯-(h-NB)-金属复合体系表面进行了纳米尺度下的精细扫描,由此观测到了太赫兹波段下的石墨烯等离子体以近费米速度进行传播。研究发现,在慢的速度(数百倍低于光速)下,石墨烯等离子的非局域响应得以探测,通过近场成像能够以无参数匹配手段清晰地揭示无质量的Dirac电子气体的量子描述,进而展示了三种类型的非局域量子效应,即单粒子速率匹配,相互增强费米速率和相互减弱压缩性。通过该近场光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者终提供了确定电子体系的全时空反应的新途径。 【参考】 Tuning quantum nonlocal effects in graphene plasmonics. Science 2017, 357, 187. 五、部分发表文章[1]. Nature (2021) 596, 362[2]. Science (2021) 371, 617[3]. Nature Physics (2021) 17, 1162[4]. Nature Phot. (2021) 15, 594[5]. Nature Chem. (2021) 13, 730[6]. Nature (2020) 582, 209[7]. Nature Phot. (2020) 15, 197[8]. Nature Nanotech. (2020) 15, 941[9]. Nature Mater. (2020) 19, 1307[10]. Nature Mater. (2020) 19, 964[11]. Nature Phys. (2020) 16, 631[12]. Nature (2018) 562, 557 [13]. Nature (2018) 359, 892[14]. Science (2018) 362, 1153 [15]. Science (2018) 361, 6406 [16]. Science (2018) 359, 892[17]. Science (2017) 357, 187[18]. Science (2014) 344, 1369[19]. Science (2014) 343, 1125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