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智能碳硫仪

仪器信息网智能碳硫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智能碳硫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智能碳硫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智能碳硫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智能碳硫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智能碳硫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智能碳硫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智能碳硫仪相关的资讯

  • 智能碳硫分析仪
    智能碳硫分析仪 什么是智能碳硫分析仪? 智能碳硫分析仪采用中国国标测定(碳采用气体容量法、硫采用碘量法)原理设置而成,配备了电子天平实现了不定量称样测定,触摸式薄膜按键全中文菜单式操作,并可贮存四条工作曲线,检测结果大屏幕液晶显示并直接打印,碳可显示到小数点后面三位、硫可显示到小数点后面四位,其精度已优于中国国标。 智能碳硫分析仪能快速、准确地检测钢铁、其它金属以及非金属材料中碳硫两元素的质量分数。适用于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加工、铸造有色金属等行业化验室进行碳、硫质量分数检测的主要手段。是分析工作者检测碳硫的理想设备。智能碳硫分析仪广泛应用于冶金铸造、采矿、建筑、机械、电子、环保、卫生、化工、电力、技术监督等部门、可检测钢、铁、及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钢铁氧化液及磷化液等材料中各种化学成份的含量。 智能碳硫分析仪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 碳:0.010~6.000% 硫:0.003~2.000% 测量时间:45秒(包含称样时间) 测量精度:符合GB223.69-2008,GB223.68-1997标准 智能碳硫分析仪主要特点: 采用单片机控制,全自动操作,零点自动调整彻底消除人为误差,性能可靠,抗干扰强; 配备电子天平实现不定量称样,提高了检测速度和精度; 采用国际先进的传感技术,使用进口传感器,测量结果可数字显示并自动打印测试结果; 高碳、低碳均可直接显示,不需换算; 采用气体容量法定碳、碘量法定硫。
  • 英国首例:成功运用激光探测和智能刀(iKnife)精确切除脑部肿瘤
    p 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Reuben Hill,22岁,在读博士,脑部患有肿瘤。他成功接受了一场特殊的脑部肿瘤切除手术:术中采用了两个新技术——激光探测和智能刀。作为实验室成果运用到手术室的成功案例,这场开创性手术是精确外科手术的重大改革。/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脑部肿瘤对生命的威胁超过其他任何一种肿瘤,因为它比较罕见且多发于年轻群体。对它的治疗首选脑部手术,以达到切除肿瘤的目的。/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脑部肿瘤切除手术具有很大的难度,因为神经组织交错复杂,肿瘤组织又这些精密结构相连,有时候外科医生通过显微镜都很难看清楚组织结构。同时,切除癌变组织面临着很大风险,因为手术刀必须严格确保在不破坏周围的正常脑组织的前提下,把肿瘤组织切除干净。一旦切到健康组织,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例如丧失说话、听觉等功能。/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此外,目前的医疗水平要求外科医生将切除的组织送去实验室进行活检,以检测它是否病变。这个过程每次都需要30分钟。/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新型激光探针和智能刀大大降低了上述手术风险,且能够向外科医生即时提供组织是否癌变的信息。利用激光探测区分癌变组织和健康组织,且激光能够为外科医生提供肿瘤的映射,达到精确的切除水平。/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智能刀,也称iKnife,能在数秒间确定切下的组织是否癌变,不需要接受活检。它由电子手术刀组成。这种电子手术刀能够灼烧切下的组织,通过烟雾分析组织病变与否。/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trong激光探针+智能刀,大大提高切除脑部肿瘤的准确性/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激光探针,利用拉曼光谱分子从组织中反射回来的光进行组织区分,由加拿大温哥华Verisante Technology公司研发提供。Vaqas表示,这是第一次将拉曼光谱应用于人脑部手术的成功案例。/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iKnife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Zoltan Takats教授提出。电外科的烟雾能够作为生物信息的重要资源,烟雾的化学成分由质谱分析仪分析。/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Hill表示,当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很受打击。但是当他有机会接受这项开创性手术时,他毫不犹豫地签署。这得益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他能够理解“激光探针如何准确定位癌变组织的位置”。/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手术的主刀医生、神经外科医生Babar Vaqas说:“脑部手术通过这两种创新性技术大大增强了切除肿瘤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这意味着病人将降低承受手术副作用的风险。”/span/pp/p
  • 全自动碳硫分析仪、元素分析仪的概述
    全自动碳硫分析仪、元素分析仪的概述南京第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76年,是国内金属分析仪器的首创厂家。专业生产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红外碳硫分析仪 红外分析仪 碳硫分析仪 金属元素分析仪 金属材料分析仪 电脑多元素分析仪 钢铁分析仪 化验设备 理化分析仪 元素分析仪 多元素分析仪 材料分析仪 铝合金分析仪 铁合金分析仪 矿石分析仪 铁矿石分析仪 有色金属分析仪 合金钢分析仪 不锈钢分析仪 铜合金分析仪 铸铁分析仪 铸造分析仪 炉前快速碳硅分析仪 碳硅当量仪 铁水分析仪等,分析仪器的种类很多,欢迎来电垂询,电话:025-57332233 57330555 传真:025-57552266 QR-5型全自动电脑碳硫分析仪采用中国国标法测定(碳采用气体容量法、硫采用碘量法)原理设置而成,品牌电脑控制,配备电子天平实现了不定量称样测定,Windows界面下的全中文菜单式操作,并可贮存8条工作曲线,使用进口传感器,确保数据精密采集。检测结果可自动或手动打印,碳可显示到小数点后面三位、硫可显示到小数点后面四位,其精度已优于中国国标。QR-5型全自动电脑碳硫分析仪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碳:0.010~6.000%硫:0.003~2.000%测量时间:45秒测量精度:符合GB223.69-2008,GB223.68-1997标准QR-5型全自动电脑碳硫分析仪主要特点采用气体容量法定碳,碘量法定硫。碳、硫测定均为全自动;利用微机系统进行智能程序控制,精密数据采集;Windows界面下的中文菜单操作;碳硫元素同时可保存八条标样曲线,测试结果长时间大容量保存,并具有自动、手动两种打印方式,且可任意查询分析数据;配套电子天平,实现不定量称样。全自动碳硫分析仪、元素分析仪的概述南京第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76年,是国内金属分析仪器的首创厂家。专业生产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红外碳硫分析仪 红外分析仪 碳硫分析仪 金属元素分析仪 金属材料分析仪 电脑多元素分析仪 钢铁分析仪 化验设备 理化分析仪 元素分析仪 多元素分析仪 材料分析仪 铝合金分析仪 铁合金分析仪 矿石分析仪 铁矿石分析仪 有色金属分析仪 合金钢分析仪 不锈钢分析仪 铜合金分析仪 铸铁分析仪 铸造分析仪 炉前快速碳硅分析仪 碳硅当量仪 铁水分析仪等,分析仪器的种类很多,欢迎来电垂询,电话:025-57332233 57330555 传真:025-57552266 QR-5型全自动电脑碳硫分析仪采用中国国标法测定(碳采用气体容量法、硫采用碘量法)原理设置而成,品牌电脑控制,配备电子天平实现了不定量称样测定,Windows界面下的全中文菜单式操作,并可贮存8条工作曲线,使用进口传感器,确保数据精密采集。检测结果可自动或手动打印,碳可显示到小数点后面三位、硫可显示到小数点后面四位,其精度已优于中国国标。QR-5型全自动电脑碳硫分析仪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碳:0.010~6.000%硫:0.003~2.000%测量时间:45秒测量精度:符合GB223.69-2008,GB223.68-1997标准QR-5型全自动电脑碳硫分析仪主要特点采用气体容量法定碳,碘量法定硫。碳、硫测定均为全自动;利用微机系统进行智能程序控制,精密数据采集;Windows界面下的中文菜单操作;碳硫元素同时可保存八条标样曲线,测试结果长时间大容量保存,并具有自动、手动两种打印方式,且可任意查询分析数据;配套电子天平,实现不定量称样。
  • 智能所农药残留检测研究取得新成果
    环糊精有助于金纳米颗粒与农残的结合  在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的资助下,合肥研究院智能所采用杯状大环物环糊精对农药残留分子的有效捕捉,实现了农残分子的痕量检测,克服了农药残留检测中灵敏性与选择性的难题。相关成果的论文已正式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的J. Mater. Chem.期刊上,并特别被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Chemical Technology作为Application Highlights(应用亮点,5月24日)以Raman fingerprint for insecticide detection(拉曼指纹峰用于农残检测)为题加以专题报道(http: www.rsc.org/Publishing/ChemTech/Volume/2010/06),同时还在其电子期刊Chemistry World上进行了新闻报道(http://www.rsc.org/ChemistryWorld)。  目前,探索土壤,地下水,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的新检测手段,正在受到广泛的兴趣与关注,但是要实现集灵敏度,选择性与低成本的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是相当困难的。  智能所仿生纳米传感器实验室王进副研究员与其合作者孔令涛博士后等人,利用一维金纳米颗粒独特的光学特性,合成了不同长宽比的一维金纳米颗粒,进行了无碳链的环糊精修饰,在最接近金表面的区域富集农残分子,依据拉曼特征指纹峰,对农残分子进行识别探测。该项成果运用了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借助于纳米尺寸的贵金属表面特殊的拉曼增强效应,选取了特定长宽比的一维纳米金颗粒,形象地作为光棒起到了对进出光子的放大作用,以起到增强待测农残分子的拉曼振动信号。进一步通过金棒表面环糊精的修饰对农残分子进行富集选择,可以形象地比喻为锁匙效应,即某些待测农残分子被有效地捕捉进入环糊精的口袋中,借此克服了农药残留检测中灵敏性与选择性的难题。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智能所的研究组还将进一步合成设计不同杯腔的有机物对具有特殊光学特性的贵金属纳米颗粒进行修饰、组装,以实现对农药残留的超敏感检测。
  • 【仪器测评-济南盛泰智能一体化蒸馏仪】" 多功能操作强大,自动化程度高"
    环球影城门票、百元京东卡等你来拿 ↑ 点击查看大赛详情 本期,来自鹤壁农检中心的王景蕊老师分享济南盛泰ST106-3T智能一体化蒸馏仪(点击进入蒸馏仪专场)视频测评,点击下方查看。论坛链接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903388点击上方测评链接,为TA点赞/留言/收藏吧!助力TA赢取大奖~查看拍摄剪辑教程,上传作品赢大奖【测评教程】如何拍摄、剪辑仪器测评类视频? 仪器测评“小红书”活动火热进行中!仪器选型的难、烦、累,懂的都懂!这可是个技术活!仪器信息网特举办首届仪器测评“小红书”短视频大赛,分享你的宝贵测评经验助同行们一臂之力吧!更有环球影城门票、百元京东卡等多个大奖等你来拿!快来上传你的测评短视频吧~~~点击下图参赛
  • 智能催化剂,光谱产业迎来AI时代——ACCSI2024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仪器新产业论坛成功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4月19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仪器信息网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仪器新产业” 论坛于ACCSI2024期间成功举办。会议期间,各位报告嘉宾就光谱仪器硬件、软件、算法、实际应用场景等多层面进行分享,就AI赋能的光谱产业新态势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用户、仪器企业管理及研发负责人、投融资机构代表等200余人共聚一堂,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会议现场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褚小立主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自1956年正式命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成为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已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在逐步塑造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的业务新形态,不断带来颠覆性、丰富性、创新性的新业态。当科学仪器插上AI的翅膀,能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助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进入了数据爆发的阶段,光谱数据也日益呈现出大数据的特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光谱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求。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光谱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赋能的光谱仪器新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同时,光谱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将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光谱时代!此次论坛共邀请15位嘉宾做精彩的报告分享,并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褚小立主持。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刘银年报告题目:《高光谱仪器与人工智能》2021年高光谱成像技术被欧盟列入“面向未来的100项重大创新突破”,而发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高光谱数据处理与应用,是未来高光谱遥感发展的重要方向。刘银年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了高光谱技术及其突破发展,以及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再度兴起的大背景下,光谱和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结合和相互促进发展,如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作用,力争为高光谱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同时,刘银年研究员也指出“智能”使应用变得“简单、便捷、迅速”,但背后仍需要大量“人工”开展长期综合的研究积累。浙江大学研究员 杨宗银报告题目:《光谱仪小型化研究》传统光谱仪体积大、价格昂贵,很难从实验室走出来,光谱仪微型化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这其中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缩小尺寸性能大幅下降;高分辨率与滤光片数量和成本的矛盾;运动部件导致稳定性差,分辨率低;波导通光量低,灵敏度低等。杨宗银研究员在报告中提到计算光谱+是大趋势,计算光谱用算力增强光学元件,能够减少器件尺寸和成本等问题。报告中,他给大家分享在光谱仪小型化研究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的工作,包括提出新的材料合成法、光谱器件新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基于新材料突破光谱尺寸极限等。不仅如此,他还介绍了其在仪器开发方面的计划和预期成果,包括光谱成像模块、微型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相机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傅钰报告题目:《人工智能赋能拉曼光谱鉴定和表征微生物》拉曼光谱是化学分子的“指纹图谱”,在微生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可以自动地从大量的拉曼光谱数据中学习和提取关键信息,使得在处理拉曼光谱数据时具有极大的优势。傅钰研究员在阐述其观点时提出,通过融合拉曼光谱技术与人工智能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能够开拓微生物研究领域的新途径。他指出,利用拉曼光谱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微生物进行鉴定表征,展现出极大的潜力。此外,傅钰研究员还分享了他对于如何将这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实现产业化的看法。他认为开发完善人工智能算法,制定统一的拉曼光谱数据采集标准,以及共同推进光谱仪器的便携化与智能化是非常必要的。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 陈舟报告题目:《人工智能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的应用和挑战》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是一项指纹式的超灵敏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都展现出极高的应用价值。面对如今数据规模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各种内部因素的交织复杂,人工智能也逐步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全流程中被广泛应用,加速了系统性的优化,加深了人们对于背后物理机制和光谱数据的理解,远超人脑计算与传统计算方法的能力。陈舟助理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尽管AI在SERS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面临诸如重复性、数据质量、数据对齐、拉曼大数据模型构建以及伦理原则等应用挑战。她强调,生物样本拉曼数据库是构建高质量AI模型的前提,也期待更多研究者的参与和贡献。南开大学教授 邵学广报告题目:《人工智能与新型光谱仪研制》邵学广教授的报告围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化学计量学展开,从传统光谱分析方法、多元校正,到人工智能,其展望了下一代光谱仪器的发展趋势。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邵学广教授还系统地阐述了基于MOE光谱仪、基于LC-SLM和DMD光谱仪以及近红外多元光谱仪的研制、挑战和发展趋势。同时,他也为大家分享了其课题组在水光谱探针与水光谱成像、深度学习方法的研究进展,希望可以和仪器公司合作,共同为光谱仪器在工业等场景应用做出贡献。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栾小丽报告题目:《基于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化工过程智能感知与监控》栾小丽教授从工业过程分子级智能感知和基于过程模式的智能监控两个层面进行详细讨论,其介绍说,通过引入近红外光谱分析,可以获取具有更高时间和空间信息颗粒度的分子级信息,从而实现从分子层面实时地对原料、生产过程以及终端产品进行质量监控。报告中,栾小丽介绍了其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光谱分解温度自适应补偿建模,近红外深度网络迁移学习建模,多层次长短期记忆网络建模,工业生产过程模式化运行,最佳操作经验知识固化,最佳反应终点判定等。不仅如此,报告中,栾小丽还列举了很多应用案例以给大家更多的直观感受。北京农林科学院农业智能装备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黄文倩报告题目:《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水果品质在线无损检测方法研究》水果品质无损检测是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核心,黄文倩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到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内部品质在线无损检测取得了巨大进步,却未实现大规模应用。为了推动其应用,黄文倩强调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构建高质量数据集、软硬件优化结合以及标准化作业流程的必要性。他还提到,需发展专用的模型算法,以充分发挥深度学习算法在数据处理和学习方面的强大能力。陈爱明代替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 张翼鹏分享报告报告题目:《基于近红外技术的原料配方智能替换研究》原料配方替换是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性的前提下,以库存或潜在库存量较大的原料或原料组合,替换库存稀少或成本较高的原料或原料组合,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但极具挑战的问题。陈爱明讲到基于近红外分析技术快速、无损与多指标分析的特征,系统性地表征不同原料间的化学空间,构建适合近红外数据与配方替换特点的全局优化方法,在带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发展原料配方替换的流程和方法,才能输出满足条件的最优配方替换结果。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褚小立报告题目:《微小型光谱仪器与深度学习算法的结合应用》褚小立教授从现代微小型光谱仪器的技术特征、进展、应用以及深度学习网络在光谱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分享,深入探讨了拉曼、近红外等便携式、微小型光谱仪器,以及多光谱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在各领域的应用,并强调微小型光谱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融合所带来的创新潜力是无限的。褚小立满怀信心表示,国产光谱仪器破浪在即!科研的进步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自然也是离不开仪器技术的助力。此次论坛的报告环节中,更是邀请了6位光谱仪器厂商的代表亲临现场,为大家分享了光谱仪器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具备的新优势、新技术,以及能实现的新解决方案、新应用领域和场景,为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使得工作更加精准、高效、便捷。海洋光学Ocean Optics Arelis Colόn博士报告题目:《AI Raman Spectroscopy of Analyte Mixtures》(海洋光学销售工程师陈术开场介绍)深圳市海谱纳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陈余泉博士报告题目:《下一代视觉传感器 4D光谱感知——微型光谱仪及其应用》荧飒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王伟报告题目:《创新赋能荧飒,让国产红外更具生命力》北京与光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苗鑫报告题目:《快照式多光谱相机前沿应用探究》南京智谱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杨浩报告题目:《视频级光谱成像技术与产业化应用》河南精谱检测设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刘季报告题目:《人工智能助力高端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国产替代》专家合影留念会议期间,各位专家也就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话题,部分专家也分享了他们对于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仪器新兴产业的未来趋势和发展见解。刘银年研究员认为:“人工智能对光谱仪器行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还推动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相信人工智能将为光谱仪器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邵学广教授谈到:“人工智能给科学仪器,特别是光谱仪器产业带来了很多的变革、机遇和挑战,这其中的影响主要还是围绕仪器的结构设计、生产、应用三个方面展开。特别是,数据处理方法的变革将会给仪器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杨宗银研究员分享到:“人工智能跟光谱的结合,会让整个光谱的领域往更加通用性的方向发展。从赋能的角度来看,比如测量、数据分析,只要数据库中的数据量足够大,即使非专业人士不标准的测量,也可从中直接获得结论。”傅钰研究员相信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仪器一定能促进生物学或微生物学研究的革命。“光谱对于单一物质来说,其分辨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于复杂体系,用传统的统计学的方法是很难进行精确的鉴定和解析。人工智能的出现恰恰是因为它是基于大数据的,不需要进行人工筛选,从而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这能够大大的促进光谱学在生物学复杂体系中的应用。”陈舟助理研究员说:“人工智能在光谱仪器产业中的自身优势主要体现在处理大量数据的速度极快和对大数据的深入理解能力两个方面,这使得在决策、诊断和预测过程中能够实现更高的准确度,这些优势将极大推动光谱产业的未来发展。此外,光谱仪器的小型化是当前的一个趋势,但在小型化过程中信号损失和质量保证成为挑战,而这正是人工智能可以发挥其潜力的地方。”除了以上专家的分享,我们也对此次参加论坛的几位专家进行深入的采访,敬请期待后续相关报道。相信在与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我国光谱仪器产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春天。关于ACCSI:“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ACCSI)”始于2006年,已成功举办十七届。每年一届的“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旨在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等各方的有效交流,力求对中国科学仪器的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有关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更多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精彩内容,请点击链接:ACCSI2024现场直击
  • 渤海钻探:钻井液位智能监控仪覆盖率达85%以上
    “屏幕上的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3月4日,在渤海钻探库尔勒公司BHZ80001钻井队施工的博孜101-4井现场,一个个安装在钻井液循环罐上的直读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渤海钻探自主研发的钻井液位智能监控仪。直读屏上显示的数字是罐内钻井液体积,它不仅可以实时监测采集液量变化数据,而且能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判断是否发生井漏和溢流情况,实现声光报警功能。”BHZ80001钻井队泥浆工宋俊青解释。塔里木油区地层压力高、井控风险大。渤海钻探公司为库尔勒公司优先配备钻井液位智能监控仪,实现了由单一人工坐岗向“数字化+人工”坐岗方式的转变。截至目前,渤海钻探公司已在各施工现场推广应用钻井液位智能监控仪172套,应用覆盖率达85%以上。
  • 聚焦“碳中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北工大推进“十四五”学科建设
    高校如何通过学科建设推动首都发展?如何精准定位国家发展需求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3月8日下午,北京工业大学“十四五”学科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会上,北京工业大学氢能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朝阳园、北京工业大学物质科学(大科学装置应用)研究院四家新机构成立,该校表示将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深度融入和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北工大四家新机构挂牌成立。 受访者供图当日,北工大和大兴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局等单位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并为四家新机构揭牌。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坚持内涵、特色、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持续获取强大发展动力。姜泽廷提出四点意见。他认为,要紧紧抓住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大战略机遇,聚焦国际科技前沿发展学科,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学科发展与重大基础科技设施建设的深度融合,开展“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其次,坚决贯彻落实市属高校分类发展要求,进一步聚焦重点研究方向和关键底层技术,将学科建设深度融入首都新时代发展格局。三是不断改革和完善资源分配机制,将资源更多地投入一线,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的联动,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四是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强化有组织科研导向,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大会发布了学科建设系列行动方案,面向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形成打造“碳中和、城市更新、人工智能、高端智库”四大学科特色的共识。北工大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聂祚仁总结学校学科建设成果时表示,要按照“补短板、强特色、促交叉、提能力”的思路,着力打造高质量特色学科生态体系。发挥好一流学科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围绕国家和首都战略需求,聚焦“双碳”战略、城市更新、人工智能、高端智库建设,加强有组织科研,提高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能力。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致辞中对学校近年来的办学成果和为国家、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希望学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汇聚科研队伍,建设科研基地,在取得重大原创成果、培养领军人才等方面取得突破,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力争实现科研工作质的飞跃。”雷朝滋说道。据介绍,当日,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全体中层干部,学科负责人,教师代表,博士后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 “国产好仪器”评选,盛泰智能一体化蒸馏仪邀您来投
    日前,由国内知名的仪器行业门户网站仪器信息网主办的第二届“国产好仪器”火热进行中,济南盛泰科技推选的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名列其中,目前好评数暂列第二位。在国内多个行业,“国产”两个字一直被人低看一眼,甚至于被贴上多重标签遭到歧视。国产仪器,正名之战,任重道远!由济南盛泰科技2009年始创研发的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以“远红外陶瓷加热系统+内置冷却水自循环系统+智能蒸馏终点判断”等三大功能入手,全新推出了实验室“智能蒸馏”的新概念,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以往实验室蒸馏装置脏乱差的印象。截止目前,国内使用智能一体化蒸馏仪的用户涵盖:环保、疾控、食品药品检验、出入境、供排水监测、企业等两千余家用户,受到广泛的欢迎。国产好仪器,正名之战,邀您来投!1、请点击链接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activity/goodcn/gchyq/Detail/C130292 2、请在页面中点击点赞按钮,支持我们: 也可点击评论按钮,对我们进行评论:3、若弹出下面这个框,说明需要登录才能点赞。如果您不是仪器信息网会员,请从“一键登录”这里按照要求操作如果您是仪器信息网会员,也可从“密码登录”这里按照要求操作登录完成后再进行点赞或者评论。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产品详情查看,请点击: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299/C240962.htm或登录济南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官网,http://www.sdstkj.net查看
  • 这一次,我们重新定义“智能一体化蒸馏仪”的概念
    2009年,济南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了我国第一台智能一体化蒸馏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它的诞生完全颠覆了以前实验室蒸馏实验的传统印象。不用自来水冷却,不用电热套、电炉丝加热,自动判断蒸馏终点,蒸馏结束可自动断电。在迅速普及各级水质及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同时,也引来了多方关注和仿制品的粉墨登场。 盛泰,该何去何从? 一场关于智能一体化蒸馏仪的变革再次拉开序幕! 2016年,济南盛泰科技对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全新升级,多款新功能设计将首次亮相,产品更高端,更加富有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更加智能化操作。 让我们拭目以待。。。。。。
  • 安徽工大开发智能配矿模型助力钢铁行业低碳发展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教授龙红明团队开发的第三代“智能配矿模型”分别在宝武马钢和江苏永钢集团上线运行。据悉,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国产铁矿粉100多种,其性能和市场价格差异巨大,如何将不同种类铁矿粉合理搭配进行绿色与低碳冶炼,是钢铁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共性难题,也是钢铁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首要问题。经过长期深入研究,龙红明团队自主开发并设计了铁矿粉高温性能检测新方法和装备。根据铁矿粉高温同化反应发生前后电学性能突变的特性,将传统需要依靠实验者时刻观察并主观判断的铁矿粉高温同化性能检测过程,升级成依靠电学信号传输判断的自动测量过程,显著提高了铁矿粉高温性能表征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该团队基于铁矿粉高温特性检测新方法,提出了混合矿的同化特征指数,建立了原燃料特性与冶炼过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关联机制,综合考虑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形成了绿色低碳冶炼的优化配矿新技术。该团队还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蚁群算法和规划求解等智能算法,针对不同市场行情开发了面向铁水成本最低和效益最高两种选择模式的低碳配矿智能模型,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成分和配比等限制同时,准确计算出“严格、宽松、推荐”三种智能模式条件下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铁水成分、燃料比、有害元素负荷、铁水总成本、经济效益等关键参数。据悉,“智能配矿模型”在企业上线应用以来,吨钢碳排放减少10-20千克,吨铁成本降低3-6元,为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冶炼和经济效益增加提供了重要支撑和贡献。该技术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论文16篇,并在广西柳钢、宁波钢铁、宝武梅钢、六安钢铁等钢铁公司推广应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 20亿的市场你能占多少?——ACCSI2021实验室智能化论坛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4月23日,“实验室智能化论坛”在ACCSI 2021上隆重召开,160余位专家、企业高管、政府代表等参加了论坛,并得到了他们的广泛好评。在中国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曾经多次提到“智能化”一词,可见,多领域的智能化也是未来政府工作的目标。分析实验室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眼睛,实验室的智能化是实现工业智能化的基础。随着科学行业的迅速发展,实验室领域方方面面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如环境监测、药物研发和筛选、基因测序等热门技术对于高通量需求的增大,对于检验结果要求更快速更精准,实验室对于人员安全性的日趋重视等。同时,现代实验室存在固定资产重、作业环境风险高、方法繁杂劳动密集、高学历及专业人员缺乏等痛点。实验室实现智能化,可以提高效率、降低出错率、节约人力成本、数据可视化等,因此,向着全面自动化、智能化方向飞速发展是未来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有相关人士预估:实验室智能化市场将达到每年20亿元。论坛现场论坛由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总工程师张皋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蒋士强研究员、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信息化产品高级专家丁文浩、西安悟空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欣、深圳超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洪、江苏康达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峰、睿科集团(厦门)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应用经理罗赟、北京兰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马放均分别就实验室智能化技术发展现状、产业化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其中,蒋士强分析了分析测试与科学仪器行业融合AI存在的问题,即“行业内人不太懂AI,AI专业人士不懂行业”,并根据现状给出了7点建议(后续将以文字形式在仪器信息网发布);丁文浩在报告中介绍了岛津LabSolutions系列信息化产品,可通过实验信息管理、IoT物联网等技术助力传统实验室向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转型;唐欣指出,在实验室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数据支撑,然而目前实验室“各自为营”,需要资源性数据平台将实验室连接,才能促进智能化快速发展;张天洪从实验室自动化出发,分析了实验室自动化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难点和风险,介绍了超磁的自动化产品的同时,对实验室自动化未来的市场进行了展望;作为实验室用户代表,张峰分享了康达检测在实验室智能化改造探索和运营的宝贵经验,他指出,需要优先解决流程优化、SOP流程梳理、信息化、精益线平衡等问题;罗赟介绍了睿科智能化功能模块产品,并展望了未来物联网及AI技术将融合于实验室智能化领域;马放均从土壤样品前处理入手,分析了土壤样品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全自动土壤样品制备系统产业化成果。主持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总工程师 张皋中国农业科学院 蒋士强 研究员报告题目:人工智能技术将赋能于分析测试与仪器设备的雏议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信息化产品高级专家 丁文浩报告题目:One Lab One Solution建设现代智慧型信息化实验室西安悟空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唐欣报告题目:智慧实验室与资源性数据平台的结合及应用深圳超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张天洪报告题目:“关于实验室自动化” 江苏康达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张峰报告题目:智能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康达检测智能化产业实践分享睿科集团(厦门)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应用经理 罗赟报告题目:智能化技术在实验分析中应用北京兰友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总经理 马放均报告题目:基于全流程自动化样品制备技术的智能化环境监测实验室创新示范为了让参会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共同推动实验室智能化技术发展,报告分享结束后,实验室智能化论坛还特别举办了圆桌讨论环节,邀请了5位来自不同群体的实验室智能化专家进行交流,包括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秘书长赵厚民、安捷伦科技副总裁兼气相分离事业部总经理张建苗、江苏康达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峰、深圳超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洪、上海汇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家朋,就用户实验室智能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实验室智能化技术发展现状和难点,以及实验室智能化市场展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讨论中,赵厚民提出,检验检测实验室目前仍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并给出了他认为亟待解决的5个问题,包括老仪器如何进行改造升级、操作界面需要人性化、智能化人才缺乏等;张峰认为,目前检测实验室仍存在样品中目标物难提取的问题,希望可以通过智能化方式解决,他还对未来实验室解放剩余劳动力的改革方式提出了一些见解;张天洪指出,实验室的自动化更多需要追求其可靠性,但由于实验分析条件相比其他行业更加恶劣,因此,其中传感器的设计是目前实现自动化的难点;刘家朋提出,目前自动化设备已经可以与一些厂家的仪器进行连接使用,但自动化设备需要更多仪器设备开放对应接口,才能更好的适应更多品牌的仪器;张建苗表示,安捷伦一直在探索未来实验室,一些产品已实现高度智能化,可以实现自我监控、自我诊断,他提出,如果安捷伦可以帮助中国在实验室智能化方案领域做到世界顶尖,那外面的世界将是非常广阔的。圆桌论坛嘉宾合影
  • 【恒美】智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即放即检【新品首发】
    点击此处可进入优惠专享通道→智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由于使用不当或过量,也出现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农药残留分析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是专门用于检测样品中农药残留的仪器。它基于酶抑率法,因其高效、便携而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 智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应用广泛,涵盖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等领域。在食品安全方面,通过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保障消费者的健康。环境监测方面,通过水源、土壤、空气等环境中农药残留检测,保护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方面,通过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提高农产品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新型农残分析仪注重用户体验和操作简便性。仪器采用智能操作系统设计,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轻松操作。总之,智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作为检测农药残留的重要工具,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环境、指导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智能型农药残留检测仪——豇豆不过关,检测出农药残留
    智能型农药残留检测仪——豇豆不过关,检测出农药残留豇豆(智能型农药残留检测仪云唐)也叫长豆角,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而且经过烹饪之后十分美味可口,深受大家的喜爱。可是,最近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却发现了三批不合格的豇豆,具体情况如下:福建省厦门市新华都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前埔店销售的豇豆(菜豆),克百威检出值为0.14mg/kg,标准规定为≤0.02mg/kg,经检验超标7倍,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规定。福建省厦门市香格里拉酒店(厦门)有限公司采购的长豆(豇豆),克百威检出值为0.12mg/kg,标准规定为≤0.02mg/kg,经检验超标6倍,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规定。厦门市同安区小曾蔬菜店销售的豇豆,水胺硫磷检出值为0.25mg/kg,标准规定为≤0.05mg/kg,经检验超标5倍,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规定。克百威和水胺硫磷是什么?克百威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残留、高毒性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具有内吸、触杀、胃毒作用,并有一定的杀卵作用。水胺硫磷是一种速效杀虫、杀螨剂。水胺硫磷能通过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人类中毒。豇豆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菜农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或滥用农药,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豇豆,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智能型农药残留检测仪云唐检测标准:依据国家标准方法(GB/T5009.199-2003)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粮农组织FAO残留农药检测标准、世界环境保护局EPA参照摄入量等要求来设计。采用酶抑制率比色法对水果、蔬菜等农林产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豇豆农药残留超标没办法百分百避免,所以在此要提醒大家,平日里切菜之前要先进行浸泡,然后再用流水反复冲洗。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已要求管辖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并要求责令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者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食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
  • 细化“颗粒度”,首个污水样品智能实验室即将交付——访PerkinElmer刘秋丽博士
    为了促进实验室降本增效,智能实验室应运而生;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实验室的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分析和精细化控制。PerkinElmer早在五年前就开始探索智能实验室的建设,并参与了武汉疾控中心、百迈客等机构的智能化实验室项目。目前,PerkinElmer全球首个针对污水样品检测的智能实验室项目,经过近一年的精心打磨,预计在近期交付使用。仪器信息网采访了PerkinElmer(延伸阅读:珀金埃尔默收购上海光谱 扩大中国本土研发生产能力)创新应用智能实验室及产品细分市场(上海光谱)的负责人刘秋丽博士。PerkinElmer刘秋丽博士智能实验室应运而生,资本青睐或将迎来高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分析仪器产品的更新迭代逐渐趋向智能化。刘秋丽博士表示:“在涉足分析仪器领域的7年里,我深切感受到分析仪器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客户对仪器智能化需求的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不仅局限于分析仪器,还进一步延伸至实验流程的自动化、操作的简便化以及数据分析的智能化等多个维度,逐渐催生出“智能实验室”的概念。智能实验室的转型为实验室工作带来了众多优势。首先,它能显著提升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操作可能产生的误差;其次,智能实验室能有效避免严苛实验环境对操作人员造成的潜在健康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它减轻了科研人员的工作负担,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创新和高价值的研究工作。此外,智能实验室在运营管理方面也展现出显著优势。在面对如催化反应等高温、高压或高氢气的实验条件时,自动化操作能有效预防潜在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同时,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与自动化硬件设备的完美融合,能够实现危险化学品的全面管理和取用跟踪,从而减少化学试剂的浪费和误用现象。目前智能实验室整体处于发展早期,还拥有充足的发挥空间。在疫情的催化作用下,智能实验室获得一级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后疫情时代,或将迎来快速发展。“瓜熟蒂落“终有时,又一智能实验室项目即将交付PerkinElmer早在五年前就开始探索智能实验室的建设,并参与了武汉疾控中心、百迈客等多个智能化自动化实验室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凭借80余年的分析行业经验,PerkinElmer对实验流程有着深刻全面的理解,能够为客户提供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协助他们分阶段、有策略地构建智能实验室,有效规避潜在问题,还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从项目评估、方案设计到设备选型等全方位服务。基于这些成功案例,PerkinElmer逐步扩大了智能实验室的推广范围,如为水质检测实验室、高分子研发实验室等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目前,刘秋丽博士正负责一个针对污水样品检测的智能实验室项目。该项目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以及深度学习技术,对实验室积累的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挖掘数据的关联性与新生变量,为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严谨的建议。此外,该项目还能实现风险预测、抢先管理的目标,形成预测、识别、防范的闭环,并逐步搭建具有行业专属特点的数据库。水质智能实验室布局(示意)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于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交付。刘秋丽博士表示:“这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首个针对污水样品的智能实验室。暂时留个悬念,期待‘瓜熟蒂落‘的时刻与大家分享更多细节。”对于未来在智能实验室方面的战略,刘秋丽博士表示将重点关注水质检测领域,推动该领域的智能化升级。通过研发人员的持续努力,PerkinElmer已经在水质检测的多个关键项目如COD、总磷、总氮等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未来计划继续扩展更多检测项目, 如微生物检测,核酸检测等。PerkinElmer的智能化实验室方案不仅注重技术可行性,更强调实际应用效果。我们拥有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可以与现有或新建的LIMS系统无缝集成,实现模块化、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服务。刘秋丽博士表示”PerkinElmer期待与更多水质检测实验室合作,共同探索智能实验室的无限可能。”细化智能化模块组 “颗粒度“,挑战“非标”难题智能实验室作为实验室领域的新兴趋势,在国内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和技术的持续突破,智能实验室赛道正逐渐升温。刘秋丽提到:“在与客户沟通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各行业顶尖实验室对智能实验室建设的热切期望。”对于全新的智能实验室建设需求,从无到有的过程相对简单。正如刘秋丽博士所言:“我们希望客户给我们一张白纸,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上面尽情发挥,创造出无限可能。”然而,将传统的理化实验室,特别是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升级为智能实验室,则面临更多挑战。不同实验室之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对智能化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这使得依靠单一设备或技术实现全面自动化变得困难重重。鉴于各检测项目的实验步骤差异性较大,非标准的定制化服务,自动化操作模块众多,且操作精度要求广泛。设计者需要具备高度的归纳能力,打造最小操作颗粒度的智能化模块组,并建立尽可能通用的标准化体系,同时通过快速集成灵活模块,缩短实验室建设周期,从而高质量地满足需求,构建其核心竞争力。后记:2017年,刘秋丽博士毕业后加入了PerkinElmer, 先后负责全球原子吸收应用开发、中国石化行业细分市场等工作,目前负责上海光谱(SSI)产品细分市场及创新应用。在南卡罗莱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曾参与美国农业部生物质催化转化等多个项目,使用PerkinElmer的光谱仪器发表多篇论文,其中一篇成功发表在Science中,提出合成双金属催化剂的新思路,对提高催化反应的活性、选择性具有重大意义。刘秋丽博士表示PerkinElmer仪器稳定的性能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令人印象深刻,是她科研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PerkinElmer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的理念也与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加入公司近七年的时间里,她更加深刻的理解PerkinElmer “For the Better, 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也坚定了她从事分析仪器行业的信心。除了智能实验室之外,刘秋丽博士还负责上海光谱产品细分市场的工作。上海光谱是久负盛名的国产分析仪器公司,其产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及样品前处理设备。SSI加入之后,增强了PerkinElmer为国内客户提供更为广泛的高质量分析测试服务的能力。SP-3880系列原子吸收光谱仪SP-3880系列原子吸收光谱仪凝聚多项创新技术,是国内国际领先技术的塞满原子吸收光谱仪。除了提供全波长范围内的塞曼背景校正技术外,其还能提供自吸、氘灯背景校正技术。因此,SP3800系列能够从容面对复杂基体样品中痕量元素分析,比如土壤三普中关注的大部分金属元素;此外,3880系列通过光控、时控等多种方式进行原子化升温,具备分析高温元素的能力,比如土壤中的Be,以及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Al, Ba, Be等。全自动高效快速溶剂萃取仪N600QSESSI在2023年第12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上刚刚发布了最新款的全自动高效快速溶剂萃取仪N600QSE。与传统萃取仪不同之处是,N600QSE具备了智能化的特征,比如收集瓶架可以做到智能识别,自动升降,便于整体转移;仪器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故障进行智能诊断,异常情况主动报警提醒。SP-723智能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年底,SSI作为仪器供应商参与了‘中银杯’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SP-723智能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中大放异彩,其易用性、准确性、稳定性为本次大赛保驾护航,得到了组委会和广大参赛人员的一致认可。收购上海光谱(SSI)是PerkinElmer实施本土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未来,PerkinElmer将持续加强本土化程度,为国内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 2024第三届中国自动及智能在线无损检测技术论坛会议第一轮通知
    各有关单位:中国金属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拟定于2024年8月14-16日在四川成都举办“2024第三届中国自动及智能在线无损检测技术论坛暨管材检测技术研讨会(A&INDT’2024)”。作为国内首个自动及智能在线无损检测技术专项交流平台,自2022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在此基础上,第三届论坛将集中深入研讨自动及智能在线无损检测技术在管材中的新性能、新技术、新趋势及新应用,并着力为我国管材生产企业及下游应用行业提供专业的交流平台。同期也将举办自动及智能无损检测设备展,论坛仍将继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无损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本次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办单位中国金属学会无损检测分会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二、本次论坛的会议形式1. 中国金属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委员年度扩大会议;2. 大会特邀专题报告,会议论文作者报告;3. 自动化及智能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展。三、论文征集主题征文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新技术应用研究;2. 管材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探讨;3. 管材智能在线无损检测系统及应用;4. 管材无损检测典型应用案例及国内外管材检测标准探讨;5. 无损检测培训、资格鉴定及认证;6. 自动及智能无损检测仪器和设备校准及综合性能评价;7. 其他无损检测相关技术等。注:投稿论文将收录至会议论文集、并择优推荐至《物理测试》或《工业计量》期刊发表。四、论文格式要求1. 摘要和论文格式按照《物理测试》期刊论文模板(模板可在期刊官网下载)。请随稿提供第一作者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或学历学位),专业方向】及通讯地址、邮编、手机(电话)及电子邮箱。2. 论文内容未经(正式)发表,内容不涉及保密问题。合格论文将汇总为会议论文集。五、论文征集进度要求1. 论文提交截止时间:2024年5月30日2. 论文接收邮箱:yjndt@ncschina.com(注:提交论文请注明:A&INDT’2024论坛)六、会期安排2024年8月14日:代表注册、展商布展2024年8月15-16日:学术论坛、无损检测技术和设备展七、会务安排1.会议地点:四川成都 成都武侯渝江皇冠假日酒店(成都武侯区潮音路2号)2.会议食宿:与会代表的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费用自理。3.会务费:每位1200元(在校学生每位800元)。4.参展费:每个标准展位人民币15000元(3m×3m),另赠送2名人员的会务费(其他类型宣传可与会务组联系)。八、会务组联络方式会务组联系电话:010-62182492 / 62183117论文投稿联系人:马玉亭 13261913745参展参会及技术推广服务联系人:姜菲 13910431520
  • 陈万涛研究员团队研发肿瘤蛋白标志物智能诊断仪器
    在创新和转化的原则指导下,项目组基于前期团队研究明确的多个口腔癌组织特异性蛋白标志物,率先在国内外成功研发了一款国产肿瘤组织蛋白标志物免疫组化图像智能诊断仪器。该仪器经过人工智能训练、建模和再优化,最终实现了从“高通量数字化—自动阅片—自动癌巢识别和分割—全片蛋白标志物表达判读和定量诊断”等环节的全链条智能定量系统。用户工作站简介口腔颌面部癌智能分子分型仪器(专家系统) 开发和应用本工作站的独特优势在于融合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工程学、生物学、数学和机械学等多学科领域,实现了协同合作的交叉创新。此外,它也是智能与医疗的有机整合体现。工作站的成果直接服务于临床医生,为肿瘤分子分型、转移诊断、疗效预测、以及预后预测等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向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颁发碳中和证书
    2022年9月1-3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2)在上海举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国振受邀参加大会,产品认证六部、上海分中心负责人一同参会。 应主办方邀请,中心依照《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对此次大会所引起的碳排放进行评估,并确认大会组委会通过购买并注销中国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碳减排量(CCER)完成碳中和。李国振向大会主办方代表颁发了碳中和证书。 此次大会实现碳中和,是中心配合相关方积极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以及生态环境部对大型活动碳中和的倡议,践行碳中和理念的又一良好实践。未来,中心将持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全方位的低碳解决方案,通过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帮助客户制定技术路线、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履行“国家队”社会责任,为顺利实现我国“双碳”的总体目标持续贡献力量。大会期间,李国振还赴中心上海分中心开展了工作调研。
  • 我公司中标的某省近百台智能一体化蒸馏仪陆续交货中
    日前,由我公司中标某省环保厅区县的近百台智能一体化蒸馏仪正陆续交货中,此次项目的中标,证明了市场对盛泰品牌的质量认可,我公司也必将借此契机,再接再厉,以一流的产品质量,放心的售后服务回报市场,回报用户。
  • 绿色革新: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助力电池回收,共创绿色未来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电池回收已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废旧电池的数量急剧增加,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这些废旧电池,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幸运的是,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出现,为电池回收行业带来了创新的变化。精准检测,高效回收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以其独特的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能够精准测定电池材料中的碳、硫含量。在电池回收过程中,这些元素的含量是评估电池材料再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检测,我们可以快速了解电池材料的成分,为后续的回收处理提供科学依据。环保先行,绿色制造电池回收不仅关乎资源的再利用,更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废旧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污染环境。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回收过程中的杂质含量,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同时,通过对回收材料的再利用,我们可以降低新电池的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制造,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技术领先,创新驱动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性能,在电池回收领域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它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电池材料中的碳、硫含量,还具备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回收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电池回收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共创绿色未来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应用,让我们看到了电池回收行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它将继续引领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方向,推动环保事业的进步。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绿色、美好的未来!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了电池回收行业的得力助手。让我们共同期待它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环保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锐意5s高精度、宽量程、高可靠性及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多气室联合检测模块,保证全量程含量的精准检测:全新固态光源,长期稳定性更优异全新数字压力控制技术,提升了气路流量的稳定性全新数字功率控制技术,精准控制样品加热温度:具有自动气密性检测功能可选紫外波段检测SO2,屏蔽水汽干扰可选远程诊断功能。工作原理:经过净化后的纯净氧气进入燃烧室,通过高频炉感应加热,使得样品中的碳(C)、硫(S)在富氧条件下转化成CO2和SO2、所生成的CO2和SO2通过除尘除水净化装置后进入到相应的光学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检测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后即可得到碳、硫元素的百分含量,含有CO2、SO2和O2的残余气体经过吸收装置后由专用管路排出。
  • 插上AI翅膀 光谱仪器产业向“新”而行 ——ACCSI 2024之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仪器新产业论坛亮点提前看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规划,并进一步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不仅如此,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中,也指出要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提升安全可靠水平,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未来五年,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文件要求,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技术,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智能化改造基本完成,与数字化相适应的新一代监测技术体系基本建立,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应用支撑基本实现全链条流程化、智能化,智慧监测全面推进……2024年注定是“AI”爆发的一年,也是向“新”而行的一年!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从2023年9月首次被提出,短短半年间,“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已成为各地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火遍大江南北的新闻热词。而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被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之一。当科学仪器插上AI的翅膀,能给新质生产力带来什么样的助力?拿光谱为例,光谱是超越人眼限制,让大家感受更高维度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光谱技术的新发展改变大家对传统技术认知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大家的生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进入了数据爆发的阶段,光谱数据也日益呈现出大数据的特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光谱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求。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光谱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赋能的光谱仪器新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同时,光谱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将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光谱时代!为了展现光谱产业化的最新成果,探讨人工智能对光谱新产业的影响,第十七届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4,苏州,2024年4月17-19日)特别开设“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仪器新产业”专题论坛。本次论坛将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及企业代表现场分享,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用户、仪器企业管理及研发负责人、投融资机构代表等共聚一堂,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本次论坛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仪器信息网共同主办;会议时间:2024年4月19日 ;会议地点: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详细信息请查看ACCSI2024会议官网:https://www.instrument.com.cn/accsi/2024/index 本次会议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褚小立老师主持,各位报告嘉宾将就光谱仪器硬件、软件、算法、实际应用场景等多层面进行分享,就AI赋能的光谱产业新态势展开探讨。高光谱成像技术2021年被欧盟列入“面向未来的100项重大创新突破”。上海技物所学术委副主任、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刘银年研究员将分享高光谱技术及其突破发展,并与大家探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兴起的大背景下,光谱和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结合,如何相互促进发展,如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作用等,力争为高光谱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杨宗银研究员曾入选中国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3年还获得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 在剑桥读博士期间他开创性地将带隙渐变纳米材料应用于光谱探测,开发出世界上最小的光谱仪。该微型光谱仪器件尺寸仅几十微米,是目前市面上最小光谱仪的千分之一。由于极小的尺寸,该光谱仪可用于单细胞高光谱成像、光谱监测和筛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通过进一步开发该微型光谱仪可内嵌到手机、无人机以及可穿戴设备中,使得光谱检测技术有望走进大众日常生活中。本次会议中,杨宗银研究员将分享光谱仪小型化研究方面的思路和成果。除了仪器开发之外,本次会议还选择了不同的角度及应用场景给大家展现人工智能赋能的光谱仪器及应用新产业。其中,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褚小立教授级高工将带来《微小型光谱仪器与深度学习算法的结合应用》为主题的报告;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栾小丽教授将介绍基于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化工过程智能感知与监控;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检测部主任黄文倩研究员将分享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水果品质在线无损检测方法研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傅钰研究员分享人工智能赋能拉曼光谱鉴定和表征微生物;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舟助理研究员将介绍人工智能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的应用和挑战;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翼鹏将分享基于近红外技术的原料配方智能替换研究......报告嘉宾一览(持续更新中):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褚小立 教授级高工(左);上海技物所学术委副主任、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 刘银年研究员(中);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杨宗银 研究员(右)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 栾小丽 教授(左);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检测部主任 黄文倩 研究员(中);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傅钰 研究员(右)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陈舟 助理研究员(左);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张翼鹏 高级工程师(右)论坛联系人:叶女士,18211196128,yej@instrument.com.cnACCSI2024参会联系方式:报告及参会报名:17600646530 黄女士赞助及媒体合作:13552834693 魏先生微信添加:accsi2006或发邮件至accsi@instrument.com.cn(注明单位、姓名、手机)咨询报名ACCSI2024官网:https://accsi.instrument.com.cn
  • 第一届智能家电(广州)高峰论坛完美落幕
    迎接智能化浪潮  第一届智能家电(广州)高峰论坛完美落幕  智能化是近年来家电产业的一个核心话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手持设备及相关芯片、智能硬件、软件产业的发展,智能家电产业在刚过去的半年有了井喷式的发展 与此同时,家电行业面对这一大趋势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该怎样应对?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由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及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ldquo 第一届智能家电(广州)高峰论坛&rdquo 于12月9日在广州完美落下帷幕。  本次论坛上,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积极搭建平台,盛邀来自博西家电、飞利浦照明、ARM、中山大学、朔联科技、曼瑞德技术以及UL、VDE等业内专家围绕着论坛主题&mdash &mdash &ldquo 迎接智能化浪潮&rdquo ,与会专家和到会代表分别就如何面对智能化浪潮、智能互连推动的创新解决方案、大物联网时代下的质量控制方案等问题进行了高峰对话和交流。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陈伟升副总经理、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谢浩江总经理,以及包括博西家电、大金空调、松下电器、东芝、美的、格力、TCL、长虹、奥克斯、格兰仕、科龙、杭州老板、飞利浦、三星、ARM、浙江正泰、艾默生、浙江三花等电子电器及芯片企业,广东省家电行业协会、中山市家电行业协会、中山大学等协会与高校,UL、VDE等认证检测机构,消费者报道杂志社、广东省水家电网、界面等媒体合计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缺乏统一平台,是形成智能家电市场的主要障碍  统一的软硬件平台是家电产品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产品之间的兼容性是大方向 如果不能实现各产品之间的互联,那么智能家电互联网就变得毫无意义。通过统一的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才能让智能化家电快速进入我们的生活。  全国家用自动控制器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机电及汽车事业部副总孔睿讯在会上对目前国内外智能家电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介绍。他指出,互联网公司、智能硬件制造商以及家电企业在智能家电这一领域起步之际,纷纷展开战略布局,开发自家专属平台,然而至今还未有较强势的平台出现,不同企业间开发的技术标准不同,彼此无法兼容让很多企业在产品开发上举步维艰。尽早形成统一的智能家电平台成为推动家电智能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产品和数据安全性给智能家电提出新的挑战  博西家电信息技术部总监徐成茂在会上指出,虽然智能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便捷的应用体验,但同时也可能会危及用户的信息安全,而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面,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隐私,设想若盗窃者能轻易探测到家中有没有人,从而采取盗窃行动,这将会给用户带来多大的影响,所以对于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博西的Home Connect采取充足的保护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家庭隐私和数据安全,避免因系统存在的漏洞,对用户的生活产生不必要的影响。会上诸位专家都同意上述观点,其中VDE中国区技术总监吴仲铉在会上重点介绍了VDE在智能家电数据和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和案例,他表示,目前VDE会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一定的&ldquo 入侵攻击&rdquo ,对数据存储是否安全、云服务是否安全、系统是否安全作出一定的评价。  再者,为了实现消费者无地域无时间的要求,远程的操控成了众多智能家电产品的基本功能,然而通过网络互联确实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方面用户不需要在电器附近就可以对电器进行遥控控制,无法实时监测电器故障情况 另一方面,若系统出现漏洞,电器被误操作,亦会给用户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传统大家电企业与互联网公司跨界合作是趋势  智能化浪潮的来袭,给传统家电、智能硬件制造商、互联网企业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家电制造商虽然在制造、渠道等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其在互联网应用领域则有所欠缺,相对而言,软件商和互联网公司则在创新性的互联网应用领域上有所建树,家电智能化需要跨界合作才能实现。本届论坛上美的已向主办方透露将与与小米结盟开发智能家电平台,而从此前的TCL牵手爱奇艺、创维联姻阿里等现象也不难看出传统大家电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共建平台将会是未来发展方向。  本届论坛汇聚了包括家电企业、芯片制造商、互联网公司、认证检测机构等多方智慧,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拟推动智能家电技术无缝连接。作为全国家用自动控制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所在单位,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家电及其相关产业浸淫多年,在技术、市场、创新、标准化等多个方面都有较为深厚的沉淀。在较早时期便开始介入智能家电领域,并在智能家电的硬件通讯、软件协议的统一以及产品标准化等方面有相应的建树。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为推动智能家电产业快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 岛津亮相第三届中国煤化工行业智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供应合作发展论坛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山西晋煤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煤化工行业智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供应合作发展论坛”于2020 年9 月24日在山西太原举行。 煤化工、焦化行业设计、建设、生产、运营重点单位主管领导与专家;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中煤、延长、兖矿以及山西、陕西、宁夏、新疆等煤化工集聚区域重点园区单位;煤化工、焦化科研院所、院校、工程公司、EPC单位均有参会。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作为厂商代表受邀出席了本次论坛。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能源分会秘书长肖亚平、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处长许卫胜出席会议。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公司总工程师侯丽大会发表《几种典型的气相色谱技术在费托合成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环境化工行业专员顾晖先生大会发表了《岛津石油化工分析测试整体解决方案及新技术》。介绍了岛津公司在石油化工中成熟的解决方案,岛津产品线及硫化学发光检测系统Nexis SCD-2030。 岛津在现场设立了展台。微量硫化物的检测一直是煤化工行业的重点及难点问题,用户十分关心岛津的硫化物化学发光检测器,纷纷前来岛津展台询问交流。
  • 智能光谱快检技术前景看好——“2016年中国智能光谱快检高峰论坛”主题报告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6年11月23日,“2016年中国智能光谱快检高峰论坛”在广州市越秀宾馆成功举办。国内相关学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检测机构及企业的代表近百位参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529e9981-6c4f-4bc4-be16-5bcc46051c3c.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6年中国智能光谱快检高峰论坛”现场/pp  “2016年中国智能光谱快检高峰论坛”还设有主题演讲环节。围绕智能光谱技术发展及其在食品安全快检中的应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袁洪福理事长、韩东海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丁海泉副研究员,广东省食品安全学会苏彩珠专家,星创众谱公司王动民副总经理、刘振尧总经理助理分别做了精彩的演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12.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0fd3e67e-0555-4d34-83d8-793a2c57e4d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袁洪福理事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报告题目《光谱多元分析建模规范》/pp  袁洪福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成功实现活体雌雄蚕蛹的无损高速分选,攻克制约我国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难题等三个例子,说明了近红外光谱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更好地发展近红外光谱技术、让分析结果更加准确?袁洪福教授认为,近红外光谱分析“做准”包括仪器硬件、软件和模型等方面,而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标准化。/pp  在近红外光谱分析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的模型,其建立、维护、转移等都需要标准化。随后,袁洪福教授介绍了GB/T 28858-2013 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则的法理基础和要点内容。GB/T 28858-2013是国内首个多元分析方法的国家标准,对于分子光谱快检的发展和满足社会迫切需求具有重要意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3.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aaa59f85-6769-4e93-b729-32f1ab8b38bc.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韩东海副理事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报告题目《试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细节特质》/pp  韩东海教授在报告中介绍,在仪器的原理和结构方面,近红外专用仪器与分光光度计大同小异,但设计思想差异颇大,重视细节是其关键。为什么近红外技术需要非常重视细节?韩东海教授分析了三方面的原因:细节决定仪器性能与价格、细节应对物料理化多变性、细节支撑个性化解决方案。/pp  随后,韩东海教授针对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分别给出了详实的解释,如在细节决定仪器性能与价格方面,韩东海教授介绍到,对近红外仪器来说,被测物料对噪声的影响很大,当开发专用仪器时,应事先准确把握噪声与RPD的关系,这一点十分重要。但是市售通用仪器为了满足多种用途的需要,常按最高标准设计,故仪器很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248ca605-ef84-46e3-9b1e-24a10393fd1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丁海泉副研究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报告题目《做优秀国产智能光谱仪器——我们一直在路上》/pp  陈星旦院士及其研发团队先后主持“七五”、“八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研制了近红外光谱谷物品质分析仪、饲料生产快速分析仪和粮食品质快速检测仪。近期的研制成果包括了NIR2000系列光谱仪, NBT系列光谱仪和IS-UAV成像光谱仪。/pp  NIR2000系列光谱仪包括NIR2010型粮食成分光电分析仪和NIR2020型土壤养分分析仪等。NBT系列光谱仪主要应用领域为医学诊断,解决常规检验需要抽血、反馈慢、无法实时监测等问题,实现了部分血液成分的无创伤检测。下一步研究计划包括研制可穿戴式生命体征监测仪和个体型无创伤血糖检测仪。IS-UAV成像光谱仪即轻小型无人机载成像光谱仪,是陈星旦院士团队2016年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实验室模拟工作,正在开展外场实验研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5.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e112dc8c-6541-411c-a71d-87da6c8106f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广东省食品安全学会 苏彩珠专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报告题目《智能光谱快检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概况与存在问题》/pp  苏彩珠专家报告中介绍了智能光谱快检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概况。如:便携拉曼光谱仪适用于农残快速检测,不过目前市场上多为国外厂家生产的通用型拉曼光谱仪器,价格昂贵,并且与国内农残检测的衔接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pp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和光电子学院研制的用于检测奶粉的复合光谱成像技术,10秒内即可得到结果、操作简单、准确度高,一次操作就能够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测出奶粉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判断其是否达标。并且该技术可以拓展到重金属、真菌毒素、危害因子的快速检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6.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5e161c06-931d-41ad-8e3f-5fc4be435ffb.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 王动民副总经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报告题目《互联网背景下智能快检仪器发展趋势》/pp  传统智能快检技术多以实验室仪器为主,现场、在线仪器为辅,存在着投资成本高、人员素质要求高、标准化程度低的“双高一低”问题。而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供应商、合作伙伴,甚至包括用户在内,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智能快检技术价值创造活动中。/pp  王动民副总经理认为,在当今的新背景下,我们应该:专注需求、发展定制化产品,融合技术解决用户难题,解决智能快检技术在商业应用中的“双高一低”问题,夯实商业应用需求、兼顾消费应用需求 致力于使终端仪器更专业、更专用、更智能、更“傻瓜” 借助专业化的网络管理平台,建立智能快检综合服务平台。王动民副总经理还介绍了快检技术在粮食、饲料行业的应用情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7.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1/insimg/28de745b-3e8e-4774-beee-dc40668585ec.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 刘振尧总经理助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报告题目《我们是历史的创造者》/pp  刘振尧总经理助理在报告中介绍了陈星旦院士的科研历程,及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的发展概况。/pp  陈星旦院士1950年湖南大学物理系毕业,1953年至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1963年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台红外光谱仪,1964年创新性地研发出了光冲量计测定我国首次核试验光辐射威力,1975年开拓了中国短波光学技术领域,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陈星旦院士团队在1992~2006年间研制成功了“三代”滤光片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仪。/pp  陈星旦院士2004年受聘于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双聘),2013年与广州市光机电技术研究所合作设立光学工程院士工作站,2014年成立院士创新创业公司——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其主要目的是将陈院士团队的光谱技术成果产业化。/p
  • 北京举行创新集成电路与智能传感技术高端论坛
    3月23日,创新集成电路与智能传感技术高端论坛暨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建国、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党委书记冯仁国、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原副所长陈弘达等30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活动。与会专家围绕创新集成电路与智能传感技术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吴建国指出,集成电路和传感器都是交叉型学科,具有高集成度、高精密度、高创新性的特点。国产替代之路势必要集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重大的核心技术问题,建设跨学科大纵深的顶尖研究高地进行科研攻关,加强科研团队与企业的精诚合作与协同创新。  冯仁国表示,科研院所应该布局未来可能会“卡脖子”技术的研究,要耐得住寂寞,还要建立研究型的企业解决产业上的“卡脖子”问题。科研院所应与企业紧密合作,形成应用型的研究机构。  在主题报告环节,陈弘达在题为《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报告中指出,真正的家居智能化仅靠智能手机和智能路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传感器作为支撑。因此,传感器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非常重要。“目前智能传感器正在由感存算分离向感存算一体发展,因感存算一体化智能传感器具有小尺寸、高能效的优点,未来将会大量布局到万物智联网络和人工智能应用中。”  北京中科海芯CTO贾耀仓的报告题目是《新一代消费电子芯片需求和创新机会》。他指出,消费电子是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重要市场,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随着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融合,未来数年是新一代消费电子储备爆发的窗口期。从芯片需求看,计算密集的可视化呈现都在云端服务器芯片完成,用户侧设备芯片更注重近自然的人机交互计算,核心是感知和计算的融合,新型传感器和敏捷计算芯片的结合。  溪山天使会创始人许晖表示,科技工作者更多地关注事物从无到有的突破,而企业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的使用最大化来造福社会。中科院半导体所与中科海芯的合作正是实现了1+12的效果,实现了科研与产业完美结合。  随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与北京中科海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创新集成电路与智能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吴建国与冯仁国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据悉,该联合实验室建设目标是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创新集成电路与智能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形成一个合作紧密、管理科学、互利共赢和创新发展的产学研联合平台 开发出可产业化且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智能传感应用产品。最终成为智能传感器技术领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科技产品研发与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该实验室是一座架起半导体所和中科海芯的桥梁。双方应通力合作,做好扎实的科技研发,为产业做出贡献。”冯仁国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面向国家卡脖子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此次活动是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主办、中科智汇工场和北京中科海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北京中科海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宫相坤主持了此次活动。
  • 全日程公布∣ACCSI2024 之“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仪器新产业论坛”相约苏州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自1956年正式命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成为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已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在逐步塑造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的业务新形态,不断带来颠覆性、丰富性、创新性的新业态。光谱是超越人眼限制,让大家感受更高维度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光谱技术的新发展改变大家对传统技术认知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大家的生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进入了数据爆发的阶段,光谱数据也日益呈现出大数据的特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光谱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求。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光谱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赋能的光谱仪器新产业迎来了新的时代,同时也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为了展现光谱产业化的最新成果,探讨人工智能对光谱新产业的影响,第十七届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4,苏州,2024年4月17-19日)特别开设“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仪器新产业”专题论坛。本次论坛将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及企业代表现场分享,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用户、仪器企业管理及研发负责人、投融资机构代表等共聚一堂,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论坛主办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仪器信息网会议时间:2024年4月19日 9:00-17:00会议地点: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 太湖厅B会议日程:人工智能赋能光谱仪器新产业——ACCSI2024之第五届光谱产业化论坛(主持人: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褚小立)时间报告人单位报告题目9:00-9:30刘银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高光谱仪器与人工智能9:30-10:00杨宗银浙江大学 研究员光谱仪小型化研究10:00-10:30傅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人工智能赋能拉曼光谱鉴定和表征微生物10:30-10:50Arelis Colόn海洋光学Ocean Optics 博士AI Raman Spectroscopy of Analyte Mixtures10:50-11:10黄锦标深圳市海谱纳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CEO4D光谱感知,助力AI视觉分析 -高光谱成像MEMS传感芯片及产业赋能11:10-11:40陈舟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助理研究员人工智能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的应用和挑战11:40-12:10邵学广南开大学 教授人工智能与新型光谱仪研制午休13:30-14:00栾小丽江南大学 教授、院长基于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化工过程智能感知与监控14:00-14:30黄文倩北京农林科学院农业智能装备研究中心 主任、研究员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水果品质在线无损检测方法研究14:30-14:50王伟荧飒光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创新赋能荧飒,让国产红外更具生命力14:50-15:10苗鑫北京与光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快照式多光谱相机前沿应用探究15:10-15:40张翼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高级工程师基于近红外技术的原料配方智能替换研究15:40-15:50杨浩南京智谱科技 产品经理视频级光谱成像技术与产业化应用15:50-16:00刘季河南精谱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人工智能助力高端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国产替代16:00-16:30褚小立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微小型光谱仪器与深度学习算法的结合应用论坛联系人:叶女士,18211196128,yej@instrument.com.cn为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搭建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媒”等各方有效交流平台,“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4)”将于2024年4月17-19日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召开。ACCSI2024以“融合创新,质领未来”为主题,力争对往年中国科学仪器产业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新的产业发展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最新的科学仪器研发成果等,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官网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accsi/2024/ 参会指南:参会指南|ACCSI2024第十七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融合创新 质领未来联系方式:参加展团或参会报名:17600646530 黄女士赞助及媒体合作:13552834693 魏先生微信添加accsi2006或发邮件至accsi@instrument.com.cn (注明单位、姓名、手机)咨询报名。
  • 黑龙江地质矿产中心引入赛恩思SES-902高频红外碳硫仪,提升分析精度与效率
    在现代地质矿产研究中,精准的元素分析至关重要。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实验测试研究中心近日引进了赛恩思仪器旗下的SES-902高频红外碳硫仪,这一举措标志着他们在分析设备上的又一次重要升级。赛恩思仪器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再次赢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SES-902高频红外碳硫仪是赛恩思仪器的旗舰产品之一,可选配不同组件满足多种样品的分析需。该仪器通过采用燃烧红外法分析固体材料中的碳硫元素含量,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 高精度分析:SES-902能够准确测定样品中的碳和硫含量,满足地质矿产实验中对数据精准度的严格要求。2. 快速测量:仪器采用高频红外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显著提高工作效率。3. 稳定可靠:赛恩思仪器经过多年市场验证,产品在稳定性和耐用性方面表现卓越。4. 用户友好:简便的操作界面和智能化的数据处理系统,使得操作人员能够轻松上手,减少人为误差。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实验测试研究中心作为地方重要的科研机构,选择赛恩思SES-902高频红外碳硫仪,是对赛恩思仪器技术水平的充分肯定。赛恩思仪器的加入,将进一步提升该中心的研究能力,为黑龙江省的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德国元素助力碳材料转型-石油焦中碳、氢、氮、硫测定方案
    什么是石油焦石油焦是原油经过蒸馏分离出重质油,重质油再经热裂转化而成的产品,是一种在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石油焦的质量与性能指标是评价其使用价值的重要标准,如硫含量、氮含量、水分等。石油焦主要的元素组成是碳,占80%以上, 含氢1.5%-8%,其余的为氧、氮、硫和金属元素碳。石油焦可分为四种:针状焦(针状结构和纤维纹理,用于石墨电极、负极材料)、海绵焦(杂质含量低,用于炼铝工业)、弹丸焦(由高硫、高沥青质杂油生产,只能用于发电和水泥使用)和粉焦(挥发分高)。为什么要测石油焦中的CHNS元素根据NB/SH/T 0527-2019 石油焦(生焦)的要求,其中硫是石油焦出厂必检项目,所以准确测定石油焦中的硫含量至关重要。石油焦的硫具有高低不同含量,所以对分析仪器也提出了高要求。氮作为石油焦中的检测项目,其的准确测定也是非常重要。德国元素Elementar作为具有120多年元素分析经验的厂家,在CHNS元素分析方面具有多款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测试需求。德国元素Elementar助力碳材料转型石油焦中碳、氢、氮、硫测定方案德国元素 vario MACRO cube 大进样量有机元素分析仪,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实现CHNS同时测定的大进样量元素分析仪。vario MACRO cube 大进样量有机元素分析仪且可以通过TCD检测器+IR红外检测器联合使用,实现石油焦中高低含量硫的高精度、高准确性测定。德国元素 rapid CS cube 红外碳硫仪,配置高碳、低硫红外检测器,可精确测定石油焦中碳、硫含量,其检出限低至2 ppm。案例分享—石油焦样品检测案例仪器型号:德国元素 vario MACRO cube 元素分析仪模式:CHNS模式仪器型号:德国元素 rapid CS cube 红外碳硫仪结论石油焦作为高单质碳、低氮、低硫样品,对燃烧条件与检测器的要求很高。德国元素 vario MACRO cube 有机元素分析仪 和 rapid CS cube 红外碳硫仪 的高性能燃烧炉与快速加氧方式,可确保此类样品的充分燃烧氧化,再结合IR红外检测器,实现高碳、低硫的精准测定。
  • 谭久彬院士:要努力建设一流的仪器产业和一流的测量体系
    9月23日,在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科学家讲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谭久彬作了题为“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与质量强国建设”的主题报告。他指出,要努力建设一流的仪器产业和一流的测量体系,致力于建设质量强国。  谭久彬从建设质量强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破题,总结工业发达经济体近百年来测量科技创新与制造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我国提升制造质量的迫切性与特殊性,以及当前国家测量体系存在的紧迫问题,并用一些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阐释了加快构建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的初步构想,建设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的机遇和后发优势。  他认为,百年科技发展一般规律,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没有成体系的精密和超精密测量能力,就没有充分的精准数据,就没有精度调控、性能调控和质量调控。体系完整、强大的仪器产业体系是工业测量体系建设的基础。“凡是科技强国,都是仪器强国;凡是制造强国,都是仪器强国;凡是仪器强国,都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测量体系来支撑着高端制造的高质量发展。”谭久彬说。  “要想造得出,必先测得出,要想造得精,必先测得准。”谭久彬表示,构建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补齐我国工业短板,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质量短板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制造自动化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制造转型的过程中,大力推进精密和超精密测量技术发展和新一代测量体系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要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历史机遇,切实发挥我国工业测量数据资源厚重优势,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的创新之路,以精密测量、超精密测量和完整精度测量能力整体提升,推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能力跃升和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陈锐在主持中阐述了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他表示,这一全新概念肯定了新产业孕育的新动能,界定了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指明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实现人才强、科技强进而促进产业强、经济强。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新时期、新理念和新格局下的一次伟大实践,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积极探索并持续推进“政产学研金介贸媒”协同联动的全社会组织动员模式,进一步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以新质生产力厚植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国资央企新篇章。
  • 第66期中国科技论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技术前沿论坛会议议程
    p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健康一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应用领域。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承办,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中关村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物谷协办的“第66期中国科技论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技术前沿论坛”将聚焦医学影像智能判读、辅助诊断、病例检索、手术机器人、康复智能设备相关技术发展。/pp  现将论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ppstrong  一、组织机构/strong/pp  大会主席:程 京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pp  大会组织委员会(产、学、研、政领域召集人):/pp  李仁涵 上海大学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三局原局长/pp  张建伟 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多模态技术研究所所长/pp  康熙雄 北京天坛医院主任、教授/pp  崔彤哲 海纳医信(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O/ppstrong  二、大会秘书长:/strong/pp  张 莉、黄铁军、王 东/ppstrong  三、会议安排:/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主会场/strong/ppstrong  时间:2017年11月24日8:50-11:50/strong/ppstrong  地 点:北京中国科技会堂B105/strong/ppstrong  论坛主席:程 京院士/strong/ppstrong  论坛主持:李仁涵院长 /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QQ截图20171107145355.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noimg/a8834ca3-267a-4de4-a36c-be86d26cf9b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第一分会场:人工智能医学应用前沿/strong/ppstrong  时间:2017年11月24日分会场13:30-18:00/strong/ppstrong  地点:北京中国科技会堂B105/strong/ppstrong  论坛主持:康熙雄、廖洪恩/strong/ptable uetable="null" width="600"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 class="firstRow"td colspan="3" width="661"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会议议程/strongstrong /strong/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时间/strongstrong /strong/p/tdtd width="208"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strongstrong /strong/p/tdtd width="350"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专家/strongstrong /strong/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13:00-13:30/strong/p/tdtd colspan="2" width="558"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签到/strongstrong /strong/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3:30-13:55/p/tdtd width="208"p待定/p/tdtd width="350"p彭绍亮(国家超级计算机长沙中心/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导)/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3:55-14:20/p/tdtd width="208"p《IBM认知计算在医疗领域里的应用》/p/tdtd width="350"p孙吉让(IBM大中华区WATSON HEALTH 高级专家)/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4:20-14:45/p/tdtd width="208"p《& ldquo 未来医学影像& rdquo ——助力智能精准诊疗》/p/tdtd width="350"p廖洪恩(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4:45-15:10/p/tdtd width="208"p《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图谱》/p/tdtd width="350"p杨红飞(火石创造创始人& CEO)/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15:10-15:20/strong/p/tdtd colspan="2" width="558"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中场休息/strongstrong /strong/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5:20-15:45/p/tdtd width="208"p《人工智能与诊断学》/p/tdtd width="350"p style="TEXT-ALIGN: left"康熙雄(北京天坛医院主任、教授)/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5:45-16:10/p/tdtd width="208"p《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p/tdtd width="350"p王大宁(国家特种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副主任委员、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6:10-16:35/p/tdtd width="208"p《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医工结合研究》/p/tdtd width="350"p谢少荣(上海大学教授)/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6:35-17:00/p/tdtd width="208"p《慢性病的医疗管理——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方向》/p/tdtd width="350"p曹志新(北京朝阳医院副主任医师)/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7:00-17:25/p/tdtd width="208"p《手术机器人》/p/tdtd width="350"p张送根(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17:25-18:00/strong/p/tdtd colspan="2" width="558"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总结讨论/strongstrong /strong/p/td/tr/tbody/table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第二分会场:人工智能影像分析与新技术/strong/ppstrong  时间:2017年11月24日分会场13:30-17:30/strong/ppstrong  地点:北京中国科技会堂B106/strong/ppstrong  论坛主持:黄铁军、崔彤哲/strong/ptable uetable="null" width="600"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 class="firstRow"td colspan="3" width="661"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会议议程/strongstrong /strong/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时间/strongstrong /strong/p/tdtd width="208"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题目/strongstrong /strong/p/tdtd width="350"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报告专家/strongstrong /strong/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13:00-13:30/strong/p/tdtd colspan="2" width="558"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签到/strongstrong /strong/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3:30-13:55/p/tdtd width="208"p待定/p/tdtd width="350"p彭绍亮(国家超级计算机长沙中心/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导)/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3:55-14:20/p/tdtd width="208"p《IBM认知计算在医疗领域里的应用》/p/tdtd width="350"p孙吉让(IBM大中华区WATSON HEALTH 高级专家)/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4:20-14:45/p/tdtd width="208"p《& ldquo 未来医学影像& rdquo ——助力智能精准诊疗》/p/tdtd width="350"p廖洪恩(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4:45-15:10/p/tdtd width="208"p《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图谱》/p/tdtd width="350"p杨红飞(火石创造创始人& CEO)/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15:10-15:20/strong/p/tdtd colspan="2" width="558"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中场休息/strongstrong /strong/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5:20-15:45/p/tdtd width="208"p《人工智能与诊断学》/p/tdtd width="350"p style="TEXT-ALIGN: left"康熙雄(北京天坛医院主任、教授)/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5:45-16:10/p/tdtd width="208"p《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p/tdtd width="350"p王大宁(国家特种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副主任委员、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6:10-16:35/p/tdtd width="208"p《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医工结合研究》/p/tdtd width="350"p谢少荣(上海大学教授)/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6:35-17:00/p/tdtd width="208"p《慢性病的医疗管理——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方向》/p/tdtd width="350"p曹志新(北京朝阳医院副主任医师)/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17:00-17:25/p/tdtd width="208"p《手术机器人》/p/tdtd width="350"p张送根(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p/td/trtr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17:25-18:00/strong/p/tdtd colspan="2" width="558"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总结讨论/strongstrong /strong/p/td/tr/tbody/tablep /ppstrong  四、征文要求:/strong/pp  1、征文范围:围绕人工智能医学诊断应用前沿,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pp  医学影像、病理诊断、超声诊断、中医诊断、可穿戴设备、多数据源诊断、政策监管、药物筛选、新技术新产品等。/pp  2、征文格式:按《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或《仪器仪表学报》要求 /pp  3、征文截止时间:2017年11月15日。/pp strong 五、论坛时间:/strong2017年11月24日,23日报到,24日全天会议/pp strong 六、论坛地点:/strong中国科技会堂B105(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号)/pp strong 七、论坛报到:/strong/pp  1. 时间:2017年11月23日全天/pp  地点:中国科技会堂大堂/pp  2. 时间:2017年11月24日上午 08:00—08:50/pp  地点:中国科技会堂B105门口/ppstrong  八、论坛费用:/strong/pp  1.论坛免收会议费 /pp  2.参会代表自行购买返程飞机票或火车票,会议不安排接送站。/pp  strong九、推荐住宿酒店:/strong中国科技会堂(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号)/pp  标间/大床房 498元/天(不含早)/pp  订房请联系:王丽梅18610051988王丽梅186-1005-1988/pp  strong十、请填写《参会回执》并于2017年11月1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david@futurexpo.cn,以便安排会务工作。/strong/pp strong 十一、论坛联系人和联系方式:/strong/pp  报名参会、回执:王见伟/pp  010-57297898,15501053722 david@futurexpo.cn/pp  论文征集:王璐/pp  18510056847 luwang@capitalbio.com/pp  产品展示与互动:秦永清/pp  13910326187/pp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杨娟/pp  18611606738 yangj@cis.org.cn/ppstrong  附件: 参会回执/strong/pp strong 十二、会议支持媒体:/strong/pp  医仪荟、仪器信息网、分析测试百科网、高创汇、艾兰博曼医学网、火石创造、医械信息网、测序中国/pp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pp  2017年11月3日/pp  附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第66期中国科技论坛——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技术前沿论坛参会回执/strong/ptable uetable="null" width="600"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 class="firstRow"td width="123"p姓 名/p/tdtd colspan="2" width="307"p /p/tdtd width="62"p性别/p/tdtd width="123"p /p/td/trtrtd width="123"p工作单位/p/tdtd colspan="2" width="307"p /p/tdtd width="62"p职务/职称/p/tdtd width="123"p /p/td/trtrtd width="123"p手 机/p/tdtd width="189"p /p/tdtd width="118"p电子邮箱/p/tdtd colspan="2" width="185"p /p/td/trtrtd width="123"p备注/p/tdtd colspan="4" width="492"p /p/td/tr/tbody/tablep  注:参会回执于2017年11月1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david@futurexpo.cn,以便安排会务工作。/pp /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