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线图像采集系统

仪器信息网线图像采集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线图像采集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线图像采集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线图像采集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线图像采集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线图像采集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线图像采集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线图像采集系统相关的资讯

  • 梅特勒-托利多发布梅特勒-托利多在线图像与粒度分析 EasyViewer400新品
    实时观察和测量颗粒.EasyViewer 400系统配置新的实验洞见采集原位颗粒的高分辨率图像,以深入了解复杂系统的过程。以先前无法获得的细节水平研究结晶、悬浮液和乳液,并揭示推动过程开发的新洞见。强大的分析能力使用iC Vision中的可选图像分析方法,将EasyViewer转换为功能强大的颗粒度和形状分析仪。通过自定义算法,监控过程变化或量化颗粒度和形状。利用图像来验证结果。更快地设计颗粒。灵活扩大规模小型探头型仪器设计和灵活的安装系统,使其可以插入反应器、先导容器和管道。比较小规模与扩大规模后的结果,从而降低后期开发的风险。信心满满的部署利用自动对焦、自动照明和自动保存最佳图像的软件功能,确保每个项目团队成员在每个实验的从头到尾都可以收集到最高质量的图像,不会错过任何东西。创新点:梅特勒-托利多全新发布的EasyViewer 400是一款探头式工具,功能更加强大、分辨率更高、探头尺寸更长、具备背光光源,为看见测量高浓度体系、更小颗粒、透明液滴和颗粒、中试放大提供高效解决方案。1)设计轻巧、操作简单,不受应用场地的限制; (2)可实现自动聚焦; (3)在高分辨率图像基础上,增加图像处理功能,获取浊度、全面的颗粒粒度与形貌信息; (4)用户可自行编写图像分析代码,导入iC Vision软件后可实现实时在线分析; (5)应用范围广泛:颗粒、晶体、液滴; (6)更短时间内获取颗粒更多的信息;EasyViewer400除了具有不需取样、稀释或备样;快速测量,发现新机理;简单易用、一键报告生成的优势以外,还有三大亮点:高分辨率(980nm)-揭示颗粒表面结构;更窄景深-高浓度体系颗粒;背光光源-透明液滴。无论是实验室研发还是中试放大,均可实时在线捕捉高分辨率晶体、颗粒和液滴尺寸、形貌的演变过程,对于科研人员理解机理、优化过程、快速决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等多种领域。梅特勒-托利多在线图像与粒度分析 EasyViewer400
  • 梅特勒-托利多发布梅特勒-托利多 在线图像与粒度分析 EasyViewer100新品
    颗粒实时原位表征-看见、测量颗粒梅特勒-托利多公司提供的EasyViewer100是一款探头式图像工具,可以实时在线采集过程中晶体、颗粒与液滴的高分辨率图像。它能在线追踪颗粒及液滴的粒度、粒数及形状的变化。超薄,智能控制聚焦和即插即用连接的设计,EasyViewer可以实现无人值守下在更小的尺度下轻松地捕捉图像。当与一款易操作的图像分析软件iC-Vision结合使用时,EasyViewer将成为一个强大的颗粒粒度分析工具,可以实时监测过程变化和量化颗粒尺寸与形貌。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实时测量颗粒和液滴的粒径、形貌,从而快速决策与过程开发。EasyViewer在原位条件下,实时在线追踪颗粒和液滴的变化情况,而不需要取样和制样。能提供实时在线、高固含量的粒径和粒数、形貌信息。适用于固-液,液-液及固-气等体系下的粒子监测。并能适应不同温度、压力和化学环境的要求。仪器特点/功能:1) 实时在线的、安装简便的探头式系统;2) 能在各固相或分散相的浓度中测量;3) 在两相界面提供多个选定粒径范围内的粒径、粒数与形貌信息4) 既能对默认或选定粒径范围(如:小颗粒范围或大颗粒范围)粒子的变化情况进行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实时监测,也能对重要的动力学研究提供的早期的监测诊断5) 通过粒径、晶形、粒数、浊度等指纹式信息能有效表征间歇反应的实验终点6) 结合iC Vision图像分析软件,将成为强大的颗粒粒度分析工具7) 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实用性强、附加值高的数据信息8) 哈氏合金材料,耐酸碱,耐化学腐蚀技术参数:观测范围:1mm × 1mm精度:1.5um光纤长度:3m(标准);13m(带USB延长线)重量:0.66kg[包含探头与光纤]探头温度范围:-20oC-135oC压力:0-10bar材料:哈氏合金 C22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结晶/沉淀、絮凝、分散、乳液等方面。该颗粒测量仪既能用于学术研究,也可用于实验室过程开发。了解更多信息:https://www.mt.com/cn/zh/home/products/L1_AutochemProducts/FBRM-PVM-Particle-System-Characterization/easyviewer.html咨询电话:4008-878-788 创新点:(1)设计轻巧、操作简单,不受应用场地的限制;(2)可实现自动聚焦;(3)在高分辨率图像基础上,增加图像处理功能,获取浊度、全面的颗粒粒度与形貌信息;(4)用户可自行编写图像分析代码,导入iC Vision软件后可实现实时在线分析;(5)应用范围广泛:颗粒、晶体、液滴;(6)更短时间内获取颗粒更多的信息;梅特勒-托利多 在线图像与粒度分析 EasyViewer100
  • Molecular Devices网络讲堂:手把手教您提升显微图像采集分析技能
    网络讲堂:手把手教您提升显微图像采集分析技能显微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面对不同的实验应用和研究,显微成像操作灵活多变,获得一组好的显微图像需要大量的复杂的操作,很多研究人员都头痛于如何能够简便快速的获得漂亮的显微图像结果。 对获得的显微图像进行分析,即从图像中获得细胞的形态结构、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功能的结果,是科研人员头痛的另一个方面。科研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于获得的满意图像测量大量的细胞学信息,以确认细胞的变化结果。 MetaMorph软件系统,能够帮助您轻松实现显微图像的成像,方便的工具使操作更简单流畅;MetaMorph具有的细胞学分析功能模块能够自动化快速识别和分析研究者关心的细胞特征,使显微图像的获得和对图像结果的分析不再是负担!开课日期:2017年3月23日 开课时间:周四10:00-11:00 主讲人: 周旋,美谷分子仪器产品市场经理,拥有10年以上经验,一直从事于显微成像及高内涵成像的应用支持工作,熟悉目前各种细胞学成像技术,包括共聚焦、双光子、超分辨以及Light Sheet等。报名请联系美谷分子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产品咨询热线: 021-3372 1088 售前服务邮箱: info.china@moldev.com 售后服务邮箱: support.china@moldev.com 官方网站: www.MolecularDevices.com.cn欢迎关注官方微信
  • 岛津发布动态颗粒图像分析系统新品
    岛津动态颗粒图像分析系统 iSpect DIA-10采用微量池技术和先进的光学系统精确、高效地检测颗粒。如果使用普通镜头,颗粒的可检测尺寸会受到颗粒与镜头之间距离的影响。iSpect DIA-10使用远心镜头可保持恒定的图像放大倍率,这意味着无论颗粒 位于视野中的哪个位置,系统都可以准确地确定颗粒粒度。自动对焦功能提高了成像效率,从而确保能够精确 检测异物并获得重复性高的计数浓度。 粒子计数和图像测量可以用一台仪器来实现iSpect DIA-10提供了先进的粒子分析技术,将单个粒子的图像信息添加到精确的粒子计数中。采用宽聚焦区域的远心镜头与微流池技术相结合,可聚焦整个流路,大幅度减小了颗粒漏检,实现了精确的颗粒计数和可靠的颗粒检测。 可有效分析大量粒子准备样品时,用微量移液枪吸取分散在液体中的样品,将移液枪枪头固定在仪器上,然后在软件上完成数据测量。 检测能力强,几乎不会漏检iSpect DIA -10也可以检测到含有极少量的粒子,也可以检测大量粒子中的少量粗颗粒。通过检测每个粒子的检测结果和图像,可以对粒子的来源进行估计。 创新点:本产品整合了粒度和图像分析技术,在两分钟内完成颗粒成像、尺寸分析、异物检测、粒度分布同时可以得到准确的粒子计数浓度?超过90%的高效图像采集效率与传统的池技术和镜头技术相比,微量池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颗粒图像,同时减少通过成像区域以外的颗粒数量,传统仪器图像采集效率小于10%,DIA-10采集效率超过90%?± 5%以内的计数浓度重复性由于颗粒图像采集效率高,几乎所有粒子都被捕捉到,因此可获得超高重复性?简单易用具有无需样品即可实现自动对焦功能,只需放置样品、选择分析方法、点击测量三步即可完成测试查看结果动态颗粒图像分析系统
  • DigiEye数慧眼图像颜色管理系统可以测试的标准
    DigiEye数慧眼图像颜色管理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色彩相关领域的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准确的色彩测量:DigiEye系统通过高分辨率的图像捕捉和先进的色彩测量技术,能够准确地捕捉、测量和分析物体的色彩。它能够提供精确的颜色数据,以评估和控制色差和色调的变化。2.多功能的图像采集:DigiEye系统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对物体进行图像采集,如平面、旋转和立体等。它能够捕捉物体的不同角度和细节,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颜色数据。3.自动化的图像处理:DigiEye系统配备了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和软件,能够自动分析图像数据并提供准确的颜色测量结果。它可以自动识别和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以获得更精确的色彩数据。4.多种色彩标准支持:DigiEye系统支持多种国际标准和色彩空间,如CIE Lab、RGB、CMYK等,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的需求。它可以与各种色彩测量仪器和软件进行兼容和集成。5。数据管理和分析:DigiEye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可以存储、检索和比较大量的颜色数据。它能够生成图表、报表和统计分析,以帮助用户了解和优化色彩管理和控制。6.应用广泛:DigiEye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纺织、印刷、化妆品、食品、汽车等。它被用于色彩匹配、质检、色彩管理和产品开发等方面,以确保产品色彩的一致性和质量。综上所述,DigiEye数慧眼图像颜色管理系统具有准确的色彩测量、多功能的图像采集、自动化的图像处理、多种色彩标准支持、数据管理和分析等特点,适用于广泛的色彩相关领域。符合标准: ISO 105 A11、GB/T 39648等标准行业应用
  • 钢研纳克获“全谱线阵CCD采集系统及其方法”发明专利
    钢研纳克检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原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2010年9月申请的“全谱线阵CCD采集系统及其方法”发明专利顺利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专利证书于2012年3月下发。 该专利是一种全谱线阵CCD采集系统及其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光谱分析测试领域。系统包括,参数配置系统、CCD采集系统、USB传输系统以及用户界面软件系统。用户界面系统发出指令,首先配置系统参数,包括CCD采集次数和单次积分时间,模数转换器的增益和偏置。然后开始采集,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模拟信号转成数字信号。再由USB传输系统将数字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通过软件计算拟合成元素含量的图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做到多个CCD同时采集,高速传输;采用同轴电缆来传输CCD模拟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对金属材料进行重复多次激发采集,采集结果稳定,重现性高。
  • 美国TSI公司网上讲座:粒子图像测速仪系统
    粒子图像测速仪系统  演讲人: 许荣川博士高级应用工程师  KHOO Yong Chuan Mike PhD  Senior Applications Engineer  网上讲座: 2011年1月12日上午10点  美国TSI公司非常荣幸的为您提供有关流体力学的网上讲座, 讲座将由来自TSI的技术专家用中文讲解。讲授涵盖广泛,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的流体力学研究,有助您提高测试技术的水平,与此同时提供解决方案 寻求如何优化系统得到更可靠数据。  这次的讲座也包括更多关于TSI精准仪器在流体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所有从基础流体研究到环境和生物医学), 请踊跃参加网上讲座以得到更多相关讯息。  讲座将会进行40分钟及预留15分钟答疑环节。  这是TSI公司首次推出PIV系列中文网上讲座,以帮助您提高利用PIV系统测量流体速度的技术水平。 我们将于2011年1月12日上午10点开始第一个讲座,介绍PIV系统基本原理与利用Insight3G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本技巧。  具体内容:PIV原理及PIV实验基本原则 Insight3G中PIV系统软硬件设置、图像校准、图像优化、示踪粒子浓度调整与△T参数优化。  网上讲座是免费为您提供,如果您有兴趣参加, 请点击链接www.tsi.com/FMwebinars(英文注册)或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732/guestbook.asp(中文注册)简单填写表格,并点击“发送”。我们将在一两天内发给您相关讲座的链接,以便您在方便的时间参加。  讲师简介: 许荣川博士是TSI新加坡的高级应用工程师,他为东南亚包括澳大利亚,台湾及韩国等地的流体及粒子仪器用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他于1997年在英国拉夫伯勒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学位并获全额奖学金完成其博士学位
  • 李金华研究员与潘永信院士团队等:环境趋磁细菌单细胞鉴定和综合研究技术路线图
    摘要: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且延续至今的生命形式。它们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分布极广、数量庞大,扮演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参与近40亿年的地球演化,并且还在持续影响地球的物质元素循环和气候环境变迁等。开展现代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地质记录中微生物化石综合研究,是理解微生物参与地球和生命演化过程和机制的关键所在。尽管微生物的研究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然而目前成功分离培养的微生物仅占0.1%-1.0%,自然界中仍有大量不可培养微生物资源有待挖掘和开发利用。近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金华研究员与潘永信院士生物地磁学团队联合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多个单位科研人员,将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与电子显微学技术相结合,在单细胞水平上,实现了环境样品中脱硫菌门趋磁细菌的特异性鉴定和生物矿化研究。针对环境中大量的未培养趋磁细菌,该项研究还提出了单细胞鉴定和综合研究技术路线图,为地质微生物的种类鉴定及生物地球化学关联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提出的环境趋磁细菌单细胞鉴定和综合研究技术路线图:第①步:趋磁细菌分离或收集(A-E)。A.野外采集含趋磁细菌的沉积物或水体样品。B.实验室建立有氧-无氧过渡区(OATZ)微环境,富集培养环境趋磁细菌。C.通过过滤或其他非磁性方法从分层水柱或沉积物中浓缩细菌(包括趋磁细菌)。D.单细胞显微操作分选目标趋磁细菌细胞。E.利用各种磁分离装置收集活的趋磁细菌细胞。第②步:单细胞水平细菌种类和磁小体结构关联鉴定(F-I)。F.利用通用或类群特异性引物扩增趋磁细菌细胞的16S rRNA基因测序。G.基于目标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类群/物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H.利用荧光标记的类群/物种特异性探针对目标趋磁细菌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I.在单细胞水平上对经荧光标记的细胞开展“荧光显微镜—扫描/透射电镜”或“荧光显微镜—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关联分析。第③-⑤步:趋磁细菌单细胞水平综合显微学关联研究(J-L)。J.同步辐射扫描透射X-射线显微镜对趋磁细菌细胞开展化学组成和磁学性质分析(纳米尺度)。K.综合透射电镜对趋磁细菌和磁小体进行结构、形貌、磁性和化学成分分析(原子尺度)。L.纳米二次离子质谱对趋磁细菌细胞进行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分析(纳米尺度)。   一、硫酸盐还原趋磁细菌趋磁细菌是经典的地磁微生物和地质微生物功能群,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环境中,在细胞内合成膜包被的纳米磁铁矿(Fe3O4)或(Fe3S4)晶体颗粒,也叫磁小体。趋磁细菌可以感知地磁场,并在地质记录中形成磁小体化石,因而是生物矿化、生物地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的理想模式系统。趋磁细菌种类和形貌极其多样,但对生长条件要求极其苛刻,因而实验室纯培养非常困难。建立不依赖纯培养的综合研究体系,在单细胞水平上实现趋磁细菌的生物学、矿物学和磁学综合研究,是全面且深入认识趋磁细菌多样性和磁小体生物矿化机制的关键所在。在众多类群中,隶属于脱硫菌门的硫酸盐还原趋磁细菌尤为独特。已知的变形菌门、硝化螺菌门和暂定杂食菌门趋磁细菌只能合成磁铁矿成分的磁小体,且都是单细胞原核生物。与它们不同,脱硫菌门趋磁细菌中,除了能合成磁铁矿型磁小体,也能合成胶黄铁矿型磁小体,除了有单细胞型,还有多细胞型。从生态学上讲,脱硫菌门微生物主要以硫酸盐为电子最终受体,进行厌氧呼吸,因此在自然界的硫-碳循环中起关键作用。二、西安未央湖硫酸盐还原趋磁细菌的发现和鉴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陆续在海洋和盐碱湖等环境中发现并鉴定了多种硫酸盐还原趋磁细菌。然而,对淡水环境中的硫酸盐还原细菌鲜有报道和缺乏深入研究。2013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生物地磁学研究团队在西安未央湖和护城河中,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检测和透射电镜观测,首次在淡水环境中发现了多种硫酸盐还原趋磁细菌(Wang et al., 2013 陈海涛等,2013)。随后,研究团队通过建立的“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联用技术(Li et al., 2017),从西安未央湖中鉴定了一株新的淡水硫酸盐还原趋磁杆菌WYHR-1,在细胞内合成“子弹头形”磁铁矿晶体颗粒,沿[001]方向拉长,具有典型的“多阶段晶体生长”模式,在细胞内组装成2-3条紧密排列的磁小体链束结构 (Li et al., 2019, 2020)。然而,由于丰度低,且与其它门类趋磁细菌混合存在,其它种类硫酸盐还原趋磁细菌的鉴定和生物矿化研究并未成功。在本研究中,研究团队设计了特异性上游引物390F,与下游引物1492R配合使用,特异性地检测环境样品中硫酸盐还原趋磁细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细菌通用引物对27F/1492R对环境趋磁细菌样品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扩增,只能得到相对丰度高的α-变形菌纲趋磁螺旋菌WYHS-1的基因序列。然而,利用390F/1492R引物对,对同一个环境趋磁细菌样品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扩增,成功地获得了三条新的硫酸盐还原趋磁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菌株WYHR-2,WYHR-3和WYHR-4(图1)。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尽管390F/1492R引物对,对脱硫菌门微生物的覆盖度低于27F/1492R引物对(前者20.6%,后者为32.2%),然而对其它细菌门类的覆盖度仅有0.5%,远远低于27F/1492R的26.0%,因此可以作为类群特异性引物对,从环境样品中特异性地检测脱硫菌门细菌。图1 未央湖淡水硫酸盐还原趋磁细菌WYHR-2、WYHR-3和WYHR-4的系统发育树他们进一步采用三种不同策略,在单细胞水平上分别对这三种新的趋磁细菌开展生物学种类与磁小体结构的关联鉴定和研究。(1)荧光—扫描电镜联用(FISH-SEM)鉴定WYHR-2(图2)。结果显示,菌株WYHR-2为平均长度为2.9±0.6μm,平均宽度为1.5±0.3μm (n=29)的杆状细胞,合成58±16个平均长度为77.9±22.3nm,平均宽度为31.4±5.8nm (n=681 共分析29个细胞)的排列成一条链束状结构的直子弹头形磁铁矿成分的磁小体。(2)荧光—透射电镜联用(FISH-TEM)鉴定WYHR-3(图3)。结果显示,WYHR-3除了合成 33±13个平均长度为71.0±18.7 nm,平均宽度为30.3±4.9nm (n=846 共分析31个细胞)的直子弹头形磁铁矿成分的磁小体外,还合成18±11个平均长度53.7±13.1nm,平均宽度44.0±9.7nm的立方体或棱柱形胶黄铁矿成分的磁小体。(3)荧光—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SH-FIB-SEM)鉴定WYHR-4(图4)。结果显示,WYHR-4也能在细胞内同时合成磁铁矿型和胶黄铁矿型磁小体。图2 趋磁细菌WYHR-2的FISH-SEM关联分析图3 趋磁细菌WYHR-3的FISH-TEM关联分析。使用TEM是因为,WYHR-3细胞相对较大较厚, SEM不能获得相对清晰的磁小体图像图4 趋磁细菌WYHR-4的FISH-FIB-SEM关联分析。使用FIB-SEM是因为,WYHR-4细胞相对较大较厚,单纯的SEM并不能获得相对清晰的磁小体图像,同时由于WYHR-4丰度太低,并不适合FISH-TEM关联分析。因此,在本研究中采用FISH-SEM将目标细菌共定位后,采用聚焦离子束技术(FIB)将目标细菌逐层切开,然后使用SEM对细胞内的磁小体进行形貌和成分分析  三、硫酸盐还原趋磁细菌磁小体晶型和矿化机制完成了三株新的未培养硫酸盐还原趋磁细菌的种类鉴定后,他们进一步采用先进的透射电镜技术对其磁小体晶型和矿化机制开展研究(图5-图6),并与前人以及他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脱硫菌门趋磁细菌合成的磁铁矿型磁小体,通常不弯曲,颗粒多沿[001]拉长,底端可保留一个大且平整的{001}面(如WYHR-1和WYHR-2)。然而,硝化螺菌门趋磁细菌合成的磁铁矿型磁小体,通常为弯曲形状,颗粒底端多保留为一个大且平整的{111}面,最终沿[001]拉长。这表明,磁小体的形状与趋磁细菌门类相关,地质记录中直的和弯曲形子弹头形磁小体化石可以用来指示上述两类趋磁细菌及其古环境。(2)与磁铁矿磁小体的结晶度高且通常至少保留一个可明显识别的晶面相比,胶黄铁矿磁小体的结晶度相对较差,形状多变,颗粒外围晶面欠发育且难识别。与棱柱形磁铁矿磁小体(变形菌门趋磁细菌合成)多沿磁铁矿晶体的[111]晶面拉长不同,棱柱形胶黄铁矿磁小体沿胶黄铁矿的晶体[001]方向拉长,其生长机制和磁学性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图5 趋磁细菌WYHR-2及其磁小体的形貌、尺寸和链束结构特征图6 趋磁细菌WYHR-3的磁铁矿(A-C)和胶黄铁矿(D-F)磁小体的形貌和晶型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李金华*, 刘沛余, Menguy Nicolas,Benzerara Karim,白金伶,赵翔,Leroy Eric,张朝群,张衡,刘嘉玮,张荣荣,朱珂磊,Roberts Andrew,潘永信. Identification of sulfate-reducing magnetotactic bacteria via a group-specific 16S rDNA primer and correlative fluorescence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Strategy for culture-independent study[J].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22. DOI: 10.1111/1462-2920.16109)。研究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41920104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4189084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621004)资助。
  • 智能制造装备十二五发展路线图发布 精密仪器在列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路线图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期间,智能制造装备将面向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求,以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为目标,以突破九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为支撑,以推进八项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以提升八类重大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创新能力为重点,促进在国民经济六大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推广。经过5~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求。具体是:  一、九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  1.新型传感技术——高传感灵敏度、精度、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的传感技术,采用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的传感技术(如量子测量、纳米聚合物传感、光纤传感等),微弱传感信号提取与处理技术。  2.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不同结构的模块化硬件设计技术,微内核操作系统和开放式系统软件技术、组态语言和人机界面技术,以及实现统一数据格式、统一编程环境的工程软件平台技术。  3.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工业过程多层次性能评估技术、基于海量数据的建模技术、大规模高性能多目标优化技术,大型复杂装备系统仿真技术,高阶导数连续运动规划、电子传动等精密运动控制技术。  4.系统协同技术——大型制造工程项目复杂自动化系统整体方案设计技术以及安装调试技术,统一操作界面和工程工具的设计技术,统一事件序列和报警处理技术,一体化资产管理技术。  5.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在线或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自愈合调控与损伤智能识别以及健康维护技术,重大装备的寿命测试和剩余寿命预测技术,可靠性与寿命评估技术。  6.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嵌入式互联网技术,高可靠无线通信网络构建技术,工业通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异构通信网络间信息无缝交换技术。  7.功能安全技术——智能装备硬件、软件的功能安全分析、设计、验证技术及方法,建立功能安全验证的测试平台,研究自动化控制系统整体功能安全评估技术。  8.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技术——多维精密加工工艺,精密成型工艺,焊接、粘接、烧结等特殊连接工艺,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精确可控热处理技术,精密锻造技术等。  9.识别技术——低成本、低功耗RFID芯片设计制造技术,超高频和微波天线设计技术,低温热压封装技术,超高频RFID核心模块设计制造技术,基于深度三位图像识别技术,物体缺陷识别技术。  二、八项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  1.新型传感器及其系统——新原理、新效应传感器,新材料传感器,微型化、智能化、低功耗传感器,集成化传感器(如单传感器阵列集成和多传感器集成)和无线传感器网络。  2.智能控制系统——现场总线分散型控制系统(FCS)、大规模联合网络控制系统、高端可编程控制系统(PLC)、面向装备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功能安全监控系统。  3.智能仪表——智能化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热量、工业在线分析仪表、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智能阀门定位器和高可靠执行器。  4.精密仪器——在线质谱/激光气体/紫外光谱/紫外荧光/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板材加工智能板形仪、高速自动化超声无损探伤检测仪、特种环境下蠕变疲劳性能检测设备等产品。  5.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焊接、涂装、搬运、装配等工业机器人及安防、危险作业、救援等专用机器人。  6.精密传动装置——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高速精密链传动装置,高精度高可靠性制动装置,谐波减速器,大型电液动力换档变速器,高速、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直线电机、丝杠、导轨。  7.伺服控制机构——高性能变频调速装置、数位伺服控制系统、网络分布式伺服系统等产品,提升重点领域电气传动和执行的自动化水平,提高运行稳定性。  8.液气密元件及系统——高压大流量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高转速大功率液力偶合器调速装置、智能润滑系统、智能化阀岛、智能定位气动执行系统、高性能密封装置。  三、八类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1.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设备——集成开发具有在线检测、优化控制、功能安全等功能的百万吨级大型乙烯和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装置、多联产煤化工装备、合成橡胶及塑料生产装置。  2.冶金智能成套设备——集成开发具有特种参数在线检测、自适应控制、高精度运动控制等功能的金属冶炼、短流程连铸连轧、精整等成套装备。  3.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集成开发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加工、装配生产线及具有加工工艺参数自动检测、控制、优化功能的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成形加工生产线。  4.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集成开发基于计算智能与生产物流分层递阶设计、具有网络智能监控、动态优化、高效敏捷的智能制造物流设备。  5.建材制造成套设备——集成开发具有物料自动配送、设备状态远程跟踪和能耗优化控制功能的水泥成套设备、高端特种玻璃成套设备。  6.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集成开发具有在线成分检测、质量溯源、机电光液一体化控制等功能的食品加工成套装备。  7.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集成开发具有卷绕张力控制、半制品的单位重量、染化料的浓度、色差等物理、化学参数的检测仪器与控制设备,可实现物料自动配送和过程控制的化纤、纺纱、织造、染整、制成品等加工成套装备。  8.智能化印刷装备——集成开发具有墨色预置遥控、自动套准、在线检测、闭环自动跟踪调节等功能的数字化高速多色单张和卷筒料平版、凹版、柔版印刷装备、数字喷墨印刷设备、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CTP)及高速多功能智能化印后加工装备。  四、六大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  1.电力领域——重点推进在百万千瓦级火电机组中实现燃烧优化、设备预测维护功能,在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实现安全控制和特种测量功能,在重型燃气轮机中实现快速启停和复合控制功能,3MW以上风电机组的主控功能,变桨控制功能,太阳能热电站实现追日控制功能,在智能电网中实现用电管理、用户互动、电能质量改进、设备智能维护功能。  2.节能环保领域——重点推进在固体废弃物智能化分选装备、智能化除尘装备、污水处理装备上推广应用,实现各种再生原料的高效智能化分选、除尘设备和污水处理装备的自动调节与高效、稳定,在地热发电装备中实现地热高效发电建模与控制功能。  3.农业装备领域——重点推进在大型拖拉机及联合整地、精密播种、精密施肥、精准植保等配套机具成套机组,谷物、棉花、油菜、甘蔗等联合收获机械,水稻高速插秧机等种植机械装备上的应用,实现故障及作业性能的实时诊断、检测和控制,实现作业过程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4.资源开采领域——重点推进在煤炭综采设备、矿山机械上应用,实现综采工作面设备信息与环境信息的集成监控、安全环境预警、精确人员定位等功能,在天然气长距离集输设备中实现全线数据采集和监控、运行参数优化、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站场无人操作或无人值守以及中心远程遥控功能,在油田设备中实现井口关键参数检测、数据处理及集中监测功能。  5.国防军工领域——重点推进专用机器人、精密仪器仪表、新型传感器、智能工控机在航天、航空、舰船、兵器等国防军工领域的应用。  6.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重点推进在挖掘机、盾构机、起重机、装载机、叉车、混凝土机械等施工装备上应用,实现远程定位、监测、诊断、管理等智能功能,在机场和码头建设领域推广应用,实现机场行李和货物的自动装卸、输送、分拣、存取全过程的智能控制和管理,集装箱装卸的无人操作与数字化管理。
  • TSI 网上讲座: 粒子图像测速仪系统 II ( 2011年3月22日)
    美国TSI公司非常荣幸的为您提供有关流体力学的网上讲座, 讲座将由来自TSI的技术专家用中文讲解。讲授涵盖广泛,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水平的流体力学研究,有助您提高测试技术的水平,与此同时提供解决方案;寻求如何优化系统得到更可靠数据。 这次的讲座也包括更多关于TSI精准仪器在流体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所有从基础流体研究到环境和生物医学), 请踊跃参加网上讲座以得到更多相关讯息。 讲座将会进行40分钟及预留15分钟答疑环节。 这是TSI公司第二次推出PIV系列中文网上讲座,以帮助您提高利用PIV系统测量流体速度的技术水平。 我们将于2011年3月22日上午10点开始此次讲座,介绍PIV系统基本原理与利用Insight3G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本技巧。 具体内容:PIV原理及PIV实验基本原则;Insight3G中PIV系统软硬件设置、图像校准、图像优化、示踪粒子浓度调整与△T参数优化。 网上讲座是免费为您提供,如果您有兴趣参加, 请点击链接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0732/guestbook.asp (中文注册)简单填写表格,并点击&ldquo 发送&rdquo 。我们将在一两天内发给您相关讲座的链接,以便您在方便的时间参加。
  • 物联网虫情信息采集设备-一款淋过暴雨会更坚强的植物病菌孢子捕捉仪省市县区域/直送2024全+境+派+
    物联网虫情信息采集设备-一款淋过暴雨会更坚强的植物病菌孢子捕捉仪省市县区域/直送2024全+境+派+送解决方案【WX-CQD2】通过对虫情的持续监测,可以在害虫数量还处于较低水平时就发现其踪迹,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虫害大规模爆发造成严重的损失。例如,在农业领域,及时监测到蝗虫幼虫的出现,就能提前进行防治,防止蝗虫大量繁殖吃光农作物。一、产品简介名称:虫情测报仪符合标准:符合GB-T24689.1-2009标准图像式虫情测报工具。主要目的:对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现代农业提供服务,满足虫情预测预报及标本采集的需要。工作原理:利用现代光,电,数控等技术,实现了害虫诱捕虫体高温杀虫,传送带配合运输,整灯自动运行等功能。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可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体分散,拍照,运输,收集,排水等系统作业,然后利用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并实时将环境气象和虫害情况上传到指定农业云平台。二、主体结构主机材质:喷塑底座:底座高度40cm,用于防止雨季雨水倒灌至中控箱中百叶窗:防鸟兽屏幕:7寸触屏整机尺寸:717mm*727mm*1565.7mm。组成部分:诱虫装置、撞击屏、杀虫装置、高清摄像头、主控系统、机械组件、雨雪传感器、光感传感器、专业金属箱体框架三、技术参数操作系统:安卓系统供电方式:标配220VAC,可选配太阳能供电。设备功耗:整机功耗:≤200W;待机功耗≤25W;工作环境:0~70℃,0~85%(相对湿度)、无凝结绝缘电阻:≥2.5MΩ (漏电保护)诱虫装置:默认光学诱虫原理,可选药物诱虫原理。光学诱虫采用主波长为365nm的20W黑光灯管,灯管启动时间≤5S。撞击屏:采用高透玻璃材质,互成120度角,单屏尺寸:长595±2mm,宽213±2mm,厚5mm。杀虫装置:上下两层远红外虫体处理仓,致死率不低于98%,虫体的完成率不小于95%。远红外虫体处理仓工作15分钟后,温度可达85℃±5℃。高清摄像头:本设备支持500W像素摄像头,摄像头采用对插方式,方便现场更换。可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传送带上的虫子情况,所拍摄图像清晰度能够达到人工识别昆虫种类的要求。主控系统:主控系统可提供蓝牙APP配置工具,支持蓝牙非接触式配置。支持更改设备工作模式,单独控制设备的各个组件启动运行。支持远程升级程序、基站定位、自动校时、通过蓝牙配置APP设置参数等功能。通信方式:支持4G通信、可选配以太网RJ45通信。机械组件:箱体内部含虫雨挡板、杀虫挡板、烘干挡板、震动装置、移虫装置、补光灯、摄像头等机械装置及控制执行设备。虫情测报仪震动装置可将诱集到的虫体进行震动,使昆虫冲突均匀洒落平铺在传送带上,避免虫体堆积,确保每个虫体特征都可清楚拍摄,配合平台软件AI分析识别系统,可保证不同时间段诱集到的昆虫不混淆。雨控技术:通过雨雪传感器检测现场天气情况,无雨雪天气正常运行,有雨雪天气停止运行。识别雨雪天气后,控制虫雨挡板开合方向,实现虫雨分离。光控技术:通过光照传感器检测现场光照强度,不受瞬间强光影响。当光照小于程序设定值时,控制设备正常运行;当光照大于程序设定值时,控制设备停止运行。时控技术:可设置工作开始时间、工作时长、单次工作循环时间、诱虫灯开启时长、雨后延迟开启时长等。工作模式:支持自动工作模式、手动工作模式,支持工作模式切换。自动工作模式工作流程:飞虫受诱虫光源吸引→进入百叶窗→撞向撞击版→撞击后掉入杀虫仓→杀虫仓高温杀死虫子后→杀虫挡板翻转→虫子尸体掉进烘干仓→烘干仓进行高温烘干,烘干完成后→烘干挡板翻转→虫子尸体掉落在震动板上→震动板启动→虫子尸平铺至传送带上→传送带将将飞虫尸体运送到摄像头下→拍照→上传照片至服务器。手动工作模式介绍:支持通过蓝牙配置APP、云平台、虫情监测APP控制各机械组件运行。四、安装方式:1.选择好虫情检测柜体安装位置,尽可能提前预制平坦硬质水泥高台,再根据底座固定尺寸进行打孔。2.使用配件里的膨胀螺丝装到打好8个孔位中。3.将设备支撑柱下面的四角抬高焊脚的8个膨胀螺丝孔位对应好,用扳手拧紧固定,即可。五、虫情测报平台:1.虫情测报平台可根据不同权限进行分账号登陆及管理,至少能分配8级以上不同权限的账号。2.虫情测报平台远程查看虫情测报仪的各个部件的当前工作状态,且状态可进行存储,可查看历史记录。3.虫情测报平台用户可增加害虫种类。4.虫情测报平台具有按区域和时间两种方式的害虫种类、数量变化的统计图包含柱状图和折线图。5.虫情测报平台使用第二代虫情数据库进行AI自动分析,同时用户可对AI分析结果自行补录修正。6.虫情测报平台支持二次开发,免费提供专业虫情测报平台及APP客户端,平台可提供API接口。可提供基于java、C#的SDK开发接口。
  • Camlin高光谱成像系统实测分享
    检测地点:青岛森泉光电有限公司上周我们收到很多客户邮寄过来的样品,给大家分享几个用高光谱成像系统测试的结果:一、测试人体手掌我们用波长的光源来测试人体手掌在高光谱相机下的图像。从下图的高光谱图像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皮下脂肪组织和血管分布情况。同时,图4中食指被项圈紧扎5分钟后,在高光谱图像中可以明显看出食指血管已充血。图1.常规相机图像 图2.高光谱图像图3.530NM波长时高光谱图像图4.900NM波长时,食指紧扎5分钟项圈时的高光谱图像二、测试不同品牌矿泉水分别用可见-近红外和近红外高光谱相机测试两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如下图所示,通过比较发现这两种矿泉水在500nm以下、720nm~950nm的特征曲线差异明显。该装置有望应用于户外水质检测领域中。三、测试肉铺食品如下图所示可以用用高光谱成像系统测试出肉脯中的昆虫、 塑料、金属等。四、测试药品用近红外高光谱相机来测试胶囊和片剂药物成品,从右下图片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药物样品的颜色和外观形状,而且不同药品的光谱曲线是完全不一样的。五、测试不同种类的玉米种子从下面左图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两种玉米种子的外观图像,右图是其中一类玉米种子的灰度图。经比较发现,肉眼看起来外观近似一样的样品,其实其在光谱图中的某些特征峰位置是有明显的差异性的。通过这些细微的差别,我们可以很好的对不同种类的谷物进行分类、根据仪器上显示的某成分含量分布情况,可以很好地对谷物营养成分进行分级处理。六、测试蔬菜、水果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相机测试洋葱、梨、土豆,下面左图是在785.37nm波长下洋葱、梨、土豆的高光谱图像。右图是这四种样品的光谱曲线图,通过比较图片中的曲线可以发现每种样品的光谱是完全不同的。之后,用近红外高光谱相机测试洋葱、梨、土豆,下面左图是在1274.13nm波长下洋葱、梨、土豆的高光谱图像。右图是这四种样品的光谱曲线图,通过比较图片中的曲线可以发现每种样品的特征峰存在差异。另外,我们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相机测试洋葱,通过574.98nm的高光谱图像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洋葱轮廓和洋葱外皮,其在400nm~1000nm的光谱曲线的特征峰是有差别的。上图为在574.98nm波长时洋葱的高光谱图像 & 洋葱和洋葱皮的光谱曲线洋葱的主成分分析图像Camlin工程师 John Gilchrist还分享了多种应用案例,如下图是用近红外高光谱相机来识别废弃聚烯烃、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这种塑料,该设备可以应用在垃圾分选系统中。Camlin一套完整的桌面式高光谱扫描系统装置,包括:光谱相机、扫描台、样品架、照明系统、聚焦目标、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等。(如下图所示)再次欢迎您送检或者来森泉与我们共同探讨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应用。森泉为您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1) 激光控制:激光电流源、激光器温控器、激光器控制、伺服设备与系统等等2) 探测器:光电探测器、单光子计数器、单光子探测器、CCD、光谱分析系统等等3) 定位与加工:纳米定位系统、微纳运动系统、多维位移台、旋转台、微型操作器等等4) 光源: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单频激光器、单纵模激光器、窄线宽激光器、光通讯波段激光器、CO2激光器、中红外激光器、染料激光器、飞秒超快激光器等等5) 光机械件:用于光路系统搭建的高品质无应力光机械件,如光学调整架、镜架、支撑杆、固定底座等等6) 光学平台:主动隔振平台、气浮隔振台、实验桌、刚性工作台、面包板、隔振、隔磁、隔声综合解决方案等等7) 光学元件:各类晶体、光纤、偏转镜、反射镜、透射镜、半透半反镜、滤光片、衰减片、玻片等等8) 染料:激光染料、荧光染料、光致变色染料、光致发光染料、吸收染料等等
  • 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联合川企成功打造锅炉行业缺陷智能评定系统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智能焊接实验室为东方锅炉量身定制的锅炉小径管焊口自动评图系统顺利通过验收测评,并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锅炉小径管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以及无损检测技术快速发展,给数字射线检测图像实现自动评定带来了可能。在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的有力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智能焊接实验室携手东方电气研究院、东方锅炉组建联合技术攻坚团队,牵头开展小径管焊口自动评图系统研发,旨在将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与无损检测数字化实现完美结合,进一步提升质检效率和智能化程度。实验室负责人介绍,为东方锅炉开发的是一款基于深度学习开发焊缝射线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它集成了图像采集、标注、自动评图、按标准质量评价、报告输出等诸多功能,实现了从输入到按NB/T 47013、ASME等质量标准评级的全流程无损检测评价。同时与数字化系统交互,形成了质量统计分析、追溯、缺陷原因排查的全流程质量闭环管理能力,实现了工业软件国产化,简化了人工评片工作,提高了质量管控能力及产品品质,能有效增强缺陷诱因排查能力。负责人透露,数据模拟显示,锅炉小径管缺陷智能评定系统正式运行及推广后,从人员作业、软件国产化、对外服务等方面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每年数百万元,通过有效提高质量管控能力,避免重大质量事故,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可达每年数千万元。据了解,锅炉小径管缺陷智能评定系统通过对各类离散数据进行收集整合,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转型的能力,以解决行业长期面临的评片量大、存储困难、人为主观因素高等难题,给工业无损检测加上一双“智慧的眼睛”。该系统上线,使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无损检测缺陷智能识别与评价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小径管场景定制化开发智能识别算法实现了缺陷识别的高灵敏度,及针对性算法优化确保充足泛化能力并导入无损检测经验实现了高度实用。联合攻坚团队负责人表示,新系统“破茧而出”,实现了小径管对接焊口数字射线图像自动评定和焊缝质量信息自动追溯,将检测数据自动记录、实时传输和检测结果智能判定、即时反馈变成现实,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东方锅炉的一次成功实践。新系统以推进产品质量全流程管控为着力点,持续优化焊缝缺陷检出能力和准确性,生产质效显著提升,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助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下一步,将把该系统进一步拓展应用于供方质量的远程监督,提升供方质量管控能力。
  • 奥林巴斯研发新型原型图像传感器 可同时捕捉可见光和红外信息
    奥林巴斯正联合东京工业大学开发一款新型的图像传感器原型,能够同时捕捉可见光和近红外线图像信息。据Digital Trends解释,实现此功能的原理是通过定制版RGB拜耳滤色器(Bayer RGB Filter)来实现,Bayer模式通常用来获取彩色的图像信息,像素根据RGGB排列,每种像素都规定只进入一种色彩的光,捕捉可见光图像信息。  而奥林巴斯最新的影像传感器使用了近红外像素来取代R或者B像素排列,近红外像素捕捉近红外线信息,这就使得图像传感器能够同时获得可见光和近红外线图像信息。据悉这种新型图像传感器能够应用于许多专业领域,比如机器人、建筑、医学影像和安保等。希望这种技术能够尽早实现商业应用。
  • 中科院院士丁仲礼解读“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作了题为《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近期围绕碳中和问题所布局的咨询项目进展情况。丁仲礼院士解读了碳中和的科学概念及其内涵,分析了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的国内外形势,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学部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关键科学问题、任务设计和已有的初步认识,并就未来我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等提出了5点初步看法。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量(化石燃料利用和土地利用)被人为作用(木材蓄积量、土壤有机碳、工程封存等)和自然过程(海洋吸收、侵蚀-沉积过程的碳埋藏、碱性土壤的固碳等)所吸收,即净零排放。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为401亿吨二氧化碳,其中86%源自化石燃料利用,14%由土地利用变化产生。这些排放量最终被陆地碳汇吸收31%,被海洋碳汇吸收23%,剩余的46%滞留于大气中。碳中和就是要想办法把原本将会滞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下来或吸收掉。当前,世界各国碳排放处于不同阶段,大体可分为四个类型。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排放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实现达峰,目前正处于达峰后的下降阶段;我国还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排放量逐步进入“平台期”;印度等新兴国家排放量还在上升;还有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国,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排放尚未“启动”。欧盟部分成员国率先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也于2020年9月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雄心勃勃但又极其艰难的战略目标。从主要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关系看,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同人均累计碳排放密切相关,就我国而言,人均累计碳排放远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也小于全球平均。我们追求2060年达到碳中和,其难度远大于发达国家。针对碳中和问题中的科技需求,中国科学院学部设立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目标是设计初步路线图,可供研讨、修订、完善,同时在如何落实“路线图”上,提出操作层面的建议。项目按照排放端、固碳端、政策端3方面进行组织,围绕未来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非碳能源占比阶段性提高途径、不可替代化石能源预测、非碳能源技术研发迭代需求、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测算、陆地生态系统未来固碳潜力分析、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评估、青藏高原率先达标示范区建议、政策技术分析研究设立了9个专题进行研究。丁仲礼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碳中和看似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三端发力”的体系:第一端是能源供应端,尽可能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制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或能源供应系统”;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力争在居民生活、交通、工业、农业、建筑等绝大多数领域中,实现电力、氢能、地热、太阳能等非碳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第三端是人为固碳端,通过生态建设、土壤固碳、碳捕集封存等组合工程去除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简言之,就是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减碳、固碳”,逐步达到碳中和。基于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和中科院碳专项的已有成果,丁仲礼院士还提出了5个方面的初步看法:(1)“碳中和”过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过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将会是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技术为王”将在此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即谁在技术上走在前面,谁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国家需要积极研究与谋划、谋定而动、系统布局、组织力量、特殊支持,力争以技术上的先进性获得产业上的主导权,使之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推动力。(2)这轮“大转型”需要在能源结构、能源消费、人为固碳“三端发力”,所需资金将会是天文数字,决不可能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得以满足,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鼓励竞争,稳步推进。政府的财政资金应主要投入在技术研发、产业示范上,力争使我国技术和产业的迭代进步快于他国。在此过程中,特别要防止能源价格明显上涨,影响居民生活和产品出口。(3)本学部咨询项目只能先给出一个框架性建议,以供科技界讨论、修正、完善。期望汇聚众智后,学部的建议对我国如何推动此大转型,如何在未来国家创新体系中形成布局完善、责任明确的研发体系等重大问题,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项目组认为,我国学术界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广泛参与,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国家有关部门在确定路线图的问题上可考虑先经历一段“百家争鸣”时期,不要急于“收口”。(4)“大转型”中,行业的协调共进极其重要。“减碳、固碳”“电力替代”“氢能替代”均需要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如果某一行业不同企业间不能协调共进,势必会使“不作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由此,分行业设计“碳中和”路线图及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需尽早提上日程。(5)评价国家、区域、行业、企业甚至家庭的碳中和程度,需从收、支两端计量。从能源消费角度论,“支”(即排放)相对容易计量;“收”(即固碳)由于类型多样,过程复杂,很难精确计量,尤其是“人为努力”下的固碳增量不易确定。由此,国家应尽早建立系统的监测、计算、报告、检核的标准体系,以期针对我国的碳收支状况,保证话语权在我。此外,丁仲礼院士建议对未来排放权的分配、碳排放的报告核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科技支撑方面,还有很多基础性的科学问题比如二氧化碳对增温的敏感性等需要深入研究。在碳中和问题上,科技界依然任重而道远。
  • SUNS试验设备数据采集系统顺利通过CNAS性能评定
    2012 年11月16日-17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AS)专家组一行分别来到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及上海分公司,依照 &ldquo JJF 1103-2003 万能试验机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评定&rdquo 的国家标准,运用公正、科学、准确的方法,对我司生产的试验机产品计算机采集系统进行 了综合性能评定,这标志着我司自主研发的试验机产品数据采集系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做好评定工作,深圳总部由电拉事业部总经理陈跃龙和运营部总监董舫等相关人员全程陪同专家组完成评定;上海分公司成立了由质量部总监王俊峰组织,董事长李清太协同技术副总经理刘亚东牵头的专项小组,携相关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协同配合完成专家组工作。在深圳总部,两位专家主要针对应用新标准GB\T 228-2010之后的产品升级进行性能验证以及标准内容指导。我司技术人员向两位专家介绍了新产品的外观及性能方面的优化和升级,并在专家的现场指导 下,完成了不同试样的现场测定。在新标准的学习会议中,两位专家详细讲解了有关新标准GB\T 228-2010运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及难点,并耐心解答了工程师们的问题。 在上海分公司,专家组一行参观了我司生产车间环境,并全程查看了我司产品出厂检验流程,过程中QA人员按&ldquo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 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rdquo 为专家演示试验机在试验过程中的伺服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采集系统的工作流程,并提供了试验结果的原始数据供专家再次深入分析。此次评定,CNAS专家组也为我司生产的试验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促进公司发展、产品的进步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注:专家组一行两人分别为&mdash &mdash 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钢铁研究总院计量中心、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材料性能工作组秘书长、全国力值、硬度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周巍松主任及王春华教授。
  • “夸父一号”发布首批太阳观测科学图像
    12月13日上午,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卫星发布首批科学图像。  “夸父一号”自2022年10月9日成功发射以来,三台有效载荷已在轨运行两个月。此次公布的首批图像正是两个月间获取的若干对太阳的科学观测图像。  两个月来,“夸父一号”已经实现多项国内外首次,在轨验证了“夸父一号”三台有效载荷的观测能力和先进性。  在轨两月工作状态正常  “夸父一号”全称为“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研制发射的又一颗空间科学卫星,共有三台有效载荷,分别是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HXI)、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  “夸父一号”卫星系统总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诸成介绍,截至目前,除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的子载荷莱曼阿尔法日冕仪(SCI)还未开机,其他设备均开机工作,工作状态正常。  此外,诸成表示,卫星平台和各载荷功能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建立了高精度稳定姿态指向、稳定工作温度环境、可靠星地测控和数据传输链路,并获取稳定能源,有力保障了卫星在轨开展工作。  在轨测试期间观测已实现多项首次  “在轨两个月期间,‘夸父一号’按照既定计划,开展了大量对太阳的在轨测试和观测,实现了多项国内外首次。”甘为群说。  全日面矢量磁像仪实现了我国首次在空间开展太阳磁场观测,已获得的太阳局部纵向磁图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聚焦“一磁两暴”科学目标,实现高时间分辨、高精度的太阳磁场观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FMG在轨观测的局部单色像和磁图(右边)与怀柔地面全日面磁场望远镜对同一时间同一日面区域观测的结果(左边)对比。  FMG观测到的2022年11月6日00:50:15UT局部纵向磁图(右边)与同一时间美国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的日震磁像仪(HMI)观测结果(左边)的对比。  “结果显示,FMG的观测效果远远好于地面望远镜;在反映局部纵向磁场细节上,FMG与国际上最先进的HMI/SDO几乎完全一致。”甘为群说。  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实现了我国首次太阳硬X射线成像,提供了地球视角目前唯一的太阳硬X射线图像,图像总体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实现对太阳耀斑展开非热辐射空间分布、时间结构、能谱特征观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HXI在2022年11月11日“双11”观测到的一个C级耀斑硬X射线成像与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的大气成像仪(AIA)紫外1700图像的比较。  HXI在11月11日观测到的“双11”系列耀斑的光变、硬X射线成像及与AIA/SDO的极紫外/紫外图像的合成图。  “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到,硬X射线源的位置与紫外亮结构的位置在高空间分辨率下完美重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HXI具有对复杂源的成像能力,成像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确认。”甘为群说。  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共有三个子载荷,其中,太阳日面成像仪(SDI)国际首次在卫星平台上获得了莱曼阿尔法波段全日面像,对日珥的演化图像清晰完整;另一个子载荷——太阳白光望远镜(WST)观测到太阳边缘上2个罕见的“白光耀斑”,莱曼阿尔法波段的观测能力得到了验证。  SDI/LST在2022年11月25日观测到的爆发日珥。  WST/LST在11月7日观测到1个白光耀斑,右边红色等值线为连续谱增强位置相对黑子的位置。  “这些结果表明LST上已开机的两个载荷已经具备了科学观测的能力,所得结果为随后详细研究日珥莱曼阿尔法波段演化及多波段诊断白光耀斑特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甘为群说。  他表示,随着子载荷莱曼阿尔法太阳日冕仪开机对日冕物质抛射开展观测,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将在日冕物质抛射的日面形成和近日冕传播观测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实时共享观测数据  按计划“夸父一号”在轨测试共需4-6个月时间。甘为群介绍,“夸父一号”将继续按照既定计划开展并完成在轨测试,早日转入在轨科学运行阶段。  “在进入科学运行阶段后,‘夸父一号’的数据连同数据分析软件,将尽快对国内外同行实时开放。希望国内外同行能用这些数据实现共同的科学目标。”甘为群说。  他表示,目前,“夸父一号”数据中心正在建设过程中,最晚会在卫星发射半年后对外开放。按照科学卫星的国际惯例,“夸父一号”科学观测运行团队将在数据中心开放之前,在国际范围组织召开数据使用培训会,向国际同行解释卫星的工作原理与数据构成等情况。  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负责人、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表示,目前,我国太阳物理学界与相关工程部门正在开展未来太阳空间物理的发展规划论证,拟分步实施太阳极轨探测,太阳黄道面探测(环日,L5/L4),太阳抵近探测“三步走”计划,将从不同视角和距离观测太阳,以解决诸如太阳磁场产生和演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太阳爆发的物理机制及其对空间天气的影响这类重大科学和应用问题。  “夸父一号”卫星的科学目标瞄准“一磁两暴”,即同时观测太阳磁场和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研究它们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彼此关联,同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支持。  甘为群表示,“夸父一号”将充分发挥三台有效载荷组合观测的特色,加强国内外合作和数据开放共享工作,早日实现 “一磁两暴”科学目标,为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观测和研究做出有显示度的中国贡献。
  • 年底现货大促销 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
    上海山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作为提供生命科学专业性仪器的公司,从事生物成像类仪器研发多年。 在黄山市经济开发区拥有占地15亩标准厂房与生产车间,生产部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拥有凝胶成像两项技术专利成果,CE认证,08年开始对外的出口如今我司的产品遍布全球各大洲。 910 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现参加年终现货大促销,促销时间:2011年12月5日-2012年1月20日。价格从11万6直降3万元整,支持试用二周。确保您满意产品的最终成像效果,凡是在年底促销期间提交试用的客户,优惠价格都能保留到年后实际采购,如有意者欢迎随时与我司联系,踊跃参加促销活动。 910 化学发光凝胶成像是入门级别,能够兼容普通的荧光凝胶成像。使用变焦镜头。目前使用west blotting的用户越来越多,而传统的压片过程存在很多弊端。费时费力而且实验成本也大。910化学发光可以完成快速成像,无需暗室与胶片,无需显影与定影。短短几分钟也能得出灵敏度与压片相媲美的影像结果。910可以完成5分钟的持续曝光。对于west blotting在压片过程中肉眼可见的样品,或者压片时间小于2分钟的样品都可以拍摄出来。专业的化学发光软件,帮助您更好的定量目标蛋白。传统的胶片显影的动态范围窄,不适用于蛋白的精确定量分析,使用化学发光得到的图片能够提供宽的动态范围,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技术参数 摄像头:进口高分辨率低照度数码制冷CCDCCD尺寸:2/3英寸(10.2mm*8.3mm) SONY ICX285 冷却方式:半导体制冷冷却温度:-35℃ 有效像素:1392*1040 采集位数:16bit像素尺寸:6.45&mu m*6.45&mu m像素合并:1*1,2*2,4*4动态范围:三个数量级灵敏度:20pg双链DNA电动变焦镜头:日本进口电动6倍变焦 F1.0 2/3英寸大口径高通透镜头照明模式:透射紫外,透射白光,反射白光激发光源:312nm紫外透照台;均匀冷光源白光透射板;LED反射白光灯;紫外反射选配滤光片数量:6位电动控制自动滤光片轮滤光片:标配590nm超多层镀膜螺旋型标准滤光片透射面积:紫外:21*26cm 白光:20*28cm外形尺寸:430*430*620mm主要特点 1 910采用密封条设计,确保暗箱的绝对密封,拍摄时不受环境光源的任何影响。2 910采用进口2/3大尺寸CCD可以制冷-35℃,确保微弱的化学发光捕捉。3 电动6位的滤光轮,为将来更多应用预留了空间。4 保留了紫外透照的设计,在可以做化学发光的同时也兼容普通的凝胶成像。化学发光凝胶全系列 型号 910920950采集系统进口高分辨率低照度数码制冷CCD进口高分辨率低照度数码制冷CCD进口高分辨率低照度数码制冷CCDCCD尺寸10.2*8.3mm 10.2*8.3mm15.2/*15.2mm冷却方式半导体制冷三级制冷三级制冷冷却温度-35℃-55℃-60℃有效像素1392*1040 145万1392*1040 145万2048*2048 420万像素尺寸(um V*H)6.45*6.456.45*6.457.4*7.4采集位数16 bit16 bit16 bit像素合并1*1,2*2,4*41*1,2*2,4*41*1,2*2,4*4接 口USB 2.0USB 2.0USB2.0镜 头 2/3英寸 日本进口电动6倍变焦镜头 F1.02/3英寸 日本进口定焦镜头 17mm F0.952/3英寸 日本进口定焦镜头 25mm F0.95暗 箱化学发光专用密封暗箱,确保适用于微弱光源长时间曝光下显影滤光片数量6位电动控制自动滤光片轮标配滤光片590nm超多层镀膜螺旋型标准滤光片选配滤光片537nm红色滤光片,460nm蓝色滤光片,699nm滤光片照明模式透射紫外,透射白光,反射白光反射白光反射白光软件ChemShot化学发光专用软件,全中文界面,支持Win2000/XP,集图像采集、编辑、分析和数据库管理功能为一体。尺寸(mm)(W*D*H)430*430*620430*430*620430*430*620重量32kg32kg32kg认证CECECE 上图为910,曝光2分钟图像。使用western blot 曝光标签,以及ECL染色剂,左边第一个点为AB原液混合,后面各点是分别等比例稀释结果。一共可见6个点,第七个点隐约可见。 软件功能简介 ChemiShot全功能控制分析软件,能对DNA/RNA,蛋白质电泳图像、荧光及化学发光成像,各种杂交膜图像、克隆计数、放射自显影、酶标板点杂交图像进行拍摄和分析; 可自动识别条带及其左右边界,自动生成峰值曲线图、数据表; 可进行分子量、百分比、含量计算并生成分子量数据库; 所有数据表均能保存为Excel格式和打印; 一 图像采集编辑功能: 1 中文界面,Windows操作系统。(也可提供英文界面) 2 可通过软件进行缩放、聚焦、光圈、透射紫外灯及反射灯的全自动控制 3 实时显示图像 4 通过软件控制选取不同滤镜 5 多种格式存储图像 6 可连接其它输入设备。 7 灰度调整:调节图像黑白对比度、亮度和灰度系数,达到最佳照片效果。 8 图像旋转:图像可左右,上下旋转。 9 图像反转:图像可黑白转换。 10 添加文字:可在图像上添加中英文。 11 可打印图像、图谱曲线、图表及数据报告。 二 电泳条带分析功能:1 可自动或手动识别泳道,并能手动调整泳道边框,增删泳道,实现泳道的精确分离。 2 可去除背景,以达到最佳的分析效果 3 泳道(Lane)密度扫描:可同时进行多泳道密度扫描,自动辨别电泳条带,同时绘出扫描曲线。 4 分子量计算:输入Market泳道已知分子量(bp值),就可计算出其它泳道分子量(bp值)。 5 数据分析结果:可计算出每根条带的迁移率。 6 分析结果的数据可以用 Excel 文件形式输出。 三 图像数据库功能: 1 可以导入导出多种格式的图像文件 2 可以添加删除数据库图像文件 3 可以在数据库内按采集时间,图像类型进行检索 4 可以根据不同人员建立不同数据库保存图像,便于使用与管理 5 分析结果的数据以及所有图像能复制、粘贴、打印,具有与Excel、Word、画图、剪切板、PhotoShop的连接功能 6 无需借助其它软件即可进行加注文字、箭头、矩形框等,并可对已加注的历史图像反复修改。 更多详情,请登录我司网站了解更多。www.shbiotech.com该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上海山富所有。------上海山富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21-65550736 65558758 传真:021-65522489上海市曲阳路851弄沪办大厦9号楼506室www.shbiotech.com
  • 中科院拟定我国核能发展路线图
    核能具有绿色、高效、低碳排放和可规模生产的突出优势已被世人公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核能迎来发展的春天,而近年来我国更是将“积极发展”核能列入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之一。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10月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 仅仅3年之后的今天,这一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据有关专家透露,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7000万~8000万千瓦,到2030年,核电装机将提高到2亿千瓦,2050年则将提高到4亿千瓦。  可以预见,我国核能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核废料处理”、“核燃料稳定供给”和“核科学工程人才”。近来,中国科学院针对这些核心问题,提出了以建立ADS(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嬗变系统和钍基核能系统为最终目标的“未来先进核裂变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希望通过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先导专项研究,储备未来先进核能的核心技术和人才,并与我国已有或正在部署的其他重要内容一起,构成我国近中远相结合的核能发展完整布局,保障其长期持续发展。  利用ADS系统嬗变长寿命核废料  根据我国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相关预测,我国的核电发展速度将远远高于世界核电发展的平均速度。目前全球在建的28个核电站中,17个在亚洲,而我国就占其中的12个。  有关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座1GWe的核电站,按一年使用25吨浓缩铀计算,则每年卸出燃烧过的乏燃料约25吨,其中,可再利用的铀(其中含1%235U)约为23.75吨,钚约200公斤,中短寿命的裂变产物(FPs)约1吨,寿命长达百万年的次锕系核素(MAs)约20公斤,长寿命裂变产物(LLFPs)约30公斤。  目前,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的调整方案正在等待国务院最后审批。其2020年的保守目标是运行75GWe(1GWe=1百万千瓦)、在建30GWe,努力目标则是运行80~100GWe。按保守目标估算,到2020年的核乏料累积存量为0.75万~1.25万吨 按努力目标计算,则达到2.0万~2.5万吨,其中钚160~200吨、MAs16~20吨、LLFPs24~30吨。  那么,在快速发展核电的同时,如何安全地处理处置长寿命核废料?  美国作为世界上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采用的是被称为“一次通过”的方案,也就是核乏料从核电站反应堆内卸出并经冷却后,直接进行永久性地质深埋储存。该方案的出发点是不分离核乏料中的钚,以免核扩散 但这种方案也浪费了核乏料中仍可使用的核燃料,而且建设和运行地质处置库的成本极高。更为严重的是,核废料的放射性寿命长达上百万年,“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它们对整个生物圈的放射性危害难以预估和控制。”相关专家表示。因此,美国的“尤卡山计划”在实施22年后于2009年9月被奥巴马政府终止。  法国是世界上核电占全国总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达到80%。因此法国极为重视核废料的安全处理处置问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被称为“闭式循环”的核燃料循环技术,即对核乏料进行分离,把其中96%~97%的铀和钚再制成核燃料棒进行循环使用,把另外3%~4%的长寿命和高放射性核废料(主要是次锕系元素和裂变子核)进行地质永久深埋。“这种办法可大幅度降低需要地质处置的核废料的体积,但仍没有解决核废料的长周期放射性问题。”专家表示。  为更好地解决核废料的长寿命放射性问题,目前国际核能界正致力于发展核的嬗变技术,以便于进一步对分离出来的核废料在经嬗变(使其放射性寿命从数百万年降低到约700年)后再地质深埋,从而使人们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够较好地保证安全处置核废料,消除公众对核废料污染的疑虑。  快中子反应堆(简称快堆)和ADS系统原则上都能嬗变核废料。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研究认为,ADS系统具有更高的中子余额和更硬的中子能谱,对嬗变更有利,是安全处置核废料最有潜力的工具。我国也曾就此组织多次院士咨询,结论是“从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看,快堆侧重于核燃料增殖,ADS侧重于核废料嬗变,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据介绍,ADS系统研究是目前国际核能界的热点。为确保核能的长期持续发展,我国也需尽早制定ADS发展路线图,而中科院正是瞄准这一国际研究前沿和热点,计划展开系统性攻关。  挖掘钍资源潜力  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核燃料仅有铀-235一种,而且其在天然铀中的含量很低(约0.7%),因此,全球的铀-235核燃料资源量是十分有限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在2009年的相关报告中按全球约2TW(1TW=1000GW)的核电规模估算,铀-235资源还可供人类使用50~80年。因此要实现核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核燃料来源的多样化,保障核燃料的稳定供应。  铀-238是可人工转换的核燃料,在天然铀中的含量高达99.3%。利用快堆可使铀-238转变为钚-339,后者再吸收中子后即开始裂变并释放能量。理论上利用快堆可使铀核燃料的利用效率比压水堆提高60倍左右,据此估算铀-238可供人类使用上千年。  由于铀钚燃料循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钚,因此需要特别重视防止核扩散 另外,其费用也比较高。据悉,我国第一座快堆——“中国实验快堆(CEFR)”在今年7月21日首次达到临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八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之一,标志着我国先进核能系统技术的重大突破。  钍-232是另一种可人工转换的核燃料,它在吸收一个中子之后将转变为铀-233。后者的中子产额很高,比铀-235和钚-239更具优势,可据此形成钍铀燃料循环,而且钍铀转换过程伴有强γ辐射,可有效防止核扩散。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地球上的钍资源量是铀的3~4倍,而我国的钍资源蕴藏是比较丰富的。我国已查明的钍资源工业储量28万多吨(ThO2),其中75%以上在白云鄂博的主东矿区。  但目前钍并未被当做核燃料资源得到应有的重视,流失十分严重。2005年,徐光宪、师昌绪、何祚庥等15位院士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建议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遭受放射性污染,同时提出研究开发钍铀-233循环堆。该建议很快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这个建议很重要,请国家发改委阅办。”专家认为,开发利用钍资源的核能价值,不仅可扩大核燃料的来源,还可解决稀土开采中的钍资源流失和放射性环境污染问题。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钍燃料循环的优点持肯定态度。早在2005年4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就有报告指出,钍铀循环不仅产生低放废料,且消耗低 钍铀循环转换效率比铀钚循环更高 钍铀循环可在更宽的中子谱内进行 钍基燃料的在堆性更好 钍基核废料的长期暂存和永久储存处理较简单 此外它有利于更彻底地消耗钚、废料的放射性毒性。我国科学家对此也十分重视,2007年中科院在《21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战略研究》中提出了设立以钍资源利用为重点的国家重大专项的建议 2008年国家能源局也建议设立钍资源核能利用国家级科研专项。  目前,核能发达国家均制定了钍资源利用的长期计划,积极推进相关研究。以印度为例,印度的钍资源比中国更丰富,印度已制定了三阶段核能发展计划,并计划在2050年左右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他们建立了使用铀-233燃料的Kamini研究堆,并在Trombay的研究堆和重水堆中辐照钍燃料 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先进钍燃料重水堆(AHWR)的设计与开发。日本也于2008年10月牵头并联合美、法等成立了钍基熔盐堆国际合作论坛,确定了研究战略,制定了路线图并提出综合钍基熔盐核能系统的设想。其他欧盟数国、美国、加拿大等也都推出了相关研究计划。  要开发利用钍-232的核能价值,就必须掌握钍的完整的核数据,深入理解和掌握从钍-232到铀-233的转换规律,同时要研究适应钍的特点的反应堆。据介绍,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曾开展过30多年的钍铀循环基础研究,但总体上基础仍然很薄弱。  路线图清晰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对于开展钍基核能系统和ADS嬗变系统两大内容的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中科院已经有一个清晰的科技发展路线图。  在ADS嬗变系统方面,中科院初步拟定了三阶段计划,分别在2016年、2022年和2032年前后,先后建成预研装置、实验装置和示范装置 此后将进入技术转移及商业应用和推广阶段。  在钍基核能系统方面,计划在到2015年左右的第一阶段,集中力量加强钍铀循环和熔盐反应堆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在此后的2020年和2030年前后,力争完成10兆瓦的钍基熔盐原型堆和100兆瓦的示范堆。
  • 首台三维步态采集系统落户国家鞋类检测中心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8日宣布,Codamotion红外三维步态采集系统,在国家鞋类检测中心晋江实验室顺利安装并调试成功。  这是中国引进的首台Codamotion红外三维步态采集系统,它的调试成功使得国家鞋类检测中心成为海内外最先进的鞋类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实验室之一。  该系统主要由9个红外摄像头采集器和26个红外主动发光标识点组成,通过红外摄像头采集器自动采集下肢各部位及鞋的运动学参数,包括位置、加速度、速度、动作时间、跳跃高度和长度、身体关节旋转、角度变化等参数,分析各种运动的动作特点、鞋和脚的运动特点以及鞋对下肢运动的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的提高,海内外市场对鞋类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企业也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功能性、舒适性。  国家鞋类检测中心表示,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红外三维步态采集系统、3D脚型扫描系统、足底测力鞋垫、足底测力平板、模拟行走试验系统等先进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设备,深入开展鞋类运动生物力学应用研究,建立和完善运动鞋运动生物力学数据库及运动鞋舒适性能评价体系,引导运动鞋生产行业注重产品的研发设计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中国运动鞋制造行业的整体水平。
  • 智能性诱测报系统化身“良田卫士”,助力“虫口夺粮”攻坚战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再夺粮食丰收意义重大。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防控任务艰巨。  为抓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3月3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粮食稳产增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防病虫抗灾害夺丰收”、“监测预警保丰收”等五大行动,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不难看出,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重点解决问题。  病虫害预测预报是开展防治工作的基础,性诱测报技术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绿色防控技术,目前针对病虫害防治的性诱测报工具已开始普及,但市场上现有性诱测报存在重复计数、虚假预警的痛点,仍需人工到现场确认,费时费力。  为顺应绿色植保的发展方向,提高性诱测报的专一性、准确性,托普云农研发了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助力性诱测报工作的科学开展。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是一款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害虫性诱捕器相结合的测报系统,可以在保障环境安全的同时,与其他防治技术兼容,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  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通过利用AI图像识别算法,创新研发了将诱虫照片与AI识别数量相互验证的计数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性诱测报误报、误计数、虚预警的痛点。系统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通过线下数据采集,线上APP可实时远程查看虫情数据和诱虫图像列表,利用AI算法技术自动识别数量并生成虫情数量折线图,可自定义时间范围查看诱虫趋势,有效监测预警重大虫情灾情,通过App远程查看设备运行状态,为解决监测预报zui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保障。  截止目前,系统已支持草地贪夜蛾、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多种害虫识别,其中草地贪夜蛾和二化螟识别率达到90%以上,可以及时监测虫情灾情,有效开展防治工作。例如,针对草地贪夜蛾这一世界性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性诱测报系统采用的草地贪夜蛾诱芯功能突出,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与信息化管理平台,可远程测报草地贪夜蛾的虫情情况,助力实现更高效的虫情灾情防治,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目前,“虫口夺粮”阻击战正在全国各地开展,织密绿色防控网确保粮食安全迫在眉睫。面对病虫害防治的新需求,托普云农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持续开发建设更加完备的农业害虫预测预报体系,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智能解决方案,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 英特尔2025 年工艺路线图
    英特尔或在2025年夺回制程技术领先地位在英特尔的路线图中,该公司在向新制造工艺过渡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Intel 7和Intel 4已经完成,Intel 3、20A 和 18A 将在未来几年推出。Intel 7是该公司的 10nm 工艺,Intel 4是其 7nm 工艺。这些名称可能会产生误导,但芯片中的纳米测量现在大多是营销术语。Intel 4 是近期的趋势,用于 Meteor Lake,它主要采用这种工艺制造。然而,它是第一个使用极紫外光刻技术的处理器,可以实现更高的产量和面积缩放,从而提高能效。Intel 3 是 Intel 4 的后续产品,旨在用于数据中心,预计每瓦性能将提高 18%。Intel 20A 将与 Arrow Lake 处理器一起首次亮相,采用 PowerVia 和 RibbonFET 技术,每瓦性能比 Intel 提高 15%。Intel 18A 是最先进的节点,预计将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生产,每瓦性能将提升 10%。英特尔去年在 Raptor Lake Refresh 发布会上推出了 Meteor Lake 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并再次更新了该公司于 2021 年首次发布的制程节点路线图。在那张路线图中,该公司表示希望在四年内实现五个节点,这是多年来其他公司从未实现过的。英特尔自己的路线图指出,它的目标是在 2025 年实现“工艺领先”。按照英特尔的标准,工艺领先意味着每瓦性能最高。在笔者分析英特尔的路线图时发现,Lunar Lake 完全没有被涵盖。它不在路线图之内,原因很简单,Lunar Lake 不是采用英特尔的任何工艺生产的。Lunar Lake 由台积电生产,尽管它应该是第一款采用Intel 18A 生产的芯片。Lunar Lake 本质上是 Meteor Lake 的后续产品,混合了台积电 N3B 和台积电 N6。未来,英特尔将重新采用英特尔的制造工艺,但 Lunar Lake 今年已外包给台积电。英特尔 2025 年前的路线图在上述路线图中,英特尔已完成向Intel 7和Intel 4的过渡,Intel 3、20A 和 18A 将在未来几年内推出。作为参考,Intel 7是该公司对其 10nm 工艺的命名,Intel 4是其对其 7nm 工艺的命名。这些名称的来源(尽管有人可能会认为它们具有误导性),尽管Intel 7是基于 10nm 工艺制造的,但其晶体管密度与台积电的 7nm 非常相似。Intel 4也是如此,WikiChip 实际上得出的结论是,Intel 4的密度很可能略高于台积电的 5nm N5 工艺。话虽如此,20A 和 18A 的情况就变得非常有趣了。据说 20A(该公司的 2nm 工艺)是英特尔实现“工艺平价”的阶段,并将在 Arrow Lake 上首次亮相,这也是该公司首次使用 PowerVia 和 RibbonFET,然后 18A 将是 1.8nm,同时使用 PowerVia 和 RibbonFET。有关更详细的细分,请查看下面制作的图表。英特尔路线图在平面 MOSFET 时代,纳米测量更为重要,因为它们是客观测量,但转向 3D FinFET 技术已将纳米测量变成了单纯的营销术语。Intel 7Intel 7 以前被称为 Intel 10nm Enhanced SuperFin(10 ESF),后来该公司将其更名为 Intel 7,本质上是为了与制造业其他领域的命名惯例保持一致。虽然有人可能会说这是误导,但芯片中的纳米测量目前只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而且这种做法已经持续了很多年。Intel 7 是英特尔使用深紫外光刻 (DUV) 的最后一项工艺。Intel 7 曾用于生产 Alder Lake、Raptor Lake 以及最近宣布的与 Meteor Lake 一起推出的 Raptor Lake Refresh。然而,Meteor Lake 是在 Intel 4 上生产的。Raptor Lake Refresh 很可能是Intel 7的最后一款产品,英特尔承诺未来将转向新的工艺节点。由于 Meteor Lake 搭载在Intel 4上,我们不太可能看到任何在此制造节点上运行的新芯片。Intel 4Meteor Lake大部分都是基于 Intel 4 制造的。Meteor Lake 新 CPU 的计算机 Tile 是基于 Intel 4 制造的,但图形 Tile 是基于 TSMC N3 制造的。这两个 Tile(以及 SoC Tile 和 I/O Tile)使用英特尔的 Foveros 3D 封装技术集成。然而,与Intel 4相比,一个重大变化是,它是英特尔首次利用极紫外光刻技术的制造工艺。这可以实现更高的产量和面积缩放,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效。正如英特尔所说,与Intel 7相比,Intel 4的高性能逻辑库面积缩放是Intel 7的两倍。这是该公司的 7nm 工艺,再次类似于业内其他制造厂所称的 5nm 和 4nm 工艺的能力。到目前为止,Intel 4看起来取得了成功,而 Core Ultra 是英特尔的一大变革……至少在Acer Swift Go 14中是如此。英特尔在这方面的进展将特别有趣,但笔者预计英特尔在 CPU 生产方面可能不再处于劣势。Intel 3Intel 3 是 Intel 4 的后续产品,但预计性能功耗比 Intel 4 提升 18%。它拥有更密集的高性能库,但目前仅针对数据中心使用,包括 Sierra Forest 和 Granite Rapids。目前你不会在任何消费级 CPU 中看到这个。笔者对这个节点了解不多,但考虑到它更注重企业,普通消费者不必太在意它。Intel 20A英特尔知道,在制造工艺方面,它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其他行业,并且它计划在 2024 年下半年推出并生产用于其 Arrow Lake 处理器的 Intel 20A。这也将首次推出该公司的 PowerVia 和 RibbonFET,其中 RibbonFET 只是栅极全场效应晶体管 (GAAFET) 的另一个名称(由英特尔起)。台积电正在将其 2nm N2 节点转向 GAAFET,而三星正在将其 3nm 3GAE 工艺节点转向 GAAFET。PowerVia 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允许在整个芯片中进行背面供电,其中信号线和电源线被分离并分别进行优化。使用正面供电(目前业界的标准)时,由于空间原因,存在很大的瓶颈,同时也可能引发电源完整性和信号干扰等问题。PowerVia 将信号线和电源线分开,理论上可以实现更好的供电。背面供电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多年来它一直是个难题。如果你考虑到 PowerVia 中的晶体管现在处于电源和信号之间的夹层中(晶体管是芯片中最难制造的部分,因为它们最有可能出现缺陷),那么在你已经为其他部分投入资源之后,你正在生产芯片最难的部分。再加上晶体管是 CPU 中产生大部分热量的地方,现在你需要通过一层电源或信号传输来冷却 CPU,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技术很难做好。据称,该节点的每瓦性能比Intel 3 提高了 15%。据报道,英特尔第 15 代 Arrow Lake 将采用这一工艺制造,这意味着PC电脑应该在今年首次体验到它。英特尔18A英特尔的 18A 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节点,它将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生产。这将用于生产未来的消费级 Lake CPU 和未来的数据中心 CPU,每瓦性能提升高达 10%。目前还没有太多关于它的细节被分享,它在 RibbonFET 和 PowerVia 上的投入翻了一番。Panther Lake 将以这个工艺节点首次亮相,采用 Cougar Cove P-Cores。自该节点首次亮相以来,唯一的变化是它最初应该使用高 NA EUV 光刻技术,但情况已不再如此。部分原因是英特尔的 18A 节点推出时间略早于最初预期,该公司将其推迟到 2024 年底而不是 2025 年。由于生产 EUV 光刻机的荷兰公司 ASML 仍在 2025 年推出其首款高 NA 扫描仪 (Twinscan EXE:5200),这意味着英特尔必须在 2024 年跳过它。顺便说一句,对于任何 EUV,公司都必须求助于 ASML,所以没有其他选择。英特尔仍有望在 2024 年下半年开始生产 18A。英特尔的路线图雄心勃勃现在您了解了英特尔今年和明年的路线图,可以说它绝对是雄心勃勃的。英特尔自己将其宣传为“四年五个节点”,因为他们知道这有多么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您可能预料到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但自英特尔于 2021 年首次公布该计划以来,唯一的变化是将Intel 18A提前到更早的发布时间。其他一切都保持不变。此后,该公司宣布将推出 18A-P,随后还将推出英特尔 14A 和 14A-E。其中,P 代表性能改进,E 代表功能扩展。这些都着眼于未来,直到 2027 年,但表明英特尔有宏伟的计划,不仅要赶上,还要主导其余的竞争对手。英特尔是否会继续保持其渐进式的增加还有待观察,但该公司唯一需要做出的改变是比预期更早推出其最先进的节点,这是一个好兆头。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英特尔在更先进的工艺方面(尤其是当它达到 RibbonFET 时)是否会成为台积电和三星的强大竞争对手。Meteor Lake 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英特尔还有什么准备。
  • 土壤多参数自动采集远程传输系统—SoilNet
    table width="63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1" align="center"tbodytr style=" height:25px" class="firstRow"td style="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width="126"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成果名称/span/p/tdtd colspan="3" style="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medium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valign="bottom" width="504" height="25"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150%"strong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土壤多参数自动采集远程传输系统—SoilNet/span/strong/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126"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单位名称/span/p/tdtd colspan="3"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padding: 0px 7px " width="504"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北京师范大学/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126"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联系人/span/p/td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padding: 0px 7px " width="153"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屈永华/span/p/td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padding: 0px 7px " width="148"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联系邮箱/span/p/td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padding: 0px 7px " width="203"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qyh@bnu.edu.cn/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126"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成果成熟度/span/p/tdtd colspan="3"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padding: 0px 7px " width="504"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正在研发 □已有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126"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合作方式/span/p/tdtd colspan="3"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padding: 0px 7px " width="504"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合作开发 □其他/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26px"td colspan="4"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630" height="226"p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 宋体"成果简介:/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5c9d1b6a-f712-4841-bdf6-b1d567fec299.jpg" title="5.pn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03px " width="500" vspace="0" hspace="0" height="303" border="0"//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S/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oilNet是具有无线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的土壤水分无线传感器节点。SoilNet由低功耗高精度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和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组成。数据采集终端具有自动采集与长时间低功耗运行能力,支持SDI-12国际上通用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协议;支持1-5个土壤温湿度探头。温湿度传感器基于频率域的介电常数探测原理,与国际通用的土壤探测传感器规格兼容。/span/pp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主要技术指标:/span/strong/p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指标描述可测参数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测量精度与称重法比较,总体相对精度优于97%网络协议汇聚节点与服务器之间GPRS网络供电方式内置干电池部署方式自由模式,根据用户需要,可以按照10-300米间距部署可连续工作时间按照5分钟采样间隔,每天上传两次数据计算,可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1年/spanp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 宋体"技术特点:/span/strong/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1./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无需定期人工采集数据,SoilNet自动完成土壤传感器数据采集,实现传感器与数采系统无缝集成。/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2./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无需费力数次挖埋,SoilNet的一次布署,便可实现对仪器进行长期的远程实时监测,定期查看土壤温湿度数据。/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3./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大范围内长时间序列自动测量,可为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提供地面测量数据。/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4./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可埋藏在地下50厘米深处,不影响农田作业。/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应用领域:遥感土壤水分多尺度监测、地质灾害实时预警、智慧农业灌溉管理/span/p/td/trtr style=" height:75px"td colspan="4"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630" height="75"p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 宋体"应用前景:/span/strong/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遥感土壤水分多尺度监测、地质灾害实时预警、智慧农业灌溉管理/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垃圾场灾害预测等/span/p/td/tr/tbody/tablepbr//p
  • 河流微塑料|从采集到分析,轻松“一网打尽”
    导读 微塑料是一种新兴的污染物,具有与其它污染物相似的普遍性和生态毒性,微塑料的尺寸范围大、分布广、环境干扰影响大,所以快速采集、处理、分析微塑料组分,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有很重要的意义。微塑料的危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重视新污染物治理”提出了有关要求。新污染物虽然在环境中浓度较低,但具有器官毒性、神经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免疫毒性、内分泌干扰效应、致癌性、致畸性等多种生物毒性,同时具有较强的生物持久性、明显的生物富集性、难以监测等特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危害。 现阶段国际上主要关注的新污染物包括:微塑料、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全氟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等四大类。作为四大类新型污染物之一的微塑料等细颗粒物,可以吸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载体,其危害性更为复杂。 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河流中微塑料从采集到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使用岛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Spirit)快速进行分析的过程。 微塑料的采集 目前海水和淡水中微塑料采集一般采用具有不同孔径网目的拖网,使用拖网需要船只,对流域面积也有一定要求。采用一种新型微塑料采集装置Albatross(株式会社Pirika),解决了昂贵的租船费用以及狭窄地点和流速慢的河流难以取样的限制问题,可以在任何地点轻松使用的采集装置,仅需3分钟即可完成收集微塑料样品,成本低、使用方便。 图1 微塑料采集装置Albatross图2(a) 河流A中的采集过程图图2(b) 河流B中的采集过程图3 采集的微塑料样品 微塑料的前处理 首先将采集到的样品过2mm和0.1mm目筛,在通过0.1mm目筛捕集的样品中加入30%的双氧水(H2O2),溶解杂质,然后用纯水清洗样品,去除H2O2,加入5.3mol/L的碘化钠水溶液(NaI),进行比重分离。 图4 前处理流程 微塑料的分析 在收集的微塑料中,随机选了一颗微塑料使用岛津小巧型IRSpirit进行红外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像和红外测定结果如下: 图5 收集的部分微塑料图6 光学显微镜下微塑料图像图7 FTIR的测定结果 岛津塑料分析系统包括了多种类型塑料的红外谱图,这些塑料经过了0小时(未照射)到使用Iwasaki Electric Co., Ltd.生产的超加速老化仪最长550小时(相当于紫外线照射约10年)照射。以上测定结果和紫外线照射550小时老化的PE匹配。检测到图中⻩框所示的3400cm-1附近的O-H伸缩振动、1750 cm-1附近的C=O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因此,可以推测出该微塑料暴露在环境中由于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氧化老化。另外,根据图中蓝框所示的1050cm-1附近的吸收峰,判断可能存在硅酸盐等。 结语 采用新型微塑料采集装置Albatross(株式会社Pirika),仅需3分钟即可完成收集微塑料样品,成本低、使用方便。针对采集的微塑料样品进行前处理,使用岛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Spirit)可实现快速分析。 本文来源于:藤里砂(岛津制作所全球应用技术开发中心),河流中采集的微塑料的前处理方法和FTIR的分析方法。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丹迪发布显微数字图像相关系统 新品
    仪器简介:DIC(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材料全场应变、位移的光学测量技术,该技术几乎适用于任何材料且测试面积广、结果精确。Dantec Q-400μDIC丹迪公司研发生产的一款专门用于测量微电子元件、生物材料变形的显微DIC测量仪,可测量一些显微结构的翘曲实验、热膨胀系数等,具有精度高,体积小等优点。技术参数:测量维度:二维、三维测量区域:0.1mm×0.1mm至17mm×17mm测量精度:位移(1μm),应变(0.005%)主要特点: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无接触、方便使用创新点:显微结构测量,可检测100微米至15mm范围的试件可以直接测量构件的翘曲、热膨胀系数显微数字图像相关系统
  • 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研制
    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td width="81"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成果名称/p/tdtd width="540" colspan="3"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trong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strong/p/td/trtrtd width="90"p style="line-height: 1.75em "单位名称/p/tdtd width="540" colspan="3"p style="line-height: 1.75em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p/td/trtrtd width="90"p style="line-height: 1.75em "联系人/p/tdtd width="172"p style="line-height: 1.75em "代金刚/p/tdtd width="148"p style="line-height: 1.75em "联系邮箱/p/tdtd width="202"p style="line-height: 1.75em "zhongyidai@163.com/p/td/trtrtd width="90"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成果成熟度/p/tdtd width="537" colspan="3"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正在研发 √已有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p/td/trtrtd width="90"p style="line-height: 1.75em "合作方式/p/tdtd width="537" colspan="3"p style="line-height: 1.75em "√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合作开发 □其他/p/td/trtrtd width="648" colspan="4"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trong成果简介: /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strong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c64fe431-0b98-4684-b513-e067a9cf00a6.jpg" title="1.png" width="350" height="254"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style="width: 350px height: 254px "//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br//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经过10余年的不断完善,自主设计研制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该仪器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课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strong关键技术及创新点:/strong本仪器较好的解决了中医脉学仪器研发的两项关键技术问题,①strong动态标准化传感器定位技术/strong、②strong动态标准化脉图建模技术/strong。这两项技术目前处于业界领先水平。strong示范应用研究:/strong应用该仪器开展的“平人四时脉变化规律研”, 从脉学的角度获得了中医学“人应天地”的现代数据证据,绘出了人体脉诊参数伴随天地四时同步规律性变化的图示。用现代技术,回答了《黄帝内经》中提出的“脉其四时动奈何?”的问题。/p/td/trtrtd width="648" colspan="4"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trong应用前景: /strongbr/ 成果的主要用途、适用领域:中医脉学贯穿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全过程,因此,该仪器可以用于中医基础及临床的教育、科研及临床工作中。 br/ 市场预测:随着现代中医学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该仪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p/td/trtrtd width="648" colspan="4"p style="line-height: 1.75em "strong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strongbr/ 本单位拥有该仪器的核心技术及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名称: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专利号:ZL200720181609.9。strong项目获奖情况:2010年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2016年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三等奖。/strong/p/td/tr/tbody/tablepbr//p
  • 从大量数据到大数据,King’s SDMS仪器数据采集及科学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
    对于实验室或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是所有业务开展的基础,数据则是核心命脉,而传统的仪器设备原始数据收集方式,效率低耗时长、操作流程不规范、不易保存与查找、错误率高、易篡改等成了制约检测机构持续高速发展的瓶颈和弊端,这严重影响了实验数据的质量和实验室工作效率。 为适应当今的实验室数据化应用与分析,青软青之提供了King’s SDMS 仪器数据采集及科学数据管理系统,旨在满足检测领域对仪器设备数据自动采集和应用的全方位需求。系统通过构建智能数据解析服务中心,让各类仪器设备数据协议的繁杂简单化、标准化,为数据使用方提供规范的统一的目标数据,让整个数据采集过程更便捷、更高效、更准确、更安全。 从大量数据到大数据 检测数据是检测机构的血液,如何做到对实验得到的大量过程、结果数据高效的收集、分析、存储,从而形成统一的、结构化的数据以便使用呢?又如何让这个过程变得自动、便捷、可靠呢?King’s SDMS 仪器数据采集及科学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在以下方面得到了切实提升: 1、采集实验室设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如:可读文件、数据库等,也包括可交互的通讯接口数据,如:串口(RS-232)、网口(TCP-IP)等。 2、提升检测数据准确性:确保分析任务符合质量规范,并通过系统自动采集仪器输出数据,以避免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影响,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全流程可追溯:实验数据在自动采集系统中得到全程记录和存储(含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仪器名称、使用时间,使用人等信息),最终生成快捷,真实,完整的原始数据,为检测报告提供可追溯依据。 4、为分散的数据收集点,系统提供统一数据采集接入接口,全面覆盖所有数据源,解决了需要采集多种数据源时依赖多个平台或者工具来完成数据分散的挑战。 5、格式化收集到的原始数据,为LIMS或第三方提供查询服务。数据格式根据实验类型不同,大致可分为,实验数据、标物数据、称量数据等。 实验室设备现状及解决办法 纵观检测行业,仪器设备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即使是针对同一项目进行检测的仪器设备,由于制造商的不同所输出的数据也千差万别,如此造就了仪器设备数据采集实施难度加大、费用居高不下的局面。为此,King’s SDMS 仪器数据采集及科学数据管理系统提供多种采集方式支持,以满足不同仪器的数据采集需求。 Ø 文档型采集 支持word、excel、pdf、TXT、CSV等任何可读文件。 Ø 串口型采集 支持RS232、485、422等。 Ø 网络API采集 通过调用设备厂商提供的API接口,从设备上直接获取数据并实现自动化采集和存储,支持Restfull Api、webser-vice、RPC等。 Ø 设备直采 直接从设备获取数据,可定制与设备直接通讯,主动采集数据。 Ø 设备主动推送 系统提供身份认证和数据接收接口后三方设备可主动推送数据,无需人工干预,实现数据同步和更新。 King’s SDMS 仪器数据采集及科学数据管理系统具有完备的数据及业务交互功能,可独立运行也可与LIMS、ELN等现有业务系统,以及其他第三方行业专业系统灵活整合。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可轻松完成集团型及多实验室联合运营场景运营支撑。
  • 中科院发布我国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
    中科院发布我国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共8大体系22个战略性问题  本报北京6月10日电(记者付毅飞 李大庆)“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为,开展针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与研究,在黑洞、暗物质、暗能量和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及其预报和地外生命探索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突破进展。”在中科院今天举办的《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主任郭华东分别介绍了未来几十年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三大发展战略目标。   郭华东表示,通过对空间科学的研究,将力争在解答宇宙如何起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命(包括人类)在地外空间的生存表现和能力;太阳和太阳系如何影响地球和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是否存在超越现有基本物理理论的新物理规律;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等科学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  2007年夏,中科院组织300多位专家,开展了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洋、油气资源、人口健康、农业、生态与环境、生物质资源、区域发展、空间、信息、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纳米、大科学装置、重大交叉前沿、国家与公共安全等18个重要领域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经过一年多时间,基本理清了至205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重要科技领域的战略需求,提出了若干核心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问题,从我国国情出发设计了相应的科技发展路线图,形成了系列战略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的中英文版以《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中科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的形式陆续出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出席了今天的会议。他说,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既面临着可能发生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健康、空天海洋、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等严峻挑战,必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我国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即: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体系、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体系、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  围绕这八大体系,报告中凝炼出了“后IP”网络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和试验网建设等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22个战略性科技问题。路甬祥说,这些战略性科技问题在我国现行科技规划中尚未部署或部署力度不够,宜用国家行为,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采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或重大研究领域方向集群等方式组织实施,科学设计、统筹布局、分工协作、持续攻关,力争在科学原理层面取得原创性突破,在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层面取得重大变革性创新。  会上,信息、人口健康、空间、矿产资源、能源等路线图研究组组长,分别介绍了相关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报告的研究制定情况。
  • 能力再进一步,全新“百特图像粒度粒形分析软件4.0版本”隆重问世
    2022年4月,作为中国知名的粒度粒形测试仪器制造商和粒度粒形测试技术的研发者,丹东百特正式推出自主研发的“百特图像粒度粒形分析软件4.0版本”(以下简称“百特图像法新软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百特图像法新软件为您带来全面升级的测试体验,将会是您粒度粒形测试的首选。图1. 丹东百特图像粒度粒形测试仪系列产品新软件特色一:更全面的测试结果针对不同形状、大小的颗粒,百特图像法新软件提供了多达24种粒度粒形参数的分析结果。所有的粒度粒形参数都严格按照ISO:9276-6-2008中的规定方法进行计算,为您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粒度粒形信息。图2. 百特图像法新软件部分粒度粒形参数新软件特色二:更丰富的结果形式百特图像法新软件不仅能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粒度粒形信息,还有多种形式用于展示粒度粒形分布结果。您可以直观浏览曲线图、散点图和分级表格了解粒度粒形分布,也可以通过浏览颗粒图像库,实现颗粒实际外观“一睹为快”。图3. 百特图像法新软件界面展示新软件特色三:更智能的测试流程百特图像法新软件结合了丹东百特在自动粒度粒形测试方面的技术积累,实现了“颗粒分散—拍摄图像—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全流程的自动化。所有的标准化操作流程(SOP)均可编辑、保存,让您对粒度粒形的分析更轻松、更高效。新软件特色四:更灵活的图片分析百特图像法新软件的“图片分析”功能不但可以轻松分析百特图像设备拍摄的颗粒照片,还可分析其他设备拍摄的颗粒图片。您可以对任意颗粒照片进行编辑,例如改变图像显示效果、添加标尺、标记图像中颗粒的尺寸、添加备注等。此外,还可以先拍摄照片,再集中批量处理,以提高测试效率。图4. 百特图像法新软件“图片分析”功能展示新软件特色五:多种形式的分析报告百特图像法新软件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分析报告,可一键生成粒度粒形分布报告、磨料专用报告、筛分结果模拟报告、表面清洁度报告等。各种报告还有丰富的自定义选项,您可以自由编辑、订制专属报告内容。图5. 百特图像法新软件报告展示百特图像法新软件的发布,是丹东百特在颗粒测试技术方面的又一突破性成果。它以“眼见为实”的方式,助您把握颗粒的尺寸与形状细节,将会是您生产、研究、质控中不可或缺的一双“慧眼”。
  • 290万!四川大学多光谱全景采集分析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SCLT20220184项目名称:四川大学多光谱全景采集分析系统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90.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29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详见附件。合同履行期限:交货期为合同签订后90个工作日内完成安装、调试。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