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量损失量热计

仪器信息网质量损失量热计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质量损失量热计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质量损失量热计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质量损失量热计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质量损失量热计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质量损失量热计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质量损失量热计相关的解决方案。

质量损失量热计相关的论坛

  • 2015年至2019年间的冰川质量损失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5年

    联合国报告:2015年至2019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五年,可能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平均气温高出1.1摄氏度。频繁发生的热浪、大火以及热带气旋、洪水和干旱等破坏性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1979年至2018年期间,北极夏季海冰范围以每10年约12%的速度减少。从1979年到2017年,南极冰盖每年流失的冰量至少增加了6倍。2015年至2019年间的冰川质量损失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5年

  • 润滑油损失的主要原因

    油品的蒸发损失,即油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蒸发而损失的量,用质量百分比表示。蒸发损失与油品的挥发度成正比。蒸发损失越大,实际应用中的油耗就越大,故对油品在一定条件下的蒸发损失量要有限制。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蒸发,造成润滑系统中润滑油量逐渐减少,需要补充,粘度增大,影响供油。液压液体在使用中蒸发,还会产生气穴现象和效率下降,可能给液压泵造成损害。蒸馏方法得到的数据只是粗略的结果,润滑油品的蒸发损失需专门方法测定。目前,我国测定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为GB/T 7325润滑油和润滑脂蒸发损失测定法。该方法是把放在蒸发器中的润滑油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然后根据试样的质量损失计算蒸发损失。根据该方法,润滑油品的蒸发损失可以在99-150℃内的任一温度下测定。目前,该方法在我国主要用于合成润滑油的蒸发损失评定。国外主要的测定方法有:美国的ASTM D972、德国的DIN 51581和日本的JIS K2220 (5.6)等。抗乳化性分析2009-08-27 12:39(1)概述2.乳化乳化是一种液体在另一种液体中紧密分散形成乳状液的现象,它是两种液体的混合而并非相互溶解。抗乳化则是从乳状物质中把两种液体分离开的过程。润滑油的抗乳化性是指油品遇水不乳化,或虽是乳化但经过静置,油-水能迅速分离的性能。两种液体能否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取决于两种液体之间的界面张力。由于界面张力的存在,分散相总是倾向于缩小两种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降低系统的表面能,即分散相总是倾向于由小液滴合并大液滴以减少液滴的总面积,乳化状态也就是随之而被破坏。界面张力越大,这一倾向就越强烈,也就越不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润滑油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随润滑油的组成不同而不同。深度精制的基础油以及某些成品油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相当大,因此,不会生成稳定的乳状液。但是如果润滑油基础油的精制深度不够,其抗乳化性也就较差,尤其是当润滑油中含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质时,如清净分散剂、油性剂、极压剂、胶质、沥青质及尘土粒等,它们都是一些亲油剂和亲水基物质,它们吸附在油水表面上,使油品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降低,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因此在选用这些添加剂时必须对其性能作用作全面的考虑,以取得佳的综合平衡。对于用于循环系统中的工业润滑油,如液压油、齿轮油、汽轮机油、,油膜轴承油等,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和冷却水或蒸汽甚至乳化液等接触,这就是要求这些油品在油箱中能迅速油-水分离,(按油箱容量,一般要求6-30min分离),从油箱底部排出混入的水分,便于油品的循环使用,并保持良好的润滑。通常润滑油在60℃左右有空气存在并与水混合搅拌的情况下,不仅易发生氧化和乳化而降低润滑性能,而且还会生成可溶性油泥,受热作用则生成不溶性油泥,并剧烈增加流体粘度,造成堵塞润滑系统、发生机械故障。因此,一定要处理好基础油的精制深度和所用添加剂与其抗乳化剂的关系,在调合、使用、保管和贮运过程中亦要避免杂质的混入和污染,否则若形成了乳化液,则不仅会降低润滑性能,损坏机件,而且易形成油泥。另外,随着时间的增长,油品的氧化、酸性的增加、杂质的混入都会使抗乳化性的变差,用户必须及时处理或者更换

  • 润滑油损失的主要原因

    油品的蒸发损失,即油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蒸发而损失的量,用质量百分比表示。蒸发损失与油品的挥发度成正比。蒸发损失越大,实际应用中的油耗就越大,故对油品在一定条件下的蒸发损失量要有限制。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蒸发,造成润滑系统中润滑油量逐渐减少,需要补充,粘度增大,影响供油。液压液体在使用中蒸发,还会产生气穴现象和效率下降,可能给液压泵造成损害。蒸馏方法得到的数据只是粗略的结果,润滑油品的蒸发损失需专门方法测定。目前,我国测定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为GB/T 7325润滑油和润滑脂蒸发损失测定法。该方法是把放在蒸发器中的润滑油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然后根据试样的质量损失计算蒸发损失。根据该方法,润滑油品的蒸发损失可以在99-150℃内的任一温度下测定。目前,该方法在我国主要用于合成润滑油的蒸发损失评定。国外主要的测定方法有:美国的ASTM D972、德国的DIN 51581和日本的JIS K2220 (5.6)等。抗乳化性分析2009-08-27 12:39(1)概述2.乳化乳化是一种液体在另一种液体中紧密分散形成乳状液的现象,它是两种液体的混合而并非相互溶解。抗乳化则是从乳状物质中把两种液体分离开的过程。润滑油的抗乳化性是指油品遇水不乳化,或虽是乳化但经过静置,油-水能迅速分离的性能。两种液体能否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取决于两种液体之间的界面张力。由于界面张力的存在,分散相总是倾向于缩小两种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降低系统的表面能,即分散相总是倾向于由小液滴合并大液滴以减少液滴的总面积,乳化状态也就是随之而被破坏。界面张力越大,这一倾向就越强烈,也就越不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润滑油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随润滑油的组成不同而不同。深度精制的基础油以及某些成品油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相当大,因此,不会生成稳定的乳状液。但是如果润滑油基础油的精制深度不够,其抗乳化性也就较差,尤其是当润滑油中含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质时,如清净分散剂、油性剂、极压剂、胶质、沥青质及尘土粒等,它们都是一些亲油剂和亲水基物质,它们吸附在油水表面上,使油品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降低,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因此在选用这些添加剂时必须对其性能作用作全面的考虑,以取得佳的综合平衡。对于用于循环系统中的工业润滑油,如液压油、齿轮油、汽轮机油、,油膜轴承油等,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和冷却水或蒸汽甚至乳化液等接触,这就是要求这些油品在油箱中能迅速油-水分离,(按油箱容量,一般要求6-30min分离),从油箱底部排出混入的水分,便于油品的循环使用,并保持良好的润滑。通常润滑油在60℃左右有空气存在并与水混合搅拌的情况下,不仅易发生氧化和乳化而降低润滑性能,而且还会生成可溶性油泥,受热作用则生成不溶性油泥,并剧烈增加流体粘度,造成堵塞润滑系统、发生机械故障。因此,一定要处理好基础油的精制深度和所用添加剂与其抗乳化剂的关系,在调合、使用、保管和贮运过程中亦要避免杂质的混入和污染,否则若形成了乳化液,则不仅会降低润滑性能,损坏机件,而且易形成油泥。另外,随着时间的增长,油品的氧化、酸性的增加、杂质的混入都会使抗乳化性的变差,用户必须及时处理或者更换。

  • 润滑油常用检测指标及测定意义-蒸发损失

    油品的蒸发损失,即油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蒸发而损失的量,用质量分数表示。蒸发损失与油品的挥发度成正比。蒸发损失越大,实际应用中的油耗就越大,故对油品在一定条件下的蒸发损失的量要有限制。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蒸发,造成润滑系统中润滑油量逐渐减少,需要补充,粘度增大,影响供油。液压液体在使用中蒸发,还会产生气穴现象和效率下降,可能给液压泵造成损害。蒸馏方法得到的数据只是粗略的结果,润滑油品的蒸发损失需专门方法测定。我国测定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为GB/T 7325润滑油和润滑脂蒸发损失测定法和SH/T 0055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GB/T 7325方法是把放在蒸发器中的润滑油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然后根据试样的质量损失计算蒸发损失。根据该方法,润滑油品的蒸发损失可以在99-150℃内的任一温度下测定。目前,该方法在我国主要用于润滑脂和合成润滑油的蒸发损失评定。SH/T 0055方法是试样在规定的仪器中,在规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热1h,蒸发出的油蒸气由空气流携带出去。根据加热前后试样量之差测定润滑油的蒸发损失。国外主要的测定方法有:美国的ASTM D972、德国的DIN 51581和日本的JIS K2220 (5.6)等。

  • 润滑油损失的原因

    [color=#333333]蒸发[/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油品的蒸发损失,即油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蒸发而损失的量,用质量百分比表示。蒸发损失与油品的挥发度成正比。蒸发损失越大,实际应用中的油耗就越大,故对油品在一定条件下的蒸发损失量要有限制。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蒸发,造成润滑系统中润滑油量逐渐减少,需要补充,粘度增大,影响供油。液压液体在使用中蒸发,还会产生气穴现象和效率下降,可能给液压泵造成损害。蒸馏方法得到的数据只是粗略的结果,润滑油品的蒸发损失需专门方法测定。目前,我国测定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为[/color][color=#333333]GB/T 7325[/color][color=#333333]润滑油和润滑脂蒸发损失测定法。该方法是把放在蒸发器中的润滑油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color][color=#333333]22h[/color][color=#333333]。然后根据试样的质量损失计算蒸发损失。根据该方法,润滑油品的蒸发损失可以在[/color][color=#333333]99-150℃[/color][color=#333333]内的任一温度下测定。目前,该方法在我国主要用于合成润滑油的蒸发损失评定。国外主要的测定方法有:美国的[/color][color=#333333]ASTM D972[/color][color=#333333]、德国的[/color][color=#333333]DIN 51581[/color][color=#333333]和日本的[/color][color=#333333]JIS K2220 (5.6)[/color][color=#333333]等。[/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抗乳化性分析[/color][color=#333333]2009-08-27 12:39[/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1[/color][color=#333333])概述[/color][color=#333333]2.[/color][color=#333333]乳化[/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乳化是一种液体在另一种液体中紧密分散形成乳状液的现象,它是两种液体的混合而并非相互溶解。[/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抗乳化则是从乳状物质中把两种液体分离开的过程。润滑油的抗乳化性是指油品遇水不乳化,或虽是乳化但经过静置,油[/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水能迅速分离的性能。[/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两种液体能否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取决于两种液体之间的界面张力。由于界面张力的存在,分散相总是倾向于缩小两种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降低系统的表面能,即分散相总是倾向于由小液滴合并大液滴以减少液滴的总面积,乳化状态也就是随之而被破坏。界面张力越大,这一倾向就越强烈,也就越不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润滑油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随润滑油的组成不同而不同。深度精制的基础油以及某些成品油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相当大,因此,不会生成稳定的乳状液。但是如果润滑油基础油的精制深度不够,其抗乳化性也就较差,尤其是当润滑油中含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质时,如清净分散剂、油性剂、极压剂、胶质、沥青质及尘土粒等,它们都是一些亲油剂和亲水基物质,它们吸附在油水表面上,使油品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降低,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因此在选用这些添加剂时必须对其性能作用作全面的考虑,以取得最佳的综合平衡。[/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对于用于循环系统中的工业润滑油,如液压油、齿轮油、汽轮机油、,油膜轴承油等,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和冷却水或蒸汽甚至乳化液等接触,这就是要求这些油品在油箱中能迅速油[/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水分离,(按油箱容量,一般要求[/color][color=#333333]6-30min[/color][color=#333333]分离),从油箱底部排出混入的水分,便于油品的循环使用,并保持良好的润滑。通常润滑油在[/color][color=#333333]60[/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左右有空气存在并与水混合搅拌的情况下,不仅易发生氧化和乳化而降低润滑性能,而且还会生成可溶性油泥,受热作用则生成不溶性油泥,并剧烈增加流体粘度,造成堵塞润滑系统、发生机械故障。因此,一定要处理好基础油的精制深度和所用添加剂与其抗乳化剂的关系,在调合、使用、保管和贮运过程中亦要避免杂质的混入和污染,否则若形成了乳化液,则不仅会降低润滑性能,损坏机件,而且易形成油泥。另外,随着时间的增长,油品的氧化、酸性的增加、杂质的混入都会使抗乳化性的变差,用户必须及时处理或者更换。[/color]

  • 【原创】上海阀门的流量系数,流体阻力系数,压力损失

    鸿丰知识吧:一、阀门的流量系数 阀门的流量系数是衡量阀门流通能力的指标,流量系数值越大说明流体流过阀门时的压力损失越小。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阀门生产厂家大多把不同压力等级、不同类型和不同公称通径阀门的流量系数值列入产品样本,供设计部门和使用单位选用。流量系数值随阀门的尺寸、形式、结构而变化,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阀门都要分别进行试验,才能确定该种阀门的流量系数值。1.流量系数的定义流量系数 表示流体流经阀门产生单位压力损失时流体的流量。由于单位的不同,流量系数有几种不同的代号和量值。2.阀门流量系数的计算3.流量系数的典型数据及影响流量系数的因素公称通径DN50mm的各种型式阀门的典型流量系数见表。流量系数值随阀门的尺寸、形式、结构而变。几种典型阀门的流量系数随直径的变化如图1-9所示。对于同样结构的阀门,流体流过阀门的方向不同。流量系数值也有变化。这种变化一般是由于压力恢复不同而造成的。如果流体流过阀门使阀瓣趋于打开,那么阀瓣和阀体形成的环形扩散通道能使压力有所恢复。当流体流过阀门使阀瓣趋于关闭时,阀座对压力恢复的影响很大。当阀瓣开度为&#+ 或更小时,阀瓣下游的扩散角使得在两个流动方向上都会有一些压力恢复。对于图1-11所示的高压角阀,当流体的流动使阀门趋于关闭时流量系数较高,因为此时阀座的扩散锥体使流体的压力恢复。阀门内部的几何形状不同,流量系数的曲线也不同。阀门内部压力恢复的机理,与文丘里管的收缩和扩散造成的压力损失机理一样。当阀门内部的压降相同时,若阀门内压可以恢复,流量系数值就会较大,流量也就会大些。压力恢复与阀门内腔的几何形状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取决于阀瓣、阀座的结构。二、阀门的流阻系数 流体通过阀门时,其流体阻力损失以阀门前后的流体压力降△p表示。1. 阀门元件的流体阻力阀门的流阻系数 ! 取决于阀门产品的尺寸、结构以及内腔形状等。可以认为,阀门体腔内的每个元件都可以看作为一个产生阻力的元件系统( 流体转弯、扩大、缩小、再转弯等)。所以阀门内的压力损失约等于阀门各个元件压力损失的总和。应该指出,系统中一个元件阻力的变化会引起整个系统中阻力的变化或重新分配,也就是说介质流对各管段是相互影响的。为了评定各元件对阀门阻力的影响,现引用一些常见的阀门元件的阻力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阀门元件的形状和尺寸与流体阻力间的关系。(1)突然扩大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损失。这时,流体部分速度消耗在形成涡流、流体的搅动和发热等方面。局部阻力系数与扩大前管路截面积A1和扩大后管路截面积A2之比的近似关系可用式(1-9)及式(1-10)表示;阻力系数见表(2)逐渐扩大 当θ<40℃时,逐渐扩大的圆管的阻力系数比突然扩大时小,但当θ=50-90℃时,阻力系数反而比突然扩大时增大15%- 20%。逐渐扩大的最佳扩张角θ:圆形管θ=5-6.5℃,方型管θ=7-8℃,矩形管10-12℃。(3)突然缩小(4)逐渐缩小(5)平滑均匀转弯(6)折角转弯 折角转弯主要产生在锻造阀门中,因为锻造阀门的介质通道是用钻孔方法加工的。在焊接阀门中也会产生急剧转弯。(7)对称的锥形接头 对称的锥形接头类似阀门缩口通道。2.阀门的流体阻力阀门的流阻系数随阀门的种类、型号、尺寸和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三、阀门的压力损失 由于蝶阀在管路中的压力损失 比较大,大约是闸阀的三倍,因此在选择蝶阀时,应充分考虑管路系统受压力损失的影响。

  • 【求助】氮吹损失问题!

    在农残检测中,经常用到氮吹,浓缩也好,换溶剂也好,损失有时会很大,大家都是咋控制呢?我有时即使不吹干,留一点在底部还是有30%的损失!

  • 【原创】氮气钢瓶装空气,造成损失该谁赔?

    这真是祸从天降!谁会想到,著名外资公司的高纯氮气竟然变成了空气!没错,钢瓶上清清楚楚写的是氮气,但是里面确实空气。我的捕集阱,我的两根柱子都打了水漂,还有以前辛辛苦苦建立的标线,也没用了。我的ECD呢,气象色谱问题后我还350度烤了两天,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影响呢。惨痛的教训啊。我的直接的损失就超过了壹万元,还不算ECD的可能的故障,还有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等。这个损失大家说是不是气体供应商应该全力承担呢。

  • 【讨论】半波损失、增透膜原理及对分光光度计测量值的影响

    看到tutm老师在论坛里提到半波损失,还有论坛里一些分光测量的吸光度值的怪异现象。特在网上搜了一下,我认为,半波损失只是引起了光的光程的改变,如果,比色皿--样品(参比)--四周空气这样的嵌套结构,不符合增透膜原理,那就不会对最后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最初我想到了干涉滤光片的原理,网上一搜,觉得增透膜更接近此模型,不过它们的原理基本一样。下面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我简单编辑了一下。原文章叫《薄膜干涉中的半波损失与薄膜厚度》地址:http://www.nbxiaoshi.net/ReadNews.asp?Newsid=2371增透膜中的半波损失一。基本概念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2_629291_1786353_3.gif 图1A。所谓“半波损失",就是当光从折射率小的光疏介质射向折射率大的光密介质时,在入射点,反射光相对于入射光有相位突变π,即在入射点反射光与入射光的相位差为π,由于相位差π与光程差λ /2相对应,它相当于反射光多走了半个波长λ /2的光程,故这种相位突变π的现象叫做半波损失。 如图1所示为增透膜示意图,其中n0、n1、n2分别表示空气、膜层和玻璃的折射率,如空气的折射率n0=1,MgF2的折射率n1=1.38,冕牌玻璃的折射率n2=1.52。n0相对于n1就是光疏介质,n1相对于n2就是光疏介质。当入射光线SA从no射入n1时,在no和n1的界面反射,由于n0

  • 熟吃会损失多少维生素

    每当人们说起加热食物,总是会说“这样会损失维生素”。尤其是那些提倡生食的人,避免因为加热损失维生素更是一个最常见的理由。更有“养生大师”语出惊人:超过40度维生素就要分解,所以要生着吃才有用。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是唯一会把食物做熟了吃的生物。蔬菜熟吃,到底会损失多少维生素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维生素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大类物质。每一种维生素的特性各不相同,面对各种条件的稳定性也不一样。维生素C很容易溶于水,一些B族维生素例如叶酸、B6、B12等也溶于水,那么用水煮的话就比较容易失去。从保留水溶性维生素的角度来说,蒸是比煮更好的方式。这几种不稳定的维生素和维生素E、K在光照的条件下也会损失。此外,它们所处的环境,比如酸碱性也会影响它们的稳定性。而某些金属,比如铁和钴,能导致维生素E和B12失去活性。严格说来,维生素“失去活性”也并不是“生”和“死”两种状态,而是损失了多少的问题。  加热对于不同维生素的影响不一样,各种食物“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也不一样,所以“熟吃会损失多少维生素”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库里有 常见食物的各种维生素含量。有人统计了各种食物在“生”和“熟”状态下的数据,剔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得出了各种维生素经过加热之后的损失比例。虽然这些数字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足够我们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印象:维生素A和E受温度影响不大,做熟之后损失10%左右,维生素C损失16%的样子,而维生素B1最不稳定,损失26%,其他的维生素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之内。总体而言,把食物做熟,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  但是加热对维生素也有积极意义。有些食物中含有所谓的“反维生素物质”,它们能与维生素结合,而加热会破坏这些物质,从而增加维生素的吸收率。b-胡萝卜素是另一个例子,它存在于多种蔬菜中,比如胡萝卜、菠菜、红薯、西兰花等等。到了人体内它能转化成维生素A,是素食者获得这种维生素的主要途径。但是生的蔬菜中b-胡罗卜素的吸收率很低,而加热就可以使它的吸收率大大增加。有趣的是,超高温长时间加热的话,它会从有生物活性的反式结构转化成没有活性的顺式结构,所以这些蔬菜做成罐头之后b-胡罗卜素的损失就会比较大。不过,通常的蒸煮达不到那个温度,所以日常烹饪也就不用担心了。  加热损失的10-25%,不算很多,也不算少。不过,考虑到生吃蔬菜可能带来的问题,比如致病细菌,以及一些需要加热破坏的毒素,很难简单地说蔬菜应该生吃还是熟吃。其实对于维生 素来说,与其过多地关注“损失”,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来源上。不同的食物所富含的维生素不同,如果所吃的食物比较多样化,那么各种卫生素的总量就可能都会 比较多,损失一点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毕竟,我们的身体需要的是各种维生素都达到某个需求量,而不是某一两种越多越好。baoanbaikang.soxsok.com/ zhongpengyi.soxsok.com/ whhaicheng.soxsok.com/ cmipma.soxsok.com/

  • 【讨论】汞前处理损失的问题

    最近测Hg,回收率偏低,而且平行样也测得不平行,我赶酸用105度(加热套通过计量,温度准确),而且中途多次加水,尽量不让微波消解罐底部裸露,但是回收率也只有一半。加标的Hg母液和配置标准曲线的母液是同一瓶。究竟Hg在哪个环节损失的?我在百度百科查硝酸汞的沸点是180度(分解),用硝酸来消解的样品里面Hg应该以硝酸汞的形式存在吧,那么赶酸温度大大低于180度,是不是就可以防止汞(硝酸汞)的挥发损失?-----------据说Hg标液里面加重铬酸钾,就能够保护汞不损失,这是什么原理?是不是重铬酸钾的氧化性可以保持Hg的4+态?还是能跟Hg结合成沸点比较高的化合物?

  • 【转帖】损失最小的解套方法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套牢盘中有三分之二是散户投资者,大多数损失幅度在3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散户投资者的资金比较有限,在市场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投资者在套牢时,应采用损失最小的解套操作。这里向散户投资者简单介绍几种解套方法。  分步解套法。适用于平衡市且套得较深的股票,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解套时间;缺点是把握不得法容易踏空,在牛市中不太适用。操作原则:一是如果手中有多只股票被套,应利用板块轮动的特点,集中资金,选择先启动的个股进行操作,等解套后再对其他股票一一击破;二是必须在上升通道中低吸高抛,当股市处于弱势时,由于获利比较困难,不宜进行操作。   止损解套法。适用于追涨、投机性买入和股价在高位的股票,对满仓深套的人尤其适用,优点是解套效率高,常常能一步解套,缺点是有一定的做空风险。操作原则:一是要果断,不要错过止损的机会。投资者如果能在2245点高点回落时及时止损,则低位回补解套的机会是很多的;二是避免在低位操作,要设置回补,即发现股价跌不下去时要及时回补,以免踏空。  死捂解套法。适用于买入价位较低、适合长线投资的股票。优点是无须增量资金,无操作难度,缺点是消极被动,会错失许多投资机会,部分股票可能不能解套。操作原则:一是捂绩优不捂绩差,许多原深套的大盘蓝筹股、绩优科技股都已创了新高;二是捂低不捂高,股价必须尽量接近底部区域,如股价在中高位,则宜采取更加积极的解套策略(如止损法)。  摊平解套法。适用于仓位较轻的投资者,优点是容易掌握,操作得法时解套较快;缺点是在下跌中继形态中摊平会放大风险。操作原则:把握五个摊平时机,即已深套、指数见底或个股走强、股价创新低且有止跌迹象,股价在底部区域、股票有投机或投资价值。向下摊平的金字塔操作几乎人人可以无师自通,不过从2245 点下跌以来,许多人越补损失越大,其原因是没有掌握好补仓摊平的时机。  换股解套法。适用于基本面趋弱或无资金关照的股票,优点是不受原被套股票的束缚,能有效控制风险;缺点是换股失误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增加新的风险。操作原则:一是换低不换高。二是换优不换劣,即换入基本面良好的股票。三是换强不换弱,即换入有资金关照、走势相对强的股票。换股不等于卖出后要立即买入,应在走强时再行介入,以避免再次套牢。

  • 电子能量损失谱

    哪位大侠知道电子能量损失谱能测到多大深度的结构?望告知,感激不胜

  • 冷冻干燥的样品损失问题

    因为实验室分析仪器不太行所以想把样品冷冻干燥浓缩后再分析,到时候取0.5ml去冷冻干燥,估计里面只有零点几μ/mL,里面的循环风会不会对样品的量有损失?

  • 疫情不散办场奥运会经济损失有多大?

    东京组委会称,入场券的全部收入为900亿日元,按照50%比例入场的话,入场券直接销售损失预计会达到400亿日元(约23.4亿元人民币)。而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称,整体经济效果损失将会达到894亿日元(约52.3亿元人民币)

  • 【讨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下属实验室被引燃 损失巨大

    【讨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下属实验室被引燃 损失巨大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031724_297795_1808387_3.jpg实验室内固定资产的损失更为惨重,“我们实验室里面有很多精密的仪器,光一件从日本进口的日光仪就得五十多万,这样的仪器我们有三件,还有一些其他的设备,这些损失可大了。”梁女士对记者说道,这时旁边另一位员工跟着说,“有的仪器一件就几百万,具体的损失情况还得等火扑灭以后,检查之后才知道。”  QTEC的员工杨女士告诉现场警察:“因为我们是实验机构,里面的实验设备都非常昂贵,高达上千万元。”QTEC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实验室紧挨着火点,昂贵的实验设备估计已经不能用了,目前等调查清楚起火原因再商讨理赔的事情,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安慰好员工。

  • 氮吹损失大!!

    35℃氮气吹干4毫升5%氨水甲醇要70分钟左右,损失有20%,不是农残,是兽药,温度也不敢太高,30℃和35没有什么区别

  • 金属消解损失哪里来

    最近在做土壤中的Ca,Mg,回收率一直很低,不到50%。电热板消解,微波消解,完全消解和不完成消解的都有。回收率都差不多,都很低。刚接触重金属的我来说,就有一个疑惑,这些消解方式金属的损失哪里来呢? 就算易挥发性的金属,我消解温度都没有超过200度,总不至于损失那么大吧。还有说Ca,Mg要接镧盐或者铯盐,但是如果曲线和样品都不加的情况下,影响没那么大吧。请大神们帮着解释解释,损失哪里来。

  • 消解--金属损失从何而来

    最近在做土壤中的Ca,Mg,回收率一直很低,不到50%。电热板消解,微波消解,完全消解和不完成消解的都有。回收率都差不多,都很低。刚接触重金属的我来说,就有一个疑惑,这些消解方式金属的损失哪里来呢? 就算易挥发性的金属,我消解温度都没有超过200度,总不至于损失那么大吧。还有说Ca,Mg要接镧盐或者铯盐,但是如果曲线和样品都不加的情况下,影响没那么大吧。请大神们帮着解释解释,损失哪里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