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撞击式雨滴谱仪

仪器信息网撞击式雨滴谱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撞击式雨滴谱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撞击式雨滴谱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撞击式雨滴谱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撞击式雨滴谱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撞击式雨滴谱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撞击式雨滴谱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撞击式雨滴谱仪相关的资讯

  • 撞击器与气溶胶质谱联用解决雾凝结核的难题
    记者从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获悉,该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毕新慧研究团队在雾滴凝结核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日前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  据悉,该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使用地用逆流虚拟撞击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的联用,实现了对单个活性雾滴颗粒的在线分析,解决了在地面无法直接观测雾凝结核的难题。研究分析了广州市春季典型雾过程中的1305个雾滴残余颗粒,首次发现黑碳颗粒可以作为活性雾滴的重要凝结核,在雾滴残余颗粒数中的占比高达68%。而以往研究认为黑碳颗粒的吸湿性较弱,对于云雾形成的贡献十分有限。  该研究认为,在城市大气中当黑碳颗粒快速老化与二次气溶胶组分形成内混结构后,其吸湿性有可能大幅增强,使得黑碳颗粒能够成为雾滴的重要凝结核。同时,雾滴的形成加快了黑碳颗粒与硝酸盐的内混,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大气中汽车尾气排放的大量氮氧化合物等前体物,其浓度远高于硫酸盐的前体物二氧化硫。  研究结果还表明硫酸盐的形成是黑碳颗粒的主要老化机制。发现有机物和铵根在雾滴残余颗粒中的比重极低,对于雾滴形成的贡献并不显著。雾过程对有机胺形成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体现在雾间隙颗粒上,而并非活性雾滴中。云和雾的形成过程相类似,因此,该研究对于认识气溶胶成云机制以及模型预测其间接气候效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日本模拟陨石撞击合成出生命物质
    最近,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与日本东北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模拟确认,陨石高速坠入海洋时引发的化学反应,可以很容易地合成地球生命不可缺少的氨基酸等有机物质。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地根据目前掌握的原始地球大气构成合成生命物质。该成果发表在12月7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网络版上。   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是构成地球生物体蛋白质并与生命活动有关的最基本物质,揭开生命物质氨基酸的起源之谜一直以来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  关于氨基酸的起源,美国化学家米勒曾于1953年在装有氨、甲烷和氢气的实验瓶内通过放电实验,首次合成了氨基酸。但是构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并不是当时认为的氨气、甲烷,而是以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为主成分。用这些成分实验并不能产生米勒那样的化学反应。因此生命物质来源再次成为一个谜。  联合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在充满氮气的金属筒中封入水、碳和铁。用以每秒1公里高速飞行的塑料块撞击使金属筒内部大气压瞬间急剧升高,再现了陨石撞击海面的场景。实验结果发现,撞击产生了甘氨酸(氨基酸的一种)、羟酸和胺等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分子。
  • 莱驰发布德国RETSCH(莱驰)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新品
    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纳米研磨,机械合金制备和样品混合的最佳选择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是一台小型高通量桌面型样品研磨仪,适用于干磨,湿磨和冷冻研磨。MM500强大的研磨混合能力能够快速处理粉末及悬浮液样品至纳米级别。高速振荡摆臂运动带来的撞击力和挤压粉碎能力,直接叠加于研磨球运动方向,相较传统行星式球磨仪的矢量平衡运动方式更高效,更强劲。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产品优势:◆ 最高工作频率35Hz◆ 研磨罐50ml,80ml,125ml多种容积可选◆ 最高气密压力可达5bar◆ 全新研磨罐设计,充分使用全部空间,湿磨也同样适合◆ 3种研磨模式:干磨,湿磨和冷冻研磨◆ 12个SOP(标准操作程序)和4组联动程序(2个操作程序组合,可重复最高99次)◆ 可选配件支持RetschApp(Wifi)控制MM500在机械合金与机械化学反应的应用领域上表现卓越。紧固装置界面友好,使用安全。支持中途加/取样,无需卸下研磨罐。作为样品前处理行业领军企业,莱驰一直努力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创新开发出新一RetschApp(Wifi控制)功能,使莱驰设备更贴合现代实验室的要求,更方便,更人性化。◆ 可用智能手机或平板遥控设备(支持安卓和ios系统)◆ 用您自建的方法控制设备◆ 可以共享Retsch的实验数据库◆ 与Retsch维修远程联系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产品性能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应用机械化学反应,机械合金制备,研磨粉碎,混合,均质,细胞破碎,冷冻研磨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应用领域农业,生物,化学/塑料,建筑材料,工程/电子,环境/再生,食品,地质/冶金,玻璃/陶瓷, 医药,材料科学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样品类型硬性,中硬性,软性,脆性,弹性,纤维类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性能指标粉碎原理振荡,撞击,摩擦进样尺寸* ≤ 10 mm出样细度* 小于100nm批次处理量* ~2 x 45 ml工作位 2振动频率 数字式, 3 – 35 Hz (180 – 2100 min-1)研磨模式 干磨,湿磨,冷冻研磨惰性气体保护 支持纳米研磨 支持研磨材质 硬质钢,不锈钢,碳化钨,氧化锆研磨罐容积 50 ml / 80 ml / 125 ml研磨时间 数字设置,5 s – 99 hStorable SOPs 12联动程序重复数* 4组(最高重复99次)Retsch App控制 可选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技术指标电源 单相电IP等级 IP 30功率 1 kW宽x高x进深(合盖) 690 x 375 x 585 mm净重 ~ 60 kg标准 CE钡盐干磨案例相较于传统混合球磨仪,MM500拥有35Hz(而非30Hz)高速处理,钡盐样品的出样细度更细(50ml研磨罐,12x12mm研磨球)。创新点: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是一台小型高通量桌面型样品研磨仪,适用于干磨,湿磨和冷冻研磨。MM500强大的研磨混合能力能够快速处理粉末及悬浮液样品至纳米级别。高速振荡摆臂运动带来的撞击力和挤压粉碎能力,直接叠加于研磨球运动方向,相较传统行星式球磨仪的矢量平衡运动方式更高效,更强劲。德国RETSCH(莱驰)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
  • 莱驰发布德国RETSCH(莱驰)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新品
    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纳米研磨,机械合金制备和样品混合的最佳选择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是一台小型高通量桌面型样品研磨仪,适用于干磨,湿磨和冷冻研磨。MM500强大的研磨混合能力能够快速处理粉末及悬浮液样品至纳米级别。高速振荡摆臂运动带来的撞击力和挤压粉碎能力,直接叠加于研磨球运动方向,相较传统行星式球磨仪的矢量平衡运动方式更高效,更强劲。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产品优势:◆ 最高工作频率35Hz◆ 研磨罐50ml,80ml,125ml多种容积可选◆ 最高气密压力可达5bar◆ 全新研磨罐设计,充分使用全部空间,湿磨也同样适合◆ 3种研磨模式:干磨,湿磨和冷冻研磨◆ 12个SOP(标准操作程序)和4组联动程序(2个操作程序组合,可重复最高99次)◆ 可选配件支持RetschApp(Wifi)控制MM500在机械合金与机械化学反应的应用领域上表现卓越。紧固装置界面友好,使用安全。支持中途加/取样,无需卸下研磨罐。作为样品前处理行业领军企业,莱驰一直努力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创新开发出新一RetschApp(Wifi控制)功能,使莱驰设备更贴合现代实验室的要求,更方便,更人性化。◆ 可用智能手机或平板遥控设备(支持安卓和ios系统)◆ 用您自建的方法控制设备◆ 可以共享Retsch的实验数据库◆ 与Retsch维修远程联系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产品性能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应用机械化学反应,机械合金制备,研磨粉碎,混合,均质,细胞破碎,冷冻研磨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应用领域农业,生物,化学/塑料,建筑材料,工程/电子,环境/再生,食品,地质/冶金,玻璃/陶瓷, 医药,材料科学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样品类型硬性,中硬性,软性,脆性,弹性,纤维类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性能指标粉碎原理振荡,撞击,摩擦进样尺寸* ≤ 10 mm出样细度* 小于100nm批次处理量* ~2 x 45 ml工作位 2振动频率 数字式, 3 – 35 Hz (180 – 2100 min-1)研磨模式 干磨,湿磨,冷冻研磨惰性气体保护 支持纳米研磨 支持研磨材质 硬质钢,不锈钢,碳化钨,氧化锆研磨罐容积 50 ml / 80 ml / 125 ml研磨时间 数字设置,5 s – 99 hStorable SOPs 12联动程序重复数* 4组(最高重复99次)Retsch App控制 可选高能振荡撞击式球磨仪MM500技术指标电源 单相电IP等级 IP 30功率 1 kW宽x高x进深(合盖) 690 x 375 x 585 mm净重 ~ 60 kg标准 CE钡盐干磨案例相较于传统混合球磨仪,MM500拥有35Hz(而非30Hz)高速处理,钡盐样品的出样细度更细(50ml研磨罐,12x12mm研磨球)。创新点:新的ELEMENTRAC CS-d配备了电阻炉用于有机样品的燃烧分析和高频感应炉用于无机样品的燃烧分析。电阻炉和高频感应炉可以分开独立使用,可以用于碳和硫的准确分析且不需要对硬件进行调整。常规的测试模块主要是由4个独立镀金的红外检测池构成。这也保证了宽广的测量范围,镀金层也保证了检测池不会受到卤素和酸的侵蚀。ELEMENTRAC CS-d的ELEMENTS 软件结构清晰,分析工作快速高效,具有多种独特的安全功能,保证关键样品的顺利分析。新的ELEMENTRAC CS-d 创新的双炉设计特点,支持安全、可靠、准确的碳硫分析。
  •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刷新质子流对撞能级纪录
    据美联社报道,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3月19日刷新了由它保持的一项世界纪录,对撞机内的两束质子流被分别加速至3.5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是原纪录的三倍。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称,两束质子流分别以3.5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在大型强子对撞机所在的环形隧道中运行。大型强子对撞机于2003年开始兴建,投入达100亿美元,位于法国和瑞士边境地下100米深、长17英里(约合27公里)的环形隧道中。  预计,在未来几天科研人员将使两束质子流对撞,展开一系列试验来研究原子内部微小粒子的奥秘,以揭开物质的形成之谜。  去年11月30日,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内的两束质子流被加速至1.18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比之前该记录的保持者——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加速器——创造的能量多出20%,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机器”。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加速器2001年曾创下0.98万亿电子伏特的纪录。  大型强子对撞机以创纪录的能级运行,将有助于揭开粒子物理的一些未解之谜,比如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否存在。科学家还希望在微观上查明宇宙大爆炸之后瞬间内所发生的一切。科学界普遍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约140亿年前的大爆炸。  自从去年大型强子对撞机重启以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报告称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大型强子对撞机最初开始启动后,遭遇了一系列故障,科研人员不得不花费14个月时间对其进行维修和改进。去年冬天,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用2个半月时间对大型强子对撞机停机进行改进,以做好准备迎接更高能级的对撞试验。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加速器负责人史蒂夫迈尔斯说:“将质子流加速到3.5万亿电子伏特能级表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整体设计是可靠的,也表明我们自其2008年9月关闭以来所做的改进是有效的。”  不过,大型强子对撞机自上月底重新启动后显现两处“缺陷”,科研人员决定让这一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2011年底停机,为期将近1年,以实施“修复”。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用于研究宇宙起源和各种基本粒子特性。大型强子对撞机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温度低于外太空)运行,以便让大约2000个超导磁体最有效地引导质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现有20个成员国,同时获得了日本、印度、俄罗斯和美国等众多国家的支持。
  • 标准集团---纽扣撞击强度(力)测试仪/纽扣性能测试仪器
    纽扣撞击强度测试仪︳纽扣撞击强力测试仪︳标准集团品质供应︳咨询电话:13671843966纽扣撞击强度测试仪,又称纽扣撞击强力测试仪,是通过检测塑钮、胶钮的抗撞击阻力从而检测所有类型纽扣(直径10mm或以上)在服装制造或日常使用过程中对强拉或撞击的承载能力的仪器。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Gellwoen G289 纽扣撞击强度测试仪是严格符合ASTM D5171标准的纽扣测试仪器。测试时,将质量为0.84kg(29.5oz)重物从67mm(2.625英寸)或其他规定高度(至多200mm(8英寸))落下,以纽扣的破裂程度作为考核。该仪器包括一个轴承套,其内配合一个标准质量的冲击头,用于从指定高度下落以冲击纽扣试样。纽扣依据其莱尼尺寸放置于底座金属平台的中心位置,并用定位夹具夹持,冲击强度由重物的质量和下落的高度来评估。详情请访问:http://www.lalianniukou.com/product/2015/98.html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材料测试仪器设备的综合供应商,成立于2003年,公司总部在中国香港,在上海设有分公司,在长沙、武汉、济南、沈阳、成都、杭州等地设有办事处及售后维修中心。上海泛标纺织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为标准集团上海分公司,全面负责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一直以来,公司始终坚持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产品,依赖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整合技术和资源优势,为客户解决科研生产中遇到问题提供支持,从而带动国内科研及相关行业水平的提高。通过个性化的售前产品咨询,高效率的售后安装、维护和维修,专业级的技术支持及应用支持,标准集团正赢得越来越多制造商和客户的双重信赖。24小时服务热线:021-64208466、13671843966或登录:http://www.standard-groups.com/
  • 学习《讲话》,提升NGI撞击器校验与检测业务能力
    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北京元森凯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YSKD)号召全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全体员工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篇讲话不仅是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科技工作的明确指引。全体员工仔细阅读了全文,深受启发,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之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讲话开篇就指出,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这让全体员工深刻感受到,科技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无疑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每一位在民营企业的科技工作者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回顾过去,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基础前沿研究的新突破,到战略高技术领域的新跨越,再到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作为在民营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全体员工深感自豪和骄傲。同时,讲话也深刻分析了当前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随着新一轮科技ge'ming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涌现,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的前沿和主战场。这要求我们北京元森凯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八个坚持”的重要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是对过去科技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科技工作的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确保科技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北京元森凯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YSKD)积极提升在NGI新一代药用撞击器和ACI 安德森撞击器的年度校验与检测业务能力,确保校验与检测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客户需求和行业标准。《中国药典》2020年版将吸入制剂划分为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吸入喷雾剂、吸入液体制剂和可转变蒸汽的制剂。应用领域广泛,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同时也在非呼吸系统疾病领域有所应用。预计到2025年,中国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制剂市场规模将达到239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5.2%。全球市场上,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勃林格殷格翰等跨国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中国市场长期以来也以跨国企业为主,但近年来国产化率有所提升,国内企业如健康元等开始取得突破。行业正经历转型期,研发趋势包括建立生物等效性的替代方法、向全球低升温值(LGWP)的给药方式过渡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发布了新的特定产品指南(PSG),允许采用节省时间和成本的替代BE方法。国内方面,首个过评的吸入粉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的出现,标志着国内吸入制剂市场的一个里程碑。仿制药开发的监管问题是行业面临的一个挑战,但FDA等机构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随着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以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吸入制剂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吸入制剂药物研发市场正处于持续增长和转型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同时,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以应对市场变化。NGI新一代撞击器和ACI安德森撞击器作为重要的药物吸入剂研究设备,需要进行检测校验以确保其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检测校验可以验证撞击器的设计和制造的准确性,评估其性能和稳定性,发现和排除潜在问题,并提高实验的可比性和可重复性。通过检测校验,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药物吸入剂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附:北京元森凯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EIJING YSKD BIO-TECHNOLOGY CO.,LTD),简称元森凯德(YSKD),2013年成立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是一家专业从事生命科学类实验仪器研制、生产与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毒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生物安全、大气污染物、化学物质毒性鉴定、临床前药物开发与安全性评价、呼吸系统、环境与健康等领域。YSKD可开展NGI新一代撞击器和ACI安德森撞击器校验检测项目:密封性,L型连接管尺寸,预分离器尺寸,喷嘴与密封部件间距,每级喷嘴孔数量,每级喷嘴直径,收集杯粗糙度,收集杯深度值
  •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完成
    5月13日凌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的对撞亮度在1.89GeV能量下达到3.01×1032cm-2s-1,胜利达到亮度的验收指标。此前,BEPCII工程的直线加速器、探测器和同步辐射专用光运行均已达到设计指标。至此,历时5年、耗资6.4亿元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圆满完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经理陈和生介绍,5月19日,中科院组织有关专家对BEPCII的储存环性能进行了工艺测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何多慧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现场测试结果表明BEPCII主要性能“亮度”达到了3.2×1032cm-2s-1,超过了验收指标。BEPCII的性能已比改造前提高30多倍,是这个能量区域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加速器CESR曾创下的世界纪录的5倍。陈和生介绍,BEPC是在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下建设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建成后迅速成为在30亿到50亿电子伏特能量区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对撞机,获得了大批重要的物理成果,成为国际高能物理界的热点之一。国际高能物理的发展要求BEPC进一步大幅提高加速器和探测器的性能,实现更加精确的测量,去回答高能物理实验领域许多重大的问题,探索新的物理现象。从1999年开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未来发展的预先研究已经开始。改造工程最初计划采用单环方案,使用麻花轨道实现多束团对撞,亮度提高一个数量级左右。但由于受到BEPC丰硕科研成果的吸引,2001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把一台原先在高能量下运行的对撞机转到BEPC的能区工作(称为CESRc),主要设计指标对撞亮度与BEPC改进升级的目标相同。但是他们采用短平快的方法,声称能在2~3年内达到设计目标。实际上,他们的短平快方法并不成功,CESRc只达到了设计性能的1/5到1/8。“然而在当时,如果BEPCII不改变方案,大幅度提高效能,我们将失去国际竞争力。”陈和生介绍,面对严峻的竞争,为了继续保持在国际高能物理研究上的优势,中国科学家接受挑战,迎难而上,提出了新的改造方案。采用最先进的双环交叉对撞技术改造对撞机,设计对撞亮度比原来的对撞机高30~100倍,远高于康奈尔大学对撞机,使BEPCII将在世界同类型装置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之一。这个方案的验收指标是将性能提高30倍,难度极大。这个方案得到了科学界的支持和国家的批准,并在2004年初开工建设,称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研究人员在参考国际先进的双环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一机两用”的设计原则,巧妙地利用外环提供同步辐射光,并将硬X光的强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满足广大同步辐射用户的需求。BEPCII工程于2004年1月动工,计划工期5年,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对撞机的性能,使粲物理数据增加两个数量级。“我们边建设边提供同步辐射光,创国际先例。”陈和生说,尽管工程建设和调束的时间十分紧张,高能所仍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己任,考虑到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尚未建成,为了保证国内广大同步辐射用户研究工作的需要,主动将工程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直线加速器改造、储存环改造和探测器改造,并克服重重困难,在每个阶段都插入同步辐射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同步辐射用户造成的影响,创造了在大型加速器的建设过程中提供同步辐射专用光服务的国际先例。今年4月下旬,开始本轮调束前,BEPCII/北京谱仪III进行物理数据采集,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1亿 ψ(2S)衰变事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ψ (2S)共振峰上采集的数据样本,数据质量非常好。而改造前获取1400万事例要用三个多月的时间。“BEPCII挑战加速器建设和调试的难度极限。”陈和生透露,国际上成功的双环电子对撞机的周长一般在2公里以上,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储存环的周长短,只有240米。隧道原来是给单环设计的,空间狭小,现在要在隧道内给正负电子束流各做一个储存环,设备拥挤到了极点。国外成功的双环对撞机是在80米距离内实现电子对撞再分开,BEPCII的对撞区非常短,必须在28米内实现。其次,多项先进技术为首次应用。为了继续保持在τ—粲物理能区的先进性,工程采用大量国际上的顶尖技术,而许多技术、设备是国内从未有过的,而高能物理对撞机的加工精度往往比航天、航空领域的要求还要高。比如,对撞机必须使用多种先进的超导设备,大多为国内从未有过的,并为此建立大型氦低温系统。其他首次应用的技术还有加速器建造中的横向反馈系统、超导高频系统、超导磁铁、全环轨道慢反馈、束团流强检测控制,探测器建造中的高分辨率晶体量能器、小单元氦基气体漂移室、大型螺线管超导磁体、阻性板室(RPC)等。据悉,BEPCII对撞亮度达到验收指标的消息传出,世界各大实验室的加速器专家,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副所长Steve Myers、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和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调束运行负责人CERN的Paul Collier博士、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BNL)的著名加速器专家翁武忠博士、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赵午教授等纷纷在第一时间发来邮件表示祝贺。
  • 撞击试验标准再升级 强制性国家标准《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将修订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为适应我国商用车性能高速发展现状,不断提高商用车乘员保护技术要求,保障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加强对商用车安全方面的行业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组织行业机构、重点企业等单位开展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6512-201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的修订工作。/pp  strong范围/strong/pp  本标准规定了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的要求和试验方法。/pp  本标准适用于N类车辆。/pp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pp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pp  本标准代替GB26512-201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撞击试验标准升级/span/strong/pp  本标准与GB26512-201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的主要差异有:/pp  ——对于正面撞击试验(试验A),N3类车辆和总质量超过7500kg的N2 类车辆,撞击能量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增加为55 kJ/span。/pp  对于N1类车辆和车辆总质量不大于7500kg的N2类车辆,撞击能量应为29.4kJ。/pp  /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增加 A 柱撞击试验/span。/pp  撞击能量应为29.4kJ。/ppbr//pp  ——在顶部强度试验中,N3类车辆和总质量超过7500kg的N2 类车辆,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增加动态预加载试验—驾驶室侧面摆锤20° 撞击试验/span。/pp  撞击能量应不小于17.6kJ。/pp  /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增加后围强度试验的相关要求/span。/pp  驾驶室后围应能承受最大允许装载质量每1000kg施加1.96kN的静载荷。此静载荷应通过置于车架上的不小于整个后围的刚性壁障施加在至少车架以上的驾驶室后围上,刚性壁障应垂直于车辆的纵向中心轴线,且平行于中心轴线移动。/pp  此次标准修订主要升级了撞击试验的标准,增加了试验标准中撞击的能量值,新增了侧面撞击的试验标准,以提供意外撞击时对车辆驾驶员更好的保护,涉及的相关的科学仪器是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376.html" target="_self"冲击试验机/a等,此次标准修订可能将提升车辆等相关行业对冲击试验机的采购需求。/p
  • 大型强子对撞机“开撞” 刷新最高能级纪录
    大型强子对撞机30日启动总能量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对撞,成功刷新质子流对撞最高能级纪录,首次达到设计目的。  成功对撞  对撞试验于当地时间30日6时(北京时间30日12时)开始。按照计划,两束能量均为3.5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将在超导磁铁吸引下“迎头相撞”。  法新社报道,由于质子流中部分质子流失,首次试验失败。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负责人罗尔夫霍耶尔说:“我们不应忘记这是一台新机器……我们要为暂时性的小问题做好准备,我相信我们会克服这些小问题。”  核子研究中心束流部门负责人保罗科利尔说,“当你有这样一台复杂机器时就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们会重新注入(质子)。”  数小时后,两束质子流在第三次尝试时成功对撞。核子研究中心控制室内响起掌声。  大型强子对撞机2008年9月10日正式启动,一度因氦泄漏停机,历时14个月、花费4000万美元后得以修复。  去年年底,对撞机重启后实现总能量高达2.36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对撞,创下质子流对撞能级纪录。  对撞不易  两束质子流19日开始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内流通,为30日对撞做准备。尽管每束质子流带有上万亿个质子,但质子极为微小,在两束质子流交汇过程中发生对撞的质子数量很少。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加速器及技术负责人史蒂夫迈尔斯说,令质子发生对撞堪称一项挑战,“这就像从大西洋两岸(向对岸)扔出一些针,令这些针在半路上迎头相撞”。  路透社认为,虽然两束质子流成功迎面交汇,质子第一次发生对撞也可能需数小时,甚至数日。  大型强子对撞机自问世以来受到学术界热切关注,但也遭受不少疑虑。一些人甚至担心,对撞试验会生成黑洞以致地球毁灭。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否认对撞试验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他们说,对撞产生的任何“洞”都将在顷刻间消失,不会产生任何危害。  能量之源  大型强子对撞机建于瑞士和法国交界地区地下100米深处、总长大约27公里的环形隧道内,大约7000名科研人员参与对撞机建设。  对撞机旨在借助总能量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对撞模拟宇宙大爆炸后最初状态,以便对宇宙起源和各种基本粒子特性展开深入研究,包括“寻找”希格斯波色子以及研究暗物质与暗能量。  按照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希格斯波色子是物理学家从理论上推断出的一种基本粒子,是物质的能量之源。研究人员希望借助对撞试验发现希格斯波色子的“真面目”,证实这种粒子的存在。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德斯皮奥那哈齐弗蒂亚杜说,希格斯波色子将为探寻生命起源提供线索。  按照核子研究中心负责人霍耶尔的说法,对撞试验成功后,电脑将整理出大量试验数据,可能需花费数月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霍耶尔说,研究人员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对暗物质“有所发现”。
  • 生命原来是这么出现的:科学家发现陨石撞击可产生DNA
    p  北京时间8月27日消息,据科学日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指出陨石撞击古代海洋可能创造了核酸碱基和氨基酸。日本东北大学、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日本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进行模拟陨石撞击古代海洋的撞击实验后发现了这一结果。 通过对撞击后恢复的产品的精确分析,研究小组发现无机化合物形成了核酸碱基和氨基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17px" title="d4a59c1c3702c65_jpg_600x600.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8/noimg/c6dec13d-e146-418a-ad75-5bc60fda4dd1.jpg" width="450" height="317"//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1/pp  这项研究被发表在期刊《地球和行星科学快报》上。/pp  现代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都以核酸碱基序列的形式存储在DNA里。然而,在前生命地球上利用无机化合物形成核酸碱基一直被认为是相当困难的。/pp  2009年科学家报告通过模拟陨石撞击形成了最简单的氨基酸和甘氨酸。这次,他们用碳酸氢盐取代了碳源,并用发射药火炮以1千米/秒的速度进行了高速撞击实验。/pp  他们发现形成了更具多样性的生命基本建构单元,包括两种核酸碱基和九种蛋白氨基酸。结果表明了遗传分子最初是如何在地球上形成的一种新途径。/p
  • 美“深度撞击”探测器近距离拍摄哈特利2号彗星(图)
    2010年11月4日,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探测器对“哈特利2”号彗星进行了近距离拍摄。当时探测器距彗星的距离约为700公里。“哈特利2”号彗星是一个短周期彗星,1986年由天文学家马尔科姆哈特利发现,其直径约为1.2千米至1.6千米,每6.47年绕太阳一周。专家认为,这颗彗星之前的轨道可能靠近木星,后来可能是受到撞击等原因,其运行轨道逐渐靠近太阳。
  •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实现迷你"宇宙大爆炸"
    迷你“宇宙大爆炸”通过令铅离子高速撞击产生,撞击产生的温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100万倍。图为迷你“宇宙大爆炸”的电脑效果图。   大型强子对撞机内部  据英国媒体9日报道,科学家借助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成功完成了创造迷你版“宇宙大爆炸”的实验,产生了一个温度为太阳核心温度100万倍的火球。参与这个项目的英国科学家热烈庆祝了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  太阳核心温度的100万倍  大型强子对撞机创造了一个迷你版本的“宇宙大爆炸”,而宇宙正是诞生于大约140亿年前的大爆炸。报道称,实验的成功将开启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新世纪。  据报道,迷你版“宇宙大爆炸”是通过令铅离子高速撞击产生的,撞击产生的温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100万倍,重现了大爆炸后宇宙的瞬间状况。  ALICE离子对撞实验项目英国小组成员、伯明翰大学物理学家戴维埃文斯博士说:“我们对这一成就激动万分。对撞实验产生了迷你版本的宇宙大爆炸,而且实验中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温度和密度。这个过程发生在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内,生成了炽热和稠密的亚原子火球,温度超过10万亿摄氏度,即太阳核心温度的100万倍。在这一温度下,连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也被融化了,产生了称为‘夸克与胶子等离子体’的炽热而稠密的夸克与胶子汤。”  将帮助了解“强作用力”  强大的磁体令铅离子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在地下数百英里的隧道内高速运转。铅离子以相反两个方面飞行,最后聚焦变成一个狭长的光束,被迫在ALICE探测器内撞击。科学家希望通过夸克与胶子等离子体对强作用力有更多的了解。强作用力是自然界存在的四种基本作用力之一。  埃文斯说:“强作用力不仅使原子核牢牢地绑定在一起,而且还对它们98%的质量负责。我现在期待着研究大爆炸发生后瞬间构成宇宙的一小部分物质。”ALICE探测器是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组成部分。  名词解释  大型强子对撞机  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旨在探究宇宙起源,它建在法国与瑞士边境地下一条16.7 英里(约合27公里)长的环形隧道内,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负责管理。  大型强子对撞机共有4台探测器构成,它们分别安装在环形隧道的4个地下巨洞内,分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周围。其中,ALICE探测器高16米、宽26米、重约1万吨。  来自全球30个国家、100个科研机构的大约1000位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与了ALICE实验。英国方面有8位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以及7名来自伯明翰大学的博士生参与了这个项目。在铅原子核撞击期间,ALICE探测器以每秒1.2千兆字节的速度下载数据,生成相当于300万张CD存储的信息。  本地链接  20多名中国科学家参与  大型强子对撞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设计,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建设,建造费用高达37.6亿欧元。  中国在相关实验中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并参与物理分析,20余名中国科学家参与了“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的共同资助下,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成为LHC项目的一部分。据悉,LHC探测器的部分结构是在我国制造完成的。对撞机的前期研制结束后,我国科学家也得以分享对撞期间的研究数据。  2008年9月10日,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9月19日在隧道第三段至第四段尝试进行5万亿电子伏特质子束流运行时,因出现氦泄漏,对撞机被迫停止运作。2009年11月20日,大型强子对撞机重新启动。
  • 大型强子对撞机实现每秒万次对撞
    1000亿质子数量刷新世界纪录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29日(北京时间)报道,位于法国与瑞士交界处的世界最高能级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近日完成了每秒1万次的粒子对撞实验,刷新了单位时间内对撞质子数的世界纪录,而每一束多达1000亿个质子的数量,同时创造了对撞质子数的新世界纪录。  在过去数月内,欧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研究团队极为缓慢地逐步提高着LHC内质子束的能量与强度,终于在近日使两束质子束完成了每秒1万次的粒子对撞实验。这是LHC首次达到了设计时所预期的工作强度——即运行于环形隧道中的粒子数量达到物理学家所计划的数量,因为每秒1万次的粒子对撞实验意味着,每一束要多达1000亿个质子,其同时创造了对撞质子数量的新世界纪录。  CERN的顶级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约翰埃利斯博士表示,质子拥有夸克粒子及其他更小粒子,性质相当复杂,也因此质子的碰撞“才有看头”,而实现的对撞次数越多,就越接近超对称性、暗物质以及物理界翘首以盼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以此达到一个物理学新领域。  刚活动完“筋骨”的LHC似乎正要大展抱负。近一年来,世界第二强大的对撞机、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中的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在LHC的休整期间内屡立奇功、风头正劲,但LHC项目运行组负责人迈克拉蒙特却没把它放在眼里,“再过两年我们会让费米国家实验室失业。”  虽然忍气吞声已久,但LHC的团队人员这次小心行事,只因这个庞大的仪器实在颇“脆弱”,稍有意外或操作不慎它就会宣布罢工。自2008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LHC已频频“抱恙”,其“病因”包括液氦泄漏、磁铁损坏、冷却重启,更有甚者,一只路过的飞鸟掉下的面包屑正好落到机器裸露在室外的部分,导致加速器部分过热而自动关闭了些时日。  对于这个经常需要休养生息的矜贵家伙,伟大的科学家们亦只能看它脸色,毕竟它将呈上一场前所未见的科学盛宴。人们已耗了太久来等它开席,而今向预期目标的一步步冲击让希望重现:LHC,将揭开一个前所未见的科学世界的帷幕。
  • 中国科学巨大跨越——超大型对撞机建成将改变粒子物理学
    p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是全世界认识中国科研贡献的绝佳时机,这将进一步促进中美在科研领域,尤其是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深入合作。/pp  2012年,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开启了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纪元。它验证了40多年前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关于希格斯玻色子的预言,希格斯玻色子是标准模型的关键。然而,这一发现依然留下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和亚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统一,以及量子引力的相关问题,科学家们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宇宙起源。/pp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建造并运行,它将对探索这些科学未解之谜提供一些重要的线索。但是,要想解决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仍需依赖更强大的科学装置。下一个科学发现会在哪里发生?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传统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那里的科学家们在此从事着激动人心的研究项目并提出新的研究计划。不过,如今,一位新人加入了竞技,它就是——中国。/pp  1976年,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从此,中国步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对此,大家并不陌生。但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邓小平还极大地推动并支持中国粒子物理事业的发展,促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1983年获批,并于1988年竣工投入运行。/pp  在过去的将近三十年里,粒子物理研究在中国有条不紊地发展着。而在近几年,中国的粒子物理研究大踏步前进。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首次测量到中微子振荡几率,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大亚湾中微子核反应堆实验地址位于中国南部,是中美合作的科研项目。/pp  如今,在大亚湾实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王贻芳领导下,提出了雄心勃勃的中国下一步粒子物理研究的长远规划。规划中,包含了被称之为“超大型对撞机”的建设。这个加速器将于本世纪二十年代进行极高能量的正负电子对撞,从而能远比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更细致地揭示希格斯粒子的性质。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其目标是再次实现高能质子对撞,其能量远远高于LHC的最高能量,用以挑战人们现有的认知和探索未知。/pp  中国会建设该项目吗?我们无从知晓。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初步的重要决定。/pp  这项为期三十年的项目预算为几十亿美元,但与此同时,收益也是巨大的。中国将可能因此项目一跃成为世界重要前沿基础学科的领头羊。更为实际的好处是,通过建造如此庞大的对撞机,中国将在尖端科技中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从超导磁体到高速电子学读出的探测器,从而吸引世界顶尖级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来到中国。/pp  对美国来说,参与这一项目也是极为有益的。目前,美国高能物理项目的研究重心集中在探索难以捉摸的中微子的性质,并没有建造大型对撞机的计划。但是,许多美国的高能物理领域的实验物理学家们目前正在CERN工作。大量的美国加速器物理方面的优秀人才能够参与这一项目并从中受益。/pp  中国超大型对撞机的建设吸引着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们通力合作,这又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增进理解,建立信任。中美之间寻找合作和协作之路至关重要,国际大型装置无疑是这类合作的绝佳之选。/pp  CERN成立于1954年,吸引着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到此工作。二战后,CERN在促进欧洲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与前苏联的物理学家在科研领域的交流与联络缓和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随着中国的崛起,中美在超大型对撞机上的科研合作也会发挥类似的作用,从而避免引起商业或者军事的摩擦。/pp  我们希望看到中国能进一步推动该项目,同时,为了科学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我们呼吁美国参与这一项目并做出贡献。/pp  编者注 戴维· 格罗斯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物理学教授、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爱德华· 威滕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本文译者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江亚欧。/p
  • 欧洲强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未发现迷你黑洞
    北京时间12月21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首次对撞实验不断带给人惊喜。上周,紧凑型μ子螺旋型磁谱仪(简称CMS)任务团队宣布,他们向《物理快报》杂志提交了一篇论文,描述了对某些形式的弦理论的实验过程。  据任务团队介绍,如果这种形式的弦理论是正确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应该可以生成迷你黑洞,不过这些黑洞会瞬间消失,而不是像某些人担心的那样吞噬地球。然而,对CMS探测器获取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黑洞能量衰减的信号显然并不存在。  何为弦理论?  弦理论试图揭开一个物理学谜团,即物理学的两大理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何基本上不相容。弦理论假设四维空间之外还存在额外维度,从而将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粒子。这些看起来像粒子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弦的闭合圈(称为闭弦),闭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  我们肉眼是看不到这些闭弦的,因为它们被紧紧包在正常能量难以接近的微小半径内。在一种弦理论中——CMS探测器任务团队称之为ADD模式,因为是阿卡尼哈米德、季莫普洛斯、德瓦利等三位科学家提出的——这种统一性具有重力的结果。通常情况下,重力相比其他力非常微弱,原因就在于,只有在能量是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几个数量级的情况下,它才能与剩余力达到统一。  但在ADD模式中,重力只是看上去微弱,因为其中一部分被困在剩余维度中,这使得能量降至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范围以内。如果一切按照ADD模式预测的过程发展,以高于这种界限的能量相撞的粒子应该处于小于额外温度占据空间的距离内。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它们会感受到全部的重力,立即合并变成迷你黑洞。实际上,由于太小,这个黑洞几乎经由霍金辐射瞬间衰减。  未发现迷你黑洞能量衰减信号  这种衰减过程同粒子喷射物一样清晰可见。物理学家曾表示人们应该不会错过这个过程。但是,我们通常会将别的东西误以为是黑洞。由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主导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某种频率的喷射物,所以,黑洞事件必须在这种背景下显得“鹤立鸡群”。这正是最新分析寻找的结果。CMS探测器任务团队模拟了弦理论和量子理论的喷射物的状况,以便将其排除在外,从而挽救喷射物事件——这确实涉及到TSA扫描仪评估人员运用的相同建模软件。  接着,他们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能谱范围内的能量分析通过量子色动力学产生的背景喷射物水平,这些能量过低,不能产生黑洞。随后,他们又将分析扩展至黑洞应该能出现的能量范围,了解是否有信号在这种背景下十分明显。结果,他们并没有获得这方面的发现。CMS探测器任务团队总结说:“我们可以将3.5至4.5电子伏特最低质量下生成黑洞的可能性排除,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下评估多维普朗克尺度。”  这一结果还对弦理论以外领域的研究意义重大。迷你黑洞不是科学家预测能量衰减为喷射物的唯一假定物质,所以,缺乏高于背景的信号也对物理学本身带来一些严重的限制。另一个有利之处是,所涉及的能量完全脱离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能力范围。这样,即便历史更悠久的对撞机击败大型强子对撞机,生成希格斯粒子,我们显然也能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验中获取了一些有用的物理学成就。  与一些报道的截然相反的是,这项研究实验并不意味着弦理论将走向灭亡,其实只是突出了在这些能量下预测黑洞的模式。将某些模式排除在外是把可能性缩小的关键一步,大多数理论概念都有许多可能的模型,弦理论也不例外。实际上,仅存在ADD模式是完全可能的,因为物理学家正在寻找或能够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实验的物质。
  • 中国科学家参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跨越日内瓦市郊瑞士、法国边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两个质子束流3月30日对撞成功,与欧洲的控制室远程连接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对媒体说,中国科学家参与了LHC上的4个大型探测器和物理实验,为本次数万亿电子伏特、迄今最高能量质子束流的成功对撞作出贡献。  中科院高能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研究员陈国明介绍说,中国科学家参与到LHC隧道里安放的4个探测器CMS(紧凑缪子线圈)、ATLAS(超环面仪器)、LHCb(底夸克探测器)和ALICE(大型离子对撞机)当中,其中,中科院高能所牵头对CMS和ATLAS探测器作出重要贡献。CMS和ATLAS两个实验的物理目标是寻找希格斯(Higgs)粒子、额外维度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希格斯粒子是一种理论上预言的能解释其他粒子质量起源的新粒子。  4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3000名科学家参与了CMS和ATLAS实验。中国内地有4家科研单位参与CMS实验:中科院高能所和北京大学组成的CMS中国组成功建造1/3的端部缪子探测器阴极条室和阻性板室,并参与拟定CMS技术设计报告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向CMS提供了核心探测材料——用于电磁量能器的5000余根自主研制的钨酸铅闪烁晶体 中国科技大学参与电磁量能器的研制 CMS中国合作组在中科院高能所建立CMS实验远程控制中心,与在CERN和美国费米实验室一起轮班承担CMS实验的一部分实时控制工作。  由中科院高能所、山东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组成的ATLAS中国组,则对ATLAS实验的缪子探测器和电磁量能器的设计和建造做出重要贡献。  陈国明称,目前,CMS和ATLAS实验的中国科学家正积极参与探测器日常运行值班和非常复杂的模拟数据分析,为用即将获取的实验数据发现包括希格斯在内的新粒子和新物理现象做准备。中科院高能所的计算中心还建立LHC数据分析网格平台,加入全球LHC实验数据分析网格,为中国物理学家和世界各国的物理学家服务。  LHC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建在周长为27公里的环形隧道里,隧道埋在地下50到175米处。LHC的设计目标是对撞两个反向回旋的质子束流,质子束流的总能量最高达14万亿电子伏特。专家认为,LHC对撞成功标志着LHC物理研究的开始,意味着一个粒子物理新时代的到来。
  • 专家称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留有余地”
    中央部门陆续公开2012年预算,但仍缺少详细收支情况  受访人  张光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邓淑莲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2012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布拉开大幕:  第3年:部门预算公开,始于2010年,到今年是第三个年头。  4部分:今年各部委的部门预算公布内容包括四部分,即部门概况、2012年部门预算表、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名词解释。  5张表:今天中央部门预算首次公布五张表,包括公共预算收支总表、公共预算收入表、公共预算支出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五张表格。  ■本报记者 郭顺姬  “有进步。”当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向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询问如何看待今年各部委已发布的财政预算报告时,他用三个字做了回答。  “详细程度还远远不够。”持不同态度的网友老榕这样评价。  从4月23日开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多个中央部门陆续公布了2012年部门预算。此次各部门的预算报告与以往相比发布得更早,格式更统一,形式也更丰富。但与此同时,网络上还充斥着“看不明白”、“不够详细”的抱怨。  如何评价今年各部门发布的预算报告?报告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应如何改进?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本质上没改变  中国经济时报:对于今年各中央部委公布的财政预算报告你有什么评价?  张光: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改变。虽然形式上有进步。比之前好看了,但内容方面改变不大。  邓淑莲:今年公布的部门预算的确比以前有进步,首先,很多部委公布了部门的职能、编报范围,特别是将所属预算单位悉数公布,符合规范部门预算要求 其次,公布了更多的预算表 再者,很多部委都对部门预算收支进行了说明,并增加了名词解释。但与规范的部门预算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报告仍不规范  中国经济时报:此次预算报告还存在哪些问题?  张光:对比国际惯例,我们的预算报告很不规范。总结起来,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没有公布部委各个部门以及下属单位的详细收支情况,具体的支出结构、去向仍无从知晓 二是没有列出上一年的决算表,缺乏对比,对研究分析造成不便。  其实这些数据如果真正想要公布,并没有技术上的困难,只要财政部一家就能解决。现在这样的公布状况,说明这些部门对公开留有余地,涉及一些利益关系的考虑。  邓淑莲:第一,缺少部门人员信息表——包括部门总人数及人员结构   第二,只有功能分类信息而缺少预算支出的经济分类信息,即人员经费及其明细分类,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费、伙食补助费等 公用经费及其明细分类,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等明细类别。  第三,项目支出信息没有公布。预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预算,另一部分为项目预算。项目预算视单位不同而在部门预算总数中的比重也不同,但范围一般在20%—90%之间,平均也在40%,是一笔不小的资金。目前,有关这部分资金的预算信息几乎无从知晓。也没有任何部门公布该单位每个项目的预算(经济分类信息)。  第四,虽然公布了预算编制所属单位,但各单位的预算没有显示,从而不能了解钱是如何花的。  第五,缺少部门预算要点,即部门2012年主要将钱花在那些项目上,并解释为什么。  第六,没有将所有中央部委的部门预算集中在一个网站上公布,不符合政府部门预算公布的国际惯例,也违背了预算透明度的便利性原则,即方便公众及其代表了解和监督政府预算。现在,查找部门预算进行统一分析成了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  高标准下多方监督  中国经济时报:对上述问题有什么解决建议?  张光:财政收支应做到彻底公开,除了有总的收支数据,资金在内部怎么分割,部委内部各个部门和下属单位的收支,去年的预算、决算和今年的预算,要一并公布出来,这样下来可能会有几百页,就算老百姓们没有耐心看,但可以供专业人士研究和监督。而且,只要每个部门运营所涉及的所有花销全部公开了,三公消费到底有多少也能一目了然。  要实现这些,首先需要国务院制定的信息公开条例具有一定的标准。而且,标准应定高一点,不能太低,低标准会限制一些想要走得更远的部门。  其次,需要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全国人大应建立一支专业队伍,以人大为主,国务院为辅,对政府各个部门的行为进行监督。媒体机构以及社会都可以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监督,老百姓也可以参与问责。  再者,还需要相关部门领导者有一定的政治决断力,有追求政务清廉的勇气。  形式上可以进一步增强报告的仪式感,譬如说在每一个报告上都附上最高行政长官的简短说明和签字,以示郑重。  邓淑莲:我国目前的部门预算在预算支出功能分类信息公布上已经比较详细,类、款、项信息公布齐全。但只有这样的信息并不足以使人们了解政府部门是怎么花钱的。只有详细的经济分类信息才能解释这个问题。  网友热议  屋里的鱼:哪怕改革一小步也是进步。  彦-PE投资:能再细致点不?  什什和然然:用得怎么样比用什么更重要,政府应该推行公共监督制度。  ZL郑雷:希望看到政府各部门预算中关于己方福利方面的数字下降。  容维分析师-李波:中央部门预算前的预算明细公示,比预算核定后的发布更重要!预算前的明细公示,不仅可以广纳民意,而且有助于公正、公开的有效推进,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治国理念。  我们希望未来的中央部门预算公开能够更深入民心,采取公示或小众听证的方式对预算名目进行讨论,把不合理的去掉,把没纳入的加上,让公众真正地参与到国家、政府的事务中来,尤其是对于一些有“超国民待遇”之嫌名目的讨论。这对于中国走向真正的民主法治尤为重要。
  •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技术设计报告》基本完成
    国际高能物理学界高度关注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又有新进展。“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CEPC的《技术设计报告》,今年将进行国际评审。”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CEPC是2012年中国科学家提出的关于未来高能对撞机的设想方案。科学家们希望用它研究希格斯粒子、宇宙早期演化、反物质丢失等一些未解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新的物理规律,并寻找暗物质及其他新粒子。2018年,CEPC的《概念设计报告》正式发布。按照概念设计,CEPC将是一个建在地下50—100米处的周长100公里的“大环”。“在CEPC预研项目支持下,我们攻克了超导高频腔、增强器极弱磁铁、真空镀膜、数字束流测量与控制设备等多项关键技术难关,并研制出相关样机。而且超导高频腔达到了国际最好水平。”王贻芳说,超导高频腔可以通过极高的能量效率给带电粒子加速,相当于现代粒子加速器的“发动机”。王贻芳介绍:“我们研制的超导高频腔的样机,技术指标绝对是国际领先的,为我国建设国际领先的高重频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未来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提供了技术和设备保证。”
  • 会议通知丨2020桩基检测及岩土工程检测监测新技术研讨会
    2020桩基检测及岩土工程检测监测新技术研讨会2020年12月17日 丨中国广州诚挚邀请您的莅临INVITATION主办单位: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会议时间:2020年12月17日(全天)会议地点:广州建国酒店海陆建设工程不断地向着“高、深、重”方向发展,对工程检测和监测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桩基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原位测试技术和岩土监测技术贯穿于海陆建设工程设计、勘察、施工的全过程。桩基质量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第一步,配合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和岩土结构监测技术将大大提高施工质量。随着国外先进原位测试技术的发展,在解决海陆工程勘察的问题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为深入推动行业发展,由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0桩基检测及岩土工程检测监测新技术研讨会”,定于2020年12月17日,在广州建国酒店举办。诚邀各位业内专家和朋友参会光临,各抒己见,切磋交流。 01 会议日程INVITATION 02 主要议题INVITATION 议题一桩基检测技术/徐晓林 NO.1 低应变的正确应用与分析摘要:低应变作为一种桩基无损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方便地对桩基的完整性进行定性评价,是桩基质量普检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次主要介绍低应变测试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低应变现场信号采集要点,以及后期处理分析的注意事项。 NO.2 高应变测试简介摘要:高应变是一种利用动力学原理测算桩基承载力的方法,相比于静载而言,操作更加简单,造价更低,尤其对于水上打入桩,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次主要简单介绍高应变原理,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及现场实测过程中的重点事项等。 NO.3 钻孔桩质量控制新技术摘要:目前,我们对于钻孔桩的质量检查主要都是在成桩以后进行,对于成桩之前的成孔质量则关注相对较少。本次主要介绍PDI公司最新研发的成孔质量控制设备,孔底沉渣厚度测试设备,以及通过测温方式来评价桩身完整性的新方法,帮助用户提高成孔质量控制的精度及可靠性。现场展示设备 议题二桥梁隧道工程结构监测解决方案/景洪摘要:岩土工程与结构安全监测涉及到传感设备、采集设备、传输设备及处理平台,各级子系统正常发挥模块功能,提供准确而可靠的数据分析是监测的目的。利用目前已建或完建的桥梁与隧道监测案例,分享各类传感器系统在监测系统建设过程的方式方法。现场展示设备 议题三无损检测先进技术及应用/张晓燕 NO.1 先进无损检测技术-阵列式超声波横波检测和超宽频步进频率雷达检测介绍摘要:新的设备使得检测方法能落地实施,带来全新的检测体验。阵列式超声波断层扫描仪,采用DFA数字聚焦、横波检测、干点接触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实现1m深度范围的钢筋混凝土单面检测,且无需现场涂耦合剂,大大节约检测时间。超宽频步进频率雷达,通过独特的步进频率连续波SFCW技术,覆盖0.2-4GHz的雷达波范围,测试深度可达到70cm,突破了现有传统手持雷达的测试深度局限。本次着重介绍这两种新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特点,并分享一些检测案例。 NO.2 木结构应力波三维成像法及其应用介绍摘要:木结构应力波三维成像主要应用于城市树木、木结构、古建筑的安全性评价,检测木材内部的孔洞、腐朽及真菌侵蚀等病害。“ArborSonic 3D 应力波断层扫描系统”可以在不损伤木材结构的情况下,在结构周围布置多个传感器,通过橡胶锤敲打传感器尾部的撞针,产生的应力波数据被实时传输到电脑上,通过软件形成木结构横截面的彩色波速图,从而可判断结构内部的健康状况。通过不同断层面的扫描,可以形成三维图。现场展示设备 议题四岩土原位测试新技术新应用/郑江 NO.1 土体原位测试新方法与新设备摘要: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为了取得工程设计所需要的且能反映地基土体物理、力学、水理性质指标,以及含水层参数等定量指标,仅靠勘探中采取岩土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往往是不够的,需要在土体原来的位置上进行测试。为了弥补室内土体试验测试的不足,国内现已经引入了国外先进土体原位测试技术和方法,本次将重点介绍静力触探、扁铲、旁压、十字板剪切等技术和应用。 NO.2 岩体原位测试新方法与新设备摘要:近些年来,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原位测试技术水平不断得到了提高。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岩土原位测试技术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重点介绍国外各种岩体原位测试技术和设备,供国内的同行参考。03 会议报名INVITATION本次免收会议注册费,会议期间,就餐由主办方负责,住宿费用自理。
  • 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新奇异五夸克粒子
    科学家们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发现了一种新粒子,其被称为“奇异的五夸克”。研究团队表示,发现这样的奇异粒子有助他们理解夸克是如何结合形成复合粒子的。相关论文刊发于17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杂志。  科学家们认为,夸克是不能再分割的基本粒子,目前已知的夸克包括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异夸克、底夸克和顶夸克6种。夸克通常“三五成群”形成强子,比如重子(由3个夸克组成的质子和中子等)和介子。但更多夸克也能“成群结队”形成“四夸克态”和“五夸克态”。  此前,物理学家也发现了几种“四夸克态”。2022年7月,LHC上底夸克探测器(LHCb)实验合作组宣称,发现了一种“五夸克态”。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以极高的能量让两束质子发生对撞,从而发现了这一新粒子,最新发现的五夸克粒子包含一个奇异夸克。  团队成员之一、意大利米兰大学伊莉莎贝塔斯帕达罗诺雷拉指出,质子和中子等常见的强子通常由两到三个夸克组成,他们最新发现的“五夸克态”非常奇特。  诺雷拉表示,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四夸克态”和“五夸克态”,这些研究就像是粒子领域的“文艺复兴”,科学家们收集的证据越来越多,也越能研究更复杂的衰变,研究这些奇异的夸克态很重要,因为它们有助于揭示夸克在粒子内部的结合情况。
  • 超级对撞机概念设计报告出炉 国家立项信号尚不明确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11月14日下午,大型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研究工作组正式发布了CEPC的《概念设计报告》。/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2年,中国高能物理学家提出 CEPC 计划。由于身材庞大,CEPC被很多人称为“超级对撞机”。同时,因为耗资巨大,它也曾多次掀起物理学界争议。/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项目的支持者认为,超级对撞机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并促进工业技术发展;反对者认为这台对撞机将成为耗资巨大的无底洞,性价比不高。/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最早出现争议的时候,我们的争议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对象,现在《概念设计报告》出来了,这为将来的讨论提供了基础,我们希望未来关于CEPC的决策可以立足科学问题。”CEPC机构委员会主席高原宁说。/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71e26c8c-f35a-437a-8510-b8a08c50e435.jpg" title="20181114205244645.jpg" alt="20181114205244645.jpg"//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概念图(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供图)/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在争议中推进的“希格斯工厂”/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012年7月4日,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工作的超环面仪器(ATLAS)和紧凑缪子线圈(CMS)两个实验同时观测到了希格斯粒子。/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希格斯粒子又被称为“上帝粒子”,因为它将质量赋予了已知的所有基本粒子。然而,依据现有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人类还无法计算或预言希格斯粒子自己的质量。/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观测到希格斯粒子之前,人们一直以为需要将两个粒子的能量提升到很高很高才能对撞出希格斯粒子,但是,2012年的那两个实验让人们意识到,观测到希格斯粒子所需要的能量比预期要小,只有约1250亿电子伏特(125GeV)。/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于是,下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发展的新思路诞生了——可以建造能量较低、实验环境更为干净、性价比更高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大量产生希格斯粒子,形成“希格斯工厂”,进而对希格斯粒子进行系统研究,并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当全世界为观测到希格斯粒子欢呼时,2012年,中国高能物理学家提出了CEPC计划,并启动了该项目的预研,团队用两年多时间发布了《初步概念设计报告》。/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然而,就在《初步概念设计报告》发布后不久,CEPC引发了物理学界的广泛争议。诺奖得主杨振宁的《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将争议引向高潮。/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杨振宁认为造巨型对撞机是“进无底洞”;建造花费巨大,将会影响其他基础科学的发展;高能物理要发展不一定要靠造巨型对撞机,也有不费钱且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途径等。/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之后,CEPC团队用了三年时间,正式完成了《概念设计报告》。/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初步概念设计报告》之所以是‘初步’,就是因为有一些设计没有达到预期指标,但是《概念设计报告》意味着CEPC已经可以在理论层面达到预期指标了。”CEPC机构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杰告诉记者。/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他表示,接下来,CEPC项目团队将以《概念设计报告》为基础,完成关键技术预研,计划于2018年至2022年间建成一系列关键部件原型机,验证技术和大规模工业加工的可行性。/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在全世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为下一步的《技术设计报告》和工程设计以及未来建设计划时间表的可行性奠定了良好基础。”台湾大学教授、亚洲高能物理委员会主席侯唯恕说。/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一个耗资300多亿的“大圈”/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按照概念设计,CEPC将是一个埋在地下100多米处的、周长100公里的“大圈”,至少会有两台探测器同时进行科学实验。/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阮曼奇介绍,CEPC以秦皇岛地质结构为参考,进行了概念设计研究,预期于“十四五”开始建设,并于2030年前竣工,预估大约将耗资300多亿人民币。/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这个“大圈”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加速器,另一部分是探测器。/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阮曼奇介绍,加速器主要负责产生正负电子并加速,最终精确聚焦对撞、制造极端环境,产生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物理事件。加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小型直线加速器,和一个与对撞储存环同样长度的增强器,把正负电子的能量提高到研究所需的值。能量达到研究所需后,粒子就会送入两个储存环进行对撞。/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探测器则相当于具有可以高速、高精度拍照的立体显微镜,由多种不同的子探测器组成,用来记录带电和不带电的各种微观粒子,同时,这个“照相显微镜”也会采用最新的软件技术,与最新的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发展紧密相关。/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设计CEPC大致模样的同时,研究团队还规划了前10年的实验内容。/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最初的7年内,CEPC将在质心能量2400亿电子伏特(240GeV)处运行,以研究希格斯粒子。随后2年,CEPC将在910亿电子伏特(91GeV)处运行,以研究 Z 玻色子和重味物理。另外一年时间,CEPC计划在1600亿电子伏特(160GeV)附近研究 W 玻色子物理。/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而在这10年后,CEPC 未来可能发展方向之一是升级为一个超级质子-质子对撞机(SppC),质心能量将达到100万亿电子伏特(100TeV),以便在大范围内直接寻找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阮曼奇介绍,在为期十年的实验计划中, CEPC将生产超过100万个希格斯粒子,此外还将生产一亿个W玻色子和近1万亿个Z玻色子。/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CEPC计划与国际稍早的国际线性对撞机(ILC)、紧凑型线性对撞机(CLIC),以及同时期的未来环形对撞机(FCC)项目处于竞争地位。”阮曼奇说。/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等待国家支持/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概念设计报告》的扉页,可以看到很多国内外科学家的签名。/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签名者一部分是参与报告研究和撰写的人,还有一部分是支持并有意愿参与CEPC研制工作的人。”高原宁说。/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在高原宁看来,CEPC的首要物理目标是深入研究希格斯粒子的性质,从而探索高能物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国际科学界参与CEPC研制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科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国际高能物理界非常希望参加 CEPC 的研发和将来的科学实验,这将会大大促进人类对物质最基本组成单元的进一步理解。”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和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墨尔本大学教授Geoffrey Taylor说。/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高原宁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在立项方面还没有给出明确的信号,科学家们期待着以政府间合作的形式推动CEPC的预研和建设。/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CEPC 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表示,对于中国的高能物理来讲,这是一个绝佳的历史机遇,一方面,该方案可以进一步理解希格斯粒子的性质、宇宙早期演化、反物质丢失、寻找暗物质、真空稳定性等一系列未解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寻找新的物理规律。另一方面,中国有通过努力建成自己的希格斯工厂和国际领先的“创新合作平台”,成为该领域全世界的领跑者。/p
  • 大型强子对撞机首次对原子进行加速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日前宣布,该机构人员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加速了电离的铅原子,这是该设备首次用于加速原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日常工作是加速质子即氢原子核,有时用于加速不带电子的其他原子核,此前从未处理过带有电子的原子核。/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这项试验是为了检验“伽马射线工厂”设想的可行性,将来有可能用大型强子对撞机产生高强度伽马射线,用于物理学前沿研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铅原子正常情况下有82个电子,研究人员将电子剥离到只剩一个,使铅原子变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在7月下旬开展的试验中,大型强子对撞机使6束这样的铅离子稳定运行了两个小时,随后研究人员有意弃置了离子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伽马射线是一种波长极短的高能电磁波。根据设想,用大型强子对撞机把原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再用激光将其中的电子激发到较高能态,电子回落到低能态时就会释放出伽马射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当前已经有用电子束产生伽马射线的手段,不过大型强子对撞机产生的伽马射线强度会更高,可用于新型粒子物理学实验,有可能帮助探索暗物质。/ppbr//p
  • 粒子对撞机内首次探测到中微子
    据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官网20日报道称,该校物理学家主导的“前向搜索实验”(FASER)首次探测到粒子对撞机产生的中微子,此前该团队曾观察到6个中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此次新发现有望加深科学家对中微子的理解,还有助揭示行进较长距离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宇宙中微子,为管窥遥远宇宙打开一扇窗。中微子无处不在,非常神奇,被称为宇宙的“隐形人”,是宇宙中数量最丰富的粒子。1956年,科学家首次探测到反应堆发出的中微子,确认了其存在。中微子在恒星燃烧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FASER联合发言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粒子物理学家杰米博伊德解释道,中微子对建立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非常重要,但科学家们此前从未探测到对撞机产生的中微子。FASER位于CERN内,旨在探测CERN著名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产生的粒子。研究人员指出,他们从一个全新的来源,也就是粒子对撞机那里发现了中微子。目前物理学家研究的大多数中微子都是低能中微子,但FASER探测到的中微子是迄今实验室制造出的最高能量的中微子,与深空粒子在地球大气层中引发剧烈粒子簇射时发现的中微子相似。博伊德称,新发现的高能中微子能向人们揭示宇宙深空的奥秘,这是用其他方法无法获得的,LHC中发现的这些高能中微子对于理解粒子天体物理学中真正令人兴奋的观测结果至关重要。除探测中微子外,FASER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识别出构成暗物质的粒子。物理学家认为,暗物质构成了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但从未被直接观测到。FASER尚未发现暗物质的“蛛丝马迹”,不过,随着LHC将在几个月后开始新一轮粒子对撞,科学家们期待看到一些令人兴奋的信号。
  • 大型强子对撞机团队确定“穿越万里”反原子核
    轻反原子核由反质子和反中子组成。根据《自然物理》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团队研究认为,轻反原子核或能在银河系中穿越很长的距离。这项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反原子核或能用于寻找暗物质。反原子以及反原子构成的反分子等,统称为反物质,反物质与我们周围世界中的常规“正”物质相遇,则发生湮灭,释放大量能量。也正因如此,地球上没有反原子核的天然来源,但它们会在银河系的其他地方产生。有观点提出,反原子核可能是源于太阳系外的高能宇宙辐射与星际介质(星系中恒星之间空间)中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反原子核是尚未发现的暗物质粒子湮灭所形成的。为探索反原子核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LHC所属ALICE合作组,日前分析了氦-3(氦的一种稳定同位素)原子核的反粒子。研究人员利用LHC的粒子对撞产生反氦-3原子核,再让这些反原子核与ALICE探测器中的物质相互作用,让它们消失。通过研究,团队科学家们确定了反氦-3原子核的消失概率,以及这种概率在这些反原子核穿越银河系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
  • 山大为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研制400台探测器
    3月30日,世界最大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成功,成功刷新质子流对撞最高能级记录,首次达到设计目的。记者今天获悉,山东大学在ATLAS(超环面仪器)探测器的建造项目中承担了400台探测器的研制生产任务。实验中所使用的探测器就是在山东大学研发并制造的。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瑁带领的科研团队从1998年开始参加LHC的ATLAS实验。该团队用了四年的时间为ATLAS研制400台探测器,能够覆盖800平方米的测量面积,是ATLAS实验的第一级触发探测器。为开发研制探测器,科研团队曾派遣相关人员赴以色列学习,并在山东大学南新校区专门建造了物理研究所。探测器的研发、制作总共投入资金近300万元。每台探测器都有6层楼之高,根据规定其测粒子的误差要在1毫米之内,达到几亿分之一秒的精确度。经过以色列及欧洲多国的严格检测,400台检测器全部合格,质量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得到国外同行的高度赞扬。
  • 大型强子对撞机CMS合作组发现新的四夸克粒子家族
    记者10日从南京师范大学获悉,在9日举行的第41届国际高能物理大会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紧凑介子线圈(CMS)合作组报告,他们发现了一个可能由4个粲夸克组成的奇特粒子家族。  “清华—南师”CMS组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易凯代表CMS合作组介绍,这些粒子内部可能由4个同一种重味夸克组成,物理图像相对简单而利于理解。“这是中国实验团队首次在LHC上主导观测到可能的全粲四夸克粒子,也是中国首次在CMS实验上主导新粒子的发现。”易凯说。  夸克是一种基本粒子,目前已知有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粲夸克、顶夸克、底夸克6种类型。“粒子一般由2—3个夸克组成,例如介子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而重子由3个夸克或3个反夸克组成,它们被称为传统强子;但还有一类粒子可能由4个、5个夸克或者夸克胶子混合组成,因为比较罕见,所以也被称为奇特强子。”易凯表示。  理论学家在数十年前已预测到传统的强子和奇特强子态的存在,然而直到最近20年,科学家才在实验上观察到较为明确的四夸克态或五夸克态奇特强子。  “但此前还没有发现过全部由重味夸克组成的奇特强子家族,即粲夸克或底夸克组成的奇特粒子。”易凯说。  基于2016—2018年CMS采集的所有“质子—质子”对撞数据进行分析,CMS合作组随后在两个粲夸克偶素的不变质量谱中观测到了一个新的粒子家族。“其中的每一个粒子可能由4个同味重夸克组成,该家族中的3个共振峰依据质量被暂时命名为X(6600)、X(6900)和X(7300)。X(6600)和X(7300)粒子均是在世界上首次被观测到。”易凯说。  “这是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可能由纯重味夸克组成的奇特粒子家族。”易凯强调,“虽然近20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几十个奇特强子,但这些奇特强子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还是未解之谜。而此次研究发现的奇特粒子家族,夸克的组成方式相对简单,我们就可以基于这种相对简单的组合方式,继而理解这些粒子的形成模式。”  易凯表示,CMS探测器收集的数据量大,也有很好的质量分辨率,预计将会在这个方向作出更多的贡献。  CMS合作组由50多个国家、约240个单位的4000多名成员组成,其中,中国组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多个单位。近年来,中国CMS组在希格斯粒子性质测量和多玻色子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
  • 激情与速度的碰撞,三思纵横生产事业部装机赛火花四射
    电光火石之间,三思纵横电子万能试验机生产事业部正在上演一场激烈的装机速度竞赛。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三思纵横力学试验机的订单数量也在逐年攀升。为了提升全员的装配速度,激发工作热情,三思纵横电子万能试验机生产事业部近日特别举办了一场装机速度PK赛。(装机赛PK中)经过激烈的角逐,10月25日,在三思纵横电子万能试验机生产车间,装配员易基亮以6小时30分最短用时获得了比赛第一名。此外,邱久久、郑士雄、李文周等人也都取得不错的成绩,紧咬第一名。易基亮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努力和不断进步的结果。他们在比赛中展现了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的装配技能,彰显了三思纵横团队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装机PK赛第一名获得者装配员易基亮)这场装机速度PK赛不仅提高了大家的装机速度,还增强了团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员工们在比赛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充分展现了团队精神的力量。(副总经理管军仔细检验装机品质是否合格)作为监督人的组长武振华、检验人的生产经理胡冠军和总检人的副总经理管军,他们认真负责地组织了这场装机速度PK赛,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机会。本次装机速度比赛增加了工作的趣味性,活跃工作氛围,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这场比赛也让我们看到了三思纵横团队的高效协作和拼搏精神。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期待他们未来更多精彩表现!
  • 来自仪器信息网APP第70万装机用户采访——仪器信息网APP喜迎第70万装机用户
    仪器信息网APP自2017年发布上线以来,经过六载之风雨,吸引了仪器行业的用户、仪器厂商的关注。行业同仁对仪器信息网APP(以下简称APP)给了积极肯定的评价,鼓励我们砥砺前行;同时也给我们反馈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更新迭代,让仪器信息网APP使用体验更佳!2023年5月底,仪器信息网APP迎来了第70万名装机用户,该用户来自某研究所的副教授汪老师(本网账号:Insm_cbff230d,手机尾号为2),我们很荣幸联系上汪老师,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采访。仪器信息网:汪先生您好!很荣幸您成为仪器信息网APP装机第70万幸运用户。首先,是否方便介绍一下您从事的工作呢?汪老师:非常荣幸能成为仪器信息网第70万装机用户。我主要从事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表征以及应用研究,从事该方面的研究10年了。仪器信息网:汪老师,您是怎么认识仪器信息网的?您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安装仪器信息网APP的?汪老师:我是经同行业的朋友推荐了解到仪器信息网的,通过访问发现仪器信息网是一个拥有专业的仪器与检测技术交流平台,自从访问之后就一直在使用。今年5月份在访问的时候发现有移动端,就通过三星应用商店安装仪器信息网APP,安装之后发现查找行业消息资源十分便捷。仪器信息网:您安装仪器信息网APP之后主要访问哪些内容呢?您在使用遇到仪器信息网APP有什么体验呢?对实际工作带来哪些帮助呢?汪老师:我主要通过仪器信息网APP收听学术会议和报告,记录下报告中自己感兴趣的表征仪器和新型材料检测方法,然后在APP里进行搜索并联系厂家进行咨询。体验感很好,首先,仪器信息网APP里的会议及课程在领域内都很专业,邀请了很多业内大咖进行了详细的知识分享,可以通过回看功能反复消化里面的干货。其次,仪器信息网APP按仪器的种类对市场上的主流仪器进行了展示,并给出采购方面的专业指导,因此在了解到最前沿的技术发展趋势后可以便捷地掌握最新的行业市场信息。仪器信息网:对比其他平台,您觉得我们的APP有哪些特色和优势?您是否愿意推荐给同事和同行业朋友呢?汪老师:仪器信息网APP里的内容权威、使用便捷、界面美观;我非常愿意推荐给同事和同行业朋友。仪器信息网:您对仪器信息网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汪老师: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些供广大用户更好地交流互动的模块,例如给仪器打分并且分享,使用体验感等打分的理由;对不专业的厂家进行警告以及下架处理。最后祝仪器信息网APP功能越来越完善,用户群越来越多。关于仪器信息网APP:仪器信息网APP自2017年上线,开启了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移动端的新纪元。仪器信息网APP是一款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工具型的App,可轻松快速选仪器找厂商、随时随地看直播学课程、与百万同行交流、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是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移动端入口级生态产品。在仪器信息网APP上您可以:一、选仪器、找厂商:收录十几万种科学仪器,几千家优质仪器厂商。二、听会议、学课程:观看近千场的高清网络直播、上万份视频课程。三、看资讯、在线问:热门的行业资讯第一时间送达,三百多万的用户零距离交流。另外,在APP上还可以享受很多其他福利待遇哟。在APP上享受的福利:1. 仪器导购 专业助手:一键发布多家比对,与厂商沟通消息及时达;2. 享受高清会议直播 :千场的网络会议直播,享受无卡顿高清直播;3. 课程享受95折优惠:几百门精品课程,享受95折福利;4. 把握一手行业动态 :让您不错过海量的商机;5. 专业资料 免费下载:几十万份仪器、检测专业资料,免费下载收藏;6. 可兑换实物礼品 :精美的实物礼品,等您来兑换!未安装仪器信息网APP的朋友,快来安装吧。扫描上述二维码安装即可
  • 仪器信息网APP喜迎第50万名装机用户
    仪器信息网APP喜迎第50万名装机用户2021年8月3日,仪器信息网APP迎来了第50万名装机用户:alhoon。对于仪器信息网移动端的发展来说,50万不仅仅是个数字,它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它代表着仪器信息网向移动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已经成为一款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广泛使用的工具型的APP。  仪器信息网为这位幸运的第50万名装机用户发放了具有纪念价值的实物大奖。同时,为了庆祝第50万名装机用户的诞生,仪器信息网特别举办了“仪器信息网APP装机5 0万 系列庆祝活动 ”,活动共设置了总额超过万元人民币的红包、实物等礼品,欢迎广大用户积极参与。仪器信息网APP自2017年上线,开启了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移动端的新纪元。仪器信息网APP是一款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工具型的App,可轻松快速选仪器找厂商、随时随地看直播学课程、与百万同行交流、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是科学仪器及检测行业移动端入口级生态产品。在仪器信息网APP上您可以:一、选仪器、找厂商:收录十几万种科学仪器,几千家优质仪器厂商。二、听会议、学课程:观看近千场的高清网络直播、上万份视频课程。三、看新闻、在线问:热门的行业资讯第一时间送达,三百多万的用户零距离交流。另外,在APP上还可以享受很多其他福利待遇哟。正在开展的活动:仪器信息网APP喜迎装机500000:天天打卡天天抽奖,100%中奖 未安装仪器信息网APP的朋友,快来安装参与活动吧。扫描上述二维码安装即可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