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齿轮加工机床

仪器信息网齿轮加工机床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齿轮加工机床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齿轮加工机床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齿轮加工机床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齿轮加工机床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齿轮加工机床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齿轮加工机床相关的解决方案。

齿轮加工机床相关的资讯

  • 回顾近二十年我国齿轮量仪的发展(上)
    1 引言受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特约,作者于2001-2019年间参访两年一度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机床展览会,并撰写了十届展会的量具量仪述评。十届展会时间跨度近20年,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加入WTO以及金融和经济风险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风雨涤荡,机床工具制造业及量具量仪行业在经受风雨历练的同时,就整体制造能力而言,无论在技术质量水平和产品品种性能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蓬勃的发展。基于对精密测量仪器的感触体验,作者撰文回顾了近二十年来我国齿轮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历程和部分成果。我国齿轮量仪的生产始于哈量,哈量建厂源于苏联的156项经济援助项目;在国家经济改革开放时期,通过精密传感技术、数字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坐标测量仪精密量仪制造技术的引进开发和自我发展,推动了我国齿轮测量技术和仪器向基于计算机的数字化数控坐标式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发展。CNC齿轮测量中心代表了当今齿轮测量技术和仪器的先进水平,也是齿轮及齿轮刀具制造精度质量检测领域的主流需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CNC齿轮测量中心逐步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同时也是精密机械制造技术、精密位移探测传感技术、数字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控技术在齿轮测量仪器上集成的结晶。它基于坐标式几何解析测量原理,对齿轮单项几何形状误差进行测量,是坐标式齿轮测量仪器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CNC齿轮测量中心实质上是由笛卡尔式直角三坐标系和一个回转角坐标所构建而成的四坐标测量机——圆柱坐标测量机,主要用于齿轮单项几何精度的检测,也可用于(静态)齿轮整体误差的测量。除了齿轮以外,也可用于齿轮刀具(如滚刀、插齿刀、剃齿刀)、蜗杆、蜗轮及凸轮轴等复杂型面回转体的单项几何误差进行高精度测量。由国外首先推出的、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坐标式CNC齿轮测量中心取代了传统机械展成式的齿轮量仪,成为单个齿轮几何精度测量中独占鳌头的齿轮测量仪器和技术。国内通常认为,美国Fellows公司于七十年代成功开发的Microlog 50(图1)是世界上首台高水平的CNC数控齿轮测量中心,它采用了花岗石基座、四轴独立伺服驱动系统、激光干涉仪长度位移测量系统和光栅角度编码盘,其技术起点很高。图1 美国MICROLOG 60齿轮测量中心我国齿轮测量中心的开发历经了艰辛和曲折。成都工具所和哈量于1986年开始着手计划立项开发齿轮测量中心,直至1995年底在陕西省教委和陕西省机械局的支持下,西安工业大学和汉江工具厂合作成功开发出了我国第一台CNC齿轮测量中心CCZ40(图2)。这是一台由计算机控制的、可实现数控四轴联动的圆柱四坐标式齿轮测量仪器样机。经专业技术鉴定,确认达到预期目标,填补了国内空白。随后,哈尔滨精达公司经过努力,在2001年于国内首先开发研制出齿轮测量中心产品(图3),成功推向了首家用户——重庆宗申公司,并逐渐形成强大批产能力和竞争实力,打破了由国外齿轮测量中心产品一统国内市场的局面。此后,哈量、工具所、智达、爱德华、同和光学及秦川等公司陆续推出了自行设计开发的CNC齿轮测量中心,开创了我国齿轮测量仪器发展新面貌,品种和质量的持续提升令人鼓舞,和国外先进齿轮测量中心的技术与质量差距日益缩小,竞争力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图2 西安工大汉江工具首台国产样机CCZ40图3 精达公司首台国产CNC齿轮测量中心经过近15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坚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分别在CIMT展会上展示,通用技术集团所属的哈量集团于2019年成功推介出配套完整、集成度高、技术含量水平高、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螺旋锥齿轮闭环专家生产制造系统”和技术(图4),其硬件涵盖了螺旋锥齿轮齿面的数控加工机床(铣齿机、硬齿面加工机床和磨齿机)。螺旋锥齿轮齿面的数控刀具和装备包括铣刀刀盘刀条装调仪、硬齿面刀具测量机以及螺旋锥齿轮齿轮测量中心等。这标志着我国锥齿轮的成套制造和加工测量技术跃上了一个新水平。(a)(b)(c)图4 哈量成套螺旋锥齿轮闭环专家生产制造系统随着我国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机器人近年来快速集成进入在线齿轮自动化智能测量生产线。2015年南京二机床在北京展会上展示的“智能化齿轮加工岛”,吹响了国内汽车齿轮自动化在线测量技术集成于齿轮制造加工过程的号角(图5);而2020年精达为株洲齿轮公司提供的“智达快速齿轮检测自动线”配备2台六轴机器人,将意大利光学影像测量仪、自产CNC齿轮双啮仪和CNC齿轮测量中心等3台仪器有机联结,构建了一条齿轮快速智能检测系统(图6),将我国齿轮在线自动检测装备技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新台阶。(a)(b)图5 南京二机床“智能化齿轮加工岛”(a)(b)图6 智达齿轮在线快速智能检测系统在近20年的十届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可以清晰看到我国齿轮测量仪器制造业的显著进展。如上所述,这正是我国齿轮测量技术与仪器装备行业“管(官)用产学研”,凝聚共识,坚持不懈,科学实干,以开发CNC齿轮测量中心为标志,在我国齿轮量仪制造行业的奋发自强和努力下,从无到有;从打破国外垄断到自主创新,不断推进我国齿轮制造业从齿轮制造大国向齿轮制造强国的蜕变,是不断提升国产齿轮质量做出重大功绩和历史贡献的20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20年我国齿轮量仪的发展历史,就是我国CNC齿轮测量中心发展所引导的历史,是我国齿轮测量技术和仪器装备制造业在数字化、信息化、数控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转型升级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而成效斐然的20年。本文根据这近20年间北京国际机床展会上我国齿轮测量仪器展品的概况,按类别和年代进行分述,以便读者能从中看到我国齿轮量仪的发展脉络。2 CNC齿轮测量中心融合并集中体现了当今齿轮测量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趋势(1)1989年工具所推出CZE1200D大齿轮测量仪(图7)。它由一台单板计算机同时控制二台步进电机联动,采用“粗传动精测量”技术实现CNC式齿轮螺旋线的测量(齿廓误差由棒状单齿测头啮合测量实现)。经上海计量所鉴定后当年成功交付用户上海冶金机械厂;同期,工具所还成功开发出CNC式步进电机光栅式/激光式滚刀检测仪GCW200(图8)。(a)(b)图7 工具所的CZE1200D大齿轮测量仪及齿廓测量原理(a)(b)图8 工具所GCW200光栅式滚刀检测仪(2)1995年西安工业大学和汉江工具厂合作,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台CNC齿轮测量中心CCZ40样机,成果通过专业鉴定(图2)。该仪器采用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四轴(θ,X,Y,Z)联动,首次实现圆柱渐开线齿轮的齿廓、齿向螺旋线和齿距等单项几何精度以及齿轮刀具精度在国产CNC齿轮测量仪器上的测量。(3)2001年,哈尔滨精达成功生产出我国第一台国产CNC齿轮测量中心产品,用户为重庆宗申摩托。该测量仪器产品的问世,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十余年来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填补了国产CNC齿轮测量中心产品空白(图3),开启了我国“齿轮测量中心”的规模制造生产以及进入国内外市场参与竞争的发展进程。(4)2003年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哈量和精达分别展出了各自开发的CNC齿轮测量中心(图9,图10)。此后在北京展会上展出CNC齿轮测量中心的有:2005年工具所CV450(图11)和西安交大思源GMC500(图12);2007年精达新开发JA系列齿轮测量中心(图10),该中心采用DDR电机直接驱动工作台主轴、直线电机驱动测量滑板花岗石底座,提升了产品测量精度和稳定性;2011年,哈量、精达及智达等公司纷纷推出花岗石结构的CNC齿轮测量中心。哈量展出的L45型齿轮测量中心(图13),采用测量运动轨迹全闭环控制,可对K形齿廓、凸形齿廓及螺旋线鼓度等项目进行评定;西安爱德华秉承了三坐标测量机的成熟精密量仪设计加工制造技术,成功开发并于2011年展会上展出了G40高精度齿轮测量中心(图14);2015年智达测控展出平行簧片结构的三维光栅数字式扫描测头Z3DDP(图15),并成功地应用于CNC齿轮测量中心,打破了该关键精密扫描测头部件产品的国外垄断。2017年展会上,青岛海拓推出了专用的平面二包测量中心(图16)。这实际上是通用齿轮测量中心的变型仪器,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我国首创的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蜗轮/滚刀等复杂型面零件的高精度检测;2019智达则展出了以“谐波齿轮测量”为主题的成套测量仪器,包括检测谐波齿轮单项几何误差的齿轮测量中心和谐波减速器综合性能检查仪(图17),成为该届展会上国产齿轮量仪的一条亮丽风景线。(a)2003年产品(b)2005年产品(c)图9 哈量CNC齿轮测量中心(a)2003年产品 (b)2007年产品(花岗石基座)图10 精达CNC齿轮测量中心(a)2005年产品(b)2007年产品图11 工具所2005-2007年CV450齿轮测量中心图12 西安交大思源GMC500齿轮测量中心(a)L45(b)PREC40(近年开发新型号)图13 哈量L45和PREC40齿轮测量中心图14 爱德华G40齿轮测量中心图15 智达三维测头图16 海拓测量仪图17 智达谐波齿轮测量成套测量系统(5)2014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几何量所开发的“螺旋线(齿轮)测量基准仪器”项目完成验收。在完成与德国PTB的国际比对工作后,于2019年仪器通过鉴定和国家基准评审(图18)。该基准仪器采用了独立的激光跟随测量系统和独立的CNC测头运动轨迹生成系统(“驱动”和“测量” 两套系统独立又关联的设计)。该基准仪器的技术特点可归纳为:具有一维气浮回转工作台具有负载偏心下的角度自校准、二维激光干涉测长布局降低仪器阿贝误差、三维平行位移机构探测系统的测杆变形补偿、六轴联动主从级闭环精密驱动控制和采集等技术,以及自主建立的仪器精度补偿模型和相应误差补偿软件。这台由西安爱德华协助开发的超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新一代齿轮螺旋线/渐开线测量装置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可直接溯源的复合式齿轮螺旋线/渐开线基准测量装置的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基准仪器实现了齿轮参量最短溯源链的直接溯源,其二路激光跟随测长误差0.1μm,修正后的探测系统误差0.3μm,修正后的回转台角误差≤0.15”;经比对测试,其螺旋线偏差测量不确定度为0.9μm/100mm (k=2)。其对外提供校准测量服务能力为:测量范围:β(0°-60°),d ( 25-400 ) mm 测量不确定度:螺旋线倾斜偏差(0.9-1.2)μm/100mm(k=2),螺旋线形状偏差0.8μm(k=2) 螺旋线总偏差(1.2-1.5)μm/100mm(k=2)。值得提及的是,2009年,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更新研制的JLC齿轮测量中心基准仪器,测量齿轮渐开线样板基圆半径的不确定度: 当rb=100mm,U=1.1μm(k=3) ;测量齿轮螺旋线样板螺旋角的不确定度:当β=15°,U=1.0μm/100mm(k=3),因此也成为代表当时我国齿轮测量中心制造/升级再制造的顶尖水平之作。(a)(b)(c)图18 国家计量院“齿轮测量基准仪器”设计原理和消除周期误差的有12个读数头光栅的圆光栅(6)2021年,通用技术集团哈量公司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L45P高精度计量型三维齿轮测量中心“(图19),该仪器具备高精度机械主机、误差修正补偿技术、多功能智能化实时测控系统及三维齿轮测量软件等多项自主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在线分析、自我诊断功能,具备稳定性高、扩展性强、抗干扰等优点。其配套的三维齿轮测量软件具有圆弧圆柱齿轮、弧锥齿轮、转子、弧齿刀盘等检测功能,仪器还具备测针库管理、空间修正、数据安全与管理等功能,是我国高精度计量型齿轮量仪又一突破,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科协2021 “科创中国” 榜“突破短板关键技术榜(装备制造领域)”十个项目之一。图19 哈量计量型L45P三维齿轮测量中心3 弧锥齿轮测量中心及其闭环制造系统使CNC齿轮测量中心集成弧锥齿轮的测量和制造(1)2005年哈量和精达分别在北京国际机床展会上展出拥有弧锥齿轮测量功能软件的CNC齿轮测量中心。哈量展出3903A齿轮测量中心(见图9a),与重庆工学院合作、在国内首先成功开发的齿轮测量中心锥齿轮测量软件所测得的锥齿轮三维齿廓误差(见图9c);此后精达、智达也各自开发了相应的锥齿轮测量软件应用于齿轮测量中心产品。(2)2015年哈量在展会上重点推介“锥齿轮数字化网络化闭环制造系统”。该系统将哈量生产的数控锥齿轮切齿机床和数控锥齿轮磨齿机床与数控锥齿轮测量仪器——锥齿轮测量中心等整合集成,融通锥齿轮的设计加工及检测软件,实现锥齿轮加工参数的反馈调整,成功构建了锥齿轮闭环制造系统(见图20);中大创远集团和智达合作于同年展出了类似锥齿轮闭环制造成套技术和仪器产品。该年展会呈现了我国锥齿轮智能化制造技术与装备发展的新景象、新格局。2017年哈量集团长沙哈量凯帅(现更名为长沙津一凯帅)还展出了HCS260硬齿面螺旋伞齿轮加工刀盘调刀仪(见图22)和CNC L65G高精度螺伞齿轮测量中心。(a)(b)(c)图20 哈量锥齿轮数字化网络化闭环制造系统和齿廓反调计算图形图21 工具所GCW300 CNC滚刀测量仪图22 哈量硬刀盘检测仪(3)2019年,哈量展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最新版本成套“螺旋锥齿轮闭环制造系统”(见图4)。它包括螺旋锥齿轮铣齿机/磨齿机/铣齿刀刀盘/刀条/刀具装调机和齿轮测量中心等螺旋锥齿轮和切齿刀具的所有加工制造和测量装置的硬件和软件,(借助于物联网)进行数据信息的融合集成,对我国螺旋锥齿轮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标志性的示范引领作用。4 齿轮刀具测量中心及其闭环制造系统是CNC测量齿轮中心在齿轮刀具制造中的数字化应用在齿轮刀具测量领域,工具所于1989年开始开发专业的卧式CNC光栅式齿轮滚刀测量仪GCW200,经不断改进后于2005年前后推出花岗石底座的GCW300(图21),具有一定的卧式齿轮测量中心的功能。哈量集团2017年展出的弧齿锥齿轮的铣刀盘和硬齿面螺旋伞齿轮刀盘的CNC刀盘装调检测仪(图22),在弧齿轮加工刀具的数字化闭环制造上,为我国做出了突破性重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工业大学和汉江工具厂在1995年合作开发了我国首台CNC齿轮测量中心样机后,又于2009年在北京展出了成功合作开发的全套国产数控刀具离线闭环制造系统和装备——数控齿轮刀具磨齿机+CNC齿轮测量中心+数控砂轮修整机+数据处理平台(图23)。首次实现齿轮测量中心与数控砂轮修整机之间的数据整合集成,成功构建了国内首套离线齿轮刀具闭环制造系统。据悉,近期西安工业大学和秦川机床及汉江工具合作,正在进一步开发高新水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齿轮刀具制造闭环系统。图23 西安工业大学-汉江工具联合研发的齿轮刀具离线闭环制造本文作者:谢华锟,邓宁
  • 回顾近二十年我国齿轮量仪的发展(下)
    前文回顾:近二十年我国齿轮量仪的发展(上)5 CNC大齿轮测量中心和超大齿轮测量系统是CNC齿轮测量中心在大齿轮及超大齿轮测量的扩展和创新(1)1989年,工具所推出的局部CNC式1.2m大齿轮测量仪CZE1200D,如前所述,该仪器由单片式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二联动,首次实现齿轮量仪螺旋线的CNC数控数字化测量。其改进型为2015年的CZE1200DA齿轮测量仪(图24);图24 工具所CZE1200DA齿轮测量仪(2)2004年,哈量国内首次开发2m CNC大齿轮测量仪CNC3929,改进型为CNC L200(图25);图25 哈量L200 CNC大齿轮测量中心(3)2011年,精达创新设计开发2.5mCNC大齿轮齿轮中心,其改进型为JLR300(图26),在国内创新采用了三坐标三联动(θ,X,Y)的渐开线成形原理,实现沿端面啮合线对大齿轮渐开线齿廓精度的测量,即“NDG”法向展成测量原理;精达公司将该原理创新应用于小模数齿轮的测量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图26 精达JLR300大齿轮测量中心(4)2017年,哈尔滨同和光学公司展出精密CNC大齿轮测量中心T150A(图27)。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超精密加工和测量设备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的哈尔滨同和光学展出的大齿轮测量中心,集成了超高精度气浮轴系、气浮托盘调心技术及直线电机驱动等先进技术。近年不少国产大型CNC齿轮测量中心,如哈量CNC L200(见图25)、精达JW型(图28)和智达ZD(图29)型大齿轮测量中心,都采用了5轴坐标系统结构布局,即径向坐标采用了上下二层,既简化机械结构又可减少测头阿贝误差,具有提高仪器稳定性和精度等优点。智达2020年新开发的Z系列大齿轮测量中心甚至采用了三种齿廓测量原理:法线极坐标、极坐标和啮合线测量原理,以适应不同用户需求。仪器采用全新分层控制理念的3U架构全闭环控制器实现动态位置全闭环控制,仪器性能得到了提升。图27 哈尔滨同和T150A齿轮测量中心图28 精达JW型齿轮测量中心图29 智达ZD型齿轮测量中心(5)2013年,北京工业大学成功开发了用于超大齿轮的双测量装置集成综合测量系统——“激光跟踪+三维平台”在位测量系统(图30),首次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探索,在超大齿轮的测量理论、技术和实践上,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a)(b)(c)图30 北工大超大齿轮旁置式双测量装置集成综合测量系统6 自动化智能化齿轮测量分选仪器/系统实现CNC齿轮测量中心在齿轮生产现场在线测量(1)2005年,工具所推出车间用齿轮在线三维双啮测量分选机CQPF2000, 随后哈量—北工大也成功开发出3501齿轮分选机(图31),能在线实现批产齿轮径向综合三维误差测量及分选功能。图31 工具所及北工大—哈量齿轮三维双啮测量机(2)2013年,精达为东风汽车变速箱生产线开发了JDFX-1型齿轮自动分选机,用机械手实现半自动盘/轴类齿轮的双啮检测和分选。2015年精达、智达及金量展出风格迥异的双啮式齿轮自动/半自动分选机(图32)。2015年,南京二机床展出了由六轴机器人操作的“智能化齿轮加工岛”(见图5),在实现齿轮无人化双啮自动检测的同时,通过网络连结,能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反馈,对系统中的数控滚齿机和剃齿机的加工参数进行智能化调整后再加工,实现批产齿轮闭环质量控制与制造,在我国圆柱齿轮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中树立了发展标杆。哈量于2017年推出具有时代感的3503齿轮分选机(图33)。此外还有2005年秦川机床推出的在数控磨齿机上的数字化在机测量装置,近年在国内也得到重视,国产全自动流水线齿轮分选机的开发发展迅速。其中,哈尔滨精达和智达(图34)都有相应产品系列相继问世,服务于齿轮制造企业。以上齿轮分选机基本上都是以齿轮双啮仪为检测仪器。在提升齿轮双啮仪的自动误差补偿功能上,精达于2017年展出了获得专利的补偿式齿轮智能双面啮合检查仪产品,既提高仪器测量精度也满足了国际市场标准要求,该双啮仪的补偿功能引起行业的关注与好评。(a)(b)图32 精达半自动在线分选机(a)(b)图33 哈量3503齿轮分选机(a)和秦川机床在机测量(b)(a)(b)图34 精达JFE全自动流水线齿轮分选机(a)及智达2020年为浙江双环传动改造的日本制造桁架式齿轮在线检测分选设备(b)(3)2020年,智达为株洲齿轮有限公司提供了2台六轴机器人齿轮在线快速智能检测系统(见图6),集成了包括国产CNC齿轮测量中心和齿轮双啮测量仪以及意大利光学图像测量仪在内的3台检测功能各异的齿轮精密测量仪器,实现在线轴类齿轮零件的精度检测和质量统计及分选,充分显现了我国齿轮在线检测成套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制造能力,在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方面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崭新高度。7 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技术传承难能可贵,新的发展令人期待和鼓舞1970年前后,由工具所黄潼年为首的我国齿轮制造与测量业界众多科研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创新开发的成套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致力于研究分析,力图探索齿轮的几何形状及位置精度和齿轮的啮合运动综合精度之间的因果关联。齿轮整体误差技术目前可大致分为三类:即采用坐标式几何解析测量法的齿轮静态整体误差测量技术、采用啮合滚动点扫描测量法的运动态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以及与虚拟数字化测量齿轮或虚拟数字化配对工件齿轮进行啮合滚动的虚拟啮合滚动点扫描测量技术,三者都归类于运动几何测量原理。测量项目有:静态齿轮整体误差曲线族、运动态齿轮整体误差曲线族以及虚拟齿轮整体误差曲线族。期待今后会有传动动力态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及相应曲线出现。(1)2002年,工具所持续开发锥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建立了锥齿轮局部互换性测量的相对测量体系,实现锥齿轮齿廓二次局部基准误差的补偿(图35),曾应用于青岛精锻齿轮厂。(a)(b)图35 工具所锥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及局部互换性测量体系(2)至2007年,工具所不断改进并生产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系列产品,包括CZD1200EA齿条式圆柱渐开线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见图24)、CZ450蜗杆式圆柱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图36)及用于小模数圆柱齿轮的CZ150蜗杆式测量仪(图37)。图36 工具所CZ450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图37 工具所CZ150小齿轮测量仪(3)2015年,工具所和北工大相继成功开发出齿轮单面啮合差动式小模数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仪(图38)。(4)2015年,北工大在蜗杆式圆柱渐开线齿轮整体误差测量理论和啮合计算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大幅提高齿轮误差测量范围评定精度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齿轮在线快速测量机及相应测量系统(图39)。测量机采用蜗杆式间齿单啮整体误差测量原理,集成了实施自动上下被测齿轮工件的工业机器人,组成了可用于汽车齿轮生产线的在线检测系统。该齿轮在线自动检测系统已于2015 年底在北齿和浙江双环二个企业的生产现场中得到了实际使用。图38 差动式整体误差测量仪图39 北工大齿轮在线测量机(a)(b)图40 基圆智能小模数齿轮影像测量系统和虚拟整体误差曲线(5)2021年,原北工大博士后和基圆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作,在2015年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与啮合计算的突破成果基础上,成功开发出CVGM小模数齿轮测量软件和配套的小模数齿轮机器视觉影像测量系统(图40),实现微小/小模数齿轮的在线快速测量。该CVGM软件系统除了采用齿轮整体误差测量理论,能够按照齿轮精度标准迅速计算得到传统小模数齿轮的单项几何误差,还能以虚拟(静态、运动态)齿轮整体误差(曲线)方式表达测量误差数据,从而大大扩展了该测量系统的齿轮误差分析和综合能力,为我国批量小模数精密齿轮快速测量开创了一个新局面,也大大丰富了我国开创的齿轮整体误差测量理论和实践。8 齿轮传动链综合测量仪呈现良好势头,开辟了齿轮测量仪器发展新天地从单个齿轮的几何精度测量与质量评价,进入到对齿轮副传动链的使用性能测试和评估,这可以看成是我国齿轮质量保障体系更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和阶段,是我国齿轮制造从单个零件制造向关键传动部件制造发展质量保证提升的重要标志。近年国产齿轮传动链综合测量仪的蓬勃发展也揭示了这个发展趋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近期荣获的2021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测试方法与性能提升技术研究“ ,充分显示了我国在国产减速器测试技术与实践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1)2005年,重庆工学院和内江机床厂合作开发并提供的YKN9550锥齿轮滚动检验机产品(图41);图41 YKN9550滚动检验仪(2)2017年,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上,精达首次展示了国产齿轮传动装置/传动链综合测量仪产品(图42),该仪器可实现齿轮装置运动性能和传动性能的综合检测,包括速度、载荷及温度等参数变量下传动链综合性能的精确测量与分析。智达展示了为谐波减速器开发的综合性能测试仪(图17)。图42 精达传动链综合检测仪(3)2019年,北工大、北京市精密测控技术及仪器工程研究中心在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出新开发的RV减速器传动链测量仪和小模数锥齿轮综合误差滚动测量仪(图43a);2021年又开发了用于额定输出扭矩达1500Nm的RV减速器综合性能测试台(图43b)。该测试台集先进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技术与一体的高精度测试仪器,可测量RV减速器的传动误差、回差、扭转刚度、背隙、空载摩擦扭矩、启动转矩、反向启动转矩、传动效率等多种性能参数,选配不同附件可实现多种规格RV减速器的综合性能测试,已为厦门理工大学、集美大学及河南科技大等提供了产品。(a)(b)图43 北工大精密中心RV减速器综合性能测试仪及测试台9 一级齿轮精度基准的精心制作创建,成绩斐然;非渐开线基准的新途径探索,别有洞天(1)大连理工王院士团队通过几十年埋头实干,以工匠精神铸造出我国精品齿轮样板:研制出一级精度渐开线基准样板(图44)和标准齿轮;成套的超精加工测量理论、超精加工测量技术和制造工艺、成套超精加工的技术装备,为我国齿轮精加工和超精加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图44 大连理工一级精度渐开线基准样板(2)近年国家计量院研制开发了我国首个国家级直径1m齿轮形渐开线齿轮精度基准(图45),其技术参数供参考(见表1)。表1 中国计量院标准大齿轮参数图45 计量院基准齿轮(3)北工大研制开发了我国非渐开线齿廓精度基准:2011年开发的双球式非渐开线齿廓精度样板和2021年的双轴圆弧形齿廓精度样板(图46)。尝试探索一条新的途径来解决高精度及超高精度渐开线实物基准,尤其是解决大尺寸高精度渐开线实物基准的制造难题,以利于更切实地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大尺寸齿轮几何精度的实物溯源体系。(a)(b)图46 北工大双球和双轴圆弧非渐开线样板10 结语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作为我国机床工具制造业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平台,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杆和旗帜。自1989年创办以来,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机床工具展览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已荣登当今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之列, 成为推动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对外技术交流和商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近20年来,北京机床展览会上真切展现了我国精密数控齿轮量仪的发展历程,揭示出我国精密数控齿轮量仪的发展方向是数字数控化、信息网络化、自动智能化,集成融入生产制造全过程是必由之路;从被动地在计量室进行齿轮精度质检,到生产一线现场批量齿轮的在线自动化快速检测,再进一步融入生产过程,通过测量数据处理实时反馈调整加工参数、实施齿轮的闭环制造,甚至实现了包括齿轮刀具在内的闭环齿轮物联网制造系统的建立。作者不能不由衷感叹我国齿轮量仪制造行业所取得的可喜成就和坚守实干敬业的奋发精神,更体会到党和政府领导下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英明正确。“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为响应“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支持并强化国产齿轮量仪制造业关键部件国产化精制化和齿轮测量与加工制造信息的网络闭环智能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齿轮量仪制造业,是我国齿轮制造业大国向齿轮制造业强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来由北工大石照耀教授牵头的“小模数粉末冶金齿轮(MM/PM)高速高效大规模制造成套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齿轮制造成套技术与产业化的成功实施,显示了我国向齿轮制造强国目标阔步前进的强劲步伐。
  • 中国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09330cc9-62db-4b7b-9512-4a9b7e0dcd27.jpg" title="2.jpg" alt="2.jpg"//ppstrong  一、齿轮钢现状和发展方向/strong/pp  齿轮在工作时,长期受到变载荷的冲击力、接触应力、脉动弯曲应力及摩擦力等多种应力的作用,还受到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外来硬质点的研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极易损坏的零件,因此要求齿轮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疲劳强度和耐磨性。为了生产出优质齿轮钢,一方面要求钢厂为用户提供淬透性稳定且适应用户工艺要求的齿轮钢产品,另一方面齿轮厂也要优化现有工艺,引进新工艺来提高齿轮的质量。br/  与日本、德国、美国生产的齿轮钢相比,中国齿轮钢存在的差距主要是:钢的牌号未形成系列化,产品标准落后 钢的淬透性带较宽,国外钢的淬透性带已经达到4HRC,而中国在6-8HRC左右,并且不够稳定 钢的纯净度较低,从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进口的齿轮钢,其氧含量波动在(7-18)× 10-6,中国在(15-25)× 10-6左右,并且非金属夹杂物弥散程度不够,分布不均,大颗粒夹杂物较多 晶粒度要求不同,中国齿轮钢晶粒度级别一般要求5-8级,而日本特别强调渗碳齿轮钢的晶粒度应不粗于6级 日本开发了低硅抗晶界氧化渗碳钢系列,可使晶界氧化层降低到≤5μm,而SCM420H等Cr-Mo钢为15-20μm 平均使用寿命短,单位产品能耗大,劳动生产率低。此外,在轧制过程中如何保证疏松等低倍缺陷在很小且芯部范围内,也是中国未曾研究的领域,因为低倍组织缺陷会对零件后续加工以及热处理变形带来很多不利影响。/pp  目前,中国汽车用齿轮钢的主体钢种仍是20CrMnTi,该钢种通常采用气体渗碳工艺,由于渗碳气氛中氧化性气体的存在,导致渗层中对氧亲和力较大的元素Si、Mn、Cr在晶界处发生氧化,形成晶界氧化层。晶界氧化层的发生会导致渗层Si、Mn、Cr等合金元素固溶量下降,降低渗层的淬透性,从而降低渗层的硬度并导致非马氏体组织的产生,进而显著降低齿轮的疲劳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手段:/pp  采用特殊的热处理工艺。真空渗碳可降低渗碳气氛中的氧势,从而可以较为有效地减小渗碳层晶界氧化的发生程度 稀土渗碳工艺也可以降低晶界氧化程度,由于稀土优先在工件表面富集并择优沿钢的晶界扩散,而且与氧的亲合力远比Si、Mn、Cr高得多,它将优先与氧结合,阻碍氧原子继续向内扩散,从而有助于减轻非马氏体组织的产生。/pp  通过合金设计,开发抗晶界氧化的齿轮钢。Ni、Mo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Cr元素次之,Mn抗氧化能力弱,而Si的抗氧化能力最弱(Si氧化倾向是Cr、Mn的10倍)。因此为减小晶界氧化并保证淬透性,在齿轮钢成分设计时,应适当降低易氧化元素的含量,特别是Si的含量,相应地提高难氧化元素Ni、Mo的含量。据报道,将Si、Mn、Cr分别控制在0.05%、0.35%、0.01%可以完全抑制表面组织异常,而且即使在1000℃也很少有晶界氧化的发生。/pp  为满足汽车行业高性能以及轻量化的发展要求,未来应重点开发:淬透性带窄的齿轮钢、超低氧渗碳钢、低晶界氧化层渗碳钢、超细晶粒渗碳钢、提高高温硬度和高温抗软化渗碳钢、易切削齿轮钢、冷锻齿轮用钢等。/ppstrong  二、轴承钢现状和发展方向/strong/pp  轴承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精密机床、冶金设备、重型装备与高档轿车等重大装备领域和风力发电、高铁动车及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中国生产的轴承主要为中低端轴承和小中型轴承,表现为低端过剩和高端缺乏。与国外相比,在高端轴承和大型轴承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中国高速铁路客车专用配套轮对轴承全部需要从国外进口。在航空航天、高速铁路、高档轿车及其他工业领域用的关键轴承上,中国轴承在使用寿命、可靠性、Dn值与承载能力等方面与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国外汽车变速箱轴承的使用寿命最低50万公里,而国内同类轴承寿命约10万公里,且可靠性、稳定性差。/pp  航空方面: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基础零部件,国外正在研发推力比为15-20的第2代航空发动机轴承,准备在2020年前后装配到第5代战机中。近10年来,美国研发了第2代航空发动机用轴承钢,其代表性钢种为耐500℃的高强耐蚀轴承钢CSS-42L和耐350℃高氮不锈轴承钢X30(Cronidur30),中国则在进行第2代航空发动机用轴承的研发。/pp  汽车方面:对于汽车轮毂轴承,中国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第1代和第2代轮毂轴承(球轴承),而欧洲已广泛采用第3代轮毂轴承。第3代轮毂轴承的主要优点是可靠、有效载荷间距短、易安装、无需调整、结构紧凑等。目前,中国引进车型大多采用这种轻量化和一体化结构轮毂轴承。/pp  铁路车辆方面:目前,中国铁路重载列车用轴承采用国产电渣重熔G20CrNi2MoA渗碳钢制造,而国外已经将超高纯轴承钢(EP钢)的真空脱气冶炼技术、夹杂物均匀化技术(IQ钢)、超长寿命钢技术(TF钢)、细质化热处理技术、表面超硬化处理技术和先进的密封润滑技术等应用到轴承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轴承的寿命与可靠性。中国电渣轴承钢不仅质量低,而且成本比真空脱气钢高出2000-3000元/吨,未来中国需要开发超高纯、细质化、均匀化与质量稳定的真空脱气轴承钢取代目前采用的电渣轴承钢。/pp  风电能源方面:对于风电轴承,目前中国还无法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主轴轴承和增速器轴承,基本依靠进口,3MW以上风电机组配套轴承的国产化问题还没有解决。国外为了提高风电轴承的强度、韧性和使用寿命,采用了新型特殊热处理钢SHX(40CrSiMo),对于偏航和变浆轴承,通过表面感应淬火热处理控制淬硬层深度、表面硬度、软带宽度和表面裂纹 对于增速器轴承和主轴轴承采用碳氮共渗,使零件表面得到较多稳定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30%-35%)和大量细小碳化物、碳氮化物,提高了轴承在污染润滑工况下的使用寿命。/pp  为提高轧机轴承的使用寿命以及运转精度,未来需要进行轧机用GCr15SiMn和G20Cr2Ni4等轴承钢的超高纯真空脱气冶炼和轴承表层大奥氏体量控制热处理等技术的研发。日本NSK与NTN轴承公司分别开发了表面奥氏体强化技术,即通过增加表层奥氏体含量,开发出了TF轴承和WTF轴承,从而将轴承的寿命提高了6-10倍。/pp  未来中国轴承钢的研发方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pp  一是经济洁净度:在考虑经济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钢的洁净度,降低钢中的氧和钛含量,达到轴承钢中的氧与钛的质量分数分别小于6× 10-6和15× 10-6的水平,减小钢中夹杂物的含量与尺寸,提高分布均匀性。/pp  二是组织细化与均匀化:通过合金化设计与控轧控冷工艺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夹杂物与碳化物的均匀性,降低和消除网状和带状碳化物,降低平均尺寸与最大颗粒尺寸,达到碳化物的平均尺寸小于1μ m的目标 进一步提高基体组织的晶粒度,使轴承钢的晶粒尺寸进一步细化。/pp  三是减少低倍组织缺陷:进一步降低轴承钢中的中心疏松、中心缩孔与中心成分偏析,提高低倍组织的均匀性。/pp  四是轴承钢的高韧性化:通过新型合金化、热轧工艺优化与热处理工艺研究,提高轴承钢的韧性。/ppstrong  三、弹簧钢现状和发展方向/strong/pp  弹簧钢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制造业以及铁路行业。目前,中国弹簧钢产品存在的问题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及特殊品种缺乏 中国弹簧钢在纯净度、抗疲劳性、表面质量以及质量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高档乘用车悬架簧、气门弹簧、铁路及重载货车专用弹簧等对弹簧钢性能的要求。中国高档次及深加工弹簧钢仍然依赖进口。进口品种主要为轿车用弹簧钢、铁道用弹簧圆钢、油泵阀门弹簧钢丝等。/pp  虽然降低钢中氧及夹杂物含量是获得纯净钢的一种途径,但是要想得到零夹杂的弹簧钢比较困难,为此有研究者提出了氧化物冶金技术,这是一种有效的晶粒细化的方法,是实现钢铁材料强度与韧性成倍提高的最有效方法。它利用钢中细小弥散的高熔点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氧化物、硫化物以及氮化物,作为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核心,从而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国内外已经对Ti、Zr氧化物体系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含钛氧化物是最理想的。在奥氏体晶粒内钛的氧化物质点成为针状铁素体有效形核地点,促进晶内铁素体形成。但是,由于钢种成分的限制,钛氧化物冶金的推广受到了限制。最近几年开始对稀土元素进行研究,可以利用稀土元素的强脱氧脱硫能力及产物熔点高的特点来研究稀土氧化物对钢材性能的影响。/pp  汽车行业对悬簧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应力提高到1100-1200MPa,为此日本开发出添加合金来提高强度和提高耐腐蚀疲劳强度的钢材。中国弹簧钢无法满足高档乘用车悬架簧用钢性能需求,强度1200MPa及以上悬架弹簧产品用弹簧钢全部依赖进口。然而,近年来,为规避资源风险、降低成本和实现原材料的全球化供给,强烈要求使用标准钢(SAE9254)维持高强度,而且强烈要求提高钢的韧性,因此越来越多地采用喷丸硬化处理取代处理费用高的表面硬化热处理。喷丸硬化处理将压缩残余应力作用于表面,可提高抗疲劳强度,减小表面缺陷的影响程度,因此近年来将它视为表面处理不可或缺的技术。随着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悬簧的设计应力也达到了1200MPa级。预计今后对高强度悬簧用钢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及耐用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未来,随着汽车轻量化,发展高强度、优良抗弹减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汽车悬架用弹簧钢是提高中国高端装备零部件自主配套能力、有效替代进口的必然趋势。/pp  所有弹簧产品中,气门弹簧对材料要求最为严格,特别是高应力及异型截面气门弹簧对材料要求近乎苛刻。例如,要求抗拉强度达到2000MPa 对氧化物、硫化物的夹杂物等级要求均达到0级 异型截面材料对曲率、长短轴等有特殊要求。目前,国外气门弹簧专用弹簧钢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瑞典,生产企业有日本铃木、三兴、住友、神钢钢线、韩国KisWire、瑞典Garphyttan等,几乎垄断了中国全部异型截面和高应力气门弹簧钢市场。2000年以后,随着新型发动机的开发,对发动机的旋转速度和轻量化、紧凑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日本开始采用2100-2200MPa的OT钢丝。在此情况下,不仅要调整合金成分,还要对现有制造工艺进行改进,低温弥散硬化成为必不可少的工艺。然而,低温弥散硬化后的弹簧形状发生变化,为了提高形状和尺寸的控制精度,控制整个制造工序中的形状变化的技术开始引人关注。/pp  未来,为满足高端弹簧基础零部件国产化的发展需求,应不断开发高性能弹簧钢产品,一方面是向高强度方向发展,要求在高应力下同时提高疲劳寿命和抗松弛性能 另一方面是向功能性方向发展,根据不同的用途,要求具有耐蚀性、非磁性、导电性、耐磨性、耐热性等。/ppbr//p
  • 齿轮视觉检测仪器与技术研究进展
    齿轮视觉检测仪器与技术研究进展石照耀 1*,方一鸣 1,王笑一 2 1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精密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124; 2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南 洛阳 471003摘要:相对于接触式测量,机器视觉检测这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效率高、信息全、稳定性好、可识别缺陷等优点,在齿轮检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十年来出现了影像仪、闪测仪、CVGM仪器、在线检测设备等多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齿轮检测仪器,它们既可以实现齿轮综合式测量,又可以实现齿轮分析式测量。回顾了齿轮视觉检测仪器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分析了齿轮视觉检测中边缘检测、亚像素定位、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等算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总结了机器视觉在齿轮精度测量和齿轮缺陷检测两个方面的技术发展,并指明了齿轮视觉检测仪器与技术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机器视觉;齿轮测量;齿轮视觉检测仪器;齿轮精度测量;齿轮缺陷检测1 引言齿轮是应用广泛的基础件,其质量直接影响齿轮传动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寿命等。齿轮检测是分析齿轮加工误差来源、提高齿轮加工精度、保证齿轮产品质量的必备手段。齿轮测量可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由于齿轮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传统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难以满足齿轮测量精度要求,因此传统的齿轮检测设备通常采用接触式测量方式。应用广泛的齿轮测量中心和齿轮双啮检查仪分别是齿轮分析式测量设备和综合式测量设备,均为接触式测量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视觉测量技术的进步,机器视觉测量精度逐渐提高,在一些场合已经可以满足齿轮检测的需求。相对于接触式测量,机器视觉测量具有效率高、信息全、稳定性好、可识别缺陷等优点,在齿轮测量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出现了影像仪、闪测仪、computer vision gear measurement(CVGM)仪器、在线检测设备等多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齿轮检测仪器,它们既可以实现齿轮综合式检测,又可以实现齿轮分析式测量,更能进行齿轮缺陷检测。接触式测量属于串联测量模式,通过测量齿面上一系列点来完成某种测量目标,测量效率较低,大批量齿轮的在线全检是个挑战。此外,接触式测量方法只能测量齿轮的尺寸和精度,难以进行齿轮缺陷检测。目前齿轮产品的外观缺陷主要依靠肉眼筛查,一些细微缺陷还要借助放大镜、工具显微镜等辅助设备进行识别,这些设备检测效率低、误检率高,且无法对缺陷进行准确分类和溯源。齿轮视觉检测属于并联测量模式,一次测量可获取整个区域内的几何要素和外观缺陷数据,检测速度得到极大提升,可以用于大批量齿轮的全检;更重要的是能同时进行齿轮精度测量和齿轮缺陷在线检测。基于视觉的齿轮精度测量是齿轮精度理论与机器视觉技术的有机结合,作者将我国首创的齿轮整体误差理论融入齿轮视觉检测技术中,大大拓展了对齿轮误差的分析能力。齿轮缺陷在线视觉检测技术可实现对大批量齿轮的100% 全检,柔性和自动化程度高,既能实时反映生产状态,及时预警,也方便管理者掌控一定周期内产品质量变化,还可以根据大数据做进一步的质量评估、产能分析和工艺优化。2 齿轮视觉检测仪器如图1 所示,齿轮视觉检测仪器由工业相机、镜头、光源、计算机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常用两种照明方式:图1(a)采用背光光源从待测齿轮下方照明,采集到的是齿轮投影图像,齿轮边缘锐度高、噪声小,此方式适用于齿轮精度测量;图1(b)采用正光光源从待测齿轮上方照明,采集到的是齿轮端面图像,能够凸显齿轮表面缺陷特征,此方式适用于齿轮表面缺陷检测。图1 齿轮视觉检测仪器构成(a)齿轮精度测量系统;(b)齿轮缺陷检测系统几十年来,齿轮视觉检测仪器经历了从只能“离线抽检”齿轮的“个别尺寸”,到结合齿轮精度理论做出齿轮“精度评定”,再到可以在生产现场“在线检测”的越,从通用仪器演变为专用仪器。常见的通用仪器有影像仪、闪测仪等,专用仪器有CVGM 仪器、齿轮在线检测设备等。2.1 影像仪影像仪(VMM)是小零件行业应用广泛的通用视觉检测仪器,可用于测量齿轮外径、孔径等几何尺寸。影像仪有手动式和自动式之分。手动式影像仪的成本较低,但调光、对焦、选点、修正等都依赖人工操作;测量齿轮时,需要人工取点来拟合齿顶圆、齿根圆等几何要素。世界上第一台由电机驱动的自动影像测量系统是1977 年由美国View Engineering 公司研发的“RB-1”系统。目前,国内外有众多企业生产自动式影像仪,典型有瑞典海克斯康、德国蔡司、日本三丰、深圳中图仪器、贵阳新天光电、苏州天准科技等。自动式影像仪在工作台的X、Y 和Z 轴方向可以精确移动,能够实现自动对焦,测量精度更高。通过示教或编程可以实现齿轮测量中的自动取点,但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对操作人员要求高。自动式影像仪一般没有齿轮测量专用软件,能够测量的齿轮指标不全,不能进行精度评价和分析。传统影像仪视场一般较小,为了获取整个齿轮端面轮廓,需要进行图像拼接。手动式影像仪进行图像拼接时效率低、难度大,精度也较差。自动式影像仪可以实现图像的自动拼接,效率较高,但拼接成的图像存在亮度、对比度不均匀的现象,尺寸测量精度同样受到影响。2.2 闪测仪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一种新型的一键式影像测量仪(闪测仪),视场范围大,可以一次测量多个零件。日本基恩士的IM-8000 闪测仪可在数秒内同时完成最多100 个目标物、300 个部位的测量,可以任意摆放工件,一键自动识别,自动匹配测量。独特的亚像素处理技术可使图像分辨率达0. 01 pixel,测量精度达±2 μm。深圳中图仪器的VX8000 系列闪测仪也可实现同等级的测量精度。此外,闪测仪还可导入CAD 图,通过“比较测量”识别缺陷,如将实际齿廓图像与标准CAD 图的齿廓对比,可以得到缺齿、断齿等缺陷信息。闪测仪的测量效率相比传统影像仪显著提升,但价格昂贵,同样缺少齿轮精度评价专门功能。2.3 CVGM 仪器1980年代,日本和我国开始了齿轮激光全息测量技术研究。基本原理如图9所示,以单频的氦氖激光器为光源,首先在干涉测量系统获得参考标准齿面的全息图像,然后将标准齿面替换为被测齿面放置于干涉测量系统中,同时将已经拍摄到的全息图像置于系统中。测量时,激光经分光棱镜分光扩束后分为了测量光路和参考光路,其中测量光照射到被测齿面上。两束光线同时照射在全息图上,形成了被测齿面和参考齿面间的干涉条纹,并投影在接收屏幕上。在对条纹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后,可以得到被测齿面相对于标准齿面的形状误差。在测量光与全息图像之间放入平行平晶,用来调整测量光的相位。对于模数0. 2 mm 以下的小模数齿轮,难以使用接触式方法测量齿廓、齿距、公法线长度等关键参数;现有影像式测量设备不能给出齿轮精度评价报告。如图2所示,CVGM 仪器专用于解决小模数齿轮测量难题,可在1 s内自动计算出齿廓、齿距、径向跳动、公法线长度、齿厚变动量、内孔尺寸、实际压力角等关键精度信息,自动根据齿轮精度标准ISO-1328对齿轮误差进行评级,输出完整的齿轮精度检测报告,并做出OK/NG 判断。CVGM 仪器的齿廓偏差测量精度为±3 μm,齿距偏差测量精度为±2 μm,具有强大的分析功能,可测量双向截面整体误差曲线(SJZ 曲线)。图2 CVGM 小模数齿轮测量系统(a)CVGM 软件;(b)CVGM 系统如图3 所示,CVGM 仪器使用齿轮整体误差曲线作为齿轮单项误差计算的中间体,即先由齿轮轮廓生成齿轮整体误差曲线,再由齿轮整体误差曲线计算出各单项误差;并以SJZ 曲线方式表达测量结果,大大提升了齿轮误差分析能力。图3 基于视觉的齿轮整体误差分析2.4 齿轮在线检测设备齿轮视觉在线检测设备一般都具有分选功能,根据检测结果把被测产品分成合格品、不合格品,或按齿轮精度等级分类,或按缺陷类型分类。该类设备结构形式有三种:直接集成在齿轮产品传送带上方,结构较简单;使用专用上下料机械手和其他辅助机构,结构最复杂;采用玻璃转盘式结构,应用最广泛。图4位于传送带上方的齿轮视觉在线检测设备,优点是占用空间小,但传送带运动不平稳和易磨损,产品摆放角度不固定,导致检测精度难以提高。由于传送带不透光,该设备无法获取齿轮与传送带接触面的图像,不能实现双面测量。图4 传送带式齿轮视觉检测系统图5 所示设备采用了机械手、导轨、转盘等部件,结合专门设计的自动检测装置完成齿轮上下料、检测、分选和摆盘等一系列操作。这类检测设备功能较强,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图5 使用机械手和自动装置的齿轮视觉检测设备本团队研制了玻璃转盘式的注塑齿轮在线检测分选系统,如图6 所示,该系统已应用于注塑齿轮生产线,工作稳定,取得了突出的使用效果。玻璃转盘由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驱动,带动待检齿轮通过视觉检测工位,可保证图像采集过程中齿轮匀速平稳运动。转盘采用高透明玻璃材质,不需翻转就可得到产品底部的检测图像。由光电传感器定位齿轮在转盘上的位置,使用气动执行器将OK/NG 的齿轮吹入相应的存储盒实现自动分拣。该系统能够实现注塑齿轮黑点、毛刺、缺齿、断齿、翘曲变形等外观缺陷检测,也能完成常规几何尺寸和形位误差的测量,并能根据缺陷阈值、尺寸公差实时分选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且具备报警功能。该系统对齿轮端面的检测时间小于0. 3 s,满足生产节拍的需求,特别是具有齿轮轴向测量功能。图6 玻璃转盘式齿轮视觉检测分选系统图7 为注塑齿轮在线检测分选系统软件界面。该软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软件数据库中贮存了常见齿轮型号及对应的尺寸公差和配置参数,包括CPK 分析和XR 图分析,提高了参数输入效率。注塑齿轮在线检测分选系统兼具精密测量与缺陷检测功能,包括齿轮轴向高度、齿距、公法线、同心度等与齿轮精度相关的检测,齿轮外观缺陷识别准确率能满足注塑齿轮大批量在机检测需求。图7 注塑齿轮在线检测分选系统软件界面3 齿轮视觉检测技术齿轮视觉检测技术是齿轮视觉检测仪器的核心,涉及光学、电子学、计算机图形学、齿轮几何学等多个学科,内容覆盖光学成像、图像处理、软件工程、工业控制、传感器、齿轮精度理论等。近几年,与齿轮视觉检测技术相关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大量出现,在多个核心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齿轮视觉检测技术既有一般视觉检测的共性问题,又有齿轮视觉检测中的特殊问题。齿轮视觉检测的工作流程包括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边缘检测、齿轮精度评定或齿轮缺陷分析等,其中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图像分割、边缘检测、亚像素算法等属于通用的视觉检测技术,而齿轮精度评定和齿轮缺陷识别属于齿轮视觉检测技术的个性问题。这里先从图像采集系统(硬件)和图像处理算法(软件)两个方面综述与齿轮视觉检测技术相关的共性问题的研究进展,然后从齿轮精度测量和齿轮缺陷检测两个方面介绍齿轮视觉检测技术中个性问题的研究进展。3.1 图像采集系统图像采集系统一般由计算机(主机)、图像采集卡、工业相机、镜头、光源等组成。工业相机按照传感器芯片种类可分为CCD 相机和CMOS 相机两种,传统上CCD 相机效果更好,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在一般应用场合CMOS 相机基本已经取代了CCD 相机。相机数据接口常见的有GigE 接口、USB 接口(USB2. 0和USB3. 0)、Cameralink 接口等。其中采用GigE 或USB 接口的工业相机可以直接通过线缆与主机通讯,不需要数据采集卡;而其他接口如Camerlink 接口的相机则需要配备图像采集卡才能与主机通讯。常用的工业镜头按等效焦距分类主要有广角、长焦、中焦、远心、微距镜头等。一般远心镜头的畸变更小,景深更大,可以消除“近大远小”的测量误差,更适合进行高精度的尺寸测量,因此在齿轮视觉检测领域使用最多的镜头为远心镜头。但远心镜头通常价格较高,对精度测量要求不高时,可用普通镜头替代。视觉检测领域常用的光源有点光源、面光源、条形光源、环形光源、穹顶光源、同轴光源等类型,其作用主要有强化特征和弱化背景、突出测量特征、提高图像信息、简化算法、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度、提高系统的检查精度和效率。在齿轮精度测量领域常用的光源主要是面光源,面光源的光线具有更好的方向性,均匀性更好,齿廓更清晰;在齿轮缺陷检测领域主要使用穹顶光源、环形光源和同轴光源等,这些光源可使整个齿轮端面图像的照度十分均匀,突出缺陷特征。齿轮视觉检测的核心问题是测量精度和检测效率,这两个问题都与图像采集系统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当选用分辨率更高的相机;为了提高检测效率,需要选择分辨率低的相机,以减少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提高软件计算速度。精度和效率是一对矛盾,通过选用运算能力更强的计算机和改进图像处理算法的效率,可以部分地解决精度和效率的矛盾问题。无论是为了提高检测精度还是为了提高检测效率,选用精度更好的镜头和更加稳定的光源都可以改善整体的性能指标。3.2 图像处理算法齿轮视觉检测技术中用到的图像处理算法有图像预处理、边缘检测、亚像素定位、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等。其中图像预处理方法与机器视觉其他应用场合的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3.2.1 边缘检测算法齿轮视觉检测中常采用的边缘检测方法有经典微分算子、小波变换和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能够把齿轮二维端面图像中的关键轮廓提取出来,得到轮廓像素点的坐标集合。根据轮廓点的坐标信息和相机标定参数就可以精确计算出齿轮的特征尺寸,包括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内孔直径、齿高、齿厚和齿距等。1)经典微分算子图像边缘一般是图像灰度变化率最大的位置,因此可用一阶/二阶导数来检测边缘,由此诞生了一系列经典微分算子。根据微分的阶数可以将经典微分算子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寻找图像灰度值的一阶导数极值点来确定边界的一阶微分算子,有Roberts 算子、Prewitt 算子、Sobel 算子、Canny 算子;另一类是根据图像二阶导数的零点来寻找边界的二阶微分算子,有Laplacian 算子、LoG(Laplacian-of-Gaussian)算子、DoG(Difference-of-Gaussian)算子。对这些经典微分算子在齿轮边缘检测中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如表1 所示。表1 经典微分算子在齿轮边缘检测中的性能比较Canny 算子采用双阈值和非极大值抑制策略提升对噪声的抗干扰性,具有滤波、增强、检测多个阶段的优化,是性能最优良的微分算子。对于齿轮图像,采用Canny 算子提取的齿廓信息最完整,最接近实际齿廓,如图8 所示。图8 基于Canny 算子的齿廓提取2)小波变换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和多尺度特性。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使其特别适用于检测突变信号,而图像中的突变信号对应边缘,因此小波变换也适用于图像边缘检测。利用Harr 小波函数对齿轮图像进行重构,再结合Canny 算子提取重构图像的齿廓,比单独采用Canny 算子有更优的效果。多尺度特性使其能很好地抑制噪声。图像中的噪声和边缘都属于高频分量,经典微分算子引入各种形式的微分运算后必然对噪声较为敏感,而随着尺度的增加,噪声引起的小波变换的模的极大值迅速减小,而边缘的模值不变,这一特性可以很好地抑制图像噪声。提出一种基于Curvelet 变换的尺度与方向相关性联合降噪方法,该方法对齿轮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在继承小波变换多尺度降噪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尺度内方向相关性降噪,可以为齿轮边缘检测提供高质量的输入图像。因此,小波变换是一种齿轮图像边缘提取的有效方法。3)数学形态学数学形态学是基于积分几何和几何概率理论建立的关于图像形状和尺寸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一种非线性滤波方法,通过物体形状集合与结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滤波。由于数学形态学提取边缘时容易造成间距小的低灰度轮廓的错位和合并,因此常将其与微分算子提取出的轮廓加权融合。相关文献就提出了一种融合Canny 算子和数学形态学的含噪声齿轮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分别采用改进的Canny 算子和多尺度多结构元素灰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子提取边缘;然后对两幅边缘图像进行了小波分解,得到各层子图像;最后对子图像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并使用小波逆变换重构图像得到最终的边缘检测图像。相关文献采用数学形态学中的四邻域腐蚀法提取出边缘宽度,并将其作为单个像素的轮廓,测量分度圆直径为5 mm 以下的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和齿根圆直径,与千分尺测量结果差值的绝对值在2 μm 以内。3.2.2 亚像素定位算法数字图像是以离散化的像素形式存在的,传统边缘检测算法的测量分辨率只能达到一个像素级,提取出的边缘由像素块构成,边缘定位精度不高,如图9(c)所示。亚像素定位算法是在像素级边缘检测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首先需要经过像素级边缘检测粗定位,然后利用粗定位边缘点周围邻域内的像素数据进行边缘点的亚像素级精确定位,如图9(d)所示。图9 亚像素边缘处理亚像素定位算法主要有三类:矩方法、插值法和拟合法。1)矩方法矩方法计算简便,应用于齿轮边缘检测可以减小测量误差。相关文献提出一种利用前三阶灰度矩进行亚像素边缘定位的算法,这是文献中最早提出的矩方法。随后基于空间矩、Zernike 正交矩的方法也相继被提出。相关文献利用基于Zernike 矩的齿廓边缘检测算法,对齿顶圆直径为49. 751 mm、齿数为23 的齿轮测得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的相对误差在0. 02% 以内,齿距累积总偏差的相对误差约5. 15%。相关文献提出一种基于灰度矩的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以邻域窗口的灰度均方差积表示边缘强度,灰度重心所在的方向表示灰度变化的方向,在初始边缘的基础上按求取的灰度变化方向划分为八个区域,构建一维灰度矩模型解算亚像素边缘位置,对于噪声系数为0. 005 的模拟图像,该算法的绝对定位误差为0. 013 pixel。相关文献提出了一种复合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orthogonal Fourier-Mellin moment(OFMM),可为后续齿廓缺陷检测提供精确的齿廓形状。2)插值法插值法运算速度快,应用于齿轮在线检测设备能够满足生产节拍的要求。插值法的核心是对像素点的灰度值或灰度值的导数进行插值,以增加信息。德国MVtec 公司开发的著名机器视觉算法包Halcon 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其中的亚像素边缘检测算子采用的就是插值法。相关文献基于Halcon 算法包中的亚像素边缘检测算子,开发了一套齿轮测量应用程序,可以得到齿廓亚像素点集合,并设定条件剔除假边缘,最终得到齿顶圆直径等参数。3)拟合法拟合法对噪声不敏感,适用于噪声较多的齿轮图像,但求解速度较慢。拟合法是通过对像素坐标和灰度值进行理想边缘模型拟合来获得亚像素边缘的。相关文献提出一种基于高斯积分曲面拟合的亚像素边缘定位算法,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噪声的影响,与原有高斯拟合算法相比,该算法通过坐标变换简化了曲面拟合问题,计算速度提高1 倍,可以满足五级精度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廓偏差测量要求。3.2.3 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算法缺陷检测算法一般由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等步骤组成,其中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是缺陷检测的关键环节。特征提取的有效性对后续目标缺陷识别精度、计算复杂度、检测鲁棒性等均有重大影响。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基于纹理、颜色和形状的特征提取算法。提取完特征后,还需采用模式识别算法对缺陷进行区分。模式识别算法主要有匹配识别和分类识别两类。齿轮缺陷检测常用的匹配识别算法有FAST 和SIFT 算法等,常用的分类识别算法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或支持向量机的算法。相关文献提出了一种基于FAST-Unoriented-SIFT 提取算法和BoW(Bag-of-Words)模型的行星齿轮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原始振动信号转换为灰度图像后,通过FAST-Unoriented-SIFT 算法直接提取灰度图像中的特征。FAST-Unoriented-SIFT 算法结合了FAST 和SIFT 算法的优点,忽略了特征的方向。最后在提取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BoW 模型,该方法对齿轮故障的整体识别率达98. 67%。相关文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A-PSO 算法,称为SHGAPSO算法,先经过图像分割算法提取齿轮的几何形状、纹理和颜色特征,再重建BP 神经网络,并使用SHGA-PSO 算法优化结构和权重。SHGA-PSO 算法对坏齿、划痕、磨损和裂纹4 种不同的齿轮缺陷样本的识别正确率在94% 以上。相关文献基于YOLO-v3 网络实现了对金属齿轮端面凸起、凹陷和划痕三种缺陷的快速检测和定位,对每幅图像的平均检测时间为77 ms,对三种缺陷的平均精确度(AP)和平均召回率(mean recall)分别为93% 和91%,检测效果如图10 所示。图10 齿轮缺陷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3.3 齿轮精度测量齿轮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为保证齿轮产品质量,需要控制的齿轮精度指标有齿距偏差、齿廓偏差、螺旋线偏差、齿厚、齿圈跳动等,其中除螺旋线偏差外,其他精度指标都可以用齿轮端截面轮廓数据进行计算。齿轮精度测量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通过图像处理获得被测齿轮的精确的端面轮廓信息,二是根据齿轮精度理论和相关齿轮精度标准计算齿轮各项偏差值并给出齿轮精度评定结果。通过齿轮精度等级,可以确定对视觉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要求。以齿数20、模数1 mm、5 级精度的直齿圆柱齿轮为例,其齿距累积总偏差为11 μm,齿廓总偏差为4. 6 μm。按测量仪器精度为被测指标允差的1/3~1/5 估算,测量5 级精度齿轮的测量仪的精度应优于1. 6 μm。这对视觉测量而言,是非常困难的。齿轮视觉测量精度依赖于测量系统的硬件和数据处理算法。由于所用相机、镜头等图像采集系统硬件和图像处理算法等软件的不同,以及被测对象齿轮的尺寸参数和精度要求不同,齿轮视觉检测系统的测量精度的差异很大,但在齿轮被测项目评定方面,都是根据齿轮精度相关标准进行的。相关文献依据齿轮精度标准ISO1328-1,给出了视觉测量齿距偏差和齿廓偏差的评定方法,对模数为0. 5 mm 的8 级精度直齿轮测得的齿距偏差、齿廓偏差与齿轮测量中心的测量结果差值最大为4 μm。相关文献采用视觉测量方法测量模数为2 mm、齿数为90的齿轮,齿廓总偏差5 次测量的标准差为0. 028 μm,取得了很好的测量重复性。相关文献提出了视觉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的方法,其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应用要求。齿轮精度视觉测量方面,国外研究进展与国内基本相当,研究内容类似。值得指出,Werth 公司推出的基于光纤测头的微小模数齿轮测量设备采用了接触式测量和视觉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既具有视觉测量的特点,可借助视觉引导实现对微小齿槽的测量;又具有接触式测量的特点,需要用光纤测球扫描齿轮轮廓,测量精度较高但效率较低。由于仪器价格高,这种基于光纤测头的齿轮测量仪器实际应用较少。除了齿廓偏差、齿距偏差、齿厚等轮齿精度指标外,齿轮视觉测量技术还可以获得齿轮的形位误差。GB/T 1182—2018 规定齿轮图纸中通常要标注内孔圆度、端面跳动或垂直度、分度圆跳动等的形位公差,这些都可以通过视觉测量完成。此外,近年来出现了基于视觉方法的齿轮表面粗糙度测量研究。有文献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建立粗糙度参数Ra 与处理后的齿轮感兴趣区域(ROI)图像之间关系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无需人工参与的情况下自动检测齿轮表面粗糙度,平均测量时间约为0. 5 s,比使用接触探针测量齿面粗糙度的方法快40 倍。我国科技工作者在1970 年前后首创的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可快速获取包含被测齿轮全部齿廓误差信息的双向截面整体误差曲线(SJZ),进而方便地分析出齿廓偏差、齿距偏差、齿厚变动量等齿轮误差项目,可以直观地对齿轮加工质量和使用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具有测量效率高、信息全的优点。但由于作为测量元件的跳牙蜗杆制造困难、通用性不好,传统上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通常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齿轮产品。与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类似,齿轮视觉测量技术也可以快速获得被测齿轮的全部齿廓信息,因此也可以使用齿轮整体误差曲线进行测量结果的表达、分析与处理。CVGM 视觉齿轮测量软件中就采用双向截面整体误差曲线作为全部齿廓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图11 为CVGM 获取的SJZ 曲线,其中最外圈为左齿面整体误差曲线,其次为右齿面整体误差曲线,最内圈为齿轮内孔圆度误差曲线。图中可见被测齿轮具有中凸齿廓,整体几何精度较好,但在个别轮齿交替时(左齿面2-3 齿交替、3-4 齿交替)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啮合冲击。其中,该被测齿轮作为被动齿轮在左齿面2 齿、3 齿啮入时会产生刚性冲击,作为主动齿轮在左齿面2 齿、3 齿啮出时会产生柔性冲击。从双向截面齿轮整体误差曲线还可以看出各轮齿齿距、齿厚的变化规律[9]。通过与齿轮视觉检测技术相结合,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和齿轮整体误差理论又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图11 CVGM 获取的双向截面整体误差曲线为提高测量精度,CVGM 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 虚拟样板”的齿轮测量软件精度标定方法。在CVGM 系统中,测量精度是分为两个环节进行保证‍‍‍的:首先通过测量标定片对图像采集系统的精度进行标定;其次使用虚拟齿轮样板对测量软件算法的精度进行标定。图12(a)为对标定片进行测量的结果,标定片上各个圆点的直径理论值为0. 5 mm,标定片的图形制造误差小于等于1 μm,CVGM 计算出的各个圆点的直径误差均在1 μm 以下。图12(b)为采用CAD 软件绘制的无误差的标准齿轮图像,图片像素大小与实际图像采集系统CVGM-12H 的像素大小相同,均为3. 668 μm。CVGM 对无误差齿轮图像进行测量时,由图像处理算法和齿轮精度评定算法引入的齿廓偏差小于等于2 μm,齿距偏差小于等于1 μm。试验中CVGM 系统测量重复性误差为±1μm,可以满足齿数为20、模数为1 mm、5 级精度的直齿圆柱齿轮的精度测量要求。此外,CVGM 软件还可以自动计算内孔圆度、齿圈跳动、公法线长度等误差项目。图12 CVGM 图像采集系统标定和“虚拟齿轮样板”图(a)标定片;(b)虚拟齿轮样板3.4 齿轮精度测量制造过程中由于材料、设备和工艺等问题,会产生齿轮缺陷。齿轮缺陷视觉检测技术的关键指标是缺陷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图13 为齿轮的常见缺陷,包括毛刺(披锋)、缺料、裂纹、收缩、变形、穿孔、流纹、烧胶、凹痕、色差、坏齿、凸起、气泡和溢边等。齿轮视觉检测系统采集并处理齿轮表面图像,利用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等算法获取缺陷的特征信息,实现对缺陷的定位、识别、分类和统计。图13 齿轮缺陷种类1)齿廓缺陷检测齿廓缺陷检测是齿轮缺陷检测研究中的重点,齿廓好坏与齿轮传动性能密切相关。齿廓具有固定的形状特征,一旦出现缺陷就意味着形状改变。因此,齿廓缺陷检测通常需要先用边缘检测算法提取齿廓边缘,再利用基于局部灰度特征统计或形状特征提取的方法对齿廓边缘的每个亚像素点进行几何特征分析来识别齿廓缺陷。相关文献通过连通域标记算法对每个连通域进行细分区域灰度值分析,对灰度值分析结果进行阈值判别从而提取齿轮缺角、缺齿缺陷。相关文献针对彩色塑料齿轮图像,采用基于决策树的局部阈值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来检测齿轮的缺齿情况。有文献提出“虚拟圆扫描法”,通过对一系列相关交点之间的距离比值与设定的比值系数进行比较,确定齿廓是否合格。当齿廓缺陷随机性较强时,可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提高识别的正确率。相关文献采用支持向量机来构造齿轮缺陷识别模型,模型识别齿廓缺陷的正确率达97. 8%。2)毛刺检测毛刺是齿轮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飞边、棱边、尖角等,是齿轮最为常见的缺陷。齿轮毛刺是齿轮制造工艺不当引起的,尺寸细小,肉眼难以发现,出现位置随机,较为频发,是齿轮缺陷检测中的必检项。由于毛刺常出现于齿轮轮廓边缘,因此通常需要进行边缘检测,再根据齿轮的几何特征来判别和定位毛刺。本团队针对注塑齿轮的中孔披锋(毛刺)缺陷,先采用亚像素定位算法精确定位中孔轮廓,再计算轮廓上各点到齿轮中心的径向距离,根据径向距离的异常值判定是否存在中孔披锋。3)表面异物检测齿轮的表面异物缺陷包括油污、黑点、材料中的杂质等。这类缺陷通常会构成图像上的连通域,通过图像分割、Blob 分析等方法可以得到连通域的质心坐标、面积、圆形度、凹凸度和惯量比等几何形状特征,从而获取表面异物的个数、位置和大小等信息。4)裂纹与流纹检测裂纹是金属齿轮的一种外观缺陷,与裂纹类似,流纹是注塑齿轮特有的一种外观缺陷。针对这两种缺陷的检测方法一般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检测齿轮表面是否存在裂纹/流纹;二是提取裂纹/流纹。合格的齿轮产品表面较为光滑,灰度变化均匀;裂纹/流纹则与周围灰度值有明显差异,具有明显的纹理特征,因此常采用基于统计的灰度特征或阈值分割法进行提取。5)翘曲变形检测翘曲变形是注塑齿轮的常见缺陷类型,体现为塑料齿轮的几何形状与模具型腔的形状发生了偏离,超出了公差范围。通常可以通过测量塑料齿轮的特征尺寸(如齿距、齿厚)来识别。本团队选取斜齿轮齿厚标准差或直齿轮齿厚最小值作为特征值,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翘曲变形缺陷判别,成功检测出200 个样品中的19 个存在翘曲变形缺陷的齿轮。6)多缺陷融合检测当齿轮表面缺陷特征较多时,通常要通过基于机器学习的目标分类算法来进行判别。如有文献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3 网络,用DenseNet 代替YOLOv3网络中的DarkNet-53 网络,对塑料齿轮的污痕和缺齿缺陷进行检测,误检率为1. 3%。相关文献采用基于CNN 的两种分类方法Naïve 法和fine-grained 法对齿轮的划痕、凸起、孔蚀、块状不对称缺陷进行识别,Naïve 法处理时间更少,平均时间为0. 09 s,准确率为92%,而fine-grained 方法在准确性方面更好,准确率为96. 5%,平均时间为0. 67 s。本团队研制的注塑齿轮在线检测分选系统能够实现对注塑齿轮材料杂质、黑点、油污、烧胶、毛刺、气泡、水口穿孔、缺齿、断齿、收缩、翘曲变形等多缺陷的融合检测,还可以测量齿轮几何尺寸和形位误差,特别是具有齿轮轴向测量功能,可实时分选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具备报警功能,检测效率高、功能全,是目前注塑齿轮视觉在线检测专用设备。4 结束语特大齿轮(直径大于3000mm)测量和微小齿轮(直径小于2mm或模数小于0.1mm)测量属于“绝端测量”范畴。过去20年,对齿轮极端测量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有些已应用于实际齿轮测量中。随着齿轮视觉检测技术的发展,齿轮视觉检测仪器已经可以实现齿轮精度评价和齿轮缺陷检测,已在众多小模数齿轮生产企业得到应用,可以有效地管控产品质量、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产能,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在齿轮视觉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软件算法是技术壁垒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相对于齿轮精度测量,面向齿轮缺陷检测的技术较为成熟。目前,齿轮机器视觉测量仪器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小模数齿轮领域的原因如下:在机器视觉测量中,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视场范围)是一对矛盾,现有的机器视觉测量仪器难以同时满足中、大模数齿轮对视场范围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小模数齿轮的齿槽宽度小、轮齿刚性差,常规的接触式测量仪在测量小模数齿轮时效率低、测量困难,不能满足小模数齿轮的测量需求。但齿轮机器视觉测量技术也有不足。除了固有的测量精度相对较低的缺点外,由于轮齿遮挡问题,齿轮机器视觉测量技术目前不能实现对圆柱齿轮的螺旋线测量和对锥齿轮、斜齿内齿轮等特殊齿轮的测量,限制了齿轮机器视觉测量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齿轮精度测量研究方面,提高视觉测量精度仍将是难点和着力重点;在齿轮缺陷检测研究方面,目前对齿轮缺陷检测的研究不够深入,可检的缺陷种类不全,提高缺陷识别准确率和效率是着力重点。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产业升级需求的提升,在大规模齿轮生产过程中齿轮视觉在线检测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齿轮视觉在线检测设备的特点有:耦合于生产线上,可高效测量批量齿轮的尺寸精度,实时监测齿轮质量,自动剔除不合格品,形成“生产-检测-分选”自动化流水线;对齿轮外观缺陷进行识别和分类,实现大批量齿轮的“应检尽检”,用“大数据”手段分析齿轮工艺问题,与生产管控系统互联,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减少损失;实现齿轮质量长期监测,及时发现齿轮质量的异常变化;可实现网络化监管和远程监控,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可以监控整个生产过程,把握生产动态。在未来,齿轮视觉检测技术必将纳入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齿轮视觉检测仪器也将集成更多新技术,并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优点,提升检测效率和精度。三维视觉检测技术、视觉检测设备的复合化、微型化和智能化将是齿轮视觉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每条齿轮产线的生产动态都可以集成到一个软件中进行分析,检测数据实时存储到云端,长期积累的庞大数据将为齿轮生产工艺带来巨大的变革。毫不夸张地说,视觉检测技术将会带来齿轮检测领域的革命,现在还仅仅处于入门口。(省略参考文献51篇)
  • 齿轮制造有了国产测量“慧眼”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齿轮是现代传动装置中关键的基础元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装置和工业设备中。准确、快速地检测齿轮的各项误差是控制齿轮精度和提高传动质量的关键。然而,国内齿轮测量装置存在着测量驱动和误差评定系统不完善、测量效率低下的问题。/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面对圆锥齿轮或特殊齿轮等复杂型面齿轮甚至出现难以测量的困境,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宋爱平带领团队进行了5年多的攻关,成功设计出一款齿轮激光精密测量装置,目前该装置已进行应用测试。/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strong自主研发 弥补短板/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国内现有的齿轮测量装置可分为齿轮啮合检查仪、CNC齿轮测量中心、齿轮在线测量分选机三种,在设备稳定性、系统精度、适用范围,特别是测量软件和测量方式上与国外产品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这些齿轮测量中心专用设备并不完善,操作复杂、测量时间长、人工测量效率低下、精度不足,制约了国内齿轮制造精度的提高。”宋爱平告诉《中国科学报》,齿轮作为机械传动部件中的重要部分,其精度直接决定了机械传动的稳定性,因此对其生产制造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齿轮制造精度的检测成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针对这些问题,从2014年开始,宋爱平带领团队开启了研发高效率齿轮激光精密测量装置之路。/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宋爱平团队研发的测量装置针对目前接触式齿轮测量方法的不足,创新性使用了非接触式测量法,有效提高齿轮的测量精度与效率,同时建立齿面全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开发齿轮几何偏差分析软件,有效测量处理齿轮误差信息。/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据宋爱平介绍,该测量装置操作简单,效率高并且能够适用于多种齿轮类型,可以对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以及摆线齿轮进行齿距、齿廓和径向跳动偏差的测量分析,弥补了国内齿轮测量装置在适用性、使用精度上的短板。/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strong推动齿轮制造精度提升/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理想的齿轮测量中心应具备操作简单、工作高效、适用面广的特点。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宋爱平创新采用激光三角测距法,这是一种高速、高效、高精度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非接触齿轮测量方法。/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宋爱平解释说,与传统接触式测量相比,激光三角法测量避免了测头与工件表面的接触压力,同时解决了接触测头半径较大带来的横向分辨率问题,对比其它非接触测量方法,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对待测物体表面尺寸要求较低,可以胜任微小齿轮的轮廓测量和大型齿轮的形貌测量。/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此外,激光三角法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法,能有效简化测量的前置步骤,从而提高测量效率。/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该测量装置基于激光三角测距法,具有实现对齿轮形面的精密测量、对齿轮外表面实际形状的高精度几何建模、实现齿轮副的综合传动误差分析、保证测量系统对复杂齿形测量的适应性这几大创新点。”宋爱平表示。/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激光测量可以不干扰被测物体的运动,具有精度高、测量范围大、效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同时,运用激光反射法能连续测量物体、单点采集形面数据,克服常用齿轮的齿面反射性不足等问题。/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为实现对齿轮外表面实际形状的精确几何建模,解决测量驱动和误差评定系统研发的重大课题,宋爱平团队新研发的软件通过样条曲线构建齿轮截面轮廓曲线,将齿轮实测数据模型与理想模型相比较,采用图形变换、插值样条分析、多点曲线拟合技术,实现齿轮全方位几何偏差的测量与分析。/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目前,该团队已研制出的齿轮激光测量装置可以对多种圆柱齿轮实现几何测量与基本偏差分析,并已申请“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齿轮测量装置及齿轮测量方法”“一种基于激光 位移传感器的齿轮测量装置”“一种多自由度激光位移传感器系统及弧齿锥齿轮测量方法”“一种蜗杆测量方法”4项发明专利,已授权2项。/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宋爱平表示,希望随着齿轮测量方法的应用,可以解决目前国内企业齿轮测量方面的难题,实现国内齿轮检测领域的自主创新,推动齿轮制造精度的提升。/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 times new roman" "《中国科学报》 (2019-08-22 第8版 装备制造)/span/ppbr//p
  • 首家大齿轮测量实验室在德国建成开业
    2011年8月5日,位于德国不来梅大学的不来梅计量、自动化与质量科学学院(BIMAQ)举办其大齿轮测量实验室的建成开业仪式。该实验室是德国首家完成大齿轮测量的大学实验室。不来梅的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完成风轮机齿轮部件的测量,他们还可以探究大尺寸齿轮设计、制造、品质与功能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他们对于磨损、产品寿命、损坏类型与噪音的影响,从而实现风轮机大型齿轮箱使用寿命的延长。大齿轮测量实验室的核心是一台来自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的Leitz PMM-F 30.20.7测量机,用来完成风机齿轮部件的测量。该高精度测量机尤其适合完成大部件的测量。“在超过4立方米的测量空间测量不确定度为1.3 +L/400 µ m,Leitz PMM-F是该级别测量系统中最为精确的机型之一,”Sebastian Haury, 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Leitz产品经理这样说。3000 x 2000 x 700 mm的行程范围、重达20吨的花岗石基座,确保了测量机结构的强度和长期稳定性。Leitz PMM-F 30.20.7配备QUINDOS 7软件包,能够在一秒钟采集750个测量点。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以交钥匙的方式进行测量机的交付,配备以工件上下料与温控测量间。该测量机的采购是通过在欧盟范围内的招标进行的。“只有一个制造商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BIMAQ院长,Dr.-Ing. Gert Goch教授这样说。“归功于该机的精度尤其是机器尺寸,Leitz测量机得到该项目的认可。这台测量机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优化的方案,而且我们也非常高兴能够在未来与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合作,”Goch说。在Leitz PMM-F安装之前,BIMAQ已经使用一台Leitz Reference,行程范围为1000 x 700 x 600 mm。该学院使用这台测量机研究汽车齿轮的变形。BIMAQ的未来目标还包括实现对于动力总成以及齿轮切削刀具计量闭环。“我们要成为大齿轮的认证测试实验室,”Goch这样表示。“拥有了Leitz PMM-F,我们在这个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非常自信能够将该机器用于许多新的项目,尤其是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的风能领域。” Leitz:Leitz品牌是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计量产品的重要成员,代表着超高精度的坐标测量机、齿轮测量中心与探测系统。无论是在精密计量还是车间现场,来自Leitz的超高精度测量系统承担着核心的质量确认工作。Leitz 的研究中心和制造工厂位于德国的Wetzlar,具有超过 30 年的精密计量经验,其宗旨是为全球客户提供具备最佳性能的先进测量系统以及最具创新性的尖端测量技术,以满足先进制造业对于精度的各种苛求。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隶属于Hexagon AB集团,旗下拥有全球领先的计量品牌,如Brown & Sharpe、Cognitens, DEA, Leica工业测量系统、Leitz、m&h Inprocess Messtechnik、Optiv、PC-DMIS、QUINDOS、ROMER以及TESA。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代表着无可匹敌的全球客户群,数以百万计的坐标测量机(CMMs)、便携式测量系统、在机测量系统、光学影像测量系统和手持式量具量仪,以及数以万计的计量软件许可。凭借精密的几何量测量技术,Hexagon计量产业集团帮助客户实现制造过程的全面控制,确保制造的产品能够精确的符合原始设计的需要。在为全球客户提供测量机、系统以及软件的同时,还包括了完善的产品技术支持和售后增值服务。
  • 首家“国家渔业船用齿轮检测中心”落户萧山
    渔船能平稳快速地大海中行驶,必须要有一个优质的齿轮箱,因为它是提供动力的“心脏”。昨天,我国首家“国家渔业船用齿轮检测中心”落户萧山。  “国家检测中心的建立,补充了我国渔业船舶船用产品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检测能力与水平的需要,逐步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检验检测机制。”国家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相关负责人说。  齿轮箱对于渔业船只而言,相当于汽车的变速箱,即“马达”,所以,齿轮箱质量好坏直接着影响着船只的安全行驶。如果齿轮箱坏了,船只就会失去动力,出航的船只,只能靠渔业救援组织拖回来。  国家要求,齿轮箱必须4年强制性检测一次。在浙江列入强制检测的齿轮箱数量不少,比如仅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齿)一家企业,每年就有2000多台齿轮箱需要报审送检。  据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成立后,将专业从事几何量测量、齿轮检测、金属材料理化分析、无损检测和船用齿轮箱性能测试,为全国渔业船用齿轮箱行业提供了科学、准确、公正的检测服务和技术支持。
  • ROMER便携式齿轮测量解决方案首次面市
    整合QUINDOS测量软件的ROMER绝对臂,为用户提供了便携大尺寸的齿轮测量方案。凭借全新的ROMER齿轮测量系统,海克斯康计量推出创新的便携式三维齿轮测量解决方案。QUINDOS软件,专长于分析特殊几何量特征的全球领先测量软件,通常配置在复杂计量设备上以完成复杂零部件的检测,ROMER绝对臂通过整合QUINDOS测量软件,能够完成已知甚至未知圆柱齿轮的内齿和外齿检测任务,且直齿和斜齿都能检测。ROMER绝对臂是一款便携式坐标测量设备,其便携能力、稳定性、轻重量及高性能已经被业界充分证明。从1.5米到4.5米的测量行程,使得ROMER关节臂能够应用于超大齿轮的测量,省却移动齿轮的麻烦。利用QUINDOS软件,海克斯康计量为不同类型坐标测量机提供了先进的测量分析工具,此外,QUINDOS软件已经获得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的完全认证。在齿轮检测过程中,QUINDOS未知齿轮检测包仅靠检测一个单齿,即可计算出其所有相关的齿轮参数,该功能尤其适用于对损坏齿轮的再制造。5月14日至17日,海克斯康计量在德国CONTROL 2013展上首次展出了ROMER齿轮测量解决方案,并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 齿轮行业测试仪器和设备亟需加强研发
    目前,国内缺少齿轮测试仪器和设备,由此造成全国年产2000多万台齿轮箱的质量缺乏可靠的测试数据。为彻底改变齿轮行业零部件内在质量的落后状况,专家指出,必须重视和加强测试仪器和设备的开发。 目前,全国齿轮行业中大约只有300家齿轮生产厂具有仪器基本配套的计量室,总计约有三坐标测量仪200多台,且大多从国外进口;各类(机械、光电、数控)齿轮测量仪器1000余台,其中齿轮测量中心30余台,总成测试仪器、蜗轮付检查仪约10余台,变速箱试验台和驱动桥试验台不超过50台;圆度仪、测长仪、光学分度头、粗糙度仪、投影仪、万工显等各类测量仪器500余台。其余约200家齿轮生产厂几乎没有精密测量仪器,部分企业除了万能量具外,没有一台测量仪器。 专家指出,为进一步提高齿轮行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应尽快配备相应的各类精密测试仪器。在今后几年中,大中型齿轮企业应配备三坐标测量机、齿轮测量中心和其它精密测量仪及配套完整的中心计量室,小型企业也要配备必要的精密测量仪器。
  • 重大仪器专项“齿轮传动形性测试仪”启动
    2月22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齿轮传动形性测试仪的开发和应用》正式启动。参加启动会的单位有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贵州华工工具注塑有限公司、北京北齿有限公司及相关技术、财务、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和用户代表。  启动会上,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项目负责人卢继敏介绍了贵阳新天光电的发展沿革和发展规划,以及本项目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实施本项目的措施要求并宣布成立项目总体组 项目专家组 用户委员会及技术、管理、财务专家组成的项目监理组。  中国工程院叶声华院士、合肥工业大学费业泰教授对项目将性能测量引入,扩大测量领域的创新点及四个产学研用单位的研发基础和项目技术基础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项目争取提前完成,早日拿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特色的仪器产品替代进口。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周维虎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赵维谦教授分别介绍了组织实施管理国家重大仪器开发专项的经验和实施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应用开发中产生新的应用方案要集成到项目中去,要考虑通用性和软件升级及二次开发,多听取用户使用意见改进完善最后标准化 并对项目管理中监理、管理体系、资金投入提出了要求。  杰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木、江苏上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焰庆、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副总经理刘伟辉、杭州依维柯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建荣、上海振华重工集团齿轮研究所所长钟明等专家结合企业的实际,从行业需求的角度对开展齿轮传动形性测量的必要性、紧迫性进行了介绍并建议在设计开发和制造仪器中要重视原材料、基础部件的选用,重视工艺流程的试验评审和确定,保证质量稳定性有助于市场竞争力,成为&ldquo 专、精、特&rdquo 系列产品。  与会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基础、项目产品前景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项目的开展给予了指导咨询。
  • 风电齿轮机的无损检测,FLIR VS80有7种探头可选!
    随着风力发电的蓬勃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风电设备的停机检修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如何提高检修效率,缩短停机周期,减少或避免非计划停机,都是风电企业和运维公司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风电齿轮箱在风电机组中占比较高也是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部分风电机组运行的时间越长齿轮箱的故障也会越来越频繁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款风电检修师傅常备的检修工具FLIR VS80工业内窥镜套件!无损探伤,多种镜头可选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涡轮叶片转动来带动齿轮进行机械性转动,从而产生电力。但是齿轮在彼此咬合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的恶劣性与工况的复杂多变性,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造成停机或者严重事故,因此预防性维护和定期检查非常重要。FLIR VS80的配备7种专业探头,探头小巧灵活,无需拆解损伤设备,可轻松进入齿轮箱、轴承、叶片等位置,还可360°旋转,观看任意位置和角度,VS80主机仅1.3kg,轻巧便携,可以让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帮您检查其他内窥镜无法检查的地方。高效耐用,画面清晰风电齿轮箱在非运转过程中,由于润滑不到位及齿轮箱内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在齿轮箱内部产生冷凝水,这些水分积聚在齿轮齿面上,最终造成齿面上出现不同程度褐红色铁的氧化物,即齿面锈蚀,严重了会造成润滑剂污染及颗粒物增多,进而加剧对其他齿面的损坏。因此,要选择一款防水耐腐、能看清各个齿面锈蚀的工业内窥镜。FLIR VS80不仅探头尖端是IP67级防水,其显示屏也非常坚固耐用,可承受2米跌落、防溅(IP54级)。其可见光探头的视野深度从10mm到无限,能够轻松拍摄出高清图像。VS80配备可拆卸/可伸缩遮阳板,这样用户可以免受太阳炫光的干扰。当然无论选择哪种探头,都可以在7英寸超大显示屏上同时查看并排显示的实时探头图像和保存图像,轻松与上次检查对比,及时发现齿轮箱中的问题。记录分析结果,方便分享对于风电齿轮箱的检修,需要检测人员爬到七八十米的风轮机上,并且停机检修一次成本高昂,因此检修一次要拍摄大量图片和视频,因为齿轮箱内的齿轮和轴承形状都很相似,就算是拍照的检查人员光看图像也很难回忆出来具体的检测位置。因此最好要边检查边注释。检查结束后与同事及时分享检查结果,分析风电齿轮机的情况,及时定位故障点,避免突然停机事件的发生。工业内窥镜的整体效果,不仅要看硬件参数,更要看软件的处理效果,比如使用FLIR VS80,可采集最高可达1280×720分辨率的静态图像和视频(带音频),还能为视频录制语音注解,为保存图像添加文本记录。并且VS80还配备WiFi功能,搭配手机上的FLIR Tools Mobile应用程序,可实时查看VS80的检查结果,并轻松与客户或同事共享,尽快确定优先维修事项。FLIR VS80高性能视频内窥镜凭借配备的7款探头和良好性能不仅可以帮您检查风电设备故障在工业设备维护、暖通空调制冷设备检测建筑和汽车应用等领域应用也很广泛。
  • 石照耀教授牵头的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小模数齿轮超精密测量仪器研制”正式启动
    2023年3月18日,由北京工业大学牵头,湖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温州大学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小模数齿轮超精密测量仪器研制”(52227809)启动会在湖南科技大学召开。会议承办单位湖南科技大学王卫军副校长、科技处万文处长、机电学院领导,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刘占省副院长,项目负责人北京工业大学石照耀教授,参加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湖南科技大学赵前程教授、河南科技大学王笑一副教授、湖南理工学院张晓红教授、温州大学周宏明教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林虎副研究员,以及项目组骨干成员、研究生、来宾等,约40余人出席会议。石照耀教授主持会议。刘占省副院长和王卫军副校长分别致词,充分肯定了本项目的研发价值和对小模数齿轮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石照耀教授做了项目主题报告,围绕研究背景、主要研发内容和技术方案展开,从“为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角度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情况。小模数齿轮(模数≤1mm)既是重大装备的核心件,又是民生产品的基础件;然而世界范围内,小模数齿轮基准级检测仪器及样板缺失。本项目将小模数齿轮超精密测量仪器的研制从“可测性”、“精度获取”和“量值传递”三方面展开,解决高精度小模数齿轮测量、量值传递和仪器校准难题,实现超精密测量仪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对推动我国小模数齿轮产业升级意义重大。项目牵头单位骨干成员宋辉旭博士做了“项目任务分解与进度安排”报告,就项目的8大任务(下设42项二级子任务和134项三级子任务)进行了详细讲解,明确了各参加单位的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考核指标和完成时间节点。同时,宋博士解读了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相关的项目管理文件和财务管理制度文件,并汇报了项目组制定的相关管理办法。启动会安排了学术交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林虎副研究员做了“齿轮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的学术报告。报告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情况介绍、齿轮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未来的发展与挑战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计量体系、量值传递的模式与发展。大会最后,石照耀教授与各参加单位项目负责人共同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启动会的正式启动标志着项目已进入到全面执行阶段。
  • IDS3010高精度皮米激光干涉仪在齿轮箱机械载荷试验运动跟踪上的全新应用!
    研究背景 驱动工程行业中的部件需要测试多种机械特性,例如,需要检查齿轮箱的长期平滑度、同步性、齿隙、扭转刚度、摩擦行为和机械弹性[1,2]。测试实验室通常配备各种测试台,以便于在接近真实世界的条件下分析齿轮,确定并确保其技术特性。 WITTENSTEIN alpha是attocube母公司WITTENSTEN SE的战略业务部门,负责精度需求超高的机电伺服驱动系统的开发和机械生产。WITTENSTEIN在垂直线性运动测试台上使用了attocube的皮米精度激光干涉仪-IDS3010。IDS3010能够提供皮米分辨率,1MHz的数据输出,可有效帮助测试齿轮齿条传动系统中行星齿轮箱机械参数的长期稳定性。 实验装置 试验台包含沿垂直轴移动的400 kg负载质量。该负载与齿轮齿条系统相连,齿轮齿条系统由WITTENSTEIN alpha齿轮箱和伺服电机驱动组成。传统的玻璃标尺在精度、灵活性和检测高频振动方面十分受限,无法收集该测试台所需的所有数据。为了更好地了解变速箱的性能,需要精度更高且易于集成到现有装置中的设备。皮米精度激光干涉仪-IDS3010具有皮米级精度、紧凑的传感器头和模块化设计、通过光纤传输激光等特性,工程师将其集成到装置中并实现了快速安装和快速对齐。在开始整合两小时内,使用IDS3010在整个0.747米的工作范围内完成了测量。图1显示了测试台,包括安装在400 kg重量上的角锥棱镜和M12/C7.6准直传感器头,同时以1 MHz带宽从IDS3010读取模拟Sin/Cos数据。 Figure 1: Test bench for mechanical load tests of a gearbox 测试结果分析 图2显示了工作范围内几个周期的位移数据。如下图(a)所示,循环结果接近正弦曲线;图(b)是运动的转折点放大的曲线数据。高分辨率位移数据为同步和传动误差的齿轮箱行为提供了新证据。探索纳米级细节的能力为频率和运动分析提供了新的机会。通过IDS3010和进一步优化,可以可视化完成行星齿轮箱中单齿的影响。此外,如图(e)所示,两种方法的差异表明,玻璃尺读数提供的测量数据准确性较差。两个信号之间差异的周期性明显,表明不是由于噪声或变化造成的数据误差,而是因为玻璃尺编码器位于远离感兴趣的测量点和玻璃刻度不精确。此外,IDS3010及其光学组件具有更明显的优点,例如紧凑的传感器头和质量可忽略的角锥棱镜。 Figure 2: Displacement data of the weight moved by the gearbox. (a) shows the position of the mass that was measured with the IDS3010. (b) is a 160 000 times magnified segment of a) to show the precision of the interferometric measurement. (c) is the speed measurement of the weight movement obtained from the data of a). (d) is the same measurement as a) but with an optical linear encoder – which looks similar until one looks at the detail of the difference – as seen in plot (e).结论 综上所述,IDS3010提高了测试台的精度和分辨率。基于激光的测量和小型化组件对无限接近感兴趣的点进行测量成为可能,且不会影响整个装置的运动行为。这使得测试和开发工程师能够确定更多无法使用玻璃尺检测到的机械和摩擦现象。此外,IDS3010紧凑的设计、易于安装和快速对准的特性,允许在一个实验室内的多个测试台上灵活应用和集成。由于IDS3010可测量长达5米的工作距离,多达三个的光轴,因此干涉仪也可用于更大的测试台。 References [1] R. Russo, R. Brancati, E. Rocca: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oil lubricant between teeth on the gear rattle phenomenon”,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Volume 321, Issues 3-5, 2009, Pages 647-661.[2] Y. Chen, A. Ishibashi: “Investigation of the Noise and Vibration of Planetary Gear Drives”, GEAR TECHNOLOGY, Jan/Feb 2006.相关产品1、皮米精度激光干涉仪-IDS3010
  • 金属加工机床消费增长拉动激光干涉仪需求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中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生产和外贸情况/pp  2017年中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总额299.7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其中,金属切削机床消费额184.0亿美元,同比增长7.8% 金属成形机床消费额115.7亿美元,同比增长7.0%。金属加工机床消费总体呈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速较2016年同期回升了6.1个百分点。/pp  从生产看,2017年金属加工机床总额245.2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中,金属切削机床133.5亿美元,同比增长3.6% 金属成形机床111.7亿美元,同比增长7.1%。金属加工机床生产小幅回升,金属成形机床增速仍高于金属切削机床。从增速变化看,金属加工机床同比增速较2016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形机床呈现分化趋势,前者下降2.1个百分点,后者上升1.7个百分点。/pp  从进出口方面看,2017年金属加工机床出口总额32.9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其中,金属切削机床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金属成形机床11.1亿美元,同比增长8.0%。2017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口总额87.4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其中,金属切削机床72.3亿美元,同比增长18.4% 金属成形机床15.1亿美元,同比增长7.3%。进出口逆差35.9亿美元,同比增长33.5%,增速较2016年同期上升了64.2个百分点。从今年全年贸易逆差的增速变化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进口强劲回升的势头。/pp  综合上述消费、生产和进出口的数据,中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市场呈现“总量趋稳、结构升级”的新特征。2017年国内金属加工机床产量增长回稳,同比增长5.3%。国产机床的消费额占比为70.8%,较2016年同期上升2.7个百分点。国产数控机床消费额占比为74.9%,较2016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未来中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市场将呈现温和增长的趋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金属加工机床消费增长拉动激光干涉仪需求/pp  我国目前金属加工机床正由中低端向高端产品升级,在我国金属加工机床升级过程中,对激光干涉仪需求明显增大,像沈阳机床、北京精雕等一次性购买几十台激光干涉仪,各中小型机床厂需求也很强烈,机床干涉仪在机床导轨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反向间隙、俯仰偏摆以及旋转轴精度测量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检测手段。/ppbr//p
  • 长春机械院汇凯科技将携多台设备盛装亮相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
    2014年6月18-22日,长春机械院 汇凯科技将携全自动轴类校直机、智能伺服压装机、D系列新款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先进设备出席,展台位于国机集团的大型展区内。 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CIMES)是继德国EMO(20万平方米)、美国芝加哥IMTS展会(15万平方米)之后,规模第三大的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12万平方米)。CIMES展会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在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生产国——中国,提供真正全球性机床生产和贸易平台。 作为中国校直机第一品牌,长春机械院 汇凯科技连续多年参加国际机床展,每次都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此次汇凯科技将展出三大亮点产品。 第一亮点:全自动校直机 本次参展的机械式全自动校直机是汇凯科技为适应广大用户需求,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经过多处改进,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全自动校直机产品。该系列校直机具有节能环保、占地面积小,性价比更高的优势。可广泛用于凸轮轴、半轴、齿轮轴、电机转子、活塞杆以及转向器齿条等各种轴类零部件的自动校直,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可适应工件种类多,具备自动上下料等特点。 第二亮点,智能压装机 本次将展出汇凯科技全新研发的及韩国原装进口的两款智能压装机设备,该设备广泛用于零部件的精密压装,安装不同的工装可以实现各种材料板材的冲孔、压印、矫正、铆接、折弯、剪切、拉伸,是一款用途广泛的机床。通过闭环控制伺服电机驱动高精度滚珠丝杠实现精确位移控制,可实现全程位移控制,配备高灵敏度力传感器可以获得精准的力—位移曲线。 第三亮点:D系列电子万能试验机 该设备是长春机械院2014年全新推出的电子万能试验机,该设备主机外观采用国际主流风格设计理念,简洁大方;高刚度(TPHS式)负荷机架;全新智能TMC 数字测量控制器;专用具有自识别功能的高精度负荷传感器;全新升级的 TestExpert.NET2.0 软件;夹具设计、工艺精良,夹持方式更加快捷、方便、有效。 诚挚欢迎各界嘉宾光临汇凯科技展台参观洽谈! 【展会时间】2014年6月18日至22日 【展会地址】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展 台 号】E2馆A101-3展位 【联 系 人】赵女士 【电 话】0431-89189595 【传 真】0431-85171288 【电子邮件】sales@ccss.com.cn关注:【长春机械院】微信号:cimachtest
  • 安东帕ShapeTec升级加工机床,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
    p  安东帕ShapeTec位于奥地利格拉茨附近的Wunschuh,目前对高精度金属零件的订单制造有很高的需求,因此需要拓展其机具和生产能力。最近,一台五轴铣床和一台车铣中心投入使用。另一台新的车铣中心自夏初已开始运行。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i“这种尺寸的机器通常需要几周时间进行装配才能顺利工作。我们在几天之后生产出了第一批精密零件,”/i机械加工生产经理Josef Hofstä tter对自己的团队很满意,并谈道,i“没有他们的承诺和良好准备,这是不可能完成的。”/i/span/pp  新机床是一款Hermle 5轴铣削中心,拥有一个星球大战中的名号“C32U”,两台铣刀轴车床型号为Index G220。铣削中心配有24个托盘的交换装置。用于夹持金属坯料的小型台钳安装在其上。铣床自动拾取带有金属坯料的托盘,对其进行处理并返回成品。i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这是对自动化引入的经济有效的手段,我们的目标是使用该系统制造要求最苛刻的组件,并在无人条件下通宵运作,”/span/i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铣削专家,同时也是团队负责人Christoph Speiser解释道。/span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铣削中心可容纳多达230个刀具,以便从金属毛坯中生产出特殊部件 例如,由钛合金制成的假体的一部分。/spani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我们的元件公差约为14微米。相比之下,人类头发的直径为40至60微米。”/span/i/pp  新型号Index G220“仅”可容纳74个刀具,但是这种铣刀轴车床可以进行车削和铣削。安东帕ShapeTec的加工技术人员使用它来生产高精度的旋转对称零件,这需要额外的铣削加工。所有初始材料都是金属棒或条。在棒料装载机的帮助下,该机器也可以自动生产。/pp  安东帕ShapeTec生产几乎所有可经金属加工而制造的产品。i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我们制造大批量和小批量的简单或复杂部件,”/span/ispan style="color: rgb(79, 129, 189) "安东帕ShapeTec常务董事Johannes Bernsteiner解释道。/span目前,为航空航天,医疗和计量行业而制造的零件是最复杂的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59aab56d-b5ec-48cb-baf3-6be8f235621b.jpg" title="轧件(右)和精密零件(左).jpg" alt="轧件(右)和精密零件(左).jpg"/br/strong轧件(右)和精密零件(左)/strong/ppbr//p
  • BCD光学检测发布瑞士BCD手表齿轮检测J1新品
    瑞士Optimes J1可靠、准确的旋转零件测量 J1 Optimes提供快速准确的解决方案,可自动测量旋转部件的所有外部尺寸。只需将工件放在2个支架上,它立刻开始测量。几秒钟后,软件将光学测量轴下的零件移动并读取所有预定义尺寸该设备旨在确保对外部干扰(振动,温度,光线等)具有非常高的不敏感性。该优点使得可以在生产机器附近和控制实验室中使用测量仪器。根据微机械的要求,测量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使Optimes J1完美地集成到您的质量控制过程中。测量的速度和简单性可确保大量节省时间。技术规格技术类型非接触式光学测量范围?3.7x 17 mm分辨率Y(直径)0.07μmX(长度)0.1μm精度直径测量0.5μm (2S)长度测量1.8μm (2S)光学传感器类型BCD USB3.0 LS2048光纤类型BCD bi-telecentric std。灯光类型LED原则透射光尺寸长x高x宽330x 460 x 250毫米重量仪器8 KG功率10瓦 J1夹具J1夹具在几秒钟内即可实现互换,标准夹具在测量范围内可以夹持任何零件。微型装置微型测量支架配有两个60微米厚的不锈钢V形支架。精细的设置可以非常精确地对齐零件下面的传感器.软件辅助工具和这个支架的结合保证了良好的测量精度。 吸入式装置吸力支架能够放置不能放置在测微保持架上的小尺寸零件。提供不同直径的可互换喷嘴,以与待测量零件相对应。微型泵安装在机器中,使系统完全自动。 定位钳夹持器允许拧紧各种类型的零件,如销、规、杆等。它还用于固定仪器的校准规。J1软件Optimes J1完全由一个软件驱动,该软件提供评级,文件管理,图形和统计分析以及测量报告创建等一系列功能。该软件允许导入和导出3D数字模型,从而提供与您的设计软件的完全互操作性。不同级别的用户访问保证了每个使用该仪器的人员的安全性和用户友好性。J1软件功能文章数据库3D尺寸标注工具(直径,长度,半径,角度)协助进行调整记忆批次和日期测量该工件的图形分析统计计算将数据导出到所有spc软件。创建和打印测量报告远程维护和支持创新点:专业手表齿轮检测设备,J1用于手表零部件的各尺寸测量,提供快速准确的测量方案,世界领先。
  • 尽工业医生职责,筑生命堡垒 —奥林巴斯参展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博览会
    从奔驰在公路上的汽车,到翱翔在天际的飞机,各类机械工业制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机械、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激发了行业对工业检测设备的巨大需求,而工业检测设备恰好是奥林巴斯产业领域的核心项目之一。 奥林巴斯始终将先进的光学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为设备用户、制造商提供顶尖的显微镜检测设备及工业内窥镜产品,致力于助力中国机械工业发展。2018年6月26日至30日,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CIMES)在北京隆重召开,奥林巴斯携多款工业显微镜明星产品及工业内窥镜新品亮相此次博览会,向参会者展示世界领先的完整解决方案。奥林巴斯亮相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CIMES)工业检测利器 引领行业发展▼ 奥林巴斯OLS5000与STM7隆重亮相 在本次博览会期间奥林巴斯参展的众多工业检测设备中,OLS5000亚微米表面3D检测设备与STM7测量显微镜隆重亮相,受到众多参观者的高度肯定。作为奥林巴斯全新一代亚微米表面3D检测设备,OLS5000具有LEXT专用物镜、4K扫描技术、智能判定功能,可捕捉任意表面形状;基于PEAK算法与跳跃扫描功能,可快速获得可靠数据,拥有传统型号4倍的速度;使用简单,只需放置样品并按下按钮即可;通过加入扩展架、LEXT专用长工作距离物镜、超长工作距离物镜,可测量具有挑战性的样品。据介绍,OLS5000在生产制造、质量检验、研究开发、分析应用等领域中有非常高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专业用户的高度关注。奥林巴斯OLS5000亚微米表面3D检测设备 作为凝聚奥林巴斯50年测量显微镜开发的结晶,DSX110光学数码显微镜以卓越的光学技术、先进的测量技术、全自动聚焦和聚焦导航系统以及全面的可追溯系统,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与信任。该显微镜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眩光,色彩得以精确地还原,并消除了耀斑和畸变,高精度地再现每一个样品,并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直观式操作特性。 奥林巴斯DSX110测量显微镜凝聚先进光学科技 工业内窥镜新品精彩亮相▼ 随着机械工业制品在人们生活中被普遍应用,保障生产、维护环节的质量和安全显得至关重要,例如:飞机在长时间飞行过程中,金属疲劳、金属损伤现象难免会出现,而这些损伤却能够危害到机组及乘客的生命安全。工业内窥镜能够帮助维护工程师发现隐藏的致命损伤,为人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在本次展览会中,奥林巴斯全新IPLEX G Lite工业内窥镜产品首次亮相,为参观者展示了新一代机型在便携性、防护性、操控性、图像质量及功能性方面的突破。奥林巴斯IPLEX G Lite拥有两倍于前代产品IPLEX UltraLite的亮度,显示出清晰明亮的图像可帮助用户诊断轴承和齿轮状况。在操作设备进行诊断时,奥林巴斯IPLEX G Lite采用True Feel电动导向控制,使前端探头的导向精准且灵敏,再加上小巧轻便、符合人体工学的机身设计,让工作人员的检测工作变得更加高效。 在检测石油输气管道、装载化工原料的密闭金属容器等设备时,严苛的环境成为影响工作人员的限制因素。奥林巴斯IPLEXG Lite可更换光源功能(红外光源|LED白光|黑光光源),可让客户在不同检测环境中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并且,该机型通过了美国国防部测试(MIL-STD)和IP65的防护等级,以及业界独创的防油光学适配器设计,可在任何严苛环境中使用其进行工业检测。 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科技化、智能化、规范化成为未来产品的发展方向。奥林巴斯IPLEX G Lite支持图像实时传送功能,通过专用的APP软件,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让工作人员的检测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奥林巴斯IPLEX TX系列 除了全新的IPLEX G Lite,奥林巴斯还展出了IPLEX TX系列内窥镜,为大众展示了针对铸件、模具和其他内部空间狭小的部件检测的解决方案。奥林巴斯IPLEX TX系列拥有超高的耐磨性,可轻松对铸件或其他具有粗糙表面的金属进行可靠检查;2.4mm超细直径的插入管,几乎可以深入任何狭小或难以进入的区域进行检查;内窥镜拍摄的图像鲜明清晰,有效增加了对异常之处的检测,大大提升了检查效力。先进光学技术 筑生命安全堡垒▼ 作为一家近百年历史的光学企业,奥林巴斯始终致力于将先进光学技术应用到工业产业领域的方方面面,为美丽生命保驾护航。从汽车、航空航天到化工、地址勘探,奥林巴斯在不同领域发挥着自己的独有作用,努力成为工业生产和民众生活安全的幕后保卫者,为世人在追求美丽生命之路上筑起安全堡垒。 从2010年至今的8年间,奥林巴斯深耕中国市场,不仅为中国用户带来领先的工业检测设备,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国内多所知名学府合作设立奥林巴斯奖学金等举措,为推进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 通过先进的技术实现精准的测量,排查安全隐患守护美丽生命,研究开发新产品创造幸福生活。奥林巴斯科学事业领域始终为中国工业发展提供更多专业、可靠的产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捍卫生命美丽。
  • 三思纵横出征第17届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床、金属加工和工具展览会
    2011年05月04日-08日, 在吉隆坡世界贸易中心(PUTRA WORLD TRADE CENTRE),三思纵横参加了第17届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床、金属加工和工具展览会(METALTECH)。 该展览会自1995年至今已历时17届,每年举办一次,是马来西亚最大的、也是整个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水平最高、专业性最强、最有影响力的机械加工类国际贸易展览会。 三思纵横的国内市场迅速增长的同时,海外市场也不断拓展。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三思纵横在马来西亚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00万元。 展会现场(一) 展会现场(二)
  • 基于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双联行星轮对齿精度的方法探讨
    一、 前言根据自有设备情况选用公司齿轮测量机、三坐标测量机作为数字化设备,分别对双联行星轮对齿精度进行测量。通过分析测量过程及测量结果,对三坐标测量机间接测量法进行改进,即通过对大小齿轮轮廓进行扫描,构造虚拟量棒直径计算对齿角度偏差,并根据这种测量方法编制了三坐标自动测量程序,提高了检测效率及准确性,保证产品的合格率至98%以上。二、实施背景(一)背景近年来,为降低矿山运输行业成本,提高效率,大型工程运输车开始设计生产,其中轮式自卸车比较热门,一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当前,全球每年轮式自卸车销售额高达100亿美元以上,并且连续6年保持30%的增长率,足以说明一个新兴品类正在崛起。(二)现状轮式自卸车电动轮组成的主要部件为双联行星轮。行星齿轮传动与普通齿轮传动相比,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传递功率大、结构紧凑、承载能力高等一系列优点,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在行星传动的各种型式中,NW、NN及WW三种型式的行星齿轮为双联齿轮,当前国内研制和承接的轮边减速器产品中,NW型双联行星轮组的制造工艺难度系数最大。目前,只有GE、西门子等极少数国际大公司具备制造高品质双联行星轮组的能力,形成市场垄断,利润高达500%。最近几年,国内研制了多种双联行星轮组对,但制造过程复杂,工艺和产线瓶颈较多。大多数公司只能选择自行配对组装,但却无法满足与客户整机零件的互换,与行业中成熟产品存在较大差距,产品的销价差别也很大。 (三)实施的紧迫性目前,中车戚墅堰所已涉及共计6款双联行星轮的研制,双联行星轮不仅可以作为零部件安装在总成上,还可以作为成品进行销售。通常双联行星轮需要经过热套、精磨轴承档、磨齿修正三个工序,每个工序都要检测对齿精度,只有保证每次检测的稳定和效率,才能使成品的对齿精度控制在顺逆30秒以内。为攻克目前产品中对齿精度检测的难点,本文对轮边减速器中的行星轮组对齿精度的相关工艺及检测要求进行了讨论分析,助力企业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质量风险,固化生产周期并降低生产成本。三、测量方法及改进(一)间接测量方案及参数确定1.双联齿轮对齿技术简介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是指二个或三个双联行星齿轮工作时与太阳轮、内齿轮同时啮合而形成的传动系统。双联行星齿轮对齿在技术条件上一般要求上下联的齿或槽中心对正,常用的对齿和测量方法是用插齿刀对齿,用圆柱棒进行偏差测量。2.测量设备配置检测设备配置如下表1所示,三坐标测量机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的新型精密测量仪器。它的优点是:(1)通用性强,可实现空间坐标点的测量,方便地测量出各种零件的三维轮廓尺寸和位置精度;(2)测量精度可靠;(3)可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因此,它被纳入自动化生产线和柔性加工线中,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齿轮测量机主要用于测量齿轮的轮齿精度,包括齿形、齿向误差、周节累积误差、径向跳动误差等,测量精度高。表1 检测所用设备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三坐标测量机MMZ G 303020德国蔡司ZEISS齿轮测量机P65德国克林贝格3.测量参数的确定选用1Z057双联行星轮作为测量件,它是由小行星轮和大行星轮组合而成的。(如图1) 图1 1Z057双联行星轮选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对齿精度测量时,首先要确定测量圆柱棒的直径。通过查阅1Z057 双联行星轮的设计蓝图,了解大小行星轮的参数,再根据参数信息计算最佳圆柱棒直径进行测量。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量棒直径不可太大, 也不可太小;若直径太大,与齿廓的接触点有可能超出大径,若直径太小, 则量棒外圆将与槽底接触。以上两种情况都无法得出正确的测量结果。为避免这些情况,选择量棒直径时,应使量棒外圆与齿廓的接触点落在分度圆及其附近的任意位置上,一般在距小径的(1/ 3~ 2/ 3 齿高之间为宜。当量棒外圆与齿廓的接触点落在分度圆上时,可通过公式1得出量棒直径。 公式(1)其中dp是量棒直径,db是分度圆直径,α是齿形角,Z为齿数,对于渐开线标准圆柱齿轮db=mz;小行星轮模数为8.367,齿数为17,齿形角为25度。经计算最佳量棒直径为φ16.771;大行星轮模数为8.175,齿数为72,齿形角为25度。经计算最佳量棒直径为φ15.797。4.间接测量方案根据公式(1)计算结果,我们选用φ16的量棒进行间接测量,测量方法如图2。 图2 测量小行星轮(左);测量大行星轮(右)先扫描上下两个轴承档连成公共轴线,确定轴线基准。将φ16的量棒卡入齿槽内,用探头确定量棒中心位置,建立坐标系,计算出上下中心的偏移量,得出对齿角度偏差。图3为测量数据报告,根据偏移量的正负值确定顺逆方向。 图3 测量数据5.数据验证选用齿轮测量机进行测量,首先找正双联齿轮的轴承档,输入大小行星轮参数,选择角度测量软件,自动扫描轴承档,确定基准中心线,然后扫描大小行星轮齿槽左右齿面的齿形轮廓和齿向轮廓,确定齿槽中心线,通过软件计算,得到偏转距离,从而得出对齿角度。测量过程如图4,数据报告如图5。 图4 测量小行星轮(左);测量大行星轮(右)图5 测量数据6.数据对比及测量存在的不足通过量棒间接测量的对齿角度为44秒,而齿轮测量机测量结果为1分05秒。以齿轮测量机测量结果为参考值,两次测量存在21秒偏差,偏差交大。对比两种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法以手动操作为主,人为不确定性较大;齿轮测量机通过扫描齿形轮廓和齿向轮廓确定齿槽中心线,得出对齿角度,数据精准性较高,但是起吊、找正及测量时间较长,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进度。(二)对齿精度检测工艺优化改善间接测量法测量结果偏差较大,特对其进行改进。首先选取小齿轮的上端面作为空转方向,小齿轮上端圆作为圆心,小齿轮两边对齿的中心点作为旋转方向建立初定位坐标系;通过初定位坐标系,三坐标测量机能够快速准确地扫描工件的上下两个轴承档并使其公共轴线成为基准;再通过三坐标测量机运用未知曲线扫描功能对上下齿轮中部(即齿向最高点)的齿槽两边进行扫描,得到2条V形曲线(如图6)。构造与V形曲线相切的两个虚拟圆形,小行星轮选择直径为φ16.771的圆,大行星轮选择直径为φ15.797的圆(如图7)。以轴线作为基准,小行星轮虚拟圆圆心到轴线的连线作为方向基准建立坐标轴。通过计算两个虚拟圆圆心到轴线连线的夹角得出对齿角度。 图6 扫描程序图7 小行星轮拟合圆(左);大行星轮拟合圆(右)表2 双联行星轮对齿角度数据序号改进前(三坐标)改进后(三坐标)(齿轮仪)方向10’40”0’22”0’20”顺时针20’38”0’18”0’20”顺时针30’42”0’23”0’20”逆时针40’20”0’13”0’10”逆时针50’15”0’36”0’35”逆时针60’40”0’51”0’50”逆时针70’28”0’9”0’12”顺时针80’30”0’13”0’13”顺时针90’5”0’21”0’20”顺时针100’13”0’35”0’35”顺时针110’30”0’15”0’12”顺时针120’28”0’10”0’12”逆时针130’5”0’24”0’20”顺时针140’45”0’24”0’25”顺时针150’5”0’25”0’23”顺时针160’10”0’30”0’29”顺时针170’5”0’20”0’20”顺时针180’30”0’10”0’5”逆时针190’24”0’23”0’25”逆时针200’19”0’40”0’38”顺时针210’28”0’14”0’10”顺时针220’13”0’32”0’30”顺时针230’10”0’30”0’32”顺时针240’40”0’25”0’25”顺时针250’15”0’33”0’30”顺时针260’29”0’22”0’20”逆时针270’42”0’22”0’25”顺时针280’8”0’29”0’28”逆时针290’28”0’16”0’12”逆时针300’40”0’20”0’21”顺时针平均偏差0’16”0’2”表2为30件工件的测量数据,以齿轮仪测量结果作为参考值。对比可见,改进前的数据平均偏差为16”,改进后的数据平均偏差为2”,表明改进后三坐标测量数据的稳定性及精确度都有了进一步提升,与齿轮仪的测量数据偏差较小,满足设计要求,提升测试效率,为双联行星轮的加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也为公司打破垄断走向市场提供了关键的检测技术支持。四、实施效果及意义通过对间接法进行改进优化,三坐标测量机适用于各类型双联行星轮组的对齿精度检测。对齿精度检测工艺的优化,也大大提升了产品合格率,取得了巨大成效,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双联行星轮对齿精度合格率达98%;2.双联行星轮制造成本降低10%,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获得极大提高;3.双联行星轮的检测周期缩短20%,由以前的2天以上缩短至1天;4.双联行星轮可实现90%成品的对齿精度在正负30秒以内,媲美GE、西门子等公司同类产品要求。参考文献[1] 王兰群 张国建.渐开线花键M值得测量及量棒直径的选择 2005.9.1[2] 张志宏 张和平 双联行星齿轮模拟装配 2005.8.26[3] 郭海风 张丽 双联行星齿轮对齿技术 1994.1.1本文作者: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计量检测工程师 蒋瑞骐
  • 采用新型球杆仪校准机床正合医疗设备制造商心意
    无线操作有助于在小型防护罩中使用,方便进行快速检查,而且最大程度上减少运行中断。空间精度测试增加了新的维度。 美国印第安纳州韦恩堡 &mdash 球杆仪分析是一种经证明在测定机床功能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评估数控机床轮廓精度最实用、最便捷且最全面的工具。虽然球杆仪在精密加工操作中已经普及应用20多年,但在对小型机床进行快速功能检查以及制定机床的空间精度基准方面,一家总部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医疗设备制造商展示了最新的无线球杆仪技术如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Avalign Technologies集团的一个分部,Nemcomed是为医疗设备原始制造商提供植入体、 普通外科器械、刃具、专业外科器械、器械盒和托盘的全方位服务供应商。Avalign的战略是为整形设备、脊椎和创伤领域的原始设备供应商提供&ldquo 一站式&rdquo 服务,旨在供应医师开展植入手术所需的全部工具。确保机床和过程能够按照规格生产零件是所有客户和该公司450多名员工以及联邦监管机构的共同目标。&ldquo 显然,我们必须达到FDA和ISO的要求,&rdquo Nemcomed的制造工程师Eric Arnold说,&ldquo 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客户的特殊要求以及个人兴趣和自尊,因为我们的产品可能最终要植入人体。也许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会成为患者,因此我们希望尽可能生产出最优质的零件。&rdquo QC20-W无线球杆仪设定 监管环境和客户要求 作为医疗设备制造商,Nemcomed必须同时遵守FDA 21 CFR Part 820《质量体系法规》和《ISO 13485医疗器械标准》。为保证机床质量合格,该公司过去一直采用雷尼绍传统的QC10有线球杆仪。&ldquo 我们测试XY、YZ和XZ平面,而QC10需要针对各个平面进行设置,因此我们的设置时间大约为一个半小时。&rdquo Arnold说。 该公司在2010年采购了雷尼绍的新款QC20-W无线球杆仪后,对零件质量和公司利润产生了立竿见影的积极影响。新款球杆仪保留了采用数控机床圆检验程序的原理和功能强大的软件,因此能够快速诊断和量化机床位置误差,包括伺服不匹配、爬行误差、反向间隙、重复性、比例不匹配和几何精度误差,同时还提供总体圆度误差值。同时它也增加了新功能。&ldquo 无线球杆仪仅需一次设置 &mdash 不超过15分钟,即可测试全部三个平面,&rdquo Arnold说,&ldquo 更重要的是,它不会干扰我们的生产设置,因此当我们恢复生产模式时不需要重新设定机床。我们只要取下球杆仪,插入刀具,就可以重新生产零件,这一切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rdquo 无线操作亦是Nemcomed小型机床的理想选择,Arnold补充道。&ldquo 机床制造商了解&lsquo 精益操作&rsquo 对车间空间有多么重要的价值,因此新型机床设计占地面积减小了,&rdquo 他解释道,&ldquo 这样一来,操作有线球杆仪的内部空间也就减小了,因此无线数据传输体现出巨大优势。测试过程中能够完全关闭机床门也提高了安全性。&rdquo 外科手术植入体和器械 Nemcomed制造大约1000种不同的零件 &mdash 有植入手术使用的植入体,也有工具,并且为顶级的整形外科原始设备制造商供应零件。公司生产膝盖、髋关节、肩部、手腕、肘部、手指和脊椎植入体;工具包括手术镊、手术刀以及剪线钳。植入体有一系列型号,每个零件包括五到六个型号,典型批量为30-40件。许多植入体具有复杂特性,比如弯曲组件或球形组件。 Nemcomed零部件 该公司还生产通过内部研发开发出来的专利产品,然后授权客户使用。比如,它的柔性轴 (Flex-Shaft) 和自保持 (Self-Retaining) 技术获得了专利,并在包括脊椎手术和髋关节、肩部及膝盖置换术在内的多种应用中得到运用。柔性轴适用于外科手术螺丝刀、丝锥和钻头。 Nemcomed的专利柔性轴 (Flex-Shaft) 零件一般由不锈钢、钛或钴铬合金制成,一开始以棒材或锻件(植入体)形式出现。原材料通过切割工具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复杂程度转到铣床或车削中心。 快速、精准 &ldquo 收到新的球杆仪不久之后,我们有一台机床不符合规格,因此我们对它进行了测试,并且让激光干涉仪操作人员也参与测试,&rdquo Arnold说,&ldquo 球杆仪和激光干涉仪的检测结果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完全相信可以通过球杆仪快速准确地测试数控机床。&rdquo 这一快速、精准的测试功能帮助我们赢得了一个注重质量的大客户,他们需要对校准过的机床进行验证。&ldquo 如果对每台机床都进行激光干涉仪测试,零件制造成本将使我们难以承受,&rdquo Arnold解释道,&ldquo 我们向客户展示了球杆仪和激光干涉仪测试的结果,他们认为球杆仪测试符合他们的验证要求。从根本上说,QC20-W只需检测两台机床就可以收回投资回报。&rdquo 空间测试制定新的性能基准 新型球杆仪设计在测试三个正交平面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只需一个参考点,经过一次设置之后,随附软件即可对三个平面加以综合考虑,对空间位置精度进行典型测量。Arnold解释说,该空间精度基准对Nemcomed来说很重要,因为位置误差可能会因为勾画轮廓过程中的多轴同步运动而增大。(注:空间精度对大型机床和零件来说也很重要,刀具轨迹偏差会因为机床行程长而增大。) QC20-W部分圆弧测试 2010年8月,Nemcomed将韦恩堡工厂的面积扩大了10 000平方英尺,整合了另外一个工厂的生产操作,并为新机床增加了空间: 五台新型Citizen Swiss机床和一台五轴Fanuc Robodrill完善了原有的Mori-Seiki和Mazak五轴铣床、Fadal三轴铣床、Brother和Fanuc线切割机床以及Samsung三轴车床组成的生产线。公司在20台机床上采用球杆仪,包括所有的数控铣床和线电极电火花加工机床。维修工程师监控预防性维护计划的结果,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踪,以便及早检测出误差,提高安排维护和维修的效率。 球杆仪附带一个系统便携箱,有足够的空间存放最常用的附件,方便运输。&ldquo 我们可以带着它到我们在全球的四个制造工厂,快速安装,并完成我们所需的机床精度验证,&rdquo Arnold说,&ldquo 切削工件之前就了解机床的功能,能够确保我们最大程度上降低废品率并减少机床停机。这在提供优质零件和保持高生产力的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这就是&lsquo 精益制造&rsquo 的精髓所在 &mdash 提高客户价值。&rdquo 公司在11月份完成了第二次扩建,面积增加了14 000平方英尺,Arnold说,随着公司不断扩建,球杆仪的使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有关我们的校准产品系列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renishaw.com.cn/calibration
  • 雷尼绍推出具有开创意义的接触式扫描系统,为高端数控机床带来全新过程控制方法
    跨国工程技术公司雷尼绍近日宣布,将于2013年秋季正式推出用于数控机床的SPRINT&trade 高速模拟接触式扫描系统。SPRINT系统采用新一代的机内模拟扫描技术,不仅使过程控制实现跨越式提升,还能够准确、快速地从棱柱形或复杂3D工件上采集形状和轮廓数据。借助雷尼绍与关键工业领域的重要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SPRINT机床扫描系统将为高价值数控制造过程带来重大变革。在叶片制造领域,SPRINT系统为叶冠整修和叶根无缝连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能力。高速测量叶片断面加上数据高度完整性(即使在叶片的前后边缘也不例外),确保能够呈现真实的工件状况,从而有利于进行适应性加工。设定、叶片准直、叶片扫描和数据采集等自动化程序在精度和循环时间方面明显优于触发式系统。在多功能机床加工应用领域,SPRINT机床扫描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过程控制功能,包括出色的可重复直径测量循环。通过采用标准件比对方法,SPRINT系统成为了一种&ldquo 主动&rdquo 控制器,能够确保在大型工件上进行自动化的测量-切削过程,并确保直径尺寸精确。该方法能够自动控制直径尺寸,并且公差仅为几微米。工件径向跳动、机床中心线和圆度等测量功能还可以显著提高多功能机床的制造能力。SPRINT系统还具有其他功能,可在数秒内完成对数控机床的线性轴和旋转轴的快速性能检测,因此无需操作人员过多干预便可实施日常的机床监控方案。每种SPRINT应用都由针对特定行业的相应软件工具包驱动和支持,例如SPRINT叶片工具套件。这些工具套件包括机内数据分析工具,可自动在内部循环运行,向数控加工过程提供测量反馈。SPRINT系统的核心是创新型OSP60扫描测头。OSP60测头的模拟传感器的分辨率在三个维度上均达到0.1 &mu m,精度极高,可全面深入探测工件外形轮廓。测头采用的模拟传感器技术可提供持续的偏移量输出,该输出与机床位置相结合,可得到工件表面的真实位置数据。该系统每秒能测量1000个真实3D数据点,其出色的分析能力为工件测量、检测、适应性加工和机内过程控制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还可优化机床利用率和循环时间。此项新扫描技术开创了全新的过程控制方法,这是其他测量方法以前所无法实现的。除了极为快速而精准的3D测量外,SPRINT模拟扫描系统还可提高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程度,无需操作人员干预。SPRINT系统采用多项专利技术,通过强大的静态和动态空间误差补偿(这些误差通常与高速机床运动相关)功能来实现无与伦比的高速、高精度3D表面数据采集。SPRINT系统是一种具有突破意义的高速、高精度工具,拥有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支持多种测量和过程控制方法;在降低废品率和返工率的同时,还可缩短测量循环时间,进而提升生产效率。
  •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专项规划出台 国产仪器获重点扶持
    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5月2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印发“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不仅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装备产品,更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大企业,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初步形成企业、高校、院所联动的产业创新体系。/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自身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能力薄弱、产品质量不高、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制造业与互联网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低等问题。针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color: rgb(255, 0, 0) "“十三五”期间,先进制造领域重点从“系统集成、智能装备、制造基础和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四个层面,围绕13个主要方向开展重点任务部署。/span其中,涉及国产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项目也获重点扶持。/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 (一)增材制造/strong/span/pp  重点解决增材制造领域微观成形机理、工艺过程控制、缺陷特征分析等科学问题,突破一批重点成形工艺及装备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家电、生物医疗等领域开展应用,引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形成创新设计、材料及制备、工艺及装备、核心零部件、计量、软件、标准等相对完善的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结合重大需求开展应用示范,具备开展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技术基础。/pp  strong1.增材制造控形控性的科学基础/strong/pp  探索增材制造自由成形过程的成形几何精度、成形效率、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形成规律与关键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为提升增材制造工艺技术和装备设计水平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并为形成重大原创性增材制造新技术提供科学指引。/pp strong 2.基于增材制造的结构优化设计技术/strong/pp  发展基于增材制造工艺特性,融合力学、物理与化学多种功能的结构优化设计技术,为结构整体化、轻量化、高性能化和满足声、光、电、磁、热等多功能化提供设计方法和设计软件,支撑我国高端装备的自主创新设计和跨越式技术发展。/pp strong 3.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制备技术/strong/pp  基于增材制造的工艺特性和应用需求,开展增材制造专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增材制造技术优势,大幅度拓展增材制造的产业化应用领域。/pp  strong4.增材制造的核心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strong/pp  针对激光/电子束选区熔化、激光选区烧结、高能束金属沉积成形、光固化、激光沉积打印、微滴喷射3D打印、熔融沉积造型等已经展示重大产业化应用价值的增材制造技术,开展相关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深入研究,占据增材制造产业价值链的高端。/pp strong 5.评价体系与标准建设/strong/pp  研究制定增材制造的材料标准、设计标准、工艺标准、装备标准、检测标准、数据标准和服务标准等7个方面的标准体系,为增材制造的广泛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并显著增强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的国际竞争力。/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二)激光制造/strong/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面向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电子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疗仪器等战略新兴产业的迫切需求,实现高端产业激光制造装备的自主开发,/span形成激光制造的完整产业体系,促进我国激光制造技术与产业升级,大幅提升我国高端激光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国际竞争力。/pp  strong1.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机理/strong/pp  面向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制造、医疗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探索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复杂物化过程,研究超快激光制造的新原理、新方法、新应用。开展大功率激光/短波长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机理、高精高效制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掌握激光高品质表面制造、精细制造、极端微结构、高精高效制造等制造机制与实现方法。/pp strong 2.激光器与核心功能部件/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研究激光器动力学,掌握激光晶体/光学晶体、半导体激光芯片等激光器关键功能部件的国产化。/span针对高端制造用激光器的迫切需求,开展工业化光纤/半导体大功率激光器制造技术、工业化超快(飞秒、皮秒)激光器制造技术、工业化短(紫外、深紫外)波长激光器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展激光器标准建设,实现高性能激光器及核心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与产业化。/pp strong 3.复杂构件表面的激光精细制造技术与装备/strong/pp  研究激光表面精细制造、激光清洗、激光抛光等核心技术,探索器件表面功能性结构的激光高质、高效制造机理与新技术,研究关键构件表面微结构成形机理与实现方法,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并掌握激光光束路径规划及高速扫描、激光制造装备在线监测与补偿、激光制造过程精密在线检测等装备关键技术,开发航空航天、微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典型复杂构件的激光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提升国产激光制造技术与装备的竞争力。/span/pp strong 4.大功率激光高效制造技术与装备/strong/pp  研究特殊工况下的激光制造机理与失效行为,突破大型构件激光制造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瓶颈,攻克大型构件定位、质量在线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激光切割、激光打孔、激光冲击强化、激光焊接以及激光复合制造等关键技术,开发面向飞机、船舶、高铁等大型构件制造中的高端激光制造技术、装备与标准。/pp  strong5.先进激光精密微细制造技术与装备/strong/pp  针对航空航天、微电子、新型微小航空器件、光子集成器件等领域,突破激光衍射极限的纳米尺度制造、复杂微纳操纵及激光纳米连接、激光光束整形与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硬脆材料高效精密制造、异种材料的激光高性能连接制造、极端微纳结构精细制造等技术与装备,并设计和加工若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新型功能器件。/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三)智能机器人/strong/span/pp  推动机器人产业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品,协同标准体系建设、技术验证平台与系统建设、以及典型示范应用,支撑我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向高端发展。/pp strong 1.智能机器人基础前沿技术/strong/pp  结合机器人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国际发展趋势,开展机构/材料/驱动/传感/控制与仿生的创新技术、智能机器人感知与认知技术、智能机器人学习与智能增殖技术、人机自然交互与协作共融技术等重大基础前沿技术研究,搭建机器人技术验证平台系统,开展试验验证,取得原创性创新成果,为我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提供技术支撑。/pp  strong2.智能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strong/pp  以攻克制约我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为目标,开展高性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与驱动器、机器人控制器)、专用传感器、软件体系及多任务操作系统、功能软件、计量测试/安全与可靠性、应用工艺及系统集成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机器人安全性与可靠性技术体系,机器人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解决我国机器人产业空心化问题,提升国产机器人的国际竞争力。/pp strong 3.新一代机器人技术与平台/strong/pp  开展主/被动结合新型机构与驱动、模块化柔顺关节、关节变刚度弹性驱动、生物-机械界面与接口的人机相容性设计、人机安全共存、智能交互、协同作业等新一代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研制以协作型多自由度轻型臂、协作型双臂机器人、移动操作臂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助协作型作业机器人和以上肢外骨骼、下肢外骨骼、全身外骨骼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人体行为增强型机器人试验样机系统,为后续产品化奠定技术基础,实现新一代机器人技术研究与世界同步,抢占技术与产业制高点。/pp  strong4.机器人关键产品/平台/系统研发/strong/pp  研发新型作业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面向老年人/残障人士的生活辅助机器人、特殊环境服役自主作业机器人、机器人云端在线服务平台、机器人智能作业技术及系统等高端机器人关键产品/平台/系统,丰富我国机器人产品种类,完善我国机器人产品谱系建设,提升我国机器人的整体性能与智能水平,创新服务领域和商业模式,支撑我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向高端发展,彻底转变低水平重复的局面。/pp strong 5.系统集成与应用/strong/pp  推进我国机器人面向制造业典型行业/重点领域、医疗/康复、助老助残/智慧家庭/社会服务、安全与救援/科学工程等行业/领域的系统集成与应用,实现我国机器人技术与产品在国家重点行业/领域高端应用和典型领域拓展应用,提高国产机器人国际竞争力,为国产机器人产业化奠定基础,加速推进我国智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四)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strong/span/pp  针对移动通信、大数据、新能源、智能制造、物联网等重点领域大宗产品制造需求,重点围绕28-14纳米技术节点进行工艺、装备和关键材料的协同布局,形成28-14纳米装备、材料、工艺、封测等较完善的产业链,推动全产业链专项成果的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生态的改善和技术升级,实现技术促进产业发展目标。/pp  strong1.光刻机及核心部件/strong/pp  研发干式光刻机产品并实现销售 研制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产品,进入大生产线考核 开展配套光学系统、双工件台等核心部件产品研发,并集成到整机 构建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平台,提升光刻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光刻机光学系统等关键部件生产基地,具备批量生产能力。/pp  strong2.高端关键装备及零部件/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面向集成电路14-10纳米先进工艺,重点开展刻蚀、薄膜、化学机械处理、掺杂和检测等关键装备及其配套核心零部件产品研发,通过大生产线考核并进入销售。/span/pp strong 3.成套工艺及知识产权(IP)库/strong/pp  以移动通信应用为重点,开发14纳米及相关产品工艺 以大数据应用为重点,开发立体堆叠闪存(3D-NAND)存储器工艺,开展7-5纳米关键技术研究 面向新能源、智能制造、物联网等重点领域大宗产品制造需求,开发特色产品工艺平台 取得核心知识产权并实际应用。/pp  strong4.关键材料/strong/pp  面向45-28-14纳米集成电路工艺,重点研发300毫米硅片、深紫外光刻胶、抛光材料、超高纯电子气体、溅射靶材等关键材料产品,通过大生产线应用考核认证并实现规模化销售 研发相关超高纯原材料产品,构建材料应用工艺开发平台,支撑关键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与发展。/pp  strong5.封装测试/strong/pp  面向移动互联和汽车电子等重大领域需求,围绕处理器、存储器、14-10纳米工艺节点晶圆等产品开发下一代封装集成与测试新技术以及相关的关键装备和材料产品 实现可集成数模混合电路、射频、微机电系统(MEMS)和光电等多功能异质材料芯片的三维系统集成技术的量产应用 建成有影响力的封装集成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取得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五)新型电子制造关键装备/strong/span/pp  面向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光通讯器件、MEMS(微机电系统)器件、功率电子器件、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高效光伏等泛半导体产业领域的巨大市场需求,开展关键装备与工艺的研究,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重点解决电子器件关键材料装备、器件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缺乏关键技术、可靠性低、工艺开发不足等问题,推动新技术研发与关键装备研发的协同发展,构建高端电子制造装备自主创新体系。/span/pp  strong1.宽禁带半导体/半导体照明等关键装备研究/strong/pp  针对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对关键制造装备的需求,开展大尺寸(6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制备、器件制造、性能检测等关键装备与工艺研究。针对高亮度半导体照明(LED、OLED)大生产线对制造装备的需求,开展大产能材料制备、器件制造、性能检测等关键装备研发,掌握核心技术与工艺,满足大生产线要求。/pp  strong2.光通讯器件关键装备及工艺研究/strong/pp  针对光通讯器件制造对装备的需求,重点围绕硅基光电子芯片工艺装备、InP(铟磷)基等光电子芯片工艺装备、光纤器件工艺装备、光电子器件耦合封装等关键装备等开展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产品应用,提升国内光通讯器件制造能力及工艺水平。/pp strong 3.MEMS器件/电力电子器件等关键装备与工艺研究/strong/pp  针对MEMS器件、电力电子器件等领域对装备的特殊工艺需求,开展材料制备、芯片制造、特种封装、性能检测等关键装备与工艺的研发,掌握关键技术、开发特色工艺,提高国产装备的工艺适应性及可靠性。研究基于国产装备为主的成套工艺,完成对国产装备的工艺优化、可靠性验证及集成应用,打造自主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pp  strong4.高效光伏电池关键装备及工艺研究/strong/pp  针对下一代高效光伏电池技术(PERC、HIT、黑硅电池等)对关键装备及工艺的需求,开展大产能、高转换效率光伏电池制造工艺装备、自动化制造装备、核心工艺等研究,降低电池片制造成本,转换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批量销售。/pp  strong5.新材料、新器件关键电子装备与核心部件研究/strong/pp  针对石墨烯、碳基电子器件、柔性显示、光互联等国际上不断出现的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对半导体技术相关的装备需求,开展面向电子器件应用石墨烯材料制备装备、大面积转移装备、石墨烯电子器件制造装备、柔性显示有机膜材料制备装备、柔性显示有机器件制造及检测装备、碳基电子器件制造装备、光互联器件制备装备、高密度封装等方面的关键装备开发,满足研发或产业化需求,推动新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发的协同发展。/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六)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strong/span/pp  坚持主机牵引、夯实基础、突破核心、工艺验证,聚焦航空航天和汽车两个重点服务领域,重点攻克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等瓶颈,完成150种以上智能、精密、高速、复合型高端制造业装备的研制和示范应用,大幅提升国家重点工程、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关键制造装备国产化率,在强化高端数控装备单机智能化水平提升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由单机示范应用向智能化制造成组成套整体解决方案的提升,扩大专项装备成果的应用成效。/pp strong 1.航空航天领域高档数控装备/strong/pp  聚焦航空航天典型结构件加工需求,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为目标,突破关键工艺和编程等核心技术 开展高档五轴数控机床与关键成形装备等主机的应用验证与示范,推动高档数控系统和以摆角铣头为代表的关键功能部件实现批量化应用。/pp strong 2.汽车制造领域高档数控装备/strong/pp  重点研究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快速试验技术与制造保障技术、数控系统的可靠性第三方测试及可靠性增长技术,突破数控机床可靠性MTBF 2000小时的技术瓶颈,通过示范应用与工艺验证,大幅提升国产数控机床的组线能力。加强成组成套工艺集成研究,为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提供成套解决方案,实现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在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高效柔性加工与批量化制造中的成组成套应用。/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七)智能装备与先进工艺/strong/span/pp  重点解决高端装备产品质量较差、档次不高,缺乏核心工艺,智能化程度不足,可靠性及精度保持性难题,研制一批代表性智能加工装备、先进工艺装备和重大智能成套装备,支撑我国高端装备向高精尖和智能化互联方向发展,引领装备的智能化升级。/pp strong 1.智能机床/strong/pp  重点研究新一代智能机床的技术特征、总体结构、核心模块和关键技术,攻克智能主轴/智能伺服进给/智能终端等智能单元、基于模型的复杂曲面直接插补、机床通用通信接口协议规范、加工状态自感知/自学习/自适应/自优化、虚拟机床及虚拟加工、基于工业互联网和加工过程大数据的监控及远程服务、全生命周期可靠性评估与增长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出具有国际一流技术水平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和智能机床,并在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pp strong 2.新型材料成形及加工装备/strong/pp  重点攻克石墨烯/类石墨烯薄膜大幅面制造过程晶态生长监测及控制、石墨烯/类石墨烯薄膜大面积转移在线应力监测与控制技术,研制出大幅面石墨烯/类石墨烯制造成套装备 重点突破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建模与仿真、耐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工艺及装备、复合材料组合结构(纤维复合材料、蜂窝材料和增材制造)制造新方法等关键技术,为新型材料成形和加工提供新工艺和新技术。/pp  strong3.复杂大型构件高效加工技术及装备/strong/pp  重点攻克大型异种材料结构件高效低残余应力焊接、大规格球管类构件整体成形技术,研制出大型轻量化结构低应力精确成形制造工艺与装备 重点攻克复合材料混杂构件低成本复合成形、复合材料构件低损伤加工工艺与损伤检测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复合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与精确成形协同制造装备。/pp strong 4.复合能场加工工艺及装备/strong/pp  重点研究复合能场耦合机理、复合能场对材料的协同作用机制,攻克复合能场加工质量在线监测、多工艺要素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形成激光-电弧-磁场复合加工、异种材料复合能场加工以及铝锂合金等新一代轻质合金多能场复合加工工艺,研制出多功能小型化复合能场加工装备、多自由度大型结构件激光复合能场加工装备、以及极端环境下(空天、海洋等)现场制造工艺及装备。/pp  strong5.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工艺及装备/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重点突破金属超硬材料、超低密度材料、高分子聚合物、高精度光学元件、微机械及医疗生物零件等精密超精密加工关键技术,/span探索研究超精密加工与微成形的物化机理、微观力学行为、表面形貌演变规律、精度和性能映射等新原理,研发极端制造环境下高精度大尺寸加工测量一体化、微纳结构与功能表面的原位测量、超高精度平/曲面、微纳结构功能表面加工工艺装备、大功率超声波应用技术等,并在典型行业示范应用。/pp  strong6.重大成套机械装备/strong/pp  重点研究开发重大成套机械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制智能化大型工程机械、数字化重型矿山成套设备、大型石化成套设备、智能化港口/海工作业机械和智能化农业机械等一批重大装备,实现系统集成,推进示范应用。/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八)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strong/span/pp  围绕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开展基础技术与前沿技术研究,突破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库、工业试验验证平台和安全保障技术,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为逐步解决国产装备“空心化”提供技术支撑,大幅度提高为重点领域和重大成套装备自主配套能力。/pp  strong1.基础件/strong/pp  围绕高速精密重载轴承开展轴承服役性能演变规律与失效机理等基础理论、材料对性能影响规律和失效机理等研究,掌握高速、精密、重载轴承设计理论、寿命理论及试验方法,动态性能试验技术与方法,掌握高铁轴箱轴承、风力发电机组主轴与齿轮箱轴承、机器人和机床精密轴承、特大型装备静压轴承等设计、试验和批量化制造核心技术,开展典型应用示范。/pp  围绕高参数齿轮及传动装置开展高参数齿轮传动啮合失效机理、特殊条件下齿轮副基本工作理论、研究,研究高速重载齿轮传动、轻合金齿轮、高性能蜗杆传动及新型机构,基准级别齿轮渐开线样板设计与超精密制造和计量,突破高参数齿轮传动和精密减速器设计、制造和检测共性关键技术,形成标准及技术规范,实现高参数齿轮及传动装置在民用航空装备、工程机械、大型海洋装备、高速列车、海上风电、机器人等装备的示范应用。/pp  围绕高端液压件与密封件开展新型高功率重量比和高能量密度液压件的设计方法研究,高参数液压阀、泵等新结构和新方法研究。研究密封可靠性设计、延寿、运行试验技术,开发高性能检测、可靠性评估和测试装备,建立性能评价体系与标准。开发高压力等级多路阀和液压泵、大规格柱塞泵与比例流量阀、高效率静液传动元件与系统、高参数密封件、液压动力总成系统等,实现在工程机械与农业机械、重型机械、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等示范应用。/pp  strong2.基础制造工艺/strong/pp  研究高活性金属与铸型界面反应机制和成形方法、铸造全流程精确控制、铸造过程仿真与在线检测等关键技术,掌握钛合金、高温合金铸件精密铸造技术、铸锻件近净成形与精准成形工艺,开展各类材料成形过程动态仿真参数优化技术研发应用,实现典型产品应用示范。/pp  研究零件可控清洁热处理工艺、真空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发清洁热处理装备,完善热处理工艺数据库。开发高温耐蚀涂层技术、润滑耐磨抗氧化表面工艺材料、工艺及表面处理装备。/pp  研究高速干切基本机理和新型干切机床结构,工艺参数优化及基础数据库 研究微量润滑作用机理和测试选用技术,低温微量润滑集成制造技术 环保清洁切削液配置技术。/pp  strong3.工业性验证平台与基础数据库/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建立精密齿轮及传动装置、高压大流量液压元件、高参数密封件、高速重载轴承等关键基础件性能及可靠性试验平台,工业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性能及可靠性测试平台,/span对相关的基础技术、关键部件与产品进行试验验证,完善技术标准体系。/pp  研究先进制造工艺方法、工艺基础数据库,研究并整合国内外制造工艺相关数据资源,建立健全制造基础技术数据库、基础制造工艺资源环境属性数据库等。研发基础数据采集工具和知识库管理系统和标准,开发面向基础工艺和典型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工具。/pp  strong4.制造过程安全保障关键技术/strong/pp  研究关键部件故障响应安全机制、功能安全定量计算数学模型和定性评价体系等功能安全设计与评估验证技术 研究物理安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一体化融合的方法理论、制造系统安全一体化管控等安全一体化融合技术 研究安全威胁和攻击机理分析与建模、实时攻击隔离与抑制等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等测控产品安全可用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功能、网络安全工业化试验验证,典型工业协议安全性分析验证,工业互联网安全漏洞库等研究。/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 (九)工业传感器/strong/span/pp  针对工业互联、智能制造的高端需求,顺应传感器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形成一批高端传感器和仪器仪表产品,支撑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解决微纳传感器硅基兼容制造、封装、可靠性、集成化等核心共性技术,引领未来发展。/pp strong 1.工业互联网用微纳传感器/strong/pp  研究无源无线多参数监测传感器,高能量密度振动能量收集器等前沿技术。研发传感器与电路协同设计技术及设计工具,传感器与电路单片集成工艺技术,硅基功能薄膜兼容制造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单片集成传感器,阵列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低功耗传感器,无线集成传感器等产品。/pp  strong2.离散制造业用微纳传感器/strong/pp  研究柔性衬底传感器,芯片级原子效应传感器等前沿技术,研发数字全场激光超声检测技术,高精度二维三维光栅测试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运动部件温度、应变、振动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微型继电器,微型电场传感器,多维位移同步测量传感器,微型高精度姿态测量单元等产品。/pp  strong3.流程工业用微纳传感器/strong/pp  研究高精度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微型声矢量传感器等前沿技术。研发传感器芯片与封装材料特性测试技术及其数据库,微传感器可靠性及其测试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高温压力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红外高温传感器、工业现场气体检测传感器等产品。/pp strong 4.智能制造用仪器仪表/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研究智能仪器仪表可靠性建模、设计与仿真,参数标定与校准、非线性补偿方法等动态测试与性能评估,关键部件芯片化等前沿技术 研发复杂工业测量仪表在线标定,高端智能测量仪表设计、精确自动补偿、生产工艺、装配等,在线分析仪器小型化关键部件、微弱信号精密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 研发高精度压力/质量/流量/物位仪表,压力/质量流量仪表在线批量化标定装置,小型化在线分析仪、感知/控制/驱动一体化控制器等产品。/span/pp  strong5.特种专用仪器仪表/strong/pp  研究力热平衡结构设计、多传感器三维纳米定位等纳米三坐标测量,工件姿态和运动参数测量、空间坐标测量、大型零部件尺寸和形位误差测量、激光跟踪等大型装备制造智能化测量等前沿技术,研发工业现场级虚拟测量、工业设施现场故障诊断、特种执行机构和控制阀设计、制造和仿真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制激光跟踪测量仪器、现场级虚拟测量仪表、复杂机械运行故障检测等工业现场专用诊断仪器、特种执行机构和控制阀等。/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 (十)智能工厂/strong/span/pp  适应工厂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重点研发智能制造标准化共性关键技术,实现智能工厂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提升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的整体创新水平和自主装备能力,满足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大战略需求。/pp  strong1.工业互联网技术与系统/strong/pp  针对物理信息系统中信息与物理交叉融合造成的复杂性系统问题,建立工业互联网复杂系统模型,攻克以智能工厂为对象的全网互联技术,给出工业互联网复杂系统的实现能力、性能分析与评价方法。重点研究工业互联网一体化架构、工业互联网的泛在感知网络互联和实时控制技术、多源异构网络互联与语义化互操作技术、动态自组织软件定义的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工业互联网验证测试平台。攻克大规模、异构、高实时、高安全、可重构工业互联网共性关键技术,实现工业互联网系统安全可靠应用,建立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工厂测试验证平台。/pp  strong2.智能控制器与系统/strong/pp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研制新型、高端、可信智能控制器,提升工厂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的自有处理能力和智能水平。重点研究智能装备CPS型控制器与关键技术、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产线控制管理器、高可信多重冗余控制系统与关键技术、新一代SCADA系统与关键技术、工业组态和工业监控等工业软件、精密系统装配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装置。攻克云端服务、高实时任务、高可信控制共性关键技术,实现实时仿真、全分布式控制、多种控制器无缝集成。/pp  strong3.制造过程的系统设计、控制与优化/strong/pp  针对智能工厂的工程化基础方法和实施手段,研究开发面向CPS的工程工具和实时在线优化控制工具以及先进的模型库知识库,提升智能工厂的工程应用目标。重点研究生产过程与设备的建模仿真与优化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智能服务体系与全流程智能优化技术、全过程的数据实时获取分析与信息整合技术、工业互联网语义化编程技术与组态工具、分子级表征建模工具与在线实时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平台、模块化协同设计工具与实时控制系统设计平台。攻克分子级表征与建模、多层域多尺度建模、系统设计、基于知识和数据的仿真模拟与实时优化、在线服务与全流程优化技术,实现仿真设计与控制优化系统工具与平台。/pp  strong4.CPS制造执行系统与运营管理/strong/pp  针对智能工厂的生产要素、能效管理、智能决策和生产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基于“互联网+智能工厂”的运营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工厂平台化方法的建立和实施。重点研究基于云平台的CPS制造执行系统、制造过程能效仿真、监测与管控技术、生产要素的状态监测诊断与健康管理技术、企业级辅助决策智能化与可视化平台。攻克服务总线、动态配置、能效模型、生产要素模型、可视化呈现、智能辅助决策关键技术,实现智能工厂的运营管理。/pp  strong5.智能工厂的可重构技术及原型平台/strong/pp  针对智能工厂批量化定制需求,研究工控系统可重构技术,研制智能工厂原型平台,实现产线装备、制造过程和云平台服务资源可重构能力。重点研究装备控制器可重构技术、产线可重构技术、工业互联网与云平台可重构技术、智能工厂可重构原型平台。攻克装备控制系统可重构技术、产线装备可重构技术、工业互联网可重构技术、云平台服务资源可重构技术,实现集成可重构技术的智能工厂原型平台。/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 (十一)网络协同制造/strong/span/pp  以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服务与制造融合发展为主线,以重塑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以及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探索一批引领发展的制造与服务新模式,突破一批网络协同制造理论、关键技术与标准,研发一批“互联网+”协同制造工业软件,创建一批“互联网+”制造服务平台。/pp  strong1.网络协同制造模式与理论/strong/pp  围绕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及打造智慧企业的创新需求,探索云制造等网络协同制造新模式 研究智慧空间与工业大数据、服务型制造与制造服务融合等前沿理论 研发与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务融合、多模式智能供应链、服务价值链协同、多学科支撑的工业大数据精准分析、在线运维与预测运营等核心模型与关键技术。为重塑制造业技术体系、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提供理论支撑。/pp strong 2.“互联网+”协同制造工业软件/strong/pp  围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服务新模式,面向创新设计、企业经营与资源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务以及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系统的构建,研发复杂产品全数字化优化和仿真、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生命周期管理、资源管理与智能供应链协同、基于OT的智能服务、工业大数据分析等平台系统与软件,形成“互联网+”协同制造工业软件系统,支撑网络协同制造创新发展。/pp  strong3.基于“互联网+”的创新设计/strong/pp  探索支撑制造业要素资源共享互联及社会力量参与互动的研发设计新模式 攻克“互联网+”环境下设计资源共享、研发设计价值链协同以及众创空间构建新技术 研发支持云制造的设计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平台、典型行业众创服务平台以及制造业产品众包设计服务平台。推进制造业从“企业创新”到“众创众包”的发展转变。/pp  strong4.资源管理与智能供应链/strong/pp  攻克“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工业云与工业大数据的企业经营管理及资源集成共享技术、智能供应链协同与精准服务技术 研发制造核心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商主导的多模式制造企业经营管理与资源集成共享云平台、智能供应链管理集成平台与产业价值链协同云平台 构建企业制造资源协同空间。推动从“企业运行”向价值链“协同运营”转变。/pp strong 5.产品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务/strong/pp  攻克制造服务价值链重构、产品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在线运维与预测运营等关键技术 研发产品服务生命周期集成管理平台、制造服务价值链协同云服务平台以及高端装备智能预测与精准服务云平台 打造制造与服务融合的服务价值链协同新体系。支撑制造业向“制造+服务”转型升级。/pp  strong6.工业大数据驱动的网络协同制造平台/strong/pp  攻克产品数据链、资源数据链、供应数据链、制造数据链、服务数据链及其无缝集成、工业大数据驱动的企业智能决策与预测预警等关键技术 研发基于工业大数据的企业业务管控与决策分析、企业智慧数据空间构建等技术系统 打造云制造服务平台、工业大数据驱动的网络协同制造平台等 构建企业智慧数据空间,开展平台典型应用。/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 (十二)绿色制造/strong/span/pp  重点面向我国制造业发展中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以提高资源能源效率和降低环境负荷为主线,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为目标,掌握生态设计理论与工具、绿色制造方法与工艺、试验验证平台、绿色标准与规范等基础共性技术,推广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流程工业绿色化技术,提升通用设备产品能效、工业废弃物回收再制造与再资源化等生态效率水平。/pp strong 1.基于绿色理念的减量化设计与创新设计/strong/pp  通过创新研发,突破新材料应用及改性设计、节能降噪设计、个性化定制设计、可拆解与回收设计等生态设计关键技术。掌握全生命周期高效绿色循环再利用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实现战略性资源高效绿色循环再利用。研究典型绿色产品新原理、新结构设计及应用关键技术,开发一批绿色制造前沿技术、核心技术与装备,开发推广绿色产品,引导绿色生产。/pp  strong2.绿色加工工艺与装备/strong/pp  重点研究基础工艺绿色化技术、流程工业绿色工艺技术、量大面广的典型通用设备产品节能、减排、降耗技术。实施重点行业系统改造的示范应用。开发高效清洁基础制造工艺及装备、无害化表面处理工艺技术、少无切削液清洁加工工艺与设备、钢铁短流程工艺、有色金属清洁冶炼工艺。开展制造工艺创新和集成应用,加快实现重点行业制造系统和装备的绿色升级。/pp  strong3.制造系统能效优化关键技术/strong/pp  围绕制造系统能效优化与提升和终端用能产品节能,突破产品能效及其集成优化匹配技术,制造系统机群综合能效模型与智能分析技术、机群综合能效的智能协同优化控制技术 掌握系统能效分析与获取、能效评价、监控与优化管理、设备系统能效提升、工艺系统多目标决策优化、工件比能效率提升等系列关键技术 在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车间、工厂以及产业集群的能耗定额管理和高能效优化运行,推行制造系统能效评价和优化应用。/pp  strong4.资源循环利用核心技术/strong/pp  突破典型机械装备及零部件智能再制造和流程行业在役再制造关键技术,推动再制造成套技术与装备水平上台阶及产业模式创新,培育形成从旧件到再制造产品的循环产业链,提高再制造效率及其产业附加值。掌握大宗材料高效、精细化、高附加值资源化技术和装备,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逐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资源化效率及其产业附加值,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pp  strong5.行业/区域绿色工厂、绿色产品集成应用示范/strong/pp  创新绿色制造产业新模式,系统研究绿色制造的基础理论、运行模式、建模仿真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工厂标准体系、评价标准。在汽车、机床、钢铁、冶金等行业/区域的开展全产业链绿色制造技术、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的集成应用示范。/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十三)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示范工程/strong/span/pp  围绕“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的大趋势,积极推进智能一代机械产品创新示范、制造业信息化创新示范和绿色制造集成应用创新示范等工作,培育示范行业、示范省市、示范企业,大力推动和引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支撑制造业向高端制造和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pp  strong1.智能化装备/生产线集成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strong/pp  重点面向工程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流程工业机械等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研究智能化装备/生产线关键技术及标准规范,研发智能化制造装备,构建智能化生产线,开展应用示范,提升装备/生产线整体使役性能。/pp  strong2.智能工厂集成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strong/pp  面向重大装备制造、柔性化定制生产、流程生产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研究智能工厂集成应用技术和相关标准规范,研发智能工厂模型,构建智能工厂运行管控平台及系统,开展应用示范,支撑企业敏捷化、柔性化、定制化、智能化和高效、绿色生产。/pp  strong3.网络化制造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strong/pp  面向大型复杂装备、汽车、家电等行业,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和服务价值链,研究服务型制造、云制造、互联制造、云服务等制造服务关键技术,构建网络化制造服务平台,开展应用示范,引领制造业向服务化和价值链高端转型。/pp  strong4.智慧企业集成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strong/pp  面向生产行业龙头企业,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和智慧企业模型,构建工业大数据驱动的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提高智慧企业综合管理运营水平,开展应用示范,提升企业核心业务能力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pp  strong5.重点行业/典型区域先进制造综合应用示范/strong/pp  面向重点行业和制造业相对密集的省市地方支柱及特色产业,组织实施“智能一代机械产品创新示范”、“制造业信息化创新示范”和“绿色制造集成应用创新示范”,开展智能化装备/生产线、智能工厂、网络化制造服务、智慧企业、绿色制造等综合应用示范,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培育示范企业,带动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推广应用。/pp  strong6.先进制造技术服务体系与支撑环境建设/strong/pp  面向重点行业和典型区域,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建设技术服务平台、机构,完善人才培训、咨询服务、应用示范体系建设,形成先进制造技术服务体系与支撑环境,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支撑环境。/pp style="line-height: 16px "  附件: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5/ueattachment/7de53932-cb1e-4fbd-83cb-71d3e585643c.doc"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doc/span/a/ppbr//p
  • 海关总署调整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6月10日起实施
    2021年6月1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调整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的公告(2021年第39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海关总署决定对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进行调整,具体如下:一、对涉及机电产品、金属材料、化工品、仿真饰品等234个10位海关商品编号取消监管条件“A”,海关对相关商品不再实施进口商品检验。二、对涉及进口再生原料的8个10位海关商品编号增设监管条件“A”,海关对相关商品实施进口商品检验。三、对涉及出口钢坯、生铁的24个10位海关商品编号增设海关监管条件“B”,海关对相关商品实施出口商品检验。该公告自2021年6月10日起实施。必须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目录调整表序号海关商品编号商品名称调整前监管条件调整后监管条件18417100000矿砂、金属的焙烧、熔化用炉A28417801000炼焦炉A38417802000放射性废物焚烧炉A48417803000水泥回转窑A58417804000石灰石分解炉A68417805000垃圾焚烧炉A78417809010平均温度1000℃的耐腐蚀焚烧炉A88417809020热裂解炉A98417809090其他非电热的工业用炉及烘箱A108419391000微空气流动陶瓷坯件干燥器A118419399020烟丝烘干机A128419399030干燥箱A138419399050污泥干燥机A148419399090其他用途的干燥器A158419409010氢-低温蒸馏塔A168419409020耐腐蚀蒸馏塔A178419409090其他蒸馏或精馏设备A188419500030冷却UF6的热交换器A198419500040冷却气体用热交换器A208419609010液化器A218419891000加氢反应器A228419899021凝华器(或冷阱)A238419899023UF6冷阱A248456110090其他用激光处理的机床A258456120000用其他光或光子束处理的机床A268456200000用超声波处理各种材料的加工机床A278456301010数控放电加工机床A288456301090其他数控的放电处理加工机床A298456309010非数控放电加工机床A308456309090其他非数控的放电处理加工机床A318456409000其他用等离子弧处理的机床A328456500000水射流切割机A338456900000其他方法处理材料的加工机床A348457101000立式加工金属的加工中心A358457102000卧式加工金属的加工中心A368457103000龙门式加工金属的加工中心A378457109100铣车复合加工中心A388457109900其他加工金属的加工中心A398457200000加工金属的单工位组合机床A408457300000加工金属的多工位组合机床A418458110090其他切削金属的卧式数控车床A428458190000切削金属的其他卧式车床A438458911090其他切削金属的立式数控车床A448458912090其他切削金属的数控车床A458458990000切削金属的其他车床A468459100000切削金属的直线移动式动力头钻床A478459210000切削金属的其他数控钻床A488459290000切削金属的其他钻床A498459310000切削金属的其他数控镗铣机床A508459390000切削金属的其他镗铣机床A518459410000切削金属的其他数控镗床A528459490000切削金属的其他镗床A538459510000切削金属的升降台式数控铣床A548459590000切削金属的其他升降台式铣床A558459611000切削金属的其他龙门数控铣床A568459619000切削金属的其他数控铣床A578459691000切削金属的其他龙门非数控铣床A588459699000切削金属的其他非数控铣床A598459700000切削金属的其他攻丝机床A608460121000加工金属的数控平面磨床A618460199000加工金属的其他非数控平面磨床A628460221000加工金属的数控无心磨床A638460229000加工金属的其他数控无心磨床A648460231100加工金属的数控曲轴磨床A658460231900加工金属的其他数控外圆磨床A668460239000加工金属的其他数控外圆磨床A678460241100加工金属的数控内圆磨床A688460241900加工金属的其他数控磨床A698460249000加工金属的其他数控磨床A708460291100加工金属的非数控外圆磨床A718460291200加工金属的非数控内圆磨床A728460291900加工金属的其他非数控磨床A738460299000加工金属的其他非数控磨床A748460310000加工金属的数控刃磨机床A758460390000加工金属的其他刃磨机床A768460401000金属珩磨机床A778460402000金属研磨机床A788460902000金属抛光机床A798460909000其他用磨石、磨料加工金属的机床A808461401100切削金属的数控齿轮磨床A818461401900切削金属的数控切齿机、数控齿轮精加工机床A828461409000切削金属的其他切齿机,齿轮磨床A838479600000蒸发式空气冷却器A848479710000机场用旅客登机桥A858517691001用于呼叫、提示和寻呼的便携式接收器A868521909010用于光盘生产的金属母盘生产设备A878521909020光盘型广播级录像机A888525801110抗辐射电视摄像机A898525801190其他特种用途电视摄像机A908525801200非特种用途广播级电视摄像机A918525803100特种用途视频摄录一体机A928525803200非特种用途的广播级视频摄录一体机A938525803300非特种用途的家用型视频摄录一体机A948525803910非特种用途的航拍摄录一体无人机A959022299090其他非医疗用α、β、γ射线设备A968506101110扣式无汞碱性锌锰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A978506101210圆柱形无汞碱性锌锰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A988506101910其他无汞碱性锌锰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A998506109010其他无汞二氧化锰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A1008506400010氧化银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无汞)A1018506600010锌空气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无汞)A1028506800011无汞燃料电池A1038506800019其他无汞原电池及原电池组A1048507100000启动活塞式发动机用铅酸蓄电池A1058507200000其他铅酸蓄电池A1068507300010飞机用镍镉蓄电池A1078507300090其他镍镉蓄电池A1088507400000镍铁蓄电池A1098507500000镍氢蓄电池A1108507600030飞机用锂离子蓄电池A1118507803000全钒液流电池A1128507809010燃料电池A1138507809090其他蓄电池A11472082610004.75mm厚≥3mm其他大强度热轧卷材A1157208269000其他4.75mm厚≥3mm热轧卷材A11672083810004.75mm厚度≥3mm的大强度卷材A1177208389000其他4.75mm厚度≥3mm的卷材A11872091610003mm厚度1mm的大强度冷轧卷材A11972091710001mm≥厚度≥0.5mm大强度冷轧卷材A1207211230000含碳量低于0.25%的冷轧板材A1217214200000铁或非合金钢的热加工条、杆A1227214300000易切削钢的热加工条、杆A1237214990000其他热加工条、杆A1247216101000截面高度<80mmH型钢A1257216102000截面高度<80mm工字钢A1267216109000截面高度<80mm槽钢A1277216210000截面高度<80mm角钢A1287216220000截面高度<80mm丁字钢A1297216310000截面高度≥80mm槽钢A1307216321000截面高度200mm工字钢A131721632900080mm≤截面高度≤200mm工字钢A1327216331100截面高度800mmH型钢A1337216331900200mm<截面高度≤800mmH型钢A134721633900080mm≤截面高度≤200mmH型钢A1357216401000截面高度≥80mm角钢A1367216402000截面高度≥80mm丁字钢A1377222400000不锈钢角材、型材及异型材A1387225110000取向性硅电钢宽板A1397225401000宽≥600mm热轧工具钢材A1407225409100宽≥600mm热轧含硼合金钢材A1417225991000宽≥600mm的高速钢制平板轧材A1427226110000取向性硅电钢窄板A1437226200000宽度<600mm的高速钢平板轧材A1447226911000宽度<600mm热轧工具钢材A1457226919100宽度<600mm热轧含硼合金钢板材A1467227100000高速钢的热轧盘条A1477227200000硅锰钢的热轧盘条A1487227901000不规则盘卷的含硼合金钢热轧条杆A1497228100000其他高速钢的条、杆A1507228200000其他硅锰钢的条、杆A1517228301000含硼合金钢热加工条、杆A1527228701000履带板合金型钢A1537228709000其他合金钢角材、型材及异型材A1547228800000其他合金钢空心钻钢A1557302100000钢轨A1567302300000道岔尖轨、辙叉、尖轨拉杆A1577302400000钢铁制鱼尾板、钢轨垫板A1587302901000钢铁轨枕A1597302909000其他铁道电车道铺轨用钢铁材料A1602842904000磷酸铁锂A1612933610000三聚氰胺(蜜胺)A16229337100006-己内酰胺A1632935900034磺胺双甲基嘧啶A1643104202000纯氯化钾A1657106101100平均粒径3微米非片状银粉A1667106101900平均粒径≥3微米非片状银粉A1677117110000贱金属制袖扣、饰扣A1687117190000其他贱金属制仿首饰A1697117900000未列名材料制仿首饰A1708517180010其他加密电话机A1718517180090其他电话机A1728517691091卫星地球站(含终端地球站)无线电发射设备A17385446012001千伏<额定电压≤35千伏的电缆A1742525300000云母废料A1752618001001主要含锰的冶炼钢铁产生的粒状熔渣,含锰量>25 %A1762618001090其他主要含锰的冶炼钢铁产生的粒状熔渣A1772618009000其他的冶炼钢铁产生的粒状熔渣A1782619000010轧钢产生的氧化皮A1792619000021冶炼钢铁所产生的含钒浮渣、熔渣,五氧化二钒含量>20%A1802619000029其他冶炼钢铁所产生的含钒浮渣、熔渣A1812619000030含铁大于80%的冶炼钢铁产生的渣钢铁A1822619000090冶炼钢铁产生的其他熔渣、浮渣及其他废料A1832620190000其他主要含锌的矿渣、矿灰及残渣A1842620999011含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矿渣、矿灰及残渣,五氧化二钒>20%(冶炼钢铁所产生的及含钒废催化剂除外)A1852620999019含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矿渣、矿灰及残渣,10%<五氧化二钒≤20%的(冶炼钢铁所产生的及含钒废催化剂除外)A1862620999020含铜大于10%的铜冶炼转炉渣及火法精炼渣、其他铜冶炼渣A1872804619011含硅量>99.9999999%的多晶硅废碎料A1882804619013含硅量>99.9999999%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废碎料A1892804619091其他含硅量≥99.99%的硅废碎料A1902804619093含硅量≥99.99%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废碎料A1913915100000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A1923915200000苯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A1933915300000氯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A194391590100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废碎料及下脚料A1953915909000其他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A1964004000090未硫化橡胶废碎料、下脚料及其粉、粒A1975202100000废棉纱线A1985505100000合成纤维废料A1995505200000人造纤维废料A2007112911010金的废碎料A2017112911090包金的废碎料A2027112921000铂及包铂的废碎料A2037204300000镀锡钢铁废碎料A2047204490010废汽车压件A2057204490020以回收钢铁为主的废五金电器A2067204490090其他未列名钢铁废碎料A2077204500000供再熔的碎料钢铁锭A2087401000010沉积铜(泥铜)A2097404000010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等A2107404000090其他铜废碎料A2117503000000镍废碎料A2127602000010以回收铝为主的废电线等A2137602000090其他铝废碎料A2147902000000锌废碎料A2158002000000锡废碎料A2168101970000钨废碎料A2178103300000钽废碎料A2188104200000镁废碎料A2198106001092其他未锻轧铋废碎料A2208108300000钛废碎料A2218109300000锆废碎料A2228112924010铌废碎料A2238112929011未锻轧的铪废碎料A2248113001010颗粒或粉末状碳化钨废碎料A2258113009010其他碳化钨废碎料,颗粒或粉末除外A2268506101190扣式含汞碱性锌锰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A2278506101290圆柱形含汞碱性锌锰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A2288506101990其他含汞碱性锌锰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A2298506109090其他含汞二氧化锰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A2308506300000氧化汞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A2318506400090氧化银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含汞)A2328506600090锌空气的原电池及原电池组(含汞)A2338506800091含汞燃料电池A2348506800099其他含汞原电池及原电池组A2357204100010符合GB/T 39733-2020标准要求的再生钢铁原料A2367204210010其他符合GB/T 39733-2020标准要求的再生钢铁原料A2377204290010其他符合GB/T 39733-2020标准要求的再生钢铁原料A2387204410010符合GB/T 39733-2020标准要求的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再生钢铁原料(机械加工指车,刨,铣,磨,锯,锉,剪,冲加工)A2397204490030符合GB/T 39733-2020标准要求的未列名再生钢铁原料A2407404000020符合标准GB/T38470-2019规定的再生黄铜原料A2417404000030再生铜原料(符合标准GB/T 38471-2019规定的)A2427602000020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符合标准GB/T 38472-2019规定的)A2437201100010高纯生铁(含锰量0.08%,含磷量0.03%,含硫量0.02%,含钛量0.03%)﹝999﹞B2447201100090非合金生铁,含磷量≤0.5%(含锰量0.08%,含磷量0.03%,含硫量0.02%,含钛量0.03%的高纯生铁除外)﹝999﹞B2457201200000非合金生铁,按重量计含磷量0.5%﹝999﹞B2467201500010含金生铁﹝999﹞B2477201500090镜铁﹝999﹞B2487205100000生铁、镜铁及钢铁颗粒﹝101非合金生铁﹞,﹝102合金生铁﹞,﹝103其他铁合金﹞,B2497205210000合金钢粉末﹝999﹞B2507205290000生铁、镜铁及其他钢铁粉末﹝999平均粒径10微米的超细铁粉﹞B2517206100000铁及非合金钢锭﹝999﹞B2527206900000其他初级形状的铁及非合金钢[101板坯],[102其他钢坯(锭)]B2537207110000宽度小于厚度两倍的矩形截面钢坯(含碳量0.25%)﹝999﹞B2547207120010其他矩形截面的厚度400毫米的连铸板坯[含碳量0.25%(正方形截面除外)]﹝999﹞B2557207120090其他矩形截面钢坯[含碳量0.25%(正方形截面除外]﹝999﹞B2567207190010其他碳含量0.25%的厚度400毫米的连铸板坯﹝999﹞B2577207190090其他碳含量0.25%的钢坯﹝999﹞B2587207200010车轮用连铸圆坯(直径为380毫米和450毫米,公差±1.2%,含碳量:0.38%-0.85%,含锰量:0.68%-1.2%,含磷量≤0.012%,总氧化物含量≤0.0012%)﹝999﹞B2597207200090其他含碳量≥0.25%的钢坯﹝999﹞B2607218100000不锈钢锭及其他初级形状﹝999﹞B2617218910000矩形截面的不锈钢半制成品(正方形截面除外)﹝999﹞B2627218990000其他不锈钢半制成品﹝999﹞B2637224100000其他合金钢锭及其他初级形状﹝999﹞B2647224901000粗铸锻件坯(单件重量≥10吨﹝999﹞B2657224909010其他合金钢圆坯,直径≥700毫米(其他合金钢锭及其他初级形态的)﹝999﹞B2667224909090其他合金钢坯,直径≥700毫米的合金钢圆坯除外(其他合金钢锭及其他初级形态的)﹝999﹞B
  • CCMT2018 量具、量仪展品综述
    p  在即将开幕的CCMT2018,将有来自境内外的230多家企业展出工量具产品,展出的主要工具产品类别包括工具系统、各类硬质合金刀具、超硬刀具、高性能高速钢刀具 主要量具量仪展品包括三坐标测量仪、激光干涉仪、轮廓粗糙度仪、对刀仪、齿轮测量中心、圆度仪以及各类数显量具和精密机械量具。/pp  金属切削刀具方面,各类硬质合金刀具都有新品出展,包含:车削加工方面、铣削加工方面、孔加工方面、工具系统方面。/p  量具量仪方面,将有来自全球的多家量具量仪企业展出品种丰富令人目不瑕接的数字化精密测量仪器和量具产品。p  对刀仪作为一个热点,有英国雷尼绍、德国翰默、意大利马波斯Marposs、日本安努梯、日本株式会社美德龙、哈量、天津天门精机等多家企业展出各种全自动、半自动对刀仪。全球著名测量专家雷尼绍的NC4非接触式对刀仪不仅可在各种加工中心进行快速非接触式对刀,同时还能进行刀具破损检测。它分为固定式和分离式两种,集成有独特的MicroHole保护系统和创新的安全保护系统PassiveSeal,能够保持IPX8级的密封性能。分离式系统在大型机床上安装简便,工作范围可达5米。NC4+适合使用小直径刀具的应用场合,提供优异的性能和超高对刀精度。意大利马波斯Marposs对刀仪采用模块化标准组件,易于安装,且重复精度高。而国内测量巨头哈量带来的KELCH KENOVA set line V64x型对刀仪采用MPS模块式主轴,可夹持SK、BT、HSK、PSC、VDI型刀柄 重复测量精度达到± 0.002mm KELCH KENOVA set line V64x采用高像素CCD照相机测量,配备Picture Start Workshop和独有的Easy基础软件包,同时具有多项可扩展选项满足用户需求。/pp style="text-align: left "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0e0e047c-707f-42e1-9846-1d60ccb69004.jpg" title="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雷尼绍对刀仪/p  齿轮测量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是我国量仪小行业技术发展的扛鼎之作,近年来开发出众多具有新颖测量功能的齿轮测量仪器,并且初步形成了齿轮量仪产业集群。本届展会哈量、哈尔滨智达、哈尔滨金量、哈尔滨创博科技、西安纳诺精密测量等多家企业将展出各类齿轮测量仪器。哈量展出的L30A型齿轮测量中心首次将三维数字式扫描测头和直线电机技术成功应用于齿轮测量中心领域。通过新电控系统的研发,用复杂曲面的特征点实现了空间曲面的NURBS重构,不仅实现曲面的误差计算算法的统一,也使测量方式更加灵活。独特的工件装卡自动找正技术实现了工件坐标系与仪器坐标系的统一,对装卡允许误差由原来的μm级降低到了mm级,大大降低了装卡难度 总精度达到VDI/VDE 2612、2613一级仪器精度要求,可满足ISO1328或GB10095标准规定的2、3级高精度齿轮的测量需求。该仪器配置了哈量公司自主开发的LINKS-GEAR齿轮测量软件,除了可测量标准圆柱齿轮外,还可以检测各类特殊齿轮以及齿轮刀具。p  在境外展商中,以下展品值得关注。卡尔蔡司特别针对绿色制造开发的新能源汽车部件检测方案、模具自动化检测方案等。马波斯将带来享誉全球的生产过程在线监控系统。约翰内斯· 海德汉博士将在CCMT2018中国首发新一代具有EnDat接口的测头。柯尔柏斯来福临除了机床以外,还将展出WALTER HELICHECK PLUS,用于微观测量领域全自动测量回转类刀具和生产工件上的复杂形状及轮廓。雷尼绍公司的Equator比对仪和REVO-2多传感器五轴测座是该公司的亮点。Equator比对仪由并联运动机构构造组成,具有极高的刚性,可确保快速操作时优异的重复性 借助SP25测头快速且可重复的扫描功能,能够进行轮廓测量以进行完整特征分析。REVO-2是一款用于坐标测量机的革命性多传感器五轴测座升级产品。/pp  国内量具量仪企业近年来进步显著,中小型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秀涌现并开发出大量制造业急需的量具量仪产品。首先,三坐标测量机作为工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精密测量工具受到国内中小型量仪企业的重视,本届CCMT推出不少新品。其中包括思瑞测量技术的Tango-R关节臂测量机、Croma系列大行程全自动三坐标测量机、无锡富瑞德的中小型桥式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西安力德的高精度数控三坐标测量机、西安纳诺的ROYAL系列移动桥式测量机等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5a04a2ff-80d6-4e20-b99e-d30d7296891d.jpg" title="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深圳市中图仪器SJ6000激光干涉仪/pp  其次,更多智能、精密、专用量仪将在CCMT2018与观众见面。深圳市中图仪器的SJ6000激光干涉仪以干涉技术为核心,采用激光双纵模热稳频技术,可实现高精度、抗干扰能力强、长期稳定性好的激光频率输出,其主要技术参数为:稳频精度± 0.05ppm 测量精度± 0.5ppm(0-40)℃ 线性测量距离(0-80)m 测量分辨率1nm。西安纳诺的SURMIN新一代超高精度测量平台,源自德国研发中心团队精心打造 该公司SCAN 3D系列手持式激光扫三维扫描仪,适用各种复杂的应用场景。广州威而信的CA65 \MMD-R220圆度仪采用气浮主轴,精度高,具有很好的性价比。此外,思瑞测量技术的Tango-S Plus手持扫描测量系统,深圳市中图仪器的粗糙度轮廓一体式测量仪,陕西威尔机电的轮廓仪、粗糙度仪,成都成量、苏州英仕、威海新威量等企业将展出的各类数显量具、精密量表量规以及小型量仪,都将给用户的精密测量提供更宽广的选择空间。/p
  • 机械领域“三基”产业十二五规划解读
    工信部近日正式发布《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提出要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我国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下称“三基”)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加工制造水平显著提高,能基本满足重大装备的发展需要,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得到改观。  在《规划》中,轴承、齿轮等被明确为亟须发展的重点行业,在政策支持下,到2015年,轴承、齿轮两个行业的销售额将分别达到2220亿元、2940亿元,行业年均增速将在12%-15%之间。  未来十年发展目标明确  “三基”是装备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水平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大幅度提升,大型成套装备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但高端“三基”产品却跟不上主机发展的要求,高端主机的迅猛发展与配套“三基”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发展的瓶颈。  以轴承行业为例,目前,我国在高铁轴承和风电主轴轴承、增速器轴承等领域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时速超过160公里的动车组所用轴承,目前还完全从瑞典SKF等国际巨头处进口。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全清明确表示,中国高端轴承发展速度还跟不上主机的发展速度。  鉴于以上差距,《规划》要求,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我国“三基”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能基本满足重大装备的发展需要 到2020年,形成与主机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能够满足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对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的需求,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国际领先。  轴承业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围绕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配套需求,规划将11类机械基础件、6类基础制造工艺和2类基础材料明确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其中,高速、精密、重载轴承位居重点发展的榜单之首。  对于轴承等重点领域,《规划》明确,将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继续实施现行基础件财税支持政策,落实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免税政策 研究制定鼓励用户采用“三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政策。  同时,主管部门还将加大相关计划对“三基”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支持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克产业关键技术 研究设立“三基”产业发展专项,重点支持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三基”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三基”产业的资金投入。  在系列政策的支持下,《规划》要求,轴承行业“十二五”的年均增速要达到12%,齿轮和液压件行业的年均增速均为15%。  龙头企业受益政策将高速发展  对轴承行业,《规划》明确的发展重点是:中、高档数控机床轴承和电主轴,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轴承,大型运输机轴承,重载直升机轴承,长寿命高可靠性汽车轴承及轴承单元,高速铁路列车轴承,重载铁路货车轴承,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轴承,大型薄板冷热连轧设备轴承,大型施工机械轴承,高速度长寿命纺织设备轴承,超精密级医疗器械主轴轴承。  业内人士指出,这其中的重中之重当属机床轴承。对此,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高端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早已提出过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高档数控机床主要立足于国内,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所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80%实现国产化。
  • 新高度: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前列
    随着2016年“5.20世界计量日”的日益临近,计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计量,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应该时刻关注计量。近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秘书长马爱文撰文论述了计量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性和作用。  该论文指出,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聂荣臻元帅曾经说过: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那么对于中国制造呢?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马爱文秘书长认为,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前列。  一、中国制造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中国制造2025》,在全面分析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的重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国务院提出了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通过分析这九个方面的关系,中国制造的实质可以概括为:通过创新、融合、强基,实现质量提升、企业转型和快速发展。  创新,《中国制造2025》中上百次用到“创新”一词,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创新领域和创新概念,如设计创新、工艺创新、创新网络、创新联盟、创新模式等,但最为主要、最为基础的是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是其他创新最为依赖的技术基础。我国虽然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95%的高档数控机床、85%的集成电路、80%的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究其原因,科技的落后是我国制造业落后的主要因素。必须通过科技发展与创新,全面提高中国制造创新能力,激发中国制造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国制造实现创新发展,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融合,就是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特征。美国提出的网络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以及德国的工业4.0,其实质都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问题。中国的制造水平落后于德国、美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必须加快这种融合,加快“机器换人”进度,这样中国的制造才能在“再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只有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才能不断“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制造的竞争实力。  强基,就是要夯实中国制造的各项基础。我国已提出“四基战略”,就是把“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做为我国的工业发展的基础。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决定着整机的精度 生产工艺、基础材料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与效益,产业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现代化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能力。要实现中国制造,必须夯实这四个中国制造的基础,不断提升精密加工、智能制造以及高质量产品的制造能力,才能全面提升我国基础工业发展水平和快速发展的能力。  二、计量测试技术是中国制造的基础  (一)计量测试技术是科技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  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排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之后,而我国的计量测试能力和水平也在这些发达国家之后,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计量对整个制造业的影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讲: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在成百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计量测试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归纳出来的。计量对科技具有很强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2015年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大会上讲:计量测试技术是创新的“种子”和“引擎”,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计量测试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没有计量测试提供准确、可靠、一致、有效的计量测试数据,就很难提出创新的思路,也很难验证创新的成果。从科技领域来看,每一次计量测试精度的提高或者新的测试方法的提出,都会带来一些科技新发现,带来一些科技新发明,也会带来一些新技术上革命与进步。  (二)计量测试技术是“融合”的基础。  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大数据”将成为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智能产品、智能装备,及至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这些都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智能”,就必须以计量测试为前提,为手段。以智能制造为例:一个智能产品(原材料)的基本信息,如基本尺寸、基本成份含量,都必须经过计量测试才能得到 这个智能产品(原材料)要与智能装备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智能制造加工,必须经过计量测试才能相互感知,才能对智能产品(原材料)进行定制(按提前计量测试好的要求)化加工 加工后的基本信息只有通过计量测试才能重新写入新的智能产品中,为下一道工序加工提供新的更加完备的基本信息。德国一家玻璃智能制造生产线上有3000多个传感器,正是这3000多个计量测试用的传感器,不停地感知有关信息,并经传输、分析、再感知、再分析,才能保证制造出带有“智能”功能的玻璃产品。带有“智能”功能的玻璃产品再进入“智能”物流或其他“智能”制造过程中,成为社会需要的更加“智能”的产品。在整个“智能”制造过程中,计量测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计量测试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智能”产品最后的质量和效益。  (三)计量测试技术是“四基”的基础。  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包括基础检测技术)构成我国制造业的基础。直接把基础检测技术列入国家战略发展的基础,这足以说明基础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但更为重要的是:计量测试技术也是其他“三基”(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的基础。以基础零部件为例:齿轮是机械加工、高精密仪器制造等各类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零部件,齿轮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机械加工的精度。大连理工大学王立鼎院士是齿轮研究方面的专家,他制造的齿轮可以和德国的齿轮精度相一致。他多年来担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常务理事。2013年,我拜访他时,曾经问他:齿轮制造与计量测试有什么样的关系?他对我讲:要制造出高精度的齿轮,就必须要有更高精度的计量测试手段。同时他还讲到:我国精密加工机床精度不高,机器噪音大,寿命短等,造成的原因表现上是齿轮之间或轴承之间的有效啮合不好,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在这方面的计量测试精度不够。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过程中,计量测试是实现工艺过程控制的技术基础,计量测试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同样,在原材料的制造过程中,如果计量测试不准确,精度不够高,同样会直接影响到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四)计量测试技术是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基础。  在工业企业,人们常讲的一句话是:计量是企业的“眼睛”。的确,从原材料进厂,到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到企业的产品检测,再到企业的节能减排增效,计量都发挥着重要的“眼睛”作用。但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计量测试将成为现代化企业的“中枢”,甚至是大脑。在智能制造过程中,使用微型传感器进行计量检测,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经过计算分析,再将指令传达到智能设备,智能设备进行智能操作。这时,计量测试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眼睛”,而变成一个系统,包括传输、分析甚至执行。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这一整套过程都会集成到一个小小的芯片上。计量测试已完全构成了一套系统,成为一个“智能人”。未来要实现定制化智能制造,一条生产线已不再只生产一种规格的产品,要随时检测、随时调节、随时制造不同规格、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性能的产品。这时更需要不断进行计量测试。计量测试水平以及计量测试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影响中国“智造”的关键。早在上世纪初,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就把合格的原材料、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计量测试技术做为现代化企业的三大支柱。计量测试已成为现代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基础。欧盟2002年一项统计表明,计量通过支持技术创新对欧盟GNP的贡献达0.77%,数额达610亿欧元。随着社会进步对科技的依赖,这个数字肯定还要高。  三、加快推进计量测试技术进步,引领中国制造快速发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实现中国制造,计量测试技术必须先行。  (一)加强计量测试前沿技术研究,不断提高计量测试精度。  计量研究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精度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精确计量还将不断催生其他领域新技术的发展。伴随测量精度的大幅度提高,一大批革命性的新技术也会相继涌现,如纳米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提升航空发动机的精度,也不断推动核潜艇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整体的计量测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与中国制造相关的极大、极小,极高、极低等领域差距更大。因此,要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基本物理常数等精密测量和量子计量基准研究,在应对国际单位制重大技术革命的同时,建立一批新一代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量子计量基准,为中国制造服务。要突破重点领域的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建立一批适合中国制造快速发展的国家计量基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要加强高精度、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为精准制造、敏捷制造提供精准计量测试技术服务。  同时,要加强计量测试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计量测试产业发展。计量科研项目的立项、论证等要与中国制造中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战略的科研项目对接,把科研成果的转化作为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课题立项、执行、验收的全过程评审指标。要建立计量科研机构与企业技术机构交流平台,加强计量技术机构与企业联合立项、联合攻关、联合研发力度。  (二)加强先进实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推动计量测试技术与中国制造的深度融合。  要加快新型传感器技术、微型传感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等新型计量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研究,推动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要加强传感器计量检定、校准特别是自校准、自适应过程中的量传溯源技术的研究,保证传感器量值的准确可靠。要加强远程传输、远传校准、扁平校准等新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以适应“系统计量”或“整体计量”的需要。要加快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等现代制造业重点领域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专业计量测试水平。要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相关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本原材料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为“四基”战略打好计量测试技术基础。要加强数控机床、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整体中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特别要在柔性制造中,加强“柔性计量”技术的研究,提高整体(机)加工(制造)精度。加强仪器仪表核心零(部)件、核心控制技术研究,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品牌产品。  (三)加强中国制造过程中智能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2005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提出了“聪明加工系统(smart machining system,SMS)”研究计划。我国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工业生产中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为精益生产、在线检测、质量诊断、精细化管理、绿色制造提供计量测试技术保障。加强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为全产业链、全产品寿命周期、全量传溯源链提供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加强智能产品、智能装备以及智能制造中相关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为智能化生产提供计量测试技术服务。要加强互联网技术中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确保计量测试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真、保准、一致、可靠。要加强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过程中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促进制造工艺的优化、实时监测、远程监控和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发展。要将计量测试嵌入到产品研发、制造、质量提升、全过程工艺控制中,实现关键量准确测量与实时校准。  计量测试是中国制造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中国制造质量的提升、制造精度的提高以及制造功能的扩大,计量测试的基础作用、先导作用将更加突显。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最前沿。
  • 工业母机持续爆发,2025年产业规模将达4056亿元!
    8月23日,工业母机概念股全线爆发,板块内掀起涨停潮。截至当日收盘,东方财富工业母机概念板块中19只个股全部上涨,板块整体涨幅12.13%。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几天,国资委党委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央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  所谓“工业母机”,即数控机床。机床作为工业母机,代表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产业链方面来看,其上游主要是基础材料和零部件、中游为机床制造,下游为终端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工业机械等。  目前,国内制造业正在向“工业4.0”迈进,高端制造业成为新兴经济的代表。国金证券近日研报认为,我国中低档数控机床的核心零部件已基本能够实现国产化,但高档数控机床方面,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部分零件存在“卡脖子”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为3270亿元。近年来,随着加工产品的结构复杂化、加工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机床设备正逐步从传统普通机床向高档数控机床过渡。国内企业竞争力正逐步增强,核心部件国产化不断加速。数控化作为行业的长期升级趋势,发展空间广阔。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将达4056亿元。  此外,有业界观点认为,2011年是我国机床行业销售的上一轮高峰,根据10年左右的更新周期,2021年机床将迎来新一轮更换需求高峰。随着下半年基建投资的加速,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企业纷纷扩张产能,也会直接带动机床需求的提升。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工业母机涉及领域众多,其产业链分工可归纳为以下几大方向:  一是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根本,有了数控系统,机床才能按照设定进行工作,数控系统占据数控机床成本的20%~30%,这一块主要来自海外采购,是“卡脖子”的地方。  目前,国内典型的企业有华中数控和科德数控。其中,华中数控专注于国产机床数控系统的研发,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技术上有雄厚的储备。目前,华中8型数控系统已与数十类数万台高档数控机床实现了配套应用,今年4月份,华中9型-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控系统在北京正式亮相。科德数控也有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但这一块业务占比还比较小。  二是金属切削机床。  金属切削加工是用刀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从而获得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等合乎要求的零件的加工过程。这需要考验切削温度、刀具寿命、毫米控制等。  创世纪、海天精工、科德数控、日发精机、华辰装备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企业。比如,创世纪是目前国内营收规模和利润最大机床企业,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在机床产业链唯一标的。  三是金属成形机床。  金属成形是一种压力成形工艺,是金属加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制件质量好、材料耗废少、生产效率高和改善制件的内部组织及机械性能等显著特点。  2020年中国金属机床产量为64.8万台,其中,金属成形机床产量为20.2万台,同比下降8.7%。而数控金属成形机床是金属成形机床面向高端制造的产品,2020年的产量为1.8万台,同比下降2.9%,仅占整个金属成形产量的8.9%,但这一块具备相当大的需求。  四是零部件企业。  这一块细分就太多了,因为一个机床的零部件众多,如驱动器、电机、刀具、齿轮、传动轴等。其中,最典型的企业有做控制卡的维宏股份、做主轴的昊志机电、做数控刀具的欧科亿、中钨高新等。
  • 法如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
    展会介绍: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Machine Tool Show)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它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和支持。从1989年起(逢单年)举行一次。已成功地连续举办了十届,取得了巨大成就,受到海内外的好评,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展之一。此次法如亦将参展CIMT法如展台:W3-D110主要展品有测量臂(Quantum, Platinum)扫描测量臂ScanArm, Gage 测量机和 Laser Tracker ION 激光跟踪仪测量臂(Quantum, Platinum)扫描测量臂ScanArm常见应用:航空、汽车、金属制造、制模、刀具等行业中的零件校准、检测,模具检定,加工工具调整,在线测量,工装,原件扫描及逆向测量等。测量臂特点:无限旋转使设备可用于不间断测量航空复合材料轻便,牢固内置动平衡系统,精度最高可达± 0.020mm扫描臂特点:扫描测量臂的扫描头定位,可实现更好的人机工程以及无阻碍的硬探测激光扫描可达每秒19,200点无需中间软件,可将扫面云点进行CAD图像转换,快速完成零件原始数据收集。 Gage 测量机常见应用:五金:几何尺寸分析,工件检测,在线检测航空:首件检测,校准,尺寸分析汽车:几何尺寸分析,工件检测,校准压铸:几何尺寸分析,夹具安装,在机检测产品特点:精度高,价格低可生成日常在线检测报告在线安装及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05mm进行CAD数据比对分析Laser Tracker ION 激光跟踪仪常见应用:定位:物体定位的实时反馈安装:设备基础的布置与找平零件检测:实际数据和标称数据的对比性数字记录工具构建:单人即能完成工具的设置和检测逆向工程:采集高精度的数字扫描数据产品特点: 空间精度高达0.049(测量10米长物体)110M直径测量范围集中式ADM瞬时激光束捕获仅重17.7KG高效,实时动态测量 法如科技恭候您的光临。 欲知详情进入: http://www.faroasia.com/epu/cn/index.php?p=711 法如科技 FARO Technologies,Inc.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396号3号楼1楼 邮编:200233 Tel: 86-21-61917607 Fax:86-21-64948670 网址: www.faroasia.com/china e-mail: chinainfo@faro.com
  • 全球首款!海克斯康发布机床用在线激光扫描测头
    近期,海克斯康推出世界上首款用于在数控机床上激光扫描测量零件的测头,进一步完善海克斯康在测量与传感器全领域的方案能力,以突破行业零件测量和校准的瓶颈,也是海克斯康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全新发布的LS-R-4.8,是第一款直接用在机床上进行在机测量的无线电激光扫描测头。它通过无线电与接收器实现安全通信,平常可以存储在机床的刀库中,无需人为干预,便可像刀具或常规测头一样快速、自动更换到机床主轴上,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快速出图,结果精确LS-R-4.8每秒可捕获40000个测量点,快速捕获零件整个表面完整的尺寸数据。激光三角测量技术的应用,确保其测量结果精确可靠。固定蓝色激光线的采用,使其适用于各种应用和表面类型,光滑亦或是暗的表面,都能提供精确的测量结果。 软件加持,在机测量本款解决方案配有专属分析软件NC Measure | Laserscan,可以支持Fanuc、Siemens、Heidenhain系统,结合市场领先的功能和直观的用户界面,能够在屏幕上直接设置扫描路径,并生成完整的测量报告,创建清晰的彩色映射图。LS-R-4.8集成在机床中,可在零件仍夹紧在机床上时快速可靠地获取其完整的表面数据,专属软件NC Measure | Laserscan生成测量结果,评估其是否在公差范围内。并将测量结果以彩色映射图的形式叠加在零件的数字CAD模型上。测量结果清晰直观的呈现,更加便于分析加工质量,辅助分配加工余量。过程控制,辅助修正在机床上的测量,无论是对工件的测量、温度的测量还是对刀具的控制,都是加工过程中有价值的信息来源。现代生产中,出测量结果之前制造过程往往是停止的。新型无线电激光扫描测头,可直接在机床上快速对工件进行激光扫描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发送给生产相关部门。有了这些数据,生产相关部门就可以在加工之前甚至加工过程中对工件加工进行控制,既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又可以用测量结果灵活地改进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加工质量。 无线电激光扫描测头通过在机测量提高过程控制,有效消除传统测量方式对测量结果后知后觉的测量瓶颈。每秒获取的大量测量数据点,可快速提供整个零件有关的完整信息,方便用户评估加工质量,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生产流程,从而节省大量时间,并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并可让用户深入了解整个加工过程中零件的质量,是过程质量控制甚至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又一进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