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滚塑化工容器

仪器信息网滚塑化工容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滚塑化工容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滚塑化工容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滚塑化工容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滚塑化工容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滚塑化工容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滚塑化工容器相关的解决方案。

滚塑化工容器相关的论坛

  • 塑化剂有何害处

    此次“酒鬼酒”中塑化剂成分只有DBP超标,其他成分合格塑化剂常添加在塑料制品中,提高塑料制品柔韧度。在各种塑化剂当中,以综合性能佳、价格廉价易得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使用最为普遍。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目前广泛用于工业制品至少有十四种以上。最近对“白酒塑化剂”风波的媒体报道中,提到受测试的“酒鬼酒”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其含量分别为0.49mg/kg、0.41mg/kg和1.08mg/kg。按照2009年开始生效的中国《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这三样成分仅在脂肪性食物中“禁止测出”,只要不超过“特定迁移量”就可以出现在酒类中。而检测结果中,只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超过0.3mg/kg的“特定迁移量”,属于明显违规。“酒鬼酒”中DBP含量超过“特定迁移量”在“白酒塑化剂”事件被广泛关注后,中文网络上有人批驳负面报道中“dbp含量超过最大残留量”是无理取闹,因为“最大残留量标准针对的是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而非食品本身”。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发布后,中国卫生部对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解释,其中“最大残留量”是指包装材料终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特定迁移量”是指添加剂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终产品中迁移到与其接触的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的最大限量。《标准》规定接触非脂肪性食物的材料中DBP “最大残留量”不超过总剂量0.05%,“特定迁移量”不超过0.3mg/kg。而“酒鬼酒”中检出DBP 含量是1.08㎎/㎏,超过《标准》中此成分“与其接触的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的最大限量”甚多。负面报道的撰稿者的确犯了概念错误,但“酒鬼酒”中DBP含量超标也是不争的事实。

  • 【讨论】名企都爱塑化剂??

    【讨论】名企都爱塑化剂??

    截止到5月30日,受台湾“塑化剂”风波牵连的厂商已达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522项。台湾食品界龙头“统一”、悦氏运动饮料、知名药企“宏星制药”在内的多个名牌企业都未能幸免于难。 塑化剂是致癌物质,并被普遍认为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多家台湾知名食品饮料及制药企业被检出产品加入塑化剂。台湾以近三十年的时间建立起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但屡被学界预警的塑化剂怎样逃过监管?大陆规定塑化剂不得用于油脂及婴儿食品包装。但在多种日用品尤其是食用油容器、保鲜膜、玩具、化妆品和洗涤剂中均有检出。 超过两百家台湾厂商的逾五百种产品检出塑化剂超标。食品、饮料及保健品类问题尤为严重。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050916_297927_1641557_3.jpg

  • 【讨论】方便面也遭塑化剂污染

    记者 陈时俊 张娟娟 李刚发自上海、北京  继台湾饮料、化妆品、玩具及保鲜膜被台湾媒体爆料称含有塑化剂后,近日有媒体援引研究论文称:“市售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污染。”塑化剂风波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方便面也被污染?  财新网援引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同事被 《食品科学》杂志接受的一篇论文中明确指出:在其2010年10月进行的抽样检测中,DBP和DEHP在方便面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59.38毫克/千克和172.15毫克/千克,方便面面饼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28毫克/千克和1.08毫克/千克,方便米线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6.52毫克/千克和44.75毫克/千克。  据国家标准 (GB9685-2008),DBP和DEHP仅可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容器,且在塑料包装中的特定迁移量分别不超过0.3毫克/千克和1.5毫克/千克。但实验室采集样本中的DBP和DEHP含量,已远远超过此标准。  对于方便面是否真的受到污染以及关于论文内容的更多细节,记者多次联系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团队。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对方尚未给予回应。  随后,记者试图联系《食品科学》方面,但未果。在《食品科学》的官方网站及相关的查询网站中,也未能找到上述报道中所提到的研究论文。  对于方便面产品也被卷入“塑化剂质疑”的风波中,记者联系了康师傅和统一两家知名方便面生产商。  “公司昨天下午刚发现这则新闻,对此消息还需要作进一步了解。”康师傅华东区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康师傅的新闻发言人陈功儒向记者表示,方便面如果存在 “塑化剂”污染问题,应该与包装材料有关,方便面行业不断改进包装材料,并推广纸包装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方便面包装中塑料溶出的可能性。统一新闻发言人杨寿正于昨天下午表示,“目前暂未没看到这则新闻,因此不作评论。”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由于台湾塑化剂风波酿成食品安全危机,卫生部6月1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17种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意味着塑化剂将作为卫生监管部门今后的监督管理重点之一。  公告指出,此类物质可能添加在乳化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乳化剂的其他类食品添加剂或食品中,并列出检测方法。  2008年以来,卫生部已相继发布5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苏丹红、罂粟壳、敌敌畏等均名列这份黑名单。卫生部官员此前曾表示,公布这些曾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的物质名单,目的就是要减少和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反复出现。  “塑化剂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成分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总工程师严维凌指出。

  • 关于塑化剂检测

    小弟有个问题 就是对于塑化剂检测限量有理解的问题 国家一共发了2个关于塑化剂限量的国家通告,一个是: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办公厅,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食品安全办综合司: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人为添加。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应当严格执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特定迁移量或残留量,不得接触油脂类食品和婴幼儿食品,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已脂)(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 另一个是《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 在这列表中规定了17邻苯二甲酸类物质,为非法添加物不得添加入食品之中。 第一个公告规定了3种塑化剂的限量,第二个公告规定了17种塑化剂不得加入到食品中 所以我对这两个公告该如何使用

  • 如何减少塑化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我们可以改变生活习惯从而降低塑化剂的摄入,有效减少塑化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先来认识一下塑化剂吧。它又称增塑剂、可塑剂,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添加剂,主要用于各类塑料制品,例如食品包装材料、玩具、医用血袋、医用胶管、乙烯地板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化剂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1/4。塑化剂种类繁多,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包括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等,但这类塑化剂具有毒性,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经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塑化剂的毒性主要体现在遗传毒性、胚胎发育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等方面。此外,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还和成年男性肺功能衰退、肥胖症、糖尿病以及甲状腺功能衰退等疾病有着一定的关联性。空气、土壤和水中都有塑化剂的存在。但研究表明,微量塑化剂对人体健康并没有明显影响。有动物实验发现,猴子体内的微量塑化剂在24小时至48小时内便可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塑化剂DEHP规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为每公斤0.025毫克。也就意味着,体重60公斤的人,如果终生每天摄入塑化剂1.5毫克至8.5毫克,才可能导致明显的健康危害.塑化剂虽然无所不在,但对一般消费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一些有效措施来降低塑化剂的危害。首先,避免使用塑料材质的食物容器,改以不锈钢、玻璃及陶瓷等食物容器。如果一定要使用塑料材质的食物容器,则应选择经过检测,在加热过程中几乎没有塑化剂溶出,被标注为“可微波加热”的塑料制品。其次,避免食物与塑料容器的长时间接触或浸泡,减少塑化剂的溶出。再次,保存食物用的保鲜膜、保鲜袋,宜选择不添加塑化剂的PE、PVDC材质,并避免高温加热。另外,必需加热有保鲜膜或保鲜袋的食物时,应在保鲜膜(保鲜袋)上戳数个小洞,让气体可以释出。还有,塑化剂在水中溶解度小,在油脂中溶出量较大,所以应尽量避免油脂类食物与塑料制品接触,以避免塑化剂的溶出。(作者巴乾 王慧 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

  • 【资料】塑化剂不溶于水溶于油 保鲜膜塑料盒小心使用

    塑化剂不溶于水溶于油 保鲜膜塑料盒小心使用 “冰箱用PVC保鲜膜,因含有大量的塑化剂,变得非常柔软和有黏度。但包油食的话,食品容易受染塑化剂……”昨日中国国际包装协会会长董金狮,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广州食品添加剂相关专家也建议市民:最好不要用塑料器皿盛装油脂食品,且最好不要把耐高温塑料盒放入微波炉里加热,或放入冰箱冰冻,因为这样都容易导致塑化剂渗透到食品当中。    ●提示  保鲜膜塑料盒均易渗塑化剂  据介绍,塑化剂是一种常见的软化剂,塑化剂不溶于水溶于油,因此与油脂类食品或容器接触时,只要一接触就会渗出,但渗入或转移的量与接触的时间及温度有关。而塑化剂在与非脂肪性食品的容器或食物接触时,基本不发生转移。  董金狮表示:“聚氯乙烯(PVC)的保鲜膜使用比较普遍,其一定不能用来包装含油脂的食品,因为这类塑化剂一旦接触油脂,就会释放有毒物,污染食物;放到微波炉加热,更会导致塑化剂融化,渗入食物中”。  来自广州食品添加剂研究行业的专家也称:耐高温微波炉塑料盒,一旦盛着油食去加热,塑料盒中的塑化剂很容易污染食物。建议市民们最好用高温瓷皿装油食后,再加热。  那么,塑料制品中是否含有塑化剂?普通百姓要如何识别呢?董金狮介绍,塑料包装一般出现一个箭头的三角形标志,里面标有1-7的数字,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材料。聚氯乙烯(PVC)制品最易释放塑化剂,消费者要认清“03”的字样,因为该数字编号代表PVC,看见该数字标识的塑制品,最好不要购买来装食品。  ●解惑  酱料或含塑化剂致方便面受染  对于方便面遭塑化剂污染之争,董金狮认为,这未必是包装含有塑化剂,而是塑化剂添加到酱料包造成的。酱料包里如检出塑化剂,在酱料本身没问题的前提下,人们可能会想,是塑料包装上转移至酱料内。不过,方便面含塑化剂也存在人为添加的可能,因为方便面酱料包装一般是PE(聚乙烯)料,不含塑化剂,因此没必要用塑化剂。而把塑化剂添加到酱料之中的话,则可起到增加油脂的均匀度作用。  ●支招  低碳环保生活可远离塑化剂  “如果你真的害怕塑化剂,那就远离塑料制品,从改变日常的生活习惯做起。”中国第一批环保专家、中国能源环境专门委员会委员张天立,向新快报记者强调,“但没有绝对的‘远离’”。  他建议,比如避免用塑料袋装热食物;避免用微波加热食品;居家生活减少使用塑胶制品等,“这些都是尽量避开塑化剂的好方法,也和近年来我们主张的环保生活不谋而合。”

  • 【讨论】台湾30年最严重事件:塑化剂污染产品超500项

    台湾塑化剂风波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已酿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机。最新排查结果显示,台北知名的观光夜市——士林夜市也被波及,不少食品摊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含毒产品或原料。截至29日,全台可能受污染的产品已超过500项。  台湾大学30日举行“从添加塑化剂看食品安全”公共论坛,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在会上表示,起云剂是复方食品添加物,世界各地的起云剂配方不同,多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植物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而成。而本次塑化剂事件,是有不肖业者将塑化剂的1种DEHP(邻苯二甲酸二酯)当作起云剂的配方。  孙璐西称,塑化剂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这次塑化剂风波是她30年来看过的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  目前塑化剂事件已波及岛内多种GMP(食品良好作业规范认证)食品。岛内有关机构30日宣布,因在宝健运动饮料、白兰氏儿童成长钙片等7项产品中检出塑化剂,因此取消上述7项产品的GMP认证资格。

  • 为什么只送了酒鬼酒的样,其它酒类有没有塑化剂问题

    酒鬼酒出了塑化剂问题不容否认,那记者为什么只送了酒鬼酒而没有送其它品牌呢?使用塑料器皿,管道,瓶装,封装,包装,塑化剂都有可能被引入。使用塑料包装的酒类是不是都需要查一下呢?市场上销售的高档白酒的酒盛装一般使用玻璃瓶或瓷瓶,而不是使用塑料瓶。我想做一个中国酒类市场调研,一年中国销售的白酒有多少,有多少种白酒使用塑料瓶,装散酒的容器种类,可能被塑化剂污染的酒在什么个数量级,有没有可能?

  • 【讨论】塑化剂来袭 怎样避免生活中的塑化剂风险

    关于塑化剂的基本常识  什么是塑化剂?  塑化剂是台湾的叫法,大陆叫增塑剂。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塑化剂从化学结构分类有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化烃类、环氧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等多种。塑化剂产品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种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  这次台湾检测出的“塑化剂”学名叫“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简称DEHP,是一种毒性大于三聚氰胺的化工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为什么用塑化剂代替起云剂?  起云剂的作用是在溶液中起到乳化、增稠、稳定作用,使不易相溶的水油溶液能够形成混合均匀的胶状分散体。现在生产的果汁饮料中常常掺杂有果肉、原汁等多种不易溶于水的成分,如果不添加起云剂就容易在瓶底出现杂质和沉淀。另外加入一定量的起云剂还有助于释放与保留果汁饮料的香气,增强果汁饮料口感的润滑性、厚实感,尤其是有效改良果汁饮料的天然感观,显著提高果汁饮料的品质。  起云剂本身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不过,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5倍,而使用塑化剂DEHP代替起云剂也能产生相似的增稠效果。台湾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作为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

  • 《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我们想到了什么???

    《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我们想到了什么???

    《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白酒产品有关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问题,是当前白酒行业的热点问题,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塑化剂标准情况1、我国塑化剂相关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规定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量或最大残留量及其他限制性要求,其中涉及6种增塑剂指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272015_407696_2432394_3.jpg2、其他国家和地区塑化剂相关规定(见附件)。二、我国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情况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 mg/kg,最低0.495 mg/kg,平均0.537 mg/kg。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三、白酒产品中塑化剂的来源通过对白酒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查定,已知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溶进白酒产品塑化剂最高值是酒泵进出乳胶管,目前所有白酒企业都在使用该设备。每10米乳胶管可在白酒中增加塑化剂含量0.1mg/kg,有的企业用一次酒泵(50米乳胶管),还有的企业多达4~5次。其他塑料制品、设备,有的企业用,有的企业不用,因此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塑化剂含量各不相同。塑料袋、瓶装的成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中的塑化剂含量会逐渐增高。四、中国酒业协会关于控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的工作2011年6月,获知白酒产品中含有塑化剂有关信息后,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分别与全国重点白酒企业、国家相关检测、科研机构进行沟通并布置调研任务,要求全面查清白酒中的塑化剂产生来源,掌握了基本情况后,于2011年12月发布通知,明确要求白酒企业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全面贯彻国务院食安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食安办23号),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加强对接触白酒的塑料瓶盖的检测。2012年4月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理事会会议和2012年7月中国酒业协会全国白酒国家评委年会上,再次强调严控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的要求。通过协会的大量工作和白酒企业认真重视,目前,全国白酒重点企业的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指标均低于食品标准值。五、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问题塑料制品(设备)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六、建议1、加强白酒生产环节监管力度,从白酒生产源头抓起,禁止在白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使用塑料制品,防患于未然;2、要求卫生部门进行白酒塑化剂残留量安全风险评估,待评估后,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 中国酒业协会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日

  • 【求助】塑化剂所用玻璃仪器

    想请教各位,塑化剂的标准里提到所用玻璃仪器都要用丙酮浸泡1小时,然后200摄氏度烘2小时。配标曲要用容量瓶,然后容量瓶去200摄氏度烘不是会影响准确度吗?然后还要泡一堆处理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大家有按照标准的处理还是忽略,可是我怕不经过处理会带入本底中。另外还有大家会用什么容器存储储备液呢?谢谢啦!

  • 【原创】“塑化剂起云剂”台版的“三聚氰胺

    最近的“塑化剂起云剂”事件闹得满城风雨,这一提起其毒性还真是后怕,前段时间的“三聚氰胺”都搞得人心惶惶了,这不毒性高于“三聚氰胺”的万毒之王“塑化剂起云剂”怎能不引起各方的重视呢?“塑化剂起云剂”DEHP是指“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塑化剂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用DEHP代替棕榈油配制的有毒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作为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90cebeec79f5fb61269791c9.jpg 塑化剂分子结构“塑化剂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但因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塑化剂起云剂”中。  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环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学物质。若长期食用可引能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食用后果  1、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2、目前虽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  3、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看来类似这类的“藏毒”事件被披露真是件悲剧啊!!!

  • 白酒塑化剂风波真相仍待求解

    评论:白酒塑化剂风波真相仍待求解这些年我们的化学水平一直在不断地提高。2006年我们知道了苏丹红,2008年我们知道了三聚氰胺,2010年我们知道了地沟油。现在随着一颗地雷砸向近10年来鲜有食品安全问题的白酒行业,塑化剂这个新的化学名词又被瞬间科普了。  回望扰攘两周的这起风波,我们得到了三个结果。其一,质检局、卫生部等三部门紧急对媒体澄清,白酒生产工艺不需添加塑化剂,其主要来自于生产、储运过程中使用的塑胶容器、管道等的迁移。酒鬼酒被曝光的增塑剂D BP的检出量,按我国人均寿命,每天饮用1斤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其二,处于风暴眼的酒鬼酒全线排查,并称将购置专项检测设备及专门过滤设备,将塑化剂检测指标列为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其三,质检部门已部署进一步对全国白酒生产企业进行深入排查,要求企业从源头抓紧进行整改,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然而,时至今日,白酒中塑化剂的出现究竟是酒龄的“增稠剂”还是生产设备问题,究竟是白酒行业潜规则的揭发还是做空白酒股的“阴谋”仍在争论不休,亦未见相关监管部门和权威部门站出来直面媒体和公众的疑惑。再夹杂着白酒国标中并无涉及塑化剂指标的检测、监管部门常规市场抽检中并不涉及该指标等众多空白地带,消费者对白酒塑化剂问题的众多疑虑仍没有尽数消除。  回看这起风波,目前大家的疑虑还集中在三点。其一,现在外界对白酒中的塑化剂究竟是人为添加还是外部迁移仍争议不断,而进口葡萄酒、洋酒中也检测出了塑化剂成分,那么酒中塑化剂的真实来源究竟有哪些?其二,中酒协在一份声明中提及曾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测定,发现白酒产品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那么除了酒鬼酒,市面上其他白酒品牌的情况如何?其三,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是,食品中含有“有害物质”残留和其含量是否会威胁到人体健康是两个概念,一个安全限量值是让消费者、企业最为直观的判断砝码。尽管卫生部已经对食品中塑化剂进行风险评估,但是消费者并未得到更多正面信息以稳定军心。  要实实在在打消消费者的顾虑,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企业,显然都要拿出更多的实际行动和诚意。比如全国排查结果应该尽快公布。如果发现酒企存在人为添加,该严惩的就要严惩不怠;如果查实确属迁移,那应该加强白酒塑化剂来源的系统分析研究,避免其他食品出现类似问题;如果发现企业没有问题,那也正可以借机还白酒企业一个公道,让企业尽快摆脱风波的阴影,恢复正常生产销售。而最为关键也是最能让消费者彻底摆脱对塑化剂恐惧的,还是监管部门组织各方科研力量加快对白酒乃至食品中塑化剂残留量安全的风险评估。待评估后,是否应该制定出白酒产品塑化剂安全标准,甚至规范当前的检测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回头看看近几年食品行业,每经历一次食品安全事件,有关监管部门对这类食品的监管职责就会清晰起来,而相关的检测标准也会得到健全。这绝对是好事,但同时也让我们很疑惑:为何总是“出事”之后某些问题才会引起重视?从白酒塑化剂风波中,我们更应认真思考的或许是,如何建立一种长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可以举一反三防范类似事件发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种机制的建立,从加强监管部门对企业问责体系,到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等等,都需要比现在付出更多的努力。  作为消费者,我们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不要再被动地被科普那些陌生的化学名词了。 南都经济评论员 黄丽嫦

  • 食品中塑化剂检测问题

    关于食品中塑化剂残留我国目前有两个国家标准 一个是 非食用物质名录第六批 卫生部于2011年6月1日发布了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6号),“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被明确为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却没有公布“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无法判定被检出多少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属于违法添加。 另一个是 卫生部办公厅 在2011年6月13日颁布的551号公告 上面说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人为添加。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应当严格执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特定迁移量或残留量,不得接触油脂类食品和婴幼儿食品,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已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  现在我对这两个国家的公告之间的关系有些疑问 1.这两个公告那个更具备法力效力 2.对于在这两个公告规定之外的塑化剂 是否可以理解为 即使检出也没有意义,

  • 部分保鲜膜塑化剂严重超标 长期积累有可能致癌

    前段时间台湾“塑化剂”风波,让人们认识了塑化剂DEHP的面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昨天公布保鲜膜质量调查报告,检测结果显示,7种PVC保鲜膜中,3种塑化剂DEHP用量超标,有的超标达76倍。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介绍,目前保鲜膜主要有PE、PDVC和PVC三大类,其中PVC保鲜膜因有塑化剂,被国家列为限制类别,且规定“不能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今年6至7月,协会对北京、广州等地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销售和使用的7种保鲜膜进行了检测。   按照国家标准,DEHP在塑料材料中特定迁移量不得超过1.5mg/kg,然而在7种PVC保鲜膜样品中,检测塑化剂DEHP超标的有3种。另一种塑化剂DEHA是国家禁止用于生产食品保鲜膜的,但检测发现,有4种保鲜膜样品含有DEHA。   调查还发现,PVC保鲜膜标志不规范,没有明确标示“不能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只有一种明示“禁止用于微波炉”、“产品不含DEHA”,大部分PVC保鲜膜没有明确保质期,有的甚至没有生产日期和材质。   董金狮说,PVC要拉成透明柔软的保鲜膜,需要加入大量的塑化剂,而塑化剂溶于油,在与油脂类食品或容器长时间接触或高温,就容易渗出,长期积累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果PVC保鲜膜中的氯乙烯单体超过了国家标准范围,更有可能致癌。

  • 【原创】钢壳衬里PE产品(旋塑)热滚塑工艺

    [em0808] 钢壳衬里PE产品(旋塑)热滚塑工艺1.首先来了解PE的性能: PE(聚乙烯)有很多的品种。 LDPE(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产品理化性质:无毒、无味、无臭的乳白色颗粒,相对密度0.918—0.939。与LDPE相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刚性强、耐热、耐寒等优点,还具有良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耐撕裂强度等性能,并可耐酸、碱、有机溶剂等。 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产品理化性质:无毒、无味、无臭的乳白色颗粒,相对密度0.918—0.939。与LDPE相比具有韧性好、刚性强、耐热、耐寒等优点,还具有良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耐撕裂强度等性能,并可耐酸、碱、有机溶剂等。 HDPE(低压高密度聚乙烯)产品理化性质:无毒、无味、无臭的白色颗粒,熔点约为130℃,相对密度0.941—0.965。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强度好,介电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亦较好。 以上列举3种,能用于我所说的热滚塑工艺的只有LLDPE和HDPE,主要以LLDPE为主。但LLDPE熔点约60°,要改性,简单说就是混料。自己理解把。其实PE(聚乙烯)热滚塑只是商家的带名词,为了不说出真正的材料和配料方法,以免多出竞争对手。 钢壳衬里产品主要以旋塑整体一次成型,包括接管也是和筒体一起成型的,具有整体性好、无焊缝、不渗漏、抗冲击、韧性好、重量轻、寿命长、耐酸碱、符合卫生标准、价格低廉、规格品种多样化等特点。用作盐酸储罐,双氧水储罐,硫酸储罐,烧碱强碱储罐,各类酸碱防腐化工储罐,塔设备,反应釜搅拌罐,电解电镀酸洗槽,饮用水罐.其性能大大超过了传统的玻璃钢、陶瓷、橡胶、焊接塑料等材料制作的防腐储罐。已成为传统防腐储罐的升级换代产品,逐渐成为防腐产品的首选产品。 不过PE材料也有不足之处,就是温度的限制,如果用PE制造的塑料储罐耐温只能60度,钢壳衬PE的也就耐80-90度。

  • 网曝酱油醋等调味品塑化剂毒过白酒400倍

    网曝酱油醋等调味品塑化剂毒过白酒400倍编者按/“塑化剂”危机持续发酵,白酒上市公司遭遇重创的同时,调味品、饮料企业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波。“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微博中,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语出惊人。短短一天,这条微博就被转发15000余条。一时间,消费者人心惶惶,持有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更是如坐针毡。所谓的“塑化剂调味品”果真如传言的一样毒过白酒吗?《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食品饮料行业的生产工艺很难保证没有塑化剂,而且有关食品饮料中的塑化剂含量标准也含糊不清。但蹊跷的是,不少上市公司却坚称自己产品不含塑化剂。本报将关注后续进展进行跟踪报道。毒火腿、毒牛奶、毒白酒之后,所谓的“毒酱油”“毒醋”“毒饮料”成为砸向食品饮料行业的又一枚重磅炸弹。记者统计后发现,目前涉及调味品A股上市公司中,生产香精香料的公司只有百润股份(002568.SZ)一家,生产醋和料酒的恒顺醋业(600305.SH),生产酱油的加加食品(002650.SZ)。在饮料上市公司中,主要为承德露露(000848.SZ)和海南椰岛(600238.SH)。此外,中粮屯河(600737.SH)、深深宝A(000019.SZ)、中炬高新(600872.SH)也涉及饮料、调味品业务。《中国经营报》分别致电上述企业,得到的答复普遍为,公司产品绝不含塑化剂。然而,报料人龚也长给记者提供的线索却显示,调味品、饮料行业含塑化剂已是普遍现象。“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的判断,与龚也长基本一致。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背后,塑化剂危机迷雾重重。两套标准前后冲突塑化剂风波源自我国台湾地区,2011年5月,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塑化剂事件曝光之后,引起行业巨震。据了解,受事件牵连厂商217家,产品747项,波及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类、粉状类、锭状类等六大类产品。据相关媒体报道,“台湾行政当局的处理措施,一是要求全境10700个超市、量贩店、便利商店,立即将所有含有塑化剂的商品下架,3天内,如果可以提出合格证明,才可重新上架;二是台湾检方对涉案人员提起诉讼,最后判决中的刑期从1年4个月到25年不等,判决最重的是昱伸公司负责人陈哲雄,有期徒刑25年、并科1000万元新台币罚金。”酒鬼酒引爆国内白酒塑化剂危机后,至今并未有任何“召回”动作,相关负责人也没有被监管部门迅速“问责”。网络曝光饮料、调味剂毒过白酒后,塑化剂风波再度快速发酵。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事件的始作俑者龚也长。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龚也长对“调味品塑化剂含量400倍白酒”的说法也有些“含糊”。“在微博中说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确实有点夸张。”龚也长改口称,食品用香精香料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标准比白酒行业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确实高出很多倍。按龚也长的说法,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饮料、调味品塑化剂含量上限,卫生部于2011年先后下发的卫办监督函551号文件和卫办监督函773号文件,对于食品、调味品的检测标准界定,存在明显冲突。2011年6月,卫生部下发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中表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增塑剂,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在食品、食品添加剂中人为添加。食品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应当严格执行《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特定迁移量或残留量,不得接触油脂类食品和婴幼儿食品,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mg/kg、9.0mg/kg和0.3mg/kg。而在2011年8月份,卫生部却又单独下发了关于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通告。该份名为《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用香精香料适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有关问题的函》(卫办监督函773号)表示,对监督抽检食品用香精香料发现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超过最大残留量的,如系环境污染、包装材料迁移以及香精香料加工浓缩富集工艺等带入的,应当检测其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以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共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计算。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不超过60mg/kg的,可以允许继续生产销售和使用。从卫生部对食品用香精香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含量不超过60mg/kg的规定来看,要比卫办监督函551号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的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残留量高出数十倍。“台湾塑化剂风波爆发后,国内相关标准也做出调整,调整的方向显然更有利于保护企业。”龚也长告诉记者,卫生部之所以对香精香料中塑化剂总含量做出特批,是因为在当时如果按照卫办监督函551号的规定,由于国内企业生产工艺和包装较为落后,大部分香精香料都无法达到标准,而香精香料又是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的重要成分,国内调味品和饮料行业也会受到重大影响。实际上,塑化剂标准的前后不一,幕后推手源自众多国内食品巨头的集体抗议。某知名上市白酒企业董秘告诉记者,“这个标准事实上有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国家的标准问题。台湾塑化剂事件后曾经出台过一个卫生部551文件,调味品和酱油这些企业就到卫生部去闹,称这个标准不适合。后来卫生部没办法就出台了一个773文件,规定它们的含量是60毫克/千克,而白酒仍旧按照之前的标准0.3毫克/千克。”塑化剂成行业普遍现象?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记者表示,香精香料是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原料的重要成分之一,但由于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都是成品,如果用香精香料的塑化剂总含量标准来作为调味品和饮料塑化剂总含量的标准不太恰当,如果以551号文件执行,对调味品和饮料来说又显得过于严厉。同时,由于卫生部对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中所含塑化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仅让消费者对酱油、醋、食用油等调味品和饮料里面所含塑化剂标准模糊不清,也让相关企业在控制和检测塑化剂方面无明确的依据。“目前,国家对醋、酱油里面所含塑化剂没有统一的标准。”恒顺醋业产品质量检测部门一位负

  • 食品中塑化剂检测解决方案

    食品中塑化剂检测解决方案

    台湾塑化剂风波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已酿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机。吃的喝的竟“无所不毒”,民众闻“塑”色变。目前全台至少有156家业者遭到塑化剂波及,受污染产品也扩大到近500项......  这里的“塑化剂”指的是工业用的塑料软化剂。这次食品风波中涉及的主要有两种: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常用于座椅、汽车沙发等;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常用于儿童玩具。其它的例如邻苯二甲酸酯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苄丁酯(BBP)都是广泛使用的增塑剂。  “塑化剂”DEHP、DINP作用类似人工荷尔蒙,体内长期累积高剂量,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目前虽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因塑化剂依法不得添加在食品里。  本文主要提供几种常见“塑化剂”的检测方法。  一.样品前处理  以饮料为例,使用固相萃取方法处理样品如下:  1. 固相萃取柱:HyperSep C8(200mg /3ml,货号C2160108-303,60108-393);  2. 活化:5ml二氯甲烷,5ml甲醇,5ml纯水;  3. 上样:20ml饮料样品,减压过柱,流速<5ml/min;上样后抽干SPE柱5min;  4. 清洗:3ml 5%甲醇水溶液;  5. 洗脱:1ml丙酮:乙酸乙酯(3:1)洗脱,浓缩后进样,反相色谱则需将洗脱液吹干后,使用甲醇重新定容后进样。  二.HPLC检测方法  反相  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自动进样器或手动进样器,紫外可见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5nm)或DAD检测器(190~618nm 全波长检测)。  2. 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 色谱柱(250mm × 4.6mm,粒径5μm,孔径130A,碳载量 11%,货号31110055,28105-254630)  a) 柱温:35℃  b) 流动相:水(A)-甲醇(B)  c) 梯度:15%A(0~8min)→ 0%A(8~10min) → 0%A(10~20min)  d) 流速:1ml/min  e) 进样量:20μL    Figure 1 (1)DEP (2)DPrP (3)BBP (5)DAP (6)DCHP (7)DHP (8)DEHP  正相  1.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自动进样器或手动进样器,紫外可见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5nm)或DAD检测器(190~618nm 全波长检测)。  2. Hypersil BDS CN 色谱柱(150mm × 4.6mm,粒径5μm,孔径130A,碳载量 4%,货号31110487,28805-154630)  a) 柱温:30℃  b) 流动相:正辛烷  c) 流速:1.0ml/min  d) 进样量:20μL  3. 上述条件下,DINP(Peak 2)的保留时间约为3-4min.Figure 2  二.GC检测方法  1. GC应配 on-column injector,或PTV进样器,或不分流进样器。配FID检测器。  2. 色谱柱及色谱条件  a) 色谱柱:TR-5MS 30mm x 0.25mm x 0.25(货号260F 142P,26098-1420);  b) 进样器:不分流进样,1μl;  c) 18℃/min从120℃升温到300℃;  d) 进样口温度:280℃;  e) 载气:氦气,1.5ml/min;  f) 检测:FID 320℃。Figure 3 (3) DBP,(4) BBP,(5)DEHA, (6)DEHP

  • 【讨论】台湾“塑化剂”事件 汇总贴

    事件的爆发2011年3月,行政院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一位五十二岁的杨明玉技正,执行行政院“加强取缔伪劣假药专案”时,原本只是为了检验食品是否违法掺杂安非他命或减肥西药成分,将“康富生技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DS-1 六净元益生菌” 经薄层分析(TLC)仪器,再用气相层析质谱仪检验后,虽然规定检测的项目结果未含西药,却另外看到不正常波峰,意外发现了可疑异常讯号,难能可贵的是,一般检验员会因检测项目结果合格,就到此为止,不再进一步化验。但她即使对于不在检验项目的讯验,仍主动提出检验要求,并运用下班时间不断追查,尽责的比对数据,将其图谱和图库比对,经抽丝剥茧分析30余种原料、包材,赫然发现DEHP,卫生署初步开始重视。 再进行定量分析后,4月7日确认该产品竟含有高达600ppm的塑化剂DEHP,查获起云剂遭污染事件,卫生署行文台中市卫生局裁罚康富生技,但未对消费者公布警讯。 经过进一步分析,卫生署发现该益生菌产品使用的原料-优格粉 含有DEHP,追查优格粉的供应商“加川兴业”后,发现原料来自“金馔生化科技有限公司”,5月16日确认金馔的起云剂购自“昱伸香料有限公司”。 5月19日移送检方调查,接着从昱伸追出更多使用含塑化剂DEHP的起云剂的下游厂商。 影响2011年5月23日下午4时,食品药物管理局召开记者会,说明1994年成立的昱伸香料公司,负责人赖俊杰贩售搀有DEHP的起云剂,危害各级食品。转卖问题起云剂的有协成化工、金馔生技,下游厂商则包括成伟食品(盛香珍)、台湾海洋深层水公司(Taiwan Yes)、台湾比菲多、名牌食品(悦氏)、家乡公司(香吉士)、鲜茶道连锁饮料店、长庚生物科技等,甚至有越南胡志明市豆鲜食品、上海市顺大食品。 2011年5月28日,塑化剂事件扩大,卫生署查获新北市宾汉公司生产掺有塑化剂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的起云剂。宾汉公司与昱伸香料师出同门,且宾汉为统一公司长期配合厂商,产品主要是流向统一企业、美达食品及泰华油脂三家厂商。可能受污染的产品为统一宝健运动饮料及芦笋汁,华泰油脂可能受污染的产品则是代工生产的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可能使用昱伸或宾汉公司生产的有毒起云剂厂商,由119家加为155家,可能受污染产品由371项增加为489项。2011年6月5日,景岳、光惠两家生技公司被验出含塑化剂的产品多达18项,其中,含塑产品还包含知名的“欣乐亦康”。2011年6月7日已确定扩散至外烩、游乐园、饭店等地,也爆出医院用药抗生素安灭菌也含有14~18ppm的DIDP 2011年6月11日,民众自行送验发现统一出品的“LP33”胶囊含有DEHP、DNOP、DINP总共三种塑化剂,与统一公司公告的不含塑化剂不同。而这个胶囊是由景岳生技客制化代工。

  • 【分享】台湾食品添加剂出现有毒塑化剂

    连日来,“塑化剂”成为岛内媒体和民众口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塑化剂,本来应该离人们生活很远。塑化剂(DEHP),大多用于塑胶材质,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台湾已将其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可是,近日,在岛内却首次发现不良厂商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违法添加有毒塑化剂。而且,喝一瓶问题饮料,塑化剂含量即超过容许值。专家称比三聚氰胺还毒事情是这样引爆的。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4月,有关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追查发现,DEHP来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昱伸公司是台湾最大的起云剂供货商,目前涉案的昱伸公司负责人赖俊杰已被收押。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表示,起云剂原本是合法食品添加剂,常用于运动饮料、果冻等食品饮料以帮助乳化。但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比三聚氰胺还毒,吃下肚后不会立刻排出。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凌永健指出,这应是全球首件DEHP污染饮料案例,污染规模为历年罕见。由于影响范围大,台当局由“卫生署”等组成跨部门应变小组,全力追查污染食品的来源及流向。随后,岛内食品药品管理机构确认,悦氏等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已遭污染。有毒塑化剂风暴震动全岛,且似有滚雪球之势,不断延烧。截至27日,有毒塑化剂风波牵涉到岛内厂商近200家,使用过遭污染原料的制造厂商95家,商品多达130种。28日,台“行政院”官员透露,“卫生署”发现新北市土城区的宾汉香料化学公司,也疑似在起云剂中掺入与塑化剂同类的可塑剂(DINP),而且影响层面比昱伸更大。检测DEHP的气相色谱法 详情请联系:南京科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025-84372482色谱仪器型号GC5890型色谱仪 配有FID检测器毛细管色谱柱 30*0.32*0.25专用毛细管柱色谱工作站N2000 (电脑1台自备)气体装置氮氢空发生器 HGT300E1台或高纯氮、氢气、空气钢瓶各一瓶

  • 白酒塑化剂的整体检测解决方案

    日前,媒体报道的白酒塑化剂风波持续发酵,月旭公司也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在第一时间内迅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讨论和开发应用解决方案,现已开发出全套的专业检测方案。可以为您提供分析所需的:固相萃取小柱、液相色谱柱、气相色谱柱、滤膜和过滤器等各种色谱耗材,也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为什么白酒中会出现增塑剂?媒体报道这次事件中并未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但是并没有说明含量问题。据了解,白酒中的塑化剂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和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常用的增塑剂,可增大产品的可塑性和柔韧性,广泛用于塑料产品,驱虫剂,农药载体,染料助剂,涂料及润滑油等工业产品中,本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月旭公司开发的以酒为基质的样品中16种常见塑化剂的检测方法:一、实验目的建立白酒中塑化剂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本方法使用Welchrom ® BRP (500 mg/6 mL,玻璃柱)富集白酒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所建立的建立固相萃取方法能够极大程度排除杂质的干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二 、仪器及材料1. 材料:白酒;超纯水;邻苯二甲酸酯(PAEs)混;Welchrom ® BRP GLASS (500 mg/6 mL,玻璃柱管);玻璃移液管;洗耳球;烧杯 2. 仪器:Agilent 1260;Agilent 7890/5975C GC/MS;氮吹仪等。三 、实验步骤1. SPE 净化Welchrom ® BRP GLASS( 500 mg/6 mL)(1) 活化:依次加入6 mL甲基叔丁基醚和6 mL甲醇,6 mL水平衡。(2)上样:500 mL样品加入小柱中,流速≤15 mL/ min,流出液弃去。(3) 淋洗:3 mL 5%甲醇水溶液淋洗,淋洗液弃去。(4)洗脱:3 mL甲醇和6 mL甲基叔丁基醚洗脱,收集洗脱液。 (5)重新溶解:30℃下将洗脱液减压蒸馏至干,1 mL乙腈溶解残渣,滤膜过滤后HPLC分析。注:(5) 步骤是供参考的,使用者可根据自己使用的分析仪器进行调整。2. 液相色谱测定条件色谱柱:Ultimate ® AQ-C18 (250 × 4.6mm, 5μ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器:UV 242nm ;柱温:30 ℃流动相:A:水 B:乙腈-甲醇=20:80。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2/11/A1353484243_small.jpg表1 梯度设置 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试剂及容器必须为玻璃 ,尽量避免接触塑料制品。(2)甲醇必须是进口色谱纯。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2/11/A1353484245_small.jpg图1 16种塑化剂液相色谱图

  • 【讨论】台学者:塑化剂可穿透孕妇羊水直接进入婴儿体内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湾有毒食品添加剂塑化剂风暴恐祸及子孙?台湾成功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教授李俊璋30日指出,通过研究成大医院76位孕妇后发现,她们体内塑化剂DEHP浓度是美国孕妇的13倍。更恐怖地是,塑化剂还会穿透孕妇的羊水,直接进入婴儿体内。  李俊璋表示,台湾孕妇的MBP(邻苯二甲酸酯DBP代谢物)达81%,比美国高4.5倍,DEHP则高了13倍。  台湾公共卫生学会30日开记者会指出,除非民众长期且经常食用掺入DEHP的食品或饮料,只要尽快停止进一步暴露,健康风险应甚低。DEHP或 DINP皆无明显的生物累积或生物放大现象,检测体内残留之塑化剂含量或尿液中之代谢物含量并无法评估长期暴露的情形,民众无需因此事件而特别进行血液或尿液检测。对于婴幼儿或孩童之健康情形,尤其是生殖危害,若有所疑虑,可求助于专业医师进行诊断。  台湾公共卫生学会也建议台当局尽速制订通过“公共卫生师法”,以达教、考、用、训合一制度,保障人民生命、身体、财产安全与社会公共利益。而经济部门应订定标准强制检验,要求业者在制作或进口玩具、童鞋、文具、化妆品、食品器具、容器、包装等民生用品时须合乎检验标准。  据介绍,一名越南籍妈妈5月28日曾出面表示,怀孕时因为天气热、没食欲,所以特别喜欢喝珍珠奶茶、罐装果汁等,每天至少喝1到2杯。另外,因为担心宝宝会遗传丈夫的过敏体质,因此服用了不少维他命、益生菌和乳酸菌等药品。没想到宝宝出生时,生殖器只有米粒一般大小,现在虽然已经8个月大,但也只有1厘米长,不到同年龄男婴的1/3。因此,也让这名妈妈怀疑,是否因为怀孕期间吃的食品含有塑化剂有关。

  • 《各种基质中塑化剂的检测整体解决方案》7月6日开讲,参与就有机会获得奖品!

    《各种基质中塑化剂的检测整体解决方案》7月6日开讲,参与就有机会获得奖品!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041532_303026_1987954_3.jpg迪马科技讲座2011第二期 各种基质中塑化剂的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主讲人:Godblesschina 活动时间:2011年7月6日--19日 自5月下旬爆发的台湾塑化剂风波,已犹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酿成一次重大的食品安全危机。台湾昱伸公司被查出将塑化剂的1种DEHP当作起云剂的配方长达30年。至6月23日,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增至312家,相关产品为866种。其中包括多种儿童食品。还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用植物油、糕点、饮料、调味品等,甚至在药品中也检测到邻苯二甲酸酯。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管控食品品质,建立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保证食品安全入口亦成为广大分析检测同仁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来做的工作重点。 迪马科技不断地潜心钻研,对多种食品、药品和水基质中的塑化剂进行相关的方法开发。希望借此机会与广大的专家、学者、同仁就塑化剂的分析检测进行交流,也算是为保证食品安全贡献一点绵薄之力!内容纲要:1. 什么是塑化剂2. 塑化剂的来源、危害3. 塑化剂的限量标准4. 塑化剂的检测标准5. 迪马科技塑化剂检测方案分享5.1 多种食品(植物油、方便面、牛奶、饮料等)中塑化剂的检测5.2 多种药品(片剂、注射液、混悬剂、糖浆、颗粒等)中塑化剂的检测5.3 环境水体中塑化剂的检测时间安排:活动时间:2011年7月6日--19日奖项公布时间:2011年7月20日提问格式:Godblesschina版主,您好,我有以下问题想请教请问:……参与细则:1、活动期间,凡积极参与讲座互动且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言论(含提问)的网友均可根据其回复内容获得积分(5--20分值不等)的奖励;2、另将根据网友参与情况评选出如下两个奖项:A. 勤劳奖5名,奖品为4G优盘——提出或协助解答网友问题的帖子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均占领先的网友B. 分享奖3名,奖品为记忆棉便携枕——将您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有关邻苯二甲酸酯检测所用的方法、检测样品、所用仪器耗材等与众网友分享,分享越全面得到奖品的机会就越大哦!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041551_303037_1987954_3.jpg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041556_303039_1987954_3.jpg 4G U盘 记忆棉便携枕说明: 1. 本讲座内容为迪马应用实验室原创,版权归迪马科技所有,如有引用请标明出自迪马科技,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2. 礼品图片仅供参考,最终礼品可能在颜色等方面略有不符,以实际获得的礼品为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7/201107041552_303038_1987954_3.jpg获奖名单在7#

  • 【讨论】塑化剂了解知多少?

    塑化剂(增塑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商业名称DOP)。DEHP化学名叫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工业上应用广泛。2011年5月起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DEHP、DINP、DNOP、DBP、DMP、DEP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药品中检出DIDP。截止6月8日,台湾被检测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项。6月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也叫酞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卫生部说,塑化剂可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微量摄入不必过分恐慌。塑化剂,台湾汉语,就是大陆汉语之增塑剂。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台湾厂商用一种常见的增塑剂DEHP(后陆续检出DINP、DNOP、DBP、DMP、DEP等)代替棕榈油配制的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DINP等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塑化剂分子结构“起云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经常使用于果汁、果酱、饮料等食品中,是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但因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DEHP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另一厂商宾汉公司则以DINP取代贵重原料加入起云剂中。  某些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台湾环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学物质。若长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  环境荷尔蒙系指外在因素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残留的微量此类化合物,经由食物链进入体内,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本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内分泌之原本机制,会造成内分泌失调。  2011年06月08日,台湾公布被检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种,涉及厂商近300家。  国家质检总局暂停进口台湾问题产品增至948种,为方便公众了解塑化剂产品,质检总局每天公布台湾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及产品的最新名单,已涉及280家企业。问题产品一律暂停进口。塑化剂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不妨说出来让大家一块了解一下!塑化剂的检测通常会涉及到那些仪器呢?

  • 关于塑化剂的问题

    请教大神: 当做塑化剂检测时,检测值在限值附近波动,应该如何判定其塑化剂是否超标?例如DEHP限值为0.5,检测值最大不超过1.85,有时还没有,如何判定呢?以前做塑化剂检测时,若有则比限值大很多,在限值附近波动的还头一次遇到,如何判断为好呢?

  • 塑化剂检测的难点

    我在建立塑化剂(16种)标曲时,0.5ppm、1ppm 、2ppm、4ppm、8ppm 五点线性很不好(我重新配制了4次都发现一样的现象),前面6种塑化剂的相关系数有两个9,后面的基本上只有一个9,请问这样的曲线能用来分析样品吗(白酒)? 是仪器的问题还是塑化剂本身线性就不好呢?如何解决我遇到的塑化剂线性不好的问题呢? 谢谢!!!

  • 塑化剂 讨论!!!!

    塑化剂前处理讨论,1. 白酒中塑化剂,水浴挥掉乙醇 正己烷超声提取 !2. 植物油中塑化剂,乙腈和正己烷饱和体系体系,加PSA净化 3. 奶粉中塑化剂,乙腈直接提取上机,4. 全部玻璃器皿,250摄氏度烘烤5小时,但标曲配制是移液枪。。。。。实验同时进行全试剂空白考察。 达人们有没有更好的前处理手段 或者是实验过程优化,请分享!!!!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2.gif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02.gif

  • 没有酒类塑化剂标准,就可以不管里面有没有塑化剂?

    酒鬼酒并不承认位于上海的这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结果,其公司副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酒鬼酒会把样品送湖南省质监局检测。酒鬼酒的塑化剂含量究竟有没有超标?11月21日,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向质检总局报告,经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50度酒鬼酒样品进行检测,显示其中塑化剂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按照0.3mg/kg的标准计算,超标2.47倍,与此前媒体报道的超标260%,相差13个百分点。 对于塑化剂这个称呼,公众并不陌生。去年5月,台湾昱伸公司被查出将塑化剂当作配方生产起云剂长达30年,原料供应遍及全台湾。多种知名品牌的饮料、茶水、保健品都被台湾检测机构检出含塑化剂,当时这股旋风一度甚至刮到大陆,人们一时谈塑化剂色变。 那么,塑化剂到底是什么?它其实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它可能对哺乳类动物和人类的生殖系统产生毒性作用,有研究发现它即使含量很低,也可能产生累积效应。从这点来看,塑化剂超标260%或超标2.47倍已经没有本质的区别,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不用解释,含有塑化剂的白酒对人体有危害是无疑的。在事实面前,酒鬼酒道歉了,但酒鬼酒还是强调,经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对公司的严格检查和对50度酒鬼酒的检测,未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的情况,有可能是在转运、包装过程中发生的迁移。酒鬼酒还是抱着一种不主动为恶的心态。难道不主动为恶却造成恶果,就不应该承担责任吗? 企业制造一种商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从包装到运输,甚至在摆上柜台出售到消费者手中之前,商品的一切问题都应该是制造商负责,这种“可能是在转运、包装过程中发生的迁移”到底是谁的责任?仅仅是道歉并不能获得消费者谅解,酒鬼酒应该负责任地调查塑化剂是怎么进入酒中的,这种“迁移说”是否成立。 在此次塑化剂事件中,酒鬼酒的表现让人失望。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酒鬼酒这次完全没有表现出对消费者负责任的姿态。酒鬼酒在11月22日晚发布公告,声明截至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我国及其他国家均未制定酒类中塑化剂的限量标准。没有限量标准就是可以含有塑化剂的理由吗?企业应该对消费者负责,面对消费者,酒鬼酒本应该在第一时间就拿出应对方案,但令人失望的是,酒鬼酒只是作了一个道歉,而且还有很多辩护的理由。 被诟病的并不是只有酒鬼酒,还有中国酒业协会。该协会的声明显示,2011年6月,协会获知白酒产品中含有塑化剂有关信息,就要求相关企业查清白酒中的塑化剂产生来源,当年12月又发布通知要求白酒企业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2012年4月,协会再次强调严控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 纸里包不住火。行业协会既然早已知道有的白酒产品中含塑化剂,就应该及时公布并监督其整改,这种行业内秘密进行的自查自纠,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对整个白酒行业产生不良影响。酒鬼酒把没有酒类塑化剂标准当成理由,我们不禁要问一下相关管理部门和协会,塑化剂风波已经在食品、饮料行业多次掀起波澜,像中国这样一个白酒生产和消费大国,为什么没有针对塑化剂的相关标准?要想挽回这次对白酒市场的影响,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出台标准,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管,让消费者看到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