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道路标线设备

仪器信息网道路标线设备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道路标线设备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道路标线设备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道路标线设备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道路标线设备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道路标线设备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道路标线设备相关的解决方案。

道路标线设备相关的资讯

  • 电力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批复成立
    2月22日,由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芯公司”)申请筹建的电力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复正式成立。据了解,本次获批成立的电力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针对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和工业领域相关标准不完善的现状,在已开展的电力集成电路标准化相关工作基础上,聚集国内相关科研、产业优势资源,聚焦电力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利用技术创新建设与时俱进的电力集成电路技术标准体系,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提升标准竞争力,制定出具有高度、广度、深度、速度和满意度的电力集成电路团体标准。近年来,智芯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标准化改革政策,依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在国内工业领域率先成立了智能芯片技术标准工作组,先后参与并完成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同时作为主要发起单位之一提出申请筹建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力推进适应国家标准化改革环境的新型集成电路技术标准工作体系建设。为支撑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电力集成电路技术和标准工作优势,2020年10月,该公司联合电力行业上下游单位经过深入调研,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筹建电力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申请,得到了来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南方电网公司、浙江大学等十余家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智芯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认真履行秘书处单位职责,与各委员单位一道,共同推进国家集成电路标准化工作,促进工业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推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建设。
  • 历时两年,终于成立!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据媒体报道,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一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4月6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集成电路标委会要全面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加快建设与时俱进的集成电路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有效沟通,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协作和国际标准制定,推动标准的实施应用。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紧迫需求,加强统筹谋划,强化国内外标准协同发展,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化体系。广泛动员产业链各环节参与标准化工作,加快集成电路核心关键领域标准制定,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实际上,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在2021年便传出。集成电路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计算机、消费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起到关键作用。集成电路成为全球信息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国内标准化需求迫切。针对于此,2021年1月28日,工信部发布《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公示》,最初参与筹建的委员单位共有90家,涵盖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链公司、科研院所、高校、用户等。其中,Fabless(仅设计)包括海思半导体、紫光展锐、兆易创新、龙芯中科、中兴微电子、汇顶科技等;Foundry(仅制造)仅中芯国际一家;封测公司包括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IDM(设计、制造、封测一体)包括长江存储、华润微、华虹宏力等;设备和材料公司包括上海新阳、南大光电、中微半导体、北方华创、上海微电子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微电子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用户包括华为、小米、中兴通讯、阿里巴巴、浪潮集团、比特大陆等。筹建申请书指出,标准作为技术和工程实践的载体,在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产业上下游对接、降低开发运行成本、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同时,建立、健全集成电路标准体系的工作尤为重要。“成立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着眼于集成电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需求,配套提出与时俱进的标准化发展体系成为当前集成电路标准化工作的迫切需求。”根据筹建申请书,委员会将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其一,完善集成电路产品考核的相关标准:开展新兴技术类型集成电路考核程序及要求的研究,固化创新成果 开展集成电路裸芯片考核要求的研究,组织制定相关标准。 跟踪新兴封装技术的发展,重点开展高密度FC-BGA封装、圆片级三维再布线封装、硅通孔(TSV)封装、SiP射频封装、封装体及超薄芯片三维堆叠封装等技术的标准化研究,并将成果固化为倒装焊、芯片级封装(CSP)、晶圆级封装(WLP)、系统级封装(SiP)的考核程序及要求。 针对新兴应用领域对于集成电路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开展研究及标准制定。如针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对其中配套量大、应用范围广的关键集成电路如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电路、定制类电路、系统级电路(SoC及与之相关的IP核)等,开展相应标准研究及制定工作。 开展参数指标体系和质量保证要素研究,制定空白详细规范,从而为集成电路产品详细规范的编制提供依据,确保产品参数指标能够充分满足上述应用领域对于集成电路的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以及信息安全保障要求。 完善测试方法、机械和环境试验方法标准体系,确保各项参数指标的测试、试验均有标准可依。其二,开展集成电路过程控制方面的标准研究与制定:围绕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等重点领域产业链,分析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内容与服务等各环节协同创新的标准化需求,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要求、设计验证要求等设计保证标准的制定,与产业链各环节协力发展。 加强工艺过程控制技术应用指南、工艺选择指南、工艺检验规范等工艺控制标准制定,固化提升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水平。 结合先进封装(例如高密度三维系统集成封装)等技术的发展,加强封装材料评价、封装工艺评价等指导性标准的制定。此外,国际上MEMS(微机电系统)标准主要以微结构的工艺和测试方法为主,器件产品规范相对较少,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对MEMS芯片产品的标准化需求会越来越多,技术委员会成立后会切合国内外需求,合理布局规划我国MEMS领域标准体系,推动我国的MEMS领域标准制定与国际有效衔接。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量为2598亿个,同比增长18.8%,出口金额为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4.8%;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为5435亿个,同比增长22.1%;进口金额为3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
  • Environ. Sci. Technol新成果!mIRage助力复杂道路灰尘内微塑料检测
    微塑料在我们的空气、水和土壤中无处不在,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个层面。其主要来源于城市灰尘、船舶涂料、个人护理产品、塑料产品、道路标志、合成纺织品和轮胎等,并以不同的形态如:纤维、微粒、颗粒和碎片存在。 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对人类、动物、植物和环境的健康影响取决于塑料颗粒的大小、浓度、化学性质和相互作用的方式。但由于微塑料尺寸过小和其混合存在的复杂性,传统方法针对这些颗粒的检测往往勉为其难。尤其是降解后的次级微塑料,其尺寸往往小于5μm,传统分子仪器分析方法如傅里叶红外光谱难以有效的对其化学成分进行表征。 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上述受限问题。设备基于光学光热诱导共振(O-PTIR)技术,突破了传统红外光谱衍射极限,空间分辨率可达500 nm,有效解决了基本全尺寸微米和纳米塑料(MNPs)样品的化学成分信息、大小和形态表征问题。 图1 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原理图 近期,来自美国圣母大学的Kyle Doudrick等人[1]使用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接触的道路粉尘中的微塑料进行了表征。 道路灰尘含有由轮胎退化产生的微纳米塑料(MNPs),它们由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和尼龙组成合成橡胶用于增强轮胎缓冲和弹性,而尼龙用于轮胎内层。道路灰尘还含有来自燃料添加剂的含氮硝基化合物。作者首先通过传统FTIR光谱来表征大块道路粉尘(图2a黑色谱线),在1100 cm&minus 1和1750cm&minus 1之间存在广泛的未解跃迁,表明粉尘中存在复杂的混合物质。而粉尘内混杂的微塑料颗粒却因为尺寸问题无法分析。 随后,作者使用采用基于OPTIR技术的mIRage系统,对粒径仅1μm的两个颗粒——颗粒1和颗粒2(图2d和图2e)进行成像分析,可以看到密集的道路尘埃聚集体和单个颗粒,并在1450cm-1和1650cm-1波数处出现强红外光谱吸收峰(图2f)。 图2表明,颗粒1主要由合成橡胶组成,在1451±4 cm&minus 1和1493±4 cm&minus 1处具有主要特征峰,并存在特征吸收在1500 cm&minus 1和1550 cm&minus 1之间的硝基化合物。颗粒2具有尼龙中常见的酰胺I和酰胺II过渡指示峰。同时具有与含硝基化合物如硝基甲烷(1383 m&minus 1和1573cm&minus 1)一致的振动(图2a)。 图2 粉尘内混杂的微塑料颗粒红外成像表征图 最后,作者对图2a中突出显示的单个颗粒1和2进行了分析。图2d、e分别为1450 cm&minus 1和1650cm&minus 1光谱特征的5×5 μm2 OPTIR显微图像。在1450 cm&minus 1和在1650 cm&minus 1处,颗粒1的化学性质与颗粒2不同。综上所示,作者推断出粒子1和粒子2可能分别由橡胶和尼龙组成,体现了OPTIR量化MNPs的能力,有效监测降解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并表征复杂样品(即道路粉尘)中单个和聚集MNPs的化学特性。这款创新设备有效克服了目前许多产品对MNP表征的限制,即同时量化颗粒丰度和形态的能力,致使mIRage系统成为分析复杂环境中MNPs的有效工具。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优势:☛ 可达500 nm左右的空间分辨率☛ 基本无需样品前处理,样品即放即测☛ 光源“探针”对样品无损伤☛ 同时、同位置进行红外和拉曼光谱测试,提供相互佐证的分析结果☛ 同时获得样品成分、形貌、大小等信息 样机体验: 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新型红外表征需求,更好的为国内科研工作者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Quantum Design中国北京样机实验室引进了非接触亚微米分辨红外拉曼同步测量系统——mIRage,为您提供样品测试、样机体验等机会,欢迎各位老师垂询!参考文献:[1]. Kirill Kniazev, Ilia M. Pavlovetc, Shuang Zhang, Junyeol Kim, Robert L. Stevenson, Kyle Doudrick,and Masaru Kuno.Using Infrared Photothermal Heterodyne Imaging to Characterize Micro- and Nanoplastics in Complex Environmental Matrices: Environ. Sci. Technol. 2021, 55, 15891&minus 15899
  • 工信部筹建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附委员单位名单)
    集成电路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在计算机、消费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起到关键作用。集成电路成为全球信息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国内标准化需求迫切。针对于此,1月28日,工信部发布《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公示》,详情如下:附件:附件1: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申请书.doc附件2:委员单位名单.doc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公示为统筹推进集成电路标准化工作,加强标准化队伍建设,有关单位提出了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申请,秘书处拟设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现将筹建申请材料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21年2月27日。如有不同意见,请在公示期间将意见书面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电子邮件发送至KJBZ@miit.gov.cn(邮件主题注明: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公示反馈)。 公示时间:2021年1月28日-2021年2月27日 联系电话:010-68205240 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邮编:100804
  • 碳中和下中国道路交通的碳减排潜力与脱碳路径
    2022年12月31日,《自然》子刊npj Urban Sustainabili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汪寿阳和段宏波团队等关于碳中和下中国道路交通的碳减排潜力与脱碳路径研究成果。交通部门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其低碳化转型的程度密切关系到中国碳中和愿景的达成,也可能成为中国唯一不能如期达峰的部门。由于我国交通部门的能耗和排放统计等微观数据的质量总体上较发达国家偏低,因此现有的多数研究只能基于统计年鉴的宏观年度数据来分析交通部门的碳排放,这显然难以支撑这一部门的碳排放精细化管理和双碳目标的评估。研究人员基于中国高频乘用车销量数据和机动车驾驶行为实时监测大数据,通过建立自底向上的核算框架形成了中国道路交通部门跨城市的高频碳排放数据库,围绕我国的“双碳”目标,构建了中国道路交通低碳转型规划模型(CRT-LCTP),通过技术情景分析,给出了我国中长期道路交通碳中和转型路径。研究发现,尽管考察期内(2016-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实现了4倍增长,但其占总机动车的比重依然较小,道路客运交通排放的年均增速依然高达20.5%。碳排放的空间异质性明显,一、二线城市碳排放具有“存量”特征,而郑州、重庆等中西部地区碳排放预期增势强劲。交通电气化的减排效果显著,但当前有限的电动车扩散规模限制了其减排潜力。结果显示,若电动汽车消耗的电力来自火电,则当前交通电气化的减排贡献仅为0.6%,而若电力来自水电等清洁能源,则减排贡献可进一步升至1.4%。从时间上看,每年电动车销量的高峰期是下半年,特别是12月。这主要归结于年底各商家集中进行的汽车降价促销活动以及新能源补贴资金的定点拨付方式。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后者又决定了汽车存销量及相关碳排放量。但不少城市,如北京、广州、天津等,表现出交通逆低碳化趋势,这意味着经济发展与居民的购车意愿并不总是正线性相关。为了链接历史核算的微观碳排放与未来宏观碳减排路径,研究构建了中国道路交通低碳转型规划模型(CRT-LCTP),并设计了三种典型的政策情景,即一般政策情景(CPS),转型政策情景(TPS)和加强政策情景(EPS)。同时,针对共享社会经济情景(SSP)对路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估。总体上看,交通部门实现碳中和的挑战较大,但强化政策情景下,道路交通的碳排放达峰时间可与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承诺的时间点基本一致,峰值水平约为1330.98 Mt。交通电气化和机动车总量控制是最大的减排贡献因素,2060年的贡献比重最高分别可达33%和66%以上。道路交通系统中燃油车的存续惯性将为道路交通部门实现净零排放带来较大难度,未来道路交通部门碳中和的实现可能依赖于强有力的燃油车强制淘汰和更实质性的交通低碳化转型。
  • CATO:在“破茧”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仪器信息网讯 测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种基本手段,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建立化学测量值溯源体系的有效工具,标准物质是生产检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标准物质的品质可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度,因此,标准物质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标准物质厂商该如何保障并提高产品品质?“十四五”期间,标准物质领域又将有哪些新的机遇?在ACCSI 2021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到广州佳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途科技”)董事长陈志东,并就以上问题与他进行了深入交流。广州佳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途科技”)董事长 陈志东仪器信息网:请问2020年佳途科技整体发展如何?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取得了哪些亮眼的业绩?您对于2021年的业绩表现有何预期?陈志东:佳途科技是一家从事分析标准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一体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品牌“CATO”。成立至今,我们已为上万家企事业单位的分析检测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其中包括第三方检测、医药研发企业、食药检院、质检院、海关、疾控中心等单位。2020年,我们在优化客户服务上,重点做了以下两件事情:1、顺利通过CNAS ISO17034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体系认证,从而成为了全球唯一获得中国CNAS及美国ANAB ISO17034双体系认证的标准品生产商。这意味着我们的生产运营更加系统、规范,产品质控能力更强。2、丰富CATO标准品,可提供32379种分析标准品,涵盖医药、食品、消费品、环境、天然提取物、同位素等领域,及时减轻了因疫情导致国外产品供应不稳定的影响,有力支持国内工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社会一致认可。2020年9月设立的国家标准样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标样专咨委),佳途科技有幸成为标准品业内唯一入选专家委员的商业企业单位。随后,公司被评为2020中国科技创新先进单位。2021是佳途科技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对自己的期待,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破茧”! 通过今年的潜心磨砺,推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更上新的台阶。如今,我们在“破茧”的道路上坚定前行。1月,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月,入驻山东青岛蓝谷“全国标准样品产业创新孵化器”;3月,推出6000+多肽药物杂质;4月,依托高难度药物杂质合成能力,提供药物发现-临床试验的全面化学合成服务;6月,总部迁往广东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百事高智慧园,公司在研发、技术、生产规模上都将实现突破式的转变。……几乎每个月,我们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公司预计2021年业绩较2020年增长120%,其中2021年第一季度较同期已经实现了126%增长。入驻 “全国标准样品产业创新孵化器”仪器信息网:通常,人们会习惯用一个企业的创新成果总量衡量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请问,2020年至今,佳途科技推出了哪些创新产品?您能否介绍下佳途科技在研发设计方面为提升产品品质做了哪些措施?陈志东:佳途科技在产品创新上主要有两个方面:1、全新标准品的定制合成。譬如我们配合药企的药物研发项目,进行特定药物杂质合成;我们根据法规对于产品检测的最新调整,进行相应新标准品的开发。这些创新产品包括小檗碱系列杂质、前列腺素系列杂质、多肽系列杂质、基因毒性杂质、磷系阻燃剂、新型增塑剂、REACH法规新增品种、兽药同位素产品等。2、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譬如我们推出的1-10多溴联苯混标、RoHS 2.0全套混标、40种糖皮质激素混标、18种磺胺药物混标等,有效优化了实验室分析检测的过程。我们注重从0到1的价值创新,从无到有,以及从10到1的价格回归,大幅下降稀缺产品的价格。CATO标准品为了提升产品品质,我们一直在努力实现体系建设和技术沉淀。其中体系建设刚才已经做了介绍,我们是全球唯一获得双体系认证的标准品生产企业。而质量一直是佳途科技生存发展的根本。目前我们合成及分析团队均由博士带队,包括海外博士在内,配备150台(套)先进仪器设备,有核磁共振、三重四级杆质谱等多种高端仪器设备。经过四年的努力打磨,我们的技术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高度专业的水平。除了团队人员的引进,我们在2021年将上线一套更加完善的生产管理系统,结合物联网、5G技术,让错误无法产生而非降低。同时企业内部BI(商业智能)系统的投入,从数据分析、异常提醒、自动决策三个层次提高管理能力。多套管理系统的投入也将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如订单实时跟踪、储存条件和失效日期的提醒、精准称量的标签、在线证书下载等。这些创新性的服务将在2021年全部实现。我们的技术能力,在不断接受欧美、日韩、国内标杆用户的严苛考核及挑战中提升,也通过积极与国内外药典委的互动取得进步,其中我们对于美国、欧洲药典的一些建议,获得了对方的认可及承诺改进。同时研发人才引进以及研发系统的搭建也将在2021年完成并实施。研发人员的技术能力将会不断地沉淀,大幅度下降研发成本,从而产出更多性价比高的产品给予客户。仪器信息网:刚才您谈到,今年6月,佳途科技将入驻广东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百事高智慧园,本次新的改变将带来怎样的全新体验?陈志东:佳途科技入驻百事高智慧园,是公司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公司的整体实力将再次飞跃发展。在新的办公园区,我们的研发中心超过5000平方米,其中合成实验室将设多个小试及公斤级合成实验场地,120个通风橱,可实现各种复杂条件反应,从而更快地提升我们的产品研发能力、交付速度及生产能力,使我们更好服务于客户。我们也热忱欢迎新老朋友们能莅临新办公园区参观指导!分析/合成实验室实验室相关仪器仪器信息网: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的出台给标准物质领域带来了哪些机遇?对于此,贵公司做了哪些准备?陈志东: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提出“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日益重视,将会加大对各类产品质量监控,从而产生新的标准物质需求及原有需求的扩大。同时,国家将对于提供质量准绳的标准品生产企业提出更高的规范化要求。作为国家标准样品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一员,佳途科技始终牢记委员会初心:深入推进国家标准样品改革,助推国家标准样品事业科学发展。我们将坚持严格遵循ISO17034体系规范化运营,同时为行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在首届国家标样专咨委工作会议上,我们就提出了两点建议:1、建立除国家标准样品以外标准品的选用指导,清晰对应供应商的资质要求;2、为拓展和增强国家标准样品的品种和技术水平,需建立国家标准样品的开发清单,依据清单的需求,各单位集中资源和技术,逐一攻克。未来,我们将依托过硬的技术能力,拓宽新产线,拓深现有产线,助力中国“十四五”期间的高质量发展。
  • 能谱客户见证:浙江道路养护工程中心引进沥青指纹识别检测技术为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近年来,随着公路工程的迅速发展,沥青供应市场也愈发的混杂,需要对沥青质量沥青进行进一步地质量控制。传统试验依赖试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耗时较长,稳定性较差。如今,道路工作者发现无论是基质沥青还是SBS改性沥青三大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但是越来越接近规范控制下限,沥青在日后的抗老化性能中表现较差,短时间内即出现老化、开裂、坑槽、车辙等病害,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如何辨别真假沥青?现在通过沥青指纹识别技术一测即可获得结果。由浙江道路养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能谱科技沥青指纹识别技术,通过该技术对工程项目进场沥青进行检测,能够可靠的鉴别基质沥青的品质,确保了进场沥青的质量。近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人员赴在建项目利用该技术对2019年进厂沥青逐车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匹配。  能谱科技HWLQ-1红外光谱沥青分析系统是利用iCAN 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CAN 8 Plus便携式红外光谱仪)采集沥青的红外谱图,以确定沥青样品的分子结构和特定化学结构的精确含量,并与数据库中的沥青标准样品红外谱图进行比对,从而实现沥青品牌的快速识别,杜绝沥青混兑、掺假或以次充好。通过供货样品与施工现场使用沥青的两种指纹图表信息认真对比,即可得知样品与现场使用的沥青指纹信息是否吻合。同时,该技术相比传统的试验检测手段具有识别精度高,人为干扰小等优点,且整个检测过程仅需5分钟,大幅度提高了试验检测效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浙江道路养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一步将对该技术进行吸收转化、二次创新,并逐步在浙江省内进行推广应用,旨在进一步加强沥青质量控制,提高路面工程质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天津能谱科技服务于国内广大科研院所和工业客户,对先进的行业应用和市场需求有丰富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不仅仅是一台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更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从样品预处理到采样方案,从现场设计到后期的项目实施,我们都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和完整的项目体验。  天津能谱科技研发及销售团队成员有丰富的业内经验和专业的技术背景,对市场的需求有长期而准确的理解,大家有着一致的理念和目标,配合默契,服务高效。
  •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道路检测车问世
    新华网哈尔滨12月16日电(记者曹霁阳)我国科研人员历经8年攻关,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道路检测车。它可取代价格昂贵的进口设备,并消除人工检测道路状况的种种弊端,为公路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公路养护维修,离不开对公路技术状况的检测。以往,我国依靠人工步行完成这项工作,不但干扰公路上车辆的正常通行,对检测人员安全不利,而且工作量巨大,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也难保证。  哈尔滨工业大学几位科研人员经过8年努力,攻克了公路自动化检测的核心技术,制造出这部名叫“国畅”的多功能道路检测车。检测车可以不分昼夜,以最高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完成路面状况全自动检测,形成道路检测报告。  这个名为“路面表面状况自动化采集与分析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的项目,最近通过了黑龙江省交通厅组织的省级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课题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青岛容广发布国内首台创道路积尘快速测定新品
    RGR-2重量法便携式全自动道路积尘测试RGR-2型 一、用途和工作原理RGR-2道路杨尘测试仪采用真空采集原理,采集道路的浮尘,仪器内嵌千分之一天平模块,自动称量采集器初重和终重,自动计算出净重,并根据采集的面积,自动计算出道路的积尘的含量。 型号功率采样面积天平精度天平量程便携蓝牙打印机GPS定位功能吸尘器功率设备尺寸设备重量RGR-2200W0.06m20.001g500g有有120W直径350,高度51015KG 二、主要功能和指标1、 采用真空采样原理,抽气流速不低于15m/s2、 内置天平模块,分辨率0.001g3、 一键启动,自动采样、自动称量、自动出数据。4、 高亮提示灯,便于阴天或者雾天、夜晚作业。5、 配置打印机,可以自动打印报表6、 无线自动上传测试数据7、 触摸大屏幕,能够显示采集器的初重、终重。8、 内置锂电池,续航时间不低于8小时。9、 自动获取测试点位的道路名称、可以自动打印点位名称10、重量小于30kg,便于携带图片示例: 青岛容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本仪器的技术支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 创新点:国内首台创道路积尘快速测定仪RGR-2型以克论净执行必备设备国内首台创道路积尘快速测定
  • BCEIA2021之我见:“创新100”特色报道路线
    科学仪器行业活跃着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具有良好市场潜力的中小仪器厂商,为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仪器信息网在2021年继续推进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以公益性的宣传报道和资源对接,助力行业筛选扶持真正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种子选手”。  金秋九月,两年一度的行业盛会,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2021)于2021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隆重开幕。为向广大用户展现科学仪器行业潜力企业的发展情况,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创新100”特色报道路线,让广大网友跟随我们的镜头,近距离地了解“创新100”企业的发展情况。  采访聚焦“创新100”企业当前的规模如何,取得了哪些亮眼的成绩 “创新100”企业2021年的业绩表现如何,增长主要源自哪些产品 “创新100”主要竞争优势有哪些,下一步有何发展规划等话题。更多企业采访视频,请关注后续报道。(以下企业按展位排列,排序不分先后)第1家:北京科诺科仪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科诺科仪成立于2010年,作为国产水质检测仪器制造商,本次展出的设备包括:多参数水质测定仪,COD回流恒温消解仪,COD快速测定仪、总氮快速测定仪、氨氮快速测定仪、总磷快速测定仪、重金属快速测定仪,多参数测定仪等水质检测设备。第2家:四川卓越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卓越成立于2009年,生产实验室(超)纯水机、中央(超)纯水系统、医疗(超)纯水设备、药典纯化水系统、工业(超)纯水系统、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及相关水处理设备,公司2021年的业绩目标3000万,到目前完成了80%,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废水处理设备。第3家:泰通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泰通科技成立于2017年,自主研发生产全自动热解吸仪,二次热解析仪,全自动顶空进样器等实验室前处理设备,提供水气土等环境领域VOCs的解决方案。2021年室内空气检测新标颁布,为公司带来可观业绩增长。第4家:青岛富勒姆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富勒姆成立于2009年,公司主要产品有:实验室超纯水机、冷冻干燥机、玻璃器皿清洗机、综合废水等三十余种实验室设备,应用于高校,科研,实验室,食品,医疗等领域。第5家:耐优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耐优生物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研发多通道微量移液相关的仪器,满足高通量移液的应用需求。2017年1月研制出首台N96(96道全自动液体工作站),同年又研制出A1/A8(单通道/8道全自动移液平台),已经实现了耗材开放(兼容通用吸头和工作站吸头),大大降低了客户的使用成本。第6家:伊睦(上海)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伊睦流体科技(EMOFlow-Tech)成立于2020年6月,坐落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自贸壹号生命科技产业园,目前上市的智能高端平流泵,智能平行反应器,模块化微通道反应器等为化学实验及工艺生产提升50%以上运行效率及安全保障。第7家:浙江哈迈科技有限公司  哈迈科技成立于2010年,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主要包括各种型号的样品瓶、自动进样瓶,顶空瓶及其配套盖垫 特氟龙与硅胶复合垫片 特氟龙/硅胶制品。第8家:江苏盛奥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盛奥华成立于2005年,是水质监测行业厂家,主要研发生产水质检测仪器仪表。公司业务受疫情,目前业务增长的产品主要是一些多参数的水质检测仪、全自动分析仪及应急检测设备。除了传统的纺织印染、化工制药、环境监测行业外,生活饮用水和农村污水的监测又是新切入点,还有大企业自动化分析仪和环保部门应急监测的产品需求。第9家:华仪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华仪行成立于2014年,在半导体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和无机样品前处理技术领域为客户提供实验仪器设备和应用工艺解决方案。半导体材料表面处理仪器包括等离子清洗机、紫外臭氧清洗机、匀胶机、烤胶机。无机样品前处理通用仪器包括亚沸酸蒸清洗器、真空赶酸系统、酸纯化器等。第10家:南京易普易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南京易普易达成立于2006年,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实验室纯水及中央纯水、实验室污水处理及大型污水处理系统。目前业绩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主要业绩增长来源于污水处理。这两年因为疫情的爆发,国内很多疾控中心以及PCR实验室选用公司污水处理设备,这两年污水处理产品以近乎100%的递增速度保持增长。第11家:上海世平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世平成立于2004年,国内首创全系列摇床上采用单轴平衡驱动技术,避免传统的三轴或四轴的转动,因而达到长期连续静音运转,同时实现旋转/往复切换、无级可调幅的运行。2020年上海世平销售额2500多万元,出口创汇1500万元,业绩同比实现大幅增长。第12家:广州智达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智达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广州,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依托瑞士CTC PAL平台,结合智达自主研发的软硬件可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智达软件可以对接后端大部分检测设备,为网络化和LIMS提供端口,也可为国产仪器厂家提供控制软件。第13家:北京天星科仪科技有限公司  天星科仪成立于2008年,主要产品包括天平打印机、特种数据打印机等,可以适配连接世界上几乎所有品牌和型号的电子天平,帮助这些仪器输出符合GLP/GMP认证规范的报告及报告防篡改管控功能。公司目前与多家国内外天平品牌达成合作。第14家:广州得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得泰仪器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广州南部番禺节能科技园内,主要经营产品包括智能样品前处理设备、实验室自动智能平台设备等,服务的行业包括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大气、水质、土壤)、药物分析、疾病控制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第15家:北京历元仪器有限公司  历元仪器主要产品包括硅酸根检测仪,磷酸根检测仪,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制备型液相色谱仪,系列离子色谱仪,流动注射仪等。第16家:芷昂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芷昂仪器成立于2015年,主打实验室超纯水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实验室、美国陶氏、美国Kandind、韩国DM等科研院所及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相继研制出多款新品。  附:“创新100”介绍  秉承“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宗旨,仪器信息网于2018年启动“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之“创新100”项目,通过筛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仪器厂商,借助报道、走访、调研等方式,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帮一把”。  项目自启动以来,已收到超过150家企业的踊跃申请,通过输出公益性的宣传报道,组织企业研学、参观交流、主题讨论等各类资源对接活动,得到广大科学仪器企业与用户单位的高度关注与一致好评,现已成为中国科学仪器市场颇具影响力的特色活动,对于提升国产仪器品牌影响力,为行业筛选优质仪器企业贡献重要力量。为延续“国产科学仪器腾飞行动”精神,筛选和服务更多国产科学仪器潜力企业,“创新100”将于2021年继续进行,为国产仪器企业输送更多公益资源。  点击链接,立即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chuangxin100-2021
  • 亮剑雾霾 环保部加速机动车标准实施
    p  近日,环保部发布了《2015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2014年全国a title="" target="_self"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02005-T000-1-1-1.html"strong机动车污染/strong/a排放状况。年报显示,我国已连续六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pp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汪键介绍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仍持续增长。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372.3万辆和2349.2万辆。按排放标准分类,达到国Ⅳ及以上标准的汽车占汽车总保有量的22.7%,国Ⅲ标准的汽车占52.5%,国Ⅱ标准的汽车占10.4%,国Ⅰ标准的汽车占10.6%,其余3.8%的汽车还达不到国Ⅰ标准。按环保标志分类,“绿标车”占93.2%,高排放的“黄标车”仍占6.8%。/pp  汪键说,监测表明,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我国城市空气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直接影响群众健康。2014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547.3万吨,比2013年削减0.5%,其中氮氧化物(NOx)627.8万吨,颗粒物(PM)57.4万吨,碳氢化合物(HC)428.4万吨,一氧化碳(CO)3433.7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NOx和PM超过90%,HC和CO超过80%。按车型分类,全国货车排放的NOx和PM明显高于客车,其中重型货车是主要贡献者 而客车CO和HC排放量则明显高于货车。按燃料分类,全国柴油车排放的 NOx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70%,PM超过90% 而汽油车CO和HC排放量则较高,超过排放总量的70%。按排放标准分类,占汽车保有量3.8%的国I 前标准汽车,其排放的四种主要污染物占排放总量的30.0%以上 而占保有量75.2%的国Ⅲ及以上标准汽车,其排放量还不到排放总量的40.0%。按环保标志分类,仅占汽车保有量6.8%的“黄标车”却排放了45.4%的NOx、74.6%的PM、47.4%的CO和49.1%的HC。/pp  为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环保部近日特将我国两项机动车标准的实施日期提前。/pp  根据油品升级进程,将分区域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18352.5-2013)和《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17691-2005)中第五阶段排放标准(以下简称国五标准)。(一)东部11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自2016年4月1日起,所有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轻型柴油客车、重型柴油车(仅公交、环卫、邮政用途),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二)全国自2017年1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客车和公交、环卫、邮政用途),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三)全国自2017年7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柴油车,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四)全国自2018年1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柴油车,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pp  分布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以下简称《非道路标准》)。(一)自2015年10月1日起,所有制造和销售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其排气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本标准第三阶段要求。(二)自2016年4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和销售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得装用不符合《非道路标准》第三阶段要求的柴油机(农用机械除外)。(三)自2016年12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和销售的农用机械不得装用不符合《非道路标准》第三阶段要求的柴油机。/pp  根据最新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我国的在用机动车污染监测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由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定期对在用机动车进行排放检验 二是环保主管部门对停放地、维修地和道路上机动车进行监督抽测。目前,检验机构检验体系已比较成熟,虽然有众多数据造假新闻爆出,但各地已纷纷加强监管,如山东省正式启动机动车排放云检测,由传统黄绿标志管理转向数据管理。环保主管部门的抽查工作也在加强,多地区购买了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车。/p
  • 国产化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助力非道路国四标准实施
    非道路国四排放法规背景及要求HJ 1014-2020《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于2020年12月28日发布,要求从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和销售的560KW(含560KW)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及装用的柴油机,必须符合本标准。标准的发布,为国内非道路机械主机厂设定了闹钟,国四产品的准备正式步入倒计时阶段。该标准是对2014年颁布的GB 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第四阶段内容的补充。相较于原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增加了车载法检验的限值及检测规程,并对车载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的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的发展历程2015年9月1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指控大众汽车所售部分柴油车安装了专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可以识别汽车是否处于被检测状态,继而在车检时秘密启动,从而使汽车能够在车检时以“高环保标准”过关,而在平时行驶时,这些汽车却大量排放污染物,最大可达美国法定标准的40倍。该事件导致大众汽车支付罚金以及和诉讼和解金达数百亿欧元之巨,被称之为“排放门”。“排放门”事件导致了各国政府和环保部门对汽车在道路中的实际排放水平高度重视,仅仅在实验室台架上的检测结果已经不被信任。因此专门用于对车辆在实际道路中的排放水平进行检测的设备——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的普及。这种设备可以装在车辆上,随着车辆的实际行驶,实时检测车辆的排放水平,并通过时间积分得到车辆的总排放水平。非道路国四排放法规关于车载法检测的逻辑和意义非道路机械排放及管理现状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非道路机械的保有量巨大,工况复杂,过载工况非常频繁,实际的排放水平相对于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的劣化程度高;二是非道路机械用户分散,移动性较差,现行的GB 36886标准虽然对非道路在用机械的排放进行限定,但是通过类似于汽车年检的监管方式进行I/M管理非常困难。因此,在产品生产准入阶段增加PEMS检测,从源头上对非道路机械的实际排放进行总体管控,同时逐步淘汰国二、国三老旧机型,将逐步扭转非道路机械污染严重的局面。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国产化解决方案湖北锐意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锐意")为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665)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于环境监测、过程气体监测、智慧计量等领域。基于四方光电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平台的优势,湖北锐意开发了系列非分光红外(NDIR)、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激光拉曼(LRD)、超声波(Ultrasonic)、热导(TCD)、光散射探测(LSD)等技术原理的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冶金、煤化工、生物质能源等各个行业,在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司从2005年开始从事汽车尾气及发动机排放检测设备的研发和制造,目前产品已经在发动机厂、高校及科研机构、汽车检测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2021年,针对国内急需的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需求,公司快速组织研发技术团队攻关,实现了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的国产化。其中,Gasboard-9805系列是湖北锐意基于自主研发的核心气体分析技术专门针对非道路国四标准开发的一款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图1:湖北锐意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产品特点• 自主研发的核心气体分析技术:红外NDIR技术测量CO、CO2;紫外UV-DOAS直测NO,NO2,精度高;• 模块化设计,使用灵活:GAS模块及PN模块均可单独使用,满足客户不同的测量需求。 • 操作简单,易于使用:操作简单、支持测试过程引导、测试结果的保存以及报告⽣成。• 续航能力强,满足随车测试要求:内置电池,续航4小时以上,无需外加电池,能完成⼀次完整的实际⾏驶污染物排放试验。• 性能优异,满足国标要求:满足《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891-2014)及《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HJ 1014-2020)标准要求。• 环境适应性好:系统环境适应性好,不受车辆震动、大气压力及环境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图2:湖北锐意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系统配置相较于进口品牌产品,湖北锐意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能够完全满足《HJ 1014—2020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的要求;其核心传感器模块均为自主研发生产,性价比高,极大减轻非道路机械行业用户经济负担;产品操作界面更加人性化、易于上手;皮实耐用,适应非道路机械测量的恶劣工况。图3:湖北锐意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实测现场为推动我国非道路发动机和工程机械的高效低污染研究,实现我国高端尾气测试设备的自主可控及国产替代,除销售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外,湖北锐意还向广大用户提供如下服务:1、为非道路主机厂提供法规及标准的讲解服务;2、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产品上门测试与展示服务;3、产品试用服务;4、提供上门检测服务,并出具检测报告。
  • 沥青乳液表征 | 道路千万条,沥青少不了
    在今年的两会上,与会代表提出“取消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与此同时,全面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建议,引起了大家的热议。高速公路已经与人们出行密不可分,影响高速公路质量的重要材料——沥青。沥青乳液沥青乳液不仅使沥青的加工和储存变得简单,也使得道路的铺设过程更为方便(1)。沥青乳液的物理、化学及应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沥青、乳化剂和水的含量比,以及沥青乳液的粒径分布(2)。常温下,沥青是不可加工的。因此,为了使沥青变的可加工,需采用不同的工艺对其处理。最常见的技术是将沥青加热到液态。另一种技术是将沥青加工成乳状液。然而,单纯将沥青和水混合在一起并不能形成一个稳定体系。因此,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在沥青中添加一定的稳定剂和乳化剂。沥青乳液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同时也更容易对其储存、运输和进一步加工。沥青乳液的优势及化学组成沥青乳液的优势:良好的润湿能力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友好可通过增塑剂对其改性状态的多样性(如粘度)沥青乳液的化学组成:在沥青乳液中,沥青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为了保证能够乳化充分并形成稳定的颗粒,对乳化剂的选择变得十分重要。而粒径和乳化剂也同样会影响沥青乳液的加工性能和存储稳定性。乳化剂分子附着在沥青颗粒的表面,使这些颗粒具有均匀的电荷。这导致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从而阻止乳液颗粒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固化。根据电荷(正电荷或负电荷)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沥青乳液。沥青乳液的应用取决于其电荷、沥青质量分数、乳化剂、水以及沥青乳液的粒径(2)。实验实验中选取四种不同的沥青乳液(样品1 - 4),固含量均为63%。实验分别研究了样品的粒径、电位及流变行为。电位zeta电位的测量采用安东帕Litesizer 500。样品经水稀释,pH 为8.6±0.2。实验中对电位的测量采用Ω样品池,分别对样品进行三次系列测试。Litesizer 500粒径粒径分布(PSD)采用安东帕PSA 1090 L测定。实验设置为三次系列测量,水为流动相。样品分散不需要超声处理,搅拌和泵速分别设置为中速,遮光度设为10%,并采用夫琅和费近似理论对粒度分布进行计算。PSA流变行为为了表征沥青乳状液的流变特性,采用Anton Paar公司的流变仪及其平板测量系统PP25对样品进行测试。实验中,对每个样品在25°C下的流变曲线和振幅扫描进行测量。流变曲线的剪切速率范围为0.01~100s -1,时间范围为100s~1秒。振幅扫描的角频率为10 rad / s,形变范围为0.01~100% 。SmartPave结果与讨论zeta电位对稳定性的评估通过对沥青乳液zeta电位的表征,可得到样品稳定性的相关信息。zeta电位值越高,体系越稳定。实验中的所有样品zeta电位均为负值,说明沥青乳状液为阴离子型。如表1所示。这说明热处理对沥青乳状液的稳定性没有影响。样品加工性能的表征实验中,对样品1和样品2的加工性能进行了比较。样品1比样品2的粒径分布更宽,同时包含了大颗粒和小颗粒(图1)。两个样品的D90值差异最为明显(表2)。图2显示了样品的剪切速率粘度函数。样品1的小颗粒含量较少,与样品2(小颗粒含量较多)相比其表面积较小。较小的表面积说明颗粒和液体之间较小的界面,导致两相之间的摩擦力和相互作用力较小。从而造成较低的粘度,如图2所示。样品的屈服应力也不同。样品1 (2.33 Pa)颗粒较大(图3),其屈服应力低于样品2 (15.99 Pa)。质量控制沥青配方及工艺参数对其最终产品的粘度均有影响,为了控制产品的粘度,可在生产过程中对工艺参数进行监测。例如,样品3和样品4在粘度上没有差异,但在加工后表现出不同的流变特性(图4)。样品3的屈服应力为31.78 Pa,高于样品4的22.63 Pa。此外,样品3的损耗模量G”更高,这意味着它比样品4的粘性更大(图5)。这些结果表明,沥青乳液样品的界面性质不同,可通过测量粒度分布来实现质量控制。表3和图6汇总了各个样品的粒径结果。结论及参考文献结论实验展示了粒径对不同沥青乳液流变性能的影响。一般认为,沥青乳液的稳定性很好,同时具有以下特性:粒径越小,粘度越大粒径分布越宽,粘度越小具有混合粒径的沥青乳液,比只有单一粒径的沥青乳液粘度更低粒径分布影响样品的粘弹行为和屈服点利用现代测量技术,有利于开发出黏度相对较低但固体含量较高的高稳定性沥青乳液。沥青乳液的屈服应力和粒径分布影响着沥青乳液的应用性能,因此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参考文献安东帕中国总部销售热线:+86 4008202259售后热线:+86 4008203230官网:www.anton-paar.cn在线商城:shop.anton-paar.cn
  • 国内首个道路运输食用油罐式车辆标准发布
    近期,“罐车混用”事件再次将食用油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油罐车在未经彻底清洗的情况下,从运输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转而装运食用油,导致食用油可能遭受化工残留物的污染。有专家表示,长期摄入含有这些化工残留的食用油,可能导致人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但消费者很难分辨出来。7月19日由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Z301039)牵头,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扬州中集通华汽车有限公司、洛阳中集凌宇汽车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道路运输食用油罐式车辆》企业标准正式发布。《道路运输食用油罐式车辆》.pdf这是国内食用油罐式装备运输领域的第一个规范标准,对完善行业标准体系、促进食用油安全运输和食品安全以及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源:企业标准信息公开服务平台经调查发现,目前国内许多普货液罐车的运输介质并非固定,既运送可食用液体如糖浆和大豆油,也运送化工液体如煤制油,存在严重“混装”现象。此外,运输罐车品牌杂乱、材料品质良莠不齐,诸多“不规范、不合规、不合格”因素叠加,致使目前国内食用油罐式运输行业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道路运输食用油罐式车辆》标准的发布实施,是从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出发,追本溯源,从源头解决食用油罐车运输装备“本质”安全问题。标准规定了道路运输食用油罐式车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识、出厂文件、运输贮存等,让罐车品质“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查”,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在本标准中,对重要部件材质做了进一步明确要求:与介质接触的罐体材料食品卫生等级应符合GB 4806的规定,其中罐体的筒体、封头、防波板、法兰、管件材料应选用奥氏体不锈钢材质。其高度耐腐蚀和抗氧化性能,相对于低碳钢及铝合金,在抗菌、抗污染、重金属迁移等指标上更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将为防止油品被污染变质设置第一道有效保护屏障。在罐车整车技术方面,中集车辆以《道路运输食用油罐式车辆》标准为指引,依托全球资源平台,开展“中欧研发互动”、共享全球半挂车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组织,引入欧洲技术,定制生产符合国内食用油运输场景需求的专用罐车,整体提升了国内食用油运输车辆的卫生等级、易清洁和易检查性。专用罐车采用整体式防浪板和清洁环设计,内壁光洁度大幅提升,卸料残余率低、更易清洗;行业领先保温技术、高科技保温材料加持,更适宜食用油品运输;物联网、大数据应用、智能化生产,品质可追溯、更稳定。多项行业领先技术,为“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点击图片 免费报名近期,“罐车混用”事件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油罐车在未经彻底清洗的情况下,从运输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转而装运食用油,导致食用油可能遭受化工残留物的污染。本次粮油会议特别设立了“粮油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专题,其中对食用油中矿物油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届时,我们将特别邀请行业专家及相关厂商技术人员参与本次网络研讨会,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检测技术呈现给大家。
  • 【重磅】步琦新公司成立,用“中国心”踏上国产道路新征程
    步琦新公司成立用“中国心”踏上国产道路新征程NEWS”2024年6月,在瑞士总部的支持下,步琦仪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此次新公司的成立也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代表着我们在不断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道路上又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迈出仪器制造的国产化改革之路。成立新公司不仅标志着公司在持续推进仪器国产化进程,更是步琦中国在实验分析仪器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推广领域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新阶段的生动体现。徐汇区商务委、长桥街道、中徐汇经发公司一行实地参观了公司仪器展示实验室,对公司的发展规模和未来发展布局表示肯定,指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加强仪器设备的研发,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共绘我国设备仪器产业新蓝图。 ▲ 区相关部门领导一行参观仪器展示实验室随后,公司总经理刘育林向徐汇区各级领导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重点介绍了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以及使命愿景。步琦中国刘育林总经理刘总谈到步琦未来发展,主要有四个方向:为客户打造智慧实验室、为行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为市场开发高端科技产品、为中国提供优质国内制造。徐汇区商务委员会王健为调研员王健为表示国产化方向努力非常好,来公司实地考察后也觉得对步琦的未来发展非常有信心,后面进一步努力和规划,更上一个台阶,把企业规模做大做强。徐汇区政府长桥街道办事处唐晓琳副主任唐晓琳表示非常高兴来重点企业走访做好属地服务工作 ,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在徐汇更好发展,同时还强调了将帮助协调和指导国产化工作和进程,为企业搭建平台加强沟通工作。此外,唐主任还提及了人才落户政策,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上海新徐汇(集团)有限公司丁子瑶副总经理丁总说合作多年,发现步琦是一个行动力和执行力很强的企业,会一如既往的重视为步琦等外资企业服务,区领导也对步琦新公司的成立表示高度的关注和支持。非常感谢各方领导对于步琦公司的持续关注。一直以来,我们始终秉持品质保障、售后无忧的服务初心,旨在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各方的支持下,将继续在仪器设备领域深耕发展,为不断推动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献计献策,继续为客户带来优质的解决方案。办公室一览
  • 青岛容广电子道路积尘负荷走航车助力驻马店市城管局开展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提高中心城区道路扬尘治理科学化水平
    为深入贯彻2020年市委、市政府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道路扬尘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巩固和提升驻马店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市城管局首次采用车载道路积尘负荷测试仪对中心城区道路积尘负荷情况进行了走航监测考核,共走航监测主干道、次干道、支路136条路段,监测距离221公里。 容广电子 做放心产品道路扬尘是城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道路数量多、路线长、车流量大等原因,无法通过人工检测实现全路段扬尘实时性数字化浓度检测。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市城管局利用中国环科院研发的车载式道路扬尘走航监测系统进行走航式检测,快速采集大面积道路扬尘,采样过程中实时计算扬尘浓度,并上传到监控中心,保证数据的时效性。系统具备gps定位功能并配套数据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显示当前采样车辆位置及新采样数据,并根据扬尘浓度和经纬度坐标描画采样轨迹,最终形成历史数据报表和浓度折线图。引进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技术后,大大提高了监测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容广电子 做放心产品通过走航监测系统平台对道路扬尘进行大数据实时分析,可以把握驻马店市中心城区各辖区道路和国控、省控站点周边道路的积尘负荷情况,对积尘负荷超标严重路段、不合格路段及走航过程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提出整改建议,为各辖区制定准、科学的道路扬尘治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真正做到以克论净。 容广电子 做放心产品下一步,驻马店市城管局将充分利用青岛容广电子车载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系统,按计划组织常态化的道路走航监测,对中心城区各辖区道路扬尘治理工作进行考核排名,以强有力的举措不断巩固和提升市区空气质量,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
  • 道路积尘走航服务,打赢蓝天保卫战
    道路扬尘,是指公路上的积沉在一定的动力条件(风力、机动车碾压或人群活动)的作用下,一次或多次扬起并混合,进入到空气中形成一定粒径分布的颗粒物。随着工业污染和燃煤所占比重大幅减小,土壤尘(道路扬尘),成为雾霾主要污染源之一。北方城市PM10普遍偏高,多数是由道路扬尘造成的,由于公路两侧缺乏统一规划,特有的马路经济现象是公路扬尘的主要根源。在公路红线控制区内随意建房、办厂,甚至私填边沟;车流量大,重载车辆多,车辆遮盖不严,尾气排放剧增;道路破损严重,修复不及时;养护资金短缺,养护方式较为落后;公路沿线在建工地文明施工意识不强;一些工地未按照标准遮挡、渣土车进出不清洗,无扬尘监测设施、无降尘设施。为了改善道路积尘现象,不仅要加强施工工地监管,有效防止尘土入路,严格运输车辆管理,尽量减少物料撒漏;改进道路清扫方式,不断提升保洁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加强道路扬尘污染的监管,进行道路监测。然而目前道路扬尘排放监测手段单一,不能精确反应道路情况;交通扬尘排放因子计算方法不准确,土壤尘(道路扬尘)占比被低估;交通扬尘排放因子计算方法不准确,土壤尘(道路扬尘)占比被低估;环卫系统的降尘作业,没有可靠的数据指导,效率较低。国家生态环保部专门研究定制了《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环保工作将进入精细化、精准化阶段。环保细分领域将被重视,道路积尘走航监测日益重要。道路积尘负荷车载移动监测系统道路积尘负荷快速走航监测终端是对大气中颗粒物、道路车辆扬起的尘土进行在线实时监测。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传递到智能云平台进行处理,给予客户包括走航路线图,点位的颗粒物数值等多方面的监测信息。执法部门可以根据走航结果制定科学有效的道路扬尘防治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大道路执法和保洁力度,加强对道路扬尘污染源头的追溯,提高精准治污能力。继续巩固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成效,减少道路扬尘排放,促使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 精准保障,卓越表现——四川这所院校向福立致谢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道路上,福立仪器展现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近年来,福立仪器不仅助力多个省份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成功举办,还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提供相应设备及技术支持。福立仪器以卓越的仪器性能表现和专业负责的技术服务团队收到了众多职业院校的高度评价与感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向福立致谢福立仪器为【2023 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化工生产技术赛项】、【2023年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化工总控工赛项】、【第十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化工总控工赛项】提供了多台高性能的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作为化工和化学实验领域的关键分析工具,其性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实验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除了仪器设备支持,福立仪器还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支持团队,到大赛现场为比赛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比赛的顺利举行!特此,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发来感谢信,对福立提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和高度的认可。“短短一个半月时间,成功举办了三个赛项,离不开贵公司邓工、胡工等几位优秀工程师在大赛备赛、比赛期间,加班加点、精益求精......工程师专业细致,服务态度很好,高质量协助完成了比赛承办任务。”——福立仪器有覆盖全国范围的专业技术支持团队,包含线上、线下技术支持,能够及时高效响应客户需求。同时福立人一直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解决用户问题,满足用户需求,不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交出让用户满意的答卷。“福立仪器GC9720plus气相色谱仪在大赛中表现优异,仪器稳定性好,获得大赛专家一致认可。”——福立的仪器以其卓越的精度、稳定可靠的性能和优异的品质,满足了比赛的严苛要求,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这不仅是对其产品的肯定,也是对福立技术实力的认可。结 语福立仪器将持续关注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助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未来,福立仪器将继续致力于为职业教育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共同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福立设备换新方案https://mp.weixin.qq.com/s/lnc7UhvDZvXnKlpYHytBGQ
  • 首个新型道路材料国家级实验室落户南京
    日前,国家发改委最新授牌认定了8家国家工程实验室,其中“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由我市一家民营企业——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据悉,这是全国首个新型道路材料国家级实验室,也是由民企牵头组建的唯一国家级道路材料研发平台。  “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由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南大学、中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着力打造国内先进的新型道路材料科技创新的研发实验平台和道路材料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成为我国新型道路材料科技领域从研究成果到工程技术应用的转化基地。
  • 锐意自控非道路机械/柴油车排气烟度检测系统助力尾气环保执法检测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大气污染正在向工业燃煤污染与机动车排气污染复合型发展,机动车排气污染对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贡献率较大,尤其是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的排放,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日益凸显,成为我国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而污染治理,当以检测为先。一、 政策标准介绍我国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的排放检测虽起步较晚,但在政策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上也形成了体系。生态环境部2018年第34号公告发布《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各地也纷纷出台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防治污染条例或办法,严格控制柴油货车联合执法体系,完善生态环境部门监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执法监管模式,开展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污染监督检测。此外,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 36886-2018《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明确规定了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的检测方法和排放限值要求。表一、GB 3847-2018排气烟度限值要求表二、GB 36886-2018排气烟度限值要求二、 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监督抽检技术难点基于政策和标准的要求,国家和地方相关执法部门、第三方检测公司相继引进了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污染检测设备,国内做相关设备的厂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还面临着诸多难点:1、 检测数据输出的准确性和及时性GB 3847-2018和GB 36886-2018中对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污染检测设备的技术指标做了明确规定。此外,在路检和入户检测时一般要求现场打印检测报告,对设备的准确性和响应时间也有严格的要求。表三、GB3847-2018和GB36886-2018中对检测设备的技术指标要求检测项目误差要求不透光度N最大允许误差:±2.0%光吸收系数K最大允许误差:±2.0%温度±4% (相对误差) 或 ±0.5℃(绝对误差) 湿度±5%相对误差或±3RH(绝对误差)压力±3% (相对误差) 或±2kPa(绝对误差)转速±50r/min油温±5℃2、 设备的便携性和电池续航能力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污染监督检查一般要求设备具备单人便携使用的能力,满足执法人员在路检或入户检查的时候通过手提或背负等方式实现便携移动。而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烟度计需要连接电源或外接移动电源使用,无法满足操作便携性的要求,限制了其使用场所。3、 数据联网上传相关地方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在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污染执法检测中要以电子监控、视频录像、摄像拍照、遥感检测等方式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状况进行取证,检测结果和相关数据须上传到监管平台。因此,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检测中APP的智能性和云端联网功能也尤为重要。三、 锐意自控非道路机械/柴油车排气烟度检测系统:专为环保路检执法设计锐意自控基于多年的机动车尾气检测技术与设备研发经验,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积极投入研发资源,不断升级和完善产品以应对不同地区的检测要求,推出一款专为环保路检执法设计的非道路机械/柴油车排气烟度检测系统,可同时测量排气烟度、转速、环境温湿度、大气压力等参数,也可选配油温传感器、视频摄像头及打印机。满足GB 3847 -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和GB 36886-2018 《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的相关性能指标要求。产品特点:1、透射式烟度计采用分流式技术保护光学系统,不受排烟污染,满足GB 3847-2018和GB 36886-2018标准中±2.0%测量精度的要求,具备自动调零功能;检测室采用恒温控制技术,可有效防止水汽冷凝。2、便携式设计、操作便捷。烟度计主机集成高容量电池(12V/35AH),正常满电可连续进行12小时持续测量,不受现场使用场所限制。扩展单元转速表、环境参数测试仪采用一体化机箱设计,烟度计主机配置有拉杆式机箱,携带操作便捷,满足执法人员路检或入户检查的需要。3、配置Wi-Fi无线通讯模块,设备在单机模式下即可实现无线通讯;此外,通过物联网信息传输技术也可将测试信息上传至监管平台。4、使用智能平板和专业的非道路测试软件操作,将控制和测量单元分开,可连接打印机现场打印检测报告。也可选配视频模块,实时保存视频记录和测试数据,留存车辆图像信息,检验结果溯源清楚。此外,锐意自控非道路机械/柴油车排气烟度检测系统已获得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证书、软件产品等级测试报告。四、 锐意自控非道路机械/柴油车排气烟度检测系统应用案例武汉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机动车保有量近年来持续上升。2020年6月,经湖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同年7月印发《武汉市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条例》中明确要求要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可以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状况进行现场抽测,通过电子监控、视频录像、摄像拍照、遥感检测等方式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状况进行取证,并规定对非道路移动机械违规行为进行处罚。2020年12月,锐意自控参与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关于“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便携式设备采购项目”的公开招标,项目要求设备具备单人便携使用,满足路检执法人员通过手提或背负等方式实现便携移动,设备应自带工作电源,不受使用场所限制。项目将在入户检查、路检路查、机构督察等场景下为环保执法人员提供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的工具支撑,便于快速、精准、便捷的获取检测结果、录入和上报检查结果,提升现场执法效能。为满足招标需求,锐意自控制定了7天24小时的快速响应服务机制,协同内部技术人员不断的升级完善产品。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联合第三方测试机构在青山区、江汉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黄陂区、汉阳区、武昌区现场进行道路测试,现场操作人员对锐意自控的非道路机械/柴油车排气烟度检测系统的设备操作便携性、测量的准确性、报告输出的及时性和软件使用智能性给予充分肯定。在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的指导下,锐意自控顺利完成了本次“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便携式设备采购项目”的交付任务。锐意自控企业介绍锐意自控坐落于武汉“光谷”,是一家专业从事气体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前身为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气体分析仪器事业部,于2016年正式作为四方光电的全资子公司开始独立运行,专业服务于环境监测、过程气体、智慧计量等领域。 锐意自控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依托母公司四方光电的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平台优势,开发了基于非分光红外(NDIR)、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激光拉曼(LRD)、超声波(Ultrasonic)、热导(TCD)、光散射探测(LSD)等技术原理的一系列推陈出新的气体分析仪产品,主要有:烟气分析仪、煤气分析仪、沼气分析仪、尾气分析仪以及超声波燃气表和气体流量计。其中自主研发生产的便携式红外沼气分析仪、微流红外烟气分析仪、 红外煤气分析仪曾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红外煤气分析仪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优秀产品奖荣誉,其核心技术获得湖北省发明专利金奖。 公司“微流红外烟气传感器研究及产业化”获得工信部2019年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项目。
  • 湖北锐意非道路机械/柴油车排气烟度检测系统助力尾气环保执法检测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大气污染正在向工业燃煤污染与机动车排气污染复合型发展,机动车排气污染对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贡献率较大,尤其是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的排放,对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日益凸显,成为我国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而污染治理,当以检测为先。  一、政策标准介绍  我国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的排放检测虽起步较晚,但在政策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上也形成了体系。生态环境部2018年第34号公告发布《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各地也纷纷出台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防治污染条例或办法,严格控制柴油货车联合执法体系,完善生态环境部门监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执法监管模式,开展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污染监督检测。  此外,GB 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 36886-2018《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明确规定了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的检测方法和排放限值要求。  表一、GB 3847-2018排气烟度限值要求  表二、GB 36886-2018排气烟度限值要求  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监督抽检技术难点  基于政策和标准的要求,国家和地方相关执法部门、第三方检测公司相继引进了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污染检测设备,国内做相关设备的厂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还面临着诸多难点:  1、检测数据输出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GB 3847-2018和GB 36886-2018中对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污染检测设备的技术指标做了明确规定。此外,在路检和入户检测时一般要求现场打印检测报告,对设备的准确性和响应时间也有严格的要求。  表三、GB3847-2018和GB36886-2018中对检测设备的技术指标要求  2、设备的便携性和电池续航能力  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污染监督检查一般要求设备具备单人便携使用的能力,满足执法人员在路检或入户检查的时候通过手提或背负等方式实现便携移动。而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烟度计需要连接电源或外接移动电源使用,无法满足操作便携性的要求,限制了其使用场所。  3、数据联网上传  相关地方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在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污染执法检测中要以电子监控、视频录像、摄像拍照、遥感检测等方式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状况进行取证,检测结果和相关数据须上传到监管平台。因此,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检测中APP的智能性和云端联网功能也尤为重要。   三、湖北锐意非道路机械/柴油车排气烟度检测系统:专为环保路检执法设计  湖北锐意基于多年的机动车尾气检测技术与设备研发经验,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积极投入研发资源,不断升级和完善产品以应对不同地区的检测要求,推出一款专为环保路检执法设计的非道路机械/柴油车排气烟度检测系统,可同时测量排气烟度、转速、环境温湿度、大气压力等参数,也可选配油温传感器、视频摄像头及打印机。满足GB 3847 -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和GB 36886-2018 《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的相关性能指标要求。产品特点   1、透射式烟度计采用分流式技术保护光学系统,不受排烟污染,满足GB 3847-2018和GB 36886-2018标准中±2.0%测量精度的要求,具备自动调零功能;检测室采用恒温控制技术,可有效防止水汽冷凝。  2、便携式设计、操作便捷。烟度计主机集成高容量电池(12V/35AH),正常满电可连续进行12小时持续测量,不受现场使用场所限制。扩展单元转速表、环境参数测试仪采用一体化机箱设计,烟度计主机配置有拉杆式机箱,携带操作便捷,满足执法人员路检或入户检查的需要。  3、配置Wi-Fi无线通讯模块,设备在单机模式下即可实现无线通讯;此外,通过物联网信息传输技术也可将测试信息上传至监管平台。  4、使用智能平板和专业的非道路测试软件操作,将控制和测量单元分开,可连接打印机现场打印检测报告。也可选配视频模块,实时保存视频记录和测试数据,留存车辆图像信息,检验结果溯源清楚。  此外,湖北锐意非道路机械/柴油车排气烟度检测系统已获得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证书、软件产品等级测试报告。  四、湖北锐意非道路机械/柴油车排气烟度检测系统应用案例  武汉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机动车保有量近年来持续上升。2020年6月,经湖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同年7月印发《武汉市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条例》中明确要求要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可以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状况进行现场抽测,通过电子监控、视频录像、摄像拍照、遥感检测等方式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状况进行取证,并规定对非道路移动机械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2020年12月,湖北锐意参与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关于“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便携式设备采购项目”的公开招标,项目要求设备具备单人便携使用,满足路检执法人员通过手提或背负等方式实现便携移动,设备应自带工作电源,不受使用场所限制。项目将在入户检查、路检路查、机构督察等场景下为环保执法人员提供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的工具支撑,便于快速、精确、便捷的获取检测结果、录入和上报检查结果,提升现场执法效能。  为满足招标需求,湖北锐意制定了7天24小时的快速响应服务机制,协同内部技术人员不断的升级完善产品。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联合第三方测试机构在青山区、江汉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黄陂区、汉阳区、武昌区现场进行道路测试,现场操作人员对湖北锐意的非道路机械/柴油车排气烟度检测系统的设备操作便携性、测量的准确性、报告输出的及时性和软件使用智能性给予充分肯定。  在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的指导下,湖北锐意顺利完成了本次“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便携式设备采购项目”的交付任务。  湖北锐意企业介绍  湖北锐意坐落于武汉“光谷”,是一家专业从事气体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前身为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气体分析仪器事业部,于2016年正式作为四方光电的全资子公司开始独立运行,专业服务于环境监测、过程气体、智慧计量等领域。  湖北锐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依托母公司四方光电的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平台优势,开发了基于非分光红外(NDIR)、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激光拉曼(LRD)、超声波(Ultrasonic)、热导(TCD)、光散射探测(LSD)等技术原理的一系列推陈出新的气体分析仪产品,主要有:烟气分析仪、煤气分析仪、沼气分析仪、尾气分析仪以及超声波燃气表和气体流量计。其中自主研发生产的便携式红外沼气分析仪、微流红外烟气分析仪、 红外煤气分析仪曾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红外煤气分析仪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优良产品奖荣誉,其核心技术获得湖北省发明专利金奖。 公司“微流红外烟气传感器研究及产业化”获得工信部2019年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项目。
  •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收集道路积尘 探PM2.5来源
    p  为应对PM2.5,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刚刚启用了一套新科研装备。和那些摆放在恒温实验室里、随随便便就贵过法拉利的精密仪器不同,新装备相当朴素——扫把、簸箕、吸尘器。几天前,带着这些工具,研究人员走上街头,一寸一寸地清扫马路,吸尽尘埃。/pp  这是国内首次开展的“道路积尘负荷现场调查”。据今年发布的上海PM2.5排放源解析报告,扬尘等“其他类”大气污染源的贡献率约为13%,但缺少更细分的数据。为此,监测中心设计了一个独特的方案——在上海全市选出一批典型道路断面,用规范的方法收集所有尘土,用特制容器带回实验室。研究后,上海就能准确回答道路扬尘对PM2.5的影响值,进而提出更有力的治理措施。/pp  从二三十块钱的扫把,到两三百万元的天平,上海正想方设法完善感知城市环境的“神经网络”,进而支撑起一个大数据的梦想。/pp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魏化军告诉记者,该中心目前的年数据采集量相当于五年前的4倍。其中,增长最快的环节就包括上海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如今,仅六类主要污染物的小时浓度数据,每年就达到1000万条,是五年前的10倍 而事实上,这张网络每分每秒都在从大气中嗅探、报告数据。/pp  堪称海量的数据集,一方面服务于民生,另一方面也用于监管。今年上半年,基于对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结果,上海预见到未来几个月PM2.5浓度可能较上年反弹,为此果断出台了有力的减排措施。/pp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环境监测的任务是三个“说得清”:说得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说得清污染源状况、说得清潜在的环境风险。基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上海过去几年在环境监测上大力投入的价值。/pp  魏化军告诉记者,“十二五”期间,围绕水、气、生态、噪声等,上海的环境感知末梢越来越发达。目前,在152家重点监管企业,本市共安装了500多套能实时、动态回传污染物浓度指标的设备,数量比五年前显著增长 在全市八个大型产业园区和两个附属园区的腹地和周边,分布着50多个自动监测站点,全都是近几年所建 在它们的管控之下,企业排放、周边环境有什么风吹草动,环保部门马上可以掌握。/pp  上海“十二五”期间快速提升的数据获取能力,除了借助硬件扩容,更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提升洞察污染物的能力。近一两年,上海环保部门能辨识、检测的污染物名单越来越长,新入选的物质集中在挥发性有机物、抗生素、环境激素等非常规领域。这份名单的每一次扩容,不仅意味着环保监管的盲区越来越小,监管视野越来越广,也意味着上海又开发出一套污染物特征图谱。/p
  • 曼森生物郝玉有博士:合成生物学产业化道路上的技术堵点和解决方案
    如需查看原视频,请关注曼森生物公众号回复“工程生物视频”获取4 月 27~28 日,第四届工程生物创新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合成生物学学术年会暨首届亚洲合成生物创新大会在深圳光明科学城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合成生物:未来生物经济的引擎”为题。上海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郝玉有博士出席大会并发表了精彩演讲。视频回放经本人同意,已公开上传至iSynBio Talk,请关注曼森生物公众号回复“工程生物视频”查看以下为郝玉有完整版演讲内容,经少量编辑、修改后发出。大家下午好,我是上海曼森的创始人总经理郝玉有。我过去是做合成生物学的,做了8年,就在上海植物生态所赵国屏老师团队。现在我不做合成生物学了,而是为合成生物学进行赋能,我们通过发酵工程、发酵技术去解决我们合成生物学当中的一些问题。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那么几个观点。第一,现在大家都认为发酵技术是我们合成生物生物学产业化道路上的一个卡脖子技术,也就是所谓的堵点。很多人甚至还认为发酵技术、发酵工程是我们合成生物学能不能跨越这个死亡谷的一个关键的点,那么针对这一块我一会会介绍一些我对这方面的理解。为什么大家一致认为发酵技术是合成生物技术堵点?首先,我们合成生物技术在这20多年的发展是进步非常快的,现在基本上可以快速的、高通量的、自动化的、低成本的去实现菌种构建,从过去需要几年几个月缩短到现在仅需几个礼拜就可以实现大量的菌种构建。但是对应的发酵工程技术是一个卡脖子技术没有对应的一个高通量、低成本、自动化这样的技术,所以这一块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工作来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第二,就是说在合成生物学整个比较长的一个研究路线当中,上游的菌种构建和中游的工艺开发中间有个脱节的问题。这个脱节表现在我们在上游菌种构建的时候过多的把精力注意集中到遗传因素的改变,集中到了代谢途径网络,忽略了在发酵过程当中反应器当中的一些参数对细胞的影响。比如说,操作变量都会最终作用到我们细胞内,再引起到我们的生理状态的变化,而这些生理状态参数的变化反过来再进一步影响到我们发酵细胞内部的一些变化。而这样的一个过程更多的受环境变量的影响,也就是说环境变量的影响结合我们遗传变量的影响才是能够为我们菌种构建更多的去增加一些信息变量,而过去可能在发酵过程当中忽略了这一影响。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提出了一个叫DBTL循环,也就是我们基于生物铸造厂的这个模式,再加一个发酵过程的参数,就打通了我们细胞和反应器内外的参数影响,所以我们提出“跨尺度的生物铸造厂”去实现。那么脱节的现象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过去我们在菌种筛选环节大家能用的主要是摇瓶、试管,它有通量高操作方便的好处,但是它缺点是参数不可控不可检测。反应器则正好相反,反应器有各种参数检测和控制,但是它通量有低,在过去体现还不明显。但是随着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大量的菌种等待的验证和工艺开发,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反应器能够把过去摇瓶和反应器的优点结合起来,实现菌种的筛选和工艺的开发有机的结合。随着合成生物技术发展,也有大量的这个工艺参数需要测试,这样的一个测试需要我们开发一个新型反应器去解决这个问题。过去反应器已经使用了这么多年,但是传统的反应器由于设备体积大,导致了操作通量低,一年下来做不了几个批次。而且过去的反应器,使用过程中对人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对周边的配套和设施也有很要求,就抑制了大家实际的需要。但是随着这个反应技术发展,我们开发了高通量的发酵平台。这样的平台可以帮助我们用户实现降本增效和提速。曼森平行生物反应器降本可以降什么成本?第一,节省空间。同样是一个100平米的试验室,如果用高通的平行反应器,可以摆100多个发酵罐,而过去的传统反应器,可能只能摆10个左右。第二,节省人员。因为现在操作一个高通的发酵平台,五六个人就能实现操作100多个发酵罐,过去是现实不了的。第三,材料试剂耗材也会大大节省。所以,我们可以将工艺开发从过去5-10年的时间缩短到3-6个月。在合成生物学这个领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基础设施的配置。能够把我们过去需要这么多年的时间大大缩短。第四,菌种的筛选和工艺的开发有机的结合还能实现匹配。最后,我们能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不过多的依赖于人。这块在国际上已经发展很多年,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Eppendorf、Infors 、Applikon 、Sartorius 、Culture。那么国内比较代表性的就是迪比尔和我们曼森。迪比尔走的比较超前,是一家做的非常好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应用领域已经非常广。平行生物反应器和过去的反应器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平行反应器具备过去反应器上的参数,你能够测的它都有。但是过去的反应器一般都是用一种标准控制原理,就是用变速器+PLC+驱动器去实现控制。但如果你要是做好多个平行的话,就需要平行配备好几个,这种反应器叫多联反应器。他的控制了是必须是叠加的,很难实现同步化。平行反应器的技术原理采用一种主板芯片的方式替代PLC、变送器、驱动器的功能,留一个上位就够了,或者说只有一个界面就能实现,国际上基本上都是采用主板形式的原理。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我们的基础工作。首先我们开发的平行反应器它的体积是500毫升或者是一升,最多也就两升这样的规模,他小了有什么好处?小了可以做到高通量,但是又不能太小。因为太小了之后,他的结构不能模拟大生产的发酵罐,我们开发工艺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放大,所以说他有一个范围的。缩小了以后带来一系列的好处,大家可以扫码去关注曼森生物视频号,有这一类反应器的使用场景。具体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改进:第一,我们采用这种主板芯片的这种控制原理,它带来各个发酵罐同步的好处,同步了以后它就平行。我们这样的一个芯片可以通控制很多个发酵罐,而且用一个界面替代过去PLC原理,过去的这种原理元气件的节点比较多,发生故障的频率就比较高。但是如果改成我们这样的芯片的方式,故障率就大大降低,即使有故障,更换这样一个芯片也是非常方便的,不需要我们厂家去更换,用户自己可以更换的,而且更换的时间也很短的。另外就这样的一个主板芯片的控制原理,它实现了信号的并形发送和控制,也就是不管你多少个罐,它这个信号是同步发生同步接收的。但是过去的这种原理他是串行的。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它还有个好处是什么?我们传统的发酵罐一般有20个左右的参数,但是我们预留了40多个参数接口,未来你要去增加参数的时候,就很容易接。比如说拉曼、红外、生化分析仪等都可以直接接,不需要改变任何。平行生物反应器最核心的指标就是平行性,因为有了平行性系统误差就小,数据就可信可靠。我们的反应器最大的优点就是平行性,你可以看到这是8个罐的参数,最上面的是pH值,八个罐的参数是重合到一起的。所以有这样的一个优势特点以后,对我们开发工艺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的软件界面追求易用性,就是最好你不要看说明书,点几下就知道怎么操作了。实现一键操作、一键启动、一键停止、一键标定等。另外我们自编DOE,不光是把培养基进行这个DOE组合,也操作变量,比如说搅拌、温度、通气都进行DOE设计。另外,我们现在又开发出新型号平行生物反应器,虽然是单个的,但是他一样具有平行性,用一个电脑或者一个界面就可以控制所有的发酵罐。我们最终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帮助客户搭建高通发酵平台,我们也开发移动控制,就是只要有一个iPad或者一个手机,你就可以在办公室里控制它,也可以调用它的参数。如果说配置多的时候,我们又增加了灯带,发酵罐一旦出现故障就很容易鉴别出。建设高通量发酵平台实际上不是简单的把发酵罐买一堆放到一起就够了,有一系列的问题待解决。比如说发酵罐多了以后,培养基怎么配置分装?这需要自动化。怎么实现同步灭菌?取样如何实现自动化?不管有多少个在线参数,仍然离不开离线参数,因为很多指标是在线参数测不到的,那么取样以后怎么检测?样品如何保管?包括发酵罐怎么样的清洗?这都需要配套的自动化来去跟上的。这块我们设计了相应的装备,包括相应的软件实现这个数据的集成管理,有的已经开始销售了,有的还处于方案阶段。比如我们取样之后,通过机器人送到检测室。夜里面取完样以后人不在,便有移动机器人送到检测室,检测室另外的机器人去实现样品的这个检测。包括离心、测OD值、测生化指标,都是可以完全实现无人化的这个模式,包括整合第三方的这种这个检测仪器。高通量以后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菌种的量可能不够,所以我们开发了高通量自动化菌种筛选。利用机器人实现单元操作的自动化,也可以把这些自动化整合起来,打通全流程的自动化。在这方面我们也发开出了一系列自动化实验室产品和方案,我们的目标是将自动化产品结合平行反应器,解决整个生物产业链当中的两个卡脖子技术。我们的AI辅助设计国内做的也非常好,中国是发酵大国,但是筛选和工艺开发环节是最卡脖子。我们能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我们公司是主要就是解决针对围绕合成生物学这个领域,包括传统的发酵领域,提供装备和实验室建设。我们希望可以改变整个生物产业当中,特别是发酵产业当中的数字化的升级改造。我们的团队主要是来自于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以及华东理工大学。以上就是关于曼森基础工作的介绍,谢谢大家。
  • 阿泰可发布阿泰可 四立柱轮胎耦合道路模拟环境舱(带阳光模拟)新品
    ATEC阿泰可四立柱轮胎耦合道路模拟环境舱(带阳光模拟)该套整车试验舱为四通道轮胎耦合道路模拟系统,主要由气候模拟试验室主体、升降温装置、新风换气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构成。该系统对用于乘用车结构耐久性、驾驶平顺性测试,以及早期模型评估、车身疲劳、异响BSR、噪声振动NVH、乘坐舒适性等测试。可实施整车高低温静态存放试验、如整车除霜、除雾性能试验、整车冷起动性能试验、整车采暖及制冷性能试验、整车热平衡试验、零部件耐高低温试验等。车辆轮距及轴距调整范围大,且采用自动调节,方便快捷,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盖板采用隔热材料,隔热效果更好,盖板移动采用自动装置,更加便捷 主要技术指标1 温度指标1. 温度范围:-40℃~+80℃;2. 温度均匀度:≤±2℃(空载);3. 温度偏差:≤±2℃(空载);4. 温度控制精度:≤±0.5℃(无热负荷,稳态)≤±2℃(有热负荷,稳态)5. 升温速度:≥1℃/min(全程平均,带车辆,无热负载,出风口测量);6. 降温速度:≥0.7℃/min(全程平均,带车辆,无热负载,出风口测量);7. 湿度范围:10 %R.H.~95%R.H.8. 阳光模拟:红外线光谱辐射灯9. 辐射强度:600~1200W/㎡(可调节)10. 辐射区域(长×宽)6000×2500mm11. 垂直移动距离:辐射灯下距离舱底表面2.5~4.2m可调依据标准GB/T 2423.1-2008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2008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3-2006 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4-2008 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1,2QC/T 413-2002、ISO 16750-4《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QC/T 413-2002中关于3.11产品耐温度/湿度循环变化性能的要求ISO 16750-4《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第4部分:气候负荷》中5.2温度梯度、5.3.1规定变化率的温度循环、5.6湿热循环、5.7稳态湿热对测试的要求GB /T 2423.24-1995太阳辐射试验IEC60068-2-1:2007 低温试验方法AbIEC60068-2-2:2007 高温试验方法BbIEC60068-2-30:2005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DbIEC60068-2-78:2007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CabGJB 150.3A-2009 高温试验GJB 150.4A-2009 低温试验GJB 150.9A-2009 湿热试验的试验标准要求 创新点:该套整车试验舱为四通道轮胎耦合道路模拟系统,主要由气候模拟试验室主体、升降温装置、新风换气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构成。该系统对用于乘用车结构耐久性、驾驶平顺性测试,以及早期模型评估、车身疲劳、异响BSR、噪声振动NVH、乘坐舒适性等测试。可实施整车高低温静态存放试验、如整车除霜、除雾性能试验、整车冷起动性能试验、整车采暖及制冷性能试验、整车热平衡试验、零部件耐高低温试验等。车辆轮距及轴距调整范围大,且采用自动调节,方便快捷,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盖板采用隔热材料,隔热效果更好,盖板移动采用自动装置,更加便捷
  • FLIR TrafiOne行人检测器,让道路交通安全又顺畅!
    FLIR TrafiOne行人检测器,让道路交通安全又顺畅!众所周知,FLIR TrafiOne是一款全方位的交通监控和交通信号动态控制的探测传感器,今天小菲就通过其帮助荷兰降低机动车无效等待时间的案例,来阐释FLIR TrafiOne通过提高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的使用效率,从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机动车的无效等待时间,降低驾驶员的焦虑情绪的作用。由于交通拥堵现象投诉严重,荷兰哈勒默梅尔市交通管理部门联系菲力尔 ITS部门寻求解决方案。菲力尔用FLIR TrafiOne热成像行人检测器,来帮助提高交叉路口行人按钮的使用效率。No.1降低焦虑和拥堵哈勒默梅尔市最近决定安装150台的FLIR TrafiOne热成像行人检测器,这些检测器可以检测行人存在信息,确认行人按钮的绿灯请求。如果热成像行人检测器检测到行人离开,没有人等待过街,那么就会取消行人绿灯信号。“行人时常冒险闯红灯,” 哈勒默梅尔市交通信号控制负责人Gaby Steenhoven说。“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行人按下按钮,环顾四周然后迅速穿过马路,不管行人绿灯时间是否已经启用。这增加了机动车驾驶员的焦虑情绪和道路的拥堵情况。通过这种请求信号可取消的方式,我们希望可以使得城市的信号控制更加高效。”No.2热成像行人检测器哈勒默梅尔市选用的是菲力尔ITS部门研发的用于交通信号自适应控制的一体化热成像行人检测器TrafiOne产品。这款产品无论在完全漆黑的夜晚还是恶劣环境下,都可以准确检测行人信息,提升信号控制系统的效率。“通过FLIR的行人检测器确认行人存在或者做绿灯信号请求,我们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效果非常好,”Steenhoven说。“通过使用FLIR的TrafiOne检测器,城市的交通通行能力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市民对交通拥堵的投诉数量明显减少。”No.3全天候运行FLIR TrafiOne热成像传感器可以根据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的温度特征进行检测。这些检测器不需要任何补光措施就可以正常运行,而且不惧阳光直射。无论光线情况如何,所有热成像行人检测器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正常检测行人和骑行者。英国交通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路侧安装了行人检测设备的信号控制路口,32%的行人过街需求被取消掉了。“我们选择跟FLIR合作,因为我们需要一套可靠的系统,”Steenhoven说。“我们尝试过多种不同的行人检测技术,但跟FLIR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系统全天候地正常运行。”
  • 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 全面推进环境监测的历史性转型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吴晓青  部党组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要在解放思想中推进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系统地提出了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基本理论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策略,为新时期环保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当前已从传统的技术层面全面融合到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当中,成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环境保护实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同步”与“并重”,以及“综合”解决环境问题,要求环境监测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粗放到精准、从地面到天地一体化、从分散封闭到集成联动、从现状监视到预测预警的全面而深刻的历史性转型,为环境管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一、从环境保护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和谋划环境监测转型  在今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周生贤部长向全国环保系统发出了环境监测转型的动员令,明确提出要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命题统领新时期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要求我们基于环境保护的战略全局来思考谋划环境监测转型。  (一)深刻认清环境监测转型的历史方位  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总体设计,而这个总体设计能否科学,关键取决于对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做出准确判断。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历经3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环境监测业务领域从最初的“三废”监测,发展到了空气、地表水、近岸海域、噪声、生态、酸雨、生物、沙尘暴、土壤、污染源等众多领域,从简单的二氧化硫、重金属、化学需氧量监测,发展到了有机污染物、农药、持久性有机物、环境激素、温室气体等多要素的综合性监测;环境监测范围从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监测,发展到流域、区域的生态环境监测乃至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监测;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从手工采样监测,发展到自动在线连续监测和空间遥感监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向高、精、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初步建立了一整套环境监测技术和标准方法体系;全国环境监测系统机构、人员已由当初几十个监测站发展到2399个,监测人员近5万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经组建了由覆盖全国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的759个断面、126个国家水质自动站、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自动站、7个近岸海域分站以及酸雨、沙尘暴监测网组成的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环境保护部已正式开始运行环境一号A、B卫星,初步具备了说清全国环境质量状况的能力。  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鲜明提出要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其实质是要求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从“对立”走向“和谐”。这使得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到环保工作全局,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当前,环保工作的深入发展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需要及时、准确、针对性强的环境监测数据,科学判断环境形势,客观评价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及时应对环境突发事件;二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身对环境质量状况的知情权,对环境监测的深度、广度、精度、代表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三是我国开展环境国际合作和履行环境国际公约,需要以科学的环境监测数据印证环境保护成果和检验履约成效,当前发达国家环境监测的因子、手段、污染物种类、分析仪器、分析方法、监测质量管理、科研、环境质量的表达方式不断创新发展,如果国内环境监测跟不上,将丧失话语权,使我国在环境外交上陷于被动。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与新时期环保工作要求和世界先进环境监测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全国环境监测还存在缺乏统一监督管理、信息生产能力弱,环境监测网不健全、功能不完善,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体系不先进、质量管理技术手段落后、仪器装备水平较低、队伍配置和结构不合理、资金投入缺乏长效保障机制等问题。部党组提出推进环境监测历史性转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历史方位。因此,各级环保部门和监测站必须对转型的重要性必要性有深刻认识。如果不转型,环境监测的提升发展将成为空话,大好机遇将白白丧失。如果转型成功,全国环境监测将进入一个新的起点,开启新的航程。  (二)科学把握“转型”的总体思路  环境监测要转型,必须立足环保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对未来一段时期监测事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筹划。  遵循“一个统领”——以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统领环境监测转型。环境监测的转型必须首先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为什么要转型和怎样转型的”的问题。一是始终保持工作理念的先进性。要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环境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环保工作的新要求统一思想,不断深化对环境监测转型的理性思考,坚持以环保历史性转变的最新成果融入引领转型,将蕴含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具体的思路和举措。二是自觉当好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先锋队。要充分认识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在环保工作中,环境监测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体系,监测的装备水平、人员素质至关重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首先要求环境监测闯出一条新道路,即转型发展,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体系、制度、方法等。  建设“一个体系”——大力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满足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管需要而建立的一套先进、完整和符合国情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业务管理、技术装备、技术标准和人才保障的综合体系,其内涵与环境监测转型的目标完全一致。因此,环境监测转型落实到工作层面,就是要牢牢抓住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这个根本,以宽广的眼界准确把握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完善体制机制,着力科技创新,推进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能力水平,开创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新局面,为适应并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性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顺“三个关系”——理顺环保系统与其他部门、各级监测站与监测管理部门、监测系统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环境保护部成立监测司之后,各省级环保厅(局)也将相应成立监测管理机构,新成立的监测行政管理机构也面临转型,其核心是营造和谐有序的监测格局。一是要处理好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要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要求,统一全国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确立环保系统环境监测的行业地位与权威。二是在环保系统内部实现行政管理与业务技术的科学分离。监测行政管理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加速推进法律法规建设、调整改革体制机制、科学编制规划计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上;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特别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省级站要将工作重点从协助管理转到业务技术上来,“聚精会神抓业务,一心一意钻技术”,把环境监测业务和技术工作做大做强、做精做细,不断提高技术支撑保障能力。三是处理好监测系统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对省、市、县各级环境监测机构事权划分和职能任务的科学化、法定化,优化资源配置,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任务、投入、能力相配套,提升整体效能。  实现监测“三个说清”——说清污染源状况、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新时期环保工作的宗旨是“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为人民健康鞠躬尽瘁”。环境监测工作必须紧扣这一宗旨,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为环境执法提供证据、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为环境研究提供数据。  努力做到“三个说清”:一是通过加强污染源监测,努力说清污染源状况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为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二是通过深化环境质量监测,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科学准确判断环境形势提供技术依据;三是抓好应急与预警监测,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及时发现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有效应对和控制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数据支持。要不断提高监测数据和监测信息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使环保工作由被动、事后、补救、消极转变为主动、事前、预防、积极,这也是环境监测转型的最终目的。  二、以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带动环境监测转型  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是环境监测转型的抓手和载体,要通过落实周生贤部长提出的监测管理全国一盘棋、队伍建设上下一条龙、网络技术天地一体化的要求,带动环境监测体制、机制、法制、人才、技术、装备的创新发展。  第一,以法制建设为牵引,带动环境监测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环境监测管理的转型重点是突破影响和制约环境监测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通过《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政府机构改革,明确环境监测事业公益性属性,强化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事业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确立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明晰各级监测站与监测管理部门的设置等级与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解决制约本地区环境监测工作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问题,使监测工作真正做到管理顺畅,运行高效。同时,要通过各类配套监测法规、制度、办法的制(修)订工作,逐步规范环境监测网络和工作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国家环境监测网与地方环境监测网的业务关系,统筹整合环保系统内的监测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第二,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带动环境监测条件手段逐步改善。近年来,全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整体水平不高,地区间差异明显。当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大幅度增加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环保投入,各级环保部门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投入,按照全面加强省级站、重点加强地市级站、逐步完善县级站的建设思路,向基层、中西部及边境地区倾斜,推进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同时,还要重点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分析、农村环境监测、生物生态监测、有机物监测、环境应急监测等方面能力建设,以监测装备能力的跨越式发展为转型提供硬实力支撑。  第三,以监测业务为平台,带动环境监测支撑效能充分发挥。各级环境监测站要大力加强环境监测核心业务体系建设。一是优化调整环境监测网络,拓展环境监测领域,建立国家与地方环境监测网络的环境监测数据共享交换机制。二是提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评价水平。建立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制(修)订各类环境监测报告技术规定,研究建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标准(规范)体系,使各类环境监测报告更加准确、及时、针对性强。三是加强污染源监测与环境统计分析。深化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开展运用监测数据核算污染物排放总量研究,大力加强环境统计工作,深化环境统计数据审核办法研究,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全面提高各类环境监测信息、报告的决策参考价值。  第四,以监测科研为先导,带动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任何从未知到有知的探索性监测都是科研的过程,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提升从来都是以科研为先导的。一要全面推进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监测技术方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表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污染源监测、总量核算和应急监测等为重点,完善环境监测的技术路线、标准方法、技术规范体系。二要在科研中体现管理的需求,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认真做好“水专项”等重大项目,加强“灰霾”天气表征等老百姓关心问题的研究,同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日常监测能力的转化。三要加强监测科研管理,因地制宜建立环境监测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高度重视监测科研规划和监测标准规划,建立科研项目库。监测总站要组织各级监测站协同攻关,解决监测领域重大科技问题。  第五,以质量管理为手段,带动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科学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的基本途径。目前,全国环境监测系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全程序的质量管理还没有开展。要强化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以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不断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探索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长效机制。要积极推动全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加强环境标准样品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要组织开展各监测领域、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逐步完善监测要素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实现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  第六,以技术培训为引擎,带动环境监测队伍素质整体跃升。目前监测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人员流动性大,素质整体还偏低,必须认真贯彻队伍建设上下一条龙的要求,积极开展大规模的监测人员技术培训。要研究制定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中长期规划,编写高质量培训教材,建立环境监测技术培训基地和专家库,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有关专业机构建立长效的合作培训机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技术培训。同时,还要将培训内容与日常工作、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提升全国环境监测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形成老中青相组合、高中初级技术人员相搭配、专业和知识结构科学合理的监测队伍,为全面履行新时期环境监测使命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在支撑环境管理的监测实践中加速环境监测转型  环境监测转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只有将转型与当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少争论,不折腾,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加速前进。  第一,在深化环境质量监测中提高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能力。当前,各级政府和百姓高度关注环境质量变化,监测系统要在深化环境质量监测上狠下功夫。一是积极拓展监测指标,探索将氮氧化物、PM2.5、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臭氧等指标转为常规监测的前期技术准备;二是着力抓好区域环境质量联动监测,在启动长三角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启动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联动监测,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地表水环境联动监测试点准备;三是积极探索农村环境监测,研究制定技术路线,有选择地开展试点工作,对已经列入中央农村环保资金“以奖促治”的村庄(乡、镇),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四是充分利用国家环境卫星遥感数据,从生态监测入手加快环境卫星业务化应用进度,把“天地一体化”要求落在实处。  第二,在做好应急和预警监测中提高说清潜在环境风险的能力。在当前环境事故频发的形势下,必须下大力加强环境应急与预警监测,准确把握环境安全隐患所在,牢牢控制应对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主动权。要增强预警和应急监测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针对性预案,加强应急监测培训,适时开展流域、区域应急监测演练。要研究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环境风险级别划分与评价标准,全面启动空气、地表水环境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预测预警模型研究;研究开发预警表征发布平台,根据自动监测和常规数据的异常变化及时开展预警,实现预测预警模拟分析的可视化表达。真正使环保工作在抵御和化解环境风险上做到未雨绸缪,有的放矢。  第三,在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提高说清污染源状况的能力。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是当前环境监测服务环保大局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健全节能减排的三大体系。作为三大体系之一的监测体系,必须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线,及时跟踪、说清重点监管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一是做好企业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的验收工作;二是尽早出台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在确保在线监测的数据质量的同时,做好比对监测,逐步完善自动监测设备的监督考核制度;三是对未安装自动监控设施的企业,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开展例行监督性监测工作;四是深化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探索扩充污染源排放总量监测指标,同时逐步实现运用监测数据核算污染源排放总量。要通过卓有成效的监测实践,不断提高说清污染源状况的能力。  总之,环境监测的转型势在必行,任重道远。各级环保部门和监测站必须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以务实敬业的精神和开拓进取的举措埋头苦干,共同推进全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型。
  • 质检机构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强调   质检机构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日前,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在考察南京市质监局高淳质检中心时强调,质检工作是知识、标准和质量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是产业,也是服务业。检测机构要在服务大局、服务经济中找准定位,应以产业化、基地化为发展方向,从发展检测业务向打造检测产业转变,从开展单个检测项目向成为服务发展的整体支撑转变,加强检测基地建设,提档升级,形成以国家中心为核心,省、市中心为平台的检测服务基地,在南京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提高服务能力,创造质检特色发展道路。   朱善璐高度肯定了质监部门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做法,并对质检机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打开发展思路,通过建设检测基地,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并进一步辐射周边地区,形成区域性的特色产业中心,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朱善璐此次考察的高淳质检中心,正是质检机构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服务基层要求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尝试。该中心的筹备、建设过程得到了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已成为该县唯一的综合技术检测平台。
  • 周生贤: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要着力构建强大坚实的科技支撑体系
    作者:周生贤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事关全局。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选择什么道路,坚持什么道路,从来都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得失的决定性因素。“十一五”以来,环保部门围绕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节能减排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要求,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道路,环保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在探索环保新道路过程中,环境科技发挥了哪些作用?如何评价?面对“十二五”繁重的环境保护任务,如何构建强大坚实的科技支撑体系,以满足探索环保新道路的新要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科学分析“十二五”工作任务,系统梳理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  一、加快构建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更是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探索环保新道路离不开先进理念引领,离不开强大科技支撑,离不开重大科技突破。  (一)破解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难点,根本出路是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与自然关系变革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使人从被自然“奴役”的地位具备“支配”自然的可能性。科学技术在使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达到了空前高度的同时,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物圈陷入空前脆弱的地步,从而使人类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忧患和危险。解铃还需系铃人。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类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我们应该承认,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势必是“竭泽而渔”。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就在于,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破解这一难题,归根到底还要靠科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进行的情景分析表明,随着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我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排放的任务异常艰巨。2020年,如果保持2000年的环境质量,那么资源生产率就必须提高4~5倍,单位GDP环境影响要降到2000年的1/4 如果要求环境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有明显改善,则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8~10倍,单位GDP的环境影响要降到2000年的1/10。可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资源的衰减、退化、枯竭,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严重障碍。  从发达国家保护环境的实践来看,它们基本上都是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逐步转向了通过全过程控制,即通过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末端治理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路子。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那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绝不能再走下去了。面对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如果在思想认识上麻木不仁、在环境管理上因循守旧、在环境技术上无所作为,必然付出沉痛的环境代价,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如果在认识上迅速觉醒、管理上不断创新、技术上勇于突破,就一定能迎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曙光。因此,中国要实现发展上的弯道超车,破解发展与环保的难题,实现又好又快的目标,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运用科技手段出奇制胜。  (二)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当务之急是科技突破  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事关群众健康和福祉。当前,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森林不断消失,臭氧层出现巨大空洞,全球气候异常,土地荒漠化扩大。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环境问题呈现出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事件,社会各界要求关注环境健康的呼声此起彼伏,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家园毁了,健康没了,发展何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没有科技就没有可持续发展”。历史发展表明,人类面临的许多难题都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迎刃而解了。人类通过科学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地了解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陆地、海洋、大气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水、养分和生物的循环和能量流动,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地球的负荷能力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反应。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已经过去五六年了,但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仍记忆犹新。当时,正是依靠了科学技术手段,才使我们及时掌握了污染迁移规律,成功阻断了污染带扩散,准确测定了江水以及水生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含量,保障了环境安全,打消了群众疑惑,维护了社会稳定。所以,科学技术今天依然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探测新型环境问题、丰富环保工作手段、实现环境管理科学化的排头兵。  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问题。人类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从环境中取得资源,经过生产过程使资源的一部分变成了各种产品,而另一部分则变成了废弃物。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能不断地开拓新的能源和材料,把低科技水平下的非资源变成高科技时代的资源(如核能),甚至把原来只能丢弃的废弃物进行利用,形成既减少投入,又增加产出的生产方式,进而使得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小,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少。  当然,人类社会的发展永无止境,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变化,科技创新永无穷期。在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解决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也要及时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特别是在当前,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新化学物质、农村面源、土壤污染等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在这些方面由于缺乏科研积累,我们对其发展规律和应对策略知之不多甚至存在空白,如果我们再不痛下决心,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探求根本解决之策,不断提高环保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以突破日趋强化的瓶颈约束,到时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治理压力,我们真要望洋兴叹,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三)确保环保工作不断上台阶出亮点,重要法宝是科技引领  纵观国内外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每一次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革新,总会引领环境保护意识、管理思路与污染治理水平的跨越发展。在环境保护意识上,从《寂静的春天》中深刻揭示化学品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到《增长的极限》中深刻阐明地球支撑力有限与人口增长之间的效应关系,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立,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经历了一个从觉醒到忧虑,再到反省,最后积极应对的巨大飞跃。  在环境保护管理思路上,环境容量理论的提出,带来了污染物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的重大思路转变 环境质量管理的提出,标志着环境保护对象开始兼顾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 环境系统论的发展,带动了区域/流域环境管理思路的实施 排污收费制度的确立,开辟了以经济手段贯彻落实“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 清洁生产理论的产生,使污染控制由末端处理向过程减排转移 风险管理理论的逐步完善,将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思路向事前预警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的创立,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废物无用”思维模式,直接催生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经济的诞生。  “十一五”环保工作的最大亮点是在经济增长超过预期的情况下,全面完成“十一五”环保规划的各项任务,污染减排目标提前实现,环境科技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实践表明,结构调整潜力相对有限,末端治理潜力有限,唯有科技进步的潜力无限。专家研究显示,在SO2减排量中,末端治理贡献率为8%,结构调整贡献率为26%,技术进步贡献率为66%。“十一五”期间,国家新发布502项环保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污染排放要求,专家测算,仅此一项,COD削减量达6.33%,火电行业SO2削减率达18.2%。技术进步提高污染治理水平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北京市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的实践。1998年北京有135万辆汽车,处于相对饱和状态,排放了全市80%以上的CO和40%以上的氮氧化物,致使部分城区出现了光化学烟雾的征兆,为此,北京市断然采取措施,逐年实施日益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电喷技术和三元催化转化技术,使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降低90%以上。到2008年奥运会时,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达到318万辆,而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7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4.9%,比2000年增加了97天,提高了26.5个百分点。如果没有电喷和三元催化等治理技术上的突破,没有环保标准的推动和引领,我们很难想象,北京会甩掉机动车“黑尾巴”,会如期实现“绿色奥运”的梦想。  可以看到,“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时期,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将更加复杂,减排压力将更加巨大。如果科技跟不上,我们就是瞎子摸象,不能及时掌握污染减排的规律,采取的措施将缺乏针对性,减排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当环境保护的行政手段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风险控制和精细化管理要求日益迫切时,如果不在科技上早做谋划、超前研究,我们将很难打开工作局面。因此,我们在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征程上能够走多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有多强,支撑和引领的力度有多大。  二、准确把握环保新道路中科技支撑体系的内涵、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内涵与特点。我国具有独特的环境和资源禀赋,具有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优越性,完全可以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大家知道,传统的科技支撑体系是由科技资源投入,经科技组织运作,产生科技产品的系统。它注重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的整合,以追求经济最大化为目标。而在中国环保新道路中,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同时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全面提高,追求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三者的协调统一。它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的,以国家科技政策为指导,以市场机制为协调,是由科技资源投入、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环境等组成的有机系统。它具有4个特点:一是前瞻性。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规律,通过探查和预测发展中遇到各类环境问题,进行科技研究与开发,提供支撑其发展的技术条件、技术手段,并预见未来即将出现的对发展有影响的科技需求。二是战略性。主要是从战略的高度,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发展要求,为确定发展的整体目标、战略重点,最大限度发挥有限环境资源的作用,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基础性。主要是满足可持续发展大量基础性的共性环境技术需求,通过一系列科学发展规划的实施加以应用推广,从而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四是系统性。一方面科技支撑体系自身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同时要建立一个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的系统,保证科技支撑体系满足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二)指导原则与主要目标。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构建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全面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强化科技的引领与支撑作用,突出自主创新、综合集成研究和系统的综合防治,优先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突破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并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构建体系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一是需求引导,自主创新。面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引导,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促进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二是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心,优先安排制约区域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或共性技术,以及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急需的科研项目,逐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重点区域和城市的环境质量。三是技术优先,夯实基础。重视应用技术研究,支持技术综合、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同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真正发挥环境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四是跟踪深化,注重实效。利用已有成果开展系统和深化开发,及时攻克实际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使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构建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在知识创新的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具备解决区域性重大环境问题、保障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能力,建立适应全球变化和我国发展要求的环境理论与科技支撑体系,建立以人体健康为目标的环境基准和标准体系,建成生态、环境、气候综合观测/监测与预警系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环保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支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到2020年,全面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环境科技支撑体系,环境科技达到国内一流,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主要任务和“十二五”重点工作。构建环保新道路的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任务是着重建立4个体系:  一是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环保新道路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管理技术研究,形成完备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在环境问题诊断、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变化趋势预测以及区域性重大环境问题解决方面,形成较强的科技支撑能力。提出适应全球变化的环境保护理论,为全球环境履约提供技术途径和技术方案。形成一支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由高校、中科院和环保公益性科研院所等组成的、稳定的科研队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基于市场的技术研发推广和示范体系。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的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环境保护参与国家社会经济综合决策和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二是环保标准规范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与探索环保新道路相适应的技术法规体系,为监督执法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保障。要进一步明确各类环保标准的法律属性,实现责权统一。按照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的要求,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环保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国家环境基准体系,完善与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实施配套的标准支撑体系,强化环保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树立环境质量达标作为国家环境管理体系核心的思想,加强环境标准工作。环境质量标准要集中体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排放标准要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加强区域、流域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促进环境质量的改进。  三是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其主要任务是以解决环境管理制度实施缺乏技术支撑问题、提高环境管理有效性为目标,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与我国环境管理相适应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增强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和对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重点建设与环境标准配套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 与科技创新体系配套的技术评估体系和技术示范机制。为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削减、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借鉴国外经验,突出以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为基础保护环境的战略思想,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四是环保产业培育体系。其主要任务是构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环保产业培育体系,为环保事业提供物质保障。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进一步增加,环保产业总体规模和技术水平接近欧美、日本等环保产业发达国家同期水平,我国成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环保产业大国。环境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环境服务业收入达到环保产业总收入的50%以上 重大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几个主要领域的贡献率达到60%~80%,成为世界上环保产品与服务贸易重要出口国。实施国家环保产业重大技术与装备创新工程计划,最佳可行技术示范、推广计划和国际合作计划,全面振兴我国环保产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按照上述要求和部署,“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大力实施污染物科技减排工程,不断挖掘减排潜力,确保全面实现减排目标。进一步推动并提升结构、工程和管理减排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在污染减排中的贡献率,最大限度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和环境隐患。要争取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安排一批污染减排重大技术项目,攻克一批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重点研究污染物源头控制的工业链的连接技术、新兴污染物源头控制的生态工业关键链接技术、新型污染物的源解析理论和技术,构建污染物减排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理论技术体系和科研平台,开展新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开展污染物减排关键技术的集成研究和实验连续验证,建设污染物减排综合性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自主创新的基地,形成污染物治理的平台。加快组建一批国家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  二是加快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保持无限生机。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审议通过的水专项实施方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突出重点,围绕“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峡水库等重点流域开展工作,重点突破流域“减负修复”关键技术,区域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水质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技术 自主研发水污染治理技术、成套工艺与装备,引导和培育战略型环保新兴产业,基本建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支撑示范流域水质明显改善和保障饮用水安全。要加强流域顶层设计,体现“一湖一策”、“一河一策”设计思想。要加强专项任务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重大污染治理工程的衔接。要突出标志性成果产出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要创新专项管理体制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三是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科技专项,尽快提出解决方案,不断改善重点区域地域环境质量。要开展大气污染控制科技专项研究,阐明重点地区和城市大气污染与成因,研发常规和有毒空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建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调控方法,提出我国重点地区和城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对策,确保重点地区和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要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科技专项研究,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体系,形成若干解决不同地域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套技术,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维护土壤环境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要积极开展环境基准科技专项研究,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基准体系 初步形成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方法和技术规范 完善我国环境监测评估、环境执法等相关配套标准和技术规范。  四是发布一批急需的环境标准,不断提高准入门槛,为监督执法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保障。按照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的要求,实现标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管理型转变,建立环境管理急需的标准簇,完成对空气、水、土、噪声等主要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估和修订工作 建立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和应急性评价方法 初步建立与标准相配套的环境基准数据库 完成对污染物排放标准总体执行情况的评估 完成若干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制定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围绕同一环境问题,配套出台各类相关标准,形成解决项目环境问题的标准组合(标准簇),形成层次分明、协同支撑、相互配合的系列环境保护标准,为环境管理提供支撑。特别是尽快形成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风险控制等系列标准。  五是积极推进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引领环境管理方向。针对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污染物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制定污染物优先控制名录,严格环境准入和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开展有效的疾病发生情况监测和跟踪等措施,防范环境与健康风险,并使已经发生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全面建立环境与健康工作协作机制,制定促进环境与健康工作协调开展的相关制度和环境污染健康危害风险评估制度 完成对现有环境与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综合评估,提出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的需求 完成国家环境与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实施方案的研究论证 加强环境污染与健康安全评估科学研究。  六是稳步实施气候与污染协同控制计划,增强应对能力,为树立我国负责任环境大国形象提供支撑。进行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气溶胶—云—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发展气候模式(全球和区域模式)与空气污染模式相互耦合与嵌套的集合模式系统。在空间尺度上从全球—中国—大城市(群),在时间尺度上从季—月—周—天,建立耦合的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系统,为建立中国中长期空气污染及其环境和气候影响的业务预报提供科学基础和支持。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未来情景预测,提供对社会和经济部门影响的后果和严重性评估。开展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环评指标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考虑制定新的环评指南,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其中。要在规划环评中考虑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一个评价指标。在项目环评中,除了考察建设项目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之外,还应该根据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修改建设项目的设计参数,适应气候变化。制定相关环境经济政策时要对二氧化碳予以考虑,运用经济手段达到节能减排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多赢效果。  七是以环保服务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为环保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尽快出台《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管理条例》。在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审批、治污方案审查中,强化对治污工艺参数、设备材质、自动控制、环保投资等技术经济评价力度,加大对治污设施建设内容的前置性审查力度。在“三同时”和环保工程验收中,增加对治理技术的采用及落实情况的评价和审查,要从工程设施性能、工艺水平、主要配套设备等方面对工程设施进行符合性检查。定期制定《限制和淘汰应用的环保技术产品目录》,对环保产业实施宏观调控。制定《环保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立市场中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认定标准,建立环保企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产业信息平台,做好产业信息公开。大力推进环境治理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在具备相对垄断性、社会资源投入较大、环境安全敏感行业(如脱硫脱硝、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重金属废水处理等),试点强制实施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环境咨询服务,积极推进政府环境服务外包。优先发展生产服务性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三、多措并举,为加快构建科技支撑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环保事业正处于加速壮大发展的时期,环境科技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为了全面加强环境科技工作,更好发挥环境科技在探索环保新道路征途中的引领与支撑作用,需要从科学决策、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人才培养和统一战线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为构建环境科技支撑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一)切实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环境科技在环保工作“整盘棋”中的突出作用,将环境决策建立在充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基础之上。要切实加强对环境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坚持走高科技含量的环保新道路,用科技进步降低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优化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促进经济总量的绿色增长、减少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撑。具体来说,就是各级领导班子在制定环保工作总体思路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环保科技的引领与支撑作用,用好专家咨询机构,自始至终贯彻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思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重大决策的支撑作用,专门研究环保科技发展的整体规划及落实措施,切实做到并用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这把“尖刀”。  (二)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科技投资是战略性投资,要舍得在科技上花钱,在科技上的投入再怎么多都不过。虽然“十一五”期间,环保科技方面的投资发生了质的飞跃,环保科技的产出实现了全方位的突破,但“十二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更加突出,“优质廉价”的减排资本已基本用完,进入了边界成本逐步递增的新阶段,打破固有“成本锁定”效应必须要靠科技。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不断加大环境科技的投入力度,努力避免出现环保投资占GDP比重波动大、随机性较强的现象,积极构建稳定、约束性、制度性的环保科技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高度重视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全面提高环保科技经费使用效益,显著提升环保科技进步和创新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贡献率。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是更好引领和支撑环保新道路的动力和源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重点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围绕主题、主线、新要求,建立健全环保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促进全社会环境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促进科研布局和结构调整 二是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环境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适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是要建立环境科技的区域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集聚和整合各类创新要素,鼓励国家优势科研单位多学科交叉,加强环保科研院所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高等院校、地方科研院所的紧密协作,加快构建针对区域性、流域性重大环境问题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四是要建立环保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加强环境科技中介服务,强化市场监管,引导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天地万物,唯人可贵。”发展环境科技,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人才,加强全球范围拔尖环境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培养造就具有世界科研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环境科技人才队伍。要鼓励自主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要完善环境科技人才的激励和保障政策,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用待遇吸引人才,促进人才交流,从项目、经费、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完善相关措施和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吸引、留住和用好优秀环境科技人才。  (五)夯实环保“统一战线”。空气不分国界,污染可以跨界,保护环境是全世界永恒的追求,是全人类的崇高伟业。乘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的春风,国家环境咨询委和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应运而生,扬起了构建环保“统一战线”的风帆,广聚了国内环保领域的顶级专家,建立了环境科技的国家级智库,为中国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重大决策发挥了关键科技支撑作用。今后,我们要在继续积累和发挥专家智库资源的基础上,以更高的国际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广泛吸收和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环保力量,共同参与到中国环保事业中,把环境科技作为桥梁和纽带,通过国际环境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借用国际优势力量,通过环境科普开展全民总动员,结成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努力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齐心协力地为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贡献智慧和力量。
  • 纳克全面市场化道路已开始
    北京纳克2011年展望:全面市场化道路已经开始北京纳克总经理 贾云海先生  2010年是纳克公司大迈步的一年,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纳克全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主体项目的销售业绩节节攀升,新拓展开发的整体实验室项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也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正逐步成为公司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化的办公系统及管理把市场、销售、生产、客服以及覆盖全国的京外办事处紧密连接起来,一条系统完整的服务链已经形成,这是纳克公司的飞速发展的保障和基石,同时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公司发展的需要,引入了国内知名的战略咨询公司进行“十二五”规划,为纳克发展及上市构建蓝图。  2011年纳克产品将进一步扩大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不断提升在主体业务领域的行业地位,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纳克产品品质,打造纳克品牌。2011年第一季度纳克将完成股份制改造,同时钢铁研究总院、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等多项优质资源并入纳克公司,为纳克成功上市打下基础,纳克全面市场化道路已经开始。  回顾过去的一年,是我们不断拼搏,不断进取的一年,是大家开拓创新,勇于挑战的一年,新的征程已经开始,新的机遇,新的发展,正在召唤着我们,纳克人将继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我们坚信:未来充满阳光,纳克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新年伊始,纳克向广大新老用户、业内同仁以及媒体的朋友们送上诚挚的祝福,祝大家身体康健,事业进步!
  • 美国半导体联盟成立,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迫在眉睫
    近日,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地的64家企业宣布成立美国半导体联盟(SIAC),几乎覆盖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包括亚马逊、苹果、AT&T、思科、通用电气、谷歌、威瑞森等科技巨头,AMD、亚德诺半导体、博通、英伟达、高通等芯片设计公司,格芯、IBM、英特尔、镁光等芯片制造商,以及应用材料、楷登电子、新思科技等半导体上游IP、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和设备供应商等等。SIAC成员联合致信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众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卡锡。信中提到,“我们呼吁国会领导人拨款500亿美元用于国内芯片制造激励和研究计划。SIAC的使命是推动促进美国半导体制造和研究的联邦政策,以加强美国的经济、国家安全和关键基础设施”。除了呼吁为美国芯片制造拨款的目的外,有媒体认为,SIAC或将成为新的“排华“组织,意欲把中国排在半导体产业链之外,加快芯片行业技术迭代,拉开与中国的差距。SIAC的成立或将加剧中美半导体产业对立。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则两利,斗则两败,由于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封锁,已导致全球缺“芯”问题严重。面对美国的“拉帮结派”,中国半导体产业也需要抱团取暖才能与之相抗。实际上,早在今年一月份,华为海思、大唐半导体、华大半导体等90家中企联合提出“筹建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委员会”的申请。委员单位名单涵盖了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半导体产业链企业。随着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团战”展开,实现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已迫在眉睫。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卡脖子”最严重的部分就是半导体制造,而半导体制造的关键在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要在中美对抗中实现“破局”,关键在于半导体仪器设备和材料的技术突破。美国联合欧、日、韩等国也意味着,只是实现集成电路制造的“去美化”远无法实现自主可控。美国的半导体“排华”政策将加速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国产化替代,未来国产半导体仪器设备将迎来机遇。随着国产替代的加速,相关技术研发也将为设备研发带来反馈,加快技术迭代速度。短期来看,中国半导体产业将面临重大挫折,但长远来看,将加快中国突破芯片技术,实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