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果品近红外仪

仪器信息网果品近红外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果品近红外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果品近红外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果品近红外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果品近红外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果品近红外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果品近红外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果品近红外仪相关的论坛

  • 近红外技术与果品分级

    [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0331]近红外技术与果品分级[/url]

  • 转:近红外光谱仪在果品分析中的应用

    原文由 网络讲堂(wljt) 发表: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8114_2347397_3.gif近红外光谱仪在果品分析中应用主讲人:韩东海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活动时间:2013年9月17日 上午 10:0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8114_2347397_3.gif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参加。2、参加及审核人数限制:限制报名人数为120人,审核人数100人。3、报名截止时间:2013年9月17日4、报名参会:http://simg.instrument.com.cn/meeting/images/20100414/baoming.jpg5、参与互动: *参会期间您还可以将有疑问的数据通过上传的形式给老师予以展示,并寻求解答*6、环境配置:只要您有电脑、外加一个耳麦就能参加。建议使用IE浏览器进入会场。7、提问时间:现在就可以在此帖提问啦,截至2013年9月16日8、会议进入:2013年9月17日9:30点就可以进入会议室9、特别说明:报名并通过审核将会收到1 封电子邮件通知函(您已注册培训课程),请注意查收,并按提示进入会议室!为了使您的报名申请顺利通过,请填写完整而正确的信息哦~http://simg.instrument.com.cn/webinar/20110223/images/zb_11.gif注意:由于参会名额有限,如您通过审核,请您珍惜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按时参加会议。如您临时有事无法参会,请您进入报名页面请假。无故不参会将会影响您下一次的参会报名。快来参加吧:我要报名》》》本次时间仓促,有感兴趣的老师,请抓紧时间报名和提问啊。

  • 【原创】[招聘]北京研究所招聘-有近红外果品/食品检测经验者进!

    学历:硕士及以上专业:食品科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专业要求:1、掌握[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2、熟悉近红外产品检测定标及样品分析流程3、有近红外农产品/食品/果品内部品质检测的项目经验者优先拟从事工作:近红外在农产品内部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户口:优秀者可解决北京市户口【[color=#DC143C]应届生可解决户口[/color]】有意者请将简历发至huangwq@nercita.org.cn单位信息请参看www.nercita.org.cn,待遇面谈,具体视工作经验和能力定。

  • 9月17日网络会议:近红外光谱仪在果品分析中应用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665_2507958_3.gif近红外光谱仪在果品分析中应用主讲人:韩东海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活动时间:2013年9月17日 上午 10:0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665_2507958_3.gif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参加。2、参加及审核人数限制:限制报名人数为120人,审核人数100人。3、报名截止时间:2013年9月17日4、报名参会:http://simg.instrument.com.cn/meeting/images/20100414/baoming.jpg5、参与互动: *参会期间您还可以将有疑问的数据通过上传的形式给老师予以展示,并寻求解答*6、环境配置:只要您有电脑、外加一个耳麦就能参加。建议使用IE浏览器进入会场。7、提问时间:现在就可以在此帖提问啦,截至2013年9月16日8、会议进入:2013年9月17日9:30点就可以进入会议室9、特别说明:报名并通过审核将会收到1 封电子邮件通知函(您已注册培训课程),请注意查收,并按提示进入会议室!为了使您的报名申请顺利通过,请填写完整而正确的信息哦~http://simg.instrument.com.cn/webinar/20110223/images/zb_11.gif注意:由于参会名额有限,如您通过审核,请您珍惜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按时参加会议。如您临时有事无法参会,请您进入报名页面请假。无故不参会将会影响您下一次的参会报名。快来参加吧:我要报名》》》

  • 【原创大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歪打正着的近红外经历

    说明:本文参与原创大赛仅为加强传播交流,让更多人发现近红外的魅力,不参与任何奖项评选!歪打正着的近红外经历华东交通大学孙旭东我初次接触近红外是在2005年5月,源于一次无心插柳的故事。我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机电专业,硕士又调剂到中国农业大学机电专业。当时,我的导师韩东海教授在做食品异物低能X射线成像检测研究,需要一名工科背景的研究生,我有幸被老师带入了食品学院318实验室。老师让我和王加华配合,我主攻X射线成像检测,辅助加华做便携式苹果品质近红外检测仪。318的每周seminar所有同学轮流做,我做X射线成像文献汇报,并认真听了其他同学的近红外文献汇报,这给了我对近红外的感性认识。同时,韩老师帮我找了个兼职的工作,绘制电子称重式水果分选机图纸。我也没有想到后来会从事水果品质近红外分选机研究,借用导师的一句话,我是歪打正着。真正做近红外的工作,是从2007年进入江西农业大学刘燕德教授团队工作开始。实验室有一台ASD公司的近红外光谱仪,包括液体测样附件、手持式探头等。我主要做便携式和在线水果品质近红外检测研究方面的一些工作。期间碰到很多的问题,此时才对318期间耳闻目染的近红外故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水果分选机公司的朋友提供了一台小型的水果机械传送装置,在这个上,我开始了漫漫的水果分选路。在光谱动态获取、分选自动控制、光源检测器布置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2009随团队调入华东交通大学,与两位很擅长下位机控制、软件编程的同事,共同做出了漫反射式的水果品质在线分选机和便携式仪器,但也逐渐发现了传统称重式水果机械传输机构的局限。随后在合作公司配合下,又做出了漫透射式水果品质在线分选机。目前,已在江西、山东、河北等水果主产区应用,深受用户欢迎。现在,我继续做着水果品质在线分选机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受益于318,成长于近红外。同窗、师兄弟、师长和朋友,都在做着近红外相关的各项工作,每次参会最期待的就是:朋友围坐,一杯清茶。漫漫长路,我不独行。

  • 梨总酸度的近红外漫透射检测技术

    梨总酸度的近红外漫透射检测技术

    梨总酸度的近红外漫透射检测技术 摘要:采用近红外检测仪快速检测巴梨、茄梨的总酸度。采集洋梨漫透反射光谱( 680-2500nm), 经一阶导数和平滑处理后, 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其相关系数达到0.9052,对未知样品的相对预测误差为3.62%。结果表明: 建立多品种洋梨硬度综合模型是可行的, 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洋梨硬度现场检测。 关键词:洋梨、 硬度、 近红外光谱、 漫透射、无损检测 引言 酸度是反映洋梨(又称欧洲梨, Pyrus communisL. )的重要指标, 且在运输、贮藏及销售期具有重要意义。近红外( N IR )技术已广泛用于果蔬品质检测。漫透射技术具有穿透深的特点, 能够获取更多物料信息, 已用于水果品质检测。 1.实验部分1.1仪器条件:近红外光谱仪,主要部件包括:仪器主机、电源适配器、集成显示器。仪器所用检测器为InGaAs,光谱采集软件,建模软件。实验所用的参数设置为:波长范围:680~2500nm;波长增量:1.0nm;扫描次数:24次。梨酸度计。1.2实验样品 两种洋梨是从超市采购而来,各2

  • 【原创大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近红外光谱之路:从零基础、认识、到热爱--要不,试试近红外?

    【原创大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近红外光谱之路:从零基础、认识、到热爱--要不,试试近红外?

    说明:本文参与原创大赛仅为加强传播交流,让更多人发现近红外的魅力,不参与任何奖项评选!近红外光谱之路:从零基础、认识、到热爱--要不,试试近红外?广东药科大学肖雪十年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从事与近红外光谱或者化学计量学相关的研究。十年后,我会依然能够保持着对近红外的热爱,回忆这美好年华中近红外的点点滴滴。进入研究生阶段,从传统的药物分析逐渐转入到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特别是参与了几个中药在线质量控制系统的建设,深深地体会到近红外光谱,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技术。自己也从此定下了时刻学习、探讨、研究近红外光谱的目标。2008年7月8日,我很荣幸地进入了罗国安教授和王义明教授的研究团队。刚进入实验室,跟随博士后高荣、刘清飞等开展清开灵注射剂的二次开发研究,由师兄齐小城、师姐邓瑞琴等亲自指导,主要负责板蓝根部分的研究。由于自己才疏学浅,一切从零开始,系统的学习各种色谱仪、质谱仪等仪器操作,还跟随师兄师姐学习各种分析技术,其中就包括近红外光谱(NIR)技术--这是我第一次接触NIR。对我来说,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看到了一片全新的世界。刚刚开始,所以一无所知:啥玩意是近红外啊?近红外到底是干什么的呀?!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清华大学罗国安教授、王义明教授,他们拥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研究团队(图1),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研究平台,指引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291158_612587_2648817_3.jpg图1 罗国安教授研究团队刚刚接触NIR,罗老师安排最紧要的,就是跟杨辉华教授系统学习NIR、自动化、化学计量学等相关知识。杨老师对NIR光谱的认识与理解及其见解,使我受益颇深,也使我逐渐认识到NIR的优势与特点。经过大约2个多月的强化补课,我算是摸到了NIR的门框。紧接着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实验室研究,比如国内外仪器的性能测试对比,实验室虚拟在线研究等。这些探索,开启了我对NIR的认识之门,使我慢慢地走向NIR研究之路。接下来的两项工作,使我真正意识到NIR这项技术的便利性。项目初期,尽管团队进行了极为详尽的设计与周密安排,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经过向多位专家请教,联合自动化、光谱仪公司等单位共同攻关,最终实现了整套在线系统的顺利运行。开展的项目之一,是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的,关于安神补脑液、血府逐瘀口服液两个品种的提取过程在线质量控制。其提取具有多个特点,如提取同时在两个车间进行,工艺分为水提与水蒸气蒸馏提取,两个品种均为大复方混提且两个车间投料处方有区别,工艺较复杂,色素沉积严重,等等。研究团队针对不同品种的特点,进行细致分析,筛查原因,确定解决思路,落实解决方案,协同敖东、申宜、英贤(聚光)等多家单位,最终完善了预处理设备、工艺现场改造、流通池清洁等多个环节的细节处理,并制定了相应的SOP,实现了提取过程的在线检测应用,并提供了生产状态、含量预判等多种功能。团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时间扑倒这个项目上,记得有师兄说,“我一年300多天,至少有100天在敦化度过的,要是项目第一年就结婚,估计孩子现在都准备上幼儿园了”。冬季是我们常去敖东的时节,每天早上5点前起床,赶在5:30之前到达现场,开展一天的现场工作,往往一忙就到了下午5、6点以后了。车间内、露天温度一般在-20~40oC游荡,剧烈的温度变化的确是真的酸爽,颇值得回味。夏季也是常去的,我们一般当成避暑,正好远离北京的热燥。图们江畔、六顶山腰的尼众道场-正觉寺,是个很好的休闲去处。同门们在北京习惯了晚睡,反而有些不适应略有时差的敦化生活。该项目于2011年7月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感谢陆婉珍院士、褚小立博士等各位近红外专家给与的大力支持!另外一个完整参与的项目,是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的“中药注射剂全面质量控制及在清开灵、舒血宁和参麦注射液中的应用”项目。整个项目涉及到3个品种,6味药材,多个工艺环节。开展了中药注射剂先进制剂工艺单元信息化集成研究,构建了中药注射剂全过程近红外在线监控系统,解决了仪器分析和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滞后于生产的难题。本项目以产品中间体NIR、指纹图谱数据库为基础,以光谱-色谱软件关联性技术为依托,实施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实时监测与网络控制技术,实现了网络集成化的中药注射剂工艺过程控制与现场管理。本项目于2010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中药制剂先进工艺集成及生产过程自动控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并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鉴于此,学会邀请罗教授在2014年全国第五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291159_612588_264881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291159_612589_2648817_3.jpg图2为罗教授、王教授参加2014年全国第五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两个项目的成功实施,再加上之前团队的一个案例:“腰痛宁胶囊全过程多途径质量控制新技术及应用-近红外在线检测控制混合过程的均匀度研究”,显示出NIR技术作为一项快速检测技术的极大优势。慢慢地,我热爱上了这门技术,也逐渐主动深入地分析NIR技术的优势与劣势,思考如何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我们这个行业。或许可能,通过NIR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使“传统的质量控制模式”转变为“在线质量分析与智能控制模式”,实现“传统中药工程基于工艺操作参数控制”转变为“现代中药生产基于产品质量控制”。博士毕业后,加入到中山大学南沙研究院南药集成制造与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与团队同仁搭建了一条具有中试规模的中药生产线,并搭配了在线近红外检测系统,主要针对中药提取物、柱层析、浓缩等多个环节开展过程分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2015年11月,调入广东药科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专门从事与光学/光谱学相关的研究,特别是继续开展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中药生产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同时接触了很多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生物医药设备,激发了我更浓厚的研究兴趣,团队也已开展了基于光谱技术的医学临床检验等方面的研究。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指导!自接触NIR以来,对这门技术,从零基础,到逐渐认识,再到现在的热爱。作为年轻后生,自己深感知识的匮乏,也迫切希望通过各种机会培训自己,不断向业内的各位专家学习,广泛的阅览与近红外光谱相关的各种书籍。特别推荐的是陆老师的《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这是我近红外启蒙书!(当然,还有很多重要书刊,就不一一列举了。)求学期间直到现在,一直得到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近红外光谱分会等单位和各位专家的指导,谢谢!也得到诸多分析仪器公司特别是近红外光谱仪公司的大力支持,使我在近红外这条路上走的越来越踏实。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认识了许许多多热衷于近红外的狂热分子们,与你们同行,真的是一件大大的幸事!希望与各位同道在学会领导的指领下,大踏步地走在近红外的阳光大道上。特别感谢褚老师建立的微信群,在微信群认识了N多高手,学到了很多知识。另外还有鲁杰群主的QQ群(328264040),算是官方群吧,人员激增,大佬云集;还有“果品-西农”建立的QQ群(246287439),后果品兄将群主资格转让给了本人,希望本群继续壮大。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一直在思考关于近红外的点点滴滴,总在思考,我们能够做些什么?!现在也正在承担着几个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的应用研究,包括了制药行业的多个关键工艺节点。在近几年的摸索中,总是不自觉的把近红外技术纳入到各项研究过程中,总要试一下才安心。成则欣喜,不成则思。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在这儿有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把内部通讯《近红外光谱通讯》,逐渐做成学术期刊,做成国内“科普+学术”型的《近红外光谱杂志》?可能,自己把近红外当成了一项大杀器。有些时候,可能由于练功太猛,走火入魔了,面对别人其他技术上的咨询,我总是不经意间回应:“要不,试试近红外?”

  • 【原创大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原创大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说明:本文参与原创大赛仅为加强传播交流,让更多人发现近红外的魅力,不参与任何奖项评选!我与近红外的故事华东交通大学刘燕德近红外是一项实用技术,科研院所具备实验室和技术优势,公司具备生产和推广优势,用户具备产品和市场优势,需要科研院所、公司、用户各方共同参与,发挥近红外的实用特长。近红外实用化过程需要增强配套意识,尤其农产品有别于工业产品,产地、品种都对最终检测结果有影响,农产品分选就离不开农学、光谱以及具体相关配套知识背景成员的参与,且装备各组成部分更需要为近红外配套服务。  一、初次接触  1998年9月我在江西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开始接触近红外,硕士论文是鸡蛋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研究,利用的是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波段,那是我与近红外的初次接触。一枚枚鸡蛋中的小生命,在上下跳动的近红外曲线中变动鲜活动人,近红外的神奇深深打动了我。此后的二十几年,她始终陪伴着我,不曾离开。  二、一直陪伴  2002年3月我进入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购买了第一台尼高力近红外光谱仪,利用的是近红外光谱波段,博士研究的课题是水果糖酸度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研究。那时候每天往返于寝室、实验室和食堂之间,整天与水果近红外光检测打交道,与近红外成了形影不离的闺蜜。在她的帮助下,我先后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ournalof Food Engineering、Postharvest and Biology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了多篇SCI论文,取得了诸多学术荣誉,如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首个“竺可桢奖学金”,浙江大学学术之星和浙江大学学术十杰,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浙江大学光华奖学金等。2006年博士毕业回校后,购买了一台ASD近红外光谱仪。我一直梦想把她嫁接到自动化分选线上,实现江西特色水果按糖度自动分选,在这个想法的驱动下,连续获得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我的博士论文“水果糖酸度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也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可,2008年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但由于团队缺少自动控制、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始终在水果智能化分选梦中徘徊。  三、初见成效  2009年1月,作为学科带头人来到华东交通大学工作,成立了校级光机电技术及应用研究所,目前拥有江西省光电检测工程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三个省级平台,配齐了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化学计量学各方面的人才,初步圆了水果智能分选梦,研发出第一代水果智能化分选装备(图1)。同年当选江西省学科带头人和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获得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在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江西省高校科技落地计划资助下,又研发了第二代水果智能化分选装备,实现了糖度等多指标同时检测(图2)。在山东、江西、河北等水果主产区推广应用,深受客户欢迎(图3和4)。同时研究团队也开发了便携式水果品质检测仪(图5)。研究团队起步于近红外,受益于近红外,先后获得了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我的水果智能分选梦也在逐步开花结果,以后道路虽然崎岖,我将继续前行。  四、体会感悟  近红外是一项实用技术,科研院所具备实验室和技术优势,公司具备生产和推广优势,用户具备产品和市场优势,需要科研院所、公司、用户各方共同参与,发挥近红外的实用特长。  近红外实用化过程需要增强配套意识,尤其农产品有别于工业产品,产地、品种都对最终检测结果有影响,农产品分选就离不开农学、光谱以及具体相关配套知识背景成员的参与,且装备各组成部分更需要为近红外配套服务。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301048_612960_2648817_3.jpg图1 第一代水果智能化分选装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301048_612961_2648817_3.jpg图2 第二代水果智能化分选装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301048_612962_2648817_3.jpg图3 水果智能化分选装备应用现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301049_612963_2648817_3.jpg图4 水果智能化分选装备应用现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301049_612964_2648817_3.jpg图5 基于安卓的便携式水果品质检测仪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果中的应用

    [font=宋体]一般而言,水果品质检测包括水果外部特征(大小、色泽和硬度等)和内部品质(糖度、酸度、水分、疾病、新鲜度和成熟度等)[/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17][/font][/sup][font=宋体]。以前,对水果品质的检测主要依靠人工经验来判断水果大小、成熟度以及色泽等。而如果想得到更为精准的数据,如糖度和酸度等,则需要进行实验室分析[/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18][/font][/sup][font=宋体],但这种方法只能给出该批次水果糖酸度的范围,无法确定每个水果的具体糖酸度,而且实验室分析往往需要破坏样本,并且耗费一定的时间。如今,随着[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的发展,基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的水果品质检测方法及仪器也越来越成熟,因其无损、迅速、便捷已经由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向现场检测发展。[/font][b][font='Times New Roman']1. [/font][font=宋体]定量分析[/font][/b][font=宋体]定量分析就是以测定物质中各成分的含量为目标,通过结合化学计量学算法,对水果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进行解析及建模,然后分析水果中某成分的含量。一般而言,水果中需要定量分析的成分包括糖度、酸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水率、蛋白质、维生素[/font][i][font='Times New Roman']C[/font][/i][font=宋体]和农药残留等指标。通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多个指标的同时测定分析,减少了人工工作量和检测时间,极大程度提高了经济效益。[/font][font=宋体]中国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和江苏大学等国内外诸多科研单位开发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的便携式[/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19, 20][/font][/sup][font=宋体]和工业在线型[/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21, 22][/font][/sup][font=宋体]仪器,部分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被推广应用,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应。[/font][b][font='Times New Roman']2. [/font][font=宋体]定性分析[/font][/b][font=宋体]定性分析是以识别和鉴定某种物质为目标,通过结合化学计量学算法对水果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进行解析及建模,然后判断水果的状态。一般而言,水果中需要定性分析的指标包括病害识别[/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23][/font][/sup][font=宋体]、农药残留识别[/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24][/font][/sup][font=宋体]、成熟度识别[/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25][/font][/sup][font=宋体]、损伤识别[/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26][/font][/sup][font=宋体]和货架期预测等[/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27, 28][/font][/sup][font=宋体]。针对上述指标,基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的水果定性分析模型的精度虽然较高,然而离实际应用推广还有一定距离,一方面是因为模型的预测精度会受到实际生产中水果的营养成分、机械损伤程度以及病虫害的分布均匀性、环境和物料温度,以及光谱采集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已经开发的专用设备的性能还不能满足用户期望(成本低廉、重量轻、体积小以及精度高等要求)。[/font]

  • Kubota便携式/台式水果品质检测仪

    水果的甜度、熟度、损伤、腐变等质量问题关系到水果的品位、销售与经济效益,水果品质检测仪对保证水果质量有重大作用。 ,水果非破坏、糖度、酸度测定,十五年的技术积累,性能更加优异,操作使用更加便捷,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并商业化的近红外水果检测仪器。第一次登陆中国市场。可用于田间野外作业,同时满足实验室分析,适合科研院所用于试验研究,也适合水果栽培果园管理,同时也可以用于水果收购现场评级。糖度酸度快速测定,背肩手提便式,轻松移动,不必采摘,不必切开,和传统方法相比,不破坏水果,保持水果完好,没有任何浪费,能够快速批量检测水果。在栽培指导、成熟度监控、品质评价等方面应用广泛,特别适合于果园生产、水果科研、收购定级、销售定价等领域应用。 产品特点: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近红外水果质量检测仪。非破坏、糖度、酸度快速测定,多样化的水果测量软件。超大触控式显示屏,简洁的操作界面,便携轻松的操作。低功耗的电源管理,使用省电,配置大容量可充电锂电池。大容量数据记忆存储空间设计,便利于量测数据的储存。内置测量数据分析管理软件,依需求储存及打印报表数据。

  • 【原创大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误入歧途,执迷不悟”

    【原创大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误入歧途,执迷不悟”

    说明:本文参与原创大赛仅为加强传播交流,让更多人发现近红外的魅力,不参与任何奖项评选!“误入歧途,执迷不悟”中国农业大学韩东海 一、有幸结缘  1995年4月,我开始与近红外结缘。那时正值我留学日本博士毕业、在当地一家专门生产水果分选设备的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时年35岁。  1989年,日本开发出以近红外技术为主的水果内外品质在线无损检测分选设备,使得水果分选设备结构和技术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由自动化一跃变成智能化。我被当时的情景惊呆了,借用魔术师刘谦的话说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一个个水果在有序地行进中被分成三六九等,太先进了,自己怎么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呢?后悔硕博期间没有攻读这方面的研究。因为嫁接无损检测技术之后的水果分选设备集信息化和自动化为一体,是农业机械中应用高新技术最多的设备之一。还因为中国的水果分选设备几乎为零。那时我就认定,这才是自己未来主攻的方向。由此误入歧途,执迷不悟至今。  我本科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硕博期间研究农产品干燥,大背景属于农业工程,与Norris有相同之处。我们这类人重视结果,不擅长机理分析,不懂得分析化学,故我们是近红外业余爱好者。因为我们不是正规军,不按常理出牌,所以诞生了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这纯属个人观点。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多数技术不同,是先有应用,后有理论。因此,至今为止,仍有一些现象还不能解释清楚。例如,在MLR建模过程中,理论上应该选择特征吸收波长建模,而实践中,还需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波长参与,预测结果才算理想。这也算是近红外发明者Norris给后人留下的科学遗产吧。  二、艰难起步  1997年3月底,我在日本工作两年后回到了母校,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东区。  在我的月工资是400元,投稿版面费都无力支付的年代,申请经费购置近红外仪器有点天方夜谭,我的无损检测研究停滞了。但收集资料,研读文献仍持续不断。  2000年前后,非常有幸地结识了严衍禄教授和团队,以及北京蔬菜研究中心金同铭研究员,加之在日本时期认识的河野澄夫教授,学术交流不断加深,并参与研发出了自称世界独一无二的近红外短波透射连续光谱仪(照片1)和基于LED光源的糖心苹果专用判别仪(照片2),借助北京蔬菜研究中心的美国太平洋公司生产的6250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近红外实验逐步开展了起来。可谓研究高端,条件简陋,困难重重。  三、步入正轨  从2003年起,随着科研经费的不断增加以及研究生队伍的不断壮大,科研条件日新月异。购置了Nicolet公司Aantaris FT-NIR(834~2500nm)通用仪器。其后,在英贤,现为伟创英图公司的帮助下,定制了近红外透射水果内部品质专用仪、牛奶品质近红外检测仪(照片3)、黑心梨在线检测实验装置(照片4)以及最新研发的NIRMagic 1100近  红外仪器(照片5)。添加了日本久保田公司生产的K-BA100R水果检测专用仪(照片5),聚光科技的SupNIR-1000(照片5),N-1水果糖度检测手持仪。经过数年建设,不论是实验室的通用仪器,还是田间地头的手持便携仪以及生产现场的在线检测装置,三大类仪器一应俱全,从此,步入了正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以水果为特色的近红外无损检测体系,试制出NIRMagic 1100近红外仪器和小型苹果品质在线分选设备(照片6),遗憾的是该技术还没有在国内普及推广和应用。  四、感悟思考  1、 通用仪器市场有限。近红外通用仪器技术含量高,全球市场有限,且早已被布鲁克、赛默飞、PE、步琦四大巨头所占据,对于我国仪器厂商追赶世界水平难度巨大。日本放弃了通用仪器的研发,专攻专用仪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上述K-BA100R自问世以来,已销售了数千台。  2、 专用仪器市场无限。近红外专用仪器涉及面广,市场规模难以估量。但因其种类型号繁多,通用性差,具体到某一型号的仪器市场也是有限的,难以形成大规模量产。出现了大企业不愿意干,小企业干不了,近红外专业企业寥寥无几的局面。如果通用仪器属于世界的话,那么,专用仪器属于中国自己。  3、 近红外属于慢工出细活。不论是仪器制造,还是样品选择、化学值测量、信息挖掘、算法优化都需要精益求精。因为近红外光谱有效信息非常微弱,容易被各个环节的噪声、误差累计叠加所覆盖。  4、 近红外技术非常适合农产品的检测。农产品属于天然产品,良莠参差不齐。而商品是要有一定规格标准要求的。把农产品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就需要进行逐个检测,检测工作量大的同时,还要求检测成本低,检测精度满足要求。近红外的快速无损,特别是短波近红外仪器物美廉价的特点,正好满足了这种特殊需求。褚小立副理事长曾说过,除了近红外以外,没有一个技术能够满足水果品质无损检测的了。一位记者采访过我后撰文说,水果体检,见证奇迹。  近红外与红外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解决问题的思路截然不同。专用近红外技术强调个性化、特殊化、差异化,体现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特质。这是近红外有趣的一方,使你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有时,也是难堪的一面,技术难题接连不断,使你一筹莫展。既然已经误入歧途,那就执迷不悟地走下去,也许就能踏上否定之否定规律之路。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301037_612954_264881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301037_612955_264881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301038_612956_264881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301038_612957_264881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9/201609301038_612958_2648817_3.jpg

  • 近红外光谱在复杂体系分析中的应用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在复杂体系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大学 严衍禄 李军会 赵龙莲本文所指“复杂体系分析”主要指谷物、食品、果品、中药等天然产品的无损分析。与常规复杂体系相比,天然产物的背景更加复杂;与中红外光谱的基频谱相比,[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是分子振动的各级倍频与合频,每种含氢基团在本谱区通常有五、六个以上的谱带,光谱更加重叠;与常规的液态样品分析相比,近红外无损分析受样品的状态、制样和进样条件等影响更加严重,使[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具有显著的统计性的波动。因此,“复杂体系分析”是复杂、重叠、变动的光谱中提取弱信息。与常规多组分分析不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复杂体系分析需要采集样品的复杂背景、解析光谱的重叠、消除光谱的干扰因素实现弱信号分析,主要依靠化学计量学方法通过对光谱的预处理,用多元校正来实现分析。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做复杂体系分析的优点是:信息量极为丰富,而且本谱区的透过率强,适合做无损分析、在线分析、多组分同时分析、原位分析与瞬间分析等。因此[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在农业、食品、药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2000年的匹茨堡(PITTCON)会议上,[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被认为是所有光谱分析最受重视的一类分析方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在复杂体系分析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 【分享】近红外分析仪简介

    [color=#dc143c]近红外分析仪简介20世纪60年代,Karl Norris使用漫反射技术对农产品水分、蛋白和脂肪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用于常规分析的实用价值。与传统光谱技术不同,近红外定量分析只需要一系列已知待测成分含量的样品,运用现代统计学的算法,建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参数与样品待测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一般称之为校准或校准曲线。用这一校准曲线对未知样品的近红外图谱进行预测,从而得到未知样品待测成分的预测值。近年来,近红外定量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食品检测方面,近红外定量分析技术因其快速准确,已经列入世界谷物科技协会标准(ICC No.159和ICC No.202)和美国谷物化学协会标准(AACC No.39-00),成为世界公认的标准。但在粮食收储企业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测量原理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记录的主要是含氢基团X-H(X=C、N、O)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不同基团(如甲基、亚甲基、苯环等)或同一基团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近红外吸收波长与强度都有明显差别,通过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等化学计量学的手段,建立物质光谱与待测成分含量间的线性或非线性模型,从而实现用物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信息对待测成分含量的快速计算。[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为分子振动光谱的倍频和组合频谱带,主要是含氢基团(C-H,O-H,N-H,S-H)的吸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包含了绝大多数类型有机物组成和分子结构的丰富信息,不同的基团和同一基团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吸收波长有明显差别,可以作为获取组成或性质信息的有效载体。近红外吸收系数小,样品不经稀释直接测量,可分别用0.5~10厘米和0.1~0.5厘米长的测量池。样品池可用玻璃窗片,操作很方便。但近红外各谱带宽和交叠多,使用传统方法(工作曲线)难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现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依靠化学计量学和计算机技术有效地克服了这一局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不仅能够反映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信息,而且对某些无[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吸收的物质(如某些无机离子化合物),也能够通过它对共存的本体物质影响引起的光谱变化,间接地反映它存在的信息。加上[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可测量形式如漫反射、透射和反射,能够测定各种各样的物态样品的光谱,因此,[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石油化工、农业、食品、生化、医药临床、造纸和环保等领域。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可以快速测定谷物和麦子的蛋白、脂肪和水分含量和硬度等性质。美国官方检测机构在谷物市场采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作为检测麦蛋白、豆蛋白和油脂含量的标准仪器,替代了传统的费时费力的克氏定氮和油脂抽提分析方法,每年平均分析16500个豆样品, 500000个麦样品。我国曾在小麦优良品种的筛选工作中使用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快速分析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拿大谷物研究实验室使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快速测定硬质小麦的黄色颜料含量,分析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对于硬质小麦的筛选可提高工作效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在农业中的应用最早,分析的项目种类很多,如谷物产品缺陷和污染(杂种、虫害等)分析、家畜饲料品质分析,作物年龄测定、水果品质(甜度、脆度和口感)和蔬菜等级检验、棉花和木材的等级测定、烟草品质及成分测定等,替代传统分析方法,大大节约时间和分析费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工作稳定性研究近红外(NIR)技术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在食品工业、医药、化学、烟草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这些行业的品质管理作出了较大贡献。NIR系产品满足了小麦贸易对蛋白质含量快速测定及面粉加工在线检测的需要。通过对NIR测定结果分析发现,NIR在开机预热[/color]

  • 第三届全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培训班通知

    第三届全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培训班通知(第二轮通知)  为进一步在我国推行现代分子光谱分析技术,逐步贯彻多元定量校正模型的建立规范,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拟定于2013年8月23日-27日举办第三届全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培训班,本期以宣贯《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则》标准为主要内容。  具体通知如下:  培训对象:  (1)已购置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或拉曼光谱仪器的用户  (2)计划购置或对分子光谱分析技术感兴趣的用户  (3)分子光谱仪器研制企业或代理商  (4)分子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方向的在校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培训目的:宣贯我国即将颁布的国家标准《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则》  一、培训内容  1、基础理论知识  (1)分子光谱分析技术概论(光谱产生原理、仪器分光原理、不同分子光谱之间的差异与特点)  (2)化学计量学基本方法(光谱预处理、多元校正和模式识别)  (3)分子光谱实验方法(样品处理、测量附件的选用、光谱采集条件的优化选择)  2、宣贯《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则》  (1)校正模型开发的基本步骤  (2)校正集和验证集样本的选择  (3)校正参数的选择、模型评价参数与意义  (4)异常样本的剔除、模型适应性指标的建立  (5)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剖析  (6)模型传递基本算法和实例  3、分子光谱分析技术应用进展  (1)近红外光谱在农业、石化、制药等领域的应用进展  (2)其他分子光谱分析技术(中红外和拉曼光谱)的应用进展  二、主讲老师  (1)北京化工大学 袁洪福 教授  (2)中国农业大学 闵顺耕 教授  (3)云南红河卷烟厂 王家俊 高工  (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褚小立 博士  (5)总后油料研究所 田高友 博士  (6)后勤工程学院 冯新泸 教授  (7)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尹利辉 研究员  (8)中国农业大学 韩东海 教授  (9)FOSS公司 赵武善 经理  三、培训地点  北京总后青塔招待所(北京海淀区沙窝桥)  四、培训日程  2013年8月23日-27日(23日全天报到)时间内容要 点授课人8月23日报 到8月24日8:30~11:30分子光谱分析技术总论红外、近红外和拉曼光谱产生原理、仪器分光原理、不同分子光谱之间的差异与特点、仪器选型冯新泸14:00~17:30化学计量学方法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及分析模型的评价褚小立8月25日8:00~10:00标准宣贯我国《分子光谱多元校正定量分析通则》标准的制订过程、内容及意义袁洪福10:15~12:00标准宣贯近红外光谱在谷物、饲料领域的国内外标准方法及建模赵武善14:00~16:00标准宣贯用于烟草质量检验的近红外光谱企业标准方法的制订及建模王家俊16:15~17:30标准宣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国内外药品法规中的应用方法及建模尹利辉8月26日8:00~9:30标准宣贯用于油品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标准方法制订田高友9:45~11:45技术发展现状讲座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农业行业的应用进展闵顺耕14:00~15:30技术发展现状讲座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乳制品和果品行业中的应用及进展韩东海15:45~16:45建模方法答疑学员互动、专家答疑8月27日上午2013中国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地点:北京 皇家大饭店 提供午餐、会议资料、免收参会费8月27日下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地点: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提供会议资料、免收参会费  五、培训证书  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颁发。  六、培 训 费  人民币2400元/人(含资料、教材、证书等费用),学生凭证件200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拟。  培训费请汇入下方收款账户,汇款用途标注“近红外培训班”,汇款后请发邮件至 ccnirs@sina.com 通知会务组。  收款单位: 北京思派凯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开 户 行: 中国银行北京万寿路支行  帐 号: 3233 5901 5241  七、报名方式  需要参加培训的人员请填写附件参会回执发邮件到学会,联系方式如下:  卢福洁 13810079019 010-63706526  刘慧颖 13910775473  E-mail:ccnirs@sina.com lhy0008@sina.cn  http://www.ccnirs.org  八、交通路线  方案一:  机场-会场  乘机场大巴到公主坟,换成出租车,约6公里到;或换乘624路到南沙窝桥下车,步行107米即到;或乘坐机场快轨到东直门,换乘2号地铁线至建国门站换乘地铁1号线至五棵松站下,乘出租车沿四环向南五分钟即到  北京西站-会场  乘坐出租车约5公里到;或南广场乘982路到南沙窝桥下车,步行107米即到  北京站-会场  乘2号地铁线至复兴门站换成1号地铁线至五棵松站下车,换乘740外环/967路/运通115至南沙窝桥站下车,步行107米即到  北京南站-会场  乘958到南沙窝桥下车,步行107米即到;或者乘4号地铁线至西单站,换乘1号地铁线至五棵松站下,换乘740外环/967路/运通115至南沙窝桥站下车,步行107米即到  方案二:  适合于北京市内,乘坐公交车至会场的参会人员  乘坐335路/624路/689路/736路/740内环/740外环/740外环/952区间/952路/958路/959路/967快车/967路/981路/982路/983支线/996路/运通115线/ 到青塔站下车,向北步行102米即到  乘坐624路/736路/740内环/740外环/740外环/913路/952区间/952路/958路/959路/967快车/967路/981临线快车/981路/982路/983支线/996路/运通115线 到南沙窝桥站下车,向南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产品品质分析中应用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在农产品品质分析中应用 近红外谱区早在1800年就被发现。但是,受当时光谱仪性能和信息提取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中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发展期间,[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应用并不多。不过,由于早期科学家使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水分、蛋白和脂肪含量测定取得的研究结果,激励人们对[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进行不断地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化学计量学学科的诞生,近红外与之结合产生了现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近年来,尤其是近10年,近红外在仪器、软件和应用技术上获得了高度发展,以高效和快速的特点异军突起,曾被誉为分析巨人。 如在事先建立好校正模型的基础上,一个人使用一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仅需2分种即可完成一个样品的全性质(十几种)的测量。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分析工作效率具有划时代的改变。[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除消耗少量电能外,不消耗任何试剂、标准物质和设备零件,被测样品量仅为几毫升,极为经济。一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用于控制分析,可以替代多种多台分析仪器,节省了大量设备、人力和物力。因此,[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的应用将使许多化验室的繁忙状况得以改观。[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用于过程分析,可及时反馈分析数据,实现装置的平稳运行和质量卡边操作,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为分子振动光谱的倍频和组合频谱带,主要是含氢基团(C-H,O-H,N-H,S-H)的吸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包含了绝大多数类型有机物组成和分子结构的丰富信息,不同的基团和同一基团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吸收波长有明显差别,可以作为获取组成或性质信息的有效载体。近红外吸收系数小,样品不经稀释直接测量,可分别用0.5~10厘米和0.1~0.5厘米长的测量池。样品池可用玻璃窗片,操作很方便。但近红外各谱带宽和交叠多,使用传统方法(工作曲线)难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现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依靠化学计量学和计算机技术有效地克服了这一局限。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不仅能够反映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信息,而且对某些无[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吸收的物质(如某些无机离子化合物),也能够通过它对共存的本体物质影响引起的光谱变化,间接地反映它存在的信息。加上[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可测量形式如漫反射、透射和反射,能够测定各种各样的物态样品的光谱,因此,[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石油化工、农业、食品、生化、医药临床、造纸和环保等领域。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可以快速测定谷物和麦子的蛋白、脂肪和水分含量和硬度等性质。美国官方检测机构在谷物市场采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Infratec Models 1225和1226作为检测麦蛋白、豆蛋白和油脂含量的标准仪器,替代了传统的费时费力的克氏定氮和油脂抽提分析方法,每年平均分析16500个豆样品, 500000个麦样品。我国曾在小麦优良品种的筛选工作中使用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快速分析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拿大谷物研究实验室使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快速测定硬质小麦的黄色颜料含量,分析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对于硬质小麦的筛选可提高工作效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在农业中的应用最早,分析的项目种类很多,如谷物产品缺陷和污染(杂种、虫害等)分析、家畜饲料品质分析,作物年龄测定、水果品质(甜度、脆度和口感)和蔬菜等级检验、棉花和木材的等级测定、烟草品质及成分测定等,替代传统分析方法,大大节约时间和分析费用。from :http://www.aeol.cn/bbs/dispbbs.asp?boardID=37&ID=1560

  • 【分享】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农产品品质分析中应用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在农产品品质分析中应用近红外谱区早在1800年就被发现。但是,受当时光谱仪性能和信息提取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中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发展期间,[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应用并不多。不过,由于早期科学家使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水分、蛋白和脂肪含量测定取得的研究结果,激励人们对[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进行不断地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化学计量学学科的诞生,近红外与之结合产生了现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近年来,尤其是近10年,近红外在仪器、软件和应用技术上获得了高度发展,以高效和快速的特点异军突起,曾被誉为分析巨人。 如在事先建立好校正模型的基础上,一个人使用一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仅需2分种即可完成一个样品的全性质(十几种)的测量。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分析工作效率具有划时代的改变。[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除消耗少量电能外,不消耗任何试剂、标准物质和设备零件,被测样品量仅为几毫升,极为经济。一台[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用于控制分析,可以替代多种多台分析仪器,节省了大量设备、人力和物力。因此,[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的应用将使许多化验室的繁忙状况得以改观。[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用于过程分析,可及时反馈分析数据,实现装置的平稳运行和质量卡边操作,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为分子振动光谱的倍频和组合频谱带,主要是含氢基团(C-H,O-H,N-H,S-H)的吸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包含了绝大多数类型有机物组成和分子结构的丰富信息,不同的基团和同一基团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吸收波长有明显差别,可以作为获取组成或性质信息的有效载体。近红外吸收系数小,样品不经稀释直接测量,可分别用0.5~10厘米和0.1~0.5厘米长的测量池。样品池可用玻璃窗片,操作很方便。但近红外各谱带宽和交叠多,使用传统方法(工作曲线)难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现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依靠化学计量学和计算机技术有效地克服了这一局限。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不仅能够反映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信息,而且对某些无[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吸收的物质(如某些无机离子化合物),也能够通过它对共存的本体物质影响引起的光谱变化,间接地反映它存在的信息。加上[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可测量形式如漫反射、透射和反射,能够测定各种各样的物态样品的光谱,因此,[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石油化工、农业、食品、生化、医药临床、造纸和环保等领域。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可以快速测定谷物和麦子的蛋白、脂肪和水分含量和硬度等性质。美国官方检测机构在谷物市场采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Infratec Models 1225和1226作为检测麦蛋白、豆蛋白和油脂含量的标准仪器,替代了传统的费时费力的克氏定氮和油脂抽提分析方法,每年平均分析16500个豆样品, 500000个麦样品。我国曾在小麦优良品种的筛选工作中使用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快速分析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拿大谷物研究实验室使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快速测定硬质小麦的黄色颜料含量,分析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十分符合,对于硬质小麦的筛选可提高工作效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在农业中的应用最早,分析的项目种类很多,如谷物产品缺陷和污染(杂种、虫害等)分析、家畜饲料品质分析,作物年龄测定、水果品质(甜度、脆度和口感)和蔬菜等级检验、棉花和木材的等级测定、烟草品质及成分测定等,替代传统分析方法,大大节约时间和分析费用。

  • 近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有什么区别?

    近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有什么区别?咱们常规使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似乎只可以液体测量?而我见到过近红外光谱可以液体测量,也可以固体直接扫描测量,红外光谱是不是像近红外一样的测量样品呢?

  • 【报名冲刺中】2010年全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培训班(8月27日北京开班),报名冲刺中~

    【报名冲刺中】2010年全国近红外光谱技术培训班(8月27日北京开班),报名冲刺中~

    现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NIR)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分析专家的注目,为提高广大[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工作者的操作技术水平,满足其培训需求,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专业委员会特主办“2010年全国[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培训班”,该培训班将于2010年8月27日在北京举办,培训结束后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颁发培训证书。目前已进入最后的报名阶段。现将培训内容公布如下,如有感兴趣的分析工作者,可来电来函咨询:[b][color=#d6006d][color=#d40a00]010-51299927-101,13466308250,training@instrument.com.cn[/color] [/color][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training/training_info.asp?TRI_No=100439][color=#013add]在线报名[/color][/url][/b]  [b]培训时间:2010年8月27-29日 26日全天报到[/b] [b] 培训内容:[/b]  [b]一、基础理论知识[/b]  (1)[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进展  (2)光谱理论基本知识(光谱产生的原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的特点)  (3)化学计量学基本方法(光谱预处理、多元校正和模式识别)  (4)[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器及其维护  (5)[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的实验方法(样品处理、测量附件的选用、光谱采集条件的优化选择)  (6)近红外标准方法解析(AACC、ISO、ASTM等) [b] 二、应用[/b]  (1)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含饲料等)  (2)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含酒类、果品、调味品、营养品和保健品等)  (3)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4)在烟草领域中的应用  (5)在石化领域中的应用(含化工、生物质能源等)  (6)其它领域  [b]三、建模技巧提高与讨论[/b]  (1)校正集和验证集样本的选择  (2)校正参数的选择(主因子数等)  (3)模型评价参数与意义  (4)用户问题提出与讨论  [b][color=#f10b00]咨询方式:010-51299927-101,13466308250,training@instrument.com.cn 张老师[/color] [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training/training_info.asp?TRI_No=100439][color=#013add]在线报名[/color][/url][/b][align=center][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121621_236215_1616720_3.jpg[/img][/align]

  • 【原创大赛】卢启鹏:我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点滴

    【原创大赛】卢启鹏:我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点滴

    [i] 卢启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会常务理事。1983年~1987年在浙江大学光学仪器工程系光学仪器专业学习。1987年~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光机所)攻读硕士学位,从事光谱仪器及技术研究,获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至今,在长春光机所工作,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光谱仪器及光谱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i] 我是1987年从浙江大学来到长春光机所攻读硕士学位,硕士论文研究的是关于平像场光谱仪器光学设计方面的内容。当时我学习的研究室被称为十五室即光谱技术研究室,是国内组建最早的关于光谱仪器及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室,早期曾研制出大型石英红外光谱仪、机载傅里叶光谱仪、阿德玛变换光谱仪、大型真空紫外光谱仪等仪器,当时陈星旦院士是我们的研究室主任,正在开展有关近红外粮食成份分析仪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 研究生毕业后,幸运的留所工作。记得工作后不久的一天,陈先生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原来是要交给我一项任务,编制一套有关近红外粮食成份分析仪用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近红外分析仪的研制在室里已开展一段时间,由于当时计算机运行速度较慢、软件编程语言的限制,不论是采集数据的稳定性还是定标和预测速度都有不足。我大学不是学计算机的,但对C语言使用还算熟练,已为课题组编制过几个客户应用程序。先生希望我能编出一套能够完成数据的稳定采集、计算速度更快一些的应用程序。虽然有些突然,但我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期间开始到图书馆查资料,与先生讨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编写、调试程序。工作中,突击学习了数理统计方法,了解近红外分析技术特点、已研制的仪器特点等相关知识。由于任务紧急,时间紧迫,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不得不加班加点,终于及时完成了一套能够实现数据采集、预处理、多元线性回归定标及预测功能,又具有下拉、弹出菜单等花哨显示功能的用户软件。人机界面还算友好,定标和预测时间大为减少。 攻关项目顺利完成,分析仪器也已定型,但由于近红外技术应用在国内过于超前,也没有国家标准的约束和指引,加上[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与常规光谱分析技术差异较大,应用前需要准备大量样品需要定标等工作,预想中的大量推广遇到很大困难。 转眼到了1992年,一天遇到陈先生,谈起近红外技术的动态,先生谈到国外已有近红外技术在无创血糖方向上开展研究的迹象,当时我们室已在生化分析仪方面开展工作。先生想先申请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由于我前几年参与了近红外的工作,也是很感兴趣,当然希望有基金资助,重操旧业。参与申请后,重新学习了无创血糖分析方面的知识,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近红外分析技术的现状。可惜由于基金没有获批,我只好转战其他的研究项目工作中。 一晃时间已到2005年,这时我从长光医疗仪器公司回到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在散步时陈先生了解到我已回到所里工作很是高兴,让我尽快到他办公室讨论一下近红外方向的研究内容,启动近红外分析仪器研制及应用的工作。这时国内近红外技术及应用的环境已大为改观,近红外分析技术已普遍获得接受,身边的生存压力已有所缓解,也有多名可以一起工作的同事和研究生,凭借十几年来对光谱分析仪器的技术积累和热爱,我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及应用上的工作又重新开始。[align=center][img=,531,35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141529_01_2984502_3.jpg[/img][/align][align=left] 现在我们课题组先后研制了滤光片型、光栅扫描型、光栅阵列型、傅里叶型、线性渐变滤光片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仪,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际经验,研制的快速粮食成分分析仪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及吉林省与中科院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项目的连续支持下,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壤养分快速[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仪样机,能够对土壤中总氮、有机质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预测相关系数可达0.9,通过进一步研究,有望实现田间作业过程中的土壤成分含量测量,更加便捷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与应用单位合作针对粮食、饲料、土壤养分、人参成份、果品分析等应用开发出多种专用分析仪器,正努力进行产业化推广。 课题组与高校、医院合作在无创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HCT等血液成份检测领域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及临床实验等工作,这是一项很有意义也很有趣的工作。 无创伤血液成分检测是个世界性难题,困扰了科学工作者很多年,由于有效信号微弱、背景干扰严重,一直未能完美解决。为了提取出微弱的有效光谱信号,课题组基于血流容积差光谱相减法,研制了几代快速、高信噪比的光谱检测系统,信噪比达到20000:1以上。通过多年的努力,在无创伤血红蛋白、HCT检测方面获得了较好的分析结果,在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检测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所以说,近红外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还大有潜力可挖。[/align][align=center][img=,571,34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7/201707141530_01_2984502_3.jpg[/img][/align][align=left] 近些年来,在学会及国内同行的努力下,召开了多次近红外学术会议,[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广,入行的人越来越多,形势越来越令人振奋。最后,祝愿我们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事业蒸蒸日上,更好更多地应用于国民经济主战场,利国利民。[/align]

  • 近红外光谱仪的微型化

    [font=宋体][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器在小型化和微型化的道路上从未止步,从实验室台式[/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Benchtop[/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车载便携式[/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Portable[/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手持式[/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Hand-held[/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发展到袖珍式[/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Pocket-sized[/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和微型[/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Miniature[/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用了不到[/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十[/font][/font][font=宋体]年的时间。尤其是[/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集成了机、电、光、磁、化学[/font][/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传感等多种机械、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微光学电子机械系[/font][/font][font=宋体]统,促进了近红外[/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光谱分析仪的微型化。微型[/font][/font][font=宋体]近红外[/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光谱仪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检测速度快、使用方便、可集成化[/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可批量制造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应用在实验室化学分析、工业监测、航空航天遥感[/font][/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临床医学检验等领域。[/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美国[/font][/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B[/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RIMROSE[font=宋体]公司与[/font][font=Times New Roman]JETPROPULSION[/font][font=宋体]实验室联合设计和制造的一种新型[/font][/font][font=宋体]声光可调滤光器[/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近红外[/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AOT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NIR[/color][/url][/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光谱仪,就是采用微型窄带滤光片技术,通过改善施加在特殊晶体上的波长覆盖范围来调节波长分辨率和通光波长的[/font][/font][font=宋体]反射型近红外微型光谱仪,其[/font][font=宋体]制造[/font][font=宋体]结构简单、性能良好、成本低廉。该[/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微型光谱仪使用发光二极管阵列作为光源,光纤作为光波传输介质,重量小[/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250[font=宋体]克[/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外观尺寸小[/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约为[/font]9.2cm×5.4cm×3.2[/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cm[/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扫描速度快[/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可达[/font]4000[font=宋体]波长每秒[/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它的分辨率高[/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达到[/font]0.0125[/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nm[/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波长调节速度快,灵活性高,可靠性好,将光谱分析从实验室搬入日常生[/font][/font][font=宋体]活[/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而且传统的农业领域一向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农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领域的发展,如粮食种植产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的趋势,并从中解放出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但是,像在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山区的柑橘、刺梨、[/font][font=宋体]枇杷等果品种植行业,仍然依赖人工作业,效率低,成本高。传统的植保作业方式消耗高水量、高肥量和高剂量[/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施用农药及各种生长剂等[/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同时造成高污染,这也成为行业的痛点。精细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集约化、精准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农业新模式渐行渐近、触手可及,为植保行业的绿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与无人机、机器人的[/font][font=宋体]结合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果园为防治果树的病虫害,几乎每个月都需要施撒农药[/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两次[/font][/font][font=宋体]以上。若以人工作业为主,弥漫的药雾对人体伤害较大。而且由于人工喷药的雾化程度不高,会造成大量的农药浪费,[/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甚至[/font][/font][font=宋体]土壤污染。无人机携带光谱仪,可先对果树的病虫害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虫病的危害程度,通过无人机或地面机器人实施特定条件下的药剂与药量喷洒。植保无人机进行覆盖树冠部分的精准农药喷洒,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极大地节省用药量以及人力。此外,植保机器人还可帮助完成果树的修剪和授粉等任务;在果实管理方面,果实采摘机器人上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仪可实时判断果实的成熟度,适时采摘,有效提高水果质量。采摘后的水果通过智能分拣系统,实现果品的大小和品质自动分选,整个分拣过程包括上料、卸料、分选、装箱、包装、码垛等。施肥机器人上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对果园土壤的水分和肥力进行实时测定,根据其水分及各种元素组成等结果适量、变量施肥施水。通过分析土壤水分、果树的长势以及近期的气象预报等大数据,制订出短期的灌溉计划,并利用现代化的装置便能实现精准灌溉和科学施肥,从而节省大量的水资源,有效地减少了施肥量,降低农业成本的同时保护环境。[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能与无人机、机器人、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形成感知、互联、分析、自学习、预测、决策、控制的全生态链智慧农业。果农无论在何方,都可以用智能端,多角度调转,对每块田甚至每棵树的长势进行云端管理,争取让每颗果树达到理想生长曲线,真正实现智慧果园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标准化种植[/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和[/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无人值守[/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采用复合光纤传感阵列设计的微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可以通过波长、相位、衰减分布、偏振和强度调制、时间分辨、收集瞬时信息等真正实现多通道光谱分析,同时检测、鉴定和量化复杂待测物成分。[/font][/font][font=宋体]目前市场上[/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WARE[font=宋体]公司的[/font][/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NeoSpectra[/font][font=宋体]系列光谱仪,外观精巧、成本低、光谱覆盖范围广、能耗低,能够提供透反射、吸光度、颜色、激光多种[/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连续[/font][/font][font=宋体]测量。[/font][font=宋体]食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其营养与安全不仅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生存,还关系到国计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大事,甚至还严重影响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发注重身体健康,对食物的追求已经不只局限于简单的吃饱、吃好,对食品的营养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要真正做到精准营养、健康饮食,那么搞清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掌控食品营养成分的质和量,不但可以指导人们合理控制营养膳食,也可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等过程进行合理控制,为及时了解食品品质的变化、保障个人饮食健康,提供了可靠、科学的依据。[/font][font=宋体]传统食物分析仪器往往是放置在实验室里的昂贵设备,例如凯氏定氮仪、[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仪[/color][/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仪[/color][/url]等。而市场上的食物种类繁多,质量检测人员以及消费者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搞清楚每样食物中的成分和营养。那么能否发展和应用[/font][font=宋体]移动式、便携式、嵌入式和可穿戴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font][font=宋体]来解决这一常规分析问题呢?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世界首台卡路里测量仪[/font][font='Times New Roman']Calory Answer[/font][font=宋体],采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原理,可以在不接触、不破坏食物的条件下,全自动直接测量单一食品材料和混合类食物的指标,分析时间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font=宋体][font=Times New Roman]min[/font][font=宋体]。测量指标包括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酒精等。其简单快捷的特性可充分体现在餐饮服务业的日常检测中,诸如菜肴、盒饭等复杂混合食物是无法用传统方法快速准确得到其卡路里值的。该仪器被普遍应用在日本各大超市、食品加工厂和营养机构等场所,国内很多健身机构、营养配餐机构也配备了这样的设备。[/font][/font][font=宋体]加拿大科学家发明的一款只有钥匙链大小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Tellspec”[/font][font=宋体]手持式食物热量扫描仪,需与智能手机应用程序配合使用。这个扫描仪装有一个分光计,用户只需扫一扫便可获知食物的热量,可以帮助用户了解食物内的过敏源、化学物质、营养物质、热量和配料,甚至能够穿透塑料扫描食物,让购物者在超市选购食品时先扫描,再决定是否购买。扫描食物后,扫描仪将获取的数据上传到网络服务器。随后,经过特定的算法创建一份报告,并传输给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显示食物的成分,从而帮助消费者选择食物。以色列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拇指大小的近红外线光谱扫描仪[/font][font='Times New Roman']SCiO[/font][font=宋体],可用于探测食物、药品和其他物品中的化学成分。只要拿着扫描仪对准目标物品按下按键,使用者就可以获取其内部成分含量。比如查看一块奶酪含有多少卡路里,或确定一只挂在枝头的西红柿何时能熟透。未来,该产品将具备识别食物生熟、变质的功能,通过建立强大的后台数据库,甚至可以识别出含不良添加剂的牛奶。[/font][font=宋体]随着越来越强大的电子消费产品及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font][font=宋体]移动营养与健康技术的突破[/font][font=宋体],可将光谱设备嵌入到智能手表、洗衣机、烤箱和真空吸尘器中。可以假设此类嵌入式设备的制造商对产品的稳定性、特定温度和湿度范围内的适用性,以及校准承担全部责任,能为整个产品提供自动决策。最新一代的光谱仪,包括基于光子或等离子体设备的光谱仪,有望实现极端小型化和极低的成本,可以集成到普通大众的智能手机中,供消费者[/font][font=宋体]在线[/font][font=宋体]识别和检测[/font][font=宋体]生鲜新鲜度、食物营养价值、环境过敏原、皮肤状态等,实现长期的跟踪指导、营养自助评价、饮食结构调整,实施精准营养、健康服务[/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未来可能会出现[/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胶囊化[/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甚至[/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微尘化[/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的[/font][/font][font=宋体]微型光谱仪,只有一粒种子大小,可以感知、储存和传输数据,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甚至血液系统中,实时监测人体的健康状况。在临床医学上,与智能手术机器人结合,可高精度判别和切除病灶组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医疗。[/font]

  • 【原创大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六年近红外之路------从一台近红外到多台近红外的成长

    说明:本文参与原创大赛仅为加强传播交流,让更多人发现近红外的魅力,不参与任何奖项评选!六年近红外之路------从一台近红外到多台近红外的成长四川特驱投资有限集团 陈平近红外在饲料行业的应用,应该说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所以外资企业的近红外应用较早,并且是以规模化的应用模式快速复制和扩张。而国内饲料近红外的大规模应用,大部分是最近十年间的事情。我很有幸当年毕业后正好碰见这个时期,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集团近红外应用和推广联系在了一起,作为近红外项目负责人组建了目前的近红外定标项目中心,经历见证了近红外在我们集团的应用发展过程。我于2010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营养专业,作为学校的优势专业,不缺工作岗位,同学们除了继续深造,大部分选择配方师或饲料研发岗位从事技术工作,唯独我是例外。当时对实验室情有独钟,第一个工作项目是用ELISA方法进行霉菌毒素检测分析,并且在集团开展培训推广该技术。因为读书期间有一年半细胞生物学实验的基础,这个检测简直是小菜一碟,工作之余可以兼职看看近红外。这台近红外比我早一年到实验室,此时已经有常规的成品和大宗原料模型,用于和总部最近的全价料工厂的检验。用肖雪博士的“要不试试近红外?”的想法,联系到自己的日常检测工作,我立马就想用它建立一个玉米的黄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的预测模型!虽然对近红外操作都还是一头雾水,可是说干就干,看着软件说明书,请教了一下同事操作方法,还查阅到了相关的所有文献,只有老外发表过类似的文章,有可行性,这在国内检测都还是空白呢!要是建成了可以节约多少检测成本呢,感觉读书时候的钻研劲儿又上来了,把波长间隔设到4cm-1,样品取3次平均,还想把颗粒和粉碎模型一起做,检测,粉碎,扫描,100多个样品,天天从早干到晚,然后数据分析,光谱处理,波段选择,参照老外,也自己用软件优化,结果------不了了之。现在看来,有些笑话,也感叹那时候真的很年轻。近红外说起来很简单,因为有商业配套软件,简单到我们可以把计算过程当成是黑匣子,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模型,R2要接近1,RMSECV要最小。中间却缺少了很多环节,对数据的综合解读能力也基本处于外行状态。殊不知,近红外技术是一门多学科技术,涉及到到知识面太广了,光谱学,化学计量学,统计学,还有所要检测项目相关的行业知识。我喜欢把近红外工作比喻为下棋,因为一招错可能会导致全盘皆输,一旦一个环节错了,最终出来的数据都可能会不尽人意。很多人对近红外都能说出十之八九,可是往往那不足的一二就成了水桶原理的短板,所以即使很多人都可以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专业的建议,没关系,一一接受,但是去伪存真,扩充知识面,在建模之初做好打算比后期补救的意义会大很多。半年过去,检测工作没再继续,之前从事近红外管理的同事辞职了,我开始接手专职近红外工作。我也开始脚踏实地地把应用重心转到常量分析上,对提高模型的稳健性做了大量优化工作,在此过程中对软件操作维护已经非常熟悉了。鉴于第一台近红外在公司的“良好”应用(至少替代了很多手工分析,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总监决定在集团大规模推广近红外了。当我产假休完已经2011年底,新来的5台近红外很快摆在了我面前,等待验收调试。报警,斜率,截距,样品,数据,这些词天天在我的头脑里打转,下班都挥之不去。因为我们选择的其中一款仪器在全球都大概算是首发了,应用经验都有些缺乏,可能还有些信心太足。我们就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调试了近两个月,还是没有达到我们先前使用的单台近红外的预期结果,但是抵不住分公司的压力,还是把仪器下发到各个分公司,反馈回来的情况是------其中一个品管经理给我们总监投诉花几十万买回来一个废物。那一刻真的很崩溃。如果说前期单台近红外自己还能简单地玩一玩,现在是真心HOLD不住了。庆幸的是领导并没有批评我,还组建了四人的近红外项目组团队协助我进行湿化学分析,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厂家技术团队尽可能给予了我技术支持。虽然顶着压力,当时还是想,我就不信近红外做不出来,颇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势。也正是因为碰到的问题太多,促进我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进行更多的反复论证,这些问题就像是滋养我快速成长的雨露一样,带动了我很多的思考。大概过了半年时间,一直以来的坚守终于有了回报,雨过天晴,问题逐渐解决一些了,网络化应用的优点也逐渐显现出来,为我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管理的二十多台近红外,除了安装的时候亲自下分公司验收培训,再也没有太多的机会能下分公司了。现在的近红外已经成为我们分公司缺一不可的工具。去年,褚小立博士把我们近红外工作者们都拉入微信群,让我第一次有机会见识到了如此多的不同的专业背景专家,并且参加第六届近红外光谱学年会见到了真人,听着他们的故事,执着和坚守是大家共同的特点,作为一个近红外迷,不是近红外专业出身,但是能够成为其中一分子被接纳,竟然毫无违和感,我很感谢这个群体对一个非学术界晚辈后生的包容。回顾这六年来的近红外工作,感慨万千,我也一直在探索论证中成长,真正无怨无悔。

  • 如何选择近红外光谱仪

    如何选择近红外光谱仪

    初从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的人员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器最好?如何选择一台合适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器?实际上,“最好”仪器的定义是很难确定的,“最好”的仪器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对某一特定的仪器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是随着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 为了使[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器必须按照详细的技术规格设计生产。下表反映的就是现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器的规范。当然也是使用者选择仪器时的主要依据。[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01/200601120941_12974_1638147_3.jpg[/img]以上摘自:陆婉珍,袁洪福,徐广通,强冬梅.《现代[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46页

  • 【原创】现在近红外种类有很多,大家觉得哪种近红外仪器好呢?

    现在近红外种类很多。不过应用最广的现在还是傅立叶近红外,但是最近看到一片报道,其实傅立叶近红外从原理上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大家来讨论一下。抛开建立模型等问题,最重要的还是仪器,如果仪器都选错了,其他的都是空谈。我看大家讨论仪器很少,大多数都是讨论建模或应用,这些固然重要,但是选择一个重要的仪器是根本。

  • 近红外仪的利用率

    我们粮油检验用近红外仪模型个数为8条,每条有1到10个化学指标。请版友们讨论近红外仪利用率情况

  • 近红外光谱仪的选购

    初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的人员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近红外光谱仪器最好?如何选择一台合适的近红外光谱仪器?实际上,“最好”仪器的定义是很难确定的,“最好”的仪器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对某一特定的仪器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是随着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为了帮助使用者根据特定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本文将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设计方式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特点向选用者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为了使近红外光谱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近红外光谱必须按照详细的技术规格设计生产。下面反应的就是现近红外光谱仪器的规范。当然也是使用者选择仪器时的主要依据。  对现代近红外光谱仪器的要求性能要求: 系统特点及对仪器的要求可靠性: 波长准确,光谱稳定性好多样性: 提供多种测样方式,波长范围宽快速性: 快速扫描系统,多功能计量学软件灵敏性: 信噪比高可分辨性: 分辨率高在线持久性: 可靠性样品导入系统,仪器无运动部件模型可转换性: 波长准确,光谱稳定  近红外光谱仪器不管按何种方式设计,一般由光源、分光系统、测样器件、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和记录仪(或打印机)等六部分构成。  近红外光谱仪的分类比较多,但市场上分类主要还是按照仪器的分光器件不同来分,一般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滤光片型、光栅色散型、博立叶变换型和声光调制滤光器型。其中光栅色散型又有光栅扫描单通道和非扫描固定光路多通道检测之分了。  滤光片型近红外光谱仪可分为固定滤光片和可调滤光片两种形式。固定滤光片型光谱仪是近红外光谱仪器的最早设计形式,这种仪器首先要根据测定样品的光谱特征选择适当波长的滤光片。该类型仪器的特点是设计简单、成本低、光通量大、信号记录快、坚固耐用。但这类仪器只能在单一波长下测定,灵活性较差,如样品的基体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可调滤光片型光谱仪采用滤光轮,可以根据需要比较方便地在一个或几个波长下进行测定。这种仪器一般作专用分析,如粮食水分测定仪。由于滤光片数量有限,很难分析复杂体系的样品。  扫描型仪器通过光栅的转动,使单色光按波长高低依次通过测样器件,与样品作用后,进入检测器检测。与滤光片型的近红外光谱仪器相比,色散型近红外光谱仪器具有可实现全谱扫描、分辨率较高、仪器价位适中和便以维护等优点,其最大的弱点是光栅或反光镜的机械轴承长时间连续使用容易磨损,影响波长的精度和重现性,抗震性较差,一般不适合作为过程分析仪器使用。  博立叶变换光谱技术是利用干涩图和光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测量干涩图和对干涩图进行博立叶积分变换的方法来测定和研究光谱的技术。与传统的色散型光谱仪相比,博立叶变换光谱仪能同时测量、记录所有波长的信号,并以更高的效率采集来自光源的辐射能量,具有更高的波长精度、分辨率和信噪比。但由于干涉仪中动镜的存在,仪器的在线长久可靠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对仪器的使用和放置环境也有较高的要求。  声光可调滤光器(缩写AOTF)是利用超声波与特定的晶体作用而产生分光的光电器件。用AOTF作为分光系统,被认为是90年代近红外光谱仪器最突出的进展。与传统的单色器相比,采用声光调制产生单色光,即通过超声射频的变化实现光谱扫描。光学系统无移动部件,波长切换快、重现性好,程序化的波长控制使这类仪器的应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声光可调滤光器近红外光谱仪器的这些优点使今年来在工业在线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目前这类仪器的分辨率相对较低,价格也较贵。  非扫描固定光路多通道近红外光谱仪器是因为仪器的检测器采用多通道光敏器件而得名。这类仪器的色散系统一般采用平面光栅或全息光栅,与光栅扫描型相比,光栅不需要转动即可实现确定波长范围的扫描。多通道检测器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二极管阵列(缩写PDA)和电荷耦合器件(缩写CCD)。该类型仪器测量的波长范围取决于检测器光敏元件的材料(波长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如硅基光敏元件的影响范围在短波近红外区域,由于该波i段检测到的主要是样品三级和四级倍频,样品的摩尔吸收系数较低,因而需要的光程往往教长。这类仪器的最大特点是仪器内部无可移动部件,仪器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好;另一个特点是扫描速度快,一般单张光谱的扫描速度只有几十毫秒。这两特点的结合,使该类仪器特别适合作为现场或在线分析仪器使用。多通道型仪器的分辨率取决于光栅性能、检测器的像素以及狭缝的尺寸。在确定波长的范围内,检测器的像素越高,所检测道的样品信息越丰富,但一般像素越高的检测器价格也越高。(选自网络,侵删)

  • 【原创大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近红外应用与推广,我一直在路上……

    说明:本文参与原创大赛仅为加强传播交流,让更多人发现近红外的魅力,不参与任何奖项评选!近红外应用与推广,我一直在路上……FOSS公司 罗海峰2004年,我从中国科学院博士毕业后,来到了FOSS公司,由于自己以前的专业是生物相关专业,所以当时的我对近红外绝对是个十足的菜鸟,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学起,于是,我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阅读了有关光谱学和近红外的相关书籍和文献,同时熟悉了公司产品的特点和软件使用方法,当时自己感觉,原来近红外就这么回事,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呀?现在想起来, 当时的自己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真正体会到近红外的内涵和真谛. 就这样,我怀着一种自信满满的心情,踏上人生第一次的近红外服务的路程, 当时公司安排我去山东去做近红外分析仪的安装工作,记得那是一个油脂企业客户,在安装现场,我尽力把自己现学的对近红外的理解灌输给客户,整个培训花了我3天时间,从近红外的原理和机器的特点,定标软件的应用,我讲得力求面面俱到. 培训结束后,自我感觉特别良好, 感觉自己工作非常完美,客户肯定十分满意. 但最后的一个细节让我终生难忘, 培训结束时,客户问我有关实验室的手工测定误差和近红外设备的关系时,我完全没有思路,当时真是尴尬不已.现在想起来,其实对于近红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来说,不能单了解近红外本身,还可能更需要了解围绕近红外技术的方方面面,比如不同行业对近红外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行业样品化学分析方法的区别, 这些参比方法本身的误差水平直接决定着后期客户使用近红外的实际效果.要让客户真正使用好近红外设备,作为近红外的应用人员,有理由和客户一起,从不同的方面对近红外技术进行探讨,只有大家通力协作,才能让近红外设备发挥它的功效. 所以,在随后的工作中,我一直秉承一个理念,近红外不单是仪器本身,作为仪器生产厂商,我们不仅需要提供给客户稳定可靠的仪器,还需要提供可以供用户使用的数据库模型,同时,我们还有一种责任和义务,告诉客户实验室自己的手工分析在近红外分析中如何重要,并且帮助他们在实验室手工分析方面加以提高,作为厂商,我们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让不同化验室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交流不止是近红外设备本身,更重要的是不同实验室之间在手工分析上的相互切磋与提高. 10多年来,在近红外的服务过程中,我一直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服务和支持了饲料,油脂,乳制品以及白酒等行业的上百家客户, 在与他们长期的接触中,我从这些企业近红外使用者身上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了解了客户对于近红外应用的实际需求, 比如集团企业在使用近红外过程中,如何作到运营简单,管理高效,是我的客户提供了把近红外网络化管理的思路,于是, FOSS推出了RINA和Mosaic的网络化管理软件,事实证明,这种网络化管理思路目前在近红外的使用和推广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让集团企业的近红外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许多客户的认可. 近几年来,我多次参加全国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结识了许多近红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同行,从和他们的交流中,我汲取了许多新鲜的思路. 比如新的建模算法, 新的应用附件,新的数据处理模式等等. 自己觉得,随着这些新思路,新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 近红外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我愿意和各位近红外人士一起, 为大家共同的近红外事业增砖添瓦.目前,在FOSS,借助于在近红外应用上的一点点经验,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寻找近红外应用推广的新领域, 由于近红外是一种应用技术,需要现成的数据库支持, 客户才有投资近红外的动力,这就使得新领域近红外的应用推广变得相当艰辛.于是,自己脑海里闪出一个新念头,拿出当年攻读博士学位的劲头,再花几年时间,在近红外新领域应用上做大量的样本积累工作,力求以后在新的领域把近红外技术推广到目前成熟领域的高度. 在近红外新领域应用上,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 近红外虽不是我的专业,但已经成为我的职业,我必将全部精力致力于在实际应用中推广近红外技术,为近红外技术的广阔前景贡献自己的力量.

  • 有近红外仪吗?

    我想了解一下上海哪些单位拥有近红外仪啊?是指已经拥有并且能做测试的

  • 【求助】近红外仪的校正问题

    我们化验室的近红外仪主要是在线检测半成品和成品的。(对象是面粉)作为一个在线检测设备,对它进行校正的频率应该定为多少呢?怎样做好校正记录呢?还有是,近红外仪结果的准确性不如化学值那么准确的话,有必要把它作为生产的关键设备呢?请各位高人指点!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