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数显角度仪

仪器信息网数显角度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数显角度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数显角度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数显角度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数显角度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数显角度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数显角度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数显角度仪相关的论坛

  • 【讨论】SAED得到衍射花样后拍图相时随放大倍数样品变化角度

    样品为线状,相用SAED确定生长方向。发现得到衍射花样后拍图相时随放大倍数样品变化角度。是不是不改变相机长度直接拍的那个图是正确的?TEM为JEM 1011实验室另一台好用的2011坏了,只能凑合用这个破东西了。用2011时好像没发现这个情况。大家给出个注意吧。

  • 【求助】咨询多角度测色仪

    请问大家,现在市场上商品化的多角度测色仪有哪些?我公司现准备购买一台多角度测色仪,用于光变材料的颜色测量希望大家给予推荐和相关信息谢谢如有资料请发我邮箱fashhill@163.com

  • 【求助】咨询多角度测色仪

    请问大家,现在市场上商品化的多角度测色仪有哪些?我公司现准备购买一台多角度测色仪,用于光变材料的颜色测量希望大家给予推荐和相关信息谢谢如有资料请发我邮箱fashhill@163.com

  • 【分享】光泽的物理意义及测量角度

    光泽作为物体的表面特性,取决于表面对光的镜面反射能力,所谓镜面反射是指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的反射现象。若物体表面为光学平滑面,即表面凹陷间隙小于1/16入射波长,当入射光为平行光束时,则镜面反射光也为平行光束,且完全不受物体本身颜色的影响,入射光为白光,镜面反射光仍为白光。在理论上,光泽被定义为物体表面镜面反射能力与完全镜面反射能力的接近程度。对于镜面,入射光几乎全部沿镜面方向反射,对于“无光泽”表面,入射光在任何角度反射都一样,出现所谓漫反射现象。大多数印刷品既非完全镜面,也非完全无光泽表面,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测量材料表面光泽需要使用到光泽度计,光泽度计是测量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率,即镜面光泽。测量时所选入射角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入射角越大,镜面反射率越大,光泽度越高;反之亦然。由此可见,光泽高低不仅取决于物体的表面特性,而且取决于测量角度。 至于采取何种角度测量为宜,日前还没有通用标准。一般对高光泽表面采取小角度,如20度角,对于低光泽表面则采取较大角度如75度角等进行测量。而通用型的光泽度计为60度角。目前大角度光泽度计不适合测量高光泽材料,主要受制于仪器量程不够,但林上LS192光泽度计虽是一款便携式的通用型60度角的光泽度计,但其量程可达0-1000GU,所以LS192光泽度计即可测试低光泽材料又可以测量高光泽的材料。

  • 介绍一个角度可变绝对反射附件——按图索骥(4)

    介绍一个角度可变绝对反射附件——按图索骥(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台式的居多,同时使用比色池分析液体样品的也居多。但是不知大家对于那种落地式的大紫外熟悉否?这种大紫外的功能主要是测试以光学固体样品为主,同时使用了许多附件;今天就将一款用于测量固体样品的角度可变绝对反射附件展现给大家: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012028_364412_1602290_3.jpg图-1 含有大样品仓的落地式大紫外的分光光度计外观。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011042_364375_1602290_3.jpg图-2 这种可变角附件用于测量固体样品的透射率的状态;此时样品转台和检测器(积分球)转台均处于0角度,目的是测样品的透射值。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011047_364376_1602290_3.jpg图-3 这种可变角附件用于测量固体样品的反射率的状态;此时样品转台和检测器(积分球)的角度均可改变。其有效角度在20°~60°范围内改变。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011049_364377_1602290_3.jpg图-4 这是样品转台的细部照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011050_364378_1602290_3.jpg图-5 这是样品转台和检测器转台改变角度的调节刻度的细部照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011051_364379_1602290_3.jpg图-6 这是样品光束起偏器的细部图。当测量样品的反射率的入射光的入射角大于15°时,如果不采用起偏器来测量就会产生测量误差。因为入射光束是具有各向异性光,而仪器单色器的光栅的刻槽的方向是固定的,这种各向异性的入射光射在光栅的反射强度也会不同。为此可以通过起偏器将入射光分别调整为垂直光栅刻槽和平行光栅刻槽的两束光。用这两束光分别测试样品,最后求和,就可得到近似真值的样品的透过率或吸光度。

  • 【讨论】2008绿色北京奥运即将结束,从环境保护角度他将给世人留下什么?

    [color=#00008B]2008绿色北京奥运即将结束,北京奥运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无疑是一个空前的盛会,使人难以忘怀。北京奥运在促进世界人民的友谊、体现以人为本的高科技研发和运用都得到极大的发展,也为今后奥运和举办其他大型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color][B]作为绿色奥运,从环境保护角度讲,他同时也促进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经验,也必将给世人留下什么?[/B][B][color=#DC143C]请大家从环保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精论另奖加分![/color][/B]

  • 晶带轴转角度

    在衍射模式下,转到某一带轴,想要在这个带轴基础上转一定的角度比如说15°,根据夹角公式这里面有两个变量一个方程怎么求解X方向转几度,Y方向转几度呢??哪位大侠有类似转角度经验呢?不知道先假设其中一个角度在允许范围内,然后解出另一个可以不?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11.gif

  • 倾转角度的作用+不加选区光阑按SA Diff出现衍射斑

    TEM刚刚开始做,有两个问题请教各位老师:1. 我在看老师做TEM的时候,发现他在未加选区光阑的情况下按SA Diff按钮,本来应该出现菊池线,但是我却看到出现很整齐的衍射斑,就像加了选区光阑一下,这是为什么呢?是否是样品太薄?2. 之前做衍射的时候都只记录相机常数(CCD相机,虽然标定的时候也用不着),今天发现老师还让记录倾转角度(TX and TY),不知道倾转角度是用来做什么?有什么用途?先谢谢了!

  • 衍射仪校准角度问题

    布鲁克D8 Advance光路调零后,仪器自带标准样品35.149,测量为35.150,但测量硅粉的角度异常,28.443的测量值为28.445,88.032的测量值为88.002,高角度偏低很大,不知什么原因,请高手赐教!谢谢

  • 高角度散射电子的相干性

    最近对STEM-HAADF中用于成像的电子到底是相干的还是非相干的不是很明白。根据文献报道,HAADF像是收集散射到高角度的电子成像,而这一部分电子是与原子核相互作用后产生的高角度弹性散射电子。是不是这一部分弹性散射的电子形成的波具有相干性还是非相干性呢?

  • 低角度的峰有点怪

    低角度的峰有点怪

    GSAS自己动手,按照大陆老师的方法用自己的样做仪器参数文件,结果发现低角度的峰fit并不好,如峰的左下角。实际上我用网上的仪器文件精修,发现也是这个地方精修的不好。过细看了下这个峰,感觉比较别扭,明显非对称,想问下造成这个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要重新测样。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4/201604182022_590670_3096748_3.jpg

  • 【求助】粉末压片谱线角度和背景的选择?

    【求助】粉末压片谱线角度和背景的选择?

    [color=#00008B]小弟刚进入这个行业,要做岩矿粉末压片法! 用的仪器是岛津XRF1500. 看了很多文献,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请各位指教 ! 1. 粉末压片谱线角度和背景的选择? 比如Si, 很多文献给的角度不一样 不过,都在 108度左右这个角度的选择是自己选 还是,选择了Ka谱线,和分光晶体以后,仪器自动给出角度?2 衰减器--attenuation (图中紫圈) 这个衰减器主要起什么作用? 每个元素都需要人工指定一个值吗? 比如 1/20,1/2等等还是仪器自动根据样品,决定是否用衰减。3 PHA值的设定 看了很多文献 对同一个元素,设定值的上限阈值都不一样?有统一标准吗? 还是最后根据测试结果自己调整4 Threshold (图片红圈处) 这个是做什么用的? [/color][color=#DC143C][size=4]这是应用软件的截图[/size][/color][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2/200912101345_189289_1863125_3.jpg[/img]

  • 液相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

    问一下各位大佬,在看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 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的操作规程时发现,使用时要设置DNN/DC,之后又要测算DN/DC,这个值不是设置好的值么,DN/DC是什么意思呢?

  • 溶液PH值和放置角度对盐雾试验的影响

    今天,我们主要来讲一下盐溶液PH值、样品放置角度以及杂质含量对盐雾试验结果的影响。 一、盐溶液PH值 溶液的PH值反映了溶液的酸碱度,PH值越低,溶液呈现的酸性就越强。由于氢离子浓度的增加,极化作用增大,使金属腐蚀加快。一般大气盐雾环境条件下其PH值在中性范围6-7,因此中性盐雾规定溶液PH值在6.5-7.2之间。 二、样品放置角度 对于样品角度标准中没有明确指出。在盐雾试验中,温度、盐溶液浓度是恒定的,金属的腐蚀作用是根据盐雾的沉降而不是雾的凝聚。在一定的角度范围,样品角度的变化会严重影响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使样品表面的盐雾沉降量出现变化。根据实验表明,样品与水平方向成60-75度角时,腐蚀量而且一致。对于电路板有资料记载了45度较为合适。

  • 【分享】从审稿人的角度谈SCI写作细节

    [size=4]根据本人的一些投稿和审稿经验,英语水平在整个论文写作中所占的比重最多占到三成,剩下的七成则是一些极易被忽略的格式或形式上的细节,而往往正是这些细节真正决定着一篇文章的走向。从审稿人的角度看,一片文章的命运往往在审稿人打开它的一瞬间就决定了。一个熟练的审稿人会在接到文章后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读一遍,从而对作者和文章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在这里,审稿人最喜欢两个极端:一是通篇充满了细节上的小错误,可以直接reject的那种,再就是所谓的well written,提几条不痛不痒的意见就可以放过的那种。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种最节省审稿人的时间,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当然审稿人不会直接告诉你拒稿的原因是这些小细节,他会告诉你文章创新性不够,研究没有意义,方法老旧,更不要说那些他都懒得一一指出的小错误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躲过审稿人的这头一板斧,我们即使做不到well written,也要尽可能的减少文章里的细小错误,从而给自己的文章增加机会。我试着总结了一些这类小细节,总结如下:1. 标题永远不要出现novel, new等字眼。从逻辑的角度讲,写科技文章的目的就是报道新的进展,如果不新的话那也没有发表的必要了。从审稿人的角度讲,他首先不会因为你写了个new就会觉得你的文章非常有新意,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让审稿人觉得你在挑战他的经验以及智商,于是乎千方百计找你文章里不new的地方……2. 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做实验的一些朋友有时候可能非常得意自己测出的某些最新数据,于是乎恨不得都塞到Abstract中以示强调,殊不知在审稿人眼中这些仅仅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阿拉伯数字而已。3. 参考文献和引用一定要规范,最好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来编辑,不要手工制作,费力且不讨好。有关参考文献格式方面的文章网上一堆一堆的,小木虫也有很多,在这就不再赘述了,只强调几点。第一,格式要统一,不要张冠李戴,用Author-year格式那就有author-year的样子,用数字格式那就规规矩矩的标出个1,2,3,4。第二,人名的拼写一定不能出现错误,因为某篇文献的作者就是你的审稿人,你都不怕错拼了,人家还能怕错拒你不成。第三,用et al.要慎重。有些兄弟图省事,所有文献仅列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一律et al.,殊不知审你文章的大佬很可能就在其中哦,:)4. 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经常看见的错误就是Conclusions,Acknowledgments不带s。这两个标题估计99%的人都要用到,而且孤零零就那么一个词,字号比一般的字还要大那么几倍,写错了话还真是着实扎眼。5. 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那种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任谁看了都眼晕。如果要表达的内容确实多,可以适当的使用enumerate和itemize,可以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6. 图表切忌模糊不清。在审稿阶段图表和正文一般是分开的,图和表都是一页一个,图还会被放大到A4纸的大小。这就要求图的质量要高,如果是矢量图那问题还不大,如果不是的话那分辨率一定要高,最好自己先放大打印出来看看。7. 科技写作常识要知道。科技写作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的,不讲规则只能是让审稿人觉得你是个新手或者杂牌军,这样拒起稿来几乎毫无心理负担。因此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还是要稍微注意一下,比如名词缩写第一次出现注明,阿拉伯数字1到12出现在文中的时候要用text,数字不能做为一个句子的开头,等等。8. 文章的格式要符合规则。一般来讲通篇双倍行距,段落之间留出空行,正文跟参考文献字体要区分开。当然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好的写作不一定能够保证它一定被录用,但是至少可以避免它过早的被reject,或者本来应该是minor revision的稿子给批成了major revision。以上只是本人总结的一些细微之处,但这些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希望跟大家多多交流。[/size]

  • 【转帖】从审稿人的角度谈SCI写作细节

    [size=3]从审稿人的角度看,一片文章的命运往往在审稿人打开它的一瞬间就决定了。一个熟练的审稿人会在接到文章后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读一遍,从而对作者和文章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在这里,审稿人最喜欢两个极端:一是通篇充满了细节上的小错误,可以直接reject的那种,再就是所谓的well written,提几条不痛不痒的意见就可以放过的那种。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种最节省审稿人的时间,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当然审稿人不会直接告诉你拒稿的原因是这些小细节,他会告诉你文章创新性不够,研究没有意义,方法老旧,更不要说那些他都懒得一一指出的小错误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躲过审稿人的这头一板斧,我们即使做不到well written,也要尽可能的减少文章里的细小错误,从而给自己的文章增加机会。我试着总结了一些这类小细节,总结如下:1. 标题永远不要出现novel, new等字眼。从逻辑的角度讲,写科技文章的目的就是报道新的进展,如果不新的话那也没有发表的必要了。从审稿人的角度讲,他首先不会因为你写了个new就会觉得你的文章非常有新意,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让审稿人觉得你在挑战他的经验以及智商,于是乎千方百计找你文章里不new的地方……2. 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做实验的一些朋友有时候可能非常得意自己测出的某些最新数据,于是乎恨不得都塞到Abstract中以示强调,殊不知在审稿人眼中这些仅仅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阿拉伯数字而已。3. 参考文献和引用一定要规范,最好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来编辑,不要手工制作,费力且不讨好。有关参考文献格式方面的文章网上一堆一堆的,小木虫也有很多,在这就不再赘述了,只强调几点。第一,格式要统一,不要张冠李戴,用Author-year格式那就有author-year的样子,用数字格式那就规规矩矩的标出个1,2,3,4。第二,人名的拼写一定不能出现错误,因为某篇文献的作者就是你的审稿人,你都不怕错拼了,人家还能怕错拒你不成。第三,用et al.要慎重。有些兄弟图省事,所有文献仅列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一律et al.,殊不知审你文章的大佬很可能就在其中哦,:)4. 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经常看见的错误就是Conclusions,Acknowledgments不带s。这两个标题估计99%的人都要用到,而且孤零零就那么一个词,字号比一般的字还要大那么几倍,写错了话还真是着实扎眼。5. 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那种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任谁看了都眼晕。如果要表达的内容确实多,可以适当的使用enumerate和itemize,可以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6. 图表切忌模糊不清。在审稿阶段图表和正文一般是分开的,图和表都是一页一个,图还会被放大到A4纸的大小。这就要求图的质量要高,如果是矢量图那问题还不大,如果不是的话那分辨率一定要高,最好自己先放大打印出来看看。7. 科技写作常识要知道。科技写作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的,不讲规则只能是让审稿人觉得你是个新手或者杂牌军,这样拒起稿来几乎毫无心理负担。因此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还是要稍微注意一下,比如名词缩写第一次出现注明,阿拉伯数字1到12出现在文中的时候要用text,数字不能做为一个句子的开头,等等。8. 文章的格式要符合规则。一般来讲通篇双倍行距,段落之间留出空行,正文跟参考文献字体要区分开。当然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好的写作不一定能够保证它一定被录用,但是至少可以避免它过早的被reject,或者本来应该是minor revision的稿子给批成了major revision。以上只是本人总结的一些细微之处,但这些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希望跟大家多多交流。[/size]

  • 移液器吸头浸入角度和深度使用方法

    移液器吸头浸入角度和深度使用方法

    吸头浸入角度控制在倾斜20度之内,保持竖直为佳;吸头浸入深度建议如下所示:[img=,361,1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1/202001081021084525_7007_676_3.png!w361x190.jpg[/img]

  • 溶剂、检测波长等影响化合物纯度角度吗?

    我手里有一个化合物,已经非常纯了,特点是极性很大,末端吸收,我选择的波长为215nm,也试过220nm,流动相中含有少量甲醇(甲醇在末端有吸收),在做PDA时纯度角度小于纯度阈值,当我用水溶解此样品时,纯度角度就大于纯度阈值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溶剂对样品的纯度角度有影响? 另外我想把这个化合物制成注射液,自然里面会加入其它一些辅料和水,这时纯度角度就会更大,明明辅料峰与主药峰分离度很好,其它像拖尾、理论板数、等都很好,为什么纯度角度大于纯度阈值?本人考虑,是因为以下原因导致纯度角度大于纯度阈值的,不知道对不对?请高人指点。样品检测波长靠近末端,溶剂等引起的噪音大,特别是甲醇的影响,当更换水或其它溶剂溶解样品时(如注射液直接进样测定时),就会使纯度角度大于纯度阈值。

  • 【原创】JJG74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图5中角度没标好吧?

    JJG744—200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中,焦点狭缝照相中: 狭缝照相机的准直需要基准轴线通过狭缝光阑入射面的中心,与狭缝光阑对称轴线所成的角度小于或等于10-3rad,如图5(见附件)所示。我认为图5的角度标得有问题,标的范围大了一倍。版友说是吗?更不应该的是在全国电离辐射计量技术委员会组编的《医用辐射源》(国家计量技术法规统一宣贯教材中,该附图同样有该错误!真不应该哦!

  • 硅光电池的角度调整方法

    1.现象:仪器出现可见光下,能测试,但数据不稳定,而紫外下,有数据,但完全不对1.样品:乙二醇 正常 220nm 82 275nm 97 但现在变成220nm 106 275nm 106图谱扫描如下:正常与不正常对比。氘灯,钨灯之类暂时不考虑现请教,基本原因确认是光电池角度偏了,如何调整硅光电池,使的在光谱扫描时出现正常,有什么窍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