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大空间熏显柜

仪器信息网大空间熏显柜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大空间熏显柜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大空间熏显柜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大空间熏显柜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大空间熏显柜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大空间熏显柜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大空间熏显柜相关的解决方案。

大空间熏显柜相关的资讯

  • 这家仪器公司冲刺IPO,涉嫌夸大未来市场空间
    2015年,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科赛博”)递交申报材料,拟冲击深交所创业板。此后,爱科赛博自称拟进行新一轮增资扩股,于2016年撤回上市申请。而后经过6年的“蛰伏”,爱科赛博重整上市之路,向科创板发起冲击。本次重启上市背后,爱科赛博身后或疑云未消。爱科赛博独立董事系重要产学研合作单位下属研究所的主任,结合双方长期合作情况,该名独董还参与到双方合作项目中,或“独董不独”。此外,爱科赛博测算其主要盈利增长点,即精密测试电源业务的增长空间的依据、方法及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存疑,涉嫌夸大市场空间。同时,爱科赛博合作多年的经销商客户,由其前员工设立,该客户成立当年即与爱科赛博合作,全部采购额来自爱科赛博,且爱科赛博对其销售的毛利率低于第三方。种种异象背后,该经销商是否为其而生?一、独立董事“来自”产学研单位,且“现身”合作项目的作者名单为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进行了界定。反观爱科赛博,自2016年起担任独立董事的刘进军,已于产学研合作单位任职长达20年,并且,无论是双方共同建设的实验室,还是一起合作的获奖项目,刘进军均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1.1 2002年至今刘进军任西安交大电新中心主任,2016年起任爱科赛博独董据爱科赛博签署日为2023年6月19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招股书”),2016年4月至招股书签署日2023年6月19日,刘进军担任爱科赛博的独立董事。1997年以来,刘进军长期从事电气工程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历任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的电气学院副院长、教务处领导等职务;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3年6月19日,刘进军担任西安交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可见,2016年至签署日2023年6月19日,刘进军在担任爱科赛博的独立董事期间,同时供职于西安交大。此外,据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及西安交大官网公开信息,2002年8月至查询日2023年8月11日,刘进军还担任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学院下设的“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the Power Electronics and Renewable Energy Center,以下简称“西安交大电新中心”)的主任一职。值得一提的是,西安交大的“电气工程学院”即为“电气学院”。也就是说,1997年至今,刘进军供职于西安交大;2002年8月起,刘进军担任西安交大电新中心的主任一职;到了2016年,刘进军在西安交大任职之余,开始兼任爱科赛博的独立董事一职。事实上,刘进军所在单位西安交大与爱科赛博之间,关系匪浅。1.2 2003年西安交大电新中心与爱科赛博联合创办企业,该企业的业务与爱科赛博相关据招股书,西安赛博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赛博电气”)系爱科赛博已被注销的全资子公司,系由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电新中心联合创办的。据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日为2010年12月15日的招股说明书及爱科赛博招股书,2003年,赛博电气由爱科赛博的前身西安爱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爱科有限”)和西安交大电新中心联合创办,专业从事以有源电力滤波器为核心的电能质量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另据招股书,爱科赛博的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精密测试电源、特种电源和电能质量控制设备。不难看出,爱科有限与西安交大所联合创办的赛博电气,其业务、产品均与爱科赛博紧密相关。简而言之,2002年,刘进军开始担任西安交大电新中心主任;而在其任职一年后,西安交大电新中心即与爱科有限联合设立赛博电气,共同开展电能质量产品的相关业务。而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电新中心的合作不止于此。1.3 2009年,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电新中心合作成立电力电子联合实验室据爱科赛博参与发起的公开平台2016年4月9日发布的信息,2009年,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合作成立集科研开发、高端客户培训、学生实验和社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爱科赛博——交大PEREC电力电子联合实验室”。2011年和2015年,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合作的项目分别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爱科赛博作为西安交大学生实训基地,连续多年来共圆满组织6批次西安交大本科毕业生暑期实践活动。在双方的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之间还进一步设立了“爱科赛博交大校友电气奖助学金”。未来,爱科赛博将继续坚持以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据西安交大公开信息,西安交大电新中心的英文缩写为PEREC。即是说,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设立的联合实验室,或由刘进军担任主任的西安交大电新中心,作为西安交大的对接方。那么,刘进军是否在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开展产学研合作期间已参与其中?更进一步来看,刘进军还是双方合作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1.4 2011年,刘进军“跻身”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合作项目的获奖人名单前文提到,2011年和2015年,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合作的项目分别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具体来看双方在2011年的合作项目。据签署日为2023年4月6日的《关于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以下简称“首轮问询回复”),2011年,爱科赛博所参与的“供用电系统谐波的有源抑制技术及应用”项目(以下简称“系统谐波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单位分别为西安交大、爱科有限、株洲交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获奖人员包括西安交大的刘进军。可见,在西安交大与爱科赛博的产学研合作期间,刘进军还是双方合作项目的获奖人之一。不仅如此,2020年,爱科赛博曾为刘进军的研究项目提供资金支持。1.5 2019年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共建研究中心,2020年捐款助力实验室建设据西安交大于2021年3月21日发布的《2020年度西安交大爱科赛博创新港工业自动化实验室建设基金项目总结》(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项目总结”),2019年11月,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西安交大—爱科赛博”先进电力电子装备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依托西安交大西部科技创新港的研究平台和爱科赛博的产业化平台而设立。2020年5月,爱科赛博向西安交大捐赠100万元,助力电气学院工业自动化系在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实验室建设。值得一提的是,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的此番合作成果显著。“实验室建设项目总结”显示,在“软件”建设的项目成果方面,创新港科研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五个,软件著作权四个。其中包括《A Study of Virtual Resistor-Based Active Damping Alternatives for LCL Resonance in Grid-Connected Voltage Source Inverters》(以下简称“论文1”)及《Small-signal modeling and stability prediction of parallel droop-controlled inverters based on termin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inverters》(以下简称“论文2”)。1.6 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的合作成果中,作者出现刘进军的“身影”据期刊《IEEE电力电子学报》2020年第1期,“论文1”的作者包括Teng Liu、Jinjun Liu、Zeng Liu、Zipeng Liu;“论文2”的作者包括Shike Wang、Zeng Liu、Jinjun Liu、Dushan Boroyevich、Rolando Burgos。显然,上述论文1和论文2中的作者“Jinjun Liu”,即为刘进军。换言之,到了2020年,已经担任爱科赛博独董的刘进军仍亲身参与到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的产学研合作中,并贡献了研究成果。也就是说,2020年,独立董事刘进军在爱科赛博的资金支持下完成其研究成果。1.7 管理办法指出,独立董事应与公司不存在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据发布于2023年8月1日且现行有效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独立董事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直接或者间接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不难看出,1997年至今,刘进军供职于西安交大。2002年8月起,刘进军还担任了西安交大电新中心的主任一职。到了2016年,刘进军兼任爱科赛博的独立董事。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西安交大电新中心与爱科赛博共办业务及产品与爱科赛博相关的企业。到2009年,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电新中心共建电力电子联合实验室。除此之外,2011年,刘进军现身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合作项目的获奖人名单。2019年爱科赛博与西安交大签约共建研究中心,并在2020年捐款助力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的项目成果中包括两篇论文,而论文作者之一系刘进军。在上述刘进军与爱科赛博、西安交大的关系之下,爱科赛博聘任刘进军担任独董,是否为后续与产学研单位的进一步合作“铺路”?刘进军作为独董的独立性该如何保证?或该打上“问号”。问题仍在继续。二、测算行业市场规模的来源客观性存疑,涉嫌夸大未来市场空间行业市场容量及未来增长空间都将影响企业的成长性。无论创业板或是科创板企业均是如此。对于拟冲击科创板上市爱科赛博而言,精密测试电源业务系最大盈利增长点,但就该业务的市场容量有限,监管层给予了关注。然而,在测算精密测试电源行业空间时,或存夸大的嫌疑。2.1 精密测试电源业务系最大盈利增长点但市场容量有限,未来市场空间遭问询前文提及,爱科赛博的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精密测试电源、特种电源和电能质量控制设备。据招股书,2019年起,爱科赛博将精密测试电源业务独立成产品线并大力发展相关业务,受益于下游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精密测试电源在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需求旺盛且毛利率高,成为爱科赛博最大的盈利增长点。然而,精密测试电源的市场空间容量或相对有限。据首轮问询回复,上交所关注到,爱科赛博的主要产品为精密测试电源、精密特种电源和电能质量控制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多行业领域。但是单一细分应用领域市场容量相对有限、最终用户较为分散。基于此,上交所要求爱科赛博分析其产品的未来市场空间。对此,爱科赛博回复称,通过市场调研,爱科赛博了解到的市场主要参与主体2022年度在国内市场销售规模可分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系10亿元以上销售规模的3家厂商,第二梯队系1亿元至10亿元销售规模的8家厂商,第三梯队系1亿元以下销售规模的厂商。其中,前两个梯队厂商2022年度测试电源在国内市场销售规模合计约49亿元,预计约占市场份额50%-70%,据此估算2022年度国内测试电源的市场规模约为70亿元到100亿元。2.2 首轮问询回复中未披露市场规模测算依据及过程,被监管层进一步追问然而,上述回复未能令监管层满意。据签署日为2023年5月24日的《关于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以下简称“二轮问询回复”),上交所关注到,爱科赛博估算2022年度国内测试电源的市场规模约为70亿元到100亿元,爱科赛博市场占有率3.1%-4.4%,但未说明2022年国内测试电源整体市场规模的测算过程、测算依据。基于此,上交所要求爱科赛博说明国内测试电源2022年整体市场规模的测算过程、测算依据。2.3 同样选取沙利文的数据来推算市场份额,不同企业披露的数据存在出入据二轮问询回复,因精密测试电源行业暂未有专门的行业研究报告,而精密测试电源行业与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在产品及市场参与主体方面具有相似性,故在测算精密测试电源行业市场规模时,尝试参考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据二轮问询回复,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集中度的数据系参考弗若斯特沙利文(以下简称“沙利文”)于2021年2月出具的《全球和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独立市场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电子测量仪器市场占比前五家公司一共占据了总市场份额的48.7%”。也就是说,爱科赛博依据沙利文的数据来推算市场份额。然而,沙利文出具的市场研究报告中,关于市场规模数据的可信度存疑。据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必贝特”)签署日为2023年6月1日的招股说明书,随着国内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国内自身免疫性疾病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9亿美元扩张至2020年的4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6%。值得注意的是,必贝特招股书中使用的国内自身免疫性药物市场规模的数据,系援引自沙利文的数据,且相关数据系基于批发价格水平。据签署日为2022年11月2日的《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以下简称“泽璟制药募资书”),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璟制药”)同样对国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进行了分析。泽璟制药募资书显示,2020年,国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74亿元。需要说明的是,泽璟制药对于国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规模的分析亦是引用Frost & Sullivan的分析数据,即沙利文数据,相关数据亦是基于批发价格水平。据国家统计局于2021年2月28日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全年,国内美元兑换人民币的平均汇率为1:6.9。若按照上述汇率进行测算,必贝特招股书中披露的2020年国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规模45亿美元,应折合人民币约为310.5亿元。折合后,必贝特披露的国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规模数据,比泽璟制药披露的数据多出136.5亿元。也即是说,在同样援引沙利文数据的背景下,2020年,必贝特招股书中披露的国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规模,与泽璟制药募资书中披露的数据存在超百亿元的“缺口”。个中沙利文的数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或遭拷问。需要强调的是,抛开爱科赛博所选取数据的可信度问题不谈,其市场份额的测算过程同样存在疑点。2.4 爱科赛博对市场规模的测算过程存疑,涉嫌将市场空间上限夸大14.62亿元前文提到,爱科赛博所援引沙利文数据显示,测算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前五名厂商市场份额为48.7%。另据二轮问询回复,根据智研咨询、北京研精毕智等国内咨询机构出具的公开行业研究报告,2021年全球前十名电子测量仪器厂商的市场份额合计为68.4%。综合上述数据,爱科赛博推算电子测量仪器前十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约为50%至70%。不难看出,爱科赛博对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测算,是以行业前五名及前十名厂商的市场规模为基础。耐人寻味的是,爱科赛博在实际测算过程或缺乏准确性。据二轮问询回复,2022年度测试电源销售收入不低于1亿元的主要市场主体共11家,合计销售收入约49亿元,其他小规模厂商的销售情况无法获取。按照精密测试电源行业11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占比为70%推算,则精密测试电源的市场空间为70亿元;按照精密测试电源行业11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占比为50%推算,则精密测试电源的市场空间约为100亿元。综上,假设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具有可参考性,则精密测试电源的市场空间或为70亿元至100亿元。不难发现,爱科赛博是以行业内前11家厂商的合计销售收入作为分子,并分别以前5名厂商及前10名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作为分母,来测算行业的市场空间,或存在“水分”。事实亦是如此。依据前5名及前10名厂商合计市场规模为基础,测算市场空间的结果小于爱科赛博所测算的结果。据二轮问询回复,经调研、整理,相关市场主体2022年度测试电源销售收入的前十名厂商分别为致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Keysight Technologies,Inc.、艾德克斯电子(南京)有限公司、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爱科赛博、青岛艾诺智能仪器有限公司、AMETEK,Inc.、菊水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日本)、Elektro-Automatik,Inc.、AC Power Corp.,对应的销售收入分别为约15亿元、约10亿元、约10亿元、约3.5亿元、约3.08亿元、约2亿元、约1亿元、约1亿元、约1亿元、约1亿元。经《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测算,精密测试电源行业内,前五名和前十名厂商的合计销售规模或为41.58亿元和47.58亿元。按照前五名厂商市场份额为48.7%测算,精密测试电源行业的市场规模或为85.38亿元。按照前十名厂商市场份额为68.4%测算,精密测试电源行业的市场规模为69.56亿元。可见,参照市场集中度的测算基准,实际测算的精密测试电源行业的市场规模或为69.56亿元至85.38亿元,测算结果小于爱科赛博所测算的70亿元至100亿元。2.5 拟冲击科创板,科创属性中对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有明确要求据2022年修订且现行有效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支持和鼓励科创板定位规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中,同时符合下列4项指标的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其中第四项为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0%,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不难发现,主营业务精密测试电源业务系爱科赛博的最大盈利增长点。然而,上交所关注到精密测试电源的市场容量有限,要求爱科赛博分析其产品的未来市场空间。但是爱科赛博因在首轮回复中对其市场空间未详细披露测算过程而再遭问询。此后,爱科赛博在二轮问询回复中披露相关市场空间。然而,科赛博选取沙利文的数据作为测算依据来推算市场份额,合理性及权威性存疑。同时,爱科赛博以11家厂商销售收入为分子,以5家、10家厂商的市占率为分母测算市场空间,经《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测算,精密测试电源行业的市场规模上限或为85.38亿元。在此基础上,作为最大盈利增长点的精密测试电源业务,其所属行业的市场空间或有限,在此基础上,未来爱科赛博能否满足科创属性中关于复合增长率的要求?尚未可知。上述问题仅为“冰山一角”。三、前员工成立公司当年即合作,销售毛利率“偏低”或“为其而生”对于员工在报告期内离职后的去向,向来系监管关注重点。尤其是涉及同业公司及上下游。反观爱科赛博,前员工杨锐在离职前夕成立了一家公司,该公司不仅成立当年就与爱科赛博达成合作,更是逐渐成为第一大经销商客户。但奇怪的是,离职一年有余,杨锐再次“现身”爱科赛博。不仅如此,爱科赛博对该名前员工设立的公司销售毛利率低于第三方。3.1 2017年前员工杨锐离职前一周设立陕西久正,陕西久正成立即与爱科赛博合作据首轮问询回复,2012年2月3日,杨锐入职爱科赛博,主要从事电能质量控制设备的销售工作。2017年5月1日,杨锐从爱科赛博离职。杨锐离职前任爱科赛博销售部下属的通用电能质量产品销售部门的西北大区经理。值得一提的是,离职前夕,杨锐在外设立了一家公司。据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信息,2017年4月25日,陕西久正金能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久正”)成立,杨锐系其法定代表人及唯一股东。即是说,2017年4月,杨锐设立陕西久正,次月杨锐自爱科赛博离职。需要指出的是,陕西久正成立当年即与爱科赛博合作。据首轮问询回复,爱科赛博与陕西久正自2017年开始合作。3.2 2020-2022年陕西久正均为前两大经销商客户,累计贡献逾6,500万元收入据招股书,爱科赛博披露了2020-2022年经销模式下的前五大客户情况。其中,2020-2022年,爱科赛博对陕西久正的主要销售产品为电能质量控制设备,销售额分别为2,089.96万元、1,944.03万元、2,497.39万元。2020-2021年,陕西久正为爱科赛博经销模式下的第一大客户,2022年为经销模式下的第二大客户。经测算,2020-2022年,赛克赛博向陕西久正合计销售额为6,531.38万元不难看出,进入报告期以来,陕西久正仍系爱科赛博经销模式下的大客户。事实上,杨锐自爱科赛博离职后,或曾现身其官网。3.3 截至2018年12月,杨锐仍为爱科赛博第一业务部的联系人据Internet archive回溯爱科赛博官网,2018年12月7日的信息显示,在爱科赛博所显示服务网络地区中,第一业务部的业务覆盖新疆等省份,杨某系爱科赛博第一业务部的联系人,其电话号码为180****0101。经《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研究,截至查询日2023年8月11日,通过支付宝实名认证系统,杨锐系电话180****0101的背后机主。也就是说,截至2018年底,杨锐仍系爱科赛博第一业务部的联系人。也即是说,2018年12月7日,彼时从爱科赛博离职一年有余的杨锐,却还在担任爱科赛博第一业务部的联系人,合理性存疑。在此基础上,爱科赛博与陕西久正的交易公允性存疑。3.4 爱科赛博系陕西久正唯一供应商,毛利率低于同类型产品其他经销商据首轮问询回复,爱科赛博系陕西久正的唯一供应商。2020-2022年,爱科赛博对陕西久正实现的毛利率分别为25.52%、27.06%、21.13%。同期,爱科赛博对同类型产品其他经销商实现的毛利率分别为38.59%、36%、36.65%。可见,报告期各期,爱科赛博对陕西久正实现的毛利率,低于其他经销商超过十个百分点。前文提及,爱科赛博对陕西久正销售的主要产品为电能质量控制产品。据招股书,2020-2022年,爱科赛博电能质量控制设备的毛利率分别为38.74%、35.74%、36.01%。不难看出,爱科赛博对陕西久正销售的毛利率远低于同类型产品经销商的毛利率,同时也低于主要销售产品电能质量控制设备的整体毛利率。需要指出的是,爱科赛博对陕西久正的低毛利率情况也遭到了问询。3.5 称系因陕西久正为主要经销商给予了优惠,但另一产品的主要经销商毛利率却“偏高”据首轮问询回复,上交所要求爱科赛博说明对陕西久正销售的毛利率低于同类型产品经销商的原因及合理性。对此,爱科赛博回复称,陕西久正终端客户主要为工业领域用户,具有用户分散、单次采购量小、采购频次低等特点,陕西久正成为爱科赛博的经销商起缘于爱科赛博对该类业务的剥离。因为该类终端客户数量众多、区域分散,在市场拓展、日常沟通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难以管理,不属于爱科赛博深耕的重点行业领域,因此在与陕西久正开展业务合作之初,爱科赛博就给予了更加优惠的销售价格。自业务合作以来,陕西久正已经成为爱科赛博电能质量控制设备领域的主要经销商,且其经销规模远远大于其他经销商,实现整合零散市场创造可观价值的目标,为了保持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爱科赛博给予陕西久正的优惠价格得以延续。因此,爱科赛博对陕西久正销售的毛利率低于同类型产品经销商具有合理性。即是说,由于合作之初即给予优惠价格,加之陕西久正系爱科赛博电能质量控制设备的主要经销商,故爱科赛博对陕西久正销售的毛利低于同类型产品经销商。事实上,爱科赛博的解释或“站不住脚”。据首轮问询回复,2020年,爱科赛博与博众测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众测控”)建立了经销关系。爱科赛博向博众测控销售的主要产品为精密测试电源产品。同时,爱科赛博披露了2020-2022年对主要经销商的销售情况。其中,2020-2022年,爱科赛博对博众测控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80.11万元、1,057.36万元、3,831.53万元。2020-2022年,博众测控分别系爱科赛博经销模式下的第三大、第二大、第一大客户。据招股书,爱科赛博披露了2020-2022年主要经销商收入、毛利金额及占比情况。2020-2022年,爱科赛博对博众测控的毛利分别为123.12万元、528.57万元、2,435.16万元。经《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测算,2020-2022年,爱科赛博对博众测控的毛利率分别为68.36%、49.99%、63.56%。而据招股书,2020-2022年,精密测试电源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45.91%、45.13%、51.07%。不难看出,2020-2022年,爱科赛博对主要经销商博众测控销售的毛利率,高于其主要销售产品的毛利率。在此基础上,同系主要经销商,爱科赛博对陕西久正销售的毛利率不仅低于同类产品可比经销商,同时低于其销售主要产品电能质量控制设备的毛利率。对此爱科赛博解释称由于陕西久正系主要经销商及成立之初给予优惠,但对比另一产品的主要经销商博众测控,爱科赛博对博众测控销售的毛利率则“偏高”。两种情形明显存在差异。由上述情形看出,前员工杨锐于2017年创立陕西久正并从爱科赛博离职。蹊跷的是,截至2018年12月,杨锐仍系爱科赛博第一业务部的联系人。此外,陕西久正成立当年即与爱科赛博建立合作,且爱科赛博系陕西久正的唯一供应商。不仅如此,爱科赛博对陕西久正销售的毛利率不仅低于同类型产品其他经销商的毛利率,也低于主要销售产品电能质量控制设备的毛利率。种种异象之下,前员工杨锐是否仍在爱科赛博任职?而其设立的陕西久正成立即与爱科赛博合作,是否系在爱科赛博的授意下设立?且合作期间,爱科赛博对陕西久正销售的毛利率偏低,是否具备商业合理性?进一步而言,重要经销商陕西久正是否为爱科赛博“而生”?存疑待解。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以上问题,爱科赛博未来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 我国首个大型巡天空间望远镜计划今年发射
    对2023年可能发生的世界科技热点事件,多家国际主流媒体进行了展望,均把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即“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英语简称“CSST”)列入其中,认为它的飞天将与美国发射新型火箭、启动小行星采矿任务等成为人类探索或利用太空新的年度里程碑。根据最新版的中国航天白皮书,在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以后,我国将适时启动CSST发射、部署工作,开展更加广泛的天文调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向外界表示,我国首个大型巡天空间望远镜计划于2023年发射,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将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空间光学观测领域将升起的新星说到天文望远镜,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中国天眼”,即位于贵州平塘的500米口径球面望远镜(FAST)。作为我国近年来建成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FAST以其超大的体量规模、优异的探索能力和丰硕的初期探测成果收获了超高的人气,享誉海内外。与FAST相比,CSST目前的知名度虽然不那么高,但是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它是一颗在光学望远镜开展天文观测领域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FAST与CSST之间除了知名度大小不同之外,当然还有诸多相异之处,其中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分属不同的天文望远镜类型。FAST是射电望远镜,接收的是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而巨型球面镜就是其接收无线电波的天线,它把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收集起来,然后传送到接收系统中去放大,接收系统从噪音中分离出有用的信号,并传给后端的计算机记录下来。计算机记录的结果显示为许多曲线,供天文学家研究分析,从而获得各种宇宙信息。因为无线电波可穿透宇宙空间,所以射电望远镜不太会受光照和气候的影响,可以全天候、不间断地工作。CSST是光学望远镜,捕捉的是近紫外至可见光波段,通过组成望远镜的直径大、焦距长的物镜和直径小、焦距短的目镜,实现远距离物体近处成像。这样,人们通过光学望远镜,就可以观察到很远的天体。由于受到地球浓厚的大气层、电离层、臭氧层和地磁场等综合因素影响,地基光学望远镜观测能力有限。随着航天科技的进步,消除上述因素影响的太空光学望远镜应运而生,这就是分别于1990年4月和2021年12月升空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和韦伯太空望远镜。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将紧随其后,成为人类新的“飞天巨眼”。分为两大部分,拥有5大装备CSST将是一个块头超大的太空飞行器,对其具体个头大小,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科学工作联合中心主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继峰曾这样描述:“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立起来有3层楼高,口径为2米。”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巡天空间望远镜总长约14米,最大直径约4.5米,发射质量约16吨。CSST巡天光学设施责任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詹虎介绍说,CSST主要分成两部分即“平台段”与“光学设施段”,前者其实就是CSST的“资源舱”,负责为其太空飞行提供动力,后者则是CSST主体载荷,包括5台观测设备,即巡天模块、太赫兹模块、多通道成像仪、积分视场光谱仪和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正如其名字所表明的那样,CSST的主要使命是“巡天观测”,也就是对天体进行普查,能够清晰、精细地观察到成千上万的星系,带来全景式宇宙高清图,因此该望远镜占据最主要观测时间的是巡天模块。据詹虎透露,“巡天观测”约占CSST运行时间的70%。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然介绍,为了保障“巡天观测”成像质量和能够接收广阔视场的信息,CSST巡天模块安置了30块探测器,总像素达到25亿。其中18块探测器上设置有不同的滤光片,这使得它可以获得宇宙天体在不同波段的图像,留下彩色的宇宙样貌;另外12块探测器则用于无缝光谱观测,每次曝光可以获得至少1000个天体的光谱信息。在整个巡天周期里,巡天模块将会覆盖整个天空面积的40%,积累获得近20亿星系的高质量数据。詹虎和李然在介绍CSST超强“巡天观测”能力的同时,强调其精细观测能力也很强。该望远镜配备的太赫兹模块、多通道成像仪、积分视场光谱仪和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都是精测模块,它们将依托各自特点开展系外行星探测、星系核心区域空间可分辨光谱观测,近邻星系中性碳研究,宇宙超级深场观测等众多特色科学观测。更适于巡天,便于维护升级同为太空光学望远镜,CSST与哈勃望远镜相比有什么特点呢?对此,詹虎回答说,CSST更适于巡天,其巡天相机的镜片口径为2米,虽然略小于哈勃望远镜的约2.4米,但是其视场约是哈勃望远镜的300倍,可以比较快地完成大范围宇宙观测。李然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好比山上有一群羊,哈勃望远镜能看到其中一只羊,而CSST可以把成千上万只羊都拍下来,而且每一只的清晰度都和通过哈勃望远镜看到的一样。CSST的巡天特长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我国载人空间站旗舰级项目,CSST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空间天文基础设施,在项目设计之初就瞄准了大视场、高像质、宽波段等方向。对此,李然解释说,哈勃望远镜是人类空间望远镜先行者,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CSST只有采取与之不同的创新设计,才能更进一步促进空间天文学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人类认识的边界。创新设计可供选择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建造更大口径的太空望远镜,以看得更深,获得更暗弱天体的信息;另一种是建造可以观察更广阔天区的太空望远镜,以更高的效率巡天观测,更系统地研究宇宙空间。中国有关方面根据相关实际情况,为CSST选择了第二种思路。CSST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与空间站相得益彰。从CSST的中文全称“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可以看出来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具体来说,CSST以天宫空间站为太空母港,平时观测时远离空间站并与其共轨独立飞行,在需要补给或者维修升级时,主动与“天宫”交会对接,停靠太空母港,不仅能够保障其在10年寿命期内可以正常运行,有效避免出现类似哈勃望远镜遭遇故障约3年无法修复的情况,而且能够延长在轨寿命,实现超期“服役”。历时10余载不断调整完善CSST是中国科学家特别是光学、天文学界专家和航天科技工作者长期通力合作的结果。詹虎介绍说,2009年12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总部组织召开一系列研讨会,探讨空间站在微重力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的科学目标与研究方向,由此拉开了CSST项目的序幕。 2013年11月,CSST正式立项。詹虎特别指出,根据立项时的方案,CSST是与空间站实验舱直接相连,但由此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空间站组合体的姿态变化、结构形变以及各种振源对其形成的扰动都会使凝视观测的像质严重退化。再比如,空间站周围可能存在的污染环境和颗粒物、空间站大致对地定向的姿态其结构对观测方向的限制以及舱体和太阳帆板等各处表面产生的杂散光等因素,都不利于天文观测。鉴于此,2015年,该方案被调整为CSST与空间站共轨独立飞行并获得批准。之后经过遴选,CSST配备的巡天模块、太赫兹模块等5台仪器被确定下来。2022年4月,CSST初样研制进入关键期。当年底,初样鉴定件研制完成。据巡天光学设施总体主任设计师、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徐抒岩透露,在完成望远镜各个子系统、组件、单元集成测试试验工作后,即转入正样研制和飞行件的研制工作,随后与巡天平台集成开展联合试验,进行发射场测试,最后择机发射。在CSST研制等工作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观测数据处理准备工作已经着手推进。据李然介绍,CSST在全周期将会产生50PB的科学数据产品,有关部门已建立了一个由天文学家、数据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组成的团队,致力于开发CSST科学数据处理系统,产生供全国乃至全世界天文学家使用的天文图像和星表,开展进一步研究。有望为世界天文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CSST还未升空,但是其致力于打造的面向国际开放的、先进的空间天文台,将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新的可能性,吸引了全球科学家特别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的目光。在CSST科学工作联合中心网站上,人们可以看到CSST瞄准的7大科学目标,其中涉及宇宙学、星系和活动星系核、银河系及近邻星系、恒星科学、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每一项都指向当代科学最前沿。比如,利用CSST大天区巡天和超深场观测提供的丰富观测数据,对宇宙加速膨胀和暗能量、暗物质等进行研究,对星系的形态结构及其演化、活动星系与超大质量黑洞等进行研究。李然表示,CSST有望帮助人类探索并解答关于宇宙的物质构成、结构、演化等基本问题。詹虎指出,天文探测能力的提升推动人类对宇宙认知,每次观测深度、广度、波段、测光精度等方面的突破,都会带来重大发现,甚至引发天文学和物理学革命性发展。CSST综合性能优异,在一些指标上大幅超越以往项目,在同期巡天项目中像质最好,近紫外波段的观测能力独一无二。李然满怀信心地表示,CSST不仅有望在宇宙加速膨胀机理的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而且将打开更广阔的发现空间,为世界天文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成像专家大咖齐聚首——首届“生物成像与空间多组学”主题学术研讨会日程公布
    仪器信息网讯 生物成像技术是了解生物体组织结构及其与生理或病理相关的分子变化及分布特征,阐明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它利用光谱、波谱或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直接获得生物组织和细胞的微观结构及分子分布图像,获取与生理过程及病理相关的关键信息。空间组学技术,包括空间转录组测序和基于质谱成像的空间代谢组学方法等,可以将生物组织中转录组和代谢组高通量分析结果和形态学背景整合,使基因表达谱和代谢分子被定位到组织的原始空间位置,实现转录组图谱和代谢组轮廓变化的空间特征绘制。  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和组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成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引进,生物成像与空间组学技术优势互补,并逐渐交叉和融合,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发病机制阐释、分子病理诊断、药物靶点发现、药物药效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重要工具。  因此,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主办,仪器信息网、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央民族大学生物成像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欧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生物成像与空间多组学”主题学术研讨会将于2021年4月16日举办,会议旨在聚焦生物成像技术和空间多组学的发展前沿与应用进展,从技术难点、数据分析到行业应用进行剖析,为相关人员提供更灵活的交流机会,促进合作。  点击下方链接报名:  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bioimagingspatialmultiomics/  会议日程  嘉宾一览
  • 嫦娥七号将搭载泰国科学仪器,研究空间天气和宇宙射线
    据《南华早报》10月14日报道,泰国国家天文台(NARIT)官员日前透露,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号任务将搭载泰国研发的科学仪器,用于研究月球空间天气和宇宙射线。该设备目前处于工程设计阶段,泰国专家正与中方伙伴合作调整技术细节。泰国国家天文台项目经理皮拉蓬托尔蒂卡(Peerapong Torteeka)介绍说,“中泰空间天气全球监测传感器”是嫦娥七号任务目前已选定的7个国际有效载荷之一,这个重达3千克的科学仪器将安装在嫦娥七号的轨道器上。皮拉蓬透露,该仪器包含一个指向月球的磁传感器,负责监测月球磁场和太阳风暴等空间天气事件。另一个探测器则指向太空,用于研究低能宇宙射线。“去年,中国为嫦娥七号搭载的国际有效载荷征求意见时,我们希望为轨道器配备一些科学仪器,因为我们缺乏月球表面探测任务的经验。”皮拉蓬说,当泰国团队得知方案获得中国国家航天局的青睐后,他们感到“非常兴奋,也有一点惊讶”。报道称,泰国国家天文台、清迈大学和玛希隆大学正与中方伙伴合作,对仪器的设计细节和关键技术进行微调。皮拉蓬表示,泰方计划在明年年底之前建造一个飞行模型,以便中方及时对设备进行组装测试。嫦娥七号计划在2026年发射,主要任务是在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目前,嫦娥七号收到了来自11个国家的18个载荷合作意向。《南华早报》称,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的7个方案已经通过初选,进入工程设计阶段。泰国正积极在航天领域与中方开展合作。据微信公众号“深空探测实验室”消息,9月25日,泰国国家天文台台长萨兰波夏钦达克和泰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苏帕钦瓦拉索帕到访深空探测实验室,就国际月球科研站和嫦娥七号国际载荷搭载开展洽谈合作。9月25日,深空探测实验室与泰国国家天文台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图自微信公众号“深空探测实验室”会上,中泰双方代表正式签署了《深空探测(天都)实验室与泰国国家天文研究所关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谅解备忘录》。泰国国家天文台在声明中称,合作将涵盖太空探索、空间天气、数据科学以及前沿技术和工程进步,“泰中两国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等项目上的深空探测技术合作,将为泰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一个培养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绝佳机会。”
  • 体外诊断产业高速发展 独立实验室市场空间大
    近日,医学信息网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体外诊断(IVD)市场规模约为363亿元,行业增长率达到30%。行业整体呈现技术创新频繁、品种多样化和质量要求高等特征。体外诊断涉及检验医学的生化诊断和分子诊断等。相比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步入个位数的发展现状,体外诊断仍享受着20%至30%的高速增长态势,高景气有望延续。  机构认为,分子诊断行业受国家食药监局和卫计委等多部门监管,行业门槛与规范性不断提高。同时,监管部门对行业整体呈现逐步放开和支持态度。良好的行业结构为产业发展带来了高额的利润空间,行业毛利率高达58%。目前IVD行业原料供应充足,价格波动幅度小,行业转移成本能力强。预计未来几年,分子诊断将保持20%以上的增速。  体外诊断即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此外,临床检测系统化能提高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求,也是IVD发展的必然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独立诊断实验室发展迅猛,增长率超30%,四大独立诊断实验室市场占有率超65%,其中,上市公司迪安诊断和达安基因占两席。迪安诊断2015 年公司商业实现收入7.63 亿元,同比增长52%;去年11 月至今年1 月间,分别收购金华福瑞达56%、新疆元鼎51%和云南盛时科华51%股权,渠道整合提速。达安基因的独立实验室已经基本完成布局,2016年有望全部实现扭亏为盈。  事实上,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业务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市场占有率仅5%,与澳大利亚80%的市场占有率、日本67%的市占率相比,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机构预计,独立实验室将保持30%以上增速,有望新增200亿市场空间。
  • 中国空间站的光学舱!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2024年投入科学运行
    伴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造,与其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的研制也正在紧张有序推进。记者从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获悉,目前,巡天光学设施初样研制取得新进展。望远镜预计在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发射升空,将成为探索星辰大海的旗舰级空间天文设施。 作为中国空间站的光学舱,巡天空间望远镜将架设一套口径2米的光学系统,并配备一系列最先进的探测器。望远镜的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立起来有三层楼高,重达十几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巡天光学设施责任科学家 詹虎:巡天空间望远镜主要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巡天光学设施,还有一个是巡天平台。巡天光学设施就是一台望远镜,它实际上有很多的子系统。 在巡天空间望远镜上,第一代仪器共包含5台观测设备,包括巡天模块、太赫兹模块、多通道成像仪、积分视场光谱仪和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其中,占据最主要观测时间的就是巡天模块,这是一个视野极为宽阔的相机。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 巡天光学设施总体主任设计师 徐抒岩:我们现在正处于初样研制阶段,目前鉴定产品各个子系统、组件、单元基本都研制完成,准备集成测试试验工作,这些工作做完之后,我们就转入到正样研制阶段,开展飞行件的研制工作,与巡天平台集成开展联合试验,开展发射场测试,然后择机发射。 与空间站共轨飞行 预计于2024年前后投入科学运行 巡天空间望远镜就好像是一座在轨飞行的移动式空间天文台,可以避开大气干扰展开前沿天文探索。作为中国空间站的光学舱,望远镜在太空之中将如何运行、维护?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巡天光学设施责任科学家 詹虎:它在平时观测的时候远离空间站共轨飞行,它们在一个轨道面内,当它需要补给或者维修升级的时候,巡天空间望远镜会主动跟空间站进行对接,然后进行补给,也可以通过航天员的操作,对后端的仪器以及前面主光学系统的一些组件进行更换升级,或者有的可以运到实验舱内进行维修。 专家介绍,这台望远镜最初是被设计放在中国空间站上的,但这样一来观测会受到限制,因此最终采取的方案是与空间站共轨独立飞行,望远镜自身携带燃料。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巡天光学设施责任科学家 詹虎:在初期论证的时候,巡天空间望远镜是准备装在空间站上面,肯定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天文观测,比如说空间站的振动,还有结构上面可能会对我们观测造成一些遮挡等。在大概2014年的时候,中科院和航天五院的专家先后就提议将巡天空间望远镜跟空间站脱开,这样能够从根源上面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它正常工作的时候是远离空间站。 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于2024年前后投入科学运行,已规划的任务寿命是10年,通过维修可以不断延长寿命。
  • 受益于大规模设备更新,这个赛道的国产替代空间大——道达研选
    各位老铁,大家好!我是钱研君,今天又在公众号“道达号”上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道达研选。本周只有三个交易日,市场整体维持震荡走势。从板块来看,前几周火热的概念板块全线回调,比如AI和飞行汽车,而周期类板块普遍表现都不错。道达研选今年关注的板块,在本周多数也有不错的表现,比如说胰岛素、乙二酸、燃气、血透仪等。其中,胰岛素公司甘李药业表现尤为出色,本周最高涨幅接近20%。对于接下来的行情,钱研君仍然持乐观态度,对于估值具有性价比的好公司,回调就是好的布局机会。接下来,继续做一个特别版的分享,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科学仪器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投资逻辑。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正当时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去年中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通知。随着国务院文件的正式出台,各地方政府也开始摸排梳理本地目前的仪器设备更新改造需求。部分较为积极的省市自治区(比如安徽、江苏、河南等)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以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推动重点行业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指出,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科学仪器行业是科研活动的基石,是与半导体等行业一样易被“卡脖子”的重点战略行业。华创证券判断,国产科学仪器行业或成为本轮政策的重点支持方向之一。此外,自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国家接连出台多项利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包括减税、贴息贷款、设备专项改造再贷款等。我国科学仪器服务情况浅析多数科学仪器的使用寿命在5~10年。其中,分析仪器和化学实验类仪器的使用寿命一般在5~10年,具体使用年限根据现场情况和设备的维护情况而定;生命科学类仪器的使用寿命稍短,一般为5~8年;物理实验类仪器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10年以上),但需要定期维护。华创证券搜集整理了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上公示的129464台仪器(去重)的相关信息后发现,服务时间超过10年(2014年以前投入使用)的仪器总台数高达47224台,占比36.48%;服务时间在6~10年间的仪器总台数最多(51238台),占比40%;服务时间在3~5年间的仪器台数为25493台,占比20%;服务时间3年以内的仪器数量最少(5509台),占比4%。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上公示的129464台仪器中,产地为美国的台数高达44137台,占比34%;产地为我国(不含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的共有36747台,占比28%;产地为德国的数量排名第三(16767)台,占比13%;产地为日本的数量排名第四(10196台),占比约8%。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科学仪器行业马太效应较为明显,中美德日合计占比高达83%。从表面上看,产地为我国的仪器台数排名第二,但考虑到贴牌产品和外资在我国开设工厂等情况的存在,科学仪器的实际国产化率应低于28%。如果将服务超过5年的记作老仪器,5年以内的记作新仪器,那么原产国为美国的老仪器占比高达80%,原产国为中国、德国、日本的老仪器比例分别为73%、75%、78%。尽管原产国为外国的仪器替换潜力更大,但新仪器占比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近年来我国科学仪器国产化率有所提升。我国仪器设备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仪器设备的进口总额维持在800亿~1100亿美元,而出口额则在700亿~1000亿美元,常年存在百亿美元级别的贸易逆差。每年接近千亿级别人民币体量的贸易逆差从侧面说明,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大部分高端仪器的国产渗透率不足1.5%。根据第一财经报道,2016~2019年采购的200万元以上的科学仪器中,质谱仪、X射线类仪器、光学色谱仪、光学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国产设备比例不足1.50%,天文领域设备的国产化率最高,但也仅有22%。科学仪器设备更新市场规模测算那么,本次设备更新涉及到的科学仪器,体量到底有多大呢?科学仪器行业具有品类繁杂、下游涉及行业广的特点,很难有权威数据统计不同种类科学仪器的市场空间。因为质谱仪和色谱仪有独立的海关进出口代码,历年的进出口额、台套数可查,所以华创证券选取这两个市场空间较大的单品进行测算。(1)质谱仪刚性替换需求高达6.09亿美元。据仪器信息网的数据,1955~2020年期间,启用的重大仪器设备中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质谱仪台数有5212台,而质谱仪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10年。2023年质谱仪的海关进口平均单价为12万美元/台,考虑到质谱类仪器的国产化率极低,假设5212台全部替换,仅质谱仪一类科学仪器的刚性替换需求就可以达到6.09亿美元。(2)色谱仪刚性替换需求高达1.21亿美金。色谱仪的测算逻辑与质谱仪类似,2023年色谱仪的海关进口平均单价为4万美元/台,超龄服务的台数为3079台,在假设全部替换的情况下,色谱仪的刚性替换需求或可达1.21亿美元。考虑到质谱色谱类仪器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10年,如果采用更短周期的替换政策,使用年限满5年即可替换,那么科学仪器的国产替代空间将会更大。华创证券采用2017年和2018年的平均进口台数和2023年的平均进口单价作为测算依据,如果执行更短周期的替换政策,那么2024年质谱仪的潜在替换空间为13.6亿美元,色谱仪的潜在替换空间为10.7亿美元。也就是说,质谱仪+色谱仪的潜在替换需求接近25亿美元,远高于刚性替换需求。通过回顾上轮贴息贷款政策,华创证券发现,头部高校与科研院所对进口仪器品牌更为青睐,部分在华营收已突破百亿元人民币的海外仪器公司2022年依然获得了双位数增长,但国产品牌获益十分有限。华创证券认为,985/211高校的仪器设备偏重高端科研,而职业院校的仪器设备主要应用于教学演示和实训,与国产仪器设备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更为匹配。因此,职业院校能否在本轮政策中获得更多的支持,或是国产仪器能否获益的关键因素。截至2024年3月17日,已有部分省市自治区开始要求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报送仪器设备的更新替换需求。最后总结一下,华创证券认为,在内部政策大力支持和外部可能“卡脖子”的双重催化下,我国本土科学仪器公司有望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 西安光机所超高速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超高速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Terabit FSO communication based on a soliton microcomb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Photonics Research上。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FSOC)是一种利用激光束作为载波在空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相比于微波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抗电磁干扰性能强、保密性好、无频谱限制等优势,同时,终端体积小,易于部署、功耗低,是解决信息传输“最后一英里”难题的理想选择,在应急通信、星地通信和星间通信等场景中颇具应用价值。   建立大容量、长传输距离FSOC系统是当下领域内的研究热点。片上微腔孤子光频梳(SMC)具有超高重复频率,且各个梳齿具有严格相等的频率间隔,是波分复用FSOC系统的理想激光光源。西安光机所研究员谢小平与光子网络技术研究室研究员汪伟团队、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文富和副研究员王伟强团队合作,利用新兴的微腔孤子光频梳代替传统的半导体可调谐激光阵列作为多载波光源,使用10 Gbit/s差分相移键控调制信号,在相距1 km的自由空间光通信链路上实现了总速率为1.02 Tbps的并行数据传输。该工作将片上微腔孤子光频梳作为多波长光源应用于自由空间光通信研究,对提升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容量和解决自由空间光通信的体积重量和功耗(SWaP)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大容量、长距离自由空间光通信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西安光机所致力于超高速激光通信领域进行前沿科学探索、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研究,多年深耕的成果已在卫星互联网“新基建”、海洋强国建设、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等国家重大需求中得到重要应用,获得各界广泛好评和认可。基于微腔孤子光频梳的大规模并行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
  • 体外诊断试剂进口替代空间大 医疗器械企业争相抢食
    医疗器械行业近几年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不过近期其高速增长似乎遭遇&ldquo 瓶颈&rdquo ,不少仪器生产企业开始抢滩体外诊断等新领域。  近日,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迈瑞医疗(NYSE:MR)首席行政官王建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最近五年来迈瑞医疗在试剂方面投入非常大,现在公司监护仪器与试剂的产值规模各占一半,免疫试剂做得比较好。从事手术器械的新华医疗也在近年来通过收购四家公司进入诊断试剂业务,公司2013年报显示,两家主营体外诊断业务的子公司北京威泰科、长春博迅分别实现净利润1683.02万元、5742.28万元,占公司全年净利润的32%。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方正证券研报指出,在医保控费背景下,诊断试剂相对宽松,虽然存在个别领域过度诊断的情况,但从数据来看依然有广阔前景,中国人口占全球20%,体外诊断市场份额仅 占3%。生物谷创始人张发宝向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相对来说国内外诊断试剂技术差别较小,国内产品价格优势明显,取代进口的可能性比较大。  医疗仪器企业遇增长瓶颈/  实际上,不少仪器类厂家已经感受到了增长乏力的压力。  迈瑞医疗从监护仪起家,现在产品线已经拓展至医学影像、外科、医疗信息化等多个领域。作为国内医疗器械的龙头老大,迈瑞医疗依然感受到医疗仪器细分领域的瓶颈。  王建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现在迈瑞医疗的监护仪在国内市场占比35%,超过外资品牌GE、飞利浦,全球份额在10%左右。但只靠仪器很难赚钱,有时为了进入医院还要自己投放仪器。  另一家生产医疗监护仪的上市公司宝莱特2013年财报显示,公司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国内医疗监护收入未达到预期、销售费用增长等影响所致。宝莱特一位内部人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现在监护仪处于稳步增长阶段,今年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和整合血液透析业务。  与核磁、CT等大型医疗设备相比,像监护仪这样的小型产品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准入门槛较低,除迈瑞医疗、理邦仪器、宝莱特这样形成规模的公司外,国内还有很多营收在千万级别的小公司。张发宝指出,国内做医疗类仪器的厂家手中没有太多核心技术,在高端品类很难与进口品牌竞争,这也导致这些企业很难在目前的产品覆盖上有更多突破。  王建新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迈瑞医疗目前在三甲、二甲及二甲以下医疗机构的装机比例约为2:6:2。由于产品性能和参数没达到要求,迈瑞医疗进入三甲医院的产品较少,未来的目标是将覆盖率提升到40%。  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国产品牌被挡在了有更大需求的三甲医院门外,这也是国产医疗器械品牌面临增长瓶颈的一个重要原因。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杨明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总体来说国内监护仪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新产品更新较慢,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从目前实力来看, 国内品牌并不具备取代外资品牌的能力。一位长期关注医疗器械行业的券商人士认为,在外资品牌垄断医疗器械高端产品的局面下,国内企业很难有所突破,更不要 说产品替代。  &ldquo 国内品牌很难进入三甲医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这些医院不差钱,具备购买外资产品的实力,另一方面医院也有通过进口产品吸引患者的需求。&rdquo 张发宝进一步表示,医院作为买方,肯定是希望可以买到使用时间越长、更新率越低的仪器,二甲以下医院更新率更低。  试剂行业的诱惑/  医疗仪器企业正努力突破发展&ldquo 瓶颈&rdquo ,行业规模尚小、正处于快速扩张的市场吸引了仪器类企业的目光。   对于迈瑞医疗的试剂业务,王建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试剂业务是迈瑞医疗投入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板块,目前试剂业务与仪器业务的产值规 模相当,二者几乎对半。&ldquo 迈瑞的仪器是强项,但如果想做"大生化"、"大血球",靠仪器赚不了钱。但试剂不同,会根据医院需求变化而变化。现在公司的免疫 试剂做得很好,但生化试剂不好。&rdquo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迈瑞医疗的主要竞争对手理邦仪器去年体外诊断业务增长迅速。理邦仪器 董秘办人士却表示,目前理邦仪器体外诊断业务体量较小,不具有可比性。但理邦仪器年报显示,体外诊断相关应用领域前景广阔,国家政策积极推动,市场需求不 断扩大。虽然公司新产品的性能优异、技术领先,并能依托现有的营销体系和完整的营销网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受公司起步相对较晚,目前规模相对偏小 等不利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风险。  无独有偶,新华医疗的诊断试剂也发展很快,目前公司有北京威泰科、长春博迅、香港威士达以 及新华医疗自己的诊断试剂研发部门,未来公司将围绕这四块业务部门全面开展诊断试剂业务。今年4月,新华医疗总经理徐尚峰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公司在体外诊 断方面正寻找化学发光领域较好的研发制造标的,目前已经洽谈了一些公司。  前述券商人士分析称,仪器设备属于固定资产、一次性投入,但试剂具有可变性,医院需求大,企业就赚得多,目前来说迈瑞医疗的试剂业务还比较小。不过,由于免疫试剂属于封闭式,随着迈瑞仪器的市占率扩大,未来前景较 好;生化试剂属于开放式,市场竞争激烈,不建议迈瑞进行大规模投入。  国内体外诊断市场增长空间大/  在仪器类企业眼中是&ldquo 香饽饽&rdquo 的诊断试剂,究竟市场空间有多大?  瑞银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目前国内诊断试剂市场处于高速成长期,生化试剂与免疫试剂合计占60%的市场份额,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与药品招标降价都将促使医院选择性价比高的国产诊断试剂,国内企业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西南证券分析认为,根据Kalorama数据显示,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从2007年的10.15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21.7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 16.47%,同期全球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6.07%。尽管国内增速快于全球,但2012年只占全球比重的3.86%,国内体外诊断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张发宝表示,现在国内诊断试剂市场正在快速扩张,增速远高于医药行业平均增速,产品的净利润、竞争环境和上升空间都不错。另外,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与国外品牌患者感官差异不明显,价格优势突出,未来对外资品牌的可替代性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国内免疫试剂龙头企业科华生物近三年财报发现,公司在2011至2013年间营业收入分别为8.74亿元、10.14亿元、11.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为2.27亿元、2.40亿元、2.88亿元,净利率基本保持在25%左右。2013年,公司诊断试剂业务同比增长18.65%,其中免疫试剂销售 同比增长26.52%,生化试剂同比增长15.58%,核酸试剂同比增长7.44%。  &ldquo 以科华生物现在的体量跟迈瑞比,显然是小公司。但科华生物已经是免疫试剂里的龙头,说明这个行业的规模确实不大,所以谁进去都会有机会。&rdquo 一位医疗器械行业人士如是说。   迈瑞医疗、新华医疗这样的仪器类企业做试剂,张发宝认为短期来说有一定的优势。首先,迈瑞医疗的免疫试剂是封闭式,能与仪器产品形成协同效应,具有明显 的硬件优势,未来还可以延伸到更高技术门槛的分子诊断。但对于生化试剂这类毛利率偏低的开放性试剂,仪器类企业不具备硬件优势,行业竞争激烈。对企业自身 而言,诊断试剂的广阔前景可以作为公司其中一个盈利点,有利于多元化业务发展。  一位在诊断试剂上市公司就职的中层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般来说仪器类公司的试剂产品主要是匹配自己的仪器产品,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专业的试剂生产企业往往会生产开放式产品,去匹配多个厂家的品 种,再与自己代理的仪器厂家共赢。&ldquo 迈瑞的试剂产品跟我们竞争不大,这块空白市场还是很大。&rdquo   张发宝还提醒,像GE、西门子、飞利浦等国外医疗器械巨头基本只专注于器械领域,与试剂类企业通常采取开放合作的方式以进行优势互补、良性整合。未来仪器类企业在诊断试剂领域该选取怎样的发展战略,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ldquo 术业有专攻,仪器企业的优势在仪器研发,试剂企业的优势在试剂研发。&rdquo 张发宝补充道。
  • “十三五”环保投资空间将达万亿 环保产业再迎新机遇
    在已经结束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成为共识。我国的不断发展,环保问题也不断突出,伴随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投资不断加大以及环保产业生产值的扩张,环保概念股或将迎来更大的投资空间。 在此前召开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高层明确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未来环保将是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此大背景下,环保概念股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下面从行业发展、板块估值等视角进行数据分析。 我国环保投资规模仍待提高 根据发达国家环保产业的发展经验,国家环保投入一般占GDP比重高于2%,达到3%才能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在投资高峰时期占比更高,且投资高峰一般可持续10年以上。近十几年,我国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始终在2%以下,长时间处于在1.5%以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我国2016年环保投资占GDP比重仅1.24%,想要实现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我国的环保投资规模还远远不够。 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在1975年环保投资达到高峰,为2.9%,英国在1990年达到2.45,德国在1991年达到2.8%,美国在2003年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达到2.6的高峰。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长期处于1.5%左右,这与我更与哦当前庞大的经济体量严重不符,而此次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对于环保行业来说将带来巨大的机遇。 随着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空间将是“十二五”期间的2倍。 从“十二五”初期的3100亿元到末期的5000亿元,整个“十二五”增幅达61.3%,在“十三五”的第一年,我环保投资空间为6200亿元,预计未来在“十三五”末期能达到1万亿的投资空间,可以说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强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环保也将有更大的投资空间。 环保行业整体估值降至15-20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经数据统计整理发现,截止2017年末,A股的环保行业估值中枢降至15-20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其中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与A股整体市场相关联。市场中大多数环保上市公司集中在创业板,而创业板在去年相较于主板明显低迷; 二是PPP监管趋严。由于前期PPP过度扩张,导致管理缺失,监管层加强监管,愈趋于规范化。 环保个股表现分化显著,金圆股份、创业环保及旺能环境2017年涨幅超五成。 在2017全年中,环保行业个股表现不一,受到雄安新区影响的个股不在少数。其中金圆股份全年涨幅达到64.97%,居于环保行业涨幅首位,创业环保和旺能环境涨幅分别为61.82%和52.71%,而环保PPP中的明星企业东方园林涨幅也达到42.85%,相较于整个2017年的市场,可以说涨幅喜人。 而板块中的跌幅超过40%的亦有3家,其中三维丝全年下跌55.38%,云投生态下跌47.01%,龙源技术下跌41.43%。 从环保板块以及个股来看,2017年全年板块跌幅达3.36%,环保行业估值中枢下降到15-20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这固然与全年的市场有着莫大的关系,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还是由于环保行业的现状所决定。 环保产业未来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环保行业产值将不断创新高,在2021年将达到9.41万亿元。  随着环保行业产值的不断增加,未来行业的利润空间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相关上市公司将在接下来的环保大潮下获得充足的发展。 对于环保板块未来布局策略,中银国际证券表示,随着今年一系列环保政策逐步落地,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协同治理持续推进,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建设,环保板块或迎来估值修复,水治理(黑臭水体)、环境监测、土壤修复与固废处理等高景气细分子行业仍具吸引力。 环保行情的启动市场早有预期,随着环保大会的召开以及传递出国家对于环保高度的重视,未来环保行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加之,环保行业在2017年整体估值将为历史最低水平,环保相关概念股将迎来较大成长空间。
  • 思林杰:延伸检测领域打开空间 十三项核心技术构筑三大技术壁垒
    近年来,受益于5G商用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信息通信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快速发展。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理论上传统仪器仪表所覆盖的领域模块化检测仪器均可触及。随着软硬件及核心算法等各类技术的不断提升,模块化检测仪器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逐年增加,电子检测仪器模块化趋势日益明显。 广州思林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林杰”)专注于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等工业自动化检测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的终端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领域。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中亦未有以模块化检测仪器为主营业务的相关企业,其稀缺属性显露无疑。 深耕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十余载,思林杰凭借研发及技术优势成功推出了控制器模块搭配多种功能模块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在苹果产业链自动化检测领域中得到应用,获得下游检测设备厂商的一致肯定。相较于传统检测仪器,思林杰的产品具有诸多优势,其在国内该领域处于行业强势地位。目前,思林杰核心产品在模组检测环节取得突破,开始涉足更多检测环节和领域,发展空间逐步打开,未来发展值得期待。一、电子检测仪器模块化趋势日益明显,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思林杰主要从事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等工业自动化检测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终端应用领域主要为消费电子领域,归属于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中的模块化检测仪器。 近年来,受益于5G商用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信息通信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快速发展。 据观研天下数据,2017-2021年,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31.8亿美元、44.3亿美元、46.2亿美元、48.2亿美元、50.4亿美元,期间CAGR达到12.20%。随着计算机、总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增加仪器的功能和提升仪器的性能提供了可能,模块化集成仪器成为电子仪器测量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模块化检测仪器可以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理论上传统仪器仪表所覆盖的领域模块化检测仪器均可触及。相较于传统仪器仪表,模块化检测仪器具有三大优势。首先,大幅提高检测效率。基于模块化产品的结构设计,模块化检测仪器能够实现多功能、多通道的协同控制检测,由此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其次,大幅降低整体检测成本。模块化检测仪器大幅减少了仪器的整体体积和硬件成本,同时可对部分检测量程进行裁量以避免功能的浪费,亦会降低部分开发成本从而降低客户整体检测成本。最后,检测方案灵活。由于模块化检测仪器采取模块化设计且保持接口统一,可以通过单独替换对应功能模块的方式即可满足高频率变化的检测需求,大幅降低由于检测需求变化导致的更换成本。随着软硬件及核心算法等各类技术的不断提升,模块化检测仪器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近年来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除半导体和电子、通信、国防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外,模块化的检测仪器还可以作为核心检测模块嵌入到其它的行业专用仪器内,比如化学分析仪器、生物医疗仪器等。整体而言,现阶段模块化检测仪器的渗透率偏低,以苹果产业链为例,目前苹果产业链中检测仪器以传统仪器仪表为主。随着检测仪器仪表行业模块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模块化检测仪器行业市场空间广阔。目前,模块化检测仪器提供商主要以国外企业为主,其中美国国家仪器占据市场龙头地位。而国内从事模块化检测仪器行业的企业少,规模亦普遍偏小。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中亦未有以模块化检测仪器为主营业务的相关企业。而思林杰在模块化检测仪器领域深耕多年,能够实现各种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产品的定制化量产,在国内企业中已经走在行业前沿,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发展前景良好。二、产品核心技术指标国内领先,延伸检测环节及领域打开发展空间深耕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十余载,思林杰为终端客户提供定制化检测服务,形成了以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为核心的检测方案。经过多年积累,思林杰现有产品具备了与美国国家仪器(NI)、是德科技(Keysight)等国外优势企业同档次产品相竞争的性能指标,具备不俗的性价比。据招股书,思林杰的数字万用表模块、电源模块、电子负载模块、音频测试模块、电池仿真模块等功能模块产品在核心技术指标方面已经达到国内竞争对手最高水平。同时,思林杰始终坚持将产品质量把控放在首要位置,建立了覆盖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全面质量控制体系。思林杰所生产的产品品质和可靠性达到国外优势企业水平。据招股书及2022年年报,思林杰主营业务由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产品、机器视觉产品及其他等业务构成,其中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产品是思林杰的核心产品,主要包括控制器模块、功能模块、综合测试仪。2020-2021年,思林杰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9.01%、79.38%、85.48%。目前,思林杰主要通过控制器模块搭配各类功能模块销售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给客户,此方案设计相对灵活,被客户广泛接受。同时,近年来部分客户基于较为明确的检测需求,会直接采购思林杰的组合模块产品。历经多次产品迭代,思林杰现阶段第三代模块化架构已经相对成熟,统一的软硬件接口的功能模块型号已多达200多种并实现规模销售。同时,思林杰也在不断完善方案,并已经形成第四代和第五代产品的技术储备。随着思林杰对工业自动化检测产线的场景和需求的理解逐步加深,其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检测方案从原主要应用在PCBA功能检测环节拓展到模组检测环节。2022年,思林杰新产品综合测试仪(SG2336锂电池保护板测试仪)在模组检测环节实现规模销售,不仅为其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也标志着思林杰在模组检测、中高端检测方面取得突破。同时,思林杰也已经开始涉足整机产品功能检测、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检测等环节。针对PCBA在线检测(ICT)、分立电子元器件及PCB检测、射频检测等检测环节的应用需求,思林杰亦进行了相关技术研发和技术储备。此外,思林杰也探索实践模块化仪器作为关键测量模组的新应用场景。近年来思林杰探索出与专业的高端仪器设备厂商进行项目合作,为客户提供数据采集等关键测量模组。在深耕消费电子领域的同时,思林杰积极拓展核心产品向汽车电子领域、5G通信领域、IC测试领域延伸,丰富业务领域,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简言之,思林杰现有产品在核心技术指标方面已经达到国内竞争对手最高水平,产品品质和可靠性达到国外优势企业水平,性价比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同时,思林杰核心产品在模组检测环节取得突破,开始涉足更多检测环节和领域,发展空间逐步打开。三、背靠苹果产业链,取得国内外知名客户合格供应商资质从下游客户上来看,思林杰客户主要为苹果产业链企业,终端的检测需求来自苹果公司。2017年,在历经苹果公司对思林杰研发能力、质量控制能力、供应链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全面考察和认证后,思林杰取得苹果公司的供应商代码,正式成为苹果公司模块化仪器检测方案的供应商。从产品类型上看,思林杰相继研发的控制器系列、数字采样系列、数字万用表系列、电源系列、电子负载系列、音频测试系列等多达数十种系列模块产品已经通过苹果公司认证;从检测终端产品类型来看,自思林杰与苹果公司建立直接业务关系开始,其与苹果公司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的产品线从电脑、平板扩展至苹果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的全部类型。苹果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企业,对出厂产品的性能控制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相应对产品的检测指标要求亦处于很高水平。思林杰在苹果公司供应链中形成的技术优势和项目经验,成为了其核心竞争力。在思林杰产品得到苹果公司认证后,苹果产业链内的检测设备生产厂商会根据自身检测方案设计需求,自主选用具体的测试仪器模块并向思林杰采购具体产品。经过长期合作,思林杰的主要产品得到了下游检测设备厂商的一致肯定,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下游直接客户的良好反馈,又进一步促进了思林杰与苹果公司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直接合作。目前,思林杰已经完成了各种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产品的定制化量产,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TWS耳机、手表等多类型终端产品的检测,基本覆盖苹果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的全部类型,得到客户的普遍认可。随着思林杰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方案在苹果产业链内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采用,思林杰逐步开始拓展苹果产业链外的客户。近年来,思林杰也取得了诸如VIVO、脸书、东京电子、亚马逊等企业的合格供应商资质。思林杰能够为上述国内外知名客户供货,说明其在消费电子检测领域的行业地位。可见,思林杰与苹果公司及其产业链中的检测设备生产厂商保持着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是苹果产业链中重要的模块化检测仪器供应商。同时,思林杰也取得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格供应商资质,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四、研发投入占比超20%,十三项核心技术构筑三大技术壁垒作为研发驱动型企业,思林杰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创新,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研发团队建设持续加强。在研发投入方面,2020-2022年,思林杰研发投入分别为4,082.75万元、4,777.21万元、6,161.8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64%、21.50%、25.43%。在研发团队建设方面,思林杰培育了一支研发经验丰富、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截至2022年末,思林杰拥有研发人员207人,占员工总数的54.76%,核心技术团队稳定。在产学研方面,思林杰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如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保持长期的科研合作,思林杰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并与华南理工大学成立了联合实验室。由此,思林杰掌握了软硬件结合、多学科交叉的13项核心技术,主要涉及工业自动化软硬件集成、高集成度多元信号测试测量、产品在线机器视觉检测等领域。围绕上述核心技术,思林杰形成专利,完善以专利为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并在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产品微型化、模块化及集成过程中均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截止2022年12月31日,思林杰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8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91项。其中,思林杰2022年新增获得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以及软件著作权14项。在微型化方面,思林杰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硬件设计领域。思林杰嵌入式仪器模块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密度远高于传统仪器,在高密度设计情形下又不降低产品的功能指标,是微型化技术方面的核心壁垒。同时,思林杰在PCB设计阶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了微型化后散热、降噪等系列技术难点。在模块化方面,思林杰控制器模块的技术壁垒体现在利用有限的硬件逻辑资源,通过核心算法同时实现多功能检测并对大量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在部分检测量程方面思林杰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不俗的技术壁垒。在集成过程方面,思林杰自主研发了固件自动生成工具和测试代码开发调试工具两类功能软件。上述两套软件工具合计包含200余种嵌入式仪器模块驱动软件、100余种数据报表模板,可以支持80余种仪器设备的互联控制、30多个厂家不同系统的适配,同时在Windows、Mac OS、Linux和统信UOS跨平台运用。荣誉方面,思林杰以模块化检测技术为核心的“高集成度智能工业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等7项科技成果均被权威单位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鉴定为达到先进水平,并获得“广东省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学技术奖”等荣誉。2022年,经过评选思林杰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的来说,思林杰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掌握了13项核心技术。围绕上述核心技术,思林杰构建了微型化、模块化及集成过程三大技术壁垒。五、营业收入稳增资产负债率逐年走低,募投项目有序推进得益于高质量、高性能、高性价比的产品交付,以及优质的客户资源和先进的研发技术,思林杰已成为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优质的检测方案提供商。面对2022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地缘局势紧张、行业周期等多方面不利因素,思林杰营业收入仍然保持增长趋势。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0-2022年,思林杰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89亿元、2.22亿元、2.42亿元。同期,思林杰实现净利润分别为6,283.43万元、6,603.94万元、5,403.22万元。2022年,思林杰的净利润出现下滑主要系电子材料缺货、成本上涨影响。在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思林杰重视对股东的回报。思林杰于2022年3月1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并于2022年6月8号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0元(含税),分红总额3,000.15万元。2023年3月31日,思林杰发布关于2022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拟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000.15万元,占2022年净利润的比例为55.53%。支撑思林杰持续现金分红的底气是其逐年下降的资产负债率。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20-2022年,思林杰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8.06%、11.60%、4.41%。其中,2021年,思林杰资产负债率下降主要系应收账款保理到期终止确认短期借款减少、解除对赌协议相应冲回应付股权回购款6,500万元所致。2022年,思林杰成功踏上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净额为9.75亿元,使得其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下降。目前,思林杰的募投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中。据招股书,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扩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运营资金”。其中,“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扩产建设项目”募集资金2.67亿元通过对生产车间、软硬件条件进行升级和扩建,进一步提高思林杰的产能和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满足客户对思林杰自动化检测产品持续增长的需求。需要指出的是,思林杰的嵌入式智能化仪器模块订单多为定制化产品,导致生产线需经常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思林杰仅有的一条生产线在调整产品时不仅占用大量生产时间,严重降低生产效率,也制约了其进一步拓展业务的可能。截至2022年12月31日,“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扩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271.91万元,项目进度8.52%,预计完成日期为2024年12月。据测算,该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82亿元,净利润7,312.71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1.61亿元,重点专注于针对自动化测试、高速数据总线测试、射频测试、IC测试四个领域,在提升研发及创新能力的同时,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提高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能力。截至2022年12月31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846.36万元,项目进度11.49%,预计完成日期为2024年12月。未来,思林杰将继续以研发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立足于工业自动化检测行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且兼具性价比的创新产品。思林杰将深耕下游消费电子领域,向更多的检测环节进行拓展,同时向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5G通信领域、IC检测领域延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 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计划在宇宙空间站进行测序实验
    7月18日,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将往国际空间站(ISS)运送下一批物资及科研设备,其中括含牛津大学的MinIon纳米孔测序设备。空间站的宇航员将利用其对细菌,病毒及小鼠的DNA进行测序,并将这些数据将传送回来,与地球上测得的结果进行比对。  MinIon纳米孔测序仪  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微生物学家Sarah Wallace认为,目前来说,MinIon是唯一一个可以放心在宇宙空间使用的测序仪。她告诉记者,仪器的大小是它的优势之一,而且和Illumina以及Sanger法测序仪器不同的是,MinIon对于震动不敏感,另外耗电量也较小。  虽然,人们想对更多的微生物进行测序,但是MinIon在微重力的环境下工作的可靠性还需要进行确认。其中一个担忧是样品放入机器时会产生气泡,虽然这在地球上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放置样本的这一过程设计需要考虑到与航空工作环境相兼容。NASA还希望该系统可以满足在ISS上分析测序数据的需求。  Wallace希望MinIon在ISS的研究可以为地球上的研究者所用。ISS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实验室, 如果这项研究可以进行, 那么该研究成果可以与整个学术界共享。  MinIon测序仪的其它应用  MinIon测序仪还有其他应用,Wallace的同事Aaron Burton一直在尝试着使用MinIon来探测其它星球。因为它与其它测序仪完全不同的工作机制,它可以主动寻找DNA,RNA和蛋白质,如果对纳米孔进行修饰,也许可以通过它来寻找不同种类的核酸。  Burton 说:“在我所了解的技术中,这是唯一一个可以用来寻找未知的仪器,我可以利用它找出一个样本中所有的细菌,而不像PCR,我需要知道特异性的引物,然后去寻找已知的序列。这项技术刚好满足了我们寻找未知序列的要求。”  NASA工作计划  NASA计划于7月18日将MinIon运往NASA极端环境任务操作间(NEEMO),这是一个水下工作站,位于弗罗里达Key Largo海岸线上。在这个模拟的宇宙工作站中,研究者和工程师也会进行同样的测序实验。其余科学家已经为在宇宙空间站的实验做好准备,确保仪器在空间站的工作与在地球一样。  Bruce Hammer是明尼苏达州中心大学磁共振研究所的教授,他曾建议开展针微重力环境下骨小体的组学研究。在NASA的电话会议上Hammer教授说,他们将会对7月18日运送到ISS的骨小体样本进行基因表达,蛋白表达,两种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骨小体新城代谢水平的研究。这项研究预计将于九十月份开始,宇航员会先解冻这些细胞。一旦该实验开始,他和他的同事将会对在ISS上得到的数据与地球上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
  • 我科学家发布首批大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
    除了用于医学检测,X射线还可以作为宇宙信使,用来探索遥远而神秘的星河。  在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上,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发布EP-WXT探路者观测到的首批天体宽视场X射线图像和能谱。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并公开发布的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  “EP-WXT探路者是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的一个实验模块,于北京时间2022年7月27日搭载中科院的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8月28日,EP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袁为民博士告诉记者,该仪器正在开展一系列在轨测试和观测实验,目的是为未来EP卫星开展科学运行奠定基础。  EP卫星是一颗空间天文探测卫星,其任务是在软X射线波段开展大视场时域巡天监测,旨在系统性地发现宇宙高能暂现天体,监测天体活动。该卫星计划于2023年底发射。  而该仪器则是国际上首个真正的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望远镜。相比其他X射线聚焦成像望远镜,它的观测范围扩大了100倍或更多,其关键器件均由我国自主研发。  利用该仪器,科学家首先观测了银河系中心天区。  结果显示,该仪器的“视野”足够宽广,一次观测就能够同时探测到多个方向上的X射线源。其中,包括恒星级质量黑洞和中子星。  更重要的是,从观测数据中,研究人员还能获得这些天体X射线辐射强度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以及天体的X射线能谱。  “该仪器还观测了银河系的近邻星系——大麦哲伦云,一次观测即可覆盖整个大麦哲伦云星系。”袁为民说,同时也探测到包含黑洞和中子星在内的多个X射线源。  此外,该仪器还探测到距离地球8.14亿光年的类星体的X射线。这证明,它具有探测较暗弱X射线源的能力。  初步测试结果表明,仪器功能正常,为未来EP卫星宽视场望远镜成功开展观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此,袁为民说:“这些结果十分激动人心,表明我们的仪器能够获得预期科学数据。为此,我们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我对未来EP卫星的科学能力充满信心。”  在视频会上首次看到仪器观测结果后,X射线观测领域著名专家、英国莱斯特大学奥布赖恩教授表示:“这是第一个宽视场X射线聚焦望远镜,创造了一个新纪录。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期待一个真正的宽视场软X射线望远镜,EP-WXT探路者的成功运行令人振奋。这项技术将对X射线天空的监测带来变革性的推动,这项试验也表明了EP卫星巨大的科学潜力。”  “未来通过更多的观测,宽视场望远镜将能高效地监测天体的X射线光变,预期将发现新的暂现源,特别是更暗弱、遥远或稀有的剧变天体。”袁为民解释,暂现源是指在短时间内出现,然后很快消失的天体。
  • 开元仪器迎业绩向上拐点 外延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开元仪器传统检测仪器及智能化主业2016年有望迎来业绩向上拐点,公司在立足主业的同时积极进行战略布局,未来或将通过投资并购以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645/5491/6332万元,对应EPS分别为0.03/0.22/0.25元。公司为我国煤质检测细分行业龙头,考虑到公司燃料智能化项目订单落地及外延布局带来业绩向上弹性,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给予开元仪器80倍PE,目标价17.6元,“增持”评级。  煤质分析检测龙头,燃料智能化业务推动业绩拐点将至。开元为我国煤质检测行业龙头,经历前期行业需求调整期及智能化项目市场开拓期后,我们认为公司2016年将迎来业绩向上拐点,其一,燃料智能化工程项目进入订单确认期。预计前期智能化工程项目订单确认叠加2016年新增订单贡献将有效提升公司业绩 其二,传统煤质检测仪器设备需求下滑趋于平稳(由于煤质检测产品销售与煤价相关,而煤炭价格下跌已经趋于平稳)。  立足主业,或将通过投资并购以打开未来成长空间。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未来进行业务布局的看点可能在于两方面:(1)传统仪器及智能化主业:整合煤质检测行业及燃料智能化行业内资源,从完善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以及拓展销售渠道等角度进行投资收购 (2)主业外:积极在其他有发展潜力且市场空间大的新兴产业中寻找优质标的进行投资收购,包括但不限于环保、教育,信息安全等。  催化剂:公司外延式进行业务布局 获得燃料智能化项目订单等。
  • 小芯片,大突破!艾玮得深度参与的太空器官芯片研究在中国空间站完成
    近日,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一起,共同研发制作的太空血管组织芯片(Taikonaut-Blood-Vessels-on-a-Chip, Taikonaut),在中国空间站完成了国内首例太空器官芯片在长期微重力条件下的培养实验,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这次研究主要针对航天员长期空间飞行后导致的身体反应,对于通过药物防护等方法帮助航天员保持身体机能,重新适应地球重力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研究员王春艳:这个芯片是咱们国家独立自主研制的,神舟十五号任务中是国家第一次在轨实施了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首次在轨开展的人工血管芯片的研究。它也标志着咱们国家成为世界上第2个具备在轨开展器官芯片研究能力的国家。 太空血管组织芯片研究针对空间飞行导致的立位耐力不良的细胞学机制研究需求,聚焦微重力对血管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和血管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研究长期空间飞行导致的立位耐力下降的细胞学机制,以及在空间环境下某些化合物对抗航天员立位耐力不良防护机制,为发展有效的对抗防护措施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用原代细胞构建具有功能性的人工血管,并将其安装至自主研发的太空血管芯片中,进行微流体培养以确保血管的稳定性。同时,结合影像学分析方法,对实时观察并采集到的血管形态变化进行分析。该实验基于失重导致的立位耐力不良、运动能力降低、血管结构及功能重塑等长期航天飞行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的问题。研究导致血管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细胞学机制,并测试保护性药物对避免预期问题的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与神州十五号一起返回的太空血管组织芯片在内,艾玮得生物已在器官芯片研发与应用中取得多个“第一”的好成绩。 艾玮得生物深度参与器官芯片相关国家标准的撰写。目前国内第一个器官芯片技术标准已立项公示。国内第一个使用器官芯片数据获批IND的新药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VATARGET)是一家专注于人体器官芯片及生命科学设备研发与生产的创新科技公司,其核心技术转化于东南大学器官芯片科研团队,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在新药研发、精准医疗、疾病建模、美妆安全性评价等科研场景中。目前,艾玮得已与恒瑞、先声、齐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国内外知名药企,多所医院、研究机构及高校达成深度合作,持续推动器官芯片在更多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助力生命科学快速发展。
  • 德运康瑞并购先能生物,聚焦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产品管线
    近日,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YNAMIC BIOSYSTEMS,以下简称“德运康瑞”)宣布完成对厦门先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EERNA BIOSCIENCE,以下简称“先能生物”)的并购,在其自主研发的单细胞富集、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产品管线基础上,并入国际领先的空间多组学平台。整合后,德运康瑞将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全链条单细胞测序(单细胞富集、痕量/海量/超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和全链条空间多组学技术(原位捕获空间组、原位杂交、原位测序)的生物技术公司,有望在世界生命科技的最前沿,打造全球领先的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平台型中国企业,并创造前所未有的生物医学价值。空间多组学被Nature杂志列入2022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之一。单细胞测序技术通过高效检测不同细胞间的基因异质性表达,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项强劲技术。近年来,空间组学技术则更进一步,在分析不同细胞亚群的同时保留其空间位置信息,为细胞功能、表型和组织微环境中的位置关系提供了重要信息。如今,单细胞和空间多组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免疫、神经、生殖、药物研发等领域,正在引领一波又一波的基础和临床医学技术革命。据悉,在2022年1月的J.P. Morgan医疗健康大会上,单细胞测序全球领导者10x Genomics继2020年推出基于原位捕获技术的Visium空间转录组平台后,宣布即将于2023年推出Xenium原位分析(In Situ Analysis)技术商业化平台,引发巨大的学术关注和商业期待。 本次并购完成后,德运康瑞即拥有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NA原位捕获、原位测序、原位杂交等空间组学技术。原位捕获空间组学技术具有高通量的技术特点,能用于发掘潜在的基因表达空间异质性;原位测序技术(In Situ Sequencing,ISS)具有中等通量,能实现对数百个基因同时进行检测和分析,达到单细胞甚至亚细胞的分辨率;而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ISH)具有最高的分辨率,能够进一步对发现的目标基因的表达进行精确地空间定位。先能生物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柯荣秦教授,2012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获得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其作为RNA原位测序技术发明人之一,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In situ sequencing for RNA analysis in preserved cells and tissue. Nature Methods. 2013, 10: 857–860.,该技术当年便入选Nature Methods年度技术值得关注的新方法。博士毕业之后,柯荣秦教授受邀加入位于美国加州的二代测序知名公司Complete Genomics,担任Sr. Scientist,期间作为核心成员深度参与研发新型二代测序和相关分子诊断技术;其发明的基于DNA纳米球的双端测序技术,现为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国产二代测序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柯荣秦博士于2016年获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支持后归国,在华侨大学医学院任职特聘教授、博导,并于2019年创办先能生物。其最新技术的应用论文作为国内首篇RNA原位测序技术的文章,已发表于2021年11月的Nature Neuroscience (影响因子 24.884)。德运康瑞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杨朝勇教授表示:“在柯教授的领导下,先能生物的原位空间组学技术,历经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持续创新,已具备国际一流的技术水平,能够与德运康瑞的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形成很好的互补,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最终在临床上为患者带来变革性诊断技术。德运康瑞能够成功携手先能生物,根本原因在于双方都致力于世界科技前沿的底层技术开发,都以研发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都坚守为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而拼搏奋斗的初心。”柯荣秦教授表示:“很高兴可以联手杨朝勇教授团队,将积累多年的原位空间技术与德运康瑞的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技术进行强强联合,这将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商业推广上,为双方带来最大的协同价值,并为全球科学家与企业带来‘单细胞多组学+空间多组学’的全链条解决方案。空间多组学技术是组织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完美结合,整合后双方的研发团队将共同发力与国际同行赛跑,加速推出中国自主研发的原位测序自动化仪器设备和配套试剂盒。”德运康瑞CEO李嘉成表示:“2021年底,先能生物已推出商业化的新一代单分子RNA显色原位杂交(smCISH)试剂盒、单重和多重RNA荧光原位杂交试剂盒产品,以及原位转录组测序服务。其中,高度多重的RNA原位测序技术可以获得亚细胞水平分辨率,具有分析组织面积更大、成本更低、分析时间更短等优势,已成功为众多科研团队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服务。除服务科研外,这些产品和技术在药物开发和临床病理转化上也大有潜力。我们会加大对原位测序技术的投入与商业化推广,并计划于两年内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陆续切入海外市场及临床市场。整合后,德运康瑞在单细胞和空间多组学领域拥有‘王炸组合’,将极大提高公司的创新引领与国际竞争优势。“关于德运康瑞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dynamic-biosystems.com)是一家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技术平台型企业,围绕单细胞富集与检测、单细胞测序、空间多组学技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分析需求,公司聚焦挖掘在肿瘤精准医学、优生优育、以及药物发现领域的巨大潜力,致力于推动精准医疗向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时代迈进,助力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关于先能生物厦门先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seerna.com)是目前国内少数专注于单分子RNA原位检测分析领域的新兴技术平台型企业,公司坚持前沿技术驱动,力图将所取得的重大技术成果和突破应用于基础生物学、转化医学及临床诊断领域中,建立起集产品开发和检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平台。诚信专注、开拓革新,用心为客户提供高质可靠的产品服务。
  • 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空间代谢组学技术助力中药复杂体系物质基础解析
    2024年3月22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药科大学李萍教授和李彬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空间代谢组学技术助力中药复杂体系物质基础解析”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该团队突破中药复杂化学成分空间分布成像技术瓶颈,系统构建了基于质谱成像的空间代谢组学新技术,高灵敏、高覆盖、高分辨解析中药复杂化学成分空间分布异质性及其体内外空间代谢规律。研究论文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nalytical Chemistry等。该进展促进了空间代谢组学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从空间维度精准揭示中药复杂物质组成与其代谢变化,为诠释中药科学内涵提供了全新视角。近年来,基于质谱成像的空间代谢组学技术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认可,热度持续攀升。科瑞恩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致力于质谱成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积极投身中药研究,为国内多所知名科研院提供技术支持,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于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New Phytologist 等权威期刊。01 利用多组学和MALDI-MSI揭示三七“狮子头”形成及皂苷积累的调控机制2024年4月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团队在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发表了题目为“Unveiling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nodules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formation in Panax notoginseng using multi-omics and MALDI-MSI” 的文章。该文基于多组学分析、MALDI-MSI 质谱成像技术、拟南芥侵染回补、转录调控验证实验揭示了三七“狮子头”形成及皂苷积累的调控机制。为探究“狮子头”与三七品质间的联系,对活血性成分三七皂苷及止血性成分三七素进行含量测定,显示皂苷含量与“狮子头”数目呈正相关,而三七素含量则与该性状无关。同时皂苷 AP-SMALDI-MSI 质谱成像显示,“狮子头”皮层组织高丰度积累人参皂苷 Rb1,暗示 “狮子头”的形成与皂苷积累具有相关性(图1F)。图1 与三七“狮子头”相关的活性成分组成研究基于发育解剖学、激素质谱成像、转录组测序、拟南芥侵染回补、转录调控验证等实验,解析三七“狮子头”的形成机制(图2)。图2 三七“狮子头”形成的调控机制模型02 基于LC-MS和MALDI-MSI的代谢组学方法揭示苦荞瘦果发育的时空代谢谱2024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孙伟教授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伟教授合作在 Food Chemistry 发表了题目为“LC-MS and MALDI-MSI-based metabolomic approach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spatial–temporal metabolite profiles of Tartary buckwheat achene development”的文章。该研究利用液质联用结合质谱成像技术构建了黑色和黄褐色苦荞瘦果三个重要发育阶段的时空代谢谱,并揭示了黄酮类成分在瘦果发育过程中的时空特异性分布情况,解析了类黄酮成分对苦荞瘦果胚发育和种壳颜色形成的潜在调控机制。该研究采用 AP-SMALDI-MSI 技术对发育中的苦荞瘦果切片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原位信息定位分析。瘦果纵横切面图显示,鞑靼荞麦瘦果由果壳、种皮、胚乳和胚组成(图3A)。与 LC-MS 的结果一致,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槲皮素、山奈酚、芦丁和烟花苷等,随着瘦果的发育而积累(图3C)。相反,原花青素 A、原花青素 B 和黄烷醇(表)儿茶素的含量随着瘦果的成熟而减少(图3B),表明它们在保护未成熟瘦果方面可能发挥潜在作用,从而防止瘦果在完全成熟前过早消耗。将代谢组学与 AP-SMALDI-MSI 中黄酮类化合物强度的研究相结合发现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特异性分布取决于化学修饰的类型。图3 苦荞瘦果发育过程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相对时空分布MALDI MSI图本研究利用 AP-SMALDI-MSI 技术阐明了代谢物在鞑靼荞麦瘦果发育过程中的空间分布,黄酮醇作为鞑靼荞麦瘦果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化学修饰类型的不同,呈现出特定的空间分布,作者提出了鞑靼荞麦瘦果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与瘦果发育之间的调控关系(图4)。图4 黄酮类化合物在苦荞瘦果发育过程中参与调节胚发育和果壳颜色的模式图03 利用MALDI质谱成像技术揭示牡丹和芍药根的空间代谢组2021年4月,中国药科大学李萍教授、李彬教授在 New Phytologist 期刊上发表了题目为:“Unveiling spatial metabolome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 Paeonia lactiflora roots using MALDI MS imaging” 的研究论文,本研究结合多基质和正负离子检测模式,对牡丹和芍药的根切片进行了高质量分辨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LDI MSI)和 AP-SMALDI 串联质谱(MS/MS)成像,系统地研究了单萜糖苷类和丹皮酚苷类、单宁类、黄酮类、糖类、脂类等多种代谢产物的空间分布。利用 Li DHB 基质的串联质谱成像技术来准确区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两种结构异构体的组织分布(图5)。此外,参与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主要中间产物在根部成功定位和显示。图5 AP-SMALDI MS/MS成像和LC-MS验证上述研究中空间代谢组结果均采用了德国 TransMIT AP-SMALDI 10 离子源,搭载 Thermo ScientificTM Q ExactiveTM 超高分辨质谱仪,对不同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精准解析。科瑞恩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引进德国 TransMIT AP-SMALDI10、AP SMALDI5 AF 常压 MALDI 离子源和美国 Spectroglyph LLC. MALDI ESI Injector 系列离子源,所有离子源均可与赛默飞 Q ExactiveTM 或 Obitrap ExplorisTM 系列质谱仪搭载使用,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高质量分辨率、高质量精度、高灵敏度质谱成像检测。AP-SMALDI 5AF Orbitrap 质谱成像系统TransMIT AP-SMALDI 5AF 高分辨自动聚焦3D快速质谱成像系统在 AP-SMALDI 10 的基础上完成了升级,常压操作环境,空间分辨率可达到3μm,独特3D检测模式可以检测凹凸不平的样品表面,快速检测模式可达18pixel/s,全像素检测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和高质量分辨率使样本中的分子化合物达到最佳成像效果。T-MALDI-2 透射式超高分辨率质谱成像系统MALDI ESI Injector 离子源,MALDI 源采用新型双离子漏斗设计,兼容ESI、APCI等离子源,实现 MALDI ESI 成像和 LC-MS 检测,在生物样本中可实现组织成像与结构鉴定。通过配置 t-MALDI(1μm空间分辨率)、MALDI-2(激光诱导后电离)等技术并搭载赛默飞 Q ExactiveTM 或 Obitrap ExplorisTM 系列超高分辨率质谱检测仪。 参考文献:[1] Yu M, Ma C, Tai B, et al. Unveiling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nodules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formation in Panax notoginseng using multi-omics and MALDI-MSI[J].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2024.[2] Liu T, Wang P, Chen Y, et al. LC–MS and MALDI–MSI-based metabolomic approach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spatial–temporal metabolite profiles of Tartary buckwheat achene development[J]. Food Chemistry, 2024, 449: 139183.[3] Li B, Ge J, Liu W, et al. Unveiling spatial metabolome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 Paeonia lactiflora roots using MALDI MS imaging[J]. New Phytologist, 2021, 231(2): 892-902.[4] Tang W, Shi J J, Liu W, et al. MALDI Imaging Assisted Discovery of a Di‐O‐glycosyltransferase from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Root[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3, 62(19): e202301309.[5] Sun S, Tang W, Li B. Authentication of single herbal powders enabled by microscopy-guided in situ auto-sampling combined with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J].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3, 95(19): 7512-7518.[6] Sun R, Tang W, Li P,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On-Tissue Epoxidation Reaction Mediated by Urea Hydrogen Peroxide for MALDI MS/MS Imaging of Lipid C═ C Location Isomers[J].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3, 95(43): 16004-16012.— 关于科瑞恩特 —科瑞恩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设立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京东,京东方,Corning,GE,Bayer等世界五百强科技企业中国研发中心。科瑞恩特公司是一家基于前沿生物成像(质谱成像、动植物活体成像、细胞成像)、国产化高端设备研发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服务供应商,服务于生命科学、疾病控制、生物安全、食药健康等领域。无论是科研实验室、临床研究中心,还是企业研发基地,我们都能够提供专业的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协助客户实现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目标。— 科瑞恩特产品线 —德国TransMIT:AP SMALDI质谱成像离子源、基质喷涂仪(全国独家代理)Spectroglyph LLC.:MALDI ESI Injector离子源(USA)(全国独家代理)瑞孚迪Revvity:多模式读板仪、核酸提取仪、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细胞计数仪、液闪计数器、均质器日本Yamato:灭菌器、烘箱、马弗炉、CO2培养箱、喷雾干燥仪、旋转蒸发仪等广纳慧川:智能试剂柜、智能标准品柜、智能防爆(火)柜、智能危化品柜等美的Midea:医用冷藏箱、冷藏冷冻箱、低温冷冻箱、-86℃超低温冰箱等莱普LabPre:LabPre超低温冷冻研磨仪,高通量组织研磨机、球磨机等(自研发)全思美特:VHP移动式空间灭菌器(自研发)— 科瑞恩特服务方案 —全思美测:AP SMALDI质谱成像检测服务全思美特:VHP过氧化氢空间灭菌服务
  • 《Nano Letters》新成果:原位发现石墨烯在限域空间里的反常刻蚀、再生长行为
    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研究员徐小志与上海科技大学教授Zhu-Jun Wang、北京大学教授刘开辉、韩国蔚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丁峰合作,在低维材料的限域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原位发现了石墨烯在限域空间里的反常刻蚀、再生长行为。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Nano Letters。二维限域空间具有原子尺度的间隙、强的物质相互作用和独特的纳米微环境。这种限域空间里往往可以允许常规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因此,在材料科学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为了进一步探索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和理解二维限域系统中的真实催化行为是极其必要的。然而,到目前为止,对受限催化过程的理解仍然是基于结果反馈的后期分析,缺乏原位可视化研究技术及体系。研究人员采用双层石墨烯与铜基底构成的二维限域系统作为研究模型,原位可视化地研究了其反常的刻蚀与生长行为:一是,被铜和上层石墨烯限制的下层石墨烯出现了有趣的反常刻蚀行为(比上层石墨烯的蚀刻速度快十倍以上);二是,在较低的温度下(~530 ℃),下层被蚀刻的碳可以在受限的界面内传输,并以非常高的效率(约12%)转移到上层石墨烯晶格,实现了在无碳源供给情况下的石墨烯生长。该研究工作揭示了二维限域空间中反常催化的动态过程,为受限体系下的催化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从而为未来高效催化剂的设计铺平了道路。Zhu-Jun Wang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梁智华、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孔潇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小志研究员、刘开辉教授、丁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华南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据悉,徐小志是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019年引进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低维材料与表面物理研究。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2c00549
  • 聚焦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打造全方位实景空间展示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聚焦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打造全方位实景空间展示/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第七届InnoLAB系列主题沙龙正式拉开序幕/strong/pp  2019年1月29日,赛多利斯(Satorious)公布了2018年财报。根据初步数据,集团销售收入增长13.2%,至15.66亿欧元 亚太地区实现了15.5%的增长,达到3.882亿欧元,与去年相比涨幅激增。其中,实验室产品与服务部门也作出了巨大贡献,该部门主要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和质量保证提供实验室仪器和技术,在经历了一年的增长之后,得到了强劲的发展。在2018年下半年以来欧洲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该部门的销售收入仍增长了9.1%,至4.230亿欧元。/pp  可见,实验室仪器和技术对研发和质保的作用不可小觑,而研发创新与质量控制作为制药行业前行的动力,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世界生化、分析仪器与实验室装备中国展”(LABWorld China 2019)服务于制药实验室的设施与技术更新,聚焦医药化工及生物技术领域的研发、检验与分析,为制药企业、研究机构、专业院校提供设备采购和技术学习的平台。第七届InnoLAB 系列主题沙龙将于LABWorld China展会同期隆重推出。沙龙着眼制药实验室领域前沿资讯及热点产品发布,力求为药厂研发、检测/QA/QC 人员搭建一个共享知识及构建人脉的一站式平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77bbee14-6bca-4074-b38f-fed014f2dc0b.jpg" title="15.jpg" alt="1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2018效果图仅供参考)/pp  本次InnoLAB系列主题沙龙共分为智能实验室、色谱、粒度仪分析技术、新品推荐四大主题,集结权威政府机关、资深行业协会、领先制药企业、知名医疗机构、专业科研机构和研发机构,共话行业热点及专业话题。主题沙龙现场,主办方将携手近20家全球知名实验室解决方案提供商,打造全方位实景空间,抢先展示制药研发领域的先进产品与技术,与知名药企采购决策人和终端用户面对面,分享改造、提升实验室的解决方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ee4bf66f-95ba-4f8f-89b7-d3873fda4b1d.jpg" title="13.jpg" alt="13.jpg"//pp  InnoLAB 系列主题沙龙历时七年,为实验室同行提供一个集知识分享、社交、贸易为一体的高附加值交流场所,为参与企业创造一个品牌曝光和精准推广的平台。其借助LABWorld China 2019高度国际化、内容覆盖全产业链的独特优势,赢得了海内外知名企业的一致好评。/pp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5628c4f5-c832-4c39-ac40-654890fc02b6.jpg" title="14.jpg" alt="1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部分历届InnoLAB参与企业)/pp  今年,LABWorld China 2019展位规模也将全面升级,预计将吸引来自海内外1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70,000余人次制药行业专业观众,链接上下游共3,200余家制药企业,共赴极具影响力的年度实验室仪器盛会,推动制药及生物技术领域研发、检验与分析技术的发展。/pp  在此,我们特邀您于2019年6月18-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与我们相见,共谋行业发展,共话行业未来。更多展会详情,敬请关注展会官网:www.labworld-china.com。/ppbr//p
  • 刘维民院士领衔,我国首台空间摩擦学原位分析系统研制成功
    p  记者5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模拟空间环境下摩擦试验原位系统的研制”,成功地实现了模拟空间环境下摩擦试验原位分析功能,为准确获取模拟空间环境下摩擦试样的物理与化学信息提供了一种新颖而可靠的分析测试手段。该项目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研究员主持。4月27日,该项目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结题验收评审并获得“优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1e721bfc-79e4-43a5-bdaa-c718fed21bf7.jpg" title="1.png"//pp  据介绍,空间摩擦学是摩擦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空间环境下摩擦学性能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机制,涉及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机械科学和空间环境工程学等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相关研究对于保障航天工程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六十年代空间摩擦学就已经引起了国际航天界的广泛关注,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均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空间摩擦学研究系统,而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则相对滞后,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相关实验条件仍然比较匮乏。/pp  strong该项目针对国内空间摩擦学研究对试验条件的迫切需求,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质谱(MS)和显微光学分析(MPA)等先进分析技术与超高真空、交变温度、辐照(原子氧、紫外、质子和电子)等多种空间环境模拟技术及球-盘摩擦试验技术优化集成,成功地实现了模拟空间环境下摩擦试验原位分析功能,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以往空间摩擦学研究中大气环境对摩擦表面的影响,为准确获取模拟空间环境下摩擦试样的物理与化学信息提供了一种新颖而可靠的分析测试手段。/strong/pp  刘维民院士带领的空间摩擦学研究团队始终面向国家航天工程对空间润滑的重大需求,着眼国际空间摩擦学研究发展前沿。自从1998年以来,该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局)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0年持续不懈的努力,研制成功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摩擦学专用试验装置,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空间摩擦学研究平台,发展了系列化空间润滑材料与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我国航天工程中的润滑问题,为保障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
  • 基于成像质谱显微镜对新鲜辣椒中辣椒素类物质的空间分布评价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1. 摘 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辣椒中提取的天然成分辣椒素类物质(Capsaicinoids)因其具有降低胆固醇水平且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而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对于辣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分离提取工艺的优化,以及定量方法的开发上,对于其在新鲜组织中的空间分布的研究还尚属空白。本文基于成像质谱显微镜(Imaging Mass Microscope,iMScope iTRIO/i) 技术,建立了辣椒素类物质在其新鲜组织上的原位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借助iMScope iTRIO/i前端搭载的高分辨光学显微镜,可以清晰的观察并定位到新鲜辣椒中的细微组织上,从而进行多点的质谱成像分析。后端配置离子阱和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IT-TOF),具有高质量分辨率的多级质谱分析功能,提供丰富的碎片信息,进一步验证辣椒素的结构。通过质谱成像技术,我们发现辣椒素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包裹着辣椒籽的白色纤维上,其次才是辣椒籽本身,最后是辣椒的果肉部分。有效成分在新鲜植物中的空间定位分析,对于其不同种属的植物鉴定,品种改良,以及其食品安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2. 前 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辣椒素类物质(Capsaicinoids)属于生物碱类,被认为是辣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发现辣椒素能够通过减少脂肪堆积,通过加快其分解代谢的方式而降低胆固醇水平,且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目前对于辣椒素类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离提取纯化工艺改进及其生物活性的相关研究,对于其在新鲜组织中的原位空间分布的研究尚属空白。辣椒素(Capsaicin)是辣椒中含量非常丰富的成分,其次是二氢辣椒素(Dihydrocapsaicin)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以及诺香草胺(Nonivamide)/spansup style="text-indent: 2em "[1]/sup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其化学结构式见图1。本文基于成像质谱显微镜( iMScope /spani style="text-indent: 2em "TRIO/i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 技术,通过高分辨显微镜对新鲜的辣椒切片进行细致的形态学上的观察,精准的定位到微小组织上。领先世界水平的5微米空间分辨率保证了微小组织上的高分辨成像。离子阱和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IT-TOF)对于确认目标物的结构提供了丰富的碎片信息。本研究建立了成像质谱显微镜技术对辣椒素类物质在组织中的空间分布的直接分析(不需要染色和标记)及其结构确证的方法,对于植物类样品中有效成分或者毒物毒素的原位分析来说具有重要意/span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义。/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3. 实 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3.1 材料仪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新鲜辣椒购自北京朝阳门华普超市。MALDI级别的a-Cyano-4-hydroxycinnamic acid (CHCA), 购自西格玛公司。辣椒素(Capsaicin)和诺香草胺(Nonivamide)购自北京盛世康普化工技术研究院。HPLC级别的乙腈和甲醇购自默克公司。25 mm X 75 mm导电载玻片购自德尔塔科技公司。明胶购自西格玛公司。/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3.2 切片的制作以及基质涂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新鲜辣椒清洗后晾干,用100 mg/ml明胶进行包埋。使用Leica CM1950在-20℃的环境下制作15μm厚新鲜辣椒纵截面切片。采用升华+喷涂的two-step基质涂敷方法,其中基质升华通过iMLayer自动升华仪完成。基质喷涂使用GSI Creos Airbrush完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3.3 基于iMScope iTRIO/i 的质谱成像分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分析条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af3885aa-0340-47c6-ad0e-35a4821fc90a.jpg" title="12121.png" alt="12121.p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4. 结果与讨论/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202ac525-3404-44bb-ab24-13c36fb05da3.jpg" title="2.png" alt="2.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图 1. (A) 辣椒素(Capsaicin)和(B)诺香草胺(Nonivamide) 的化学结构及其单同位素质量br//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4.1 新鲜辣椒包埋并制作冷冻切片/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cef4cd9b-78bb-4d02-9fa2-b05b5af1e252.jpg" title="3.png" alt="3.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justify "图 2. 新鲜辣椒包埋并制作冷冻切片。(A).明胶包埋后的新鲜辣椒。(B). 15μm切片转移到ITO涂层玻璃上(标红的位置是选定的测定区域)/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text-align: justify "4.2 标准品在新鲜辣椒切片上的成像质谱分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7eef5f60-cfba-4542-8fe1-082d45993f47.jpg" title="4.png" alt="4.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图 3. 标品诺香草胺(0.1 mg/ml)在新鲜辣椒切片上的多点质谱分析。(A). 滴定标品区域的光学图像 (B). 对应离子密度图([M+H] +: m/z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294.201) (C). 诺香草胺的一级平均质谱图 (D). 前体离子([M+H]+: m/z 294.201)二级平均质谱图。/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6abef824-031a-439c-a01a-5a9f66ba32c4.jpg" title="5.png" alt="5.p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br//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图 4. 标品辣椒素(0.1mg/ml)在新鲜辣椒切片上的多点质谱分析。(A). 滴定标品区域的光学图像 (B).对应离子密度图([M+H] + m/z 306.201)(C). 辣椒素的一级平均质谱图 (D). 前体离子([M+H] + m/z 306.201)二级平均质谱图。/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4.3 新鲜辣椒切片上的成像质谱分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30f47476-87e8-4a01-a129-5abfcec520c5.jpg" title="6.png" alt="6.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图 5. 新鲜辣椒切片上的辣椒素类物质的多点质谱分析(放大倍数为1.25x)。(A1). 二氢辣椒素([M+H] +:m/z 308.21)的一级离子密度图。(B1). 诺香草胺([M+H] +:294.201)的一级离子密度图。(C1). 辣椒素([M+H] +: m/z 306.201)的一级离子密度图 (D1). 新鲜辣椒切片光/span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学图像和辣椒素质谱图像重叠 (A2)-(D1). 前体离子辣椒素([M+H] +: m/z 306.201)的二级特征产物离子质谱成像图。Scale bar: 500 μm。/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f65547b4-bd3e-48ab-915e-caa41a42fe37.jpg" title="7.png" alt="7.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br//pp style="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图 6. 辣椒籽及其附近区域辣椒素的多点质谱分析。(A) 辣椒切片整体光学图像(放大倍数为1.25x)(B) 辣椒籽附近的光学图像(放大倍数为5x)以及(C) 对应区域的辣椒素二维离子密度图 (D)-(G) 前体离子辣椒素([M+H] +: m/z 306.201)的二级特征产物离子质谱成像图.Scale bar: 500 μm。/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5. 结 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通过iMScopei TRIO/i前端搭载的高分辨光学显微镜拍摄的光学图像和相应的多点质谱图像的重叠,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包裹辣椒籽的白色纤维,其次是辣椒籽,最后是辣椒果肉。通过IT-TOF串联质谱提供丰富的碎片信息,进一步确认辣椒素类物质的结构。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不需要染色和标记,直接评价辣椒素类物质在辣椒组织上原位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为植物类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原位分布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6. 文 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1] Christopher A. Reilly et al. Determination of capsaicin, nonivamide, and dihydrocapsaicin in blood and tissue by liquid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er Journal of Analytical Toxicology 2002./span/p
  • 聚焦前沿 技术碰撞——首届“生物成像与空间多组学”主题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1年4月16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央民族大学生物成像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仪器信息网、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欧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生物成像与空间多组学”主题学术研讨会盛大开幕!开幕式由清华大学梁琼麟教授主持,会议主席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致辞。  清华大学梁琼麟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致辞  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和组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成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引进,生物成像与空间组学技术优势互补,并逐渐交叉和融合,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发病机制阐释、分子病理诊断、药物靶点发现、药物药效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将举办“生物成像与空间多组学”主题研讨会,旨在聚焦生物成像技术和空间多组学的发展前沿与应用进展,从技术难点、数据分析到行业应用进行剖析,为相关人员提供更灵活的交流机会,促进合作。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研究员  陈春英研究员做题为《纳米蛋白冠的化学生物学性质与功能同步辐射技术相关的成像分析技术和应用》的报告,生物体系呈现低含量、多组分、动态变化等特点,给生物体系纳米材料的分析带来很大的挑战。针对上述分析难题,陈春英研究团队以同步辐射等为基础,发展了高灵敏、高分辨、原位定量与定位分析方法:建立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纳米材料与磷脂分子吸附结构的定量分析方法,发展单细胞水平的无损、三维高分辨、元素成像方法,用于观察单细胞内纳米材料空间分布和化学行为 发展原位化学分析方法,表征体内水平、生物微环境及细胞内纳米材料发生的化学反应。综上所述,同步辐射分析为纳米生物效应研究提供重要、强有力的定量分析与成像手段,有助于系统地揭示纳米材料与生物体作用的规律。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  再帕尔阿不力孜教授做题为《质谱成像技术及其空间分辨代谢组学研究与应用进展》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基于再帕尔教授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新型常压敞开式空气动力辅助离子化技术(AFADESI)发展的免标记、便捷、高灵敏、高覆盖的质谱分子成像方法及其空间分辨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以及运用该技术与方法在体内药物原位表征、药效作用及毒性机制研究,肿瘤代谢、肿瘤标志物的发现以及病理分子诊断等应用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香港浸会大学 蔡宗苇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做题为《质谱成像和环境毒理研究》的报告,传统的环境毒理学采用生物和化学分析技术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细胞、动物和人体样本中的毒性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缺乏针对生物样本异质性、生物标志物的空间分布特点的研究。而质谱成像技术可进行生物组织切片以及细胞样本的代谢物、蛋白、多肽等生物分子的原位分析,对样本中目标分子的组成、丰度和特异性分布进行全面、高通量的快速分析。现阶段,蔡宗苇课题组将组学研究和质谱成像技术相结合来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迁移和转化等研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团队还针对环境中的双酚类污染物,选取典型的双酚A(BPA)替代物双酚S(BPS)和双酚F(BPF)进行小鼠的暴露实验,并对肝脏和肾脏进行质谱成像分析。采用质谱成像技术发现,筛选的多种标志物在肾脏中具有组织特异性分布,与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脂质标志物分别在肾皮质区域、肾髓质区域和肾盂区域显著变化。这些重要的信息对于环境污染物诱导的各种疾病的检测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华大学 张四纯教授  清华大学张四纯教授做题为《基于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的原位可视化细胞分型》的报告。张教授课题组针对TOF-SIMS技术在细胞成像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开展了研究工作,提出了基于TOF-SIMS检测和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的细胞分型策略,解决了TOF-SIMS细胞成像分析中数据量庞大复杂、处理方法有限的问题,实现了基于细胞分子组成差异的组织原位可视化细胞分型。在此基础上,实现TOF-SIMS成像细胞分型技术在真实组织样品中的应用,发现了肝脏中央静脉周边分子异质性细胞。结合单细胞多组学分析,发现了人肝纤维化周边存在分子表型、转录组表达异质性肝细胞。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汪福意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汪福意研究员做题为《单细胞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成像及应用》的报告,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是迄今为止能在纳米尺度实现固体样品原位化学成像的为数不多的技术之一,横向空间分辨率达80-100纳米。配合气体团簇离子剥离源,ToF-SIMS还可进行3D成像,纵向分辨率达2-5纳米。近年来汪福意研究员课题组发展基于ToF-SIMS的单细胞成像新方法,原位研究了金属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摄入和亚细胞分布。进一步地,结合基因编辑和生物正交技术,实现了单细胞水平上金属抗肿瘤药物和生物靶分子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的原位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王晓良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王晓良教授做题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三维脑空间超微结构研究》的报告。王晓良教授团队以神经退行性疾病为靶点开展了相关的药理学基础研究,及新药评价和开发研究,已建立了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药效学评价新方法和新模型,并领导了多个创新药物的研发。报告中介绍了光学断层切片显微成像技术和组织透明化显微成像技术在研究脑病理改变和药物评价中可发挥重要做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聂宗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聂宗秀研究员做题为《纳米材料生物亚器官质谱成像研究》,纳米材料作为有保护药物小分子在血液循环中不被快速清除、克服生理屏障、特异性地在肿瘤区域蓄积等,成为药物载体研究的热点。传统的分析技术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磁共振成像(MRI)和荧光成像(FI)等,存在空间分辨率有限、贴标过程复杂、难以同时跟踪纳米载体和药物等问题。我们选择新型过渡金属二硫化物-MoS2纳米载药系统,使用激光脱附电离质谱成像(LDI MSI)方法,通过在生物组织内同时追踪纳米载体和药物的质谱信号,实现对体内药物释放行为的研究。LDI MSI的方法可以根据MoS2纳米片和其负载的抗癌药物阿霉素(DOX)在激光剥蚀下同时产生的质谱指纹峰来追踪纳米载体和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无需任何标签,且不受生物体内源性的分子干扰,通过原位监测纳米载体和药物的质谱指纹峰强度比值的变化得到定量测量,发现了在正常和肿瘤模型小鼠中,药物在组织间和组织内的释放呈现组织依赖性。比如:在肿瘤中的释放量最多,肝组织中的释放量最小。在将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将致力于开发更有效的质谱成像方法,将有望将该方法应用于已经进入临床的脂质体阿霉素的原位药物释放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陈德喜教授课题组成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陈德喜教授课题组成员做题为《组织成像流式在新冠和肝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传统的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针对组织原位获取的细胞分类及蛋白质表达信息相对有限,陈教授团队利用组织成像流式可以在一个局部微环境中获得多达30个以上的蛋白质表达信号,用于分析疾病微环境中的细胞构成及基因表达差异改变,从而直观的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微环境中的免疫特征细胞及各类组织细胞等变化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鸥易生物 巴永兵博士  巴永兵博士做题为《空间转录组测序方法及应用》的报告。  与会嘉宾合影湖南大学 张晓兵教授  湖南大学张晓兵教授做题为《固态发光探针与原位成像》的报告,原位成像检测细胞内生物分子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医学意义。然而,已有的荧光探针大多是基于水溶性荧光染料,与酶作用后产生的荧光信号分子会快速扩散远离酶的反应位点,因此很难捕获细胞内相关酶的原位信息。张晓兵教授团队利用具有分子内质子转移性质的HPQ化合物开发了固态发光荧光成像探针,用于蛋白水解酶活性的检测及原位成像研究,开发了新型适用于商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固态发光荧光染料HTPQ,并构建了酶荧光成像探针HTPQA,实现了活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原位成像检测。针对细胞膜表面原位成像的特殊要求,开发出强疏水性、弱脂溶性荧光染料HYPQ,构建了刺激响应型探针,实现了细胞膜表面长时间成像,并利用肿瘤标志物Cathepsin B作为靶标,设计具有肿瘤长时间原位成像能力的近红外固态发光探针针HYPQ-B,用于长时间手术导航,指导肿瘤精准手术切除。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马晨菲博士  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马晨菲博士做题为《多组学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的报告,现代药物研发流程包括新药发现、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每个阶段都面临着巨大挑战。无论是药效安全性评价、临床有效性评估,还 是药物机制研究,都离不开以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为核心的质谱组学。在研究过程中,多组学的联合分析也逐渐发挥了更大作用。报告从质谱组学介绍入手,阐述了在药靶和药物发掘、生物标志物发现、疾病分子分型和药物调控机制等方面的进展,有助于全面了解质谱组学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丰伟悦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丰伟悦研究员做题为《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元素成像分析及生物医学应用》的报告。金属元素与人体生命健康关系密切,人体内约三分之一的蛋白质为金属蛋白,其功能涉及酶催化、电子传递、内稳态调节、氧化应激、信号转导、基因调控等众多重要生物过程。人体内微量必需金属元素的失衡与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大量的金属药物,包括金属抗癌药物,金属抗菌药物,MRI造影剂及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能的纳米金属药物等,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基于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成像技术为上述生物医学的研究提供了在组织、细胞、分子水平上原位分析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与疾病、生物体内金属药物代谢等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分析方法。报告中介绍了本实验室应用LA-ICP-MS,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结合金属标记方法,对金属元素Fe,Cu,Zn等在阿尔兹海默氏症模型小鼠中随疾病发展的聚集特性及与A淀粉样蛋白沉积的相关性的成像研究 以及应用LA-ICP-MS揭示具有生物医学应用的金、银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分布、转运和清除过程。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刁星星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刁星星研究员做题为《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新药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的报告放射性药物代谢技术是国际制药行业公认的创新药物“物质平衡、组织分布、代谢物鉴定”等研究的“金标准”。美国FDA批准的新药,85%以上使用放射性标记技术来做药物代谢研究,而我国这一比例不到5%。 此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创新药物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ICH,新药评价标准与美国FDA标准接轨 对放射性药物代谢技术的需求急剧上升。 放射性标记技术进行药物代谢研究优势明显:特异性强、应用范围广、精确反映代谢物的比例、灵敏度高等。 刁星星研究员2019年2月回国加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独立建成放射性药物代谢平台,这是全国仅有的3个能提供放射性药物代谢技术服务单位中唯一的科研单位。有非常雄厚的基础科研做支撑,技术实力上,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建成的放射性药物代谢平台,已经为我国药企近20个候选新药提供放射性药物代谢技术服务,帮助6个候选新药从II期临床推向III期临床,帮助10多个候选新药完成中国和美国的临床试验申请(IND)。讲通过多个国产创新药的实例,阐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作用。放射性药物代谢技术是国际制药行业公认的创新药物“物质平衡、组织分布、代谢物鉴定”等研究的“金标准”。美国FDA批准的新药,85%以上使用放射性标记技术来做药物代谢研究,而我国这一比例不到5%。 此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创新药物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ICH,新药评价标准与美国FDA标准接轨 对放射性药物代谢技术的需求急剧上升。放射性标记技术进行药物代谢研究优势明显:特异性强、应用范围广、精确反映代谢物的比例、灵敏度高等。 刁星星研究员2019年2月回国加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独立建成放射性药物代谢平台,这是全国仅有的3个能提供放射性药物代谢技术服务单位中唯一的科研单位。有非常雄厚的基础科研做支撑,技术实力上,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建成的放射性药物代谢平台,已经为我国药企近20个候选新药提供放射性药物代谢技术服务,帮助6个候选新药从II期临床推向III期临床,帮助10多个候选新药完成中国和美国的临床试验申请(IND)。讲通过多个国产创新药的实例,阐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10xGenomics公司应用专家 吴非  美国10xGenomics公司应用专家吴非做题为《Visium空间多组学技术发展及应用》的报告。会议现场
  • 防疫期间的空气空间消毒 ——德鲁士空间消毒防疫技术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呼吸道病毒主要是经空气传播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可以在空气中存活,活体的病毒,经过空气可以传播到人体。综合各方报道,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即有证据表明,存在气溶胶传播途径。因此在疫区,以及病毒防控重点区域,尤其是污染或疑似污染过的区域空间,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空气和空间的消毒,是重中之重/strong/span,这是防止传染、切断公共传播途径的关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病房、诊室、治疗室、候诊区等,病人待过的地方;疫区内车站、码头、酒店、 旅馆、会议室、影剧院、休闲娱乐区等,客人流量大的地方;客车、火车、地铁、轮船、 飞机等,客人拥挤且长时间共处的地方;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必须实施空间空气消毒,达到空气净化,切断疫情扩散路径的目的。/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传统的空间、空气消毒灭菌的方法很多。老百姓居家,比较简易的办法是熏醋,其道理是酸化空气,让病毒不宜生存,但是因为浓度不够,效果有限。公共区域,比较科学的办法是:紫外线照射、甲醛熏蒸灭菌、臭氧消毒、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等,效果很好。但是,这些方法各有局限,紫外线只作用于物体表面,穿透性不强、 效力有达不到的地方;甲醛、过氧乙酸等对敏感性、精密仪器有损坏,且对人体存在一定的毒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d03efddf-18a2-46dd-a971-13b481878cee.jpg" title="微信截图_20200204154103.png" alt="微信截图_20200204154103.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526/C375153.htm" target="_blank"strong德鲁士T1型过氧化氢杀毒器/strong/a(点击查看详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德鲁士采用欧洲先进过氧化氢(Hsub2/subOsub2/sub)干雾技术(4008605168-4526),独创纳微米级过氧化氢(Hsub2/subOsub2/sub)干雾,在各种空间消毒灭菌技术中,被公认为是最理想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的。过氧化氢(Hsub2/subOsub2/sub)是一种高密度的氧化剂。常温下,气态比液体状态具有更强的杀孢子能力。strong气态过氧化氢灭菌消毒的原理是/strong:气态过氧化氢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解离 具有高活性的羟基,攻击细胞的成分,包括破坏细胞壁、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达到灭消目的。/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德鲁士过氧化氢杀毒器符合GMP及FDA标准/strong/span,无色、无味、无毒,对人体环境安全,杀菌效力广谱高效: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同时杀灭200多种微生物/strong。strong5分钟对黑色枯草芽孢达到6个对单位杀灭率/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德鲁士过氧化氢杀毒器所产生的纳微米液雾,覆盖了空间内所有可触及的表面,即使在最难进入的地方也是如此,包括缝隙和角落。由于液滴尺寸非常微小,达到7微米以下,它们大大增加了表面接触,以指数方式攻击细菌膜。对于通常尺寸的实验室,病房或其它的公开空间,通常只需十几分钟。经过短暂的等待时间让空气中的所有颗粒沉淀,并让消毒剂对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充分产生作用,然后就可以通风,安全进入,完全没有任何残留,无需冲洗或后清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为什么必须选择7微米级别的过氧化氢(H2O2)干雾技术?干雾颗粒直径在1~10微米间的液体颗粒,有以下特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1)干雾颗粒进行的是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原理)且不会沉降;/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2)干雾滴不会凝结在一起产生大的液滴;/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3)干雾颗粒在表面接触后会反弹,而不会破裂使表面湿润。 /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7微米级别的干雾的这些特性使得其扩散性非常好,消毒时不留死角;不湿润表面;不腐蚀设备、彩钢板和墙壁。而且通常干雾颗粒越小,干雾的特性越明显,弥漫效果越好,灭菌效果也就越好。如果干雾颗粒过小,则过犹不及,导致扩散范围显著缩小,无法实现灭活目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如有需要请见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紧急联系方式/strong/span:刘 18652053977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4008605168-4526/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可以进入专题查看最新疫情情况以及广大仪器厂商、生物制药企业在疫情中的最新动态!点击下方图片进入: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xxgzbd" target="_blank"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xxgzbd/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xxgzbd"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96e16d81-7301-4657-b8b6-a787904b2881.jpg" title="微信截图_20200201193435.png" alt="微信截图_20200201193435.png"//a/p
  • 雪迪龙:脱硫脱硝监测仪器市场空间大
    雪迪龙作为烟气监测龙头,保持了稳健的发展势头。脱硝监测CEMS高景气可持续,而随着工业锅炉脱硫等政策升级带来的市场扩容,有望给业绩带来超预期可能。  目前订单同比增长近四成,全年订单将超预期:截止8月底,公司新签订单约5.0亿元,同比增长近四成,与去年全年订单量相当。其中脱硝监测仪器订单2.5亿。脱硫监测仪器1.2亿,工业过程分析及运维订单约1.3亿元。虽然公司没有上调全年订单预期(年初全年订单目标6.50亿元,同比增长30%),但我们预计全年超预期概率很大,预计全年订单将达到7.0~7.5亿元,同比增长近五成。  脱硝监测仪器绝对量高峰在2015年,高景气度周期久于脱硝工程:预计今年底累计完成脱硝机组容量比例将达到55%,考虑目前脱硝机组均为大容量的机组(60万千瓦居多),从投运的机组数量看,该比例仅约30%。后期随着小机组脱硝上马,尽管投运的容量与今年相当或有减少,但机组数量会增加,单台机组需要监测仪器数量相同,因此后期监测仪器需求更大。公司预计脱硝监测仪器市场绝对量高峰在2015年,高景气周期将维持到15年末,较脱硝工程(今年是脱硝工程量的高峰年)更久。  13-15年脱硝领域订单约5亿元/年:&ldquo 十一五&rdquo 电力脱硫监测仪器市场规模约25亿元,由于工艺设计因素,脱硝监测仪器需求为脱硫的叁倍,预计总规模约70亿元。目前完成脱硝的机组台数约30%,还有近50亿元市场待释放。按公司30%左右的市占率预估,13-15年脱硝订单年均有5亿元的订单释放,为公司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脱硫监测仪器超市场预期,未来期待工业锅炉发力:此前行业预估随着电力脱硫结束,脱硫监测仪器需求会下滑,乐观估计也是持平。但截止目前,公司脱硫监测仪器订单1.2亿元,好于预期。原因在于随着环保政策的升级,小机组及小锅炉也有脱硫需求。近期锅炉排放标准升级,我们强烈建议关注工业锅炉由于排放标准升级后带来的潜在需求释放(我国中小锅炉约10万台,单台脱硫监测仪器约20万元,市场容量约200亿),目前该市场属于尚未启动阶段,但政策的出台将加快该市场的释放,同时也改变了脱硫监测仪器难增长的预期。  环境运维市场空间大,公司稳步推进:随着环保监测市场兴起,引入第叁方来实施监测将有效降低环保部门的监管成本。最近出台环境自检要求,也明确推广第叁方运维模式。目前公司已经销售脱硫脱硝监测仪器5800套,工业过程分析仪器3400套,按单台年运维费用4~5万元计算,公司潜在运维市场规模约4.0~5.0亿元。当下公司签订运维台数约1200套,年运行规模约5000万元,成长空间很大。
  • 揭秘我国首座空间望远镜
    我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在轨运行示意图。将于2021年发射的美国“国际X射线天文台”卫星。去年6月发射的美国“核区分光望远镜阵列”高能天文卫星。  新闻背景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表示,该院已经启动硬X射线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暗物质探测卫星、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和夸父计划卫星的工程研制。其中,硬X射线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据悉,硬X射线探测卫星有可能成为我国第1颗天文卫星(即空间望远镜)于近年升空。  X射线天文卫星主要观测宇宙高能物理过程  众所周知,天文卫星相当于把天文观测台搬到太空中,所以可轻而易举地改变以往坐地观天的传统,摆脱大气层对天文观测的影响,在全频段范围内对宇宙空间进行详细的观测,对人类科学认识宇宙有革命性的推动。  宇宙中的万物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向空间辐射电磁波。由于各种天体的性质和特点不同,所以它们所辐射的电磁波也不同。天文卫星也叫空间望远镜,它是通过探测各种天体所辐射的不同波谱、不同强度的电磁波,对宇宙进行详细了解的。因此,目前天文卫星大多是按照所观测的宇宙中电磁波谱来分类,即分为红外天文卫星、紫外天文卫星、X射线天文卫星、γ射线天文卫星等。  这些天文卫星各有所长,谁也不能“一统天上”。这是因为宇宙中的天体由于温度不同而发出各种频段的电磁波,靠1颗天文卫星很难进行全频段观测。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发出的电磁波波长越短。人类可以利用这一特性,通过观测天体发出的电磁波,来分析它们的类型和特征。在电磁波谱中,γ射线的波长最短,X射线次之,后面依次是紫外线、可见光、红外和射电波。  近些年,随着X射线天文卫星成果颇多,所以越来越受青睐。这种卫星也称空间高能天文卫星或空间高能望远镜,因为它们主要用于观测宇宙中的高温天体和宇宙中发生的高能物理过程。宇宙中很多极端天体物理过程,都会产生发射强烈X射线的高温气体,比如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吸积物质的过程,超新星爆发和γ射线暴的激波和喷流。高能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辐射以及低能光子的作用、中子星的表面和量子黑洞的蒸发也会产生丰富的X射线。  由于宇宙中许多天体都散发X射线,因此探测宇宙中的X射线对探索宇宙奥秘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X射线极易被介质吸收,介质对于X射线的折射率近于1,所以在地面进行高能X射线的收集和聚焦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也就是说,因为有地球大气的阻隔,在地面上根本无法对宇宙X射线进行观测。即使在太空观测X射线,望远镜的设计也要非常讲究,不能选用折射系统,而且要使射线以掠射方式射入镜面。  我国首颗天文卫星将拥有最高灵敏度和最好空间分辨率  我国研制的首颗天文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将于近年发射。它是一颗工作于硬X射线能区(1~250千电子伏特)的空间高能天文卫星,用于完成深度巡天,可发现大量巨型黑洞、大批硬X射线天体和一系列天体高能辐射新现象,绘出高精度的硬X射线天图。该卫星具有比欧洲“国际γ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台”、美国“雨燕”更强大的成像能力和独一无二的定向观测能力,能以最高灵敏度和分辨率发现大批被尘埃遮挡的超大质量黑洞和其他未知类型高能天体,并研究宇宙硬X射线背景的性质。  这颗天文卫星携带的低能(1~15千电子伏特)、中能(5~30千电子伏特)和高能(20~250千电子伏特)三个望远镜,都是准直型探测器,直接解调扫描数据可以实现高分辨和高灵敏度成像以及对弥散源的成像 而大面积准直探测器又能获得特定天体目标的高统计和高信噪比数据,使“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既能实现大天区成像,又能通过宽波段时变和能谱观测研究天体高能过程。  如果及时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将实现世界最高灵敏度和最好空间分辨率的硬X射线巡天,发现大批被尘埃遮挡的超大质量黑洞和未知类型天体,探测宇宙硬X射线背景辐射 将通过对黑洞和其他高能天体宽波段X射线时变和能谱的观测,研究致密天体极端物理条件下的动力学和辐射过程。  美欧日等X射线空间望远镜已取得一批重要观测成果  从1999年起,一些X射线空间望远镜开始陆续升空,大大开拓了天文学家的视野,使他们有可能了解宇宙中一些最神秘的天体。  1999年7月23日,美国“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升空。其主镜为4台套筒式掠射望远镜。该卫星在0.1~10千电子伏特之间有高的灵敏度,在宽的谱范围内具有高的谱分辨率,因此能研究极弱的X射线源。  1999年12月10日上天的欧洲“牛顿”X射线多镜面卫星主要用于研究1~120纳米的电磁波谱区域,覆盖了0.1~12千电子伏特的能量范围,在该卫星的10年有效寿命期内,有望收集到宇宙中30000颗星星的X射线光谱。  2005年7月10日,日本发射了“天体-E2”X射线天文观测卫星。该卫星覆盖的能量范围是0.4~700千电子伏特,可与美国的“钱德拉”和欧洲的“牛顿”共同观测一个天体,利用各自的特长收集资料,为国际天文研究做出贡献。  2012年6月13日入轨的美国“核区分光望远镜阵列”卫星,使用独特的技术对宇宙中最高能级的X射线进行观测,可观测来自天体的5~80千电子伏特之间的高能X射线,尤其是核光谱。其主要科学目标是深度探索质量超过太阳10亿倍的黑洞,并了解粒子在活动星系核中是如何被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几,以及研究超新星残骸以了解重元素如何在超新星中形成。其一个10米长的桅杆,在发射时呈折叠状态安放,入轨后大约7天内逐渐展开,以帮助探测装置准确聚焦。  此前发射的“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主要工作在低能X射线领域,而“核区分光望远镜阵列”主要工作在高能X射线领域,是第1颗专注于高能X射线的空间望远镜,其影像清晰度比观测同光谱区的其他任何望远镜都要高至少10倍,敏感度则提高至少100倍。这样的强强联合有助于回答有关宇宙的一些最基本问题。“核区分光望远镜阵列”卫星已取得一些成果,包括拍到银河系核心黑洞X射线爆发。  延伸阅读  2021年“国际X射线天文台”或将入轨  由于X射线空间望远镜一直持续不断地做出重大天文发现,所以世界一些国家还正研制新的空间高能天文望远镜,仅2013年就将发射3个。  计划2013年发射的俄罗斯的“光谱-X-γ”卫星,主要用于探测上千个星系团和星系群中的热星系际介质以及星系团之间的纤维状热气体,从而研究宇宙的结构演化。  印度的“天文卫星”(AstroSat)也拟于2013年入轨。它是印度首颗天文卫星,主要用于监测宇宙天体源的辐射强度变化 对X射线双星、活动星系核、超新星遗迹和恒星冕进行光谱观测 监视可能出现的瞬变源等。  2013年,日本将发射“天文-H”高能天文卫星,它第一次采用微量能器聚焦在0.3~12千电子伏特能区,预计该卫星将在空间高能天文领域做出大批重要的发现,对于理解宇宙的极端物理现象,尤其是强引力场和强磁场中的物理过程做出重要贡献。  2021年,用于取代“钱德拉”和“牛顿”的“国际X射线天文台”将入轨,它由美欧日联合研制,用于捕获宇宙边缘处黑洞周围发出的信号,并研究它们和宇宙原初星系的关系以及共同演化,了解宇宙的起源和组成,宇宙中各种元素的形成和如何通过恒星、宇宙爆发和粒子加速传播和扩散出去等。该卫星装有口径约3米和焦距12米的光学系统和6个焦平面探测器系统,所以具有前所未有的综合科学能力。其有效面积和能量分辨率将远远超越以前所有的空间高能天文卫星。  由此可见,X射线空间望远镜的发展方兴未艾,是空间天文学的最重要前沿领域之一。
  • 中国科学家获得国际上首批宇宙大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
    2022年8月27日,在太原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发布了 EP-WXT 探路者的首批在轨实测结果。该设备是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的一个实验模块,于北京时间2022年7月27日搭载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发射升空。该项实验旨在开展一系列在轨测试和观测实验,为未来EP-WXT尽早开展科学运行奠定基础。EP卫星是由中科院主导的卫星,欧洲空间局和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参与合作,计划于2023年底发射。该仪器采用了先进的微孔龙虾眼X射线聚焦成像技术,观测视场可达340平方度(18.6度x18.6度),是国际上首个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望远镜。相比国际上其它X射线聚焦成像望远镜,其视场大小提高了100倍左右。截至目前,仪器已开展了为期4天的在轨测试观测,成功获得了一批天体的真实X射线实测图像和能谱。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并公开发布的宽视场X 射线聚焦成像天图。仪器的关键器件包括36片微孔龙虾眼镜片组成的X射线聚焦镜组件和4片大阵列CMOS传感器组成的焦面探测器,均为我国自主研发。这也是首次将CMOS传感器应用于空间X射线天文探测。EP卫星将搭载12个相同的 WXT望远镜模块,总视场可达3600多平方度。科学家利用该仪器首先观测了银河系中心天区(图1)。结果显示,单次观测就能够同时探测到多个方向上的X射线源,包含了恒星级质量黑洞和中子星。观测也捕捉到一个X射线辐射增亮数倍的中子星X射线双星(图2左)。同时,从数据中还能获得这些天体X射线辐射强度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以及天体的X 射线能谱。观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图2右)相比高度一致。该仪器也观测了银河系的近邻星系——大麦哲伦云(图3),单次观测即可覆盖整个星系,同时探测到包含黑洞和中子星的多个X射线源。通过未来更多的观测,宽视场望远镜将能高效地监测天体的X射线光变,预期将发现新的暂现源。图4展示了对著名的天鹅座超新星遗迹的成像结果,表明了龙虾眼望远镜对弥散源的成像能力。对超新星遗迹Cas A的观测,则充分展示了CMOS探测器优秀的X射线能谱分辨率(图5)。仪器还探测到距离8.14亿光年的遥远类星体的X射线,证明其对较暗弱的X射线源的探测能力(图6)。初步测试结果表明,仪器功能正常,为满足EP宽视场望远镜的科学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EP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袁为民博士表示,“这些结果十分激动人心,表明我们的仪器能够获得预期科学数据,为此我们付出了十多年的努力。我对未EP的科学能力充满信心“。国际上该领域著名专家,英国莱斯特大学P. O’Brien教授和R. Willingale教授表示:“WXT的首光结果令人印象深刻。这是第一个宽视场X射线聚焦望远镜,创造了一个新记录。… …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期待一个真正的宽视场软X射线望远镜,EP-WXT探路者的成功运行令人振奋。这项技术将对X射线天空的监测带来变革性的推动,这项试验也表明了EP卫星巨大的科学潜力。”该仪器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国家天文台X射线成像实验室于2011年开始研发龙虾眼X射线成像技术,与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密切合作,联合研发核心微孔光学器件,器件由北方夜视提供。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也参与仪器的研制。SATech-01是中科院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首发星,由中科院立项。EP卫星由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专项支持,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总体单位,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图1 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模块对银河系中心天区单次观测获得的X射线图像(视场18.6度x18.6度)。背景为Gaia的光学全天图像(银河系Gaia图片来自https://www.sci.news/astronomy/gaia-second-release-05950.html)。 图2 对银河系中心天区单次观测获得的X射线图像(左图)和仿真图像(右图),左右图的观测时长同为800秒,视场18.6度x18.6度。(左图中红色标记的是捕捉到的一个变亮的中子星X射线双星)。图3 左图:近邻星系大麦哲伦云的DSS光学图像(https://archive.eso.org/dss/dss);右图: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对大麦哲伦云进行700秒观测后得到的X射线图像(1个CMOS视场,9.3度x9.3度)。图4 观测到的天鹅座环状星云 (角直径2.5 度) 的X射线伪彩色图像(颜色代表光子的能量,红色0.3-0.6 keV 绿色0.6-0.8 keV 蓝色0.8-2.0 keV),观测时长为600秒。图5 观测到的超新星遗迹Cas A 的X射线能谱,观测时长为1100秒。分析表明能谱分辨率为150 eV图6 对遥远的类星体3C 382(红移0.056,距离8.14亿光年)的探测,表明仪器具有对较暗弱X射线源的探测能力
  • 【喜报】力显智能荣获首届TICSSO国际单细胞及空间组学大会单细胞先锋奖优秀企业!
    4月15日,2022单细胞先锋奖(Awards for Single Cell Omics Pioneers)ASCOP颁奖典礼在黄埔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一共汇聚了近200家企业参与报名,网络总票数达45400票,总访问量122080人次。宁波力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次评选中荣获2022单细胞先锋奖优秀企业!这是官方对力显智能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再一次认可!力显智能科技作为国内自研、国产创新的佼佼者,是国内少有的把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原理实现成果转化的科技型企业,同时加强技术沉淀和市场沉淀,提升创新实力,突破国外专利壁垒,立足国内市场,拓展企业能力边界,勇敢进行国际化探索。并推出了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系统iSTORM、细胞智能监控助手赛乐微、细胞计数仪INCount等一系列产品,以不断改进的核心技术、高品质自主研发产品及优质服务助力,共同打造超分辨率显微成像行业领先品牌!我们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当前精准医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尽一份力。助力单细胞与空间组学领域的开拓与创新,为成像组学、精准医学领域做出贡献!
  • 新品摇床 | 不惧空间,解放双手
    样品量大,实验空间小? 想要解放双手,再也不用为微孔板数量太多,需要分次处理多个微孔板而烦恼? 看看奥豪斯新推出的恒温培养大负载摇床和高速微孔板摇床恒温培养摇床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酶反应、微生物培养、生化实验等各种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实验中。为支持一系列摇荡和培养应用,奥豪斯提供三种型号恒温培养大负载摇床,提供出色的温度均匀性和节省空间的设计,适合任何实验室。卓越的精度是所有奥豪斯仪器的标志,恒温培养大负载摇床也不例外。独特的 Accu-Drive 摇荡系统确保了速度的准确性和可重复的结果。三重偏心驱动在整个速度范围内提供一致的振动运动。另一个独特的功能是Opti-Flow强制通风系统,它利用双感应或单个大风扇来偏转空气,而不是直接在样品上。这会产生循环的气流,确保温度的均匀性。ISHD23HDG 和ISHD23CDG 单元的腔室足够大,可容纳 2 x 6 L锥形瓶,并配有可选夹具和平台。 在NGS实验中,通常在建库(library preparation)阶段需要混合或搅拌高速小量液体的步骤。建库是NGS实验中非常关键的步骤,它涉及到对DNA或RNA样品进行多个化学处理步骤,如片段化(fragmentation)、内切酶消化、连接(ligation)、引物(adapter)添加等。这些步骤通常需要将不同试剂混合或搅拌在一起,以确保反应的进行和成功。在建库过程中,使用高速微孔板摇床可以帮助有效混合小量液体,提高实验准确性和效果。高速微孔板摇床SHHSMPDG,可轻松帮您单批次处理高达48个微孔板。其坚固、可调节的顶板可固定多达48个微孔板、6个深孔板或小于5英寸的小直径管(12.7cm),最大负载高达3.2kg。该摇床还具有独特的脉冲功能,可在1至59秒的间隔内进行脉冲调节,可用于难以混合的样品或避免样品在振荡时过热。另外,可编程计时器可以在设定的时间倒计时并在计时器到达零时关闭,或在连续模式下计时器会计算累计时间直到用户关闭。在酶反应中,需要高速混合或搅拌小量液体的步骤,例如在进行酶切、酶反应、PCR扩增等实验时。这些实验需要将不同试剂混合在一起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或者通过混合来均匀分布反应物质。使用高速微孔板摇床可以确保试剂充分混合,提高反应效率和准确性。 奥豪斯集团成立于1907年,拥有遍布各地的营销、研发和生产基地。通过不断为各地用户提供优质的称量产品与完善的应用方案,奥豪斯产品已遍及环保、疾控、食药、教学科研、食品、新能源和制药工业等各种应用领域,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青睐。我们致力于提供符合各国安全、环境及质量体系的产品,涵盖电子天平、台秤、平台秤、案秤、摇床、台式离心机、加热磁力搅拌器、涡旋振荡器、干式金属浴、实验室升降台和电化学产品等。
  • 微型小光谱 应用大空间——走近海洋光学光纤光谱百千万计划
    p  日前,借第十六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5)召开之际,仪器信息网采访了海洋光学亚洲总裁孙玲博士,近距离感受了微型光纤光谱仪的特殊魅力,同时带您走近海洋光学亚洲公司全新商业策略——光纤光谱百千万计划(Moving Optical Sensing Technology to Market,简称MOST Program)。/p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p.bokecc.com/player?vid=65FA115BDE9E98379C33DC5901307461& siteid=D9180EE599D5BD46& autoStart=true& width=600& height=490& playerid=621F7722C6B7BD4E& playertype=1"/scriptp  作为微型光纤光谱仪的发明者,海洋光学此次在BCEIA上展出了超小型光谱传感器Spark、新一代微型光纤光谱仪flame等。/pp  目前海洋光学正在着力实施光纤光谱百千万计划,对此孙玲博士介绍说,微型光纤光谱体积小巧,却有着无限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希望通过该项目与各个相关领域中的专家合作,并相信在5年内能够开发出10000种光纤光谱应用方案,其中1000种应用方案会有具体的商业计划书 还会产生100家相关企业,其中10家公司会上市。/p
  • FLIR VS290-32:受限空间可视化的好帮手!
    工业内窥镜说到工业内窥镜,相信很多公共事业、制造等行业的小伙伴们都比较熟悉,因为在一些大型机器日常巡检的过程中,常规手段往往 “无从下手”,巡检人员无法靠近,检查设备无法深入,这就导致检查结果不够详尽,很多隐藏问题不能被找到。这时候,就需要工业内窥镜出马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内窥镜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狭窄空间检测的问题,最近菲力尔公司新推出的FLIR VS290-32,是业界新款集红外成像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于一身的工业外可视视频内窥镜,不仅可以满足工业内窥镜检测狭窄区域的需求,还可以通过红外热像镜头发现异常的热点,及时确定故障点! ★多项国际认证,安全巡查FLIR VS290-32 是菲力尔公司新推出的工业级、经电气安全等级认证、功能灵活的双传感器视频内窥镜,可快速发现隐藏的故障,无需操作人员进入不便位置和空间。 ★电气检测安全等级为 CAT IV 600 V 级,摄像探头和底座的防尘和防水等级分别为 IP67 级和 IP54 级,能够满足要求最苛刻使用环境的需要,可大幅提升在发电厂、配电系统、制造设施等难以到达的狭小空间进行检测工作的便利性;★ 使用160×120真热像仪和200万像素可见光相机双传感器,搭载长达两米的可替换式摄像探头,支持现场轻松更换相机探头,可在安全距离内检查地下配电室、大型齿轮箱、电机、阁楼、匍匐空间和其他工业应用内部情况。★快速准确定位,留存检测结果FLIR VS290-32可使用颜色警报(等温线)快速识别问题区域,还可利用内置的SD存储卡或USB-C下载和分享图像和视频。★ 使用3.5英寸超大彩色显示屏清晰查看结果,搭配FLIR Lepton红外传感器,可提供热/冷颜色警报或等温线选项,可以在-10℃至400℃的极宽温度范围内快速识别问题区域;★ 搭载 FLIR Systems 专利多波段动态成像 (MSX) 技术,将可见光场景细节叠加至全红外图像上,大幅提升图像清晰度,可为准确、安全地评估和鉴定潜在问题提供有效依据;★ 使用随附的SD存储卡保存图像和视频,然后通过USB-C数据线上传至PC,留存好检查的步骤和细节,可以为评估和鉴定潜在问题提供有效依据,让工作进度流程有迹可循,获得领导和用户的信任;★快速创建并与团队成员分享报告,使用FLIR Thermal Studio安排维修工作。★附加功能齐全,应用广泛。FLIR VS290-32除了在专业上功能丰富,在设备的其他设计上也尽量满足检查工作的需求。★ 配备小型探头和高亮LED工作灯,可以在黑暗环境中为多波段动态成像工作提供照明;★ 使用双位电池充电器和锂离子充电电池,充满电后可连续工作六个小时;★ FLIR VS290-32可以用在公共事业中的下水管道、地下室、涡轮机、发电机、泵、给水加热器、冷凝器、热交换器、管道、电机阀、变速箱等的检查,还可以用在制造行业中模塑板之间、大型变速箱或电动机中、有安全栅的内部区域热交换器、燃气轮机、小型风洞等的检查,亦或者用在房屋的阴暗空间或密闭空间的排查等,FLIR VS290-32红外内窥镜套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FLIR VS290-32红外内窥镜套件将工业内窥镜和红外热像仪相结合既满足了工业内窥镜检查狭窄空间的需求红外热像镜头也可以准确定位故障点一机多用,性价比超高目前在京东、天猫官方旗舰店均有售想要抢购的菲粉们赶快进入店铺咨询客服带走它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