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性能微型仪

仪器信息网高性能微型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高性能微型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高性能微型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高性能微型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高性能微型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高性能微型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高性能微型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高性能微型仪相关的资讯

  • 海洋光学推出低成本高性能的STS微型光谱仪
    上海2010年2月25日电 海洋光学研发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基于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光谱仪。该光谱仪特别适宜于嵌入 OEM 设备中。虽然 STS 的体积很小,只有40mm x 42mm x 24mm,但是它的功能表现丝毫不逊于大型系统。主要特色:低杂散光的全光谱分析、高信噪比(1500:1)和典型1.5纳米 (FWHM) 光学分辨率。STS 是可见-近红外光谱应用的理想选择,诸如对 LED 的光谱光度及颜色测量和样品的透射、吸收测量。并且它还是 OEM 应用的理想选择,特别是需要在线监视一条或多条光谱线,又需要高重复性、稳定性的结果的应用环境中。 海洋光学STS OEM 微型光谱仪   STS 光谱仪有350-800纳米和650-1100纳米两种标准配置。大批量的 OEM 客户还能自订波长范围,入射孔径和其他光学配件。与其他微型光谱仪不同的是,STS 自带有内嵌的光闸以实现暗背景测量。单独定价的操作软件提供了包括光闸控制等全方位的光谱采集与分析功能。客户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订制 STS 操作软件。   STS 的核心是一个1024像素的 CMOS 探测器,它位于一个交叉结构的 Czerny Turner 光具座内。该光具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特别设计的准直镜和聚焦镜,以及每毫米600条刻线密度的光栅。其光学设计和先进的 CMOS 探测器提升了 STS 的性能,使之与昂贵的大型光谱仪相比毫不逊色。例如,STS 拥有14位 A/D,功耗仅为0.75w,通过定制的入射孔径,完全能够实现小于1.0纳米(FWHM)的光学分辨率。 这也是 STS 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所在。   关于海洋光学 (Ocean Optics) 和豪迈 (HALMA):   总部位于达尼丁,佛罗里达的海洋光学 (www.oceanopticschina.cn) 是世界领先的光传感和光谱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您提供测量和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先进技术。海洋光学在亚洲与欧洲设有分部,自1992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了超过120,000套光谱仪。海洋光学拥有庞大的产品线,包括光谱仪、化学传感器、计量仪器、光纤、薄膜和光学元件等等。海洋光学是致力于安全检测领域的英国豪迈集团的子公司。海洋光学的产品在医学和生物研究、环境监测、科学教育、娱乐照明及显示等领域应用广泛,公司隶属英国豪迈集团。   创立于1894年的豪迈 (HALMA www.halma.cn) 是国际安全、健康及传感器技术方面的领军企业,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在全球拥有3700多名员工,约40家子公司。豪迈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设有代表处,并且已在中国开设多个工厂和生产基地。
  • 【海洋光学】聚焦小体积高性能微型光谱仪——海洋助力光学学术大会
    2017年8月10日至14日,由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 在吉林大学前卫南区召开。会议一共设立18个专题,涵盖光学及光学工程领域近100个子专题研究方向,并邀王立军、方家熊等多位院士就相关光谱学术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报告。 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展示了我国在光谱及相关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随着光谱在新材料、生物、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光谱仪的开发用于性能检测的同时也可进行二次开发。我们的光谱仪用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测试,测高压条件下红宝石荧光、QE拉曼测试、发光器件进行材料检测等等。 此次光学会议,海洋光学在报告厅外设置了展位,带来5套样机进行现场展示:a. Education Kit:包括一台微型光纤光谱仪STS-VIS(350-800nm),比色皿支架,比色皿,连接附件等,可以实现吸光度、透射、荧光、辐射和pH测量 微型光纤光谱仪STS-VIS 教学用STS-VIS光谱仪套件 b. Accuman SR-510:光谱核心采用科研级光谱仪,光谱范围最大可覆盖170-3900cm-1,光谱分辨率可达4cm-1。在实验室以外的各类现场环境中快速采集和分析数据,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材料、艺术考古、珠宝、环境污染、鉴定鉴伪、半导体、教学等领域。 Accuman SR-510?c. LED 动态展示套装:搭载的QE Pro科研级光谱仪拥有高达90%(peak)的量子效率,超高的灵敏度可以在低光度应用中进行检测 LED 动态展示套装?d.多通道样机MX2500+: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原子发射光谱仪。可以对固相、液相和气相基体中几乎所有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应用于土壤&农作物污染检测、古玩鉴定、煤炭&金属测量、等离子体发光测量MX2500+(LIBS-激光诱导激光光谱系统)e.NIRquest 512/Flame Nir:用于近红外光测量的体积小光谱仪,覆盖900-1700纳米的波长范围,具有稳健、快速性能,特别适合用于近红外光应用,从水份检测和化学成分分析到高分辨率激光和光纤表征。NIRquest 512Flame Nir光谱仪 海洋产品的便携和灵活搭配,可适用不同条件和环境使用,吸引了相关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前来交流探讨,了解微型光谱仪性能与应用领域,包括激光光谱检测、光纤传感应用等测试方案。 通过为期两天会议的展示和分享,海洋员工和各位光谱学工作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希望海洋的技术和发展不断改进与提升,让更多的人了解微型光谱仪,为光谱事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 大连化物所研制出用于制毒窝点稽查的高性能微型质谱
    近日,大连化物所质谱与快速检测研究中心(102组)李海洋研究员团队在现场检测微型质谱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自主研发了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连续进样微型质谱,在制毒窝点查缉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毒品犯罪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世界范围内毒品犯罪的日趋猖獗,精准排查藏匿制毒窝点对于打击毒品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团队前期构建了脉冲进样微型质谱,实现了传统毒品和新型芬太尼类毒品的定性检测(Anal. Chem.,2021;Anal. Chem.,2021;Anal. Chem.,2019;Anal. Chem.,2019),并在云南边境开展了示范应用。本工作中,为了提升微型质谱的鲁棒性和定量能力,该团队构建了六极杆高效传输的微型离子阱质谱,提出了轴向气流驱动与径向离子聚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并利用射频电场避免了径向离子扩散损失、调控气压差等,从而实现了离子的轴向驱动,以及高效的离子传输。团队将该微型质谱与高气压光电离源联用,使甲苯、四氯乙烯的检测灵敏度提升了16倍,检出限达到1ppbv;同时保持了质谱的高稳定性(RSD=5.34%)。该微型质谱可实现8米以上远距离检测空气中痕量制毒溶剂甲苯和中间产物苯丙酮,可用于制毒窝点的精准稽查,此外该仪器还适用于国家安全、生命健康和环境现场检测等领域。   相关研究以“Hexapole-Assisted Continuous Atmospheric Pressure Interface for High-Pressure Photoionization Miniature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er”为题,于近日发表在《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大连化物所102组博士研究生阮慧文。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 大连化物所研制高系统性能和高集成度的微型超级电容器模块
    近日,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与单细胞分析研究组(1820组)陆瑶研究员团队,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院士等合作,开发了高精度的光刻、自动喷涂和3D打印技术,研制出具有高系统性能和高集成度的小型单片集成微型超级电容器。   为适应小型化、可穿戴、可植入微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需要发展具有小体积、高集成度、高性能和高兼容度的微型储能器件。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由于无需隔膜和外部金属连接线的特殊结构,同时具有可靠的电化学性能和易于调控的连接方式,在微电子领域有着重要的发展潜力。然而,由于缺少可靠的高精度微电极阵列制备和高效的电解液精确沉积技术,大规模制备高集成度、高性能的微型超级电容器仍具挑战。因此,急需发展创新性的微加工技术,来实现规模化、稳定性地制备高度集成、高性能、可定制的微型超级电容器。本工作中,合作团队发展了一种结合高精度的光刻、自动喷涂和3D打印技术的通用可靠策略,实现了高精度微电极阵列的大规模制备和凝胶电解质精确快速添加,研制出具有高面积数密度、高输出电压、性能稳定的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模块。团队首先采用高精度光刻加工技术和高稳定性自动喷涂技术,制备出超小型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单个器件的面积仅为0.018cm2,器件间距为600μm,实现了面积器件数密度为每平方厘米28个,即3.5×4.1cm2区域内包含400个器件。随后,团队设计并发展了具有优异流变特性的凝胶电解质墨水,采用精确可控的3D打印技术,实现了极小区域内电解质的精确均匀添加,使得相邻单元微器件之间形成良好的电化学隔离,所得集成化微型超级电容器可以稳定输出200V的高电压,单位面积工作电压达75.6V/cm2,是目前已有报到工作的最高值。此外,该微型超级电容器模块在162V的极端工作电压下,循环4000次后,仍然保持92%的初始容量。该工作为超小体积、高电压微型功率源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以“Monolithic integrated micro-supercapacitors with ultrahigh systemic volumetric performance and areal output voltage”为题,于近日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该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是我所508组博士后王森和1820组博士后李林梅。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 微型量子点光谱仪问世
    化学家们日前的一项成就,为制造更高性能的光谱仪铺平了道路,而这种光谱仪将比手机照相机镜头的图像传感器还要微型。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详细描述了一种微型量子点光谱仪,其未来应用包括太空探索、个性化医疗、微流控芯片实验室诊断平台等。   光谱仪作为一种分析仪器,几乎在每个科学领域都会用到,尤其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研究中必不可少。这类设备通常体积过大以致于难以移动。科学家长期致力于让光谱仪小型化、成本低廉且易于使用,以便增加它们的使用范围。但一直以来,相关努力都不是很成功。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官方网站消息,此次,前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中国清华大学的鲍捷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莫吉· 巴旺迪提出,现有微型光谱仪的设计局限可以用胶体量子点克服,量子点是高度可调控的、微型的并且对光敏感的半导体晶体,使用量子点可以在减小光谱仪体积的同时不影响它的分辨率、使用范围和效率。   研究人员展示了一个用195个不同的量子点做成的光谱仪,其每一个量子点都对特定光谱范围敏感,可以过滤各种波长的光并检测到非常小的光谱移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副教授王锋(音)认为,这个堪称&ldquo 美丽&rdquo 的方式,利用半导体量子点微型光谱仪来控制光吸收,该设备体积之小、性能之高,在以前还从未实现过。   论文作者们表示,这一系统兼具了高性能和简洁性,容易制造并有进一步小型化的可能,所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那些需要缩小尺寸、重量、成本和复杂性的应用。其与小型设备结合后,可用于诊断皮肤状况或分析尿液样本,甚至用于追踪生命体征诸如脉搏和血氧水平等。与此同时,这一研究也代表了量子点的新应用,这种纳米结构材料现主要适用于标记细胞和生物分子,在计算机及电视显示屏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   总编辑圈点   量子点这种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纳米晶体,吸收性能众所周知并且非常稳定。现在利用量子点固有的性质打造出新型光谱仪的优点,甚至足够小到可以在智能手机中运行,使得一个以往笨重的实验设备轻松走入日常生活。受益的,不仅仅是科学家们研究原子能量水平、分析生物组织样品,更多的行业都可随时利用光谱仪,譬如检测环境污染、判断食品安全等等。
  • 精微高博推出中国首台多站高性能比表面仪
    近日,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中国首台多站高性能比表面及微孔物理吸附分析仪。&ldquo 该仪器是基于诸多技术突破而研发的划时代新品,其测试功能、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rdquo JW-BF270型 比表面及微孔物理吸附分析仪   JW-BF系列仪器具有多个独立工作站,测试时多站可以同时独立进行工作 有多套杜瓦瓶和加热系统,使用灵活方便 此外,该仪器有独立的多个预处理位,真空系统与测试系统分开,可以进行独立的预处理,程序升温,并设有冷阱,以消除有害气体 每个工作站均有独立的Po管,实时检测Po。   &ldquo 从测试范围来看,该仪器可以进行BET比表面(单点、多点)、Langmuir比表面、外表面测定,BJH(吸附、脱附)介孔与大孔孔径分析,t-plot微孔总孔体积分析,DR法微孔总孔体积分析,HK、FS法微孔分析,CO2微孔分析(DFT),吸附热测定,真密度测定等。&rdquo   该仪器的关键技术及创新点,具体如下:   (1)核心结构:精微高博采用独特的一体化设计,真空密封达到最优条件,独创的温度修正技术,并实时监测与修正,对提高仪器测试精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真空系统:采用进口双级旋片式机械泵,具有防反油装置,综合性能世界一流 采用独特的二级真空分子泵,满足超微孔的测试 独创的真空通路,通过多项专利技术,使抽气速度实现不同流速的自动调节 创造了防抽飞专用技术,以及专用抽真空系列程序,解决了超细粉测试的技术难关。   (3)控制技术:采用独创的多种压力自动控制技术、吸附高点自控技术,保证了孔径分析的最高范围 独创的低压力精密控制技术,保证了微孔测试的精确性 测试压力点间隔0.1KPa,相当于吸附曲线测试点可超过1000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独特的压力点设置,根据分析需要达到最佳组合,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大为提高 压力平衡时间自动判断和控制,可根据需要对判据条件进行优化调节。   (4)测试技术:压力传感器精度为± 0.15%(读值),比满量程标定精度在低压区又提高了25倍 采用多量程压力传感器分级测试,同时创造了不同传感器的压力无缝光滑连接的专有技术 对仪器的死体积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加入了温度修正及其他一系列修正技术,保证了测试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成功研发了密度输入法,提高测试效率。   (5)Po的测试与修正:可直接快速测量Po 高精度微孔分析仪,设有单独Po管,孔径测试过程中,同步测定Po值,还可实时参与计算。   (6)预处理系统:主机中单独设置多个预处理位,单独的真空通路与测试系统分开,预处理可独立进行 设有冷阱,样品管原位处理 微型加热炉的设计先进,炉膛小,能耗低,最高温度可到 450℃,安全可靠,温度、升温速度、保温时间均可自动控制,每个样品可单独控制 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精密、灵活方便的特点。   (7)微孔测试:实现超低压力下的精确控制和数据处理,精确测出的微孔超低压区等温吸附曲线,提供了可靠的分析依据 创造了微孔-介孔一体化测试方法与程序,全程可在十几小时内完成 微孔最可几孔径重复偏差小于0.01nm, 可以代替国外高端产品 实现了一些特殊条件的微孔测试,如CO2的微孔测试,同时可完成吸附热的试验与计算 同机实现真密度的精密测定。   (8)软件:主界面是国内外唯一的实时显示测试系统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直观地显示出每一个压力点样品的吸附或脱附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测试界面上特有的压力、温度、Po、时间的实时显示 最优化的抽真空程序,抽气速度从2ml/s至300ml/s自动调节 无液氮飞溅的升降程序 氦、氮自动转换,残存气体的自动排除程序 实验数据按编号和时间自动存储 吸附饱和自动判断 冷自由空间参数自动测试程序 死体积的精确测定法 测试压力最佳优化分段设置 测试压力点的Pd与Pcd两种智能化控制方法 测试最高压力点的智能控制法 Po实时监测和参与计算专用程序 介孔-微孔一体化测试程序 最先进的BET比表面线性范围的灵活选择 液氮面变化的程序修正 系统温度的实时监测与修正 微孔压力的自动修正 不同量程压力传感器的分段检测和无缝连接 标准等温线数据库,为t图法和MP法提供最佳条件 炭黑的总表面与外表面专用测试程序 CO2吸附量与吸附热的专用程序 真密度精密测试专用程序   附录:   一、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机械泵极限真空度 4× 10-2Pa   分子泵极限真空度 4× 10-6   测试系统实际真空度 &le 0.004Pa   氮气相对压力 4× 10-8-0.997   压力测试精度 0.15%(读值)   测试气体 氮气、氩气、氪气、二氧化碳等   测试范围 比表面&ge 0.001M2/g,无规定上限 介孔与大孔 2-500nm,微孔0.35-2nm   重复精度 ± 1% 微孔最可几孔径重复偏差&le 0.01nm   测试时间 比表面 平均每样15min   介孔分析 平均每样(吸脱附-50点)5-6h 微孔/介孔一次完成(100点)约15h   二、关于精微高博科技   精微高博(JWGB)是中国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技术的领导者,拥有10余项比表面仪国家专利技术。精微高博公司总部在北京,在上海、广州均有分公司,并设有客户体验中心。公司为切实贯彻落实 &ldquo 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满意服务&rdquo 的宗旨,精微用户委员会暨&ldquo 用户论坛&rdquo 成立了,更便于为广大客户提供卓越服务。2012年度,精微高博的市场销量和市场综合占有率再次遥遥领先。   有关精微高博科技的更多信息,欢迎访问:www.jwgb.net
  • 精微高博推出中国首台多站高性能比表面仪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中国首台多站高性能比表面及微孔物理吸附分析仪。“该仪器是基于诸多技术突破而研发的划时代新品,其测试功能、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说。 JW-BF270比表面及微孔物理吸附分析仪   精微高博技术负责人告诉仪器信息网(http:/www.instrument.com.cn/),BF系列仪器具有多个独立工作站,测试时多站可以同时独立进行工作;有多套杜瓦瓶和加热系统,使用灵活方便;此外,该仪器有独立的多个预处理位,真空系统与测试系统分开,可以进行独立的预处理,程序升温,并设有冷阱,以消除有害气体;每个工作站均有独立的Po管,实时检测Po。   “从测试范围来看,该仪器可以进行BET比表面(单点、多点)、Langmuir比表面、外表面测定,BJH(吸附、脱附)介孔与大孔孔径分析,t-plot微孔总孔体积分析,DR法微孔总孔体积分析,HK、FS法微孔分析,CO2微孔分析(DFT),吸附热测定,真密度测定等。”精微高博技术负责人介绍说。   最后,精微高博技术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该仪器的关键技术及创新点,具体如下:   (1)核心结构:精微高博采用独特的一体化设计,真空密封达到最优条件;独创的温度修正技术,并实时监测与修正,对提高仪器测试精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真空系统:采用进口双级旋片式机械泵,具有防反油装置,综合性能世界一流;采用独特的二级真空分子泵,满足超微孔的测试 独创的真空通路,通过多项专利技术,使抽气速度实现不同流速的自动调节;创造了防抽飞专用技术,以及专用抽真空系列程序,解决了超细粉测试的技术难关。   (3)控制技术:采用独创的两种压力点的自动控制技术、吸附高点自控技术,保证了孔径分析的最高范围 独创的低压力精密控制技术,保证了微孔测试的精确性 测试压力点间隔0.1KPa,相当于吸附曲线测试点可超过1000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独特的压力点设置,根据分析需要达到最佳组合,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大为提高;压力平衡时间自动判断和控制,可根据需要对判据条件进行优化调节。   (4)测试技术:压力传感器精度为±0.15%(读值),比满量程标定精度在低压区又提高了25倍;采用多量程压力传感器分级测试,同时创造了不同传感器的压力无缝光滑连接的专有技术;对仪器的死体积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加入了温度修正及其他一系列修正技术,保证了测试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成功研发了密度输入法,提高测试效率。   (5)Po的测试与修正:可直接快速测量Po;高精度微孔分析仪,设有单独Po管,孔径测试过程中,同步测定Po值,还可实时参与计算。   (6)预处理系统:主机中单独设置多个预处理位,单独的真空通路与测试系统分开,预处理可独立进行;设有冷阱,样品管原位处理;微型加热炉的设计先进,炉膛小,能耗低,最高温度可到450℃,安全可靠,温度、升温速度、保温时间均可自动控制,每个样品可单独控制;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精密、灵活方便的特点。   (7)微孔测试:实现超低压力下的精确控制和数据处理,精确测出的微孔超低压区等温吸附曲线,提供了可靠的分析依据 创造了微孔-介孔一体化测试方法与程序,全程可在十几小时内完成;微孔最可几孔径重复偏差小于0.01nm,可以代替国外高端产品;实现了一些特殊条件的微孔测试,如CO2的微孔测试,同时可完成吸附热的试验与计算;同机实现真密度的精密测定。   (8)软件:主界面是国内外唯一的实时显示测试系统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直观地显示出每一个压力点样品的吸附或脱附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测试界面上特有的压力、温度、Po、时间的实时显示;最优化的抽真空程序,抽气速度从2ml/s至300ml/s自动调节;无液氮飞溅的升降程序 氦、氮自动转换,残存气体的自动排除程序。 撰稿:邓雅静   附录:   一、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机械泵极限真空度 4×10-2Pa   分子泵极限真空度 4×10-6   测试系统实际真空度 ≤0.004Pa   氮气相对压力 4×10-8-0.997   压力测试精度 0.15%(读值)   测试气体 氮气、氩气、氪气、二氧化碳等   测试范围 比表面≥0.001M2/g,无规定上限;介孔与大孔 2-500nm;微孔0.35-2nm   重复精度 ±1%;微孔最可几孔径重复偏差≤0.01nm   测试时间 比表面平均每样15min;介孔分析平均每样(吸脱附-50点)5-6h;微孔/介孔一次完成(100点)约15h   二、关于精微高博科技   精微高博(JWGB)是中国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技术的领导者,拥有10余项比表面仪国家专利技术。精微高博公司总部在北京,在上海、广州均有分公司,并设有客户体验中心。公司为切实贯彻落实 “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满意服务”的宗旨,精微用户委员会暨“用户论坛”成立了,更便于为广大客户提供卓越服务。2012年度,精微高博的市场销量和市场综合占有率再次遥遥领先。
  • 科学家在微型光谱仪中取得突破!
    【研究背景】微型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光谱信息的关键设备,因其在化学分析、医学诊断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了研究热点。然而,传统光谱仪往往体积庞大,且基于光电探测器的微型光谱仪因仅依赖光响应的幅度信息,其光谱分辨率有限,难以与传统的色散型光谱仪媲美。此外,光电探测器阵列的有限数量和探测深度的限制,导致其响应矩阵维度不足,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而影响了光谱重构精度。有鉴于此,电子科技大学熊杰教授、赵怡程研究员和四川大学崔汉骁研究员携手提出利用可变形的二维同质结,开发具有双信号光谱重构功能的微型光谱仪。通过利用二硫化钼(MoS2)单层的电致伸缩效应,科学家们成功地调控了其光生载流子的带隙和动力学参数,并实现了同时调节光电响应的幅度和弛豫时间。最终,该双信号微型光谱仪不仅提升了光谱分辨率,还减小了多重共线性问题,为微型光谱仪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技术路径。【仪器亮点】(1)实验首次开发了一种基于可变形二维同质结的微光谱仪,具有20&thinsp ×&thinsp 25&thinsp µ m² 的占地面积,能够实现1.2&thinsp nm的光谱分辨率和380的波段数。该微光谱仪利用半浮动二硫化钼(MoS2)同质结,通过调节光电响应的幅度和弛豫时间实现双信号光谱重构。(2)实验通过结合光电响应的幅度和弛豫时间,以及深度神经网络(DNN)算法,成功重构了入射光谱。该方法利用MoS2单层的巨大电致伸缩效应,通过栅极电压生成的面内电场调节光生载流子的动力学,从而同时调节带隙和载流子弛豫时间。(3)相比传统的光电探测器阵列,该方法减少了响应矩阵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显著提高了光谱分辨率。这种微光谱仪不仅具有较小的体积,还兼容大规模超光谱阵列的制造和集成,有望扩展到紫外到红外的光谱范围,推动便携设备、原位表征和芯片实验室应用中的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图文解读】图1:可变形二维同质结的结构和性能。图2. 栅极可调二维同质结的光电响应机制和特性。图3. 使用门可调二维同质结进行双信号光谱重建。图4: 双信号谱重建的实际应用。【科学启迪】本文的研究展示了如何通过利用可变形二维同质结实现高性能微光谱仪,这为光谱仪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传统光谱仪由于其体积庞大和有限的分辨率,在便携和小型化应用中存在不足。然而,本文提出的利用半浮动二硫化钼(MoS2)同质结的微光谱仪,通过调节光电响应的幅度和弛豫时间,实现了高达1.2&thinsp nm的分辨率,且占地面积仅为20&thinsp ×&thinsp 25&thinsp µ m² 。这种技术的关键在于利用同质结的巨大电致伸缩效应,结合双信号光谱重构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光谱仪的局限性。这一成果不仅突破了光谱仪小型化和高分辨率的瓶颈,还展示了如何通过先进的材料设计和算法优化,提升光谱仪的性能。未来,通过扩展光谱范围和进一步提高分辨率,这类微光谱仪有望在便携设备、原位表征和芯片实验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项研究为开发更加集成化、高性能的光谱技术奠定了基础,并可能引领光谱分析领域的新方向。原文详情:Du, X., Wang, Y., Cui, Y. et al. A microspectrometer with dual-signal spectral reconstruction. Nat Electron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928-024-01242-9
  • 【喜讯】奥谱天成ATR8200型自动聚焦高性能显微拉曼光谱仪中标中国科学院
    【喜讯】2018年元旦过后,奥谱天成收到喜讯,ATR8200型自动聚焦高性能显微拉曼光谱仪,在中国科学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成功中标。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是经中国科学院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科研机构。研究所首期建设用地100亩,包括晋江市三创园内40亩、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片区60亩,首期建设面积6万平方米,并在泉州台商投资区预留100亩发展用地,全所建成后人员规模为 800人,并根据发展需要可以进一步扩充。装备所立足福建省装备制造的优势和泉州现有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以装备制造研发应用为导向,以“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支撑产业、资源整合、院企结合”为原则,以装备制造企业和制造业体系转型升级为主要服务对象,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拓展技术市场的品牌优势,整合国家、省科研机构、在闽高校及当地政府的科技资源,打造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开发、交流与协作的中心和国家级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创新平台、研发基地与产业化示范基地,为促进福建省装备制造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战略定位装备所建设按照“地方党委政府满意、合作企业满意、老百姓满意和科技界同行认同”的总体要求,加强所地互动和所企结合,借鉴国内外先进科研机构的成功经验,建设职责明晰、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研究所。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的综合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整合资源、服务产业,以更灵活的人才使用模式、更集约的科研组织模式、更开放的组织架构平台,打造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高端创新平台,以及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开发、交流与协作的中心,成为闽南地区乃至海西地区科技人才聚集“洼地”和科技创新“高地”。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习总书记“四个率先”的要求,以中科院“一三五”发展战略和“创新2020”发展规划为指引,突出创新引领、两化融合和智慧制造,以绿色制造、智能装备及机械基础件、高端工业设计、基础制造工艺、通信及精密电子元器件为主线,从科学前沿、战略高技术、工程产业化的创新链条进行学科布局,着力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一批技术与工程示范基地,推动实施一批综合技术示范与应用项目,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ATR8000系列 型自动聚焦高性能显微拉曼光谱仪
  • 微型激光测振仪在超声领域的应用
    微型激光测振仪在超声领域的应用最近几年,超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比如利用超声波原理进行医学治疗的设备也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医学超声设备主要是基于高频振动波(超声波)传入人体组织,并在局部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引起目标组织的改变,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昊量光电全新推出的微型激光测振仪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振动测量仪器,能够精确测试医学超声设备的超声振动特性和模态,在产品的研发、质检和性能优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光测振仪在医学超声领域的应用具有如下优势:1、激光聚焦光斑小、空间分辨率高,能够快速定位并测量超声手术刀、洁牙器等小尺寸超声器件;2、采用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高效便捷,可以快速检测产线上的超声设备性能,确保产品一致性,甚至可以检测超声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超声波输出特性,更加真实地反映设备的实际使用性能;3、超声检测带宽大,最高可检测5MHz左右的高频超声,同时能满足20pm以下的微弱振动分辨率要求,检测精度极高;4、集成式光学自研芯片,无需额外控制器,体积小巧使得安装测试变得更加便捷,提高测量精准性!一、 超声换能器测振超声换能器是一种将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声能)的装置,通常由压电陶瓷或其它磁致伸缩材料制成,常见的超声波清洗器、超声雾化器、B超探头等都是超声换能器的应用实例。针对超声领域应用需求,昊量光电全新推出了一套完整的台架式超声振动测量仪。作为这款测量仪核心部件的激光传感器,利用了集成光学技术将原有复杂光学元器件集成于微小芯片中,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调频连续波(FMCW)相干光检测原理,以小型集成化的设计模式,实现了传统复杂大型设备的测量能力。测试:20kHz 频率功率换能器,工作距离:375px振动图谱:在换能器在各个位置的测量结果。当换能器频率在 Mhz 附近时,幅度测量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大大提高。结果显示,昊量测振传感器能很好的分辨振幅的实时波形,得到 nm 级的测量精度。二、 超声手术刀超声手术刀是一种通过激发20 kHz~60 kHz 超声振动的金属探头(刀头),对生物组织进行切割、消融、止血、破碎或去除的外科手术仪器。超声手术刀的工作性能一般与刀头的超声输出功率、频率直接相关,因此对刀头的超声特性探测至关重要。超声手术刀的刀头尺寸一般为5-10 mm,这种小尺寸结构很难采用接触式传感器测量其超声特性,而激光测振仪则可以轻松将激光聚焦到刀头位置,精确测量超声振幅与频率。三、 超声洁牙器 超声洁牙器主要工作原理是:将高频振荡信号作用于超声换能器,利用逆压电效应(或磁致伸缩效应)产生超声振动并传递至工作尖,工作尖受到激励产生共振,利用工作尖的超声波共振可以将牙齿表面的菌斑、结石或牙周表面的细菌等清除。依据我国医药行业标准(YY 0460-2009)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61205:1993),超声洁牙器工作尖的超声输出特性是重要的检测指标。常规超声洁牙器工作尖振动频率主要设计范围在18 kHz~60 kHz,其中以42 kHz工作频率最为常见。同时工作尖尺寸往往较小(<1mm),无法采用传统的接触式振动传感器进行检测。因此,对于超声洁牙器振动性能的检测,通常采用激光测振仪完成,其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便于开展产线上产品的逐个检测,是产品良率和一致性的有力保障。某品牌的洁牙器尖端测振四、 超声焊接 超声波焊接是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将50/60赫兹电流转换成15、20、30或40 KHz 电能。被转换的高频电能通过换能器再次被转换成为同等频率的机械运动,随后机械运动通过一套可以改变振幅的变幅杆装置传递到焊头。焊头将接收到的振动能量传到待焊接工件的接合部,在该区域,振动能量被通过摩擦方式转换成热能,将塑料化。超声波不仅可以被用来焊接硬热塑性塑料,还可以加工织物和薄膜。五.技术参数介绍昊量光电全新推出的微型超声测振仪光学元件集成化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设计和更多的功能。集成光学芯片可以在一个单一的光学基底上包含数十到数百个光学元件,包括激光器、调制器、光电探测器和滤波器等。相对于传统基于分立器件的多普勒测振仪,MV-H以其低功耗、高性能、小型化的优势,为客户带来了低成本、便于集成的解决方案,也为激光振动传感器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1.产品参数指标2.软件功能完善3.丰富的配件可选上海昊量光电作为这款微型超声测振传感器在中国大陆地区蕞大的代理商,为您提供专业的选型以及技术服务。 更多详情请联系昊量光电/欢迎直接联系昊量光电关于昊量光电: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是光电产品专业代理商,产品包括各类激光器、光电调制器、光学测量设备、光学元件等,涉及应用涵盖了材料加工、光通讯、生物医疗、科学研究、国防、量子光学、生物显微、物联传感、激光制造等;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设备安装,培训,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服务。
  • 精微高博“高性能氮吸附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项目通过技术鉴定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4月20日,受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委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其“高性能氮吸附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担任本次鉴定会主任,参加鉴定会的还有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张渝英秘书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北京钢铁研究总院胡荣泽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傅若农教授,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刘希尧教授,中国石油大学赵震教授等十余位专家。 鉴定会现场 清华大学金国藩院士主持鉴定会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张渝英秘书长   “比表面积”是指每克物质中所有颗粒总外表面积之和,比表面积对于材料的吸附、催化、吸波、抗腐蚀、烧结等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比较成熟的测定比表面积的方法是动态氮吸附法,已经列入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如国际标准ISO-9277,美国ASTM-D3037,国家标准GB/T 19587-2004)。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是比表面仪、孔隙率分析仪的专业生产厂家,成立于2004年,目前已经有300多个国内用户。   鉴定会开始,首先由该项目负责人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理工大学钟家湘教授作“JW系列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研制报告”。钟家湘教授先介绍了JW系列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的研制背景:2000年实现了对直接对比法的操作机械化,并融入了计算机技术;2004年解决了氮气和氦气流量的精确控制等关键技术;2005年研制成功动态、常压、单气路孔径分析仪;2007年研制成功全自动动态氮吸附比表面仪;2008年研发了可以测试吸附等温线以及吸脱附滞后环的新方法;2009年研究成功动态阶梯法比表面测定新方法。最后,钟教授着重讲解了动态氮吸附BET比表面测定仪和静态容量法BET比表面测定仪的总体设计,抽气微调阀、真空系统、压力测试点精度控制等关键部件的技术创新以及所能够达到的技术指标。 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家湘教授   之后专家严格审核了仪器的技术资料、权威机构的测试报告、科技查新资料、用户反馈信息等。在讨论和质疑环节中,各位专家就仪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报告的规范性、相关标准的制定等问题与项目负责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现场考察仪器 JW系列氮吸附仪   最后,经各位专家充分讨论,一致达成以下鉴定意见:   1. 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先后研发成功:动态氮吸附BET比表面测定仪、动态常压单气路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静态容量法BET比表面测定仪、静态容量法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等两大系列十余种机型,国内外用户已超过300家,为我国氮吸附仪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 在动态氮吸附仪的研制中,采用了精密且快速的流量调节系统、准确的定量氮气自动切入系统和无污染真空预处理系统等技术,新开发的动态可测吸脱附曲线和滞后环的方法以及动态阶梯法BET比表面测定仪均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   3. 在静态容量法氮吸附仪的研制中,创造了独有的微型精密微调装置、双级真空系统、以及测试压力点精密控制的软硬件系统,使仪器的控制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T-图分析及微孔测试分析方面,已取得突破,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4. JW系列氮吸附仪,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系列,经过国家计量部门采用比表面在8m2/g-80m2/g的标准样品的检测时,比表面的测试重复性精度±1%,总孔体积和平均孔径的测试重复性精度±1.5%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测试速度优于国内外同类仪器的水平   5. JW系列氮吸附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定仪是自主创新与现代技术集成,具有我国自己的特色和自主的知识产权,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希望今后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指标,完善产品的功能,尽快占领国内外市场。   关于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精微高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以北京理工大学为技术背景,是北京科委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生产氮吸附比表面仪及孔径分布(孔隙率)分析仪。公司设有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销售及售后服务部门,在上海设有分公司,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及高效的服务是公司首要宗旨。   精微高博在中国比表面积及孔径测试仪领域独具特殊优势,是中国最大的氮吸附仪研制、生产、销售的厂家,是中国动态氮吸附BET比表面和孔径分布测试仪的原创者和开拓者。精微高博作为国产仪器的代表,与国外仪器一起参与了国家标准物质比表面标定的200余种样品的测试,产品经计量院出具的检测报告证明了测试精度高,重复性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可代替进口,与国外仪器相比,还具有质优价廉的优势。
  • 指尖大小的小型光谱仪即将开启新应用——滨松微型光谱仪C12666MA
    大概5年前,拇指大小的小型光谱仪(MS系列)上市发售并显著拓宽了光谱仪的应用。滨松公司现在已经研发了比以前更小的低成本微型光谱仪。该微型光谱仪是一个只有5克重量的超小模型。尽管性能和我们现在的小型光谱仪(MS系列)大部分相同,但是微型光谱仪更加紧凑坚固,且价位低廉。应用包括仍存在巨大的未开发市场的消费电子领域。为了更多了解微型光谱仪的研制背景、潜在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我们采访了参与研发产品的4名成员。滨松微型光谱仪C12666MA 世界上最小的光谱仪你们是如何着手把一个指尖大小微型光谱仪的想法转化为产品的? Shibayama:光谱仪的通常形象是安装在实验室工作台上的一个大设备,但我们坚持研发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尽可能小的高度便携可移动产品。大约10年前,我们发布了掌上电脑大小的小型光谱仪(TG系列),大概5年前,发布了拇指大小的小型光谱仪(MS系列)。然而客户仍要求我们让它们尺寸更小价位更低。因此,我们着手工作并研发这种新的微型光谱仪。 Yokino:与宽度小于75px的小型光谱仪(MS系列)相比,微型光谱仪大概2厘米宽,在体积和重量上比MS系列的小型光谱仪小和轻约50%。这种新型微型光谱仪的封装用是金属制作的,而MS系列是塑料封装。具体来说,我们换了一个高度可靠和坚固的密封封装(见注)。这让我们在保持与MS系列相同性能的同时大幅的降低了成本和尺寸。注意:密封封装是金属-金属或者玻璃-金属焊接的气密性封装,能够保护内部组件并隔绝湿度。 客户尺寸更小的需求背后有什么背景吗? Ito:考虑到尺寸和价格,传统光谱仪主要用于测量和工业应用,不用在个人或者私人层面。然而,市场上小型光谱仪(MS系列)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概念,我们随之开始研究更小更便宜的光谱仪。但在尺寸和价位方面需要更进一步,以使它们在消费电子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Hikita:小型光谱仪可以内置在紧凑设备中。例如,我们将看到室内与智能手机或医疗设备相连接的新应用。 Yokion:考虑到室内和室外使用,我们决定采用高坚固、可靠的金属来制造密封封装,而不使用水分可以穿过的塑料封装。 市场上有类似产品吗? Hikta:是的,只考虑尺寸,有类似产品。然而严格来说,它们并不相同,因为我们的微型光谱仪让光线从狭缝通过,而竞争产品使用光纤传导光。 Ito:所以如果你规定相似产品为允许直接输入光的光谱仪,那么我们的产品是世界上最小的,并且具有高性能。我们的产品很可能在市场上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采用MEMS和图像传感器制造技术实现紧凑尺寸和高性能相比目前的产品,你们如何能使其尺寸更小? Shibayama:通过重新审视光学设计和组成部分,优化MEMS技术并简化结构,我们实现目标。此微型光谱仪包括三个部分,一个光线可以进入的狭缝,一个光谱衍射光栅和一个探测光的图像传感器。我们利用MEMS技术制造这些部分,因此MEMS技术是我们可以制作更小的微型光谱仪的主要因素。更具体地说,我们利用MEMS干法刻蚀技术形成让光通过到达图像传感器的狭缝,还使用了称为纳米压印的精细成型技术形成衍射光的光栅。 Yokino:在光谱仪尺寸和性能特点间有一种权衡关系。当尺寸变得更小,分辨率和性能都下降。我们的微型光谱仪采用光在光谱仪内部反射一次后再衍射的方法,并在尺寸和性能方面都具有尽可能好的表现。 降低成本过程中你们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 Shibayama:小型光谱仪(MS系列)使用一个玻璃透镜作为光传输的介质。如果玻璃本身的尺寸精度可以保持,玻璃能够提供为光谱仪所要求的精度。然而,玻璃透镜的成本高,所以我们不得不放弃玻璃镜片并找到满足要求的低成本替代品。 Yokino: MS系列的小型光谱仪通过纳米压印在玻璃上形成一个光栅。然而,如果纳米压印失败,玻璃透镜将无法使用,造成的问题成本更高。所以我们重新评估将光栅作为独立单元制造来代替在玻璃透镜上形成光栅的可能性。这将减少生产光栅的玻璃,在降低成本上也是有效的。 微型光谱仪中使用了何种型号的传感器? Yokion:微型光谱仪使用一个集成了入射狭缝的图像传感器。此类型传感器可使光谱仪减小到指尖大小。入射光经光栅衍射后,短波长光到达入射狭缝位置很近。如果狭缝和传感器是分离的,需要极高精度的定位,否则会降低光谱性能。和传感器集成的狭缝不存在此定位问题。 Shibayama:我们还给集成了入射狭缝的图像传感器增加了截止滤波片(见注)。在生产小型光谱仪(MS系列)时,我们在金属接线的玻璃接线板上安装图像传感器,并在此玻璃接线板上制造截止滤波片。但是对于微型光谱仪,我们不用玻璃而是利用中空来传导光,所以用这种方式为图像传感器制造截止滤波片是不可或缺的工序。 Ito:除了接收光的基本功能,由于具有入射狭缝和截止滤波片,图像传感器还有其他价值。我们的独特优势是同时具有图像传感器技术和MEMS技术。注:截止滤波片是能够去除多重反射光和衍射光等杂散光分量的滤波片,却不影响被测光。 为客户应用开发提供理想性能参数你们预期此微型光谱仪具有何种应用? Ito:我们目前收到有关颜色的应用需求,比如便携式色度计和打印材料的颜色检测等。从小型光谱仪(MS系列)到微型光谱仪也增加了与定点医护工作相关的手持医疗设备的咨询。使用小型、低价、高可靠性的防潮封装证明是成功的。 Hikita:我们的立场是帮助客户开发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光谱仪应用。因此我们认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客户提所需性能参数以使光谱仪应用成为现实。 你们可以定制生产设计来满足客户需求吗? Ito:我们首先验证客户所需性能参数和预计数量,如果需要大量产品,我们之后会提出符合要求的设计。当收到产品需求,初始阶段我们的工程师会讨论研究。 你们可以举一个和客户讨论的具体例子吗? Hikita:比如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监测仪的讨论。如果一个产品能够利用光来诊断葡萄糖水平,这将解除患者巨大负担。为了使这种产品成为现实,我们首先验证必须的特性参数,之后做必要协调和调整。 Yokino:我们在去年九月份举办的科技展览——2013光子展览上介绍了微型光谱仪,收到了来自参观者的积极反馈。我们准备了与智能手机相连接的概念模型来验证诸如颜色分析等应用,引发在光谱分析和其他应用中使用的特定讨论。通过向客户展示模型本身并引导他们联想实际中如何应用,我们获取了重要的结果。 Ito:光子展览上有很多对微型光谱仪与智能手机相耦合感兴趣的客户。也有一些特别的咨询,比如是否能够用于调整剧场照明或者在教学中是否能够教导孩子光波长。小型尺寸引发人们思考,它是否可以用于此处呢也同样激发人们关于新应用的想象。大多数情况下,是先有一个目标应用,再生产满足此应用的产品,但是微型光谱仪却更可能是创造新应用。你可以它称为反向工作的现象。不去管它究竟能完成什么,我认为它确实拓展了未来可能性。 从今年三月份官方发布后,反响如何? Hikita:官方发布前,去年底我们已经能够提供样品,销售了大约100个样品,其中很多被国外购买。一些客户评价,尽管外形小巧,仍然可以保证精确测量。还有其他诸如此类的积极反响。 Ito:今年9月份,我们的新13号大楼将在主要工厂投入生产。我们将在那里做产品研发并建立车载装置和移动终端大规模生产系统,比如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光谱仪,同时提出解决日渐增加的客户需求。(工厂现已投产) 你们从这里预测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Shibayama:尽管微型光谱仪现在已经做到可以放到指尖上的尺寸,我们仍接到来自客户做到更小更薄的需求。目前反射光束一次的方法已经达到此尺寸的极限,所以为了满足更多的需求,我们不断地把新的想法融入设计来开发更小的设备。 Hikita:直到现在我们都采取只提供硬件,把电路和软件开发留给客户。但是如果我们也为客户解决这些额外的请求,我们的产品将会更易使用。我是负责模块开发领域,所以我们现在准备提供包含必要电路的软件和模块产品,而不仅仅是设备级。 滨松微型光谱仪MS系列和新型微型光谱仪C12666MA比较规格MS系列光谱响应范围340 to 780 nm640 to 1050 nm340 to 750 nm光谱分辨率(FWHM, 最大值)15 nm20 nm14 nm总像素数256 pixels256 pixels256 pixels测量条件Ta=25 ℃典型值 Ta=25 ℃ (特殊说明除外)典型值 Ta=25 ℃ (特殊说明除外)重量5g9g9g大小20.1 × 12.5 × 10.1 mm27.6 × 16.8 × 13 mm27.6 × 16.8 × 13 mm 更多滨松微型光谱仪信息,敬请点击表格按钮。
  • 微型蠕动泵:小巧但功能强大的液体输送利器
    微型蠕动泵是一种小型而强大的液体输送设备,它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生物技术、环保、化工等众多领域。微型蠕动泵以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和出色的性能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关注和青睐。本文将全面介绍微型蠕动泵的原理、特点、应用及选择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设备。一、微型蠕动泵的工作原理微型蠕动泵基于蠕动泵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弹性管的收缩和蠕动运动实现液体输送。它的核心部件是管道和驱动装置。当驱动装置开始运转时,管道内的弹性管会被挤压和放松,从而将管道内的液体推送出去。微型蠕动泵以其独特的工作方式保证了输送液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二、微型蠕动泵的特点1. 紧凑小巧:微型蠕动泵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安装。2. 高性能:微型蠕动泵具备高精度和高精确性,可实现精密的流量控制。3. 耐腐蚀性强:微型蠕动泵采用优质耐腐蚀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适应性广泛。4. 无泄漏:微型蠕动泵采用无泄漏设计,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伤害。5. 低噪音:微型蠕动泵采用静音技术,噪音低,操作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污染。三、微型蠕动泵的应用领域1. 医疗领域:微型蠕动泵在医疗器械中广泛应用,如药物输液、血液透析、血液分离等。2. 生物技术领域:微型蠕动泵可用于生物反应器的供料、生物制药等。3. 环保领域:微型蠕动泵可用于废水处理、气体监测等环保设备的液体输送。4. 化工领域:微型蠕动泵可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液体加料、混合、输送等工作。5. 实验室研究:微型蠕动泵在实验室中无论是颗粒分选、加液分析还是试剂配置,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四、选择微型蠕动泵的要点1. 流量需求: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确定所需的流量范围,选择相应的微型蠕动泵。2. 压力要求:考虑工作过程中的液体输送压力,选择适合的微型蠕动泵。3. 耐腐蚀性:根据所输送液体的性质,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微型蠕动泵材料。4. 稳定性要求:考虑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选择具有高精确性的微型蠕动泵。5. 噪音控制: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选择噪音较低的微型蠕动泵。综上所述,微型蠕动泵以其小巧便携、高性能、耐腐蚀、无泄漏和低噪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生物技术、环保、化工等领域。在选择微型蠕动泵时,需考虑流量、压力、耐腐蚀性、稳定性和噪音等因素。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微型蠕动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更为精准的选择。
  • 科学岛团队研制高性能金属减振器助力“陆地探测四号01星”实现高分辨探测
    8月1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携载“陆地探测四号 01星”成功发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研制的高阻尼孪晶型金属减振器作为关键减振件应用于“陆地探测四号 01星”,助力对陆资源调查监测。 此前,该减振器已应用在 “高分七号”卫星和“ 5米光学卫星 02星”上。 “陆地探测四号01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陆地探测四号星座计划中的首颗星,是全球首颗全天候、高时间分辨率、宽视场的高轨、高分辨率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与传统低轨SAR卫星、光学卫星相比,“陆地探测四号01星”可将高轨观测重访周期短、成像幅宽大等优势与微波观测不受气候限制(全天候)、不受光照限制(全天时)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对我国本土及周边区域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满足防灾、减灾与地震监测、国土资源勘察以及海洋、水利、气象、农业、环保、林业等行业的应用需求。   针对“陆地探测四号01星”中高精度定轨加速度计在轨服役中遭受的低频、微振动干扰问题,固体所高阻尼材料研究团队在葛庭燧院士发现并提出的晶界内耗研究基础上,基于“高密度孪晶界面运动耗能”的高阻尼材料设计原理,研制了兼有金属刚性和橡胶高阻尼特性的微振动抑制敏感型减振合金,并与航天五院总体部合作,成功将其研制为高精密加速度计用低频、微振动抑制敏感的减振构件,实现对低频振动能的抑制高于99%,创新性地拓展了高阻尼合金的航天应用范围。   2015年1月,固体所同航天五院总体部合作开展了高分卫星微振动减振效应研究。2018年1月,“陆地探测四号01星”用高阻尼减振构件研制任务正式启动。近5年来,经过多次的方案论证、优化,研究团队突破了材料减振性能、高低温适应性、表面防腐处理等关键指标及工艺技术难题,最终研制出各项性能指标及空间环境适应性均优于技术要求的材料及产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研制测试材料、阻尼构件共计300余件,实现产品初样、正样一次性交付,建立了完善的材料工艺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减振器服役性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保障了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   未来,研究团队还将在轻质、高强韧、极低温、宽温域、宽频谱等方面开展新型高阻尼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持续为我国航天及民用减振降噪领域做出努力和贡献。交付的高性能金属减振器
  • 海洋光学的微型近红外光谱仪Flame-NIR新品上市
    上海2016年3月14日电 /美通社/ -- 近红外光谱检测是一种快速、无损、适用范围广的检测方法,可以鉴定、区别和分析多种样品,无需或只需较少的前处理,就能获得所需的光谱数据。在食品安全、鉴定鉴伪、生物医学研究等关系民生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比市场上已有的各类近红外光谱仪,英国豪迈的便携式光谱仪品牌“海洋光学”的Flame-NIR微型近红外光谱仪能为用户提供多种独特而有竞争力的价值,包括小巧便携、低价格、高性能、灵活配置、稳定和一致性,以及简单易用。  小巧便携:传统的近红外仪器,体积,重量大,Flame-NIR尺寸仅为:89.1mm*63.3mm*31.9mm,重量265g。  低价格:搭配光纤和光源,全套系统价格低于10000美金。  高性能:相对于其他低成本的NIR光谱仪,Flame-NIR近红外光谱仪配备的InGaAs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对范围内所有波长同时进行高灵敏度的测量,光谱范围最大可覆盖 900 nm~1700 nm。  灵活配置:海洋光学Flame-NIR近红外光谱仪提供预配置型号,也可以由客户根据应用提供自定义配置。狭缝可自行更换,用户可根据应用需要调节光谱仪的分辨率和光通量。  稳定和一致性:在不损失灵活性和可配置性的情况下,Flame NIR近红外光谱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较低的台间差异,这是传统的模块化微型光谱仪做不到的。  简单易用:海洋光学Flame-NIR近红外光谱仪使用micro USB接口,连接简单,上手快。通过驱动程序和软件支持,使得它易于集成到几乎任何系统。LED指示灯显示工作和数据传输状态,可以搭配光源、采样附件,是反射、辐射及透射测量的理想工具。  具有众多优势的海洋光学Flame NIR近红外光谱仪,是适用于科研,仪器制造,系统集成领域的理想产品。
  • 微型光谱仪之在线光谱技术应用
    p strong   1. 工业在线光谱分析技术 /strong /p p   目前在线光谱分析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应用于多个领域的企业生产的多个环节,并已使得过程分析仪器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这种变革与在线光谱分析的独特优点是分不开的,比如: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在线光谱分析可以对多路多组分连续同时测量,且速度快,准确性高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在线光谱分析仪器易损坏和消耗品少,维护量小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在线光谱分析多采用光纤传输技术,适合环境恶劣的场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strong   在线光谱分析仪器结构相对简单,并适合多种样品(如液体,涂层,粉末和固体等) /strong /span /p p   这些优点对于企业原料和生产的中间环节进行快速质量控制、优化操作、稳定生产和节能降耗非常有价值。 /p p   与实验室环境不同,工业环境在要求光谱分析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探测限,同时对于性能稳定性,体积尺寸和抗干扰能力也都有严格要求。光谱仪是在线光谱分析的核心模块,它的性能好坏从根本上决定了系统性能。选择合适的光谱仪对于工业在线应用十分重要。 /p p   1992年美国海洋光学公司的Mike Morris博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型光纤光谱仪,他将光谱仪的大小缩小了几十倍,价格降低了十几倍。光纤光谱仪利用光纤把远离光谱仪器的样品光谱引到光谱仪器,以适应被测样品的复杂形状和位置。由光纤引入光信号还可使仪器内部与外界环境隔绝,可增强对恶劣环境(潮湿气候、强电场干扰、腐蚀性气体)的抵抗能力,保证了光谱仪的长期可靠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光纤光谱仪结构紧凑,组成包括入射狭缝、准直物镜、光栅、成像反射镜和阵列探测器,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光信号经入射狭缝投射到准直物镜上,将发散光变成准平行光反射到光栅上,色散后经成像反射镜将光谱呈在阵列接收器的接收面上,光信号被转换成电子信号后,经模拟数字转换,A/D放大后输出,最后由软件系统控制和采集信号,进而完成各种光谱信号测量分析。这些特点对于工业在线光谱应用是极其有利的。可以说,微型光谱仪是光谱测量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的里程碑。 /p p   工业在线光谱分析系统核心为光谱仪,其配套部件一般还有采样附件,光源,控制软件和专用分析模型,它们对于系统整体性能也有重要影响。一般在线光谱分析系统构成如下图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QQ截图20161227100735.jpg" style=" HEIGHT: 294px WIDTH: 3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37c32cc6-4188-46d5-bfe9-fef2d6bda031.jpg" width=" 300" height=" 294"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图1 在线光谱分析系统组成 /p p   strong  2. 应用案例-工业在线反射率与颜色测量 /strong /p p   下面以一个典型案例说明在线光谱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某特种印刷用户需要快速测量薄膜材料颜色,用于产品质量控制。用户主要需求为: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需满足最快180米/分钟的检测速度,且具有足够精确性。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能够进行非接触非破坏性采样测量。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能直接输出最终结果给上位机。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能直接输出颜色值,并能与用户自己的上位机系统集成。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要能反映被测样品的峰值波长、光谱等特性。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具备自检和异常报警功能。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要能适应工厂持续噪声,细颗粒粉尘,电磁干扰以及不稳定供电环境。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要能7*24连续工作,且维护方便。 /span /strong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548dd4"   系统尺寸要能兼容于空间狭小的产线。 /span /strong /p p   这些需求涵盖了性能,尺寸和环境安全性多个方面,在工业在线光谱分析应用中具有典型性。 /p p   为满足检测速度要求,系统单次测量周期不得大于4毫秒。为此整个系统将采用流水线并行作业方式,确保测量速度和分辨率能够满足要求。如样品移动速度小于180米/分钟,则将得到更高的检测分辨率,即小于12毫米。所采用的工业定制型光谱仪的最小积分时间可达到1毫秒,可以充分满足速度要求。 /p p   为满足用户上位机数据接口要求,在线光谱分析系统应集成数据处理算法功能,且保证运算快速,结果准确。为此,在线光谱分析系统里搭载了高性能处理器,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速度,运算处理器直接与光谱仪模块集成。从而能够在CCD探测器进行下一周期积分时并行计算反射率数据。在前后两个计算周期之间,没有等待的延迟时间。在完成计算后,光谱仪将颜色数据提交给服务器,交由服务器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停机信号。由于本系统的规模仅需要至多两层交换机就能连接,因此网络的延迟时间将小于1毫秒。而经过测算,进行50万次(相当于6000米长的薄膜)100个通道的组合逻辑判断在普通的计算机上每次平均耗时仅0.02毫秒,单次最大耗时为2毫秒。按此测算,完成单次测量和判断所需时间为12毫秒,即瑕疵点在经过探头3.6厘米后系统会给出报警或停机信号。瑕疵点在经过数米的减速区之后,足以被减速,并停留在质量观察板上。报警采用光谱仪与声光报警器协同工作实现。 /p p   对于颜色测量,必须有参考光谱和背景光谱,即对反射测量的校准操作。经常校准能有助于使计算的颜色结果更接近于实际结果,消除光源、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对测量的影响。当进行校准操作时,需将已知颜色的标准板置于探头下方,与探头所呈角度与样品一致。此时打开光源,确保光源强度不会使光谱仪饱和,并保存参考光谱(即各波长上的强度)。然后关闭光源,此时光谱将反映暗噪声和环境光,将该光谱作为背景光谱也保存下来。在完成校准操作后,即可对样品进行颜色的测量和计算了。颜色实际上是样品在特定波长上的光谱强度与标准板在特定波长上的光谱强度的比值。为消除环境光和暗噪声的影响,需要背景光谱也参与计算。 /p p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系统使用了对颜色测量进行特殊优化的工业定制型光谱仪。其搭载的高性能处理器和以太网接口能在测量光谱的同时直接将颜色信息提交给服务器,并由服务器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判定规则进行报警或触发停机,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p p   系统的探头支架可安装在用户指定滚轮位置的样品切线垂直方向上,并在滚轴上安装速度编码器,以获取当前检测样品的所在位置。反射式探头为Y型分岔光纤,其两头将连接到机柜内的光谱仪和光源上。在探头支架上还将安装可自动旋转的机电装置和标准板,供定期获取参考光谱。 /p p   系统板载处理器为定制高性能FPGA模块,实现光谱数据到LCH颜色值的计算,并将结果上传至上位机(主控机)。 /p p   系统的重要部件均安装在工业级机柜内,包括光谱仪、光源、供电电源、以太网交换机、系统服务器等。光纤和各种线缆则通过上进线或侧进线方式接入机柜。 /p p   最终的人机接口将安装在操作员使用的盘台上,该工作站主机将安装在盘台内部,并通过屏蔽双绞线与机柜内的系统服务器连接。系统服务器和操作员工作站上会分别安装系统软件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以呈现整卷或整批薄膜产品的质量情况。 /p p   系统组成示意图如下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QQ截图20161227101131.jpg" style=" HEIGHT: 250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27ed627d-b20b-4735-b0d4-39858b1574a5.jpg" width=" 400" height=" 25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图2 系统组成示意图 /strong /p p   在软件模块上,系统提供的定制软件功能模块均运行于主控机的Windows系统上,主要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QQ截图20161227101230.jpg" style=" HEIGHT: 300px WIDTH: 3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0754d649-1732-41c5-87ed-8a50be0c9ef5.jpg" width=" 300" height=" 3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图3 软件功能模块 /strong /p p    strong 调度模块: /strong 为主程序核心,主要负责承担各模块之间的管理及任务调度 /p p    strong 通讯模块: /strong 主要负责与工业现场总线的通讯,解析通讯命令,并通过调度模块完成相关任务,如启动测量过程,读取测量数据等 /p p    strong 计算模块: /strong 计算光谱数据,得到LCH颜色值 /p p    strong 底层驱动: /strong 主要控制光谱仪、光源、电子快门、传动模块等硬件设备 /p p    strong 测量模块: /strong 根据测量时序、流程完成一个完整的测量流程 /p p    strong 数据库: /strong 主要用于保留系统参数、测量历史数据等信息 /p p    strong 用户界面 /strong :完成用户交互功能,主要包括系统参数配置,测量数据显示,历史数据浏览,系统功能测试等。 /p p   在故障维修与运行维护方面,光源和光谱仪都采用模块化方式安装布置,且均对通道号进行标识,方便找到故障的光源。并且配套的通过交换机及光谱仪上的状态指示灯可了解是否存在网络线缆故障。软件也能够识别光源故障。 /p p   该案例充分体现了在线光谱分析与实验室应用的巨大差异。工业环境下,在线光谱分析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应用环境的特殊性,各种影响因素都必须仔细评估。除了光谱仪,测量附件的选择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光谱仪厂家的行业应用经验和水平,这一点在专用的在线分析系统开发方面体现的更为明显。 /p p strong   三、更多工业在线应用案例 /strong /p p strong   (1)LED芯片测试机 /strong /p p   由于制作工艺存在尚未解决的技术困难,所以对于生产过程中同一块外延片不同位置的光电特性是有细微差别的,呈现出不均匀性。在完成电极和引脚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瑕疵。这些缺陷会导致在LED产品的发光强度和颜色,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残次芯片继续进行加工,会导致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所以LED芯片测试机是LED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LED芯片检测过程.jpg" style=" HEIGHT: 252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19f4c15e-6033-4f19-8821-6c1b7452a872.jpg" width=" 400" height=" 252"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ED芯片检测过程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LED芯片测试结果.jpg" style=" HEIGHT: 323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46d98eb1-7886-4300-91fe-7c950a8fb913.jpg" width=" 400" height=" 323"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ED芯片测试结果 /p p   微型光纤光谱仪主要将辐射光谱、发光强度、色坐标x,y和峰值波长作为测量指标。 /p p   一般检测设备只能对电气特性不合格进行筛选,微型光纤光谱仪被引入到LED芯片检测后,发光检测方面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由于微型光纤光谱仪测量每颗晶粒的时间是5-6ms,快于一般测试机探针机械移动时间,因此测量速度提到提高。由于微型光纤光谱仪体积小,因此不会占用机台的使用空间,不需要对原有机台的机械结构做出较大调整。同步触发功能保证了在检测过程中,能够保证每个晶粒在点亮后的相同时间进行测量。 /p p strong   (2)LED分光机 /strong /p p   LED制造流程是复杂、漫长的一个过程,想要生产出性能一致,功能完整的LED产品,LED分光机作为LED制造流程中靠后的工序,需要对封装后的器件根据光、色、电三方面参数进行筛选,然后才能将其包装为产品,最终流入市场。 /p p   LED分光机的测量指标是发射光谱、发光强度、色坐标x,y、峰值波长。 /p p   LED分光机工作流程一般包括:待分选的LED器件会在震动盘上排列进料,依次进入电测和光测的工位 进入电测工位后,LED会被通电进行电学指标测试 当被移动到光测工位时,LED芯片会被点亮,继而使用积分球和光谱仪测量其辐射光谱 通过计算光度学和色度学参数,并联合电学指标,一起进行数据分析 随后将数据转换为指令,传输到指令模块,将不同LED进行分选。基于微型光纤光谱仪的第一台LED分光机,可以完成分选5000颗/小时,使得LED检测从抽检进入到全检的时代。随着微型光纤光谱仪性能的提升以及与配套LED分光机兼容度提高,现在的LED分光机检测已经可以完成55000颗/小时,甚至更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LED分光机.jpg" style=" HEIGHT: 338px WIDTH: 4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3a28ae58-6315-466f-86d5-06cd09c39ad7.jpg" width=" 450" height=" 33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ED分光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LED器件进料.jpg" style=" HEIGHT: 188px WIDTH: 2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6b21148a-276f-4227-a12a-1b2bc65ae312.jpg" width=" 250" height=" 188" / & nbsp img title=" 排列进入检测位置.jpg" style=" HEIGHT: 188px WIDTH: 2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b89bc6db-320c-4f95-b46b-83ab7df07248.jpg" width=" 250" height=" 18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LED器件进料、排列进入检测位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检测电学和发光特性.jpg" style=" HEIGHT: 188px WIDTH: 2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8b14cb67-e6f3-42b1-a4c2-b122c600272a.jpg" width=" 250" height=" 188" / & nbsp img title=" 进行分选归类.jpg" style=" HEIGHT: 188px WIDTH: 25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72c530e3-ff6e-46f1-9483-33f6ae9dec81.jpg" width=" 250" height=" 18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检测电学和发光特性、进行分选归类 /p p   strong  (3)污染气体排放监测 /strong /p p   微型光纤光谱仪在污染气体排放监测指标是不同气体浓度,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丙酮和氨气等。不同气体所表现出的吸收光谱具有特异性,但也有一定相同性,大部分气体的吸收峰都位于紫外区域,所以采用在紫外区域的激发光或在紫外区域有响应的光谱仪对气体进行浓度的测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污染气体排放.jpg" style=" HEIGHT: 261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6b0a2621-b070-4789-ab04-9bb0cf9afa88.jpg" width=" 400" height=" 261" / /p p   通常使用微型光纤光谱仪对气体进行检测,会将所有检测设备放置于一辆移动检测车中,到达目标检测位时,将设备架设在相应位置。检测设备包括摄像机、激光器触发装置、激发光、光谱仪和反射镜。检测过程是通过光源发出一束激发光,照射到马路另一边的反射镜,通过反射镜反射使光谱仪能够检测到气体光谱。当一辆汽车经过检测系统时,汽车排放的尾气会和光路进行相互的作用,尾气中的物体由于浓度的不同,光谱仪可以测量光穿过气体的强度,就可以检测出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否超标。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监测系统示意图1.jpg" style=" HEIGHT: 240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bddce1df-323a-45ad-a394-2c6bc379d0e3.jpg" width=" 400" height=" 24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监测系统示意图2.jpg" style=" HEIGHT: 235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1bac5528-d221-4646-b16d-1321a1b27542.jpg" width=" 400" height=" 23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监测系统示意图 /p p   这种尾气排放监测方法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得益于微型光纤光谱仪测量速度快,若被测汽车匀速通过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就能快速检测出吸收光谱,并且迅速处输入电脑进行分析和储存。微型光纤光谱仪的体积优势,使其能够与气体检测系统更好的集成到一起,方便检测车辆进行运输与架设。 /p p strong   (4)水果分选机 /strong /p p   吸收光谱在工业领域应用案例不仅仅局限于气体应用,微型光纤光谱仪也被应用于水果流通的分选环节,将水果的糖分和水分作为测量指标,结合其他物理探头对水果进行分选。相对于水果的大小,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其糖分对于消费者而言意义更为重要,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可以对糖分和水分的含量进行判定。 /p p   基于微型光纤光谱仪的水果分选机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发射的光源,一个是用来检测的光谱仪。一般在检测中会采用高功率的卤钨灯,提供近红外段宽光谱的能量,由于光源的高功率也就能提升了检测时穿透水果果皮的能力,在水果另一侧的光谱仪才能够获得更多更强的信号,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在水果分选过程中,水果数量巨大,微型光纤光谱仪检测的高效性正好满足了水果分选机的工作特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水果分选机示意图.jpg" style=" HEIGHT: 225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bf2f6dfa-79a1-4ca1-9671-cdc594f97c04.jpg" width=" 400" height=" 225"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水果分选机示意图2.jpg" style=" HEIGHT: 188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insimg/82a91140-60f2-402f-a77a-68eb2038a124.jpg" width=" 400" height=" 188"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水果分选机示意图 /p p    strong (5)节能玻璃镀膜工艺在线监控 /strong /p p   由于现在玻璃工艺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楼选择使用玻璃作为外墙的建筑材料,但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玻璃的隔热性能有所欠缺。如果想使室内温度维持在一个稳定值,就需要对玻璃进行处理,最常见的手段是将玻璃进行镀膜工艺,使得玻璃能够尽可能的透过可见光,而同时增强隔热性能。所以镀膜过程的质量保证,成为了玻璃隔热性能优良与否的重要因素。 /p p   将多个微型光纤光谱仪与玻璃生产线相集成,对镀膜的效果进行实时测量。微型光纤光谱仪所采集到测量指标,如镀膜玻璃的反射率,透过率,膜厚数据,反馈给镀膜机,使其在下一次镀膜过程中对镀膜工艺进行调整。在检测过程中,氘灯和卤钨灯混合光源照射到被测样品上,会反射一部分光,被光源同侧的光谱仪接收,而另一侧放置的光谱仪对透射光谱进行测量。所以整个检测系统能对反射光谱和透射光谱进行测量。由于检测的玻璃尺寸较大,所以为了对玻璃镀膜的均匀性进行全面的测量,探头采取平移方法扫描整块玻璃。由于微型光纤光谱仪的体积小巧,内部结构紧密,无移动部件,可以适应较高加速度和震动的环境,使得微型光纤光谱仪和探头可以进行在检测过程中进行往复运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微型光纤光谱仪检测示意图.jpg" style=" HEIGHT: 303px WIDTH: 3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db4108c9-dd18-411e-a72b-22c214e334a1.jpg" width=" 300" height=" 303"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微型光纤光谱仪检测示意图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QQ截图20161227102542.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4f9ed63a-2184-4b8c-b7a5-bf34940b80f5.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玻璃镀膜工艺监控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微型光纤光谱仪与平移台集成.jpg" style=" HEIGHT: 301px WIDTH: 400px" border=" 0" hspace=" 0"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233a6763-fd1d-4dc3-91e6-23e90370af1f.jpg" width=" 400" height=" 301"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微型光纤光谱仪与平移台集成 /p p strong   (6)印刷机的在线颜色监控 /strong /p p   颜色准确性是印刷行业重点关注的技术指标,由于不同纸张材料的吸水性差异于油墨的批次差异会导致印刷品之间存在色差,将微型光纤光谱仪与印刷实时颜色监控系统相集成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p p   在印刷机上集成一个反射光谱的测量系统,对印刷品的校准色块进行反射测量,并通过相应算法将光谱数据换算为行业内能够接受的颜色指标。由于印刷中的纸张具有快速移动的特性,所以在运用中往往会采用积分球或环形的反射镜对光源进行匀化,从而减小检测样品在印刷过程中的振动与倾斜。光谱仪所得光谱数据反馈到印刷设备对颜色的品控进行调整。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 印刷机颜色监控示意图.jp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2/noimg/bf5b28d3-6d21-4722-b1a1-17761d368c5b.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印刷机颜色监控示意图 /p p   光谱仪自带可编程逻辑电路,可将复杂的逻辑关系写入微型光纤光谱仪中,可以使光谱仪直接与印刷设备油料控制器对接,产生在线的闭环系统。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内容来源:海洋光学) /p
  • 海洋光学微型近红外光谱仪Flame-NIR新品上市
    近红外光谱检测是一种快速,无损,适用范围广的检测方法。可以鉴定、区别和分析多种样品,无需或只需较少的前处理,就可以获得所需光谱数据。在食品安全,鉴定鉴伪,生物医学研究等关系国计民生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比市场上已有的各类近红外光谱仪, Flame-NIR微型近红外光谱仪能为用户提供独特和有竞争力的价值。 Flame-NIR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小巧便携:传统的近红外仪器,体积,重量大,Flame-NIR尺寸仅为:89.1mm*63.3mm*31.9mm,重量265g。低价格:搭配光纤和光源,全套系统价格低于10000美金。高性能:相对于其他低成本的NIR光谱仪,Flame-NIR配备的InGaAs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对范围内所有波长同时进行高灵敏度的测量,光谱范围最大可覆盖 900nm~1700nm。灵活配置:Flame-NIR光谱仪提供预配置型号,也可以由客户根据应用提供自定义配置。狭缝可自行更换,用户可根据应用需要调节光谱仪的分辨率和光通量。稳定和一致性:在不损失灵活性和可配置性的情况下,Flame NIR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较低的台间差异,这是传统的模块化微型光谱仪做不到的。简单易用:Flame-NIR使用micro USB 接口,连接简单,上手快。通过驱动程序和软件支持,使得它易于集成到几乎任何系统。LED指示灯显示工作和数据传输状态,可以搭配光源、采样附件,是反射、辐射及透射测量的理想工具。Flame NIR用于塑料回收在线分拣 具有众多优势的Flame NIR,是适用于科研,仪器制造,系统集成领域的理想产品。
  • 滨松推出高信噪比、高灵敏度微型FTIR引擎
    人的指纹是各自不同的,通过指纹识别,便可以找到特定的那一个人。而在微观世界中,分子也是拥有自己独特的“指纹”的。红外光具有在特定波长被吸收的特性,该特定波长由分子固有的振动能决定。利用此特性可以识别每个分子,因此红外光的光谱范围通常被称为分子的“指纹区”,并被广泛用于分析光谱学中。 其中,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是红外光谱分析中一种重要的光谱仪类型,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属于第三代红外光谱仪技术。由于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多组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FTIR被看看作是医药、食品、农业和化工等领域中实现质量控制的理想工具。 典型的FTIR工作示意进入FTIR光谱仪的红外光由光学干涉仪中的分束器分成两束。这两个光束分别被固定镜和可移动镜反射,并被分束器重新组合。然后,光被红外检测器检测为光学干涉信号。根据可移动反射镜的位置信息和根据光学干涉信号强度按可移动反射镜位置分布的信息,来执行傅立叶变换以计算每个波长的红外光强度,从而分析样品的成分。 不过,虽然性能棒棒,本领超凡,但FTIR却有一个关于自己“体型”的“烦恼”,那就是:真!的!太!笨!重!了!作为一个“精贵的月半子”,FTIR几乎只能止步于实验室中。面对应用场景中出现的在线检测、快速移动等需求,只能无奈说一句“臣妾做不到”了。 之所以传统的FTIR光谱仪体积非常大,主要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光学干涉仪占据了非常大的空间。虽然业界中也一直在推进小型化的工作,也推出了一些有助于缩小整机体积的内部FITR光谱组件产品。但体积的缩小,往往会带来入射光量和光能量损失的问题,许多产品也是在牺牲了灵敏度、信噪比等性能下实现的小型化。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内部元件、光路的创新性设计,以及提高工艺水平都是关键。 经过精心重构光学干涉仪的设计思路,并采用always独特的MOEMS技术,滨松成功开发出了一款高性能的微型化FTIR引擎。迈克尔逊光谱干涉仪和控制电路统统内置其中,仅手掌大小,却实现了在1.1-2.5 μm区域超高的灵敏度,具有远超同类产品的高信噪比表现(10000:1),以及高光谱重现性。可内置于便携式FTIR仪器中,实现整机小型化的同时,也可保证高性能的实现。 滨松新型FTIR引擎C15511-01左:FTIR引擎结构图右:内置在FTIR中的光学干涉仪结构图 这个FTIR引擎内部到底是有什么样的乾,什么样的坤,才实现了这样的性能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1、高灵敏度&高信噪比 上文我们也提到,入射光量和光能量的损失是小型化FTIR灵敏度和信噪比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MOEMS技术,滨松开发出了一个直径3 mm的微型可移动反射镜,克服了缩小干涉仪尺寸而又不减少入射光量的挑战。这是信噪比得以提升的关键。 我们还通过先进的封装技术,将可移动反射镜和固定镜直接键合在一起,从而成功地将镜与镜之间的相对角度误差减小了约0.01度。光程差控制更加精确,灵敏度则得到提高。此外,还优化了移动反射镜的驱动器结构和驱动方法,以消除驱动反射镜时出现的模糊,抑制了红外光在光学干涉仪中的扩散,进一步减少了光损失。 当然,体积也进一步得到了缩小,57×49×76 mm,这样的体型仅仅是一般台式仪器的1/100。 2、高光谱重现性 一般的FTIR光谱仪基于干涉光(光学干涉信号)和可移动镜的位置信息执行傅立叶变换,以计算每个波长的红外光强度。而新FTIR引擎利用半导体激光器,可以精确地检测可移动反射镜的位置,增强了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 除了硬件设施外,为了更加方便使用。滨松还开发了与该产品相匹配的软件,用于设置测量条件,获取数据和显示数据图。 评估软件 为了满足进一步的市场需求,滨松此后也将持续提高FTIR引擎性能,进一步减小其尺寸,以及将光谱响应扩展到更长的波长区域,敬请期待~
  • 海洋光学研发出基于CMOS传感器的微型光谱仪
    海洋光学研发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基于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光谱仪。该光谱仪特别适宜于嵌入 OEM 设备中。虽然 STS 的体积很小,只有40mm x 42mm x 24mm,但是它的功能表现丝毫不逊于大型系统。主要特色:低杂散光的全光谱分析、高信噪比(1500:1)和典型1.5纳米 (FWHM) 光学分辨率。STS 是可见-近红外光谱应用的理想选择,诸如对 LED 的光谱光度及颜色测量和样品的透射、吸收测量。并且它还是 OEM 应用的理想选择,特别是需要在线监视一条或多条光谱线,又需要高重复性、稳定性的结果的应用环境中。   STS 光谱仪有350-800纳米和650-1100纳米两种标准配置。大批量的 OEM 客户还能自订波长范围,入射孔径和其他光学配件。与其他微型光谱仪不同的是,STS 自带有内嵌的光闸以实现暗背景测量。单独定价的操作软件提供了包括光闸控制等全方位的光谱采集与分析功能。客户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订制 STS 操作软件。   STS 的核心是一个1024像素的 CMOS 探测器,它位于一个交叉结构的 Czerny Turner 光具座内。该光具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特别设计的准直镜和聚焦镜,以及每毫米600条刻线密度的光栅。其光学设计和先进的 CMOS 探测器提升了 STS 的性能,使之与昂贵的大型光谱仪相比毫不逊色。例如,STS 拥有14位 A/D,功耗仅为0.75w,通过定制的入射孔径,完全能够实现小于1.0纳米(FWHM)的光学分辨率。 这也是 STS 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所在。
  • 【华高仪器】岛津顺序型双单色器——高性能ICP发射光谱仪
    双顺序扫描型单色器装置确保尖锐的谱线和稳定性这是一款高性能的ICP发射光谱仪,配置了顺序型双单色器,拥有高分辨率及快速的特点,并且提供了多种的进样系统。仪器易于操作,适用于研发和质量控制。高分辨率(0.0045 nm)高分辨率可满足金属、稀土和土壤分析的要求,可对目标分析物提供精细准确至痕量水平的高分辨率分析,并且不受干扰物质或者主要成分的影响。真空型光室可提供长期稳定的测量真空光室可对S, B, I, Al和其他在真空紫外线区域拥有很高灵敏度分析线的成分进行高灵敏度分析。由于不需要气体吹扫,因此可减少气体对流时的波动和污染。所需稳定时间短,并能确保长时间分析的稳定性分析铁中的锌和砷。登记样品名称并用已设定好的分析条件开始分析。分析条件很容易改变,并可设置到常规条件中。分析结果可用商业软件以报告的形式打开。
  • 新品 | HKP发布微型直线模组,非常适用于医疗设备等应用
    Haydon Kerk Pittman近期推出全新微型直线模组系列。紧凑小巧的微型直线模组可以节省大量结构空间,非常适用于小型实验室、医疗设备和舞台灯光等应用场合。微型直线模组可提供2种驱动电机选项,9种不同导程的丝杠选项,4种润滑选项,以及英制或公制标准。模组外观微型直线模组可以选配2种不同电机,分别是永磁式电机和混合式电机,见下图。永磁式电机微型模组混合式电机微型模组技术参数微型直线模组所选电机不同,电机的技术参数也不同。混合式电机微型直线模组永磁式电机微型直线模组模组尺寸微型直线模组有4种行程可选,不同的行程尺寸也会变化,具体见下图混合式电机微型模组永磁式电机微型直线模组其他特点体积小,平台稳定,定位精度高模组预留多种安装孔位,方便扩展其他组件混合式电机可配编码器关于HKPHaydon Kerk Pittman是精密运动控制领域3个世界级品牌的组合,分别是Haydon、Kerk和Pittman。作为阿美特克精密运动控制(AMS)部门成员,Haydon Kerk Pittman (HKP)供应各种精密直线和旋转运动产品,被公认为是精密梯形丝杠和消隙螺母组件、直线步进电机、直线导轨和导向系统、有刷和无刷电机以及完全定制系统的领先制造商。HKP在全球范围内为实验室自动化、医疗仪器、半导体制造、运输、楼宇自动化和工业自动化等苛刻市场提供高性能的解决方案和产品。阿美特克是电子仪器和机电设备的全球领导者,年销售额约为50亿美金。为材料分析、超精密测量、过程分析、测试测量与通讯、电力系统与仪器、仪表与专用控制、精密运动控制、电子元器件与封装、特种金属产品等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全球共有17,000多名员工,150多家工厂,在美国及其它30多个国家设立了100多个销售及服务中心。
  • 为仪器仪表企业提供高性能芯片,晶华微开启科创板IPO
    近日,杭州晶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科创板IPO。该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医疗健康 SoC 芯片、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智能感知 SoC 芯片等。据了解,晶华微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医疗健康SoC芯片、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智能感知 SoC 芯片等,其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压力测量、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智能家居等众多领域。目前,晶华微已成为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及技术积累,其在创新产品的研发上形成了显著优势。凭借着高精度ADC+高性能MCU的单芯片SoC解决方案,始终在红外测温及智能健康衡器领域占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在工控领域,该公司研发推出的工控 HART 调制解调器芯片及 4~20mA 电流 DAC 芯片,为工业现场传感器信号数据处理和通讯传输提供了高抗干扰解决方案,确保了工控通讯系统的可靠性,改变了国内相关行业依赖进口芯片的局面。近年来,凭借 技术和产品的优异表现,该公司获得“中国模拟半导体飞跃成就奖之优秀企业奖”、“中国 IC 设计公司成就奖”、“十大最具潜力企业奖”、“年度最佳放大器/数据转换器”、“SENSOR CHINA 特别贡献奖”、“优秀支援抗疫产品”、“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创新力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招股书透露,晶华微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与乐心医疗、香山衡器、优利德等多家行业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芯片产品已进入美的、小米、海尔 、倍尔康、川仪股份、华盛昌、德国Braun、台湾Microlife等国内外知名终端品牌厂商的供应体系,深受客户广泛认可。晶华微本次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不超过 1,664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 股)。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投资金额为 75,000.00 万元,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以下项目:
  • 北京化工大学解决微型电子设备散热与EMI屏蔽问题!
    【研究背景】微型电子设备由于其高度集成化,具备了小型化和高性能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显著的挑战。随着电子元件的堆叠,设备的功率密度大幅提高,导致热量积累和电磁干扰(EMI)问题愈发严重。传统的电磁干扰屏蔽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性能,但往往伴随着较差的热导性,而具有优良热导性的材料却在屏蔽效果上有所妥协。此外,导电薄膜和聚合物基导电粘合剂在应对不规则形状的电子元件和缝隙填充方面也存在局限,难以兼顾屏蔽、绝缘和散热性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北京化工大学的张好斌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微电容器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利用导电填料作为极板,聚合物作为介电层,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绝缘电磁干扰屏蔽聚合物复合材料。该材料通过微电容器结构实现了高效的电磁波反射和吸收,同时具备了良好的电阻率和导热性。研究表明,这种复合材料能够直接灌封于电子元件之间的缝隙中,有效解决了电磁兼容性和热量积累的问题。这一成果在《Science》上发表,为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表征亮点】(1)实验首次提出了一种微电容器结构模型,该模型通过使用导电填料作为极板,聚合物作为介电层来开发绝缘的电磁干扰(EMI)屏蔽聚合物复合材料。这一创新结构不仅解决了传统导电屏蔽材料在高度集成电子设备中带来的短路风险,还有效结合了电阻率、屏蔽性能和导热性,使复合材料具备更全面的性能。(2)实验通过嵌入液态金属颗粒于硅聚合物基质中,实现了协同的非渗透致密化和介电增强。这种设计避免了形成渗透网络,同时利用极板中的电子振荡和介电层中的偶极子极化,促进了电磁波的反射与吸收。(3)此外,该复合材料的绝缘特性允许其直接灌封在电子元件之间的缝隙中,解决了电子设备中的电磁兼容性和热量积累问题。这一研究成果为微型电子设备的散热和EMI屏蔽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推动了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与高效能发展。【图文解读】图1:集成绝缘性、EMI 屏蔽和热导的微电容器模型设计。图2. 用于优化 EMI SE 和热导率的非渗透致密化。图3. 用于提高 EMI SE 和热导的介电层介电性能优化。图4: 使用 LMPFill 直接灌封电子器件,以解决 EMC 和积热问题。【科学启迪】本文通过创新的复合材料设计,解决了微型电子设备中热量积累和电磁干扰屏蔽的矛盾。传统材料在电磁屏蔽和热导性能之间存在权衡,而周新峰等人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电容器结构模型的复合材料,通过将液态金属颗粒嵌入硅聚合物基质中,有效地克服了这一难题。这种复合材料利用导电填料作为极板,并通过聚合物介电层实现电磁波的反射和吸收,从而达到高电阻率、优良的屏蔽性能和较好的导热性。这一研究不仅提供了新的思路来改进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的性能,还展示了如何在保证绝缘的同时实现优良的屏蔽效果。通过在电子设备的缝隙中直接灌封这一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应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和热量积累问题,从而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这一方法的成功应用,为未来微型电子设备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向。原文详情:Xinfeng Zhou et al. ,Insulating electromagnetic-shielding silicone compound enables direct potting electronics.Science385,1205-1210(2024).DOI:10.1126/science.adp6581
  • 日本团队合成较高性能质子导电性化合物
    据九州大学官网报道,该校山崎仁丈教授等开发出了能预测质子传导性电解质材料的人工智能(AI)模型,然后仅通过一次实验就发现了较高性能的新型质子导电性电解质。这是将实验研究和数据科学相互融合基础上获得的一项成果。  该团队一直致力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电解质材料研究,并将目标聚焦于在350—450℃下工作的质子导电性钙钛矿氧化物。以往他们已了解到要使金属氧化物表达出质子导电性,必须将该构成物质的一部分元素置换为受主元素,以形成δ氧气缺陷,从而引发质子导入反应。此次研究中,研究小组以置换受主元素的钙钛矿氧化物为对象,合成22种钙钛矿氧化物并收集了高精度的质子浓度数据,结合从其他论文中收集的数据,形成了65种钙钛矿氧化物的761个数据,并交给AI进行学习。然后通过变换化合物成分组合,预测了8613种材料的特性,形成材料特性“地图”,根据“地图”指引即通过实验一次合成质子导电性能较高的锶、锡、氧化钪化合物SrSn0.8Sc0.2O3-δ。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杂志《ACS Energy Letters》。
  • 杭高院物光学院邵建达教授工作室在微型计算光谱传感/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邵建达教授工作室和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沈伟东教授课题组联合提出一种基于全介质紧凑薄膜结构的计算微型光谱仪。相关成果以“Deep Learning-Based Miniaturized All-Dielectric Ultracompact Film Spectrometer”为题发表于中科院一区期刊ACS Photonics 。近年来,随着光谱分析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对光谱仪较小物理尺寸、较低成本需求优先于高性能,光谱仪向微型化、集成化和低成本等方面高速发展。计算重构型微型光谱仪常依靠具有宽带光谱响应的阵列滤光片及探测器实现光谱编码,依靠压缩感知、深度学习等算法实现光谱重构。本研究中,阵列滤光片采用紧凑薄膜结构,通过改变单一介质膜层厚度,实现特异性高的宽带光谱响应。单点光谱重构仅需16个区块,数量在同类方案中数量最少,尺寸为毫米级的阵列滤光片(单个区块约2mm×3mm)采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进行制备。光谱重构网络基于深度学习,输入神经元数量对应区块数,输出神经元数量数量对应光谱通道数,含有若干隐层,各层神经元以全连接的方式连接,可实现高速、高精度(重构精度MSE论文第一作者为国科大杭高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温俊仁,通讯作者为国科大杭高院杨陈楹副研究员和浙江大学沈伟东教授,共同作者包括杭高院双聘教授邵宇川研究员,浙江大学章岳光副教授,杭高院硕士生郝凌云和高程等。目前,该团队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采用了微米级紫外光刻技术与纳米级薄膜沉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百微米级滤光片阵列以及毫米级(约2×2mm)微型光谱传感模组。未来,该团队还将进一步研发超光谱成像模组及全光谱成像芯片,有望在于天文探测、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新品推荐!3.5g+250mW轻盈出征:艾睿光电Micro Ⅲ Lite微型红外热成像机芯来啦!
    艾睿光电重磅发布 Micro Ⅲ Lite系列超小体积、超低重量、微型高性能红外热成像机芯。Micro Ⅲ Lite系列机芯分为测温型和成像型,分辨率涵盖384×288/640×512/1280×1024。Micro Ⅲ Lite内置艾睿光电自研晶圆级VOx红外探测器核芯,采用创新轻薄设计,为体积、功耗敏感的领域带来最佳选择。持续满足各类无人机吊舱、汽车夜视、AR/VR/MR穿戴设备等紧凑空间系统集成应用,以及对红外热成像机芯SWaP3 (Size, Weight and Power, Performance, Price) 的更高要求。Micro Ⅲ Lite微型高性能红外热成像『测温型』机芯测温型全系列384×288/640×512/1280×1024红外分辨率可选,高清优质红外热图、±2℃测温精度、-20℃~+650℃宽测温范围,全面阵温度数据,方便二次温度分析。搭配多种焦距镜头,可满足无人机吊舱、工业测温、安防等行业的视频监控、精确测温等应用场景需求。Micro Ⅲ Lite微型高性能红外热成像『成像型』机芯成像型全系列384×288/640×512/1280×1024红外分辨率可选,配合系列化镜头,搭载自研无挡片技术,实现对运动目标流畅连续观察,满足汽车夜视、无人机吊舱、户外观瞄等对快速运动目标跟踪观察的更高要求。樱桃机芯 延续经典 不断创新超薄体积(18×18×10mm*)外形规整,光学中心与几何中心重合。仅有一块电路板,降低成本缩减尺寸,更易集成。超轻重量(最低超低功耗(最低接口丰富(5大类接口)搭配USB、MIPI、BT.656、 BT.1120等5种数据接口及SDK简单易用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效率,降低二次开发成本。宽范围测温(高至650℃)-20℃~+650℃测温范围,各种工业应用场景,Micro Ⅲ Lite都可轻松应对。高测温精度(最高±0.5℃)±2℃或±2%,最高达±0.5℃,满足各类工业及生物目标测温应用的需求。高帧频(最高50Hz)在观察高速移动目标或快速温度变化的目标时,视频流畅不卡顿,提高检测效率及数据可靠性。高灵敏度(<0.04℃)NETD<40mK,显著提升图像细节,分辨更细微温度差异。镜头丰富(4.1~45mm)Micro Ⅲ Lite提供系列化镜头选择,DFOV覆盖12°~130°,轻松应对不同场景需求。AItemp测温算法超强温度获取能力,启动设备即可快速获取准确温度信息。Matrix Ⅳ图像算法配合测温算法,在输出精准的温度数据的同时,提供细腻、清晰的红外图像,将温度数据可视化。Micro Ⅲ Lite微型高性能红外热成像测温机芯,为红外热成像行业应用带来全新梦想之作:小、轻、低、专业级及全面性;凭借其灵活的易用性,为无人机吊舱、AR/VR/MR穿戴设备、汽车夜视、工业测温等行业客户提供全新红外热成像解决方案。艾睿光电专注于红外成像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专业的、有竞争力的红外热成像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热成像机芯模组和应用终端产品。有更多关注内容,可通过400-803-6608 和我们取得联系!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大连化物所微型仪器课题组(105组)实验室、微流控芯片课题组实验室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将用一年半的时间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个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2008年6月25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四站: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型仪器课题组(105组)实验室、微流控芯片课题组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3月19日,原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其在中科院38个高技术研究所中名列前茅,先后有14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与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交流关系。相关情况请见附件。 微型仪器课题组(105组)实验室 微型仪器课题组(105组)实验室一角 6月25日下午,大连化物所微型仪器课题组成员王华博士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王华博士首先介绍了微型仪器课题组的基本情况:微型仪器课题组,又称105组,成立于1963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取得了科学院科技发明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辽宁省科技发明一等奖等众多奖项,先后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纯氩气、高纯氧气等高纯气体分析仪并且实现了产业化,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气相色谱仪、4种类型样品预处理技术和装置,研制出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以及毛细管液相色谱-高温气相色谱联用仪等。 目前,微型仪器课题组(105组)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微型液相色谱、泵系统和检测器,特种传感器,毛细管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工业在线分析仪器,水中有机物样品预处理技术,环境和食品中农药残留样品预处理技术,化学传感器,色谱柱制备技术,毛细管液相色谱/电色谱整体柱制备技术等。 王华博士为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介绍实验室仪器 王华博士称,目前大连化物所现设十大研究室,其中,基础研究类2个,重大项目类3个,应用研究类5个;微型仪器课题组(105组)是应用研究类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下属的一个课题组,其课题组组长是由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关亚风研究员兼任;微型仪器课题组实验室目前有毛细管液相-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毛细管液相色谱仪、毛细管二维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仪、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多台高精度的分析检测仪器,以及大量的实验室辅助设备;总资产在1100多万元,实验室面积280多平方米。 Agilent 7890A/5975C 气-质联用仪 岛津 GCMS-QP201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Finnigan Polaris Q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Waters 的CapLC-ESI-Q-Tof Micro™ 毛细管液相-串级质谱联用仪 IRIS Advantage ICP-AES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Micro-Tech Scientific毛细管二维液相色谱仪 PE-AutoSystem气相色谱仪 Varian 3800气相色谱仪 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 当问及科研项目产业化以及“科分”品牌相关情况时,王华博士表示,课题组相关科研项目产业化主要体现在“科分”品牌系列产品研制开发上,凭借着大连化物所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坚实的技术积累,课题组几十年一直致力于色谱、分析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在国家科委和中科院的九五科技攻关课题支持下,研制开发出的“微型气相色谱仪”并开始商品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据了解,目前“科分”品牌系列产品有高性能气相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填充柱、毛细管液相色谱柱、零点空气发生器、微型气相色谱、氢气含量分析仪、工业在线总烃分析仪、高效填充毛细管液相—高温气相色谱联用仪、高可靠工业小型专用色谱等。 从已有的相关资料信息以及在微型仪器课题组(105组)实验室的所见所闻,尤其是王华博士的精彩讲解,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深有体会:微型仪器课题组(105组)的确是大连化物所中最具综合实力的课题组之一。 微流控芯片课题组实验室 在参观微型仪器课题组(105组)实验室之后,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一行又拜访了微流控芯片课题组林炳承研究员,林老师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 林炳承研究员与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交谈 在微流控芯片课题组成员解华博士的带领下,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参观了课题组实验室,解华博士介绍道:课题组是90年代初起开始从事生命科学中的毛细管电泳研究,在90年代后期才转向微流控芯片研究,根据生物医学领域需求,以微流控芯片为主要平台,在细胞和分子层面,开展以不同单元技术灵活组合和规模集成为特征的疾病诊断和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工作。 微流控芯片课题组实验室一角 微流控芯片紫外检测仪 解华博士进一步表示,微流控芯片课题组实验室,可能与很多实验室有所不同,通用性仪器不多,基本上都是自己搭建、直接定制或二次研制的仪器;目前,课题组已具备了自行设计、制造多种不同材料的芯片和不同检测器的芯片工作站的能力,掌握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主要单元操作的芯片化及其集成技术,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兼有生物医学特色的微流控芯片体系,并用于分子和细胞层次的实际样品,实现了微流控芯片的初级功能化。 解华博士为仪器信息网到访人员讲解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 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荣获“2007年度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通过解华博士的详细讲解,不难理解课题组的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相对成熟,但实现其产品产业化进展又如何呢。针对这一点,解华博士谈到,之前课题组也与相关公司谈过微流控芯片项目相关合作,但不是很成功,目前课题组准备依托中科院的支持而自己做,其产品产业化基地就在“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建设计划之一的河口“研发孵化园”。 据了解,“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是中国科学院与大连市政府开展全面科技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以科技创新、中试孵化和成果转移为主要内容;其中,100亩“研发孵化园”建在大连河口,主要内容为中科院所属院所的研发、中试、孵化项目及国家工程中心建设等;300亩“产业化园”建在旅顺,重点建设中科院所属院所成熟技术转化和产业化项目;500亩“海洋生态园”由长海县提供,重点开展海洋生态、海洋资源与能源、海产养殖等研发示范项目。 附: 大连化物所简介PPT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doc/dalianshenghuasuo.rar
  • 中国高性能纤维要做到“领跑”就必须主动创新——访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
    p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2017年7月,“中国材料大会2017暨银川国际材料周”在宁夏国际会堂隆重召开。大会盛况空前,参会人员近5500人。作为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之一及“先进纤维与纳米复合材料”分会场的分会主席,朱美芳教授在大会报告及分会场均作了发言致辞。会议期间,仪器信息网编辑有幸就大会概况与朱美芳教授进行了简单交流,受益良多,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会后以电话及邮件形式,请朱美芳教授就本次大会、先进纤维与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该领域涉及的分析仪器及表征手段、即将牵头成立纤维材料二级学会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解读。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width: 300px height: 423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dbaf8a26-f3e7-435d-8ff0-fb7e77ae815d.jpg" title=" " height=" 423" hspace=" 0" border=" 0" vspace=" 0" width=" 3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 /span span style="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 strong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首次落地西北,带动地方经济;大众参与办会,激发青年学者责任感 /strong /span /p p   以“新材料,新技术,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材料大会2017暨银川国际材料周”(以下简称大会)在银川宁夏国际会堂盛大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宁夏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大会得到了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协、经信委、科技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大会盛况空前,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组织的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会议。会议在线注册人数5100余人,实际参会人数近5500人,共收到4000余篇论文摘要。 /p p   大会落地银川市,是大会首次在我国西北地区举办,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新的增长动力,对推广宁夏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宁夏制造”具有重大意义。 /p p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本着开放包容的办会理念,吸引和鼓励国内外优秀的材料科技工作者参与办会,通过办会,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长期活跃于国内外高端学术交流的中青年学者,激发了青年学生的创造力和对材料研究的热忱与责任感。本届大会从材料前沿交流到产业对接互动,都是一次内容丰硕,时间紧凑,富有成效的大会! /p p   “中国材料大会2017”设置有37个分会、1个材料教育专业论坛和2个国际分论坛:“2017中日韩纳米功能材料研讨会”和“一带一路材料论坛”。大会主题主要涵盖了能源材料、环境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材料基础研究等材料领域。共呈现2200余场口头报告,其中930人为邀请报告。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纤维是老百姓未来“智能生活”的保障,中国高性能纤维要 “领跑”就必须主动创新 /strong /span /p p   提到纤维,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衣服、纺织品等。实际上,纤维是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从航天器、导弹、飞机、高铁、汽车等高精尖装备,到衣服、帽子、袜子、手套等日常生活物品无一离得开纤维。“ strong 全世界70%的纤维由中国产出,而全国70%的纤维由长三角地区产出。纤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是老百姓未来‘智能生活’的保障 /strong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如是说。 /p p    strong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1954年我国著名纤维科学家和教育家钱宝钧、方柏容先生创建的新中国第一个“化学纤维”专业 /strong ,历经化学纤维研究室、研究所及化学纤维系的建立和发展,于1994年成立,可谓为国内材料学院中的“老字号”。拥有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1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6年)、首个纤维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 /p p   学院依托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和省部级基地,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在国防军工急需的三大高性能纤维材料,关乎民生的功能共聚酯、纳米复合功能纤维、大容量聚酯熔体直纺等通用纤维领域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 在民用航空及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和光、电、热等能量转换功能材料领域已形成新的增长点。研究成果和专利转化效益惠及年产值达万亿的纤维材料行业,材料学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省部级科技奖项170余项,为我国跃升世界纤维生产第一大国并向世界强国迈进做出重大贡献。 /p p   中国的纤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到了从大到强的转变阶段。在功能性纤维方面,源于70%的产量和广阔的市场潜力,中国的实力比较强,质和量上处于“并跑”和“领跑”地位 在生物质纤维方面,与国外处于“齐头并进”初步发展阶段,而 strong 在高性能纤维方面,中国还处于“跟跑”和“并跑”阶段,将来要做到“领跑”就必须主动创新。 /strong 高性能纤维的研发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力。从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 strong 东华一代又一代的材料人围绕国家对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海、陆、空全面出击,持续系统展开科研攻关 /strong 。功能性纤维方面,“行业急需依托大容量工程基础,促进常规产品优质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通用纤维高品质多重功能化。”朱美芳认为。 /p p   目前,纤维新材料目前已远远超出传统化学纤维的范畴,纤维成分应由单一向复合、简单向多重构筑发展,纤维功能研究应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创新设计直至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基础研究,为产品研发注入原动力,支持原创关键技术开发,加大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因此我们分会的名称为“先进纤维与纳米复合材料”,这也在参加分会的老师所作报告中得到了体现,如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在可发电储电供电的新能源纤维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我们预计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还会继续快速增加,从而带动传统纤维行业转型升级同时其中也孕育着无穷的创新创业机会。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科研是不断攀登高峰的过程,仪器设备则是认识者和认识对象之间的纽带 /span /strong /p p   先进纤维与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是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内容之一,实验室建有仪器设备公共平台,拥有大精测试仪器48台(套)、工程试验线17条,实现24小时预约开放。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支撑,比如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激光光散射仪、红外光谱仪等对纤维与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表征设备,以及热重分析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毛细管流变仪、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单丝纱线强伸度仪等测试设备,另外,还开发了纤维声速仪、结晶动力学、小型湿法纺丝机、微型共混仪、微型注塑仪等自制设备。 /p p   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攀登高峰的过程,为了提高先进纤维与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水平,需进一步加强低维材料和先进纤维开发、复合材料表界面、微观结构与性能分析表征等多方面的仪器设备建设,完善纤维生物材料表征及微纳器件制备超净平台建设等。一些新型仪器设备也逐渐成为未来需求,如: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仪、多功能光热诱导纳米红外显微镜系统、高温旋转流变仪、纳米压痕仪、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微流变仪、3D生物材料打印机、介电常数测试仪以及模块化功能型纺丝设备系统等。 /p p   仪器设备,是为了实现科学认识目的而制造和使用的工具,它作为认识者和认识对象之间的纽带,在科学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仪器设备和科学研究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科学研究如果不依靠仪器设备提供的大量的客观材料,即使研究方法正确,也出不了好的成果,而仪器设备是观察现象的一种手段,只有在正确科学研究方向的指导下,才能对材料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认识,从而找出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对获得的结果做出正确的评价。 /p p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成立纤维材料二级学会,为纤维材料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span /strong /p p   材料是科技的先导,纤维材料领域的科技革新正推动纤维产业的颠覆性发展,催生新一代纤维。具有绿色、智能、多功能及超高性能、超高性价比、超高附加值的纤维材料将引领未来发展方向 纤维材料应用领域超越传统纤维,成为先进制造业、智能与功能消费品、医疗与健康、环保与防护、现代建筑业与农业、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基础和核心材料,成为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材料作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发达国家竞相在新一代纤维产业发展上布局谋篇,美国革命性纤维发展注重以智能纤维研发与生产为核心,并在纤维材料应用领域拓展与军转民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 欧盟着力于纤维产品高质化、专业化、可持续发展及技术创新机制 日本注重以高性能纤维材料为核心的整个产业链的研发。我国的传统纤维产量虽然占世界第一,但在高技术纤维、新一代纤维方面的研发相对滞后,导致部分纤维及高技术领域的相关零部件被发达国家垄断,极大地减缓了我国在未来纤维材料领域的发展动力,限制了我国科技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十三五”期间,纤维新材料的发展趋势是通过纤维学科与生物、电子、纳米技术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研制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保技术、新能源相关,且低碳、环保的新纤维、新技术,以满足服装、家用、产业用等各领域的需求。这种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纤维性能向高性能化、智能化发展,纤维品种向生态化、高功能化及结构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纤维技术向高速、高效、短流程、全自动、规模化、清洁化方向发展,纤维成分由单一向复合、简单向多重构筑方向发展,纤维尺度向纳米化发展,功能智能与产业用纤维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创新设计方向发展,成纤聚合物合成和成形技术向生物、仿生技术等方向发展,纤维原料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p p   纤维材料的发展为信息、能源、生物医用等高新技术提供关键性新材料,对我国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整体实力的增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我国纤维材料产业向“大纤维”新材料的转型升级,将对我国能源、资源、环境、生态和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对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以及我国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纤维材料分会的成立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大纤维”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水平,有助于推动我国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p p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是致力于推进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的国家一级学会,纤维材料是新材料的一种,也是充满活力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方向,纤维材料的发展也为其它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当今正是纤维材料发展的高潮阶段,成立纤维材料二级学会不仅能为广大纤维材料工作者建立联系纽带,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我国纤维材料的发展 而且能契合国家“十三五”在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光电多个领域的重点支持。目前纤维材料分会成立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已经将相关材料报送至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待学会根据章程及相关程序审批。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第八届ICAFPM十月上海召开,“中日韩女科学家论坛”成亮点 /strong /span /p p   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国际会议(ICAFPM)由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举办,旨在探讨与先进纤维和聚合物材料相关的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和进展,开拓纤维和聚合物研究领域前沿。自2002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 /p p   第八届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国际会议定于2017年10月8-10日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举办,会议由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与科学创新引智基地、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主办并承办,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纤维材料分会(筹)、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下一代纤维:改变我们的生活(Next generation fibers:Changing our life)。并将围绕“新一代纤维”这一主题及相关子议题开展多项学术交流活动,其中包含学术会议、学术论文宣讲和墙展活动。此次分会主题包括A. 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B. 纤维与纺织品中的化学与物理、C. 纳米技术在纤维和聚合物中的应用、D. 智能纤维、智能纺织品与可穿戴智能设备、E. 环保纤维与聚合物、F. 医用纤维与聚合物、G. 能源用纤维与聚合物、H. 天然纤维与仿生聚合物、I. 低维材料、J. 多功能与多组分纤维、K. 第八届中日韩女科学家论坛暨国际材料科技女性研讨会 。预计会议将有200余位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瑞士、印度、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葡萄牙等世界各国的知名学者参会,包括4名美国工程院院士、1名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名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1名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以及亚洲聚合物协会主席、欧洲高分子联合会前任主席、日本纤维学会会长等。 /p p   中日韩女科学家论坛于2008年由韩国女科技团体联合会发起,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日本女工程师和科学家国际网络组织以及韩国女科技团体联合会共同签署了关于三国轮值举办该论坛的备忘录。论坛至今已举办了七届,每届由中日韩三方分别轮流主办。围绕科技女性的发展状况、女性在科技领域的领导力、如何平衡女性事业与家庭关系以及各国政府在重视和积极开发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的政策举措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相互借鉴经验 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中日韩三国女科技工作者间的创新与合作。 /p p   在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的支持下,第八届中日韩女科学家论坛暨国际材料科技女性研讨会作为2017年第八届ICAFPM第11个分会,将于10月7日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和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主题为“科学中的女性:合作与创新”(Women in science: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论坛分领导力、示范力、创新力三个分会,报告人有中日韩三方等知名女科学家和有关人员。届时,也将邀请出席2017年第八届ICAFPM其它分会有关代表到会参与讨论交流。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strong 采访编辑 /strong strong : /strong 杨厉哲 br/ /p p   strong  附:朱美芳简历 /strong /p p   朱美芳,女,1965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纤维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与科学创新引智基地主任。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者。作为团队带头人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聚合物纤维及纳米复合功能材料、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近年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30余项。在Advanced Materials、Chemical Communication、Macromolecules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60余篇,编写专著6部(章)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余件,成果在多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以第一完成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科技奖励。现(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十五“863”高技术计划新材料领域纳米材料专项总体组专家成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新材料协会副会长,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Fiber Bio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高分子学报》、《纺织学报》、《合成纤维》等期刊编委。组织国际国内会议20余次,100余次作国际国内会议大会报告、邀请报告或担任会议主席。 /p
  •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获批成立!医械研发大发展在即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76px height: 187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a0e0ab07-2065-40c2-a04e-415736de4193.jpg" title=" 医疗器械.png" alt=" 医疗器械.png" width=" 476" height=" 187"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大发展早已成为业界共识。相关统计显示,预计到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新冠疫情再次强调了医疗器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发展中的问题:比如高端医疗器械研发能力,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亟待发展。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我国医疗器械创新研发大发展在即!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一、组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高性能医疗器械技术门槛高、学科交叉多、附加价值高、发展前景广,在医学临床诊疗和健康保障中具有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在基础材料、核心器材与部件、高级工艺、智能系统等方面还面临发展瓶颈。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依托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股东包括迈瑞生物、联影医疗、先健科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行业骨干单位。创新中心将围绕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领域的高性能医疗器械需求,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和生命体征监测、先进治疗、植介入器械、康复与健康信息等重点方向,着力打通原理和技术、关键材料、关键器件、系统和产品等研发和产业化链条,扎实推进医疗器械领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生产制造和整体产业水平。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二、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1、迈瑞生物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迈瑞生物一直被称为医械行业的“华为”,不仅仅是因为迈瑞同华为一样具有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和稳定增长的营收能力,还因为迈瑞有着和华为一样强大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是支撑迈瑞医疗保持较高增速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迈瑞医疗研发投入占比长期超过10%,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与医学影像三大核心业务领域均已掌握核心技术。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2、联影医疗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联影医疗是国产医疗器械独角兽公司,筹建于2010年10月,总部位于上海嘉定。几年时间通过资本推动+技术创新,迅速在影像行业构筑起全球竞争优势,成立了包括分子影像(M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放疗(RT)、X射线、AI智能等多个产品事业部。联影医疗是国内唯一一家产品线覆盖全线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并同时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雄厚资本实力及顶尖人才优势的集团,聚拢了一大批海外归来的励志投身于民族企业的全球业内顶级专家与学者、来自跨国企业的资深 高级管理人才 ,以及具有开发高端医疗设备产品实战经验的年轻技术骨干,形成了一支与它的目标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的海内外高素质人才队伍。& nbs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3、先健科技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先健科技是业内领先的心血管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供应商,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其高品质的、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分销商网络广泛覆盖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等地,目前为全球第二大、金砖四国最大的先心病封堵器供应商及亚洲第二大大支架产品供应商。于1999年成立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随后在香港、印度、荷兰、法国、俄罗斯、美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立了多个子公司和销售办事处。2011年11月,先健科技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市值近百亿港币。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4、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2006年2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友好协商,在深圳市共同建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实行理事会管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经过十三年发展,深圳先进院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科研为主的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由九个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筹)、前瞻性科学与技术中心),国科大深圳先进技术学院,多个特色产业育成基地(深圳龙华、平湖及上海嘉定)、多支产业发展基金、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新型专业科研机构(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中科创客学院、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苏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杭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山东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组成。2018年,深圳先进院获批牵头建设深圳市两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并于2019年在光明科学城破土动工;牵头建设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三大基础研究机构均已在2019年正式揭牌成立。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5、哈尔滨工业大学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哈尔滨工业大学被称为国内机器人的“人才摇篮”,是国内最早从事机器人研究的高校之一,1986年成立机器人研究所,建设有“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机构网点开放实验室、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中德空间机器人技术联合实验室,拥有“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纳米级精密定位及微纳操作技术与装备”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在空间机器人、微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0, 112, 192) " 三、医疗器械行业大爆发在即 /span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相关统计显示,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278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规模将接近6000亿美元,2017-2024 年间复合增长率为 5.6%。中国成为继美国、西欧、日本之后的第四大医疗器械市场。中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已由2014年的2556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5304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属于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黄金期,预计到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相比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近三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结构已趋向优化但结构依然严重不平衡,高端医疗市场将成为下一个发力点。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br/ /p
  • Aeroqual和上海迪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联手发布AQX微型空气监测仪
    深度融合,精耕中国——Aeroqual和上海迪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联手发布AQX微型空气监测仪 6月1日,在上海展览馆盛大举行的“2021浦江创新论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上,Aeroqual与合作伙伴上海迪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迪勤科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联手发布AQX微型空气监测仪——集成了享誉世界的Aeroqual臭氧传感器的空气监测产品。外交部南南合作促进会上海办事处主任洪涌清、上海市虹口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万建辉、新西兰贸易发展局(NZTE)商务官苏曼曼(Sherry Su)等领导和嘉宾出席见证了签字仪式和AQX发布会。签字仪式上,苏曼曼女士代表新西兰贸易发展局(NZTE)登台致辞,她表示非常高兴见证上海迪勤与Aeroqual自2014年起的良好合作关系,这次战略合作签约标志双方的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祝福双方的合作关系能“再上一层楼”。迪勤科技CEO刘思坦致辞时回顾,在过去七年,迪勤科技与Aeroqual联手在许多地区构建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在城镇空气质量管理、污染预警预报、污染源排查、单点污染源控制等方面发挥了切实作用,为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刘思坦先生说,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未来五年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在进一步扩大到街道乡镇、工业园区、交通路边站的同时,也对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迪勤科技与Aeroqual依托在环境监测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联合开发了AQX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助力形成高时空分辨的动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力支撑污染防治攻坚,以实现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迪勤科技还将积极布局碳监测、碳中和领域,助力我国环境质量与碳排放实现“双达标”。Aeroqual首席执行官Mark Templeton(马克坦普尔顿)先生从新西兰发来致辞。Mark用中文向现场各位嘉宾亲切问候。他评价这份战略合作协议“肯定了Aeroqual支持中国推行‘蓝天保卫战’等政策的承诺,并建立在我们与上海迪勤的长期合作关系之上。”他同时也简要评价了AQX这款新产品:“集成了Aeroqual享誉业界的臭氧传感器模块,构建了一台高性价比的多参数空气质量监测仪,提供准确的实时监测数据和污染警报。”关于AQX的应用前景,Mark接着说:“AQX的推出,连同我们与上海迪勤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为环保部门、工业园区、生态或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各种终端用户提供更可靠的空气质量数据。更好的数据将使决策者能够采取更明智的行动,保护他们的社区。”Mark乐观地展望了双方合作对于帮助监测和改善中国空气质量的前景:“我们对Aeroqual的未来、与上海迪勤持续合作的未来以及整个中国空气质量监测的未来很乐观。我们期待着发挥我们所长,生产基于高性能前沿技术的空气监测系统,帮助控制和减少空气污染,让中国人民呼吸更自如地呼吸。”Aeroqual在生态、科研、卫生、商用等领域的合作伙伴联祥环保、点将科技和对中工业也派代表出席并见证了这场仪式。随着AQX的新品发布,以及Aeroqual与上海迪勤的又一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相信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入,并能够更好地用他们的技术和产品服务于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守护着我们每日呼吸的清洁空气,在十四五期间及更远的未来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