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物理结构装置

仪器信息网物理结构装置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物理结构装置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物理结构装置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物理结构装置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物理结构装置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物理结构装置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物理结构装置相关的解决方案。

物理结构装置相关的论坛

  • 冷冲模导向装置结构设计及制造

    1.【作者】:金曼曼 李和平 【题名):冷冲模导向装置结构设计及制造【期刊】:《煤矿机械》 2007年09期【年、卷、期、起止页码】:2007年09期【全文链接】: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MKJX200709048.htm

  • 物理学家设计新型装置可用光牵引物体

    2012年08月23日 07:50 环球科学杂志微博 http://i2.sinaimg.cn/IT/cr/2012/0823/3567985218.jpg光的力量 一种新型“牵引光线”提案将会驾驭光能。  牵引光线是科幻作品中的重要角色,现在它却越来越接近现实。今年初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物理学家设计了一种可以用光拉动物体的装置。  一般情况下,光线只能推动物体,尽管力量很微弱。在光学操控的领域中,光学镊子可以应用这种推力移动微观物体,小至原子大至细菌。同样的,光线牵引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光学操控的准度和广度。飞行器工程师们也已经设计出各种宇宙飞行帆,用以捕捉光所产生的力。  新设计的牵引光线将被更多地应用在生物或医药中,而不是用来拖动宇宙飞船。“如果你想将一件物品拉向自己,你必须减小物体面向你的方向上的压强,”以色列技术工程学院的物理学家莫迪凯·塞格夫说道。他在4月份《光学快递》(Optics Express)刊登的文章中描述了他的研究小组的设想。“需要创造出一点真空以减小压强,”他补充道。问题是在对环境非常敏感的医药操作中,比如肺部手术,绝对不能改变压强或充入任何新气体。“那么,光线将成为抽吸的装置,”他说,“这样压力不会有任何改变而只有光存在。”  早期对于“牵引光线”的研究通常集中在创建新的引力场来拖曳物体、加热空气从而产生压力差,或是向物体引入电量或是磁性,这样它们就可以沿着入射激光逆向移动。  最新的提案利用了一种被称之为负辐射压的现象。俄国物理学家维克托·维斯拉格在1967年发表的文章中讨论了具有负折射率的材料,并首先建立了负辐射压的理论模型。折射率的数值描述了光线在通过玻璃透镜或其他介质时被弯曲的程度。而这篇文章发表后,大家并不相信物质会出现负折射率。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几组研究人员都证实了负折射率可以出现在一种被称作超常介质的特殊人造材料中。这一发现也导致了半隐形斗篷和无变形现象的“超级”透镜的发明。  负辐射压的原理依赖于光波的两个特性:它的群速度和相速度。一束光波由一组组小波构成;群速度矢量是波群整体的移动速率与方向,相速度矢量代表某个构成光波的小波上的一点的相位改变速率与方向。光波的电磁能沿着群速度的方向辐射传播,而波对粒子产生的影响则是顺着相速度的方向。如果这两种速度的传播方向有相反的分量时,就可以产生负辐射压。  但大部分超常介质是固体,并且扩大粒子之间的间隙会消除负辐射压。这些对通过负辐射压移动粒子的设想产生了阻碍。不仅如此,所有现有的超常介质都包含金属,它们会吸收电磁能,从而使作用在粒子上的牵引效应几乎为零。

  • 铝模块自动消化装置的原理是什么?

    铝模块自动消化装置的原理是什么?

    [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ize=15px][color=#05073b]铝模块自动消化装置的原理是什么?[/color][/size][/font]铝模块自动消化装置的原理主要基于物理和化学原理。首先,它利用热膨胀和热传导的物理原理,通过加热装置使废旧铝模块中的有害物质发生热膨胀,与铝模块分离。同时,装置内部的高温环境也会加速热传导,使有害物质更容易分解和挥发。其次,铝模块自动消化装置还利用化学原理中的酸碱反应和氧化反应。在加热的过程中,装置会向铝模块中注入酸性或碱性溶液,使铝模块表面发生酸碱反应,这种酸碱反应可以破坏有害物质的结构,使其变得不稳定,更易于分解。此外,装置内部还会通过注入氧气来实现氧化反应,进一步分解有害物质,提高处理效果。总的来说,铝模块自动消化装置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来处理废旧铝模块,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得以分解和回收。[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1/202311141022194312_4241_6098850_3.jpg!w690x690.jpg[/img]

  • Agilent 1260 泵头密封垫冲洗装置(Seal Wash) 结构及设置

    Agilent 1260 泵头密封垫冲洗装置(Seal Wash) 结构及设置

    流动相及清洗液流路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231959_574800_2960432_3.png清洗液流路直观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232002_574801_2960432_3.png清洗密封圈组件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232003_574802_2960432_3.png泵密封垫清洗组件的设置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232005_574803_2960432_3.png如果安装了用蠕动泵控制的泵头密封垫清洗装置,当使用缓冲盐做流动相时,需要在泵的控制窗口控制蠕动泵的转动,可以选择单次冲洗(可规定冲洗时间),还可以选择时间间隔,一定时间进行冲洗(可规定冲洗时间和周期)。如果采用手动控制密封垫冲洗装置(另外安装了乳胶管和流量调节器),一般维持一分钟几滴垫流量清洗缓冲盐即可。带有泵头密封垫清洗装置(Seal Wash )的泵头结构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232017_574805_2960432_3.png标准泵头结构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232021_574807_2960432_3.png带有泵头密封垫清洗装置的结构与标准的泵头结构除了支撑环不同外,会比标准的泵多一个蠕动泵。相关参考帖子:1:【求助】安捷伦液相1260的 seal-wash 具体操作 链接: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49344112:【求助】 Agilent seal wash安装及用法! 链接: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010363_1?order=threadid3:【讨论】seal wash 组件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有没有必要? 链接: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13276464:【第六届原创】当你的Agilent HPLC 1100 “泵头”发出异声处理及泵头的维护 链接: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34368915:【讨论】关于Agilent的Seal Wash的问题 链接: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2460567

  • 标准节流装置的选用是什么

    仪器仪表网介绍,标准节流装置就是有关计算数据都经系统试验而有统一的图表和计算公式,按统一标准规定进行设计、制作和安装,而不必进行个别标定就可使用的节流装里。在GB/T2624-93中规定的标准节流装皿有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如图3一10所示。 http://www.china-1718.com/File/2011-11-15-10-21-47.jpg(1)节流装置的选用 节流装置的选用应根据被测介质流量测量的条件和要求.结合各种标准节流装里的特点,从测量精度要求、允许的压力损失大小、可能给出的直管段长度、被测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价格的离低、安装是否方便等几方面综合考虑。① 从加工制造和安装方面看,孔板最简单,喷嘴次之,文丘里管最复杂。造价高低与此相对应。通常多采用孔板. ②测量易使节流装置腐蚀、沾污、磨损、变形的介质流盆时,通常采用喷嘴。 ③当要求压力损失较小时.多采用喷嘴或文丘里管 ④在流量值与压差值都相同的条件下,用喷嘴有较高的侧量精度,且所需直管段较短. ⑤被测介质是高溢、高压的.可选用孔板和喷嘴。文丘里管只适用于低压流体介质。

  • 【资料】——裂解进样装置

    [b]裂解进样装置[/b]裂解器是一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附件,它可使不挥发的样品迅速裂解成小分子碎片,然后引入[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仅中分离并鉴定,得到样品的裂解色谱图,也叫裂解指纹图,从裂解谱图上可以推断样品的组成,也可得到许多有关结构和物理化学方面的数据。因此.裂解色谱法(简称PGC)在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生物科学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而最主要的应用是对子各种高聚物材料(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及复合材料等)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析,以及对于高分予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 一、裂解色谱法将样品放在仔细选择并很好控制的条件下加热,使之迅速裂解成可挥发的小分子。并且直接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的方法分离和鉴定这些裂解碎片。最后从裂片谱图的特性来推断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分析方法,即为裂解色谱法。其流程如图8-10所示。由于裂解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因此裂解色潜是分析和研究高分子的化学方法之一。它与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物理方法在原理上有很大区别。[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6/10/200610281353_30838_1613333_3.gif[/img]

  • 化工装置开工前的吹扫

    吹扫的目的和方法化工装置开工前,需对其安装检验合格后的全部工艺管道和设备进行吹扫与清洗(以下统称吹洗),它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空气、蒸汽、水及有关化学溶液等流体介质的吹扫、冲洗、物理和化学反应等手段,清除施工安装过程中残留在其间和附于其内壁的泥砂杂物、油脂、焊渣和锈蚀物等,防止开工试车时,由此而引起发生的堵塞管道、设备;损坏机器、阀门和仪表;玷污催化剂及化学溶液、影响产品质量和防止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是保证装置顺利试车和长周期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试车程序。化工装置中管道、设备多种多样,它们的工艺使用条件和材料、结构等状况都各有不同,因而适用它们的吹洗方法也各有区别。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水冲洗、空气吹扫、酸洗钝化、油清洗和脱脂等。它们的主要特点和使用范围概述如下。一、水冲洗水冲洗是以水为介质,经泵加压冲洗管道和设备的一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的管道及塔、罐等设备内部残留脏杂物的清除。水冲洗管道应以管内可能达到的最大流量或不小于1.5m/s的流速进行(这里不包括高压、超高压水射流清洗设备、管束内、外表面积垢方法)。一般化工设备、管道冲洗常用浊度小于10*106,氯离子含量小于100*106的澄清水,但对于如尿素生产装置等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设备和管道,为防止氯离子(Cl-)的聚积而发生设备、管道等的应力腐蚀破裂(SCC),则需采用去离子水冲洗。水冲洗具有操作方便、无噪声等特点。

  • 【资料】现代物理方法在有机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现代物理方法有多种,波谱法已成为研究有机物结构的一种重要的和主要的手段,通过谱图能将分子结构清楚地表达出来。很多物质,如从动植物中分离出的微量生物物质(如昆虫激素)、不稳定分子、反应中间体等,只能用波谱法测定它们的结构。有机物的结构测定常用到四大谱图:紫外光谱(UV,Ultraviolet Spectrum);红外光谱(IR,Infrared Spectrum);核磁共振谱(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和质谱(MS,Mass Spectrum)。

  • 【分享】纳米几何结构标准装置——计量型原子力显微镜

    [align=center][font=Verdana](2007 国社量标计证字第040号)[img]http://www.zgjljs.com/eWebEditor/UploadFile/2010815111612501.jpg[/img][/font][/align] 该装置是国内首个纳米计量标准,它是依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度所研制的计量型原子力显微镜纳米测量系统而建立的,而原子力显微镜的计量化是通过固接在其上的一体化无阿贝误差布局的三维激光干涉系统来实现测量结果直接溯源到激光波长和国际单位制的。该系统在测量原理、测量精度、可溯源性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标准主要用于承担我院参加国际计量局组织的纳米国际比对,并为国内微电子、集成电路行业提供关键量值溯源,为科研院所的纳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等任务,为我国纳米技术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b]该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为:[/b]系统测量范围(x, y, z)=(70μm, 15μm, 15μm)系统测量分辨力(x, y, z)=(1nm, 0.25nm, 0.12nm)对台阶和线间隔类纳米几何结构参数的建标范围:台阶类及其它垂直结构:(0~2000) nm 线间隔类及其它水平结构:(0~20)μm对台阶和线间隔类纳米几何结构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台阶类:U=1nm +2×10[sup]-4[/sup]×H,k=2 (H为台阶高度,H-nm)线间隔类:U=1nm +2×10[sup]-4[/sup]×L,k=2 (L为线间隔距离,L-nm)[font=宋体, MS Song] [/font]

  • 【讨论】-对未来微波消解装置发展趋势的研判

    目前,市场上能够提供比较成熟的微波消解装置的外国厂商有很多,如AntonPar,Bergholf,Milestone,CEM,OI等。各个厂家的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为客户提供了比较多的选择机会。综合各厂家仪器的特点,我对未来微波消解装置的发展方向大胆地作出以下预测:1,安全门将更安全目前市场上的微波消解装置的安全门大都采用钢铁结构,至于少数厂家将门上挖空后再装上玻璃窗的做法,我们要坚决给予反对。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在安全方面,钢铁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据说,以后的汽车外壳将全部采用精钢结构,而无用的窗户将被取消。所以,以后微波消解装置的安全门不但会采用钢铁结构,而且会越来越厚,1米或更厚将会成为行业安全标准。2,多磁控管将会出现在未来的微波消解装置中磁控管在微波消解仪器中的地位,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它不但为样品消解提供了足够的能量,而且也是保持微波场均匀的重要因素。磁控管越多,它能提供的能量就越大。同样的道理,飞机的引擎越多,载客越多,载货越重。所以,未来微波消解装置中,厂家采用磁控管的数目会越来越多,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当然,磁控管多了,消耗的电能也越多。所以,用电紧张或电价较贵的地区客户除外。3,成熟温度控制系统将实现胜利回归目前,市场上微波消解装置采用的温度控制系统有光纤,红外,热电偶,各有各的有点。比如说,光纤精度高,红外可非接触式测温等等。但我还是认为热电偶的最好,是因为:光纤太贵,红外不能测低温,而热电偶则不存在以上问题。而且热电偶的精度为正负1度,完全可以满足用户应用的需要。此外,热电偶测温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工业上已经有广泛的应用,且物美价廉,符合现代和未来社会人们复古的心理。4,水柱压力控制系统将会得到升级水柱压力控制系统非常优越,文献上已有大量的报道。其优点非常突出,如可实时通过观察水柱的变化监测压力,比较直观;此外,这种设施也有利于学生教学和启蒙教育,和中学物理上的一些试验内容一致。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经常更换水,因为只有“流水不腐”呀。所以,未来更多的“水银”柱或“贵金属”柱将会取代现在广泛使用的水柱压力控制系统。5,消解罐的体积将更大、更厚,实验室自动化将成为必然消解罐的体积与样品消解量直接相关,厚度则与所承受的压力直接相关。消解罐的体积越大,样品消解能力越强;越厚,则越耐压,越安全。所以我认为,未来微波消解罐的体积会越来越大,而厚度则越来越厚。当然,客户会问,太大太重的看起来有点“笨重”的消解罐不便于搬运,特别需要水冷搬运的时候(采用风冷技术的“CEM”公司除外)。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那就是实现实验室自动化呀。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将在很多的领域取代人的体力劳动,这样既节省了体力,又可以避免搬运高压高温装置时的危险。不知愚人对未来微波消解装置的发展趋势研判的是否正确,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 “光折纸术”有望带来全新三维结构制造技术

    中国科技网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1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卡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机械工程师最近开发出一种用特定波长的光来折叠物体的技术,这种“光折纸术”有望带来一种全新的三维结构制造技术。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应用物理快报》上。 实验中,研究人员用一种含有光敏剂的平面二维聚合物演示了这种光折叠物体的新技术。首先,将聚合物拉伸产生机械张力,然后用光照射它的某个区域,比如折线的地方,这会让光敏剂分解为自由基,自由基具有高度活性,会使聚合物分子链断裂重组,以缓解该区域张力。材料自身为了实现机械均衡,重新分布张力导致形变,使材料沿着照射线折叠起来。“这是一种非接触式方法,通过三维编程和计算机模拟操纵,能让聚合物薄膜精确地弯曲及折叠。”领导该研究的机械工程教授马丁·邓恩解释说。 整个过程是一次折叠,每增加一次折叠要重复照射、变形的步骤,这些步骤按特定的顺序进行,就能造出复杂的形状。 这种“光折纸术”只靠光和机械张力来折叠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更简单的、自动连续的折叠工艺。研究人员介绍说,目前能按照编程程序折叠材料的方法有很多,但大部分方法都要在材料上附加一些操作装置,从外部施加操作压力。这种让材料自行折叠而不需要附加因素的新技术可大大简化工艺,获得更广泛的应用。“理论上讲,该技术能以任意方向,按任意顺序制造出由各种弯曲和折叠构成的复杂结构。”邓恩说,“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设计大量结构。” “光折纸术”的应用远远超出了折纸作为一种创造性艺术的最初领域。研究人员说,当一件物品需要存储、运输之后再打开使用,技术性折纸术就非常关键。比如用于太空太阳能电池组、自动安全气囊、组织工程、包装箱,以及最大化捕获光能的光伏电池等。除了宏观领域,还可用于微观和纳米领域,比如折叠分子改变其形状,就能改变分子属性。“我们还打算制造更小更精密的,能大批量生产的结构,赋予它们多重物理功能。”邓恩说。(记者 常丽君) 总编辑圈点 这是一种自组装技术,被激活的基本结构单元在基于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下自发地组织或聚集为一个稳定、具有一定规则几何外观的结构。但与以往不同,光折纸术通过工艺创新实现了非接触式的自组装,不但让古老折纸术成为解决现代工程难题的参考,也让我们思考:可不可以根据光线的不同波长做出不同的反应?能不能实现声波折纸术、电磁折纸术……也许,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创新灵感的窗户,也是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 《科技日报》(2012-05-12 一版)

  • 首个能测量单个分子质量的机械装置问世

    中国科技网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7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领导的科研团队,研制成功首个能测量单个生物分子质量的纳米机械装置。研究人员称,这项新技术可在未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支持生物学家探查细胞的分子机制等。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同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网络版上。 这款装置仅有几微米大,由与桥梁相似的振动结构组成。当一个粒子或分子降落在桥面时,它的质量会改变振荡频率,从而可显示出其质量。 新仪器基于能测量单个粒子质量的纳米机电系统(NEMS)共振器,但此前的设备并不能确定粒子的着陆点,因此科研人员需要测量大约500个相同粒子才能最终确认单个粒子的质量。使用利用改进后的新仪器,科学家只需测量一个粒子。“这一关键性进展允许我们可以对单个分子进行称重。”该校应用物理和生物工程系教授迈克尔·若科斯说。 研究团队首先分析了粒子如何能改变桥梁的振动频率。所有的振荡运动都由所谓的振动模式组成。如果桥梁仅以第一种模式振荡,其将从一边振动至另一边,而中间的部分振动最为明显。第二种振动模式处于较高的频率,这意味着桥梁的一半会沿一个方向移动,另一半则会沿相反方向运动,形成S形的振荡波,贯穿整个桥梁。同时,其还具有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等。无论桥梁何时振荡,它的运动都可被看作是这些振动模式的组合。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观察当粒子降落时第一、二种模式如何改变振动频率,就能确定粒子的质量和位置。 现有质谱仪对于蛋白质或病毒等大质量分子无法有效且精确地进行测重,而新装置针对大分子也能良好工作,还能扩展现有设备功能,开发新一代质谱仪,测量更多种物质的质量。此外,新装置采用标准半导体制造技术,便于大量生产,成本也较为低廉。未来,新设备能被用于监测病患的免疫系统或是诊断免疫性疾病,同时还有望帮助生物学家了解细胞的分子机制。如通过对细胞内的每个蛋白质进行多次称重,科学家能够更清晰地知晓蛋白质在特定时刻的动态细节。(记者 张巍巍) 总编辑圈点 这又是一个技术进步为科学研究提供进步基石的例子。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小,能在更加微观层面揭示研究对象属性的仪器成为生命科学取得新进展的必要条件。半导体微电子加工工艺的发展,使这种仪器的研制成为可能。它不仅测量方法更简单、精度更高,而且制造工艺成熟、成本低廉,应用前景看好。从这种意义上看,美国科学家的最新发现的意义,不仅仅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利用纳米机械装置对生物分子进行称重,也标志着单个分子质量测量技术向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迈出了直接一步。 《科技日报》(2012-8-28 一版)

  • 材料低温物理性能测试

    材料低温物理性能测试

    1. 简介测试物理性能参数:弹性模量、热膨胀、热导率、电阻率、热辐射系数。材料类型:固体金属材料、固体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粉体颗粒状材料、粘结剂材料。制冷形式:低温制冷机系统。温度范围:4K~室温。气氛环境:真空、惰性气体、大气环境。2. 技术路线低温物理性能测试中包括多个物理性能参数的测试,每个物理性能参数测试都有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并需要在一定的低温环境下进行测试。如果每个物理性能参数都配置单独的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势必会造成很多配套装置的重复建设。因此,低温物理性能测试的技术路线是尽可能在一个公共低温环境下进行尽可能多的物理性能参数的测试,将多个物理性能测试装置集成在一个低温环境试验装置内,降低测试系统整体造价、提高测试系统使用率,整个低温物理性能测试技术路线如图2-1所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2/201702091642_01_3384_3.png图2-1 低温物理性能测试的技术路线3. 测试方法3.1. 弹性模量测试方法材料低温弹性模量采用动态法,即连续激励自由共振法,测试过程如图3-1所示。用两根细线悬挂着一个棒状试样,激励换能器输送一个声波振动给悬挂点,而信号从另一个悬挂点处进行检测。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2/201702091646_01_3384_3.png 图3 1 悬丝法测量示意图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某一频率下的信号明显的增大,由此共振振动被检测出来。悬挂法已经被用来测量材料弹性模量随温度从低温到高温的变化情况,国外相应的测试标准有ASTM C1198-09、ASTM E1875-08和ASTM E1876-09;国内相应的测试标准有GB/T 14453-1993和GB/T 22315-2008。该方法能准确反映材料在微小形变时的物理性能,测得值精确稳定,对脆性材料如石墨、陶瓷、玻璃、塑料、复合材料等也能测定,该方法测定的温度范围极广,从低温~3000℃范围内均可。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2/201702091643_01_3384_3.png图3-2 悬挂法高温动态弹性模量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悬挂法低温条件下测试系统典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2所示。试样用两根悬丝水平悬挂放置在低温环境内,悬丝一端固定在试样的共振节点处,悬丝的另一端穿过加低温腔体分别固定在换能器的激振级和拾振级上。当被测试样温度达到测量温度后,首先音频讯号发生器发出交变电讯号,通过换能器将电能转变为机械振动,由悬丝传递给试样,激发试样振动。试样的机械振动再通过另一悬丝传递给接收换能器,还原成电讯号,经放大器放大后,由示波器或数采系统将振动图形显示或采集出来。调节讯号发生器的频率,当讯号频率与试样的固有频率一致时,试样便处于共振状态,在接收端便可测得最大的振幅。此时的讯号频率即可认为是试样在此温度下的固有频率,由此可以计算获得被测试样在此温度下的动态弹性模量。3.2. 热膨胀测试方法低温热膨胀系数测量采用非接触位移光学投影测量技术,可以实现低温和高温甚至超高温(2500℃以上)条件下的线性位移和变形测量,其测试原理如图3-3所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2/201702091647_01_3384_3.png图3-3 光学投影法热膨胀测试原理图光学低温热膨胀测试采用得是试样束缚式结构,规避了试样无约束结构存在的试样位置移动问题,使得测试结果更可靠更准确。光学投影系统中的光源配备的是高强度氮化镓绿色LED,绿色光束均匀且安全并只含有极少杂波,即使在高温物体发光的背景中也能产生极高的解析度。绿色LED点光源经过光学系统形成平行光束,有效的防止了目标物位置改变而造成镜头放大倍率地波动,并可确保测量精度。光学探测器采用了高速CCD可以获得极高的采样速度,目标物观测器采用了CMOS影像传感器,可提供逼真样品影像和小巧外形,位移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微米。为了保证光学探测系统工作稳定性,需配备恒温冷却循环系统,使得试样的起始温度和光学探测系统的工作温度总是保持恒定,有效提高测量精度和测试数据的规范性。3.3. 电阻率测试方法低温电阻率测量主要对象为各种固体导体材料,材料加工成规则块状或棒状并放置在低温环境腔体内,根据欧姆定律采用四线制法测试不同温度下的电阻率。3.4. 热导率测试方法低温下的材料热导率测量可能会涉及到众多不同热导率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如高导热高密度金属材料、低导热中密度非金属材料、超低热导率低密度绝热材料、各种粉体材料以及各种粘结剂材料。低温下的热导率测量要求热导率测量能覆盖从绝热材料小于0.02W/mK至金属材料大于400W/mK的热导率范围。低温热导率测试方法众多,但能覆盖如此宽泛热导率测试范围的方法目前只有瞬态平面热源法,瞬态平面热源法热导率测试装置如图 3 4所示。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2/201702091649_01_3384_3.png图3-4 瞬态平面热源法热导率测量装置瞬态平面热源法热导率测量原理是基于无限大介质中阶跃加热的圆盘形热源产生的瞬态温度响应。利用热阻性材料做成一个平面的探头,同时作为热源和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温度和电阻关系呈线性关系,即通过了解电阻的变化可以知道热量的损失,从而反映样品的导热性能。探头采用导电金属镍经刻蚀处理后形成的连续双螺旋结构的薄片,外层为双层的聚酰亚胺(Kapton)保护层,厚度只有0.025mm,它令探头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并保持与样品之间的电绝缘性。在测试过程中,探头被放置于中间进行测试。电流通过镍时,产生一定的温度上升,产生的热量同时向探头两侧的样品进行扩散,热扩散的速度依赖于材料的热传导特性。通过记录温度与探头的响应时间,由数学模型可以直接得到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两者的比值得到体积比热。瞬态平面热源法已具有国际标准测试方法,即ISO 22007-2:2008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diffusivity - Part 2: Transient plane heat source (Hot Disk) method。在低温导热率测量中选择瞬态平面热源法还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1)在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测试过程中,只需简单将探头固定在两块被测试样之间,在试样和探头温度恒定后进行测量,测试过程迅速。这样使得与试样直接发生关系的相关装置非常简单,便于对被测试样加载各种环境条件,非常有助于进行低温和真空环境的材料热导率测试。 (2)瞬态平面热源法的热导率测试范围宽泛,基本可以覆盖绝大多数材料的热导率测试。有此采用一台这种测试仪器就可以实现金属和非金属的热导率测试,特别是低温和深低温环境下多涉及隔热材料和金属结构材料,以往至少需要两套大型测试设备才能分别实现隔热材料和金属材料的热导率测试,现在可以通过一套设备完美的解决热导率测试问题。(3)瞬态平面热源法热导率测试核心装置比较小,所需试样尺寸也不大,这就为多试样同时测量提供了可能。(4)瞬态平面热源法作为一种绝对测量方法,在理论上可以达到很高的测量精度。在试样尺寸满足测试方法规定的边界条件基础上,热导率的测量范围可以没有限制。因此,对于均质材料,采用HOTDISK瞬态平面热源法不失为一种操作简便和测量精度高的有效方法,在温度不高的范围内(200℃以下),这种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标准方法来使用,并与其它热导率测试方法一起形成有效的补充和相互比对,甚至可以用于校准其它测试方法。3.5. 热辐射测试方法低温热辐射系数测试主要用于

  •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测试系统产出新成果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弘教授小组利用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电子自旋共振等测试系统,研究了压缩应变(La,Ba)MnO3薄膜中的磁晶各向异性,其研究结果近期发表于《应用物理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科学实验测试系统包括输运实验测试系统、磁性实验测试系统、磁光实验测试系统、极低温实验测试系统、高压实验测试系统和组合显微系统。朱弘小组此次实验就是利用磁性实验测试系统中的“电子顺磁共振谱仪”,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实验结果表明,在Sr或Ca掺杂的锰氧化物铁磁薄膜中容易磁化轴沿拉伸应变方向。该工作利用转角铁磁共振技术,发现在Ba掺杂的薄膜中情况正相反,易磁化方向对应面内的压缩应变方向。实验得到面外共振位置高达12千奥斯特(kOe),表明除了形状各向异性外,磁晶各向异性非常可观,且是易面的。这种磁晶各向异性“异常”的表现反映了锰氧化物与Bethe-Slater曲线的物理内容相一致。(La,Ba)MnO3和Co、Ni相同,易磁化轴沿压缩方向;而另两种掺杂的锰氧化物(LaCa),(LaSr)和a-Fe一样表现相反。 强磁场科学中心成立于2008年4月30日,是国家发改委支持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心的长远预设目标包括强磁场的产生、强磁场下的物性研究以及依托强磁场实验装置进行科学技术发明,其实验设施包括磁体装置和科学实验测试系统。2010年,部分磁体装置及测试系统建成,已开始先期投入试运行并陆续向用户开放,基本实现“边建设边运行”。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项目建设总目标是建立40T级稳态混合磁体实验装置和系列不同用途的高功率水冷磁体、超导磁体实验装置,使我国的强磁场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目前四台超导磁体中的SM3与配套核磁共振谱仪完成联调,并已开展了多项结构生物学和药物学方面的研究,SM2已调试成功,正与组合显微测试系统SMA联调。磁体装置方面,强磁场中心现已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铌三锡管内电缆导体的超导磁体以及我国首台井式真空充气保护大型铌锡线圈热处理炉系统。http://www.cas.cn/ky/kyjz/201208/W020120820347280715931.jpg

  • 物理学家称曲率驱动或可实现10倍光速飞行

    2012年09月19日 10:07 新浪科技 http://i1.sinaimg.cn/IT/2012/0919/U5385P2DT20120919100442.jpg  一个环状结构可以驱动一个足球形状的飞船,使其达到大大超越光速的速度值。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墨西哥物理学家明戈·阿尔库贝利在1994年提出来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借助曲率驱动实现超光速的飞行,这是一种由于科幻电影《星际迷航》而变得流行一时的概念。现在,科学家们认为这一技术可能并非如原先想象的那么难以实现。  所谓曲率驱动的概念就是指通过对时空本身的改造来驱动飞船,利用物理学定律中的漏洞来打破光速不可超越的限制。1994年墨西哥物理学家明戈·阿尔库贝利(Miguel Alcubierre)首次提出了现实生活中曲率驱动的概念。然而后续进行的计算显示这样一种装置将需要无法达到的极高能量才能实现。  现在,物理学家们表示,原先的曲率驱动模式可以进行改造,从而让它可以用比原先计算少得多的能量条件下实现运行,这一想法将有希望让这种科幻产物成为真正的现实。  “这让人看到曙光。”在周五(9月14日)于美国宇航局约翰逊空间飞行中心举办的星际飞船100周年研讨会上,该局科学家哈罗德·怀特(" Harold "Sonny" White)这样说道。这一研讨会的举办旨在探讨未来星际航行将会遇到的挑战。  时空的扭曲  阿尔库贝利设计的最早期的曲率驱动概念包括一个足球形状的飞船,其周围是一圈大型的环状结构。这一环状结构设想是用某种奇异的物质建造的,它可以让时空在围绕飞船的四周发生弯曲,从而在其面前形成一个缩小版的空间,以及在其后方膨胀了的空间。与此同时,飞船本身将停留在由平滑时空组成的“气泡”内,这里的时空曲率不受影响。  理查德·奥伯塞(Richard Obousy)是伊卡鲁斯星际航行协会(Icarus Interstellar)的主席,这是一个由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组成的非盈利协会,致力于实现星际航行。他说:“宇宙中的一切都受到光速极限的限制。但是真正酷的东西是时空,也就是空间的网格,它并不受光速极限的限制。”这样一来,飞船理论上便可以实现以10倍光速飞行,而不会打破宇宙光速极限的限制。  然而科学家们立即发现了问题,那就是,他们发现要想实现这种曲率驱动飞行将需要耗费极大的能量,其能量需求几乎相当于将整个木星质量按照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全部转化之后所得到的能量。  但是最近,哈罗德·怀特开始考虑,如果将围绕飞船的那个环状结构从原先设计中的扁平状改为甜甜圈那样的“圆筒形”,会发生什么情况?计算的结果显示这样一个装置的驱动所需能量仅相当于美国宇航局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飞船那样的质量按照质能方程转化得到的能量值。另外,怀特还发现如果空间弯曲的强度可以随时间发生起伏变化,那么实现这一装置所需的能能将进一步减少。怀特告诉美国太空网表示:“我今天所介绍的这一发现将这一概念从虚幻变为可行,它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投资。”他说:“借助气泡强度的震荡起伏实现所需能量的减少将会是一项有趣的预测,我们很期待能在实验室中观察到它。”  实验室测试  怀特和他的同事们现在已经开始在实验室里实验他们的小型曲率驱动装置了。他们在约翰逊空间飞行中心建立了一套被称作“怀特-朱迪曲率场干涉仪”的装置。简单地说基本就是使用一束激光来出发时空在微观尺度上的扭曲。  怀特表示:“我们想看看能否在桌面实验中实现一个非常微小的成功案例,那就是在1000万分之一的尺度上形成一个极微小的时空扰动。”当将他的实验和真正意义上的曲率驱动相比时,怀特将自己的实验评价为“粗陋不堪”,但是他仍然认为这代表迈出了令人兴奋的第一步。  其他科学家对此也持有开放性的态度,他们表示,如果人类真的想认真考虑星际航行的可能性,那么就必须考虑哪怕现在看起来是最离奇的想法,比如曲率驱动。奥伯塞表示:“如果人类真的想最终变为星际文明,那么我们就必须适当地让我们的思维跳出框框,我们必须大胆一些。”(晨风)

  • 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测量中的TEC半导体加热制冷装置解决方案

    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测量中的TEC半导体加热制冷装置解决方案

    [size=16px][color=#ff0000]摘要:形状记忆合金(SMA)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材料,其物理和机械性能本质上依赖于温度。为了快速和低成本的实现SMA相变温度和热滞后性能的测试表征,基于更灵敏的电阻温度依赖关系,本文提出了采用帕尔贴TEC加热制冷装置结合四电极电阻测量的解决方案。与传统的DSC法相变温度测试相比,这种帕尔贴形式的电阻温度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快速变温速度,且被测样品装配简单,更适合MEMS的热表征,并且比DSC更具有成本优势。[/color][/size][align=center][size=16px] [img=TEC半导体加热制冷技术在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测量中的应用,550,32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5/202305141453488440_9957_3221506_3.jpg!w690x402.jpg[/img][/size][/align][size=18px][color=#ff0000][b]1. 背景[/b][/color][/size][size=16px]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材料,其物理和机械性能本质上依赖于温度。这种温度依赖性使得SMA作为致动器和/或传感器在工程应用中有着巨大潜力,因此需要研究作为温度函数的SMA行为,这对于开发基于SMA的热机械致动器至关重要。[/size][size=16px] 由于SMA中的相变是热触发,其行为与温度密切相关,任何的温度变化都会伴随着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显著变化,因此可以应用不同的技术来确定SMA中的相变温度。典型的相变温度测量使用的热分析技术主要包括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差热分析法(DTA)和动态力学分析法(DMA),这些技术都有相应的商业化设备。然而,这些设备高昂的采购、安装和维护成本使得预算有限的机构无法实施。此外,这些设备需要使用消耗品,如载气(DSC)和冷却液(DMA中的液氮)。在SMA应用(如微致动器)的开发中,购买和专门使用这种商业设备来确定材料的相变温度可能会很昂贵,更不用说设备的使用率并不高。[/size][size=16px] 针对上述情况,特别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测试时间内和尽可能低的成本下,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寻找非商业的替代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以获得合适的物理信息来确定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的相变温度,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size][size=18px][color=#ff0000][b]2. 解决方案[/b][/color][/size][size=16px] 对于形状记忆合金这类合金材料,其电阻值与温度有强烈的依赖性,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测量电阻对温度的这种依赖性在一些影响晶格组织的结晶现象时往往会更加敏感,也就是说通过测量温度变化过程中的电阻变化来确定SMA相变温度,往往会比单纯测量温度和热流形式的DSC更加的灵敏。为此,本解决方案的核心是给SMA样品加载温度,并同时测量SMA样品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由此来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温度和热滞后。[/size][size=16px] 另外,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温度普遍不高,一般都在-50~150℃温度范围内。为了在此温度范围内实现样品的温度变化,加热装置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size][size=16px] (1)温度控制要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和速度,加热温度能很快的传递给被测样品,并同时能使被测样品具有很好的温度均匀性。[/size][size=16px] (2)温度变化要具备可控速率的线性升温和降温能力。[/size][size=16px] (3)加热装置简单,并便于安装被测样品和便于测量样品的电阻值。[/size][size=16px] 为满足上述加热装置的要求,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采用了TEC帕尔帖热电技术,即采用帕尔帖片对被测样品提供-50~150℃的温度变化,由此组成的测量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size][align=center][size=16px][img=01.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690,22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5/202305141454517414_9874_3221506_3.jpg!w690x226.jpg[/img][/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ff0000][b]图1 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b][/color][/size][/align][size=16px] 如图1所示,TEC模组的温度控制采用了一套TEC温度控制装置,包括TEC电源换向器和高精度PID可编程控制器,由此可实现TEC模组表面温度按照设定的程序曲线进行快速升温和降温。TEC模组的底面安装有散热器,图1中并未标出,为了提高散热效率一般采用循环水冷却散热器。[/size][size=16px] 为了测量SMA的相变温度和考核其稳定性,需要使用相同的加热和冷却速度来进行热循环测试,这就需要TEC模组的温度控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重复性。为此,本解决方案采用了高精度PID可编程控制,完全可以满足SMA相变温度测试的需要。[/size][size=16px] 如图1所示,被测SMA样品放置在TEC模组的表面,为减小接触热阻和保证温度均匀性,样品与TEC之间涂覆有相应的热界面材料。样品表面的温度由焊接在其上的热电偶进行测量,此热电偶作为控温热电偶,也可以同时再焊一根热电偶作为测温热电偶使用。SMA样品电阻测量采用了四电极法,即在样品上焊接四根铜电极分别作为内电极和外电极,四根电极连接到微欧计进行电阻测量,由此可以通过采集测温热电偶的温度数据和微欧计的电阻数据得到SMA样品的电阻温度变化曲线,并最终得到SMA样品的相变温度和热滞后性能。[/size][size=16px][color=#ff0000][b]3. 总结[/b][/color][/size][size=16px] 本解决方案适用于形状记忆合金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并由此得到相应的相变温度和热滞后性能,帕尔贴模块能够在-50℃和150℃之间进行热循环,温度控制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冷却/加热响应。同时,本解决方案还具有以下特点:[/size][size=16px] (1)与相变温度的DSC表征相比,带有帕尔贴模块的电阻温度测量装置表现出更良好的性能,电阻对相变的响应更敏感和快速。[/size][size=16px] (2)帕尔贴模块具有更快和更准确的变温速度,这能够在使用不同的材料活化速率(加热/冷却速率)时对SMA的基本行为进行研究,这与典型的其他热分析技术相比,在具有同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更能提供所需要的加热/冷却速度。[/size][size=16px] (3)采用帕尔贴模块形式的相变温度测量,其简单的结构可允许在有或没有机械应力的情况下表征铸态和纹理形状记忆合金,这在SMA微机电系统(MEMS)的热表征中有着重要作用。[/size][size=16px] (4)珀耳帖表征设备比典型的热技术成本低得多,而且这种TEC帕尔贴加热制冷方式还可用于形状记忆合金其他物理量的测量,如比热容、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测量。[/size][align=center][size=16px][b]~~~~~~~~~~~~~~~~[/b][/size][/align]

  • 同步辐射X射线装置实现小型化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小龙)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5日(北京时间)报道,通过使用一个小巧但功能强大的激光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能够放在普通房间或卡车上的小型同步辐射X射线装置,有望改变人们对这类装置的印象,拓展同步辐射X射线的应用范围。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同步辐射光源是多学科前沿研究和高技术开发应用的“超级显微镜”,能够帮助科学家看到人类无法想象的物质细微结构。同步辐射X射线是其中的一种,与普通X射线相比,其成像质量更高、细节更为丰富,在探索物质内部结构和医学成像等领域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因其规模大、造价高、运行维护费用昂贵,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建有这样的设备,极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在传统的同步辐射设备中,要产生这样的射线需要将电子加速到非常高的能量,而后周期性地改变方向,引导其在X射线的波长范围内释放能量,产生同步辐射X射线,因此必须用到巨大的加速器。而新研究中,科学家们用激光取代了电子加速器和其中的磁铁,实现了同样的目的。他们首先将激光束集中汇聚到一个气体射流上,形成强流相对论性电子束。而后再让另外一束激光与其汇聚,由此产生电子高速振动,生成高质量的同步辐射X射线,这一过程也被称为康普顿散射。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光子的能量被增加了上百万倍,而产生这些高能射线的核心装备还没有一个硬币大。 该技术的核心是找到让散射激光束和激光加速的电子束这两条细微光束发生碰撞的方法。这就如同让两颗子弹在空中相撞一样。而要让这种“光子子弹”相撞更为困难,因为它们速度都接近光速。 领导这项研究的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强光实验室主任唐纳德·乌姆斯塔特教授认为,小型化同步辐射X射线设备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医生获得了更强大的研究和诊断工具。 总编辑圈点原本作为高能对撞机“副产品”的同步辐射光源,现在已经是人类对“光”最前沿的应用。不过正如文中所说,巨大的体积和昂贵的价格,成为其大规模使用的巨大障碍——欧洲同步辐射光源的储存环周长达844米,上海光源的投资超过12亿元。如今,不论“迷你版”X射线装置与“巨型版”同步辐射装备相比,原理是否相同、功能是否弱化,都可以说它代表了一个方向——科学史上,很多了不起的技术都是通过微型化道路迎来了空前发展。比如计算机,如果还是原先那般臃肿,怎么可能有今天众多IT产业的神话?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王小龙 2013年11月26日

  • 【原创大赛】物理吸附实验中样品加入方式改进

    【原创大赛】物理吸附实验中样品加入方式改进

    [align=center][b]物理吸附实验中样品加入方式改进[/b][/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 当前在用的商品化的物理吸附仪多采用容量法的原理。为了保证样品在测试过程中不被仪器的真空系统倒吸且使样品在测试过程中保持恒温,多采用长的管臂,管壁尽头为一较大的玻璃泡,如图1所示。[/align][align=left][img=,690,38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31107_01_1879291_3.png[/img][/align][align=left] 测试时,实验所得到的有效的吸附量主要来源于玻璃泡中样品对于吸附质气体的吸附量。由于管壁较长,为了方便添加样品,仪器厂商一般会随主机附带一种可以固定在管口的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的辅助加样装置,如图2所示。[/align][align=left][img=,690,47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31109_01_1879291_3.png[/img][/align][align=left]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颗粒状样品可以用该装置顺利加入到样品管的底部,而对于较轻的粉末状样品,在加入时由于静电作用则容易吸附在管壁,如图3所示。[/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img=,594,70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31111_01_1879291_3.png[/img][/align][align=left] 对于吸附在管壁上的样品由于在实验过程中这些样品并没有浸泡在液面之下,对吸附质气体发生十分微弱甚至没有吸附,由此会带来测量数据偏小的不良后果。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直接将样品加入至样品管底部的玻璃材质的辅助加样装置,如图4所示。[/align][align=left][img=,417,71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31112_01_1879291_3.png[/img][/align][align=left] 为了便于加载样品,该装置顶部采用漏斗状结构,下部较长的管状结构可以直接将样品传送到样品管的底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粉末状样品粘附在样品管壁的现象。管径和长度可依据样品管尺寸做适当的变化 这种结构的玻璃材质的辅助加样装置易于加工,并且成本很低,便于在大多数实验室推广使用。[/align]

  •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color=#000000]近日,由[b]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CAFE2)[/b]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了14.8粒子微安流强、224兆电子伏能量的束流在靶稳定运行,创造了国际同类装置运行束流参数的最高流强纪录。[/color][color=#000000]来自兰州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湖州师范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对CAFE2进行了现场测试。[/color][b][color=#000000]超重元素合成研究[/color][/b][color=#000000]一直是科学界的热点,目前科学家总共发现了118种元素。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国家成功合成了十多个新元素和数百个新核素。俄罗斯和日本还研制了用于超重元素研究的专用加速器装置,最高流强10.4粒子微安。[/color][color=#000000]CAFE2于2022年建成出束,装置运行时间已超过10000小时。截至目前,近代物理所成功合成了38种新核素,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并被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s杂志在线报道。[/color][color=#000000]CAFE2为超重新元素合成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而14.8粒子微安流强的成功运行更为冲击合成119号、120号新元素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为中国科学家率先合成元素周期表第八周期新元素,实现元素命名零的突破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color][align=center][img=,600,337]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8a8a5965-3449-49f4-bf35-5677450d1dfb.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0000]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近代物理研究所供图。[/color][/align][来源:中国科学报][align=right][/align]

  • 加药装置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加药装置是以计量泵为主要投加设备、将溶药箱、搅拌器、液位计、安全阀、止回阀、压力表、过滤器、缓冲器、管路、阀门、底座、扶梯、自动监视系统、电力控制系统等按工艺流程需要组装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形成一个模块,即所谓的撬装式组合式单元(简称“撬体”)。按需要将定量的药剂放入搅拌溶液箱内进行搅拌溶解,溶解完毕后再通过计量泵送至投加点的工作过程,加药量的大小可自由任意调节,以满足不同加药量的场所。加药装置,采用的是机电一体化结构形式,从安装上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推车式),每种形式的加药装置均配有搅拌系统、加药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几个固定式撬装可组合成一个整体,加上变频控制系统,可实现就地控制、远程自动控制、手动和自动相互转换加药。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噪音低、工作平稳、安装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加药装置通过不同的工艺设计,精确配置各类固体和液体的化学药品的溶液,再用计量泵准确投加,以达到各种设计要求。如除垢、除氧、混凝、加酸、加碱等。加药过程可手动操作,也可通过PC机、磁翻板液位计、PH计、行程控制器、变频器等各种电器、仪表、使加药装置成为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自动控制。加药装置的加药量及加药压力,可根据工业流程的需要,选取合适的计量泵。流量从1L/h到8000L/h,压力从0.1MPa到25MPa范围内均可选择到合适的产品,计量泵的计量精度可高达±1%,并且可以实现多种介质同时输送,单独调整。加药装置中溶液箱的容积可由最小0.1m3到20m3,可根据加药量选定,根据输送介质的不同,有多种材料可供选择,如碳钢(碳钢衬胶)、不锈钢、非金属材质(PE、PVC、PP、PTFE)等。

  • 【分享】我国成功研制直流大电流比例自校准装置

    近日,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承担的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直流大电流测量技术研究”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鉴定。经鉴定,该课题自主研制的5KA直流大电流比例自校准装置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在高耗能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量值溯源和传递的空白。  据介绍,不仅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等科学研究中需要对直流大电流进行准确的测量、控制和校准,在高速铁路、电动汽车、电冶、电化等高耗能工业生产中更需要准确测量直流大电流并实现校准溯源。近10年来,直流电流比较仪(DDC)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技术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目前国际国内各计量实验室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在实际工作磁势和强干扰磁场条件下用有效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校准。此次研制成功的直流大电流比例自校准装置成功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 金属所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研究五十年

    金属所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研究五十年

    [color=#990000]本文转载自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官网。[/color][color=#990000]编者按:中国的热物理性能测试技术的研究起步于1960年左右,基本与欧美处于同步发展水平,以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何冠虎和周熙宁老师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则是我国热物理性能测试领域的开拓者。这里转载两位前辈所撰写的文章,一方面是为了部分展示我国热物理性能测试技术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是表达对前辈老师们的崇高敬意。[/color][hr/][b][size=18px]金属所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研究五十年[/size][/b]作者:何冠虎 周熙宁 准确的热物理性能数据是材料制备、热过程控制、热结构设计计算的基础。金属所建所之初,在开展金属物理基础研究的同时,十分重视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装备的研究工作。1958高温测试研究室正式成立,其任务是结合高温材料的发展与使用,在高温测试方面进行有关的系统研究,为金属所日后成为全国高温热物理性能测试基地的重要成员单位之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1年,国家科委决定成立包括一批研究所和高校在内的高温测试基地,承担科研,协作和仲裁任务,由李薰教授任领导小组组长,严东生教授和姚桐斌教授任副组长,周本濂和周熙宁等同志任组员。从此金属所在李薰所长的领导下,以该基地重要成员单位的面貌投入到热物性测试的研究工作中。 60年代,金属所在国外严密封锁和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初步建成了一批测试装置,并有不少是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如1963年基本建成的纵向热流绝对法金属热导率测试装置,中心加热器上下试样组合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热源与热汇两端设置,能充分利用中心热源功率,以工业纯铁为标准参考试样,所得结果表明在70℃~800℃范围内的热导率,接近文献结果;金属所于1963年基本建成比长仪直测法线膨胀仪。建成电热稳态法高温热导率测试装置。首先提出弹性模量测试的端点悬挂声频共振法。克服了高温下试样内耗大不易激发振动的困难。端点悬挂声频共振法高温弹性模量测试方法和装置与电热稳态法石墨高温热导率测试方法和装置于1965年通过委托单位专家的验收鉴定,全部合格。此外,1500℃电脉冲石墨高温比热,1000℃脉冲回波法钢材小试样弹性模量,1000℃声频共振弹性模量,1000℃示差线膨胀装置也都相继建立。 70年代在我国第一颗返地卫星研制任务的带动下,金属所的高温热物性测试研究进入全盛的发展时期。卫星裙部热控材料钼合金板材厚度仅几个毫米,热导、比热、模量、热膨胀、热辐射等性能均是必不可少的设计参数,1960年代建立的测试方法已不能满足板材热物性的需求。于是激光热导,铜卡计比热,板材示差法和直测法线膨胀,电热稳态法半球发射率,弯曲共振法弹性模量等一系列测试装置相继建成。1974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空间热物理会议全面反映了卫星热控设计,热控材料制备,热模拟试验和热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和装备的最新结果,金属所的热物性测试研究工作不仅满足了任务需求,而且测试研究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成绩有: (1)金属所在国内首批合作研制激光脉冲热导仪,该项目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以后,金属所又在激光脉冲加热-降温测量比热容新方法和整机微机运控研究中取得成果。至今,金属所的激光脉冲法热导率装置已为所内和国内 70多个单位提供了400多种材料,包括金属,合金,陶瓷,石墨,橡胶,高聚物等的可靠数据。(图片1为仪器研制现场)。[align=cente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10/202010292119142790_2928_3384_3.jpg!w245x186.jpg[/img] [/align] (2)高温半球向全发射率测试装置的建立与发展,1971年至1974年热物性组在建成电热稳态法测试装置的同时,为一批批板材及时可靠地提供了大量数据,为金属所承担的卫星裙部蒙皮的研制和卫星的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设计制成的自动记录高温辐射仪是我国第一台三参数(温度,电流,电压)实现自动记录的半球向全发射率测试装置,该装置至今已为所内和国内高辐射率节能涂料,金属高辐射涂层材料,难熔合金管材和板材等提供了大量发射率测试数据。 (3)建成高精度真空自动绝热控制铜量热计比热测试装置,经对α-Al2O3标准参考试样热温测试表明与美国NBS、前苏联科学院数据相差3%,而且测量了它的熔化潜热。金属所的材料热物理性能测试研究始终以材料研制为背景,不断建立新方法和新装备,服务于材料研制的需求。目前金属所仍然保持着结构材料所必须的物理性能,如热扩散率和热导率、比热容、线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低温DSC相变、熔点、密度等系列测试装备,并建立了碳-碳材料高温双向强度测试装置(图片2为双向试验装置)。测试服务范围已遍及所内和国内材料研制重点企业,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100多个单位600多种各类固体材料的高温(2600℃)和低温(-150℃)测试需求,金属所已经成为全国提供热物理性能测试数据最主要的单位之一。[align=center][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10/202010292120049613_8007_3384_3.jpg!w252x201.jpg[/img][/align] 90年代以来,周本濂同志在研究固体薄膜材料热膨胀动态过程中,发现了温度升高在先、热膨胀有滞后的现象,说明瞬态加热时薄膜材料内部存在巨大的热应力。与此同时,热物性研究组在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开展了二维材料热输运性的热膨胀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在863课题中得到应用。获得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金刚石膜的热扩散率,建立了由TEA CO2脉冲激光(0.1s脉宽),(HgCdTe)红外探测器(0.01s响应)和DAS 820M瞬态采集仪组成的测试系统,不仅测出了50um铝、铜薄膜的热扩散率,而且成功地探测了0.35mm金刚石膜的温升曲线和热扩散率。不同工艺制备的金刚石膜有不同的热扩散率。 采用CCD非接触法测量薄膜的热膨胀系数,创建了由准直卤素光源,光学放大系统、CCD采集处理系统组成的测试系统,试样因升温膨胀时,其像边缘移动,在CCD图像上出现两个边缘像,用滤波平滑处理和多点判据法可以确定移过的光敏元数,最终计算出试样伸长量。本方法的长度分辨率达到0.2um的高精度,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金属所的热物性测试研究之所以在国内有一定的地位,除了为材料研究提供测试数据外,是与周本濂教授力主创新,不断开拓新领域,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多次应邀在亚洲热物性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并获得热烈反响和好评分不开的。在一次于美国召开的国际热物性大会上,周本濂教授作了介绍我国热物性研究概况的报告及金属所多人作了热导率和比热容测试的报告后,美国信息及数据综合和分析中心(CINDAS)主任,著名科学家,美籍华人何焯彦(C.Y.Ho)教授十分感慨地说,想不到中国在热物性研究领域有如此高的水平。 在即将迎来金属所成立五十周年之时,回顾热物性测试研究的发展历程,抚今追昔,我们十分怀念已故著名科学家李薰院士和周本濂院士,是他们的高瞻远瞩和执着追求带来了金属所热物性测试研究的成就,是他们的拓展深化和求实创新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我们相信,金属所热物性测试研究之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定能绕过礁石,冲破急流,在曲折中登上新的航程,驶向胜利的彼岸。[align=center]~~~~~~~~~~~~~~~~~~~~~~~~~~~~~~~~~~~~~~~~~~~~~~~~~~~~~~~~~~~~~~~~~~~~~~~[/align]

  • 我国建立空气比释动能国家基准装置

    科技日报 2012年09月23日 星期日 本报讯 (刘旭红 记者林莉君)一次10小时的飞机旅行,所受辐射剂量是多少?接受放射诊断或放射治疗,如何保证剂量准确可靠?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近日在国内首次建立的3套空气比释动能国家基准装置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工作有望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空气比释动能是电离辐射领域最重要物理量之一,是吸收剂量和辐射防护各量的研究基础。此次通过专家鉴定的包括(10—60)kV X射线、(60—250)kV X射线及60Coγ射线空气比释动能3套基准装置,分别建立了我国低能、中能两个能量段的X射线和60Coγ射线的量值溯源体系,解决了量值传递源头的问题。 这3套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准装置主要由基准电离室、射线辐射装置、辐射质调控系统、微弱电流测量系统、导轨定位系统等组成,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水平在0.2%—0.3%之间。该基准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将正式采用空气比释动能进行量值传递,满足国内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国防、科研等领域对这一物理量溯源的需求。 目前,该空气比释动能基准装置已完成相应量值的国际国内比对工作,比对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资料】浅谈色谱数据处理装置(共5讲)

    谈色谱仪用数据处理装置-1 我们知道由于色谱法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分析数据后处理过程的复杂性,所以分析结果的可用性很大程度上与数据处理装置的可靠性和数据处理的好坏有关。过去常说,色谱仪的设计制造心脏部分是检测器,色谱分析工作者使用操作仪器心脏是选择一根好的色谱柱。现在是否还应强调要获得准确可靠的定性定量结果,另一心脏部分是数据处理装置的功能优劣和正确使用。目前使用的色谱数据处理装置(如色谱数据微处理机,色谱数据处理工作站等)已不是色谱分析发展初期使用的记录仪——仅仅提供一张测量分析组分的保留时间,峰面积的色谱图。可以说那时的数据处理对色谱检测器工作状态和样品组分得分离没有什么贡献。而现代色谱数据处理已不是简单的作为数据处理,而是可以对色谱仪性能(如通过计算机软件降低噪声提高信噪比)和分离(如未分离的峰拟合数据处理)能做出巨大贡献。换句话说,当色谱仪性能欠佳和建立的色谱分析方法使某些组分分离不理想时,可以选择性能比较好的色谱数据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合理的一套参数)给以补偿。或者说,再好的色谱仪和分析方法如果没有选择好一台合适的色谱数据处理装置,是不会获得准确可靠的定性定量结果的。综上所述,人们对色谱数据处理装置的重要性应有更加深入认识的必要。本文编写的目的就是对那些接触色谱仪,从事色谱分析时间不长的同行,搞一个讨论色谱数据处理装置:工作原理;功能选择;使用维护等的机会。为了通俗,简捷,上述所涉及的内容用问答的方式加以讨论。在这里还应特别指出的有三点:1. 随着样品分析种类越来越复杂,含量越来越低,分析速度越来越快,对仪器的数据处理装置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大力发展和有关软件开发,色谱数据处理装置和技术仍是色谱仪制造与应用中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因此,在介绍内容上,有些提法和见解难免欠妥,望广大读者或同仁指正和踊跃参加讨论。2. 在色谱图中当遇到峰型对称性差,重叠峰的峰高比相差较大,尖峰时噪声较严重时等,色谱样品分析的最终分离效果的判决权和定量精度准确度掌握在色谱数据处理的操作者手中,仅从这一点看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应是加强对色谱分析工作者重视的时候了。3. 对于不同操作者,使用不同类型数据处理,定量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如何考察,目前国内外恐拍还没有什么好办法,这一点已引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部门的不安与重视。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建立一种标准方法和装置能针对各种色谱数据处理装置(系统),能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这个问题亦是国内有关专家经常提出和考虑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多方协同努力,当然越快越好。问-1:[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输出电信号的特点是什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输出的电信号有三个主要特点:1.目前用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的几种常用检测器(TCD,FID,ECD,FPD,NPD 等)不能依据被分析组分的分子结构转变输出特微电信号,这点和质谱,光谱有很大区别;2.和某些分析方法相比色谱分析法使用的是相对定量方法;3.[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输出信号快速(再某些情况下用毫/秒计算);信号小(最小为≤1×10-14A);为模拟电信号,鉴于以上原因,色谱仪输出电信号无法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而必须先把模拟电信号用记录仪记录下来或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贮存下来,然后根据不同分析要求,再做处理,以获得有关被分析组分的定性定量结果或其他信息。不难看出由于色谱法分析本身特点决定了它的数据后处理过程的复杂性,所以分析结果的可用性很大程度上与数据处理好坏有关。问-2:什么是信息?什麽是数据?英文信息(information)可以翻译成情报一般认为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荷的物理设备形式而改变,我们也可定为人或机器提供的关于现时世界事实的知识。数据是表示信息的,它定义为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信息与数据二者在概念上即不可分离又有一定的区别。例如:有一种物质含量为99.999%,这一数据表示这种物质的纯度相当高的这一信息。不难看出,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是人为的。因为我们也可以把含量为99.999%的物质叫做色谱纯物质或高纯物质等.问-3: 什么是数据处理? 什麽是分析仪的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它包括对数据的收集(采集),存储,传送,检索,分类,加工计算,输出(报告)等一系列活动.其基本目的是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难以理解的数据中整理出对人们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现代分析仪器分析结果,是一些复杂的由数据组成的一系列谱图如色谱,质谱, 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这些分析数据必须经过各式各样运算才能得出定性定量结果,具体到色谱分析多指对各种检测器输出信号进行滤波,放大,采集,平滑,存储,判峰,基线校正,确定峰高,保留时间,计算峰面积并进行校正,各种定量计算, 最后输出含有定性定量结果以及其它信息的分析报告的这个过程,称为“色谱 数据处理”。

  • 自动环境检测装置环保气象用

    自动环境检测装置环保气象用

    自动环境检测装置环保气象用自动环境检测装置结构设计,采集器与传感器采用一体化设计理念,无需安装拆卸工作,开箱即可测量,可放在各种现场环境的随意位置监测使用(田间,树丛,建筑,山谷等),是目前为止使用自动环境检测装置,核心监测部分整体重量不超过5KG,高度集成,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同时可配置车载式托盘支架放在车顶进行移动观测,便于现场应急性气象服务,可以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img=自动环境检测装置,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060908523432_6898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自动环境检测装置的风向风速仪,使体积更加小巧。方便用户将仪器携带到恶劣的环境中使用,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可靠,产品技术指标符合气象观测规范要求,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手持方式观测。低功耗,绿色节能设计,内部采用节能模式设计,若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方式,可保证在无电地区使用;也可采用市电或汽车电源等方式供电。外部采用抗恶劣环境结构设计,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不影响仪器的使用效率,自动环境检测装置可以在雷雨、风雪环境中持续不间断工作。防尘、防潮等级达到国家标准。数据采集密度1~60分钟可根据观测需要进行设置。[img=自动环境检测装置,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10/202210060909127706_5356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

  •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换热器说明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中的换热器在整个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运行中都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换热器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中的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  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则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管壳式换热器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束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联成一体,结构简单,但只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度差不大,且壳程不需机械清洗时的换热操作。当温度差稍大而壳程压力又不太高时,可在壳体上安装有弹性的补偿圈,以减小热应力。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浮头式换热器管束一端的管板可自由浮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 且整个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机械清洗和检修。浮头式换热器的应用较广,但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U型管式换热器 每根换热管皆弯成U形,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管板上下两区,借助于管箱内的隔板分成进出口两室。此种换热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结构比浮头式简单,但管程不易清洗。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填料函式换热器 填料函式换热器其结构特点是管板只有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填料函密封。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产生因壳壁与管壁温差而引起的温差应力。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釜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在壳体上部设置适当的蒸发空间,同时兼有蒸汽室的作用。管束可以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或U 型管式。釜式换热器清洗维修方便,可处理不清洁、易结垢的介质,并能承受高温、高压。它适用于液-汽式换热,可作为简结构的废热锅炉。  新能源汽车电机冷却装置的换热器也是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我们对于不同的型号不同的种类进行筛选。

  • 硅烷站土建结构布置探讨

    硅烷站土建结构布置探讨

    [b]硅烷站土建结构布置探讨[/b]硅烷站,是指放置硅烷或硅烷混合气体的钢瓶、钢瓶集装格、Y型钢瓶、长管拖车或ISO标准集装瓶组、硅烷气化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电气装置等,并通过管道向生产厂房供应硅烷气体的独立建筑物或区域。硅烷由于其极活泼的化学性质,在-180℃都会和氧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被认为是最具危险性质的特种气体。硅烷站作为硅烷的集中放置点,危险性不言而喻。[img=,690,64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01317331870_6615_3989203_3.png!w690x645.jpg[/img][img=,690,64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01317331870_6615_3989203_3.png!w690x645.jpg[/img][img=,690,64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9/201909101317331870_6615_3989203_3.png!w690x645.jpg[/img][b]建筑结构布置:[/b]硅烷站应该布置在工厂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远离有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不得布置在人员密集地段或主要交通要到的临近处。硅烷站应采用单层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钢框架、排架结构应采用防火保护措施。硅烷站应设置不燃烧体的实体围墙,其高度不应小于2.5m。大宗硅烷系统设备必须布置在独立的开敞式建筑或空旷区域,不得建在地下室。当采用开敞式建筑结构形式时,硅烷站立柱和墙面遮挡部分面积不得大于建筑外围面积的25%。四周有障碍物时,硅烷站与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的2倍。[b]结语:[/b]硅烷站的设置应方便运输车辆和消防车辆的进出,硅烷站的储存、分配区域应设有防止车辆撞击的保护措施。总而言之,硅烷站的设计、施工都要非常规范、谨慎,考虑到结合环境的一切可能因素,才能安全化生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