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红外糊膏法

仪器信息网红外糊膏法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红外糊膏法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红外糊膏法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红外糊膏法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红外糊膏法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红外糊膏法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红外糊膏法相关的解决方案。

红外糊膏法相关的论坛

  • 红外检测中的糊法怎么做的

    [color=#444444]用红外光谱仪检测药品,一般用过溴化钾压片法和液体石蜡糊法,糊法的做法是10—15mg样品粉末,滴加2—3滴液体石蜡,研磨成均匀糊状,涂抹在溴化钾窗片上扫描。但是糊法总是做不好,扫描出来各种各样奇怪的图谱。请问高手,有没有红外糊法的技巧?[/color]

  • 越来越糊涂了,红外光谱法和红外分光法一样吗?

    真是迷糊了。老师说用红外方法,最近一直看近红外光谱分析方面的资料。以前一直以为红外光谱分析和红外分光光度法不是一回事,现在又感觉差不多,到底是不是一样的?请知道的一定回复下,太谢谢啦

  • 高德红外:建成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体系 攀“高”向“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color=#000000]机械臂挥舞,一批批晶圆产品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入机器,经过镀膜、光刻、刻蚀、清洗等多个精密流程,一片片红外探测器陆续下线。[/color][color=#000000]走进湖北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德红外”),3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探测器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任务。[/color][color=#000000]“这个探测器只有指甲盖大小,俗称红外芯片,集成了传感器、集成电路等,能把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线转化为光电信号,是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关键部件。”公司董事长黄立介绍,去年公司实现了制冷型1K高分辨率探测器、1K非制冷帧积分探测器等新产品的科研鉴定和批量生产,芯片产品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40%,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目前订单已经排至今年7月。[/color][color=#000000]从零起步,坚持自主创新,从底层红外关键器件到综合光电系统,建成较为领先的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体系。如今,高德红外正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续写攀“高”向“新”、追光而行的新故事。[/color][color=#f79646][b]| [/b][/color][b][color=#000000]坚持自主创新,勇攀红外科技高峰[/color][/b][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8a5e9300-c4c5-4488-8ef2-3f17db83f189.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70c0]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厅内展品[/color][/align][color=#000000]高德红外旗下的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在单晶炉旁设置调试参数、持续观测仪表数据……原材料在高温高压的炉内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生长”,红外探测器所需的红外晶体才能制备出来。[/color][color=#000000]“公司拥有氧化钒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碲镉汞制冷红外探测器、二类超晶格制冷红外探测器等3条批量生产线,可自主完成从原材料提纯、生长,到芯片的流片、制造、封装与测试的全套工艺,红外芯片年产能近千万片。”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文洪介绍。[/color][color=#000000]自1999年成立至2010年上市之初,高德红外主营业务为红外热像仪整机产品,当时约占其成本70%的红外探测器需从国外进口。“依赖进口,不仅用不上性能最佳的红外器件,而且价格高、交货周期长、售后保障不稳定。”周文洪说。[/color][color=#000000]多年来,高德红外坚持不懈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color][color=#000000]2014年,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量产;2015年,制冷红外探测器量产;2017年,高性能制冷型单色百万像素红外探测器芯片研发成功;2021年,百万像素级双色双波段红外探测器面世并批量生产;今年1月,公司“高性能红外探测芯片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科技成果项目通过了院士专家组评审……[/color][color=#000000]“为保持关键技术领先,我们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20%左右用于研发,目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近一半。”黄立介绍。[/color][color=#000000]眼下,公司正沿着更大阵列规模、更小像元尺寸、更高灵敏度、更短热响应时间等方向持续攻关,全力开展400万像素制冷型探测器、百万像素非制冷帧积分探测器的研制,计划在今年发布系列高性能中波探测器及机芯、系列非制冷车规机芯和模组等全新产品。[/color][color=#f79646][b]|[/b][/color][b][color=#000000] 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市场竞争优势[/color][/b][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1f9850d9-a959-43e4-8a30-f301d9d29deb.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70c0]2月28日,在高德红外智感科技民品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对红外热成像仪进行程序烧录[/color][/align][color=#000000]高德红外旗下的武汉轩辕智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全新的车载红外产品生产线引人注目。AA调焦、镜头组件测试等高精度生产设备通过轨道连接,如同一列火车,在机械臂辅助下,产品贴装、锁付、光学调焦、检测等全套工序都实现了自动化。[/color][color=#000000]“我们对标国际先进制造技术,自研算法,自主搭建了车载红外产品AA生产线及车载红外全自动综合测试系统,可实现多项功能自动化检测,大幅提升产品整体性能和生产效率,年产能从15万台提高到百万台。”轩辕智驾工程部经理王立良介绍,该生产线去年12月投入使用,预计今年5月可实现量产。[/color][color=#000000]高德红外正全面实施红外“芯”平台战略,以自研国产化红外探测器芯片为基础,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系列基于红外探测器的开发、机芯硬件平台及软件算法解决方案,赋能安防监控、工业监测、辅助驾驶、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color][color=#000000]“我们自主研发的车载红外热成像产品,可有效解决雨天、黑夜、雾霾、强光眩光等特殊场景下的视觉感知,弥补其他传感器短板,增强全时感知能力,为自动驾驶领域提供更加高效经济的解决方案。”黄立介绍,产品已在东风猛士、广汽埃安等多款车型上使用。[/color][color=#000000]武汉市青山区一家热电厂的中控室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厂内变压器、高低压断路器等不同点位的实时红外图像清晰地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相应的温度信息也同步显示。[/color][color=#000000]“过去人工巡检,热电厂数百个点位一次巡检下来需要几天。”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平台研发经理崔昌浩介绍,高德智感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算法等先进技术,为该厂定制化开发了新一代红外在线智能监测系统,巡检人员坐在中控室就可实时监控所有设备状态。[/color][color=#000000]依托全产业链布局优势,高德红外正将红外热成像技术推广至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如今,公司年产各类红外产品150多万台,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民用热成像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color][color=#f79646][b]| [/b][/color][b][color=#000000]开辟产业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color][/b][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4/uepic/b2e16010-6cc0-4b00-be57-18f952525e3e.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0070c0]2月28日,在高德红外智感科技民品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对红外模组进行数据采集[/color][/align][color=#000000]一架无人机从位于武汉光谷关山公路检查站的自动机库起飞,按照提前设定好的航线执行日常巡飞任务。“我们的无人机能够搭载1K超清红外云台相机、气体探测器等载荷,具备毫米波雷达感知、多机中继组网等前沿技术,就像有了‘千里眼’,能够精准开展火点及烟雾、河道漂浮物、违规建筑等数公里外的地面场景识别及有害气体检测。”黄立介绍。[/color][color=#000000]随着越来越多低空应用场景被打开,低空经济成为各地打造新增长引擎的重要选择。去年,武汉市出台《推进武汉市无人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打造武汉经开区、东湖高新区两大无人机产业集聚区。[/color][color=#000000]“我们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开辟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黄立带领团队创办普宙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低空经济应用领域,持续打造专业无人机、无人机自动机库、软件和数据运营平台等系列产品。[/color][color=#000000]2022年11月起,普宙科技与光谷携手建设东湖高新区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已为城管、水务、交管等部门建设了11套无人机自动机库,规划固定航线140余条,可用于城市交通管理、火灾预警、环保巡查等34个场景。“二期项目建设正在推进,预计今年10月完成竣工验收,届时将有186架无人机用于城市治理。”普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虎说。[/color][color=#000000]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脑机接口等创新标志性产品。3月8日,在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黄立介绍了团队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创新成果,引发广泛关注。[/color][color=#000000]“脑机接口技术可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交互,在医疗健康、教育、娱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黄立带领团队研制出国际领先的双向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完成了数百例动物实验。目前,正聚焦脑机接口微针及电极长期稳定性、安全性等共性问题开展攻关,未来有望为脊髓损伤、渐冻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提供颠覆性的诊疗方案。[/color][color=#000000]“未来我们要研发出更多让‘梦想成真’的前沿技术,用一项又一项科技创新和突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黄立说。[/color][来源:人民日报][align=right][/align]

  • 红外版用户部分精彩发言

    我挑了几个帖子,重新发一遍。很多帖子是一年前的,也许主人看见会觉得很有意思。[color=blue]中校:diamond(diamond) RE:红外光谱的价值 2005-7-17[/color] 很久以前就看见这帖子了,斑竹又捡了起来,那我也来随便说说。单位里本来有台红外(尼高利 AVATER),每周样品就不多。现在又从别的厂搬来了台NEXUS(配了很多接口,可以做很多联用)的,看看倒是满养眼的,可是真的无多大用武之地。我觉得要说红外的价值,倒不如说做红外分析的人的价值。薪水少、待遇差、工作环境不好,谁愿意来啊!就算有人肯作,但没个5、6年的经验积累,也是起不了作用的。在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谁能大声说一句:我愿意为了红外分析事业献身。哪里能赚钱,早就挤破头的往哪里赶了。说的大一点,仪器都是一样的,只要还能存在下去的,就不存在谁的价值高谁的价值低。关键的是人的态度!在化学行业,分析应该算是贫下中农了。领导的眼里只有生产、科研、销售,分析只不过是丫头的命。于是乎大大小小的生产事故、产品质量问题、食品卫生问题层出不穷。作为一个质监人员,我是挺惭愧的。不知道大权在握的领导们作何感想阿?!只希望有一天分析不再是丫头而是眼睛,明是非、辨善恶,相信那一天也就是红外光谱真正价值的体现。[color=blue]中校:wanttofly(yaofei) 主题:RE:红外压片问题[/color] 2004-5-19 尼高力的压片机就是一个联动的金属杆,拿在手上就可以压,成本应该比那些压片机低的多吧,我真不明白国内为什么没人仿制?(要是有那是我孤陋寡闻了)是不是因为它的厚度和力量都凭感觉,觉得不直观?其实真的很好用,我是难得夸仪器的,为它破个例,因为我很喜欢一切小巧漂亮东西,也希望国内生产商能够多学点,不要老在价格上做文章,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追上尚需时日,但是简单的东西改进起来应该是很快的。 我的气-红是安捷伦6890+尼高力Nexsus,今年三月底刚调完,我也是刚学,希望以后多交流。 2004-5-20 我们是工厂,单纯红外用途很窄,所以考虑气-红,而气-红的红外只能选Nexus,至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我们本来就是强项,6890有好几台呢。但是还是没钱,连谱库也没买,只有赠送的几百张图。作为技术中心的分析,人少机器多,什么解决不了的怪题都往这里送,还有各个课题组的分析。气-红本来作为技术储备,谁知买来就用上了,我在调试当天就用气-红做了个添加剂的剖析,结果让课题组的人吃了一惊,花钱买来的添加剂原来就是很简单的两种化学原料。今天又做了个薄膜表面的分析,用的是欧米采样器,发现别人的表面处理和我们的不一样,但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只有他们自己解决了。[color=blue]中校:wanttofly(yaofei) 主题:RE:红外光谱安装验收指标[/color] 2004-5-10 还是要对一下合同的,尼高力的装箱单看起来特不方便,固化在机器里的软件有,电源线却不写。我们买的时候我是参与选型及谈判的,调试也是我,使用也是我。所以我说也别对单子了,第一,能正常用,第二,我订的附件都在,我就签字。制样工具是另外算钱的。我当时是买了一个制样附件箱,里面东西很全,也很小巧精致,包括了各种类型窗片、制样工具以及是用于液体、薄膜、压片的支架。真的没买也不用着急,可以先用国产的先试起来。不过我是竭力推荐尼高力的压片机的,刚开始我还在心里嘀咕没压力控制能压的好吗?现在觉得真是小巧方便又简单。如果ATR是错给你的,你赚了,它应该比制样工具贵的多,而且我觉得它无需制样,使用方便,是个好东西。2004-6-24 一个月前的文章给翻出来了,那时我刚用,比较兴奋,现在开始冷静了其实当初买的时候我并没有做太多比较,大概一个星期就定了。一般附件有漫反射检测粉末样品,全反射测薄膜,那两种附件尼高力都有,那欧米采样器又属于哪种呢?效果上比那两种到底如何呢?现在我的欧米采样器上有了轻微擦痕,所以也不敢随便用了,只敢试膜和液体。还有一点对尼高力不满的地方是我在软件上没找到定量的功能(但可以点在峰上算面积),听人说要花钱买的。我因为还没培训过,不知是否属实,如果是真的,我记得软件也花了几千美金的,还要我买定量功能实在有点过分。如果是我没发现,先道个歉。总体来说,觉得还挺满意。因为我定了以后,一直听人说气-红不成熟,而且我了解的几家气-红用户基本只用红外功能,所以一直很担心,现在它为我做了几个添加剂分析后,成了我的大功臣。[color=blue]主题:RE:红外用的溴化钾盐片价格如何?怎么购买?[/color][color=blue]2004-7-19 中校:diamond[/color] 整个一个外行。盐片是用来承载样品的,或是作为样品池的窗片。[color=blue]大校:zsdzsdzsd(zsdzsdzsd)[/color] 原来如此,没用过IR么,只是拆开仪器看过了。里面也有2个KBR的盐块,FTIR的激光束,红外光源,都通过两个盐块的,两个盐块蹭一个来回完成一个全波长的扫描了。[color=blue]准将:凯米=凯旋归来的老米(shangdb)[/color] 那是麦克尔逊干涉仪的镜子,也不是蹭来蹭去的,是移来移去的。通过动镜的移动,可以完成光的干涉过程。而且那两块镜子也不一定是溴化钾的,只有分束器才应该是溴化钾的,并且是半透半反的。如果试样是液体试样,必须滴到溴化钾、氯化钠、碘化铯或者氟化钙等盐片上,然后进行测试。[color=blue]上尉:dongnan(dongnan)[/color] 红外对于三种物态,有不同的样品承载方法:固体比较简单:一般是制作1%样品+99%KBr左右的片子,先用玛瑙研细,再用10T-20T压片机(手动,自动均有)压制完成,呈现半透明状。气体:气体样品池,当然透(红外)光部分的材料也是盐类晶体。常用的有NaCl,KBr, ZnSe,KRS-5等材料。相对来讲,液体最简单,向窗片上涂就可以了,窗片就是您所说的东西了,制作材料也是:NaCl,KBr, ZnSe,KRS-5等。应该是有成品销售的。不过价格较贵,存放条件要求也比较苛刻。

  • 勇作”追光者“——高德红外摘”芯“记

    [color=#000000]能见度不到100米的浓雾天气里,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通过机上红外探测系统,公安交管部门能清晰“看到”高架桥上缓行的车流,并有针对性地作出决策。[/color][color=#000000]在物理学中,凡是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都会依据温度的不同对外辐射电磁波。利用这一特性,红外探测技术成为突破人类视觉障碍探测物体的利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高分辨率的红外探测核心器件更是各国角逐的焦点。[/color][color=#000000]20多年来,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德红外”)从零起步、不等不靠、勇往直前,成功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探测器芯片。[/color][align=center][size=18px][color=#c00000][b]——十年磨一“芯”——[/b][/color][/size][/align][color=#000000]位于武汉的中国光谷,新春开工正忙。高德红外终端生产线上,身穿静电服的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款观瞄型热成像夜视仪。透过生产线测试屏幕,只见影像正随温度变化,呈现出不同亮度和色块。[/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60855415-279d-460c-adaa-fd0567a9c540.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7f7f7f]2月28日,在高德红外智感科技民品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对红外热成像仪进行程序烧录。[/color][/align][color=#000000]“你看,脸部整体高亮,但戴眼镜的地方就偏黑,这是因为散发的能量温度不同。”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介绍,红外探测器芯片可以把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线,转化为光电信号和成像,帮助人们更好洞悉身边环境。“这款夜视仪很受户外爱好者青睐,很快将出口海外。”[/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33a64db9-14f6-4db8-9d60-cae7f4e0e91b.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7f7f7f]黄立(右三)与科研人员在高德红外生产调试车间忙碌(2020年2月11日摄)。[/color][/align][color=#000000]作为红外行业领军企业,高德红外年产各类红外产品150多万台,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民用热成像市场的占有率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这些放在十多年前,简直是难以想象。[/color][color=#000000]高德红外成立之初主要用进口芯片组装工业用红外测温仪。由于国外出口管制,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只能进口最低端的芯片,且数量少、价格高、交货周期长。“卖给你的芯片连售后都没有,你爱要不要。”黄立说,即便这样,2008年高德红外还是遭遇进口芯片断供。[/color][color=#000000]“芯片就是‘心脏’,没有它,企业的命运就掌握在别人手里,随时可能死亡。”黄立逐渐意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于是,高德红外开启了漫漫“追芯”路。[/color][color=#000000]“从零起步,任何一个技术难点都会让你‘卡壳’。”2009年入职高德红外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博士周文洪说,氧化钒是制造红外芯片的基本原料,它的配比及加工时的温度、气压等直接关系芯片性能。没有技术参考,科研人员只能“硬刚”,“耗时2年多、1000多次试验,相关问题才得以攻克。”[/color][color=#000000]缺技术,就翻遍资料文献寻找蛛丝马迹;缺设备,就借用外地专业院所机器开展样品研发;缺材料,就托人东挪西借,有一点用一点;缺资金,就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将上市募资全部用于研发……[/color][color=#000000]历经9年多时间、投资近20亿元、突破数百项技术难题和数千项工艺难关,高德红外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制冷单色百万像素红外探测器芯片于2017年成功面世,2018年实现量产。这一国产红外芯片的问世,直接将同类型进口产品价格拉低50%以上。[/color][align=center][size=18px][color=#c00000][b]——攀登无止境——[/b][/color][/size][color=#c00000][b][/b][/color][/align][color=#000000]走进高德红外产品展厅,几十款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红外探测器映入眼帘。它们有的只有指甲盖大小,却集成了传感器等重要设备;有的被厚重金属外壳包裹,可适应零下200摄氏度的极端工作环境;有的可装载在其他设备上,能够高灵敏度、全天候、全被动工作……[/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24bf6db1-7d4f-4a1c-a5c7-48313b47469c.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7f7f7f]这是2月28日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厅内拍摄的展品。[/color][/align][color=#000000]一款款红外探测器,展示了高德红外的技术实力,更彰显着企业坚定自主创新、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决心。[/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c0878abb-5d23-4916-ba8b-5553fb50cae7.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7f7f7f]这是2月28日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厅内拍摄的展品。[/color][/align][color=#000000]黄立介绍,高德红外在生产出单色百万像素红外探测器芯片时,少数国家已掌握双色百万像素红外探测器芯片技术,我国在此方面与之差距明显。[/color][color=#000000]红外芯片要实现从“单色”到“双色”突破,并非易事。高德红外芯片研发负责人刘斌介绍,红外芯片要通过读出电路,将光转化成电子后,采集放大并以视频格式输出。这需要电路与芯片互联互通。一个双色芯片有130多万个像素,每个像素都有一个焊点,要在蚕豆大小的芯片上制备如此密集的焊点并确保互联互通异常困难。[/color][color=#000000]刘斌说,焊接双色红外芯片的倒装焊接机精度要求在1微米以下,而当时国内只有3微米左右倒装焊接机,且无法进口高精度设备。高德红外研发人员只好不停地试验、总结、修改方案。最终,一举攻克了让130多万个像素点连通率达99.99%以上的微组装技术难题。[/color][color=#000000]从单色百万像素芯片到双色百万像素芯片,高德红外瞄准国际领先技术的脚步从未停歇。目前,该企业已搭建起非制冷探测器、制冷型碲镉汞及二类超晶格3条完全自主可控的批量生产线,具备多种型号探测器芯片的研制生产能力。公司核心器件技术水平已与西方国家第一梯队持平,并成功实现核心器件全面国产化。[/color][align=center][size=18px][color=#c00000][b]——融合再跨越——[/b][/color][/size][/align][color=#000000]2月22日15时02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一架无人机在空中巡查发现,雄楚大道高架往关山大道方向的匝道有车辆因道路结冰陷车,导致拥堵。公安交管部门随即派出警力铲冰除雪,15时20分,道路恢复畅通。[/color][color=#000000]“这架无人机之所以如此精准,因为它有双‘高清红外眼睛’。”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实时回传的高清红外画面,指挥中心能够全天候掌握道路结冰、交通拥堵等路况信息,进行科学决策。[/color][color=#000000]正是因为中国自主红外芯片的突破,红外热成像技术才大范围普及。目前高德红外部分型号的红外芯片成本已降到几百元,随着红外核心芯片小型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大批量生产的实现,红外科技产品迎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契机,也为千行百业的迭代更新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color][color=#000000]自动驾驶集成红外模块,可穿透黑暗、雨雾精准发现行人,保证驾驶安全;智能空调集成红外模块,可根据人员数量、方位、姿态调节风向风速,既节能又精准;电力线路检测整合红外模块,可更快发现温度异常和隐患,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高德红外的探测器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测温、工业测温、安防监控、消防救援、户外运动、自动驾驶等领域。[/color][align=center][img]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403/uepic/328ee979-8379-4ab4-b9ee-c78aaa05d8b2.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7f7f7f]2月28日,在高德红外智感科技民品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对红外模组进行数据采集。[/color][/align][color=#000000]当前,高德红外正全面打造红外“芯”平台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不同行业、企业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红外技术的规模化、多样化、普及化和消费化,共同打造红外生态圈。[/color][color=#000000]“有人跟我说,红外芯片研发是国家的事,民企没必要折腾,但事实证明,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立自强,每个人都义不容辞。”黄立说,正是由于坚持不懈地推进自主创新,高德红外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color][color=#000000]“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在高德红外园区中心花园里,镌刻着这样一句话,往来员工会不由自主地抬头看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机遇,我们不能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不少员工如是说。[/color][来源:新华社][align=right][/align]

  • 【讨论】《建筑红外热像检测要求》即将发布----喜乎?忧乎?

    [size=3] 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起草的红外热像仪建筑检测规范《建筑红外热像检测要求》即将发布,该标准即将于2010年8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 这是我国第一个针对用红外热像仪对建筑物外墙饰面质量缺陷、渗漏、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等方面进行检测的标准,并于今年8月1号正式实施。 《建筑红外热像检测要求》标准有助提高建筑物红外检测规范。标准具体规定了建筑红外热像检测、检测结果的分级以及检测报告的基本内容。针对建筑红外检测,阐述了一些相关术语的定义,比如探测器、工作波段、测温范围、空间分辨率等。标准对检测方案内容做了详细规定,并详细列出了检测环境条件。标准规定了在渗漏检测中,找不到渗漏源时的试水检测方式。标准对检测结果及报告模式做了详细要求,对缺陷等级做了详细规定,并对报告内容做了限定。 此标准一共6个章节,其中介绍了红外热像仪检测涉及的术语和定义,检测内容和技术参数的规定,检测工作的流程,数据分析等。附录由A-F介绍了全国部分城市夏季红外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粘结缺陷推荐时间,并提供了其它热能影响的参考热谱图,常用材料红外发射率表等。 [color=#f10b00]喜之:《建筑红外热像检测要求》标准的出台,使得建筑行业红外热像仪的检测有章可依,行业的检测有了规范性标准。忧之: 建筑行业是否都能认真地按照标准,对所有的房屋建筑进行一次不漏的进行检测呢?[/color][/size]

  • 【原创大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师从严师近结高朋

    说明:本文参与原创大赛仅为加强传播交流,让更多人发现近红外的魅力,不参与任何奖项评选!我与近红外的故事—师从严师近结高朋中国农业大学李军会严衍禄教授待人如亲、思想敏锐、学术严谨,自1998年师从严老师以来,我一直从事与近红外相关的专用仪器、光谱数据库和网络化、光谱信号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定量定性相似分析软件、烟草等农产品的行业应用等研究开发工作,在近20年工作中,成绩微不足道,仅借此机会对我和课题组在工作上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专家和朋友们表示感谢。首先感谢严老师对我的培养,以及给我创造了一个亦师亦友、和谐愉快的课题组工作环境,其中,闵顺耕教授是我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王忠义教授是我现在的行政领导,吉海彦、张晔晖教授也是亦师亦兄亦友,劳彩莲、赵龙莲老师不但是亦师亦姐亦友,还经常是同桌饭友,谢谢这些老师们,让我对所从事的职业无怨无悔。课题组在“八五”—“十一五”承担的有关近红外专用仪器、光谱库、分析软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项目期间,我有幸结识了对我们工作提供无私支持和帮助的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专家,如,蒋为民先生(原机械部)、陆碗珍先生(石化院)、吴树恩先生(上海棱光公司)、朱良漪先生(仪器仪表学会)、闫成德先生(仪器仪表学会)、蒋士强先生(中国农科院)、王文真先生(中国农科院)、范世福先生(天津大学)、胡鑫尧先生(清华大学)、许振华先生(北京大学),除吴树恩先生还在参与公司的一些技术工作外,这些老先生都已退休,有的已经故去,但这些近红外“高朋”的言行给予我的是终生的精神财富。课题组在与合作单位一起申报国家课题以及合作研发、结题过程中,我也有幸结识了许多合作单位非常杰出的专家学者,如,方向研究员(中国计量院)、王纪华研究员(北京农林科学院)、张小超研究员(中国农机院)、姚建垣经理、袁洪福教授、刘慧颖高工、褚小立高工等等,他们都已经是行业的领导或精英,是学习的榜样,借此机会祝这些“高朋”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近红外分析技术在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一些行业逐步进入推广应用时期,我刚进入近红外工作后,就非常有幸结识了和严老师在面向行业应用中有紧密合作并给予较大经费支持的李胜经理和张建平研究员,以后多年都和李胜经理的团队、许多用户都关系密切,特别是每年举办的近红外用户会议都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也结识了许许多多高朋;在我研究生毕业时,张建平老师曾电话联系我,如果不能留在学校,可以加入张老师的团队;两位知遇之友现已都不在原单位工作,但两位为人做事的高风亮节、卓越的领导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敏锐能力,都让我由衷佩服,借此机会祝两位知遇“高朋”事业上柳新花明,家庭幸福。从2005年以来,我们和红塔烟草集团、云南烟草院、云南中烟、同仁堂集团、上海烟草集团、贵州中烟等企业开展了一些近红外的行业应用研究项目,结识了如王毅、马翔、温亚东、王萝萍、王颖琦、宋鹏飞、秦西云、王东丹、吴玉萍、王家俊、田瑞华、陈斌、臧鹏、束茹欣、杨凯、周俊、马雁军、彭黔荣等许多高朋,他们中有的是让我尊敬和对我或近红外有知遇之恩的领导、行业资深专家,有的更是我一生的挚友兄弟;祝这些高朋们、兄弟们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并借此机会特别感谢红塔集团和上烟集团给了我长期较为稳定和宽松的研究环境,在项目过程中提供了海量的近红外光谱及样品资源信息数据,使得我们课题组能潜心研究,努力开发出一些分析方法和分析软件,使近红外光谱成为不仅仅是实现快速分析的化学工具,还可以与产品的属性、品质以及产品质量和数量的设计维护等结合,与感官、外观等主观评价和经验相结合,使近红外光谱信息成为可以与行业专家互动,更好的成为产品质量设计维护的辅助工具。烟草行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品牌扩张,其中红塔集团在10年间,在烟叶原料结构、数量基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玉溪”等高端品牌产量由不足30万箱增长到150万箱以上,为国家创造的经济利税不可估量,这里面凝结了无数烟草人的辛劳和智慧,虽不能让近红外技术居功,但其参与其中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在这些年里也结识了许多高等院校、仪器公司等从事近红外工作的教授、专家和老总们,许多也都给过我们帮助和支持,许多也是能经常聚在一起的良师益友,如邵学广教授、陈斌教授、武慧中高工等,张新民、薛庆俞、袁东伟、马放均、王茺、王珩冰经理等,还有许多就不一一点名了,祝这些“高朋”们事业有成、生意兴隆。最后感谢经常来学校一起切磋交流近红外经验、一起聚餐的周学秋师兄和赵丽丽师妹;还有我指导的已经毕业和在读的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的16位研究生,以及3位指导本科毕业后还从事近红外相关工作的本科生

  • 【原创大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田高友:永远在路上

    [align=center]永远在路上[/align][align=center]------我与近红外故事[/align][align=center]田高友[/align] 自从受褚小立博士的邀请,让我写一篇“我与近红外故事”,我忐忑不安,不知道写什么,主要是因为我已经多年没有开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相关领域研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行业发展欣欣向荣,我岂敢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老前辈、专家们说什么,那不是班门弄斧吗?数次启笔,数次停笔,数次易稿。这段时间,我决定以“永远在路上”来谈谈我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的故事,主要是因为我被一名默默无闻的美国老爷子事迹所感动了。这一年,我在美国进行访问学习。我曾与一位82岁高龄的老爷子共事数周。他十几年前退休于一家世界著名公司的技术工程师。退休后,因兴趣和爱好自费攻读了数个不同领域的硕士学位。5年前,开始在现在的实验室攻读新能源方面的硕士学位。在与之共事期间,他自己设计实验装置,搭建实验台,现场取样和实验。工作量之大、工作强度之高,让我一个岁数小他一半的年轻人都感觉难以承受,他却精力充沛。因做具体的工作,无法发表高质量的文章,迟迟无法毕业,现在依然在为硕士论文奋斗。一个普普通通的工程师,因热爱而工作不止,为自己爱好而奋斗不已。尽管这件事与近红外无关,但是我写出来一方面是鞭策自己,另一方面想与大家分享,希望有所帮助。[b]1、结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b] 2001年至2004年,我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团队攻读博士学位。我博士研究内容为小波变换用于柴油[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研究将小波变换用于柴油[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数据压缩、数据压缩、模式识别以及模型传递等方面。采用小波变换的cAj(近似分量)系数用于重构光谱,可以将光谱数据压缩至原来的1/2[sup]j[/sup],保留光谱主要信息;利用cAj与微分(DIF)处理联合使用,结合偏最小二乘方法(PLS),分析柴油质量指标,即cA-DIF-PLS方法,不仅建模速度快,而且能够降低光谱噪音,提高建模精度。采用小波变换cD[sub]j[/sub](细节分量)系数作为光谱变量,结合PLS算法,即cD-PLS,分析柴油质量指标,不仅建模速度快,而且分析准确度高,其分析偏差与传统的微分预处理方法一致。采用小波变换系数(WT)和小波包变换系数(WPT)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贝叶斯(BAYES)等方法,即WT-PCA、WPT-BAYES,可以成功实现柴油的种类和牌号的识别;采用小波变换系数WT,结合传递(DS)和分段传递(PDS)技术,即WT-DS和WT-PDS,实现了不同仪器之间柴油质量指标模型传递;通过优选抗仪器干扰强的小波变换系数,结合PLS方法建立稳健性模型,即WT-PLS,实现不同仪器之间的无标传递。 2004年-2009年,在北京油料研究所[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团队进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器的批量生产、模型数据库建立和维护以及分析方法标准建立工作。对数十台批量生产的仪器进行出厂前的性能评价,建立相应的仪器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建立和维护汽油、柴油、煤油的数学定性和定量模型;采用模型传递技术或混合建模技术,解决[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器的数学模型传递实际难题;建立轻质石油产品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方法,确定了分析偏差。近几年工作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解决仪器的长期稳定性以及不同仪器之间的一致性等难题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尤为重要。相对于拉曼光谱和中红外光谱而言,从仪器环境适应性、分析准确性以及经济性等指标来分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在油料质量分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因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仪[/color][/url]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问题的存在,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户定期的维护和更新模型,增加了用户使用难度和维护成本高,已经严重影响了该技术在某些特殊行业的应用。 2009年-至今,在北京油料研究所继续从事油料快速分析仪器和技术的研究。尽管很少进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领域研究工作,但是一直在关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的发展,重点在论证手持式或便携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b]2、受益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技术[/b] 参加工作后,从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我的科研工作已经得到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法分析技术的恩惠。比如,在从事油料中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研究过程中,借助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分析的多元分析技术以及中红外光谱特点,研究了一系列油料中红外光谱法分析专利技术,解决了润滑油、燃料的质量分析技术难题,编制了中红外光谱分析化学计量学软件。又比如,在从事油品应用课题中,会利用统计分析、因子分析、PCA分析等数学方法,研究影响油料品质的规律和因子,提高了课题研究质量和深度。[b]3、感恩于近红外[/b] 在我人生很重要阶段,接触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领域,最大收获是在这个领域里,从各位专家教授里学会了治学精神,结识了许多朋友。首先,恩师的一丝不苟的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受益终身。我经常给我认识的人举两个恩师的例子。一个例子就是恩师前前后后三个月,逐字逐句对我的博士论文初稿、第二稿、定稿等进行修改。另一个例子,恩师在近九十高龄时,在软件发布前,亲自对化学计量学软件的各个功能、按键进行检查。其次,[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团队是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和正能量的团队。在三年的博士学习阶段,我充分体会到家的温暖。我能够顺利的毕业,与师兄师弟的无私帮助分不开的。他们无论从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一个对数学和计算机充满恐惧的学生能够顺利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专业毕业。另外,参加工作后,他们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我,在他们鼎力协助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最后,仪器厂家鼎力配合,使我顺利完成相关课题。在油料快速分析技术研究过程中,我与国外、国内的仪器厂家有了更多的接触,了解了它们的技术和文化。[b]4、结语-永远在路上[/b] 与近红外结缘后,恩师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近红外数学思维已经植入了我的科研工作中。无论我今后从事何种研究,我的骨子里已经有了近红外的影子,这将会永远成为我攻艰克难的一大利器,感谢近红外!!!。[align=right][/align]

  • 【讨论】关于尼高力红外的窗口材料

    各位高人请问有谁知道尼高力红外光谱仪的窗口是什么塑料材料啊?我接受仪器后发现,窗口材料发雾,而且红外光谱图的基线透过率也只有85左右,可能是不是前辈拿什么清洗过腐蚀掉了。请问这种情况会对定性有多大影响?是不是需要更换窗口材料?谢谢

  • 【分享】PerkinElmer 2009红外及拉曼光谱用户会(8月24日-29日)

    PerkinElmer定于2009年8月在黑龙江黑河组织召开红外及拉曼光谱用户会。届时,将有PerkinElmer的应用专家做报告,同时邀请多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与会介绍实际应用经验,会期5天,培训完后经过考试,将给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本次会议对了解国际分析领域的最新动态、仪器操作、维护维修、应用开发,以及零配件的订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务请贵单位派相关技术人员参加。 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 会议时间:2009年8月24日-29日 (8月24日全天报到,8月29日早餐后返回) • 报到地点:黑河国际饭店 地址:黑河市王肃街123号 电话:0456-8276001 • 会议费:1900元/人(含食宿费,并由会务组统一安排) 如有具体问题请联系大会组委会会务组: 闫明 电话:024-22566158,传真:024-2256 6153 E-mail: Ming.Yan@perkinelmer.com 会议论文投稿 我们希望广大用户踊跃投稿,出席此次大会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讨。您提交的论文将在专家组审稿后收录在会议文集中。会议印刷论文集,PerkinElmer将对用户投稿给予每篇300元的奖励。 稿件请同时发送到下面的两个邮箱,为确保您的论文被接收,并请务必和我们电话确认邮件是否已成功被我们接收。征稿截止日期为2009年8月15日。

  • 【原创】红外线加热法资料

    红外线加热法资料 红外线加热机理:当远红外线辐射到一个物体上时,可发生吸收、反射和透过。但是,不是所有的分子都能吸收远红外线的,只有对那些显示出电的极性分子才能起作用。水,有机物质和高分子物质具有强烈的吸收远红外线的性能。当这些物质吸收远红外线辐射能量并使其分子,原子固有的振动和转动的频率与远红外线辐射的频率相一致时,极容易发生分子、原子的共振或转动,导致运动大大加剧,所转换成的热能使内部升高温度,从而使得物质迅速得到软化或干燥。一般的加热方法是利用热的传导和对流,需要通过媒质传播,速度慢,能耗大,而远红外线加热是用热的辐射,中间无需媒质传播。同时,由于辐射能与发热体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因此,不仅节约能源而且速度快、效率高。此外,远红外线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由于被加热干燥的物质在一定深度的内部和表层分子同时吸收远红外辐射能,产生自发热效应,使溶剂或水分子蒸发,发热均匀,从而避免了由于热胀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形变和质变,使物质外观、物理机械性能、牢度和色泽等保持完好。红外线水分测定仪主要由红外辐射加热器和电子天平确定其精度和稳定性.(红外辐射加热器:钨丝真空管可辐射近红外线,碳化硅属长波长的远红外辐射加热器,石英玻璃和陶瓷红外加热器能辐射中红外线) 红外线水分测定仪水分测定基准的公认标准测定法的「干燥减量法」极其类似的加热干燥、质量测定的红外线水分仪。公认标准测定法的「干燥减量法」也被称之为「105°C5小时法」、「135°C3小时法」等,通过在干燥机中放入样品进行长时间的加热干燥,来精确的测定干燥前与干燥之后的质量变化,以此计算出水分量。为此,需要测定人员对设备和技术非常精通。由于测定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快速测定大量的样品比较困难。所以,对于高准确度的针对多种多样的样品进行测定而言,除红外线水分计之外不作他想。虽然也有一些其他的电气以及光学的测定方法,但是,都属于限定测定对象的专用仪器。从通用性的角度而言,都远不及红外水分计。适用范围: 可以测定谷物、淀粉、面粉、干面、酿造品、海产品、鱼类加工品、食用肉类加工品、调料、点、心、乳制品、干燥食品、植物油等食品相关物品,药品、矿石砂、焦碳、玻璃原料、水泥、化学肥料、纸、纸浆、棉、各种纤维等的工业制品等。更多相关资料:www.ok17.cn

  • 【分享】红外光谱法对试样的要求

    红外光谱法对试样的要求红外光谱的试样可以是液体、固体或气体,一般应要求:  (1)试样应该是单一组份的纯物质,纯度应98%或符合商业规格才便于与纯物质的标准光谱进行对照。多组份试样应在测定前尽量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法进行分离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相互重叠,难于判断。  (2)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水本身有红外吸收,会严重干扰样品谱,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  (3)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范围内。  二、制样的方法  1 .气体样品气态样品可在玻璃气槽内进行测定,它的两端粘有红外透光的NaCl或KBr窗片。先将气槽抽真空,再将试样注入。  2 . 液体和溶液试样  (1)液体池法  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试样,可注入封闭液体池中,液层厚度一般为0.01~1mm。  (2)液膜法沸点较高的试样,直接直接滴在两片盐片之间,形成液膜。对于一些吸收很强的液体,当用调整厚度的方法仍然得不到满意的谱图时,可用适当的溶剂配成稀溶液进行测定。一些固体也可以溶液的形式进行测定。常用的红外光谱溶剂应在所测光谱区内本身没有强烈的吸收,不侵蚀盐窗,对试样没有强烈的溶剂化效应等。  3 . 固体试样  (1)压片法107Pa压力在油压机上压成透明薄片,即可用语测定。试样和KBr都应经干燥处理,研磨到粒度小于2微米,以免散射光影响。 将1~2mg试样与200mg纯KBr研细均匀,置于模具中,用(5~10)  (2)石蜡糊法将干燥处理后的试样研细,与液体石蜡或全氟代烃混合,调成糊状,夹在盐片中测定。  (3)薄膜法主要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测定。可将它们直接加热熔融制或压制成膜。也可将试样溶解在低沸点的易挥发溶剂中,涂在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成膜测定。  当样品量特别少或样品面积特别小时,采用光束聚光器,并配有微量液体池、微量固体池和微量气体池,采用全反射系统或用带有卤化碱透镜的反射系统进行测量。

  • 红外测油 分油比总油高

    红外测油,步骤全按国标要求做,但结果缺石油含量比总油含量高!求有多少可能的错误导致这个问题!我用华夏科创的OIL-460测油仪!!!另外,想请教一下为何硅酸镁烘干后又加6%的蒸馏水??这6%的水不会影响过柱嘛???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