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指纹照相机

仪器信息网指纹照相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指纹照相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指纹照相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指纹照相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指纹照相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指纹照相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指纹照相机相关的解决方案。

指纹照相机相关的资讯

  • 中国人的中子照相机诞生记
    上个世纪90年代,如今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吴宜灿曾拒绝国外研发机构的多次邀请,放弃优厚待遇回到祖国。2020年,如今已成为凤麟核集团科研骨干的宋婧、师雪艳和一群年纪相仿的志同道合者,放弃手里的“铁饭碗”。两代人,走了两条告别“舒适区”的相似道路。在两条道路的交点处,高分辨率智能中子照相机应际而生。“凭什么中国人就干不成”中子,是开启核能利用的“钥匙”,也是构成原子乃至整个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中子本身不带电荷,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有效解决其他检测技术无法开展大厚部件缺陷或杂质无损检测的难题,快速精准识别物质成分。另外,中子学软件是核科学技术的核心载体,是核系统设计创新、安全评价的重要工具。自主化中子学软件的缺乏,曾严重制约着我国核技术行业的发展。吴宜灿深知,发展先进中子学理论、实现我国中子学软件及中子技术自主化有多么紧迫。“外国人能干的事情,凭什么中国人就干不成?不仅要干,干的还要比国外好!”很快,吴宜灿回国启动了我国自主中子学软件及中子核心技术的研发。历经三十多年发展,中子技术领域研发团队研发出大型一体化核设计与安全评价系统,建成大型氘氚中子源HINEG,提出“核5G”概念,并研发“核电宝”等。到2020年,中子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在无损检测领域逐渐形成了产业应用。中子光研究院(青岛)院长宋婧告诉《中国科学报》,世界主要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商,如通用电气公司、普惠公司、霍尼韦尔公司等都建立了发动机叶片残芯中子照相检测的企业标准。而这一技术在国内还远远满足不了工业应用的需求。“当时,国内能够提供中子照相检测的反应堆仅有两座,且体积庞大,无法实现工业现场的检测应用。有限的机时,难以满足用户单位对中子照相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宋婧说。研制可以在工业现场应用的紧凑型中子照相装置,成为他们的新目标。“要么创新,要么灭亡”当师雪艳跟家人说自己要辞职去一个创新平台做中子照相事业时,家人的第一反应是反对,因为那时的她在体制内工作,手里捧着“铁饭碗”。但最终她还是提起行囊,远走他乡。这次出走,起源于一次在青岛召开的学术会议。会上,他们介绍了自己在中子技术等领域的前沿成果,30多年的研发实力和技术积累得到了当地政府人员的认可。报告中,他们说:“没有任何借口——要么创新,要么灭亡。”这句话打动了当地政府人员,双方详聊后发现彼此理念契合、视野并肩。很快,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中子照相项目落户青岛。项目刚落地,团队成员积累了许久的创新热情像火山熔岩一般喷薄而出。师雪艳、宋婧和其他年轻人,全都火急火燎地赶赴青岛。当时配套的实验室还没装修好,平均年龄才30岁出头的团队就在没有完全建成的实验室里,开始了第一台中子照相产品样机的设计和研发。毛坯房里堆着建筑材料,门窗没来得及装,冬天里零下十多度,寒风从窗户洞里呼啸而过。但对于他们来说,环境带来的挑战还不是最难熬的。更大的挑战是设计方案面临着一些质疑。“很多人都感觉我们的步子迈得太大了。”已成为中子光研究院(青岛)副院长的师雪艳说完话锋一转,“但是我们有信心。”他们不是第一次听到质疑声,早在他们说要做大型强流氘氚中子源时,质疑声就出现过,但他们还是走到了同类在运行装置中的世界前列。要么创新,要么灭亡。紧凑型高分辨率中子照相机涉及物理、材料、电气、结构等多学科耦合,国内外几乎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任何一个没有突破的技术难题都可能成为致命打击。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一边密集研讨、大胆设计,一边分析测试、小心求证。他们设计制作的部件有几百件,历经的测试有上千次。吴宜灿常常鼓励大家:“虽然积累和经验缺乏,但年轻也有年轻的优势,就是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情,有不会被传统思想禁锢的创新的心态,敢于去挑战世界第一。”“那两年,我们不断创新,不断验证,不断在碰壁中找到新的方向。”师雪艳说。在简陋的实验室里,一体化紧凑型中子源、高效中子慢化准直、高保真中子图像处理等关键技术被各个击破,中子源小型化与高保真中子成像的设想一点点变成现实。“做有用的科研”师雪艳说,他们的争分夺秒逆流而上,为的不只是项目顺利验收,也不只是追求世界第一,而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有用’才是我们的目标”。2021年底,中子照相机完成了组装。正当项目团队准备给它做最后的调试时,一家用户单位紧急找了过来,希望尽快检测一批产品。接到请求后,团队成员把研发的整个过程挨着捋了一遍,从每个部件的检测调试,到整个安装流程。最后,大家信心满满,决定接下这项任务。很快,实验室里摆满了用户单位寄来的、刚刚从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中子照相机每个系统的负责人都来到实验室,两天两夜不眠不休地完成了所有产品的检测,并把中子照相无损检测报告提交给用户单位。让师雪艳感到自豪的是:“用户单位对被检产品进行了人工破坏性复检,复检结果与我们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我们的检出率是100%。”就这样,他们完成了首台适用于工业现场应用的紧凑型高分辨率中子照相机产品的研制与首测。今年1月,在科技部认定的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院士专家组评价认为,该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成像质量达国际标准最高等级,实现了中子照相智能化,整体技术和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解决我国亟需重大装备无损检测的难题做出重大贡献,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飞秒激光照相机可在生物成像等领域广泛应用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17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照相机,能拍摄到来自非正面的目标。这种照相机安装了一个飞秒激光器,当其发出的极短暂光脉冲被某个物体(比如门或镜子)反射后,可在光线返回之前拍摄第二个目标图像,然后利用数学算法将这些像素信息重建,就能获得那些隐蔽景物的图像。  激光照相机由麻省理工教授拉瑞马斯瑞斯卡及其研究小组设计,称为“飞秒瞬间成像系统”(femtosecond transient imaging system)。这种相机能在极短时间内捕获光线,大约是千万亿分之一秒。他解释说,通过不断收集光线,计算每个像素到达照相机的时间和距离,就能按照所处环境生成一种“三维实时图像”。  “这就像不用X射线却有了X射线般的眼睛,”瑞斯卡说,“我们将围绕着目标,而不是通过它。”  这种相机目前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研究人员正在探究如何精确合成更复杂的图像。该相机系统将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搜救任务,在垮塌或失火建筑中寻找幸存者,也能避免汽车在隐蔽拐角处相撞,在工业上还可用于机械探测以检查隐蔽物体。此外,它和生物医学图像也有相似之处,可让医生用内窥镜观察身体内部被遮住的区域,便携式的内窥镜成像系统再过两年就可能出现。
  • 中子照相检测新兴产业:下一个百亿“风口”
    编者按:中国制造的痛点在于产业结构偏中低端,缺少高附加值的产业,产业结构向高端转变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质量。中子无损检测在航空航天、国防、安检、新能源汽车电池很多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性,目前国内的中子照相检测新兴产业风口已经形成。目前我国工业的装备制造处在飞速发展与中低端向高端转型的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确保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而提升质量的核心是解决超精密检测能力问题。没有超精密检测,就不会有高质量的高端装备制造。我国现阶段须迫切完成的任务是,补齐精密检测能力,追平超精密检测能力,在完整精度检测阶段胜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整体检测能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端装备制造质量问题。 中子照相检测赋能高端设备制造的“黑科技” 中子照相是一种高端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跟已经应用和正在进行研究的70余种无损检测方法相比,中子具有穿透能力强、轻元素检测灵敏、成分识别准、抗干扰能力强的独特优势。一般情况下,普通金属原子与中子发生核反应的概率都比较小,而大多数轻材料是碳氢化合物,其中的氢原子对中子有较大的散射截面,从而使得中子的透射强度大为减弱,因此,当需要检测重金属内部轻质材料的分布状态时,中子照相可以达到比较高的灵敏度。由于中子在不同同位素或原子序数相近的核素材料中衰减系数不同,因此中子照相还具备区分同位素、检测原子序数相同或相近核素材料分布的能力。此外,中子照相采用对中子反应截面较大的转换屏来记录中子图像,可以消除杂乱射线的影响,实现干扰环境下的精确成像。因此,中子照相相比其他无损检测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在航空领域,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是飞机的关键部件,单晶涡轮叶片是由腊模精密铸造而成,外壳为耐高温的镍基合金,但是在铸造过程中,里面的散热孔道可能还残留没有脱离干净的氧化铝型芯,导致散热孔道的堵塞,叶片无法正常散热会严重损害发动机的正常运转,不仅影响发动机性能,甚至还会引发严重事故。如果采用常规X射线等手段,只能识别出毫米级别残芯,会造成残芯漏检,无法确保叶片的质量,但利用中子照相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微米级别的残芯检出,大大提升涡轮叶片的缺陷检出率,保障了涡轮叶片的生产质量与飞机的飞行安全。在航天领域,导爆索是火箭发射的关键要素之一,导爆索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空隙、压制不实,或在火药中混入铅粒或银粒,导致炸药分布不均匀,这些都会引起阻燃,从而影响导弹、火箭的正常发射。航天导爆索主要由含H、C、N、O的火药和Ag、Pb等包层构成,由于其材料复杂且结构特殊,使用X射线照相检测导爆索药柱的缝隙、断痕、密度分布等存在许多困难,然而利用中子照相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因此,对火箭发射起爆器开展中子照相检测对于保障火箭安全发射至关重要,例如法国还特别规定,其阿丽娜火箭发射前,起爆器必须经过中子照相检测。我国中子照相技术落后“三十年”迎转机在国际上,中子照相已实际应用于飞机机翼、油箱、发动机、航天飞行器元件、火工品、电子线路、冶金部件、有机粘合件、核燃料组件等的无损检测和氢化物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许多应用已经完全商业化。在美国,90%的航空发动机和零部件制造商都已将中子照相作为发动机生产的必需检测流程之一,并建立了相关的企业标准。世界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美国波音公司(Boeing)和世界第二大飞机制造商美国军用飞机巨头洛克希德(Kockheed)、美国普拉特•惠特尼(Pratt & Whitney)在其产品生产过程中均要求必须使用中子照相无损检测进行发动机叶片质量检测。在加拿大,多伦多的Nray服务公司已经向全球40多家客户单位提供中子照相服务,客户包括全球大型企业、国防部门、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同样的,加拿大Precicast、加拿大Liburdi Engineering两大世界大型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商也使用中子照相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在欧洲,同样中子照相商业化应用主要为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例如英国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奥地利AE公司在发动机制造过程使用中子照相无损检测,世界主要航空发动机公司,包括美国波音公司、GE公司、普惠公司,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又称劳斯莱斯)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使用热中子照相方式进行航空发动机叶片批量检测,并建立了发动机叶片残芯检测的企业标准。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科学与工程研究学院2007年研制的中子/X射线融合照相装置已实际服务于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国际机场,成为世界首个商业CSIRO航空货运扫描仪。同时2008年开始与中国同方威视公司开始合作,研发下一代中子/X射线联合航空安检设备,用于航空包裹的检测。由于中子照相在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尤其是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国际上大部分企业对该技术都选择严格保密,相关国家也将此技术列为国家战略技术,严格禁止技术输出。特别是21世纪初期,欧美对华高技术出口渠道重新收紧,特别是“考克斯报告”和“出口管制清单”的发布,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将中子源系统、中子管、中子计算模拟软件等列入对我国贸易出口限制清单。因此,“拿来主义”在中子工业检测领域行不通,我国中子技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无法实现工业应用的状态。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关键技术的发展是无法依赖任何外部力量,必须坚定不移地自主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我国的中子照相技术相对起步较晚,基础理论发展及装置研制进程较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缺少成熟的市场产品。国内的中子照相技术通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已经可以得到质量优异的检测图像。但是由于研究都是基于反应堆或者大型加速器,而反应堆或者加速器受到体积庞大、造价高昂、建设周期长、专业性强等因素制约,国内的中子照相技术一直都没有形成体系,无法广泛的推广到工业应用中。直到2022年初,凤麟核团队攻克了中子照相的诸多技术难题,率先发布了国际首台紧凑型高分辨率中子照相机,据相关媒体报道,该中子照相机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电路结构、动力电池等领域的无损检测。该中子照相机同时解决了体积小、性能强、智能易用、成本低等多个矛盾问题,使得中子照相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成为了可能。我国中子照相检测新兴产业迎来转机,在高端制造的多个领域迅猛发展,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子照相检测新兴产业新“风口”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编的《无损检测发展线路图》统计,经过实施无损检测后,各行业的产品增值情况为:机械产品约5%,国防、宇航、原子能产品为12%~18%,火箭为20%左右。中子照相检测市场前景广阔,据估算,目前的市场规模超200亿元/年,且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开发,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就拿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检测来说,利用中子进行检测,灵敏度比X射线高出1个量级,可识别出0.2 mg以下的微小残芯,可满足四代及以上发动机的无损检测需求。此外,中子无损检测在火工品、钢混结构缺陷检测、放射性部件检测、毒品、爆炸物安检、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弹药及武器装备检测等很多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小编认为,中子照相检测新兴产业新的“风口”已出现,新一代中子无损检测技术就像被评选为百年来最重要发明的X射线一样,必将赋能和引领工业发展的下一个百年。
  • 首次发现:你的大脑“指纹”,全球独一份
    近日,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医学图像处理实验室和神经假体研究中心的 Enrico Amico 教授及其团队,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同样具有独一无二的活动特征,即“大脑指纹”。同指纹识别一样,通过大脑“指纹”也能精准识别不同个体。  同时,研究人员还证实,大脑独一无二的活动特征最先出现在眼球运动、视觉感知相关的感觉区域,随后出现在与复杂认知功能相关的额叶皮层区域。而阿尔兹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随着疾病进展,大脑“指纹”特征似乎会逐渐消失。  对此 Amico 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只需要 1 分 41 秒就能获得人类大脑活动的“指纹”信息,这一信息最先出现在大脑视觉相关的感知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出现在复杂认知相关的额叶皮层区域。未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大脑‘指纹’监测来筛查潜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自闭症患者、中风患者、甚至成瘾的患者。”  相关研究以“When makes you unique: Temporality of the human brain fingerprint ”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的 Science Advances 杂志上。  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大脑  17 世纪中期,意大利著名组织学家兼医生马塞洛马尔皮吉(Marcello Malpighi),首次观察到人体指尖上有明显的纹路和汗腺。这一观察结果为后续的指纹与个体识别技术奠定了基础。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指纹,指纹信息已经成为了人类身份认证的重要依据,在人类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手机指纹解锁、指纹门禁打卡、刑事案件侦破等等。显然,指纹识别技术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更方便。  (来源:Pixabay)  然而,经常看电影的小伙伴们可能会发现,指纹是可以被盗取的。因此,近年来,人们也研发出了一系列诸如视网膜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用于指纹识别的补充。  2015 年的时候,Finn 等人首次提出人类大脑存在特异性这一理念,并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证明,仅计算人类大脑功能连接,就能找到大脑“指纹”。  简单地来说,fMRI 是通过测量神经细胞活动时所引起的血液氧气含量变化,来观察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情况,可以像照相机一样记录大脑的活动状态。  通过扫描出来的 fMRI 图像可以得到每个人的连接矩阵,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后天环境,每个人大脑内部连接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可以根据连接矩阵来判断是否为同一人。  2016 年的时候,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科学人员采用了五个数据库的数据,通过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了 699 个人脑的连接图谱。  (来源:scitechdaily)  随后,该团队共开展了 17000 多次实验,最终证明,通过大脑功能核磁共振扫描,的确可以找到每个人独特的大脑“指纹”,并且再次扫描仍旧能够完美复现,确认身份。研究人员还发现,就连同卵双胞胎的大脑之间也存在这种区别。扫描结果显示,同卵双胞胎的大脑结构连接模式只有 12% 是相同的。  对此,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助理教授提摩西威尔斯迪南(Timothy Verstynen)表示,“研究结果证实了神经科学领域的一项假设,即每个人大脑中的连接模式都是独一无二的。这说明你的生活经历可以在大脑的连接模式中有所体现。”  大脑“指纹”获取仅需 1 分 40 秒  近年来,随着大脑“指纹”的概念得到证实,从人类大脑功能连接数据中提取“指纹”已成为神经科学的一个前沿方向。  此前的研究虽然通过对大脑神经功能连接数据进行分析,证实了大脑“指纹”的存在,且只需两次 fMRI 扫描就可以准确匹配受试者。但是,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是通过长时间的 MRI 扫描来获取大脑“指纹”。  这些研究没有解释清楚,大脑指纹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是何时产生的?  为了找到答案,Amico 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人脑连接的时间动力学,使用动态大脑功能连接技术,来探索大脑“指纹”产生的时间问题,即大脑指纹是何时产生的,在多长时间内产生,哪些大脑区域对此负责。  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大脑最佳的指纹出现在测试开始的200秒左右。不过,最快仅需 1 分 40 秒,就能成功获取人类大脑的“指纹”,且大脑指纹最先出现在大脑中的感觉区域,也就是与眼球运动、视觉感知和视觉注意力相关的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认知功能相关的额叶皮层区域也可以揭示人类大脑的独特信息。  (图 | 大脑“指纹”(来源:Enrico Amico))  此外,根据初步研究结果,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阿尔兹海默病等,随着疾病的进展,大脑的“指纹”特征会逐渐消失,通过大脑功能连接来识别个体身份会变的越来越困难。  最后,通过元分析调查,研究人员证实,大脑指纹的产生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不同行为会在不同的时间,激发不同大脑区域的“指纹”特征,二者之间存在复杂的梯度关系。也就是说,大脑“指纹”具有随时间波动的特征。  对此,Amico 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证明,大脑‘指纹’特征具有明显的波动性,疾病等各种因素均会影响大脑‘指纹’的出现。据此我们可能通过大脑‘指纹’监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诸如中风等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
  • 《自然》:科学家研制出世界最快相机
    新相机每163纳秒就能拍一幅图像     世界最快相机每秒拍610万张照片  北京时间4月30日消息,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光学研究人员已经发明了一种利用红外激光器反射物体上的光线的照相机,他们表示,这项发明将使摄影爱好者不再有技术差异。他们发明的这种照相机,一秒钟内可拍摄610万张照片,快门速度是四点四亿兆分之一秒。在这段时间里,光仅能前进不到一厘米。论文联合作者本田惠介(Keisuke Goda)说:“这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照相机。”  常规数码相机利用电荷耦合器(CCD)拍照。电荷耦合器里的半导体芯片在与光线发生反应时,会产生电子。电子读出芯片上的内容后,把它们转变成电子信号,然后通过电子放大,把这些信号编码成数码图像。但是常规数码相机的这个过程存在很大限制。最好的传统相机的最大相速大约是每秒30帧,而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大约可以达到每秒100万帧。对本田惠介和他的同事们来说,这种速度还不够高。  为了制造这种连续时间编码放大显微镜(serial time-encoded amplified microscopy,STEAM)照相机,这些研究人员发射一束红外激光,来扩大光脉冲,形成光谱图像。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通过视频进行演示,解释了STEAM是如何产生作用的。然后这些研究人员把这种光线照在他们想拍照的物体上。这意味着物体的不同部位被不同波长的光照亮。发射光经过一个特殊的纤维光学电缆,使不同波长的光以不同速度传输。波长较长的光走在前面,而波长较短的光则落在后面。光束被放大后,由一个光电探测器读出来。这个光电探测器记录每种波长的光的到达时间,这种简单数据将被用来重新修改物体的图像。  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照相机研究燃烧、激光切割和任何改变迅速及无法预测的系统。本田惠介说:“我认为以后每个科学家都会利用这种照相机。”
  • Nature:全球最快2D相机诞生 每秒一千亿帧画面
    由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汪立宏(Lihong Wang)教授领导的一个生物医学工程师小组,开发出了世界上最快的只接收(receive-only)2D照相机,其每秒能够捕捉高达1000亿帧的画面。  这一数量级远远快于当前所有的只接收超高速成像技术,受到芯片储存量和电子读取速度的限制后者只能以大约1000万帧/秒的速度运行。汪立宏和同事们将这一技术命名为压缩超高速摄影术(compressed ultrafast photography,CUP)。这项研究被选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12月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汪立宏说:&ldquo 由于这一技术将成像帧速率提高了几个数量级,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新领域来开拓新的视野。每一种新技术,尤其是量的飞跃,总是有大量的新发现紧随其后。我们希望CUP将推动科学新发现&mdash &mdash 甚至是我们所无法预料的发现。&rdquo   汪立宏教授的照相机不同于柯达(Kodak)或佳能(Cannon)的照相机,这一系列的设备能够连接高倍显微镜和望远镜来捕获动态的自然和物理现象。一旦获得原始数据,可在个人计算机上形成实际图像 这种技术被称作为计算成像。  NIH下属美国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工程系研究所光学成像项目主任Richard Conroy说:&ldquo 这是一项令人兴奋的研究进展和创新性研究工作。这些超高速相机有潜力大大推动我们对于一些极快速生物互作和化学过程的认识,使得我们能够构建出更好的复杂、动态系统模型。&rdquo   这项技术的一个直接应用领域就是生物医学。他们拍摄的一个影像显示,一束绿色激发光向右侧的荧光分子发射脉冲,在那里绿光转变为了红光,这即是荧光。通过追踪它,研究人员能够对荧光寿命进行单次评估,由此检测疾病或是反映如pH或氧分压等细胞环境条件。此外,汪立宏设想的其他应用领域还包括有天文学和法医学。  汪立宏的CUP研究工作突破了基础物理学的空间限制,也突破了对生物学组织深度成像的限制。  汪立宏说:&ldquo 荧光是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利用CUP以光速来成像各种荧光团的寿命,包括一些荧光蛋白。在天文学世界里,CUP则可能改变游戏的规则。&rdquo   原文检索:  Liang Gao, Jinyang Liang, Chiye Li& Lihong V. Wang. Single-shot compressed ultrafast photography at one hundred billion frames per second. Nature, 03 December 2014 doi:10.1038/nature14005
  • 如何选择一台适合自己的显微镜—观察维度与相机类型的选择
    导读上一期我们聊了下显微镜有哪些类型,又该如何去挑选适合自己的显微镜类型,但是同一类别显微镜也会有不同的配置,如相机、载物台、物镜、光源、聚光镜等等,一台显微镜由众多的硬件组成,而硬件又是显微镜性能的关键,因此我们搞懂应该买哪个类别的显微镜后,下一步我们就需要了解哪些硬件对我们的使用至关重要,让我们开始吧,Let’s go ~首先介绍的第一个关键硬件就是相机,这是我们成像的关键。在我们日常的认知中,我们看到的相机无论是手机还是照相机全是彩色的,给我们的感觉是相机只有彩色的,其实不是这样的,甚至和我们的直观感受相反,严格来说,所有的相机感光芯片都是不能识别颜色的,我们看到的那些彩色图片大多是通过拜耳滤色器来实现颜色的识别。就像上图一样,拜耳滤色器使用50%的绿色,25%的红色和25%的蓝色阵列,从而识别出颜色,但它会造成三分之二的光强损失,这对明场观察影响不大,但其他观察,如荧光观察,就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荧光本身相对较弱。当然对荧光观察也有对应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在荧光显微镜中使用单色相机,这时候有用过荧光显微镜的小伙伴可能就会问了,可是我看到的都是有颜色的啊,这就要从荧光的原理和荧光显微镜的设计说起了。荧光是由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激发,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发射光,也就是说,我们观察时是明确知道我们希望看到的光是什么,其他的光就只是干扰的杂光,因此荧光显微镜观察时选择将其他光滤掉,用单色相机进行成像,至于小伙伴们看到的彩色,其实是赋予的伪彩。 小伙伴了解了吧,明场观察需要选择彩色相机,而荧光观察需要选择单色相机,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观察效果。第二个要介绍的关键硬件就是调焦装置了,对于显微镜来说,调焦装置是决定显微镜档次的一个重要硬件,主要区别在于电动与非电动,非电动调焦,显微镜就只能实现XY轴观察,也就是平面观察,而如果实现了电动调焦,也就是配置了电动Z轴,就可以实现样品的XYZ轴观察,即3D立体的观察,显微镜的观察能力就提升了一个维度。第三个介绍的硬件是载物台,刚才说过无电动Z轴只能进行单平面的观察,单平面观察也是存在差异的,当我们需要对样品进行高精度的观察时,必然会选择更高的放大倍数,而这必然会导致视野的缩小,当我们需要拍摄整个样本时,只能依靠手动平移来实现全部观察和拍摄,后续进行拼接时难度极大,且极易出错,导致采用手动载物台难以实现高精度的大视野成像,而这就需要电动载物台来实现。这期就先介绍这么多,我们后期还会介绍显微镜的其他知识啊,小伙伴们持续关注哦。
  • 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利用量子点技术开发出低成本的太赫兹相机
    太赫兹辐射,也被称为亚毫米辐射,其波长位于微波和可见光之间。它可以穿透许多非金属材料并探测某些分子的特征。这些便利的特性可以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工业质量控制、机场安全扫描、材料的无损表征、天体物理观测以及比目前手机频段带宽更高的无线通信。插图显示太赫兹照明(右上角的黄色曲线)进入新的相机系统,它刺激纳米级孔内的量子点(显示为照明环)发出可见光,然后使用基于CMOS的芯片(左下角)检测,就像数码相机中的那些。然而,设计检测和制作太赫兹波图像的设备一直是个挑战。因此,大多数现有的太赫兹设备是昂贵的,缓慢的,笨重的,并需要真空系统和极低的温度。现在,麻省理工学院、明尼苏达大学和三星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相机,它可以快速检测太赫兹脉冲,具有高灵敏度,并且在室温和压力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同时实时捕捉到关于波的方向,或"偏振"的信息,而现有的设备无法做到。这种信息可以用来描述具有不对称分子的材料,或确定材料的表面细节。这个新系统使用被称为量子点的粒子。这些粒子最近被发现在受到太赫兹波的刺激时有能力发射出可见光。然后,这些可见光可以被一个类似于标准电子相机探测器的装置记录下来,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11月3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描述了这一装置,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史娇健、化学教授Keith Nelson和其他12人。该团队制造了两种不同的装置,可以在室温下运行。一个是利用量子点将太赫兹脉冲转换为可见光的能力,使该装置能够产生材料的图像;另一个是产生显示太赫兹波偏振状态的图像。新的"照相机"由几层组成,采用像用于微芯片的标准制造技术制成。基板上有一排纳米级的平行金线,用窄缝隔开;上面是一层发光的量子点材料;上面是一个用于形成图像的CMOS芯片。偏振检测器使用类似的结构,但有纳米级的环形狭缝,这使得它能够检测到进入的光束的偏振。太赫兹辐射的光子具有极低的能量,这使得它们很难被检测到。因此,这个设备正在做的是将那小小的光子能量转化为易于用普通相机检测的可见物。在该团队的实验中,该设备能够在低强度水平上检测太赫兹脉冲,超过了今天大型和昂贵系统的能力。研究人员通过拍摄他们设备中使用的一些结构的太赫兹照明照片来证明该探测器的能力,例如纳米间隔的金线和用于偏振探测器的环形狭缝,证明了该系统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一个CMOS相机被用来捕捉太赫兹光束的旋转。资料来源:研究人员提供开发一个实用的太赫兹相机需要一个产生太赫兹波以照亮一个物体的部件,以及另一个检测它们的部件。在后一点上,目前的太赫兹探测器要么非常慢,因为它们依赖于检测波冲击材料所产生的热量,而热量传播缓慢,要么它们使用相对较快的光电探测器,但灵敏度非常低。此外,直到现在,大多数方法都需要整个太赫兹探测器阵列,每个探测器产生一个像素的图像。问题在于每一个都相当昂贵,一旦他们开始被用来制造相机,探测器的成本就会开始迅速扩大。虽然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通过新的工作破解了太赫兹脉冲检测问题,但缺乏良好的源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世界各地的许多研究小组正在努力解决。尼尔森说,新研究中使用的太赫兹源是一个庞大而繁琐的激光器和光学设备阵列,不容易被扩展到实际应用中,但基于微电子技术的新源正在顺利开发中。论文的共同作者、明尼苏达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麦克奈特教授Sang-Hyun Oh补充说,虽然目前的太赫兹相机版本要花费数万美元,但该系统使用的CMOS相机的廉价特性使其"向建立实用的太赫兹相机迈进了一大步"。商业化的潜力促使制造CMOS相机芯片和量子点设备的三星公司合作开展这项研究。尼尔森说,这种波长的传统探测器在液氦温度(-452华氏度)下工作,这对于从背景噪声中挑出能量极低的太赫兹光子是必要的。这种新设备能够在室温下用传统的可见光相机检测并产生这些波长的图像,这一点出乎了从事太赫兹领域工作的人的意料。研究人员说,有许多途径可以进一步提高这种新相机的灵敏度,包括组件的进一步小型化和保护量子点的方法。他们说,即使在目前的检测水平上,该设备也可以有一些潜在的应用。在新设备的商业化潜力方面,Nelson说,量子点现在价格低廉,而且容易获得,目前被用于消费产品,如电视屏幕。相机设备的实际制造更加复杂,但也是基于现有的微电子技术。事实上,与现有的太赫兹探测器不同,整个太赫兹照相机芯片可以用今天的标准微芯片生产系统来制造,这意味着最终大规模生产这些设备应该是可能的,而且价格相对便宜。目前,尽管该相机系统离商业化还很远,但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需要快速检测太赫兹辐射时已经在使用这种新的实验室设备。"我们没有那些昂贵的相机,"纳尔逊说,"但是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小设备。人们只需将其中一个插入光束中,用眼睛看一下可见光的发射,这样他们就知道太赫兹光束何时开启,这真的很方便。"虽然太赫兹波原则上可以用来探测一些天体物理现象,但这些来源将是极其微弱的,而且新设备无法捕捉这种微弱的信号,该团队正在努力提高其灵敏度。下一代的研究工作在于把所有东西都做得更小,它的灵敏度也会更高。
  • 相机里的劳斯莱斯:在徕卡相机总部感受高冷自信
    徕卡相机公司总部大楼,工作人员讲解公司文化徕卡相机  在摄影爱好者眼中,徕卡相机被誉为“神一般的存在”。在其早期岁月,轻巧、耐用的徕卡相机让战地摄影成为可能,巴顿将军、隆美尔元帅都留下了在战场上使用徕卡相机的记录。而因为价格不菲,它也被称为“相机里的劳斯莱斯”。在英国,一些绅士并不拍照,但身上常挂一台徕卡,作为身份象征。历经百年沧桑,如今的徕卡面对数码洪流,却不愿意放弃自己对机械的坚守,其半个世纪前推出的M3相机至今式样基本没有变过。在性能方便为王的时代,这种坚守还能获得多少拥趸?《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走进徕卡公司位于德国西部小城韦茨拉尔的总部,试图探究到底是什么支撑了徕卡的自信。  “零部件最少化”  韦茨拉尔市位于德国黑森州西北部,是一个人口只有5万多的小城。19世纪80年代后,这里汇聚了德国光学工业的精华,建立了包括徕卡公司在内的十几家光学公司,以生产照相机、显微镜和望远镜闻名遐迩。与显赫的名声相比,徕卡公司总部显得格外低调。银灰色的4层大楼坐落在一片空地上,整个大楼的造型好像露天放置的徕卡相机双镜头。这里就是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相机Ur-Leica型相机的诞生地。  徕卡公司为什么选择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安家落户呢?徕卡公司公关部的埃尔伯特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里的水土好,空气清新,有利于光学玻璃的生产,可确保其通透性。另外,这里远离喧嚣,能让工厂的设计人员和工人保持宁静的心态,潜心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上。  谈到徕卡公司的过人之处,埃尔伯特很自豪,“徕卡相机绝对没有可有可无的多余部件。‘零部件最少化’使徕卡真正达到了增一分觉多、减一分嫌少的地步。”公司一直坚持直观、简练的设计,核心理念是高度重视产品的实用性,这绝不是让徕卡拥有繁多花哨的功能,它只拥有摄影所需的最基本功能。  据埃尔伯特介绍,徕卡公司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是压倒一切的。他举例说,徕卡公司在上世纪50 年代曾研发出一种相机镜头边缘涂抹的黑漆,这种漆的质量非常好,已经使用了几十年。最近徕卡公司开发出一种新漆,效果更好,唯一的不足是牢固度不如旧漆,使用久了会脱落。为确保涂漆几十年如一日地粘在镜头上,公司毅然决定放弃新漆,仍用旧漆,牺牲了镜头的部分性能。但公司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如果新技术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即使能提高产品性能也要弃用,说到底只有可靠的质量才是吸引用户的最大竞争力。”  总部里的那个空车间  在参观时,记者看到一个空空的车间,里面没有人。埃尔伯特说,这个车间是相机镜头研磨车间,主要由女工来做。由于这个工序比较独立,女工们又要求早上班早回家,公司就把她们的工作时间调整为早上6点上班,中午12点下班。这样她们可以用下午时间照顾家人。今年欧锦赛期间,公司还特许部分球迷职工晚上班两个小时,让他们在家享受足球狂欢。埃尔伯特说,“员工在愉快心情下和郁闷心情下的工作质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让记者想起了一个故事,一名技艺精湛的钟表匠在监狱里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原来的水平,出狱后又神奇地恢复了创造力。  徕卡公司对员工意愿和权利的尊重是有传统的。早在1885年,徕卡公司前身莱茨工厂就开始在工人中发放孤寡伤残抚恤金,1906年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些重大福利制度比国家法定提早了至少10年。莱茨工厂的名气和声誉吸引了很多周边大城市的高级技工。“在莱茨上班”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光荣。  徕卡相机的历史可追溯到1849年。韦茨拉尔小镇上一名德国机械匠人凯尔纳成立了一家光学仪器作坊。20年后,该厂由曾在瑞士表厂做过学徒的年轻师傅莱茨接手,厂子更名为莱茨光学工厂,主要生产显微镜,到1907年售出10万台。一战前夕该工厂成为全球知名的光学仪器厂,产品覆盖望远镜、投影仪、电影摄影机等全线光学产品。然而一战让莱茨工厂和整个国家陷入困境。莱茨1920年病故后,他的儿子小莱茨临危受命。4年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投产徕卡相机。在1925年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莱茨工厂推出了第一部量产135mm徕卡相机,一炮而红。  数码时代,为何坚守机械  一家企业的兴衰逃不开世事风雨。上世纪70年代,日本竞争者们不断开发低端产品以占领市场,徕卡相机的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70年代中期,徕卡公司首次出现财务危机,7000名员工急剧裁员至3000人,生产线部分转移至人工成本只有德国1/4的葡萄牙。在80年代中期艰难的出售谈判中,莱茨后人不得已彻底退出了这一百年的家族企业。1987年,徕卡公司被瑞士同行WildHeerbruggAG收购,后几经易主。  2000年,日本数码相机的销售额首次超越传统相机。佳能、尼康等很快以高质量的数码相机树立了在这一领域的声望。柯达公司在2004年停止生产传统相机产品,彻底转向数码领域。而徕卡仍固守传统工艺和极其昂贵的价格,这使它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2004年,徕卡亏损超过1000万欧元。在2005年破产之际,公司被奥地利商人考夫曼收购。所幸,徕卡多年来坚持销售额10%以上的研发投入为其在激光显微镜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保驾护航,徕卡作为高端光学仪器供应商的国际地位得以确保。徕卡的品牌价值并未出现剧烈下滑。目前,徕卡相机公司已成为徕卡品牌冠名却彼此独立的三家公司之一。  如今,徕卡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和日本松下合作生产数码相机。最近还和中国华为合作生产手机镜头。在T系列、S系列和SL系列的产品上应用并优化了自动对焦技术,实现产品的自动化。另一方面,继续在M系列相机上使用手动对焦技术,坚持机械相机制造。  在数码时代依然坚守机械相机,有人表示质疑和不解。徕卡公司调研发现,在传统机械相机巅峰之作的M3相机使用人群里,年轻人依然占很大比例。这就表明,在性能方便为王、数码相机大行其道的时代,精密机械相机仍是很多人的梦想极品。因为徕卡粉丝们欣赏的是制造哲学,追求的是使用机械相机所具有的事必躬亲的参与感。这是高度自动化相机不能给予的。徕卡相机的优势是,对相机机械制造有绝对自信,但对电子元件就不敢保证。因此徕卡公司决定,以M3系列为代表的经典路线必须坚持,电子元件越少越好。在机身制造上,还用黄铜取代钛铝合金,要的就是这种“沧桑感”。  即便是数字化的徕卡相机,依然坚持传统设计,比如在镜头卡口上一致,可使用几十年前的镜头,甚至连存放电池的位置与方式都像极了胶片时代的M系列。中国一名张姓摄影爱好者表示,“这让徕卡的拥趸能继续感受经典。但同时,新进用户会抱怨这台机子操作起来很难,甚至不如一台微单‘好用’。”  据说每台徕卡相机都有一个单独编号,从第一台至今都是连续的。这使其极具收藏价值。目前收藏市场上最热门的是百年经典徕卡M3系列。上世纪30年代生产的、品相保存完好的可达百万元级别,其中还分军版和民版。  “现在的徕卡价格的确让人有些难以接受。几十万元买上一套限量版渐渐成了一种炫耀方式。”这名徕卡迷说,“但真正热爱徕卡的摄影者还是要用它来拍摄的。因此,二手市场已成为一种性价比更高的拥有徕卡的方式。”
  • 卖相机的也开始研究新冠检测了?佳能启动新冠检测系统研发项目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对数码产品有一定了解的人一定都听过佳能(Canon)这个品牌,没错就是那个做相机的佳能/span/strong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佳能相机以其出色的性能一直被消费者所青睐,strong2018年全球相机市场,佳能占比高达40.5%,妥妥的排名领先。/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b7f302d7-4ecb-4f14-a066-0f6a43d06790.jpg" title="截屏2020-03-04上午9.58.09.png" alt="截屏2020-03-04上午9.58.09.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佳能相机全家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20px "strong但就是这个我们一直认为是相机厂家的佳能,居然开始研制新冠检测系统了!/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3月3日,佳能中国微信公众号发文宣布佳能医疗系统株式会社(下文简称佳能医疗)将启动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研发工作。/strongstrong据悉,佳能医疗将凭借该检测系统参加“快速诊断检测试剂盒的基础研发项目”。/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4e378cb5-98f7-4145-9972-901178c63f8d.jpg" title="4e39-iqfqmat9391919.jpg" alt="4e39-iqfqmat9391919.jp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其实,strong佳能(Canon)不仅仅是一家相机公司,它是日本的一家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strong其主要产品除了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外,strong还包含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strong,strong其旗下的“佳能医疗”创立于1930年,/strong遍布在全球约140个国家和地区。strong2016年,更是以7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日本东芝公司旗下的“东芝医疗系统公司”。/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据悉,佳能医疗曾于2015年和2019年向几内亚、刚果及时提供埃博拉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2018年寨卡病毒RNA检测试剂Genelyzer KIT获得生产许可。由此可见,佳能医疗在病毒检测方面具备足够优势。strong如今佳能医疗也与长崎大学开展合作,参与新冠病毒相关研究项目,为东京奥运做准备。/strong/p
  • “100家实验室”专题:访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
    为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和需求,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情况,仪器信息网自2008年6月1日开始,对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100家实验室”进行走访参观。2010年6月10日,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参观访问了本次活动的第三十五站: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中心的国家计量认证(CMA)  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http://www.msal.net)坐落于北京大学科技园内,创建于2006年,是一个专业以XRD(X射线衍射)和XRF(X射线荧光)为分析手段的测试机构,中心于2008年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CMA),目前有工作人员约15人。  微构分析测试中心藏品:上世纪50年代的X射线粉末德拜照相机   微构分析测试中心藏品:上世纪60年代的X射线衍射平板照相机和粉末德拜照相机  微构分析测试中心藏品:上世纪60年代的X射线粉末高温照相机和单晶回摆照相机 微构分析测试中心藏品:X射线衍射魏森堡单晶相机该单晶照相机是上世纪60年代初北京大学化学系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我国重大科研成果“牛胰岛素2.5Å 分辨率晶体结构的测定”工作中使用的关键仪器。   一走入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X射线衍射仪器发展史的展橱,精美的橱窗中展示了各个时代的X射线衍射仪器,墙上的展板记录了历史上所有与X射线仪器有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由此您便知该测试中心对X射线衍射技术的关注。  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江向峰热情接待了仪器信息网的到访人员,并详细介绍了中心的定位、服务及发展目标。  定位:服务科研、研发的测试机构  当谈到测试中心的定位时,江主任表示,“目前的分析测试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三类:(1)强制检测项目,即国家相关法规或标准规定要进行的检验检测 (2)以企业自身产品质量控制需求为出发的测试活动 (3)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为目的的测试活动。目前,绝大多数的第三方测试机构都属于前两种,我们中心则属于第三种。但是第三种测试活动一直都是以学校或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为主体,因此以公司体制来运营,把测试活动作为一种科技服务产品提供给市场,是一种尝试,我们正在进行探索。”   “近几年,国家在进行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北京市科委开展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平台建设的目的就是为科研、研发服务,正好与我们测试中心的定位是一致的。但是平台建设是政府行为,而我们要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来从事这样的活动,我们要走出一条有别于完全依靠国家投资建设的测试机构的道路。当然,我们也渴望得到政府的扶持。”江主任补充,“在测试中心运行的短短几年里,中心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提供了很多有效、及时的专业测试服务,符合中心的质量方针:科学、公正、准确、满意。我们的客户40%以上来自高新技术企业。”经中心升级改造的日本理学转靶X射线衍射仪  特色:实验平台搭建及实验环境租用  关于测试中心的业务种类,江主任介绍到,中心的业务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以X射线衍射仪为分析手段的测试业务 (2)X射线衍射仪相关实验平台的搭建 (3)以X射线衍射仪为主体的实验环境的租用。   第一项业务应该是所有第三方测试机构的主业,而我们微构测试中心的特色在于后两项业务,一可以提供租用机时的服务,有测试需求的客户,在经过简单培训之后,可以自己进行样品的测试与分析 二对于特殊需求的研发用户,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2KW至12KW功率的独立X射线光源,配套各种实验附件,为其搭建安全方便的专用实验环境。  江主任表示,“当然,这些特色服务也是基于我们拥有专业的技术,以及我们所服务客户的特殊性。高校和研究所的学生是我们的大客户群,他们的检测需求比较复杂,需要重新搭建实验平台,而我们正好有能力做这样的工作。”  当笔者问及,是否担心用户自行操作造成仪器损坏时,江主任笑答,“我们是X射线衍射仪器的研发者,即便现在使用的商用仪器也已经被我们多次改造,维修、设备升级改造是我们的强项。”  研发:专注X射线衍射仪研发并实现产业化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衍射仪组是我们测试中心的前身,X射线衍射仪器的研发及产业化是我们测试中心的一个重要工作。测试中心的发起人江超华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X射线分析仪器研究与制造的专家。” 江主任说到。  微构分析测试中心研发,普析通用仪器公司产业化的XD-3型高精度自动粉末衍射仪研发中的X射线能谱岩心扫描仪  在研发方面,测试中心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研发的XD-2型自动粉末衍射仪成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X射线衍射仪”采用的产业化机型 设计生产出我国第一台采用θ-θ扫描技术的XD-3型高精度自动粉末衍射仪。如今,两款仪器均在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产业化,并且产品XD-3获2007年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BCEIA2007)金奖,进入国家科技部2008重点推广的国产分析仪器产品目录。目前,我们正在研发用于“古气候”研究的X射线能谱岩心扫描仪,预计今年年底结题,并有望推向市场。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负责人江向峰先生与本网工作人员的合影附件:分析测试中心服务项目列表 序号产品/产品类别参数名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1多晶材料定性相分析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定量相分析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晶胞参数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点阵畸变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结晶度测定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Rietveld分析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2矿物晶胞参数矿物晶胞参数的测定 粉末X射线衍射法J/T 553-1991全岩矿物组成分析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矿物原料分析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沉积岩物相分析沉积岩粘土矿物相对含量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SY/T 5163-1995沉积岩物相分析沉积岩中粘土矿物总量和常见非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方法SY/T 6210-1996伊利石/蒙皂石间层矿物伊利石/蒙皂石间层矿物X射线衍射鉴定方法SY/T 5983-1994(2002)α-Al2O3刚玉磨料中α-Al2O3相X射线定量测定方法GB/T 14321-1993水沉积物用X射线衍射法作水沉积物中结晶化合物的识别方法ASTM D 934-1980 滑石滑石粉中闪石类石棉矿物的检验(滑石物理检验方法GB/T15344-94)3纳米材料粒度分布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 X射线小角散射法GB/T 13221-20044二氧化钛晶型分析和晶体粒度纳米二氧化钛GB/T 19591-2004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法测定二氧化钛颜料中锐钛和金红石比率的试验方法ASTM D 3720-19905石油及相关产品催化剂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石油焦铝生产中使用的碳素材料.煅烧焦炭.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煅烧石油焦的晶体粒度ISO 20203-2005硫原油中硫含量的测定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 17606-1998硫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GB/T 17040-1997硫汽油中硫含量的测定法SH/T 0742-20046镀层/薄膜厚度测定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组成分析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羟磷灰石羟磷灰石等离子喷镀层相含量的X射线衍射测定标准实施规范ASTM F 2024-2000镍-磷合金金属覆盖层,镍-磷合金镀层,X射线衍射方法JB/T 8426-967硅酸盐/陶瓷层状结晶二硅酸钠层状结晶二硅酸钠试验方法 δ相层状结晶二硅酸钠定性分析 X射线衍射仪法GB/T 19421.1-2003γ-Al2O3硅铝催化剂中γ-Al2O3含量测定法(X射线衍射法)SH/T 0625-1995成分测定含4A沸石洗衣粉QB 1767-93硅砖定量相分析硅砖定量相分析.X射线衍射法YB/T 172-2000伽马铝矾土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触煤剂中含硅和铝矾土的触煤剂中伽马铝矾土含量的试验方法ASTM D 4926-2006水泥和水泥熔渣阶段比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测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熔渣阶段比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C 1365-2006水泥X射线荧光分析水泥X射线荧光分析通则GB/T 19140-2003 陶瓷相分析高级工业陶瓷.陶瓷粉.锆晶相的测定BS DD ENV 14273-2002相成分及结晶度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YY 0305-19988金属材料物相分析金属材料定量相分析 X射线衍射K值法YB/T 5320-2006碳化物高速钢中碳化物相的定量分析 X射线衍射仪法YB/T 5336-2006残余奥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测定 X射线衍射仪法YB/T 5338-2006点阵常数金属点阵常数的测定方法 X射线衍射仪法YB/T 5337-2006晶粒大小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金属晶体中晶粒大小的方法JIS H7805-2005织构分析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长程有序度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无损检测贵金属首饰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 18043-20009表面分析硅片表面元素污染物表面化学分析.采用全反射X射线荧光(TXRF)光谱法对硅片表面元素污染物的测定BS ISO 14706-200110元素分析部分参数TXRF原理和定义DIN 5100311医药结构鉴别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指纹谱分析多晶体X射线衍射法通则JY/T 009-1996  测试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16号.北京大学科技园孵化器2号楼2112室  联系人:江向峰先生  联系电话:010-58874029\58874028 转800 附: 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展位 http://www.woyaoce.cn/member/T100672/
  • 量子点与光谱仪成功结合 物质“指纹” 慧眼能识
    p  将来的一天,只要拿着手机轻轻一扫,就能知道想买的苹果是酸还是甜,喝的牛奶安不安全,食用的油是不是地沟油 戴上智能手表就能检测皮肤血氧含量,也可以检测是否罹患皮肤癌等疾病……/pp  这不是天方夜谭,只需一个小小的量子点光谱仪就可轻松搞定。而研发这一“神器”的,正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鲍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4a940c7-58e5-4b82-bde9-03ad1332280f.jpg" title="untitled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鲍捷/pp  2013年底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学成归国的鲍捷,是学生眼中“最帅的导师”。作为“青年千人计划”学者,鲍捷以学报国,在光谱仪研发领域采撷了最亮的那颗星,成功研发量子点光谱仪,宣告全民光谱照相时代的到来。/pp  strong量子点光谱仪“惊艳”世界/strong/pp  2015年7月,一篇名为《基于胶体量子点纳米材料的光谱仪》的论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学界因之轰动。“这是人们第一次在光谱仪中使用量子点”“科学领域上最重要的科研工具之一现在适合于你的手机”……国外媒体的纷纷点赞,显示出量子点光谱仪的非同寻常。/pp  论文的第一作者正是鲍捷。同期《自然》杂志还刊登了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科学家的专题评论文章,文章说“这种优雅地将纳米技术与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集成的方法克服了多种现有技术所面临的困难”“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微小的、高分辨率的量子点光谱仪在太空任务或家居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中被应用”……/pp  量子点光谱仪的横空出世,是量子点和光谱仪的首次成功结合,开辟了人类使用纳米材料的新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pp  光谱是物质的一种“指纹”,是其与生俱来的“身份证”,而作为分辨光波的神奇“眼睛”,光谱仪能准确测量物质“指纹”,从而“一眼洞穿”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然而,传统光谱仪受光栅分光的物理原理限制,在实际中难以做到小于一本字典的大小,且造价昂贵,高达数万美元。因此,传统光谱仪一直是实验室的“专宠”,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pp  想要改变,就必须突破。鲍捷上下求索,终于找到纳米材料领域的“新贵”——量子点。量子点具有吸光特性,将其缩小至人头发丝万分之一尺度时,量子点的颜色就会随尺寸改变而改变。“量子点是能在非常宽的颜色范围内连续地获得不同颜色的材料,基于这一独特性,它是用来辨别物质颜色或光谱的绝佳材选。”鲍捷说。/pp  量子点光谱仪利用不同量子点材料的光学性质,取代了光栅的光学过滤作用,具有新型传感器小、巧、轻的特点。甫一问世,量子点光谱仪就“优雅地”惊艳了世界,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让人充满期待。/pp strong 瞄准交叉领域闯新路/strong/pp  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跨学科的专业背景和长时间的观察思考,让鲍捷有了“后发优势”,他打破常规思维,以超然的研究视角,蹚出了一条新路。/pp  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阶段深造于美国布朗大学,5年内学过材料、光谱等4个专业,博士后则在MIT从事飞秒激光研究,短短10余年间鲍捷在化学、生物、物理等多个学科方向游刃有余,学术视野空前开阔,最终“脑洞大开”,将量子点和光谱仪两种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做科研,虽然巨人难以超越,但巨人和巨人间有可供探索的广阔空间,交叉学科就是搭在巨人间的桥梁。”鲍捷说。/pp  发现真问题,才有新突破。在美国求学时,细心的鲍捷发现很多人爱晒太阳,但紫外线太强可能诱发皮肤癌,这让不少人饱受折磨。“要是有一个能测量不同波长紫外线含量和强度的小型光谱仪就好了。”鲍捷暗自琢磨。/pp  就这样,制作小型光谱仪的想法在鲍捷心里扎下了根,他推开一扇门,洞见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pp  苦心人,天不负。量子点光谱仪终于从理念变成现实。/pp  strong怀揣一颗报国之心/strong/pp  海外负笈,以学报国,这在鲍捷看来是水到渠成的事。/pp  “他身上有老一辈科学家的影子,怀着一颗朴素的爱国心。”课题组科研助理张大伟和鲍捷接触很多,这份情怀让他感同身受。早在回国前,鲍捷就在量子点光谱仪的研发上获得突破。“凭借这一颠覆性技术,他想要留在美国任教绝非难事。”张大伟说。/pp  然而,鲍捷却并没想要留下来。当清华大学前校长2013年在美国问他是否愿意回国工作时,鲍捷没有丝毫犹豫,满口答应。/pp  回到母校工作,实现了鲍捷的夙愿。归国之初,实验室只是几间空荡荡的小屋,一件像样的设备都没有,鲍捷一一购置,慢慢搭建起了完备的实验研究平台。在这里,他一次次地试验,成功研制出了量子点光谱仪,开了量子点和光谱仪巧妙结合的先河。现在,他又瞄准前沿领域,朝智能制造、智能传感、智能分析等领域迈进,准备攀登新的高峰。/pp  “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领域,做研究眼界一定要宽。”这是鲍捷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他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并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科研能力。/pp  鲍捷对学生严格,“在算法精度上,别人能做到的,你们也要做到” 但他也很宽和,“我们实验室从不打卡,鲍老师不会强迫我们,如果状态不好,出去玩一天他也不介意。”博士研究生李思敏说。/pp  实验室的一面墙上,贴着鲍捷跟学生们的不少合影。照片上,他总是站在最外侧,也像个学生一样,笑得灿烂。/p
  • 光学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一、正确安装的问题使用显微镜前,首先要把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安装上去。目镜的安装极为简单,主要的问题在于物镜的安装,由于物镜镜头较贵重,万一学生安装时螺纹没合好,易摔到地上,造成镜头损坏,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强调学生安装物镜时用左手食指合中指托住物镜,然后用右手将物镜装上去,这样即使没安装好,也不会摔到地上。二、正确对光的问题对光是使用显微镜时很重要的一步,有些学生在对光时,随便转一个物镜对着通光孔,而不是按要求一定用低倍镜对光。转动反光镜时喜欢用一只手,往往将反光镜扳了下来。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一定要强调用低倍镜对光,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而光线较弱时则用大光圈,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当看到均匀光亮的圆形视野为止。光对好后不要随便的移动显微镜,以免光线不能准确的通过反光镜进入通光孔。三、正确使用准焦螺旋的问题使用准焦螺旋调节焦距,找到物象可以说是显微镜使用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学生感觉最为困难的一步。学生在操作中极易出现以下错误:一是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 二是不管镜筒上升或下降,眼睛始终在目镜中看视野;三是不了解物距的临界值,物距调到2~3厘米时还在往上调,而且转动准焦螺旋的速度很快。前两种错误结果往往造成物镜镜头抵触到装片,损伤装片或镜头,而第三种错误则是学生使用显微镜时最常见的一种现象。针对以上错误,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强调,调节焦距一定要在低倍镜下调,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但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在这个过程中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然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并慢慢反向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同时向学生说明一般显微镜的物距在1厘米左右,所以如果物距已远远超过1厘米,但仍未看到物象,那可能是标本未在视野内或转动粗准焦螺旋过快,此时应调整装片位置,然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当视野中出现模糊的物象时,就要换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寻找范围,提高找到物象的速度。四、物镜转换的问题使用低倍镜后换用高倍镜,学生往往喜欢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认为这样比较省力,但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原因是转换器的材料质地较软,精度较高,螺纹受力不均匀很容易松脱。一旦螺纹破坏,整个转换器就会报废。教师应指导学生手握转换器的下层转动扳转换物镜。五、光学玻璃清洗的问题光学玻璃用于仪器的镜头、棱镜、镜片等。在制造和使用中容易沾上油污、水湿性污物、指纹等,影响成像及透光率。清洗光学玻璃,应根据污垢的特点、不同结构,选用不同的清洗剂,使用不同的清洗工具,选用不同的清洗方法。清洗镀有增透膜的镜头,如照相机、幻灯机、显微镜的镜头,可用20%左右的酒精和80%左右的一种有机物,结构式为C2H5OC2H5的配置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时应用软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剂,从镜头中心向外做圆运动。切忌把这类镜头浸泡在清洗剂中清洗,清洗镜头时不要用力擦拭,否则会损伤增透膜,损坏镜头。清洗棱镜、平面镜的方法,可依照清洗镜头的方法进行。
  • 以色列科学家打造可在人体内游动的检测仪
    在经典科幻影片《神奇旅程》中,拉寇儿-薇芝率领的一支团队乘坐的潜艇缩小后进入一名受伤的外交官血管,设法挽救他的生命。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可以在人体内“游动”的微型胶囊式照相机  胶囊式照相机的铜“尾巴”由核磁共振扫描仪产生的磁场控制,允许科学家在体外操控照相机的体内移动特拉维夫大学研制的胶囊式照相机仍旧较大,无法进入血管,但可以利用磁场控制的铜“尾巴”在患者消化系统内“游动”  北京时间12月22日消息,在科幻影片《神奇旅程》中,一群医生乘坐缩小的潜艇进入一名垂死的患者体内,拯救他的生命。现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距离打造这种迷你潜艇又向前迈进一步。他们研制出可以在人体内“游动”的微型胶囊式照相机。据悉,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于在人体内“游动”的无线远程遥控照相机,通过体外的核磁共振成像信号进行磁控制。  在1966年的经典影片《神奇旅程》中,科学家缩小了一艘潜艇及其艇员,让他们得以进入一名患者体内,拯救他的生命。当然,这种潜艇只是一个科学幻想,还无法成为现实。特拉维夫大学研制的微型照相机可以寻找伤口和肿瘤,同时不会像内窥镜那样让患者产生不适。  特拉维夫大学的加博尔-科萨尔在接受《生物医学微型设备》杂志采访时表示,这种微型照相机同样能够将药物送入患者体内。他说:“核磁共振成像仪能够产生一个巨大的恒定磁场。胶囊式照相机依照这个磁场在体内移动,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一样。”  胶囊式照相机的移动更像是在“游泳”。它长有一条“尾巴”,由铜线圈和柔软可弯曲的聚合物构成。磁场让尾巴内发生振动,允许照相机在体内“游动”,囊内的电子元件和微型传感器允许操作人员操控磁场,控制照相机的移动。科萨尔指出使用非铁质磁材料铜是一个关键。绝大多数磁铁都会干扰核磁共振成像仪,让最后的图像模糊不清,铜产生的干扰很小,能够获取清晰的图像。  内窥镜是一种目测检查身体通道或者结肠、膀胱、胃等中空器官内部情况的仪器,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患者在检查后需要时间恢复,同时需要服用镇静剂。特拉维夫大学研制的微型照相机主要用于检查进出较为容易的消化系统。
  • CMRS2018:高冷的中国中子照相技术获广泛应用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8年7月13日下午,2018中国材料大会(CMRS)各分会场会议交流拉开帷幕。本次大会共设35个分会场,仪器信息网编辑走入E02.材料表征与评价分会场,为读者带来分会场中引起观众热烈关注的一场报告的内容报道。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韩松柏带来的报告《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照相技术应用》。报告中全面介绍了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照相技术的应用技术和产品,如储氢材料、锂电材料的研究者们想要获取材料内部变化的图像信息,就可以利用中子照相技术。此外,报告中特别展示了放射性样品间接中子CT研究最新进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9609b937-08cd-4eb9-871c-1a71acbc434f.jpg" title="韩松柏.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韩松柏/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strong世界第三的高通量中子源/strong/span/pp  常见的X射线成像利用的是X射线与内层电子的相互作用。中子散射、中子成像这类应用,是因为中子具有自身特有的粒子性质。中子不带电荷,可与原子核相互作用,它的散射能力与原子序数没有关系,对于C、H、O、N等相对原子质量较轻的元素,利用中子成像可得到更清晰的图像信号,而这些元素对X射线而言是透明的。中子这具有不带电的特点,使其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在实际测量金属材料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穿透深度。像高温、高压、磁场、电场这几类加载样品环境,可以采用许多不透光的金属作为窗口。在X射线,同步辐射均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中子就体现出了它的优势。中子有磁矩,是一个真正的三维磁性结构。中子对临近原子、同位素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pp  技术的开展以及利用中子进行科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获取高通量的中子源。中国投资数十亿建成来开展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先进研究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与通过使用质子轰击重金属靶来获取中子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不同,中国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院的中国先进研究堆采用裂变反应的方式来得到中子。目前,韩松柏开展中子照相实验的高通量中子源功率高达60MW,中子通量高,其规模目前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堆芯发生裂变产生中子,从孔道穿出,向四面发散 由于中子源的建设成本很高,通过使用导管把中子引入到另一个大厅,可以损失很少的中子,以更好地利用每一个中子 中子的引出是为了建设更多的中子谱仪,目前中国先进研究堆已建成的谱仪有9台,在建的有5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strong中子照相技术五大特点/strong/span/pp  中子成像技术是随着X射线成像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随着上世纪90年代数字相机的出现,有了数字成像技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子CT技术也发展了起来。中子照相的类别包括实时成像、共振成像。根据中子能量的不同,还可分为冷中子成像,快中子成像,超热中子成像,单波长中子成像等等。/pp  中子照相是通过利用中子束穿过物体时在强度上的衰减变化,对被测物体进行透视成像,从而获取内部结构信息。中子源不能像X射线一样做成锥束,在实际应用中,中子发散束均被当做平行束进行处理。由于中子本身独特的性质,中子照相技术有五个特点:/pp  (1)深穿透性无损检测 /pp  (2)可观测磁场 /pp  (3)对轻元素敏感 /pp  (4)区分同位素 /pp  (5)可测试放射形样品。/pp  因此,中子照相技术在某些应用领域独具优势,如:对于同一个金属外壳的炸弹样品,可见光只能观测到外表,X射线(150keV)无法看穿样品,Gamma射线(1.2MeV)能穿透但分辨率较差,中子(25MeV)不仅可以穿过样品,还可清晰观测到其中的炸药、电线、开关、计时器等部件。对于放射型样品,常规的X射线,胶片,包括成像板、相机都会出现很大的干扰,只有中子成像能够通过一定方法而把干扰去除。/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9大谱仪和12项应用研究全扫描/span/strong/pp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合作模式是与有中子成像测试需求的国际、国内科研单位合作,利用中国先进研究堆的中子源建设相应的中子谱仪和开展中子成像应用研究。目前,中国先进研究堆已建成谱仪9台,另有5台在建。同时,与12家单位开展了一些中子成像的相关应用研究。/pp  粉末衍射谱仪目前有两台,一台是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建设的高分辨粉末衍射谱仪,另一台是与北京大学合作建设的高强度粉末衍射谱仪,均由对应高校出资。该设备可以观测和分析材料相态的纯度。/pp  中子残余应力谱仪是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合作建设的,可以研究材料疲劳与失效行为,通过分析内部残余应力来解释材料失效原因,目前该设备承担了很多国家重大科研任务。/pp  中子织构谱仪、四圆单晶谱仪、热中子三轴谱仪是从德国Jü lich国家研究中心引进,中子织构用于研究材料自由取向,四圆单晶用于测量单晶材料。从德国引进的热中子三轴谱仪有两台,目前是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主要用于研究材料动力学,研究内容均为前沿基础理论的方向,如热电材料、超导材料等,这类研究成果通常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刊物。/pp  中子反射谱仪和中子小角谱仪,是同中科院化学所合建的,反射谱仪用于研究材料表面,以及薄膜材料,主要有液体表面及高分子薄膜 中子小角主要用于做纳米相。/pp  韩松柏在中国先进研究堆开展实验主要使用的两台设备,一台是高分辨探测系统,做实时成像,分辨率能做到50~80μm 另一台是高速探测系统,实时成像速度可达100帧/秒,分辨率则相对较低。/pp  在建的中子谱仪设备有5台。和人民大学合作建设冷中子三轴谱仪和冷中子光谱仪。现有一台中子残余应力谱仪已无法满足需求,和中南大学合作建设工程谱仪。这三台谱仪总值约两亿多元,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仪器专项支持,预计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pp  此外,在建的还有两台中子照相装置,以及利用中子开展中子活化分析的装置。活化分析主要用于痕量元素的无损分析,如空气PM2.5的来源:不同的C元素来源,同位素不同,可做一个标记物C14来进行研究。/pp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还同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12家单位合作开展了一些中子成像的相关应用研究。合作研究的内容有:航空发动机叶片脱芯测试,干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中子照相,商业锂离子电子CT成像,燃料电池吹扫实验,燃料电池低温启动,两相流快速中子照相实验,油渗沙4D测量,古生物化石CT,压力容器钢焊接,砂岩自发吸渗,混凝土裂缝毛细吸附,混凝土钢筋锈蚀中子CT测量。应用研究结果很好地体现了中子照相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如:/pp  航空发动机叶片脱芯测试—通过图像增强技术可以很可靠地观测到航空发动机叶片脱芯测试过程是否脱芯完全。/pp  干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中子照相—可清晰地观测到干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在满电与耗尽时的内部结构和状态。/pp  燃料电池低温启动—中子开展燃料电池的研究有一个优势,中子穿透能力强,对于含氢物质比较敏感 研究燃料电池低温启动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过冷水、冰是怎么生成,分布,以及如何演化变化的过程。/pp  压力容器钢焊接—利用能量选择中子成像研究压力容器钢焊接,可细致微观地研究结构相变、织构以及进行应力分析。/pp  油渗沙4D测量,砂岩自发吸渗,混凝土裂缝毛细吸附—X射线无法观测水的运动过程,而中子成像可以观测到这些行为。/pp  混凝土钢筋锈蚀中子CT测量—将混凝土钢筋放在配置好的一个腐蚀液里,每过一段时间进行一个检测,中子成像不但可以把钢筋的图层剥离出来,可以把铁锈的图层剥离出来,从而观测到腐蚀演化的进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放射性样品间接中子CT研究进展/span/strong/pp  放射型材料可以用中子照相进行检测,使用间接成像的方法。首先将中子束打在被测样品上,中间接一个金属转换屏,该金属屏只能被中子所活化,而不能被γ、α等粒子所活化 金属屏带了显像信息之后,送入暗室进行二次曝光,有胶片和IP(Image Plate)板两种成像形式。基本的流程是:转换屏与中子曝光→与胶片曝光之前的冷却→转换屏与胶片曝光→胶片的显影及成像分析→转换屏的冷却。/pp  IP板是目前主流的一个技术,具有三点优势:数字化成像数据,方便数据处理与存储 更宽的曝光线性范围,可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成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成像黑度值与曝光量为线性关系,利于进行精确的定量测量。/pp  其研究团队利用国内首台核燃料元件中子照相测试平台,在反应堆功率10MW的条件下,对模拟核燃料元件进行了CT无损测试、2D中子成像、测量杂质尺寸,对三明治型结构管材进行了中子CT三维实验,对高管进行了高分辨CT成像等实验。/pp  报告结束后,多名参会的老师和学生向韩松柏提问,韩松柏一一回答了他们的问题,并向广大对中子成像技术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作出邀请,欢迎他们来到原子能院的中子谱仪测试平台进行实验。/pp  仪器信息网将对2018中国材料大会现场跟踪报道(详见专题报道:a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zt/2018C-MRS" target="_blank" title=""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2018中国材料大会/span/a),欢迎关注CMRS后续精彩内容。/p
  • NASA将2020年发射下一代火星车 配备先进仪器
    p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NASA将于2020年7月发射下一台火星漫游车。该机器人探测器目前仍处于制造阶段,但已有迹象显示,这台新一代漫游车将配备诸多高科技装置。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noimg/23674518-541d-4338-98da-21efa8b63e0c.jpg" title="1.jpg" width="397" height="308" style="width: 397px height: 308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为艺术家绘制的2020火星漫游车概念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noimg/bcd02c66-b602-4b6e-9c7a-26733f9270b7.jpg" title="2.jpg" width="447" height="207" style="width: 447px height: 207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0火星漫游车将得到直升机火星探测器(HMS)的陪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noimg/d4817407-e96b-4dd4-b2d2-07ad673c05ec.jpg" title="3.jpg" width="472" height="358" style="width: 472px height: 358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新的漫游车还将装有更经久耐磨的轮胎,摩擦力更强,形状也将朝性能最大化的方向设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noimg/8a73e9b9-b73b-4915-acf3-4c1fd9672066.jpg" title="4.png" width="385" height="457" style="width: 385px height: 457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至于该漫游车的降落地点,目前还不得而知/pp  该漫游车正在NASA位于加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进行组建,除了“火星2020”这个名字外,还没有正式命名。和前几代漫游车一样,它也将在火星表面四处巡游,寻找古代火星宜居的迹象,并对火星的地质、大气及其它自然现象开展科学分析。但与前任不同,这一台漫游车还会展示一些新花样。/pp  NASA于本周宣布,这台探测器将配备至少23台不同的照相机,比“勇气号”和“机遇号”多13台,比“好奇号”多六台。其中九台将用来执行工程任务,七台用于科学任务,另外七台将负责记录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下降和降落的过程。有了这些“眼睛”,该探测器能够生成纵横千里的全景图,揭开重重奥秘,以精密的细节研究火星。最重要的是,这些照相机将与漫游车上搭载的多台科学仪器联手协作。/pp  在下降过程中,照相机将拍摄降落伞打开的照片,并记录漫游车缓缓降落到火星表面的过程。漫游车开始外出作业后,一台内部照相机将仔细分析岩石样本。完成“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后,漫游车将把样本放回岩石表面,留待未来任务再次收集。/pp  这些照相机还将提供更多彩色与3D图像。“好奇号”有Mastcam照相机,“2020”则将配备Mastcam-z,其中z是“变焦”(zoom)的意思。此外,它们还可生成更多立体图像,有助于科学家搜寻地质特征、评估距离、从远处寻找下一次探索的位置等。/pp  此前漫游车上搭载的Navcams和Hazcams照相机主要用于导航和规避危险,能够生成100万像素的黑白图像。升级到“2020”版本之后,这些照相机便可拍出20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全彩照片。此外,它们还能减少移动产生的模糊,因此漫游车可以边巡游火星表面、边抓拍照片。并且,由于镜头直径更宽,2020火星漫游车拍摄的视野也将扩大。/pp  “此前的Navcams照相机会抓拍多张照片,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林· 麦金尼(Colin McKinney)介绍道,“而如今有了更宽的视野,我们一次就能拍下相同的画面。”/pp  你也许觉得这样的高分辨率3D全彩色照片没什么大不了,但对于距我们3400万英里(约合5472万公里)的机器人漫游车而言,这是了不起的进步。漫游车上的种种新装备将产生海量数据,接着要将它们传回地球。而新添加的照相机将大大限制数据传输速度。/pp  为解决这一问题,2020火星漫游车上的照相机将对数据进行压缩(“好奇号”也采用了这一做法),但此外还有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利用轨道探测器进行数据接力。NASA首先在“勇气号”和“好奇号”任务中测试了这一设想,将“奥德赛”火星轨道探测器作为行星间中继站。谁说我们不是活在未来呢?/pp  “我们本来每火星日只能传输10兆比特的数据,”该任务科学家贾斯汀· 马奇(Justin Maki)指出,“但在首次利用奥德赛号探测器之后,这一数字提高到了100兆比特。这使我们意识到,局面已经大有改观。”一个火星日时长24小时39分钟。在2020任务中,NASA计划利用已处于火星轨道的探测器,包括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火星挥发物与演化任务探测器(MAVEN),以及欧空局的微量气体轨道探测器等。/pp  这还只是照相机。其它科学仪器还包括一台用于分析火星表面物质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一台雷达成像仪、一只麦克风、一台紫外线光谱仪、甚至还有一台直升机火星探测器(HMS)——这是一台重约900克的太阳能无人机,将跟在漫游车上空飞行,帮助它选择接下来的探索目标。/pp  此外,新的漫游车还将装有更经久耐磨的轮胎(“好奇号”的轮胎已经严重受损),摩擦力更强,形状也将朝性能最大化的方向设计。这台漫游车还将尝试用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对火星的第一代移民而言,这将是一项史无前例的重大突破。/pp  至于该漫游车的降落地点,目前还不得而知。NASA已经发布了一份可能的登陆地点列表,包括东北流沙带(Northeast Syrtis,此处因火山活动温度较高)、耶泽洛陨石坑(the Jezero Crater,一座火山湖泊的遗迹),以及哥伦比亚山(Columbia Hills),NASA“勇气号”便是在这里登陆的。/pp  但无论在哪里降落,下一次火星任务都将同样精彩。/ppbr//p
  • 红外指纹可以帮助检测癌症?前景光明!
    癌症可以在我们体内的许多地方生长,并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但是,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癌细胞的生长,那么成功治愈的机会将更大。有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吗?来自慕尼黑大学(LMU)激光物理部的宽带红外诊断(BIRD)研究团队揭示,红外光谱图谱可以用于拾取实体瘤在我们血流中留下的分子痕迹。检测早期和侵袭性较低的癌性病变对于有效的药物治疗选择至关重要。除了使体内肿瘤组织显影的射线照相工具,以及从内部器官中切下用于显微镜检查的组织活检之外,现代诊断方法通常专注于非侵入性的癌症检测:他们分析体液并试图捕获癌症引起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变化。事实上,肿瘤将许多异常的代谢产物和信号分子传播到周围环境中。同样,肿瘤也与邻近组织的正常细胞相互作用,随后与我们的免疫细胞和血管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实质上影响了许多分子的类型和数量,这些分子最终在我们的血流中循环,甚至在肿瘤仍然局限于一个器官而尚未转移的时候。然而,明确识别癌症分子(医学诊断和制药的圣杯)仍然是一个挑战。慕尼黑大学的attoworld研究团队做出了巨大努力,为复杂液体基质中分子的最可靠和最灵敏检测铺平了新的技术途径。在此背景下,BIRD研究团队刚刚在《eLif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Infrared molecular fingerprinting of blood-based liquid biopsies for the detection of cancer”,他们将极小体积的血样流过比色皿,并通过其发出红外光,并根据溶解在样品中的数十万不同分子的同一性和数量,对来自血液样品的光波模式的复杂变化进行定量。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提取信息可以确定签名,该签名是个体血液样本的高度特征,因此该签名可以称为“分子指纹”。BIRD团队早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题为“Stability of person-specific blood-based infrared molecular fingerprints opens up prospects for health monitoring”表明,这种红外分子指纹在重复抽取个体血液时具有高度重现性。现在,通过红外分子指纹来追踪癌症等疾病的问题变得非常明显:必须转移到人群水平。因此,科学家们必须分析近两千名个体的这些指纹,才能提取出平均健康指纹和平均疾病指纹之间的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工作?与LMU诊所的医生合作下,BIRD团队建立了一个匹配的病例对照临床研究,并对独立诊断为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或膀胱癌的患者样本进行了比较红外分子指纹图谱分析。事实上,血液的红外指纹图谱具有惊人的稳健性,能够正确检测癌症状态。令人兴奋的是,红外指纹不仅可用于检测癌症,还可用于区分不同的癌症类型,表明每种癌症都引发了特定的分子改变。这种方法有一天可以进入诊所吗?虽然远非一种患者可以在医疗诊所获益的方法,但已发表的研究证实了一种预期,即在未来,红外指纹图谱可能会成为有用的辅助癌症诊断,甚至用于使用当前癌症检测方法会被忽略的低级癌症的癌症筛查。红外指纹图谱可能很快会发展到另一个水平,特别是当attoworld研究中的超快光源和高精度电场计量学将发挥作用时。探索将会继续,道路十分光明。
  • 北京某单位新建实验室,批量采购仪器设备
    北京某检测机构新建实验室,采购以下仪器设备,进口、国产不限,需要报价对比,能做的厂商请查看联系:仪器设备名称仪器设备名称PCR仪望远镜/GPS(或DGPS)定位仪/罗盘仪/pH计/温度计/透明度盘/电子天平/采泥器/照相机/冷藏箱/流速仪/风速风向仪/水下照度计/空盒气压表高速冷冻离心机回声测探仪显微镜鱼探仪检尺记数器采样船分光光度计点频度框架马弗炉及烘箱弶网/圆锥网/底层网激光粒度仪浮游生物网GPS定位仪/指南针/抄网/麻醉瓶/望远镜/采样器/照相机踢网/索伯网/D型抄网/带网夹泥器捕虫网/人工巢管/风力计/彩色诱集盘/放大镜/观察盒多普勒剖面仪海拔仪电鱼器传导率测定仪GPS(或DGPS)定位仪/望远镜/罗盘仪/指南针/水下照相机/潜水设备/盐度折射计罗盘仪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角器钻具/钻头/PVC管便携式激光测距仪台站系统或自容式验潮仪胸径尺/生长锥/激光测高仪水文气象浮标或遥测波浪浮标冠层分析仪悬浮物沉降设备GPS定位仪/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罗盘仪/照相机/冷藏箱柱状采样器航拍无人机/越野车胸径尺/生长锥/激光测高仪钻具/钻头/抽筒/钢丝绳/扩孔器自动图像设备胸径尺/生长锥/激光测高仪光量子仪冠层分析仪回声测探仪联系方式:为避免过度打扰,请添加仪器信息网工作人员微信获取采购方联系方式:
  • 328万!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科研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LY2021-026-1项目名称:科研仪器设备购置(二次)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279,3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科研仪器设备购置):合同包预算金额:3,279,3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其他柜类其他柜类1(项)详见采购文件15,000.00-1-2照相机及器材照相机及器材1(项)详见采购文件22,800.00-1-3色谱仪色谱仪1(项)详见采购文件130,000.00-1-4分析天平及专用天平分析天平及专用天平1(项)详见采购文件3,700.00-1-5环保监测设备环保监测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370,000.00-1-6环保监测设备环保监测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30,000.00-1-7环保监测设备环保监测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52,000.00-1-8色谱仪色谱仪1(项)详见采购文件133,000.00-1-9环保监测设备环保监测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3,300.00-1-10环保监测设备环保监测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4,200.00-1-11环保监测设备环保监测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5,200.00-1-12其他分析仪器其他分析仪器1(项)详见采购文件29,800.00-1-13照相机及器材照相机及器材2(项)详见采购文件7,000.00-1-14分析天平及专用天平分析天平及专用天平1(项)详见采购文件4,900.00-1-15水文仪器设备水文仪器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40,000.00-1-16农林牧渔专用仪器农林牧渔专用仪器1(项)详见采购文件9,000.00-1-17环境监测仪器及综合分析装置环境监测仪器及综合分析装置1(项)详见采购文件90,000.00-1-18恒温机、恒温机组恒温机、恒温机组1(项)详见采购文件6,000.00-1-19环保监测设备环保监测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37,300.00-1-20机动船机动船1(项)详见采购文件35,000.00-1-21水文仪器设备水文仪器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3,000.00-1-22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其他试验仪器及装置1(项)详见采购文件20,000.00-1-23其他柜类其他柜类1(项)详见采购文件66,600.00-1-24农林牧渔专用仪器农林牧渔专用仪器1(项)详见采购文件130,000.00-1-25电化学分析仪器电化学分析仪器1(项)详见采购文件16,000.00-1-26其他分析仪器其他分析仪器20(项)详见采购文件4,000.00-1-27环保监测设备环保监测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10,000.00-1-28农林牧渔专用仪器农林牧渔专用仪器1(项)详见采购文件370,000.00-1-29其他分析仪器其他分析仪器1(项)详见采购文件13,500.00-1-30临床检验设备临床检验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6,000.00-1-31台、站台、站12(项)详见采购文件30,000.00-1-32环保监测设备环保监测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170,000.00-1-33环保监测设备环保监测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210,000.00-1-34农林牧渔专用仪器农林牧渔专用仪器1(项)详见采购文件287,000.00-1-35环境监测仪器及综合分析装置环境监测仪器及综合分析装置1(项)详见采购文件210,000.00-1-36环保监测设备环保监测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410,000.00-1-37环境监测仪器及综合分析装置环境监测仪器及综合分析装置1(项)详见采购文件15,000.00-1-38试验箱及气候环境试验设备试验箱及气候环境试验设备1(项)详见采购文件28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45个日历日内交货
  • 265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第一批)
    项目编号:GZGK23P007A0024Z项目名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第一批)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2,65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第一批)):合同包预算金额:2,65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1-1工业机器人室内复合型多功能机器人1(套)详见采购文件220,000.001-2光谱遥感仪器高光谱成像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260,000.001-3光谱遥感仪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460,000.001-4测绘仪器测绘无人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80,000.001-5其他分析仪器声呐1(套)详见采购文件120,000.001-6其他分析仪器塔式图形工作站1(套)详见采购文件120,000.001-7特殊照相机小型高速相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70,000.001-8特殊照相机高速相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400,000.001-9金属材料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60,000.001-10金属材料试验机电动振动试验系统1(套)详见采购文件730,000.001-11种植施肥机械新能源农业智能无人打药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70,000.001-12拖拉机超短车身拖拉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6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见“标的提供时间”要求。
  • 四项传感器国家标准于2013年2月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以2012年第28号公告批准发布了362项国家标准,由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沈阳仪表院)起草的四项传感器标准获得批准发布,并将于2013年2月15日实施。四项国标为:GB/T28854—2012《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GB/T28855—2012《硅基压力传感器》、GB/T28856—2012《硅压阻式压力敏感芯片》、GB/T28857—2012《直流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传感器作为沈阳仪表院的主导产品,做到了科研、生产及标准化同步进行。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四位主编张治国、徐淑霞、唐慧、李永清,克服科研、生产任务重的困难,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修改标准,还同检测中心沟通产品的试验方法,为四个标准的顺利完成付出了心血。传感器技术国标实施,将促进传感器产业转型和升级。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61年5月5日,原名为沈阳仪器仪表工艺研究所,原隶属于机械工业部。是全国仪器仪表元器件和仪表工艺的归口单位。1999年7月1日改制为企业,现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2003年以来,先后重组了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确定为“核心业务企业”。  设有1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即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分别为国家仪器仪表元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真空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个部级质检中心,即机械工业电影机械与电化教育设备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4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别为机械工业仪器仪表元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照相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械工业电影和电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真空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分会、仪表工艺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传感器分会均挂靠在本院。拥有辽宁省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工作站。
  • 2016生命科学十大技术/仪器创新 赛默飞两项上榜
    科学进步所依赖的因素,按先后顺序可能是这几个:新技术,新发现,新思想。  ——悉尼博伦纳  物理学离不开对撞机 天文学离不开望远镜 生物学离不开 PCR 仪。在人类科学进步的历程中,新技术的出现是新发明和新思想诞生的基石和前奏。  岁末年初,The Scientist 杂志照例评选出了2016年生命科学领域的十大技术/仪器创新成果。其中既有足以颠覆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新药研发和临床检验的新平台,也有在既有技术基础上更进一步的重要新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10大创新成果榜单中,出现了更多与临床相关的发明。3D打印肾脏在培养皿中重现了人体器官的各项性质,精密设计的检测系统可以同时量化检测多个样品中多种类型的生物标记物:这些成果不仅可以助力实验室研究,也将改变我们的临床实践。这些进步让我们明白,技术创新所能造福的不仅仅是制造业、发明者和学术界,也包括全人类。第十名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GeneArt Platinum Cas9 核酸酶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在 CRISPR 试剂方面的一项突破成果——GeneArt Platinum Cas9 核酸酶,入选了今年的十大创新成果。在大肠杆菌中纯化的重组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Cas9 蛋白,即 GeneArt Platinum Cas9 包含了一段核定位序列,使其可以进入靶细胞的细胞核中。  “我们一直坚信,稳定的性能、活性和纯度是十分重要的,”Thermo Fisher 的高级科学家、基因编辑工具和合成生物学研发经理 Jason Potter 说,“所以我们通过大量的检测,保证我们拥有十分稳健的纯化过程。”Thermo Fisher 下属 Potter 团队于2015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显示 GeneArt Cas9 在多种细胞系中表现出高达85%的切割率(J Biotech, 208:44-53, 2015)。  斯坦福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家 Matthew Porteus 在他利用体外基因编辑治疗血液疾病的研究中,使用了 GeneArt Platinum Cas9。目前他还在小鼠细胞中进行实验,但已经与 Thermo Fisher 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希望将成果推向临床试验。在使用 CRISPR/Cas9 系统进行高效特异的基因编辑时,“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已有的商业化 Cas9 酶是有毒性的,”他说。“[GeneArt Platinum Cas9] 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金标准,让我们能够获得其他试剂无法实现的结果。”  25 µg 包装的 GeneArt Platinum Cas9 核酸酶售价150美元,顾客还可以联系 Thermo Fisher 的专家寻求实验设计帮助或讨论操作流程。Thermo Fisher 副总裁,生物合成业务总经理 Helge Bastian 说:“做基因编辑这一行的小技巧就是,手把手的告诉顾客用量和方法,告诉他们如何去获得更好的结果。”  WILEY:该技术避免了基于载体的 Cas9 表达,至少在特定细胞系中大大加快了典型 CRISPR-Cas9 系统的工作流程。第九名Photometrics 公司Prime sCMOS 照相机  有了现代显微镜,研究者们还需要高性能的照相机来记录样品图像。“每一年,这些照相机都变得越来越好,”Photometrics 产品经理 Rachit Mohindra 说(Photometrics 是一家专注于显微镜照相机和其他生命科学研究用图像系统的公司),“它们基本上可以说是完美的。”要提升它们的完美程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他认为他和他的团队通过4.2兆像素 Prime sCMOS 照相机做到了。  这款产品在2016年初发布,其内置算法可降低散粒噪声(光学显微镜成像的固有波动),这个过程不需要获取多个临时图像后综合处理,也不需要增加激光强度而破坏样品。Mohindra 说:“有了这个照相机,就可以保持低强度光照,让被观察细胞存活更久,获得更好的数据。”Prime照相机将信噪比提高了三到五倍,“这相当于把光强降低了10倍。”  Prime sCMOS 照相机的内置算法还可以减少研究者需要采集数据的总量,缩短处理和分析时间。Mohindra 说:“不联网的情况下,每帧图片需要30秒的处理时间。”“如果你的照相机每秒可以摄取100帧,那么就需要花费5分钟来处理这1秒钟的数据。”但是如果使用 Prime 照相机,可以立即完成处理过程。  “Photometrics 公司 Prime sCMOS 照相机的实时过滤和高帧性能,甚至可以使其捕捉到超分辨率显微镜的图像,更好的显示染色体结构变化,”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 Kyle Douglass 在公司网站上写到。这款照相机售价15,950美元。  STR?MVIK:高质量科研图片需求的增长伴随着对信息处理能力需求的增加。在照相机上安装现场可编辑逻辑门阵列是一条可行之路。第八名Horizon Discovery 公司Turbo GFP 标记 HAP1 细胞  Horizon 公司的 HAP1 细胞已经连续三年入选年度十大创新成果榜单。2014年,CRISPR 编辑敲除细胞系入选(后被 Haplogen 公司出售) 2015年,用户定制敲除细胞系入选。2015年10月,Horizon 推出了 Turbo GFP 标记 HAP1 细胞,这种可在无需过表达特定基因的情况下对目的蛋白进行荧光标记的细胞系入选2016年度十大创新成果。  Horizon 公司细胞系高级产品经理 Daniella Steel 说,相比于抗体标记,该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简便性。“有别于抗体技术,使用该技术不需要鉴定和优化,可以直接对活细胞进行观察。”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 Emma Lundberg 最近正在她的人类蛋白质图谱项目的工作中使用这种细胞。Emma 主管共聚焦显微镜下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工作,她说基因的过表达有时会导致蛋白定位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而现在你能看到你的标记物在哪里,并且知道它们是内源表达的,”她说,“HAP1 细胞操作起来很简单,很适合细胞成像工作。”  由用户定制的此种细胞系售价3,400美元,制作周期大约16周。Horizon 还推出了一些用荧光标记蛋白标记特定细胞器的细胞系,售价1,450美元。Lundberg 认为,考虑到实验室中培养和鉴定细胞所花费的时间,这个价格很合理。  Platt:这种基因改造细胞的进步在于,利用 CRISPR-Cas9 技术,这种细胞用 Turbo GFP 来标记基因??无需后续的免疫标记操作。  Fishman:利用 CRISPR-Cas9 自释放标签,使用者可以得到 Turbo GFP 标记的蛋白。蛋白质的内源性标记优于外源性标记,并且更加可靠和经济。第七名908 Devices 公司ZipChip 微流体可分离质谱接口  ZipChip 是一款从本质上加速了质谱分析方法的微流体设备,它将所需样品体积最小化,同时拓展了质谱分析可处理的样本范围。这个不足一英尺长的小盒子可以直接接入质谱仪,并通过其内置的载玻片大小的微流体芯片对样品进行处理。  通常,准备质谱样品是一个耗时且容易出错的过程。ZipChip 减少了潜在复杂情况的发生。908 Devices 共同创始人,ZipChip 开发者 Chris Petty 说,“使用我们的前端设备,样品几乎不需要经过任何准备过程,即使样品中含有盐粒子、去垢剂或者其他基质,检测过程都不会受到影响。”  Petty 说,使用毛细电泳法,ZipChip 可以在两到三分钟内分离出样品中的化合物,而液相色谱法需要长达一个小时。她还说,这一设备提供了更好的样品分离方法,可以对蛋白质、抗体以及抗体药物复合物等较难分离的分子进行分离。而且这种方法只需要几纳升样品。目前该设备售价30,000美元,配备自动进样器另加20,000美元。  纽约大学代谢组学研究者 Michael Pacold 说,将 ZipChip 引入实验室拓展了他的研究项目,ZipChip 能够更加快速的获得数据,也可以测量更多来源的样品。“许多临床研究都只能从样品库中获得几微升的血浆样本,”他说,“如果没有 ZipChip 这样的技术,这些实验不可能开展。而现在不可能已经成为了可能。”  Platt:毛细管电泳、样品分离和直接向质谱单元加样使小体积样品(ZipChip 可用几纳升)测定成为可能,并且可能在减少准备时间的同时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样品识别率。  Unger:这一发明使用集成微流体技术作为质谱分析的前端,极大的提升了质谱分析的速度,同时还保留了样品的完整性。这将进一步促进质谱技术的普及,使其在研究领域和生物医疗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第六名NanoStringTechnologies 公司nCounter Vantage 3D Panels  2008年 NanoString 首次推出了 nCounter 分析系统,这个可以识别特定分子荧光条形码的自动化显微成像系统,可以对 mRNA 进行单分子定量检测。NanoString 计划将该技术从 mRNA 拓展至 DNA 序列和蛋白质的单分子定量。2016年,该公司终于达成这一目标,推出了 nCounter Vantage 3D Panels。  “升级后的 Vantage 检测系统可以对 mRNA、DNA、蛋白质甚至蛋白质磷酸化位点进行电子计数,”NanoString 研发部高级副总 Joe Beechem 说。2016年4月,NanoString 推出了第一款 Vantage 检测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对肺癌和白血病样本的 RNA 电子计数,也可用于实体瘤释放的蛋白质和免疫细胞信号分子,以及 DNA 单核苷酸位点突变的检测。  德克萨斯大学 MD安德森肿瘤中心系统生物学部主任 Gordon Mills 帮助研发了 Vantage 系统,并在安德森肿瘤中心扎耶德研究所将其应用于癌症的个性化治疗。“可用于实验室检测的平台很多,”他说,“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和 nCounter Vantage 一样拥有结果稳定性和操作简便性,并且可以同时检测患者样本中的DNA、RNA 和蛋白质。”  nCounter 分析系统售价149,000至280,000美元,使用 nCounter Vantage 3D Panels 测量单个样本需花费275美元或更多。不久的将来,NanoString 和 Mills 实验室计划推出能在单细胞水平上测绘生物分子空间分布的新版 Vantage 系统。  Wiley:这项技术可以同时测量少量样品中的 DNA、RNA 和蛋白质丰度,凭借这一点,它有可能成为今年最大的技术突破。  Str?mvik:这项技术推动了当前的肿瘤学研究,将来还有可能被应用于其他领域。这是一台能够测定多达800种指定 DNA、RNA 或蛋白质的设备。第五名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LentiArray CRISPR 文库  CRISPR-Cas9 技术非常实用,被誉为使基因编辑大众化的革命性技术。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的 LentiArray CRISPR 文库于2016年9月面世,使这一技术在筛选性实验中的应用变得更加方便。该公司推出了一系列试剂,当它们被加入到任何人类来源细胞(无论是海拉细胞还是诱导多能干细胞)中时,每个细胞中会有一种基因被 CRISPR 敲除。  美国西北大学的 Simone Sredni 主要研究一种名为恶性横纹肌样瘤的高侵袭性儿童肿瘤,最近她参与了该文库的黑盒测试。Simone 使用这一技术来筛查160种激酶突变后患者肿瘤细胞中产生的变化,从而找出影响细胞增殖和生长的突变。三个月后她得到了大部分的数据,并且发现了一些突变后可以减慢细胞生长的基因。“真的很快,”她说。仅仅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她就已经开始使用动物模型在体内测试这些激酶抑制剂的效果了。“如果没有这种筛查技术,我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该文库有多个版本。用户可以从19个不同的基因集中任意挑选,定制属于自己的筛选方案,或者对18,000个基因进行无差别筛选。“它不仅是市场上最高效的筛查技术,还在为不同需求构建不同实验方案上给出了很大的可操作空间,”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合成生物学研发部高级主管 Jon Chesnut 说道。  Sredni 说,每个文库售价10,000美元,可能有点小贵,但是对于想要从事高效筛选的实验室来说,物有所值。  Str?mvik:任何将 CRISPR 技术带入高通量水平的工作都是值得关注的。  Wiley:这是一个很好的辅助系统。虽然你也可以自己组建文库,但这个系统提供了一种寻找基因生理功能的合理方法。第四名Axion BioSystems 公司Lumos 光传输系统  Axion BioSystems 公司于2015年10月发布的新产品 Lumos 光传输系统,让体外光遗传学操作变得更加精确和可重复。该装置上有48个孔,每孔中有4个可独立控制的 LED 灯,可以分别以百万分之一秒的精度闪出不同波长的光(蓝、绿、橙和红色)。将装置放置在下方配有记录仪的微阵列培养平皿之上,研究者可以利用设置好的程序对多个培养体系中的细胞进行刺激、操纵和测量。  哥伦比亚大学遗传学家 David Goldstein 正在使用 Lumos,他利用这一技术研究带有不同致癫痫突变的体外培养人神经元细胞网络。他说:“长期以来,在癫痫精准医疗的大环境下,我们都在寻找一种中等复杂度,但是仍然高效的,可供我们筛选化合物的体外模型。”  体外培养神经元网络倾向于同步产生突触放电,这就大大减少了研究者们能从这一体系中收集到的神经元行为数据。“更加复杂的细胞交流行为可能会揭示突变的致病机制,想要获得这些信息,我们就需要调制和测量神经元的行为。”Goldstein 同时表示,他对 Lumos 在接下来一年中的表现十分期待。“这个系统能帮我们做到这些。”  Lumos 售价26,000美元。  Unger:这一高通量光学激发系统是逐渐成形的生物光子学领域中的首个大规模实用装置。  Platt:这个平台赋予研究者们精确掌控的能力。多光频大功率 LED 灯增加了光刺激的可控性,为研究特异性光控蛋白创造了更多的操作空间。第三名Pacific Biosciences 公司Sequel 测序系统  Sequel 测序系统是 Pacific Biosciences 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单分子、实时(SMRT)测序仪,这款新测序仪的体积和重量不到该公司原始款长读长测序仪(long-read sequencer)的三分之一,而价格则是其一半。  Sequel 在2015年秋季首次亮相,它可以提供与其同公司前辈 SMRT 测序仪 PacBio RS II 一样的长读长单分子测序服务。纽约市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 Robert Sebra 从2015年10月开始使用这一系统,他认为与 PacBio RS II 相比,Sequel“是一款更高效的 SMRT 测序仪,在相同时间中可以得到更多的数据,满足更大规模的基因组学和生物学研究对分子层面的更高要求,同时也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宏基因组样本的分析。”  2007年到2012年,Sebra 在 PacBio 公司工作的六年时间中,使用 SMRT 技术进行过多种实验研究,其中还包括人类基因组从头测序。“这种技术非常灵活,不管是用于研发(R&D)还是产物测序都很好用,”他说。“本质上来说,这一技术没有系统误差,可以在长读长测序中得到高质量的数据,从而更容易发现那些之前未被描述过的基因。”  Sequel 测序技术在宏基因组学研究和感染性疾病研究中也有部分应用。Jonas Korlach 是 PacBio 公司的首席科学官,也是 SMRT 测序技术的共同发明人(Nature, 538:243-47, 2016),他说这项技术最近被应用于制作一个韩国个体的参考基因组序列。2016年10月,万种脊椎动物基因组计划(G10K)和万种鸟类基因组计划(B10K)的领导者都积极宣布,将选择 SMRT 测序技术作为他们的一项主要技术。  350,000美元的价格使得 PacBio 测序仪能够被更多的实验室接受。Korlach 说:“现在的 SMRT 已经人人可用了。”  Fishman:Sequel 测序系统是在 Pacific Biosciences 之前版本基础之上的一大进步,它有更高的效率、更大的延展性,同时价格更加低廉。  Str?mvik:虽然小型的实验室仍然负担不起,但这样的高效长读长测序技术是任何大型复杂基因组学研究、宏基因组学研究和宏转录组学研究都必不可少的。第二名Organovo 公司ExVive 3D 打印人类肾脏  评估候选化合物是否具有肾毒性是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原有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只能近似的模拟人类肾脏。Organovo 公司研发的 ExVive 人类肾脏组织使用 3D打印技术构建,能够模拟人类肾脏近曲小管。这一发明为药物研发者提供了可靠的肾毒性测试方法。  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临床前实验可以确定潜在药物是否具有针对人类的毒性,这使得临床试验变得危险。识别肾毒性可以减低临床试验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可以保护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免受伤害,”Organovo 首席科学官 Sharon Presnell 说。  3D生物打印与 3D塑料打印原理大致相同,Presnell 解释道,“不过我们放入打印机中的是小量聚合的细胞,而不是高分子聚合物粉末。”2014年,Organovo 出品的 ExVive 肝组织就在当年的十大创新成果榜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该公司依据具体合同为用户提供组织样本,具体价格根据客户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有较大范围的浮动。  Presnell 还说,替代性肾组织不仅可以用于毒理学研究,也可以为不能通过其他手段实现的肾组织研究提供平台。  Ardea Biosciences 公司的新陈代谢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人员 Caroline Lee 对这种人造肾脏组织的转运蛋白表达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她表示:“这种组织的表现和真实肾脏组织几乎完全一样”。她发现组织中的定向转运蛋白可以正确地排列在膜上。“你可以看到药物沿着正确的方向被转运,”她说。“这很了不起。”  Unger:这种从形态和功能上复制肾组织的方法十分新颖和大胆,这一发明打破了传统细胞培养模式在组织层面对药物毒性评估的限制。  Fishman:这种技术可以用以替代临床前动物实验,减少我们在新药测试中对实验动物的依赖。通过在新药肾毒性测试中更好的模拟人类肾脏的生物学特性,它具有改变药物研发过程的可能。第一名ProteinSimple 公司Milo 单细胞蛋白质表达定量分析系统  能够进行单细胞蛋白质印迹(Single-cell Western blotting)的仪器已经上市。这款名为 Milo 的台式仪器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Amy Herr 研究组发明,可以一次性对1,000 个单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进行检测。使用者将细胞悬液滴加到一个1乘3英寸的玻璃载玻片上。这个特制的载玻片上覆盖着一层30微米厚的凝胶层,在其表面有约6,400个微孔。当细胞被滴加在凝胶层上时,细胞将进入这些微孔,有些微孔中会没有细胞,而大约1,000个微孔会被单个待测细胞填充。加入裂解细胞和使蛋白质变性的试剂后,施加电流使蛋白质进入孔间的凝胶中,并用紫外线激活凝胶中的化学试剂,使蛋白质被锁定在其中。  Herr 实验室毕业研究生,ProteinSimple 公司现任市场总监 Kelly Gardner 说:“传统的蛋白印迹检测不能体现细胞间的异质性,因为传统技术是从集体层面分析样本的。Milo 让研究者们可以区分细胞亚群。”2014年6月对这项技术的概念描述首次发布时,学术界就对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在这种热烈响应的激励下,Herr、Gardnerand 和他们的同事 Josh Molho 创建了 Zephyrus Biosciences 公司,2016年3月该公司被 ProteinSimple 公司的母公司 Bio-Techne 收购。Bio-Techne 拒绝公开 Milo 的准确报价,但宣称每台 Milo 的价格与台式流式细胞仪相近,有意购买的研究者可以通过网站询价。由于产品刚刚问世,目前公司也还无法提供用户评论。  Unger:新型的特制盖胶玻片省去了转膜的步骤,并且可以同时进行上千个单细胞的高效大规模分析。随着仪器价格的下降,对很多问题蛋白(例如电泳能力较差的蛋白)进行更加细致高效的研究成为可能,研究者们也能获得更多关于单细胞响应的信息,这是现在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领域。  Fishman:这是对已知技术进行低成本小空间改造一个榜样。通过同时测量细胞间蛋白质表达的异质性,这一技术大大节省了研究者的时间。  评审小组成员JENNIFER FISHMAN  麦吉尔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学部、医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系及健康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成员。毕业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H. STEVEN WILEY  西太平洋国家实验室资深研究员。参与建立了最早的部分受体调节计算机模型,因其在多种生物化学和光学定量分析方法方面的研究而闻名,这些模型和方法是评价细胞进程的基础计算模型。MANU PLATT  佐治亚科技大学副教授,佐治亚理工大学Coulter生物工程学专业及艾莫利大学招生招聘主任。主要研究组织重塑、系统生物学,并借助计算和实验对多种疾病进行研究。BARRY UNGER  波士顿大学行政管理副教授。创建或任职于库兹威尔电脑(即后来的 Xerox Imaging Systems)等多家公司。他还是MIT企业论坛的共同创始人和荣誉主席。MARTINA STR?MVIK  麦吉尔大学副教授、麦吉尔生物信息中心植物学系主任。主要从事玉米和森林植物基因表达后功能学解剖结果研究。  最终结果由评审小组从众多公司及使用者提名的入围产品中评选得出。评审小组完全独立于The Scientist 杂志,并对生命科学研究仪器及技术高度熟知。小组成员均与参评公司及产品无任何财务关系。
  • 纳米制版印刷技术研发中心有望落户湖北
    由中科院发明的—项绿色印刷技术将有望替代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从活字印刷技术发明以来的第三次印刷革命。  这项被命名为“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制版技术”的新技术是由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科学家发明的。今年初,这项技术已经开始中试。  白春礼指出,王选院士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让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但由于需要两次感光、显影、定影、冲洗等,这种印刷技术过程复杂。另外,因化学品清洗,也可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白春礼打了—个生动的比喻: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相当于胶片照相机,需要两步操作(装胶卷、洗相片) 纳米材料制版技术相当于数码照相机,操作更方便。这项技术摒弃了感光成像的技术思路,可直接在印版上打印图文,减少了图像转移次数,无须拼版、修版,印刷图文质量明显提高,而且无废液排放。  白春礼强调,更重要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纳米材料制版技术,使得国内印刷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完成印刷技术升级。中科院准备在南方和北方各设—个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制版技术研发生产中心,北方中心可能设在北京,南方中心还没有候选城市,武汉有机会争取。
  • 【百年传承】今天,安东帕100岁了!
    从1922年到2022年整整一百年从一家机械修理店到全球测量与分析技术的领跑者安东帕的故事一直在延续▪ 1922年1月4日,大师级的锁匠安东帕先生独自创办了一家机械修理店。▪ 20 世纪 20 年代,安东帕为自己的女儿 Margareta Platzer 提供培训,她于 1932 年成为施蒂利亚州首位女性大师级锁匠,继承了父 亲的衣钵。▪ 她具有在高精度机械方面的天赋以及独特的高精度制造技能,生产出了该公司首 款科学分析仪器:Kratky 小角度 X 射线照相机。至今仍是同类测量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从安东帕公司第 一款科学分析仪器Kratky小角度X射线照相机诞生,到成为里程碑的数字密度计产品问世,再到成为密度/浓度/二氧化碳/流变测量的技术引领者。安东帕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专注于测量与分析技术,坚持高精度工艺以及对研究的热情。在与客户的紧密沟通中,提供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类解决方案。将高精度技术与科学好奇心和对研究的渴望结合在一起,是安东帕一直以来的坚持。未来,安东帕也会坚守初心,不断探索。下一段旅途,我们已经做好准备。Great People | Great Instruments百年安东帕创建于1922年,总部位于奥地利,全球有近3500名员工、9家生产工厂和33家销售子公司,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安东帕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高精度的实验室仪器和过程测量系统,并为用户提供定制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 丹迪发布EduPIV新品
    EduPIV解决方案简介粒子图像测速(PIV)是一种非接触光学测量技术,用于研究湍流,微流体,喷雾雾化和燃烧过程。流体中加入微小的示踪粒子,示踪粒子完全跟随流体运动。粒子被照亮并通过照相机记录下来,随后使用PIV软件进行分析。标准2D2C PIV(2维,2个速度分量)使用单个摄像机测量平面中的两个速度分量,通常包括:照相机,带有某些光束传输组件的激光器,光学镜片,同步器和用于数据采集的PC,存储和分析。对于EduPIV系统,使用LED照明光源和光纤透镜组而非激光,并且图像时序完全由DynamicStudio软件中的相机设置控制。该系统的配置使其安全且易于操作,使学生可以专注于学习测量原理,而不是操作复杂的硬件。该方案包括完整的实验装置和测量系统,可为PIV系统学习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实验装置的基础是配有可编程泵和喷嘴的水箱实验回路。喷嘴会产生水射流,从而可以执行许多测试,并且可以轻松重新配置其他测试对象以进行其他测试。PSP示踪粒子用于加入水路中实现示踪,而我们的FlowSense USB 2M-165相机可以高速捕获粒子运动。使用DynamicStudio对图像进行分析,以提供整体速度图,湍流统计,标量分析,时间/能谱评估和流动可视化。创新点:EduPIV是Dantec全新推出的专用于教学演示的PIV系统。与常规PIV系统不同,它采用LED光源而非激光,从而避免了教学过程中危险的激光操作。与同类教学仪器不同,EduPIV系统采用完整的可编程/可自定义水回路,而非一成不变的简单演示装置,因此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理解PIV系统原理。同时,EduPIV系统配有完整的PIV软件包,可以实现所有科研级产品的软件分析功能。为学生日后进入研究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EduPIV
  • 华人科学家高锟等3人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核心提示: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华人科学家高锟、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三人分享。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1996年在“高锟星”命名典礼上。资料图高锟等3人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6日电 得益于光纤通信和CCD图像传感器的应用,诺贝尔奖揭晓的消息和情景如今能瞬间传遍全球。分别研究出这两项成果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和两名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乔治史密斯,于6日荣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6日在揭晓奖项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高锟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 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两人分享今年物理学奖的另一半奖金。  高锟——“光纤之父”  高锟是继去年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高锟1933年在上海出生,1954年赴英国攻读电机工程,先后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1987年,高锟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1996年卸任。在与内地科技界的交流合作中,高锟主张“一步一步把双方的联系实际化”。他于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发布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努德格伦用一根光纤电缆形象地解释了高锟的重要成就:早在1966年,高锟就取得了光纤物理学上的突破性成果,他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远距离传输,这项成果最终促使光纤通信系统问世,而正是光纤通信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我对于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深感荣幸,”高锟在得知获奖后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表示,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他和香港市民衷心祝贺高锟教授获此殊荣。高锟教授不但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谦谦君子和有承担的教育家。  博伊尔、史密斯——让数码相机风靡全球  博伊尔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阿默斯特,史密斯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两人发明CCD图像传感器时均供职于美国贝尔实验室。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评委英厄马尔伦德斯特勒默在发布会上手持一部数码照相机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另两位科学家的成就。他说,博伊尔和史密斯1969年共同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这个传感器好似数码照相机的电子眼,通过用电子捕获光线来替代以往的胶片成像,摄影技术由此得到彻底革新。此外,这一发明也推动了医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在疾病诊断、人体透视及显微外科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用途。  博伊尔在接到获奖通知电话后,几乎不敢相信这一喜讯,“这是真的吗?”在他看来,他们的成就意义重大,“正是因为我们的成果,小型照相机才风靡全球”。“当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着陆的时候,它也带了一个小相机——没有我们的发明,那是不可能的。”而睡梦中的史密斯错过了第一个通知电话,直到第二个电话才完全醒来,“哦,我的天啊!这真是太令人吃惊了!”  物理学奖是今年诺贝尔奖揭晓的第二个奖项。5日揭晓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诺贝尔化学奖以及文学奖、和平奖和经济学奖将于7日至12日陆续揭晓。
  • 世界七大顶级光学巨头
    全球顶级的光学巨头有蔡司、莱卡、尼康、奥林巴斯,这四家是显微镜4大厂商,提供最顶级显微镜产品,同时也不局限于显微镜,它们还生产或曾经生产照相机、望远镜等光学产品。一、卡尔蔡司(德国)卡尔蔡司从1846年创立,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在全球形成了半导体制造技术、工业质量与研究、医疗技术和光学消费品市场四大业务部门,卡尔蔡司是世界领先的光学与光电行业科技集团。蔡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光刻光学元件的代名词,尤其在芯片领域,其元件被用于制造半导体组件。在镜片及相机镜头和双筒望远镜等领域,一直引领世界潮流。200年前,一个名为卡尔蔡司的德国人创办了一家精密机械及光学仪器车间,后来公司在先进的光学系统设计和制造领域获得全球认可,迅速成长为全球光学领域的引领者。事实上,卡尔蔡司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值得一提的是,二战后公司被迫一分为二,一半在西德,一半在东德。虽然如此,卡尔蔡司在五十年代仍然恢复了传统产品的生产,同时大力研发新产品,快速恢复了基础。有趣的是,这两家公司不仅成为各自地域的光学带头人,而且成为在全球光学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因为它们都致力于研究光学、精密机械和电子学原理的结合,给全球带来了全新性能的高科技产品。到了九十年代,两家公司再次合并,而合并后卡尔蔡司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大。德国蔡司镜头是镜头领域公认的“贵族”。摄影爱好者的都知道,莱卡相机和蔡司镜头是真正的“烧钱”玩具。比如闻名遐迩的哈勃望远镜中直径2.4米的镜头、韦伯望远镜直径2.6米的镜头都是由德国蔡司制作的。甚至于地球上所谓“最强大脑”——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眼镜也都是蔡司的产品。爱因斯坦曾经不止一次夸赞蔡司质量。再比如二战德军潜艇2的潜望镜、俾斯麦战列舰的炮镜等都是德国蔡司的东西。可以说,蔡司是现代光学的祖师爷。德国光学领先世界。德国光学镜头在全球各种领域发挥十分重要作用,比如著名的光刻机镜头领域,德国蔡司独占鳌头。即使在民用相机领域,日本相机的机身与德国光学的结合十分普遍,比如日本美能达与徕卡、日本雅西卡京瓷与蔡司、日本索尼与蔡司、日本松下与徕卡。日本人对于德国镜头的崇拜情怀由来已久。甚至连COSINA公司都收购了德国老牌的福伦达品牌。在德国,除了蔡司,徕卡,德国的施耐德,罗敦司得也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光学厂家。尤其是其为中大画幅系统提供的镜头十分著名。德国著名的施耐德能够制造大画幅非球面镜头,水平及实力世界一流水平。德国镜头创造了传奇,德国镜头在世界上是出类拔萃的存在。尽管德国镜头出类拔萃,但并非意味着价格就很贵,比如曾经的东德镜头物美价廉,即使是东德的蔡司依然是白菜价。大部分德国镜头的价格几乎都是良心价,仅有少部分精工细作的产品比较昂贵,但是相比于同等级别的日本镜头,德国镜头的性价比显然要更高很多。尽管如此,在民用的相机镜头领域,日本光学技术已经迎头赶上。20世纪上半叶,德国相机光学就已经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尽管同时代还有英国,法国,美国等光学厂家,但德国人在设计上的不断改进,材料的不断升级,使得德国在全球逐渐垄断及掌控了光学设计的话语权。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在大画幅、120和135的领域,德国光学几乎是力霸全球,而当时,全球只有德国能制造出复杂的,功能多样的高性能镜头。虽然法国,英国,美国在这段时间里能够制造一些高水平镜头,但整体上世界镜头市场几乎是德国的天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战后。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上半叶,日本人投身到相机制造产业及光学产业,但当时日本人主要以模仿德国产品为主,无论是机械还是光学都采用模仿手段。日积月累,日本在机械上开始有了突破和创新,特别是在电子技术领域成就十分突出,但日本在光学领域长期以来依然是以模仿德国设计,并且大量采用德国材料及其替代品。德国镜头在全球仍然保持着相当高的设计水准,德国蔡司的OTUS镜头、徕卡的微单镜头、M口上的50 2.0AA,仍然代表着民用光学的世界最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拥有全欧洲最大的光子学产业,曾占欧洲大陆产值的41%以上。在许多光子学应用领域中,德国是公认的全球第一。德国的光子学已经发展成为德国最重要的未来产业之一,并成为创新和增长的发动机。自2005年以来,德国光电子产业的增长速度曾经是其国内和全球GDP的两倍(每年6%到7%),尤其在全球光子学市场上占有约6%的份额。 据VDMA(欧洲最大的工业协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预测,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390亿欧元左右。德国公司在包括激光技术、照明、显微镜和成像在内的许多光子学领域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如重要的图像处理和测量技术(占22%的全球该行业的市场份额)、医疗技术和生命科学(19%)、光学元件和系统(18%)、生产技术(15%)代表了德国主要的光电子产业。从德国的出口率来看,70%左右的出口配额证明了德国自主创新的光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生产技术部门的出口率特别高,达到80%,医疗技术和生命科学部门的出口率也在70%以上。德国光子学公司的出口配额远远高于传统制造业公司(在2015年达到48%)。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公司在研发上的平均支出占总收入的9%,促使光子学成为德国研究最密集的领域之一。全世界大约有28%的产品是在欧洲生产的。对内窥镜、显微镜、成像系统和激光治疗系统的巨大需求,大大加强了德国在该领域的突出表现。据VDMA统计,德国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6%,人口老龄化和对微创手术、现场诊断以及眼科激光治疗的需求增加是重要驱动因素。由于德国在显微镜、内窥镜和医学成像系统技术方面的实力,德国曾占欧洲总产值份额的50%以上。二、徕卡(德国)徕卡(Leica),是由一家同名的德国公司生产的照相机的品牌,由徕茨(Leitz)和照相机(camera)的前音节组成。公司的原名为恩斯特徕茨公司。目前拆分为三家公司:徕卡相机股份公司、徕卡地理系统股份公司和徕卡微系统有限公司,分别生产照相机、地质勘测设备和显微镜。"徕卡"品牌由徕卡微系统股份公司持有,并授权另两家公司使用。徕卡相机最初问世于1913年,是世界上最早35mm的照相机。值得一提的是,昂贵的价格是徕卡的品牌标志,并且代表一种精湛的制作,一种深厚底蕴的文化。享誉世界的徕卡相机是由德国徕茨公司生产的。它以结构合理,加工精良,质量可靠而闻名全球。值得一提的是,在20-50年代,德国一直雄踞世界照相机王国的宝座。徕卡相机成为当时世界各国竞相仿制生产的名牌相机,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期间,徕卡相机已相继研制出了2型、3型相机。其中2G相机仅出了15台,而这15台相机还没有在市场上销售过,同时也没有独立编号。因此徕卡2G相机成了收藏爱好者追捧的精品。1954年M系列开始生产,它是G系列的改良品,到目前为止,徕卡M系列仍在出新产品。徕卡相机的突出特点:坚固、耐用、性能好,因此它成了军用相机的不二首选。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徕卡相机成了当时随军记者的重要工具。与民用徕卡相机不同的是,军用徕卡相机一般在编号的后边再带一个K字母。徕卡军用相机一般是白色、黑色、深灰色和草绿色。直到今天徕卡相机仍然是相机收藏中的佼佼者。徕卡市场突出定位:精密,坚固,品质卓越是徕卡的重要利器,尤其在其所擅长的领域里,可以说所向披靡,无可比拟。徕卡M6曾经被不少徕卡迷认为是仅次于M3的经典机型。不仅是因为它是徕卡M系列中唯一一款全钛机身的的相机,同时还被誉为:"相机史上最强大的连动测距相机",也是徕卡相机销售史上销量最高的一款机型。徕卡也是全球领先的测量产品供应商,徕卡测量系统拥有悠久的创新传统,并继续致力于打造未来的测量技术。其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比如1921 T2,全球第一台光学经纬仪(Wild)1923 A1,全球第一台模拟摄影测量立体绘图仪(Wild)1925 C2,全球第一部航空摄影相机(Wild1969 DI10,全球第一台红外测距仪(Wild)1977 TC1,全球首款具有机载数据处理功能的全站仪(Wild)1984 ERDAS推出全球第一个基于PC的遥感软件WM101,全球第一台测量型GPS接收机(Wild-Magnavox)1986 DIOR3000,全球第一台无反射镜测距仪(Wild)1990 NA2000,全球第一台数字水准仪(Wild-Leitz)1991 SMART 310,全球第一台工业激光跟踪仪(徕卡)1991 System 200,全球第一台采用快速静态测量技术的GPS产品1993 DISTO™ 全球第一台手持激光测距仪1998 TPS300 / 1100系列产品,全球第一台具有同轴无反射棱镜测距功能的全站仪1999 Cyrax2500 全球首台可在1秒钟内采集1000个点的三维激光扫描仪2000 Cyclone 独特的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软件3D高精度TPS和GPS机械引导系统ADS40,全球第一台航空数字传感器2001 SurveyEngine可直接生成ESRI兼容的数据Spider GPS参考站软件2002 CloudWorx三维CAD插件,可在CAD系统中处理HDS三维点云数据2003 HDS™ ,实现高分辨率的快速测量和三维可视化GS20,亚米级专业GIS数据采集系统2004 T-probe和T-scan,All-In-One(全合一)工业测量解决方案DISTO™ -Plus,全球第一台使用蓝牙技术,并提供制图和电子数据处理两个免费软件包的手持激光测距仪System1200 全球第一个GPS/TPS全面兼容的测量系统GRX1200 GPS参考站接收机2005 SmartStation,全球第一台真正集成GPS的全站仪,取名超站仪SpiderNET GPS参考站网软件徕卡公司拥有6大业务系统:工程测量系统 是徕卡测量系统最大的业务部门。地学空间影像测量系统:为用户提供基于影像的测量解决方案,业务范围从遥感和航空测量到GIS(地理信息系统)。工业测量系统:能够帮助工业用户(如汽车和航空航天业)精确地测量大型部件,精度可达到微级(1um)精度,并能直接在CAD系统中处理数据。大众测量系统:发明了具有革命性的Leica DISTO,"徕卡迪士通"手持式激光测距仪。HDS高清晰测量系统: 使徕卡测量系统迅速进入新兴的三维数据市场。特种仪器系统:包括Polymeca AG。三、尼康(日本)尼康(Nikon),是日本的一家著名相机制造商,成立于1917年,当时名为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1988年该公司依托其照相机品牌,更名为尼康株式会社。"尼康(Nikon)"的名称,从1946年开始使用,是"日本光学"日文读音(Nippon Kogaku)的罗马字母缩写,并且融合了德文中蔡司照相机ZeissIkon中kon的写法。尼康最主要产品有:尼克尔(Nikkor)相机镜头、尼康水下照相机(Nikonos)、尼康F系列的135胶卷单反相机、还有尼康D系列的数码单反相机,消费性数码相机Coolpix系列。尼康也是世界一流的分步重复半导体生产设备(分档器)的制造商。公司同时还生产护目镜,眼科检查设备,双筒望远镜,显微镜,勘测器材。尼康是全球著名的光学产品设计和制造商,具有当今世界尖端的光学科技水平。其光学产品以优异的性能著称于世。尼康光学科技在影像、光纤、半导体、视光、科考等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尼康品牌具有高品质,高科技,高精密度的形象。尼康镜片具有先进光学技术、高清晰,高透光率,先进镀膜技术等特点。尼康在镜片的高折射率材料、非球面技术、个性化光学设计、光学镀膜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尼康SEE系列镜片和镀膜是尼康尖端光学技术的代表。日本NIKON公司是世界专业运动光学产品生产者,拥有几十年专业镜片制造经验和世界领先的镀膜技术NIKON不断追求创新。将最新的现代科技应用于运动光学领域,结实的橡胶外壳,内部氮压系统,防雨,防雾镜片,防水压,精确涂施的镜片涂层技术。尼康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家能够制造商用光刻机的公司,在这个领域,许多人只知道尼康的相机做得好,却不知道尼康光刻机同样享誉全球。光刻机作为整个集成电路制造最关键的设备,其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全球目前最先进的沉浸式光刻机也只有ASML、尼康和佳能三家能够生产,并且单台价格高达几千万美元。尼康的G-line、I-line步进式光刻机(stepper)、投影式光刻机在全球晶圆厂大量使用。Arete Research LLC公司的分析师Jagadish Iyer曾经在一份报告中指出:Intel之前最终决定22nm光刻工艺设备的供应商,最终入围的是荷兰ASML Holding NV和日本尼康两家。其实在更早的45nm世代,ASML和尼康也曾双双成为Intel的光刻设备供应商,但在32nm节点上Intel首次应用了沉浸式光刻技术,只有尼康一家提供相关设备。尼康获得的主要荣誉:2009数码单镜反光相机D3荣获「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2009」铜奖 2009尼康D5000数码单镜反光相机荣获DIWA金奖 2009尼康D3X数码单镜反光相机荣获欧洲EISA大奖 2009 尼康D700荣获"CAMERA GRAND PRIX 2009读者评选大奖"。2010 尼康D3100及COOLPIX S1100pj荣获德国iF产品设计奖 2010 尼康COOLPIX S8000轻便数码相机荣获2010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优异设计奖 2010 尼康AF-S尼克尔35mm f/1.4G镜头荣获photokina STAR 2010大奖 2010 尼康D3S数码单镜反光相机、AF-S尼克尔300mm f/2.8G ED VR II镜头荣获欧洲EISA大奖 2010 COOLPIX S1000pj及尼康D5000荣获"red dot award: product design 2010"大奖 2010 尼康D300S及尼康D5000获颁"5th Annual CNET Asia Readers' Choice 2009/10 Awards"。2011 五款尼康产品荣获"iF设计奖2012" 2011 尼康D7000数码单镜反光相机荣获EISA大奖 2011 尼康D7000荣获"CameraGP2011读者评选大奖" 2011 尼康获颁两项TIPA Awards 2011 (尼康D7000 & COOLPIX P300) 2011 尼康D7000, COOLPIX P7000, COOLPIX S1100pj, EDG 8x42荣获"red dot award: product design 2011"大奖 2011 尼康D5000、尼康D3100、COOLPIX S8100及COOLPIX L110获颁CNET Asia Readers' Choice 2010/11 Awards 2011 尼康D3100数码单镜反光相机继荣获德国iF产品设计奖后,再赢得iF创意设计奖2012 两款尼康数码单镜反光相机D4及D800荣获欧洲EISA大奖 2012 尼康数码单镜反光相机D800荣获"Camera GP2012 Camera of the Year及Readers Awards 2012 三款尼康产品荣获"TIPA Awards 2012"大奖 2012 四款尼康产品荣获"red dot award: product design 2012"大奖。四、奥林巴斯(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 Corporation),创立于1919 年。1920年在日本成功地将显微镜商品化,尤其在癌症防治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内窥镜,1950 年由奥林巴斯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已成为日本乃至世界精密、光学技术的代表企业之一,其事业领域包括医疗、影像、生命科学产业三大业务领域。奥林巴斯是世界相机领域的巨头,特别是在2001年实现了μ系列相机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台的辉煌业绩。在中国,奥林巴斯曾经连续八年牢牢地站在"民用相机全国销量第一"的位置上。奥林巴斯集团在显微镜、医疗仪器、传统相机、数码相机、打印机等图像解决方案产品以及高科技生命工程学等领域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比如内窥镜从开发初期的胃窥镜发展至纤维内镜、电子内镜,迄今不仅在检查、诊断方面、而且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设备。奥林巴斯的内窥镜深得医学界的信赖,在全世界拥有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1950年,奥林巴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胃镜实用化。之后,始终以"安心与安全"为宗旨,不断追求减轻患者负担的新产品,为实现最佳医疗做出贡献。在生命科学领域,奥林巴斯以生物科学研究为目标。以先进技术,支持中国生物科学事业发展。以优质服务,提供给用户贴心的全方位支持。奥林巴斯品牌创立始于1919年,1921年自主研发了日本第一台光学显微镜"旭"。九十年来,奥林巴斯凭借"光学-数字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前沿,向生命科学领域提供了精密、专业的显微镜产品,曾经连续30年雄居中国和日本显微镜市场销售额第一。奥林巴斯FSX100以"卓越的图像""超简单的操作"和"良好人机工程"为核心理念,化繁为简,使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得获得稳定精准的显微图像。比如全球首台全内置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FV 10i通过全内置一体化的设计获得了紧凑的结构和具有高度稳定性的系统,更使昔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复杂的操作和维护成为了历史,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比如拥有多光子激光扫描技术的FV1000-MPE能深入地观察到厚标本或者在体标本的内部核心,对神经科学和人造器官组织工程的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开启了显微镜深度观察的新时代。奥林巴斯显微镜产品始终代表着行业的先进水平,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以及工业领域的研究,深受广大用户和科研机构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度R&D100大奖(R&D 100 Awards)的获奖名单中,奥林巴斯IX3系列倒置显微镜凭借其易操作性、更高的成像精度和灵活的功能拓展性,赢得了美国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认可,成功跻身2013年度全球最具代表性的100项先进科技成果之林,获得成像类产品大奖。 2013年9月,奥林巴斯成功推出了新时代FVMPE-RS全新多光子扫描显微镜,高速高灵敏度双光子成像技术、空间精确红外光刺激和可见光光刺激及更深的成像深度,更长波长光校准及透过率系统,FVMPE-RS堪称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多色多光子显微镜系统,将会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持。五、富士胶片(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1934年创建,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影像、信息、文件处理类产品及服务的制造和供应商之一。 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富士集团包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224家子公司和40家从事研发、制造、软件开发、市场和采购及相关经营活动的关联公司, 分布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销售额已接近合并报表净销售总额的50%。富士胶片有三大事业领域:1.包含传统和数码两大产品群(胶片、照相机、相纸、化学药品、冲扩设备等)的影像事业领域 2. 包含印刷系统、医疗系统、液晶材料、记录媒体等系列产品的信息事业领域 3. 由富士胶片的子公司富士施乐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文件处理设备(复印机、打印机、多功能数码文印中心、耗材等)构成的文件事业领域。世界胶卷市场的70%曾经被美国的柯达公司占领。但在日本国内,富士胶卷的市场占有率曾达到约70%,超过了柯达公司,占绝对优势。值得一提的是,1976年9月,该公司生产的高感光彩色胶卷F-Ⅱ400先于柯达公司在市场出售,轰动了世界。从技术水平来看,富士胶卷的一部分技术已超过了柯达公司。世界上的照相行业历来以保守技术秘密。尤其是日本的胶卷世界,在战后想引进外国技术,最终都没有获得成功。日本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技术,并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十分值得引人注目。尤其是富士胶卷,在胶卷、照相纸印刷、办公用机械设备、ME等领域内,开发了世界水平的先进技术,称为"技术的富士胶卷"。世界上在冲洗彩色胶卷系统方面,柯达方式占绝对优势。但在技术不公开的情况下,富士胶卷能在国内维持70%的市场占有率,无疑这是十分惊人的。其秘密是该公司除了有较强的技术外,还有较强的市场推销能力。特别是在国际市场方面,逐步巩固其地位,加紧追赶柯达公司。富士胶卷的技术水平已有一部分超过了柯达公司。早在1976年9月,该公司发表了高感光度彩色胶卷F-Ⅱ400新产品,而柯达公司于1977年5月才发表同性能的产品,这比日本另一家小西六照相工业的产品还晚2个月。日本的照相工业,特别是富士胶卷的技术力量之强,快速闻名于全世界。该公司在生产技术方面,也超过了柯达公司,其质量高、信誉好,在照相业界受到高度评价。富士胶卷对研究开发技术十分重视,每年的研究开发费占销售额的比率为5~6%。在全球化学工业中是首屈一指的。富士胶卷从事开发研究的人员曾经达2500人左右。特别是在全体职工中,4个人就有1个人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富士胶卷公司的研究开发体制是总公司的机构,有专利部、技术情况室、设备技术部、开发部,实际工作部门有生产技术部、机器开发部、磁性记录研究所、富士言研究所,朝霞研究所、NS研究所、足柄研究所等。富士胶卷的技术,是以照相化学、照相光学、彩色画像评价技术等影像情报或彩色情报等的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胶卷、洗相纸、"感压纸"、录像带(YTR)等是传达情报的媒体,而薄膜涂料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六、佳能(日本)佳能(Canon ),是日本的一家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佳能的产品系列共分布于三大领域: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200家,雇员超过10万人。2018年9月5日,佳能正式发布EOS R系统、EOS R全画幅专微和RF镜头 。1937年,凭借光学技术起家、并以制造世界一流相机作为目标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后,佳能不断研发新技术,并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纸复印机。80年代,佳能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并且将其产品推向全世界。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使佳能能够数十年不断发展壮大,并且成为同行业的领导者。佳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2012年在美国专利注册数量排名中名列第三。佳能公司的创始人是位日本医学博士,取此名的灵感出自他抬头眺望天空而来。佳能公司原来的名字叫"精机光学研究所",是一个精密光学仪器研究所。其初衷只是为了研究高品质相机的发展。佳能原有一个十分英语化的名字KWANON,公司以此命名其第一架35毫米测距式相机。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唯一一架KWANON相机幸存。在1936年,公司用汉莎佳能(HANSA CANON)为品牌的相机正式上市了,其CANON一词含有"盛典、规范、标准"的意味。从此,佳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相机品牌和公司的象征。2019年8月,美国知识产权所有者协会(IPO)公布了2018年美国实用新型专利授予机构的300强名单,佳能名列第3。2020年6月18日,获评艾媒金榜(iiMedia Ranking)发布的《2020"618"中国电商消费十大3C数码品牌排行榜单》前10名。2020年8月10日,佳能(CANON)名列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380位。七、罗顿斯得(德国)德国一个高端眼镜品牌“Rodenstock”,中文翻译叫“罗敦司得”居多。其名字来源于其创始人——约瑟夫.罗敦司得。1877年,创始人约瑟夫.罗敦司得在德国维尔茨堡创建了“G.罗敦司得光学研究所”。经140多年的传承与创新,罗敦司得始终专注于光学领域的研究,现已成为专门从事眼镜研究的光学巨人,也被德国人称为“世纪眼镜”罗敦司得属于德国殿堂级眼镜品牌和相机镜头品牌,如果说蔡司是光学界的权威,依视路是销售量的冠军,那么罗敦司德则是专业界的泰斗。1877年,旅行商人约瑟夫罗敦司得来到德国维尔茨堡,创建了“G罗敦司得光学所”,开始气压计、精密天平和测量仪器的制造和销售。 1878年起,公司进一步开始镜片和镜架的研究生产。1880年,推出全球首副“镀膜镜片”,就此成名。早在1882年,罗敦司得产品就已经出口奥地利、瑞士、荷兰、丹麦、意大利和俄罗斯。1883年公司迁址到德国光学之都慕尼黑。1899年,推出具有矫正功能的太阳镜以及双焦眼镜。1968年,在欧洲推出变色镜片以及通过隐形尼龙线固定镜片的眼镜。2000年,推出个性化渐进镜片。同年与保时捷设计品牌联袂推出高端镜架系列,之后又与登喜路、梅赛德斯奔驰联合推出“整套式”眼镜系统。2011年,专利“镜眼系统技术”再次突破渐进镜片局限,提升佩戴者中近视觉高达25%。2014年,全球独创磁盘式铰链获得德国设计大奖,Mercedes Benz Style 凭借一体式双铰链获得红点奖。每一副罗敦司得也同样刻上了独创的可见品牌标记“R”,使人可以第一眼就辨认出它是100%德国技术。罗敦司得镜片只在有资质的眼镜店出售。至今日,罗敦司得已经成为德国市场首屈一指的品牌,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眼镜框及镜片生产商之一,全球雇员超过6000人,在二十多国设有分部。
  • 嫦娥三号将携多种仪器落月 实现多项首次探测
    承担中国探月工程第二步&ldquo 落月&rdquo 任务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今年底择机发射。记者从4日举行的首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上获悉,即将软着陆月面的嫦娥三号将携带多种&ldquo 独门武器&rdquo ,实现多项首次探测。  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介绍说,嫦娥三号着陆器上除了装配有各种照相机外,还携带了近紫外月基天文望远镜,将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在月球上观测恒星、星系和宇宙。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电离层和磁层的干扰,近于真空状态,没有各种人为活动和污染,也没有全球性磁场,因此这台望远镜将&ldquo 看&rdquo 得更远更清晰,可能会有一些新发现。  他介绍说,着陆器上还有一台极紫外相机,也是首次在月球上应用,将对地球等离子体层的整体变化进行监测,反映地球的环境变化。  嫦娥三号月球车将在月球表面自主&ldquo 行走&rdquo ,进行巡视探测。欧阳自远表示,在月球车上除了各种照相机、红外光谱仪和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外,还在车底安装了雷达,将探测月球地表以下100至200米左右深度的地下结构。  嫦娥三号2008年2月立项,目前已完成研制建设工作,飞行产品基本就绪,探测器系统完成总装、各种大型试验和出厂评审,将于今年底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  此外,中国科学家正在开展月球以远深空探测的论证工作,并正在积极进行技术储备。有专家建议,中国应尽快实施月球以远的深空探测计划。
  • 应用专题 | 使用人体体温筛查系统要考虑的五大因素
    文章来源于 ohsonline.com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各行业面临持续挑战,也导致创新数量激增。现有安全技术已经加以修改以帮助降低有症状感染者在工作场所中的曝露次数,另外,还研制了其他技术来帮助各组织反思工作场所安全和保护措施。最近几个月来,此类技术的需求激增,迅速成为最具谈资的安全解决方案之一:人体体温筛查(HTS)。 在帮助各组织营造更安全、更健康环境的方面,这些设备越来越至关重要,同时,也提出各种合规性考虑因素和监管要求,让各企业考虑在哪种情况下人体温度筛查才适合其整体安全策略。 为了正确处理此问题,企业领导者必须从全面视角考虑HTS,侧重于五个关键考虑因素:安装环境、政策、准确度、长期维护和合规性。 周围环境的因素人体体温筛查设备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由于成像传感器和内部程序所限,安装环境可能严重影响准确度等级。 国际标准组织(ISO)已经拟定使用热成像照相机的建议,也规定安装此技术设备的最佳实践。我们在本文中概述了其中一些建议,但是,各组织应在投资或落实HTS设备前查看ISO/TR 13154:2017。 关于此技术设备的众多误解之一就是它可以用于大规模监控。但是,ISO详细说明了,HTS设备不能用于大规模监控,只能在可控环境中与待测人保持有限距离的位置处使用。设备准确度取决于与待测人的距离、周围温度和面部、额头和内眼(眦)的明显性。 为了提高准确度,规定在建筑物入口的特定区域进行扫描。在该区域内,引导人员将采用“停-扫”方法每次筛查一人。在安装时需要谨记的其他特定措施如下所示。 区域设置如果在室内使用,HTS设备比较准确。但是,如果必须装在室外,务必使用遮阴棚罩住该区域,以防出现暴晒、风吹、过热或其他可控温度环境情况,避免可变因素影响设备的准确度。产生较高温度的灯或其他热源必须始终在设备的视野外,因为它们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度。这也包括外门、HVAC通风口、反光面和窗户。让设备周围区域保持68-75华氏度的温度和低于50%的湿度。在视野内使用浅色背景以达到最佳准确度。不要使用黑墙。扫描过程:一次只扫描一个待测人。让待测人拿下所有遮挡物,例如眼镜、帽子、兜帽或挡住面部的长发。规定针对温度读数超过预定温度阈值的患者的处理流程并避免出现任何交叉污染。然而,市场中的许多解决方案均声称“高分辨率成像”,因而,它们可以在远距离扫描,为了达到最佳准确度,最佳做法就是将25-30%的视野聚焦在待测人的面部。 政策和流程不应将HTS设备看作降低风险的单独解决方案;相反,它们应属于较广泛的安全策略(安装流程后)和使用政策的一部分。 最佳实践提供多个标志来传达为筛查流程指定的区域的信息。确保清晰规定从初次实施到主动筛查的工作流程。确保所在机构每日进行健康调查,此调查遵循针对所有人的CDC筛查指导原则(员工、承包商、供应商和访客)。部分政策应考虑检测是否佩戴PPE(口罩)的PPE要求和解决方案。制定测试值高于规定温度阈值的人员的处理方案。记住今年的高危时段并在这些时段相应地更新政策和方案。将HTS设备作为现有安全计划的一部分以辅助门禁和访客管理等其他解决方案。 关于HTS技术的另一误解就是它可以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设备不能诊断疾病或病毒或者处理无症状患者。相反,它们用于检测高温并在温度超过指定范围或阈值(例如,100.4° F—CDC的发烧定义)时发出警告。 这些设备必须策应安全政策以便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或者与健康调查所收集的较高皮肤温度和症状相关的其他疾病的传播。不应将人体体温筛查看作短期解决方案,应将其看作长期组织变革因素,以减轻安全政策之前并未解决的潜在威胁。如果所在机构使用门禁,可以在系统中集成门禁解决方案,以便根据调查、筛查和检测结果更好地控制入口处。 部署准确度许多HTS设备均包括黑体参考源。此装置包括将准确参考折合成人体体温的经校准温度源。黑体源为待参考的热成像照相机制定严格的基线,从而提高测量准确度。此装置可能比较精准,但也更为复杂。黑体装置是另一故障点,需要持续校准。 温馨提示务必准确对准以便确保高精度。在安装后,留出时间以便让扫描区内的温度趋于稳定。放置黑体使其与待扫描的待测人保持相同距离且处于相同平面中。如果设备支架或三脚架被撞到或移动,系统会要求重新校准设备。将热感照相机放在合适高度,以便为待扫描的待测人留出合适视野。切勿忘记照相机的镜头和分辨率将确定所用待测人与热成像传感器(照相机)间所需的距离。请知悉,因为这些设备测量皮肤温度,存在可能影响读数的因素,例如:人们在室外长时间被晒并进入扫描区的暴晒天。做剧烈运动(骑自行车)去上班或在休息时间锻炼的人们。在这些情况下,人们需要进入扫描环境并适应一会扫描环境,然后,再进行扫描。 长期维护策略每个安全系统或每台设备均需要长期维护,才能保证一致性和有效性。HTS设备也不例外。在制定长期方案和流程时,指定持续准确度检查所用的资源并设置重新校准日期,以便保持准确度。 务必考虑可能影响总体准确度的其他环境因素,例如,天气变化、对准问题、环境温度和其他类似可变因素。 另外,针对系统操作员的HTS设备维护和使用培训进行投资并配备这些人员以便解决所有潜在问题。 合规性如您所知,HTS设备具有特定合规性问题和已规定的需遵循的最佳做法:部署HTS或实现HTS设备的所有人必须完全理解这些指导原则、标准、监管机构和隐私性因素。 其他重要因素清楚地了解可能影响设备在应用场合中部署的EEOC、ADA、HIPAA和FDA监管要求。定期查阅并遵循CDC指导原则。在部署这些解决方案前,记得咨询法律部门,以确保减少潜在责任。在使用HTS技术时,充分了解ISO/TR 13154:2017。 由于持续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做斗争,许多行业的未来已经发生剧烈变化。各种新技术纷纷涌现出来,其他技术则采用创新方法,例如人体体温筛查、占用情况、接触者追踪等。 在概述确保人身安全并减少业务风险和责任的新常态方面,在这些解决方案至关重要。AMETEK Land深耕温度测量领域七十余载,可以为您提供在疫情期间精确、创新性的体温筛查解决方案,为您排忧解难。 VIRALERT红外热像人体体温筛查系统 AMETEK Land vIRalert 3 - 红外热像人体体温筛查系统具有保障安全、操作简单以及数据精确等优点。 01 保障安全可在2米外1秒内快速检测体温,避免感染,图像及声音报警功能保障每个人的安全 02 操作简单30分钟内完成系统安装,操作人员无需培训即可上手使用 03 数据精准使用黑体校准源实时校准,精度±0.5℃ 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工厂、仓库、学校、政府大楼等的入口处,为其提供准确可靠的体表温度测量。
  • 美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提高喷气发动机性能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11月22日(北京时间)报道,核磁共振成像(MRI)这种医学成像技术如今却将在提高喷气发动机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近日举行的美国物理协会流体动力学部年会上,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博士科勒奈尔迈克尔本森介绍了他们的发明。  本森称,利用MRI能在几个小时内收集大量的三维数据,而传统方法需要两年甚至更久才能完成相关检测。这种技术能大大节省喷气发动机的设计和测试时间,使改良后的发动机不仅效率提高,还可节约能源。  作为首批利用MRI技术收集流体数据的研究人员之一,本森利用MRI技术来分析涡轮喷气发动机中热燃烧和制冷气体之间的混合情况,希望以此来优化设计,减少制冷剂用量,同时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燃烧效率。  本森说,此前分析冷热混合情况时都依靠荧光染料微粒或油滴,通过激光照射使其发光,然后用高速照相机拍摄它们的位置,再利用计算机分析画面计算出这些微粒的位置和速度。由于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覆盖面很小,需要将多张局部小照片拼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幅完整图像,而为了达到三维立体视觉效果,还要拍摄更多不同角度图像,这一过程非常耗时。“有个博士生收集这些数据就花了3年时间。”本森说,而用MRI来拍摄同样数量的数据,却只要4小时到8小时。因为MRI技术本身就是设计用来拍摄三维物体的,它能利用电磁脉冲有组织地震荡氢分子中的质子,当其在磁场中重新排列时迅速测出它们的位置。  研究小组在实验中使用了水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来成像,硫酸铜不仅成本低,而且也能对电磁脉冲快速作出响应,相比之下,如果利用医学上通常使用的流质钆作为造影剂,连续几个小时的扫描消耗,所需成本过于昂贵。  本森目前仍在分析发动机扇叶尾缘设计,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表面制冷效率已经提高了10%,这相当于将扇叶的温度降低了100华氏度(约38摄氏度)到150华氏度(约66摄氏度)。”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