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谱色谱法

仪器信息网质谱色谱法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质谱色谱法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质谱色谱法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质谱色谱法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质谱色谱法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质谱色谱法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质谱色谱法相关的解决方案。

质谱色谱法相关的论坛

  • 【转帖】色谱法概述

    色谱法概述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渗透性),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分配而实现分离。在色谱技术中,流动相为气体的叫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的叫液相色谱。固定相可以装在柱内,也可以做成薄层。前者叫柱色谱,后者叫薄层色谱。根据色谱法原理制成的仪器叫色谱仪,目前,主要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 色谱法的创始人是俄国的植物学家茨维特。1905年,他将从植物色素提取的石油醚提取液倒人一根装有碳酸钙的玻璃管顶端,然后用石油醚淋洗,结果使不同色素得到分离,在管内显示出不同的色带,色谱一词也由此得名。这就是最初的色谱法。后来,用色谱法分析的物质已极少为有色物质,但色谱一词仍沿用至今,在50年代,色谱法有了很大的发展。1952年,詹姆斯和马丁以气体作为流动相分析了脂肪酸同系物并提出了塔板理论。1956年范第姆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反映载气流速和柱效关系的范笨姆特方程,建立了初步的色谱理论。同年,高莱(Golay)发明了毛细管拄,以后又相继发明了各种检测器,使色谱技术更加完善。50年代末期,出现了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的仪器,克服了气相色谱不适于定性的缺点。则年代,由于检测技术的提高和高压泵的出现,高效液相色谱迅远发展,使得色谱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目前,由于高效能的色谱往、高灵敏的检测器及微处理机的使用,使得色谱法已成为一种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的分析仪器。

  • 气相色谱法与其他的一些分析方法的比较

    气相色谱法是近代仪器分析方法之一。它在分析化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气相色谱法决不是万能的,在很多场合下,它必须与其他仪器配合,才能解决问题。因此,要根据具体分析对象,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 1.与化学分析法比较 化学分析是按物质的特殊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的。在这一方面前人已积姨了丰富的经验,大部分方法亦属于经典方法。其特点是所用仪器简单、价廉、操作也不复杂,且可进行同族、同系物的总含量测定(如滴定、氧化、还原等方法),对于单个组份的测定,准确可靠,故可作气相色谱法的对照、旁证方法。其缺点是不能测定化学性质迟钝或性质极为相近的复杂物质。气相色谱法分析这类物质却轻而易举。但色谱定量时要做校正因子、校正曲线,即使只分析一个样品也要这样做,故建立方法费时。色谱法难以分析腐蚀性或反应性较强的物质,如HF, OE、过氧化物等,而化学法分析则甚为简便。另外,在处理一些特殊样品的定性、定量工作中,亦需与化学法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如经基的脂化、.经基的硅醚化、二次加工、油品的酸碱处理等。所以需要求购仪器仪表,这样有实际的比照才会做出明显的区别。 2.与光谱、质谱法比较 气相色谱法的最大优点是易分离。分析多组份混合物,光谱(红外,紫外光谱)、质谱法就不及色谱法。而且一般来说色谱法的灵敏度与质谱接近,比光谱要高,造价却比光谱、质谱仪都低。色谱法的缺点主要是难以对未知物分析定性,如果没有已知的纯样品或已知纯样品的色谱图,就很难判断某一色谱峰究竟代表何物。而质谱则既能分析多组份混合物,且可测定出未知物的分子沮。用光谱法可以测出分子中含有那些官能团。这些都是气相色谱法所不及的。所以把色谱与质谱、光谱结合起来联用,就可以解决未知物的分析问题,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目前解决复杂混合物强有力的先进手段之一。这种结合包括收集色谱分离后的单组份或窄馏份,用光谱、质谱定性。色谱一质谱联用,色谱一光谱联用等。国内利用毛细管色谱一质谱联用仪成功地解决了一些油品的组份分析。不论从速度或效果看,都是十分理想的。比如最好的鉴别仪器是在线微波水分仪等等。 3.与精密分馏比较 色谱柱的效能和精馏塔一样,也是用理论板数来度量。但获得某一纯度分离所需要的板数,色谱法比精馏法要高得多。例如:分离同一有具体名称的样品,精馏塔需要100块塔板,色谱柱则需要10000块塔板。这是因为色谱柱中每一时刻都只有某一小部分柱在起分离作用,而精馏中却是在全部时间里全部塔板同时起分离作用。但提高色谱柱理论板数是较容易实现的,因此,用大型制备色谱可以制出纯度高达99.99%的纯物质,比精馏产品纯度高得多,所需时间也较短,但处理量小是其不足之处。 4.与经典的测定物化常数比较经典法测定物化常数,通常手续麻烦,时间较长,且需用纯物质。气相色谱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同时测定两种或多种物质相差微小的物化常数,如分配系数、活度系数、溶解热、自由能、自由摘等,而且不必分离杂质,一次可测出多种数据。但色谱法的缺点是要作一些简化假设(如载体不起作用是惰性的等),数学处理较复杂,数据精度也较差。

  • 气相色谱法的优点

    气相色谱法优点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先分离后检测的分析方法,因此,对其他分析方法无法分析的极其复杂的多组份样品,可同时获得每一组份的定性定量结果。这是因为以气体作流动相时组份在气相中传质速度快,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次数多。另外,目前可供选择的固定液种类繁多,不下千种。检测手段齐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供选择的商品检测器有十种以上。每一种检测器,可适用于气体检测不同种类的化合物。概括起来讲,气相色谱法具有高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定性重复性好、定量精度高、设备简单、易实现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1.高性能    一般填充柱都有几千块理论板,而毛细管理论板可达10^3-10^8,因而可以分析沸点十分相近的组份和极为复杂的多组份混合物。如用毛细管分析汽油可同时得到一百多个组份的色谱图。    2.高选择性     固定相对性质极为相似的组份如同位素、烃类异构体有较强的分离能力。例如:硬脂酸甲脂和亚油酸甲脂、油酸甲脂三种混合物由于沸点相差非常小,仅是饱和度不同,所以用其他技术进行分离是非常困难的,而气相色谱法,只要选择适当的固定相,就能实现很好的分离     3.高灵敏度     与气相色谱仪配用的高灵敏检测器最小检测量可达10^-11-10^13克物质或更小,因此在痕量分析中可以检测出超纯气体、高纯试剂、大气污染、农药残毒分析中可达ppm-ppb级甚至达到ppt级。例如目前优良的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y-666的绝对量可达1X10^-18克。    4.分析速度快     一次分析一般可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完成。特别是目前气相色谱仪可由微处理机控制并配有数据处理系统,实现完全目动操作与分析,速度就更快。     5.样品用量少    由于色谱法配有灵敏度极高的检测器可供选择,因此,需要的样品极少。一般1微升的液体样品即能完成全分析。    6.定性重复性好,定遥精度高     当温度与流量稳定时,定性重复性可达1%以内。保留时间可以精确到毫秒级(气速控制在恒温情况下),而且这个保留时间不受样品中其他组份的影响。气相色谱法的定量精度取决于操作技术、检测器、数据处理方法和样品的浓度,但是只要仪器优良、操作得当、用记录仪记录色谱图,手工测算的相对标准偏差可准确到1一2%;采用色谱峰数据处理系统时可优于1%。     7.简单性     气相色谱法所得到定性定量数据通常是直观的、快速的。和能得到相同结果的其他分析仪器如质谱、红外分光等相比,操作简单、设备少、价格低且实现完全自动操作非常容易。     8.应用范围广       (1)气相色谱法可以分析蒸气压力不小于。-10毫米汞柱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某些固体通过转化成可挥发的液体也能分析。它不仅能分析有机物,也可以分析部分无机物、高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目前应用范围还在日益扩大。     一般易挥发的有机物可直接进样分析。对于那些不挥发易分解的物质,可用化学转化法,生成挥发性的稳定的衍生物后再分析     (2)部分无机物可转化成金属卤化物、金属鳌合物等进仔分析,对于无机酸如硫酸、磷酸等可与硅脂化试剂反应生成硅脂衍生物后分析。      (3)部分高分子或生物大分子可用裂解色谱法分析其裂解产物。      (4)制备色谱,用于制备纯度优于99.99%的超纯试剂。      (5)工业色谱广泛用于自动化工厂的流程指示和控制。     (6)在物理化学研究方面应用于测定各类吸附剂、催化剂的吸附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等。

  • 【疯子讲色谱】色谱法基础知识与理论〖第一讲〗

    [size=4][B]色谱法基础知识与理论〖第一讲〗[/B][/size]作者:疯子哥[B]一.色谱的产生/发展[/B]1.色谱的诞生:色谱法是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T.Tswett在分离植物色素的技术而创立的。当时的色谱不限于管壮而且还发展了纸色谱和薄层色谱。2.GC的创立:1952年英国生物学家Martin创立了GC3.HPLC的建立: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GC和LC的基础上发展了HPLC4.不断壮大:近年来色谱的发展更加的迅速,有色谱与质谱、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连用[B]二.色谱分析的原理:[/B]色谱分析是根据欲测组分在互不相溶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吸附能力、分配系数或其他亲合作用性能差别而分离的。色谱法的实质就是将物质分离开来。[B]三.色谱法的分类:[/B]1.按两相的状态分:⑴[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GC),包括:气固(GSC)、气液(GLC),主要有毛细管和填充柱色谱法以及裂解色谱法⑵液相色谱(LC),包括:液固、液液、离子交换色谱、空间排阻色谱、离子对色谱⑶薄层色谱(TLC):吸附薄层色谱、分配薄层色谱、离子交换薄层色谱⑷毛细管电泳色谱(HPCE)⑸超临界流体色谱(SFC)2.按分离的机理分:吸附色谱(AC)、分配色谱(PC)、离子交换色谱(IEC)、空间排阻色谱3.按展开程序分:迎头分析色谱法/顶替色谱法/洗脱色谱法4.按操作的形式分类法柱层析色谱法/纸层析色谱法/薄层层析色谱法

  •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仪是用于分离复杂样品中的化合物的化学分析仪器。气相色谱仪中有一根流通型的狭长管道,这就是色谱柱。在色谱柱中,不同的样品因为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特定的柱填充物(固定相)有着不同的相互作用而被气流(载气,流动相)以不同的速率带动。当化合物从柱的末端流出时,它们被检测器检测到,产生相应的信号,并被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在色谱柱中固定相的作用是分离不同的组分,使得不同的组分在不同的时间(保留时间)从柱的末端流出。其它影响物质流出柱的顺序及保留时间的因素包括载气的流速,温度等。  在气相色谱分析法中,一定量(已知量)的气体或液体分析物被注入到柱一端的进样口中(通常使用微量进样器,也可以使用固相微萃取纤维(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fibres)或气源切换装置)。当分析物在载气带动下通过色谱柱时,分析物的分子会受到柱壁或柱中填料的吸附,使通过柱的速度降低。分子通过色谱柱的速率取决于吸附的强度,它由被分析物分子的种类与固定相的类型决定。由于每一种类型的分子都有自己的通过速率,分析物中的各种不同组分就会在不同的时间(保留时间)到达柱的末端,从而得到分离。检测器用于检测柱的流出流,从而确定每一个组分到达色谱柱末端的时间以及每一个组分的含量。通常来说,人们通过物质流出柱(被洗脱)的顺序和它们在柱中的保留时间来表征不同的物质。  4检测器编辑气相色谱法中可以使用的检测器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火焰电离检测器(FID)与热导检测器(TCD)。这两种检测器都对很多种分析成分有灵敏的响应,同时可以测定一个很大的范围内的浓度。TCD从本质上来说是通用性的,可以用于检测除了载气之外的任何物质(只要它们的热导性能在检测器检测的温度下与载气不同),而FID则主要对烃类响应灵敏。FID对烃类的检测比TCD更灵敏,但却不能用来检测水。两种检测器都很强大。由于TCD的检测是非破坏性的,它可以与破坏性的FID串联使用(连接在FID之前),从而对同一分析物给出两个相互补充的分析信息。  其它的检测器要么只能检测出个别的被测物,要么可以测定的浓度范围很窄。  常见的检测器包括:  放电离子化检测器(DID),它通过高压放电来产生离子。  电子俘获检测器,它使用β放射线源(电子流)来测量样品对电子的俘获能力。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火焰电离检测器(FID)  霍尔电导检测器(ElCD)  氦离子化检测器(HID)  氮磷检测器(NPD)  质谱检测器(MSD)  光离子化检测器(PID)  脉冲放电检测器(PDD)  热能(热导)分析器/检测器(TEA/TCD)  有一些气相色谱仪与质谱仪相连接而以质谱仪作为它的检测器,这种组合的仪器称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简称气质联用),有一些气质联用仪还与核磁共振波谱仪相连接,后者作为辅助的检测器,这种仪器称为气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联用(GC-MS-NMR)。有一些GC-MS-NMR仪器还与红外光谱仪相连接,后者作为辅助的检测器,这种组合叫做气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红外联用(GC-MS-NMR-IR)。但是必须指出,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大部分的分析物用单纯的气质联用仪就可以解决问题。  5通俗文化中的气相色谱编辑电影,书籍与电视节目经常歪曲气相色谱法的能力以及运用气相色谱法完成的工作。  例如,在美国的电视节目《鉴证行动组》中,人们用气相色谱来快速地识别未知样品。分析员在取得样品之后十五分钟之后就会说:“这是在过去两个星期中在雪佛龙公司(Chevron)的油站里购买的汽油。”  事实上,一个典型的气相色谱分析所用的时间要长得多。有时依照选定的程序,一个样品就要进行一个多小时的分析。对色谱柱进行“清理”以便接受下一个样品还需要额外的时间。同时,为了验证一个结论,分析员往往需要进行多次平行的分析,因为单次分析的结果很可能具有偶然性(参见显著性差异)。  同时,气相色谱并不能识别大部分的样品,而且并非样品中的所有物质都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检测出来。气相色谱真正能告诉分析者的,只是在某个时间有一种物质从色谱柱中被洗脱出来,而且检测器对它有响应。为了使结果变得更有意义,分析人员需要知道样品中可能含有什么成分,以及它们可能有怎么样的浓度。还有,一些低含量的物质可能因为与另一种高含量的物质同时被洗脱而无法在色谱图中表现出来。最后,分析人员还经常需要将未知样品的气相色谱结果与可能存在的物质的标准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以很好地改善这种混淆不清的状况,因为质谱仪可以识别出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过,要很好地完成这些工作,同样需要时间与技巧。  类似地,绝大部分的气相色谱分析并不是简单的按键操作。你不能简单地将样品瓶放在自动采样器的托盘上,然后按一个按钮,让计算机告诉你关于样品的所有信息。根据被分析的物质,分析人员需要小心选择一套合适的操作程序。  不过也要承认,在对相似样品的大量重复性分析之中,简单的按键操作是存在的。这包括化工生产中的分析,也包括为了确定样品中被测物的平均含量而对同一实验获得的20个样品的分析等等。不过,那些书籍,电影与电视节目中的研究性工作绝对不属于这种情况。  6原理编辑气相色谱系统由盛在管柱内的吸附剂(表1) 或惰性固体上涂着液体的固定相和不  气相色谱法断通过管柱的气体的流动相组成。将欲分离、分析的样品从管柱一端加入后,由于固定相对样品中各组分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即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有差别,当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多次进行分配并随移动相向前移动时,各组分沿管柱运动的速度就不同,分配系数小的组分被固定相滞留的时间短,能较快地从色谱柱末端流出。以各组分从柱末端流出的浓度 c对进样后的时间t作图,得到的图称为色谱图。当色谱过程为冲洗法方式时,色谱图如图1所示。从色谱图可知,组分在进样后至其最大浓度流出色谱柱时所需的保留时间tR,与组分通过色谱柱空间的时间tM,及组分在柱中被滞留的调整保留时间t'R之间的关系是:  气相色谱法式中t'R与tM的比值表示组分在固定相比在移动相中滞留时间长多少倍,称为容量因子k。  从色谱图还可以看到从柱后流出的色谱峰不是矩形,而是一条近似高斯分布的曲线,这是由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移动时,存在着涡流扩散、纵向扩散和传质阻力等因素,因而造成区域扩张。在色谱柱内固定相有两种存放方式,一种是柱内盛放颗粒状吸附剂,或盛放涂敷有固定液的惰性固体颗粒〔载体或称担体(表2)〕;另一种是把固定液涂敷或化学交联于毛细管柱的内壁。用前一种方法制备的色谱柱称为填充色谱柱,后一种方法制备的色谱柱称为毛细管色谱柱(或称开管柱)。  通常借用蒸馏法的塔片概念来表示色谱柱的效能,例如使用“相当于一个理论塔片的高度“H或“塔片数”n来表示柱效。  式中λ是与填充均匀性有关的因素称为填充不规则因子; γ是柱内填充物使得气体扩散路径弯曲的因素,称为弯曲因子;dp是填充物平均颗粒直径(即粒度);u是载气在柱温、柱压下的线速;Dg是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Dl是组分在液相的扩散系数;df是固定液的液膜厚度;dc是开管柱的  气相色谱法内径。所以色谱柱的塔片数n=L/H,式中L为色谱柱长;n的数值可用给定的物质作实验由实验所得到的色谱图(图1)计算得到  式中ω┩为色谱峰的半高宽,由于气相色谱的组分在固定液中的分配等温线多为线性,如果进样量很小,得到的色谱峰流出曲线最初是用高斯正态分布来描述的,其数学表示式为:  实验和理论上都证明了物质的色谱峰形状是不对称的和曳尾的,若用指数衰减修正的高斯分布作为描述色谱峰形状的分布函数,则更为确切(公式1)  式中A表示峰面积;tG表示高斯峰的中心位置;σ表示高斯峰的标  公式1准方差;τ表示指数衰减函数的时间常数;t′为积分变量。  上面曾经指出,两组分的分配系数必须有差异,其色谱峰才能被分开。有了差异,分离时所需的柱效n也就不相同  公式2所以要判别两色谱峰分离的情况(图2),气相色谱法还需要采用色谱柱总分离效能指标R(公式2)  n与R的关系为(公式3)  式中α′是组分相对保留值;α是组分校正相对保留值。  公式3从上式可知,选择适宜固定液和具有给定塔片数的色谱柱后,应该通过改变色谱柱温来调节α′值,从而满足将两组分分离至给定R值的分离程度。  7仪器要求编辑所用的仪器为气相色谱仪。除另有规定外,载气为氮气;色谱柱为填充柱或毛细管柱,填充柱的材质为不锈钢或玻璃,载体用直径为0.25~0.18mm 、0.18~0.15mm或0.15~0.125mm经酸洗并硅烷化处理的硅藻土或高分子多孔小球;常用玻璃或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的内径为0.20或0.32mm。进样口温度应高于柱温30~50℃;进样量一般不超过数微升;柱径越细进样量应越少。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温度一般高于柱温,并不得低于100℃,以免水气凝结,通常为250~350℃。  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检测器种类、固定液品种及特殊指定的色谱柱材料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载体牌号、粒度、

  • 【“仪”起享奥运】色谱法在鉴定中药的作用

    随着中药理化鉴定技术的发展,色谱、光谱鉴定方法成为中药定性定量分析的主要物理化学方法。近些年来,中药鉴定常用光谱法有[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法(Near Infrared Spectrometry,[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NIR[/color][/url])、中红外光谱法(Mid-infrared Spectroscopy,MIR)、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与X射线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XRD)、紫外-可见光谱法、拉曼光谱鉴定法等。其中红外光谱法是根据待鉴定药材中所含化学成分在红外光区产生的吸收与叠加光谱特征同正品药材进行对比,以判定药材的真伪;紫外-可见光谱法鉴定中药材的原理与红外光谱法类似,也是通过待鉴定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吸收叠加形成复合谱,根据紫外叠加光谱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以及相同药材间紫外叠加光谱存在的规律性而作出正伪品的判别。色谱法在中药鉴定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流动相与固定相的分子聚集状态以及操作形式的差异,色谱法又分为纸色谱法、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法(Gas Chromatography,GC)、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等。薄层色谱法(TLC)最早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定中,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法(HPLC)是目前中药材鉴定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此外,色谱与光谱联用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定中,该方法是将具高效分离性能的色谱技术和能够获取丰富的化学成分结构信息的光谱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的鉴别技术,包括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技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GC-MS[/color][/url])技术、红外光谱-质谱(Infrared SpectraMass Spectrometry,IR-MS)技术、质谱-质谱(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MSMS)技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Gas Chromatography-Fourier Transla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GC-FTIR)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质谱(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Mass Spectrometry,HPCE-MS)技术,以上这些技术在中药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价方面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color][/url](HP[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联用技术。

  • 【转帖】第一课 色谱法概述

    第一课 色谱法概述 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 配系数(或吸附系数、渗透性),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分配而实现分离。在色谱技术中,流动相为气体的叫[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流动相为液体的叫液相色谱。固定相可以装在柱内,也可以做成薄层。前者叫柱色谱,后者叫薄层色谱。根据色谱法原理制成的仪器叫色谱仪,目前,主要有[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和液相色谱仪。色谱法的创始人是俄国的植物学家茨维特。1905年,他将从植物色素提取的石油 醚提取液倒人一根装有碳酸钙的玻璃管顶端,然后用石油醚淋洗,结果使不同色素得到分离,在管内显示出不同的色带,色谱一词也由此得名。这就是最初的色谱法。后来,用色谱法分析的物质已极少为有色物质,但色谱一词仍沿用至今,在50年代,色谱法有了很大的发展。1952年,詹姆斯和马丁以气体作为流动相分析了脂肪酸同系物并提出了塔板理论。1956年范第姆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反映载气流速和柱效关系的范笨姆特方程,建立了初步的色谱理论。同年,高莱(Golay)发明了毛细管拄,以后又相继发明了各种检测器,使色谱技术更加完善。50年代末期,出现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和质谱联用的仪器,克服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不适于定性的缺点。则年代,由于检测技术的提高和高压泵的出现,高效液相色谱迅远发展,使得色谱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目前,由于高效能的色谱往、高灵敏的检测器及微处理机的使用,使得色谱法已成为一种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的分析仪器。 在这里主要介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分析法。同时也适当介绍液相色谱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的 基本理论和定性定量方法也适用于液相色谱法。其不同之处在液相色谱法中介绍。

  • 【资料】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不能由色谱图直接给出未知物的定性结果,而必须由已知标准作对照定性。当无纯物质对照时,定性鉴定就很困难,这时需借助质谱、红外和化学法等配合。另外大多数金属盐类和热稳定性差的物质还不能分析。此缺点可高效液相色谱法来克服。液相色谱法就是用液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1903 年俄国化学家M.C.茨维特首先将液相色谱法用于分离叶绿素。 原理和分类 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机理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对两相亲和力的差别。根据固定相的不同,液相色谱分为液固色谱、液液色谱和键合相色谱。应用最广的是以硅胶为填料的液固色谱和以微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色谱。根据固定相的形式,液相色谱法可以分为柱色谱法、纸色谱法及薄层色谱法。按吸附力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近年来,在液相柱色谱系统中加上高压液流系统,使流动相在高压下快速流动,以提高分离效果,因此出现了高效(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 品质软件试用下载:[URL=http://www.gztaiyou.com/jian/download.asp?instrument=315]http://www.gztaiyou.com/jian/download.asp?instrument=315[/URL]  ①液固吸附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中的一种,是基于物质吸附作用的不同而实现分离。其固定相是一些具有吸附活性的物质如硅胶、氧化铝、分子筛、聚酰胺等。   ②液液分配色谱法。基于被测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对溶解度的差异,通过溶质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以实现分离。根据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极性不同,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前者是用硅胶或极性键合相为固定相,非极性溶剂为流动相;后者是硅胶为基质的烷基键合相为固定相,极性溶剂为流动相,适用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③离子交换色谱法。基于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电离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进行可逆交换,依据这些离子对离子交换基具有不同的亲和力而实现分离。薄壳型离子交换树脂柱效高,主要用来分离简单的混合物;多孔性树脂进样容量大,主要用来分离复杂混合物。   ④凝胶渗透色谱法[1] 。又称为尺寸排阻色谱法 。1959年首先用于生物化学领域。以溶剂为流动相,多孔填料(如多孔硅胶、多孔玻璃)或多孔交联高分子凝胶为分离介质的液相色谱法。当混合物溶液入凝胶色谱柱后,流经多孔凝胶时,体积比多孔凝胶孔隙大的分子不能渗透到凝胶孔隙里去而从凝胶颗粒间隙中流过,较早地被冲洗出柱外,而小分子可渗透到凝胶孔隙里面去,较晚地被冲洗出来,混合物经过凝胶色谱柱后就按其分子大小顺序先后由柱中流出达到分离的目的。用凝胶渗透色谱的优点是:分离不需要梯度冲洗装置 ;同样大小的柱能接受比通常液相色谱大得多的试样量;试样在柱中稀释少,因而容易检测;组分的保留时间可提供分子尺寸信息;色谱柱寿命长。它的缺点是:不能分离分子尺寸相同的混合物,色谱柱的分离度低;峰容量小;可能有其他保留机理起作用时引起干扰。凝胶渗透色谱法为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此外还可用来分离齐聚物、单体和聚合物添加剂等。   ⑤[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法。采用柱色谱技术的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展开方式采用洗脱法。根据不同的分离方式,[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可以分为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 、离子排斥色谱和流动相[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3类。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法使用低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离子排斥色谱法用高容量的树脂,分离机理主要是利用离子排斥原理。流动相[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用不含离子交换基团的多孔树脂,分离机理主要是基于吸附和离子对的形成。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仪[/color][/url]由淋洗液贮存器 、泵 、进样阀 、分离柱 、抑制柱、电导检导器和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仪[/color][/url]最重要的部件是分离柱,装有离子交换树脂。抑制柱是抑制型[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仪[/color][/url]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淋洗液转变成低电导部分,以降低来自淋洗液的背景电导,同时将样品离子转变成其相应的酸或碱,以增加其电导。分离阴离子,抑制柱填充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阳离子,抑制柱填充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检测器分通用型检测器与专用型检测器。前者如电导检测器,对检测池中所有离子都有响应;后者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法具有快速、灵敏、选择性好和同时测定多组分的优点。尤其对于阴离子的测定,[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的出现是分析化学中的一项突破性的新进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3p][color=#3333ff]离子色谱[/color][/url]法主要用于测定各种离子含量,广泛应用于水、纸浆和漂白液、食品分析、生物体液、钢铁和环境分析等各个领域。   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由输出泵、进样装置、色谱柱 、梯度冲洗装置、检测器及数据处理和微机控制单元组成。输出泵的功能是将冲洗剂在高压下连续不断地送入柱系统,使混合物试样在色谱中完成分离过程 。常用的进样方式有3种:注射器隔膜进样、阀进样和自动进样器进样。色谱柱的功能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梯度冲洗又称溶剂程序,通过连续改变冲洗剂的组成,改善复杂样品的分离度,缩短分析周期和改善峰形,其功能类似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中的程序升温。检测器的功能是将从色谱柱中流出的已经分离的组分显示出来或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主要有紫外吸收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折光示差检测器,其中以紫外吸收检测器使用最广。现代化的仪器都配有计算机,以实现自动处理数据、绘图和打印分析报告。

  • 气相色谱法的一些普遍优点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先分离后检测的分析方法,因此,对其他分析方法无法分析的极其复杂的多组份样品,可同时获得每一组份的定性定量结果。这是因为以气体作流动相时组份在气相中传质速度快,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次数多。另外,目前可供选择的固定液种类繁多,不下千种。检测手段齐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供选择的商品检测器有十种以上。每一种检测器,可适用于检测不同种类的化合物。概括起来讲,气相色谱法具有高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定性重复性好、定量精度高、设备简单、易实现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1。离性能 一般填充柱都有几千块理论板,而毛细管理论板可达10的3次方——10的8次方,因而可以分析沸点十分相近的组份和极为复杂的多组份棍合物。如用毛细管分析汽油可同时得到一百多个组份的色图。 2。高选择性 固定相对性质极为相似的组份如同位素、烃类异构体有较强的分离能力。例如:硬脂酸甲脂和亚油酸甲脂、油酸甲脂三种混合物由于沸点相差非常小,仅是饱和度不同,所以用其他技术进行分离是非常困难的,而气相色谱法,只要选择适当的固定相,就能实现很好的分离。 3。离员敏度 与气相色谱仪配用的高灵敏检测器最小检测量可达10的负11次方——10的负13次方克物质或更小,因此在痕量分析中可以检测出超纯气体、高纯试剂、大气污染、农药残毒分析中可达ppm-ppb级甚至达到ppt级。例如目前优良的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y-666的绝对量可达I *10的负13次方克。 4。分析速度快 一次分析一般可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完成。特别是目前气相色周谱仪可由徽处理机控制并配有数据处理系统,实现完全自动操作与分析,速度就更快。 5。样品用量少 由于色谱法配有灵敏度极高的检测器可供选择,因此,需要的样品极少,一般1微升的液体样品即能完成全分析。 6。定性重复性好,定量精度离 当温度与流量稳定时,定性重复性可达I%以内。保留时间可以精确到毫秒级(气速控制在恒温情况下),而且这个保留时间不受样品中其他组份的影响。气相色谱法的定量精度取决于操作技术、检测器、数据处理方法和样品的浓度,但是只要仪器优良、操作得当、用记录仪记录色谱图,手工测算的相对标准偏差可准确到1一2%,采用色谱峰数据处理系统时可优于I%。如:侧贴式液位开关。 7。简单性 气相色谱法所得到定性定量数据通常是直观的、快速的。和能得到相同结果的其他分析仪器如质谱、红外分光等相比,操作简单、设备少、价格低且实现完全自动操作非常容易。 返回——仪器仪表网

  • 【分享】气相色谱法

    1 概述1.1 色谱发展概况最早创立色谱法的是俄国植物学家Tswett。他在研究植物叶子的色素成分时,将植物叶子的萃取物倒入填有碳酸钙的直立玻璃管内,然后加入石油醚使其自由流下,结果色素中各组分互相分离形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谱带。当时Tswett把这种色带叫做“色谱”(Chromatographie,Tswett于1906年发表在德国植物学杂志上用此名,英译名为Chromatogra- phy),在这一方法中把玻璃管叫作“色谱柱”,碳酸钙叫作“固定相”,纯净的石油醚叫作“流动相”。在Tswett提出色谱概念后的20多年里没有人关注这一伟大的发明。直到1931年德国的Kuhn和Lederer才重复了Tswett的某些实验,用氧化铝和碳酸钙分离了α-,β-,和γ-胡萝卜素,此后用这种方法分离了60多种这类色素。Martin和Synge在 1940年提出液液分配色谱法(Liquid-Liquid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即固定相是吸附在硅胶上的水,流动相是某种有机溶剂。1941年Martin和Syngee提出用气体代替液体作流动相的可能性,11年之后James和Martin发表了从理论到实践比较完整的气液色谱方法(Gas-Liquid Chromatography),因而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在此基础上,1957年Golay开创了开管柱[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Open-Tubular Column Chromatography),习惯上称为毛细管柱[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Capillary Column Chromatography )。1956年Van Deemter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描述色谱过程的速率理论,1965年Giddings总结和扩展了前人的色谱理论,为色谱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早在1944年Consden等就发展了纸色谱,1949年Macllean等在氧化铝中加入淀粉粘合剂制作薄层板使薄层色谱法(TLC )得以实际应用,而在1956年Stahl开发出薄层色谱板涂布器之后,才使TLC得到广泛地应用。在60年代末把高压泵和化学键合固定相用于液相色谱,出现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80年代初毛细管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得到发展,但在90年代后未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而在80年代初由Jorgenson等集前人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毛细管电泳”(CZE),在90年代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同时集HPLC和CZE优点的毛细管电色谱在90年代后期受到重视。到21世纪色谱科学将在生命科学等前沿科学领域发挥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色谱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色谱分析法的特点是它具有高超的分离能力,而各种分析对象又大都是混合物,为了分析鉴定它们是由什么物质组成和含量是多少,必须进行分离,所以色谱法成为许多分析方法的先决条件和必需的步骤。从表5-1的数据可以看出色谱法在近年来各类分析化学方法中占在十分重要的地位。1.2 色谱法的特点色谱法是以其高超的分离能力为特点,它的分离效率远远高于其它分离技术如蒸馏、萃取、离心等方法。(1)分离效率高。例如毛细管[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柱(0.1~0.25μm i. d.)30~50m其理论塔板数可以到 7万~12万。而毛细管电泳柱一般都有几十万理论塔板数的柱效,至于凝胶毛细管电泳柱可达上千万理论塔板数的柱效。(2)应用范围广。它几乎可用于所有化合物的分离和测定,无论是有机物、无机物、低分子或高分子化合物,甚至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也可以进行分离和测定。(3)分析速度快。一般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复杂样品的分离和分析。近来的小内径(0.1mm i. d.)、薄液膜(0.2μm)、短毛细管柱(1~10 m)比原来的方法提高速度5~10倍。(4)样品用量少。用极少的样品就可以完成一次分离和测定。(5)灵敏度高。例如GC可以分析几纳克的样品,FID可达10-2g/s,ECD达10-3g/s;检测限为10-9 g/L和10-12 g/L的浓度。(6)分离和测定一次完成。可以和多种波谱分析仪器联用。(7)易于自动化,可在工业流程中使用。1.3 色谱法的分类色谱法或色谱分析(chromatography)也称之为色层法或层析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它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当溶质在两相间做相对移动时,各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组分得到分离。可完成这种分离的仪器即色谱仪。色谱法的分类可按两相的状态及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两大类。1.按流动相分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 gas chromatography (GC) –流动相是气体,固定相是固体吸收剂或液体(涂在固体上) 。 液相色谱 liquid chromatography (LC) –液体作为动流动相。 2.按分离机理分类 吸附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或尺寸排阻色谱法 亲和色谱法3.按固定相的外形/相系统的形式分类 柱色谱: 填充柱色谱:固定相装于柱内的色谱法。毛细管色谱法:采用内壁涂渍极薄而均匀的固定液膜的毛细管作为色谱柱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 平板色谱: 固定相呈平板状的色谱法。

  • 气相色谱法

    §5 气相色谱法原理Gas Chromatography教学目的:1.掌握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概念和踏板理论,速率理论2.了解色谱法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3.了解GC的特点4.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组成5.掌握如何选择分离操作条件6.了解GC的应用7.掌握有关计算重点:踏板理论,速率理论,分离操作条件,检测器学时:6学时§3-1 概述3.1.1. 色谱法:一种分离技术1. 由俄国植物学家Tsweett创立2.原理 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其中一相是不动的(固定相),另一相(流动相)携带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在同一推动力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不同,依次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色层法,层析法3.分类(1)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流动相)(2)柱色谱,纸(PC)色谱,薄层色谱(TLC)(固定相)(3)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物理化学原理)(4)洗脱法,顶替法,迎头法

  • 动态色谱法和静态色谱法的对比

    动态色谱法和静态容量法是目前常用的主要的比表面测试方法。科学指南针检测平台工作人员将两种方法做比较,发现动态色谱法比较适合测试快速比表面积测试和中小吸附量的小比表面积样品(对于中大吸附量样品,静态法和动态法都可以定量的很准确),静态容量法比较适合孔径及比表面测试。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 【分享】气相色谱法做痕量分析选择仪器的几方面考虑-(1)

    气相色谱法做痕量分析选择仪器的几方面考虑痕量分析一般是指纯物质或混合物中被测组分含量在10-6~10-9(体积比或重量比)的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面临的几大课题(资源 能源 人口 环境)的解决均与痕量分析技术密切相关。或者说,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痕量分析。近期接到有关分析仪器的采购单几乎都是解决痕量分析项目。痕量分析样品的特点①样品来源广泛;② 种类繁多;③ 组成复杂;④ 含量低;⑤ 性质状态各不相同。因此相对常量和微量分析难度大,对各方面要求都高的一项工作。虽说多种分析方法:如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电化学等都可以用于痕量分析,相比之下气相色谱法具有诸多优点(在大多数情况下):⑴仪器价格较低,使用条件不苛刻,利于普及推广;⑵ 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大,有利于复杂多组分的分离检测;⑶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直接进样用量小;⑷与其他仪器联用能解决更复杂的分析难题。色谱法已经是目前痕量分析中使用方法与仪器中数量最大,面最广的方法。当然,要完成一项痕量分析任务,除首先购置一台性能优良的GC外,还涉及样品采集,予处理,分析方法建立(色谱柱的选择,分析条件的优化等。),标准样品的制备,数据处理等环节。本文就气相色谱法做痕量分析在选购GC仪器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加以概括介绍供大家参考。若有更具体的技术问题请在本网站“专家咨询”栏目中交流。

  • 【资料】分享色谱法

    色谱法(chromatography)又称“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5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并发展出一个独立的三级学科-色谱学。历史上曾经先后有两位化学家因为在色谱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此外色谱分析方法还在12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

  • 【共享】色谱法及其分类

    一. 色谱法 色谱法:根据各物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表示溶解 或 吸附的能力)不同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 各组分被分离后,可进一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经典:分离过程和其含量测定过程是离线的,即不能连续进行 现代:分离过程和其含量测定过程是在线的,即 能连续进行 经典色谱法:将潮湿的碳酸钙挤出玻璃管,用刀将各色带切下,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分析; 现代色谱法:当一个两组分(A和B)的混合物样品在时间t1从柱头加入,随着流动相不断加入,洗脱作用连续进行,直至A和B组分先后流出柱子而进入检测 器,从而使各组分浓度转变成电信号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 根据峰的位置(出峰时间 t ) ——定性 根据峰的面积 A (或峰高h) ——定量 二. 色谱法分类 (一)按两相物理状态分 1.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 (gas chromatography 简称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用气体作流动相的色谱法。 2. 液相色谱法 (liquid chromatography 简称 LC)用液体作流动相的色谱法。 3.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SFC) 用超临界状态的流体作流动相的色谱法。 超临界状态的流体不是一般的气体或流体 , 而是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高度压缩的气体 , 其密度比一般气体大得多而与液体相似 , 故又称为 “ 高密度[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 ” (二)按分离原理分 1. 吸附色谱法(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 根据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物理吸附能力的强弱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如:气一固色谱法、液-固色谱法——吸附色谱 2. 分配色谱法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 ): 根据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溶解能力和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如:气-液色谱法、液-液色谱法——分配色谱 3. 离子交换色谱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 根据不同组分离子对固定相亲和力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4. 排阻色谱法(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又称凝胶色谱法 (gel chromatography ), 根据不同组分的分子体积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中:以水溶液作流动相的称为凝胶过滤色谱法 ;以有机溶剂作流动相的称为凝胶渗透色谱法。 5. 亲合色谱法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利用不同组分与固定相共价键合的高专属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 (三)按固定相的形式 1. 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 ): 固定相装在柱中 , 试样沿着一个方向移动而进行分离。 包括 填充柱色谱法:固定相填充满玻璃管和金属管中 开管柱色谱法:固定相固定在细管内壁(毛细管柱色谱法) 2. 平板色谱法 (planer chromatography ): 固定相呈平面状的色谱法。 包括 纸色谱法: 以吸附水分的滤纸作固定相; 薄层色谱法:以涂敷在玻璃板上的吸附剂作固定相。

  • 【分享】气相色谱法做痕量分析选择仪器的几方面考虑

    气相色谱法做痕量分析选择仪器的几方面考虑-(1)痕量分析一般是指纯物质或混合物中被测组分含量在10-6~10-9(体积比或重量比)的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面临的几大课题(资源 能源 人口 环境)的解决均与痕量分析技术密切相关。或者说,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痕量分析。近期接到有关分析仪器的采购单几乎都是解决痕量分析项目。痕量分析样品的特点①样品来源广泛;② 种类繁多;③ 组成复杂;④ 含量低;⑤ 性质状态各不相同。因此相对常量和微量分析难度大,对各方面要求都高的一项工作。虽说多种分析方法:如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电化学等都可以用于痕量分析,相比之下气相色谱法具有诸多优点(在大多数情况下):⑴仪器价格较低,使用条件不苛刻,利于普及推广;⑵ 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大,有利于复杂多组分的分离检测;⑶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直接进样用量小;⑷与其他仪器联用能解决更复杂的分析难题。色谱法已经是目前痕量分析中使用方法与仪器中数量最大,面最广的方法。当然,要完成一项痕量分析任务,除首先购置一台性能优良的GC外,还涉及样品采集,予处理,分析方法建立(色谱柱的选择,分析条件的优化等。),标准样品的制备,数据处理等环节。本文就气相色谱法做痕量分析在选购GC仪器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加以概括介绍供大家参考。若有更具体的技术问题请在本网站“专家咨询”栏目中交流。

  • 色谱法的应用

    [b][color=#444444] [/color][color=#444444]本人学习了色谱法的应用后想得到更加好的信息.向各位大虾问个问题。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后得到了图。我们怎末根据图来判断是那个组分呢?是否根据组分的极性来呢?:)[/color][/b]

  • 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

    质谱法可以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但对复杂有机化合物分析就无能为力了,而且在进行有机物定量分析时要经过一系列分离纯化操作,十分麻烦。而色谱法对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和分析方法,特别适合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但定性分析则比较困难,因此两者的有效结合必将为化学家及生物化学家提供一个进行复杂化合物高效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工具。这种将两种或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技术称为联用技术(Hyphenated Method),利用联用技术的有[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一质谱(G-MS)、液相色谱一质谱([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毛细管电泳一质谱(CZE-MS)及串朕质谱(MS-MS)等,其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与质谱相连的接口及相关信息的高速获取与贮存等问题。

  • 【资料】色谱法原理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发展状况

    色谱分析法是分析化学中获得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从20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提出经典液相色谱法后,色谱分析法取得迅速发展.作为色谱分析法的一个分枝,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经典液相色谱法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63626]色谱法原理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发展状况[/url]

  • 【谱图】气相色谱法的流程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的流程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是色谱分析的一种方法。早在1906年M.C.茨维特(M.C.LIbet)分离叶绿素的各组分时,就将绿色植物叶子的石油醚提起夜(即叶绿素提起夜),通过填充有吸附剂碳酸钙(为固定相)的玻璃管(即色谱柱),然后用石油醚溶剂(为流动相)不断地冲洗玻璃管,即将叶绿素中的各组分(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分离,而在填充有碳酸钙的玻璃柱上呈现出不同颜色的清晰色带,这就是色谱法名称的由来。 由于上述分离过程,使用的是液体石油醚作为流动相,所以也叫液相色谱仪。以后沿用上述的分离原理,用惰性气体(N2、CO2等)作为流动相,使气态样品通过固定相而得到分离,就叫做气象色谱法,此时就没有颜色的特殊含义了。 气象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操作时使用气象色谱仪,被分析样品(气体或液体气化后的蒸气)在流速保持一定的惰性气体(称为载气或流动相)的带动下进入填充有固定相当色谱柱,在色谱柱中样品被分离城一个个单一组分,并以一定的先后次序从色谱柱流出,进入监测器,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在记录纸上得到一组曲线图(称为色谱峰),根据色谱峰道峰高或峰面积就可定量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这就是气象色谱法的简单测定过程。[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4/200704051113_47974_1617071_3.gif[/img]

  • [资料]《色谱法》电子书

    分析化学手册一书中的第四章《色谱法》,107页,主要内容包括:色谱技术、气象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平面色谱法4节。快速连接:http://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005558.shtml

  • 【分享】色谱法介绍

    色谱法色谱法又称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5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并发展出一个独立的三级学科——色谱学。历史上曾经先后有两位化学家因为在色谱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此外色谱分析方法还在12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 一、历史1、色谱的起源 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条色带分散为数条平行的色带。由于这一实验将混合的植物色素分离为不同的色带,因此茨维特将这种方法命名为Хроматография,这个单词最终被英语等拼音语言接受,成为色谱法的名称。汉语中的色谱也是对这个单词的意译。 茨维特并非著名科学家,他对色谱的研究以俄语发表在俄国的学术杂志之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正常的学术交流被迫终止。这些因素使得色谱法问世后十余年间不为学术界所知,直到1931年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库恩将茨维特的方法应用于叶红素和叶黄素的研究,库恩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承认,也让科学界接受了色谱法,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以氧化铝为固定相的色谱法在有色物质的分离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今天的吸附色谱。 2、分配色谱的出现和色谱方法的普及 1938年阿切尔·约翰·波特·马丁和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准备利用氨基酸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分离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马丁早期曾经设计了逆流萃取系统以分离维生素,马丁和辛格准备用两种逆向流动的溶剂分离氨基酸,但是没有获得成功。后来他们将水吸附在固相的硅胶上,以氯仿冲洗,成功地分离了氨基酸,这就是现在常用的分配色谱。在获得成功之后,马丁和辛格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物的分离。1943年马丁以及辛格又发明了在蒸汽饱和环境下进行的纸色谱法。 3、气相色谱和色谱理论的出现 1952年马丁和詹姆斯提出用气体作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的想法,他们用硅藻土吸附的硅酮油作为固定相,用氮气作为流动相分离了若干种小分子量挥发性有机酸。 气相色谱的出现使色谱技术从最初的定性分离手段进一步演化为具有分离功能的定量测定手段,并且极大的刺激了色谱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相比于早期的液相色谱,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对设备的要求更高,这促进了色谱技术的机械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气相色谱需要特殊和更灵敏的检测装置,这促进了检测器的开发;而气相色谱的标准化又使得色谱学理论得以形成色谱学理论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塔板理论和Van Deemter方程,以及保留时间、保留指数、峰宽等概念都是在研究气相色谱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 4、高效液相色谱 1960年代,为了分离蛋白质、核酸等不易汽化的大分子物质,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方法被重新引入经典液相色谱。1960年代末科克兰、哈伯、荷瓦斯、莆黑斯、里普斯克等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高效液相色谱使用粒径更细的固定相填充色谱柱,提高色谱柱的塔板数,以高压驱动流动相,使得经典液相色谱需要数日乃至数月完成的分离工作得以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完成。 1971年科克兰等人出版了《液相色谱的现代实践》一书,标志着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正式建立。在此后的时间里,高效液相色谱成为最为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药物开发与检测、化工、食品科学、环境监测、商检和法检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还极大的刺激了固定相材料、检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色谱理论的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