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电转移系统

仪器信息网电转移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电转移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电转移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电转移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电转移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电转移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电转移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电转移系统相关的资讯

  • PerkinElmer Western Blot 系列产品火热促销,多买多送!
    为非放射性发光系统,用于检测固定在PVDF膜或硝酸纤维素膜上的蛋白质。本方法具有检测出 1 - 10 pg 蛋白质的灵敏度,并可在 Kodak X-OMAT 蓝色放射自显影胶片和 KODAK 图像工作站上产生快速、永久的硬拷贝结果。独特的基质可在数小时内提供高量子光产输出,从而允许多次曝光。 化学发光底物(Chemiluminescence Substrate) 电转移膜 (Transfer Membrane) Western LightningTM 化学发光试剂 多买多送!即日起至2010年6月30日,凡购买PerkinElmer Western Blot 系列产品满¥2000元,即可获赠精美天堂 太阳伞一把! 请即点击登记购买或查询: 晴雨两用,强力防紫外线! (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
  • 科学家建立摩擦起电特征图谱,可用于检测环境污染来源,定量准确率达93%
    溶液化 学分析,是人们获得物质组成、物质结构等信息的一种科学手段。 在化学、生物、环境和地质等学科中有着重要地位。同时,它也是实验类学科的基础,并一直是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例如化学成分分析、食品检测和环境痕量分析等。目前,主要的仪器分析方法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然而,它们均受限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样品的检测仍然采取离线分析检测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都是静态的而非直观的现场数据。传统的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通常在样品采集后需要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由于分析结果不是实时获取的,因此不能满足实时测量环境的多样化需求。而且,较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大大降低了检测速率。其二,对样品化学成分信息存在一定要求。例如,传统的光学分析法要求样品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吸收特性或荧光性质,以便光线能够与样品相互作用。而电化学分析方法需要样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色谱分析法则对样品的溶解性和浓度有一定要求。其三,样品制备过程复杂、仪器昂贵笨重,大大降低了便携性和检测速度。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发展新的分析原理,建立有效且实用的原位、实时和价廉的新型动态分析检测方法。基于以上难点与挑战,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和团队,首次将液固界面摩擦起电和界面转移电荷分布加以结合。图 | 张金洋(来源:)他们利用摩擦起电与液滴运动轨迹位置之间的函数关系作为液滴的摩擦起电特征图谱(TES,triboelectric spectroscopy),开发了液-固界面电荷转移图谱,通过分析图谱中峰位置和峰值电荷量,实现了溶液中离子种类和含量的快速检测。通过此方法他们测量了常见的 30 余种酸、碱、盐和有机溶剂并建立了谱图数据库,其定性和定量准确率可达 93%。实验结果证明:不同离子在液滴滑动方向具有可分辨的唯一转移电荷分布,这为新型便携式化学原位分析仪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和平台。(来源:JACS)预计 TES 将在环境监测、催化机理研究、生物医学领域和行星科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TES 可用于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等。结合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参数,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环境变化和污染来源。(来源:JACS)事实上早在 2021 年,和团队就利用液-固界面摩擦起电和电荷转移原理,通过在固体薄膜下方布置两个具有一定间距的电极测量液滴滑过固体表面产生的摩擦电荷,初步证明了液-固界面摩擦起电转移电荷的不均匀分布。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尽管两个电极探针的尺寸一致,但两个点位的电荷转移量却有明显区别。同时,含有不同化学成分和离子浓度的液滴电荷转移量之间也可区分。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之上,2023 年课题组将电极密度扩展至 432 个独立电极探针(电极探针尺寸为 0.12mm²),借此开发了实时探测液-固界面电荷转移高分辨分布的新方法。当时,他们发现界面电荷转移并不会随着液滴在塑料薄膜表面持续运动而逐渐增大。为了验证实验的准确性,他们进行了大量的重复实验和计算。最终,课题组证明液-固界面电荷转移的不均匀分布受液滴中离子种类影响。基于此,该团队又利用液-固界面转移电荷在液滴滑动方向分布的差异性,开发了液-固界面摩擦电图谱,通过分析图谱中峰位置的移动和峰值电荷量,实现了溶液中离子种类和含量的快速检测。日前,相关论文以《用于液体原位化学分析的摩擦电谱》为题发在 JACS 上。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硕士生王雪娇是共同一作,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和院士、以及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西蒙纳锡安培教授担任共同通讯作者。而在接下来,他们希望通过电路集成和微电脑控制,真正实现摩擦电图谱的远程原位实时监测,以用于真实场景下环境污染物的实时监测。
  • 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测报更专一,预警更准确!
    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AI助力虫情气象联动分析!测报更专一!预警更准确!
  • 上新 | 液体转移不用愁,逗点生物高效摇瓶转移盖震撼上市!
    为什么需要转移盖?▶ 根据不同的工艺或培养环境,三角培养摇瓶需要搭配不同的转移盖及管路系统,以避免开放式操作带来的污染问题,进而影响实验结果。√逗点生物高效摇瓶转移盖知你所需,为你而来逗点生物专注于无菌、无酶、无热原医药包材的研发及生产,为解决用户在液体转移过程中的烦恼,现重磅推出高效摇瓶转移盖!新品转移盖共有多功能转移盖、双向转移盖和倒置转移盖三款,配置好管路系统的转移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管路设计、组装和灭菌的时间,即拆即用,主打一个高效安全!三种规格,各有特色▶ 多功能转移盖适用于液体双向转移,通过蠕动泵完成溶液的添加和收获,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被污染的风险。▶ 倒置转移盖可通过蠕动泵完成溶液的添加,收获时将摇瓶倒置在重力作用下将溶液收集存储。 ▶ 双向转移盖适用于液体双向转移,通过蠕动泵完成溶液的添加和收获,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被污染的风险。新品上市,欲购从速逗点生物高效摇瓶转移盖——新一代液体转移神器,让您的实验更轻松、更高效,更安全!有意者可拨打400-878-7248,我们热切期盼您的来电!
  • 国产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0创新方法高层论坛科学工具创新分论坛闭幕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12月10日,2010创新方法高层论坛在京闭幕,本次论坛由创新方法研究会主办,得到了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该论坛特设“科学工具创新分论坛”,暨国产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研讨会,70余名业内人士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围绕本次研讨会“国产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主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丁辉院长、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邓玉林院长、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胡克董事长、普析制造总厂常向阳厂长、世界创新研究院新能源与环保投资促进中心赵敏秘书长分别作了报告。  科学工具创新分论坛会议现场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丁辉院长  报告题目:物联网与云计算  丁辉院长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及其产业发展情况:物联网已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新兴领域,未来5-10年,其将进入高速成长期。物联网主要涉及感应识别技术、网络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三大类技术,其中感应识别技术将可能给中国仪器行业带了很大的发展机遇。物联网的建立需要大量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对技术要求并不是很高,国内仪器厂商完全能够生产出来。国产仪器厂商若能抓住这一机遇,研发生产出技术水平较高且成本较低的传感器,那么必将取得较大的发展。  丁辉院长还展望了未来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对整个仪器行业的影响:在不远的未来,物联网将使城市管理、工业控制、操作管理等领域更精细、更智能、更简单,这将使各领域对大型仪器设备的需求降低,而小型化、便携化的仪器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邓玉林院长  报告题目: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究,推动生命科学仪器创新  邓玉林院长在报告中说到:军用、民用技术相结合促进民用工业技术的发展。目前,核技术、空间技术、航空技术、船舶技术、光电技术、特种化工技术等军工优势技术在民用领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邓院长还介绍到:北京理工大学承担一些军用空间生命科学技术的研究项目,包括微纳尺度空间生物分析技术、高通量分布式火星生命信息探测技术、空间核酸分析芯片及关键技术研究、空间生物芯片和毛细管电泳分析仪器检测器、空间电转移与分析技术研究等课题。空间生命科学仪器对仪器重量、体积要求严格,围绕仪器小型化、减轻化,北理工作了大量的工作。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若能运用到民用领域,那将推动生命科学仪器的创新。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 胡克董事长  报告题目:食品检测和环境监的创新思路  胡克董事长在报告中首先谈到了中国食品监测与环境监控的现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最多的分析测试专业人才、数目最多的食品与环境检测实验室,但中国食品与环境问题却非常突出。  要提高中国的食品检测与环境监测的速度与准确性,需要从政府到仪器厂商再到检测实验室等多方面的共同创新。就检测中样品前处理环节来说,可将多个样品前处理步骤整合到一个样品前处理平台中,该平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且可与分析仪器直接联用,这可以减少时间与人为误差。他也谈到了对中国仪器行业发展的看法:国产仪器要“立足国情快半拍”,不能只知仿造,不能打价格战,只有在创新的方向上抓住机遇才能有自己的阳光大道。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总厂 常向阳厂长  报告题目:努力实现信息化建设与物流链改善的高效结合  常向阳厂长以普析通用创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为实例,阐述了信息化建设与物流链改善的高效结合对企业带来的良好收益。民营仪器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环境的不确定性、融资难、产品质量提升、低成本控制等挑战。  通过设定产成品、半成品、物料、原材料的安全库存,使用VMI库房信息化管理平台,减少生产批量、缩短制造提前期等举措降低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过降低库存、减少库存周转天数、优化供应商管理模式、提高应付帐款周转天数等方法减少企业的资金投入,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通过MES系统,实现对关键件质量的可追溯性,逐步提升产品质量要求 通过生产模式优化、工艺工程部建设及员工技术比武的不断进行,是的仪器生产所需的实动工时、生产一线员工数量、所需厂房面积、物流线费用控制等各项指得到不断优化,利润指标取得良好佳绩。  世界创新研究院新能源与环保投资促进中心 赵敏秘书长  报告题目:以数字技术推广创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赵敏秘书长在报告中介绍了创新方法工作的总体思路,推广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举措。  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刘清珺副院长做总结发言  在10日下午举行的2010创新方法高层论坛闭幕式上,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刘清珺副院长对科学工具创新分论坛的报告作了总结:成果涌现,工具支撑,这次分论坛的报告内容非常精彩,为大家在以后工作中如何创新提供了参考。
  • IVIS视角——[Nature]亚克隆合作通过修饰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微观环境驱动肿瘤转移 肿瘤异质性及转移性
    人类大多数肿瘤是异质性的,由具有不同性质的细胞克隆组成,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高度异质性肿瘤具有较差的临床疗效,但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肿瘤的转移性是大多数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因此,了解转移进程的驱动因子是改善临床结果的关键。癌症基因组测序研究已经确定了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之间具有极小的遗传差异,并显示原位肿瘤和远处转移病灶具有显著的亚克隆异质性。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微观环境变化是肿瘤转移传播和生长的主要媒介,从而突出了在肿瘤进展中的非细胞自发因子的作用。本期IVIS视角小编带您探究一下Nature最近发表的论文:《亚克隆合作通过修饰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微观环境驱动肿瘤转移》本文揭示了表达IL11和FIGF (VEGFD)的乳腺癌细胞的小亚克隆协同作用促进转移进展并产生了驱动性和中性亚克隆组成的多克隆转移。单克隆、多克隆原发灶和转移灶的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表达谱分析显示了这种协同作用是间接的,是通过局部和系统微环境介导的。作者确定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白细胞群受表达IL11小亚克隆的调节,敲除中性粒细胞的表达,可以阻止肿瘤转移的生长。来自原发性肿瘤、血液和肺的CD45阳性细胞群的单细胞RNA-seq显示IL11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可诱导产生致瘤性和转移性中性粒细胞前体。本文结合IVIS活体成像系统研究发现了非细胞自发因子和小亚克隆在肿瘤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探究驱动转移的亚克隆协同作用分子机制本文用人类乳腺癌细胞系(MDAMB-468)的肿瘤(来源于异质性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研究亚克隆在肿瘤表型之间的相互作用。作者之前已经证实一个小的亚克隆通过非细胞自主的相互作用可以驱动肿瘤生长。本文测试了18个亚克隆,每一种表达一种与转移和血管再生有关的分泌蛋白。并发现具有全部18个亚克隆的多克隆肿瘤生长最快(上图a)。相反只有白细胞介素11 (IL11) 和趋化因子 (C-C motif) 配体5在单克隆肿瘤能够促进肿瘤生长。我们还确定了表达IL11和低聚果糖诱导生长因子(FIGF也被称为VEGFD)的亚克隆两者的混合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复制肿瘤这种生长特点。克隆之间合作导致多克隆转移Nature Cell Biology :Published: 01 July 2019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6-019-0346-xIL11缺失的多克隆肿瘤阻止了肿瘤的生长,揭示了IL11和FIGF因子在肿瘤生长中的协同作用。此外,多克隆肿瘤和仅包括IL11和FIGF亚克隆的肿瘤具有高度的转移性(上图b)。本文首先验证含有IL11+和FIGF+驱动因子的原发性转移瘤MDA-MB-468的克隆能力,像中性子亚克隆。单克隆或绿色荧光蛋白 (GFP)的多克隆混合物荧光素酶表达亲本细胞,红色荧光蛋白 (RFP)植入v5标记的IL11+细胞、RFP+FIGF+细胞植入到免疫缺陷NOG小鼠的乳腺脂肪垫。我们每周用卡尺测量原发肿瘤的生长情况并通过每周生物发光观察转移病灶成像。多克隆肿瘤(含5% IL11+、5%的FIGF+RFP+细胞和90%的GFP+亲本细胞)生长较快,转移性更强与单克隆和亲本肿瘤相比(如下图a)。中性粒细胞的系统性表达降低抑制了由IL11+和FIGF+亚克隆驱动的多克隆肿瘤的转移扩散(或生长),因此,中性粒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点取决于宿主环境。CD45+细胞群的单细胞分析鉴于作者之前的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促进肿瘤转移。作者比较了DOX+或DOX-诱导小鼠血液和肺中性粒细胞单细胞转录组特点。IL11和FIGF诱导上调了几个信号通路如:TGFβ和JAK-STAT信号通路,它们与中性粒细胞的免疫系统中肿瘤预生成和预转移有关,这些特征来自肺部,而不是来自血液。尽管中性粒细胞在肺部有变化,作者通过single-cell RNA-seq没有检测到IL11或GIGF受体的表达。然而,IL11RA的细胞转录本在单独的细胞组中明显存在,这些细胞不能归为中性粒细胞或其他白细胞亚群。这些IL11RA阳性细胞表达编码GP130和SATA3的IL6ST基因,GP130是IL11信号通路中所必需的共同受体。STAT3是LI11下游的作用因子。基于细胞群中基因表达情况,其中还包括细胞外基质和发育相关蛋白,作者将该群体标记为和IL11反应的间充质基质细胞 (MStrCs)。虽然这个群体没有表达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 (MSC)标记物,但其表现了普遍存在于干细胞相关基因的显著特征,这表明它可能是一种未特征化的间充质干细胞前体。之前的研究已经描述过间充质干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由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调节的。在本文的研究中,作者着重于研究两个分泌因子,选择的基础是基于作者之前的数据,它是由较小的亚克隆表达的且协同作用促进转移。IL11属于IL6家族的细胞因子,并在多种癌症的耐药性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在乳腺癌中,IL11被认为和治疗的耐药性和骨转移相关,以及作为不良预后的标志物。FIGF是VEGFR2和VEGFR3的配体,可以刺激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本文发现白细胞可能不是IL11直接作用的细胞靶点,但可通过间充质基质细胞分泌因子(MStrCs)间接影响IL11。有趣的是,这些基质细胞也表达PLXDC2和ANTXR1,这在肿瘤相关的内皮细胞中是高表达的。因此,这些IL11RA阳性的间充质基质细胞可能是产生多种细胞类型的祖细胞。对中性粒细胞亚型的进一步认识和开发导致肿瘤转移的中性粒细胞靶向工具结合抗肿瘤细胞靶点的药物,有可能被用于预防乳腺癌转移研究。PerkinElmer IVIS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在该研究中提供了支持,如需了解详情欢迎与我们的工程师取得联系。点击链接了解IVIS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https://url.cn/5fSl2r4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最棘手的科学和医疗难题。凭借深厚的市场了解和技术专长,我们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见。在全球,我们拥有1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150多个国家,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018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28亿美元,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 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确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确定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58家机构为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见附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要以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主要工作,及时总结发展模式,以促进高新技术向企业辐射和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全面推进产业升级为目标,在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本地区、本行业技术转移机构的健康发展。  二、为加快我国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今后科技部将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定期对示范机构进行考核,对连续两年不能达到标准的示范机构,将取消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资格。  三、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管理将纳入科技部创新环境与产业化建设的工作内容,在国家科技政策引导计划中安排技术转移专项经费,支持促进技术转移的服务行为和示范机构的能力建设。有关地方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局)应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强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  附件: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名单  1、 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2、 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3、 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处  4、 昆明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5、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  6、 先进制造北京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工大智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7、 深港产学研基地产业发展中心  8、 贵州元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9、 福州大学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10、 上海理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11、 东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12、 东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13、 大连交通大学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  14、 合肥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15、 兰州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  16、 成都西南交大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17、 中国科学院台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  18、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地合作技术转移办公室  19、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技术转化推广中心  20、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市场部  2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技术发展处  22、 中国科学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  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24、 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  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转移中心  26、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27、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技术转移中心  28、 中国科学院扬州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  29、 湖北中科博策新材料研究院  30、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技术推广中心  31、 山东省油区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2、 山东绿叶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33、 中国航天系统工程公司  34、 江西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35、 郑州金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6、 重庆市科学技术信息中心  37、 广东省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转移中心  38、 西安技术产权交易有限公司  39、 广州技术产权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40、 福州技术市场  41、 湖北技术交易所  42、 柳州技术交易中心  43、 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44、 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  45、 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  46、 廊坊技术转移中心  47、 青海科学技术开发中心  48、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49、 全国新技术新产品西南展销中心  50、 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  51、 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52、 新疆申新科技合作基地有限公司  53、 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  54、 上海科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55、 江苏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江苏矽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6、 深圳清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57、 哈尔滨国际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58、 APEC技术转移中心
  • 全球首条“巨量转移式FOPLP”先进封装线量产
    日前,普莱信的P-XBonder巨量转移面板级刺晶机通过客户验收,这标志着全球首条“巨量转移式FOPLP”先进封装线量产。随着台积电、三星等布局面板级封装(PLP)相关技术,包括扇出型面板级封装(Fan-Out -PLP,简称FO-PLP),FOPLP成为行业热点。相对晶圆级封装,面板级封装的基板尺寸越大,对应设备的尺寸更大,Pick & Place动作的路径更长,对设备的精度、效率、运动机构的一致性、稳定性等都提出更高要求。普莱信针对面板级封装,创造性的开发了巨量转移面板级刺晶机P-XBonder,采用倒装刺晶的方式,实现Die从Wafer到基板的巨量转移,每小时产能(UPH)达到120K,贴装精度±15μm@3σ,最高贴装精度达到±5μm@3σ。适用于金属面板、玻璃面板、印刷电路板等基板的面板级封装,可应用于先芯片(Chip First)和后芯片(Chip Last)两种板级封装工艺。普莱信智能是一家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提供商,聚焦国内外顶尖的半导体封装技术,产品覆盖从传统封装设备到先进封装设备,在传统封装设备领域,普莱信智能的8寸/12寸IC级固晶机系列。Clip Bonder高速夹焊系统系列,超高精度固晶机系列等,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半导体封测大厂;在先进封装设备领域,普莱信智能已推出P-XBonder巨量转移面板级刺晶机系列,Loong系列TCB热压式固晶设备等,为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中科院“撬动”200亿人民币促成果转移转化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605cfc74-fedc-4e44-bd67-eb3756b51ed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启动/strong/pp  9月14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启动大会在北京举行。该基金由中国科学院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国科控股”)代表中科院直接出资,联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最终撬动200亿左右的基金总规模。/pp  该基金旨在为院属科研单位开展成果转移转化提供系统支撑,孵化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经济融通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支撑。/pp  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在启动会上指出,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是中科院贯彻新时期办院方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中国科学院来说,这是一件创新性的工作、也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是我院以社会化、市场化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促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次重要探索。”他表示。/pp  张亚平希望,未来,基金一要深化与研究院所的协作,充分发挥院成果转化基金的全覆盖作用 二要要围绕市场需求、专业化运作。通过基金的机制,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结合,从深层次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pp  国科控股董事长吴乐斌介绍:“基金成立后,将按照‘1+N’模式由母基金发起或联合院属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一批成果转化子基金,逐步形成面向全院的母子基金集群。”/pp  记者在启动会上了解到,该基金预计母基金的规模为30-50亿元,基金还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设置20到30支子基金,母基金和子基金合计撬动的总资金规模,形成200亿人民币左右的基金总规模。目前,基金的募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计划于10月份完成第一批合伙人合伙协议的签署和基金的工商注册。/pp  该基金已和中科院相关部门及研究所合作,构建了重点备投项目库,其中包括量子测量技术应用、大型先进质子治疗仪、高性能锂电池、激光电视、先进芯片技术等一批前沿科技产业化项目。同时,该基金将与地方政府建立密切合作、共建子基金,选择一批产业化条件较好、合作基础扎实的地方政府或科技园区,通过项目集中落地和全方位服务,更好地促进科技企业的成长。/pp  此外,据了解,基金将由专业团队来管理,通过投资具有应用前景的前沿科技成果,占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实现基金竞争优势、保障较高收益。/pp/p
  • 科技部与北京市在中关村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
    日前,科技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各有关单位发布了&ldquo 关于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的意见&rdquo ,具体内容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世界科技创新格局调整时期科技、人才、资金等全球创新要素聚焦中国的战略机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大力促进国内、国际技术转移,科技部与北京市决定在中关村西区共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以下简称&ldquo 集聚区&rdquo )。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集聚区的重要意义  (一)技术转移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手段。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已初步形成,技术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制度、组织、机制方面亟待完善,与应对全球竞争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尚有差距。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行全面系统设计,也需要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先行开展改革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二)依托北京市深厚的产业发展基础、科技创新基础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建设集聚区,通过政策突破、技术转移资源的空间集聚和全国创新服务资源的信息化集成共享,推动形成我国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新格局,有利于探索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和路径,有利于加速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进程,有利于示范和引领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高端科技服务业发展,有利于集聚全球资源支撑我国自主创新,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集聚区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目标,以技术转移机制完善和商业模式创新为突破口,以&ldquo 资源集散、模式创新、市场引领、全球链接&rdquo 为路径,以中关村西区为&ldquo 一个&rdquo 核心,把握国际、国内&ldquo 两大&rdquo 市场,发挥北京创新资源集中、中关村先行先试、中关村西区技术转移活跃 &ldquo 三大&rdquo 优势,促进集聚区技术、人才、资金、服务&ldquo 四类&rdquo 要素的流动和融合,大幅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和整体服务能力,带动我国技术转移制度、组织与机制实现全面战略提升。  (四)建设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集成资源、搭建平台 多方参与、共建共享 统筹协调、分步实施的原则。  (五)发展目标。将集聚区建设成为技术转移机制完善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试验田,成为我国技术成果集成转化和区域创新合作核心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技术转移大平台,成为技术转移服务的高端品牌和科技成果发布与交易的新地标。力争到2020年,集聚区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标杆,实现科技创新活力的充分释放和市场对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初步实现对全球创新资源的凝聚、整合与利用,形成以北京为轴心的跨区域、跨领域、跨机构的技术流通与转化新格局。  三、实施载体建设工程,推进创新资源的集聚与扩散  (六)建设技术转移标志性区域。以中关村西区为核心,推进空间整合,完善基础建设条件,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科技服务业态转型,辐射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分期布局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区、国家高新区区域合作中心区、技术转移专业服务与合作区、技术研发合作区、科技金融服务区和科技成果应用发布交易区等六个功能性区域。  (七)建设中国网上技术市场。深化和完善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汇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内外企业、高新区、创业团队、产业技术联盟以及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等,建设全国统一的技术交易信息披露、报价和支付系统,促进技术、资本、人才和创新服务的信息化集成共享和充分耦合,开展技术转让、难题招标、拍卖等公开交易模式创新,加快全国技术市场一体化进程。  四、实施改革推进工程,开展技术转移政策创新试点  (八)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积极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政策试点,积极推动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加大科技创新人才个人所得税的优惠力度,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实施和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  (九)研究制定并实施促进技术转移的系统性政策。研究有利于技术转移的基础性、重大政策,探索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系统性政策体系,解决成果转化中确权、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无形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等技术转移的关键问题,在集聚区就相关政策开展先行先试。  (十)加快推进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依托集聚区集成资源,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采取面向全球公开招标、邀标、定向征集等方式,组建联合项目研发团队,探索社会金融资本与科技计划经费联合支持、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机制和审计方式,继续优化财政预算评审程序。  五、实施服务提升工程,促进创新要素的协同与聚合  (十一)构建专业化、集成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围绕集聚区发展目标,推动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的专业化。在集聚区大力发展技术成果价值评估、技术标准服务、品牌建设服务、高端创业团队评估和管理服务等,以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创新、科技金融、国际合作等高端化服务。探索应用研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创业投资相互融合的新型服务模式,促进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集成、服务机构与产业集群之间的供需集成。  (十二)打造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推介、展示和交易等活动,举办全球科技成果发布交易会、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ITTC)等活动,发布国际国内重大科技成果及应用,对接跨国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需求,推介全球技术转移机构及服务,宣传全国技术转移和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与成效。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等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加强信息交流,促进项目对接,使集聚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发布及交易平台。  (十三)面向全球引进并培育高端人才和团队。深入实施国家及地方重大人才计划,围绕技术转移发展绘制世界人才地图,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集聚技术转移高端人才。加快建立高端人才多层次培养体系,加快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推进建设集聚区技术转移人才资源库。兴办中关村创业学院,联合部分高校、新型创业孵化机构,培养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创业者。  六、加强组织保障,稳步推进集聚区建设  (十四)建立部市协同工作机制。将集聚区建设纳入科技部和北京市部市会商重大议题,成立由科技部、北京市政府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集聚区建设与发展的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集聚区建设与运营的各项具体工作。  (十五)加强部市经费统筹和扶持力度。科技部各相关科技计划积极支持集聚区内技术转移机构、国际(内)技术转移项目及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产业化类计划优先将集聚区作为项目推荐渠道。北京市统筹各级经费支持集聚区条件建设、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建设、集聚区入驻机构的房租补贴,支持国内外技术转移项目的引进、消化和吸收等。  (十六)加大开放合作和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开展集聚区的对外宣传推广工作,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体系、国家和地方组织的重大活动以及中国驻外使领馆等多种渠道,对集聚区建设的功能作用、重大成果和典型案例等进行宣传,打造集聚区&ldquo 链接全球、辐射全国&rdquo 的品牌,营造集聚区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科 技 部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3年4月26日
  • 借助RNA,海兔之间记忆成功转移
    p style="text-indent: 2em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14日在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在线期刊《eNeuro》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利用RNA(核糖核酸),成功将一只海兔的记忆转移到另一只海兔身上。研究人员称,这一新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恢复人类记忆的新疗法。/pp style="text-indent: 2em "海兔,又称海蛞蝓,是螺类的一种。海兔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大约2万个神经元,虽然远无法与人类的1000亿个神经元相提并论,但其细胞和分子运行过程与人类神经元非常相似,因此被认为是研究人类大脑和记忆的极佳模型。/p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海兔进行轻微电击来增强其防御性收缩反射——一种用来保护自己免受潜在伤害的收缩反应。经受电击“训练”后,海兔会在受到触碰时长时间收缩起来,持续时间会长达50秒,而正常海兔的收缩反应持续时间只有1秒钟。/pp style="text-indent: 2em "随后,研究人员分别从“受训”海兔和正常海兔的神经系统中提取RNA,将其分别注射到未曾受过任何电击的海兔体内。他们发现,注射了“受训”海兔RNA的海兔在被碰触时,会表现出长达40秒的防御性收缩反应,而那些注射未受电击海兔RNA的海兔则没有这样的表现。这表明,通过RNA注射,“受训”海兔的电击记忆转移给了新受体。/pp style="text-indent: 2em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的研究对开发恢复人类记忆的新疗法具有重要价值。研究报告资深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生物学教授大卫· 格兰兹曼称,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们或许能利用RNA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恢复这些患者休眠的记忆。/p
  •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国发〔2017〕44号/pp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pp  现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国务院/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7年9月15日/pp  (此件公开发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strong/pp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持续产生,推动科技成果扩散、流动、共享、应用并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的生态系统。建设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持续产出,技术市场有序发展,技术交易日趋活跃,但也面临技术转移链条不畅、人才队伍不强、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系统设计,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全面提升科技供给与转移扩散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为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加快建设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制定本方案。/pp  一、总体要求/pp  (一)指导思想。/pp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强技术供需对接,优化要素配置,完善政策环境,发挥技术转移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pp  (二)基本原则。/pp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发挥市场在促进技术转移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加快科学技术渗透扩散、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等功能。政府注重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为技术转移营造良好环境。/pp  ——改革牵引,创新机制。遵循技术转移规律,把握开放式、网络化、非线性创新范式的新特征,探索灵活多样的技术转移体制机制,调动各类创新主体和技术转移载体的积极性。/pp  ——问题导向,聚焦关键。聚焦技术转移体系的薄弱环节和转移转化中的关键症结,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措施,补齐技术转移短板,打通技术转移链条。/pp  ——纵横联动,强化协同。加强中央与地方联动、部门与行业协同、军用与民用融合、国际与国内联通,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技术转移工作的衔接配套。/pp  (三)建设目标。/pp  到2020年,适应新形势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技术转移渠道更加畅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的国际技术转移广泛开展,有利于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pp  到2025年,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全面建成,技术市场充分发育,各类创新主体高效协同互动,技术转移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科技成果的扩散、流动、共享、应用更加顺畅。/pp  (四)体系布局。/pp  建设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着眼于构建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从技术转移的全过程、全链条、全要素出发,从基础架构、转移通道、支撑保障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布局。/pp  ——基础架构。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在推动技术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以统一开放的技术市场为纽带,以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为支撑,加强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与转化应用,推动形成紧密互动的技术转移网络,构建技术转移体系的“四梁八柱”。/pp  ——转移通道。通过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以及跨军民、跨区域、跨国界技术转移,增强技术转移体系的辐射和扩散功能,推动科技成果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引导技术与人才、资本、企业、产业有机融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广泛渗透与应用。/pp  ——支撑保障。强化投融资、知识产权等服务,营造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政策环境,确保技术转移体系高效运转。/pp  二、优化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础架构/pp  (五)激发创新主体技术转移活力。/pp  强化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供给。发挥企业在市场导向类科技项目研发投入和组织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等技术需求方深度参与项目过程管理、验收评估等组织实施全过程。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明确成果转化任务,设立与转化直接相关的考核指标,完善“沿途下蛋”机制,拉近成果与市场的距离。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结合发展定位,紧贴市场需求,开展技术创新与转移转化活动 强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年度报告的汇交和使用。/pp  促进产学研协同技术转移。发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作用,推动重大关键技术转移扩散。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聚焦细分领域的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推广技术成熟度评价,促进技术成果规模化应用。支持企业牵头会同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技术交叉许可、建立专利池等方式促进技术转移扩散。加快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共性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学会、行业协会、研究会等科技社团的优势,依托产学研协同共同体推动技术转移。/pp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推动技术转移。围绕环境治理、精准扶贫、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社会民生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发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公益性技术转移平台作用,发布公益性技术成果指导目录,开展示范推广应用,让人民群众共享先进科技成果。聚焦影响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加强技术供需对接,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瞄准人工智能等覆盖面大、经济效益明显的重点领域,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面向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充分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补充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作用,加强农业技术转移体系建设。/pp  (六)建设统一开放的技术市场。/pp  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国技术交易网络。依托现有的枢纽型技术交易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连接技术转移机构、投融资机构和各类创新主体等,集聚成果、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创新要素,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活动。/pp  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培育发展若干功能完善、辐射作用强的全国性技术交易市场,健全与全国技术交易网络联通的区域性、行业性技术交易市场。推动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联动融合,拓宽各类资本参与技术转移投资、流转和退出的渠道。/pp  提升技术转移服务水平。制定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完善符合科技成果交易特点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明确科技成果拍卖、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协议成交信息公示等操作流程。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业专项统计制度,完善技术合同认定规则与登记管理办法。/pp  (七)发展技术转移机构。/pp  强化政府引导与服务。整合强化国家技术转移管理机构职能,加强对全国技术交易市场、技术转移机构发展的统筹、指导、协调,面向全社会组织开展财政资助产生的科技成果信息收集、评估、转移服务。引导技术转移机构市场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技术转移机构。/pp  加强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开拓、营销推广、售后服务。创新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管理和运营机制,建立职务发明披露制度,实行技术经理人聘用制,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引导专业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服务。/pp  加快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发展。鼓励各类中介机构为技术转移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技术评价等专业服务。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和技术转移机构联合组建技术转移联盟,强化信息共享与业务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服务绩效对相关技术转移机构给予支持。/pp  (八)壮大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pp  完善多层次的技术转移人才发展机制。加强技术转移管理人员、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人才队伍建设,畅通职业发展和职称晋升通道。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置专职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创新型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应当向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转移人员倾斜。鼓励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服务。统筹适度运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更多通过市场收益回报科研人员,多渠道鼓励科研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活动。加强对研发和转化高精尖、国防等科技成果相关人员的政策支持。/pp  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作用,通过项目、基地、教学合作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吸引海外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和团队。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技术转移相关学科或专业,与企业、科研院所、科技社团等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将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纳入国家和地方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pp  三、拓宽技术转移通道/pp  (九)依托创新创业促进技术转移。/pp  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引导科研人员通过到企业挂职、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以及离岗创业等多种形式,推动科技成果向中小微企业转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设立流动岗位等方式,吸引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兼职从事技术转移工作。引导科研人员面向企业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横向课题经费按合同约定管理。/pp  强化创新创业载体技术转移功能。聚焦实体经济和优势产业,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依托开源软硬件、3D打印、网络制造等工具建立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为技术概念验证、商业化开发等技术转移活动提供服务支撑。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开放创新创业资源,支持内部员工创业,吸引集聚外部创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跨界融合,引导研发、制造、服务各环节协同创新。优化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等各类孵化载体功能,构建涵盖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产业化开发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加强农村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发挥科技特派员引导科技成果向农村农业转移的重要作用。针对国家、行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通过“揭榜比拼”、“技术难题招标”等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解决方案。/pp  (十)深化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pp  强化军民技术供需对接。加强军民融合科技成果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军民技术成果信息交流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军民技术成果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军民科技成果评价、信息检索、政策咨询等服务。强化军队装备采购信息平台建设,搭建军民技术供需对接平台,引导优势民品单位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加快培育反恐防爆、维稳、安保等国家安全和应急产业,加强军民研发资源共享共用。/pp  优化军民技术转移体制机制。完善国防科技成果降解密、权利归属、价值评估、考核激励、知识产权军民双向转化等配套政策。开展军民融合国家专利运营试点,探索建立国家军民融合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实验室技术转移联盟。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技术评价体系。建立军地人才、技术、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完善符合军民科技成果转化特点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构建军民技术交易监管体系,完善军民两用技术转移项目审查和评估制度。在部分地区开展军民融合技术转移机制探索和政策试点,开展典型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探索重大科技项目军民联合论证与组织实施的新机制。/pp  (十一)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扩散。/pp  强化重点区域技术转移。发挥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及其他创新资源集聚区域的引领辐射与源头供给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地区转移转化。开展振兴东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等,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优化对口援助和帮扶机制,开展科技扶贫精准脱贫,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向贫困地区转移转化。/pp  完善梯度技术转移格局。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承接成果转移转化的差异化支持力度,围绕重点产业需求进行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探索科技成果东中西梯度有序转移的利益分享机制和合作共赢模式,引领产业合理分工和优化布局。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技术转移工作网络,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向县域转移转化,推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pp  开展区域试点示范。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先行先试,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允许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按规定执行示范区相关政策。/pp  (十二)拓展国际技术转移空间。/pp  加速技术转移载体全球化布局。加快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构建国际技术转移协作和信息对接平台,在技术引进、技术孵化、消化吸收、技术输出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对全球技术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强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对接,创新合作机制,形成技术双向转移通道。/pp  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技术转移行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及创新合作中心,构建“一带一路”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向沿线国家转移先进适用技术,发挥对“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先导作用。/pp  鼓励企业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引导企业建立国际化技术经营公司、海外研发中心,与国外技术转移机构、创业孵化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开展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技术转移活动,与技术转移国际组织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围绕特定产业领域为企业技术转移搭建展示交流平台。/pp  四、完善政策环境和支撑保障/pp  (十三)树立正确的科技评价导向。/pp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完善科研人员分类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扭转唯论文、唯学历的评价导向。对主要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工作的科研人员,加大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等评价指标的权重,把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科研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不将论文作为评价的限制性条件,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pp  (十四)强化政策衔接配套。/pp  健全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特点,优化相关资产评估管理流程,探索通过公示等方式简化备案程序。探索赋予科研人员横向委托项目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在法律授权前提下开展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与完成人或团队共同拥有职务发明科技成果产权的改革试点。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依法取得的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则的创新产品采购、首台套保险政策。健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开展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试点。结合税制改革方向,按照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原则,统筹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有关税收政策。完善出口管制制度,加强技术转移安全审查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pp  (十五)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服务。/pp  国家和地方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技术转移早期项目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投融资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试点,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开展内部投贷联动试点和外部投贷联动。落实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按投资额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试点优惠政策。/pp  (十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pp  完善适应新经济新模式的知识产权保护,释放激发创新创业动力与活力。加强对技术转移过程中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研究建立当然许可等知识产权运用机制的法律制度。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推广技术调查官制度,统一裁判规范标准,改革优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体系。优化专利和商标审查流程,拓展“专利审查高速路”国际合作网络,提升知识产权质量。/pp  (十七)强化信息共享和精准对接。/pp  建立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整合现有科技成果信息资源,推动财政科技计划、科技奖励成果信息统一汇交、开放、共享和利用。以需求为导向,鼓励各类机构通过技术交易市场等渠道发布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深度挖掘。建立重点领域科技成果包发布机制,开展科技成果展示与路演活动,促进技术、专家和企业精准对接。/pp  (十八)营造有利于技术转移的社会氛围。/pp  针对技术转移过程中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领导履行成果定价决策职责、科技管理人员履行项目立项与管理职责等,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勤勉尽责政策,形成敢于转化、愿意转化的良好氛围。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发挥社会舆论作用,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市场环境。/pp  五、强化组织实施/pp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pp  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审议相关重大任务、政策措施。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强化督促落实。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制订实施细则,研究落实促进技术转移的相关政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要将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pp  (二十)抓好政策落实。/pp  全面贯彻落实促进技术转移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着重抓好具有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改革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政策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政策落实的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对已经出台的重大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时跟踪、及时检查、及时评估。/pp  (二十一)加大资金投入。/pp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引导作用,完善投入机制,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加大对技术转移机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等重点任务的支持力度,形成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格局。/pp  (二十二)开展监督评估。/pp  强化对本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督评估,建立监测、督办和评估机制,定期组织督促检查,开展第三方评估,掌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宣传和政策解读,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pp/p
  • 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拓宽 2016技术合同交易破万亿
    2月21日,记者从科技部获悉,自全国人大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颁布《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取得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明显增加,走向市场的路子越来越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技术交易市场超过1000家,201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5.97%,达到11407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国家法规颁发后,各部门、各地方纷纷响应国家“号令”,进一步具体细化实施国家关于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有效鼓励了科技产业的发展。  如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中科院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科学院关于新时期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指导意见》,提高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财政部、科技部、国资委印发《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扩大股权激励适用范围,明确激励对象、激励方式和实施条件、激励方案的管理等内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降低征税税率,  对技术成果投资入股纳税时点可以选择递延至转让股权时。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土资源部、国防科工局等颁布了本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北京、河北、浙江、广东等20多个省市出台了地方配套政策。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认为,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  与此同时,科技部还支持启动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如河北以落实京津冀协同创新战略为核心,探索承接京津创新要素外溢转移、与河北产业创新需求对接转化的新模式。浙江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机制为核心,探索“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国性技术交易网络。宁波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核心,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对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目前,示范区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和成效,2017年将进行阶段性总结与经验推广。  此外,技术交易平台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如中技所推出了专利拍卖和科技成果评估公示服务系统,已累计为25家高校院所提供相关服务,涉及项目2258项,成交3.6亿元。中国创新挑战赛、科技成果直通车、百家院校科技成果走基层等系列活动,从供给端、需求端、服务端同步发力,政府搭台、各类市场机构唱戏,实现了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零距离、精准化对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例如百家  院校科技成果走基层活动,共征集200余家机构近万项成果,企业技术需求1000多项,组织217位高校院所专家到企业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  然而,李萌并不认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已完全没有障碍。科研成果走向市场仍存在着信息共享不足、专业化服务机构与人才队伍不强、企业主导成果转化应用不活跃、区域成果转化有待强化等制约问题。  2017年,科技部将聚焦于建立健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这一重点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成果信息共享、专业化机构、人才队伍、区域转化、资金支持等关键环节,谋划推动好2017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加快构建起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全链条、市场化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有效支撑。
  • 跨国药企向中国转移新药研发 如何应对?
    师夷长技以自强——承接跨国药企向中国转移新药研发业务的分析及建议  国际制药企业继在中国开展“生产转移”后,又开始“研发试水”,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转移其研发业务,或将其研究业务外包给中国的研发外包企业。本文在分析国际制药企业向中国转移研发业务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其转移研发业务的实质,并为我国政府、制药企业、投资和研发机构等提出了积极营造适宜的发展政策环境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充分利用CRO战略合作模式,加速创新药物技术的本土化产业实施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本版将分两期刊登此文,望能给相关人士以启示。  近年来,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或将新药研发业务外包到中国,推动了我国研发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北京、上海等作为我国人才、技术的集中地,也成为国际制药企业转移研发业务的首选地之一。  模式多样 特色鲜明  国际制药企业向中国转移研发业务的模式多种多样,或是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或是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服务企业等进行合作。但即使是自建研发中心,其定位、目标也都各不相同。  1.自研与合作研发并存  自建研发中心是国际制药企业向中国转移研发业务的一种重要形式。近10年来,国际制药企业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并将其部分研发业务转移到中国研发中心开展。由于各企业发展战略的不同,这些研发中心也各具特色。  化合物及中药提取物活性物质的筛选 进行化合物筛选,是多数国际制药企业在中国研发中心的工作,然而从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中筛选活性化合物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由于中国拥有丰富的中药、天然药物资源,中国的中药有着几千年的研究经验与成果,这对世界的新药研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部分具有战略眼光的外企开始从中筛选活性物质,这成为近年来一些国际制药企业在中国开展研发业务的新途径。如诺华与上海药物所合作,从中药中筛选活性成分用于新药的开发。按照阿斯利康一位负责人的说法就是“把东方的有效成分、化合物挖掘出来,供全世界的研发中心开发适合他们的药物 从西方把成熟的药物研究开发经验移植到中国,开发中国人、亚洲人需要的药物”。  创新药物的开发 将创新药物的前期筛选转移到中国,是近年来国际制药企业转移研发业务的重点。创新药物研发是高风险、高投入的科学研究。目前较为先进的药物筛选技术是高通量药物筛选,但其研究周期长、耗费大。这对于人力成本逐渐高涨的西方国家来说,长期开展这方面的业务,企业负担沉重。以往,国际制药企业对于中国制药科技领域的发展水平持怀疑态度。现在,随着各大国际制药企业研发中心中国研发人员的比例不断增加、大量留学的中国人归国创业,国际制药企业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研发能力已经迅速发展起来,而且中国的人力、原料等资源成本比西方国家廉价很多。因此,国际制药企业已越来越重视在中国建研发中心开展创新药物研究,代表性企业有罗氏、拜耳、强生等。  基础性研究 由于东西方人种的差异,疾病相同但表现出来的症状有可能存在差异,这对国际制药企业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揭示东西方人种的差异以及对于其开发新药或者药品进入亚洲市场提供了相应的科学依据。因此,部分国际制药企业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开展了相应的工作,如阿斯利康、诺和诺德、葛兰素史克等。  随着各国GLP、GCP的颁布和实施,药物安全性评价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从事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的机构超过84家,其中1/3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LP认证。2007年度上述机构对701种药物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完成的试验项目总数为2216项,其中在GLP条件下完成的试验项目总数为1156项。国家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实验动物房、北京大学动物中心、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已通过AAALAC认证,药明康德、上海药物所等单位也正在建设国际标准的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为国际制药企业提供国际标准的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服务。因此,近年来国际制药企业也逐渐将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转移到中国开展。  临床研究 进入中国的国际制药企业基本上都会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因为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其生产的药品进入中国市场需进行注册管理,为验证其药效与药物安全性,必须开展临床研究。一些国际制药企业  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因此要承担相应的临床研究工作。此外,中国人口众多,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能够快速招募到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利于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缩短临床研究时间,推进新药产品上市。如我国乙肝、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而且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于开发治疗这些疾病的国际制药公司来说,选择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可以很轻松地征集到合适的病例,而这在美国、欧洲却很难办到。  2.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2007年8月,和黄医药与美国礼来就开发癌症及炎症性疾病中多靶点药物签署了合作协议,金额高达1亿美元,创国内之最。2008年11月,双方在新药研发方面再一次签署了高规格共同开发与合作计划。根据协议,礼来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与和黄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新的癌症药物靶点。礼来将向和黄医药支付比前一次合同更高的签约金、潜力候选药物定金以及每个重要研发阶段的里程金。和黄医药还将获得由双方合作产生的产品全球销售收入的提成。随后,和黄医药与美国强生、德国默克、宝洁等公司又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3.技术、资源共享  诺华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合作研发模式是技术、资源共享。上海药物研究所从药用植物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天然成分,经诺华公司筛选,发现十几种活性物质可进一步研究开发。该合作期的研究计划已于2004年7月顺利完成,同年底双方又共同签署了第二轮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上述合作的特点是:以中草药中的天然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注重技术转移 提升天然化合物分离速度和质量,知识产权共享 通过国际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相互沟通,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双方的合作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互信,合作的深度日益得到加强。  4.研发管理合作  美国礼来与上海开拓者化学研究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模式是研发管理型合作,这种方式也被称之为独占性外包。2003年,礼来与上海开拓者化学合作,成立了上海开拓者化学研究管理有限公司―礼来实验室。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早期化合物的合成,由美国礼来公司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中方负责组织科研队伍和实施科研计划。礼来将中国视为研发战略伙伴,并将在中国的研发项目纳入其全球药品研发体系中,有助于公司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对于中方来说,参与跨国制药公司的研发,有利于学习国际先进的研发模式和流程,提高自身的水平,将国内优秀人才储备下来,进而促进中国参与全球药品研发。  5.合同研发服务  合同研发服务是国际制药企业如辉瑞、诺华、礼来、默克等与国内从事研发外包服务企业如药明康德、睿智化学、康龙化成、保诺科技、美迪西等最为普遍的一种合作模式,也称为合同研发。双方根据合同要求,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为客户完成相应的研发服务。很多国际制药企业选择这种合作模式。但是,这些合作多为含金量较低的合作。  6.研发外包服务集中度较高  国际制药企业转移到中国的研发业务,主要集中在几家研发外包服务企业,如药明康德、开拓者化学、美迪西、先导化学、辉源生物科技等。从技术市场登记的合同分析可知,药明康德承接的研发外包业务占上海研发外包业务总量的50%左右,其次是美迪西、开拓者化学、睿智化学等几家企业。通过对企业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大都是在国际制药企业从事多年研发工作的中国人回国创办的企业。他们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国际化的管理经验,按照国际标准建设企业,凭借其高层人员在国际制药企业的声誉,逐渐成为国际制药企业转移研发业务到中国的主要承接商。  7.外包业务并非核心业务  通过对技术市场合同数据库的资料分析可知,2006~2008年,21家国际制药企业委托上海研发外包服务的合同总金额分别为6.65亿元、10.56亿元和7.71亿元,分别占同期上海市研发外包服务总额的39.71%、63.65%和37.94% 三年的合同总额为24.92亿元人民币,占同期上海市研发外包服务总额的46.44%。可以看出,国际制药企业转移的研发业务占了很大的比例。2007年是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一年,大部分国际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都在15%~25%之间。以阿斯利康为例,2007年其全球销售额达到287.09亿美元,其全球研发投入为47.37亿美元,占销售比为16.50%,转移到中国的研发业务占比为1.14%。其他国际制药企业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均低于阿斯利康。由此可见,国际制药企业转移至中国的研发业务微乎其微,非其核心研发业务。  8.核心技术“内部转移”  葛兰素史克在上海设立其全球第32个研发中心时称,该中心将为全球范围研发用于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药物,这也是其在全球重点拓展的一个业务领域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也表示,罗氏在沪设立的全球药品研发中心,将承担药物研究、药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环节的整体布局任务 拜耳与强生也紧随其后,于2009年先后宣布了他们在华新设研发中心的新药“创制”业务定位。可见,最初外资医药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只是生产和销售,现在已经逐渐转变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尤其是新药研发的一些核心业务也正向其在华研发中心转移。需要强调的是,这仅仅是一种“内部转移”,其核心技术绝不外包。  分散风险 追求利益  从技术经济学角度分析可知,跨国药企的研发服务转移活动是具有成本驱动与技术驱动双重特征的,是典型的市场经济行为,追求经济利益与创新效率最大化是其本质。  1.降低研发风险  创新药物开发通常从10000个化合物中筛选出5个能进入临床研究,最终仅有1个能进入市场。开发一个新药需花费6~8年时间,耗资约8亿美元。全球医药研发投入逐年递增,批准上市的新药数量却呈现递减趋势。基于开发新药越来越难,再加上市场竞争和药价限制等不利因素,为降低研发成本,许多大型制药公司将研发转移至低成本国家。将新药研发的各环节业务外包出去,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  2.缩短研发周期  研发外包服务的专业和高效可以缩短国际制药企业新药研发的周期,实现快速上市。一方面,通过研发外包,制药企业可以大大提高研发的质量和速度。由研发外包企业承担研发项目与企业独自研发相比,大约可以节省25%~35%的时间。另一方面,制药企业还可以借用研发外包丰富的经验和对新药注册程序的熟悉,使得新产品注册速度加快,争取药物早日占领市场。第三方面,国际制药企业可以通过研发外包接近快速成长的新兴药品市场,利于开拓全球市场,更容易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同。  3.降低企业运作成本  医药产业链分工日益明确,研发外包可使国际制药企业实现最佳资源配置,专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国际制药企业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并外包,降低了企业运作成本 把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最有价值的核心业务上,不断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而且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国际制药企业研发模式战略调整的重点就是更加集中在某些专业治疗领域,缩小“研发管线”。  4.低价获取人力资源  这是最为显著的本质特点。中国从事新药研发的研究人员其报酬仅为美国、欧洲的研发人员薪酬的1/10左右,但中国科学家的科研素质却是无可争议的。花费低廉的人力成本雇佣高素质的科研人员,不仅能为企业节约大量人力成本、还能组建优质高效的研发团队,这种“稳赚不赔”的事情,国际制药企业绝对不会错过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外大型制药企业向中国转移研发业务的实质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同时更是一种全球性技术本土化的创新战略工具。
  • 科技部确定第三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名单
    关于确定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等68家机构为第三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第32号)的相关精神,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确定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等68家机构(见附件)为第三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要以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主要工作,以专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及时总结发展模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本地区、本行业技术转移机构的健康发展。  二、为加快我国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今后科技部将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定期对示范机构进行考核,对连续两年不能达到标准的示范机构,将取消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资格。  三、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管理将纳入科技部创新环境与产业化建设的工作内容,在国家科技政策引导计划中安排技术转移专项经费,支持促进技术转移的服务行为和示范机构的能力建设。有关地方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局)应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强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撑和条件保障。  附件:第三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名单  科学技术部  二O一一年六月七日  第三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名单  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北京海淀中科计算技术转移中心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  北京大学医学部技术转移办公室  中北国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天津火炬创业园协调服务中心  国欣棉花技术转移中心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工程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长春中俄科技园  吉林省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大庆市科技专利成果转化中心  上海电缆研究所  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  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江苏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无锡江大技术转移工程公司)  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苏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中国科学院泰州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中心  苏州市金桥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服务中心  浙江省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湖州市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  杭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宁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安徽祥源安全环境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福建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厦门中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赣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济宁市技术市场  山东大学科技开发部  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  湖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  长沙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广东省农业技术转移与扩散中心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州博士科技交流中心有限公司  深圳市技术转移促进中心(深圳市技术市场促进中心)  北海技术市场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  贵州省科技开发中心  云南亚太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服务中心)  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安计算机软件产业推进中心  杨凌示范区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新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 马军: 互联网为监测全球污染转移提供了可能
    只要拥有一部手机,下载一个&ldquo 蔚蓝地图&rdquo App,就可查看中国38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河流水质、污染源等信息,监控中国9000多家企业的排污情况。  在公众获取数据不很便利的中国,马军利用互联网技术绘制的污染地图,让公众动动手指,就能一目了然地发现污染,并推动污染企业和政府做出改变。  他的&ldquo 互联网+环保&rdquo 模式不仅开创了中国公众参与环保的新局面,也为世界各国监测污染提供了样本,追踪和监测全球污染转移、绘制一幅世界污染地图不再遥不可及。  4月28日,马军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推出&ldquo 蔚蓝地图&rdquo App 最新的2.0版本。  &ldquo APP&rdquo 为何诞生在中国?  中外对话: 您刚刚获得&ldquo 斯科尔社会企业家奖&rdquo ,这个奖给您的颁奖词是:&ldquo 在过去的中国,公众没有一个跟踪和举报工业污染的途径,马军填补了这个空白&rdquo 。利用互联网,尤其是手机App来实时监控污染数据,在国际上是首创吗? 为什么会发生在中国?  马军:在斯科尔奖颁奖典礼上,来自全球数以百计的社会企业家看到我们的&ldquo 蔚蓝地图&rdquo 时很惊讶。污染源的实时公开,在西方国家还没有,中国是第一个做到的。  通过信息公开来改善和推动环境治理的做法,是从80年代末西方开始的,如美国和欧盟。现在的中国,对于信息公开的需求比这些国家还大,因为他们可以靠司法体系来推动环境治理,但在中国环境诉讼还很困难,所以治理污染更需要公众的参与,需要更多信息的公开。  污染源实时公开的APP产品首先诞生在中国,有几个原因:  其一,中国污染形势严峻,民众有更迫切的知情权需求、污染治理需求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中国环保NGO的活跃 ,推动了污染数据的信息公开进程。  中外对话:污染地图改名为&ldquo 蔚蓝地图&rdquo ,背后的用意是什么?2.0版本有什么新特点,未来还会添加哪些功能?  马军:在2006年推出污染地图的时候,我们希望污染地图能够让大家看到污染造成的后果,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看到了污染,我们希望进入到下一个层级:不仅看到污染,还要去解决污染。现在没有比&ldquo 蔚蓝的天空&rdquo 更能召唤更多的人来参与环保了,因为很多城市已经失去了它。&ldquo 发现污染,找回蔚蓝&rdquo ,这是我们对新名称的期待。  2.0版本在1.0版本的空气地图基础上,又增加了水地图,可查询的实时空气质量也由190个城市增加到380个,污染源数据由4000个企业扩展到 9000个。生活服务功能也显著增强,除天气预报外,还有是否需要佩戴口罩、是否适合开窗、户外运动等生活建议。我们未来还会推动土壤监测数据公开,做成可视化的土壤地图。  &ldquo App&rdquo 可否为监测全球污染提供借鉴?  中外对话: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中国所面临的污染问题,App模式能否为这些国家所用?另外,全球环境治理也面临着污染转移的风险,能不能为监测全球污染提供借鉴?  马军: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企业家对这一产品很惊讶,也很好奇,一些人问,是否可以在他们国家开展这方面工作。一些发达国家的人也认为,他们也应该采用这种方法。有一些人很直接地说,希望我细致地告诉他们,怎样在他们国家做这项工作,因为一些国家正面临着同样的挑战,比如印度的空气污染也很严重。  也有很多人担心,中国加强管理之后,这些污染企业会不会转移到他们那去,造成新的一轮污染转移。我认为,通过这样的信息手段,能够建立起全球化的环境监督网络和监测系统,无论这些企业走到哪转移到哪,都能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这样将全球化生产和采购置于监督之下,防止这些企业肆意降低环境标准。  中外对话:您有没有意向和他们合作?  马军:我们愿意把经验分享给他们。当然,各国都有不同的国情。在中国,数据公开比较有限,但政府部门做了很多监测,官方有一个比较好的数据基础,我们推动政府把这些数据公开出来。  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监测能力很弱,当他们没有来自官方的一套监测数据的时候,他们该怎么去开展,就需要有一套适应本国国情的模式,是不是可以利用新的监测仪器,更多地采用民间的监测,再通过网络关联起来形成一个社会监测网络。当然还包括怎么推动企业做更多的监测和披露。  做这样的工作,一方面需要数据基础,另一方面,收集这些数据要耗费很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我们已经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收集、累积数据,这项工作是非常枯燥的。  IPE的生存智慧是什么?  中外对话:在中国来说,污染企业往往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IPE的生存智慧是什么?  马军:智慧不敢说,但我们有几个方面特别注意。  一、坚持我们的目标和使命,既然我们是一个环保机构,就要坚持以环保为使命,不被一些问题分散注意力。  二、在坚守原则的同时,注意所处的国情,去增进和各个利益方的信任,跨越信任的鸿沟。  三、加强专业性和科学性。我们是一个基于科学的、基于数据的环保机构,2006年我们做出一个决定,数据的源头采用政府的监测数据,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据在中国还具有敏感性,中国社会对于NGO还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当我们的工作引发一些压力的时候,有不良信息记录的企业跑来找我们的时候,源于政府的数据最终给了我们支撑。  四、不去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完善机制,多沟通不让各方感到意外,让企业有动力去改进,朝正向去推动,因为我们的敌人不是企业,而是污染。  中外对话:近10年执着于收集污染数据推动信息公开这项工作,说您具有&ldquo 阿甘精神&rdquo ,介意吗?  马军:我倒不介意,有一点确实相同,我自己很愿意去跑步,我在清华附中上学的时候,那边实行马约翰(John Ma)教学法,到了下午的时候,要求教室也锁门、宿舍也锁门,大家都得出去跑步,所以这么多年我就养成了一个跑步的习惯,虽然现在跑步的时间也有限、精力也有限,但每天还是坚持,要去跑一下。我们的工作也类似于跑步,不是一个冲刺就能完成,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才有效果。  马军个人简介: 中国环境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1993年起在海外媒体工作,其间对中国环境和资源状况做跟踪研究,完成《中国水危机》一书。2000年任SCMP网络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负责协调网站在华业务,组织中国报道,同时为报纸撰写环境专稿。2002年加入博信国际咨询公司,为在华海外投资企业提供有关中国环境、健康和安全(EHS)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咨询服务。2004年入选耶鲁大学世界学人项目(Yale World Fellows Program),其间对中美环境管理体制作比较性研究,并向美国各界人士介绍中国面对的严峻环境挑战,以及中国政府和公众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巨大努力。2005年6月回国后,继续致力于江河生态保护的工作 同时撰写文章,探讨中国环境和资源管理体制变革方向和可行出路。2006年5月,他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民权行动者陈光诚、家电行业巨头黄光裕以及台湾导演李安一同被入选为美国《时代周刊》&ldquo 2006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人&rdquo 。2006年6月,出任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致力于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污染防治,因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水污染公益数据库,发布&ldquo 中国水污染地图&rdquo 而被评选为2006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 华大智造MGISTP-7000适配多种管型和孔板,自动化转移新升级
    华大智造一直以来注重于研发并布局实验室自动化产品,是高通量基因测序、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并已逐步形成样本前处理、自动化核酸提取、自动化移液工作站等全方位、全流程的自动化产品线布局。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华大智造实验室自动化产品进入大众的视野,如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是行业内从零到一的创新型产品,多次在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强有力地验证了产品性能和安全性等重要指标。事实上,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的能力不仅限于此。它不仅可以对常规病毒采样管做开盖分杯操作,还可以实现对采血管、冻存管、粪便采集管等进行自动开盖分杯,使得 MGISTP-7000实现一机多用。采血管/粪便采集管原管带盖上样 适配采血管,兼容大通量、安全性和独立性血液检测是检测项目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环。血液样本通常是标准的采血管,那么对采血管进行开盖并转移血液样本就变成了必需步骤。目前市面上采血管自动开盖设备,一部分是通量较小,样本安全性保障有限,亦或者是必须集成在大型流水线工作站之中,独立性较弱。华大智造基于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开发了专门用于开盖采血管的配套套装,可以实现采血管带盖上样、开盖、扫码信息录入、吸液、排液至深孔板中,自动关盖等一系列操作,以便后续对血液样本的处理。在保证通量和安全性的情况下,具备独立性强的优势。此外华大智造还专门为此配备了1000 μL 黑色导电无菌带滤芯宽口吸头,能够更好地转移血液等粘稠样本。适配冻存管 衔接样本处理为了实现大通量冻存管自动开盖、样本分装及保障样本安全性,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研发了专门用于开盖微量管和冻存管的配套套装。可以实现螺纹盖冻存管带盖上样、开盖-扫码-吸排液至深孔板中(或至96孔0.75 mL冻存管中)-自动关盖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后续对冻存管中样本的处理。如此一来,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能够使得小体积的样本前处理与后续样本分装、提取、生物样本库储存的衔接都更加顺畅。适配粪便采集管,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除此之外,在面临一些特殊样本比如粪便样本时,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便凸显出自动化的优势性。它可以适配粪便采集管,解决对粪便样本前处理过程中人工操作会面临的气味和难以取样的困扰。不仅如此,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还可以搭配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MGIEasy粪便基因组DNA(meta)提取试剂盒,无缝实现从用户端样本采集到样本前处理的过程,能够适用于16s rRNA微生物分析、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qPCR及阵列等多种应用。同时该款试剂盒适配多款自动化设备,包括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MGISP-960和高通量自动化核酸提取系统MGISP-NE384,大大释放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搭配MGIEasy粪便样本采集管上机大多数情况下,在复杂繁琐的实验样本和实验流程中,仪器硬件设施和软件操作都需要做到“两不误”。因此,常常需要不止一种液体转移方案,转移样本体积和转移路径也需要更加多样化。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的自定义转移功能能使用户的工作更加便捷,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可以在自定义转移模板中自行定义样本来源孔位、目标孔位及移液体积,使得转移路径更加灵活,并且支持用户二混一,三混一,四混一,八混一等多种场景下的需求。除此之外,每次转移体积也可根据需要自行定制,满足用户的所需所求。 值得一提的是,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不仅仅能实现液体转移至标准96孔板,还可以将样本转移至48孔、35孔、24孔板。很多生物样本都有它最佳的“放置形态”,常见的是96孔板与384孔板,但仍有少数生物样本的操作流中适合用48孔板及24孔板,甚至35孔板。在这种情况下,华大智造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能适配多种孔板类型,完美适配2 mL冻存管以及其他如细胞板,Roche Cobas管的样本转入。
  • 全球最大的技术转移机构落户青岛
    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4月19日,德国史太白共建技术转移中心正式签约落户青岛高新区盘谷创客空间。同时,落户青岛高新区的海尔海创汇创业+平台正式揭牌。海尔集团分别同德国史太白、硅谷Plug & Play孵化器签署共建中德孵化器和孵化器基金战略合作协议,首批入驻海创汇创业+平台的家哇云、端点网络等5个项目集中签约。/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作为全球最大的技术转移机构之一,德国史太白拥有近1000家技术转移中心,致力搭建国际化、全方位、综合性的技术转移网络。在青岛高新区成立青岛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青岛史太白中德创客学院和青岛史太白中德孵化器,将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紧密结合,在3年内引进不少于20个国际技术转移项目落户高新区,建设专业化技术应用研究所,推动优秀创新成果商业化、产业化。青岛史太白中德创客学院的成立,将定期开展创业辅导培训,提供技术、资金和资源支撑,建立中德专家、企业家互访机制,面向高新区创客开展MBA和EDP(高级经理人发展课程)课程培训,为青岛高新区储备一批国际化、高水平、专业性的高级技术转移经纪人和高级管理人才。/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海尔海创汇是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依托海尔集团丰富的资源,成立面向全球创客开放的创业平台。此次落户高新区,将充分发挥海尔集团领军企业的优势,深化“互联网+”战略,助推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去年,青岛高新区与海尔集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海创汇”创客孵化基地,打造“海创汇”创客孵化品牌,设立2个亿的创客创业基金,此次合作是继去年全面合作之后的又一丰硕成果。伴随着海尔海创汇创业+平台的正式成立,开启了海尔集团在青岛高新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的孵化模式,整合海尔集团资金、资源、机制、文化等优势资源,为青岛高新区创客提供涵盖研发、企划、供应、制造、销售的全流程服务,完善了青岛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生态,推进区域产业化发展。/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青岛高新区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累计孵化载体竣工面积158万平方米,共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盘谷创客空间等15家国家级孵化载体,工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市技术交易市场等4家技术转移中心。/ppbr//p
  • 全新声波移液非接触技术 Echo一天可以实现75万样本的转移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生物技术发展到如今,各种灵敏的检测方式层出不穷,例如新一代测序技术、质谱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等等。那您的样品处理方式是不是也够“灵敏”呢?您是不是总是扩大反应体系以消除因移液导致的误差?您是不是总是因为试剂成本太高,而降低检测样本量?您是不是因为标准曲线不达标而导致实验重新开始?Echo正是基于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移液、节省成本、提高实验结果质量而设计,并采用全新的声波移液技术、非接触式快速准确移液,更匹配现代生物技术需求。/span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声波技术,引领新时代/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Echo采用声波能量精准地转移液体(Acoustic Droplet Ejection,ADE),无需接触和使用吸头、喷嘴或导管等工具,并保证每一个液滴都只有2.5nL或25nL,同时可实现动态液体分析(Dynamic Fluid Analysis™ ,DFA),通过声能判断液体组成成分、液体高度,进而计算向目标板中转移准确体积所需的能量,实现准确移液。Echo创新的声波移液技术,正在改变生命科学液体处理的格局,其无与伦比的速度、精度、准确性和成本效益正在帮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实现更好的科学数据和结果。革命性的声学移液技术正在改变实验室的研究方式,从学术界到制药界,从基础生命科学到转化医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3a3f47ed-ad6b-4f66-a5ae-489b0bf9edd6.jpg" title="image001.jpg" alt="image001.jpg"/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卓越的纳升级微量移液/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声波移液专家Echo技术最初于2000年诞生在加州的Mountain View,到目前已经已经历经近20年的风雨,形成了成熟的技术和应用,并已经获得了63项美国专利和多项其他国际专利。超过20家全球知名药企正在使用Echo,一台Echo一天可以实现75万样本的转移。Echo正在以声波的速度促进科学的发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Echo技术以其独特的超声波能量转移小量体积液体,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关注,并快速获得制药等行业认可。2003年,第一款产品Echo550一经推出即获得认可,并于2004年被《R& D》杂志的编辑评选为过去一年进入市场的100个最重要的技术产品之一,而这时Echo的声波移液技术已经获得11项美国专利,并且有超过20多项的专利申请还在递交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耀眼的开端只是开端,而不是顶端。Echo技术及其配套应用还在不断的完善和持续探索中。随后,科学家们针对不同溶液,如活细胞、磁珠、细胞上清、高浓度样品等进行探索,并实现使用Echo技术完成液体转移,同时不会对样品造成损伤。另一方面,科学家们也让Echo实现对液体体积和组分监测,而无需人为干预。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还在速度上进行不断的优化,并随后推出Echo555产品,实现每天24小时可处理60万样品,而此时的Echo已经有24项美国专利傍身。并且因Echo采用的是非接触式加样、无需耗材等特点,被认证为绿色科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Echo555的推出标志着更快的速度实现纳升级微量移液,但科学家们还在探索。并针对多种应用推出简单操作软件,如Dose-Response Assay和Cherry Picking等,方便用户快速建立方法和运行。并且,为了满足更加自动化的需求,推出Portrait™ 630 reagent multi-spotter系统,其被欧洲实验室机器人兴趣小组 (ELRIG)选择作为其年度技术奖的得主,同时年被《R& D》杂志的编辑评选为过去一年进入市场的100个最重要的技术产品之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时间到了2010年,这一年,Echo获得了关键的第40项美国专利,实时优化声波能量以转移任何类型液体,包括未知液体。这时Echo动态液体分析技术(DFA)则完全实现,使Echo可以通过声能判断液体组成成分、母板中液体高度,进而计算向目标板中转移准确体积的液体所需的能量。动态液体分析技术实现实时调节移液参数,在无需重新校准的 情况下补偿液体高度(孔体积)和液体性 质所发生变化带来的影响,实现更加准确、方便的移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2bb5301c-9a44-4959-bbca-f8cd5c268283.jpg" title="image002.jpg" alt="image002.jpg"//pp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随后,Echo也没有停止脚步,2011年推出Access™ Laboratory Workstation全自动化处理系统;2013年推出大液滴移液系统Echo525;2014年启动Echo-MS项目,以实现Echo与质谱的联用;2015年推出Echo Combination Screen Software;2018年推出Echo600系列产品,实现更快、更准的移液,并同时可以实现样本库管理;同年,推出Access™ Dual-Robot System (DRS)和Access™ Single-Robot System (SRS)全自动化整合系统;并于2019年加入贝克曼库尔特,成为其自动化产品线的一员,与贝克曼库尔特自动化产品和Genomics试剂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非接触式转移,消除吸头所带来的限制/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Echo使用一种创新的技术对液体处理进行了变革,这种技术比传统的移液方法产生更快、更准确的结果。有了Echo技术,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就可以应对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事情的挑战。Echo液体处理系统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可以处理多个工作流并生成更快的结果,同时消除了传统的基于吸头的液体处理所带来的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Echo的应用之旅也在不断的前进与完善,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合适的帮助。目前,Echo已经可以广泛应用于药物发现、基因组研究、癌症研究和个体化用药,具有如下优点:/pul class=" list-paddingleft-2" style="list-style-type: square "li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无需吸头,非接触式转移,无样本渗漏、残留及交叉污染风险/p/lili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移液量小且精确,减小反应体系,降低试剂成本,节约宝贵样品/p/lili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任意孔间高通量移液,快速进行高度复杂的多组分分析和实验/span/p/li/ul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现代药物发现涉及到药物的潜在靶标识别、化合物筛选、化合物优化以亲和力提高、选择性(以减少潜在的副作用)、功效/效力和代谢稳定性(增加半衰期)等。Echo移液系统因其纳升级小体系移液能力,不仅可以建立更小的反应体系,节省试剂成本,而且可以采用直接稀释,无需进行传统的梯度稀释,避免沿曲线传递误差(残留)的风险,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因此,Echo可以促进药物发现进程、简化实验方法建立、提高通量、获得更好的实验结果和降低成本,可以广泛应用在ADME-Toxic、生化检测、基于细胞的检测、高通量初筛及复筛、蛋白结晶、RNAi筛选和样本库管理等。同时,Access™ Dual-Robot System (DRS)和Access™ Single-Robot System (SRS)全自动化整合系统适合更自动化和更高通量实验室需求,可实现全自动化样本处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f8580dbf-4735-4c9e-acba-51944731b499.jpg" title="image003.jpg" alt="image003.jp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Echo的另一大应用是基因组研究,目前Echo已经应用在基因表达、基因分型、微生物组、qPCR、测序、单细胞基因组和合成生物学等。Echo的纳升移液功能可以降低反应体系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使其微量化,同时Echo的非接触式传输也消除了基因组研究中容易导致的交叉污染,以确保可靠和可重复的数据。Echo移液系统和贝克曼库尔特Biomek移液工作站、Genomics试剂一起,可以给用户提供从样本制备、反应体系微量化、产物纯化、试剂耗材等一站式服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3/uepic/05668c79-7be1-48ee-9b58-0a9f36ca02ec.jpg" title="image004.jpg" alt="image004.jp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Echo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发现,还能帮助发现生命的无限可能。像FIMM, Notable Labs, and SEngine Precision Medicine 这样的科研机构和公司正在使用Echo将个性化医疗从基于测试人群观察到的行为的治疗发展到基于测试个体的治疗研究。Echo系统通过高效的功能筛选、微量移液体积和快速的任意孔对任意孔配药,加速了个性化医疗研究进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Better Together/strong/pscript src="https://p.bokecc.com/player?vid=40A108F341928A9B9C33DC5901307461&siteid=D9180EE599D5BD46&autoStart=false&width=700&height=550&playerid=5B1BAFA93D12E3DE&playertype=2"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加入贝克曼库尔特大家庭的Echo,将集合贝克曼Biomek移液工作站、自动化整合平台和Genomics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敬请期待!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贝克曼库尔特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pp style="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以上涉及到所有产品仅用于科研和工业,不用于临床诊断。/span/p
  • 文献速递ㅣ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或致肿瘤侵袭/转移增加
    ● 快讯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麻醉与脑功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申远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老年麻醉实验室主任谢仲淙教授的合作团队,历经两年的探索研究,证实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propofol)或使肿瘤侵袭/转移增加。相关论文于2021年7月15日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IF:16.08)在线发表。麻醉药物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或相关临床检查,然而长久以来,麻醉药物对患者脑功能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 对此,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麻醉与脑功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申远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老年麻醉实验室主任谢仲淙教授的合作团队,通过一系列体内、体外实验,从分子、蛋白、组织等多层面证实,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propofol)或使肿瘤侵袭/转移增加。 研究人员以结肠癌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结肠癌细胞的同时注射丙泊酚进行建模,模拟临床围术期中丙泊酚与血管内循环肿瘤细胞接触的过程。小鼠实验结果说明,丙泊酚有可能增加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潜能,造成肺部远处转移(见图1)。图1|标准剂量(standard-dose)丙泊酚促进结肠癌细胞在小鼠肺部的转移丙泊酚是一种γ-氨基丁酸 ( γ-Aminobutyricacid,GABA ) A受体(GABAaR)激动剂。那么,丙泊酚促进结直肠癌肺转移的作用是否是通过激动GABAaR实现的呢? 研究团队紧接着使用另一种GABAaR特异性激动剂Muscimol体外预处理肿瘤细胞后再注射入体内,同样也在小鼠肺部也发现了肿瘤转移灶的增加,初步锁定了GABAaR在其中的作用。 接下来,研究人员采用同样的体外预处理方法观察了更多肿瘤细胞,包括肺癌、子宫内膜癌细胞等,发现相对于对照组,丙泊酚能使更多的肿瘤细胞黏附到血管内皮细胞,并伴随更大的伸展面积和更多的黏着斑形成。 研究人员据此进一步锁定了研发抗癌药物的重要靶标、同时也是介导细胞黏附的重要原癌基因——Src激酶。研究表明,丙泊酚通过激活肿瘤细胞中的 GABA 受体,减少TRIM21 ,从而增加细胞粘附相关的蛋白Src的表达,增强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和伸展,从而促进肿瘤在小鼠肺内转移。抑制 Src 则可以减弱丙泊酚促进肿瘤转移的作用。 综上所述,丙泊酚可能通过调节GABAaR/TRIM21/Src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在肺部的转移(见图2)。图2|丙泊酚可能通过调节GABAaR/TRIM21/Src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在肺部的转移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或致肿瘤侵袭/转移增加,对于麻醉学、肿瘤学和外科学等领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献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102079注博鹭腾助力科研实验本研究中活体成像结果由广州博鹭腾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拍摄
  • 拉曼光谱在宫颈癌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文献分享-拉曼光谱在宫颈癌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一、研究背景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仍为宫颈癌的常规术式。然而此类手术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哨淋巴结是恶性肿瘤发生淋巴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对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及指导淋巴结清扫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判断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状态。目前,前哨淋巴结示踪技术仅能做到对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尚无法在术中直接评估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因此,能在术中示踪前哨淋巴结的同时实现对宫颈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评估,将具有非常重大的临床意义。(图片来源于网络)目前临床中应用的前哨淋巴结示踪技术包括染料法、放射性核素法和近红外荧光成像法,但均有其局限性,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具有绝对优势。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纳米探针因其特有的指纹图谱具有非常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使其在生物医学成像方面有明显优势。SERS纳米探针作为肿瘤成像技术已得到了极大关注,但其在示踪前哨淋巴结中的研究几乎空白。本文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团队使用如海便携式拉曼光谱仪(SEED3000)在前哨淋巴结拉曼成像中的应用案例。老师通过在活体内探索介孔硅包被的缝隙增强拉曼探针(GERTs)进入前哨淋巴结的动态过程,明确其示踪前哨淋巴结的时间窗口;并利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在活体动物体内进行前哨淋巴结示踪实验,实现术中实时探测的目的。二、研究内容2.1测试方法实验以BALB/c小鼠为实验样本。取小鼠4只,分别于左侧后足爪垫皮下注射1 nM MS-GERTs探针生理盐水溶液25μL,自由活动24h。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小鼠。麻醉成功后,小鼠仰卧位固定,分离暴露左侧后足腘窝淋巴结,用如海光电的SEED3000便携式拉曼探测仪对前哨淋巴结部位进行拉曼信号探测。检测参数设置为:使用激光为785 nm激发波长,激光功率密度为2.4×103 W/cm2,积分时间5 s,每个淋巴结检测5个单点(上、下、中、左、右),收集拉曼光谱。2.2测试结果小鼠麻醉后,用手持式拉曼探测仪对前哨淋巴结区域进行定点检测,每个淋巴结检测5个部位(图1)。结果发现淋巴结任何一个部位都能探测到非常明显的探针拉曼信号,表明使用如海便携式拉曼光谱仪SEED3000可以对前哨淋巴结进行实时定位。图1 手持式拉曼探测仪示踪前哨淋巴结。(a)活体内拉曼探测,图中比例尺为1 cm;(b)前哨淋巴结检测的5个部位(7上,8右,9下,10左,11中),图中比例尺为400 μm;(c)b中5个部位7-11相对应的拉曼光谱文献来源参考文献[1]包州州. 缝隙增强拉曼探针在宫颈癌转移前哨淋巴结中的成像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20.四、SEED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SEED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是一款高性价比的785 nm小型拉曼光谱仪;结构简单,检测快速,预留USB和串口通信,方便多功能系统集成,可满足实验室、野外以及工业现场等多种实验场景。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国防安全、珠宝鉴定、医药等需对原材料快速筛选、现场快速检测及物质分析鉴定等行业。产品特点◆ 高度集成,应用灵活,轻巧便捷,方便携带;◆ 可适配光谱范围在200 cm-1~3200 cm-1 ◆ 高稳定性,光谱响应稳定性2% @ 2hrs ◆ 高分辨率,分辨率最佳可达4 cm-1。
  • 生物物理所基于光致电子转移扩展荧光蛋白的传感性质
    9月11日,美国化学会杂志JAC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dash &mdash 《基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作为光致电子转移探针扩展荧光蛋白的传感性质》。该研究利用基因密码子扩展技术,实现了在活细胞中编码一系列卤代酪氨酸(3-氯代酪氨酸(ClY)、3,5-二氯代酪氨酸(Cl2Y)、3,5-二氟代酪氨酸(F2Y)、2,3,5-三氟代酪氨酸(F3Y)、2,3,5,6-四氟代酪氨酸(F4Y)),在荧光蛋白中实现了大分子中的光致电子转移现象,基于光致电子转移原理发展了对pH及Mn(III)敏感的荧光传感器。  基因编码和荧光蛋白传感器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已经开发出多种荧光蛋白传感器,用于监测金属离子,pH值,第二信使和翻译后修饰,这对于解析它们在体内信号转导网络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荧光蛋白传感器通常依赖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或者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团酚基的质子化/去质子化来发挥作用。尽管它们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分析物结合前后,这些荧光蛋白传感器的荧光强度变化通常都在两倍以内。相比之下,光致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简称PET)机制开始越来越广泛地被引用到荧光传感器设计中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分析物结合前后,荧光蛋白传感器可以展现出显著的荧光强度变化(通常可以增强10至100倍)。PET同时也是光合作用中的主要反应,PET过程广泛存在于生物系统中,如细胞色素c氧化酶、核苷酸还原酶、DNA光解酶等,其对磁感应等生物过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将一系列卤族元素取代的酪氨酸通过基因密码子扩展的手段定点插入到荧光蛋白(iLov2)中,发现在非天然氨基酸与荧光蛋白发光中心FMN之间的发生了快速的光致电子转移,并测量到电子转移发生在0.2 纳秒。通过荧光检测科研人员得到了一系列对pH具有不同响应能力的荧光蛋白突变体,利用该传感器他们检测了细胞质的酸化过程,该传感器将适用于研究活细胞中的pH值变化过程。同时科研人员首次得到了可以基因编码的对Mn(III)敏感的荧光蛋白,这将有利于检测与生物和环境相关的Mn(III)的浓度,为筛选高效的锰过氧化物酶提供了平台,为实现高效的木质素降解及生物质转化提供了研究工具。该研究为蛋白动态构象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生产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蛋白设计提供了新的工具。  该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ldquo 973&rdquo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   图示:基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作为光致电子转移探针扩展荧光蛋白的传感性质
  • 第四批74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公布
    科技部关于确定中国矿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74家机构为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12]9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促进技术转移,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确定中国矿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74家机构(见附件)为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技术转移模式与特色,以市场化、专业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强与各类创新主体以及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等的协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示范带动本地区、本行业技术转移体系健康发展。  二、科技部将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定期对示范机构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对连续两年未达到相关标准的机构,将取消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资格。  三、科技部将统筹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环境建设相关计划以及宣传、培训、统计等各项工作,支持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各地方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局)应加强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经费支撑和各方面条件保障。  附件: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名单  科技部  2012年10月31日  附件: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名单  1.中国矿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2.北京科大科技园有限公司新材料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  3.苏州中科院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中国科学院苏州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4.中国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5.中国科学院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6.河南省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7.中国科学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  8.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9.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10.中国科学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  11.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2.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  13.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14.北京化大科技园科技发展中心(化工与环保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  15.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6.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产业办公室  17.北京海外学人科技发展中心  18.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19.中科廊坊科技谷有限公司  20.河北农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21.河北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22.河北省科技开发中心  23.忻州市科学技术市场  2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25.长春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26.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技术转移中心)  27.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28.黑龙江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29.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30.上海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31.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32.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3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3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35.常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36.扬州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37.浙江天科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38.绍兴中纺院江南分院有限公司  39.浙江长三角与欧洲波罗的海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40.安徽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41.芜湖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42.合肥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  43.联合国南南合作网示范基地(福建省技术转移中心)  44.中国科学院厦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45.江西师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46.东营市春江化工技术转移中心  47.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交易服务中心  48.山东省科学院生产力促进中心(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济南技术转移中心)  49.郑州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50.华中农业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院  51.武汉光谷新药孵化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52.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  53.湖南湘潭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有限公司  54.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55.广西科技信息网络中心  56.海南灵狮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57.重庆科学技术咨询中心  58.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  59.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绵阳农科院)  60.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  61.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62.西安科技大市场有限公司  63.咸阳市技术市场  6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65.长安大学科技产业发展中心  66.兰州交大科技成果转化有限公司  67.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  68.新疆中亚科技信息生产力促进中心  69.新疆农业科学院  70.中昊(大连)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71.宁波表面工程研究中心  72.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  73.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  74.深圳中科院知识产权投资有限公司
  • 科技部公布95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名单
    近日,科技部发布关于确定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等95家机构为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通知,通知中称,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技术转移模式与特色,以市场化、专业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对连续两年未达到相关标准的机构,将取消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资格。科技部关于确定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等95家机构为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通知国科发火〔2014〕28号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完善全国技术转移体系布局,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和专家评议,确定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等95家机构(见附件)为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技术转移模式与特色,以市场化、专业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强与各类创新主体以及国家高新区、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等的协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示范带动本地区、本行业技术转移体系健康发展。  二、科技部将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定期对示范机构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对连续两年未达到相关标准的机构,将取消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资格。  三、科技部将统筹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环境建设相关计划以及宣传、培训、统计等各项工作,支持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各地方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局)应加强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经费支撑和各方面条件保障。  附件: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名单   科 技 部  2014年2月17日
  • 我国首个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正式揭牌
    9月13日,北京市政府联合科技部召开&ldquo 部市共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工作会议&rdquo ,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曹健林,北京市副市长张工、市委副秘书长傅华、市政府副秘书长朱炎等领导,及科技部政策法规司、计划司、高新司、国际合作司、火炬中心等相关部门及直属单位,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入驻机构代表等100多人参加了工作会议。会议由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同志主持。  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以中关村西区为核心进行建设,是国内首个以技术转移为主要内容构建的技术转移和创新资源集散中心,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形成国家技术转移新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的重要途径,更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突破口。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引领全国各地实现多元化、大规模、跨区域的技术转移格局,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的重要功能性区域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已经获得了阶段性成果。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首先介绍了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背景。2012年3月,北京市科委与海淀区政府签署协议在鼎好大厦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集聚国际技术转移高端资源,打造跨国技术转移的战略高地。在双方共同推动下,目前已有49家国际化创新服务机构入驻,面积1.2万平方米,服务国际技术转移作用初显。同年,科技部与北京市共同谋划在中关村西区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统筹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科技与经济等各类资源与要素,优化创新环境,推动首都创新体系建设,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探索经验与路径。  北京市副市长张工向科技部长期以来对北京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指出,近年来北京市通过构建&ldquo 大科技&rdquo 的工作体系和发展格局,探索中央和地方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与科技部形成合力,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和促进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与科技部共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是部市合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又一有力举措。目前,集聚区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进展,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加快进行,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集聚区内的企业和机构已经为集聚区的建设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希望今后在自身实现发展的同时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对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是科技部与北京市部市会商合作的重大部署,肩负着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转移政策突破的重要使命。通过与北京市共同开展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以开放合作为路径整合利用国际创新要素和资源,以技术转移为突破口加速科技和经济的结合,是共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  下一步希望各方继续加强合作,加快推进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力打造这张北京科技发展新名片,切实在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率先突破并垂范。  会上,曹健林副部长、张工副市长分别代表科技部和北京市签署了《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合作框架协议》,并正式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揭牌。
  • 44家机构获2012年技术转移专项资金支持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日前公示2012年“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名单,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推广中心、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等44家知名技术转移机构通过专家评审,荣获北京市2012年“支持技术转移机构”专项资金支持。  北京市科委设立的“支持技术转移机构”专项资金,采取后补贴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机构予以支持,旨在提升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专业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带动首都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据了解,该专项的支持范围包括技术经纪、技术集成与经营、技术投融资等,对入围的企业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在科技服务业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业绩,在社会上有优良的声誉。此外,还要求申请2012年北京市支持技术转移机构的管理团队结构合理、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有独特的服务模式。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推广中心等为代表的44家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在提升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带动首都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该专项资金的设立,有助于技术转移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发展带来重要契机,保障了技术转移的顺利进行。
  • 大连化物所实现电催化过程电子转移成像
    近日,大连化物所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研究组(503组)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等在液相原位电化学成像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了电催化过程中电荷转移过程的纳米尺度直观成像,直接观察到金属电极在微纳尺度存在空间差异的界面内电势差,突破了人们在传统电化学方面对电子转移过程的认识。  电化学反应的内在驱动力是电化学势,而电化学势的决定因素是界面内电位差,即电子转移情况。如何探测界面电势的局域分布,揭示其与电子转移动力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纳米催化剂的反应机理的认识至关重要。一直以来,研究人员就设想通过纳米探针观测反应过程的电子转移情况,但该尺度下的电流极其微弱,常常受到外界噪音干扰。另外,液相中化学物种的扩散过程常常使电化学成像难以稳定。更重要的是,在电催化过程中,催化反应与电子转移过程卷积在一起,使得该电子转移过程难以直接探测。  本工作中,李灿团队建立了具有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化学成像联用的表征方法。该方法利用纳米探针的移动扫描测量了能够转移电子的外球电对分子和催化产物分子的局域分布,实现了对电子转移过程和电催化反应过程的原位反应成像。在金属纳米颗粒上的电子转移成像发现,该过程呈现位点依赖的空间异质性,突破了人们对金属电极上电子转移过程的微观认识。同时,通过解耦传质效应对界面电子转移的干扰,数学建模的有限元方法提取速率常数和内电势差测量等一系列精细的实验,揭示了空间差异的界面内电势差与电子转移速率常数对数间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在电化学领域对电子转移过程和催化反应实现原位观测,对原位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催化过程机理探测方面提供新思路。  国际同行认为,该工作是原位扫描电化学探针技术的一个新里程碑,这也使人们可以从物理化学底层原理出发,发现纳米催化剂的结构—性能关系。  李灿团队长期致力于太阳能光催化、光电催化、电催化以及催化光谱表征的前沿科学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特别是利用自主研发的空间分辨的表面光电压显微镜对光催化剂表面光生电荷给出了可视化图像,在国际上最早将其应用到微纳尺度光催化材料电荷分离的成像研究(Angew. Chem. Int. Ed., 2015;Nature Energy, 2018;Angew. Chem. Int. Ed., 2020等)中。  相关研究成果以“Visualizing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Electron Transfer on a Metallic Nanoplate Prism”为题,发表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大连化物所503组博士研究生聂伟。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人工光合成”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中科院和大连化物所等相关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1c03529
  • 分析方法验证,分析方法确认和分析方法转移,你能分得清吗
    任何分析检测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稳定、可靠和准确的数据,方法验证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方法验证的结果可以用于判断分析结果的质量、可靠性和一致性,这是所有质量管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无论什么方法,在使用之初,一般要求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确认(或称证实)或重新验证,如果是两个实验室之间还涉及到分析方法转移。那么,方法验证、确认和转移究竟有什么区别及联系呢?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不了解的,即使了解也不能准确的给出具体的答案。不知道的小伙伴有福了,今天咱们就来具体的说说。 (1)法规要求:新版GMP 第二百二十三条 物料和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检验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一)企业应当确保药品按照注册批准的方法进行全项检验:(二)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采用新的检验方法;检验方法需要变更;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三)对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企业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1)法规要求:中国药典(2020年版)凡例检验方法和限度;本版药典正文收载的所有品种,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如采用其他方法,应将该方法与规定的方法做比较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掌握使用,但在仲裁时仍以本版药典规定的方法为准。 (1)法规要求:分析方法确定、转移、验证相关指南(2)验证的定义USP1225:分析方法验证是一个按照已建立的实验室研究来证明方法的性能参数符合期望的分析应用要求的过程;ICH Q2(R1):分析方法验证的目标是阐明分析方法适用于它所期望的应用目的;FDA工业指南:方法验证是一个阐述分析方法适合于其使用目的的过程;SFDA(验证):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ChP(9109):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2)确认的定义定义:指评估检验时所依据的药典标准和其他法定标准在各实验室实际使用情况下是否能达到其检验要求的过程。USP1225/1226:出现在USP中的方法被认为已验证,如果作为已批准的ANDA(简略新药申请)的一部分,它们也被认为是验证过的。确认不是重复验证过程,不需要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确认其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适应性。确认包括所设计方法的性能参数,如那些在通则中描述的性能参数。ChP:是指首次使用法定分析方法时,由现有的分析人员对分析方法中关键的验证指标进行有选择性的考察,以证明方法对所分析样品的适用性,同时证明分析人员有能力使用该法定分析方法,分析方法的确认并不是重复验证过程,本指导原则不涉及微生物分析方法的确认。 (2)转移的定义USP1224:是将非法定方法从一个实验室转移至另一个实验室,即为分析方法转移。是一个按照已建立的实验室研究来证明方法的性能参数符合期望的分析应用的过程。国内ChP:是一个文件记录和试验确认的过程,目的是证明一个实验室(方法接受实验室)在采用另一个实验室(方法建立实验室)建立并经过验证的非法定分析方法检测样品时,该实验室有能力成功操作该方法,检测结果与方法建立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分析方法转移是保证不同实验室之间获得一致,可靠和准确检测结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估。应用:通常不适用于法定方法,但可以参考。同时,由于方法的检测目的不同,各方指导原则对于不同检测目的的方法所要求的验证的参数也有所不同,表2中列出了ICH指导原则中规定的不同检验目的需要验证的参数。① 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② 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③ 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药品分析方法验证、 转移和确认的目的是证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和目的,被测样品质量可控,保证得到一致的、可靠的和准确的测定结果,同时也证明检验人员有能力成功地操作分析方法。一个好的分析方法,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至关重要。
  • 安光所研制成功国内首台质子转移反应质谱监测仪
    3月27日,由中科院安徽光机所承担的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质子转移反应质谱在线监测系统”通过了由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验收组成员由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科院合肥智能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研究组的工作报告和经费决算报告,以及技术测试组所做的测试报告,并实地核查了仪器设备到位、运转情况,审核了项目组提供的关键部件购置合同、财务单据和技术资料,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并提出建议。 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研制的国内首台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 MS)监测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合同任务书规定的要求——其浓度检测精度达到了ppt量级、远低于《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列出的大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限值,仪器在离子源设计和同分异构体分辨等方面具有创新性。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将在大气光化学反应研究以及大气痕量有机污染实时在线检测、肺癌等疾病辅助诊断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科研装备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 利用qPCR结合NGS,西湖大学首次证实细菌促进癌症转移
    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乳腺癌进展的因素十分复杂且尚未明晰。4月7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蔡尚团队在《细胞》在线发表的最新研究论文,首次证实了乳腺癌组织中存在多种独特的“胞内菌”,并揭示了它们在肿瘤转移定植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这一研究为深入理解肿瘤转移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什么是16S rRNA?16S rRNA 基因是编码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的基因,长度约为1542bp,其分子大小适中,突变率小,是细菌系统分类学研究中最常用和最有用的标志。16S rRNA基因序列包括9个可变区和10个保守区,保守区序列反映了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而可变区序列则能体现物种间的差异。 16S rRNA基因测序以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为主,核心是研究样品中的物种分类、物种丰度以及系统进化。二代高通量测序原理目前二代测序是一个边合成边测序的过程,使用的是荧光可逆终止子。每个可逆终止子的碱基3’端都有一个阻断基团,而在侧边带有一种荧光。由于有4种不同的碱基(ATCG),因此也会有对应4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开始扩增每次结合上一个碱基,DNA的扩增便会停止,此时能收到一种荧光信号。然后放试剂除去阻断基团,进行下一个碱基的结合,以此类推得到一连串的荧光信号组合序列。而根据荧光的颜色我们便可以确定每一个位点的基因型,即可以得到这一段DNA片段的序列。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