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三会

仪器信息网科技三会专题为您整合科技三会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科技三会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科技三会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科技三会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科技三会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技三会相关的资讯

  • 三会合璧,微流控技术交流盛会圆满闭幕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 nbsp 2019年5月20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第七届国际微流控学学术论坛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际会展中心酒店圆满闭幕。 /p p   本次会议为期4天(5月17-20日),参会专家学者700余人,旨在为从事相关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学者提供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以促进相关学科的深入发展。 /p p   会议以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和展示,其中大会报告8场,邀请专家报告160场,口头报告84场,墙报展示138张。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b883f348-6b21-44d0-ba95-4d8f69f0ebfe.jpg" title=" 大会现场.jpg" alt=" 大会现场.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大会现场 /p p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绍俊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江桂斌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深圳大学张学记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研究员、加利福尼亚大学Hsian-Rong Tseng教授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a192d0ee-1b9e-4f49-960d-4c95183bf915.jpg" title=" 陈洪渊院士.jpg" alt=" 陈洪渊院士.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babd7047-a8f8-4c95-89b1-1348a84ead0b.jpg" title=" 汪尔康院士.jpg" alt=" 汪尔康院士.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e2abcbd7-87f8-49a8-89df-e0347ce978cc.jpg" title=" 董绍俊院士.jpg" alt=" 董绍俊院士.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绍俊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45e09c27-e5d3-490a-a7da-abcfd389c603.jpg" title=" 江桂斌院士.jpg" alt=" 江桂斌院士.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江桂斌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775ad787-7003-4c36-abf3-f41be58c7911.jpg" title=" 张玉奎院士.jpg" alt=" 张玉奎院士.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4ab80344-a399-462f-b96e-48753bf8a4f7.jpg" title=" 张学记教授.jpg" alt=" 张学记教授.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深圳大学张学记教授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1d59d6e4-3380-41c4-9b05-f41d34a22d98.jpg" title=" 林炳承研究员.jpg" alt=" 林炳承研究员.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林炳承研究员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a435d72e-ca78-4c5a-803a-c7f90466406d.jpg" title=" Hsian-Rong Tseng教授.jpg" alt=" Hsian-Rong Tseng教授.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加利福尼亚大学Hsian-Rong Tseng教授 /p p   大会闭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张成孝教授主持。陈洪渊院士为本次会议顺利举行作了总结发言,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会院士专家、各界领导致谢,特别对会议执行主席王进义教授的精心策划表达了感谢。 /p p   方群教授宣布了本次大会优秀墙报获奖者名单,并颁发了奖项。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b9b06407-c4b5-4385-ba2a-9ea5d64598b4.jpg" title=" 合影1.jpg" alt=" 合影1.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参会专家与优秀墙报获奖者合影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后,从左到右依次为:王进义教授、方群教授、陈洪渊院士、孔继烈教授、邵学广教授) /p p   王进义教授特别宣告,下一届国际微化学与微系统论坛(ISMM 2020)将在美丽的宝岛台湾举行,届时将由台湾大学生物机电工程学系卢彦文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92583541-9378-4997-b9fb-2fc8691c2757.jpg" title=" IMG_0686.JPG" alt=" IMG_0686.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vspace=" 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参会代表与会议志愿者合影留恋 /p
  • 2017微流控微尺度分析会议:三会联合在沈召开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2017年9月23日,第六届国际微流控学学术论坛(沈阳)、第十一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蔡冠深报告厅联合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东北大学承办,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微流控领域的专家、学者500余人前来参会学习,更有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董绍俊院士、中国科学院张玉奎院士和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乐晓春院士亲临现场与会交流。此外,还有来自日本、奥地利的专家、学者带来精彩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6f542bd2-fb7f-4133-b21d-e41043aecd18.jpg" title=" 22.jpg" width=" 600" height=" 40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会议现场 /span /strong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 nbsp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本次大会组委会主席、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建华主持了大会的开幕式。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2dd0024a-4724-4b29-afba-60fe229a2684.jpg" title=" 1.png" width=" 400" height=" 40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东北大学副校长 王建华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致开幕辞,他对参加大会的来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并祝贺大会胜利召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9ad20d56-0783-446d-b0b7-5ba560b23514.jpg" title=" 2.png" width=" 400" height=" 40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东北大学副校长 唐立新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本次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院士致开幕辞,他首先代表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对大会的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祝贺,欢迎各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并对东北大学会务组团队的会议筹备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讲到,本次大会的主题包括了微/纳流控科学与技术,微全分析系统,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微纳单细胞、单分子分析,微纳生物分析,相关联用技术及其在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他相信,经过本次大会广泛的学术交流,必将对我国微流控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后,张玉奎院士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fed83cb2-ab0e-4cd5-a5c0-4cc404a377e6.jpg" title=" 3.png" width=" 400" height=" 40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院士 张玉奎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乐晓春院士主持了当天会议第一场全体大会报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1db9df66-4917-438c-a253-a1bc8f3ac782.jpg" title=" 4.png" width=" 400" height=" 40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乐晓春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主讲了题为《Novel Bipolar Electrode and Microfluidic Based Bipolar System With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的报告。汪尔康院士首先解释了双极电极、电化学发光的含义及优点。之后他介绍自己课题组近几年的杰出工作——微型USB2.0电化学系统及相关工作,包括新型的双通道封闭式双极电极的建立、多通道封闭式双极电极、裂分式BPE系统、纳米级双极电极阵列的构建、基于普鲁士蓝可视化的BPE传感等工作。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5f904829-cfcd-4d9f-a84f-8ab0f564089a.jpg" title=" 5.png" width=" 400" height=" 40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院士& nbsp 汪尔康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华主讲了题为《深度覆盖的蛋白质组分析新方法研究》的报告。她向与会者介绍了她们课题组开展的蛋白质组定性定量分析新方法的研究工作,包括高效低残留样品制备新材料、新技术,高峰容量色谱分离新材料、新模式,高精准质谱定量新方法、新算法等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在国际上率先采用离子液体溶解膜蛋白,建立了基于离子液体提取的样品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制高柱效、高峰容量、稳定性好的超长桥联杂化整体柱;发展了准等重二甲基化标记(plDL)定量方法;研制了全自动样品处理装置。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8ff78166-9155-4053-967f-02129ce4791e.jpg" title=" 6.png" width=" 400" height=" 40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丽华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东京大学教授Takehiko Kitamori主讲了题为《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 based on UnitOperations and Its Innovations into Biomed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Implementation》的报告。他向与会者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基于微流体和流体流动单元操作的创新技术在生物医学科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86eb5036-de0b-4640-acd5-e91590d55fd1.jpg" title=" 7.png" width=" 400" height=" 40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东京大学教授 Takehiko Kitamori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董绍俊主讲了题为《Advanced Miniature Biofuel Cells and Other Energy Sources》的报告。董绍俊院士向与会者介绍了几种先进的微型生物燃料电池和其他能源来源。包括一种微型自供电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阴离子和阳离子,如检测食品中内源性的、痕量的CN-和Hg2+;一种微流体折纸式ECL生物传感装置,它是一种微小的纸质生物电池,其具有便携、价廉等优点,可用于过氧化氢的pH检测和血糖的检测;可用于催化剂评价显示分析,生物催化剂评估和酶底物分析的新型的化学能双极电致变色电极策略。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6b7f03a9-81a7-4e57-8ec3-dd66d3461faf.jpg" title=" 8.png" width=" 400" height=" 40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董绍俊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清华大学教授张新荣主讲了题为《微液滴萃取-皮升电喷雾用于单细胞分析》的报告。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微液滴技术已日趋成熟,在单细胞分析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最近,微液滴和质谱联用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张新荣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在单细胞电喷雾质谱离子源(Pico-ESI)研究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包括皮升样品的离子化方法、信噪比问题的解决等。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628bb6fb-60c1-441f-a985-4b4bad8dab02.jpg" title=" 9.png" width=" 400" height=" 40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清华大学教授 张新荣 /strong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名古屋大学教授Yoshinobu Baba主讲了题为《Nanobiodevices and AI for Society 5.0; Super Smart Society》的报告。他介绍了纳米生物元件和AI在生活中各领域的应用,如纳米DNA测序仪用于肿瘤外泌体诊断,能实现对外泌体基于纳米线的超高速分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9/insimg/c0f80bc7-9cdb-4c48-bf96-21b77332ac0e.jpg" title=" 10.png" width=" 400" height=" 400" border=" 0" hspace="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名古屋大学教授 Yoshinobu Baba /strong br/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仪器信息网将为您带来本次会议后续更多精彩报道。 /p
  • 三会场交相辉映,热分析大放异彩——2018年热分析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分会报告摘录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热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协办的 strong 2018年热分析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strong 于2018年10月13-14日在无锡举办。大会共设置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材料、溶液、仪器 /strong /span 三个主题的分会场,分会报告围绕热分析方法在对应主题研究领域的应用展开了讨论。诸位专家各显神通,精彩内容层出叠现,请随仪器信息网编辑走进会场,一同领略报告学者的卓越风采吧! br/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6639c63b-3ce4-4edb-989c-0da0f4b1402a.jpg" title=" 分会场.png" alt=" 分会场.png" width=" 500" height=" 686"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686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分会现场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6d67c514-36ac-4e18-a73d-2792e19a1442.jpg" title=" 张建军.jpg" alt=" 张建军.jpg" width=" 400" height=" 26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张建军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稀土功能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荧光及热化学性质的研究》 /strong /p p   材料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保质稳定期,可以通过研究物质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进而得到配合物反应进度与时间、温度间的关系来进行预测。摩尔热容的测量可用于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机理,在合成工艺设计、热量计算和燃烧机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合成了两种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Eu(3,4-DMBA) sub 3 /sub (3,4-DMHBA)(5,5’-DM-2,2’-bipy)] sub 2 /sub 与[Tb sub 2 /sub (3,4-DMBA) sub 6 /sub (5,5’-DM-2,2’-bipy) sub 2 /sub (H sub 2 /sub O)],并采用荧光光谱、TG-DTG/DSC及其与红外联用的方法,对合成的19种配合物进行了分析表征,表明:其共显示出四种不同类型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升温过程中,中性配体倾向于首先失去,配体分解为脂肪族有机物和CO sub 2 /sub 、H sub 2 /sub O等气态小分子,最终产物生成金属氧化物 摩尔热容测量结果显示配合物热力学性质稳定、没有相变或其它任何热异常现象发生,比较了两种配合物1[Pr(III)]和7[Dy(III)]的摩尔热容,发现结构相同的两种配合物的热容值相近,故具有相近的分子间振动能。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436a5760-26c7-4559-bd65-f48e1dfc01d2.jpg" title=" 李晓萌.jpg" alt=" 李晓萌.jpg" width=" 400" height=" 26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李晓萌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非等温DSC法研究三唑交联体系固化动力学》 /strong /p p   固体推进剂体系常见的为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其具有力学性能好、粘度低、固含高、成本低等优点。粘合剂采用羟基(-OH)与异氰酸酯基(-NCO)发生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键,-NCO反应活性高,对水敏感,与水反应会生成脲键,并放出CO sub 2 /sub ,易产生气泡,氨基甲酸酯键的耐水性也有限,且新型高能氧化剂二硝酰胺铵(ADN)、硝仿肼(HNF)与异氰酸酯基相容性差。叠氮(-N sub 3 /sub )和炔基(-C≡CH)的反应在很多领域应用很广,在推进剂领域具有不受水分影响,可提高固化产物弹性体中的氮含量,并有望在室温下固化的优势。首先将HTPB进行修饰得到PTPB,再合成两种叠氮固化剂,N sub 3 /sub -III(三官能度)和=N sub 3 /sub -II(二官能度),通过一价铜的催化来实现固化反应。之后以力学性能为判据确定了一款合成配方,并使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该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机理。由基辛格(Kissinger)方程结合阿仑尼乌斯(Arrenius)方程,求得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 由DSC曲线峰形指数得到n,即可预测任意温度条件下的等温固化曲线。最后得到结论PTE-0.1体系在30℃条件下,30h内即可达到98%的固化度。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77001e80-e236-43f5-9c96-0e13f8a2ca49.jpg" title=" 章斐.jpg" alt=" 章斐.jpg" width=" 400" height=" 26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大学高级工程师 章斐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热分析测试结果(TG、DSC)的研究性分析方法—从测试人员角度》 /strong /p p   热分析测试结果是否能反馈待测样品性质的真实信息?这是一个常被人忽略的问题。受到源自仪器、环境、样品、检测原理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测试数据不能反映真正实验结果的现象。如何获得准确、真实的测试结果?这需要在状态合格的仪器设备上,排除与样品及非样品相关因素的干扰。热重实验中样品质量W与仪器升温速率间不具有函数关系,升温程序的改变不会使热重曲线发生变动,这是由热重分析仪中热天平和升温炉体单独测量物理量的特性所决定。测试环境中的外力震动、气路波动、天平失稳等因素,以及测试样品发生晶粒跳溅、飞离坩埚、剧烈分解、试样熔融、露出坩埚、试样膨胀等行为对样品台压力产生的变化,均会导致测试结果的失真,实验者应当从热分析曲线中识别这种现象,并重新进行测试。DSC测试中随升降温速率的设置不同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其中可能存在电源干扰、静电释放以及其它高频干扰源的影响 试样在坩埚内的气泡产生、出离坩埚等情况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样品制备过程显得十分重要。这些都是实验中应该辨别和避免的现象。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4b0e6935-0d3a-4375-a2c3-7dce7bc4f20d.jpg" title=" 邹涛.jpg" alt=" 邹涛.jpg" width=" 400" height=" 26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副研究员 邹涛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热分析检测中的质量控制》 /strong /p p   检测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涵盖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设备状态在整个环节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对设备应怎样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仪器设备通过验收后,处于整个控制流程的起步阶段,仪器经过检定或自检,就可以进行日常的检测活动。一次检定显然不能终身能用,因此会通过仪器的期间核查,来不断考察仪器的工作状态。核查的方式有:实验室内部人员比对、不同仪器比对、标物核查以及留样再测,但最好的方式还是进行实验室间比对,例如组织数家实验室进行实验数据的考核,以及参加能力验证。仪器设备验收主要是对关键测试指进行考核,如对热膨胀仪进行验收,通过采用标样对相对伸长量,平均膨胀系数等关键指标的偏差,与文献值还有实验数据进行比对,以确保仪器的可用性。仪器设备优先进行检定,条件不足的须要溯源到标准物质,再次之则要求检验检测机构保留与原检测结果相关性或准确性的凭证,即参加验证。在仪器检定、自检程序完成之后,需要对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检定完毕的仪器状态,同国标、ASTM、IOS等标准对仪器设备的要求是否匹配进行确认,也是必须做的工作内容。所有确认工作完成之后,方可对外进行一般性的检测服务。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25d0aa22-21bd-4e74-ab4f-331a8c6626fd.jpg" title=" 苍飞飞.jpg" alt=" 苍飞飞.jpg" width=" 400" height=" 26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国家橡胶轮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橡院橡胶轮胎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苍飞飞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热分析技术在橡胶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strong /p p   天然橡胶是从三叶橡胶树中收集到白色胶体,再加入固化剂经过烘干所制成 合成橡胶是人工合成的橡胶,具有线性高分子、支链高分子、体型高分子几类分子结构。它们的分子量均较大,天然橡胶分子量可达到百万级,合成橡胶也在十几万量级以上。天然橡胶在其分子链段方向具有弹性,在链段垂直方向不具有弹性,因此不可直接使用 通过在其中混入硫磺,经过高温高压加工工艺可形成C-S-C键的网络结构,即可制备出像轮胎、橡胶圈、奶嘴、密封胶条等橡胶制品。天然橡胶制成硫化胶以后,想要再制成再生胶,需要将橡胶链段进行解段,形成一些小的自由基体,其中最难解段的是C-C链段,也是制备再生胶最为困难的部分。当前我国对资源再利用十分关切,并不断加大这一领域的利用度。我国废旧轮胎产量居世界首位,并以每年8%~10%的速度急剧增加,至2020年可达2000万吨,这为再生胶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再生胶可用于汽车部件、飞机跑道、枕木、塑胶跑道等产品的制造。氟醚橡胶因其耐热、耐油、耐氧化、耐化学品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汽车、电子、航天、船舶等领域高精度、耐高温、高耐磨、条件苛刻的工业环境中。醚键支链的存在进一步破坏了碳主链结构的规整度,降低了其结晶能力、增大了分子链链段活动能力,同时随着柔性支链取代基的增大,使分子堆更加松散,其链段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de78ab66-4bce-490f-bab9-793815fd66a2.jpg" title=" 张武寿.jpg" alt=" 张武寿.jpg" width=" 400" height=" 26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武寿 br/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高灵敏大体积塞贝克型量热计的研制及其应用》 /strong /p p   传统的Calvet型微量热仪的代表型号有TA仪器的TAM和塞塔拉姆(SETARAM)的C-80 大体积量热计目前在二次电池领域有一定需求,代表型号有热安(THT)的IAC与耐驰(NETZSCH)的IBC 284 SETARAM的LVC-1380-3W可应用于核废料的量热中 应用于化工中试的大体积量热计有SETARAM的DRC和梅特勒(METLLER)的RC1 此外大体积量热计还可应用于相变储能材料、大型样品的热容量,大型工件的热含量,冷聚变,以及人体新陈代谢热量的测定。报告中还介绍了课题组开发的Seebeck型大体积量热计的原理、结构、样机参数以及应用。大体积、高功率热量计可用于动力电池、相变建筑材料等任意大体积样品的热容量测量,有机反应热量测量,冷聚变能量测量等。大体积Seebeck型量热计仍存在热噪声、温度噪声、热分布误差(HDE)、测量时间长等问题,但已开发出了对应的降噪方法,与Calvet法相比在设计原理、降噪方法、参考池、浴槽温度、卷积核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55ab44f5-d4ff-46d3-ba72-a648255a9ec0.jpg" title=" 解凤霞.jpg" alt=" 解凤霞.jpg" width=" 400" height=" 26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西安工程大学副教授 解凤霞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原位微量热法研究[Cu sub 2 /sub (C sub 21 /sub H sub 9 /sub O sub 4 /sub N) sub 2 /sub H sub 2 /sub O] sub n /sub 单晶的生长过程》 /strong /p p   报告从四个方面对[Cu sub 2 /sub (C sub 21 /sub H sub 9 /sub O sub 4 /sub N) sub 2 /sub H sub 2 /sub O] sub n /sub MOF单晶进行了研究:从MOF单晶生长过程的热谱图进行热动力学方法分析,计算出活化能与指前因子 通过MOF单晶的TG曲线及XRD衍射图谱,得出其具有三维孔洞网络结构 吸附试验结果表明MOF对N sub 2 /sub 、CO sub 2 /sub 、CH sub 4 /sub 气体的吸附程度不同,具有选择性差异,且室温下表现的更为明显,并利用理想溶液吸附理论(IAST-Ideal Adsorbed Solution Theory)预测了多组分气体的吸附行为,较高的选择吸附比归因于MOF结构中出去配位水分子所生成的裸露金属位点,其与CO sub 2 /sub 具有强作用力 MOF对气体的吸附热力学分析利用virial II方程对等温吸附曲线的计算结果,表明MOF与CO sub 2 /sub 分子间也存在较强作用力。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af09ec8f-aa5d-44a8-8401-fd9ce6b98fd0.jpg" title=" 张箭.jpg" alt=" 张箭.jpg" width=" 400" height=" 26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箭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新型氧化剂二硝酰胺铵ADN的热行为研究》 /strong /p p   固体推进剂作为战略、战术等固体发动机的动力源,一直以来都是航天航空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主要采用肼催化分解技术来进行研究。复合固体推进剂由氧化剂(高氯酸铵)、粘合剂、金属燃料等组成,其中氧化剂约占推进剂总质量的60~85%。为了克服高氯酸铵(AP,NH sub 4 /sub ClO sub 4 /sub )能量低、特征信号强、污染环境等问题,固体推进剂的研究和开发方向正朝着高能、低特征信号、洁净、钝感而发展。而新型氧化剂二硝酰胺铵ADN被视作最有希望替代已广泛使用的AP氧化剂。国内外在ADN的研究进度有一定差距,我国的ADN仍未达到应用水准,还存在许多瓶颈问题。通过固体ADN球形化改性可改善其加工性能、降低表面缺陷。常见的几种稳定剂由于能量偏低,会降低推进剂的能量,因此通过氨基保护、硝化、脱保护三步骤合成二硝基苯二胺稳定剂,加入后使ADN的分解温度显著提高。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c1c0b095-3bb4-49f4-a757-dc534fcf9e58.jpg" title=" 史学星.jpg" alt=" 史学星.jpg" width=" 400" height=" 26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史学星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热分析在钢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strong /p p   同步热分析仪和热膨胀仪在钢铁材料的研究中应用广泛,可测定钢铁的多项物理性能指标。钢的固、液相线温度是连铸生产中确定浇注温度以及研究钢液凝固过程的重要的工艺参数。浇注温度过高会导致铸坯坯壳薄并进而引起开浇溢钢或冻结。因此,须根据各钢种的凝固特点,执行相应的浇注温度控制制度。准确获得钢的固、液相线温度可提供一种最佳的低过热度的浇注操作,从而保证得到细晶粒组织以及高质量连铸坯。测定钢的固、液相线温度方法较少,仅有的YS/T533-2006方法标准已不适用于其测定,传统的计算模型或公式也已不能满足Ni系低温钢、中高锰钢和电工钢等特殊新钢种的实际生产指导需要,开发快速准确测定钢固液相线温度测量方法迫在眉睫。氧化脱碳是钢铁材料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其控制对弹簧钢、钢帘线、冷镦钢等线棒材的生产十分重要。目前气氛加热炉模拟法操作复杂、效率低、成本高,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快捷的模拟方法。通过对现有同步热分析仪设备的气路改造,以不同的实验气氛条件模拟不同工艺,并全程采集热分析曲线及测量铁皮厚度和脱碳层深度,成功开发出一种新的钢材氧化脱碳模拟方法,拓宽了同步热分析仪的应用范围。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1c99acc0-962b-4bdc-9132-b3376798bb10.jpg" title=" 李照磊.jpg" alt=" 李照磊.jpg" width=" 400" height=" 26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江苏科技大学讲师 李照磊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聚乳酸外消旋共混物结晶行为的热分析研究》 /strong /p p   聚乳酸PLA具有左旋与右旋两种构象,聚乳酸外消旋共混物由二者混合所得。立构复合晶相比均质晶具有更高的熔点和更优异的力学性能,这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使用常规DSC手段分析平衡熔点在立构复合晶与均质晶熔点差异来源中的作用,表明平衡熔点的差异仅为导致二者熔点差异的部分原因。并使用Flash DSC结合显微红外技术,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PLA外消旋共混物中氢键的形成对SC/HC竞争生长行为的影响,PLA外消旋共混物中形成的氢键可能是立构复合晶的成因。 /p p style=" text-align: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0/uepic/c6254e91-861b-4141-a812-9c69e19823fe.jpg" title=" 白云.jpg" alt=" 白云.jpg" width=" 400" height=" 267" border=" 0" vspace=" 0" style=" width: 400px height: 267px "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副研究员 白云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报告题目:《热重-红外-质谱联用系统在气凝胶隔热板中的应用》 /strong /p p   溶胶或溶液中的胶体粒子或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结构空隙中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这样一种特殊的分散体系称作凝胶。当凝胶脱去大部分溶剂,使凝胶中液体含量比固体含量少得多,或凝胶的空间网状结构中充满的介质是气体,外表呈固体状,即分散介质为气体的凝胶材料成为气凝胶,这是由胶体粒子或高聚物分子相互聚集构成的一种具有网络结构的纳米多孔性固体材料,其固体相和孔隙结构均为纳米量级。SiO sub 2 /sub 气凝胶具有极低的热导率、超轻质、高热稳定性等特性,使其在工业、民用、建筑、航天及军事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对气凝胶隔热板的热重分析结果可用于判定产品质量 与质谱联用实验观测到明显的水分子离子峰,表明气凝胶中硅羟基缩合生成水 与红外光谱仪联用实验谱图中峰,表明有机化合物气体的逸出。该检测技术已被航天系统采用,并作为气凝胶隔热材料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p p br/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38, 38, 38) "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1014/472856.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相关资讯:《金秋十月,太湖之滨,群英荟萃,共襄盛举—2018年热分析技术及应用研讨会隆重召开》 /a /span /p p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1016/473063.shtml" target=" _blank" style=" white-space: normal " 相关资讯:《戊戌深秋意难忘 己亥季夏再相会——2018年热分析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圆满落幕》 /a /p p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1019/473349.shtml" target=" _blank" 相关资讯:《热分析群雄聚首论道——仪器厂商助力热分析研究领域高质量发展》 /a br/ br/ /p

科技三会相关的方案

科技三会相关的论坛

  • 【原创大赛】乳酸乙酯、甲醇、组合三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原创大赛】乳酸乙酯、甲醇、组合三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今年扩项 HJ734-2014,从收集的资料来看乳酸乙酯是不稳定的,问了一些做过的都说乳酸乙酯不好做,论坛帖子里也有这方面的讨论。我试验发现乳酸乙酯、甲醇、组合三在热脱附过程中发生一些化学反应! 收集的一些乳酸乙酯资料:[img=,690,22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17462892_5801_2103464_3.png!w690x223.jpg[/img] [img=,690,15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19363949_7837_2103464_3.png!w690x157.jpg[/img] 买了24种HJ734 VOC混标,甲醇水9:1溶剂,甲醇稀释后 直接液体进样发现乳酸乙酯峰挺高的,没有发生明显的反应,下图21.6min为乳酸乙酯[img=,690,36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22552286_9904_2103464_3.png!w690x364.jpg[/img] 然后用组合三,甲醇为溶剂配制含乳酸乙酯的24种混合HJ734标液。这里配制方式有好几种:1.用24种混标甲醇水9:1溶剂的,用甲醇稀释。2.用22种混标甲醇水9:1溶剂的,加色谱纯乳酸乙酯,苯甲醛再用甲醇稀释。3.用22种混标纯甲醇溶剂的,加色谱纯乳酸乙酯,苯甲醛再用甲醇稀释。取1μl标液进组合三,在氮气80ml/min吹扫5min取下作为标准管。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联用[/color][/url]:赛默飞Trace1300-ISQ,热脱附是 PE的 ATD350色谱条件 VF-624ms柱(60m*0.25mm*1.4μm)40℃保持5min以6℃/min至100℃以15℃ /min至140℃保持5min 以15℃ /min至220℃保持2min。热脱附条件:干吹1min,一级二级脱附都是300℃,冷肼-30℃,一级脱附11min二级脱附6min,进口分流30ml/min 脱附30ml/min,出口分流9 ml/min,色谱柱流量1.3 ml/min 热脱附发现无论是哪种配制方式,也无论怎么改变条件都发现乳酸乙酯峰小,发生了反应。在最初的色谱图发现了乙醇,而且乙醇随着标液浓度增大而增大,这个乙醇是反应的副产物: [img=,690,45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53460004_8158_2103464_3.png!w690x459.jpg[/img]在甲苯前面有两个连着的峰 17.99min是丙酮酸甲酯[img=,690,43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54475162_4856_2103464_3.png!w690x431.jpg[/img]18.07min是乳酸甲酯:[img=,690,43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56071579_6357_2103464_3.png!w690x432.jpg[/img] 此外乳酸乙酯旁边还发现了:20.19min是丙酮酸乙酯[img=,690,44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56566850_3396_2103464_3.png!w690x443.jpg[/img] 20.26min才是乳酸乙酯!确实比其他峰小了好多,相对响应比液体直接进样小了好多是反应的证明![img=,690,43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657580589_4347_2103464_3.png!w690x437.jpg[/img] 用组合三还进了一针甲醇空白,改变全扫描范围发现还有残留甲醇。 根据以上推断:甲醇中乳酸乙酯标液进组合三吹扫后,还有残留甲醇,乳酸乙酯在热脱附过程中发生酯交换反应和氧化反应,甚至还有二级反应! 部分乳酸乙酯与甲醇反应生成乳酸甲酯与乙醇!部分乳酸甲酯被氧化成丙酮酸甲酯!乳酸乙酯本身也会被部分氧化成丙酮酸乙酯! 酯交换反应式:[img=,690,16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081711230387_9047_2103464_3.png!w690x163.jpg[/img] 氧化反应可能是系统有微量氧气把乳酸乙酯或乳酸甲酯的羟基氧化成羰基! 先后试过三家不同厂家的组合三,发现了同样的反应! 此外如果采用乙腈中乳酸乙酯再用甲醇稀释,同样也会发生反应!因为乳酸乙酯又遇见了甲醇。 结论:乳酸乙酯、甲醇、组合三在热脱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酯交换反应和氧化反应,所以不稳定!

  • 【原创】物镜像散怎么会变成方形的?

    【原创】物镜像散怎么会变成方形的?

    各位大侠,为什么加上物镜光阑后像散会变成方形的,但是退出光阑后像散又能调成圆形的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极靴内磁场变成方形的呢?[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5/201005111128_217527_1609691_3.jpg[/img]

  • 【原创】诚邀各界朋友参加2008年三聚氰胺-液相色谱系统及前处理交流会

    西北区2008年三聚氰胺--液相色谱系统及前处理(免费)应用技术交流会主 讲:资深液相色谱工程师 张红燕 时间:2008年12月10日星期三会议地址:西安市嘉华商务酒店3楼(西安市乘车:400,908,300,604,40,201,202,225,405,800路,公交车西辛庄下车即到)8:45~9:00 欢迎介绍9:00~10:15 伍丰EX1600高效液相色谱仪介绍(15分钟休息)10:30~11:30 液相色谱仪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排除11:30~12:10 三聚氰胺的前处理与检测方法12:10~13:00 午餐13:10~14:10 样品前处理知识及SPE产品讲解14:10~17:00 现场仪器操作及疑惑解答,仪器展示参会报名表:每个单位限2-3人参加,如要参会请您回传或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好做安排。上海伍丰联系人:姚剑平 电话:021-52695700-123传真:021-52695698邮箱:service@wufengtech.com西安惠恒科技联系人:刘贤 电话:029-88470057 传真:88470965 邮件:xahuiheng@263.net报名表单位名称 科室人数 姓名职务 QQ/邮箱 手机、电话 姓名职务 QQ/邮箱 手机、电话 您的建议 (关于色谱技术方面,您最想了解什么?最想解决什么问题?)

科技三会相关的资料

科技三会相关的仪器

  • 连华科技COD智能回流消解仪LH-6F型 仪器简介: LH-6F化学需氧量(COD)智能回流消解仪是完全按照国家新标准《HJ 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原理设计制造,同时该仪器兼顾原国标。仪器采用独特的黑晶加热组件及保温措施,每个加热单元均可独立控温,加热效率更高,控温能力更强,节能的同时,使仪器安全性能大大提高。智能化的操作模式,实验操作一键完成,易学易用。回流冷凝采用风冷和水冷相结合的方式,经济节能。消解结束后,加强风冷系统持续降温,节约检测时间。 连华科技为您提供了一整套(COD)回流消解实验操作解决方案。您可以根据需求为LH-6F型化学需氧量(COD)智能回流消解仪选购不同的配套设备,如:半自动滴定仪、电磁搅拌器、强制水冷循环系统、定量器等配合本仪器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LH-6F智能回流消解仪功能特点:1)符合标准:依据环境标准《HJ 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的原理设计制造,同时兼顾原国标;2)可根据水样特性自由选择加热功率,准确调控沸腾温度。保证在标准冷凝状态下以低功耗达到沸腾效果;3)黑晶加热面板:耐高温、耐腐蚀、易清理,美观可靠,安全系数高;4)智能化程度高:根据国标操作要求,内置智能操作模式,一键完成消解冷却过程;5)节能环保:完全遵循国标法并采用水冷风冷相结合的散热方式,保证回流效果的同时节省水资源6)风冷却系统:可快速降低消解瓶温度,方便取出进行后续测试,大大节约了检测时间。LH-6F智能回流消解仪性能参数: 性能参数仪器名称化学需氧量(COD)智能回流消解仪仪器型号LH-6F批处理量 6个定时精度0.2秒/小时定时范围1分钟-10小时温度范围 室温~400℃测定方法《HJ 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GB/T11914-1989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物理参数显示屏LCD液晶屏仪器重量16.5Kg仪器尺寸(404×434×507)mm工作环境 环境温度(5~40)℃环境湿度≤85%RH(无冷凝)额定电压AC220V±10%/50Hz额定功率1800W
    留言咨询
  • 连华科技水质三氮测定仪LH-NC3M仪器简介:LH-NC3M型水质三氮测定仪,是连华科技新研发的可以测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三参数测定仪。具有独立的双光路无干涉系统,方便快捷测值准确,是水质测定中应用广泛的测定仪器。功能特点:1、屏幕机壳:3.5英寸高清彩色液晶屏配以自主设计的防腐蚀非金属机壳,整机美观大方2、双光路无干涉系统:采用独立双光路勿干涉系统,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 3、专业测定仪器:专业的水质三氮测定仪,测定项目自由切换,配备内置曲线,可浓度制度,测量结果更精密,智能化程度更高4、全中文操作:采用全中文操作模式,符合日常操作习惯,更便于操作掌握;5、自动校准存储曲线:仪器自备校准功能,可根据标准样品计算并存储曲线,无需手动制作曲线;6、管比色:采用16mm管比色,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度高;7、自带打印机:仪器自带打印机,可打印当前数据及存储的历史数据;8、数据存储: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存储12000组数据,并能自由查看;9、数据传输:配备USB接口和红外传输接口,可向计算机传输存储的历史数据;
    留言咨询
  • 科技兴国2019北京国际科博会 时间:2019年5月16-19日 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贸促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贸促会承办,一年一届的大型国家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盛会。 第21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来自北京的23家文化科技融合类企业,携其在新媒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动漫游戏、视觉特效等多个前沿行业的最新项目成果亮相,集中展现了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趋势、新技术与新应用。 科博会汇集了高新技术展览会、论坛、科技成果项目推介三大系列近20场活动,推动了一大批技术成果转化和重大产业项目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科博会共签署技术交易、产业合作项目224个,协议总金额796.42亿元。来自3 个国际组织、34个国家的39个境外代表团组和29个省区市代表团、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首都相关各界人士参加了主题报告会、展览、论坛和推介活动。科博会共有 22万多人次参加各项活动。其中,展览会人气旺盛,4天接待观众 20万多人次;12场项目推介交易活动吸引了国内外近6000位客商踊跃参与;6场论坛受到业界热捧,182位国内外知名人士登台演讲,听众5500 多人次。北京科博会参展区域:1、消费电子、VR/AR相关产品、数码产品、汽车电子产品、云计算与技术应用、智能家居、智能家电与电器、智能手机、苹果周边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教育、游戏及电子保健、移动智能终端及周边、可穿戴式设备、LED与照明、先进电子制造、品牌专区2、VR/AR相关产品、虚拟现实硬件、虚拟现实软件、移动智能终端、VR周边产品、互动娱乐产品、投影系统与设备、3D拍摄于扫描、教育科研与内容、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3、教育装备及网络教育、教育教学数字化、信息化、网络教育机器人、互联网教育及平台、教学与校园视听广播网络系统、数字教室、数字校园、教学仪器设备、电脑、电教器材、实验设备系统、科普教育、教学软件4、电子信息与现代通讯、网络信息技术及解决方案、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成套产品设备、现代通讯设备、电力电子器件 、激光和光电子器件、光机电一体化、液晶显示、因特网与电子商务5、物联网科技、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能家居、安防及监测技术、智慧照明、智能LED照明、云计算、云存储、传感器、识别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与产品、管理系统软件、物联网示范应用、其他物联网元器件6、机器人科技、工业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医用机器人、检查维护保养机器人、建筑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机器人组成商、机器人供配商7、3D打印技术、3D打印机、3D打印机制造设备、3D打印技术、3D激光设备、3D打印控制设备、测量设备、逆向工程软件和技术、其他快速成型技术、相关零部件、辅料、3D打印耗材8、环境保护和新能源产业、环境管理、污染控制与减少、新材料与新能源、化工新材料功能金属材料、新型建材、光电子材料、太阳能热利用、节能新技术9、现代工程与先进制造技术、工程及加工机械、微型机械、现代出版和印刷设备、科学仪器和检测控制设备、现代城市建设与交通工程 参展费用:1. A -展台预订 标准装修展台 3米x3米=9平方米, 人民币¥15,800.00元 租用标准装修展台是最经济有效的参展方式,最小9平方米起租,参展商可预订多个展台。光地展位(最少36平方米)室内展位:人民币¥16,00.00元 /平方米 B-产品推介及技术交流会产品推介及技术交流会是参展商向国内专业人士及客户介绍其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最佳方式,并且是考察其产品及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可行性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每场交流会收费¥4,150.00元人民币,包括提供技术讲座室,协助邀请50名专业人士出席,并提供听众饮料。展览会期间每天可举办四场交流会(上午和下午各两场)。每场讲座最长可以进行2.5小时(上午09:00-11:30.下午01:30-04:00)。2.会刊、广告费用封面:40000元 封底:20000元 封二:18000元 封三:16000元 彩色整版:6000元 桁架广告350元/m2 吊带 20000元/展期 墙体广告260元/m2 通道地标广告3000元/6个 参观券:10000元/万张 参观证:20000元/展期礼品袋 15000元/千个组委会办公室:展览业务李娟:电话:QQ: 邮箱:
    留言咨询

科技三会相关的耗材

科技三会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