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科学

仪器信息网纳米科学专题为您整合纳米科学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纳米科学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纳米科学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纳米科学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纳米科学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纳米科学相关的资讯

  • 2016年纳米科学卡夫利奖
    2016年纳米科学卡夫利奖纳米科学2016年卡夫利奖项的获奖者们和Park Systems的CEO在奥斯陆音乐厅参加颁奖典礼2016年纳米科学卡夫利奖的获得者依次为 Gerd Binnig(第三张图片左侧), Christoph Gerber(第二张图片左侧)和 Calvin Quate(第一张图片中间)。原子力显微镜的发明是测量技术和纳米雕刻的一大突破,推动着纳米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最先是由 Calvin Quate博士,, Gerd Binnig博士和 Christoph Gerber博士等研究员发明出来, Park Systems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ng-il Park博士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之一,Park博士认识到AFM技术可以应用于广泛领域的潜力,成为将原子力显微镜商业化并成立公司的第一人,从那以后通过不断的与客户间的创新与合作,Park已成为原子力显微镜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原子力显微镜是怎么诞生的?- 卡夫利奖得主Calvin Quate博士叙述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就是一项巨大的科学成就。发明家Binnig和Heinrich Rohrer就因发明了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所以在198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STM有一个主要的限制,由于它依赖于样品表面和隧道针尖之间的电子隧穿流动,只能成像导电材料。此外,大部分导电材料(如金属和半导体)在环境条件下容易氧化,这就要求将STM放入真空室中。我邀请 Gerd Binnig和Christoph Gerber来斯坦福一年,在1985年他们加入我们时,我们想确认是否可以根据STM的原理制作显微镜,但是可以不考虑导电性对任何表面进行成像。我们发现的解决方案就是添加第二个探针。我们将尖锐的金刚石探针粘在悬臂上。我们将这个悬臂组件插入到样品表面和STM的隧道探针之间。这使得该设备不仅可以在金属上而且可在所有表面上工作。当悬臂的金刚石探针扫过样品表面时,样品表面与悬臂探针之间的原子间力导致悬臂弯曲。STM隧道探针测量悬臂的金属表面的弯曲运动。这样原子力显微镜就诞生了-A为原子力分辨率,F为悬臂,M为显微镜。我们在1986年3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我们在1985年的成果。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真空中的非接触模式,使原子力显微镜实现了单原子分辨率的梦想。随着纳米尺度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原子力显微镜正在成为纳米技术产业的基础,并在纳米加工(微结构制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子力显微镜现在使用导电悬臂测量样品中的电位,另外一些使用探针传送的电流来测量纳米级的电导率和传输。高技术一直都是半导体故障分析测试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的兴起,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成为纳米结构和其他聚合物成像的首选工具。原子力显微镜能够准确地测量原子级别的相互作用和原子重新排列后样品性质的变化。原子力显微镜相比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有许多优点,它提供了三维地形数据并能以前所未有的空间分辨率测量各种物理特性。它几乎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表面,即可在空气中,真空中或液体中操作。它在真空中实现原子分辨率,在空气中实现近原子分辨率,但唯一的限制是操作起来还很麻烦,而且比较慢。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原子力显微镜能够像光学显微镜一样便于使用,并有和电子显微镜一样高的生产量。
  • 国家纳米中心携手《科学》杂志发布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难题
    11月24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携手《科学》杂志向全球发布了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难题,分别是:1.是否可以构建涵盖量子和宏观物理特性的纳米理论,进而能可靠地预测材料在纳米尺度的特性?2.纳米材料的安全性与哪些特性有关?在不同的环境中如何实现对其安全性的有效调节?3.纳米科学如何助力生物学发展?4.纳米技术将为医疗技术带来怎样的变革?5.如何借助可视化技术研究纳米材料的表面和界面?6.纳米技术如何影响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制备?7.如何实现原子精度制造的大尺寸化?8.纳米技术将如何提升算力进而助推光电器件的发展?9.纳米技术会对电子行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未来电子器件的能耗极限在哪里?10. 纳米技术如何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难题旨在为全球纳米科技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指引,为探索纳米科技的知识边界、挖掘纳米科技潜能带来新的启迪;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的纳米理论、纳米安全性、纳米催化、纳米生物、纳米医药、原子精准制造、极限测量及纳米科技对光电技术、电子器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与推动作用等十个纳米科技研究领域。 2023年4月底,国家纳米中心联合《科学》杂志开启了前沿纳米科技难题的全球征集工作。该项工作的目的是深入研究和分析目前纳米科技发展面对的关键问题,国内外纳米科技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学科支撑、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改善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推动纳米科技的发展,得到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从事纳米科技研究的知名科学家和青年学者的积极反馈与响应。本次发布的十大前沿纳米科技问题结合当前国际前沿研究、未来科技发展和人类共同需求,对进一步激发纳米科技工作者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的热情,引领未来纳米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集中力量攻克纳米科技难题,推动人类进步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杂志曾于2005年和2021年两次面向全球发布“125个科学问题”,激发了全球科研工作者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热烈讨论与思考。2022年,“纳米科学与工程”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列为一级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纳米科技已成为集交叉性、引领性和支撑性为一体的前沿研究领域。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9月25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由国家发改委委托中科院和教育部组织的验收。   建设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是国务院为强化科技前沿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做出的战略部署。按照有关批复要求,纳米中心按指标、按概算,高质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基本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资金使用合理规范,仪器设备运行良好,档案齐全管理规范。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复的“边建设边运行”原则,纳米中心围绕纳米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组织和承担国家重大纳米科技项目,在纳米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公共技术平台和基础科研条件建设、纳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人才队伍与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天上午,验收会议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隆重举行,验收委员会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北京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等有关单位的相关领导和纳米领域的专家33人组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纳米中心科研人员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首先致辞,会议由中科院基础局局长刘鸣华和计划财务局局长孔力共同主持。   验收会现场   经过认真审议项目建设总结报告和实地考察,验收委员会认为:经过6年来的建设,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圆满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发展目标明确,体制机制新颖,科技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规范,已逐步成为我国纳米科技创新的重要开放平台、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在我国纳米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致辞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代表中科院对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顺利通过验收表示祝贺,对科学家和项目建设人员表示感谢,并对长期支持中科院工作的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表示感谢。   白春礼指出,纳米中心是中科院与教育部共建,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共管,旨在交叉共享的创新单元。纳米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边建设、边运行”的方针,建设期间,抓住机遇,不断改善科研工作条件。园区从无到有(现园区面积2万多平方米),科研和办公场所先后经历了从地下室、到平房、再到现代化办公大楼的跨跃,面积也从最初计划的1.38万平方米,扩展到目前的2.49万平方米,并且还留有未来发展的空间。纳米中心在进行基本建设同时,积极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近200项,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的工作。特别是在纳米标准制定方面发挥了核心和引领作用,使我国在国际纳米标准领域迅速成为主导国家之一。在国内外合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白春礼强调,建设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是国务院为强化科技前沿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做出的战略部署。中科院在近期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已把纳米科技列入重点支持的创新领域之一,将进一步有效集成和优化整合资源,促进纳米科技的原始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期待各部委和北京市的领导和专家继续对纳米中心的后续建设和发展给予支持和帮助。希望中科院和教育部共同努力,把纳米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纳米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研究基地,成为纳米科技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家发展战略指导下,通过“创新2020”规划的实施,希望纳米中心进一步加强科技目标凝练,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加强中科院与北大、清华的联合与合作,力争为我国纳米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家发改委綦成元司长在讲话中提出,发改委2004年批复由中科院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为纳米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促进了我国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希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广大纳米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尽快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实现基础前沿研究和高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在促进我国纳米科技发展上作出贡献。   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设项目验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继续支持纳米中心建设与发展。   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中科院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李志刚,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等出席验收会议。   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出席会议      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出席会议并致辞      中科院纪检组长、党组成员李志刚出席会议      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出席会议

纳米科学相关的方案

  • CEM微波合成技术为纳米科学研究者提供更佳的研究平台
    培安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复制 纳米科学研究已经发展多年了, 目前仍然是较新的科技领域. 随着该领域的不断发展, 纳米材料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包括显示装置,电伏装置,固态照明及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在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中,其中一个难题就是控制晶体生长的热动力学参数,关键就在于把握好”成核理论”。现在研究者可以透过微波能量的应用,溶剂和反应物的选择,从原子水平控制结晶成长过程。 微波能量可以均匀的把热能分布在分子上,更重要的是,微波可以迅速的对反应物加热。 因为化学反应的热量控制会直接影响到结晶成长,所以微波的”瞬时加热”及”瞬时停止”特性使研究员能够更直接地掌握结晶的成长速度。因为微波本身的特性,利用微波能量合成纳米材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 纳米力学测试系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是德科技UTM T150 纳米力学测试系统适用于对多种材料的微纳米力学特性进行表征。T150系统对样品进行精确加载,在设计范围内对样品的静态和动态微拉伸和压缩性能进行精确测试与分析。T150系统支持行业内最大的动态载荷范围(500mN),和市场上最高的测试精度(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的测试范围横跨5个数量级),通过对各点进行精确测量,可对多种材料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此外,T150系统也广泛用于对生物材料的拉伸/压缩性能进行测试。
  • 用SAXS研究碳纳米管的内部结构
    碳纳米管(CNTs)是具有圆柱形纳米结构碳的同素异形体。由CNTs构成的复合材料展示了有趣的和新颖的特性,这使得它们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材料科学、电子,光学或其他领域等。聚合物/多壁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可以使用SAXSess mc² 进行测量。 碳纳米管的内部结构可以通过碳纳米管横截面的电子密度分布计算得出。

纳米科学相关的论坛

  • 纳米科学的介绍

    [font=微软雅黑][size=10.5000pt][font=微软雅黑]纳米科学是[/font]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的前沿科研领域,1990年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并正式创办的《纳米技术》杂志,标志着纳米科学的诞生。[/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0.5000pt][font=微软雅黑]纳米科学是指研究在[/font]0.1nm~100nm尺寸范围内物质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的科学,它包括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和纳米机械学等新兴学科。[/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0.5000pt]而纳米科技是指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它以纳米科学为基础,进行制造新材料、新器件,研究新工艺的方法。在这里纳米不仅是一个空间尺度概念,而且表示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即生产过程越来越精细。[/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0.5000pt]人类通过在原子、分子和超分子水平上控制了纳米结构来发现纳米材料的奇异特性,以及学会有效地利用这些特性,使得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在纳米尺度上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的排布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最终能够仿照自然界生态中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也是纳米科技的最终目的,换句话说,我们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而研究纳米物质的。[/size][/font]

  • 【分享】B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白春礼

    【分享】B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白春礼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04/200704031249_47637_1627260_3.jpg[/img]白春礼,1953年9月出生。1978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1985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纳米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近年来,在从事纳米科技研究的同时,白春礼院士积极推动着我国纳米科技事业的 发展,参与国家纳米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并积极推进国内外纳米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他作为纳米科技领域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积极推动社会对纳米科技内涵的全面理解,促进纳米科技研究与产业化在我国的健康发展。获国家专利5项。2002年度评为中国十大科技前沿人物。由于其在纳米科技领域研究和推动国际合作方面的突出贡献,被英国SCI授予国际奖章;2003年由国家主席胡锦涛授予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讲演奖。

  • 【新闻】我国纳米科技论文总数已居世界前列

    毫无疑义,纳米科技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热门领域,也是科学家和百姓众说纷纭的一个前沿科学话题。在刚刚创刊的《前沿科学》杂志上,刊载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和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裘晓辉撰写的《中国纳米科技研究的进展》一文。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总结了过去十年中国在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概述了中国科技人员近期在纳米科技的部分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并且就我国纳米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近日,记者采访了裘晓辉研究员,请他向读者介绍中国纳米科技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裘晓辉指出,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都已认识到纳米科技的发展将成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因而在不断地加强对纳米科技研发的投入。我国不仅于2001年成立了全国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统筹规划全国的纳米科技研究方向,而且在2006年初由国务院制定的《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将纳米科学列入了这段时期内基础科学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将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作为发展先进材料的重点目标。与纳米技术相关的重点研发项目有:纳米电子学和纳米生物学的核心技术;新功能材料的研发及工业化;发展亚微米尺度上的微纳电子机械系统。

纳米科学相关的资料

纳米科学相关的仪器

  • 魔技纳米PROME-Uni基于多光⼦ 聚合原理的超⾼ 速度一体化纳米级三维加⼯ 设备自研专利技术,大幅提高加工效率,突破多光子聚合速度限制,适应不同尺度的精密加工需求;拥有多项稳定系统,可长时无需维护,稳定工作;采用模块化的光机电设计,拥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科研和工业领域提供全新的3D加工技术解决方案,适用于微光学器件、微流控芯片、微机械、超材料、微纳传感器件光子芯片集成等领域 主要特点: 如需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欢迎查询我司官网 魔技纳米科技或来电咨询。 企业介绍 魔技纳米科技创立于2017年,是一家高精度微纳三维装备制造与服务提供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业务为高端激光微纳三维直写光刻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等。研发团队拥有十余年微纳三维制造技术经验,在光学、电气、机械、软件、材料等方面,拥有完整的自主开发能力,可以为多行业应用场景提供专业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企业推出了高精度纳米级3D打印设备、超快激光加工中心、无掩膜直写光刻设备三大系列及多款光刻胶产品,其中自主研发的商用纳米级三维激光直写系统,可实现70纳米精度的三维结构加工。凭借高精度、高速度、大幅面和长时稳定性等技术优势,实现了科研探索到商业化应用的跨越,有力推动了微纳三维制造在生物医疗、光电通信、新材料、微纳器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规模化工业生产。
    留言咨询
  • 压电直线纳米位移台 Z轴扫描台,得益于特殊的结构设计,卓聚科技的Z轴扫描台,提供约等于5nm的粗调步进。产品支持真空,低温等应用。Z轴扫描台尺寸参数中间位置外形尺寸(长*宽*高)45.6*44.0*24.6mm样品台面平面度5 μm总重量78g运动参数Z轴行程±1.0mm粗调步进5~200nm细调行程300nm细调步进(理论值)0.005nm闭环运动分辨率2nm负载竖直方向负载10N操作环境闭环(开环)操作温度-20~80(-269~80)℃是否适用真空是/以上就是东莞市卓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压电直线纳米位移台 Z轴扫描台的介绍,了解更多直接咨询:原文: 随着微电子、纳米科技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精密定位不仅在实验室用途广泛,工业界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该团队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精密定位产品,填补了国产空白。一个火柴盒大小、外壳包覆金属的小方块,通过电压控制能够实现纳米级别的精密位移,可以用于对精密度要求超.高的科学实验、精密制造和半导体工业等领域。日前,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高.端科研设备产业化团队的实验室内,团队负责人许智展示了该团队拥有核心技术的压电驱动纳米位移台。 安徽泽攸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压电旋转纳米位移台RF-5950A的参数、价格、型号、原理等信息,压电旋转纳米位移台RF-5950A产地为安徽、品牌为泽攸科技,型号为旋转纳米位移台,价格为面议,更多相关信息可来电咨询,公司客服电话7*24小时为您服务
    留言咨询
  • 魔技纳米MJ-Works-Fiber专为光纤应用设计的纳米级三维激光直写设备MJ-Works-Fiber是一款专为光纤传感与光通信应用而生的超高精度加工而设计的高性能3D激光直写设备,配有超清成像及纳米级定位对准系统,可实现在光纤纤芯或光芯片表面及内部进行纳米级3D加工。配备有专门的卷对卷光纤自动输送装置,并配有应力监测,纤芯自动识别、定位及对准,实现高通量精准快速生产。如需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欢迎查询我司官网 魔技纳米科技或来电咨询。【企业简介】魔技纳米科技创立于2017年,是一家高精度微纳三维装备制造与服务提供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业务为高端激光微纳三维直写光刻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等。研发团队拥有十余年微纳三维制造技术经验,在光学、电气、机械、软件、材料等方面,拥有完整的自主开发能力,可以为多行业应用场景提供专业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企业推出了高精度纳米级3D打印设备、超快激光加工中心、无掩膜直写光刻设备三大系列及多款光刻胶产品,其中自主研发的商用纳米级三维激光直写系统,可实现70纳米精度的三维结构加工。凭借高精度、高速度、大幅面和长时稳定性等技术优势,实现了科研探索到商业化应用的跨越,有力推动了微纳三维制造在生物医疗、光电通信、新材料、微纳器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规模化工业生产。
    留言咨询

纳米科学相关的耗材

  • 纳米升降台
    纳米升降台,纳米升降平台由中国领先的进口光学精密仪器旗舰型服务商-孚光精仪进口销售,精通光学,服务科学,先后为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航天3院,哈工大,南开,山东大学等单位提供优质进口的纳米升降台,纳米升降平台,精密升降台。这款纳米升降台是美国进口的短行程的精密升降台,Elevator Stage,纳米升降平台特别适合竖直的Z轴应用,它具有极佳的上下定位功能,超高分辨率,超高重复精度和机械稳定性。产品特色:这款纳米升降台采用高密度交叉滚珠导向系统用于竖直导向,确保最大的稳定性。单立柱式的X滚珠导向系统提供了适度的高刚性,使得这款纳米定位台具有极小的滞后和相当大的承载能力。纳米升降台应用:这款纳米定位台比较适合对Z轴垂直升降精度较高要求的应用。比如,光学成像系统中焦平面的准直,半导体测试,视频测量等。纳米升降台参数行程:4mm驱动系统:无刷伺服-丝杆驱动最大速度:20mm/s最大负载;10kgTTL分辨率:100nm, 50nm, 25nm, 12.5nm, 10nm, 1nm重复精度:5x分辨率
  • 纳米位移平台
    纳米位移平台,真空纳米位移台由中国领先的进口光学精密仪器旗舰型服务商-孚光精仪进口销售,先后为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航天3院,哈工大,南开,山东大学等单位提供优质进口的纳米位移平台,真空纳米位移台,纳米位移台.这款纳米位移平台是美国进口的高速高精度真空纳米位移台,它采用先进技术设计, 具有单轴或精密的双轴配置两种选择, 适合高真空环境和非磁性定位应用.美国进口高精度低价格系列纳米定位台,采用了陶瓷伺服电机驱动,非常适合要求精度达到纳米或压纳米的高精度和高重复精度的应用,例如:精密生命科学仪器、显微成像、纳米准直、微纳加工、光学精确定位等。X-TRIM 系列纳米位移台特色 10nm分辨率非接触线性编码系统双驱动任选:线性伺服或压电驱动高密度滚珠传导增加稳定性超紧凑的单轴或双轴纳米位移台紧凑型封装可真空使用超强工作能力,大吞吐量采用无铁芯直接驱动直线电机,驱动轴位于纳米位移台的中心线, 这种设计消除了非中心驱动导致的偏航,空回等问题.纳米位移台集成了一个高分辨率(12.5nm)非接触式线性编码器,它为闭环的伺服系统工作操作提供了精密反馈, 它的标准配置就可以提供纳米精度的定位.纳米位移平台使用能够了精密的滚珠导向系统确保了位移平台高精度性能和严格的轨迹控制。纳米位移平台也适合OEM使用,它具有较低抛面和较小尺寸,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堆叠使用创建多轴多部件系统。这款纳米位移平台使用了非接触式直接驱动技术,提供坚固,精确,高速的定位,满足高频率大工作量的需要。纳米定位平台使用了先进的无铁直线电机直接确定技术,确保最优异的纳米级定位性能。这款纳米定位台提供了高速度,高精度,高分辨率,高性能的卓越表现。它与传统的丝杠驱动或压电驱动相比,具有更大的工作效率和吞吐量。参数行程(mm): 25和50mm(单轴或双轴)驱动系统: 无铁芯直线电机或陶瓷伺服电机最大加速度: 由负载决定最大速度: 200mm/s (无负载时)最大推力: 24N最大负载: 2Kg精度: +/-1um/25mmTTL分辨率: 1-100nm/脉冲构造材料: 铝合金主体, 灰色氧化镀膜重复精度: 5倍精度 XT 25 XT 50 XT 2525 XT 5050 Travel Length (mm) 25 mm 50 mm 25 x 25 mm 50x 50 mm Trajectory Control Accuracy Linear Encoder ± 1.0 &mu m ± 2.0 &mu m ± 2.0 &mu m ± 4.0 &mu m Straightness/Flatness ± 1.0 &mu m ± 1.0 &mu m ± 2.0 &mu m ± 2.0 &mu m Yaw/Pitch/Roll 5 arc-sec 5 arc-sec 10 arc-sec 10 arc-sec 2 axis system Orthogonality Standard Grade NA NA 5 arc-sec 5 arc-sec High Precision NA NA 2 arc-sec 2 arc-sec Extra High Precision NA NA 1 arc-sec 1 arc-sec
  • 纳米石英毛细管
    英诺色谱现提供新型的Polymicro纳米石英毛细管,实现了传统产品一微米尺寸上的突破。 Polymicros的纳米毛细管产品线中管路内径(ID)范围为200至1,000 纳米(0.2至1.0微米)。传统的毛细管产品内径不小于1微米。在纳米毛细管开发之前,对于科学、工业以及医疗界来说,小于 1 微米直径基板的主要选择包括湿式蚀刻或离子铣,这两种技术的成本都极为高昂,相对来说难以采用。 Polymicro的毛细管建立在行业领先的功能之上,在小于1微米的尺寸内可以实现高性价比的高性能毛细管产品。这类毛细管已被证实可作为封装完整性和泄漏试验的基板,还具有单分子研究和分析的潜力。通过SEM验证可以确保对直径的控制。 合成熔融石英具有镜面般光滑的内表面,可实现液体和气体的稳定流动。材料的金属离子含量较低,使内表面产生惰性,便于有效的断裂或切割操作,达到定制的管路长度。此外,管路外部的聚酰亚胺涂层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具有出色的的耐磨性,使管路可用于-65oC至+350oC的温度。 有关科学应用包括分析化学、层析技术、纳米流体力学、直接进样口监控、基于倏逝波吸收的传感,以及同轴光学和射流元件。工业应用则包括管壳泄漏试验、蒸发冷却系统、石油分析以及催化研究。医疗应用包括药物递送、流量控制系统、临床和诊断设备,以及可穿戴式药物递送设备。零件号 产品号内径*(nm)外径(μm)涂层厚度(μm)每卷最大包装(m)1068150033TSP000.2375NC200 +200/-100363 ± 1020101068150035TSP000.6375NC600 ± 200363 ± 1020101068150037TSP001.0375NC1000 ± 500363 ± 102010*以线盘标签上标识的实际内径测量尺寸为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