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学者

仪器信息网年轻学者专题为您整合年轻学者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年轻学者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年轻学者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年轻学者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年轻学者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年轻学者相关的资讯

  • 中国最年轻院士盘点:比颜宁还开挂的科研人生!
    p   2017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共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年仅39岁的清华大学膜蛋白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列,成为此次年龄最小的候选人。 /p p   在今年的初步候选人中,年龄最大的为72岁,年龄最小的为39岁,近些年院士年轻化趋势不断加强,中国当代科研创新的新生力量在不停的崛起。 /p p   今天给大家盘点一下45岁以下的中国两院院士,不要问我为什么跪在电脑前,大神们太强,我的膝盖已经跪穿。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今年最年轻院士候选人:颜宁 /strong /span /p p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f2aee481-f0a7-413d-b674-aaef6f5fd996.jpg" title=" 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颜宁教授 /p p   女神,中科院院士候选人。这两个极具分量的词汇让颜宁,这位研究成果在世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物学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这位清华女神有多牛?看看她所获得的荣誉就知道了。 /p p   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p p   2012年获“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p p   2014年12月入选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p p   2015年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和“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p p   2016年6月因观察到了蛋白质在原子层面如何工作,并对细胞膜上嵌入蛋白质的结构展开了深入研究,入选Nature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Science stars of China) /p p   2016年12月基于“肌肉兴奋-收缩偶联的分子机理探索”项目入选2016年度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p p   2017年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691210f-64e4-4fbd-b8f8-0819c8e7b25b.jpg" title=" 2.png" / /p p   自2007年回清华独立领导实验室以来,颜宁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近二十篇以她本人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上,其成果两次入选《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p p   2014年6月5日,英国《自然》杂志揭开了这个源自生命内部的奥秘:由37岁的中国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率领的80后、90后年轻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这一次,中国科学家打败了数十年来全世界为之苦苦鏖战的顶尖科学家。而在这场历经百年的科研比拼中,创造奇迹的,正是颜宁带领的一支主干力量完全“本土化”的年轻团队。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越早跌跟头,内心越强大。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颜宁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8岁当选院士:卢柯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57b0ce06-9bb7-4936-a6a3-a4a575e6170b.jpg" title=" 3.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卢柯院士 /p p   2003年,38岁的卢柯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改革开放后当选年龄最小的院士,这个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p p   在常人眼里,今年51岁的卢柯一直在“惊悚地成长”——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岁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48岁成为中国“万人计划”的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选之一。 /p p   卢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受瞩目。 /p p   就在今年的3月24日,Science在线发表了卢柯的一项全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通过适当合金元素的晶界偏聚可以提高晶界稳定性,从而可以大幅度调控纳米金属的强度。这一发现揭示了纳米材料中软化和硬化行为本质,澄清了过去三十多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05b7b072-0f80-4dd9-9fff-c37e5ca4d277.jpg" title=" 4.png" / /p p   卢柯在科研领域可谓成果颇丰,仅在最顶尖的学术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就发表11篇论文,而且这些论文引用量惊人。 /p p   部分代表性论文: /p p   1. X.C. Liu, H.W. Zhang, K. LU, Strain-induced ultrahard and ultrastable nanolaminated structure in nickel,Science, 342 (2013) 337-342. /p p   2. T.H. FANG, W.LI, N.R. TAO, K. LU, Revealing extraordinary intrinsictensile plasticity in gradient nano-grained copper , Science, 331 (2011) 1587-1590. /p p   3. K. LU, The future of metals, Science, 328 (2010) 319-320. /p p   4. K. LU, L. LU, S. SURESH, Strengthening materials by engineering coherent internal boundaries at the nanoscale, Science, 324 (2009) 349-352. /p p   5. L. LU, Y.F. SHEN, X.H. CHEN, L.H. QIAN, K. LU, Ultrahigh strength and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copper, Science, 304 (2004) 422-426.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科研就是自己跟自己斗。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卢柯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8岁当选院士:张亚平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35864394-4fbe-4f7b-82e9-66779b4b7f9f.jpg" title=" 5.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张亚平院士 /p p   张亚平院士,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1年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1995年初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回国任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任《Cell Research》、《自然科学进展》、《遗传学报》、《科学通报》、《动物学报》、《生物多样性》、《动物学研究》等刊物编委。10多年来,张亚平和他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系统内澄清了一些重要动物类群的进化之谜,建立起我国最大的野生动物DNA库,并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几十篇论文。 /p p   他的学术成就具有国际影响,2002年,张亚平荣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该奖项是国际上专门针对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表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学者。张亚平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此专门给他发来贺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兴趣能激发人的灵感和穷追不舍的动力。科学研究虽然十分辛苦,但只要兴趣所在,你愿意为它付出很多,甚至是毕生的心血。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张亚平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38岁当选院士:支志明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strong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4dbeab11-6b2c-4f22-8b91-1394dcf63abc.jpg" title=" 6.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支志明院士 /p p   支志明,197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8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香港无机化学家,1995年当选为港澳地区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当时港澳地区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年以来为南京大学董事、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担任J.Chem.Soc.,DaltonTrans.,NewJ.Chem.等著名刊物的国际编委。1996年受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原感光所)兼职教授,与理化所保持长期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2006年荣获连续空缺两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应邀担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化学所、上海有机所等科研院校的客座教授。 /p p   支志明教授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基础研究,在无机和有机金属合成、高价金属配体多重键配合物、发光无机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材料、光诱导电子和原子转移反应、不对称烯烃环氧化和碳氢键氢氧化的金属催化有机氧化反应、生物系统中的电子转移以及分子装置和生物大分子辨认中的发光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引用2013年在获取英国皇家学会Centenary Prize时的评价:“支志明教授在无机光物理和金属药物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p p   2005年,化学通讯杂志对支志明教授进行专访,支志明教授被化学通讯杂志列为最有影响力的40位科学家之一。同年,支志明教授被ISI位列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2011年,支志明教授成为十年内在德国应化杂志上发表论文超过30篇的科学家。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对我来说,科研就等如吃饭,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的兴趣所在。当你能够解开某些化学反应之谜,能够控制某些化学反应,你会感到很开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支志明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38岁当选院士:任咏华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c77eb19-dc2b-4068-b23f-94bfd9d08d18.jpg" title=" 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任咏华院士 /p p   任咏华于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于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任咏华师从支志明院士。2001年,任咏华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仅38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女院士。巧合的是,她的博士导师支志明在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也是38岁,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2006年,任咏华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p p   2005年,任咏华以“过渡金属炔基及硫属簇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获得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女科学家奖,“表彰其在发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阳能的创新技术方面的工作。” /p p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会见任咏华时表示:“任咏华教授能够获此殊荣,显示了中国化学界在世界科学领域的地位。我也是从事化学研究的,化学其实在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将继续为人类解决各种挑战。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学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证明中国的科技实力。”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做科研如果只是为奖项,将会失掉科研原本的意义,这对我来说是杂念。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任咏华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0岁当选院士:邓中翰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195fd1f5-fe43-4e53-92e2-5d44ddf9ddcf.jpg" title=" 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邓中翰院士 /p p   前不久,一个中国人在国外演讲的视频在网络上刷屏。演讲从中国的共享单车谈到创新发展,谈到中国正在为应对全球重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又谈到目前全球面临着14项重大挑战,呼唤世界各国携起手来,立即行动,践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 /p p   这就是7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董事局主席邓中翰。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597cfae2-4749-49ef-aed7-228ace69cbc9.jpg" title=" 9_副本.png" / /p p   认识邓中翰的都知道,这也绝对是一个学术大神。他仅用5年时间就在伯克利拿下物理学和经济学硕士、电子工程学博士,是伯克利建校100多年来第一个横跨理、工、商三个学科的人。当时伯克利校长田长霖说“你这个中国留学生创造了一个奇迹。” /p p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网站上,他被这样描述—“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第八届中国科协副主席、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他的企业,成功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60%以上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86b8b17-2bc1-4784-8639-9cc65c26e205.jpg" title=" 10_副本.png" / /p p   邓中翰,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芯片系统设计技术及产业化主要开拓者之一,“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始人,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兼任全国青联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是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p p   邓中翰主持“星光中国芯工程”,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枚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占领计算机图像输入全球60%以上市场,彻底结束中国无“芯”历史。 /p p   邓中翰长期坚持根据国家战略需求选择自己的工作方向,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p p   小编要偷偷爆个料,邓中翰的夫人,可能是少有的夫人比科学家丈夫更出名的例子,毕竟她是wuli谭晶。女神谭晶应该是被学术大神的魅力俘获了,吼吼吼~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f3f39a4-3191-462d-9794-51ae23c1b61e.jpg" title=" 11.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工程师能够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改变这个世界。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邓中翰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0岁当选院士:麻生明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209ed01-5506-437a-8839-8f4316d47ed9.jpg" title=" 12.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麻生明院士 /p p   出生于1965年的麻生明,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化学系 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士学位 1990年获该所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一位院士。 /p p   这位有机化学家,现任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有机所学报联合编辑室主任。《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的国际顾问编委,《中国化学》常务副主编,国际刊物《Tetrahedron》的《Senior Referee》和《日本化学会会刊》的顾问编委,第19届国际金属有机化学会议和第13届OMCOS国际会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p p   2007年,麻生明以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p p   在有机化学中,“联烯”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分子结构,三个相邻的碳原子之间由两个“双键”相连接。从分子式看就是“C=C=C”。早在1874年,有人便预言了它的存在,但被误认为很不稳定,且具有多个反应位点,难以实现选择性控制,化学家们一般都对它“敬而远之”。但麻生明偏偏就钻了进去,而且一钻就是10年。麻生明院士认为:“我们的工作就像去认识一个人,而且要尽可能掌握他的脾气、品性和能力,找到能派上用场的地方。” /p p   10年“交道”打下来,麻生明终于有了突破:成功地为“联烯”们找到了一位“媒人”———金属催化剂,并为它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反应环境。通过研究,麻生明成功发展了一般方法难以合成的不饱和烯酸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合成方法等。而事实上,此次获奖的成果还仅仅是截至2003年所做的工作,在2003年至2007年发表的相关61篇论文,被世界范围引用475次,平均每篇引用率达7.8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我愿像徐霞客一样,在科学世界里写写‘游记’。我来过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为后人做些参考。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麻生明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1岁当选院士:潘建伟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988986c1-b177-44d6-bbb9-1f16c5b903f1.jpg" title=" 13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潘建伟院士 /p p   2016年8月16日凌晨1时40分,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 /p p   而其中的关键人物,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叫做潘建伟。 /p p   在很多人眼里,潘建伟是传奇:29岁,他参与的有关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41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院士 45岁,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p p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结果公布后,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潘建伟率领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量子力学基础问题实验检验,系统地发展了多光子纠缠干涉量度学,在广域量子通信和光学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始创新成果,为我国在新兴的量子信息产业抢占先机、成为领跑者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p p   “在量子通信领域,中国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 中国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这是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在报道潘建伟团队量子通信工作的长篇新闻特稿《量子太空竞赛》中的观点。 /p p   “《论语》有一句话,叫‘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今天要勇于做领跑者,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还要肩负一种社会责任感。”潘建伟说。他总会不时想起与奥地利导师塞林格首次相见时的对话。那是1996年10月的一个下午,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脚下,26岁的潘建伟许下了为之努力奋斗的梦想——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p p   追梦路上,他从未停下脚步。“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获得“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时的颁奖词是对他追梦之路的最生动的诠释。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我们应当敬畏科学本真的力量,科学让我们能够坦然面对命运所施予的各种不幸、痛苦,让我们对生活抱以无条件的热爱与信任。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潘建伟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1岁当选院士:曹雪涛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270861ed-48af-447f-b048-d13065fe8605.jpg" title=" 14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曹雪涛院士 /p p   他26岁时硕士论文太优秀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28岁破格晋升为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32岁晋升为博士生导师,33岁担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35岁并申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于41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指导的12位博士生入选全国优博,被称为“全国最牛博士生导师”。 /p p   此外,他还是当时我国最年轻的将军。 /p p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位顶尖的科学家却没有国外的学习经历,是个纯正中国本土培养的顶尖科学家。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曹雪涛。 /p p   在天然免疫的识别与调控机制的研究上,曹雪涛院士多年来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截止到2016年9月,曹雪涛院士共发表论文430多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30 多篇,包括在国际一流学术杂志Cell(1篇)、Science(1篇)、Nature(1篇)、Nature Immunology(18篇)、Nature Communications(5篇)、Blood(17篇)、Cancer Research(6篇)、Journal of Immunology(38篇)、Immunity(2篇)等发表论文,论文总引用也超过了1.1万次。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1520f55-f8a3-4965-910d-c9a7f6663fff.jpg" title=" 15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曹雪涛院士历年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篇数 /p p   近日,曹雪涛团队用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最新成果:放大抗病毒“信号”的蛋白分子。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心猿意马,没有在一个领域深潜下去,难出重大成果。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曹雪涛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2岁当选院士:张希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3ef3b42-2da2-4d16-a09d-f610bc73a30a.jpg" title=" 16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张希院士 /p p   张希,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8年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Langmuir、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国际期刊的编委,《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超分子组装、有序分子膜、单分子力谱。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百多篇,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和大会报告一百多次。 /p p   2012年6月24-29日应邀参加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召开的第44届世界高分子大会( 简称MACRO2012),并以“单分子力谱与高分子作用”为题做了一小时的大会报告。2016年8月21-25日张希应美国化学会邀请中国化学会代表团参加美国化学会第252次年会,并被授予美国化学会会士证书。美国化学会会士自2008年设立,目的是表彰在化学科学上取得杰出成就并为科学普及传播做出贡献的美国化学会会员。张希院士是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获得此荣誉的学者。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做好准备、跨过障碍、从过去中发现将来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张希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3岁当选院士:李灿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ed5ebd11-85b5-478c-bd76-23400d23d25a.jpg" title=" 17.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李灿院士 /p p   李灿,1960年生于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1985年在大连物化所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大连化物所研究员,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副主席 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7年至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p p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并开始商品化生产 在国际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谱解决分子筛骨架杂原子配位结构等催化领域的重大问题 发展了纳米孔中的手性催化合成和乳液催化清洁燃料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等。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太阳能光催化制氢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研究。 /p p   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3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年),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奖(1998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999年),国际催化奖(2004年,国际催化领域的最高荣誉,每四年一次,每次一人),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5年),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中国催化成就奖(2014),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年)等。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在科学发现上,第一个做出来的是冠军,第二个做出来的什么都不是。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李灿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3岁当选院士:高松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4f76cebf-efd5-420a-b6e6-1d2d7d7e412a.jpg" title=" 18.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高松院士 /p p   高松,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至今先后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助教,讲师(1990),副教授(1992),教授(1999),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2)。1995至1997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访问研究 1998年至1999年,作为求槎学者,在香港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教授。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p p   高松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他及其研究组结合分子设计合成与各种物理方法,系统研究分子固体中磁性离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单离子各向异性等的关系,在发现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分子磁体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p p   “我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师高松。”这是高松每次自我介绍的方式,面带微笑,说话轻声慢语,对话时,高松温和的气场会让身边的人也随着他安静下来。当他真正走进实验室面对枯燥的学术研究时,又展现出他性格中的另一面——认真专注。尽管众多显赫头衔在身,他仍然认为教书育人是天职。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蓝图是美好的,关键还是扎扎实实地去做事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坚持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高松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3岁当选院士:邵峰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80baecaa-c8d7-4b5a-a619-9addcbde1b58.jpg" title=" 19.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邵峰院士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br/ /p p   邵峰,1973年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1999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后回国,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建立实验室,开始独立研究生涯。201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43岁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邵峰成为最年轻的“新科院士”,也是现有1600多名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 /p p   邵峰说,2005年回的国,10年才第一次回母校北大。足不出户的埋头苦干,终于有了回报。除了43岁当选院士这样的荣耀时刻,邵峰还带领团队,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期刊上,频频亮相,从07年发表第一篇开始,此后差不多每年一篇,几乎在病原菌入侵和人体防御机制的研究方面,领跑全球。 /p p   邵峰曾借韩春雨基因研究遭质疑的热点,第一时间在网上发文,提出这样的团队模式更利于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发现,试图为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建言献策。只不过是,网络世界的“套路”太深。 /p p   “ 很多人误解我当初是要挺韩春雨,实际上我只是把他作为一个话题,一个引子而已。我心里是希望他的成果是可重复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科学如果要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科学强国,你应该让普通的科学家也有机会绽放,那么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才会算是真正强大。” /p p   作为七零后的“海归”科学家,他是为中国“原创性”科研添砖加瓦的拓荒者 作为年轻的院士,他是为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献计献策的建言者。爱国的坐标,也无外乎于此。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学问外的一切都只是副产品。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邵峰 /strong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44岁当选院士:江雷 /strong /span /p p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6a12d0e0-a38b-455d-9988-5a1e2f046fe0.jpg" title=" 20.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江雷院士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pan br/ /p p   江雷,男,1965年3月生吉林长春,江苏省镇江市人,199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著名纳米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纳米科技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日本神奈川科学院研究员。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9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16年2月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 /p p   江雷院士长期从事仿生功能界面材料的制备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中具有特殊浸润性表面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设计体系。在超双亲/超双疏功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质研究等方面,发明了多种超疏水性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仿生超疏水界面材料。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学习自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中生有。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trong ——江雷 /strong /p p   中国新生代的科学力量,正在不断崛起!坚持长期支持年轻人,定会出现令人惊喜的结果。年轻人是中国科学的希望 支持年轻人就是构建中国科学的未来。 /p
  • 走进中科院新晋最年轻院士:持之以恒,做自己喜欢的事
    p   本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相继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名单: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院士和16名中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共增选67位院士以及18名外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徐涛教授作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新院士”而备受关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新晋院士的科研经历吧。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56a3e8ee-30a5-4bde-a74d-76482769d104.jpg" title=" 1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徐涛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湖北宜昌人,生物学家、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德马普合作小组主任。 /span /p p   生于1970年5月的徐涛,是个标准的“70后”。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宜昌市一中,并被保送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专业,获得自动控制工程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和博士学位,受邀到德国和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后学位,1999年在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的感召下回国工作。 /p p   作为生物学家,徐涛在细胞和分子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知名的突出成就,在《细胞》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是国家973项目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之一,主持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研究,为我国生物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2005年和2009年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 /p p   2009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成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仪器与技术创新中心,徐涛任中心主任。近20年来,徐涛一直致力于膜转运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在囊泡转运领域做出了让外国同行敬佩的系统性贡献。 /p p   strong  谈治学之道:持之以恒 做自己喜欢的事 /strong /p p   24岁,他指出进口软件中的不合理设计,获得诺贝尔奖导师青睐 30岁,他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33岁,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34岁,他担任科技部973项目& quot 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quot 的首席科学家 47岁,他当选中科院“最年轻新院士”…… /p p    strong 从小“与众不同” ,提问让老师颇费脑筋 /strong /p p   徐涛出身在宜昌城区一个普通家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异,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5年,徐涛进入宜昌市一中学习。让高中物理老师田洛滨印象深刻的是,“徐涛的学习非常认真、专注,他提的问题总是‘与众不同’,从来不会直接问这道题该怎么做。”面对自己学生的问题,这位当时有着40年教龄的物理老师还颇要费一番脑筋,认真思考一番。 /p p   “他的自主能力非常强,学起来很轻松,是班上的学习委员,”高三班主任徐启富回忆,从高中时代就感觉他是做学问的人,稳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课余喜欢打球,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p p   在高中语文老师蒙万恬的记忆里,学生时代的徐涛瘦瘦的,话不太多,看起来文文静静的,眼里透着一股聪慧劲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3eacc6b5-6ee1-444e-af8b-419d6a85973b.jpg" title=" 2_副本.png" / /p p   strong  钟情生命科学研究,诺贝尔奖导师伸出橄榄枝 /strong /p p   1988年9月,徐涛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专业。不久,他还是被生命科学的奥秘和挑战性所吸引,立志进行钻研。从1988年到1997年,徐涛在华中科技大学先后学习了自动控制工程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 /p p   1994年,徐涛指出进口膜片钳仪器系统中的一个不合理设计,获得正在华科大访问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ErwinNeher(埃尔温?内尔)教授的青睐。1995年世界著名的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向徐涛抛来橄榄枝,邀请他赴德进行研究,导师就是内尔。在内尔的指导下,徐涛完成了博士论文课题。之后,他获得马克思—普朗克协会奖学金,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细胞生物物理。 /p p   1999年,经内尔推荐,徐涛来到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理与生物物理系继续深造,导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BertilHille教授。 /p p    strong 海外赤子归国,持之以恒做到最好 /strong /p p   身在海外,心系祖国。1999年10月11日,一封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纳贤信让徐涛心潮澎湃,他毅然决定回国发展,为国家效力。 /p p   不久,徐涛担任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年仅30岁的徐涛被华中科大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p p   刚到生物物理所时,徐涛所面对的窘境是只有一个从武汉带来的学生和几间空荡荡的实验室,人员和仪器设备的缺乏是他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要障碍。正在这个艰难的起步时期,徐涛有幸得到了中科院“百人计划”的支持,200万元的启动经费就是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 /p p   在“百人计划”的支持下,徐涛迅速招兵买马,着手进行实验室的初期建设。首先购买了大量实验所需仪器,其次对实验室进行改装,搭建用于研究囊泡分泌的实验平台。徐涛说:“‘百人计划’的经费使用相当灵活,不需要像现在一样进行精准预算,对于一个刚独立建设实验室,又不懂财务的我是非常有用的。”在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徐涛也开始招聘工作人员和学生,逐渐凝聚了一支开拓创新、勤奋敬业的研究团队。这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有效地支撑并保障了科研工作得以启动和展开。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insimg/01029ebc-ef9f-4d4d-87e2-d001f7886c52.jpg" title=" 3_副本.pn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徐涛(中)在实验室给学生做操作示范 图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span /p p   “对我而言,‘百人计划’并不仅仅是20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它帮我渡过了实验室初期建设这个最为困难的难关,为我的科研道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助推了我的‘科学梦’。” /p p   “做自己喜欢的事,找准方向,持之以恒才能做到最好”。回国后,徐涛主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信号转导和分泌机制进行研究 。 /p p   “我希望我的科研成果不仅仅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也希望能为解决人口健康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徐涛说,“把我的科研工作跟国家需求能够结合起来,回国以后,很多时间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p
  • 科研不是“突击战” 呼吁延长学者学术生命期限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20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学者中,年龄最长的是96岁的美国阿瑟· 阿什金假,年龄最低的是59岁的加拿大唐娜。他们做出诺奖成果的年龄都相对较晚。这里关心获奖者的年龄,是想通过举例说明世界最高科学技术奖项获得者中有中老年学者,以此来证明中老年学者同样能出色开展科学研究,取得杰出的成就。之所以强调年龄问题,是针对国内学界存在对学者学术年龄过分设限的现象而言的。目前国内大多数人才招聘、项目申报、奖项申报都对应聘者、申报者有严格年龄限制。在学界有一种观点很流行,那就是学者在45岁之前还拿不到学术头衔,其学术生涯基本就结束了。此种问题如得不到纠正,对国内广大学者和科技事业都是大损失。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管理者对学者学术年龄设限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来认为年龄偏大的学者已过了出成果的最佳时期,体力、智力后劲不足,在其身上投入“性价比”不高;二来是希望克服论资排辈现象,给年轻学者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不否认此类政策的出发点有一定的道理和积极意义,但如被滥用,把科研条件或评价中的年龄标准绝对化,就会让热爱科学、潜心研究的学者因年龄偏大而无用武之地,也会让大多数中青年学者陷于被“年龄”快速淘汰的中国式“学术慌张”之中。如此人为设定学术年限,也是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甚至学术造假、腐败的体制机制原因之一。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过于在乎学者从事学术科研活动的生理年龄并无科学依据。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首先,从人的生理发展规律看,现代人身体基本素质好,有的人即使到了中老年,依旧精神饱满、思维敏捷。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具有巨大的潜能,一般人只使用了大约10%的人脑功能,爱因斯坦也只用了30%。更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类仅仅开发了自身潜能的4%,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所以大多数时候,年龄不会成为科学研究的障碍。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早年专攻经济,近50岁时“半路出家”,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事实上,中老年阶段科研活动卓有成效者不胜枚举,而且有一类人本身就属于大器晚成型。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其次,从科学研究发展规律看,科学研究是发现真理、揭示真相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脑力劳动为主,对从业者的智力要求较高,中老年学者在这方面不存在年龄弱势。同时,因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研的目标和结果都有不确定性,有的科研项目短期内会有研究结果,也有的项目可能研究者一辈子都在寻找答案,所以设定学者的学术年限没有意义。事实上,科学研究关乎的是高深学问,从业人员注定投身的是一项艰巨、寂寞、长期的事业,要想坐得住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冷板凳”,一定是出于对问题研究的兴趣爱好,所以真正的学者追求的是其开展科学研究的权利,而这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再者,从社会角色发展规律看,在国内,大多数年轻人要在博士毕业后才能正式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在此后的一段人生时期内,也正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结婚成家、生儿育女、侍奉老人的关键阶段。客观上,这些多个社会角色会耗费年轻学者们许多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并非人人都有在此阶段拿出靓丽科研成果或达到人生学术巅峰的天赋和好运,如果勉为其难,很可能是以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近来接二连三传出科技工作者因健康原因英年早逝的消息,这应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其中首先要打破错过“最佳年龄”就失去学术发展机会的年龄“紧箍咒”,要为学者们创建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和环境。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提倡延长学者学术生命期限,不是支持中老年学者去占有年轻人发展的学术资源。学者应该过上体面的生活,但投身科学事业绝不能冲着物质名利而去。希望国家政府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分配回归科研需要本身,科学评价注重科研成果本身。相信随着科学研究和物质名利不断脱钩,学者学术年龄问题将不再是一个敏感问题。 /p

年轻学者相关的方案

年轻学者相关的论坛

  • 中国化学十大牛人 学者必看

    中国化学十大牛人中国化学十大牛人 (转载自两全其美)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个人感觉以下10人在化学领域年富力强,所作工作都属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由于个人学识有限,观点难免有失偏颇,还请见谅。加之不同研究领域不好作出比较,本人主要参考依据是其所发文章,及其引用次数,排在后面的几位尽管还不是院士,所发IF5.0的paper基本也都有30篇左右, 国内同一水平的学者应该还可以找出一些,但要明显高出这10人的恐怕没有几位。纯属一家之言,还望各位大仙指正! No.1 侯建国院士——中国科技大学(选键化学) 他的工作国外同行比较关注,作了副校长依旧发science,鱼和熊掌他兼得了! No.2 李灿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化学) 天才出于勤奋,科学乐在其中! No.3 麻生明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化学) 他是在两家权威杂志上《Chemical Review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都撰写过文章的的唯一大陆学者,最年轻的院士。 No.4.吴奇院士——香港中文大学(高分子化学)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他2003年评上院士时,有130篇文章的IF3.0 No.5 吴云东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理论有机化学) 50多篇jacs,05年上的院士应该没有人不服吧! No.6 高濂——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无机材料化学) 他是大陆仅有2位论文被高频引用的学者之一。不晓得为什么就是上不了院士。 No.7 李亚栋——清华大学(无机化学) 他是正宗本土培养的青年才俊,土鳖可以做的比海龟更为出色 No.8 赵东元——复旦大学(分子筛材料) 已经是全国劳模,明师出高徒。与当年哈佛同门杨,冯等人相比,只有他选择了回国。 No.9 江雷——中科院化学所(界面材料化学) 很年轻就坐上863首席,不仅仅是血气方刚。化学所第一牛人。 No.10 杨丹——香港大学(生命有机化学)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 【转帖】张亚平--中国最年轻的院士

    张亚平--中国最年轻的院士2003年11月,年仅37岁的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张亚平当选为生物学部院士。他和中科院卢柯研究员一起,成为目前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 ■人物小传 一九八六年他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一九九一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一九九二年五月至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他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二○○二年,张亚平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二○○三年,年仅三十七岁的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张亚平当选为生物学部院士。二○○四年,获“生物科学创新奖”。 ■少年锋芒毕露 还是很小的时候,张亚平就认为工作和生活对于一个人都是同等重要的,只是人生应该分为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实现不同的人生价值。张亚平的与众不同,使得他在同龄人还在追求生活的年龄,就在分子生物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1986年7月,张亚平上海复旦大学毕业。他没有像很多同学那样留在大城市,而是选择了昆明市郊的“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选择了从事动物遗传学研究。云南又是一个动物王国,为张亚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位于花红洞山口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投在了细胞进化研究专家施立明的门下。 ■感念恩师 1994年,张亚平的启蒙导师施立明院士病故,当时远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的他,怀揣着对恩师的怀念之情,万里奔丧,而后,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接手恩师的工作,成为“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领队人。 恩师的开拓精神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张亚平。多年来,张亚平充分利用我国西南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从分子水平的研究出发,研究了一系列的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问题,他们的一些发现与观点都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生物研究在国际上竞争极其激烈,我们又不比别人聪明,要想做得更好、更快,只能比别人刻苦一点、努力一点,充分利用周围的生物资源,围绕重要的科学问题,做有自己特色的研究。”爱国的情怀,恩师的栽培,能给张亚平一万个留下的理由!!

  • 美好一天从“年轻”开始!

    心若丰盈年轻,生命就会常青。用运动投资健康,用读书和旅行提升眼界,生命的底色才会丰富多彩。懂得自我管理和投资人生的人,永远不会变老。美好一天从“年轻”开始!

年轻学者相关的资料

年轻学者相关的仪器

  • 动脉硬化分析仪厂家劝告当代年轻人:不要仗着自己年轻就不做动脉硬化检测!随着生活的快节奏发展,年轻人越来越不注重饮食问题,经常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高糖的食物,特别是常食洋快餐,再加上工作学习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近年来年轻人的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急剧增加,很多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就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动脉硬化检测仪厂家劝告当代年轻人:不要仗着自己年轻就不做动脉硬化检测!动脉硬化检测仪厂家有一款产品——动脉硬化检测仪AS-1000,英国原装进口 应用划时代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作为动脉硬化检测手段;可结合ABI指数,更准确的筛选检查出多种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所以动脉硬化检测仪厂家劝告我们要从青少年开始就开始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时进行动脉硬化检测,加强血管保护,重视健康积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标签:动脉硬化分析仪
    留言咨询
  • 有句歌词叫“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青春的时候想做的事很多,现在却都一件件忘记。从肆无忌惮地想做啥做啥,到前思后虑的各种计划表。我们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变得成熟,或者说是,没有勇气和精力选择改变。某一天,你终于在习以为常的日子里,意识到自己老了。可能是路上被叫了声叔叔阿姨,可能是早上起床发现多了两根白发,也可能是熬夜加班后突然觉得缓不过来。看镜子里的自己虽然还没到白发及鬓的地步,可心境早已不再了。我们开始变得焦虑、恐慌、手足无措,甚至害怕,完全不知应该怎样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衰老。我们害怕苍老的容颜,总是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样子。没有人可以挡住时间的流逝,地球上的每个生命都会老去,离开,这是这个世界最公平的地方,我们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虽然我们左右不了时间的脚步,但我们还是可以左右我们的生活。保持一种从容、恬淡、悠哉游哉的状态,强大的内心让我们有个年轻的内在。那么外在肌肤如何解决呢?面部皮肤的表现是最直观的,抬头纹,鱼尾纹,法令纹无时无刻不在宣告着你的年龄,那么有没有一款不开刀不手术,可以明显除皱的仪器呢?答案是当然有!MAX热塑抗衰美容仪是韩国无限次超声聚焦系列利用雷达波技术,将65度热能量传送到皮下制定位置(约1.5-13.0mm)产生热凝固,刺激胶原再生及筋膜收紧,达到提拉祛除皱纹,抗衰的作用。MAX热塑抗衰美容仪的5大优势1、面部提升,重塑轮廓——对整个脸部的进行全方位的收紧提升,包括眼部、脸颊、前额和颈部,全面改善面部轮廓。2、紧致肌肤,改善松弛——因为衰老断裂和松散的胶原纤维,刺激体内胶原蛋白再生,增加肌肤中的胶原蛋白含量,增强皮肤弹性,让肌肤恢复紧致丰润的年轻状态。3、收缩毛孔,细腻动人——控制脸部油脂分泌,完美收缩脸部毛孔,让您呈现零毛孔细腻肌肤。4、祛除皱纹,光滑肌肤——强效祛除各种鱼尾纹、额头纹、眉间皱纹、下睑皱纹、耳前皱纹、唇周皱纹、鼻唇沟、颈部皱纹,让肌肤重新恢复光滑。5、促进代谢,逆转衰老——促进皮下脂肪的分解和胶原细胞的新陈代谢,刺激弹性纤维的自发的增生重组,逆转因胶原蛋白细胞流失而衰老的过程,让您永葆年轻状态。
    留言咨询
  • 作为新时代女性,我们经常因为家庭、工作的种种原因,将自己的护理一再搁置,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皮肤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皱纹松弛、毛孔粗大,面色暗沉、痤疮痘坑。想解决衰老问题,就选择V纳斯黄金射频微针美容仪器。V纳斯黄金射频微针作用1、点阵物理微针——紧肤提升,突破表皮屏障,准确靶向目标深层。2、高能恒定射频——饱满物皱纹,皮下胶原层新生重塑,稳定皮肤年轻质地。3、透皮多效给药——亮白莹透,更嫩肤通过微针透皮细微通道,实施个性治疗药物导入。V纳斯黄金射频微针技术原理黄金射频微针结合了微针微创、高温射频以及透皮给药三种技术结合,利用黄金涂层绝电微针探头,当探头里的微针深入皮肤时,会同时释放高温黄金射频能量 。并且仅在底部释放,不会加热表皮,所以可安全、准确、均匀有效的加热深层肌肤的胶原蛋白,促进胶原蛋白变性、重组、凝结。V纳斯 黄金射频微针优势定位准,修复迅速,比传统更准如同导航系统,把原本乱窜的电波准确定位肌肤深层,刺激深层胶原蛋白重组新生。疗效显著 效果维持3~6年精确作用不同深度靶向组织,智能实时阻抗监测,针对祛皱、紧肤、祛痘、疤痕等不同症状,进行个性化设置,使皮肤快速修复到年轻健康的状态。V纳斯黄金射频微针美容仪器,全面激活肌肤新能量,开启肌肤新生密码,让年龄静止,享受青春慢生活。
    留言咨询

年轻学者相关的耗材

  • 太玮科技 ELISA 免疫亲和试剂盒
    TargPurify ELISA 免疫亲和试剂盒ELISA 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 )的简称。1971年由瑞典学者 Engrall 和 Perlmann,荷兰学者 Vanweeman Schuurs 报道。开创了运用酶标记免疫技术进行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测定的实验方法。ELISA 的基本原理ELISA 方法属于固相酶免疫测定技术,是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敏感性很高的试验技术。ELISA 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这种测定方法中有三个必要的试剂:1)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其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immunosorbent),即和特定抗体或抗原结合的能力;2)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3)酶反应的底物。底物在酶的催化下显色。载体上包被抗原或抗体后,通过抗原抗体反应使酶标抗体或抗原结合到载体上,使结合的酶标抗体或抗原和游离的酶标抗体或抗原分离,洗去游离的酶标抗体或抗原,加入底物显色,根据颜色深浅定性或定量。
  • MCAO恒河猴线栓
    产品介绍 MCAO线栓:动物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 技术参数1.本品线径采用柔韧性非常好PA和PE线2.头部包被采用特殊定制的无味无毒环保硅橡胶3.全自动化生产红外线检测4.头端尺寸均匀、表面光滑圆润、无麻点及颗粒状;易进入颅内又不至于刺破血管5.附着力优于同类产品,可以循环第二次使用不脱落6.成模率高,梗死灶大小一致,即便初学者也能顺利完成试验7.全自动化设备生产8.按下图根据老鼠、兔等动物体重选择对应线栓规格型号 技订购信息头部尺寸:0.65-1.50mm(支持产品定制服务)
  • 岛津气相色谱工作站GCsolution
    岛津气相色谱仪工作站 产品介绍 1.最多可进行4台GC系统的控制与数据处理,使分析效率大大提高。 2.采用[助手栏]、[数据浏览器]等Labsolutions系列通用的操作体系,实现简便的人机对话方式,使初学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便可掌握操作。 3.利用引导功能便可轻松制作用于多样品连续分析的批处理表,使连续分析简便易行。 4.具有方便预览功能的[文件检索功能]允许使用者通过文件名称、日期、分析者名、试样名称、试样ID等项目对文件进行检索。检索后还可通过预览功能确认色谱图。 5.支持外标法、内标法等6种定量方法,直线、折线、指数计算等7种工作曲线制作,适应多种报告要求。 6.最多可显示8个色谱图,便于与过去取得的数据相比较,及观测保留时间数据的变化。 7.自由的报告制作功能允许操作者可粘贴、自由编辑色谱图,峰报告等各个项目,并可作为模板保存,便于日后调出使用。 8.为提高数据可靠性,强化了用户管理功能、GC全面自检支持功能、各种方法参数的事态追踪功能等GLP/GMP支持功能。

年轻学者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