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成分

仪器信息网纤维成分专题为您整合纤维成分相关的最新文章,在纤维成分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纤维成分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纤维成分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纤维成分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纤维成分相关的资讯

  • 纺织纤维成分快速测定的春天来了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规定纺织 品上必须有标注原料成分标签,纺织品原料成分的定量分析是纺织品生产者、消费者、贸易关系人及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然而,现有的纺织品成 分分析方法(化学溶解法、显微镜法)存在着诸多缺点,如检测周期长、对样品的破坏性、使用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对检测人员的要求高等。因此,开发一种快速、 简便的分析方法是一种迫切需求。 近红外光谱分析(NIR)是一种快速、高效、环保的技术,它是集光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将近红外光谱所反映的 样品基因、组成或物态信息与认可的参比方法测得的组成或性质数据采用化学计量学技术建立校正模型,然后通过对未知样品光谱的测定和建立的校正模型来快速预 测其组成或性质。 成熟完善的模型对实现近红外的快速测定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建立更适合用户的模型,聚光科技联合江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收集和分析全国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验室的数据,确定常见纺织品的种类;收集20000多个纺织样品,进行纺织样品收集和实验条件摸索,在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集;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样品的经典方法检测结果,最终建立了纺织品原料组份的分析模型;并通过实验室自我验证、外部比对和专家现场验证的方式,对模型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大量的样品验证,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经典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证明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将开发成熟的成果转化为方法标准。 尽管模型建立和最终方法标准的形成是相当地辛苦和费 神,天道酬勤,应用光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将近红外光谱所反映的纺织品纤维组分信息与经典方法测得的纤维组分信息数据相结合,采用化学 计量学技术建立校正模型,然后通过对未知纺织品光谱的测定和建立的校正模型,实现快速、准确测定纺织纤维组分含量,使传统检测需要17小时的检测缩短为3 分钟,研究成果“填补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纺织品成分检测领域的国内外空白”。 本项目的另一大创新点是首次研发并制定纺织品纤维组分近红外检测方法并形成方法标准,已经对外检测出证100000余批次。“纺织品 纤维定量分析 近红外光谱法”获工信部标准立项,项目号:2013-1732T-FZ本项目不但做到了这些,还实现了: 首次建立了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用纺织品纤维组分样品和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提高了校正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范围并为检测过程提供了结果准确的质控样品。 首次开发纺织品近红外检测附件,提高了纺织品纤维组分近红外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次开发针对市场纺织品不同纤维含量分布的统计软件,极大提升了近红外纺织品纤维组分检测的适应性和覆盖率。 纺织纤维近红外光谱法具有检测速度快、便于操作、不使用化学试剂、不破坏样品等优点,除在监督管理部门使用,还可应用于纺织品的质量监管、生产企业质量监控、纺织品流通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有效保障产品质量。 近日中国纺织品工业联合会为保障在全国纺织行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为聚光科技颁发了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证书聚光科技近红外产品家族
  • 出口服装纤维成分标识问题突出
    今年上半年,江苏盐城检验检疫局在实施出口服装检验监管过程中,先后多次遇到纤维成分标识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为此该局及时对出口产品开具了不合格通知单和整改通知单,加强与出口企业及其客户现场沟通解决。纤维成分标识不规范俨然已成为当前出口服装检验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突出问题。   目前纤维成分标识不符合要求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纤维含量不符,含量偏差超标 二是纤维标注名称与产品实际不符 三是唛标纤维成分与合同标示成分不符。   据调查分析,纤维成分标识不符合要求的原因主要是工厂管理缺乏规范,缺少必要的审核环节,致使唛标印制错误。其次,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国际市场服装价格压得非常低,服装出口企业不得不被迫采购低价原料和辅料,使服装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顾此失彼,往往会导致纤维含量偏差超过规定允许范围。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广大出口企业:由于纤维成分标识在美国、欧盟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有技术法规作为强制性要求的,即使客户同意降低要求以次充好、或者张冠李戴、混淆纤维名称标识,都是违法的。一经查实,不仅会使工厂自身受到重创,也会严重影响“中国制造”的形象。同时出口企业必须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产品输入国技术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制意识,合法经营。不能“饥不择食”,无原则地满足客户要求会造成因小失大。企业要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警惕少数投机客商,同时谨防陷入涉嫌欺诈陷阱,杜绝涉嫌欺诈的质量事故的发生。
  • 江西纺织品纤维成分检测实现重大突破纪实
    只需将纺织品样品放在光谱采集探头下,电脑屏幕上即刻就会显示出面料中棉/涤、棉/氨、锦/氨、涤/氨、涤/粘胶等多种纺织原料的成分含量。这神奇的一幕,发生在江西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 在这里,传统方法耗时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成分检测,被缩短到了立时可见,快速、无损、无污染,极大地提高了检测速度。 5年耕耘,江西局综合技术中心在纺织品纤维成分检测方面收获了累累硕果。他们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纺织品成分检测,被专家赞为革命性的突破。 市场之需 市面销售的纺织品上必须有纺织原料成分标签,这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法令或标准的规定,也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纺织服装年进出口总额达千亿美元,国内纺织品消费总额达万亿元。验证纺织产品成分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是纺织品生产企业、社会公共检测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的重要工作。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纺织品原料组分检测的(包括外资企业设立的)各类实验室达2000家以上,大多数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甚至经营企业也都配有此类实验室。按照我国强制性技术规范的要求,每年仅原料组分检测的批数就超过6000亿批次。 然而,由于传统的检测技术存在检测周期长、检测环境要求高、使用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破坏样品等问题,使得纺织产品成分含量验证性检测批次大打折扣。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不法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擅自降低混纺面料中某些纤维成分的含量,以次充好,实际成分与标识不符,导致大批量的不合格成品在市场上流通。近年来,从全国各地质检部门公布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不合格纺织品中成分及含量与实际不符问题尤其突出,国内市场50%的服装不合格,其中超过50%属于原料组分标识不合格。 研发之路 为解决纺织产品质量控制实际需求和检测技术支撑之间的矛盾,研究和开发一种快速简捷、不需要化学试剂、无需破坏样品的纺织品原料组分检测方法,是检验监管机构和生产企业的迫切需求,也让江西局综合技术中心踏上了漫漫的研发之路。 2010年,江西局综合技术中心引进人才,组建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团队,致力于纺织服装等产品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并与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红外光谱技术研发合作关系。 经过5年多的研究,收集了2万多个纺织样品,在通用型、便携式和微型近红外光谱仪上开发出了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棉/涤、棉/氨、锦/氨、涤/氨、涤/粘胶等多种常见纺织品的分析模型,使传统方法耗时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检测,缩短到了现在3分钟内即可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检测速度。这一快速、无损、无污染的检测技术,被专家誉为&ldquo 纺织纤维成分检测的革命性突破&rdquo 。 为便于推广应用,研究团队及时将成熟的模型转化为检验检疫行业系列标准,目前已发布实施的有SN/T 3896.1-2014《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量分析 近红外法 第1部分:聚酯纤维与棉的混合物》,还有4个系列标准已通过审定待发布实施。为进一步方便客户使用,降低近红外光谱技术使用的门槛和成本,还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纺织纤维成分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数据处理中心,客户联网后将待检测纺织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即可在一两分钟内得到检测结果。 收获之甜 江西局综合技术中心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领域的突出表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先后受邀参加了2012年9月在广西桂林举办的全国第四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和2012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第446次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在全国第四届近红外光谱会议上,该技术中心向与会者介绍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纺织品原料组分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充分肯定;在香山科学会议上,该技术中心向与会者做了题为《消费品品质近红外物联网检测及健康安全》的报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纺织品检测领域的应用成果得到了陆婉珍院士及其他参会专家的好评与关注。 辛勤换来的研究成果也引起了仪器设备生产企业的关注,聚光科技(杭州)公司、瑞士步琦公司、赛默飞世尔公司等先后与江西局综合技术中心接洽,商讨共同合作开发小型专用近红外光谱仪事宜,与聚光科技(杭州)公司的合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纺织品纤维成分具有检测速度快、便于操作、不使用化学试剂、不破坏样品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自控、销售企业进货(入场)商品质量验收、监督管理部门质量监控等多个领域。这一技术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兄弟单位的广泛认可,系统内外多家单位已采购或预算采购近红外光谱仪器,应用江西局综合技术中心的研究成果开展纺织品纤维成分的检测,以保证国内纺织产品的质量。

纤维成分相关的方案

纤维成分相关的论坛

  • 袜子的纤维成分标识

    看了FZ/T 01053,仍有一点疑问,望各位给予指点!!一双袜子纤维成分是100%棉(弹性纤维除外),纤维成份判定一般是剪取脚面部分(FZ/T 73001 6.4.4 ),标识部分不用再指明:脚面部分:100%棉(弹性纤维除外)了吧。

  • 纤维成分系列:1.流程

    整个纤维成分实验室的流程很简单,前三步是整个公司所有部门都走的环节,客户送样——实验室接单,确认测试及面料信息——分板、拍照、测试流转单——成分室录入信息——鉴别——定量——出结果。鉴别流程:首先,确认底单信息,编号、颜色、描述是否正确。填写鉴别单上的信息内容,确认准确无误;其次,先观察面料本身,拉扯,拆纱解捻,看是否存在氨纶/弹性纤维;看面料是否有循环,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纱线,有没有不同色纱;接着是制样,每种纱都必须要制样,并且足够多;最后是看显微镜,结合燃烧与滴化学试剂最终判断纤维种类,记录明细。定量流程:根据鉴别单上平行样,约1g,有循环则剪循环;放烘箱烘干,完毕后冷却,冷却后称量;根据纤维种类选择相应试剂溶解;溶解后烘干、冷却、称重;计算,写单;出结果。当然,每个过程都是有复核及审核的,鉴别后需要复核人员复核,定量出结果后与鉴别合一起出成分结果由审核人员审核,没问题出最终结果。

纤维成分相关的资料

纤维成分相关的仪器

  •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以及竞争压力要求各个公司从操作的各个方面提高效率,其中包括更好的分析方法。很快将不可能接受等待好几个小时才得到纤维含油率结果的现状。超出检测限的判断太滞后可能意味着产生废品或减少了高价值产品的价值。因此,现在采用快速、准确、非破坏性、无溶剂的先进的分析技术来测定纤维含油率。操作为用户友好同时测量可以由靠近生产线的工厂操作员进行。今天,采用布鲁克Minispec纤维含油率分析仪可以在1分钟内测得纤维中油剂含量,例如:纤维含油率(OPU), 光纤涂层(FOF)以及纺纱涂层(FOY)。介绍纺纱油剂是在纤维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纤维在下游处理成纺织品以及各种工业产品所添加的。可以避免静电、保证润滑、并改进丝的弹性。在纤维表面适当涂一层使得纤维更平稳地通过纺织机器、操作更快。非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经过编织,因而也没有从油剂带来的改善处理以及其他功能的好处。因此,纺纱油剂含量以及纺织品的涂层对操作效率是现而易见的,需要控制得尽可能快并且很频繁。Minispec已经证实对这个问题是很好的解决方案,在数秒钟内可以完成分析,远远比传统湿化学分析方法快得多。 NMR核磁共振方法原理纤维的TD-NMR信号通过一个典型的衰减行为展示了不同成分的各个特性。 尽管纤维的信号衰减很快,纤维中的水分却显示为中等驰豫行为。把二者很好的分离开即为纺纱油剂的NMR信号。因此,纤维含油率可以用常规TD-NMR方法观察并进行定量分析。 布鲁克通过大量研究已经证实:TD-NMR方法适用于各种纤维和纺纱。 基于多年经验,众多已证实的方法已经发表,例如:技术的以及纺织纤维 多纤丝、单纤丝、人造短纤以及纺织品样品 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腈纤维和纱线聚丙烯、聚乙烯非纺织品
    留言咨询
  • 云必AI毛绒成分分析仪FiberID 云必纤维检测方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纤维检测的产品。 自动扫描和自动分类减少人工重复性工作 赋能实验室让专家专注于有价值的工作 不断丰富的纤维数据库保持云端人工智能算法持续更新使得纤维鉴别能力越来越强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产能、降低单件成本 在现有的工艺流程中融入AI (人工智能) “大减轻工作量”FiberID为专家们提供更为智能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替代重复性的工作。用户只需遵循简单的工作流程,一键操作FiberID即可对纤维样品进行自动扫描和分析,样品的数字信息将被安全的存储在云端数据库中。在云端,我们开发了训练有素的深度学习算法和图像识别技术,动物纤维混纺样品可以被自动识别、统计和分析,并保证准确率和一致性。最后,检测报告会自动生成并提供给客户。 YUNBI FiberID是纺织行业的技术变革毛绒和羊毛的鉴别,一直是纺织行业最大的挑战之一,目前主要依赖专家的经验并借助显微镜来识别。 目前的人工纤维鉴定方法主要依赖于有经验并且训练有素的专家。鉴别的过程往往很困难,并且结果取决于人的主观判断。疲劳和缺乏经验会造成生产率和准确率的下降。 纺织?业纤维鉴别的主要困难:缺少经验丰富的操作员不同专家之间的主观判断差异长时间工作的疲劳降低结果准确性未知纤维增加了培训和分析的难度 YUNBI FiberID我们的方案为此,云必推出了FiberID,基于专业光学显微镜、为天然毛绒混纺纤维做定量分析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FiberID通过云端集成的人工智能算法,可提供精确的纤维成分和直径分析。它正在引领纤维分析的技术革新,并为实验室提供更高的产能和更低的成本。
    留言咨询
  • 纺织品纤维成分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符合标准:FZ/T 01144-201FZ/T 01150-2019概述: 纺织品纤维成分近红外光谱分析仪适用于纺织品定性定量检测,设备具备无损、快速、节源、环保、定性、定量兼备等特点。 无损:利用近红外光以透射或漫反射方式直接照射被测样品。近红外光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对样品不具有破坏性。快速:最快可实现单张谱图毫秒级扫描,配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可实现定性鉴别以及多组分性质的同时分析。节源:无需消耗品,实现“零”成本检测,同时实现多组分指标同时分析,大幅度节约检测成本,降低检测劳动强度。环保:直接获得表征样品内在品质近红外谱图,无需前处理,避免有毒、有害、高腐蚀性化学试剂使用,杜绝“二次污染”。定性、定量兼备:依托化学计量学建立的定性、定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实现预测分析,可实现对多种性质组分指标的同时预测分析。技术参数:1、 波长范围:1000nm-2500nm2、 分辨率:1nm、2nm、4nm、8nm、16nm可调3、 波长准确性:≤0.5nm4、 波长重复性:≤0.04nm5、 杂散光:0.1%;6、 信噪比:3000:17、 分析时间:22秒8、 检测指标:定性与定量分析同步完成。9、 分光原理:AOTF(声光可调),分光部分无机械振动部件,确保仪器光谱稳定可靠。下照试光路设计,样品无接触设计。全自动校准,无需手动校准。10、 检测器:InGaAs高灵敏度铟镓砷检测器。噪声水平5E-511、 光源:5V、5W光源设计,光源寿命10000小时,光源更 换方便,无需专业培训。12、 工作方式:下照试光路设计,样品无接触设计。漫反射检测方式。13、 样品杯:可旋转样品杯设计,同时兼容粉粹样品和整块样品。14、 操控及软件系统:仪器内置计算机。WIN7操作系统、内存4G\固态硬盘64G.自带USB接口与无线网卡,可以实现全部联网功能,数据传输与保存,仪器自我状态诊断,远程操控等操作。15、 数据建模与分析软件:内置电脑包含市场化学计量学建模与分析软件,建模和数据处理软件融为一体,操作简便。软件终生免费升级。软件可完全反控硬件部分,自我诊断并及时提示故障状态。16、 仪器工作环境要求:温度范围:5℃~35℃;湿度范围 5%~85%;17、 产品尺寸:280*220*210mm(L*W*H)。18、 产品重量:6KG。
    留言咨询

纤维成分相关的耗材

  • 石英纤维棉
    石英纤维棉一、产品介绍:石英纤维棉是有纯净的石英纤维构成,不含粘结剂,无定形,连续,团状,白色,无味并且无挥发成份。纤维长度、形状及排列的无规则,使得石英纤维棉具有卷曲的外观,防止填充料的压缩,提高绝缘性能;是高硅氧纤维棉、陶瓷纤维棉、玄武岩纤维棉良好替代产品。二、性能优势1、石英玻璃棉可长期在1050℃下使用,短时间使用温度可达1500℃。2、具有优异的抗热冲击能力、导热系数低,同时具有卷曲的外形,减小施工中因填塞造成的过度压缩。3、导热系数低、抗热震、低热容,优良的高温绝缘性能,使用寿命长;4、具有良好的低温和高温强度;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5、用石英纤维作加强材料的纤维布、带、盘根等系列产品,具有比高硅氧纤维更高一级的电绝缘性和高温电绝缘性。三、应用范围:1、主要用作运载火箭热防护系统,火箭喷管、宇宙飞船的烧蚀及隔热材料;2、光纤拉丝炉、汽车玻璃钢化炉隔热材料及炉口密封填充材料3、高温酸性液体与气体介质的过滤材料和反应堆的保温材料;4、各种窑炉、高温管道及容器隔热保温;5、炉门、阀门、法兰密封、防火门及防火卷帘材料、高温炉门敏幕帘;6、发动机及仪表隔热,防火电缆包覆材料,高温防火材料;7、隔热覆盖用布料、高温膨胀缝填料,烟道内衬材料;8、可用于各种热设备及热传导系统作耐火、防火、绝热保温及摩擦材料;四、品种规格:单丝直径 μm1、3、5、9、11
  • AATCC 10号/多纤布/多纤维附布
    尺寸:每50mm(2")重复,一卷幅宽34英寸,25米/卷AATCC多纤维布为美国原装进口,型号:NO.10号,又名:多纤维参比织物,AATCC六色布、AATCC多纤布、六种纤维布。用于ISO、AATCC、M&S(玛沙)的色牢度测试中,评价色转移程度。评级中使用ISO或AATCC标准之褪色、沾色灰卡/AATCC标准九级比色卡(AATCC标准中使用)本产品符合之标准:AATCC 15,61,101,106,107,132,163 BS 1006 ISO 105 ASTM D204 M&S C3,C4A,C5,C6,C7,C11... 或更多...原装尺寸:每片2"*2",原装每包500片.组成成份:醋酯纤维-漂白棉-尼龙66-涤纶(达可纶54)-腈纶(奥纶)-精纺羊毛用于色牢度测试中,评价色转移程度。美国进口Testfabrics,10号多纤维布 又称AATCC六色布、AATCC多纤布、六种纤维布。6种成分:醋酯纤维、漂白棉、尼龙66、涤纶(达可纶54)、腈纶(奥纶)、精纺羊毛醋酸纤维、棉、尼龙、涤纶、丙烯酸纤维、羊毛Diacetate, Bleached Cotton, Polyamide, Polyester, Acrylic, Wool举例:AATCC Test Method 15-2002 简要说明这一测试方法用于判断有色织品耐汗的坚牢度,可用于染色、印花和其它着色的纺织纤维、纱和各种各样的织物,也可用测试织品上的染料。仪器和材料1、玻璃片或PVC板(试样57×57 mm)2、烘箱(38±1)°C.3、耐汗试验装置:砝码10.0 lb即4.51kg5、AATCC标准多纤维附布No.106、AATCC标准九级比色卡7、AATCC褪色灰卡及沾色灰卡8、测试溶液(现配,参考标准档)9、PH计,精确度到0.0110、轧水器(可用两片玻璃片夹压)测试试样6×6+2cm的试样,并附带一大小相等的一块AATCC No.10标准多纤维附布,将多纤维附布和试样缝在一起,如果需要使用未染色的原坯布,将试样夹在多纤维附布和原坯布之间。测试程序1、将每块测试样品分别放于9cm×2cm的试剂槽内,加入人工汗液至1.5cm深,将试样完全浸泡30+2min,偶尔搅动一下,使其完全润湿。对于很难润湿的织物,将湿过的试样交替通过一轧车,直到被试液完全渗透。2、30+2min后,使每块样品都经过轧车,长边先进。确保每块样品为初始重量的2.25+0.05倍。有些织物在通过轧车后无法保持此重量,则用AATCC吸墨纸(白色)使其保持在规定的轧液率范围内。为了获得一致的结果,一块布上裁下的试样,在同一实验中,应有相同的轧液率,不会因为带液量的增加而使沾色等级增加。3、将每块测试样品集中放于一带标记的PVC板或普通玻璃片上,多纤维附布的每块布条要与玻璃片长边垂直。4、将测试试样分别放在耐汗试验装置所附带的21个PVC板片之间。不管试样多少,21个玻璃片都要放入实验器,然后在顶部再放两块玻片作为弹性补偿,放3.63Kg的砝码,使玻片总压力为4.54Kg,扭动螺丝锁紧压力板。将耐汗试验装置垂直放置于烘箱内。5、把固定好的样品放入烘箱在38+1℃(100+2F)条件下烘6小时+5分钟,定期检查烘箱温度确保整个实验一直保持规定温度范围。6、6小时+5分钟后,将样品从烘箱中取出,试样及所附多纤附布要分开晾放,在一处理过的环境里)21+1℃,65+5%RH)晾放一夜。评估1、通常情况—令人不满意的汗渍色牢度效果可能是由于染料的渗色或泳移或也可能因为着色织物的颜色改变.这种讨厌的褪色应该被注意,如果不是表面颜色渗色,则可能就是这种褪色行为.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无表面褪色的渗色,或既有渗色又有褪色.2、通过参考AATCC标准褪色灰卡评估测试样品的褪色等级:5 级—可忽略的改变或无变化,同灰卡第五级.4.5级—颜色变化等同于灰卡4-5级4 级—颜色变化等同于灰卡4级3.5级—颜色变化等同于灰卡3-4级3 级—颜色变化等同于灰卡3级2.5级—颜色变化等同于灰卡2-3级2 级—颜色变化等同于灰卡2级1.5级—颜色变化等同于灰卡1-2级1 级—颜色变化等同于灰卡1级3、评价多纤维附布中每种材料的沾色情况,及未染色原织物(如果被用)沾色情况,通过AATCC标准沾色灰卡5级及AATCC标准九级比色卡5 级—没有颜色转移或可忽略的颜色转移。4.5级—颜色转移情况等同于沾色灰卡4-5级之间或AATCC标准九级比色卡中的4.5级。4 级—颜色转移情况等同于沾色灰卡4级或AATCC5级及AATCC标准九级比色卡中的4级。3.5级—颜色转移情况等同于沾色灰卡3-4级之间或AATCC标准九级比色卡中的3.5级。3 级—颜色转移情况等同于沾色灰卡3级或AATCC5级及AATCC标准九级比色卡中的3级。2.5级—颜色转移情况等同于沾色灰卡2-3级之间或AATCC标准九级比色卡中的2.5级。2 级—颜色转移情况等同于沾色灰卡2级或AATCC5级及AATCC标准九级比色卡中的2级。1.5级—颜色转移情况等同于沾色灰卡1-2级之间或AATCC标准九级比色卡中的1.5级。1 级—颜色转移情况等同于沾色灰卡1级或AATCC5级及AATCC标准九级比色卡中的1级。报告注明样品褪色等级和多纤维附布中每种纤维的沾色等级,并写明在沾色评估中用的是哪种灰卡(沾色灰卡或5级及AATCC标准九级比色卡)
  • 显微岩相分析仪配件
    显微岩相分析仪配件特别为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而设计,非常适合岩相学分析检测,特别是煤炭质量分析检测,显微岩相分析仪配件在全球的石化,地球化学和岩相学实验室广泛使用。显微岩相分析仪配件应用煤续排列 - 使用反射光方法, 观察其镜质体和丝质体含沥青煤的特性 — 利用落射荧光技术进行分析油母岩的分析 — 以透射光和落射紫外荧光方法百分比含量测定 — 用显微图像设备对样品进行相成分,得知其成分比例无定形材料的评估 — 显微镜下观察其古生物样品,研究其藻类和其植物部分煤岩组份族组成的判断 — 分析含沥青的煤和无烟煤显微岩相分析仪配件介绍在研究和分析煤的起源,形成和使用领域过程中,岩相分析被公认为 是非常重要的。在分析和测试单一煤样品过程中, 我们很容易得知煤的等级,煤岩组分,微石类型组成和矿物分布的重要信息。但对于一个混合煤的样品进行分析和测试, 则离不开对样品进行反射率分析和测试此一有力的方法,此一分析方法不仅可以得到煤样的化学性质,还可以区分不同混合类型的壳质组,丝质组和微惰性煤各部分 所占的比例。国际煤岩相学委员会(ICCP)已制定了相关的命名法和分析方法。在ISO/DIN标准第7404项中,比较了显微分光光度计测试和分析后得到的数据和标准样品的数据, 确认此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另一方面, 可同时结合热变指数(TAI)或孢色值(SPI)的测试方法, 可补充其它方面的实验数据。依据DIN/ISO标准进行数据采集处理的分析模式, 使用直方图表达被测量组分的含量和其它组分的相对含量。显微岩相分析仪对煤炭质量分析图样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